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明此品來意】
〈不思議品〉是廣說維摩居士沒有病而方便地示現有病,有不可思議的種種神通的作用。〈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佛品〉這四品,是說真實有病的人要怎麼樣來調伏自己,也就是廣說〈問疾品〉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觀眾生品〉,是說有疾菩薩應該學習捨相趣寂的修行,就是觀諸法空,觀我空、法空、空空來調伏其心。〈佛道品〉,是勸我們有病的菩薩應該學習證寂起用這樣的修行,就是〈問疾品〉以無所受而受諸受。〈觀眾生品〉學習空的修行的法,破除凡夫著有的病。〈佛道品〉是要我們學習證寂起用的這種法門,就是破除二乘人沉空、著空的病。現在〈入不二法門品〉是廣說證入平等法界、不二法門的這個境界,這是破除菩薩分別二法的執著。〈觀眾生品〉是破凡夫的病,〈佛道品〉是破二乘人的病,〈入不二法門品〉是破菩薩的病。
【釋品名】
第一義諦名之為法。第一義諦就是所入、所證入;能證入的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有為法,第一義諦是無為法,所以有有為、有無為,有能證、有所證的差別,這都是法。
門:是契入,可以出、可以入,而無障礙。入門,就是所謂契入,是教、行、理。因教而悟入,就是因佛菩薩的法語而悟入不二法門。因行,要修學止觀而悟入不二法門。理,在資糧位、加行位,沒有見第一義諦,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的時候就是修止觀。修所成慧的時候,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也就通於凡聖。聖,以理為門,觀察第一義諦,住在那裡就能向前進。初開始要有教,然後修止觀是行,沒見第一義諦,以教行為門;見第一義諦以後,理就是門。所以入不二法門這個門,有教、行、理作為門。
不二,二,就是差別、分別,有不同的境界,心因此而有不同的分別。修學聖道的時候,不二就是無分別境界,見第一義諦的時候是無分別境界。
【入文解釋】
戊三、明中道正觀雙流(分二科)己一、入不二法門品.雙亡二邊正入中道(分三科)庚一、淨名問諸菩薩說不二法門
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ān bodhisatvān āmantrayate sma: pratibhātu satpuruṣāḥ katamo bodhisatvānām advayadharmamukhapraveśaḥ |
這個時候維摩詰居士對法會大眾的菩薩說:諸仁者!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用功修學聖道,怎麼樣才能證悟無分別的第一義諦這個門呢?你從這個門可以悟入第一義諦呢?每一位菩薩隨順自己所歡喜的可以宣說,在我們大眾裡宣說。
庚二、諸菩薩各說(分三科)辛一、諸菩薩各說
1)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tatra dharmavikurvaṇo nāma bodhisatvaḥ saṃnipatitaḥ | sa evam āha: utpādabhaṅgau kulaputra dvayam | yan na jātaṃ notpannaṃ na tasya kaścid bhaṅgaḥ | anutpādadharmakṣāntipratilambho ’dvayapraveśaḥ |
法會裡邊有一位菩薩名字叫做法自在說言:諸仁者!生和滅是相反的事情,由無而有叫做生,由有而無就叫做滅。但是現在這個地方,生滅為二是個所緣境。所緣境,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果報出現的時候叫做生,老病死結束叫做滅。果報的生滅,由因緣和合就出現,因緣結束,果報也就結束;生滅,這叫做二。生和滅在第一義諦上是無差別相,就不是二。
法本不生,今則無滅:觀察色受想行識,在沒有生以前、因緣沒有和合以前,沒有色受想行識。猶如虛空,無所有。現在觀察未來的生命,因緣沒有和合的時候,不見有色受想行識的存在,就叫無自性。現在這個身體是因緣和合出現,還不是自性有,這個有是因緣。雖然有這個身體,可是它自性還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上看,沒有色受想行識的出現。
無生法忍:但是能觀察本不生不滅的那個智慧也是不生不滅,那個智慧是因緣有,觀察它的自性也是畢竟空寂的。這樣所緣境也是空的、能緣的智慧也是空的,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無分別智、無分別境就出現。這個時候,無生法忍就出現。忍是智慧,這個智慧安住不動叫做忍,安住在不生不滅這個境界上不動。這個人成就無分別智、證悟無分別的第一義諦,叫做入不二法門。
2)德守菩薩曰: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śrīgupto bodhisatva āha: ahaṃ mameti dvayam etat | ātmāsamāropān mameti na bhavati | yaś cāsamārop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德守菩薩曰:怎麼樣入不二法門?我我所為二,就是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或者是另外一個我在色受想行識這個地方。這個我有真實的體性,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性的。因為執著有個我,這個我不能夠獨立,一定要積聚很多很多的資具為他所享受,所以有我,就要有我所。色受想行識都是無常、變壞,沒有常恆住不變易的東西可以執之為我的,就是沒有我。若沒有我,也就沒有我所有的東西。若在初禪裡面修無我觀,就可以得無生法忍!所以是為入不二法門。
3)不眴菩薩曰: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animiṣo bodhisatva āha: upādānam anupādānam iti dvayam etat | yan nopādadāti tan nopalabhate, tatrohāpohaṃ na karoti | akaraṇam avyāpattiḥ sarvadharmāṇā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不眴菩薩曰:他得無生法忍的次第,是觀察受和不受,這是兩件事。受就是接受,外面的境界與心相接觸的時候,接受。什麼叫做接受?就是一分別、一明了就是接受。接受的時候,自然貪瞋癡也就出來。不受,就是不接受,所有的境界不接受,不接受就是無分別境界。或者說受就是取著,不受就是不取著,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受、不受,在這裡面有取捨,有愛有憎。有愛有憎的時候,是名為二,這叫做受不受為二。
若法不受:要學習不受,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先要不受。
則不可得: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不執著它是有,觀察它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中無有少法可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因為一切法都無可得,而觀察能觀察不可得的智慧也是不可得,它也是畢竟空寂的,就是沒有所取捨、也沒有能取捨,取也不可得、捨也不可得。
無作無行:不會再造生死業,這個無作;心也不分別,這是無行。這個時候無分別智成就,就和第一義諦相應,得無生法忍了,是為入不二法門。
4)德頂菩薩曰: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śrīkūṭo bodhisatva āha: saṃkleśo vyavadānam iti dvayam etat | saṃkleśaparijñānād vyavadānamananā na bhavati | sarvamananāsamudghātā sārūpyagāminī pratipad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德頂菩薩曰:垢就是凡夫境界,不清淨。清淨就是聖人,心裡面沒有貪瞋癡。現在指凡夫境界有取著,見到垢也有執著、見到淨也是執著,二就是執著,有這樣的分別。
見垢實性:若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看見凡夫一切煩惱的境界都是畢竟空寂的,都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就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是垢的真實體性。垢的相貌是虛妄,但是觀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寂,裡面無有垢可得。
則無淨相:沒有垢,也不看見有淨可得。聖人的清淨法也是緣起的、也是畢竟空寂的,那裡面也是沒有淨相可得,淨相也沒有。
順於滅相:這樣不管是垢也好、是淨也好,都是寂滅相,此中是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名為寂滅相。你能夠這樣觀察、學習,是為入不二法門,成功了就是入不二法門。
5)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sunakṣatro bodhisatva āha: iñjanā mananeti dvayam etat | yat punar neñjate na manasikaroty anadhikāraḥ, adhikāravirahit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善宿菩薩曰:是動是念為二。動就是沒有發心修行的時候,內心的思想的境界就是在色聲香味觸上虛妄分別,是動亂。念,是發心修行以後,能夠憶念這個所緣境,使令心明靜而住。這兩個相貌:一個是動、一個是靜,是不一樣的
不動則無念:發心修行以後,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再看動和念的境界是不可得。這個動亂的境界,觀察它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動亂是沒有,所以不動。觀察這一念心也是從緣而有,也是畢竟空寂的,念也是不可得的。動、念這兩個境界在畢竟空寂上看,動也不可得,念也是不可得的。
無念即無分別:因為沒有動、也沒有念,沒有所緣境可得,能觀察的分別心也不可得,就叫做無念即無分別。
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將有所得的執著破除,無念即無分別。破除去有所得的執著,就成就無分別的智慧,證悟第一義諦,這時候叫做通達此,此就是第一義諦。通達第一義諦這時候,是名入不二法門。
6)善眼菩薩曰: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sunetro bodhisatva āha: ekalakṣaṇam alakṣaṇam iti dvayam etat | yat punar na lakṣayati na vikalpayati, naikalakṣaṇaṃ karoti nālakṣaṇam | yal lakṣaṇavilakṣaṇasamalakṣaṇapraveś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善眼菩薩曰:最初修止觀的時候,是以一相、無相為所緣境。一相就是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各別的形相,這是很多的差別相。現在用空來破這一切相,一切相都不見,只是一個空相,所以叫做一相,就是空相;這個空相也破掉,就是無相。所以一相是指空相說的;無相:空相也不可得,所以叫做無相。最初用空破一切相的時候,執著這個空相;後來又把空相破,就變成無相。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遇見什麼都取著。所以破一切法的相、變成一相的時候,就取這個一相;後來破除一相,說無相,又取這個無相。取著一相、取著無相就有差別,所以叫做二相,一相無相為二。但是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沒有入不二法門的時候,遇見什麼就取著什麼。
若知一相即是無相:若是不斷地修止觀,進步了的時候,一相的空相也就是無相,並不是二。這個空相,空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的差別相乃至無差別相,其實是無差別,通通是無差別。無差別對有差別,還是二,還是差別,還是有取著的戲論。
亦不取無相:對這無相不取著。這個事情完全是內心的分別!只要有名言,心裡面在波動,這都是戲論,都不是真實義。所分別無,能分別也沒有,所以不取著一切虛妄相,也不取著空相、也不取著無相,心裡面不取一切相。這裡邊要有不受一切法的智慧。
入於平等:就是很多的差別相、乃至無差別的空相、乃至無相,平等的無分別,無分別境界,這個時候就棄捨虛妄的執著,是為入不二法門,就是得無生法忍。
7)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subāhur bodhisatva āha: bodhicittaṃ śrāvakacittam iti dvayam etat | yā punar māyācittasamadarśanatā tatra na bodhicittaṃ na śrāvakacittam | yā citta-sama-lakṣaṇatāyam advayapraveśaḥ |
妙臂菩薩曰: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菩薩的心,就是有大悲心、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雖然無分別,而還大慈大悲度化眾生,聲聞心,對於生死有恐怖心,所以要急急地修四念處、入無餘涅槃。聲聞人是自利,菩薩有大慈悲心廣度眾生。
觀心相空:觀察聲聞心、觀察菩薩的心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心相不可得,聲聞心也不可得、菩薩心也是不可得的,所以叫做相空。
觀心性空、觀心相空有什麼差別呢?相,就是因緣所生,成為事實,這個心正在活動,它有行相顯現出來,就叫做有相;但是它真實性是沒有的,所以叫做性空。但是那個虛妄的相還存在,相還沒空,相還是有。但是現在說,觀這個相也沒有,在畢竟空裡面,各式各樣的分別心是不可得的,就是相空。
如幻化者:就是相不空。觀心相空,是觀心沒有,性也是空、相也是空。如幻化者,就是有種種的分別心,但是不真實而已,就像幻術所變化的事情,都是假的;雖然是假的,但是和真的一樣,所以還是有一個幻化的東西。
無菩薩心無聲聞心:若是觀心性空、觀心相空,聲聞心、菩薩心都不可得。若是承認有緣起有、如幻化的,就是沒有真實的菩薩心、沒有真實的聲聞心。在觀心相空上,無菩薩心、無聲聞心;如幻化者,也是同樣沒有菩薩心、沒有聲聞心,就是沒有真實性。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是由世俗諦到第一義諦,這個時候是無分別智現前,證悟第一義諦,這是入不二法門。
8)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puṣyo bodhisatva āha: kuśalam akuśalam iti dvayam etat | yā kuśalākuśalasyānupasthānatā tad animittam | tad animittam | animittakoṭyāś cādvayatā | yatra nistīraṇatāyam advayapraveśaḥ |
弗沙菩薩曰:善不善為二。有這樣的思想、行為,對自己有利益、對他人也有利益;不但是現在有利益、將來也會有利益;現在是因,將來會得好的果報,這就屬於善。若是你有這樣的思想、行為,認為對自己有利益,但是同時對他人有傷害,將來會得惡果報,就是惡,就不是善。十善、十惡,就叫做善、不善。或者包括到出世間的聖道,叫善;世間上的生死流轉這些事情都是不善。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這是善、這是不善,就是要諸惡莫作、要眾善奉行,要這樣做。因為善和惡是不同的,所以有這種執著,就叫做二。
若不起善不善:觀善也是因緣有的、不善也是因緣有的,它的本性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面,善不可得、不善也不可得。觀一切法空的人是相信因果。決定不會做惡事,會歡喜作善法。歡喜作善法,而觀察善法是畢竟空寂的,所以也不起善。不善是罪過的事情,修學聖道的人是不敢做的。觀一切法空的時候,在他的無所得的智慧中,無有善可起、也沒有惡可起。
入無相際而通達者:觀善、觀不善,從緣起上入於畢竟空,是離一切相的,就是契入無相的境界。若成就無漏的無分別智慧的話,是為入不二法門。
9)師子菩薩曰: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siṃho bodhisatva āha: avadyatānavadyateti dvayam etat | yat punar vajranibaddhajñānatayā na badhyate na mucyate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師子菩薩曰:前面善不善,就是罪福。現在作善,將來會得一個可愛的果報,叫做福;無惡不作,將來就得苦惱的果報。善不善是因,罪福就是果。
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修止觀的時候,能通達罪的本性是畢竟空,和福的本性是沒有差別相,也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上看,沒有罪福的差別。
以金剛慧決了此相:初開始修止觀的時候,那個智慧不是金剛慧,就是有退轉。若不斷地進步,就是不變化、不可破壞,就是金剛慧。
決了此相:決了,就是特別地分明,一點沒有猶豫,明白、通達罪性與福無異,這個相很分明地現出來。
無縛無解者:若是罪的話,得果報的時候,明了性就困在那裡、不能解脫。解指聖人,得聖道的人,心與金剛般若在一起的時候,是大自在。大自在的境界是畢竟空的,無縛無解者。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就是得無生法忍。
10)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siṃhamatir bodhisatva āha: idaṃ sāsravam idam anāsravam iti dvayam etat | yat punaḥ samatādharmaprāptaḥ sāsravānāsravasaṃjñaṃ na karoti, na vāsaṃjñāprāptaḥ, na cāsaṃjñāsamatāyāṃ samatāprāptaḥ, na saṃjñāgrathitaḥ | ya evaṃ praveś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師子意菩薩曰:有漏、無漏為二。漏就是貪瞋癡的煩惱。有漏,就是心意識,它不是煩惱,但是它與煩惱相應。漏指煩惱說,有漏指心有煩惱,所以叫做有漏。無漏,就是修學聖道成功,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他不流膿,叫無漏。
若得諸法等:若是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法門的話,有漏和無漏一切法都是平等的;這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寂上,有漏無漏無差別。
則不起漏不漏想:這個人就不執著,不會現起有漏的執著和無漏的執著,對於有漏無漏都不執著,也就是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
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也就不會執著有漏的相、也不會執著無漏的相,有相無相都不執著,心裡面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個人成功,就是得無生法忍。
11)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sukhādhimukto bodhisatva āha: idaṃ sukham idam asukham iti dvayam etat | yat punaḥ sarvasaukhyāpagato gaganasamabuddhiḥ suviśuddhajñānatayā na sañjaty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淨解菩薩曰:有為無為為二。因為初開始用功修行的人沒得聖道,心裡都有執著,所以都叫做二。有為,就是因緣所生的一切法都是有為,都是有生住異滅的變化。無為,就是一切有為法的實相,沒有生住異滅,離一切分別相。有為和無為怎麼就是二呢?因為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我們有取相的煩惱:聽人說有為,對有為有執著;聽人說無為,對無為有執著。
若離一切數:若是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時候,心裡面就知道:有為、無為都是戲論。數就是內心的分別,就是虛妄分別。無為是離名言相,若去分別:這是無為、這是有為,有為是虛妄,無為也變成個虛妄的。
則心如虛空:若遠離一切的虛妄分別心,那個時候,無分別智相應的心像虛空似的,離一切分別相,於一切法心裡面不取著,也就是不受的時候。
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礙就是虛妄分別。有虛妄分別的時候,慧都不清淨。你成就見諸法實相的智慧,沒有虛妄分別的汙染,清淨慧成就,也就是沒有虛妄分別的障礙,是為入不二法門。
12)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nārāyaṇo bodhisatva āha: idaṃ laukikam idaṃ lokottaram iti dvayam etat | yā laukikasya prakṛtiśūnyatā, na tatra kiṃcid uttīryate nāvatīryate na sāryate na visāryate | yatra nottaraṇaṃ nāvataraṇaṃ na saraṇaṃ na visaraṇa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那羅延菩薩曰: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就是有時間性的這一切事情,都是可破壞的,也就是雜染流轉的世間。出世間就是清淨還滅的涅槃境界。世間就是染汙,出世間就是清淨。
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色受想行識是世間,要觀察色是自性空,受自性空,想、行、識都是自性空。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有、也是自性空;自性空裡面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作如是觀,就是出世間。
於中不入不出:在色受想行識的世間裡邊,也沒有入、也沒有出。從那個皮袋入這個皮袋,從這個皮袋入那個皮袋,從無始劫來就是這樣出、這樣入。色受想行識都不可得,沒有入、也沒有出。入是果報的開始;果報結束就是叫做出。或者說,入指凡夫說;出指聖人說。但是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寂的,就是沒有入、也沒有出。
不溢不散:不流,若觀察色受想行識是本性空、畢竟空,世間一切法無有少法可得,流轉生死這件事是不可得。散者滅也,也沒有生死可滅壞。要破壞惑業苦,入於無惑業苦的真如境界;現在說,沒有惑業苦可壞滅,所以不散。本來沒有生死可得,怎麼能說了生死呢!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時候這個人成功,得無生法忍。
13)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然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dāntamatir bodhisatva āha: saṃsāro nirvāṇam iti dvayam etat | saṃsārasvabhāvadarśanān na saṃsarati na parinirvāti | yaivaṃ budhyanāyam advayapraveśaḥ |
善意菩薩曰:生死、涅槃為二。凡夫的惑業苦的境界,叫生死。涅槃是沒有惑業苦的真如境界。什麼叫做二?是有所得,名之為二。
若見生死性:若能覺悟生死是因緣有的,因緣有的是本性空,若這樣子,就沒有無明。無明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有、不知道一切法是畢竟空、不認識第一義諦,就叫做無明。這樣,就是知道因緣所生的生死是畢竟空的,就是破了無明。
則無生死:這個時候就不見有生死可得,即不見有色受想行識可得,也無生、也無死。
無縛無解:有生死,就有生死的繫縛;無生死的時候,就從生死的苦惱境界裡面解脫出來。若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通達第一義諦的時候,有縛才有解,沒有繫縛也就沒有解脫可得。
不生不滅:解脫以後這個境界,是無有法生、也無有法滅。
如是解者:經過長時期的止觀,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是為入不二法門:你才成功的。
14)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pratyakṣadarśī bodhisatva āha: kṣayo ’kṣaya iti dvayam etat | kṣayo ’tyantakṣīṇaḥ | yaś cātyantakṣīṇaḥ sa na kṣapayitavyaḥ | tenocyate ’kṣaya iti | yaś cākṣayaḥ sa kṣaṇikaḥ | kṣanikasya nāsti kṣayaḥ | evaṃ praviṣṭo ’dvayadharmamukhapraviṣṭo vaktavyaḥ |
現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盡就是滅,眾生流轉的生死法,就是惑業苦,是有變化的。不盡:就是不滅,就是涅槃。
法若究竟:法就是第一義諦,在一切法上觀察,它是最究竟、最圓滿的。
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常生滅的這個盡法,在第一義諦上看,是不可得的;涅槃的不生不滅的境界,也是無有少法可得的。所以盡和不盡,都可以稱之為無盡,沒有法可滅的。
無盡相即是空:不盡的涅槃法,也就是諸法不生不滅的空;有生有滅的無常法,它也是本性空,就是無盡相,所以無盡相就是空的意思。
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在本性空這方面來說,沒有盡也就沒有不盡,所以在畢竟空上就無差別相。能證悟空相的時候,盡不盡就是不二相。
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15)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samantagupto bodhisatva āha: ātmā nirātmeti dvayam etat | yas tām ātmatāṃ nopalabhate, sa kiṃ nirātmīkariṣyati | ātmasvabhāvadarśī dvayaṃ na karoty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普守菩薩曰:我、無我為二。執著有我有兩種:一種是有分別的、一種是無分別的。有分別的:想這件事怎麼樣對我有利益;有的是不需要想,自然任運地就是要保護自己。無我,在有分別的時候、無分別的時候,都沒有這種執著,就是聖人。
我尚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是我,離開色受想行識之外也沒有我,常作如是觀。因為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生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和我的定義不契合;我是常住不變壞的、有主宰作用的,所以色受想行識沒有我。但是也不在色受想行識之外執著有我的,所以色受想行識也不是我,就是沒有我。觀察我是不可得的。
非我何可得:對有我而說無我;我若不可得,對誰說無我呢?所以無我也不可得。這是約名言來說,有種種名字,就會有種種言說;有種種名字,內心就會有種種分別。現在觀察這一切法本身是沒有名字的,沒有名字就沒有分別。所以我也是名字、無我也是名字,沒有名字,我也不可得、無我也不可得。
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最初修止觀的時候,觀察我不可得、觀察無我也不可得,最後成功的時候,就見我的實性,實性就是畢竟空性。這個時候,就不會再生起我的執著、和無我的分別。是為入不二法門。
16)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vidyuddevo bodhisatva āha: vidyāvidyeti dvayam etat | avidyāprakṛtikaiva vidyā | yā cāvidyā sā prakṛtikāgaṇanā gaṇanāpathasamatikrāntā | yo ’trābhisamayo ’dvayābhisamay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電天菩薩曰:明、無明為二。明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不能夠通達諸法是緣起的,不知道諸法是畢竟空的。無明生起也是因緣有:它有種子,這是因緣;加上作意,就是增上緣,也有次第緣、有所緣緣,所緣緣就是一切有為法。四緣生諸法,無明是因緣所生法,所以也是畢竟空的。智慧也是因緣有的,就是遇見佛法僧三寶,然後逐漸地學習,最後成功,光明現前,就叫明。明是聖者所成就的功德,無明就是凡夫所有的這些汙染。這兩件事是一染一淨,一凡一聖,是不相同的,為二。
無明實性即是明:觀察無明是因緣有的,本性是畢竟空。那個明的本性也是畢竟空,無明的實性就是明的實性;在實性上觀察,明和無明無差別相。在無差別的境界裡面,無明不可得,無明沒有。
明亦不可取:由因緣有的這個明,也不能執著它。對明的執著就變成無明,不著就是明。
離一切數:若能這樣觀察無明的實性和明的實性,就觀察到第一義諦的時候,就能遠離一切虛妄分別。數就是虛妄分別;遠離一切數實在也就是遠離無明。
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在這裡邊,無明的實性和明的實性是無差別的,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相的。經過長時期的止觀的用功修行、能契入,是為入不二法門。
17)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priyadarśano bodhisatva āha: rūpaṃ śūñam iti dvayam etat | rupam eva hi śūnyatā | na rūpavināśāc chūnyatā, rūpaprakṛtir eva śūnyatā | evaṃ vedanā saṃjñā saṃskārā vijñānaṃ śūñam iti dvayam etat | vijñānam eva hi śūnyatā | na vijñānavināśāc chūnyatā, vijñānaprakṛtir eva śūnyatā | yo ’tra pañcasūpādānaskandheṣv evaṃ jñānānubodh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喜見菩薩曰:色、色空為二。色,就是地水火風所組成的這一切事。色空就是色滅了就是空。沒有滅的時候,這時候是色,滅了以後是空,色和空是有差別的。或者說:地水火風是色,但是它的依止處叫做空,就是虛空的空,色和空是兩件事。色受想行識是五蘊,五蘊和五蘊空為二。
色即是空:身體就是因緣所有,要天天吃飯、要有空氣、要有水,還要有阿賴耶識執持這個生理的組織、加上業力,這樣身體的生存的因緣才具足,具足就有色法的存在。既然是因緣有的,就觀察它是自性空,它的自性是不可得。
非色滅空:若是觀察色是因緣有的,因緣有是自性空,自性空但是不妨礙因緣有。不是色敗壞,而後才說色是空;色存在的時候,它就是不可得。
色性自空:色的體性本身就是無所有的。
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如是指前面色、空這件事是這樣子,受和空也是為二,想和空也是為二,行和空也是為二,識和空也是為二,空和色受想行識是二。
識即是空:觀察識由因緣有,有因緣、次第緣、增上緣、所緣緣,心才能動。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四緣所生;因緣所有,它就是自性空。
非識滅空:不是等到識滅以後才是空。
識性自空:現在存在的時候它就是空。
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在五蘊和空不二性這個地方,逐漸地破掉有所得的執著的時候,通達第一義諦的時候,是為入不二法門,就成功。
18)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prabhāketur bodhisatva āha: añe catvāro dhātavo ’nya ākāśadhātur iti dvayam etat | ākāśasvabhāvā eva catvāro dhātavaḥ | pūrvāntata ākāśasvabhāvā aparāntata ākāśasvabhāvās tathā pratyutpannato ’py ākāśasvabhāvāḥ | yac caivaṃ dhātupraveśajñāna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明相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就是地水火風。地也不同於風、不同於水,互相都有差別叫做異。而地水火風也不同於空,不同於虛空。空也不同於地水火風,它們是有差別的。
四種性即是空種性:這個地水火風的體性,和空種性無差別,是無差別的。怎麼叫做無差別呢?四種性也是沒有決定性的,是由業力變現的。業力是什麼?就是心力,就是阿賴耶識裡有個力量。心為什麼有這個力量?造這個業力。造業是誰造?是心造的。造了這個業,業並沒有失掉,它還在你心裡面儲存著,它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得果報。所以地水火風也是不真實的,它也是沒有自己的體性的;離開心力之外,另外沒有地水火風。空種性,本身也是無所有的,沒有決定性的,空性是不可得的。
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如今年是一百歲,在這一百年之前是沒有這個身體,所以前際是空的。等到死掉以後身體也沒有,叫做後際也是空的。只有中際是有,有這個地水火風,但是也是空的。怎麼講呢?就是自性不可得,它是靠因緣有的,而不是地水火風自性有,自性是沒有。
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若是能夠由因緣,通達這個四種異、空種異是無二相的,能悟入了,是為入不二法門。
19)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sumatir bodhisatva āha: cakṣū rūpaṃ ca dvayam etat | yat punaś cakṣuḥparijñātāvī rūpeṣu na rajyati na duṣyati na muhyati, sa ucyate śānta iti | śrotraṃ śabdāś ca ghrāṇaṃ gandhāś ca jihvā rasāś ca kāyaḥ spraṣṭavyāni ca mano dharmāś ca dvayam etat | yat punar manaḥparijñātāvī dharmeṣu na rajyate na duṣyati na muhyati, sa ucyate śānta iti | evaṃ śāntasthitasyādvayapraveśaḥ |
妙意菩薩曰:眼、色為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和六塵,這是兩方面,是彼此有差別的;對於這件事都是有所執著,所以叫做二。
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若是學習大乘佛法,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就會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是因緣所有、是畢竟空寂的,它的自性是空的;也知道色聲香味觸法也是因緣所有、也是畢竟空的。眼耳鼻舌身意是畢竟空、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畢竟空,畢竟空對畢竟空是無分別的,就不會有貪恚癡的煩惱出現,貪恚癡的煩惱也就寂滅不生,就入於不生不滅,是名為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如是耳和聲也是二;若知耳性,於聲也是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也是一樣。
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第六意根,也是因緣所有、也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裡面沒有貪恚癡,不會對一切法上有貪恚癡的煩惱,是名寂滅。
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能夠這樣地觀察思惟,滅除有所得的執著,無分別智就安住在寂滅相上,安住在第一義諦上,是為入不二法門。
20)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akṣayamatir bodhisatva āha: dānaṃ sarvajñatāyāṃ pariṇāmayatīti dvayam etat | dānasvabhāvaiva sarvajñatā, sarvajñatāsvabhāva eva pariṇāmaḥ | evaṃ śīlaṃ kṣāntiṃ vīryaṃ dhyānaṃ prajñāṃ sarvajñatāyāṃ pariṇāmayatīti dvayam etat | prajñā-svabhāvaiva sarvajñatā, sarvajñatāsvabhāva eva pariṇāmaḥ | yo ’traikanayapraveś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菩薩修學六波羅蜜迴向一切智,叫做二。布施、持戒六波羅蜜是因;迴向一切智,一切智是果。因不是果、果不是因,它們是有差別的。未得無生法忍的人對這個也是有所執著,所以叫做二。
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常常地修止觀,學習般若法門,所以在布施的時候,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觀察布施是因緣有的,也是畢竟空的,不執著有布施可得,也不執著因、也不執著果。
一切智: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的果,也是因緣有,它的體性也是空無所有的。布施是因,一切智是果,但是在法性上來說,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就是你所求的一切智性,無差別。
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迴向一切智是平等無二相。若是持戒的時候也迴向一切智,持戒也是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寂,迴向一切智也畢竟空寂,它們也是無差別相。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也是。
智慧性:沒有得無生法忍的時候,不斷地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就叫做智慧。它本身也是因緣有、也是自性空。
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成佛的時候,佛的智慧也是自性空。因和果是有差別,但是在畢竟空上是無差別的。
於其中入一相者:就是在布施和一切智裡邊,觀察都是諸法如義,無差別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21)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gambhīrabuddhir bodhisatva āha: anyā śūnyatānyad animittam anyad apraṇihitam iti dvayam etat | yad dhi śūnyaṃ tatra na kiṃcin nimittam | animitte ’praṇihitam | apraṇihite na cittaṃ na mano na manovijñānaṃ pracarati | yatraikaṃ vimokṣamukhaṃ tatra sarvāṇi vimokṣamukhāni draṣṭavyāny ayam advayapraveśaḥ|
深慧菩薩曰: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指無我義,就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所以叫做空。無相是觀察涅槃的境界,涅槃裡邊是無色受想行識可得,所以是無相,這是無為的境界。無作,有色受想行識存在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眾苦所依,所以對色受想行識不喜歡,再不要有色受想行識,叫做無作、無願。無相是指無為說;無作指有為說;空指無我說,我不可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不可得。空有空的意思,無相有無相的意思,無作有無作的意思,所以叫做二;於這個說法有所執著,叫二。
還有第二個意思。觀察我不可得是空;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的,滅了以後再沒有色受想行識,無相也是空;在這空上無所希求,無有法可希求,叫做無作。沒得聖道的時候,對空、無相、無作都有執著,有所執著所以叫做二。
空即無相:成就聖道的時候,空即無相,觀察色受想行識,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不可得,都是畢竟空的,說空就是無相,空的相都不可得。
無相即無作:在無相上也就沒有希求,所以叫做無作。
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有空、無相、無作各自不同的時候,就有分別心,就叫有心意識。若觀一切法空、無相、無作的時候,所分別的境界不可得,能分別的心也就不可得,所以則無心意識。
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沒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對於解脫門都有所執著;現在入於無所得的境界的時候,一個解脫門就是三解脫門,這個時候離一切虛妄分別,是為入不二法門。
22)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śāntendriyo bodhisatva āha: buddho dharmaḥ saṃgha iti dvayam etat | buddhasya hi dharmaḥ, dharmaprakṛtikaś ca saṃghaḥ | sarvāṇy etāni ratnāny asaṃskṛtāni, asaṃskṛtaṃ cākāśam, ākāśasamaś ca sarvadharmanayaḥ | ya evam anugam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就是覺悟的一個人,一個大聖人。法,是他所覺悟的真理,也為一切眾生宣揚這個真理。佛是能宣揚真理、能證悟真理的人;法是他所證悟、所宣揚的,它們是不一樣;眾就是隨佛出家的人,學習佛法、修學聖道的人叫做眾,就是佛的弟子。這樣這三樣是有差別的,所以叫做二。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沒有悟入聖道,對於佛、對於法、對於僧都有執著,所以叫做二。
佛即是法: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他通達:佛就是法。佛主要就是無分別的智慧,圓滿地證悟諸法實相的智慧。而這個智慧也就是法、就是第一義諦。因為這個智慧是因緣有的、是緣起的,緣起的它就是畢竟空,所以它就是法、就是第一義諦,所以佛即是法。
法即是眾:隨佛出家的修行人,也是因緣有的、也是畢竟空寂的,所以也就是法。佛也是法、眾也是法。
是三寶皆無為相:佛也是無為相、眾也是無為相、法也是無為相,這樣子就沒有佛、法、眾的三種差別相。
與虛空等:和虛空是相等的,虛空是無相可得。佛法眾,也觀察它是無為相,也是與虛空相等。
一切法亦爾:現在說三寶,這是非常尊貴、非常殊勝,有無量功德莊嚴的境界,是這樣;其餘的一切法也是這樣子,也與虛空等,也是無差別的。
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學習佛法的人,行住坐臥,這一念心能隨順這個道理修行,常是觀察一切法是畢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破除有所得的執著,就悟入不二法門。
23)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apratihatacakṣur bodhisatva āha: satkāyaḥ satkāyanirodha iti dvayam etat | satkāya eva hi nirodhaḥ | tat kasmād dhetoḥ | tathā hi sa satkāya iti dṛṣṭiṃ nopasthāpayati, yayā dṛṣṭyā satkāya iti vā satkāyanirodha iti vā kalpayati | so ’kalpo ’vikalpo ’tyantāvikalpo nirodhasvabhāvaprāptaḥ, na saṃbhavati na vibhavaty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就是色受想行識組成的這個生命體。身滅,修學聖道成功的人,已經證悟,真如的境界顯現,滅除這個身,也可以說就是涅槃。沒有證悟第一義諦這個時候,就是這個身體是一個境界,和已證悟第一義諦沒有身的境界,這兩個境界是有差別的。初發心的菩薩,就是要棄捨這個身、要證悟身滅的境界,初發心的時候有這樣的願。
身即是身滅: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覺悟到身就是身滅,是無差別,無取、無捨。
所以者何:什麼道理說身即是身滅呢?
見身實相者:學習般若法門,得到般若的智慧,就會證悟身的真實相是無身可得,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畢竟空寂這裡頭,無色、無受想行識。
不起見身及見滅身:在實相這裡觀察的時候,就不會生起這是有身、這是沒有身體,沒有這個分別。因為觀察這個身體本性是畢竟空的,畢竟空,沒有身、也沒有身滅。所以不起,就是心裡面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不會生起這樣的執著。什麼執著呢?見身、見滅身。沒有這個分別,觀察都是諸法如義、無差別相,所以不起見身及見滅身。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身與滅身無二,這個身體存在的時候,觀察它的本性是自性空的,這個空、和這個身滅的空是沒有差別相的。這個身體是因緣有,這因緣有的身體,它的自性是無有少法可得;這無有少法的境界、和這個滅身體那個無有少法的境界是一樣的,無二,沒有差別相。所分別無故,能分別也沒有。
於其中不驚不懼者:在這個境界裡邊,沒有驚、也沒有懼。身體存在的時候觀察它是自性空,心裡也不驚;身體滅、顯現這個畢竟空,也沒有懼。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就叫做契入不二法門,就是得無生法忍。二十三個不二法門,道理是一樣,就是所緣境有差別。能緣的智慧都是畢竟空寂,用畢竟空寂的智慧觀察它是不可得,這個不可得的境界就是不二法門。
24)上善菩薩曰:身、口、意業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suvinīto bodhisatva āha: kāyavāṅmanaḥsaṃvara iti dvayam etat | tat kasmād dhetoḥ | anabhisaṃskāralakṣanā hy ete dharmāḥ | yā kāyasyānabhisaṃskāratā tallakṣaṇaiva vāganabhisaṃskāratā tallakṣaṇaiva mano’nabhisaṃskāratā | yā ca sarvadharmāṇām anabhisaṃskāratā, sā jñātavyānugantavyā | yad atrānabhisaṃskārajñāna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上善菩薩曰:身口意善為二。觀察身是善、口是善、意也是善。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都是有執著,能夠不作惡而作善,但是在聖道的立場來看,還是有執著的,所以這裡面有執著心叫做二。
是三業皆無作相:學般若法門的時候,成就般若的智慧的時候,觀察身口意善都是無作相,就是畢竟空寂的。觀察身體在作善的時候,它也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寂裡面沒有善的生起。口業、意業亦復如是,都是無作相,都是不生不滅的,都是畢竟空寂的。
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觀察身體是畢竟空寂的、沒有作相,無作相就是口的無作相,是無差別的。
口無作相即是意的無作相:在無作相上看,沒有身口意的差別,是畢竟空寂的。
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初開始用功修行的時候,以自己的身口意作所緣境;等到所緣境觀察得純熟的時候,一切法也都是無作相,也都是畢竟空寂的,無生亦無滅。
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能夠萬緣放下,心常隨順無作的智慧,觀一切法空,觀察身無作相,口、意的無作相。最後成功的時候,成就無分別的智慧的時候,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25)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puṇyakṣetro bodhisatva āha: puṇyāpuṇyāniñjyān saṃskāran abhisaṃskarotīti dvayam etat | yat punaḥ puṇyāpuṇyāniñjyānabhisaṃskāratā sādvayā | yā ca puṇyāpuṇyāniñjy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svalakṣaṇaśūnyatā na tatra puṇyāpuṇyāniñjyāḥ saṃskārāḥ | yaivam anumārjanāyam advayapraveśaḥ |
福田菩薩曰: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福行就是修學十善法,有這樣的德行的時候,將來會得到可愛的果報。罪行,不相信因果,做種種惡事,得罪惡的果報。不動行就是修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四禪八定,心裡面寂靜住,將來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初發心的菩薩執著這是福行、這是罪行、這是不動行,還是有取著,所以叫做二。
三行實性即是空: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觀察福行是因緣所有、是畢竟空寂的;罪行也是因緣所有、它本性是畢竟空寂的;不動行亦復如是,都是空無所有的。就是超越有為法到無為的境界。怎麼樣超越呢?就觀察有為的福行、罪行、不動行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就從有為的境界超過去。
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若能作如是觀的時候,從因緣有的福行、罪行、不動行,觀察到第一義空的時候,在第一義空那裡看,福行也不可得、罪行也不可得、不動行也不可得,這是不共於世間的,入於不二的境界,這時候沒有福行、罪行、不動行可執著。
於此三行而不起者:從因緣有這個地方觀察到畢竟空這裡,不起就是不現、不生起執著心,不執著這是福、這是罪、這是不動,不生起這三行的執著。是為入不二法門,就成功。
26)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padmavyūho bodhisatva āha: ātmasamutthānasamutthitaṃ dvayam | ātmaparijñātāvī dvayaṃ notthāpayati | advayasthitasya vijñāptir nāsti | avijñaptikaś cādvayapraveśaḥ |
華嚴菩薩曰:從我起二為二。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這是一個;我所造作的一切的善法、或者是做很多的罪過,叫做我起。
見我實相者:觀察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我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見到我的真實的相貌,沒有我可得,做種種功德也都是不可得,沒有我、也沒有我起的一切法。
不起二法:這時候沒有這個差別相,沒有有所得的這種執著。
若不住二法:觀我也不可得、觀我起一切法也都不可得,這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時候我不可得、一切法也不可得,所緣境不可得,能緣的心也不可得。
則無有識:了別的分別心也不現起。
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沒有所識、也沒有能識,這時候能所都寂滅,無所得的智慧成功,證悟第一義諦。成功,是為入不二法門。
27)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śrīgarbho bodhisatva āha: upalambhaprabhāvitaṃ dvayam | yan na labhate tan nopalabhate, tan nāyūhati na niryūhati | tatra nāyūho na niryūh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德藏菩薩曰:有所得相為二。有所得就是有所獲得,就是執著。心接觸到一切境界的時候,執著這個是真實,就叫做有所得。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是有而不真實;現在認為是真實的,就是有所得。有能得、有所得,就叫做有所得。這樣,一切的煩惱都從這裡開始,這就是無明。不知道它是空無所有、不知道是如幻如化,這都是無明。有能得、有所得,這叫做二。
若無所得:要改變,不要有所得,觀察眼見色,色是無所得,色是無我無我所,色是畢竟空、如幻如化,無所得;受想行識畢竟空、無所得,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乃至你見到佛,也是無所得。
則無取捨:不感覺到這個東西是好的東西,我要拿過來;這東西不好我不要,沒有這個分別心,無取無捨。觀察它是因緣有、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不執著。若無所得則,無取捨。也不取,也沒有法可捨。
無取捨者:當然心通達一切法無所得,通達者是智慧,智慧也同樣是無取無捨,它也是自性空、也是無取無捨。
是為入不二法門:就成功,是為入不二法門。
28)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candrottaro bodhisatva āha: tamaḥ prakāśa iti dvayam etat | atamo ’prakāśa ity advayam | tat kasmād dhetoḥ | tathā hi nirodhasamāpannasya na tamo na prakāśaḥ | evaṃlakṣaṇāś ca sarvadharmāḥ | yo ’tra samatāpraveśo ’yam advayapraveśaḥ |
月上菩薩曰:闇與明為二。有太陽的時候叫做明,太陽落下去叫做黑闇,叫做闇與明為二。執著白天是光明、夜間就是黑闇,執著這件事,這叫做二。明闇是一種果報。若是地獄、餓鬼的世界都不是很光明。諸天的世界,身體就發出光明來,那是另一種果報。我們所居住的境界裡面,有時候光明、有時候黑闇。
無闇無明則無有二:學習佛法的時候,原來這是業力所得的果報,光明與黑闇本來是不可得的、無自性的,就是在畢竟空寂這裡面,明也不可得、闇也是不可得。
所以者何:這道理怎麼講法呢?
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四禪和四空定都是第六意識的境界,色界第四禪裡面有無想定,無想定它前六識是不動,但是還執著有我。滅受想定,前六識不動,第七識也不動,同時也不執著我。入定以後,雖然世界上還是日出東方月落西,但是這個人沒有這明闇的分別。有明、有闇,而心裡面不分別這個境界,也等於就是無明、無闇,不取著這個事情。
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法相也都是這樣子,若取著它,就是有;不取著,就是無所得。阿羅漢,心一點取著沒有,遇見一切境界的時候,內心裡面沒有親所緣緣,他不變。譬如看見一條蛇,通過眼睛看見蛇的時候,第六意識就看見眼所見的這個蛇。第六識經過眼所見的蛇,就是叫做親所緣緣;眼所見的外邊那個境界叫疏所緣緣。這個地方有什麼事情呢?第六意識通過眼所見到的這個蛇,心裡面執著這個是真蛇、是真的,這就叫做變。所見的疏所緣緣的蛇,那是阿賴耶識,蛇本身也是,牠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身體是如幻如化。但是經過六識一緣的時候,就不是如幻如化、不是如夢中境,就認為是真實有一個蛇,這種執著是普遍,這叫做變!原來是如幻如化的,認為是真實的,這叫做變。若是這些大菩薩或者佛的境界,遇見一切法的時候他不變,就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的。
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明、闇、乃至一切法相,能平等無差別地、無分別地證入第一義諦的時候,就是入不二法門。
29)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ratnamudrāhasto bodhisatva āha: nirvāṇe ’bhiratiḥ saṃsāre ’nabhiratir iti dvayam etat | yasya na nirvāṇe ’bhiratir na saṃsāre ’nabhiratir idam advayam | tat kasmād dhetoḥ | baddhasya hi sato mokṣaḥ prabhāvyate | yo ’tyantam evābaddhaḥ sa kiṃ mokṣaṃ paryeṣiṣyate | abaddho ’mukto bhikṣur na ratim utpādayati nārati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寶印手菩薩曰: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涅槃,這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所證悟的不生不滅的境界,是一個大安樂的地方,歡喜證悟涅槃。不樂世間,不歡喜世間上的苦惱境界。世間是無常、是苦,而涅槃就不是無常、也不是苦。還是有所取、有所捨,而取捨就是執著,所以名之為二。
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學習般若法門的時候,對這兩個世間,並沒有一個是歡喜的、一個是不歡喜的,所以不厭世間、不樂涅槃。
則無有二:就是沒有世間和涅槃的差別。
所以者何:為什麼對這兩個世間,當初是有取、有捨,有歡喜的、有不歡喜,現在為什麼是無差別呢?
若有縛則有解:若是我們用有所得的思想觀察這件事,在生死裡邊被惑業苦所繫縛,這是個苦惱的世界,希望解脫這一切苦惱、得涅槃,這是有所得的思想是這樣。
若本無縛其誰求解:學習般若的無相智慧的時候,觀察惑業苦的生死都是畢竟空寂的,它並沒有繫縛,沒有生死的繫縛。沒有繫縛,本來就是解脫,還有哪一個人還要再求解脫呢?也就沒有涅槃可得。
無縛無解則無樂厭:般若的智慧能觀察到這裡,沒有世間的繫縛,也就沒有涅槃的解脫,就不會我歡喜這個、我不歡喜那個。從開始學習般若法門,通達一切法是寂滅相,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但是初開始覺悟到這裡的時候,智慧力量不是那麼強,而以前的有所得的執著力量很大。
是為入不二法門:經過長時期的止觀的修行,破除有所得的時候,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就證入第一義諦的無差別相,平等法界的境界。
30)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maṇikūṭarājo bodhisatva āha: mārgaḥ kumārga iti dvayam etat | mārgapratipannasya na kumārgaḥ samudācarati | asamudācārasthitasya na mārgasaṃjñā bhavati na kumārgasaṃjñā | saṃjñāparijñātāvino hi dvaye buddhir nākrāmaty ayam asyādvayapraveśaḥ |
珠頂王菩薩曰:正道邪道為二。來到佛法裡邊的人,要符合八正道。沒有學習佛法的人,就是邪道。正道是清淨的、邪道是汙染,棄捨汙染的邪道、學習正道,也是有取、有捨,也是有執著,所以叫做二。
住正道者:用般若的法門學習佛法的時候,就是由凡而聖。怎麼叫做聖呢?就是住正道。內心成就清淨無我的智慧,安住在第一義諦,沒有汙染,就叫做住正道。
則不分別是邪是正:住在正道裡面、慧眼的境界的時候,觀察一切眾生乃至一切修行人無差別相,邪也不可得、正也不可得。正邪是相對的,這時候沒有邪正可得。有邪、有正,就是虛妄分別,就是有所得的境界。現在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沒有這些虛妄分別。
離此二者:遠離正道、邪道的有所得的執著。
是為入不二法門:這個修行人成功。
31)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satyanandī bodhisatva āha: satyaṃ mṛṣeti dvayam etat | satyadarśī satyam eva na samanupaśyati, kuto mṛṣā drakṣyati | tat kasmād dhetoḥ | na hi sa māṃsacakṣuṣā paśyati, prajñācakṣuṣā paśyati | tathā ca paśyati, na vipaśyati | yatra ca na paśyanā na vipaśyanāyam advayapraveśaḥ |
樂實菩薩曰:實不實為二。
實不實為二:他修學不二法門的時候,是用實不實作所緣境的。實就是真實,不是虛妄,不欺誑。什麼是不欺誑的、是真實的?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它不欺誑你。三界六道這些眾生,都是在世俗諦裡邊來來去去,這世俗諦就叫做不真實,就是它有欺誑性。唯有得聖道,見到第一義諦、諸法實相、離一切相的無分別境界,這個地方不變化。見到第一義諦是最理想的地方;眾生有惑業苦,這些境界都是不真實、虛誑的。這兩個有差別,希望成就真實、棄捨不真實。
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學習般若波羅蜜的時候,見到勝義諦的時候,離一切相的、不生不滅的,這個時候尚且都不看見實。因為到那個時候,是沒有名言相,沒有說這是實、那是不實,沒有這個分別。這個時候,實也不可得、非實也不可得,就是不二。有實、有不實,這就是有二;現在不見實、也不見不實,就是不二相。
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勝義諦的實,不是肉眼所能看見。
慧眼乃能見:佛菩薩的智慧眼才能見一切法寂滅相。
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但是慧眼見到一切法寂滅相的時候,說這是真實的,我見到,沒有這個分別心。譬如做夢,忽然間夢醒,歡喜的事情也沒有、不歡喜的事也沒有,就是無所見!這就叫做真實見。得無生法忍以後,這一切的虛妄境界都不見,是名為見到實相,見到諸法寂滅相,就是無所見,是名為見。
入不二法門:在第一義諦上說,也沒有見、也沒有不見,是個無分別境界,這個時候叫做入不二法門。若是在無分別智的時候,無見無不見;若是到後得智的時候,也還是有所見,但是不執著,和凡夫見可是不同。
辛二、諸菩薩問文殊說不二法門(分二科)壬一、結前生後以為問
32)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ity evaṃ te bodhisatvāḥ svakasvakān nirdeśān nirdiśya mañjuśriyam kumārabhūtam etad avocat: katamo mañjuśriḥ bodhisatvasyādvayapraveśaḥ |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每一位都說不二法門。
問文殊師利:諸菩薩就問文殊師利菩薩。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我們都說完了,請您老人家也說,怎麼叫做不二法門?
壬二、隨問以為答
文殊師利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mañjuśrīr āha: subhāṣitaṃ yuṣmākaṃ satpuruṣāḥ sarveṣām | api tu yāvad yuṣmābhir nirdiṣṭaṃ sarvam etad dvayam | ekanirdeśaṃ sthāpayitvā yaḥ sarvadharmāṇām anudāhāro ’pravyāhāro ’nudīranākīrtanānabhilapanam aprajñapanam ayam advayapraveśaḥ |
文殊師利曰:如我的看法、我個人的意見。於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寂滅相裡面沒有文字,沒有文字就不能言、也不能說,也不能示、也不能識,離諸問答,這是入不二法門。
言、說:說話的時候也有文字,有能詮顯第一義諦的文字,有文字,叫做言。言它能詮顯不二法門,就叫做說。能詮顯的叫言,而這個言能詮顯第一義諦,就叫做說。言和說,都指能說法的人。
示、識:說法的人用這樣的法語來開導眾生,叫做示。對方悟解、領解、明白這個道理,這叫做識。
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第一義諦是沒有文字的,沒有文字就是不能言說;也不能聽,也不能示給你、告訴你;不能用文字來告訴你,也沒有辦法假藉文字去明白這件事。現在沒有文字,不能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這就是入不二法門。
辛三、維摩默然無言
33)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atha khalu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nirdiṣṭo ’smābhiḥ kulaputra svakasvako nirdeśaḥ | pratibhātu tavāpy advayadharmapraveśanirdeśaḥ | 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ūṣṇīm abhūt |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們這是一共三十二位菩薩,每一位菩薩都自己宣說他入不二法門的經過。最後,你應該說。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怎麼樣才是菩薩證入第一義諦的法門呢?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這時候維摩詰居士默然不說話。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atha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er licchaveḥ sādhukāram adāt: sādhu sādhu kulaputra ayaṃ bodhisatvānām advayadharmamukhapraveśo yatra nākṣararutaravitavijñaptipracāraḥ |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特別地讚歎又讚歎維摩居士的殊勝。
乃至無有文字語言:三十一菩薩有文字語言;乃至文殊菩薩以言遣言入不二法門;最後沒有文字語言,完全沒有聲音。這樣,是真入不二法門。學習不二法門,先要有語言文字,而後加以學習,成就無分別智,然後證入不二法門;語言文字,然後成就無分別智、證入第一義諦,這樣的次第。
庚三、聞品得益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iha nirdeśe nirdiśyamāne pañcānāṃ bodhisatvasahasrāṇām advayadharmamukhapraveśād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pratilambho ’bhūt || || advayadharmamukhapraveśaparivarto ’ṣṭamaḥ ||
一共三十三位菩薩說不二法門,當時法會大眾裡面,有五千位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就是聽這麼多的菩薩說不二法門,他們就證入不二法門。什麼叫做皆入不二法門?就是得無生法忍!就是成就無分別智、證入第一義諦。初歡喜地得無生法忍,若說是第八地菩薩任運地成就無生法忍,也應該包括在內,就是法會大眾有五千位菩薩由凡而聖、入無生法忍;其中有的菩薩是已經得入無生法忍,是第七地,現在由第七地入第八地,也叫做得無生法忍。
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7)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4)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