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第三
【明此品來意】
*讚歎維摩居士的道德特別地高深,這是一個來意。
*第二件事,使令這些阿羅漢生起恥小慕大,仰慕大乘佛法的高深,就有迴小向大的意願。
【釋品名】
老師對於學生有匠成之能,就是有教導他們有所成就,有這種堪能;學者向老師有資稟之義,有所不知向老師請教。這些阿羅漢都是佛陀的弟子,向佛學習聖道。向佛學習聖道,而佛陀的大悲心看這些學者,就像小弟弟那樣;而學者對佛就像父親那樣,所以合起來就叫做弟子品。
【入文解釋】
丁二、折伏無為緣集(分二科)戊一、淨名默念(分二科)己一、自念寢疾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于床,世尊大慈,寧不垂愍?ath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etad abhavad ahaṃ ca glāna ābādhiko mañcasamārūḍho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他自己在心裡面憶念。
寢疾於床:寢就是臥在那裡,就是臥病在床。
*寢就證悟第一義諦的無分別智慧;床就是第一義諦,就是法性、離一切相的真理。無分別智和第一義諦相契合,就叫做寢於床。疾是大悲心教化眾生,就是從根本智生出來的後得智,就是權智。
*根本智就是實智,權智就是後得智;實智也叫做如理智,後得智也叫做如量智;如量智是有分別的,如理智是無分別智。
*這樣說,三件事:床是第一義諦,寢是無分別智,疾就是後得智、如量智,就是大悲心廣度眾生為眾生說法,是後得智。
己二、念佛垂旨
世尊大慈,寧不垂愍?na ca māṃ tathāgato ’rhan samyakṣaṃbuddhaḥ samanvāharati na ca me glānaparipṛcchakaṃ kaṃcit preṣayati anukampām upādāya |
佛是圓滿的法王,大慈大悲度化眾生。能不慈悲我嗎?垂:是在上面的人憐愍下邊的人叫做垂,就是慈悲,就是前面大慈。
戊二、如來遣問(分二科)己一、佛知心念
佛知其意,samanvāhṛtaś ca bhagavatā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
佛知其意:佛內心裡面,離一切分別相、然而還是明明了了,在無分別智裡邊與有分別的後得智是不分離,知道這件事。
己二、佛遣問(分二科)辛一、命舍利弗(分二科)庚一、命十弟子(分十科)壬一、佛命問疾
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ath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śāriputra vimalakīrti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就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是維摩居士有病,你就到他的丈室裡面問候他。
壬二、奉辭不堪(分四科)癸一、奉辭不堪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evam ukta āyuṣmāñ śāriputro bhagavantam etad avocet: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沒有資格、我沒有能力做這件事、問他的病。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tat kasya 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nyatasmin vṛkṣamūle pratisaṃlīno bhūvam |
什麼原因不能去呢?憶念我以前的事情,我曾經在樹林裡邊宴坐。宴坐就是在那裡坐禪。宴就是安,安坐,就是靜坐。
癸三、正述不堪之事(分三科)子一、總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vimalakīrtiś ca licchavir yena tad vṛkṣamūlaṃ tenopasaṃkramya mām etad avocat: na bhadantaśāriputra evaṃ pratisaṃlayanaṃ saṃlātavyaṃ yathā tvaṃ pratisaṃlīnaḥ |
我在那兒靜坐的時候,維摩詰就來,來了對我說。
唯!舍利弗!:唯就是招呼他,唯!舍利弗,招呼他。
不必是坐為宴坐也:不必定、不是決定在這裡坐才算是宴坐。可以這樣靜坐來學習禪,但是也不是決定這樣才是宴坐。這是總訶斥他有點不足。
子二、別示真宴坐(分三科)丑一、約體用(分二科)寅一、約體明真宴坐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api tu tathā pratisaṃlīyaś ca yathā traidhātuke na kāyaś cittaṃ vā saṃdṛśyate |
夫宴坐者:靜坐這件事。
三界: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現身:欲界的人,就是有這樣的果報的身體,別人很容易就看見你是這樣子。色界天的人也一樣有身體,這是現身;前一生的業力所招感的果報。
現意:就是貪、瞋、癡的分別心。遇見什麼境界,不能如理作意,隨便地煩惱都會現出來,你不能夠隱藏自己的。內心的行相不管是清淨、是不清淨,總是都顯現出來。達到阿羅漢的人,入定也好、不入定也好,心都是清淨。心一動,就現出來,人就知道你心在想什麼,都是現出來。但是阿羅漢若入滅盡定,無分別的境界的時候,你看不見他內心是什麼樣子。
*這樣說,他在樹林裡面樹下靜坐,隱身於樹林中,隱藏他的心在滅盡定裡邊,可是你的身體雖然隱藏在樹林子裡,身體還是在那裡,還是現出來。
*阿羅漢把他的心隱藏在滅盡定那裡,看不見他心裡面動。另一個說法說,阿羅漢也是見到第一義諦,他的心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他的心的相貌也就不可知,心也是不現出來。
*阿羅漢心不現的時候,身體還顯現出來;若是大菩薩,身體也能不現,不在三界裡面顯現出來他的身意。
*其次,大菩薩聽聞大乘佛法、學習聖道的時候,觀察身是畢竟空寂的、觀察心也是畢竟空寂的,他得到了無分別智,契合了畢竟空的時候,身也不現、心也不現的。
*但是阿羅漢沒有學習一切法自性空這個法門,所以不能觀畢竟空,身體還是現,這就是猶有所不足。不於三界現身意,才叫做禪定,你現在沒能夠做到,譏諷他就是有所不足,不能和大乘佛教學者所成就的三昧王三昧境界相比。
*到阿羅漢的時候,阿賴耶識不叫阿賴耶識,叫異熟識,因為沒有我見,但是人的果報還在。
*異熟識也是很長的一段,到佛的境界成為無垢識,這時候無量功德莊嚴的身體,隨佛的自在。
寅二、約用明真宴坐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tathā pratisaṃlīyaś ca yathā nirodhāc ca na vyuttiṣṭhasi sarvaīryāpatheṣu ca saṃdṛśyase |
滅定:使令心心所法都滅,似涅槃法安置身中,就是入滅盡定。
*現在大菩薩境界,若是入滅盡定的時候,不用起定,能夠現出來無量無邊的神通變化,廣度眾生,也能為眾生說法。
*阿羅漢沒有這種作用,原因就是所知障還沒能夠滅掉,無明的戲論也沒能消滅。
丑二、約法心(分二科)寅一、約法明真宴坐
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tathā pratisamlīyaś ca yathā prāptilakṣaṇaṃ ca na vijahāsi pṛthagjanalakṣaṇeṣu ca saṃdṛśyase |
凡夫事:就是貪瞋癡、業力這些事情,都是凡夫事。
道法:就是聖人的事情。譬如三十七道品,般若波羅蜜,都是聖人的境界。
*這兩件事是衝突。
*小乘佛法上說,起煩惱,造殺盜淫妄的業力,將來要受惡報,所以四眾弟子,要學習無漏的戒定慧,消除這些凡夫的事情。得阿羅漢道的時候,就不能現出凡夫的事,不會有這些雜染的事情。
*大菩薩學習佛法的時候,是一切法自性空,自性空裡面一切法不可得。所以大菩薩這樣學習佛法的時候,知一切法無生、無定相、無所轉,這樣觀察的時候,就得到一切法畢竟空的智慧。得到這個智慧的聖人,在貪瞋癡裡面和無貪瞋癡是平等;在殺盜淫妄的罪過的事情裡面,和無罪過的事情也是平等、無差別。所以這些大菩薩境界,不棄捨聖人的境界,但是也不妨礙現出來凡夫的事情。現出這個事情幹什麼呢?度化眾生。這樣才能和眾生接近。
寅二、約心明真宴坐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tathā pratisamlīyaś ca yathā te na cādhyātmaṃ cittam avasthitaṃ bhaven na bahirdhopavicaret |
內裡面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外邊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凡夫六根發六識攀緣六塵的境界。
*阿羅漢不攀緣外邊的境界,把心收攝回來,入於第一義諦,但是他還不能知道內六根和外六塵一切法都是畢竟空。
*菩薩,觀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因緣生法、也是自性空,六根、六塵也是自性空的,在這裡面悟入第一義諦的時候,離一切分別,所以是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丑三、約因果(分二科)寅一、約因明真宴坐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tathā pratisamlīyaś ca yathā sarvadṛṣṭigatebhaś ca na calasi saptatriṃśatsu ca bodhipakṣyeṣu dharmeṣu saṃdṛśyase |
諸見:就是我見、邊見,邊見就是常見、斷見。還有見取見、戒取見、邪見。
見取見:就是我執著常見、執著斷見,這是最清淨最微妙的道理,這叫做見取。
戒取見:戒取見有兩種。
外道他們的儀軌,他們相信梵天,那些儀軌也就算是戒取見。
佛教徒能夠學習戒、安住淨戒,但是若不能夠修學止觀、般若波羅蜜,這也是戒取。
邪見:不相信因果叫邪見。
於諸見不動:就是保持原來樣,不要變動。你有這個諸見就是保留,不要斷滅它。
而修行三十七品:同時還能修學四念處乃至八正道。菩薩保留這些諸見,可以有機會度化非佛教徒歸依佛教;但是內心裡面還是與佛法是相應,所以修行三十七道品。
*阿羅漢是斷除諸見,而修行三十七道品,他若想攝化外道就有所不便,就是有所不足。
寅二、約果明真宴坐
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為宴坐;tathā pratisaṃlīyaś ca yathā saṃsārāvacarāṃś ca kleśān na prajahāsi nirvāṇasamavasaraṇaś ca bhavasi |
不斷煩惱:他化導眾生的時候,隨時也可以有貪瞋癡的這些事情;
而入涅槃:但是內心裡面還是清淨莊嚴的。表現出來的,也可能好像有貪瞋癡似,但事實上內心還是清淨。不斷煩惱而入涅槃,都是大菩薩境界。這個也不是阿羅漢所能辦到的。
子三、結成印定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ye bhadanta śāriputra evaṃ pratisaṃlayanaṃ pratisaṃlīyante teṣāṃ bhagavān pratisaṃlayanam anujānāti |
維摩居士說如果你靜坐的時候能達到這個程度,這裡邊能夠契合第一義諦、又能夠有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這件事是佛所同意。
癸四、結成不堪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so ’haṃ bhagavan etāṃ śrutvā tūṣṇīm evābhūvam | na tasya śaknomy uttare prativacanaṃ dātum | tan nāham utsahe tasya kulaputr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世尊!當時我聽維摩居士說了這樣的法語,我沒有話好說,默然而止,不能回答什麼話。所以我不堪任到維摩居士家裡面去問病。
辛二、命大目犍連(分二科)壬一、佛命問疾
佛告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śmantaṃ mahāmaudgalyāyan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maudgalyāyan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壬二、奉辭不堪(分四科)癸一、奉辭不堪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maudgalyāyana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tat kasya 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m anyatamasmin vīthīmukhe gṛhapatibhyo dharmaṃ deśayāmi |
憶念:回想以前的事情。
我昔入毘耶離大城:就是在城外入到城裡邊去。
於里巷中:里就是城裡邊的一個區域,巷就是一個街道。
為諸居士說法:居士就是財富很多的人;諸就是表示很多;為他們宣揚佛法。
癸三、正述被呵之事(分三科)子一、總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tatra māṃ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upasaṃkrāmyaivam āha: na bhadanta maudgalyāyana gṛhibhyo vadātavasanebhya evaṃ dharmo deśayitavyo yathā bhadanto deśayati |
為諸居士說法這個時候,維摩居士來就對目犍連尊者說:你為這些在家人、這些居士開示佛法,不應該像你這樣講法,這樣說是不對的。
子二、別呵(分三科)丑一、外如法相說內如法相解(呵說法不當道理)(分二科)寅一、當如法相說(分三科)卯一、標章總勸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api tu tathā bhadanta maudgalyāyana dharmo deśayitavyo yathaiva sa dharmaḥ |
對目犍連尊者說:你為這麼多的居士說法,應該如法相宣說佛法,那個法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就那樣子為他們解說,不要違背諸法實相,應該這麼樣地說法。如法相解,你自己和聽法的人,也都應該如諸法實相理解,你這樣解、也這樣說,這樣說、也這樣解,才契合為諸居士說法的道理。
卯二、別說(三十句)(分二科)辰一、我空(四句)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dharmo hi bhadanta maudgalyāyana asatvaḥ satvarajovigataḥ
nairātmyo rāgarajovigataḥ
必是目犍連尊者沒有為諸居士說我空的道理。現在維摩居士說:你應該為他們說我空的道理。
法:就是因緣生法,也就是五蘊,色也是因緣所生、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的法是沒有眾生。
眾生:眾就是多,很多的生,很多的死。
我:就是執著我們的生命體裡邊有一個真實的體性是我。
*色:地水火風組成的眼耳鼻舌身,這是色法、這是物質。
*受:有覺受。
*想:心裡面取著一切相、作種種分別。
*行:有目的的行為這叫行。
*識:了別性。受、想、行裡面都有識,識是主體,它的作用有受、想、行的差別。都有這麼一件事,給它立一個名字。
*有我論者,執著有我的人,在五蘊裡邊另外又執著有個我,就是色、受、想、行、識、我,應該六個。
*佛陀出現世間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不承認色受想行識裡邊有個我。色受想行識都是有生滅變化,我是常住的,它們不是一個相貌,所以即色受想行識沒有我;離開色受想行識也沒有我。
*現在這裡說,我是沒有,這一句話是總說。法無眾生這個眾生,就是別說。指過去,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受很多的生死,色受想行識是有生、有死,我不生、也不死、是常住的,一直到現在還是我,叫做眾生。所以那個眾生還是指我說,就是我受很多的生死,但是我本身是不生不死。
*壽命:指未來說,我現在這個生命體結束,我還無窮無盡地相續受生死。壽命就是相續下去。那還是我,我盡未來際的。
*人:指現在說。壽命是指未來說,眾生指過去說;過去、現在、未來,分三世;我是總說的。合起來,還是都是我。
法無眾生:因緣生法是因緣生的、是生滅變化的,裡邊沒有我。雖然受很多的生死,那裡邊並沒有我。
離眾生垢故:如果你執著有我的話,就有垢,就是汙染、不清淨。取著眾生相,就是取著有我,就是汙染。
*為什麼執著有我是汙染呢?
根本沒有我,你執著有我就是違背法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一個垢。
第二個,因為你執著有我,因此而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我是煩惱的生起之因。
*若是你能夠通達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不執著有我,就沒有垢,就不會再有貪、瞋、癡的煩惱。所以執著我是生死的根本。
*觀法無我,觀察身口意、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都不是我的作用,都是各式各樣的因緣的作用,都是色受想行識的作用,不是我的作用,所以叫觀法無我。
*能夠通達五蘊裡面沒有我,你就會遠離眾生的垢,就不會執著有我,也就不會有貪瞋癡,就會得聖道,得須陀洹果,繼續地修無我觀,就把我慢也斷,就得阿羅漢。
*離眾生垢,這是約過去說。法無有我,離我垢故;這句話是總說。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nirjīvo jāticyutivigataḥ
命:色和心結合起來不分離,名之為命。
壽:就是這個命活一百年、活兩百年、一千年,或者是長、或者是短,叫做壽。
壽命就指未來說的;未來的時候出現在六道輪迴裡面,就是有壽命,就是從生至死。實在來說,未來的生命也是有,但是沒有我,所以沒有我生、我死、我的壽命這回事。
*若是說得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也是無壽命、無生死。
*若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變成法身菩薩,也沒有生死事,也不在六道輪迴裡面生死。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niṣpudgalaḥ pūrvāntāparāntaparicchinnaḥ
人:就指現在說,我現在是人,也是指我。到人間做人,就有一個開始的時候,然後到最後結束;前際是開始,後際就是結束,這是約我得的五蘊說。現在是沒有我,也沒有這回事。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色受想行識裡邊它是剎那剎那的,前一剎那、後一剎那,剎那剎那相續下去,都是斷。不是說前際和後際中斷,就是前際、後際裡面都沒有我,所以斷。
辰二、法空(二十六句)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śānta upaśāntalakṣaṇaḥ
法常寂然:法有兩個意思,一個就是緣起的色受想行識,有生滅變化。第二個,這裡法,沒有生滅變化,就是諸法實相,諸法畢竟空,就是自性空,一切因緣生法都是自性空。
滅諸相故:有兩個意思。
*一切法本來是畢竟空,畢竟空裡面無一切相,就是滅諸相故。
*第二個,修止觀成功的時候,心裡面能離一切相,與畢竟空相契合,就離一切相。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virāgo nārambaṇagatikaḥ
法,還是一切法諸法寂滅相,這是真實的法,也就是涅槃。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裡面是沒有相。為什麼離於相呢?無所緣故:你的分別心所觀察的一切都是沒有;在畢竟空那個地方,沒有你所緣的相。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anakṣaraḥ sarvavākyachedaḥ
法常寂然、法離於相這個地方沒有名字,所以不能說話。這個地方是沒有語言,這個地方是不可思議。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anudāhāraḥ sarvormivigataḥ sarvatrānugata
諸法寂滅相這個地方沒有語言和覺觀。
覺:初一步地調查,概略地分別。
觀:微細地觀察。你的思想裡邊有粗略的觀察、也有微細的觀察,心裡要這樣思想的時候,你才能說話。凡夫心裡面不思惟,就是不能講話。
*為什麼沒有語言呢?兩個原因:
*在諸法寂滅相這個地方沒有名字,也沒有相。沒有相不能安立名字。
*不能安立名字,心裡面就不能覺觀;不能覺觀就不會說話。所以第一義諦是離名言相。
*名字、覺觀、言語,在世俗諦上有這件事,在第一義諦上是沒有這件事。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ākāśasamasadṛśaḥ avarṇaliṅgasaṃsthānaḥ
一切法在畢竟空這個地方是沒有形相,就像虛空似的,離一切相。一切法都不可得,叫如虛空故。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sarvapracāravigataḥ
戲論:就是言語,言語都沒有真實義,諸法寂滅相上是沒有語言的,只是在世俗諦上才有名字、才有語言,而這些事情所說的都不是真實。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amamo mamakāravigataḥ
在第一義空那裡,沒有我所的這種戲論。法的本性是無我所,但是要經過修行以後才能無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avijñaptiś cittamanovijñānavigataḥ
第一義、諸法如那個地方沒有一切名相,所以你不能夠分別;那個地方沒有識。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asadṛśo niṣpratipakṣatvāt
比:比和相待是一個意思,相比對就叫做相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是相對待。眼睛和色是相對的、相對應,眼識對聲音不能發生作用,就是不能相對應。眼與色相對應,耳識與聲音相對,也就叫做相比,相比對。
無相待故:第一義空那個地方,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所以是無相待。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hetuvilakṣaṇaḥ pratyayāsamāropaḥ
因緣:有為法都是由因緣所生,沒有因緣沒有這件事,所以都是屬於因緣。但是諸法寂滅相,是不屬於因緣。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dharmadhātusamavasaraṇaḥ sarvadharmasamāhitaḥ
如:是同的意思,相同的。因緣所生法是差別,但是因緣所生法的畢竟空義是無差別,無差別這個地方叫做如。諸法如義是不變易。到天上也是諸法如、到地獄還是諸法如,在眾生的世界是諸法如、到成佛還是諸法如;這個如義是無差別的,沒有凡聖染淨的差別,所以叫做如。
法性:性是不變易。不管是善、是惡,你不能改變這個如,所以叫做性。
實際:這是個真實的境界,沒有欺誑性。
法同法性:法性就是諸法如。觀察有為法和諸法如是相同:觀察因緣所生法,是因緣有,它是自性空;自性空和諸法如是無差別。法同法性,因緣所生法和諸法如無差別。
入諸法故:法性就是諸法如,它是入一切法中,所有的一切法,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乃至地獄、天堂通通都有諸法如義;所以在一切法上都可以觀察諸法如。不能直接觀這個如義,要從有為法這裡觀它是如。因為一切有為法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從這裡可以觀到諸法如。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tathatānugato ananugamanayogena
法隨於如:隨就是隨順,這些因緣所生法能隨順於如。不管是色法,觀察它也是如,受想行識都觀察它是如。在一切法上執著真實,就是惑業苦、流轉生死。現在你若相信佛法,隨順佛的法語如理作意,一切法都是如。
無所隨故:若是你觀一切有為法是如,在如裡面一切法不可得,也沒有能隨、也沒有所隨可得,因為在畢竟空寂那個地方沒有能所的差別、也沒有凡聖的差別、也沒有染淨的差別。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bhūtakoṭipratiṣṭhito ’tyantācalitatvāt
這三句話就是一句話;用住字,用隨字、用同字,實在是一個意思。
法住實際:觀察有為法,悟入到自性空的時候,就安住在那裡。
諸邊不動故:那些虛妄分別的境界不能動搖你,就沒有事。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acalitaḥ ṣaḍviṣayāniśritatvāt
動搖:虛妄分別心在色聲香味觸那裡虛妄分別,叫做動搖。忽然間歡喜、忽然間又哭,忽然間貪心來、忽然間瞋心又來,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叫做動搖。
法無動搖:畢竟寂滅、諸法如那個地方,覓心了不可得,這個時候,心就安住在諸法如那裡。
不依六塵故:心不在色聲香味觸那裡虛妄分別。
*依,就是住在色聲香味觸那裡虛妄分別的時候,心裡就動搖,就是各式各樣的分別。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na kvacid gamanāgamano nāvasthitatvāt
*若是觀察一件事,觀察這個東西是常住、不變易的,它從東牆走到西牆,還是原來那一個,它就是有去、有來。如果是有變易,它從東到西的時候,初一剎那的那一個東西,到第二剎那就變,第三剎那就更是變了,到最後到西牆的時候,已經不是原來那一個,就是沒有去來。
*一個解釋,一切法有生滅變化,它是沒有去來。為什麼呢?因為它不能夠安住不動,它有變化。有變化就沒有去來。
*其次解釋,去來,就是我們的心由過去、現在、未來,剎那剎那地流動,三世的流動。而現在觀察覓心不可得,就是沒有去來,它不能安住。前一剎那就不是後一剎那,剎那剎那地變易,就是常不住故,就沒有去來。頭一個解釋是通於一切法;第二個解釋單獨在心王心所的剎那滅上說,也是沒有去來的。
*在世俗諦上可以說是有去來,說沒有去來也就是有去來,終究是從東到西、從西到東,總是動了。但是若修無常觀的時候,剎那剎那地變易,就是不是原來那一個到另一個地方去,所以叫做無去來。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śūnyatāsamāhita ānimittaprabhāvito praṇihitalakṣaṇaḥ
空:就是我空、法空統一起來叫做空。一切法,我不可得;一切法,法不可得,順於空。
無相:空裡面是離一切相。
無作:不作願;就是一切法都寂滅相,在這裡你就不再有種種的虛妄分別。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是無相的、所以也是無作。
法離好醜,ūhāpohavigataḥ
兩個解釋。就是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有的令人滿意、有的令人不滿意,可以說是好醜。或者三惡道是醜、三善道是好一點;天稍好一點、人間這都是不好;或者說涅槃是好、生死流轉是醜。但是觀一切法是寂滅相,好也不可得、醜也是不可得,所以叫法離好醜。
法無增損:anutkṣepo prakṣepaḥ
原來我們沒有戒定慧,現在相信佛法、修學戒定慧,這叫做增;原來有貪瞋癡的煩惱,有見煩惱、有愛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現在修學戒定慧的時候,把這些煩惱都滅掉,這叫做損。但是觀一切法寂滅相,戒定慧也是寂滅相、煩惱也是寂滅相,就無增亦無損。
法無生滅:utpādabhaṅgavigataḥ
有因緣這個法就出現;因緣離散,這件事就沒有,有生也有滅。但是觀一切法自相空的時候,自性空裡面生也不可得、滅也不可得,所以叫做法無生滅。
法無所歸。anālayaś
歸者趣也,歸趣。
*這個眾生受三歸五戒,約近一點來說,將來他到人天裡受福享福;
*若作五逆十惡,就跑到地獄,叫做所歸,由因向果叫做歸。
*若是修學三十七道品,近一點說,會得涅槃,也是由因而果叫做歸。
*若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我們將來得無上菩提,也是由因而果叫做歸。
*這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就是無所歸,能歸也不可得、所歸也不可得。
法過眼、耳、鼻、舌、身、心;cakṣuḥśrotraghrāṇajihvākāyamanaḥpathasamatikrāntaḥ
過:過是超越的意思。
*譬如說眼能夠見色,它不能夠聽聲音,它不能超越色法;眼耳鼻舌身心就困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邊。凡夫就是在這裡活動,你不可以超越。
*現在佛法中有這樣微妙的智慧,能夠觀眼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畢竟寂滅,這就是諸法如。諸法如能越一切法,能超過去,能超過眼耳鼻舌身心。這個時候就成就無分別智,就不被眼耳鼻舌身心、色聲香味觸法所困,就得大自在。
法常住不動,sthito neñjyaṃ
動是變動。日常生活裡面最明顯的事情,就是由不如意變成如意,由如意又變成不如意,就是常常這樣變動、興衰。法就是諸法如,它沒有這件事。若是以世間上的有為法作依止處的時候,有為法有變動,我們就苦惱。若是能夠見到諸法如,它不變動,它永久地安隱自在。
法無高下,anunnato navanataḥ
高下:凡夫算是下,聖人算是高。在諸法如上觀察,高下不可得,所以叫做法無高下。
法離一切觀行。prāptaḥ sarvapracāravigataḥ |
觀行:一切有為法是有名、有相,我們內心可以去觀察、可以去思惟、可以在那上活動,所以叫做行。諸法如這個地方是沒有相、也沒有名,所以是遠離一切觀行。
*初開始學習還是要觀行,要在有為法上觀察諸法如。等到智慧進步,止觀的力量強大的時候,一念相應慧同諸法如相應,就離一切觀行,就成就根本無分別智。
卯三、結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īdṛśasya bhadantamahāmaudgalyāyana dharmasya kīdṛśī deśanā |
諸法如的道理是這樣,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這裡面無名、無相,內心也不能分別,怎麼可以去言說呢?
寅二、當如法相解(分二科)卯一、正彈不解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dharmadeśaneti bhadantamahāmaudgalyāyana samāropapadam etat | ye pi śṛṇvanti te pi samāropeṇeva śṛṇvanti | yatra bhadantamaudgalyāyana asamāropapadaṃ na tatra deśyate na śrūyate na vijñāyate |
法相是這樣,宣說法相的人為人家說法的時候,應該怎麼樣說呢?就是沒有說法者可得、也沒有所說的法可開示。
無說:沒有說者,沒有言說的人;無示:沒有所開示的法義。
*這個說法的人,自己有如是的大智慧的相應境界,不感覺我能、我為人家說法,沒有這個分別心,也沒有法是所說。這是一個解釋。
*或者,無說,就是沒有能說的言句可得;無示,就是沒有言句所表的義可得。說法者對於這件事,都是無所得的,也不見有能說的言句、也不見有所說的義。若是他內心裡邊:我是能說的、第一義諦是我所說的,如果這樣,就沒能夠如法相解。
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在說法者內心裡面,認為聽法的人也是不可得的,沒有人聽法,不見有人來聽法;聽法的人也無所得,所以叫無聞、無得。或者這麼解釋,聽法者,沒有語言文字可聞、可聽聞,也沒有所詮的義可得。說法者是入於不思議境界,他內心裡面與諸法如是相契合的,沒有有所得的虛妄分別。
卯二、借幻為譬
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tadyathā māyāpuruṣo māyāpuruṣebhyo dharmaṃ deśayati |
evaṃ hi cittāvasthānena dharmo deśayitavyaḥ |
用幻術變現出來一個人,他為人宣說佛法,但是聽他說法的人也都是幻術所變現的人。能說的人、和聽法的人都是幻術所變現的人,都是無心識的、無分別的境界。
當建是意而為說法:說法的人的內心應該作如是觀,這樣說法,就是能契合諸法如的道理。
丑二、呵說法不契根緣(分二科)寅一、呵不知根
當了眾生根有利鈍,satvendriyakuśalena ca te bhavitavyam
為眾生說法,你要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要有這樣的無分別的智慧,這是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條件,你應該明了、通達所教化的眾生,他們的善根有利、有鈍的差別。
*根是以能生為義。前多少生,對於佛法有信心,我曾經靜坐過、修學止觀過,但是並沒有成功,轉眼間人命無常就死掉;不知道哪一生又遇見佛法,就有興趣,也願意學習,願意靜坐、修止觀。這一生對於佛法的信心,是由前多少生的栽培來,所以就稱以前栽培的善法叫做根。現在的善法是由那一次的栽培生出來的,所以能生的叫做根。
*展轉不斷地栽培,最利根的人可能三生就得無生法忍,;鈍根的人就不知道多少生。
*銳利地、迅速地能得成聖道的叫做利,緩慢的叫做鈍。這是一種解釋。
*其次,就是學習過大乘佛法,在這裡有栽培,這叫做利根。如果學習小乘佛法,就叫做鈍根。
*所以為眾生宣揚佛法的人,成就無分別的智慧,還是不足,還需要通達眾生的根性有利鈍之別,才能為眾生說法的。
寅二、呵知見有滯
善於知見無所罣礙;sudṛṣṭaprajñādarśanena
應該要知道,你若願意有大悲心為眾生宣揚佛法,要成就道種智、要成就法眼。有道種智,你能夠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有法眼,能見到眾生的根性是利鈍。這件事你沒有障礙,你成就這樣的知見,也就是成就這樣的智慧,應機說法,知病施藥。
丑三、呵說法運心不稱佛意(分二科)寅一、當起大悲心
以大悲心讚於大乘,mahākaruṇāmukhībhūtena mahāyānasaṃvarṇakena
以大悲心:你為這些居士說法要發廣大的慈悲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就是解脫眾生生死的苦惱。為什麼要為他說佛法呢?就是希望學習佛法的人能解脫生死大苦,若有這樣心,只能說是悲心,還不能夠解脫三界以外變易生死;若是為眾生說法的時候,你的悲心是願聽法的人、願一切眾生消除三界以內的分段生死、也能消除三界以外的變易生死,就叫做大悲心。
讚於大乘:要讚揚大乘佛法。
寅二、念報佛恩
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buddhe kṛtajñena, śuddhāśayena dharmaniruktividhijñena
triratnavaṃśānupacchedāya ca te dharmo deśayitavyaḥ |
念報佛恩:為什麼要念報佛恩呢?因為目犍連尊者是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而得聖道,所以佛於他有恩。得聖道以後,應該憶念這件事,要報答佛的恩德,就應該為眾生說法。
不斷三寶:怎麼樣才能夠報答佛的恩呢?就是宣揚佛法的時候,不斷三寶。若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栽培大慈悲心,不入無餘涅槃,盡未來際地廣度眾生;聽菩薩說法的時候,也能夠發無上菩提心,不入無餘涅槃,有人發無上菩提心,就可以成佛,所以佛寶不斷;繼續地宣揚佛法,法寶不斷,僧寶也不斷。若是發大悲心弘揚佛法,不入無餘涅槃,這個世界上永久有佛法的存在,就是不斷三寶,這樣才可以名之為報佛恩。
然後說法: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然後說法;當了眾生根有利鈍,善於知見無所罣礙,然後說法;以大悲心讚於大乘,念報佛恩不斷三寶,然後說法,應該這樣弘揚佛法。
子三、居士得益
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tena bhagavan tathā tathā dharmo deśito yathā tato gṛhapatiparṣado ṣṭānāṃ gṛhapatiśatānām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ahaṃ ca niṣpratibhāno bhūvam |
維摩居士說這一段佛法的時候,八百居士這麼多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心。
癸四、結成不堪
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m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目犍連尊者說:我沒有維摩居士這樣的辯才,所以不能夠到維摩居士家裡問病。
辛三、命大迦葉(分二科)壬一、佛命問疾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mahākāśyap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mahākāśyap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釋迦牟尼佛命令大迦葉尊者:他們兩個不去,你到維摩居士那裡去問病。
壬二、奉辭不堪(分四科)癸一、奉辭不堪
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mahākāśyap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迦葉白佛言:世尊!他們兩位不去,我也不去。我的智慧不夠,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daridravīthyāṃ piṇḍāya carāmi |
因為什麼我不去?回想我以前在貧民區那裡乞食。
癸三、正明被彈之事(分三科)子一、總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捨豪富從貧乞。tatra māṃ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upasaṃkramyaivam āha: prādeśikī bhadanta mahākāśyapasya karuṇāmaitrī, yan mahākulāny utsṛjya daridrakulāny upasaṃkrāmasi |
這個時候維摩詰居士來對迦葉尊者說:招呼大迦葉尊者,你這個人有慈悲心,對貧苦的人,特別地對他們照顧、為他們培福,就是不公平、不普遍。應該不分貧富,你偏偏棄捨有錢的人,不受他們的供養。從貧窮的人乞食,為他們栽培福,你的慈悲心就不公平。
子二、別呵(分四科)丑一、呵乞食心非(分四科)寅一、約小乘證滅破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api tu bhadanta mahākāśyapa dharma samatāpratiṣṭhithena te bhavitavyam | sarvadā sarvasatvasamanvāhāreṇa piṇḍapātaḥ paryeṣṭavyaḥ |
平等法:就是貧人也乞食、富人也乞食。按照次第,一家一家來乞食,心也就平等,叫做平等法,應該這樣乞食。另外,平等法是諸法如。貧也是諸法如、富也是諸法如,在諸法如這個地方是平等無差別。你內心裡面有無分別的智慧證悟諸法如,表現於外的行動也應該是平等的,貧也乞、富也乞,平等地為他們培福。
應次行乞食:應該學習大乘佛法,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寅二、約知苦破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anāhāreṇa cāhāraḥ paryeṣṭavyaḥ |
不食:就是不吃飯。不吃飯是什麼時候呢?就是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棄捨這個身體,入無餘涅槃,猶如虛空,沒有這個生命體的存在,就是不需要吃飯這件事。涅槃名為不食。為得涅槃,所以就要去乞食。
寅三、約斷集破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parapiṇḍa grāhāpanayāya ca te piṇḍāya caritavyam |
和合相:就是集諦,就是煩惱和業力的和合、招感生死。招感生死是業力的力量,業能夠發生作用,也要靠煩惱,如果沒有煩惱的支持,業力就不能夠令人得生死。所以想要得涅槃、得聖道,要消除煩惱,這是生死之本。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為破壞煩惱和業力的和合,為破除煩惱故,應該乞食。
揣食:就是段食,那一段落有營養能支持生命。
寅四、約修道破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住平等法是滅諦,為不食故是苦諦;為壞和合相故是集諦;為不受故就是道諦。
不受:就是修學戒定慧的道諦,戒定慧成功,就不受生死苦,就是為修學聖道,應該接受彼施主的供養。
丑二、呵入聚心非(分二科)寅一、總呵
以空聚想入於聚落,śunyagrāmādhiṣṭhithena ca grāmaḥ praveṣṭavyaḥ | naranārīparipākāya ca te nagaraṃ praveṣṭavyam | buddha kulakulīnena ca te kulāny upasaṃkramitavyāni | apratigrahaṇatayā ca piṇḍapātaḥ pratigrāhyaḥ |
聚落:很多人在那個地方居住。在那兒居住叫做落;很多人在那裡叫做聚。到聚落裡邊乞食的時候,你應該觀察是空聚想,觀察那個地方沒有人,乃至觀察那個聚落都沒有,應該有這樣諸法如的智慧觀察,應該用這樣的心到聚落裡面。
寅二、別呵
所見色與盲等,jātyandhasamatayā ca rūpāṇi draṣṭavyāni |
所見色:你到聚落裡面看見一切的人物,看見一切的聚落,建築物也好,乃至那個地方有個山也好,有河也好,有種種的男女大小、男女老幼大小這些都是有形色的。
與盲等:盲就是盲人,見不到這一切境界。
*乞食的時候,要觀察眼根,眼根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它就自性空,自性空就是眼不可得。眼不可得的時候,於這一切色相無分別住,不要分別這是男、這是女、這是老、這是幼、這是貧、這是富、沒有這些分別。
所聞聲與響等,pratiśrutakopamatayā ca śabdāḥ śrotavyāḥ |
到聚落裡面,耳根聽見聲音的時候,要觀察聲音,像空谷響似的,就是虛妄、不真實,就是觀察所緣境是虛妄的、是畢竟空的。前面是觀察根空,這地方觀察境空。
所嗅香與風等,vātasamatayā ca gandhā ghrātavyāḥ |
鼻能嗅到香、或者不香的味道,就像風吹來似的,在這裡不加以執著,不染著於風。
所食味不分別,avijñaptito rasā āsvādayitavyāḥ |
乞來的食放在口裡吃的時候,也不要分別。這個地方,就是先觀察能分別的心不可得、觀察所食的味不可得,能分別不可得、所分別不可得,心裡面就是無分別。應該用這樣的心吃這碗飯,所食味不分別。
受諸觸如智證。jñānāsparśanatayā ca sparśāḥ spraṣṭavyāḥ |
如果身接觸到寒熱、冷暖各式各樣的感覺的時候,就像得聖道的人的無分別智所證悟諸法如的那個境界,觀察這一切境界也都是畢竟空寂,觀察者也不可得,應該這樣。
這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這是前五根、五塵的境界。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māyāpuruṣavijñāptyā ca dharmā vijñātavyāḥ | yo svabhāvo parabhāvaś ca tad anujjvalitam |
知諸法如幻相:第六意識所接觸的一切法,觀察這都是如幻如化的、是不真實的、是虛妄的。就是無明的煩惱和業力變現出來的一切事情,這個身體也是這樣子,乃至山河大地都是這些力量所變現,就像幻術所變的事都是虛妄的、不真實的。怎麼知道它是不真實的呢?
無自性:譬如拳頭,離開五指之外有拳,拳就是有自性;離開五指,另外沒有拳可得,就叫拳無自性。無自性,就是沒有它的體性,拳的體性是沒有的;沒有的,怎麼有拳呢?就是把五手指頭一握起來就是拳。
無他性:因指而有拳,指就是他性;因他而有拳,這是他性。但是自和他是相對,沒有自也就是沒有他,所以應該也沒有他性。而手指頭也是因緣有的,皮肉筋骨、加上自己的業力而有指,所以它也是無自性。對拳來說就是無他性。無自性,所以也就沒有他性;沒有他性,也就沒有自性。他的體性是沒有的,但有一個假相,而不是有體性。這是性空。
本自不然,今則無滅。yad anujjvalitaṃ tan na śāmyati |
譬如火,原來沒有火燃燒,沒有火燃燒的時候,也就不會有火的滅可得,沒有生也就沒有滅。觀察拳、手指頭,本性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裡面沒有生、也沒有滅,就是相空。前面無自性、無他性是性空,本自不然,今則無滅是相空。
*即空、即假、即中,利根人這樣修行。
*鈍很人,先說即空,就先學習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只修空觀。等到空觀有力量,再加上一個假觀,即空、即假。修一個時期,然後再加中,即空、即假、即中。逐漸地進步,可以得無生法忍。
*本:從開始的時候,在時間上有個始終。若作觀的時候,從開始就沒有這個房子,到最後還是沒有這個房子。
丑三、示正食法(示正法食)(分二科)寅一、示正食(分二科)卯一、明食體
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迦葉!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yadi sthaviro mahākāśyapo ṣṭau ca mithyātvāni samatikrāmet, aṣṭau ca vimokṣān samāpadyeta mithyāsamatayā ca samyaktvasamatām avataret
八邪:就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成就四禪、四空定,但是沒有在禪定裡面修四念處,在禪定裡邊,還是有愛見的煩惱。就是內心裡面很容易地:我得到四禪、四空定,你們都不如我,就是我見。而對於禪定有愛著心。有愛、見的煩惱,叫做八邪。
*八邪是得到四禪八定的一般凡夫境界;入八解脫,就決定是聖人,最低限度是三果聖人,再進一步就是阿羅漢。聲聞學者能夠棄捨八邪、入於八解脫。現在說,若能不捨八邪、入八解脫,就叫正法食,這就是大乘佛法的境界。
不捨八邪:有兩個意思。
*因為大乘佛教學者學習般若法門,觀一切法空就是諸法如,在這裡邊沒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可得,都是畢竟空寂的,就沒有邪可以棄捨,所以就是不捨八邪。但是你能常常在四禪八定裡面觀一切法如,就到八解脫,所以叫不捨八邪,入八解脫。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菩薩的境界是超過阿羅漢以上,但是教化眾生的時候,如果有這種需要,他也可以示現出來四禪八定的境界所以叫做不捨八邪入八解脫。
*不捨八邪就是有漏的禪定,入八解脫就是無漏的禪定。
以邪相入正法:前面在禪定,這在智慧上說;一個定、一個慧,一個事、一個理。
邪相:就是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乃至到邪定。
邪見:有所得的心情觀一切法如。
正法:無所得的智慧觀一切法如。
入正法:聲聞學者,棄捨邪見、邪思惟等,而入於諸法如,入於第一義空,就是入正法。
以邪相入正法:兩個意思。
*因為在小乘的經論裡邊,由無常為門入於第一義諦。若是觀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諸法如是普遍,是無差別相,所以這個地方有不同。小乘學者一定要捨邪入正;而大乘學者,邪,觀察它的本性也是如,一切法都是因緣有、都是如,在如上沒有邪、正的差別,這個如是普遍。大乘佛教學者,得無生法忍以上的聖者,在內心裡面與諸法如相契合的時候,有可能在外邊表現出來的是染汙,內心裡面是諸法如。
*其次,大乘佛教學者有大悲心的關係,如果純是清淨,就和染汙的境界有距離,度化眾生的時候,就有不方便的地方。雖然菩薩知道這是染汙,但是為度眾生的時候,示現好像是不清淨,但是心還是清淨。
卯二、明食用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ekena ca piṇḍapātena sarvasatvān pratipādayet, sarvabuddhān sarvāryāṃś ca pratipādya paścād ātmanā paribhuñjīta
以一食施一切:菩薩能夠動靜雙遊、染淨雙遊,都是不二法門,若是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他能夠以一鉢的飯食,可以供養法會大眾、無量無邊的佛、菩薩、阿羅漢。
供養諸佛及眾賢聖:解釋以一食施一切。若是凡夫境界,這一鉢飯頂多是一個人可用,有局限。現在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供養眾賢聖。食有這樣的作用。
然後可食:菩薩要吃飯的時候,供養佛、也供養一切眾生、也供養一切賢聖,然後他再用。
寅二、疊釋(分二科)卯一、釋食體(分三科)辰一、疊釋約理邪正不相妨礙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tathā ca paribhuñjīta yathā na saṃkleśo na vigatakleśaḥ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這樣食正法的食,就是修止觀。這樣你能夠悟入諸法實相,煩惱就會斷滅。
非離煩惱:他可以示現有煩惱,但是還是清淨。
辰二、疊釋事八邪八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paribhuñjīta na samāhito na vyutthitaḥ
非入定意: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若在佛法的立場來看,有愛見煩惱算什麼定呢?
非起定意:沒有出定,還在定裡邊。出定、入定是不二相。這都是大菩薩境界。
辰三、總釋事理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na saṃsārasthito na nirvāṇasthitaḥ paribhuñjīta |
住涅槃:修學聖道,證悟諸法如,安住在不生不滅這個地方,離一切分別相,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
住世間:一般的生死凡夫,他是在虛妄分別、貪瞋癡在活動。或者說,入聖位的大菩薩也在世間,不入無餘涅槃,還保留這個身體教化眾生,也叫做住世間。
非住世間、非住涅槃:入於不二相,不同於凡夫、也不同於阿羅漢。
卯二、釋食用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ye ca bhadantāya piṇḍapātaṃ dadati te teṣāṃ nālpaphalaṃ na mahāphalaṃ bhavet
福:現在的行為,將來能得到可愛的果報;
大福:用恭敬心來做這件事。譬如說用恭敬心供養三寶、供養佛菩薩、供養阿羅漢,就有大福;
小福:若是供養的時候,心裡面不是那麼誠懇,就是有小福。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修四念處的修行人,不管是恭敬不恭敬,他心裡都是諸法如相,平等地慈悲,沒有大小之別。如果供養者也能作如是觀,他也沒有大小之別。
不為益、不為損。na ca hānāya na viśeṣāya gacchet
益:增加,原來沒有,現在有了。原來沒有人天的福報,我現在恭敬地、用有所得心,用飯食供養諸佛及眾賢聖,將來就會得人天的福報。
損:用諸法如的智慧供養佛法僧三寶,修福,能夠損滅你的煩惱;就到不生不滅、諸法如的境界。
不為益、不為損:現在這位菩薩供佛的時候,普遍地作平等觀,一切法都是如,這樣就沒有損益的差別。
丑四、結勸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buddhagatisamavasaraṇāya ca bhaveta na śrāvakagatisamavasaraṇāya |
正入佛道:修諸法如,不捨八邪入八解脫,以邪相入正法,這是順於佛的智慧,可以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大乘佛法勝義的觀門。
不依聲聞:小乘學者是捨八邪入八解脫、捨邪相入正法,也是聖道,但是不如大乘佛法圓滿。大乘佛法最殊勝的地方,是智慧高、還有大悲心,小乘佛法的大悲心就是不夠,所以不依聲聞。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evaṃ sthaviro mahākāśyapo moghaṃ rāṣṭrapiṇḍam paribhuñjīta |
這時候維摩居士招呼迦葉尊者,迦葉!若這樣飲食,就不會白吃人家的飯,就會令人得大福德,這是無上的福田。
子三、揖敬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so ’haṃ bhagavan imaṃ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ścaryaprāptaḥ sarvabodhisatvān namasyāmi |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我當時聽維摩居士這樣的法語。
得未曾有:從來沒有聽見過這樣的佛法。
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我當時的心情,對一切的菩薩,深深地生起恭敬心,不可以輕視。
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聞此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gṛhiṇo pi nāmaivaṃrūpaṃ pratibhānam, ko ’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ṃ notpādayet |
復作是念:心裡面又這麼憶念。
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這位維摩居士是有家庭、有妻子、兒女的人,是一個在家人;但是內心裡面的智慧辯才,能說無上甚深微妙法。
其誰聞此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哪一個人聽見這樣的妙法,他不發心求無上菩提呢?無上菩提這麼微妙,怎麼會不發歡喜心、不希求呢?對於大乘佛法有歡喜心、有仰慕心、也有希求心。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tataḥ prabhṛti me na kaścit satvaḥ śrāvakayāne pratyekabuddhayāne vā samādāpitapūrvo ’nyatra mahāyānāt |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我從是以後,不勸人學習聲聞的法門、也不勸人學習辟支佛的法門,因為這個不能令人得大智慧。
癸四、結成不堪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kulaputr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所以我不堪任到維摩居士那裡傳達佛的意旨,問他的病。
辛四、命須菩提(分二科)壬一、佛命問疾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subhūtim āma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subhūte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派他到維摩居士家裡問病。
壬二、奉辭不堪(分四科)癸一、奉辭不堪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subhūtir a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我不能夠負這個責任問病。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tat kasya 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vaiśālyāṃ mahānagaryāṃ piṇḍāya carāmi,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niveśanaṃ piṇḍāya praviṣṭaḥ |
因為什麼不能去問病呢?回想我以前曾經到他家裡乞食,因此而被維摩居士訶斥。
癸三、正述被呵之事(分五科)子一、取鉢盛飯
時維摩詰取我鉢、盛滿飯,tasya me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pātraṃ gṛhītvā praṇītena bhojanena pratipūryaivam āha
到他家去乞食的時候,維摩詰居士把我的鉢取過去,盛滿滿的一鉢飯。
子二、正述被彈(分二科)丑一、若是敬田乃可取食(分二科)寅一、問知聖法不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如是行乞,乃可取食。saced tvaṃ bhadanta subhūte āmiṣasamatayā sarvadharmasamatām anugataḥ sarvadharmasamatayā ca buddhadharmasamatām anugata eva tvaṃ imaṃ piṇḍapātaṃ pratigṛhṇīṣva |
謂我言:就對我說。
食等者:食就是這鉢飯。等就是平等,食它的本體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是無差別相,於一切法無差別相,所以叫做等。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別相,就叫做不平等。但是這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所生,本身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這個地方是平等。
若能於食等者:假設你能夠觀察這鉢飯它的體性是畢竟空的。
諸法亦等:當然也會觀一切法也是平等的,五蘊、六處、十八界,乃至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平等相。道理是一樣,都是因緣所生、都是畢竟空寂。所以若能於食觀察它是諸法如,觀一切法也是如。
諸法等者,於食亦等:若說靜坐的時候,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切一切一切都是這樣。現在到我家來乞食,食也是色法,色香味觸也是諸法如,也是平等。如果能夠這樣學諸法如,你有這樣的大菩薩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你能這樣來乞這一鉢食,這一鉢飯你可以拿去。
寅二、問是聖人不(分三科)卯一、別歷四諦檢問(分四科)辰一、約集諦問
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若須菩提!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saced tvaṃ bhadanta subhūte na rāgadoṣamohaprahīṇo na taiḥ sārdhaṃ saṃvasasi
斷婬怒癡:婬怒癡就是貪瞋癡,貪瞋癡這是凡夫的境界。阿羅漢是斷婬怒癡,貪瞋癡全部地清除。
亦不與俱:他的身口意不與貪瞋癡在一起活動,身口意裡面完全是清淨,沒有汙染,阿羅漢是這樣。凡夫就是有婬怒癡,與婬怒癡在一起活動,這是凡夫,與俱。
不斷婬怒癡亦不與俱:這個事情微妙就在這裡,並沒有斷婬怒癡,但是他的身口意裡面沒有貪瞋癡。菩薩到凡夫世界的時候,也能示現婬怒癡的境界,但是他心裡面還是清淨,所以亦不與俱,這是大菩薩境界。阿羅漢只能用清淨的境界度化眾生,需要用貪瞋癡的時候,他不能示現貪瞋癡。
辰二、約苦諦問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saced evam asy avikopya satkāyaṃ ekāyanaṃ mārgam anugataḥ |
身:就是五蘊身,這是個苦惱境界,屬於苦諦。
壞於身: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是壞於身。
而隨一相:身體破壞,然後入於不生不滅的境界、入於諸法如的境界,叫做隨一相,隨順無差別相;也可以說隨者入也,就是契入到諸法如。
不壞於身而隨一相:現在大菩薩能夠不用破壞身體,活潑潑的生命體在的時候,即是寂滅相。
辰三、約道諦問
不滅癡愛起於明脫,na ca te vidyā bhavatṛṣṇā ca samudghātitā na ca vidyāvimuktī utpādite |
癡:愚癡,不明白第一義諦;凡夫境界來說,不知道諸法無我,就是愚癡。
愛:欲愛、色愛、無色愛。愛著五欲的境界;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有禪定的人,愛著他們禪定的境界。
明:大光明的智慧,滅除癡。
脫:滅除三界的愛,得心解脫。明是慧解脫,脫是心解脫。
*阿羅漢滅除癡愛,才能現起明脫。
*大菩薩不滅癡愛,起於明脫,修學戒定慧的時候,不需要滅除癡愛,無漏的戒定慧就現前。
辰四、約滅諦問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ānantaryasamatayā ca te samādhivimuktiḥ | na cāsi mukto na baddhaḥ |
五逆相: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是一切罪業裡邊最嚴重的罪業。若有這種罪,業就是繫縛他不得解脫,一定是要到無間地獄受苦。
解脫:大菩薩來到人世間度化眾生、弘揚佛法的時候,可能會造這些罪業,乃至到最極嚴重的罪業也能做。做的時候,不違背因果,一定也是下地獄受苦。但是在菩薩的心情,諸法寂滅相,還是大自在的境界,所以叫做解脫。
不解:就是不解脫;造五逆罪,就是要受惡報,沒有解脫。
不縛:就是不繫縛。在大菩薩心情上沒有繫縛,都是寂滅相。
卯二、總約四諦疊釋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na ca te catvāry ārayasatyāni dṛṣṭāni na ca dṛṣṭasatyaḥ |
不見四諦:不斷婬怒癡、不壞於身、不滅癡愛、以五逆相、不解,就是不見四諦。
非不見諦:亦不與俱、而隨一相、起於明脫、而得解脫、不縛,就是非不見諦。
非得果,非不得果;na prāptaphalo
非得果:不斷婬怒癡這幾句話就是非得果,沒有得聖果。
非不得果:亦不與俱、而隨一相、起於明脫等,非不得果,還是得果。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na pṛthagajanasamavasaraṇaḥ |
非凡夫:不與婬怒癡俱、而隨一相等,不是凡夫。
非離凡夫法:不斷婬怒癡、不壞於身、不滅癡愛等,沒有離凡夫法。
非聖人,非不聖人;na cāsy āryo nānāryaḥ |
非聖人:不離凡夫法,就不是聖人。
離凡夫法,就是非不聖人。
卯三、結釋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na sarvadharmasamanvāgataś ca sarvadharmasamadhigataś ca |
雖成就一切法:總而言之,大乘佛法的聖者,在大乘佛法裡邊自度度人,自己修學聖道、化度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聖德。
而離諸法相:但是在菩薩的內心裡邊,還不取著一切相。
丑二、若是悲田乃可取食(分二科)寅一、愜同邪人乃可取食(分三科)卯一、約不見佛不聞法問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na ca te śāstā dṛṣṭo na dharmaḥ śruto na saṃghaḥ paryupāsitaḥ |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這樣的人就是悲田,就是可憐愍的人。
卯二、約同六師問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賒梨子、刪闍夜毘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師,因其出家,ye ca te ṣaṭ śāstāras tadyathā pūraṇaḥ kāśyapaḥ maskarī gośālīputraḥ saṃjayo vairāṣṭrikaputraḥ kakudaḥ kātyāyanaḥ ajitaḥ keśakanbalaḥ nirgrantho jñātiputraḥ te ca bhadantasya śāstāras tāṃś ca niśritya pravrajito
和外道六師在一起,拜外道六師做老師,也隨他出家。這樣的人是汝之師,因其出家。
卯三、結成悲田可取食也
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yadgāminas te ṣaṭ śāstāras tadgāmy evārya subhūtiḥ
你相信他們的思想,他們是邪知邪見,宣揚毒素,引導這些人都到三惡道,他自己也要到三惡道。
你若是這樣的人,你也可以拿這一鉢飯回去吃。
寅二、愜同邪法乃可取食(分三科)卯一、約殺賊呵(分二科)辰一、呵有見惑而入八難(見煩惱)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住於八難,不得無難。sarvadṛṣṭigateṣu cāryaman antargato na cāntamadhyaprāptaḥ aṣṭākṣaṇasamavasaraṇaś cāsi na cāsi lakṣaṇam anuprāptaḥ
入諸邪見:入就是信,信受這些邪知邪見的這些法門、這些事情。
不到彼岸:你就流轉生死而不會到涅槃岸。
住於八難:安住在苦惱的境界裡面。
不得無難:不能獲得沒有苦惱的地方。要正知正見、修學佛法、栽培善根的人,才能無難的。
辰二、呵有思惑離清淨法(愛煩惱)
同於煩惱,離清淨法。saṃkleśena cāsi samo vyavadānam adhigataḥ
同於煩惱:和這一般的人都在五欲裡面生活,他很難清淨。就是遠離清淨法。
清淨法:佛法的戒定慧是清淨,若是在五欲裡頭生活,戒定慧很難清淨,所以離清淨法。
卯二、約應供呵
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yā ca sarvasatvānām araṇā sā bhadantasyāpi araṇā
汝得無諍三昧:須菩提尊者心情慈悲,所以得無諍三昧。
無諍:諍就是煩惱;沒有煩惱。
無諍三昧:分兩種,一個是在事上無諍、一個是理上無諍,事理兩種無諍。
*事無諍,須菩提尊者每天早晨要入定觀察,這一天之內會遇到什麼事情,會引起哪個人的煩惱,他就避免這件事。
*理無諍,就是觀諸法如。大乘佛教是觀我空、法空,證悟諸法實相;小乘佛法以無常為門,也是入於如、入於寂滅相。入於寂滅相的時候,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就能無諍;就是遇見什麼境界,他都能容忍,你不能使令他有煩惱。
一切眾生亦得是定:你認為你得到無諍三昧,就是諸法如,但是一切眾生也是諸法如,所以在諸法如上說,彼此是不二相,所以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na ca tvayā dakṣiṇā viśodhyate ye ca bhadantāya piṇḍapātaṃ dadati tāṃś ca vinipātayasi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你布施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是良福田嗎?不是!那麼其施汝者,也不能能令人得大福。
供養汝者墮三惡道:你若是跟六個大老師出家,接受他們的邪知邪見,你是邪知邪見的人;別的人若供養你的話,他一定也跟你學習邪知邪見,也共同地墮落三惡道,供養你的人要墮落三惡道。
第二個解釋,因為你得無諍三昧,有人來供養你,也跟你學習無諍三昧,也可以得聖道;得聖道以後發大悲心,可以到三惡道救度眾生。
卯三、約不生呵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sarvamāraiś ca te sārdham ekahastaḥ kṛtaḥ sarvakleśāś ca te sahāyāḥ
你若是相信外道,隨著外道出家、修學邪知邪見,你也就是要與眾魔共一手。
為與眾魔共一手:和天上的魔王連手,等於是合作;和這些眾魔在一起,做這些魔王的事情。
作諸勞侶:就是造作塵勞的事情,造作生死輪迴的這些事情。就是大家在一起做朋友、做伴侶,共同地創造生死的業力,苦惱的伴侶,苦惱的朋友。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yatsvabhāvāś ca kleśās tatsvabhāvo bhadantaḥ
你相信邪知邪見,造這些魔業,所以你和眾魔及諸塵勞這些染汙的事情無差別相。或者說,眾魔及諸塵勞也都是諸法如,須菩提也是諸法如,這兩個如是無差別相的。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sarvasatveṣu te vadhakacittaṃ pratyupasthitam
怨:就是有很大的仇恨。你若是做魔,就是破壞佛弟子的慧命,就是有怨。
*或是,怨就是要殺掉眾生的煩惱賊。眾生不肯接受佛法的教化,而菩薩又決定要殺掉眾生的煩惱賊,所以是眾生的怨,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
謗諸佛,毀於法,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汝若如是,乃可取食。sarvabuddhāś ca tebhyākhyātāḥ sarvabuddhadharmāṃś ca pratikrośasi na cāsi saṃghapratisaraṇaḥ na ca jātu parinirvāsyasi | evaṃ tvam imaṃ piṇḍapātaṃ pratigṛhīṇa |
你若是隨順外道出家,接受外道邪見的思想,你和外道一樣,也就是毀謗佛法,毀謗佛、毀謗法。你就不是大眾僧的一數。這是沒有辦法能夠得涅槃的。如果你若能這樣,你就可以取食。
子三、善吉置鉢而去
時我,世尊!聞此語茫然,不識是何言?不知以何答?便置鉢欲出其舍。tasya me bhagavan imaṃ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ndhakāraprātā diśo bhuvan tat kim asmai nirdiśāmi kathaṃ vā paratipadya iti |
so haṃ tat pātram utsṛjya tato gṛhān niṣkramiṣyāmīti |
聽維摩居士說這些話,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也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回答維摩居士的話。不要這個鉢,就想要離開他的房子。
子四、淨名安慰(分三科)丑一、慰問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鉢勿懼。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ām evam āha: mā bhadanta subhūte akṣarebhya uttrasīḥ pratigṛhāṇedaṃ pātram | tat kim manyase bhadanta subhūte yadi tathāgatanirmita evam ucyeta kaccit sa uttraset |
維摩詰招呼須菩提說:你這個鉢還是要拿去,不要害怕。為什麼呢?佛神通力化現出來一個人,我們用前面這麼多的話來問他,那個化人會害怕嗎?
丑二、善吉答
我言:不也。 so ’ham avocam no hīdaṃ kulaputra |
須菩提說:化人是沒有心識的,哪有歡喜、哪有恐懼呢?
丑三、重慰解釋(分三科)寅一、正安慰
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sa mām evam āha nirmitamāyāsvabhāvebhyo bhadanta subhūte sarvadharmebhyo nottrasitavyam |
世間上的一切法也都是幻化相。
幻化相:分兩種,佛陀、大菩薩境界,以大悲心、大智慧來幻化很多很多的事情,眾生的世界就是無明煩惱來變化一切的事情,都是幻化。像這個身體,是無明煩惱所變化;居住的世界,大家共同的業力所變化,都是不真實的。
汝今不應有所懼也:現在你看見有個維摩居士同你說話,這都是幻化境界,所以你不要恐懼。
寅二、解釋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tat kasmād dhetoḥ | sarvāṇi hi tāny vacanāni tatsvabhāvāni evaṃ paṇḍitā akṣareṣu na sajjanti na tebhya uttrasyanti |
一切言說不離是相:前面一切諸法如幻化相,就是山河大地根身器界這一切法都是幻化相、都是不真實。下面說一切言說不離是相,就是我們現在發出來的語言也不遠離幻化相,也是幻化。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有智慧的人知道語言是幻化相,就不執著這句話,所以也沒有恐懼。
寅三、重辨
何以故?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解脫相者,則諸法也。tat kasmād dhetoḥ | sarvāṇi tāny akṣarāṇy anakṣarāṇi sthāpayitvā vimuktiṃ vimuktilakṣaṇāṃś ca sarvadharmān |
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文字就是語言,語言是沒有體性。體性:不是由因緣有的東西,就是有體性。文字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世間上的智者,方便安立出來,所以這是由因緣有,因緣有就是沒有自性的。所以文字性離,在自性上觀察它是沒有自性的,文字是假的。
是則解脫:若觀察文語言文字是方便安立,它本身沒有真實性,你就不會被語言文字所困擾,是則解脫。
真實來說,離一切名字是第一義諦是無名字,若是通達第一義諦,就是得解脫。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解脫一切虛妄分別、解脫一切苦惱,就是一切法的第一義相,就是諸法自性空。解脫相:就是一切法的畢竟空。
子五、聞者悟道(時眾得益)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淨。iha nirdeśe diśyamāne dvayor devaputraśatayor virajo vigatamalaṃ dharmeṣu dharmacakṣur viśuddham pañcamānāṃ ca devaputraśatānām ānulomikyāḥ kṣānteḥ pratilambho bhūt |
維摩居士對須菩提尊者說這一大段話的時候,有二百天子得法眼淨。
得法眼淨:就是通達一切法是無我、無我所,也是通達一切法是畢竟空的,這時候你觀察一切法的智慧清淨。若是大乘佛法說法眼淨,應該說得無生法忍。二百天子是從小乘佛法的立場得大利益。
癸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ahaṃ ca niṣpratibhāno bhūvam na cāsya śaknomy uttare prativacanaṃ dātum tan nāham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所以我是智慧不夠,不能夠傳達佛的意旨問維摩居士的病。
辛五、命富樓那(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atha khalu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pūrṇaṃ maitrayāṇīputram āma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pūrṇ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命令富樓那問病。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是滿;彌多羅尼是慈。滿是姓;母親姓慈。他是這位姓慈的女人的兒子,所以叫滿慈子。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辭不堪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pūrṇ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他也推辭:我不能去問病。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vanasyānyatamasmin pṛthivīpradeśādikarmikāṇāṃ bhikṣūṇāṃ dharmaṃ deśayāmi |
回想他以前在大樹林裡邊,在一棵樹的下邊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新學:就是剛出家的比丘、剛受戒的比丘,才開始學習佛法,學習四念處。
癸三、正述被彈之事(分七科)子一、呵說法失機(分四科)丑一、呵不觀本心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tatra me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upasaṃkramya mām evam āha samāpadya bhadanata pūrṇaiteṣāṃ bhikṣūṇāṃ cittam avalokya dharmaṃ deśaya |
維摩居士對他是這樣說:你為新學比丘說法,先應該入定來觀察這個比丘他的內心的情況,然後再為他宣說佛法,應該這樣做。得到他心通的時候,只可以觀察他內心有什麼分別、怎麼怎麼情形可以,但是要觀察他是什麼樣的根性、需要講什麼樣的佛法才能契機,還是不及格。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mā mahāratnabhājaneṣu prati kulmāṣān prākṣaipsīḥ |
意思是說:他久遠以前曾經在諸佛所栽培過大乘佛法的善根,發無上菩提心。
穢食:就是小乘學者,得四禪八定、八解脫、滅盡定、很多阿羅漢的功德,但是他們的這些功德還有所不足,就是沒能夠破除塵沙惑和無明惑。塵沙惑和無明惑就是穢,你心裡面有這樣的穢,為人說法的時候這個法就有這種氣分,所以名之為穢食。
*塵沙惑:塵沙就表示特別多,還沒能夠通達無量無邊的法門,也不能夠知道一切眾生不同的根性。他是大乘佛法的根性,為他說小乘佛法,你為他說小乘佛法的這一念心裡面有塵沙惑、無明惑。
*無明惑:對於世間的有為法、出世間的聖道、出世間的第一義諦,在一切法上有微細的取著,就是無明惑。你為人說法的時候,心裡面有這個垢穢,這個法就有穢,就像給人家做的飯裡面有穢。
寶器:你在大乘佛法裡面發無上菩提心,叫做寶!無上菩提心能容受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叫做寶器。
丑二、呵不觀心念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jānīṣva tāvat kimāśayā ete bhikṣava iti | mā vaidūryaratnaṃ kācamaṇikaiḥ samānīkārṣīḥ |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你應該入定觀察這個眾生他心裡面所念。他以前曾經發過無上菩提心,也修學過六波羅蜜,積聚過這麼多的善根。
無以琉璃同彼水精:有這樣善根的人,是一個載道之器,這是寶器,應該是修學大乘佛法;而你把他看成是小乘學者,變成是水精。水精怎麼能和琉璃相比呢?
丑三、呵不觀根源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mā bhadanta pūrṇāpratyavekṣya satvendriyeṣu prādeśikendriyatvam upasaṃhārṣīḥ | mākṣatāṃ kṣinuṣva |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你不能知道這幾位新學比丘的根源。
根:就是他曾經發過無上菩提心,這叫根;栽培過很多很多的善根,這叫根。
源:就是最初遇見的那位佛,在那裡才栽培善根,那個佛是你栽培善根的一個源。
根源:因為佛的教導你才能發無上菩提心、才能修學聖道。所以從佛那裡說也可以說是根源,從自己發無上菩提心也可以說是根源。
無得發起以小乘法:你不應該以小乘法來發動他以前的善根,教他退大取小,這是不合道理,應該是迴小向大才可以。
彼自無瘡勿傷之也:他原來身體很健康、很正常,一點病痛沒有,就是沒有瘡。但是你現在用一個刀來傷害他,給他製造一個瘡,這是不應該。
*他原來是學習大乘佛法,有很好的善根,所以叫無瘡;現在用小乘佛法等於是傷害他,你教他退大取小,等於是沒有瘡、給他製造一個瘡似的,你這樣做是不對。
丑四、呵不觀樂欲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mā mahāmārgam avatartukāmān bhaṇḍarathyāṃ praveśaya | mā mahāsāgaraṃ goṣpade praveśaya | mā sūryaprabhāṃ khadyotakair nirvartaya | mā siṃhanādasaṃprasthitān sṛgālanāde niyojaya |
欲行大道:他過去世有這樣的善根,若是遇見佛法的時候,他會生歡喜心,他應該行大乘佛法的聖道。大乘佛法的聖道就是諸法實相!就是以諸法實相為道,就是所緣境的意思。假設是修止觀的話,就是以諸法實相為所緣境,而不是小乘佛法的苦、空、無常。
莫示小徑:你不要開示他小乘佛法的聖道,這樣做是不對。
無以大海內於牛跡:大道是以諸法實相為所緣境,而這些新學比丘,曾經修過六波羅蜜,猶如大海的廣大菩薩行。而你現在教他們學習小乘的聖道,等於是大海放在牛跡上,不是搞錯嗎?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太陽的光明叫日光。日光譬喻這個新學比丘在大乘佛法裡面修行大道,修學六波羅蜜的時候,會得無上菩提的智慧,譬如日光。你若是勸他學習小乘佛法,頂多得到阿羅漢的智慧。阿羅漢的智慧與佛菩薩的智慧相比,就像日光與螢火似。
子二、結過(分二科)丑一、正結過彈呵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api bhadanta pāurṇa sarve hy ete bhakṣavao mahāyānasaṃprasthitā amuṣitabodhicittāḥ |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維摩居士有道種智,所以一入定他會知道這個比丘久遠以前就曾經遇見過佛,建立無上的菩提心,栽培很殊勝的善根。
中忘此意:中間,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之後,那一生修學聖道,死掉以後就忘,不能繼續栽培善根。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怎麼可以這樣子呢!
丑二、譬顯結過
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teṣāṃ bhadanta pūrṇa mā śrāvakayānam upadarśaya | kaṣṭaṃ hi śrāvakayānam | jātyandhā iva me śrāvakāḥ pratibhānti stavendriyavimātratājñāne |
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我觀察小乘得阿羅漢的這個人的智慧,和大乘學者入聖位的大菩薩境界來對比的話,小乘學者的智慧太微小、太淺薄。
猶如盲人:就像那個失明的人似的。
*小乘人是以無常為門得阿羅漢道,就是通達一切法是因緣所生,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得到一切智、得涅槃。不能夠斷除塵沙惑、也不能斷無明惑,不能得到道種智,也不能成就佛的一切種智。
*小乘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他是大乘善根、他是小乘的善根,怎麼樣情形,都不知道。
*不能深入諸法實相,這也是有限制。
*阿羅漢只有肉眼、天眼和慧眼,法眼、佛眼沒有。
子三、淨名入定加諸比丘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tha vimilakīrtir licchavis tasyāṃ velāyāṃ tathārūpaṃ samādhiṃ samāpadyate sma | yathā te bhikṣavo naikavidhaṃ pūrvenivāsam anusmaranti sma | te pañcabuddhaśataparyupāsitakuśalamūlāḥ samyakṣaṃbodhaye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這些大菩薩入在禪定裡面,能使令別的人自識宿命,自己知道自己過去世的生命的情況、生活的情況都知道。
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他們自己觀察自己以前的宿命,在五百位佛所在那裡栽培過善根,發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過去世真實是發無上菩提心、行菩薩道,所以迴向無上菩提。
子四、諸比丘還得本心(分二科)丑一、得本心
即時豁然還得本心,teṣāṃ tad bodhicittam āmukhībhūtam |
即時豁然:就在這個時候,忽然間豁然開朗,忽然間心裡面就通達。
還得本心:又得到以前在五百佛所栽培善根的那個程度,又現前。
丑二、致敬
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te tasya satpuruṣasya pādau śirobhiḥ praṇamya
子五、淨名為說法
時維摩詰因為說法,tatraiva niṣaṇṇāḥ prāñjalayo bhūtvā teṣāṃ tādṛśī dharmadeśanā kṛtā
這時候維摩詰居士又因此而為他宣說佛法,就是宣說聖道。
子六、諸比丘得不退轉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yathāvaivartikāḥ saṃvṛttā anuttaras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
說法的時候,一方面聽法、一方面深入地觀察,善根就進步,不會再退失菩提心。不退位:有信不退、有位不退、有行不退、有念不退,有很多種不退。
信不退:就是對於佛法的信心不失掉。
位不退:就是發無上菩提心,不會退大取小。
子七、滿願自愧
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
富樓那自己反省自己,我觀察聲聞人沒有能力觀察眾生的根性,不能夠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契合他的根性。我們沒有能力辦到這件事,就不應該為眾生說法;應該繼續用功修行、得道種智的時候,再為眾生說法。
癸四、結成不堪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m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富樓那尊者對佛說:所以我不堪任負這個使命到那兒問病。
辛六、命大迦旃延(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kātyāyanam āma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kātyāyan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告摩訶迦旃延:你去問問維摩居士的病。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正奉辭不堪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kātyāyan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癸二、述不堪之由(分二科)子一、佛略說法要
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bhagavatā saṃkṣiptena bhikṣūṇāṃ avavādo dattaḥ |
因為什麼我不堪任詣彼問疾呢?回想我以前,這時候世尊為諸比丘,略說法要。
略說:從兩方面解釋:一個是教,一個是義。能詮釋道理的語言文字,是教;還有所詮釋的道理。
教:語言文句少,叫做略;而所表達的意義,也沒有廣博地加以解釋,所以也是略。
法要:佛法中的精要部分。
子二、迦旃延於後廣說
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佛略說法要之後,離開這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個時候,迦旃延尊者詳細地加以解釋法要裡邊的含義,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無常義:粗顯的無常就是老病死、世界的成住壞空;微細的無常,就是剎那剎那的生滅變化。
*苦義:苦以逼迫為義,有逼迫性,非要受不可,這是苦惱的事情。
*空義: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或者:在色受想行識這個生命體裡邊沒有我。因為色受想行識很明顯地有變化,不是常住不變,它就不是我。即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叫做空義。
*無我義: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也沒有我。
*寂滅義:無色受想行識。
*小乘佛法說寂滅,是由有而無。因為內心裡面虛妄分別,有愛煩惱、見煩惱,還有一個業力;如果支持生命延續的力量結束,就是這一段的業力、這個生命結束,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由有而無。得阿羅漢以後,入無餘涅槃的時候。
*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心是離一切相,叫做寂滅義。
癸三、正述彈呵之事(分三科)子一、呵能說心非(總說)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mā bhadanta kātyāyana sapracāram utpādabhaṅghayuktāṃ dharmatāṃ nirdiśa |
正在為大眾敷演法義的時候,維摩居士來。
行:向前進。
心:在一切法上的了別性。
心行:明了性在一切境界上剎那剎那一直向前這麼分別,一直相續地了別。
生滅心行:心是剎那生、剎那滅。
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得到滅盡定的阿羅漢,三三昧現前的時候,心能與第一義諦寂滅相相應,心意識都不動,這個時候叫做滅;從禪定裡面、三三昧裡面出來的時候心就有活動,叫做生,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你用這樣的心行說不生不滅的諸法實相,是不對的。
*就是在一切法上,還是有微細的取著,就叫做生滅心行。微細地取著一切生滅法,乃至修行的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些無漏法,都有微細的執著。
*生滅心行就是有分別心,你不能用分別心來宣揚實相的道理。分別這個地方就是有無明,就是不染汙無知。
子二、呵所說法非(別說)(分五科)丑一、無常義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yo bhadanta kātyāyanātyantatayā na jāto na janiṣyati notpanno na niruddho na nirotsyate yam anityārthaḥ |
畢竟就是究竟,在生滅上就是不生不滅。你觀它自性空,自性空裡面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一切法都是這樣。有漏法是這樣、無漏法也是這樣,世間法、出世間法,一切眾生法、一切佛法,都是平等,平等不二相,都是畢竟不生不滅,那是無常的道理。
*觀察生滅,是無常的事;觀生滅即非生滅,是無常的義。
丑二、苦義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yaḥ pañcānāṃ skandhānāṃ śūnyatānugamānutpādanirodhārtho yaṃ duḥkhārthaḥ |
五受陰: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陰,就是積聚,色也是一大堆、受想行識都是一大堆,所以都是積聚。受就是取著,因為心裡面取著,才有色受想行識;若不著,就沒有色受想行識。
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徹底地明白五受陰是空無所起,色受想行識不可得;色受想行識自性空,自性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你若是徹底通達這個道理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就沒有苦,這就是苦義。
*小乘佛法,修戒定慧,這樣慢慢能離苦。
*大乘佛法,修戒定慧。戒和小乘佛法是一樣,加上無上菩提心;修止是一樣,修觀不同。修觀的時候: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就是即色受想行識都是空無所有,這時候苦立刻就沒有。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
丑三、空義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通常認為諸法是有的,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有;在一切有上,又會執著裡邊有一個主宰者,就是我。有我、有法。
*在佛境界來看,無我、也無法;凡夫就認為有我、有法,妄計有我、有法。慢慢地從聞思修,就會通達我們所執著的我、法都是畢竟空,所以叫做空。
*由有而有無,若使無有有,所以無也不可得,叫做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修止觀,先由有而無:觀察有是我們的虛妄分別,是沒有的、是畢竟空,就觀到這裡就可以。我們破壞執著的力量逐漸增長,比較容易一點。
丑四、無我義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yad ātmānātmayor advayatvam ayaṃ anātmārthaḥ |
我們原來是執著有個我,這是一個虛妄分別,虛妄分別造成很多的災難,現在要把它破除,要修無我觀。原來有我,修無我來破我。我若破了以後,無我也不可得,所以叫做於我無我而不二。就是我也不可得、無我也不可得,我和無我這個不可得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不二。於我無我它倆無差別,也是無分別的意思,這叫做無我義。
丑五、寂滅義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yo svabhāvo parabhāvas tad anujjvalitam, yad anujjvallitaṃ na tac chāmyati, yo atyantopaśamo yaṃ śāntārthaḥ |
寂滅:小乘的寂滅,由無常觀,無我觀,成功的時候,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入於不生不滅的寂滅義,那裡面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本來就沒有這件事;現在也沒有法被消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是寂滅義。
*一共是五句,也就是三三昧。說這件事是無常的、是令人苦惱的,不希望有這件事,就是無願三昧。無我和空,就是空三昧;寂滅,就是無相三昧。這就是大乘的三三昧。
子三、諸比丘心得解脫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asmin khalu punar nirdeśe diśyamāne teṣāṃ bhikṣūṇāṃ anupādāyāsravebhyaś cittāni vimuktāni
維摩居士由大乘的五義來開示諸比丘,這個比丘就在聽法結束的時候,內心裡面惑業苦困擾他,現在把惑業苦都滅,沒有這些東西的困擾、繫縛。
癸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d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迦旃延尊者說:維摩居士說的妙法這樣微妙,我不能去問他的病。
辛七、命阿那律(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m aniruddh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m aniruddh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阿那律:無貧、如意。佛命他去問疾。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奉辭不堪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aniruddh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他也推辭。
癸二、述不堪之由(分二科)子一、梵王來問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淨,與萬梵俱,放淨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anyatamasmiṃś caṅkrame caṅkramāmi | tatra śubhavyūho nāma brahmā daśabhir brahmasahasraiḥ sārdhaṃ taṃ pradeśam avabhāsya yenāhaṃ tenopasaṃkramya mama pādau śirasābhivandyaikānte sthitvā mām etad avocat: kiyad āyuṣmān aniruddho divyena cakṣuṣā paśyati |
因為什麼我不能去問病呢?憶念我以前在一個地方經行。經行的時候,有梵天王名字叫做嚴淨,有一萬位梵天一起,他們的身體能放出清淨的光明,來到我這個地方。對阿那律尊者稽首,頂禮。然後問阿那律說:阿那律尊者!你的天眼所見的境界有多大呢?能看見的範圍有多大呢?
子二、那律答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tam enam aham etad avocam: ahaṃ mārṣa imaṃ triṃsāhasramahāsāhasraṃ lokadhātuṃ bhagavataḥ śākyamuner buddhakṣetraṃ tad yathāpi nāma karatale nyastam āmalakaphalam evaṃ paśyāmi |
我就向梵天王回答: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就像看手掌裡面的菴摩勒果那麼清楚。
癸三、正述被彈之事(分五科)子一、覈難(分二科)丑一、雙覈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iyaṃ ca kathā pravṛttā vimalakīrtiś ca licchavis taṃ pradeśam upasaṃkrāmat | upasaṃkramya mama pādau śirasā vanditvaivam āha: kiṃ bhadantāniruddha divyaṃ cakṣur abhisaṃskāralakṣaṇam utānabhisaṃskāralakṣaṇam |
當時就來同我說:唯!阿那律!你這天眼通作用這麼廣大。天眼所見的境界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作相耶:作是造作。本來一切相都是人的業力所創造的。但是一般人來說,你看見的那個境界,實在是你心裡面分別的,自己心作的相,你還來看見這個相。這是高山、大海、草木、或者是花朵,各式各樣的事情都是有相。你有相可見嗎?
是無作相耶:沒有作相可見呢?不見有一切相。無作相,就是你若入空、無相、無願三昧的時候,心裡面離一切相,心裡面不分別。若是沒有這個三昧的時候,不管是在禪定裡也好、出定也好,都是見到一切相的境界。
丑二、雙難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yady abhisaṃskāralakṣaṇaṃ tad bāhyaiḥ pañcābhijñaiḥ samam athānabhisaṃskāralakṣaṇaṃ anabhisaṃskāro ’saṃskṛtas tena na śakyaṃ draṣṭum | tat kathaṃ sthaviraḥ paśyati |
如果你阿那律的天眼通,用天眼看見的一切境界,是作相而見:你看見,你心裡面會分別,這個高山是什麼什麼形相,是個石頭山、是個土山,有樹、沒有樹,就是種種分別作相而見。就和佛法以外的那些邪知邪見的人他們得的五種神通的天眼通是一樣。
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若是你心裡面離一切分別相,不分別的時候就沒有這個相;沒有這個相的時候,即是無為的境界,那裡面就沒有能見、也沒有所見的相。
子二、那律受屈
世尊!我時默然。so ’haṃ tūṣṇīm abhūvam |
阿那律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子三、梵王請問(分三科)丑一、歎未曾有
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sa ca brahmā tasya satpuruṣasyemaṃ nirdeśaṃ śrutvāścaryaprāptas
彼諸梵聽到維摩居士的話,從來也沒有遇見有這個問題,這是不曾想的事情。
丑二、作禮致敬
即為作禮而問曰:taṃ namaskṛtyaitad avocat:
即為維摩居士作禮,向他表示致敬,向他提出問題。
丑三、正請問
世孰有真天眼者?ke loke divyacakṣuṣaḥ |
誰有真實的天眼通呢?
子四、淨名答(分二科)丑一、答有真天眼人
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āha: buddhā bhagavanto loke divyacakṣuṣo
維摩居士回答:有。佛世尊,斷諸煩惱障、所知障,有一切智、一切種智,這樣的佛,為世出世間有智慧的人所尊敬,他是獲得真實的天眼。
丑二、辨真天眼相
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ye samāhitāvasthāṃ ca na vijahati sarvabuddhakṣetrāṇi ca paśyanti | na ca dvayaprabhāvitāḥ |
菩薩,從第七地菩薩就開始沒有出入定,到第八地是無功用的境界,也是沒有出入定,具足三明六通。到佛陀的時候,無功用、大自在、無障礙的境界才圓滿。
常在三昧:佛陀的這些功德都是與心相應,能得到如理智,能見諸法如,這樣就不見一切相,不是有相。悉見諸佛國:佛的如理智同時也有如量智,也就是後得智,發大悲心,就發出來天眼通,能看見十方世界、一切佛都看見。又不同於無相。
不以二相:也不是有作相、也不是無作相,是沒有二相的。佛的天眼通,同時和如理智、如量智相應。有智、也有大慈悲心,所以沒有二相。佛陀的天眼通勝過一切人的天眼通,是最圓滿。
子五、梵王及眷屬發心(分二科)丑一、正明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atha sa brahmemaṃ nirdeśaṃ śrutvā daśasahasraparivāro ’dhyāśayenā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sma |
於是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他們就發無上菩提心,願得無上菩提。這是得大利益。
丑二、明致敬而去
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sa māṃ vanditvā taṃ ca satpuruṣam abhivādya tatraivāntarhitaḥ | ahaṃ ca niṣpratibhāno ’bhūvam |
發無上菩提心,就禮敬維摩詰居士的足,然後忽然間就不現,他們的神足通太快,所以忽然間就不見。
癸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m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阿那律尊者因為這一段話,感覺到維摩居士的智慧辯才很難應付,所以我不能去問病,就辭退這件事。
辛八、命優波離(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m upāli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m upāle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命令他去問病。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正辭不堪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upālir a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世尊!我是沒有這個能力傳達佛的慈悲心問病的。
癸二、述不堪之由(分二科)子一、二比丘犯戒疑問
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不敢問佛,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anyatamau dvau bhikṣū āpattim āpannau, tau bhagavataḥ paryapatrapamāṇau bhagavantaṃ nopasaṃkrāmataḥ | tau yenāhaṃ tenopasaṃkrāntāv upasaṃkrāmya mām etad avocatām | āvāṃ bhadantopāle āpattim āpannau, tāv āvāṃ paryapatrapamāṇau bhagavantam upasaṃkramituṃ notsahāvahe | utsāhāya āyuṣmann upāle vinodayasvāvayoḥ kaukṛtyaṃ vyutthāpayasvāvām āpatteḥ |
因為什麼我不能去呢?回想過去的時候,有兩個比丘違犯律的清淨行,心裡面感覺到很羞。
不敢問佛:這個比丘犯可羞恥的事情,不敢在大眾裡向佛說。
來問我言:就來到優波離尊者的住處,就向他說。
我等犯律,誠以為恥:我們犯了戒,心裡非常羞恥。
不敢問佛:不敢去問佛。
願解疑悔,得免斯咎:我們到你這來,向你發露、懺悔,希望你給我們解釋我們內心的疑問、內心裡面的悔恨。讓我們懺悔,能夠免除這個罪過。
子二、優波離解說
我即為其如法解說。so ’haṃ bhagavaṃs tau bhikṣū dharmyayā kathayā saṃdarśayāmi |
優波離尊者就依據佛所說的律為他解說,你犯的戒是輕、是重,應該怎麼懺悔可以滅罪。
癸三、正述被呵之事(分二科)子一、正述彈呵(分七科)丑一、正彈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vimalakīrtiś ca licchavis taṃ pradeśam anuprāptaḥ sa mām etad avocat: mā bhadantopāle etau bhikṣū āgāḍhīkārṣīḥ,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招呼優波離。
無重增此二比丘罪:他原來有罪,你不能再增加他的罪過,這麼做是不對。
沒有得聖道的人,遇見一切的境界,不知道這是虛妄不真實的境界;這是一切罪過發起的根本,執著是真實的,這件事就是一個罪過。現在優波離尊者又為他說:你這樣犯罪,他這個執著心更增加力量。原來就是有執著心,現在這樣講以後,這個執著心是更強,所以叫做重增此二比丘罪,就是增加他的執著心。這種話是按照大乘佛法的精神來解釋。
丑二、勸直除滅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vinodayānayor āpattim, mā āvilīkārṣīḥ |
當直除滅:直就是對曲說。曲滅:就是你執著這件事,然後再告訴你,這是犯的什麼罪,然後怎麼懺悔、滅這個罪。直滅:直接觀心不可得,因為造罪是心造的,心若不動,哪有罪呢?直接觀罪性不可得,也就是觀心不可得;心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這個時候與第一義相應,罪就滅,就是當直除滅。
勿擾其心:你不要說這是輕、這是重,使令他心裡亂、而不能滅罪。
丑三、為解釋(就罪正破)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na hi bhadantopāle āpattir adhyātmapratiṣṭhitā na bahirdhāsaṃkrānto nobhayam antareṇopalabhyate |
觀察罪的體性是沒有的。犯戒的時候,觀察罪性是空無所有。就是在犯戒之前是一個時間,犯戒是一個時間,犯戒以後一個時間;分三段時間來觀察罪的體性。
罪性:由因緣有而有罪,這是一種性,這個性是由因緣而創造,這是一種罪性;一種是沒有因緣,不是由因緣有的一種性。這裡是說,不是由因緣有。觀察你沒有犯罪的時候,有沒有罪。這個時候,應該說沒有罪。
*如果你認為有罪,罪在什麼地方存在呢?就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觀察過去。現在是已經犯罪,犯罪的時候,觀察這個罪是不可得,沒有犯罪就是以前,以前也是沒有罪。
*造罪以後,罪在什麼地方呢?在內、在外、在中間?
*內是約自己說。罪若有體性的話,就是你不造的時候也是有,這叫做罪有自性。
*或者說是因為創造,我拿刀殺兔子,這是因為他有(有自、他,他有)。
*或者是他也不能有,要自他和合起來有;
*或者也不自、也不他,無因緣地就有,這叫做中間。
*再分析罪,看它有沒有自己的體性。若是說我沒有造罪的時候,罪也是有的,罪也是有體性,由他罪的體性生出來一個罪,這叫做自性生。但是這件事,我們不承認這件事,我沒有造罪不應該有罪,所以罪是沒有自性的。你若說罪有自性,由自性裡生出罪,不同意這個說法。
*怎麼樣才同意有罪呢?是我自己造罪,是由他生出來罪,叫他生。另外有一個體性,叫做他。譬如說,木頭能生火,木對火來說,體性是不同,可以稱木頭是他。鐵、或者是水對這個火來說也是他。同樣是他,有能生、有不能生。水和鐵不能生火,那是別體的他,所以他不能生;木頭和火是別體嗎?離開木,另外沒有火;所以木對火來說,不應該說它是別體的他,因為它沒有各別的體性。這樣不應該說木生火是他生的,火是由他生的這句話不能成立。
*如果說,罪有自己有體性,另外有別體的他合起來;自己也不能生、他也不能生,這兩件事合起來也不能生!舉一個例子,一個瞎子他不能見,兩個瞎子合起來還是不能看!
*若沒有因緣的時候,也是沒有罪。
*這樣子說,說是有自性、有他性都不能生,合起來也不能生,沒有這個也不能生,怎麼生的呢?佛法是說因緣生。這樣講的時候,罪性是不可得,所以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就是沒有住處。
*我造罪的時候,觀察罪性是空無所有的,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我沒有造罪的時候,也是沒有罪。罪是由因緣有的,它本身是自性空;在自性空上看,罪是不可得的,罪是沒有的,所以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丑四、引佛語證(約心以破)(分二科)寅一、明眾生垢淨依心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tat kasmād dhetoḥ | uktaṃ hi bhagavatā cittasaṃkleśāt satvāḥ saṃkliśyante cittavyavadānād viśudhyante |
心垢故眾生垢:罪性自性是空無所有,怎麼有罪呢?就是心染汙,做錯事。這個人的心染汙、有行動,所以這個人就是有罪,就是由心有罪。
心淨故眾生淨:如果觀一切法自性空,無我、無我所的話,你就不會有染汙心,就不會造罪,這個人就是清淨的。罪性是空無所有的,怎麼有的?就是因緣有的。什麼因緣?就是你的心造罪。有染汙心、有執著心,執著這一切法都是真實,所以心動,或動殺心、或者是動貪心、動各式各樣的心才造罪。若是眾生內心有般若的智慧,觀一切法自性空的時候,無有一切法可得,心就不取著一切法,就沒有染汙心,也就不會造罪,所以心淨故眾生淨。
寅二、約心破罪
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cittaṃ ca bhadantopāle nādhyātmapratiṣṭhitaṃ na bahirdhā nobhayam antareṇopalabhyate |
心也不可得,所以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譬如說,有一念的貪心,就是要有一個所緣境,然後接觸這個境界的時候,有個不如理作意,貪心就生起來。生起的因緣是這樣子,也用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來說。
*如果貪心它是有自性的、由自性來生起,就不需要有一個所緣境出現、也更不需要有不如理作意,貪本身有一個自性,由自性生出貪心來。事實上一定要有所緣境出現,可見貪心它沒有自性,它不是由自性生。
*或者說你承認有自性,但自性沒有生,由境界、不如理作意,生貪心;這些境界和貪心,是自、是他呢?如果是他,就是由別體的他,譬如說那個木板,也是和我們的貪心也是各別,引發貪心的境界也是各別的,為什麼木板不生貪心、這個境界生貪心呢?木板是別體的他,引發貪心的因緣不是別體的他。若是別體的他,應該和木板一樣不生貪心。若是他,就不能生貪心。
*自性和他性合起來也是不能生;離開自、他,沒有因緣也是不能生。怎麼生的?是因緣生的。是因緣生,不能說是自、他的。離開引發貪心的因緣之外,貪是沒有自性的,所以自性是空。空裡面是沒有貪心可得的,所以沒有貪心可生。
*在內就指六根說,在外指六塵說,中間就是根塵之間。根本沒有心可得,就沒有存在的地點,所以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這樣說,罪本身是空無所有,要由心而有;而心又是自性空,心就不能生出罪,心亦不可得。罪由心生,心是不可得,所以不能生出罪來。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yathā cittaṃ tathāpattiḥ, yathāpattis tathā sarvadharmāḥ, tathatāṃ na vyativartante |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這個心是自性不可得,罪垢也是自性不可得、也是空無所有。
諸法亦然:其餘的引發罪垢的因緣也都是自性空的。引發罪垢的環境也是因緣有的,也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所以也是自性空的。
不出於如:罪也不能超過這個不可得的境界,心也不能超過這個不可得的境界,一切法也不能超過這個如的境界,覓之了不可得。這裡面說的很普遍,觀罪性是空無所有:而罪由心生起的,心也不可得,和心有關連的這一切境界也都是自性空的,所以覓罪不可得。
丑五、重明約心以破義(分二科)寅一、重復約心破遣罪相(分三科)卯一、大士問
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yā bhadantopāle cittasya prakṛtir yayā cittaprakṛtyā bhadantasya cittaṃ vimuktam, kiṃ jātu sā cittaprakṛtiḥ saṃkliṣṭā |
心相:是表現於外的相貌,看出來這個人有貪心、有瞋心、有愚癡心,這個人沒有貪心、沒有瞋心、沒有愚癡心;表現於外的相貌有染汙、有清淨,這叫做相。
心性:觀察心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不可得。觀察心是如義,那裡邊就是沒有繫縛的事情,也沒有解脫的事情,是不可言說的境界。
心相得解脫時:優波離尊者表現於外的、活動的、現行的這一念心,修戒定慧,他解脫見煩惱、愛煩惱的時候,已經得阿羅漢。他再反過來觀察這一念心的時候,寧有垢不?還有貪瞋癡的汙染嗎?
卯二、優波離答
我言:不也!āha: no hidam |
優波離尊者回答說,沒有,我觀察這一念心是沒有垢。
沒有垢:就是現在和過去都統一起來。
*現在得阿羅漢的時候,觀察一念心是清淨,因為貪瞋癡都斷除,叫做清淨。
*觀察沒得阿羅漢的時候,心裡面是有貪瞋癡,有貪瞋癡是不是有染汙呢?也是沒有染汙!怎麼講呢?
*染汙有兩種不同:一個是,譬如現在生貪心,它本身就是染汙,叫做染汙,自性的染汙。
*這一念心,與貪瞋癡相應的時候,心就染汙,叫做相應的染汙;
*不與染汙的心所相應的時候,與善心所相應的時候,就是善心;
*現在不與惡心所相應、也不與善心所相應,本身就不能說是汙染,也可以說是叫做自性清淨。
所以優波離尊者反省的時候,我沒得阿羅漢的時候,觀察那一念心也是沒有染汙。所以這一句話有兩個意思:就是沒得聖道的時候,觀察那一念心也是自性清淨的;得阿羅漢以後,沒有貪瞋癡的汙染也是清淨。
卯三、明類顯
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āha: tatprakṛtikāni bhadantopāle sarvasatvānāṃ cittāni |
維摩詰居士回答他說:你得阿羅漢的時候,回想你以前沒得阿羅漢的時候心裡面是清淨的,一切眾生的心本身那個體相是沒有染汙,也是這樣。他雖然沒有得到戒定慧,但是心的本身是清淨;雖然說是和貪瞋癡在一起好像不清淨,但是心還是清淨的。譬如虛空裡面有煙雲塵霧,說這虛空不清淨,但是空和煙雲塵霧還不是一體,虛空還是虛空,煙雲塵霧是煙雲塵霧,所以空還是空,還是清淨的虛空。
寅二、重明垢淨皆依於心
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saṃkalpo bhadantopāle kleśaḥ | akalpāvikalpā ca prakṛtiḥ |
罪性本身是空,也是自性空;罪是由心有的,心也是自性空;又說到心本身是自性清淨;終究犯罪是有垢,不能否認這件事,所以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
妄想:取著、執著這個境界;想,就是把那個相取到心裡面來,沒有智慧觀察就虛妄分別。虛妄分別的時候,就算沒有貪瞋癡的煩惱,但是執著相是真實的,就是汙染,這樣有垢就有罪,有輕、有重的不同。
無妄想是淨:如果學習般若波羅蜜,用般若波羅蜜觀察一切法空,心裡面不取著一切法,心就是清淨,沒有罪。
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viparyāsaḥ saṃkleśaḥ, aviparyastā ca prakṛtiḥ |
顛倒:有三種,一個想顛倒、一個心顛倒、一個見顛倒;常樂我淨這四種顛倒,又加上這三種顛倒是七倒。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就是想顛倒。想顛倒就是取著無常謂常,一切法是生滅變化的,不知道它是無常、認為是常,這是常顛倒;苦惱的境界而認為是快樂,叫做樂顛倒;無我的境界認為是我,叫做我顛倒;臭穢的境界而認為是清淨,叫淨顛倒。這四種顛倒統起來名之為想顛倒。
*現在這裡只是說三種顛倒。
*妄想的顛倒,就是一般這一切法,我們心裡面取著,而認為是真實,就叫做想顛倒。
*下面顛倒是垢,無顛倒是淨就單指心顛倒說。就是無常、苦、無我、不淨認為是常、樂、我、淨的時候,就生出貪瞋癡的分別心,叫做心顛倒。前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淨,還沒生貪瞋癡,只是執著一切法是真實有,只是這樣執著,這時候叫做想顛倒。貪瞋癡若生起來,就是心顛倒。這就是汙染。
無顛倒是淨:用般若的智慧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就沒有貪瞋癡的顛倒。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淨,ātmasamāropaḥ saṃkleśaḥ, nairātmyā ca prakṛtiḥ |
這就是見顛倒。見顛倒裡邊主要是我見、我所見;執著有我,這是顛倒的根本。但是,前面想顛倒也是很微細的,取著一切法是真實的;在這裡面執著有我,就變成見顛倒。而想顛倒、見顛倒之後,才有心顛倒,才生出貪瞋癡來。這樣三顛倒就包括七顛倒。
取我是垢:取著在我們的生命體裡面有個我,若執著有我,就是有罪垢。
不取我是淨:若觀察這個我不可得,心就清淨,貪瞋癡就不生起。貪瞋癡的生起,與我有關係、與虛妄分別有關係;執著有我,就是虛妄分別。我們有罪過,也是由心的虛妄分別有;無罪過,不要有虛妄分別,有般若的正念的時候,罪過就滅。
丑六、約法以破
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如幻、如電;utpannabhagnānavasthitā bhadantopāle sarvadharmā māyāmeghavidyutsadṛśāḥ |
一切法:就是心,若離開心,就沒有一切法。
生滅不住:它是有生、有滅的變化,它不能安住那兒不動的。生滅變化的時候,剎那生、剎那滅的時候,就表示它是虛偽,裡面沒有真實性。
如幻:就像幻術變現出來的事情一樣,好像真的似的,但是大人看出這是虛妄的、不真實的。一切法也都是我們的煩惱和業力的變現,不真實。
如電:就像那個閃電似的,它即生即滅。你看它是有,它就滅;說沒有,它又生。
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nirapekṣāḥ sarvadharmāḥ kṣaṇam api nāvatiṣṭhante |
諸法不相待:一切法生滅變化非常地迅速,不能說:我等你一會兒。
乃至一念不住:乃至一念都不能停在那裡,就是一剎那間都不等你啊!這表示一切法相的虛妄。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焰、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svapnamarīcisadṛśāḥ sarvadharmā vitathadarśanāḥ | dakacandrapratibimbasadṛśāḥ sarvadharmāś cittaparikalpenotpadyante |
諸法皆妄見:這些虛妄的一切法從哪裡來?都是我們內心的虛妄分別看見,不是真實的。
如夢:就像夢裡面的境界,就是夢裡面的虛妄分別心所變現,它還來接觸這個境界。它執著這個境界是真實的,如夢中的境是不真實的。
如焰:如陽焰,看見它好像有水,但是你真實到那兒去看,沒有水。
如水中月:就像水裡面的月亮,好像有個月亮在那裡,實在那是月的影像,不是真實的月亮。也可以說,我們的心變現出來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你的心,是不真實。
如鏡中像:鏡裡面的影像也是不真實的,但是和真實是相似的。
以妄想生:一切法的顯現,是內心的妄想所變現。
丑七、結成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其知此者,是名善解。ye tv evaṃ jānanti te vinayadharā ity ucyante | ya evaṃ vinītās te suvinītāḥ |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維摩居士說,若是學習戒律的人、學習佛法的人能明白這樣的道理,他就是善於安住淨戒、守護淨戒。因為這是觀一切法空,能滅除一切罪,而能見到聖道、見到第一義諦,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若能夠像前邊知道一切法是妄想生、是畢竟空寂的,你分別這是輕罪、這是重罪,而能悟入到無輕無重的第一義諦,是名善解。
子二、二比丘心得清淨(分三科)丑一、二比丘稱歎淨名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能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atha tau bhikṣu etad avocatām: prajñādharo vinayadharo ’yam upāsakaḥ | na tv ayaṃ bhadantopālir yo bhagavatā vinayadharāṇām agro nirdiṣṭaḥ |
這兩位比丘聽到這樣的法以後,心得清淨。讚歎維摩居士有高尚的智慧,是優波離所不能及。優波離尊者持律是最清淨、最殊勝的,但是他不能宣說這樣的佛法。
丑二、優波離愜伏述成
我即答言:自捨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tāv aham evaṃ vadāmi: mā bhikṣū atra gṛhapatisaṃjñām utpādayatām | tat kasmād dhetoḥ | tathāgataṃ sthāpayitvā nāsti kaścic chrāvako vā bodhisatvo vā, ya etasya pratibhānam ācchindyāt | tādṛśa etasya prajñālokaḥ |
這時候優波離尊者回答說:自然是如來若不在內的話,沒有一個聲聞及菩薩能制伏維摩居士的樂說之辯的,他的大智慧是特別殊勝。維摩居士智慧的光明,通達佛法、通達第一義諦,到這個程度!
丑三、二比丘心淨發心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atha tau bhikṣū vinītakaukṛtyāv adhyāśayena tatraivā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itavantau taṃ ca satpuruṣam abhivandyaivam āhatuḥ: sarvasatvā īdṛśasya pratibhānasya lābhino bhavantu |
時二比丘內心裡面的疑惑、悔恨就除滅,發無上菩提心。發心以後,他又發一個願: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獲得維摩居士這樣的辯才。
癸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m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所以我不能夠奉佛的意旨去問病。
辛九、命羅睺羅(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rāhul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rāhul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正奉辭不堪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rāhul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癸二、述不堪之由(分二科)子一、長者子問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毘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saṃbahulā licchavikumārakā yenāhaṃ tenopasaṃkramya mām etad avocan: tvaṃ rāhula tasya bhagavataḥ putraś cakravartirājyam utsṛjya pravrajitaḥ tatra ke te pravrajyāyā guṇānuśaṃsāḥ |
毘耶離諸長者子:毘耶離城裡面很多的大長者也有一些兒。
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來到羅睺羅的這個地方,然後為羅睺羅頂禮,就對他說:
唯!羅睺羅!汝佛之子,捨轉輪王位出家為道:你在家的時候,是悉達多太子的子,佛若不出家,能夠做金輪王,王四天下;羅睺羅若不出家,能做鐵輪王,王一天下。現在你棄捨王位。
出家為道:出家,想要學習佛法、修學聖道。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你這樣出家,究竟有何等利、有什麼好處?能夠比做轉輪王還好嗎?
子二、羅睺羅答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teṣām ahaṃ yathārūpaṃ pravrajyāyā guṇānuśaṃsā nirdiśāmi
功德之利:就是能夠發起、能成就很多的善法;能滅除去很多的罪過,叫做利。
或者說,能成就很多的福德叫功德;得大智慧叫做利。
或者說,能出離世間生死之苦、得涅槃叫做勝利;能有福慧的功德叫做功德。
羅睺羅就如法地為他們宣說出家的功德之利。總而言之,就是得阿羅漢道,滅除一切煩惱,得到三明六通種種功德。
癸三、正述被彈之事(分五科)子一、正彈呵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vimalakīrtir licchavir yenāhaṃ tenopasaṃkrāntaḥ | sa mām abhivandyaitad avocat: na bhadantarāhulaivaṃ pravrajyāyā guṇānuśaṃsā nirdeṣṭavyā yathā tvaṃ nirdiśasi |
現在維摩居士就來謂我言。唯!羅睺羅!對他們長者子說出家有什麼功德、勝利,不應該這麼說。
子二、為解釋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tat kasmād dhetoḥ | nirguṇā niranuśaṃsā hi pravrajyā | yatra bhadantarāhula saṃskṛtapravṛttis tatra guṇānuśaṃsā | pravrajyā cāsaṃskṛtā, asaṃskṛte ca na guṇā nānuśāṃsā |
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出家這件事是沒有勝利、也沒有功德可說。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有為法就是因緣生法,作惡就有惡報,作善就有善報;若出家修學聖道、得三明六通、得涅槃,在有為法的立場來說是有利、是有功德。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但是出家的人,為求無為法而出家。一切賢聖都是因為證悟無為法而成就的,但是智慧有深淺,所以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差別。所以出家的目的應該是為無為法,不是為求三明六通、八解脫這些事情,應該是求無為法。因為你要求得無為法,然後才有三明六通、八解脫、各式各樣的功德;如果沒有成就無為法的時候,這些功德都不能成就。
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在無為法裡面來說,這些有為的功德就都是寂滅相。在大乘佛法的態度是這樣,因為有為的功德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在畢竟空裡面沒有功德、勝利可言。站在大乘佛法,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立場來說,就是無利無功德。表示不要有取著相,要為無為法而出家,應該於一切法不執著。
子三、廣示大乘出家功德(分二科)丑一、明自行功德
羅睺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離六十二見,處於涅槃;智者所受,聖所行處;pravrajyā bhadantarāhula arūpiṇi rūpavigatā panthā nirvāṇasya praśaṃsitā paṇḍitaiḥ, parigṛhītāryaiḥ parājayaḥ
出家:從家裡面離開家。
無彼、無此、亦無中間:彼是涅槃;此是生死。中間是有兩件事:一個是煩惱、一個是聖道。從生死的此岸修學聖道、調伏煩惱,然後才能到涅槃。用般若波羅蜜觀察此岸的生死不可得、彼岸的涅槃不可得、修學的聖道也是不可得、煩惱也是不可得,所以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六十二見: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先觀察色,有邊是一句、無邊是一句、亦有邊亦無邊是一句、非有邊非無邊是一句,一共是四句。
有邊:外道成就四禪八定的時候,觀察世界上色、物質,是有邊際、是無邊際?有的外道觀察地水火風這些物質的東西是有邊際的,過了這個界限以外就沒有地水火風。
無邊:在禪定裡面觀察色這個物質是無邊際的,一直向上看也一直有地水火風,向下方世界看一直是有地水火風,東西南北四維的觀察也都有無量無邊的地水火風。
亦有邊亦無邊:觀察上下是有邊、東西南北是無邊,或者東西南北是有邊、上下是無邊。
非有邊非無邊:在禪定裡面觀察的結果。
*色是這樣,受、想、行、識這四種也是這樣。色是四句,受、想、行、識又是各四句,合起來就是二十句,四五二十句,這是二十個見。這是約現在說的。
*第二個二十句,這是約過去說。是: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
觀察色是常,在過去的時候一直地有色;或者無常,到時候就中斷,這是兩句;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又兩句,是四句。受、想、行、識也是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合起來也是二十句。
*約未來說,就是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又是四句。如就是從過去、到現在、到向未來去。色從過去、一直到現在、到未來,一直沒有中斷、一直向未來去。
不如去:也不是從過去到現在,也不是從現在到未來,就到此為止。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一共有四句。觀察色常無常、邊無邊、如去不如去,每一樣是四句,四五是二十句,三樣就是六十句。
兩句,就是神和身體是一、是異。神就是外道所執的我;身體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和色受想行識是統一,叫做一。如果它們是各有各的體性,就是異。如果神和色受想行識是統一,色受想行識就是我,色受想行識壞,我就沒有,就是斷見外道。如果說神我有它自己的體性,色受想行識老病死結束,我還是常住的,就是常見外道。一、異就是常和斷,六十句再加兩句就是六十二句,就是六十二見。
處於涅槃:在出家這個地方,從這裡向於涅槃。處就是出家,出家以後你要努力地向於涅槃。
智者所受:受就是接受,有智慧的人才能接受出家這件事。
聖所行處:斷除煩惱、覺悟第一義諦的人,才會走出家這條路。聖人歡喜走這條路,願意出家。為什麼歡喜出家呢?修學聖道的時候,若是與聖道相應的時候,這一念清淨心就由世俗諦到第一義諦那裡安住不動。
丑二、明化他功德(分二科)寅一、降眾魔
降伏眾魔,度五道,淨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離眾雜惡;sarvamārāṇām, pañca-gaty-uttāraṇī pañcacakṣuviśodhanī, pañcabalapratilambhā, pañcendriyapratiṣṭhā pareṣām anupaghātaḥ, pāpadharmāsaṃsṛṣṭā,
眾魔:煩惱魔,內心裡有很多的煩惱,這是障礙自己修學聖道的一個主要的力量。五蘊魔,這個身體是障礙聖道。死魔,無常到來要死,是對於修學聖道有障礙。天魔就是欲界頂天他化自在天,得未到地定的這個天人,他老是想要統治別人。大家若修學聖道,他不能控制,他就不高興。
*怎麼能夠降伏四種魔呢?
第一,得到般若波羅蜜,能降伏煩惱魔,能把內心的煩惱能調伏。
第二,得法性身能調伏五蘊魔,就是棄捨這個臭皮囊,得法性身,就是無漏的功德所招感大自在的生命體。見到法性,做種種功德也是法性,以此功德招感的果報叫做法性身,那個身體沒有生死,是無量壽。不斷地做功德的時候,功德逐漸增長,那個身體的殊勝也增長;到佛的時候就無變化。
第三,得到般若波羅蜜、又有法性身,就破除死魔。
第四,你所入的第一義的三昧,能降伏天魔,天魔也不能向你搗亂。
度五道:分兩個意思,就是他本身能超越五道;他也有能力度化五道眾生。
淨五眼:使令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清淨。
*肉眼清淨,多做功德,肉眼清淨。
*天眼清淨,得禪定以後再修天眼,禪定是天眼的一個基礎。
*慧眼,斷除三界內的愛煩惱、見煩惱。
*法眼,到十方佛世界學習佛法,也到眾生的世界學習眾生法。
*佛眼,要斷除無明惑。
得五力:得到、成就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力量。
五根:他本身有力量,煩惱不能動搖他,叫做根;他能調伏煩惱叫做力。
不惱於彼: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夠應機說法。譬如說栽培過大乘善根的人,若為他說小乘佛法他也能接受,就把大乘的善根有一點耽誤,就是惱於彼。平常的生活之中,不要因為我說一句話引起他的煩惱,常常說出話能夠引發別人的智慧、而不會引起瞋心。
雜惡:雜是間雜,摻加有惡、有汙染的氣分加在裡面。作種種的善法、做種種的功德,表面上看都是作善法,但是那裡面有一點私心,叫雜惡。
寅二、摧外道
摧諸外道,超越假名;出淤泥,無繫著;無我所,無所受,無擾亂。內懷喜,護彼意;隨禪定,離眾過;paratīrthyapramardanī prajñaptisamatikrāntā, paṅke saṃkramaḥ amamā mamakāravigatā, aparigrahā anupādānā, anākulā, ākulaprahīṇā svacittadarśanī paracittasaṃrakṣaṇī śamathānukūlā, sarvato ’navadyā |
摧諸外道:這位大菩薩有神通、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有無量的三昧、有無量陀羅尼門、有無礙辯才,所以能降伏一切外道。
超越假名:為什麼他能夠摧諸外道呢?就是超越假名;為什能超?他的內心裡面得到我空的智慧、也得到法空的智慧。
*《大智度論》說法空,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自性空中一切法不可得,在一切法上作如是觀,這叫做法空。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一切法但有假名而已,沒有真實性,都是假名;若通達一切法畢竟空,就不會被假名所迷惑,所以叫做超越假名。
*但是《瑜伽師地論》說法空,要能夠通達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就是超越假名,超越一切語言文字的戲論,證悟法空的道理。
出淤泥:淤泥表示愛煩惱,愛令身心汙染。觀一切法空,不為名言所迷惑的時候,就出離愛煩惱。
無繫著:因為內心裡面沒有愛,所以心不為色聲香味觸所繫縛,乃至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也不能繫縛。因為超越假名,就斷除愛煩惱。
無我所:斷除見煩惱。因為沒有我,所以就沒有我所。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也不執著這是我的。
無所受:超越假名是智慧,出淤泥,無繫著出離愛煩惱,無我所出離見煩惱。沒有愛煩惱、沒有見煩惱,就不受六道輪迴的苦。
無擾亂:愛煩惱、見煩惱造業,這都是六道輪迴的力量,來擾亂自己,現在沒有這些事情。無擾亂是約業說的。無所受就是沒有六道輪迴的苦,指果報說的。
內懷喜:內心裡有般若波羅蜜,也有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一切的功德都具足,所以心裡面歡喜。或者說,看見一切眾生有功德的時候,心裡面也歡喜而不嫉妒。
護彼意:超越假名是成就般若波羅蜜,而後又有大悲心、愛護眾生的心,不要因為我令他有煩惱;愛護他、令他栽培善根,不要有惑業苦的苦惱。
隨禪定:有大悲心、又有般若波羅蜜的時候,他也能隨順無量的甚深的三昧;禪定裡面有大悲心、也有般若波羅蜜,所以叫做隨,才能隨禪定。
離眾過:遠離一切過失。
子四、結真出家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iyam ucyate pravrajyā | ya evaṃ pravrajitās te supravrajitāḥ |
若是你能夠成就這樣的般若波羅蜜、也成就大悲心,總而言之,成就六波羅蜜,自利的功德也殊勝,又能廣度眾生、利益眾生,這是真實是出家,勝過小乘佛法的出家。
子五、淨名勸諸長者子出家(分四科)丑一、勸出家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pravrajata yūyaṃ kumārakāḥ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
你們前生有栽培,今生為長者子很難得,應該在正法裡面出家、修學聖道。
正法:正就是聖人,聖人所宣揚的真理、宣揚的語言文字的佛法,叫做正法。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durlabho hi buddhotpādaḥ durlabhā kṣaṇasaṃpat, durlabho manuṣyapratilambhaḥ |
現在是有佛在世,還有很多的聖弟子在世間,這是難遭難遇的一個最殊勝的機會,應該趁這好機會出家!若佛滅度以後,阿羅漢也都走,這時候再出家,就晚。另外,在六道輪迴裡邊,能得人身還不容易;六根具足也不容易,第六意根特別有智慧不容易。又能信佛還不容易。所以這都是難遭難遇,而你都具足,你還不出家,很可惜。
丑二、辭有礙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te kumārakā evam āhuḥ: śrutam asmābhir gṛhapate, na tathāgato ’navasṛṣṭaṃ mātāpitṛbhyāṃ pravrājayatīti |
諸長者子言居士:稱呼維摩詰居士。
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我聽佛說,佛已經說過,父母不聽是不能出家。
丑三、重勸(明勸觀行出家)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sa tān āha: utpādayata yūyaṃ kumārakāḥ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 pratipattyā ca saṃpādayata, saiva yuṣmākaṃ bhaviṣyati pravrajyā sopasaṃpat |
維摩詰說:是的,是有這麼句話,父母不聽,不得出家,是佛說的。
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你們發無上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果真實能發這樣無上菩提心,也是了不起。發無上菩提心,就是不願意做生死凡夫,也不做聲聞、緣覺,要做大菩薩廣度眾生!如果你有誠意是這樣,也可以說你的心已經超出三界!所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了一切戒法。
丑四、發心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tatra dvātriṃśatā licchavikumārair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āditāni |
隨順維摩居士的教導,發無上菩提心。
癸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羅睺羅說完的時候,也是對佛推辭。
辛十、命阿難(分二科)壬一、命問疾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m ānand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m ānand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壬二、辭不堪(分四科)癸一、正辭不堪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ānanda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能做這件事。
癸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我即持鉢,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bhagavataḥ kāyasya kaścid evābādhaḥ | tatra ca kṣīreṇa kṛtyam āsīt | so ’ham anyatamasmin brāhmaṇamahāśālasya gṛhamūle pātraṃ gṛhītvā sthitaḥ |
回想以前,世尊這個身體小小有一點疾,用牛乳可以治療這個病。這時候阿難尊者就是拿著佛的缽,到大婆羅門家裡面在門下那裡立著,到那裡乞求牛乳。
癸三、正述被彈之事(分三科)子一、覈問乞意(分二科)丑一、淨名問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鉢住此?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ṃ pradeśam anuprāptaḥ | sa māṃ vanditvaivam āha: kiṃ bhadantānanda kālyam eva pātram ādāyāsmin gṛhadvārasamīpe tiṣṭhasi |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
在門下立的時候,維摩居士來,招呼阿難尊者說:因為什麼事情這麼早就到這兒來,拿著缽住在這裡呢?
丑二、阿難答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tam enam aham etad avocam: bhagavato gṛhapate kāyasya kaścid evābādhaḥ | tatra ca kṣīreṇa kṛtyam, tat paryeṣāmi |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所以乞求牛乳。
子二、正彈呵(分四科)丑一、重止阿難二謗
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sa mām evam āha: alaṃ bhadantānanda mā evaṃ vocaḥ |
維摩詰這時候說話,你停下來、你停下來,不要說這個話。
丑二、顯金剛之體
如來身者,金剛之體,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vajrasaṃhatano hi bhadantānanda tathāgatakāyaḥ sarvākuśalavāsanāprahīṇaḥ sarvamahaujaskakuśaladharmasamanvāgataḥ |
kutas tasya vyādhiḥ kuta upadravaḥ |
如來身者,金剛之體:佛陀的這個身體,是金剛所成就的身體。怎麼叫做金剛之體呢?說出原因。
諸惡已斷:佛陀三大阿僧祇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本身的情況,一切的過失完全消滅,煩惱都消滅、兩種生死也沒有。
眾善普會:六波羅蜜、無量無邊的功德完全都具足。
當有何疾:眾生所以有病,就是因為有很多的罪過,做很多的惡業,所以就容易有病。現在佛陀諸惡已斷,哪裡會有病呢?你說有病,這是增益謗。
當有何惱:眾善普會,無量功德都圓滿,他是常樂無為,哪有病的苦惱的事情呢?你現在說佛有病、有苦惱,這就是損減謗。
*現在諸惡已斷、眾善普會,沒有有病的原因,所以佛是金剛之體,世間上一切事情不能侵毀佛的身體的,不可破壞的。
丑三、結二謗(分二科)寅一、結成損謗
默往!阿難!勿謗如來,莫使異人聞此麁言;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
tūṣṇīṃbhūto bhadantānanda gaccha | mā bhagavantam abhyācakṣva | mā kasyacid bhūya evaṃ vocaḥ | mā mahaujaskā devaputrā anyabuddhakṣetrasaṃnipatitāś ca bodhisatvāḥ śroṣyanti |
默往:你不要說佛有病,默默地就走吧,就這樣好了。
勿謗如來:你不要說佛有病,這樣是謗毀佛。
異人:指外道說,外道他的思想和我們佛教徒不同,心懷異見,所以叫做異人。
莫使異人聞此粗言:若說佛有病,就會使令這個不同意見的人聽見這種粗言,就會謗毀佛。粗言就指你說佛有病這句話太粗鄙,對佛太不恭敬。
無令大威德諸天:你說這句話不好,不要叫大威德諸天聽見這句話。大威德諸天,或者說欲界的空居天、色界的空居天,就是有大威德的境界。什麼原因呢?諸天沒有老、也沒有病。
及他方淨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他方世界也有五濁惡世,那就不說;清淨的世界的那些人,也有很多的善根、功德,他們也都沒有病,也不認為、不相信佛有病,所以你不要說這句話,說這句話他們會恥笑你。
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rājñas tāvad bhadantānanda cakravartināitvarakuśalamūlasamanvāgatasya vyādhir na saṃvidyate | kutas tasya bhagavato ’pramāṇakuśalasamanvāgatasya vyādhir bhaviṣyati | nedaṃ sthānaṃ vidyate |
轉輪聖王:指金輪王來說。以十善法教化人民,非常有道德的人,所以稱之為聖。
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轉輪聖王這一生之中,他也是沒有病痛。他是什麼福德呢?就是修十善法,三生修這個十善法,自己也修、也勸別人修、讚歎隨喜十善的功德。
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何況佛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都具足,普遍地超過一切眾生、超過一切人天、超過一切阿羅漢、超過一切菩薩,最殊勝的境界。這麼大的功德的人,還有病嗎?就是佛的法性身、圓滿報身,當然是沒有病。
寅二、結成增謗
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可密速去,勿使人聞。gaccha gaccha bhadantānanda | mā mām adhyapatrāpaya mā anyatīrthikacarakaparivrājakanigranthājīvāḥ śroṣyanti, mā teṣām evaṃ bhaviṣyati | kīdṛśo bata ayam eṣāṃ śāstā yaḥ svayam eva tāvad ātmānaṃ glānaṃ na śaknoti paritrātum kutaḥ punar glānānāṃ satvānāṃ trāṇaṃ bhaviṣyati | tataḥ pracchannaṃ bhadantānanda gaccha śīghram | mā kaścic chṛṇuyāt |
行矣!阿難:你走吧,你不要在這兒乞乳。
勿使我等受斯恥也:你說佛有病,我們都感覺到羞恥。佛是大慈悲、大功德的人,是一切人、一切天、一切佛教徒都特別尊重的人,你說這一句話,我們都感覺到羞恥。
外道:就是在佛法以外,另外也立出個道理來,叫外道。
梵志:就是相信梵天的人,他要求生梵天,沒有像欲界的這些染汙,所以稱之為淨;有高尚的意願,這叫淨志。
若聞此語,當作是念:假設他們這個時候,也聽見你說這句話,他心裡面可能就這樣想。
何名為師:你有什麼資格為人做師呢?
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自己有病還不能救,還能救眾生的病嗎?
可密速去,勿使人聞:密,就是秘密,不要叫人看見;速就是趕快地走。不要叫外道、或者其他人聽見你這句話。
丑四、疊釋對破
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非思欲身。api tu bhadantānanda dharmakāyās tathāgatā nāmiṣakāyāḥ |
阿難!你應該知道。一切佛的這個身體即是法身。法身,就是一切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身體。
非思欲身:思就是行,行就是業;欲就是煩惱。我們眾生的身體,由於業力、再加上煩惱的滋潤,這時候會得到這個身體。若是阿羅漢斷煩惱,雖然有業力還沒有受果報,但是得不到煩惱的支持,這個業力不能發生作用,所以就入無餘涅槃,不再得生死果報。佛這個法身,不是我們凡夫的這種汙穢的三十六物、不淨物的這樣的身體,不是這種身體。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身無為,不墮諸數。如此之身,當有何疾?當有何惱?lokottarakāyās tathāgatāḥ sarvalokadharmasamatikrāntāḥ | anābādhas tathāgatasya kāyaḥ sarvāsravavinivṛtaḥ | asaṃskṛtas tathāgatasya kāyaḥ sarvasaṃkhyāvigataḥ | tasya bhadanto vyādhim icchatīty ayuktam asadṛśam |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佛陀無量功德圓滿,為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人所尊重。他的身體超過世間人的身體,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內的身體都是可以破壞,佛陀的身體不是這樣的身體,怎麼會有病呢?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佛的身體,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佛的內心清淨,斷德圓滿,就是一切世間的煩惱障、所知障完全都消滅,是特別清淨。內心若有煩惱,可能會有病;佛已經沒有煩惱,哪能會有病呢?
佛身無為:佛的身體是無為的。無為兩個意思來解釋。
第一個,是真如,它不是因緣有的,不管是世間、出世間的一切法,這一切法都是因緣有,但是諸法如不是因緣有的,本來就是這樣。有佛出世、沒有佛出世,修聖道、不修聖道,凡夫、聖人,在諸法如那個地方沒有差別相,不是因緣所創造,所以叫做無為。
第二個,就是佛。成佛,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無量劫地由般若波羅蜜和大悲心所創造的無漏的色受想行識。這個是有為法,但是它不是煩惱、業力所為,不是煩惱、業力所創造的,它是無漏的功德所成就的,也可以名之為無為。佛也是有真如的法身,但是這個地方似乎不是指真如法身說;是說修無量功德的因、成就無量功德的果,這樣的圓滿報身,叫做無為,不是煩惱業力所為,所以他也是沒有病。你
不墮諸數:諸數就是凡夫的眾生所得的色受想行識這個生死的果報,它不能離開生滅的數,總是有生、有滅,有老病死,總是不能離開這個範圍的。佛的這個無為的身體,不入於生滅之數,所以他也是沒有病。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當有何惱?具足前面這十句的佛的身體,會有什麼病呢?會有什麼惱呢?哪裡有這回事情呢?你不要說佛有病。
子三、阿難恥愧(分二科)丑一、正恥愧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tasya me bhagavan mahadapatrāpyaṃ jātam | mā me bhagavato ’ntikād duḥśrutaṃ durgṛhītaṃ vā kṛtam iti |
時我,世尊!我心裡面感覺到羞恥,我說錯,怎麼鬧得這樣呢?
得無近佛而謬聽耶:是不是我在佛的旁邊聽佛說話聽錯,怎麼回事情?或者無近,就是遠;我雖然是佛的侍者,但是我的智慧和佛是距離得很遠很遠,所以不知道佛的境界,聽錯。
丑二、空聲慰喻
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行矣,阿難!取乳勿慚。so ’ham antarīkṣāc chabdam aśrauṣam | evam etad ānanda yathā gṛhapatir nirdiśati | atha ca punaḥ pañcakaṣāye bhagavān utpannaḥ, tenānarthalūhadaridracaryayā satvā vinetavyāḥ | tad gaccha tvam ānanda kṣīraṃ gṛhītvā, mā paryapatrapaś ceti |
即聞空中聲曰:這個時候就聽聞虛空裡面發出個聲音說:
阿難!如居士言:虛空裡面有人說話,招呼阿難,如維摩居士說的話是對的,佛真法身的確是沒有病。但是你也不要感覺慚愧。
但為佛出五濁惡世:但是因為佛出現在五濁惡世,這個身體不是佛的真身,佛是化現的身體。
五濁:濁就是汙染,這五種事情都是汙染。
第一個是煩惱濁,就是這個世界上的眾生煩惱很大,貪瞋癡很多很多、很重很重。
第二個是見濁:煩惱是感情上的事情,見濁是理智上的事情。就是:我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見。我見、我所見。斷見不相信因果;常見認為諸法是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的這些事情。見取見:就是他愛著他的思想是最殊勝。戒取見:就是宗教的儀軌,認為這是非常清淨莊嚴的事情。邪見:撥無因果,不相信有善惡果報,這些邪知邪見。
第三個是命濁:命濁就是壽命短促。
第四個是眾生濁:就是由煩惱濁、見濁所得的果報,就是具足這個思想的眾生也是不好,做很多的惡事,不孝順父母。煩惱濁、見濁是內心上說;眾生濁,在果報上表現出來的行動,都是不合道理的事情。
第五個是劫濁:劫就是時代,在這個時代,風不調、雨不順,糧食缺乏,很多人吃飯有困難,饑饉。第二個是疫病,就是很多很多的病,醫生不能治療,這是疫病。第三個是刀兵,就是戰爭,常常有戰爭,令眾生很痛苦的這些事情。
五濁惡世:五濁是一個罪惡的世間,在這個世間上的眾生是不容易度化。現在釋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就是在這個世界上來度化眾生。
現行斯法度脫眾生:表現出來這樣的行動,現出個病相來度化眾生;佛陀是沒有病,就是化現的身體。我們眾生有病,是自己的果報,做惡事受這個果報。佛陀是示現這件事,並不是果報,用這樣的事情來度化眾生,解脫一切的貪瞋癡,逐漸可以轉凡成聖。
行矣!阿難!取乳勿慚:維摩居士說的雖然是很對,但是你現在取乳也是對,沒有錯。這是釋迦牟尼佛以如是方便度化眾生,你不要慚愧,你去取乳,不要發慚愧心。總而言之,這是有兩個態度:就是佛的真身是沒有病的,佛的化身以如是方便度化眾生,所以取乳勿慚。
癸四、結成不堪
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īdṛśā bhagavan vimalakīrter licchaveḥ praśnavyākaraṇanirdeśāḥ | 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kulaputr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阿難尊者又稱呼佛世尊。維摩詰居士他的智慧辯才達到這麼個程度,對於佛法很多深妙的事情,他都通達。所以我不能夠代表佛去問他的病。
庚二、命五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evaṃ tāni pañcamātrāṇi śrāvakaśatāny anutsahamānāni bhagavate nivedayanti | ye ca tair vimalakīrtinā licchavinā sārdhaṃ kathāsaṃlāpāḥ kṛtās tān sarvān bhagavate nivedayanti sma |
如是五百這麼多的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原來維摩居士怎麼樣和他們討論佛法的事情。大家都讚歎維摩詰居士辯才無礙。五百大弟子都說,我們不能去問病。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6)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3)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