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雜阿含-13-14



一九(一三)味一;s22.28 tatiya assād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眾生於色不味者,則不染於色,以眾生於色味故,則有染著。如是眾生於受、想、行、識不味者,彼眾生則不染於(受,想、行、)識,以眾生味受、想、行、識故,彼眾生染著於(受、想、行、)識。

3.---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色,以色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色。如是受、想、行、識不為患者,彼諸眾生不應厭(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為眾生患故,彼諸眾生則厭於(受、想、行、)識。

4.出離---出離
諸比丘!若色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色;以色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色。如是受、想、行、識於眾生無出離者,彼諸眾生不應出離於(受、想、行、)識;以受、想、行、識於眾生有出離故,彼諸眾生出離於(受、想、行、)識。

5.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0(一四)味二; s22.27 dutiya assād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於味,有求、有行---味隨順覺---如實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3.於患,有求、有行---患隨順覺---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4.於離,有求、有行---離隨順覺---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離)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5.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5.1.不如實知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2.如實知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如實知味、患、離
[經文] 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
1.復次,由三種事,二種相,應當觀察雜染、清淨。云何由三種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於諸行中觀察雜染因緣,謂觀彼愛味為愛味故。二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因緣,謂觀彼過患為過患故。三者、於諸行中觀察清淨,謂觀彼出離為出離故。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復次,經由三種事情,二種相貌應當觀察雜染以及清淨。什麼是經由三種事情,觀察一切雜染、清淨?第一、在五蘊諸行中觀察雜染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愛味為愛味的緣故。第二、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的因緣,就是觀察彼五蘊的過患為過患的緣故。第三、在五蘊諸行中觀察清淨,就是觀察彼五蘊的出離為出離的緣故。這樣三種一切總合略為一項,稱為由三事觀察一切雜染、清淨。

2.云何由二種相,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如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若愛味、若過患、若出離。盡所有性者謂於諸行中,盡所有愛味,盡所有過患,盡所有出離。此中觀察諸行為緣生樂、生喜,是名於彼愛味,又此愛味極為狹小;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又觀察諸行是無常、苦、變壞之法,是名於彼過患,又此過患極為廣大;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又復觀察於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又此出離寂靜無上,畢竟安隱;如是由二種相,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又即此愛味,即此過患,即此出離,於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審諦觀察,當知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什麼是經由二種相貌,觀察一切雜染、清淨?一者、由如所有性故;二者、由盡所有性故。什麼是如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如彼愛味、過患、出離的特性而觀察。什麼是盡所有性?就是在五蘊諸行中,盡其所有愛味過患出離,都觀察
1)在這裡,以觀察五蘊諸行為條件生起歡樂生起喜悅,是名於彼愛味,這種愛味極為狹小。這樣,經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愛味。
2)觀察五蘊諸行是無常、苦、變壞的現象,是名於彼過患這種過患極為廣大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過患。
3),還觀察在諸行中欲貪滅、欲貪斷、欲貪出,是名於彼出離,這種出離是寂靜是無上,是畢竟安隱由這二種相貌,觀察如所有性所謂出離。
4),就是這個愛味,就是這個過患,就是這個出離,在五蘊諸行中,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仔細、真實的觀察,應當知道是名於彼觀察盡所有性,所謂愛味、過患、出離。

3.又為了知如是三事體性是有,應知三種有情眾別:一、於諸欲染著眾,二、於諸欲遠離眾,三、於諸欲離繫眾。於此三處,復有三種世間愚癡:謂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如是三種世間,由三因緣應知安立:一、由得欲自在及淨自在故,謂若魔、若梵世間;二、由勤修得彼因故,謂若沙門、婆羅門;三、趣種種業因果故,謂若諸天、人。
[]1)又,為了能了知味、患、離這三種事的本體、本性是有,應該知道三種有情眾的差別。哪三種?一、對於諸欲染著的眾生,就是愛味。二、對於諸欲遠離的眾生,就是觀過患。三、對於諸欲離繫的眾生,就是出離。
2)在這三個地方,還有三種世間愚癡。哪三種?就是若天世間,若沙門、婆羅門,若諸天、人。這樣三種世間,經由三種因緣,應該知道是這樣安立。哪三種因緣?第一、由於得欲自在及淨自在的緣故,所以安立魔、梵的世間。為什麼?因為,魔王在欲界中,得自在的關係。梵王在離欲惡不善,得自在的關係。第二、由於外道沙門、婆羅門尋求、希望能生於魔、梵天,所以精勤修習生於彼魔梵天因的緣故,所以安立沙門、婆羅門。第三、趣種種業因是能趣,異熟果是所趣的緣故,就是扣除前面這二種之外,其他所有的天、人。

II.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
[經文]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又於此三處,隨其所應,能斷、作證。有二種道,離四倒心,謂已入見地,及於上修道多修習住。又此二種道,有四種相心解脫果:一、貪、瞋縛解脫相,二、欲貪滅、斷、出離相,三、九結離繫相,四、生等諸苦解脫相。此中前三相,顯示因處煩惱解脫;後一相,顯示果處諸苦解脫。
[]1)又,在這三種地方,隨順於五蘊諸行的味、患、離,所相對應,能斷、作證。有見道、修道這二種道,可以遠離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心,就是已經進入見道的階段,以及對於見道之上的修道,能多次修習而住。
2)又,見道、修道這二種道,有四種相貌可以顯示心得解脫的成果。哪四種?一、貪、瞋的束縛能解脫的相貌。二、欲貪滅、斷、出離的相貌。三、九種結捨離繫縛的相貌,什麼是九結?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結。四、生等種種苦,能解脫的相貌。這裡的前面三種相貌,明顯表示是因處的煩惱,能得到解脫,就是有餘涅槃。最後一種相貌,明顯表示是果處的種種苦,能得到解脫。就是無餘涅槃。

2.於此義中,譬如有人處在囹圄,為種種縛之所繫縛:所謂或木、或索、或鐵;又置餘人令其防守;或設有彼從幽縶處逃至遠所,還執將來;或有尚不令彼轉動,況得逃避;或有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妙欲在幽縶處,令彼自然心生樂著,無欲逃避。
[]在這個道理當中,譬如有一個人處在監獄,1)被種種縛所繫縛,就是所謂或是用木頭,或是用繩索,或是用鐵鍊所綁住,這是第一個譬喻,三毒所繫縛。2)又安置其他人,使令他防備守衛。這是第二個譬喻,為三毒隨眠及不正作意之所防守。
3)或假設有這種情況,那個人從幽暗縶縛的地方,逃跑到遙遠的地方,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這是第三個譬喻,雖然能以世俗的禪定來伏除貪等,但是那些貪等的隨眠,還是能拘捕,將他帶回來。4)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尚且能令那個人轉換姿勢,活動手腳都不可能,更何況得以逃避。這是第四個譬喻,說明不正思惟的力量,不能使令那個人捨棄貪縛等。5)或假設有這種情況,在幽暗縶縛的地方,安置廣大、微妙種種可愛所繫屬的妙五欲,使令那個人自然內心生起歡樂、染著,不會想要逃避。這是第五個譬喻,心生樂著九結所繫。

3.如是彼人為一切種縛之所縛,為善方便守之所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復為怨家隨欲加害,所謂打拍,或復解割,或加杖捶,或總斷命。若有能脫是四縛者,乃得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這樣那個人,1)被一切種種的繫縛所縛,2)以善巧的方法守備所守衛,3)是最堅固牢靠繫縛之所繫。4)還要為怨家隨時想要的方法,加以傷害,就是打拍,或還要分解、割開,或是以杖來捶打,或是總歸斷其性命。若是有人能夠脫離這四種繫縛的話,才能稱為從一切繫縛得到解脫。為縛之所縛者,總結譬喻三毒。為善方便以下,總結前面的令其防守。為最堅牢繫之所繫,總結譬喻九結。復為怨家以下,總結譬喻生等諸苦。打拍者,譬喻蘊魔;或復解割者,譬喻死魔;或加杖捶者,譬喻天魔;或總斷命者,喻煩惱魔。

4.如是於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為種種縛所繫縛者,當知即譬貪、瞋、癡縛。其守禁者,譬不正尋思,及未永拔煩惱隨眠;不正尋思故,尚不令動,況得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未永拔故。雖世間道方便逃避,遠至有頂,復執將還。可愛妙欲,譬之九結,由彼結故,令於生死自然樂著,於自繫縛不欲解脫。彼既如是為種種縛極所密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復四魔怨,隨其所欲,以生等苦而加害之。若能從彼四種繫縛善解脫者,乃可名為從一切縛而得解脫。
[]這樣在彼三處,世間愚癡有情,1)為種種縛所繫縛者,應當知道就是譬喻貪、瞋、癡縛。2)其守禁者,譬喻不合理的尋思,以及尚未永遠拔除的煩惱隨眠;不合理的尋思故,尚且不能令其活動,更何況得以離欲而遠逃避!煩惱隨眠尚未永遠拔除的緣故。雖然以世間道的方法、行動,逃避,最遠到有頂天,還是被拘捕,將其帶還。3)可愛的微妙五欲,譬喻為九結,由於彼九結的緣故,令其對於生死,自然樂著,對於自己的繫縛,不想要解脫。他既然這樣被種種縛,極大程度的被嚴密繫縛,善方便縛之所密縛,最堅牢縛之所密縛。還有四種魔怨,隨其所想要,以生等苦而加以傷害他。若是能從彼四種繫縛,完善的解脫的人,才可以稱為從一切繫縛而得以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