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明此品來意】
佛命令文殊菩薩去。文殊菩薩就是奉佛的命令,答應這件事去問病。維摩居士說入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入文解釋】
丙二、室內說法明引接攝受(分三科)丁一、略明權實二疾(分二科)(〈問疾品〉)戊一、佛命文殊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tatra bhagavān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āmantrayate sma: gaccha tvaṃ mañjuśrīḥ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glānaparipṛcchakaḥ |
佛陀命令文殊菩薩去問病。那麼多的阿羅漢也不去、那麼多的菩薩也都不去,現在這件事,到維摩居士的家裡面去問病,這裡邊有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件事非常重要;文殊菩薩是能夠勝任這件事的,所以佛就是命令他去問病了。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戊二、文殊恭命(分五科)庚一、先自謙(分二科)己一、恭命問疾(分二科)辛一、自謙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mañjuśrīr apy āha: kiṃ cāpi durāsado ’sau bhagavan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維摩居士的智慧很深、道德很尊重,很難來對答他的話。
辛二、出謙難之事(分四科)壬一、二智深廣
深達實相,善說法要,gambhīranayapratibhānapraviṣṭaḥ, vyastasamastavacananirhārakuśalaḥ,
深達:超越語言文字,超越一切的虛妄分別思惟,而能夠悟入第一義諦,叫做深達。
實相:真實的體相,就是第一義諦。
善說:這是後得智。維摩居士自己的自受用境界是深達實相;但是他有大悲心,善於宣揚佛法。
法要:說法,就是說世俗諦;說法要,是說第一義諦。善於為眾生宣說二諦的佛法。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aviṣṭhitapratibhānaḥ, apratimabuddhiḥ sarvasatveṣu,
辯才無滯:不容易明白的佛法,他能夠說得令你很容易明白,叫做辯才。這樣的辯才沒有滯礙,就是非常地流利、非常地流暢。
智慧無礙:無分別的、證悟諸法實相的智慧沒有障礙,是清淨不二相的大智慧境界。這是權、實兩種智慧都圓滿。深達實相是表示智慧深,善說法要是表示權智是廣大、廣博的;二智深廣。
壬二、因果德滿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祕藏無不得入;sarvabodhisatvakriyāsu niryātaḥ, sarvabodhisatvasarva-buddha-guhyasthāneṣu supraviṣṭaḥ,
一切菩薩法式:一切菩薩,凡夫的菩薩、已入聖道的大菩薩,他們修行的儀軌叫法式。
悉知:維摩詰居士都通達。這是因中的功德圓滿。
諸佛祕藏:這是果上的功德。十方諸佛所成就的祕藏,祕是不可思議,藏是含藏,就是佛的無量無邊的陀羅尼,就是佛的清淨真心含藏無量無邊的法門,是不可思議的境界。
無不得入:維摩居士也都能契入、證入,就是佛的功德他都是圓滿。
壬三、化他功大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 sarvamārasthāna-vivartana-kuśala-mahābhijñāvikrīḍitaḥ, advayāsaṃbheda-dharma-dhātu-gocaraparamapāramiprāptaḥ, ekavyūhadharmadhātvanantākāravyūha-dharma-nirdeśakaḥ, sarvasatvendriyavyūhasaṃprāpaṇajñānakuśalaḥ,
降伏眾魔:維摩居士能降伏一切的魔王,有廣大的神通能調伏他。
遊戲神通:弘揚佛法、教化眾生、淨佛國土,維摩居士有大神通、有大自在,能夠成就這無量無邊的功德。遊戲是自在,不是困難的事情。
壬四、結二智究竟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upāyakauśalyagatiṃgataḥ, prāptapraśnaviniścayaḥ | sa na śakyo ’lpakena saṃnāhenābhirādhayitum |
慧就是真實的智慧,方便就是權智。這兩種智慧都已經圓滿地成就。
庚二、正恭命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atha ca punar gamiṣyāmi buddhādhiṣṭhānena, tatra yathāśakti yathābalaṃ nirdekṣyāmi |
雖然維摩居士功德廣大、智慧殊勝;我還要秉承佛的加持,我到那兒問他的病。
己二、大眾俱往(分二科)庚一、眾欲隨往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atha tataḥ parṣadas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teṣāṃ ca śrāvakāṇāṃ teṣāṃ ca śakrabrahmalokapālānāṃ teṣāṃ ca devaputrāṇām etad abhavat: niścayena tatra mahādharmaśravaṇasāṃkathyaṃ bhaviṣyati, yatra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aḥ sa ca satpuruṣa ubhau saṃlapiṣyataḥ | tatrāṣṭau ca bodhisatvasahasrāṇi pañcamātrāṇi ca śrāvakaśatāni saṃbahulāś ca śakrabrahmalokapālāḥ saṃbahulāni ca devaputraśatasahasrāṇi mañjuśriyam anubaddhāni dharmaśravaṇāya |
於是,在大會之中,大眾皆大歡喜!眾中諸菩薩和大弟子、釋提桓因、梵天王、四天王等。這兩位大士,共同地談話,一定是宣揚微妙的佛法。即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都願意隨著文殊菩薩到維摩詰居士家去問病。
庚二、文殊與眾俱往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入毘耶離大城。atha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as tair bodhisatvair mahāsatvais taiś ca śrāvakais taiś ca śakrabrahmalokapālair devaputraiś ca parivṛto vaiśālīṃ mahānagarīṃ praviśati sma |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繞,到毘耶離城去。
己三、賓主往復(分四科)庚一、淨名空室現相(分二科)辛一、神力空室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atha vimalakīrter etad abhavat: ayaṃ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a āgacchati mahatā parivāreṇa | yan nv ahaṃ śūnyaṃ gṛham adhitiṣṭheyam | tena taṃ gṛhaṃ śūnyam adhiṣṭhitam apagatadvārapālam | na tatra mañcā vā pīṭhā vāsanāni vā saṃdṛśyante
爾時,長者維摩詰這樣憶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一同來。怎麼樣來招呼這些人呢?用他的神通力,把室內裡邊,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完全都不顯現,變成一個空室,也沒有預備座位。除去所有的雜物,還有這些侍者也都除去,表示是畢竟空。除去所有是法空,及諸侍者是眾生空──人法二空。
辛二、以疾而臥
唯置一床,以疾而臥。anyatraikasmān mañcāt, yatrātmanā glānaḥ samārūḍhaḥ śayitaḥ |
唯獨保留一個床,維摩居士自己臥在那個床上,也還是有病。
庚二、文殊入室見相知表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atha mañjuśrīḥ saparivāro yena vimalakīrter niveśanaṃ tenopasaṃkrāmat | upasaṃkramya praviśati sma | sa taṃ gṛhaṃ śūnyam apaśyad vigata-dvārapālam | na cātra mañcān vā pīṭhān vāpaśyad anyatraikamañcāt, yatra vimalakīrtiḥ śayitaḥ |
見其室空:這就是第一義諦的境界,所住的房舍是畢竟空的。表示一切的聖人、佛菩薩都在第一義諦在這裡住;度化眾生的時候,到世俗諦裡面去,但是也還隨時入於第一義諦。
無諸所有:在佛菩薩的心裡面,無有少法可得。
獨寢一床:一床也就是第一義諦;獨寢,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第一義相應,一切一切的事情都寂靜住,所以叫做寢,就是休息。
*前邊說以疾而臥:床是第一義空;而臥就是無分別的智慧;疾是大慈悲心,為了度化眾生,現出來種種的方便境界。再按天台宗的話來說,就是三德:床是法身德,臥是般若德,疾就是解脫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這是佛菩薩的究竟圓滿的境界。
庚三、淨名稱歎(分二科)辛一、正稱歎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mañjuśriyaṃ kumārabhūtam adrākṣīt | dṛṣṭvā ca punar evam āha: svāgataṃ mañjuśriyo ’svāgataṃ mañjuśriyo
時維摩詰言:主人先說話,表示歡迎的意思。
善來文殊師利:你來得非常好,就是歡喜你來。
辛二、釋歎
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anāgatasyādṛṣṭaśrutapūrvasya darśanam |
不來相而來:維摩居士讚歎文殊師利菩薩,諸法寂滅相裡面哪有來呢?但是大慈悲心,所以率領大眾,還是有來。
不見相而見:在第一義諦這裡面無相可見,諸法寂滅相,沒有維摩居士可見,也沒有文殊師利菩薩、一切大眾可見,所以不見相。但是為度眾生,所以還是要現出相來,可見的。在表面上有來、有見,但是在文殊菩薩、維摩詰居士這些聖人的心裡面,是沒有來、也沒有見可得。雖然在世俗諦上來度眾生,但是在這些聖人的內心裡面還是第一義諦。
庚四、文殊印可述成(分二科)辛一、文殊領解印可述成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mañjuśrir āha: evam etad gṛhapate yathā vadasi | ya āgato na sa bhūya āgamiṣyati | yaś ca gato na sa bhūyo gamiṣyati |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你說得對,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若來已更不來:在世俗諦上,一切有為法都是念念生滅,剎那間來就過去、就沒有,來相就不見。
若去已更不去:同一個動作,在不同的地點,就有來、有的這樣的名言的安立。去是一剎那間滅,它就不能去;沒有了,就不能去。在世俗諦上說,是有來、有去;在勝義諦上是無來無去的。
辛二、釋述成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tat kasmād dhetoḥ | na cāgatasyāgamanaṃ prajñāyate, na ca gatasya gamanam, yaś ca dṛṣṭo na bhūyo draṣṭavyaḥ |
來者無所從來:從菴羅樹園來,菴羅樹園是畢竟空,不是從那邊來,沒有地方可來。
去者無所至:來到維摩居士家,這地方也是畢竟空寂,也沒有個處可至。
所可見者,更不可見:我們見面,一剎那間就滅;滅了,就不能再見。
*用無常觀來解釋,從西邊來的那個人並沒有到東邊來;到東邊來的那個,不是從西邊來的那個,因為剎那剎那滅的關係。就是沒有來、也沒有去;也不可見,見者更不可見。
*從畢竟空觀,表現於外的相貌上,取著這是真實。現在這一段話,排遣取相的執著。
己四、正明問疾(分二科)庚一、前宣佛旨(分二科)辛一、正宣旨
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api tu kaccit te satpuruṣa kṣapaṇīyam, kaccid yāpanīyam, kaccid vātena pratikupyanti dhātavaḥ, kaccid apagacchati vyādhir na vivardhate |
且置是事:姑且把這些話停下來,有重要的事情要辦。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居士!是你得的這個病一定是很苦,你能忍得住嗎?
療治有損,不至增乎:請醫生看過病、吃了藥了吧?有見好吧?不至於沒有好,反倒是加重,不至於吧?
辛二、總述佛意
世尊慇懃致問無量!bhagavāṃs te ’lpābādhatāṃ paripṛcchati, alpātaṅkatāṃ cālpaglānyatāṃ ca laghūtthānatāṃ ca yatrāṃ ca balaṃ ca sukhaṃ cānavadyatāṃ ca sparśavihāratāṃ ca |
世尊慇懃:本師釋迦牟尼佛很慇懃,佛的慈悲心對你的關照特別地慇重!
致問無量:致是通達,就是表達。他表示出來問候你的意思,是不可量、不可限量的,不是語言能完全表達出來的。
庚二、文殊自述己情(分二科)辛一、問果中權疾(分三科)壬一、問果疾因起(大士果地法身清淨永無患累而今現疾何所因起)(分二科)癸一、文殊問(分三科)子一、問疾生因起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kutra te gṛhapate idaṃ vyādhisamutthānam |
居士!你的病,什麼因緣現起的?為什麼有病呢?是怎麼回事兒?這是第一問。
子二、問疾生久近
其生久如?kiyacciram upādāya te vyādhiḥ |
你這個病,有病有多久了?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病啊?
子三、問滅疾之法5
當云何滅?kadā copaśamiṣyati |
你的病應該怎麼樣才能夠治好呢?才能滅除這個病?
癸二、淨名答(分二科)子一、先答第二第三問(分三科)丑一、正疊答兩問(分二科)寅一、答第二問疾生久近
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vimalakīrtir āha: yāvacciram upādāya mañjuśrīḥ avidyā bhavatṛṣṇā ca tāvacciram upādāya mamaiṣa vyādhiḥ |
從癡、有愛:愚癡,就是無明,不明白道理,分兩種來說。一是不相信善惡果報。第二,相信善惡果報,但是我還是不知道一切法都是空、如幻如化,我還執著這都是真。因為有這樣的愚癡,他的心不能安住不動,或者是做善事、或者是做惡事。善惡業要得果報的時候,需要有愛煩惱來滋潤,他的業力才能得果報。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有無明的煩惱、也有愛煩惱,所以就得果報。得果報就是病、就是苦惱境界。
則我病生:一切眾生這樣子,我同情眾生,我也就有病。這個病,眾生從癡有愛,無始劫來就是這樣子,我也無始劫來就有病。所以,你問我這個病多久?很久很久,不可以時間來計算的。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因為一切眾生從癡有愛就有病,我是慈悲一切眾生,到眾生的世界來;也就是現出和眾生一樣,都有老病死。
寅二、答第三問疾滅
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yadā ca sarvasatvā vigatavyādhayo bhaviṣyanti tadā mama vyādhiḥ praśrabdho bhaviṣyati |
你問說我這個病怎麼樣才能好?就是一切眾生的病若治好,我的病也就好了。所以,我這個病要好,就是要努力地教化眾生,眾生能得聖道、病好,我的病就好了。這是菩薩的這種慈悲的境界是這樣子。
丑二、釋前兩答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tat kasmād dhetoḥ | satvādhiṣṭhāno hi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sya saṃsāraḥ | saṃsāraniśritaś ca vyādhiḥ | yadā sarvasatvā vigatavyādhayo bhaviṣyanti tadā bodhisatvo ’rogo bhaviṣyati |
因為什麼這樣子呢?菩薩本身滅除愛煩惱、見煩惱,菩薩本身不流轉生死,就是超越生死的境界,在佛的世界、在第一義諦那裡。現在怎麼有生死呢?為了度化眾生,就得要來到眾生的世界,所以也就有五蘊出現;到時候這五蘊就老病死,所以也有生死。
有生死則有病:有五蘊的現前、也有五蘊的結束,就有病,就是病。
若眾生得離病者:若是眾生相信佛法、歸依三寶、受持五戒,修學六波羅蜜、修學戒定慧,能夠滅除見煩惱、愛煩惱,他們的病就沒有。
則菩薩無復病:則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度化眾生的菩薩也就沒有病。
丑三、譬顯(分二科)寅一、開譬(分二科)卯一、開有病譬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śreṣṭhina ekaputrako glāno bhavet |tasya mātāpitarāv api glānau syātām |
譬如有一個大富長者,只有一個兒子,所以對兒子心極憐愛、見常歡喜。
其子得病,父母亦病:兒子一有病,父親、母親也就有病,心裡老是不自在。
卯二、開病愈譬
若子病愈,父母亦愈。tāvac ca duḥkhitau bhavetāṃ yāvan nāsāv ekaputrakas tayor vigatavyādhiḥ syāt |
若是他兒子病好,恢復健康,父母心情快樂,立刻沒有病。
寅二、合譬(分二科)卯一、合有權疾譬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evaṃ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sya sarvasatveṣv ekaputrakaprema | sa satvaglānyena glāno bhavati,
菩薩如是:發大悲心、成就般若波羅蜜、有大悲心的菩薩也是這樣子!
於諸眾生愛之若子:對於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就像愛兒子那樣。
眾生病,則菩薩病:表現出的行動,來到世間,也和你同樣的有色受想行識,眾生病則菩薩病。
卯二、合權疾愈譬
眾生病愈,菩薩亦愈。 satvārogyāt tv arogaḥ |
子二、卻答第一問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病者,以大悲起。yat punar mañjuśriḥ evaṃ vadasi kutaḥ samutthito vyādhir iti, mahākaruṇāsamutthito bodhisatvānāṃ vyādhiḥ |
維摩居士回答文殊菩薩:這個病是什麼因緣有的?
菩薩病者,以大悲起:菩薩來到人間,也有色受想行識、也有父母,他身體也有病;但是他不是有罪。這是大悲心現起的,不是真是有病,實在是方便示現的。
壬二、問室空無侍者(問大士法身依報眷屬今何所在)(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mañjuśrīr āha: śūnyaṃ te gṛhapate gṛham | na ca te kaścid upasthāyakaḥ |
文殊師利言:居士!我們到你這兒來問病,這屋子裡面空空的,什麼也沒有。你有病,應該有個照顧你的人、侍者都沒有,是怎麼回事兒?這是兩個問題:一個是空、一個無侍者。
癸二、淨名答(分二科)子一、前答室空(七番往復)(分七科)丑一、初答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āha: sarvabuddhakṣetrāṇy api mañjuśriḥ śūnyāni |
維摩居士說:我這屋子裡邊很空、什麼東西都沒有,諸佛國土也都是空;這個室空,這不是也很平常的事情嗎?
丑二、第二番問答
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āha: kena śūnyāni | āha: śūnyatayā śūnyāni |
文殊師利菩薩又問:這屋子裡邊什麼都沒有,除了你的床、除了你這位居士之外,什麼都沒有,這算是空。諸佛國土有無量功德莊嚴,有佛菩薩、有大阿羅漢、有種種事情,你說它是空,有什麼理由說諸佛的世界是空的?
維摩居士就回答:諸佛國土說它是空,在理性上說它是空,理性上是空的,就是本性是空的。
丑三、第三番問答
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āha: śūnyatāyāḥ kā śūnyatā | āha: aparikalpanāś ca śūnyatāyāḥ śūnyatāḥ |
又問:空何用空?諸佛的國土本性是畢竟空的,這樣叫做空;但是我看見還是有一個世界,有佛菩薩、大弟子、這些無量功德莊嚴,我沒看見是空!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見到本性空呢?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要用無分別空的方法,才能證悟那個本性空。
分別:就是果報的識,從前生的業力得來的識。識接觸一切法的時候,就有了別性,由微細的明了性逐漸地發展,就變成明顯,自己也知道自己有了別性。最微細的了別性,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們自己只是在粗顯的了別的時候,才知道。
*自己不知道,可以從兩件事可以知道。第一件事:睡著覺的時候,不是死人。為什麼不是死人?就是了別性還在。睡著覺的時候不做夢,了別性還在,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這個了別有非常微細的部分。第二個事情可以知道這個了別非常微細,什麼呢?譬如別人說這餃子非常好吃,你就流口水。但是,你並沒有明顯的想要吃餃子,但是為什麼生口水呢?就是有微細的愛著心。
*了別的時候,色、聲、香、味、觸、法都知道,所有了別的境界都認為是真實的。
無分別空故空:若是沒有這個執著的分別,一切法就是空。要沒有、要消滅這個有執著的分別心,就證悟一切法的本性空,佛國的一切法的本性空、眾生世界的本性空、乃至色受想行識的本性空都知道。無,就是消滅,消滅這個有執著的分別心。
丑四、第四番問答
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āha: śakyā punaḥ śūnyatā parikalpayitum | āha: yenāpi parikalpyeta tad api śūnyam | na ca śūnyatā śūnyatāṃ parikalpayati |
能觀一切法空的這個智慧,它是有體性的嗎?它和一切法本性空是有差別的嗎?答曰:能了知一切法是空的這個智慧,它也是自性空,它也是因緣有。
慧遠大師的解釋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諸佛國土也都是空的嘛,為什麼問我這一個室空呢?
又問:以何為空:諸佛國土是宛然而有,有佛、有菩薩、有阿羅漢,有正報、有依報,有很多的人民;這都是很明顯的是有,以什麼道理說它是空呢?
答曰:以空空:在理性上說,這一切都是不可得的。佛也是空的,菩薩、阿羅漢、人民、乃至山河大地都是畢竟空寂的。
*理性上說空:因緣所生法它的自性是空的。《中觀論》上這麼解釋。
*若是在唯識的道理來講,就是: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這兩個空:一個是言說空、一個自性空。
*諸法所生,唯心所現,唯心所現這句話,和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名言安立:名,就是每一件事、或者說每一法,它都是有名句的、有名字的,很多很多的名來詮顯每一件事,這都是名。言就是說話。有了名,然後才能說話的,沒有名、沒有名句的時候是不會說話的。心裡面能念一切的名句的時候,思想、思惟:我現在說這句話、我不說那句話。先有了名句,然後你心裡面還會思想,然後才能說話的。
*用名言表達的這一切事情。我們這個明了性的心學習很多的名言,心裡面就會思惟,思惟的時候就有事情。思惟的時候有什麼事情呢?就是:它就積聚、造成一個力量。不管思惟什麼,你一思惟的時候,內心裡面就積聚一個力量在那裡。就是我們或者說叫做種子。積聚力量的時候,這力量非常地多。當時思惟,或者是發為語言、或者表現出來行動。總而言之,發為語言的時候也是要內心思惟,採取行動的時候也是內心要思惟;不思惟的時候,也不會說話、你也不能採取行動。所以我們的這個生命體和山河大地從哪兒來的呢?就是內心裡面那個力量。那個力量是什麼?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就是各式各樣的分別。由這個分別造成的力量,這是唯心所造,離開心的力量,沒有它自己的體性,所以它也是空的。在唯識上是依他起,依他起法就是因緣所生法,也就是唯心所造。知道世間上的一切事情,離開內心的分別,它們都是空無所有的。
第二個解釋,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靜坐的時候出蓮花,就是你心的妄想;心裡若不想,根本沒有蓮花,什麼都沒有的。這也叫做名言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
*按前五識來說,眼所見的、耳所聞的、乃至身所覺觸,也都是你唯心所變,都是有而不實、都是畢竟空。
*第六意識,前五識不動。第六識種種的分別完全都是沒有自性、都是畢竟空的。因為第六識的分別,一定要有名言;名就是言,因為沒有名句你不會說話。名言所表達的一切事情,只是你內心的分別,內心不分別就沒有這件事。所以那件事本身,離開你內心的分別,它沒有自體性,是空無所有的。
*分兩方面說:一個是山河大地和你的果報,這是你的業力所變;第二個,內心的一切的世界也是你心的分別,也都是畢竟空的。
*再兩個說法:就是前五識和第六意識對立,也都是畢竟空寂。若是沒有所緣境,能緣的分別心也不見。所緣也是空的、能緣也是空的,平等平等。
*諸佛國土的空:就是以理性的空為空。這房子裡邊沒有東西叫做空;諸佛國土怎麼是空的呢?在理性上是空的。
又問:空何用空:若是理性上是空的,你何必把這屋子裡邊的東西都把它隱沒起來、什麼也沒有,表示是空呢?又何必這樣子呢?你屋子裡邊有很多東西,理性還是空的嘛!為什麼我們來了以前,你把這屋子一切都沒有了?要這樣做什麼呢?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理性的空不會說話來表示它是空。空是沒有分別心的,它不能向你表示它是空,它不能。故空:所以我要表示,屋子裡面什麼東西都搬走,所以這是空。要用表示是空,你才知道是空。
又問:空可分別耶:理性上的空,要用一件事來表示它的空,要這樣嗎?最初學習是需要表示;但是成功以後,表示是不可得的,分別亦空。
丑五、第五番問答
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āha: śūnyatā gṛhapate kuto mārgitavyā | āha: śūnyatā mañjuśrīḥ dvāṣaṣṭibhyo dṛṣṭigatebhyo mārgitavyā |
又問:空當於何求:空是修學聖道的一個重要的智慧,應該在什麼地方求得畢竟空智慧呢?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主要就是身見,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我,這是我見;觀察色受想行識、也執著它是真實,這叫做法見、法執。我執、法執,都是有所得的境界。在這上面求這個畢竟空,觀察我不可得、觀察法不可得,就求得這個畢竟空。
丑六、第六番問答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āha: dvāṣaṣṭiḥ punar dṛṣṭigatāni kuto mārgitavyāni | āha: tathāgatavimuktito mārgitavyāni |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這是約凡夫的世界來說,就是執著有我,執著一切一切都是真實的。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執就是見,觀察見是畢竟空,從這裡來求畢竟空。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諸佛與第一義空相應,解脫煩惱障、所知障,解脫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究竟清淨,證悟第一義空。就是諸佛解脫,還是空。六十二見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迷惑一切法空的道理,才有這是我、這是我做的功德,就是迷惑第一義諦而有這些六十二見。所以若通達諸佛解脫,就是你的六十二見的根源。
丑七、第七番問答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āha: tathāgatavimuktiḥ punaḥ kuto mārgitavyā | āha: sarvasatvacittacaritebhyo mārgitavyā |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諸佛的無量無邊的、深妙的解脫從哪裡來的呢?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就是凡夫的一念虛妄分別心,從這裡去觀察思惟,悟入究竟清淨的第一義諦,就成就諸佛的解脫。
子二、答無侍者(分二科)丑一、正答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yat punar mañjuśrīḥ evaṃ vadasi kas ta upasthāyaka iti | sarvamārāḥ sarvaparapravādinaś ca mamopasthāyakāḥ |
維摩居士說:仁者所問:我的房子裡邊,我有病,都沒有一個侍奉病的人,怎麼會這樣子呢?
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在畢竟空裡面無有少法可得,當然沒有侍者。若在世俗諦來看,就有侍者。在凡夫的世界有魔、有外道,這就是侍者。魔主要的思想是愛,外道主要的思想是見;有愛見的眾生,都是他的侍者。
丑二、釋出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tat kasmād dhetoḥ | mārā hi saṃsārasya varṇavādinaḥ | saṃsāraś ca bodhisatvasyopasthāyakaḥ | parapravādino dṛṣṭigatānāṃ varṇavādinaḥ | bodhisatvaś ca sarvadṛṣṭigatebhyo na calati | tasmāt sarvamārāḥ sarvaparapravādinaś ca mamopasthāyakāḥ |
眾魔者樂生死:內心的煩惱魔也是愛著於欲,或者欲界的五欲,或者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禪定也是欲。欲界頂天的魔,也是歡喜生死的境界,就是愛煩惱是重的。
菩薩於生死而不捨:發無上菩提心、修學聖道有成就的人,於生死而不捨,觀察生死是畢竟空的,沒有生死可棄捨;但是也還有大悲心在生死的世界,和樂生死的人為朋友,所以這就是侍者。
外道者樂諸見:一切佛法以外的這些邪知邪見的人,他們歡喜有邪知邪見、有各式各樣的思想。
菩薩於諸見而不動:發無上菩提心、得成聖道的菩薩,觀察這些邪知邪見都是空無所有,沒有邪知邪見可動、可破除,但是菩薩也示現和這些邪知邪見的人做朋友,所以他們都成侍者。
壬三、文殊問疾相(問應身同疾以何為相)(三番問答)(分三科)癸一、問疾體相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mañjuśrīr āha: kidṛśo ’yaṃ te gṛhapate vyādhiḥ | āha: adṛśyo ’nidarśanaḥ |
文殊菩薩說:你說法身是沒有病的,因為大悲心才示現有病。這個大悲心示現的病,這個病的相貌是什麼樣子呢?維摩居士回答:病的體相以大悲心為體,大悲心是沒有形相,它不是地水火風、不是色法,所以不可用眼來見的。
癸二、問疾用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āha: kim eṣa vyādhiḥ kāyasaṃprayukta uta cittasaṃprayuktaḥ | āha: na kāyasaṃprayuktaḥ kāyaviviktatayā | na cittasaṃprayukto māyādharmatayā cittasya |
問:這個病是在哪裡呢?是在身上呢?在你的眼耳鼻舌身?是在你的心裡邊呢?如果說是菩薩的法身,有金剛身;佛的法身,第一義諦為身,這個病和第一義諦相應?於心,清淨無分別的智慧,那裡有病?這是在法身來說。但是,法身當然是沒有病。維摩居士為化度眾生,化現一個化身。病是在化身這裡面;化身這裡,此病身合耶?心合耶?化身還是有父親、母親、有身體,同於人法,吃飯、行住坐臥各式各樣的事情。
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維摩居士說:有病是有病,但是不是與身相合。因為什麼理由呢?身相是畢竟空寂,不是真實有個身體;是畢竟空寂的,病就不能與空相合。
亦非心合:心,也不是合。心,也是畢竟空;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也不可得,這也是空寂,這個病也不能和空合。
心如幻故:但是,這個心是因緣所生法,大悲心示現這個身體,大悲心也就是在這裡,它還是如幻,如幻而有,就是幻術所變現的東西是假的,但是也還是有一個假相的。病也就是和幻化的心相合,所以他也感覺到有病。
癸三、問成疾之法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āha: catvāra ime gṛhapate dhātavaḥ | katame catvāraḥ, yad uta pṛthivīdhātur abdhātus tejodhātur vāyudhātur iti | tat katamas tatra dhātur bādhate | āha: ya evaṃ dhātuko mañjuśrīḥ sarvasatvānāṃ vyādhis tenāhaṃ vyādhitaḥ |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身體由色法組織成,色法就是四大。
於此四大,何大之病:在四大上是哪一大的病呢?
答曰:是病非地大:這病不是地水火風,因為地水火風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哪會有病呢?
亦不離地水火風:這病就在如幻有的地水火風上有病。大悲心所示現的身體,是如幻有的色受想行識、如幻有的地水火風,在這裡面有病,這個病也就是如幻有,不是真實。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眾生的病就是從地水火風的四大而現起,四大是業力所變現,業力若成熟的時候,則四大就現出病來。
以其有病,是故我病:眾生有病,維摩居士大悲心也示現有病;病的相,是果報;病的因,煩惱、造罪業,罪業就令你有病。治果報上的病,請醫生;治煩惱病,要用佛法。
辛二、問因中實疾(分二科)壬一、為信行人(外凡)問(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api tu khalu punar mañjuśrīḥ kathaṃ bodhisatvena glānako bodhisatvaḥ pratisaṃmoditavyaḥ |
文殊菩薩提出來問題問維摩居士:沒有病的菩薩應該怎麼樣來安慰、來曉喻有病的菩薩呢?
癸二、淨名答(分二科)子一、正答(分二科)丑一、就行門明慰喻(分三科)寅一、就煩惱門以明慰喻
維摩詰言:1)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mañjuśrīr āha: kāyānityatayā na ca nirvidvirāgatayā,
維摩詰回答說:這個有病的人,很明顯地身體有病,把健康失掉,身體是無常。身體是必朽之物,一定是要老病死的,要死掉的。
不說厭離於身:身體有病、無常,不要厭離、不要棄捨這個身體。什麼意思?就是菩薩要有慈悲心,要保留這個身體,才能行菩薩道。所以,說身無常,是有智慧;不說厭離於身,是有慈悲心。有智慧、又有慈悲,這是菩薩。
2)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kāyaduḥkhatayā na ca nirvāṇābhinandanatayā,
說身有苦:還是要說:這個身體苦,有病苦、也有老苦,很多很多的苦。
不說樂於涅槃:入無餘涅槃就不能度眾生、也不能弘揚佛法。所以不要說樂於涅槃。
3)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kāyānātmatayā satvaparipācanatayā ca,
說身無我,:這個身體是沒有我的,沒有主宰,自己做不得主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一個常恆住的我的,沒有這個我。
而說教導眾生:還是要發慈悲心,要為眾生說無我的真理,教導眾生不要執著有我;不要因為無我而不教導眾生,還要發慈悲心教化眾生。
4)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kāyaśāntatayā na cātyantaśamatayā,
說身空寂:說身無我是破除我執,這是我空;說身空寂,就是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就是法空。
不說畢竟寂滅:法空,雖然它是空,但是不要棄捨色受想行識。若棄捨色受想行識、入無餘涅槃,就是畢竟寂滅。這個身體還要保留它,要學習佛法、廣度眾生,不要退為二乘,入無餘涅槃。
*因為菩薩本身沒得聖道,所以也還有這些見煩惱、愛煩惱,所以要開示他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無我觀、修空觀,破除菩薩自身的四種顛倒;但是,不要退失大菩提心,所以還要破除二乘人的四種顛倒。這是破除八倒。
寅二、就業門以明慰喻
5)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sarvaduścaritadeśanatayā na ca saṃkrāntitaḥ,
說悔先罪:過去世造過罪,所以現在有病。有的罪沒有發生作用,那樣的罪也是很多的;但是因為現在有病,就知道有罪,所以應該向這位菩薩說,要懺悔以前的罪。
而不說入於過去:但是不說罪有自性、它從現在入到過去。罪的自性是空無所有的,因為心的不如理作意而造罪;觀心也是不可得、心也是空的、觀一切法都是空的。覓心不可得、覓罪也不可得,證悟罪的空性,罪就滅。
寅三、就苦報門以明慰喻
6)以己之疾,愍於彼疾;svaglānyena parasatvaglānakaruṇatayā,
以己之疾:我學習佛法,發無上菩提心,我也是還有這麼大的、這麼多的苦惱。
愍於彼疾:要哀愍眾生是顛倒迷惑,他們的苦惱是更厲害,所以對他們要發哀愍心。
*以己輕微的疾病、輕微的苦惱,哀愍眾生重的苦惱。眾生還沒有斷除見煩惱、沒有斷除愛煩惱,他們的苦就是要重得多。
7)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pūrvāntakoṭīduḥkhānusmaraṇatayā, satvārthakriyānusmaraṇatayā,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應該知道,我沒有得聖道以前,無量劫來,也受過和眾生同樣的苦,所以知道眾生是很苦。
當念饒益一切眾生:自己在無量劫來流轉生死很苦,應該知道要饒益一切眾生、要利益眾生,眾生太苦。眾生造很多很多的罪,還不相信因果,所以那個苦是很厲害,菩薩因此而發大悲心。
8)憶所修福,念於淨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kuśalamūlābhimukhīkaraṇatayā, ādiviśuddhatayā, aparitarṣaṇatayā, sadāvīryāraṃbhāc ca,
憶所修福:菩薩自己有病的時候,還應該回想自己,我有生以來,做善事,做慈善的事業利益眾生,發無上菩提心,利益一切眾生。
念於淨命:憶念從來沒有為了賺錢而欺騙人,叫做正命。現在可以廣一點,身口意從來沒有做過惡事,所以我的生命是清淨。
勿生憂惱:有病,憂惱也沒用,它不能因為憂惱而就沒有病,憂愁,可能加重你的病。
常起精進:知道修善法,善法對於我的恩德很大。感念善法的恩德,現在趕快要精進、要再努力地修學善法。
丑二、就願門明慰喻
9)當作醫王,療治眾病。vaidyarājo bhaviṣyasi sarvavyādhīnāṃ śamayiteti |
當作醫王:哀愍一切眾生,當作醫中之王。現在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要作醫王,就是給你治病以後,好了,永久不再有病,這叫做醫王。
療治眾病:治療一切眾生的病。以佛法,為眾生治病的時候,能夠治好病,永久不再復發,是名為醫王,主要是以佛法來醫療眾生的心病。
子二、總結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evaṃ bodhisatvena bodhisatvo glānaḥ pratisaṃmoditavyaḥ |
菩薩應該這樣安慰、曉喻有疾菩薩,使令有疾菩薩心情歡喜。
壬二、為法行人(內凡)問(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mañjuśrīr āha: kathaṃ kulaputra bodhisatvena glānena svacittaṃ nidhyapayitavyam |
有疾菩薩怎麼樣調和、調轉、轉化、制伏自己的這些煩惱,使令他從有煩惱入於無煩惱,就是入於第一義諦。
癸二、淨名答(分二科)子一、明修相(分三科)丑一、約病修智修悲(分四科)卯一、修智(分二科)寅一、正明修智修悲(分二科)辰一、觀空破離有病(分二科)7巳一、眾生空觀(我空)(分二科)午一、約四大(分三科)未一、推其患本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vimalakīrtir āha: iha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ena glānenaivaṃ svacittaṃ nidhyapayitavyam | pūrvāntāsad-viparyāsa-karma-samutthāna-samutthito ’yaṃ vyādhir abhūta-parikalpa-kleśa-samutthitaḥ |
維摩居士回答這個問題:有疾菩薩內心裡面應該這樣憶念,由憶念現出來所緣境,然後用智慧來觀察這個所緣境。
今我此病:約病來修空觀。先觀察因為什麼會有病呢?這個病的根源是這麼回事?
皆從前世:都從前一生的妄想、顛倒、諸煩惱生起的。
妄想:就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是誰呢?無明,沒有智慧,就是不知道一切法都是有而不真實,就是執著它是真實的;不知道它是因緣有的、是虛妄不實的,認為是真實。如果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是畢竟空的,就是智慧。現在不知道,虛妄分別、認為是真實的,在十二因緣來說,就是無明緣行,一個無明、一個行。
顛倒:這個地方是觀我空,本來沒有我而執著有我,叫做顛倒。
諸煩惱生:無明,不知道沒有我;執著有我,就是我執。不知道是無我,是我癡,執著有我,是我見,愛著這個我,就是我愛,愛著有我就生高慢心,叫我慢,有四種煩惱。由於無明的妄想,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我執就認為有一個我、有個我;有我的時候就會:順我者我就愛、違背我的我就忿怒;由於貪瞋造很多的業;由業就有果報、就有身體;有身體就有病。這樣憶念、思惟、觀察的時候,病的根本就是無明、妄想、顛倒。
未二、略觀無我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na punar atra kaścit paramārthato dharma upalabhyate yasyaiṣa vyādhiḥ |
無有實法:沒有一個真實的東西可以執之為我,色受想行識的這個生命體,身體要老病死,也是因緣的變化,沒有一個常恆住的一個東西可以執之為我;受想行識裡面也是各式各樣的變化,也是生滅無常的,裡面也沒有常恆住的我,不能執之為我。色受想行識沒有一樣是真實的東西可以執之為我。
誰受病者:誰來受這個病的苦惱呢?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的無明、妄想、顛倒,裡面沒有我,沒有一個真實的我;這樣觀察,雖然是有病,但是有病的人不可得。
未三、釋(分二科)申一、徵
所以者何?tat kasmād dhetoḥ |
申二、解(分二科)酉一、觀身假有
四大合故,假名為身;cāturmahābhautiko ’yaṃ samucchrayaḥ |
四大合故:由四大和受想行識的和合,這個時候是沒有名字,假立一個名字叫做身。
酉二、觀身實無
四大無主,身亦無我。na caiṣāṃ dhātūnāṃ kaścit svāmī na samutthāpayitā | anātmā hy ayaṃ samucchrayaḥ |
四大無主:地水火風都不是有我的,都是因緣的變化,沒有常恆住、沒有主宰性。四大各別地都沒有主、沒有我,組合起來成為一個身體,當然也是沒有我。
午二、就五陰(分二科)申一、破離我想(分三科)未一、觀五陰破離總我(分二科)酉一、推其患本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yo ’yaṃ vyādhir nāma nāyaṃ paramārthata upalabhyate, anyatrātmābhiniveśāt |
又這個病的生起,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執著有我。因為有我執,而要保謢我;保謢我,可能作善、也可能作惡;作業就會得果報;得果報的身體就有病。所以觀察病的根源,到最後就是我執。
酉二、於過生厭
是故於我不應生著。uta nātmany abhiviniṣṭā vihariṣyāmo
所以我們不要執著有我;執著有我,是很不吉祥的事情。
酉三、知過斷除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vyādhimūlaparijñātāvinaḥ | tenātmasaṃjñāṃ viṣṭhāpya
既知病本:既然知道病的根本就是我執,執著有我的關係,所以不願意有病,就不要執著有我,要把我破除。
即除我想:在奢摩他裡邊修無我觀,就能滅除執我的種子,我執的種子逐漸逐漸地就消滅;到阿羅漢的時候,我執的種子沒有。
及眾生想:從無始劫來就是一直地執著有我,數數地生、數數死,數數地生死,一直地執著有我,表示我執的種子太多,很深厚。
申二、修法想(分二科)酉一、總勸修習
當起法想,dharmasaṃjñotpādayitavyā |
破我想的時候,觀察我不可得;同時還要修法想。
酉二、別教修習(分二科)戌一、觀別成總除前我相
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dharmasaṃghāto ’yaṃ kāyaḥ |
應該心裡面這樣憶念:只是眾多的色受想行識組合起來這個身體,裡邊沒有我。
戌二、破總歸別遣眾生相
起唯法起,滅唯法滅;dharmā evotpadyamānā utpadyante | dharmā eva nirudhyamānā nirudhyante |
起唯法起:色受想行識現起。色受想行識現起是什麼?在人的立場來說,就是投胎的一剎那,在母腹裡面結胎的第一剎那,色受想行識現起。為什麼現起?就是業力,無明緣行。現起的時候,只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我。
滅唯法滅:若是修學四念處,苦、空、無常、無我這樣修的時候,把我執滅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一剎那間滅以後,色受想行識不再現起。滅的時候,只是色受想行識滅,而不是有一個我被滅掉,這裡沒有我的。
未二、觀五陰破離別我(分二科)申一、別觀五陰體非知者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te ca dharmāḥ parasparaṃ na cetayanti na jānanti |
假設色是我、或者受想行識都是我,我有管理的作用,我叫你這樣子、叫你那樣子。知,這裡就是管理、統治的意思,我向你下命令叫做知。色是我,它向受想行識下命令;受是我、想行識是我,向其他的法下命令,我叫你這樣子、我叫你那樣子。裡面都沒有我,色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也是無我、無我所,所以誰也不能夠向誰下命令,沒有這個主宰的能力。
申二、別觀五陰體非神我
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na ca teṣām utpadyamānānām evaṃ bhavaty utpadyāmaha iti | na nirudhyamānānām evaṃ bhavati nirudhyāmaha iti |
起時不言我起:現起的時候,不是說有個我,我叫你現起的,也不是有個我能下命令叫你現起的;由無明緣行的業力現起,不是我現起。
滅時不言我滅:修學聖道成功,色受想行識滅,也不是有個我叫它滅;聖道的力量,令它沒有相續的因緣。
巳二、法空觀(法空)(分二科)午一、明修所為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tena dharmasaṃjñāyā evaṃ cittam utpādayitavyam |
那個有病的菩薩,有病包括兩個意思:一個是四大不調和,互相有衝突,就有病;另外,有愛、見煩惱的病,這也叫做有病。一個是心病、一個是身病,這兩種病都在內。前面修我空觀,修成功就是得阿羅漢,應該把愛煩惱、見煩惱都滅掉。包括法空觀都在內,我空和法空是同時的,同時也修我空、也修法空,所以這個有疾也應該包括愛煩惱、見煩惱在內。
為滅法想:為什麼要修法空觀呢?滅法的執著。想就是取相,取著色受想行識、認為它是真實的,叫做法想。
午二、教正修
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
yāpy eṣā dharmasaṃjñā so ’pi viparyāsaḥ | viparyāsaś ca mahāvyādhiḥ | vigatavyādhikena ca mayā bhavitavyam | vyādhiprahāṇāya ca yogaḥ karaṇīyaḥ |
當作是念:有什麼辦法能滅法想呢?應該這樣憶念。
此法想者亦是顛倒:認為有色可得、有受想行識可得,這就是顛倒。因為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有的。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沒有色可得;受也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沒有受可得;想、行、識都是這樣說;識也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識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還執著它是有,這就叫做顛倒,就是錯誤。
顛倒者即是大患:若是執著什麼都是真實的,這是一個最大的災難。也會執著有我,執著都是真實的,色受想行識都是真實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真實的,從這裡執著有我。我是生死的根本,執著一切法是真實,又是我執的根源,所以它是大患。有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不能得聖道,一直地在生死裡流轉,所以即是大患。
我應離之:我應該要知道、警覺這件事,要遠離煩惱,不要執著這是真實的。
云何為離?離我、我所。tatra katamad vyādhiprahāṇam, yad idam ahaṃkāramamakāraprahāṇam |
怎麼離呢?離我、我所,不要執著有我、不要執著有我所。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tac ca katamad ahaṃkāramamakāraprahāṇam, yad idaṃ dvayavigamaḥ |
怎麼樣來遠離,棄捨我的執著、棄捨我所的執著呢?是怎麼辦法呢?就是遠離兩件事。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tatra katamo dvayavigamaḥ, yad idam adhyātmaṃ bahirdhā ca samudācāraḥ |
怎麼樣能夠棄捨這兩件事呢?一個內、一個外;內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內外諸法。
行於平等:就是觀察內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畢竟空寂的,觀察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寂上,彼此都是無差別的,所以叫做平等。
*二法和我、我所有什麼關係呢?內法,眼耳鼻舌身意是我執所依止,在內裡邊的眼耳鼻舌身意上執著有我,這是我執的依止處。內裡邊的眼耳鼻舌身意把它空掉,我執的依止處沒有,我就沒有,就不執著有我。
*怎麼離我所呢?就是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眼耳鼻舌身意包括在內,這些都是我所,把這些法都空掉,我所的依止處就沒有。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tatra katamo ’dhyātmaṃ bahirdhā samudācāraḥ, yad uta samatayācalanatāpracalanatā | katamā ca samatā | ātmasamatayā ca nirvāṇasamatā | tat kasmād dhetoḥ | ubhe ’py ete śūnye, yad utātmā nirvāṇaṃ ca |
平等怎麼講呢?就是我和涅槃是平等的,涅槃和我是平等。它的道理怎麼講呢?因為我和涅槃這兩件事都是空無所有的。
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kenaite śūnye | nāmodāhāreṇaite śūnye |
什麼理由說我是空、說涅槃也是空呢?我但有名字、涅槃也是但有名字,沒有真實性,沒有體性,所以我也是空、涅槃也是空。
如此二法,無決定性,ubhāv apy etāv apariniṣpannau, yad utātmā nirvāṇaṃ ca |
我沒有它的體性、涅槃也沒有它的體性,沒有決定的體性,所以但有名字;但有名字,所以就是空。這裡邊就是按照修行的次第,先觀我空、而後觀法空、而後又有空空,用這個方法來調心,煩惱就沒有。
辰二、觀空亦空破遣空病(空空)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tena samadarśinā nānyā vyādhir nānyā śūnyatā kartavyā | vyādhir eva śūnyatā |
得是平等:觀察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色受想行識本身也不是我。這樣觀察我不可得的時候,就沒有彼此的對立的差別。觀察色也是自性空、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的,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我也是空、法也是空,這時候叫做我等。畢竟空裡邊一切法不可得,就是涅槃。所以我和涅槃是平等無差別,叫做平等。
無有餘病:經過長時期的修止觀,與平等的道理相契合,猶如虛空。從觀裡面出來的時候,心裡面知道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所以還是與平等相應的。貪瞋癡的這些毛病都沒有。
唯有空病:心裡面執著這個空,這就是病。為什麼說它是病呢?因為執著這個空的時候,就不能夠發慈悲心做種種功德利益眾生。因為觀察一切眾生都是空的,自己也是空的,在這裡面沒有眾生可度,你也不去做這件事。在佛菩薩的慈悲心的立場來看,這個人還是有病。
空病:有兩種不同。一種是在忍位的時候,修我空觀、修法空觀,悟入到一切法寂滅相,還沒能夠發出來無漏的智慧。在這裡邊有戲論,就是寂滅相,是有、是無、是亦有亦無、是非有非無,作種種虛妄分別,就沒能夠成就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所以叫做空病。
空病亦空:如果能夠不斷地見佛聞法,覺悟這都是戲論,把這些戲論的分別都消滅,空病就沒有,就見第一義,清淨的智慧就出現。約小乘佛法來說,就是初果須陀洹;約大乘佛法來說,就是初歡喜地。這是第一個空病的解釋。
第二種就是阿羅漢得阿羅漢道的時候,愛煩惱、見煩惱滅了,見思惑都除滅了,悟入到第一義諦。悟入以後,就停在這裡,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從空出假、度化眾生這些事他都不做,叫做沈空滯寂,住在這裡不動,這就叫做空病。
卯二、修悲(分二科)辰一、為化生不滅諸受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aviditā ca sā vedanā veditavyā |
是有疾菩薩:這個菩薩是有病的。
受諸受:受就是領納、領受。感覺冷、感覺熱,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不苦不樂。凡夫就是六道裡輪迴,各式各樣的領受。
心無所受:菩薩修三空的智慧,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沒有法可受,以無所受。
*有幾種情形。一種是在忍位的時候,到修慧的程度,觀一切法空的智慧,見煩惱和愛煩惱都調伏,心裡還是清淨。發慈悲心,廣度眾生。在止觀裡面是無所受;但是發大悲心,廣度眾生,和眾生接觸的時候,什麼受都是有的,而受諸受。
*第二種就是已經得初果、已經得無生法忍。只斷除見煩惱,觀我不可得。初果聖人、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也是一樣還有愛煩惱。發大悲心,廣度眾生。
*第三種是見煩惱也斷、愛煩惱也斷,第七地、第八地的菩薩,能夠發大悲心,到十方世界親近諸佛、學習佛法,也到眾生的世界普度眾生。
*第三種人,見煩惱、愛煩惱完全消除;但是煩惱障滅除,所知障還在,就是習氣還在,習氣也是病。這三種人都是有病的菩薩。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na cānena vedanānirodhaḥ sākṣātkartavyaḥ | aparipūrṇeṣu buddha-dharmeṣūbhe vedane notsraṣṭavye |
未具佛法: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度化眾生、一個是為了學習佛法。學習佛法最後圓滿的時候,就是得一切種智。佛的一切種智名之為佛法,十力、四無所畏都在內。凡夫要學習佛法,這是一種。現在是說已經達到聖位的菩薩,還要學習佛法,到十方世界學習佛法,沒能圓滿佛的一切種智,要一直地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一直地還要保留這個身體,學習佛法、廣度眾生。
亦不滅受:學習佛法沒有圓滿,一直地不能滅受,要保留這個身體,或者是在人間現人間的身體、或者是天上的身體、或者是三惡道的身體。果報不同,受也是不一樣,他能夠在各式各樣的受裡面,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只要是沒有圓滿佛的一切種智、沒有圓滿無上菩提,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而取證也:滅受取證,阿羅漢,壽命到的時候,把色受想行識都滅掉,證入到不生不滅的真如的境界,再不發生作用,是滅受取證。現在菩薩沒有得無上菩提,他不滅受取證。證悟第一義諦、契合第一義諦,滅掉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個受,而證入第一義諦,叫做滅受取證,菩薩不這樣。若成佛以後,具足一切種智、具足無上菩提,應該滅受取證?眾還有很多的眾生沒度,還要保留這個身體,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未具佛法,沒有具足佛法之前,一直地不能滅受取證。為什麼要具足佛的無上菩提呢?為了度化眾生。成就佛的一切種智,才能廣度一切眾生。
辰二、依受生悲(分二科)巳一、正起悲心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na ca durgatyupapannānāṃ satvānām antike mahākaruṇā notpādayitavyā |
身:他不滅受,保留這個身體。如果見煩惱、愛煩惱沒有斷,只能調伏,這個身體是有漏。若是得無生法忍,可是煩惱沒有完全斷盡,身體還是有漏。因為斷除見煩惱,有無漏的智慧,身體和凡夫又不一樣。若是把見煩惱、愛煩惱完全斷除去,他是法性生身,就是所謂意生身,但是還有所知障的習氣還沒有斷。分這麼三種菩薩。
設身有苦:在眾生的世界,度化眾生的時候,如果是忍位,是有漏的身體,假設也會有苦,有病苦、或者其他的災難。
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這個時候,心裡面想:我已經學習佛法,已經有聞思修的智慧,也有戒定慧的功德,我有苦的時候,我都受不了、都很難受,何況惡趣三惡道的眾生,沒有戒定慧,受苦會怎麼樣呢?所以要發出大悲心,要教化眾生。
巳二、依悲化益(分三科)午一、明起化意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tathā kariṣyāmo yathaiṣāṃ satvānām evam ayoniśonidhyaptyā vyādhim apaneṣyāmaḥ |
我既調伏:怎麼發大悲心呢?我學習佛法,能用戒定慧調伏我內心的煩惱;內心煩惱就是病、就是苦。
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以前我初發菩提心的時候,發心要饒益一切眾生。我現在已經調伏,我應該調伏一切眾生,滅除他們的苦。怎麼樣調伏一切眾生呢?
午二、明知化儀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na caiṣāṃ kaṃcid dharmam upaneṣyāmo nāpaneṣyāmaḥ |
但除其病:調伏眾生,就是滅除眾生的執著心。
而不除法:其他的色受想行識、一切一切法,都是假名字,不用管,只要滅除他內心的執著就好。要這樣調伏一切眾生的。
午三、正明化益(分二科)未一、總明化益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yato nidānāc ca punar vyādhir utpadyate tasya parijñāyai tebhyo dharmaṃ deśayiṣyāmaḥ |
教化眾生目的是什麼?為斷眾生的病本而教導眾生的。什麼是病本呢?
未二、別顯(分二科)申一、出其病本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katamac ca punar nidānam, yad idam adhyālambananidānam | yāvatādhyālambananidānam adhyālambate, tāvad vyādhinidānam |
病本是攀緣,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斷這個,是治病本。
攀緣:手在攀、足在緣這個樹,這樣就是上樹。內心去分別這一切的事情,就像手足攀緣樹那樣,所以心的虛妄分別,就叫做攀緣。
謂有攀緣:什麼叫病本?就是心裡面分別。現前事情,無論什麼事情都加上分別,執著都是有,不知道這都是虛妄分別、都是畢竟空寂。要時時地修止觀,觀察這都是虛妄分別的、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畢竟空的。
從有攀緣,則為病本:從虛妄分別,在一切境界上虛妄分別,是一切病痛的根本。因為虛妄分別,引起種種煩惱、造罪,就受苦、受果報,就是惑、業、苦流轉。受種種的苦惱是由業來的,業是由煩惱來的,煩惱是由虛妄分別來,所以,虛妄分別是一切苦惱的根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kiṃ cādhyālambate, traidhātukam adhyālambate |
我們攀緣什麼?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的眾生,就攀緣欲界的這一切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欲。欲界的人沒有禪定,就是向外攀緣。若是得色界定、無色界定的人,他不向外攀緣,內心裡面有三昧、有三昧樂,他攀緣三昧樂,其實也是欲,比欲界的欲好一點,苦惱輕一點,也還是苦。
申二、教令斷除
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tasyādhyālambanatayā kā parijñā, yad idam ālambanānupalambhaḥ | yaṃ hi nopalabhyate taṃ nālambate |
云何斷攀緣:攀緣是眾苦之本,應該把攀緣斷掉,就沒有苦。怎麼樣斷呢?
以無所得:用無所得的智慧,就是我空、法空、空空,無相的空慧能滅除一切的攀緣。觀一切法空。在一切法空裡面,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識、不得眼耳鼻舌身意。觀一切法畢竟空的時候,在畢竟空裡面無有少法可得。色是因緣有,所以它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色不可得。受也是因緣有,自性空,自性空裡面受不可得。想、行、識都是這樣子,觀察都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
若無所得,則無攀緣:若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面無有少法可得,這個時候攀緣心就不活動。沒有法可攀緣,虛妄分別就停下來。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kiṃ ca nopalabhate, ubhe dṛṣṭī nopalabhate, yad idam ātmadṛṣṭiṃ paradṛṣṭiṃ ca | tad ucyate ’nupalambha iti |
何謂無所得:什麼叫做無所得?
謂離二見:就是要遠離這兩種執著。
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
內見,就是能分別一切法、能執著一切法,叫做能取。或者說是我也可以,我見就是內見、我所見就是外見。
外見,就是所取的一切法,能分別心所執著的一切法。能、所,這裡說是內與外。內就是你的心,能執著的就是你的心。
是無所得:觀察一切所見、所執著的一切法是畢竟空的,能執著的心就不動;觀察能執著的心也是因緣有,它也是自性空的、不可得;所執著的一切法也是因緣有、也是畢竟空、也是不可得。
寅二、結歎顯勝(分二科)卯一、結前修智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evaṃ hi mañjuśrīḥ glānena bodhisatvena svacittaṃ nidhyapayitavyaṃ
這時候維摩居士講到這裡,就招呼文殊師利菩薩。
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前面這一段,說到觀我不可得、觀法不可得、觀空也不可得,這就是有疾菩薩調伏其心,就用這個方法來調伏自己的心,叫它不要有執著。
卯二、歎上修悲(分三科)辰一、法(分二科)巳一、順歎
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jarāvyādhimaraṇopapattiprahāṇāya | evaṃ ca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ānāṃ bodhir
為斷老病死苦:自己用智慧來調伏其心,同時要有慈悲心滅除眾生的老病死。老病死是眾生所不歡喜的事情,要教化他們斷除老病死。
是菩薩菩提:這樣做,這是菩薩清淨的智慧應有的行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不是菩薩。菩提,就是清淨的智慧,就是聖人的智慧。
巳二、反歎
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yadi na bhavet, nirarthako nanu vyāyāmo bhavet |
若不如是:如果有疾菩薩不這樣做,不用智慧調伏其心,不觀我不可得、法不可得、空也不可得,不修這個智慧、也不修慈悲心。
己所修治:那麼你這位菩薩所修治的行為。
為無慧利:是得不到一個應有的果報。在自己這一方面,不能算是有智慧;也不能教化眾生,令眾生斷老病死苦,眾生也得不到這個利益。就是對眾生也沒有好處,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
辰二、喻譬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yathā pratyarthikanirghātāc churā ity ucyante,
若能夠戰勝怨敵,才可以稱之為一個勇健之人,是一個勇猛的人。
勝怨:就是觀察自己還是個有病的人,就是還有煩惱沒有斷,你要修學聖道。
辰三、合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evam eva jarāvyādhimaraṇaduḥkhopaśamanād bodhisatvā ity ucyante |
如是:指前面勝怨乃可為勇這樣的人。
兼除老病死者:這位有疾菩薩自己要修學聖道,同時要有慈悲心,滅除一切眾生的老病死的怨敵,這才可以稱之為菩薩。觀察自己是有煩惱的菩薩,煩惱是我們的怨,就是所謂病本,要用無相的空慧破除虛妄分別,叫勝怨乃可為勇。對眾生來說,感覺老病死是他的怨家。菩薩要破除眾生的怨家,這時候才可以稱之為菩薩。
寅三、以智淨悲(分二科)卯一、以正智觀自觀他非真非有(分二科)辰一、觀自類他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tena bodhisatvena vyādhitenaivaṃ pratyavekṣitavyam | yathā mama vyādhir abhūto ’sann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維摩詰居士又對文殊師利菩薩說,那位有病的菩薩還應該這樣觀。念,就把所緣境分明地顯現出來。把所緣境現出來幹什麼呢?就是作觀。誰來觀呢?就是智慧。怎麼樣觀呢?觀察自己也同於他人,他人也同於自己,大家都是有病的人。
如我此病:譬如我現在身體有病。
非真:不是真實的。它是因緣有的,會變化、會消滅,由無而有、由有而無,就是不真實。若真實有,就不能消除,它是永久存在。不是真實有,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不是真實。
非有:用自性空來觀察,病的自性是不可得,在自性空裡面沒有病可得。非真,觀察病是如幻如化的。非有,觀察病是畢竟空的。非真就是先是假觀,非有是空觀;先修假觀、後修空觀,這就是智慧。
辰二、觀他同自
眾生病亦非真非有。evaṃ sarvasatvānām api vyādhir abhūto ’sann iti |
眾生病亦非真非有:我的病是這樣子,眾生病亦復如是,也不是真實的,是如幻如化的,觀察它自性是不可得的,在自性不可得裡面沒有病,所以叫做非有,也是空的。
卯二、用之淨悲(分二科)辰一、除愛見淨於悲心(分二科)巳一、正教淨悲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tasyaivaṃ pratyavekṣamāṇasya nānuśaṃsādṛṣṭipatitā satveṣu mahākaruṇotpadyate,
作是觀時:作這樣觀察的時候,觀察我自己的病是因緣有的,是自性空的、畢竟空的。觀察眾生病也是因緣有的,就是不真實;觀察它是自性空的,就是病也不可得。作這個觀的時候,若是成功的話,就是不會有愛、見煩惱出現。初開始作如是觀,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愛煩惱還會出來、見煩惱也會出來。
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菩薩觀一切眾生有病、很苦,發起同情心,想要滅除一切眾生的苦,但是真實接觸一切眾生的時候,智慧沒有力量,看見眾生,滿意的就會有愛,不滿意的就會憎。觀的智慧不夠的時候,也還:我是菩薩,我能度化眾生;你不是菩薩,你不如我。就是我見也出來、愛煩惱也會出來,但是同時也有點悲心。所以悲心和愛煩惱、見煩惱在一起,慈悲心不清淨。
即應捨離:作是觀時,若觀沒有力量的時候,慈悲心是不清淨,應該馬上地覺悟自己,要棄捨愛、見的煩惱,使令慈悲心清淨。
巳二、釋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anyatrāgantukakleśa-prahāṇābhiyuktyā satveṣu mahākaruṇā-utpadyat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為什麼要棄捨愛見的煩惱呢?因為菩薩要度化眾生的時候,要斷除客塵煩惱,不可以保留自己的煩惱不斷、用煩惱去度化眾生,這件事是不合法的。
客塵煩惱:客就是對主說。塵,就是煩惱。客塵就是譬喻煩惱。煩惱,不是內心裡面固有的東西,是因為外邊的境界和心接觸的時候,心裡面虛妄分別,煩惱才現起來。心本來是清淨的、沒有煩惱,因為虛妄分別,煩惱才有的。煩惱,只要肯學習佛法、努力地修學止觀,終究有一天煩惱是消除,所以叫做客。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者,就是畢竟空。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畢竟空,畢竟空性,從久遠以來一切眾生都是有的,也可以說這就是佛性。但是虛妄分別的煩惱和佛性,也是久遠以來就有,是平等一樣、不分先後。
而起大悲:菩薩要用清淨心學習無量佛法、清淨心教化眾生,所以要斷除煩惱,不能用染汙心度化眾生。
辰二、明淨悲益(分二科)巳一、有不厭常化之益(分二科)午一、舉損顯益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anuśaṃsa-dṛṣṭipatitayaiva hi mahākaruṇayā bodhisatvasya khedo bhavaty upapattiṣu |
愛見悲者:與愛見煩惱在一起活動的慈悲心有問題。
則於生死有疲厭心:在生死輪迴裡面教化眾生,心裡面還會感覺到疲倦,會感覺到辛苦,就我不要度化眾生,我要入無餘涅槃。大悲心就沒有,就是有這個問題。
午二、彰益異損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anuśaṃsadṛṣṭiparyutthānavigatayā punar mahākaruṇayā bodhisatvasya khedo na bhavaty upapattiṣu |
若是能夠修我空、法空、空空,破除愛見的煩惱,度化眾生、無眾生可度,也沒有怨親的分別,雖然有種種的煩惱、有種種的苦惱,心裡面不介意這些事情,就不會退菩提心,會繼續地度化眾生。
巳二、有離縛解他之益(分四科)午一、正辨(分二科)未一、明自離縛
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so ’yam upapadyate, na ca dṛṣṭiparyutthānaparyutthita upapadyate |
在在所生:受生的時候,在人間,有的時候在這裡、有時候在那裡。受生得一個生命體的時候,滅除愛煩惱、見煩惱,就沒有愛煩惱、見煩惱的障礙,不會來蒙蔽,使令你的智慧開發、得大自在。
未二、明能解他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so ’paryutthitacitta upapadyamāno mukta evotpadyate mukta eva jāyate | sa mukta evotpadyamāno mukta eva jāyamāno baddhānāṃ satvānāṃ śaktaḥ pratibalo bandhamokṣāya dharmaṃ deśayitum |
所生無縛:在一個地方受生,沒有愛煩惱、見煩惱的繫縛。
能為眾生說法解縛:有戒定慧的莊嚴,有這個能力,能為眾生宣揚佛法,解除眾生的煩惱縛。若是不修學我空、法空、空空的智慧,不能滅除愛煩惱、見煩惱,和一般凡夫一樣,不能夠為眾生說法度化眾生。
午二、引說證成(分二科)未一、舉失顯得反明有益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yathoktaṃ bhagavatā sa tāvad ātmanā baddhaḥ paraṃ bandhanān mocayiṣyatīti nedaṃ sthānaṃ vidyate |
如佛所說:若自己有煩惱縛,能解彼眾生的縛,沒有這個道理。
未二、彰得異失順明有益
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yas tv ātmanā muktaḥ paraṃ bandhanān mocayiṣyatīti sthānam etad vidyate
自己要滅除煩惱,滅除煩惱才有智慧,有智慧才能為眾生說法,能解眾生縛,有這個道理。若自己修學戒定慧、修學止觀,滅除愛煩惱的繫縛、滅除見煩惱的繫縛。愛煩惱還容易感覺到,煩惱最厲害的是見煩惱。
午三、結勸捨縛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tasmān muktena bodhisatvena bhavitavyam, na baddhena |
所以菩薩不應該不修學止觀,隨時地生愛煩惱、隨時生起我見的煩惱,不應該這樣子。
午四、辨縛解相(分二科)未一、問其縛解
何謂縛?何謂解?tatra katamo bandhaḥ, katamo mokṣaḥ |
怎麼叫做繫縛?怎麼叫做解脫呢?
未二、對辨(分二科)申一、約禪定之行以論縛解
貪著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anupāyād bhavagatiparigraho bodhisatvasya bandhaḥ, upāyād bhavagatigamanaṃ mokṣaḥ | anupāyād dhyānasamādhyāsvādanatā bodhisatvasya bandhaḥ, upāyena dhyāna-samādhyāsvādanatā mokṣaḥ |
貪著禪味:得到禪定的人,禪定裡邊有滋味,有很重的輕安樂,得定的人愛著這個輕安樂,常常入定享受這個樂。
是菩薩縛:這就是菩薩的繫縛。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菩薩得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命終死的時候,如果不用方便,就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怎麼樣才不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還在欲界呢?要有方便,就是相似地動一點欲心,就不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還來人間,又有父母、又有生命體。以如是方便,就生到可以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地方。在這個地方可以栽培無量無邊的功德,可以莊嚴淨土,可以成就眾生,這就是菩薩解。
申二、約智慧以論縛解(分二科)酉一、開四門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anu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bandhaḥ, u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mokṣaḥ | prajñayāsaṃgṛhīta upāyo bandhanam, prajñāsaṃgṛhīta upāyo mokṣaḥ |
方便和慧:慧是根本智,方便就是權智,權實二智,這是兩種智慧。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是實智的縛解。
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是權智的縛解。
酉二、廣辨釋(分四科)戌一、第一門(分三科)亥一、牒問初門
何謂無方便慧縛?tatra katamo ’nu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bandhaḥ,
什麼叫做無方便慧縛?怎麼叫做無方便?怎麼叫做智慧受到繫縛?
亥二、釋相(分二科)天一、釋無方便
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na ca lakṣaṇānuvyañjanabuddha-kṣetrālaṃkāra-satvaparipācana-nidhyaptiḥ |
謂菩薩以愛見心:愛就是貪瞋癡;見就是我見。貪瞋癡也好、我見也好,以執著一切法是真實的,是它們共同的煩惱。執著它是真實的,所以起貪瞋癡的煩惱;執著這是真實的、這個是我,我的體性是真實的。
莊嚴佛土:愛見什麼呢?就是莊嚴的佛世界,認為都是真實的事情。最初修六波羅蜜莊嚴佛土,是用執著的愛見來做這件事。六波羅蜜是因,莊嚴佛土是果;在因上、在果上,都執著它是真實的,用這樣的心情去做這件事。
成就眾生:菩薩以愛見心行六波羅蜜去教化眾生,所做的六波羅蜜也是真實的,所教化的眾生也是真實的,用這樣的心做這樣的事,叫做無方便。方便,沒有這件事,我創造這件事,把這件事成就,這個方法就叫做方便。如果用執著心、用愛見心做這件事,這裡面沒有聖道,所以是無方便,它不是聖道,它不是得聖道的方便。
天二、釋有慧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yad idaṃ śūnyatānimittāpraṇihita-nidhyaptiḥ,
什麼叫做慧呢?修學空、無相、無作。
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
無相: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就是我空、法空。
無作、或無願:內心不生起這樣的願望,就是更無所分別。三界裡邊就是惑業苦,都是流轉生死的苦惱的地方,我不希望到這個地方。第二個解釋,就是我也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在這個不可得的境界上無分別,叫做無願。
而自調伏:在這三三昧裡邊,調伏自己的貪瞋癡,調伏自己的愛見的煩惱,使令它入於不生不滅之中,這就是智慧。智慧為什麼說繫縛呢?雖然於空、無相、無作法中這樣修止觀,但是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時候,不能夠除滅愛見的繫縛,空、無相、無作的智慧力量不夠。
亥三、結
是名無方便慧縛。iyam anu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bandhaḥ |
這叫做無方便、叫做慧縛。這樣修行的人,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方便有愛見煩惱,就不成為得無上菩提的方便。而所修的智慧也不夠力,為愛見所繫縛,空、無相、無作為愛見所繫縛。他也有慧,但是慧為煩惱所繫縛。
戌二、第二門(分三科)亥一、牒問第二
何謂有方便慧解?tatra katamo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mokṣaḥ,
怎麼叫做有方便而慧解?
亥二、釋相(分二科)天一、釋有方便
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yad idaṃ lakṣanānuvyañjanbuddha-kṣetrālaṃkāra-satvaparipācananidhyapticittaṃ ca
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從止觀裡面出來,行菩薩道的時候,愛見的煩惱沒有,不以愛見心去莊嚴佛土、成就眾生。
天二、釋有慧
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 śūnyatānimittāpraṇihita-parijayaś ca |
在自己住處用功修行的時候,也是修三三昧,就是修我空觀、修法空觀、也修無分別觀。
以自調伏:這樣來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使令這一念心不要虛妄分別。
而不疲厭:這樣用功的時候,莊嚴佛土、教化眾生的時候,心裡不感覺疲倦,不厭惡這件事。因為教化眾生的時候,無眾生可度;莊嚴佛土的時候,無佛土可莊嚴。莊嚴佛土、教化眾生的時候,觀察清淨的世界是如幻如化的;教化眾生,眾生也是如幻如化的。如幻如化是假觀,從假入空,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因為得禪定,一入到三昧裡邊,做什麼事情都不感覺辛苦,所以不疲厭。
亥三、結是名
是名有方便慧解。iyam upāyasaṃgṛhītā prajñā mokṣaḥ |
有方便慧解。鳩摩羅什法師注解:六地以下的聖人,從止觀裡出來去教化眾生的時候,他還有無方便慧縛。若七地以上,有方便慧解。
戌三、第三門(分三科)亥一、牒問第三
何謂無慧方便縛?tatra katamaḥ prajñayāsaṃgṛhīta upāyo bandhaḥ,
亥二、釋相(分二科)天一、釋無慧
謂菩薩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yad idaṃ sarva-dṛṣṭikleśaparyutthānānuśayānunaya-pratighapratiṣṭhitasya
菩薩:這個人發無上菩提心。
住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他的一念虛妄分別心,安住在貪欲的煩惱、安住在瞋恚的煩惱、安住在邪見的煩惱裡面。
天二、釋有方便
而植眾德本,sarvakuśalamūlārambho bodhau cāpariṇāmanā |
做功德的時候,貪瞋癡在活動。植眾德本,就是栽培、修六波羅蜜,它是成佛的一個因緣,所以叫做本。修六波羅蜜,也算是一個方便,但這個方便為貪瞋癡所繫縛、為愛見煩惱所繫縛。而他沒有修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所以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只有煩惱,加上做一點功德的事情。這個人就是外凡。
亥三、結
是名無慧方便縛。ayaṃ prajñayāsaṃgṛhīta upāyo bandhaḥ |
這個人是沒有空、無相、無作的智慧,也做一些功德,功德為煩惱所繫縛。
戌四、第四門(分三科)亥一、牒問第四
何謂有慧方便解?tatra katamaḥ prajñāsaṃgṛhīta upāyo mokṣaḥ,
怎麼叫做有慧而方便解呢?
亥二、釋相(分二科)天一、釋有慧
謂離諸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yad idaṃ sarvadṛṣṭikleśaparyutthānānuśayānunaya-pratighaprahīṇasya
因為這個人有空、無相、無願的智慧。怎麼知道呢?因為他離貪欲、瞋恚、邪見等諸煩惱。所以這個人是修空、無相、無作的三三昧。
天二、釋有方便
而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sarvakuśalamūlārambho bodhau pariṇāmitas tasya cāparāmarśaḥ |
修六波羅蜜的時候,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亥三、結
是名有慧方便解。ayaṃ bodhisatvasya prajñāsaṃgṛhīta upāyo mokṣaḥ |
這就是他有智慧,有空、無相、無作的智慧。做功德的時候、修六波羅蜜的時候,他的智慧有作用,沒有愛見煩惱,所以方便是沒有煩惱的繫縛。這個就是已經成就聖道的人。
寅四、總以結勸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tatra mañjuśrīḥ glānena bodhisatvenaivam ime dharmā nidhyapayitavyāḥ |
維摩居士招呼文殊師利菩薩,那個有疾菩薩應該這樣修智、修悲;觀,作如是觀,觀病痛非真非有,修智、修悲,莊嚴國土、成就眾生,應該這樣做。
丑二、唯約身修智修悲(分二科)寅一、修智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yat kāyasya cittasya ca vyādheś cānityaduḥkhaśūnyānātmapratyavekṣaṇā, iyam asya prajñā |
又復觀身無常:這個發菩提心的菩薩有病,觀察這身體是無常的,老是變化,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地變化的,老病死的變化,無常。
苦:還令你受很多苦,它給我很多苦。
空:即色受想行識是沒有我的,叫做空;
無我:離開色受想行識沒有我,叫無我。
觀察這個身體是無常、是苦、是空、是無我的。能這樣觀察,對於身體的貪瞋癡就受到影響,把煩惱逐漸逐漸減少,所以就是智慧。
寅二、修悲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yat punaḥ kāyavyādhi-pariharaṇatayā na khidyate, na pratibadhnāti saṃsāram, satvārthayogam anuyuktaḥ, ayam asyopāyaḥ |
雖然這個身體無常、苦、空、無我,常會有病痛、令我苦,但是還不能放棄這個身體,我常在生死裡邊保留這個臭皮囊,保留它幹什麼呢?來利益一切眾生,弘揚佛法,廣度眾生,莊嚴佛土,這時候而不厭倦,不懈怠、常精進地度化眾生,這叫做方便。方便就是慈悲的意思。以慈悲為方便,才能度化眾生;若沒有慈悲心就不能度眾生;不能度眾生就入涅槃。
丑三、雙約身病修智修悲(分二科)寅一、修智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punar aparaṃ yat kāyasya vyādheś cittasya cāñonyaparāparatāṃ na nirnavatāniḥpurāṇatāṃ pratyavekṣate, iyam asya prajñā |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身和病不相離開,就是在一起。身體和病是不相離,從無始劫來就有身體,也就是從無始劫來就有病。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故就是舊的、以前,新是現在的;故就是先,新就是後,有前後的。身體和病是不分先後的,沒有這個分別。
是名為慧:觀察這個身體也是畢竟空寂、病也是畢竟空寂,但是還是有身、有病,非新非故;能這樣觀,這就是智慧。
寅二、修悲
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yat punaḥ kāyasya vyādheś cittasya ca nātyantopaśamaṃ nirodham atyayati, ayam asyopāyaḥ |
設身有疾:假設這個身體有疾。
而不永滅:這個身體雖然是不好,還得保留它,不能棄捨它,就是要修慈悲心,度化眾生。
是名方便:這就叫做方便,方便就是悲。
子二、因觀成行(明成相)(分二科)丑一、結前觀以為行本(分三科)寅一、明調伏觀成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evaṃ hi mañjuśriḥ glānena bodhisatvena cittaṃ nidhyapayitavyam | na ca tena nidhyaptau vānidhyaptau vā sthātavyam |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文殊師利!應該這樣調伏其心。
不住其中:就是不住在調伏中,就是心裡面把虛妄分別心清淨,心裡面沒有虛妄分別,與第一義諦相應;但是不要就安住這裡不動。
亦復不住不調伏心:又不要住在不調伏;煩惱在活動就是不調伏,也不住在煩惱中。不調伏心是凡夫境界,調伏是阿羅漢聖人的境界;現在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也不住在調伏、也不住在不調伏,不住在這裡。不住調伏中是大悲心的境界;不住不調伏是大智慧境界。若有大智慧,空、無相、無作,就不會有煩惱的活動,就是不住在不調伏中。不住調伏中是大悲心,各式各樣的善巧方便度化眾生,超過阿羅漢的境界。
寅二、釋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tat kasmād dhetoḥ | yadi hy anidhyaptau tiṣṭhed bāladharma eṣaḥ | atha nidhyaptau tiṣṭhec chrāvakadharma eṣaḥ |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是內心安住在不調伏的境界裡邊,常常地貪瞋癡煩惱在活動,若這樣子,是愚人法,這是糊塗人,這是凡夫才這樣子。
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若住在無煩惱中,不發大悲心,廣度眾生,那是聲聞人的境界,也不是菩薩所應該的。
寅三、結成行本
1)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tasmād bodhisatvena na nidhyaptau sthātavyam | yad atrāsthānam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所以菩薩不應該住在阿羅漢的調伏的境界,也不應該住在凡夫的不調伏的境界,你的心不要安住在那裡。
離此二法:遠離調伏、遠離不調伏,這樣又有大智慧、又有大慈悲,這是菩薩萬行之本,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一個根本。
是菩薩行:這是菩薩的德行是這樣。
丑二、正明不住之行(正明雙流之行)(分四科)寅一、寄對以顯不住(三句)(分三科)卯一、約對生死涅槃二種果法以彰不住
2)在於生死,不為污行; yat saṃsāragocaraś ca na ca kleś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菩薩有大悲心,在眾生的世界流轉生死,在這裡來度化眾生;但是,在世俗諦的世界,教化眾生的時候,心裡面是清淨的。
3)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yan nirvāṇapratyavekṣaṇagocaraś ca na cātyantaparinirvāṇ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根本無分別智現前,與第一義諦相應,那是涅槃的境界。但是,他並不永久地住在那裡,有的時候,他還到凡夫的世界來。這樣,前面在於生死不為汙行,是不執著有為。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不執著無為,這就是菩薩行。
卯二、約對凡聖二人以顯不住
4)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yan na pṛthagjanagocaro nāry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非凡夫行:菩薩在這個世俗諦的世界,但是心裡面與第一義諦相應,所以不著於有。
非賢聖行:但是也不同於二乘賢聖的境界,因為二乘要入涅槃,菩薩不入涅槃、還度化眾生,就是不著於空。這是菩薩行。
卯三、約對生死涅槃二種因法以論不住
5)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
非垢行:菩薩內心裡面常修無漏、清淨的德行,戒定慧。
非淨行:但是也在凡夫的世界,示現出來種種度化眾生的事情,度化眾生有很多善巧方便,又不是清淨的。是菩薩行。
寅二、約就修義以明不住(七句)(分二科)卯一、約就摧邪行中以明不住(一句)
6)雖過魔行,而現降眾魔,是菩薩行;yac caturmāra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sarvamāra-viṣayātikrānt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過魔行:魔王都是在有所得的境界虛妄分別,障礙修行人的事情、破壞修行人。因為菩薩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能到諸法畢竟空那裡安住不動,是魔所不能及的地方。
而現降伏眾魔:但是菩薩也會從第一義諦,又到世俗諦來,現出來殊勝的神通,來降伏這些魔。這也就是菩薩行。
卯二、約就修正行中以明不住(六句)(分四科)辰一、初三自利(分二科)巳一、約就求果心中以明自利
7)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yat sarvajñajñānaparyeṣṭigocaraś ca na cākāle jñānaprāpti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yac catuḥsatyajñānagocaraś ca na cākāle satyaprativedh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yad adhyātmapratyavekṣaṇagocaraś ca saṃcintyabhavopapattiparigrah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求一切智:就是求聖道。一切智就是菩提,菩提就是佛的無上菩提。
無非時求:還沒有得無上菩提,在中間的時候,就停留下來,就是阿羅漢。這不是停止的時候,但是到這時候就停止,就叫做非時求。但是菩薩要到無上菩提,所以叫做無非時求,菩薩的德行是這樣子。
巳二、約就修因行中以明自利(分二科)午一、真諦觀
8)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yad ajātipratyavekṣaṇagocaraś ca na ca niyāmāvakrānti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觀諸法不生:諸法是一切法,但是最切近的就是色受想行識。觀色受想行識是不生、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裡面無有法生、無有法滅,觀諸法不生。
而不入正位:正,良好。正位,就是很好的地方。本來諸法不生不滅,就是第一義諦,這是最安樂的地方,應該在這裡住下來,但是菩薩不入正位,不停留在這裡。觀一切法不生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觀諸法不生,破煩惱障;第二個階段還要破所知障。破煩惱障、所知障,這個時候功德圓滿,這是到佛的境界,才入正位。現在菩薩不入正位:雖觀諸法不生,證入第一義諦,但是發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午二、世諦因緣觀
9)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yat pratītyasamutpādagocaraś ca sarvadṛṣṭivigat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觀十二緣起:觀諸法不生,先要修緣起觀;諸法是因緣生起,是自性空,自性空中無有法生、無有法滅。觀諸法不生是第一義觀;觀十二緣起是世俗諦的觀察。觀察世俗諦是緣起的,由世俗諦悟入第一義諦。
而入諸邪見:跑到外道的邪知邪見那裡,教化外道,就是菩薩的大慈悲心。雖觀十二緣起,是不同於外道,不同邪;而入諸邪見又不守正,所以叫做不住。不住於邪、也不住於正,這是菩薩行。
辰二、次一利他
10)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yat sarvasatvasaṃgaṇikāgocaraś ca na ca kleśānuśay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攝一切眾生:引導、教化一切眾生,從世俗諦到第一義諦。教化眾生的時候,菩薩和眾生建立良好的關係,才能教化眾生。
而不愛著:雖然和這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菩薩沒有染著心,但是也不是厭棄,還是有慈悲心,這是菩薩行。
辰三、次一自利
11)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yad vivekagocaraś ca na ca kāyacittakṣayaniśray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樂遠離:遠離,就是不在這裡住,到另一個地方。菩薩自己的本心是歡喜在第一義諦那裡住;第一義諦那裡是沒有世俗諦的一切相,所以叫做遠離。
而不依身心盡:不依就是不住。又不住在身不可得、心不可得的地方,他還是到世俗諦這裡,在這裡才能度眾生。所以,菩薩的心是離一切相,是遠離;但是事實上他還是有相,他還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受想行識,他還是有一個地方在這裡住,眾生就可以和他親近、跟他學習佛法,所以而不依身心盡,主要是說菩薩不同於阿羅漢。這是菩薩行菩薩道的相貌。
辰四、後一利他
12)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yat traidhātukagocaraś ca na ca dharmadhātusaṃbhed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三界:凡夫不能出離三界,在三界裡面流轉。菩薩的大悲心,雖然也在三界裡邊現身,度化眾生。
壞法性:凡夫在三界流轉生死,心也就在這裡,不能夠與法性相應,違背法性,所以叫做壞法性。在有所得的境界上,虛妄分別,就是法性、離一切相的境界就不現前,所以叫做壞法性。而不壞法性:但是菩薩的內心,還是與法性相應,不違背法性,心裡面能契合第一義諦,是菩薩行。主要是菩薩道不同於凡夫的。
寅三、歷諸行門而顯不住(十六句)(分七科)卯一、三空門
13)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是菩薩行; yac chūnyatāgocaraś ca sarvākāraguṇaparyeṣṭi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空:這個空是我空,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菩薩雖然已經成功,但是他還是這樣修行。空指我空,無相就是指法空。譬如說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作如是觀,就是學習我空;若觀察色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就是法空。這兩個門可以這樣分開說,空是指我空說的,無相是指法空說。也可以合在一起,空這個字也可以說是我空、也可以包括法空。
雖行於空:菩薩清淨無執著的智慧,在空那裡住,就是觀察一切法是空;空就是無有法可得,叫做空。
而植眾德本:雖然是觀一切法都是無有少法可得、是空,但是還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無量無邊的功德還是做。是菩薩行。
14)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yad ānimittagocaraś ca satvapramocanārambaṇavitark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無相:觀色受想行識不可得就是無相,也就是觀一切法空的時候。
觀色:觀身體的眼耳鼻舌身這五根都是四大組成的,色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色不可得。
觀受:也是因緣有、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受不可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就是無自性,在自性空裡面苦受不可得、樂受不可得、不苦不樂受也不可得。
而度眾生:觀眾生也是畢竟空的,度眾生無眾生可度,沒有眾生相,但是還是度眾生。度眾生但是心裡無相,沒有眾生可度,也沒有一個能度眾生菩薩也不可得。
*行無相是大智慧,而度眾生是大慈悲,大智慧和慈悲不相妨礙。這就是和凡夫也不同、和阿羅漢也不同。
15)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yad apraṇihitagocaraś ca saṃcintyabhavagati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無作:作,現起來。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不生,就是無作,不現起來。
而現受身:菩薩也是觀一切法畢竟空,眼耳鼻舌身意是不生不滅,還是現出來有個身體。
受身:身就是受!若有眼耳鼻舌身意,就能同色聲香味觸法接觸,就叫做受。現出來,主要是心。入無餘涅槃的阿羅漢心滅了;但是菩薩心不滅,心還能現起,前一剎那滅、後一剎那又生,有心意識它就能受、能了別一切法。菩薩雖然無分別的智慧、畢竟空的智慧,遊於畢竟空、第一義諦,一切法都不可得,但是還保留這個身體,就是有慈悲心,能現出來眼耳鼻舌身意的身體。
無願:願就是希望。無願,觀察世間上有漏法都是苦,一點愛著心沒有,不希望再來這個世間受生死。但是為了度化眾生,他還是要保留一個身體,這是大悲心。完全和凡夫不同,和阿羅漢也不同。這就是菩薩道。
16)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yad anabhisaṃskāragocaraś ca sarvakuśalamūlābhisaṃskārāpratiprasrabdhi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無起:作,起是在果上說。雖行無起的起是在因上說,有因果的差別。雖然菩薩的大智慧觀察第一義諦裡面無生亦無滅,還是做種種功德。前面說雖行於空,而植眾德本,眾德本就是一切善行。這個地方就是無願三昧開出來兩句話,就是一個果、一個因。雖然觀察一切法畢竟空,主要是觀察色受想行識畢竟空,畢竟空裡面身不可得、因也不可得,畢竟空裡面無有少法可得,但是還做種種功德,是菩薩行。
卯二、六度門
17)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yat ṣaṭpāramitāgocaraś ca sarvasatvacittacaritapāragam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菩薩雖行六波羅蜜,普遍地知道眾生的心、眾生的心數法,想辦法度化他。
心、心數法:心就是明了性;心數,明了性有種種的分別,這個眾生生慈悲心,這個眾生現在要造罪,心理各式各樣的差別,叫做心數法。數,分別。明了性是普遍一切不同的心理活動。明了性的心遇見不同的境界的反應是不一樣的、各式各樣的不同,所以叫心所法。佛菩薩度化眾生,看你的心、心數法,善根也在這裡、罪過也在這裡,佛從這裡來度化眾生。是菩薩行。
卯三、六通門
18)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yat ṣaḍabhijñāgocaraś ca na cāsravakṣay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yat saddharmapratiṣṭhānagocaraś ca na ca kumārgādhyālamban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前五種神通是共於外道;漏盡通是外道所沒有的。為什麼沒有呢?外道沒有般若的智慧,不能觀察我空、法空,不能觀察一切法空,不能見到第一義諦,就不能斷煩惱;不能斷煩惱就沒有漏盡通。
而不盡漏:他已經得漏盡通,而不盡漏,菩薩本身是沒有煩惱,他現出有煩惱,才能度化眾生。是菩薩行。
卯四、四無量門
19)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yac caturapramāṇagocaraś ca na ca brahmalokopapattisparśan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yat ṣaḍanusmṛtigocaraś ca na ca sarvāsravakṣay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四無量:慈心、悲心、喜、捨都是無限量。
慈:慈能與樂,就是普遍地緣念一切眾生,不限於我的父母兄弟姊妹,不限於親愛的人,一切的眾生,對他們都是有慈。
悲愍:也是無量無邊的。四無量心有兩種:一個只是在禪定裡面作如是觀;第二種是真實地饒益一切眾生。
而不貪著生於梵世;初禪修四無量心的三昧,死掉就生到梵天,做梵天王。現在菩薩修行四無量心,不歡喜梵天王的境界。四無量心是生梵天的因,生於梵世是果,修這個因而不愛著那個果。菩薩是可以生梵天,但是不生梵天,不貪著梵天的事情,就是完全為眾生服務。是菩薩行。
卯五、禪定門
20)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yad dhyānasamādhisamāpattigocaraś ca na ca samādhisamāpattivaśenopapatti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禪:色界天的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定:無色界的四空定。
解脫:八解脫。
三昧:空、無願、無相三三昧。
而不隨禪生:但是也不隨禪生到色界天;不隨定生到無色界天;不隨八解脫生到色界第四禪以上的五淨居天,指三果聖人;得阿羅漢圓滿,成就三三昧,將來就生到方便有餘土,菩薩也不去。不隨順禪、不隨順定、不隨順解脫、不隨順三昧去受生。還是來到人間,度化眾生。因為禪定、解脫、三昧都成就,智慧就會高,為眾生說法,就是有大自在的境界。是菩薩行。
卯六、道品門(分七科)辰一、四念處
21)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yat smṛtyupasthānagocaraś ca na ca kāyavedanācittadharmātyarth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這四個。身,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的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質組成的身體。受,身體裡面有覺知性,有識在裡面,就有受。心,有了別性。法,心所了別。
身:我們愛著這個身體,感覺這個身體很美,也感覺這個身體很可愛,這是個顛倒。
受:就是受苦、受樂,愛著樂受,希望有樂受。
心:身體的活動都是靠心來決定,心就是我們的果報。怎麼叫做心為主?遇見什麼事情,要怎麼處理,由心來決定,用智慧來觀察是善是惡,有罪過的事情不做,做有意義的事情,從這裡來趨吉避凶。若智慧高,能夠為吉祥事情出現的增上緣。現在的智慧,這一決定是對,吉祥的事情就出現。
法:和心是相對的。心一分別就有一個所分別的境,就是法;心有那麼多,法也是有那麼多。
*對這個身體的愛著這是一個錯誤。憂苦時多、安樂時少,受使令人苦。多數容易執著心是我、心是常、心是常住。認為事情是我做的,佛法說,這些事情都是眾因緣所成的,不是我做的。所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破除內心的顛倒思想。破除這顛倒的思想之後,就入到涅槃,到第一義諦。到第一義諦的時候,沒有身受心法這件事,就是得大安樂自在。
而不永離身受心法:菩薩不永久地遠離身受心法,因為要有身受心法才能度眾生。而不永離是什麼意思呢?若是正念現前的時候,遊於第一義諦,第一義諦無身受心法;在有身受心法的時候,就沒有身受心法,就叫不永離身受心法。
念處:念是以明記不忘為性,這件事我記憶得很分明、沒有忘掉,叫做念。現在這裡就指四種修行的方法,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修行的方法,不可以忘掉,要記憶得很分明。第二,念就是念所緣境,所緣境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邊,是止。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昏沉、不要掉舉,這就叫做止。念所緣境,所緣境現起來以後,用智慧觀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做四念處。
*菩薩發大悲心,斷除惑業苦,內心裡面有清淨的戒定慧,但是還有大悲心,不入涅槃。還保留這個身受心法,才能度眾生。這是菩薩的德行。
辰二、四正勤
22)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yat samyakprahāṇagocaraś ca na ca kuśalākuśaladvayopalambh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四正勤:就是已生惡法令斷。已生惡法,是昏沉、掉舉。
未生惡法令不生,靜坐的時候,沒有昏沉,也沒有掉舉,但是有可能還有,還是要努力用功,叫它不要生起。
已生善法令增廣。已生善法,是定、慧。欲界定,就是九心住。未到地定,有輕安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已生善法。慧,就是能夠用無常觀、無我觀、不淨觀、苦觀,來觀身受心法的時候,心裡已經有善法,繼續地增長廣大。
未生善法令生:心裡面還沒有定,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沒有成就。要精進地修學止觀,叫它建立起來。四正勤,正就是善的意思。這四種都是好的東西,要精進努力建立起來,叫四正勤。若精進地修四念處,就叫做四正勤。不是離開四念處,另外有個四正勤。
而不捨身心精進:四正勤修成功,就是得涅槃;得了涅槃以後,入於無為的境界,沒有心意識,那個時候不能再說修四念處。但是菩薩有大悲心,還保留身受心法,還繼續地用功修行。已經到第一義諦,但是隨時還回到世俗諦,這是菩薩的慈悲,所以這是菩薩道。
辰三、四如意足
23)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yad ṛddhipādābhinirhāragocaraś cānābhogarddhipādavaśavarti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四如意足:就是欲、勤、心、觀,是得定的方法,用這四個方法去得禪定,就是修止。修四念處的時候,是有止的;後來修四正勤,智慧強起來,而止力量就小,定慧不均平,所以要加強止的力量。怎麼加強呢?
欲:要建立你的願望,我想要得定。
勤:有願望以後,要精進地修學定。
心: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就是前一生、兩生曾經靜坐過,修得很好,今生少少地一努力,前生的種子發生作用,就得定。第二個意思,就是一心不亂。
觀:向善知識請求開示修定的方法,依據方法來觀察,觀察思惟怎麼樣修奢摩他,有什麼地方不對,或者還有缺少什麼,就是要觀察思惟這些事情。
欲、勤、心、觀:因欲而得定、因勤而得定,因心、因觀而得定。
如意足:得定為什麼叫做如意足呢?若得定的話,前面四念處是慧,慧和定平等的時候,就能滿足你心之所願。如意,隨順你心的所願,都能得到滿足。
四神足:神就是六種神通,靈妙的境界,不可思議的境界;變一為多,變多為一,現出種種的神通作用。足是依止的意思,六種神通是要以禪定做依止處,才能成就的。
*四神足就是定,就是修定。靜坐的時候,昏沉、掉舉,要去掉這兩個問題。
*不昏沉的時候,心裡面還有所緣境;一昏沉,忘記所緣境,要警策自己,策練其心,把精神振作起來,繼續修止,就是這樣精進。
*散亂的時候,心裡面其他的妄想進來,要憶持其心,令不散亂。就是止、舉、捨。
止:心裡面掉舉、妄想,要把它調伏下來,叫它寂靜住。
舉:昏沉的時候,就把所緣境要現出來,精神振作起來。如果心裡面振作得過頭,又是妄想,要止,把一切的妄想排除。
捨:舉、止的方法,用得恰到好處,不要再加強用止、用舉。
而得自在神通:行四如意足得定,就是和智慧均平,就得聖道、就得涅槃。得涅槃,而不入涅槃,還是有六種神通、教化眾生。
是菩薩行:這是菩薩道,菩薩就是這樣用功。所以行菩薩道的人,是要得神通。如果已經是斷煩惱,已經成為聖人、有神通,度化眾生是合適的。
辰四、五根
24)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yat pañcendriyagocaraś ca sarvasatvendriyaparāparajñā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五根: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嚴格地說,就是繼續地修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這時候信、進、念、定、慧就出來。
信:對於佛、法、僧、戒有信心,佛菩薩大智慧,對他有恭敬心,就是有信心。他講的苦集滅道的這個道理,這是聞所未聞。從文字上的閱讀有信心。若是自己能夠多多靜坐的時候,又增長智慧、定,信心也增長。
進:因為有定慧為基礎,信心才建立起來,一定是很精進。
念:常常靜坐,定力增長,記憶力也會增長。
定:若常常靜坐,欲界定應該是成就,進一步也可能得到未到地定、也可能得到四禪。
慧: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是有的,而能調伏貪瞋癡,用智慧觀察諸法。這五種善根就建立起來,繼續努力地修行,見到第一義諦。
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這時候不入無餘涅槃,有大悲心,還願意度化眾生。度化眾生的時候,能觀察這個眾生根性是利、這個眾生根性是鈍,應該為這個人說什麼佛法。說法之前先入定觀察這件事,然後再說法。根也可以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久遠以來,他在佛法裡邊栽培的善根是利、是鈍,能分別觀察,然後為他說法,隨其所宜為他說法。這是大菩薩境界,是菩薩行。
辰五、五力
25)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yat pañcabalapratiṣṭhānagocaraś ca daśatathāgatabalābhi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五力:就是前面的五根。成就五根的時候,煩惱不能動搖他。得到五力的時候,就能調伏煩惱,邪魔外道都不能動搖他,他有力量調伏內心的煩惱不動,有力量能斷煩惱。
*這個時候,應該是到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五根應該是煖、頂就有,五力是在忍、世第一,經過世第一一剎那,見道得初果,就是後邊的七覺支、八聖道。五力能到這個時候,就要得無生法忍、得涅槃。
而樂求佛十力:但是不入無餘涅槃,他歡喜努力地學習佛法,成就佛的十種智慧,處非處智力、業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處道力、天眼力、宿命力、漏盡力,一共十種智力。這也是他有大悲心,不是只是得阿羅漢為滿足,想要得無上菩提,所以是菩薩行。
辰六、七覺分
26)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yat saptabodhyaṅgapariniṣpattigocaraś ca buddhiprabhedajñānakauśaly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覺分: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還在賢位;七覺分這時候得初果,所以稱之為覺。分,分者因也,這七種法是覺悟的因,由此因而得覺悟的果,小乘佛法就是得初果,大乘佛法就是得無生法忍。
念:不管是定、是慧,都要有念。
擇:決擇、觀察、思惟,無我的智慧叫做擇。成就無我的智慧,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剎那剎那生滅,都不是常恆住、沒有主宰性的我,觀察都是無我的。
進:精進,精進地用功修止觀。
喜:就是因為精進地修無我觀成就,心裡歡喜。
輕安:然後有輕安樂,得初果這個時候,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所以有輕安樂。
定:有輕安樂,最低限度未到地定。若進一步,就是色界初禪,更是有輕安樂。
捨:在定裡邊,無我智現前,有定、也有慧的時候,就是那一剎那、剎那,十六剎那的時候,是個捨的境界,是無著的境界,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性,叫做捨。
心平等性:這時候也不昏沉、也不散亂。初果見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裡是無分別住,叫做心平等。
心正直:平等不是一剎那間就停下來,是剎那剎那相續下去。
心無功用:這時候不需要特別努力,任運地、自然地就是這樣。
而分別佛之智慧:菩薩修七覺分的時候,不會退大取小、入無餘涅槃,所以他還是分別觀察、成就佛的智慧,不入無餘涅槃,還要廣度眾生,是菩薩行。
辰七、八聖道
27)雖行八聖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yan mārgapratiṣṭhānagocaraś ca kumārgānadhyālamb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八聖道:得初果以後,功德還沒有圓滿,繼續修學聖道。
正見:就是得初果的時候,無我的智慧叫正見,這是聖人的正見;見第一義諦,叫做正見。若是大乘佛教,我空、法空,見到第一義諦,叫做正見。沒得聖道的人,相信有善惡果報,有過去生、有現在、還有末來;相信有世間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相信諸法是無常、無我的,這也叫做正見。
正思惟:見到第一義諦的時候,心裡是無分別,是離名言相。現在是後得智是正思惟,他思惟所見的境界。因為要安立名言,所見的這個境界把它表達出來,要經過思惟。
正語:聖人不說謊話,妄言、綺語、惡口、兩舌都沒有,而說佛法清淨的法語。
正業:一切時、一切處心裡面正知而住,叫正業。
正命:正命就是去乞食。實實在在的,不要欺騙,這叫做正命。不可以給人相面。
正精進:正精進是通於定慧的。
正念:正念是屬於定。
正定:由正念而得定,叫正定。
而樂行無量佛道:按小乘佛法來說,初果的時候斷分別我執,但俱生我執還在;若是大乘佛法,初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分別我執、分別法執斷,但俱生我執、俱生法執還在,要繼續地修止觀,滅除俱生的煩惱。所以得初果以後、得無生法忍,還要繼續地用功修行,修八正道。而雖行八聖道,不入無餘涅槃,而樂行無量佛道,還很歡喜地修六波羅蜜,廣度眾生、齊成佛道。這是菩薩道是這樣子。
卯七、止觀門
28)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yac chamathavidarśanāsaṃbhāra-paryeṣṭigocaraś ca na cātyantaśāntipatana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雖然這位菩薩也修學止觀的法門。止就是安心於所緣境,明靜而住,叫做止;深達實相名之為觀。這樣的法門是助道之法,助就是成就,成就聖道,修止觀可以得聖道。得聖道最後成功,就是證悟諸法實相。
而不畢竟墮於寂滅:雖然是證悟諸法實相,不會同於阿羅漢入無餘涅槃,墮落到寂滅的境界,不度化眾生,這是是菩薩行。
寅四、就佛果德以說不住(五句)(分二科)卯一、修因求果不住(分二科)辰一、求佛正果(分三科)巳一、求報身
29)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yad anutpādalakṣaṇasarva-dharma-mīmāṃsanagocaraś ca rūpalakṣanānuvyañjanabuddhakāyālaṃkāra-pariniṣpatti-gocaraḥ,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菩薩修學三十七道品、修學止觀,修學三空門、三解脫門,修學這麼多的法門,總而言之,是證悟諸法的不生不滅,就是諸法實相。觀一切法畢竟空,畢竟空裡面無有法生、無有法滅。
而以相好莊嚴其身:諸法不生不滅是無相,成就無相的第一義諦,他還是以相好來莊嚴他的身體,這就是大慈大悲利益眾生。相好莊嚴其身,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的報身。這是菩薩的德行。
巳二、求法身
30)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捨佛法,是菩薩行; yac chrāvakapratyekabuddhākalpa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buddhadharmātyaj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這位菩薩已經得無生法忍,由初地、二地乃至到第十地、等覺菩薩,但是也隨其所宜,現出來聲聞、辟支佛的威儀,看上去是阿羅漢、辟支佛,他會現出這樣的身分來。
而不捨佛法:雖然表面上現出來聲聞、辟支佛的威儀,但是他內裡邊的面目還是大乘境界,不棄捨佛的境界、法身。是菩薩行。
巳三、求應身
31)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yad atyantaviśuddhiprakṛti-samāpanna-sarvadharmānugamanagocaraś ca yathādhimuktisarvasatveryāpatha-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隨諸法究竟淨相:菩薩的智慧與第一義諦相應,常是隨順第一義諦,隨順就是相應。與第一義諦初相應的時候,還不能長期在定裡面,有時還要出定;要到第七地的時候,不出定,永久在定裡面;但是表面上也有行住坐臥,好像沒有入定似的,但是他實在是在定中。菩薩雖隨諸法究竟淨相,就是永久地與第一義諦相應。究竟淨相就是第一義諦,諸法畢竟空。永久地與第一義諦相應,沒有出入定的分別,達到這個境界。
而隨所應為現其身:隨順所度化的眾生的根機所適宜的、所相應的,就為他現種種的身相,度化眾生。這是菩薩的境界。
辰二、求佛依果
32)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是菩薩行;yad atyantāsaṃvarta-vivartākāśa-svabhāvasarvabuddhakṣetrapratyavekṣaṇagocaraś ca nānāvyūhāneka-vyūha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a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ayaṃ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菩薩同時在佛的世界親近十方諸佛,常隨佛學。觀察佛的世界,都是因緣生法、都是畢竟空寂,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觀察佛的國土永寂猶如虛空,都是畢竟空、不生不滅的境界。
而現種種清淨佛土:教化眾生的時候,隨其所應,還能現出來種種各式各樣的清淨佛土,這是菩薩境界。
卯二、得果行因不住
33)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捨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yad dharmacakra-pravartana-mahāparinirvāṇasaṃdarśanagocaraś ca bodhisatvacaryātyajanagocaraś ca, ayam api bodhisatvasya gocaraḥ |
雖得佛道:雖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佛道。道,就是智慧;道是無障礙,從這裡能通到那邊。於一切法無障礙,是智慧境界,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一切種智。這位菩薩無量劫地修行,已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轉於法輪:得佛道以後,他的大悲心不停止,還為眾生轉法輪,為眾生說法、度化眾生。開發眾生的智慧,叫做轉法輪。
入於涅槃:佛不要和眾生常在一起的,常在一起,眾生又不高興見佛。所以佛在你厭煩之前入涅槃。
而不捨於菩薩之道:不會棄捨菩薩道,還照樣地度化眾生,這是菩薩境界。
己五、時眾得益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iha nirdeśe nirdiśyamāne ye mañjuśriyā kumārabhūtena sārdham āgatā devaputrās tato ’ṣṭānāṃ devaputrasahasrāṇām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glāna-pratisaṃmodanāparivartaś caturthaḥ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很多的菩薩、很多的阿羅漢、還有天、人,很多人,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是發歡喜心,也願意成佛。發無上菩提心,有這樣堅定的意願,不願意做生死凡夫,想要做大菩薩,有這樣的意願。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7)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4)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