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第二
分三段來解釋:第一段說明它的來意,第二段解釋品的題目,第三段解釋正文。
【明此品來意】此品的來意是:在〈佛國品〉佛為當時法會大眾宣揚佛國因果的道理,但是還有很多與維摩居士有緣的眾生,還沒有聽聞這個法門,所以需要一個有力大人來發心輔導。維摩居士住在不思議解脫三昧,能善巧方便地折伏攝受有緣的眾生,遠離一切苦集,成就不思議解脫,所以維摩居士發心輔佛,闡揚佛國因果的道理,所以有這一品成立的因緣。
【釋品名】
方,就是方法;維摩居士的不思議解脫三昧,也就是清淨的覺慧,法界等流,無量無邊的法門。
便,就是善巧,維摩居士無分別的大智慧裡邊,有善巧的智慧,能用無量無邊的法門隨機利物。
也就是名之為方便品。第一品是〈佛國品〉,這一品是第二品。
【入文解釋】甲二、大士助佛闡揚說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大士助揚聖化)(分二科)乙一、歎德正是形益方便(分二科)丙一、歎德(分二科)丁一、標住處及人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tena khalu punaḥ samayena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vimalakīrtir nāma licchaviḥ prativasati sma |
*〈佛國品〉的前半品就是屬於序分,其中有通序、有別序;後半品開始就是正宗分。半品是大聖對機命宗說佛國因果,就是釋迦牟尼佛對當時的法會大眾,宣揚佛國因果的法門,這就叫做命宗。這是佛的智慧,他的大般若和大慈悲心觀察法會大眾,應該宣揚這樣的法門,所以叫做命宗。
*從〈方便品〉到〈香積佛品〉,共有九品,這是維摩居士助佛揚化,說不思議解脫佛國的因果。
*從〈菩薩行品〉到〈見阿閦佛品〉這兩品,維摩詰居士掌擎大眾還菴羅樹園,佛陀對大眾復宗明佛國因果。
那個時候,毘耶離這個大城裡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名字叫做維摩詰。

丁二、正歎德(分十科)戊一、歎種姓真正(姓貴)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植善本。 pūrvajinakṛtādhikāraḥ, avaropita-kuśala-mūlaḥ bahubuddhaparyupāsitaḥ
已曾:已經這樣成就。成就什麼事情呢?
供養無量諸佛:應該說是無量劫來他遇見很多的佛,供養佛、聽佛說法這些事情。
*四清淨行,佛教徒學習佛法的一個必須的條件:第一親近善士、第二聽聞正法、第三如理作意、第四法隨法行。供養無量諸佛就是親近善士。
深植善本:深深地栽培很多的善根。這一句話就是包括四清淨行後邊的三句: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善本:善就是無量的功德,本就是根本;無量的功德的根本是什麼?就是般若的智慧。他親近善知識,當然是栽培很多的善根,可是這麼多的善根裡邊最重要的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智慧就是聞思修三慧;他聽佛宣說般若法門,能夠專精思惟,同時也能夠修學止觀。就在他的身心裡邊栽培般若的種子。應該是觀諸法實相,成就清淨的智慧;由智慧為前導,又能夠修無量無邊的善法。由智慧為前導,而又修學無量善法,就是由解而導行,就叫做深植善本。
*深:就是能達到第一義諦;如果沒有達到第一義諦,不能算深。
*植:栽培。
深植:如果能在三昧裡邊深入地觀察思惟,就有堪能性悟入第一義諦,所以深深地栽培。
*深植善本:能夠在三昧裡面觀諸法實相,因此而能夠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慧,就是入聖道。
*從佛口生:佛教徒的智慧,是因為聽佛說法才有聞所成慧,從佛口生。
*從法化生:聽聞佛法以後,再專精思惟,智慧就增長,叫做化生。
*得佛法分:就是證悟諸法實相,就得到聖人、入佛智慧。就是成就多少,得佛法分的分就是一部分,還沒能圓滿,就是一部分地成就佛的智慧。
*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就是聞思修三慧。但是在修慧這裡邊很明顯地是指無漏的智慧。

戊二、歎法身位高(位高)
得無生忍; pratilabdhakṣāntikaḥ
由初歡喜地就得到無生法忍,但是是有功用;到第八地以上是無功用的無生法忍;第十地法雲地就是寂滅忍,等覺菩薩也是寂滅忍,到佛陀也是寂滅忍,這三個位子都名為寂滅忍;佛是最上品的寂滅忍。

戊三、歎三業功德(大富)
辯才無礙,遊戲神通,逮諸總持。labdhapratibhānaḥ  mahābhijñāvikrīḍitaḥ dhāraṇīpratilabdhaḥ
辯才無礙:是口業的功德,為眾生說法,辯才無礙,因此而有無量功德。四種辯才:就是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樂說無礙辯才。
遊戲神通:是身業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他能夠自在地六種神通教化眾生,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遊戲,表示自在,現種種神通的時候很自在,無障無礙的境界,所以叫遊戲。
逮諸總持:成就無量無邊的陀羅尼,就是意根成就的無量功德。
*這三業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就是法財,所以叫做大富。

戊四、歎外用無怯(威勢)
獲無所畏,降魔勞怨。vaiśāradyaprāptaḥ nihatamārapratyarthikaḥ
獲無所畏:得到四無所畏,外用無怯,所以無所恐怖:一切智無所畏、漏盡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說成道無所畏。
降魔勞怨:能降伏天魔。勞怨,勞者,亂也,能惱亂修行人、破壞修行人的善根,所以叫做怨。
*維摩居士得到四無所畏,所以外用無怯;得到十種智力,所以能降魔勞怨。

戊五、歎二智(智深)(分二科)己一、正歎(分二科)庚一、歎實智
入深法門,善於智度,gambhīra-dharma-naya-supraviṣṭaḥ prajñā-pāramitā-nirjātaḥ
入深法門:就是由這樣的法門能契入第一義諦。
法門:語言文字的佛法叫做法。語言文字的佛法是悟入第一義諦的門。
入深:因為是悟入第一義諦,所以是深。入,就是契會,和第一義諦相契會。誰能夠悟入第一義諦呢?
善於智度:就是六波羅蜜裡面的般若波羅蜜,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維摩居士久遠劫地用功修行,已經很好地、很圓滿地成就般若波羅蜜;由這個般若波羅蜜入深法門,就是證悟第一義諦。

庚二、歎權智
通達方便,大願成就。upāyakauśalyagatiṃgataḥ pratibhānasamanvāgataḥ
通達方便:維摩居士通達善巧方便的智慧,怎麼樣來教化眾生?
方便:各式各樣的語言也是方便;或者是攝受、或者是折伏,應該攝受者攝受之,應該折伏者折伏之。用色聲香味觸法,一切法都可以成為悟入聖道的方便。
*維摩居士大智慧,能通達這些善巧方便。這就是維摩居士的權智,也就是後得智。
*悟入第一義諦的無分別智是沒有名言,度化眾生的時候要有名言,沒有名言是不能度化眾生。
大願成就:維摩居士度化眾生的大慈悲心,他建立很多很多的願,而這些願都是成功。

己二、釋歎(分二科)庚一、釋歎實智
明了眾生心之所趣,satvāśaya-carita-kuśalaḥ
明了:維摩居士度化眾生的時候,對於眾生的身口意,維摩居士是非常地清楚,通達、明了。
眾生心之所趣: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什麼叫做佛性?第一義空名為佛性。諸法如就是第一義空。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都有明了性的心,有同一個相同的傾向,都是願意離苦得樂。
*但是眾生煩惱的時候,隨順煩惱活動,就會做很多的糊塗事、造罪,心之所趣就跑到三惡道。
*有的時候也會有良心,做些好事,心之所趣就跑到三善道。
*但是遇見三寶以後,學習佛法的時候,相信有善惡果報,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如果有信心以後,思想改變,行為也隨之改變,修學聖道;修學聖道成功,永久不退轉。
*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實智,明了眾生心之所趣。

庚二、釋歎權智
又能分別諸根利鈍。indriya-parāparajñāna-niryātaḥ
維摩居士度化眾生的時候,也能夠分別根性不一樣,有的是利根、有的是鈍根;根性不一樣,維摩居士也能善巧方便地教化他們,隨其所宜,令他們通達佛法。

戊六、歎修行積久見理分明(年耆)
久於佛道,心已純淑,決定大乘。yathāpratyarhadharmadeśakaḥ kṛtaniścayaḥ kṛtaśrama iha mahāyāne
久於佛道:久遠以來對於無上菩提,心裡面就已經清淨。
純淑:就是清淨。純是精純;淑是清湛,湛就是清淨、澄清。
心已純淑:就是對於無上菩提道的學習,已經達到精純清淨,達到究竟清淨的程度。
決定大乘:對於大乘佛法的信心是決定,就是有堅定的信心,決定無疑。
*智者大師解釋: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就叫做決定說,就叫做大乘。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義。對於這件事決定無疑,就是特別地認識得非常分明,見理分明,所以是決定大乘。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久已決定。

戊七、歎三業隨智慧行得三無失(無失)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suparīkṣitakarmakārī
諸有所作:不論做什麼事情,先能夠思惟、觀察,安排好再採取行動,所以叫做行無失。先用智慧觀察、思惟,考察、考慮得很周密,然後再去做的時候,就不容易有錯誤。這樣,身無失、口無失、意無失,三業都是沒有過失。

戊八、歎形心兩稱(禮備)
住佛威儀,心大如海。buddheryāpathapratiṣṭhitaḥ sāgaravarabuddhyanupraviṣṭaḥ
威儀:動或者靜,都是恰到好處,沒有失掉威儀的事情。
住佛威儀: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就是佛的威儀。
心大如海:心量廣大,含容一切。雖然成就無量功德,度化無量眾生,而心裡面不取著;雖觀一切法畢竟空而不棄捨眾生,叫做心大如海。
*主要是觀一切法空的時候,心裡面遠離一切虛妄分別,所以觸惱人的事情,都在這樣的平等的智慧中不見形相,心裡面也就含容。
*但是也不只是平等的智慧,也有差別的智慧,就是有如理智、也有如量智。

戊九、明諸佛稱歎(上歎)
諸佛咨嗟。sarvabuddhastutastomitapraśaṃsitaḥ  
維摩居士具足無量的功德,有大慈悲心廣度眾生,所以十方諸佛咨嗟。

戊十、歎大士內德既充外堪師軌恩被必深故為敬仰(下歸)
弟子、釋、梵、世主所敬。sarvaśakrabrahmalokapālanamaskṛtaḥ
弟子:阿羅漢、辟支佛,都是佛的弟子。這些人對維摩居士也都有恭敬心,因為他的道德、神通、辯才都是很不可思議的,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所以這些聖人也對他有恭敬心。
釋、梵、世主所敬:釋就是釋提桓因,欲界天主;梵就是梵天王,色界天主;世主就是人世間的國王這些人,國王、大臣。這些人也都是對維摩居士都是恭敬。

丙二、正明形益方便(分三科)丁一、標益物處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sa satvaparipākāyopāyakauśalyena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prativasati sma |
欲度人故:維摩居士有大悲心,輔助釋迦牟尼佛宣揚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佛菩薩教化眾生,就是有的眾生與釋迦牟尼佛有緣,但是有的眾生也是與文殊菩薩有緣、與觀世音菩薩有緣、與維摩詰居士有緣,還有的眾生與佛也有緣、與菩薩也有緣。如果是與佛有緣,佛教化就可以得解脫;如果與菩薩有緣,菩薩教化也就成功;但是與佛、與菩薩都有緣,就佛和菩薩共同地教化。
以善方便居毘耶離:他的大悲心想要度化有緣的眾生,所以以善方便居毘耶離。
心無所住:無分別境界廣大無邊際,是不取相,於一切法都不取相,所以就是不住一切法、湛然獨立。
以善方便:用大悲心,觀一切法空而還不執著,隨其所宜,善巧方便地現出一個居士身,住在毘耶離國。

丁二、正明益物之事(分三科)(共三十五句)
戊一、明心密方便益物(六句)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akṣayabhogo daridrānāthasatvasaṃgrahāya |
資財無量:維摩居士的財富是很多。他有這麼多財富,做什麼事情呢?
攝諸貧民:救護貧民,沒有財富的人生活困難,維摩居士用這些財富來救濟他們。
*攝是引導。維摩詰菩薩用財富,引導他們來到佛法裡面栽培善根。或者攝是救護,用財富救護他們,使令他們的生活好轉一點。

奉戒清淨,攝諸毀禁;pariśuddhaśīlo duḥśīlasaṃgrahāya |
奉戒清淨:內心是清淨的,所以守護他所受的戒是特別清淨,沒有汙染、也沒有違犯。奉戒清淨,他的目的是什麼呢?
攝諸毀禁:就是引導那些犯戒的人能夠持戒清淨。引導眾生安住淨戒。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kṣamadamaprāpto duṣṭapraduṣṭavyāpannakrudhacittānāṃ satvānāṃ saṃgrahāya |
維摩居士能示現出來能忍一切,什麼事情心裡面能夠不動心。不動心的時候,就能引導恚怒的人也修學忍辱波羅蜜。
*事實上若想要改變自己的恚怒,要修奢摩他、毘缽舍,修無我觀、修諸法空觀,常常修,相應的時候,就不發脾氣。

以大精進,攝諸懈怠;uttaptavīryaḥ kusīdānāṃ satvānāṃ saṃgrahāya |
以大精進:一點障礙的因緣沒有,自己就很精進地修學聖道,這是精進。如果有障礙,能衝破這個障礙,還是照樣精進,名之為大精進。
攝諸懈怠:維摩居士有大精進力,能引導一切懈怠的人不懈怠,學習精進。

一心禪寂,攝諸亂意;dhyānasmṛtisamādhisthito vibhrāntacittānāṃ satvānāṃ saṃgrahāya |
一心禪寂:一心不亂,修學禪定,寂滅一切散亂,寂滅一切的妄想,寂滅一切顛倒妄想。
攝諸亂意:引導這些亂意的眾生也可以學習禪。

以決定慧,攝諸無智。prajñāniścayaprāpto duḥprajñānāṃ satvānāṃ saṃgrahāya |
以決定慧:修禪成功,得無生法忍以後,這個時候得到的清淨無漏的智慧。決定慧,就是不會失掉,而且在內心裡面一點疑問沒有,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他決定無疑!
*由這樣的資財無量、奉戒清淨、以忍調行、以大精進、一心禪寂,這都是因,而後得到決定慧。
攝諸無智:引導那些無智慧的人,可以這樣學習,也一樣可以成功。

戊二、明身密方便益物(九句)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avadātavastradhārī śramaṇaīryāpathasaṃpannaḥ |
雖為白衣:維摩居士沒有出家,他還是在家居士的身分。
奉持沙門清淨律行:出家人的戒法,他同樣也能夠遵守。他是聖人,內心裡面沒有煩惱。有清淨的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自然是能遵守出家的律,律儀也一樣是清淨。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gṛhavāsasthitaḥ kāmadhāturūpadhātvārūpyadhātvasaṃsṛṣṭaḥ |
雖然住在家裡面,事實上不著三界,不執著欲界、不執著色界、也不執著無色界。
三界:欲界:這個世界上的眾生都是有欲,地獄、餓鬼、畜生、人、欲界天,都是有欲的,都是貪著色聲香味觸。
色界:色界的眾生有高深的禪定,所以沒有欲界的欲;但是他有身體的存在。
無色界:只有受想行識的作用、沒有色。
不著三界:欲界的人是愛著這個欲;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愛著他的禪定,愛著禪定就是煩惱,同時他還有我我所,所以他還是生死凡夫,都是有執著的。
*有定,就能超越欲;般若的智慧成功,死掉以後,他不會生到色界天、也不生到無色界天,到佛世界。維摩居士成就廣大、無漏的戒定慧,所以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bhāryāputradārāṃś ca saṃdarśayati, sadā ca brahmacārī |
示,是出現,表現出來。表現於外的相貌,他也有妻、也有子;但是他實際上的情形,他是修梵行。他不和凡夫一樣,他的妻子實在是他的化現、神通化現的境界,化現妻、兒,不是真實的。因為是這樣,他還是非常清淨莊嚴,是沒有愛欲的事情。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parivāraparivṛtaś ca bhavati, sadā ca vivekacārī |
眷是愛,屬是隨順;相愛的人是互相隨順,所以叫做眷屬。他現出來有很多的眷屬,但是他心情是沒有愛著的,就和沒有眷屬一樣。
*有智慧的愛,叫做慈悲。
*用與智慧相應的慈悲來決定這件事,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這樣做。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ābharaṇavibhūṣitaś ca saṃdṛśyate, sadā ca lakṣaṇaparicchinnaḥ |
維摩居士雖然有寶,衣服、住處,也是很莊嚴,但是他並不重視這件事,內心裡面是以相好嚴身。就是過去生他無量的功德所得的相好果報來莊嚴他的身體,而不是另外用寶飾來莊嚴。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annapānabhojanajīvaḥ saṃdṛśyate, sadā ca dhyānāhāraḥ |
欲界的人都是有飲食。色界天的人、無色界天的人,沒有飲食,所以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不睡眠。但是他們就是有出定、入定的這件事。而以禪悅為味。
人間的人有四種飲食。
第一段食: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飲食,都是一段落一段落的。
第二觸食:悅意觸食,就是歡喜心的接觸。譬如說看見大蓮花,心情歡喜,就是飲食;說幾句真誠的、滿意的話,心情也感覺到滿意,也叫做飲食。
第三意思食:這件事正在計劃中,心裡面有希望,認為這件事有希望能成功,對於自己生命體的延續有幫助的力量。
第四識食: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存在的時候,和地水火風、和眼耳鼻舌身在一起,
*或者說眼耳鼻舌身意;識緣名色,第一個識就是阿賴耶識;名色裡邊的名,就是受想行識,色就是地水火風。第一個識,有阿賴耶識的存在,名色就可以存在;如果阿賴耶識走了,這個人就死掉。
*段食、觸食、思食、識食,這個生命的存在,要靠這四種因緣才能存在。食,就是能滋養這個生命存在,有這個作用。
*若是發菩提心──發聲聞菩提心、緣覺的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雖然也是凡夫,但是他的意願不同,也是有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另外又增加一種食,就是:法食、禪食、念食、願食、解脫食,有這五種。
第一法食:學習佛法的時候,佛法對於我們的無上菩提心、出離心有滋養的力量。最初學習佛法,感覺到好,我願意這樣學習!有這樣的意願以後,要常常學習佛法,才能夠維持意願不中斷、而且還逐漸增長;若完全不學習佛法,原來那一點意願逐漸逐漸就會消失,所以也要有食來滋養它。
第二禪食:要多多地靜坐,學習奢摩他、毘缽舍那,這樣子也使令你出世間的願繼續地增長。
第三念食:現在沒有靜坐,但是心裡面怎麼樣才能使令它清淨呢?要念佛、念法、念僧。
第四願食:天天發願,也能幫助我們調伏煩惱、令心清淨。
第五解脫食:解脫食就是成功,法食、禪食、念食、願食,最後成功,得到初果須陀洹、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有一部分的解脫。

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sarvadyūtakaraśālāsu ca saṃdṛśyate, dyūtakrīḍāsaktacittāṃś ca satvān paripācayati, sadā cāpramādacārī |
到博奕戲處:博,是各種的遊戲。奕,是下圍棋、象棋這些事情。到這個地方來,對這個事情他沒有執著心的,但是到那兒是幹什麼呢?
輒以度人:隨時有因緣,就宣揚佛法、度化這些放逸的人。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sarvapāṣaṇḍapratyeṣakaś ca, buddhe cābhedyāśayaḥ |
受諸異道:維摩居士也可能有時候,會到外道那兒,也接受他們的各式各樣的儀軌這些事情。
不毀正信:但是對佛法的正信並沒有破壞,他成就四不壞信。
*只是表面上這樣到外道去,和他們在一起合作,就是來度化他們轉邪歸正。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sarvalaukikalokottaraśāstravidhijñaś ca, sadā ca dharmārāmaratirataḥ |
雖明世典:維摩居士也學習世間上的知識、世間上的書,也是非常高明。
常樂佛法:但是他內心裡面還是歡喜佛法。

戊三、明口密方便益物(二十句)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sarvasaṃgaṇikāsu ca saṃdṛśyate, sarvatra cāgrapūjitaḥ |
一切見敬:維摩居士到什麼地方去,一切人看見維摩居士,都對維摩居士有恭敬心。原因是受過他的恩惠,聽過他的教導,得到大利益,所以看見他生恭敬心。
為供養中最:生恭敬心就有大福德,是供養中最殊勝的。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dharmavādī ca vṛddhamadhyadahrasahāyakaś ca lokānuvartanāya |
執持正法:維摩居士也是到政府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
攝諸長幼:攝,保護。他還是用佛法來保護年紀大的人、年紀輕的人,使令他們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sarvavyavahārodyuktaś ca na ca lābhabhogābhilāṣi |
治生:治是管理,就是經營;生就是生存,生存所需這些事情;在這個文上說,就是做工商業、做生意的事情。
諧偶:諧就是心裡面很滿意;偶就是得到很多的財富。他經營的生意會賺到很多錢。
雖獲俗利,不以喜悅:賺到很多錢,得到很多,他內心並不因此而喜悅,因為對這些並不愛著,心裡無所著,沒有事情能令他喜悅、也沒有事情令他忿怒。

遊諸四衢,饒益眾生;sarvacatvaraśṛṇgāṭakeṣu ca saṃdṛśyate sarvasatvavainayikatāyai |
維摩居士也可能會旅遊,到各地方走。為什麼呢?要以佛法來利益眾生的,不是歡喜遊玩。

入治政法,救護一切;rājakāryānupraviṣṭaś ca satvārakṣāyai |
到政府去做事的時候,內心是救護一切。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sarvadharmaśravaṇasāṃkathyeṣu ca saṃdṛśyate hīnayānavicchandanāya mahāyāne samādāpanatayā |
入講論處:政府設一個講論處,可以互相辯論。如果想要讚揚你的宗教怎麼好,就是擊鼓集眾。
導以大乘:維摩居士也來到這裡,讚揚佛教的殊勝。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sarvalipiśālāsu copasaṃkrāmati dārakaparipācanāya |
入諸學堂:到學校去的時候。
誘開童蒙:誘就是教導,教導這些童蒙,教他們開智慧。

入諸婬舍,示欲之過;sarvagaṇikākulāni ca praviśati kāmadoṣasaṃdarśanāya |
維摩居士也會到這個地方來,開示他們:欲是令人苦惱的,有很多的過患,勸導眾生要節欲。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sarvakallavālagṛhāṇi ca praviśati smṛtisaṃprajanyopasthāpanāya |
酒肆:賣酒的地方,陳列很多的酒。維摩居士到這個地方來,開示喝酒的人,叫他們知道喝酒有很多的過失。喝酒的時候,酒能使令我們神智不清醒、糊塗,可能會做很多錯誤的事情。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śreṣṭhiṣu ca śreṣṭhisaṃmataḥ śreṣṭhadharmārocanatāyai |
長者:一般世俗社會上比較有地位的人,可能是大富,讀書多,有學問,有智慧,也應該是有多少品德,所以得到社會大眾的尊重、恭敬。
長者中尊:因為維摩居士的智慧、福德、道德,要比一般社會的人更高得多,所以他向他們宣揚佛法的時候,得到他們的尊敬。
為說勝法:就是更高明的佛法來開示他們。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gṛhapatiṣu ca gṛhapatisaṃmataḥ sarvagrāhodgrahaparicchedāya |
居士:這是印度那裡積聚很多的財富的人,就是大富翁這些人。
居士中尊:維摩居士到這裡來,會得到他們的尊重;
斷其貪著:他們宣揚佛法的時候,就是要斷掉他們對於財富的執著,令他們生慈悲心,對貧苦人同情一點。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kṣatriyeṣu ca kṣatriyasaṃmataḥ kṣāntisauratyabalapratiṣṭhāpanāya |
剎利:是田主,就是政府的領導人,統治階級這些人,就是王族。
剎利中尊:到這裡來,也能得到這一類人的尊重。
教以忍辱:對他們宣揚佛法,教他們忍辱,不要忿怒。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brāhmaṇeṣu ca brāhmaṇasaṃmato mānamadadarpanirghātanāya |
婆羅門:淨行,就是他有清淨的德行,多少地能夠受持戒法,而能夠博學多聞,因此他的高慢心非常大。
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維摩居士若到這裡來,也能得到他們的尊重,而能為他們開示佛法,滅除他們的我慢、高慢心。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āmātyeṣu cāmātyasaṃmataḥ sarvarājakāryasahadharmaniyojanāya |
大臣:國家政府各部門的重要的這些服務的人。
大臣中尊,教以正法:維摩居士到這些人的裡邊來,也能得到他們的尊重,教導他們、開示他們國家應該怎麼怎麼樣做,或者開示他們佛法,開大智慧。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kumāreṣu ca kumārasaṃmato rājabhogaiśvaryābhilāṣavinivartanāya |
若在王子,到王子裡面也能得到他們的尊重,維摩居士開示他們要為國家盡忠、要孝順父母。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antaḥpureṣu ca kāñcukīyasaṃmataḥ strīkumārikāparipācanāya |
內官:就是國王的後宮裡邊有很多的女人,要請一個官來管理這些女人。維摩居士到這裡來,也是內官中尊,也是用佛法來教化他們。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prākṛtajanānuvartakaś ca sāmānyapuṇyaviśiṣṭādhyālambanāya |
維摩居士若在一般的老百姓裡面,這些人也是非常尊重、尊敬維摩居士,維摩居士開示他們:要開智慧,要發慈悲心,要修學檀波羅蜜,將來能得大福力。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brahmasu ca brahmasaṃmato viśeṣajñānasaṃdarśanāya |
梵天就是色界天。維摩居士若到這裡來,梵天中的人也會尊敬維摩居士。梵天的人都有禪定,所缺少的就是佛法的般若波羅蜜。維摩居士教誨他們佛法中的勝慧。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śakreṣu ca śakrasaṃmata aiśvaryānityatvasaṃdarśanāya |
帝釋就是三十三天主。維摩居士若到這裡來,帝釋天的人也是尊敬維摩居士。維摩居士現神通,告訴他:你所愛著的這些福報的境界都是靠不住,終究有一天是結束;叫他警覺,修學善法。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lokapāleṣu ca lokapālasaṃmataḥ sarvasatvaparipālanāya |
護世就是四大天王,護持、管治這些鬼神不可以傷害人。維摩居士也到這裡來,護世中尊,開導他們要學習佛法,開大智慧,要愛護一切眾生。

丁三、結成方便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iti hi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evam apramāṇopāyakauśalajñānasamanvāgato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prativasati sma |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的方便,歸納起來,就是身口意──身密、口密、意密,這無量的善巧方便來利益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能夠相信佛法,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乙二、正明聲益方便(分二科)丙一、室外說法明彈呵折伏(分三科)丁一、折伏界內有為緣集(分四科)
戊一、方便現疾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sa upāyakauśalyena glānam ātmānam upadarśayati sma |
方便:現身有疾,假託有病,弘揚佛法。
現身有疾:原來是沒有病,為了要度化眾生,現出來身體有病。

戊二、諸人參問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tasya glānasya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rājarājamahāmātrāmātyakumārapāriṣadyā brāhmaṇagṛhapatayaḥ śreṣṭhinaigamajānapadās tadanyāni ca bahūni prāṇisahasrāṇi glānaparipṛcchakāny upasamkrāmanti sma |
因為維摩居士有病,沒有隨同五百長者子到佛這裡來聽法。國王、還有大臣,還有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并餘官屬,在政府做事的這些人。總而言之,有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戊三、因為說法(分三科)己一、總標說法
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teṣām upasaṃkrāntānāṃ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 imam eva cātur-mahābhautikaṃ kāyam ārabhya dharmaṃ deśayati sma:
那些人,可能是前後,到維摩居士那兒問病的時候。維摩居士也就因為自己有病,就是很廣博地、很詳細地為來問病的人宣說佛法。

己二、正說觀門(約誡門)(分五科)庚一、無常觀
諸仁者!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evam anityo ’yaṃ mārṣāḥ kāyaḥ, evam adhruvaḥ, evam anāsvāsikaḥ, evaṃ durbalaḥ evam asāraḥ, evaṃ jarjaraḥ, evam itvaraḥ,
是身無常:這個身體原來很健康,忽然有病,可見這個身體不是靠得住的,是會有變化的。怎麼知道它是有變化的呢?
無強、無力、無堅:這個身體不是那麼強壯,也不是那麼有力量,也不是那麼堅固的。就是因為什麼呢?因為有老病死。
無強:老來了的時候,就把身體的強壯破壞,就不強壯。
無力:病來了的時候,就沒有力量。
無堅:死亡要來了,這個身體也是不堅固的,生命就結束。
速朽之法:就是色受想行識是剎那剎那變易,這就是微細的一個破壞性,使令這個身體破壞強、力、堅。有這微細的變化,所以老病死乘虛而入,這個身體就結束。速朽,就是很快地就朽壞。
不可信也:現在我身體健康,也沒有老病死,但是你不可以相信它沒有老病死,老病死一定是到來的。

庚二、苦觀
為苦、為惱,眾病所集。evaṃ duḥkhaḥ, evam ābādhikaḥ, evaṃ vipariṇāmadharmā evaṃ bahurogabhājano  
為苦:成就這個生命體的時候,就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有八苦。還有三苦,三苦:苦苦、壞苦、行苦。為苦這個苦,應該三苦和八苦都包括在內。
*先思惟三苦。
*苦苦:不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使令我苦,而我內心也隨順這個境界有很多苦,所以苦而又苦。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最初一出現令我苦,但是它不會立刻消失,它還繼續地令我苦。
*壞苦: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是快樂,而這件事繼續地出現,繼續地快樂,是樂樂。但是,樂消失的時候,心情痛苦。
*行苦:有兩個意思。
第一,就是這個時候內心的感覺,也不感覺苦、也不感覺樂;但是時間剎那剎那地向前進,終究有一個時候就碰到兩個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行就是向前進,它不會永久地保持不苦不樂的境界。
第二,行苦的色受想行識裡邊,識裡邊隱藏著很多的危機,就是將來的壞苦、或者是苦苦、或者三惡道苦都在那裡隱藏著;如果要動就不得了。
*五取蘊苦就是行苦。
為惱:苦的境界來的時候,惱亂我們的心,不得安靜,心裡面無可奈何。
眾病所集:色受想行識,實在很多的病痛都積聚在這裡,使令我們很苦。

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ayaṃ mārṣāḥ kāyaḥ |tatra paṇḍitena niśrayo na kartavyaḥ |
諸仁者:維摩居士對來看病的人說,你們都是有愛心的人、或者都是有慈悲心的人。
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為苦、為惱,眾病所集的這個身體,有智慧的人不會仗恃這件事。
明智者:明是光明,智者心裡面有光明,就叫做智慧。

庚三、明空觀(十譬)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phenapiṇḍopamo ’yaṃ mārṣāḥ kāyo ’parimardanakṣamaḥ |
水和水來衝擊,就出來沫;這個沫聚集在一起,就很大很大,但是若把它取到手裡邊,一撮摩就變成水、就沒有。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budbudopamo ’yaṃ kāyo ’cirasthitikaḥ |
泡,譬如下雨的時候,在水泥的地上,雨滴在地面上的時候,地面上就會起泡,很快地又生又滅。泡不能夠很久地立在那裡,很快就消失了。

是身如焰,從渴愛生;marīcyupamo ’yaṃ kāyaḥ kleśatṛṣṇāsaṃbhūtaḥ |
陽焰,春天或者夏天的時候,在曠野裡面、或者是在公路上,看見前面就像有水似的,一閃一閃。曠野的鹿在野外生活,有的時候牠渴,找水喝,看見前面有水,等跑到那兒去看,沒有水。這個身體也是這樣,就是由愛而得到這個身體。也是父母的愛、也是自己的愛,由這個愛而成就這個身體。成就這個身體,就像陽焰似的,看之好像有,實在是沒有。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kadalīskandhopamo ’yaṃ kāyo ’sārakatvāt | yantrabhūto bata ayaṃ kāyo ’sthisnāyuvinibaddhaḥ |
芭蕉樹,看是一棵樹在那裡,很大的葉子,但是軀幹是葉子一層一層地包裹、樹立在那裡。如果用斧、用刀砍斷,裡邊並沒有一個真實堅固的幹,是沒有堅固性的東西。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māyopamo ’yaṃ kāyo viparyāsasaṃbhūtaḥ |
這個身體就像幻術。懂得幻術的人,用稻草變出象、馬,還會跑!但是沒有真實的象、馬可得的。這個身體也是這樣,是由業力所變;我們前生造了一點善業,這個業力由於父母的幫忙,變出人的身體來。
*從無明的顛倒,創造出來顛倒的業力,顛倒的業力又變化出來一個顛倒的識,最後出來身體,所以這個身體也是不真實。

是身如夢,為虛妄見;svapnopamo ’yaṃ kāyo vitathadarśanaḥ |
觀察是身,就像做夢的時候,看見的不是真實的。這個身體也是如做夢中的身體一樣,也是虛妄見,不是真實有個身體的,是假的。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pratibhāsopamo ’yaṃ kāyaḥ pūrvakarmapratibhāsatayā saṃdṛśyate |
隨太陽昇高的因緣變化,樹影也隨之變化,因為離開太陽和樹,影子是沒有自性的、沒有體性的,所以它不能自主。這個身體,也是如影。無明和業力就變出一個身體來。業力可以說譬喻樹,無明譬喻太陽;太陽照樹的時候出來一個影,無明照業力的時候就出來一個身體。身體是不決定的,如影就是沒有自性;沒有自性,所以就是空。
從業緣現:就是造什麼樣的業,就變現什麼樣的身體、什麼樣的果報。
業緣:業就是緣,以業為緣而出現身體;身體離開業緣,身體自性不可得,就是空的。所以這就是假觀、空觀:憑藉業緣而現出身體來就是假觀;若是沒有業緣的時候,這個身體就不見,所以它就是自性空。如果沒有業的時候也有這個身體,就叫做有自性。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pratiśrutkopamo ’yam kāyaḥ pratyayādhīnatvāt |
響,就是在山谷裡邊,在這邊發出聲音,那邊就有響出來。
屬諸因緣:響它是繫屬於因緣,就是繫屬於那個聲音的;隨著聲音大小因緣變。若離開那個因緣的時候,響是不存在,所以響是屬諸因緣。這個身體也是屬諸因緣,所以身體本身是畢竟空。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meghopamo ’yam kāyaś cittākulavigamalakṣaṇaḥ |
飄浮在虛空裡邊的雲,一會兒就變,本身是不固定。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一樣剎那剎那地變壞。

是身如電,念念不住。vidyutsadṛśo ’yaṃ kāyaḥ kṣaṇabhaṅgayukto ’navasthitaḥ |
陰雲下雨的時候,閃電是很迅速地即生即滅。這個身體的變化也是這樣子,即生即滅。

庚四、無我觀(分三科)辛一、約四大種觀無我(分二科)壬一、別檢
是身無主為如地,asvāmiko ’yaṃ kāyo nānāpratyayasaṃbhūtaḥ | nirvyāpāro ’yaṃ kāyaḥ pṛthivīsadṛśaḥ |
主就是有主宰的作用,就是一切的事情不可以支配它、控制它,它控制一切的。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裡面,沒有這麼一個有主宰性的東西。譬如像大地,也沒有個主宰者。誰有力量誰就來這兒做主,這都是暫時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這樣子,沒有一個我在這裡做主的。

是身無我為如火,anātmo ’yaṃ kāyo ’psadṛśaḥ |
若能主宰,就是我。我的定義是永久地存在,不是因緣所有,它自性是有;在時間上說,它是常恆住、也不變化的、有主宰作用。這個身體裡面沒有這樣的我,它不能夠做這樣的主宰。就像火也是一樣,以柴薪發出火;如果燒光的時候,就沒有火。所以火也靠因緣才有,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火也是沒有我的、沒有主宰的。

是身無壽為如風,nirjīvo ’yaṃ kāyas tejaḥsadṛśaḥ |
是身無壽為如風:壽這個字,就是常存不變才是壽。你一直活五百年也不見得就是長壽;永久也不死、常存不變,那叫做壽,其實也是我的意思。為如風:像風似的,有因緣的時候就有風,沒有因緣這風就停下來了,它不能永久的。我們這個身體也是不能永久的,所以也是沒有我。

是身無人為如水;niṣpudgalo ’yaṃ kāyo vāyusadṛśaḥ | niḥsvabhāvo ’yaṃ kāya ākāśasadṛśaḥ |
人,在這裡就是要做主,永久也不改變。就像澄清明靜的水,你放在一個方的器具裡面它就是方,放在圓的器具裡面就是圓,水不可以說:我永久是圓的!這是不可能的,它也是無主,它也不可能有永久性。

壬二、總檢
是身不實,四大為家。asaṃbhūto ’yaṃ kāyo mahābhūtānām ālayaḥ |
地水火風組成的這個身體沒有真實性,心意識就在地水火風這裡暫時住一住。

辛二、約空種觀無我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śūnyo ’yaṃ kāya ātmātmīyavigataḥ |
前面是用地、水、火、風、家譬喻這個身體都不真實,不真實所以是無我。現在是直接說這身體是沒有我、我所的。這個身體裡邊是空的,為什麼說它空呢?這裡面沒有我,所以是空;沒有我,所以也就沒有我所有的。

辛三、約識種觀無我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jaḍo ’yaṃ kāyas tṛṇakāṣṭhakuḍyaloṣṭapratibhāsasadṛśaḥ |
這個身體,怎麼知道是沒有我呢?這個身體若是沒有知的時候,就是沒有識的時候,這個身體就像草木瓦礫,變成無情物,就是沒有我在這裡邊。
*外道有我論者,執著有我的人,他也承認身體裡面有知,但是知和我有什麼關係呢?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實體的東西,這個我來指揮識、心;而心,就是知、識指揮身體。
*龍樹菩薩說,若是說離開心,這個我就沒有知、識,就什麼也不懂;如果這樣的話,它還能夠指揮心發生作用嗎?它是個無知之物,就不能下命令。
*說如果這個我本身是有知的,就不需要另外有個心。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niśceṣṭo ’yaṃ kāyo vātayantrayukto vartate |
*有我論者說:沒有知,這裡面還是有我的,它能夠支配這個身體,叫這個身體為我動作的。
*無我論者說:這個身體沒有我來支配它;它能動作,就是風力所轉。身體裡面有識、加上風,就會動作。不是我能夠使令這個身體動作,根本也沒有我。
*有我論者是說:有實體性的這個我支配識,由識再支配身體會有動作。
*佛教徒是說:沒有我,只是識在動作身體。

庚五、不淨觀(分二科)辛一、約四想及四苦明思惟對治(分四科)壬一、身不淨想(生苦)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rikto ’yaṃ kāyo ’śucipūtisaṃcayaḥ |
是身不淨,穢惡充滿:這個身體汙穢不淨,一堆骨頭用一層皮包起來,表面上看也很清淨,但是汙穢的、不好的東西在裡面充滿,都是不淨物。

壬二、食不淨想(生苦)
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tuccho ’yaṃ kāya ucchādanaparimardanavikiraṇavidhvansanadharmā |
是身為虛偽:表面上看上去是很淨,並不是汙穢,但是裡面是不淨,可見表面上的清淨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
雖假以澡浴衣食:常常洗澡來沐浴它,也還是不淨。還要有衣服、吃上美好的飲食來保養它。
必歸磨滅:終究有一天要死掉的,保不住使令它長久。

壬三、世間不可樂想(分二科)癸一、病苦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upadruto ’yaṃ kāyaś caturuttaraiś caturbhī rogaśataiḥ |
是身為災:這個身體常常有災患、有病,使令我們也是不滿意。
百一病惱:這身體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每一大最少能有一樣病,最多能達到一百樣;若四大合起來,就是四百四病。

癸二、老苦
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jīrṇodapānasadṛśo ’yaṃ kāyaḥ sadā jarābhibhūtaḥ |
如丘井:丘陵是四面都是高、中間低下去的山,就是空曠的地方有個井,叫丘井。
*大象譬喻無常,無常一直追著你;井譬喻生死的境界;毒龍譬喻三惡道;五毒蛇譬喻五蘊;草譬喻命根。黑白老鼠譬喻白天和黑天,表示壽命一天一天地減少。蜂蜜譬喻五欲樂,愛著五欲樂,就忘掉無常、三惡道、白黑兩個鼠咬那根草。
為老所逼:這個人在井裡邊所處的危險、恐怖的境界,就像在色受想行識裡邊,衰老漸漸地就來苦惱你。

壬四、死想(死苦)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paryantasthāyī bata ayaṃ kāyo maraṇaparyavasānaḥ |
是身無定:這個身體的存在,是不決定,到時候非死不可。

辛二、總譬四想及四苦
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入所共合成。vadhakāśīviṣaśūnyagrāmopamo ’yaṃ kāyaḥ skandhadhātvāyatanaparigṛhītaḥ |
是身如毒蛇:這個身體的四大就像那個毒蛇似。身體的地水火風四大,就是毒蛇那樣,它們互相衝突,地是重性,風是輕的,有輕重的不同;水是涼的,火是熱的,互相衝突。互相衝突就容易有病,地水火風一定要平衡,不平衡就有病。
如怨賊:有怨的賊,盜取你的財物,有可能會傷害你的生命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很多的煩惱賊,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一動起來就造很多的罪業,障礙用功修學聖道,所以如怨賊。
如空聚:空的聚落,村莊裡面沒有人,只是有房子在那裡。譬喻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空的聚落,很多盜賊就在那裡藏著。六根,遇見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貪瞋癡的賊就出來。
陰、界、諸入:這個身體裡邊就是五蘊組合起來成的生命體。界就是十八界,六識、六根、六境和合起來就是十八界。諸入,就是內六入,和外六入。六根到六塵上虛妄分別,就得到很多消息,叫做諸入。
所共合成:這個生命體就是這麼多的事情組合起來成為身體,這裡邊有很多的問題,無量劫來自己栽培。就是自己的貪瞋癡在活動,造成很多的罪業;有的罪業已經給你果報,還有很多的罪業沒有給你果報,而現在還不能停下來,繼續造業,繼續地、將來感果報的這些力量都在這裡面合成。

己三、勸求佛身(分三科)庚一、標章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tatra yuṣmābhir evaṃrūpe kāye nirvidvirāga utpādayitavyas tathāgatakāye ca spṛhotpādayitavyā |
此可患厭:陰、界、諸入所共合成的這個身體太不理想,我們應該認為它是個大患,要生厭離心。
當樂佛身:應該發心愛樂成就佛的身體。

庚二、正勸(分四科)辛一、標示佛身即法身
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dharmakāyo hi mārṣāḥ tathāgatakāyo
為什麼要求佛的身相、佛的身體?佛的身體,是無量清淨的功德所集成的身體。
*法有兩種:一個是無為法、一個是有為法。
*法,就是能保持不變。什麼是能夠保持不變呢?只有涅槃!涅槃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名為法身。
*第二種,是佛所開示的無量的法門,就是下面所說有無量的福德、無量的智慧所成就的身相,名之為法身。實在就是報身,就是果報。

辛二、總舉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佛身者,即法身也,這是果。從無量功德智慧生,這就是因。無量的功德、無量的智慧才能成就法身。
功:按照佛所開示的努力。
德:就是特別美好,真實地對你有利益的事情,就是戒定慧。
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智慧有聞思修三種智慧,有凡夫的境界、有聖人的境界、佛的境界,有深淺的不同。

辛三、別舉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dānanirjātaḥ śīlanirjātaḥ samādhinirjātaḥ prajñānirjāto vimuktinirjāto vimuktijñānadarśananirjātaḥ |
戒:三歸五戒、八戒、十善戒。出家的沙彌戒、沙彌尼戒、學法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戒也有有漏戒和無漏戒的不同。
定:初開始修定,都是有漏定。因為什麼才能變成無漏定?要有般若波羅蜜出來,定才是無漏定。定有有漏定、也有無漏定。
智慧:也有有漏的智慧、也有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功德,也是從有漏的功德逐漸進步才成就。
解脫:得到色界定,就把欲界的煩惱解脫,不是真實的解脫;若得到無色界定,就把色界的煩惱也解脫,也不是真實的解脫。學習般若波羅蜜,觀一切法空如實相的這種智慧,初開始修行,還是有虛妄分別在裡邊,但是成功的時候,無漏的智慧使令戒和定也都變成無漏的。這個時候能解脫欲界的煩惱、色界的煩惱、無色界的煩惱,都解脫。這樣的解脫是阿羅漢所成就,還不是佛的法身境界,還需要解脫所知障。
*前面說的欲界的煩惱、色界的煩惱、無色界的煩惱,在凡夫叫做煩惱障;但是阿羅漢解脫煩惱障,還有所知障還在,還不能成就佛的法身。
*所知障可以分成:
第一,阿羅漢對於佛陀為一切眾生所宣揚的無量無邊的法門,知道一少分,還有很多是不明白。
第二,無量無邊的眾生,根性是怎麼情形、要怎麼樣度化,阿羅漢也有所不知。
其次,對於佛陀所覺悟的第一義諦,阿羅漢還是不及格,也是所知障。
其次,阿羅漢所見聞覺知的一切境界,或者一切眾生的苦惱的境界,流轉生死的這些虛妄分別的境界,見到佛、菩薩、和一切阿羅漢這個聖道的無量無邊的境界,阿羅漢在這一切法上有微細的取著,這也是所知障。
*需要繼續地修空觀、修假觀,觀察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都是如幻如化。
*解脫,應該是說解脫煩惱障、所知障,這個時候法身才成就。
解脫知見:知見就是解脫。得初果,佛就知道這個人得初果,他解脫多少煩惱。知道這個菩薩得無生法忍了,他解脫多少煩惱,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佛都知道,就叫解脫知見。
*利根的聲聞人,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自己就知道現在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鈍根的人還是有一點不大知道。

從慈、悲、喜、捨生;maitrīkaruṇāmuditopekṣānirjātaḥ |
就是要有大悲心來教化眾生,有這樣的功德才能夠成就法身。慈悲喜捨是在禪定裡面修的四種三昧,這也通於有漏;因為有般若波羅蜜,就變成無漏的。變成無漏,也有深淺的不同。

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dānadamasaṃyamanirjātaḥ kṣāntisauratyanirjāto dṛḍhavīryakuśalamūlanirjāto dhyānavimokṣasamādhisamāpattinirjātaḥ śrutaprajñopāyanirjātaḥ |
六波羅蜜也是通於自己用功修行、也通於教化一切眾生。
禪定:禪就是色界的四禪,定就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解脫:八解脫,也名為八背捨。八解脫,要三果聖人以上能修這個法門。
*有色想觀諸色解脫,這是第一;第二,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解脫;第三,是淨解脫身作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是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最後是滅受想定解脫。前兩個解脫是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淨解脫身作證是在第四禪裡面修。後邊就是四空定、滅受想定。
*有色想觀諸色解脫:在初禪、二禪裡面修不淨觀,觀察自己的身體是不淨,從大腳指開始,青瘀、膨脹、爛壞,白骨,乃至全身到頭都是這樣觀察,最後就是白骨觀。保留白骨,所以叫有色想。
*有色想觀諸色解脫,就是觀察這個身體是不淨,觀察自己、也觀察他人,一切都是不淨。到最後都是白骨。在白骨的眉間這個地方,觀察那個地方放出光明來,放出來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就是八色光明。
*第二個解脫,就是內無色想外觀諸色解脫。
*內無色想,在禪定裡邊觀察自己是不淨,最後是白骨,把白骨也破壞,觀察它就是變成微細微塵,就沒有。自己觀察自己這個不淨也沒有、骨也沒有,然後觀察其他的人都是白骨,白骨在眉間放光明,還是這個八色的光明。
*第三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就是不觀察白骨,這都沒有,就觀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的光明。觀察它是青、觀察它是黃、觀察它是白,青、黃、赤、白都是非常美好的光明,這叫做淨解脫。
*他也會自己訓練自己,就是觀察清淨的光明裡面也有不清淨,觀察不清淨的裡面也有清淨的,這樣訓練自己;到最後成功的時候,都是清淨的光明。身作證的時候,就是有廣大的輕安樂。
*然後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四個解脫,觀察它們都是因緣所生法,裡邊也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不執著,對無色界的四空定不執著。
*最後滅受想定的時候,第七識也比較清淨,而前六識心王、心所都停下來,就像涅槃的境界一樣。
*修八解脫,能得到廣大的神通,能成就無礙辯才,能成就阿羅漢、得殊勝的功德的。
三昧:三昧就是三三昧,空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

多聞智慧:這是指般若波羅蜜。智慧從哪裡來的呢?從多聞開始,從聞思修證悟諸法實相。

諸波羅蜜生:布施波羅蜜、持戒、忍辱乃至最後都是波羅蜜;布施裡面也有般若波羅蜜,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裡面都有般若波羅蜜,就叫做諸波羅蜜。如果裡面沒有般若波羅蜜,前五度不能名為波羅蜜。

從方便生:單獨指度化眾生說的,因為本身成就六波羅蜜的功德,能夠有善巧方便地度化眾生。主要就是菩薩有大智慧,能夠勸導眾生斷惡修善,就叫做方便;因為有善巧方便地廣度眾生,因此而成就佛的法身。

從六通生:從六種神通才能成就法身。佛教度化眾生,初開始的時候,不重視神通的事情;但是若發無上菩提心,神通是度化眾生的微妙方便。

從三明生: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有天眼通、宿命通、漏盡通,有什麼不同呢?明有大智慧,明白什麼樣的因緣得什麼樣的果報。

從三十七道品生;saptatriṃśadbodhipakṣyanirjātaḥ

從止觀生;śamathavidarśanānirjāto
三十七道品就是止觀。從止觀,才能得到佛陀的法身。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daśabalanirjātaś caturvaiśāradyanirjātaḥ | aṣṭādaśāveṇikabuddhadharmanirjātaḥ
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是已經成佛所成就的功德。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sarvapāramitānirjātaḥ | abhijñāvidyānirjātaḥ
sarvākuśaladharmaprahāṇāya nirjātaḥ sarvakuśaladharmaparigrahanirjātaḥ  
總而言之,就是斷除一切不善法、能夠集成一切善法,法身才能成就。
*不善法有深淺的不同,粗顯的不善法自己能認識,微細的不善法我們還不知道,譬如說所知障是聖人的煩惱,不是我們所能知道的事情。
*有些善法是要通過身口做這件事;但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就是要如理作意,才能把虛妄分別消除。

從真實生;satyanirjāto bhūtanirjāto
真實:第一義諦才是真實,一切法空、諸法實相,才是真實;其餘都是因緣所生法,都是如幻如化的。
真實生:就是要證悟諸法實相。證悟諸法實相的時候,所證悟的是第一義諦,能證悟的是般若波羅蜜。若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是初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繼續地修止觀,般若繼續地增長,有根本智,也會有後得智,從這裡面再能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增長。

從不放逸生;apramādanirjātaḥ |
要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常努力地這樣做,就是不放逸。

辛四、舉廣類勸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apramāṇaśubhakarmanirjāto mārṣāḥ tathāgatakāyas tatra yuṣmābhiḥ spṛhā kartavyā |
前面說這麼多的清淨善法生如來身,就是成就佛的法身。

庚三、結勸
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sarvasatvānāṃ ca sarvakleśavyādhiprahāṇāyā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ādayitavyāni |
維摩居士說到這裡,又招呼當時來問病的人說,如果厭惡自己現在這個臭皮囊,想要成就佛的法身,永久地沒有生老病死,永久地是安樂自在的。這個時候有廣大的堪能性能度化一切眾生、解脫老病死苦。我們現在聽說這件事,也發這個願,欲得佛身,欲斷一切眾生病者,從發無上菩提心開始。

戊四、時眾得益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evaṃ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thā saṃnipatitānāṃ teṣāṃ glānaparipṛcchakānāṃ tathā tathā dharmaṃ deśayati yad bahūni satvaśatasahasrāṇy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ādayanti || || acintyopāyakauśalyaparivarto nāma dvitīyaḥ ||
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其所應,就是能契合佛的慈悲心、契合佛說的聖道,也契合來問病的人的心機、眾生的根性,來宣說這一段的佛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