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上課概論-14(ZA14)

 第十四講

**第十三經 經文後段
諸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亦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解析:

眾多比丘,若我於此五受陰…(這個""不是假設句,""指佛陀自己)只要我對於這個五受陰,即五取,不能夠符合真實的狀況來知道,它的愛味是愛味、過患是過患、出離是出離,我不知道這些狀況下,我於諸天、若魔…這裡要解釋諸天的概念
I.
諸天的概念
佛教裡面有三界五趣,五趣裡面有地獄、餓鬼、畜生還有人天,這邊只有提到人跟天、三惡道。天裡面有三層-欲界天 (欲界有六天)、色界天( 有十八個天-初禪有三天,二禪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禪有九天)、無色界天有四天。所以它這邊用諸天即各式各樣的天,基本上有二十八天。

1.欲界有六天,在人的上面還有六層天,但是他們都還有欲,還是需要吃東西;色界是沒有欲,但是他們還有身體。欲界、 色界都有身體,但是差別在於欲界的眾生(欲界包括欲界的六天、人跟三惡道-地獄 餓鬼 畜生這都算是欲界),共同特性都是有欲。就是需要五欲的需求/供給。

2.色界的眾生沒有欲,但是他們一定要有禪定力才能到那裏。修初禪成功的人就到初禪天,修二禪成功的人就到二禪天…以此類推。

3.如果是無色界,沒有身體,只剩下心在活動,這裏面有所謂空無邊處、識無邊、 無所有、非想非非想,就是只剩下心而已。但是,空無邊處這地方是以空作所緣。我們安般念是呼吸作為所緣;慈心觀是慈心對象作所緣,但是空無邊處是用虛空作所緣,然後將空一直擴大。

比如像空無邊處的修法,可以將一個空杯子中的空間,取它的空間,作為所緣,穩定之後,逐漸放大邊界的範圍。也可以將任何環狀物,對著天空,取那個空相,觀想環狀物框住的空相範圍,穩定之後,再一直擴大直至無邊,這叫空無邊處。再來,識無邊處,以識作為所緣,就是當你以虛空作為對象時,你的心也是無量無邊的,叫識無邊。再來是無所有,以無所有作為所緣,當你以識作所緣的時候,這時候第一個無色界的心是不存在的叫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就是進一步往前走,那個心就很微弱,幾乎是不活動但又不能說不活動,有跟沒有之間,你說它沒有想也不對,你說它有想也不對,心很微細不是很粗。
補充帕奧禪師的資料:

修空無邊處前先從地遍開始,首先擴大遍相,再專注於遍相的中央,如果你只是注意(地)遍相裏的空間,那麼空間就會出現,當空間出現時,再專注與擴大它。當它漸漸擴大時,地就會消失,當它向十方擴大後,整個地遍都會消失,只剩下空間而已。嘗試去專注於那空間一或兩小時,在心中默念「空、空」或「空無邊、空無邊」。如此你就會證得擁有「一境性」與「捨」兩個禪支的空無邊處禪(akasanabcayatana jhana)。空無邊處禪是指依據空間的禪那。在成功修完此禪的五自在後,觀空無邊處禪心,在心中默念「識、識」。此時禪修的目標是空無邊處禪的心或識,觀此識為「識、識」或「識無邊、識無邊」。如此另一個觀與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識無邊處禪心。如此稱它是因為它以空無邊處禪心作為依據。修完識無邊處禪(vibbanabc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欲轉修無所有處禪的人,應觀想識無邊處禪心。在修觀的當下是不可能有兩個心識同時存在於一個剎那生起的心識裏,空無邊處禪心是識無邊處禪心的目標(所緣),識無邊處禪心是正在觀想的心識。當空無邊處禪心存在時,識無邊處禪心是不會存在的,當識無邊處禪心不斷生起時,空無邊處禪心是不會生起的。取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為目標,在心中默念「無所有、無所有」,這時候將會有另一個專注於空無邊處禪心不存在的心識生起,此識名為無所有處禪心。修完無所有處禪(akibcabbayatana jhana)的五自在後,若欲證得非想非非想處禪(nevasabbanasabbayatana jhana),你就必須取無所有處禪心作為禪修目標。心的本質是只有在認知一個目標時才能平靜,而無所有處禪心則在認知無所有(空無邊處禪心的不存在)時才會平靜,取此心識作為目標來觀想,在心中默念「此心平靜,此心至上」。如此另一個專注於無所有處禪心的心識即會生起。此識名為非想非非想處禪心,這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心境。

資料出處: 從安般念至色、無色禪 帕奧禪師 講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paauk-4/08paauk-4.htm

II. 魔的概念

回到經文,諸天包括這三層。若魔若梵,這個""""意,或是魔或是梵,在欲界的第六天叫魔。魔是Mara魔羅,我們簡稱成魔。中國原來沒有魔這個字,本來翻譯磨,後來南朝梁武帝說: 天上這個磨在折磨人像鬼一樣,所以把石改成鬼。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對整個文化影響很大,本來沒有字創這個新的字出來。[ 補充: 在毗婆沙論裡面,龍樹菩薩曾對魔下定義為:云何為魔?即是斷慧命:因斷人慧命,故名為魔。這是第一層意義。第二層意義,龍樹菩薩說:常行放逸害自身,亦即是魔。又,斷他人慧命者是為外魔,常行放逸害自身者,則是內魔。魔最究竟的意義則是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裡所說的: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

魔羅是在欲界的第六天,特質是他的欲很自在,要什麼有什麼,叫他化自在天。梵是清淨義,在初禪天裡面,因為沒有欲所以叫清淨,這邊的梵是指初禪天。

所以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在諸天欲界、色界、無色界當中,或是欲界第六天的魔,或是色界初禪天的梵,這是天的部分。

III. 沙門、婆羅門的概念

沙門是指印度出家的修道者是沙門,但是在佛教也用,也叫沙門,沙門可以指外道的出家人也可以指佛教的出家修道者。婆羅門是指在家的修道者,那麼外道和婆羅門這兩個主要是以追求到魔羅的世界去,或是希望到梵天的世界。為什麼? 因為這個地方欲自在,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在印度的修行者有些人就希望今生的修行以生到梵天為目標,所以必須守持戒律,且一定要有定。如果是希望生到魔羅欲界第六天要什麼有什麼,不用很強的定,持戒發願再加上一點定。再來是天人眾中,就是除了魔跟梵之外的其他欲天人,欲界的五個天,或是二禪三禪四禪天或是無色界天,還有沙門婆羅門之外的其他人當中,不脫不出不離,永住顛倒。
這部經有很多名詞要先處理:

  1. 五受陰:

    現在叫五取蘊,為什麼要翻譯成五受陰? 陰有覆蓋、積聚的意思,所以玄奘法師就把陰翻成蘊,意思是我的生命是由很多東西聚合在一起的,所以叫蘊。五取蘊為什麼用取? 五受陰為什麼用受? 因為這個詞在原文是叫 UpadanaUpadana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叫做接受,我接受這個東西(所以古人翻譯成受)。第二個意思它有取、拿東西的意思。第三個它有取著生命,對生命有取著、染著不放,我希望我活,生命要停止輪迴生死,我放不下,希望再有一個生命, 取著。玄奘法師翻譯的""是有更強烈的意思,對生命一直想要拿,就像我們十二緣起愛取有。 "" 很強烈。

  2. 五陰與受:

    非五陰就是受- 不是五蘊就是煩惱(-煩惱義),也不是說離開五蘊有另外的煩惱,對於五陰有欲貪是五受陰。什麼叫取蘊,五取蘊跟五蘊有什麼不同? 對於五蘊如果有欲求跟貪的話,這個時候就叫做五取蘊。所以取的意思是欲跟貪。什麼叫欲? 對於未來的東西我想要,我希望我的下一個生命比現在更好,有一個欲求。什麼叫貪? 對於我現在擁有的生命體我很滿意、我貪著。

世尊在這一部經為什麼用五取蘊? 因為世尊在講祂還沒成佛之前的生命體還是五取蘊,為什麼叫五取蘊? 第一個原因- 一般叫煩惱為取,第二個意思是指欲跟貪。古人怎麼解釋五取蘊? 很有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體是怎麼來的? 我們因為有煩惱,尤其有見煩惱跟愛煩惱,所以才引發出生命的果報體,得到這個生命體之後,我又生起煩惱。所以這個地方,是說世尊在用五取蘊這個名詞的時候,是在表達生命為什麼會生死輪轉不停,五取蘊已經告訴你答案,在取這裡!我們是從取裡面生起五蘊體,所以我們的生命體在還沒解脫前都是屬於煩惱所有。我們得到這生命體,又一直生起更多的煩惱,為什麼生死輪迴不會停,因為一直有""! 所以不要怪別人,因為是你讓它輪轉不停,你讓你的生命體停不下來,沒有人要你受苦,是你自己要讓自己受苦! 世尊這麼跟我們講,我們真的會流眼淚…..誰要自己受苦、誰要折磨自己啊? 所以不要怪觀世音菩薩怎麼不救我? ! 不是菩薩不救你,是你不救你自己!!!

佛告諸比丘 諸所有色,有眾多的各式各樣的色,或是過去色、或是未來色、或是現在色、或是內、或是外、或是粗、或是細、或是好、 或是醜、 或是遠、或是近,總共十一項。把這十一項整個都叫做蘊,所以這個地方什麼叫五蘊的蘊,蘊的意思是積聚--把各式各樣的東西聚合在一起;把各式各樣的色法通通放在一堆,我們叫色蘊;把各式各樣的受聚在一起叫做受蘊,所以不是只有一個色而已,是各式各樣的。在《阿含經》裡面把它分成上述十一種類型,過去色、現在色跟未來色可以指過去生、現在生、跟未來生,也可以指今天之前的昨天的色。第二個是內外,內外又分兩種解釋: 我的身體叫內,我之外的叫外,你們是叫外,對我來講是外,或山河大地叫做外,有情無情都是外的…另一種解釋,內是指我看得到的身體的表面這叫外,看不到的內臟是內。再來是粗、細、好、醜,這是從三界五趣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身體比起天人來粗許多,天人的身體都比我們細緻很多;但是我們的身體又比地獄或是餓鬼的身體還細,這都是比較來的。從三界五趣的角度來說明各類型眾生,從身體的表徵來看的話有物質結構比較粗糙、細緻的,色的結構比較美好殊勝或是比較差一點,比如說天人就很漂亮,比我們漂亮又細緻得多,我們相對性的就粗跟醜。

佛陀度難陀的故事,佛陀帶著難陀親遊天上和地獄,使他領悟到出離學道刻不容緩,於是,他毅然跟隨佛陀出家安心修行,也正因為他已經親眼目睹地獄,所以在日後的修行中,他清規戒律一塵不染,細微的學處也從沒有違犯過。世尊稱他是持戒第一。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可以轉變原本強烈的個性跟愛好,當你能夠看得比較遠一點的時候,整個心都轉變過來!

再來就是遠近,跟我比較接近的叫近,比較遠的叫遠。印順導師解釋成跟內外一樣,就是我的表面就叫遠,我身體內側的這些色法就是近。所以佛教用十一種型態包括所有的一切五蘊。

味患離的概念

佛告諸比丘,緣色生喜樂是名色味。因為以色法做對象,你產生的喜跟樂,這叫色的味。喜就是內心歡喜,樂就是身體的樂,所以心喜身樂叫喜樂。什麼叫色患? 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若這個五蘊它是無常的,它有生有滅,是苦,一直在變化,就是色的過患。什麼叫做色離? 如果對於色,能夠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就叫色離。味就是當我以這個東西做對象的時候,我會產生喜跟樂,這叫味。當我以這個東西做對象的時候,這個東西因為它有生有滅是無常,無常出現的時候,它就是一種令我苦惱的事情,而且它本身一直在變化(無常、苦、變異)。這件事情不一定現在發生,可能以後會發生,這叫,所以法表示這個東西有這種屬性,現在不一定改變,但是它有這種法則在。離就是我捨離了欲貪,我們說追求未來、貪著現在,欲貪它用調伏、斷跟越三個層次,代表說欲貪不好斷,必須一次一次斷、一次一次地歷練。

第一個調伏,調伏就是說我生起了欲,我生起了貪著心,但是我可以把它調下來。這個時候有現行,貪心、瞋恨心會活動,但是你會用方法把它調整。第二個層次是斷,表示它不活動,這時候貪心跟瞋心(主要是貪)不容易活動。第三層次是越 ,超越過,就是種子都斷掉,我們叫隨眠,就是種子。欲貪很不容易斷,所以世尊沒有一下子叫我們斷,要先調伏,比如你用慈悲心來調伏瞋恨心,散亂心注意呼吸,逐漸的有力量的時候,貪心就不現行,最後是斷。

當以五取蘊做對象的時候,我會產生喜跟樂,這個叫味;注意到五取蘊本身的無常跟苦、變異的特性,這叫患;我對於五蘊/五取蘊欲跟貪不見了/不現行,或是現行但我可以降伏,調伏、斷跟越,叫""。世尊說這三件事情都存在著,假如說沒有味,五欲是不快樂的話,眾生不會染著,佛陀沒有否定五欲沒有快樂。在我們五受陰的有為法/有漏法裡面,有味患離這三種東西,以五受陰做對象的時候,看到它的好處會快樂;看到它的過失你就不要;常常注意到患,你的心就少了煩惱。所以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叫做雜染的因緣,雜就是夾雜、參雜,染就是煩惱。參雜著煩惱的條件是什麼? 五欲裡面有快樂,你一直注意到那個快樂,有喜跟樂的時候,煩惱就帶出來。""? 則是清凈的因緣,要讓你的心沒有那麼多煩惱、沒有貪的過患的話,你常常注意到無常、苦、變異法,即是清淨的因緣。""叫做清淨,當你的心-欲貪不出現、斷除,或者出現卻能降伏的時候,是清淨。你們注意到佛陀很寬容的,你有煩惱可以伏下來也是清淨,注意到這個細節喔! 如果我出家或是我們學佛,一下子要沒有煩惱, 難! 但是世尊告訴你,有煩惱沒關係,你可以不要把它擴大變成行為的話,可以調伏下來, 那也是清淨、也是出離。

脫 出 離

: 《瑜伽師地論》的解釋-脫離了貪瞋癡的這種束縛;出就是指我欲貪出離了,欲求跟貪的心,我離開了。""是指九種結,在佛教裡有九個煩惱,這個煩惱只要一生起來會把你的生命跟苦結合在一起,結就是和合,會把你的生命跟苦合做伙。哪九個煩惱? 貪、瞋、癡(無明)、慢、疑(主要是懷疑四聖諦)、見、取、嫉妒、慳()
* "
"主要是無明,是指對於一切法都認為是真實有,其中主要是身見,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真實不變的我叫做身見。身就是指這個身體、五蘊,認為這個五蘊裡面有一個永遠不變的我在叫身見。 再來就是邊見,邊見就是認為有一個我,這個我現在叫靈魂死掉了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叫斷見。我這個生命身體壞掉了,但這靈魂永遠不會死,這叫常見。再來是邪見,邪見就是認為沒有因沒有果,做壞事不會有果報叫邪見…外道的見解就這幾種。

*"" 主要就是"見取""戒禁取",取就是取著,認為是最好最殊勝,我的想法是最好的,叫見取,外道認為我的身見是最好的而且追求它。戒禁取是我為了要生天,我要堅持某些戒律,比如常立不臥。他們有一些很特別的儀式或是一些生活模式,他認為這個是解脫的方法。

*"嫉妒"主要是看別人成功不高興叫嫉妒,看別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很好,他不歡喜。

*"", 慳就是吝,不願意給出去。出家人的慳就是吝法,人家問你某個道理、問題,你懂但是你不想講,為什麼? 怕別人比你好,吝在這裡。

所以這九結主要是離的內容。

顛倒

顛倒是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就是認為說生命是常、樂、我、淨。諸比丘,只要我對於這個五取蘊不能夠符合真實的狀況,知道味是味,知道我以五蘊為對象的時候會有喜跟樂,然後我知道五蘊本身是無常、是苦、是變異的事情,然後我對於五蘊的欲貪能夠捨離,我知道或是我做得到。那麼如果我做不到的話,我在諸天、或是魔、或是梵、或是沙門、或是婆羅門、或是天、人眾中,我不能解脫貪瞋癡的繫縛,我不能夠出離欲貪,我不能離開九種結的繫縛,我永遠安住在常樂我淨的顛倒,我也不能夠自己證/成就說我自己得到了無上正等正覺。諸比丘,我由於符合真實的狀況而知道這個五受陰,它的味是味,我知道它有喜有樂,我也知道它是無常、苦、變異的,我也知道欲貪是可以降伏的,所以我在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己成就了解脫貪瞋癡三種繫縛,然後得到了欲貪的滅除,也得""生老病死的過患、得解脫結縛(結是九種結)永不住顛倒,永遠不會安住在四種顛倒中,也能自己成就而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這個地方可以看出來世尊用自己的成佛作保證,我們把它簡化,脫(脫離了貪瞋癡)、出(出離了欲貪)、離(捨離了九結)、顛倒(捨離了四種顛倒)、自證(自證成就佛菩提)這些是結果,這地方世尊只是告訴你方法,你如果從十一種的五取蘊去觀察味患離的話,可以有這些結果。但是,我們不會成為佛菩提我們會成為阿羅漢而已,如果你發的是聲聞菩提,不是發菩提心的話,當然不會是自證無上正等正覺。

怎麼觀察呢? 你們可以變成一個問句,當你面對一個東西的時候,不管是一個物質或是一個人事物,可以觀察自己的心,問自己我是不是有喜有樂? 我是不是有愛味? 我在喝咖啡的時候,我是不是因為喝咖啡引發我的喜樂?我會覺得很快樂? 每天喝一杯咖啡很快樂,在每天喝著的過程就上癮、染著。我是不是能夠看到無常呢? 看到過患我是不是有出離呢? 把它變成一個問句問自己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有覺察力!

** 第十四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隨順覺,則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於受……想……行……識味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味隨順覺,則於識味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患有求有行,若於色患隨順覺,則於色患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受……想……行……識患有求有行,若於識患隨順覺,則於識患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色離有求有行,若於色隨順覺,則於色離以智慧如實見。

  如是,受……想……行……識離有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識離隨順覺,則於受……想……行……識離以智慧如實見。

  諸比丘!我於五受陰不如實知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不脫、不離、不出,永住顛倒,不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後面與十三經末段同)

前面一段經文告訴你是觀五蘊的味患離,這一部經告訴你是十一種來觀察,但經文不明顯。在《瑜伽師地論》的裡面有特別說明。這地方你注意到它的句型完全一樣:
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
於色味-隨順覺
於色味-以智慧如實見
可以看出來於色味-對象都是色的蘊、色的味,前面詞我昔、若不一樣,但是它動作不同。它有三個動作:一個動作是有求有行,第二個動作是隨順覺,第三個是如實知、如實見,這個代表一種修行的過程。第一個過程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的巴利文叫 遍求,遍就是"很完整的";比如我觀察是以身體為所緣,我產生喜樂,我知道我有喜樂(我知道我有味),但是我要遍求十一種來觀察,當我以過去色做所緣的時候(遍求-這是我去追求、探索它的),然後我的內心產生喜樂這個叫行(行就是內心在活動);當我以現在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喜樂我知道;當我以未來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喜樂我知道,這叫遍求跟行。

於色味第二個動作是隨順覺,我對於過去色為所緣生起喜樂的時候,隨順各種狀況,我知道()於色味第三個以智慧如實見,我能夠做到這種狀況這是我以智慧、如實地見到我內心的活動狀況。以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為所緣的時候我產生了喜樂;以內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了喜樂;以外色做所緣的時候我產生的喜樂;還有粗、細、好、醜….比如以天人的色做所緣的時候,我覺得祂比較細,我產生了喜樂;所以你一個一個做所緣的時候,產生這種內心的活動,然後你隨順各種狀況,你有覺知-隨順覺。五蘊的味包括十一種,一個一個審查這是一種智慧,你能如實地見到內心有喜樂的心情(有愛味)出現-以智慧如實見

這兩部經其實講的是味患離,但是你在觀察味患離的時候,剛開始只抓住味患離這種屬性,但是在深一層次的時候,是觀察十一種的味患離,這個這樣就很完整! 十一種觀察才叫蘊,否則你觀察的只是不叫蘊,只是蘊當中的一項,可能會懷疑人間沒有快樂,天上可能有快樂 ,因為你沒有觀察…你說欲界天沒有快樂,可能色界天有快樂,因為你沒有去觀察….那色界天沒有快樂,無色界天有快樂….所以為什麼世尊要我們檢查再檢查,把十一種來檢查的時候,才會知道原來在整個修道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去檢驗它的話,你的心會懷疑。我檢查到的是我自己,我沒有去檢查別人,我認為別人可能有更好的境界….所以為什麼還要檢查別人? 為什麼在四念處一定要自他三個動作?! 你觀察自己也要觀察別人,兩個交互觀察。比如說我現在做一件事情我有感覺,我有感覺我知道,但是別人有沒有這種感覺,我要探尋,所以我要去觀察…我的感覺跟別人的感覺也要同時觀察。在修行上佛陀很細,不是說我觀察到了就沒事,不是! 你要看看別人的狀況怎麼樣,兩個同一段時間交互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