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3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17(ZA17)

 

第十七講

六隨念之佛隨念引導

六隨念佛、法、僧、戒、施、天,尤其是佛法僧,應該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每天應該唸的。這裡是根據《清淨道論》把它整理出來,用比較白話來引導。

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 佛、世尊。1)那位世尊,也就是阿羅漢,因為他已經遠離一切煩惱,已經殺害了一切煩惱賊,已經破壞生死輪迴的車輪,值得接受衣服等供養,而且不會祕密地作惡,所以稱他為阿羅漢。2)那位世尊,也就是等正覺者,應該知道的苦已經知道;應該斷的苦因已經斷;應該證的苦集的滅,已經證悟;應該修的道已經修。3)那位世尊,也就是明行具足者,因為三明以及戒定的行,都已經具備,所以稱為明行具足。4)那位世尊,也就是善逝,因為他的聖道是清淨而沒有汙點,在不死的涅槃中行,已經斷了的煩惱,不會再轉來。在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所以稱為善逝。4)那位世尊也就是世間解,因為世尊完全了解五蘊的世間與五蘊世間的集、五蘊世間的滅跟到達世間滅的道。5)那位世尊,也就是無上士,因為他的戒定慧解脫的功德,沒有人超過他。6)那位世尊,也就是調御丈夫,因為他能調御那些應該調伏的人。7)那位世尊,也就是天人師,因為他以現世、來世、第一義諦的利益來教誨天跟人,使令有情度過種種危險,到達安穩的地方。8)那位世尊,也就是佛,因為他已經覺悟四聖諦,也令其他有情覺悟四聖諦。9)世尊因為他的功德最殊勝,在一切有情之中最上,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所以稱之為世尊。

補充善逝:su是善,也有善來的意思,善來是為眾生的幸福與快樂而來;gato是逝,所以sugato是善逝。《清淨道論》中解釋:逝有「行」的意思,指的是「八聖道」,善逝之義涵為:「善淨行(佛陀的聖道是正確且清淨沒有污點的)善妙處行(佛陀循此唯一聖道,行向涅槃及安穩的地方)正行(不作常見、斷見、欲樂、苦行等極端行為)正語(佛陀善說真、實、有利益的法,且在適當的場合而說適當的話),為善逝。」



世尊有什麼優點,佛陀有十個功德(特性、特質)對佛功德了解得愈深刻, 會引發學佛的動力。譬如皈依三寶佛法僧,要知道佛有什麼功德?法有什麼特性、功德?僧有什麼功德?佛陀十個名號中,智慧是最重要的!這種智慧就是對於五蘊的苦、集 滅、道了解得很透徹。在《阿含經》裡面提到只要了解苦集滅道四聖諦,你的整個生命就會轉變。在《阿含經》醫王的譬喻裡面,世尊是大醫王,因為他知道病的狀況是怎麼樣,他知道病的因在哪裡,他知道這個病如果不見的時候,消滅它會是怎麼樣的狀況。病滅的時候,病因消失、病症消失,你就恢復正常狀況。世尊很清楚用什麼方法使你這病永遠不會再出現,或讓你的病因不會再重蹈覆轍,這個是治療的方法。

在《阿含經》裡面,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很強調要開發的是智慧這一部分,什麼是智慧?就是了解一件事情、他的原因、來龍去脈是怎麼一回事,狀況消失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情形,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叫苦集滅道。世尊在解決問題非常有層次的,就是你的問題是什麼?什麼是你問題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子呢?或是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呢?滅是這件事情如果不見的話,會出現什麼狀況呢?再來是用什麼方法?如何具體操作解決?

世間法中,如英文有六W就是解決問題的六個方法:何人(Who)、何事(What)、何時(When)、何地(Where)、何解(Why)及如何(How)。

所以,佛陀最大特色是智慧,智慧要戒跟定作輔助,智慧才會圓滿、通透。因為,沒有戒跟定做輔助的話,你的心不穩定。心很穩定的時候,再去想事情、觀察道理的時候,智慧像光一樣,像半夜裡面拿手電筒在照東西清清楚楚。如果曾經在學習佛法過程中,曾經體驗到那種剎那的光明,你會覺得:哇! 世界上還有很深的東西可以學,而且就在自己裡面。



**第十七經

(經文前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異比丘從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聞法已,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學道,為究竟無上梵行,現法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說:『世尊為我略說法要,我於略說法中廣解其義,當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汝如是說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比丘!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這一段文跟上一經的文差不多,整個只有幾個字不一樣:非汝所應之法,宜速斷除;斷彼法者,以義饒益,長夜安樂。只有這裡不一樣,後面經文也大部分是如此,所以我們會把後面總共有六部經,包括前面兩部經一起講。
(
經文後半)

佛告比丘:「云何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應,宜速斷除;受……想……行……識非我所應,宜速斷除,以義饒益,長夜安樂,是故,世尊!我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於我略說法中廣解其義,所以者何?

  色者非汝所應,宜速斷除,如是,受……想……行……識非汝所應,宜速斷除;斷除已,以義饒益,長夜安樂。」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一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時,彼比丘成阿羅漢,心得解脫。



I.略說法中廣解其義

第十七經跟前面十五、十六兩部經,以及十八到二十二後面六部經,總共有八部經,其實整個格式都一樣。把這幾部經的要義用九宮格歸類一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則:

非汝所應之法 (我的) 17

隨使死➔增諸數 16

隨使死➔取所縛 15

非餘人所應之法

(他人的)18

色受想行識


結所繫法 19

染所繫法 20

動搖時 21


這是我們常用的九宮格,把每一經填下去的話,你會發現:

1.第十五經講的隨使死,使是指隨眠/煩惱的種子,就是說你帶著煩惱的種子死去的話,你就是為取所縛,取指五蘊,就是再得到一個生命體,再被這個生命體所束縛。

2.第十六經是一樣是講隨使死,假如你還一樣帶著煩惱的種子死去的時候,那麼只是增加諸數,增諸數有兩個解釋,就是增加生死輪迴的次數,或是增加一個人的數目。

3.第十七經非汝所應之法是說不屬於你的,應該趕快放掉。

4.第十八經非餘人所應之法,不屬於其他人的東西,應該放掉。這裡有一個故事,在後面的經文會出現:世尊同樣講這一句話,在森林裡面,就跟比丘講,在這個樹林裡面有很多樹枝、很多樹木,有人現在拿斧頭把這些樹枝砍下來拿走,你們有沒有感覺?他們說沒有,為什麼?因為那個不是我的,樹林裡面的木材不是我的,所以別人把它拿走我沒有感覺。所以這裡啟示我們:外面的東西不屬於我的時候,別人怎麼做,我不憂慮、不擔心,但是當它變成我的,我們就擔心。然而,世尊告訴你,連你的身體都不是你的!這東西真的是你的嗎?這個房子真的是你的嗎?你說孩子是我的,孩子真的是你的嗎?我們很平常的概念認為這就是我的…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身體…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為什麼學佛?因為他兒子十七歲就死,他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後來在《雜阿含經》裡面找到答案,還寫了一本《雜阿含經》 的《五蘊論》。佛經裡面提供了很多觀念顛覆一般人的傳統思考,讓你重新思考生命。

5.第十九經,講的是結所繫法。其實是講九結-九個煩惱。什麼是結?當你煩惱出現的時候,它就綁住我們的身體/生命了。誰被綁住?五蘊!什麼東西能綁?煩惱!當這九種煩惱 貪、瞋、癡(無明)、慢(傲慢、我慢)、見、取、懷疑、嫉妒、慳吝的其中一種現起來的時候,它就把我們生命給綁住,很難脫身!(這個貪是放在二十經的染所繫法,所以十九經有八個結。

6.《二十經》是講染所繫法

1)《阿含經》1107經有個帝釋天的故事: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一夜叉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三十三天見此鬼醜陋惡色,在帝釋空座上坐,見已,咸各瞋恚。諸天如是極瞋恚已,彼鬼如是如是隨瞋恚漸漸端正。

時,三十三天往詣天帝釋,白帝釋言:『憍尸迦!當知:有一異鬼,醜陋惡色,在天王空座上坐,我等諸天見彼鬼醜陋惡色,坐天王座,極生瞋恚,隨彼諸天瞋恚,彼鬼隨漸端正。』釋提桓因告諸三十三天:『彼是瞋恚對治鬼。』

爾時,天帝釋自往彼鬼所,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三稱名字而言:『仁者!我是釋提桓因。』隨釋提桓因如是恭敬下意,彼鬼如是如是隨漸醜陋,即復不現。

時,釋提桓因自坐已,而說偈言:

人當莫瞋恚,見瞋莫瞋報,於惡莫生惡,當破壞憍慢。

不瞋亦不害,名住賢聖眾,惡罪起瞋恚,堅住如石山。

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馬車,我說善御士,非謂執繩者。

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歎說不瞋,汝等如是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亦應讚歎不瞋,當如是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有一個夜叉鬼跑到帝釋天的座位,這個鬼就是來搗亂,故意坐在他的位置,結果旁邊的那些天人就很生氣,天人愈生氣,這個夜叉鬼就愈莊嚴,愈生氣他愈莊嚴。他們覺得奇怪,我們愈生氣他愈來愈好看,心裡想不通去問帝釋天。帝釋天說這叫做瞋恨對治鬼,你的瞋恨是他的食物,你愈生氣他就愈強壯。在欲界天的世界是這樣子,你愈生氣、你的生氣就是我的食物,我就愈來愈強壯。帝釋天知道這件事,馬上披袒右肩,然後合掌對這鬼很恭敬,好像老師一樣對他很恭敬,說:仁者,我是帝釋天。照道理,非我族類不須如此,但帝釋天以恭敬的對治法,他愈恭敬,夜叉鬼的整個相貌就愈來愈難看。

所以,如果有些人故意惹你生氣,你愈生氣他就愈高興。那你反其道,我就對你愈恭敬、對你愈好,把你當老師一樣看待的時候,對方就拿不到你的瞋恨當"食物"

2)另外雜阿含1168經,有一個故事也是帝釋天的事情: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時,三十三天生執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縛以五繫,還歸天宮。 爾時,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身被五繫,置於正法殿上,以種種天五欲樂而娛樂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作是念:『唯阿修羅賢善聰慧,諸天雖善,我今且當還歸阿修羅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被五繫縛,諸天五欲自然化沒,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復作是念:『諸天賢善,智慧明徹,阿修羅雖善,我今且當住此天宮。』作是念時,即自見身五縛得解,諸天五欲自然還出。

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乃至有如是微細之縛,魔波旬縛轉細於是:心動搖時,魔即隨縛;心不動搖,魔即隨解。 是故,諸比丘!多住不動搖心,正念、正智應當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所以這故事可以看出綁住的是你的念頭,當心生起某一種煩惱的時候-身體、情緒、概念、想法,甚至你的反應,這些煩惱就會束縛你的身體的某一種狀況。

7.《二十一經》講動搖,當你心動的時候,就是被魔綁住;當你心不動的時候,就解脫。在佛教裡,經文稱魔王波旬。Mara應該叫魔羅,主要意思是奪你的命,叫魔。第二個是只要出現會障礙你修善法就是魔。我今天想要出家,魔會出現障礙你出家;你只要想去念佛、想去打坐,他出現了讓你沒有時間;讓你沒有機會、障礙你;你想要去什麼地方寺廟去參訪、去寺院參加禪修,又是一件事情發生了障礙你…這都是障礙。尤其是在修學佛法的人身上,愈想往前走,他就會跑出來。在佛教有四種魔1)煩惱,煩惱是魔,內心起煩惱的時候,有很多善的行為、善的想法就會被擋住。2)五蘊,五蘊也是魔,只要得到這個生命體就被束縛。我們的生命體被""這個生命現象鎖在這個範疇。當投胎為狗的時候,你的生命就被狗的這個果報體綁住;當你是小鳥的時候,小鳥的果報體就束縛,你只能飛不能走,能跳不能走;如果是變成蛇呢?連腳都沒有!被那個生命體束縛住,所以生命體是一種束縛!3),死亡就很明顯,當面對死亡的時候,它本身就是束縛。4)天魔,天魔就是在欲界天的第六天,它的名字叫做波旬,應該叫Papiya 波卑夜這個翻音才對。Papiya的意思叫做惡,那個人的心一直在想要造惡、想要做傷害別人的事情,所以我們一般叫做惡魔,原本指魔的名字叫做惡。現在,我們叫惡魔是指很可惡的人。

這八部經有幾個共同特色,都是五蘊。但是八個人問同一個問題,請世尊為我簡單地說法要,世尊的回答不一樣,有沒有注意到?八個問題,狀況是一樣的,世尊回答的話是不一樣的,因材施教! 所以注意到同一個問題,八個人意思是一樣的,但是語詞不一樣,內容都不離開五蘊。五蘊本身就有這麼多特性,世尊非常了解,所以他可以依學習者的狀況用不同詞語表達,有時候講煩惱,有時候講魔,有時候又講使。什麼是使?就是隨眠,指煩惱的種子,論書解釋是指六種根本煩惱貪、瞋、癡、見、慢、疑,六種隨眠叫六種根本煩惱。



II.專精思惟

專精思惟:獨一靜處,專精思惟, 然後住不放逸。專是指專一或是專注,也就是同一個時間只做一件事情,不做兩件事情,這樣很容易成功。反之,同一個時間要做兩件事情那不容易成功。精就是很努力。思惟這個字在佛教很常用,就是說我們在學任何東西,都需要去思考。什麼叫思考?對這件事情不確定對還是不對,必須要去推理,佛教叫推度,就是說我必須推理它。從知道去推不知道的事情這叫推理、推度。《阿含經》、《長老尼偈》有一個故事:吉莎高達密出生在一個貧苦的低等種姓家庭。婚後,因出身貧賤,受到鄉親們的鄙視,待生得一子之後,其身價才略有提高。不幸兒子夭折,她自己也因過度悲傷而至瘋癲。她不願相信兒子已經死去,抱著兒子的遺體到處求人診治,受到人們的嘲笑。有一智者請她去見佛陀。佛陀對她說,為了給兒子治病,她須到城裏去,從一家從未死過人的住戶討得幾粒芥菜籽(另有傳說為火)來。她跑遍全城,許多人家都有芥菜籽,但未死過人的住戶卻是一家也沒有。這一事實使她猛醒,明白了「死亡」乃普遍之規律。她神經恢正常,掩埋兒子的屍體。因已理解到佛陀叫她尋找芥籽的良苦用心,便到佛陀住處,聽佛說法。聽完佛法即得預流果,又從比丘尼受戒,修習禪觀,證得阿羅漢果位。

補充:1.雜譬喻經 第2卷(二三)

昔有老母唯有一子,得病命終,載著塚間停尸哀慼不能自勝,念曰:「正有一子當以備老,而捨我死,吾用活為?」遂不復歸,便欲併命一處,不飯不食已四五日。佛以知見,將五百比丘詣塚間。老母遙見佛來,威神之光奕奕,寤醉醒,前趣佛作禮却住。佛告母:「何為塚間耶?」白言:「世尊!唯有一子捨我終亡,愛之情切,欲共死在一處。」佛告老母:「欲令子活不耶?」母喜:「實爾。世尊!」佛言:「索好香火來,吾當呪願,令子更生。」重告老母:「宜得不死家火。」於是老母便行索火,見人先問:「汝家前後頗有死者未?」答曰:「言先祖以來皆死過去。」所問之家辭皆如是,以經數十家不敢取火,便還佛所,白言:「世尊!遍行求火,無有不死家,是以空還。」佛告老母:「天地開闢以來,無生不終之者,生者求活亦復可憙,母何迷索隨子死?」意便解寤,識無常理。佛因為廣說法要,老母即得須陀洹道;塚間觀者無數千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2.雜阿含120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至舍衛城乞食。 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 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住舍衛國王園精舍比丘尼眾中,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鉢,洗足畢,持尼師壇著肩上,入安陀林,於一樹下結跏趺坐,入晝正受,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容貌端正,往至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所而說偈言:

汝何喪其子,涕泣憂愁貌?獨坐於樹下,何求於男子?」

時,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作是念: 為誰恐怖我?為人、為非人?為姦狡者?

如是思惟,生決定智: 惡魔波旬來嬈我耳。即說偈言:

無邊際諸子,一切皆亡失,此則男子邊,已度男子表。

不惱不憂愁,佛教作已作,一切離愛苦,捨一切闇冥。

已滅盡作證,安隱盡諸漏,已知汝弊魔,於此自滅去。」

時,魔波旬作是念:「吉離舍瞿曇彌比丘尼已知我心。」愁憂苦惱,即沒不現。

解 析
這個故事後面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死是不是一定會死?還是不會死?看到別人死沒感覺,自己的親人死掉的時候,我不願意承認死亡這件事情會一直卡在心裡…雖然已經埋了,還是不想承認。這不想承認是在情緒中,人在情緒中,任何人,哪怕是平日最重視的人過來講道理,也無用。所以世尊沒有講大道理,他說我可以幫你忙,只要去每一家去問,哪一家沒有死過人的,當她一個一個去問的時候,也就是在確認訊息的過程,"人一定會死"這個資訊被她確定之後,她的情緒改變!所以,只有理智能改變我們的情緒;但是當你在情緒當中的時候,理智沒有力量。世尊這個地方不從理智下手,我疏導你、我接收你的情緒,你很難過、你很不安定,那你去問,確認這個訊息。

再一個例子,慧可大師遇到達摩祖師的時候,他就說:師父,我心不安,請你給我安心。達摩祖師也沒講什麼大道理,他只說,你心給我拿來,我就可以幫你安。所以這個地方在推度,我的心在哪裡,我找得到它嗎?他這樣一找,找…找的過程中,他決定、確定下來,師父我找不到心耶,他確定這個訊息的時候,達摩祖師說我已經幫你安心!注意到這種解決問題的技巧!一個人處在不安,那是情緒,情緒已經把他的整個身心狀況籠罩住。但是達摩祖師的技巧是:好, 你心不安,就把心給我找過來,跟前面那個故事一樣。你想找到一個不死的人,找得到嗎?可以找到那個不死的人,我就有辦法!同樣,你心不安嘛!把心找出來,找得到,我就可以幫你安定下來!找不到之後稟告,達摩祖師竟然說:我已經把你的心安下來了!

所以,從情感 /情緒的狀況要轉變到理智的模式,不是靠講理的,要他自己去體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