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
【明此品來意】
第四品的來意。在這時候說以後,有佛的印可成為經的意義。也可以利益當時法會大眾、也可以利益未來的一切佛教徒,有這麼多的功德,所以佛又命令菩薩去問病。
【略分文】
〈佛國品〉的後半品就是說佛國的因、佛國的果。這是第一科。
第二科從〈方便品〉到〈香積佛品〉是大士助佛闡揚說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就是維摩居士助佛揚化,他說的也是佛國因果,佛國因果就是不可思議解脫的境界。
第三科就是〈菩薩品〉和〈見阿閦佛品〉這兩品,是淨名接諸大眾還菴羅園,佛還是隨順原來的宗旨,說不思議佛國因果的道理。正宗分就分這麼三大科。
第二科,就是淨名助化、助佛揚化說不思議解脫佛國因果這裡面,一共是有九品。
第一品就是初半品歎德正是形益方便,這就是〈方便品〉,〈方便品〉的前半品是讚歎維摩居士的勝德。〈方便品〉的後半品加上〈弟子品〉、〈菩薩品〉這一共兩品半,是室外說法明彈呵折伏。
〈文殊師利問疾品〉已去,有六品是室內說法明引接攝受。室外說法分三科。
第一科半品明折伏界內有為緣集,大家到維摩居士家問病,維摩居士給他說法,現在佛陀重述這件事,所以還是室外。折伏界內有為緣集,就是沒有解脫見煩惱、愛煩惱的人,他們在這一切有為法上起諸煩惱、流轉生死這些人,來教化這些人,教化這些凡夫的眾生轉凡成聖。
第二科就是〈弟子品〉,折伏無為緣集,大阿羅漢已經斷滅界內的煩惱、見到無為的真理,但是他們還是有煩惱的,所以維摩居士訶斥他們。
〈菩薩品〉就是第三科折伏自體法界緣集。自體就是自性清淨心!而這裡邊也有煩惱,就是不明白第一義諦的法界,就是無明惑,它就在你的自性清淨心裡面。阿羅漢有兩種煩惱:塵沙惑、無明惑。菩薩指無明惑說的,不明白第一義諦的這虛妄分別。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到十方世界見佛聞法,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同時到眾生的世界,觀察眾生世界這些因果的差別、各式各樣的事情,學習,同時也教化眾生。滅除塵沙惑;但是他對於做種種功德的事情,也還有自體法界緣集的無明惑。

【釋品名】
智者大師判菩薩有四種。
第一個是三藏教的菩薩,就是不修禪定、也不斷煩惱。學習《阿含經》的菩薩,沒有學習《般若經》,就是學習苦集滅道生滅四諦,他是三大阿僧祇劫都不斷煩惱,等到菩提樹下這個時候他才斷煩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個是通教的菩薩,若是學習《般若經》的菩薩是斷煩惱,他就是學習無生滅的四諦,但是他所證悟的第一義諦和三藏教的菩薩證悟的第一義諦是無差別。
第三個是別教的菩薩,學習《大般若經》、《華嚴經》、《方等經》、《寶積經》的菩薩,修行的時候,先修空觀、後修假觀、最後修中觀,最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四個是圓教的菩薩,就不是先空、次假、後中,而是同時地一心三觀。
維摩居士所示現的境界是圓教的菩薩,他訶斥前面藏教的菩薩、通教的菩薩、別教的菩薩,訶斥他們,使令他們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得無上菩提。那麼智者大師就是這樣解釋這一品的意思。我們若是細心地去讀這個經論的時候,的確是有這個差別,的確有這差別。你看《大毘婆沙論》說的菩薩,那就是又一樣。

【入文解釋】
丁三、折服自體法界緣集(分二科)己一、命彌勒菩薩(分二科)戊一、先命四大菩薩(分四科)庚一、命問疾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maitreyaṃ bodhisatv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maitrey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庚二、辭不堪(分四科)辛一、辭不堪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maitrey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辛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saṃtuṣitena devaputreṇa sārdhaṃ tuṣitakāyikaiś ca devaputraiḥ sārdhaṃ dharmyāṃ kathāṃ kathayāmi yad idaṃ bodhisatvānāṃ mahāsatvānām avivartyāṃ bhūmim ārabhya |
所以是什麼呢?憶念我以前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法的時候,為他們宣說不退轉地的法門。
兜率:是知足,就是天上的人雖然享受殊勝的欲樂,但是常常生知足想。也是因為聽佛菩薩說法的關係,所以煩惱不重,常知足,叫做兜率天。在欲界裡邊一共是六天。
及其眷屬:和他們的眷屬。
不退轉:要見到諸法如才能夠不退轉。
地:大地能夠生長萬物,你若能見到真如理之後,能夠修行萬善,修行無量功德,普度眾生,自利利他,所以叫做地。
行:初開始見到真如理之後,他會繼續向前進、繼續用功修行,到佛地才圓滿。現在是在因中,沒到佛果,他需要向前進,所以叫做行。
位不退: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見到諸法如,就是不退為凡夫,叫做位不退。
信不退:就是長時期地學習佛法,他對於佛法的信心很堅固、不動搖,在入聖之前的時候有這樣的信心。

辛三、正述被彈之事(分五科)壬一、先總定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tatra c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ṃ pradeśam upasaṃkrāntaḥ | sa mām etad avocata:  tvaṃ maitreya ekajātipratibaddho bhagavatā vyākṛto ’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
這時候維摩詰來到這裡,在大眾之中對彌勒菩薩說。招呼彌勒菩薩。
世尊:釋迦牟尼佛陀。
授:授者,予也,就是說給你。
記:種種差別。說你修行的結果,在將來會有各式各樣的情形,在什麼什麼樣的世界,在哪一個劫你會成佛,佛號什麼名字,要經過多少時間要供養佛,然後成佛的時候為眾生說法,正法住世、像法住世這些事情,這些各別的成佛的時候這些差別的相貌,叫做授記。
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只有再一生,就可以成佛。
一生:有兩種解釋,就是彌勒菩薩蒙釋迦佛的授記,這一生是在人間,這個不算數;是說彌勒菩薩生到兜率天那一生。兜率天是四千歲,人間四百年,兜率天是一晝夜。經過四千歲以後,來到人間,那個時候人世間是八萬歲,這個時候成佛。所以一生就指在兜率天的一生,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說是來到人間,從天上來到人間的時候,這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是佛在人間為彌勒菩薩授記,然後到天上一生,由天上再來人間又一生,這一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得一切種智,就是成佛。

壬二、正彈呵難破(分二科)癸一、就生門(分三科)子一、先約三世定得記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tat katamayāsi maitreya jātyāu vyākṛtaḥ, kim atītayā vānāgatayota pratyutpannayā |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佛說你一生得無上菩提,在這一生裡邊,也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你用哪一生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呢?是過去生?是未來生?是現在生?若是用天來算,昨天是過去,今天是現在,明天就是未來;如果用年來算,過去的一年、現在的一年、未來的一年。這樣來觀察時間的過去、未來和現在。

子二、正破三世得記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tatra yātītā jātiḥ sā kṣīṇā, yāpy anāgatā sāpy asaṃprāptā, pratyutpannāyāḥ sthitir nāsti jāteḥ |
這一生,若是人間的一生,那個時候人的壽命就是要用八萬歲來說,也用三世來分析,可以用年月日時這樣來分析,總而言之可以分三個階段。你用哪一生受記呢?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是已經過去那一生,過去,已經不存在,就不能用那一生來受記。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是說是指未來說,或者說指這個生命未來的部分說,未來還沒到現在,也不能算數。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果指現前的這個時間來說,這個時間它不能夠停止在那裡。住就是停在那裡;它不能停在那裡,怎麼樣根據它來受記呢?

子三、引佛語為證
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yathoktaṃ bhagavatā: tathā hi tvaṃ bhikṣaḥ kṣaṇe kṣaṇe jāyase jīryasi mriyase cyavase upapadyase ceti |
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這是約剎那,約極短的時間來說。這一剎那間這件事出現的時候,生的時候就是老、就是滅。怎麼叫做老呢?老是變異,就是一剎那間出現的這件事,就是這個生,和前一剎那來對比的時候,已經變異、已經不同,就叫做老;這一剎那滅,就叫做滅。這一剎那間就有這麼多的變化。可見這個生,約無常的生滅的變化來解釋,這個生不是真實。所以一生得記,一生這句話不能成立。

癸二、就無生門(分二科)子一、約無生理破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ajātitaś ca niyāmāvakrāntiḥ | na cājātir vyākriyate | nāpy ajātir abhisaṃbudhyate | tat kathaṃ tvaṃ maitreya vyākṛtas tathatotpādena tathatānirodhena vā |
無生:就是沒有這一生,過去生不可得、未來生不可得、現在也是不可得。一切聖人所證悟的第一義諦,叫做無生。
授記:有秘密授記,給你授記你還不知道。
第二個約未發心就授記,你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就給你授記。
第三個是現前記,就是當他的面說他將來是得阿羅漢、是得辟支佛、是得無上菩提。到內凡的時候,煖、頂、忍、世第一,他能夠調伏煩惱,你為他授記的時候,他也不會高慢。
第四種是無生記,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他有能力自己用功修行,也有能力教化眾生,這是聖人。現在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見到第一義諦的人,給他授記。
無生即是正位:法本不生,今則無滅,觀一切法如的時候,無有少法可得;無生無滅的理性是正位。
正位:是一切聖人安樂住的地方。
位: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安住,譬如這個是座位,你可以坐在那裡、或者站在那裡;第二個是相應,無生無滅的真理,是一切聖人安樂住的地方。
於正位中亦無受記:在正位,就是不生不滅、諸法如這個地方,沒有受記這件事。因為這裡邊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佛也是無有少法可得,沒有這回事情,亦無受記。
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如這個地方也沒有眾生、佛的差別,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有少法可得。
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所以在無生這裡,也不見有彌勒受一生記,怎麼會說:佛為彌勒菩薩受一生記呢?哪有這回事情?

子二、約無生行破(分四科)丑一、雙定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yā ca sarvasatvānāṃ tathatā, yā ca sarvadharmāṇāṃ tathatā, seva maitreyasyāpi tathatā |
彌勒菩薩心裡面想,在用功修行觀諸法如的時候,會出現兩件事:一個是成就清淨的智慧、一個是滅除一切煩惱。滅除一切煩惱是斷德,成就智慧是智德;觀諸法如的時候,會成就智德、斷德。諸法如這個地方無有法生,但是若觀諸法如,就生出智慧來;諸法如這個地方也沒有法可滅,但是觀諸法如的時候,煩惱就不生。所以他會有智德、有斷德。智德、斷德圓滿的時候就是佛,因此而得受記,這是應該成立。維摩居士預先知道,也就按照這個地方來破這件事。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一切修行人得無生法忍之後,繼續觀諸法如,成就無分別的智慧,成就通達諸法實相的智慧,智慧圓滿,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得受無上菩提記,是這樣嗎?
為從如滅得受記耶:初得無生法忍,煩惱障還沒有完全清除,還要斷塵沙惑、無明惑,要繼續不斷地修行。若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來計算的話,從得無生法忍到第七地是第二阿僧祇劫,從第八地到佛地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從得無生法忍開始,還有兩大阿僧祇劫修學聖道、增長智慧、斷除煩惱。所以那裡面有生、也有滅,智慧現前、逐漸地圓滿,煩惱逐漸地減少、究竟清淨,有這兩件事。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是這樣子嗎?

丑二、雙破(雙難)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na ca tathatotpadyate na nirudhyate, na nirotsyate |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觀察諸法如,會成就智慧,因此而得受記者。
如無有生:觀察諸法如的時候,則不見有少法生。
如無有滅:觀察諸法如的時候,也不見有少法滅。諸法如這個地方,不見有少法生、也不見有少法滅,因為這一切因緣生法都是寂滅相。
*如果約諸法如,說有生、有滅的話,有生、有滅就不是諸法如,就變成世俗諦,世俗諦能得受記嗎?
*如果從智德、斷德這方面來看,觀察諸法如是有智慧現前、觀察諸法如是能消滅煩惱。但是你要觀察智慧的現前也是寂滅相,智慧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煩惱也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是寂滅相。智慧不可得、煩惱也不可得;智德不可得、斷德也不可得。

丑三、雙並(分二科)寅一、以四如為並端(分四科)卯一、約一切眾生如
一切眾生皆如也,
五蘊名為眾生,離開五蘊沒有眾生,所以眾生但是個假名字,假名字自性是不可得,所以假名字也是如。

卯二、約一切法如
一切法亦如也,
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世間法、出世間法這一切法,也都是因緣所有,也都是自性空,無有少法可得。

卯三、約眾賢聖如
眾聖賢亦如也,
前面眾生是人、一切法是法,就是約凡夫說。
眾聖賢:得聖道的人叫聖賢;或者是前面煖、頂、忍、世第一,名之為賢;或者把外凡也算在內,外凡、內凡是賢;見道以後名之為聖。聲聞人也有聖賢,辟支佛也有聖賢。而五蘊本身、聖賢之法,也都是畢竟空寂的,也都是如。

卯四、約彌勒如
至於彌勒亦如也。
眾聖賢就是指聲聞緣覺說;彌勒菩薩代表一切菩薩。一切菩薩發無上菩提心、修六度萬行、自利利他的這些人,也都是因緣所有,也都是自性空,也都是如。彼此是無差別相。在如義上來說,凡夫和聖賢、和彌勒菩薩,此中無有差別相。彼此相比,就是沒有彼此的界限,也沒有彼此的對立,無差別相的一個如義。

寅二、正結並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evaṃ yadi tvaṃ vyākṛtaḥ sarvasatvā api vyākṛtā bhavanti | tat kasmād dhetoḥ | na hi tathatā dvayaprabhāvitā nānātvaprabhāvitā |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現在彌勒菩薩你,或者是一生得受記、或者若無生得受記,若以如生得受記、或者如滅得受記,你彌勒菩薩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你也是如,一切眾生也是如,你這個如能得受記,一切眾生也應該受記。若一切眾生不能受記,你彌勒菩薩也不能受記,因為大家都是如,無差別相。
所以者何:因為什麼彌勒菩薩得受記,一切眾生亦應受記呢?
夫如者,不二不異:彌勒菩薩如和一切眾生的如,這個如是不二,在體性上是無差別的;不異,在相上、表現於外的相上,也是無差別。

丑四、雙結釋(分二科)寅一、約破智德釋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tad yadā maitreyo bodhim abhisaṃbhotsyate, sarvasatvā api tasmin samaye tādṛśīm eva bodhim abhisaṃbhotsyant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sarvasatvānubodho hi bodhiḥ |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彌勒菩薩也是如,色受想行識也是如,彌勒菩薩這個名字也是如,但是他得佛為授一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一切眾生皆亦應得:彌勒菩薩是聖人;一切眾生完全沒有修學聖道,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都是汙穢,這一凡、一聖。但是彌勒菩薩他是諸法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也應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所以者何:什麼道理呢?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一切眾生的身口意,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念心都是如,就是實相菩提。
菩提:清淨的智慧。但是要觀諸法如,才能得到清淨的智慧。
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一切眾生還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得菩提,但是他諸法如是具足。所以從他的第一義諦上說,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差別。你彌勒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也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本來是諸法如義,叫做無上菩提。在諸法如義上來看,就不能說再修行得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沒這個道理;這樣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

寅二、約破斷德釋
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yadā ca maitreyaḥ parinirvāsyati, sarvasatvā api tadā parinirvāsyanti | tat kasmād dhetoḥ | na hy aparinirvṛtānāṃ sarvasatvānāṃ tathāgatāḥ parinirvānti | parinirvṛtāni te satvāni paśyanti nirvāṇaprakṛtikāni |  
滅度:滅生死的因,解脫生死的果。
若彌勒得滅度者:彌勒菩薩修學聖道三大阿僧祇劫,身口意達到純清淨的境界,一切的惑業苦完全解脫,彌勒菩薩有這樣的成就。
一切眾生亦應滅度:一切眾生雖然沒有三大阿僧祇劫的發心,但是在諸法如上來說,也就是滅度的境界,無差別相。
所以者何:因為什麼這麼說呢?
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諸佛的佛眼的智慧來看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就是完全是寂滅相,無有少法生、也無有少法滅。就是他的一切的煩惱、一切的色受想行識完全都不可得。
即涅槃相:就是大般涅槃的相貌。
不復更滅:在諸法如上看,不需要再修行來滅煩惱,不需要再修行得涅槃。這句話,涅槃不可得;前面那句話,是菩提不可得;所以因菩提、涅槃而得受記,這句話不能成立。

壬三、正結過彈呵(結過勸捨)(分三科)癸一、正結過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tasmād iha maitreya mā etān devaputrān ullāpaya mā visaṃvādaya |  na bodhau kaścit pratiṣṭhate, na nivartate |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所以由前面這一大段文可以知道,你彌勒菩薩不要說有無上菩提、得無上菩提,這樣來誘惑諸天子。你要知道,菩提本來無有少法可得,你偏說有菩提,來誘惑諸天子、讓他們發心,就是執著有菩提,不應該這樣誘惑諸天子。
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用佛的法眼來、慧眼來看,實在來說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也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法都是不可得的。
亦無退者:也沒有一個人從無上菩提、從諸法如這個地方退;也沒有人進、也沒有人退。你說有進、有退,說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這都是戲論。就是訶斥彌勒菩薩有所得。

癸二、勸捨見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捨於分別菩提之見。api tu khalu punar maitreya yaiṣāṃ devaputrāṇāṃ bodhiparikalpanadṛṣṭis tām etām utsarjaya |  
維摩居士又招呼彌勒菩薩,你應該教導這些天子棄捨分別菩提之見。在無上菩提這裡起種種分別、有種種見,見就是執著,勸他們棄捨這些分別、棄捨這些執著,這樣才對。

癸三、釋勸捨意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na hi bodhiḥ kāyenābhisaṃbudhyate, na cittena |
無上菩提,不可以用身來得無上菩提、也不可以用心得無上菩提。
身得:修學種種功德,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才可以得無上菩提。把身體莊嚴成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然後這無上菩提才能住在你的身體裡。
心得: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一念相應慧,煩惱障和所知障都盡,這時候心清淨,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是不可以身心得。身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也沒有身、也沒有心,能得的不可得、所得的也不可得,菩提是不可得。

壬四、廣說真菩提相(二十五番)
1)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vyupaśamo bodhiḥ sarvanimittānām,
寂滅: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
滅諸相故:一切相不可得,我相不可得、法相不可得、空相也不可得。
2)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asamāropo bodhiḥ sarvārambaṇānām,
由學習佛法,從聞思修裡面得來的智慧,觀諸法實相叫做觀。你不要觀。為什麼呢?所有的觀的境界,在法性上都是無所得,法性是離諸緣。若是初開始學習佛法,不觀就是原來的貪瞋癡的境界,沒有辦法破除貪瞋癡,所以還是得要觀。
3)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apracāro bodhiḥ sarvamanaskārāṇām,
心裡面不要憶念一切法。
4)斷是菩提,捨諸見故;paricchedo bodhiḥ sarvadṛṣṭigatānām,
見是推求,也是執著。用執著心來推求諸法真實相,是不能見諸法實相。要斷一切執著,就是無上菩提。這是屬於斷德。
5)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vigamo bodhiḥ sarvaparikalpānām, visaṃyogo bodhiḥ sarveñjita-manya-syanditānām,
離也是無上菩提,就是遠離一切的虛妄分別,就是無上菩提。
6)障是菩提,障諸願故;anadhiṣṭhānaṃ bodhiḥ sarvapraṇidhānānām,
在凡夫的時候,因為有所不足,就是非要求不可,就要發願。初得聖道的人,心裡也會發很多很多的願。但是到無上菩提的時候,若有所求,就障礙你得無上菩提。因有願而能得無上菩提,但因有願而障礙你得無上菩提。
7)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asaṅgapraveśo bodhiḥ sarvodgrahavigatā,
出世間、超過阿羅漢以上的勝妙境界,你不要起貪著心,就叫做不入;如果貪著就是入。
8)順是菩提,順於如故;anugatā bodhis tathatāyām,
心能離一切相,就順於如。
9)住是菩提,住法性故;sthitā bodhir dharmadhātusthāne,
你有無分別的智慧,安住在法性上,就是菩提。
10)至是菩提,至實際故;pratiṣṭhitā bodhir bhūtakoṭyām,
至就是到;到了諸法如那裡,叫做實際。沒有一切虛妄分別,就是到實際。
11)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advayā bodhir manodharmavigatā |
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意和法是相對,眼和色是相對的,耳是同聲是相對的。假設入禪定的時候,前五識是不動,只是第六意根、意識、和法在那裡相對。但是這些大菩薩的意識,不是三界以內的境界,意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沒有能所相,就是不二,叫做菩提。
12)等是菩提,等虛空故;samā bodhir ākāśasamatayā,
像虛空似,離一切相,無分別相,是菩提。
13)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asaṃskṛtā bodhir utpādabhaṅgasthityanyathātvavigatā,
無為就是契悟諸法如的時候,心裡面沒有生住滅,諸法如也沒有生住滅,就叫做菩提。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分別,叫做生住滅。
14)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parijñā bodhiḥ sarvasatvacittacaritāśayānām,
一切眾生內心的虛妄分別,都在你的無分別智的智慧裡面現出來,叫做知,這也是菩提。這個應該是後得智。
15)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advārā bodhir āyatanānām,
諸入,有內六入、有外六入,外六入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內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內外十二入相會合,叫做會。現在得無上菩提的人,沒有能入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沒有所入的色聲香味觸法,諸入不會,那是無上菩提。
16)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asaṃsṛṣṭā bodhiḥ sarvavāsanānusaṃdhikleśavigatā,
合就是煩惱和合。煩惱就是煩惱障;習就是煩惱的習氣,那是聖人的煩惱。與它們和合起來,就不能與無上菩提相應、不能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這位得無上菩提、修學聖道的人煩惱和習氣不再和你的心合在一起。這就是離垢清淨的境界。
17)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na deśasthā na pradeśasthā bodhiḥ sthānāsthānavigatā, tathatāpratiṣṭhitā bodhiḥ sarvato ’dṛśyā |
無處是無形色,就是沒有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這些形色,離一切形色,是無上菩提。色其實是心的影像。若有樹,它就有樹影;若沒有樹,也就沒有樹影。一切形色是心的影像,心不分別,也就沒有影像。所以無處說是無形色,也就是心離一切分別。
18)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nāmadheyamātraṃ bodhis tac ca nāma nirīhakam,
假名就是佛為一切眾生宣揚的一切法,都是安立的假名字;若不安立這些名字,沒有辦法度眾生。這是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的一個殊勝的方便,所以它是菩提。但是這個名字,你不要執著它,它本身也是畢竟空寂。
19)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nirātmikā bodhir āyūhaniryūhavigatā,
菩薩修無量無邊的功德度化眾生,也創造無量無邊出世間的殊勝功德,而菩薩觀察這一切都是如化,像神通所變化似的。心裡面在這一切法上,所以也不取、也不捨。
20)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anākulā bodhiḥ prakṛtipariśuddhā,  
得無上菩提的人,心裡面常是寂靜,沒有散亂。
21)善寂是菩提,性清淨故;prakāśā bodhiḥ svabhāvapariśuddhā,
性就是心。得無上菩提的人,心裡面清淨,不生起一切染汙分別,叫善寂。
22)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anudgrahā bodhir adhyālambanavigatā,
攀緣,攀是用手去攀、用足去緣,攀緣就是手足在樹上攀緣那個相貌。用它來形容心在一切法上分別,就像手足的攀緣似的。心裡面不取一切法,是無上菩提,就叫做離攀緣。離攀緣就是無取,就是能分別的心不分別。
23)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nirnānātvā bodhiḥ sarvadharmasamatāvabodhatvāt,
諸法是有差別的,但是諸法如是無差別的,都是相等的,所以是無上菩提。
24)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anupamā bodhir upamopanyāsavigatāḥ,
無上菩提的境界不能用什麼來譬喻,所以叫做無比是菩提。
25)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sūkṣmā bodhir duranubodhatvāt, sarvatrānugatā bodhir ākāśasvabhāvatvāt | sā na śakyā kāyena vācā cittenābhisaṃboddhum |
一切法如是不能用分別心能知道。無分別智慧,平常的時候,若分別,才會明白這件事;若不分別就不懂,不明白這什麼事情。現在大菩薩的境界,就是用無分別的智慧證悟諸法如,那是非常不可思議境界,就叫做諸法難知故。

壬五、諸天蒙益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iha bhagavan nirdeśe nirdiśyamāne tataḥ pariṣado dvayor devaputraśatayor anutpattikeṣu dharmeṣu kṣāntipratilambho ’bhūt |
彌勒菩薩:世尊!維摩詰說這樣妙法的時候,有二百位天子得無生法忍,與第一義諦相應、安住不動。

辛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ahaṃ ca niṣpratibhāno ’bhūvam | 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所以彌勒菩薩說,我不能去問病。

己二、命光嚴童子(分二科)庚一、命問疾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prabhāvyūhaṃ licchavikumār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satpuruṣ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光嚴:由福德的光明和大智慧的光明,來莊嚴這個清淨法身的光明,所以叫做光嚴。
童子:表示他的心清淨。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現在佛陀命令他,你到維摩居士家去問候他的病。

庚二、辭不堪(分四科)辛一、奉辭不堪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prabhāvyūh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能去。

辛二、述不堪之由(分五科)壬一、出入相逢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bhagavan vaiśālyā mahānagaryā niṣkramāmi | vimalakīrtiś ca licchaviḥ praviśati |
所以者何?回想我以前從毘耶離大城裡出來,到城外去。這個時候維摩詰居士正好是入城來,就在城門這個地方相逢、遇見。

壬二、光嚴致敬
我即為作禮,so ’haṃ tam abhivādya
光嚴童子說:我為他作禮。表示恭敬。

壬三、問何來
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evam avocam: kutas tvaṃ gṛhapate āgacchasīti |
你從什麼地方來?

壬四、答道場來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sa mām evam āha: āgacchāmi bodhimaṇḍād iti |
維摩居士回答說:我從修道的地方來。

壬五、光嚴重問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tam aham etad avocam: bodhimaṇḍa iti kasyaitan nāma |
光嚴童子又問,說是你從道場來,道場在什麼地方?什麼是道場?

辛三、正述被彈之事(分四科)壬一、初四番豎約四心略明道場義
答曰:1)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sa mām etad avocat: bodhimaṇḍa iti kulaputra āśayamaṇḍa eṣo ’kṛtrimatayā,
道場:在那個地方修道,就是那個地方能令你的道力增長。沒有道,能建立道,有了道、能繼續增長。無上菩提名之為道;無上菩提是果,果由因來。凡是能夠建立、能夠增長、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因緣,都名之為道場。因能生果,因就是道場。
直心:直就是沒有虛偽、真實。心情是真實的、沒有虛偽,叫做直心。佛法提倡有智慧的直,第一義諦是真實不虛,沒有欺誑性。與第一義相應的智慧,叫做直心。這樣的直心能為無上菩提作因緣。所以,直心是得無上菩提的道場,直心是道場,這個地方是真實不虛的。

2)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prayogamaṇḍa eṣa ārambhottāraṇatayā,
發行:發心修行,或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各式各樣有意義的事情,我要採取行動做這件事,這樣這也是道場。因為這樣做,能承辦一切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得無上菩提、得聖道的一個道場,就是要採取實際的行動,那才是道場。可是發行者是誰呢?就是直心。用無所得的智慧去採取行動。
*直心是道場是智慧,就是解;發行是道場是行。但是直心是道場裡邊也有行,常常作如是觀,也是行。

3)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adhyāśayamaṇḍa eṣa viśeṣādhigamatayā,
深心:常能夠修止觀,常常這樣努力做,智慧也深入第一義諦,善根功德也是愈積愈多,這叫做深心。或者說,就是無所得的智慧有力量,能夠勇猛精進、而無有怖畏,沒有困難這件事。能衝破一切困難叫做深。
增益功德故:你做的功德就是愈來愈多,別人辦不到的事你都能辦到。所以這是有個次第,直心是一開始,進一步是發行,再進一步是深心。

4)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bodhicittamaṇḍa eṣo ’saṃpramoṣanatayā,
菩提心:前面三種心都具足,這個時候名之為菩提心。菩提就是無上菩提,心就是願;願求無上菩提的大願,叫做菩提心。菩提心也是無上菩提的一個因緣。
無錯謬故:這個時候他的目標非常地分明,他能夠向於無上菩提,所以不會搞錯方向。這個地方也可以說是不退轉於無上菩提。
這是約四心來說什麼叫做道場。

壬二、次二十八番橫約諸行廣明道場義(分五科)癸一、約六度自行(六番)
5)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dānamaṇḍa eṣa vipākāpratikāṅkṣaṇatayā,
布施:或者是用財布施、或者說法布施。
不望報故:不希望人家要回謝我什麼、酬勞我什麼。
*現在修布施,我希望將來得更好的一個身體,就是望報,希望有一個果報。
*我希望將來能大富貴,在人間或者天上享受五欲之樂、勝妙的五欲之樂,這也是望報。
*我修布施,我希望人家恭敬我、不要毀辱我,這都是望報,就不是道場。
*現在,布施不可得,接受布施的也是不可得、能布施的人也不可得、這個布施的財物也不可得,心裡面於法無所住,這樣行於布施能令你成就更圓滿的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也能成就大悲心,才是無上菩提的道場。

6)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śīlamaṇḍa eṣa praṇidhānaparipūraṇatayā,
戒:或者是在家居士,就是受三歸五戒、八戒、十善戒;或者是出家,受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學法女戒;乃至到通於在家、出家的菩薩戒。
持戒是道場:護持、保護自己的戒能夠清淨無犯、清淨無染,這是得無上菩提的一個因緣,所以也是道場。
在得願具故:持戒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你有什麼希望都能令你滿足。

7)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kṣāntimaṇḍa eṣa sarvasatvāpratihatacittatayā,
忍受人家的羞辱,這是得無上菩提的一個因緣。怎麼叫做忍辱呢?對於一切人,心裡面不恨;礙就是沒有憤怒,心裡面還是保持平靜。雖然有人毀辱你,心裡面不動。

8)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vīryamaṇḍa eṣo ’vinivartanatayā,
想要成就聖道,要精進用功地修行,不要懈怠,這樣才能得無上菩提。怎麼樣苦,我不後退,繼續努力!這才是道場。

9)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dhyānamaṇḍa eṣa cittakarmaṇyatayā,
無漏的禪定、有漏的禪定,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它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什麼原因呢?得禪定的時候,他心調柔。心調柔是什麼呢?欲界的欲沒有;沒有欲的時候,在禪定裡,他心調柔。有貪瞋癡的煩惱的時候,心裡面就剛烈、強暴。心調柔,也表示得到四禪八定的時候,在禪定的入、住、出都是很自在。有這樣的禪定的時候,在這裡面修四念處,很容易得聖道,也很容易就有神通。

10)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prajñāmaṇḍa eṣa pratyakṣadarśitayā,
智慧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它能夠現見諸法真實相、能看清楚一切法的因緣的變化,就是它有根本智和後得智。根本智能現見第一義諦,後得智能現見世俗諦。世俗諦就是一切因緣生法,不明白因緣生法,不能夠明白第一義諦。深入到第一義諦,才能斷煩惱的。

癸二、約四等化他(八番)
11)慈是道場,等眾生故;maitrīmaṇḍa eṣa sarvasatvasamacittatayā,
慈心:就是能與眾生樂,這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與眾生樂的時候,平等地愛護一切眾生、而不是有所偏的。

12)悲是道場,忍疲苦故;karuṇāmaṇḍa eṣa khedasahiṣṇutayā,
悲就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消除一切眾生的苦,這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因為要拔除眾生苦,就引起很多的疲苦,你要受得了。

13)喜是道場,悅樂法故;muditāmaṇḍa eṣa dharmārāmaratiratatayā,
喜是歡喜,看見眾生有些滿意的事情、有榮譽的事情,心裡面歡喜而不嫉妒,這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菩薩多數在第一義諦那裡,受這個法樂。看眾生有人歡喜學習佛法,歡喜修四念處、不放逸,菩薩心裡歡喜。

14)捨是道場,憎愛斷故;upekṣāmaṇḍa eṣo ’nunayapratighaprahāṇatayā,
捨,能教化眾生棄捨一切煩惱,這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菩薩已經斷一切煩惱,也能勸化眾生不要憎、也不要愛。

15)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abhijñāmaṇḍa eṣa ṣaḍabhijñatayā,
神通,神明不可思議,妙用難測謂之神,無障礙的境界叫做通。這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這六種神通都成就,度化眾生的時候很容易。

16)解脫是道場,能背捨故;vimokṣamaṇḍa eṣo ’kalpanatayā,
八解脫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能棄捨禪定裡邊的垢,才能夠調柔,才能成就廣大的神通,能成就四無礙辯才,能成就無諍三昧,各式各樣的功德都能成就。

17)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upāyamaṇḍa eṣa satvaparipācanatayā,
方便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他能夠有巧妙的智慧去教化眾生。

18)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saṃgrahavastumaṇḍa eṣa sarvasatvasaṃgrahanatayā,
四攝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能引導眾生來修學聖道。

癸三、約多聞進修觀諦(八番)
19)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śrutamaṇḍa eṣa pratipattisārakatvāt,
博學多聞,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得到知識以後,然後按照知識實行,才能得樂、才能得涅槃、才能遠離一切過失。多聞能引樂,多聞攝眾善,多聞捨無義,多聞得涅槃。

20)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nidhyaptimaṇḍa eṣa yoniśaḥpratyavekṣaṇatayā,  
專精思惟調伏自己的心,也是無上菩提的因緣。因為什麼呢?用智慧調伏,要依據佛菩薩的法語專精思惟,智慧增長,就能調伏煩惱。多聞是道場是聞所成慧,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是思慧,三十七道品就是修慧。

21)三十七品是道場,捨有為法故;bodhipakṣyadharmamaṇḍa eṣa saṃskṛtāsaṃskṛtotsarjanatayā,
三十七品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這也是得無上菩提的一個因緣。為什麼它是道場呢?按照三十七道品用功修行,就能棄捨有為法,惑業苦是有為法,也就是十二因緣。得到無漏的五分法身,就沒有這麼多的苦惱。

22)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satyamaṇḍa eṣa sarvalokāvisaṃvādanatayā,
苦集滅道四諦,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它不欺誑世間、不欺誑一切眾生,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這是真實不虛的。

23)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pratītyasamutpādamaṇḍa eṣo ’vidyāsravakṣayatayā yāvaj jarāmaraṇāsravakṣayatayā,
滅靠因緣、有也是靠因緣,一切法是緣起,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無明乃至老死,若是不遇見佛法,一直地相續下去,沒有滅的時候。若觀察緣起的道理,能夠增長智慧、能見第一義諦、能得一切種智,所以它也是道場。

24)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sarvakleśapraśamanamaṇḍa eṣa yathābhūtābhisaṃbodhanatayā,
諸煩惱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若觀察煩惱的時候,也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從緣起的觀察,能夠證悟第一義諦,知道真實相,所以煩惱也是道場。

25)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sarvasatvamaṇḍa eṣa satvāsvabhāvatayā,
你面對的這一切都是眾生,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你觀察這只是色受想行識在變化,這裡面我不可得;彼此都是一樣,無差別相,都是我不可得。

26)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sarvadharmamaṇḍa eṣa śūnyatābhisaṃbodhanatayā,
眾生是假名,色受想行識是法、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法,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你觀察一切法空。加起來,一個我空、一個法空。

癸四、約降魔說法(三番)
27)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sarvamāranirghātanamaṇḍa eso ’calanatayā,
魔王專是向修行人搗亂,他不歡喜你用功修行,來障礙你。若降伏他,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魔王來向你搗亂,心裡面不動,心裡面還是與聖道相應,與第一義相應,魔王就沒有辦法搗亂。魔雖然有四種不同,主要是煩惱魔。時時地要提起正念、要學習般若,來降伏內心的煩惱,使令內心的正念不動,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因緣。

28)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traidhātukamaṇḍa eṣa prasthānavigamanatayā,
三界就是得道的地方,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因緣。為什麼呢?無所趣故。趣,有所趣向,有所向,也就是心裡面有所求,我要到那個地方去,叫做趣。三界內的眾生,都是心有所求,也就是心有所執著,有求就是苦。菩薩在三界裡面,心裡面不執著有一法可得,在這裡可以得無上菩提。

29)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siṃhanādanadanavīryamaṇḍa eṣo ’bhītānutrāsanatayā,
師子吼,就是不恐怖。師子要吼的時候,百獸都是驚怖、恐懼。菩薩說法的時候,沒有恐怖,就是他的智慧圓滿,能夠正確地觀察諸法,能夠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也能夠覺知眾生的根性,隨機說法,無有過失,所以沒有恐怖。這樣子也是得無上菩提的道場。

癸五、約力無畏果德(三番)
30)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balavaiśāradyāveṇikasarva-buddhadharma-maṇḍa esa sarvato ’nupākruṣṭatvāt,
力,就是十種智慧力,無畏就是四種無畏,不共法就是十八不共法,也是得無上菩提的地方。
無諸過故:如果能成就十種智力、能成就四無所畏、能成就十八不共法,在身口意上,或者是廣度眾生這一方面都是沒有過失,所以也是道場。

31)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traividyavidyāmaṇḍa esa niravaśeṣatvāt kleśānām,
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宿命明:對於過去世的事情沒有不通達。宿命通,能知道過去的事情,但是那件事的因緣果報,有所不知。宿命明才能知道。所以宿命明它就是斷除過去世的無知。
天眼明:天眼通能知道未來的事,那件事的因緣就不太明白,要有天眼明才知道。所以天眼明能斷除對於未來世的無知。
漏盡明:就是他是得到大智慧,斷除一切煩惱,能覺悟第一義諦。這三種明也是成佛的一個重要的因緣。為什麼呢?這三種智慧明無餘地斷除一切障礙,主要就是無明,沒有剩餘,就是全部地都清除。

32)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ekacittaniravaśeṣasarvadharmānubodha-maṇḍa eṣa sarvajñajñānasamudāgamatvāt |
一念,就是一剎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陀,對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一切的事情,一剎那就知道,不需要連續地思惟才能明白,他非常地迅速。這樣的智慧是道場,因為成佛以後,他成就一切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就是通達第一義諦,一切種智也就是後得智,它是通達一切緣起法,無有所不知。

壬三、結成道場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iti hi kulaputra yāvanto bodhisatvāḥ pāramitāpratisaṃyuktaṃ satvaparipākaprati-saṃyuktaṃ saddharmaparigrahapratisaṃyuktaṃ kuśalamūlapratisaṃyuktaṃ kramam utkṣipanti nikṣipanti ca | sarve te bodhimaṇḍād āgacchanti, buddhadharmebhya āgacchanti, buddhadharmeṣu ca pratiṣṭhante |
如是:就是前面這一大段話說這個道場。
善男子:指光嚴童子。
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若是他的清淨心與諸波羅蜜相應,教化眾生的時候。
諸有所作:這一切波羅蜜的這些作為、這些活動、這些度眾生的事情。
舉足下足:諸有所作都有什麼所作,不管你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一切一切,乃至到一舉步、一落足。
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你念念都有大光明的智慧,能斷除一切虛妄分別,能夠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這都是從道場來,都是成就無上菩提的因緣,而沒有顛倒迷惑的事情。表示這位菩薩的內心是清淨的,完全是安住在佛法上,沒有一念的愚癡顛倒,所以都是道場。

壬四、時眾得益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iha bhagavan nirdeśe nirdiśyamāne pañcamātrair devamanuṣyaśatair bodhāya cittāny utpāditāni | ahaṃ ca niṣpratibhāno ’bhūvam |
維摩居士說這樣的道場這個法門的時候,有五百天人都發無上菩提心。感覺到這大乘佛法的殊勝,不願意做凡夫、也不願意做聲聞緣覺,都願意成佛,所以發這樣的高尚的意願。

辛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光嚴童子到這裡就是向佛推辭這件事。維摩居士這麼廣大的智慧辯才,我不能去問他的病。

己三、命持世菩薩(分二科)庚一、命問疾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jagatindharaṃ bodhisatv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jagatindhar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持世:持是總持,就是憶念不失;世就是隔別不同,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各別的相貌、各別的不同。
1)這位大菩薩的清淨心,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能總持一切法,能遮止一切惡法不生起,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法門;
2)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門,他都能憶持不失。
3)他無量劫來的修行,所成就的無量無邊的功德能夠不失壞,也叫做持。
4)他也能夠住持一切法、一切佛法,所謂紹隆佛種、使令三寶不斷,也叫做持。
5)他有大悲心能荷負一切眾生,能教化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他也能擔當這個重任,也叫做持。
佛就命令他去問病。

庚二、辭不堪(分四科)辛一、奉辭不堪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jagatindhar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我不能勝任這件事,所以就推辭這件事,我不去問病。

辛二、述不堪之由(分五科)壬一、住於靜室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ekasmin samaye svake vihāre viharāmi |
回想我以前,在寂靜的地方靜坐。

壬二、魔作釋來
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絃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atha māraḥ pāpīyān dvādaśabhir apsaraḥsahasraiḥ parivṛtaḥ śakraveṣeṇa tūryasaṃgītisaṃpravāditena yenāhaṃ tenopasaṃkramya mama pādau śirasā vanditvā saparivāro māṃ puraskṛtyaikānte ’sthāt |
魔波旬:魔,殺者,就是來傷害修學聖道的人。波旬,極惡。
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我在靜室裡靜坐的時候,魔王波旬來了。隨著他來到這裡來,有萬二千天女隨著一同來。
狀如帝釋:他是魔王,但是他現在表現出來的相貌,就像忉利天主釋提桓因那樣。
鼓樂絃歌,來詣我所:同時,有萬二千天女,帶著各式各樣的音樂,唱各式各樣的歌,來到持世菩薩的靜室這裡來。
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和他的萬二千天女都來頂禮持世菩薩。
合掌恭敬於一面立:魔王也是很懂得禮貌。合掌、很恭敬地在一面站立。

壬三、魔來不識
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尸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tam enam ahaṃ jānāmi śakra eṣa devendra iti | tam aham etad avocam: svāgataṃ te kauśika, apramattena te bhavitavyaṃ sarvakāmaratiṣu, anityapratyavekṣanābahulenāttasāreṇa te bhavitavyaṃ kāyajīvitabhogebhyaḥ |
我意謂是帝釋:我的心情,從表面上看,這是釋提桓因來,還帶領這麼多的女人來。
而語之言:持世菩薩就對他說。
善來,憍尸迦:你來得好,憍尸迦,是釋提桓因前一生在人間的時候的名字。
雖福應有,不當自恣:雖然你在人間的時候,做很多的功德,現在生天得很多的福報,這是你自己的努力,應該有的,但是你不應該放逸。
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你應該觀察這個欲不是永久的,應該繼續地栽培善根。怎麼栽培呢?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身,這個五蘊的身體;命,就是壽命,生理和心理組合起來不分離的那個力量;財,所享用的衣食住。要觀察身、命、財是無常、不堅牢,修堅固不可破壞的身、命、財。就是修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或者是無量功德組成的法身。
堅法:身是總說,最重要的就是命,智慧為命,以大智慧為首領、為領導者,要修這個智慧。財,就是其餘的一切無漏的功德。這樣,是指無漏的法身、無漏的智慧、無漏的功德。成就無漏的身命財以後,就是永遠地安樂自在。

壬四、魔更施女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sa mām evam āha: pratīccha tvaṃ satpuruṣa imāni dvādaśāpsaraḥsahasrāṇi mamāntikāt, etās te paricārikā bhavantām |
魔王就對持世菩薩說,正士!
受是萬二千天女:這兒有萬二千天女,我送給你,希望你能接受。
可備灑掃:可以給你做清潔工作,做這個事情。

壬五、嫌怪不受
我言:憍尸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tam aham etad avocam: mā tvaṃ kauṣika akalpikena vastunā śramaṇān śākyaputrīyān nimantraya, yathā na hy etā asmākaṃ kalpyanta iti |
這時候持世菩薩就說:憍尸迦!你不要用這個非法的物。
要我沙門釋子:來威脅我們這個沙門。出家的人叫做沙門,能夠息滅一切惡法的人。沙門是通於一切外道出家的修行人。釋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所有佛教徒成就的功德,都是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慈悲教導而成就,所以稱之為子,是他所生的。
此非我宜:我是個出家的菩薩,送給我這麼多的女人,這是不對的。

辛三、正述被彈之事(分八科)壬一、淨名覺悟
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eṣā ca kathā pravṛttā,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upasaṃkrāntaḥ | sa mām evam āha: mā atra kulaputra śakrasaṃjñām utpādaya | māra eṣa pāpīyāṃs tava viheṭhanābhiprāya upasaṃkrāntaḥ, naiṣa śakra iti |
所言未訖:這幾句話還沒說完。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維摩居士告訴持世菩薩,說:這個不是帝釋。
是為魔來嬈固汝耳:他是他化自在天這個魔王,來向你搗亂、來擾亂你的人。

壬二、淨名就魔索女
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
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ṃ māraṃ pāpīyāṃsam etad avocat: asmabhyaṃ pāpīyan etā apsaraso niryātaya | asmākam etāḥ kalpyante, na śramaṇānāṃ śākyaputrīyāṇām iti |
即語魔言:維摩居士這時候就向魔王說。
是諸女等可以與我:你這萬二千天女,送給持世菩薩是不對的,現在可以送給我。
如我應受:我是在家居士,可以接受你這個禮物。

壬三、魔驚懼欲去
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atha māraḥ pāpīyān bhītas trastaḥ saṃvignaḥ| mā vimalakīrtinā licchavinā vipralapsya iti, icchati cāntardhātum, na ca śaknoti sarvarddhim api darśayitvāntardhātum |
魔即驚懼:魔王就害怕了。
念:維摩詰將無惱我:心裡面作念:維摩詰可能要惱亂我、要毀辱我啊!
欲隱形去:想要隱形而去。
而不能隱:為維摩居士的神力所制,不能隱藏起來。
盡其神力亦不得去:盡他所有的神力也是跑不了。神力,就是定力,就是心有力量。

壬四、空聲勸捨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so ’ntarīkṣāc chabdam aśrauṣīt: niryātaya tvam etāḥ pāpīyan apsarasa etasmai satpuruṣāya, tataḥ śakṣyasi svabhavanaṃ gantum |
即聞空中聲曰:就聽這空中有個聲音,就說:
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維摩居士就對魔王說,把你這萬二千天女送給維摩居士,才能走。

壬五、魔捨女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atha māro bhītas trasto ’kāmako ’smai tā apsaraso niryātayati |
魔以畏故:魔王因為心裡面感覺維摩居士太厲害,就害怕他。
俛仰而與:俛仰,就是表現出來的相貌,俛是向下低頭,仰是頭仰起來。什麼意思呢?就是心裡不想送給維摩居士,但是還不能不送,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一個態度。

壬六、大士為女說法(分二科)癸一、勸發心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pratigṛhya ca vimalakīrtis tā apsarasa etad avocat: niryātitā yūyaṃ mahyaṃ māreṇa pāpīyasā, utpādayata idānīm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 sa tāsāṃ tadānulomikīṃ bodhiparipācanīṃ kathāṃ kṛtvā 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sma |
爾時,維摩詰對這些女人說:原來你們是隨從魔王、繫屬於魔王,現在他棄捨、送給我,現在勸你們都發無上菩提心,要立這個意願。
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隨這些諸女的善根所適合,為她們說一些佛法,她們聽聞這樣的佛法,就發無上菩提心。

癸二、勸修行(分三科)子一、勸修法樂
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sa tā evam āha: utpāditam idānīṃ yuṣmābhir bodhicittam, dharmārāmaratiratābhir idānīṃ yuṣmābhir bhavitavyam, na kāmaratiratābhiḥ |
維摩居士對這些諸女說:你們已經建立無上菩提的意願。
有法樂可以自娛:若是發無上菩提心以後,你們的行為和以前就不同,在法樂裡邊生活快樂。什麼叫做法樂呢?用佛法使令自己心裡面清淨、自在、安樂,用佛法使令自己在佛法裡面常常地快樂。
不應復樂五欲樂也:現在是菩薩,不應該還愛著這個五欲樂。貪著五欲樂是生死流轉裡邊的事情,現在你們是菩薩,應該學習佛法,在佛法裡邊使令自己的心情清淨自在。

子二、天女請問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tā āhuḥ: katamā ca punar dharmārāmaratiḥ |
天女就問:你叫我們以法樂自娛,什麼叫做法樂呢?

子三、淨名答(分五科)丑一、樂歸三寶
答言:1)樂常信佛,sa āha: buddhe ’bhedyaprasādaratiḥ,
樂常信佛:樂是歡喜,你歡喜常常地相信佛、相信佛陀,常常思惟:什麼是佛陀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是這樣,心裡面感覺到快樂。
2)樂欲聽法,dharme śuśrūṣaṇaratiḥ,
我歡喜、我希望常常能夠聽聞佛法,聽聞佛法以後,常常思惟,從這裡邊也會得到快樂、很安樂自在的。
3)樂供養眾,saṃgha upasthānaratiḥ,  
樂供養眾:出家人剃髮染衣、受戒、安住淨戒,修學聖道的這些人,你對他要有恭敬心,然後供養他。這樣,你也感覺到快樂,心情會快樂。

丑二、樂離集諦
4)樂離五欲;traidhātukān niḥsaraṇaratiḥ, viṣayeṣv aniśritaratiḥ,
你要歡喜遠離五欲,心就清淨,沒有煩惱,就不會做錯事,這就是遠離集諦。離開五欲的時候,立刻感覺到清涼自在,立刻感覺到安樂。

丑三、樂觀苦諦
5)樂觀五陰如怨賊,skandheṣu vadhakānityapratyavekṣaṇāratiḥ,
色受想行識這五陰是苦諦,由集諦造成的一個苦果。
如怨賊:就和那個有怨的賊一樣。《涅槃經》上有一句話,叫怨詐親;本來是有仇恨的人,但是他現在用一個親愛的面貌同你做朋友、來欺騙你,所以叫怨詐親。五陰也是一樣,它好像對我們也很好,老病死一來的時候,就是苦。所以它是有怨的賊。
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沒有一個時候令你得安樂,常常令你苦。若是能夠得到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就安樂自在。
6)樂觀四大如毒蛇,dhātuṣv āśīviṣaparitulanāratiḥ,
歡喜觀察這地水火風如毒蛇似的。地水火風互相衝突,一衝突就有病了,所以像那毒蛇放毒。
7)樂觀內入如空聚;āyataneṣu śūnyagrāmavivekaratiḥ,
內入:眼耳鼻舌身意。要憑藉眼耳鼻舌身意,外邊的消息才進到心裡面,所以叫做入。
如空聚:就像聚落裡邊的房子,裡面都沒有人。觀察眼耳鼻舌身意裡面,都沒有我可得。常常這樣觀,你心情會快樂,心情會快樂得多。

丑四、勸修道諦(分三科)寅一、修行本
8)樂隨護道意,bodhicittārakṣaṇaratiḥ,
歡喜隨順道意,歡喜保護道意。道意就是菩提心,想要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意願;想要修道,先要保護這一念心。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隨時隨地遇見一切境界,保護你的道心,保護它清淨,不要受到染汙。出現什麼境界的時候,要用智慧觀察它,把它都觀空,常叫這一念心清淨。也可以覓心了不可得,也可以這樣修行。
9)樂饒益眾生,satveṣu hitavastutāratiḥ,  
歡喜利益別人,願意他人也修學聖道、也令心清淨。
10)樂敬養師;guruṣu gauravopasthānaratiḥ,
隨護道意要有一些方法,饒益眾生也要有些方法,這些方法從哪裡來呢?就是樂敬養師,要從師長這裡來。
11)樂廣行施 ,dāne saṃvibhāgaratiḥ,
12)樂堅持戒,śīleṣv aśaithilyaratiḥ,
13)樂忍辱柔和,kṣāntyāṃ kṣamadamaratiḥ,
14)樂勤集善根,vīrye kuśalasamudānayanaratiḥ,
15)樂禪定不亂,dhyāneṣu parikarmaratiḥ,
16)樂離垢明慧,prajñāyām apagatakleśāvabhāsaratiḥ,


寅三、遍行
17)樂廣菩提心,bodhau vistīrṇaratiḥ,
自己要多思惟發菩提心的道理。就是不願意做生死凡夫,不願意在生死裡流轉,也不願意做唯圖自利的阿羅漢和辟支佛,想要發大悲心廣度眾生齊成佛道!多思惟的時候就會有快樂,內心裡面會有喜悅。
18)樂降伏眾魔,mārasya nigraharatiḥ,
歡喜降伏這一些破壞、障礙他人修行的這些人。
19)樂斷諸煩惱,kleśānāṃ praghātanāratiḥ,
歡喜斷滅內心裡面的煩惱。
20)樂淨佛國土,buddhakṣetrasya viśodhanāratiḥ,
歡喜淨佛國土,就是常常地要勸化眾生修學佛法、修學聖道,就叫做淨佛國土。因為菩薩成佛的時候,很多修學佛法、栽培善根的人都來生其國;那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有道德的人、佛法裡面有成就的人在那裡,就叫做淨佛國土。
21)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lakṣaṇānuvyañjanapariniṣpattyarthaṃ sarvakuśalamūlopacayaratiḥ,
菩薩要廣度眾生,為什麼要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呢?佛成佛的時候,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無量的威德自在,他度化眾生的時候,容易接受你的教化。為了成就無量無邊的相好莊嚴,你要修諸功德,就是做一些利益眾生的事情。
22)樂嚴道場;bodhimaṇḍālaṃkāraratiḥ,  
常常地修學各式各樣的戒定慧、六波羅蜜等,這樣才能成就,然後這個道場才是莊嚴的。
23)樂聞深法不畏; gambhīradharmaśravaṇānuttrāsaratiḥ,  
歡喜聽聞甚深的佛法,但是不恐怖。深法就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佛性。
24)樂三脫門,不樂非時;trivimokṣamukhaparijayaratiḥ,  nirvāṇārambaṇaratiḥ,  na cākālaprāptiratiḥ,
三脫門:就是三解脫門,空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無相解脫門。解脫就是涅槃,就是解脫惑業苦。空、無願、無相是涅槃的門。要歡喜學習空、無願、無相法門。
不樂非時:就是功行沒有圓滿的時候,不要中道就停下來。這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阿羅漢說。
25)樂近同學,sabhāgajanasevanāratiḥ,
我學習大乘佛法,那個人也學習大乘佛法,我們就是同學;我學習般若法門,那個人也學習般若法門,我們就是同學。歡喜和你同一思想的人相親近,不要嫉妒障礙。歡喜親近同學有什麼好處呢?能增長你的智慧。
26)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viṣabhāgeṣv adoṣāpratighātaratiḥ,  
對於思想不一樣,那一類的眾生,不要不高興,不要憤怒。對他們也還是要一視同仁,但是也不糊塗,也知道思想上有差別的、有差異。

27)樂將護惡知識,pāpamitreṣu visarjanāratiḥ,  
惡知識:這個人的身口意有很多的罪過,也是你的朋友,你對他怎麼辦呢?就是要將就一點、要愛護他,慢慢地幫助他改善。
28)樂親近善知識;kalyāṇamitreṣu sevāratiḥ,  
樂親近善知識:這是好朋友,這個善知識,這是你的知識、是你的朋友,而這個人的身口意有很多功德的,那麼你應該歡喜同他接近。那就和樂近同學有相同的情形。
29)樂心喜清淨,dharmaprītiprāmodyaratiḥ,  upāye saṃgraharatiḥ,  
發無上菩提心,在佛法裡面常常地努力、用功,有所進步,要歡喜內心清淨。得禪,見第一義諦。歡喜成就這件事,就叫做樂心喜清淨。
30)樂修無量道品之法。apramādabodhipakṣyadharmasevanāratiḥ |
很多很多屬於得成聖道的因緣,願意修學。

丑五、結成法樂
是為菩薩法樂。evaṃ hi bodhisatvo dharmārāmaratirato bhavati |
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在佛法裡面所成就的法樂。在法上有歡喜心叫法樂。

壬七、魔誘女還宮(分三科)癸一、魔欲誘女
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atha māraḥ pāpīyāṃs tā apsarasa etad avocat:  āgacchata | idānīṃ gamiṣyāmaḥ svabhavanam iti |  
於是波旬對萬二千天女說:我現在想要和你們一同回到天宮。

癸二、女樂法樂不還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tā evam āhuḥ:    niryātitā idānīṃ tvayā vayam asmai gṛhapataye |    dharmārāmaratiratābhir asmābhir idānīṃ bhavitavyam, na kāmaratiratābhiḥ |    
諸女就說:你已經棄捨我們,把我們送給維摩居士,為什麼還要叫我們隨你去呢?而且我們在這裡有法樂,我等很歡喜學習佛法、得成聖道。我們不再歡喜流轉生死的這些天宮的五欲樂,不想回天宮,你自己回去吧!

癸三、魔就乞女
魔言:居士可捨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atha māraḥ pāpīyān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vam āha:  niḥsṛja tvaṃ gṛhapate imā apsarasaḥ | sarvasvaparityāgino bodhisatvā mahāsatvā bhavanti |  
魔一看這天女不肯和他回去,就和維摩居士講這件事:居士!你可以棄捨這些女人。菩薩所有的一切,都能布施給一切眾生,這才是菩薩。現在你有這麼多的女人,這是身外之物,你不應該執著這個事情。

壬八、淨名還女(分四科)癸一、淨名還女
維摩詰言:我已捨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vimalakīrtir āha: avasṛṣṭā bhavantu |  gaccha pāpīyan |  sarvasatvānāṃ dhārmikā abhiprāyāḥ paripūryantām |  
維摩居士說:我不執著這個事情。你領她回天宮。因為這件事維摩居士發願:使令一切願意學習佛法的人,得以具足。

癸二、諸女請法欲還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atha tā apsaraso vimalakīrtiṃ namaskṛtyaivam āhuḥ:  kathaṃ vayaṃ gṛhapate mārabhavane ’vatiṣṭhema |
於是諸女又提出問題問維摩詰居士:你也同意我們隨著魔王回到天宮,但是我們已經發無上菩提心,是菩薩,我們到魔宮怎麼行呢?應該怎麼用功修行呢?

癸三、為說無盡燈法門(分三科)子一、標名勸修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āha: asti bhaginyaḥ akṣayapradīpaṃ nāma dharmamukham | tatra pratipadyadhvam |  
維摩詰言:諸姊!在佛法裡面有一個解脫門,叫做無盡燈,燈是無窮無盡。你們回到魔宮,可以學習佛法的無盡燈法門。

子二、釋(分三科)丑一、喻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tat punaḥ katamat | tadyathā bhaginyaḥ ekasmāt tailapradīpād dīpaśatasahasrāṇy ādīpyante |    na ca tasya dīpasya parihāṇir bhavati |  
無盡燈是什麼意思呢?譬如有一個燈,再燃百千燈,都讓它們光明。原來沒有光的,現在都有光明。而這個光明繼續地光明,繼續地去點其他的光明,這個明是愈來愈多。原來的明繼續地明,後來又有的明,一直、一直地增加,所以明終不盡。

丑二、合
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evam eva bhaginyaḥ eko bodhisatvo bahūni satvaśatasahasrāṇi bodhau pratiṣṭhāpayati |  na ca tasya bodhisatvasya cittasmṛtir hīyate, na parihīyate, uta ca vardhate |  evaṃ sarvān kuśalān dharmān yathā yathā pareṣām ārocayati deśayati, tathā tathā vivardhate sarvaiḥ kuśalair dharmaiḥ |  
這個譬喻是這樣子,諸姊!這一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薩,能夠弘揚佛法,開導百千那麼多的眾生,勸他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們若能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點燈,燈就光明。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冥者皆明;於其道意亦不滅盡,就是明終不盡。
於其道意亦不滅盡:發無上菩提心的人,繼續地學習佛法,增長智慧,栽培善根,一直地進步。
道意:就是菩提心,無上菩提叫做道,心就是意,意就是願;願求無上菩提,有這樣的願叫發菩提心。
亦不滅盡:發無上菩提心的人,繼續學習佛法,繼續修學聖道,功德智慧繼續增長,所以不會向後退。
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他自己不斷地努力修學聖道,隨他種種因緣,為眾生說法的時候,同時他自己的善根也就增長廣大。

丑三、結
是名無盡燈也。idaṃ tad akṣayapradīpaṃ nāma dharmamukham |  
這就叫做無盡燈。

子三、勸彼修
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tatra yuṣmābhir mārabhavane sthitābhir aparimāṇānāṃ devaputrāṇām apsarasāṃ ca bodhicittaṃ rocayitavyam |  evaṃ yūyaṃ tathāgatasya kṛtajñā bhaviṣyatha |  sarvasatvānāṃ copajīvyā bhaviṣyatha |
你們雖然是住在魔王的天宮裡面,用這無盡燈的法門,令天宮無數的天子、無數的天女發無上菩提心,就是這樣傳這個燈,弘揚佛法來報佛恩;也能廣大地利益一切眾生,使令他們解脫生死苦海、得無上菩提。

癸四、天女受教致敬還宮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atha tā apsaraso vimalakīrter licchaveḥ pādau śirasā vanditvā sārdhaṃ māreṇa prakrāntāḥ |  
這個時候,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著魔王就回到天宮去,忽然間就不看見,就是神通的力量很快,忽然間就不現。

辛四、結成不堪
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ime bhagavan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vikurvaṇaviśeṣāḥ, yān ahaṃ nājñāsiṣam | 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持世菩薩就招呼世尊說:維摩詰居士有這樣的自在神力,能夠調伏魔王,使令魔王不得自在。
智慧辯才:能為諸天女說無盡燈法門,能勸她發無上菩提心、得法樂。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所以這個境界太高深,我不能夠到他那兒問病。

己四、命善德(分二科)庚一、命問疾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tatra bhagavān sudattaṃ śreṣṭh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kulaputr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告長者子善德:你到維摩居士那兒問病。

庚二、辭不堪(分四科)辛一、奉辭不堪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sudatto ’py āha: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能去問病。

辛二、述不堪之由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tat kasmād dhetoḥ |  abhijānāmy ahaṃ bhagavan: svake paitṛke niveśane mahāyajñaṃ yajāmi |  sarvadaridraduḥkhitebhyaḥ sarvaśramaṇabrāhmaṇakṛpaṇavanīyakayācanakebhyo dānaṃ dadāmi |  saptadivasān mahāyajñaṃ yajāmi |  
因為什麼我不能去問病呢?回想以前,我在我父親的房舍裡邊,舉辦一個大布施的集會。預備很多的飯食,供養一切的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特別貧窮下賤,平等地供養。或者孤獨的乞人都是供養。舉辦法會,以七天為限,已經滿七天,到最後這一天。

辛三、正述被彈之事(分六科)壬一、正彈呵
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tatra saptame divase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āṃ mahāyajñaśālāṃ praviśya mām etad avocat:  na śreṣṭhiputra evaṃ yajño yaṣṭavyo yathā tvaṃ yajase |  dharmayajñas te yaṣṭavyaḥ |  kiṃ ta āmiṣayajñena |
這時候維摩詰來入這個法會裡面來,對善德長者子說:大布施的集會,肯發心做這個功德很難得,但是你做的我不同意、我不滿意,不應該像你這樣舉辦的。應該怎麼做呢?當為法的布施的集會,何必做財施會這種事情呢?

壬二、善德請說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tam aham etad avocam: kathaṃ punar dharmayajño yaṣṭavyaḥ |  
這時候善德長者子就請問他:怎麼叫做法施的集會呢?

壬三、淨名略答
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sa mām evam āha:  yena dharmayajñenāpūrvācaramaṃ sarvasatvāḥ paripācyante, ayaṃ dharmayajñaḥ |  
維摩居士簡略地回答法施會的要義。不是安排一定誰在前面、誰在後面,就是平等地、一時地供養一切眾生,不分別階級,就叫做法施的集會。
無前無後:表示內心平等。另一個解釋,在六道裡面流轉生死的人叫做前;得聲聞、緣覺、菩薩、佛,得聖道的人叫做後。無前無後:有諸法實相的智慧,觀察一切的凡、聖都是諸法如。

壬四、善德重請
曰:何謂也?sa punaḥ katamaḥ |
你說: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不懂,請你再為我講一講。

壬五、淨名重答(分五科)癸一、約四等
1)謂以菩提,起於慈心;yad idaṃ bodhyākārābhinirhṛtā mahāmaitrī,    
慈能與樂,就是與眾生樂,有這樣的心就叫做慈心。與眾生什麼樂呢?以佛所成就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布施給一切眾生。
2)以救眾生,起大悲心;saddharmasaṃgrahābhinirhṛtā mahākaruṇā,    
悲能拔苦,救護眾生解脫生老病死,解脫三界界內、界外的一切生死的苦惱,就是得涅槃。教化眾生解脫一切生死苦惱、得大涅槃,用這樣的悲心救護眾生。
3)以持正法,起於喜心;sarvasatvaprāmodyārambanābhinirhṛtā mahāmuditā,
用歡喜的心情,教導一切眾生學習佛法,叫做以持正法。
持:攝持,不要失掉,法能在心上起作用。
正法:語言文字的佛法,學習以後,用來軌持你的思想,不要越軌,就叫持。以語言文字的佛法為基礎,從這裡建立聞思修的智慧。眾生肯這樣學習佛法,菩薩心情生大歡喜。
4)以攝智慧,行於捨心; jñānasaṃgrahābhinirhṛtā mahopekṣā,  
教化眾生,從聞思修這樣學習,然後得無生法忍,得般若的智慧,能棄捨貪瞋癡的煩惱。在菩薩這方面說,你接受菩薩的教化、不接受的話,菩薩心無分別,叫做捨心。

癸二、約六度
5)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śāntadāntābhinirhṛtā dānapāramitā,  
為了教化慳貪的眾生,菩薩要發起檀波羅蜜。菩薩修檀波羅蜜的時候,他的目的是要教化慳貪的眾生。
6)以化犯戒,起尸羅波羅蜜;duḥśīlasatvaparipācanābhinirhṛtā śīlapāramitā,  
為了化導犯戒的眾生,使令他們不要犯戒。菩薩自己發起安住淨戒,不違犯戒法。
7)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nairātmyadharmābhinirhṛtā kṣāntipāramitā,    
人家來毀辱你的時候,心裡很苦。怎麼樣才能夠忍受而不動瞋心呢?要修無我觀;如果觀察自己是沒有我、觀察對方也沒有我的時候,忍波羅蜜容易成就。為了成就無我的智慧,自己要修忍波羅蜜。修忍波羅蜜就要修無我觀,用無我觀成就忍波羅蜜。
8)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bodhyaṅgābhinirhṛtā vīryapāramitā,
不斷地做功德、不斷地教化眾生是很辛苦的事情。怎麼辦法能夠精進而不辛苦呢?能夠觀身心都不可得,這個時候,做什麼功德的時候,就不會疲倦,能成就計劃。
9)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kāyacittavivekābhinirhṛtā dhyānapāramitā,
菩提:初得無生法忍的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是清淨的智慧。怎麼樣才能夠生起呢?就是要禪波羅蜜。
禪:就是止和觀。未到地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前三空定,在這個止裡面修毘缽舍那觀,或者我空觀、法空觀。為了得聖道,要努力地發起修止觀。
10)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sarvajñajñānābhinirhṛtā prajñāpāramitā,  
一切智就是無上菩提,佛的根本智就是一切智,一切種智就是後得智。為了得無上菩提,要繼續地學習般若波羅蜜,使令菩提繼續增長廣大,到最後圓滿就是無上菩提。六波羅蜜是約自行說,可是裡邊也有慈悲心化導眾生的意思。

癸三、約三脫門
11)教化眾生,而起於空;sarvasatvaparipācanābhinirhṛtā śūnyatābhāvanā,  
為了教化眾生,我要修空三昧。
修空三昧:就是無眾生可度,你才能度化眾生;用有所得心度化眾生,你不能度眾生。修空是我空,觀察我不可得。
12)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saṃskṛtaparikarmābhinirhṛtānimittabhāvanā,  
修空是我空,觀察我不可得,但是還有色受想行識還在;修無相三昧,色受想行識不可得,這是法空。
修法空三昧:不可以離開有為法,另外去觀察空的道理。在有為法上觀察它是寂滅相。
不捨有為法:有一個意思,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不是離開眾生的世界,到第一義諦那裡。在有為的世界,觀有為即是寂滅相、即是無相。是故空中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在有為法上,有為法是不可得的,所以叫做起無相。
13)示現受生,而起無作;saṃcintyopapattyabhinirhṛtāpraṇihitabhāvanā,  
示現:就是出現。菩薩已經到第一義諦,但是他有慈悲心,還在欲界、色界這裡出現。出現,就是有一個色受想行識。若在欲界,還是要有一個父母的;若在色界,就是化生。
受生:在三界裡邊,在欲界、色界裡邊受生,接受色受想行識的出現,不滅掉色受想行識,在這裡才能度化眾生。
而起無作:但是菩薩的心裡面,示現受生,生不可得,所以是無作。作就是起,不起作,就是生即無生。度化眾生,眾生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現在菩薩自己本身出現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不可得。
無願:願就是希望,不高興到三界裡面受生死,叫無願。有大悲心度化眾生,但是又無願。因為色受想行識即非色受想行識,他與第一義相應的時候,還是無分別。

癸四、約眾行
14)護持正法,起方便力;saddharmaparigrahābhinirhṛto balaparākramaḥ,   
保謢佛法在世間上無障礙地流行,來饒益一切眾生。這是願望,有什麼辦法能滿足願望呢?發動自己不斷地學習,成就善巧方便的智慧,能護持正法。
15)以度眾生,起四攝法;saṃgrahavastvabhinirhṛtaṃ jīvitendriyam,
為了要度化一切眾生遠離邪知邪見、成就聖道,發起四攝的法門,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樣的方法來饒益眾生。
16)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sarvasatvānāṃ dāsatvaśiṣyatvābhinirhṛtā nirmānatā,
菩薩在世間度化眾生的時候,對任何的眾生都有恭敬心,為眾生服務,給你做什麼、什麼。發動自己我要滅除高慢心,對任何人都要有恭敬心。
17)於身命財,起三堅法; asārāt sārādānābhinirhṛtaḥ kāyajīvitabhogapratilambhaḥ,  
假藉身、命、財,發起成就三種堅固的身命財,就是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18)於六念中,起思念法;ṣaḍanusmṛtyabhinirhṛtā smṛtiḥ,
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念佛:佛的功德,依據現成的文句思惟佛的功德。
念法:苦集滅道、十二緣起、六波羅蜜、第一義諦。
念僧:已得聖道的四眾弟子。念僧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念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一切得無生法忍的大菩薩。
念戒:念所受持的戒法。
念施:慈悲心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
念天:天上的人為什麼能生到天上呢?有施、戒、定。
起思念法:常常要思惟。
19)於六和敬,起質直心;saṃrañjaniyadharmābhinirhṛto ’dhyāśayaḥ,  
六和:身、口、意、戒、見、利。戒、見、利,是大家和合無諍的基本。
戒:大家共同地遵守同樣的戒律。
見:大家同學習佛法,達到第一義諦。
利:財利,就是衣、食、住,要能夠公平地處理。
身:這三樣能夠沒有問題,容易同住。
口:大家說話的時候,也不會有衝突。
意:內心裡面也都是喜悅。
起質直心:對於這方面,要有真誠的意念,彼此間有誠實的恭敬心,不是虛偽的。
20)正行善法,起於淨命;samyakpratipattyabhinirhṛtājīvapariśuddhiḥ,  
正行善法:修學戒定慧,就是善法。
起於淨命:為修學聖道,受用衣食住,這樣生命就是清淨。
21)心淨歡喜,起近賢聖;prasādaprāmodyasevanābhinirhṛtāryaparyupāsanā,  
心淨:對於佛法僧有清淨的信心,心就會清淨。淨就是沒有疑惑心。其次,經過六念、六和敬、正行善法,這時候心應該是達到證悟到第一義諦的境界,與第一義相應,心是清淨,沒有汙染。
歡喜:若是證悟第一義諦,心裡是歡喜。
起近賢聖:和這些聖人在一起,叫做近。就是要證悟聖道,才能和聖人在一起。
22)不憎惡人,起調伏心;anāryeṣv apratighātābhinirhṛtā cittanidhyaptiḥ,  
不要憎惡惡人,把自己不高興的心情調伏;用慈悲心來看那個惡人。
23)以出家法,起於深心;pravrajyābhinirhṛto ’dhyāśayaḥ,  
離開煩惱的家、來到佛法裡邊修學聖道的人,心裡面要深刻一點。就是超越虛妄分別。超越名言相,在名言虛妄分別。
24)以如說行,起於多聞;pratipattyabhinirhṛtaṃ śrutakauśalam,  
如我所解說、所通達的佛法、所言說的佛法去修行,因此我去多聞、去廣博多聞、去學習佛法。
25)以無諍法,起空閑處;araṇādharmaprativedhābhinirhṛto ’raṇyavāsaḥ,  
起空閑處:空閑處就是不是喧鬧的地方,就是寂靜處。我到寂靜處幹什麼呢?不和任何人起爭論,能專精思惟。
26)趣向佛慧,起於宴坐;buddhajñānasaṃprāpaṇābhinirhṛtaṃ saṃlayanam,  
趣向佛慧:趣向,就是你有所希求,我希望成就佛的智慧。怎麼樣才能得到佛的智慧呢?要到寂靜處坐禪、修禪、修止觀。
27)解眾生縛,起修行地;sarvasatvakleśamocanayogābhinirhṛtā yogācārabhūmiḥ,
起修行地:坐禪成功,得到菩提的智慧;這個時候功德沒有圓滿,要繼續地用功修行,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前面是由外凡到內凡:由外凡,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這是外凡;趣向佛慧,起於宴坐,修止觀的時候,這時候是內凡;內凡,一下就是見道。這個時候,解眾生縛,起修行地,這個時候得無生法忍以後,可以發大悲心廣度眾生,解脫一切眾生的繫縛,就是煩惱。
28)以具相好,及淨佛土,起福德業;lakṣaṇānuvyañjanasaṃbhārābhinirhṛtaḥ satvaparipākaḥ, buddhakṣetrālaṃkārābhinirhṛtaḥ puṇyasaṃbhāraḥ,  
度化眾生的時候,要做種種的福德,使令你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起種種的福德業來清淨佛土。
29)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sarvasatvacittacaritayathāśayadharmadeśanābhinirhṛto jñānasaṃbhāraḥ,  
度化眾生,還要進一步具足大智慧,知道一切眾生的心念,要知道;他過去栽培什麼善根、有什麼業障。如其根性相應的法門,為他宣說。要有這樣的智慧。是後得智。
30)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門,起於慧業;sarvadharmānāyūhāniryūhaikanayajñanābhinirhṛtaḥ prajñāsaṃbhāraḥ,
知道一切法,這是諸法皆空的智慧。知道一切因緣生法,也不取著它、也不棄捨。不取著是般若波羅蜜;但是還有大悲心,也不棄捨一切法,所以能廣度眾生。在般若的智慧來說,觀一切法空,沒有法可取,也就沒有法可捨,就是入一相門,就是入於第一義相、入於第一義諦。門就是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由這三解脫為門,才能入於第一義諦。建立這樣的大智慧境界。這個就是根本智。
31)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sarvakleśasarvāvaraṇa-sarvākuśala-dharma-prahāṇābhinirhṛtaḥ sarvakuśalamūlasaṃbhāraḥ,
為了成就般若的功德,斷一切煩惱;成就法身,斷一切障礙;成就無量功德,斷一切不善法。要怎麼辦呢?要發動、建立無量無邊的波羅蜜多這一切善法。
32)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sarvajñajñānānubodhana-sarvakuśala-dharmābhinirhṛtaḥ sarvabodhipakṣyadharmasamudgamaḥ   
以得一切智慧:智慧莊嚴;一切善法:就是福德莊嚴。智慧莊嚴、福德莊嚴圓滿,建立一切成佛之道。助者成也。一切成佛的法門、一切成佛的功德都圓滿。

癸五、結成法施之會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ayaṃ sa kulaputra dharmayajñaḥ,  yatra dharmayajñe pratiṣṭhitā bodhisatvā iṣṭayajñayājūkā dakṣiṇīyā bhavanti sadevakasya lokasya |
前面這一大段的法語,維摩居士對善德長者子說:善男子!這個法施的集會就是這樣。若菩薩能夠發無上菩提心,安住在前面這一段的法語、這樣的法施的集會,這是最偉大的一個施主。你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能成辦法施之會,一切世間的眾生都應該來供養你,從你這裡求福。

壬六、時眾得益(分二科)癸一、婆羅門發心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evaṃ hi bhagavan tasya gṛhapater nirdiśatas tasyā brāhmaṇaparṣado dvayor brāhmaṇaśatayor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維摩詰說是法的時候,婆羅門的大眾之中,有兩百個婆羅門皆發無上菩提心。

癸二、善德心得清淨(分四科)子一、善德心得清淨致敬供養(分三科)丑一、心得清淨
我時心得清淨,歎未曾有!ahaṃ cāścaryaprasāda-pratilabdhas
我當時聽他的法語,心裡面沒有一切的汙染,得到清淨的智慧,也可能是他見到第一義諦,心得清淨。讚歎維摩居士的法語,從來沒有聽見過,非常殊勝。

丑二、致敬
稽首禮維摩詰足,tasya satpuruṣasya caraṇau praṇamya
善德長者子為維摩居士頂禮。

丑三、供養
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 śatasahasramūlyaṃ muktāhāraṃ kaṇṭhād avatārya dadāmi |
然後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來供養維摩居士。

子二、淨名謙讓
不肯取。 sa taiḥ muktāhāraṃ na pratigṛhṇāti sma |
維摩居士他不肯接受。表示維摩居士的心不受一切法,這是第一義諦的境界。

子三、善德重請令受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tam aham etad avocam:  pratigṛhyemam, yatra te prasādo bhavati tasmai prayaccheti |  
善德長者子又說:居士!希望你決定接受我的供養;如果你自己不保留,可以隨意地布施給他人。

子四、淨名受已迴施(分四科)丑一、迴施悲敬兩田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tena sa muktāhāro gṛhītvā dvidhākṛtaḥ |  eko bhāgo yas tatra yajñaśālāyāṃ sarvalokajugupsito nagaradaridras tasmai dattaḥ |  dvitīyaś ca bhāgo duṣprasahāya tathāgatāya dattaḥ |  
維摩詰乃接受這個價直百千的瓔珞,分作兩部分。拿這一部分布施給這個財施會裡邊的一個最下的、最苦惱的貧窮人,送給他。又拿出另一部分供養難勝如來。他所接受的瓔珞分成兩部分,供養這兩位,表示高與下是平等的境界。

丑二、眾見瓔珞在彼佛上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臺,四面嚴飾,不相障蔽。yathā ca sarvā parṣat paśyati taṃ ca marīciṃ lokadhātuṃ taṃ ca duṣprasahaṃ tathāgataṃ taṃ ca muktāhāraṃ  duṣprasahasya mūrdhasaṃdhau muktāhārakūṭāgāraṃ prādurbhūtaṃ citraṃ darśanīyaṃ caturasraṃ catuḥsthūṇaṃ samaṃbhāgaśaḥ suvibhaktam |  
當時集會中的大眾裡邊,都看見光明世界難勝如來。又看見這個珠瓔、這個瓔珞,在彼光明國土難勝如來的頭上、在虛空之中,變成有四個柱的寶臺。四面都有莊嚴,但是還不相障蔽,還都能看得見。

丑三、淨名略說法施之會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于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sa idaṃ prātihāryaṃ saṃdarśyemāṃ vācam abhāṣata:  yasya dāyakasya dānapater yādṛśī tathāgate dakṣiṇīyasaṃjñā tādṛśī nagaradaridre nirnānātvena samā,  mahākaruṇācittena vipākāpratikāṅkṣaṇatayā parityāgaḥ |  iyaṃ dharmayajñasya paripūriḥ |
時維摩詰現這個神通變化以後,同時這樣說:若施主平等無差別的心,就是平等的智慧。用這個瓔珞施給最下的乞人,看他猶如如來福田之相,和佛是平等。心裡面沒有高下的分別,就是心裡面不取一切法相。平等的大悲心、普遍地饒益一切眾生。供養一最下乞人、乃至供養佛,心裡面不求果報。如果能夠達到平等無差別的、平等無所分別的、不求果報的這個大智慧境界,就成就法施之會。

丑四、城中乞人發菩提心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tatrāsau nagaradaridra idaṃ prātihāryaṃ dṛṣṭvā,  imaṃ ca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am utpādayati sma |
毘耶離城裡邊的一個最下的乞人、最苦惱的一個乞人,看見這個神通變化的這種境界,同時也聽聞維摩居士這個法語。發無上菩提心。

辛四、結成不堪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tan nāhaṃ bhagavan utsahe tasya satpuruṣasya glānaparipṛcchako gantum |
所以,善德長者子說到這裡,向釋迦佛說:我不能到維摩居士那裡問病。他的神通廣大,智慧辯才無礙,我不能去。

戊二、命諸菩薩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iti hi sarve te bodhisatvā mahāsatvāḥ svakasvakān nirdeśān nirdiśanti sma, ye caiṣāṃ tena satpuruṣeṇa sārdham antarākathāsamudāhārā abhūvan, na cotsahante gantum  śrāvakabodhisatvavisarjanapraśno nāma tṛtīyaḥ parivartaḥ ||
這個時候,佛命令四位菩薩問疾,都不去;佛又去命令很多的菩薩。說他原來都是被維摩居士訶斥過,那個因緣都向佛說。稱揚讚歎維摩居士的法語。這麼多的菩薩都說:我不能去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