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往出世間道

 1.往出世間道
1.1.觀察於諸諦
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解]1-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諦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atha lokottareṇa mārgeṇa gantukāmo bhavati tasya catvāry āry-asatyāny ārabhya sapta manaskārā anupūrveṇa utpadyante |
如果這位補特伽羅,歡喜往趣出世間的聖道,就是往趣涅槃,超越世間,怎麼樣辦法呢?應該努力地學習苦集滅道四種聖諦的境界,我們的內心安住在這裡。怎麼樣學習四聖諦境呢?也是漸次地生起七種作意,那七種作意呢?
2-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di]-manaskārādayaḥ prayoga-niṣṭhā-phala-paryavasānā yāvad arhattva-prāpteḥ |
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用七種作意來學習四聖諦的法門,有什麼好處呢?最初得須陀洹果,然後得斯陀含果、得阿那含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就成就出世間道。

3.1.1.了相作意
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標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 ,如是名為了相作意。
[解]1-修瑜伽師於四聖諦略標、廣辯增上教法,聽聞、受持,tatra caturṇām ārya-satyānāṃ sa-uddeśa-vibhaṃgānāṃ śramaṇena udgṛhīta-yogācāraḥ |
已經成就未到地定的這位瑜伽師,怎麼樣來學習四聖諦呢?對於佛說的修多羅裡面,有略標的四聖諦,有廣辯四聖諦,這樣的增上教法,就是佛說的四聖諦這個法門,宣說這個法門的方式,先是略標,然後廣辯,使令我們容易明白,所以用這兩個方式。佛宣說的四聖諦法門,我們要聽聞,佛滅度以後應該由佛弟子宣說,可以自己閱讀這樣的修多羅,聽聞以後要受持,要領納在心裡面不要忘。
2-或於作意已善修習,或得根本靜慮、無色。subhāvita-manaskāro vā, maula-dhyānārūpya-lābhī vā,
學習佛說的四聖諦法門的人,或者在學習四聖諦之前,已經學習世間道的七種作意,已善修習。
*或得根本靜慮無色,成就色界的根本靜慮,或者是又進一步成就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
*所以,學習出世間道的人,有的人已得未到地定,沒得色界、無色界的禪定;有的人得色界四靜慮、四無色定,有各式各樣的情形。
3-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caturbhir ākārair duḥkha-s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tadyathā anitya-ākāreṇa, duḥkha-ākāreṇa, anātma-ākāreṇa ca |
有四種修行的方法,理解苦聖諦的相貌,那四種行法呢?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用這四個方法來認識苦諦的道理。
4-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caturbhir ākāraiḥ samudaya-satyasya tadyathā hetutaḥ, samudayataḥ, prabhavataḥ, pratyayataś ca [|]
由四種行,了集諦相,謂因行、集行、起行、緣行,用這四種觀行來學習集諦。
5-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caturbhir ākārair nirodha-s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mvedayate | tadyathā nirodhataḥ, śāntataḥ, praṇītato, niḥsaraṇataś ca [|]
5)由四種行,了滅諦相,謂滅行、靜行、妙行、離行,用這四種行來觀察滅諦。
6-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 ,如是名為了相作意。caturbhir ākārair mārga-s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mvedayate | tadyathā mārgato, nyāyataḥ pratipattito, nairyāṇikataś ca | so 'sya bhavati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
由四種行,了道諦相,謂道行、如行、行行、出行,用這四種行來學習道諦。

3.1.1.1.苦諦
由十種行觀察苦諦,能隨悟入苦諦四行。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如是十行依證成道理能正觀察。
[解]1-由十種行觀察苦諦,能隨悟入苦諦四行。tatra daśabhir ākārair duḥkha-satyaṃ parīkṣamāṇaś catura ākārān anupraviśati /
由十種行觀察苦諦,就是在內心裡面思惟觀察,就是毘缽舍那。在奢摩他裡面,用十種的毘缽舍那行,觀察苦諦,苦諦是什麼?就是色、受、想、行、識,就是這個果報。若用十種行來觀察苦諦的時候,能隨順悟入苦諦的四行。
2-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katamair daśabhis tadyathā / vipariṇāma-ākāreṇa avināśa-ākāreṇa(此中,可能是vināśa) viyoga-ākāreṇa sannihita-ākāreṇa dharmatā-ākāreṇa /
何等為十?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
3-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saṃyojana-bandhana-ākāreṇa aniṣṭa-ākāreṇa ayogakṣema-ākāreṇa anupakāreṇa lambhākāreṇa asvātantra-ākāreṇa ca /
六、結縛行。七、不可愛行。八、不安隱行。九、無所得行。十、不自在行。
4-如是十行,依證成道理,能正觀察。etān punar daśākārān upapatti-sādhana-yuktyā upaparīkṣate /
這十種行,理論是證實成立,就是佛的大智慧已經證悟這樣的道理,而凡夫從事實上也應該覺悟到這裡,所以叫作證成,用這樣的道理來觀察四行的苦諦。
*由變異行、滅壞行、別離行、法性行、合會行,這五種行,在奢摩他裡面觀察,就會明白什麼叫作無常的體性。
*由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這三種行,能隨悟入一切苦性,什麼叫做苦,用這三行就明白。
*由無所得行,能隨悟入我唯是空,我是沒有的。
*由不自在行,能隨悟入無我的實性,無我的真實的境界你就明白。

3.1.1.1.1.1.變異行
3.1.1.1.1.1.1.依至教量
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說諸行無常。又此諸行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世尊依彼有情世間,說如是言苾芻當知,我以過人清淨天眼,觀諸有情死時、生時,廣說乃至身壞已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由此法門顯示世尊以淨天眼,現見一切有情世間是無常性。
[解]1-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說諸行無常。tatra āgamas tāvad yathoktaṃ bhagavatā sarva-saṃskārā anityāḥ [/]
這裡邊,變異行、滅壞行,暫時先根據佛的法語所說的道理,如世尊說:諸行無常。行,就是一切有為法,現在主要是說色、受、想、行、識,它是無常的,就是有變化。
2-又此諸行略有二種:一、有情世間;二、器世間。te punaḥ saṃskārāḥ samāsataḥ sattva-lokaś ca bhājana-lokaś ca //
又此諸行簡略的說有二種,一、有情世間的諸行,二、器世間的諸行。
*有情世間就是我們的生命體,器世間就是有情生命居住的大環境,就像鮮果在一個器裡面放著,叫做器。
3-世尊依彼有情世間,說如是言:苾芻!當知,我以過人清淨天眼,觀諸有情死時、生時,廣說乃至身壞已後,當生善趣天世界中。uktañ ca bhagavatā sattva-lokam adhikṛtya paśyāmy ahaṃ bhikṣavo divyena cakṣuṣā viśuddhena atikrānta-mānuṣyakeṇa satvāṃś cyava-mānāṃś ca utpadya-mānāṃś ca vistareṇa yāvat kāyasya bhedāt sugatau svarga-loke deveṣu upapadyante /
本師釋迦牟尼佛陀,根據在欲界、色界、無色界流轉的這些有情眾生,宣說這樣的開示。苾芻!當知!我已經成就超過人的天眼,是特別清淨的天眼。能觀察眾生死亡的時候,投生的時候,受果報的時候。
*受生以後,繼續生存,乃至到最後他的生命體壞以後,他因為有善業,所以生到善趣,生到好的地方。
4-由此法門,顯示世尊,以淨天眼,現見一切有情世間是無常性。ity anena tāvat paryāyeṇa ity anena tāvat paryāyeṇa bhagavatā cakṣuṣmatā pratyakṣa-darśinā sattva-lokasya anityatā vyākhyātā /
*由此法門,修多羅就是法門。佛在修多羅裡面這一段話,顯示世尊以淨天眼,看見事實是這樣。現見一切有情世間,是無常性,是有變化。
a)什麼是天眼?天眼通從那兒來呢?就是要得到四靜慮之後,修天眼通,就是有天眼。所以要用天眼的時候,要入四靜慮,才能發出天眼的作用。
b)什麼是清淨?四靜慮的功德是很圓滿,四靜慮是非常好的一種功德,一種堪能性,裏邊是特別清淨的,沒有欲,所以叫做清淨。
c)什麼是超過於人?人中的眾生沒得四靜慮的人,各式各樣的名字都不和天眼相似,是故說言超過於人。
d)什麼是死時?諸有情類臨欲終沒的時候,名為死的時候。
e)什麼是生時?住在中有,名為生時。這個生命體存在的時候叫本有,死亡的時候
叫做死有,死亡以後次一剎那就是中有。中有投胎一剎那叫做生有。所以一共是四個有。現在說生時,就是中有投生的時候。
f)什麼是當往善趣樂世界?造諸惡行,當往惡趣,墮那落迦,造諸善行,當往善趣樂世界中,人的世界和天的世界比三惡道好的多,所以名之為樂世界。今於此中,沒有詳細說,就是說往天世界。
g)什麼是乃至身壞已後?乃至,就是把中間都略去。身壞命終,生理的組織和心理的組織,更互乖離,這二法不和合,就叫做身壞。因為身體這個生理的組織一壞,受、想、行、識就不能在那兒住,就要離開。
h)什麼是善趣?善行為先所有諸趣,名為善趣。先要有善業的功德,然後你才能往生善趣。所以那個趣叫做善趣。

又世尊言苾芻當知,此器世間長時安住,過是已後漸次乃至七日輪現,如七日經廣說乃至所有大地諸山大海,及蘇迷盧大寶山王,乃至梵世諸器世界皆被焚燒,災火滅後灰燼不現,乃至餘影亦不可得。由此法門世尊顯示諸器世間是無常性。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觀行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於一切行無常之性獲得決定。
[解]1-又世尊言:苾芻!當知!此器世間長時安住,過是已後,漸次乃至七日輪現,uktaṃ ca bhagavatā bhavati bhikṣavaḥ sa samayo yad dīrghasya adhvano 'tyayād anupūrveṇa yāvat saptānāṃ sūryāṇāṃ loke prādurbhāvo bhavati /
又世尊這麼說:苾芻!當知!這器世間安住時間是長的。過是已後,就是二十中劫,有這麼長的時間。
*第一劫是增劫,二十劫的第一劫,實在是半劫。最後第二十劫是增劫,第二十劫是增劫,就是人的壽命特別長,不只八萬歲,那個時候人的道德非常的高,有人提倡修禪定的事情,這些人就學習禪定,很容易地就得初禪、得二禪,所以死掉升到二禪天,升到二禪天的時候,這個世間沒有人,因為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道德,所以沒有地獄、沒有餓鬼、沒有畜生,因為這世界上的人道德特別高,所以沒有三惡道。而這些有道德的人修禪定,得二禪,升到二禪天。
*過是已後,漸次乃至七日輪現,這個世界就開始有第一個太陽出來,過一個時期,有第二個乃至到第七個太陽出來。
2-如七日經廣說,乃至所有大地、諸山、大海,及蘇迷盧大寶山王,tad yathā sapta-sūrya-upame sūgre(tre) yāvad asyāḥ khalu mahā-pṛthivyāḥ sumeroś ca parvata-rājasya /
如七日經說得詳細,所有的大地、諸山和大海,蘇迷盧就是須彌山,這個須彌山是大寶所成就的山王。
3-乃至梵世諸器世界皆被焚燒,災火滅後灰燼不現,乃至餘影亦不可得。yāvac ca brahma-lokād bhājana-lokasya dagdhasya dhmātasya maṣer api na prajñāyate / chāyikā-avaśiṣṭam api na prajñāyate [/]
梵世就是初禪,都是起火。燒的火終究有一天火是滅,灰燼都不現。
*因為本質沒有,也就不會有影,這世界是空的。
*所以到世界的末日那個時候,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只是破壞這個世界,眾生都到二禪天以上。
4-由此法門,世尊顯示諸器世間是無常性。anena paryāyeṇa bhagavatā bhājana-laukika(loka)-sthā-anityatā ākhyātā
由此法門,門就是法的作用。佛說這樣的法,也就是眾生的一個門,我們從這裡可以明白什麼叫做無常。世尊顯示諸器世間,是無常性,是變化的,這個器世間有一天終究都壞。
5-如是且依至教量理,修觀行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於一切行無常之性,獲得決定。 'yaṃ(temaṃ) tāvad āptāgamaṃ niśritya ayaṃ yogī śraddhā-adhipateyaṃ sarva-saṃskāra-anityatāyāṃ niścayaṃ pratilabhate //
有情世間的無常和無情世間的無常,姑且根據佛陀的聖言量所說的道理。得到未到地定修止觀的這些禪師的行者。
*佛說有一天有七個太陽出來,這個世界毀滅這個事,我們自己是不知道,百分之百的相信,一點也沒有疑問,以叫做淨信。這個信心的力量還是很強大,是決定不疑惑。信在內心裡面作意,信就是作意。
*對於有情世間的諸行、器世間的諸行,都是不決定,這樣的理性,我們可以得到決定,眾生是無常的,器世間也是無常。

3.1.1.1.1.1.2.依現見量
得決定已,即由如是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數數尋思觀察一切,現見不背、不由他緣,無常之性。云何數數尋思觀察?謂先安立內、外二事。言內事者,謂六處等。言外事者,有十六種。一者、地事,謂城邑、聚落、舍、市廛等。二者、園事,謂藥、草、叢林等。三者、山事,謂種種山、安布差別。四者、水事,謂江、河、陂、湖眾流池沼。五者、作業事。六者、庫藏事。七者、食事。八者、飲 事。九者、乘事。十者、衣事。十一者、莊嚴具事。十二者、舞歌樂事。十三者、香鬘塗飾事。十四者、資生具事。十五者、諸光明事。十六者、男女承奉事。如是名為十六種事。
[解]1-得決定已,即由如是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數數尋思、觀察一切,現見、不背、不由他緣,無常之性。sa evaṃ niścayaṃ pratilabhya śraddhādhipatyena punaḥ punaḥ pratyavekṣatām api parokṣatām(不現見) apara-pratyayāṃ(yatāṃ) ca anityatā(yā)ṃ samanveṣate /
由佛的聖言量,我們相信有情世間、器世間都是無常的,沒有疑問,即由如是淨信增上作意力故,一次又一次,不斷的重覆,在奢摩他裡邊,尋思而又觀察。
*在禪定裡邊觀察這一切,分二個部份,一個是現見,就是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所現見的色、聲、香、味、觸、法。
*一個是不現見,我們只是一部份現見,還有一部份我們感覺不到,但是那一部份也不違背你現見的無常的道理,也不違背。現見的、不現見的,都是無常。
*不由他緣,不需聽別人講解,自己就觀察到它都是無常。
2-云何數數尋思、觀察?謂先安立內、外二事。言內事者,謂六處等。言外事者,有十六種。kathañ ca punaḥ samanveṣate / āha / dvi-vidhaṃ vastu vyavasthāpayati / āha / ādhyātmikam bāhyaṃ ca / tatrādhyātmikam vastu yat-ṣaḍ-āyatanaṃ bāhyam vastu ṣoḍaśa-vidhaṃ /
云何數數尋思、觀察?若想要在禪定裡面數數觀察、思惟的話,應該安立二種事情,就是把它分成二部份,有內事和外事的不同。什麼是內事?就是你本身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色受想行識這些事情。什麼是外事?有十六種。
一者、地事,謂城邑、聚落、舍、市廛等。tadyahā pṛthivī-vastu [tad yathā] grāma-nigama-gṛha-āpaṇādayaḥ /
一者、地事,地面上的事情。城邑,就是地區廣大一點;聚落,就是地區小一點。舍,就是你個人居住的房舍。市,就是很多人在這裡做生意的地方。鄽,也是市,或者是一個人居住的地方。
二者、園事,謂藥、草、叢林等。ārāma-vastu tad yathā tṛṇa-auṣadhi-vanaspatayaḥ  
那個地方有藥,還有其他的草,叢林就是很多樹的地方。
三者、山事,謂種種山安布差別。parvata-vastu tad yathā citrāḥ parvata-sanniveśāḥ /
山也是各式各樣,安布的不同,或者是指一個嶺,或者一個峰,或者是一個圓,或者是一個方。
四者、水事,謂江、河、陂、湖、眾流、池沼。utsa-sara(sa)s-taḍāga-nadī-prasravaṇa-vastu [/]
四者、水事,水的事情,謂江(nadī)、河(prasravaṇa)、陂、湖、眾流、池(saras)、沼(taḍāga)。
五者、作業事。六者、庫藏事。七者、食事。八者、飲事。九者、乘事。十者、衣事。十一者、莊嚴具事。十二者、舞歌樂事。十三者、香鬘塗飾事。十四者、資生具事。十五者、諸光明事。十六者、男女承奉事。如是名為十六種事。kṣetra-vastu kośa-sannidhi-vastra-ālaṃkāra-nṛtta-gīta-vādita-gandha-mālya-vilepana-māṇḍa-upaskāra-lokāstrī-puruṣa-pāricaryā-vastūni ca tāny etāni bhavanti | ṣoḍaśa-vastūni [/]
五者、作業事。六者、庫藏事。七者、食事。八者、飲事。九者、乘事。十者、衣事。十一者、莊嚴具事。十二者、舞歌樂事。十三者、香鬘塗飾事。十四者、資生具事。十五者、諸光明事。十六者、男女承奉事。如是名為十六種事。

3.1.1.1.1.1.2.1.內事
安立如是內、外事已,復於彼事現見增上作意力故,以變異行尋思觀察無常之性。此中,內事有十五種所作變異,及有八種變異因緣。云何內事有十五種所作變異?一、分位所作變異。二、顯色所作變異。三、形色所作變異。四、興衰所作變異。五、支節具 、不具所作變異。六、劬勞所作變異。七、他所損害所作變異。八、寒熱所作變異。九、威儀所作變異。十、觸對所作變異。十一、雜染所作變異。十二、疾病所作變異。十三、終沒所作變異。十四、青瘀等所作變異。十五、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異。
[解]1-安立如是內、外事已,復於彼事現見增上作意力故,以變異行,尋思、觀察無常之性。sa evam ādhyātmika[ṃ] bāhyaṃ vastu vyavasthāpayitvā (vyāvasthāpya) [ā]dhyātmikasya tāvad vastunaḥ pratyakṣādhipateyena manaskāreṇa viparimāṇā(ṇāmā)kāreṇa vipariṇāma-anityatāṃ samanveṣate /
在奢摩他裡邊這樣觀察,分成這麼二部份,這叫做安立內、外事已。以後,在禪定裡面觀察,復於彼事,你自己看見,這是增上的作意力故;以變異行,尋思、觀察無常之性。
2-此中,內事有十五種所作變異,及有八種變異因緣。tatra pañcadaśavidha ādhyātmikasya vastuno vipariṇāmaḥ/ aṣṭau vipariṇāma-kāraṇāni /
內事裡邊有十五種所作的變異,所作的作當現起講,內事有十五種現起的變化;還有八種變異的因緣。為什麼會有這個變異呢?有這八個原因。
3-云何內事有十五種所作變異?一、分位所作變異。二、顯色所作變異。三、形色所作變異。四、興衰所作變異。五、支節具 、不具所作變異。六、劬勞所作變異。七、他所損害所作變異。八、寒熱所作變異。九、威儀所作變異。十、觸對所作變異。十一、雜染所作變異。十二、疾病所作變異。十三、終沒所作變異。十四、青瘀等所作變異。十五、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異。
tatra katamaḥ pañca-daśa-vidho vipariṇāmaḥ / ādhyātmikasya vastunas tadyathā avasthā-kṛto varṇna-kṛtaḥ saṃsthāna-kṛtaḥ sampatti-vipatti-kṛtaḥ / aṃga-sākalya-vaikalya-kṛtaḥ [pariśrama-kṛtaḥ] paropakrama-kṛtaḥ [śītoṣṇa-kṛtaḥ] / īryāpatha-kṛtaḥ [svayaṃ-kṛtaḥ] saṃkleśa-kṛto(taḥ) [kṛṣi-kṛtaḥ] maraṇa-kṛto vinīlakādi-kṛtaḥ sarveṇa sarvam asaṃprakhyāna-parikṣaya-kṛto vipariṇāmaḥ /

3.1.1.1.1.1.2.1.1.八種變異因緣
云何八種變異因緣?一、積時貯畜。二、他所損害。三、受用虧損。四、時節變異。五、火所焚燒。六、水所漂爛。七、風所鼓燥。八、異緣會遇。積時貯畜者,謂有色諸法,雖於好處安置守護,而經久時自然敗壞其色衰損變異可得。他所損害者,謂種種色法,若為於他種種捶打、種種損害,即便種種形色變異。受用虧損者,謂各別屬主種種色物,受者受用增上力故損減變異。時節變異者,謂秋冬時,叢林、藥草、華葉、果等萎黃零落,於春夏時,枝葉華果、青翠繁茂。火所焚燒者,謂大火縱逸,焚燒村邑、國城、王都悉為灰燼。水所漂爛者,謂大水洪漫,漂蕩村邑、國城、王都悉皆淪沒。風所鼓燥者,謂大風飄扇,濕衣、濕地、稼穡叢林、乾曝枯槁。異緣會遇者,謂緣樂受觸,受樂受時,遇苦受觸;緣苦受觸,受苦受時,遇樂受觸;緣不苦不樂受觸,受不苦不樂受時,遇樂受觸或苦受觸。又有貪者會遇瞋緣,貪纏止息,發起瞋纏。如是有瞋、癡者,會遇異分煩惱生緣,當知亦爾。如是眼識正現在前,會遇聲、香、味、觸、境等餘境餘緣,起異分識。其餘一切,如理應知。是名八種變異因緣。一切有色及無色法所有變異,皆由如是八種因緣,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云何八種變異因緣?一、積時貯畜。二、他所損害。三、受用虧損。四、時節變異。五、火所焚燒。六、水所漂爛。七、風所鼓燥。八、異緣會遇。tatra aṣṭau vipariṇāma-kāraṇāni / katamāni [/] āha / tadyathā kāla-parivāsaḥ paropakrama upabhogaḥ ṛtu-vipariṇāmaḥ agni-dāhaḥ udaka-kledaḥ vāyu-śoṣaḥ pratyaya-antara-saṃgatiś ceti //
1-積時貯畜者,謂有色諸法,雖於好處,安置、守護,而經久時,自然敗壞,其色衰損,變異可得。tatra kāla-parivāso nāma yeṣāṃ bhāvānāṃ rūpiṇāṃ sva-sthāne 'py upanyastakānāṃ kālāntareṇa jarjaratā upalabhyate / jīrṇṇatā rūpa-vikṛtiḥ //
1)積時貯畜者,凡屬於四大所成的這些有色的一切法,雖然放在一個很好的地方,在那裡保護。沒有人破壞,但是時間經久,那個東西自然敗壞。顏色不對,起了變化。可得,就是事實上可以知道,得者,知也。
2-他所損害者,謂種種色法,若為於他種種捶打、種種損害,即便種種形色變異。tatra paropakramo nāma yathāpi tat paro vividhāni rūpāṇi vividhaiḥ praharanaiḥ vividhair upakrama-viśeṣaiḥ vicitrāṃ vikṛtim āpādayati /
他所損害者,謂種種色法,若是有人為的破壞,或者是用什麼捶打,或者是用刀、用木頭、木杖,或者是用什麼器體的東西,用種種方法損害它。那件東西,它的形、它的色就變化、破壞。
3-受用虧損者,謂各別屬主種種色物,受者受用增上力故,損減變異。tatra upabhogo nāma yathāpi tatpratisvāmino vividhaṃ rūpam upabhuṃjānā upabhogavidhipatitvā (gam adhipatiṃ kṛtvā vi) kṛtim āpādayanti/
受用虧損者,謂各別的屬主種種色物,一樣一樣不同,那個是屬於那個人,那個所有權是他的,種種的色物。主權者在享受這個東西的時候,由於受用的時候有很大的力量故,那件東西經過受用,就起變化。
4-時節變異者,謂秋冬時,叢林、藥草、華葉、果等萎黃零落,於春夏時,枝葉華果、青翠繁茂。tatra ṛtu-vipariṇāmo nāma tad yathā hemante tṛṇauṣadhi-vanaspatīnāṃ pāṇḍutvaṃ śīrṇṇatvaṃ prajāyate / grīṣma-varṣāsu punaḥ saṃpūrṇatvaṃ, haritatā ca / tathā phala-samṛddhiḥ puṣpa-samṛddhiḥ patra-samṛddhiḥ vipattiś ca teṣām eva [/]
時節變異者,秋天或者冬天到來的時候,叢林,就是很多的樹;藥草,或者是花、或者是葉、或者是草的、花葉果等,或者是叢林的、樹木的花葉果等。萎黃、枯萎,就落下來。於春夏的時候,枝葉華果,青翠繁茂。
5-火所焚燒者,謂大火縱逸,焚燒村邑、國城、王都悉為灰燼。tatrāgnidāho nāma yathāpi tadagnir mukto grāma-nigamarāṣṭrarājadhānīrdahan paraiti //
火所焚燒者,這火太大,大得從那頭燒到另一地方,村邑被焚燒,國城、王都都被火燒成灰。
6-水所漂爛者,謂大水洪漫,漂蕩村邑、國城、王都悉皆淪沒。tatrodaka-kledo nāma tathāpi tanmahān udaka-skandhaḥ samudāgato grāma-nigama-rājarāṣṭradhānīṃ plāvayan paraiti /
水所漂爛者,水很大的洪漫,村邑被水淹沒。國城的王都都被水淹沒,也都被水破壞。
7-風所鼓燥者,謂大風飄扇,濕衣、濕地、稼穡叢林、乾曝枯槁。tatra vāyu-śoṣo nāma tathāpi tanmahatā vāyu-skandhenārdrāḥ pṛthivī-pradeśā laghu śuṣyanti laghveva /
風所鼓燥者,風有二個作用,一個鼓,一個燥。鼓者動也,飄動;燥,令你裡邊的水分缺少,乾燥。大風飄動起來,濕的衣服、濕的地面,稼穡的容貌,還有樹林,都被大風一飄動時都乾曝,水分缺少都枯槁,都破壞。
8-異緣會遇者,謂緣樂受觸,受樂受時,遇苦受觸;緣苦受觸,受苦受時,遇樂受觸;緣不苦不樂受觸,受不苦不樂受時,遇樂受觸或苦受觸。tathārdrāṇi vastūny ārdrāḥ sasyajātayaḥ / pratyayāntara samudgamo nāma tad yathā sukha-vedanīyaṃ sparśaṃ pratītyasu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mānasya sukha-vedanīya(ḥ)-sparśasamudgamaḥ / evaṃ duḥ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mānasya su(duḥ)khavedanīya(ḥ) sparśasamudgamaḥ ] aduḥkhāsu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mānasya [ā']sukha-vedanīyasya vā 'duḥkhaveda-nīyasya vā sparśasya samudgamaḥ /
a)攀緣樂受的觸,這個觸能令你生樂受,同它接觸的時候,就受到樂受。遇苦受觸,忽然間變成苦受,所以叫異緣會遇。
*緣苦受觸的時候,受苦受的時候,遇見樂受觸,有這樣的變化。
*緣不苦不樂受觸的時候,受這不苦不樂受,而這個時候忽然間遇見樂受觸,或者是遇見苦受觸也變化。因緣是不決定,好的也有變化,壞的也是變化的。
9-又有貪者會遇瞋緣,貪纏止息,發起瞋纏。如是有瞋、癡者,會遇異分煩惱生緣,當知亦爾。tathā raktasya pratigha-nimitta-samudgamaḥ yasya samudgamād rāgaparyavasthānaṃ ca vigacchati / pratighaparyavasthānaṃ cotpadyate (/) evaṃ dviṣṭasya mūḍhasya visabhāgaḥ / kleśotpattinimittaḥ samudgamo veditavyaḥ /
b)又有貪者,就是有貪心的人,有可愛的境界,貪心就現前。貪煩惱來的時候,像毒蛇纏繞你似的,有瞋的煩惱來的時候,貪的煩惱就停下來,就發動瞋的煩惱。
*那麼有瞋煩惱的人,有愚癡煩惱的人。遭遇到不同於瞋,不同於癡的煩惱,遇見貪煩惱生起的緣,也是心裡上有變化。
10-如是眼識正現在前,會遇聲、香、味、觸、境等餘境餘緣,起異分識。其餘一切,如理應知。是名八種變異因緣。tad yathā cakṣur-vijñāne saṃmukhī-bhūte śabda-viṣaya-samudgamaḥ / gandha-rasa-spraṣṭavya(ā)ḥ / dharma-nimitta-samudgamo yena viṣayāntareṇa visabhāgāny utpadyante / itīmāny aṣṭau vipariṇāmaka [ā]-raṇāni [/]
c)前面煩惱這樣,眼識也是這樣,眼識正在看見一樣東西的時候,忽然間有個特別的聲音出現,你的眼識就停下來,耳識又動起來,或者是香,或者是味,或者觸境等餘境界、餘因緣出現的時候,就發起異分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就出來,而意識都是在動。其他的一切,也都是有變化。
11-一切有色及無色法所有變異,皆由如是八種因緣,除此更無若過若增。yā kācid vipariṇatir bhavati / rūpiṇām vā arūpiṇām vā dharmāṇāṃ sarvo(rvā) sau ebhir aṣṭābhir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
9)是名八種變異因緣,一切有色及無色法,所有變異,皆由如是八種因緣。有色,就是地水火風的物質組成的這些有色法。及無色法,就是內心的思想。所有變異皆由如是八種因緣而有變異,除了這八種因緣之外,再沒有因緣,不可能還有超過這八種還有第九種,或者增加幾分,沒有這個事。前七因緣,能令諸有色法變異,後一因緣,能令諸無色法變異。

3.1.1.1.1.1.2.1.2.十五種所作變異
云何尋思內事分位所作變壞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從少年位乃至老位,諸行相續前後差別,互不相似。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分位前後變異現可得故。
[解]1-云何尋思內事分位所作變壞無常之性?tatrādhyātmikasya vastunaḥ katham avasthākṛtaṃ vipariṇamam paryeṣate /
內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什麼叫做分位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從少年位乃至老位,ihānecā-(nā)tmano [vā] pareṣām vā dahra-avasthām upādāya yāvaj jīrṇa-avasthā dṛṣṭā bhavati /
謂由觀見,眼識見的時候,只是一剎那,第六意識就出來,就會觀。或者觀察自己,或者觀察他人。從少年位到青年、壯年位乃至到老年這個階段。
3-諸行相續前後差別,互不相似。見是事已,tāṃ pūrveṇāparāṃ visadṛśāṃ(śīṃ) vyatibhinnāṃ vipariṇatāṃ saṃskāra-santatiṃ dṛṣṭvā 'syaivaṃ bhavati /
諸行相續前後差別,眼、耳、鼻、舌、身、意都叫做行,是相續下來沒有中斷,但是前後又不同,有變化。互不相似,在嬰孩的時候,到少年就不同;少年到壯年的時候,彼此也不一樣;乃至老年的時候也不一樣。看見這件事情以後,
4-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分位前後變異現可得故。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s] tathāpy eṣāṃ // pratyakṣata(連音,pratyakṣatas,當副詞現前) eveyaṃ pūrveṇāparā vikṛtir upalabhyate //
心裡面就生起這樣的念,生起這樣的觀察。這樣的色、受、想、行、識,這樣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有為法,他的體性不是決定的,有變化的。什麼原因呢?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由嬰孩、由少年,乃至老年這個分位,前後的變化,從現實上就可以知道。

云何尋思內事顯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有妙色肌膚鮮澤,後見惡色肌膚枯槁;復於後時,還見妙色肌膚鮮澤。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顯色前後變異現可得故。
[解]1-云何尋思內事顯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tatra kathaṃ suvarṇa-kṛtā(nā)ṃ vipariṇāma-anityatāṃ paryeṣate /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有妙色、肌膚鮮澤,ihānenātmano (sa tathātmano) vā pareṣām vā yā pūrvaṃ(tāma) sva(su)varṇatā(tāṃ) succhavitā(tāṃ) tvag-varṇṇatā(tām)/
謂由觀見或自或他,以前自然有妙色,看上去顏色很好,肌肉很豐滿,皮膚也很鮮潔,
3-後見惡色、肌膚枯槁;paścāc ca durvarṇatāṃ duśchavitāṃ rukṣatāṃ rukṣa-varṇatāṃ ca /
過一個時期看見,不是妙色,變成惡色。肌肉又不是那麼豐滿,皮膚也不鮮澤。
4-復於後時,還見妙色、肌膚鮮澤。paśyati dṛṣṭvā ca punar eva pratyudāvarttyāpareṇa samayena tām eva suvarṇatāṃ paryavadāta-tvag-varṇatāṃ ca paśyati /
又過一個時期,又看見那個人又是恢復妙色,肌膚鮮澤又變。
5-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顯色前後變異現可得故。t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ṇā(rās teṣā)m iyam evaṃ rūpā pratyakṣato varṇa-vikṛtir upalabhyate //
見是事已,更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此內顯色前後變異,現前就可以知道的。

云何尋思內事形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如說顯色,如是形色,由肥瘦故,應知亦爾。
[解]云何尋思內事形色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如說顯色,如是形色,由肥瘦故,應知亦爾。tatra kathaṃ [saṃ]sthāna-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paryeṣate / yathā varṇa ukta evaṃ kṛśa-sthūlatayā saṃsthānaṃ veditavyaṃ
云何尋思內事的形色所現起的變異無常之性呢?如前面說的青、黃、赤、白、的顯色,如是形色也是一樣。由肥瘦故,應知亦爾,這是形色有變化。

云何尋思內事興衰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時眷屬財位,或見悉皆興盛,後見一切皆悉衰損。復於後時還見興盛。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興衰變異,現可得故。
[解]1-云何尋思內事興衰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時眷屬財位,或見悉皆興盛,後見一切皆悉衰損。復於後時還見興盛。sampattir vipattiś ca / tad yathā jñāti-smpattir vā bhoga-sampattir vā śīla-dṛṣṭi-sampattir vā [/] etad viparyayeṇa vipattista (ttiḥ [/]
怎麼叫做尋思內事的興衰所作變異無常之性呢?謂由觀見或自或他,以前的時候,他的這些可愛的眷屬、可愛的財富,可愛的這些人看上去都很滿意,都很快樂,財富也很多,天天的增長、興盛。後見一切,可愛的這一些人,都不是那麼興盛,可愛的財富也不興盛,復於後時還見興盛。
2-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興衰變異,現可得故。

云何尋思內事支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時支節無有缺減,後時觀見支節缺減,或王所作,或賊所作,或人所作,或非人作。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支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katham aṃga-pratyaṃga-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paryeṣate /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時支節無有缺減,後時觀見支節缺減,或王所作,或賊所作,或人所作,或非人作。 ihānenātmano vā parasya vā pūrvam api (vi)-kala-aṃgatā dṛṣṭā bhavati / sopareṇa samayena vikalatām paśyati rājato vā corato vā manuṣyato vā amanuṣyato vā /
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圓滿,沒有缺少。後時觀見支節缺少,缺一個耳朵,或者把眼睛破壞。為什麼缺少呢?國王、國家的法律判定你這樣,或者是土匪來傷害你;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鬼神來搗亂。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i /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de(t[/]) /

云何尋思內事劬勞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身疲勞性、身疲極性,或馳走所作,或跳踊所作,或跳躑所作,或馴騎所作,或作種種迅疾身業。復於餘時,見彼遠離疲勞疲極。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劬勞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劬勞,劬就是勞,就是你辛苦,你的身體也會有變化。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身疲勞性、身疲極性,或馳走所作,或跳踊所作,或跳躑所作,或馴騎所作,或作種種迅疾身業。復於餘時,見彼遠離疲勞疲極。(eva)mātmanaḥ pareṣāṃ ca śrānta-kāyatāṃ klānta-kāyatāṃ dhāvato vā plavato vā laṃghayato vā abhiru(ro)hato vā vividhaṃ vākkarma drutaṃ kurvataḥ / sopareṇa samayena vigataklamaśramatāṃ paśyati /
身疲勞性,做什麼事情有點疲勞。身疲極性,這個疲勞,極疲勞、很辛苦。或者是跑路,跑得很快,這令你身體疲勞。或跳踴所作,在一處跳高。或跳躑所作,向遠處跳,向前跳,跳一大步。或馴騎所作,就是騎馬,上馬一跳跳到馬身上叫做馴。或作種種迅疾身業,各式各樣很迅速地身體上的作用。或者前面你這樣做的時候疲勞,等過一個時候又看見沒有疲勞,沒有疲極。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t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t / evam pariśrama-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m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內事他所損害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謂由觀見或自他,他所損害,其身變異,或由刀、杖、鞭革、皮繩、矛鞘等壞,或由種種蚊、虻、蛇、蠍,諸惡毒觸之所損害。復於餘時,見不變異。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他所損害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或自他,他所損害,其身變異,或由刀、杖、鞭革、皮繩、矛鞘等壞,或由種種蚊、虻、蛇、蠍,諸惡毒觸之所損害。復於餘時,見不變異。
evam ātmano vā pareṣām vā paropakrameṇa kāya-vikṛtiṃ paśyati / tad yathā latābhir vā tāḍitasya kaśābhir vā vaitrair vā vara(ta)trābhir vā [/] tathā vividhair daṃśa-maśaka-sarīsṛpa-saṃsparśaiḥ [/] apareṇa vā punaḥ samayena tāṃ vikṛtiṃ na paśyati /
謂由觀見或自或他,他所損害,其身變異,你的身體有變化。這個變異或者是因為刀,對自己的身體有傷害,或者是木杖傷害、或者是鞭革,用皮做的鞭子,這個鞭傷害你,或者是皮做的繩傷害,或者是矛鞘等破壞自已的身體,或由種種蚊、虻、蛇、蠍,諸惡毒觸之所損害。原來由這些因緣使令自己身體受到傷害,過一個時期,身體什麼傷害都沒有。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d ity evaṃ paropakrama-kṛtām vipariṇāmānityatām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內事寒熱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於正寒時身不舒泰,踡跼 戰慄;寒凍纏逼、希遇溫陽。於正熱時身體舒泰,奮身乾語、霢霂流汗,熱渴纏逼,希遇清涼。復至寒時,還見如前所說相狀。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寒熱所作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於正寒時身不舒泰,踡跼戰慄;寒凍纏逼、希遇溫陽。
tathātmānaṃ vā param vā śīla(ta)kāle pratyupasthite aviśada-kāyaṃ saṃkucita-kāyaṃ śīta-paryavasthāna-paryavasthitam uṣṇa-abhilāṣa-parigataṃ paśyati /
謂由觀見或自或他,於正寒冷的時候,身體不能舒展,心理不安泰。踡跼戰慄,就是收縮自己,身體掉動戰慄。寒凍纏逼,就是特別寒冷地,凍得身體這樣的苦惱,纏逼你。希遇溫陽,內心裡面希望遇見溫和的,或遇見太陽這時候我就會舒服一點。
3-於正熱時身體舒泰,奮身乾語、霢霂流汗,熱渴纏逼,希遇清涼。uṣṇa-kāle vā punaḥ pratyupasthite aviśada-kāyaṃ saṃkucita-kāyaṃ śīta-paryavasthāna-paryavasthita-viśada-gātra-prasvinna-gātraṃ santapta-gātram ucchraṣya vacanaṃ tṛṣāparigataṃ / śīta-saṃsparśābhilāṣiṇaṃ paśyati /
於正熱的時候,身體是比較舒泰能伸展。奮身乾語,這個時候身體會動作起來,但是水份漸漸減少,感覺身體乾,說話的時候,感覺到不那麼潤澤。霢霂流汗,就是身體流汗像下雨似。熱渴纏逼,身體感覺到熱、感覺到渴,有這些苦惱逼迫自己。希遇清涼,希望遇見清涼的天氣,改變這熱的苦惱。
4-復至寒時,還見如前所說相狀。dṛṣṭvā ca punaḥ pratyudāvarttya punaḥ śīta-kāle pūrvoktair evākāraiḥ paśyati
熱完以後,又遇見寒冷,又遇見前面的境界。
5-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i/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d eva[ṃ] śītakṛtāṃ

云何尋思內事威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行住坐臥隨一威儀,或時為損、或時為益。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威儀所作變異無常之性?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paryeṣate /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行住坐臥隨一威儀,或時為損、或時為益。sa punar adhyātmam vā(rātmano vā) pareṣāṃ vā caṃkrama-sthā-niṣadya-śayānair īryāpathair anyatamānyatameneryāpathena ātmānam vā param vā paśyati /punas tenaivam ekadā anugṛhyamāṇaṃ paśyati /
謂由觀見或自或他,行住坐臥的不管那一種威儀,有的時候對你有損害,有的時候對你有利益,比如說坐久的時候腿子痛,坐就對你有損害,這個時候改變威儀,站起來走一走,這個行的威儀對你有利益,但是行的時間久,你也感覺辛苦,坐下來又感覺舒服。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t / evam īryā-patha-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paryeṣate //

云何尋思內事觸對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觸對順樂受觸,領樂觸緣所生樂時,自能了別樂受分位。如能了別樂受分位,如是了別苦受分位、不苦不樂受分位,應知亦爾。彼由了別如是諸受前後變異,是新新性,非故故性,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尋即變壞。知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尋思內事觸對所作變異無常之性?kathaṃ sparśakṛtām vipariṇāmānityatām paryeṣate /
2-謂由觸對順樂受觸,領樂觸緣所生樂時,自能了別樂受分位。sukha-vedanīyena sparśena spṛṣṭaḥ sukha-vedanīyaṃ sparśaṃ pratītyotpannāṃ sukhāṃ vedanāṃ vedayamānaḥ / sukhā[ṃ] vedanāvasthām ātmanaḥ pari[c]cchinati /
觸對,對就是觸,它本身有體質,你碰到他有阻礙,叫做對。觸對什麼呢?順樂受的觸,你觸到,內心裡面就領受樂觸的因緣所生的樂的時候,自然能知道這樂受的分位,從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這是時間上的分位。或是樂受的輕重,你會知道這個事情。
3-如能了別樂受分位,如是了別苦受分位、不苦不樂受分位,應知亦爾。yathā sukha-vedanāvasthā[ṃ] evaṃ duḥkhāsukhāsu(duḥ)kha-vedanāvasthāṃ [/]
如是了別樂受分位是這樣。如是了別苦受的分位,不苦不樂受的分位,應知也是這樣。
4-彼由了別如是諸受前後變異,是新新性,非故故性,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尋即變壞。tasya pūrvā paryeṣaṇā āsāṃ vedanānāṃ nava-navatā-niṣpurāṇa-purāṇatām āpāyikatāṃ tāvat kālikatām itvara-pratyupāsthāyitam anyathībhāvaṃ
彼由了別如是諸受前後是不同。剎那剎那的示現,都是新的,不是舊的,前一剎那是新的,後一剎那也是新,前一剎那不是舊的,後一剎那也不是舊。這些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有的時候是增,有的時候是減。就是樂受很強,叫增,或者是減少的,前幾剎那是樂受很強,後幾剎那樂受輕,這就是減。或者是前幾剎那樂受是減,後幾剎那樂受是增,苦受也是一樣。而這些事情,是暫時而有,就是因緣的和合而有,你不知覺,它出來,立刻又變化。它是因緣有的,因緣若變,因緣所生法非要有變壞不可。
5-知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dṛṣṭvaivaṃ bhavati / anityā bateme saṃskārā iti purvavat //

云何觀察內事雜染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能了知先所生起,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所染污心。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不染污心。又能了知彼心相續,由諸煩惱及隨煩惱,於前後位,趣入變壞不變壞性。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心由雜染所作變異,現可得故。
[解]1-云何觀察內事雜染所作變異無常之性?tatra kathaṃ kleśa-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2-謂能了知先所生起,或有貪心、或離貪心,或有瞋心、或離瞋心,或有癡心、或離癡心。sarāgaṃ cittam utpannaṃ parijānāti / vigata-rāgaṃ sa-dveṣam vigata-dveṣaṃ / sa-mohaṃ vigata-moham
這個修行人了知,過去的時候曾經生起,或者是生起貪心,或離貪心。或者是有瞋心出來,或者又離瞋心,就是正念一提起來,不要有瞋心,把瞋心滅出去。或者是有癡心,或離癡心。
3-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所染污心。anyatama-anyatamena vā upakleśena upakliṣṭaṃ cittam upakliṣṭam iti parijānāti/
這位修行人又能了知,隨種種因緣現起的各式各樣的隨煩惱。
*隨煩惱,通於根本煩惱,也通於枝末的煩惱。
*所染污心,心本身是無記的,現在的心被煩惱污染,能了知,表示有修行的意思,也表示有正念的意思。
4-又能了知隨一一種諸隨煩惱,不染污心。anupakliṣṭam vā punar anupakliṣṭam iti parijānāti /
這個修行人知道自己的清淨心被煩惱污染,趕快的用奢摩他,或者毘婆奢那來清淨自己的心。奢摩他、毘婆奢那有力量,就能立刻的把煩惱消除,使令心恢復清淨。
*不染污心有兩種,一個是已經現起染污心,能夠用奢摩他、毘婆奢那把它消滅。第二種,有貪煩惱的因緣,來觸動、引誘你生貪心,但是心裏不生貪心。瞋煩惱的因緣出現,有人輕視你,或者是發出來語言,或者什麼行動,來苦惱你,而你不生瞋心。
5-又能了知彼心相續,由諸煩惱及隨煩惱,於前後位,趣入變壞、不變壞性。tasya pū(pau)rvāparyeṇa ebhiḥ kleśa-upakleśair avatīparṇa-vipariṇatā-avipariṇata[āṃ] citta-santatiṃ
這位修行人,還能了知他的內心,剎那剎那的變化,但是是相續不斷。相續不斷的心,隨時有種種的因緣來觸動它,來衝擊它。由是各式各樣的重的煩惱,各式各樣的輕微的煩惱來衝擊你,有時候瞋煩惱,有時候愛煩惱衝擊你。
*前位,就是過去的時候,我沒有修行,這個煩惱不管是輕微的,是嚴重的,衝擊我,我心隨境轉,心裡面就變壞,不能保護這個清淨心,煩惱一來就把清淨心破壞,就是趣入變壞。
*於後位,但是我出家,修四念住的時候,常常修奢摩他、毘婆奢那,內心裡面有多少道力,煩惱來,不管是輕、是重,心不被破壞,不被染污,我的心不變。
6-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心由雜染所作變異,現可得故。dṛṣṭv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eme saṃskārā iti / tathā hy eṣāṃ pratyakṣataḥ saṃkleśakṛto vipariṇāma upalabhyate //
看見這樣事情,是看見別人事情、看見自己事情,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這個心被污染的事情,使令你心裡有變化,你不能自主,這是從事實上可以知道。

云何觀察內事疾病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無疾病安樂強盛,後時觀見或自或他,遭重病苦,觸對猛利身諸苦受,如前廣說。復於餘時,還見無病,安樂強盛。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內事疾病所作變異無常之性?tatra kathaṃ vyādhi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2-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無疾病、安樂、強盛,ihānenaikadā ["]tmā ca pare ca dṛṣṭvā bhavanty arogiṇaḥ sukhino balavantaḥ /
怎麼樣觀察內事的疾病所現起的變異無常之性呢?看見自己或是看見他人,以前沒有病,心情安樂,身體健康。
3-後時觀見或自或他,遭重病苦,觸對猛利身諸苦受,如前廣說。so 'pareṇa samayena paśyaty ātmānam vā param vā ābādhikaṃ duḥkhitaṃ bāḍha-glānaṃ spṛṣṭaṃ śarīrikābhir vedanābhiḥ duḥkhābhis tīvrabhir iti vistareṇa pūrvavat /
後時觀見或自或他,遇見很嚴重的病苦。內心觸對猛利的、很多的苦惱,內心與苦相接觸。前面已經說過,各式各樣的苦惱。
3-復於餘時,還見無病、安樂、強盛。sa punar apareṇa samayena paśyaty arogiṇaṃ sukhitaṃ balavantaṃ
又經過多少時間以後,又看見這個人又沒有病,心情安樂,身體彊盛,又健康起來。
4-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 iti pūrvavat //

云何觀察內事終沒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今時存活,安住支持。復於餘時,觀見死沒;唯有尸骸,空無心識。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內事終沒所作變異無常之性?tatra kathaṃ maraṇa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2-謂由觀見今時存活、安住、支持。復於餘時,觀見死沒;唯有尸骸,空無心識。ihāyaṃ jīvitaṃ paśyati dhriyantaṃ tiṣṭhantaṃ yapayantaṃ so 'pareṇa samayena mṛtaṃ kālagataṃ paśyati / vijñāna-śūnyaṃ kalevaraṃ
看見現在這個時候,生命的存在很活潑的、很正常,生理和心理都是安樂地居住,四大地水火風互相支持而不互相破壞。過了多少時間,看見這個人死掉,只有屍體,那裡面沒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變成無情物。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īti vistareṇa pūrvavat //

云何觀察內青瘀等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死已尸骸,或於一時至青瘀位,或於一時至膿爛位,如是乃至骨鎖之位。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內青瘀等所作變異無常之性?tatra kathaṃ [vi]nīlakādikṛt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2-謂由觀見死已尸骸,或於一時至青瘀位,或於一時至膿爛位,如是乃至骨鎖之位。so 'pareṇa samayena tāma(tad a)sthi-śaṃkalikāvasthānaṃ paśyati / sa tadeva mṛta-kalevaraṃ vinīlakāvastham ekadā paśyati / ekadā vipūyakāvastham enaṃ vistareṇa yāv asthi-śaṃkalikāvasthaṃ
怎麼樣觀察內青瘀等所作變異無常之性?看見死亡以後,那個屍體,經過一點時間,身體青瘀,或於一時至膿爛位,如是乃至骨鎖之位。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 iti vistareṇa pūrvavat //

云何觀察內事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壞無常之性?謂由觀見彼於餘時,此骨鎖位亦復不現,皆悉敗壞、離散、磨滅,遍一切種,眼不復見。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如是色相數數改轉,前後變異現可得故。如是且由現見增上作意力故;十五種行觀察內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
[解]1-云何觀察內事一切不現盡滅所作變壞無常之性?tatra katham asaṃkhyā(ya)na-parikṣaya-kṛtām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2-謂由觀見彼於餘時,此骨鎖位亦復不現,皆悉敗壞、離散、磨滅,遍一切種,眼不復見。so 'pareṇa [samayena] tāma (tad a)py a[sthi]-śaṃkalikāvasthānaṃ paśyati / sarveṇa sarvaṃ naṣṭā(ṣṭo) bhavati vidhvastā(sto, viśīrṇaḥ / sarveṇa sarvaṃ cakṣuṣo [a]nābhāsa-gatā
在奢摩他裡面修觀的這個人,內心裡這樣思惟,觀見那個屍體在其它的時間內,此骨鎖位也不見。
*一節一節的骨頭,連接在一起,敗壞不連接。
*彼此分離,分離以後,也磨滅。
*所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一切種,眼睛都看不見。
*昔會今乖,名為離散。散已變壞,最後都盡,名為磨滅。
3-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mskārās
4-何以故?如是色相數數改轉,前後變異現可得故。tathā hy eṣāṃ paurvāparyeṇa pratyakṣata evāyam evaṃ rūpo vikāra upalabhyate /
5-如是且由現見增上作意力故;十五種行觀察內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vipariṇāmaḥ /evaṃ tāvat pratyakṣādhipateyena manaskāreṇādhyātmikasya vastunaḥ [paṃca] daśabhir ākārair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前面這一共是十五科,姑且由我們現見的境界增上作意力故,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毘缽舍那觀的增上作意力故。十五種行,觀察內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

3.1.1.1.1.1.2.2.十六外事種種變異
觀察是已,復更觀察十六外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云何觀察地事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此地方所,先未造立道場、天寺、宅舍、市廛、城牆等事,後見新造善作善飾。復於餘時見彼朽故圮坼,零落頹毀穿缺,火所梵燒、水所漂蕩。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如是色相前後轉變,現可得故。
[解]1-觀察是已,復更觀察十六外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vyavacārayitvā (vyavacārya) ṣoḍaśa-vidhasya bāhyasya vastuno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前面觀察十五種內事種種變異無常之性,現在是觀察外事,用十六種種種變異無常之性。
2-云何觀察地事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此地方所,先未造立道場、天寺、宅舍、市廛、城牆等事,後見新造,善作、善飾。ye 'nena pṛthivī-pradeśā nābhisaṃskṛtāḥ pūrvaṃ dṛṣṭā bhavanti / gṛha-vastv-āpaṇa-vastu-puṇya-śālā-deva-kula-vihāra-vastu-prakāraiḥ paścāc cābhisaṃskṛtān paśyaty anabhisaṃskṛtān paśyaty anandinavān sukṛtān sūpaliptān /
這位禪師在入定的時候,修毘婆舍那觀、修無常觀,在以前這個地方沒有佛教的寺廟,也沒有外道的天寺,外道相信天,供奉天。宅舍,就是一般的人民,他們的房舍。市廛,市就是人民做生意的地方。城墻等事,以前都沒有這件事,就是一片空地,後來就看見有新造、新建築的房舍做得很好,裝飾的也很好。
3-復於餘時見彼朽故、圮坼,零落、頹毀、穿缺,火所梵燒、水所漂蕩。 so 'pareṇa samayena jīrṇān paśyati / jarjarān alūna-vilūnāṃ (nān) cchīrṇān cha(kṣa)ti-tapatitān khalu chidrān agninā vā dagdhān udakena vā apahratāṃ(hṛtān) /
又過一個時期,又看見所造的道場也好、天寺、宅舍、市廛 、城墻等事,都腐朽。圯坼,就是都破壞。或者是瓦、或者是墻零落。頹毀,就是倒塌。穿缺,或者一面牆沒有,就是穿,不是一個完整的建築物,就是有所缺。為什麼有這樣破壞呢?或者是火所焚燒、或者是水所漂蕩,都破壞,這是現見的事情。
4-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何以故?如是色相前後轉變,現可得故。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i /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ḥ [/] tathāpye (hye)ṣāṃ paurvāparyeṇāyam evaṃrūpaḥ pratyakṣo vikāro vipariṇāma upalabhyate /

云何觀察園事變異無常之性?謂先觀見諸園苑中,藥草叢林,華果枝葉,悉皆茂盛,青翠丹暉,甚可愛樂。復於後時,見彼枯槁、無諸華果,柯葉零落,火所焚燒、水所漂蕩。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園事變異無常之性?evaṃ pṛthivyāṃ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
2-謂先觀見諸園苑中,藥草叢林,華果枝葉,悉皆茂盛,青翠丹暉,甚可愛樂。evaṃ tṛṇauṣadhi-vana-spataya ārāmodyānāni ca samṛddha-patra-puṣpa-phalāni paśyati / harati tāni(haritāni) prāsādikāny abhiramyāṇi [/]
謂先觀見諸園苑中,在裡面有藥草、有叢林、有華、有果、有枝葉,悉皆茂盛,是青、翠綠、也是紅色的,都是很光澤。看見以後,心裡面很歡喜。
3-復於後時,見彼枯槁、無諸華果,柯葉零落,火所焚燒、水所漂蕩。apareṇa sa samayenocchuṣkāṇi paśyati / vigata-patra-puṣpa-phalāni (/) agnidāhena vā dagdhāni (vā)
復於後時,見彼枯槁,無諸華果,柯葉零落,柯就是枝條,和葉都零落,怎麼會這樣呢?火所焚燒,水所漂蕩。
4-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山事變異無常之性?謂於一時,觀見其山,叢林蓊鬱,聳石巉巖;復於一時,見彼叢林,巉巖聳石,彫殘頹毀,高下參差,火所焚燒、水所漂蕩。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山事變異無常之性?tathā parvatāny
2-謂於一時,觀見其山,叢林蓊鬱,聳石巉巖;ekadā samṛddha-pāṣāṇāni paśyaty
叢林蓊鬱,樹木都很茂盛。聳石巉巖,很高大的石頭在那高山上面,看上去很威嚴的,好像不可動搖的樣子。
3-復於一時,見彼叢林,巉巖聳石,彫殘頹毀,高下參差,火所焚燒、水所漂蕩。ekadā nirluṭhitapāṣāṇāni patitaśṛṃgāṇi patitakūṭāni utkūla-nikūlāny agninā dagchāni udakābhiṣyanditāni
過一個時候,叢林巉巖聳石,彫殘頹毀。有高、有下也不整齊,或者是火所焚燒,或者是水所漂蕩,或者是大地震。
4-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水事變異無常之性?謂先一時,見諸河瀆池泉井等,濤波涌溢,醴水盈滿;後於一時,見彼一切枯涸乾竭。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水事變異無常之性?
2-謂先一時,見諸河瀆池泉井等,濤波涌溢,醴水盈滿;tathā utsasarastaḍāka(ga)nadīprasravaṇakūpādīny ekadā,samṛddhodakāni paśyaty
怎麼叫做觀察水事變異無常之性呢?就是過去的那一個時期,看見河瀆池泉井等,濤波湧溢,很多的水有波浪,都流出來。醴水盈滿,醴水,甘美的水,水也是很滿。
3-後於一時,見彼一切枯涸乾竭。ekadā parikṣīṇodakāni sarveṇa vā sarvaṃ viśuṣkāṇi khilībhūtāni koṭarāṇi/
4-見是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業事變異無常之性?謂先一時,見彼種種殉利牧農工巧正論行船等業,皆悉興盛;復於一時,見彼事業,皆悉衰損。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業事變異無常之性?tathā karmāntān
2-謂先一時,見彼種種殉利牧農工巧正論行船等業,皆悉興盛;復於一時,見彼事業,皆悉衰損。ekadā sampadyamānān paśyaty ekadā vipadyamānāṃ (nān) [paśyati/] tad yathā kṛṣikarmāntān naukarmāntān samyag vyavahārakarmāntān vividhāṃ chilpa (vidhā-ñchalpa)sthānakarmāntān
又看見各式各樣的徇利,徇者求也,就是求財。怎麼樣能夠求到財富呢?
*或者是牧牛、牧羊,因此而發財。
*農就是種田的,種田也能發財。
*工巧,就是特別的一種智慧,我會造房子,這是工巧。我會做醫生,我能織布,我能造種種的機械,這些工巧。
*正論,就是寫文章的這些人,這也能夠求財利。
*行船,行在陸地上有運輸,在水裡面行船,就是運輸的這一個行業,也可以得到財利。
*皆悉興盛,不管是做那一行業,都做得很滿意,都發財。
*復於一時,什麼事情都做得不對勁,都不能得到財,都衰損。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庫藏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種種庫藏,一時盈滿;一時滅盡。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庫藏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種種庫藏,一時盈滿;一時滅盡。tathā kośasannidhīnāṃ vicitrāṇāṃ nānāprakārāṇām ekadā ācayaṃ paśyaty ekadā āpacayaṃ /
謂由觀見種種庫藏,一時盈滿,庫藏裡面有很多的財寶,又有的時候沒有。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飲食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種種飲食,一時未辦、一時已辦,一時入口、牙齒咀嚼,和雜涎唾、細細吞咽,一時入腹漸漸消化,一時變為屎尿流出。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飲食變異無常之性?tathā bhojanapānaṃ ca
2-謂由觀見種種飲食,一時未辦、一時已辦,一時入口、牙齒咀嚼,和雜涎唾、細細吞咽,一時入腹漸漸消化,一時變為屎尿流出。ekadā[na]bhisaṃskṛtā-(nnā)vasthaṃ paśyaty ekadābhisaṃskṛtāvastham ekadā ālāvisaraviklinnam ekada yāvad uccāraprasrāvāvasthaṃ [paśyati] /
由觀見各式各樣的飲食。一時未辦,想要吃那種飲食吃不到,沒有這個因緣。一時已辦,再過一個時期又有了,吃什麼有什麼。一時入口,把飲食入於口中。飲食到口中咀嚼,然後用口水和雜起來,細細的吞咽。吞咽以後,入胃裡面,漸漸的消化,一時變為屎尿流出。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乘事變異無常之性?謂於一時,見種種乘、新妙莊嚴,甚可愛樂。復於一時,見彼朽故,離諸嚴飾。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乘事變異無常之性?
2-謂於一時,見種種乘、新妙莊嚴,甚可愛樂。復於一時,見彼朽故,離諸嚴飾。tathā vividhāni yānāny ekadā sumaṇḍitāni svalaṃkṛtāny abhinavāni paśyaty ekadā vigatālaṃkārāṇi / vigatamaṇḍanāni jarjarāṇi /
謂於一時,看見各式各樣的車,車是新的、非常好,弄的非常莊嚴,令人看見就生歡喜心。等到過一個時期,再看見車的時候,這個車就陳舊,腐朽,以前的那些嚴飾都沒有。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衣事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種種衣服,一時新成、一時故壞,一時鮮潔、一時垢膩。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衣事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種種衣服,一時新成、一時故壞,一時鮮潔、一時垢膩。tathā vastrāṇām ekadā abhinavatāṃ pasyaty ekadā purāṇatāṃ / prakṣīṇatām ekadā śuddhatām ekadā malinatāṃ /
由觀見種種衣服,一時新成,是新成就,是令你非常滿意。過一個時期,就變成陳舊。新成就的衣服是很新鮮、很清潔,一時是垢膩的,就是污穢。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嚴具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諸莊嚴具,一時未成、一時已成,一時堅固、一時破壞。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嚴具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諸莊嚴具,一時未成、一時已成,一時堅固、一時破壞。tathālaṃkārāṇām ekadānabhisaṃskṛtatām ekadābhisaṃskṛtatām ekadā sāratām ekadābhinna-prabhinnatām vikṣīṇatāṃ pasyati /
由觀見各式各樣的莊嚴具很美,一時未成,又過一時,有因緣也有莊嚴具。一時是堅固的莊嚴具,一時是破壞,也是無常,不管是自己、是他人都是一樣。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舞歌樂事所有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舞歌伎樂,現在種種音曲差別,異起異謝。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舞歌樂事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舞歌伎樂,現在種種音曲差別,異起異謝。tathā nṛtta-gīta-vāditānāṃ pratyutpanna-prayoga-vicitrabhūya [s]samudgatā[ṃ]-bhavabhaṃgatām paśyti /
看見又跳舞、又唱歌,又很多的美女在那裡作音樂,有才華的女人作各式各樣的音樂。現在,各式各樣美妙的音曲不同,都現起來。再觀察這些不同的情形,各式各樣又謝落,他們也不唱歌、也不跳舞,也不作音樂,種種的音曲都沒有。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香鬘塗飾所有變異無常之性?謂先觀見種種香鬘,鮮榮芬馥;後時見彼萎悴臭爛。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香鬘塗飾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香,就是香粉或者香油,這些各式各樣的香。鬘,就是各式各樣的花結成的鬘。塗,可以塗在身上,塗你的面上。鬘可以裝飾,放在頭上,放你身上。這些事情也都是變異無常之性。
2-謂先觀見種種香鬘,鮮榮芬馥;後時見彼萎悴臭爛。tathā gandha-mālya-vilepanānāṃ pratyagra-sugandha-amlānatāṃ paśyati / apareṇa samayena nātisugandha-durgandha-mlāna-viśuṣkatāṃ paśyati /
怎麼觀察呢?謂先觀見各式各樣的香,各式各樣的鬘都是很新鮮、很榮潤、很芬馥,芬馥就是香氣四溢。過一個時期看見,枯萎、萎謝、憔悴、臭爛。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資具變異無常之性?謂觀見彼,未造、已造、成滿、破壞,前後變異。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資具變異無常之性?tathā bhāṇḍa-upaskārāṇām
資具也就是資身之具,生活所需的這些事情。這些資身之具,是衣食住這些東西。
2-謂觀見彼,未造、已造、成滿、破壞,前後變異。anabhisaṃskāra-abhisaṃskāra-sāra-bhagnatāṃ paśyati /
原來是沒有造成,後來又造成,造成的時候是成滿,很圓滿令你滿意,後來又破壞,就是前後是有變異。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光明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種種明闇生滅變異。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光明變異無常之性?
2-謂由觀見種種明闇、生滅變異。tathā āloka-anukārayoḥ saṃbhava-vibhavatām paśyati /
觀見有的時候有光明來,有的時候沒有光明。有的時候又有光明,這也是生滅的變異。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云何觀察男女承奉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謂觀見彼,或衰、或盛,不久堅住。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解]1-云何觀察男女承奉所有變異無常之性?
2-謂觀見彼,或衰、或盛,不久堅住。tathā strī-puruṣa-caryā-sambhava-vibhavatāṃ paśyati / asthiratāṃ [/]
觀見男女間的關係,有的時候,兩人變成怨家,就沒有互相承奉的事情。有的時候,又和合如初,彼此滿意互相承奉。隨順你的意思為你做事叫做承奉。不久堅住,就算是互相承奉,彼此間都滿意,但也不會很久,不是很堅固,能長時期的存在,是非常脆弱,一句話就破壞。
*或年衰老,是名為衰。或年壯盛,是名為盛。遷流謝滅,是名不久堅住。
3-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dṛṣṭvā ca punar asyaivaṃ bhavaty anityā bata(te)me saṃskārās

如是一切外事諸行,前之六種,是所攝受事。後之十種,是身資具事。以要言之,當知其性皆是無常,何以故?形相轉變,現可得故。
[解]1-如是一切外事諸行,前之六種,是所攝受事。後之十種,是身資具事。tathā hy eṣāṃ bāhy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ṣaṇṇāṃ ca parigraha-vastūnāṃ daśānāñ ca kāya-parivārāṇāṃ pratyakṣatā
一切外在的事情,都是因緣所生的有為法。
*前面的六種就是地事、園事、山事、水事、作業事、庫藏事,這六種是所攝受事,是那個人有種種積聚的財富,就是有很多的房地產,有山,山裡面還有河流,有很多的事業,有很多的庫藏。
*後面十種,是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這一切事情。
2-以要言之,當知其性皆是無常,何以故?形相轉變,現可得故。vikāro viparimāṇo 'yam īdṛśa upalabhyate / sarvatra caitat peyālaṃ veditavyaṃ //
*簡要的來說,這些事情都不是永久,不是堅固,都是會變動。什麼原因知道它是變動的呢?這些事情,不管是所攝受的事,或者是生活所需的事,形體、相貌都是有變化,這件事現實上就可以知道。

3.1.1.1.1.2.滅壞行
3.1.1.1.1.2.1.依可現見
由如是等如前所說諸變異行,現見增上作意力故於內、外事,如其所應,以變異行,觀察一切是無常性。由是因緣,於諸變異無常之性,現見不背,不由他緣,非他所引,隨念觀察,審諦決定。即由如是所說因緣,說名現見增上作意。
[解]1-由如是等如前所說諸變異行,現見增上作意力故,於內、外事,如其所應,以變異行,觀察一切是無常性。ebhir aṣṭābhir vipariṇāma-kāraṇaiḥ pūrva-nirdiṣṭair asyādhyatmika-bāhyasya vastuno yathāyogaṃ pratyakṣādhipateyena manaskāreṇaivaṃ vipariṇāmākāreṇā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由現見,這是最有力量的一種啟發智慧的事情。於內身和外邊的事情隨其所應,用變化的觀行,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作如是觀,叫做行。觀察內事、外事都是無常。
2-由是因緣,於諸變異無常之性,現見不背,不由他緣,非他所引,yathānena sā vipariṇāmānityatā pratyakṣaṃ dṛṣṭā bhavaty anubhūtā apara-pratyayaś ca tasyāṃ bhavaty an-anya-neyaḥ /
由是因緣,於諸變異無常之性,現見都是不會違背無常的道理。不需要假藉其他的因緣來啟示你,別人來告訴你,不是另外一個人來引導你。
3-隨念、觀察,審諦決定。即由如是所說因緣,說名現見增上作意。tathaivānusmaran(如是正憶念的時候) vyavacārayati / niścitaś ca bhavati / tenocyate pratyakṣādhipateyo manaskāra iti /
而是你自己在奢摩他裡面隨念觀察,很深刻地決定這件事,一點也不猶豫地,叫做決定。即由如是所說因緣,說名現見增上作意。

即由如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觀察變異無常性已。彼諸色行,雖復現有剎那生滅、滅壞無常,而微細故,非現所得,故依現見增上作意應正比度。云何比度?謂彼諸行要有剎那生滅滅壞,方可得有前後變異,非如是住得有變異,是故諸行必定應有剎那生滅。彼彼眾緣和合有故,如是如是諸行得生,生已不待滅壞因緣,自然滅壞。如是所有變異因緣,能令諸行轉變生起,此是變異生起因緣,非是諸行滅壞因緣,所以者何?由彼諸行與世現見滅壞因緣,俱滅壞已,後不相似生起可得,非彼一切全不生起。或有諸行既滅壞已,一切生起全不可得。如煎水等,最後一切皆悉消盡,災火焚燒器世間已,都無灰燼,乃至餘影亦不可得。彼亦因緣,後後展轉漸減盡故,最後一切都無所有,不由其火作如是事。是故變異,由前所說八種因緣,令變生起自然滅壞。如是比度作意力故,由滅壞行,於彼諸行剎那生滅、滅壞無常而得決定。
[解]1-即由如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觀察變異無常性已。sa evaṃ pratyakṣādhipateyena manaskāreṇa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yavahā(cā)rayitvā(vyavacārya)
2-彼諸色行,雖復現有剎那生滅、滅壞無常,而微細故,非現所得,故依現見增上作意應正比度。yeṣāṃ rūpiṇ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satī samvidyamānā kṣaṇa-utpanna-bhagnā vinīlatā(vilīnatā) nopalabhyate / tatra pratyakṣādhipateyaṃ manaskāraṃ niśrityānumānaṃ karoty
前面內事、外事,都是屬於色,當然也關係到心。
*剎那生滅是微細,滅壞無常是粗顯。粗顯的滅壞無常,也是現有的,剎那生滅也是現有的,但是,剎那生滅是特別微細。不是現在的知識所能知道,只能看見粗顯的無常的變異可以知道,微細的不行。
*怎麼樣才知道有剎那生滅這件事呢?所以,應該依據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現見的這些無常的敗壞相來比度、推測這件事,它有粗顯的敗壞,理應該有剎那生滅,應該這樣比度。
3-云何比度?謂彼諸行要有剎那生滅、滅壞,方可得有前後變異。非如是住得有變異,evañ ca punar anumānaṃ karoti/ kṣaṇa-utpanna-bhagna-vilīnānām eṣāṃ saṃskārāṇām iyaṃ pūrveṇāparā vikṛtir yujyate / na tu tathaivāvasthitānāṃ iti
怎麼樣用已知道的、粗顯的敗壞相,來比度不知道的剎那生滅呢?什麼方法可以比度呢?
*那麼多的有為法,要有剎那生滅,決定有微細的剎那生、剎那滅,這也是一種滅壞。
*有這樣微細的生滅,才可以有前、後這種很顯著的敗壞相,才可以顯出來。
*不可能說是顯著的變壞之前,它們是完全沒有變化、很寧靜的安住不動,就忽然間會有變異,不可能是這樣。可以推知,就是這樣比度。
4-是故諸行必定應有剎那生滅,彼彼眾緣和合有故,如是如是諸行得生,hi kṣaṇikāḥ saṃskārās teṣu teṣu pratyayeṣu satsu tathā tathotpadyante /
所以這一切有為法,必定是應該有剎那生滅,不然不應該忽然間就有大破壞相出。各式各樣的因緣,應該具足的因緣都和合起來,有故。如是因,如是緣,然後就有因緣所生法出現。這個所生法也是諸行,能生法的因緣也是諸行,彼此都是有為法,所以都叫做行。
5-生已,不待滅壞因緣,自然滅壞。utpannāś cānapekṣya vināśa-kāraṇaṃ svarasena vipa(na)śyanti/
因緣所生法,出現以後,又怎麼樣呢?就是滅壞,不需要假借破壞的因緣出現,它才消滅。這些有為法的現起,需要憑藉因緣,等到現起以後的消失,現起以後的滅,不需要因緣。
*論記:此法由眾緣和合故有生,生即有因緣,不得因緣而自然滅壞,即滅法無因緣也。
6-如是所有變異因緣,能令諸行轉變生起,此是變異生起因緣,非是諸行滅壞因緣。yāni punar etāni vipariṇāma-kāraṇāni tāny anyathotpattaye satya(mva)rttante vikṛtāyā utpatteḥ kāraṇībhavanti / na tu vināśasya [/]
*怎麼說沒有滅壞因緣自然滅呢?或說是大風,或者大水、大火來,把世界上的情況都變化,這麼多的變異因緣,不是滅因緣,是什麼呢?這些變異因緣,地震、大風、大火、大水的這些因緣,能令有為法轉變生起,就是換一個形象現出來。這是變異使令諸行有變化生起的因緣,不是諸行滅壞的因緣。
7-所以者何?由彼諸行與世現見滅壞因緣,俱滅壞已,後不相似生起可得,非彼一切全不生起。tat kasya hetoḥ [/] sahaiva tena vināśa-kāraṇena vinaṣṭ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yasmād visadṛśā(śī) pravṛttir upalabhyate / na tu sarveṇa sarvam apravṛttir eva [/]
怎麼回事情呢?由彼那些有為法,說我看見這個房子,看見這個高山,看見這個橋樑,這些有為法,與世間上的人,現見地震,或者大水、大火、大風,這些滅壞因緣。它把這個橋破壞,把這個大樓破壞,大風也過去,大水也過去,地震也過去。後來,這些事情過去以後,和以前有不相似的現象,現出來。原來有一個完整的橋可以用,現在有一個破壞的橋在那裡,只是破壞而已,只是和以前不相似。並不是這些破壞的因緣,把這一切有為法,完全都沒有。
*非彼一切完全不生起,還繼續有不同的形相存在那裡。所以它不是滅壞因緣,它是轉變生起的因緣,變異生起的因緣,不是諸行的滅壞的因緣,所以這個滅,是不待緣的。就是剎那間生起,剎那間就滅。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是剎那生、剎那滅。一切法是心的變現。心剎那生滅故,一切法都有剎那生滅。
b)什麼是非彼一切全不生起?或者這樣解說,世現見水所漂爛,大水來了,一漂動都破壞。火所焚燒,風所鼓燥為因緣故,諸行滅壞,世間人的知識認為這是個滅壞的因緣。站在佛法的態度來說,不應該說這是滅壞的因緣。由現前的這一切境界,在以前這個災難沒有來的時候,那個諸行的相貌存有,災難來了以後,這相貌沒有。同時這個災難,把這些有為的諸行破壞的時候,以後還有相續的事情繼續的存在下去。所以壞是壞了,但是沒有滅,還是繼續有,繼續存在。所以不能說它是滅的因緣,只是轉變生起的因緣。
*譬如有一樣東西,火所焚燒的時候,但是很多的水灌下去,火就滅,有水的相出現。這樣用佛法來說,這就是那個物,那個起火的因緣不具足,火是自己滅,它沒有因緣存在,它就自己滅。不是水能使令火滅,這個水來了,只能障礙火生存的因緣,使令它的因緣不具足,那麼火就滅。所以從這件事上來看,應該這樣認識它,這個水,是彼物後來轉變的生起的一個因緣,那件事沒有完全消滅,還是繼續存在的。
*若認為水滅火,是滅的一個因緣的話,後來的不相似的事情還繼續存在下去,那件事應該不存在,那才叫做滅。現在不是,事情過去以後還繼續有不相似的事物存在,那就沒有完全滅。所以若說它是滅壞的因緣是不合道理的,它只是轉變生起的因緣。
*顯揚聖教論上有個頌:非水火風滅,以俱起滅故,彼相應滅已,餘變異生因。這個大水、大火、大風能破壞我們居住的大環境。但是它不是滅壞的因緣,因為它同時把原來的我們感覺滿意的形相破壞而已。那個地水火風破壞的因緣來的時候,把這些我們滿意的形相不是都滅,還有剩餘的有不同於以前的事情出現,就等於說水、火、風是不同的形相生起的因緣,它不是滅的因緣,是生起的因緣。
*論記:如是日灸青葉令黃,此青葉豈不由日故令青不現,即日為青壞緣也。今釋云:日能變青為黃,如是汝何言日為變異因緣者乎,此日即後黃色生之因緣,非前青色壞之因緣,所以者何?由世人前青色滅已現見有黃色生,此黃與青不相似,可得是黃生是有,故知日與黃生為緣非青滅為緣,若日灸青壞已後黃不生,可日與青滅為緣,滅有緣生後黃即有生,明知日與後黃生為緣,非青壞為緣,非彼一切令不可得若青滅已一切後法全不可得,即日與青壞為緣也。
8-或有諸行既滅壞已,一切生起全不可得。yeṣām vā punaḥ saṃskārāṇāṃ sarveṇa sarvam apravṛttir upalabhyate /
現在拿或全不生的事情來難問佛教的思想。這些有為法滅壞以後,就完全沒有,沒有不同的事情生起,也有這種事情。
9-如煎水等,最後一切皆悉消盡,災火焚燒器世間已,都無灰燼,乃至餘影亦不可得。tad yathā kvāthyamānāmasāmante sarveṇa sarvam parikṣayo bhavati agni-nirdagdhānāṃ ca loka-bhājanānāṃ maser api na [pra]jñāyate / chāyikā ca /
就像鍋裡面有水,下面有火,用火燒它。燒它之後,鍋裡面的水,逐漸的就減少,燒到最後把鍋子都燒乾,水完全沒有。
*第二個例子,世間上的大的災難,大火來焚燒這個器世間,燒完的時候,都無灰燼,乃至餘影亦不可得。
*這就是和前面不同,前面說是非全不生,現在是完全沒有。這樣說,滅不待因是不對,這是完全滅。
*論記:下反解云:或有諸行既滅壞已乃至亦不可得已來。是外人難:若此滅已有餘法生可如前解,若此法滅已無餘法生,是即如何?煎水悉盡無為將後緣等,故知滅法得有因緣。
10-彼亦因緣,後後展轉漸減盡故,最後一切都無所有,不由其火作如是事。śiṣṭam api na prajñāyate teṣām apy uttarottara-karaṇa-paryādānādante sarveṇa sarvam abhāvo bhavati / na tv agninaiva kriyate [/]
前面舉這二件事,那也是因緣使令它這樣子。
*後後展轉,就是剎那剎那的這個時間上,由前而後,後而又後,展轉、漸漸地減少使令鍋裡面的水燒盡,就是水存在的因緣沒有,水就不能繼續存在,水的形相沒有,但是水變成氣,不是完全沒有。等於用火來燒,是氣的生起因緣,還不是完全滅盡。它沒有生存的因緣,最後一切都沒有。所以這世界被火燒的沒有,水被火燒的沒有,但是它還是繼續有事情存在。
*這個世界被火燒的,乃至餘影亦不可得,是在地的形相來看,是看不到,實在是由微而細,變成微塵散佈在虛空裡面,還是有。
*說是水沒有,這個世界沒有,不是火能叫它滅,它是轉變生起的因緣,而不是完全能滅盡的因緣。
11-是故變異,由前所說八種因緣,令變生起,自然滅壞。tasmād vipariṇāma-kāraṇāny etāny aṣṭau yathoktāni svarasenaiva tu vināśo bhavati /
所以火得因緣的時候,能治水。水得因緣的時候,就能破壞火,地水火風互相破壞。由前所說八種因緣,使令這些有為法,有變化的生起,這還是變異生起的因緣,而不是滅的因緣。滅壞還是不待因緣,而滅壞的,是自然滅壞。
12-如是比度作意力故,由滅壞行,於彼諸行剎那生滅、滅壞無常而得決定。sa evam ānumānika-manaskāreṇa saṃskāreṇa kṣaṇotpanna-bhagna-vilīnatāyāṃ
由已知的來推測、比度未知的事情,是在奢摩他裡面依據聖言量,這樣觀察的力量。
*由滅壞行這樣觀察,對於彼諸行剎那的生滅、滅壞、無常的這個道理,可以得到決定。
*就是諸行前後的變異、變化一定是有剎那生滅這件事,不然它不應該頓然,忽然間就有重大的轉變。

3.1.1.1.1.2.2.於非所現見
於如是事得決定已,復於他世、非所現見諸行生起,應正比度。云何比度?謂諸有情現有種種差別可得,或好形色、或惡形色,或上族姓、或下族姓,或富族姓、或貧族姓,或大宗葉、或小宗葉,或長壽命、或短壽命,言或威肅、或不威肅,或性利根、或性鈍根,如是一切有情差別,定由作業有其差別,方可成立,非無作業。如是有情色類差別,定由先世善不善業,造作增長種種品類。
[解]1-於如是事得決定已,復於他世、非所現見諸行生起,應正比度。niścayaṃ pratilabhya punar apy apratyakṣa-paralokāsaṃskāra-pravṛttāv anumānaṃ karoti //
前面這一段,由於顯著的變異可以推知,諸行是有剎那無常,這件事可以得決定,一點也不猶豫。在奢摩他裡面,還可以作如是觀,復於他世非所現見。
*他世,主要就是未來世。現在這個生命假設能活一百歲,一百歲死了,將來怎麼回事?沒得天眼通,將來事情看不見。
*諸行生起,就是來生的生命,色受想行識的諸行的現起。
*應正比度,應該根據佛的聖言量去推測、去觀察、去思惟。
2-云何比度?謂諸有情現有種種差別可得,或好形色、或惡形色。evaṃ ca punar anumānaṃ karoti / santi satvā(ttvā) ye avarṇā api durvarṇā apy upalabhyante
還是由已知推未知的事情。在世間上流轉生死的這些補特伽羅,現前,有各式各樣的不一樣,彼此間不一樣,什麼不一樣呢?
a)或好形色,或者這個補特伽羅有一個美好的形像、顏色;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在形色上看,很莊嚴。或惡形色,或者這個眾生,他的形像、形色不是好,很惡。
3-或上族姓、或下族姓,或富族姓、或貧族姓,或大宗葉、或小宗葉,或長壽命、或短壽命,言或威肅、或不威肅,或性利根、或性鈍根,ucca-kulīnā api ādya-kulīnā api daridra-kulīnā api alpeśākhyā api dīrgha-āyuṣo (ṣa)ādeyavākyā api anādeyavākyā api tīkṣṇendriyā api /
b)或上族姓,上就是高尚的族姓,就是地位高尚,或者是智慧高尚,或者品德高尚,或者是下族姓,他的品德不是高尚。
c)或富族姓,或貧族姓,或這個人是富貴的或者財富很多,或者是貧苦的人。
d)或大宗葉,或者這個族姓裡的人很多,好像大樹很多的枝幹,很多的葉。就是這個族姓裡面人很多。或小宗葉,人不是很多。
e)或長壽命,壽命很長;或者壽命短。
f)言或威肅、或不威肅,或者有人說出話來,有威力,使令別人不敢不服從,或者令你生恭敬心。或不威肅,或者有人說話,沒有威力,人家不生恭敬心。
g)或性利根,或者這個人的心性,他的根性很利,眼耳鼻舌身意都很利。或性鈍根,或者這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很遲鈍,或者說善根的利鈍也可以。
4-如是一切有情差別,定由作業有其差別,方可成立,非無作業。tad etat satva(-ttva) vaicitryaṃ sati karma-vaicitrye yujyate [/] nāsati /
這麼多的無量無邊的補特伽羅彼此間比對起來,會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是什麼原因而不同?決定由他的業,身業、語業、意業不同,所以現在的果報就不同。若有這樣不同的業,才成立現在不同的果報,不是沒有作業,自然的就有這些差別。
5-如是有情色類差別,定由先世善不善業,造作、增長種種品類。yad rūpaiḥ sattvair yadrūpaṃ pūrvam eva bhūtaṃ (kṛtaṃ?) kuśalākuśalaṃ citra-karma kṛtam upacitaṃ

由彼因緣,於今自體差別生起,不應自在變化為因。何以故?若說自在變化為因能生諸行,此所生行,為唯用彼自在為緣?為待餘緣,如是自在方能變化?若唯用彼自在為緣,是則諸行與彼自在俱應本有,何須更生? 若言先有自在體性,然後行生,是則諸行,不唯自在為緣生起。
[解]1-由彼因緣,於今自體差別生起,不應自在變化為因。tena hetunā tena pratyayena teṣām idam ātma-bhāva-vaicitryam abhinirvṛttaṃ // na caitadīśvara-nirmāṇa-hetukaṃ yujyate /
由於前生善不善業的因緣,所感到今生的生命體,就是不同的生命的現起,不應該是大自在天,世界上的萬物是他變化,他這個變化是萬物生起的因緣,這樣說法不合道理。
2-何以故?若說自在變化為因能生諸行,此所生行,為唯用彼自在為緣?為待餘緣,如是自在方能變化?saced īśvara-nirmāṇa-hetukaṃ syāt tadīśvara-pratyayam eva vā syād anyena vopādāneneśvaro nirmimīta /
有什麼理由說是大自在天變化為因不合道理呢?假設你的理由說自在變化為因的話,為萬物的生因。能生出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我們的生命體,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所生的這些萬物,是唯獨用彼自在天為因緣,是這樣?是還要憑藉其它的因緣,大自在天才能變化萬物呢?
3-若唯用彼自在為緣,是則諸行與彼自在俱應本有,何須更生?saced īśvara-pratyayam eva syāt teneśvarasyaiṣāñ ca saṃskārāṇāṃ yaugapadyaṃ syāt /
假設只是用大自在天單獨地能變化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只是用自在天做萬物生起的因緣,若是這樣的話,世界上的這些萬事萬物,都應該從久遠以來就有,因為自在天,很久就有。那麼也都是本有的,為什麼有的事情現在才出現呢?
4-若言先有自在體性,然後行生,是則諸行,不唯自在為緣生起。atha pūrvam īśvaraḥ paścāt saṃskārā neśvarapratyayāḥ saṃskārā bhavanti /
如果你說久遠以前,先是有大自在天的體性,先有他的生命,後來才有宇宙間的萬事萬物現起。你若是這樣講,後來有萬事萬物的現起,就是有前後的次第;若這樣講,諸行就不唯獨是大自在天的力量現起的,一定還有其它的因緣。那麼為什麼那個時候有?為什麼這個時候有?為什麼這件事將來有?那有不同的因緣,應該有不同的理由。

若言自在,隨其所欲功用祈願,方能造化;是故亦用欲為因緣,非唯自在。若爾,此欲為有因耶?為無因耶?若言有因,即用自在以為因者,此則同前所說過失,不應道理。若言此欲更有餘因,是則如欲功用祈願,離自在外,餘法為因。如是亦應一切諸行,皆用餘法以為其因,何須妄計無用自在?由如是等比度增上作意力故。於有他世諸行生起,獲得決定。如是略由三種增上作意力故,尋思觀察內外諸行,是無常性。謂淨信增上作意力故,現見增上作意力故,比度增上作意力故。
[解]1-若言自在,隨其所欲功用祈願,方能造化;是故亦用欲為因緣,非唯自在。atheśvarasya praṇidhānaṃ nirmāṇa-kāraṇaṃ neśvara eva /
若是自在天隨其所欲,隨他心裡歡喜,大自在天有這個功用,他有能力,心裡面一願就造化出來東西。若這樣說,就不唯獨是大自在天,也要有欲,是萬物生起的因緣,不單獨是大自在天。
2-若爾,此欲為有因耶?為無因耶?若言有因,即用自在以為因者,此則同前所說過失,不應道理。tena samīcchā sahetukā(kī) vā syān nirhetukā(kī) vā [/] yadi sahetukā īśvara-hetukaiva ca tena pūrvakeṇa doṣeṇa tulyatayā na yujyate /
若是你同意這個說法,大自在天也要用欲才能夠變化出來萬物,這樣說這個欲,它是有因緣?是無因緣呢?如果你說這個欲也是有因的,什麼因呢?就用自在天為欲的因,欲是由自在天生起的。這和前面唯用自在天為因那個過失是相同的。因為這個欲是自在天的,那麼有自在天的時候就應該有欲,那個時候也還是世間上的萬物都應該從久遠以來都是有的,都是本有的,所以是不應道理。
3-若言此欲更有餘因,是則如欲功用祈願,離自在外,餘法為因。athānya-hetukā(kī) tenecchā prayatnaḥ / praṇidhānam īśvara-vinirmuktānya-dharma-hetukā
如果你說大自在天這個欲不只是以大自在天為因,還要有其他的因緣為欲作因。這樣說,這大自在天有欲,於是乎他發了功用,發了功能,就是他心裡面一祈願就有萬物,這樣說,離自在天之外,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緣,才有欲。
4-如是亦應一切諸行,皆用餘法以為其因,何須妄計無用自在?tathā sarve 'pi saṃskārā dharma-hetukā eva bhaviṣyanti / kim īśvareṇa vṛthā kalpitenety
若這樣講,那也應該,世間上的萬事萬物皆用餘法,為它生起的因緣。何須要你錯誤的執著,用大自在天為諸法的因緣呢?根本不須要有個大自在天,那是虛妄執著,這是個錯誤的說法。
5-由如是等比度增上作意力故。於有他世諸行生起,獲得決定。evam ādinā a[ā]numānikena manaskārenaivaṃ bhāgīyena paralokena saṃskāra-pravṛttau niścayaṃ pratilabhate /
由前面這一段,這個比度,由已知來推未知。
*它有大的變動一定有小的變動作因緣,就是微細的生滅。
*由於世間上的補特伽羅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果報,他也有不同的因緣。這樣作意力故。所以這個生命結束,到未來世的諸行的生起,也是由業力來決定的,這件事我們也要有決定的信心,不會是大自在天,由上帝創造萬物,沒有這回事情。
6-如是略由三種增上作意力故,尋思觀察內外諸行,是無常性。謂淨信增上作意力故,現見增上作意力故,比度增上作意力故。sa evaṃ triḥ prakāra-manaskārādhipatyena śraddhādhipateyena pratyakṣādhipateyenānumānādhipateyānāṃ-(yām) nityatāṃ vyavacārayati
前面的這一段文,一共有三種的增上作意力故。觀察內外諸行都是變動。那三種增上作意力故呢?
*謂淨信增上作意力故,就是由佛的聖言量說世間上的事情都是無常,我們一點疑惑沒有,所以由淨信增上作意力故。
*現見增上作意力故,就是我們世間上的內事外事有顯著的變動,這就是我們可以感覺到,我們可以看見,這是現見增上作意力故。
*比度增上作意力故,由比度、由推測,由按照道理來推測,這就是比量,由這個增上力故,就知道尋思觀察內外諸行是無常性。

3.1.1.1.1.3.別離行
於前所舉能隨順修無常五行,已辯變異、滅壞二行。云何復由別離行故觀無常性?謂依內、外二種別離,應知諸行是無常性。依內別離無常性者,謂如有一,先為他主,非奴、非使,能自受用,能驅役他作諸事業。彼於後時退失主性,非奴使性,轉得他奴及所使性,於主性等名為別離無常之性。依外別離無常性者,謂現前有資生財寶,先未變異,未為別離無常滅壞,後時為王、盜賊、非愛及共財等之所劫奪,或由惡作加行失壞,或方便求而不能得。如是等類應知,是名由別離行知無常性。
[解]1-於前所舉能隨順修無常五行,已辯變異、滅壞二行。tatra yā pūrva pañca-vidhā 'nityatā pañcākāra-bhāvanānugatā uddiṣṭā tatra vipariṇāmākāra-nirdiṣṭā vināśākārā ca /
十行裡邊的前五行,都是屬於無常觀,已經說明變異行、滅壞行。
2-云何復由別離行故觀無常性?謂依內、外二種別離,應知諸行是無常性。visaṃyogākārā anityākārā(anityatā)katamā / āha / adhyātmam upādāya bahirdhā ca veditavyā //
怎麼叫做別離行觀無常性?有內別離、有外別離,根據這二種別離的相貌觀察,應該知道這些有為法都是有變化。
3-依內別離無常性者,謂如有一,先為他主,非奴、非使,能自受用,能驅役他作諸事業。tatrādhyātman upādāya yathāpi tad ekatyaḥ pūrvam pareṣāṃ stā(svā)mī bhavaty adāsaḥ apreṣyaḥ / apara-karmakaraḥ /
依據內,就是我們的生命體,也有別離無常的性質。譬如有一個人,以前是為這一個團體的主人。
*什麼叫做主?他不是奴僕,不是人使用的人。
*他能自主的受用一切事情,不需要給別人批准。
*能驅使別的人,做各式各樣的事情,這是形容主的相貌。
4-彼於後時退失主性,非奴、使性,轉得他奴及所使性,於主性等名為別離無常之性。so 'pareṇa samayena svāmi-bhāvam adāsa-bhāvaṃ vihāya pareṣāṃ dāsa-bhāvam upagacchati / svāmi-bhāvād visaṃyujyate /
那個人經過多少時間,到後來的時候,退失主的性質,自在力失掉,非奴、非使叫做主性。
*轉變成是別人的奴僕,別人的使用者,這樣一個情況的人。對自在力來說,就叫做別離無常之性。
5-依外別離無常性者,謂現前有資生財寶,先未變異,未為別離無常滅壞。tathā santaḥ samvidyamānā bhogā avipariṇatā avinaṣṭā
依外別離無常性,就是現在當前,有資養生命的財富很多,在以前的時候,是沒有變化,一直擁有這個財寶,他沒有被別離無常所破壞。
6-後時為王、盜賊、非愛及共財等之所劫奪,rajñā(ḥ) apahriyante / corair vā apriyair vā dāyādair ity anityatā veditavyā /
經過多少時間,後來的時候,或者為王,為國家,被政府把你的財富沒收;或者是為強盜,或者是小偷,或者是非愛,就是有仇恨的人。及共財等,就是和你共有財產的那個人,還有多少人共同擁有這個財富,那些共財者思想有點轉變,就把你踢出去,財富同你分離。
7-或由惡作加行失壞,或方便求而不能得。如是等類應知,是名由別離行知無常性。
*或由惡作,就是過去世,有什麼嚴重的罪過。
*加行失壞,就是現在擁有這麼多的財富,你要管理它,或者以財生財,或者是怎麼樣管理,行動上你有錯誤,於是乎把財富丟掉。
*或方便求而不能得,用我的智慧,用我的能力,求財富,得不到;或者失掉以後,我還想辦法求回來,不能得,就是財富同你分離。
*前面這麼多的不同,這麼多的原因,應知道是由別離行知無常性,有內有外的不同,外又有這三種不同,這是別離性。

3.1.1.1.1.4.法性行
云何復由法性行故觀無常性?謂即所有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猶未合會,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是等類名為通達法性無常。
[解]1-云何復由法性行故觀無常性?謂即所有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tatra dharmatākārā 'nityatā yathāpi tasyā eva vipariṇāma[ā]nityatāyāḥ vināśānityatāyāḥ /
怎麼叫做法性行故觀無常性呢?所有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這三種無常,
2-於現在世猶未合會,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未來世當有法性,如是等類名為通達法性無常。vartamāne 'py adhvany asamavahitāyāḥ anābhoge(gate) 'dhvani bhāvinyā dharmatāṃ pratividhyaty evaṃ dharmāṇa ete saṃskārā anāgate 'dhvani evaṃ bhāgīyā iti /
在現在這個時期沒有和你碰到一起。現在沒有,但是未來世,就是將來世,還是有這種事情,有這個法性。
*因為這些財富的這種事情是這種性格,它就是不會永久的。修無常觀的佛教徒,應該真實的明白這件事,就是這麼多的財富,於未來世會有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
*如是等類,名為通達法性無常。你的財富不會永久,要知道這件事。因為在未來世,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這三種無常一定會有的。
*所以,這些有為法,它不會超越無常這個法性,一定是要無常。

3.1.1.1.1.5.合會行
云何復由合會行故觀無常性?謂即如是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合會現前,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現在世現前合會。如是等類名為通達合會無常。彼於如是內外諸行五無常性,由五種行,如其所應作意修、習、多修習故獲得決定。
[解]1-云何復由合會行故觀無常性?謂即如是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合會現前,如實通達如是諸行,於現在世現前合會。如是等類名為通達合會無常。eṣu sannihitākārāya-(rayā?) ita eva vipariṇāmānityatāṃ vināśānityatāṃ visaṃyogānityatāṃ samavahitāṃ saṃbhuravībhūta [ā]m ākārayati /
云何復由合會行故觀無常性?謂即如是變異無常、滅壞無常、別離無常,於現在世合會現前,你要真實的通達,這些有為法於現在世,現前和你碰到一起,你也就會遭遇到這些別離無常、滅壞無常、變異無常的。如是等類,名為通達合會無常。
2-彼於如是內外諸行五無常性,由五種行,如其所應作意修、習、多修習故獲得決定。sa evam ādhyātmika-bāhy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pañca-vidhāyām anityatāyām ebhiḥ pañcabhir ākārair yathāyogaṃ manasi kāra-bāhulyād
那個修行人,對於內外諸行五種無常性,由這五種觀行,在奢摩他裡面觀察,變異無常,是這樣修觀;是滅壞無常,這樣修觀;別離無常,這樣修觀;修習、多修習故,就在思想裡邊、智慧上,就決定知道是無常。

3.1.1.1.2.苦行
如是由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於無常行得決定已,從此無間趣入苦行。作是思惟如是諸行皆是無常;是無常故,決定應是有生法性;如是諸行,既是生法,即有生苦;既有生苦,當知亦有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如是且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行。如是復於有漏有取能順樂受一切蘊中,由結縛行,趣入苦行。所以者何?以於愛等結處生愛等結,於貪等縛處生貪等縛,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純大苦蘊。如是復於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蘊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所以者何?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諸蘊,麁重俱行苦、樂種子之所隨逐,苦苦、壞苦不解脫故,一切皆是無常滅法。
[解]1-如是由證成道理及修增上故,於無常行得決定已,從此無間趣入苦行。upapatti-sādhana-bhāvanādhipatyāc ca niye(rme)-yaṃ pratilabhya tada[na]ntaraṃ duḥkhākāram avatarati /
前面這一大段文,由佛的聖言量來證成是無常,由現見知道是無常的,由比量知道是無常的,這三個,叫證成道理。。
*修增上故者,淨信增上作意力故,或由現見增上力故,或由如是是比度增上力故等,是此中及修增上故。此作意即修增上也。
*從此無間趣入苦行,就從這裡開始,沒有第三法來加在裡面,就進入到苦的觀行。
2-作是思惟:如是諸行皆是無常;是無常故,決定應是有生法性;tasyaivaṃ bhavati / ya ete saṃskārā anityās teṣām anityatāṃ(tā)[/] jāti-dharmato yujyate /
在奢摩他裡作這樣的無常觀行的思惟:肯定的知道這一切有為法是不長久的。因為他是不是永久的,就決定知道他應該是有生法性。因緣生法,原來是沒有的,現在因緣和合,就出現,叫有生法性,他有生。
3-如是諸行,既是生法,即有生苦;既有生苦,當知亦有老病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iti hy eta eva saṃskārā jāti-dharmāṇaḥ jātiś ca duḥkhā yadā (yā) jātir eva[ṃ]-jarā vyādhir maraṇa[ṃ] vipriya-saṃprayogaḥ priya-vinābhāva icchāvighātaś ca veditavyaḥ /
既然是因緣所生法,若生,就有老、有病、有死的苦,還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生苦乃至到求不得苦是七苦。這是由無常故,就知道諸行還有七種苦惱。
4-如是且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行。 evaṃ tāvad aniṣṭā(tyā)kāreṇa duḥkhākāram avatarati /
前面修這麼多的無常行,就會有這麼多的苦,而這些苦是不可愛的。老也不是可愛的,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不是可愛的事情。這樣觀,就由無常行進入到苦的觀行。
5-如是復於有漏、有取、能順樂受一切蘊中,由結縛行,趣入苦行。sa ye sukha-vedanīyāḥ skandhāḥ sāsravāḥ sopādānās teṣu saṃyojana-bandhanākāreṇa duḥkhākāram avatarati /
復於有漏、有取,就是五蘊,五蘊是有漏的、是有取。你的色受想行識,能隨順引發樂的覺受。一切蘊中,這個樂受不會離開你的五蘊,另外有樂受。一切的樂受,都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裡面。
*由結縛行,就是由你內心裡面有煩惱,煩惱是結,是縛,煩惱也是行,也是心法。
*趣入苦行,這個煩惱就綁住你,進入到苦惱的境界。就是你的愛煩惱,把你綁住,送到你歡喜的那個境界,若在佛來看,就把你送到苦惱裡面。你自己不認為是苦,認為是快樂。
6-所以者何?以於愛等結處生愛等結,於貪等縛處生貪等縛,便能招集生、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純大苦蘊。tathāhi te (tasya)tṛṣṇā-saṃyojanasyākāre 'dhiṣṭhānaṃ tṛṣṇā-saṃyojanaṃ ca jāti-jarā-vyādhi-maraṇa-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a-bandhanasya rāga-dveṣa-moha-bandhanasya cādhiṣṭhānaṃ
怎麼叫做由結縛行,趣入苦行呢?以於愛等結處,愛等結,一共有九結: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取結、疑結、嫉結、慳結,這九種結。
*這九種結,它的生起,一定有一個因緣的,叫做處。愛等結處,就是引發這些煩惱的一個所緣緣的境界。這個所緣緣境界出現的時候,生愛等結,愛煩惱的所緣緣就生出愛煩惱。乃至嫉妒、慳吝的煩惱的因緣,就生出來嫉妒、慳吝等的煩惱。
*於貪等縛處,生貪等縛,貪等就是貪瞋癡,也是有個所緣緣的境界。這些都是繫縛,煩惱繫縛著你,不可能不貪,就是把你綁住。那個所緣緣的境界,引生你內心的貪瞋癡的繫縛。
*愛等九結和貪等縛的關係,應該是輕重之別。九結是比較輕的,貪瞋癡是重的。就是由輕而重,由小而大。
*有九結、有三種縛,就能使令你招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慮、悲傷、憂鬱,很多的痛苦。生老病死是生理上的苦惱,愁悲憂苦是心理上的苦惱。生理上的苦惱、心理上的苦惱,總合起來,就是純大苦蘊,就是這個色受想行識。
*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切的擾惱,都在裡邊。一切擾亂你,令你苦惱的事情,都在這裏頭,就是由於你有九結、有三縛所引起、現出來。這個結縛行能令你生出苦惱。
*什麼是結?就是能令你有苦惱,你的煩惱令你有苦惱。你放縱這個煩惱,結果煩惱就給你苦惱,給你受苦,叫做結。
*什麼是縛?縛是繫縛,把你綁住,令於善行不隨所欲,使令你對於有功德的活動,不能夠隨所欲為,你想要做功德,它障礙你,故名為縛。
7-如是復於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蘊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tatrāyogakṣemākāreṇa aduḥkhāsukha-sthānīyeṣu skandheṣu duḥkhākāram avatarati /
順非苦樂一切蘊中,你的受、想、行、識有時候順樂受,有時候順苦受;這個時候順非苦樂,這個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切蘊中。由不安隱行,這個時候是非苦非樂,就叫做不安隱行。趣入苦行,也引你到苦惱的地方。
8-所以者何?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諸蘊,麁重俱行苦、樂種子之所隨逐,苦苦、壞苦不解脫故,一切皆是無常滅法。tathā hy aduḥkhāsukha(ā)sthānīyāḥ skandhāḥ sopādānā dauṣṭhulya-sahagatā abīja[ā]nugatā avinirmutkā / duḥkha-duḥkhatayā vipariṇāma-duḥkhatayā ca / anityā nirodha-dharmāṇaḥ
a)為什麼順非苦樂,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呢?有漏、有取,順非苦樂一切諸蘊,你的色、受、想、行、識是有漏,是有取的。這個時候有漏、有取,當然通於樂受、通於苦受。而現在是順於非苦樂,這個時候感覺也不苦也不樂。由不安隱行,趣入苦行,就是在奢摩他裏面修這不安隱行,就感覺到苦。
b)有漏、有取是指什麼說呢?就指順於非苦非樂的一切諸蘊的覺受,這一切諸蘊這時候是非苦非樂,這非苦非樂裡面是有漏、有取的、是有煩惱。
*順非苦樂一切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有粗重和它同時俱生俱滅。是什麼呢?就是苦樂種子之所隨逐,就是令你苦惱的種子,種子就是功能,這種功能能令你苦惱,這是苦種子。這種功能能令你輕安,得輕安樂,得廣大喜樂,這是樂種子。
*現在色、受、想、行、識裏邊,現在是不苦不樂,但是它裏邊有粗重俱行的苦樂種子之所隨逐,在色、受、想、行、識裏面隨逐你。
*苦種子能令你受苦苦;樂種子能令你受壞苦,這二種苦你並沒有解脫,現在雖然是不苦不樂,但是並沒有解脫苦樂,沒有解脫這二種苦,由一切皆是無常滅法,總而言之,都是生滅變化。
*應觀不苦不樂受性,是無常有壞滅法。謂已滅者,即是無常,其未滅者,是滅壞法,現在雖然沒有滅壞,將來會滅壞。

如是行者,於能隨順樂受諸行,及樂受中,由結縛行,趣入壞苦。於能隨順苦受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苦。於能隨順不苦不樂受諸行,及不苦不樂受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行苦。如是由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增上力故,於三受中作如是說諸所有受皆悉是苦。如是名為由無常行作意為先,趣入苦行。
[解]1-如是行者,於能隨順樂受諸行,及樂受中,由結縛行,趣入壞苦。evam ayaṃ yogī sukha-sthānīyeṣu saṃskāreṣu sukhāyāñ ca vedanāyāṃ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m avatīrṇo bhavati / yad uta saṃyojana-bandhanākāreṇa
這位修行人,諸行能隨順樂受,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些。及樂受中,就是樂受現前,你的心在樂受裡面。為什麼人會這樣子呢?由結縛行,就是內心有煩惱,才能隨順樂受諸行及於樂受中,趣入壞苦,樂受是壞苦。
2-於能隨順苦受諸行,及苦受中,由不可愛行,趣入苦苦。duḥkha-vedanā-sthānīyeṣu saṃskāreṣu duḥkhāyāṃ vedanāyāṃ duḥkha-duḥkhatām avatīrṇṇo bhavati / yudutāniṣṭākāreṇa
3-於能隨順不苦不樂受諸行,及不苦不樂受中,由不安隱行,趣入行苦。aduḥkhāsukha-sthānīyeṣu saṃskāreṣu-(ṣva) duḥkhāsukhāyāñ ca vedanāyāṃ saṃskāra-duḥkhatām avatīrṇṇo bhavati / yadutāyoga-kṣemākāreṇa [/]
4-如是由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增上力故,於三受中作如是說諸所有受皆悉是苦。tasyaivaṃ bhavati / saṃyojana-bandhanākāram aniṣṭākāraṃ yoga-kṣema[ā]kāraṃ cādhipatiṃ kṛtvā tisṛṣu vedanāsu yatkiñcid vedayitam idam atra duḥkhasyety
如是由結縛行、不可愛行、不安隱行增上力故;於三受中作如是說諸所有受,皆悉是苦。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
5-如是名為由無常行作意為先,趣入苦行。evam ayam anityākāra-pūrvakeṇa manaskāreṇa duḥkhākāram avatīrṇṇo bhavati /
前面這一大段就是由無常行,作意為先,在奢摩他裡面這樣作意,觀察。為先,就是以它為領導者,為主要的一部份。
*趣入苦行,進一步觀察一切法,色受想行識是苦。
*樂受不變壞的時候,人感覺快樂,若是變壞的時候,就感覺苦惱。
*一切苦受生的時候,就感覺到苦,一切苦受存在的時候,也感覺到苦。
*非苦樂受,內心不感覺到苦,也不感覺到樂,但是非苦樂受它不是永久的,因為它是一定要滅壞,是屬於這種法故。

3.1.1.1.3.空行
復作是念:我於今者,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見、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如是唯有諸蘊可得,於諸蘊中無有常恒、堅住、主宰,或說為我,或說有情,或復於此說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或復說彼能造諸業,能受種種果及異熟。由是諸行皆悉是空、無有我故。如是名為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
[解]1-復作是念:我於今者,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tasyaivaṃ bhavatīndriya-mātra(traṃ) saha(saḥ) upalabhate viṣaya-mātraṃ / tajjam-anubhava-mātraṃ / citta-mātra hatā-ātmeti(hatātmeti) /
這個禪師在奢摩他裡面,心裡面還這樣的念:我現在,唯獨有眼耳鼻舌身意諸根。
*唯有眼耳鼻舌身意所緣慮的境界,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唯有從六根引發六識觸對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心裡面就會有受,或者是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這個時候,唯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是他的心。
*唯有諸根,唯有境界,唯有從彼所生諸受,唯有其心,這是因緣所生法。
2-唯有假名我、我所法,唯有其見、唯有假立,此中可得,除此更無若過若增。nāma-mātraṃ / darśana-mātram upacāra-mātraṃ / nāta uttari nāto bhūyaḥ /
這個時候應該觀察我我所是假名字,不是真實有我我所法。
*這個時候唯有從六根、六塵、六識這假名我我所法中就會有諸見:有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好多見。
*這些諸見都是方便安立,可以得到安立,不是有真實。
*我們的生命體就是這麼多,若把這麼多生命體的內容除掉,更沒有若超過這個數目還有多少,或者是有增加多少。
3-如是唯有諸蘊可得,於諸蘊中無有常恒、堅住、主宰,或說為我,或說有情,tad evaṃ sati skandha-mātram etan nāstyeṣu skandheṣu nityo dhruvaḥ śāśvataḥ sva(ā)bhūtaḥ / kaścid ātmā vā satvo(ttvo) vā
前面這一段文的觀察,就會知道只有色受想行識可得。在色受想行識諸蘊裡面,不是有永久性的,不是有堅固地存在,也沒有說有一個東西是有主宰力量,就是沒有我。這個境界無有常恆、堅住、主宰,這裡面就只是有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而已。這樣在裡邊這個情形,或說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或說這是有情,有情有常恆、堅住、主宰的作用,這個叫有情,這個叫做我。現在說修無我觀,就是沒有這個我。
4-或復於此說為生者、老者、病者及以死者,yo 'sau jāyeta vā nīyeta vā mriyate(yeta) vā
或者說於此色受想行識裡邊,說為生者,中陰身投胎,一剎那間色受想行識現前,就是生,叫做生者,就是它是色受想行識所生之法的主體者,它是能生。
*老者,身體疲勞是老,但是心裡面有色受想行識這個我的。
*病者及以死者。
5-或復說彼能造諸業,能受種種果及異熟。tatra vā (tatra vā) tatra kṛta-kṛtānāṃ/ karmaṇāṃ phala-vipākaṃ [/] pratisaṃvedayeta /
或說這個我能造諸業,能受種種果,是現在所受的果報,異熟是將來受的果報。
6-由是諸行皆悉是空、無有我故。如是名為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iti hi śūnyā ete saṃskārāḥ ātma-virahitā ity evam anupalambhākāreṇa śūnyākāram avatarati
由這樣說法皆悉是空,什麼理由說它是空?這裡面沒有我,生老病死裡面沒有我,死亡裡面也沒有我。如是名為由無所得行趣入空行。空性就是無我,不可得也是無我,由無我行趣入空性。

3.1.1.1.4.無我行
復作是念:所有諸行,與其自相及無常相、苦相相應,彼亦一切從緣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皆非是我。如是名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
[解]1-復作是念:所有諸行,與其自相及無常相、苦相相應,tasyaivaṃ bhavati / ye punar ete saṃskārāḥ sva-lakṣaṇenānitya-lakṣaṇena duḥkha-lakṣaṇena yuktās
這位禪師在奢摩他裡這樣作念:所有的這一切有為有漏法。
*自相就是在別的法上沒有這件事,只有你有你自己的性格。
*所有的有為法都有變異相,都有無常相,都有生老病死苦,苦相相應。
*這些自相、共相、苦相相應的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裡沒有我,叫做空行。
2-彼亦一切從緣生,故不得自在,不自在故皆非是我。如是名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te 'pi pratītya-samutpannatayā asva-tantrā ye 'sva-tantrās te 'nātmāna ity evam asva-tantrākāreṇānātmākāram avatarati /
現在說色受想行識每一法都是因緣有的,它就不能獨自地存在,所以這一切諸行都不是我。如是名為由不自在行入無我行。觀察不自在,就通達無我義。

如是行者,以其十行攝於四行,復以四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五行所攝,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苦行三行所攝,一、結縛行;二、不可愛行;三、不安隱行。空行一行所攝,謂無所得行。無我行一行所攝,謂不自在行。彼由十行悟入四行。
[解]1-如是行者,以其十行攝於四行。evaṃ punar yoginā daśākāraṃ gṛhītaiś
2-復以四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五行所攝,一、變異行,二、滅壞行,三、別離行,四、法性行,五、合會行。caturbhir ākārair duḥkha-saty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itaṃ bhavati // tatrānityākāraḥ pañcabhir ākāraiḥ saṃgṛhītaḥ / tad yathā vipariṇāmākāreṇa visaṃyojanākāreṇa sannihitākāreṇa dharmatākāreṇa /
3-苦行三行所攝,一、結縛行;二、不可愛行;三、不安隱行。duḥkhākāras tribhir ākāraiḥ saṃgṛhītaḥ / saṃyojana-bandhanākāreṇa aniṣṭākāreṇa ayoga-kṣemākāreṇa ca /
4-空行一行所攝,謂無所得行。śūnyākāra ekenākāreṇa saṃgṛhīto yadutānupalaṃbhākāreṇa /
5-無我行一行所攝,謂不自在行。彼由十行悟入四行。anātmākāra ekenākāreṇa saṃgṛhīto yudutāsva-tantrākāreṇa / sa evaṃ daśabhir ākāraiś caturākāra [ā]nupraviṣṭo

3.1.1.2.集諦
復由四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由斷彼故,苦亦隨斷,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故,說名為緣。
[解]1-復由四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如是苦諦,何因?何集?何起?何緣?duḥkha-lakṣaṇa(āṃ) pratisaṃvedya asya duḥkhasya ko hetuḥ kaḥ samudayaḥ prabhavaḥ pratyayaḥ iti /
復由前面說的這四行: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於苦諦相正覺了已,次復觀察這個苦諦什麼因,何因而有?何所集成?怎麼樣會生起苦?什麼緣的力量使令你有苦?什麼因、什麼集、什麼起、什麼緣,而有如是苦諦呢?
2-由斷彼故,苦亦隨斷,如是即以集諦四行,了集諦相。yasya prahāṇād asya duḥkhasya prahāṇaṃ syād ity ebhiś caturbhir ākārais samudaya-s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i /
3-謂了知愛能引苦故,說名為因。tṛṣṇāyā duḥkha-kṣemakatvād dhetutaḥ
在奢摩他裏面修毗缽舍那觀,了知到愛能引苦故,知道這苦是從什麼地方來呢?是由愛來的。有愛就會有苦,所以愛是苦的因。
4-既引苦已,復能招集,令其生故,說名為集。ākṣipya abhinirvartakatvāt samudaya-ānayanāt samuda[āna]yataḥ /
心裡面有愛一動,就熏習一個力量。常常有愛在活動,這個力量就愈來愈多,它是苦因,但是它還沒有力量把苦引出來。繼續愛,就使令愛所栽培的、所種植的苦因力量加強,它就能招集,把苦能集來、集聚來,能令這個苦出現,能令苦出現的這個力量,叫做集。集是誰?就是這個愛,愛繼續愛的時候就是集。
5-既生苦已,令彼起故,說名為起。abhinirvṛttir duḥkhitatvāt prabhavatvāt prabhavataḥ /
既然不斷的愛所熏成的力量能令苦生起,這時候這個愛叫做生。前邊能令苦生,苦還是沒生,只是有力量叫它生,現在令苦現出來,這叫做起。
6-復於當來諸苦種子能攝受故,次第招引諸苦集故,說名為緣。  punar āyatyāṃ duḥkha-bīja-parigrahatvād anukrameṇa ca / duḥkha-samudayānayanāt pratyayataḥ /
這個苦現出來以後,就是生老死現出來。愛又繼續在那裡,能攝受苦的種子,來種植苦的種子。
*攝受苦的種子,就是能成就苦的力量,栽培苦的力量。
*次第招引諸苦集故,以後栽培苦的種子,叫做集。
*由這個種子引苦現起,就叫做苦。
*這個時候就叫做緣。這個緣是指未來的苦,愛能令當來也有苦,叫做緣。前面是因、集、起,是指由過去到現在;這個緣就是由現在到未來。
*另外解說,
a)什麼是因?謂愛能植眾苦種子,是名為因。我們的愛著心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初開始活動的時候,能種植令你苦惱的功能性。這功能性原來是沒有的,愛一活動,就有了種子,這個種子將來能令你苦,是名為因。
b)什麼是集?既植種已,復能相續潤彼令生,是名為集。既然栽培苦的種子以後,還繼續地愛,這個愛的力量,滋潤那個種子,叫它生苦,是名為集。
c)什麼是起?種既潤已,令於五趣差別生起,是名為起。
*一開始,謂愛能植眾苦種子,就是無明緣行。無明緣行的結果,就有識、名色、六入、觸、受的種子。
*既植種已,復能相續潤彼令生,就是十二緣起的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繼續地愛,這個力量能滋潤你以前栽培的那個種子,叫它力量強大,它就有力量令苦生起,是名為集。
*這個種子既然被愛滋潤以後,這個種子力量更大,大到什麼程度呢?使令你在這個五種趣中:天、人、地獄、餓鬼、畜牲,這五種趣裡邊,不同的果報就現起,是名為起。
d)什麼是緣?既生起已,復與當來諸苦為引發緣,是名為緣。果報現起以後,又怎麼呢?你還繼續愛,又給將來的諸苦,什麼是苦,就是色受想行識,能為將來的眼耳鼻舌身意諸苦為引發緣,又引苦,是名為緣。

復有差別,謂了知愛是取因故。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因有故。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病死等諸苦法故。隨其所應當知說名因、集、起、緣。
[解]1-復有差別,謂了知愛是取因故。aparaḥ paryāyaḥ / upādāna-hetukasya ca
復有不同的解釋,因愛而有取,所以愛是取的因。
2-復能招集,即以其取為因有故。bhavasya samudāgamād
愛若繼續地愛,到十二因緣裡邊的取: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這四個取。這四個取,實在也就是愛。所以這個愛再繼續活動、廣大地活動,發展起來,就能招出這集來。什麼叫做集呢?就因為這個取的煩惱的力量為因,而有愛緣取的有,十二緣起的有。就是把那個栽培的種子,因為愛取的滋潤,它的力量強大,能使令你有苦惱現前,這叫做有,這個有就是業力。
3-復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bhava-pūrvikāyā jāteḥ prabhavatvāt
到有的時候,愛沒有完,還是要愛,所以又能生起有為上首當來生故。有,就是強大的業力,以它為導首,將來的生命就現出來,這叫做起。
4-又能引發以生為緣老、病、死等諸苦法故。jāti-pratyayatāṃ jāti ca (teś ca) jarā-vyādhi-maraṇa-śokādīnām abhinrvṛtteḥ/ jāti-pratyayatāṃ jāti ca (teś ca) jarā-vyādhi-maraṇa-śokādīnām abhinrvṛtteḥ/
這個有,使令你的生命現起,但是沒有到此為止,又能夠引發出來苦惱的事情。什麼呢?因為生命體現出來以後,就會有老病死等諸苦現起,這就叫做緣。老病死以生為緣,就是以愛為緣,就有老病死的問題。
5-隨其所應,當知說名因、集、起、緣。hetutaḥ samudayataḥ prabhavataḥ pratyayataḥ /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ṃ /
由前面這段文就應該知道,什麼叫做因、集、起、緣。
*愛望於取支,說名為因。愛為取的因,取也還是愛。
*望於有支,說名為集,愛對有支來說,叫做集,就是能令你苦惱現起。
*望於生支,說名為起,舊的色受想行識一剎那間滅,新的色受想行識一剎那生起,這時候愛叫做起。
*望老死支,說名為緣,愛對老病死來說,就叫做緣。

復有差別,謂正了知煩惱隨眠,附屬所依。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又正了知彼所生纏,隨其所應,是集、起、緣。謂後有愛能招引故,即是其集。此後有愛,復能發起喜貪俱行愛。此喜貪俱行愛,復與多種彼彼喜愛為緣。如是依止愛隨眠等及三種纏,能生後有,及能發起諸愛差別,是故說名因、集、起、緣。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解]1-復有差別,謂正了知煩惱隨眠,附屬所依。愛隨眠等,是當來世後有生因。aparaḥ paryāyaḥ [/] yaḥ kleśānuśaya āśraya[ḥ] punar bhavām abhinirvṛttaye hetus tajjasya ca paryavasthānasya yathāyogaṃ veditavyaṃ[/] aparaḥ paryāyaḥ [/] yaḥ kleśānuśaya āśrayas tṛṣṇānuśayādikaḥ /
復有不同的意義,就是這位禪師在奢摩他裡面,很正確明白一件事,煩惱隨眠,就是在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的時候,煩惱動了、貪瞋癡動了,就是在阿賴耶識裡面造成煩惱種子,這叫做隨眠。
*煩惱有時候活動,有時候休息,活動叫現行,休息的時候叫做隨眠,隨眠其實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功能在那裏,各式各樣煩惱都有隨眠。
*煩惱種子它在什麼地方住呢?就是附屬所依的阿賴耶識裡面,小乘佛教沒有明顯的說阿賴耶識,就是色受想行識裡面,就依附在那裡住,叫做附屬所依。
*這麼多的煩惱裡面,一個有力量的煩惱,就是愛煩惱。愛煩惱的隨眠種子等,是將來生命現起的一個因,一個種子,一個力量。
2-又正了知彼所生纏,隨其所應,是集、起、緣。謂後有愛能招引故,即是其集。sa āyatyāṃ punar bhavābhinirvṛttaye hetus tajjasya ca paryavasthānasya yathāyogaṃ samudayaḥ prabhavaḥ pratyayaś ca [/]) tatra paunar-bhavikyās tṛṣṇāyāḥ samudānanāt samudayataḥ /
纏是現起的煩惱。隨眠是種子,種子發生作用的時候,就在心裡面出來種種的煩惱,叫做纏。要知道彼愛隨眠所生的愛煩惱,就是愛煩惱現行叫做纏,隨其各種因緣適應,就叫做集、起、緣。
*愛煩惱的種子一現行,就有後有愛,愛煩惱種子活動出來叫後有愛,
*怎麼叫後有愛呢?能招引來以後的生命的現起。
*生命終究有一天會死掉,以後還有生命,那個生命從那兒來?就是從愛煩惱引出來,這就叫做集。它有這力量,後有愛能引起將來的生命體,這叫做集。
3-此後有愛,復能發起喜貪俱行愛。sa[ā]puna[ḥ] paunar-bhavikī tṛṣṇā-nandī-rāga-saha-gatāyās tṛṣṇāyāḥ prabhavo bhavati
這個後有愛又能夠發動出來一種愛,喜貪俱行愛,就是內心的喜、內心的貪,這個喜不是清淨,是染污的所以叫做貪。
*俱行愛,就是和你所愛的境界俱生俱滅,同時活動就叫做俱行愛。
4-此喜貪俱行愛,復與多種彼彼喜愛為緣。sā punar nandī-rāga-sahagatā tṛṣṇā prabhūtā tatra tatrābhinandinyās tṛṣṇāyāḥ pratyayo bhavaty  
5)這個喜貪俱行愛,它不會知足,這是我的,是我所愛的境界,對於那些還不是我的,繼續發展把它都搶過來,都屬於我的,就是彼彼喜愛為緣,這就叫做緣。
5-如是依止愛隨眠等及三種纏,能生後有,及能發起諸愛差別,是故說名因、集、起、緣。evam asyānuśayagatāṃ trividha-paryavasthāgatāṃ ca tṛṣṇāmāgamyāyati[h] / punar bhavasyābhinirvṛttir bhavati prādurbhāvaḥ / tenāha hetu[taḥ] samudayataḥ prabhavataḥ pratyayataś ca /
愛的隨眠沒有現行,這叫做因。三種纏,就是愛的隨眠種子現出活動有三種煩惱。能生後有,能生起後來的生命。及能發起諸愛差別,就是一個後有愛、一個是喜貪俱行愛、一個是彼彼喜樂愛,這是所愛的差別。
*依愛的種子,現出來的行動,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喜樂愛這三種愛。
*在種子的時候叫做因,種子現行的三種愛,按照次第集、起、緣。
a)什麼是愛?現在已經現前的我們的生命體,愛著這個身體,這是一種愛。
b)什麼是後有愛?現在生命體結束,還希望再有一個生命體,叫後有愛。
c)什麼是喜貪俱行愛?就是用你的智慧力量,用你的過去福德的力量,積聚很多的資財、很多的欲,對這些境界深深味著,深深愛著。
d)彼彼喜樂愛是什麼呢?你沒有攝受的資財,不現於你前面,不是你所有,現起種種的追求。不屬於我,我追求過來,還是讓它屬於我的,就叫彼彼喜樂愛。
6-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集諦相。 evam ayaṃ yagī ebhiś caturbhir ākārais samudaya-saty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3.1.1.3.滅諦
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滅諦相。
[解]1-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如是集諦無餘息滅,故名為滅。samudaya-satya-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ya asya samudaya-satyasyāśeṣoparaman nirodhaṃ nirodhata ākārayati /
於集諦相正覺了已,在奢摩他裡面還要觀察集沒有剩餘,全部都息滅,這就叫做滅。
*所有的煩惱、煩惱的種子,和煩惱的現行,完全息滅,這叫做滅。
*什麼是無餘息滅?從修行的次第,有見道所斷煩惱、修道所斷煩惱。若從欲界、色界、無色界來說,五下分結就是欲界,五上分結就是色界、無色界,它們的煩惱都斷掉,現行的煩惱、種子的煩惱全面都消滅,這叫做無餘息滅。
2-一切苦諦,無餘寂靜,故名為靜。duḥkha-satyasyāśeṣoparamecchātaḥ
一切苦諦,就是你的果報,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沒有剩餘,完全息滅,內心就寂靜。
*若有苦惱的時候,也就是有煩惱的時候,心裡面不寂靜。
*這時候,沒有惑、沒有業,也沒有苦,惑業苦都息滅,所以叫做靜。
*這是無餘涅槃的境界,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息滅,叫做靜。
*什麼是無餘寂靜?現在這個生命體雖然斷煩惱,但是它現在還是在,也還是有老病死,但是將來的生命體,決定不再生起。這個生命體,一剎那間滅掉,將來不再會有這色受想行識。還存在的這個色受想行識,因為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它自然到時候壽命盡,就結束,是名無餘寂靜。
3-即此滅靜,是第一故;是最勝故;是無上故,說名為妙。agratvāc chreṣṭhatvāt tadantaratvāt praṇītataḥ
把煩惱完全滅掉,把苦也完全息滅,就是滅靜,這是第一件事。
*什麼叫做第一呢?就是最殊勝的境界。
*怎麼叫做最勝的境界呢?沒有比它再高尚,所以叫做最勝。
*因為最勝,所以叫做第一,說名為妙,讚歎滅靜的境界是最殊勝。
4-是常住故、永出離故,說名為離。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滅諦相。nityatvān nissaraṇataḥ / evam ayaṃ caturbhir ākāraiḥ nirodha-s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i /
這個滅靜的境界是永久的,不會再變化的,永久的出離惑業苦,所以叫做離。這樣修行的禪師由這四種行,滅、靜、妙、離,就通達滅諦的相貌。

3.1.1.4.道諦
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於四門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槃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
[解]1-於滅諦相正覺了已,復正覺了真對治道,pratisaṃvedya
於滅諦,用這四種相明白之後,還要繼續努力,要明白真對治道,是真實的,能對治苦、集,能夠得到滅諦。真實的對治道是什麼呢?
2-於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jñeya-parimārgaṇārthena
所知境,就是色、受、想、行、識。
*用苦、空、無常、無我這麼觀,就是能通於你所尋求的那個滅諦的境界。就在現在的色、受、想、行、識上,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觀,就能通到涅槃那裡,涅槃就是你所尋求的,你所希求的義故,就是道。
*能通,就是道前的方便,正式修道的這些戒定慧,所有這些法門,這樣用功修行,能通尋求。
3-能實尋求義故,bhūta-parimārgaṇārthena
就是無我觀,戒定是幫助智慧,它是助道,真實能夠解決問題,到達涅槃,是無我觀,就是如。
*如,就是由無我義,能到諸法如那裡,就是一切法寂滅相那裡。
4-由於四門隨轉義故,caturbhir duḥkhair anupravartanārthena /
四門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四諦這是個教法,用語言文字這麼講,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這個語言文字是你得涅槃的門,如果沒有苦集滅道就是沒有門。這是門,它不是涅槃,但是它是涅槃的門。
*由觀察苦諦,再觀察集諦、觀察滅諦、觀察道諦,繼續不斷老是這樣觀察,所以叫做行。
a)什麼是隨轉?在奢摩他裡面修觀,就是與四聖諦不同的隨轉。苦諦,這時候是觀察苦,先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集諦,是觀察因、集、起、緣,觀察集諦。滅諦,觀察滅、靜、妙、離。道諦,就是道、如、行、出。是這樣循環的觀察,所以叫做由於四門隨轉義故。
b)什麼是四門隨轉?
*就是在奢摩他裡面看出生老死的苦惱的境界,這是已知苦諦。
*老死從什麼地方來?從生來。生是從什麼地方來?從有來。有從什麼地方來?從愛、取來,就是集諦。
*生滅則老死滅,有滅則生滅,愛取滅則有滅,究竟滅,這是滅諦。
*若在奢摩他裡面用毗缽舍那,見到老死趣向滅,是什麼?就是行跡,就是八正道。八正道是在奢摩他裡面修行的正觀。
*跡,就是以前的聖人都是從這條路走過去的,所以是跡。
*老死由生,生由有來,有由取來,取由愛來,愛由受來,受緣觸,觸緣六處、名色、識、行,十二緣起一直向上推。行是怎麼集的?無明集、無明緣行。
*行是怎麼滅?無明滅則行滅。什麼是行趣滅行跡,還是要修四念處、八正道,無明才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
5-一向能趣涅槃義故,nirvāṇa-gamanāyaikāyanārthena
從惑業苦出來,到涅槃,叫做出。
6-所以說名道、如、行、出。mārgaṃ mārga[to] nyayataḥ pratipattito nairyāṇikataś ca ākārayati /
7-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諦相。sa evaṃ caturbhir ākārair mārgatyasya lakṣaṇaṃ pratisaṃvedayate /
8-如是名為於四聖諦,自內現觀了相作意。ayam asyocyate caturṣv ārya-satyeṣv adhyātmaṃ pratyātmaṃ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yate /
前面這一大段文就叫做於四聖諦。
*自內現觀,自己在心裏面,在毘缽舍那現觀四聖諦的相貌,就是這樣觀察。前面是了相作意,於現見蘊所作的觀察,下面是於不現見諸蘊的觀察。

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謂彼所有,有為、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
[解]1-彼既如是於其自內現見諸蘊,依諸諦理,無倒尋思、正觀察已。sa evaṃ pratyātmikān skandhān pratyayenopaparīkṣya vyavacārayitvā (vyavacārya)
彼那個禪師既然如是,於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識,在心裏面修止觀。
*怎麼樣修止觀呢?現前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
*怎麼觀察呢?就是根據佛陀所開示的法語,苦集滅道四諦的道理,沒有顛倒的觀察,正觀察以後。
2-復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蘊,比度觀察。viparokṣakān visabhaga-dhātukān / skandhān anumānataḥ parāhanti /
又對於所沒有觀察的不同分界,你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們是同分,大家都有欲,就是相同的。
*不同分界,就是不同於我們有欲的人的世界,就是色界、無色界。
*不現見蘊,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有生命體,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蘊,無色界天有四蘊。那些蘊,我們現在不能現前的看見。
*但是現在也可以比度觀察,就是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用我們現見的蘊就是苦集滅道,來比度觀察色界、無色界,也是這樣觀察。
3-謂彼所有,有為、有漏,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tepy evaṃ dharmāṇaḥ te 'py evaṃ nayapatitā iti / yat kiñcit saṃskṛtaṃ sarvatra sarvaśaḥ [evaṃ tadevaṃ 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 pratyayenopaparīkṣya-vyavacārayitvā(cārya) viparokṣān visabhāga-dhātukān skandhān anumānataḥ parāhanti / te 'py evaṃ dharmāṇas te 'py evaṃ nayapatitā iti yat kiñcit saṃskṛtaṃ sarvatra sarvaśa]  
彼色界、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所有的,也是有為法,也是因緣所生法,有生有滅的,所以是有為。
*有為裏邊,是有漏,就是有煩惱。
*那個煩惱,是普遍一切處,普遍於色界,普遍於無色界。
*遍一切種,在一切處,每一處裏邊,還有種種差別。
譬如初禪天,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各式各樣的差別。
二禪天,有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三禪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乃至四禪天。
無色界的四空處,都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
*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的時間內,皆有如是法,也都有苦,也都有集。
*皆墮如是理,墮者入也,他們都是入於這樣的道理裏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
*皆有如是性,苦裏邊也一樣,和欲界也相同,也有無常、苦、空、無我的性;集諦裏面也同樣是有因、集、起、緣,都是一樣。這是說苦、集。
4-彼所有滅,皆永寂靜、常住、安樂。evaṃ tadevaṃ prakṛtikaṃ tasya ca nirodhaḥ / śāntaḥ mārgo nairyāṇiko yas tat-prahāṇāya tasya yadā vipakṣokteṣu pratyātmikeṣu skandheṣu satya-jñānaṃ /
彼所有滅,彼色界、無色界一切處、一切種、一切時裏面也有滅諦。
*也同樣是可以滅除一切煩惱,叫做滅。
*皆永寂靜,滅除一切苦,它就寂靜,有苦,有煩惱它就浮動,就不寂靜。
*常住安樂,沒有苦,沒有集,內心是永久的安樂自在,就是滅靜妙離。
5-彼所有道,皆能永斷、究竟出離。yac ca viparokṣeṣu visabhāga-dhātukeṣv anumāna-jñānaṃ /
彼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也和欲界一樣,也一樣有戒定慧,修學戒定慧,皆能永斷苦集,究竟的得解脫,不為苦集所困擾,他們也有這樣的苦集滅道。
*什麼是不同分界?生在欲界的人,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身體,修學戒定慧,就可以成就無分別智。在欲界這樣修學聖道,對於色界、無色界也一樣的能夠觀察。
*這個所觀的蘊,不是現前能看見,沒得天眼通的人,不能看見,也不能明瞭,說名不同分界,不現見蘊。
*不是同分界,怎麼觀察呢?就是於觀察的時候,以其現見的蘊,就是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蘊,來比度上二界不現見的蘊,就了知他們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種,於一切時,他們也有苦,也有集。
*他們也有苦,和欲界的人對比起來,他們是行苦。
*他們也有愛見慢的煩惱,所以也有集。
*欲界的人,苦諦有四種觀行,集諦有四種觀行,上二界也是這樣。由是說言,皆有如是法,皆墮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謂如前說無常、苦、空、無我及與因集起緣,這就是苦集二諦的觀行。
*欲界和上二界,同有滅道的行相。

當知此中,若於現見諸蘊諦智,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又即如是了相作意,當知猶為聞思間雜。
[解]1-當知此中,若於現見諸蘊諦智,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法智、類智種子依處。tad-dharma-jñānānvayajñānayor utpattaye bīja-sthānīyaṃ bhavati /
應該知道在現見、不現見的差別裏邊,還有法智、類智的差別。
a)什麼叫做法智、類智的差別呢?若於現見諸蘊諦智,即是能生法智種子依處。
*若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即是能生類智種子差別。
*若是在現前可以觀察的色、受、想、行、識,諸蘊這裏面有苦集滅道四諦,能觀察的就是智慧,在苦諦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這就是智慧。
*集諦的觀察呢?因、集、起、緣,這是智慧。
*在初開始修行的時候,是修五停心觀,然後進一步修別相念,修總相念。
*修五停心觀就是破除障道因緣,心裏面平靜一點,然後正式開始修四念住。修四念住的時候,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別相念住。
*總相念住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別相念住,你常常做如是觀,智慧就增長。智慧增長的時候,觀身不淨,觀身也是苦,觀身也是無常,觀身也是無我;觀受也是不淨,觀受是苦,觀受也是無常,觀受也是無我;觀心也是無常,觀心也是不淨,觀心也是苦,觀心也是無我;觀法是無我,觀法也是不淨,觀法也是苦,觀法也是無常;就是這個觀,統一起來,在一切處都修如是觀,不是分別的作觀,叫總相念。
*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這個時候就開始栽培無漏的種子,就是栽培無漏的善根,所以叫做法智、類智。
b)法智種子依處,就是依賴這些地方來栽培無漏種子,就是依靠色、受、想、行、識,作四念處觀,就是開始栽培無漏的種子。
*所以,若於現見諸蘊的四諦,和智慧這樣修觀,能生法智種子依處,法智是無漏的智慧,就是初果以上的無漏的智慧,那是無漏的種子現行,成功得聖道。
*開始的時候,從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這一共是七個位次,這時候開始栽培。開始栽培,就依靠這個蘊諦智,用這個智觀察這個蘊,就是觀察苦、集、滅、道,這樣修止、修觀,就是栽培無漏的種子。
c)色界、無色界也是有苦、集、滅、道四諦。一樣,每一諦有四種觀行的智慧,用這智慧來觀苦、集、滅、道四諦。
*在他的生命體的蘊上觀察四諦,用智慧觀察,這時候他還是凡夫,但是即是能生類智種子的依處,依此處而栽培無漏種子。
*現見諸蘊諦智、不現見的境比度諦智,一個叫做法智,一個叫做類智。
d)於現見的諸蘊,這裏邊有苦、集、滅、道的四諦,用八種智慧來觀察苦、集二諦,依此為依,能夠引生證諦現觀,證悟真諦,證悟苦集滅道四聖諦的無分別的智慧,就是現觀。這個智慧叫做法智。
*法智是什麼呢?就是佛說苦、集、滅、道的語言文字,叫做法。我們聽聞這樣的法,繼續的學習,以此為依,修學止觀,而後成就無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法智。
e)及於所餘不同分界不現見境比度諦智為依,能生證諦現觀類智,也同樣是那無漏的無分別智慧,但這時候叫做類智。
f)什麼叫做法智?現在誰都知道自己有生命體裏邊,有色、受、想、行、識,這裏邊有苦、集、滅、道的這個義境界這樣觀察的時候,就能成就無漏的智慧,叫做法智。
d)什麼叫做類智?言類智者,謂於不共了不現見所知義境無漏之智,叫做類智,就是與法智相類似的智慧。
2-又即如是了相作意,當知猶為聞、思間雜。sa cāyaṃ lakṣaṇa-pratisaṃvedī manaskāraḥ śruta-cintā-vyavakīrṇo veditavyaḥ /
前面這一大段都是指七種作意裏面的了相作意。
*在未到地定裏面作十六種觀,也可能是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裏邊,也可能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定。
*在這裏觀察的時候,它有什麼特別的相貌呢?猶為聞思間雜。他成就未到地定,這個不散亂的定,為聞思所間雜,就是不全是定的境界,又加上聞思的散亂。

3.1.2.勝解作意
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
[解]1-若觀行者,於諸諦中,如是數數正觀察故,由十六行,於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yadā teṣu satyeṣv ayaṃ yogī evaṃ samyak(g)-vyavacāraṇānvayādibhiḥ ṣoḍaśabhir ākāraiś caturṣv āryasatyeṣu niścayaḥ[-yaṃ] pratilabdho bhavati /
若觀行者,於苦集滅道四諦裏面,修止,而又能數數的修毘缽舍那觀,十六種觀行,就是在欲界修苦集滅道的十六種觀行,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證成道理,已得決定無疑,不會有猶豫不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道真是滅道,就會有這樣的智慧。
2-復於諸諦盡所有性、如所有性 ,超過聞思間雜作意,一向發起修行勝解,此則名為勝解作意。yadutopapatti-sādhana-yuktyā yad uta yāvad-bhāvikatāṃ vā tadā śruta-cintā-mayaṃ manaskāraṃ samatikramya vyavatīrṇa-varttinam ekāntena bhāvanākāreṇādhimucyate /
對於諸諦的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超過聞思間雜作意,現在不須要聞思,沒有這個散亂心。
*完全是在定裏邊,還是在未到地定裏邊,修十六行的四聖諦的觀察。這個時候沒有聞思的間雜,未到地定的奢摩他,也就容易有進步,這就是勝解作意。
a)什麼是諸諦盡所有性?謂若一切事邊際性,是名諸諦盡所有性,謂事及相為所尋思故。
*事邊際性,就是到此就是邊際。
*色以變礙為性,受以感覺、領納為性,想以取相為性,行以造作為性,識以了別為性,他的自相就是這麼多,超過就不是。
*所以,說明一切法的自性相,叫做盡所有性。
*事是什麼呢?因緣所生的都叫做事,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
*相有自相,有共相。
*一切法的事、一切法的相,是你所尋思的所緣境,所觀察的境界。
b)什麼是諸諦如所有性?一切事真實性,是名諸諦如所有性,謂彼共相、品、時及理,為所尋思故。
*若說是無常、無我、空,這是真實性,就是彼一切諸諦的如,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一切法,蘊、處、界的共有的相貌,色有這樣的相貌,受也有這樣的相貌,乃至識也有這樣的相貌。
*品也是,有黑品、有白品,有善、有惡。
*時有過去的,有現在的,有未來的。
*理,就是四種道理。叫做如所有性。
*觀察諸諦的盡所有性,觀察諸諦的如所有性,而是超過聞思間雜作意,這時候叫勝解作意。
3-如是作意,唯緣諦境一向在定。so 'sya bhavaty ā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 / satyālambanaś caikānta-samāhitaś ca [/]
這樣的勝解作意,在修止觀的時候,就是觀察四諦的境界,苦集滅道的境界。一向在定,一個方向,就是在定裏面修觀。

3.1.2.1.盡所有性
3.1.2.1.1.於苦集諦
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空無我無邊際勝解、惡行無邊際勝解、往惡趣無邊際勝解、興衰無邊際勝解,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
[解]1-於此修、習、多修習故,於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際智。sa tasyānvayā[d] dve satye adhikṛtya duḥkha-satyañ ca samudaya-satyañ ca aparyantaṃ jñānaṃ pratilabhate /
在奢摩他裏面,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要一次又一次的在靜坐中修習。
*若多修習的時候,於苦諦、集諦這二種境界裏面,得無邊際智。苦也是無邊際的,集也是無邊際的,能通達這個境界,成就這個智慧。
2-由此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yenānityam anityam ity anityāparyantam adhimucyate //
由此苦集二諦境中,得無邊智故,了知無常,發起無常無邊際勝解。通達無常的道理,在內心裏面發起,無常也是無邊際的,就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勝解也等於是智慧。
*看一個草,一棵樹,這是無常;聽見一個鳥聲,是無常;一色一香,都是無常的境界。這種觀的智慧,時時現前。
3-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evaṃ duḥkhāparyantatāṃ
如是了知苦等,發起苦無邊際勝解,苦也是無邊際,這樣殊勝的觀想,勝解是智慧,也就是觀想,在奢摩他裏面的觀想。
4-空、無我無邊際勝解。śūnyākāyā[rā]paryantatāṃ
觀一切法是空,觀一切法是無我,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5-惡行無邊際勝解。saṃkleśāparyantām
煩惱是無邊際的,隨時有煩惱,煩惱一動就是惡行,有過失的行,也是無邊際的,會有這樣的智慧出來。
6-往惡趣無邊際勝解。apāya-gamanāparyantatāṃ
有惡行,就會到三惡道,也是無邊際。
7-興衰無邊際勝解。sampatti(ttya) [paryanta]nāṃ(tāṃ) vipati[ttya]paryantatāṃ
就像一個草,也是有興也有衰。一個人作什麼事,也是有興、有衰,普遍一切處都是這樣。
8-及老、病、死、愁、悲、憂、苦、一切擾惱無邊際勝解。sa vyādhi-maraṇa-śoka-parideva-duḥkha-daurmanasyopāyāsāparyantatāṃ [/]
人有老、有病、有死、有愁、有悲、有憂、有苦,這一切的擾惱,擾亂你,叫你心裏面不安,這也是無邊際的勝解。
9-此中,無邊際者,謂生死流轉。tatrāparyanteti nāsti saṃsāraṃ(raḥ) sansa(saṃsa)rata
就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沒有邊際。

3.1.2.1.2.於滅諦
1.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
[解]1-如是諸法無邊無際,乃至生死流轉不絕,常有如是所說諸法,eṣāṃ dharmāṇām anto nāsti paryantaḥ / yāvat sansā(saṃsā)ra-bhāvina ete dharmāḥ
前面說的這麼多無量無邊,乃至到生死流轉的不絕,不斷,相續的無量無邊。常有前面所說的這麼多的法,常有這些老病死愁悲憂苦,常有興衰,往惡趣的事情,常有惡行的這些事。苦也無邊,煩惱也無邊。
2-唯有生死無餘息滅,此可息滅,更無有餘息滅方便。sansā(saṃsā)rasya vāśeṣoparamād eṣām uparamo nāsti anyathoparama ity
經過奢摩他,毗缽舍那,修十六種觀行,智慧增長才發覺無量無邊的這些苦惱的事情,這個時候才會進一步有一個智慧才知道,唯有生死無餘息滅,不剩餘的,完全不生不死,把這件事停下來,這樣才能解脫。無量無邊的苦能夠息滅嗎?能,佛法有這種功能,能把無量無邊的苦都息滅。除了佛法以外,其他都不可能滅苦。

2.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
[解]1-即於如是諸有、諸趣、死生法中,evaṃ sarva-bhava-gati-cyuty-upapādebhyaḥ
觀察諸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三有。
*諸趣,就是三惡道、人、天、阿修羅諸趣。
*死生法中,諸有也好,諸趣也好,都是有生、有死的,都是在這個範圍裏面流轉。
2-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apraṇihā(hitā)kāreṇa
以無願行,我不歡喜、我不希望在這裏生存。這裏面都是苦,都是煩惱,都是令你苦惱的老病死憂悲苦惱的境界。有無常、苦這樣觀行,就無願,我再不願在生死裏流轉。修苦觀,修無常觀,修不淨觀,這叫做無願行。
3-無所依行,asanniśrayākāreṇa
無所依的對面就是有所依,有我論者說宇宙間的一切事都是以我為所依止處,我是一切法的依止處。現在觀察無我,一切法沒有依止處,一切法都是由因緣有,沒有我可依,也不需要依賴這個我。無所依行,就要觀察無我。
4-深厭逆行,prātikūlyāthi(dhi)kāreṇa asanniśrayākāreṇa [/]
無願行,無所依行,深深地厭惡世間上一切的有漏法。逆就是不順煩惱而行,就是逆行。觀察自己的內心,現在有煩惱,馬上用止觀把它消滅。深深地厭惡這一切有為法是苦惱境界,這苦惱境界是由煩惱來,我若順著煩惱行,沒有辦法得解脫,要逆煩惱行。
5-發起勝解,精勤修習勝解作意。prātikūlya-adhikāreṇa adhimucyamāna ādhimokṣika-manaskāraṃ bhāvayati /
發動自己勝解的作意,要特別精進不要懈怠,一次又一次地多修行,就是修苦、集、滅、道,四諦十六種觀行,勝解作意。
*靜勝解,以無願行,無所依行,深厭逆行,發起勝解,才能夠靜。
*滅勝解,是滅除一切煩惱。
*靜,是滅除一切的生死的果報,就是沒有一切生死苦,就是寂靜住。
*在這裏說修無願行,無所依行,就能達到寂靜的境界,所以叫做靜勝解。

3.復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而復於彼,不能趣入、不能證淨、不能安住、不能勝解,其心退轉。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
[解]1-復於如是諸有、諸生,增上意樂,深心厭怖。sa evaṃ sarva-bha(ā)vopapattibhyaḥ / cittam udvejayitvā(-mudvejya) / uttrāsya /
在奢摩他裏面,修滅勝解,修靜勝解,然後還要修妙勝解。
*又對於這樣諸有和諸生,諸有就是欲有、色有、無色有。諸生,就是胎卵濕化四生,就是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對欲有、色有、無色有,有增上的意樂,有強烈、強而有力量的執著心、愛著心。
*於如是諸有諸生的增上意樂,特別地感受恐怖心,愛樂生死的境界,這是非常恐怖的事情。眾生對於生死苦惱的境界有愛著心,這位修行人對於這件事有恐怖。
2-及於涅槃隨起一行,深心願樂。u(t)trāsayitvā(sya) [a]dhyāśayena nirvāṇe 'py anyatamānyatamena ākāreṇa praṇidadhāti /
佛菩薩都在不生不滅的那個地方寂靜住,對這裏生歡喜心。
*隨起一行,只是愛樂涅槃沒有用,要生起行動,涅槃有四行,滅靜妙離,能發起一行,深深地歡喜,這是妙勝解。起一行都歡喜,何況起四行。
3-彼於長夜,其心愛樂世間色、聲、香、味、觸等;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tasya dīrgha-rātraṃ tac cittaṃ rūpa-rataṃ 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rataṃ ācitam upacita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ratam ācitam upacita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aiḥ /
這個禪師,現在要發心修行,過去的時候,在長夜裏邊,夜就是黑暗,就是無明;長就是從無始以來,就是在無明裏邊生活。
*那個人久遠以來,他的心就是愛樂世間色聲相味觸等,歡喜色聲香味觸。為諸色聲香味觸等,滋長積集。滋長,滋者益也,增益。滋長也就是增長,增長你熏習的那種染著的煩惱的種子,加上還造種種罪業,也都增長。
*增長以後,阿賴耶識給你積集,積聚起來,積集在那個地方,沒有失掉。這個身體死掉,但是積集的那些煩惱種子在那裏沒有失掉,還在那裏儲藏著,積集在那裏頭。無量劫來,積集很多在自己心裏面。
4-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yenādhyāśayenāpi nirvāṇaṃ pradadhate /
由於無始劫來愛著色聲香味觸,積集很多的惑業的種子,這個種子就障礙你。
*雖然由理智上的觀察,世間上是苦,涅槃是樂,我歡喜到涅槃那裏,特別地歡喜。但是無量劫來積集的色聲香味觸,這個欲的煩惱種子障礙你。
5-而復於彼,不能趣入、na praskandati
歡喜涅槃,但是你於涅槃,不能進入到涅槃那裏,以前栽培的煩惱的種子在那裏障礙你。
*什麼是不能趣入?於涅槃界不能行履正道,要修八正道才能趣入涅槃。但是你的三業不能行八正道,不能夠實踐這八正道,是名不能趣入。
6-不能證淨、na prasīdati /
它障礙你,使你不能夠證悟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戒證淨這四種證淨。
*什麼是不能證淨?不能證澄清性,澄清性就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
7-不能安住、na saṃtiṣṭhate /
無量劫來所積集的色聲香味觸的這些惑業的種子,使令你這個心就是浮動,不能安住在一境界上不動,不能安住在心一境性。
*什麼是不能安住?由於餘生,不能畢竟無轉故,不能心住一緣。餘生就是現在這一生,現在這一剎那是這樣,下一剎那就叫做餘生。你的心不能夠究竟的不動,不能心住一緣。
8-不能勝解,其心退轉。na vimucyate na pratyudāvartate (/)
不能夠有深入諸法實相的智慧,觀察涅槃寂靜是殊勝。其心退轉,他心裏也是願意想要趣入涅槃,也想要得四證淨,也想要安住在心一境性上,但是不行,心就退下來,不能向前進。
*什麼是不能勝解?不能見寂靜德。我們不知道寂靜的功德,不能覺悟寂靜的功德,因為心裏面老是浮動,所以不知道寂靜的功德的殊勝。這個寂靜是第一義諦。
9-於寂靜界,未能深心生希仰故,有疑慮故,其心數數厭離、驚怖。mānasaṃ śānta-dhātv-anabhilakṣitatayā / parita-manām upādāya sa punaḥ punas tac cittam udvejayaty u[t]trāsayati /
於寂靜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那個地方沒有生滅。
*對於寂靜的世界,不能夠有深心的希望仰慕,想要到那裏。
*為什麼不能夠身心生起仰慕呢?因為心裏面還有疑惑,還有顧慮,心裏面感覺到數數的厭離,不高興寂滅的境界,對那個境界有驚怖的心情,有點害怕,這就叫做有疑慮。
*雖然歡喜涅槃,但是又有點厭離,不高興那個涅槃,數數的厭離。
*為什麼厭離呢?就是對涅槃那個地方還有疑,還有慮,是故數數驚怖。
*怎麼叫做疑慮?怎麼叫做驚怖呢?就是在那個時候,心裏面有這樣的想法:觀一切法空都是寂滅相,那個時候我在什麼地方?就叫做驚怖。無我是一個驚怖的地方。

4.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麁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
[解]1-雖於一切苦集二諦,數數深心厭離、驚怖,及於涅槃,數數發起深心願樂,然猶未能深心趣入。duḥkha-satyāt samudaya-satyād udvejyo[j]trāsya punaḥ punar adhyāśayato nirvāṇe praṇidadhāti / tathāpy asya na praskandati /
這個修行人雖然是對於世間上的苦,對於世間上的集,這兩種聖諦,一次又一次,也很深刻的厭離苦、集,對於這個苦集都有驚怖。
*對於涅槃,數數的發起深心願樂,那邊沒有苦集的驚怖,是可愛樂的地方。但是就是不能夠開始行動修八正道,到涅槃那裏。
2-何以故?以彼猶有能障現觀麁品我慢,隨入作意,間、無間轉。tat kasya hetos tathā hy asau [au]dāriko 'smi ma[ā]no 'bhisamayāya vibandhakaraḥ/ sa manaskārānupraviṣṭaḥ sāntaravyantaro vartate /
什麼理由?因為他還有粗品的我慢,能夠障礙無分別智觀察的成就。我慢,執我就會有高慢。這個高慢心是很粗的,不是微細的境界。
*他的我慢的這個心,就是隨你在修止觀的時候,這個我慢落入到你的止觀的作意裏面。
*間就是一下子把你的止觀有點間隔。無間,是說我慢心相續地活動。間,是對修止觀來說有間隔。無間,是對我慢本身來說,相續地有我慢的活動。
*或者說,就是有的時候間隔你的止觀,有的時候也不間隔。有的時候我慢不活動,止觀就不間斷,我慢起來,止觀就被間隔,就被間雜。
3-作是思惟:我於生死,曾久流轉;我於生死,當復流轉,aham asmi saṃskṛ(sṛ)tavān aham asmi saṃsariṣyāmi /
在奢摩他裏面,他這樣思惟:我在生死裏面,很久很久在這兒流轉。未來,還是在生死裏面繼續流轉,還是這樣流轉生死。
4-我於涅槃當能趣入,我為涅槃修諸善法,aham asmi parinirvāsyami aham asmi parinirvāṇāya kuśalān dharmān bhāvayāmi /
我對生死苦有厭離心,有驚怖心,所以我願意到涅槃那裏,我將來是能達到涅槃那裏。因為要得涅槃,栽培很多的善根。
5-我能觀苦真實是苦,我能觀集真實是集,我能觀滅真實是滅,我能觀道真實是道,aham asmi duḥkhaṃ duḥkhataḥ paśyāmi smudayaṃ samudayto nirodhaṃ nirodhataḥ / aham asmi mārgaṃ mārgataḥ paśyāmi /
我能觀苦,真實是苦,觀察色、受、想、行、識真實是苦。
*我能觀集,真實是集,觀愛是積聚生死的一個因。
*我能觀滅,真實是滅,煩惱和煩惱的果報滅掉以後,這時候最清淨安樂。
*我能觀道,真實是道,我能夠觀察戒定慧的聖道,真實能到涅槃那裏。
6-我能觀空真實是空,我觀無願真是無願,我觀無相真是無相,如是諸法是我所有。aham asmi śūnyaṃ śūnyato 'praṇihitam apraṇihitataḥ / ānimittam ānimittataḥ paśyāmi mamaite dharmās
我能觀空,真實是空,觀我不可得,真實是沒有我。
*我觀無願,真實是無願,我觀無相,真實是無相的。就是每一樣都是在修學聖道,都加上一個我。這麼多聖道的功德是我能成就。
7-由是因緣,雖於涅槃深心願樂,然心於彼不能趣入。tad-dhetos tat-pratyayasya tac cittaṃ na praskandatyā-(tya)dhyāśayam vādhyāśayato 'pi nirvāṇam
形容我慢在用功修行的時候,有我慢在裏邊共同的行動,就是這樣。雖然是深心願樂,好樂涅槃。現在這個修行的境界,他不能夠契入到涅槃。因為他執著有我,就有我慢。

3.1.2.1.3.於道諦
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棄捨任運隨轉作意,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方便流注,無有間斷。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麁品我慢,無容得生。
[解]1-彼既了知如是我慢是障礙已,便能速疾以慧通達。asmimānaṃ nirba(viba)ndha-kā(ka)raṃ vibandha-kāra iti laghu laghveva prajñayā pratividhya
我認為我有修行,自己就高起來。這樣的煩惱是聖道的障礙,不能夠得聖道。這樣了知、明白以後,能很迅速的以無我的智慧,通達我慢是無所有,是畢竟空寂,就是消滅我慢的煩惱,這就叫做道勝解。修無我觀,能夠消除我慢的煩惱,這是道勝解。
2-棄捨任運隨轉作意,svarasānupravṛttau manaskāram utsṛjya
如勝解是什麼意思?
*任運隨轉作意,就是我慢。本來是修學聖道,修習苦、空、無常、無我的這種觀法,但是這個我慢任運隨轉,就是很自然的隨順這個聖道的修行就參加在裏面,同你的聖道的觀行共同的活動,所以叫做隨轉。現在通達我慢是不對,就棄捨。棄捨任運隨轉作意的我慢,不感覺自己有可值得高慢的地方。
3-制伏一切外所知境,趣入作意,bahirdhā jñeyālambanād vyāvartya manaskāra-praviṣṭāṃ
不執著所緣境是真實有,叫做制伏。若是不作如是觀的時候,認為真實有一個所緣境,這就是迷惑,這是錯誤、這是煩惱。
*現在這位修行人明白這是錯誤,所以要制伏,離開我的分別心,外邊的所緣境是沒有。制伏自己的虛妄分別,認為在我的分別心以外,有一切法。
*棄捨任運隨轉作意,是能觀察的智慧是清淨的。制伏一切外所知境,這所觀察的境界也是清淨的,就是如理的,都是契合真理的。
你能作如是觀,就是趣入作意,就是能進步到涅槃那裏,能向涅槃那裏前進。
*如的勝解,就是能觀察的智慧不可得,所觀察的境界也不可得,是名為如。
4-隨作意行,專精無間,觀察聖諦; manaskārānugatām, satya-vyavacārā-(ra)ṇam ārabhate /
行勝解,向前進叫做行,而這是說修行的事情。
*隨作意行,就是隨順如理的作意,就是不斷地作如是觀。
*專精,專一精純,就是沒有染污。
*無間,就是不間斷,就是一直地相續地這樣作如是觀。
*觀察聖諦,隨作意行,就是觀察聖諦,就是觀察不生不滅,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能緣的不可得,所緣的不可得,就是觀察聖諦,這是第一義觀。
5-隨所生起,心謝滅時,無間生心,作意、觀察。sa utpannotpannaṃ cittaṃ nirudhyamānam anantarotpannena cittena bhajyamānaṃ paśyati /
這是世俗觀。
*隨所生起,隨著因緣心就會生起,染污的因緣,染污心生起來;清淨的因緣,清淨的心就生起來;隨著染淨的因緣,生起染淨的心。
*這心一剎那間生起,一剎那間又滅,因為他沒有能力自然地相續住下去。謝滅以後,沒有其他的間隔,一剎那間又生起,剎那滅、剎那生;剎那生又剎那滅,觀察這個心,不是常恒住,它是剎那生滅。
*作意觀察,主動地作如是觀,觀察這個心是無常的,是有生有滅的。前面的觀察聖諦,是不生不滅,所以,有兩種觀察。
6-方便流注、無有間斷。pravāha-anuprabandha-yogena /
像水在流似的,相續地一滴一滴地在流注,也要這樣相續,不要間斷。這就是行的勝解,就是不間斷地前進叫做行。
7-彼既如是以心緣心,專精無替;sa tathā cittena cittam ālambanīkaroty avaṣṭabhate /
那位禪師能這樣用心來觀察自己的心。
*專精無替,專精就是沒有污染,這樣觀察而不停止。
*無替,替者廢也,就是不停止。
*什麼是以心緣心?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以後後,後一剎那、後一剎那心,去取,取就是觀,觀察前面一剎那,前一剎那的那個能取法,就是能觀察的那個智慧。
*無間滅的心,就是一剎那間滅,一剎那間又生,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之間沒有其他法來加在裏邊,這叫作無間。
*無間滅的一心,就是前一剎那心,後一剎那是新起的作意,就是以無常等行,如實思惟,思惟現前明了性的心是剎那剎那滅,這樣作如實觀,修無常觀。
*修無常觀就能滅除我慢。若執著有我,我是常恒住、不變異,現在觀察這一念心是剎那生、剎那滅,就沒有我可得,也就沒有我慢可得,就把我慢消滅。
8-便能令彼隨入作意障礙現觀麁品我慢,無容得生。yathāsya yo 'sau manaskārānupraviṣṭo 'smimāno vipakṣa(bandha)karaḥ sa tasyāvakāśaḥ / punar bhava-vyutpattaye //
便能令彼我慢隨入作意障礙你的現觀,障礙你見道時的無分別智的這個我慢。這個我慢就是很粗。
*現在這位修行人,知道粗品的我慢,不容許它再出現,能消滅這個我慢。從煩惱裏邊解脫出來,這叫做出。

3.1.2.2.如所有性
3.1.2.2.1.悟入四聖諦
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前後變易是無常性。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為苦性。觀心相續,離第二法是為空性。觀心相續,從眾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如是名為悟入苦諦。
[解]1-如是勤修瑜伽行者,觀心相續,展轉別異,新新而生或增或減,暫時而有,率爾現前,前後變易是無常性。tathā prayutko 'yaṃ yogī yat tasyāś citta-santateḥ anyo 'nyatāṃ nava-navatām āpāyikatāṃ
tāvat kālikatām itvara-pratyupasthāyitāñ ca paurvāparyeṇa paśyatīdam asyā-[a]nityatāyā
像前面這一段,精進修止觀的這位禪師,觀察自己這一念心,剎那剎那的相續不斷,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都是各別而不相同。
*前一剎那是新,後一剎那也是新的。
*或者是清淨心增長,染污心、執著心減少,或者沒有修行的人,染污心老是增長,清淨心有一點,又沒有,就是心裏上的變化。
*這個心是剎那間現前,暫時有的,忽然間出現。
*前和後是有變化的,所以是無常性,不是常恒住的心,是有變易的。這是以無常觀苦諦。
*這一念心是果報的主人,色受想行識是果報,這個果報是苦諦,這個苦諦裏邊,主要的就是心。心是果報的主要的一個部分,而它就是苦諦。現在用無常來觀苦諦,這個苦諦是剎那剎那變異的,不真實的。
2-觀心相續,入取蘊攝是為苦性。yat tasyāś citta-santateḥ upādāna-skandhānupraviṣṭatāṃ paśyatīdam asya duḥkhatāyās
b)觀察這一念心,雖然剎那剎那的變異,但是它是相續不斷的,而這個相續不斷的明了性,是什麼東西呢?它就是取蘊,由煩惱而生起的果報,它是果報主,叫做取蘊。
*取是煩惱,蘊就是果報,果報是由取而生,所以叫做取蘊。
*能夠觀察這一念心剎那的生滅,就是契入到苦蘊的境界,屬於這個境界,是為苦性。剎那生滅的了別性,就是苦的體性。
*苦是一種感覺,感覺到苦,感覺到樂,感覺到樂也是苦,感覺到苦也是苦,這就叫苦性。
3-觀心相續,離第二法是為空性。tatra yac cittaṃ dharmaṃ nopalabhate / idam atra śūnyatāyās
觀察這一念心剎那生滅相續,另外沒有別的東西可得,沒有常恒住,不生不滅的我可得,所以離第二法,這就叫做空性。
*這個了別性的心裏面沒有我,所以叫做空。
4-觀心相續,從眾緣生,不得自在,是無我性。如是名為悟入苦諦。tatra yasyā eva citta-santateḥ pratītya-samutpannatām asvatantrām paśyatīdam asyānātmatāyā [ḥ /] evaṃ tāvad duḥkhasatyam avatīrṇo bhavati /
觀察相續不斷的這一念心,它是怎麼有的呢?它是從眾多因緣合和而現起。
*眾多因緣生,就是最初的時候,由父母的幫助,加上自己的業力,就是因緣合和就現起。
*現起以後,內有所依的六根,外有所依的六境,加上作意的心所,加上眾多的因緣,這一念心就生起。
*一直的有因緣,心就一直的現起。它本身不能離開所依的六根,所緣的六境,單獨存在。
*譬如眼根壞,眼識就不能存在,意根若是不對,意識也有問題,所以眼識乃至意識,都不能夠獨自存在,所以它本身不是我。
*前面離第二法是為空性,另外有一個我,識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在識這裏住。識是第一法,我是第二法,識裏頭沒有我,這叫做空。
*現在這裏邊說無我,心就是我。現在從眾緣生,心是不自在,所以這個心是無我。你能作如是觀,就悟入苦集滅道的苦諦的真理。

次復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起、以愛為緣。如是名為悟入集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次復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為悟入道諦。
[解]1-次復觀察此心相續,以愛為因、以愛為集、以愛為起、以愛為緣。如是名為悟入集諦。tasyaivaṃ bhavatīyam api me cittasantatiḥ / tṛṣṇāhaitukī tṛṣṇāsamudayā tṛṇāprabhavā tṛṣṇāpratyayā [/]
集諦怎麼樣觀法呢?這位禪師在三摩地裏面,作如實觀察:這一念心的相續,為什麼它能相續呢?
a)以愛為因,因為愛,心才能相續下去,若沒有愛,心就不能相續。愛是很微細,就是我愛、我見、我癡、我慢中的我愛,我癡就是無明,我見就是執著有我,我愛就是愛著這個我,還一個我慢,一共是四個。而這四個煩惱非常的微細,而這裏面說此心相續以愛為因,就是很微細的那個愛。
b)以愛為集,這個愛著自己的愛,它逐漸地廣大,它的力量廣大,比那個微細的愛更粗顯,力量增長,這叫做集。
c)以愛為起,力量增長以後,繼續增長的時候,它能使令這個生命體現出來,這個時候叫做起。
d)以愛為緣,在十二因緣裏面就是生,就是生以後就有老病死,老病死也是以愛為助緣的,而後才有老病死,這是以愛為緣。這樣觀察,就覺悟什麼叫作集諦。
2-次復觀察此心相續所有擇滅,是永滅性、是永靜性、是永妙性、是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asyā api citta-santater yo nirodhaḥ so pi śāntaḥ /
這一念心的相續,是由愛的力量,才相續下去。前一生命心的相續,剎那間滅,後一剎那第二個生命又現起,又相續。
*修學聖道的時候,修擇滅的觀慧,擇就是揀擇,就是觀察。觀察眾法是因緣生的,是無我、無我所,你的貪瞋癡就滅。貪瞋癡滅,煩惱滅則業滅,業滅則苦滅,色受想行識就不生,所以叫做擇滅。
a)是永滅性,滅除煩惱,是永久、是寂滅的而不是暫時的,因為把種子消滅,所以它是永滅性。
b)是永靜性,滅除苦諦。就是先滅集諦,而後滅除苦諦。
*苦諦的存在,使令生命老是亂動,老是苦惱,所以叫做不寂靜,現在因為煩惱滅,苦不能再現起,苦也滅,苦滅以後就不動亂,永久的寂靜。
c)是永妙性,集諦的滅,苦諦的寂靜,苦集滅靜以後,這個境界是非常好的,是永妙。妙者,好也,這是非常良好的事情,是大安樂的境界。
d)是永離性,而這是永久的解脫苦集的境界,所以叫作永離性。如是名為悟入滅諦。

3-次復觀察此心相續,究竟對治趣滅之道,是真道性、是真如性、是真行性、是真出性。如是名為悟入道諦。asyā api yo nirodhagāmī mārgaḥ / sa nairyāṇika ity
前面觀察滅諦是滅靜妙離,作如是觀,但事實上,還沒到無餘涅槃那裏,所以還要繼續的觀察道諦。
*怎麼觀呢?觀察這個心的相續,就是苦的相續。苦的相續,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消滅呢?究竟對治趣滅之道,就是四念處,這是究竟圓滿能對治苦諦,趣向於無為之道,就是修四念處。
a)是真道性,是真實的聖道的體性,修四念處,修八正道,它是真實能通到涅槃那裏。
b)是真如性,作如是觀的時候,它是真實地,像前邊能夠棄捨任運隨轉的我見,能達到制伏一切所緣境的境界,能契入無能、無所的這無分別境界,這叫做真如性。
c)是真行性,長時期作如是觀,就能令你轉凡成聖,向於涅槃,這是真行性。
d)是真出性,真實是從煩惱裏面解脫出來,從這生死苦裏面解脫出來,是真出性。如是名為悟入道諦。

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 ,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即於此慧,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又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心無退轉,離諸怖畏,攝受增上意樂適悅。
[解]1-如是先來未善觀察,今善作意方便觀察 ,以微妙慧,於四聖諦能正悟入。evam aparīkṣita-manaskāra-parīkṣāyogena sūkṣmayā prajñayā na tāny ārya-satyāny avatīrṇo bhavati /
前面別辨悟入四聖諦,從無始劫以來,我都沒有能這樣作如是觀,我沒有能觀察四諦。今天能夠學習佛法,能夠作如是觀。以佛陀開示的十六種智慧,佛陀這樣開示我,我就這樣學習,用這樣的智慧觀察這個四聖諦,我才能悟入四聖諦。
*什麼是微妙慧?由勝解作意,起四加行觀察聖諦,就是起煖、頂、忍、世第一加行,觀察聖諦。
*或是說微妙慧,是佛陀開示的十六種智慧叫做微妙慧。
2-即於此慧,親近修習、多修習故,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正智得生。tasyaivam 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t tasyāḥ sama-samālambyālambaka-(ā)jñānam utpadyate /
即於此十六種智慧,親近、修習、又能多修習。
*能緣也是無分別境,所緣的也是無分別境界,所以能緣和所緣是無差別的。能緣同於所緣是平等,所緣同於能緣也是平等。
*平等,就是平等的智慧現前。
3-由此生故,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yenāsyaudārikatvāsmimāno nirvāṇābhirataye vibandhakaraḥ samudācarataḥ prahīyate /
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它逐漸的增長強大起來,就能斷障礙愛樂涅槃所有麤品現行我慢。
*能斷的正智,斷除障礙你得涅槃的現行我慢。我慢是能障礙你所愛樂的涅槃。
*麤品現行是形容我慢,它是很粗顯的事情,自己感覺到自己有修行。正智能斷除我慢,就是無我觀的智慧要現前才可以,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的正智,就是無我的智慧。我是一切煩惱的根本,我愛是貪煩惱的根本,我慢是瞋煩惱的根本,由於有我的執著,就會引起很多的煩惱,把我、我所,我慢能夠斷滅,煩惱也就不起。
4-又於涅槃深心願樂,速能趣入。nirvāṇe cādhyāyataś cittaṃ pradadhataḥ praskandati /
對於涅槃,這是離一切相,不生不滅的境界,是深刻的喜歡,願意到涅槃那裏。
*這就是出離的願,從世俗諦出來到第一義諦,有這樣的願望叫做出離心。
*因為有這個願,有深刻的、很誠懇的力量,很大的這樣的願,就能領導你自己向前進,很迅速的就到涅槃。
5-心無退轉,離諸怖畏,攝受增上意樂適悅。na pratyudāvartate (yati) mānasaṃ paritamanām upādāya / adhyāśayataś cābhiratiṃ gṛhṇāti /
這個時候,出離的願心不會退下來的。
*在煖位、頂位的時候,還不能夠不退轉,若到忍位以上,就是不退轉。無論什麼境界,向道的出離心,不會退下來。
*願不退,行也就不退,繼續的向前進,繼續的修止觀,修四念處。終究有一天到涅槃那裏,這個時候,遠離一切怖畏。所以,有恐怖就是因為有我;現在無我,就沒有恐怖。這個時候,雖然還沒有得涅槃,但是他能夠攝受,逐漸的增長他的增上的意樂,強大的意願,就是增上意樂,強大的歡喜心叫適悅,對涅槃有強大的意願,有強大的歡喜心,他就能不退轉,能離諸怖畏。

3.1.2.2.2.起四善根
如是行者於諸聖諦,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煖。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頂。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名諦順忍。
[解]1-如是行者於諸聖諦,下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煖。tathābhūtasyāsya mṛdu-kṣānti-sahagataṃ sama-samālambyālambaka-jñānaṃ tadūṣmagatam ity ucyate /
這位修行人由了相作意到勝解作意,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對四聖諦修十六種智慧,這樣觀察。這個時候,他的道力,可以名之為下忍所攝,是什麼呢?就是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就是能緣也是無分別的,所緣也是無分別的,所以能緣和所緣彼此都是平等,這樣的智慧現前,這叫做煖。
*忍就是安忍,你心安住在這裏不動就叫做忍。
*這個時候,加行位的煖,修了相作意和勝解作意,修十六種觀察的智慧,他也能安住在這裏不動,叫做下忍。
2-中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是名為頂。 yan madhya-kṣānti-parigṛhītaṃ tan muḍham ity ucyate /
中等的安住不動所含攝的,能緣所緣平等平等的智生,這叫做頂位。
*頂,如登山頂,向四方觀察都是很分明。
*這位修行人用十六種智慧,觀察四聖諦,觀察的非常的分明,而不是模糊,所以叫做頂。
3-上忍所攝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名諦順忍。yad adhimātra-kṣānti-saṃgṛhītaṃ tan madhyānulomā kṣāntir ity ucyate //
這時候這個忍叫做諦順忍,是上品、是最殊勝,超過前面的下忍、中忍,屬於這一類。
*它的能緣所緣平等平等智生,而這時候是諦順忍,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它能順於四諦,能調伏煩惱。

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彼於爾時,其心似滅而非實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復有一類闇昧愚癡,於美睡眠之所覆蓋,其心似滅非實滅中,起增上慢,謂為現觀,此不如是。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從此已後,出世心生,非世間心,此是世間諸行最後界畔邊際,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解]1-彼既如是斷能障礙麤品我慢,及於涅槃,攝受增上意樂、適悅,sa evam vibandhakaram asmimānaṃ prahāya nirvāṇe cādhyāśaya-ratiṃ parigṛhya
那位禪師既然能這樣斷除能障礙的粗品我慢,粗品我慢是能障礙,能斷掉它。修十六種觀行的時候,對於涅槃能夠逐漸的增長,叫攝受,增長增上的意樂和適悅。
2-便能捨離後後觀心所有加行,住無加行無分別心。yo 'sāv uttarottaraś citta-parikṣayābhisaṃskāraḥ / tam abhisaṃskāraṃ samutsṛjya anabhisaṃskāratāyāṃ nirvikalpa-cittam upanikṣipati /(*citta-parikṣaya,心的止息。citta-parīkṣayā,以觀察心。彼展轉以觀察心作為加行。或是以觀察心的方式,令修行愈來愈高。)
這個時候用功修行,煩惱不動,我慢也不動,也能捨棄後後觀心所有的加行。
*他能安住在不須要特別努力,心裏面不分別,這個時候就是奢摩他有力量。
3-彼於爾時,其心似滅而非實滅,似無所緣而非無緣。tasya tac cittaṃ tasmin samaye  niruddham iva khyāti/ na ca taṃ(tan) niruddhaṃ  bhavaty anālambanam iva khyāti / na ca tadālambanaṃ bhavati /
那位修行人在那個時候,內心就像滅了似的。
*什麼叫做滅呢?就是無分別的智慧,非常的微細,叫做滅,好像沒有心似的。但是現在這位禪師的內心還沒到無分別智的境界,不是真實的無分別智。
*這個無分別智,心裏面沒有影像,所以沒有所緣境,現在世第一的時候這個住心,也類似無分別智的無所緣,但而非無緣,不是無緣,心裏面還有多少影像。
4-又於爾時,其心寂靜,雖似遠離,而非遠離。tasya tac cittaṃ praśāntaṃ vigatam iva khyāti / na ca tadvigataṃ bhavati /
又在世第一的時候,他的心是很寂靜。
*無分別智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煩惱,而世第一的時候這個心的寂靜,也類似無分別智的遠離,但是又不是遠離,因為他不是無分別智。
*遠離有兩個意思,遠離一切相,遠離一切煩惱,這是無分別智境界。現在世第一,類似那樣,但是又不是那樣。
5-又於爾時,非美睡眠之所覆蓋;唯有分明,無高無下奢摩他行。na ca punas tasmiṃ(smin) samaye madhukara-middhāvaṣṭabdham api tac cittaṃ niruddham iva khyāti / na ca tanniruddhaṃ bhavati /
又在世第一的時候,非美睡眠覆蓋,美睡眠,用美好的睡眠來形容這件事,就是心裏面無分別境界。
*睡覺不做夢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明了性。
*但是修止觀的人,心裏面也沒有一切相,沒有一切的分別,雜亂妄想統統沒有,沒有一切分別,但是有明了性。
*這個時候心裏面不修毘婆奢那觀,心裏面還是有明了性的分明,可是又沒有分別,這樣的奢摩他行。
*什麼是分明?世第一那個人,於彼所緣境,其相明淨,一點兒不昏昧,究竟顯現。
*什麼是無高無下?此顯無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如其所應名無高下。這個是用無相心三摩地來顯示世第一的境界。
*修無相心三摩地的人,心裏面不思惟一切相,但是內心於彼諸相不厭不壞,厭壞就是分別,不厭不壞,所以不分別,就是不分別一切相。
*他不努力地警覺其心,思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故名不低。
*雖然思惟無相,但是不堅執著這個無相,叫做不昂。
6-復有一類闇昧愚癡,於美睡眠之所覆蓋,其心似滅非實滅中,起增上慢,謂為現觀,此不如是。yat tad ekatyānāṃ [mandānāṃ] momūhānām abhisamayā[yā]-bhimānāya bhavatīdaṃ
復有一類人,沒有智慧的光明,心裏面沒有一切雜念,但是還有明了性。
*這個時候,其心好像是滅除一切分別,但是還不是真實滅除一切分別,就是他不是真實是無分別智,就認為他是得聖道,成就無分別智。
*美睡眠覆蓋其心的相貌,就是心裏面不分別一切法,而有明了性;有明了性而又不分別一切法;這個時候,就認為是成就無分別智慧。那個人糊塗,他這樣子認為,實在不是無分別智,不是現觀。
7-既得如是趣現觀心,不久當入正性離生。punaś cittam abhisamayāyaiva na cirasyedānīṃ samyaktvaṃ(ttva) nyāmāvakrāntir bhaviṣyatīti /
那位禪師修止觀,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得就是成就,成就這樣的趣現觀心,就是向前進,再進一步就是無分別智,他達到這個程度。
*不久當入正性離生,不會很久,就是一剎那,就會入到正性,就是法性,法性是離一切生住滅相的,就是無為的境界,就是契入無為的境界。

8-即於如是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此即名為世第一法。yadi yamīdṛśī cittasyāvasthā bhavati / tasya tat-sarva-paścima-nirvikalpaṃ cittaṃ yasyānantaraṃ pūrva-vicāriteṣu satveṣv adhyātmam ābhogaṃ karoti / te laukikā agra-dharmāḥ /
他現在似滅而非實滅的這個境界,就是他的寂靜心位,最後一念的無分別心。就是在凡位,最後一念的無分別心。
*從這個無分別心,不間隔,於前所觀諸聖諦理,就是四聖諦,十六種觀慧。
*現在起內作意,不生起那麼多的觀慧,就是只一個無我觀、或者一個空觀,叫內作意。這時候的止觀,叫做世第一法。
*什麼是從此無間等?謂此最後一念無分別心,與出世無漏聖法為等無間緣。最後一念無分別心,就是給一剎那後,初果的須陀洹的出世間無漏聖法,作等無間緣。
*什麼是起內作意?由無漏法,各別內證,非從他緣。
*無漏法,就是沒有煩惱的那個清淨、無為的境界。
*各別內證,每一人他自己到世第一那個時候,內裏邊證悟的境界。
*非從他緣,不是從別人開示你而成就的,是你自己現起無分別智慧,才能證悟。是故說言起內作意。
*若是起內心裏邊的無分別的智慧,就是能緣所緣平等正智生起。
*非從他緣,這句話是形容修禪的這個人,到證道的時候,那一念清淨的智慧是你要用功,長時期修止觀成就。
*初開始用功修行,要依賴經律論的文句,依賴佛菩薩的法語,才能成就,這是要依賴他緣。但是最後得悟聖道的那個清淨智慧,是自己努力的。努力的就是由佛菩薩的法語,你能夠作意,法隨法行,如理作意,這樣才成就。
9-從此已後,出世心生,非世間心,此是世間諸行最後界畔邊際,是故名為世第一法。tasmāt pareṇāsya lokottaram eva cittam utpadyate / na laukikaṃ [/] sīmā eṣā laukikānāṃ saṃskārāṇāṃ paryanta eṣas tenocyante laukikā agradharmā iti /
從這一念心以後,一剎那間,出世心生,超越世間的那個清淨的智慧心現起。
*這一念心,不是世間的有漏的境界。這個世第一這一念心,是世間一切有為法最後的邊際,就是到此為止,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3.2.如實而通達
3.2.1.明現觀
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
[解]1-從此無間,於前所觀諸聖諦理,起內作意;teṣāṃ samanantara-pūrvāvicāritāni satyā[nyā] bhra(vra)jati /
在四加行的時候,所觀的四聖諦理,所現起的內作意,成就的智慧。
2-作意無間,隨前次第,所觀諸諦,ābhoga-samantaraṃ yathā-pūrvānukramaḥ [/] vicāriteṣu satyeṣu anupūrveṇaiva
繼續不間斷地修止觀,隨前次第所觀諸諦,還是苦集滅道四諦。
3-若是現見、若非現見諸聖諦中,如其次第,有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nirvikalpa-pratyakṣa-parokṣeṣu niścaya-jñānaṃ pratyakṣa-jñānam utpadyate /
若是現見,就是欲界的苦諦。若非現見,就是上二界的苦諦。如其苦集滅道的次第,有無分別的決定智慧現前。
*前說現見諸蘊諦智,即是能生法智種子依處。及不現見蘊比度諦智,即是能生類智種子依處故。法智也好,類智也好,總合而為一,名為無分別決定智現見智生。
*決定智,一點不猶疑。
*現見智生,現見苦集滅道的智慧現起。
*先見苦諦,再集諦、滅諦、道諦,欲界的和無色界,就是八忍、八智,就是十六剎那。

由此生故,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皆悉永斷。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不還果。彼與前說離欲者相,當知無異。然於此中少有差別,謂當受化生,即於彼處當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一來果。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麤重永息,得預流果。
[解]1-由此生故,三界所繫見道所斷附屬所依諸煩惱品一切麤重,皆悉永斷。tasyotpādāt traidhātukāvacarāṇāṃ darśana-prahātavyānāṃ kleśānāṃ pakṣyaṃ dauṣṭhulya-sanniśraya-sanniviṣṭa tatprahīyate /
由這個無分別智現前的關係,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是見道所斷的煩惱,就是十使。
*薩迦耶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貪、瞋、癡、慢、疑,這都是屬於見煩惱,三界所繫見道所斷的煩惱。
*附屬所依,這個煩惱是附屬在你的色、受、想、行、識裏面。
*諸煩惱品,就是這麼多十使的煩惱。
*一切麤重,皆悉永斷,麤重就是指煩惱的種子,智慧一現前,煩惱的種子完全沒有,所以叫做斷障。
2-此永斷故,若先已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不還果。tasya prahāṇāt sacet pūrvam eva kāmebhyo vītarāgo bhavati / saha sa(ga?)tyābhisamayāt / tasmin samaye 'nāgāmīty ucyate /
這個三界所繫的、見道所斷的這一切煩惱永斷故。
*若是這個修行人,在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之前,已經遠離欲界的煩惱。
*他現在經過或長或短的修行,入如是諦現觀已。入無分別智,叫做現觀。
*無分別智觀察苦集滅道四諦,就得不還果。
3-彼與前說離欲者相,當知無異。tasya tāny eva liṃgani veditavyāni /
這個人得三果是離欲,這個離欲的相貌,與前邊說到離欲的相貌,也是一樣。
4-然於此中少有差別,謂當受化生,即於彼處當般涅槃,不復還來生此世間。yāni pūrvam uktāni vītarāgasyāyantu viśeṣaḥ / ayam aupapāduko bhavati / tatra parinirvāyī / anāgantā punar imaṃ lokaṃ [/]
可是與前邊那個離欲還有點差別。
*得三果的這個人,現在是欲界的人,若在這裏死掉,他要受化生,就是胎卵濕化的化生。化生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都是化生。這些不還果聖人,將來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所以當受化生。
*就在色界天、無色界天,他就得四果阿羅漢,在那裏入涅槃。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死。這就是不同於只是得四禪八定,沒得聖道的人,就不相同。
5-若先倍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得一來果。sacet punar yad bhūyo vītarāgo bhavati /saha gatyā abhisamayāt sakṛdāgāmī bhavati /
修現觀之前,已經遠離一部份的欲界的貪欲心。欲界的貪欲心沒有完全消除,但是因為修不淨觀的關係,棄捨一部份。
*那位禪師現在修現觀的時候,也就是修四念處,契入諦現觀,就是觀苦集滅道,成就無分別的智慧。
/這個時候所成就的果位,是斯陀含果,就是再一來欲界,受一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得涅槃,叫一來果。
*在未到地定裏面修不淨觀,破除多少欲,現在現觀相應的時候,就超越初果得二果。
6-若先未離欲界貪者,彼於今時既入如是諦現觀已,麤重永息,得預流果。sacet punar avītarāgo bhavati / sa bhūyassa tasya dauṣṭulyasya pratipraśrabdheḥ srota āpanno bhavati /
若是修現觀之前,在未到地定裏面,沒能棄捨欲界的貪心。
*他修四念處現在相應,麤重永息,我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的種子息滅,不是暫時的調伏,而是永久的息滅,就是預流果。

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為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
[解]1-由能知智與所知境和合無乖,現前觀察,故名現觀。jñeyena jñānaṃ samāgataṃ bhavati / pratyakṣatayā / tenocyate [a]bhisamayataḥ /
能知智,通達無我的這個智慧。
*所知境,所知境就是我空的境界,觀察我不可得。無我的智慧,觀察我不可得,無我的境界是所知境。能知的智慧與所知境界,融合在一起,而沒有乖違。
*現前觀察,無我的智慧顯現在前,觀察這個我不可得,故名現觀。若是作如是觀的時候,那是有分別境界。等到觀察成就,就是無分別的境界。現在這裏,應該是無分別的境界。
2-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現前觀察,名為現觀。婆羅門等,當知亦爾。tad yathā kṣatriyaḥ kṣatriyeṇa / sārdhaṃ sammukhībhāvaṃ tadanvabhisamayāgata ity ucyate / evaṃ brahmaṇādayo veditavyāḥ /
如剎帝利與剎帝利和合無乖,王族的剎帝利和剎帝利,同一族姓的人,所以他們是和合無乖的。我看你是剎帝利,你看我也是剎帝利,能觀、所觀都是無我的境界,是名為現觀。婆羅門與婆羅門和合無乖,現前觀察,也是這樣。

此亦成就眾多相狀。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終不退轉,棄捨所學,不復能造五無間業,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終不更受第八有生,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解]1-此亦成就眾多相狀。謂證如是諦現觀故,獲得四智。tasyemāni liṃgāni catvāri jñānāny anena pratilabdhāni bhavanti /
這位得須陀洹果的人,有很多的相貌,可以知道。
*這位禪師不懈怠,精進地修四念處,現在成就無分別智,就獲得四種智慧。
2-謂於一切若行、若住諸作意中,善推求故,得唯法智,得非斷智,得非常智,得緣生行如幻事智。sattva-cāra-vihāra-manasikāreṣu tīrayato dharma-mātra-jñānam anuccheda-jñānam aśāśvata-jñānaṃ / pratītya-samutpanna-saṃskāra-māyopama-jñāna-viṣayo
或者經行的時候,或者靜坐的時候。內心裏邊有如理作意,善推求故,他能夠觀察色受想行識裏面,沒有我可得。
a1)得唯法智,就是唯獨是眾緣所生的色、受、想、行、識而已,只是法,這裏邊沒有我可得。
a2)得非斷智,又得到不斷的智慧,兩個解釋:
因緣所生法,有因緣而沒有所生法就是斷,有所生法就是沒有斷,這是一種解釋。
其次,從智慧的推求,是剎那剎那變異。前一剎那的相貌,第二剎那就不見,是斷了嗎?沒有斷。這是微細的非斷。
a3)得非常智,觀察這一切有為法,不是常住不變,前一剎那,後一剎那都不同。
a4)得緣生行如幻事智,因緣所生的一切有為法,在凡夫來看都是真實,但是這位須陀洹果的聖人,觀察因緣所生的有為法,都是如幻化似,就是幻術所變。
*這一切有為法,內裏邊的根身,眼耳鼻舌身意,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識、耳識、乃至意識,根、塵、識這一切境界,都是虛妄不真實,不執著是真實的。
*所以知道一切法空,是聖人的智慧,知道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鏡中像,這也是聖人的智慧。
3-若行境界,由失念故,雖起猛利諸煩惱纏;暫作意時,速疾除遣; 'pi cāsya carataḥ sutīvram api kleśa-paryavasthānaṃ / yady api smṛti-saṃpramoṣād utpadyate / tad apy asyābhoga-mātrāl laghu laghveva vigacchati /
若是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活動的時候,失掉正念,不如理作意就來,就會生起猛利的煩惱纏。纏,是煩惱活動的時候。
*雖然失掉正念,心裏面現起猛利的煩惱,暫作意時,速疾除遣,一下子正念又恢復過來。
*恢復過來,就知道一切緣生行都是如幻如化,不是真實的,很快地就把煩惱消除。
*這是初果聖人,也會現煩惱,但是時間很短,就把煩惱結束。
4-又能畢竟不墮惡趣;終不故思違越所學;乃至傍生亦不害命,tathā agantā bhavaty apāyāṃ(yān) na saṃcidhyaṇikṣāṃ vidhya-[ti]śikṣāṃ) vyatikrāmati /
ca tiryagyoni(kṛtaṃ) gataṃ prāṇinaṃ jīvitād vyaparopayati /
初果聖人死掉以後,決定不會到三惡道,就是因為他能調伏煩惱的關係。
*生存的時候,決定不會故意地違犯佛所制定的戒,所學就是戒,不會故意地犯戒。
*持戒清淨到什麼程度呢?以殺生戒為例,就是傍生裏面,他也不會隨便傷害它的生命的,就是一個蚊蟲,他也不傷害它的生命。
5-終不退轉,棄捨所學,na śikṣāṃ pratyakhyāya hānāyārvattate /
有煩惱,會用正念來調伏,不會退失道心,棄捨所學的佛法。
6-不復能造五無間業,abhavyo bhavati pañcānām ānantaryāṇāṃ karmaṇāṃ karaṇatāyai /
這個初果聖人不會再造五種墮落無間地獄的業力,就是殺害他的父親,殺害他的母親,弒阿羅漢,破和合僧,轉法輪僧,以及出佛身血,都不會做這種事情。
7-定知苦樂,非自所作、非他所作、非自他作、非非自他無因而生;na svayaṃ-kṛta-sukha-duḥkhaṃ paryeti na para-kṛtaṃ na svayaṃ-kṛtaṃ ca para-kṛtaṃ ca na svayaṃ-kāra-aparakāra-ahetu-samutpannaṃ /
他有無我的智慧,通達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決定知道一切法的苦,一切法的樂,不是自所作。
*自所作,就是苦是自己造的苦,樂是自己造的樂,就是說樂是有他自己的自性,這個自性能造出快樂來,苦也有他的自性,這個自性能造出苦來。從佛法的態度,一切法是因緣所生。
*但是外道的思想,一切法不是因緣所生,怎麼生的呢?是自性所生。每一法都有它的自性,由它的自性生出來苦,生出來樂。
*現在這個初果聖人,知道世間上苦惱的事情,快樂的事情,都是無自性的,所以不是由自性生的。
*非他所作,這個他就是大自在天,不是自在天有這個能力叫眾生苦,叫眾生樂。
*非自他作,這是自他和合所作。就是每一法要有它的自性,又加上大自在天他們和合,造出來苦惱的事情,造出來快樂的事情,初果聖人不同意這種見地。
*非非自他,無因而生,也不是沒有自他,就是沒有原因的,這件事就出來。那麼怎麼生,是因緣所生,就是他自己的業力,在眾多因緣的幫助,就有這件事。
8-終不求請外道為師,亦不於彼起福田想。na ito bahirdhānyaṃ śastāraṃ paryeṣate / na dakṣiṇīyaṃ /
這個初果聖人不會拜外道為老師,也不會對那個人是有道德,對他供養,能令你得福,不會有這種想法。
9-於他沙門婆羅門等,終不觀瞻口及顏面。na pareṣāṃ śramaṇa-brāhmaṇānāṃ sukhāvalokako bhavati / sukhaparīkṣakaḥ /
(?:mukhāvalokako bhavati / mukhaparīkṣakaḥ)
對於佛法以外的沙門和婆羅門這些外道,終不會看他的臉,注意他,將要說什麼,我應該注意聽聽。看他的口,看他說什麼話,因為你有正知正見。所以真實有正知正見是初果聖人,那是無漏的正見。沒得初果之前,就是聞思修的正知正見,從聞思修裏面得正知正見。
*雜阿含398經: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te aññassa samaṇassa vā brāhmaṇassa vā mukhaṃ ullokenti
10-唯自見法、得法、知法、證法源底,越度疑惑,不由他緣;於大師教、非他所引,於諸法中,得無所畏;nānyatra dṛṣṭadharmā prāptadharmā paryavagāḍhadharmā tīrṇakāṃkṣas tīrṇavicikitsaḥ aparapratyayo 'nanyaneyaḥ śātuḥ śāsane / dharmeṣu vaiśāradyaprāptaḥ /
唯自見法,他靠自己的智慧見苦集滅道,能見到什麼是苦,什麼是集,什麼是滅,什麼是道。
*得法,或者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
*知法,得到法以後,自己知道我現在是初果、我是二果、我是三果、我是四果,自己知道。
*證法源底,他證悟法的源底,就是初果這時候見到緣起的苦集滅道,就是達到究竟。
*越度疑惑,就是超過疑惑,說是某某人他能得初果、得二果,他不疑惑這件事。說自己得到初果,我或者得二果,這件事也不疑惑。
*不由他緣,不由他緣有二個意思,一個是在修道的時候,不須要別人來引導你,自然是很善巧的能這樣修行。見道以前,就是在資糧位、加行位這個時候,須要有善知識的開導。得聖道以後,自己自然是知道怎麼修行,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為眾生開示佛法的時候,初果聖人就是根據自己的智慧能宣揚佛法,不假藉別人。
*於大師教,非他所引,對於佛陀的教導的法語,他對佛陀有信心,不要說是現在,就是死以後,第二生、第三生以後,對於佛的教法,其他的一切外道不能夠引導他,叫他不要信佛。所以得初果以後,沒有隔陰之迷。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就是對他自己所證悟的苦集滅道這種佛法,別人若問他,心裏面沒有恐怖。
11-終不妄計世瑞吉祥以為清淨;sa na kautūhala-maṃgalābhyāṃ śuddhiṃ pratyeti  /
世間人認為這是瑞,這是吉祥,這是清淨、是合道理的,是令人滿意的事情,初果聖人不會有這種想法。
12-終不更受第八有生,nāpy aṣṭamaṃ bhavam abhinirvarttayati /
這個初果聖人,若不精進,須要再受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道,不會再受第八番生死,最多受七番生死。
13-具足成就四種證淨。caturbhir avetyaprasādaiḥ samanvāgato bhavati /
佛、法、僧、戒,這四種在他的內心裏那個清淨智慧中,證悟這件事,這是清淨。佛之所以為佛者,所以是法、是僧、是戒,他都能達到那個清淨,無為的境界。他有這樣的信心,有這樣的智慧,成就不可破壞的信心,叫具足成就四種證淨。

3.2.2.明作意
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
[解]1-如是行者,乃至世第一法已前,名勝解作意;tasya yāval laukikebhyo 'gradharmebhya adhimokṣiko manaskāraḥ
勝解作意,就是苦集滅道四諦,每一諦裏面有四種觀行,十六種觀行。
*最初了相作意也是學習十六種觀行,但是猶為聞思之所間雜,還要向善知識學習。
*到勝解作意的時候,完全是自己用功,完全是在未到地定裏面,自己作如是觀,而沒有聞思的間雜。
2-於諸聖諦現觀已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satyāny abhisami-tavataḥ kleśeṣu darśana-prahātavyeṣu prahīṇeṣu prāvivekyo manaskāraḥ
這位禪師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成就無分別智以後,乃至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名遠離作意。就是由世第一法,一剎那間就是到須陀洹果,須陀洹果這個時候一共有十六剎那。經過十六剎那,就是永斷見道所斷一切煩惱,身見、戒取、疑,叫做遠離作意。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還沒有得聖道,到遠離作意,這個時候得初果。

3.3.修習
3.3.1.明得果
復從此後,為欲進斷修所斷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如預流果所有諸相,今於此中,當知亦爾。然少差別,謂若行境界,於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由失念故,暫起微劣諸煩惱纏,尋能作意,速疾除遣。唯一度來生此世間,便能究竟作苦邊際。得不還果及不還相,如前已說。
[解]1-復從此後,為欲進斷修所斷惑,如所得道,更數修習,prahāṇāya ca / ata ūrdhvaṃ yathāpratilabdhaṃ mārgaṃ bhāvayato 'bhyasyataḥ
這位禪師得初果須陀洹,成就遠離作意以後,功德還沒有圓滿,還要繼續的修行。他內心的目的想要進一步消除修道所斷的煩惱,就是俱生的煩惱,不經過分別,就是任運地就起愛煩惱。初果聖人還有愛煩惱,也有瞋心,也有這些煩惱。他進一步要斷除這些煩惱是修所斷惑,是俱生的煩惱。如他得初果的時候,所成就的道,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得初果以後,還是這樣修行,還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也是觀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修行。
2-永斷欲界上品、中品諸煩惱已,得一來果。kāmāvacarāṇām adhimātra-madhyānāṃ kleśānāṃ prahāṇāt sakṛdāgāmī bhavati /
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就把欲界的三品煩惱,上品中品這兩品煩惱完全斷,還有下品煩惱沒有斷,這個時候就叫做一來果。
3-如預流果所有諸相,今於此中,當知亦爾。tasyāpi yāni srota āpannasya liṃgāni / sarvāṇi veditavyāni /
如預流果所有的相貌,前面剛才講的一大段,那麼多道德的相貌。現在得二果的聖人,也具足那麼多的相貌。
4-然少差別,謂若行境界,於能隨順上品猛利煩惱纏處,由失念故,暫起微劣諸煩惱纏,尋能作意,速疾除遣。ayañ ca viśeṣo yadviṣaye 'dhara-kleśasthānīyeṣu adhimātra-paryavasthānīye 'pi baddhaṃ kleśa-paryavasthānam utpādayaty āśu cāpanayati /
還有一點不同,若是他沒有入定,沒有修止觀,這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活動,在色聲香味觸上活動的時候,於能隨順上品,隨順就當引發講。
*眼耳鼻舌身在這樣的色聲香味觸上活動,色聲香味觸能令你引發出來上品的猛利煩惱纏,能令你生出很大的煩惱的境界。
*若是這位二果聖人有正念的時候,什麼事沒有,也不能有煩惱。但若失掉正念的時候,暫時的、很短的時間內也會現出來很微弱的煩惱,也會有煩惱。初果聖人就不是微劣,就是很強的煩惱。
*二果的煩惱不是很強,但是有一點,叫作煩惱纏。雖然現出煩惱,但是他很快就覺悟,尋就是立刻地,立刻地他如理作意就現前,很迅速的就把煩惱消滅。
5-唯一度來生此世間,便能究竟作苦邊際。sakṛccemaṃ lokam āgamya duḥkhasyāntaṃ karoti /
假設他現在是在人間,死以後,又生到天上,從天上死,還要再回到人間,還有這麼一來回,一往來。再來這麼一次,就有這個道力,能究竟地把苦作邊際,苦就到此為止。至於苦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
6-得不還果及不還相,如前已說。anāgāmī / anāgāmiliṃgāni ca pūrvoktānīty eva
得不還果及不還果他那個道德的相貌,像前面文也已經說過,在這裏不說。

3.3.2.辨作意
3.3.2.1.觀察作意
3.3.2.1.1.略標
當知此中,由觀察作意,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解]當知此中,由觀察作意,於一切修道,數數觀察已斷未斷,如所得道,而正修習。
tatra sarvo bhāvanāmārgaḥ pratyavekṣya pratyavekṣya mīmānsā(māṃsa) manaskāreṇa prahīṇāprahīṇatāṃ yathāpratilabdha-mārga-abhyāma-prabhāvitaḥ /(?:abhyāsa)
得聖道已後,他常常修苦、空、無常、無我的聖道的現觀,常常這麼修,就把煩惱調伏,煩惱不現行。
*聖人自己觀察自己,在一切時,觀察自己,我這個煩惱斷了,我這個煩惱還沒有斷。如他所得的苦、空、無常、無我的這個聖道,還是努力這麼修習,就是不斷的重複修無我觀、修無常觀、修空觀、修苦觀,這麼修習。

3.3.2.1.2.廣分別
3.3.2.1.2.1.修自性
又於此中云何名修自性?云何名修業?云何名修品類差別?謂由定地作意,於世、出世善有為法,修習增長。無間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續,會彼體性。如是名為修之自性。
[解]1-又於此中云何名修自性?云何名修業?云何名修品類差別?tatra bhāvanāyāḥ katamaḥ svabhāvaḥ [/] katamat karma / katamaḥ prakārabhedaḥ /
2-謂由定地作意,於世、出世善有為法,修習增長。yaḥ samāhita-bhūmikena manaskāreṇa laukika-lokottareṇaiṣāṃ kuśalānāṃ saṃskṛtānāṃ dharmāṇām abhyāsaḥ / paricayaḥ
在奢摩他定裏邊,有如理作意,修行實在是內心的分別,內心就是常作如是觀,就叫做修行。但是在禪定裏邊作如是觀,觀什麼呢?就是世間的善有為法,出世間的善有為法。在定裏邊常這麼思惟觀察,善就會增長。
3-無間所作、殷重所作,令心相續,會彼體性。如是名為修之自性。sātatya-satkṛtya kriyā / cittasantates tanmayatā ca upanaya[na]m ayam ucyate bhāvanā svabhāvaḥ /(tanmayatā,the being absorbed in or identical with that. upanayam,attaining , obtaining , obtainment.)
怎麼叫做修習增長呢?無間所作,不要懈怠,中間不要有其他的染污的事情,長時期的作如是觀,修如是奢摩他,修如是毘缽奢那,叫做無間所作。
*殷重所作,就是詳細的、深刻的思惟,作如是觀。
*要使令你這個心,相續不間斷地作如是止,作如是觀,久了,就和那件事融會,融和起來,就成功。修的本身的相貌是這樣。

3.3.2.1.2.2.修業
當知修業略有八種。一、有一類法由修故得,二、有一類法由修故習,三、有一類法由修故淨,四、有一類法由修故遣,五、有一類法由修故知,六、有一類法由修故斷,七、有一類法由修故證,八、有一類法由修故遠。若先未得殊勝善法,修習令得,名修故得。若先已得令轉現前,名修故習。若先已得未令現前,但由修習彼種類法,當令現前,令轉清淨、鮮白生起;名修故淨。若有失念,染法現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斷除、變吐,名修故遣。若未生起所應斷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了知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及以無我,深心厭壞,名修故知。如是知已,數修習故,無間道生斷諸煩惱,名修故斷。煩惱斷已,證得解脫,名修故證。如如進趣上地善法,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斷諸法,轉成遠分,乃至究竟,名修故遠。當知是名八種修業。
[解]當知修業略有八種。一、有一類法由修故得,二、有一類法由修故習,三、有一類法由修故淨,四、有一類法由修故遣,五、有一類法由修故知,六、有一類法由修故斷,七、有一類法由修故證,八、有一類法由修故遠。tatra bhāvanāyā aṣṭavidhaṃ karma / ekatyān dharmān bhāvayan pratilabhate / ekatyān dharmān bhāvanayā niṣevate / ekatyān dharmān viśodhayaty ekatyān dharmān prativinodayaty ekatyān dharmān parija[ā]nāti / ekatyān dharmān prajahāty ekatyān dharmān sākṣātkaroty ekatyān dharmān dūrīkaroti /
什麼叫作修業?修業,修的功能,這樣修行,會有什麼樣的功效?當知修業略有八種不同。
1-若先未得殊勝善法,修習令得,名修故得。tatra ye tāvad apratilabdhā dharmāḥ kuśalā vaiśeṣikās tān pratilabhate /
若是以前沒修行的時候,沒有成就這樣殊勝的善法,沒得等持,沒得未到地定,沒得色界四禪。按照佛陀所開示的方法,這樣的學習,最後成功,名修故得。
2-若先已得令轉現前,名修故習。ekatyā(tye) dharmābhāvanayā labdhāḥ saṃmukhībhūtāś ca vartta[n]te tān niṣevate /
若以前是成就,令它相續的現前,叫名修故習。
3-若先已得未令現前,但由修習彼種類法,當令現前,令轉清淨、鮮白生起,名修故淨。
tatra ye pratilabdhā,na ca saṃmukhī-bhūtās te tajjātīyair dharmair niṣevyamāṇau(ṇai)r āyatyāṃ saṃukhī-kriyamāṇā[ḥ] pariśuddhatarā[h] paryavadātatarāś cotpadyante
若以前已成就這種功德,但是還沒能令這功德現前,就是種子。
*成就欲界的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叫做法智,苦集滅道,這是法的智慧,是無漏的智慧。
*色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的苦集滅道的智慧,和欲界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法智是相類似的,所以叫做類智。
*若是這個時候,還沒有修類智的這種觀,但是法智成就,類智的種子也就成就,類智還沒現前。欲界的法智成就,這個時候開始觀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觀察是苦空無常無我,這個時候,這個類智的智慧就現前。
*若先已得,未令現前,這是得種子。
*但由修習彼種類法,就作如是觀,觀察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
*當令現前,令原來栽培的法智的種子,也就是類智的種子,就是類智現前。
*類智現前,令轉清淨,鮮白生起,原來沒作如是觀的時候,只是在欲界的色受想行識,作苦空無常無我的觀,把欲界的煩惱斷。這個時候再觀察色界、無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作如是觀的時候,類智現前,就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也斷,所以令轉清淨。斷煩惱,就叫做清淨。
*什麼叫做清淨?鮮白生起,就是把色界、無色界的愛、見、慢、無明斷掉,你的智慧很新鮮、很清白,這樣的光明的智慧現起,叫做由修故淨。

4-若有失念,染法現行,修善法力令不忍受,斷除、變吐,名修故遣。tatra ye smṛti-saṃpramoṣā(t) kliṣṭā(n) dharmān samudācaranti / tān kuśala-dharmābhyāsabalenādhivāsayati / prajahāti / vinodayati / vyantīkaroty
若得初果以後,有時候失掉正念的時候,染污法也會現行,還會有欲心,會有瞋心。
*現在把失念的事情調轉過來,正念現前。
*修善法力,就是觀察無常、苦、空、無我,這樣思惟,使令這個清淨心不容受染污的煩惱。把現行的煩惱消滅,叫斷除。把種子也消滅,叫變吐。這就叫做由修故遣。
5-若未生起所應斷法,修善法力了知如病,深心厭壞。了知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及以無我,深心厭壞,名修故知。anutpannān eva vā prahātavyān dharmān rogataḥ parijānāti / vidūṣayati /śalyato gaṇḍataḥ aghataḥ anityato duḥkhataḥ śūnyato [a]nātmataś ca parijānāti / vidūṣayati /
煩惱有的時候失掉正念會現起,但是有的時候,有正念它不現起,但是沒斷,煩惱種子還在。所以,若沒有生起,那個煩惱的種子是應該消滅,那怎麼辦呢?修善法力,還要繼續思惟無常、思惟苦、思惟空、思惟無我,還要這樣修止觀。
*了知如病,了知一切有為法,欲界的有為法,色受想行識,色界無色界的這些有為法。就像四大錯亂,就有病,這是一個可厭惡的事情。
*了知如癰,就是過去世的罪業,現在要受苦,身體得癰瘡,或者腫瘤這種病,這是更可厭惡。世間上的這些有為法,有漏法令我們流轉生死,就是深心厭壞。
*如箭,箭射來了,這也是苦惱的境界。
*障礙,令你不自在,令你苦惱。
*了知它是如癰、如箭、障礙,要了知世間上這一切有漏、有為的一切法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通達它是無我的,也還是深深地厭惡這件事,這叫修故知。
*因為修無我觀,能斷煩惱種子,不修無我觀,不能斷煩惱種子。
a)什麼是如病、如癰、如箭?就是這位禪師對於三界裏邊的有為法,有漏法,安住在厭背想,就是不高興它、棄捨它、厭惡它。當知此由修過患想及實義想為因,修厭背想,是由於修過患想,和修實義想,以此為因。
b)修善法指什麼說呢?就是指修過患想,修實義想,這叫做善法力。什麼是過患想?於諸行思惟無常及思惟苦。實義想是什麼?謂於諸行思惟空性及無我性。應該修過患想,也應該修實義想。這樣才能有力量斷煩惱。
c)如病,如有一因界錯亂,因為地水火風這四大種的錯亂,就生出來病苦,修厭背想。
d)如癰,如有一因過去世的罪業,現在得癰,要修這樣的厭背想。
e)如箭,如有一因怨家用箭來射,這是一個很可厭惡的事情,要這樣修厭背想。
6-如是知已,數修習故,無間道生斷諸煩惱,名修故斷。tasya parijñānābhyāsād ānantaryamārga utpadyate / kleśānāṃ prahāṇāya, yena prajahāti /
像前面這樣,你有這樣的智慧以後,常常的修實義想、厭患想、厭背想。前面就是加行道,努力的這樣修行。現在無間道就是得果。什麼叫做無間道生?就是斷諸煩惱,這時候無我的智慧現前,就斷諸煩惱。初見道的時候,就把身見、戒取、疑的這些煩惱斷,名修故斷。
7-煩惱斷已,證得解脫,名修故證。prahīṇe ca punar vimuktiṃ sākṣātkaroti /
煩惱斷完,就得到解脫。煩惱不繫縛你,就自在,叫做修故證。斷煩惱要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斷煩惱。在斷煩惱這一部份,叫做無間道;斷煩惱就得解脫,叫做解脫道,名修故證。斷煩惱、得解脫,實在是同時的,不是分前後,但是要約這二個意思,立二個名字。斷煩惱,名修故斷。斷煩惱、得解脫,名修故證。
8-如如進趣上地善法,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斷諸法,轉成遠分,乃至究竟,名修故遠。當知是名八種修業。yathā ca yathoparimāṃ bhūmim ākramate / tathā tathā adhobhūmikāḥ praḥāṇa(ā)dharmā dūrībhavanti / yāvan niṣṭhāgamanād idaṃ bhāvanīyam aṣṭavidhaṃ karma veditavyam //
如是如是進趣上地善法,先是修欲界,而後修色界、無色界,這都是聖道,所以稱之為善法。得初禪,在初禪上觀察色受想行識,苦空無常無我,就距離欲界的煩惱更遠。若修二禪的時候,就把初禪的煩惱,就更遠,就是這樣輾轉到非非想天乃至到滅受想定。如是如是令其下地已斷諸法,轉變成更遙遠,乃至到究竟的把煩惱都斷掉。名修故遠。當知是名八種修業。

3.3.2.1.2.3.修品類差別
應知此修品類差別,有十一種。一、奢摩他修,二、毘缽舍那修,三、世間道修,四、出世道修,五、下品道修,六、中品道修,七、上品道修,八、加行道修,九、無間道修,十、解脫道修,十一、勝進道修。奢摩他修者,謂九種行令心安住,如前已說。毘缽舍那修,亦如前說。世間道修者,謂於諸下地見麁相故,於諸上地見靜相故,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出世道修者,謂正思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由正見等無漏聖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下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最麁上品煩惱。中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中品煩惱。上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加行道修者,謂由此故,為斷煩惱,發起加行。無間道修者,謂由此故,正斷煩惱。解脫道修者,謂由此故,惑斷無間,證得解脫。勝進道修者,謂由此故,從是已後修勝善法,乃至未起餘地煩惱能治加行;或復未起趣究竟位。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
[解]應知此修品類差別,有十一種。一、奢摩他修,二、毘缽舍那修,三、世間道修,四、出世道修,五、下品道修,六、中品道修,七、上品道修,八、加行道修,九、無間道修,十、解脫道修,十一、勝進道修。tatra bhāvanāyāme (yā e)kādaśavidhaḥ prakārabhedo veditavyaḥ tad yathā śamatha-bhāvanā vipaśyanā-bhāvanā [pūrvavad eva tatra] laukika-mārga-bhāvanā lokottara-mārga-bhāvanā mṛdu-madhyādhimātra-bhāvanā,prayoga-mārga-bhāvanā ānantarya-vimukti-viśeṣa-mārga-bhāvanā [/]
1-奢摩他修者,謂九種行令心安住,如前已說。tatra śamathabhāvanā navākārāyāś citta-sthityā[ṃ]-(ñ cittasthityāṃ) pūrvavat /
什麼是奢摩他修?就是九種心住,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是九種令心安住,如前已說。
2-毘缽舍那修,亦如前說。vipaśyanā-bhāvanā pūrvavad eva /
什麼是毘缽舍那修?亦如前說,就是六事差別所緣,義、事、相、品、時、理六種。
3-世間道修者,謂於諸下地見麁相故,於諸上地見靜相故,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tatra laukika-mārga-bhāvanā [ya]d adhobhūmikānām audārika-darśanatayā uparibhūmīnāṃ ca śānta-darśanatayā yāvad ākiñcanyāyatana-vairāgya-gamanaṃ [/]
什麼是世間道修?彼欲界和色界初禪來說,色界初禪是上地,欲界就是下地,下地是粗,上地是靜。初禪和二禪來說,二禪是靜,初禪是又是粗。乃至非非想定對無所有處定也是這樣說。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這樣用粗靜的方法,修四禪八定的時候,最後能夠進步到無所有處一切離欲,就是能遠離無所有處定的離欲,而非非想定的欲,不能離,就是到此為止。
4-出世道修者,謂正思惟苦真是苦、集真是集、滅真是滅、道真是道;由正見等無漏聖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tatra lokottara-mārga-bhāvanā duḥkhaṃ vā duḥkhato manasikurvataḥ yāvan mārgam vā mārgato manasikurvataḥ / yadanāsraveṇa mārgeṇa samyag dṛṣṭyādikana yāvan naivasaṃjñā nāsaṃjñāyatana-vairāgya-gamanaṃ [/]
什麼是出世道修?這是前面的了相作意,苦有四種觀行,集滅道各有四種觀行,一共是十六種觀行。
*由正見等無漏聖道,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因為出世間聖道的修行,在道諦裏面有三十七道品。八正道裏邊,第一個是正見,就是成就空無我的無分別的智慧,它是能斷除一切煩惱,所以是無漏聖道。
*因為有這樣的聖道,用這樣的正見觀察欲界的色、受、想、行、識,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色、受、想、行、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都是苦、空、無常、無我,所以能破四禪八定,乃至到非想非非想處的欲,通通都能破除,就得聖道,就得聖果。這是出世道的修行。
5-下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最麁上品煩惱。tatra mṛdu-mārga-bhāvanā yayaudārikān adhimātrān kleśān prajahāti /
什麼是下品道修?由於這位禪師所修的四念處,它有能力消滅最粗鄙的上品煩惱。這個時候,就是初果所得的聖道,斷除出去的煩惱,在一切煩惱裡面是最粗,就是上品煩惱。
6-中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中品煩惱。tatra madhya-mārga-bhāvanā yayā madhyān kleśān prajahāti /
什麼是中品道修?謂由此故,能斷掉中品的煩惱,就是二果和三果,能斷中品煩惱。
7-上品道修者,謂由此故,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tatrādhi[mātra] mārg-abhāvanā yayā mṛduṃ kleśa-prakāraṃ prajahāti / sarvam paścātyaheyaṃ /
什麼是上品道修?謂由此故,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就是色界、無色界。或是最後斷非非想天的煩惱,那個時候,能斷的道力是最上品。因為那時候是向於四果的聖道,所以它的道力是最高,但所斷的煩惱是最微細的,最下品的。
8-加行道修者,謂由此故,為斷煩惱,發起加行。tatra prayoga-mārga-bhāvanā yayā prayogam ārabhate kleśa-prahāṇāya /
什麼是加行道修?就是初果之前,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就叫做加行。加行,那時候修四加行,也還就是修四念處。四念處的目的是為斷煩惱,所以發動自己要努力的修四念處,這時候就叫做加行道。
9-無間道修者,謂由此故,正斷煩惱。tatrānantarya-mārga-bhāvanā yayā prajahāti/
什麼是無間道修?就是到初果的時候,由世第一的一剎那,到第二剎那就是初果。初果是一剎那,一共是十六剎那是不間斷,在不間斷裡面,就把煩惱斷掉。
10-解脫道修者,謂由此故,惑斷無間,證得解脫。tatra vimukti-mārga-bhāvanā yayā samanantara-prahīṇe kleśa-vimuktiṃ sākṣātkaroti /
什麼是解脫道修?無間道能斷煩惱,沒有其他法的間隔,就證得解脫。斷惑證真,證真得解脫。解脫,就是沒有煩惱繫縛,身口意是自在。
11-勝進道修者,謂由此故,從是已後修勝善法,乃至未起餘地煩惱能治加行;或復未起趣究竟位。tatra viśeṣa-mārga-bhāvanā yayāsta(yayā ta)ta ūrdhvaṃ yāvad anyabhūmikasya kleśa-prayogam ārabdhavyaṃ nārabhate / niṣṭhāgato vā nārabhate /
什麼是勝進道修?
a)就是得初果以後,繼續地修四念處,向前進,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那個時候的修行叫做勝進道。由此勝進道故,從是已後,修行更殊勝的聖道。因為這時候斷分別所起的煩惱,聖道的智慧比加行位的時候力量強大,所以叫做修勝善法。
b)乃至未起餘地煩惱,就是在修行的時候,沒有失掉正念,內心是清淨。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空觀、修無我觀,這個時候正念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不現前。這個時候,你的四念處的修行,叫做勝進道。所以未起餘地煩惱的時候,叫做勝進道。若是起,就不名為勝進道,就是未斷煩惱,就叫做加行道。
c)或復未起趣究竟位,乃至到最後,比如說是得初果,由初果得二果,也可以有七種作意,到最後得二果的時候,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還沒有生起趣位究竟,這個時候,都叫做勝進道。若是起的時候,就另有名字,或者是叫做加行道,或者是叫無間道,或者叫做解脫道。勝進道,就是沒有起那些煩惱的時候,修四念處由初果向二果、三果、四果,都叫做勝進道。因為起煩惱,就叫做加行道。斷煩惱,就叫做無間道。證得解脫,就叫做解脫道。
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ity ayam ekādaśa-vidho bhāvanāyāḥ prakāra-bhedo veditevyaḥ /
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


3.3.2.2.攝樂作意
如是於修勤修習者,於時時間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未斷。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為攝樂作意。
[解]1-如是於修勤修習者,於時時間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未斷。tasyaivaṃ bhāvanā-prayuktasya kālena ca kālaṃ kleśānāṃ prahīṇāprahīṇatāṃ mīmānsa(māṃsa)taḥ (mānasya?) /
修觀察作意的這位禪師,精進修行的時候,這位禪師隨時修奢摩他又修毘婆奢那的時候,隨時還應該加一個正觀察。什麼叫做正觀察?就是我經過這樣精進的用功修行,什麼煩惱是斷?什麼煩惱是沒有斷?常常的這樣反省自己,就叫做觀察作意。
2-於時時間於可厭法,深心厭離;kālena kālaṃ saṃvejanīyeṣu dharmeṣu cittaṃ samvejayataḥ
攝樂作意它的含意是什麼呢?不是一時的,時時都是這樣,對於可厭法,深心厭離。
*可厭法是什麼?就是苦諦和集諦。世間上這些榮華富貴是可厭法,貧苦的境界也是可厭法,按佛法的話來說,就是苦諦和集諦,這是可厭惡的事情。
*深心厭惡,不是敷淺的,是深深的厭惡它。
3-於時時間於可欣法、深心欣慕。如是名為攝樂作意。kālena kālam abhipramodanīyeṣv abhipramodayataḥ so 'sya bhavati [rati]saṃgrāha[ko] manaskāraḥ
還要時時對於可歡喜的事情,就是戒定慧,在四諦上說,就是滅、道。這是出世間的聖道是值得歡喜、值得好樂,而這個歡喜心是深心欣慕,就是非常深刻,仰慕聖人的道德。這樣,這叫做攝樂作意。因為這位禪師已經多少有成就,所以想到這裡心裡就歡喜,這叫做樂。

3.4.究竟
3.4.1.明道果
3.4.1.1.阿羅漢道
1.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
[解]1-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tasyāsya rati-saṃgrāhakasya manaskārasy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n
彼那個禪師,對這個攝樂作意,親近、修習、多修習故。
*時時地與它在一起叫做親近,時常的修止又修觀,修觀又修止。四諦有十六種觀行,十六種觀行主要是前二種,四諦都是要修,但是主要是前二種,苦諦和集諦,最重要的還是苦諦,觀察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乃至不淨,就是四念處。
*多修習,就是不斷地重覆,在奢摩他裏作如是觀。
2-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niravaśeṣa-bhāvanā-prahātavya([āḥ] kleśa-prahāṇāya
因為這個時候其已經得初果,也可能得二果,也可能得三果,這是因人而異。到攝樂作意這個時候,一方面自己有多少成就,心裏也是歡喜,還繼續努力地這麼修行。
*這個時候,就使令自己又進一大步,成就什麼功德呢?就是有這樣殊勝的功能。什麼呢?無餘永斷,就是斷煩惱,不是斷一部份,沒有剩餘、完全斷,而且是永久的滅除煩惱,叫無餘永斷。
*斷什麼煩惱呢?因為他已經見道,所以在見道的時候斷的煩惱已經斷,現在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這個初果已後繼續修四念處的時候所斷的煩惱,就是修道所斷的煩惱。
*這個時候有欲界的愛煩惱還沒斷,或者是沒有斷清淨,還有上二界的煩惱沒有斷清淨。
3-最後學位,喻如金剛三摩地生。sarva-paścimah śaikṣo vajropamaḥ samādhir utpadyate/
最後學位,就是你有這種堪能性,能斷除所有的煩惱,這時候達到什麼程度呢?達到最後學位。從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向都叫做學位,都還是努力地要修學止觀。但是這個時候達到學位的最後,還是有學的。
*這時候這個定地叫做金剛三摩地,就是像金剛那麼堅固,不可破壞的三摩地出現。
4-由此生故,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tasyotpādāt sarve bhāvanā-prahātavyāḥ kleśāḥ prahīyante /
由於這個金剛三摩地現前,所以就能夠永斷修道所斷的一切煩惱,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乃至最後非非想天的煩惱完全消滅,有這種功能。
*這個三摩地的殊勝就像金剛那樣寶貴、那樣殊勝。此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這個金剛三摩地有這種功能,能斷所有的煩惱。
*在最後邊的有學位現出,就從金剛喻定這裏開始,中間沒有其他的事情的間隔,相續的清淨,就究竟的解脫一切煩惱。
*煩惱解脫之後,清淨的智慧現前。這個清淨智慧就是由毘缽舍那成就,所以修奢摩他是得定,還要修毘缽舍那的慧,修毘缽舍那的慧,還要修奢摩他的定,這樣才是圓滿的。成阿羅漢名無學故,到這個時候就是無學位,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2.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 ,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解]1-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kena kāraṇena vajropama ity ucyate /
問:何因緣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阿羅漢道,道在這裡是在因位,與阿羅漢果相對,這因能通到果那裡,所以叫做道。什麼理由此三摩地叫做金剛喻?
2-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最為堅固;tad yathā vajra[ṃ] sarveṣāṃ tadanyeṣāṃ maṇi-muktā-vaiḍurya-śaṃkha-śilā-pravāḍā(lā)dīnāṃ maṇīnāṃ sarvasāraṃ sarvadṛḍham
答:譬如金剛,望餘一切末尼、真珠、琉璃、螺貝、璧玉、珊瑚等諸珍寶,金剛比這些寶,都是最堅固。
3-能穿、能壞所餘寶物,非餘寶物所能穿壞。tadanyān vilikhati / na tv anyair maṇibhir vilikhyate
怎麼叫做堅固?能穿洞,能破壞其他的寶物。其餘的寶物想要破金剛是不可以。
4-如是此三摩地於諸有學三摩地中,最上最勝,最為堅固;evam evāyaṃ samādhiḥ sarva-śaikṣa-samādhīnām agryaḥ śreṣṭhaḥ sarvasāraḥ
在有學這個範圍內的修行人的三摩地裡面,這個禪定是最高尚,最殊勝,最為堅固。
5-能壞一切所有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 ,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sarva-kleśān abhibhavati / na ca punar utpatti-kleśair abhibhūyate / tasmād vajropama ity ucyate /
能破除一切煩惱,非上煩惱所能蔽伏,就是最難斷、最微細的煩惱都不能夠遮蔽金剛喻定,它能降伏你,你不能降伏它。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
*什麼是上煩惱?就是色、無色界的煩惱,是最微細的煩惱。

3.4.1.2.阿羅漢果
3.4.1.2.1.證極究竟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麁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
[解]1-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麁重種子;tasya vajropamasya samādheḥ samanantaraṃ sarva-kleśa-pakṣyaṃ dauṣṭhulya-bīja-samuddhātād
從這一剎那,成就金剛喻定,沒有間斷,永害一切煩惱品的粗重,這是煩惱的種子叫做粗重。
2-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atyantatāyai cittam adhimucyate / gotra-pariśuddhiṃ cānuprāpnoti/
那位禪師的那一念心,於彼煩惱究竟得解脫,不受煩惱的繫縛,證得畢竟種性清淨,就是成就究竟的、心性的清淨。他的心究竟清淨,沒有煩惱的污染。
*什麼是證得畢竟種性清淨?謂證轉依圓滿解脫自性清淨故。
*依是什麼呢?就是現在這一念心。轉依就是把心轉變一下,原來的心是染污的,現在把它轉變為清淨,就叫做轉依。就是棄捨煩惱的染污,獲得清淨的聖道,叫做轉依。
*轉依這件事,從初果就開始,但是還不圓滿,要經過二果、三果到四果,到阿羅漢道的時候,得阿羅漢的時候,轉依是圓滿。
*解脫自性清淨故,解脫一切的煩惱,成就清淨的道力。這個時候,你的自性就是清淨。自性是什麼?就是心,就是你的心清淨,得阿羅漢的時候心清淨。

1.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
[解]1-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sarva-dauṣṭhulya-kleśondha-kṣayāya jñānam utpadyate
這位阿羅漢於諸煩惱究竟的滅除以後,這個時候,毘缽舍那的智慧叫做盡智就發起,就出現,出現這種智慧叫做盡智。
2-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即於此中起無生智。hetu-kṣayāc cāyatyāṃ duḥkhasya sarveṇa sarvam aprādurbhāvāyānutpāda-jñānam utpadyate /
煩惱是因,生死是果,由於煩惱的因滅除,將來的苦果,就是這個生命以後的那個有漏的色、受、想、行、識,究竟是不現前。即於此中,起無生智,將來的苦果不現前叫做無生智。
*盡智,是說生死的因盡。無生智,生死的果盡。
*這個時候有能力為別人作功德,因為他本身清淨,有智德,有斷德,假設他有慈悲心的話,就有能力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他有這種能力,這是堪作他義。

2.彼於爾時成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
[解]1-彼於爾時成阿羅漢,sa tasmin samaye 'rhan bhavati /
那位禪師在這個時候,成就阿羅漢道,成就阿羅漢果,
2-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無復所作,證得自義,盡諸有結;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 kṣīṇāsravaḥ kṛta-kṛtyaḥ kṛta-karaṇīyo 'nuprāpta-svakāryaḥ samyag-ājñā-suvimukta-cittaḥ parikṣīṇa-bhava-saṃyojanaḥ /
就是諸漏已盡,一切煩惱都消除。
*所作已辦,所應該做的事情都作好,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聖道,戒定慧的聖道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成功。
*無復所作,再沒有事情好作,在他自己這一方面的事情,沒有事情要做。
*證得自義,就是成就自己的這一方面義利。
什麼是證得自義?謂於自身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是他本身修學聖道,達到苦的邊際,就是到這裏為止,超過這時候再沒有苦,這是證苦邊際,是名證得自義。
*盡諸有結,就是滅除一切的生死苦。結,與苦惱和合。有,欲有、色有、無色有,這些生死的果報就是苦,不和阿羅漢和合,不同他的心在一起,所有的苦都結束。
什麼是盡諸有結?上下分結皆已永斷,上五分結,下五分結,阿羅漢完全把它消除。
*已正奉行如來聖教,阿羅漢來到佛法裏邊,聽聞佛法,遵照佛陀的教導而修行這件事,他已經這樣做了。
*心善解脫,他的內心是很好的,清淨莊嚴,解脫一切污染,就是他自己的功德圓滿,是自義圓滿。什麼是已正奉行如來聖教心善解脫?於世尊所梵行已立究竟涅槃。
3-已具成就十無學法,謂無學正見、正思惟,乃至無學正解脫、正智。daśabhir aśaikṣair dharmaiḥ samanvāgataḥ / aśaikṣayā samyag dṛṣṭyā samyak saṃkalpena yāvad aśaikṣayā samyag vimuktyā samyag jñānena [/]
這個阿羅漢已經具足、成就十種無學法的十種智慧,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還有正解脫,還有一個正智,這十種智慧,他完全圓滿具足。

3.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己心自在而轉。隨所樂住或聖、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即能思惟。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
[解]1-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己心自在而轉。svacitta-vaśavartī ca bhavati / ca vihāre manasikāre ca /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能隨自己的心想要怎麼地就怎麼地,沒有一件事情能障礙他。
2-隨所樂住或聖、或天、或梵住中,即能安住,samayena yena kāṃkṣate / vihāreṇāryeṇa vā divyena vā brāhmeṇa vā tena tena viharati /
隨自己心裏的歡喜,我要安住在這裏,
*或者聖住,聖人的心安住在空、無願、無相、滅盡定在這裏住。
*或天住,天上的人的心在那裏住呢?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的四種住。色界天呢?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也是四種,加起來就是八種,是天住。
*或梵住,就是慈悲喜捨,是最極清淨的境界。阿羅漢對於聖住、天住、梵住中,隨他心所歡喜的,即能安住,我願意住在那裏,就住在那裏,無障礙。
3-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即能思惟。yaṃ yam evākāṃkṣate dharmaṃ manasi karttum kuśalam arthopasaṃhitaṃ / laukikaṃ vā lokottaram vā taṃ tam eva manasi karoti /
隨他心裏面歡喜思惟,思惟什麼呢?所有正法,就是佛陀所宣揚的這些聖道、聖教。思惟佛說的聖教,就是能引世間義利的,因為若是能夠受持五戒十善,不會到三惡道,可以在欲界人天中住。若修學禪定就可以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世間的義利。或出世間諸善義利,出世間的苦集滅道,超越世間的這一切聖道。諸善義利,佛說的正法有兩個作用:一個世間的義利,一個出世間的義利。這樣的正法,阿羅漢他想要思惟,即能思惟。
4-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tatrāryo vihāraḥ śūnya[ta]ā-vihāro (ra[ā])-nimittavihāro['praṇihita vihāro] nirodha-samāpatti-vihāraś ca /
1)空住,就是在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我可得,思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都是無常的,剎那生滅,這裡邊沒有常恆住的,常恆不變的我可得,然後就在這裡安住,離一切分別相。
2)無願住,思惟世間上的苦集,都是可憎惡的、都是無常的、是老病死的,是可憎惡的,然後無分別住。
3)無相住,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在寂滅中離一切相,心裡面在這裡無分別住。這是已經得聖道的這些人,心裡面沒有依止處,心裡面無分別住。
4)滅盡定住,滅盡定住就是超越非非想定,心裡面沒有受,也沒有想,就是第六意識也不動,這個時候是無分別境界。
5-言天住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divyo vihāro dhyānārūpya-vihāraḥ /
色界四禪和無色界的四空定,這就是要俱解脫阿羅漢才能到這個境界。
6-言梵住者,謂慈住、悲住、喜住、捨住。brāhmo vihāro maitrī-karuṇā-muditopekṣā-vihāraḥ /
在禪定裡邊,思惟慈悲喜捨,然後安住那兒不動,就是奢摩他。

4.又於爾時,至極究竟畢竟無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atyanta-nirmala[o] bhavaty atyanta-vimalo 'tyanta-brahma-carya-paryavasānaḥ /
[解]又於得阿羅漢果的時候,清淨的程度,達到究竟的程度。什麼叫做究竟呢?是畢竟無垢,心裏面是決定沒有污染。入定的時候,沒有污染,心裡面清淨。到塵勞的世界,心裡還是清淨,也不會受到影響。他為什麼能斷煩惱呢?因為裡邊有戒定慧,戒定慧的梵行到了邊際,就是究竟。
a)什麼是至極究竟?一切行事皆悉斷故,是名至極究竟。行,就是一切有漏法,一切有漏法都是在動,就是一念分別心在動,一動就有事情,就是有色受想行識這個事情。現在一切行事皆悉斷故,就是將來的色受想行識、生死果報不會現起,現在的生命,阿羅漢沒有入無餘涅槃,身體還存在,還有心識,這是無漏、沒有煩惱,所以這個色受想行識,只是蘊,而不是取蘊。但是,這個生命以後的生命,再沒有。
b)什麼是畢竟無垢?一切煩惱畢竟斷故。為什麼這個生命結束以後,再沒有臭皮囊的苦惱的果報呢?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煩惱,沒有愛煩惱,也沒有見煩惱,已清淨。
c)什麼是畢竟證得梵行邊際?今已獲得彼對治故。為什麼煩惱會沒有呢?煩惱那麼樣的堅固,怎麼會沒有呢?阿羅漢現在已經成就彼煩惱的對治,就是成就聖道,能把煩惱消除。

5.離諸關鍵,已出深坑,已度深塹,已能摧伏彼伊師迦,是為真聖,摧滅高幢。nirgata ivāsi utkṣipta pari ..... ..........
[解]1-離諸關鍵,關鍵就是門關起來,不可以出去,就是把你障礙住,阿羅漢是解脫一切的障礙,所以,離諸關鍵。
*離關鍵,就是得三果的時候,就把能順五下分結的煩惱斷掉。五下分結,身見、戒取、疑、貪、瞋。這個門開了,沒有上鎖,解脫欲界的欲,如離關鍵。
2-已出深坑,也從深坑裡面解脫出來。
*次於涅槃起深坑想,無明怖畏斷無餘故,如出深坑。涅槃,是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無,就是畢竟空境界,是一個大安樂處。什麼叫涅槃?就是這一切有漏法都是不可得,離一切相的境界,此中無我、無我所。外道觀察色受想行識都沒有,這個我存在,這個我是真常、是獨立的;這個我解脫一切苦惱,唯獨這個我是最後安住不動,湛然不動,就認為是得涅槃。所以聽佛法說涅槃是一切法都是空,我也是空,害怕那個境界,所以認為那是個深坑,就害怕。誰害怕呢?就是無明,不明白道理那個無明,糊塗,害怕涅槃是個深坑,害怕。現在得阿羅漢的這個人,成就涅槃的境界,把無明煩惱斷。涅槃不是深坑,是大安樂處,所以叫做已除深坑,就是斷除無明煩惱。
3-已度深塹,塹就是溝,坑是一個圓的大坑,溝是很長的,長條。
4-已能摧伏彼伊師迦,伊師迦是山,在王舍城的郊外一個大的高山。譬喻我慢的高大、堅固,像伊師迦似的,現在阿羅漢把我慢完全消除。
a)什麼是摧伏彼伊師迦?摧伏薩迦耶見及彼常見。
*薩迦耶見,就是我見,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有一個我。初果聖人,就是把分別我執破壞,不執著有我可得。觀察色受想行都是老病死,都是破壞法,觀察一念分別心也是剎那生滅變化的。
*而在唯識裡邊說的更清楚,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都是由種子生現行而有的,它是因緣有的。若是種子不動的時候,識也是不可得。而種子從什麼地方來?由分別來的。心裡面一分別,就薰成種子,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無常變化的。
*現在阿羅漢摧伏薩迦耶見,把俱生的我執也破掉。
*分別我執,因分別而有我執,要經過分別才執著有我。
*俱生我執,不須要分別,任運的就有我,無始劫來的熏習,就是執著有我。
*現在,修四念處、修無我觀,得初果以後,繼續的修無我觀,才能把俱生我執破掉。
b)常見,在前邊有尋有伺地那裏,說到得禪定的人,由神通的力量,觀察一切法是常住的,有這樣的邪知邪見。一定要有佛法的毘婆舍那,才能破除一切的邪知邪見。這些人執著薩迦耶見及彼常見,就像伊師迦高山那麼高聳,不可動搖。
5-是為真聖,這是真實的聖人。
6-摧滅高幢,他是滅掉高慢心,就是最後的煩惱。
*什麼是摧滅高幢?已斷有愛,於諸境界無復愛生,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已斷有愛,欲有、色有、無色有。
*欲界的人對欲界的色聲香味觸,是向外攀緣,感覺色聲香味觸很好,愛著這個欲;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不向外攀緣,是內心裡面有禪定,愛著這個禪定,也是欲。
*現在阿羅漢把欲有的愛,色有、無色有的愛都消滅。
*於諸境界無復愛生,對一切境界沒有愛著心,觀察這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皆是無常敗壞法,生厭離心,所以不愛著。
*便於一切憍慢不起,對外面的境界沒有我所愛,對於內裡邊的自體愛也捨棄,因為內裡面觀察這一念心也是無常、無我,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沒有我可得,沒有慢可生,也不生高慢心。

3.4.1.2.2.諸餘功德
1-已斷五支 ,成就六支 ,一向守護四所依止。ity api paṃcāṃga-prahīṇa-ṣaḍaṃga-samanvāgataḥ (e)kārakta .............. //...... // [/]śe(śro) ttu(tra)(kṣetra?) dharmāśrayaḥ / praṇunnaḥ pratye ....
[解]衣服、飲食、臥具、病緣醫藥,一切生活所須的,這是四所依。依四所依而立出四種所護,什麼護?命護、力護、心雜染護、正方便護,在十八卷講過。

2-最極遠離,獨一諦實,棄捨希求,無濁思惟,身行猗息。
[解]a)思所成地有個頌上說:住戲論皆無,踰墻塹離愛,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
a1)住戲論皆無,住無,戲論無。住是什麼呢?叫作四識住,色、受、想、行這四個法,是識所住的地方。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識就在色、受、想、行這裡活動,不能離開這個範圍。現在阿羅漢,心裡面能離色、受、想、行,能不受一切法,能達到這個境界,所以這個住是無。
*一般的凡夫,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虛妄分別,就叫做戲論。
*嚴重的造種種的罪業到三惡道;輕微,修五戒十善跑到欲界天,在欲界人天裡邊住。若是再輕微,就是修四禪八定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分成這三種戲論。這些事情阿羅漢都沒有。所以住是無,戲論也沒有。
a2)踰墻塹離愛,就是阿羅漢能遠離一切愛,就像踰墻和踰塹。
*墻就指欲界的愛;色界、無色界的愛比喻是塹。
*阿羅漢把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消除,叫做踰墻塹離愛。
a3)牟尼遊世間,天人不能識。
*牟尼,就是寂靜,一切聖人都是寂靜住。因為有煩惱,心裡面就動亂。沒有煩惱,一切時都是寂靜。這個寂靜的聖人,就是阿羅漢以上的聖人都名之為牟尼。
*他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還是在世間,行、住、坐、臥,我們肉眼也可以看見這一個人,但是他心裡面的境界你不認識,不但是人間的人不認識,超過人間的天世間的人也是不認識,就是有禪定那些人,色界天、無色界天的有禪定的人,對於阿羅漢也不認識。若是入無餘涅槃,更是不認識。
b)什麼是最極遠離?阿羅漢苾芻,於惡魔怨一切愚夫所繫屬主解脫自在。
*阿羅漢這個苾芻,對於惡魔怨,他化自在天有惡魔,是佛法的怨,它是破壞佛教。
*魔,有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一共有四種魔,最厲害的是內心裡面的煩惱魔。一切沒有得聖道的愚夫都繫屬於魔,魔是你的主人,你自己不能作主,是你的煩惱在作主。
*阿羅漢對各式各樣的魔,完全解脫,魔王不可以指使他,不聽魔的招呼,所以這是最極遠離。
b1)什麼是獨一諦實?如是真阿羅漢,一切天人皆不能識。這樣真實得聖道的阿羅漢,一切天、一切人都不能認識他,是名獨一諦實。
*諦實,就是真實。我們的身、口、意,不全是真實,就是虛妄分別,裡面沒有戒、定、慧,都是虛妄分別,所以都是不真實。
*阿羅漢把一切虛妄分別都解脫,就是清淨的戒、定、慧的境界。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是很寶貴,很清淨光明的境界。
b2)什麼是棄捨希求?棄捨自屬養命珍財,及與生天方便。
*如果阿羅漢在家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財富,都把它丟掉不要。然後,生命還要存在,就是向人乞食。
*及與生天方便,在家人就是愛著欲,人間的欲還不如天上好,不歡喜世間的珍財,也可以上天上去享受欲樂。阿羅漢,把生天的方便也棄捨不要。
*若是我們沒有出離的願,沒有得聖道的意願的話,你所作的持戒、修定統統都是生天方便。只是解脫三惡道而已,就是在人間或天上,這是有漏的方便。
*若有出離的願,持戒、修定,這是聖道的方便,得涅槃的方便。
b3)什麼是無濁思惟?無諸惡見及愛無明種種過失。
*沒有惡見、我見、我所見、有見、無見、常見、斷見,這都是見。
*沒有這些見,是要經過修四念處,長時期的修行成功,才沒有這些惡見,及愛和無明種種的過失。不然的話,雖有出離願,這些你還不能解脫,要經過修行才可以。
*無濁思惟,就是心裏面沒有這種染污的思惟。
b4)什麼是身行猗息?究竟自在,遊行空閑聚落。
*阿羅漢,這個時候是究竟的自在,一點障礙也沒有,世間上一切的名聞利養不能夠影響他。
*遊行空閑聚落,聚落就是社會上的人聚居的地方,或者是一個小的鄉村、一個鎮、一個城市、或者大城市都叫做聚落。
*空閑聚落,就是阿羅漢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是心裡面與空相應,空聚落就是第一義諦。他的身口意是與第一義諦相應,是名身行猗息。他不動,身的動實在就是心動,身那裏能會動呢?是你的心動,身才動,所以一切一切的事情,動的境界在阿羅漢已經息。猗在這裡講,是個語助詞,本身沒有意思。就是身的動完全沒有,其實就是心不動。

3-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獨一無侶,正行已立,名已親近無上丈夫。praviyu(mu)kta cittaḥ suvimukta-prajñaḥ kevalo ukṣi .....cci ....li puruṣa ity ucyate /
[解]a)什麼是心善解脫?斷除愛煩惱,心就解脫。離欲界的愛,要得色界定,無色界定。若得出世間的三三昧,欲愛,有愛、無明愛,統統都斷除。
b)什麼是慧善解脫?在未到地定修四念處,斷除三界的煩惱,得到無漏的智慧,解脫我我所,我見的煩惱。而這個人的禪定不具足,或者是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沒有修八解脫,定力不具足,不圓滿,就叫做慧善解脫。現在這裡面說阿羅漢,兩種解脫都具足。
c)什麼是獨一無侶?阿羅漢的心是沒有伴侶,心能離一切相,叫無侶。我們的心總是要有一個所緣境,這個所緣境是你的伴侶。阿羅漢,可以沒有所緣境,所以獨一無侶。
d)什麼是正行已立?正行就是聖行,已經完全建立起來。
e)什麼是已親近無上丈夫?他真實是親近佛陀。佛陀究竟圓滿的境界,獨一無侶的境界,正行已立的境界。阿羅漢也這樣學習,達到這個境界,他真實是親近佛的人,可以名之為親近佛的人。

4-具足成就六恒住法,謂眼見色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paścitu ... samanvāgato bhavati / pālaṃ dṛṣṭvā caivaṃ sumanāḥ bhavati suṣṭhumamāh upekṣako bhavati smṛtaḥ samprajā[nā]naḥ /
[解]他成就六種恒住法,看見可愛的境界,心裡面不感覺到歡喜。
*看見醜陋的境界,心裡面也不憂。這就是平等位,就在這裡清淨住。
*安住上捨,他心裡面住在無執著的境界,最高尚無著的境界,捨就是不著的境界。
*正念、正知,心裏明明了了地、有清淨的正念,也知道什麼是好、是壞。
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evaṃ śrotreṇa śabdān ghrāṇena gandhān jīhvayā rasān kāyena spraṣṭavyān manasā dharmān vijñāya / me va ... tad urdhva / upekṣako viharati smṛtaḥ saṃprajā[nā]naḥ /
[解]如是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嚐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無喜無憂,安住上捨,正念正知,也是這樣。不入定的時候,前五識也和前五塵接觸,心裏還是清淨的,安住上捨。阿羅漢有這種六恒住的功德。

5-彼於爾時,領受貪欲無餘永盡,領受瞋恚無餘永盡,領受愚癡無餘永盡。sa tasmin samaye apariśeṣarāgakṣayaṃ pratisaṃvedayati /
[解]成就阿羅漢的時候,
a)領受貪欲無餘永盡,貪欲是心所法而不是心王,它是另外有種子現行。
*凡夫就是種子現行生貪欲心,心就與它和合在一起,就接受這件事。
*阿羅漢不是,再不接受這件事,不會心裏再有貪欲。
*心裡面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就和瞋恨在一起活動,心就是接受。
*阿羅漢不是,不接受這件事,心裏沒有這件事。
*凡夫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世間因果,也不明白出世間的因果,用自己的愚癡,當作真理。阿羅漢沒這個事情。

彼貪瞋癡皆永盡故,不造諸惡,習近諸善,其心猶如虛空淨水,如妙香檀。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sa kṣayād rāgadveṣamohānāṃ yattyāgaṃ (yastyāgaḥ) tanna karoti ....samacittaś ca bhavati vāsī candankalpaḥ sendro pitryāṇāṃ devānāṃ mānyaś ca pūjyaś ca
[解]b)那個阿羅漢的貪心、瞋心、愚癡心,都永久地消除,不會造作惡事。因為有貪瞋癡才做錯誤的事情,他沒有這種心,所以惡事不造。
*習近諸善,他親近一切善法,做善事。
*其心猶如虛空淨水,阿羅漢的心就像虛空似的沒有分別,猶如清淨的水似的沒有染污。
*如妙香檀,那麼樣地美妙令人歡喜、恭敬。
*普為一切天帝天王恭敬供養。

3.4.1.2.3.住二涅槃
1-住有餘依般涅槃界,度生死海、已到彼岸,亦名任持最後有身。mārgakāśeṣa-dhātu-pratiṣṭhite ca bhavati tīrṇṇaḥ pāragato ntima(ā) dehadhārīty ucyate
[解]有餘依,有剩餘的依,依就是色受想行識。要靠這個身體修學聖道,也是靠這個身體做惡、做善,所以稱為依。
*阿羅漢是所有的煩惱通通都消除,還剩下這個身體,但是心裏面是清淨自在的,所以叫做住有餘依般涅槃界。
*度生死海,生死的大海,無量劫來一直地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廣大無邊,很難解脫。阿羅漢超過這個境界。
*已到彼岸,已到生死彼岸那邊,到涅槃那兒。
*亦名住持最後有身,就是他現在這個身體還存在,但是這個身體是最後的身體。
2-先業煩惱所引諸蘊,自然滅故。餘取無故,不相續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pūrva-karma-kleśāviddhānāṃ pañca skandhānāṃ svarasaṃ ... nānu pādānāt va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dhātau (praviṣṭaḥ / praviśati))
[解]身體從那裏來呢?是過去世的業力加上煩惱,這兩種力量來成就這個身體,成就色受想行識諸蘊。
*自然滅故,現在因為以前那個煩惱沒有,身體到時候自然是要滅。
*餘取無故,心裡面沒有愛緣取,沒有煩惱。
*所以這個生命體就不能相續,就結束。
*對無餘依的涅槃的世界,而般涅槃,般是入的意思,就是入到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3-此中都無般涅槃者,如於生死無流轉者。(... parinirvavṛte[a] bhavati / yathā na saṃsṛto(tau) nānyatra
[解]a)無般涅槃者,就是沒有我可得。
*如於生死,無流轉者,譬如說在生死裏流轉也是沒有我的,生死流轉只是色受想行識的變化,相續的變化就是生死流轉,但是不是有個我在生死裏流轉,只是執著有我而已,並不是真實有我。
4-唯有眾苦,永滅、寂靜、清涼、滅沒。yad duḥkhaṃ tanniruddhaṃ tavyupaśāntaṃ tac chītībhūtaṃ bhava iṃ gataṃ /
[解]得涅槃,就是所有的惑業苦,無量無邊的生死苦,永久的息滅。再沒有苦惱的擾亂,動亂的境界,所以他是入於寂靜的境界。
*清涼,在生死裏流轉的時候,你有貪、瞋、癡,貪、瞋、癡是火,是熱惱,令你苦惱的境界。現在貪、瞋、癡沒有,就清涼。
*滅沒,就把苦惱的境界,令你熱惱的境界,滅了。老病死都是火,無常也是火,造一切業也都是火,我們都在火裡面,為火所燃燒。現在阿羅漢入無餘涅槃,把惑業苦的火通通息滅。
5-唯有此處,最為寂靜。śāntaṃ śāntam idaṃ padaṃ /
[解]沒有老病死,沒有惑業苦那個地方,無餘涅槃那個真如的境界,是最寂靜。
6-所謂棄捨一切所依,愛盡、離欲、永滅、涅槃。當知此中有如是相。yad uta sarva-upadhi-pratiniḥsarga-saṃjñā-kṣayo virāgo nirodho nirvāṇaṃ tasyemāni liṃgāny evaṃ bhāgīyāti veditavyāni /(*tṛṣṇā-kṣayo,愛盡)
[解]人間的人,身體是你的所依。三惡道,身體是你的所依。作老虎、作毒蛇,作鳥,或者到地獄,作餓鬼,這麼多的所依,到人間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到天上也是無量無邊的所依。現在得阿羅漢,棄捨一切所依。
*所依是果報,為什麼能棄捨呢?就是因為愛盡、離欲。欲界的愛盡,色界、無色界的欲也離。
*永滅涅槃,惑業苦永久地滅,這就是涅槃。無餘涅槃裡面有如是相。

3.4.1.2.4.釋漏盡
1-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不能習近五種處所。pañca sthānānyu ... bhikṣuḥ kṣīṇāsravaḥ prati / vi vine / kta manyamasaṃ tathā /
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prāpayituṃ
 二者、不能不與而取。mandadā tra  anyatāmānyatam vā bhayabhairavaṃ ... saṃtrāsamāpattur
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ma brahmacaryaṃ maithunaṃ dharmaṃ pratiṣevituṃ /
四者、不能知而妄語。saṃprajāna[āno] mṛṣāpabhāṣitum
五者、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abhavyaḥ mandavikāreṇa kāmānparibhoktuṃ /
[解]阿羅漢苾芻一切的煩惱永久的消除,不能夠親近五種處所。那五種處所?一者、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他不能故意、動念頭要殺這個眾生,他這個心發不起來。二者、不能不與而取,他自己沒有財富,但是他也不能不與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習淫欲法,阿羅漢不作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語,明知道是不對,但是就說謊話,阿羅漢不說謊話。五者、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阿羅漢不積蓄這些諸欲的資具,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一切事,他不積蓄它。
2-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tathā bhavyaḥ svayaṃ kṛtaṃ sukhaṃ duḥkhaṃ pratyetuṃ / pūrvavad yāvat svayaṃ kāyakāro-hetusamutpannam ugraduḥkhaṃ
[解]他能永斷這一切煩惱的因,為甚麼他能這樣子?阿羅漢有這麼多的功德的原因,就是他不妄計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不執著這些事。他認為一切法是因緣有的,這裡面有的是有罪過的,有的是有福的;有的是染污的,有的是清淨的,所以阿羅漢隨順佛教,修學聖道,棄捨一切染污,達到真如的境界。所以這些錯誤的事情都不作。苦樂是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他作,無因而生,都不是。怎麼生呢?是因緣生。因為通達緣起的智慧,所以就能夠遠離一切過失,成就一切功德。
3-又亦不能怖畏一切不應記事。praṇītamam avyāyakṛtastubhiḥ-(tiḥ) / satrāsaṃ māṃsaṃ bhakṣya(vya) ......
[解]又這些聖者、阿羅漢不能這樣恐怖眾生,不應該說的事情他不說。因為說出來會令人恐怖,阿羅漢不說這些事情。
4-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及見種種怖畏事已,深生驚怖。
[解]又亦不能於雲雷電霹靂災雹,阿羅漢看這些事,沒有深生驚怖的事情。

3.4.2.辨作意
1)當知此中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作意。ayam asau vajropamaḥ samādhir ayaṃ prayoga-niṣṭho manaskāraḥ
[解]當知前面所說的金剛喻定所攝作意,就是加行究竟作意。
2)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yaḥ punar agra-phalārhattva-saṃgṛhīta-manaskāro 'yaṃ prayoga-tiṣṭhā phalo manaskāraḥ /
[解]最上阿羅漢果所攝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最後功德圓滿。
3)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證得究竟。ebhiḥ saptabhir manaskārair lokottareṇa mārgeṇātyanta-niṣṭhātā /
[解]由如是等多種作意,依出世道到最後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