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 星期六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
【明此品及下三品來意】
〈觀眾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門品〉、〈香積佛品〉這四品,這四品是廣說〈問疾品〉云何慰喻有疾菩薩、菩薩云何調伏其心,說得略;現在從〈觀眾生品〉以下廣說慰喻、調伏之法。分三科:
〈觀眾生品〉明修入寂之行,說明觀一切法寂滅相來調伏其心的修行。
〈佛道品〉是說明證寂起用之行,已經證悟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諸法寂滅相,但是從寂滅相出來,現身說法、廣度眾生。
〈入不二法門品〉和〈香積佛品〉這兩品,是廣明證入不二平等之理道觀雙流。

【釋品名】
〈觀眾生品〉:前一品〈問疾品〉修行人觀自己是我空、法空、空空,這樣來調伏。現在〈觀眾生品〉觀自己、也觀一切眾生,就是大慈悲心教化眾生;同時也觀眾生的根源。觀一切眾生畢竟空寂,當然眾生裡面有凡有聖,是有差別,但是同歸於如、同歸寂滅,無差別相,所以叫做觀眾生品。

【入文解釋】
丁三、廣釋實疾(分三科)戊一、明修入寂之行(分二科)己一、文殊問答明眾生義(分二科)庚一、觀所化(分二科)辛一、文殊問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atha khalu mañjuśrīḥ kumārabhūt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kathaṃ satpuruṣa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菩薩有大悲心,住不可思議解脫,要度化一切眾生。度化眾生,對於眾生是怎麼個看法呢?

辛二、淨名答(分二科)壬一、觀俗諦假有眾生猶如幻事似而非真(分二科)癸一、先明如幻譬
維摩詰言:1)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āyākāro māyākāranirmitaṃ puruṣam avekṣeta,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維摩詰言:維摩居士就回答。
譬如幻師,見所幻人:這個人懂得幻術,用幻術變成一個人。幻術師知道,這個人是他幻術變的,知道這個人是假的。譬喻眾生的無明、貪瞋癡的煩惱。無明緣行,或者作善業、或者是造罪業、或者是能夠修禪定。造業,業就得果報,就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由無明緣行,無明是惑。行是業,由惑業而得色受想行識的身體。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菩薩觀一切眾生,就像幻師所變化出來的人似的,都是假的。假的有什麼事情呢?假的就不真實,就是可以轉變。如果真實是這樣子,就不可轉變,不能教化的。這個地方不是說沒有眾生,有眾生,不過不真實就是。

癸二、次明九譬
2)如智者見水中月,āha: tadyathāpi nāma mañjuśrīḥ vijñapuruṣa udakacandram avekṣeta,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如智者:用水中月來譬喻眾生是沒有真實性。智者,就是聖人。
見水中月:見水裡面有個月亮,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天上有月,水裡面就現出個月亮來。智者大師解釋,天上的月是什麼?就是無明、加上行,無明緣行;水譬喻法性、畢竟空;在畢竟空裡面現出月亮,月就是眾生。由無明的月亮,在法性空裡面現出一個眾生。若是把無明斷掉,沒有無明也就沒有行,也就沒有水中月,就是唯是一個法性、離一切相的境界。

3)如鏡中見其面像,tadyathāpi nāma mañjuśrīḥ ādarśamaṇḍale mukhamaṇḍalam ālokayet,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圓鏡裡面現出的面像,也不是真的,是假的。鏡子裡面沒有面像,怎麼有面像呢?因為有個面對著那個鏡才現出來。頭面就譬喻無明、行,在法性空的鏡子裡面,就現出來色受想行識,所以這也是假。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都是不真實。

4)如熱時焰,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arīcikāyām udak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春天到夏天的時候,太陽熱的時候,地面上有水,太陽一曬大地,水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向上昇,遠遠地看那地方有水;因為有風吹動水有波浪,一閃一閃的,所以叫做焰。焰就是譬喻水,實在那裡沒有水。熱時,譬喻無明緣行,在虛空中就看出來色受想行識的焰,實在是不真實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有如是因緣就有如是事顯現出來,所以都是假的、不真實,眾生也是這樣子不真實。

5)如呼聲響,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ratiśrutkāyā rutaghoṣ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 avekṣitavyāḥ |
面向谷招呼的時候,就有回音,就出來一個響。呼聲譬喻無明緣行,響,出來色受想行識。無明緣行、行緣識,有惑、有業,變出來色受想行識的眾生。呼聲響,我們知道那是假的。因為你有呼聲才出個響,所以響是假的,不是真的。無明緣行,由行而得果報,亦復如是,都是假的,是虛妄的、不真實;若執著真實,在真實上就出來貪瞋癡的煩惱,貪瞋癡又造業,造業又得果報,惑業苦這樣。現在這樣觀察,菩薩觀眾生為若此,都是假的。

6)如空中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gagane ’bhrakūṭ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虛空裡面的雲,大海太陽曬熱,水蒸氣飄到虛空裡就變成雲;地面上即是霧,高了就是雲。也是一個因緣所有的雲,也都是假的。各式各樣的,其實都是假的。

7)如水聚沫,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henapiṇḍasya pūrvānt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水被大海衝擊,就變成聚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你欺騙眾生可以,不能欺騙菩薩,菩薩是看穿、看破,都是假的。

8)如水上泡,tadyathā mañjuśriḥ udakabudbudānām utpādavyay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在下雨的時候,就看見雨點滴下來,一個泡、一個泡的,即生即滅。泡也不真實,眾生亦復如是,都是在不真實裡面,在那裡不斷地在生滅變化。

9)如芭蕉堅,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kadalyāḥ sār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芭蕉好像很堅固,實在一點兒也不堅固,不真實,沒有真實性。堅就是真實性,芭蕉沒有真實性。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這樣不真實。

10)如電久住,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vidyutaḥ saṃkrān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閃電也是,很迅速的,不能長時間地存在,即生即滅,就是沒有真實性。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不真實的。

壬二、觀真諦本空眾生
11)如第五大,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ñcamo dhātuḥ |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眾生的生命體在色法裡面,只是地水火風四大,沒有一個第五大,這完全是沒有。觀色是畢竟空、受想行識畢竟空、我也是畢竟空,在畢竟空裡沒有,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可以說是法空觀。前面是世俗諦,世俗諦還是有;但是真諦的時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也不可得,都是畢竟空,如第五大,沒有。

12)如第六陰,
佛只是告訴我們有色受想行識五陰,沒有第六陰。現在以第六陰作譬喻,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的。這個地方是第一義諦,空的。

13)如第七情,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aptamam āyat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通常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根為什麼說情呢?眼根它有知覺性,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有覺知性,所以說是情。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沒有第七根;觀眾生也是畢竟空寂、無有少法可得。

14)如十三入,
眼耳鼻舌身意是內六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外六入,加起來十二個,沒有個十三,沒有個第十三,第十三是畢竟空的、是沒有的。觀眾生為若此,是畢竟空寂的。前面是假觀,這地方是空觀。

15)如十九界,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十八界,沒有第十九界,十九界是空的,菩薩觀眾生是這樣,觀眾生是畢竟空寂的。

16)如無色界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ārūpyeṣu rūpāvabhās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欲界和色界天的眾生,都是有色法,都是有地水火風的;但是無色界天沒有業果色,也是畢竟空的。

17)如焦穀牙,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ritaptānāṃ bījānām aṅkurapariniṣpat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aṇḍūkaroma-pravār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mṛtasya kāmakrīḍāra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穀,若是放在鍋裡面炒焦它,它就不會生芽,就是根本沒有芽。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是畢竟空寂的。

18)如須陀洹身見,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rotaāpannasya satkāyadṛṣṭ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iḥ sakṛdāgāminas tṛtīyo bha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須陀洹,預流。由煖、頂、忍、世第一,進一步就是須陀洹,就是初果。因為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修三三昧、修無我觀。身見,就是在色受想行識的身體執著有個我,叫做身見。須陀洹修空三昧,觀察身體裡沒有我,成功,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這個位子在時間上說只有一剎那,一剎那就到初果。得初果的時候,不執著這個身體是我,分別我執是沒有。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這樣子。

19)如阿那含入胎,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anāgāmino garbhāvakrānt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阿那含是不來,就是三果。三果聖人,一定生到色界天,若在人間或者是在欲界天上得三果,命終的時候,就會生到色界天是化生。初果聖人若死了,可能再做人的話,還要入母胎。但是阿那含不會,因為他沒有欲,就不會入母胎,就是畢竟空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也是畢竟空寂的。

20)如阿羅漢三毒,tadyathā mañjuśriḥ arhataḥ rāgadoṣamoh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阿羅漢是四果,把貪瞋癡三種毒氣全部地都消滅,沒有三毒。菩薩觀眾生為若此,沒有眾生可得。

21)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kṣāntipratilabdhasya bodhisatvasya mātsaryadauḥśīlyavyāpādavihiṃsācittāni,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應該說到第八地菩薩。初歡喜地就可以說是得無生法忍,但初歡喜地菩薩初斷,要到第八地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任運地與無生無滅相應的。他是沒有貪,沒有瞋恚,也不會破戒的。菩薩觀眾生也是不可得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也不可得。

22)如佛煩惱習,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tathāgatasya kleśavāsanā,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忍菩薩貪恚毀禁是沒有,但是煩惱的習氣還有。若到佛的境界的時候,煩惱的習氣也沒有;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3)如盲者見色,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jātyandhasya puruṣasya rūpa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盲人見色這件事是沒有的;菩薩觀眾生亦復如是。

24)如入滅盡定出入息,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nirodhasamāpannasyāśvās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得禪定的人,由初禪、二禪、三禪還都有出入息。到第四禪的時候沒有出入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非想處定,也都沒有出入息。再進一步,超過非非想定的時候,就是滅盡定,滅盡定也沒有出入息。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5)如空中鳥跡,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ākāśe śakunipad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ṇḍakasyendriyasya prādurbhā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鳥在虛空裡飛,牠沒有痕跡,所以空中鳥跡是沒有的;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6)如石女兒,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bandhyāyāḥ putrapratilambh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石女是不能生小孩的,所以石女的兒,是沒有這回事情;所以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27)如化人起煩惱,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tathāgatanirmitasyānutpannāḥ kleś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佛菩薩神通變化出來一個人,這個人是沒有心意識,當然沒有貪瞋癡的煩惱;菩薩觀眾生也是畢竟空的。

28)如夢所見已寤,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svapnadarśanapratibuddhasya darśanam,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tadyathā mañjuśriḥ aparikalpayataḥ kleśā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做夢的時候,能夠夢見有種種種種的事情。醒夢的時候知道,通通沒有。所以菩薩觀眾生也是這樣子。

29)如滅度者受身,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parinirvṛtasya pratisaṃdhi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滅度者,就是滅除煩惱、超越生死,入無餘涅槃的人,沒有色受想行識的,所以他不會再得一個生命體的,所以受身那件事是畢竟空的;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30)如無因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tadyathā mañjuśrīḥ anupādānasyāgneḥ saṃbhavaḥ, e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evaṃ hi mañjuśrīr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
火要有因,或者這裡有個木柴,因木柴而有火;或者有汽油,因汽油而有火。沒有東西可燃燒的時候,哪有火呢?就是沒有這回事。菩薩觀眾生也是畢竟空的。

庚二、明利行(分二科)辛一、明利他行(分四科)17壬一、問慈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āha: yadi kulaputraivaṃ bodhisatvena sarvasatvāḥ pratyavekṣitavyāḥ, kathaṃ punar asya mahāmaitrī bhavati sarvasatveṣu |
文殊菩薩又提出第二個問題:若菩薩觀眾生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觀眾生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觀眾生畢竟空,觀人空、法空,這樣子把眾生觀沒有,菩薩大悲心要度眾生這件事怎麼辦呢?還有眾生可度嗎?沒有眾生可度了啊!這個問題怎麼辦呢?
*佛法說一切法空,是對治我們的執著有的過失,所以說空。空裡面沒有色受想行識、沒有一切眾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也是畢竟空的;在色受想行識上所有的過失就不生起,這是為了對治這個過失。
*法的緣起,說自性空、說一切法畢竟空,這是法的一方面的相貌。緣起還是有,因緣生法還是有,並沒有說是完全斷滅。所以是一切法自性空,自性空中無有少法可得,但是一切緣起法還是宛然而有的。這樣說,慈悲心還是可以建立,因為還是有眾生,有如幻如化的眾生。如幻如化的眾生本身,貪瞋癡在活動,所以惑、業、苦,菩薩因此而發大悲心,所以這個大悲心還是能建立起來的。
*但是初開始用功修行要偏於空。先觀一切眾生是因緣有,因緣有、所以自性空,就偏於自性空這個地方思惟觀察,就是由有而空。有是假有,觀緣起而有的眾生是假的,自性是畢竟空的,在自性空這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這樣觀察,就能夠破除執著有的這種分別心;執著有而就生起貪瞋癡的煩惱,因此這些煩惱都滅掉。
*滅掉的時候,看眾生還是有,這是因緣有;因為這一切法是如幻有,不是真實有。通達一切法如幻有,是聖人的智慧。

癸二、淨名答(分三科)子一、總說(略說)(一句)
1)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āha: yadā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 evaṃ pratyavekṣate, mayā hy eṣāṃ satvānām evaṃ dharma-parijñāyai dharmo deśayitavya iti, ato ’sya bhūtā satvatrāṇamaitrī sarvasatveṣūtpadyate ’nārambaṇatayā,  
維摩居士就回答:菩薩作假觀、作空觀,觀成功以後,心裡面就這樣念。
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我應該為眾生開導:眾生是如水中月,如幻師見所幻人,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教眾生這樣觀察。
是即真實慈也:眾生聽聞這樣的佛法,如果能信解的話,也能棄捨一切執著,悟入第一義諦,眾生就轉凡成聖,就得大安樂,所以叫做慈。這就是真實的慈,真實地為眾生好,這是最殊勝的功德!

子二、廣說(別說)(二十九句)(分二科)丑一、明慈體性(約斷德明慈)(九句)(分四科)寅一、明慈離相(五句)
2)行寂滅慈,無所生故;upaśamamaitry anutpādanatayā,
寂滅: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自性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邊一切相都是不可得。
無所生故:在畢竟空裡邊一切法不可得,沒有一法生、也沒有一法滅,叫無所生。
行寂滅慈:證悟這樣的諸法寂滅相,還是任運地能饒益眾生,就叫做寂滅慈。在諸法寂滅相裡面,開佛知見、發大悲心,而大悲心和寂滅是無分別的,這叫寂滅慈。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教化眾生的時候,觀眾生如水中月,水中沒有月,無有少法生,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一切都不可得,這是無相,這個慈悲是無相的,無有眾生承受他的慈悲,也沒有一個行慈悲者。修這個慈悲的人,他也不自己認為:我能慈悲教化眾生,因為他也觀察我不可得、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他也這樣觀,但是還不失掉慈悲心。

3)行不熱慈,無煩惱故;niṣparidāhamaitrī niḥkleśatayā,
熱:貪瞋癡的煩惱像火似的能燒人,所以煩惱叫做熱。
不熱慈:寂滅慈它不熱,因為沒有煩惱。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貪瞋癡是不動。

4)行等之慈,等三世故;yathāvadmaitrī tryadhvasamatayā,
與寂滅相相應的時候,無差別地、平等地慈悲眾生。以前也是這樣慈悲、現在這樣慈悲、未來也是,沒有差別相;沒有說時間久了就疲勞。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這是約因說的,煩惱是因,感生死果的因;行等之慈,沒有煩惱因也就沒有煩惱果。

5)行無諍慈,無所起故;avirodhamaitry aparyupasthānatayā,
行無諍慈:行,修行或者學習,學習無諍慈。諍就是有糾紛,不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時候,心裡面有所得,就是有執著、有愛、有憎的時候就是諍,就有衝突、就有麻煩、有糾紛。
無所起故:觀色是寂滅相、受想行識寂滅相,不生起愛憎煩惱,愛憎煩惱生不起來、不起,所以無諍。

6)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advayamaitry adhyātmabahirdhāsaṃsṛṣṭatayā,
行不熱慈是遠離煩惱因;行等之慈是遠離煩惱果。行無諍慈,心裡面有愛憎,這就是業。不起愛憎,就是沒有業因;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就是沒有業果。
二:內外。內,眼耳鼻舌身意;外,色聲香味觸法。若不學習寂滅慈的話,就有眼耳鼻舌身意、面對色聲香味觸法;合,內外合的時候,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就是由業得的果。現在行寂滅慈,內也不可得、外也不可得,也沒有內外合,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的事情。就是離心意識、離根塵識,內外不合,這時候叫不二慈,這還是寂滅慈。

寅二、明慈體堅(二句)(分二科)卯一、外緣不能壞(一句)
7)行不壞慈,畢竟盡故;akopyamaitry atyantaniṣṭhatayā,
行不壞慈:若學習這個寂滅慈,這個寂滅慈是不可破壞的。
畢竟盡故:就是無有少法可得,煩惱也沒有、煩惱的業也沒有、煩惱業的果也沒有,沒有惑、業、苦,沒有能來破壞你、有堪能性破壞你這個慈悲的。外緣不能破壞你。

卯二、內心不可毀(一句)
8)行堅固慈,心無毀故;dṛḍhamaitrī vajradṛḍhābhedyāśayatayā,
行堅固慈:若行寂滅慈,這個寂滅慈是非常堅固的。
心無毀故:外緣不能破壞,本身也沒有破壞。無分別的智慧與諸法寂滅相相應的時候,它是永久也不會動亂;它本身就是猶如金剛,是不可破壞的。內心堅固也不可破壞。

寅三、明慈體淨(一句)
9)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śuddhamaitrī prakṛtiśuddhatayā,
行清淨慈:這個寂滅慈是非常清淨的,諸法一切法本身都是清淨的,就是不可得。惑也是不可得、業也是不可得、苦也不可得。若有惑、業、苦,就是汙染。

寅四、明慈體廣(一句)
10)行無邊慈,如虛空故;samamaitry ākāśasamatayā,
行無邊慈:這個寂滅慈是沒有邊際的。
如虛空故:就像虛空似的,是廣大無邊。

丑二、明慈行德(二十句)(分二科)寅一、約聖德明慈(六句)
11)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arhan maitry arinirghātanatayā,
行阿羅漢慈:阿羅漢,無著、殺賊、應供。
破結賊故:因為破除煩惱的賊。結是煩惱,煩惱能使令你與苦惱相合。煩惱結就像賊似的,所以叫做賊。修學這個寂滅慈能破除煩惱賊,所有的煩惱都沒有,心裡面就無著,所以叫做阿羅漢慈。行寂滅慈來饒益眾生,能令眾生破結賊故,所以叫做行阿羅漢慈。

12)行菩薩慈,安眾生故;bodhisatvamaitrī satvaparipākāsraṃsanatayā,
菩薩是饒益眾生,勇猛精進地度化眾生,能令眾生得安樂,叫做安眾生。眾生有什麼不安呢?就是因為有煩惱,現在破除結賊,眾生心就平安。破結賊是因,安是個果。

13)行如來慈,得如相故;tathāgatamaitrī tathatānubodhanatayā,
行如來慈:如,表示這個補特伽羅證悟諸法如;證悟諸法如,他有大慈悲心,還來到眾生的世界教化眾生,所以叫做如來。
得如相故:得就是證,教化眾生證悟諸法如相,一切法都是寂滅相、無差別相。

14)行佛之慈,覺眾生故;buddhamaitrī suptasatvaprabodhanatayā,
行佛之慈:佛就是覺悟真理的人。
覺眾生故:眾生一直在無明大夢裡邊,在那裡受苦;現在行寂滅慈這個菩薩,他能覺悟眾生,叫他從無明大夢裡面醒過來,所以是叫做佛慈。

15)行自然慈,無因得故;svayambhumaitrī svayamabhisaṃbodhanatayā
無因得故:不是有個原因創造出來。
行自然慈:任運地就發慈悲心,自然就會教化眾生。

16)行菩提慈,等一味故;bodhimaitri samarasatayā,
行菩提慈:菩提是智慧,般若是因,菩提是果。有三乘菩提:聲聞菩提、辟支佛菩提、佛菩提。佛是無上菩提,初地得無生法忍這時候叫般若;初地、二地乃至十地、等覺,這時候他們的清淨的智慧都叫做般若;到佛的時候叫菩提,這算是果。譬如阿羅漢,在初果的時候得到無我的智慧,這時候叫般若,二果、三果、四果,到阿羅漢的時候叫菩提。因的時候叫般若,果的時候叫做菩提。清淨、無漏的智慧,叫做菩提。
*為什麼能殺賊?就是因為有菩提,有智慧才能殺煩惱賊。眾生要得到般若智慧,就沒有煩惱,所以能安。怎麼能得如相?就是得到菩提,清淨無分別的智慧才能證悟如相。
等一味故:一味就是諸法如,是無差別相。

寅二、約眾行明慈(十四句)
17)行無等慈,斷諸愛故;asamāropamaitry anunayapratighaprahāṇatayā,
行無等慈:這個慈是非常殊勝,沒有能同它相等。
斷諸愛故:行寂滅慈能斷除一切愛著心,斷除一切愛著心的時候,這個慈就是特別殊勝。

18)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mahākaruṇāmaitrī mahāyānaparidīpanatayā,
行大悲慈: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是這樣分別;現在,大悲就是慈,它們合而為一。
導以大乘故:行寂滅慈的時候,你能以大乘法,教導一切眾生,究竟的離苦得樂。以究竟的離苦、究竟的得樂,這樣教化眾生,就叫做大悲慈。

19)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aparikhedamaitrī śūñanairātmyapratyavekṣaṇatayā,
行無厭慈:行寂滅慈的時候,教化眾生,心裡面沒有厭足的時候。為什麼會這樣呢?
觀空無我故:觀所教化的眾生、所利益的眾生,無眾生可度;而菩薩觀察自己也是無我的、也是畢竟空的。這個時候,心與畢竟空相應的時候,不會有厭惡的這個心情。

20)行法施慈,無遺惜故;dharmadānamaitry anācāryamuṣṭitayā,
行法施慈: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現在只約法施來說,就是用佛法來開導一切眾生。
無遺惜故:留一部分叫做遺。為什麼留這一部分?這一部分是我特別愛惜,是我經過幾十年的心得,那麼容易告訴你啊!就是遺惜。無遺惜故,他完全能夠為人講解。

21)行持戒慈,化毀禁故;śīlamaitrī duḥśīlasatvāvekṣaṇatayā,
行持戒慈:修行這個持戒的慈,就是以戒法來利益人。
化毀禁故:教化破戒的人,叫他不要破戒,叫他安住淨戒,當然自己要持戒。

22)行忍辱慈,護彼我故;kṣāntimaitry ātmapararākṣaṇyanatayā,
行忍辱慈:就是人家毀辱你、傷害你,傷害你的時候,能容忍,心裡不動瞋心,而還慈悲面前的這個毀辱者。為什麼這樣子呢?
護彼我故: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若心裡面忍辱,而心裡安住不動,安住於諸法寂滅相,沒有人毀辱我、也沒有受毀辱者。若這樣做,對自己也沒有傷害、對對方也沒有傷害,都有保護。

23)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vīryamaitrī sarvasatvabhāravahanatayā,
行精進慈:就是不懈怠,長時期地教化眾生。
荷負眾生故:荷負,就是救護。眾生在三界苦海裡面流轉生死太苦,菩薩發慈悲來救護這一切眾生,但是菩薩不感覺辛苦,長時期地、精進不懈怠地教化眾生。

24)行禪定慈,不受味故;dhyānamaitry anāsvādanatayā,
行寂滅慈,不去愛著五欲之味。受,就是享受、愛著,愛著五欲之味。若是得禪定的人,對欲界的欲不愛著。行禪定慈,就是用禪定的法門教化眾生。因為得禪定以後,就不會再愛著五欲,不會受欲的苦惱。這是一個解釋。
或者說,菩薩以禪法教化眾生的時候,菩薩也不愛著禪定裡邊的味。行寂滅慈,他觀察禪定的事情也是寂滅相,也是因緣有、也是自性空,自性空中禪不可得。

25)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prajñāmaitrī kālasaṃprāpaṇatayā,
行智慧慈:以智慧來饒益眾生,用佛法來教化眾生的時候,智慧不斷地增長。
無不知時故:智慧若沒有圓滿的時候,在中間就停下來,叫做不知時。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以智慧饒益眾生的時候,知道眾生受化的時節,那個時候就去教化眾生,過了時候不能教化,你教化,他不接受,就是那個時候才能教化。

26)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upāyamaitrī sarvatramukhoddarśanatayā,  
行方便慈:方便,善巧方便,巧妙的方便。
一切示現故:一切是普遍的,普遍地能夠示現,叫做方便慈。

27)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akuhanamaitry āśayapariśuddhitayā,  aśāṭhyamaitry āśayatayā,
行無隱慈:隱,隱藏起來;無隱是不隱藏,我有什麼不對,發露懺悔,使令我心裡面沒有什麼過失。反省自己的時候,我沒有汙點。
直心清淨故:就是他的心清淨,心裡面一點什麼過失沒有,身清淨、口清淨、意清淨,三業清淨,用清淨心來利益眾生。

28)行深心慈,無雜行故;adhyāśayamaitrī niraṅgaṇatayā,
無雜行故:不是一種,很多的叫做雜。但是這位菩薩,能做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眾生的時候,觀察這一切功德都是寂滅相。在表面上看,布施和持戒不同,持戒和忍辱不同,各式各樣都不同,但是觀這一切功德都是寂滅相,就無差別,叫做無雜行,就叫做深心慈。因為不是停留在世俗諦;停留在世俗諦,叫做淺行。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第一義諦、都是寂滅相,與第一義諦相應,叫做深心慈。前面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這是說沒有煩惱,用清淨心利益眾生;現在行深心慈,有大智慧,而且有實際的功德。

29)行無誑慈,不虛假故;amāyāmaitry akṛtrimatayā,
誑是欺誑,我不欺誑你,就是不虛假故。他利益眾生的時候,真實利益你,就叫做不虛假。他是有誠心做這件事,來利益眾生,叫做無誑慈。另外一個解釋,就暫時地能對眾生有利益,過這個時節性就沒有利益,叫做誑慈,就是虛假。勸你受三歸五戒,勸你在社會上做種種功德,做種種的慈善利益眾生,將來在人間、或者到天上享福,只此而已,但是這個時間過去就等於零,這不是真實的有慈悲。如果你真能夠學習聖道,能夠證悟第一義諦,真實得到利益,就是永久地安樂自在,可以名之為真實慈。

30)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saukhyamaitrī buddhasaukhya-pratiṣṭhāpanatayā |
菩薩他教化眾生的時候,大慈悲心是令一切眾生能成就無上菩提的,所以所有的這些行動,目的都是令得佛樂。

子三、結成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iyaṃ mañjuśrīḥ bodhisatvasya mahāmaitrī
是這樣叫做慈悲。

壬二、問悲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ākaruṇā |
文殊師利又問:怎麼叫做悲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āha: yat kṛtaṃ kṛtaṃ kuśalamūlaṃ sarvasatvebhya utsṛjati |  
維摩居士就回答說:菩薩所做的無量無邊的功德,主要就是六波羅蜜。
功德:功就是用心地、努力地做這件事;德,這件事是有意義的,能於眾生有大利益;因功而得德。
皆與一切眾生共之:菩薩所做的功德,做一切利益眾生的善業、事業,全部地都贈送給眾生所有,菩薩不以它為私有的功德。共同擁有這件事,叫做共。

壬三、問喜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何謂為喜?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āmuditā |
喜就是有如意的事情,心情感覺到滿意、感覺到快樂。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āha: yad datvāttamanā bhavati, na vipratisārī |
菩薩廣做無量功德利益眾生、對於眾生有大利益的事情,而沒有我,菩薩觀察自己是沒有的,只是利益一切眾生;這樣做事情的時候,心情很快樂,不會悔恨的。

壬四、問捨無量心(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何謂為捨?āha: katarā punar asya mahopekṣā |  
這個捨是什麼意思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所作福祐,無所悕望。āha: yā ubhayato ’rthatā |
福就是祐。菩薩所做的饒益眾生的事情,並不希望眾生回報於我,就是這麼一點叫做捨。菩薩無條件地利益眾生,而也可以說無眾生可度、也沒有菩薩可得,這叫做捨。

辛二、明自利行(研覈窮眾生源)(十二番問答)(分十二科)壬一、第一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āha: saṃsārabhayabhītena kiṃ pratipattavyam |
在生死裡邊,在生存的時候也有恐怖、死亡的時候也是有恐怖。初發心的菩薩,內心不能夠與諸法實相相應,在世俗諦上活動,就是有很多的恐怖。有什麼恐怖?貪心一動,應該恐怖,這是菩薩行嗎?瞋心來了,能到三惡道去,你不怕?所以生死有畏,有恐怖。
當何所依:這個菩薩要怎麼辦呢?依,求。這個菩薩要求什麼?要何所求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癸二、淨名答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āha: saṃsārabhayabhītena mañjuśriḥ bodhisatvena buddhamāhātmyaṃ pratipattavyam |
維摩居士就回答說:有病的菩薩,常常地觀察自己有所不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得要向佛求。
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佛是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有無量無邊的威力,向佛有所求,就會沒有恐怖。玄奘法師翻的《維摩經》:當依大我。大我就是諸法實相,一切佛、一切賢聖都在這裡。一切眾生也在這裡,但是眾生自己不知道。只有佛和一切聖人得到般若的無分別智、與諸法實相相應,在這裡。阿羅漢、辟支佛入無餘涅槃的時候,沒有慈悲心;佛在諸法實相那個地方有大悲心,這是佛的功德之力,阿羅漢、辟支佛所不能及的。有疾菩薩怎麼樣才能夠解決生死的怖畏呢?要住在諸法實相這裡。怎麼能安住呢?就是要修諸法實相觀。

壬二、第二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āha: buddhamāhātmye sthātukāmena kutra sthātavyam |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想要住在佛的功德之力,怎麼能夠住在佛的功德之力?

癸二、淨名答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āha: buddhamāhātmye sthātukāmen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avyam | āh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ukāmena kutra sthātavyam | āha: sarvasatvasamatāyāṃ sthātukāmena sarvasatvapramokṣāya sthātavyam |
答曰:菩薩想要安住在佛的功德力那裡,住在無所住那個地方,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就住在那裡。怎麼住法?
當住度脫一切眾生:發慈悲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廣度眾生的時候就無眾生可度,我不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不可得、聲香味觸法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在度化眾生的時候,同時要作如是觀,叫做當依如來功德之力,也就是行寂滅慈。

壬三、第三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āha: sarvasatvapramokṣaṃ kartukāmena kiṃ kartavyam |
當住度脫一切眾生,是以第一義諦為所緣境,就是求般若波羅蜜,是求一切智,是求根本無分別智。
欲度眾生,當何所除:這是一個大悲心、度化眾生,度化眾生幹什麼?菩薩一方面要廣學佛法,用佛法來饒益一切眾生,這叫做度。眾生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āha: sarvasatvapramokṣaṃ kartukāmena kleśapramokṣaḥ kartavyaḥ |
答曰:菩薩想要用佛法來度化眾生,就是滅除眾生的煩惱。眾生也是想要離苦得樂。菩薩度化眾生,也要滿足他離苦得樂的問題。滅除苦,要除煩惱,什麼叫煩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菩薩度化眾生,從原則上說,是滅除眾生的虛妄分別。

壬四、第四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āha: kleśān utsraṣṭukāmena kathaṃ prayuktena bhavitavyam |
又問:要滅除眾生的煩惱,和菩薩滅除自己的煩惱,方法是一樣的,無差別。要怎麼辦才能滅除煩惱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當行正念。āha: kleśān utsraṣṭukāmena yoniśaḥ prayuktena bhavitavyam |
答曰:應該修行如理作意,要長時期地學習如理作意,就是學習四念住。

壬五、第五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āha: kathaṃ prayuktaḥ punar yoniśaḥ prayukto bhavati |
又問:修學正念,四念住怎麼修行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āha: anutpādānirodhaprayukto yoniśaḥ prayukto bhavati |
答曰:要學習不生不滅的智慧。有世俗諦的不生不滅、有第一義的不生不滅,現在這個文是按世俗諦來說。怎麼叫做世俗諦呢?

壬六、第六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āha: kiṃ notpādayati, kiṃ na nirodhayati |
又問:什麼事情不要生?什麼事情不要滅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āha: akuśalaṃ notpādayati, kuśalaṃ na nirodhayati |
答曰:有過失的事情、有罪過的事情,不要生、不要現起;有功德的事情,對於他人、自己都有利益的事情不要滅。按照修四念住來說,定、慧,叫它逐漸逐漸增長,就是善法不滅。不善不生是什麼?不要昏沉、散亂。若是一般的人來說,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五戒十善、六波羅蜜都是善法;六波羅蜜的相反是六蔽,六蔽是惡法。不善不生,善法不滅,範圍是很廣。

壬七、第七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āha: kuśalasyākuśalasya ca kiṃ mūlam |
做善事、或者做惡事,以什麼為本?

癸二、淨名答
答曰:身為本。āha: satkāyo mūlam |
答曰:這個身體為本。我做善事也是為利益我、我做惡事也是為利益自己,但究竟利益不利益那另一回事,目的是這麼意思。或者是,有這個身體的存在,我才能做善事、我才能做惡事。身體叫做依止,以它為依止,才能做出很多的事情來。有這個身體才能有所作為,所以身體是根本。天台智者大師解釋,身是我見,我作善來保護我、我作不善也是保護我;如果沒有我見,就不做這些事情。阿羅漢完全為利益眾生做事情,無我才能大悲,又是一個殊勝的境界。按一般的凡夫來說,一切是以自己為本位,身為本。

壬八、第八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身孰為本?āha: satkāyasya ca punaḥ kiṃ mūlam |
又問:這個身體以什麼作它的根本呢?為什麼會有這個身體的出現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欲貪為本。āha: satkāyasya icchālobhau mūlam |
答曰:欲貪為本。欲貪,多數是說欲界的眾生的境界。色界天、無色界天亦復如是,也是欲貪,三昧的境界是他所欲,也是這樣子才得他的生命體。

壬九、第九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欲貪孰為本?āha: icchālobhayoḥ kiṃ mūlam |
又問:欲貪誰是它的根本呢?為什麼會有欲貪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虛妄分別為本。āha: icchālobhayor abhūtaparikalpo mūlam |
答曰:虛妄分別是欲貪的根本。分別,就是有一個所緣境的時候,在觀察、思惟那個所緣境;觀察、思惟得不對,叫做虛妄。在唯識的經論上說,什麼叫做虛妄分別?三界的心心所都是虛妄分別!三界的心心所,不管是欲界的、色界的、無色界的這一切眾生的心心所,他都是有一個所緣境;不管遇見什麼所緣境,心裡面在那裡作虛妄分別。什麼不是虛妄分別?要見第一義諦,這時候沒有虛妄分別。

壬十、第十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āha: abhūtaparikalpasya kiṃ mūlam |
又問:虛妄分別這個心,它的根源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虛妄分別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顛倒想為本。āha: abhūtaparikalpasya viparyastā saṃjñā mūlam |
答曰:顛倒想為本。顛倒想就是對於那件事的認識,不符合那件事的真相,和那個真相是相違反的,叫做顛倒想。認為那件事是有,是真實有。若認為它是如幻有,那就是對。不知道是假的,認為是真實有;然後就是分別這是好的、是不好的,就這樣分別;分別是很美,然後欲貪就現出來;欲貪現出來,然後就有這個身體,妄想的次第是這樣。觀察倒相是畢竟空,虛妄分別就沒有本,欲貪也就沒有,苦惱的身體也沒有,就入無餘涅槃,就入於諸法寂滅相。

 壬十一、第十一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āha: viparyastāyāḥ saṃjñāyāḥ kiṃ mūlam |
虛妄分別以顛倒想為本。這裡顛倒想,應該包括四種顛倒,但是它是更微細的顛倒想。就是執著所遭遇的一切境界都是有,這就是顛倒想;就是有一個虛誑的境界,我們的心和這個境界接觸的時候,就是認為它是有。本來是空,我們執著有,是顛倒想;是如幻有,執著是真實有,是顛倒想;取著是空,也是顛倒想。顛倒想它是最後的生死的根本、是大患之本嗎?不是!還有。所以又問:以什麼為根本而生起顛倒想呢?

癸二、淨名答
答曰:無住為本。āha: viparyastāyāḥ saṃjñāyā apratiṣṭhā mūlam |
答曰:無住為本。窺基解釋無住就是真如,真如就是空。智者大師解釋無住是無明。
*為什麼不以真如為本呢?因為真如不是煩惱,顛倒想是煩惱,真如能生出來煩惱嗎?還是無明,以無明為本。無明是就是不明白第一義諦,不明白真如,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十二因緣一開始就是無明,應該說就是這個無明。
*無明為什麼叫做無住呢?無明再向前推,沒有煩惱為無明的依止處,所以它無本。法性是清淨法,它不生煩惱,所以不能以法性為本。無住這個住,就是依託。無明沒有依託的地方,它不以法性為它的依託處,所以無明是無住。

壬十二、第十二問答(分二科)癸一、文殊問
又問:無住孰為本? āha: apratiṣṭhāyāḥ kiṃ mūlam |

癸二、淨名答
答曰:無住則無本。āha: yan mañjuśrīḥ apratiṣṭhānaṃ tasya kiṃ mūlaṃ bhaviṣyati | iti hy apratiṣṭhānamūlapratiṣṭhitāḥ sarvadharmāḥ |
答曰:無始無明它沒有依託處,沒有一法為它作本。所以無住則無本。
*僧肇大師有兩個解釋:
1)諸法原來是非有,倒想為有,所以非有為有作本,也就是以真如為有作本,無為有作本。
2)心本無住,心裡面有很多的煩惱,老是在動;這樣的心緣一切法的時候,就是顛倒想、就是虛妄分別,所以是惑業苦的流轉。就有無明的意思。
*慧遠大師他以真心為本;無住就是真心,以真心為本。
*窺基大師說是以真如為本。
*智者大師解釋是以無明為本。
無住則無本:因為無明的前面,再沒有更微細的煩惱為它的依止處,所以,以無明為本。無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因緣有,不知道因緣生法是即空、即假、即中。遇見事情的時候就執著是有,是無明所生的顛倒想。若觀察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的,顛倒想就沒有。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iti hy apratiṣṭhānamūlapratiṣṭhitāḥ sarvadharmāḥ |
推究生死的根源,到無明這裡為止。現在要反回來:一切法是怎麼有的呢?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從無明建立一切法,你不覺悟一切法是因緣有、是畢竟空寂,取著它;心裡面一取著,阿賴耶識就受熏,熏成種子,種子在阿賴耶識裡一動,似義就顯現出來。似義現時,見識才現起。若是不知道似義是因緣有的、是自性空的,執著它是有,這樣就有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是這麼個次第。
*若是遇見佛法的時候。時常地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畢竟空、就是如幻有;不要生顛倒想,不要生虛妄分別,常常作如是觀,可以出離世間,可以有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出世間的聖道可以建立。
立:窺基大師,立和生有分別。立,建立。生,染汙法生染汙法,清淨法生清淨法,清淨法不能生染汙法,所以真如不能生一切染汙法。但是真如不妨礙一切染汙法的現起,就有立的意思。

己二、天女對揚破聲聞執(分三科)庚一、天女散華(分三科)辛一、散華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atha yā tatra gṛhe devatā prativasati, sā teṣāṃ bodhisatvānāṃ mahāsatvānām imaṃ dharmanirdeśaṃ śrutvā tuṣṭodagrāttamanā, audārikam ātmabhāvaṃ saṃdarśya divyaiḥ puṣpais tān mahāsatvāṃs tāṃś ca mahāśrāvakān abhyavakirati sma |
這個時候,維摩居士住的房子裡邊有一個天女。
見諸大人:看見菩薩、阿羅漢,這些人都是大人。
聞所說法:聽聞到維摩居士和文殊菩薩大家在這兒宣揚妙法,她心生歡喜。
便現其身:現在有弘揚佛法的因緣,便現其身。
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她這時候,有這麼多的大菩薩、大阿羅漢來,這是良福田,她用天華來供養。天華,是天上的華,是特別殊勝。智者大師解釋,這是出世間聖道因緣所成就的華;就是她成就般若波羅蜜,由般若波羅蜜所做的功德招感的果報,這是超過阿羅漢的境界。天華散華就是供養,就落在這些大菩薩、大弟子的身上。

辛二、著與不著(分二科)壬一、明著不著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abhyavakīrṇānāṃ ca tatra yāni bodhisatv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patitāni, tāni dharaṇitale pratiṣṭhitāni |
這個華到了諸菩薩的身上的時候,就從他身上落下來。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yāni punar mahāśrāvakāṇ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patitāni, tāni tatraiva sthitāni na bhūmau patitāni |
這華落到阿羅漢的身上的時候,著在上面就不落下來。

壬二、明去不得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tatas te mahāśrāvakā ṛddhiprātihāryaiḥ tāni puṣpāṇy utsṛjanti, na ca patanti |
這些大阿羅漢不高興這個華落在身上,撥不掉,要用神通力還是去不掉。

辛三、問答破執(分三科)壬一、天女問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何故去華?atha sā devat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ki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etāni puṣpāṇy utsṛjasi |
爾時,天女問舍利弗:什麼原因,這華落在身上,要用神通力去掉它,為什麼要去掉它呢?

壬二、身子答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āha: akalpikāni devate etāni puṣpāṇi | tasmād aham etāni puṣpāṇy apanayāmi |
舍利弗尊者回答:這個華它不如法,所以要去掉它。
不如法可以分兩個解釋:為了奉持佛制定的戒,要把這華撥掉它。或者第二個解釋:這華本來是經過身體,它自然就會掉下來才是如法,但是它不掉,就是不如法。

壬三、天女彈呵(分二科)癸一、正彈呵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devatāha: mā bhadanta śāriputro evaṃ vocaḥ |
天曰:你不要說這個華戴在身上就是不清淨。

癸二、釋(分二科)子一、徵
所以者何?tat kasmād dhetoḥ |
這個華著在身上,你不要說華不如法。什麼道理呢?

子二、解(分二科)丑一、人華相對
是華無所分別,仁者自生分別想耳!etāni hi puṣpāṇi kalpikāni |  kiṃ kāraṇam | tathā hy etāni puṣpāṇi na kalpayanti na vikalpayanti | sthaviraḥ punaḥ śāriputraḥ kalpayati vikalpayati ca |
這個華它是沒有心意識的,它不分別什麼叫如法、什麼叫不如法。華本身沒有這個分別。尊者舍利弗你自己分別:這是如法、這是不如法。
是華無所分別:這個華是所分別的,實在來說,無所分別,這華是沒有的。華是因緣所生,因緣所生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上看,沒有華好分別。
仁者自生分別想:但是你沒能作如是觀,認為有一個華,然後你就分別如法、不如法,所以這個過失在你的分別,而不在華本身;華無所分別,人有分別。

丑二、大小相對(分三科)寅一、明分別有異有著不著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ye bhadanta śāriputro svākhyāte dharmavinaye pravrajyāṃ kalpayanti vikalpayanti ca, te ’kalpikāḥ | sthaviras tu kalpayati vikalpayati ca |
若於佛法出家:若是一個人相信佛法,就來到佛法這裡,就是離開煩惱家來到佛法;修行多少年的時候,他心裡面還有分別,這叫做不如法。
*分別,就是前面虛妄分別,欲貪孰為本?虛妄分別為本。虛妄分別孰為本呢?顛倒想為本。阿羅漢已經斷除愛煩惱、斷除見煩惱,但是他還有這個分別。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這個天女就訶斥阿羅漢:出家,修行這麼多年得阿羅漢,還是有所分別,這個所分別的境界認為是有。這個有的境界是你所分別的,你有所分別,你在這上分別如法、不如法。

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ye punar na kalpayanti na vikalpayanti, te kalpikāḥ |
大乘佛教的無所分別:觀一切法是畢竟空寂,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就是這些都是不可得,畢竟空寂。觀一切法畢竟空寂,心也不可得、能觀察一切法空的智慧也是自性空,能取、所取都是平等無分別。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就能證悟第一義諦。
*若無所分別,是則如法:你若觀察這個華是因緣所生法、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裡沒有華可得,你心就無分別,無分別這個時候是如法的。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paśya bhadanta śāriputro eṣāṃ mahāsatv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na śliṣyanti | yathāpi nāma sarvakalpavikalpaprahīṇatvāt |
請舍利弗尊者、請那些阿羅漢,看看這些大菩薩,這華落在身上它就落下來,它沒著在身上。為什麼他這樣子呢?
已斷一切分別想故:他心裡面沒有這個華的分別,沒有取著這個華,所以這華就落下去。

寅二、明畏不畏異有著不著(分二科)卯一、喻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tadyathāpi nāma bhīrukajātīyasya puruṣasyāmanuṣyā avatāraṃ labhante |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譬如一個人心裡面恐怖,非人就是鬼神,鬼神就有機會來欺負你。你若不怕,鬼就不敢欺負你。

卯二、合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也。evam eva saṃsārabhayabhītānā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āny avatāraṃ labhante |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阿羅漢,生死是無常、苦,害怕這些境界。這樣,色聲香味觸這些染汙法就欺負你。所以若有所分別,華就著在你身上;若無所分別,華就不著。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ye punaḥ sarvasaṃsārakleśabhayavigatāḥ, kiṃ teṣāṃ rūpaśabdagandharasaspraṣṭavyāni kariṣyanti |
若是學習佛法的人,能夠苦、空、無常、無我,修畢竟空觀,一切法不可得的時候,對於色聲香味觸,色聲香味觸即非色聲香味觸,就不能夠來欺負你。這些五欲就不能汙染你。

寅三、明習斷有異有著不著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yeṣāṃ vāsanāprahīṇā, teṣ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śliṣyanti |  tasmāt sarvavāsanāprahīṇānāṃ kāye puṣpāṇi na śliṣyanti |
結習未盡:結是煩惱;斷煩惱以後,還有煩惱的習氣,阿羅漢有這個問題。結習未盡,這華就著在你身上,還有這個分別。煩惱障是斷了,煩惱障的習氣沒斷,所以華著身耳。
結習盡者,華不著也:這些大菩薩,他是煩惱斷、煩惱的習氣也斷,所以華是不著。

庚二、身子問答(分五科)辛一、問住室久近(分四科)壬一、身子約事問天以理答(分五科)癸一、身子約事問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atha khalv āyuṣmāñ śāriputras tāṃ devatām etad avocat: kiyac ciraniviṣṭā punas tvaṃ devate iha gṛhe |
舍利弗問她:你住在維摩詰居士家裡面,住多久了呢?

癸二、天以理答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āha: yāvac ciraniviṣṭā sthavirasyāryā vimuktiḥ |
回答:我住在維摩居士家裡面,就像耆年,指舍利弗尊者,你得解脫,就是那個境界,我就住那麼久。
耆年解脫:舍利弗尊者是由無常為門、而入於畢竟空寂,畢竟空寂就是個解脫。畢竟空寂有多久呢?就那麼久!畢竟空的道理,得阿羅漢也好、不得阿羅漢也好,久遠以來就是這樣子。這種理性的道理,你問我住了多久?我就這麼久。用舍利弗尊者所證悟的真諦理,就是我空,這我空的道理來回答這個問題。

癸三、身子心迷重問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āha: na cirasthitā tvaṃ devate iha gṛhe |
舍利弗尊者沒有聽懂這句話。這樣,我得阿羅漢幾十年,你在這裡住幾十年,住很久了?

癸四、天還以理答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āha: kiyac ciraniviṣṭā punaḥ sthavirasyāryā vimuktiḥ |
這時候天女又回答:尊者!你住在那個解脫,那個解脫的境界有多久?

癸五、身子方悟而默解
舍利弗默然不答。tataḥ sthaviras tūṣṇīm abhūt |
這時候舍利弗尊者明白;明白,就不回答。

壬二、天以事問身子用理答(分五科)
癸一、天以事問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āha: kim idānīṃ mahāprajñānām agryaḥ sthaviras tūṣṇīm abhūt | prāptakālaṃ praśnaṃ na visarjayati |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是怎麼回事情啊?尊者!你在佛弟子裡邊智慧第一,今天我提出小小的問題,怎麼你默然不回答呢?

癸二、身子用理答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āha: apravyāhārā hi devate vimuktiḥ | tan na jāne kiṃ vyāharāmīti | ( 1.s.p. jāne, √jñā)
舍利弗尊者說他得的那個解脫境界,因為無我的智慧一現前的時候,就是入於我空的真如裡邊的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是離一切有為的境界的。一切言說是在有為的境界的差別相才能建立的;在離一切相的無為的境界上,沒有言語。沒有言說相,也就是沒有文字相,沒有言說相,也就是沒有分別相。所以我在這個解脫境界在這裡觀察,不知道怎麼說才對,所以就沒有言說,只好默然。

癸三、天辨不思議解脫相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āha: yad yad eva sthaviro ’kṣaram udāharati, sarvāṇy etāny akṣarāṇi vimuktilakṣaṇāni |
天女說:尊者舍利弗,你認為解脫裡面沒有言說,所以就不說話,就是離言說才是解脫;但是實在來說,言說、文字就是解脫相,也就是離一切相的境界。

癸四、解釋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tat kasmād dhetoḥ | yā hi sā vimuktiḥ, sā nādhyātmaṃ na bahir nobhayam antareṇopalabhyate | evam akṣarāṇy api |
什麼理由,言說、文字也是解脫相呢?證悟一切法寂滅相,在這寂滅相裡面沒有繫縛。
不內、不外、不在兩間:內,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解脫,在大乘佛法上說,眼耳鼻舌身意也是寂滅相、色聲香味觸也是寂滅相,內也不可得、外也不可得,也沒有內外中間的這件事。大乘佛法所說的解脫,就是一切法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面是沒有內、外、中間可得的。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語言文字也不是內、也不是外、也不在兩間。文字也是因緣生法,文字是由我們的心分別才有文字的安立,內心的分別要有一個所緣境;要有所緣境的時候,才分別出來文字。
*用心來聽這個文字、用心來緣這個文字的時候,這文字不是心。但是它是由心變出來的、不能離開心而有的,所以它也是不內、不外。它是依心而有,所以不外。
*若是觀察這文字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也就是沒有內、也沒有外、也沒有中間!這個理性就是這樣,和那個解脫是無差別的!不是要滅文字才是解脫,不是離開語言文字才是解脫;語言文字就是寂滅相、就是解脫。

癸五、結會
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tasmāt tarhi bhadanta śāriputro mā akṣarāpanayena vimuktiṃ nirdiśa | tat kasmād dhetoḥ | sarvadharmasamatā hi vimuktiḥ |
是故舍利弗!不要說無文字才是解脫,即文字就是解脫,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講,為什麼要默然呢?為什麼要不離文字說解脫呢?
一切諸法是解脫相:一切法都是寂滅相、就是解脫,所以不必離文字說解脫。
*諸法實相是無生無滅,一切因緣生法是有生有滅;有為的一切法和無為法是不一、也不異。因為有為法是有生有滅,和無為法無生無滅是有差別;但是離開有為法,你不能見無為法的;所以它不是一個,但是也不是兩個。
*若用大乘佛法以空為門,觀察是因緣所生法自性畢竟空,即有為就見無為,所以是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壬三、身子重決天女彈呵(分二科)癸一、身子重決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婬、怒、癡為解脫乎?āha: nanu devate rāgadoṣamohavigamād vimuktiḥ |
舍利弗言:一切諸法就是解脫相,一切諸法也包括婬怒癡。佛說:離婬怒癡,解脫。你說:即一切法是解脫相,眾生不要破婬怒癡,就是解脫相嗎?

癸二、天女彈呵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devatāha: abhimānikānām eṣa nirdeṣo rāgadoṣamohavigamād vimuktir iti | ye nirabhimānikāḥ, teṣāṃ rāgadoṣamohaprakṛtir eva vimuktiḥ |
佛說的話我同意,離婬怒癡為解脫,佛是說這句話。但是眾生的根性有差別;眾生根性有兩種:一個是有增上慢、一個是無增上慢。有增上慢的人,佛為他說:離婬怒癡為解脫。
增上慢:就是到阿羅漢的時候,聖道還沒圓滿,你就認為是圓滿,這是一個解釋。另外一個解釋,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的,你認為是有,你認為是真實有。
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佛為那些執著心很重的人,不能通達一切法空,他認為一定是有貪瞋癡。佛為這個人,說修四念住,破貪瞋癡,得解脫。
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如果沒有增上慢,觀一切法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的;若這樣,佛就說:婬怒癡性就是解脫。觀察婬怒癡因緣所生法,它的體性是畢竟空,就是解脫。如果能夠觀婬怒癡是畢竟空的,畢竟空裡面沒有婬怒癡可得。

壬四、身子稱歎天女(分二科)癸一、身子稱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atha khalv āyuṣmāñ śāriputras tāṃ devatām etad avocat: sādhu sādhu devate kiṃ tvayā prāptaṃ kiṃ vā sākṣātkṛtam, yasyās ta īdṛśaṃ pratibhānam |
舍利弗言:天女,你說得好,真是好!道理真是高深。
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你得到什麼樣的佛法中的功德、證悟什麼樣的道理,有這麼好的辯才呢?
得,在事相上的因緣所生法上說,這功德在你的身口意上可以運用。
證,在理上說就是智慧,智慧證悟真理的時候叫做證;證悟真理以後,成就種種的功德叫做得。約事名得,約理名證。

癸二、天女答(分二科)子一、答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āha: na mayā bhadanta śāriputro kiṃcit prāptaṃ sākṣātkṛtaṃ vā | tena ma īdṛśaṃ pratibhānam |
天曰:我沒有所得,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這些功德都是畢竟空寂的,還是無所得。就是沒有增上慢。
無證:用智慧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畢竟空寂也是不可得。所以就是沒有證悟。
故辯如是:這樣子就是成就無所得的智慧。般若的智慧他成就,所以有這樣的辯才。

子二、譏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即於佛法為增上慢。 yeṣām evaṃ bhavaty asmābhiḥ prāptaṃ vā sākṣātkṛtaṃ ceti, te svākhyāte dharmavinaya ābhimānikā ity ucyante |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麼說呢?
若有得有證者:若是執著有所得、有所證悟,你有所執著,這般若智慧沒成就;般若智慧沒成就,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智慧。若這樣的境界呢,即於佛法有增上慢,若站在佛法的立場來看,這個人就是增上慢!你有所得、有所證,就是有能得的我、有所得的法;我執也沒破、法執也沒破,你就是個增上慢。
增上慢: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執著是真實有,叫做增上慢。我有所得、我有所證悟,就叫做增上慢!因為在第一義諦上看,有所得就是無所得,有所證就是無所證;但是不通達第一義諦,有所執著的時候,於諸法實相有所增益,所以叫做增上慢。
若有得有證者:一個是勝義諦、一個是世俗諦。在勝義諦上看,無有少法可得,當然是無得、無證。如果你執著有得、有證,就是增上慢。在世俗諦上說,所得的聖道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名言安立的,它本身沒有決定性,如果你執著有真實性,就是有得有證,就是有增上慢。增上慢,就是你所分別的境界和法的真實相不契合。
*沒有增上慢,就是不執著的意思;在第一義諦上也無所執著,在世俗諦上也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是有大智慧,所以辯才無礙。

辛二、問志求何乘(分二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āha: kiṃ tvaṃ devate śrāvakayānikā pratyekabuddhayānikā mahāyānikā vā |  
尊者舍利弗問天女,你在三乘佛法裡邊,你的意願是求哪一種佛法呢?

壬二、天答(分二科)癸一、化他(則三皆志求)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āha: śrāvakāyānikāsmi śrāvakayānasūcanatayā, pratyeka-buddhayānikāsmi pratītyadharmāvatāreṇa, mahāyānikāsmi mahākaruṇānutsṛjanatayā |  
天曰:以聲聞的四諦妙法,教化眾生的時候,我就是聲聞。用十二因緣這樣的妙法來教化眾生,那個時候我就屬於辟支佛乘。用大悲慈的法門教化眾生,我就屬於大乘。

癸二、自行(乃但求大乘)(分四科)子一、正顯佛乘(分二科)丑一、譬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api tu khalu punar bhadanta śāriputro na campakavanaṃ praviṣṭā eraṇḍagandhaṃ jighranti | campakavanaṃ tu praviṣṭāś campakagandham eva jighranti |
舍利弗!如人入瞻蔔林:譬如有一個人到瞻蔔樹林裡邊去,只是能嗅到黃金色的花的香,其他的花香他嗅不到。

丑二、合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o neha gṛhe buddhadharmaguṇagandhike vasantaḥ śrāvakapratyekabuddhagandhaiḥ jighranti |  
佛法也是這樣子。若是進入到維摩詰居士講堂裡面來的話,只聽到維摩居士講一佛乘的功德之香,就是講大乘佛法的殊勝。不歡喜聽小乘佛法。

子二、引釋梵為證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ye ’pi bhadanta śāriputro śakrabrahmalokapālā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āsuragaruḍakinnaramahoragā idaṃ gṛhaṃ praviśanti, te ’py asya satpuruṣasya dharmaśravaṇena buddhadharmaguṇa-gandhenotpādita-bodhicittā niṣkrāmanti |
舍利弗!假設有釋提桓因,或者梵天王,或者四天王天,還有其他的諸天,還有龍,或者是鬼神等;來到維摩居士這個地方來,聽維摩居士講說微妙的佛法。都是歡喜大乘無量功德圓滿的佛的功德之香,然後就發菩提心;聽聞這樣的佛法,發無上菩提心,他們就離開。

子三、明止室久近
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dvādaśavarṣāṇy upādāya bhadanta śāriputro prativasantyā me na jātu śrāvakapratyekabuddhasaṃprayuktā kathā śrutapūrvā, nānyatra mahāmaitrī-mahākaruṇā-pratisaṃyuktaivācintya-dharma-pratisaṃyuktaiva |
舍利弗!我住這裡十二年,親近維摩居士學習佛法,從初以來到現在,不聞他講說聲聞乘佛法、辟支佛法,所以我不是學習小乘佛法的人。
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我只聽到維摩居士讚歎菩薩發無上菩提心,有大慈、有大悲,這個勝義諦不可思議諸佛之法。所以我自己用功修行是修行大乘佛法。

子四、明室有八未曾有事(分三科)丑一、標章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iha bhadanta śāriputra gṛhe ’ṣṭāv 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satatasamitaṃ saṃdṛśyante |
舍利弗!維摩居士這裡是弘揚大乘佛法,有八種希有的事情。

丑二、辨相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katame ’ṣṭau | neha rātrir vā divaso vā prajñāyate sadāvabhāsitam idaṃ gṛhaṃ suvarṇavarṇayā prabhayā | neha sūryācandramasau prajñāyete, na bhrājete | ayaṃ prath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何等為八?這個房子裡邊有一種希有的事情,就是常以黃金色的光明普照這個空間,晝夜都無差別。不依賴太陽和月亮的光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天台智者大師說:維摩居士這個房子就等於是常寂光淨土,也可以說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裡面寂而常照,所以沒有晝夜的差別。不管你是六道眾生,或者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聖人的境界,都是無差別,常寂光是無差別的,所以晝夜無異。
*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智者大師: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一切眾生本來就是有這個境界。日、月是修得的智慧,在沒得無生法忍之前,是緣修的智慧,沒有見到第一義諦,修止觀的時候,觀是有分別的,這是緣修;見第一義諦以後的毘缽舍那,是無分別的境界,譬喻一個日、一個月。
*如果表達維摩居士已經修學佛法成功的境界,已經修成權實二智,就是金色光明;他和第一義諦相應,就是如如智、如如理相應這個境界。維摩居士室譬如是如如理,金色光明就是如如智,智和理相應,是無差別的境界。
*晝夜,智慧照見一切法的時候,沒有晝夜的差別,就是沒有世俗諦和第一義諦的差別,是無分別的境界;不以日月所照為明,不以二乘人的智慧為明。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ye praviśantīdaṃ gṛham, teṣāṃ samanantarapraviṣṭānāṃ sarvakleśā na bādhante | ayaṃ dvitīy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若是有人有因緣能入到這個房子裡邊來,不會給煩惱垢所傷害,不會有煩惱。這是第二個希有難得、不容易得到的法。
*若能夠證悟第一義諦,就能斷煩惱。不深入第一義諦是不能斷煩惱的。
*智者大師的解釋,是約本有的常寂光來解釋第一個道理;這句話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開始修止觀破煩惱。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daṃ gṛham avirahitaṃ śakrabrahmalokapālair anyabuddhakṣetrasaṃnipatitaiś ca bodhisatvaiḥ | ayaṃ tṛtīy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維摩居士這裡等於是個佛世界,常常有釋提桓因、梵天王、四天王等這些人來,另外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也到這兒來。來這兒集會不絕,常常有這件事。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
*釋、梵、四天王表示凡,他方菩薩表示聖,凡聖兩類眾生都到這兒來。也可以這樣說:釋、梵、四天王沒得聖道,就表示在家的佛教徒;他方菩薩已得聖道,表示出家的佛教徒。這兩類眾生,雖然有凡聖的差別、有在家出家的差別,但是只要是佛教徒,大家都是到第一義諦這裡來。來會不絕,維摩居士這個房子表示是第一義諦,大家都到這裡來。

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daṃ gṛhaṃ satatasamitam avirahitaṃ dharmaśravaṇena ṣaṭpāramitāpratisaṃyuktayā kathayāvivartyadharmakathayā ca | ayaṃ caturth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這個地方有什麼活動呢?維摩居士證悟第一義諦,然後有法界等流,說的佛法就是和第一義諦是相等的,這個法就是六波羅蜜;這個法若學習,就能不退轉於無上菩提。
*第一個未曾有難得之法是理;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這是行;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學習佛法的佛教徒;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教。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yās tūryasaṃgītayo divyamānuṣyakāṇi vā vādyāni vādyante, tebhyas tūryebhyo ’pramāṇo dharmaśabdanirhāro niścarati sārvakālikaḥ | ayaṃ pañc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這個地方,常作天上人間最殊勝的音樂。天人第一之樂,是一個器,維摩居士有這種果報,這個器也會說法。音樂的絃,能發出來無量法化之聲。法,就是佛法;化是表示法的作用,能轉化你,使令你轉凡成聖、轉迷啟悟。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

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賙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catvāri mahānidhānāni sarvaratna-paripūrṇāny akṣayāṇi yato niṣyandaṃ sarvadaridrakṛpaṇā ādāya prakrāmanti, na ca kṣīyante | ayaṃ ṣaṣṭh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此室有四大藏:四個庫藏,很多的寶積滿在裡面。
賙窮濟乏:賙和濟有同義,就是救濟貧窮、困乏的人、生活困難的人。你若有所求,這裡面有無窮無盡的寶來滿你所願。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
*前面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絃出無量法化之聲,這兩句合起來這是法施;後面一句是財布施。法施、財施都有。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śākyamunis tathāgato ’mitābho  ’kṣobhyo ratnaśrī ratnārcī ratnacandro ratnavyūho duḥprasahaḥ  sarvārthasiddhaḥ prabhūtaratnaḥ siṃhanādanādī siṃhaghoṣas tathāgata evaṃ pramukhā daśasu dikṣv apramāṇās tathāgatā
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這一共是十位佛。
維摩居士有念佛三昧,他證悟真如,就是法身佛。證悟法身佛,若是圓滿,就是佛;沒有圓滿,還得稱之為菩薩。維摩居士最低限度是八地菩薩以上,八地、九地、十地菩薩。他能夠證悟真如理,就是能見法身佛;見到法身佛的時候,就能見到報身佛。見到報身佛,自受用身佛唯佛與佛才能見到;菩薩所見的報身佛就是他受用身佛。入念佛三昧的時候,十方諸佛來的時候,維摩居士是法身菩薩,所見的十方諸佛應該就是他受用身佛。他受用身佛和自受用身佛是相似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若是我們一般說,就是化身佛。

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ye ’sya satpuruṣasya cintitamātreṇāgacchanti | āgatya ca tathāgataguhyaṃ nāma dharmamukhapraveśaṃ deśayitvā prakrāmanti | ayaṃ sapt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是上人念時:這位維摩居士在入念佛三昧的時候,念的時候,要見佛的時候。
即皆為來:十方諸佛念哪一位佛都會來,當然就是不來相而來,這個事情是不可思議!
廣說諸佛秘要法藏:秘要,就是不可思議的法藏,無量無邊的法門。
說已還去:就回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
*譬如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就看見觀世音菩薩,這應該是化身。你不容易看見觀世音菩薩的報身,我們的程度不行。

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淨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punar apar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iha gṛhe sarvadevabhavanavyūhāḥ sarva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ś ca saṃdṛśyante | ayam aṣṭama āścaryādbhuto dharmaḥ |
維摩居士這個房子裡邊還有一樣希有的事情,就是一切諸天特別莊嚴的宮殿,還有十方諸佛的淨土的莊嚴,都在維摩居士這個室裡面會現出來,這是第八樣希有的事情。

丑三、結斥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ime bhadanta śāriputra aṣṭāv āścaryādbhutā dharmāḥ satatasamitam iha gṛhe saṃdṛśyant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ka imām acintyadharmatāṃ paśyañ śrāvakadharmatāyai spṛhayet |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哪一個人看見這樣不思議的事情,還歡喜小乘佛法呢?

辛三、問令轉女身(分二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āha: kiṃ tvaṃ devate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i |
舍利弗言:你為什麼不棄捨這個女身?

壬二、天女答(分三科)癸一、明不轉(分科三)子一、天以正觀譬顯反問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āha: paripūrṇāni me dvādaśavarṣāṇy upādāya strībhāvaṃ paryeṣamāṇāyā na cainaṃ labhe |
天曰:我到維摩居士這兒來學習佛法,到現在已經十二年,在第一義諦上,求女人相了不可得、求男人相也是不可得,無有少法可得;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所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在第一義諦那地方有什麼可以轉變的?沒有!在第一義的立場是這樣說法。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 api ca bhadanta śāriputra yā māyākāreṇa strīnirmitā yas tām evaṃ vadet:  kiṃ tvaṃ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īti, sa kiṃ vadet |
譬如幻術師,拿來一捆稻草,用一個術把它變化成一個女人。被幻化出來的人是沒有分別:他是男人、是女人。若有人問這個女人:你怎麼不轉女身?他問得合道理嗎?
幻術師:譬喻天女的本身,應該是法性生身。
化作幻女:這個時間、這個地點,應該現女身而度化眾生,所以就化現一個女身。
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化作幻女,就是天女的化身,不是她的真身。

子二、身子領解
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āha: na tasyāḥ kācit bhūtā pariniṣpattiḥ |
舍利弗言:不也!幻術所變的這個身體是沒有決定性,有什麼好轉的?

子三、天女彈呵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āha: 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a apariniṣpanneṣu sarvadharmeṣu māyānirmitasvabhāveṣu kutas tavaivaṃ bhavati: kiṃ tvaṃ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īti |
天曰:由男女的轉變不轉變,用這個道理來顯示一切法,也都是這樣子,每一樣事情都都是因緣所生法,就是沒有決定的事情。為什麼問:你為什麼不轉女身?這句話不合道理。

癸二、明轉(分四科)子一、天自變為身子
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atha sā devatā tādṛśam adhiṣṭhānam adhitiṣṭhati sma | yathā sthaviraḥ śāriputro yādṛśī sā devatā tādṛśaḥ saṃdṛśyate, sā devatā yādṛśaḥ sthaviras tādṛśī saṃdṛśyate | atha sā devatā śāriputrarūpā śāriputraṃ devatārūpadhāriṇam apṛcchat: ki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strībhāvaṃ na nivartayasi |
即時天女用神通的力量,把舍利弗變成女人。
天自化身如舍利弗:天女變成舍利弗的樣子。
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天女就問他,現在成女人,你把女身轉變成男的!

子二、身子以女像答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女身?śāriputro devatārūpy āha: na jāne kiṃ vinivartayāmīti | puruṣarūpam antarhitaṃ strīrūpaṃ me nirvṛttam |  
舍利弗這時候是天女的身相,回答說:我現在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男相沒有、變成女人。

子三、天為解釋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āha: yadi sthaviraḥ śakṣyati strībhāvaṃ vinivartayitum, tataḥ sarvāḥ striyo ’pi strībhāvaṃ vinivartayiṣyanti |
天曰:舍利弗!你若能轉變你現在這個女身,則一切女人也都能轉。天女的神力正在發生作用的時候,舍利弗不能轉變他這個女身;其他的一切女人,女的業力若沒有停下來,也不能轉變。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也可以轉。
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你不能夠消滅解除天女的神力,這個女身是不能轉。一切女人也是一樣,你不能夠消滅造成女身果報的業力,這個女身不能轉。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yathā sthaviro na strī strīva saṃdṛśyate, evaṃ sarvastrīṇām api strīrūpaṃ na ca striyaḥ strīrūpāś ca saṃdṛśyante |
像舍利弗原來不是女身,現在你現出女身,它有個原因的。
一切女人亦復如是:原來也不是女,原來是畢竟空寂,就是由女人的業力才變成女身。
雖現女身,而非女也:雖然是現出個女身,但是在畢竟空寂那裡面,還是沒有女身可得,都不是決定的。

子四、引佛語證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idaṃ saṃdhāya bhagavān āha: sarvadharmā na strī na puruṣa iti |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所以佛說,一切女人本來也不是女人、一切男人本來也不是男人,都是畢竟空寂,在法性畢竟空上,照見五蘊皆空的時候,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裡哪有男女相呢?所以一切男人、一切女人,都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一切諸法也都有男女、有陰陽。樹也有陰陽,花都有陰陽,也可以說是男、是女,這些都是因緣有的,都是畢竟空的,畢竟空中無男女相。男女都是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是本性空的,在本性空上無男無女。

癸三、還復本形(分三科)子一、復形發問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atha sā devatā tad adhiṣṭhānam avāsṛjat | athāyuṣmāñ śāriputraḥ punar eva svarūpasamanvāgato babhūva |
即時天女還攝神力:這個時候天女又把神通力收回來。舍利弗身又恢復到男身,女身不見。

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atha sā devat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kva nu te bhadanta śāriputra strīrūpaṃ kṛtaṃ gatam |
這時候天女就問舍利弗:你現在這個女身色相現在還在哪裡?女身色相還在不在?

子二、依理為酬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āha: na tat kṛtaṃ na vikṛtam |
舍利弗尊者說:女身的色相現在是不存在、不見。有在才有不在,沒有在也就沒有不在。無在就是沒有,無不在就是有的意思。有,由因緣來決定;因緣結束,這件事就不在。一切女人,女的業力若是結束,這個女身就轉變,就不見有女相。

子三、讚揚引教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āha: evam eva sarvadharmā na kṛtā na vikṛtāḥ | yatra ca na kṛtir na vikṛtis tad buddhavacanam |
天曰:男、女是這樣子,一切因緣生法亦復如是。無在,沒有因緣的時候就沒有;無不在,有因緣就有,不是決定的。無在無不在,一切法都是因緣有,沒有決定性,這是佛說的。

辛四、問沒生何處(分四科)壬一、身子問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āha: itas tvaṃ devate cyutā kutropapatsyase |
舍利弗問天:你在這裡若是死掉以後,你往生到什麼地方去?

壬二、天女答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āha: yatraiva tathāgatanirmita upapatsyate, tatraivāham upapatsye |
天曰:佛是應化所生,他到什麼地方度眾生,是個化的境界。我和佛一樣,也是這樣化現。

壬三、身子重問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āha: tathāgatanirmitasya na cyutir nopapattiḥ |
曰:佛變化出來一個比丘的時候,佛的身體還在,不是死了以後又生。佛現神通化現出來一個事情,無而忽有,這叫做佛化所生。不是像眾生煩惱、業力,死掉以後、又隨業流轉、又生;佛化所生和沒生不一樣。
*你天女頂多就是把煩惱障是斷,所知障也可能還沒有完全斷掉,還有餘習,你不能和佛化所生相比,你可能還是要這個身體死掉、再到一個地方生。佛的神通變化所生,不是結習的業力、有生有死的那種生,這兩個有點不同。

壬四、天女解疑
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āha: evam eva sarvadharmāṇāṃ na cyutir nopapattiḥ |
天曰:不但佛是化生,一切眾生通通都是化生!一切六道輪迴的眾生都是如幻如化的;他的生是如幻如化、死也是如幻如化,都是不真實。
*凡夫隨業流轉;菩薩還有點習氣,也是結習所生,但是他是有願,由願而生。但是得法身的佛菩薩的境界,是應化而生,這又不同。

辛五、問得菩提久近(分二科)壬一、問久如得阿耨菩提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āha: kiyaccireṇa punar devate bodhim abhisaṃbhotsyase |
舍利弗問天:你還要多少時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成佛道呢?你幾時成佛呢?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āha: yadā sthaviraḥ pṛthagjanadharmasamanvāgato bhaviṣyati, tadāhaṃ bodhim abhisaṃbhotsye |
這時候這個天女這樣回答:如舍利弗你再變成凡夫,我也就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āha: asthānam etad devate yad ahaṃ pṛthagjanadharmasamanvāgataḥ syām |
舍利弗回答說:我是斷愛煩惱和見煩惱、證悟真如理;我再退為凡夫,沒有這個道理。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āha: evam eva bhadanta śāriputra asthānam etad yad ahaṃ bodhim abhisaṃbhotsye | tat kasmād dhetoḥ | asthānasthitaiva hi bodhiḥ | tasmād asthānaṃ na kaścid abhisaṃbhotsyate |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沒有這個道理。為什麼呢?菩提,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清淨的智慧,也就是如理智、如量智圓滿的時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慧所證悟的真如理,成佛不成佛是無差別的,凡夫和佛是平等的。所差的地方,就是凡夫沒有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智慧,成佛的人有這個智慧,即是一切種智。菩提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就是無自性、是畢竟空的,在畢竟空裡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若有這麼一件事,有一個住處;沒有這件事,它也就沒有住處,菩提無住處。沒有人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說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錯;若有我,還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壬二、乘言作難(分二科)癸一、身子問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sthavira āha: uktaṃ devate tathāgatena gaṅgānadīvālikāsamās tathāgatā abhisaṃbuddhā abhisaṃbudhyante ’bhisaṃbhotsyante ca |
舍利弗言:你說沒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的佛、未來的佛、現在的佛,十方三世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恆河沙那麼多,這是怎麼回事?

癸二、天女答(分二科)子一、釋三世義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devatāha: akṣaragaṇanāsaṃketādhivacanam etad bhadanta śāriputra atītānāgatapratyutpannā buddhā iti | na punar buddhā atītā vānāgatā vā vartamānā vā |  tryadhvasamatikrāntā hi bodhiḥ |
天就回答:這是在世俗諦,世俗諦就是有為法,言語、文字,用名言來表達這件事。在虛妄的境界上,用名言來表達,在這個範圍內來說,就有過去世的佛、有未來世的佛、有現在世的佛,有三世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俗文字數故: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先有名,然後心裡面才能思惟,然後才能說話。文字就是名,也就包括內心的分別思惟、也包括言說。所以簡要地說,就是名言,名言就是世俗諦。
*唯識:名言分別的一切法就叫做世俗諦,勝義諦是離名言的。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說過去世有位佛,在因地怎麼修行,後來到什麼時候、什麼劫、什麼世界成佛;說未來世,說現在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行菩薩道,他有佛給他授記,他要過多少劫、在什麼世界在那裡成佛。現在又有哪位菩薩在哪裡成佛──這都是在名言安立的一切法上這樣子去分別,說有三世,說有過去世、有未來世、有現在世的菩薩成佛。
非謂菩提有去來今:若在勝義諦來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個地方是離名言相,不可以說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它是超越三世的時間,就是菩提無有得者。在勝義諦上來說,無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不可得。

子二、明佛菩薩得菩提義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api ca prāptaṃ sthavireṇārhatvam |
天曰:舍利弗!你得阿羅漢道了嗎?

曰:無所得故而得。āha: prāptam asaṃprāptikāraṇena |
曰:要入定的時候,修空、無相、無願這三解脫門,無有少法可得。在畢竟空裡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三明六通都不可得,無所得。我就得到這個無所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āha: evam evābhisaṃbodhir anabhisaṃbodhikāraṇena |
天曰:十方一切諸佛、一切大菩薩也是這樣,也是無所得。
*佛菩薩和阿羅漢都是無所得而得,他們是相同的嗎?
華有著不著那段文看出來,入三昧裡的時候,阿羅漢心裡面也是無所得。但在出定的時候,遇見那些境界的時候,阿羅漢心裡面還是有所得,生死是苦、生死是無常的、是可厭惡的。對於生死有所厭,對於涅槃就是欣喜。
*若在大菩薩、佛的境界,無取亦無捨。不但是煩惱障斷、也斷所知障,沒有出入定的分別,遇見一切法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執著。

庚三、淨名讚歎(分二科)辛一、讚其德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evam āha: dvānavatibuddhakoṭīparyupāsitā bhadanta śāriputra eṣā devatābhijñājñānavikrīḍitā praṇidhānasamucchritā
這時候維摩詰居士對舍利弗尊者說:這位天女過去世已經供養過九十二億諸佛,在佛所學習佛法,已經得大神通。
遊戲神通:遊戲是自在的意思,一點障礙沒有;這是超越阿羅漢的菩薩所成就的神通,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能遊戲菩薩神通,是有甚深的三昧。
所願具足:在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時候,當然願意自己能證悟真如理,能發大悲心、廣度眾生。一個自利的願、一個利益眾生的願,這個願她都具足。怎麼叫具足?具足這樣的堪能性,度化一切眾生。現在已經具足,就是有堪能性證悟真如,有堪能性廣度眾生。

得無生忍,住不退轉。kṣāntipratilabdhāvaivartikasamavasaraṇā
得無生忍:有高深的大智慧,就是證悟真如理、安住不動,忍是安住不動。就是照見五蘊皆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不可得,在不可得這個地方安住不動,叫做忍。
住不退轉:安住在不退轉於無上菩提。
*若是到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還有出入定,什麼叫出入定?就是不與真如理相應。入定的時候和真如相應。到七地菩薩以上,沒有出入定,一直地和真如理相應,但是也能夠應付一切事情,這是動靜一如的境界。到第八地是無功用,是更深;一直到佛的境界圓滿。所以不退轉,也是有深有淺的。

辛二、釋為女所由
以本願故。praṇidhānavaśena
以本願故:原來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久遠以前她發過願。有三個階段。就是在資糧位、在外凡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煖頂忍的時候,到內凡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第三個階段得無生法忍,到初歡喜地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在外凡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沒有止觀來調心,心隨時會動亂。
*內凡的時候,修止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常常保持內心的清淨、常常調伏煩惱,但是這個時候心還沒能證悟第一義諦,還在世俗諦裡面活動。
*得無生法忍的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與第一義諦相應。與第一義相應,有出入定,隨時還能入定。證悟無生法忍、證悟第一義諦這個人,隨時也跑到世俗諦來活動,隨時能到第一義諦來。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這個時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願,與般若相應的大悲願。這個本願應該指這個時候才算數,這是勝義菩提心。

隨意能現,教化眾生。yathecchati tathā tiṣṭhati satvaparipākāya || devatāparivartaḥ ṣaṣṭhaḥ
因為以前發過願,雖然常常與第一義諦相應,在真如三昧裡面,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隨意能現。她現在是女身,就是這麼回事。不是說像一般的凡夫,是她的業力把她變成女人,不是這個意思。隨意能現,她有法性生身,現在這個是她的化身。她現身幹什麼?就是教化眾生,修學聖道,解脫生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