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4日 星期二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一卷,馬鳴菩薩造,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大乘起信論
[會]大乘起信是本論的別題,論是通題。論藏全部都稱論。
大乘起信論:有三重能所。
第一種,就是能起、所起。
起信心,對大乘生起信心。所謂大乘起信就是起大乘信。生起對大乘佛法的信心,講這道理,所以謂之大乘起信論。第一個能所,論為能起,大乘信所起。論能夠起發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第二種,就是能信、所信。
信,指學佛的人對佛法生起信心。信為能信,大乘為所信。
第三種,就是能揀、所揀。
大,揀別不是小乘法,所以大為能揀。乘為所揀,揀別不是聲聞小乘法,這是大乘菩薩道。
大乘起信論:
大:顯示這部論所說明的道理屬於大乘妙法。約理講,就是眾生真心理體,真如本體自為廣大。具足體、相、用三態的意義,所以稱為大。
乘:指像車乘、像交通工具,運載為義。
大乘:大乘法能夠運載眾生,從凡夫地,經過菩薩階位,信、住、行、迴、地乃至等覺,到究竟佛果。能運載很多人,一直到究竟目的地,就是佛果究竟涅槃。這是屬於大乘菩薩道,能自度亦能度他,尤其度他為主要,所以稱為大乘。
大乘起信論:這部論根本的目標,就是要使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
起:起,引發、生起、發起。這部論典的道理,能引發學佛的人對大乘佛法的信心。能夠引發、起發眾生內心本有的真心本性。
信:就是信心。信、解、行、證,四個階段為學佛一定要經過的階段。
論:全部論藏的通題。論主要的用意就是互相辯明,徵問解釋法意的道理,使人對佛法有決定了解。
*論有兩種論:一種是宗經論、一種是釋經論。
釋經論:是印度的高僧大德或者菩薩造論,解釋佛法。如大智度論,解釋大品般若經。在中國,過去高僧大德解釋佛經,不敢稱論,稱疏、記、註。就是尊重印度高僧大德。
宗經論:以經為宗,建立論目標,然後詳細發揮。如大乘起信論。
*蕅益大師在起信論裂網疏註解:此論乃是性相之總持,言略義廣,誠了義大乘,佛祖心印也。
這部論,無論是講性理、事相方面,通通包含在內,非常徹底。文字簡略,內含的道理範圍很大。屬於大乘佛法的究竟了義,教主釋迦世尊所說的法、歷代祖師所流傳大法,這論最能相應佛的大乘教典了義。

馬鳴菩薩造,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會]梁,朝代名。
中國歷史,從秦始皇秦朝以後,楚漢爭鋒就是漢朝。漢朝分西漢、東漢。西漢到中間被王莽篡位一次。後來光武中興,就是東漢。東漢到最後漢獻帝的時候,衍成魏吳蜀三國。三國後來就是變成晉朝。西晉還算統一,到東晉,只剩南方一小部分。北方五胡大鬧中華,變成五胡十六國。東晉以後,衍成南北朝。北朝是北魏、北齊、北周。南朝就是宋、齊、梁、陳。到隋朝,又統一天下。
現在梁就是南朝的梁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的時候,真諦三藏來見梁武帝。當時梁武帝要請他翻譯佛經,但是一開始就遇到侯景之亂,結果就沒辦法翻譯。後來等到梁元帝承聖二年(553),才開始在建興寺翻譯佛經。一直到陳朝,七十一歲時候,在中國入滅。開元釋教錄記載有四十九部一百四十二卷,也有寫做一百四十一卷。現在藏經保存,還有三十二部,有一百一十一卷。
*起信論的異譯本,唐朝的實叉難陀法師。在唐朝高宗以後,武則天時代。
*一般研究起信論都是照真諦三藏的譯本。唐譯起信論保存在藏經中,沒人註解,一直到明朝末年蕅益大師註解唐譯起信論裂網疏。
*中國最流通的註解,算唐朝賢首國師,正名是法藏,起信論義記。
*論與義記會合,就是唐朝末圭峰宗密大師。
*當時有位法師人稱石壁大師,把圭峰大師論疏合本拿來註解。
*宋朝長水子璿法師,起信論義記筆削記。把石壁大師所著好的,把它筆記下來。有的不是很理想地方,給它削掉。
*清朝初年編五教儀的續法大師,把起信論義記筆削記,重新改寫過,叫做起信論疏記會閱。
*明朝憨山大師起信論直解,只是照賢首國師義記,順從文字,重新改寫。

甲一皈敬述意
[會]造一部論為什麼要先皈依三寶?有三種意義:
第一、表示感謝三寶恩德,所以要皈敬。佛法僧三寶,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第二、為了求三寶加被,以仗三寶的德力來加持,依照佛的意旨,表達出來,不會有所誤失。
第三、造論的用意,要使眾生對大乘佛法生起信心,所以造論的人自己要以身作則,表示對三寶的深心皈信。第一是感恩心。第二是求加被。第三是使令眾生能夠生起信心。所以,造論要先皈敬三寶。

歸命盡十方,
[會]歸命:皈敬三寶非常究竟徹底,連生命都拿來皈敬。顯示他對三寶恭敬到至極。
盡十方:皈敬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所有世間所有國土有佛說法所在,有三寶具足,同時皈敬。盡十方三寶,我通通一樣皈敬。

最勝業徧知,
[會]最勝:沒有比他更殊勝。讚歎佛寶,三輪不思議化,最為殊勝。
業:就是作用。指佛的三輪不思議化的作用。佛身口意三業,叫三輪不思議化。輪,圓形。表示佛的身口意三業,可互融互通,自由自在作用。
徧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萬法,佛徹底明白。讚歎佛意業的妙用徧周。
*凡夫知是妄知,都是虛妄、沒實體的知。外道的知,是邪知,不正確。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知是偏知,偏於真空之一面的知,不究竟。菩薩縱然到等覺菩薩,分知,只是一部分的知,還不能究竟。佛稱為徧知
,指佛的正徧知,正是正確,徧是周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徹底明白。

色無礙自在,
[會]佛的色身相好莊嚴,有四種無礙,得八種自在,讚歎佛的身輪不思議化。
色無礙:色指佛的色身。報身的無量相好。應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讚歎佛的身相,就是身輪不思議化。怎樣不思議呢?無礙自在。怎樣無礙呢?礙是阻礙、障礙。佛色身的作用,不會有所阻礙。怎樣不會有所阻礙?有四種無礙:
第一、大小無礙,該當要現大身來度他,就現大身像。
第二、互用無礙,互相作用不會有障礙。佛的六根,可以互相起作用。
第三、理事無礙,在事相上現出千丈盧舍那身,或丈六金身各種現身。雖然有相,可是體性本空,妙理湛然。
第四、應機無礙,眾生根機應機無礙。那一種根機眾生要用什麼方式度化,自由自在。
3)自在:佛最自在。怎樣自在呢?常樂我淨,我就是自在義,成就佛果具八種自在。
第一、能示一身、多身,自由自在。一身可以現無量身,身數可以現到無窮無盡,小到像微塵,大周徧虛空,盡這十方世界。
第二、以塵身滿大千界,微塵身可以徧滿大千小中,周徧大世界,無窮無盡。
第三、用大身,現很大身體到十方世界,像雲一樣極其輕,來往不會有所阻礙。
第四、常居一個國土,但是周遍十方無處不現。
第五、諸根互用與前面的四無礙第二種一樣。
第六、得一切法,但不起一切法想,已經徹證一切諸法理體,但不起想念,一切法清清楚楚顯現。
第七、以一偈義經無量劫說不盡。顯示辯才無礙。
第八、身體像虛空一樣,要現要隱自由自在。

救世大悲者,
[會]佛出現世間,救度世間,因為有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看到眾生受苦,像自己受苦,所謂講感同身受。所以,想辦法度眾生的苦,使他離苦得樂。
救世間的大悲者:就是指佛。救世大悲就是顯示佛的口輪不思議化。

及彼身體相,
[會]    及彼身體相:及,是並及。彼,指佛身體相。身,佛的法身。體,法身理體。相,由法身所現的報身等德相。法寶,就是以法身理體為法寶。

法性真如海,
[會]    法性真如海,解釋體。無量功德藏,解釋相。
法性:諸法的理體。廣大無邊,猶如大海。
真如:真心理體。真,完全正確、真實,不會有違妄。如:如如不動,不會有所變遷,永久如是。
海:法性豎窮橫遍,無窮無盡,像海極其廣大,極其深廣。

無量功德藏,
[會]    從法性中顯現的相,佛身的報身相好等,是從法身理體顯現出來。法身理體的法性,本來具足無量功德,含藏無量功德,稱為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會]如:按照。實:諸法實相理體。按照所親證諸法實相的理去修行。實相理體,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徹證實相理的一分。從這一分之中,由此一直趣向到究竟成正覺。所以,按照所證法性理體的實義修行,從此以後真修。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後的菩薩修行,叫真修。依真而修,不必像未登地以前三賢菩薩要緣修,靠助緣來修。所以,登地以上菩薩才能如實修行等。讚歎僧寶,約聖賢僧。
等:總包含一切僧寶的範圍通通在內,平等皈依。

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佛種不斷故。    
[會]    造這部起信論的用意在哪裡呢?我為了要使令一切眾生,除去疑問,捨去邪見的執著,生起對大乘佛法正確的信心,能夠保持佛的種子繼續流傳下去,不會斷掉,不會斷絕。因此之故,我造這部論。
為欲令眾生:為了想要使令一切眾生,除去疑網,捨去邪執。
除疑:對大乘佛法不起信心,就會生起嚴重疑問,生起誹謗。除去對大乘不相信的疑問,相信大乘佛法。
邪執:外道的邪妄執著。
起大乘正信:使他生起對大乘佛法的正確信心,佛法就不會斷絕。
佛種不斷故:佛的種子繼續能夠流傳下去,佛法在世間能夠繼續流傳下去,不會斷絕。

標宗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會]    論曰:就是發語詞。論,就是剖示道理,分明辨別。論文中,分剖、解釋、分析論文所建立的宗旨的道理。分明,一一辨別,加以解釋,分清楚。
摩訶衍:就是大乘。
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有一種法,能夠使人生起對於摩訶衍的信根。
是故應說:因此我應當要說明這個道理。
法:心法。一心、二門、三大。這部論的主要的宗旨,就是心法。當下一念心,就是心法,心法的當體就是大乘。大乘佛法的總根本,就是一心。

列科
說有五分。云何為五?
[會]說有五分:既然要使人啟發大乘信根,應當要講說,說明我需要說明的地方。我建立五種的意義,來作我說明的張本。
云何為五:我所說的五分是哪五分呢?

一者、因緣分,
[會]一者因緣分:者是語助詞。五分當中第一就是因緣分。
因緣:因是親因,緣是助緣。因為法不孤起,一定仗因、仗緣,才能夠生得起來。親因,就是馬鳴菩薩的心願,要啟發眾生對佛法的大乘信心。有很多能夠發大乘心,修學菩薩道的根性的人,就是助緣。要使令有大乘根性的凡夫菩薩,能夠發起菩提心,來修學大乘佛法,有這個助緣。所以先講造論的因緣。

二者、立義分,
[會]要說明使人生起大乘佛法的信心,我要建立應當要講的意義。
義:就是道理。我有這個道理,我必定需要加以說明,所以先建立意義。所謂法就是心。就是一心法,由此分為兩門,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所以建立這個意義。

三者、解釋分,
[會]建立起來之後,然後就加以解釋。因為意義建立起來,沒辦法了解,必定要加以詳細解釋所建立的意義,就是一心二門三大的道理。

四者、修行信心分,
[會]了解大乘佛法的道理之後,要去實行。要怎樣修行呢?啟發對大乘佛法的信心以後,照這個方式去修行,才能夠實證大乘佛法的真義。

五者、勸修利益分。
[會]信心建立起來,能夠如法修行,然後才能達成佛法的真實利益。

甲二正說五分
乙一標科
乙二正說
丙一因緣分
丁一標章
初說因緣分

丁二徵釋
戊一正明八因
戊二釋疑明意
己一總徵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有什麼親因助緣的原因,要來造這部論呢?

己二別釋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云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
[會]是因緣有八種:我要造這部論,有八種原因、八種助緣,所以能夠成立我造論的機緣。是哪八種呢?
一者、因緣總相:馬鳴菩薩造論的宗旨是這樣,就是已經成就佛果的佛說法的目標也是這樣,諸大菩薩造論利益眾生度化眾生的目標也是這樣,叫做總相。
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所謂叫做總相的原因在那裡?為了要使令眾生,離去一切的苦惱,得到究竟的安樂。這是他造論的目標。
一切苦:世間眾生有很多苦,用一切來包括。三苦、五苦、八苦、一百一十苦,乃至無量諸苦。
三苦:欲界眾生本來就苦,還要苦上加苦,所以欲界有苦苦。色界沒苦苦,但有壞苦,定力散失,要墜落就是壞苦。無色界眾生,有行蘊流動的行苦。欲界有苦苦、壞苦、行苦。色界有壞苦、行苦。無色界但有行苦。所以,三界都是苦。
八苦:人道眾生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
所以這個世間叫做苦海,苦事像海水這麼廣、這麼深、這麼大。
為令眾生離一切苦:主要離分段生死苦、離變易生死苦。三界六道眾生分段、變易兩種生死都有。出世間聖人、聲聞、緣覺,也還有變易生死苦。
究竟樂:徹底的安樂,就是佛果。
分段生死:在時間有分限,空間上有方位。時間有一個段落,身體的範圍空間也有一個段落。三界內都有分段生死。
變易生死:超出三界聲聞、緣覺,沒分段生死。可是法執沒斷,只是心念生滅變化。有生滅變化不停的心念,像生死一樣。菩薩還沒破無明,證法身以前,也是一樣有這種的變易生死。到究竟成就佛果,一切的苦才徹底斷盡。
得究竟樂:證到阿羅漢果,身體還在人間,叫做有餘涅槃。死掉灰身泯智以後,叫做無餘涅槃。剩餘的身體也已經消盡。無上佛果的究竟涅槃,就是無住處大般涅槃,才能夠得到究竟的安樂。
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非,不是。我不是求世間的名聲、利養、利益,求世間的恭敬。

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
[會]第二種的造論原因,我為了想要解說、分析佛所說的根本義。
如來:後佛如先佛之再來,謂之如來。如者,不變。來者,隨緣。隨順眾生的因緣,但他在常寂光中,仍然巍巍不動、不變。
約三身來解釋如來:
*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就是法身如來,沒有來去相。佛的法身,如如不動,但無處不應現,就是如來。
*轉法輪經,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徹證真如實相、第一義諦之理成就正覺就謂之來。報身如來的解釋。
*成實論,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徹證諸法實相的如實之道,來世間成就正覺。示現有生有滅,像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約應身論如來。
如來根本之義:就是真如實相、究竟涅槃,就是一心二門三大。這個道理為佛法的根本要義,必定要徹底明白,真正了解之後,對於一切佛法得到正確的了解,才不會發生錯誤的了解。

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
[會]對於大乘佛法有善根,而且他的善根已經成熟,這一類的眾生,使令他對於大乘法,能夠堪得任持,能荷負佛的家業。對於大乘佛法,不會退轉,徹底生起信心。

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
[會]有一類眾生雖然種善根,可是他的善根微弱又稀少,遇到逆境,會發生退轉。所以要使令他微弱的善根增強,少的善根會增多。怎樣來啟發他呢?使他修習信心。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
[會]要開導、指示修學佛法的人的權巧方便。如果業障深重的眾生,要使令他能夠消除過去所造的惡業的障礙。善能護持他的信心,能夠遠離愚癡、顛倒、傲慢這種的煩惱。能超出邪見的疑網。所以,需要造論。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
[會]勸修學佛法的人要修止觀,對治凡夫的執著有的障礙,對治二乘執著空的障礙。所以,需要造論。教他修止觀,對治煩惱,趣向菩提。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
[會]為了有一部份道心怯弱,不能堅持增進的眾生,勸他修習淨土法門,求生佛國,親近諸佛,免致退轉。

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會]以我論文所講的道理,由淺入深,認真努力進修,勸修他、策勵他,發起趣向菩提的大業。因為有前面八種等親因助緣,所以我需要造論。

第二釋疑明意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會]大乘的經典當中都具備你所講的八種因緣法,你何必又重複再說呢?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
[會]馬鳴菩薩答覆:佛所說的一切經藏中,有這個法。不過因為眾生的根性、造作的行業,不可能完全一樣。不等,就是不一樣,不能平等。各有千差萬別的情況,就是眾生的根器、眾生的信心、眾生的行動、造作、內心所藏的種子都不一樣。因此之故,受解的助緣,也就千差萬別。領受佛法,了解佛所說的道理,這個差別因緣很多。

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
[會]所謂:是指下文來解釋上文的受解緣別。
如來在世,眾生利根:就是釋迦世尊還在世間的時候,眾生的根性比較利。
能說之人:能講經說法的人,就是佛。
色心業勝:佛的色身相好莊嚴,心念又極殊勝。佛說法應機說法。
圓音一演:佛說法的音聲,極其圓到,一切眾生都聽得懂。無論是什麼言語的人類,聽到都是他的言語,道理都能了解。
異類等解:異就是不同,千差萬別。不單是人道眾生,聽得懂,乃至鬼神禽畜六道所有眾生,聽到佛說的法,就是他的話就是跟他講話一樣,他都能夠了解。
則不須論:佛在世時,是沒必要造論。

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
[會]假定說釋迦世尊入滅以後,或者有一類眾生,能用自己智慧的力量,喜歡詳細看,閱覽全藏,廣聞而多解,這種人不必論。

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
[會]或者有一類眾生,能用自己智慧的力量,聽到少少的,了解的道理很多,也沒必要論。

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
[會]另外有一類眾生,雖然自己的智慧的力量不夠,這種人在廣論當中,能夠得了解佛法,得受用,這種人也不必為他造論。因為他自己有能力看大部論。

亦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
[會]也有一類眾生,對於詳細的論文,文字很多,看到文字這麼多,就感覺到煩,心中起煩惱。他的心中愛樂,含持很多佛的道理,文字少少的,但包含全部大乘教典的道理。要這樣簡略的論文,他才會了解。這種人正需要造論。

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會]上面所列出來各種根性人物的情況,我這部論為了希望總包含。將釋迦如來一生所講廣大極深微妙法的無量無邊意義,都能含攝在裡面的緣故。我應當就要為著這一類根機的人來造論。
廣大法:指後面真如的道理,真如至為廣大,豎窮橫遍。
深法:指後文阿賴耶識甚深邃,如果是沒智力的人,不能體會。
無邊義:無量無邊的意義。含藏無量無邊的意義,指心真如門、心生滅門這兩門的道理。

丙二立義分
丁一結前起後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
[會]立義分:立,建立、制定。論主建立、制定他的論典根本綱宗,謂之立義。
義:所建立宗旨裡面,所含的意義很深奧,有很多道理存在。
立義分:這一章主要是先建立,要使人生起大乘信心主要的意義總綱。按照立義分所訂下、制定的綱領,在解釋分中一一詳細解釋。

丁二正立義宗
戊一總標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
[會]摩訶衍,就是大乘。大乘的道理,總合起來說有兩種意義。第一種就是法,第二種就是義。法,自己本身的實體,就是心,所謂心法。義,義理,就是從心法中所分出來的一心、二門、三大。三大,就是體、相、用。三大的意義,就是義。

戊二別說
己一出法體
庚一就體總立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
[會]所言法者:就是前面所講的法,能建立大乘的意義,法是什麼呢?
謂眾生心:謂指下文眾生心,來解釋法。現在所講的法,這個法體不是別樣東西,就是指一切眾生當下一念心。凡是眾生都有心。眾生心當體,就是顯示一切法的當體。眾生心包含萬法。
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這眾生之心,包含一切世間法、一切出世間法。所以,就以眾生心,來做法的總體。以心為總,在迷就是眾生。究竟覺悟,就是佛。這三法都沒差別。心法包含眾生法與佛法。
一切世間法:包含六道。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羅。三惡道的地獄、鬼、畜生。六凡法界內的一切法,都是屬於世間法。因為它沒超出三界,都在三界內。世間法,叫做染法,被煩惱所染污,輪轉生死,不能超出三界。所以,這個心會在三界內六道輪迴。
出世間法:也是由這一念心能修行,出三界,證出世間聖果,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以,也能含攝出世間法。出世間,是淨法。這個心也會在三界六道受苦,也可以修行出世間成聖者。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以這一念心,建立大乘的真義。大乘佛法就是講心,離開心沒大乘佛法可得。所以,心是十二部經的根本,也是一切法的根本。

庚二開門別立
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會]為什麼這一念心能包含世、出世法,來建立摩訶衍義?這原因何在呢?因為這個心的當體,約真心理體的真如本相。
即示:當下能夠顯示大乘理體的真義。一切法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一切法當體,不離真如本性。所以,當下即是真如本性的道理。豎窮橫遍,橫遍十方約空間,豎窮三際約時間。統統包含在內。
能示:是從真體顯出來的作用。真如相是本體,生滅相主要在相、用,但它不能離開本體。

己二彰名義
庚一明大義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
[會]所以說前面建立的一者法、二者義,這個義裡面含有大的三種意義。是哪三種呢?
一者體大:第一種說明它的法體,至為廣大。為什麼?
謂一切法眞如平等不增減故:所有世、出世間一切法,約真如當體講,真者不妄,如者不變。真心理體的實義,就用真如表達。真心理體的真如,在一切法上平等,並沒增減。在聖人的階位,親證諸法理體,但法體並沒增加。六道凡夫,迷失本有的真心理體,可是真心理體還是存在,並沒減少一絲毫。
二者相大:相是現相,從體能夠顯出各種的現相的妙用。
謂如來藏:如來藏,眾生有如來覺性的理體,但被無明煩惱所蓋覆,像藏起來,顯現不出來。
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如來藏具足無量、無邊、本性具有的功德。
性德:本性中本來具足無量的功德,這一切功德法我們雖然還沒有修到,可是性體上,本來具足。現在修學就是啟發本有的性德,心地上本有、當下具足。本來就有的東西,只是藉外緣,啟發顯示出它本有的東西。
三者用大:用是作用、妙用。
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因為這個作用,它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的緣故。
生,發起,從心性中,發起、生起各種的妙用,無論是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所有的善的因果,統統包含在內。
世間善法:學佛來講,三皈、五戒、十善,乃至四禪八定。包含造世間的善業。
出世間善法:趣向出世間的果地。就是從真如啟發出來的勝用,能引導眾生起善心所的作用。

庚二顯乘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會]乘:以運載為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諸佛本來最初修行,也是乘這個大乘心。大乘,就是心,就是自己當下一念心。本,就是指這個真心理體。以不生滅心的當體,生起修行的方法。乘此法,它能運載你,從凡夫的菩提心出發,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到妙覺的究竟佛果。
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從初發菩提心的初發心的凡夫菩薩,由此漸進,到觀位,進一步到十信、住、行、向、地,乃至等覺菩薩,也是乘這一念心,使他趣向到究竟佛果。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會]前面已經把立義分講完,接下去要講解釋分,就是順著前面立義分所建立的意義,來作分段詳細解釋。

第二標列正解
第一標列
解釋分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會]解釋分,解釋前面的立義的道理,要分作三段來講。是哪三種呢?
一者、顯示正義:第一種,顯明指示立義分所建立的法、義道理,合乎大乘教理,作正確的解釋,明白這個意義。
二者、對治邪執:知道什麼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用意在哪裡?它的內涵是什麼?如果修學佛法的人,對於正法有不正確的了解,或者凡夫二乘所有的執著,要拿來一一消除。對是相對,治是治理。眾生如果有錯誤的見解,不正確的執著,要對治、消除。
邪執:我、法二執。眾生的我執、法執,是不正確的執著。那種執著會增長邪見,對於生死會增長苦惱,所以必定需要對治。
三者、分別發趣道相:分別,分門別類,詳細解釋。發心、趣向於無上菩提道的相狀。正理已明了,執著也已經對治,應當要按照趣向無上菩提的菩薩道,努力邁進。詳細加以說明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方法、相狀修行的過程。

己二正解
庚一總標二門
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
[會]顯示正義的道理,依照我前面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把前面的眾生心說明,這一心法,分作兩種門類來作解釋。

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
[會]有兩種門是哪兩種?從一心法,分二種門。所以,每一個門都帶一個心。顯示一心中,分兩門來作解釋。這部論顯示大乘佛法的正義,拿眾生的當下一念心的心體來作說明。就在一心法中,它能含攝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依一心法,來建立一切法。
*這一心就可以分真如門與生滅門解釋。這是約真妄兩方面來說。
心真如門,約真如。在我們的凡夫心,人人有真心理體的真如,就是自性清淨心。
心生滅門,約眾生的妄心的生滅。第八阿賴耶識,引起眾生的妄心。第六意識能夠分別種種法。在妄識當中,有生有滅。

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
[會]為什麼要分這兩門呢?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這兩種,各各都能總攝一切法。攝,包含。就是說心真如門,也包含一切法。心生滅門,也包含一切法。一切法,包含十法界,上至諸佛法界,乃至四種聖者的法界,下至六凡法界。心真如門也具足十法界,心生滅門也具足十法界。

此義云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會]為什麼真如、生滅兩門,各各能夠包含一切法呢?這個意義在哪裡?什麼原因說它能各各包含一切法?因為,真如門不離生滅門,生滅門不離真如門。真如、生滅兩門,根本不能分開,彼此互相含攝。
*約眾生心的本性、不生不滅、真心理體、自性清淨心、佛性,來建立心真如門。
約流轉還滅的道理,建立心生滅門。這完全站在凡夫六道眾生心講。
*眾生雖然有真心,可是現在被無明煩惱所遮蔽,起惑、造業,在三界中輪轉生死。
*為什麼二門不相捨離呢?真如門中,雖然攝一切法,但它以真如為本。約真如清淨的真性來說明,所以只講真心理體,不講現相,不講用。生滅門也不離真如門,為什麼呢?生滅它自己無實體,它要以真如為體。
*所以,體、相、用三大。體,就是指真心理體。生滅的現相,就是可以看作,從真心顯現出來染淨的作用。被無明染法所熏,就成為三界六道輪迴生死的染法的作用。被真如淨法所熏,真如熏無明,就能斷惡修善,由此轉入本有的淨體,成就出世間四聖的果覺。

庚二各釋二門
辛一釋心眞如門
壬一釋心真如相
第一正詮顯法體
第一借言詮法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會]心眞如者:標出這一門的總綱。者,是語助詞。心真如就是真心理體。
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即是,就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就是真如的本體。
一:一心,一心全體,就是法界。叫做一法界。
法界:法包含十法界。千差萬別,有凡夫法、有聖人法、有染法、有淨法、有有漏法、有無漏法、有有為法、有無為法。但這一切法,都不出我一念心。法怎麼有界?一一法有它的界限。法不離心,但一一法各有界限。
一法界:一真法界,真心理體包含一切法,法法界限清楚,但互不相妨。
大:常遍。從來就是這樣,不會有所變遷。真心至為廣大,約空間橫遍十方,約時間豎窮三際,所以叫做大,包含一切、絕待。
總:真心理體包含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無法不包,無法不含。
相:現在各種的現相界的萬物,統統都從真心顯現出來的勝用。各種現相,也不離真心。
法門:必定要先認識本有的真心。法門,依這個真心,修行。
體:真心的當體。妄心無實體,真心才有實體。

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會]所謂:指下文來解釋上文。
心性不生不滅:眾生本有的真心,它的本性,本來就是不生、不滅。
既然不生不滅,現在一切法儼然有生滅?這不是真心。怎樣的原因會有萬法的生滅呢?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因為你有妄心的念頭,就是有第六意識。以第八識為本,妄念有生有滅,有千差萬別。
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如果離開心念,這一切的境界現相都不可得,都無實體,因為它是妄法。心若不在那裡,遠離心中的妄念,一切境界的妄想完全不可得。因為你有心念,就有境界。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會]因此之故。一切法的真心理體,從本已來。
離言說相、離名字相:真心的本體,不能用言說來表達。也不能用假名的安名來表達。
離心緣相:妄想心無法緣慮真心理體。
畢竟平等:畢竟,就是究竟徹底。真心理體,是平等平等沒有差別。
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沒有變化、沒有異樣。真心理體本來如是,也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單單指眾生當下一念心,所依的真心理體,就叫做真如。

第二顯法離言
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
[會]你應當要知,所有一切語言文字的說法,都是假的,決定沒有實體。為什麼會有這個假名呢?但隨眾生的妄念,才有假名的差別相,實體不可得。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既然一切假名都假的,把真心理體叫做真如,應當也是假的?
言真如者,亦無有相:所以叫做真如,沒真如的實體的相可得。
既然假名,為什麼把真心理體建名叫做真如?
謂言說之極:言說之至極,語言文字的說法到最高點,沒別的文字可以代用。真心理體,完全真實,沒虛假,所以用真。它從來不變,所以用如。用真如兩個字,來說明真心理體。
因言遣言:遣就是除。但是也不可執著說到真如,就認為有一個真如的形相存在。這是借語言,來遣除語言的假相。借真如的言詞,來遣除眾生名言的虛妄執著。

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
[會]真如這個假名,名是假的。但真心理體的理體,不能遣除。只遣除它的名相的假相,真心理體無有可以遣除的所在。為什麼真心理體的體不能遣,只遣相的假名呢?因為一切法當體悉皆眞如。

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
[會]若這樣不能遣除,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真如的實體?也不可以另外建立。為什麼不可以建立呢?因為世出世間一切萬法當體即是真如,跟真如並無異樣的緣故。

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會]因此你應當要知,在一切法上,用說說不到它的實體。用想想不到它的實體,所以真如自性不可說,真如本性不可念,遠離語言文字,遠離心緣差別,就叫做真如。

壬二即示大乘體
第一略標釋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會]復次:就是還有。
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前面所說的真如,本來不能言說,現在我借言說來分別說明真如的現相,有兩種意義。哪兩種呢?
一者如實空:按照真心理體的實義,顯示空義。為什麼?因為能徹底顯示真如自性的實相。約空義來解釋。
二者如實不空:雖然空,能顯現一切法,所以有不空的意義。為什麼呢?因為,真如有實體,這個真心理體完全具足無漏、本性所具的功德。真心理體本來就有這個不可思議的妙用,它有無漏性功德,人人本來具足。

第二廣釋成
第一釋空義
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
[會]依諸法的實體,當體即空的意義來說。一向有這個眾生心以來,因為世間一切的染污法不能和真心相應,它遠離一切差別相的法。因為,真心理體以無虛妄心念。眾生的妄想心虛而不實,和真心不相應。因此之故,真心理體當體就是清淨、無念。
染法:指煩惱法,三界六道的眾生法,包含到未成佛以前等覺以下的微細無明。
離一切法差別之相:差別相就是有無、一異等千差萬別的世間的現相。

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
[會]當知真心理體,和世間的一切有無、一異等等言說的四句之法,完全不能相應。
因為真心理體,不是有形相的。但也不是完全無相。非有相也不對、非無相也不對。有和無同時並立也不是。一異也是一樣。真心理體不是一,成就佛果能現無量身千百億化身怎麼是一呢?真心理體不是異,眾生的真心理體和佛果的真心理體並無差別。非非一相、非非異相。一和異同時並立也不是。

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
[會]總而言之,因為眾生有妄心,才有差別相。若沒妄心,這些差別相都不能建立。怎麼說真心理體空呢?因為所有一切眾生,統統都有妄心。妄心的念頭,一念一念相續著,起分別。但是這些妄心,統統和真心理體都完全不相應,所以謂之空,空去一切妄念。

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會]眾生只要把妄心跟它遠離心中,若沒妄念,也沒什麼可空。因為沒妄念,就沒空可得。因為眾生有妄念,才說這妄念當體即空。沒妄念,空也不立。

第二段解釋不空義
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
[會]所謂講不空,就是顯示真心理體的法體,就是真如自性、覺性。徹底空沒妄念的緣故。當下就是真心自性。從古以來,常恆不變,一向就是這樣。
淨法滿足:顯示真心理體沒妄念的染法,但淨法具足。淨法是什麼呢?佛果上的功德法財,就是萬德莊嚴的功德,就在自性上徹底具足。
不空:是指清淨的功德法財本來具足,因此修行才能夠成佛。因為你本有的覺性,具足這一切萬德,修行才能夠成就。

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會]但這個功德,不是有相可取。為什麼果地上的功德不是有相可取呢?因為,真心理體的功德,遠離眾生妄心、妄念的境界。單獨要認真修行,證到佛果,淨法就完全跟你相應。

辛二釋心生滅門
壬一正釋此心生滅、因緣、相
癸一明染淨生滅
子一正釋心生滅
丑一標名列義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會]眾生心怎樣生生滅滅?依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所以才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就是真如。真如不生不滅,跟阿賴耶識的生滅相和合起來。也不是一,因為真如和藏識不是一個。如果同一個,藏識滅的時候,真如也會滅掉。也不能說完全分成兩個,假定真如一個,無明一個。這樣,無明就沒辦法斷除,因為各個有實體。因為無明無實體,虛妄不實的東西,可淨化。真如是不動,有實體。就叫做阿賴耶識。
如來藏:藏是隱覆、隱藏、暗覆。眾生心中有佛性,被煩惱所藏。煩惱為能藏,如來為所藏。
阿賴耶識:藏識。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種的意義。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會]阿賴耶識裡面含藏兩種意義,能夠含攝一切萬法,也會生起一切萬法。含攝一切法,因為阿賴耶識裡面所含藏的種子,有淨的種子、有染污的種子。淨的種子,就是覺義,能夠生起覺悟的作用。真如熏習無明,會起淨用,起始覺,就曉得覺悟。生起世間一切萬法,宇宙萬有一切萬象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生起的作用。因為被無明熏習,所以生起包含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就是十法界。淨的作用,也在十法界的四聖中。染的作用也在十法界的六凡中。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會]哪兩種?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覺義:就是它會有起覺悟的作用。凡夫若曉得修行,能夠轉凡成聖,能夠斷煩惱,了生死,成就出世間的聖果。
不覺義:現在在凡夫沒覺悟。為什麼不會覺悟?覺體被煩惱遮蔽著,所以不會起作用。

丑二依義各釋
寅一釋覺義
卯一總立本始兩覺
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
[會]我所說覺的意義,就是心體離念。真心理體,本來遠離一切妄念。就是真如門所講的離心緣相。心去緣,緣不到。離去妄念的現相,跟虛空一樣周徧,十方法界無處不徧。約空間講無處不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沒一個地方我們的心體不周徧到的地方。約時間講三際時間當中,沒有一時不徧。

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會]因為它無相,所以法界一相。一相,就是無相,一個現相。如虛空,沒青黃赤白的顯色,也沒長短方圓的形色,它只有一個空相,所以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跟佛果的平等的法身沒異樣。所以,佛性跟諸佛所證的究竟覺體並無差別。
法身:有兩種意義,一、自性清淨法身。二、離垢妙極法身。佛果兩種法身,徹底究竟。眾生的法身,只有自性清淨法身,煩惱重重,沒離垢妙極法身。
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依自性清淨法身,說明眾生本來就有覺性,指自性清淨法身。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會]怎麼說眾生有本覺呢?這個道理在哪裡呢?因為本覺的意義,對始覺的意義講。始是開始,你對佛法,初初了解、曉得、覺悟,來學佛修行,謂之始覺。開始覺悟的作用,就是因為有本覺。若沒本覺,就不可能起始覺。因為本有覺性,所以能生起始覺。外緣相助,始覺就會生起。因為能夠開始覺悟的覺性,就是跟本有的覺性一樣沒差別。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會]開始覺悟的意義,因為它是依靠本覺生起。依靠本覺,才能生起始覺。為什麼會生起始覺呢?應當要知講本覺,就有不覺。本有覺性,原來有,可是現在呢?沒顯出來,變成不覺。如說這個人本來是個財主,說他本來是財主,顯示他現在不是財主。本覺就像本來是財主一樣,現在沒顯現,錢賠光。講本覺,就是顯示說他現在不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會]依這個不覺,會生起始覺。現在不覺,知道我本有這個覺性,你曉得去啟發本來的覺性,那就是開始覺悟。所以,依不覺的緣故,說你有開始覺悟的能力,因為你本來是有覺性。因為有覺性,所以能夠開始覺悟。

卯二別辨本始兩覺
辰一辨始覺義
巳一總標淺深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會]還有一個道理,你應當要明白。因為已經徹底覺悟到自己心體的本源的緣故,叫做究竟覺。究竟成就佛果,叫做究竟覺。這為最深。雖然開始覺悟,可是還沒覺悟到心地的本源,就不能稱為究竟覺。就是後面所說的相似覺、隨分覺。

巳二詳示淺深
此義云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
[會]究竟覺與不究竟覺差別的意義在哪裡呢?為什麼說覺心源就是究竟覺?不覺心源就不是究竟覺?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就像從普通凡夫的人,能夠發菩提心修行,從初信到十信的階位,這都統統還是外凡。因為他能覺知自己前面起的念頭,是屬於惡法。從此,他能夠把後念止息掉,使後面的惡念不可再生起來。十信的菩薩能做到這一點。雖然也稱為覺悟,還是在始覺的不覺的範圍。怎麼說不覺?因為還沒到真正能覺悟的境界。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
[會]相似覺,看起來有點像,但還沒到。就像二乘人觀四諦法的智慧,能夠知苦、能夠斷集、能夠慕滅,為了要證滅諦,所以修道。初發意菩薩,是指十住菩薩的初住,叫做發心住,才把菩提心真正安定下來,發得起來,不致再漏失。初發心住菩薩進入三賢位。等者,後面的第二住到第十住,還包含十行、十回向。十住、十行、十回向,叫做三賢位。

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麁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會]前面只能覺滅相,這裡能覺異相。心中所起的念頭一動,馬上知道這個念是屬於哪一類?要怎樣來對治。如果是不好的,要怎樣把它消除?若好的要,怎樣使它增長?
覺於念異:初住以上到十回向,念一起他就知。覺體的作用,對於念頭一起那差別相,完全明白。異,就是不同、差別的情況。
念無異相:心中所起念頭的差別相,他能夠了悟到念不可得,與真心理體並無差別。當體就能徹證,要求證真心,他不會被念頭牽著走。
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因為他能夠捨離粗的分別執著相。什麼叫做粗的分別執著相?就是見、思煩惱。三界內的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他能夠完全對治,能夠消除能所對待的分別,他完全能夠除去。他已經能夠除去分別的法執、我執。二乘人只除我執,還沒到法執的境界。
名相似覺:因此之故,這個階位叫做相似覺,好像要證到真如的法體,但是還沒證到。第十回向菩薩加一步,就證到真如的自性。證一分法身,破一分無明。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那是十地菩薩的境界。

如法身菩薩等,
[會]說明十地菩薩的狀況。這裡只約生住異滅四相的煩惱,來約略說明。
生住異滅四相:一切法都有生住異滅。生了以後,暫住。住的時間,就有變異。最後就消滅。他對於生住異滅的現相,滅最粗滅相的煩惱、最粗異相、較細住相。最微細的就是生相,所謂生相無明。
*十信位,破滅相的無明、破滅相的煩惱。
*三賢位菩薩能破異相的煩惱、異相的無明。對於異相已經能夠破除,所以能捨去粗重的分別執著。就是三界內的煩惱見思惑。所以他只能破見思煩惱,他能破除分別法執,也就是能夠破除塵沙煩惱,所以無明還沒破。十地位初地以上,才能夠分破無明,分證法身。
*法身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分破無明,分證法身。以法為身。
*等者:從初地到十地階位有十個。

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麁念相故,名隨分覺;
[會]他能消除住相無明。念頭一起,他馬上能覺,不會使它生起來。
念無住相:因為他明白所有起分別的境界,能所的對待。凡是有對待的,統統是屬於住著相。住看作執著、停歇。他不會停在那裡。十地菩薩不會停歇在所分別的相對的境界,他能超出相對的境界。
以離分別:因為他已經遠離分別的粗念相。分別,就是指前面的分別執著相。早就捨離,所以又能捨離住相煩惱。
麤念相故:粗的念頭、粗的煩惱現相。麤,對後面等覺講。不可看作和前文一樣,前面捨麤分別的麤,只指見思惑。這裡的麤,指對後面的生相無明講。等覺破生相無明,現在破住相無明,比起後面的生相無明較粗。所以,到這裡,俱生我法二執也已經除去。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
[會]從等覺到佛果。十地滿了,再進一步就是等覺,就是一生補處菩薩,等到因緣成熟,就要成就佛果。
如菩薩地盡:好像菩薩第十地滿了,菩薩的階位已經盡了。菩薩地到第十地法雲地,就十地滿了,就是盡。
滿足方便:到這個程度,就滿足方便。方便,就是修行的權巧、修學的方法。到十地滿了,證入等覺,所有的權巧方便的修行方法,徹底滿足。因心究竟圓滿,修行的因心、福德智慧、悲智二嚴,到這裡已經到達圓滿的境界。他到了最後等覺階位。
一念相應:成佛的時候,最後一念破除生相無明。就在菩提樹下,破除生相無明。與本有的覺體,完全相應,究竟覺體完全顯現。
覺心初起:初發心生起的始覺,所依本覺的覺體,到這裡就完全跟它相應。所以,究竟覺悟的心地,完全和初發心的覺體完全相應。最初起發心求覺悟的第一念,到這裡完全與究竟覺相應。

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會]初心已經徹底相應到這裡來,以遠離微細念故。最微細的念頭是什麼呢?生相無明。到這裡,生相無明已經遠離、已經破除。
得見心性:徹底見到自己的本性,就是成佛。究竟成佛,才徹底明白自己的自性清淨心、本有的真心理性真如自性。已經徹證到本覺的心源,到這裡,就是已經徹底覺悟心地的本源,這就叫做究竟覺悟。
心即常住:自己的真心理體完全證到,那就是永久不變的真心。
名究竟覺:從此以後,不會再有差別,不會再有問題。
*初發心住,發現我們的金礦,徹底知道有金子,才下功夫要挖。必定要先了解佛所說的道理,以後才去修學,才能夠徹底成就。

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
[會]因此之故,大乘經裡有說。世間上如果有人曉得觀無念,就是等於趣向於佛果的智慧。
能觀無念:無念是真如、真心本性。你能向自己的真心本性去觀察,捨離世間所有的妄念,就是觀無念。觀是修行、作觀修行。
則為向佛智故:觀自己的真如本性,求見本來面目,曉得向這方面努力。就是等於趣向於佛果的智慧。現在雖然還沒圓證佛果,可是他已經趣向證佛果的智慧。他的智慧,向佛果的階位邁進,向無上菩提大道努力,就能夠成就無上的果德。

巳三明淺深無性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會]心起,覺心初起就是前面所說覺體所生起的真心,明白真心作用始覺生起的時候,這個初發心的覺體也不可得。不是有初起的相可以明白,因為它無形無相。所謂說知道初發心現相能夠明白的道理,就是指無念的真心理體,就是覺體。
*初相,就是最初的生相無明,最微細的根本煩惱。
覺心初起,覺指本覺生起的始覺智,曉得發心修行,一直到究竟將成佛以前,在菩提樹下降魔,斷生相無明,生相無明為初相。假定說眾生的生死根源,假定說有生起的話,根本的生相無明就是最初的無明現相。說這並無實體。
*初發心的覺心,到了究竟成佛,就完全生起成就。但這個所證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也不可得。最後所破的生相無明最微細,也無相可得。所以說無有最初生起的現相,因為都是無形無相。
*既然無相,怎麼會說知初相呢?知初相就是無念,無念就是沒妄想、沒煩惱,就是本覺的覺性,就是真如。真如自性本來無念,能夠徹底消除生相無明。

寅二釋不覺義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
[會]因此之故,一切眾生,包含九法界,三類聖者及六道凡夫,統統還不是叫做覺。顯示說凡夫六道凡夫的不覺,完全黑暗。聲聞、緣覺,以後漸漸有光。雖然有不覺,但他已經有部份覺悟的作用。到了等覺菩薩,只剩一些些生相無明的不覺,但也是不覺。因為他還有一分的生相無明,就是不覺。一定要到究竟成佛,才徹底覺悟。所以說眾生不稱為覺。

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會]因為從本以來,一向這個無明念念相續,從來不曾離開妄念。要一直到等覺菩薩,最後的生相無明破除,這個妄念才完全消失。所以眾生有無明,這個無明無開始一向就是這樣,所以謂之無始。要找發生的根源,不可能知道。因為真妄在凡夫一向是同時有,就像金礦中的金子和泥沙石頭雜物混合,一向就是這樣。最初起的初相,根本不可得,不能找它的開始。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
[會]設若得到無念,就是證到真如。從登地以上的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就已經分證無念的功夫。等到究竟佛果,才徹底究竟圓滿,知道無念、證到無念,能夠徹底體證自己的真心體相。徹證真心體相之現相之後,對於世間一切妄法的生住異滅,已經不會被它所轉。生住異滅都是妄法,無實體。它的實體,就是真心。所以,跟無念的真心平等並無差別。在凡夫儼然有差別,在究竟覺證果的聖者就沒差別。所以,跟無念的功夫根本算是平等。

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會]最初開始覺悟的那個作用,跟本有的覺性無差別。因為,真如熏無明,生起能覺的作用,才開始有始覺。但是,這是從真如起,真如就是本覺。假定眾生沒真如自性,這個始覺生不起來。所以,始覺跟本覺並無差異。本覺的覺性,跟開始覺悟的始覺並無差別。因為生住異滅四相是同時,不能說生單獨自立,沒住、異、滅,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所以,說生住異滅四相同時有,都不能分開來單獨自立,所以它是妄法。因此之故,顯示它所依的體性不出真如,所以始覺跟本覺本來同一覺性無差別。

辰二辨本覺義
巳一標二相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會]還有,本覺隨眾生的染污。妄想、無明來染污真心理體。所以,真心隨染生起各種的作用。真如熏無明,由此能夠曉得修行、趣向於覺悟,這中間有兩種現相。跟本覺的理體不會相捨離。哪兩種呢?一、智淨相,約眾生本有的智光照破煩惱無明,由此慢慢趣向於清淨的境界。二、不思議業相,指成佛以後的不思議的功用。

巳二釋二相
午一示相
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
[會]怎樣叫做智淨相呢?因為依法力熏習。法力:一、人人本有法性的智光。二、佛法。內心的智慧叫做了因,外緣叫做緣因,真心理體叫做正因。本有的智淨相,依內心的真如熏習,顯出了因的功用。因為智慧開發,了知世間是苦惱,要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才是究竟的根本辦法。自己本有這種的覺性,真如熏無明生起這種的作用,這就是從內心發起的法力。外面又有助緣,就是緣因。外面的助緣,就是佛法。聽到法,從此生起明白。他內心真如起作用熏無明,把無明妄想中熏出它的淨用來。因此有外緣熏習的作用,內心生起的道念就會生長。

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
[會]法力熏習來修行,還停在三賢位的菩薩。從初發心到十回向,都要靠助緣。沒外緣資助道念生不起來,所以叫做緣修。等到登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如實修行。能夠照他自己自性本具的功用,按照趣向無上菩提的方法,一直繼續修習,不必有外緣幫助。
滿足方便故:滿足方便,就是等覺。已經圓滿十地,到等覺的階位。因心修到圓滿,方便就是修行前面都要假藉權巧方便,就要很多資助的助緣,就是方便。到等覺菩薩,一切修因的方便都滿足,統統成就。

破和合識相,
[會]和合識: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稱為阿賴耶識。
破和合識相:到成佛果,第八識就是完全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所以謂之破和合識相。前五識和第八識要成就佛果,才徹底轉過來。轉八識,成四智。六、七二識,因地修行,登地就能轉,到了八地,就完全可以轉。前五識,要到成佛果,才能轉作成所作智,就是佛果的不思議業用。第八阿賴耶識,到成佛,才能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破和合識相,破是轉過來,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第八阿賴耶識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這樣叫做破和合識相。破就是消除它一向的生滅相,完全把不生滅顯出來,就成為大圓鏡智。

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
[會]滅相續心相:無明煩惱,無量劫來念念相續的造業的功用,到這裡徹底消除。到了等覺菩薩成佛之前,完全就能消除他的相續心,不會繼續再造業,造業的能力完全被他破除、完全滅除。
顯現法身:到了究竟成佛,顯現法身。本有的智慧照破煩惱無明之後,法身就完全顯露。自性清淨法身眾生本來具足,到了成就佛果,就成就離垢妙極法身。一切煩惱垢染徹底離去,最微妙、到至極的法身。
智淳淨故:法身完全顯現,到那時候般若完全具足。淳是純熟,徹底究竟。智慧完全顯露、清淨。

午二釋成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會]智淨相的意義怎麼說呢?因為眾生心中所有的識分別的作用,統統都是無明的緣故。無明無實體,像塵埃無實體,一擦下去就乾淨。所以,離開真心理體,無明也不可得。因此之故,它是靠真心,顯示出它不淨的作用。也可以說可以破壞,也可以說不可以破壞。清淨的覺性不能破壞,無明是塵垢。比如像鏡子,鏡體是真心不能破壞,鏡體上所有的塵垢,比喻煩惱,可以破壞。真心不可以壞。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無明不是不可以壞。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會]像大海水,因為風一吹,就起波浪,才會起動。大海水比喻第八阿賴耶識,本來它也無動相,因為風才會動。波浪就指無明的現相。所以,風和水互相吹襲,不相捨離。水本來它不是動性,無風它不會動。第八阿賴耶識它本來就是靜相,跟真心本體的靜相是一樣,可是因為有風,它就會起這個動相。濕性來比真心理體。真心的靜相是濕性的靜,動也是靜。第八阿賴耶識的靜,就有動中相對的靜。被無明風動,就不能靜、就動。無明消失,它就靜。濕性不可壞,就比真心理體不能破壞。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
[會]眾生的自性清淨心,就是真心理體。因為無明風一吹它就動起來,心跟無明都無形、無相,彼此互不相捨離,但是真心理體並不是屬於動的性質。

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會]設若無明滅,相續起波浪的情況,就會消滅。但是智慧的體性,真心理體就不會壞滅。

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
[會]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殊勝的作用。眾生本有的自性,本來具備這殊勝的作用。如果證到本有的覺性,徹證真心理體之後,就能成就這種的妙用。所以,不思議業相是指煩惱消除以後,真心理體顯現出的功用。成就佛果的妙用,統統包含在這裡。為什麼叫做不思議業相呢?因為依靠前面的智淨相,就是修行圓滿成就,無明破除,本有的真性完全顯現。所以,殊勝微妙的境界,從此都能以自己心所需要的一一能夠顯現。顯現哪一種不思議的情況呢?無量功德之相,佛果,萬德莊嚴一切福德、智慧的功德。那種德相不是有數量的,無數量可算。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本性上就本來樣樣具足,常無斷絕。凡夫被無明煩惱所覆,顯不出來而已。等到成就佛果,萬德莊嚴不可思議的德用,完全自然顯現。

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
[會]在度眾生時候,能夠隨眾生的根性,自然跟眾生過去的根性完全相應,能夠隨時應機說法,各種度眾生的權巧方便同時都能隨意顯現,使眾生得到利益。

卯三總顯四種大義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
[會]還有,覺體的現相,覺體是無形無相可說,但有這種的殊勝的現相,有四種大的意義。大,周遍,跟虛空相等。虛空多大,覺體的四種大義,同樣那麼普遍。好像一面淨的鏡子,能現相。好像鏡體因為有光照出來的現相。

云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
[會]哪四種呢?一者如實空鏡,二者因熏習鏡,三者法出離鏡,四者緣熏習鏡。前兩種是眾生的本體本來具足,後面兩種是成佛以後,所現出來的德相。前兩種約因,後兩種約果。又前兩種約性淨,本性清淨。後兩種約離垢,煩惱消除以後,才能夠得到的德用。
一者、如實空鏡:按照真心理體的實際情況,就是空。空的當體,好像鏡子一樣,清清淨淨,了無一物。
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眾生的真心理體,遠離一切心境界相。一切心中所有無明煩惱境界的現相,在真心理體,一樣都無沒。
無法可現:鏡體清清淨淨,無無明煩惱等境界的法可來顯現。
非覺照義故:真心理體它是覺性,因為無明煩惱等境界,不是覺、觀察智照的意義。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
[會]二者、因熏習鏡:因,指眾生有正因、了因的佛性。正因佛性,就是指真心、真如。了因,就是智慧。他能夠從真如熏無明,來熏習。所以,鏡子會顯種種相。
謂如實不空:照前面真如門的不空義。像鏡子一樣能現種種相。
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世間一切萬相,鏡子一照,統統會顯出來。從鏡子中,都有這個現相。比如鏡子,鏡子本體裡面沒那些東西,可是照外面的境界,怎樣一個情況,鏡子就現出怎樣情況來。
不出不入:但鏡子中照到的那些相,不是從鏡裡面出來,也不是從外面進來鏡子中。
不失不壞:鏡子拿走,現相也沒失掉,它在當體還是存在。沒現相的時候,鏡體不會損壞。
常住一心:這一念當體的心,常常安住在心地上,如如不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功用呢?
以一切法即眞實性故:因為一切法當體,都是真實性空,了無實體可得。

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會]還有一種意義,再怎麼染污的東西被它照到,鏡子不會被它染污。縱然能現染法的現相,可是染法不能染污。真心理體就是這樣奇妙。縱然在三界六道輪迴生死,受盡無量的辛苦,可是心地還是清淨。
智體不動:智慧的當體不會被外境所動。所以,真如有不變義,不會隨境所遷變。它只能隨順因緣,能現種種的現相。
具足無漏熏眾生故:因為,真心理體本來完備無煩惱的功用。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會]三者、法出離鏡:從修學佛法中,超出無明煩惱的境界,趣向、證到本有的覺性,就是成佛。
謂不空法:成就佛果以後,真如門不空的妙用,在這裡它就會顯現出來。隨順眾生,自行化他,圓滿成就的功用。
出煩惱礙、智礙:已經超出煩惱障礙,就是無明煩惱徹底消除。連最微細的一分生相無明,徹底消除。智障礙,就是所知障,不知的到了成就佛果沒有一樣不知的。
離和合相:不生不滅與生滅的和合情況,因為生滅已經消除,徹底顯露不生不滅的真心理體。所以,和合相已經消失,完全離去。煩惱斷除,心體中就沒和合相。
淳淨明故:只有純粹清淨的真心理體的現相,純粹本有的智慧光明因。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會]四者、緣熏習鏡:做眾生修學佛法的助緣,所以佛度眾生只能做增上緣。增上緣,就是我教你、開導你、你該當要怎樣修怎樣做,才能夠解脫。只能啟發你,自己若不修,不會到。用熏習方式,做眾生的助緣。熏習眾生使他曉得發心、修行、趣向佛果。
謂依法出離故:依照修學佛法中,得到出離究竟的境界,已經成就正覺的緣故。
遍照眾生之心:他有這個智慧光明,能夠普徧照耀一切眾生的心地。
令修善根:使令眾生本有的善念啟發,生起為善法的根本,開始修學善法,給他種善根。慢慢成熟善根,乃至得到究竟解脫。
隨念示現故:隨眾生的機緣,應念而現,隨時自由自在能夠示現。

寅二釋不覺義
卯一總明不覺依覺故無實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
[會]所言不覺的意義怎麼說呢?這是約眾生的染污法,來說明他的心生滅。但,染法並無實體,完全是虛妄生滅。因為,眾生不能按照真心理體的實際的意義,來得到真實了知真如的心體,本來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依前面的真如門所講的道理,不了解這個道理的緣故,所以有不覺的、迷癡的染生起來。這個迷癡的妄想心生起來,就有妄念。眾生妄想心的念頭,自己本體無實體的體相,但它不能離開本覺。離開本覺,就沒這個不覺可得。不覺的原因、迷癡的原因,就是從本覺的原因生起。如何說?因為不明白、不知真如法體、不能體證、不能了解,所以才會有不覺的妄心。
*不覺、有念,兩種實質是同一個東西。不覺,是約不了知真如法一。妄念,是約虛妄分別心的亂識生起。不覺與妄念都是同時,同時有這種的情況生起。

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
[會]好像世間上一種迷失方向的人,依本來有東西南北的方向,但是現在他迷失方向,到底他現在所向的是南、是北、或者是東、是西,完全分不出?所以依方向的緣故,會生起這個迷情。若離開東西南北的方向,這個迷情就不可得。因為它迷的原因,就是因為方向。

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
[會]三界六道迷癡的眾生也是一樣,用方向比喻本覺。眾生因為有東西南北的方向,所以會迷。眾生會有不覺,也就是因為有本覺的覺性,所以才會有迷。設若離開本有的覺性,也就沒不覺的迷癡現相。若沒本有的覺性,迷的現相也就不可得。

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
[會]這個妄想心是可以消除,但是這個妄想心它有壞的作用,也有好的作用。因為,有不覺妄想心的緣故,它有妄念、妄知的智能,所以他能知道名相、意義,內涵的道理。眾生雖然在迷,跟他說明覺悟的道理、修行的方法,講清楚給他知。若依法修學,他就能夠把迷癡的妄想心,依法修行消除。
*為說眞覺的覺,就是指始覺,由此開始覺悟。

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會]為著這一類迷失的凡夫,跟他說眾生都有真實本有的覺性,真真實實人人有這個覺性。你對他說明這個道理,他會明白。明白以後,依法修學,將來就能解脫。設若離開不覺的妄想心,離開第六意識不覺的妄想心,就無真正覺悟的自相可說。真實能夠覺悟自己的本體、自己的實相,都沒辦法可表達。
*所以本覺與不覺和始覺都是一體。

別示不覺虛妄相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
[會]還有,內容的道理需要詳細說明的地方。因為眾生依不覺迷的緣故,就會生出三種的現相,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跟不覺一念的妄心完全相應,不能相捨離。所以,無量劫來眾生的生死根本,就在這裡。
*三細六粗,就是屬於枝末無明。無始一念的不覺,是根本無明。三細六粗,從根本中起枝末的無明。
*互不相離的情形,像樹頭比根本不覺,枝末不覺的三細六粗好像樹枝。樹枝、樹葉,乃至開花結果,就是枝末的不覺。共一個源頭。


云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
[會]哪三種呢?第一種就是無明業相。無明,是眾生的根本無明,它會造作,業是動作。有無明,就會有動作。無明熏習真如,現出不淨染污現相的動作。因此之故,念念起妄念、貪瞋癡。貪瞋癡的根本源頭,就從無明業相起。業的第二種意義,因、開始。有漏、無漏、有為、無為、善法、惡法,一切的業相種子,全部在這裡具足。
*無明業相,等於十二因緣的無明緣行。無明,指前面的根本不覺。行就是動作。行的動作就是業相,就是業。

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
[會]因為,依不覺心的緣故,會起動念。本來真心理體一向是靜的,無動相。因為一動,它就會發生作用,所以名為業。心動,就會能夠生起造業的作用。真心理體的覺性,本來不動,一向是靜相。所以,無明業相,生起造作的動,像風吹海水起波浪。風,業風。水,第八阿賴耶識。濕性,覺體。第八識被業風一吹,生起波浪,轉為有前七識。由此就造種種業,它會生起作用。濕性本身,它不會起波浪。濕性跟著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濕性。
*依靠根本不覺的無明,所以心有浮動的現相。心動,就是心有所感受,心地上極微細的現相。不是凡夫所能體悟,是最微細這種動的情況。動的情況,就把它稱為業相。業是造作,動就是造作的現相。

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
[會]覺則不動:假定能覺悟覺性本體,就不會有動相。
動則有苦:出世間聖者,聲聞、緣覺和未成佛的菩薩,都有變易生死,以佛的境界來看,是苦。沒分段生死的苦相,但它有心地生滅的現相,叫做變易生死。因為,無明業相的動相還存在,就是生相無明,要一直到成佛才能夠完全斷除。有動相,有生相無明還存在,就有苦相。怎麼說有苦相呢?因為有無明的因,決定就有苦的果。所以,這個苦相最微細,不是三界內的粗顯的苦相。三界六道內的眾生,有兩種生死,分段生死、變易生死。超出三界以後,阿羅漢以上,沒分段生死,但心地上還有微細的動相,叫做變易生死。生死就是生滅相。
*如果能覺悟,覺體本來寂靜,不會有動的現相。因為不覺,所以才會有動。一旦動,則有苦。這個苦是指心地上最微細那種的現相,就是屬於在一切法上生起動念,有妄想,就顯示不自在、不穩定。不自在、不穩定的無常性,這樣叫做苦。因為一動造業,業因成就,將來決定會感果。

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
[會]第二種的細相的作用,叫做能見相。心中有無明業相,自然就會動,一動就有能、有所相對的現相。能見相就是能,境界相就是所見的境界。因為無明一念妄動,心一動,境界出現,他就想要見,叫做能見相,也叫做轉相。轉相就是比喻說,如聽到有聲音,轉過來向外,就有能見相出現,和所見的境界出現。
不動則無見:假定能夠體會自己的真心,巍巍不動,就沒見相出現,無能所就無所謂見不見。不動則無見,沒無明業相的動,真心理體也就不會有起能見相的作用。真如隨緣現出這種的作用,就是能見相。
*如果沒有這個動,就不會有妄見。妄見,因為動來。
*能見相的見,在唯識家講就是見分。前面的業相,就是自證分。
*心知、體悟、實證,就稱為見。
*約唯識講是屬於見分,以十二因緣講,能見相就跟識的現相,極相仿。但不可看作來投生的識,約分別、了知。有能見相,分別心就從那裡生起來。

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會]第三種為所要見的境界,境為心所對,心、境相對。妄心想要見外面的境界。
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因為,有能見相想要見的緣故,所以,虛妄的境界自然就顯現出來。同時顯示。
離見則無境界:離開妄見的見相,也就無境界相可得。
*顯現出來的現相,為能見的見分、所對境界,就是相分、見分。照順序說一二三,實際上同時顯現,無前後差別。
*業相以前,還沒有能所,情形好像什麼呢?像突然間睡醒的時候,迷迷糊糊還分不出六根所對的境界,進一步比較清醒。眼睛看出去,知有外境,心能起分別。等於能見境界的分別,有能見的見分,就有所見的相分。
*境界相就是相分,如果拿十二因緣比對,境界相很相仿於名色、六入。能見是名,所見是色。由此眾生六根具足,就是六入。
*這三種細相為什麼叫做細相呢?凡情體會不到這,阿羅漢以前還有法執。縱然破我執,他有法執。法執的範圍內的微細的惑,就是根本無明生起的枝末作用,所以有法執。

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
[會]因為,有境界的緣故,又重複生起後面六種的粗相。對前面的三種細相,叫做六粗相,這比較粗顯。但六粗相完全從三細相中,顯出來的。

云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
[會]哪六種粗相?第一種就叫做智相。這個智就是分別心,有分別心作用的智相。依前面的境界相,心生起分別,就有我喜歡的、不喜歡的。喜歡的就愛,不喜歡的就不愛。是不覺心中,生起的分別。因為有分別,就有愛與不愛。既然有愛與不愛,就不是智慧的現相。凡夫的分別心固然如是,二乘人未斷法執以前,對於法的分別也是這種情況。聲聞人還愛著涅槃的境界,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是他不愛,非常討厭。就是他的法執上,有這個分別,不愛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所以,這個分別心包含法執在內,很微細。這裡主要指在法執上,生起的愛與不愛的法執。還不是到眾生的愛、憎,是很粗的。
*第一、第二兩種相,阿羅漢聲聞人能夠感覺得到,菩薩初住以上的菩薩都能體會得到。但凡情仍然不能體會到。
*這個愛與不愛,不是凡情所能體會得到愛與不愛的差別。按照唯識講,心地上的感受有可意觸與不可意觸。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幫助解釋,就是六入緣觸。有六根,才會緣境界,生起感受的觸。

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
[會]第二種叫做相續相。相續就是連續、繼續。
依於智故:依靠智相的分別心的緣故,會繼續連貫下去。對所愛的,感覺到快樂。對所厭的,生起苦相的心理作用。聲聞人對於三界,他看作是苦的感覺。對於偏真涅槃,他認為樂的感覺。覺不是覺悟的覺,只是心中的感覺。
起念相應不斷故:生起的念頭,念念相續,不會停止、不會斷除,一直繼續下去。
*法執若沒斷,這種的念頭念念相應、繼續、不會斷除。
*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觸緣受。
*三細完全屬煩惱道,六粗第一相到第四相都是屬煩惱道。
*六粗相:第一的智相是俱生法執。第二的相續相是分別法執。第三的執取相是俱生我執。第四的計名字相是分別我執。

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
[會]為什麼對愛與不愛生起的苦樂觀念會這麼嚴重呢?他有法執的執著、愛取的現相。喜歡不喜歡的分別,有取就有捨。愛的他取,不愛的就捨。苦的他就捨,樂的他就取。有這種執著的緣故,依前面的連續的現相。
緣念境界:緣是緣慮,心去觀察、緣慮,念念不忘這種的苦樂境界。
住持苦樂:把心地安住、任持在這種的愛與不愛的苦樂境界的情況上,心生起愛著。
心起著故:說明執取相的道理。為什麼會有執取相?因為他心理執著,內心生起愛著涅槃。三界生死,他最討厭、最苦、最不愛,為一種苦相。他起這種的執著相,念念相續沒捨離,所以才有這種情況。
*如果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受緣愛。因為有執計,所以就會有取著。受緣愛的愛,因為愛才會執,不是愛不會執。取就是屬於愛緣取的取,但這注重在愛。取在第四的計名字相。
*第三第四以後,完全屬於三界六道內凡夫的現相。
*第三的執取相是俱生我執。

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
[會]因為他生起妄執,就分別假名。
假名:假言詞,他都執著認為是實。這是涅槃,執著涅槃的假名。這是生死,執著生死的假名。他對這種的假名的分別,非常的固執。
計名字相:執計、執著名字的假相。什麼叫做涅槃?什麼叫做生死?完全分別、執著。依靠他這種的妄想執著,所以分別假名的名言的現相。因此之故,所以還有法執的輪迴生死現相。
*前四種還包含三乘聖者。
*如果拿十二因緣的名相來配合,就是愛緣取。
*第四的計名字相是分別我執。依靠虛妄執著的我相,這個我執,加之外面各種情境的分別。所以,對於世間的假名、所有語言、所有的表相,就會生起執著。
*第三、第四兩種,完全屬於第六意識可能體會得到的。第一第二以前,不是意識所能體會。
第五就是業、第六就是苦。惑、業、苦。惑就是煩惱障,業就是業障,苦就是報障。惑業苦三道如果生起作用,就是能夠障礙你的道業,所以謂之三障。

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
[會]第五起業相,為什麼叫做起業相呢?依靠世間名言的文字,尋名相,由此執取、愛著,由此造種種的業,有善業、有惡業、有不動業。
*拿十二因緣的十二有支來比對,就是屬於有。計名字相是取,起業相是有。到這裡一旦造業決定,就有生死。

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會]第五的起業相是業,第六的業繫苦相,就是苦果,決定會受結果。以依業受果不自在,解釋業繫苦相。業指前面第五所造的業因,業因造成,被業因所纏縛,苦相就會顯現,決定就要受苦。
*第六業繫苦相就是十二有支的生老死憂悲苦惱。
*六粗的第一第二以前,到三細,是聖者微細的惑業苦。惑就是根本無明,業就是他所造的出世間善業、淨業。破一分無明,無明滅就是死。證一分法身,法身生就是生。

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會]應當要知:根本無明,能生一切的染污法。染法,包含淨法的淨境在內。能夠修出世間法,從染法的染相中相對顯出來的,主要要斷除煩惱,單約染法說。染是染污,被無明煩惱所染污,所以一切是總包括世出世間一切現相。凡是有生滅的,統統都包含在無明現相之內。為什麼無明能生一切的染法呢?因為凡是染法都是屬於不覺的現相。不覺裡面包含有始覺,從不覺能起始覺,能夠消除染法,修學出世間的淨法。淨法初學的時候,也是有生滅相,都是從無明不覺,生出始覺。始覺對治煩惱,就是能夠消除染法的作用,靠始覺。但始覺仍然是不覺相。還沒到究竟佛果,等覺以前的菩薩都還有微細不覺的現相。但是不覺裡面,有能覺的作用,就是始覺。

丑三總辨同異
寅一標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云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
[會]還有,斷煩惱、了生死、趣向於究竟覺悟的覺。從不覺起始覺,從始覺,到漸漸修學隨分覺,乃至到究竟覺,成佛果。覺的意義並前面說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不覺的意義。這兩種現相,都有同相與異相的差別。覺與不覺總合起來,有相同的地方、異樣的地方。因為,一樣不離真如,一切法都不離真如的當體,就是同相。站在真如這一邊來看,一切平等義,一切都是一樣、沒差別。站在無明這一邊來看,一切都是異相、都是差別、都是生滅。

寅二釋
卯一釋同相
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
[會]怎樣叫做同相呢?好像種種瓦器,用泥土去燒的陶器,統統都用微塵、土塵所做的性質,做出來的現相。
如是無漏:同樣,無漏,覺性的當體,由真如熏無明生起的作用,才能夠成就。
種種業幻:修行出世間法種類很多。業,就是動作、修行、修行成就的妙用。幻,隨順眾生的根性有千差萬別,所以種類很多,但也無實體可得。究竟成就,以前在用功修行的用具,統統都不必用,所以謂之幻。這約無漏淨法講。
如是無明種種:無明染污法的差別相,種類多到沒辦法可計算。
業幻: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三細、六粗所成就的一切的業幻,無窮無盡。但這都無實體,所以都是幻。
皆同真如:它所依的真體,都是真如。
性相:統統都不離真心本體,都是真如的體性所生起來,由真如熏無明。或無明熏真如所生起來的各種現相。
*所以,真如本性當下就是在一切法中,同時為一切法所依的根本。

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
[會]站在真如門來看,在所有大乘教典中說明的道理。
是故:承上文,生起下文。因此之故,因為一切法不離真如自性的緣故。
修多羅:經、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根機。一切大乘經中這樣說。
依於此眞如義故:一切大乘經典當中,依靠真如道理的意義的緣故。
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眾生本有佛性,就是本來常住。說一切眾生當體,就不離常住。
常住:眾生的佛性,無量劫來一向這樣,從來就不生不滅、無有變易,一直繼續將來,盡未來際。如果沒修行解脫,仍然是不會遷變,住在世間,永久如是。站在真如自性的平等性來看,法法皆是常住,沒有一法離開常住。好像種種瓦器,不離微塵。離開微塵,沒瓦器可得。

入於涅槃,
[會]入於涅槃:入是證入。涅槃,約理講。成就佛果所證到的清淨的理性、本有的佛性,叫做涅槃。因為,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但是,這個理眾生本來具足。
涅槃:有三種,第一性淨涅槃、第二圓淨涅槃、第三方便淨涅槃。
第一性淨涅槃:性,指真心本性,就是真如。真如自性,本來清淨。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當體就是涅槃。眾生所有的涅槃就是這一種。說一切眾生都入於涅槃,就是本來有的性淨涅槃,不是成就佛果的涅槃,因為他還沒有證。
第二圓淨涅槃:成就佛果才得到。圓是圓滿,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兩足尊。究竟清淨的理體徹證。有圓淨涅槃,能方便度化眾生。
第三方便淨涅槃:應以涅槃而得度者,佛就示現涅槃而為說法。佛釋迦世尊在菩提樹下成就正覺以後,八十歲在娑羅雙樹間入涅槃,是方便淨涅槃。為了度眾生,應當用涅槃使他得度,他就示現涅槃。佛並無生滅,只是度眾生的方便。
*大乘經裡說眾生本來就入於涅槃,本來就有涅槃,是性淨涅槃,不是圓淨,更不是方便淨。

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
[會]菩提:覺,約智慧方面,叫做菩提。約諸法的理體,叫做涅槃。所以,菩提就是佛果所證的無上菩提,也是眾生當體本來具足的自性清淨心。
非可修相、非可作相:不是可以修習、不是可以造作。非可修,不是要等修習才成就。非可作,不是造作。就是指本來具足的真心理體。
菩提:三種,第一真性菩提、第二實智菩提、第三方便菩提。
第一真性菩提:真心理體的實性它的體性,本來就是覺悟,一切眾生本來具足。
第二實智菩提:修行成就般若智慧,才有實智菩提。
第三方便菩提:成就佛果以後,用他所覺悟的真理去說法度化眾生。論中,指真性菩提,不是指實智,不是方便菩提。
非可修相:它本來如是豎窮橫遍。約時間豎窮三際,約空間橫遍十方。
非可作相:本來如是,不能造作。

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
[會]亦無色相可見:也無長短方圓的形色,無青黃赤白的顯色。因為它本來常住,不是有現相的東西。
而有見色相者:既然說真心理體無形相,成就佛果,應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佛有無量相好。怎麼說無相呢?
唯是隨染業幻所作:應當要知:應身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報身的無量相好。你認為有相好嗎?那是單單眾生的隨染污業,從無明被真如所熏,變成、轉成淨業的時候,儼然佛有相好。佛隨眾生機,而現。在佛的理體上,並無這個現相。所以,只是隨眾生的染業,幻化所作的現相。
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不是佛果上,究竟徹證諸法理體,智慧所證,無色無相的理體。真體本來當體即空,但它有不空的理、不空的作用。不可思議的妙用現相,是不空的現相,就是真如門的不空義。縱然說不空,並不是有相。相是隨順眾生現。
以智相無可見故:智慧的現相,不是有相可以見。

卯二釋異相
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會]言異相者:叫做異相,無論覺義與不覺義,約差別相來看,好像用土微塵做的各種瓦器,它們外相的差別相,種類就很多。外相千差萬別,但它們的體質是相同。現在說差別相,就是在三界六道中受苦、受樂,所受的果報千差萬別。修行反染、還淨,恢復本來的清淨面目,也要由淺入深,一步一步修學,都有差別相。
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像無漏與無明,都是隨染幻差別。
染:指眾生從發心、修行開始,到成就正覺的經過,都是在無明的染法之中。由真如熏習,反染、還淨,從本覺、起始覺,由始覺慢慢進步相似覺、隨分覺,乃至究竟佛果的究竟覺,差別相很多。從因至果,由淺入深,都有差別相,就是無漏的差別。
隨染幻差別:眾生在輪迴生死,三界六道所有的妄念、所有的動作,統統都屬於染污法,差別相很多。隨眾生的染污的業所造的業力,從因至果的情況,實際上都無實體,都是幻化的。
性染幻差別故:因為無論是在哪一道,所造的業因、苦果,性質固定,就是這樣。造作惡業,惡業的性質決定感苦報。造作善業,善業的性質決定感樂報。性,指所造業的性質。都是屬於三界內的染污法,但都無實體,所以謂之幻。世間一切法無實體,像幻化的。雖然幻化、無實體,可是有千差萬別。

子二明生滅因緣
丑一明迷染因緣
寅一總明依心故轉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
[會]還有道理需要講,三界六道眾生,在生滅法中,有生、有滅的現相。生滅,有親因、有助緣,沒親因、助緣,不會有生滅。所以,生滅現相,因為有因緣。有什麼因緣呢?因為,眾生心,依靠心、意、意識的轉變生起,因此之故有生滅法。眾生心就是如來藏。由如來藏,轉成阿賴耶識這個現相。因此,由阿賴耶識生起,有心、意、意識的轉變。
心:心總指第八阿賴耶識的識體,就是如來藏轉成的阿賴耶識第八識。
意:由第八阿賴耶識所轉變成的第七識、末那識。意識的根本就是意根。
意識:統指前六識。意識裡面就包含眼耳鼻舌身的前五識在內。
轉:轉變,唯識家稱為三能變。這就是眾生心,在迷妄情況的現相。轉也是生起的意義,由此生起各種染污法,輪迴流轉都從這裡來。這為親因,也是助緣。

寅二別釋意及意識
卯一釋意
此義云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
[會]此義:指前面說心、意、意識轉的意義,這個意義怎麼說呢?因為有第八識,就有無明。阿賴耶識,就是眾生心。阿賴耶識當體中,一向就有無明。無量劫來輪迴流轉,因為無明會生起意與意識,造作種種的罪業,所以輪迴流轉不會停止。因為從不覺,生起無明功力的作用。無明不覺生起的能見相、能現相、能取境界的現相,起念相續的情況。總合起來,就是從第七末那識生起的作用。無明不覺生三細的三細相,並六粗的前二相。無明不覺,就是前面第一不覺的業相。能見,就是轉相。能現,就是境界相。有了境界,能取境界的能取相,就是六粗的第一智相。起念相續,就是六粗的第二相續相。根本無明就是不覺,意及意識就是枝末無明。
*因為依第八阿賴耶識,所以生起無明的現相。無明與阿賴耶識是同時。
無明:對於諸法的理體、心真如的理體,不能明白,所以向外轉變成為不覺的現相。
不覺:就是不會覺悟。本來有覺悟的功能,可是被無明所遮蔽,生起煩惱,障蔽覺性。
能見:是心理上見的作用,等於唯識家所說的見分。
能現:因為有能見的作用,想要見,就會從心體上,現出種種境界,來給能見相所見。現出境界為相分。
能取境界:就是六粗的第一智相。智是分別,不是智慧的智,指分別心。因為有外境,對於外境就有取著。所以,能取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三細相的第三境界相。顯現出來的境界,因為有分別心的智相,去執取這個境界、愛著這個境界。
起念相續:就是六粗相的第二相續相。念,就是心中的妄動。由妄念生起的作意作用,就是起念。念的妄想心一直連貫、相續下來。從無量劫來,一向就這樣,心中的妄念,從來不曾停止過,念念相續、一直連貫下來。
*這五相就是屬於意的根本作用,叫做染污意。眾生對於境界貪著,執我、執法,就是第七識作怪。假定沒第七識,就不會有我法二執的嚴重的執著。會執著,就是因為有第七識的根本作用。

此意復有五種名。
[會]第七識與無明其實是一體。站在分別的作用方面講、能執我的力量方面講,就是第七識。站在能夠使阿賴耶識動起來,發生轉變成前七識的作用講,謂之無明。
此意復有五種名:這個第七識稱為意,它有五種的名稱,就是前面的三細相與六粗的前二相。站在第七識來講,說明它的業用,會生起造業的種種功用,就從這裡起來。因為有第七末那識。

云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
[會]哪五種呢?就是前面三細相的第一無明業相。站在阿賴耶識的立場來講,就叫做無明業相。現在站在第七識的立場來講,就叫做業識。
業識:識就是指第七識的分別作用,它念念起業。業就是動作。第七識,念念執著第八識為我。第七識有四種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執著第八阿賴耶識為我,所以叫做業識。為什麼會有業識執我的作用呢?
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因為無明的力量,鼓動第八阿賴耶識,轉變成為第七識。因為無明的力量,使不覺的妄心生起動作。動就是搖動,像水被風一吹,生起波浪就動。水比第八阿賴耶識,無明業風能吹動第八阿賴耶識的水,生起波浪。波浪就是轉成前七識。所以這個不覺心能生起動作。念念向內執著,執著第八阿賴耶識為我,這是第七識的功用,叫做業識。

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
[會]轉識:轉是轉變。從阿賴耶識的業風吹動以後,轉變有前七識。
依於動心能見相故:到第七識的作用生起,就轉變有能見相,有能見的作用。就是屬於唯識家所說的見分。

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
[會]現識:第七識,能使第八阿賴耶識現出種種境界來。所以,阿賴耶識能執持根、身、器界,就是有第七識鼓動的作用,使它現出各種境界。
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第八阿賴耶識,就被無明業風一吹動,就生起相分各種的境界。相分為見分所緣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從外面。
猶如明鏡現於色像:好像光明鏡子,會現出各種的色像。對面有什麼色像,它會現出各種色像來。心體鏡子一樣,現出各種境界。
現識亦爾:現識的作用,跟鏡子現像一樣。業識中現出的各種境界,並沒離開心體。在心體當體現出各種的境相。
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只要有五塵與五根相對,五識就現起作用,不必有前後。五種塵境同時顯現,同時能夠生起五識。有相對的塵境現前,識的作用分別就同時起來,無有前後。
以一切時任運而起:任運,自然而然就生起作用。在一切時間,自然而然會生起這個作用。
常在前故:時時都在你的心體上,現前起作用。
*前六識起作用,是第七識的意為根本,意使它起作用。

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
[會]智識:智就是分別心。
染:染污,三界內的善、惡、不動等法,屬於染污。
淨:出世間的淨法,比如說四諦、十二因緣、六度,謂之淨法。
總之,十法界內的一切法它都會生起分別作用,都能夠了解。

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會]相續識:相續,就是連續沒停、一直連貫下來。從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就是這樣連貫下來並沒停止。
以念相應不斷故:心中所起的念頭,念念與第八阿賴耶識相應,生起分別心沒停止。因此,有第七識能夠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
過去生:以現在這時來講,這是現生,過去生,以前多生所有。
無量世:究竟過去經過多少世,自己沒辦法知道。
善惡之業:所作的善業、所作的惡業,這一切所作的業,第七識的功力,能保持在第八阿賴耶識中。因為它是我愛執藏,執著第八阿賴耶識。使令一切善惡業力的種子保存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不會有所損失。這個功用是誰的功力呢?第七識。因為第七識的執取第八阿賴耶識。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
[會]
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它又能夠成熟,就是業報已經熟了。業因造成以後,業果已經成熟。現在生中,要受報的。未來生中,要受報的。善業得樂報,惡業得苦報。其他一切一切所有的業到那時要受報。
無差違故:第七末那識的功力,都會使受報的時間、地方、情況、苦樂,完全不會有差錯,完全相應。跟你自己所造的業,完全相應。所以,過去所造的業,現在與將來所受的果報,或苦或樂,與所造的善惡業因決定不會差錯、也不會相違背。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會]第七末那識的作用非常強,能使令現在已經經過的事情,現在這時過去今生這一生幾十年當中所經過的事情,念念不會忘記。心中一下想到,馬上現前。
忽然而念:忽然間想到了,就會起那念頭,說我以前曾做過什麼事情。忽然間想到要念它,就現前。
未來之事不覺妄慮:還沒到的事情不知不覺,它會虛妄、憂慮想,會想未來的事情。比如說我明天要做什麼,再多久要做什麼,想要做的事情,心中在那裡起念頭。
*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凡情所知的作用,本來是在第六意識,但它要靠第七末那才會有作用。假定沒第七末那,第六意識沒能力自己起作用。所以站在它能夠鼓動第六識,根據前後分別的作用,能夠有各種的思慮,這是有第七末那識為靠山,第六識才能夠生起。所以在這裡說,不是指第七識本身。作用是在第六識,不過能力是由第七識管下去的。
不覺妄慮:不覺就和前面忽然意思會相仿不知、不覺。不是指無明不覺的不覺,名稱文字相仿。不覺妄慮,不知不覺就想起來。
*第六識會生起緣慮過去的事情,緣慮未來事情的計畫,這都是第七識的作用。意為它的根本作用,所以才能使第六識生這種的分別。功能在第七識,作用現起在第六識。現在我們能感覺得到都是第六識的作用,第七識極其微細我們凡夫沒辦法體會得到。

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會]因此之故,修學佛法應當要知:三界之內一切法,都是虛妄不實。虛而不實,偽而不真。現在我們所住的一切,所緣的一切,統統都是虛妄不實。虛妄不實怎麼會有現在的情況呢?單單都是由我們的心力顯現出來的。自己的業力所現。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離開我們的心體、離開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意所對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就沒這個六塵境界。都是由心的緣慮,生起塵境來。心境相對,境不在心外,都在心內。所以,猶如鏡中所現的影像一樣。

此義云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
[會]離開心,就沒六塵境界,怎麼說呢?因為,一切法都是從心體生起的,一切從眾生心中的妄念生起來,大家共同有這種的業力,有這個妄念,就有共同的境界。
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所起分別的,不是外來的,都是你自己心體上生起的。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心與心不能見,因為都是無形無相。所見的境界,實際上從心體現。

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
[會]應當要知這世間上一切的境界,乃至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統統都是依眾生的妄念,無明妄心生起的,才能夠安住、能夠任持下去。都是大家同樣的業力引起,發生一切的萬相,使山河大地能夠住持下去。

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
[會]因此之故,你應當要知世間一切萬法,好像鏡子裡面所現的像。鏡指心體,像指鏡子所現出的相分。外面的萬境,好像鏡子裡面的現像,哪有實體可得?都是唯眾生心體所虛妄見到的。因為都是唯眾生心所起的妄境,虛而不實。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會]因為你心生起妄念,萬法就跟著生起來。你心的妄念若滅除,萬法也就消滅。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
[會]還有道理需要講,所謂說意識,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五相續識。
依諸凡夫取著轉深:一般凡夫,六道眾生。取就是執取,著就是執著。執著越來越嚴重,就是我執、法執。尤其意識所有生起作用的我執更嚴重,我執力量最強的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主要在法執。前面的六粗的第三第四,就是屬於第六意識的功用的所謂我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
計我我所:計就是執著,執著有我。這個身體有我,我體為主宰。既然有我,就有我所有。
種種妄執:由此生起種種妄執,千差萬別各種的執著都有。
隨事攀緣:隨世間一切事相,生起種種的攀緣作用,心中緣慮各種一切。
分別六塵名為意識: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對於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對六塵生起種種分別。能起這種分別的,就叫做意識。

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會]亦名分離識:還有一個名稱,叫做分離識。分開、離去前五塵的境界,單獨緣慮法塵,所以叫做分離識。這就是獨頭意識。
又復說名分別事識:另外還有一個名,就叫做分別事識。事,前五塵之事,都是事相在外面。五根對五塵的時候,第六意識緣慮外面五根對五塵的境界,能夠了知、分別,就叫做分別事識。第六意識緣內法塵,叫做分離識。緣慮五根對五塵的境界,就叫做分別事識。
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此識,指第六意識,依見愛煩惱念念增長,有這種意義的緣故。所以,眾生無量劫來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丑二明悟淨因緣
寅一總明悟有淺深
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
[會]由無明不覺熏習真如,生起的第七識、第六識的作用,真正實際的境界,凡夫沒辦法知曉。不但是凡夫不知,就是證阿羅漢果的人還是不能徹底明白。二乘人只知第六識,還不知有第七識的作用。

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知盡,唯佛窮了。
[會]只有行菩薩道的人,求大乘佛法,初發菩提心,有正信。修十信的法門,從初信至十信,慢慢一步一步發心、觀察,就包含從十信到十住、十行、十迴向的三賢位。經過這三賢位以後,證入初地。證法身,就是初歡喜地菩薩,得少分知。因為才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少少的知道一部分而已。縱然到菩薩究竟地,就是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生相無明還沒破,也不能盡知對這個道理。只有究竟佛果,煩惱斷盡、功德圓滿、萬德莊嚴,才能夠徹底窮盡了知眾生迷妄的因緣。

寅二詳釋淺深差別
卯一總明義深
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恒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
[會]唯佛窮了的原因何在?這個真心本體,從本已來真心的自性是清淨的,又會有無明,所以又被無明所染污,就變成眾生心中有染污的心。第七意識、前六識就是染污。雖然有染污心,可是真心本體又恆常萬古不會變動,永久如是。因此之故,這個道理、這個意義,只有成就佛果才徹底能知。

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會]菩薩都不能究竟知什麼呢?真心不變的原因,因為它的心性當體不會有妄念、不覺。真心理體本來沒不覺的妄念,所以不會發生變化。因為不了達一真法界的道理,體會不到,凡夫心不能與一真法界的道理相應。所以,眾生無量劫來無始劫來,突然間有一個妄念生起,就叫做無明的妄念。

卯二別示次第
辰一正釋悟淨次第
巳一明離染心次第
染心者有六種。云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
[會]第一段執相應染要怎樣遠離?執相應染的染污心,就是六粗的第三執取相、第四計名字相。在這裡六染就叫做執相應染。為什麼會叫做執相應染呢?執著有我、有我所。與我執相應的染污心要修到哪裡才能夠解脫呢?依二乘聲聞緣覺證到阿羅漢果,俱生我執、分別我執全部斷。俱生我執,就是八識田中的我執種子。分別我執,是正在起現行的我執。行菩薩道的菩薩,與信心相應的地位是什麼呢?發菩提心以後,依十信順序修,初信、二信一直到十信,十信滿了,證入初住,就斷俱生我執、分別我執。到信相應地的菩薩,才能夠遠離執相應染的染污心。

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
[會]不斷相應染,就是前面的相續識,念念相續不斷的煩惱,屬於第六識的現行俱生、分別法執。什麼時候能夠消除呢?依信相應地,就是前面的十信滿心。從此證入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個階位。
修學方便:用權巧方便修學,破除俱生法執、分別法執,漸漸能捨在三賢位中住、行、向三十位,叫做三賢位。一步一步捨離法執。
得淨心地究竟離故: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捨離俱生、分別法執生起現行的作用,到淨心地的菩薩,俱生、分別法執的現行部份才能夠消除,才能夠究竟遠離。
淨心地:十地的第一歡喜地,歡喜地菩薩能夠消除現行的俱生、分別法執。可是,應當要八識田中的俱生、分別法執的種子還存在。證初地,分破無明,分證法身。無明破一分,就是把俱生、分別法執的現行已經消除。

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
[會]分別智相應染,就是六相的智相,五意的智識所生起的煩惱。智就是分別,分別就解釋智。因為它是分別的智,不是智慧的智,只是起分別心識的分別心。是什麼呢?就是屬於第七識的現行俱生法執。前面第二,屬於第六識的現行俱生法執。
具戒地漸離:第二地具戒地,叫做離垢地。戒淨才能夠消除第七識的俱生法執的現行。漸漸會離俱生法執的現行。
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一直到第七遠行地,無相方便地。無相,指第八地的無功用,不必用功夫,任運能修行。第七地為有功用的最高境界,第七識的現行俱生法執才能夠徹底離,種子還在。

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
[會]現色不相應染:在三細相中就是第三境界相,在五意就是現識。指眾生無始以來,一向向心外取境的習慣,熏習聚集在八識田中所成的種子,就是相分。一向喜歡見外境的作用,那種的習氣種子,叫做現色不相應染。
依色自在地能離故:因此要修到色自在地,才能夠遠離現色不相應染。
色自在地:就是第八地。為什麼呢?第八地已經消除無始以來,心向外取境的習慣,貪著相分的境界完全消失。為什麼消失?因為在第八地,對於色法得到自在。

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
[會]能見心不相應染,在三細就是第二的能見相,在五意就是轉識。
能見心不相應染:無始以來,能緣外境的內心的見分,要取著外境的作用的種子現行。
依心自在地能離故:要到心自在地,才能徹底離去。相分是外境,見分是內心。內心的能見心,叫做能見心,指心中能緣外境那個心的作用。那種的染法,要等到修到心自在地才能離。
心自在地:就是第九地善慧地,對一切眾生的心,他徹底明白。一方面知自己的心,得究竟自在,一方面對眾生心,得自在。

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
[會]根本業不相應染,根本的業力,前面的無明業相,五意的業識。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生相無明。依菩薩盡地,就是到十地滿了,到等覺,到成佛才徹底斷除生相無明。

巳二明離不覺次第
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
[會]他不能了知一真法界、真心理體意義的緣故,所以稱為不覺,不覺當體就是無明。從那個時候才開始離呢?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
信相應地:信指十信,經過十千劫,修十信位。十信滿心,證入初住。與十信滿心能夠相應的地位,就是初住位。十信滿心,證入初住以後,二、住、三住一直到十住,一步一步研究斷無明的方法,要怎樣來斷除無明。三賢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都在學習斷根本無明的方法。要到哪個時候才會開始真實破除無明的情況呢?
入淨心地:淨心地是指初地,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以後,證入初地位。三賢位學斷,研究斷除的方法。到十迴向滿了,方法學會,知道斷除根本無明的方法。所以,一證入初地,叫做淨心地。
隨分得離:剛剛開始破一分無明,證到一分法身。一證入初地,心地開始清淨,破一分無明,證到一分法身。開始能夠離無明不覺。就是說初地破一分,二地破一分,一直到等覺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破一分無明,就離一分不覺。破二分無明,就離二分不覺。這樣順序,一直鍛練、一直修著,所以叫做隨分得離。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徹底離去呢?
乃至如來地:一直到十地,到等覺菩薩階位,就是因心已經圓滿。到了成就佛果,才能夠徹底究竟遠離無明煩惱妄想。成佛能離去根本無明與根本業不相應染的染心,徹底完全離去。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第八識的真異熟識。異熟識裡面所藏的種子,一直到佛果,完全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如來藏就轉成佛果的法身,不稱為如來藏,只稱為如來。

辰二轉釋相應、不相應義
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
[會]接下來要說明六染裡面,前三種叫做相應,後三種叫做不相應。相應與不相應的意義需要解釋。相應的意義內容,心能念之心,法所念之法,異不同。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不同、不一樣。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有染淨法的差別。怎麼說染淨差別?
依染淨差別:凡夫所起的心念都是染污,起的念頭與所念的境界相應。因為看到前境,生歡喜心、貪著,生愛染,所以,起貪心的念頭與所貪的境界的法相應。心理上的作用與所念的境界能夠相應。想染污法的時候,心起染污心,而與染污法相應。想淨法,就與淨法相應。淨法的千差萬別,由淺入深,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乃至十地、等覺。地地都有差別,位位都有差別,就是淨法的差別相。世間人起種種的妄想妄念,就是染法的差別相。
而知相、緣相同故:知是了知,能念的心相就是知相。緣是所緣的境界,就是法。知相與所緣的相,彼此相同。能夠相應,就是彼此相同。心起淨念與所念的淨法相應,就是知相是淨緣相也是淨,所以謂之同。同就是彼此相應,同樣淨與淨相應,染與染相應。
*前三種還有能所,還有相應。到四五六,已經消除能所,能所相不可得,所以不相應。就是說沒能所對待,到四五六的遠離染心的情況,已經不會彼此有能所相應。

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
[會]不相應的意義,心雖然有不覺,還沒完全遠離。已經能夠與覺相應,從始覺起,隨分覺,雖然還沒到究竟覺。常常與覺體相應,沒能所差別,不會有異樣。
不同知相緣相故:不同,指與上面所說的知相、緣相同。這裡已經沒能所,能所已經捨離。與前面知相、緣相同的情況不一樣,不同就是異。與前面相應義不一樣,剛好相反。前面有能所,這裡沒能所,已經捨去能所,完全與覺體相應。能夠到第四以上,就是遠離三細的境界。雖然有能見、能現,這是約染污說。現在約趣向覺體說。既然沒能所差別相,所以叫做不相應義。這三種就叫做不相應義。

卯三結示二障
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會]第六的根本業不相應染的染,與不了一法界義的不覺。染心與不覺為什麼要分作兩種來講?實際上斷除的時間也一樣,內容所涵的意義也差不多一樣,為什麼分開來講呢?因為說明兩種的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這裡稱為智障。
又染心義者:說明第六種根本業不相應染,並與前面五種都稱為染心。染是染污,心地本來清淨,被無明煩惱所染污,所以稱為染心。
名為煩惱礙:在法相的名稱,稱它叫做煩惱障。紛煩之法,惱亂眾生的心神,所以稱為煩惱。為煩惱所礙,謂之煩惱礙。礙就是障礙。障礙什麼東西呢?
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有煩惱障礙到,根本的真心理體、真如的體性、本有的智慧,不能顯現。根本智,或者稱為實智。根本,就是一切眾生本有,成佛也是徹證這個根本智,眾生迷失這個根本智。會迷失根本智的原因,就是因為有煩惱煩惱的障蔽,使根本智顯不出來。

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
[會]為什麼說無明不覺的無明的意義是怎麼說呢?因為它是屬於智慧的障礙,有無明就是所謂無所明了。為什麼無所明了?因為沒智慧,它能障礙你本有的智慧。所以謂之智礙,平常稱為所知障。為什麼稱為智礙呢?因為它能障世間的自然業智。
世間:世是時間,間是空間。世間,指時間、空間上一切法。本來有智慧,能夠了知世間出世間時間空間一切法,智慧顯現不出來,所以它能障世間自然業智。
自然業:或稱為自在業。對於一切法,能夠自由自在了了明白,可是現在不能明白。自然,指它本有的、本來有這個智慧。
自然業智:業是造作,自由自在能夠造作自利利他的事業這種的智慧。
平常說的所知障,所知不是有障礙,因為你不知,被無明所障不能知。所以,所知非是障,因障障所知。前面根本智稱為實智。自然業智,就是權智、後得智。權,權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從根本智顯現出來的,不離根本智。破除所知障,權智顯現,就能夠了知世間一切法,對所有的業用、造作,能夠自由自在,所以也叫做自在智。無明能障自然業智,與前面的染心能障根本智。一個約煩惱講,這裡約所知講。而斷除的時候,是同時不是有差別。只是名稱上不同。

此義云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
[會]為什麼要另在建立染心的意義呢?因為依染心的染污,它能夠由無明不覺生起的能見相,就是三細的第二種。能現,就是三細的第三種。它能見,就是見分。能現就是現出相分,為他所見的境界。因為有見的執著,妄取境界。虛妄執著生起,取著外面一切的境界。由此,才生起能所相對,自他相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一切的相對法,從此就生起來,就有能所。因此就變成違背本有的平等的理性。本來真心理體,平等平等,並沒差別,就是因為無明染心生起,無明不覺生三細。由此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有妄取境界,違背本有的平等的理性。這是約染心講。

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
[會]因為無明不覺,障自然業智。一切法的法體,本來寂靜,沒動相。因為無明風一吹,生起動相。無明染心一起,好像被風一吹,水就起浪。一切法常靜,就是說一切法的法體,像海水本來就是靜相。水若沒風來吹,水本身不會搖動。水比心體,在眾生心上就是如來藏心。被無明風一吹,才會生起不覺,才會有波浪生起,由此有三能變的轉識。與一切法的法體平等相,完全相違背。因為虛妄無明所生起的業用,所以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因此之故,不能夠隨本有的真心理體相順,就違背覺性。與世間的塵勞煩惱相應,所以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應當可以知的,變成不能知了。

子三辨生滅之相
丑一正辨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麁,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
[會]還有道理需要說明,分別眾生的生滅現相,大致不出兩種,哪兩種呢?第一種是粗相,為什麼叫做粗呢?因為它能夠與心相應。就是三細相以後的六粗相。二者細,比較微細。因為它無能所,所以無相應的意義可講。

又麁中之麁,凡夫境界;麁中之細及細中之麁,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
[會]怎樣叫做麤中之麤呢?六粗相的第三、第四就是最粗顯的相,就是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這凡夫能夠體會得到。粗相之中有細相,就是六粗相的第一、第二,俱生法執、分別法執。與細中之粗,三細相的第三、第二。這是屬於菩薩的境界。分別我執斷,就是粗中之細。俱生我執也斷,就是細中之粗。細中之細就是佛的境界。境界是指所了知的境界。最微細,就是最後的一品生相無明,佛才能夠徹底了知,也能夠徹底超出,屬於佛果的境界。
*在菩薩境界中,從十住以上,經過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都在粗中細、細中粗的範圍內。實際上包含四十二個階位的前四十一種在內。佛果為妙覺,最細的境界。

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
[會]粗與細兩種境界的生滅相,為什麼會有呢?依於無明熏習的緣故,所以成就兩種生滅相的境界。為什麼說依於無明熏習而有呢?依因,起生滅相的親因。依緣,使生滅相相續的助緣。依因是什麼因呢?無明當體,就是不覺。因為有不覺,不能了知一真法界原因的緣故。依緣者,助緣就是無明生起轉識的業,能造種種的業力,就是由轉成阿賴耶識並與前七轉識,這就是助長生滅相的業緣。
妄作境界:妄是虛妄,顯示這個生滅相都無實體,只是一種的虛妄的境界。

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會]約無明的染相消滅的情形來說明。因,就是無明不覺。無明若消滅掉,轉識造業的因緣全部也就消滅。無明業因既滅,三細相中的不相應法完全消滅。不相應就是沒能所,雖然沒能所,但有無明的根本。無明根本消滅,不相應心生滅相跟著消滅。轉識的助緣既然滅了以後,六粗相的前三種與有能所分別的相應心,也跟著就消滅。從此以後,無明的現相就完全消除,只有真如自性完全顯現。

丑二釋疑
問曰:若心滅者,云何相續?若相續者,云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
[會]心既然滅了,又怎麼會繼續相續下去呢?既然會相續,為什麼又說究竟都滅掉呢?總說答覆:這裡講滅,是指心的染污的現相消滅,不生滅的真心理體不會消滅。比如說海裡的水,若沒風去吹,水不會動。風去吹,水現出動相。設若水滅掉,風相也就斷絕,風沒水可吹,風的作用顯不出來。所以,風就變成無可依靠。現在,風是依靠水,來現這個動相。假定風所依的水既然滅了,它就無可依靠。因為水不會滅,風相繼續吹著,一直起波浪。但是風會滅,沒風,水的動相就滅了。動相雖然滅,水不會滅。

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會]風比喻無明,水比真心理體。風相,風是現相,才會現出來動相。水比心體,本來常靜並不動,所以顯示心體不滅。無明也是這樣,無明依心體而動。假定說心體會滅,眾生就會斷絕掉,眾生無可依靠,也無可修行成佛。因為心體不滅的緣故,真心理體的妙用能夠繼續相續下去。單單癡滅除,癡就是無明,單單無明的根本消滅。所以,心的動相,就像水的動相,被風吹才有動。心的動相跟著就隨滅。無明滅,心的動相就滅。心就恢復原本靜的現相。不是心體本有的智慧有所滅,心體不滅。心智,就是如來藏心。

癸二明染淨熏習
第一總標熏習義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云何為四?
[會]還有需要講的道理,就是說這四種法互相熏習生起的意義的緣故。所以,眾生無論六凡法界的染污法,出世間的淨法,相續生起,不會停止。因為彼此互相熏習,由此連貫相續下去、不會停止、不會滅掉。四哪四種呢?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會]第一種就是淨法,究竟清淨的淨法,實際上本來就是不垢、不淨。對著凡夫的染法,方便說淨。淨法是什麼呢?真如,真心本性、真心清淨的本性。真,決定是真實,不會虛妄。如,本來如是,如如不動,不會有所變遷,永久如是。真如能熏習無明,使它轉成淨法。
二者一切染法的因是什麼呢?無明。無明,就是染法的總根本。無明會熏真如,染法就會增長。真如熏無明,淨法增長。彼此互相熏習。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就是由無明不覺生起的妄想心,就是如來藏的生滅心。妄,虛妄不實。因為有無明,才會有妄想心。無明無實體,所以它也無實體。妄心是什麼呢?業識。會造業的八識,阿賴耶識末那識乃至前六識,都是屬於造業的識心。造業熏習無明,使它增長,所以業力就越來越多。
四者妄境界,就是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它能夠熏習,使眾生的妄心增長。由六塵境熏習眾生,增長無明、增長造業,生死輪轉。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會]熏習的意義怎麼說呢?因為好像世間人穿的衣服,衣服並無香氣,但是如果有人拿香來熏習衣服,衣服就變成有香氣。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
[會]這所說的熏習的意義也是一樣,真如清淨,真心理體本來清淨,它無染污的現相。可是被無明的染法所熏習,因此變成好像真如體上有染相。實際這個染並不能染污真如,好像鏡子上面有塵埃,比染法熏習。鏡體比淨法。鏡體雖然被塵埃所染,好像光明顯不出來,但染污法並不可能把鏡子染壞。所以,鏡體比真如自性,塵埃比無明染法。

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會]無明所生起的業識等等的染污法,實在並沒淨的淨法。可是真如熏習它的緣故,它會轉變成為有清淨的作用。這個心,雖然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心,它也會造業,也會修行。

第二釋熏習染法
子一正明熏義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
[會]為什麼說染法熏習,使令染污法相續不會斷除,原因在哪裡呢?因為依真如的法體的緣故,無始以來一向就有無明。眾生從來有這個身心,有這個業識,有真如自性,也有無明,同時具足。因為有無明染法的染因,就是煩惱。因為有煩惱、業因的緣故,反過來它會熏習真如。無明熏真如,妄心就出現,顯出生滅相的八識,同時就顯現出來。八識的心都不是實體,都是虛妄不實,所以謂之妄心。這個妄心又更加增長、熏習無明的當體,所使無明更加增長。

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會]因為不了知真如、自性清淨心法體的緣故,不覺就是無明,因為無明不覺,就生起妄念。妄念生起來,想要見外面的境界,外面的虛妄境界就顯現出來。外面虛妄的境界是染污法,又反過來作助緣,熏習自己的妄心、熏習八識,尤其前六識所熏習。六根對六塵,生起的妄念,使令第六意識的妄心,對於外面的六種的妄境,生起念念貪著。因為貪著外面的塵境,就會造種種業。因為造業,決定就會受苦。受苦的時候,不但身苦,心也苦。不但心苦,身也苦。等者,等於其他一切的苦境,同時都會顯現。

子二釋義差別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
[會]對於外面的妄境,以及心中所現的妄境。這個虛妄境界的熏習的意義,大致有兩種。哪兩種呢?第一種叫做增長念熏習,這是內心起的念頭。二者增長取熏習,取著外境。外境現前,六根貪著六塵,由此生起取著心,這種的取著熏習,增長苦的現相,輪迴流轉的現相。

妄心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會]妄心熏習的意義,有兩種。哪兩種呢?
第一種極微細,屬於變易生死,聲聞人證阿羅漢果,緣覺人證辟支佛果,一切菩薩還沒破無明以前,都有變易生死的現相,這就是業識的根本熏習。業識根本熏習,就是無明不覺,三細互相熏習。變易生死,就是他的心地上的念念生滅。成就佛果,就把兩種生死完全消盡。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分別事識就是前六識,第六意識心理作用,會起憎愛,會起分別,有我、有執著,會使分別事識增長,念念增長這種熏習。就是在世間法上,我執一直繼續相續下去,看到一切法都起分別,好的貪愛,不好的憎惡。一直這樣熏習不停,所以凡夫的造業,被業繫縛的痛苦。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會]根本無明熏習八識,使它增長、造業,輪迴流轉的原因。根本無明熏習妄心的意義,有兩種。哪兩種呢?一者根本熏習,就是無明不覺的熏習,能使令業識的八識,念念相續,一直不會停止。所以,眾生的八識造業,繼續不會停止的原因,就是無明根本熏習的作用。二者所起見愛熏習,第六意識看到外境,生見、生愛。會使分別事識念念相續。分別事識,就是第六意識。事是事相,對於世間事相,一見就能起分別,或好或壞或愛或憎隨時起分別,就是第六意識。

丑一正明熏義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
[會]為什麼說熏習使清淨的法生起來,不會間斷、不會停止、一直相續熏習下去呢?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法性的緣故,佛性人人具足。真,真真實實,不會有絲毫虛妄。如,本來就是這樣,不會有所變動,如如不動。真如會生起熏習的作用,它能熏習無明。眾生從來有無明、也有真如,真妄二法同時都有。真如能熏習無明的緣故,所以能生起淨法的作用。

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會]由這個真如的親因、助緣力量的緣故,所以使令妄想心就是第六意識,經過真如的熏習,心地上會感覺到世間是苦惱,厭離世間的生死輪迴的苦惱。因此之故,希望出離生死。怎樣才能夠解脫呢?求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滅,證到出世間涅槃的果德,就得到安樂。真如熏妄心,妄心生起厭惡世間的輪迴生死苦,求出世間的涅槃安樂。所以,反過來妄心的淨法又熏習真如,真如與妄心在淨法上互相熏習。

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
[會]自信己性,從發心發菩提心以後,修十信心,修滿了,就能相信自己本有的佛性。已經真正明白,眾生本有的佛性,能夠自己相信自己本有的佛性,能夠離苦得樂。
知心妄動,無前境界:前面的境界都是唯心所現的,唯識所變的。外面一切境界並無實法,統統都是虛妄不實,妄法的境界,完全是心上所顯現出來。所以,知道自己的妄心生起虛妄的動作。因為貪著外面境界的緣故,所以生起後面的六塵境界。六塵境界無實體,完全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因此之故,知道前面的境界無實體。就是已經能夠修十住法菩薩。到十信滿心以後,知道無外境,只有自心這個道理,徹底已經能夠體證,所以從初住到十住的階位,就是知心妄動無前境界的功夫十住才滿。
修遠離法:包含十行、十迴向,三賢位的後兩段。他能夠認真修習,遠離世間的妄法,求證出世間真實涅槃的道理,所以對世間生厭離心。念念能夠遠離世間法,不被世間法所轉,就是十行、十迴向。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
[會]因為能夠照真如自性的實際情況,徹底了知的緣故,就要初地以上。初地菩薩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才能夠如實而知。知道前面所緣的境界完全無實體,完全自心所變,到這裡徹底明白、徹底體證。
種種方便:所以,他有種種的權巧方便,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由初地到二地,一直到十地。
起隨順行:起隨順行的修行法,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
不取不念:縱然破無明,證法身,不取,他不會執著。不念,不會有所動念。說明十地菩薩的修行功夫,完全順著真如自性努力前進。
久遠熏習力故:從初發心,到成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久遠,熏習修行的力量。修行就是熏習,念念熏習自己的自性。使無明念念消除,法身念念增長,所以有這熏習力量的緣故。
無明則滅:到三大阿僧祇劫滿,到等覺菩薩,最後破一分的生相無明,法身就徹底圓證,無明則滅。無明會滅掉,因為無明無實體。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會]無明既然滅掉,心地上徹底清淨,成為大圓鏡智的境界,不會有所起動。因為沒生起動情況的緣故,一切外境的境界,也跟著消滅。因為無明的親因、境界的妄緣,統統都已經消滅掉的緣故,就是說煩惱種子徹底消除,無明完全斷盡。心地上的各種的現相完全消盡。鏡體是完全清清淨淨,不會有絲毫的塵垢所染,就是得到涅槃。出世間的聖果,約理講就是涅槃。約智講就是菩提。已經得到出世間的真理,證到涅槃,從此成就權實二智的妙用。涅槃當體就是根本實智,同時具足自然業,度眾生的權巧方便的權智。自然就是華嚴經所說的無師智、自然智,一切現前本有的智慧。到了成就正覺,自然而然顯現,所以謂之自然業。業是作用,因為成就涅槃的聖德,起自在的作用。自利功德圓滿,利他功德自然成就。

丑二釋義差別
寅一釋妄熏義別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會]妄心起淨用,再熏習真如自體,彼此互相熏習。妄心生起淨法熏習的作用意義有兩種差別。哪兩種呢?一者分別事識熏習,分別事識就是平常說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善能分別,在事相上它善能分別一切外境。熏習這個分別事識,熏淨法、熏修行法門。一樣是妄心,都是從第六意識的分別事識熏習當中,生起的作用。依世間一般凡夫的種性,有聲聞、緣覺二乘種性的人,會發厭生死苦的心。聲聞人從初果至四果的修行法,聲聞人證四果。隨他的力量所能的範圍,漸漸趣向無上道,無上道就是究竟佛果。這一類根性的眾生,要先證阿羅漢果。證到阿羅漢果以後,自己的生死了了,然後才回小向大,趣向於無上菩提。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會]意熏習,前面五意六染的五意,就是第七識。從第七識的向內心熏習,使第七識的愛染消除,斷除我法二執,叫做意熏習。曉得這樣熏習的人,就是完全屬於大乘種子的根性。直接發菩提提心,就能從內心破除我愛的執著。這一類菩薩根性,從初發心到等覺階位很多,所以謂之諸菩薩。一發菩提心,就開始修菩薩道。從此直接趣向無上菩提,所以他所發的菩提心很勇敢、很猛利,一直向前推進,很快速能夠趣向無上菩提、究竟佛果的涅槃。

寅二釋眞熏義別
卯一總標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會]自己心地上的實體,真如本性,本來是體相用三大。現在講熏習的時候,相合在體裡,不另外建立。因為,相是從體顯,它沒另外的別法。用是體所起的作用。

卯二別釋
辰一正釋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
[會]自心體上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上,所生起熏習的作用。因為眾生從無始世來,過去生生世世以來,一向就具足無漏法。無漏,就是無煩惱。無漏法,真如本性,因為真如本性的體相無煩惱,清清淨淨,叫做無漏法。備,完備。真心本體上,完備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妙用。
作境界之性:作你修行的境界的實性。境界,就是心地上所現的妙用。心地上現出來的不思議的作用,作你修行的境界。真如熏習這個境界,使你生起修行的功用。

依此二義恒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會]以這兩種意義,就是本有的無漏淨法,生起熏習出的境界的淨信,給你作修行的幫助,生起妙用。有這兩種意義的緣故,有體、有相。常常熏習自性,熏習久了,力量就會生起來。因為有力量的緣故,能使令眾生厭生死苦,愛樂、求證涅槃。自己相信自己本身有真如法,曉得發心,依法修行,就是從心地上真如自性所熏習生起的作用。

辰二釋疑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
[會]問曰:自己自體的真如自性的現相上,它會生起熏習的作用。既然人人都有真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就是有真如。有真如自性,若會生起熏習的作用,一切眾生同時會生起熏習。等是平等,皆是攏總。一切眾生平等攏總,一樣都會生起真如熏習的作用。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這樣,因為縱然真如會起熏習,可是有些人會有信心,有些人對佛法並沒信心。為什麼一樣熏習,有人有信心、有人沒信心呢?每一個人生起的信心,有深淺、有正邪、有厚薄,千差萬別。無論是以前的人生起熏習的作用,或者後來眾生熏習的作用,都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相。不可能說大家一樣熏習,大家發心修行,大家同時證果,沒這樣的情形。

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會]應當大家都一樣,知道自己有真如本性,都曉得熏習修行的方便,平等證入出世間的究竟涅槃才對。應當真如本性既然人人具足,同樣熏習,要有這樣的功用才對。可是現在並不是這樣!

第一直約無明煩惱厚薄釋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
[會]答覆說:真如雖然本來一樣,就是說人人有真如,人人有佛性,大家一樣。可是眾生的無明,就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無明,六道凡夫個個都有,但是有人較笨厚,厚就是笨,薄就是淺。有人煩惱少薄,所以一熏習就會曉得、起作用。有人煩惱厚,就不容易起作用。從來一向,他的自性本來就有這種差別相。一樣有真如,真如是平等無厚薄差別、無多少差別。只是無明有厚薄、有深淺。縱然真如平等熏習,但起作用不一樣。有人會信,有人不信。不信的原因,就是他的無明特別重。

過恒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
[會]眾生的無明煩惱重的,重到像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
上煩惱:煩惱種類多,往往稱為上煩惱。恆沙等上煩惱,顯示他的煩惱特別多。
上:有的翻作起,起煩惱,就是生起煩惱的作用特別強。另外有一種解釋,上煩惱就是隨煩惱。隨著無明,生起煩惱的作用特別多。就是天台宗所說的三惑煩惱當中塵沙惑,見愛煩惱是見思惑,根本無明是無明惑。見思惑就是三界內的煩惱。塵沙惑是菩薩的煩惱,破除塵沙惑才能修行菩薩道。進一步破無明,無明是根本煩惱。
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如塵、若沙那麼多。因為依無明,生起種種差別相,煩惱的種類差別很多。

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會]我見愛染煩惱,這就是見思惑。我見,就是執我。見是見惑,愛是思惑。染是染污,染污心地的煩惱就是見思惑。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這個差別相,統統依根本無明生起的差別。這那麼多的煩惱障,統統根據根本無明生起來的。煩惱的差別相有千差萬別,這種道理。只有成就佛果、究竟正覺的人,才知道眾生煩惱的差別相。

第二種更約因緣互相成辦釋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會]又一切諸佛所說的法,都約因緣法講。所以一切法都有親因、有助緣。有親因、有助緣兩樣具足,才能夠成辦出世間的事業,才能斷煩惱,了生死。像樹木本身就有火性,就是火的正因。但是沒人說樹木有火性,你就不知木有火性,就不曉得鑽火,沒假藉方便去鑽,火能生起來,燒它自己的木的本身,沒這樣的道理。要知樹木有火性,知了以後,要實際去鑽。
*知樹木有火性,就是了因,了因佛性。假方便去鑽,就是緣因。
*涅槃經說三因佛性,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眾生有佛性就是正因,佛性就像木中有火性。若沒人講,不知道自己有正因佛性,就是沒了因佛性。就是啟發你知道有佛性的當體這個目標,有火性就是眾生有佛性。
*縱然知了,要有助緣起修,就是說像鑽火一樣要方便。縱然有正因佛性,沒了因的啟發,沒緣因的幫助,想要給它自己生起斷煩惱了生死的作用,沒這樣的道理。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會]眾生正因佛性熏習的情況道理也是一樣。眾生雖然有正因佛性的自性真如,熏習的力量。設若沒遇到諸佛菩薩的助緣,佛出現世間就是做眾生度脫增上緣,就是助緣。菩薩出現也是一樣,做眾生的助緣。沒佛菩薩的時候,世間有善知識,自己有經驗,知道佛法,來開導你。等者,等於其他各種的助緣。有這些助緣,來啟發。沒有這些助緣,要自己斷煩惱,來入涅槃、證佛果,沒這樣的道理。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會]縱然外面有助緣,但內心的淨法沒起熏習的作用,也不能成就、生起厭生死苦,求涅槃樂的作用。有助緣,沒親因的正因,熏習沒起作用,這樣就不會成就。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會]有因、有緣,有正因的親因、有了因的開導、有緣因的幫助。設若因緣都具足,自己真如自性生起熏習的力量。又諸佛菩薩等的慈悲願力來護持的緣故,眾生聽了佛法,就會生起厭離世間的苦,信有出世間的涅槃的安樂,曉得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的緣故,就能遇到諸佛菩薩出現世間,說法、度他,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才能成就涅槃。自己的正因,真如起熏習的作用。諸佛菩薩開導就是了因,使你啟發知道自己有佛性。有修行的機緣來幫助,才能成就出世間的聖果。

第一略標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
[會]怎樣叫做用熏習呢?就是發心修學大乘菩薩道的眾生,從發心、修行開始,一直到成佛為止,在這中間有外面的助緣。是什麼呢?諸佛菩薩三寶熏習的幫助的助緣,謂之外緣。外緣相助,增長修行的力量,能使他對修學佛法方面念念增長他的修行功夫。像這種的外緣熏習這種道理,若要詳細分別,有無量無邊的道理、意義。因為眾生根性差別多,所以熏習的作用,也就差別多。簡略說外緣熏習的意義,分作兩種來說。哪兩種呢?
第一種是約差別緣講,差別就是熏習的緣法有很多差別相。約眾生根性差別,所以外面的助緣也就差別很多,這就叫做差別緣。
二者平等緣,平等約佛度眾生的心來講,佛是平等愛護沒差別、沒分別。差別在眾生,不是在佛。佛是以平等心來度化眾生,而眾生能夠承受這種平等心的助緣。

第二各釋
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
[會]怎樣叫做差別緣呢?此發心修行菩薩道,起大乘正信的人,從發心開始,一直到歷劫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滿修行圓滿,成佛為止。完全要依靠諸佛、諸大菩薩。對他有幫助的統統包含在內,一切善知識,乃至親友等等。都是諸佛菩薩示現,幫助這個發心修學菩薩道的人,使他能夠對於菩薩道,能夠念念增進。
從初發意:初發意,就是初發菩提心,意就是心。從意地,發起行菩薩道的菩提心。
始求道時:聽到大乘佛法的殊勝微妙,才發起菩提心,來開始學道。道,指無上菩提。
乃至得佛:中間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直到得到究竟成佛。

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
[會]於中:從初發心到成佛,在這個中間。
若見:這發心修行的人,與佛菩薩的緣比較深,有機會親見佛菩薩來教化他,開導他。
若念:或者是他內心,生起對佛菩薩的信仰,恭敬懇切的心念,內心起念。念佛菩薩。
或為眷屬:對佛菩薩有信心、有尊敬、有崇仰,希望佛菩薩的加持,諸佛菩薩就會現身來幫助。怎樣來助你呢?或者做你的六親眷屬,父、母、兄、弟、妻、子,來輔助你。
父母諸親:做哪種的眷屬呢?最親的生身父母,或者其他的親族,兄弟姊妹堂兄弟叔伯子女姪兒。為什麼說諸佛菩薩會來示現?因為你過去多生多劫修行的助緣,因緣成熟,得到佛菩薩輔助。

或為給使,或為知友。
[會]或為給使:諸佛菩薩,為了要度眾生,他還願意做眾生的給使的人。給使,就是做他的使者,做他的佣人。
或為知友:知識、朋友,就是很知心的人,肝膽相照,無話不談。彼此兩個人像一個人的事一樣,什麼都可以完全拿出來,不會有秘密。

或為怨家,或起四攝。
[會]或為怨家:或者做修行人的怨家。如提婆達多是八地菩薩,示現逆行菩薩。用逆行的方式,來幫助釋迦牟尼佛的感化,使得他的修行比較容易成就。又比較能夠顯出他的勝點殊勝的所在。
或起四攝:四攝法,攝受眾生的方法有四種。第一布施、第二愛語、第三利行、第四同事。
第一布施:眾生有窮苦、困難,沒可生活,有各種缺少的時候,布施他。衣食住行隨時幫助,這就是財布施。如果他不知佛法,說法給他聽,法布施。眾生有怖畏的時候,除他的怖畏,無畏施。用布施來攝化眾生,為第一步的方法。因為用布施攝化眾生,他有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他。要說法給他聽的時候,比較容易接受。
第二愛語:講話要柔和,要給人聽到生歡喜心。
第三利行:利是利益,凡是對眾生有利益的造作,菩薩都願意去做。只要使眾生離苦得樂,去惡修善,菩薩都願意幫助。
第四同事:跟眾生做同樣的工作,來做攝化的機緣。是一種度眾生的方便,不過同事攝必定都要大菩薩才做得到。十地菩薩,初地力行布施。二地就是注意愛語。三地就是利行。四地同事。五地以上,四攝統統都能夠如意做到。

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
[會]乃至一切所作:度化眾生的權巧方便的差別相,不能一一詳細敘述,所以用乃至兩個字來包含一切。總包括所有菩薩道感化人應作的事業,統統包含在內。作,動作。所有的作為,只要與修行的人有幫助,佛菩薩都願意去幫助他。
無量行緣:無量無邊,增長他修行的助緣。總而言之,這個人一旦發菩提心以後,一直到成佛之前,諸佛菩薩無量善知識,隨時隨地都用種種無量無邊的權巧方便、修行方法,作種種的助緣,來攝化他,使他道業能夠進步。

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
[會]以起大悲熏習之力:因為諸佛菩薩生起大悲心,來熏習眾生修行的力量。熏習初發心行菩薩道的人,一直到菩薩道登地以上,念念都想種種的辦法來開導他,來熏習他,使他的道業能夠念念增長。
能令眾生增長善根:只要使令這個修行菩薩道的眾生,能夠使令他增長修行善法的根本。無論是福德、智慧,念念使他增長。
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或者是見到佛菩薩,或者聽到佛菩薩說法的音聲,或者聽到善知識講經說法。總之就要使令這行菩薩道的人念念增長,對於佛法有利益。
利益:修行成就的利益,從發心初學起,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到等覺五十一個階位修行。

此緣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
[會]前面的差別緣中,又有這兩種的差別相。哪兩種呢?一者近緣,近,距離成佛,學佛成就的時間很近。二者遠緣,還要相當久的時間,才能夠成佛、證果。近緣,很快得度。遠緣,就久遠得度。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呢?佛菩薩度人不出三個階段。第一種,幫眾生種善根。第二熟,善根種了以後,使他善根成熟。第三脫,善根已經成熟,要使他得解脫。
*第一種的近緣,就是他的善根已經成熟,將近得解脫。佛菩薩感化他、度他,使他快一點成就,很快就得度。
*第二種的遠緣,善根剛種下去,還沒成熟,還要經過相當時間修行,善根才會成熟,然後才得到解脫。或者善根才初初將要成熟,未成熟,這種眾生就是遠緣。因為要很久的時間來修行,才會得到度脫。

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
[會]近緣、遠緣這兩種,如果再分別,又有兩種差別。哪兩種呢?一者增長行緣,增長給他助他修行成就的緣。行,修行,就是六度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增長他修福方面的修行。增長行緣,就是增長布施、持戒等等,修福的機緣。二者受道緣,道指菩提道,指般若道。
*增長行緣。增長福德,在慈悲門中收攝。受道緣,是增長智慧,在般若道中含攝。有菩提心,要有福德因緣,要有般若道的因緣,就是開智慧。

午二釋平等緣
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恒常不捨。
[會]為什麼叫做平等緣呢?這是站在聖者,上至究竟佛果,乃至正在行菩薩道的菩薩。只要是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對於利益眾生的心,都是以平等心,看待、愛護一切眾生。
一切諸佛菩薩:一切,是總包括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菩薩。這裡的菩薩,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夠像佛平等。
皆願度脫一切眾生:無論哪一位佛、哪一位菩薩,從初發心所發的願力,目標都是要度化一切眾生,使令一切眾生得到解脫。一切眾生,包括三界六道內一切眾生,諸佛菩薩都平等要來度化他,使他得到解脫。自然熏習:諸佛菩薩愛護眾生、利益眾生的大慈悲心,自然而然在他的法身的作用裡,來使眾生啟發他的淨業的熏習。使他能夠以真如熏無明,消除煩惱妄想,趣向佛道。
恒常不捨:從發心到成佛,成佛以後,盡未來際。念念要度化眾生,要利益眾生,這種的大慈悲心,從來不曾捨離過,一向就是這樣。

以同體智力故,
[會]諸佛菩薩為什麼會有這種的大悲心恆常熏習,要來度化眾生的心,念念相續無間斷呢?
同體:因為諸佛菩薩所證的法身,所謂自性清淨心的理體,與我們眾生一樣並無差別。
*諸佛的淨心,與眾生的真如自性,念念都是相通的,不會捨離。念念都要引導眾生,使他能夠背塵合覺,趣向佛道。佛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理體,自性清淨心、佛性,同樣一個理體,並無差別。
*這個同體,站在佛的立場看,認為一切眾生與諸佛同一個心體,並無差別。
*佛的智慧、佛的威德、神通的力量,都普遍熏習眾生,要來利益眾生。因為,這種的同體觀念的緣故。所以恆常念念不捨,來熏習眾生,使眾生能夠消除煩惱,趣向佛道。
*眾生心與佛沒相應,佛雖然平等愛護眾生,可是眾生不會感覺。沒感覺的原因,眾生的業障深重,被煩惱業障所遮蔽感覺。佛的慈悲得不到受用。

隨應見聞而現作業。
[會]隨應見聞而現作業:隨眾生應當要見到佛的時候,佛就現身給他見到。應當要聽到佛說法的時候,佛就說法給他聞到。只是眾生念念都在背覺合塵,沒與佛心相應,所以不見、不聞。佛能隨順眾生,而現種種作業,或使眾生得見佛,或使眾生得聞法,就是所顯現的作業。業就是動作、功用。
*佛所示現的不思議的三輪義化,三輪的淨化不可思議。心能觀察眾生的根機,口能隨眾生的根性說法,身能現種種神通感化。

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
[會]佛平等愛護眾生,但眾生要到什麼程度,才能夠與佛的佛心相應呢?要得三昧。眾生如果能夠依佛法修行,得證三昧,就能與佛相應,就能平等見諸佛。
三昧:這裡兩種講法,一種是指能破無明、證法身的菩薩,真正得三昧。初地歡喜地以上的菩薩,開始能夠破無明、證法身,他就念念平等普見諸佛。第二種,縱然還沒證初地的果位,正在用功修行的時候,只要能夠得三昧,入定的時候,就能見佛。約菩薩階位,十迴向位以前的菩薩,都要靠定力,入定就能見佛。出定就跟常人一樣。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只要你心地清淨,佛就現前。
*眾生能有定力,隨時能夠見佛,佛並無分別,平等普應。只要與佛法相應,佛就顯現。平等緣,站在佛的立場講。差別緣,站在眾生的立場講。

卯三結示
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會]上面所講的體熏與用熏,這兩種的道理。如果再分開來說明,又有兩種的差別。哪兩種呢?第一未相應,為什麼叫做相應呢?眾生心與諸佛心相應。眾生的修行才初發,還沒破無明、證法身,就還不能完全與諸佛相應,所以叫做未相應。哪一種修行人與佛菩薩還沒相應呢?像凡夫一類,凡夫總指三界六道眾生。二乘,指聲聞、緣覺。初發意菩薩,包含十信、十住、十行,到十迴向。第十迴向,也還沒完全與佛相應。現在這裡初發意菩薩,十住以前的階位的菩薩。

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會]因為他的修行方式,用意、用意識熏習,熏習就是修行。應當要知凡夫與二乘人,只能用意識熏習。意識,包含前六識,主要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凡夫三界六道眾生與二乘聖者,對於第七識,都還分不出、不能感受。所以,凡夫二乘只能用第六意識修行。意,指第七識。菩薩能體會第七識的作用,所以菩薩能夠對治第七識的染污、能夠消除第七識的染法,增進第七識轉成淨法,要使它轉成平等性智。所以,菩薩不但能夠用第六意識熏習,也能用第七識,用於修行的功夫。
這三類人還沒破無明、證法身以前,他的修行的方式要靠信心。有信心,才會修信、解、行、證。依信心來生起力量,才能夠修行。

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
[會]因為他未得無分別心。用意識去分別、用意去分別,這都還有分別心。修行要分別染淨、分別善惡、分別好壞、分別有漏無漏,統統還在分別心中,還不能沒分別、無分別。到哪個程度才無分別呢?分破無明、分證法身,才能夠無分別。十迴向以前的菩薩,統統都還有分別心。所以要靠分別心來修行。還沒得無分別心,就不能與法身理體相應。體,指法身的理體,就是自性清淨心。還不能相應,因為還沒證法身,原因就是還沒破無明,所以還沒與理體相應。

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
[會]因此之故,還沒得到自由自在的修行的方法。業,修行的作用,還不能自在,就是要靠助緣、順境。因為不能自在作業修行,就不能與用相應。用,指諸佛菩薩加被眾生的功用。功夫還沒到,還不能夠與佛菩薩度化眾生的妙用相應。

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會]第二種已相應,就是登地的菩薩。怎樣已經相應的呢?就是法身菩薩,已經從三賢位,往上進到初地歡喜地,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就得到無分別心。心,就不必用分別來起作用。
與諸佛智用相應:因為不起分別,就與諸佛平等的大智慧,及各種的大妙用,完全能夠相應。一分法身證到,就與諸佛的法身平等無二,就有一分相應的功用。
唯依法力自然修行:從此以後,他的修行,得二地以上,一直完全依靠所破的無明以後所現的法身。依法身的力量,順著法身的妙理,自自然然往前進修,叫做自然修行。自然,或任運,他的修法不必靠助緣。三賢位以前的菩薩,都要靠助緣才能修,叫做緣修。登地的菩薩破無明、證法身,完全依他所證的法身的力量,自然而然修行,叫做真修。真指法性,真如自性。依靠真如自性的本能,自然修行。
熏習真如:完全熏習真如自性,真如的作用就越來越殊勝。
滅無明故:無明就越來越減少,最後靠這種力量,把根本無明完全消滅。熏習真如,真如的功力一直往上昇,無明就念念消滅。最後到等覺菩薩,最後破一分生相無明,無明完全破掉,無明就消滅。這樣一直到成佛為止,無明完全破盡,法身完全究竟。

子四結判斷與不斷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
[會]還有一段話需要說明,染法,指根本無明與一切煩惱。無明並煩惱種子及它所起的現行。無明染法,從無始以來一向,有識神以來一向,就這樣在那裡熏習,沒斷除。什麼時候才會斷?經過三賢、十聖的階位、等覺的修行,到最後成就佛果以後,無明就完全斷盡。所以,無明就是無始有終。

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
[會]由真如熏習的淨法修行,從開始發心、修行熏習。無始以來,無明與真如同時具足,但淨法念念熏習真如自性,一直熏習,到將來成就佛果,不會斷除。因為無始以來的法身理體,等到成就佛果以後,完全親證、完全顯現。盡未來際,永久如是,不會有斷除。所以法身這個真如,無始無終,沒開始也沒結束,盡未來際永久。成就佛果以後,盡未來際,度眾生並沒停止。所以說盡於未來。

此義云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會]這個意義怎麼說呢?因為真如自性,從你發心開始認真修行,無明消除,真如自性這個法身常常繼續熏習的緣故。真如熏無明,最後無明滅,妄心也就滅。妄心滅以後,法身就完全顯現出來。法身,就是指真如本性。等到成就佛果,完全遠離無明煩惱的垢染,微妙到至極的法身理體完全顯現,叫做離垢妙極法身。成佛以後,度化眾生的妙用,盡未來際,念念熏習。因此之故,法身理體繼續熏習,不會有停止、不會有消滅。

壬二顯示大乘體相用
第一顯示體相
第一正顯示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
[會]還有道理需要說明,真如的自體、相。真如,真心理體本來如如不動,就是佛性、本有的真如自性。真心理體的體與它的現相。體本來無形、無相,約它所現作用的光明,謂之相。一切凡夫,就是說六凡法界的眾生,真如本性全體一樣。聲聞與緣覺這兩種聖者,他的真如自性也是一樣。菩薩,從初發心,乃至等覺。諸佛,已經圓成證果的佛果,過去、現在已經成佛的十方諸佛。真心理體,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平等、平等,並無差別。
非一非異:在諸佛的立場來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心內眾生。眾生就在諸佛心內,並無差別。因此眾生各各有真如,諸佛所證的真如不是一個,所以非一。也不是異樣,不是說眾生的真如與諸佛的真如不能通,不能相通的時候,就不能感應。可是能夠感應,眾生能夠背塵合覺,趣向真如,與佛的真如完全相合,彼此能夠得到感應,互通的作用。所以,真如本性、眾生與諸佛,不可思議,非一、非異。

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恒。
[會]諸佛的法身,無處不遍。凡有空間的地方,佛的法身就周遍到那裡。凡有時間的地方,佛的法身也周遍到那裡。所以,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非前際生:際是邊際。不是真如從前面的邊際,從哪個時候生起來。過去一向,就有真如自性。找不到它的開始。
非後際滅:也不是說到將來有滅除。前際是過去,後際是未來。也不是說等到未來,什麼時候會滅掉。往前看,過去無始。往後看,未來無終。
畢竟常恆:畢竟就是究竟、徹底。觀察真如自性,常恆不變。

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
[會]真心理體,前面只約體,現在講它的現相。真如能現種種德相,從根本有這個真如本性一向以來,就是這樣。它的性體上,本來圓滿具備一切功德,恆河沙數無量無邊功德。具足哪種功德呢?

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
[會]所謂有大智慧光明義:根據般若的道理,講眾生本來具足大智慧光明義。智慧當體就是光明,大智慧光明的意義。

遍照法界義故,
[會]徧照法界義故:約華嚴經的道理講。一真法界的光明,普遍照耀於十方法界這個道理、這個意義,眾生本來具足。

真實識知義故,
[會]眞實識知義故:約勝鬘經講。依照真如實體,了知一切萬法,無法不知。

自性清淨心義故,
[會]自性清淨心義故:根據勝鬘經講。真如本性本來是不垢不淨,但是約眾生的染污,方便說淨。自性,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本來清淨。這個意義為眾生本來具足。眾生本來自性,具足清淨心這個道理。

常樂我淨義故,
[會]常樂我淨義故:涅槃四德,約涅槃經講。永久如是謂之常。沒絲毫的苦就謂之樂。究竟自在就是謂之我。本來清淨無染就謂之淨。
常:真如自性、涅槃的妙理,從來就這樣。常就是不遷、不變的意義。
樂:顯示證到涅槃的佛果,變易生死與六道凡夫的分段生死,兩種都已經消除。不被二死所轉,所以究竟安樂。
我:自在義,成就佛果有八自在義。
淨:成就正覺,身口意三業徹底清淨。見思、塵沙、無明三惑究竟清淨。

清涼不變自在義故。
[會]清涼不變自在義故:總合說明上面所說的佛果的究竟功德,與眾生本具的性德,都是清涼、不變、自在,具備這三種的意義。
清涼:眾生有無明煩惱就熱惱,就是痛苦。佛果沒這個痛苦,二死永亡,所謂之清涼。
不變:就是常住。本來常住,永久不變。
自在:諸佛究竟證到。

具足如是過於恒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會]具足,就是完備。眾生本性具足以上功德,諸佛所證徹證以上的功德。
如是,就指上文所說的:性自滿足一切功德,一直到清涼、不變、自在。
過於恒沙:過,超過。像這種功德,超過像恆河沙數那麼多。
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這些功德,在我們真如自性上,沒離開、不會斷除、不會變異、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本來具足的。佛果的妙法,眾生本性就本來具足。
乃至:是超略詞,略掉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能一一標列。
滿足無有所少義故:本性上,本來圓滿具足,不會有所少,不會少一點。諸佛徹證,沒加一點。所以,無有所少意義的緣故。
名為如來藏:如來藏性中,本來具足這些功德。凡夫稱如來藏。
亦名如來法身:成佛就叫做法身。法身理體,當體就是如來,所以亦名如來法身。如來法身,約證果講。如來藏,約因地講。成佛就是法身,在眾生心地就是自性清淨心。

第二釋疑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云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會]假定說有人問曰:上面真如門中,講真如自性,諸佛與眾生這個真如自性的當體,平等、平等,而且是遠離一切相,相不可得。為什麼在這裡又說,法身理體上會有具備有這種種的功德呢?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會]答覆的話說:雖然實在具備有上面所說的種種功德的意義,但真如自性的當體上,並無差別相,平等、平等,同樣一個。只有真如自性一體並無差別相。

此義云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
[會]這個道理怎麼說呢?因為法性理體無分別、離去一切分別的假相。所以,當體本來不二。空與不空,本來不二。 比如說像水,水並無種種的現相。可是天空中的現相,映在水中,水就會現出相來。但相都是虛妄的,不是實體有的。

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
[會]又根據什麼道理, 能有這上面所說的種種差別相?因為眾生有第七識、前六識這個業識,眾生依這個業識,能造種種業,就有種種現相的生滅,就有生滅相。現在,依凡夫的業識的生滅相,來顯示淨體的現相,就是說種種功德相。

此云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
[會]這怎樣來顯示不可思議的功德相,與世間業識所現的差別相怎麼分別呢?
以一切法本來唯心:一切法當體,本來清淨、無分別。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都由眾生心體上,顯現諸法的功德,顯現諸法的作用。
實無於念:真心理體,本來實在並無起念的作用。
而有妄心:因為六道凡夫有妄想心。
不覺起念:妄想心從哪裡來?從無明不覺來。因為有無明不覺,所以有妄想心。妄想心所見的現相就有生滅。因為妄心有生滅,所現的妄境也有生滅。所以,由此無明不覺,起種種的妄念。
見諸境界故說無明:由這個妄念中,見種種的境界。妄念有生滅,境界跟著有生滅。這就是無明的現相。眾生有無明,所以有種種妄相。諸佛有無量功德,所以有種種的功德相。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
[會]但功德相不是等成佛才成就,眾生本來具足。只是被無明不覺、妄想心所遮蔽,真正的功德相顯不出來。要怎樣顯得出呢?因為心性本淨,心性指真如自性。心是自性清淨心,性指法界理體。假定無明不起的時候,大智慧光明義就會顯現出來。

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
[會]因為凡夫心起種種的妄見,心中起有見的作用,跟著有不見的情況顯現。因為,心中有妄見存在,所以遍照法界義就顯不出來。設若心性能夠遠離這種的妄見,遍照法界的道理、意義就會顯現出來。

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
[會]因為心有妄動,所見的境界就有浮動不實,就不是真實能夠認識真知的意義。知,指般若智慧的了知。因為心有搖動,所以真實的識,能夠了知的功用,顯不出來。也無真實的自性顯現的真義。

非常、非樂、非我、非淨。
[會]因為心在動,心如果靜下來,湛然常寂的時候,常樂我淨義才會顯現出來。

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恒沙等妄染之義。
[會]熱惱,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由此有貪瞋癡各種的煩惱種子,生起現行,造出種種業力, 受無量苦。熱惱所造的業,跟著發生種種變化,作惡業墮落三惡道,就是衰變。有熱惱、有衰變,就得不到自在。在眾生分上,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妄想染污,種種雜染的意義,包含在心地上,就是無明不覺的總義。

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
[會]對上面的眾生熱惱的情況的意義講,假定能夠做到無明消除,煩惱斷滅,心地清淨,不會有妄動。無動就是不會有妄動,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清淨的功德相、功德的意義,就完全能夠顯現出來。煩惱消除,本具功德就顯現。

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
[會]假定心中起了妄念,又看到前面所有的一切法,認為都可以分別,都可以起念,都有差別相,所得的就有所少,不會完備,顯示功德顯現不出來。縱然有,所現起的作用很微少。

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會]照上面所說,無明、妄想全部消除,本有的、清淨的、功德法的淨法,無量功德就會顯現出來。但這並沒離開當下一念心,就是這當下一念心中本來具足。一心清淨,不會再起妄念的念頭,只有清淨的功德。所以,一切功德從此就得到滿足,就叫做法身,叫做如來之藏。在眾生分上,稱如來藏。功德本來具足,只是妄念所遮蔽,顯現不出來。到成佛,證到法身,這些妄念全部消除,煩惱障完全消除,業力種子完全去掉,變易生死與分段生死都已經消除,所以得到究竟清淨的法身當體。

第一 正明用即眞如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
[會]還有,真如本性所現的妙用怎麼說呢?已經成佛的佛果,無論哪一尊佛,過去、現在一切諸佛,釋迦牟尼佛,乃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一切諸佛。
本在因地發大慈悲:成就正覺,最初也是從凡夫發心,根本在因地,發菩提心的時候,就發大慈悲心。悲者能拔苦,慈者能與樂。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發大悲心。
修諸波羅蜜:為了要度眾生,修諸波羅密,就是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修十度,從智慧度開出來慧、方、願、力、智。
攝化眾生:無論是修六度、十度,目的為了攝受眾生、教化眾生。

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
[會]立大誓願:諸佛菩薩最初發心,都建立廣大的誓願。釋迦牟尼佛發願,要在五濁惡世,度苦惱眾生。藥師佛發願,要使眾生離苦得樂,消災免難,所以發十二大願。阿彌陀佛要使清淨國土攝化眾生,往生佛國,所以發四十八願。地藏菩薩看到地獄眾生最苦,所以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盡欲度脫等眾生界:每一尊佛菩薩的願力,很希望要度脫一切眾生,平等度脫一切眾生,使他離苦得樂,使眾生界統統都能夠成就清淨的佛國。

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
[會]亦不限劫數:諸佛菩薩的願力,無論是因地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乃至成佛以後,盡未來際,度眾生,沒一定多少劫的時間數目。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因為佛看一切眾生與他本身平等、無差別。看一切眾生,就感同身受,像他自己的身體一樣。看眾生身,猶如我自己本身。眾生受苦,就是我受苦。
而亦不取眾生相:雖然看眾生猶如己身,但他不會執著。不取眾生相,不起分別相。

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
[會]這是因為什麼道理?因為真真實實,徹底了知一切眾生與我自己本身,真如本性,本來平等。眾生的本性、真如自性,與我的真如自性,並無差別。因為真如本來平等,無別異的緣故,所以平等普度。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會]以有如是大方便智:因為有上面所說的,極其殊勝的、廣大的、方便的智慧,能夠除滅眾生的無明。所以諸佛自己本身破無明,證法身,見到自己的本有的法身。親證之後,自然而然法身本體,就有不可思議的殊勝的作用,現出種種度眾生的功用。但是這個妙用,與真如自性本來平等,真如周遍十方,妙用也周遍十方。真如豎窮三際,妙用也是豎窮三際。
又亦無有用相可得:縱然周遍,不會有周遍的差別的相,相不可得。度眾生的方便,有種種的現相。但相無實體,以徹證真如的妙理,為它的根本。怎麼說呢?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
[會]為什麼說諸佛能夠現種種用,以度眾生,但又不著用相,原因在哪裡呢?諸佛如來已經徹證聖果的佛果,他只有法身的智慧、智慧的德相所現的不可思議的身相,所現的身相,當體不離第一義諦的真理。第一義諦之理,就是法身的理體。法身理體,無有世間世俗的差別境界。在真如本性中,無這個差別境界,遠離所有施設、所有的作用。作用本來如是,不是等到施設才會有。所以真如的本體、第一義諦的當體,遠離世諦的妙用。它所有需要用的,隨時顯現。

第二廣明隨機見別
第一 總明隨機
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
[會]只是隨順眾生所見、所聞,使眾生能夠得到利益。使眾生得利益的現相,那種的現相,就謂之妙用。

第二別示見別
第一 標徵
此用有二種。云何為二?
[會]這利益眾生的現身的妙用有兩種,就是應身與報身。為什麼叫做二種?

卯二 正明
第一 明應身
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
[會]第一種,眾生依分別事識見,分別事識就是第六識。第六意識,善能分別一切事相。一般凡夫用分別事識去見佛,這是哪一類人見?凡夫,包含六凡法界,三善道、三惡道。二乘,就是聲聞、緣覺。六凡法界眾生所見的佛,與聲聞、緣覺二乘人根性所見的佛,內心所見的佛相,名為應身。就是說六道凡夫見佛,只能見到應身佛。二乘也是只能見到應身佛。為什麼說他只能見應身佛呢?
以不知轉識現故:因為他不知道,這是由他自己三能變的轉識。第八阿賴耶識再轉變,成第二段,就是第七末那識。第七末那識再轉變,轉成第三能變就是第六意識、前六識。眾生不知有這種情況,不知說是轉識所現的影子。用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見佛相,儼然從外面來。
取色分齊:取他的色相分齊,說佛有三十二相、丈六比丘身,見這種的色相分齊。齊是齊限,就是應身佛的德相,三十二相,這為他的齊限。
不能盡知:佛的究竟報身的德相,他沒辦法可以完全盡知。只知三十二相的應身,看到佛相從外來。應當要知那個佛相,就是你的心體所現的。第八阿賴耶識過去見佛的影子,你現在得到見佛,往往自己自心現出佛的影像給你自己見。看到儼然從外面來,實際上不是。

第二明報身
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
[會]第二種類的眾生,能見到佛的報身。是用什麼方式能見佛的報身呢?業識,第七末那識轉成淨用。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由真如熏無明 顯現出來的清淨的德用。因此菩薩所見的佛身,能見到佛的報身。從初發心,乃至等覺菩薩,內心所見的佛相,是報身佛。因為他發心廣大、志願廣大、德慧廣大,所以菩薩能見到佛的報身。

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
[會]報身的身相怎樣的殊勝呢?一身有無量的德色,又有無量的現相,每一相都有無量的德好。佛所住的常寂光土,就是依報。依報的果德,也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有種種莊嚴。隨度化眾生的機緣,所示現的各種情況,就無量無邊。沒辦法可說盡,沒辦法可分別。他的分別的齊限, 不是給凡夫的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安住在常寂光中,時時顯現任持,給所有的菩薩眾生,應他的根機,隨時能夠見到。而這個報身相不會毀壞,不會損失,永久如是。

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
[會]像以上所說報身的功德相,都是過去久遠劫來修諸波羅密,就是六度、十度萬行。所以,成就無漏的聖果。由於無漏的修行法門,這個功德回熏到真如自性,顯現出無量德相。佛果上法身所顯現的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殊勝熏習,使這個德相莊嚴顯現,才能夠成就這個報身的德相。報身的德相,圓滿備足種種無量無邊快樂的現相。因此之故,這樣叫做報身。
*他受用報身,三賢位,隱約的能夠見得到,但不完全。登初地以上,才能完全見到報身佛,叫做他受用報身。佛的報身有兩種:一種叫做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本身受用的,菩薩也見不到,因為那是佛本身的德事。菩薩見到的佛報身,叫做他受用報身。

第二約機所見以判粗細
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麁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會]再進一步說明,凡夫人所見的佛身是粗的色。怎樣叫做粗色呢?像釋迦佛的應身佛,他有三十二相,其他一切與人一樣。這是隨六道眾生的境界,所見不同。地獄道的眾生,如果他種下見佛的善根,在地獄也能見到佛相,但所見的都是粗色的佛相。眾生種種的差別、類別不同的情況,他所見的就有種種不同的情形。所以,佛應眾生而現,你是怎樣的眾生,需要見怎樣的佛,他就隨時顯現。應身為什麼說非受樂相呢?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當中,從三十歲到八十歲,中間經過九次的磨難,這都不是快樂的事情,都是人間的苦相。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
[會]還有,初發心的菩薩。等,一直到三賢位。從初發心的菩薩,經過十信,然後到三賢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一類的菩薩所見的佛相,深信眾生本有的真如法體的緣故。能少分見到報身的德相,而且徹底了知佛果上的色相,就是報身的無量色、無量相種種的莊嚴,等等的事相。菩薩都能知道這個現相,不是有所從來,也不是有所去。離於分齊的界限,不是有分別,不是有齊限。這是依菩薩的心體所現的現相,所以見到的佛,沒離開真如自性。雖然三賢位以前的菩薩,一樣能見佛,但這裡菩薩所見的也還不是很究竟,還是模糊不清。

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
[會]然而,此菩薩,指三賢位以下至初發心,這一類菩薩。雖然能夠部分見到報身的德相,還有分別心,所見的相就不清楚。因為還沒證到法身的地位,就是還沒破無明、證法身,還沒登地,所以所見的相,可以說還不是完全的勝應身。設若得到淨心地的菩薩,就是登上初地的菩薩,所見佛報身相幽微、奧妙,極其殊勝。從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每一地所見的佛相越來越殊勝,越來越莊嚴。第二地菩薩,離垢地菩薩所見的佛相,叫做千丈盧舍那身。四地勝過三地,這樣一直往上轉勝,乃至菩薩地盡的等覺菩薩,見到佛的報身,完全究竟,徹底見到。等覺菩薩才能徹底見到佛的他受用報身,最清楚、最圓滿,才能徹底,所以謂之究竟。

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會]這完全是靠菩薩修行的時候,用他的業識。業是造作,修行淨業的熏習。這種的造作,所顯現的佛相的現相是這樣,但是在佛的立場上並無差別。所以,如果離開業識,就沒這個現相可見。以諸佛的法身,無有彼此,彼此就是自他、能所,相對待。佛的法身無相對待的法,是絕待的。所以,因此不是像有彼此、有色相,彼此互相來顯現來見。迭就是互相,迭相見就是互相見。依菩薩的業識修行的時候,才能見到。在佛的本體法身理性,本來如是無差別相。只是隨順眾生度化的方便,有淨相顯現。

子三 結示眞如妙用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云何能現色相?
[會]前面既然說,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起疑問:諸佛的法身,本來就無色相,無互相顯現的色相。既然,諸佛法身都無色相、遠離色相,為什麼又有色相的現相可見呢?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
[會]答曰:在佛的法身當體,有現色法的能力。法身當體就是色法的當體,一切能現的色相色體就是法身。離開法身,無色體可見,因為法身當體,就是色。法身當體,具備色的作用的緣故,所以才能夠現出種種的色相。只是需要見的時候,他就現相。不需要見的時候,就了不可得,很像一面鏡子,有相來,它就顯出來。相離開,鏡子裡面就空空、無相。

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
[會]為什麼說法身當體無色,而能現色呢?因為一向以來,色與心二種法,並不是兩個本體。色與心本來無異樣。因為,色的當體,就是不可思議的妙智。有這個智慧的緣故,所以能現諸色。色的實體無形、無相,方便說它叫做有智慧的德體所現的身相。所以,實際上無這個假名的色體。智慧的性體當體,就是色體的緣故,智體與色體無二,所以稱為法身。所以,法身能現眾色,能具無量智慧。因為法身的色體,徧一切處,無處不遍。

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
[會]它要現色的時候,所有的色都能夠顯現,無齊限,能夠普遍顯現。隨眾生心,佛能顯示種種的境界,在十方世界中,使無量無邊的菩薩,能見佛所現的報身。佛身能現無量無邊報身的德相,德相上無量無邊的種種莊嚴,又有各各差別,都沒一定的分限、沒一定的界相。雖然有種種差別德相,彼此不會互相妨礙,因為它無質無色,無色中顯色,無質中現各種的現相,所以才有這樣的妙用 。

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會]這種情境、這種的道理,不是用凡夫心的分別識去了知,因為這是報身的究竟、最微細的境界。因為,真如本體自由自在,能顯現種種不可思議的德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種種的殊勝分別、不可思議的境界。完全是靠佛果上所證的法身理體,所謂離垢妙極法身,所現的不可思議的境界,都是應眾生而現。

庚三 結示證入
己一顯示正義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
[會]還有,前面所說的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用意要使人從心生滅門,趣證、證入心真如門。前面的心生滅門,要使人消除染污法,成就清淨法。由這個淨業的淨熏,由此消滅無明,趣向真如,徹證真如的自性。這個話怎麼說呢?因為推求五蘊,都無實體。五蘊總不出色法、心法、並六塵境界,都無實體可得。究竟無實體,可給你起念,因為都是假的、無實體,用不著起念。 以心並無形無相,無實體可得。要找這個心的形相,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所有的空間,都找不到。

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會]像人迷失方向,把東邊誤做西邊,方向並沒轉變。眾生也是這樣,因為無明,所以迷失自性。心本來無念,因為迷失自性,起了無明,所以才有妄念。有了妄念,就有妄動,心本來不動。如果曉得觀察心體當體不可得,真如本來無念,消除一切的妄念,就能夠隨順這個正法,趣向於真如門。由此之故,所以要斷除妄念。

己二對治邪執
第一總標二見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云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
[會]對治邪執者,世間眾生六道凡夫,乃至二乘人,因為有我見,所以就會有邪見的執著。我見,自己能主宰一切,才可以稱為我。不能主宰,但是妄執為我,這為眾生所執著的主觀的成見,就是我執。設若能夠把我執捨去,無我就不會有偏邪的執著。我見總合起來說不出兩種。哪兩種呢?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就是我執。在這個五蘊身心中,執著這個人身為我,這個身體是我的。有我、我所有的執著,就是人我見。對於一切法,生死、涅槃等諸法, 生起執著,認為一定有生死、一定有涅槃,執著一切法,就是法我執。

第二別釋二見
第一人我見
第一 正除我見
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云何為五?
[會]什麼叫做人我見呢?依六道的凡夫所起的我見,大致說起來有五種。哪五種呢?

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
[會]第一種、聽到大乘教典的經文,有這樣說:佛的法身,究竟是寂而常靜,寞而常空,好像眼睛看到的太虛空一樣。因為這一類讀經的人,不了解、不知道上面所說的如來法身猶如虛空,是破除眾生有見的執著。因為眾生著有,所以佛說空來破除。可是因為這個破著的話,這一類就以為佛的法身就像虛空一物,了無一物,就是著空。

云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
[會]怎樣來除去這種錯見呢?說明現在眼睛看的虛空,是虛妄法。怎麼說虛妄法呢?體無、不實。體無,就是說明它無實體的緣故,顯示虛空是不實。因為無實在的實體,所以謂之妄法。為什麼說虛空是妄法?因為它無實體,無實體的緣故,所以謂之不實。為什麼說它是妄法、體無,又不實呢?因為,虛空無形無相,當體並無實體的形相,要與色相對,有色才顯得出虛空。離開色,空顯不出來。所以,虛空雖然無實體、無物質、無相,可以用眼力去看到虛空的假相。這個虛空,能使令人心生起有生有滅的感覺。為什麼說虛空有生滅呢?比如說人打水井,土挖起來空生,土填回去空滅。所以使令人的心,對於虛空發生一種有生滅的假相。

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
[會]應當要知一切色法,都是從心顯現。本來都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眾生心所變現的一切色法。看到的山河大地宇宙萬有一切一切,都是眾生心所顯現的,離開我們的心,這一切色法都不可得。所以,色法本來就是眾生心,離開眾生心之外,沒實在的外面的色法。設若沒外面的色法,虛空的相也不可得。

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
[會]一切所有色的境界,單單從眾生心的虛妄生起來,因此之故,才會有外面的假相。設若眾生心遠離這個虛妄的動作,就是說煩惱妄想消除,沒妄動,回歸本來的寂靜的真如自性,所有的色法的一切境界統統都滅了。因為心有妄動,所以有色法。有了色法,才顯出虛空相。假定心不妄動,心回復原本的真心理體的清淨的靜境,一切的境界統統都消滅。只有一個真心理體就是真如自性,無所不徧,顯示眾生心體本來周遍,因為虛妄心的妄想作用的緣故,所以顯出有色、有空,顯出有一個局限。假定把妄心消除,本來的真心理體就豎窮橫遍,無處不有。

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
[會]這經文所說的如來法性,猶如虛空的。主要的道理說什麼呢?佛的法身,就是如來。如來法身至為廣大,因為無所不遍。它的法性豎窮橫遍,它的智慧也是豎窮橫遍,這為究竟佛果的真義。沒什麼可比方,便藉虛空來比,但不是像虛空的現相。法性理體不是這樣,空中有不空的意義,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離真空。解釋第一種的錯誤的邪見,執空。

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會]第二種人聽到大乘經中有說:世間一切法都是究竟無實體,不必等到它壞掉才空,當體就是空。乃至究竟涅槃的真理、真如、佛性,這些法也是一樣究竟空。一向就是空,為什麼呢?因為它離相,無一切相,所以是空。不知經中講這個道理,是破除眾生有的執著,執著有涅槃可證。就認為真如、涅槃的性體,與虛空一樣,空空無物。生起這種的錯見,也是著空。

云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會]要怎麼對治呢?因為真如本性、法身當體,它的自體並不是完全空空洞洞,因為本性具足的無量功德,佛果上的一切萬德莊嚴的功德,在這個性體上,本來具足、當下具足。真心理體上,不空的功德。

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
[會]第三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眾生本有的藏性,在凡沒減少一絲毫的真性,成佛也沒增加一絲毫。本體中圓滿備足一切功德之法。但有人聽到不了解大乘教典所說的道理的緣故,就認為如來藏的當體有色法、有心法。色法、心法,在如來藏中都有,各各都有它的自體的現相,都有各種差別。

云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
[會]要怎樣對治呢?單單依真如的意義來說,沒色心諸法差別相。既然沒差別相,怎什麼說世間有色心諸法呢?約生滅門。因為在生滅的染污的意義,染污眾生的差別相。眾生有煩惱、有妄想,所以有染污的差別的意義,來示現說明的緣故。說有色法、心法種種的自相差別。

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
[會]第四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一切世間有生死、有染污法,統統都是依如來藏才有的。就是前面生滅門中,依如來藏說,生滅與不生滅和合,顯示有如來藏的意義。一切諸法沒離開真如,真如自性就是如來藏的當體。這個道理,他不了解的緣故,發生一種錯誤的見解說:如來藏的藏性中,它的自己的本體,就具足一切世間法、一切生死法,說藏性中真如本性中,有生死的染法。因為生死的染污法是眾生的妄想,無明不覺才有。無明不覺,雖然沒離開真如,但是真如本性,沒這個無明不覺。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恒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
[會]要怎樣對治呢?應當要知,如來藏的藏性就是真如自性。真如本體,一向只有清淨,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清淨的功德。就是佛果的萬德莊嚴,淨法功德本來具足。但染污法呢?藏性中沒這個東西,它只是附託在藏性上。比如鏡子的本體,它沒塵埃,是從外面遮蔽鏡體,鏡子被塵埃遮蔽到,顯不出光來。鏡體比真如自性、如來藏,塵埃比無明不覺、煩惱。所以,這個清淨功德,與真如本性沒離開,不會斷絕,常常具足。與真如自性沒異樣,沒差別,完全具足。比方如意珠,看起來透明,空空了無一物。可是需要什麼,它就現什麼,隨眾生心顯現一切。就是真如自性,空中有不空的意義, 不是種種的物質藏在藏性中,儼然有實體。淨法,需要就現,不需要就沒看到。

以過恒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
[會]超過恆河沙數那麼多的煩惱、染污法,單單是虛妄門中有,真如自性本來無。鏡體本來無塵埃,塵埃不是鏡體生的。眾生的無明煩惱,與如來藏的當體,從無量世,累生歷劫以來,從來不曾與如來藏有相應過。

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
[會]設若如來藏的當體,自己本身有虛妄法,要使他證悟體會到本有的法體,要永久止息妄念,就是不可能。原因就是你自己本身有,怎麼止息掉呢?

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
[會]第五種,有人聽到大乘教典中有這樣的說法:眾生因為有如來藏,而如來藏有生滅法,所以就有生死輪轉。因為依如來藏淨法熏習的緣故,將來能夠證到涅槃。大乘教典說這個道理,因為他不了解的緣故,就誤會說:眾生有開始。因為看到眾生的妄法有開始的緣故,就認為:既然妄法有開始,妄法消滅以後,回歸原本的涅槃,涅槃就有終盡。將來這個成就佛果的人,還會再回來做眾生。

云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
[會]要怎樣對治這種的錯見呢?如來藏是指真如自性本體,前際不可得,往前推,推不出它的最先的起頭。無明的現相也找不到開始。假定是有開始的話,就變成先有真,後有妄。假定有人說:這個世間的眾生若盡,另外世界的眾生又會來,又生起眾生來。有眾生開始生起,這種的說法是外道的經典中說。

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
[會]又如來藏無有後際:真如自性,往後看,無有邊際。佛所證的涅槃的果德,與如來藏、真如自性相應,所以佛成佛以後,一直盡未來際。這個道理,就是說明真如無始,也是無終。這第五種的人我見,主要就是說明成佛以後,不會做眾生。

第二例破餘見
唐本:依人我見,四種見生,是故於此,安立彼四。
[會]這十六個字,梁譯本沒有,唐譯中有。為什麼要把它搬過來呢?因為這句話,梁譯很可能是漏掉,應當有的。因為眾生所說的人我見,不是只身見一種。人我見就是身見,還有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裡詳細講人我見的身見,可是沒講後面四種。後面四種,應當依例可以知道,應當有的。因為有人我見,就會有邊見,屬斷、屬常;見取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非因計因。邪見,是撥無因果。這些邪見,同時都會跟著生起來。

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會]法我見就是法執,因為有我,執法為實,所以稱為法我見。法我見,是對聲聞、緣覺二乘的鈍根的眾生講。怎樣叫做法我見的法執呢?依聲聞 、緣覺二乘人的鈍根,對這種二乘鈍根的人講法我見,因為根性鈍,沒講到徹底,只講人無我,破我執。五蘊身心當中,無實在的我可得,用意就要二乘人破除見思二惑。沒講到徹底,只講我執,沒對他講法執。因此聲聞、緣覺的二乘人,他的見解就變成,見五蘊諸法都有生滅相,看三界內的輪迴生死,感覺到非常可怕,趕緊要求證出世間的偏真涅槃。認為說一定有涅槃法可得,所以變成虛妄的執著。認為一定有涅槃,一定有生死。執著涅槃的法,執著生死的法。因此縱然證涅槃,也稱為妄取涅槃。執著生死法,執著涅槃法,稱為法執。

云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會]云何對治?對這種二乘人,要跟他說明,因為五蘊,色受想行識,各各沒實在的體性。色法,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有質有量的色法,尚且當體即空,何況心法無形、無相,更是空的!五蘊諸法並無實體,它的自性當體,就不生不滅。自性,指五蘊法的實體的性體,本來就沒生滅。因為它本來就像涅槃一樣,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是有法可執,不必去破除。

第三究竟離妄
正明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
[會]究竟離妄執者:徹底要遠離一切虛妄法的執著,就是說不但人我、法我要除,連能除人我、法我的那個能除的空相,也要消除,所以謂之空空。
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學佛的人應當要知道世間的染污法、出世間的清淨法,統統都是相對的講法。染對淨講,有生對無生講,是對非講,善對惡講,一切法都是相對待。
無有自相可說:應當要知諸法的理體,本來沒這個對待法,所以無有自相、無實體的相狀,可以言說。真如自性本來清淨,清淨是對染污講。染污除去,淨相也不可得,所以在對待法中,說有染、有淨。真如自性當體是絕待,無對待。既然無對待,就沒這個名相可得。所以無有自體的實體的相狀,可以用言說來表達。

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
[會]因此之故,應當要知一切法,總包括世間、出世間一切法。
從本已來:一向就是這樣。
非色:它本來也無色,本來也無心。在真如自性上,色法不可得,心也不可得。為什麼說非色呢?在真如自性上了不可得,沒六塵境界,所以說非色。
非心:非心,心是心法,現在這裡的心講妄想心,也沒眾生的緣慮心。真心理體,沒緣慮心、妄想心。所以,這個妄想心的心法,都不可得,無實體。
非智:在真如自性上,智也不可得。為什麼說非智呢?因為對凡,才說聖。如果凡夫法消除, 聖相也不可得。所以,說智也是方便。實際上,智也不可得。
非識:怎麼說非識?識是凡夫的分別,真如自性本來就凡情不可得。因為有凡,才說聖。如果沒凡夫,聖也不可得。凡情盡了,聖見也不可得。在真如自性上,凡與聖都不可得。
非有:因為真心理體本來不是有形相,畢竟不可說相,不是有語言文字可說。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
非無:雖然說非有,又不是側著於空的一邊。也不是有,也不是無。
畢竟不可說相:究竟真心理體,本來就遠離言說,不能用語言文字來表達。不是可以用說的,顯示真心理體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所以,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當然也就不能用言說。

釋疑
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會]本來無言說,可是現在佛說的法很多,有言說。為什麼又有言說呢?應當要知釋迦如來大慈大悲用善巧的方法,權巧方便。假藉言說,來表達佛法。假定沒用言說,就沒辦法表達出來。為了要引導眾生,趣向佛法,所以方便建立言說的方式。主要的宗旨、趣向,使人趣向於遠離眾生的妄念,達到無念的功夫,歸向到本有的真如自性的本體。為什麼要使眾生修學佛法,達到究竟無念的功夫呢?因為凡是有起念頭,念一切法,無論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會使心體有生滅相,就不是原本有的實性。不能證入真如實性的真體。

第三分別發趣道相
第一總標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
[會]分別發趣道相:分別,就是解釋、說明清楚,發起、趣向於無上菩提道的方法。這種的現相,到底要怎樣修學,才能夠趣向無上菩提道?
一切諸佛所證之道:道,一切諸佛所徹證的無上菩提的究竟的大道,要怎樣趣向呢?
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想要成就佛果,就要修菩薩的因心,所有一切行菩薩道的人,從初發心,經過信、住、行、向、地,三賢、十聖的階位。發心、修行、趣向於無上菩提的方法,這個意義需要加以說明。

第二別釋
略說發心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
[會]簡略說,發心趣向無上菩提的大道,有三種的階段。是哪三種呢?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就從初發心,一直到究竟將成佛以前的等覺,包含在內。信成就發心,已經是從十信滿心講起。十信滿心講起,到入初住、十住。最初剛發心的道理,有修行信心分,是專講初發心修行的事。這裡是約已經成就發心成就的人來分別。
第一的信成就發心,經過一萬劫的修行,十信心滿,所以叫做信成就。所發的菩提心,就已經非常的安定,不會發生偏差。
第二解行發心,約十行、十迴向這兩類的菩薩講。因為他了解菩提的道法,明白以後趣向修行。
三者證發心,指初地以上,已經證到一分的法身,證到法身的階段。這個發心已經可以說開始證果的境界,一直到等覺,將成佛,就是證發心的範圍。

第一釋信成就發心
第一徵起
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
[會]第一的信成就發心,依哪一種人來修?怎麼修行信才會成就?信心得到成就,堪能發菩提心,已經得到菩提心決定的境界。

第二解釋
第一釋信成就
第一 正釋成就
所謂依不定聚眾生,
[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能夠修行,信心能夠成就。不定聚,聚是類。大乘教典中,把眾生的根性分作三類:第一正定聚,第二邪定聚,第三不定聚。
1)正定聚,就是十信滿以後,登初住以上,他的菩提心已經確定,決定成為菩薩的根性,不會有所改變。這種人修行決定成佛。
2)邪定聚,就是外道執邪法,不相信佛法那一類眾生,對於佛法善根淺薄,不能趣向佛果。
3)不定聚,就在正定、邪定的中間,不定是還不一定。遇到正法會趣向正定聚,遇到邪法會趣向邪定聚。現在這裡約不定聚眾生說明信成就。

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
[會]有熏習善根力故: 有淨法的熏習的力量,增長他的善根。以善法為根本,發生力量,所謂五根、五力。由此有善根的力量,對於佛所說的法,會有正信,信業果報。因為他善法熏習,真如熏習無明,使它轉變成為淨法的緣。善根力量都具備的緣故,他能相信,尤其深信起惑、造業,會受果報。所以,從內心生起,都能注意修學十善法。

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
[會]對世間輪迴生死的痛苦,他有厭離心。所以,欲求無上菩提,欲就是希望,希望、趣向、勤求、修學無上佛法的菩提的妙道,能夠成就佛果。無上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希望求證佛果的緣故,所以叫做發菩提心。因為他有這一個善念,對佛法有緣,所以得值諸佛。值就是遇,能夠遇到佛法。佛在世時,得遇到佛,聽佛說法。佛滅度後,能遇到佛法,依法修學。或者佛在世的時候,能夠親身聽到佛法,來親近佛。親承,親是親近,承是承事。親近承事於佛,來供養佛。供養佛的範圍,就是按照佛法,實際去修行,就是最殊勝的供養。如說修行,增長善根,才是真正的供養佛。在修行信心,使信心增長。

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
[會]像這樣知因識果,修十善業,努力精進修行,求無上菩提。這樣要經過一萬劫,這樣修學佛法,信心才會成就。成就十信滿心,證入初住,要經過一萬劫。到了初住的階位,諸佛菩薩加持他、教導他,使他所發的菩提心能夠堅固成就,不會再退轉。

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
[會]有一類眾生大悲心很殊勝,為了要度化眾生,看到眾生苦惱,自己能夠發起菩提心,從此修行到十信滿心。大悲心發起來,由此修行能夠成就,全靠自力。這種菩薩智慧的力量很堅強,悲心又充足,依法修學,一直能夠達到一萬劫十信滿心。或是,因為看到正法即將要被消滅,為了護法的因緣,自己曉得發心,來護持佛的正法。

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
[會]像這樣信心成就,一萬劫滿,得發心住。得入正定聚,畢竟就不會退轉,叫做住在如來種中、佛的種子之中,將來決定成佛,與正因理性完全相應,就是能夠由此成就正覺。

第二 兼顯未成
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
[會]設若有一類眾生善根微少,雖然與三寶有結緣,但是善根淺薄、微弱、份量少。原因就是久遠以來,煩惱深厚。厚,就是顯示煩惱很多,煩惱障特別重。縱然,遇到佛出現世間,也曉得供養佛。因為,大乘善根薄弱的關係,所以會生起人天種子。修人天善道,做人要修中品十善;生天,要修上品十善;色界天以上,還要禪定。有一類雖然發心要求出世間法,但是他只能生起二乘人的種子。或者起聲聞心,修四諦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求證阿羅漢果。或者起緣覺心,修還滅門的十二因緣法,求證辟支佛果。發出世心,希望求解脫,但是只求自己解脫。

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
[會]設若佛在世時,縱然有發心要求大乘佛法,因為善根不深固,又比較軟弱,所以他的根性不一定,或進或退。善根若慢慢增長,往菩提道、往上進。善根,若不是很深固,甚至感覺到菩薩道難行,由此退失菩提心,或者落在聲聞、緣覺的二乘,甚至退失在人天。在還沒修滿一萬劫以前,或者初發心的人,在這三類的根性中,或人天、或二乘、或菩薩,但菩薩的道心難發,菩提心難成,所以往往發以後,有進有退,不一定。

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
[會]或有,從初發心,供養佛、親近佛、修學佛法、發菩提心,可是還沒修滿一萬劫,十信還沒滿以前中間,從初發心一直到還沒滿一萬劫。這個中間遇到其他的差別因緣,也有會繼續發菩提心,使菩提心相續增長,但也有退失的。初發心的時候,發心的情形,各種情形都有。有的看到佛身體的顏色,應化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看到佛的容貌顏色,看他的相好莊嚴,因此發心的也有。

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
[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眾僧,指全部的出家人的僧團,僧相莊嚴也很容易啟發人的信心。看到出家人認真修行、莊嚴、四威儀好,因此就發心的也不少。
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聲聞、緣覺二乘人,也有可能教人發菩提心。因為往往他也知道大乘佛法,但是他自己只求證阿羅漢果。
或學他發心:或者,有些人看到別人發心,就是被動。

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如是,指上文所說。等者,等於其他還沒說到的範圍內。還沒滿一萬劫的道心,他的發心都不會確定。
遇惡因緣:遇到機緣會有變化,或便退失,或不一定。遇到惡因緣,就是逆境,使他退失道心的機緣。
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或者因此就退失,道心堅固遇到惡機緣,不會退失。道心若不堅固,遇到惡的機緣,會引發他的退失道心。假定說從菩提心退失到二乘地,做聲聞、緣覺。

癸二釋發心
第一釋所發之心
先正釋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會]還有,所謂信成就發心,怎樣發心呢?發怎樣的心?簡單說有三種。哪三種呢?
一者直心,直趣道場的心,不可彎彎曲曲、不可不實。怎樣直心呢?正念眞如法故。真如,就是本有的佛性、自性清淨心。念念趣向於本有的自性清淨心,真如法體為正念,就是說知道自己有佛性。依佛性,發起這個開始的始覺。由此能夠修學佛法,所以直心就是正因佛性,本有的法身、本有的如來藏、真如本體。眾生有這個正因,學佛法才能夠成就。

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
[會]二者、深心:深是深厚,對於佛法有深厚的了解。
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愛樂修習佛所說的一切善法,都願意去行。先求了解以後,以解導行,才能夠修行。愛樂修習佛所說的一切,世間、出世間一切的善行。這屬於了因佛性,
了知佛法,啟發本有的正因,由此趣向佛果。

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會]三者、大悲心:大悲心,就是緣因善心。就是看到眾生苦惱,要拔除眾生的苦惱,所以才發菩提心。
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希望能夠拔除一切眾生的苦惱。行菩薩道的菩薩,念念要使眾生離苦得樂。大悲心為啟發菩提心的根本因緣,所以屬於緣因善心,就是最要緊的助緣。有大悲心,才能夠啟發菩提心。所以大悲心目標就是要使眾生離苦得樂。行菩薩道要有正因佛性,要有般若智的了因佛性,要有大悲心的緣因佛性。三樣同時具發,菩提心才會成就。

後釋疑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會]問曰:上面論文已經講過,一切法都是當體即空,只有一相,就是空相。並無差別相,平等平等。諸佛菩薩所證的法身理體,與眾生本具的法身並無差別,平等無二。怎不單單念真如自性就好,又要修種種的善法呢?既然是要求證自己的本有的真如本性,
單單念念不忘自己的真如自性,這樣不就可以了嗎?為什麼又要假藉修學世間、出世間一切的修善的行法。原因在哪裡呢?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鑛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
[會]答曰:比喻說一個大摩尼寶珠,能隨眾生意出現種種物品,摩尼寶本身的本體、性質,本來是光明清淨。不過它在地裡有礦物質雜穢、石頭髒垢,種種混合在那裡。如果有人單單念摩尼寶的寶的性質,可是不曉得把寶珠,從地裡把它挖出來,用種種方便來加以磨擦、修治,使它得到清淨。只用想它的寶,怎麼它自己會淨呢?究竟寶的本身,若不治理,寶珠周圍不會清淨,就不會現出種種的作用。

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
[會]眾生有真如的法,與摩尼寶珠體性明淨一樣,它的體性也是當體即空,就是透明、完全清淨,不會有垢染。但是摩尼珠周圍有鑛穢之垢,比喻眾生雖然有真如自性,不過有無量無邊的煩惱的垢染,把真如自性遮蓋起來,道理、受用顯現不出。

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
[會]如果有人雖然念自己本有的真如,但不用種種的方便熏修,來消除周圍的煩惱。本有的自性清淨法身,無論如何顯不出來。眾生有真如、有清淨的法性,但是被無量煩惱遮蔽,不斷除煩惱,真如自性顯不出來,受用不到。

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
[會]因為眾生的煩惱垢染無量無邊,根本煩惱六個、隨煩惱二十個,乃至八萬四千塵勞煩惱。必定要周遍修習一切善法,來對治一切的煩惱。煩惱消除,本性才會現。設若修學佛法的人,曉得修行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善法認真修,煩惱就會消除,煩惱消除了,自然就回歸到本有的真如自性的道路上。會順著真如本性,使它啟發顯現出來,就能夠恢復本來的清淨的法身。

第二釋發心之行
略說方便有四種。云何為四?
[會]簡單說,修斷煩惱,修行的方法謂之方便。要斷煩惱修行的方法有四種。是哪四種呢?

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
[會]第一種,行根本方便。根本,指真如自性。真如本性為諸法的根本。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一切法,每一法的法性的自性,本來沒有生,無生也就無滅。諸法自己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有生滅是眾生的妄見。若能夠知道這個道理,離於眾生虛妄的邪見,就不會執著住在生死輪轉中,不得解脫。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會]世間一切法,認真觀察都是因緣和合的,沒有一法不是因緣和合。比如這個人身,自己的業緣為親因,父母緣為助緣。由此三緣和合,成就這個身體。在這一生當中,又去造業,起惑造業,無論善惡,這個業果決定不會失掉。由此起於大悲,度化眾生,修種種的福德事業來攝化一切眾生。攝是攝受,化是教化,對一切眾生都是攝受、教化。不會住在涅槃,不會執住在涅槃,不會愛著涅槃。所以菩薩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怎麼說不住涅槃呢?真如法性本來無所住,無所謂住生死,也無所謂住涅槃。無住,就是無所著,不住著。生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當體無所著,就是法性的當體本義。所以,要觀察這個道理來修學,這為根本。

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會]第二種,能止方便,止息煩惱的權巧方便。要常常認真,有慚愧心。慚者慚自己,愧者愧他人。總感覺到自己的道德學問樣樣不及人,生慚愧心,努力進修。常常曉得悔過,懺前愆,悔後過。以前所造的業愆,認真懺悔,求消除,以後不會再造作,知道世間惡法都是墮落的因緣,不會再去造業。曉得常常慚愧、懺悔,能止息一切造惡業的方式,完全不會去造作,不會使令惡法增長。惡法慢慢消除,善念增長。從此隨順諸法真如本性,遠離一切的過患。

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會]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要使善根念念增長。對於佛法僧三寶要認真禮拜、供養。供養如說修行,就是供養。看到別人修善法,生歡喜心,讚歎他,生隨喜心。常常請佛住在世間,說法度眾。佛成就佛道,請他轉法輪,說法度眾。佛如果要入涅槃,請他不要入涅槃。因為有愛樂、恭敬佛法僧三寶的心,極其淳熟,道心深厚的緣故。信心就會增長,才能夠志向、趣求於無上菩提之道。

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
[會]又因為修學佛法的菩薩,得到佛的護持、法力的加持、僧寶的護持。有佛法僧三寶護持的力量的緣故,過去所造的罪業、業障,從此得到消除。所修的善根,念念增長,不會退失。因為法性本來遠離愚癡障礙,現在修一切諸善行,就是能夠隨順法性,遠離愚癡的障礙,增長無上菩提的功行,就是眾善奉行。

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
[會]四者、大願平等方便,行菩薩道,以平等心,發廣大願。要怎樣發願呢?發願盡未來際,化度一切眾生。使一切眾生無有剩餘,皆使所有的眾生都能趣向無餘涅槃,證到究竟佛果的涅槃。因為這樣做的時候,能夠隨順法性,法性念念相續,不會有斷絕的緣故。就是說,行菩薩道,念念不忘所發的大願。願有通別,四弘誓願是通願,每一尊佛菩薩個個有另外別願。由此使令一切眾生度到究竟涅槃,這就是念念使法性相續,沒有斷絕。念念要使眾生究竟解脫,使眾生無餘涅槃得度。

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會]諸法的理體、真如自性,至為廣大,周遍於一切眾生,彼此互通互融。平等無二,沒有彼此的差別相。彼此沒有差別相,都是究竟寂滅,一切平等,並無差別。

第三釋發心之益
第一正明勝益
第一約實明能
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
[會]行菩薩道的人,照上面說的發心的方式,發心修行的緣故。慢慢的他能夠少分,能夠見到自己本有的法身。因為能見到法身的緣故,隨他的願力,為了要成佛度眾生,他就能夠示現八種利益眾生的事業,就是平常說的八相成道。得到補處的階位,像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做一生補處。等到期間到,可以下到人間度眾生。從兜率天下來,降生在母親的母胎,然後住在母胎之中,出胎就降生,降生以後,後來就是出家修行,究竟成佛,成佛以後轉法輪說法,最後就入涅槃。示現八相成道,要等到登初地以後,就能夠做到。

第二約權簡過
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
[會]然這個菩薩還不能證到法身,因為他過去生生世世,無量世以來,因為有煩惱所造的業,還沒能夠完全決定斷除。生生世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多少還有苦,但苦不會很嚴重,與苦的境界還會相應。那也不是他造業,這是過去久遠的餘殃,因為有廣大的、自在的大願力。因為他有願力,所以他縱然有微苦,不會感覺到困難。

第二顯退不退
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
[會]按照大乘教典的經論中有這樣說,在修行信心當中,也有退失的,甚至嚴重到倒退,造惡業,墮落三惡趣的。雖然說嚴重到有人會退失,造惡業,以致墮落三惡道。經文的用意不是說,修行信心雖然還沒滿一萬劫,但不是一定會退。縱然退,也未必會退在三惡道的嚴重的地方。既然不是一定會退,為什麼說這個話呢?這是為了有一類初發心學菩薩道的菩薩,還沒入正位。什麼叫做正位呢?經過一萬劫,已經十信滿心,證入初住,叫做入正位。還沒十信滿心,還沒證入初住以前,就謂之未入正位。有些眾生根性較劣,修到中間會有懈怠,懶惰心會生起來。恐怕有人修到中間,懈怠心生起,對這一種中間會生起懈怠心的中下根性菩薩,經論中說的話,要使這一類人知道怕、恐怖。怕什麼呢?還沒修到十信滿心,還有危險。什麼危險呢?會退轉,造惡業,墮落三惡道。用這樣的話用意,鞭策懈怠眾生,使他能夠生起勇猛精進的心。第六信心位有退的時候,但是縱然退轉,不會墮落三惡道。原因在哪裡呢?他從初信修行開始,到了第六信,在這中間修行的功夫,他都不會造到三惡道的業。縱然退轉,只是退轉在二乘。

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
[會]還有,另外一類的發心的菩薩,一旦發菩提心以後,勇猛精進,遠離怯弱,他不會有怯弱的心。對菩薩道再難行,他不會退,他不會怕,所以一定究竟不會怕墮落在二乘地。縱然聽說其他的教理中,從發心到成佛,要經過無數量、無邊際、無數的大劫,這麼久修行。很勤勞,不會畏苦,甘願吃苦。難行苦行都能去行,這樣修才能夠證到究竟佛果的涅槃,他也不會怯弱。因為對大乘的教理,他相信一切法,明白一切法,眾生本來具足的殊勝功德。從本已來,眾生就具備自性清淨涅槃。

第二釋解行發心
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
[會]解行發心,已經到十行、十迴向的菩薩。是徹底了解大乘佛法,能在大乘佛法的菩薩道中,修滿十行,乃至進一步到十迴向,叫做解行發心。應當要知比前面的信成就發心的轉加殊勝得多。為什麼說殊勝呢?因為這一類的解行發心的菩薩,從初發心正信菩薩道修行以來,到現在,第一大無數劫將將要滿了。十信以後,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迴向滿了,就第一阿僧祇劫滿。從初地的歡喜地開始,到第八地,叫做第二個阿僧祇劫。第九地以上,一直到成佛,第三個阿僧祇劫。現在解行發心的人,到這時,第一個阿僧祇劫將將要滿, 比起前面的信成就發心要轉加殊勝得多。因為他對於真如法性的道理,本有的自性,深深體解真如法性的道理,這個真理時時在他的心地中現前,已經將近能夠破無明的境界。正在修行的時候,都能遠離著相的觀念,完全能夠離相修行。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
[會]菩薩修六度,第一就是修布施度。正在修布施度的時候,十行位、十迴向位的菩薩,他知法性本來就沒這個慳貪的緣故。他隨順度化眾生的因緣,修行布施波羅密。所以,他在修布施度的時候,能夠遠離慳貪相,根本沒貪相可得,只是為度眾生而修行布施。

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尸波羅蜜;
[會]他知道法性本來清淨無染污,真如自性本來無染污,遠離五欲的過患。法性本來沒五欲的觀念,過患早就遠離。所以,他只是隨順佛制的戒法,應當要受持的緣故,所以修行持戒度。

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
[會]他知道法性本來無苦、遠離瞋恨、惱怒的緣故,所以隨順菩薩道,應當修行忍辱度。

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
[會]他知道真如法性,身相不可得,心相也不可得,遠離懈怠。所以,他能隨順菩薩道,修行毗梨耶波羅密。這是順法性而修,不是有所對治。

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
[會]因為他知道法性本來常在定中,它的當體本來就沒亂相。所以他隨順法性修行,行禪波羅密,禪,靜慮,靜而能慮,就是有定有慧。他隨順法性修禪定,不是對治散亂。

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會]因為他知道法性本來當體就是智慧光明,所以他遠離無明的緣故,他能隨順修行般若波羅密,所以無明對他不會生起作用。

證發心
第一明分證
第一明所證
第一明證體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
[會]證發心,證,證果。從分證到滿證,包含初地以上,到十地、等覺;滿證就是佛果。怎樣叫做證發心呢?證指破無明,證法身。分破無明,分證法身,就是初地菩薩開始。從淨心地,就是初地叫做歡喜地。為什麼會叫做淨心地呢?因為證到初地的菩薩,心地才徹底開始清淨,因為他已經破一分無明,已經證到一分法身。乃至,略掉第二地,一直到第十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菩薩究竟的地位就是等覺。證發心,分證的範圍,包含初地到十地到等覺,都是屬於分證的階位。

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
[會]假定有人這樣問?初地菩薩以上,證到什麼境界?證到本有的真如自性、法身理體,他已經分證一分。為什麼會叫做境界呢?隨順世間,還有轉識的凡夫,乃至還沒完全轉成為智慧的菩薩,對他說明。因為依眾生的轉識,說為境界。轉,轉變,所謂三能變。如來藏,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然後轉第七識,然後轉前六識。由眾生的識心,方便說叫做境界。初地以上的菩薩所證,實際上,沒境界的名相可得。既然無有境界,唯眞如智為他所證,就叫做法身。初地以上所證的境界,就是他本有的法身理體證到一分。慢慢漸證,無明漸盡。

第二明起用
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
[會]登地以上的菩薩,在一念之間,能夠周遍到十方世界,無剩餘的世界,沒有一個地方他沒到的,統統都能同時周遍。去那些世界做什麼呢?凡是有佛的地方,去供養佛。若有佛初初才成就正覺,他就會去請佛轉法輪。他單單為了要開導利益所教化的眾生,來做行菩薩道的事業。到了初地以上的菩薩,說法不必依文字,從他真如本性所親證的境界中,應眾生的根機,應機而說。

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
[會]或者他可以示現一地超過一地,很快就成佛。證到初地以後,他可以一超到八地,乃至第十地,很快就到成佛的階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了那些懈怠、懦弱、退怯的眾生,用這樣的方式來啟發他說。實際上還是要照順序來。

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
[會]有些懈怠的眾生,或者卑劣慢。菩薩就對他說:我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修行,才能夠成就佛道。就是警策懈怠眾生,說你這樣懈怠,要到哪時才會成就啊。要無量劫修行,你要努力精進,除去懈慢心,這樣才能夠成就。

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
[會]登地以上的菩薩,他能夠用種種權巧方便,或者示現很快成佛,或者示現要經過無量劫,這都是以無量無數的方便,來引導初發心的人,使眾生能夠趣向佛法。這種的境界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也用心力想不出來,所以謂之不可思議。實際上,菩薩一旦發菩提心,他的種性,都是屬於已經是正定性。他的善根,都是發菩提心的善根,這都是平等,並無差別。登初地以上,所證的法身,都是平等,並無差別。所以,不是有什麼特殊超過的方法。

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
[會]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必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是無數,三個無數劫。但是因為隨順眾生,以及所住的世界,環境各種不一樣,所見的、所聞的、所修的,也有各種不一樣的情況。他的善根、他的愛欲、他的習性、種種都有差異。異就是不同,每一個眾生都有千差萬別的情況。因此之故,示現所修的行門也有差別,也就是說有快、有慢,也有容易、也有難,各種的差別相都有。

第二明心相
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云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會]還有,登地以上的菩薩所發的菩提心相,有三種微細的現相。哪三種呢?
一者眞心,無分別故:徹證諸法真如自性的心體,沒有分別。
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眾生故:為了要度化眾生,有權巧方便的心,就自自然然隨順眾生,周遍利行於使眾生得到真實佛法的利益。
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業識,就是像凡夫會造業那種的業識的功用。菩薩雖然不會造業,都還有很微細的業識心,有生起、有起滅。

第二明滿證
第一正明
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會]這個菩薩功德成滿,就是福慧具足。他的報身,在色究竟處成就,就是色究竟天,報身佛在那裡出現。在一切世間當中,示現出最高、最大的身體。在將要成佛的時候,最後一念與究竟的般若聖果的智慧相應,所有的微細無明頓時斷盡,所謂生相無明。到那時候,成就佛果所得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包含根本智與差別智在內。一切是總義,總指一切法,就是指空的當體,究竟空智。種是種類,萬事萬物的差別相,千差萬別的現相。無論是根本智、後得智,同時具足,叫做一切種智的佛果。自然而然,任運能夠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的度化眾生的動作。他能夠周遍示現在十方世界,來利益一切眾生。

第二釋疑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云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會]問曰:因為盡這十方虛空之中,有無量世界,所以世界也就無邊。世界既然無邊,眾生當然也就無邊。眾生既然無量無邊,每一個眾生的心理作用,他所行的動作,所有的現相,千差萬別,也是無量無邊。像這樣眾生的差別境界,不可能去分別、去齊限,知道它究竟情況多少,實際上很難明白,很難了解。成就佛果,一旦無明已經斷除了,業識就消除,心理的現相就已經沒了。心理的現相若無,就不會用想。既然沒想像,怎麼能夠了解、知道一切法的一切種智呢?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
[會]答覆: 一切境界本來不離當下一念心,上面所說的千差萬別的境界,就在佛果的一念心中同時具足。本來這一念心,就遠離一切的想念,沒世間眾生的識的想像,心的起念。因為眾生有妄,見到所有的境界都是虛妄不實,看起來儼然有分齊。心中所起的想念,有差別相、有限量、有分齊。因此之故,不能與真如法性完全相稱,與法性不能相合,有境界的差別相。因此之故,不能決定了知。

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會]成就佛果,遠離眾生的能見的作用的想像。因為他沒識心,所以佛果的智慧無所不遍。因為他的心地真真實實,能夠徹證一切法的理體。諸佛果德的真實心體,遠離識心的想念,所以它只是諸法的實性,徹證在心中,了了分明。佛果的身體,心地上所有的現相,顯現出照耀一切妄法,了了明白。因為佛有大智慧的作用,無數量、無邊際、有種種的權巧方便。因為佛能夠隨這個眾生應當可以了解到怎樣程度,佛就對他說到怎樣程度的法。他能隨順眾生的根性,都能開導指示種種佛法的真義,使眾生個個能夠領受,得到明白,因此之故,佛果的智慧才會叫做一切種智。

第二釋任運利生疑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覩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云何世間多不能見?
[會]又還有一個疑問:設若諸佛有自然業、任運的作用,自自然然應機說法,有這種的作業。他能夠普遍示現在一切地方,能去利益眾生。佛既然有這種的功用,世間所有眾生若有看到佛的現相的身,無論應身、報身。或者看到佛的神通變化,或者聽到佛說法,應當沒有一個不能得利益,個個都會得利益。怎麼世間人很多也見佛不到?或者見到,沒得受用?或者聽法不能得益?

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
[會]答覆說:佛果所證的法身,平等平等無差別。因為法身平等,周遍於一切處,無處不遍。佛度眾生,不必作意,不必起念頭,都是應機示現。應眾生機,時間到,自然顯現。因為這樣的道理,說自然。就是說他本來並沒起分別,像一面鏡子放著在那裡。有東西來,它就會現,影自然顯現。眾生心,如果與佛的心相應,就能夠見到。

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會]眾生的心體,像一面鏡子。鏡子若有垢染、有塵埃,縱然前面有色像顯現,可是鏡子照不到。是因為鏡子垢穢、不淨,所以顯不出來。因為,眾生見佛不到,聽法不到,沒看到佛的現相,原因就是眾生心地中鏡體,有垢染、不清淨,所以不見佛的現前。

第四修行信心分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會]已經說明完畢解釋分的道理,其次順序排來第四,就是要講修行信心分。

第二正說修信
第一正明修習信心
第一總徵
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云何修行?
[會]修行信心,為哪一種根性眾生說呢?為還沒趣入正定聚眾生的緣故,說修行信心。就是不定聚眾生。這個信心是哪一種信心呢?要怎樣修行才能夠趣入正定聚呢?

第二別釋
第一釋信心
略說信心有四種。云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
[會]簡單說信心有四種分別。哪四種?
第一要有根本的信心,信自己有佛性,信人人有真如本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作佛。約涅槃講,就是自性清淨涅槃。約菩提講,就是真性菩提。愛樂、念念不忘真如法性。對於真如法性,要深入求了解,念念不忘的緣故,就是能夠信入根本。

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
[會]第二要信佛,深信釋迦牟尼佛,親證法性,徹證菩提,要信佛的果德,佛果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常常想念佛,常常想要親近佛。對佛要供養,主要如說修行供養,照佛所說的法修行。對佛要有恭敬心,看到有佛像都要生恭敬心。用意就在開發、生起自己心性上本有的善根,使它開發出來,增長菩提,目的要求成佛,所以願求一切智故。一切智,佛果的智慧,發願希望將來成就佛果,證到佛果的一切智的緣故,所以應當對佛要恭敬。 

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
[會]第三種要深信佛所說的法,對眾生有大利益,依法修行能斷煩惱,了生死。常常要心念,來修行諸波羅密。波羅密兩種的意義:一種是度,正在用功修行就是度,到了目的地就叫做到彼岸。第二種到彼岸。六種法門,使眾生趣向到涅槃的彼岸。諸,顯示很多,六、十波羅密。念念希望修行六波羅密,這就是對法的恭敬。

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會]第四要信僧寶,主要是指菩薩僧,初住以上的菩薩,乃至登地的大菩薩都是菩薩僧。相信僧寶的正信修行。因為僧寶他能依正法修行,自己修行得利益,也利益眾生。應當常常愛樂、親近諸大菩薩。求菩薩開導,引導我們照實際修行的方法,佛所說的修行方法,照菩薩所行的法門,我們也來學習來修行,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為止。

第二 釋修習
第一總標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云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會]依這五種法門修行,能夠成就信心,才能夠證入初住。哪五種呢?第一、修布施度,第二、持戒度,三者、忍辱波羅密,四者、精進波羅密,五者、止觀門,止觀就是定慧,正在修行的時候,叫做止觀,修成,叫做定慧。禪定度、般若度。

第二別釋
第一釋施門
云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
[會]怎樣修行布施法門呢?設若看到世間上有來要求、索取,希望你布施什麼東西,或財物,或用品,或各種他需要的用品,都是合法的,有利無害的所有種種的財物。財是金銀財寶等等,物是各種資生之物。隨力施與,隨分隨力布施。隨力,做得到的範圍。與就是給他,送給他。修布施有什麼好處呢?對於自己,捨去慳吝心。慳,吝惜,自己有的不肯給人。貪是向外,自己沒的,想要貪求得到。發心修布施,一方面捨去貪心,一方面捨去慳吝,所以慳吝與貪欲的心,同時都能夠捨離。彼,受布施的眾生。受布施的眾生,使他得歡喜心。第一的財施就是,資助生活的用品,屬於資生施。

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
[會]第二、屬於無畏施。假若看到世間人有災厄、困難,或者遭遇到可恐、可怖的情況,或者有危難,受種種的痛苦所煎逼,隨初發心學布施的人,自己堪能的範圍,任你的力量,來布施給他,使他離去怖畏。以無畏來布施,就是解救眾生的困難、恐怖、危逼,使他臨危解難,免致受苦。

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
[會]如果有眾生,來向發心修學佛法的人,要求說法,要隨自己能了解的範圍,來方便為說。講經說法,不可貪著、期求世間的名聞利養,求人恭敬。說法應當怎樣說呢?單單只有想到,我說法,要來利益自己,也要利益眾生。把所說的佛法的道理,這個功德,迴轉趣向無上菩提,要求成佛果的緣故。為了要培養自利利他的功德,成就福慧二嚴,將來要成就佛道。

第二釋戒門
云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
[會]要怎樣修行持戒的法門?不去殺害眾生、不偷盜、不婬,這為身三業。口四惡業要戒除,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不兩舌,就是不離間語。不惡口,就是不粗話罵人。不妄言,就是不虛言,不實在的話。不綺語,綺是有花樣很漂亮的錦,綺語就是說講好聽話,使人增長散亂,但是沒利益。遠離貪嫉等,本來就是屬於貪、瞋、癡的範圍,現在包含小隨煩惱也包含在裡面。應當要捨貪、瞋、癡等內心的念頭。遠離貪欲、貪心。嫉是嫉妒,為小隨煩惱。隨喜功德就要破除嫉妒心的罪障,看到眾生有好處,生歡喜心。欺,欺負人。詐,欺騙人。欺詐就是欺騙人,用種種方式來欺騙人,來傷害人。諂,諂媚。曲,就是彎彎曲曲。瞋恚,瞋恨,恚就是氣的樣子。邪見,就是愚癡,不信因果,撥無因果。

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閙、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
[會]設若是出家的佛弟子,為了要折伏自己內心的貪瞋癡等煩惱的緣故,也是應當要遠離憒鬧。憒,很多人講話,心亂亂的情況。鬧,鬧市,多人的地方人一直講話,一直亂那個地方。要常常安住在山上安靜的地方,因為環境安靜,心地才能夠清淨。還要修習少欲知足。欲,就是世間的五塵境界,人不能離開,但盡量要減少,能夠維持生活就可以。因為少欲,必定要知足。頭陀行,就是修苦行,十二頭陀。等,等於其他各種苦行包含在內。頭陀,抖擻。十二種頭陀苦行,總不出衣、食、住三樣。
衣兩種:第一、糞掃衣,就是百衲衣。第二、但三衣。
食五種:第一、常乞食。第二、次第乞食。第三、一坐食。第四、節量食。第五、過午不飲漿。
住五種:第一、阿蘭若處。第二、塚間坐。第三、樹下坐。第四、露地坐。第五、常坐不臥。

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
[會]粗大的罪過固然不可以去犯,就是微細的小罪,免不了會有所違犯,但是常常心生恐怖、怕畏的心情,來受持佛制的戒法。如果有違犯,要生慚愧心,改過求懺悔。做得到盡量,做不到的生慚愧心,常求懺悔,求戒體清淨。縱然不能如法持戒,要尊重佛制的戒法,要尊重、要恭敬、不可輕慢。因此,凡是世間上有人會嫌疑的、會毀謗的,盡量要避免。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世間人不知佛法的人,若來毀謗出家人,譏諷出家人,嫌疑出家人,他就會增長罪過。不可使令眾生虛妄中,生起造罪過的機緣。

云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
[會]要怎樣修行忍辱波羅密的法門呢?應當要忍耐他人對我們的惱亂,不可有報復的心,等於說安心受報。說逆境要忍,順境也要忍。利是好的、有利益,衰是衰敗、衰損、沒利益、有損害。毀是毀謗、毀壞,譽是讚歎、讚美。稱是稱揚、讚歎,譏是譏笑。苦是逆境,樂是順境。種種的事情發生的時候,都要心靜下來忍受。

云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會]要怎樣修行精進法門呢?在一切善事當中,無論世間善、出世間善,心要努力精進,不可懈怠、不可退轉。應當要建立堅強的志氣,勤求一切善法。對修善法會怯退的心,會懦弱的心,統統都要消除。要怎樣才會增進呢?應當要這樣想,回想過去多生多劫久遠已來,浪費掉去受一切的身心大苦。身苦、生老病死、心苦、憂愁苦惱,身心都遭受很大的苦惱,毫無利益。因此之故,應當勤勞認真修種種的功德,自己修,一方面勸導別人,引導大家修。希望大家趕緊遠離世間苦惱。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
[會]還有,設若有人雖然發心要來修行增長信心,希望能夠一萬劫信心成就。可是他從過去世多生多世以來,造了很多很重的罪業,造了罪惡,成就種種的業障,來障礙我們修行。或者是邪神、邪鬼、妖魔、妖怪種種的惡鬼會來惱亂你,使你修行不會安心,發生種種的不利的情況,使你退道。要善加對治,努力精進,不可恐怖、不可怕畏這個邪魔鬼怪。或者修行,世間種種的事務就來,被種種的事情牽掛纏縛,弄得你無心來用功修行。或者一想要用功修行,病魔就來擾亂,使你不能安心修行。

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
[會]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應當要努力精進修行,晝夜六時,至誠恭敬拜佛,能夠消除無量無邊的罪業。你要求懺悔,消業障,最好在晝夜六時禮佛。
誠心懺悔:真實、至誠、懇切,想到自己過去無量無邊的罪業,現在向佛求哀、懺悔。懺者懺前愆,悔者悔後過。懺以後,不再做。
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常不休廢:要常常,不可休止,不可荒廢,要精進修行。
得免諸障:像這樣用功,能夠免除種種的罪障。
善根增長故:能增長無量無邊的善根。就是顯示懺悔,要捍勞忍苦,努力精進,來求哀懺悔,才得真實利益。專一無雜就是精,努力向前就是進。

第一總標
云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
[會]云何修行止觀門?怎樣叫做修止呢?止息心中的煩惱,止息一切境界相,就是外面的六塵。怎樣止息呢?平常眼見色知道色是假的,了無實體可得,觀它當體即空,不被色境所轉。聲、香、味、觸、法,這樣觀察。相就是為分別心所分別。六塵境界為你的分別心所想的現相。能夠止息不被境轉,就能夠隨順奢摩他觀義故,用修止的方法,來做修觀的方式。不被六塵境界所轉的方法,來止息塵境,成就修止的觀法。順著內心的觀察的能力轉,不被外面六塵境轉。

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鉢舍那觀義故。
[會]怎樣叫做觀呢?善於觀察、分別因緣生滅的現相,就是能夠隨順修觀的意義。

云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
[會]要怎樣隨順止觀法門呢?把這兩種意義認真去修學,有時修止,有時修觀,漸漸修到成就,止與觀兩門同時可以並進,不會捨離,止也現前,觀也現前。
*這裡講止門,就是隨順真如門修行,捨去外面六塵境,才能夠隨順真如。止在真如門中,不被塵境所動,只觀真如法身的理體,就是修止。
*觀,依生滅門修觀。
*這裡講的修止觀,前面所說解釋分的真如門謂之止,生滅門謂之觀。

第二別釋
第一釋止
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
[會]想要修止的人,要找到安靜的地方,端正坐,正意,就是調身體、調呼吸、調心地。意就是心,要把心地的作意調好。已經包含天台止觀的二十五方便。第一、具五緣,具備五種的助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第二、訶五欲:色、聲、香、味、觸的五欲境界盡量捨去。第三、去五蓋: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第四、調五事:調食、調衣、調身、調息、調心。第五、行五法:樂欲、精進努力修、念念不忘、修開發智慧、專一其心。

第二正明修法
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
[會]要怎樣修呢?不依數息觀、不淨觀、虛空、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見聞覺知就是六識的作用。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舌身曰覺,在意謂之知。

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念念不生、念念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
[會]所有一切要用心去思量的、去想的那種的修法,統統都要拿來除去。隨心所起的念頭,統統除去。不但這些要除,連那能除作觀的除的心也要除去。為什麼要這樣徹底除去呢?一切法不離當體的真如自性,因為一切法本來就是無現相可論,
是什麼東西呢?真如自性本來無相,本來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念念中它本來無生,念念中它本來無滅,本來不生不滅。是什麼東西呢?真如。也不可跟隨你的心對外向,去念外向的境界。所有外面你所念的一切境界,完全都要除去。然後回到自己本心,用心來除去心中的妄念。妄念一起,後面的正念的心,就把前面妄念的心消除。

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會]心若馳散:發現自己的心往外馳求。散就是散亂。心猿意馬,往外奔馳、散亂。
即當攝來:馬上收回來。攝回來到哪裡呢?
住於正念:安住在真如正念中,除了專念真如以外,任何雜念都不准起。為什麼要恢復正念?
是正念者:這個正念就是真如。
當知唯心無外境界:應當要這樣觀想,一切法都是唯心所造的境界,沒外面實有的境界。現在所看的一切境界,都是你的心內本來具足的。由凡夫的妄情認為在外,實際上不離內心。

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念念不可得。
[會]即復此心,亦無自相:莫說外面的境界不可得,就是現在能造作的心,也無實際的自相可得。
念念不可得:無形、無相。觀第六意識也是如幻如化,了無實體。只有真如自性,豎窮橫遍。

揀成不成
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
[會]若從坐起:開始學的時候,用坐,學到成就,從坐起來。
行來進止:去、來、舉動,或往前走,停止、站著。
凡有所施為:凡有所動作。
在一切時中,常念方便:常常念念不忘修止的方便,應當要怎樣。隨順修止,趣向真如的觀察法,這樣努力進修。
久習淳熟,其心得住:這樣久久修習到淳熟,心就能夠安住在真如自性上。

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會]以心能安住真如自性的緣故,漸漸道念就會猛利。要用這樣的觀察眞如三昧,就能證到真如三昧。能夠深深降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

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會]唯除疑惑:單單除去有一類眾生,對於大乘修行的方法不相信,有懷疑的心。
疑就是迷惑自性,不相信大乘法這一類人。因為他疑,就不會相信。不信,又增加誹謗大乘佛法,這種人有重的罪過、很大的業障,障礙他修行大乘法的信心。還有一類人,貢高我慢、傲慢心重,不相信。或者有一種人,雖然相信,不過他懈怠,不認真修學。上面列出來的疑惑、不信、誹謗,乃至我慢、懈怠。等,等於其它對於大乘佛法不生起信心的人。因為他根本沒信心,修學就不會有成就。

第二明證相
復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
[會]還有要說明,依照止的修法,能證真如三昧。依真如三昧的緣故,就能知道一真法界、諸法的理體,一切諸法,生佛平等,同一體相,並無差別。

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
[會] 解釋法界一相的道理。為什麼叫做法界一相呢?因為一切諸佛所證到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平等無二。眾生身,不是指眾生現在當下這個身體,是說眾生所具備的法身。證到這個法身,就叫做一行三昧。專修一真如三昧的修行法,由此成就的三昧叫做一行三昧。

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會]應當要知修真如三昧,把心止在真如自性中,能證到真如三昧,徹證本有的自性。無論修哪一種修法,究竟都是求證真如自性,所以真如三昧是一切三昧的總根本。如果有人修行三昧,漸漸就能生長無量無邊的三昧。只要徹證真如三昧,一切三昧同時具足。因為真如自性是眾生本具,能徹證真如自性,沒有一法不具足,所以就能夠生長無量無邊的三昧。

第三辨魔事
第一示魔事相
第一明致魔之由
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會]或者有一類眾生,善根力量不夠,善根無力,因此會發生魔障。因為他善根的力量不夠,正在修行的時候,過去多生多劫就種下有邪魔的種子、外道的種子,就發生來阻礙你,所以會被種種的魔障,或外道的邪法,或者鬼神道的眾生來迷惑你,來擾亂你,使你的修法不會成就。會生起魔擾的原因,主要是內心有煩惱魔的種子,所以會引發外面的魔來擾亂。

第二明魔事之相
第一辨形聲
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
[會]若是靜坐修止的時候,魔障現前的情況是怎樣呢?這個魔,或者現做很恐怖的身形,魔現形相,使修行的人生起恐怖。現什麼形相呢?怕鬼的人,他就現奇奇怪怪的鬼相。假定你看到這種現出的鬼相,若驚嚇,魔就從此進來。若有這種境相出現,當念一切唯心造,恐怖的境界自然就會消滅。這不是外境,是心中現出來。
或現端正男女等相,心中沒起這個妄念,這種男女現相不會發生,應當念唯心,這境界就會消滅。

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
[會]魔王現什麼像來說法呢?或現出與天人一樣的像,來跟你說法。或者現菩薩像,來跟你說法。魔也會現如來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來跟你說法。

若說陀羅尼,若說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
[會]若說陀羅尼:總持,總一切法,持無量義。或者說明法的總相,能受持這一法,包含一切萬法。或者說咒。或者也會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或者理的平等。也會講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說怨親平等。無因無果,就是畢竟空寂。既然空就無因果,是真涅槃,這就是不是正法。

第二辨起過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
[會]魔也有力量會使你修行的人,突然間知道過去、未來,有宿命通,也會知道別人的心念。這是魔境使令你臨時生起這種儼然有神通的情況,但不是真實。因為這種情形過一段時間就會沒了,所以不是真的。
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或者會使令修行的人知道過去的宿命。或是不一定。宿,過去生的事情。
亦知未來之事:也知來生的事情。
得他心智:也會使你得他心通的智慧,別人的心念,你都會知道。
辯才無礙:而且會變成很有辯才,很會說法。
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但是辯才講法,往往是使修行人貪著世間的名聞利養的事情。

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
[會]又令使人常常發生瞋恨心,常常發起歡喜心。忽然間生氣了,氣還沒過去,忽然間又歡喜了,又一直笑了。他的性質沒一定的準則,一下子歡喜,一下子生氣,無緣無故又氣起來,無緣無故又歡喜,都是魔的境界。這種人很可能是著到喜魔,或者愛瞋恨的魔。

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
[會]或多慈愛;或者忽然間很慈悲,看到小小的眾生,他是痛惜到流眼淚。過度的慈愛也會著魔。
多睡:或者貪睡,多睡的嚴重情形,對修行也是非常大的妨礙。多睡也是魔境,魔使你多睡,使你退道。
多病:或者會使你多病。
或者其心懈怠:生起懈怠心,不肯認真修行。

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
[會]或者突然間生起精進心,用功修行,三兩天後退了,就休息、荒廢,不再繼續修,那也是魔境。因為精進幾天以後,就懈怠。懈怠以後,就沒信心,而且生起很多疑問,又很多的憂慮。

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
[會]或者把本來修得很殊勝的修行法,可是他不要修了。更修其他的雜業,或者修其他的福業,真正的修持工作不做。

若著世事種種牽纏。
[會]或者喜歡辦世間事,或者喜歡家庭六親的事情。被他世間種種的事情牽掛著、纏縛著,使你沒時間來修行,這都是魔境。

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
[會]你修到將要成就的時候,邪魔外道也會使人得三昧,儼然就得到正定的境界一樣,不是完全,少少的與正定的境界有點相似,實際上不是。因為都是外道所得的三昧,不是真實佛法的三昧。

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會]他也會使人在一日之間,二日、三日至七日,使你安住在定境的境界中。魔會拿很好、很香、很美的飲食給你吃。吃了以後,你會感覺到身心很舒適、很安悅、很歡悅,感覺到不會肚子餓,也不會口渴,不必吃東西,使你生起愛著。

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
[會]或者使令人吃沒限量,平常一餐吃兩碗 突然間一餐吃差不多十碗飯。有時又只吃一點點,或多或少,不一定。顏色會有所變化,會發生不一樣的情形。就是顏貌,氣色會發生奇奇怪怪的變化,一下子轉青、轉黃。或者是有種種的奇形的現相。

第三明魔亂之失
唐譯: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
[會]如果像上面被煩惱所擾亂,那就會退失種種善根。

第二示對治法
第一治邪
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
[會]因為上面所說有種種魔境的意義的緣故,修真如三昧的人,常常應當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觀察所修的經過。看自己的心地是不是清淨,會有魔境出現否!不可使令修行的心,墮落在邪見的羅網中,不得出離。應當要認真,勤勞正修自己的修法的正念,正念自己所修的法門,才免除魔障的情況。平常修行的時候,對於一切境界,不取、不著這兩種的對治法。對於一切的現相,不可把它當真,不可住著。為什麼不可執取、不可住著呢?就是因為你愛著,有執取心,魔才能夠入心。假定你對魔境現前的時候,你不取著,不會貪求,自然它就會消滅。如果能夠不取不著,則能遠離前面所說各種的業障、各種的邪魔、一切業障統統都能夠遠離。

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
[會]應當要知,除了佛法以外,其他的道門就稱為外道。縱然有說他能夠得正定,但都不是正確的。原因在哪裡呢?外道所修的,都沒超出邪見,沒超出世間的愛著,還有貢高我慢的心。他只是貪著世間的名利,貪著世間的恭敬。

第二皈正
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
[會]若照論文所說的修止的方法,修真如三昧,求證自己本有的真如本性。
不住見相:不住著於所見的現相,無論好的、壞的各種現相,我都不會愛著、不會住著。
不住得相:不會認為說我得到三昧,我得到什麼受用,得到什麼大法。在定境中,不會住著見相、不會住著得相。
乃至出定亦無懈慢:縱然出定,平常時也是這樣精進努力,也不會對一切境界貪著,不會有懈怠心,不會有我慢心。
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曉得這樣用功,所有的煩惱漸漸就會微弱,漸漸就會越變越薄,慢慢就會消失。煩惱破除,真如三昧就會完全現前,就得到廣大的受用。

修習
第一正勸
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
[會]設若世間一切六道凡夫,若沒修習真如三昧的修法,想要得入如來種性,不可能的事情。如來就是佛果,要能入佛果的種性,佛果的種性就是正定聚。

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
[會]為什麼說你沒修真如三昧,就不容易證入正定聚呢?因為修世間的各種禪定,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四禪八定的定境,非常特殊的禪悅快樂,極容易生起愛著。結果被禪味所縛,不會解脫,增長我見。所以依著自己的我執的見解,仍然繫屬在三界。這就變成與外道一樣。

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會]假定修行的人,離開善知識的保護,恐怕生起外道的邪見。一旦生起外道的邪見,就難捨離,就會執著邪見,因此就變成外道。

第二明益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
[會]還有,曉得精進、勤勞、專心修學真如三昧的人,會這樣修止的人,現前當世,就能得到下面十種的利益。

云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會]哪十種利益呢?依這個法門修行,從你發心修行開始,一直到盡這一生,道心若能夠繼續,乃至盡未來際。十方諸佛、諸大菩薩,時時都冥冥中,念念都來護佑我們。

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
[會]第二、所有的魔境、惡鬼、邪魔鬼怪, 他不會來恐怖你,不會使你驚恐,不會使你怖畏。因為有諸佛菩薩的德光、慈光,時時護佑、放光加持,一定使你能夠得到平安。

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
[會]第三、不會被外道邪魔所擾亂、所迷惑,因為你正念修行。印度釋迦佛在世的時候,其他的外道多到九十五種。總根本不出六師外道,主要的有十一種,詳細分類多到九十五種。心地若正,有正知正見,對世間的名聞利養不會貪著,沒我慢心,才能夠得到遠離邪見。九十五種外道也不能擾亂你,邪魔鬼神也不能迷惑你。

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
[會]第四、對於大乘有正確的信心,你就不會謗佛的正法。因此之故,既然有深信大乘的教理,又正信真如三昧來修學,你就能夠遠離誹謗很深奧的佛正法的罪過,重罪業障就慢慢消除,罪障漸漸微少、漸漸薄弱,最後就把所有的罪過完全消滅,得到正法的受用。

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
[會]第五、因為對於大乘的正法有深信心,對於一切的疑網,完全能夠滅除。也能消除內心的惡念。粗的念頭叫做覺,細的念頭叫做觀。因為對於佛法的正信,認真修學三寶的加持,所以內心清淨。能使心中造惡業的種子能夠先降伏,不會起殺盜淫妄的念頭。心中不會起這種的惡念,當然就不會造業。

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
[會]第六、對佛的最深奧的、微妙的境界,你的信心念念增長,增加對佛的信念。對於佛法的妙理生起信心,不會起誹謗的念,而且增長信心。

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
[會]第七、遠離憂愁、後悔,對於生死不會怕,能在生死海中,勇猛精進,不怯、不懦,不會怕輪迴生死。為什麼不會怕呢?因為他念念佛的正法,不忘在心中。

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
[會]第八、修學佛法的人,心地柔軟、和順,能夠捨去驕傲心、我慢心,也不會被別人所憂惱,不會被別人所擾亂。

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
[會]第九、雖然還沒得到真如三昧的定功,但是他在一切的時間內,一切的地方遇到各種的境界的地方,他的煩惱都慢慢會減少。因為修學佛法的人,對世間不會貪著,不會愛樂,隨時可以捨離。

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會]第十、如果得到真如三昧,所有外面的差別因緣,一切的音聲也不能驚動他。

第二釋觀
第一明應修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
[會]還有,因為世間人如果在修學佛法的時候,單單修止,只修真如三昧的止。恐怕使心力會沈沒,會向下沈,恐怕會生起一種懈怠心。不喜歡修善法,又會遠離大悲心。因此之故,使他能夠精進,使他喜歡修眾善,使他大悲心增長,就要修觀。

第二明修相
第一明觀相
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念念生滅,以是故苦。
[會]要怎樣修觀呢?應當要常常觀察一切世間有為法不能停久、念念生滅,一段時間慢慢它就消失。一切法都在生住異滅四相中,遷流不息。世界有成住壞空,人身有生老病死,就這樣輪轉不息。因此之故,一切世間中的所有有為法,無論依報、正報,不可能停留很久。短短的時間,念念變遷、壞滅。一切內心心理作用的變動,也是念念生滅。世間法生滅是外相,一切心行念念生滅是內心。心地上起的念頭,也是在念念生滅不停。因為這樣的緣故,眾生有苦。由此眾生就受苦不停 。

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
[會]應當內心作觀,過去所念的一切法,恍恍惚惚沒一定的樣子,變化很快,很像作夢一樣。應當要觀現在心中所起的念頭,不能住久,就像電光一樣。應當要想未來的事情,還沒到的事情,心中起的念頭,很像雲一樣。

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
[會]應當要觀察一切世間有身體的身體,統統都不淨,污穢的情況很多,不會感覺到有什麼好處。

第二示觀用
第一起大悲心
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
[會]如是當念:前面修觀,知道身心都是有生滅變化,不能永久。而且由眾生的善惡業力,會受種種的果報。所以應當觀念:一切眾生從無量劫來,都是因為眾生有根本煩惱的無明,貪瞋癡等煩惱都是由無明熏發出來。由無明的熏習,使令心念生善念,生惡念,念念生滅沒停止。所以無量劫來,眾生心就這樣起惑、造業,念念生滅。因為造業就會受苦,所以在三界六道中,身體的苦,受種種的外境折磨。心理上的苦,受種種的內心上的煩惱的煎熬。所以,無論是身、心都受到一切的苦惱。一切,總包括三苦、五苦、八苦、無量諸苦,所有的苦惱通通都包含在內。苦非常多,所以謂之大苦,苦極其嚴重。

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
[會]現在在這一生,這個身心又受到種種環境、生活上、生存上各種情況的煎逼、逼迫。受無量煎熬,種種的苦境的逼迫。如果修行沒解脫,未來世所受的苦境無分限、無邊際。齊,界限。分齊,要受多少苦,並無界限,無一個分際。

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
[會]對於苦惱,人人都希望離苦得樂,不希望受苦。可是這個苦,你想要捨,捨不掉。想要離,離不開。將來會受多少苦,自己也不知。三界六道內的眾生,像上面所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都是受苦無窮無盡。實在值得行菩薩道的人來憐愍他,哀傷這些眾生所受的苦境。

第二因悲立願
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
[會]應當要這樣細細思惟、微細觀察,就知道眾生那麼辛苦,自己也是在輪迴中還沒解脫。初發心的菩薩,應當要勇猛,發起精進心,極其堅定的心力,發起大願。發什麼願呢?
願令我心離分別故:要度眾生,不可有分別心。離去起分別的心願。隨分隨力,所有眾生都應當度。
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周遍到十方世界苦惱的眾生,我都發願要度他。要度眾生,要自己先修眾善,自己認真努力修種種的善法,增長種種功德。然後度眾生才有工具,才有能力。
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盡未來際沒有邊際,我要用種種無量無邊的權巧方便,來救度拔濟一切在苦惱中煎逼的苦惱眾生,我要使令他離去一切苦惱。
令得涅槃第一義樂:證到涅槃為究竟,得到第一義,證到究竟涅槃的究竟安樂。

第三依願起行
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
[會]因為生起前面所說的願,由此發願的緣故,在一切時間、在一切處,所有可以修,我做得到的善法,該當做的我都隨自己的力量堪能做到的範圍的善法。不可捨離善法,要努力修學一切善法。正在修學眾善的時候,心要努力精進,不可有懈慢心,不可有怠惰心。

第三顯觀時
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
[會]單單除去坐的時候,要專念修真如三昧的止。除了坐以外的威儀,無論是走路,無論是站著,或者是甚至睡眠的時間,都不妨念念不忘觀眾生苦,發菩提心。隨時觀察,我哪樣應當做?哪樣不應該做?於眾生有利益的,能增長善法的, 就應當去做。會妨礙到道業,會增長惡業的,就不應該做。

第三釋雙行
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
[會]無論你行、住、坐、臥四威儀,睡眠,起來的時候。一天到晚,時時應當觀察。該修止的時候,修止。該修觀的時候,修觀。也可以止與觀同時並修。應當要怎樣做呢?

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
[會]雖然觀察一切法,它的體性本來不生不滅,真如自性的本體本來不生不滅。同時又念現相界方面,一切法因緣和合就有生滅。親因、助緣和合起來,法就有生滅的現相。這就是修觀。觀察造善業得快樂的果報,造惡業得痛苦的果報,絲毫不差。在八識田中,業種不會失掉,不會壞掉。應當要知,有造因,就要受果報。

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
[會]雖然知道一切都是親因、助緣,造了善惡業會受果報。但同時要觀念說,法性當體即空,體並不可得,無實體可得。就是幻相中造業,幻相中受報。雖然是無實體,你在受苦的時候,自己就會感覺到非常的苦惱。

第三結益
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
[會]若修止,能夠對治凡夫愛著世間貪著的我執,也能捨離聲聞、緣覺二乘人不敢發菩提心,不敢度眾生那種的懦弱、那種的見解,曉得回小向大,發起菩提心。

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
[會]若曉得修觀,觀眾生苦,能夠對治聲聞、緣覺二乘人不起大悲心,心地很狹劣這樣的過失。狹,小,心地心量很小,不肯發心度眾生。劣,劣弱,聲聞、緣覺的二乘人心地劣弱,不敢發心行菩薩道,度眾生。能修觀,就能捨離這個過患。凡夫人修觀,能夠捨去不修善根的過患。曉得廣修眾善,消除眾惡。

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
[會]因為這樣的道理的緣故,修止、修觀兩種法門,共相幫助、共相成就。修止助觀,修觀助止,互相幫助。

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會]設若止觀沒具足,就不能趣入無上菩提的妙道。

第二更示勝異方便
第一泛明念佛除障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
[會]還有,普通一般學佛的人,初初修學這個方法。要求成就修學佛法的正確的信心。正信,就是十信修滿,要證入初住,才成就真正的正信。在娑婆世界想要修到十信滿心,證入初住,一萬大劫的修學,時間長、辛苦多,恐怕極不容易。心會生起畏懼、退怯、懦弱的情況。

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
[會]有一類怯弱眾生自己恐怖、怕畏, 在娑婆世界不容易常常遇到佛出現世間,不常聞法,怎麼能夠得到十信滿心,證到初住呢?因為要親近奉事於佛,供養恭敬於佛,沒這樣的機會。

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
[會]他恐懼說:在苦惱的世界,要一萬劫,十信才能夠修滿,這個信心極難可能修到成就,如果發生退轉情況,問題就嚴重。恐怕菩提心的意願,中途遇到機緣退失,非常可惜的事情啊!你應當要知: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說出最殊勝、最簡單的方便法門,來攝化、保護這修信心的人。信心還沒成就的人,仗念佛的力量,能夠使他信心得到堅固成就。

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
[會]假定怕在娑婆世界,要修到信心滿很難。你可以專一其心,專念佛。以念佛的親因、助緣,隨你的心願,要生哪一個佛國,就得到往生他方世界的佛國土。往生到其他佛國土常常見佛,就永久不會受到退轉的危險,永久能夠捨離惡道。

第二的指求生極樂
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會]按照大乘經典所說,設若有人專一其心,來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由念佛所修的善根,發願迴轉趣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深信、有發願、專一念佛,以信、願、行三資糧具足,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隨你的心願,就得往生。常見佛、常聞法的緣故,信心決定不會退轉。

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會]如果曉得觀察彼阿彌陀佛的真如法身,與自體的真如法身相應,常勤於這樣修習,不但是決定能夠往生,而且生到極樂世界以後,能夠證入正定聚,就是在極樂世界能夠滿足十信滿心,證入初住的機緣。

第五勸修利益分
第一結前起後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
[會]已講過修行信心這一分的道理,其次順序過來就要講勸修利益分。像上文所講的話,大乘佛法為諸佛的秘藏。秘是秘密,藏是含藏。大乘佛法的高深的道理,眾生不容易體會,像秘密一樣,好像是收藏起來。眾生當體就是真如自性,這個道理在前文中已經詳細簡略,總合起來詳細說明過。

第二正說勸修
第一總勸
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
[會]世間上如果有人,想要在佛所說的甚深境界,就是佛所證的很深奧、微妙的境界,生起正信,遠離誹謗的錯誤,能夠趣入大乘的正道。應當要受持這部大乘起信論,照起信論研究學習,就不會有誹謗的念頭,對大乘佛法能夠生起正信。研究明白之後,曉得思惟、考量,認真修習。聞了以後,思惟。思惟以後,就如法修習。這樣一定能夠究竟達成無上之道,就是究竟佛果。

第二別勸
第一修學功德
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
[會]設若世間上有人聽到起信論所說的道理完畢之後,對於起信論所講的大乘佛法,一心、二門這個道理明白之後,對於大乘佛法,不會生起退怯的心,不會生起無力的感覺。應當知道這種人,對大乘有正信,發心要修學,能夠勇猛精進,應當知這個人定能夠把佛的種子繼續傳播下去,這種人必定能夠得到十方諸佛,跟他授記說你將來決定成佛。授是傳授,記是記別。再經過多少千萬億劫,某時間能夠在某世界將來成佛。

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
[會]如果有這一種人,發心能夠把三千大千世界滿滿的眾生,教化使每一個眾生都曉得行十善。如果有一個人用很短的時間,思惟大乘佛法,修學大乘佛法,這個功德就超過前面的人。原因就是縱然把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教化修行十善,最多就生天做人而已,煩惱不會斷,生死不會了。短時間修學大乘佛法,從此種下出世間因,種下成佛的種子,將來尚且能夠成就佛果,何況單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呢?

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
[會]還有,世間上如果有人受持這部大乘起信論。依這部起信論,認真作觀來修行。依起信論所講的修法,修止觀或念佛。一日一夜,無論修觀或念佛,所有的功德無數量、無邊際,講不會完。

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
[會]假使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各各用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來讚歎一日一夜修學大乘佛法的人的功德,繼續讚歎,講不會完。

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
[會]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功德呢?諸法理體的體性本有的功德,就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無窮無盡。因為法性功德無窮無盡的緣故,此人所修大乘佛法的功德,能夠與法性功德合成一片,也是無窮無盡。這個人也是一樣,與法性一樣,所有的功德無有邊際,就是橫遍十方,無窮無盡。功德充滿在十方無窮無盡。

第二毀謗過失
其有眾生,於此論中毀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
[會]如果有眾生對起信論所講的話,如果不相信,毀壞誹謗大乘佛法,所獲得的罪報就廣大,無窮無盡。怎樣的罪報無窮呢?將來受苦在三惡道中,經過無量劫,受無量無邊的苦惱。

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
[會]因此之故,你們眾生,縱然對於大乘佛法不能了解,也要仰慕佛的勝德,生起信心。不應該生起誹謗,如果是誹謗大乘佛法,對於自己有大害,也害眾生。因為你誹謗正法,害到自己將來墮落,受苦無窮。也會害到別人,因為你誹謗,別人跟著誹謗。別人跟著你誹謗,一樣造罪過,一樣墮落,一樣受苦。斷絕一切佛法僧三寶的根本種子,被你斬斷,被你斷絕,以後不能相續,所以罪過無量。

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
[會]一切諸佛都是依大乘法修行,才能夠成就佛果。一切菩薩因地修行的時候,也要照大乘法去修,才能夠證到佛果的緣故。

第三總結勸
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會]應當要知:以前所有的菩薩,都是依大乘法修行,才能夠成就清淨的信心,證入初住。現在十方菩薩,也要依這個法來修行,才能夠成就淨信,證入初住。未來的菩薩,應當也要依這個法來修行,才能夠成就十信滿心,證到初住。

第三結施迴向
諸佛甚深廣大義,我今隨分總持說。迴此功德如法性,普利一切眾生界。   
[會]諸佛最深奧、最廣大的大乘佛法的道理的意義,我馬鳴已經隨我的力量,隨分隨力總合起來說明這個道理。我把上面所造這部大乘起信論的功德,就像法性無窮無盡,周遍十方,豎窮三際。我這個功德,也周遍十方,普施給一切眾生,使他得到廣大的利益,都能夠究竟得到成就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