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o. 1660,菩提資糧論,聖者龍樹本,比丘自在釋,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2. 菩提資糧論頌講要,呂澂
---
是頌繼涅槃學二書之後而講,所以示實踐之方也。此學根本與歸宿為涅槃(有根本斯有發生,知歸宿斯明趨向),而實踐指歸則在般若與瑜伽。般若瑜伽之分,乃以時有先後,說有詳略,方便立說,其理趣實係一貫。舊來一邊一分之言,空有相待之論,皆有未當。今以講習方便,先提般若。蓋瑜伽義理豐富,難得綱領,般若簡截,易獲樞機耳。
本頌為龍樹約經之作,可謂直抉般若之髓。現存龍樹著作譯本,亦以此為最完備。蓋龍樹諸論,由羅什翻譯者皆不全。《智論》(釋二分般若)前詳後略,《十住》(釋華嚴十地品)只傳二住,《中論》(龍樹自家立說)又只《無畏論》之一分而已。獨此論傳譯在後,極為完整,論本凡一百六十五頌,於數百卷《般若》義蘊,賅攝無遺,誠龍樹學之精英矣。
後世《大智度論》、《十住婆沙》絕傳於印土,唯此論與《中論》,盛為其時學者所宗。今從譯家達摩笈多(法密或法藏)所傳譯之籍觀之,亦可知其大概。笈多在印時,無著世親之學正如日之中天,故來華後即譯無著《金剛七句義釋》與世親《攝論釋》,皆其時正宗學說,且為印土後來思想之中堅者。但同時後譯本論,足徵本論在學術上與無著世親學並行不悖,而同等重要也。
復次,此論有自在比丘釋,亦達摩笈多所譯。自在之生平不詳,據其注疏體例及論議考之,似與世親同時。因所採用之訓釋詞方法,(如釋資糧為能滿足菩提法故,又以持為義,以長養、以因為義等是也。)在印為晚出。又其釋謂二十小事(隨惑)之中攝不定法,(尋伺悔眠)與世親三十頌之說正同(奘譯《成唯識論》,依後起之說,改文別立四不定,不足為據),可徵其時代相近也。茲論雖為般若要籍,但譯出後,千餘年來,無人注意。前在寧時,編入第三輯《藏要》,以戰事阻塞,亦未得流通也。
是論一百六十五頌,判為三分。初分緣起四頌,末分結論一頌,此餘百六十頌,皆本宗分也。本宗復分三段,初明資糧法體為第一段(第五頌至三十四頌)。次明資糧修集分二,以福慧分說者為第二段(第卅五頌至七十八頌)。以地位勝劣分說者為第三段(第七十九頌至一百六十四頌)。此三段劃分,實賅攝全部般若之精義。般若詳菩薩行,即菩薩所以成佛之道。故經首佛告舍利弗,以汝發無上菩提心應學般若,一語揭出宗旨。至全經所說,約而舉之,不出三義,曰周遍,曰方便,曰次第。
周遍者,謂菩薩行周遍圓滿,本論之資糧法體一段概之。方便者,謂無執著,無執始能徧,是為方便善巧,本論之福慧分說一段概之。次第者謂成就歷程,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本論之勝劣分說一段概之。三義囊括般若,理無不備,而本論一一發揮詳盡無餘,次當略引申之。
一者「周徧」義。菩薩行究竟趣於菩提,二分般若菩薩行品,釋菩提有多解,其一云「菩提為諸佛所遍等覺」,意謂三世諸佛所覺皆同也。自在釋為一切智智,亦屬允當。實即所有佛法之總名耳。既為一切智智,自應周徧圓滿。一切者,一切所應知法,為眾生施設者,眾生無邊,凡彼所知,佛應徧知,始克隨機而度。是即凡夫聲聞緣覺菩薩如來之法,盡攝於中矣。
又一切智智者,實為一切種智,種謂行相,故有譯為一切相智者。法不自顯,待相(相狀、行相)而顯。於諸法相,一切盡知,名一切智智。此相如何知耶?謂由總別相。般若總相,謂一切無相,畢竟空(淨)相。而此一相,為一切法之所以顯,亦一切法之所依。別相者,諸法差別自相,須善巧分別,恰如其分而後顯也。此一切智智,乃諸佛境界,為大心菩薩所應學者。
此境如何入耶?謂由道相智入。道猶路也,人天、聲聞、緣覺所由,莫不有其道。菩薩須於此諸道,能觀(閱歷)能過(超越);能觀始克徧知不漏,能過始克超然不墮。龍樹喻之,如親屬繫獄,故往視之而不同杻械。所以菩薩行須周遍圓滿,此《般若經》所說之徧義也。本論緣起,即顯此義,初分頌云:「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雖無邊際,樞紐可尋,繼正宗分示此樞紐云:「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既揭其綱,繼以五度四無量充其用,而菩薩之德備矣。
二者「方便」義。大匠誨人必以規矩,菩薩行之規矩為方便,即運空也。《般若經》云,「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無所得者,無二之謂。二則相待,如長之待短,高之待下,美之待惡,種種分別,執著以起,此眾生所以長夜流轉者。菩薩無待無得,超然運空,此菩薩行之超然生死也。
《般若經》中,須菩提於此致疑,謂若諸法既無自性,何用上求下化,發心難行成佛度生耶?佛答以二義:一謂眾生愚迷,不知無自性故,長夜沉淪,菩薩為度彼故,大有事在,此先知覺後知之行也。二謂正以法無自性,始得發心難行成佛度生,若法有定相,即不可轉矣。是以菩薩深知法無自性,始能運空自在,陶鑄堯舜,發生極大勢用也。此方便義,本論第二段特提三解脫門,詳發揮之。
三者「次第」義。佛之境界,廣大深微,成佛之功,從地至地,次第圓滿,固非一蹴可幾也。經舉真如、法性、實際三名,即示所證有漸次之意。龍樹釋之,謂入觀為如,捨觀為法性,安住為實際。以筏為喻,上筏為觀,到岸即捨,至家安住斯稱實際。
然般若之學,著著到家,念念究竟,今此次第之說,非分分積,乃勢用日漸增強之謂耳。如孩提之童具體而微,必待次第長育,斯為成人。亦孟氏所謂充實為美之義。菩薩發心成佛難行度生,以無所得方便,趣求佛境,可謂因緣發端,而繼此長劫長育充實,即為般若漸次之義也。
本論明此有得力修(因力勝者)與未得力修(因力劣者)二種。未得力者,必須循戒行、定行、修相行等充實其力,而於漸次之義,可云詳盡矣。綜此三義,則知所謂菩薩行,所謂成佛之道。今先講本論,亦以為談菩薩行之導首也。
---
1.今於諸佛所,合掌而頂敬,我當如教說,佛菩提資糧。
1)佛者,
1-於一切所應知中得覺,此為佛義,如所應知而知故。
2-又於無智睡眠中覺故。覺者,覺寤為義,以離無智睡故。
3-又諸釋、梵等不覺此覺,唯是名聲普遍三界者所能覺故。一切諸佛乃覺此覺,以一切種遍智唯佛所知。非諸聲聞、獨覺、菩薩,以不共法具足故。
2)諸者,無闕故,謂過去、未來、現在等。
3)頂者,上分故。
4)合掌者,攝手故。
5)敬者,向禮故。
6)我說者,自分別故。
7)如教者,彼彼經中種種已說,今亦如彼教說故。
8)佛者,離無智故。
9)菩提者,一切智智故。
10)資糧者,
1-能滿菩提法故,譬如世間瓶盈、釜盈等。盈是滿義,如是以滿菩提法為菩提資糧。
2-又以持為義,譬如世間共行日攝於熱、月攝於冷。攝是持義,如是以持菩提法為菩提資糧。言資糧者即是持義。
3-又以長養為義,譬如世間有能滿千或百或十,或唯自滿或難自滿。菩提資糧亦復如是,以長養菩提為義。
4-又以因為義,如舍城車等因中說言,舍資糧、城資糧、車資糧。如是於生菩提因緣法中,說名菩提資糧。
5-又以眾分具足為義,譬如祭祀分中杓火等具足名為祭祀,非不具足。亦如身分,頭手足等具足得名為身,非不具足。施分亦如是,施者施物、受者迴向,此等具足名施資糧,非不具足。戒等資糧亦如是。是故眾分具足義是資糧義。如是我說菩提資糧,是能滿者、持者、長養者、菩提因者、菩提分具足者,皆其義也。
---
[呂]甲、序分
今講本文,甲分說論緣起而有四頌,即明此論所談之性質範圍也。頌曰:
今於諸佛所,合掌而頂敬,我當如教說,佛菩提資糧。
1)菩提者,三乘共果,今此所說菩提,以示別於聲聞、緣覺,故云佛菩提也。
2)二乘菩提,謂之盡智(第九智)、無生智。
3)而佛乘菩提,則謂之如實智(第十一智)或一切種智。且必有俱行法相應而起,所謂佛之功德十力、四無畏等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皆菩提也。
4)資糧者,資具之義,成就菩提之資具,是為菩提分法。龍樹《十住婆沙》引此論文,名助道法(道即菩提,分為助、為資具義),即菩提分之舊譯也。此菩提分以區別於二乘,故云佛菩提資糧也。
5)然則佛乘菩提,範圍果如何耶?頌言「我當如教說」,教即《大般若經》。經談菩提之因,名事俱廣,約之不外悲智而已。
1-如是由智,而有六度,菩薩之聖行(三學行)、天行(十地行),因以成辦。
2-由悲而有四無量,菩薩之梵行,得以長養。
3-經中喻悲智如日〔智〕〔月〕悲照臨,萬物成熟,如是菩提資糧,依教言之,六度、四無量即其範圍也。
---
*盡智即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斷集、我已證滅、我已修道」。
*無生智,對苦諦來講,遍知我已經知苦,更無所知,所以所得的是不再輪迴生死。
*如實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
1-一切智,知一切種的法,一切諸法總相, 就是真如。甚麼是諸法總相?就是宇宙的實體,能夠證入諸法的實體,所以叫一切智。一切智不是每件事都知道,是知道一切法的體本身,因為你能夠證真如,那麼證一切法。只要掌握水的性質,一切波濤的性質,你都能夠掌握。
*一切智,是知道一切法的體的智,就不是知道一切法的相的智。相的智就未必知道。一切法是以真如為體。
*法的總相,盡智。
2-道種智,是菩薩的智,知道別相,知道事物一種種的有界限、有分別的相。
3-一切種智,是佛的智,知道總相,又知道別相。或者叫一切智智、一切相智、一切種遍智。
*佛的智,一定有「俱行法」跟它相應而起。即不只是證體,還有一切現行的諸法跟它一齊起。哪些諸法? 各種功德,佛的無邊功德,從用邊講,十力、四無畏等,一共一百四十種不共佛法。
*菩提分法,分即是因,這種修行方法是可以達到菩提果,得到菩提果這種因,這種法本身是一種因。
*菩提分區別於二乘不相同,小乘的菩提分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大乘的菩提分,佛的菩提資糧。
*聖行,即是修行戒、定、慧三學。
*天行,天行即是你的行為是與自然的理相應,天就表示是自然的理,是代表與理相應的行為,即是十地行。
*菩提資糧,就依教而言,即是六度和四無量心。
2.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
1)何能者,何力也。若聲聞、若菩薩,少分覺知,無力能故。
2)若欲說諸菩提資糧無闕、無餘,唯是諸佛。
3)別得無邊覺者,言無邊覺,謂非少分覺故。
1-以佛世尊於無邊應知義中,覺知無礙,是故佛名無邊覺者。
2-又於欲樂及自疲苦、斷常、有無等邊見中,覺而不著,以所覺無邊,是故佛名無邊覺者。
問:何故資糧唯佛能說,餘人不能答?
3.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
1)佛體者,即佛身也,以彼佛體具足無邊功德故,說佛體無邊德。
2)功德者,謂可稱讚義,
1-若可稱讚則名功德。
2-又是數數作義,譬如數數誦習經書,彼則說名作功德者。
3-又是牢固義,譬如作繩,或合二為功、或合三為功。
4-又是增長義,譬如息利,或增二為功、或增三為功。
5-又是依止義,譬如諸物各以依止為功。
6-如是佛體為戒定等無邊差別功德依止故,說佛體有無邊功德。
3)覺資糧為根者,彼菩提資糧與佛體無邊功德為根本故。根者,建立義。菩提者,智也。根即資糧,以彼資糧能建立一切智智,是故資糧為佛體根本。
4)良由佛體有無邊功德,須以無邊功德成彼佛體,是故資糧亦無邊際。
4.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1)彼諸資糧無邊而智有邊,是以說彼資糧不能無闕,故言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
2)問:應禮佛,以一切眾生中最勝故。何義此中亦禮菩薩?
1-答: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故。
2-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覺場,皆應供養。
3-菩薩有七種,一初發心、二正修行、三得無生忍、四灌頂、五一生所繫、六最後生、七詣覺場。此等菩薩於諸佛後次應供養,以身口意及外物等而供養之。
4-初發心者,未得地;正修行者乃至七地;得無生忍者住第八地;灌頂者住第十地;一生所繫者方入兜率陀;最後生者兜率陀處住;詣覺場者欲受用一切智智。
5-於七種菩薩中,初發心菩薩一切眾生皆應禮敬,何況餘者。何以故?深心寬大故,如來教量故。
6-初發心菩薩發菩提心時,於十方分無減、諸佛土無減、諸眾生無減,以慈遍滿發菩提心:若未度眾生我當度之;未解脫者我當解脫;未穌息者我當蘇息;未寂滅者我當寂滅。應聲聞者我當令入聲聞乘中;應獨覺者我當令入獨覺乘中;應大乘者我當令入大乘之中。
7-欲令眾生悉得寂滅,非為寂滅少分眾生。以是深心寬大故,一切眾生皆應禮敬。
3)又聲聞乘中亦說:
於彼知法者,若老若年少,應供養恭敬,如梵志事火。
以是故,諸菩薩等次於佛後皆應供養。
4)如偈說:
1-紹持佛種者,勝餘少分行,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2-慈與虛空等,普遍諸眾生,是故最勝子,次佛後供養。
3-於諸眾生類,大悲猶如子,是故此佛子,次佛後供養。
4-悲心利眾生,無二似虛空,是故無畏者,次佛後供養。
5-一切時如父,增長諸眾生,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6-猶如地水火,眾生常受用,是故施樂者,次佛後供養。
7-唯為利眾生,捨離自樂因,是故彼一切,次佛後供養。
8-佛及佛之餘,皆從初心出,是故諸菩薩,次佛後供養。
4)何者為如來教量?如世尊說:迦葉!譬如新月便應作禮,非為滿月。如是迦葉!若信我者,應當禮敬諸菩薩等,非為如來。何以故?從於菩薩出如來故。
---
[呂]然是中原委,畢竟難窮,若非依佛,則難得其邊際也。是故頌曰:
2.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
3.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是故覺資糧,亦無有邊際。
4.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1)趣菩提道,無量無邊,泛泛言之,難得窮盡,且難適中。唯佛得無邊覺,徧諸覺道(覺資糧)說無有闕,而於眾生施設適中。
2)蓋佛果功德無邊,佛道資糧亦復無邊,果無邊,因亦無邊也。
3)今所說者止其少分,但提綱挈領,舉體相隨,由智則能通貫,由悲則能擴充,雖現不得其邊,而終能究其際也。
4)云說少分者,為菩薩造論應有之態度,亦如世親菩薩作《二十唯識頌》未推重佛徧知之意也。
---
「何能說無闕菩提諸資糧?」
*誰人能夠說菩提資糧而無所缺少呢? 「無闕」修飾說,即是「何能說菩提諸資糧而無闕地說」。「無闕」 是無所缺減地說。說甚麼? 說菩提多種資糧。
「唯獨有諸佛,別得無邊覺。」即是只有得到無邊覺智的諸佛,才能夠說菩提諸資糧。
*為何說菩提資糧依教?因為能夠說菩提資糧無所闕減的就是佛,唯有佛才能夠。
*為何佛才可以說這個菩提資糧無所闕減? 因為只有佛的覺是無有邊際。所以只有佛才能夠說。
*為何諸佛能夠得無邊覺? 其他又不可以呢? 只有「佛體無邊德,覺資糧為根。」覺資糧為根、為因,才使到得到「佛體無邊功德」。要成就佛體的無邊功德,依菩提資糧做因,有無邊的菩提資糧成就他。
*「是故覺資糧」,是故菩提資糧,「亦無有邊際。」肯定菩提資糧是無邊,因為佛德是依佛體而有的。佛德是無邊,依菩提資糧去成就他,果是無邊,因應該無邊,所以因是菩提資糧,佛果的功德為果。
---
*能者力也,誰人有力量講無邊的菩提資糧呢?佛才能夠。這個是指佛的力。
*如果聲聞、如果菩薩是小分覺知,根本無力能夠無闕地說菩提資糧的。因為佛是圓滿覺知、圓滿遍知,所以佛能夠講菩提資糧。其他就不能夠無闕地講,因為聲聞乘那些是小分覺知,不是大覺。「若欲說諸菩提資糧無闕無餘,唯是諸佛別得無邊覺者。」。
*為何說菩提資糧要無闕才可以呢? 因為它無邊。為何無邊呢? 因為佛世尊在無邊應知的道理、境當中,他的覺知是無有障礙。所以,佛就名無邊覺者,圓滿無邊的智慧。
*「又於欲樂、及自疲苦、斷常、 有無等邊見(當)中(覺)而非(所執)著」。佛不執著所樂欲的涅槃,佛又不會所執著疲苦的生死,這兩件事,樂欲就代表涅槃,佛不住涅槃,不住生死。
*對於生死流轉,一般眾生以為是疲倦的、痛苦的,他不會捨棄的,佛一樣生死,佛怎樣生死?會示現在這個世界,示現生死。以涅槃境界的心境去生死,他以大悲普度眾生來生死。所以他對生死和涅槃都無執著的。
*凡夫不好樂涅槃,好樂生死。又邊,又執著。
*二乘人,即是辟支佛和阿羅漢,好樂涅槃,害怕生死,於是一樣起執,執甚麼?執涅槃。
*另外就是斷常二邊,又不起執,有無又不會執。有些執常、有些執斷、有些執有、有些執無,佛就全部無所執。
*所以,佛的智慧是無邊,對於無邊智境無有阻礙,通達無礙。所以,佛叫無邊的覺者。其他小分菩提的有邊的覺者。
*佛是滿清淨,覺慧是無有阻礙,因為他無所執著。小乘是分清淨,所以不能夠依小乘的教法。
*佛體,即是佛的法身、佛的報身、佛的化身,三身具足,所以具備無邊功德,普度無邊的眾生。無邊功德是依法身而有的,就叫做「佛體無邊德」。
*甚麼無邊功德依止於佛體?「佛體為戒、定、慧等)」無邊功德的依止。這樣依佛的體,可以顯現他圓滿的戒、圓滿的定、圓滿的慧等等無邊功德。
*「覺資糧為根」,菩提資糧是佛體無邊功德的根。
*根者,建立義。建立起佛的功德。如果無菩提資糧,佛的無邊功德就建立。根能夠建立一棵樹,根能夠建立一棵植物,根做因,建立的意思。
*世界上沒有「有體無用」,沒有「有用無體」,以功德為用,以佛身為體。能夠生起佛的功德,就是菩提資糧。
*資糧是因,佛是果,佛果的功德是無邊,而成就佛果,那個因亦都應該無邊,因此菩提資糧亦都是無邊。
*菩提資糧無邊,你要說無邊的菩提資糧,一定要依佛的教法說。
「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
*我能夠講菩提資糧,講一部份,講少分。講菩提資糧的少分來做甚麼?敬禮佛、敬禮諸菩薩的,合掌、頂禮的敬。但是這個敬的時候,都不似我們現在依佛的教法說菩提資糧這種敬禮來得高尚。即是說高尚的敬禮,不只是頂禮合掌,高尚的敬禮是要說法度生,這個敬禮是最高尚。
*我敬禮是否只是敬佛呢?我也敬禮菩薩。
*為何要敬禮菩薩?
因為佛教我們,供養佛之外,所有菩薩你都應該供養。
*甚麼叫菩薩?凡是發大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薩。所以凡是菩薩都要頂禮。
*「今所說者,止其少分」,現在龍樹菩薩所講《菩薩資糧論》不能夠將所有無邊資糧說完,只限一個最扼要的少少部份。
*「但提綱絜領,舉體相隨。」即是說提綱絜領的時候,就將主要菩提資糧的體接著顯示出來。
*「由智則能通貫,由悲則能擴充。」因為要講的少分是甚麼呢?就講兩件事,大悲、大智。
*因為大智能夠通達一切道理,和通達一切菩提資糧,通達一切的六波羅蜜多,和十波羅蜜多。
*悲,又能夠運用大悲心,就將你的菩提資糧,無限那樣將它擴展。
*因為有大悲、大智,整個菩提資糧的體,就跟著修行而成就。「雖然現(在)不得其邊」,雖然現在不能夠盡菩提資糧邊際來講,但是人們依照這麼修行,「而終能究其際也。」到底都能夠將菩提資糧邊際究竟窮盡。
*雖然講小分,悲智兩件事,一樣就貫通菩提資糧,第二能夠擴充一切菩提資糧。所以暫時不能夠通達到無邊無際的資糧,但是終之你都能夠得到無邊無際的菩提資糧,而證到大菩提佛果。
「應禮佛,以一切眾生中最勝故。何義此中亦禮菩薩?」
*甚麼緣故,除了敬禮佛之外,還需要敬禮所有菩薩呢?
「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覺場皆應供養。」
*因為所有菩薩,是哪些菩薩呢?
初發菩提心之後,一直至到成佛之前剎那,那個剎那叫做坐道場,最後剎那快成佛。而最後那段的菩薩就叫做坐覺場的菩薩。
*一共就幾多類呢?自在比丘就把菩薩分做七大類。
1-初發心,就是初發心直至到未得地。如果用唯識的體系,這個是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菩薩。要發菩提心,立一個大願,要自己能夠得到大涅槃、得到大菩提,另外要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大涅槃、大菩提,這樣就是菩薩。
2-正修行的菩薩,即是初地至第七地。初地初初證到真如,
在歡喜地證真如的時候,一直至到二地、三地、四地直到第七地。這段時間都會退轉。
3-得無生忍,那些能夠證會到一切法是無生的道理,而不再退轉的時候,第八地菩薩就不會退轉。
*兩種般若智,一種就是後得,一種是根本,就是同時現行,根本智是觀總相,後得智是觀別相。總相、別相都能夠觀,這個就是一切智智的基礎。到第八地的時候,由於願波羅蜜多圓滿,所以就不會退轉。
4-灌頂菩薩,即是住第十地的菩薩。
5-一生所繫,初生兜率天的時候,即是超過第十地,接著第二生就下來成佛。
6-最後生的,就在兜率內院修行,快來到地球就成佛。最後生就是兜率陀處住菩薩。
7-往覺場,即是說快要在最後一次入定,就能夠成佛,就是詣覺場處的菩薩。快要證得一切智智,欲受用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菩提。這種智慧是包括證總相和證別相的智慧。即是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前那段,叫做詣覺場,或者叫做住道場的菩薩。道場的意思,快要成佛。
*在七種菩薩當中,一切眾生都應該頂禮初發心菩薩。何況其餘呢?即是其餘那些第二、三、四、五、六、七那六類菩薩等當然要頂禮。但是為何要頂禮這些初發心菩薩,乃至最後第七位的菩薩,因為「深心寬大」,因為發很宏大的菩提心,就應該向他頂禮。
*「如來(聖)教量」,這個就是聖言量。
*為何要講聖言量呢?因為中觀學派,初初建立的時候,是有三種量的。一種量就是現量,經驗所得;第二是比量,推理所得;第三聖言量,是佛說的。
*比量,在推理方面,應該知道發菩提心的時候,「以慈遍滿」所有的菩提心,要問「以慈遍滿菩提心」的對象,是「諸眾生無減」。即是說我要普度所有的眾生,無一個眾生是有所缺減,而我不普度他們的。「無減」是無缺,不會減少一個,即是用大慈大悲的心去普度他們。
*怎麼樣的眾生?是哪裏的眾生?每個佛土眾生,我都要普度他。佛土有四方四維上下,十方諸佛土,是無減地。將住在那些(佛土)的眾生,我都「以慈遍滿」發菩提心來普度他。
*怎樣普度呢?如果未度的眾生,我當度之。
如果有一個未能夠得到別人普度他的眾生,我常時在我心中,去普度他。這樣的發(菩提心)。
*「未解脫者」,你度他,但度的過程當中,如果他未能得到 真正解脫的時候,我應當解脫他。
*要解脫是包括甚麼?包括聲聞乘的成就是阿羅漢,獨覺乘的成就是辟支佛,大乘的成就是成佛的果位。
*「未蘇息者,我當蘇息(之)。」
「蘇息」,蘇就是蘇醒,他蘇醒。而將所有煩惱息滅,來到蘇醒。我們使到那些眾生,能夠降伏一切煩惱而到彼岸,我使到他能夠蘇醒。
*「未寂滅者,我當寂滅之。」
寂滅即是在苦集滅道裏面,未能證得滅諦,使到他能夠證得滅諦。
*「聲聞者,我當令入聲聞乘中。」
有些眾生未到寂滅境界,未到蘇息境界,未到解脫境界,在加行位當中,這樣的時候我怎樣處理?觀他的根器,他應該接受聲聞乘,我就介紹他聲聞乘。
*「應獨覺乘者,我當令入獨覺乘中」
觀十二因緣,入獨覺乘。
*對於大乘者,我當令入大乘之中。
如果他是大乘根器,我應該帶領他進去,讓他接觸大乘的教法。
*對不同的機就說不同的法。這個就是具體發大菩提心。
*發大菩提心,就是「欲令眾生悉得寂滅,非為寂滅少分眾生。」即是寂滅一切眾生,不是部份眾生就滿足,這個叫做心寬大。由於發大菩提心的人,雖然未見性,但是這種心量可敬,就值得我們每個眾生向他供養、向他頂禮。因此,對這些發大菩提心的人,所有「眾生皆應敬禮」。
*世尊說:「若信我者」,那些相信佛的教法的人,「應當禮敬諸菩薩等,非為(唯)如來。」不只是敬禮、頂禮、供養如來的,應該供養一切的菩薩。
*為何要供養一切菩薩呢?「從於菩薩出如來故。」菩薩將來他能夠修行成佛,如果你頂禮菩薩,即是頂禮未來的佛。我們經常頂禮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頂禮發大菩提心的人,終究有一日成佛。
*要供養三世諸佛,菩薩就是未來的佛,應該頂禮。
*那些菩薩怎會是未來的佛?因為「紹持佛種者」,已經繼承佛的種子。因為他現在發大菩提心,佛都發過大菩提心的。佛發大菩提心,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以他成佛。這個人發大菩提心,繼承佛的種子,所以你應該去頂禮。
*這個人的行為「勝餘少分行」,超過其他未發大菩提心的所有人的行為。
*「是故諸菩薩次佛後(應該接受)供養。」應該受所有眾生供養。
*「佛及佛之餘」即是佛和其餘的菩薩,未來成佛的菩薩叫佛之餘,即是由初發心菩薩乃至到詣覺場或者詣道場的菩薩,叫做佛之餘。都是從初發心出的,乃至成佛,所有佛和地上菩薩都是由那個階段開始,由這樣的緣故,應該在佛之後,應該供養所有一切菩薩。
*就以說菩提資糧作為供養諸佛,和供養菩薩的一個形式來。這個就是法的供養,是勝過一切供養。
***
5.
問:尊者已正說資糧教緣起,今應說資糧體。
答: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1)以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母故,為菩提初資糧。何以故?
1-以最勝故。如諸身根中眼根最勝、諸身分中頭為最勝,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最勝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最勝故,為初資糧。
2-又前行故,如諸法中信為前行,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前行亦如是。以彼陀那若不迴向菩提,則非陀那波羅蜜。如是尸羅等不迴向菩提,亦非尸羅等波羅蜜。迴向菩提即是般若,由般若前行故能迴向。以是前行故,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3-又是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以般若波羅蜜為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是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三輪淨者,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行布施時,不念自身,以離取自身故;不念受者差別,以斷一切處分別故;不念施果,以諸法不來不出相故。如是菩薩得三輪淨施。如淨施,淨戒等亦如是。以此般若波羅蜜是彼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4-又大果故,般若波羅蜜大果勝諸波羅蜜。
4.1-如經說:菩提心福德,及以攝受法,於空若信解,價勝十六分。
4.2-《鞞羅摩經》中大果因緣,此中應說。以是大果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2)問:何故般若波羅蜜得為菩薩母?
1-答:以能生故,方便所攝。般若生諸菩薩,令求無上菩提,不求聲聞獨覺。以是生佛體因故,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2-又置於五波羅蜜中故,
2.1-如言冥鉢囉膩波低也。冥為性,鉢囉膩波低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摩多翻為母,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從冥鉢囉膩波低語中出。冥是摩多體性,鉢囉膩波低是誦摩多義,鉢囉膩波低正翻為置,故以置為母義)。
2.2-譬如母生子,時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薩時,置於施等五波羅蜜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薩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3-又以量故,
3.1-如言茫摩泥也。茫為性,摩泥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又從茫摩泥語中出,茫亦是體性,摩泥是誦其義,摩泥正翻為量,故以量為母義)。
3.2-譬如母生子已隨時籌量:如是我子,以此食故身增,以此故損減。菩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自量其身:我應如是布施,我應如是持戒等。以是自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4-又以斟量故,譬如量物有鉢邏薩他、有阿宅迦、有突嚧挐、有佉梨底等(如此間合升斗斛之類)。斟量諸菩薩亦如是,此初發心、此修行、此得忍等。以斟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5-又以修多羅中誦故,所謂於諸經中作母名誦,彼等經中有名稱遍諸佛國菩薩名毘摩羅吉利帝,說伽他言(舊云維摩詰者,不正):
般若波羅蜜,菩薩仁者母,善方便為父,慈悲以為女。
6-復有餘經亦如是誦。以修多羅量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3)問:何故般若波羅蜜亦為諸佛母?
答:以出生及顯示無障礙智故。
1-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般若波羅蜜阿含故,煩惱已盡、當盡、今盡。以是出生故,般若波羅蜜為諸佛母。
2-顯示無障礙智者,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顯示無障礙智,皆般若波羅蜜中顯。以是顯示無障礙智故,諸佛亦以般若波羅蜜為母。
3-此中有輸盧迦:
由大悲相應,般若波羅蜜,於無為險岸,佛子能超過。
得到無等覺,利攝諸眾生,智度為母故,大人能如是。
由得智度故,乃得成佛體,故為諸佛母,勝仙之所說。
4)何故此名般若波羅蜜?
1-以不與聲聞獨覺共故,名般若波羅蜜。
2-於上更無所應知故,名般若波羅蜜。
3-此智到一切彼岸故,名般若波羅蜜。
4-此般若波羅蜜餘無能勝故,名般若波羅蜜。
5-三世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
6-虛空無邊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
7-如是等勝因緣,如《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故名般若波羅蜜。
---
[呂]乙、本宗分
第一段說資糧法體,初則正取六度,次則旁通餘義,於此以見菩薩之周徧行也。六度中復以般若為導首,將導六度,至佛彼岸。頌曰:
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1)前說菩薩行之必周徧圓滿者,即由此六度將導,四無量擴充所至。而六度及餘,一切歸攝智度者,以其能為菩薩諸佛母也。
2)般若意譯為「智慧」二字,易被忽視,故譯人特以音譯存其義。波羅蜜意云「到彼岸」,彼岸者,諸佛覺場,諸佛智慧海也。
3)然般若能為諸佛菩薩母,而稱大波羅蜜者,蓋有二義:
一者勝餘五度,能為領導,餘五若離般若,則不成為波羅蜜。
二者能攝一切,如海納川,凡一切波羅蜜,皆依般若波羅蜜故,到於佛之功德彼岸。(以勝獨稱大,以攝獨稱度)。
4)又菩薩善根(因,即行)、佛之功德(果,即得),無一不從般若而出,故謂其為菩薩諸佛母也。《般若經》中〈佛母〉一品,特闡斯義。略謂佛以功德為體,離於般若,即無功德。
5)又般若能顯示諸法實相,功德實相,兩不相離,離則俱乖。蓋不得諸法實相,隨處生著,亦不成功德也。譬如行施,以著心故,報止人天,終不能達究竟彼岸也。而菩薩行之不墮二乘者,正依此般若之無自性,自到彼岸。是故功德實相,相應為一,即能出生諸佛也。
6)又般若必籍五度及餘,相應起用,方得見諸實事,否則空無所用。而彼善根,若無般若,即不能運至彼岸,而為成佛功德。故經云「般若為母,五度為父」,以見兩者不可或缺。本論云,此六波羅蜜,即總攝盡一切菩提資糧,有如虛空,無物不攝也。
7)復次,自在比丘於頌文母字另有一釋。母字梵文為 mātu 字根為 mā。此字形有 mā、mi 二種,因以引申二義。
1-初如言冥缽囉膩波低(此由字根第二種為自形之 rmi 引申),而有置義,如母生子,即知置於善處。喻菩薩由有般若,凡行皆位置適宜也。
2-次如言茫摩泥(即由字根之第一種為他形之 rmā 引申)而有量義。唯母於子能知酌量飲食衣物,喻菩薩由有般若,凡行皆能籌量適宜。如是般若之為母義,非但出生一義已也,尚有顯示諸法實相之置義,及成就功德之量義也。(此種引據聲明「界論」以字源釋字義方法,世親《俱舍論》亦嘗採用,吾謂二人時代相近者,此亦一證。)
----
*般若波羅蜜多就是最主要的初資糧,初表示最主要、為首的。在六波羅蜜當中,排就排在第六,但是從重要性來排是第一的。所以先講般若波羅蜜多,餘度為次資糧,次一等,不及初重要。輔助的菩提資糧就是其餘各度。
*菩提資糧有很多東西,為何只講六度就可以?六度是攝持一切善法。
*般若波羅蜜多是做初資糧、另外資糧就是餘度次資糧,六度就統攝一切。
丁一
「既為菩薩母,亦為諸佛母,般若波羅蜜,是覺初資糧。」
*既然所有經都說般若波羅蜜多既為菩薩之母,亦為諸佛之母,所以般若波羅蜜多是覺資糧當中的首要。
*呂澂先生的解釋
前面講菩薩行是必須周遍圓滿的,因為菩提資糧是包括周遍圓滿,周遍圓滿是第一義。為何?菩提行要周遍圓滿,即是無所不包。因為佛體的功德是無邊,成就無邊功德的佛體,它的資糧本身亦都無邊。周遍的、無所不包。
*即是說由六度做「將導」,以四無量來到擴充,就達到菩提行的周遍圓滿。將導就是帶領。即是以六波羅蜜多做帶領,以四無量的心擴充六波羅蜜多,擴充到最後,成就菩提行,即是菩提行得到圓滿,就得到菩提大覺佛的果。
*「菩提行、究竟趣於菩提」是何解?
這是二分的般若,即是《大品般若經》,即是二萬五千頌般若,有一品叫〈菩薩行品〉,有一段說「菩提,為諸佛所遍等覺」,即是菩提是所有佛都是證同一個覺。即是說「三世諸佛所覺皆同也」。
*所有佛證得的境界完全相同,報身是有點不相同。但是法身是完全一樣,完全相同的。所以自在比丘就解釋一切智智,就是「自應周遍圓滿」,就證得一切智智,又證得一切圓滿。或者菩提就是一切智智。
*一切是指「一切所應知法」,「一切所應知法」是甚麼?他強調是「為眾生施設的。」眾生是無邊,所以他施設所知的法亦都是無邊法。眾生無邊,你要度眾生,所以你應該知道、遍知所有眾生應該要知的,你應該要遍知。即是說你修大乘的,應該要懂小乘,才能度小乘眾生。所以眾生所應知的東西,你都應該遍知,這樣才能夠「始克隨機而度」,然後才可以跟著根機,可以去救度的。
*三個阿僧祇劫才成佛,因為他要知道的東西太多。不懂那麼多東西,他不能夠變成佛。所以佛是一切眾生知道甚麼,佛都應該知道。所以是一切智智,他的智慧知道一切事物、一切眾生知道的東西。
*即是有關凡夫的法,都盡攝在一切智智。聲聞乘的法又攝盡、獨覺乘的法又攝盡、菩薩的法都攝盡。即是你一個發大菩提心的人,就不是懂大乘佛法(就足夠),對聲聞乘、緣覺乘、凡夫最多,凡夫不相同的法,你完全都能知道。
*一切智智就叫一切種智。種即行相,活動的情況。種就是活動情況。即是說一切活動情況,你都知道的智慧。所以又叫一切相智,生理、心理的一切活動情況都包括。
*因為「法不自顯,待相而顯。」即是事物相自己不會顯露自己。譬如這張桌子,顯露的時候,是一張桌子的相。是方形的,這個就是形相的相,它的顏色是黃的,有黃色的相。敲下去是硬的,硬的相。是由桌子的體顯的,沒有相則顯不到體。
*法就是法體,自己不能夠顯現的。它待相而顯,待行相而顯,待活動相狀、行相顯現,相狀是物質的話,行相就是心理。
*如果對所有的相都能夠一切盡知,那你的智慧叫做一切智智。
*知道一切法的相的智慧,一切法相有幾多類呢?有兩大類,一類叫總相,一類叫別相。
*總相,般若所照出的真如、實相,就是般若總相,般若就是實相般若。般若有三種般若,觀照般若,就是般若的智。第二就是般若所認知的諸法實相,總相。文字般若,當你證到般若體之後,所顯現出來、記錄起來的等流,佛所說的法。
*一切無相,一切法本身是無相的,是「畢竟空 (淨)相」。無相,不說它無,叫它空淨的相,這種相就是無相之相。無相,它是總體的,這個是一種相,「只為一相」,一味相,它不會有其他差別的,這個就是總相。
*即是由一切法所顯,和一切法所依。
一切法要靠無相之相,那個諸法實相顯示自己,無了諸法實相,其他相都不能顯現。一切法所依,不是以虛妄的體為依的,都要實體為依的,這個就是總相。總相一定是無相,是一相,總相即是所有宇宙萬有都是同一個體。
*別相,即是諸法差別的自相。差別即不同,所有現象的東西都是不同,就算白色都有不同的白,無限那麼多的白,世界上無兩樣事是同一的。所以差別到極、差異到極,就無兩樣是同一樣的。所以你要知道諸法差別的自相的時候,就要善巧地分別它,恰如其分,才顯出相。
*大心,即是大菩提心的簡稱,即是發大菩提心的眾生,都應該學修行證一切智智。菩薩修行就是修菩提資糧,菩提資糧本身就應該周遍圓滿。
*一切智智如何修到?要透過般若智才證得。
*般若就是六度裏面的導首,就是諸佛之母,諸佛之母,透過般若智能夠成就一切智智,所以般若就是諸佛的媽媽,沒有般若根本就不能夠得到一切智智。不得一切智智就不能夠成佛,成
佛的時候有兩個果,一個大涅槃、一個大菩提。用就是大菩
提,體就大涅槃。要得到體,自然就有用。
*「六度及餘,一切歸攝(般若)智度者。」
智度是般若波羅蜜多,智就是無漏、全善的、圓滿的般若智。度就是到彼岸。
*彼岸是諸佛的覺場,即是修行最後剎那,將來成佛的修行的地方就是覺場。佛在菩提樹下,觀十二因緣那時候,叫做覺場。無間道一過,就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佛,就是究竟。
*在無間道到解脫道的那個過程,很多剎那的最後歷程,就能夠成佛。
*般若能夠為諸佛和諸菩薩的母親,所以稱為大般若波羅蜜多,叫大波羅蜜多,其他叫小波羅蜜多。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
*因為它是導首,初資糧,最主要資糧。有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一者、勝餘五度」,比其他的五度殊勝的,所以能夠領導,其餘的五度離開般若來講,就不能夠成為般若波羅蜜多。如果有般若指導布施,就是無相布施,是(以)無住心去布施,對向目標,成就大菩提,這樣才能叫做布施波羅蜜多。
*如果只是布施,將來能夠生天,這樣就叫做布施,不能夠叫做布施波羅蜜多。以三輪體空去布施,最終目標就是成就菩提,這個就叫做無著的布施,就能叫布施波羅蜜多。
*忍辱又是,要三輪體空的忍辱,叫忍辱波羅蜜多,否則就叫忍辱的一種修行而已。
*第二個原因就是般若波羅蜜多能攝一切,一切都由它指導的,好似海納百川。凡一切的波羅蜜都依般若波羅蜜多的緣故,才能夠得到佛功德的彼岸。
*第三個原因,菩薩的善根,所修的一切行為,和佛的功德,無一不是從般若而出。
*前五種波羅蜜多是因,但這種因都要靠般若波羅蜜多才叫波羅蜜多,否則不能叫波羅蜜多。所以這種因亦都是從般若波羅蜜多出。
*第四種原因,般若能夠顯示諸法實相,如果無般若,諸法實相不能顯示出來。因為能知者就是般若,所知者就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真如。
*所以般若就是成佛之母。菩薩,當然不在話下。因位就菩薩、果位是佛。修菩薩善行是因,都出於般若,所以般若一方面是佛之母,一方面是菩薩之母。
*「功德實相,兩不相離,離則俱乖,蓋不得實相,隨處生著,亦不成功德也,譬如行施」,如果「(以)著心故」行布施,只是生天、生人的果,終於不能夠達到彼岸。
*自在比丘
1-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之母,菩薩之母,所以是菩提的初資糧。般若使你能夠得到菩薩的極果,所以般若是所有菩薩的母親。何以般若是菩提初資糧呢?叫它做菩薩之母呢?所有資糧當中,般若波羅蜜多這種資糧是最殊勝的。
2-又是諸波羅蜜多三輪淨因之體,因為當你達到三輪淨因的時候,一定以般若做體,無般若就不夠能達到三輪體空。三輪淨因即是三輪體空。
*三輪淨體,是指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行布施的時候,不會記住我現在布施。為何?離開對自己的布施體起執著,即是不執著布施體,一輪體空。
*「不念受者」,不會經常念念執著有一個接受布施的人。「不念受者差別」,差別就是分別,這個是甲,那個是乙,我現在是施給阿甲,不是施給阿乙,我是施給恩人,不是施給仇人,就起分別。為何能夠做?「斷一切處分別」就不會起分別心,分開彼此,所以他不會執著有一個實的受惠者,這是第二輪體空。
*第三輪「不念施果」,我不會記住我現在的布施,將來會得到甚麼效益,亦不會記住我現在布施甚麼,我將來生天,得人天果報。
*這三輪叫做三輪淨體,三個體,布施的時候,「能施體」、「所施體」,又「所得果體」,如果執就是染污體,如果你不執是淨體,不起分別、不起執。分別是執的意思,一方面分別出彼此,而起執,那就是起分別。
*「諸法不來不出相故」,般若無所從來,亦無所至。
*三輪體空或者叫三輪淨體,好似清淨三輪淨體那個布施之外,淨戒、淨忍辱、淨精進、淨禪定亦都是一樣。
*「何故般若波羅蜜得為菩薩母?」
因為「以能生故」,因為般若波羅蜜多能產生一種效益。「方便所攝般若生諸菩薩」,方便所攝般若是甚麼?包括文字般若等等,不是真正觀照般若。你讀佛典,就說這樣的心量大,都能三輪體空地布施,那麼從方便講,產生諸菩薩行為等,使到他「求無上菩提」。
*要效諸佛以往怎樣成就佛果,因為用般若智指導,所以他的功德如此大,於是就上求菩提。
*不求聲聞乘、獨覺乘的那些小因小果,不是他所意樂,所
以般若就是諸菩薩之母。因為他將來能生佛體的因,因為菩薩是因,用般若指導他的五波羅蜜多而修的因,將來就可以成佛。
*又問「何故般若波羅蜜亦為諸佛母?」
因為般若能夠出生佛,而且能夠成就佛。般若可以顯示佛的無障礙的智慧。
*般若能夠產生佛,「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般若波羅蜜阿含」,所以能滅所有的煩惱,煩惱已盡,或者是當盡,或者是今盡,所以他能夠出生、能夠成佛。
*甚麼叫做阿含?即是法歸,歸於般若波羅蜜多,得到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你能夠斷一切煩惱。
*要得到佛果的時候,消極講是銷毀所有煩惱。但是積極講,應該得大菩提的功德。因為佛是無所障礙的,顯示無障礙智,即是般若起的智慧是無所障礙。一無所障礙就能夠成就一切功德,譬如佛身業是無過失的,因為他以般若智指導他;口業又無過失,因為有般若智指導他;那個意業又無過失的,因為有般若智指導他。
*如果知道眾生的根機怎樣,知道眾生過去世修行甚麼,知道過去世時他的功德是怎樣,知道現在他在修行甚麼,將來他會有甚麼果?可以授記說你幾時幾日將會成佛,為何那麼厲害?因為佛的體就是以般若智經常都現行。
---
6.
問:已略說菩提初資糧,第二資糧今應說。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
[李]
丁二、「餘度為次資糧」
「施、戒、忍、進、定,及此五之餘,皆由智度故,波羅蜜所攝」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屬於波羅蜜多所攝,由般若做導首,受到般若波羅蜜多影響緣故,都變成為波羅蜜多。
*五餘是指十波羅蜜多其餘四種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
般若必藉五度及餘四度相應,方能見諸實事,否則空無所用。
*般若波羅蜜多既然是首要,為何還修持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其餘的波羅蜜多?因為般若波羅蜜多要藉賴,依靠五波羅蜜多和其餘四波羅蜜多,它才能夠見諸行事的。怎樣見諸行事?比方修行菩提資糧,佛的目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都能夠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幫助一切眾生,般若波羅蜜多是一種觀一切皆空,他能夠「照見五蘊皆空」,能夠證體,不會起執而已。那就不能夠圓滿成就一切佛的功德。
*般若波羅蜜多,與五種和其餘那四種彼此相應,般若波羅蜜多,才能發揮實際的度生這種工作,才能成就。否則空無所用,如果只是證到真如的時候,怎樣度生?
*這種說法跟唯識有些不同。唯識就說般若有兩種,一種叫做根本智,第二種後得智。唯識宗認為後得智都可以度生,但是中觀的學派和《般若經》裏,是無強調後得智,所以呂澂就般若中觀思想說,如果只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就不能夠利益眾生。但是唯識家就說可以,唯識家因為般若的後得智,一樣是度生。
*「而彼(餘度)善根」即是修其餘五波羅蜜多或四波羅蜜多,「若無般若」做指導,就「不能運至彼岸」,不能夠成佛,不能夠解決生死,不能夠發揮佛的功德。
*不能夠成就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夠到彼岸,不能夠成就佛的果,即是大菩提。
*「經云:般若為母,五度為父。」
因為「善方便」就是指五度。所以只是有母親,亦都不能夠產生兒子;只是有父親,亦都不能產生兒子。要父母親俱全,才能夠產生兒子。兒子比喻菩提、大覺,即是說要成就菩提這個大覺,需要般若波羅蜜多,和其餘的波羅蜜多彼此聯合,產生作用。
---
[自在]
1)此中陀那波羅蜜為第二菩提資糧。以般若前行故,菩薩為菩提而行布施,是故施為第二資糧。
1-於中生他身意樂,因名布施,非為作苦。
1.1-彼有二種,謂財施、法施。
1.2-財施亦有二種,謂共識、不共識。
1.3-共識亦有二種,謂內及外。
*若施自身支節、若全身施,是為內施。
*若施男女妻妾及二足四足等,是為外施。
1.4-不共識亦有二種,謂可食、不可食。
*此有多種,若施身內受用飲食等物,是為可食。
*若施身外受用香鬘所攝、金銀珍寶、衣服土田財物、園池遊戲處等,是為不可食,然可受用。
1.5-法施亦有二種,謂世間、出世間。
*若因法施,於流轉中(舊云生死者,非正翻名,今改為流轉也。已後諸云流轉者,皆是此義)出生可愛身根境界,是為世間。
*若因法施果報越度流轉,是為出世間。
2-彼財施、法施各有二種,謂有著、無著。
*若為自身、若為資生、若為勝果,悕望相續以財法施,是為有著。
*若為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為無障礙智,是為無著。
3-其餘更有無畏施等,亦隨順入財施中。
4-彼二種施果及餘氣(謂津液也),具如大乘經說。
此中當略說偈:
飲食及被服,隨須皆布施,亦施花鬘燈,末香與音樂;
或施諸美味,藥物及猗枕,養病之所須,并醫人給侍;
男女與妻妾,奴婢及倉庫,莊飾諸婇女,隨須皆布施。
所有諸寶物,種種莊嚴具,象馬車乘等,妙物盡施之。
園林修道處,池井集會堂,土田并雜物,客舍等皆施。
若二足四足,若復一洲渚,村落與國都,及王境悉施。
施所玩好物,利樂悕須者,為諸眾生依,怖者施無畏。
施其所難捨,手足眼耳鼻,亦施心與頭,舉身悉能捨。
修行布施時,常於受者所,應生福田想,亦如善眷屬。
布施諸果報,具足善聚集,迴向為自他,成佛及淨土。
菩薩所行施,正迴向佛體,此菩薩陀那,得名波羅蜜。
若彼若此岸,亦無能說者,施果到於彼,說為施彼岸。
5-今說施主差別。
不貪於愛果,悲故三輪淨,正覺說彼施,是為求菩提。
我已作此事,正作當亦作,若作如是捨,傭賃非布施。
貪增施果故,隨須即能捨,說為息利人,智念非施主。
不貪增益果,唯以悲心施,此名真施主,餘皆是商販。
如大雲遍雨,諸處等心施,此名大施主,餘皆是少分。
施及施果報,哀愍與須者,施主於眾人,猶如其父母。
不念所施物,受者及施者,而常樂布施,此名為施主。
若不分別佛,菩提與菩薩,而為菩提施,彼當速成佛。
---
[李]
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諸苦樂,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無染濁,此名略說羼提。若自在說則施設為三,謂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
*羼提,有忍辱、安忍的意義。如果身體快樂的時候,能夠堪忍快樂,身體痛苦時能夠堪忍痛苦。一般人,當快樂的時候,會高傲,痛苦的時候,心裏頭自卑、卑下。現在他就不會有高傲、又不會產生自卑感,又不會覺得痛苦的。這樣的時候,你的心就無染濁。這樣的情況就叫做安忍。
*就忍辱、安忍來講,就分做三大類:
1-「身住持」,即是身體能夠很寧靜住,住即是集中,持就把持。集中把握即是說安隱,住持即是安隱。身體很安隱。
2-「心住持」,心很安隱。
3-「法住持」,道理很安隱。
於中身住持忍者,謂身所遭苦,若外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之)身苦,堪忍不計,此名身住持忍。
*身住持忍,住持是安忍,身和心能夠集合在一點,即是安忍。「謂身所遭苦」,或者是一些外在的,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身苦,我有足夠的力量去忍受它,不計較。
*那些外在的,引致身體感覺痛苦、不快,有兩類事物,一類是有心,有心即是有心識活動;有些是無心識現象。這些引致到身體不快,就叫做身住持。
外所生者,謂以食因緣故,起怖、瞋、癡及蚊、虻、蛇、虎、獅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諸有心物,無量因緣,逼惱於身。
*由外在所生者,因為要滿足他的段食,而使到人「起怖、瞋、癡」等等,就是就叫做外在所引致的苦。為何會使到你怖、瞋、癡?好似蚊那類咬你,蛇咬你,因為蛇要食你,因為飢餓。因為老虎為食而咬你。獅子、熊羆二足的野獸,有些是四足的野獸。多足的野獸,這些是有心識的,是有情識。有很多種原因,對身體產生迫逼,產生各種苦惱,即是咬你、吃你的話,打你等等,引致你身體痛苦。
或復來乞手、足、耳、鼻、頭、目、支節而割截之,於此惡事,心無悶亂,亦無動異,此名身住持忍。
*有些是來求給一隻手,叫你給一隻腳。乞你的耳朵、乞你的鼻,乞你的頭,乞你的眼、乞你的四肢等等。就斬給他。這個節節肢解惡事,不會引致你的心不寧靜,心無亂悶,另外你的身體就無動異,這個叫做外在的「身住持忍」。
又暴風、盛日、寒熱、雨雹、擊觸因緣諸無心物來逼惱時,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
*有些痛苦,不是有情引致,就好似「暴風、盛日」,盛日即是太熱的太陽,「寒熱、雨雹」,熱的來迫你、雹觸到你、擊倒你的頭,引致你痛苦。「諸無心物來逼惱時候,遍身苦切,而能夠安然接受,亦叫做忍。
又内身所起界動因緣故,風黃痰癊,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極為身苦,於逼惱時,能忍不計,亦名身住持忍。
*內身所起的界動因。界代表不同極微,通常有地水火風。身體裏面失調。四大失調,會風病、黃病、痰病、 癊病。風,可能是肚痛、肚瀉;黃就是黃膽病;痰就是咳;癊代表心不舒服。乃至到講不盡四百四十種病。「極為身苦」,逼惱你的時候,你能堪忍不計較,這個身住持忍裏頭的無心類。
於中心住持忍者,若有罵詈、瞋嫌、呵責、毀謗、挫辱、欺誑等不愛語道來逼惱時,其心不動,亦無濁亂,此名心住持忍。
*於中心住持忍的時候,「罵詈」,責罵、詆譭、罵你。「瞋嫌」,憎恨你、嫌棄你。「呵責」,呵斥你。「毀謗」,毀謗你的名譽。「挫辱」,辯論的時候,贏你,羞辱你。「欺誑」,講大話騙你,你不喜歡聽的話,故意說來逼迫你的時候,你的「心不動」,亦都無染濁,而引致悶亂,這種境界叫心住持忍。
又八種世法所觸,謂得利、失利、好名、惡名、譏、譽、苦、樂中,心無高下,不動如山,是名心住持忍。
*世間法接觸你,引致你痛苦,你都忍受。哪八種?「利」,你有利益。「失利」,就沒有利益。好的名譽,心不傾動,惡的名譽加諸你,亦都心不傾動。乃至譏諷,讚譽你,你覺得痛苦、覺得快樂,八種世法當中,心亦都不高舉,亦不卑下。好似山一樣不傾動,這種是心住持忍。
又斷順眠瞋故,無殺害心、無結恨心、無鬥諍心、無訴訟心,自護護他,於眾生中,慈心相應,與悲共行,起歡喜意,恆作捨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
*將你的憎恨,壓伏他為眠,順著它不起怒惱,斷了他的瞋恨。即是瞋加以順眠、加以斷除。這個時候,我都不會起心動念殺他的。又不會放在心上去憎恨一個人。又不會跟他作對的。又不會想辦法告他的。這個是消極講,從積極講,又自己護五根,使到他守護五根。守護自己和守護他。於眾生當中,能夠慈心相應,與悲共行。慈心就是別人無快樂,我能夠使到他快樂。悲心是別人有痛苦,我能夠拔除他的痛苦。有人要害我、瞋恨我,我不但不瞋恨他的,還會維護他。我的心經常一樣喜悅。「恆作捨心」,捨就是不傾動、心平等、心正直的,這樣的心態,就是整日的心都不傾動。快樂又不傾動,痛苦都不傾動,罵我都不傾動,這種叫做心住持忍。
於中法住持忍者,於内於外,如實觀察故。
*在道理上,能夠安忍、心不傾動,透過思維推理,對外事、對內心的時候,如實觀察。
外者,謂罵詈殺害等,罵詈者,聲字和合,同時不散,以刹那故、字空故、聲如響故,不可說次第相應義。
*當外人罵你,又拿刀追斬你,你會怎樣想呢? 他罵你的時候,用聲音罵的,「你是衰人!」、「你是死人!」這樣罵,這些聲音,這些語言是很多聲音連結在一起。依聲音的和合而成為字,幾個聲音重疊在一齊不散,幾個音組成一起而不分散,但它亦都剎那存在,聲音一講完就無了,這叫剎那生滅。所以剎那構成字,即是構成概念的時候,概念只是一個空的、是無實在、無體的。無體的聲音好似雷響一樣「砰」完,就無了,就不可以說次第相續存在的,不可以說過去世存在、現世又存在、未來那樣相續住。罵完你之後,聲音不會繼續存在的。
此中無有罵詈,但諸餘凡夫虛妄分別,而生瞋怒。
*此中並無實在的罵,罵人是聲音而已,聲音是併合來的,併完就散了,好似行雷「砰」完就無了,無實體存在。但是凡夫以為是實體,不能夠安忍,就以為實在,就生瞋怒,會很生氣,他不知道罵你只是聲音而已,那些聲音無實體的,不會相續下去、繼續存在。凡夫執實,以為繼續存在,就會生氣、憤怒、憎恨。
若字與聲,自性義中,知不可得,心則隨順,不相違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
*但是知道概念、聲音,無實的自性、無實在自身,所以我能夠隨順它,還對我自己的修養不會相違,能夠「平等忍受」,就叫做「法住持忍」。心住持忍,罵我時,直接不理他。但是法住持忍是要經過思維,經過道理的分析,罵我就用甚麼罵我?用語言罵我,語言是無體法、是空的,是「緣生則聚,緣散則滅」的,所以都不是實體,我何須瞋怒?即是這樣經過理解,這樣叫法住持忍。
又於殺害者所,當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無,心則如草木壁影等故;
*於殺害者,應該這樣思維,怎樣思維?我的身體不是有實的
身體被他殺害,沒有實的被害者。如果知道身體根本是空、不實在、緣生的。這樣的時候,「心則如草木壁影等」,亦不需要生氣。即是說身心相應,有身才有心,無身就無心。無實在的身,無實在的心,心何須生氣?任由他殺我的身體,不用生氣的,無實在的身體。
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無所觸礙故,於第一義中,無殺害者。
*亦再思維心,無實在心被他害,就不用生氣。心根本不是物質,是不可入性,所以不可以接觸。怎樣傷害我的心?但是心打又打不到,掐不到,那麼生甚麼氣呢?
*於第一義中,根本沒有心被殺害,你傷不到我的心。無形無相的心,你怎樣傷害我的心?有形有相就可以傷害到,無形無相是傷害不了。
*要以理化情,身安忍、心安忍是不經過思維,將那些忍的東西勉強壓起來,但當之後它會再爆出來。壓得多就會爆得很厲害也不定。但是法住持忍就不會爆,因為以理化情,說道理,說服自己,就不是說積壓在心中,不會火山爆發,所以只是身安忍、心安忍,是不足夠的,以理化情,這個是法住持忍,是高級很多,以理化情。
作是觀時不見殺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
*「作如是觀時」,於是不見殺害,殺害你都不生氣,這個叫做「此名法住持忍」。
内者,謂觀内法時,作如是念:色(蘊)如聚沫,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空故,離我、我所故;受(蘊)如泡,想(蘊)如陽燄,行(蘊)如芭蕉,識(蘊)如幻,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刹那生滅故,空故,離我、我所故。
*內在是自己五蘊,觀內在生命是五堆聚集體,即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和識蘊等等。
*「色蘊如聚沫」,色蘊即是物質、身體,它是無常的。好似泡沫那樣聚在一起,過了一會,泡就會散了。生命亦都如是,好似泡沫那樣聚集在一起。
*想蘊就好似陽焰,朝早的太陽出來的時候,射到水點,水點映出一些地方,好似一個城那樣,當太陽再上少少,影子是無了。陽焰即是海市蜃樓,陽光射在水份,會折射,有虛假相。這些虛假象就叫做陽焰。
*行蘊好似芭蕉,很多細的纖維組成,一塊塊摵開它,芭蕉就會散了。行蘊,亦都是很多東西聚集一起,分析它,亦都是一個個行為,剎那存在,它不會永恆存在,行蘊是一個假體。
*識蘊即是了別作用,即是眼、耳、鼻、舌、身、意那六識,好似幻象一樣,幻是從緣所生,眾緣和合才有。
*譬如眼識有甚麼緣?有健全視覺神經的眼根,還有明確的影像出來,還有適當距離、適當光度、又要有作意等等。那麼有九個條件具足,才產生眼識的了知。
*八個條件成熟就聽見。
*七個條件成熟,才有鼻、舌、身這三識。
*條件聚合它就會發生作用,條件一不具足就不能產生作用,所以是緣起的。
*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無實在的動作,所以又不能夠自生。即是條件制約才有生,剎那生滅的,離我即是無實的
靈魂,無實的靈魂所具有的事物。無實在我、無實在法。
於中色(蘊)非我、色(蘊)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識(蘊),識(蘊)非我、識(蘊)非我所,此等諸法從緣而生。若從緣生,則自性無生,若自性無生,則無能害者。
*於中色蘊不是我、色蘊不是屬於我所有的。受蘊是非我所,非我。想蘊非我、非我所。行蘊非我、非我所的。所以最後識蘊非我、非我所。即是五蘊都是無我。
*此等諸法從緣而生,如果從緣生,就無自性。無一種自己存在自己,無永恆存在、無不可分割的存在自體,即是無實我、無實法。
*「則無能害者」。你想害我的生命都害不到,因為害你的生命就是害五蘊,色蘊是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都是無我、無我所。整個生命都是怎樣? 無我、無我所。害不到你。
如是觀時,若内若外,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
*如是觀時,或內觀、或外觀的時候,「諸法自性皆不可得」,無實自性的,這樣的觀法,使到你的心很寧靜,心是平等正直的,叫做法住持忍。透過義理,以理化情,而得到安忍,寧靜的心理狀態,這樣的修行,就叫做安忍波羅蜜多。
*這樣修的目的,對向兩件事,第一要利益一切有情,第二是成就一切智智的大菩提果。如果不是對向這個,對向生天,就叫做安忍修法,但是不能夠叫做安忍波羅蜜多。
[李]
*「以般若前行故」,前行即是導首,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做導首。「菩薩為菩提而行布施」,因為行布施還要靠般若做導首、做前行。布施就是第二的菩提資糧。
*布施有幾多種呢 ?布施有兩種。哪兩種? 一就叫財施,二就是法施。「財施、法施各有二種」,一種是有著的財施、法施,第二種叫無著的財施、法施。
*「有著、無著」。怎樣才是有著?怎樣才是無著?如果是為自己,或者是保存好的衣著、好的食用、好的居所等資生工具,為你的資生和為自己。有時候為了勝果而「希望相續」,生天、生人而生命相續下去,希望這樣的,這些就叫有著。是為有著的財施、是為有著的法施。
*一般定義的時候,佛家有時都很會用效果論,但亦有時候用動機論。這裏就用動機論,有著、無著是講動機,修布施的時候,你的動機是甚麼? 即是你的目的是修甚麼? 你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名譽、為了自己有好的生活、讓人信賴你的,改善你的生活的,或者第二生生天的,這樣的時候是有著。有著的布施,就叫布施,不能夠叫波羅蜜多。
*怎樣叫無著呢?為利益一切其餘的眾生,若為利益「無障礙智」,無障礙智是甚麼智?佛智,因為佛的一切智智是無所障礙。目的就是為了一切眾生的福祉,為了自己將來能夠成佛,好似佛那樣有無障礙的一切智智。
*在三輪體空的前行,修財施、法施,這樣都是叫無著,對向大涅槃、對向利益眾生,不去執著有實在眾生得滅度。
*其餘還有一些,即是除財施、法施,還有第三無畏施,即是別人恐怖,你能夠使到他不恐怖,都是一種施。亦應隨順入財施裏面。
---
[自在]
2)問:已解釋陀那波羅蜜,今應說尸羅波羅蜜。
答:波羅蜜義如前解釋,尸羅義今當說。
1-以尸羅故說為尸羅。
1.1-言尸羅者謂習近也,此是體相。
1.2-又本性義,如世間有樂戒、苦戒等。
1.3-又清涼義,為不悔因,離心熱憂惱故。
1.4-又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
1.5-又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
1.6-又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
1.7-又端嚴義,以能莊飾故。
1.8-又淨潔義,能洗惡戒垢故。
1.9-又頭首義,能為入眾無怯弱因故。
1.10-又讚歎義,能生名稱故。
2-此戒是身口意善行所轉生,
*於中遠離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是三種身戒。
*遠離妄語、破壞語、麁惡語、雜戲語等,是四種口戒。
*遠離貪、瞋、邪見等,是三種意戒。
3-如是等身口意善行所轉生十種戒,與貪瞋癡所生十種惡行為對治。彼十種惡行下中上常習近故,墮於地獄、畜生、閻摩世等。
4-如前數十種善行戒,若不與覺分相應,下中上常習近故,隨福上上差別,當得天人差別。若與覺分相應十種善行,戒上上常習近多作,故當得聲聞地及菩薩地中轉勝差別。
5-又此菩薩戒聚,有六十五種無盡,如《無盡意經》中說當知。
6-又略說有二種戒,謂平等種蒔戒、不平等種蒔戒。
*平等種蒔戒者,以此善身口意積聚故,於生生中種蒔,若界若富樂、若聲聞獨覺、若相報若淨土、若成熟眾生、若正遍覺等,彼皆說名平等種蒔戒。
*與此相違,名不平等種蒔戒。
7-復有二種戒,謂有作戒、無作戒。
*若於有作中有所作者,名有作戒。
*與此相違,名無作戒。
8-復有九種戒,謂凡夫戒、外道五通戒、人戒、欲界天子戒、色界天子戒、無色界天子戒、諸學無學聲聞戒、獨覺戒、菩薩戒。
*凡夫戒者,入生處故盡。
*外道五通戒者,神通退故盡。
*人戒者,十善業道盡故盡。
*欲界天子戒者,福盡故盡。
*色界天子戒者,禪那盡故盡。
*無色界天子戒者,三摩鉢帝盡故盡。
*諸學無學聲聞戒者,究竟涅槃故盡。
*獨覺戒者,闕大悲故盡。
*菩薩戒者則無有盡,以此戒能顯明諸戒故,種子相續無盡故,菩薩相續無盡故,如來戒無盡故。以此因緣,菩薩戒者說名無盡。諸菩薩戒,迴向菩提故,說名戒波羅蜜。
9-此中有輸盧迦:
猶如父愛功力子,亦如自身愛壽命,出離有愛戒亦爾,大心健者之所愛。
此戒牟尼習近已,解脫於欲離有愛,似烏凡人所棄捨,智者常當愛此戒。
此戒利益於自他,令身端嚴離憂乏,此世他世勝莊嚴,是戒智者當所愛。
此戒不由於他力,非不可得非乞求,皆因自力而得之,是故上人愛此戒。
財物國境并土地,自身肌肉及以頭,皆能捨之不捨戒,為欲淨彼勝菩提。
假使從天墜於地,設令自地昇於天,為滿離垢無染地,應當決定不移動。
若已滿足戒方便,此時即得第二地,既得離垢清淨地,是時成就心所欲。
若復天人修羅世,及畜生中可化者,善知教化方便已,隨念往彼利益之。
或以布施攝眾生,或以愛語入其意,或復與其安隱利,或與同事助其力,
或在人中為其主,或居天眾而自在,彼彼方便引導之,悉當安置於白法。
具足實戒神通故,便能乾竭於大海,世間盡時火增盛,於剎那頃悉能滅。
觀於世間種種惱,惱而生病由離親,智者有戒通方便,為世親依示勝道。
---
[李]
1-「言尸羅者」,叫「習近」,做很多次叫做習,近即
是日常生活。在日常接觸當中,你做很多次的。日常所做的事情、做的行為、習慣。
*本義是習近,引伸是一切習慣,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得到的好的果報,於是就引伸到道德、性格、虔敬等等。將劣那些就省略,就將意義改變。
2-本性義,本來是這樣。世間有些是樂的戒,有些是苦的戒。即是樂的習慣做一些引致快樂的行為,苦的習慣做些導致苦的行為。
3-清涼義,即是每個人能夠守戒,就不會有悔意,就「為不悔因」。
*由於守戒,心的憂戚、憤怒引致不安,都不會有。所以清涼,離開熱就變涼,離開憂惱就清。
4-「安隱義」,就是安穩。能夠「為他世樂因故」。因為能夠守戒,就一定會生天趣或者人趣,所以你不用為你的來生而擔憂,安穩。
5-「安靜義」,建立止觀。因為修止觀的時候,一定要有戒,才有定,沒有戒不能夠有定的。在定中很寧靜。
6-「寂滅義」,即是得涅槃,因為是得涅槃的因。所以守戒能夠在將來得到涅槃。
7-「端嚴義」,很端莊莊嚴的儀態。為何?因為能夠莊嚴修飾自己。如果守戒時,舉頭投足,舉步前行的時候,都有一種很端莊嚴肅的體態。
8-「淨潔義」,能夠「洗惡戒垢故」,惡戒即是惡的行為,即是平日的行為當中壞的行為,能夠洗擦乾淨。洗滌清凡塵、洗滌乾淨的時候,自然就是潔淨義。
9-「頭首義」,能夠「入眾無怯弱」。如果自己不守戒的時候,不能夠義正辭嚴地向眾生說法。但是守戒就能上對得著天,下對得著地,中間對得著人,對得著諸佛菩薩,那就無所懼。
10-「讚歎義」,即是聲聞和名聲自然會來的。
*戒分別有「身、口、意善行所轉生」,即是你行身、口、意業,自然就產生戒。當中,即是「於中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等,是三種身戒」,身戒即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遠離殺生」就是不殺生;「遠離不與取」,「與」即是「給」,即是別人不給東西你,強行取,便是偷盜。
*欲邪行,貪欲的邪行,即是遠離貪欲邪行。
*「遠離妄語」,即是說謊。遠離「破壞語」,即是鬥亂彼此,挑逗別人打架。遠離「麤惡語」,這個是惡口;遠離雜戲語等,綺語。四種口戒。
*意行又怎樣?「遠離貪、瞋、邪見」,不正當貪、不正當憎恨別人、不正確見解。
*不正確見解包括甚麼?壞身見或者邊見、見取見、禁戒取見和惡見,惡見即是無因果等等,五種見,叫做邪見,沒有這些見,就生一種叫做意戒。
*修十善行,對向利益一切有情、是對向將來得到大菩提、一切智智、是無障礙智。
3)問:已解釋尸羅波羅蜜,今應說羼提波羅蜜。
1-答: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諸苦樂,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無染濁,此名略說羼提。
2-若自在說,則施設為三,謂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
2.1-於中身住持忍者,謂身所遭苦,若外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身苦堪忍不計,此名身住持忍。
*外所生者,謂以食因緣故起怖瞋癡,及蚊虻蛇虎師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諸有心物無量因緣逼惱於身,或復來乞手足耳鼻頭目支節而割截之。於此惡事心無悶亂亦無動異,此名身住持忍。
*又暴風盛日寒熱雨雹擊觸因緣,諸無心物來逼惱時,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
*又內身所起界動因緣故,風黃痰癊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極為身苦,於逼惱時能忍不計,亦名身住持忍。
2.2-於中心住持忍者,若有罵詈瞋嫌呵責毀謗挫辱欺誑等不愛語道來逼惱時,其心不動亦無濁亂,此名心住持忍。
*又八種世法所觸,謂得利失利、好名惡名、譏譽、苦樂中,心無高下不動如山,是名心住持忍。
*又斷順眠瞋故,無殺害心、無結恨心、無鬪諍心、無訴訟心,自護護他,於眾生中慈心相應,與悲共行起歡喜意恒作捨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
2.3-於中法住持忍者,於內於外如實觀察故。
*外者,謂罵詈殺害等。罵詈者,聲字和合同時不散,以剎那故、字空故、聲如響故,不可說次第相應義,此中無有罵詈,但諸餘凡夫虛妄分別而生瞋怒。若字與聲自性義中知不可得,心則隨順不相違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
*又於殺害者所當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無心則如草木壁影等故。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無所觸礙故。於第一義中無殺害者。作是觀時,不見殺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
*內者,謂觀內法時,作如是念:色如聚沫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空故、離我我所故。受如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剎那生滅故、空故、離我我所故。於中色非我、色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識,識非我識非我所,此等諸法從緣而生,若從緣生則自性無生,若自性無生則無能害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
*若於身心法中作自性觀時,即是順無生忍。此名略說羼提波羅蜜。
3-如修多羅中具說。此中有聖者頌:
怨親及中人,悲念常平等,瞋因尚無有,何得瞋眾生?
善修習常慈,眾生同己體,平等無有二,云何怒眾生?
心常捨離瞋,多生於愛喜,健者既無礙,云何與世違?
於諸眾生所,常求作利祐,云何無瞋恚,得加眾生惡?
世間八法觸,其心不動搖,譬如口吹山,應知彼得忍。
深心離諸垢,礙事不能污,如泥泥虛空,應知彼得忍。
於身無所愛,於命不亦貪,諸怨悉不能,動其相續志。
於非可愛聲,安心猶如響,諸言亦如化,忍心便在手。
不於五眾中,取我及命相,身亦非我所,應知彼得忍。
若不見於我,及我所自性,便得無生忍,佛子最安隱。
---
[自在]
4)問:已解釋忍波羅蜜,今應說精進波羅蜜。
1-答: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為精進。
2-於中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覺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精進波羅蜜。
3-又復若與諸凡夫及學、無學聲聞、獨覺等不共精進,此名精進波羅蜜。
4-精進有三種,謂身、口、意。彼身口精進,以心精進而為前行,略說有三種福事。
4.1-若身與福事相應,是身精進。若口與相應,是口精進。若意與相應,是意精進。
4.2-又於若自利、若利他善中身健行,是身精進。口健行是口精進,意健行是心精進。
5-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謂不斷三寶種精進;成熟無量眾生精進;攝受無量流轉精進;無量供養給侍精進;聚集無量善根精進;出生無量精進精進;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安隱一切眾生精進;隨諸眾生所作精進;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受諸戒學精進;忍力調柔精進;出生諸禪那、三摩提、三摩鉢帝精進;滿足無著智慧精進;成就四梵行精進;出生五神通精進;以一切佛土功德成己佛土精進;降伏諸魔精進;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滿足十力、無畏等佛法精進;莊嚴身口意精進;得度諸有所作精進;害諸煩惱精進;未度者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穌息、未涅槃者令涅槃精進;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攝受一切佛法精進;遊無邊佛土精進;見無量諸佛精進。此諸精進從大悲出,離身口意故,住不取不捨故,得不舉不下故,攝不生不起故。如是等三十二法具足已,精進波羅蜜當得清淨滿足。
6-此中亦有聖頌:
彼諸施等波羅蜜,精進之力所成就,是故精進為根本,諸菩薩等得佛身。
精進方便求菩提,我念精進勝方便,以其捨離精進已,方便不能作所作。
若唯獨有一方便,則無策勤作事業,所作皆是精進作,是故精進勝方便。
心有巧力為方便,此心從於精進生,是故諸有所作事,皆以精進為根本。
諸論及以工巧等,具精進故到彼岸,是故於諸所作中,精進最為成就者。
所有自在及財物,精進之人則能得,是故諸有安樂事,皆以精進為得因。
以有殊勝精進故,佛於聲聞為上首,是故此之精進力,最為勝因非餘行。
勝上精進勇健者,於地地中雖同地,而彼恒得最勝上,是故常應起精進。
佛在菩提樹下時,以精進故覺菩提,是故精進為根本,得佛身因前已說。
---
[李]
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為精進。
*勇健體相,體性是勇健。業用又是勇健。精進就是勇健體,但是精進的活動都是勇健,體又是它,用又是它。精進以勇健為體,亦以「勇健作業」,勇健地去作業就有影響力。
於中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精進波羅蜜(多)。
*在諸菩薩當中,當你初發菩提心的時候,乃至究竟坐菩提場,坐道場即是當你最後剎那,入金剛心,快要成佛的修行,叫做坐道場。
*「建立一切的菩提分,相應的身口意業。分即是因,菩提分修行的目的是得到大菩提,這個做因,引致到身口意等等善業相應。努力成就身業,目的是能夠得到大菩提的果,所以做菩提分,做菩提的因。現在你的行為、口業、意業與一切菩提之因,努力完成、勇健完成,這樣叫做精進波羅蜜多。
精進有三種,謂身、口、意。彼身、口精進,以心精進而為前行。
*精進波羅蜜多有三類,身口意。彼身口意精進,就以心精進為前行,以心精進是最重要。因為意精進帶動身精進、口精進。
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謂:(1)不斷三寳種精進,(2)成熟無量眾生精進,(3)攝受無量流轉精進,(4)無量供養給侍精進,(5)聚集無量善根精進,
*心精進有哪些?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
*「不斷三寶種精進」,甚麼叫三寶? 佛法僧,經常接近佛法僧。
*為何要接近佛法僧?因為想得大菩提,普度一切眾生,使到眾生能夠成熟,成熟什麼?使到眾生將來都能夠得到大菩提。
*接受無量流轉精進,即是不斷流轉下去,都能夠攝受、接受它,不會怕流轉生死。大乘要故留一些少少情欲,讓他再來這個世間,不要那麼快地離開。
*能夠無量供養佛,不只佛,一切眾生,父母、師長、尊長及需要的人,都能夠供養他,菩薩發大菩提心,供養他,那些不發大菩提心,你都給侍他。
*「聚集無量善根精進」,善根即是善因,一切對向菩提,要做一切應做的事,那樣精進。
(6)出生無量精進(之)精進,(7)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8)安隱(穩)一切眾生精進,(9)隨諸眾生所作精進,(10)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
*「出生無量精進之精進」,即是能夠產生無量的精進,你都有一種精進的精神,使你完成其餘一切精進的事務。
*「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你能夠說法度生,都使到一切眾生都覺得開心。
*「安隱(穩)一切眾生精進」,眾生受各種的苦惱、受各種的恐懼,你能夠如意安忍他,而精進從事。
*「隨諸眾生所作精進」,跟眾生一起。
*「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對所有眾生,都是平等平等。即是不捨一切眾生而精進。
(11)受諸戒學精進,(12)忍力調柔精進,(13a,b)出生諸禪那三摩提、三摩鉢帝精進,(14)滿足無著智慧精進,(15)成就四梵行精進,
*「受諸戒學精進」,於是一切戒學,都能夠精進地學習,精進地去受持。
*安忍力調柔使到你能夠安忍一切,心不得調順,使到它調柔、調順而精進。於是忍波羅蜜多都要以精進波羅蜜多做一個原動力。
*「出生諸禪那三摩提(地)、三摩鉢帝精進」,修禪的時候,精進。三摩提,等持,即是平等地持心,心能夠集中一處。三摩鉢帝,等至,至於等持的境界。
1-三摩地,通散心。三摩鉢帝定心。
2-三摩地,一剎那住心。摩鉢帝,連續住心。
3-三摩地不包括無心的定。三摩鉢帝包括無心定。
4-三摩提可以是善的、無記、惡。三摩鉢帝一定是善的。
*又為滿足無著的智慧而精進,能夠成就滿足無執著的般若智慧,而勤行精進。
*「成就四梵行精進」,慈悲喜捨。梵者是清淨,慈善喜捨是清淨行。
(16)出生五神通精進,(17)以一切佛土功德成己佛土精進,(18)降伏諸魔精進,(19)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20)滿足十力、無畏等佛法精進,
*「出生五神通精進」,精進在定中裏面成就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境通和宿命通。
*「以一切佛土功德成(我自)己佛土精進」,你托諸佛的佛土修行,成就你的佛土那樣而精進。
*「降伏諸魔精進」,有四種魔,蘊、煩惱、死、天魔等等,這些魔是會打擾你的,要精進地修行才能降伏。
*「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異端邪說,應該要抨擊它的,因為不正確思想,要抨擊它。
*滿足十力、四無畏等等,佛的功德教法而勤行精進。
(21)莊嚴身、口、意精進,(22)得度諸有所作精進,(23)害諸煩惱精進,(24)未度者令度、(25)未脫者令脫、
*「莊嚴(你的)身、口、意(三業)精進」,即是努力修善的身業、善的口業、善的意業而精進,使到你的身業莊嚴,使到你口業莊嚴,使到你的意業莊嚴,變動詞,使到他莊嚴。
*「得度諸有所作」,能夠普度一切眾生,做一切事務,這樣而勤行精進。
*「害諸煩惱精進」,將一切煩惱加以對治那樣而精進。
*「未度者令度精進」,那些不能夠解脫的眾生,精進地令他們解脫。
*「未脫者令脫」,那些不能夠脫離三界或脫離生死的眾生,勤行精進地使他們脫離生死。
(26)未蘇息者令蘇息、(27)未涅槃者令涅槃精進,(28)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29)攝受一切佛法精進,(30)遊無邊佛土精進,(31)見無量諸佛精進。
*「未蘇息者令蘇息精進」,蘇醒而安息,使到入無餘涅槃,使到應該入無餘涅槃的眾生,而入無餘涅槃的。
*至於那些能夠入大涅槃的眾生,現在他們未入大涅槃,你使到他們入大涅槃,不住生死涅槃。
*「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百福,不是指一百種,指各種的福都應該修行。無福都不能夠修行。所以各種各類的福,都要修行。
*「攝受一切佛法精進」,研究所有的佛學都要研究,一切佛法。
*「遊無邊佛土精進」,去所有淨土,禮不同的佛,給侍不同的佛而精進,所有的佛土,都去遊歷,禮那個佛,另外度那個佛土內的眾生。
*「見無量諸佛精進」,到無邊佛土,見到無邊佛,智慧就增長。
[自在]
5)問:已略解釋精進波羅蜜,今應說禪那波羅蜜。
1-答:禪那者,有四種禪那,謂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第二禪;離喜行捨念慧受樂遊第三禪;滅於苦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遊第四禪。於此四種禪那中,離證聲聞獨覺地,迴向佛地已,得名禪那波羅蜜。
2-諸菩薩有十六種禪那波羅蜜,諸聲聞獨覺之所無有。何者十六種?謂不取實禪、不著味禪、大悲攀緣禪、三摩地迴轉禪、起作神通禪、心堪能禪、諸三摩鉢帝禪、寂靜復寂靜禪、不可動禪、離惡對禪、入智慧禪、隨眾生心行禪、三寶種不斷禪、不退墮禪、一切法自在禪、破散禪。
3-如是等十六種,是為禪那波羅蜜。
不取實禪者,為滿足如來禪故。
不著味禪者,不貪自樂故。
大悲攀緣禪者,示現斷諸眾生煩惱方便故。
三摩地迴轉禪者,攀緣欲界為緣故。
起作神通禪者,欲知一切眾生心行故。
心堪能禪者,成就心自在智故。
諸三摩鉢帝禪者,勝出諸色無色界故。
寂靜復寂靜禪者,勝出諸聲聞獨覺三摩鉢帝故。
不可動禪者,究竟後邊故。
離惡對禪者,害諸熏習相續故。
入智慧禪者,出諸世間故。
隨眾生心行禪者,度諸眾生故。
三寶種不斷禪者,如來禪無盡故。
不退墮禪者,常入定故。
一切法自在禪者,諸業滿足故(第十六破散禪本闕,不解)。
4-又念淨、慧淨、趣淨、慚淨、持心希望淨、迴向菩提淨、根淨、無依淨、不取實淨、起作神通淨、心堪能淨、身遠離淨、內寂靜淨、外不行淨、有所得見淨、無眾生無命無人淨、三界中不住淨、覺分門淨、離翳光明淨、入智慧淨、因果不相違淨、業思惟忍淨、開胞藏相智淨、攝方便前巧淨、菩提場障礙淨、不著聲聞獨覺淨、安住禪那出生光明淨、佛三摩地不散亂淨、觀自心行淨、知諸眾生各各根如應說法淨(本闕二淨)。彼十六種禪那波羅蜜,由此三十二淨故得清淨,得入如來地。
5-此中有輸盧迦:
若彼十六種,及三十二淨,與禪度相應,是為求菩提。
到禪那彼岸,善知禪那業,智者五神通,出生不退墮。
諸色無有盡,通達其實性,亦以勝天眼,普見諸色相。
雖以淨天耳,遠聞諸音聲,智者通達知,聲非可言說。
所有眾生心,觀其各各相,諸心猶如幻,了知其自性。
眾生宿世住,如實能念知,諸法無過去,亦知其自性。
往詣俱知土,見土具莊嚴,土相如虛空,了知其實性。
眾生諸煩惱,皆以亂心生,是故勝智者,曠修諸禪定。
---
[李]
*禪定包括兩項東西,一樣是止,一樣是觀。由禪定做緣,能夠引發般若智,這樣叫瑜伽。甚麼叫瑜伽師?就由修禪定而引發般若智的修行者。
禪那者,有四種禪那,謂: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
*禪那一共有四種禪那,初禪後才叫禪定,未入初禪的時候,都是學習修禪,是禪定的預備,禪定一定要止觀都能夠修到,這才叫禪定。
*初禪,有甚麼特徵呢?
*1-「有覺有觀」,有尋有伺,尋即是尋求,伺即是伺察,有尋求伺察,最粗糙的叫做尋求,細密的叫做伺察。
2-「離生喜樂」,離是能夠離開情欲,而生出兩項感受,內心快樂、身體的快樂。心得到輕安,叫做喜。身體能夠得到輕安,叫做樂。輕安是能夠離開所有粗重。
3-遊於初禪。修禪那波羅蜜多要到初禪,才能夠開始修行。
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第二禪。
*「無覺無觀」,即是無尋無伺,不需要粗的尋求,又不需要細的伺察。入很寧靜的定境,心裏頭就有定的心輕安,身體得到很安定的身輕安。比初禪殊勝。因為它殊勝,所以不需要再尋求伺察,所以定就深入。
離喜行捨、念、慧、受樂,遊第三禪。
*第三禪的時候,知道喜悅都是一種煩惱,降伏這種喜悅的煩惱。得到心如止水的平衡,叫行捨。即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而無偏差的。仍有樂,因為能夠正念、正慧。
*正念,心集中一點,就能夠真真正正記得集中點,心不會散逸。正慧,即是正確的智慧,去入定觀想。即是又能觀想到,又能夠定。念是定,慧是觀,即是說定與觀都能夠成就。
*感受到身體快樂,感受不到心裏面喜悅。
滅於苦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遊第四禪。
*「滅於苦樂」,現在連身體的快樂都要將其降伏,初禪滅苦,第四禪滅樂。
*捨念清淨,那時候是行捨境界,心是平等、正直的境界。做到很純,叫做清淨,捨清淨。不會失念,又無昏沉掉舉。念又清淨,定又很定。那時候就不苦不樂,就叫「遊於四禪」。
於此四種禪那中,離證聲聞、獨覺地,迴向佛地已,得名禪那波羅蜜(多)。
*小乘人都證到這四種禪,但是大乘修禪波羅蜜多的時候,修四種禪,是離開聲聞地所證得的境界,離開獨覺乘所證的境界,而是「迴向佛地」所證得的境界。如果能夠這麼做,真的修大乘的禪那波羅蜜多。
諸菩薩有十六種禪那波羅蜜(多),諸聲聞、獨覺之所無。
*在這十六類裏面,就可以看出大乘的波羅蜜多與小乘的波羅蜜多的區別在哪裏?
(1)不取實禪者,為滿足如來禪故;
*修大乘,是如來乘,不是修聲聞禪、獨覺禪,要成就大乘的禪。不執著有實在禪,這點不同的。因為禪是小乘人執著為法執,小乘是破我執,不需要破法執,就執其禪是實在。大乘在禪那裏面,不應該執禪那為實,知道禪那都是空的,是無自性的,這點不同。
*修的禪不是聲聞禪,不是獨覺禪。修大乘,即是修如來乘,跟修小乘有甚麼不相同,小乘人只是破我執,不需要破法執。大乘一定要我執、法執俱破,所以第一種特徵就要不執禪本身。
(2)不著味禪者,不貪自樂故;
*不能夠著味,貪禪的味,即是經常沉迷在禪都不可以,不可以貪自己樂。修的時候,不止不執著它是實,更要不貪著它是實,即是不要貪著這種禪。
(3)大悲攀緣禪者,示現斷諸眾生煩惱(之)方便故;
*用大悲心攀緣禪,禪裏面,禪觀所有眾生有煩惱,教導他們,使到他們能夠將所有煩惱降伏,在禪裏面,觀利他。
*「斷煩惱方便」,方便即是一種善巧方法,來引導其他眾生可以斷煩惱,思維這些方法。
(4)三摩地迴轉禪者,攀緣欲界為緣故;
* 能夠入定,但還要回去欲界。在四禪裏面,要「攀緣欲界」,或者欲界眾生怎樣痛苦,我怎樣度他們,這樣要想回欲界的。迴轉,我到色界,都要返回欲界,他們的煩惱怎樣怎樣?要想辦法度他們,這處欲界做所緣境。
(5)起作神通禪者,欲知一切眾生心行故;
*大乘裏面,要修神通?為何?知一切眾生的心行是怎樣,你能夠觀到他們心的根器如何,因為要對機說法。譬如他心通,很容易知道他們的心想甚麼?於是我教他們甚麼,度他的力量就轉大。
(6)心堪能禪者,成就心自在智故;
*有種心是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禪使到心自在。
(7)諸三摩鉢帝禪者,勝出諸色、無色界故;
*三摩鉢底即是等至,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一切煩惱可以降伏,連續、相續下去的,是多剎那的心一境性。你的境界是勝過小乘,是殊勝的。大乘的如來禪,它的定境是超越色界的,乃至超越無色界,超過小乘,超過外道。
(8)寂靜復寂靜禪者,勝出諸聲聞、獨覺三摩鉢帝故;
*寂靜當中的再寂靜,這樣的色界禪,超越聲聞乘、超越獨覺乘的三摩鉢底。
(9)不可動禪者,究竟後邊故;
超越寂靜復寂靜禪之後,所謂究竟的禪境界,這是不能搖動。
(10)離惡對禪者,害諸熏習相續故;
*離惡對,能夠對治一切煩惱,即是連煩惱種子都能夠對治的,所以說害即是對治。熏習相續的功能都能夠逐項對治。煩惱障與所知障,不但現行,還是熏習的相續,就是種子。
*能夠對治那種惡,這處的惡是代表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功能。
(11)入智慧禪者,出諸世間故;
*智慧即是般若,即是能夠超過越世間的智慧。因為能夠超越世間,能夠不執著世間事物,就是入出世間的智慧。入即是成就,入禪定,如果能夠成就出世間智慧。因為透過禪,透過止觀成就般若智慧的,這樣叫瑜伽。所以要能夠成就般若,成就一個出世間智慧。
(12)隨眾生心行禪者,度諸眾生故;
*「隨眾生心行」的禪,因為度眾生,就隨著心理活動,然後再普度他們的。如果說入智慧禪,就是成就根本智。如果說隨眾生心行的禪,這個是後得智,按眾生的心而能夠輔助他、能夠解脫生死的。這個是後得智。
(13)三寳種不斷禪者,如來禪無盡故;
*因為修如來禪的時候,能夠成就佛法僧三寶。即是修,你成佛,法是法寶。自己是佛寶。弟子又跟著你修行,他們是僧寶,能夠成就三寶的種子,即是你將來能夠成就三寶。透過你的禪定種下種子,將來成就三寶。
(14)不退墮禪者,常入定故;
修這些禪,不會在修行途中,返去修小乘,又不會修外道,不會退轉、不會退墮。因為你現在經常都可以常在定中,第八地常入定中,不退轉。第八地的無相觀與有相觀是自在地一齊現行,所以不會退轉。一方面就常在定中,第二方面同時度生。不退轉即是說你的般若智和後得智是同時起的。
(15)一切法自在禪者,諸業滿足故;
*這個就是成佛,「一切法自在」,所有的業圓滿,你做的工作全部都成就。
(16)破散禪(釋文缺)。
[自在]
6)問:所解釋禪那波羅蜜者略說已竟,今應次第說般若波羅蜜。
答:般若波羅蜜者,如前解釋,為初資糧中說。我今更釋其相。如先偈說:
施戒忍進定,此五種之餘,彼諸波羅蜜,智度之所攝。
1)此餘有四波羅蜜,謂巧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等。此四波羅蜜,皆是般若波羅蜜所攝。
2)般若波羅蜜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
1-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
2-無邊相,等虛空故。
3-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
4-遠離相,畢竟空故。
5-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
6-無句相,無名身故。
7-無聚合相,離來去故。
8-無因相,離作者故。
9-無生相,生無有故。
10-無去至相,離流轉故。
11-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
12-無染相,不可取故。
13-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
14-無動相,法界自體故。
15-無起相,不分別故。
16-無量相,離量故。
17-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
18-無污相,不出生故。
19-不可測相,無邊際故。
20-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
3)又般若波羅蜜是聞慧相及正思入。
彼聞慧相有八十種,謂樂欲等。
正思入有三十二種,謂安住奢摩他等。
4)又般若波羅蜜不與十六種宿住等無明俱。
5)如是等般若波羅蜜相隨量已說,若具說者乃有無量。
---
[李]
此(五度之)餘,有四波羅蜜(多),謂善巧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做導首,依般若波羅蜜多而修行的,所以這五項東西都成就,成為波羅蜜多。除了有五波羅蜜多,其餘還有四波羅蜜多又成就,一共十種波羅蜜多。
*哪四波羅蜜多?
1-善巧方便波羅蜜多,是第七地。
2-第八地的願波羅蜜多圓滿,永遠都是願成佛的。常在定中,不需要退轉。
3-第九地修行的時候,叫做力波羅蜜多,各種很神奇的力量,四無礙解力,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和辯無礙解。法無礙解即是一切教法都懂。義無礙解,佛教每一種義理都能夠懂。辭無礙解,即是度生的時候,都可以跟他溝通。還有辯論的時候一定勝的,辯才無礙的。
4-智波羅蜜多,這個是十地。
*這九種波羅蜜多之所以謂成為波羅蜜多,因為有般若波羅蜜多的指導之下,然後才可以成為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按:無分別根本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多);
*透過般若智,到彼岸。「佛世尊於菩提樹下」,如果「念相應智」,「覺了諸法」,「一念的智」就是智般若波羅蜜多,佛陀在菩提樹下證得佛果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如果無般若波羅蜜多,他就不能夠成佛,不能夠降伏一切煩惱,不能夠觀十二因緣而覺悟到一切真
理。他能夠覺悟一切真理,靠這種一念相應的智,叫做一念相應是無分別,就是前念後念一樣,好似一念一樣下去,就無分別,無分別智,所以這種是般若無分別智,就叫般若波羅蜜多。
1-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
*因為身體有礙,因為無身故,不會執著身體,所以無東西能夠阻礙。因為沒有相,就沒有東西可以妨礙。無東西妨礙,即是能夠了解到宇宙的真實,能夠證得諸法實相。所以,肯定是「無礙相」,無東西能夠阻礙。
2-無邊相,等虛空故;
*宇宙本體,一定是無邊,即是智慧能夠知一切,所以小乘人叫一切智。佛的智慧固然是一切智,又是一切種智,加上起就是一切智智,所以就是無邊的智慧。
*等即是同,與虛空一樣無邊。因為他所證得的對象是無邊。
3-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
無東西跟它相同、相比的,無任何的智慧足以與它相等的。因為他不執任何事物,根本智是無所得。因為他不執那種實相,不執它實在的相狀,就是無所得。
4-遠離相,畢竟空故;
*「遠離相」是畢竟空,是遠離一切相。
5-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
*無東西可以降伏它的,因為它無可得,你無意掌握任何一樣事物,自然能夠做一件事。無所得,這樣的時候就證到真如。
6-無句相,無名身故;
*無名句文,即是無概念,因為「無名身」,即是名身、句身、文身,一切概念都沉,其他的事物一定要語言概念相應。
7-無聚合相,離來去故;
*般若智無有來的相,無去的相,無來無去,所以無聚無合。
8-無因相,離作者故;
*「無因相」,不能夠作因得果的,造作就是因,丟一個東西「噗」一聲,我丟它是一個因,「噗」一聲叫做果,有造作。但是般若智,就不是這樣造作的。
9-無生相,生無有故;
*「無生相」,既然無作因的時候,所以無生的這種相,「生無有故」。即是真如是不能夠生出東西,真如是由般若智去證。般若智不能生任何東西,般若智又不能夠作因,又不能夠生任何東西。
10-無去至相,離流轉故;
*「亦都無流轉生死的相,流轉生死有去至,譬如有些人在這個欲界死了,因為修到無想定,生到無想天,那就有至。去那個欲界,至那個天。般若智無去無來之相。
11-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
*有去至才有散壞,人離開這處,就是散,那樣東西打破,就壞,壞了就今生身體,成就另外一個身體。但是,它
都無流轉、無輪迴生死的智慧會使到不會輪迴生死,於是無壞相、無散相。因為無時間性,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根本在般若智證後,無這個觀念的。
12-無染相,不可取故;
*「無染相」,即是無所取,染即是有執著才有取,無執的時候,於是就不會有染著。
13-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
*建立概念才有戲論,正確的建立概念,即是正法。即是錯的建立概念、理論叫 戲論。連正法都不會建立,何況戲論,於是戲論之相是不存在。
14-無動相,法界自體故;
*不會轉動的,法界即是真如,全個宇宙實體是包括一切的。般若智是無動的。
15-無起相,不分別故;
*起即是由靜止而變為活動,就無一種由靜止而變為活動
那種相狀,不起分別相。
16-無量相,離量故;
*根本無分別,遍一切處,所以無數量。
17-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
有數量有所依止,無數量,它無所依止。因為它是一切法體。般若智照出去,了解真如亦都無所依止。
18-無污相,不出生故;
*因為有出生,由一樣東西變做另一樣東西,這樣的時候,它有污,但這處無生緣故,亦都無污。
19-不可測相,無邊際故;
*因為它無邊無際,不能測度的。
20-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
*它自己是自性,實的自性,所以它自然地存在,無東西能夠做的。
*「諸法自性故」,諸法實相本身就是自性,用般若智了解它。宇宙最後的實在,它是諸法實相,所以假名叫做自性,不是真的執實那種自性。
*每一相都是相對於世間法、世間智慧。般若智慧照出了,就有這樣的特徵。這處很詳細地將般若智與其他智不相同。
[自在]
7)此般若波羅蜜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中,
1-有八種善巧:所謂眾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此中善巧波羅蜜無有邊際。
2-又復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為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眾生。於彼彼生趣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諸大人等所分別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之分。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多多能令無量,此為方便。
3-不自為己唯為眾生,此為方便。
4-唯以陀那令諸波羅蜜滿足,此為方便。如是以尸羅攝諸生處,以羼提莊嚴身口心,為於菩提,以毘梨耶安住精進,以禪那不退於禪,以般若捨離無為。
5-以慈為作依護,以悲不棄流轉,以喜能忍不喜樂事,以捨發起諸善。
6-以天眼攝取佛眼,以天耳滿足佛耳,以他心智知各各根,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以入眾生心欲知諸行相,已度還入,無染而染、捨擔更擔,無量示量、最勝現劣,以方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
7-雖行涅槃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達四諦智及觀無生而不入正位。
8-雖行憒閙而不行順眠煩惱。
9-雖行遠離而不依身心盡。
10-雖行三界而於界中不行世諦。
11-雖行於空而一切時恒求佛法。
12-雖行無為而不於無為作證。
13-雖行六通而不盡漏。
14-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
15-如是等巧方便波羅蜜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
16-此中有輸盧迦:
畜生道中諸苦惱,地獄餓鬼生亦然,於流轉中相應受,眾生種種諸過惡。
此等苦聚不能障,於眾生處起哀愍,諸佛便說彼菩薩,一切世間無礙悲。
論中若有善該綜,眾多別人所作業,工巧等明及餘事,皆以愛語授與之。
戒財聞修寂調等,以此功德攝化他,攝已復令常相續,勝仙說為住善道。
或現女身化男子,令其調伏而受教,或現男身化女人,令其調伏而受教。
若不厭於染境樂,愍其無道令入道,隨眾生門種種化,極逼惱處亦不捨。
或有信解於無我,及知諸法離自性,是人未離世間法,但作如此觀察轉。
於業及果生信順,而有無邊諸苦事,當於受彼苦果時,不喜諸苦所逼切。
若於聲聞出家者,便置安隱寂靜處,或復置於緣覺道,或置十種妙力乘,
令其當得正覺乘,或得寂靜及天趣,若應觀察現見果,如其所作正安置。
如是從初至究竟,丈夫難事皆能為,依彼種種巧方便,捨離一切愛不愛。
此乘諸佛所讚歎,百千功德而莊嚴,能生世間極淨信,以說勝妙善道故。
於緣覺乘聲聞乘,及以天世諸乘中,皆以十善而成熟,亦於人乘成熟人。
---
[李]
此般若波羅蜜(多)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中,有八種善巧:所謂眾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
*方便,不是究竟,不是最後實在;善巧,沒有甚麼過錯,沒有甚麼大過失。
*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要第七地才圓滿,得到般若波羅蜜多之後,才能把它修行圓滿。
*「八種善巧」,度生的時候,很善巧地說話給你聽。
1-「眾善巧」,眾是五蘊。
2-「界善巧」,界是十八界。
3-「入善巧」,六處、外六處,叫做入。
4-「諦善巧」,四聖諦,無顛倒的道理叫諦。
5-「緣生善巧」,十二緣生。
6-「三世善巧」,三世輪轉。
7-「乘善巧」,三乘及五乘法。
8-「諸法善巧」,諸法即是有為法和無為法。
此中善巧波羅蜜(多)無有邊際,又復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為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眾生,於彼彼生、趣,於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
*「此中善巧波羅蜜(多)」「無有邊際」。「又復隨於何等生、(何等)趣,以何等行相」這樣自己能夠增長善根,和調伏其他眾生。
*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自己是甚麼生的時候,自己為了達到菩提的果,就增長些善根。對其他眾生,他們在甚麼生的時候,你就他甚麼生調伏他,使到他能夠了解佛法,了解真理。
*趣就指六趣,即是天趣、阿修羅趣、人趣、地獄、餓鬼、畜生,因應不同生、不同趣,你這樣增長善根,和因應那個眾生是甚麼生、甚麼趣,來調伏他,使到他在所生的狀態,所生的趣、所趣的地方存在的時候,是「彼彼行中,此一切處」,都能夠作種種的方便,普度他們。這處就是作種種方便,普度那些眾生。
*兩件事,一樣是對自己增長善根,一是對眾生普度他。
1-諸大人等所分別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之分。
*「諸大人等所分別說」的教裏, 大人就是聖者,包括三乘聖者,佛、阿羅漢、辟支果。在所有大人的經教裏面,我選取其中一點一滴的一部份,來為他說的。
2-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滋多、能令無量,此為方便;
*「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他)滋長多、能夠令他無量,這個就是方便。初初,讓他知道很少善法,但是,從少培養當中,怎樣培養他增加善法、增長他的無量,就是由小而多。所以由淺而深,這個由近而遠,這些叫方便。
*先修少少,慢慢再增多,而止於無量,這樣叫做方便。
3-不自為己、唯為眾生,此為方便。
*說法,不是為自己說法,為眾生說法,叫方便。因為你為人說法的時候,要成就菩提。成就菩提本來為你自己,但是自己的結果就不是為自己,為所有眾生,成己者,所以成物也。
*我自己成就菩提的目的,不是為我自己,為所有其他眾生,透過去幫助別人,而成就自己的。成就自己的目的,是為成就一切有情。
4-以他心智知各各根,
*成就他心通的時候,觀察眾生不同的根器,好好地為他們說法,這個就是方便。
5-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
*對於其他的眾生過去住在甚麼世裏面,有甚麼行為。我都能夠記憶不忘的。用宿命通知道過去三世的時候,今世能夠更加度眾生。
6-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
*如來得甚麼自在神通,我都應該方便善巧,得同一樣的自在神通。
7-以入眾生心欲知諸行相,
*能夠了解每個眾生的內心世界,知道每個眾生心裏頭的活動情況,了解對方的心、了解對方怎樣思考、怎樣思維。因應他的思維方法、活動行相,普度他。
8-己度還入,
*自己都不會流轉生死,會再次入流轉生死。自度的時候,我不入涅槃,還入這個流轉的世界。
9-無染而染,
*因為雜染的心理活動,我已經控制著,無雜染心理活動。但是顯示出雜染的心理活動,這個在唯識家是故留煩惱。我能夠將一切雜染的法,全部都可以降伏盡的,但我不去降伏盡,我還保留一些染法。保留染法有甚麼好處?就可以跟一切眾生一同生活,體驗他們生活那種苦況,這樣來到增強悲心,來到度他們,如果你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很難跟有煩惱的人一起生活的。
10-捨擔更擔,
*本來把流轉生死那種擔子,應該可以放下,但是我都不放下,再承擔人類的流轉生死的擔子。
11-無量示量,最勝現劣。
*我的智慧、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無可限量,但我示現它有限量的。本來我行為、我的思維、我軀體的力量,本來最殊勝,但示現很卑劣,即是跟其他人一起。如果示現你所有殊勝,高過他,誰人敢接近你?無人敢接近你。
以方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雖行涅槃(而)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
*因為我要方便度生緣故,本來我能夠與涅槃相應,但「墮在流轉」,甚至落地獄世界。本來初地之後,永遠不入三惡道,但你都發心入三惡道。
*本來我是可以入涅槃,但我不肯完全證入涅槃境界。因為完全證入涅槃境界,即是你無了的生命,再不能夠度生,就不會畢竟涅槃。
*我能夠一方面顯示四種魔,另一方面能超越這四種魔。顯示四種魔要做甚麼?要降伏其他眾生的煩惱。
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
*雖然有時候為了度眾生,顯現聲聞乘的威儀,而度聲聞乘眾生。又顯現獨覺乘威儀,度獨覺乘眾生。但不會隨他入去聲聞聲、獨覺乘去(做)自了漢。所以又說對成佛那種真理,我不會捨離。
如是等巧方便波羅蜜(多)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按:或現女身化男子,令其調伏而受教),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
*如是等善巧方便波羅蜜 (多)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都包括在裏面。又可以現女身來化男子,目的「令其調伏而受教」,降服一些煩惱,接受佛家教法,那麼種種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善)巧方便住處」,我們應知這個菩薩怎樣化度眾生。第七地的菩薩對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不止了解,根本是圓滿成就。
*迴向方便善巧,把以前所修成的六波羅蜜多,要迴向我成佛,集中對向成佛。
*利用前面修六波羅蜜多圓滿,拔濟眾生,即是拔眾生的苦,濟即是度,由生死的此岸,濟度到解脫的彼岸。
[自在]
8)已解釋巧方便波羅蜜,我今當說願波羅蜜。
1-諸菩薩最初有十大願,所謂供養給侍諸佛無餘,是第一大願。
2-於彼佛所持大正法,攝受正覺普護正教,是第二大願。
3-諸世界中諸佛出興,始從住兜率宮,乃至退墮入胎、住胎、初生、出家、證正覺、請轉法輪、入大涅槃,皆往其所受行供養初不捨離,是第三大願。
4-諸菩薩行曠大無量,不雜諸波羅蜜所攝善淨諸地,出生總分別分同相異相共轉不共轉等諸菩薩行,如實如地道說,修治波羅蜜教誡教授,授已住持,發起出生如是等心,是第四大願。
5-無餘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同入六趣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皆悉成熟,令入佛法,斷除諸趣,安立於一切智智,是第五大願。
6-無餘諸世界曠大無量,若細若麁、若橫若倒、若平住等,同入共居,順去十方分分猶如帝網,入於分分以智順行,是第六大願。
7-一切土即一土、一土即一切土,平等清淨無量國土普皆莊嚴,離諸煩惱淨道具足,無量智相眾生充滿,入佛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令其歡喜,是第七大願。
8-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為不共善根聚集故,為與諸菩薩同一攀緣常不離菩薩平等故,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神故,為得不退行神通故,為遊行諸世界故,為影到諸大眾論故,為自身順入諸生處故,為具足不思議大乘故,為行菩薩行故,是第八大願。
9-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為身口意業不空故,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故,為即出一音聲時令入智慧故,為即於信時令轉煩惱故,為得如大藥王身故,為行諸菩薩行故,是第九大願。
10-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於一毛道中及餘一切毛道中皆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故,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威神故,為於一切眾生界如其深心佛應出時開悟令得寂靜而示現故,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為出一音聲令諸眾生心歡喜故,為現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為現大智慧地安立諸法故,為以佛境界法智神通普遍諸世界故,是第十大願。
如是等大欲大出生,十大願為首。滿此十大願已,建立菩薩阿僧祇百千餘願,得住菩薩歡喜地,此名願波羅蜜。
[李]
我今當說願波羅蜜(多)。諸菩薩最初有十大願:
*願波羅蜜多是第八地菩薩才熟悉。有十種願波羅蜜多。
1-所謂供養給侍諸佛無餘,是第一大願。
*我要侍奉所有佛。
2-於彼佛所,持大正法,攝受正覺,普護正教,是第二大願。
*在佛的世界裏面,或者他的報土、或者他的化土,能夠掌握佛所教的教法,能夠利用教法得到正覺。佛的教法要維護,當人將曲解正法,要維護它、保護它,重新建立正解,就有這種責任,這是第二個大願。
3-諸世界中,諸佛出興,始從住兜率宮,乃至下降、入胎、住胎、初生、出家、證正覺、請轉法輪、入大涅槃,皆往其所,受行供養,初不捨離,是第三大願。
*所有世界,有佛出世,在那裏興旺佛教,從開始的時候,我要跟那個佛,住在兜率天宮殿裏面。乃至跟著佛降臨這個世界。佛入胎,你入第二個人的胎。佛住在胎裏面,你又住在胎裏面。佛出世,你又出世。佛出家,你又出家。佛證正覺,或者你未證到都不定,你跟隨他一起。佛能夠證覺之後,你應該請他普度一切眾生。於是,佛涅槃的時候,你看著佛涅槃。這樣受行供養他。開始的時候,就不放棄,就跟隨那個佛,不止跟隨一次。
4-諸菩薩行,曠大無量,不離諸波羅蜜所攝(之)善淨諸地,出生總分、別分、同相、異相、共轉、不共轉等諸菩薩行,如實、如十地道說,修治波羅蜜教誡、教授,授已住持、發起、出生如是等心,是第四大願。
*所有菩薩修行的時候,很多事要做,所有那麼多無量的行為要做,不外乎是波羅蜜多所攝的清淨的善行,諸地的地即是境界,所有善清淨行的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境界。「出生」諸菩薩行,要顯示出不同的菩薩行,顯示「總分」的菩薩行、「別分」的菩薩行、「同相」菩薩行、「異相」的菩薩行、「共轉」的菩薩行、「不共轉」等等的菩薩行,都能夠去做。那麼多形容詞形容諸菩薩行,你要完成。
*「總分」即是全部;「別分」即是一部份;「同相」即是其他菩薩行為跟你一樣的;「異相」即是別人的菩薩行為與我菩薩行為不相同的;「共轉」是一齊完成的。同相、異相沒有一起,可能今日做一件事,我明天又做同一件事都可以的。但是共轉一定要是同相,共轉即是相同的事是一起做的。不共轉,異相都可以。即是你做這件事,我做那件事。你行布施,我行持戒,這樣也可以的,要一起做。不共轉,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就不是同時的,各有各做,不同時間做。完成曠大無量的菩薩行,我都要做。
*要「如實」修持波羅蜜的「教誡、教授」。「如十地道」所說的這樣修持的波羅蜜。教誡就是守戒,佛教要遵守甚麼教戒;教授,即是道理,佛所教的道理。佛要你守甚麼戒,與那個波羅蜜相應的戒,與波羅蜜相應的法。依法,如實地修,和依著十地道。
*十地道是甚麼?十地修行的道諦,跟著初地、初地到二地、二地到三地,三地到四地、四地到五地、五地到六地、六地到七地,七地到八地。到八地的時候,願波羅蜜多就圓滿,未到八地的時候,都是一地地那樣修,叫做「如十地道所說,(應該)修治波羅蜜(當中的)教誡、教授」,都要修行、都要完成。
*授這些教誡、授這些教法。要「住持」這些教誡、「住持」教法,起心動念成就發起教誡、依教授,去做我應該做的事。
*在心要發起的時候,要將心中的願成就,依著你發心的事,去做這件事。於
是分幾個境界,「住持、發起、出生」,住持的心、發起的心,依著這個心去成就,做要做的工作。這個是完全依教授、教誡,對向波羅蜜多,而且去住持。對向波羅蜜多去發心,對向波羅蜜多去舉心動念,完成你應該修行。
5-無餘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同入、六趣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皆悉成熟,令入佛法,斷除諸趣安立於一切智智,是第五大願。
*度三界九地眾生,無一個界的眾生我不成就,界即是類,所有眾生之類,無有漏網之魚,所有眾生我都統攝,不同眾生的品類,我都要使他們成就,讓他們了解佛法,讓他們除了所有的煩惱,除了流轉生死,超越流轉生死,一起都住在一切智智裏面,即是同時成佛。
*有些眾生是有色界,即是有物質的眾生,身體。有眾生是無物質的。有些眾生是「有想」,即是有意識活動,能夠取像。有些「無想」的,即是無意識活動,不取像,修行無想定,死之後,生去無想天,無受的心所活動,無取像的心所活動,無受無想的時候,意識便停。為何?因為所有心識起的時候,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無了兩個,整個意識就會停。即是入定的時候,覺得想是不好的,取像是很膚淺的,我喜歡心細,我不喜歡擾亂其心,這樣暗示自己,修無想定。修無想定已經是無想界的眾生,生無想天,更加是無想界眾生,是色界有物質身體。但是,他的意識是停了、他的思維是停了,不過有兩個識活動,阿賴耶識、末耶識,其餘就無活動的。
*識食,心識活動滋潤你的身體、滋長的身體,保全的身體。保全你的生命。
*有時從生來分類,用界來分類,「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等,我跟他們一齊生。他是色界能夠生,我又生色界;他是無想定,我又入無想定。他是卵生,你又變一隻小雞,跟他相應。我們不可以,八地的人可以。他變一隻蚊,我又變一隻蚊,大家都是卵生。有些魚是卵生,你又變卵生的魚。
*「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名色是五蘊,名代表心理活動;色是物質活動。他那個五蘊在哪裏,我就去哪裏。不一定是五蘊,即是他的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在哪個地方,我就跟他在哪個地方。攝受這些的眾生,攝即是不捨。不要捨棄它,唯有使到他智慧成熟。使到他入佛法。所以是四攝當中的同事。
*都能夠「斷除諸趣」,他現在流轉中,你目的是使到他不流轉。
*「安立於一切智智」,即是成佛,佛果是大菩提,大菩提是甚麼智慧成就?一切智智這種力量,這種智慧去成佛的。
6-無餘諸世界,曠大無量,若細若粗,若橫若倒,若平住等,同入共居,順去十方,分分猶如帝網,入於分分,以智順行,是第六大願。
*要普度所有其他無餘界的眾生的時候,你要入眾生生活的世界,沒有一個世界是遺漏的,我「同入共居」,我入去他的世界,他在地獄裏,我就入去地獄。他做阿修羅,經常打仗,我又(做)阿修羅,打到手又斷、腳又斷、耳朵都被人割出來,因為同入去那個地方一起住。
*這個世界是怎樣?無可限量,無邊際,那麼多世界。
*這些世界有些很精微的、有些很粗糙的世界。
*有些橫的世界,有些直的世界。
*有些平面的,「平住等」世界,就有不同的形態。有些不是平坦坦的世界。這些世界我都同入共住,跟他一齊生活,
*這些世界幾多?「順去十方」,我跟他一致、一起,十方我都能去到的。四方四維上下。
*「分分猶如帝網」,每一分都好似帝釋那個網狀,帝釋有一個網,裏面有些摩尼寶珠,一粒摩尼寶珠,就是所有摩尼寶珠射在一粒寶珠上,一粒摩尼寶珠可以攝持所有的摩尼寶珠。其餘的摩尼寶珠都攝持這粒的摩尼寶珠所攝持的其他摩尼寶珠。於是無量那麼多世界,帝網重重。
*究竟互相影響,影響多大呢?就將十面鏡子排好,中間放一支蠟燭,一點(亮蠟燭)時,發現蠟燭的影像是無窮,因為這些影像射去第一塊鏡子的時候,第一塊鏡子射去另外一塊鏡子,每一塊鏡子就收持其餘九塊鏡子的影像。但是九塊鏡子的影像,在這塊鏡子投射到每一塊鏡子的影像,是無窮。於是顯示無窮世界,因為每一個世界都反射其餘世界在裏面。
*重重無盡我怎樣入呢?用我般若後得智入去這個世界,隨順這個世界,去度眾生。
*上面那個願以人為主,這個願是以世界為主。剛才只是去接近眾生,化度他,使到他能夠接受佛法。現在就生在這個世界裏。
7-一切土即一土,一土即一切土,平等清淨無量國土普皆莊嚴,離諸煩惱,淨道具足;無量智相眾生充滿,入佛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令其歡喜,是第七大願。
*即是一切世界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顯示無量世界。「平等清淨」的世界,所有的清淨「無量國土」,我都要莊嚴它,即是莊嚴佛土。莊嚴一個佛土,即是莊嚴一切佛土。我莊嚴一切佛土,即是莊嚴一個佛土。莊嚴一切佛土,是平等的。
*用菩提行莊嚴它,既然那麼莊嚴,眾生生這些世界,就無煩惱,淨道具足,那些眾生無量智相是充滿世界。所有眾生都是清淨,具足清淨的修行,一切煩惱離開。那時候的境界是佛的境界,入佛的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佛的最高相,最微妙的境界顯示出,令到眾生就心生歡喜。
*莊嚴一切世界,使到眾生覺得歡喜。覺得歡喜就不會苦惱,順自己修行,自然降伏所有煩惱,去一切煩惱,達到一個清淨的、無邊智慧的這樣的眾生境界。
8-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為不共善根聚集故,為與諸菩薩同一攀緣,常不離菩薩平等故,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神故,為得不退行神通故,為遊行諸世界故,為影到諸大眾輪故,為自身順入諸生處故,為具足不思議大乘故,為行菩薩行故,是第八大願。
*1-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所以我發願。
*2-為不共善根聚集在一起,
*3-為了與諸菩薩一同攀一個境,常不離菩薩平等」行,這樣的發心。即是同一起合作完成成佛的使命。
*4-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德,即是我發的心,顯示好似如來那樣威儀,如來這樣的神變,我能發如來所發的威德、發如來所發的神變,我都能夠。
*5-為得不退行神通,我又成就一切神通,這些神通是不可以減少,不可以退轉。
*6-為遊行諸世界,所有世界我都可以去那裏。
*7-為影到諸大眾輪,即是所有眾生輪迴不同的世界,我都要影得到那個世界裏面,跟他一起。
*8-「為自(己的)身(體)順入諸生處」,即是說他因為到一切世界,生這個世界裏,順著就能夠生應該生的地方。
*9-「為具足不思議大乘」去教他,自己成就不可思議的大乘法,亦要教導眾生。
*10-「為行菩薩行」,度其他的眾生,佛的威德能夠做到,我又能夠做到。佛在一切世界普度眾生,我又能去一切世界普度眾生,我又同眾生生在那裏,跟他一起來到顯示不可思議的大乘菩薩行。
*第八大願跟成佛是無甚麼大的分別。
9-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為身、口、意業不空故,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故,為出一音聲時即令入智慧故,為即於信時令轉煩惱故,為得如大藥王身故,為行諸菩薩行故,是第九大願。
*1-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昇即是提升自己,不再退轉佛道,這樣行我應該「行的菩薩行」。
*2-為身、口、意業不空故,使到我「為身、口、意(三)業」都能發揮作用,不會是空無所用。於是我度生了,怎樣度生 ?
*3-「(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能夠接觸眾生的時候,就使到接觸佛法,使到他們決定信佛法。
*4-又「為出一音聲時即令入智慧」,我能夠說法講一個聲音,那些聽眾就能夠即刻產生智慧。
*5-初初是接觸你,決定依附佛法。另外就使到眾生智慧,使到他們堅信不移,當眾生堅信不移的時候,能夠令他們的煩惱即刻降伏。
*6-又「為得如大藥王身」,大藥王是佛,因為佛是大藥王身,大藥王救度眾生。即是我要成就佛,不是為自己,是為醫眾生之病。
*7-「為行諸菩薩行」而發大願。
*第八地菩薩不會退轉,因為願,我願我能夠不退轉那樣行菩薩行。
10-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於一毛道中、及餘一切毛道中,皆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故,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威神故,為於一切眾生界,如其深心佛應出時開悟,令得寂靜而示現故,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為出一音聲,令諸眾生心歡喜故,為現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為現大智慧地安立諸法故,為以佛境界法智神通,普遍諸世界故,是第十大願。
*1-「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我就發大願。怎樣發大願呢?
*2-「為於一毫道中、及餘一切毫道中,都能(皆顯)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 「一毫道」指人的毛孔,表示世界,即是在眾生的世界裏面,顯示出有佛出世、有佛坐道場,菩提樹下,降伏煩惱,那時候叫坐道場。一坐道場就直往成佛,成佛之後即是轉法輪。轉法輪的時候,轉到八十歲,又入大涅槃。在一毫道,即是一毫道的世界,即是世界,好似一條毛孔一樣。但是世界無邊,「及餘一切毫道中」顯示這些怎樣入?怎樣坐道場? 怎樣去成佛? 怎樣去轉法輪? 怎樣去涅槃?又顯示出來。表示最後一個大願,成佛。成佛之後,還可以在一切世界去示現怎樣修行成佛。
*3-「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所有)威(德)神(變的原)故」而發大心。即是快要成佛,以智慧入佛的境界、入佛的大威德的境界、入佛的神變境界裏面。
*4-「為於一切眾生界」,是不同的眾生裏面。「如其深心」,好似心裏面,心是深心。「佛應出(世)」的時候示現,開悟示現,使他們「(令)得寂靜」,這樣示現在前面的,我針對他們心裏頭所要求,我示現佛在適當時間出世、示現這個佛在適當時間開悟眾生、示現這個佛能夠入涅槃。寂靜即是涅槃,使到自己能夠涅槃。
*5-「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如實地了解一種真相和一切真理。法是真理。能夠使到眾生了解一種真理,能夠顯示使到眾生了解到一切真理,而得到涅槃之相。
*6-又有顯現一種聲音,有些眾生聽到一種聲音,自然很開心,就信佛教。發大願,我一個聲音,他聽了就要信,許這樣的願。
*7-「為(顯)現(出)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顯現出大涅槃,示現我對普度眾生的行為,和普度眾生的力量,不會中斷的。即是無住涅槃,又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來顯示我的功德,功德顯示我的力。佛有十種力,顯示普度眾生行為。
*8-「為現大智慧」的境界,要「(地)安(立所有)諸法」,對所有法,用大智慧安住、了解它。
*9-「為以佛境界」和他的真理、智慧和神通,這些智、佛的真理、佛的境界、佛的教法、佛的智慧和佛的神通,是「普遍(於諸)所有世界」而存在的。
*佛的境界,能夠在所有世界裏面顯示。佛的智慧,是所有世界顯現。佛的教法,是所有世界顯現。佛的神通、佛的威德是所有世界顯現,第十大願。
*這個是第八地,將它總括起來,有甚麼特點?有兩個特點,圓滿願波羅蜜多。第一願,求菩提願,是圓滿的。它對向菩提,而修菩薩行。第二利益一切眾生。即是求菩提的目的,就要成就眾生,成就眾生才圓滿你的菩提,這個願是利樂一切眾生。
[自在]
8)已解釋願波羅蜜,我今當說力波羅蜜。此中略說諸菩薩有七種力,謂福報生力、神通力、信力、精進力、念力、三摩提力、般若力。
8.1)福報生力者,如十小象力當一龍象力,十龍象力當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當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當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當一半那羅延力,十半那羅延力當一那羅延力,十那羅延力當一大那羅延力,十大那羅延力當一過百劫菩薩力,十過百劫菩薩力當一過百千劫菩薩力,十過百千劫菩薩力當一得忍菩薩力,十得忍菩薩力當一最後生菩薩力。住此力已,菩薩即於生時能行七步。十最後生菩薩生時力,乃當菩薩少年時力。菩薩住此力已,趣菩提場成等正覺。得正覺已,以過百千功德力故,成就如來正遍知一種處非處力。如是等十力成就,此名諸佛菩薩及餘少分眾生福報生力。
[李]
福報生力者,如十小象力當一龍象力…
*福報生力,因為有福報而生出一些力量,這些力靠你福報所生。力波羅蜜多,是第九地。其實即是如來十力。願希望成就如來十種力量,即是未到佛都已經有十力,第九地都能夠。
*「十(隻)小象力當(比得上)一龍象力」。大象,好似龍那麼大。
十大那羅延(金剛力士)力當一過百劫菩薩力,十過百劫菩薩力當一過百千劫菩薩力,十過百千劫菩薩力當一得忍菩薩力,十得忍菩薩力當一最後生菩薩力,
*十個那羅延,那羅延即是金剛力士,十個那羅延所出的力是抵得上一個經過一百劫修行的菩薩力。
*十個經過一百劫的菩薩力,就及得上一個經過一百千劫修行的菩薩力。
*十個行百千劫菩薩力才可抵當、等於一個有忍的菩薩力,什麼是忍菩薩力?是第八地菩薩,能夠得到離生法忍的菩薩力。
*十個得到無生法忍的菩薩力,及得上,一個最後生菩薩力。
住此力已菩薩,即於生時能行七步。十最後生菩薩生時力,乃當菩薩少年時力,菩薩住此力已,趣菩提場,成等正覺。
*「住此力已」這些菩薩出世的時候,就行七步。十個最後生菩薩力,「十最後菩薩生時力,才當一個菩薩在少年的力量」。這樣一個少年菩薩住這些力之後,能夠趣菩提道場,趣道場的力就可以成正覺。
得正覺已,以過百千劫功德力故,成就如來正遍知一種處非處力,如是等十力成就,此名諸佛菩薩及餘少分眾生福報生力。
*成正覺之後,以超過百千劫的功德,然後得到超過百千劫的力量,能夠成就如來遍知一切處非處善巧。
*甚麼叫處非處善巧?處就是適當的善行,得到適當的福報,這樣叫處。非處是修不善行,得到福報,這是不合道理。
*加起來有十種力,是福報所生的力量。福慧雙修的功德所積集回來的。
[自在]
8.2)神通力者,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以此希有神通力故,得調伏諸眾生等。
1-彼以希有神力,顯現若色、若力、若住持等。
2-若諸眾生應以此色像得調伏者,即以此色像於彼彼眾生所示現,或佛色像、或獨覺色像、或聲聞色像,如是或釋梵護世、轉輪王等色像,若復諸餘色像,乃至畜生色像。為調伏眾生故,示現如是色像。
3-若有多力、憍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應以此力得調伏者,即現此力,或大力士力、或四分那羅延力、或半那羅延力、或一那羅延力。以此力故,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踰闍那、寬八萬四千踰闍那,以三指舉取,如舉菴摩勒果,擲置他方世界,而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等無所嬈惱,於菩薩力亦不減損。
4-又此三千大千世界雖復寬曠,從於水界乃至有頂,置之手掌經劫而住。於諸神通道具足示現如是等力。
5-若有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說法調伏,令離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等。
6-彼得如是神足住持智已,以此住持智有所住持隨意皆得,若以大海為牛迹即成牛迹,若以牛迹為大海即成大海,若以劫燒為水聚者即成水聚,若以水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若以火聚為風聚者即成風聚,若以風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
7-如是若以此住持,隨所住持下中上法既住持已,無有人能震動隱沒。所謂若釋、若梵、若魔及餘世間同法者,除佛世尊,於眾生類中無有眾生於菩薩所住持法震動隱沒,以住持力故。為彼種種勝上喜踊尊敬眾生說法。
8-彼神足力高出自在,過魔煩惱、入佛境界,覺諸眾生,聚集宿世善根資糧,魔及魔身天等不能障礙。此名菩薩神通力。
[李]
神通力者,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以此希有神通力故,得調伏諸眾生等。彼以希有神力,顯現若色、若力、若住持等。
*「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就可以產生各種神通。四神足:一種欲神足、念神足、勤神足、觀神足。透過這四種觀行,就會產生很微妙的神通。神通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弘揚佛法和普度一切眾生。
*神足能夠善修、多修的時候,就得到「希有神通力」,利用希
有神通的作用,可以調伏有情的。
*「彼以希有神(通)力(量)」,可以顯現三樣東西。可以顯示色,又可以顯示力、又可以顯示住持,這些神通。甚麼叫做利用神通顯示色?色是物質現象,顯示特殊、稀有的物質現象出來。
若諸眾生應以此色像得調伏者,即以此色像於彼彼眾生所,示現:或佛色像、或獨覺色像、或聲聞色像,如是或釋、梵、護世、轉輪王等色像,若復諸餘色像乃至畜生色像。
*如果眾生應該用一種色像,物質的一個影像,來調伏。即是一個人如果能夠修到神通力量,就可以以此色像,在彼彼像的眾生面前示現出來。舉例,可以示現或者佛的一個像,可以示現一個獨覺像,可以示現是一個聲聞像、又可以示現帝釋的像,又可以示現梵王的像,又示現護法、轉輪聖王等等色像。乃至到又可示現其餘的色像,好像畜生的色像都可以,這些他可以變化無窮。
…若有多力、憍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應以此力得調伏者,即現此力,或大力士力、或四分那羅延力、或半那羅延力、或那羅延力,
*眾生需要這些力,幫助他了解佛法,調伏這些眾生。他作惡的,使到他不作惡信佛法的時候,要利用一種特別的力量,調伏他。那麼,這些眾生多數是怎樣呢?「若有多力」的眾生、「憍慢」的
眾生、「瞋怒」的眾生、「兇惡」的眾生、和「自高」,自己以為自己了不起的眾生。這些眾生應該以這些力來到調伏他們的時候,這些菩薩就能顯示力量出來。
*「大力士」力量,很有力的武士。又可以舉一個天上,叫做「那羅延」的力量,那羅延是一個力士。力士可以不用百分之一百的力士力量顯現,可以顯示四分那羅延。又顯現半個那羅延的力量,又可以顯現完全一個那羅延的力量。
以此力故,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踰闍那、寬八萬四千踰闍那,(能)以三指舉取,如舉菴摩勒果擲置他方世界。
*譬如羅延有幾多力量呢?須彌山,「高十六萬八千由旬」,由旬,一日行軍的路程那麼大的距離、廣度。「寬八萬四千由旬」,那麼大的距離。有些人有一些神通力量,可以用三隻手指,舉起須彌山,由這個世界擲到他方世界,好似擲菴摩勒果。
*「住持」,持是護持佛法,使到久住這個世間。如果一個住持的智慧,如果修到,是一種力。即是有些眾生是很大力,很憍慢、很瞋怒的、兇猛、兇惡、是自高。顯示一些特別神通力,使到這些眾生都由於你向他們說法,使到他們可以接受佛法。這些的力量叫做住持的力量。透過神通,合起來所有的又叫做神通的力。
[自在]
8.3)信力者,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信解一向不可沮壞。若惡魔作佛身來,隨於何法欲壞其信,菩薩以信解力故,彼不能動菩薩信力。此名信力。
[李]
信力者,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信解一向不可沮壞。若惡魔作佛身來,隨於何法欲壞其信,菩薩以信解力故,彼不能動菩薩信力。
*對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你能夠信解一向不可沮壞的。信解,透過理解然後才接受。對於真理、高品德的人,對於我們能夠成佛的力量,能夠透過理解而信受不疑。能夠一向不可沮壞的緣故。
*如果有一些惡魔變化佛身,因應你甚麼法,將法來講壞,菩薩因為有信解力緣故,這些天魔不會搖動菩薩的信力。
[自在]
8.4)精進力者,菩薩若發起精進,與彼彼善法相應時,於彼彼處得牢固力。隨所受行,若天若人不能動壞令其中止。此名精進力。
[李]
精進力者,菩薩若發起精進與彼彼善法相應時,於彼彼處得牢固力,隨所受行,若天若人,不能動壞令其中止。
*菩薩如果發起精進,精進不是跟惡法相應,於彼彼處,精進力是堅固你的力,不會被人動搖的。
*「隨所受行」,或是天、或是人,都「不能動壞」你的精進、中止你的精進。
[自在]
8.5)念力者,住彼彼法處其心安止,諸餘煩惱不能散亂。以念力持故破諸煩惱,彼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此名念力。
[李]
念力者,住彼彼法處,其心安止,諸餘煩惱不能散亂。以念力持故,破諸煩惱,彼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
*念是記憶,即是記憶很清晰,不會記錯、不會忘念、不會失念,這處是指具有圓滿的念力。
*「住彼彼法處」,對某些教法,住即是對,法處即是教法,對真理、某些道理。
*「其心安止」,心對道理是完全認同,安於真理那裏。
*「諸餘煩惱不能散亂」,煩惱不會干擾你對真理的理解和記憶。
*「以念力持故」,用記憶,可以把持你的心。
*「破諸煩惱」,記憶清楚,煩惱不能起。為何?這個煩惱指散亂、掉舉、昏沉這些煩惱,不是貪瞋癡,因為貪瞋癡起不了。掉舉、昏沉、散亂的時候不會干擾你的記憶力,記憶力降伏它,使到那些錯亂的、掉舉、昏沉、散亂的煩惱,不能起。
*「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只有用念力遏制散亂等等煩惱,反之,掉舉、昏沉、散亂這些煩惱,不會影響干擾你的念力。
[自在]
8.6)三摩提力者,於憒閙中行遠離行,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刺障礙初禪,行善覺觀不礙二禪,生於愛喜不礙三禪,成熟眾生攝受諸法未曾捨廢不礙四禪。如是遊四種禪,諸禪惡對不能破壞。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此名菩薩三摩提力。
[李]
三摩提力者,於憒閙中行遠離行,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剌障礙初禪;
*三摩提力,即是三摩地,即是定,即是使到心能夠等持你的觀境,所觀的境能夠平等持心。
*在一個「憒閙中」來修行,或者你遠離憒閙 ,一個清靜環境修行,不管在清靜環境、不管你在一個很嘈雜的環境鬧市修行都好。
*「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剌障礙初禪」,不會因為聲
音,使到你不能夠入初禪。
*眼、耳、身三二地居,耳識、眼識和身識在初禪,尚未停。初禪聽到外界的境,外面嘈雜聲音是干擾。但是一個菩薩,得到三摩提力的時候,干擾收到,但他仍然入初禪。是超過一般初禪。
行善覺觀,不礙二禪;
*在定中仍然發揮善巧的覺與觀,尋伺,即是你善巧,還可以在二禪裏面,能夠有善巧的尋、善巧的伺。但是一般二禪是無尋無伺地。
生於愛喜,不礙三禪;
*一般三禪是離喜妙樂,在三禪裏面,心的喜悅是沒有,是寧靜舒暢的感覺。如有三摩提力的人、三摩地力的人,心仍然可以有種喜悅,不妨礙他在三禪,這樣就特別。
成熟眾生、攝受諸法,未曾捨廢,不礙四禪。
* 四禪捨念清淨,心很平等,心正直的。但是他的四禪,可以為了成就眾生,攝受一切善法,心仍然可以活動的,不需要放下的,就「不礙四禪」。這樣的攝受眾生、攝受諸法,這些心識活動,不需要停息。超過這個小乘。
*同時是四禪,同時有辦法去度生的。因為在第八地已經能夠
做到,無相觀與有相觀同時進行,第九地是超越第八地,所以一方面可以普度眾生,住在四禪裏面都能夠做到。
如是遊四種禪,諸禪惡對不能破壞,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
*如是心遊歷四種禪裏面,「諸禪惡對不能破壞」,即是無一些煩惱干擾四禪。每一禪,無禪病產生的。
*「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在四禪裏面,煩惱不會跟隨你入四禪而干擾你。即是說是很清淨的禪,干擾你的一些煩惱,不會生起。
[自在]
8.7)般若力者,謂世出世法中不可壞智,於生生中不由師教,諸所作業工巧明處乃至世間最勝難作難忍,菩薩皆得現前。若出世法救度於世,菩薩智慧隨順入已,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此名般若力。如是等菩薩七力已略解說,若欲具演無有邊際。此名菩薩力波羅蜜。
[李]
般若力者,謂世、出世法中不可壞智,於生生中不由師教,諸所作業、工巧明處,乃至世間最勝難作難忍,菩薩皆得現前;
*慧即般若,有時是智,無漏智。這處即是無漏智,但是不是根本般若智,而是後得的般若智。因為根本的般若智是第六地,已經是圓滿。第九地,顯然這個不是指根本智,而是指後得智。般若智有兩種,一種叫後得智、一種就是根本智。根本智一般是圓滿。世間的法不會干擾這種智,出世間的法亦不能干擾這種智的,這種智叫般若力的智。
*在生生之中,是由教師,使到你得到「工巧明處」或者「醫方明處」等等知識。「工巧明」是一種知識。明是知識或者學問,五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工巧明、內明。聲明,就是語言學和聲韻學。因明就是邏輯,理則學。工巧明,即是機械、建築、電子等等的學問。「醫方明」,醫療保健這些學理。內明,佛法就是出世,其餘那四種是世間。這些學問是世間最殊勝,很難能夠學得到的,很難忍受到它來、取到它的。但是在菩薩來講,這些難學難忍所得的知識,他們都完全掌握的、無困難的。而且錯誤的知識不會干擾你的、不會破壞你的。
若出世法救度於世,菩薩智慧隨順入已,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
*對於有些出世法救度世間眾生,菩薩用智慧隨順入,即是隨著角色、環境就做普度眾生的智慧。那些天人、阿修羅專是破壞的事,是不會干擾你,即是「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出世間法。
*總括力波羅蜜多,在第九地就圓滿,兩大類,一類是思擇力,能夠判斷是非、判斷真理。另一種是修習力,對學佛法和教人學佛法,這種力是修習力。思擇與修習。如果得到這兩種圓滿的時候,即是得到力波羅蜜多圓滿的時候,得到四無礙解。一種叫做法無礙解,對真理完全掌握的;義無礙解,真理裏面每一個義理都能夠完全清晰的。法是體講,義是道理講、解釋講。辭無礙解,辭即是任何語言,對眾生所用的辭、語言,是完全無障礙,即是任何語言都懂得。辯無礙解,跟他辯論,沒有東西能夠妨礙辯論術。
[自在]
9)已解釋力波羅蜜,我今當說智波羅蜜。
1-此中若世間所行書論印算數等,及界論(謂風黃痰癊等性)、方論(謂醫方論),治諸乾痟顛狂鬼持等病、破諸蠱毒,又作戲笑所攝文章談謔等,令生歡喜。出生村城園苑、陂湖池井、華果藥物及林叢等,示現金銀、摩尼、琉璃、貝(石白如貝)玉、珊瑚等寶性,入於日月薄蝕、星宿、地動、夢怪等事,建立相諸身分支節等。
2-知於禁戒行處、禪那神通、無量無色處,及餘正覺相應利樂眾生等彼岸。
3-又復知諸世界成壞,隨世界成、隨世界壞皆悉了知。
4-又知業集故世界成、業盡故世界壞。知世界若干時成住、知世界若干時壞住。
5-知諸地界水界風界火界,若大若小若無量等差別。
6-知極細微塵,亦知所有微塵聚集微塵分散。知世界中所有地微塵數,如是亦知水火風等微塵數。
7-知所有眾生身微塵數、國土身微塵數。知諸眾生麁身細身差別,乃至亦知微塵合成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天、人等身。
8-知欲、色、無色界成壞,及知彼小大無量等差別。
9-知眾生身中業身、報身、色身,知國土身中小大染淨,及撗住、倒住、平住等方網差別。
10-知業報身中差別名字身。知聲聞、獨覺、菩薩身中差別名字身。知如來身中正覺身、願身、化身、住持身、形色相好莊嚴身、威光身、意念身、福身、法身。
11-知智身中若善分別、若如理思惟、若果相應攝、若世出世、若安立三乘、若共法不共法、若出道非出道、若學無學。
12-知法身中平等不動,安立世諦處所名字、安立眾生非眾生法、安立佛法聖眾。
13-知虛空身中無量身,入一切處非身真實無邊無色身差別。得出生如是等身智。
14-又得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業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生自在、法自在。得如是等十自在已,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不退智者。如是等智有八萬四千行相,是菩薩所知智波羅蜜。如是隨分解釋智波羅蜜,若欲具演,唯佛世尊乃能解說。
[李]
我今當說智波羅蜜(多)。此中若世間所行書論印算數等,及界性論(謂風黃痰癊等性)、方論(謂醫方論),治諸乾痟、癲狂、鬼持等病,破諸蠱毒,
*世間書論,即是世間所有的哲學著作、文學著作等等。
*印譬如一些印鑑、咒語、三法印、結印。和數學等等。
*界性論,解釋醫學裏面那種性質,風狂的性質是怎樣? 黃痰的性質是怎樣?癊的性質是怎樣?是由於某種的地水火風,哪一種不配合得好,地多或者風多或者水多?就引致不同的病徵,病的源頭。界即是六界,地、水、火、風那些界,那些構成宇宙的元素,如果不適當,就產生各種病。
*方論,論醫方的理論、醫學理論。譬如治乾痟,或者消渴病,即是現在糖尿病。一些癲狂、鬼持,鬼令你有病,他懂得怎樣醫。一些蠱毒,被下降頭。
又作戲笑所攝文章、談謔等令生歡喜,出生村城、園苑、陂湖、池井、華果、藥物、及林叢等,
*又談笑風生,作弄一下別人,讓他開心些,調劑生活。
*又可以變現很多神奇東西,鄉村、城邑,花園,或者陂湖、池井,可以沒有水飲,變一個井出來。變華果。那處無藥物醫人,又變現些藥物。那地方很大,變叢林等等。
示現金銀、摩尼、瑠璃、貝、石玉、珊瑚等寳性,
*又能夠變現金銀、摩尼寶珠、瑠璃、貝殼。又變現一些石玉出
來、又變現珊瑚等等的寶性的物。
入於日月薄蝕、星宿地動、夢怪等事。
*日蝕、月蝕都可以顯現。又可以「星宿地動」,星即是宿,天上的星在移動。又會地動,地動山移的,這樣的現象出現。
*他在定中加持你,讓你發一些古靈精怪夢,走去警醒,使他走回正途。
建立相諸身分支節等,知於禁戒、行處、禪那、神通、無量、無色處,及餘正覺相應利樂眾生等彼岸。
*他可以變現各種相,變一個頭,身體的某一個部份,身體的某一個肢、某一個節。
*「於禁戒」,應該甚麼做、甚麼不應做,他又知。
*「行處」,所觀的境的行處,即是他心想甚麼,你都一樣知道。
*「禪那」,你入甚麼禪,初禪、二禪、三禪或者無想定?或者你是滅盡定?他望一望你,你是甚麼禪就知道。
*神通、無量、無色處,你在空無邊處,他就知道空無邊處。如果你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想,又知道你現在心的狀態是怎樣。
*你要入甚麼彼岸,有些人是以成佛做彼岸,有些人是以辟支佛做彼岸。有些人是以阿羅漢才是彼岸,又能夠知道。
又復知諸世界成壞,隨世界成、隨世界壞,皆悉了知;又知業集故世界成,業盡故世界壞。
*又知道世界會成,怎樣成;又知道世界會毀,怎樣毀;隨著世界成、隨著世界的壞,全部都知道,世界何時成?世界何時壞? 全部都知道。
*又知道造甚麼業,所以世界能夠成。共業是不好的,所以世界快要壞。世界自己不會成壞的,世界之所以能夠成壞,共業使到它成壞。如果心是清淨,世界就會清淨。隨眾生的心而顯現。
…又得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業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生自在、法自在,
*1-「命自在」,我的壽命可以完全掌握在我手裏面。
*2-「心自在」,我的心理活動是怎樣,又掌握在手。
*3-「眾具自在」,生存的資具,任他示現。
*4-「業自在」,做甚麼業由自己決定。
*5-「願自在」,我的願是怎樣,又可以自己決定的。
*6-「信解自在」,對於真理的信解,完全掌握。
*7-「神通自在」,變現甚麼神通,任我心怎樣想。
*8-「智自在」,聰明才智了解,所有事都由我決定。
*9-「生自在」,喜歡生哪裏?投生在哪裏? 自在。
*10-「法自在」,真理掌握由我自己決定。
得如是等十自在已,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不退智者,如是等智有八萬四千行相,是菩薩所知智波羅蜜(多)。
*「得如是等十自在」,就是不可思議的聰明,具有無量的智慧,智慧不會減少一分的,智慧不會退轉。
*智慧有幾多呢?數不出,活動情況叫行相,即是有八萬四千種的智慧活動情況,表示無量智慧的行相。由於智慧無量,行相活動亦都無量。這個是菩薩所知的智波羅蜜多。
[自在]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如所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譬如虛空行住諸物,有識無識悉攝在中。如是其餘聞資糧等諸資糧,攝在六波羅蜜中同相無異,應知。
[李]
丁三、六度來總攝一切
頌 7 . 此六波羅蜜,總菩提資糧,猶如虛空中,盡攝於諸物。
如是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譬如虛空,行住諸物,有識無識,悉攝在中。
*菩提資糧是無限多,原因是佛身所具有的功德是無邊。
*如是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為何能夠統攝一切菩提資糧?原因就是六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好似虛空一樣,虛空就是,行住諸物,有識無識的諸物,都全部可以含涵、統攝入虛空。
*行住, 行即是活動,住就是無活動的一切事物。
*有識無識,即是有情和無情,都住在虛空裏面。
*虛空統攝一切,六波羅蜜多就好似虛空一樣,一切菩提資糧都被六波羅蜜多統攝,舉其大者講,講六波羅蜜多;再大,就講十波羅蜜多。再逐漸講,無邊的波羅蜜多,即是無邊的菩提資糧。
*如果用兩個字統攝菩提資糧,悲智。即是世界上的事物,可以放大講,可以收攝來講。將一兩個概念統攝很多繁複概念,悲、智這兩種波羅蜜多,就是攝統一切。
[自在]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呂]次旁通異義。初通德處,次說無量。通德處者,謂有餘師,說六度以外,尚有菩提資糧,即四德處,頌曰: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李]
丙二、旁通餘義
丁一、通四德處
頌 8 . 復有餘師意,諸覺資糧者:實、捨及寂、智,四處之所攝。
*旁通餘義,即是說菩提資糧的體,用波羅蜜多就足夠。但是有些眾生或者有些菩薩就在六波羅蜜多之外,還講及其他的菩提資糧,於是就有旁及到其他資糧。
*通四德處,即是說菩提資糧,可用除了六波羅蜜多之外,亦都可以包括、通攝於實捨寂智這四種德,四種品德修養。又通四無量,慈悲喜捨。
*還有其他的人講其餘的菩提資糧,說覺資糧可以用實、捨、寂、智這四處統攝它。
[自在]
又一論師作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
1-實者不虛誑相,實即是戒,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2-捨即布施,是故捨處為陀那波羅蜜。
3-寂者即心不濁,若心不濁,愛不愛事所不能動,是故寂處為羼提波羅蜜及禪那波羅蜜。
4-智處還為般若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遍入諸處,以無精進則於諸處無所成就,是故毘梨耶波羅蜜成就諸事。
5-是故一切資糧皆入四處。
[呂]實、捨、寂、智,義見《十住婆沙》,羅什譯為諦、捨、滅、慧,稱如來家。家者,佛所依住。有謂佛以六度為家,又說以四處為家,故須適之。自在釋此,謂彼四處仍不外於六度。諦即是戒,實踐不虛故。滅為忍、定,寂靜不動故。捨即是施。慧即是智。精進遍於一切,圓滿四德故。於是四處六度無以異也。
[李]
*呂澂先生說:「餘師說六度以外,尚有菩提資糧,四德處。」四德處即是實、捨、寂、智。四德處本來見於哪裏 ? 實、捨、寂、智見於《十住毗婆沙論》。因為《十住毗婆沙論》是鳩摩羅什翻譯,譯作諦、捨、滅、慧。
*實是真理,即是諦,諦是無顛倒真理;捨就一樣;滅即是寂滅,滅諦即是
寂滅;智即慧。如來家,就是入如來的家。家者是住的地方,佛所住,即是你能夠得到佛者,住如來的覺位。因為如來覺位叫菩提。住在菩提,得菩提所以變成如來。在如來的屋,加入家族裏面,即是你到如來境界,佛境界。
*《十住毗婆沙論》的第二品,〈入初地品〉,有一段說話,「復次,諦、捨、滅、慧四功德處,名為如來」,以是諦捨滅慧這四法,就可以來至如來所處的地方,故名為如來。因為如實修習實捨寂智,來到如來境界。
*如來,如理而來,修這些法就來到這個境界。
*即是說實捨寂智是修如來果德,它是因來的,所以叫菩提資糧。
[李]
又一論師作如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即是戒。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有一類論師這樣想,一切菩提資糧,實捨寂智四處所攝。實即是,不虛誑相,虛即是假,誑即是欺騙人,所以佛是無誑語。
*實即是戒來的,最不虛假真就是戒,即是守戒波羅蜜多,是故實為尸羅波羅蜜」。
捨即布施。是故捨處為陀那(又譯作檀那)波羅蜜。
*捨即布施,即是修布施。陀那即是捨,即是布施羅波蜜。
寂者:即心不濁。若心不濁,愛、不愛事所不能動,是故寂處為羼提波羅蜜及禪那波羅蜜。
*寂即心不染、心不濁。心怎會不能染濁? 不會被你喜歡的東西,所愛的東西所動搖。又不會被不愛的東西所動搖。即是禪定和忍。
智處還為般若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遍入諸處,以無精進,則於諸處無所成就。
*智處原為般若波羅蜜。精進波羅蜜遍入諸處。為何?因為無精進,實捨寂智諸處無所成就。
*實就是持戒波羅蜜多、捨就是布施波羅蜜多、寂就是安忍波羅蜜多和禪定波羅蜜多、智就般若波羅蜜多。而實捨寂智都是由精進波羅蜜多所推動而成就。因此四種德處,統攝六波羅蜜多,六度與四德是一樣的東西。
成實論卷二
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
1)聞法生慧,是慧德處。
2)以是智慧見真諦空,名實德處。
3)見真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
4)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
集異門足論卷七
四處者,一、慧處;二、諦處;三、捨處;四、寂靜處。
1)慧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慧處,謂漏盡智。是故苾芻應成就漏盡智。若成就漏盡智,說名成就最勝慧處。是名慧處。
2)諦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最勝諦處,謂不動解脫。諦者,謂如實法。誑者,謂虛妄法。是故苾芻應成就不動解脫。若成就不動解脫,說名成就最勝諦處。是名諦處。
3)捨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先所執受無智、無明,越正路法,今時應捨、應變吐、應除棄。苾芻!當知,最勝捨處,謂棄捨一切依、愛盡、離染、永滅、涅槃。是故苾芻應成就此涅槃。若成就此涅槃,說名成就最勝捨處。是名捨處。
4)寂靜處云何?答:如薄伽梵於《辯六界記別經》中為具壽池堅說:苾芻!當知,貪染惱心,令不解脫。瞋染惱心,令不解脫。癡染惱心,令不解脫。苾芻!當知,此貪、瞋、癡,無餘永斷、變吐、除棄、愛盡、離染、永滅、靜、沒,名真寂靜。是故苾芻應成就真寂靜。若成就真寂靜,說名成就最勝寂靜處。是名寂靜處。
[參考]
1.長阿含 9 眾集經
復有四法,謂四處:實處、施處、智處、止息處。
2.中阿含 162 分別六界經
人有四住處,此說何因?謂真諦住處、慧住處、施住處、息住處。
1)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慧,謂至究竟滅訖,漏盡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正慧處。
2)比丘!此解脫住真諦,得不移動。真諦者,謂如法也。妄言者,謂虛妄法。比丘!成就彼第一真諦處。
3)比丘!彼比丘施說施若本,必有怨家,彼於爾時,放捨、吐離、解脫、滅訖。比丘!是謂比丘第一正惠施,謂捨離一切世盡,無欲、滅、息、止,比丘成就於彼,成就第一惠施處。
4)比丘!彼比丘心為欲、恚、癡所穢,不得解脫。比丘!此一切婬、怒、癡盡,無欲、滅、息、止,得第一息。比丘!成就彼者成就第一息處。
[自在]
問:如經說,以慈資糧得無礙心,以捨資糧得斷憎愛。於中慈悲有何差別?
答: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遍一切。
1-若入生死嶮道,墮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在惡邪見網,覆愚癡稠林,行邪徑非道,猶如盲闇,非出離中見為出離,為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賊執持,入魔意稠林。去佛意遠者,菩薩大悲,穿於自身皮肉及筋徹至骨髓,為諸眾生而作依處,令此眾生得度如是生死曠野險難惡路,置於一切智城無畏之宮。譬如長者唯一福子而遭病苦,愛徹皮肉入於骨髓,但念何時得其病愈。悲亦如是,唯於苦眾生中起,慈者遍於一切眾生中起。
2-又復慈故於諸眾生得無礙心,悲故於生死中無有疲厭。
3-又慈於善人中生,悲於不善人中生。
4-又菩薩慈增長故不著己樂則生大慈,悲增長故捨諸支節及命則生大悲。
[呂]
1-說無量者,有處說四無量亦為菩提資糧。然六度以慧為主,四無量以定為主,故不通攝六度,而與六度並重(四無量為行六度之原動力)。
2-《大智度論》於四無量,約有三解:
一謂所緣不同,初業菩薩,以眾生為緣而行無量。地上菩薩,以法為緣,而行無量。諸佛如來,則無緣而自然行無量。此三類境,四無量中,隨一皆具。本論綺互言之,而不分類,蓋原可側重或相通說也。
二謂四無量隨一為主,皆能究竟統攝餘三。
三謂四無量中,前三一類,可使眾生離世間苦,得究竟樂。後一能令眾生常安也。本論即依最後分類之說。
3-前三為類者,頌曰:
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徧一切;
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
4-慈悲皆依觀待眾生現境而言。菩薩見眾生為三毒所燒,悲徹骨髓,思拔共苦,此悲則偏於消極拔苦邊言。然有顛倒眾生,以苦為樂,不願捨離,菩薩愍之,與以勝樂,使能捨劣取勝,導至究竟安隱涅槃,此慈則偏於積極與樂邊言。
5-龍樹於《智論》以慈為主,本論亦云,「慈則徧一切」,故知其所重在積極一義也。
---
[李]
*前一類即是慈悲喜,「可使眾生離開這個世間苦、得到究竟快樂」所以是一類。「後 (面捨無量心的時候另)一(類),(即)令(使到)眾生常(得)安(樂)」。因為捨就安樂,心不傾動,心正直、不傾動,是另外一類。因為連慈悲喜都捨棄,不捨眾生。
頌九說:「大悲徹骨髓,為諸眾生依;如父於一子,慈則徧一切」
*修大乘《(菩薩)資糧論》的菩薩,有大悲心,是很深入的,透入骨髓那種大悲心。這種大悲是眾生的所依,眾生依你的大悲心而存在。菩薩需要大悲,悲憫眾生,做眾生的所依。好似父親做兒子所依一樣,用悲憫的心對兒子。兒子快樂的時候,你快樂。兒子病的時候,你就是不開心。
*慈無量,對一切眾生講,悲無量,因為人有苦,你才悲憫。
*喜一般就是隨喜、別人快樂,你有錢,我替他高興,叫喜。但是這處不是這樣
解釋,「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使到眾生聽見你講一些佛的功德給他知道,講一些佛的神變給他知道,使到眾生經常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念是記憶。念佛,既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
*又使到眾生聽佛的神變,給眾生知道。而且使到他歡喜,使到眾生很開心的,而心本來有染濁,現在變得很清淨心。聽到佛的神變的故事,既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普度眾生的大願,記憶不忘,使到心很清淨、很純潔,這樣就名為大喜。
*修大喜,不是解釋為隨喜的意思,自然包括隨喜,如果別人有錢,你妒忌別人的,別人有過失就拍掌,那樣的時候,不是佛的本懷。如果你聽到佛的功德,記憶不忘的時候,你的心理狀態不是顯現這樣子,所以這樣的解釋是完全攝持,以前一般人解的隨喜這些概念,是包括隨喜的。
*《大智度論》卷二十講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這四種:
1-慈是慈念無量眾生。在定裏面,能夠給予一切眾生喜樂。發這樣的思維、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觀法,這樣就是修行方法。使到眾生「安隱樂事以饒益之」。修慈無量心,破除憎恨那種感受。
2-悲無量心,是悲憫無邊眾生,使到受各種身體的苦、心理的苦那些眾生,得到舒解。這些眾生是甚麼? 是天、人、餓鬼、地獄、畜生五道中,種種眾生受種種的苦,種種身體的苦、種種心裏頭的苦,你能夠悲憫他、憫念他。憫即是悲憫,念是記憶不忘,對眾生記憶不忘,然後去悲憫他。目的是對治惱。
3-喜無量心,令無量眾生很歡喜的,得到歡喜。除去不愉快的感覺,心裏頭經常鬱鬱不樂的人,就應該修一下這些心。
4-捨無量心,不要執著,捨離前面那三種心,捨離之後,繫念眾生,對眾生又無憎、又無愛。
*喜就是要普度眾生,使到眾生能夠常持念佛功德,和聽到佛那種神變的事跡,而能使到他們產生喜、愛、受、淨,會產生四項事物,這樣就叫做大喜。
*四無量又叫四無量心。四無量「所緣不同」,對境是所緣。
*「初業菩薩」,初發大菩提心,或是初發意菩薩,修行四無量,就與眾生為緣,而行無量。目的是為了普度一切眾生,所以修四無量。因為為何要發大菩提心?我能夠證得涅槃、大菩提,要使到所有眾生都能夠入涅槃,就能夠得大菩提。於是要利他,行四無量要實踐你的願,這個願是普度一切有情。現在行四無量心就實踐普度一切有情的大願。所以就「以眾生為緣」,即是以眾生做目的,而修四無量心。
*地上菩薩經過發願,又經過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的修習,又經過加行位的修習,然後初地以上那些菩薩,「以法為緣」,法是真理。佛的教法,於是成就佛的教法,圓滿佛的教法,而行四無量心。成就一些教法,實踐真理,而行四無量心。
*「諸佛如來」行四無量心是無目的。不是為了甚麼目的而行四無量心,因為不
需要為滿足某些教法,已經滿足。無緣而自然行無量心。無緣即是無目的,是自自然然而行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是依觀待眾生的眾生現境而講。
*現前某些眾生,我就施以慈;某些眾生,我就施以悲。某些眾生,我就施以喜;某些眾生,我就施捨。是對現實的境來講的,不只是在定。
*四無量心本來是定,即是在定中修行,一切眾生,我都是給喜愛,對他關心,使到他生活好,使到他高尚的喜悅。
*現在是對現境來講,將慈、悲,一個消極、一個積極的差異來講。
菩薩觀眾生被三毒所燒,貪、瞋、癡這三種根本煩惱,亦好似毒一樣,煎熬你,好似火一樣那樣燒你、煎你,於是是苦。對於菩薩,覺得很傷心,於是悲徹骨髓,悲憫之情是從外而內直接入到身體裏面,不止切膚之痛,還有切骨之痛。透去我們骨的裏面,菩薩會思考如何除去你的苦,這個悲就偏於消極拔苦那邊講。由於苦,所以拔苦。那些無苦的眾生,你不需要拔他的苦,於是消極。
*慈又是積極的,「有些顛倒眾生,以苦為樂」。樂的本身就是含著苦的根源。因為樂完,就會變做苦。樂的完結,就是痛苦開始。有些眾生是這樣,不願意捨離這些以苦為樂的事。那些菩薩愍之,希望給與殊勝樂,即是樂不會消失,比較久遠些,境界比較高些的樂。捨劣等的快樂,追尋名利的快樂,是劣等的,即是轉眼成空。他取究竟安隱涅槃的快樂。證涅槃的樂,就不會轉眼成空。所以在佛教來講,這些樂才是真的樂。
*苦的根源是煩惱,無煩惱,哪有根源?你能夠銷毀煩惱,就是得到真的樂,這
是殊勝的樂。追尋名利的樂是劣的樂。教導他,使他獲得究竟安隱的涅槃。慈就是「偏於積極與樂」方面。
*慈是對所有眾生講,所有眾生執苦為樂,無常執為常,染就執為淨,無我而計我,這樣是顛倒。現在不讓他們顛倒,讓他們得到真真正正的常樂我淨,這個是勝
的樂。
*龍樹在《大智度論》說:「以慈為主。」徧 一切,對所有眾生發揮作用。悲只是對某一小部份眾生發揮作用。因為那些眾生感覺到生老病死的苦,你才去拔其苦。但是,慈不是,給予他們殊勝的樂,著重積極的意義方面。
[自在]
若念佛功德,及聞佛神變,愛喜而受淨,此名為大喜。
1)若念佛功德者,於中何者是佛功德?
1-5-謂諸佛世尊無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善根故、不護身口意業故、五種應知中斷疑故、四種答難中無失故、三十七助菩提法教授故、
6-10-十二分緣生中因緣覺故、教九教故、四種住持具足故、得四無量故、滿足六波羅蜜故、
11-15-說菩薩十地故、出世五眾成滿故、四無畏十力十八不共佛法具足故、無邊境界故、自心自在轉故、
16-20-無厭足法故、得如金剛三摩地故、不虛說法故、無能壞法故、世間導師故、
21-25-無能見頂故、無與等故、無能勝故、不可思法故、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故、
26-30-百福相故、無量善根故、無邊功德故、無量功德故、無數功德故、
31-33-不可分別功德故、希有功德故、不共功德故。如是等名念佛諸功德。
2)化諸眾生故,起神通變現,隨所應度眾生、隨眾生身、隨其形量長短寬狹、隨其色類種種差殊、隨其音聲清淨分別,諸佛世尊以種種希有神通,如其所行、如其信欲,以彼彼方便差別神變而教化之。
3)聞此事已愛喜受淨,名為大喜。於中心勇名愛,愛心遍身名喜,喜心覺樂名受,於受樂時念正覺者大神通德,其心不濁名淨。彼心淨時喜意充滿,名為大喜。彼登少分乘者雖亦有喜,以不共故得大喜名。
[呂]
大喜之意,餘處說為隨喜,本論以念佛功德,信受無惑為喜。
此中念佛,乃八念之首(定之一門),示眾生以可欣之境,常途以繼九想之後。九想想不淨,心易消退,常至自殺。念佛定門,若以形色則為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若以德用,則為神變及十力等諸功德法,觀此則心奮發有為,足以補九想之偏,起沈厭之念。
《智論》喻此,如人悶絕,不辨生死,鞭抽其身,若見腫赤,尚知可救。如人念佛,聞說佛德,稍有欣喜,則知佛性未泯,可以成佛也。以上三種,自為一類。
---
[李]
大喜之意,餘處說為隨喜,即是別人快樂,我替他開心,隨喜功德。但是這處不是隨喜的解釋,何解?「此中(的喜是)念佛」,念佛是「八念之首,以示眾生可欣之境。」這樣叫做喜,喜是引導眾生念佛,欣賞佛的功德,覺得心中喜悅。念佛是定的一部份,有八件事是記憶不忘的,念是記憶不忘。
*念佛,即是要繫念佛的功德,不要忘記。念法是對佛的教法,繫念不會忘記。念僧是有聖者,繫念不會忘記。念戒、念捨、念天,天即是行十善,知道我們行十善,就會生清淨的天界。又念出入息,即是我們修禪定,呼就知道呼、吸就知道吸。念死,對死亡的事情應該經常繫念在心。
*對佛的功德,記憶不忘,清清楚楚繫念不忘。念佛的功德,他(佛)怎樣發心、佛怎樣成道?他怎樣說法度生?他怎樣無邊功德盡未來際?就是念這些事,繫念不會忘記。
*這個時候,示現讓眾生聽,讓他們知道,佛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大丈夫相,有八十種隨緣好,整個莊嚴的相觀到他的,這個是觀像。
*念佛有三種念佛,持名,只是念名號的。觀像是第二級。實相即是真如,證到真如,就是證到佛那個體,即是佛是真如為體,你又以真如為體,證到真如為體的時候,跟佛是同體的。這個就是真正的念佛。本身就變佛的境界。
*示現兩件事,一件是佛的莊嚴的形相,還要顯現出佛那種無邊度生的功德。這樣的時候,你很開心,因為將來是佛,你一樣有三十二種形好,三十二相、又八十種隨好。
*為何無端要講起念佛呢?有原因的。因為佛初初教人不是念佛,是教不淨觀。為何在不淨觀之外,還要講起念佛觀呢?使到眾生心裏頭很喜悅,能夠喜悅。
*通途講九想的不淨觀,貪欲多的人,就要修不淨觀。
死亡的時候,肌肉的顏色變青、變瘀,於是青瘀相。肌肉會膿爛,就膿爛相。膿爛的時候,有一些蟲咬他,就噉相。被蟲咬就會腫脹。腫脹會爆血,血就流出,於是血塗想。壞爛極的時候,完全見不到肌膚,變敗壞相。將它來燒,變了灰,如果不燒的時候,肉爛的時候,餘下白骨,骨想和燒想。
*九想的時候,有一個缺點,使到心理很容易消極的,乃至自殺。轉過來,修念佛的定,念佛三十二種大人相,和八十種隨形好。
*至於佛的功德,就是佛的神變和十力、四無礙、十八不共法。
*這些是念佛的果德,和佛的業用。
*因此這樣觀佛的時候,能夠「奮發有為」,更加實踐慈悲喜捨普度更多眾生。九種不淨觀是偏,引致你消沉、退轉的。
*《大智度論》有一個譬喻,人們暈的時候,就不能夠分辨生或死,拿鞭打他、拍他,身體腫紅,有知覺,這些人可救度。如果念佛的功德、神變,稍有喜悅,知道這個人佛性未泯,將來一定可以成佛。
*「如果(若諸)眾生入生死險道、墮地獄、畜生、餓鬼(諸趣),(或者)在惡邪見網」,墮入邪惡見網,或者受愚癡的稠林。「行邪徑非道」,行一條邪路,不是正確大路。在惡見之網,在愚癡之林、邪道,這樣的時候,就好似盲眼人。那些修行的方法,不是能夠出離生死的方法,就以為它能夠出離。「為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賊執持」,入愚痴之林裏面,於是人愈走愈遠,「去佛意遠者」,離開佛的心,愈來愈遠。
*對這些走錯路,你發大悲心,穿過自己身體,入於皮肉及筋骨,一直深入至骨裏面。為一切「眾生而作依處」,即是說做眾生的所依。所依是甚麼呢?是令到眾生得以得度,使眾生由此岸到彼岸。即是將正確的佛理,介紹給他聽,使到他知道以前那些是稠林、見網、邪徑、不是正道。知道的時候,給予他一些正法。
*「如是生死曠野、險難惡路」,「置於一切智城」,一切智最少就是小乘阿羅漢所證得的智,加上菩薩證得的道種智,這種智就比喻城一樣,可以躲避風雨。即是你能夠證得一切智,或者道種智,或者是一切智智,就好似一個城堡那樣,可以避風雨,使到你安穩。
*曠野比喻、惡路比喻,這些是壞的,是不理想的。而理想的、好的一個能夠安頓的生命的地區,用城來比喻。城內有一個宮殿,放在無所畏懼的大殿裏面,又是可以避風雨。
*如長者唯有一福子,而兒子生病產生痛苦。這樣的時間,長者愛惜兒子,起悲憫之情,入到皮肉,再入到骨髓裏面。他只念何時得其病癒。他只想用甚麼方法可以醫治好兒子的病。菩薩一樣,當眾生是受生、老、病、死各種苦。就好似他們是兒子一樣,會想怎樣拔他們的苦呢?
*悲無量是指質講的,即是人的質量講,心用悲憫之情,這種情是無可量度。
*慈無量除了從質講之外,還從量講,是對所有眾生講的,是有少少不同。
*「慈者遍於一切眾生」,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因為慈的緣故,對所有眾生都一視同仁,不會妨礙你的。
*如果你有悲心,在生生死死,都不會厭倦,繼續會流轉生死下去。流轉生死何解?因為普度眾生,拔眾生苦。你願意流轉生死的,不會有厭倦的。這個就是悲。
*能夠不著自己的快樂而行慈的時候,這種慈是大慈。
*如果悲增長的時候,你甚至捨棄自己支節,肢就是上下兩支,上兩支、下兩支。能夠捨棄你的軀體,乃至捨棄你的生命都可以,那樣就生大悲。
*喜無量,就是念佛功德,念佛功德是甚麼?
1-「謂諸佛世尊,無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所有的)善根(緣)故」,就是這樣繫念他的功德。因為諸佛在百千億劫當中所聚集的善根。我要憶念他這件事,所以我繫念佛。
2-佛就是三不護,不護身、不護口、不護意,所以要繫念佛這些功德。因為佛是三清淨業,他與般若智同時起的,所以佛不需要守護。
3-不會有貪、有瞋、有癡、有慢、有疑等等,斷其疑。即是甚麼叫貪?我無所懷疑,我能夠斷的,癡我又無所懷疑,能夠斷的。瞋,我無所懷疑,可以斷它的。慢能夠斷、疑又能夠斷。「五種應知當中」,能夠將「斷其疑」,斷五種疑。佛有這些功德。我念佛這些功德,佛能夠斷除一切煩惱。
4-佛於四種答難中,每用一種答難都能夠正確無誤,無過失。哪四種?問佛事情,佛用四種方法回應你,
*一種是一向記,直接告訴你,這樣、這樣;
*第二用分別記,如果這樣就會怎樣,怎樣會怎樣,就分開情況講,就叫做分別記。
*或者你問一些事,佛不直接答,先問你再答。
*有一些叫做捨置記,你問而佛是不答,即是宇宙是常、無常?有始、無始? 有邊、無邊?等等這些問題,佛不答的,十四種無記,即是十四種不答。
5-對三十七種菩提分法能夠如法地教授,分即是因,產生菩提果的因。三種菩提,聲聞菩提、獨覺菩提、佛的菩提。於是佛就是如實地教授,知道佛這個功德,繫念佛的這個功
德,心就會產生喜悅。
6-又十二分的緣生,即是十二有支,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有支的還滅觀與流轉觀,佛能夠因不同的緣使到人醒覺,使到那些修獨覺乘的眾生,引導觀十二因緣,讓他醒覺。這些就是佛的功德,所以我們要繫念清晰。
7-「教」,教眾生九分教,即是十二分教減三種,佛有時間在某種地方講九大類、某地方講十二大類。「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佛很清晰教授、教誡弟子。
*契經,即是說散文的經典。
*應頌, 即是回應那些散文的經典,做總結的。相應於那個契經而寫成的頌,應是相應,相應契經而做一個總結的頌。
*記別 ,即是授記,即是說弟子,「你何時成佛。」「你的佛號叫做甚麼?」、「你的淨土叫甚麼」。
*諷頌,獨頭頌、孤起頌,即是與下文可能無關,一開始就有。
*自說,不問自說。
*本事,就是佛過去世與那些弟子互相探討學問,那些行為,即是弟子那些所行所為,以前是未成佛之前。
*本生,是佛未成佛之前,怎樣修行。
*方廣,就是大乘經。
*希法,就是佛的神變,很稀奇的神變。
*佛對這些九分教,能夠完全記憶不忘,知道清清楚楚,佛是有這些九分教。
8-四種住持,佛對四種住持都能夠完全做得妥妥當當、圓滿成就。我對佛四種住持都能夠圓滿成就、都要繫念不忘。
*修布施、持戒、善心,這些生天的天住持。
*如果想生在梵天的時候,即是生去清淨的世界,修四無量心,就會得到梵住,住在清淨世界。佛是無緣大悲、無緣的大慈、無緣的大喜、無緣的大捨。
*聖住,即是地上菩薩以上或者是見道、證果的小乘人。能夠修行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就得到聖住。為何?
*空,因為一切法是不實在的,是緣生的空。
*無相,因為證得諸法實相的時候,所有相都是虛妄、不實在的。
*無願,一切法空的,所有相又是假的時候,無起願求去獲得甚麼。又叫無作,我不會造作一些行為,有意獲得某些果報。聖住持,住持在聖位。
*佛的定叫做首楞嚴定,如果你得到首楞嚴等等無量三昧,能夠整天住於首楞嚴定裏面,能夠得到佛住。
*這四種住,佛就具足。我能夠對佛的四種住持是清晰、清楚知道的,是會開心。使到眾生又知道,使到他們又開心。
9-得四無量故,佛又完全得到四無量成就,我又繫念清晰,知道佛是具有這些功德。
10-佛是能夠滿足六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多能夠修行圓滿,因為六波羅蜜多是六地那些菩薩修行圓滿,因為佛都經過第六地前的一、二、三、四、五、六地的,乃至十地。他又圓滿,我又繫念清晰知道,佛的六波羅蜜多是圓滿成就。
11-又說菩薩的十地,對所有菩薩教的十地修行,他又圓滿。於是我又知道,教化十地,使到圓滿。
12-又佛能夠使到出家五眾圓滿,
*比丘,使到比丘能自淨修行。
*比丘尼,又使到他能夠修行。
*式叉摩那,未做比丘尼之前,有兩年的觀察期,使到她是否真真正正能夠
做比丘尼。
*沙彌,即是未受具足戒的年輕人出家。
*沙彌尼,那些年輕女眾,二十歲之前的,又未受具足的那些小孩子、青年人、少年人。
*又清楚知道佛的功德,使到出家五眾都能夠成滿。
13-又四無畏,佛具四無畏,說法的時候具有四種無畏。
*正等覺無畏,即是佛自己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一切智智,所以說法能
夠無畏地解決問題的。
*第二,佛本身是漏盡無畏,即是他由於漏盡,漏即是煩惱,一切煩惱銷毀,所以他說一切法是清淨的、圓滿的,可以無畏地說法。
*障法無畏,障道之法,即是佛知道甚麼法可以障礙正道的,所以說法的時候,教人去除障,所以他說法可以無畏地說法。
*出苦道無畏,道是智慧,他具有一種智慧能夠把你出離痛苦,出離生死流轉,教你一些方法,他是圓滿掌握那些方法,如何出離生死而證涅槃。他說法的時候,能夠掌握這些出離痛苦此岸,而達到清淨解脫的彼岸的智慧,所以他能夠說法無所怖畏。
*道即是智慧,道又解釋為道諦,因為四聖諦裏面的道諦,一條路、方法,一條用智慧行的路。所以出苦的智慧,而行一條正確的道路,行道諦路。
*你對四無畏清清楚楚,整天都繫念在前,不會忘念。
14-佛具有十種力量。
*1-處非處智力,處就是對的東西。非處就是不對的事,佛是完全有一種力量了解,甚麼是對?甚麼是不對?是非黑白,分得清清楚楚。合理的善事就得到福報。如果做到惡事,不會得到福報。
*掌握甚麼叫真?甚麼叫假?甚麼叫對?甚麼叫錯?甚麼叫是?甚麼叫非?甚麼是真理?什麼不是真理?是處即是真理,非處即是甚麼?不是真理。佛能夠清清楚楚辨別的。處非處的智力,這種智力是智德,是智慧功德。
*2業異熟智力,做甚麼業能夠知道甚麼果報。佛是清清楚楚,某個眾生做了甚麼業,他知道得到甚麼果報。佛是具有這種智力。
*3-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有種智力知道怎樣修定、解脫、等持、等至。
*4-知道「諸根勝劣」的智慧,叫諸根勝劣智,一看眾生就知道,眾生是利根、鈍根。誰人是勝根、誰人是劣根,佛一望就知道,因病與藥。
*5-種種勝解智力,即是要知道眾生心目中意樂甚麼。這個眾生喜歡名;那個眾生喜歡利的;這個眾生喜歡清靜環境;這個眾生喜歡嘈雜的,知道他們的意樂,他來跟你學習,他們的目的何在,他的意樂何在,清清楚楚知道的,他具有智慧了解眾生。
*6-種種界智力,這個眾生的本質是怎樣?本性是怎樣的?知道他種種不同的本性。
*7-徧趣行智力,知道這個眾生將來,他會修到甚麼果的。譬如今生過了,來世他會是生天或者生地獄,或者生餓鬼、或者生人間,那就徧知他將來。究竟他往趣於何?三界裏面哪一界?九地裏面何地?又知道四生之中怎樣生? 他有胎生、或者濕生?或者卵生?完全了解。
*8-宿住隨念智力,佛的智慧知道過去世這個眾生,他做過甚麼事,他姓甚名誰?他是天上來、地獄來或餓鬼來?畜生道?再前前生他是甚麼道?佛一望就知道。
*9-死生智力,生生死死之間的關係怎樣生、怎樣死,取甚麼果?由甚麼因所種?佛是清清楚楚知道,這個是生死智力。
*10-漏盡智力,知道所有的煩惱剷除,將會得到甚麼果。
*佛具有這十力,你對於十力,繫念清晰,得到無窮快樂。
15-十八不共法,法即功德。與其他那些眾生不相同的,不共,即是它特殊。十八種特殊的功德。
*1-「身無失」。身不是指身體,是身業,即是一種行為,他的身業是無過失。佛的舉手動足,都完全正確,無錯誤。
*2-「口無失」,即是講任何的東西,都無過失。
*3-「念無失」,念即是記憶,所有記憶都無過失。
*4-「無異想」,即是度眾生,度眾生是不可以有異想的,即是不可以有差別的。這個眾生跟你好聊些,於是教他多些,那個學生專是駁你的,於是你就教他少些,這樣是有差異。佛是對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
*5-「無不定心」,是常在定中的,無一個剎那不在定裏面的。
*6-「無不知己捨心」,完全能夠用捨心對待一切法,而且自知如此。甚麼叫捨?恆時在心平等,心正直的境況裏面。自己是自覺了解。
*7-「欲無減」,希求是欲,佛希求甚麼?希求所有眾生得到解脫。這種希求度生,是無減退的,無絲毫減退。
*8-精進無減,度生是要精進,不會懈怠的,不會退步的。精進度生,不會減退的。
*9-「念無減」,念無失,不會記錯東西,念的記憶不會減退。如果減退就有過失的,完全無減退的。
*10-「慧無減」,念力不會減退,智慧力不會減退。
*11-「解脫無減」,他自己在解脫裏面,不會倒回,他不會由解脫多些,現在變了解脫少些。佛的解脫已經圓滿,就不會減退。
*12-解脫知見,對於解脫的相狀,怎樣的情況才是解脫,怎樣才是不解脫呢?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會減退的。
*13-一切的身業無失,因為身業是隨智慧而行,所以他就不會有過失,是智慧指導的。一切的身業隨智慧而行。
*14-一切口業又隨著智慧而行。
*15-一切意業又隨著智慧而行。
*16-能知過去世的一切法,一切現象,是無閡無障的,即是過去發生甚麼。
*17-智慧能夠知道未來世是無閡無障的。閡即是障,障即是閡,閡即是擋著、防礙,無防礙、無東西能夠阻礙對於未來發生的事,他又清楚。
*18-智慧能夠了解現在世,完全沒有隔閡,無障礙的。
*十八不共佛法是具足的緣故,所以我們念佛這個十八不共法,就能夠生起愛喜受淨的反應,這樣就叫做大喜。
16-佛有「無邊境界」,他能夠了解無邊的境界,了解對象是無邊的。
17-他的自心能夠自在而生起心,行為是自在,心理活動都自在。
18-「無厭足法」,教化眾生是不會厭足。
19-經常在金剛三昧地,似金剛那樣堅固的定中,常在這樣的定中。
20-真實的,不會虛假,每一個說法都產生效用的。
21-「無能壞法」,他的說法是無東西能夠破到它的。
22-佛是世間的導師,所有世間眾生的老師。
23-「無能見頂」,佛的智慧高深到望不到最後的頂點。
24-「無與等」,佛的智慧是無東西可以相比的,等即是同也,無東西有任何的智慧,跟他相同的。他的智慧是最高,因為圓滿,是最高的。
25-「無能勝故」,無其他的學問和智慧超越他的。
26-由於這些,佛的智慧不可思議,佛的教法又不可思議。
27-佛是得到「大悲、大慈、大喜、大捨」。
28-佛得到無限那麼多福相。
29-具備無量的善根。
30-35-有無邊的功德、有無量的功德,有無數的功德,不可分別的功德,全部具備。具備「希有功德」,各種希有功德。「不共功德」,不共即是特有的功德。
*如是等等念這些佛特殊的功德,就叫做念佛諸功德。
*「聞佛神變」這句說話怎樣解釋?「於中諸佛世尊,為(了)教化諸眾生(故),
(就)起(各種)神通變現」,神變是神通變現。怎樣變呢?就是以種種方便差別,用神通變化來教化眾生。舉怎樣種種方便來到起變化,教化眾生呢?隨著眾生的身體不同,就起不同的變化,隨著身不同是怎樣?隨著「形量(高矮)長短寬狹(肥瘦)」,因應那個眾生的長短、高矮、肥瘦等等形狀,跟他相應地來到說法。
*隨眾生的色類是哪一類的眾生,色類即是眾生, 是怎樣的。眾生是甚麼膚色,就變甚麼膚色,跟眾生說法。
*聲音的清濁分別,講廣東話,他就變一個眾生跟你講廣東話;如果在澳洲就是澳洲口音,這樣因應眾生的不同,而變起跟他同一樣。
*「諸佛世尊以種種希有神通」,如眾生所行,如眾生能夠信受,就變起各
種方便,神通來教化他。神變就是因應對象,所化的對象,而變起能夠相近似的眾生,用相近似的語言、用相近似的習慣來到感化他、向他說法。佛的神變是普通人做不到。
*所謂愛、喜、受、淨,就是大喜。
*心裏頭勇悅,勇即是充滿,悅即是喜悅,充滿喜悅,叫做愛。
*愛即是喜悅,充滿全身,叫喜。愛是充滿著喜悅,但不能夠遍身體的。勇悅,就不能夠遍。愛、喜悅遍滿身體,就是喜。
*這種喜悅,是心中能夠感受到的。「喜心覺樂」,心裏頭能夠很喜悅,和很喜歡接近他的,覺得他很舒服的,感受喜悅。
*淨就是「其心不濁」,普通人產生喜、產生樂的時候,會執著喜樂,但是如果不執著喜樂,受喜樂的時候,你的正覺能夠現前的。「念正覺者大神通德」,即是說經常念佛的神通,佛的功德是清淨的,所以感覺喜悅,你自己的心亦都清淨,不會執著的。心裏頭感受喜樂,而覺得清淨,覺得不會染濁,那叫做淨。
*喜悅而能夠淨的,很多人喜悅就不一定淨。淨就是不執,有喜樂而不需要執。常持念佛是這種神變,在正覺情況所顯現的神變,顯現功德來的,完全一種淨心對待它的,不會起執的,不會染濁其心。
*於是「彼心淨時,喜意充滿」,心裏頭喜悅的感受充滿你的生命,這樣叫大喜。
*「彼登少分乘者」,即是那些小乘人,雖然亦有喜,但是大乘獨有的喜,聽見佛的神變,念佛的功德,而有喜悅充滿在你生命的時候,那種喜是超越小乘的喜。大乘的獨有喜,叫做大喜。為何?自己本身念佛的功德,和聞佛的神變,能夠產生喜悅。喜悅有所感受,而有很清淨的心,心不會染濁,就使到向其他眾生說佛的功德,使到他們都能夠念佛功德。說佛的神變,使到他們都能聞佛的神變,而使到他們都能夠愛、喜、受、淨,加上來就叫大喜。
*定中都可以這樣想的,本來慈悲喜捨在定裏面觀的,現實生活可以觀。但最重要是實踐,是現量境來的,現實的境來的。
[自在]
問:菩薩應捨眾生、為不應捨?
11.答: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捨棄;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菩薩摩訶薩常念利樂諸眾生等,若為貪瞋癡所惱,行於慳悋、破戒、恚恨、懈怠、亂心、惡智之道,入於異路,此等眾生所不應捨,於一切時說施戒修,隨力所能應當攝受,不應捨棄。
[呂]
進說捨無量類。頌曰:
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棄捨,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捨為菩薩行之根本,謂能成就佛法,而全大慈大悲之實踐也。若菩薩於己,有一毫不能捨處,即於慈悲不得圓滿,而於眾生必難攝受。若於眾生都無棄捨,即此捨行究竟清淨,始能於一切眾生以平等心而攝受之(平等乃為大捨,所以圓滿菩薩行也)。故此論言捨,非僅於眾生苦樂上用心,而重在實踐也。
---
[李]
己一、總釋大捨的意義
11-「菩薩於眾生,不應得捨棄,當隨力所堪,一切時攝受」。
*「一切時攝受」,既然攝受,就不應該捨棄他們。攝受和不捨棄是一樣解釋,因為從消極講,不應該捨棄。從積極講,叫攝受他們。怎樣攝受?
*「當隨力所堪」而攝受,隨你的力之所堪能。攝受是一種攝持眾生,使到他們能夠得佛法的蔭庇。
*四攝,用四種方法使到眾生親近你而接觸佛法,解除他們的生死,至涅槃。這樣叫攝受。
*「大捨」,這處的解釋不放棄每一個眾生、不要遺留每一個眾生。
*捨為菩薩行之(根)本,如果要成就佛法的時候,能夠使到「大慈大悲」完全實踐,就要靠這種捨。這種捨能夠使到佛法成就,使到大慈大悲能夠完全實踐。
*菩薩對自己,如果有一絲毫不能夠用捨的狀態的時候,處於一個捨狀態的時候,你的慈悲不能夠圓滿,為何?因為你有分別,分別某個眾生對你好,你就對他慈愛一些,悲憫他。某個眾生對你不好,於是你就無那麼慈愛他,無那麼悲憫他,有分別怎樣完成大慈大悲的心,你的慈悲就得不到圓滿,而於眾生難以一切完全攝受,即是有所遺漏。
*只有行大捨,才可能攝受眾生。所謂大悲、大慈、大喜要完成,就要靠大捨。要無遺漏,要不捨棄任何眾生,這樣才能夠完成。
*如果這些眾生「都無棄捨」,這樣就是「捨行」,這樣的捨才是究竟清淨。就能夠於一切眾生,用平等心攝受。換句說話,捨就是對每一位眾生能夠用平等心來攝受他。於是平等就叫大捨。
*為何平等是大捨?因為捨,不是苦樂喜憂捨那個捨,這個是行捨。行為上不要有偏差的。用《成唯識論》解釋它,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對所有人一樣、對所有活動一樣,完全無分彼此的。身心很正直,不要有偏差。行捨,行為上捨。不是感受上捨。
*由此大捨是圓滿菩薩行,不只是苦樂方面來到集中精神,一般捨受是由我又不覺得快樂、又不覺痛苦的捨,它不是這樣的。它一切都在實踐講,行動,心要平等、心要正直,不要一個眾生是遺漏,在行為上講,不在感受上講。
*「 (那些)菩薩摩訶薩」,地上菩薩。「常念利樂(所有)諸眾生」,經常都記得要利樂一切有情。為何要利樂他們?因為那些有情,「為貪、瞋、癡所惱」,經常被貪瞋癡這三不善根困擾著。於是行一些甚麼?「慳悋 、破戒、恚恨、懈怠、亂心、惡智」,「入於異路」,走入歧途。「此等眾生所不應捨」,所是對象,以這些眾生做對象,這些菩薩摩訶薩不應該捨棄他們。
*因為常念利樂有情,雖然現在有情在歧路上,這些行為是一些「慳悋 、破戒、恚恨……」,但都不要捨棄他們。這樣從消極去講。
*從積極講怎樣 ?「一切時,(跟他們)說(布)施、(持)戒、修(道)」,隨自己的力量所能,應該攝受他們,不要捨棄他們。
*不捨棄來解釋大捨,為何? 其實不捨棄的捨,跟大捨的捨是不同。因為不捨棄的捨,講行為。在行為上,不捨棄眾生,才是大捨。
*大捨表示平等、正直的心理狀態。如果要獲得平等正直的心理狀態,修第四禪的時候,念清淨和捨清淨,要能夠平等這樣的狀態。怎樣才能達到最高的狀態?就要不捨眾生來化度。不捨眾生的捨是動作、行為,平等正直所描述的大捨,這個捨就不是行為,是心理狀態。所以這兩個捨是不同,不捨與捨是矛盾。
*但是它們不同意義,所以不矛盾。捨無量,是不捨眾生,捨與不捨便是矛盾,怎麼辦?不是,捨無量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心平等正直。這種狀態透過行為去完成,就對每一個眾生不會遺棄他們,是應該攝受他們。從消極講,不要捨棄眾生;從積極講就要攝受眾生。你能夠每個眾生都攝受,那你的心不會偏於某一邊,就能對所有眾生都能一視同仁。所以這兩個詞語不是矛盾詞,因為它們的意義不相同。
*因為捨有幾重意義,有一種意義是講心理平靜那種狀態。第二種就講感受上,不苦不樂的狀態;第三種,行為方面講捨,是不要遺棄,捨是解釋遺棄,這處是不捨,解釋為遺棄。
*為何講四無量心?因為講四無量心,有些地方、有些經論,四無量心都是菩提資糧的緣故。四無量心是否等於六度?不一樣。第一,六度主要是慧為主,因為一切六波羅蜜多,是以般若波羅蜜多為導首。如果其他的行為,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般若,就不叫波羅蜜多。但是慈悲喜捨的重點不是智慧,本來就是定學,叫四無量定。入定去觀,叫做慈無量觀、悲無量觀、喜無量觀和捨無量觀。
*不能夠通六度,因為以定為主,應該是禪定波羅蜜多,但它又不是,應該要與六度並重。因為四無量是一種原動力,透過四無量的原動力就使到六波羅蜜多,乃至十波羅蜜多,能夠成就。是激發我們成就六波羅蜜多。
*由於有慈無量心,所以激發你行甚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乃至智慧。
*由於有悲無量心、捨無量心,不遺棄某一個小小眾生,即是螞蟻那麼小的一隻,都不應該捨棄牠,都攝受牠。
*這個是力量,推動他的生命力量成就、圓滿六波羅蜜多,或者十波羅蜜多。在呂澂先生的看法,在六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之外的一種修行,所以正正式式是菩薩資糧的法體的一部份。
[自在]
12-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此登大乘菩薩於眾生中,隨所堪能從初應作,如前方便波羅蜜中所說方便,應當精勤以諸方便教化眾生置此大乘。
問:何故菩薩但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也?
13-答:化恒沙眾生,令得羅漢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為上。
若教化恒河沙等眾生得阿羅漢果,此大乘福勝過彼聲聞等乘教化福,以種子無盡故。此所有種子,能為餘眾生等作菩提心方便。亦以出生聲聞獨覺故,此福勝彼。此福勝者,大乘於聲聞獨覺乘為上故。又菩提心有無量無數福德故。又由大乘,三寶種不斷故。是故欲求大福,應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餘乘。
[呂]
言「捨」為菩薩行之本者,本論分三層言:初以五乘方便平等攝受眾生。次就學行言,於世出世法捨離法執。三謂未得不退,不捨精進。初五乘方便者,眾生無量,自有可愛、可憎、中庸三類,菩薩一視同仁,隨根勝劣,方便教化,然必以無上安樂之大乘法化為究竟也。
---
[李]
庚一、五乘眾生方便平等攝受眾生
*五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天乘、人乘。有些眾生「雖生人世上,未得謂之人」,這些眾生一定下地獄。怎樣對付他們?捨不捨棄呢?
「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菩薩從發菩提心的時候,就是初業菩薩,應該隨著自己力量的大小、多寡、強弱來方便攝受所有眾生,引渡他們入大乘。為何要入大乘?入小乘不好?要入大乘。
「化恆沙眾生,令得羅漢果,(都不及)化一(個眾生)入大乘,(他所得的)此福德為上。」
*化恆河沙,每一個沙是一個眾生,那麼多眾生,化度他們,變阿羅漢無限多,所得的福德都不及於化度一個眾生,使他入大乘。即是說化度一個眾生入大乘的功德,是遠遠超越化度一萬億個眾生變成阿羅漢。為何?阿羅漢自己自利,都不化度別人。但是化度一個眾生,變成佛,可以再化度無限,因為他不入涅槃。於是化度一個眾生成佛,那個眾生成佛,能夠普度十方世界的所有眾生。十方世界的眾生是否多過阿羅漢? 所以化度一個眾生,令他得到成佛,好過化恆河沙那麼多的眾生,使到他變成阿羅漢。因此化度眾生,他的能力所接受,就跟他說大乘法。
「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有時候需要化度眾生變成聲聞乘的佛教徒,和獨覺乘佛教徒,使到他們將來得到阿羅漢果和辟支佛果,為何? 因為有些眾生的力量是很微薄、微弱的,不能夠堪任大乘教法。
「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眾生學聲聞乘又不可以,學獨覺乘又不可以,學大乘又不可以,不能夠堪任而成就這些教法,「應置於福處」,福處是生天乘,就教他們修天乘,這樣攝受他們,因材施教。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有些眾生不能夠堪受生天,和得到解脫,生天而得解脫,和修聲聞、緣覺、大乘得解脫。如果他不能夠堪任,「便以現世利」,就用現世的利樂,教他守法律、教他賺多些錢、孝順父母、親近善知識、做一個有道德行為的人,「如力應當攝」,依我有幾多力量,就用幾多力量攝受他,使他得到現世的利樂,那即是人乘。
*這五首頌敘述菩薩應以『普攝一切五乘眾生』,(做)修行「捨無量心」的內容。捨無量心的修行內容,就攝受五姓眾生。
*「此登大乘菩薩」,即是初發心的菩薩都包括。在「眾生(之)中(是)隨所堪能」,依著他自己有幾多能力,於「從初」開始,一發心開始,就應該作如前(面所講的)「方便波羅蜜」。真的完成方便波羅蜜多是第七地。但你是初發心,都可以嘗試用方便善巧的方法,來攝受眾生。方便善巧方法,就是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這處的目的就以到彼岸為目的,以成就大菩提為目的,你的方便就叫做方便波羅蜜多。
*勤行精進,用諸方便法來教化眾生。哪些諸方便教化?四攝。
*1-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布施是方便而已,目的是使到他親近你,教他菩薩道。所以這些布施是一種手段,但是善巧的方便手段,無過失的。目的不是布施給那位眾生,使到眾生親近你,就用好的榜樣讓他看,大乘的菩薩是這樣修行的,感化他,使到他接受大乘教法,這個就是目標。最後的目標是他都能夠成佛。
*2-「愛語」,即是「善言慰喻」,喻即是解,即是用好的說話來解他的疑難,安慰他。使到他親近你,他接受菩薩道,這個才是目標。
*3-「利行」,做一些對他有利益的活動,利益他的善行,這樣攝受他,使到他親近你,將來能夠成就大涅槃、大菩提。
*4-同事,要跟他一起工作、生活,事即是生活、苦樂,同事即同其苦樂。事是任何活動,最重要苦與樂,苦樂與共。換句說話講,苦跟他一起挨苦,樂就跟他一起享樂。要他親近你,接受你。
*應該精勤以各種方便波羅蜜多教化一切眾生,放他們在大乘路,行大乘路。
*問:「何(故)以大乘教化眾生?」以大乘教化,不以小乘教化?
如果教化恆河沙那麼多眾生,使到這些眾生將來能夠成阿羅漢果。相比我現在用大乘的福,我教導大乘眾生所得的福,勝過剛才那些恆河沙阿羅漢。自己教化一個眾生,使到成為修大乘法,自己所得的福德,是超過教化恆河沙那麼多眾生得成阿羅漢。
*又從眾生講,令一億個眾生,能夠成就阿羅漢,他們所得的福德,都不及一個眾生能夠成就大乘教法。對自己講可以,對客觀地講又可以,為何呢?
*第一、因為教化一個眾生,讓他成就大乘的果報,他所引致的種子,是無盡的。因為不會入無餘涅槃,那些阿羅漢將來一定入無餘涅槃。但是你教化那個眾生,對所有眾生都是慈悲喜捨那樣對待,所以種子是不會消失。
*第二、因為菩薩要攝受一個眾生成為大乘修行者的時候,菩薩又使他發菩提
心,菩提心有無量無數的功德,因為他修行大,三大阿僧祇劫要完成他修行過程,所以他所得的所有福,是遠遠超過一億個眾生變做阿羅漢。
*第三、訓練這樣的人修大乘,大乘三寶的種是不會滅。三寶包括佛寶,因為他將來成佛。他成佛的時候,他的種子不會消滅的。成佛後他會說法的,說法的種子,法寶不會消滅的,永遠延續下去。他未成佛之前,他會將佛的道理好好地普度宣揚,於是他僧寶的功能亦都繼續延續下去。於是得到佛法僧三寶種,是不會斷滅的。
*因為小乘法的修行成果是有限量,即是生命會完結。大乘的生命是永遠不會完結,永遠做所有眾生的良師益友。所以福德自然大,你度他的福德都大。
[自在]
問:諸摩訶薩豈唯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耶?
14-答: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若中下意眾生,捨利他事闕於大悲,不堪以大乘化者,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
問:若有眾生不可以三乘化者,於彼應捨、為不捨也?
15-答: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若有眾生喜樂生死、憎惡解脫,不堪以聲聞獨覺及大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梵乘四梵行中。若復不堪梵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及施等福事中,不應捨棄。
問:若有眾生喜樂世樂,於三福事無力能行,於彼人所當何所作?
16-答: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若有眾生專求欲樂不觀他世,趣向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脫者,亦當愍彼智如小兒,如其所應現世攝受,隨己力能以施等攝之,愍而不捨。
[呂]
是故頌曰:
菩薩從初時,應隨堪能力,方便化眾生,令入於大乘。
化恆沙眾生,令得羅漢果,化一入大乘,此福德為上。
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
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大乘道果,實為一切眾生成佛孔道,佛之本懷,原自欲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是以菩薩化眾,於其初時,應隨堪能,方便令入大乘,沾潤既久,終不得入者,不得已而思其次,始有二乘之化,人天之教。循而至於一闡提著樂世欲者,亦以現世利益攝之。此而不能,如提婆達多輩破僧害佛,仍不棄捨。如是則四攝方便運用無息矣。
---
[李]
14-教以聲聞乘,及獨覺乘者,以彼少力故,不堪大乘化。
*我們修大捨,應該要化度聲聞乘眾生和獨覺乘眾生,怎樣決定化不化度他們呢?如果中下意的眾生,意即是心,即是他的發心是中等發心,下等發心,這些眾生是「捨利他事,闕於大悲」。對於利他有情的事,他是不肯盡力做,捨棄他們,即是自利,就不知他利,不懂他利。
*為何不懂得他利?只懂自利?因為闕於大悲,大悲心不夠。「不堪以大乘化
者」,這些眾生就不能夠用大乘的教法教化他們,怎麼辦?於是「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教他聲聞乘教法、教他獨覺乘教法。
15-「聲聞獨覺乘,及以大乘中,不堪受化者,應置於福處(天乘)」。
*將他們放在修十善生天的修行中,福處就是生天的福報,使他得到人天的福報,天的福報。
*若有眾生都喜樂生死,喜歡生死,憎惡解脫,不喜歡解脫。這樣就「不堪以(聲聞、緣覺和大乘教)受化者,(應當教化他),應置於梵乘)」,梵即是天,梵天那處,就使到他修四梵行。四無量心叫四梵行,生天的又靠四梵行生、生人間又四梵行生,成佛都是四梵行。但是修法有些不同,因為目標不同。修慈悲喜捨的目的是生天,這樣就真生天;但是修慈悲喜捨的目的是要成佛的,就會成佛。
*「若復不堪梵乘化者」,就算生梵天,這個教化都不能夠接受,有些他生得低等的天。梵天那些是屬於色界天,其他眾生不能夠生在梵天,「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即是說生六欲天。欲界天就不需要修四梵行,可以修低些,修十善就可以。
*十善即是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語、不兩舌,乃至不貪、不瞋、不邪見,總共十樣東西。十善生天,十惡就落地獄。有兩種天。有些生欲界天,有些教他生欲界天,然後教他生色界天。因為梵行的梵是清淨,只是色界和無色界天,叫梵。
*「及施等」,使到他修十善行業道,又教人布施等福事,不應該放棄。
16-「若人不堪受,天及解脫化,便以現世利,如力應當攝」。
*如果生在六欲天和淨行天這些解脫都做不到,「便以現世利」,就有現實世間的福利,來感化他。「如力應當攝」,依我堪能的力量攝受他。
*「若有眾生專求欲樂」,欲樂即是有情欲、有快樂的,即是欲界眾生,生人。「不觀他世」,就不理未來世是怎樣的?於是他可能只是滿足自己喜樂,不擇手段,於是「趣向地獄」,將來會生地獄的,甚至生「餓鬼、(生)畜生(道),不可教化」,這些是不可以教化的。不可以教他們生天、教他們生梵天,不可以教他修聲聞、獨覺,和菩薩行。
*怎麼辦? 「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脫者」,生天又不可以、修淨行的解脫又不可以,應「當愍彼智如小兒」,你應該憐憫智如小兒,即是他的智慧太低。「如其所應」,於是照他的所應的能力,「現世攝受」他。「隨己力能」,隨自己的力量。「以施等攝之」,用布施等等,持戒等等,或者用四攝來到攝受他。用布施、愛語等等,利行、同事來攝受他。「愍而不捨」,憐憫他,不會捨棄他的。
*呂澂先生:大乘的道果,實在是一切眾生成佛的大道。孔即是大。佛的本懷,都是(希望)一切眾生都得無餘依涅槃,這個是佛的本懷。無餘涅槃在這裏講,就包括他是成小乘和大乘裏面。因為小乘人修最極的果是入無餘涅槃;大乘能夠入無餘涅槃,不過不入,變成無住涅槃。那些菩薩化度眾生在初時,都應該隨力量方便修大乘。
*當眾生沾潤你教的大乘法,「終不得入」,他都是排拒、不接受的話,就「不得已而思其次」,教他二乘,「始有二乘之化」,始有「人天之教」,甚至一闡提,貪著世欲,亦都不應該捨棄他的。
*好似提婆達多,修行人天乘都不可以,跟釋迦牟尼出家,更害釋迦牟尼。還希望組織另外的僧團,跟異教人來往。本來這個人是落地獄的,破壞僧團。但是釋迦牟尼並沒有捨棄他。仍然用「四攝方便」,「運用無息」那樣對他。因此下面會一首頌,對那些無姓有情、一闡提、不可以理喻的眾生,他怎樣可以處理?
[自在]
問:若菩薩於此似小兒相諸眾生所,無有方便可得攝化,當於彼人應何所作?
17-答: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若菩薩於喜樂罪惡可愍眾生中,無有方便能行攝化,菩薩於彼當起子想興大慈悲,無有道理而得捨棄。
問:已說於眾生中應須攝受,未知攝受方便云何?
18-答:施攝及說法,復聽聞說法,亦行利他事,此為攝方便。
諸菩薩為攝受眾生故,或以布施為攝方便,或受他所施;或為他說法,或聽他說法;或行利他,或以愛語,或以同事;或說諸明處,或教以工巧,或示現作業,或令病者得愈,或救拔險難。如是等名為攝受眾生方便。當以此諸方便攝受眾生,不應棄捨。
問:以如是等攝受方便攝眾生已,成就何利?
19-答:所作益眾生,不倦不放逸,起願為菩提,利世即自利。
此中菩薩作願利益世間者,發如是意:凡利世間事,我皆應作。立此誓已,於諸眾生所作事中,不應疲倦、不應放逸。又當作念:若利世間即是自利。是故菩薩於利樂眾生因緣,不應棄捨。
[呂]
此復云何,頌曰:
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施攝及說法,復聽聞說法,亦行利他事,此為攝方便。
所作利眾生,不倦不放逸,起願為菩提,利世即自利。
菩薩化眾,依四無量,行四攝法,無一眾生而見棄捨,此平等心,即為捨之究竟功能。捨己利世,共業好轉,自亦安樂。此種利世自利之行,自非儒者親親之義所可企及。愛有差等,即於眾生不能平等攝受,捨猶未能究竟。能於眾生平等攝受,則於眾生所學,一切徧學;眾生所行所知,亦應周徧閱歷,周徧應知。而菩薩行之為徧行者,所據在此。
---
[李]
17-「菩薩於眾生,無緣能教化,當起大慈悲,不應便棄捨。」
*菩薩對於某些眾生,無緣、無機會或者無條件去教化他,教化不到他,是否放棄他?不是,應該仍然生大悲心、大慈心,不應該放棄他。
*怎樣處理?「施攝及說法」,對他加以布施,給他好處,一是財施、一是法施、一是無畏施給他。「復聽聞說法」,還聽他向你說法,這些都很難做,等他說法給你聽,你固然說法給他聽,調轉頭聽他說法,佛教徒有那麼大的忍力,這個是忍波羅蜜多。「亦行利他事」,你對他的利他行為繼續進行,「此為攝方便」。
*「所作益眾生,不倦不放逸」,利益眾生的行為,不會放逸、不會疲倦的。為何?因為起一個願,為了得到大菩提。「利世即自利」,我為了利益所有眾生,目的翻轉是自己自利都可以。那些害你的人,利益他的時候,對自己無甚麼損害的。結果你都會自利的。
*如果菩薩對於罪惡的眾生,可愍的眾生當中,無有方便攝受他的話,菩薩對這些想法,就好似子女那樣對待,興大悲、大慈心,「無有道理而得捨棄」,都不要捨棄。
*悲憫他的時候,方法是怎樣呢?「諸菩薩為攝受眾生故,或以布施為攝方便」,用財施、法施、無畏施,這樣做一個方便,這個不是究竟,但是還有「或受他所施」,或者他給你東西,你都接受。
*「或為他說法」,用佛法教導他。
*「或聽他說法」,聽他講一些無謂事,這件事真的很難。要有耐性,聽他講,你可以從中去啟發他、接近他、能親近他。
*或者行利他法、或者用愛語,或者同事,或講一些明處,即是講一些醫學給他知道,或者他講醫學給你聽,或者聲明、或者因明、或者內明,或者教他一些工巧,教他如何做木工,怎樣修理電視機、怎樣關,教他,去親近他。
*或者令病者得愈,他不舒服,給一條單方他,讓他快些康復。或者是安慰他,教他怎樣健康。或者救拔他於險難之中。如是等叫做「攝受眾生方便」。
*目的是甚麼?菩薩做一些這樣利益世界,應該發如是的心:凡是利世間的事,我都應該做。現在對於所有眾生所做的事,就不應該覺得疲倦、不應該放逸,努力去繼續做的。
*又應該這樣想:如果能夠利益世間,即是自利。利益世間,看人們得利,你都會得利。所以這些是菩薩的利益眾生的願,就不應該捨棄他們。
「菩薩(教)化眾(生),依四無量(進行),行四攝法」。要無一個眾生會被你棄捨的,即是攝受一切眾生,這種平等心去攝受一切眾生,就叫做「捨之究竟功能」。捨的最大功能,是平等心攝受一切眾生,這個捨是最高的功能。
*這樣的做法有沒有好處?這樣的做法是利他,同時是自利。「捨己利世」,好似對自己有損,利他就是「共業好轉」,成就一個共業。譬如,社會裏面壞人很少的,你自然安住這個社會,自然得到好處,所以能夠得到共業,好的環境得以生起,轉即是轉起。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到居住、生存,亦「自亦安樂」。你自己亦得以安樂,所以利他都是自利的。這種「利世自利之行」,行(是)行為。
*「自非儒者『親親之義』所可企及」,因為儒家思想認為,我們行善的時候,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即是從家庭開始的,在家裏,對你父母、對你兄長,孝敬你父母、尊重你兄長等等先行。親愛你的雙親,對跟你接觸的人,由親及疏那樣以仁慈之心看待他們。再進一步就是天地萬物同體,成就他們。逐步來的,先親親,第二就是仁民,第三就是愛物。
*「愛有差等」,儒家的愛是有等級的。即是你對父母兄弟的愛,是往往多過對路人的愛。「即於眾生不能平等攝受」儒家來的,『捨』猶未能究竟也。講到最後的境界,有差等是不究竟的。
*「能於眾生平等攝受,於眾生所學,一切徧學」,你要攝受他的時候,要知道他是怎樣的,每樣都要學,你愈能夠攝受。
*要攝受一切眾生的時候,你本身要有相當廣博的知識才可以。
*「眾生所行所知」,你「亦應周徧閱歷」,閱歷即都了解過、接觸過。「周徧應知」,每件事都知道,應該跟時代並進。
*「而菩薩行之為徧行者,所據在此」。即是菩薩行有三個特
點:
第一、要徧行,和徧知,周徧義,菩薩行是甚麼也要知道。
第二、要方便,你的處理辦法,除了究竟之外,是方便。
第三、有次第,有次序的,先做甚麼,後做甚麼。
[自在]
問:已說菩薩常應利樂眾生、不應行捨,於諸法中為捨不捨?
20-答: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法界者,即是緣生,是故先說:如來若出不出,此法界法性常住,所謂緣生。又如先說:阿難陀!緣生甚深,證亦甚深。是故入此甚深法界菩薩,滅一切有無等二邊,攝取方便智已,即斷諸動念戲論分別、離諸取相,諸心意識行處皆不復行,乃至行佛行、菩提行、菩薩行、涅槃處皆亦不行,則於諸法無復功用,於諸法中得寂靜復寂靜心、無分別心,是名第一義捨。此即菩薩無分別也。已說出世間捨,我今當說世間捨。
21-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反上亦無礙,此等名為捨。
於利養名聞讚歎安樂等中無所繫著,與此相反無利無名毀苦等中亦不退礙,捨離愛憎處中而住無復分別,此名第二說世間捨。
[呂]
次於世出世間捨離法執者。頌曰:
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反上亦無礙,此等名為捨。
出世法根本依據,為甚深法界。法界者即實相,法住法性,有佛無佛,法性常爾。自在釋為緣生性,亦可適於心性知來藏清淨心等。入此法界,有其次第,初以正分別入;入已,正分別亦須離棄,離正分別,則臻無功用境矣。此以緣生為例,愚夫顛倒,執色等常,佛欲令入緣生實相故,以無常生滅為門,而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舍利弗、目犍連即從馬勝比丘處聞此偈而悟道者)。
其後小乘執此緣生,究竟真實,為破此執,而說不生不滅。如《涅槃》說常樂我淨,為遣執故,非實有常樂我淨也。離此生滅常無常等執,實相自顯,自有恰當處。故《般若經》中,常誡菩薩離於四相,謂不墮惡趣,不墮貧賤(無力),不墮二乘,及從頂墮。頂墮者,菩薩臨近無生法忍時,而執實有不生不滅涅槃等法,以此法愛,如食不化,而使退墮。此即由於不能捨之過也。
又世間八法,如惡雹雨,如毛繩縛(見《智論》),害事惱人,於此不應愛著。是以諸佛經中言及菩薩德相,每以已捨利養名聞一語譽之。(儒者亦有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訓)能不為八法所動,一切不著,即入於平等。通常言捨,多就不著言,運用於實行而有體系之說者,唯此論耳。此義亦見於《智論》,惟不若此論之有體系,亦足見龍樹般若精華之所在。
---
[李]
庚二、「世出世間捨離法執」
20-「入甚深法界,滅離於分別。悉無有功用,諸處自然捨。」
*自然的,不需要加功修行。要怎樣呢?應該能夠滅離於分別。怎樣不起分別心?應入甚深微妙法界,能夠證入很深的諸法實相。法界就是宇宙實體,即是證到真如。即是真能夠行大捨,能不需要加功修行,都能夠行大捨,就要證入真如本體。真如本體有很多名稱,有時候叫一真法界,現在就叫法界,又叫真如,又叫做諸法實相,又叫做諸法空相,又叫做空性。有十個、八個名稱,在不同的角度看,它就有不同名稱,其實(同)一樣東西。
*想得到真真正正的大捨,一定要證入諸法空相、真如體。為何?因為證入的時候,不需要加功修行,自自然然能夠大捨。自然、自在、自得、無功用,這樣行大捨的時候,於「諸處自然捨」,一切空間、一切接觸的人物,都能夠自然接受他、不會遺漏一個,來達到這個境界,叫出世間境界。
*入世間又怎樣?「利、名、讚、樂等,四處皆不著」,利即是利養;名就是名聞,你得一個名譽;讚是讚嘆;安是安樂。不要執利養、不要執名譽、讚嘆、安樂。
*著字不是指執著,不要沉醉在這裏,沉著下去,著即是說沉著。「反上亦無礙」,反上即是調轉,無名利,對你不利,對你是壞的名聲、最詆譭的、給你痛苦的,反面加諸你,不會退礙的。本來我攝受他,現在我不攝受,不會的,都不應該這樣。
*「此等名為捨」,這個叫做世間捨,剛才入諸法實相,叫做出世間捨。有兩種捨,是不同的,世間捨和出世間捨。
*「能證入無分別諸法實相」就是「第一義捨」,就是最高。
*一切利與不利,名與無名,讚嘆與毀謗、痛苦與安樂,全部不起分別。這樣是世間捨。
*「法界者,即是緣生。」即是「諸法實相」。緣生法,在中觀學派就是諸法實相。法界即是諸法實相,法界即是真如。所以「是故先說」,先講真如,宇宙實體,是遍一切處。
*或者如來出世在此,或者如來未出世,這個法界,即是諸法實相,恆常在這個宇宙上存在。
*這裏的真如體遍一切處、遍一切時間、空間而存在。
*所謂緣生,條件制約地存在,真如亦都是條件制約地存在的。真如是恆常、普遍地存在一切時空,但是它就不是一、常、不變的死物。它都是緣生,為何?因為真如為體,一定有用。體依用,用依體,是互相依存,體與用互相依存,所以它都是緣生法。
*從相依角度講,真如都是緣生,這個是空。
*這個般若的思想,跟中觀的思想,其他的思想不是的。唯識家就說不是的,唯識講真如是甚麼?不是緣生法。小乘講都不是緣生法。小乘的無為法,無為就不緣生。
*小乘學派裏面,實體通通是真如體,不是緣生法,是無為法來的。
*唯識家都說真如是真實的,所以它不是徧計所執。它是如常的,真如兩個字拆開解釋,真是真實,如是如常,真實如常。如常的緣故,所以它不起變化;依他起自性,是起變化,所以它又不是依他起性。由此真如體就是圓成實性,就是叫唯識性,就是宇宙實在、不變化,但是同時遍一切處,那麼這點就不同。
*這個是概念上不同。不過當證入真如,大家一樣。因為你用唯識角度證入真如,與中觀般若證入真如一樣,都是離言不可說,不可說的大家是一樣。說諸法,就有差異,不可說的就是證體一樣,因為你說的時候,用後得智。回憶的,用名言概念表達出來,所以用名言概念的,不是絕對正確,都可以修正。所以中觀的思想、唯識的思想有差異的時候,亦都不需要那麼緊張。
*為何?因為是用名言概念建立而已,建立的時候,選幾條路行,
條條路都去得到的。用唯識那套方法又可以證得諸法實相,即是真如。用中觀般若思想又可以證入。不過當你證入那條路的時候,描述最終的目的的時候,各有不同的描述,但是到達一樣。
*又如先說:阿難陀!即是阿難,「緣生甚深,證亦甚深」,證得的境界甚深。證入的過程當中甚深,證入到諸法實相的本身又甚深。一個從證來講,一個從證入的對境來講。
*兩件事,證入的行又深,證得的境又很深入。「是故入此甚深法界」,所以能證入很深入的宇宙實在。怎樣謂之證入? 「菩薩滅一切有、無等二邊」,才能夠證入。於是一切實有、實無,一
切常、斷,一切一、異,一切生、滅,一切來、往,合起來二邊,二邊都要捨棄才證入到。你執常都不可以,執斷又不可以;執有又不可以,執無又不可以。要兩邊不執,這樣然後能證入甚深微妙法界。由於不執的緣故,所以說它甚深。
*「攝取方便智已」,用方便智,兩邊不執的時候,斷一些執著。斷甚麼?斷諸動念的執著,戲論的執著、分別的執著,全部要斷。
*「離諸取相」,一切執取要離開,一切相狀的執取要離開它。
*「諸心意識,行處皆不復行」,有分別意識的行處,你都不要行,即是一點分別都不要起,甚至佛的行為的分別,都不要執。
*哪些是佛行?哪些不是佛行?行佛的行為,即是佛教你的行為,怎樣行?佛自己一個行為怎樣行? 都不起執。
*「菩提行」,修菩提資糧,行菩提資糧怎樣行,都不要起分別。「菩薩行」,怎樣修菩薩行,都不要起分別。「涅槃處」,即是涅槃境界是怎樣的?都不要起分別。即是說最寶貴的東西,都不起執。
*怎樣?菩薩行三輪體空,佛的行又是三輪體空。三輪體空哪有行的體?行的對象,怎樣存在的?哪有行的果?要三輪體空就不能夠執任何行、佛的行都不執,何況普通凡夫的行,更加不要執。
*大菩提、大涅槃都不起執,才證到諸法實相。
*原因是怎樣?因為涅槃是無所不在,你執的時候,就不能掌握全個涅槃。涅槃是甚麼?是真如實相為體,真如實相是無處不在,怎樣執它?你執這枝筆的時候,只是執真如的一部份。
*只要你放下所有的執,你當下見這枝筆就是見所有真如,真如就能夠整個掌握。
*即是執甲,就遺漏乙。執乙就遺漏甲,遺漏非乙。執甲就遺漏了非甲。執乙就遺漏了非乙。譬如宇宙真如是徧一切處,你有所遺漏,你怎樣掌握真如?執就不能掌握那樣東西。
*真如是善惡的體,佛的行是真如為體,一闡提的行都是真如為體的。執著佛的行,你豈不是遺漏一闡提的行。只是掌握佛的行,掌握不到一闡提的行,怎會是掌握諸法實相?
*諸法是無功用,證到的諸法實相反為無功用。不需要加功修行,能夠連佛行、菩薩行不起執的時候,對諸法能夠無功用,無功能不是代表無用,是不需要加功修行,才可以接觸到它的。不需要加功修行才可以行大捨。不需要加功修行,就自自然然。
*於諸法中,得到無功用,心就會寂靜,無功用就是真如實相。
*大寂靜,大比喻沒有其他東西寂靜,是超過真如實相、諸法實相那種寂靜境界。
*大寂靜,就是無復分別,自自然然就無分別。自然無分別就是物來順應,所有眾生跟你有緣接觸,你一定會攝受他。而且一定有能力攝受他,這個叫第一義的捨。第一義的捨是自然的捨。第一義就是菩薩無分別。
*對於利養、名聞、為了讚嘆,為了求「安樂等中」。一般人被繫縛著,那些修捨的人,就「無有繫著」不會被貪繫縛著生命。與「此相反,無利」,那些無利,亦都不被它繫著。「無名」,名聞的相反就是無名,人們不知道你的名稱,亦都不會被繫縛。他詆譭你,你都不用生氣,任由他詆譭。在痛苦泥途之中,我都不會退讓。捨離愛恨處中而住無分別,即是無所住,有分別住即有住,即是安其心在無分別境界裏面。「此名第二謂世間捨」。
*愛,利養、名聞、讚嘆、安樂。恨,無利、無名、呰毀和痛苦的環境裏面,兩項都要有捨離。
*出世間法根本,是依據甚深的法界。法界是甚麼?即是實相,緣起諸法實相。法住、法性,有佛、無佛的時候,法性都常爾。就是佛出世或者佛不出世,法界都恆常普遍地存在。常爾就代表普遍地存在,一切時間、空間是普遍地存在。
*自在比丘解釋緣生性一樣,亦都通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都以真如為體。為何?《華嚴經》裏面,「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因為你的心,與佛的體,真如體和眾生的體,眾生、佛、心這三種,是無分別的,同體。即是眾生又以真如為體、以法界為體;佛亦都以真如為體,法界為體;心就包括如來藏。
*「入此法界,有其次第」,要證入諸法實相的時候,是有一個程序。次第義,即是一步一步入。如何呢?「初、以正分別入」,是證真如的時候無分別,未證的時候,需要有分別,這處很重要,是由正確分別開始。所以第一步驟就要有分別的,是正分別。
*「入已」,入了之後,一個「正分別亦須捨棄」,正分別亦須拋開它。初初就要有分別,入了之後,就應該是無分別,離開
分別。
*「離正分別,則臻於無功用境矣」。進入了無功用的境界。即是說第一部份是應該有分別的,然後再進入無分別,無分別之後就進入一個無功用的境界。
*以緣生為例,愚夫即是笨人,顛倒執著。這些人先執色是常,色即是物質現象是永恆。佛就教他們「令入緣生實相」的緣故,世界上一切色法、心法都是無常的,有生滅的。以無常生滅做門,透過無常生滅了解一切法是無常的,「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諸緣具備,諸法則生」,緣散失了,諸法就滅。從緣和合,它就生,從緣分散,它就滅。
*先開始的步驟有分別,從有分別入,舉例舍利弗、目犍連聽到
馬勝比丘講,「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就悟道。
*因為緣生是佛教一切的總體來的,所有佛學都是以此為基,在緣生的概念上。
*小乘講因是實的、果是實的,緣是四緣,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和增上緣,每個緣都實。緣都具備,產生一個法,法又
實。唯一哪一個不實呢?就是靈魂不實,靈魂又是五蘊為主的,為假體的。色、受、想、行、識是實的,實有物質現象的色蘊,實有受蘊、實有想蘊、實有行蘊、實有認識的識蘊,全部實。小乘人就執,那麼他們又起分別。
*起分別的時候,於是佛陀就再講不生、不滅,都是用有分別故。他們執有生滅,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無自性的生,無自性的滅。
*《涅槃經》的時候,外人又執實在有不生不滅,用不生不滅去破執實的緣、實的果的時候,他們又執實的不生不滅。要破實的不生不滅的時候,涅槃就講第二件事。涅槃講常樂我淨,佛的體是常的,佛的體是樂的、是有我、是清淨。眾生想法是顛倒,無常計常、苦的計樂、無我而計我、染的計淨。
*於是《涅槃經》破這些常、這些計,又用一個高的境界,又有分別,又叫做常樂我淨的分別。又執常樂我淨分別,執佛以為是永恆的佛,佛是真正絕對快樂的實、佛有一個我體、靈魂、主宰,實的清淨。要遣執的時候,所以非實有常樂我淨。還高一個境界,再超越它,有分別,常樂我淨都不是實的。
*要超越常樂我淨,於是離此生滅邊見,常、無常這些邊見,兩邊都不著,然後實相自現。執著真真正正的無常、無我、染、淨,無常、無我、苦與染,都不能證入諸法實相。執常樂我淨都不能夠,要將常與無常兩邊遣,苦與樂兩邊都不執著,我與無我兩邊都不要執著,淨與染兩邊都不要執著,才能夠證入諸法實相。
*一層一層入,先從正分別開始,因為正分別是手段,到最高境界,證入諸法實相,這些兩邊概念;常、樂、我、淨與無常、苦、無我、染污,兩邊全部都要捨棄,才可以入諸法實相。
*所以證入有途徑,先從正確的有分別。即是,這處教他常樂我淨這種正分別、無常又是正分別、不生不滅都是正分別,透過這些正分別的時候,到入諸法實相之前的時候,這些境界,兩邊都不要起執,才能證入中道。
*兩邊不著,生又不執、滅又不執;常又不執、無常又不執,離四句,絕百非,將任何一樣開做四句。常與無常,常一句你不去執,無常一句又不去執,亦常亦無常第三句不執,非常非無常都不起執,就離四句。
*世界上的四句是有兩個概念,一開就開做四句,這個就是中觀的思想。中觀是喜歡一個概念,就開做到四句,四句都離開,離四句,絕百非。目的是甚麼?不會有邊執,無邊執就是中道,中道即是證入諸法實相,這個是真真正正的大捨。
*然後就是實相自顯,自有恰當之處,所以《般若經》中,常告誡菩薩修行要離開這四種相,哪四種相呢?離四句都是離四種相。
第一不要墮入惡趣,執無常。
第二不要墮入貧賤,貧賤就是無修福,無力量行慈悲喜捨。要有能力修福,才能行慈悲喜捨。
第三不要墮落二乘,即是入涅槃,怎樣攝受眾生?所以不要入二乘。
第四不要從頂墮,從最高點墮下來,退轉。因為快入第八地,入第八地的時候,就不會退轉的。但是突然間,不再修行大乘,入去小乘,那麼從頂跌下來。
*頂墜者,菩薩臨近無生法忍,快要修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等於修行到第八地。那時候就不會執著有不生不滅的涅槃等等。不生又不會執、不滅又不會執,涅槃與非涅槃兩邊都不執,但是有境界的。當不生不滅的境界時候,應該得到無生
法忍,他臨時再執涅槃最好,不生不滅的涅槃是最好的。於是就墮入涅槃。
*以此而法愛,好似食東西不消化,即是執著,使入退墮。因為有種法愛,對修道、對真如之法貪著,會好似吃東西不消化,教法會不消化,於是退墮。此就是,由於不能捨這個過失。
*世間八法,「利、名、讚、樂」這四個是積極,另一邊是「無利、無名、訾 毁 、 (和)憂苦」,這些就會束縛我們生命, 好似惡冰雹,好似毛繩束縛著我們,根據《大智度論》,這八種執著,就害人害事,所以「不應(該)愛著」,著字是貪愛、沉醉的意思,不要用執著解釋。
*所以佛經經常說,菩薩的德相,「已捨利養、名聞」這樣讚賞菩薩,菩薩真的不執著,能夠捨棄名聞,能夠捨棄利養、讚譽。
*「不為八法所動」。八樣東西,一方面是積極,一方面消極的,兩方面,「一切不著」,「入於平等」,平等捨,捨即是心平等性,而心正直性。真正捨就是完全無所執,這個就是世間的捨。
[自在]
問:若菩薩於諸法中作第一義捨者,為菩提故如然頭衣,如是勤行云何可得?
22-答:菩薩為菩提,乃至未不退,譬如燃頭衣,應作是勤行。
雖於諸法應如是捨,而菩薩決定修行如然頭衣,乃至未得不退轉菩提菩薩為菩提故應當勤行。於中菩薩有五種不退菩提因緣應知。何者為五?如《華聚》等經中說,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及佛世尊名號故,若願生彼佛世尊國土故,是為二種因緣。受持及說般若波羅蜜等深經故,是為第三因緣。修習現前住等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故,是為第四因緣。此四因緣說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此菩薩住菩薩不動地已得無生忍,說為究竟決定不退轉。
問:若此四種因緣中,隨以一因緣菩薩得不退轉者,先說如然頭衣應當勤行,彼云何成?
23-答: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雖復四因緣中隨一因緣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不應休息,由先作是言:我當令諸眾生皆得涅槃。以荷如是重擔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
[呂]
三未得不退,不廢精進者,頌曰:
菩薩為菩提,乃至未不退,譬如然頭衣,應作是勤行,
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此就捨義之積極方面言,乃於染法不為之後,淨法正有所為也。精進不著,故謂之捨。菩薩原義,即於無上菩提發起大心之謂(菩訓菩提,薩訓心),是則菩薩為菩提,乃是自家本分事。大心者,即是《金剛經》云:「一切眾生,我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之心。菩薩本懷,在發此心,以希不退。至不退位,菩薩心性,始得決定。正面謂之入菩薩位,反之亦名不墮二乘數也。
此不退位,《般若》譯名「阿鞞跋致」,實即得無生法忍之謂也。然未至此位時,二乘涅槃,時相引誘,經云,佛恐菩薩為三昧酒醉,極端勸勵。而菩薩自於此時,亦須大捨,斷諸法愛,不令懈怠之心一刻出現。二乘何以障難菩薩令其速入涅槃,是由菩薩初發心時常有放逸之念故也。
---
[李]
*「未得不退不廢精進」,不退是不退轉,當你未得到第八地,未得無生法忍,一切法是無實的生、實的滅。忍是智慧,忍是知道一切法是無生,就叫做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不會退轉,為何?第八地是願波羅蜜多圓滿,即是大悲圓滿,願甚麼?願所有眾生都能夠證入真如實相,都能夠得大菩提,這個是悲心,悲憫眾生。所以得到願波羅蜜多,即是大悲圓滿,是第八地才有。
*未證得無生法忍的大悲和願波羅蜜多圓滿,會從頂墮落,即是變做小乘人,入無餘依涅槃。
*未得到第八地的境界的時候,告誡我們都要勤行精進。
*乃至到未得不退轉位,即是第八地,應該這樣勤行精進,要勤行一些。「譬如然頭衣」,好似衣領上燒起,快些取走衣服,遲些的時候就會燒你的身體。即是勤行精進。
「然彼諸菩薩,為求菩提時,精進不應息,以荷重擔故」,
*重擔,是比喻普度一切眾生的重擔,在你肩頭,所以你不能夠停息,所以要精進。
*想要不退轉,有甚麼辦法?最好就是證得無生法忍,一定不會退轉。菩薩有五種不退的菩提因緣。即是說向著菩提、大菩提路前進,而不退,有五種條件。
1-如果聞具足大願諸菩薩,或者是聞「佛世尊名號」,而一心敬仰,亦都不會退轉的。為何?因為你聞普賢菩薩的大願,你就 (知道)十大願,被他感動,你好似普賢菩薩那般,不會退轉。或者你聞彌陀未成佛的時候,發四十八個大願,其中第十八個最主要的,誦我的名號,而不生我國的,不取正覺。即是任何人聽我名稱,聽過阿彌陀佛這個佛號,又念我佛號,願生我國家,而結果不能夠生,那我不成佛。
*你這樣聽聞的時候,會起一些恭敬而嚮往之心,既然嚮往佛果的那條路行,就不會變小乘人,入無餘依涅槃,不會退轉。
*世尊就是由大願菩薩變了佛,你會效法他,向著成佛的路走,所以未到第八地,都不會退轉。如果你經常這樣想、經常這樣聞、經常這樣思,就不會退轉,是第一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不是究竟呢?不究竟的。你一聞,想了其他事情,可能會退,這不是百分之一百可靠。
2-願,經常發願生彼佛世尊國土。
3-受持般若波羅蜜等的甚深經典,受持即是接受。經典會激勵你修波羅蜜多,修大乘、修菩提資糧,一定不會退轉。因為你受持,即是接受那套理論,然後掌握它、實踐它。既然你都實踐,所以暫時亦都不會退轉。
*進一步,受持即是對自己講,還要講給他人聽,既然你為人解說,即是你對經論的理論,是接受、認同,就不會退轉。
5-上面四種因緣,是未得無生法忍的時候,都可以得到菩提不退。如果到第五種就會更好。若此菩薩,住菩薩不動地,即是第八地。在證真如的,即是有相觀與無相觀是同時現行的。而且不用加功修行的,自在地、自然地、法爾地同時進行的。這樣的時候,就一定不會退轉。在此地時,得到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忍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是印可一切法,是因緣和合所生,是不會有自性生的。即是徹底接受、認同一切法是因緣所生,而不是自性所生,叫無生法忍。
*無生就是自己不會生自己,亦不會他生,亦不會共生,亦不會是無因生,這樣就叫做無生。
*認同一切法只有緣生,而無自性的生,這種智慧叫無生法忍。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一定要願波羅蜜多圓滿。願圓滿的時候,就知道涅槃這個無為法,都無自性生。有生死才有涅槃,涅槃生死是一樣,是同一的,不起分別。
*這樣的時候,就不會趣向涅槃、不會貪著涅槃,相反,你的悲心就成熟。所以無生法忍,因為願圓滿,所以創造大悲。真正的大悲圓滿就是這個境界,是第八地的境界,究竟決定不退轉,絕對可以肯定不會退轉回去修小乘,入無餘涅槃,不會的。這個就是最可靠。其他都是方便不會退轉的。
*雖然這四種因緣當中,隨其一種的時候,你都不會退轉,除第五種,隨便一種,有時候聽見佛的境界,或者你念佛、或者你願生佛的國土等等,隨便一種,你都得到不會退轉,而能夠精進,不應該去休息、不應該去躲懶。
*為何?因為以前,即是初發心的時候,是發大菩提心,說我當令所有眾生「皆得涅槃」,承擔這樣的重擔。因此你要勤行精進。
*呂澂先生說:
*這個就是捨的意義,積極那一面來講的。積極面來講,一方面染的法,你不應該做。染的法,即是煩惱等等。另一方面,不要入涅槃,承擔重擔,就要負起普度眾生的責任,要勤行精進。
*積極的就要做修善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普度一切有情的心願。這樣的時候,勤行精進而不要貪著涅槃的時候,這個都是捨的意義。
*菩薩的意義,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有情。為何叫覺有情?於無上菩提,即是覺,對向無上菩提。
*「發出大心之謂」,心就是薩埵,眾生以心為主。因為只有心能改變你的命運,和你的一切果報由心作決定,你的行為由心作決定。所以,薩埵意義就用心代表一切心識活動。有情的重點在心識活動。
*菩薩,菩字代表菩提,薩字就是薩埵,訓作心,即是一個發大心趣向菩提的人,叫菩薩。即是你一個有情,發一個大心,趣向菩提,還要幫助一切有情都趣向菩提。
*現在講菩提是包括涅槃,因為菩提是用,一定有體,體用兼該。有大菩提的果,就同時一定得到大涅槃。菩提一定跟涅槃相對講。
*涅槃從體而言,你是無煩惱、是清淨的。清淨而證得佛體的境界叫涅槃。
*菩提從用邊講,將八識變做四智,於是你有三身三土普度一切眾生。
*「是則菩薩為﹙成就﹚菩提,乃自家本分事」,如果你是菩薩,你要成就菩提是你自己的本分。自己求菩提之外,還要幫助他人求取菩提,是你自己本分。如果不盡這個本分,你就不算是菩薩。
*大心,是「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所以菩薩本懷就在於發這個心,而希望他不會退轉,精進地對向目標前進,這樣就是菩薩。
*至於那些能夠達到不退位的菩薩?不退位即是不會退轉,即是能夠在第八地,得到無生法忍那些菩薩。
*「菩薩心性,始得決定」,菩薩心性不會轉變,即是他一直向著菩提那個目標邁進。他的心性就是一心修行,向著佛果修行,正面來講就說他入菩薩位。這個是真正的菩薩,大菩薩。入不退位那些,即是不會退轉,一定是大乘。
*要真正不會退轉,真正的菩薩一向是向著菩薩的路行,只是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這些菩薩。
*由反面講,就是不墮二乘數,不會墮入二乘那類人,數即是類。有時心數就是心所,心所那類。
*這樣不退轉菩薩有名稱,《般若經》裏頭,叫做阿鞞跋致,不退轉,實在得到無生法忍。
*「佛恐(怕)菩薩為三昧酒醉」,即是貪於定,真正最深的定,涅槃。涅槃即名深定,一點煩惱都無的定,沉醉無餘依涅槃。所以「極端勸勵」,用盡一切方法,勸菩薩千萬不要入二乘。你無了生命,發的菩提心就不能夠實現,所以就極端勸勵。
*菩薩在這個時候,需要發揮大捨精神,即是不捨一個眾生,所有眾生你都要普度,才可以成佛。
*「斷諸法愛」,最主要的法,最高的法,就是涅槃之法。不要對涅槃之法起愛,要將它斬斷,小乘人愛涅槃,執著涅槃,貪著涅槃,菩薩要斷。
*不要令「懈怠之心一刻出現」,為何懈怠之心一刻出現? 因為有習氣,因為未發心,和發心之後,你都會有懈怠的。因為我們是凡夫,凡夫就會懈怠。
*懈怠是甚麼?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懈怠是八種大隨煩惱的一種。一切染心現行的時候,即是我們的煩惱心識現行的時候,一定有懈怠。
*會懈怠,因為我們有末那識,末那是每一個剎那都起現行,末是有覆無記,即是與煩惱相應,都與懈怠相應。即是意識不會懈怠,但是末那識懈怠,是每一個人都在懈怠。即是第七地,你的懈怠都會出現,由於懈怠是習氣,在你生命裏面影響。即是會分分鐘會不做那件事,拋掉它,我入涅槃,會放棄。
*為何會放棄?有種力量使到我們放棄,就是心識裏面有種懈怠心所,影響你的意識,就會決定放棄。所以,在大乘經裏面,佛分分鐘叮囑不要有懈怠的心出現。
*「二乘何以障難菩薩,而速入涅槃?」「由菩薩初發心時,常有放逸」,放逸即是懈怠之念,在生命裏面干擾著我們。除非你將全部的煩惱全部銷毀,連種子影響力都消除,但不可以。雖然懈怠的影響力現在不現行,但是變成習氣,在你生命裏面。在第八地的時候,才不現行。八地之後就不現行。所有煩惱種子,在成佛前全銷毀,它們不現行。第八地的隨煩惱就不現行,因為在第八地的時候,末那識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跟八種大隨煩惱,它們都不現行。即是功能還在,活動先前的影響力減弱,弱到不顯現。
*但是不顯現會干擾我們的生命,不得最圓滿。就不要放逸,即是不要懈怠。目的就是你不要墮入二乘,即是未得到不退轉,要精進。為何不墮入二乘?有五首頌。
*「未生大悲、忍」,即是未產生大悲心,得到無生法忍之前。願波羅蜜多圓滿,得到大悲。雖然得到不退轉,但是菩薩仍然要死的,為何?因為他是有放逸的緣故。這處要解釋放逸使到你墮入小乘。死不是指有分段生死,不是這麼解釋。菩薩會死是指第二十五首頌。
25.「 聲聞獨覺地,若入便為死」,如果你入聲聞地的極果或者入聲聞地修行,或者入了獨覺乘的修行,這樣叫死。死是比喻,是指信小乘,獨覺乘和聲聞乘,叫做死了。甚麼死 ?你的菩提心死、你的菩提行死,不是人死。為何?因為「以斷於菩薩,諸所解知根」,你將菩薩所能夠解知的因就斷了。
*菩薩的責任是甚麼?你的天職是甚麼?你自家的本分是甚麼?是度一切有情,你斷了這種善根。因為你的知解,是你有一個大責任負荷普度一切眾生的重擔,你對菩薩的意義的理解,斷了這個認知了解。即是你修菩薩的善行的根斷了,菩薩行的根斷了,是對這件事講的死。
26.「假使墮泥犁」,泥犁即是地獄。「菩薩不生怖」,菩薩不怕入地獄,但是「聲聞獨覺地,便為大恐怖」,最令人害怕不是落地獄,是你入無餘涅槃,小乘的極果。
27.「 非墮泥犁中,畢竟障菩提」,如果你墮入地獄裏面,就不是永恆障礙菩提,落地獄,你的菩提是暫時障。因為落地獄太苦,你是不會修行的,但不是「畢竟障」,畢竟是究竟障、永遠障。
*落地獄的時候不會永遠障你菩提,為何?因為落地獄的時候,你會出來的,受完那些苦的果報,會生人間、生天上都說不定,你還有一線希望。但是聲聞獨覺地,則為畢竟障,如果你入聲聞無餘依涅槃,和獨覺的無依涅槃的時候,就永遠翻不到身,永遠障菩提。永遠不會證大菩提,即是絕對地、永遠地障礙你的菩提行。
*所以落地獄還可以有機會翻身,行菩提行成佛。入小乘,就永遠不能夠翻身。因為無餘涅槃是無你的生命體,無獨立的生命體的,就不度生,怎樣完成你本來的大願?你的大願是自己得到大涅槃、大菩提,所有眾生都能得大涅槃、大菩提。
28.「如說愛壽人」,有些人希望壽命長,最害怕甚麼? 「怖畏於斬首」,最怕頭被人斬出來,他就死。但是聲聞獨覺地,「應作如是怖」,對聲聞獨覺恐怖,就好似一個喜歡長壽的人,於斬首一樣那樣恐怖。
[自在]
問:何故於其中間精進不得休息?
24-答:未生大悲忍,雖得不退轉,菩薩猶有死,以起放逸故。
於四因緣中隨何因緣得不退轉菩薩,彼未生大悲乃至未得無生忍,中間受業力死生者,由入放逸故。是以菩薩應當勤行如然頭衣,為得無生忍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呂]
頌曰:
未生大悲忍,雖得不退轉,菩薩猶有死,以起放逸故。
聲聞獨覺地,若入便為死,以斷於菩薩,諸所解知根。
假使墮泥犁,菩薩不生怖,聲聞獨覺地,便為大恐怖。
非墮泥犁中,畢竟障菩提,聲聞獨覺地,則為畢竟障。
如人愛壽人,怖畏於斬首,聲聞獨覺地,應作如是怖。
[李]
*自在比丘說四種緣當中,隨任何一種緣都會得到不退轉的菩薩。但是他未得到大悲,乃至未得無生法忍。即是中間受業力生死的時候,放逸隨煩惱干擾著他,但這個菩薩應該怎樣做才對?他應該勤行精進,好似「然頭衣」,除然頭衣那樣的精進。要怎樣做?他為了得到「無生法忍」緣故,所以中間要「精進不息」。
[自在]
問:菩薩復有何死?
25-答:聲聞獨覺地,若入便為死,以斷於菩薩,諸所解知根。
如前所說四種因緣,隨何因緣得不退轉。此菩薩未有大悲未得忍,未過聲聞獨覺地,或以惡友力怖生死苦故、或受生中間故、或劫壞時間瞋嫌菩薩毀謗正法故,失菩提心,起聲聞獨覺地心已,或於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作證,彼斷菩薩根,所謂大悲。是以諸菩薩及佛世尊,名為說解知死。
[李]
*怎樣精進不息?要有所恐怖,有所警惕,「菩薩未得到大悲,又未得到無生法忍緣故,未能超過聲聞、獨覺地」。所以有時候被「惡友力」量引誘你,或者恐怖怕生死苦這些心理影響你,會失了菩提心,或者中間遇到劫壞的時間,譬如大災難的那樣。你又怕這樣太苦,又失了你的菩提心。
*或者嫌修菩薩行,就憎,或者你怕菩薩行就是苦,就嫌棄它、不喜歡它,於是對於大乘的教法,你會毁謗,於是你又「失菩提心」。
*失菩提心,你會走第二條路,就是甚麼?「起聲聞、獨覺地心」。「或者對於聲聞解脫」,或者「獨覺解脫就會作證」,甚麼叫對聲聞緣覺作證? 修行入聲聞解脫的方式求解脫,即是入無餘依涅槃。獨覺一樣,當他們證入無餘依涅槃的時候,他們就證入、得到,或者聲聞的解脫,或者獨覺解脫。
*但是有些人失了菩提心,他會入作取證於聲聞解脫、作證於獨覺解脫。一作證於聲聞解脫和獨覺解脫的時候,你就斷「菩薩根」、斷「大悲」,這個亦叫做「諸解知已死」。
*這些喪失大悲的人,就叫做諸解知已死。用死來比喻入二乘,即是說你菩提心死。諸解知,即是對大菩提的理解、這種善根、這種願力的善根已經斷了。
[自在]
問:此應思量,菩薩為畏住泥犁、為畏墮聲聞獨覺地?
26-答:假使墮泥犁,菩薩不生怖;聲聞獨覺地,便為大恐怖。
菩薩設住泥犁,與無數百千苦俱,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李]
*菩薩如果住在泥犁,即是住在地獄裏,「無數百千苦」跟他一起。但是這種苦,「不比墮(入)聲聞、獨覺(地恐)怖」。落地獄所得的恐怖,都不如變成入小乘的恐怖為甚。
[自在]
問:何故如此?
27-答:非墮泥犁中,畢竟障菩提;聲聞獨覺地,則為畢竟障。
設入泥犁,於正覺道不能作畢竟障礙。住泥犁時,乃至惡業盡邊,於菩提道暫為障礙。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則畢竟不生故,聲聞獨覺地於正覺道乃為障礙。由是義故,菩薩入於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李]
*為何?假如入地獄,對於正覺之道,正覺即是菩提。對正覺之路,求一條途徑求取大菩提,是不會永遠障礙你求取菩提,即是下地獄的障礙,是暫時的障,就不是永恆的障。但是住在地獄的時候,菩提道是暫時受障。菩提道,行菩提那條路,你的菩提智慧暫時是斷了。但是暫為障礙。
*但是菩薩如果墮入聲聞、獨覺地,這個菩提道是畢竟不生,是永遠不會生起,所以這樣就恐懼。落地獄固然恐
懼,但是如果墮入小乘,更應該恐懼。
[自在]
問:其怖如何?
28-答:如說愛壽人,怖畏於斬首,聲聞獨覺地,應作如是怖。
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如愛壽人,怖畏斬首。菩薩欲求無上菩提,怖畏聲聞獨覺地亦應如此。是故菩薩雖入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
[李]
*世尊說,好似喜歡長命的人,害怕身首異處。菩薩求取無上菩提,恐怕墮入聲聞、獨覺,「怖畏聲聞、獨
覺地亦應如是」,如是即是如希望長壽的人,驚懼喪失其頭一樣,這樣的驚懼,警醒修菩薩行的人,千萬不要行去中間,就修小乘。那麼叫死你的菩薩行就要中斷。
[呂]
菩薩發心時,即荷度重擔,而有不退之意,謂之得不退轉。入地更增,直至八地得無生忍而興大悲,乃真不退也。然未至八地前,放逸之習,隨時現行,易墮二乘,斷滅菩提。是以頌云,雖墮泥犁,猶可得救,一入二乘,永無出期。故菩薩發心,應於二乘境地,深生怖畏,如愛壽人,而畏斬首,時時攝念,令不放逸。又菩薩境界,無二所顯,故於世間生死,出世涅槃,樂著之兩邊,皆須棄捨。而於所為之菩提,念念精進,以期圓滿。是亦儒者捨生取義之旨,而本論所云捨即精進之義也。
[李]
*呂澂先生解釋:「菩薩發心時,即荷度(一切眾生)重擔」,因為發心的時候,度一切有情,使到他們都能夠得到大涅槃、大菩提,這個是你的自家應該有的職份。因為荷眾生的重擔,而有不退轉的意思,就叫做得不退轉。所以不退轉,承擔度一切眾生。
*入地之後,深入增強,直至第八地得「無生忍」的時候,就產生大悲,這個叫「真不退轉」。前面那些是方便不退轉,但是到第八地就是真真正正不退轉。
*未得第八地之前,因為放逸的習氣隨時現行,很容易懶散、怠墮,很容易墮入二乘。斷菩提心的根,所以頌文:「雖墮泥犁,猶可得救,一入二乘,永無出期。」雖然你墮落地獄,但是還有辦法救你。因為業完的時候,可以再修行,修大菩提的心、大菩提的行。一入二乘,很快便涅槃。涅槃之後,就永無出期,永遠都不會修成佛果。
*所以發菩提心,在二乘的地,是心生怖畏。好似那些喜歡愛壽之人,聽見斬首,就「時時攝念」,念不放逸。放逸就入二乘。
*菩薩的境界,就是由於無生死、無涅槃所顯的,即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所以對世間生死和對出世間涅槃這兩邊不著。因為大菩薩,要一方面不住生死,第二方面不住涅槃而顯現的境界。因此住生死與住涅槃同樣是不可以,同樣是兩邊。中道就是兩邊不住,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佛的涅槃叫大涅槃,亦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因為他大悲,所以他不住涅槃,因為他大智,所以他亦不住生死,兩邊都不住。對世間的生死與出世間的菩提,都要棄捨。
*所希望得到菩提,佛的果,念念精進以求圓滿。這處的說法跟儒家「捨生取義」一樣。與本論捨是精進的這種意義是相應的。
[自在]
問:已說未得無生忍諸菩薩障礙法。此菩薩云何得無生忍?
29-答:不生亦不滅,非不生不滅,非俱不俱說,空不空亦爾。
此中菩薩觀緣生時作是念:有緣生法但施設,如無生中有生,是故生者自體不成,自體不成故生則非有。如生自體非有,彼滅為二,二俱無體。如生滅,彼不生不滅為二,亦二俱無體。彼生滅二種中,生不生、滅不滅亦不有,互相違故。空亦如是。如有者無自體故,彼不空及空不空亦爾。
[呂]
復次無生法忍者,二乘菩薩,同於緣起義而得悟入。然二乘了解緣起,實有生滅,遂生法執。菩薩了解緣起無生,遠離執著,信念不動,是之謂忍也。何謂無生忍耶?頌曰:
不生亦不滅,非不生不滅。非俱不俱說,空不空亦爾。
隨何所有法,於中觀不動,彼是無生忍,斷諸分別故。
[李]
*無生法忍,二乘、菩薩同於緣起義而得悟入。譬如小乘人理解到我的生命是緣生,由五個東西組成,哪五個東西?由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六識的蘊組成。大乘人又知道緣生,但是大乘人不只是我們生命緣生,一切法緣生,不論大乘、小乘都從緣起義來到證入。
*但是小乘人又誤解,他們只認為緣生本身是有實生實滅,滅是實的滅、生是實的生,因為執法。
*菩薩要了達一切法緣生,是無自性生,於是「遠離執著,信念不動」,忍即是認也,認忍信念不會轉變,是深入的了解,叫忍。心不動搖地去認知那個事物,確實是如此,非不是如此。
*無生法忍,是智慧,是忍認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的意思。
*如果得到無生法忍,就不用害怕,一定會精進。
「 不生亦不滅,非不生不滅;非俱不俱說,空不空亦爾」。「隨何所有法,於中觀不動,彼是無生忍,斷諸分別故」。
*「不生亦不滅」,即是說你不要執實有生、又不應該執實有滅。
*「非不生亦不滅」,又不要執不生,又不要執不滅。
*「非俱不俱說」,又不能說亦生亦滅,不生不滅,又不能說亦不生亦不滅、亦非不生亦非不滅。
*第一句是生,第二句是滅。第三句是亦生亦滅、第四句是非生非滅。不俱就是非不生非不滅。
*生,不能夠執實,滅又不能夠執實。亦生亦滅,更加假。亦不生亦不滅都假,即將生滅的概念開做四句。
*空不空一樣,空不是實的,不空又不是實的,非空非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又非了它。這樣不要執實自性,不要執實在
空、不要執實在的非空,又不要執實在的不空、又不要執實在不滅。這個單執。亦空亦不空,俱;非空非不空,俱不,叫不俱。全部所有離四句,絕百非,你落了語言概念就是戲論。因為第一義諦,所以概念都沉了。無生法忍,是要斷一切執的,是要全部斷的。
30.「隨何所有法,於中觀不動」,不論任何的事物,都要似剛才那樣觀察,而其心不動。不動就是忍。一切法,知道非空非不空,知道非空與不空合起來又是不真實。這個非不空都是要離開,不起分別。這樣不動的時候,就叫忍。深切地無可動搖地認知,叫忍。
*「彼是無生忍」,觀的時候,不著二邊地觀,而不動地知道確實如此的。這個智慧叫做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對一切法之無生,你是確實認知,無所傾動的,這樣是無生法忍。那個時候,不起分別。
*「斷諸分別故」,由此斷一切的分別。剛才說這個叫生、那個叫不生,起分別。甚至亦生亦不生,亦起分別,非生非不生,又是分別。即是你獨立去看有分別,合起來看有分別。到了無生法忍是一切法本來是無生,你完全了解。本來無生的意思,即是說無自性的存在,不是說它不能夠活動。即是法能夠活動、現象能夠活動,但是現象的後面,起分別是執實有和執實無,這個執著是你的意識裏面根深蒂固,末那識裏面根深蒂固,起分別。
*當第八地,末那識確實不起分別。空又不會執,有又不執。
*自性,事物是有自己存在自己,它是永恆地存在的,是不可分割地實在存在,這樣的事物叫有自性。
*自己認為我是最主要的。我有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分別是很深入的。要到第八地,清清楚楚、徹徹底底就不執,確實體驗到你的我癡、我見、我慢、我愛,那些「我」,包括人我、法我的這種我,都是有分別,實自體是不存在,這樣叫做無生。
*事物的自性是緣起,是無自性之生,是講自性,不是講現象,是你心中的執著事物實體。
[自在]
問:若作是念,以緣生故諸法無自體者,何故復作是念,亦無有緣生法?
30-答:隨何所有法,於中觀不動,彼是無生忍,斷諸分別故。
如是菩薩如實觀緣生時,得離諸法自體見。離自體見故,即斷取法自體。得斷法自體時作是念:非無內外法,而無法自體。雖有緣生法,但如葦束幻夢。若法從緣生,彼自體不生。作是觀已,若沙門若波羅門所不能動,而不取證。彼以樂觀無生法、斷諸分別故,說名無生忍。此菩薩即住菩薩不動地。
[呂]
常人於隨所有法皆成戲論,戲論分別者,謂依二邊或四端說也。於法計執是生是滅,謂之二邊。再進而分別一生、二滅、三亦生亦滅、四非生非滅,謂之四端。如是斷常、一異、去來亦爾。剋實言之,戲論根源,法執而已。譬如言色,以有色之生滅可指,乃有實色,究竟則成法有自性也。是故二乘,種種戲論分別,皆不外法執也。菩薩以離自性為法(《深密》言無自性性也),即於所有生滅,觀其原無所謂生滅,頌文所謂「於中觀不動」。
菩薩於此離自性法,勝解不動,是即無生法忍之義。得忍次第,初以比量,勝解無生;最後現量證會,臨人實相,即彼無生之解亦復無有。龍樹喻此,前者如遠見雲霧,似有實物,後者如置身其中,雖有而不覺。此屬八地境界,菩薩一入此位,即得授記,決定成佛,不虞退墮矣。
[李]
*這首頌是「顯無生法忍的正義」,正義是正確意義。
*無生法忍就是當「菩薩觀緣生」的時候,就這樣想:有緣法但施設,施設它有、施設它無,是無有自性的。桌子,世界上無一種實在的桌子,有這樣的功能,假立叫做桌子。生命體,是有色、受、想、行、識五蘊,是假立而已,無實在的生命體,而無實自性的。自性,是那件東西是實在,自己存在的,不是緣生的,它是永恆地存在,它是不可以分割地存在。如果是緣生就不是自性,有緣生就無自性。
*如『無生』中有『生』」是甚麼意思?本來一切事物,無自性生,但是緣合就出現、緣散就隱沒,假立叫做生。所以這張桌子是有,但桌子本質是無,桌子本身不會自己生自己。它不是永恆存在,它不是無可分割地存在,可以分割的,可以取桌子腳出來,它是組合體來的。
*這張桌子本來無自性、無生,即是無實自性。為了人與人之間說法、溝通的時候,這樣給它一個名稱,逢這樣的事物叫做桌子,給它一個名稱叫桌子。這個燒人的東西,叫火。實在不是實在,即是實在是沒有火的,火能夠燒人的東西,這些叫做存在物質現象,名叫火,火本來是無的。即來本來是不生的,但假施設說它有、說它生。
*所以「生者自體不成」,這個事物的出現,那個事物的體,自體的自性,不成即不存在,自體本來就是不存在。自體不存在,它是無自性的。
*生就非有,生就不是真的生。生是出現而存在。實體的出現是永遠存在,會永遠出現。由不出現變到出現,顯然它是沒有實體。事物出現的時候,都是緣的。
*見到黑色,其實本來就無黑,紅橙黃綠青藍紫都無,便是黑。即是那處將七種色全部吸了,假立黑,根本沒有「黑色」這件事物,是緣不具足,它就顯出黑。因此本來生就非有。
*如是生的自體非有的時候,於是生與滅是變成二,「彼『滅』為
二」,彼是指生,生的自體非有,生滅是相對而立。
*即是無生就無滅,世界沒有滅,亦都無生。離開生就沒有滅,離開滅沒有生。生的概念就不是絕對的概念,是因為有滅,所以假立作生。因為有一個生,所以假立一個叫滅。所以是二。說二就不是絕對,是相對。即是生為滅相對地假立的,便是二。
*「二俱無體」,兩件事假立,假立就無實體,即是你依靠我存在,我依靠你存在,生是依靠滅而存在,那些事物是永遠不會滅,它就不會生。我的生命為何有滅才有生?因為前世滅,今世便生。你前世沒有滅的時候,今世如何生?所以你之所以生,是正因為滅。
*生與滅相對,不是絕對有,所以是非實有。好似生滅,如生滅。甚至不生不滅都是相對,正因為它不生,所以才有不滅;正因為有不滅,才有不生,是相對的。生與滅固然是相對,不生與不滅都是相對,如果它有生,就一定有滅。它所以不滅,正因為它無生,所以
才沒有滅。同樣「二」就不是絕對,即是假的,相對。
*不生不滅的本身都是緣生,正因為我們不生,所以我們不滅;正因為我們不滅,所以是有不生。
*所以將宇宙實在說成「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
不減」等等,都是相對的。它們本身的概念,全部都是相對的,要超越實體,要講不生不滅,即是不是不生不滅。講出來的都已經不是,是講一些概念,都為二,二即是相對。「相對亦二,俱無體」,這二件事是相對,所以這二件事都無實體。
*「彼生滅二種中,生﹙與﹚不生,滅﹙與﹚不滅,亦不有」。剛才單滅講,合起來講的時候,亦生亦滅,生與不生、滅與不滅的時候,它都不成立,如果生就不會不生,滅就不會不滅。有些單獨講,有些合起來講。合起來講不可以,是矛盾。譬如說生與滅,生固然沒有實的生;滅就固然沒有實的滅。亦生亦滅都不可以。因為亦生亦滅是相違的,有生就無滅,有滅就無生。 不生不滅都不可以,不生就不會不滅,不滅就不會不生,就會相違。所以合起來講,相俱來講,叫做相違。
*空亦如是。如果有者是無自性,為何?因為空亦無實在空,譬如說一切法皆空,但是你說空都不是實在。空就好似有一樣,都是無自性。「有」固然無自性,空
亦都無自性。
*所以彼不空和空與不空,全部都是無自性。不空本身都是無自性,將它分開,空無自性和有無自性,不空無自性,不有無自性,空與不空合起來又怎樣?都無自性,因為是矛盾的。
*空與不空是矛盾詞,又無自性。
*如是菩薩如實觀一切法是緣生,觀緣生法的時候,能夠離開諸法的自性的妄執邪見,離自性的妄見,所以斷這種「取法自體」。經常執著有實的法叫「取法」,取法是無體的,你所執著的事物是無自性、無實體,將一切法有實自體這種錯誤的觀念,可以斷除它,斷除了「取法自體」。
*能夠得到斷除「取法自體」,時時作這樣的觀、想:「非無內外(諸)法,而(彼諸法唯)無法(之)自體」。並不是無內外法,內外法是有的。心理活動有心理法,物質活動有物質法。但是要除去內法、外法這些法的自體,並無法的自體。
*所以執無都不對,無都是執來的。世界上是無桌子的,都是一樣執。這張桌子不是絕對無,不過執桌子的自性是無,是指自性講,就不是說所有宇宙萬象無。
*心法有,是緣生地有,色法有,是緣生地有,就不是自性地有。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自性的生、無自性的滅;不常不斷,是無自性的常、無自性的斷;不一不異,兩樣事物無自性的同一、無自性的別異。不是說沒有一異,兩樣事物是異,這枝筆和那個鐘是兩件事,異是有。不過自性實有就不起執。
*雖然有緣生,緣生法即是有,「雖有緣生(之)法」,即是緣生法是有的。自性的法就是無的,但是緣生法就「如葦束」一樣,蘆葦草一樣,一束蘆葦草有沒有自性?無自性。整束蘆葦草是由一枝枝的蘆葦草合成的,蘆葦草是纖維所造,哪有自性?纖維都無自性,纖維本身怎樣做?是由物質造的,由原子造,由質子造,質子有沒有自性?它可以透過某種情形可以分裂的,所以都無自性。
*好似幻、好似夢那樣,若法是緣生,所以彼自性是不生。如果知道一切法是緣生,無實在生。這種智慧叫做無生法忍。所以這個智慧真真了解一切法無生,就要到第八地的菩薩才能做到。
*如果法是從緣生,於是彼自性不生,無自性的生。所以你了達到有絕對地、不搖動地印可一切法無自性生,叫做無生。忍認一切法是無自性的生滅這種智慧,就叫做無生法忍,這個是第八地菩薩的般若智,是很高級的般若智。是觀自在菩薩所掌握那種般若智。同時是觀有相,同時觀無相。
*「作是觀已」,能夠了解到一切法是無自性的生滅的時候,「若沙門、若婆羅門所不能動(搖)」,就不能夠動搖它。婆羅門、沙門即是修淨行者。
*「於中觀不動」,能夠觀一切法是無生,這個觀點我深信不疑,是不會被外道,婆羅門是外道,沙門有些外道、有些小乘。出家人自己都是沙門,修淨行的人就叫沙門。不會被外道、小乘搖動我信心,不能夠被這兩種人搖動。這些就是無生法忍。為何?
*「斷諸分別故」,因為我完全無分別,所以叫做無生法忍。一切法是無自性的生,忍認一切法是無生,叫忍認一切法無生。菩薩如果住這個地,叫菩薩不動地。菩薩住在無生法忍,不動地表示他不退轉,不被外道小乘所搖動。末那識,我痴、我見、我慢、我愛不起,無生法忍常時現行。
*呂澂先生的講法,「常人於隨所有法,皆成戲論。」,所有接觸的事物都要用一種戲論來到了解。戲論分別是甚麼?就是有時候依二邊講,有人依四端講。
*什麼是二邊?「於法計執是生」,生是一邊,滅是一邊。端即是甚麼?端就是邊,兩個極端,一個是一切法是永遠有生,永遠存在, 一個是一切法它永遠不存在,生是一個極端,滅是一個極端。
*邊見是兩端,一是長、一是短、一是來、一是去、一是一、一是異、一是常、一是斷、一是生、一是滅,兩端。有時候一講兩端是戲論,戲論即是不真實的東西,不能有實質的功效、實質的用途。
*還有四端,舉例,生與滅的關係,將生滅開做生、滅之外,還可以加多兩句,一個就「亦生亦滅」就是俱,和不俱是「非生非滅」,俱又不是實在的,不俱又不是實在,就變成四句。
*譬如常又可以開做四句,常、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這四句。任何事物都可成為四句,用一個概念都可以四句。
*譬如白色都可以四句,白、非白,亦白亦非白,非白非非白。
*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
*任何的兩個概念都可以開做四句,但是可以開做四句是分別、是戲論,無實質的用途。與真理不相應,所以不要執它實在。
*生與滅開到四句,不生與不滅又開四句;空與不空又開四句。
*「如是『斷、常』、『一、異』、『去、來』亦爾。」亦都開到二端,亦都開到四句又可以。
*「剋實」來講,照實質來講,這個戲論的根源,是法執而已,不是實在。任何事物都可以開做四句。
*離四句,絕百非,就不起分別。離四句還要怎樣?不要執一切法為實,有些人是執實在有個東西叫生。譬如來去,「來」一句、「去」一句、「亦來亦去」、「非來非去」,開做四句。四句都不是真實,因為沒有實在事物的來,因為來的時候是無所從來的。物就根本不會遷動,為何? 物體本身就是無實在,因為說遷動的時候,一定會有實在事物在遷動。事物根本生生滅滅是剎那無常,怎會有一種事物從 A 點到 B 點而不變呢?所有事物從 A 點去 B 點,都不是他自己。
*雁從北方的蒙古飛到南方廣州,已經不是那隻雁,那隻雁的細胞已經死了很多,牠已經經過很多細胞的生生滅滅,都已經不是那隻。怎可以說那隻雁從那裏飛過來呢?所以無實在來去,如果你執實在來去,根本執有一隻實在的雁,雁是主體,來去的主體,因為說來的時候,一定有兩樣東西要建立真實。第一,來的活動有主體才可以;第二,這個主體是有動作。是來的實際動作,要兩樣的真實才會有來。
*從主體講,根本主體不真實,人都不真實,何況那隻雁?所以來的主體是無,無來的主體。已經不用問去存不存在。
*中觀更容易了解,如果來去有的時候,實有自性,即是它不起變化,它不依其他事物的條件存在,自己存在的。來去是不是自己存在?不是的。來是依來的主體才存在,來的主體亦依來的活動而存在,來的主體不真實,來的活動都不真實。因為依條件存在的,如果無來的主體的時候,根本無來這個活動。如果無來的活動,主體亦不能夠叫來的主體,它可能是吃飯主體,但不是來去主體。即是它不需要唯識所講剎那生滅。
*甚麼叫做自性?不相依待而獨立存在的那些事物叫做自性,如果一有所待,不是無自性,即是它依靠別人的條件存在,它才存在,這樣就是無自性。所以來與去一樣是無自性。因為來是依來者而來,無來者,無主體,根本無來的活動。
*去即是來,從此望彼。去亦都無去的主體,哪裏有去?所以無來無去,既然都無來無去,說來是不可得的,說去亦不可得。那麼亦來亦去,亦不可得。因為亦來亦去,有來有去才有亦來亦去,如果都無來無去,怎會有亦來亦去呢?何況亦來亦去都是矛盾的,來就不是去,去又不是來。由彼往到此,叫做來,由此往彼,叫做去。怎樣可以將兩樣矛盾走在一起呢?不可以的。非來非去亦都是戲論,都是矛盾的,不實在。
*即是你說不生不滅,都是不真實的,不過姑且講一講。恐防你執法,說不生不滅,沒有實的不生、沒有實的不滅。
*不常不斷都無實的常、無實的斷。如是一異、來去亦如是。不來不去都不實,這樣就把執去盡。
*譬如物質來講,有實在的物質現象真的生出來,不變的自性物質出現,然後才可以講滅。如果連生都沒有生,怎會有滅?滅都不可以。固然你破生,無生法忍,亦都無滅的法忍。
*如果真的有生才有滅呢?是有實在不變的自性物質存在,這樣真的有實在的生。又有實在的滅,這樣就構成實在物質,這些物質就可以究竟則成法有自性,就有事物的自性。
*所以甚麼叫有自性?自性的事物本身,自己生成自己,它是永恆存在,它是不可分割地存在。
*人們執物質有自性的時候,物質會自己生之後,它是有實體的,就不會變化的。它是恆常如是,它不能夠分割的。它不依其他存在的,自己存在自己,這樣就是實自性。
*小乘人執實自性,「是故二乘種種戲論分別皆不外法執。」這處強調所有人的戲論,是以法執做基礎。如果無法執,一切戲論就會停止,一切分別會停息,那時候就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這種智慧是知道一切法是無自性的。
*強調有大乘人重點地看破法執,小乘人說不要緊,因為生命主體就是色受想行識,蘊是存在的。以為色蘊存在、受蘊存在、想蘊存在、行蘊存在和六識的識蘊都存在,小乘人就是這樣法執。
*大乘人不是,這個物質的色是不存在的,受不是實際存在,無自性的,受是無自性、想又無自性、行又無自性、認識的識一樣都無自性。這樣就是破戲論。這樣就無戲論。
*菩薩因為破了戲論,所以離開自性這種法執,離自性為法,一切法是無自性、無實體的,「即於所有的生滅,觀其原是無所謂生滅。」生滅是假的,假生假滅就有,是無自性的生,是無自性的滅。
*所以頌文就說,如果不讓任何婆羅門和沙門干擾你,「於中觀不動」,即是於這個一切法無自性,觀這種事物之相,能夠考察到它們,確實它們是無自性的生、確實它們同時無自性的滅。所以不為任何思想所搖動。
*「勝解不動」,觀是勝解。即是你的了解不是一般人的了解,是殊勝了解,是超越一切外小的理解,是高度智慧,是般若智觀照下的理解。觀不動即是勝解不動。這種不動就是忍。觀就是甚麼?一切法無生。觀一切法無生,忍認它不會被任何思想搖動。忍是忍認,是不動,確實如此,不會搖動的。
*想得無生法忍,怎樣做呢?呂澂先生就講程序,「得『忍』次第」,就「初以比量,勝解無生」,即是透過推理,如一切法是不來的,如果有來的時候,如果是實來的,是獨立自存在。但是所有來的活動,都依甚麼存在?依來者存在。既然依來者存在,它已經是有所依、有待,相依待是緣生,所以是無自性、無實在,這樣理解,是比量。
*這種勝解無生,是透過比量看來是無生的,去亦都無生,這樣的理解是透過比量。
*「最後現量證會」,是跟諸法實相吻合起來,體現到一切法真的是無實自性的。這樣是第二個步驟。「臨入實相」,是走入去看實相,臨即近也。走近它,入去諸法實相裏面。臨入諸法實相,叫做現觀證會。
*「即彼『無生』之解亦復無有」,不需要有無生這種了解,因為你一解無生要建立概念,當證入諸法實相的時候,接觸到真真正正無生的時候,連無生的概念都無。
*龍樹比喻,前者用比量去勝解,好似「遠見雲霧」一樣,遠見而已,「似有實物」,即是唯識家「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都是概念來的,離遠看的。但是後者用現量證入去,契會諸法無生的體,一切法無生那個諸法實相,契入的時候是怎樣?「如置身其中」,好似簡直走入裏面。
*「雖有然而不覺」,接觸到諸法實相、接觸到無生,但是無起一個覺性說現在這個實在的概念,有一個實的概念叫無生,不會的。
*此屬八地境界,此表示現量證會無生法忍的境界。「菩薩一入此位,即得授記」,「決定成佛,不虞退墮」,虞即是擔心。不需要擔心會退轉的,一定不會退轉,因為根本永遠都證會一切法無生。即是不起分別,無法執。小乘未到家,阿羅漢果都是相近第八地,但是他的境界,不夠真正大乘的第八地。因為大乘的第八地,破我執、破法執。阿羅漢不是主要破法執,阿羅漢都破,但不是究竟破。
[自在]
31-偈言:
既獲此忍已,即時得授記:汝必當作佛。便得不退轉。
得此無生忍故,即於得時非前非後,諸佛現前授記作佛:汝於來世,於爾所時,某世界、某劫中,當為某如來、應、正遍知。此名菩薩不退轉。
問:從住初地乃至七地諸菩薩,皆決定向三菩提,何故不說為不退轉,唯說住不動地菩薩為不退轉?
32-答:已住不動諸菩薩,得於法爾不退智,彼智二乘不能轉,是故獨得不退名。
此謂所有信等出世間善根,諸聲聞獨覺乃至住第七地菩薩,不能障礙令其退轉,故名不退轉;非餘十種菩薩為三菩提於諸法中不退轉也。已說不退轉因緣,此中又得殊勝授記。大乘中說四種授記,謂未發菩提心授記、共發菩提心授記、隱覆授記、現前授記,是為四種授記。於中未發菩提心授記者,其人利根具增上信,諸佛世尊以無礙佛眼觀已而為授記。共發菩提心授記者,成熟善根種菩提種先已修習,其根猛利得增上行,但欲解脫諸眾生故,即發心時入不退轉,無墮落法離八不閑(謂八難也)。此人或聞自授記,於六波羅蜜不發精進;如其不聞,更發精進。為令不聞,欲使他人聞其授記,斷疑心故,佛以威神隱覆授記。若菩薩成熟出世五根,得無生忍,住菩薩不動地,彼即現前授記。是為四種授記。彼得無生忍菩薩已決定故,諸佛世尊現前授記。又別有密意授記,以為第五,如《法華經》說:
我等皆隨喜,大仙密意語,如授記聖者,無畏舍利弗。
我等亦當得,成佛世無上,復以密意語,說無上正覺。
以何義故說此別語授記?有論師說:為令未入決定聲聞乘者發菩提心故。又已發菩提心初業菩薩等畏流轉苦,欲於聲聞涅槃取滅度者,為令牢固菩提心故。又有異佛土菩薩於此聚集,授記時到,以相似名為彼授記故。諸師如是分別別語授記,於中實義,唯佛世尊乃能知之。
[呂]
頌曰:
既獲此忍已,即時得授記,汝必當作佛,便得不退轉。
已住不動諸菩薩,得於法爾不退智,
彼智二乘不能轉,是故獨得不退名。
入菩薩位,決定不退,故此授記,住不動位,成其法爾之性,何退之有耶。是故菩薩未得此不退位前,不能放逸而墮二乘,此不廢精進之捨義也。復有方便,得此不退,即念佛三昧,所謂般舟三昧也。
[李]
*「既獲此忍已,即時得授記︰汝必當作佛,便得不退轉」,既然第八地菩薩得到這個無生法忍之後,即時得到諸佛菩薩為他授記,即是預先記下你何時成佛,即是「你必當作佛,在甚麼時候、甚麼世界,你會成佛,佛號叫甚麼名稱。」為何? 沒有轉彎,你只有一條直路走,你是第八地,願又圓滿,大悲又起,無生法忍,無分別的智又常時現行,就不會轉態,就是直路,絕對沒有歧途,一個阿僧祇劫。即是從第八地,到成佛,有無量劫那麼長,客觀看無量劫就是很久,但在證的時候就很快。因為時間是主觀,「故時雖萬劫,攝在一剎那」,一剎那攝一萬劫,別人的心識以為一萬劫那麼長,但是在你是一剎那的時候那麼短,所以時間無絕對,就無退轉。就說你必定能夠成佛,不會退轉的。
*「已住不動諸菩薩,得於法爾不退智。彼智二乘不能轉,是故獨得不退名」,來做總結的。即是已經住在不動地境界的所有菩薩,第八地是不動地,「得於法爾不退轉」,得到不退轉,即是不再修小乘,亦都不會被人引誘,退修小乘,即是不會證無餘涅槃。證的時候是怎樣?是法爾,是本來如是的,不需要加功,不需要修行,自然是不會退轉的。因為常在定中,根本智和後得智是一起現行,分分鐘鐘在證真如、秒秒鐘鐘在證真如,怎會退轉?為何?那就是涅槃境界。
*彼智二乘果的那些二乘人的智慧,是不能轉,不能生起這個境界。轉即是起也,就不能夠轉起無生法忍,又不能夠生起不退轉智,所以只有第八地菩薩才是不退轉菩薩,「是故獨得不退名」。所以第八地菩薩叫做不退轉菩薩。
*菩薩得到無生法忍的時候,就不會退轉變成二乘,得到佛的授記。
*得此無生忍法的緣故,所以於此時,甚麼叫於此時?是「非前非後」,又不是得無生法忍之前授記,亦都不是得無生法忍很久之後才授記,是一得到無生法忍,諸佛就授記。非前非後,是描寫「即於得時」。
*「授記成佛」,怎樣授記? 「汝於來世,於爾所時、某世界、某劫中,當為某如來、應供、正遍知」,來世不是現在,來世即是一個無量劫,攝在一剎那間。於爾所時,爾即是這,在某一個時間,是甚麼世界?在那個世界,是甚麼劫? 那時候就「當為某如來」,你叫做甚麼佛。成佛之後,你的世界是甚麼世界?所有佛都有淨土,因為他要普度眾生,攝受眾生。
*正遍知,即是對所有的宇宙萬法,都能夠如實地了解。所有都了解的,完全如實了解,這個時候,授記這個菩薩就不退轉。
*「大乘中說四種授記」,授記的時候,有四種。哪四種?
*「未發菩提心授記」,有些連菩提心未發就授記,未正式信佛的時候,但都可以授記。
*「共發菩提心」,整班人發菩提心,佛就跟那整班人授記。
*「隱覆授記」,有時候就不在你前授記,跟其他人授記,講及你會成佛都有。
*「現前授記」,一得到無生法忍,諸佛現前授記,你幾時幾候成佛、得那個世界、甚麼淨土,這個就是正式授記。
*第一樣就是「未發菩提心授記者」,是指「其人利根」,這個人很聰明,一讀佛學就很專心致志研習。「具增上信」,對大乘的境界,是很堅強、很猛利的信仰。「諸佛世尊以無礙佛眼」,佛眼即是智慧,即是能夠知道過去、未來的那種智慧。「觀已」就是知道那個人是怎樣的。他未發菩提心,都可以授記。即是鼓勵他,將來就會成佛。
*第二種就是大家共發菩提心,一齊發了,發了就又即刻授記,這樣叫做共發菩提心授記。這些人善根成熟,根即因也,依也,依這種功能,將來大乘的種子成熟。唯識家有兩種種子。一種就是先天性的種子,一種是後天性的種子,都會成熟,善根成熟。
*「種菩提種」,即是他有大乘根器的功能,開始發生作用,待你去研習大乘的佛法,因為大乘佛法的宗趣就是成就大菩提,所以你種下大菩提的種子。
*「先已修習」,先前已經是開始學習,「其根猛利,得增上行」,即是努力的行為,而想得解脫。「欲解脫諸眾生故」,因為你希望自己解脫自己,希望所有眾生,「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盡之。」於是發大菩提心,一發大菩提心者,就入於不退。
*發大菩提心的時候,不會退轉,不想入小乘,要自己成佛,要普度一切眾生,就不會退轉。而且不墮八難,不會落去八難,墮落法即是八難,叫做八不閑。八種東西使到你不得閑的。
第一、地獄,各種地獄,又各種煎熬你的身心,經常在煎熬中,你哪有空閑修法?
第二、餓鬼,經常都餓,要找一些東西吃,哪有時間修行?
第三、畜生,是無智慧,又不懂文字,就無概念,於是就不能夠證法。第四、長壽天,很長命,又無痛苦,又快樂,因為享樂,不得閑。
第五、邊地鬱單越,很清淨的、很快樂的地方,又不得閑修行。
第六、又聾、又盲,又闇啞,即是講不到東西,耳又聽不到東西,眼又看不到東西。又不懂聽佛經,又聽不到人說法,生在這個世界都修行不到。
第七、世智辯聰,我慢就很深、很大,這樣的時候,都不會謙遜探索佛法道理。哪有空閑修佛法呢?
第八、生在佛前、佛後都不可以,無佛法可聞、無佛法可修。
*隱覆授記,覆,遮著,不直接為他們授記。這些人或者一聽見諸佛為我們授記,他們於六波羅蜜多,不發心去精進去同修,就是懶惰。因為佛一望就知道眾生的根器是怎樣的。於這個眾生,如果為他授記的時候,他們懶去修這個六波羅蜜多。佛就不會在他們面前授記。對不同根機人,說不同的法。
*授記都是,不是每個人授記,這些人不為他授記。又怎樣?如果他不聞授記的話,更發精進,佛不為他授記,他自己驚懼,自己能不能成佛,要快些努力讀書,要快些去學佛法,快些修行,他們勤行精進。
*不同根器是用不同方法去處理,佛就是這樣授記。不為他授記就會勤力的,這樣就不授記。不授記的時候,可能告訴其他人,「為令不聞」,不讓他親耳聽到。「欲使他人聞其授記,斷疑心故」,是向第二個人讚那個,這樣都有相同作用。讓你聽見人讚的時候,那個聽見人家向第二個人讚我,老師對我有很高期望,他會發奮的。不需要在那個人面前親口讚的。
*現前授記,「菩薩成熟出世五種根,即是信根又完備、精進根又完備、念、定、慧、信,這些五根成熟。得到無生法忍,是住在菩薩不動地。那時候,他是不退轉的,佛就為他正式授記。
*前面那些授記,佛只是趨勢如此,中間會改變,未必是真的。中間不勤行精進,會轉彎都不定。不過這處就沒有轉彎。是真真實實。因為在理論上,是真實。因為這位眾生是恆時在定中,恆時是不起分別,恆時不會分別認為無餘涅槃是高過生死,恆時願圓滿,願是普度一切眾生。這個願是不會改變的,在理論上,他是一定成佛,是無變。是百分之一百可靠授記。
*前面未發心的授記,不可靠,不是百分之百的,不過是一種鼓勵作用,未必為實。
*即是釋迦授記有些真的為實,有些都是鼓勵,未必真實。即是我們鼓勵小孩子,未必完全的。
*呂澂先生講,「入菩薩位,決定不退轉」,所以這個時候就授記。「住不動位」,即是第八地,「成其法爾之性」,法爾不退之性,「何退之有耶 ?」,怎會退轉呢?即是不會退轉的。不退轉就「是故菩薩未得不退位前,不能放逸而墮二乘,此不廢精進(之「捨」義)也。」
[自在]
33-菩薩乃至得,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不應起放逸。
諸佛現前三摩提得已而住者,謂現在諸佛現其前住三摩提也。三摩提者,平等住故。菩薩乃至未得此三摩提,其間不應放逸。以未得三摩提,菩薩猶墮惡趣,未離不閑故。是故為得此三摩提,不應放逸;若得三摩提,彼諸怖畏皆得解脫。此三摩提有三種,謂色攀緣、法攀緣、無攀緣。於中若攀緣如來形色相好莊嚴身而念佛者,是色攀緣三摩提。若復攀緣十名號、身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色類佛之功德而念佛者,是法攀緣三摩提。若復不攀緣色、不攀緣法,亦不作意念佛,亦無所得,遠離諸相空三摩提,此名無攀緣三摩提。於中初發心菩薩得色攀緣三摩提,已入行者法攀緣,得無生忍者無攀緣。此等名得決定,自在故。
34-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
此所說三種現在佛現前住三摩提,攝諸菩薩功德及諸佛功德故,說名諸菩薩父。大悲者,於生死流轉中不生疲倦故,又於聲聞獨覺地險岸護令不墮故,說名為母。忍者,得忍菩薩於諸流轉苦及諸惡眾生中,不厭流轉、不捨眾生及菩提。以不生厭,是故此忍又為諸菩薩母。
更有別偈說:
智度以為母,方便為父者,以生及持故,說菩薩父母。
以般若波羅蜜生諸菩薩法故,佛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諸菩薩法從般若波羅蜜生已,為巧方便所持,不令趣向聲聞獨覺地險岸。以是持菩提故,說巧方便為菩薩父。
[呂]
頌曰:
菩薩乃至得,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不應起放逸;
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此為菩薩父;大悲忍為母。
此般舟三昧,即是菩薩以念佛故,現在即得十方諸佛現在其前,而住三昧。故雖不得勝解趣證之無生法忍,得此三昧,亦不退也(《大集經.賢護分》詳之)。而此三昧,持心不散,喻之如父,任持家人。大悲與忍,長養不退,喻之如母,養育子女。又四無量,始慈終捨,顯示由慈啟發,而究竟圓滿其事者,則有賴於捨也。有此四行,策動其心,六度之行,方不空洞。而菩薩行之所為周徧者,即以四無量為實踐之門也。
[李]
想要不退轉,還有一些方法,這處講那麼多方法的。未到第八地,有沒有其他方法令你不退轉呢?有的,「念佛方便」,都不是究竟,都是方便。有時方便都很重要,方便波羅蜜多真的圓滿,是第七地。念佛是方便來的。
*「菩薩乃至得,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之前),不應起放逸」。如果你在未得無生法忍之前,又未得到諸佛現前在你面前,又未得到很深牢固的三摩提,三摩提即是三摩定,你要怎樣?不要放逸,勤行精進。
*即是如果在甚深的三摩地,得到佛現前的時候,你都不會退轉。暗示如果得到佛現前的時候,這樣都不會退轉。雖然仍未得到無生法忍,那個時候都可以不會退轉的,為何呢?
*「諸佛現前住,牢固三摩提」的時候,修到這兩種境界,即是在三摩提裏面,修行到佛現在前,這個是菩薩之父。即是佛現在前是菩薩之父。同時發大悲心,又大忍的時候,這個忍是捨,大悲與忍就是菩薩之母親。是培育你將來成佛的。這兩首頌就是講,未得無生法忍之前,修念佛三昧亦都可以得到不退轉。
*念佛三昧,即是般舟三昧,般舟是佛現在前,三昧是定。
*「諸佛現前三摩提得已而住」,現在修行的時候,諸佛在面前出現,住三摩地的時候,佛在面前出現。
*三摩提又叫三摩地, samādhi,等持,即是平等持心,平等住心,因為定都叫心一境性,心平等地住一個境,不會散亂,又不會昏沉、又不會掉舉。「平等住故」,即是心平等專注一境。
*菩薩直至未得這個三摩提的時候,期間都不要放逸、不要懶惰、不要放任自己,不可以不修法。為何?因為都可能墮落惡趣。因為地上菩薩輪轉生死,但不會落惡趣。即是說這些不是地上菩薩,是地前的菩薩。「未離不閑」,即是八難。即是地獄、餓鬼、畜生,乃至世智辯聰、生在佛前佛後。
*所以,為了得到三摩提,即是佛現在前的這種定的時候,就不應該放逸。如果得到三摩提,諸佛在你面前,一切怖畏都可以解脫、克服。在這樣的情況下,怎會退轉呢?一定不會退轉。
*三摩提有幾多種呢?即是佛現在前的三摩提有三種:色攀緣、法攀緣、無緣。
*色攀緣的三摩提,攀緣如來的形相那麼好,即是三十二種相、八十種隨形好;攀緣莊嚴的佛身。這樣念佛,不是念佛
的名稱,念是明記不忘,觀想整個佛在面前,他是三十二種相具足的,八十種好完全具足,這樣想念佛。這個是想、觀,觀像念佛。
*整個佛像在你面前,在定中那樣觀。佛身的好,是物質現象。叫做色攀緣的三摩地,佛現在前三摩地。
*第二、法攀緣,有時候攀緣佛的十號,即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上師、佛、世尊。
*譬如攀緣如來,觀想如來,是如理而來,如理入涅槃。
*又攀緣明行足,攀緣佛智慧具足、行為是具足、善行是具足。
*有時候觀佛的功德,譬如十力,佛可以知道眾生的根器怎樣,佛是知道這個人是修行甚麼境界。將來又生在甚麼趣?
*又觀佛的四無畏,又觀十八不共法,身業與智慧行的,口業又與智慧行的,意業又與智慧相配合而行的。所以他無過失,這樣觀佛的功德。
*第三、無緣,有時不再攀緣佛的物質形相,又不攀緣功德,亦都不再念佛,連作意都無,一切概念無所得。一切有形有相的概念沉沒,無形相可得,無所得。
*「遠離諸相」,於諸相無所得,一切相狀概念全部沉沒,是無所得,這樣是「空三摩提」。空即是一切法都無形無相,叫做無攀緣的三摩地。無相可攀緣,理都是一種相。色的攀緣,是有形相。理的攀緣是無形相,但是有概念。現在形相、概念全部都無。到了這種三摩地就是實相念佛。
*「此中,初發心菩薩」,分開三種三摩提,是修行不同境界。對初發心菩薩攀緣,是色攀緣三摩提,即是初初發心的時候,看佛的形相,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好,容易攀。
*修行「已入行者」,讀佛法,又修止觀等等,修法攀緣,即是觀佛的功德,希望我與佛一樣,得十八不共法,激勵自己,亦都不會退轉。資糧位多少少,就一直到第八地之前,那麼長。
*得無生忍法者,是無攀緣的三摩提,即證真如,真如是佛的法身,即是你入佛的法身,不起概念。第八地才是實相念佛,無所緣的,是無攀緣的三摩地。
*所以三種佛現在前的三摩提,是攝一切功德,菩薩功德和諸佛的功德。由於它們能夠攝諸佛功德和菩薩功德在這裏。所以說這些三摩提是「菩薩之父」。
*至於大悲,悲憫眾生,在生死流轉之際,你不會疲倦普度他們。對「於聲聞、獨覺地險岸,護令不墮」,即是說聲聞、獨覺好似懸崖那樣,如果用不疲倦對眾生大悲,不會跌落於懸崖、不會跌落小乘的修行,所以說這種大悲,就是「菩薩之母」,是培育你的。
*忍者,這些得無生法忍的菩薩,對於流轉的諸苦,和諸惡眾生,不會厭倦他們,不怕流轉、不會厭倦。是「不捨眾生」,就不會捨菩提,又不生厭倦,叫忍。這些就是諸「菩薩之母」,就是培育他的菩提成長的。所以,大悲和無生法忍這些是菩薩之母。
*呂澂先生講,般舟三昧是菩薩以念佛的緣故,現在得到「十方諸佛」在你面前,而住於定中。雖然得不到勝解而趣入無生法忍,得到般舟三昧亦都可以不退轉。
*而這種三昧是,使到你的心不會散亂。好似家庭的父親是一家之主,管理全家。於是在定中的時候,你的心不會散亂,可以指導你繼續修行、完整地修行。大悲與無生法忍,是長養你不退,是比喻母親,養育她的子女一樣。
*四無量由慈開始,而捨終結。由慈啟發,要「究竟圓滿其事」,就「有賴於『捨』」才能成就。
*有始由慈悲喜捨四行,就可以策勵其心,六度之行,方不空洞。六度要有四無量做原動力,實際去實踐,所以就鼓勵你,就不空洞。
*菩薩之行之所以周遍,就有四無量做實踐的門徑。如果無四無量的時候,它怎樣周遍?不要遺漏一個眾生。所以履行四無量,這個就是正式的發菩提資糧的法體,用六波羅蜜多的法體,四無量是一種原動力,激發你起實踐六波羅蜜多的法體。
乙二、明資糧的修集
丙一、福慧辨
丁一、修福聚
戊一、入地修
[自在]
問:菩薩以幾許福能得菩提?
35-答: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百須彌量福,聚勝乃能得。
菩提者,謂一切智智。彼智與無應知等,應知與虛空等。虛空無邊故應知亦無邊,以有邊福不能得無邊智,是故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云何得?百須彌量福聚集乃能得。
問:若如是者,百須彌量福聚無有故,亦無一人能得菩提。
36-答:雖作小福德,此亦有方便,於諸眾生所,應悉起攀緣。
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聚。或以飲食捨與眾生、或以華香鬘等奉如來像,彼諸福德,於一切世界所攝諸眾生所悉作攀緣:我以此福,令諸眾生皆得無上正覺;復以此福,與諸眾生共之;如是等福,共諸眾生迴向菩提。是名菩薩方便。如是迴向,其福得成無量無數無邊。以是故,彼一切智智雖是無邊,還以此相無邊福故能得。
復有別義。
37-我有諸動作,常為利眾生。如是等心行,誰能量其福?
菩薩於晝及夜常起如是心行:若我所有動作善身口意,皆為度諸眾生故、脫諸眾生故、穌息諸眾生故、寂滅諸眾生故起,及為令眾生滿足一切智智、得至一切智智故。彼如是具足大悲,安住善巧方便,所有福聚,唯除諸佛,何人能量?是故具此福者能得菩提。
問:何故此福復是無量?
38-答:不愛自親屬,及與身命財,不貪樂自在,梵世及餘天,
39-亦不貪涅槃,為於眾生故,此唯念眾生,其福誰能量?
此中菩薩行六度行時,於己男女及與親屬,若金銀等財,若自壽命、若支節分、若具足身、若身心樂,若天人自在、若梵身天、若無色天,乃至涅槃,為眾生故皆亦不愛,唯於眾生愍念不捨:我當何為令此眾生小兒凡夫無智翳膜所覆盲者脫三界獄,安置常樂涅槃無畏城中。如是菩薩行利樂事,於諸眾生無因而愛,所有福德何人能量?又偈言:
40-無依護世間,救護其苦惱,起如是心行,其福誰能量?
此菩薩常以大悲作如是念:今此世間無救無護,遍行六趣入三苦火,無有歸依此彼馳走,身心諸病常有苦惱。無依護者,我當與作依處,救其身心所受諸苦。起此心行,所有福德何人能量?
[呂]
第二段說資糧修集,以福慧辨菩提資糧之準備,所以示菩薩之方便行也。此有三義:
一者修習福慧,各有方便,於六度中分別而修。尋常以前三度為福,蓋行施戒忍世間共許能得人天福報故。後三度為慧,由進而定,由定生慧,能得菩提。或有判前五為福,後一為慧者,進定亦福,以由進定生天而取樂故,然此福慧,各有方便,不審方便,唐勞而已。
二者慧以修福,真實之福,由慧導行。菩薩不求人天福報,專一無上菩提,即為大福,是須以慧方便而後能也。
三者慧以行慧,此菩薩於慧之運用,以無所得為方便修行般若,即運空不證之義也。具此三方便,然後菩薩行方便之義始可談也。
依上所述,分四段釋,一修福方便,二慧以修福,三修慧方便,四慧以行慧。
茲述修福方便。福待積集而成,積集由修,修之謂習,謂反復而行也。此中言修,先說入地,次述地前,即先示人以勝,令起欣求,而後知方便之必須依次進修也。云何修福方便耶?頌曰:
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百須彌量福,聚集乃能得。
雖作小福德,此亦有方便,於諸眾生所,應悉起攀緣,
我有諸動作,常為利眾生,如是等心行,誰能量其福。
不愛自親屬,及與身命財,不貪樂自在,梵世及餘天,
亦不貪涅槃,為於眾生故,此唯念眾生,其福誰能量。
無依護世間,救護其苦惱,起如是心行,其福誰能量。
菩薩所求菩提為一切智智,圓滿此智,自非少少福聚,而必百須彌量福,乃得究竟。佛德如是,佛之化身相好,亦復殊勝。所感廣大,能感之因,理應無量也。然聚集此福,亦有方便,即充心之量而已。蓋圓淨法界,為大菩提。法界者,生佛所共,有一眾生未成佛,則法界一分不淨,是故菩薩念念為眾生也。行一福德,心量普及一切眾生,如世理財,涓滴歸公,而無有私,則財用恆足,是即無量也。無私者則能捨,於自親屬生命財富,亦不貪愛。於他自在梵世餘天涅槃等樂亦不希求。唯念眾生作其依護。如是心行,其福無量,此修福之方便也。
[李]
呂澂先生說,現在講「修福方便」,即是修福的時候,有一些方便的程序。先介紹修福,福是需要待積集,然後能夠成就,不是一天就可以,是很長時間去修的。積集就是修,即是如果要積集福德,要修福德才可以。
*「修之謂習」,修的意思是修習,修與習是兩件事,修是做這件事,習就是做很多次,是經過多次反覆練習,它才能夠完成。「謂反復而行也」。
*「此中言修,先說入地」,後講「地前」。為何不先講地前菩薩怎樣修,而是先講地上菩薩怎樣修?原因是「先示人以勝」,是用一個殊勝修行方法顯示給人們知道,於是「令起欣求」,就使到其他初學的菩薩就取法乎上,要欣求修習,很殷切地希望都好似那些地上菩薩那樣修,於是欣求修習。
*「而後知方便之必須依次進修也」,一定要有一個程序,逐步逐步修,依次序修的,目的就是顯示殊勝的修習方法,是激勵地前菩薩,讓他們修。
*修福德是慢慢來的,不是一步登天的。
*問:「菩薩以幾許福能得菩提?」要修菩提的時候,福慧雙修,要幾多福才足夠呢?
*「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不是以少少的積集、少少的福德,就可以得到大菩提。這個是反面的,正面是要很多。
*「百須彌量福,聚集乃能得」,先要聚集好似一百個須彌山那麼大量的福,然後才能成就大菩提。無量那麼多福,才能夠生大菩提。
*接著人們就害怕,因為要那麼多福的時候,豈不是永遠不能夠生?「若如是者」,需要百須彌量那麼多福聚才能夠得,但是「百須彌量福聚無有」,一百個須彌山那麼大量福才能修到這個大菩提。
*「亦無一人能得菩提」,每個人都修不到大菩提。提出一個疑問。
*解答:「雖作小福德」,雖然暫時還是地上菩薩,所有能修的福都很小,不能夠好似一百個須彌山那麼大量的福。
*「此亦有方便」,亦都可以用小福擴充它,變成大福。這樣是方便修,即是雖然一時不能夠做很大福,但是修小福都是一個方便。這個方便有很大的果報。
*「於諸眾生所,應悉起攀緣」,利用小福做方便,就將這個福迴向給所有眾生,給眾生得福的,做小小福的目的不是為自己,是為其他眾生,於是你的福就變多。攀緣即是迴向給眾生,即是你的修福不是自己要,修的福是給予所有法界那麼多眾生。
*怎樣攀緣呢?怎樣起一個迴向呢?「復有別義」,還有另外的意義,怎樣起攀緣迴向。
*「我有諸動作,常為利眾生」,如果我有某種修福行為,常時為利益眾生而作,不是為自己而作。
*即是你布施,不是為自己,布施是為所有眾生。持戒不是為自己,為所有眾生。這處講的,有諸動作,即是六波羅蜜多,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所有六波羅蜜,全部都是為一切眾生。這樣起心動念,將所有小小的福,迴向給所有眾生。
*「如是等心行」,如果用這樣等等的意識去修行。
*「誰能量其福」?哪些人能夠量度你所得的福德呢?即是依理要無量福的,但是修小小福都可以產生無量福的效果。那個方法就是將你所有修福的行為,是做一個迴向給所有眾生,為了
一切眾生的福祉而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
*為何迴向所有眾生所得的福德,大過自己承受這個福的本身?修小量福德,變成大量福德。
*「何故此福復是無量?」為何修小小福迴向給眾生變成大福呢?甚麼原因呢?答:「不愛自親屬,不與身命財,不貪樂自在,梵世及餘天」,因為你所修的小小福,不是為自己、不是為貪愛自己、不是為貪愛你的眷屬,又不是為了自己的壽命、不會為了博取將來更大的財富的。又不貪樂自在,不是為了本身的快樂,不是為自己身心自在的,又不是想生梵天,梵世即是梵天,即是生天,不是目的生天的。又不是為其他天,餘天表示生色界天、或者生無色界天。
*菩薩修福不是為了貪身心安樂,貪生去梵天或者其餘的天。「亦不貪涅槃」,不是為了自己入無餘涅槃。大乘人做一切眾生的老師,要使到一切眾生能夠成佛,幫助一切眾生能夠得到大
涅槃,自己就不要入涅槃才可以。如果你自己入了涅槃的時候,誰人救度其他眾生?誰人為其他眾生說法?但是能夠入涅槃都不入的,是恆常為一切眾生做他們的老師、做朋友,鼓勵他們,幫助一切眾生能夠成佛。
*「為於眾生故」,因為目的是為了眾生,不是為自己。
*「此唯為念眾生,其福誰能量?」由於你繫念是為眾生,經常都記憶不忘,你修行的目的是甚麼?是為所有眾生的。既然你為所有眾生而修福,雖然修小小福,這個福都變成無量,是誰能夠量度你的福呢?量度不到。
*「無依護世間,救護其苦惱,起如是心行,其福誰能量?」
*「無依護世間」,世界上很多眾生是無所依、無所護的,因為他們不知道正確途徑,憐憫他們。
*「救護其苦惱」,因為他們是無所依、無所護,所以他們的苦惱是逼迫著他們。於是你哀憫這些被苦惱所逼迫、無所依、無所護的眾生,你就救護他們。他們無所依、無所護,你又給予依、給予護,叫救護這些眾生,使到他們免於苦惱。
*「起如是心行」,起如是心,起如是行,你是這樣起心來修行。
*「其福誰能量?」,如果是這樣起心動念修行的時候,你所做的福雖然好似好微少,但是微少變成很大,大到與恒河沙數那麼大的福,是不能夠量度的,是一百個須彌山那麼大福,是不能夠量度。
*呂澂先生解釋,菩薩所求的菩提是甚麼?就是「一切智智」,知道一切自相與共相的。知道一切法的自相,即是一切智;知道一切法共相,叫做道相智。將一切智和道相智合起來,就是一切智智。小乘的覺就是一切智;菩薩覺叫做道相智或者叫道種智;佛兼具菩薩的智,亦兼具小乘的智,這樣叫一切智智。這些智慧圓滿,這才是一切菩提。
*「圓滿此智」,如果能夠使一切智智皆圓滿,「自非少少福聚」,可以得到究竟的,是需要有一百個須彌山無量福,才能夠得究竟的。這是解釋第一首頌,即是為何你要獲得大菩提?需要無量智?因為大菩提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很多、很大的智慧,知道一切自相、一切共相,無所不知的。這樣的時候,你想得到這樣的果,一定要種那麼多因。因為因果相對。不可能是小小的因,得到大大的果。
*佛德如是,佛的德如是大。「佛之化身相好,亦復如是殊勝」,即是所感的果廣大無邊,佛是無邊功德,盡未來際,又得到佛的化身相好、三十二種殊勝相,八十種隨形好。這個時候,你所種下的因,即是你所感的因,一定要跟它相應,亦都廣大無邊。所以你的因都要相當殊勝的。於是你的「所感廣大」的「因理應無量」,這樣才是相應。
*「然聚集此福,亦有方便」,因為那麼大福我們做不到、修不到,但是有方便、方法去修的。方法是怎樣呢?「即充心之量而已」,是把你的心量盡量去擴充,這樣就可以。
*「圓淨法界,為大菩提」,大菩提又使法界圓淨。圓淨這個詞語,是特別的動詞,使到法界圓淨,法界即是整個宇宙所有眾生,多數是很染污的。使到法界每一個眾生都能夠成
佛,或者不成佛出離生死。這個法界就無污染,就叫圓淨,使到整個法界都能夠圓滿的、都能夠清淨的。那麼這個才是大菩提,大菩提的目的就是使法界眾生皆得圓滿清淨。
*「法界者」,法界是「生佛所共」,是凡夫與佛共有的,佛當然是清淨,但生不清淨。
*法界即是世界,整個法界即是凡夫與佛共有的。如果有一個眾生未能夠成佛,「法界一分不淨」,就不能夠圓滿清淨。所以「菩薩念念為眾生」,每一個剎那都繫念在前,希望所有眾生都得到清淨。
*即是有一個眾生未解脫,好似自己未解脫一樣,所以佛不入涅槃。如果佛要入涅槃的時候,所有眾生都要淨了,所有眾生都解脫了,佛就入無餘依涅槃。佛能夠入涅槃,不過不入。原因就是未能夠圓淨法界。
*調轉講,法界永遠不會圓淨。因為有些眾生不能夠得到解脫的,有些眾生只是修人的福報、修天的福報,那些眾生永遠不會圓淨。即是你要經常跟他做良師益友,佛又怎能夠入涅槃?佛就永遠不能夠入涅槃。
*有一個眾生不能夠得到清淨的時候,這個法界都不能夠圓滿而清淨。這樣要繫之、念之,念念不忘所有眾生。
*所以菩薩「行一福德」,做一種有福的行為,「心量普及一切眾生」,將福迴向。如果這個福有任何果,是給一切眾生去受。
*好似世間人理財一樣,是「涓滴歸公」,一毫子都不會放在私人的錢袋,都是給予公家來到發展的。於是財行足用,「而無有私」,所謂財用永遠恆常具足,「是即無量也」。即是你做一些少少的福,不是自己受,是要所有眾生受。
*你做一個行為, 不是歸自己的,即是好似那個行為不要阻擋它,它會慢慢影響、影響出去的。
*做一些小小的福,如果你不是為自己的時候,而為一切眾生的時候,將福迴向給一切眾生。將果報給予所有眾生,所以小小的福,你所得的果,是無量福、無量果。
*所以對你自己、你的親屬、對你的生命、對你的財富都不會貪愛的。「於他自在」,不是得到他自在天,又不是得到梵世、梵天,又不是得到其他天,又不是想得到涅槃的等等樂,我都不希求,「亦不希求」。
*只是念念為眾生做依護,為一切眾生的所依。
*菩提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菩提。「彼智」是菩提,你所應該知的幾多,就是智幾多。智的量,與你所知的知識是相應的。如果你所知是無量,你的智慧都是無量的,是相等的、相應的。所應知的是「與虛空等」,與虛空那麼多,虛空幾大,你所知就有幾多。虛空是無邊,所以你應該知的亦都無邊。
*因此「少少積聚福」,是不能夠得涅槃的。需要得到一百個須彌山那麼大量的福聚合,才能得到大菩提的,大菩提是一切智智。一切智智是無邊,果是無邊,所以希望得無邊果,你的因都要無邊。要無邊的因,用比喻,要百個須彌山那麼大的福德才可以。
*如果這些菩薩,雖然做小小的福,但是如果有方便善巧,可以變成大福聚。好似以飲食施與眾生,這是很小的福。將一碗粥給眾生食的小福,不是為了自己快樂、不是為了自己得涅槃的、不是自己積聚財富的、不是希望自己長命的,這樣的時候,你的一碗粥施與眾生的福,就擴展到很大,好似須彌山那麼大。
*或者,又好似「華香鬘等來到供奉如來像」,是很小的福。但是如果你將這些福,是迴向一切眾生,這樣亦都很大,「一切世界所攝眾生悉作攀緣」對境,那些福就為眾生而作的,這樣就很大。怎樣悉作攀緣對境?「我以此福令諸眾生皆得無上正覺」。目的是我造小小福,但是不是自己受的果,是使到眾生得到無上正覺。
*「復以此福,與諸眾生共之」,如果有一些福,是與所有眾生,用這樣的心去做小小福。這樣福就變大。「如是等福」,這些這樣的小福,「共諸眾生」,與所有眾生一起,都得以成佛。這個叫做菩薩的修福方便。
*「如是迴向」,福成為無量、無數、無邊。「以是故,彼『一切智智』雖是無邊,但能夠以此相無邊福」,而得到一切智智的大菩提。將小小福擴展到無邊的福,與一切智智都無邊相應。
*菩薩的迴向是怎樣做呢?是日以繼夜地做,「菩薩於晝及夜,常起如是心行」。如果我「所有動作」,即是我所有的行為,譬如做善的身業行為、善的口業行為、善的意業行為,「皆為度諸眾生故」,「解脫諸眾生故」,使眾生得解脫,「甦息諸眾生故」,為了小乘的眾生,使到他們能夠得涅槃。「寂滅諸眾生故」,而使到一切眾生,不分大小乘,都證得滅諦,這樣而起的,即是如果我們有任何的行為,為度諸眾生故」而起;「為解脫諸眾生故」而起、「為甦息諸眾生故」而起、「為寂滅諸眾生故」而起。「甦息」、「寂滅」、「解脫」都是使動法,就使到眾生得解脫,使到眾生得以甦息、使到眾生得以寂滅。
*「及為令眾生滿足一切智智、得到一切智智」,所以迴向眾生。迴向眾生的時候,希望我能夠得到大菩提,希望所有眾生都同得大菩提,起這樣的心量。「如是具足大悲、安住善巧方便所有福聚」,「何人能夠量度?」,除佛之外,無人能夠量度。
*「是故具此福者」,皆得菩提,皆得菩提是否現在得?不是,這個是異時意趣,是將來得。做少少福,變無量大,無量大即刻成佛、即刻得到大菩提,不是。是未來的,所以皆「能得菩提」,不是指現在。因為要修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圓滿,就得大菩提、大涅槃,所以這處都不是現在得,是將來得。
*始終的菩薩行,即是修六度萬行,「於己男身、女身」,或者對親屬、對金銀等財富、或者自己的壽命、或者支節分,即是身體某一個部份、或者具足全身,或者使身體得到快樂、或者希望得到天人自在、或者得到這個梵身的天、得到無色的天、或者乃至涅槃等等,皆「為眾生故,皆亦不愛」,即是不是為了個人的愛錢財而修,又不是為了自己長命而修的、又不是為將來生梵天而修、又不是為了生在大自天而修,為甚麼而修?為眾生而修。「皆亦不愛」,我不會貪愛前面得到那些生無想天而快樂而修,乃至為了得到涅槃而修。
*唯是悲憫眾生、不捨眾生而修,就是這樣悲憫眾生,「我當何為?」,我為了甚麼呢?「令此眾生」,我的目的是令此眾生脫三界之牢獄,「安置常樂我淨涅槃無畏城中」。我為何要做這些修行?我為了那些小孩子的凡夫、那些無智慧的、翳膜所遮覆的盲眼人,使到他們能夠脫離三界的牢獄,安置在涅槃無畏城中而修的。使經常在生死牢獄裏面這些眾生,得到解脫。 解脫好似甚麼?放他們入無畏涅槃之城裏面一樣。
*「如是菩薩修行利樂事,於諸眾生無因而愛」。無緣大悲,佛普度眾生,無理由的。他的理由就是普度眾生,地上菩薩修行就是。把所有福德迴向他們,亦都無因的。應該做就做,無目的。所有的福德,如果是這樣的做法,何人能夠量度呢?
*這些菩薩常以大悲心就這樣想:「今此世間」,現在這個世界上,有些「無救無護」的眾生,「遍行六趣」裏面,受三種苦的煎熬。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一般就說苦苦就是欲界眾生,欲界眾生苦多於樂;壞苦就是色界眾生,色界的眾生經常都樂的,但是樂完結就是苦。敗壞了樂,即是樂消失就是苦。無色界無快樂痛苦的,但是時間逼迫他們,亦都是一種痛苦,這是行苦。三種苦的煎熬,這些眾生是「無有歸依」,無地方讓人歸宿。而「彼此馳走」,由這個地方走去那個地方,即是由人間走去地獄,地獄走去畜生,畜生走去餓鬼道,餓鬼道又變人間,人間又天,天又阿修羅,兩頭走,即是輪迴、即是流轉。
*這樣,「身心諸病,常有苦惱,無所依護者」,對這班人怎樣辦呢?「我當與作依處」,我做他所依,「救其身心所受諸苦」,經常都要這樣想。當我們做任何行為都這樣想,你做這個行為本身是為一切眾生,因為眾生是可悲憫的,不認識他也無所謂的,非親非故又無所謂的,發一個大願,悲憫他們。又起如是心,你所有的福德,就「何人能量(度)」?所以就無人能夠量度,因為你不是為自己的,絕對大公無私。
[自在]
41-智度習相應,如搆牛乳頃,一月復多月,其福誰能量?
此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菩薩,及成就諸佛菩薩法。菩薩若於搆牛乳頃,思惟修習彼之福聚,尚無有量;何況若一日夜二日夜三日夜,乃至七日夜半月一月,若復多月修習相應,所有福聚何人能量?
42-佛所讚深經,自誦亦教他,及為分別說,是名福德聚。
甚深者,謂甚深經。與空相應、出於世間,彼是甚深。又復分別緣生故。緣生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如來身。彼與如來身相應者,是甚深經,諸佛世尊之所讚歎。若自誦、若教他誦、若為他解說無希望心,但欲不隱沒如來身故。如來身者即是法身,欲令久住故。彼所有福誰能得量?
43-令無量眾生,發心為菩提,福藏更增勝,當得不動地。
此有善巧方便菩薩,先以四攝事攝諸眾生,知彼眾生受我言已,然後教令發菩提心。如是具足善巧方便菩薩,令諸眾生發菩提心,彼所有福無人能量,以無量故。又令諸眾生發菩提心故,福藏更為增勝。言福藏者,福無盡故,以能至無盡故不可盡。不動地者,以不可動故名不動地。此中菩薩令他發菩提心故,於生生中菩提心不動不失;以令他發菩提心故,此心即為不動地因。
44-隨轉佛所轉,最勝之法輪,寂滅諸惡刺,是菩薩福藏。
如佛世尊於婆囉奈城仙人住處鹿林中轉法輪已,於彼最勝法輪隨順而轉,亦為福藏。此隨順轉有三種因緣,謂於如來所說深經,與空相應、出於世間,若持、若說及順法行法。若於如是等經持令不失,是為第一隨順轉法輪。為有根器眾生分別演說,是為第二隨順轉法輪。如彼經中所說,依法修行,是為第三隨順轉法輪。寂滅諸惡刺者,佛教惡刺所謂外道邪見,及以惡魔欲界自在、憎惡解脫。若四眾中或有異人,非法說法、非律說律、非師教說師教,是為佛教內惡刺,應當如法折伏彼等,摧慢破見令法熾然。此名寂滅諸惡刺。以寂滅惡刺,故名為菩薩福藏。
[呂]
次言慧為福之方便修,頌曰:
智度習相應,如搆牛乳頃,一月復多月,其福誰能量。
佛所讚深經,自誦亦教他,及為分別說,是名福德聚。
令無量眾生,發心為菩提,福藏更增勝,當得不動地。
隨轉佛所轉,最勝之法輪,寂滅諸惡刺,是菩薩福藏。
般若之行,三輪清淨,菩薩之行,如一念與此自性空之般若行相應,福已難量,況復久久累積,掩牛乳頃者,喻短暫時,月復一月,喻久集也。若力不及此,而於佛之深經(《般若》、《華嚴》、《寶積》等),誦讀宣說,自增福德,令他發心,亦名福聚,能至不動地也。是能隨佛所轉法輪,令法等流,常住世間。如此修福,始與菩提相應,以一切行皆為眾生,不自私也。次重頌以上兩義,而以悲智為福德積集之無上方便,即為圓滿菩提之資糧。
----
[李]
慧為福之方便修,修福的時候,怎樣擴充都是有限,如果用智慧陪伴你修福,這樣的福才大。修智慧與修福一齊修,效果又是變大。小小的福德又變無窮的福德。
「智度習相應,如搆牛乳頃,一月復多月,其福誰能量?」
*如果修這些福的時候,是用般若智相應地而修習的,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布施應是無所住而布施;持戒是無所住而持戒;忍辱是無所住而忍辱的。即是三輪體空地修,三輪體空是智慧,不會執著能修者、不會執著所修者、不會執著有修的果,有時候是很短的修,好似一個搆牛乳者,擠牛奶的那麼短時間,擠滿一缸牛奶。或者你修一個月,或者修多個月,即不論時間長短,或長或短的時候,你所得的福,亦都無人能夠量度得幾多。
*有時做不到剛才那麼高的境界,或者暫時做不到,退而思其次,可以這樣,「佛所讚深經,自誦亦教他」,我對佛所讚譽的經,即是《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皆深經,佛所讚嘆的那些了義經。或者自誦,自己讀,或教他誦。
*「及為分別說」, 即是很詳細、分別解釋給你聽,「是名福德聚」,這麼多福。但是這些福是用智慧傍著相應而修行。
*所以法的供養是勝一切供養顯示出來,法的影響是深遠的,你是永遠受用,生生世世受用的。所以思維方面的影響力,是大過物質的影響力很多。
*又謂令無量眾生,你讀了一本經,使到那些眾生「發心為菩提」,即是發大菩提心,這樣更好些,即是不只是詳細分別解釋,還會引發他發大菩提心。這樣「福藏更增勝」,你所修的福更加大。
*「當得不動地」,能得到不動的境界,將來一定可以成佛。因為你自己讀那些了義經,又要教人讀,還引導別人發大菩心。他發大菩提心,還影響別人,所以影響又影響,無量的影響,那麼小小的福就變很大的福。
*「隨轉佛所轉」,就是「最殊勝之法輪」,你能夠隨機轉法輪,是佛所轉最殊勝的法輪。兩個轉,佛就已經轉了佛說那些讚嘆大經,就是轉法輪。你再講大經,你依佛的轉法輪方法,再轉法輪,就是續佛的慧命,這樣就可以續佛的慧命。你轉佛所轉的這些最殊勝法輪,這個是從積極講。消極講,有些邪魔外道是擾亂人們的心性,你要抨擊他們,「寂滅諸惡刺」,比喻有些毒針刺到你,你會腫的、有毒的。對於這些外道邪說,你應該寂滅它,使到它寂滅。
*如果這樣的做,「是菩薩福藏」。是很大的福。
*呂澂先生的解釋,般若行是三輪體空,「菩薩之行,如能一念頃與此自性空」般若行相應的時候,福德是難以量度的。一個好似擠牛奶那麼短時候的善行,能夠與三輪體空的般若智慧相應,得到的福已經是無量。何況很長久的累積,久久累積的福,更加不能夠量度。
*用搆牛乳頃來比喻短暫的福,「月復一月」是比喻久習也。即是說擠牛奶那麼短福都得到那麼無量的福,何況逐個月那麼長時候,幾個月、幾年那樣的積累福,那些福更加是不能夠量度。
*「若力不及此」,如果你的智慧不能到「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那樣種福田,可以與佛的深
經,好似《般若經》、《華嚴經》、《寶積經》等,去「誦讀宣說」,這樣自然能夠增加福德。
*又能夠「令他發心,亦名福聚」,使到其他的眾生發心,這都是福聚,「能至不動地也」,如果你能夠使其他的眾生都發大菩提心,如果你日日都這樣做的時候,你一定能得到不動的境界。不動境界即是不會退轉,一向、勇往直前,而得以成佛。
*能夠這樣做的時候,就是「能隨佛所轉法輪」而轉。即是「令法等流,常住世間」,使到佛法的等流,因為佛所說的經是他的等流,會常住世間。「如此修福」,能夠與菩提相應,因為一切行皆為眾生,不為自私也。
*這處就強調修福還可以用智慧相應,智慧就是三輪體空相應。即是《金剛經》「不住色生心」、「不住觸法生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這樣叫三輪體空。
*自在比丘解釋,波羅蜜多就能生諸佛、能生菩薩。般若波羅蜜多是諸佛之母,菩薩之母,因為般若波羅蜜多是成就諸佛菩薩的法,是諸佛菩薩之母。菩薩如果在搆牛奶那麼短的時候,能夠修與彼波羅蜜多相應的福聚,這些福聚「尚無有量」。即是在擠牛奶那麼短時間,與般若相應的福聚都不能夠量度,何況一日夜來修,更加是難以量度的。何況二日夜那麼修的,兩個日夜修習更加不能夠量度,何況三日夜修,何況七個日夜修,何況半個月修呢?何況一個月修呢?何況多月來修呢?如果是多月修與彼般若相應的所有福聚,誰人能夠量度呢?
*「『甚深』者,謂甚深經,與(般若)空相應」,這樣的經,出於世間的經。《般若經》是出世間的,是空相應的甚深經典。
*如果自己可以讀誦、教人讀誦,有時是為他解說,但是你要用「無希望心」,無希望別人回報你,將它迴向,待他能夠成佛。
*「但欲不隱沒如來身(之教法)」,只是為他說這個甚深經,希望如來的法身的教法在世間久
住,不會消失。如來身指法身,「欲令彼久住」,而為他人宣說的。因為久住在世間的時候,世間的人讀到經,得到成佛、得到會發心修,得到大菩提,他發大菩提心,因此你所有的福,「誰能得量」?量度不到的福,因為你的目的是為人解說,是為所有眾生,使到佛的智慧得以常住人間,這樣為人解說的。
*「善巧方便菩薩」怎樣修呢?「先以『四攝事』攝諸眾生」,即是對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讓他信賴你。
*「知彼眾生受我言已」,跟他親近,然後信任你說話。「然後教令發菩提心」,然後教他發菩提心。
*「如是『具足善巧方便菩薩』」,就令眾生發菩提心。這個菩薩這樣使到其他眾生能夠發菩提心,其所有福是無人能夠量度。因為無人能夠量度,又能夠使眾生發大菩提心,所以「福德更為增盛」。使到他人發菩提心,你福德增盛,增是倍數增加福德。因為一個人發菩提心,他將會成佛,成佛將來就會普度其他眾生。這樣的福就會很大。
*「『不動者』者,以不可動故」,即是你不會修小乘。「此中菩薩令他發菩提心故」,而能夠「生生(世世)中,菩提心不動不失」,菩提心不會搖動,是鞏固你的菩提心。因為你自己發菩提心不是發一次,使到其他眾生發菩提心的時候,你已經先發菩提心,所以你的菩提心生生世世都不搖動,而且令到他人發菩提心的緣故,你的心是「不動地之因」。
*「此隨順轉法輪,有三種因緣」,有三種因緣轉,哪三個情況?「如來所說深經,與空相應的,出世間」那些經,「若持、若說,及順法行法,」有時候自己受持、或者為人解說,或者順著這些經教而順法,順著經教所教的道理,而實踐道理,行法即是實踐道理。或者,「於如是等經」,能夠「持令不失」,道理就不會忘失,叫做「隨順轉法輪」。
*第二種轉法輪是進一步的,「為有根器眾生,分別演說」,大乘根器眾生,你為他們詳細解釋,分別即是說明解釋,「是為第二隨順轉法輪」。
*第三種就是再進一步的轉法輪,對經中所講到道理,你「依法修行」,你不但講述、不但誦持,而依著經教你的方法做。法就是教法,依著經教所教的教法實踐,這個是「第三隨順轉法輪」。其實第三就包括前面,因為你跟著經教所教方法去做,一定會將經為人解說,所以第三種最高,包括前面,如果你依經論實踐時,一定是引導人們發大菩提心,所以第三法輪就是最高。
*「寂滅諸惡刺」,佛教的惡刺,刺佛教的義理,是「外道邪見」,和「惡魔欲界自在,憎惡解脫」。喜歡欲界自在的那些惡魔,憎惡解脫,他不喜歡解脫的。講異端邪說,是無因果,因為是斷見,一是常見的、一是無因果,這些的邪說就好似佛教的毒針一樣,我們要將它們制服的。
*如果四眾之中,即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當中,「或有異人」,有特殊的人,這些人對經教不熟悉,「非法說法」,非法,不合理,不合乎真理的教法,他講這些的教法。「非律說律」,教人律儀,不是佛所講的正確律儀。「非師教說師教」,又不是佛教裏面的親教師那樣講的道理。
*「是為佛教內部惡刺」,「應當如法折伏彼等」,應該對這些的行為如法如理,將其破斥、折服他、「摧慢破見」,摧毀他的邪慢、破斥他的邪見,然後才「令法」,令佛法發揚光輝,「此名寂滅諸惡刺」,就叫做將所有的惡刺,使到它寂滅。「以寂滅惡刺故,名為『菩薩福藏』」。這個就是菩薩的福。
[自在]
45-為利樂眾生,忍地獄大苦,何況餘小苦,菩提在右手。
若菩薩著牢固鎧,常為利樂眾生發精勤意,於一眾生為令解脫故,雖住阿毘至大地獄中,經劫辛苦堪忍不動,況餘小苦。菩薩能忍如是等苦,當知菩提如住右掌。
46-起作不自為,唯利樂眾生,皆由大悲故,菩提在右手。
菩薩諸所起作,若布施等,由大悲故,唯為利樂眾生,亦為令眾生得涅槃故,終不為身微少樂事,彼亦是大悲者。如是大人,當知菩提到其右手。
47-智慧離戲論,精進離懈怠,捨施離慳惜,菩提在右手。
問:前已解釋陀那等諸波羅蜜,今復解釋,有何所為?
答:前多為修行者解釋,今為無所得忍智光者解釋,以覺知一道相故,彼智遠離戲論;以不捨軛故,彼精進遠離懈怠;以除貪故,彼施遠離慳惜。如是菩薩,當知菩提到其右手。
48-無依無覺定,圓滿無雜戒,無所從生忍,菩提在右手。
若菩薩善成就禪那波羅蜜已,此定不依三界,其相寂靜無有思覺。又圓滿尸羅無雜無濁,迴向菩提無有磨滅。又善成就般若波羅蜜已,緣生法中住無生忍,根本勝故無有退轉。當知菩提住其右掌。
[呂]
頌曰:
為利樂眾生,忍地獄大苦,何況餘小苦,菩提在右手。
起作不自為,唯利樂眾生,皆由大悲故,菩提在右手。
智慧離戲論,精進離懈怠,捨施離慳惜,菩提在右手。
無依無覺定,圓滿無雜戒,無所從生忍,菩提在右手。
菩薩為菩提故,修集福德,以大悲為根本,智慧為方便,取無上菩提,如在右手。前二頌,謂由大悲故,利樂眾生,忍於大苦,不住涅槃,而為眾生,永作依護。後二頌,謂由智慧故,以無所得為方便,施戒忍等,皆得清淨,俱到彼岸。
[李]
「為利樂眾生,忍地獄大苦,何況餘小苦,菩提在右手」。
*講悲,因為你修的善行福德,目的是為了利樂眾生,使一切眾生得以利樂,為了眾生得到快樂、得到利益,你將會是怎樣? 能夠忍受一切的痛苦,地獄那麼大的痛苦,你能夠忍受。
*「何況餘小苦」,何況你為了其他眾生而修福德、或者做事而遇到的痛苦,與落地獄的痛苦不能比,這些小痛苦,你怎會忍受不到呢? 即使無間地獄的痛苦,你都忍受到,其餘那些痛苦,一定可以忍受到。
*你忍受這些痛苦,為了一切有情利樂而做事,大菩提的資糧就好似在你右手掌握之中,在指掌之中。比喻即是一定能夠掌握到大菩提的資糧。如果你能夠為了眾生而修,受一些痛苦,不會退縮的,那麼一定能夠掌握到大菩提的資糧,這種是悲心來。
「起作不自為,唯利樂眾生。皆由大悲故,菩提在右手」
*起作,即是起心作為,起心動念去作善修福,目的不是為自己,只是利樂眾生,使到眾生得以利樂,為何能夠這樣做呢? 因為你修行的時候,「皆由大悲故」,與大悲相應修福。所以能夠做到起心動念,一切修福的時候,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的。
*如果真的一切的行為、一切的福的修習,完全不為自己,完全為所有眾生,這樣的話,「菩提在右手」,又比喻菩提在你的掌握之中。
這兩首頌是講與悲相應,以悲方便來修。下面的第四十七、第四十八這兩首頌,就與智慧相應。
智慧離戲論,精進離懈怠,捨施離慳惜,菩提在右手。
*「智慧離戲論」,如果用智慧可以把一切邪說、戲論分離,就不會沾染一切執著。一切執著都是戲論,異端邪說是戲論。
*「精進離懈怠」,如果勤行精進的時候, 就會離開懈怠,就不會懶惰。
*「捨施離慳惜」,如果能夠修捨波羅蜜多,你能夠離開慳吝。般若波羅蜜多與福相應而修、與精進波羅蜜多相應而修,與布施波羅蜜多相應而修的時候,這樣,菩提資糧就好似你手中掌握一樣。
無依無覺定,圓滿無雜戒,無所從生忍,菩提在右手。
*「無依無覺定」,無依就是不以三有為依,不以這個三界為依,即不以修三界之福為依。因為有人修欲界的定,有人修色界定,有人修無色界定,這就依三有,目的是為了三有一些福報。現在說修定是離開三有所依。
*無覺,覺者就是思覺、受,感覺到心裏面的喜、身體的快樂。無覺就是不會耽著於身體上的快樂,不會耽著於心的快樂。即是第四禪境界。與禪定波羅蜜多相應而修的福。
*「圓滿無雜戒」,而且又與戒波羅蜜多相應,持戒持得很清淨,很圓滿,叫做圓滿而清淨。雜染與清淨相反。無雜即是清淨,即是得到清淨的戒波羅蜜多,圓滿的戒波羅蜜多。
*「無所從生忍」,忍是用忍辱波羅蜜多,進一步是得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指一切事物是緣生的,不是有實自性的。所以一切事物之生,是無所從生的,就了解到一切法是無所從自性而生,而只是緣生。能夠忍認一切法是依緣生,而不是任何的自性所生的,無所從生的忍,獲得這種忍。這個時候的忍是解作安忍,波羅蜜多解作圓滿,否則他不會成就這種忍。
*因為無生法忍是第八地,認知一切法是緣生,是無自性所生。從即是自、由,不是從自性所生的。
*「菩提在右手」,菩提資糧好似在你右手掌握當中。
*呂澂講,菩薩為了證得菩提的緣故,應該修集福德資糧。修集福德資糧,以甚麼為依本呢?就「以大悲為根本,以大智慧為方便」。悲智相應而修,以大悲做根本,因為為何?因為菩提目的就是度一切眾生。無悲,又怎能夠有菩提呢? 所以菩提一定以大悲做本,因為不捨眾生。
*菩提是覺,覺是智慧,所以透過覺為方便,普度一切眾生。能夠積聚最高無上的菩提資糧,這些菩提資糧好似在右手一樣,將來的菩提資糧就可以成就大菩提。
*以大悲為根本的這兩首,為「前二頌,謂由大悲緣故,利樂眾生,能夠忍於大苦,而不住涅槃」,如果你不能夠忍苦,要住涅槃,就入涅槃。如果你能夠忍的時候,即使落地獄這樣的苦,都不驚懼的,然後才可以不住於涅槃,否則會退轉入涅槃。
*「為眾生永作依護」,地前菩薩,固然是為所有眾生的所依和護佑。成佛後,都是做一切眾生的所依和所護,善護念諸菩薩,護念一切眾生,是永遠的。佛不入涅槃,永遠做一切眾生的所依、所護。
*「後二頌,謂由智慧故」,以智慧做方便的緣故,「以無所得為方便」,般若智是無所得,無相狀可得,無實的自性可得,就是一切法空,就是無所得。空即是不執取,無一切執,說為無所得。
*能夠無所得、以般若智是無所執著,無實法、實我可得,這樣的斷執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等,皆得清淨,所以俱到彼岸」。所有一切眾生都由此岸到彼岸,即得大菩提。
*自在比丘解釋,「如果菩薩著牢固鎧」,鎧即是鎧甲、盔甲,保護自己,勇猛直前,不會退轉。比喻精進不懈怠、不退轉。
*「常為利樂眾生發精勤意」,為了眾生的利益,能夠發精進之心。怎樣發呢?有時為了一個眾生,能夠得解脫的緣故,「雖然住阿毗至大地獄中」,經過累劫的辛苦,「堪忍不動」,何況是小苦呢?
*忍受這些苦,而行於布施等等,與福相應,這樣修福相應,能夠這樣做的時候,一定能夠成就。所以「菩薩能忍如是等苦,當知菩提(資糧)如住右掌」當中一樣。
*為了一個眾生,情願受好似阿鼻地獄苦,那些是地上菩薩,不是普通凡夫。
*「菩薩諸所起作」,菩薩起心動念所造的行為,或者做布施行為、或者持戒行為、或者安忍行為、精進行為等等。
*「由大悲故」,因為與大悲相應為方便,目的「為利樂眾生」,使到眾生得以利益、使到眾生得以快樂。
*「亦為令眾生得涅槃故,終不為自身微少樂事」,完全不為自己丁點的好處,所有的福完全迴向給予所有眾生,希望他們能夠透過我的福,他們能夠成就。
*第四十七、四十八頌,「今為無所得忍智光者解釋」,一個人得到一些無所得的忍,無所得即是一切法是緣生的,是無自性,不是從任何自性所產生,忍認這種信念。即是得到無生法忍的智慧之光的人。
*第一、「以覺知一道相故」,一道是一條路直通大乘的佛法。覺知到我們的生命體應該是一條直路去成佛,以成佛做人生的最終目標。用般若智慧證得真如,向成佛的路而邁進。這種證到真如向著成佛的路邁進的智慧,是遠離一般異端邪說,不會被一般的異端邪說所迷惑。覺知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而向著成佛的路而邁進,這樣就不會被一切世間戲論所迷惑。
*「以不捨軛故」, 軛就是一個牛,有一個木架架著牠的頸部。比喻你自己是牛,不會捨棄重擔,普度一切眾生的重擔。精進遠離懈怠。
*「以除貪故」,無一些貪著,所以要修布施波羅蜜多。這種布施是「遠離慳惜」,於是你不會吝嗇。
*「如是菩薩」,菩薩與智慧相應、與大悲相應、與精進相應、與布施相應。這樣修福法,就「當知菩提到其右手」,即是菩提在右手掌握之中。
*如果菩薩善成就禪那波羅蜜多之後,這些定是「不依三界」,無依就是不依三界而修定。
*「其相寂靜」,「無有思覺」,無有樂的受,純粹捨的境界。
*「又圓滿尸羅」,即是持戒是圓滿,就「無雜無濁」,雜與濁都是代表煩惱干擾你。
*你可以「迴向菩提」,「無有磨滅」,這個菩提的果就不會消失。「又善成就般若波羅蜜多」之後,對於緣生法,住在無生忍裏面的時候,無生忍法就使到你悲圓滿和願圓滿,因此「根本殊勝緣故無有退轉」,因為無生法忍所引發的大悲圓滿和大願圓滿的時候,這個是很精進和很殊勝,而且一定不會退轉為小乘的。因此「當知菩提」為資糧,將來一定能夠得到大菩提的佛果。
*地上是這樣修,把一切的福迴向一切眾生;第二,修福的時候,與大悲相應、與大智相應。
戊二、初業修
己一、懺悔等成福方便
[自在]
問:已說修行及得忍菩薩積聚諸福田,此福聚能得菩提。云何初發心菩薩積聚諸福田,此福聚能得菩提?
49-答:現在十方住,所有諸正覺,我悉在彼前,陳說我不善。
若有現在諸佛世尊,於十方世間無所障礙,以本願力為利眾生故住。今於彼等實證者前發露諸罪:若我無始流轉已來,於其前世及現在時,或自作惡業、或教他、或隨喜,以貪瞋癡起身口意,我皆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終不更作。
50-於彼十方界,若佛得菩提,而不演說法,我請轉法輪。
若佛世尊滿足大願,於菩提樹下證無上正覺已,少欲靜住,不為世間轉於法輪。我當勸請彼佛世尊轉佛法輪,利益多人、安樂多人,憐愍世間,為於大眾利樂天人。
51-現在十方界,所有諸正覺,若欲捨命行,頂禮勸請住。
若佛世尊世間無礙,在於十方證菩提轉法輪安住正法,所應化度眾生化度已訖,欲捨命行。我當頂禮彼佛世尊請住久時,利益多人、安樂多人,憐愍世間,為於大眾利樂天人。
52-若諸眾生等,從於身口意,所生施戒福,及以思惟修,53-聖人及凡夫,過現未來世,所有積聚福,我皆生隨喜。
若諸眾生施戒修等所作福事,從身口意之所出生,已聚、現聚及以當聚,聲聞獨覺諸佛菩薩諸聖人等,及以凡夫所有諸福,我皆隨喜。如是隨喜,是先首者、勝住者、殊異者、最上者、勝攝者、美妙者、無上者、無等者、無等等者,如是隨喜乃名隨喜。
54-若我所有福,悉以為一摶,迴與諸眾生,為令得正覺。
若我無始流轉已來,於佛法僧及別人邊所有福聚,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若歸依善根、若悔過善根、若勸請善根、若隨喜善根,彼皆稱量共為一摶。我為諸眾生故迴向菩提,皆悉捨與。以此善根,令諸眾生證無上正覺、得一切智智。
55-我如是悔過、勸請隨喜福,及迴向菩提,當知如諸佛。
若我為諸眾生迴向菩提善根、若悔過善根、若勸轉法輪善根、若請長壽善根、若隨喜善根,彼皆稱量為一摶已,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為菩薩時,已作迴向當作迴向,我亦如是以諸善根迴向菩提。以此迴向善根,令我及諸眾生當證無上正覺。我今更略說。
說悔我罪惡,請佛隨喜福,及迴向菩提,如最勝所說。
自有罪惡盡皆說悔,及請佛轉法輪、住壽長時、隨喜諸福、迴向福等,如前迴向為菩提故,如最勝人所說如是迴向。
問:又彼迴向應云何作?
答:56-右膝輪著地,一髆整上衣,晝夜各三時,合掌如是作。
當自清淨著淨潔服,澡洗手足裙衣圓整,於一髆上整理上著衣已,用右膝輪安置於地,合掌一心離分別意,若如來塔所、若像所、若於虛空攀緣諸佛如在前住。作是意已,如前所說,若晝若夜各三時作。
57-一時所作福,若有形色者,恒沙數大千,亦不能容受。
於彼所說六時迴向中,若分別一時所作,於中福德,諸佛世尊如實見者所說:彼若有色如穀等聚者,其福積集無有限量,雖如恒伽沙等大三千界盡其邊際亦不能容受。以彼迴向福與虛空界等迴向故。乃至一時迴向猶有如是福聚,況多迴向。雖是初發心菩薩,由迴向力故亦成大福。還以如是相福聚故,漸次能得菩提。
[呂]
復次菩薩地前初業修福者,即明菩薩所以事佛之道。是有三類:一懺悔行,二勸請行,三隨喜回向行。頌曰:
現在十方佛,所有諸正覺,我悉在彼前,陳說我不善。
於彼十方界,若佛得菩提,而不演說法,我請轉法輪。
現在十方界,所有諸正覺,若欲捨命行,頂禮勸請住。
若諸眾生等,從於身口意,所生施戒福,及以思惟修,
聖人及凡夫,過現未來世,所有積聚福,我皆生隨喜。
若我所有福,悉以為一搏,迴與諸眾生,為令得正覺。
我如是悔過,勸請隨喜福,及迴向菩提,當知如請佛。
右膝輪著地,一膊整上衣,晝夜各三時,合掌如是作,
一時所作福,若有形色者,恒沙數大千,亦不能容受。
初懺悔行者,謂諸菩薩,敬事諸佛,宜先淨意。於佛之行,力所不及,懷漸恥心。若已有過,於諸佛前,發露懺悔,如是始漸與佛相應。而此懺悔,有過不再犯,時時自省,乃捨染趣淨之轉機也。
次於佛德,景仰向往,若佛不住世,即勸請住。佛不說法,即禮請說。佛般涅槃,
禮請長住。如是勸請,不離諸佛親為承事,實進德之無上緣也。
三隨喜回向者,菩薩以利樂救拔有情為本,故積集福德,而能善與人同。見諸聖人所作功德,自當隨喜,即請眾生偶一為善,無不歡喜讚嘆,若自所作,所謂樂取於人以為善也。又隨喜究竟,於自所作福德,悉以回向一切眾生,共得無上菩提,安隱涅槃。如是菩薩眾生,善善交感。福德增廣,嚴佛國土,是即隨喜回向之功用也。蓋菩薩行,以隨喜而廣大,以回向而幽深。般若行中,慈氏般若特重於此。後來唯識所談,如護法等,亦顯發此意,以為觀行之主(參看《寶生論》),其有深意存焉。
復次菩薩,由懺悔而清涼自家身心,由勸請而知所仰止,由隨喜回向而善與人同。然於初業時,應晝夜六時(初中後各三),合掌禮拜,收拾散心,端其儀容,所有動作,無非警醒自家身心,晨昏不廢,相續無間,以此培本,福德增長,雖恒沙大千實為難容。
[李]
懺悔、勸請、迴向、隨喜,四樣東西做方便,來成就福,這個福德資糧。
*問:已說修行及得忍菩薩積聚諸福,由此福聚,得到菩提的果。「云何初發心菩薩積聚諸福?」初發心菩薩怎樣修才對呢? 「由此福聚」修那個福的資糧。由福德資糧,將來得到菩提,怎樣修法? 如何修?
*「現在十方住,所有諸正覺」。正覺是佛,諸佛現在十方世界居住、存在,即是存在在十方世界的諸佛。「我悉在彼前」,我對所有十方諸佛,我在他們面前,「陳說我不善」,我講出我不對的事,即是表示懺悔。
*在佛面前懺悔,把過去所做的不合理、不正確的事,加以自己透露出來,及發願以後不做。過去做的業終止,未來做的惡業,永遠不會做的,要下一個這樣的決心,就要做懺悔。
*地前菩薩,「初懺悔行者」,做懺悔工作,就是「謂諸菩薩」,地前菩薩「敬事諸佛」,就是向十方諸佛恭敬。之前要怎樣做?「宜先淨意」,先把心清淨,先不要那麼多雜念、不要那麼多煩惱,是第一步。
*「於佛之行,力所不及」,對於修佛的善行力所不及,即是佛能夠修一切善行,我不能夠好似佛一樣修一切善行。又覺得「懷慚耻心」,覺得自己慚愧。
*自懺不善,只是講自己不好的東西,他自己力量不如佛,佛可以普度眾生,我現在不能夠普度眾生,我覺得慚愧,一有慚愧心就是善。甚麼叫善?善即是當世或者來世得到樂果,你有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等行為就一定得樂果。這處就是有慚有愧,我覺得我不夠佛那麼好,於是取法乎佛,佛能夠做到,我應該都能夠做到。
*第二,「若己有過」,如果我有過失,「於諸佛前,發露懺悔」,是把我自己過失,能夠顯發出來、顯示出來、暴露出來,加以懺悔。
*「如是始漸與佛相應」,這樣慢慢地,就與佛相應。
*如果你有過失,應該在佛的面前完全顯露,還加以懺悔,覺得我這樣做是不對,悔恨我這樣做,悔是不定心所,現在是善。
*他有過,但能夠懺悔,不再作惡。 時時自己反省「我有沒有再做同一樣過失」。
*「乃捨染趣淨之轉機也」,轉機是一個樞紐,一個扼要的地方,你能夠時時反省,有過失的時候,不會再做,這個人能夠捨棄苦惱的生命、染污的生命,而趨向清淨生命的關鍵所在。機是關鍵、機關,機關就是關鍵所在,這個轉機是轉變的關鍵所在。
*自在比丘,「現在諸佛世尊」,在十方世界是「無所障礙」,他的本願力是為一切眾生,佛會住世。
*「今於彼等實證者前」,實證者即是佛,我在十方諸佛、實證者面前,發露我一切罪。怎樣發露?整段文字教你發露:「若我無始流轉以來」,「於其前世」,對於我的前世,「及於現在時」,及於現在。
*或者自作惡業,有時過去世或者現在世,你做一些惡業,惡業又怎樣呢?「我皆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終不更作」,任何有惡業的時候,我全部不隱藏,在佛面前陳述出來,將惡一刀斬斷,不再做第二次。
*或者「或教他」作,或者自己作惡,找別人做,不需要自己作的,我亦都在佛面前,「我皆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終不更作」。
*有時候是隨喜作,即是別人作,我們拍掌,「做得好!做得好!」這樣的人拍掌是隨喜惡,這些隨喜做錯一樣是「我皆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終不更作」。
*有時候,貪瞋癡起身口意惡業,如果我過去有這樣做或者現在有這樣做,亦都是在佛的面前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這樣就終不更作。
*第一種,初發心的菩薩所做的修福的方法,叫做懺悔行。
*第二種叫做勸請行,即是勸佛住世,勸佛說法、勸佛不要入涅槃。這樣原來都是修福的。
*「於彼十方界」,十方世界,「若佛得菩提」,得到、證到大菩提,「而不演說法」,佛就住在定中,不出定說法。「我請轉法輪」,我請他說法,原來你請說法是修福。
*「現在十方界」,現在的十方世界,所有諸正覺者,所有諸佛,「若欲捨命行」,佛度有緣的眾生,他的工作圓滿,捨棄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的生命,而入涅槃。這樣的時候,我要怎樣? 「頂禮勸請住」,住在這個世界,要發這個願請求。
*呂澂先生:這個請求有甚麼意義呢?「次於佛德」,剛才懺悔是首要的,「次」就是接著要做甚麼,於佛的無量功德。「景仰向往」,我對佛的功德景仰,我希望我都能夠與佛一樣修行。
*「若佛不住世」,如果佛不繼續住在世界上說法,我「(即)勸請住」。我希望他先住世,住世之後,就請佛說法。「佛不說法,即禮請說」,就請他說,進行勸佛說法。
*佛證入大覺,先請他住世,第二請他說法,第三請他不要入涅槃,久住。
*「佛般涅槃」,完全涅槃。如果佛想入無餘涅槃,就「禮請長住」:「你不要入無餘涅槃,你住這個世界,將佛的道理講給眾生聽」。「如是勸請,不離諸佛親為承事」,這樣的勸請,我就不離開佛,佛經常護佑我,整天都做我所依所護,我能夠承事,即是服侍佛。
*「實進德之無上緣也」,進德修業,緣即是機緣,最好的條件。
*自在比丘的釋文:「佛世尊滿足大願,於菩提樹下證無上正覺」之後,「少欲靜住」,「不為世間轉法輪」,那我要怎樣做? 就說「我當勸請彼佛世尊轉佛法輪」,目的是甚麼? 是「利益多人」,使到多人得到利益,「安樂多人」,使到多些人得到安樂,這樣希望佛「憐愍世間」所有眾生,「為於大眾,利樂天人」,利樂天界眾生與人趣眾生。
*「佛世尊世間無礙,在(於)十方,證菩提,轉法輪,安住正法」,轉法輪,把正法為一切眾生說,安住在世間,「所應化度眾生,化度已訖」,有緣眾生都化度。「欲捨命行」,因為沒有事做,他要入涅槃。
*「我當頂禮彼世尊」,我向彼佛世尊頂禮。「請住久時」,希望你們長久地住世,目的是甚麼?「利益多人」,使多人得利益,「安樂多人」,多些人得安樂。佛「憐愍世間」,所有眾生,「為於大眾,利樂天人」。
*「若諸眾生等,從於身、口、意,所生施戒福,及以思惟修」,這樣「我皆生隨喜」。眾生從三業修布施、持戒的福德,用正理思量、多聞熏習、如理作意,這樣的時候,我對這些眾生皆生隨喜,替他開心、替他歡喜。
*第二首,「聖人與凡夫,過去所有積聚福德,我皆生隨喜」,聖人或者凡夫現在世所有積集的福德,我皆生隨喜。未來世的凡夫、未來世的聖者,在他們將來所得的福德積集到,我皆生隨喜。
*呂澂先生講:「菩薩以利樂、救拔有情為本」,利樂有情為本和救拔有情為本,所以積集很多福德。要怎樣對眾生呢? 我「能善與人同」,別人就修福,我替他開心,他修到的福好似我修到的一樣,他歡喜好似我歡喜一樣。他所有的善與所有眾生共同享受、共同享有、共同開心、共同歡喜。
*「見諸聖人所作功德,自當隨喜」,凡夫的功德都隨喜,何況聖者的功德嗎?替聖者所作的功德開心。
*「即請眾生偶一為善」,即使我請得一個眾生偶然間做一點點的善行,我都要「無不歡喜讚歎」。他經常都做壞事,他偶然間做一點小事,我對這些這點的小事,我都要加以讚歎、無限歡喜的。別人做善事,替人開心。「若自所作」,開心到怎樣 ? 好似自己所作的開心。
*「歡喜讚歎若自所作」,別人做一點的善行,好似自己做那樣開心,替他高興。這種叫「樂取於人以為善」,即是我歡喜與其他眾生一起,為了作善行而開心。
*「若諸眾生做布施、持戒、修行等所作福事」,有時是從口業所生、有時從身業所生、有時從意業所生,這些福德或者在過去已經積集,或者現在已經積集,或者當來積集起來,這些福德或者是聲聞聖者作的、或者獨覺聖者作的、或者諸佛所作、或者諸菩薩所作、或者凡夫所作的這些福德,我皆隨喜。
*隨喜的時候,不只是隨喜你認識的人,是由佛數至普通人,他所作的福不一定是現在,是過去的福,現在福,乃至未來未做的福都隨喜。這些福不論是身所作的福、不論是口所作的福、不論是意所作的福,應該立體的,時間空間全部都包括,這樣隨喜。
*「若我所有福,悉以為一摶」,我要把所有福集中,揉成一團,「迴向與諸眾生」,我把這個福迴向給諸眾生,「為令得正覺」,使到眾生將來得到無上正等菩提,迴向給眾生,使到他們得到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迴向他們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樣他的迴向才是無量擴充,所以一點小福都可以無量擴充。
*「我如是悔過」,「我如是勸請」,請佛住世、請佛說法、請佛不要入涅槃。
*「我如是隨喜福」,我如是所有眾生都做善行,我隨喜讚歎這樣來修福。
*「及迴向菩提」,做一點的福或者很多的福,將它們合成一團,將全部福迴向眾生,使到他們將來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當知如諸佛」,好似佛一樣的功德,你就可以成就。你慢慢與佛看齊,好似佛一樣,將來就有無邊功德盡未來
際。怎樣與佛一樣?因為佛得無上正等正覺,你亦都得無上正等正覺,你都得菩提大果,佛都得菩提大果,你亦都得大菩提。這樣與佛相似。
*隨喜究竟,即是修隨喜行到盡頭,「於自所作福德」,對自己所作的福,「悉以迴向一切眾生」,隨喜是開始,最終就是迴向。即是別人得福的時候,別人得到快樂的時候,你替別人開心,慢慢你所修的福,做到盡頭的時候,迴向一切眾生。
*修善迴向給眾生,於是眾生與你是可以交感。先隨喜做到究竟,一定有迴向給眾生。與其他眾生互相交感,你的福和眾生的福可以打成一片,使到「共得無上菩提」。
*如果有這樣的時候,除了得無上菩提之外,得到安隱涅槃,因為所有佛的果都是兩樣東西,第一樣大菩提,第二樣是大涅槃。所以得到無上菩提和安隱涅槃。
*「如是菩薩眾生」,地前菩薩與眾生之間「善善交感」,即是菩薩所做的善與眾生所做的善互相交感。
*「善善」,菩薩善,第二個善是眾生的自善,因為一方面就迴向,一方面就隨喜,就互相交感。這樣的時候,「福德增廣」,就是所有的眾生的福與你菩薩的福慢慢增加、廣大。
*嚴佛國土,使到佛的國土得以莊嚴,你做善、他又做善,大家做善,以清淨來莊嚴佛土。這樣的善即是隨喜、迴向的功用。
*因為「蓋菩薩行,以隨喜得而廣大;以迴向而幽深」。因為隨喜的時候,人們做善,你又做善,善行遍一切世間,就廣大了。你迴向的時候,就不是一個我自己做,要所有眾生的成就,都為他們得到菩提而迴向。廣大從東南西北的四方講,幽深是從上下講的,善行透過十方擴展。
*「般若行中,慈氏般若」特別重視這些的迴向、隨喜,「後來唯識所談,如護法」所談,亦都是顯發此意,就是強調這樣東西。「以為觀行之主」,是修觀行的最扼要部份,可以看看《寶生論》,「其有深意存焉」。
*唯識家很重視隨喜和迴向,歐陽竟無先生《唯識抉擇談》講到般若行裏面,有根本智與後得智,後得智的作用,是大過根本智。為何? 因為根本智是自己自利的,後得智是說法度眾生。後得智才是大悲所在。
*「復次,菩薩由懺悔而清涼自家身心」,即是透過懺悔才得到清涼,透過懺悔無所隱蔽。由於勸請而知所仰止,就知道景仰釋迦諸佛。「由隨喜、迴向而善與人同」。一方面能夠自家清涼身心,又能夠知所仰止,又能夠善與人同,所以你自然積
集很大的福德,將來就成就大菩提。
*透過懺悔、透過勸請、透過隨喜、透過迴向四個步驟,能夠達到修福的門徑。透過這四種形式,可以達到修福的目的。這四種途徑就叫做門、就叫做方便。
*釋文說:「若我無始流轉已來,於佛、法、僧及別人邊所有福聚,乃至施於畜生一摶之食」,將歸依做福聚的善根,獲福聚之門的善根,透過悔改的善根、勸請的善根或隨喜的善根,將這些所有東西「皆稱量共為一摶」,「稱量」即如彼的分量,將它合做一堆。
*「我為諸眾生故」,為了一切眾生的緣故,「迴向菩提」,將其迴向給他們,透過所做的善根,即是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給他們。
*「皆悉捨與,以此善根,令諸眾生證無上正覺」,我將它總為一團,將它迴向給所有眾生,希望他們能夠透過迴向,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即是一切智智、佛智。
*「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為菩薩時」,所有未成佛之前的修行都叫菩薩。當做菩薩未成佛之前,包括由發心到十地圓滿之前。當所有過去、現在、未來成的佛,未成佛之前菩薩那段生命裏面的時候,他們一樣作迴向。
*「已作迴向」是指過去的佛。「當作迴向」,未來的佛。過去、現在、未來,都是這樣的做法,「我亦如是以諸善根迴向菩提」,善根即是善因也。諸善根即是福德,即是用這個福德迴向給所有眾生,使到他們得到菩提,迴向菩提。
*「以此迴向善根」,將福德善根迴向給眾生,「令我及諸眾生證無上正覺」,雖然你的福迴向給眾生,但由於你迴向,它由小而變大,迴向的善根,就變無量的善根。
*問:又彼迴向,應云何作?迴向的過程怎樣做呢?
*「右膝輪著地」,即是用膝頭單跪在地上,然後「一膊整上衣」,即是上面的膊頭搭了一件袈裟。「晝夜各三時」,晝又分三時,就是初、中、後,夜晚又分初、中、後,加起來六時。「合掌如是作」,合掌敬禮諸佛,這樣做迴向。
*迴向有甚麼好處?「一時所作福」,在六時裏面,隨便一時你所做的福德都可以迴向。「若有形色者」,福本來是無形無相,假定它有形相,變成恒河沙的大千世界,都不能夠容納你的福,「亦不能容受」。一時所作的福,本來就很少,由於迴向的緣故,恒河沙那麼多個三千大千世界裏面都放不到下去。
*呂澂先生講:「然於初業時」,初初作業時,種任何的福田,應該迴向,「應晝夜六時,合掌禮拜諸佛」。目的是「收拾散心,端其儀容」。合掌恭敬迴向的時候,是警覺自己,「無非警醒自家身心,晨昏不廢」,將晝夜所做的福,不會忘記,將其迴向給一切眾生。
*「相續無間」,每一種福都迴向。由開始做福,一直到成佛,中間都不會斷絕。
*「以此培本」,培養你的福德資本。你的福德自然慢慢增長。「雖恆沙大千」,即是恒河沙那麼多的大千世界,都「實為難容」。都不能夠把這些福容納到。
*何況由發心到成佛,幾多個晝夜六時? 你所作的福是無可限量。是這樣推算。
*釋文說:「彼迴向者」,那些迴向的菩薩,「當自清淨」,當自清淨自己的身,「著清潔的服飾」,又要「澡洗手足」,即是洗乾淨手腳,「於一膊上,整理著衣已」,「用右膝輪安置於地」,用右面的膝頭跪在地下,「合掌一心」恭敬,「離分別意」,心無分別,即是一心集中,在佛前發心,無佛在面前又怎樣? 「若如來塔所」來做迴向。「若像所」,如來的像、如來的畫像。「若於虛空」,在一個虛空的地方,望著天。「攀緣諸佛如在前住」,攀緣前面有佛,想像佛就可以。只要集中你的意念恭敬,好似佛在面前。
*「作是意已」,作這樣的迴向。「如前所說」,好似前面所講那樣,每一種所做的福,迴向給一切眾生,使到他們將來得到大菩提果,這樣迴向。這樣做的時候是甚麼? 「若晝、若夜,各三時作」。晝夜六時隨時都迴向。
*「於彼所說六時迴向中」,如果「分別一時所作,於中福德,諸佛世尊如實見者」。晝夜六時當中每一時裏面所做的福,佛真正見到者所說。「彼若有色如穀等聚者」。如果你是一時做到福,本來無形相,假設它有形相,少到好似一粒穀般細。
*「其福積集無有限量」,一時所做的福,只有一粒穀而已,但是一迴向之後,量就得到擴展,是不能夠算數的。「雖如恒伽沙等大三千界」,雖然似恒伽河沙那麼多的大千世界,盡其邊際用光。「亦不能容受」,把你一粒穀小的福德,擴大之後,那麼多世界都容受不到。
*為何?「以彼迴向的福與虛空等同」,因為他迴向,所以它跟虛空一樣那麼大。「乃至一時迴向猶有如是福聚」,一時的迴向都得到恒河沙數那麼多三千大千世界都容納不到的福德。何況多時迴向?由發心到成佛整個過程,是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你所做福都全部迴向給一切眾生。
*「雖是初發心菩薩,由迴向力故,亦成大福。」菩薩的福有限,透過迴向變成無量的福,「還以如是相福聚故,漸次能夠得成為菩提」,所以發心之後到成佛,這些福慢慢積集,積集之後,就成為菩提的資糧,就得到菩提的果。
[自在]
問:已說諸菩薩得成大福方便。今欲護福,用何方便?
58-答:彼初發心已,於諸小菩薩,當起尊重愛,猶如師父母。
彼初發心菩薩,若欲護自善根及自身者,於諸初發心菩薩當起至極尊重愛敬之心,猶如世尊一切智師及自所生父母。如是以初發心菩薩為首,於諸菩薩亦應如是極作愛重。若異於此,則自身及善根皆悉滅盡。如世尊經中曾說:我不見餘一法障礙菩薩及滅盡善根,如於菩薩起瞋心者。若菩薩雖於百劫積集善根,由此瞋菩薩心故皆悉滅盡。是故於諸菩薩應起尊重猶如教師。
59-菩薩雖有過,猶尚不應說,何況無實事,唯應如實讚。
若菩薩毀呰行大乘人罪過,令得惡名,所有生生善法皆悉滅盡,不得增長白法。是故諸菩薩等雖有過惡,為護自善根命故,不應顯說,何況無實,譬如王罪。如經中說:有菩薩清淨活命無可毀呰,而彼達摩比丘妾說其惡故,於七十劫中受泥犁報,又於六萬生中為貧窮人,常受盲瘂癩病惡瘡。是故於菩薩所,若有惡、若無惡皆不得說,彼有實德唯應稱揚,為自善根增長故,亦為餘人生信故。
60-若人願作佛,欲使不退轉,示現及熾盛,亦令生喜悅。
若有眾生已發願求菩提,唯欲令其不退。而有人愚癡瞋恚及貪,自朋黨故作如是言:何用長行菩薩難行之行?其涅槃樂平等相似,行聲聞行疾得涅槃。此等後當說其果報。若以種種譬喻顯佛功德令入其心,是為示現;令其具足精進諸菩薩行,是為熾盛;欲令精進更增疾利,為說正覺功德大神通事,是為喜悅。如是令彼不捨菩提之心。
61-未解甚深經,勿言非佛說;若作如是言,受最苦惡報。
甚深經者,謂佛所說與空、無相、無願相應,除無量斷常等邊見,滅我人、眾生、壽者等自性,顯如來大神通希有功德。於此經律若未證知,勿以癡故言非佛說。何以故?佛世尊說,若謗如來所說之經,惡果最苦。
62-無間等諸罪,悉以為一摶,比前二種罪,分數不能及。
世尊於《不退輪經》中說:五無間業所有諸罪,若斷三千大千世界中諸眾生命所有罪報,若恒伽河沙等佛世尊滅度已所有支提或壞或燒,若障礙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法眼所有罪報,如是等過皆悉摶聚,若於未解深經而起執著言非佛說,及菩薩發菩提願已而令退菩提心,此二種罪,彼前五無間等罪聚比之,百分不及千分不及,乃至數分、柯羅分、算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以是罪相故,為護自身及自善根,勿作此二種罪。
[呂]
復次菩薩修聚福德,宜知維護,此有方便。頌曰:
彼初發心已,於諸小菩薩,當起尊重愛,猶如師父母。
菩薩雖有過,猶尚不應說,何況無實事,唯應如實讚。
若人願作佛,欲使不退轉,示現及熾盛,亦令生喜悅。
未解甚深經,勿言非佛說,若作如是言,受最苦惡報。
無間等諸罪,悉以為一搏,比前二種罪,分數不能及。
初業菩薩,積極為善,而於法僧,尤應敬重,不應以己無知,隨意謗毀。如是尊重法僧,是亦消極護福,令不漏失之方便行也。
已說修福,次言修慧。菩薩先修福,於諸身心,成辦堪忍與柔順,皆所以為修慧之地。蓋慧如無方之神,必有堪忍因緣為之便利,又必心極柔順,有如百鍊之鋼,應物成器,始克顯其功用也。是故菩薩由施、戒、忍、進、定磨鍊其心,使成堪忍之器,得柔順之性,成辦一切利眾生事,及諸佛法,如是始能修慧。
[李]
*「問 : 已說諸菩薩得成大福方便,今欲護福」,將福保護著、保存著,不要將它散滅,這樣的時候,「用何方便?」,用甚麼方式、用甚麼途徑呢?方便對向究竟,對向目標,這個就是方便,就是入門,用甚麼入門呢?方便即是門,即是途徑。
*「彼初發心已,於諸小菩薩,當起尊重愛,猶如師父母。」那些菩薩初發心,對一些小菩薩,初發心是小菩薩,你應該尊敬他、敬愛他。怎樣尊重?怎樣敬愛?好似尊重釋迦牟尼那樣,又好似尊敬生你身體的父母一樣。
*「菩薩雖有過」,菩薩雖然有過失。「猶尚不應說」,你都不應該隨處散播說給別人聽他有甚麼過失。完全見到,這樣散播都不好。「何況無實事」,何況菩薩根本沒有做壞事、無做過破戒事,你更加不應該講。「唯應如實讚」,只是他究竟是值得這樣,你就這樣讚歎他,按照他所做的善行讚歎。
*「若人願作佛」,如果立心成佛。「欲使不退轉」,希望不會退轉的,第八地之前,都很容易退轉。所以人們是想成佛,盡量使到它不退轉。你怎樣做呢?「示現」,講佛的功德,講佛的神變,讓他聽,使到他產生一種喜悅之心,「亦令生喜悅」。
*鼓勵他精進不懈,這樣叫熾盛,用各種方法刺激他,使他發奮、使他精進,對向菩提。對向菩提的心是熾盛不衰,亦都使到他生喜悅。
*「未解甚深經」,對於某些經教,因為它甚深難解,「勿言非佛說」,不要講這不是佛講的。因為你根本無研究,因為它甚深,你不明白就說這個不是佛說的。「若作如是言」,如果你這樣詆譭說它非佛說,「受最苦惡報」。
*「無間等諸罪」,如果入無間地獄那些罪,就是無量那麼多惡罪走在一起,「悉以為一摶」,悉就是完全將它集中變成一摶。「比前二種罪」,比上面兩種罪,哪兩種?第一種,未解甚深經,而言非佛說。第二種,那些人發心求作佛,願作佛的時候,求不退轉的時候,令其退轉。
*「分數不能及」,那些無間罪與犯這兩罪相比,它是一億分之一都無,即是你的罪大,大罪至極。
*呂澂解釋,「初業菩薩,積極為善」,對於法寶、僧寶,「尤應敬重」。除了佛寶之外,法寶和僧寶,都很尊敬和重視,法指甚深經教,所以不會詆譭它,不會隨便說它是非佛說。僧就那些小菩薩,都要尊敬,何況大菩薩呢?還有菩薩無犯過失,千萬不要亂說,甚至即使他們犯了過失,你都不會散播到讓所有人都知道。
*「不應以自己無知,隨意謗毀,如是尊重法僧,是亦消極護福」方便,「令福不漏失的方便行」。方便行,方便的方式,入途徑。
*「彼初發心已,於諸小菩薩,當起尊重愛,猶如師父母」。「彼發心菩薩,若欲護自己善根」,即是福德,「及自身者」,及希望自己好好地去精進,保護自己精進。「於諸初發心菩薩,當起至極尊重、愛敬之心」,怎樣至極尊重及愛敬之心?「猶如世界上一切智師」,能夠得一切智那些老師,那樣敬愛、那麼尊重。「及自所生父母」那樣尊敬、敬愛。
*「如是以初發心菩薩為首」,為首即是開始。「於諸菩薩亦應如是極作愛重」,不只是初發心菩薩,其他都要一樣那麼尊重。「若異於此」,剛才起敬愛心,現在瞋心。你自己和你所做的福德做善根「皆悉滅盡」,都無,所以叫護德。
*「菩薩雖有過,猶尚不應說,何況無實事,應該怎樣做?唯應如實讚」。「若菩薩毀呰這個行大乘人罪過」,毀謗這個修行大乘的人的過失。「令得惡名」,使到他有壞的名聲,「則所有生生善法」。「生生所得」,是很多生,積累所得的善法和善根「皆悉滅盡」,完全無了。「不得增長白法」,白法即是善法,你那些白、那些善法,不能夠增長。
*「是故諸菩薩等雖有過惡」,諸菩薩可能犯過失,但「為護自善根命故」,為了保護、為護自己的性命、你的善根等等緣故,「不應顯說」,就不應該講出來、顯露出來,將它到處說給人們知道。「何況無實」,何況這個人根本無做過任何過失。
*「譬如王罪」,譬如皇帝都無罪,你將皇帝亂說,這樣怎會對呢? 「如經中說」,如經中所講,「有菩薩清淨活命」,清淨活命即是正命,跟隨正命的菩薩,「無可毀呰」,本來他無絲毫的過失被你詆譭。「而彼達磨比丘」,達磨即是法,那些依法修行的比丘,「妄說其惡」,亂說妄語,說他犯了罪惡。「故於七十劫中」,你這樣講,在七十劫裏面,「受泥犁報」,泥犁即是地獄,七十劫裏面生地獄,一劫一個世界一成一毀,即是說世界一成一毀七十次,七十劫裏面,你都在地獄裏。
*「又於六萬生中」,即使經過七十劫的地獄後,你再做人,六萬生,一生一死都會做窮鬼,你都會做貧窮人。常受其他的苦惱 ,好似盲眼的苦惱 、 瘂的苦惱、生癩病、 惡瘡 。甚至「若有惡、若無惡」,不理他有沒有做壞事,有壞事、無壞事好,「皆不得說」。即是無壞事,固然不應該講他,即使做了壞事,你都不要亂講。縱容他嗎? 又不是,你找機會直接跟他講,寫一封信給他,或者有機會透過某種媒體勸告他。你應有責任告訴他,在第三個人不在的時候,這樣你都做福。
*「於菩薩所」,所即是對象,對所有菩薩,不論有罪好、無罪好「皆不得說」其惡。「彼有實德」,實在的功德,「唯應稱揚」,稱讚表揚他。
*「為自善根增長故,亦為餘人生信故」,你這樣地稱揚,你的善根福德有所增長之外,還使到餘人生信,其他人知道這個人講的道理合理的,對他所講道理產生信解。所以兩重福,一重是幫人信解的福,第二你這樣如實稱讚,是善的口業。做兩種業,所以就增加福、護福。
*「若人願作佛,欲使不退轉,示現及熾盛,亦令生喜悅。」若有眾生,已經發願求菩提,用盡辦法使到他不退轉,是我們的責任。而有些愚痴的人、瞋恚的人、貪「自朋黨故」,為了自己本身信仰的宗派,「作如是言」,這樣講給人聽,「何用長行菩薩難行之行?」菩薩之行何須那麼艱難,菩薩行有甚麼要做呢?為何做艱難的菩薩行?何須要行這麼艱難的菩薩行?
*「其涅槃樂」,小乘之涅槃快樂,是「平等相似」,跟你菩薩所修佛的涅槃一樣差不多,於是「行聲聞行」就可以。因為聲聞行可以「疾得涅槃」。「此等後當說其果報」,這些涅槃要怎樣做呢?我慢慢告訴你。即是勸人不要修大乘,為何要這樣講?因為小乘人說大乘非佛說,所以小乘人為了自己宗派的利益為第一,為出發點。於是就攻擊大乘,不需要學那麼艱難的大乘。
*「若以種種譬喻」,如果你能夠用種種譬喻方法,「顯佛功德,令入其心」,使到他生信,就叫「示現」。將佛的功德講給人聽,使到人們心生信解,這樣示現給人聽。
*「令其具足精進」,能夠具足所有勤奮的心,能夠精進菩薩行,這樣叫做「熾盛」,激發他的心、激發他的精進心,去行菩薩行,這樣叫做「熾盛」。
*「欲令精進」,使到他真的精進行菩薩行。要「更增疾利」,增到快速利益的時候,「為說正覺功德」,講佛得到正覺的功德,講給人聽。為說「大神通事」,講釋迦的本生等等,那些過往未成佛的時候所造的功德,成了佛的功德講給人聽,成了佛的神通說給人聽。
*「是為喜悅」,使到人開心、心歡喜,這樣他就不退轉。「如是令彼不捨菩提之心」,就不怕退轉。
*「未解甚深經,勿言非佛說,若作如是言,受最苦惡報。
甚深經者,謂佛所說,與空、無相、無願相應」,三三昧解脫門,即是空,可以除無量的「斷、常等邊見」,能夠除自性這些執著、除「滅我、人、眾生、壽者等自性」,都是主宰我體的自性。在不同情況就用四個名稱,叫我為主宰;人,就是補特伽羅,一個生命個體。眾生,數取趣。壽者,今生裏面,或者一萬歲、一千歲、一百歲,或者得一歲,即是生命個體執它為實。
*於是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執它為實在自性,這些甚深經將會除去這些對自性的執著。
*甚深經是積極「顯如來大神通、希有功德」,於此甚深的經、甚深的律,「若未證知」,不能夠考證,明確了解,「勿以癡言」,不要愚蠢的說話,「言非佛說」,說不是佛說。「何以故?」為何不能夠亂講呢 ? 因為「佛世尊說:若謗如來所說之經,惡果最苦」。怎樣苦呢?
* 「無間等諸罪」,能夠生無間地獄果報的所有罪惡,「悉以為一摶」,集在一堆,「比前二種罪,分數不能及」。即是這些無間罪其實是很少的,而這兩種罪是很大,幾分之幾的數目都計算不到。解釋這些甚深的罪,是分數所不能及。
*世尊在《不退輪經》,裏頭講到「五無間業」,即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和破壞和合僧團,這五種罪,所有的諸罪。「若斷三千大千世界中諸眾生命所有罪報」,或者做第二種罪,害眾生命的罪,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命這樣罪。
*在恒河的沙數那麼多佛世尊滅度之後,「所有支提」你都加以破壞或燒壞它,燒毀恒河沙那麼多佛的舍利塔,全部被你燒毀。你害死恒河沙那麼多生命,又燒毀恒河沙的佛塔,或者毀壞、或者燒它。或者做障礙過去所有佛的佛法眼所得的罪,或者障礙未來佛的佛法眼,或者現在佛。「如是等過」,你造那麼多罪,變成一堆。
*「若於未解深經」,對那些未解甚深經,你起執,就說不是佛說;或者菩薩發大菩提心的願,你又希望引導他退轉這兩種罪。
「前面五間等」罪,比這兩種罪,比之百分不及一,前面殺那麼多人,又做那麼多無間地獄的罪,又將那麼多佛塔全部燒毀,將所有
事件合起來比後面兩種,前面那麼多種罪跟後兩種比,它們是幾億分之一,它是百分之一都不夠,或者千分之一都不夠前面。
*「乃至數分」,即是算數所計算的分數,都計不到。
*或者「柯羅分」,一條毛的百分一那麼小。
*或者譬喻分,極微那麼小來做一個比喻。
*或者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即是最小的極微。
*你毀謗大乘經和引導那些菩薩退轉的罪,前面全部大罪都微不足道。即是你說大乘經非佛說所得的罪,和將發起大菩提心的菩薩,引導退轉,你所造的罪,是比前面殺那麼多人、做那麼多次的五逆事、做那麼多毀佛塔,它是大過它們無限之多、大到無量倍。
*「以是罪相故」,因為它罪相是那麼令人害怕,「為護自身」,為了自己所有的福德,「勿作此二種罪」,這兩種罪千萬不要做。
[自在]
問:已說菩薩護自善根。何者是修道勝義?
63-答:於三解脫門,應當善修習,初空次無相,第三是無願。
於中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修三解脫門。最初應修空解脫門,為破散諸見故。第二無相解脫門,為不取諸分別攀緣意故。第三無願解脫門,為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故。
問:何故此等名解脫門?
64-答:無自性故空,已空何作相?諸相既寂滅,智者何所願?
以緣生故法無自性,此名為空。以其空故心無攀緣,則是無相。離諸相故,則無所願。又若法從緣生,彼自性無生。以自性無生故,彼法是空。若法是空,彼中無相。相無有故,彼是無相。若無有相,彼中心無所依,以無依故於三界中心無所願。
[呂]
此中方便,亦有二種,一慧方便,二慧以行慧。言慧方便者,即以三解脫門作勝義修。頌曰:
於三解脫門,應當善修習,初空次無相、第三是無願。
無自性故空,已空何所相,諸相既寂滅,智者何所願。
此三解脫門即三三昧,為般若之最勝方便。佛果涅槃,是為解脫,今此即為證入佛果之門也。此門有三,可分合說。如分說者,謂四諦十六行相分攝三解脫門,空攝空無我,無相攝滅盡妙離,無願攝餘行相。此大小乘所共者也。若合說者,即大乘不共觀法,一空到底,貫攝其餘。一門輾轉淺深,初若當理,餘亦應理也。
修此次第,初門即空無自性(小乘僅空人我,而有五蘊法我,大乘則空法我而言無自性也),此無自性,即龍樹所說之法無定相,謂無知所執之實有相也,菩薩於此所執實性觀之為空。依於空故,無有差別,則一切相無所安立;若是實者,餘法附麗,無有窮盡,如小乘之分別色法,有有見無見,有對無對種種行相可言,一皆託於實色。若是相空無,則無希求願望,無造作營為,則永離流轉,畢竟安隱也。
觀空以無願為最後,無願則不為三有之因,即是出離三有,得與涅槃相應矣。又三三昧皆在定中行,般若以此為方便,即慧依定起,龍樹喻云,如燈在室,無風動搖,則燈愈明。如是智慧,依三昧定,其明亦爾。此明以定為修慧之方便也。
次言慧以行慧者,以慧為方便,乃佛法中究竟方便,非僅般若學之要,實全部佛法之要也。此方便即慧,而微有別。龍樹釋云,慧之淳淨者乃為方便。深入而非淺嘗之謂淳,純一無雜之謂淨,即此之慧,是為方便。
從何而得淳淨耶?曰:般若由三三昧入,自有其範圍。蓋入慧之門為空,空者,諸法自性本無所得,如人夢覺,而知夢中所歷,本無有也(非先有所得,以空空之謂無所得也)。進而慧之自身,亦無所得,亦不應著,此乃真(究竟)無所得,是之謂淳淨,然後可為方便也。以何方便而行慧,即於人生涅槃流轉兩岸,皆無所住,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者。後之頌文,即以不住兩邊,明此方便,先言不住涅槃,後言不住流轉。
[李]
戊一、勝義修三解脫門
*勝義即是殊勝境界,透過殊勝境界來修三三昧門。
*呂澂先生講:「菩薩先修福,對於諸身心,成辦堪忍」的力量,即是能夠用堪忍力量修福。用堪忍力量來到修智慧。你修智慧的心要怎樣?要「柔順」的,不能夠太過剛強的。不能夠太過執著,所以柔順是無所執的,是如理而發的。
*「皆所以為修慧之地」,地是依據,做修慧的一種前行、依據,或者是緣,能夠做修慧的緣。地好似地下裏面,可以種植,出花和收果實。所以地是生花結果裏頭的依據,所以地是依。
*為何? 慧好似「無方之神」,方即是空間,心志的力量好似神一樣,神妙到極的力量,是無空間。智慧好似無方那種精神力量,它又怎樣呢?「必有堪忍因緣為之便利」,要有足夠力量發揮作用,這個叫條件,修慧的方便。
*「又必心極柔順」,心就不要固執,要很柔和隨順真理,純煉心好似隨順真理順到極,極到好似「百鍊之鋼」,這樣的柔順,柔順即是精神柔順,與真理相應的心好似百鍊之鋼,全無雜質。這樣就能夠「應物成器」,因物之需要而造那個器皿,容納它。那我們智慧對境,用甚麼心相應而認知它、把捉它。所以我們的心要如百鍊之鋼一樣,才可以應物而成器。
*「始克顯其功用」,能夠完全把功能如實地顯露出來,所以先講修福,後講修慧。因為修福做一個依據,讓他有足夠的因緣,然後使到智慧有兩個東西,一樣就是能夠堪忍,第二是柔順,得到兩樣的特性。
*「問:已說菩薩護自善根」,護自善根,護自福。「何者是修道勝義」,怎樣修練我們的智慧到殊勝的境界?
*「於三解脫門,應當善修習。」對三解脫門應該好好地修習,甚麼叫做三解脫門?「初空解脫門、次無相解脫門,第三無願解脫門」,或叫做「無作」解脫門。這三解脫門有甚麼用?
*「無自性故空」,因為一切法是緣生無實自性,所以是空。懂得這些道理,叫做空解脫門。
「*已空何作相?」如果一切法是無實自體,哪有實自體所造的一切現象、形相呢?形相亦都是無實的形相,叫做無相解脫門。
*你知道一切法是緣生無實自性,叫空解脫門。由於空解脫門,因為一切法是空,所以一切法實相都空。無相,是透過無相做一個解脫方便,叫做無相的解脫門。
*由於無相的緣故,「諸相既寂滅」,一切相沉沒了,那麼「智者何所願?」聰明人不會願求生天,又不會求得到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又不會求生無想天,乃至成佛都不會求。自然會成佛,即是無實佛可求、無實涅槃可求,涅槃是空,空就是涅槃,無實涅槃。無實的涅槃不是不修涅槃,但是不會執實。
*呂澂先生講:「此三解脫門即叫做三三昧」,這三種定,又可以得到解脫的方便。門,即是方便,即是透過這個定就做手段,慢慢你就得到解脫,這種定就叫做解脫之門。三種解脫的入門功夫,即是三種得到解脫的途徑。是般若最殊勝的入門方法。
*「佛果涅槃」,即是你透過空、無相、無願,在將來獲得佛果涅槃,叫做三解脫門。
*「今此即為證入佛果之門」,三三昧即是證入佛果的途徑,定是一個途徑,將來可以證入佛果。
*此門有三,解脫門就有三類。分講又可以,合講都可以,如分說者,分開來講的時候,就是為四諦十六行相。因為四諦,每一諦有四個行相。
*世間行相,即是世間所得的生命苦果,它本身是無常、苦、空、無我四相。無常,為何?每剎那細胞生生滅滅的新陳代謝;苦,有苦苦、有壞苦、有行苦。空即是無實體、無自性,為何?由色、受、想、行、識組成,無主宰性的我。
*集諦有四個行相,就是因、集、生、緣的行相。集諦就是煩惱、業,是得苦的因。只有煩惱、業作因,將來得到苦果。
*集,煩惱要積集才能成果。
*生,因為要積集到差不多,要成熟,自然生出果,生地獄果、生在天果、生人果。
*緣,有成就的緣,煩惱、業,使到整個苦果得以成就。
*滅諦即是涅槃,一切煩惱全部寂滅。涅槃有四相,滅、盡、妙、離。
*滅即是煩惱是息滅。
*盡,苦果銷毀。
*妙是很清淨的。
*離,離開痛苦。
*道諦,達到滅諦涅槃的途徑,有四相:道、如、行、出。
*道,是途徑,將來可以達到涅槃的果。
*如,是如實而修,如理而修。
*行,要修行,要有所造作,依著正確途徑去做。
*出,出離,不會被苦因、苦果纏縛著,出離之後就達到涅槃境界。
*十六相,這些相就使到人去涅槃的方法,三解脫門全部都是修這幾件事的。分開講,空解脫門就攝空相、無我相。無相解脫門,即是涅槃,滅相、盡相、妙相、離相。無願,盡量都不會追求,因為是無常相、苦相。因我不會希望作那些煩惱、業,做一些業招苦果,所以因相又不願、集相又不願、生相又不願、緣相又不願。
*八正道是不能修實,照著修行,但是我不執它。所以八正道的道相都不執實,都不願求的。如相,如理的時候,都不會願求,但是自然會如理的,行相不需要願求都能夠如理而行的。出相都不會願求,但自然會出離生死的。無願就攝完其他所有相,這些是大小乘共通。
*合起來講就是大乘的不共法。分講十六行相、講四聖諦。合起來講,就是一空到底,完全空講,不需要講十六行相,又不需要講四聖諦,就貫攝其餘一切。一門比一門展轉轉深,譬如空解脫門是最淺,無相深一些,無願更深。一門深過一門,由空開始,由空徹底一個空,所以無相。由於空與無相,所以無願,就一道直落,這個是大乘的好處。
*「初若當理」,初是空解脫門合理,「餘亦應理也」,其餘的無相解
脫門、和無願解脫門亦都合道理,一貫下去,不是分散,「修此次第」,修這種一貫的次第。
*「初門空無自性」,即是小乘人不懂得空無自性。空解脫門即是一切法是緣生,緣生是空,空就是無實自性,即是那件事物無實自體的,即是不是自己有的,不是永遠有的、不是無可分割地而有,這樣叫做無自
性。小乘人懂得人空,會以為五蘊是實法,於是執五蘊法我。人我空可以,法我空就不可以,於是就執五蘊是實我。大乘人就空法,也空我,所以就無自性,一切自性就無。
*知道無自性這個道理,即是龍樹所講的法無定相,無相解脫門。自性都無了,哪有自性的定相呢?因為相是依性存在體。因為剛才我講色法有些是可見性,可見性是依色法來,無色法哪有可見呢?對礙性,對礙相是空的,接著法無定相,但是要講法無定相的原因,是對無知執有實相的人講,因為有些無知執實法實相。
*菩薩知道所執的實性,觀之為空,本來是空的,所以無實相。因為體是空,所以相亦都是空,依空故,自然無分別。所有一切相都是不能安立,「一切相無所安立」。
*「若是實」,諸法所附麗在其相是無窮那麼多,小乘人的分別,色法有些是有見相、有些是無見相。有些有對礙相、有些有無對礙相。對礙相即是佔空間,第二種物事不能夠佔有空間,種種相可言。但是,現在我們說這些相皆託於實色而存在,實色才有,無實色自然是無相的,如是相就空,無體就空。
*相跟著空,則無希求了,於是無相就踏入無願。體就空,相又空,那麼願甚麼?求體,體都無實在;求相,相又不是實在;無所求,於是由於體相俱空,就無所希求、無所願望,就無造作,就不會想盡辦法去做某件事達到目的。
*「永離流轉」,都無欲界的纏縛,又不希望色界纏縛,又不希望無色界纏縛,欲界、色界、無色界都不喜歡,都認為不實,自然不會生三界,你無所求,你怎會流轉呢?於是「永離流轉,畢竟安隱,觀空以無願為最後」,最後就是無願。「無願則不為三有之因」,就不會生在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命。
*「即是出離三有,得與涅槃相應 (矣 ) 。又三三昧本來是定,「皆在定中行」,修般若行以定做方便,方便即是入門,只要修定做入門功夫,就是慧的所依。即是慧依於定,要產生般若智慧,就要修定做依據,由定去生慧。三解脫門是定,在定中觀一切法是空的,再進一步觀一切相是無實相,再觀一切願求都不存在,這就是三解脫門。
*空三昧就是一切法是無自性,所以空,三昧即是定,透過定做一個方便之門去獲得智慧,最後是使你得到解脫,所以三昧是解脫之門。
*因為一切法是空無自性,何作相呢?已經空了,還有甚麼實相可得?無實的自性相產生,於是觀一切法是無實相,叫無相三昧。
*沒有無實的相,譬如生在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每一界都有相的,你喜歡欲界,就給你欲界的相纏縛你,叫欲界繫;被色界相纏縛你,叫色界繫;被無色界相纏縛你,叫無色界繫。你被三界相繫縛。如果無相,就無相繫縛你,無甚麼繫縛你,於是就無願三昧。
*「諸相既寂滅」,寂滅即是降伏。於一切相不起執,這樣的時候就寂滅於諸相,於是你就能夠寂靜。
*「智者何所願?」有智慧的修行者,還要在三界之中何有願求?不會再在三界願求,叫無願三昧,又叫無作三昧,作
即是行為方面去取得相,取得欲界相、取得色界相、取得無色界相。
*自在比丘解釋,「此中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應修三解脫門」,「最初應修空解脫門,為破散諸見故」,破各種各樣的執著或者見,譬如邊見、常見、斷見,這些的邊見。破一切法有實的我、實的法那些見,散列所
有見。
*「第二應修無相解脫門」,「不取諸分別攀緣意故」,不取,即是不執著,不要以攀緣心去起分別執著諸相。為了不取這個諸分別攀緣意,即是不要起對一切法、對一切相起分別,而起攀緣之心。應該修無相解脫門。
*「第三應修無願解脫門」,目的何在?功用何在呢?「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果想超越色界、超越無色界、超越欲界的時候,要修無願解脫門。
*「何故此等名解脫門?」。三昧是定,又為何叫做解脫門 ?「答: 因為諸法是緣生」,諸法是從緣而生,一切法是因緣和合就出現,緣散它的相狀就消失。那個時候就「故無實自性」,就無實在的自體。就是一種法的存在,是自己存在、是永恆地存在、不可分割存在,這樣的事物叫有自性。
*如果事物有自性,就不是緣生,透過觀察所有事物都是緣生,是無自性,就是空。
*空的定義不是無東西,在原始佛教就是那件事物是不實在、如幻如化的不實在空。為何如幻如化?因為它無實自性,所以如幻如化。它要靠其他條件制約,它才存在,離
開客觀條件,它不可以存在。即是它無自己自體,它的存在是依賴人的,一切緣生法,就知道它無自性。無自性即是不實在,所以空,於是緣生、無自性、空這三個概念是相等的,內涵是一樣,於是知道一切法都緣生。
*空不是表示它絕對無事物,空不是否定它有假,如幻如化假象出現。因為它假,所以空。因為它不實在,因為假象,所以空。所以「故此名為空」。
*空就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緣生,無實體,所以一切法叫空。如果執實有空的時候都是執,空執。空表示一切現象是緣生。
*如果透過一切法是緣生的時候,而入到定裏面,叫空三昧。透過空的觀察,將來可以解脫生死。所以空這種修行法,是獲得解脫的方便途徑,門即是方便,所以三昧就引申叫做解脫門,解脫之門,解脫的途徑。
*第二,因為一切現象空的緣故,你的心就無所攀緣,空,怎樣攀緣呢?實的境,才攀緣,都無實在被你攀緣,沒有攀緣即是無相。因為攀緣是攀緣相,通常不攀緣那個體,攀緣不到的。
*攀緣還有一個意思,是起分別而起執,相是無實相被你執。這時候,知道一切相亦是如幻如化,無實自體,這樣叫無相解脫門。
*離開諸相,相都無,哪有所願求?無所願求。無願不是真的不求,是不會起執那樣求。
*透過無所願求入定,在定裏面修行,而最終能夠解脫生死。於是無願三昧就變了定,由定,因為他能夠解脫,於是這種三昧就叫做解脫之門。
*「若法從緣生」,一切法是從緣而有的話,因為以無自性,所以自性無生。因為一切法緣生,所以自性不能生,所以說這種法是空,便是空解脫門。
*如果法是空,「彼中無相」,空的體哪有實的相,於是空體無實相。無實相故,即是無實相的緣故,「相無有故」,相無實在有,無自性有,不是自性有、不是實有,於是說它是無相,一切法是無相。
*如果無有相的時候,「彼中心無所依」,心要求那樣東西,就有所依,有依求。無相無所依求,以無所依、無相可依的緣故,三界之中,心無所願求。
*因為你以為三界裏面,欲界有欲界相、色界有色界相、無色界有無色界相,就有願求。根本這三界相都無實的相,不必有願求。由此無願三昧最主要是指三界無願,即是不會刻意去求欲界某種天、色界某種天、無色界某種天。
[自在]
65-於此修念時,趣近涅槃道,勿念非佛體,於彼莫放逸。
修此三解脫門時,若非方便所攝,則趣近涅槃。雖應修習,莫墮餘菩提處,當求無所得忍,應住善巧方便。
66-我於涅槃中,不應即作證。當發如是心,應成熟智度。
發如是心:我當利益諸眾生、度脫諸眾生,雖修三解脫門,不應於涅槃作證。然我為學般若波羅蜜故,於三解脫門中專應成熟。我應修空,不應證空;我應修無相,不應證無相;我應修無願,不應證無願。
67-如射師放箭,各各轉相射,相持不令墮,大菩薩亦爾。
譬如射師善學射已,放箭空中,續放後箭各各相射。彼箭遂多空中相持,不令墮地。
68-解脫門空中,善放於心箭,巧便箭續持,不令墮涅槃。
如是此菩薩大射者,以學修空、無相、無願弓,於三解脫門空中放心箭已,又以悲愍眾生巧方便箭展轉相續,於三界虛空中持彼心箭不令墮涅槃城。
[呂]
菩薩云何而能不著涅槃耶,以有本願故。本願者,初發之心,猶儒者志學之志,持志不輟,而後能究極從心所欲不逾矩之境。菩薩本願,上希於佛,下利眾生,自能不遺眾生而不著涅槃也。頌曰:
於此修念時,趣近涅槃道,勿念非佛體,於彼莫放逸。
我於涅槃中,不應即作證,當發如是心,應成熟智度。
如射師放箭,各各轉相射,相持不令墮,大菩薩亦爾。
解脫門空中,善放於心箭,巧便箭續持,不令墮涅槃。
修念時者,謂修三三昧時。非佛體者,指二乘涅槃。菩薩非不須涅槃,然由三三昧所得涅槃乃二乘涅槃,非佛體大涅槃,故修念時,應不稍疎忽,致違本願也。成熟智度者,智於因為般若,於果為一切智智,實一法也。但須般若成熟,始為一切智智,猶華熟而為果也。當發如是心者,即時時莫忘本願也。故菩薩修學般若,普於一切,皆所應學,自於涅槃,不應作證。
然三三昧所緣皆為涅槃境,既學三三昧,云何而不證涅槃耶?是即般若所云觀空不證之義。觀謂現觀悟入,如友朋之親見對晤。證謂證得,非證會意(得即證,如《心經》無智無得之得)。此不證有二義,一者無所證得,輾轉深入,見所證得者法自性空,本無可證得故。二者無取證得,謂別有事在,不樂流連。菩薩輾轉不息,次第昇進,一法萬法,盡其所有,如其所有,一切徧證,而非於少分即足也。觀空如是,觀無相無願不證亦爾。難曰:「一法不著,云何具足一切?」應曰:「是殆如奕,滿盤著子,似皆閒散,直待最後一著,始見全盤皆活,子子相關。佛法亦爾,非一法不著,則萬法不得。」三祇修行不著不證者,為最後一剎那相應而得一切智智也。頌中以射喻此方便,謂以箭射(心緣)空(三三昧),不令墮地(涅槃),必須箭箭相拄,前後相續。菩薩心箭,不著一法,觀空不證,輾轉不已者,意在周徧經歷,迄於最後之一箭也。續射之箭,持使不墮,即是方便,以慧行慧至於正覺之方便也。
[李]
*「於此修念時」,此是表示三解脫門,當我們修三解脫門的時候,「趣近涅槃道」,很接近,趣即是往,很接近這個涅槃。為何?涅槃就是空性,涅槃是法空的本質,因為空性本身是不與煩惱相結合。涅槃是一切煩惱寂滅。
*「勿念非佛體」,即是涅槃非佛體,涅槃不是佛的體性,勿念那些非佛體,即是勿念涅槃,不要經常想著證涅槃。要怎樣?
*「於彼莫放逸」,彼是涅槃,證入涅槃這個行為,不要放縱自己,一有小小辛苦,不克服它,快些證入涅槃,千萬不要這麼做,警惕我們。不要證入涅槃。有甚麼辦法警醒自己呢?
*「當發如是心,應成熟智度」,我應該發這樣的心,使我的般若波羅蜜多得以成熟。發甚麼心? 「我於涅槃中,不應即作證」,對於涅槃的果,我現在不應該即刻證入,作證即是證得涅槃的果。
*入涅槃後,怎樣度一切眾生?你的願就不能夠成就,不能夠成佛,這樣警醒。不應該取證的時候,要怎樣做?要方便去做。
*「如射師放箭」,好似箭手射箭,「各各轉相射」,射甲箭出去的時候,就射乙箭支持甲箭,射丙箭去支持乙箭,射丁箭去支持丙箭。這樣,讓箭不會跌下去,直到射最後一枝箭。轉即是後箭射去前箭,輾轉連貫它,讓它不會掉下來。
*「相持不令墮」,一枝箭、一枝箭互相支持,讓它們不會跌下來。「大菩薩亦爾」,大菩薩亦是如此。
*表示證空三昧的時候,不要進一步入涅槃,第一枝箭就比喻修空三昧,第二枝箭用悲心,支持你去修,不要即刻取證涅槃。第三枝箭要用更大的悲心支持前面的悲心,整串箭向前射下去,直至你成就一切智智為止。
*「解脫門空中」,即是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的修行亦如是,亦都是一樣。
*「善放於心箭」,巧便即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的箭是相持續的,即是一枝箭接著一枝箭,「不令墮涅槃」。心箭不要墮落涅槃城裏面,這樣的比喻。
*呂澂先生講:「菩薩云何而不著涅槃耶?」,為何不應該執著涅槃?「以有本願故」,因為這位發大菩提心的菩薩,願證大涅槃和大菩提,目的是要使到所有眾生都能夠證得大涅槃、大菩提,這個是本願。你的本願是不入涅槃的。
*本願者是甚麼?就是初發心,好似儒家立志一樣,「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儒家就用要立大志,頂天立地做人,佛家要有願,有悲願,要成佛的願,要菩提大願。菩提大願的時候,要把一切執放下,已經從心所欲,不踰矩。
*菩薩本願是「上希於佛」,向上希望得到佛的果德;「下利眾生」,下要利益一切眾生。自然就能不遺眾生,而不著涅槃。因為記著你發過大願,應該就不會落去涅槃,就不會求證涅槃。
*「於此修念時,趣近涅槃道」,修念時就是修三三昧的時候。「勿念非佛體」,不要記掛非佛體。非佛體是甚麼?即是「指二乘涅槃」,不要經常記掛入二乘涅槃,不要證入無餘依涅槃。
*「菩薩非不須涅槃」,不是不需要涅槃,但是由於三三昧,所得的涅槃是二乘涅槃。「非佛體大涅槃」,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為有大智,所以就不會住於生死的。因為有大悲,所以不會取證涅槃,永遠都是做所有眾生的良師益友。所以不入涅槃,但他都不需要受流轉生死的苦痛。
*佛以甚麼為體?以涅槃為體。以甚麼為用?菩提大用,一切智智。三身四智為用,有體有用。
*所以修念的時候,即是修三三昧的時候,不要稍為一疎忽,就入涅槃,違背你的本願。本願要度眾生,要成熟「智度」。甚麼叫做成熟智度呢?成熟智度者,智就是甚麼?智於因就叫般若,當因來講是般若。如果是果,是一切智智。
*佛的一切智智最後怎樣修成的?修般若波羅蜜多就可以,般若為因,一切智智為果。其實都是般若,但是需要般若成熟,才得到一切智智。好似花成熟,所以才結果。
*「當發如是心者」,即是即時不要忘記你的本願,因為菩薩修學般若的時候,是普於一切都應該學的,入涅槃就學不到。於是自於涅槃,不應作證,不應取證,就不要證入涅槃,不要證入無餘依涅槃。
*「云何而不證涅槃耶?」為何不入證涅槃呢?「是即《般若》所云『觀空不證』之義」,因為《般若經》經常教提醒我們,應該觀空,證會空理,但是不要取證由空所帶來的涅槃。甚麼叫涅槃?涅槃就是寂靜,一切煩惱息滅。當一切法空的時候,煩惱就停,就可以入涅槃。《般若經》處處提醒,觀空而不證。
*觀者現觀,即是用現量經驗去了解空,即是定裏面證到真如,現量觀照所得。好似朋友親自見到面。
*觀空,空就空性,即是真如。即是我們要現量證到真如,觀照是證會。但是,不證涅槃的證,就解作證得。證得或者取證,而非證會。
*觀空而不證入空的體,不要入涅槃的體。證是證得。「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起一切法皆空的時候,連智亦空,連得涅槃都空,至於相,是無相的。無得的相,亦都無智的相。即是無涅槃的相、無菩提的相。
*不證涅槃,無所證得,不會證入涅槃的果,即是不會證入無餘依涅槃的果與有餘依涅槃的果。因為小乘人初初證入真如的時候,得到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
*預流果的時候,取證真如的時候,同時將我們欲界煩惱,所有後天欲界煩惱全部無了。所證得的果,就叫做預流果。
*一來果即是表示欲界煩惱的先天部份、粗品那些先銷毀,再來欲界一次。
*中品下品六品銷毀,就不還果。不再返來,無欲界煩惱,還有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未銷毀。
*將兩界煩惱全部銷毀,三界煩惱都無了,成就阿羅漢果,就是有餘依涅槃果。殘餘所依的身體死了,就入無餘依涅槃。
*第一件事就是不取證。第一方面,是無所得,根本無實涅槃的相可得。於是「輾轉深入」,見到所證得是法體的自性本空的,涅槃的體都是空的,既然涅槃的體不是實有的時候,無有可證得,無實體可證得。
*小乘人不是,說有實在涅槃,執著涅槃、證入涅槃。這處是說不
證涅槃,第一看破涅槃,根本無實涅槃,涅槃都是緣生,這處是很確實深信產生忍,清楚了解涅槃都是緣生無實自性。都是空的,就無所取。
*第一樣,不取證涅槃,涅槃是空。 大乘人這樣看涅槃是空。
*第二,「無取證得」,取就是執,無執證得,不要執實的涅槃證入,為何? 「謂別有事在」,還有一些東西做,還有一些事未完成,所以「不樂流連」,不會流連在涅槃,做其他利生工作。
*「菩薩輾轉不息」,因為菩薩工作是輾轉不停,是「次第昇進」,一地一地向上升。由這個資糧位再進入加行位,加行位入
見道位,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初地布施波羅蜜多圓滿,二地就持戒波羅蜜多圓滿,如是者,三地就忍辱波羅蜜多圓滿。地地昇進,分十地。小乘人就分四果,大乘分十地,地地昇進。
*「一法萬法,盡其所有,如其所有,一切徧證」,一種法就比如涅槃,萬法一切現象界都要懂得,盡其所有,這個一切現象,如其所有,真如涅槃。即是真如涅槃又證得,一切現象都證得。
*如有所智,證入涅槃的智,證入真如的智。
*盡所有智,對現象界一切現象全部認識的,兩種智是大乘人的。小乘人只是求如所有智,不重視盡所有智。大乘人就重視般若的後得智,後得智就是盡所有智,一切現象全部把捉的,因為他們度眾生。
*「非於少分即足也」,這個就不證涅槃。為何不證? 因為第一個原因,本來空,證什麼?緣生法來的,如幻如化涅槃,何須那麼急取證。第二,你要發大願,要普度一切眾生,不是只懂一種法,你要懂得萬種法的。不是只是修如所有智,還要修盡所有智。要留下生命,去做其他利生的事業。
*「觀空如是」,空解脫門是這樣觀的,觀無相亦都是,無願解脫。每一種解脫門都應作如是觀,都不取證,觀空而不取證。那麼就不會墮入涅槃。
*難曰:「一法不著,云何具足一切?」即是涅槃都證不到,怎樣證現象界?一法都掌握不到,還掌握一萬法?
*應曰:「是殆如奕」,大概好似下棋一樣,「滿盤著子」,此指舊時講的下圍棋,滿個棋局都放亂,「似皆閒散」,好似無關係那樣,「直待最後一著」,最後一著落了的時候,「始見全盤」的子是全部相關,「子子相關」,原來每一個子與第二個子全部關聯的。
*佛法亦如是,修佛法亦一樣,不是一法不著,萬法不得。「三祇修行,不著不證者,為最後一剎那相應而得『一切智智』」,三祇,即是三大無量劫。從發心到成佛,有三個無量劫,第一個無量劫由發心到證真如的時候,即見道位;第二由見道位到第八地;第三無量劫由第八地到成佛。
*那麼長的時間修行的時候,這樣你應該不起執著,不要執著涅槃,更加不應該取證涅槃。即是等到最後第十地的金剛喻定的那一剎那,證得一切智智的佛智慧,這個剎那就是成佛的時候,前面所做的功夫全部連貫,好似下棋那樣。
*「中以射喻此方便」,箭喻方便讓其不要掉下來,方便即是手段。方便之門,因為箭是「以箭射空,不令墮落地」,就比喻以心去緣我們的三三昧,使到三三昧不要墮入涅槃。「必須箭箭相拄」,箭頭跟箭尾相鈎緊,前後相續,前面的箭與後面的箭是緊接一起。
*「菩薩『心箭』」亦都是「不著一法」,又不會執著一件事,但是觀空而不證,觀空而不證表示射一枝箭的時候,第二枝箭頂著它,使它不要掉下來,「輾轉不已」的時候,就不要讓它掉下來,又再「周徧經歷,迄於最後一箭」。
*射很多箭比喻甚麼?將三界的現象全部掌握,才能度三界的眾
生。欲界的事物完全了解、色界的事物又完全了解、無色界的事物又完全了解。對色界眾生,又能夠度;無色界的眾生,又能夠度;欲界眾生,又能夠度。讓你不要落涅槃,才可以遊歷三界,遊歷三界就不要讓箭跌下去,一枝枝箭全部都在天空停留著。
*用箭比喻,最後一枝箭就是甚麼?第十地金剛喻定的那枝箭,最後一枝箭,成佛,一切智智成就,不需要入涅槃,亦都不需要流轉生死,生死涅槃都不著。目的已達,證到大涅槃、大菩提。
*「續射之箭」,繼續射箭,使它不要墮下,這個就是方便,是暫時支持著。「以慧行慧」,以智慧支持智慧,要入解脫門的智慧,但用另外智慧,不要落入,經常記著你發大菩提心,不要落入涅槃那些智慧,用智慧支持另一種智慧,直至到得到無上正等正覺,這種智慧支持智慧,這種修行法是一種方便,是一種「正覺之方便」、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修行的方便,不是究竟。
*究竟入涅槃,涅槃是無住涅槃,無住涅槃即是你不需要得到解脫的,因為涅槃的最終定義是一切煩惱俱滅,寂靜,最後的箭,即是第十地金剛喻定那枝箭剎那,將一切煩惱的種子,有漏種子和不圓滿的無漏種子全部銷毀,本質就是涅槃。
*自在比丘解釋:「於此修念時,趣近涅槃道;勿念非佛體,於彼莫放逸。」修這個三解脫門的時候,如果非方便所攝,就很容易趣近涅槃。雖然應該修習,但是不要墮入餘涅槃處,即是二乘涅槃,不是大乘的涅槃。要怎樣呢?當求無所得忍,忍即是智慧,忍認一切法是無所得的這種信念,因為涅槃是無所得,我不會證入。「應住巧方便」,應該住在善巧方便。善巧方便就怎樣?「觀空不取證」,你能夠證真如,但是不要用真如來銷毀煩惱,就入涅槃。
*「我於涅槃中,不應即作證;常發如是心,應成熟智度」,發如此心,即是發這樣的願,心即是願:我當利益所有眾生,以為度諸眾生。雖然修這三解脫門,但是不應於涅槃作證,就不要證入涅槃。
*「然我為學般若波羅蜜多故」,因為得般若波羅蜜多來到成佛的緣故,「於三解脫門中專應成熟」,希望能夠使到般若波羅蜜多成熟,即是使到得到一切智智。
*「我應修空」,但「不應證空」,我應該修空,我應該知道一切法緣生無性,但不要因為緣生無性而證入涅槃。「證空」是證入空性,涅槃空性,就不應該證取涅槃空性。取證涅槃空性的過程,就是銷盡三界煩惱。
*「我應證無相三昧」,但不應取證無相。不要透過無相三昧銷毀煩惱、墮入涅槃。
*我雖然是應該修行無願三昧,但是不應該取證無願三昧而入涅槃。即是無實的欲界可得、無實的色界可得、無實的無色界可得。
*「如射師」放箭,各各轉相射,相持不令墮,大菩薩亦已。譬如射箭的老師,「善學射已」,學得很好的時候,「放箭空中,續放後箭」,射一枝,繼而放第二枝箭,「各各相射」,即是後箭支撐著前箭,「彼箭遂多」,前面一枝枝箭持續很多向天空射,「空中相持」,在天上繼續保持下去,不會跌下來,「不令墮地」。即是我們觀一切法空,但是保持觀空的時候,不要將一切法空銷毀,而即刻證入涅槃,不要這樣做。
*「如是菩薩大射者」,就「 學修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願解脫門,「空、無相、無願之弓」,學修這些弓,「三解脫門中,在空中放心箭」,即是好好地觀空,又觀無相,又觀無願,這樣觀是方便的觀。
*怎樣觀呢 ?因為還有一枝箭在後面,方便箭,這枝箭叫「悲愍眾生巧方便之箭」,後面支撐著它。第一枝射觀三解脫門的箭,第二、三、四箭,就用悲願的箭去支持我去觀三解脫門箭,讓觀三解脫門之後,就不會墮入涅槃的。這種箭是輾轉相續地射出。
*三界當中,欲界、色界、無色界那處,「持彼心箭」,在空支持不要掉下來,所以就「不令墮涅槃城」,讓他們射到天空處,去遊歷所有三界,了解三界一切知識、一切情況。好好地將來可以度三界眾生,就不要跌入涅槃之城。
*兩種心箭,一種是觀三解脫門那種心箭,第二種箭就是悲愍的大悲箭,支持心箭在空中不要墮落。第二種箭,就叫做善巧方便之箭,一方面觀空,一方面觀無相和無願,同時不要墮入涅槃那處。
[自在]
問:云何復令彼心不墮涅槃?
69-答:我不捨眾生,為利眾生故。先起如是意,次後習相應。
若我於三解脫門善成熟已,欲取涅槃如在手掌。然我以小兒凡夫猶如飲乳,不能自向涅槃城者未涅槃故,我於涅槃不應獨入。我當如是發起精進,隨我所作,唯為利益諸眾生故,亦為諸眾生得涅槃故。先應如是起作,次即心與三解脫門隨順相應。隨順者,順後義也。若不如是,彼之心箭無巧方便攝故,行三解脫門時即墮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中。今更有巧方便。
70-有著眾生等,久夜及現行,顛倒與諸相,皆以癡迷故。
小兒凡夫諸眾生等以癡迷故,於無始際流轉久夜著四顛倒,無常謂常、苦謂樂、不淨謂淨、無我謂我,及於內外眾界入中計我我所,謂有所得,久夜行已及現在行。
71-著相顛倒者,說法為斷除。先發如是心,次後習相應。
如是諸眾生等以癡迷故,起我我所二種計著。又於色等無所有中,妄起分別取相,生四種邪顛倒。我為說法令其斷除。先發如是心已,然後於三解脫門中修習相應。若異此而修三解脫門者,則趣近涅槃道。
72-菩薩利眾生,而不見眾生,此亦最難事,希有不可思。
菩薩起眾生想,此亦最難、不可思、未曾有,如畫虛空。於最勝義中本無眾生,此菩薩不知不得,而為利樂眾生故勤行精進。唯除大悲,何處更有如此難事?
73-雖入正定位,習應解脫門,未滿本願故,不證於涅槃。
此應思量:若到正定位菩薩,以三十二法故入正定位,與解脫門相應時,中間未滿本願,為證涅槃、為不證?以世尊經中說云:四大可令改異,無有入正定位菩薩中間未滿本願證於涅槃。是故到正定位菩薩,未滿本願不證涅槃。
74-若未到定位,巧便力攝故,以未滿本願,亦不證涅槃。
若初發心菩薩未到正定位,彼以巧方便所攝故,修三解脫門時,中間未滿本願亦不證涅槃。
[呂]
又次就利生言,菩薩不證涅槃者,為拔救眾生故。佛法原有三種行事,謂自利、利他,及自他兼利。但為人之學,根本精神實在利他,故此畢竟不證涅槃也。頌曰:
我不捨眾生,為利眾生故,先起如是意,次後習相應。
有著眾生等,久夜及現行,顛倒與諸相,皆以癡迷故。
著相顛倒者,說法為斷除,先發如是心,次後習相應。
菩薩利眾生,而不見眾生,此亦最難事,希有不可思。
雖入正定住,習應解脫門,未滿本願故,不證於涅槃。
若未到定位,巧便力攝故,以未滿本願,亦不證涅槃。
眾生執著諸相,而有無明,流轉生死。菩薩欲使離倒,趣涅槃道,證得菩提,是必於眾生所執偏學徧知,然後始克應機說法,除彼倒見也。於此有疑:眾生以有執故而成倒見,菩薩謂有生可度,有涅槃可入,得非執耶?自既成執,云何教人離倒耶?應曰:菩薩由得法之實相故,一切修行,祇是隨順實相,非特善觀於空不證涅槃,並能令一切眾生皆入涅槃,而不著眾生想。
法之實相,即涅槃故。自性涅槃,眾生本具,由顛倒著,而不覺知,菩薩順其實相而為說法,斷障入滅。由是眾生涅槃,俱非菩薩造作,一切分別,俱入夢境,夢覺自無夢中一切倒見也(夢中無非寂靜,然夢中百般艱辛不無)。如是菩薩順自實相度生,亦何有於眾生想耶。菩薩眾生,俱是假名(《須菩提般若》如是而已),經言,菩薩度眾生,實無一眾生得滅度者。如石女兒,原無其人,何能教執器仗,驅之殺敵耶。孟子以禹之治水喻智,行所無事而無有執(孟謂之鑿),則智大矣,於此實相,略可相喻。
菩薩得智實相,無所得而為方便,是方便究竟,所得亦究竟也。菩薩本願,滅度眾生,未滿本願,觀空不證。信樂涅槃而不證,此即菩薩為成就佛法,對涅槃所取之態度。
---
[李]
「云何復令彼心不墮落涅槃?」為何不要墮落涅槃呢? 涅槃是最好的,你又不墮入涅槃,究竟搞甚麼? 答:「我不捨眾生,為利眾生故;先起如是意,次後習相應」,
*先要起這樣的心:我不捨眾生的心,為何不捨眾生?因為利眾生就不捨眾生。先起這個心,後來學習空三昧、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前者就是菩薩那個本願,經常要記著你的本願。本願還重要過三解脫門,先以你本願把持好,然後才修三個解脫門。
*「有著眾生等」,有些是貪著實法的眾生。「久夜及現行,顛倒與諸相」,因為這些人顛倒認知一切相,久夜顛倒執著一切相,現在又是顛倒執著相,為何會顛倒執著一切相?「皆以痴迷故」,因為他們的心痴。因為過去無明作祟,過去很長時間,好似久夜那樣,久夜代表過去生命,是無始以來的生命,因為有無明作祟的緣故,所以你起一切執,對一切相執,顛倒執,怎樣顛倒?就是無我執我、無常執常、不淨就執淨,四顛倒。
*這樣的緣故,眾生就是著相顛倒者,著相眾生就表示全部這樣的眾生。我要怎樣?「說法為斷除」,我替他們說法,除去他們的四顛倒,「先發如是心」,要經常發這個心。
*因為這些眾生無始以來,由於無明作祟,顛倒與諸相,即是對一切相顛倒執著。為何顛倒對待諸相?因為愚癡的緣故,久遠的癡迷,現在又癡迷。「次後習相應」,發了心,然後才學習三解脫門。
*「菩薩利眾生,而不見眾生」,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但不要執實眾生,不見即不要執實眾生。
*「此亦最難事,希有不可思議」,要普度一切眾生,而無實眾生得滅度者,就是這麼難。
*「雖入正定位,習應解脫門,未滿本願故,不證於涅槃」,這句是指地上菩薩,地上菩薩雖然入正定聚而住,聚有三種:
1-正定聚,那些眾生一定可以解脫。
2-邪定聚,這個一定不能夠解脫的,永遠在生死流轉的。
3-不定聚,有時候可以繼續修行變正定聚,即是一定可以解脫,因為見到真如;有時就邪定聚,即是繼續墮落,繼續放逸下去。
*應該習解脫,學習三解脫門的時候,就是空解脫門、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之外,「未滿本願故」,未滿發菩提心的大願,所以不證於涅槃。一證入涅槃,永遠都不能夠圓滿你的本願。
*另外,未得正定聚之位,即是未見性,即是地前菩薩,「巧便力攝故」,還要巧方便力去支持你自己學習佛法。「以未滿本願」,都未圓滿度眾生的這個本願,所以「亦不證涅槃。」亦都不應該證入涅槃的。
*呂澂先生:「眾生執著諸相,而有無明, 所以流轉生死。」菩薩欲使這些眾生離開顛倒,趣向涅槃之道,「證得菩提」,所以「必於眾生所執徧學、徧知,然後「始克應機說法,除彼 顛倒見」,因為你的目的要度眾生。他以前怎樣顛倒的時候,你要將他們知識全部掌握,因為你能夠了解到他所了解的問題,這樣才有足夠的能力,去為他隨機說法。
*「眾生以有執故而成倒見」,顛倒之見,菩薩「謂有生可度,有涅槃可入」,是否顛倒呢?自己都顛倒。有人質問,你說眾生顛倒,所以他起執著。你度眾生的時候,你又執著有眾生。你說「我皆令眾生入涅槃而滅度之」,你又執有實的無餘涅槃。你是否執著呢?「自既成執」,如果你執著有眾生可度,有無餘涅槃可入。「云何教人離倒耶?」,這樣質問你,於是就解這個問題。
*應曰,這樣回答。「菩薩由得法之實相故」,要掌握到諸法實相,即是空相,即是真如,即是我掌握真如,證真如。觀空而不取證,即是觀照真如、體會真如,能夠隨順真如。
*「一切修行祇隨順實相修,非特善觀於空,不證涅槃。」不只對空,你要了解之餘,而且不要取證涅槃,「並能令一切眾生皆入涅槃」,「而不著眾生想」,不要執著眾生之相這樣的看法。為何可以不著眾生相,又知道是眾生?因為法的實體,即是涅槃。
*因為涅槃有很多種涅槃。
*1-自性涅槃,就是諸法實體。自性涅槃即是真如為體。
2-有餘依涅槃就是證到真如、就證到阿羅漢果,一切三界煩惱都銷盡的境界,但是有殘餘身體。
3-無餘依涅槃,阿羅漢的生命完了,擺脫殘餘身體。即是無殘餘身體作為所依,就無了獨立的生命個體。
4-無住涅槃,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的那個涅槃。因為有大悲,所以是不住涅槃,因為他有大智,不需要輪迴生死,是佛的涅槃。
*「自性涅槃」是所有「眾生本自具足」,但顛倒的緣故,而不能夠知覺,菩薩就是這樣,「順其實相而為說法」,順其實相就是經常在涅槃,不過順著諸法實相替眾生說法,來「斷障」使到他們入涅槃。
*諸法實相,一切法是緣生的無實自性,涅槃亦都是緣生無實自性,不執它為實。所以一樣帶領眾生使到他們斷障、斷所有煩惱,而使他們入涅槃,一樣可以做。
*「由此眾生、涅槃,是俱非菩薩所造作」,菩薩所作指無所執著,即是菩薩對眾生不起執著,因為眾生的體,即是自性涅槃,是緣生法,本來無實體,這些叫做諸法實相。眾生本身就是諸法實相,本身入涅槃都是諸法實相,不起作就是不執著。既然不執著,就一切分別如俱入夢境。
*菩薩度眾生,好似夢覺一樣,「自無夢中一切倒見」,夢覺自然夢境我們不執實。夢不覺,就會執著夢境,菩薩所以度一切眾生,使到入涅槃的時候,是夢覺境界。而現在眾生是在夢中的境界。
*於是「由此菩薩能夠順實相度生。」順著實相,是順著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即是唯識家的自性涅槃,自性涅槃不是實
的,是緣生無自性的這樣了解。
*於是「 亦何有執於眾生, ( 何有執涅槃 ) 之想耶?」,想即是相的意思,自然的順實相度生,就不會執眾生之相、不會執涅槃之相,不執就會順自性、自相、順實相、順諸法實相,順一切法是緣生這個角度去看,就不會執實。於是我們叫人不要執著、不顛倒、自己亦都不執實,亦不落入顛倒。
*菩薩本願度一切眾生、滅度眾生,未滿本願的時候,觀空不證,信樂涅槃,但而不取證涅槃,此即菩薩為成就佛法緣故,所以對涅槃之不取,這個正確態度。
[自在]
75-極厭於流轉,而亦向流轉,信樂於涅槃,而亦背涅槃。
此菩薩於流轉中,以三種熾火故應極厭離,不應起心迯避流轉,當於眾生為子想故而向流轉。及應信樂涅槃,如覆護舍宅故。然復應背涅槃,為滿一切智智故。於流轉中若有厭離,則於涅槃亦有信樂。若不向流轉、不背涅槃,未滿本願修習解脫門時,則於涅槃作證。
76-應當畏煩惱,不應盡煩惱,當為集眾善,以遮遮煩惱。
以是流轉因故,應畏煩惱,不應畢竟盡於煩惱。若斷煩惱,則不得集菩提資糧。是故菩薩以遮制法遮諸煩惱,由遮煩惱令其無力故,得集菩提資糧善根。以集善根故滿足本願,能到菩提。
問:何故不以斷滅故滅諸煩惱?
77-答:菩薩煩惱性,不是涅槃性,非燒諸煩惱,生菩提種子。
如諸聲聞聖人等,涅槃為性,以攀緣涅槃得沙門果故。諸佛不以涅槃為性,諸佛煩惱為性,以菩提心由此生故。聲聞獨覺燒諸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以二乘心種子無流故。是故煩惱為如來性,以有煩惱眾生發菩提心、出生佛體,故不離煩惱。
問:若燒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何故《法華經》中與燒煩惱諸聲聞等授記?
78-答:記彼諸眾生,此記有因緣,唯是佛善巧,方便到彼岸。
不知成就何等眾生,彼中因緣唯佛所知,以到調伏彼岸,不共餘眾生相似故。而彼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以入無為正定位故。如經說:如空及蓮華,峻崖與深坑,界不男迦柘,亦如燒種子。
如虛空中不生種子,如是於無為中不曾生佛法亦不當生,如高原曠野不生蓮華。如是聲聞獨覺入無為正定位中,不生佛法。峻崖者,於一切智智城道中有二峻崖,所謂聲聞地峻崖、獨覺地峻崖。聲聞獨覺若有一切智者,則非菩薩二峻崖也。深坑者,如丈夫善學跳擲,雖墮深坑安隱而住。若不善學而墮深坑,便死坑內。如是菩薩修習無為,善相應故,雖修無為而不墮無為中。聲聞等修習無為,不善相應,則墮無為中。界者,聲聞繫在無為界故,不復能於有為中行,是故彼中不生菩提之心。不男者,如根敗丈夫於五欲利不復有利,如是聲聞具無為法,於諸佛法利亦無有利。迦柘者,如迦柘珠,諸天世間雖善修理彼迦柘珠,終不能為鞞琉璃寶。如是聲聞雖復具諸戒學、頭多功德、三摩提等,終不能坐覺場證無上正覺。亦如燒種子者,如被燒種子,雖置地中水澆日暖,終不能生。如是聲聞燒煩惱種子已,於三界中亦無生義。以如是等經故,當知聲聞得無為法已,不生菩提之心。
[呂]
下言不住流轉之方便。菩薩對成熟眾生,與上態度正反。頌曰:
極厭於流轉,而亦向流轉;信樂於涅槃,而亦背涅槃。
應當畏煩惱,不應盡煩惱,當為集眾善,以遮遮煩惱。
菩薩煩惱性,不斷是涅槃,非燒諸煩惱,生菩提種子。
記彼諸眾生,此記有因緣,唯是佛善巧,方便到彼岸。
流轉之實,惑業苦而已。惑為本,而其實即三毒也。菩薩云何應畏煩惱不應盡(割絕)煩惱耶?一者眾生與煩惱不能分割,菩薩本願為度眾生,雖知煩惱可畏,而不能與眾生無緣,但集諸善對治化為菩提耳。若如小乘視煩惱同蛇蝎,避之若浼,而此蛇蝎猶存,仍可為患。菩薩以方便對治,化為菩提,則得永久安寧也。二者菩薩所以能集善根者,正賴有煩惱在。此不盡之煩惱,非菩薩自家煩惱,而為對人所引之煩惱,於彼不斷,乃能積集善根,是即以煩惱為菩提種。所謂道不離煩惱,而於煩惱中行道之義也。《智論》於如實巧度語,引文殊師利本事云,勝意比丘教人善善惡惡極為分明,喜根比丘於諸善惡,一視同仁,而云三毒即是菩提,若分別之,則是眾生與佛法無緣也。是故真正大乘佛法,即煩惱而求菩提,謂得煩惱實相,即能出生長養菩提(非以煩惱為道,乃於煩惱中行道)。孔子嘗言小人難養,而以慈祥攝受,非但絕之;又云以直報怨,是亦即於煩惱中行道之義,精神與此略似。若得煩惱實相,則煩惱即空,即能任意流轉,不為所困。於此有疑者,謂菩薩不證涅槃而得菩提,云何經中(《法華》)亦記聲聞而得正覺耶?應知彼是佛之方便,佛能達其實相,故能以方便熟之。是則此慧之方便,非不達實相者所易言。
---
[李]
戊三、不以斷滅滅惑
*惑即是煩惱,即是不要為了要入涅槃,就將一切煩惱全部銷毀。
*「極厭於流轉,而亦向流轉」,菩薩修行,一方面討厭流轉生死,同時,亦都要向流轉,仍然都需要生在三界上流轉,一方面是討厭流轉,第二方面不離開流轉,都是輪迴三界。原因是甚麼呢?如果你不輪迴三界,初初所發的心,即是大菩提心,要普度一切眾生,不能夠實踐。
*怎樣才可以流轉生死,而不被流轉生死束縛著呢?要有般若智,一定要修般若。
*「信樂於涅槃,而亦背涅槃」,相信涅槃是可以解脫生死,希望得到涅槃,接著亦背棄涅槃,都不入涅槃。
*情願受很大的苦,但都要與所有眾生一起。如果入涅槃,就不能夠攝受所有眾生。
*有甚麼辦法做呢?為何會流轉?有煩惱所以流轉,譬如你有欲界煩惱,欲界繫所以你能夠生在欲界;有色界繫,所以能夠生色界;有無色界繫,所以能夠生無色界。如果你所有繫縛都銷毀,即是無了煩惱,無欲界煩惱、無色界煩惱,無無色界煩惱,你自然會入涅槃,自然不會流轉。
*「應當畏煩惱,不應盡煩惱」,應該對煩惱戒慎恐懼,驚怕煩惱會惱亂你的心,即是不要讓煩惱隨便發作、隨便燃起,但是不應該盡煩惱,不要全部銷毀所有煩惱。原因是銷毀所有煩惱就不能夠攝受眾生。因為你不能夠入眾生的世界,那麼要怎樣做?
*「當為集眾善,以遮遮煩惱」,修眾善遮煩惱,遮止煩惱就是用智慧去控制煩惱,第一個遮是控制,第二個遮是遮止,用智慧控制煩惱,讓煩惱不要發作,這樣來到預防煩惱產生一個影響我們生命的不良的效果。用行眾善去控制煩惱,讓煩惱不會起過份的活躍、過份的活動。
*「菩薩煩惱性,不是涅槃性」,即是不斷煩惱性,為何?不要盡去煩惱,才能夠最後得到涅槃。這個是大乘的不住生死涅槃,小乘是所有煩惱銷毀,就入涅槃,叫做無餘依涅槃。所以大乘佛性是煩惱引致你成佛的,無煩惱就不能夠成佛。為何? 因為你有煩惱,迫你發大菩提心,因為我有貪、因為有瞋、因為有癡,我希望自己無貪、無瞋、無癡,而對治煩惱,有煩惱被你對治的,束縛我們的生命,就知道一切眾生亦都有煩惱束縛生命。由自己推想到其他眾生,要使其他眾生、幫他去降伏煩惱。這樣的緣故,所以菩薩對煩惱性不會將它斷除,因為不斷全部,這個是大乘的涅槃。
*「非燒諸煩惱」,不是銷毀所有煩惱,自然能夠生菩提種子,菩提就是大覺,大覺是一切智智,瀏覽三界一切的知識,成就三界的知識,如果無了煩惱、銷毀煩惱,根本不能夠存在三界。不能夠存在三界,怎能夠成就三界的知識,三界裏面新的知識,你完全掌握不到。掌握不到,成佛的時候,你都不能夠普度三界。因為你對三界的事物一無所知。
*為何那些小乘阿羅漢弟子,佛又替他們授記,說將來若干時候,你能夠成就佛果的。這是矛盾,我們說菩薩那個煩惱性即是佛的種姓,由煩惱引申這個菩提的修行。現在在《法華經》裏面,就說那些阿羅漢可以被授記,說將來能夠成佛的,即是無煩惱都可以成佛。
*「記彼諸眾生」,《法華經》的〈授記品〉就為那些銷毀所有煩惱的阿羅漢,替他們授記,為何?「此記有因緣」,佛
替那些阿羅漢授記是另有原因,因為我們是凡夫,我們不知道。
*「唯是佛善巧,方便到彼岸」,佛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幫助這些人可以到彼岸,這個就是本論的解答。另外解答,唯識家就說這些的眾生是叫做不定眾生,他有佛種姓的緣故,雖然他銷毀所有的煩惱,但是他佛的種子仍然在,一日不入無餘依涅槃,一日他都有保留那個身體。只要他成佛種姓的悲心,繼續將其發揮,而他是阿羅漢,他的生命就可以不需要用業流轉。
*我們造了善、惡業,用煩惱潤生,你才可以在三界流轉。你有欲界煩惱,來滋潤你的業力,然後你今生完了,就在欲界再受生。都無欲界的煩惱滋潤你的業的時候,你就不能夠在欲界生的。如果色界的煩惱都無,即使你入定,你想生色界,但是都生不到。因為要有煩惱潤生。
*凡夫的業惑苦,業是你造的行為,惑就是煩惱,由煩惱滋潤你所造的善惡行為,業種子成熟就引申來生的生命。
*集是積集煩惱與業。阿羅漢又怎樣生?阿羅漢不需要造業都可以的,因為他靠悲願都可以。如果真是大乘種姓,還有悲願眾生的苦惱,同情他們,即是等於第八地。
*只要他的悲心很強,從今日開始我發大願,雖然我的煩惱銷毀,但是透過願力那樣就可以喜歡生甚麼世界就甚麼世界,由於這個原因,他是不定種姓的有情就可以。如果是一向阿羅漢,即是定的阿羅漢種姓,是無佛種姓,他銷毀煩惱,他就一定只是與真如本體合而為一,就無了生命主體。
*唯識解釋,為何有些阿羅漢,佛替他授記呢?有些阿羅漢佛不能為他授記?原因就是佛替他授記的阿羅漢一定是不定種姓,有成佛的種姓。如果無的時候,他銷毀煩惱就不能夠再有生命、就不能再流轉三界。
*《講要》:「煩惱是流轉因」,所以應該怕煩惱,但是畢竟不應該銷毀盡煩惱,為何?解「若斷煩惱,則不得集菩提資糧」,斷煩惱就不能夠集菩提資糧,因為斷了煩惱,你無生命。無生命的時候,就不能夠成就你的大悲所發的大願,就不能夠成就菩提資糧。
*「故菩薩以遮制法遮諸煩惱」,遮制法即是控制的方法,控制煩惱讓它不能夠作大惡的方法,即是經常做善行的時候,惡行就不會出現。如果用般若智控制它,如果你能夠見到道的時候,證到真如的時候,用般若智,知道一切空,即是煩惱都是空的,不會去銷毀盡惡性。
*用智慧、善行控制煩惱,讓煩惱不會無端發作,這處的方法叫遮制法來遮諸煩惱。那些煩惱受控制,「令其無力」,令煩惱力不會亂發出來,將煩惱減弱。「故得集菩薩資糧善根」,於是煩惱控制之後,仍然可以行善,仍然修福,能夠修菩提資糧。
*培養智慧的時候,一樣要福伴著,所以不降伏煩惱的時候,只是控制煩惱的時候,就不會妨礙修福,一樣修善行。由於你能夠「集善根故」,所以「滿足本願」,能夠將來成就「能到菩提」。
*呂澂解釋:「流轉之實」,即是流轉的本質,是甚麼?「惑、業、苦」,惑即是煩惱,由煩惱做業,做業的時候就未成熟,煩惱再使到它成熟。
*苦就是你得到未來的生命,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無明是惑,行就是業,識就是入胎的苦果。然後苦果成熟,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又是煩惱,愛緣取,愛與取的煩惱就潤,使到你所造的業,讓其慢慢成熟的。再潤澤你的生命,所以又再造業,又潤澤你的煩惱,於是由愛又有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所以無明就是惑,行就是業,識、名色、六入、觸、受,全段都是苦果來的,然後再由煩惱再造業,再潤澤生命,就有第二來生的產生。
*「惑為本」,即是煩惱是很重要的。因為無煩惱,就不能夠流轉,本,惑是甚麼?即是貪、瞋、癡的煩惱,即三毒也。
*菩薩云何畏煩惱而不應盡煩惱耶?」,為何我們怕煩惱?又不
會銷毀所有煩惱。有兩點重點:
*一者,眾生與煩惱不能分割,凡夫一定有煩惱的,「菩薩本願是度眾生」,即是度有煩惱的眾生。「雖知煩惱是可畏,不能與眾生無緣」,絕了緣不能度。因為眾生是與煩惱不能夠分割,要度眾生,留下一些煩惱才可以。所以集所有的善對治煩惱,因為有煩惱才要對治,所以保留煩惱,對治煩惱。
*「化之為菩提」,對治煩惱,對治心是善的,所以善心成就菩提。「若如小乘視煩惱同蛇蝎,避之若浼。」浼,骯髒不堪的東西,恐怕觸到骯髒不堪的東西的時候。「此蛇蝎猶存」,那些煩惱仍然存在,「仍可為患」,仍然將來可以起活動,去使到你的生命不清淨,所以不如就對治煩惱,控制煩惱,觀它空的。將煩惱訓練你去成就菩提,使你得到永久安寧。
*第二、菩薩所以能夠積習善根,「正賴煩惱存在。此不盡之煩
惱」,是甚麼煩惱? 「非菩薩自家煩惱,而為對人所引之煩惱」,好似對人所引發到,好似武王「一怒而安天下民」。他的煩惱不是由自己所發,是由外在發。
*譬如貪就用智慧控制它,就不是用惡行獲得貪,「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不要亂來,但是這種的期望是有的。
*但是希望自己能夠安居樂業,推到所有人都安居樂業,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是由被人所引的煩惱。
*齊宣王說:「寡人有疾,寡人好貨」,好貨是喜歡錢。孟子說:你喜歡錢都可以, 如果你能夠使到所有天下百姓都有錢,那就好。」
*「寡人有疾」,我喜歡音樂。孟子說你喜歡音樂,能使到天下每個人能夠享受音樂的快樂。這個就是將煩惱心去對治,而使到攝受所有眾生。
*「於彼不斷,乃能積集善根」,不斷煩惱而能積集善根,是即以煩惱為菩提的種子,成就大菩提的種子。
*「所謂道不離煩惱」,修菩提之道,不能夠離開煩惱修。「於煩惱中行道」,煩惱裏面能夠去行正道。
*孔子說:小人難養,小人很難管,很難去教導他。「以慈祥攝受」,小人都能被攝受。「非但絕之」,不是只是排斥他。應該是怎樣呢?用同事攝,能夠跟他同在一起,使到他快樂;他悲愁,你同情他,替他悲愁。以直報怨的時候,他對不住你的時候,用正確方法處理他的仇怨。
*「是亦即於煩惱中行道之義」,這個意義一樣,精神是佛家、儒家相似的,用慈力量。
*在這個地方可能有些懷疑,即是「菩薩不證涅槃而得菩提,云
何經中《法華經》亦授記聲聞而得正覺耶?《法華經》有一品
叫做〈授記品〉,是授記聲聞種姓極果的人,將來會得到菩提,為何?答:「應知彼授記是佛之方便,佛能達其實相」,了解諸法實相,所以「能以方便善巧成熟之。是則此慧之方便,非不達實相者所易信(言)也。」
*因為這些眾生是佛種姓兼聲聞種姓,由於兼聲聞種姓,他未到無餘依涅槃的時候,他未銷毀盡所有煩惱,因此還有少少煩惱,佛為那些未得到阿羅漢果的人授記,因為他還有少少煩惱,將來他一樣成佛。
*阿羅漢銷毀所有煩惱的時候,就可以不需要靠煩惱潤生,用悲願,即是無了分段生命,但是有變易生死。
*自從我發了甚麼願?我悲心去示現出來的,好似觀自在菩薩那樣,你用甚麼身得道呢? 因為他的願使到他能夠成就,用甚麼身顯示出來。
*這時候,不是業、煩惱的分段生死,而是變易生死。有兩種流轉,一種是業力所引致,一種是透過悲願引致。
[自在]
問:得力菩薩於眾生中,云何應修行?
79-答:諸論及工巧,明術種種業,利益世間故,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鑛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泉陂池花果藥林論等,顯示金銀真珠鞞琉璃貝石(石白如貝)珊瑚寶性論等,記說日月星曜地動夢相論等,相諸身分支節論等,如是等無量諸論,能與世間為利樂者,劫轉壞時悉皆滅沒,劫轉生時還於人間出生建立。如木鐵瓦銅作等工巧非一,能滅鬼持顛狂被毒、霍亂不消食諸逼惱等種種明術,雕畫繡織作等種種事業,能與世間為利樂者,皆亦出生及令建立。
80-隨可化眾生,界趣及生中,如念即往彼,願力故受生。
諸摩訶薩隨何世界,若天人等趣、若婆羅門剎帝利鞞舍等生,於彼彼處若有可化眾生,為起無量思念,欲化彼等眾生故。隨彼色類長短寬狹音聲果報,得令眾生受化之事即應作願,起彼色類長短寬狹音聲果報,令彼眾生速受化故。
81-於種種惡事,及諂幻眾生,應用牢鎧鉀,勿厭亦勿憚。
若以罵詈恐動嫌恨鞭打繫閉訶責如是等惡事加我,及諸眾生無量諂幻知不可化,以彼等故不應自緩鎧鉀,亦勿厭流轉,勿憚求菩提。又應發如是心:我不為無諂無幻眾生而著鎧鉀,我正為彼等眾生著此鎧鉀。我當作如是事發起精進,為令彼等眾生速得建立無諂無幻故。應當如是自牢鎧鉀。
[呂]
第三段明資糧修集以地位勝劣分說者,般若行非一蹴可幾,而為漸進,故有次第地位,所以修集資糧,於福慧之後明菩薩之漸次行也。此分兩段,地上菩薩為得力修,地前菩薩為未得力修。菩薩見道,即便入地,煩惱障薄,所有修為,能隨自意樂,生死變易,亦隨欲顯現,故稱此後之行為「意樂行」,稱其身為「意成身」(或變化身或意生身)。地前菩薩,努力聞思,確定知見,以為修趣正鵠,故以勝解為主,而亦名為「勝解行地」。獲此勝解,必須內具知見,外資善友,如是雖處四顧茫茫波濤洶湧中,亦不至如無舵之舟,失所趣向。故此地前勝解行,尤為菩薩所應知者。
次釋次第義,此以地位辨。地者分位,如世事之各有其分段層次。又地有能載能生之義,菩薩行取喻如地,即顯地地皆具任持發生菩提資糧之功。般若說地有二:一為三乘所共十地,從「乾慧地」乃至「如來地」是也。一為大乘不共十地,由「極喜地」至「法雲地」是也。如是十地,地地升進,固有其次。
而每地之中,復有被甲、發趣、超乘之次。此如臨敵,先之鎧甲莊嚴,繼之長驅直入,終於殺敵致果,而複超然,向上一著。菩薩亦爾,入地修行先被大心鎧甲,以自嚴餙,盡攝法界有情於懷,展開心量,以為行踐所依(即堪能負重也)。繼而發趣實踐,充心之極。達其極矣,而複超然不著,更求勝進,日新其德(即能出生勝上也)。於成佛之念,自有決江河莫禦之勢也。
此中趣入,亦有其次:一者先行其易,漸及其難;二者先由自作,漸教他作;三、四之次,則於他人,與他作事,隨喜贊嘆(亦猶儒者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之意)。如是四行,每地如是。最後超乘(此如競走,將至目的地,再一加行而達終點之意),龍樹釋此,云如行路人,得馬乘馬,見象趣象,得象乘象,見龍趣龍,得龍乘龍,而為超乘精進不息之意也。是即般若行次第義也。先說得力者修。頌曰:
諸論及工巧,明術種種業,利益世間故,出生建立之。
隨可化眾生,界趣亦生中,如念即往彼,願力故受生。
於種種惡事,及諂幻眾生,應用牢鎧鉀,勿厭亦勿憚。
地上菩薩為眾生故,於一切有益世間之學,應學應知。世間學可分三類,謂諸論、工巧、明處也。於此而能究竟通達,便為一切修行之因,論言菩薩應於五明處求也。然地上菩薩,以得根本智故,乃能徧學五明,得其應用,故為得力者修,非未得力者所可企及。又十地行為天行,菩薩行十王大業,是猶儒者內聖外王之事,故能隨願趣生界趣,化導眾生。不礙煩惱而能善用煩惱,所以不憚惡事,並能轉移諂曲誑幻(世間惡不出此二字)眾生,同趣淨界也。
地上之行(詳十地經)本論甚略,凡夫空論亦無裨益,今即不詳。次說未得力者修,正為眾生說法,蓋菩薩鎧鉀自嚴,端在地前勝解行處被之,故於地前特以六種行詳言之。六行者,戒、定、修相、法、教授、供養。實即三學,修相以下,即屬慧學。佛學之學,原不出此三耳。
---
[李]
丙二、以地位辨
丁一、得力者修
問:「得力菩薩,那些地上菩薩,於眾生中,云何應修行? 」,如何修行,菩薩怎樣修行?
「諸論及工巧,明術種種業,利益世間故,出生建立之」,
*即是菩薩甚麼都學,各種理論、各種知識,能夠利樂世間的眾生,都要學。
*各種的理論,包括醫學的理論、包括哲學的理論、包括邏輯理論等等。
*工巧包括各種建造社會的知識你都有,譬如修路怎樣修?建房子怎樣建?怎樣造飛機?怎樣築機場、築馬路、怎樣養牛、怎樣養
馬,你全部都懂得。工巧通常與建造有關。
*明術,即是各種古靈精怪的東西,譬如捉鬼的技術,治病的技,或者正、或者邪,都懂。
*「種種業」,其他的一切一切知識。
*菩薩求法當於五行處求,即是五明處求,第一叫做因明處,講邏輯;聲明處,語言學;醫方明處,就是醫學;工巧明處即是一切建築、一切工藝的東西,最後才是內明處,即是佛家的哲學,要學所有東西。
*即是說這些五明是宇宙一切知識,世間一切知識,世間、出世間一切知識都應該懂得,因為這些知識是可以利益世間故,能夠利樂他們的。所以那些知識全部都要學習。
*「出生建立之」,出生即是產生這些知識、學習這些知識、建立這些知識。這些知識由你發明,譬如紅潮,如果你建立一些方法控制紅潮,菩薩應該做的責任。各樣知識都要掌握、各樣知識都要學習,和自己應該建立新的知識體系。
*「隨可化眾生,界趣亦生中」, 隨著你要化度的眾生,即是你要度的眾生。那些眾生在甚麼界、甚麼趣呢?你都要願在甚麼界、甚麼趣來生。
*「如念即往彼」,一念之間即刻去那處。
*「願力故受生」,因為你不是用業力受生,你是用悲願去受生。界是代表甚麼?代表三界,即是你一念之間,他是色界眾生,你要度他,即刻生去色界。如果欲界眾生,一念之間就生欲界眾生。他是無色界眾生,你一念之間就生無色界,這樣叫做「如念即往彼」。因為你的受生就是用悲願受生,要用神通。
*趣就代表六趣,他們是甚麼趣,因應他們的趣在哪裏,你就生去甚麼趣。他是甚麼界,就生甚麼界? 這樣來到度他。
*「於種種惡事,及諂幻眾生」,即是這些眾生做種種壞事,又弒父、又弒母,又殺阿羅漢、又出佛身血、又解散僧團,這樣眾
生是無得救,即是無種姓、一闡提來的。諂幻眾生,諂即是無正直的心,諂曲的心,即是心已經扭曲。諂即是扭曲,阿諛諂媚。幻,幻妄的眾生。
*「應用牢鎧甲,勿厭亦勿憚」,應該披甲上陣,鎧甲即是披著
盔甲打仗一樣,做衝鋒隊。鎧甲表示甚麼?般若智、精進,六波羅蜜多,四攝,即是披甲上陣不會受害的。因為你不披甲,會害自己。
*勿厭,不要討厭他。因為他們做壞事的時候,你討厭他們不是辦法,雖然他們不能生天道,但在人間也好,他們有諂曲之心,使到諂曲的程度降低都好,他有幻妄之心,講大話講少些都好。即是這樣,我不希望是究竟,他們是人天乘,讓他們受人天的福報都好,不要做那麼多惡事都好,所以要披甲上陣,對這些眾生,都不會遺棄他們。
*勿厭,先不要討厭他。勿憚,對這些眾生,不要害怕他們,亦都不要討厭他們,應該同情他們。
*披甲上陣,去輔導他。雖然不能夠全部改正、將他糾正過來,或者做不到,但是引導他,減少他的惡,減少一分就一分,成就一點得一點。
*呂澂先生:「般若行非一蹴可幾」,修般若的行為,是智慧來的,不是一蹴就成就,一做就可以成就的。
*「而為漸進」,慢慢修,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修,所以要漸修。一步步來,不要急躁,慢慢來。
*「故有次第地位」,所以有次序、有階段,所以修集資糧是修福德、智慧資糧之後,要講菩薩的「漸次行」,講菩薩一段段修行的方法。所以在福德智慧資糧之後,依修行的次序來解釋。
*地上菩薩,是得力者修。地前菩薩是未得力修。菩薩見道,即是證到真如的時候,就叫入地。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得力者修就是這些人,就是地上菩薩。
*這些地上菩薩的煩惱障、所知障比較薄,所有修行的行為、過程,都能夠「隨自意樂」,隨著心怎樣,就會怎樣。尤其是八地,「生死變易,亦隨欲顯現」,他們喜歡生哪裏就哪裏,隨著自己的意樂而得。隨著意識所到,就變現出那個身體、變現出世界,稱此後的行為是甚麼?「意樂行」,即是我心意喜歡怎樣就變現怎樣。「稱其身為意成身」,不是業所感身,是意識的悲心所成就的身體來的,「意成身」。「或者變化身」,是佛的變化身,菩薩變化身,或者「意生身」,透過你意識的悲心,而產生身體。
*地前菩薩的努力是聞思,聞法,消化那些道理,用智慧去將它分析,來綜合它,取它精神,思所成慧。以聞思為主,確定我們的知見。甚麼是對?甚麼是不對?那麼「以為修趣正鵠」,就是修行的目標。以聞思為主,就奠下我們的正確修行路向,是培養般若智去成就大菩提。
*那時候,修行以勝解為主。勝解即是殊勝的了解、徹底的了解。對人生、對宇宙的道理,得以徹底的認清楚它,這個是地前菩薩所做的,那個階段叫做勝解行地階段,即是透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對佛的教法有正確的認識,對成佛的途徑有正確的認識。
*所以這個階段的修行就是勝解行地,地即是階段,勝解行階段。
*地是分位、階段、程序、能載、能生義,在這個階段能生出你的智慧,能生出菩提的智慧,這個是菩薩的行。
*菩薩的行為可以用地比喻,菩薩行為有階,一段一段的,所以用地來比喻。即顯地地「皆具任持菩提資糧、產生菩提資糧之功(效),地前的階段,亦都能任持你的菩提資糧,使到菩提資糧能夠產生出來。
*「如是十地」,地上菩薩分開十個階段成就。地地升進,每一地,每一地是比前一地進步,「固有其次第」,有固定的階段,而每一地之中,「復有被甲上陣、發趣、超乘之次」,每一地初初入地的時候,要披甲上陣的入地。入地的時候要勝敵,要先將敵人打敗,於是發趣,能夠成就那地我們應成就的事。完成之後,於是「超乘」,是超過這地,再高一地。
*即是在初地的時候,一樣有披甲,一樣有發趣,完成之後,由初地超乘就升到二地去,二地未到的時候,就披甲上陣,成就第二地應修那個菩提資糧,就是發趣。成就到了,又升進,又超乘,又再披甲上陣,去做第三地工作,好似去打仗,直接用打仗比喻。
*所以「此如臨敵」,好似這樣披甲上陣,如臨大敵,「先之鎧甲莊嚴」,穿好那些鎧甲,審慎其事。「繼之長驅直入」,在每一地裏面是重重障礙,披甲上陣,披荊斬棘,將一切障礙掃除,這樣好似打仗一樣,掃除敵人。
*因為你的煩惱障、所知障,煩惱障是敵人來的,怎樣降伏那地的煩惱障、那地的所知障,要披甲上陣之後,就要長驅直入。
*每一地要降伏煩惱,然後能夠升進,然後能夠長驅直入,於是能夠殺敵,能夠獲得果地的果。
*果地的果不會沉迷果地,就要超乘,離開它,「而復超然,向上一著」,要向著另外一地走,不會耽著那地。
*即是初地菩薩修行有了成就之後,一定跳入二地,由二地再升進三地,由三地去四地、五地,七地、九地、十地,要超乘十地,圓滿的佛果。一地地向上,殺敵如是,講菩薩修行都一樣,「菩薩亦爾」。菩薩亦都有披甲,又有發趣、又有超乘,打仗一樣,這處就強調漸修過程當中,一定要克服所有煩惱。
*地上菩薩為了眾生的緣故,「一切有益世間眾生之學問,應學應知」,對一切對世間眾生有利的,應該要知道的,應該都要學習的。舉例世間學可以分做三大類,第一類叫諸論,哲學、文學、文字學、聲韻學。工巧,工藝都應知。明處是各種學問,即是五明處。
*「於此而能究竟通達,便為一切修行之因」,如果你對一切都不想學,就不能夠成就大菩提。原因是大菩提即是一切智智,甚麼都要懂得,學那麼多學問,要普度眾生,這個就是大乘精神。「論言菩薩應於五明處求」,《佛地經論》,和《地持經》和《瑜伽師地論》等等那些大論,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
*「然地上菩薩,以得根本智故」,般若智有兩種,一種後得智、一種根本智,證真如之後,他的後得智起。「乃能徧學五明」,因為有根本智起的時候,後得智很容易運用,五明處要後得智學的。
*「得其應用」,不但能夠學,而且能夠應用出來。所以「故為得力者修」,是講有力的菩薩,修行的過程要這樣。「非未得力者所可企及」,不是初初所學的人能及的、所能希望達到。
*「又十地行為天行」。「天行」與天的真理相應的行為,落入世間的時候,就叫「十王大業」,未成佛的時候,就是第八地、第九地的菩薩,可以生人間裏頭做轉輪聖王,乃至修各種天裏面,譬如摩醯首羅天,做摩醯首羅天王。
*「是猶儒者內聖外王之事」,內聖就是修般若智證真如,這些是內聖,外王就是成就十王大業,是普度一切眾生,這個是外王。
*「故能隨願趣生界趣」,所以隨著你的願能夠趣往甚麼生、甚麼界、甚麼趣都能夠成就。隨著緣都能在三界裏面,隨便一界,他可以生。在六趣裏面,隨便一趣可以度,去普度眾生,目的是化度有情、化度眾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礙煩惱而能善用煩惱」,不礙煩惱就是不為煩惱所礙,這樣能夠普度眾生。能夠成就一切善,善用煩惱,所以「不憚惡事」,所以惡事都不怕的。
*「並能轉移諂曲眾生」,將誑幻諂曲眾生轉移諂曲變做正直、誑幻眾生轉移他不要妄語、不要兩舌、不要綺語等等,能夠改善他,做誠信的眾生。「同趣淨界也」,界是世界,同扶助他們,成就真正的淨土。這個世界裏面,有一個眾生是不清淨,這個世界就不清淨,所以一切所有眾生,都希望他們可以降伏煩惱,使世界真正清淨。
*這一段講地上菩薩之行為,「詳《十地經論》」,「本論甚略」,此《菩薩資糧論》講到地上菩薩怎樣修行的過程很簡單的。「凡夫空論亦無裨論」,我們凡夫詳細講十地,初地菩薩怎樣修? 二地菩薩怎樣修? 乃至第十地菩薩怎樣修?無用的。「今即不詳」,現在就不詳細講。
[自在]
問:已說得力菩薩修行。云何未得力菩薩修行?
答:
82-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發露諸罪惡,覆藏眾善事。
具足勝淨意者,謂增上意,又是善增也。意者心也,即彼心具足,名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者,諂謂別心。別心者,不質直也。又諂者名為曲心,幻者謂誑也。若心不曲不誑,彼是不諂不幻。發露諸罪惡者,若有罪惡顯說發露,彼名發露諸罪惡。覆藏眾善事者,若有善業竟大覆藏,彼名覆藏眾善事。若菩薩欲疾得菩提,應當具足淨意、不諂不幻、發露罪惡、覆藏善事。是故世尊說云:諂非菩提,幻非菩提。
83-清淨身口業,亦清淨意業,修諸戒學句,勿令有缺減。
此諸菩薩欲與修念相應故,先當清淨身口意業。於中殺生、不與取、非淨行等三種身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三種身善行應當受之。妄語、破壞語、麁惡語、雜戲語等四種口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四種口善行應當受之。貪、瞋、邪見等三種意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三種意善行應當受之。諸波羅帝摹叉學句,亦當受而隨轉。於彼學句,無有知而故破。若缺漏戒者,於修念中心則不定。
[呂]
是中戒行,頌曰:
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發露諸罪惡,覆藏眾善事。
清淨身口業,亦清淨意業,修諸戒學句,勿念有缺減。
一切菩薩行,以戒為本,而戒特重修身者,以是諸行之根本故。佛未製戒前,隨事糾正,具有略戒,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佛輾轉傳來,奉此略戒為本,實則已總攝一切菩薩行矣(廣戒,乃佛順弟子隨事別製者)。
頌中不諂不幻二句,即自淨其意;發露罪惡句即諸惡莫作,覆藏眾善而不自矜,乃真眾善奉行也。苟能如是,自然三業清淨,植立戒本,而後可修諸學處,勿令缺減,此非託諸空言,而須見諸行事之學也。儒者非禮勿視、聽、言、動,以為複禮歸仁之功,是禮即戒。故戒行,實菩薩勝解行之本也,其可忽諸!
[李]
丁二、未得力者修
戊一、戒行
「已說得力菩薩修行,云何未得力菩薩修行? 」,地上菩薩怎樣修行講了,地前菩薩怎樣修呢?
「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發露諸罪惡,覆藏眾善事」,
*第一即是「具足勝淨意」,應該有具足殊勝的清淨心,殊勝地清淨你的心,即是自淨其意。
*「不諂亦不幻」,諂是諂曲,你的心不會扭曲。幻就是說誑幻,講虛假說話欺騙別人等等。你不會諂曲、欺騙、講大話,於是自淨其意。
*「發露諸罪惡」,如果做不正確的行為,應該向僧團裏面公開出來,不要隱蔽。
*「覆藏眾善事」,你做了很多善行,不需要告訴別人,將它藏起。因為你做了惡事害怕別人知道是大惡,做了善事怕人知道善事是真正善事。
*「發露諸罪惡」,即是等於諸惡莫作。然後「覆藏眾善事」,這個是真善,就是眾善奉行。佛的教法就有三件事,「是諸佛教」,這個就是佛的教法。
*佛的教法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個是真正佛的教法。這三個句子是原始的戒,後期因應特殊的環境,佛因時制宜制定的。本來佛不制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足夠,這三條原則你守著它,就是守戒。
*「清淨身、口業,亦清淨意業,修諸戒學句,勿令有缺減」。身業要清淨,等於十善道裏面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三條就屬於三種身業的善行。
*口業即是不妄語、不綺語、不惡語、不兩舌,四種口業要清淨。
*「亦清淨意業」,無貪、無瞋、無癡,不要有邪見,一共是三種清淨的意業。
*自淨其意,這個是意業。發露你的罪惡,惡業就包括口業和身業等等。
*「修諸戒學句」,修各種的戒學句,戒學句即是守戒,學句就是戒。
*戒有幾個名字,調伏,即是調伏我們的身心。另外一個叫學處,菩薩當學的地方,學處又翻譯做學句,戒等於學處,又等於調伏、又等於學句。
*這處的諸學句,就指不同的身份,守不同戒。
*「勿令有缺減」,守戒的時候,不要缺少你的戒,不要犯戒。
*呂澂先生說:「次說未得力者修」,接著講地前菩薩的修行方法,「正為眾生說法」,為普通凡夫講。「蓋菩薩鎧鉀自嚴」,菩薩穿盔甲上陣的時候,「端在地前『勝解行處』被之」,地前容易犯戒,地前叫勝解行地。聞思勝解為主,地上以修為主,聞思修三摩地,所以地前是勝解為主。於是「勝解行處」,地前菩薩就要披甲上陣,就很重視披甲。
*所以在地前的人以六種行詳細地講披甲上陣,戒、定、精進修三十二種相、法隨法行、教授、供養六種,都是三學來的。即是戒定慧三學,為何呢?因為戒行就是戒學,教授與供養等等全部屬於慧學,所以三學足以統攝一切的諸行,統攝諸行。
*一切菩薩行以戒為本,因為如果不守戒,得不到戒的時候,就不能夠修定,定都不能夠修,相、慧,根本是修不到。所以一定是從戒開始。
*持戒的重點,就是修身,行為方面,所以諸行的根本的緣故就是戒。佛在未制定戒之前,是「隨事糾正」,本來初初是沒有戒,發生甚麼事就糾正,是略戒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個原則就是諸佛的教法來的,「是諸佛教」。
*「諸佛輾轉傳來,奉此略戒為本,實則已總攝一切菩薩諸行」。廣的戒,即是後來出家,比丘就比丘戒、比丘尼就比丘尼戒;優婆塞,居士就有優婆塞戒、優婆夷有優婆夷戒,這些講的戒是「佛(隨)順弟子隨事別製」的。發生甚麼事情,於是佛就說修一條這樣的戒,就將它統攝,歸納起甚麼身份就守甚麼戒。
「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發露諸罪惡,覆藏諸善事」,*「不諂亦不幻」,即是自淨其意,不諂即是不要諂曲,不幻就是不要誑幻,不要虛假,這樣的時候,你的心要清淨。
*「發露諸罪惡」,即是諸惡莫作。
*「覆藏眾善」,叫我們不要自矜,自矜即是誇也,就不要自己矜誇自己功勞。
不要矜誇自己所做的善行,這種善行就是真的善行。
*「苟能如是」,「自然三業清淨」,口業、身業、意業清淨,「植立戒本」,戒的根本,然後可以「修諸學句」。諸學句即是其他戒,「勿令缺減」,不會有所破戒,又不要守不到戒,因為戒如果有缺減就不能入到定,不能夠修定。「此非託諸空言」,須『見諸行事』之學也」。
*不「託諸空言」而「見諸行事」。儒者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儒者是講非禮勿視、聽、言、動,以為復禮歸仁的工作。即是禮就是戒來的,要遵守社會應有規律,或者良心的道德規律。
*佛家是守護根門,非禮勿視,「視」即是眼根,眼的根門守護;「非禮勿聽」,是以耳根做根門,你要守護。「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即是我們的行為、言說之間等等,原來都與戒相應。
*「菩薩勝解行之本」就是「戒行」,「其可忽(略)諸」,「諸」是感嘆詞,即是可以忽略他嗎?
[自在]
84-安住於正念,攝緣獨靜思,用念為護己,心得無障心。
如是於戒正清淨已,斷除五蓋,於空閑淨潔離眾之處,少聲少喧少蚊虻蛇虎賊等,不甚寒熱,不置臥床,若立若經行若結加坐,或於鼻端或於額分,迴念安住隨於一緣善攝作已。若於境界有躁動心,則用念為守門。如是置守護已,遠離障礙賊心,獨在一處無散亂意而修習思惟。
85-若起分別時,當覺善不善;應捨諸不善,多修諸善分。
於思惟時若起分別,即於起時覺此分別,若是不善即應捨離勿令復增,若是善分唯當數數多作。不應散亂,如室中燈不閉風道。
86-緣境心若散,應當專念知,還於彼境中,隨動即令住。
於中修定比丘心思惟時專意莫亂。若心離境即應覺知,乃至不令離境遠去,還攝其心安住境中。如繩繫猿猴繫著於柱,唯得繞柱不能餘去。如是應以念繩繫心猿猴繫著境柱,唯得數數繞於境柱,不能餘去。
87-不應緩惡取,而修於精進,以不能持定,是故應常修。
緩者謂離策勤,惡取者謂非善取(謂太急也)。若欲成就三摩提者,不應緩作及惡取精進。以緩作及惡取精進不能持三摩提,是故修定行者應常正修。
[呂]
其次定行,重在相續,非僅靜坐不動之謂,即行住坐臥視聽言動無一非定。定以心為主,故稱增上心學。頌曰:
安住於正念,攝緣獨靜思,用念為獲己,心得無障心。
若起分別時,當覺善不善,應捨諸不善,多修諸善分。
緣境心若散,應當專念知,還於彼境中,隨動即令住。
不應緩惡取,而修於精進,以不能持定,是故應當修。
定謂專一心志,云何專一,曰安住正念而已。吾人之心,不能無念,心態起伏,一彈指頃,已六十念。苟正念相續,能常時安住(安謂從容自然),即為大定。而行住坐臥,視聽言動,莫非定也。儒言止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能安、能得;又云持志而不動心。
持志二字最為切要,蓋能把握此念,何往而非定境也。佛法以九住心談定(參看《六門教授習定論》),揭示根本,本論亦同此依據。四頌中闡說三層次第:初頌言攝心。謂於所緣境界,逐漸縮小範圍(並非無緣),集中一處,而後用念相護。以念為工具,此為習定工夫,即後念與前念相貫,於心住處不迷不亂,而後心始能住正念(心無障,即為住正念)。佛於修戒之後言修心(梵文定學本名心學),此修身修心之次,與儒者不盡相順也。
二頌言修心。謂心雖由念護持安住正念,然未得力者,不能持續,必有餘念間起;今此修心,即於念起時,分別善否,應攝心住善,制伏不善也。順法實相淨相寂相之謂善(有著心向善,亦說名不善),於此多修,今其安住,是心即常善也。
佛答跋蹉比丘問善不善,曰十善是善,十不善是不善。此種隨順實相分別之念,即為正念。自在比丘釋此,謂於思惟時,若起分別,覺知是善,應當數數多作,不令散亂,如室中燈,不閉風道,則能燃熾。此所謂善,即指正念,定心若無有念,即成死心無用矣。後二頌言治心。謂緣境心若馳散,即當警覺,令還住正念。若疾疾(惡取)欲住正念,亦屬妄念;若太弛緩,複不能攝。譬如調琴,緩急俱不得。孟子所謂必有事焉,勿忘勿助之義,頗能領悟此中消息也。
上述三義,為九住心根本,亦即增上心學之根本也。然此不能捨離精進,佛言精進成熟一切。六度中進定相連者,蓋定得精進,即不致間斷也。
[李]
先有攝心,然後有修心,最後才能夠治心,有這樣的層次次第。
*「安住於正念」,正念即是把精神集中於一點,就叫安住正念。安住在一點,安住在一境,對向一個境,把精神集中一個境。一念、一念那樣,不會中斷下去,不要有間斷的,這個就叫安住在正念。
*正念的時候,「攝緣獨靜思」,因為要攀緣一個境,將心由廣至小收縮、收窄到一點,這樣叫攝心,於是攝緣。把你的心攝持在所緣境,攀緣境。
*靜思應該就是念念關注在你的所緣境處。獨自那樣處理,不要理會第二個人。心要很寧靜那樣下去,沉思你的所緣境,於是在這個情況之下,你要獨居。阿蘭若就是寧靜的地方,修行的時候要沉思,要專注在境裏面,所以沉思的時候要觀的,包括止、包括觀。
*「用念為護己」,能夠運用正念力攝護你的心之後。
*「心得無障心」,你的心是無東西可以妨礙。甚麼叫障心?五蓋妨礙你的心活動,即是貪蓋、瞋蓋、掉舉蓋、惛沉蓋、疑蓋。如果你能夠攝護你的心境,五蓋不起,你的心大用能夠發揮。大用是甚麼?觀,般若智起了,觀空的智能夠起。在沉思裏,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這個就是心的大用。
*定是提供一個環境給你,在一個理想的狀態裏面,沉思道理。把一切執、一切煩惱,將它們降伏和銷毀它們。這個作用在用念維護之後,這個心才能發揮作用。
*攝心,心本來散亂,我將它攝在一點,這就是攝心。
*修心,「若起分別心時」,修心的時候都會想東西,想這樣、想那樣。分別,是有所分別,「當覺善不善」,覺即是反省,是善的分別?還是惡的分別?自己能夠知道。
*「應捨諸不善」,反省之後,不善的時候,應該捨棄它。現在修定,應把心專注一境,想
第二件事對你修那個境無作用,有害無益,都是不善,於是捨棄它。
*「多修諸善分」,分即是類。分別心起的時候,知道是善的。譬如修呼吸,覺得好舒服,這個都是善。知道就可以,不用捨棄輕安,繼續集中呼吸,多些修習就好。
*觀就是有條理作觀,譬如我有沒有實我?有沒有靈魂?這樣就是分別,這分別是善的,這個可以。如果在定裏面,繼續作觀:我的生命怎樣呢?五蘊組成,可以逐蘊問,知道有沒有我?考察色蘊有沒有我,我發現色蘊是無常,無常是苦,苦就無我。因為我是有主宰,甚麼叫我? 主宰,主宰為何不主宰那個樂而變成苦呢?如果你生命是苦,即是你不能夠主宰。你不能夠主宰時候,即是無我。
*《阿含經》說色是無常,身體是無常的,細胞經常生滅中。
*苦有幾種苦,行苦、苦苦、壞苦。壞苦,新陳代謝壞。行苦,生命流轉、物質都流轉的。
*苦為何無我?因為我有感覺苦,苦是無我。
*我有幾個特徵,主宰你的生命。我是常的、永恆的。我是無生滅的,無造作的,不能夠分析的。第一個就是常的,這個是永恆存在。第二,它是主宰性的。一個統一體來的,一、常、主宰三個特性。繼而它能夠感受苦樂、能夠造業,有五個特徵。
*妙樂所成的我就是最後的我,最高我、最徹底我。
*苦與樂相對,即是你沒有主宰性,就不是叫我。因此苦就是無我,色蘊是無我;受蘊是無我;想蘊又無我;行蘊又無我;認識的六識又無我,所有生命體是由五蘊組成,五蘊無我,所以你的生命體就無我,那概念是很清楚,一步一步那麼入的,那麼是善,這樣是多所作。
*所作觀,中間不要插入,一氣呵成將整個道理思維完成。你的頭腦就清晰,就產生智慧,修你的心。
*講治心,即是說你的心出了毛病,修止觀的時候,有甚麼辦法?他就教你,「緣境心若散」,攀緣一境的時候,心散亂,攀緣不到,攀緣第二個境。
*這個時候「應當專念知」,應該專注你的心念,了解你現在是散亂的。
*「還於彼境中,隨動即令住」。知道的時候,就回去剛才的境裏,拉回他,隨動,就叫他回來。
*「隨動即住」,隨著你想外邊的時候,就拉回來專注於呼吸,不要想其他東西。動即是離開,散亂,想第二樣東西,將想第二樣東西散亂的心即令住,返去還住剛才的正念處。如正念就是呼吸,先修呼吸,就將它拉回去呼吸。
*「不應緩惡取,而修於精進」,即是不應該放慢你的意志,又不應該惡取而修,即是急劇。急 即是我要今日精神完全集中,初初的時候是不可以的。
*初初內住的時候,心一定會散亂的,散亂的時候再拉回去,叫等住。內住、等住很多次訓練,然後才是安住,安住心仍然有散亂的,有間斷的。叫做有間作意,即是中間會斷的,於是再拉回來,不要很急劇、一下子成功集中我們的意念於境,我們這樣的做法是無益的。即是你太緊張,入不到定。
*所以不要太緩、又不要太急,那麼急的時候叫惡取而修,取是執的意思,硬要執著要促成它,就這樣的精進不是正確方法。不要緩、不要急,這樣精進就是可取。
*「以不能持定」,因為定的時候,是不粗重,如果太緩的時候,會惛沉,好容易睡了覺;你太急的時候,很容易掉舉,逼迫你的心,心就很粗重。粗重就無堪任性,不能夠精細思維道理。
*當太急的時候,掉舉的時候,要知道怎樣處理這個心理現象?太緩的時候,即是有惛沉的時候,即是怎樣處理惛沉?這樣叫修。
*「如是於戒」,即是戒行,已經是「清淨已」,已經能夠做清淨。能夠清淨的時候,斷除五蓋。然後可以「於空閑淨潔」的地方和「離眾之處」,即是空閑之處,少些蚊、虻、蟲、蛇、虎或者惡賊等之處。不甚寒熱,不可以太冷,這個地方溫度適中、氣候適中。
*「不置臥牀」,不需要放置牀讓他睡的。「若立」,或者你立著修止,站著也可以。「或經行」,一邊行、一邊修。「或結跏趺坐」。
*可以安住鼻端,雙眼不完全閉起,只閉合十分之七、八、十分之九,將眼垂望鼻端,鼻端光射下去的白光,即是經常將心集中在鼻端,就是修鼻端法。
*或者,「或於額分」,那時候你閉合雙眼,把精神集中在額頭這處。
*「迴念安住」,迴即是反覆那樣,把意念安住在鼻端處,或者安住額分。有時候,修呼吸的活動,安住在丹田都可以,自己選擇地方來安住,這個就是境。
*「隨於一緣」,一個境,集中一個,隨你喜歡,選一個地方做攝心的對象。
*「善攝作已」,好好地攝心之後。
*「若於境界,有躁動心」,如果在集中的境界,你所觀的境,躁動心跳動的時候,「則用念為守門」。念即是明記不忘,對你剛才觀的地方以明記不忘來做手段,來守護你心的門。
*「如是置守護已」,如是守護好,「遠離所有障礙賊心」,賊心即是散亂的心,即是剛才所講的貪、瞋、掉舉、惛沉、疑,這些叫賊心,讓它不要起。
*「獨在一處,無散亂意」,單獨去修,集中精神一點去修,無散亂心。
*「而修習思惟」。
*「於思惟時」,修觀的時候,「若起分別」,分別心再起的時候,「即於起時」,一起的時候,「察覺此分別」,即刻反省這個分別是怎樣的。
*「若是不善」,發覺它不善的話,「即應捨離」,即刻不要繼續想這件事。「勿令復增」,不要再讓惡念再起。
*「若是善分」,如果你反省之後,發覺剛才的分別心是好、是善,「唯當數數多作」,數數即是屢屢,即是多次繼續。
*「如室中燈」,好似心裏頭點著一盞明燈。不閉風道,不要讓空氣閉塞,使到空氣流通的時候,燈就會明亮。即是你的心一樣,不要有東西,用貪愛、瞋恚、掉舉、惛沉、疑的東西,使到它閉塞,不通,心就無法發揮應有的效用,就無堪任性,永遠得不到般若。
*智慧從觀來的,不是從止來的,止是給予環境思維。所以心能夠發揮大用,把心集中之後,才能思維道理。
*「其次定行」,除戒行之外,第二樣就是修定行。「重在相續」,即是要前念後念是相續不斷為重點。「非僅靜坐不動之謂」,定不是只是坐在這,坐都可以入到定,但是不坐也可以。舉例「行、住、坐、臥、視、聽、言、動,無一非定」,所以行又可以、住又可以、坐又可以、臥又可以、說話又可以、聽又可以、活動又可以,都可以入定的。
*修定以心為主,「定以心為主」,所以叫「增上心學」,增上是很強烈的訓練。
*「定謂專一心志」,把精神意志集中一點,「云何專一?」,怎樣叫做集中呢?「曰:『安住正念』而已」,把精神集中正確念頭之上,記憶不忘,對你所觀的東西明記不忘,把你的精神對某一點明記不忘,叫正念。
*「吾人之心不能無念」,我們的心就不可以無思維,念廣義叫做思維,狹義叫做明記不忘。這處廣義講,不是指明記不念。顯然心念,一生一滅的活動,即是心念活動,不能無心識活動。*「心態起伏」的時候,一個短時間,有很多念的,有很多心識活動,「一彈指頃」,一彈手指那麼短時間,已經有六十種念起,六十種心識的一生一滅,一個心識的一生一滅,叫做念。*「苟正念相續」,念頭能夠前後相續,不要有間斷的時候,如果能夠這樣做,「常時安住」,所謂安住是對境,從容不迫那樣集中,這個就是大定。「行、住、坐、臥、視、聽、言、動,莫非定也」,都是修定。儒家之言「止於至善」,止就是定,又講「知止而後能定」,我們應該知道把精神集中才能夠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即是心集中一點,那然後才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心寧靜就無雜念,能夠很從容安心。安而後能慮,心安才能夠思慮,才能夠思維。慮而後能得,能夠思慮才能解決問題。
*又說「持其志而不動心」,能夠持其志,即是能夠集中,不會被外物所擾動,才能夠不動其心。
*持志最為至要,持志若定,因為「蓋能把握此念」,這個志是念來的,就無往而非定,即是你經常所到的地方都能夠定。定的話,心就不會散亂,不會散亂就能慮、能夠得。
*「佛法以『九住心』談定,佛法用九種住心來講定。九種住心:
第一、內住,集中精神不觀外境,只是觀內境。
第二、等住,是前念後念相續相等那樣思維,不散亂。
第三、安住,心再散,再走出來,又安下來的。
第四、近住,接近心的一個概念、一個概念之下相續。
第五、調伏,能夠調伏,令它前後一貫。
第六、寂靜。
第七、最極寂靜,連貪、瞋、癡以前未起,都不會再起。
第八、專注一趣。
第九、等持。
呂澂先生說可以參看《六門教授習定論》,因為《六門教授習定論》簡直是修定的根本來的。本論亦同此依據。現在講修定, 跟《六門教授習定論》都是一樣的。
*初頌是講攝心,甚麼叫攝心?對所緣的境是「逐漸縮小範圍」,就不是無攀緣,是攀緣一個境的。「集中一處,而後用心相護」,即是心不要走散,集中它、護持它,向一境而集中。於是經常明記不忘,於是「念為工具」,念即是明記不忘,對你所集中的一個境經常關注它的,明記不忘。這個做手段、做工具,此為習定的功夫,習定必修的修行的方法。
*「而後念與前念相貫」,「於心住處,不迷不亂,而後心始能住正念」,心不會迷惑,不會散亂,就會正念。於是你的心無障,甚麼叫做正念?心是不會有障礙,無五蓋。對境是絕對不疑,清清楚楚知道的,又無惛沉、又無掉舉。心在外面的,將心攝在內在一點,叫攝心。
*講修心,甚麼修心呢?「謂心雖由念護持」,即是明記不忘護持,但是「安住正念」的時候,「然未得力者」的菩薩就「不能持續」,即是現在初初就可能集中內住之後,心就不能夠繼續念念相續下去,「必有餘念間起」,一定有其餘的雜念中間雜下去。
*「今此修心」,就是「即於念起時」,即是有心念一起的時候,起分別的時候,於是「分別善否」。雜念起的時候,考察它、反省它,這個雜念是善的雜念,還是惡的雜念,於是應攝心住善。如果善就把它再集中精神,集中在善念那處。「制伏不善」,如果不善,將它捨棄,將它降伏叫做修心。
*順法又叫做善。實相,即是你所觀的相是真實的。譬如觀無我,就是真實。如果觀著觀著,忽然有分別,有一個靈魂在修定,這個就是不善。為何?不與真實實相相應,與真實的知識相反。
*「淨相」,是清淨相狀,這些是善念。
*寂靜之相,不會跳動,這樣叫做善。善,與真理相應,與實相相應的,是清淨的,是寂靜不跳動。這樣的念,叫做善。相反,惡就要降伏它,善就要增長它,繼續向這樣的思維、繼續這樣修法就行。
*「有著心向善」,心起著念,「亦說為不善」。即是耽著善,譬如幫助人是善,但你集中精神幫助人,就不記得修定,這是不善。知道善但不要執著,對善有所執著,都反成不善。為何?在講修定,對定是不善的,對行為是善。
*「於此多修」,如果是善念,就多些修習,「令其安住」於善念,「是心即常善」。
*自在比丘說,「於思惟時,若起分別,覺知是善,應當數數多作」,令其不要散亂,好似「室之燈」一樣,不要將風的途徑封閉,「不閉風道」。這樣就能夠「燃熾」燈燒得明亮。「此所謂善,即指正念」,「定心若無有念」的時候,即是心無思維作用的時候,「即成死心無用」,即是修定的時候不是甚麼都不想,不過是想一點、集中一點,如果是延續下去,相續,中間不要雜念間歇插下去,就修到定。
*後二頌,所講的治心,怎樣治心?「謂所緣境心若馳散」,所攀緣的境,如果有走去的話,「即當警覺」,即刻醒覺現在走了,「則還住正念」,要拉回去剛才集中的地方。「若疾疾(惡取)」,欲住正念急急求住正念,亦屬妄念都不可以,固執要急功近利,要即刻成功,修不到定,就「亦屬妄念」。
*「若太弛緩」,任由它放鬆又不可以,太遲緩就不能攝心,「復不能攝」,不能把心集中。「譬如調琴」,好似調校琴的弦線一樣,「緩急俱不得」。
*「上述三義」,即是要修心和治心這三種道理,「為九住心根本,亦即增上心學根本」,就講九住心,「然不能捨離精進」,精進是可以成熟一切。「定得精進,即不致間斷也」,如果能夠精進的時候,就不會散亂。甚麼叫精進?修定精進即是集中一點,讓它相續下去,是講念與念之間,不要讓它有其他雜念插入去,這樣叫精進。
[自在]
88-若登聲聞乘,及以獨覺乘,唯為自利行,不捨牢精進。
若欲登聲聞乘及獨覺乘,唯為自利故、自涅槃故,尚於晝夜不捨牢固精進策勤修行。
89-何況大丈夫,自度亦度人,而當不發起,俱致千倍進。
然此菩薩應於流轉河中度諸眾生亦應自度,何得不發起過彼聲聞獨覺乘人俱致百千倍精進也?如自度流轉之河,度他亦如是。
[呂]
頌曰:
若證聲聞乘 及以獨覺乘,唯為自利行,不捨牢精進,
何況大丈夫 自度亦度人,而當不發起 俱致千倍進。
修定之要,在持心安住正念,相續相等,故定名等持。等持者,如持油缽,行經鬧市,一滴不傾。定之持心,亦複如是,不令高下,無所偏側。故定行所重在等,心不旁及,即能等也,如是用心,即為精進。故此精進,非勢能之增益,乃善念之綿綿不斷,亦即安住之因,龍樹《智論》謂為定慧之根也。六度前三,雖賴精進成熟,然實無定慧二者所須之深切。二乘專求自利,尚極精進,於七返人天,尚可縮短,矧大乘丈夫,負自他兼利重荷,其可不千倍於彼之精進乎。又此精進於諸定事,當緣一境,而於餘事,懷捨離心,不應貪著。
[李]
「若證聲聞乘,及以獨覺乘,唯為自利行,不捨牢精進。」
*即使證得聲聞乘的小乘修行人,和修獨覺乘的修行人,只會為自利而用功修定,但是他們都不捨牢精進,堅決精進而修都不會捨棄。
*「何況大丈夫」,大丈夫即是大乘人。何況你自己說自己是大乘人,所有人修菩薩行、大乘就是大丈夫。你是自度亦度人,自己要得到解脫,希望人都得到解脫。自己得到大涅槃,希望人都得大涅槃,自己得到大菩提, (希望其他人都得到大菩提。
*「而當不發起, 俱致千倍進?」難道不應當發精進之心,是比小乘人多出無限千倍來到精進,俱致是一個數目,有人說一億、有人說一千萬,即是很多。多出小乘人一千萬倍的精進。
*呂澂先生講「修定之要」,精進地修定,重點要注意就是「持心安住正念」,把持我們的意識,前後念不忘。「相續相等」,前念後念相續而平等那樣活動。所以定的名稱又叫做「等持」。
*九住心,最後是等持,然後才入到定。等持是平等持心,平等相續對向那個境,對境能夠平等持心,明記不忘。
*修等持的人,好似一些人持油鉢,在鬧市走,一滴油都不要傾倒,不能夠流出來,這樣的定法。
*「定之持心,亦復如是」,在修定的時候,能夠平等持心,不會偏側的,持油過鬧市是一樣的。平等持心的心要怎樣呢 ?「不令高下」,不要讓心有高低跳動,「無所偏側」,左右叫做偏側,這個心完全心如止水,無所傾動。「定行所重在等」字,等即是同也,前念與後念是等同。等同是甚麼意思呢? 即是「心不旁及」,心不旁鶩,不要想第二個東西,對你所觀境是完全上念下念相等的,這叫正念,「即能等也」。心不旁鶩就叫做前後念相等同。
*「如是用心」就叫做精進,所以這裡的精進不是在心的能力有益增加,而是「乃善念之綿綿不斷」。善念即是正念,前後念相續不斷,平等持心那樣,綿綿不斷地連續下去,不要有間斷的。即「能安住之因」。為何能夠安住的條件就是你的前念、後念相續不斷、平等持心,綿綿不斷,這叫正念。那就將正念的精進概念交代清楚。
*二乘人求自利都能夠極為精進,「於七返人天」,在人間修行時候,能夠七次上天、七次返回人間,就能夠證果。但如果勤行精進,可以縮短,不用七次的。「矧大乘丈夫」,矧即是何況,何況做大乘的修行者,何況修大乘的人呢?是「負自他兼利重荷」,重荷即是重擔,荷即是荷擔,擔著一個重擔。擔這個重擔是指自己要自利,同時是利他。那樣叫做「負自他兼利重荷,其可不千倍於彼之精進乎?」大乘的修行者,所負的重擔,一定要勤行精進,才能夠到達目的地,小乘人自利,都要七次往返人天,精進可以縮短的,那大乘比小乘精進過一千倍、一萬倍。
[自在]
90-半時或別行,一時行餘道,修定不應爾,應緣一境界。
今此一日不應半時修習別定、餘時之中復行異道,唯於一定應善緣境,心隨一境勿向餘處。
91-於身莫有貪,於命亦勿惜,縱令護此身,終是爛壞法。
應當生如是心:我此身中,唯有薄皮厚皮肉血筋骨髓等,終歸乾枯;我此壽命亦當終盡。彼丈夫精進、丈夫勢力、丈夫健行,我亦應得。若其未得,我於精進不應賒緩。雖復百歲護此爛身,必定當是破壞之法。
92-利養恭敬名,一向勿貪著,當如然頭衣,勤行成所願。
今此若在曠野宿住之時,勿貪身命於中遊行,若有利養恭敬名聞起時不應貪著,為自願成就故應速勤行,如然頭衣。
93-決即起勝利,不可待明日,明日太賒遠,何緣保瞬命?
彼於如然頭衣勤行之時,明日賒遠莫待明日。若於我身有勝利者,決即發起。應當生如是心:何緣能保開眼合眼時命?我今即起勝利,明日太遠,莫待明日。
94-安住於正命,如食愛子肉,於所食噉中,勿愛亦勿嫌。
如是定行比丘,若村、若僧坊中,隨有如法無所譏嫌乞得食已,勿起貪心愛著亦勿嫌之,應當安住正念,如食所愛子肉,但為身住不壞存於壽命,攝護淨行故。猶如昔云:夫妻行曠野時共食子肉。
[呂]
頌曰:
半時或別行,一時行餘道,修定不應爾,應緣一境界。
於身莫有貪,於命亦勿惜,縱令護此身,終是爛壞法。
利養恭敬名,一向勿貪著,當如然頭衣,勤行成所願。
決即起勝行,不可待明日,明日太遠賒,何緣保瞬命。
安住於正念,如食愛子肉,於所食噉中,勿愛亦勿嫌。
修習定行,以正念安住為事,故於所緣,當專一境,不可分歧。凡身命名聞,飲食等事,足以引動心念者皆應蠲險,不可貪著。而於所希勝境,即起勝行,不當推託以待來年。蓋此身命,剎那難保,正宜以此幻身,隨即安住實相,以取如來堅身也。又此所緣,順善觀察,免為魔礙。
[李]
「明緣一境,捨餘事」,當他修止的時候,集中一個境,心不旁鶩,旁鶩即是餘事,捨棄餘事就是不要理會其餘事。你是集中地觀、或者修止,就集中地止,觀集中地觀。
*「半時或別行,一時行餘道,修定不應爾,應緣一境界」。有些人將一半時間修別行,別行即是定。或者花一半時間修定,其餘一半時間。
*「一時行餘道」,不是全部時,即是其餘的時候,做與定無關的事。
*「修定不應爾」,修定的人是不應該這樣,應該全副精神、時間集中修定,不能夠修定期間做第二件事。
*「應緣一境界」,修定的人要全部時間緣一境界。
*用彈性的看法,即是修定那段時間,每日修一個鐘,集中一個鐘向著定,就不要想其他事。還有修定的時候,不要旁騖。
*「於身莫有貪,於命亦勿惜」,修定的時候,對你的身體不要有貪著,對你的性命不要有愛惜。愛護你的生命即是為了修定,捨棄生命為了修定的目的。
*「縱令護此身,終是爛壞法」,縱使用千方百計使到身體不會生病,它到底也會爛的、壞的。法即是指事物。
*「利養恭敬名」,別人對你的利養恭敬名譽等等。
*「一向勿貪著」,從初始到成佛的整個過程中,都不應該貪著它們的。不應該貪別人對你恭敬、貪你名譽。應該勤行精進去修定,比喻如何精進呢?
*「當如然頭衣,懃行成所願」,好似你所穿的衣服,衣領被燒著,你再不弄熄它,頭髮都會被燒。即是要救火,救急如救火。修行時,要精進到好似救燃燒中的衣服一樣。
*這樣是勤行精進而達到所願。願是甚麼?成佛,修禪定是六波羅蜜多的其中一種,所以你的願是修六波羅蜜多達到大菩提果。
*「決即起勝利,不可待明日,明日太賒遠,何緣保瞬命」,你要下定決心,即刻要修行,使到修行得到殊勝利益的效果。
*為何不要等明日?遠即是賒,賒即是遠。遠賒即是太遠,明日即太遠。為何?相對即是太遠,因為你的生命,即是瞬息之間可能就會消滅?在你有生之年,盡你的能力獲得勝利。
*「安住於正念」,使到觀的境能夠相續不斷,使到所觀境前後相續不要有間斷,這樣就叫正念,如果有所散亂就叫邪念。
*「如食愛子肉」,好似吃你親愛兒子的肉一樣。
*「於所食噉中」,噉即是食,即是食東西的時候、過程當中。
*「勿愛亦勿嫌」,不會欣賞肉的味道,亦不會嫌棄肉。即是食的時候,是全副精神集中食。
*「如是定行比丘」,好似這些修定的出家人。
*「若村、若僧坊中,隨有如法無所譏嫌乞得食已」,向鄉村那處乞食,向那些僧人所住的地方附近這樣來乞食。是如法地乞,不要貪、不要嫌,所以每個人都會給予機會布施,即是你接受食物,是成就他的布施。
*乞到回去之後,怎樣吃呢?「勿起貪心愛著」,不能夠起貪心。
*「亦勿嫌之」,太粗,咬到牙崩都壞了、爛了。
*「應當安住正念」,集中精神安住前念、後念來到吃。好似「如食所愛子肉」,好似吃你親愛的兒子肉一樣,「但為身住不壞」而食,目的是為了保存你的生命,去修行。
*「存於壽命」,即是保存你的壽命。
*「攝護淨行」,一切淨行可以利用你的身體去做了,使你成就一切善行。將來就證得菩提。
*「猶如昔云」,《雜阿含經》第三百七十三經所講,「夫妻行曠野時,共食子肉」,比喻怎樣摶食的態度。
*自在比丘的解釋是講摶食應有態度,我提出的解釋是借這個道理去講修定,修定是心不旁騖,好似吃兒子的肉的心一樣。
*呂澂先生解釋:「又此精進於諸定事」,修定的時候,我們怎樣修精進法?「當緣一境」要集中緣一個對境。「而於餘事,懷捨離心」,其他事不要理會,「不應貪著」,就不應貪著其餘的事。
*修定行的時候,是「以正念安住為事」,最主要集中精神,「故於所緣,當專注一境」,而不可以分心,是不可以有分歧之心。分甚麼心呢?舉凡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壽命、我們的名譽、我們的名聲、飲食等事,它是「足以引動我們的心念」,因為上面你的身體健不健康、你的名譽好不好、食物好不好味道等等,一切使到你的精神不集中,那麼對於這些事,「皆應蠲除」,不會想它,不可貪著,更加不應該貪壽命的長短,貪你的聲譽的好壞,貪食物的精粗,不應該分心去想這些事。
*「而於所希求勝境」,「即起勝行」,即起殊勝積極的行為去修行,「不當推託以待來年」,不要想今日我沒有空,我明天修;今個月沒有空,明月修;今年沒有空,明年修。「蓋此身命」,這樣的身體性命,「剎那難保」,你的生命瞬息可以斷滅。怎樣做才可以呢 ?「正宜以此幻身」,你的身體如幻如化,應該「隨即安住實相」,「以取如來堅身也」,能夠證到諸法實相的時候,慢慢修行,變如來三種身,即是法身、報身和化身。
[自在]
95-出家為何義?我所作竟未,今思為作不?如十法經說。
應當如是觀察:我為何義故而行出家?為畏不活耶?為求沙門耶?若為求沙門者,應作是念:我於沙門之事,為已作、為未作、為今正作?如其未作及正作者,為成就因緣故,應當精勤,我離家類則名非類。應數思念:我之活命繫在於他,我亦應作別異儀式。我自於戒得無嫌不?有智同淨行者於我戒所復無嫌不?我已與諸恩愛其相別異、不與共俱,我屬於業、業之所生、受用於業,業是所親、依業而行。我所作業若善若惡,我當自受。我於晝夜云何而過?我喜樂空寂不?我有上人法不?能得聖人勝知見不?若當後時,同淨行者問我之時,說之不慚。應數思念此等十法,所謂定行比丘應數思念。
96-觀有為無常,若無我我所,所有諸魔業,應覺而捨離。
有為謂因緣和合生,以因緣和合生故彼無我所,以有為故彼是無常。若是無常,彼為他所逼迫故苦。若苦,彼不自在轉故無我。於有為法應如是觀。所有諸魔業應覺而捨離者,或於菩提心六度相應經中作不欲樂因緣、散亂因緣、賒緩因緣、障礙因緣,若從自起、若從他起,皆應覺知。於此諸惡魔業,皆覺知已離之,莫令彼自在行。
97-根力與覺分、神足正斷道,及以四念處,為修發精勤。
信、精進、念、定、慧,是為五根。信、精進、念、定、慧,是為五力。念、擇法、精進、喜、猗、定、捨,是為七覺分。欲定、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是為四神足。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已生惡不善法為令其斷、未生善法為令其生、已生善法為令其住,生欲發勤攝心起願,是為四正斷。正見、正分別、正語、正業、正命、正發行、正念、正定,是為八分聖道。身、受、心、法,是為四念處。此等三十七助菩提法,為修習故發起精勤。
98-心與利樂善,作傳傳生處,及諸惡濁根,彼當善觀察。
心若調伏守護禁繫,則與諸利益安樂善事作傳傳生因。若不調伏、不守護、不修習、不禁繫,則與諸無利惡濁為根。知已,於彼應極觀察,生住異相故、內外兩間不住故、過去未來現在世不俱故、無處來故、無處去故、剎那羅婆牟呼利多時中不住故、猶如幻故,為修習故應當觀察。
99-我於善法中,日日何增長?復有何損減?彼應極觀察。
若佛世尊所說,施等善法能出生菩提者,我於彼諸善法有何增長?有何損減?常應如是專精觀察,日日之中起而復起。
100-見他得增長,利養恭敬名,微小慳嫉心,皆所不應作。
若見餘同淨行者,或沙門、或婆羅門,增長利養恭敬名聞之時,亦不應生微小慳嫉。復應思量生如是心:我亦喜得眾生利養衣服飲食臥床病緣藥等眾具,我亦喜得在家出家之所恭敬,我亦喜得具足可讚之法。
101-不羨諸境界,行癡盲瘂聾,時復師子吼,怖諸外道鹿。
若見他人增長利養恭敬名聞之時,於色等境界中不應稀羨,於愛不愛色聲香味中雖非癡盲瘂聾而作癡盲瘂聾之行。若有力能莫常瘂住,應以正法遣惑破繫。時到,為怖外道鹿故及住持正教故,復當震師子吼。我已解釋修心。
[呂]
頌曰:
出家為何義,我所作竟未,今思為作不,如《十法經》說。
觀有為無常,若無我我所,所有諸魔業,應覺而捨離。
根力與覺分,神足正斷道,及以四念處,為修發精進。
心與利樂善,作傳傳生處,及諸惡濁根,彼當善觀察。
我於善法中,日日何增長,複有何損減,彼應極觀察。
見他得增長,利養恭敬名,微小慳嫉心,皆所不應作。
不羨諸境界,行痴盲啞聾,時複獅子吼,怖諸外道鹿。
行者修為,如救頭然,應作即作,發勤精進,而不令此剎那時間空過。是故常思出家之義,及所作成滿否也。又複觀察有為無常蠲諸魔業,而於三十七菩提分法,精進修習。於諸善惡,亦常觀察增益損減。而於他人利養離嫉惱心。於諸外境,心如盲瘂,而不敢著。但於外道處,應獅子吼,令其怖退轉還。是此定學,何事不作。儒言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有大定,斯有大勇,一切菩提分法皆得成滿也。
[李]
D.明順善觀察,免為魔障
修禪定的時候,怎樣觀察就不會引致魔業出現的。
*「出家為何義?」,出家為了甚麼目的呢?
*「我所作竟未?」,出家的時候,應該作的作好未? 竟即是完成,未即是未完成你所應該作的。所作成辦就作好,無學果。究竟應做的事情做了未?
*「今思為作不?」,現在思維現在,未做的東西,現在做了未?
*「如《十法經》說」,《十法經》教我們這樣的做法,這樣才對的。
*「應當如是觀察」,修定之前,要怎樣思維、反省、觀察,這樣觀察法:「我為何義故,而行出家?」,你為了甚麼目的出家,是第一問。
*「為畏不活耶 ?」是為了生活而出家呢?「為求沙門耶 ?」沙門即是修淨行。所以第二個問題,為甚麼而出家?
*第三題繼續問 「若為求沙門 」,如果你為淨行出家,就再問一些問題。「應作是念」,自己反省、觀察,「我於沙門之事,為已作? 為未作? 為今正作? 」,做菩薩戒、比丘戒詳細講,所以裏面做的東西,或者已經做了。哪些做了?或者哪些未做?或者哪些在做呢?自己反省。
*如果是未作或正作者,現在要做跟未做那些怎樣? 這些「為成就因緣」,為了他得以成就緣故,「應當精勤」,勤行精進。
*再想,「我離家類」,因為我出家,「則名非類」,不是在家那類。我的生活習慣、做事有不同方式。
*「應數思念」,自己要反省出家的目的,「我之活命,繫在於他」,我的生命是在依賴別人,為何?即是要乞食,乞食就要依靠別人。所以我的生命繫在於他人。
*「我亦應作別異儀式」,儀式即是方式,我所作的生命方式是跟其他人應該不同。每個人都自力更生,你是依靠別人的,你的生活形式,你的儀式是有些不同才對。儀即平日,式即是方式。
*出家是受了戒,戒是不同的。「我自於戒,得無嫌否?」我所守的戒,究竟有沒有應該做不足呢?有沒有嫌棄,即是做不足的地方?還是完全跟戒做呢?這個第四個問題。
*第五條問題又問,「有智同淨行者」,跟你一起修行的人,「於我戒所,復無嫌否」?滿不滿意呢? 自己問自己,我守戒清淨未?其他人對我這個守戒究竟滿不滿意?
*第六個問題,「我已與諸恩愛,其相別異否」,我與其他我所恩愛的人,是有沒有不同的?「不與共俱」,我應該跟他們是一些不同的。我屬於業,我這個行為表現是業引致的。「業之所生」,我是由業所引生,我所受的福、所受的東西是過去業所決定。「受用於業」,由受用業所得的果。「業是所親」,業是我的直接影響,是親因來的,是我生命的親因,所以我要依業而行,我們應依業而做的。
*第七個問題,因為件件事都與業有關,所以要問我的行為和反省我的行為:「我所作業,若善、若惡,我當自受,我於晝夜,云何而造?」我所造的業,不論是善的業,惡的業,是自作自受。我是自己造甚麼業,就受回應前面:我是業所生,我受於業,我是業所親,我是依業而行。所以我所造的善業好、惡業好,是自己作自己受。因為這樣,我經常警惕著,「我於晝夜」,我在日間、夜間好,「云何而造?」,我造甚麼的業才對?造善業才對,不要造甚惡業,即要反省,要經常反省。
*因為我的生命直接是業的酬引。所以我現在每一日、每一晚所造的業,究竟是甚麼業呢?反省是善業還是惡業呢?善業當然好了,惡業當然不要再造了,已生之惡,不要再讓它存在。未生之惡應該即刻斬斷,不要讓它生,如果已生之善的時候,我要繼續去做,未生之善激勵它要快些生出來。這個是四正勤,即是要修四正勤,反省自己有沒有勤修?所造的業有沒有日夜反省?
*第八個問題,「我喜樂空寂否?」即是我喜不喜歡清淨生活? 即是清淨簡單生活。
*第九個問題,「我有上人法否 ?」我所造的、所得的教化,是好過其他人的教法,不是跟平常人相同的教法,要懂佛的教法。
*第十個問題,「能得聖人勝知見否?」,法即是知見,你的知識是否得到好似佛所得的知識? 如果答案是否定,你勤行精進。
*「若當後時,同淨行者問我之時,說之不慚」,然後,跟我一起修行的人問十個問題,當我答的時候,面有沒有慚色呢?面有慚色還不夠,面無慚色,很有信心答可以。
*「應數思念此等十法」,屢屢將十條問題問自己,「所謂定行比丘應數思念」,所以修定的時候都可以有段時間觀,這樣反省自己,這個叫觀察。
*「觀有為無常、苦、無我、我所」,觀察一切有為法,有為法是怎樣呢? 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無我、是無我所的。
*五蘊的色蘊是甚麼?是無常的,無常所以它是苦的,苦就是無我,無我所以無我所。
*觀完色蘊,又觀受、想、行、識,即是觀了物理現象,物質現象,再觀心理現象,受、想、行、識是常還是無常呢?受是無常的,無常就引致苦,即是三種苦,一種苦苦、行苦、壞苦。
*行苦,所以它無常便是苦。
*壞苦,所以他的心識會壞的,不是永恆的,不是永恆就是苦。
*因為它有苦,所以無我。因為我是主宰,自己主宰生命,無理由苦的,如果五蘊是我的時候,我怎會苦呢?我是快樂才對的。
*印度傳統,將我定義為三樣事物,一、是一,不可以分割兩邊的。第二、常,永遠都是這樣的。第三、主宰,你是你生命主宰,你自己喜歡快樂。
*因為物質活動是苦的,所以不是我。精神活動的受、想、行、識會壞的,會壞、會苦的,不是妙樂所成我,所以又不是我。
*整個五蘊是不是我呢?不是,整個五蘊又是無常,因為有為法來的,那些是會壞的、有苦、是無我、是無我所。
*這樣的思維的時候,「所有諸魔業應覺而捨離」,如果有任何事相反,認為一樣東西是有靈魂存在,有造物者存在,又生命體是永恆,受、想、行、識是永恆的,那樣是魔見、魔業,魔業要捨棄的,這樣反省的,跟這個思想相違,這就是魔,不應該再執著。捨離魔業。
*「根、力與覺分,神足、正斷、道,以及四念處,為修發精進」。
*五根,信的根,勤行精進的根,念就是明記不忘、修定、修慧。根,能生長,即是修這五項可以生出菩提資糧。
*五力,即是五種力量將來使到我們能夠證涅槃,使到能夠證得真理的,信力、精進力、念的力、定的力、智慧力。
*七覺支,覺是智慧,七種智慧是我們得到菩提,將會得到真理。哪七種呢? 念覺支,念能夠悟出真理的智慧。擇法覺支,能夠判斷哪些是真理、哪些是非真理,能夠判斷是非的能力。法即是合理的事物,非法是不合理的事,對合理與不合理,對世界事物的真偽、是非、曲直能夠分得清清楚楚的力量。精進覺支是勤行精進。喜覺支,對真理喜悅的,不會嫌棄真理的。猗覺支,是輕安,有身輕安與心輕安。輕安之後,就是定,就有一個捨。用七種的智慧去了解真理,得到菩提的大用。
*四神足,四種修行可得神通,第一種欲神足、第二種精進,一個心神足,思維神足,一共四樣,透過四個方式能夠得到神通。
*又四正斷,又四正勤,第一樣是未生的惡及不善的法,就令其不生,在定中思維這件事,是「已生的惡不善法」,令其斷除。「未生善法」,要令其快些生長。「已生善法」,令其繼續存在,「為令其住」,這樣就生起「生欲發勤攝心起願」,就是「四正斷」,又叫做四正勤。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命即是正確的方式活命,即是你的職業、求生的方法,要選擇正當的。「正發行」即是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正思維是意業。正語這個就是語業。用戒定慧來講,正見、正分別是慧來的,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這些是戒。正念、正定是定。
*四念處,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經常要觀注身心。受念住觀注我們的感受,然後觀注心,觀注一切法。大乘改了它,應該觀我們的身體是不清淨的。觀受,我們的感受,多數是苦多於樂。觀心是無常的,心經常跳動的,不能夠集中的。這樣不是永恆的。觀法無我,一切存在的事物,法是無一個主宰作用,主宰體、主宰自性是無。
*「心與利樂善,作傳傳生處,及諸惡濁根,彼當善觀察」,怎樣解釋呢?我應該善巧地觀察我們的心,看看心是否做一切利益安樂的善行,而作為傳道產生的因呢?生處就是因,由心傳道去產生一切的利益、安樂善行的。我們要反省自己,我們的心能不能夠引致產生安樂、產生善行、產生利樂有情的活動?或者你的心是諸惡濁的根。自己這樣觀察,自己決定。如果你是善的,繼續下去。惡就停止它,心識就不要再起。於是就會審察你自己的心。
*「我於善法中,日日何增長? 復有何損減?彼應極觀察」。極即盡,我應該盡我能力,極精進去觀察,觀察甚麼? 我對所有善法是否日日那樣增長呢? 還是你所做的善法,日日在減損呢?如果日日那麼增長,就繼續下去。如果減損,知所羞愧。
*「見他得增長,利養、恭敬」,假使見到別人的利養,有很多人供養他,又每個人都恭敬他,他的名譽如日方中日日那樣增長的。如果「微小慳嫉心」,有小小的妒忌心,如果你產生妒忌心,「皆所不應作」,都不應該有,即是你見到他人,他又有人供養他、又得到好的名譽、又得人恭敬,你應該不起絲毫的妒忌之心,應該替他高興才對,應該產生隨喜的功德,就不應該妒忌別人。
*「不羨諸境界」,別人有利養、有恭敬、有名譽的這些境界,我不應該羨
慕,因為「各有前因莫羨人」,應該替他隨喜的,替他開心才對。
*「行癡、盲、瘂 、聾」,對一切的聲色香味觸法、一切法,都不應該貪著,好似自己是癡、盲、 瘂 、聾一樣不貪著。你盲了,對於顏色又怎會貪著,你看不到。聲音怎樣美妙,聾了,你怎會懂得欣賞,怎會貪著那些音樂呢?本來你不是聾,當自己聾那樣不貪著,你自己不是盲,當自己盲不貪著,這樣修止、修定。
*有時候要出聲的。怎樣出聲呢 ?「時復獅子吼,怖諸外道鹿」,外道就好似鹿一樣,外道攻擊佛教,將佛教扭曲的時候,你應該出來講一句正式的話、講句道理,糾正他的錯誤,好似獅子吼那樣,嚇走那些野鹿。野鹿就代表外道攻擊佛教,獅吼代表佛教道理,用佛教正理來到糾正別人的邪念、邪惡的說法,將它糾正。
*呂澂先生的解釋,「行者修為,如救頭燃」,好似頭被燒著了,就去救急,「應作即作」,應該做的事就應該做,不要等時間。應該「發勤精進」,應該努力去修行,「而不令此剎那時間空過,是故常思出家之義(出家的究竟目的是甚麼),及所作成滿否」,這樣反省。
*「又復觀察」,仔細反省,有為法是無常的,有為法是苦的、有為法是無我、無我所的,這樣就蠲除所有的魔業,「而於三十七菩提分法」,修行精進。
*「於諸善惡,亦常觀察」,看看有沒有增益、有沒有損減,如果「他人利養,離嫉惱心。於諸外境,心如盲瘂 」,不敢貪著。
*「但於外道處,應發獅子吼,令其怖退轉還」。
*「如此定學」,這樣修定,「何時不作 ?」,你甚麼無做呢?樣樣都能做,修定學的時候,上面舉那麼多事都能夠做,所以儒家說:「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出處《孟子》,自己反省,真理在我那邊,縮即是直的意思。自反而直,自己反省自己合理的話。如果是合理,於是不用怕,不用驚懼,千萬人,你都勇往直前去做。
*修定有甚麼好處?修定才能夠有大用,因為定的時候,你的心不會傾動。所以定當中一定是有義理配合的,修定的人同時修觀,一定修觀,因為定不是止的意思,是包括修止、觀兩件事,所以行為是正直的。你所做的事是合理的,又加以定,你就勇敢,能夠勇往直前。所謂大定,然後才有大用。
*所以「一切菩提分法」都能夠圓滿,透過修定,如果你不修定的時候,很難得的圓滿。
[自在]
今當解釋修相,所謂:
102-奉迎及將送,應敬所尊重,於諸法事中,隨順而佐助。
於所尊重奉迎將送、於聽法時花鬘供養、修理支提等法事中恭敬作故,當得手足輪相,彼又是大眷屬先相。
103-救脫被殺者,自然增不減,善修明巧業,自學亦教他。
有被殺者救令解脫,護命因緣離於殺生,受此等業長夜習近故,當得長指相、足跟平正相、身直相,彼是長壽先相。自所受善法,受已增長不令損減故,當得足趺高如貝相、毛上向相,彼二是法無減先相。善修明論工巧等業,自學及教他故,當得伊尼𨄔相,彼是速攝先相。
104-於諸勝善法,牢固而受之,修行四攝事,施衣及飲食。
於諸最勝善法牢固受之,習近多作故,當得善安立足相,彼是能作事業先相。修行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常習近故,當得手足網相,彼亦是速攝先相。以妙飲食衣服布施,常習近故,當得柔軟手足相、七處高相,彼二是得上妙飲食甜味及衣服等先相。
105-不違乞求者,和合諸親慼,眷屬不乖離,施宅及財物。
隨所有物,若來求者即施,不違逆故,當得臂髀𦟛圓相,彼是自在調伏先相。和合親眷朋友共住,不令各各乖異,若乖異者亦使和合故,當得陰密藏相,彼是多子先相。布施舍宅財物,及施上妙床敷衣服堂殿宮等故,當得金色相、細滑薄皮相,彼二是得上妙床敷衣服堂殿宮等先相。
106-父母及親友,隨所應安置,所應安置處,無上自在主。
憂波弟邪夜(隋云近誦,舊云和上者略而訛)、阿遮利夜(隋云正行,舊云阿闍梨者亦訛)、父母兄弟等,所尊重者,隨所應處安置,為無上自在主故,當得一孔一毛相、白毫印面相,彼二是平等先相。
107-雖復是奴僕,善說亦受取,應生最尊重,施藥愈諸病。
施藥愈諸病者,於病人所施藥、給侍、將息、飲食。以給侍將息,病即能起故,當得髆間平滿相、味中上味相,彼二是少病先相。
108-前行善業首,細滑美妙言,善為正意語,前後無不供。
前行善業首者,園林會堂、義井花池、飲食花鬘,於難行處起橋,及造僧坊遊處等中,勸勵他人自為前導,所施過他故,當得尼瞿嚧陀普圓身相、頂髻相,彼二是勝主先相。細滑美妙言者,長夜真實細滑語故,當得廣長舌相、梵音相,彼二是得五分五分語道具足音先相。五分五分語道具足音者,一者可知、二者易解、三者樂聞、四者不逆、五者深、六者寬遠、七者無嫌、八者悅耳、九者辯正、十者不雜(二種五分故有十也)。善為正意語者,長夜實語、正意語故,當得師子牙相,彼是愛語先相。前後無不供者,他人雖有前後,然皆供養、無不供養,以如法威儀平等威儀故,當得齊平齒相、細滑齒相,彼二是善淨眷屬先相。
109-不壞他眷屬,慈眼觀眾生,亦不以嫌心,皆如善親友。
於諸眾生作懷抱慰喻攝受之心,以不貪不瞋不癡眼觀故,當得青眼相、牛王眼𥇒相,彼二是愛眼觀先相。
[呂]
其次慧行,凡有多種。初修相行,謂佛身相好。菩薩所求,在於成佛,佛之顯示,為色身法身。色身相好,法身功德法教。若菩薩行,於諸自身,具足相好,即足為成佛之證(儒者亦有服堯服,誦堯言,行堯行,是亦堯也語)。具足相好,布施第一,通常布施所感勝果,為轉輪聖王卅二相,外似於佛,不如佛之圓滿殊勝。若以無所得慧行施,成就一切而無所著,所得果相即佛相好也。頌曰:
奉迎及將送,應敬所尊重,於諸法事中,隨順而佐助。
救脫被殺者,自善增不減,善修明巧業,自學亦教他。
於諸勝善法,牢固而受之,修行四攝事,施衣及飲食。
不違乞求者、和合諸親戚,眷屬不乖離,施宅及財物。
父母及親友,隨所應安置,所應安置處,無上自在主。
雖複是奴僕,善說亦受取,應生最尊重,施藥愈諸病,
前行善業首,細滑美妙言,善為正意語,前後無不供,
不壞他眷屬,慈眼觀眾生,亦不以嫌心,皆如善親友。
是中修相因緣,自在釋文及《智論》(十一、廿九)已有詳解,具於彼論,茲不複贅。要之身相心相兩相稱應而已。視其用心如何,所感異熟,稱心而現。儒言誠中形外,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淬面盎背。三十二相以善安立相為始,此處文義不順,應從第三頌說起,謂佛發心,於勝善法牢固受之,守正不撓,故所感為第一足下善安立相,其餘諸相次之。勝善法者,相應空性之教法,百行之本。空性不可動,空性相應之法,豈可動乎。依法修行所感之身,此身所設之教,又豈可動乎。三十二相以善安立為初,亦佛法有根本。
[李]
戊三、修相行
*呂澂先生講:修慧門有多種,其中修相行、修法行、修教授行、修法供養行等等,所謂相行者謂佛身相好」,佛的三十二種相,「菩薩所求」,是求成佛。「佛之顯示」,是兩種的顯示,一種就色身顯示,一種是法身顯示。色身顯示是怎樣顯示?色身的相好;法身怎樣顯示?法身透過功德和教法,因為這個法身是廣義的法身,就不是真如法身。因為報身和化身都是法身的一部份,可以透過佛的功德、佛的說法去普度眾生去顯示出來,現在功德與法教。
*先講色身,「若菩薩行,於諸自身」,對你自己身體,「具足相好」,使到你的身體相貌會好。「即足為成佛之證」,足夠證明你將來能夠成佛。「具足相好,布施第一」,你想形相好的時候,身體形相好,修布施最主要,通常布施能夠得到殊勝的果,能夠修布施可以得到轉輪聖王的三十二種相,即是跟佛相似,不過是「外似於佛」。轉輪聖王那三十二種相,與佛的三十二種相都是差不多。但是他不圓滿的,他似佛相,就不如佛之圓滿殊勝。
*但是同時是修「無所得慧」,即是用般若,三輪體空修,這樣叫無所得。無相可得,般若伴著你修,即是「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所修「成就一切而無所著,所得果相」,就是佛的果相。所以將來成佛的時候,你的身體一定就好似佛那麼美妙,有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才可以。
*「奉迎及將送,應敬所尊重」,應該對你很尊重恭敬的人,就應該很尊敬奉迎他,很尊敬將送他。
*「於諸法事中」,在其他的善法裏,譬如佛的說法,你應「隨順而佐助」,幫佛或者幫其他說法人盡量完成說法。
*「於所尊重」,即是對某個人你尊敬他的,或者佛、或者菩薩、或者說法者,你尊敬那些人。「奉迎、將送」,即是他未到來說法,奉迎就是接他來說法。說完法之後,就將送他回去。
*「於聽法時」,在聽他說法的時候,「華鬘供養」,整串花掛在身上這樣供養。
*「修理支提」,支提即是廟,即是奉迎靈骨、放舍利的地方。修理好支提、廟宇、靈塔。靈塔即是放舍利的塔。這些法事你要恭敬作的,這樣的做法有甚麼好處?將來得手足輪相。1-手足輪相又表示甚麼呢?是表示「大眷屬先相」,有很多人眷屬,就可以度他們,即是很多人跟你相熟,有很多親戚、很多朋友等等,整族人就很容易度他。
*「救脫被殺者,自善增不減。善修明、巧業,自學亦教他」,
如果我能夠去救脫被殺的人,有些人將會遭遇到危險,將會喪失生命,你能夠拯救他在死亡的邊緣。如果這樣做,修善行只有增加,而無減退,好似善修明,明即是因明、聲明、醫方明、工巧明、內明這些。巧即是工巧明,與一切業行。對於這些五明的修學,一方面是自己學;一方面是教別人學,這樣的做法,成就很多種相。
*「有被殺者,救令得以解脫」,護他的命,守護命做條件,因緣即是條件,「離於殺生」,你不但不殺生,你還救他。「受此等業」,受即是持,持這種業,造這些業。「長夜習近」,好似過去、現在、未來,修習、接近。習即是修習、接近就是親近這些善業。這樣就得到三種相。
*第一種相就是2-「長指之相」,因為佛陀的手指長過普通人。另外,就是3-「足根平正相」,足根即腳跟,是很圓的、很平正的、很夠肉的,即是腳根肉很厚的。第四種相,4-身直相,會挺直,脊骨很直的,反映出長命,所以「彼是長壽先相」,這種是預先的先兆。
*「自所受善法」,即是自己受持那些善法,「受已增長」,受不是接受,是受持,受者受持,即是行善法,行了之後都是要繼續做,已經實現的善法,繼續增長,繼續做下去,「不令損減緣故」,所以又有第五種相。5-「足趺高如貝相」,趺者是腳的上面,好似貝殼那樣拱起。
*另外,還有6-「毛上向相」,一個圈、一個圈的,即是佛的毛向上,還有右轉,所有毛都是右轉。「彼二是法無減先相」,即是對於教法、對真理有所增而無減的。
*而後「善修明論」,即是五明, 善修工巧諸善業等等,你自己學和教人學,就7-「得伊尼腨相」,伊尼腨即是腨骨好似鹿王那樣圓圓的。是能「速攝先相」,先相是一種先兆,表示很快能夠攝受所有眾生,即是很多眾生都由他教導而得以解脫。
*「於諸勝善法」,對於各種善巧殊勝的行為,「牢固而受之」,很堅固那樣受持它。做一些很殊勝的善行,哪些?「修行四攝事」,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另外,布施衣服、布施飲食給人,這樣修行的時候,又對某些相可以成就。
*最勝的善法能夠牢固地受持的話,「習近多作」,整天反覆地做得多,你就得這些相。8-「善安立足相」,兩隻腳板很平滿的、腳板很柔軟的。「彼是」能夠「作事業」,能夠做大事業。
*修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即是經常做、經常接近,9-「當得手足網相」,由手指到手指,是穿起來的,好似一個網紋。五隻腳趾,每隻腳趾有些紋將其貫穿。這些相是代表先兆,先兆也是「速攝先相」,很快能夠攝受眾生。
*好的飲食、美的衣服布施,常常這麼做,會得到10-「柔輭手足相」,即是手和腳很軟熟的。
*11-「七處高起地」,兩隻手有些肉,兩隻腳有些肉是滿的,兩個膊頭的肉又是滿的,頸是完全滿的,高即是隆起。
*這兩種相,即是手腳很柔軟、七處肉很隆滿,就是「上妙飲食、甘味(及)衣食」,即是他得到的飲食是最美、最好的飲食。最美味、甘味的食品來的。
*「不違乞求者」,有些人向你乞食,你都會給他們,不違即是不會違反他意願,即是一定給他。
*「和合諸親戚」,所有的親戚你都能夠和合相處的。
*「眷屬不乖離」,所有跟你認識的朋友、跟你一起住的人,不會離開你,相反他們兩個吵架,能夠使到他們復合的。
*「施宅及財物」,你給予布施,不是給普通錢,是整棟大廈布施、整間屋布施。另外給予財物布施。
*有很多相,「隨所有物,若來求者」,有些人求些甚麼,「即施不違逆故」,即刻施捨給他,就(得)12-「臂傭圓相」,臂傭就是肩膊。如果有這樣的相就是能夠「自在調伏先相」,即是能夠降伏一切煩惱的。能夠和合親屬、眷屬和合。朋友「共住不令,各各乖異」,不要吵架和不要分離,如果乖異,即是分離了、吵架之後,「亦使和合」,亦使復合如初,這樣有甚麼好處呢? 13-「得陰密藏相」,陰即是男根,本來是露出體外,但是佛的男子生殖器隱在體內。「有多子先相」,能夠生很多子女。
*另外,「布施舍宅、財物、(及)施上妙牀敷、衣服、堂殿、宮殿等等」,得甚麼相呢? 14-「得金色相」。
*很薄皮,是15-「細滑薄皮」相,皮膚很細、很滑的,毛孔很細的,皮膚很幼嫩的,這兩種的相是表示他能夠「妙牀敷」,他睡的床很美的,他的衣服又是美妙的,他所住的殿堂、堂殿、宮殿又是很華美。
*「父母及親友,隨所應安置」,即是好好地安置你父母,好好地安置你認識的朋友,「所應安置處」,他所安置的地方是「無上自在主」,他能夠自主的,不是看人面色的,他自己有權決定。
*憂波弟耶夜,親教師,對你的親教師,要好好地安置他,親自教導你學習佛法。阿遮利夜,正行,即是你的行為很端正,足以做典範。
*「對父母、兄弟等所尊重他們,隨所應處」,用好好的地方安置他們,然後讓他們可以自主的,「無上自在主」。可以(得到)16-「一孔一毛相」,一個毛孔得一條毛。17-「白毫仰面相」,即是釋迦牟尼在兩條眼眉中間,生一條長的白毛,捲起。得這兩種相有甚麼好處呢?「彼二是平等先相」,能夠對所有眾生,對一切法能夠平等、平等看待。
*「雖復是奴僕」,雖然經常遇到奴僕,「善說亦善取」,對他們講說話很溫柔的,好好地講,「善取」是很歡喜、很仁善地接納他,不是用各種的面色給他看。這個善取可能指面色,善說是講言辭,很溫柔地對待人。「應生最尊重」,對這些奴僕都要很尊敬他們。
*這些人就不能夠任他生、任他滅,病了都要醫他們的。所以「施藥愈諸病」。他患任何病,你都施與藥物給他,是別人的奴隸,你都施與他,何況自己的奴隸。「施藥愈諸病」,即是病人所施與藥物給他,「給侍將息」,給侍,服侍他,將息即是送他去一個適當地方休息,又給予他飲食。這樣,病就能康復,如果這樣做,就得18-「膊間平滿相」。另外這個是19-「味中上味相」,嚐味道的時候,是味道之中的,你嚐到最美味的食物的。「彼二是少病先相」,這兩種相表示是很少生病,是很健康。
*「前行善業首」,一切善業你帶頭做。「細滑美妙言」,講話細氣,很軟滑的,這樣說話的。「善為正意語」,正意即是誠實不虛,即是說話很善巧、誠實不虛,不會騙人的。「前後無不供」,有人希望來取供養,有前、有後排了隊,不是給予前面那個,後面那個無得給,不是這樣的。前面給完之後,輪到後面都給予他。
*「前行善業」,即是「園林、會堂、義井、華池、飲食、華鬘」,或者難行的地方,「起橋、造僧坊」在遊覽的地方,「遊處等中」,你「勸勵他人」,另外自己做嚮導,指導他人遊覽。所施是超過其他人,你的布施是比別人更多。20-「當得尼瞿嚧陀普圓身相」,即是身體高大正直。21-頂髻相,有這種相的好處是「勝主相」,殊勝的主人相,即是很多人跟著他。
*「細滑美妙言」,即是細氣說話,不會粗言穢語。「長夜真實細滑語故」,一直都是,是很久之前都是這樣都很細語。就是甚麼相? 22-「廣長舌」,廣就是闊,長是指長度,你的舌是又闊又長的。23-「梵音相」,梵是清淨的,即是你的心是很清晰的、很美妙的音聲。如果用這些梵音相和廣長舌相有甚麼好處? 有「五分五分語道具足音」,兩個五分即是十分,即是十分具足。
*「一者可知」,他講一講,人們就知道。第二是容易了解,「易解」。第三分就是「樂聞」,每個人都爭著聽,不會嫌厭你的。四是「不逆」,無人反對你的。五深,就講說話很有道理、很深入。六就是「寬遠」,講說話的聲音可以去到很遠都聽到。七就是「無嫌」,即是人不會嫌厭你的。第八是「悅耳」,聽到很舒暢。九「辯正」,跟人辯論一定贏別人的。十者就是「不離」,即是你不捨得走的。講說話有十種這樣的功能,最難得。這樣就叫做兩種的五分,於是叫做「五分五分語道具足」,即是語道是講說話的方式是應該表現語道,即是你講說話的表現是十分十具足。
*有「善為正意語」,即是說話講真實的,即是長夜講實語,講正義的,真實義的緣故,當得24-「師子牙相」,獅牙相比喻愛語,講說話是能夠安慰別人的,理解別人遇到一些不愉快事,很用善巧的言辭慰問他,讓他脫離痛苦的。
*「前後無不供者」,即是人們來到排隊取供養,你給予前面,後面都給予,這樣就是「如法威儀、平等威儀」緣故,即是這樣做平等,前後一樣的,不用爭先恐後的時候,就得到25-「齊平齒相」,牙齒很齊的。26-細滑齒相,細滑的,牙齒很白的,很乾淨的,很整齊的,不用擦牙都那麼美麗的。這些相是「善淨眷屬先相」,即是他的眷屬是很好的。
*「不壞他眷屬」,即是他人的眷屬,不要疏遠他人、使到破壞別人的感情。相反,「慈眼觀眾生」,用慈悲的眼光去對待一切有情。
*「亦不以嫌心」,對所有的眾生,雖然做了壞事、做了不好的行為,都不會嫌厭他們的。「皆如善親友」,好似自己親友一樣那麼對待他們。
*這種做法又是甚麼相呢?「於諸眾生,能作懷抱慰喻」來慰喻他,「攝受之心」,就不會產生貪、又不會產生瞋,又不會產生癡,又用一個慈悲的眼光來對待他們,這樣的眼就是27-「青眼相」。原來釋迦牟尼佛的眼晴是青色的,不是黃種人,又似雅利安人,是青眼的。
*另外,28-「牛王眼睫相」,他的眼睫毛是牛眼睫毛,即是很平直,很整齊。有這兩種相有甚麼好處呢?就是「愛眼觀先相」,即是能夠這樣做就用慈悲的眼光對待一切有情。因為印度人的牛,是聖物,神聖的。所以牛眼是好的。
*29-「正立手摩膝」相,佛的手可以觸到膝蓋。
*30-「身廣長」相,釋迦的身體是圓渾,不止高,還是很圓的,闊的。
*31-「大光」相就是發光,佛的頭有光射出來的。
*「兩腋」,腋下隆起。這四相就無講。四十隻牙,即是齒齊平相都包括,這個口很整齊,一般人三十六隻牙,佛是四十隻牙。佛的牙很白的,有講到「細滑齒相」,細滑都是白色。
*「師子頰相」,兩邊腮會下垂。佛像是很圓滿的。
*呂澂先生的解釋:「是中修相因緣,自在(比丘)」已經解釋。他已經是集《大智度論》的第十一卷、第二十九卷,詳為解釋。「要之身相、心相兩相稱應而已」,身心是互相影響,所以修心,你的相就會改變。
*「視其心如何」,所感應異熟果是相,異熟。能夠「稱心而現」,是稱合你的心而顯現你的異熟果相。儒家講「誠於中而形於外」,即是內在的心很真誠,你外在的形相就能夠顯現出來。又說:「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面盎背」。
*君子本性即是仁義禮智,根源在你內心處。根源在內心處,外面的環境不會轉移你的,本來有良知善性,仁就有惻隱之心,義就是羞惡之心;禮是辭讓之心;智是非之心。這四樣東西是你性之根本,人的根本。如果你能夠發揮四種仁義禮智的心,能夠在心內擴充發揮,就「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這種仁義禮智的形態表現,面上表現的,睟即是清明潤澤之貌,在你面部顯現出來,睟然現於面。
*盎於背,盎是顯現,在背脊顯現。施於四體,擴展到四體,四體是四肢,人之有惻隱之心,這四種心,猶其有四體也。兩隻手、兩隻腳是完全把仁義禮智感覺出來。
*上面講的修行全部講心的,佛的三十二種相是形相,即是佛的形相是隨他的心而顯現。
[自在]
我已解釋三十二大丈夫相出生之業,別有種種菩薩之行,今當解釋。
110-應當如所言,即隨如是作,如言若即作,他人則生信。
應當如言即如是作。若如所言即如是作,他則生信,隨有言教即當信受。
111-應當擁護法,覺察放逸者,及作金寶網,羅覆於支提。
於此法中應自擁護,若有背法放逸眾生,於彼亦應方便覺察令其向法。及於如來支提之所,應以種種寶網羅覆,為令相好滿足故。
112-有欲求婇女,莊嚴以施之,亦與說佛德,及施雜光瓔。
若有求婇女者,即便莊嚴婇女而以布施。此諸婇女普皆端正,以此布施,為令自意所求愛事皆滿足故。又以無量異種說佛功德之法,應在集會之處高出,美妙悅意之聲而為演說,為得諸聲分清淨故。又以種種光明照曜瓔珞之具,悅彼心眼而以布施,為得諸隨形好滿足故。
113-造作佛形像,端坐勝蓮花,及於六法中,修習同喜樂。
以金銀真珠貝石等造作佛像,坐勝蓮花,為得化生及為得佛身故。六種同喜法者,於彼同梵行中,慈身業口業意業、不分受用物、戒具足、見具足。此等六種同喜法中應數習近,為得徒眾,不被諸外論眾所壞故。
114-可供無不供,為命亦不謗,佛之所說法,及以說法人。
可供無不供者,於中應可供養,所謂和上、阿闍梨、父母兄等。無不供養者,無不敬畏,雖為活命,終不謗法及此說佛法人。亦不應謗、不應輕欺,為護自善助故。
115-金寶散教師,及教師支提,若有忘所誦,與念令不失。
應以金銀散於教師,亦應以摩尼金寶散教師寶支提。菩薩有三摩提,名現在佛對面。住此等三摩提,於生生中現前修習,為得聞持故。若有眾生忘失所誦,引世利樂經書於彼眾生與作憶念,為不忘失菩提心故,及為得憶念現知故。
116-未思所作已,勿躁勿隨他,外道天龍神,於中皆莫信。
所作業行若身口意,於中諸處若未思所作已,勿為躁急亦勿隨他,應如是行。若異於此,則生熱惱亦是悔因。於遊行出家尼揵等諸外道,及於天、龍、夜叉、揵闥婆等中,皆不應信。
117-心應如金剛,堪能通諸法,心亦應如山,諸事所不動。
安置其心應如金剛,有慧力堪能故。於諸世出世法中,如其自性如實通達。於諸事中安置其心亦應如山,八種世法所不能動。
118-憙樂出世語,莫樂依世言,自受諸功德,亦應令他受。
或有言說能出世間,若與佛法僧相應、若與六度相應、若與菩薩地相應、若與聲聞獨覺地相應,彼中應作憙樂。或有言說依止世間、增長世間,與貪瞋癡相應,彼中不應喜樂。若有諸受戒學頭多等殊勝功德善人所讚所受取者,於彼等中皆應受取,亦應令他受此功德。
[呂]
復次,法身德相云何具足耶?謂法行及隨法行而已。法者即佛教法,如教而行,即是法行。頌曰:
應當如所言,即隨如是作,如言若即作,他人則生信。
應當擁護法,覺察放逸者,及作金寶網,羅覆於支提。
有欲求綵女,莊嚴以施之,亦與說佛德,及施雜光瓔。
造作佛形像,端坐勝蓮華,及於六法中,修習同喜樂。
可供無不供,為命亦不謗,佛之所說法,及以說法人。
金寶散教師,及教師支提,若有忘所誦,與念令不失。
未思所作已,勿躁勿隨他,外道天龍神,於中皆莫信。
心應如金剛,堪能通諸法,心亦應如山,諸事所不動。
喜樂出世語,莫樂依世言,自受諸功德,亦應令他受。
法行者,日常生活行為,如佛所說,皆應隨作。自作教他,導其敬法。法所在處,應廣修擁護供養。應施淨施,恭敬於法,而不謗法。於諸外道,勿躁勿隨。心如金剛,通達法義,亦似大山,不為事擾,懷出世心,而不隨世。所有功德,回諸眾生。如是所行,如法而行,不行非法,此非脫離人生而全不問也。次說隨法行,即三十七菩提分法。
[李]
*三十二種相的修法,即是修相行,另外就是法身,是講功德的,即是你要修行功德,修法行,法即是教法。
戊四、修法行
*法身德相,修法身功德的相狀,「云何具足耶?」,怎樣才能圓滿呢?「謂法行及隨法行」,法行與隨法行有何不同?法行是依釋迦教法,如法而行,法行是教法,即是你的行為如釋迦教法而做,他教你怎樣你就怎樣做。
*「隨法行」,是依著釋迦教法修行,即是修三十七道品。「隨法行」就是教你怎樣修四神足、怎樣修七覺支、怎樣修八正道,這些是隨法行。
*法隨法行,其實是法行與隨法行,即是修法身的相,一定要修法行和隨法行,加起來叫法隨法行。
*「法者」,即是佛的教法。「如教而行」就是法行。如即是依,依
釋迦的教法而修行,叫做法行。
*「應當如所言,即隨如是作」,你應該要講出來這樣就做,依你所講出來是甚麼,你就隨著你講甚麼,就做甚麼。
*「如言若即作」,即是依著你講的話去做,「他人則生信」,因為講得出就做得到,言而有信。
*「應當擁護法,覺察放逸者,及作金寶網,羅覆於支提」,
「應當擁護法」,應當擁護佛的教法,即是佛的教法。
*「覺察放逸者」,覺察那些人放逸自己毀壞佛的教法,覺察即是勸他不要破壞佛的說法。
*「及作金寶網,羅(網)覆於支提」,支提是佛廟、佛塔、靈塔,即是佛死之後,將骨灰、舍利子放在佛塔供養,對於供養舍利的舍利塔,應該被一些金的網這樣來裝飾、供奉它。
*「有欲求婇女,莊嚴以施之,亦與說佛德,及施雜光瓔」,
有人來你處,希望給予一些丫環、婢女,以珍珠、瑪瑙做裝飾等等那樣來到莊嚴她,使到她莊嚴,這樣來施捨給人。
*「亦與說佛德」,亦都說給其他人,把佛的功德講給人聽。
*「及施雜光瓔」,雜就是各種各類,光就是光彩,瓔就是瓔珞、寶物。如果有人需要的時候,施捨給他們。
老子:「既以與人」,即是能夠把自己的東西給與別人。「己愈有」,自己愈做愈多,愈做愈富有;「既以為人」,既然為了人工作或為別人做事,「己愈多」,自己的成就愈大。「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造作佛形像,端坐勝蓮華」,雕造佛像是坐得很端正的,端即是正也,很端
莊正直的。殊勝蓮花座,很美妙殊勝蓮花座那樣坐在這處,造這樣的像。
*「及於六法中,修習同喜樂」,自在比丘說:「以金銀、真珠」、寶石造佛像,佛像坐在殊勝蓮花座上的。為得到將來化身和佛身,所以這樣做法,造像使到你的八十種隨形好得圓滿。六種同喜之法要修,大家共同歡喜修的法。「於彼同梵行中」一起修的,即是一起修梵行的人一齊修,哪六種法呢?
*第一種叫做慈悲的身業,對他人慈悲的身業;修慈悲的口業;慈悲的意業;另外,不分受用物,即是乞討回來的東西,不能夠霸佔這份是我的,那份是你的,是大家用的。戒足具,即是守具足的戒;見具足,即是你的知見,智慧、知見能夠圓滿的,不要有偏差的。
*「此等六種同喜法中」,大家歡喜修的,「應數習近」,屢次接近,屢次能夠修習,「為得徒眾不被諸外論眾所破壞」,其他外道都不會破壞到。
*「可供無不供,為命亦不謗,佛之所說法,及以說法人」。應該可以供養的人,你都要全部供養。「為命亦不謗,佛之所說法」,不會為了保護你的性命去毀謗佛的法,亦都不會保護你的性命去毀謗說法的人。即是情願為法而犧牲,情願為說法者而犧牲。
*「金寶散教師,及教師支提,若有忘所誦,與念令不失」,親教師、軌範師、你的老師,如果他們需要資助,用金寶去資助他們。還有如果他們死了,就將他們的靈塔,亦都用「金寶散」,即是莊嚴裝飾他們的支提。
*「若有忘所誦」,如果有人忘記那些經教,「與念令不失」,與即是使他、提醒他是明記不忘。念就是明記不忘,失念就是忘記。使到他們對佛的教法能夠明記不忘。
*「未思所作己,勿躁勿隨他,外道天龍神,於中皆莫信」,所思、所作的事而未作,即是你想要做布施、持戒,但是未做好、未做足。
*「勿躁」,應該不要煩躁,慢慢完成它。
*「勿隨他」,又不要聽著別人,而不依教法去做。
*外道即是天龍八部等等,外道即是外教,因為不會使到你得涅槃,不會得到大菩提的,不要跟他們學。天龍八部所教的事,「於中皆莫信」,你不應該相信他們的教法。依佛的教法做標準去看,甚至開導他人。
*心應該好似金剛一樣,「堪能通諸法」,心好似一座山那樣(心亦應如山),是「諸事所不動」。
*「心應如金剛」,金剛有兩解,一件很堅硬的東西,是不能夠破的,煩惱好似金剛一樣。第二種,無堅不摧的武器,怎樣堅硬,它都可以擊破。這處的心如金剛指後一種,指武器無堅不摧。表示修菩提行的時候,一切工巧明處無所不學,遇到很多困難、不能夠通達,心是很堅強,任何困難的東西都不會阻得著你。
*心好似山一樣,山即是不動,不動心。不動心即是被世間一切的諸事都不能搖動你的心。八種世間法不能夠搖動你的心,第一,這個利養,你的名譽,別人對你的讚歎,你的快樂,這四樣。另外那四樣,就是不利的事,壞的名譽;訾毀,訾就是詆毀,別人誹謗你。一切三苦,苦苦、壞苦、行苦都不會搖動你的心。
*「喜樂出世語,莫樂依世言」,出世的道理,出世的語言文字、出世的理論,應該喜歡閱讀、喜歡接受的。
*「莫樂依世言」,依世間的,與貪、瞋、癡相應的一切學理、論調等等,你不要覺得它快樂,不要去接受,不要接受而覺得快樂。
*「自受諸功德」,即是有些修行的人,他有功德做了,譬如他是守戒很好,你讚賞他、欣賞他。你自己欣賞之外,「亦應令他受」,介紹這個戒行予其他人,他能夠少欲知足的,讚賞他,不但你讚賞,還把你讚賞的這個功德介紹給他人聽,其他眾生聽後,使到他都讚賞。
*「自受諸功德」,「若有諸受戒學頭多等殊勝功德」,你應該讚賞。「頭多」即是頭陀行,修苦行,你欣賞他,你就能夠接受他,不但接受、欣賞,還要介紹這種好的行為給其他眾生去讚賞和欣賞。
*呂澂先生:法行者,從日常生活行為。為何叫做法行呢?如佛所說,皆應隨作,行即是隨作,隨著佛所講的道理行。
*「自作教他」,自己是如法而行,亦都要教他人都要如法而行。「導其敬法」,教他們敬重佛的教法,即是要修習。擁護他、供養他。應該施淨施,淨施即是無私的施,布施是無目的,要一個目的,就是成就大菩提而布施,這叫做淨施。如果你布施,希望有回報,希望你將來得到人天果報,就不是淨施。這個是染施,是有目的,要無目的。布施、持戒、精進、禪定全部都是淨,無其他目的,除了成就大菩提,從悲心出來做就是無目的。
*要使他自己和他人恭敬於法,對於教法很認真,很敬重它的。
尊重而不謗法,不會毀謗教法。
*「於諸外道」,對外道「勿躁勿隨」,他人攻擊佛教,你的心就不需要生氣,不要躁暴。既然不躁又不隨,心就好似金剛一樣,是「通達法義」,對教法的義理好似金剛無堅不摧、無堅不破,即是了解到佛的教法。
*「亦似大山」,大山是八風吹不動,用怎樣強烈的風都吹不動我這座山,穩如泰山。於是「不為事擾」,不會為八事擾動你的心。
*「懷出世心」,經常都懷著去出世即是求大菩提,不要為世間的利益而用功,是以大菩提為目的而用功,而不隨世間,不要為世間的事而花太多時間。
*做世間事業,以出世為目的,以入世的方便善巧,而去達到出世的目的,得到佛的果報,這樣來度所有眾生。即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業。
*世間要做,但做世間功德迴向給所有眾生,將你的果是迴向給眾生的大菩提果,使到他們能夠成大菩提。
*「如是所行,如法而行」,如即是依,依著教法而做。
*「不行非法」,合理的事叫法,非法就是不合理的事,就不是佛所教的東西,我就不做。
*「此非脫離人生而全不問」,是跟世間人生是相呼應來到修行的,不是離開世間的事,不理世間人生。世間人生怎樣理會呢?是如法而行。
[自在]
119-修五解脫入,修十不淨想,八大丈夫覺,亦應分別修。
於中解脫入者,一者為他說法、二者自說法、三者自誦法、四者於法隨覺隨觀、五者取隨何等三摩提相。此是五解脫入,應當念修。十不淨想者,謂膖脹想、青瘀想、膿爛想、潰出想、噉想、斷解想、分散想、血塗想、肉落想、骨想,此是十不淨想。貪若生時應當念修,本為斷除欲貪故。八大丈夫覺亦應分別修者,於中有八大丈夫覺,謂少欲是法、多欲非法,是為初覺。知足是法、不知足非法,是為第二。遠離是法、雜閙非法,是為第三。發精進是法、懈怠非法,是為第四。安住念是法、忘失念非法,是為第五。入定是法、不入定非法,是為第六。智慧是法、無智慧非法,是為第七。不樂戲論是法、樂戲論非法,是為第八。此等八大丈夫覺,應當覺之;多欲等八不善助,應當斷除。
120-天耳與天眼,神足與他心,及與宿命住,應修淨五通。
於中天眼、天耳、憶念、宿住、知他心神足,此等五種智通應當修習。
問:云何修習?
121-答:四神足為根,欲進心思惟;四無量住持,謂慈悲喜捨。
於此四無量中習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禪那,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彼得禪那已得身心輕,彼以身心輕具足故出生入神通道,出生入神通道具足故便生神足,謂若欲、若精進、若心、若思惟。於中欲者向法,精進者成就法,心者於法觀察,思惟者於法善巧。彼菩薩於神通若信解、若作用,其心自在,隨欲所行,以善成熟故、自根本住持故,諸處順行如風遍空。於中菩薩得四無量及四禪那已,若信解、若作用,出生天眼,若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若學人及聲聞、獨覺天眼,於中獨有增上之力,清淨勝過、光明勝過、上首勝過、殊異勝過,其眼無礙,世間色相麁細遠近,隨其所欲彼皆能見。如是聞天、人、畜生等聲,如是念知前世無邊無際,如是知他心與貪欲等俱,乃至八萬四千差別,如是得無量神足。以得神足故,諸所應調伏眾生悉令調伏。
122-四界如毒蛇,六入如空村,五眾如殺者,應作如是觀。
長夜以諸樂具受用因緣,雖守護將息長養,此地等四界而速疾發動,不知恩養、不可依怙,不可委信故,應當觀察猶如毒蛇,以無主故、離我我所故。眼等諸入有六賊眾,逼惱可畏故,應當觀察猶如空村,共和與物,破壞打罰不能遮障故,猶如殺者。於五受眾,應當日日如是觀察。
[呂]
頌曰:
修五解脫入,修十不淨想,八大丈夫覺,亦應修分別。
天耳與天眼,神足與他心,及與宿命住,應修淨五通。
四神足為根,欲進心思惟,四無量住持,謂慈悲喜捨。
四界如毒蛇,六入如空村,五眾如殺者,應作如是觀。
三十七菩提分法者,大小乘共行之道(六度為大乘不共道),約之則唯四念處而已。謂以心觀身、受、心、法四者所成之慧,以念繫心,專注一處,由念而住故名念住(處)。眾生知見,於法顛倒,不淨謂淨(身法),以苦為樂(受法),無常為常(心法),無我為我(法法)。小乘見此四倒,盛修無常苦空無我,捨生死瀑流,而入涅槃。菩薩則於四法,不住眾生、二乘邊執,歸趣法身涅槃,而成常樂我淨四德。
論文初後二頌,正說不淨苦無我,中間二頌顯大乘所修念處不共二乘,其要在於無著。大乘觀法無自性,以空性為境,故無著也。頌云五解脫入者,謂依法修行。「十不淨想」為「身念處」,觀之不淨,即不貪著。「八大人覺」為「受念處」,以少欲知足為法,苦樂原由於多欲不足也(孟亦云養心莫善於寡欲)。
修「心念處」,觀心無常,致無礙用,發為五通。通者智證,證法無礙而顯其智,即心之用也。五通由神足而長成,四無量而擴大(菩薩五通為化眾生,故須四無量用之)。是心得其妙用,能知眾生勝劣品類,一一攝受成就之。
四界(四大)六入(六處)五眾(五蘊)內外法為「法念處」。修法念處者,謂觀四大如毒蛇(有《毒蛇喻經》),四大不調,時生病苦,如毒蛇在篋,稍一不慎,即被其毒(《智論》十二有說可證)。觀眼等六處如空村無主,是賊所居。五蘊法聚如殺者,離散破壞而無有我。故法念處等以無我空等為觀也。然小乘等視此無我空等,則生厭離,而入涅槃。大乘視之,更發勝心,知此身之不可恃,急欲換取金剛不壞身心以為眾生依護也。
[李]
B.隨法行
明隨法行就是說明怎樣依佛的教法而修行,這處的目的,在乎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即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那些五力、五根、七覺支、八正道。
*「修五解脫入」,修五種解脫而得以入菩提果。「修十種不淨想」,十種觀身不淨。另外就修八大丈夫覺,叫做八大人覺,大人即是聖者的意思。即是一個聖者修行的時候,有八種事應該覺解。
*「亦應分別修」,即是修五解脫來分別修,修十不淨想這樣分別修,修八丈夫覺這樣修。
*「於中解脫入者」,哪五種?第一、「為他說法」,要為他人說法,有機會就跟他人講。第二、「自說法」,為自說法,你講給自己聽,即溫習。第三、自己自誦。第四、「於法隨覺隨觀」,譬如無常,看看這個世界是否無常?如果你發現是的時候,是相應,那你就會更加堅信。觀察世界而有所領悟。五、「取隨何等三摩提相」,取隨何等相即是你能夠入甚麼三摩地的時候,就入那個三摩地。
*取就是受,接受那種相。三摩地,是等持,平等持心。對境是平等住心,上一個剎那與下一個剎那是不會改變到境。
*八大人覺:
第一、少欲是合理的法,多欲就不合理,不是佛的教法。
第二、知足,是合法的,是合乎佛的教法,不知足就不合乎佛的教法。
第三、遠離煩囂的環境,喜歡熱鬧就叫做非法,盡量遠離喧鬧。
第四、發勤精進即是做善業的行為,勤於做,這個就是合法的,合乎佛的教法。懈怠躲懶,不喜歡讀書、不喜歡做善行的,不喜歡修行、不喜歡打坐,那這些叫做不合法,不是佛的教法。
第五、安住念是法,對佛的教法是明記不忘,對善行是明記不忘的,當你定心的時候,對境是明記不忘,這樣就叫做合理的,合乎佛的教法。如果不能夠安住正念,忘失正念的,叫不合佛的教法。
第六、修禪定,這個就是合法的,合乎佛教法。不修禪定,即是不喜歡修禪定,喜歡散心入定,這樣是不合乎佛的教法。
第七、不修般若智慧,不合乎佛的教法。
第八、不喜歡戲論的,這樣就合乎佛的教法。喜歡戲論,這些人不合乎佛的教法。
*「天耳與天眼,神足與他心,及與宿命住,應修淨五通」。
*小乘人就未必修神通,大乘人應該修神通,目的不是要誇耀自己功能,而是透過神通就可以度生。
*天眼通、天耳通、神境通又叫神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
*「四神足為根,欲進心思惟,四無量住持,謂慈、悲、喜、捨」。
*神即是神通,足是所立的地方為因,修禪定為因,可以獲得神通的果,這種禪定的修法就叫做神足。神足是獲得神通的所依,足是禪定。因為禪定做因、做足,做所依,將來能夠產生神通的果報。
*第一、欲神足,第二、勤神足,第三、心神足,第四、思惟神足。
*發揮大乘的神足的作用時候,先決條件就是先修般若。先修四無量心,就要安住和持心在四無量裏,慈、悲、喜、捨。
*修四神通之前,先修四無量心,然後四神足利他的大業就能夠發揮,如果不修四無量心,修的神足是小乘的神足。
*「四界如毒蛇,六入如空村」,「五眾如殺者,應作如是觀」,觀四界好似毒蛇一樣,界有兩個解釋。界是分類,譬如地界,地那類,水界,水那類,火界就是火類。第二種,界即因。構成宇宙的物質現象,是由四種元素。因為四大可以構成四大物質現象。觀這四大好似毒蛇那樣去咬你,這樣作觀。為何?我們的身體由四大所造,稍為失調,就會好似毒蛇那樣咬你,所以不要執著四大是寶貴的東西。四大好似毒蛇引致你痛苦的。目的是希望你不要起法執。
*又無我執,觀我體是五蘊,四大是色蘊。好似毒蛇一樣,會殘害你的身體,這樣觀法。
*六入即是六根,就叫做內六處,又叫做內六入。對向就是外六處,外面那六塵,就由內六處對那個外六塵。觀內六處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就好似空的村,即是賊人所住的。即是表示你不要太過依靠六根,不要執著六根最珍貴、最值得珍重,這些會腐壞。甚至會使到你整個修行受障礙。
*因為通常執我的時候,會運用六根造一切業,就要守護你的根門,好似守護賊人,要這樣觀。
*「眾」,即是聚、蘊者即是積聚,五種積聚體,應該是觀它是能夠殘害生命的賊,即是不要執五蘊是實我。執實我的時候,就是法執加上我執,這觀五眾,將會殘害你生命。不執它就好,執它就殘害生命,得不到解脫的。應作如是觀,這樣觀,你的智慧就增長。
*大乘破兩種執,一種人我執,一種法我執。
*呂澂先生的解釋,「次說隨法行」,隨法行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三十七個修行項目。分就是因。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大小乘共通所修的方法,大乘還有一項是不共通就是六度。為何小乘又修、大乘又修?因為大乘人度大乘之外,小乘都會度到,所以小乘人怎樣修,他們都應該知道的。
*四念住,「以心觀身,(觀)受、(觀)心、(觀)法」這四件事,這種是智慧來的。「以念繫心,專注一處」,念即是記憶不忘,把我們的念頭繫念在我們的心中,專注一境而不要忘散,這樣叫做四念住。念即是專心一境,專心在我們身體的觀察,這樣就是身念住,專心我們的受是怎樣?受念住。專心觀察心是怎樣、一切法是怎樣,於是就是法念住、心念住,是專注一處來觀 。
*「 由念而住 」, 念即是前念 、後念記憶不忘 , 集中精神到一點,「故名念住」。
*「眾生知見,於法起顛倒」,「不淨謂淨」,觀身究竟是淨抑或不淨 ?如實地觀,客觀地它是怎樣,照那個現象不增加一分、不損減一分去了解它,這樣叫觀。身體是怎樣存在,我們如實地觀照,如實那樣了解它。
*以苦為樂,無常為常。如實觀一切心是跳動不居,經常剎那生滅,它不是永恆的,這個是觀心法。小乘人說這是四顛倒,於是就修本來身是無常的、受是苦的、心是空的、法是無我的。「捨生死瀑流」,「而入涅槃」。
*菩薩是否一樣這樣觀呢?「則於四法,不住眾生」一邊,「不住二乘邊執」,眾生是顛倒,又不住小乘的執著,小乘是執著實在有的無常、實在苦、實在空、實在我。大乘就說無常都是不實的,空又不實的、苦又不實的、無我又是不實的。因為不實,顛倒才可以剷除。如果顛倒是實,修行就無用,你不能夠改變它,正因為顛倒本身是不實在,所以我們能夠改顛倒為不顛倒。
*顛倒能改變,所以煩惱是空,顛倒亦都空。煩惱因為它空,他能夠體會到空,煩惱即刻沉沒,你入涅槃。因為煩惱是空的,涅槃又空的,從空言之,涅槃與煩惱無二無別,這樣觀煩惱,當下涅槃。
*大乘「歸趣法身涅槃」,得到成佛的時候,無常變成常,苦是變成樂的、空是變成淨、無我就變我,「常、樂、我、淨」。
*四顛倒一般是無常而計常、無我而計我、苦計樂,這個指染污法是這樣的,法身不是這樣,調轉是「常、樂、我、淨」。
*甚麼叫「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只是一種比喻,因為凡夫是無常、苦、空、無我,而佛是跟他們相反,所以假名叫「常、樂、我、淨」,就根本無永恆的、實在的我、實在的樂、實在的常、實在的淨都無,如果執著實在的常、實在的淨、實在的我等等,一樣是法執,不能夠成佛。
*所以講「常、樂、我、淨」是方便的講法,在《大涅槃經》後面那幾品有詳細講的。實際上《大涅槃經》是有部份先講「常、樂、我、淨」是實的,後面說不是實的,方便的,後面才是了義,前面不了義。不要執佛真是「常、樂、我、淨」。
*怎樣辦?又說佛是「常、樂、我、淨」,又說不是「常、樂、我、淨」,你是低程度,執著實在的「常、樂、我、淨」,到差不多時候,你不要執「常、樂、我、淨」,執實都是顛倒。
*「常、樂、我、淨」不是執實,都是空的,都是無自性。
*「正說不淨、苦、無我這三個問題。中間二首頌,顯現大乘所講的四念住,不共的二乘法,重點就是「無著」,無執著。大乘的觀法最主要是觀無自性,一切法無自性,「常、樂、我、淨」都是無自性,即是大乘。「以空性為境」,所以才不執著。
*頌云五解脫入者,是指依法修行的意思,依釋迦教法修五解脫,使你生長智慧。「十不淨想」,即是修不淨觀,是身念處,即是不要貪著。
*「八大人覺」,叫做「受念處」,「少欲知足為法」。苦樂的緣由是由於多欲,是不知足,所以應該觀受,應該是知足。
*「養心莫善於寡欲」,寡欲的時候,就有大勇氣。寡欲,心安如山。
*修心念處就是觀心無常,是不會妨礙大用,就是講五通。因為五神通是心來的,他在定裏面攝心,然後發揮心的作用,不要被其他東西妨礙,你的智慧就能夠貫穿一切的阻礙,而觀察到天眼、天耳、神境、他心和宿命這五種通。
*通者是智證,智慧所證得。「證法無礙」而顯示智慧,即是發揮心的大用。「五通由神足而長成」,神即是神通,神通的因,是透過定做觀,修四神足,這樣就能夠得到五通。而四無量心就擴大能夠使到心,菩薩的五通就跟普通的小乘不同的,是為眾生說法的,所以需要四無量心來輔助它。所以未修四神足之前,就需要修四無量心,你的神通是用來利他的。這個就是心的大用,觀心,就能發揮心的大用。
*「能知眾生勝劣品類,一一攝受」,四界、六入、五蘊等等內外諸法,這些是叫法念處。剛才四首頌就講四念住,這個是觀法。 修法念處,「觀四大如毒蛇」一樣,因為在小乘經是有一篇叫做《毒蛇喻經》。為何好似毒蛇?因為「四大不調,時生病苦」,好似一些毒蛇在篋箱裏面,「稍一不慎,即被其毒」所害,《大智度論》第十二卷有講。
*又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處,好似空村無主人一樣,好似賊人所居,賊人在裏面,賊人分分鐘會殺了你的,所以你要小心觀十二處,六處、六根,不要執它實在。
*五蘊是法處,我們能夠觀到好似殺人的賊佬一樣,因為五蘊會「離散」,好似將人宰開,身首異處,好似賊佬一樣,將你變做身首異處,離散的。破壞而無實我的,五蘊根本無實我,小乘人觀五蘊,五蘊是空的,色蘊是空,因為色蘊是無常,無常就苦,苦就無我,無我就無我所。又去觀受、想、行、識是無常,無常又空、又苦、苦又是無我、無我就無我所,整個五蘊都無我的。
*這樣觀,即是觀法。然小乘人對無我、空產生厭離感,而快些入涅槃。
*大乘人不是的,「大乘視之,更發勝心」,知道五蘊是空,空不是消極,是發殊勝的大菩提心,希望自己,雖然「知此身之不可(依)恃」,但是我可以得到「金剛不壞身心」,我成佛的三身四智,就是金剛不壞身,就不再腐壞。所以是眾生的依護之處,使到眾生依靠你,你普度其他眾生的,這樣就不消極,不走入涅槃。大家都是觀空,大家觀五蘊是無常,大家的終趣有異,小乘人快些入涅槃,大乘人不入涅槃,要成就三身、三土,轉識成智,目的要普度一切眾生。
[自在]
123-重法及法師,亦捨於法慳,教師勿捲祕,聽者勿散亂。
於此有四種法,能生大智,應當受取。於法及法師中應當尊重;亦捨法慳,隨所聞法、隨所習誦為他演說;若有樂欲法者,教師勿為捲手祕惜;聽者勿散亂,謂莫有異欲。
[呂]
其次教授行。菩薩由法行而證入法之實相,有待教授。釋迦成佛,亦於然燈佛所授記,即得然燈佛之教授。由此授記,即證明其知見行為之正確(如法)而益增其精進也。經講菩薩教授行,莫詳於《寶積》(原為單行,後入大部,即《迦葉品》)全文以十六段明菩薩教授,初六段以菩薩正行示菩薩所應行。本論此處,即據其義而結頌之。頌曰:
重法及法師,亦捨於法慳,教師勿捲祕,聽者勿散亂。(四種得慧法)
菩薩正行,以得般若為主;云何得此般若,日新而不退失,即菩薩行之中心問題也。以得慧言,必先以聞熏啟其蒙,即有四法而為導首,一謂智慧之來,由於法教,故應尊重法及法師。二謂於所聞法,不悋解說。三謂於示教時,當求契機,而無隱祕。四謂如說而行,無異意樂,故不散亂。
---
[李]
戊五、修教授行
呂澂先生講:菩薩由於法隨法行,「證入法之實相」,證入諸法實相的時候,是需要教授去教授你,一定要有教授指導你。釋迦牟尼佛都證入諸法實相,燃燈佛所授記即是表示燃燈佛是他的教授。由此授記就證明釋迦牟尼的言行是正確,是如法,法是合理,如法是正確無誤。如果是這樣,能夠被他指導之後,知道行為正確的時候,即是你授記,說你將來在甚麼世界,成佛,佛號叫甚麼、甚麼如來等等,所以你覺得我現在的修行無錯,我走一條正路,順著這條路行,一定能夠達到佛的果
位。於是勤行精進,「增益其勤行(精進)也」, 可以更加精進。
*「經講菩薩教授行」,就無經比《大寶積經》詳細,本來是單行本,很簡單的一、兩品,後來變做一個大部。其中最主要,是〈大迦葉品〉最主要。但是〈大迦葉品〉就用十六段講菩薩修教授行是怎樣修的。
*初六段,是講「菩薩正行」,顯示菩薩應行的行為,現在《菩提資糧論》講這段的文字,出自《大寶積經》裏面的〈大迦葉品〉。
*重法及法師,亦捨於法慳,教師勿捲祕,聽者勿散亂。
「四種得慧之法」,即是四種方法得到智慧,未做教授之前,要先培養你的智慧,甚麼方法培養智慧?有四種修行方法可以培養智慧的,哪四種呢?
*「重法及法師」,生長智慧就是尊敬佛的教法,和尊敬教你佛的教法的那位老師,因為出家人是把佛的教法,他以老師的身份,做教授的身份,教懂你,這樣叫做法師。
*「亦捨於法慳」,即是不要學識一些教法,將它藏起來,慳起來不願教人。
*「教師勿捲秘」,即是教師不要在他教人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地方是秘密不告訴別人,就是捲秘,秘密的東西。
*「聽者勿散亂」,他人教你,你應該如法而聞,不要起散亂之心。修這四件事,就如法而行。三「於示教時,當求契機,而無隱秘」,你教的時候,要十足十教導他人,就要對機而教,如果不對機而教,有一些地方要收藏一樣。
*教授行有兩方面要修行,一方面要自己充實自己,就是教材和識見;第二要教學法,用甚麼方法指導別人才正確,所以它有雙重的內容。一方面就是教材與教學法,另外要知道怎樣教人。
*講教授行的時候,第一樣要教授他們,智慧四種修行方法,即是尊重佛和尊重教佛學的人等等。
[自在]
124-無慢無希望,唯以悲愍心,尊重恭敬意,為眾而說法。
復有四種法,是大智相,應當受取。所謂遠離自高輕他,無憍慢故。棄捨利養恭敬名聞,無希望心故。於無明闇障眾生中唯悲愍故,尊重恭敬為其說法。以此四種法故,菩薩大智具足,應當受取。
[呂]
無慢無希望,唯以悲愍心,尊重恭敬意,為眾而說法。(離四壞善根法)
如是四行,生慧之本,而為菩薩所應行者。然須除離四壞善根法以為增上,一者無慢,二不悕世利,三以悲愍心說法,四以尊敬心說法。
---
[李]
除了你要有智慧之外,還要離開四種壞善根的法,即是有四樣東西破壞你成就這個教授。破壞你成就教授的善根,根即是因也,教授是善,成就破壞使到你不能夠成就教授,那有些因,有四種因破壞你的。要離開這四種因,四種因是甚麼?他在這處說,第一種慢的因,即是要離開
*離開我慢,不要自己傲慢自高,因為滿招損。驕傲的時候就不能夠吸收知識,智慧就不能夠增長,所以要離開驕慢。
*離開希望,希望得到世間的利養,希望得到他人供養你,希望得到名譽等等,要離開這個世間的一切虛榮之心。
*「唯以悲愍心」「尊重恭敬意」,意即是心,又為眾生而說法。即是有些人他們說法,就不是用悲愍心說法,為了高慢之心、希望求世間利養而說法,你就不要為這個目的而說法,你為了悲愍眾生作出發點,悲愍眾生即是四無量心,做你的最終目的而說法。
*第四種有些人用悲愍心為眾生說法,但是說法的態度不好,不能夠很恭敬、尊重對方的心,這樣才有意義。
*這個講說法,因為你用教授,與法有關。用甚麼態度說呢?就很認真,要思考。你要為眾生說法,要悲愍心之外,還要尊重恭敬之心。
*呂澂先生:「如是前述四種行」,即是修智慧四種行,「生慧之本」,是尊重佛、尊重佛法那樣、尊重說法者,這些是產生智慧的根本。「而為菩薩所應行者」,還須要離開四種「壞善根法」,破壞他修善因的一些行為,有四種。離開做增上,做一個充足,或者做一個重要的條件,輔助條件,哪四種? 第一要無慢,應該要無慢,第二種不要希望世間的利養,第三種用悲愍心說法,第四種用恭敬心說法。
[自在]
125-於聞無厭足,聞已皆誦持,不誑尊福田,亦令師歡喜。
多聞無厭,聞已持法,持法已順法行法,不誑所尊福田,亦令教師歡喜此法。是菩提心不忘失因。
126-不應觀他家,心懷於敬養,勿以論難故,習誦於世典。
不應為供養恭敬因緣往觀他家,除為安立菩提心因緣。亦不應欲為論難故習誦諸世論等,除為多聞因緣。
[呂]
於聞無厭足,聞已皆誦持,不誑尊福田,亦令師歡喜。
不應觀他家,心懷於敬養,勿以難論故,習誦於世典。(離四敗壞相)
更進而離四敗壞相,一聞無厭足,精進誦持。二不誑尊福田,令師歡喜。三不以敬養心觀他家。四不以戲論心誦世典。
[李]
離開四種敗壞相,四種敗壞的特徵,使到你不能夠成就教授行,不能夠成就將來做一個好老師。
*第一點,「於聞無厭足,聞已皆誦持」,第一點即是有些人會敗壞你成就教授行,少少的知識就覺得很足夠,不會深入學習。同時獲得知識之後,只是知而不行。要離開第一種敗壞相,學佛法的時候,不要學少少就以為足夠。應該是你有幾多智慧、有幾多時間,盡量學習和增長你的智慧。學佛法之後,不只是用來講,是用來做。聞已就是聽聞佛法、學習佛法之外,還要勤加溫習,要誦,將其複習,和持,要做。要多聞,之後實踐。
*第二就是「不誑尊福田,亦令師歡喜」,即是對所尊敬的修福的行為,就不要用虛妄心去對付他。誑即是用虛妄之心和邪曲之心,用邪曲虛妄之心去對待你所尊重的善法。如果不用虛妄邪曲之心,是很認真來對待這種善法、這種福田,很認真修,你老師就會很高興,他會教你很多東西。於是你能夠尊重你所修的福田,你的老師很開心,他知道這個人可以共學、又可以識道,即是一齊學習,他都覺得你是人物,是這樣的材料。自然會努力教你,你的智慧就增長。所以做一個增上緣,成就一個教授增上緣。
*第三,「不應觀他家,心懷於敬養」,你不要希望別人尊敬你、能夠供養你,你去他人家中。希望利養,希望他人供養你,敬養你,這樣去人家中為人說法,這樣就不應該做。
*第四不要隨便誦外典,「勿以論難故,習誦於世典」,世間的典籍,譬如外道的書,跟天主教、基督教的人辯論,這樣的動機不對的。要博學多聞的目的,將來要攝持他,要懂得它的背後思
想,所以我研習它。
*呂澂先生解釋,「更進而離四敗壞相」,「聞無厭足,精進誦持」。「不誑尊福田」,就令老師高興。第三,就「不以敬養心」,不以希求對方敬養我的心,去「觀他家」,去別人家中。即是去別人家中的目的不要為了別人恭敬你。四,「不以戲論心誦世典」,其他世間的學問,用一個戲論跟他辯論、論難目的而學習其他思想,這樣是不對。應該用博學多聞的態度學習才是正確。
[自在]
127-勿以瞋恚故,毀呰諸菩薩,未受未聞法,亦勿生誹謗。
何以故?為護續生善法因緣。
128-斷除於憍慢,當住四聖種,勿嫌於他人,亦勿自高舉。
斷除憍慢者,於諸眾生中當下心如狗,斷除我慢。於輕儉衣食臥床藥具四聖種中亦應當住,於彼聖種知足故。不應嫌他,亦不應自高舉。
[呂]
勿以瞋恚心,毀訾諸菩薩,未受未聞法,亦勿生毀謗。
斷除於憍慢,常住四聖種,勿嫌於他人,亦無自高舉。(離四曲心)
如是更進成辦直心,離四諂曲,謂於菩薩行,不以瞋恚故毀訾於眾。未受未聞,亦不生謗。除諸憍慢,亦不嫌他自高。常住四聖種(飲食、衣服、臥具)隨得知足。樂修樂行而勿障入道之機也。
[李]
*「勿以瞋恚故,毀呰諸菩薩」,對菩薩不應該詆譭,尤其是不應該用瞋恚心。任何用瞋恚心去詆譭人就是不對。降伏這個諂曲之心。
*「未受未聞法」,即是未讀過那些法,未聞過教法,「亦勿生誹謗」,不知道就不要講,加以誹謗,更加不應該。有專程研究,發現它有一個過失,講出來都好些,將道理講得清楚些。
*「斷除於憍慢,當住四聖種」,對驕傲、我慢,應該要斷除它。而你的日常生活上,就要少欲知足,日常生活就是四聖種,保持生命就足夠,即是衣、食、 卧具和藥物這四樣東西足夠就可以,不需要太多。
*「勿嫌於他人,亦勿自高舉」,對別人的行為、學問,不要嫌棄別人,又不要自己抬高自己。
*呂澂先生說「如是更進」一步,成辦正直的心,叫「成辦直心」。要成就直心是正面的,從負面講,就要離開四種諂曲之心,它扭曲了我們的本心。哪四種?第一,「於菩薩行,不以瞋恚故毀訾於眾」,毀訾眾生,即是不斷地抨擊其他菩薩。「未受未聞」教法,「亦不生謗」,不要譭謗你未讀過那些佛典。
第三,「除諸憍慢」之心,不要嫌棄第二個人,要「常住四聖種」。自在比丘說這四種聖種,即四種事件使到你的生命可以繼續存在,要修行而成為聖者,衣一種、食一種,就無飲食,食裏面是包括飲,醫具,醫即是藥物。於是「樂修樂行,而勿障入道之機也」,入正道那種機會,不會妨礙的。
[自在]
129-若實不實犯,不得發覺他,勿求他錯失,自錯當覺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實若不實,皆不應發覺。他有錯失不應求覓,唯於自錯即應覺知。
130-佛及諸佛法,不應分別疑,法雖最難信,於中應信之。
於佛不應分別,以世尊具足未曾有法故。亦於佛法不應疑惑,以於諸眾生是不共法故。及於最難信佛法中以深心清淨故,應當信之。
131-雖由實語死,退失轉輪王,及以諸天王,唯應作實語。
若菩薩由實語故,若奪物、若死,雖退失轉輪王及諸天王,唯應實語,何況其餘而不實語。
132-打罵恐殺縛,終不怨責他,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
諸有他來打罵恐怖殺縛幽閉,皆是自罪應當有此,終不瞋他。此是我業,前世已作,今時還受相似不愛之果。彼諸眾生都無有罪,唯是我罪業報來現,應當有此。
[呂]
若實不實犯,不得發覺他,勿求他錯失,自錯當覺知。
佛及諸佛法,不應分別疑,法雖最難信,於中應信之。
雖由實語死,退失轉輪王,及以諸天王,唯應作實語。
打罵恐殺縛,終不怨責他,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修四直心)
如離四曲,即能修四直心。頌有信受難信法者,即此能與諸佛相契也。常作實語。橫逆之來,反求諸身。
---
[李]
*消極就是諂曲心要離開,正面就是要修直心。
*「若實不實犯,不得發覺他,勿求他錯失,自錯當覺知」,不要發露別人不對的地方,他做錯事,不要發露他,即是將他的事情宣揚開去。所以菩薩的行為、出家人的行為,如果他有少少不對,不要隨便宣揚。有些是實在犯的,有些不是實在犯的。所以不論有實在犯好,實在無犯好,查清楚或者未查清楚,都不應該隨便發露他。
*「勿求他錯失」,我們對別人的過失不要刻意去找,但是相反,「自錯當覺知」,自己有少少過失,反省覺得不對,不再做的,
這樣叫直心。自己不對的事情,經常要反省一下,才容易上進。第一點,培養直心的方法。
*第二點,「佛及諸佛法,不應分別疑」,對佛這個人的功德,對佛法的道理,不應該起分別心,不應該起懷疑心。為何?因為你的智慧未到那個境界,如果你真的分別心,即刻說他不對,去懷疑他、不去接受他,你無機會接受,失機會接受這種新的知識和高尚的知識。
*「法雖最難信」,大乘之法,這個法即真理,任何真理,這處特別指大乘,對大乘真理很難去接受。情願自己落地獄,都要盡未來際普度一切眾生,這樣的心不是每個人能接受,所以是難信。大乘的法是很難信。又說三輪體空布施,我布施、又說不要有我布施的
東西去行布施,又不要對方接受布施,又布施行為的果都不實在的,一切是空的。又說一切有因果關係,說因又空,果又空。但是第二方面,又要講因果,另外一方面又要講因果不實,因果是實還是不實呢?很難接受這套道理,很難接受就很難相信。
*「於中應信之」,你姑且接受著,探究他的思想背後是怎樣,如實地了解。
*直心是這樣,你覺得它是對的,境界高的,要先相信,不要隨便懷疑,不要隨便起分別心,知識不長進,你的智慧自己局限自己。
*「雖由實語死,退失轉輪聖王之位,及以諸天王之位都退失,情願唯應作實語」,即是說話說實話好還是講假話好?如果講實話,會被人打死,或者講實話,結果不能夠得到皇帝的地位、轉輪聖王的地位都不得,或者不能夠做諸天之王,講不講實話?情願死都講實話,我情願喪失轉輪聖王的寶座都說實話,我情願失了諸天天王的寶座,我都情願講實話,這樣是直心。
*第四種就更加難學,我遇到困難,怎樣呢?他人無端打我、無理由責罵我、無理由恐嚇我,乃至到將我綁起來、將我殺死。我遇到那麼多不幸,用甚麼的態度面對呢? 態度就是「終不怨責他」,打我的人,我不會怨責他,罵我的人,不會怨責他,恐嚇的人,不
會怨責他,殺我的人,都不會怨恨他,乃至到縛我、綁我的人,都不會怨他。這個很難得。
*那些人對你又打、又罵、又恐嚇、又殺,無半點怨責之心。怎樣想才對呢?雖然他現在對我不好,但是都是我自己罪業所招引,「皆是我自罪,業報故來現」。
*修教授行不只是學問得,還要道德修養、人品培養。一個好的老師,除了他有豐富學問之外,還有他教學的德。老師的德是怎樣? 因此就《六門教授習定論》,要師資圓滿,又講條件,他一定有他自己修養的德,這處是講直心的德。講人的品格修養,無品格修養的人,他做不到好教授。
*呂澂先生解釋:如果能夠離開四種曲心,即是能夠開始修這四種直心,因為一曲、一直,一正、一反。
*「信受難信法」,因為信受難信之法,就與佛相應、相契應,即是說佛法很難聞,你都姑且勉強自己學,好似你的心與佛的心相通。
*「常作實語」,不要講假話,要講實話,實話實說。
*「橫逆」,無端對你一個打擊,不單不會責怪對方,反求自己。
[自在]
133-應極尊重愛,供養於父母,亦給侍和上,恭敬阿闍梨。
於父母所,應當極愛尊重供養、應作天想,隨父母意令得悅樂,離諂幻心。又應恭敬給侍和上、阿闍梨,隨和上、阿闍梨所說法中,無有內祕,皆為外化。
[呂]
應極尊重愛,供養於父母,亦給侍和尚,恭敬阿闍黎。(修四善順)
更進當修四和順法,即於父母、和尚教授,尊重和順而無諂曲也。
---
[李]
*修四善順,應該修順著四種善去做學問的,哪四種呢?「應極尊重愛」,應該極尊重愛「供養於父母」,以極尊重的愛侍給一些和尚,以極尊重愛去「恭敬阿闍梨」。
*和尚有三種意思,一種就是親教師,第二即是出家有十年以上,而很有學問。第三是很有學問之外,是做羯磨師的,都能有資格做授戒師。甚麼叫侍給?服侍他、給養他,他無東西食,取東西給他食,他食藥,給藥、餵他食等等。
*阿闍梨,軌範師,這個人修養好好,出家人很好,他可以做出家的榜樣。
*你怎樣恭敬、怎樣侍給、怎樣供養呢?是極之尊重、極之愛戴這樣的心去供養你的父親、供養你的母親、給侍你的親教師、恭敬你一切軌範師。四類人,父母、和尚和阿闍梨。四善順,順著你的修行,對這四種人隨順他們所需要,這樣而修善行。
*呂澂先生說,又有進者,更加進一步講當修「四和順法」,跟大家和洽相順一起生活,好似對你父親、對你母親、對你和尚和教授都極為尊重、極為和順,而無諂曲的。
[自在]
134-為信聲聞乘,及以獨覺乘,說於最深法,此是菩薩錯。
此中菩薩有四種菩薩錯失,應當捨離。所謂於聲聞獨覺乘諸眾生中為說最深之法,是菩薩錯。
135-為信深大乘,眾生而演說,聲聞獨覺乘,此亦是其錯。
於信深大乘諸眾生中為說聲聞獨覺乘,是菩薩錯。
136-大人來求法,慢緩不為說,而反攝受惡,委任無信者。
若有正住大眾生來有所求時,應即為說善法,而更慢緩破戒惡法。反攝受之,是菩薩錯。於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攝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薩錯。是為四種。
[呂]
為信聲聞乘,及以獨覺乘,說以最深法,此是菩薩錯。
為信深大乘,眾生而演說,聲聞獨覺乘,此亦菩薩錯。
大人來求法,慢緩不為說,而反攝受惡,委任無信者。(離四錯謬)
再離四種說法錯謬,謂於二乘人應次第導引,不應頓說大乘。反之,於大乘眾亦勿說二乘法以阻壞其心。有來求者,應即陳說。於諸法友,應為攝受。
[李]
*明離四錯謬,有四種錯的東西,應該知道。
*「為信聲聞乘,及以獨覺乘,說於最深法,此是菩薩錯」,這四種錯謬是講教學法,某幾段是講智慧,某幾段是講學問修養,某幾段講人格修養,這處開始講教學法,即是這幾段,即是說有些人來到向你學習,他本身是相信聲聞乘的人、相信獨覺乘的人,對這些人是聲聞、獨覺的根器的時候,你就不要用最深的教法教他,最深教法是甚麼教法?大乘。
*因為聲聞、獨覺的學習修行者,教聲聞、獨覺的修行方法才對。你將最高的法,即是大乘的空宗教法來教聲聞、獨覺的人,不對機。所以這個過失,如果你這樣做是修菩薩行者的錯謬。
*演,將道理擴展、解釋叫演。講就是講這種佛法。
*對大乘人的根器,講聲聞乘教、獨覺乘教,亦都是一種錯,「此亦是其錯」,不對機。
*對小乘人應該講小乘法,對大乘人應該講大乘法,對甚麼人講甚麼法才對。不是法決定,是人決定。教甚麼不要緊,最重要是那個人應該學甚麼。
*教學法,最主要就是學生的需要是甚麼,是第一的。那種人是需要甚麼,就給這些教法、給這些知識給他,那些不需要,你給他都無用,他不珍重。
*「大人來求法,慢緩不為說」,大人即是大乘之人,即是那些根器成熟的人,對佛法有衝動要學習,即是有動機要學習,很有誠意求學佛法。所以對於有人來向你求佛法,應該盡所能即刻告訴他,就不應該拖他。
*「而反攝受惡(法)」,教一些不合理的事情,這樣更加不對。
*「委任無信者」,對佛教根本無信任,即是都不信受,你委任大任給他,只有破壞僧團,亦都要避免。
*呂澂先生說:「再離四種說法錯謬,謂於二乘人應次第導引,不應頓說大乘」。反之大乘的信眾,你不應該說小乘。因為說小乘是阻礙他、破壞他的心,向大乘學習的心。第三,「有來求法者」,應該快些、「應即陳說」,即刻講給他聽。而相反「於諸法友」,應該是所有來學法,來向你一起學習、研究,你應該攝受他。
[自在]
137-遠捨所說錯,所說頭多德,於彼當念知,亦皆應習近。
此中所說四種錯失,應遠捨離,以此去菩提遠故。若聲聞獨覺乘中所說頭多等及餘功德,但知彼等不與菩提作障礙者,於彼彼中亦應習近。
138-等心平等說,平等善安立,亦令正相應,諸眾生無別。
此四種菩薩道,應當習近。何等為四?所謂諸眾生中起平等心、諸眾生中平等說法、諸眾生中平等善安立、諸眾生中令正相應。此等皆無差別,是為四種。
[呂]
遠捨所說錯,所說顯多德,於彼當念知,亦皆應習近,
等心平等說,平等善安立,亦令正相應,諸眾生無別。(修四正道)
遠離錯謬,修四正道,即頭陀行也。謂於眾以平等心說,安立(教化),亦令眾生依之而行平等行(正相應)。
[李]
*「遠捨所說錯」,遠離一些下面所講的不正確的方法。
*「所說頭陀德」,即是修苦行者的功德,我們不要胡亂批評他們。
*於彼當念知,對那些很艱苦的頭陀的苦行功德,應該是如實地是去了解他們,如實地是知道這件事。念即是明記不忘,知之後還要明記不忘,你對頭陀苦行先知,後要明記不忘。
*進一步怎樣呢?「亦皆應習近」,盡可能仿傚他們這樣做,習即是重複學習,近即是接近他的修行法重複學習。不要犯了遠離過失,好似有些人說這個頭陀行很難做,我就遠離他們。
*頭陀行,你不去如實而念之,如實地習近是錯誤,要遠離錯誤。
*「等心平等說,平等善安立,亦令正相應,諸眾生無別」,對所有眾生要無別,用平等心看待,即是等心諸眾。
*用諸眾生無別,這種平等心,去平等為他們說法,即是一切學生不論他們怎樣來的,不論他們從最有錢的家庭來,或者最貧賤家庭人,用平等心對待他們。進一步用平等心、無分別心去教所有人,為他們說法。
*用平等心安立,安立即是成就他們那個願,成就大菩提,用平等心使到安立這個大菩提心,成就大菩提心。
*用平等心令其相應,令其相應即是他們學習有反應,用平等心去接受他們反應。
*呂澂先生解釋,「遠離錯謬」,錯誤的東西要離開。怎樣遠離錯謬? 要修四種正道,就遠離教學上的錯謬,即是「頭陀行」也,這四種正道就是頭陀行,頭陀行即是哪四種呢?
*第一種「於眾(生)以平等心說(法)」,對所有眾生,用平等心去教他們。第二,於眾生以平等心安立教化他們,使他們成就人格、成
就大菩提,發大菩提心等等。
*除了學說法之外,教化他們而建立他們的信念,而建立他們做人的目的、修養的目的,這些都是建立、都是安立,安立是教化他們。
*第三種「令眾生依之而行平等行」,即是相應了。即是學知識,他們要做出來的,要反應,反應就要用平等心栽培他們,使他們有適當的反應。適當反應最主要學就要行,因為教法不只是知,知即是反應、相應作行,實踐,用平等心幫助他實踐。
[自在]
139-為法不為利,為德不為名,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樂。
此四種真實菩薩,應當覺知。何等為四?所謂但為於法不為財利、但為功德不為名稱、但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安樂。
[呂]
為法不為利,為德不為名,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樂。(離四相似行)
如是離四相似行,即為利為名,於自於他,俱不脫苦。
[李]
明離四相似,講四樣東西好似是善、好似是惡,好似對、好似不對,很混亂的,「為法不為利」,第一項;第二項,「為德不為名」;第三項,「欲脫眾生苦」;第四,「不欲自身樂」。做一個教授應該有四種行為要注意,教授教人佛學,目的是為了發揚真理,不是為了自利。
*都是說法,有些人說法為了將真理講清楚,這個為目的,但是有些人就不是,透過說法建立他自己名譽、他的地位,這些人正與邪是很相似的,在表面是見不到的。
*「為德不為名」,功德包括甚麼?成就大菩提,因為成就大菩提不只是對你有好處,是對一切眾生有好處。因為成就大菩提是發一個願,「要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大解脫」,所以是為了功德的。
*「欲脫眾生苦」,說法目的應該是為了解脫眾生的痛苦,而「不欲自身樂」,不是自己求自己快樂。
*呂澂先生說:「如是離四相似行」,即是為利、於名、自他,俱不脫苦,如果你不能夠離開四相,就不能夠擺脫痛苦的果。脫苦果是甚麼?成就大菩提就是脫苦,為法不為利,為功德不為名的等等,為了脫眾生苦,不是為了自己私利的,這樣就才能夠脫你的苦。這處講透過修教授行成就大菩提。
[自在]
140-密意求業果,所作福事生,亦為成熟眾,捨離於自事。
若於業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時,唯為菩提利樂眾生,亦唯為菩提成熟於眾,為利眾故捨離自事。此是四種真實菩薩。
[呂]
密意求業果,所作福事生,亦為成熟眾,捨離於自事。(修四真實)
修四真實行,一者信空而求業果。空謂法無決定性,非無善惡因果之謂。正以法無自性,業始不虛。若實有自性,不可改轉,何業果可言。二者知無我而修慈悲。眾生著我流轉,菩薩了知無我,悲愍眾生開示悟人無我。三者樂涅槃而行生死。菩薩了知生死無性,無異涅槃,運用生死,而求菩提。四者廣布施而不求報,所謂不著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此中頌文不全,後三種見卷未法供養處)。
[李]
*成就四真實,
*「密意求業果,所作福事生,亦為成熟眾,捨離於自事」,即是我們要修善業,是密意地修,因為善業本身是空的,修不到的,修又空,不修又空,本來都空的。要修善業的時候,得到善的果報,其實善的因是空,善的果報亦都空,因為無自性的。
*所謂密意修,修三項福事,作密意地求業果,要做一些對人對己有福的事,哪種事是有福呢?修十善行是第一種,得的福是世間福。修十善是有果報,這種果是釋迦密意說的,因為無實在的果,果是無自性的,是空。空是不實的意思,空不是無東西,但不是好似你想像的一切法實在,業是空的、不實在,業的果都是空的,又不實在,但是不實在,不是說無業,不是說無果報,是不實而已。不能夠執實,這樣叫做密意。
*第二種修戒業,修三皈依、五戒,出家的具足戒,這些你每樣都修,戒就有福報,這處就不只世間,因為透過戒就可以繼續修行你的禪定、般若,由戒而出世。
*第三種就是修福事,包括發菩提心、修菩薩行,透過修大乘菩薩行,得大乘行的福報,這個就是大菩提果,這個都是業報來,但業報你不能夠執實。這種業報是密意說,就不是執實有這些業報。
*「亦為成熟眾(生),捨離於自事」,就說你的目的就要使眾生成就,你情願將自己那個好處、自己得的利益捨棄,都願意做。
*第一樣就是作福事,這個作業報福事。
*第二就是生此福時,即是做這三種福事,所得福報的時候,目的就是「唯為菩提」。「為利樂眾生」而得福,不是為自己,修十善的目的迴向成就一切眾生的大菩提的,就是第二種真實。
*第三種說「亦唯為菩提」即是為成熟眾生,是要使到眾生能夠得大菩提果,這叫密意。
*第四種為了利益眾生,要「捨離自事」,捨離自己應得的福報都願意。
*呂澂解釋。修四種真實的行,「一者、信空而求業(報)果」,這樣就是真實,你為了求業果而信業果,這樣不真實。秘密的意趣所講的,真實講是空的、無實體的,任何事物是無決定的自性。
*甚麼叫決定的自性、自體?自己存在自己、永恆存在、這種事物存在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叫有自性。
*實際是找不到世界上有自己存在自己的,因為世界上一切法是緣生,那麼法都可以分割的,可以將這張桌子分割幾部份。世上的東西不斷變動不居的,無一樣事物是永遠不動、不變的。
*說有一樣東西永遠不動、不變,是執自性,就是決定自性,就不是空。空是無自性,是緣生,所以非無善惡的因果,但是因果不是無,是有的,非無的,一方面就無實自性,因果本身就是虛幻的。但是因果不是無,是有,不過是虛幻的形態存在,就不是用自性決定的形態存在。
*「以法無自性,業始不虛」,如果實有自性的時候,就不能夠變,不能夠變怎能夠有業果?所以業本身不是實的,因為由因變作果中間過程起變化,如果是實的怎懂得變化。因是隨緣而變,才有因得不定果,第一種真實。
*第二種,知道是無我而修慈悲,眾生因為多數流轉生死,就由於不知道有無我,執著我所以流轉。菩薩能夠知道無我,所以悲愍眾生。能夠開示悟入無我道理令他知,第二種真實行。
*第三種就是「樂」,樂是喜歡,「樂涅槃而行生死」,即是你不入涅槃的,但是你的心是想入涅槃的,但行為上有生死,為何? 因為生死當中培養你自己,所以菩薩就知道生死無實自性,無實在生死的,生死亦都幻化的。這樣生死亦無異於涅槃,所以我不需要入涅槃的。在生死中自然得涅槃。涅槃的存在是無自性,生死亦無自性。所以涅槃即是生死,生死即是涅槃。我運用這種生死,成就這個菩提。這樣透過如幻生死去成就你自己,這種是第三種真實。
*第四種真實就是「廣布施」,廣為布施,做布施者不求報應,所以不著色去布施,不著聲、香、味、觸、法去布施,這樣行於布施,這樣是真實的布施。
*知道空而修善,修四種真實。
第一,明知一切法是空的,但我們都修善業,這個是密意的修法。
第二,明知是無我的,慈悲一切眾生,知道眾生無我、自己無我而修慈悲行。
又知道一切法,樂涅槃而行於生死。一方面喜愛涅槃,但不入涅槃的。而情願流轉生死,而成就大菩提。
第四項就是做布施,是無相的布施,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三輪體空而行於布施。這四種叫做四種真實。
[自在]
141-親近善知識,所謂法師佛,勸勵出家者,及以乞求輩。
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何等為四?所謂法師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聞慧故。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佛法故。勸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善根故。乞求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
[呂]
親近善知識,所謂法師佛,勸勵出家者,及以乞求輩。(近四善友)
行四真實,則能親四善友,謂法師、佛、出家眾,有求於我者。
[李]
*能夠修四種真實,就應該親近善知識。有四種:
*謂法師,你親近法師,因為法師就教佛的道理,引起你的聞所成慧。
*親近佛,最好了,佛就可以使到你有疑難地方,又知道你的根器,就即刻用正確方法,你在當生可以得到解脫。
*親近勸勵出家者,即是勸你出家的人,你要親近,為何?因為勸你出家那些是全副精神集中在修行方面,是可以擺脫世務,種最好的善根。對勸你出家那些人,就要親近他。
*「及以乞求輩」,和向你乞求的人,你都親近。但是如果你修大菩提,菩提資糧的時候,那些人向你乞求,不論是乞求錢財或者乞求知識,那個時候就助成你成就大菩提,是利己、利人。現在給機會你利人,所以你要親近他,這點就最特別。要親近向你乞求的人、向你求助、求幫助的人。向你求幫助,你能夠幫助他,有兩方面得益,對方可以解困,對你來講就是成就大菩提。這樣就是給予機會你成就大菩提,這樣就很難得的,所以這類眾生亦都需要親近。善知識即是好朋友。
*呂澂解釋:「行四(種)真實」之後,知道業是空,而行善業。知道是無我而行慈悲等這四種事之後,要親近這四種善知識,善知識是好朋友,哪四種?就是「法師、佛、出家眾、有求於我者」這四類。
[自在]
142-依止世論者,專求世財者,信解獨覺乘,及以聲聞乘。
此四種菩薩惡知識,應當知之。何等為四?所謂世論者,習近種種雜辯才故。攝世財物者,不攝法故。獨覺乘者,少義利少作事故。聲聞乘者,自利行故。
143-此四惡知識,菩薩應當知。復有應求者,所謂四大藏。
如前所說四種知識,是惡知識,知已應離。復有應求得者,所謂四大藏。
[呂]
依止世論者,專求世財者,信解獨覺乘,及以聲聞乘,
此四惡知識,菩薩應當知。
反之,離四惡友,謂依世論者,求世財者,及信解聲聞獨覺乘者。
[李]
離開四種惡的朋友、不好的朋友。不要親近的四種朋友。
*「依止世論者」,那些只是沉著在世間知識的人,完全不想到人生,不想出離的,要悲憫他。但不需要太過親近他。
*「專求世財者」,埋頭苦幹只是去賺錢的,甚麼都不理的,損人利己,那些人又不要太過親近他,但是要悲憫他,不需要向他學習。
*「信解獨覺乘」的人,他們只是自利,不重視利他。對成佛無甚麼大幫助,不應該向他們學習。
*聲聞乘只是聽佛說法,他就懂得,佛不講他就不懂得。
*這四類眾生,「此四惡知識」,即是不好的朋友。「菩薩應當知」,知道這四種朋友,不需要怎樣親近他。
*呂澂先生說離開四種惡友,是哪四種?「謂依世論者,求世財者」及信解聲聞、獨覺乘者」,這些眾生只是自利和世間法、不懂出世間法。不需要怎樣親近。
[自在]
144-佛出聞諸度,及於法師所,見之心無礙,樂住空閑處。
此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何等為四?所謂奉事出世諸佛,聽聞六波羅蜜,以無礙心見於法師,以不放逸樂住空閑之處。此是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
[呂]
復有應求者,所謂四大藏,佛出聞諸度,及於法師所
見之心無礙,樂住空閒處。(得四大藏)
最後應得四大藏法,一者值佛出世,浸法流中(佛法存在,亦謂佛出)。二者聞諸度,六度、十度等教,為一切善法所從出故。三於法師所,心無障礙。四者樂住空閒處,心常空閒,不為煩惱纏縛。成辦此境,惟不放逸,能不放逸,即能超脫,於諸生死,蕭然無累。如是心樂遠離,脫然無住,是菩薩所應行,亦即菩薩之教授也。佛若在世,教不外此,以菩薩教授,在得般若,此四大藏法,實得智慧之寶庫,故以為菩薩教授之歸結也。
菩薩行之正邪取捨,決擇如上。複以喻明,使更易了。菩薩樂住空閑,心懷遠離,以等心捨心,攝御一切,即能善入實相而得般若之慧也。
[李]
*親近善友,離開惡友的時候,你的知識就慢慢構成一個寶庫。有甚麼幫助你構成知識寶庫,做一個好的教授呢?有四大的寶藏你要成就,有足夠知識去教其他的修行者。哪四種呢?
*「復有應求者」,還有一些我們應該追求的,所謂四大藏,四種寶藏是我們應該成就,哪四種寶藏呢?
*「佛出聞諸度,」佛出世,你能夠值佛的出世,親近佛,奉侍佛。使到你得到很大的寶藏。你能夠親近真正出世的佛,這個給予你一個很大的寶藏,因為你一不懂,請教佛便可以,這個是大寶藏。
*第二,佛未出世的時候,或者佛出世,但入涅槃。他講很多法寶留下或者經教留下,那些經教教你修諸度,教導你方法由此岸而到彼岸,那些方法叫做度,到彼岸。即是到彼岸的方法,由生死的此岸過度到解脫彼岸。諸度就是一種寶藏,諸度本身的學習就是寶藏。
*諸度,一般來講有十度或六度,
第一、布施波羅蜜多,第二就是持戒波羅蜜多,第三忍辱波羅蜜多或者安忍波羅蜜多、精進波羅蜜多、禪定波羅蜜多和般若波羅蜜多,六種波羅蜜多。六種波羅蜜多裏頭,後來再加多四種,是後得智的培養。力波羅蜜多、願、方便善巧、智波羅蜜多,一共十波羅蜜多。
*第三種寶藏,「於法師所,見之心無礙」,以無礙之心去見諸法師。即是不要用各種不正確的態度,而去接觸法師,因為法師是教你教法,就用無障礙心,平等心是無礙,用平等心那樣去接近、接觸、去見所有的法師。
*第四種,「樂住空閑處」,喜歡經常在空閑的地方,是無放逸那樣修行。
*即是由聞所成慧,到思所成慧之後,就要在適當的地方修行得到修所成慧。那麼聞思修都齊,才有機會和有資格做一個成功的教授。
*呂澂先生解釋,最後應該得到四種寶藏,
*第一,「值佛出世」,遇到佛出世,佛在世間出現,有甚麼好處呢? 浸佛所講的法流,很容易獲得佛的道理。在佛法仍然存在,都可以叫佛出世。
*第二,「聞諸度」,六度、十度等等,這些經教、教訓、教法。這種教法是善法所從出,因為波羅蜜多是教你由生死的此岸過度到解脫的彼岸,這個是善法。得到解脫是佛教最終目的,所以一切善法是由波羅蜜多出來,波羅蜜多攝一切善法。六度就是一切,萬種善法都是由六波羅蜜多攝它,所以懂波羅蜜多,即是懂一切善法。
*第三種就是成就我們的大藏,就在法師的地方,用心無障礙這樣接觸法師。
*第四,喜歡住「空閒處」,「心常空閒」,心常空閒的時候,就「不為煩惱纏縛」,如果你喜歡熱鬧就被熱鬧纏縛著你,就不能夠出離。成就這種境界,只是要不放逸才可以,能夠不放逸就能夠超脫生死,就「肅然無累」。肅就是清了煩惱,無所擔累,於是你的心就喜歡,「心樂遠離」繁囂。「脫然無住」,不會被其他東西持制著你,這個是菩薩所應行,亦都是菩薩的教授。應該不會被一切煩惱繫縛著你,不會被一切物欲所繫縛著你。佛如果在世的時候,所教的道理不外乎這幾個道理,所以你做菩薩的教授,亦都是應該得般若,透過這四大藏來得到。般若最主要是統攝,四大藏是智慧的寶藏,一切智慧的寶藏在這處,所以叫做菩薩教授的歸結。
*即是有四大藏攝持菩薩,如果你成就教授就從這四種寶藏裏面去學習。
[自在]
145-地水火風空,悉與其相似,一切處平等,利益諸眾生。
與地水火風虛空等,有二因緣相似菩薩,應當攝受,所謂平等故、利益故。如地等大及虛空五種,於有心無心中一切處平等,無有異相。諸眾生等常所資用,而無變異不求報恩。我亦如是,乃至覺場究竟,為諸眾生之所資用,而無變異、不求報恩。
146-當善思惟義,勤生陀羅尼,勿於聽法者,為作於障礙。
義者,佛所說義,於彼當善思惟,若共談、若獨住,應如是作。又安住禁戒清淨心意,精勤鮮潔當生,及聞銀主海主等陀羅尼。又於聽法者所,勿以微少因緣而作障礙,為離法災生業故。
147-惱中能調伏,小事捨無餘,八種懈怠事,皆亦應除斷。
惱中能調伏者,於中有九種惱事,所謂於我作無利益,已作、今作、當作,是為三種。於我親愛作無利益,已作、今作、當作,復為三種。於我憎嫌與作利益。已作、今作、當作,復為三種。此等皆作惱事。於此九種惱事之中,當自調伏。小事捨無餘者,於中有二十種小事,所謂不信(一)、無慚(二)、諂幻(三)、掉(四)、亂(五)、放逸(六)、害(七)、無愧(八)、懈怠(九)、憂(十)、昏(十一)(舊睡)、睡(十二)(舊眠)、恨(十三)、覆(十四)、嫉(十五)、慳(十六)、高(十七)、忿(十八)、悔(十九)、悶(二十)。
此等二十種小事,皆捨無餘。八種懈怠事皆亦應除斷者,於中有八種懈怠事,所謂我欲作務即便安臥不發精進(一)、我作務已(二)、我於行路(三)、我行路已(四)、我身疲乏不能修業(五)、我身沈重不能修業(六)、我已生病(七)、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臥不發精進(八)。由此等故,應得不得、應到不到、應證不證。此等八種懈怠事中,為除斷故應發精進。
148-莫作非分貪,橫貪不稱意,離者皆令合,無問親非親。
若見具足利養名聞安樂稱譽福德眾生,於彼具足福中莫作非分貪心。以作非分貪心則不稱意,是故所不應作。又於各各共諍離壞眾生中,無問親與非親,皆令和合同心相愛。
[呂]
此有頌曰:
地水火風空,悉與其相似,一切處平等,利益諸眾生。
當善思惟義,勤生陀羅尼,勿於聽法者,為作於障礙。
惱中能調伏,小事捨無餘,八種懈怠事,皆亦應除斷。
莫作非分貪,橫貪不稱意,離者皆令合,無問親非親。
菩薩正行以得般若,便能等心處眾,如地等出生增長安立一切而無分別也。又複菩薩存於捨心,(相應實相之心),善思惟義(義謂境界,亦即實相)。然實相證得,重在親歷,《攝論》喻如啞受義,雖不能言,歷歷在心也。然不唯悟入實相而已,複能貫通一切。陀羅尼者,一切慧之總持,猶如王者總持國政,日理萬機。修定之極而有種種三昧,修慧之極而有種種陀羅尼(貫通一切之意)。有此貫適,一切皆攝,無所窒礙,所以成一切智智也。孔子有一貫之言,一之謂定,謂三摩地;貫乃謂陀羅尼也。苟菩薩心恒專注於此,自不作聽法者障,遠離大小煩惱,乃至不貪非分,和合離散有情。
云何陀羅尼能貫通一切智耶?諸法實相者,空寂而已,以空為寂靜而已。去其不寂之客塵煩惱,謂之為空,並非空無空洞之意,握此空寂,即能貫通一切諸法,而為諸法之等味一味。然此乃依空而行,而非得空。
[李]
再用一些比喻講教授應該怎樣做? 怎樣學習?
「地、水、火、風、空,悉與其相似,一切處平等,利益諸眾生」。地、水、火、風、空,即世界上成就一切物質現象的五種元素,是成就一切現象的時候,他們是平等地成就。譬如你的身體由五大所組成,阿乙的身體又是五大組成,阿丁的身體又是五大組成,那隻狗的身體又是五大組成,猴子身體又是五大組成,乃至轉輪聖王身體都是由五大所組成,平等的。
*因為有四大或者五大,你才能夠成就你的軀體,成就物質現象。有兩點,即是地、水、火、風、空這五種元素是平等,對眾生一切平等的。還有這五種界,這五界是對眾生有利益,於是地、水、火、風平等地利益眾生,就比喻你成就一些學問,去教導眾生一樣。
*你以一個教授資格教導眾生,亦都要平等教授眾生。你的教授當中是要利益眾生,所以你成就一個教授,與這個器世界的地、水、火、風、空,去成就一切眾生,平等成就一切眾生,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是相似的。這樣叫做舉喻來到明教授應有的責任。這個教授就要平等對待一切眾生。成就和利益一切眾生,好似地、水、火、風、空一樣那樣,是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和利益一切眾生。
*「當善思為義」,義是義理,法與義是相對,教授一些法,法所指是義理來的,即是你要教授他人法,教人義,自己對法、對義本身要明確知道,於是自己好好地了解到一切的義理。因為佛所講的教法,他的背後有義理在這處,於是你對佛的教法的義理要通達無礙。
*另外一種講法,義即是諸法實相,對於一切存在的諸法實相,你不只是知道,還要證入諸法實相。思維諸法實相的本質而證入。
*就法來講,義就是義理,教法所表達的義理。
*可以用一些方法,將一些義理連貫,叫陀羅尼。因此應該勤生陀羅尼,應該勤修總持,將佛法組成。陀羅尼是總持,將很散亂、很散漫的東西,將它統攝起來,諸法的總持,叫陀羅尼。
*譬如《心經》,可以用四句偈做陀羅尼攝它,就是總攝整篇《心經》的內容,這四首偈是陀羅尼,諸法的總持,即是很多義理,可以用三言兩語或者一首偈頌將它統攝起來。
*陀羅尼就是統攝,將所有散漫的知識將其統攝起來,一以貫之。所以,孔子自己說:「吾道一以貫之」,我的學問用一件事貫穿,就是仁字。
*所有散列的知識,如果沒有系統來統攝它們,是散漫,不可以掌握的。呂澂先生說統攝,用甚麼統攝? 用空去統攝,緣生無性去統攝。一以貫之,即用一切法是緣生無性,整套佛教的知識,即是三藏十二部教,就是一個空字,大乘都是這個空字。小乘人都空,人空。大乘人空兼法空,這個就是陀羅尼,最上的陀羅尼,最高的陀羅尼。
*你要成就教授,教授的時候,你要教授學生,用一些方法統攝知識,所以自己勤修陀羅尼和自己發現新的陀羅尼統攝知識,要「勤生陀羅尼」,陀羅尼就是諸法總持。
*還有你教人的時候,「勿於聽法者,為作於障礙」,說話最好用最少的文字,清楚講給別人聽,不好使到有各種的聽眾產生障礙,即是你講說話講不清楚,引致他們誤解的就不好,妨礙聽眾對你說的法產生誤解。
*「勿於聽法者」,對聽法的人產生任何障礙都不應該有的。
*「善思為義」,這處是自利,勤修陀羅尼的時候,這個是自利亦都利他。下面就是完全為利他。
*「惱中能調伏」,有些煩惱、惱亂的心性,你能將這些惱亂心性的煩惱,能夠將它們調伏,消除它們,調伏即是消除它。
*「小事捨無餘」,其餘的小事有二十種,你能夠捨離這些隨煩惱。
*「八種懈怠事,皆亦應除斷」,八種懶惰應該除掉它,那才是精進,精進才可以成就大學問。
*「惱中能調伏」, 九種煩惱的事,都是你應該能夠消除的。
*「所謂於我作無利益」,有些人對你產生不利的,你就會生氣、怒即忿惱,產生煩惱。
*已經作的事對你不利的。或者現在所作的事對你不利的,或者將來做事對你不利的。引起你的煩惱,這些煩惱我們應該降伏的。
*第二就對你所親愛的人不利,對你父母、對你兄長、老師等等你所親愛的人產生不利。過去的時候產生不利,現在產生不利。或者將來產生不利。
*另外,於我憎嫌的人反而有利益的,你就生氣。對於憎恨的人,反而對他們有利益,亦都是分開三樣。過去事、現在事、未來事,那就是九種。
*這九種惱亂心性的煩惱,你能夠調伏、降伏它們,能夠消除它們,你應該這樣做的。
*「小事捨無餘」,有二十種隨煩惱,你應該是捨離。
第一不信、第二無慚、第三諂幻、第四掉舉、第五惱亂、第六放逸、第七害、第八無愧、第九懈怠、第十憂、第十一昏沉、第十二睡眠、第十三恨、第十四覆、第十五嫉妒、第十六慳、第十七高慢、第十八忿、第十九悔、第二十悶,悶絕,即是暈倒。
*這二十種小事,相對貪瞋癡是小事。剛才那些貪對我自己不利,對別人的利又嗔,上面那些是要緊的,要降伏。這二十種小事都能夠捨離。
*八種懈怠,我是能夠除斷的:
第一種就是我欲作務,我想做事,但你忽然間,你就想睡,就想安眠,不勤行精進,這樣我應該捨離、避免的。
第二種情形就是「我作務已」,即是我都做完,現在我休息,我不再做。
第三種「我欲行路」,我快要出行,先不做,這樣懈怠。
第四種懈怠就是我行路已,我已經行了很長路回來,我又要休息,又不做事。
第五種是我身體很疲乏,今日很累,那就不能夠修善業,又不做。
第六種懈怠,我的身體很粗重,於是不去修業、又不去修行。
第七種懈怠,我已生病,於是又不做事。
第八種,我病得起,我病好了,今日怎樣都要休息,怎樣也不做。
*「莫作非分貪」即是見到第二個人,得到供養又恭敬,又有名譽,又得讚賞等等。你希望別人向你供養、又有人恭敬你,你又很有名譽,這樣叫非分之貪。
*「橫貪不稱意」,橫即是不合理,不合理地貪,是不能稱你一個修大菩提的人的心 。
*「離者皆令合,無問親與疏」,你發現有些親人,大家互相有爭鬥,吵架,不能夠一起和合相處,要想辦法,將他們走在一起,讓彼此冰釋前嫌,再和好如初。
*一個修大菩提的人,不論親或不論疏,見到有人有意見分離,盡量使他們再融合在一起,和合相處。
*呂澂先生的解釋:「菩薩正行,以得般若」(為主),因為能夠得般若,「便能等心處眾」,等即是平等心,去對待一切眾生。
*般若是怎樣的?是無分別的,要成就無分別的般若,才能夠用平等心去對待一切眾生。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好似甚麼?就好似「地、水、火、風、空」這五種界,或五種大一樣,能夠生出一切,能夠增長一切、能夠「安立一切」。能夠成就物質世界、增長物質世界,使到物質世界各種新的東西出現,安立、出現,而且它是無分別的。
*般若對待一切眾生,亦都一樣,是無分別的。以般若的心修行,對待一切眾生,好似用五大或者五種界,去成就一切的比喻。
*「菩薩又存於捨心」,與實相相應之心。能夠「善思惟義」,用一個捨心與實相相應之心,思惟一切義相,義為境界,又解作實相。即是諸法實相,用一個與真實相應的心去思惟,思惟宇宙實相,這樣就不起執,但是實相證得。「重在親歷」就不是靠思惟,還要親自證入的。
*所以他解義與其他的解釋不同。一般解釋義,即是義理。即是法與義,法就是體,義就是理,有體、有理,佛的教法有文字的體和文字所表達的義理的解釋,但這處他不是這樣解釋。呂澂先生有另一個解釋,義字是真理,真理不只是思惟諸法實相的真理,而且還要證入諸法實相,他舉《攝大乘論》比喻。
*「喻如啞受義」,義亦都是境、義相的意思,好似啞人接觸
境,譬如啞人食蜜糖,不能夠告訴你。就不叫思惟,思惟進一步,還要體證,思惟真理要體證。
*啞子受義,即是啞子所接收的境,甜的境、苦的境等等,「雖不能言」,不能夠講出,但是「歷歷在心」,歷歷即是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然不唯悟入實相而已」,就不只是悟入實相,「復能貫通一切」,還要用陀羅尼,將一切知識,貫通起來。
*陀羅尼者就是一切智慧的總持,用一個很小的道理,將它把捉一切智慧。猶如國王總持國政一樣,日理萬機。
*「修定之極」,極到修定的最後時候,有種種的三昧。
*「修慧之極」,修智慧到最後,有種種的陀羅尼,種種諸法的總持,就是貫通一切的意思。陀羅尼就是貫穿,將所有義理用陀羅尼貫穿。
*剛才所講思惟義理,是散列的,用陀羅尼加以貫穿起來。如果用陀羅尼貫穿一切義理的時候,「無所窒礙」,不會妨礙你,所以能夠成就「一切智智」。
*「孔子有一貫之言」,做學問的方法是用一樣東西去貫穿所有東西。
*呂澂先生說一是定,一是三摩地,定是平等持心,將心集中一個境,所以是定。 貫,即是貫穿,陀羅尼即是貫穿。
*「苟」即是如果,「菩薩心恒專注於此」,自然不會作「聽法者障」。你能夠將陀羅尼來貫穿所有道理,然後教授聽法者。聽法者自然不會產生障礙,就能夠遠離大小煩惱。乃至不貪非分之想,能夠將離散的有情和合處在一起。
*「云何陀羅尼貫通一切智?諸法實相者,空寂而已」,空就是一切煩惱寂滅,空的本來意思就是緣生無自性。另外的意思就是為何能夠理解緣生無自性,不會被煩惱干擾你,不會有顛倒的。因為緣生的東西,執它有實自性,是顛倒。這些就是無明的煩惱干擾你才有顛倒,能夠知道一切法緣生無性,於是能夠空寂,對一切法能夠理解到空寂。空寂就是以空為寂靜。
*空有兩重意義:
一重意義就是如實了解到諸法無自性,即是一切法是緣生無自性,如實這樣了解就不起顛倒。不起顛倒就一切客塵可以降伏。
*如果你有執實一切煩惱的來源,有兩個來源。第一個來源是執著實我,第二個來源是執著實法。實我、實法就產生一切的顛倒,一切煩惱,如果你知道一切煩惱是緣生無自性,就不起我執,不起法執,接著一切煩惱沉沒。
*所以有兩重意義,去其客塵就叫做空,空就不是空無的意思,只是緣生無自性。
*空就是無自性,緣生無自性,空不是無,如果無的時候都執著,空執,都是起執。所以並非是無的意思,並非空洞之意。
*掌握空寂,貫通一切法,就知道一切法,一味、等味,等味相同的。等味就不起分別的,一味就是無別的,一切法不起分別。
*為何一味呢?這個是諸法實相,如果有多種的時候,就是相對,相對的事物不可能遍一切處,就不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遍宇宙一切處,所以叫一相。一相叫做一味,一味所以就不起分別的無相,無相之相才可以存在,空就是了解一切法,不是直接了解,直接證入。一切法是無相,是無分別、是無相、是無二。
[自在]
149-於空而得空,智者莫依行,若當得於空,彼惡過身見。
依空拔除大無智聚故,智者莫依得空而行。若依得空而行,則於有身見人難治過之惡亦過之。以諸見行由空出離,若著空見彼不可治,以更無令出離故。
[呂]
若謂一切不得,唯空可得,其過有如頌曰:
於空而得空,智者莫依行,若當得於空,彼惡過身見。
法本性空,依空而行,即是慧行;若以得空而行,即成空見,較之我見,更為下劣。《寶積》云,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於空見起增上慢。蓋墮空見,斷滅佛種,即不可救。譬如服藥治病,藥不能行,反增其病。所以龍樹於《中論》中,反複提示,為執空者戒。
如《觀行品》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複執有空,諸佛所不化」。如《觀四諦品》云,「不能正觀空,鈍根則有害,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前者言空不可著,後者言應正觀空。龍樹談空,依《大般若》,用空不取,是即以無所得貫通一切,得大總持陀羅尼法門。智慧至此而極,資糧至此亦臻圓滿也。
[李]
*「於空而得空」,對於空這種陀羅尼貫穿一切、貫通法,而執著實在有所得的空,空即是實在空可得。
*如果這樣,「智者莫依行」,聰明的人就不會依一個實有、有所得的空修行,不應該依一個有所得的空修行。
*甚麼叫有所得空?怎樣是無所得空?無所得空,本來是不實在,叫做無所得。有所得空,就執著以為真的實際存在的東西,叫做空。
*佛教的空,以為一切法的存在,是眾緣和合之下、條件制約之下的存在,是無自體的存在,不是自我存在、不是永恆存在、不是不可分割地存在,這樣了解叫做空。
*「若當得於空」,如果執著實空,得於空即是對空有所執,即是執實有空,實有空即是一切法無,甚麼都無。
*「若當得於空」,如果你執實有空,有所得,「彼惡過身見」,那個壞的影響,比你執有實在身體,即是我、比薩迦耶見更要壞,還要壞。
*所以寧執我見如須彌山,都不可以執這個空見,做一個增上慢,都不可以這樣做。
*呂澂先生講:法本性空,依空而行,即是智慧行,就是修智慧,就行於智慧。
*如果以有所得空而修行,行這個教授行,就變成空見,見是執,空執。比較我見更為下劣,所以《寶積經》說,「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於空見起增上慢」,不要說空是好的,實在有空。不可以這樣起。
*為何?蓋墮於空見的時候就斷佛的種,一有空見,執著一切空,就不能夠成佛,永遠都不可以脫離生死,永遠都輪流。
*為何?執著空的時候,甚麼都做,壞事又做,經常墮落,經常在三惡道,都有你份。你每樣事都不怕,樣樣都無的,殺人又無的,於是騙人又是無的,每件事都無,因為無惡不作。
*「譬如服藥治病」一樣,空是一種藥,治「有」病,你執有,用空去對治它的。但是「藥不能行」,如果執著空是實在,那個空就不能夠醫有的。即是好似你的病用藥醫,這些藥全部無用,藥全部都壞了,不能夠醫病。
*不能夠醫病都不止,「反增其病」,吃了之後還會更瀉,更病重多些。不但救不到你,本來用空去救有,你執空、執一切空,於是作惡,作惡怎樣醫有呢? 醫不了,更作惡就落地獄。
*又好似〈觀行品〉裏面講:「大聖說空法」,大聖即是佛,佛講一切法是空的,目的是甚麼? 是「為離諸見故」,是破一些我見、破有實的見、破不同的見,破見,實有之見的。
*「若復執有空」,如果你執有實所得的空的時候,一切法甚麼都無的話。
*「諸佛所不化」,所有諸佛都無辦法教化你。
*〈觀四諦品〉說:「不能正觀空」,如果對空不能夠正確了解,你就是鈍根,「鈍根則有害」,對空不了解的人就是鈍根。錯誤執空就產生障礙,產生毒害,「如不善咒術」的人去施咒,不但施不到咒,自己受咒所害。
*又好似捉毒蛇,「不善捉毒蛇」,你捉毒蛇不善巧的,不但捉不到毒蛇,而更被毒蛇反咬你一口。
*空又是一樣,用空去治有,如果對空起執,不但治不到有,而被空害了你。
*前言所講的空,這個空是不可執著,無實的。後面所講空,就講正觀空。講空不要執著有。第二首頌就說觀空要正正式式觀,觀錯的時候,不但得不到空的好處,而且受害,好似學咒術,得不到咒術的好處,反而被咒所害,你捉毒蛇,你得不到方法捉,就被毒蛇咬回你。
*「龍樹談空,依《大般若》」來談的,「用空不取」,就是掌握空的意義,知道一切法是空的,但是不會執取,取即執也,就不會執實在空,就不會執著實在空的體,即是不會執著一切法是無的、虛無的。
*即以無所得貫通這個空義,於是對空義是一切法無可得,這樣就得到一切法的總持「陀羅尼法門」,智慧到這處就極端,最高境界、到極,菩薩資糧能夠臻於圓滿,對空真正了解,能夠用空做陀羅尼,可能貫通一切法,產生一切智慧。
[自在]
150-掃塗與莊嚴,及多種鼓樂,香鬘等供具,供養於支提。
於如來支提及形像所,掃地塗地、香鬘燒香末香、華蓋幢幡等莊嚴供養之具,當作供養,為得端正戒香自在故。貝笛箜篌腰鼓大鼓雷鼓拍手等,種種鼓樂供養,為得天耳故。
151-作種種燈輪,供養支提舍,施蓋及革屣,騎乘車輿等。
支提舍中,應以種種香油酥燈鬘等善作供養,為得佛眼故。布施傘蓋皮鞋象馬車輿乘等,為得菩薩無上神通乘不難故。
152-專應喜樂法,樂知信佛得,喜樂給侍僧,亦樂聞正法。
於中菩薩常應如是喜樂於法,莫喜五欲福樂。當知信佛所得之利,莫唯信樂見於色身。當於僧中以諸樂具常憙給侍,莫唯憙詣問訊而已。常憙聞法無有厭足,莫唯憙樂暫聞其語。
153-前世中不生,現在中不住,後際中不到,如是觀諸法。
因緣和合力故及無所從來故,前世中不生;念念破滅故及不住故,現在中不住;滅無餘故及無所至去故,後際中不到。應當如是觀察諸法。
154-好事與眾生,不求彼好報,當為獨忍苦,不自偏受樂。
菩薩於諸眾生,當以好事而利樂之,自不希望彼等眾生利樂好事。及諸眾生有無量苦相,我獨為其忍受。我有樂具,與諸眾生受用為樂。
155-雖足大福報,心不舉不喜,雖貧如餓鬼,亦不下不憂。
雖住大具足福報天中,其心不作喜之與舉。雖為餓鬼,貧窮破散逼惱此最難活,不應生下心亦復不應憂,何況人道貧窮破散。
156-若有已學者,應極尊重之;未學令入學,不應生輕蔑。
若有已學眾生,於彼應作至極尊重。若未學者,應令彼等入學,亦不應輕蔑之。
157-戒具者恭敬,破戒令入戒,智具者親近,愚者令住智。
戒具足人應當問訊,合掌向禮等而恭敬之,亦應為彼說持戒福。若破戒者應令入戒,亦應為彼說破戒罪。智具足者應當親近,亦應為彼顯智慧德。愚者應令住智,亦應為彼演愚癡過。
158-流轉苦多種,生老死惡趣,不怖此等畏,當降魔惡智。
菩薩於流轉中流轉多種,生老死憂悲苦惱等、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惡趣等,不應怖畏,唯當降伏惡魔惡智。
159-所有諸佛土,摶聚諸功德,為皆得彼故,發願及精進。
十方無量諸佛國土,若佛土具足、若佛土莊嚴,若從諸佛菩薩聞、若自見之,彼皆摶聚殊勝功德,皆令彼等入到自佛土中。應當作如是願,隨所願即隨成就,亦應如是精勤修行。
160-恒於諸法中,不取而行捨,此為諸眾生,受擔欲荷負。
以取故苦、不取故樂。作是念已,恒於諸法不取而捨。雖不取而捨,若此先時為趣菩提故,作願受擔眾生,未度者我當度、未脫者我當脫、未寂滅者我當寂滅。此應荷負,為諸眾生故。
161-正觀於諸法,無我無我所,亦勿捨大悲,及以於大慈。
說諸法無所有,如夢如幻故。諸法無我,其無我所者觀無相故。如是以最勝義法觀此相時,然於眾生亦不捨大悲及以大慈。如是應當倍復稱量歎言奇哉。彼諸眾生癡闇所覆、著我我所,於此最勝義道法中而不覺知。我當何時令彼眾生於此最勝義道法中而得覺知?是為於眾生中不捨大悲及以大慈。
162-勝過諸供養,以供佛世尊,彼作何者是?所謂法供養。
若有以諸供具供養諸聲聞獨覺菩薩及佛世尊,所謂或以諸華香鬘末香燈輪供養、或以諸蓋幢幡供養、或以諸音樂等供養、或以諸藥美飲食等布施供養。若欲勝過彼諸供養,以供養佛。復何者是?答言所謂法供養。彼法供養復有何相?
163-若持菩薩藏,及得陀羅尼,入深法源底,是為法供養。
於中若與菩薩藏相應,如來所說經等甚深明相、背諸世間,難得其底、難見微細,無著、了義,以總持經王印印之。不退轉因從六度生,善攝所攝順入助菩提法合正覺性,入諸大悲說於大慈,離眾魔見善說緣生,入無眾生、無命、無長養、無人,與空、無相、無願無作相應,坐於覺場轉於法輪,為天、龍、夜叉、乾闥婆之所讚歎,度在家泥,攝諸聖人,演說諸菩薩行,入法、義、辭、樂說之辯,震於無常、苦、無我等音聲之雷,怖諸外論見得之執,諸佛所歎,對治流轉、示涅槃樂。如是等經,若說若持觀察攝取,是名法供養。又法供養者,得不退墮,順行總持故。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相應深法中,入至其底無動無疑,是名最勝義中法之供養。
164-應當依於義,莫唯愛雜味,於深法道中,善入莫放逸。
又法供養者,若於法中思法行法,隨順緣生、離諸邊取之見,得無出無生忍入於無我,於因緣中無違無鬪無諍,離我我所。應當依義,莫愛馳逐雜飾句味。應當依智,莫依於識。依了義經,莫著不了義世俗言說。應當依法,莫取人見。應當隨順如實法行入無住處,善觀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困極,皆悉寂滅。如是觀緣生已,引出無盡,以愍念眾生故,不著諸見、不作放逸。若常如此,乃名無上法之供養。
[呂]
其次法供養行。菩薩地前,不離十法行,所謂書寫、供養、布施、聽聞、披讀、受持、諷誦、開演、思惟、修習。如是十行,攝於三業,前四為身業,次四為口業,後二為意業。意中之思惟者,謂依理趣門審察其義。不可如言生執,應知以意逆志,是即聞思修之思。意中之修習者,謂依理趣等捨存心,數數修行。於諸事理,心常洞鑒,如法成辦,而無取著。此等法行,即廣義之法供養,是真重法,而為地前菩薩所常修者也。
頌曰:
掃塗與莊嚴,及多種鼓樂,香鬘等供具,供養於支提。
作種種燈輪,供養支提舍,施蓋及革屣,騎乘車輿等。
專應喜樂法,樂知信佛得,喜樂給侍僧,亦樂聞正法。
前世中不生,現在中不住,後際中不到,如是觀諸法。
好事於眾生,不求彼好報,當為獨忍苦,不自偏受樂。
雖足天福樂,心不舉不喜;雖貧如餓鬼,亦不下不憂。
若有已學者,應極尊重之;未學令入學,不應生輕蔑。
戒具者恭敬,破戒令入戒,智具者親近,愚者令住智。
此中「支提」,原意謂可供養處,即佛塔之類。支提舍,環繞支提,僧住處也。蓋佛(佛塔)僧為法之所寄,常興供養,常時親近,即可見法(支提處有法寶可見)聞法(僧職傳聞)。然於所聞法,應入法空理趣,觀知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到,所謂前際不生,現際不住,後際不到。由是審知法無自性,即無所著,心自平等,便能廣施眾生而不求報,順導眾生皆得成滿。而複於流轉中,心在涅槃而行生死。
複有多頌曰:
流轉苦多種,生老死惡趣,不怖此等畏,當降魔惡智。
所有諸佛土,搏聚諸功德,為皆得彼故,發願及精進。
恒於諸法中,不取而行捨,此為諸眾生,受擔欲荷負。
正觀於諸法,無我無我所,亦勿捨大悲,及以於大慈。
勝過諸供養,以供佛世尊,彼作何者是,所謂法供養。
若持菩薩藏,及得陀羅尼,入深法源底,是為法供養。
應當依於義,莫唯愛雜味,於深法道中,善入莫放逸。
菩薩為諸眾生,於生死長夜,荷負重擔。以平等行,遠離行,發勤精進,觀法無我而興慈悲,教化彼等,亦知於法本來無我,不應執著而生苦惱。但以眾生不知,而生慈悲,導令出離,此即先覺覺後之義也。如是行法,即法供養,供佛功德法供養最。
法供養者,謂持菩薩藏,得陀羅尼入深法源底也。云何入法源底?謂不放逸故。於何不放逸?是即依義不依語也。於佛所說,善通其義,勿著語文,此乃真實之法供養。義者實相,味者文字,於文字上有種種修餙,謂之雜味。不放逸者,謂於深法實相中莫放逸也。於文字所示實義不放逸,審諦思惟,觀察修習,心常緣此,如是般若行,依義不依語,複以陀羅尼貫通一切,即龍樹學般若行之點睛處也。
[李]
*呂澂先生:「其次法供養行。菩薩地前,不離十法修行」,哪十種呢? 第一,書寫佛經、供養、布施、聽聞佛法、披讀佛經、受持佛經、諷誦佛經、開演佛法、思惟佛法道理、依法修習。這十個條目,分開就是身、口、意三種修行。
*書寫、供養、布施、聽聞,這四樣身業。
*披讀、受持、諷誦、開演,這四樣就是口業。
*思惟、修習這個意業 。
*思惟何解?「依理趣門審察其義」就叫做思惟。
*「不可如言生執」,不能夠執文字不了解義理的,應該知道「以意逆志」,了解這段文字的意向所在,目的何在?文字講是甚麼目的?透過心意去了解、推測,逆就是推測那個作者的宗趣是甚麼,那個志就是宗趣。聞思修的思等於我們的思惟,即是這個思惟。
*修習是何解呢?「依理趣」,道理、義理,等捨存心,是用平等心對待一切法,這樣「數數修行」。
*「於諸事理,心常洞鑒」,即是洞察一切事理,「如法成辦」,照著教法的方法這樣思惟修習,成就你的果。「而無取著」,不會執著它。「此等法行」,這些教法的行為、修行,「即廣義之法供養」,法供養就講教法那種修行,這個是「真重法」,真確重要的修行,「而為地前菩薩所常修習」,這個是簡介。
*「掃塗與莊嚴,及多種鼓樂,香鬘等供具,供養於支提」,
*支提,是佛塔,即是將佛和聖者那些舍利供養。後來,供養諸佛和菩薩的所在地,就叫支提。
*掃塗,掃即是掃乾淨它、塗是塗乾淨它。
*莊嚴它,用各種東西莊嚴它。又有磬、又有鐘,各種樂器去供養支提。又用香鬘等具供養它,花、香。
*「作種種燈輪,供養支提舍」,供養僧人所住的地方。
*掛燈籠給予光,布施一些傘,布施一些鞋給僧侶,讓他們出入方便。又供養一些騎乘,即是一些驢、馬供養他們,讓他們可以坐車。又供養一些輿,車輿,供養各種東西、交通工具,出入的衣著,和僧舍的燈油等等,都加以供養。
*「專應喜樂法,樂知信佛得,喜樂給侍僧,亦樂聞正法」。
*應該專心對佛法產生喜愛,對法要尊敬才可以,所以對佛法本身應該產生喜樂。
*「樂知信佛得」,佛修行所得到的果德,佛的果德是甚麼?他的體是大涅槃,用是大菩提。所以要尊敬和信仰、喜愛佛的德。
*對佛法的德,透過僧寶解釋這個法寶。所以你對僧寶應該喜愛,應該給侍他們,給即是需要的東西,我們應該供養他們。侍即是對他們恭敬,對他們侍奉。
*「亦樂聞正法」,要聽他們說法、開示,是無厭足地,是法供養的第一步。
*「前世中不生,現在中不住,後際中不到,如是觀諸法」,
*法供養的時候,應該對教法要理解,怎樣理解呢?理解法是無自性空,一切法是無實自體,一切法是因緣和合,即是五蘊組成的聚集體。
*知道法本身無自性。無自性的時候,過去時候的法是根本無自性的生,「前世中不生」,前世即是過去的時間裏面,並無自性的存在。生是無自性的生,自性是自己存在,那種存在是無的。是甚麼的存在?是如幻如化的眾緣和合,它才出現那些情況,它就有。
*「前世中不生」,就是一切法在過去的時間裏頭,並無實在自性的產生。是眾緣和合所產生而現象有,但是實在的自體的產生是不會有。對事物存在的基本狀態,我們掌握。
*「現在中不住」,小乘人認為一切現象界,是有四個相,生、住、異、滅的相。於是說事物生了之後,就有住世,住在這處,那有很多種講法。
*說一切有部說住就是事物本來就住的,三世恆存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體,法體恆存的。
*正量部、經量部,過去是不存在,未來都不存在,但現在實有,現在住一段時間。現在的事物存在住一段時間。
*大乘說,一切法現在都不住,因為那些法根本自己不能存在自己,怎樣住?緣具備,它就出現,緣不具備,它就不出現。緣起變化,它就起變化。好似浪花,經常都會活動中,所以無住,根本不會住。
*「後際中不到」,後即未來的時間,事物發展到未來的時間,如果它實體的時候,現在存在,將來都存在,於是由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
*「後際中不到」,未來的時間裏面,根本不可能從現在時間轉到後來時間,包括空間,在甲空間裏面,無辦法到乙空間裏面。它當下就滅。應「如是觀諸法」,應該這樣去理解,觀即是理解,去理解事物存在的本質是這樣,如果你這樣理解的時候,就不起執,你不起執即是沒有了無明。
*沒有無明,於是你的煩惱貪、瞋、癡同時會斷。凡夫被無明所遮蔽、被煩惱所纏縛,因為造種種的業,所以輪迴生死。如果你不被無明所遮蔽,不起貪、瞋、癡種種煩惱去束縛你、纏縛你生命,你就不會做愚癡的業,就不會輪迴生死,叫出離。
*所以出離的先決條件是智慧,需要有智慧了解法的實在,存在的情況是怎樣,將一切法是無自性,就用三時去表達出來。過去就根本無生、現在根本無住、未來根本無到。去不到未來的,當下就滅。
*「好事於眾生,不求彼好報,當為獨忍苦,不自偏受樂」,
對眾生應該做最好事去對待他們,即是要用好的態度,使到眾生得到快樂。好事是使到他快樂,好事是使到每個眾生得到快樂,即是慈悲喜捨的慈悲,即是對眾生皆以慈悲看待。
*「不求彼好報」,我無要求那個眾生得到你的好的待遇之後,即是他待你之後就有好的回報,無這個要求。我只是付出,無要求他給予你。
*「當為獨忍苦」,為了別人好的時候,情願自己忍受痛苦。
*「不自偏受樂」,自己快樂的時候,那些快樂跟人分享,我不會自己佔著全部,我與人同樂,跟人分享。
*「雖足天福樂,心不舉不喜」,足是具足條件,生天這種福報的快樂,你獲得。即是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天那處,你得到很多的快樂。
*「心不舉起」,舉即傲慢,自己不會高舉,即是自己不會傲慢,看不起人。生福報的時候,都不會以它為喜歡,更加不以為高傲。
*「雖貧如餓鬼」,雖然有時候,處於非常壞的環境,物質都貧乏,好似餓鬼那樣貧乏。這樣的時候,心亦不下不憂,下是卑下,即是不會起自卑心。也不憂慮。
*為何?當下我修福報,我行善行,我將來一定有福報。這樣就不需要自卑。這個貧乏不會永遠貧乏,是暫時性的。所以就不需要擔憂,於是不下不憂,不會自卑,又不會起憂戚。
*即是真的落地獄,你都不需要憂戚。因為落地獄的時候,第二次你生回人間的時候,便修福,都不需要憂戚。
*因為從今日開始,你修行、學法、學佛,將來你一定可以成佛。你可以超升,不會永遠落地獄,這個是佛教的宗教觀。
*「若有已學者,應極尊重之;未學令入學,不應生輕蔑」,
*有學即是發心做菩薩,至成佛之前,金剛心那段時間,三大阿僧祇劫那段時間,都叫有學。未學,未信佛教,都未入門,有學已經入了門。
*「應極尊重之」,應該很尊敬他。為何?因為他向著成佛的路邁進,因為他將來就是佛,是因地佛,所以你都應該尊敬。
*「未學令入學」,那些未入佛法之門,未學佛法的人,不要放棄他,因為行慈悲喜捨的捨,就是不捨眾生,不要有一個眾生,遺漏了他。於是你帶他入、引他入學佛法,於是就令入學,用各種方法善巧方便,用四攝方法,引他入去,研究佛學和修佛法。
*「不應生輕蔑」,輕蔑即是小看他,不要輕視他、蔑視他、小看他,不應該這樣做。即是那些未信佛法,即是不是佛教徒,他是其他宗教徒,你都不能夠小看他。
*用各種方法引導他接受佛法,讓他們有機會聽佛法,引導他們發大菩提心,但不要輕視他,不要侮辱他。
*「戒具者恭敬,破戒令入戒,智具者親近;愚者令住智」,
*對戒清淨,具足清淨,即是守戒守得很清淨的人,我們應該很尊敬他、很恭敬。
*破戒的時候,我們都用悲愍的心,講守戒的好處,破戒有這樣的不好處,去引導他。守得不好的時候,我們都應該同情他。因為,守戒百分之一百清淨的時候,到二地菩薩才是清淨,即是戒波羅蜜多圓滿,不會犯戒,不是每個都做到,聖者都未必做到,到二地菩薩的時候,離垢地,垢即是戒上的過失。
*犯戒不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對犯戒者應該引他再接受戒,這處是令他入戒。
*「智具者親近」,那些有智慧的人,要親近,對佛的道理,更加清晰。那些愚者,我們亦應該接近他,引導他,使到他住於智,即是使到他都接近智慧,使到他的愚可以開解。
*呂澂先生說:在支提,即是佛塔,可以見到法,因為有些佛塔刻經文等等在那,所以可以見到佛法。這些支提舍、僧舍,是比丘、比丘尼所住的地方,可以聞法,即是聽見他們說法,所以這兩個地方,都很值得我們常到,尊重、要供養和要莊嚴它。
*「然於所聞法,應入法空理趣」,所聽見的法,了解法的本質是無自性,緣生無自性,不要執它實有。
*這樣就「觀知」,「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到」,甲的法就不是完全掌握到乙的法,乙的法不是完全掌握到甲的法,因為在某種條件制約下才可以認知,在某些條件不具備,是不能夠認知。那個覺是獨立每一個剎那生滅,無一種實在的法去了解另一種法。
*即是你只是了解自己,即是一切法根本無實在存在,怎能夠認知?它的體不能夠完全認知,剎那生滅,法與法就不相到一個地方,那個法就包括存在的,一種存在的事物就不能夠存在到第二個地方,因為兩樣事物都剎那生滅,那怎能夠從甲地方去乙地方?
*甲不能認知乙,乙就不能夠認知甲。甲又不能夠到乙的去,乙又不能夠到甲去,認知你自性、自體。他沒有自體,怎樣認知?他都無一個實在可以存在的住,又怎能夠到?
*如果由甲去到乙的時候,要去的體不變才是的,你變怎樣去得到?都變了,去到都不是那樣東西,那麼怎樣去得到?所以它剎那生滅,在變的時候就不能夠到,不能夠掌握、不能夠知。因為把捉那件事不是原有的那件事。
*過去不生,現在不住,未來不到,將這三句說話就開成,法與法不能夠相知,法與法不能夠相到。如果有實自體才能夠相知,有實自體才相到,無實自體怎樣相知?無實自體怎樣相到?
*「由是審知法無自性」,一切法無實自體,法指任何東西,空間、時間、事物、心理活動、精神活動,全部都是法,讓你的意識所能了解叫做法,你所能理解的對象是法。法可能是實法、可能是假法、可能是有、可能是無,無所不包,世界上最大的集,因為包括一切。你意識所到的東西就是法,於是一切存在、不存在的這種事物,它都無實自體的,自性即是自體,是一、常、不變的自性是無的。
*「即無所著」,如果知道一切法是無實自性,不會起執,一切法平等。於是「心自平等」,你的心就對一切眾生、一切法、一切人全部都平等看待,「便能廣施眾生而不求報應」。因為你有執著就求報應,你都無所執,一切存在平等、平等。
*你用好的對別人,我不希望別人用好的對回自己,無這個要求。有要求的時候你就起執,就有法,就不平等。平等就無這樣的要求。於是就「順導眾生皆得成滿」,順著這樣的理解,去引導眾生,使到每個眾生都能夠圓滿成就佛的果報,成佛果。
*「而復於流轉中」,在流轉當中,「心在涅槃而行生死」,心希望涅槃,但我不會入涅槃。會跟眾生一起流轉生死,為何?做他的良師益友,使到他們都能成佛。
*因為涅槃與生死是一樣看待的,因為涅槃是空的、是無自性的。生死又空、又無自性,所以涅槃即是生死一樣,煩惱是空的,涅槃都空的,在這個角度,煩惱與涅槃是平等、平等,無二無別的,都是從緣生、無自性、空,這三個概念講的。
*它本身是空的,本身是無自性的,本身是緣起的。
*中觀學派裏面,真如是緣起,真如都空,真如都無自性。世界無一樣事物有自性。佛都無自性、涅槃都無自性,涅槃都空,涅槃都是緣起。
*其他的學派就說真如是實在的,佛是實在的。中觀的看法,你說實在,成不了佛。因為執實的佛,不能夠獲得那件事。
*「流轉苦多種」,流轉生死有很多種痛苦,生都是痛苦。老又苦、死又苦、生惡趣都苦,各種苦。
*「不怖此等畏」,對於這些流轉生死,知道痛苦,但對於痛苦,不害怕。
*「當降魔惡智」,降伏一切魔、三毒。對這些魔、惡的智慧。如果慧心所與癡心所混合,叫做惡見,惡見即是惡智慧。
*因此要降伏一切魔,自然惡的智慧都降伏。
*「所有諸佛土,摶聚諸功德,為皆得彼故,發願及精進」。
每個佛土裏頭都有一個佛。每個佛都會說法利生,說法利生是否很多功德?應該盡你的生命接觸一切佛土,因為成佛之前的時候,發願將所有的佛土去參拜,對所有佛你要供養的,於是佛土的佛有很多功德,參拜很多佛土,就有很多功德。
*這些功德,將它們摶在一團,摶即是搓,搓成一團,即是摶食叫團食。搓著所得的所有佛土裏頭所有佛的度生功德,我願意、希望它搓在一塊。
*「為皆得彼故,發願及精進」,我希望我能夠發一個大願,將來我要成就這些佛裏頭所做的功德,我都要有這些功德。
*願你都能夠成佛,好似一切佛土裏面,那些佛所做的功德一樣。你供養佛的目的是甚麼?目的要你成就你自己,好似他們一樣。好似佛一樣,佛有很多功德,你發願希望我將來都有跟他們一樣的功德。
*發願都不夠,發願之後,要精進去做,坐言起行。
*做第一件事,怎樣做?慈悲喜捨、修六波羅蜜多、修戒定慧。
*「發願及精進」,不只是發願,發完願之後,同時即刻起行,所以知行合一。
*「恒於諸法中,不取而行捨,此為諸眾生,受擔欲荷負」。
*「以取故苦,不取故樂」,因為對事物起執著,你會痛苦,如果不執取事物,你會快樂。於是對一切法不會起執,不會執的時候而行捨,用捨的態度,一切法平等的態度,去對待一切法。
*因此為此諸眾生,要用「不取而行捨」這個態度。
*「受擔欲荷負」,受,我要接受這個工作,去承擔起一個重的擔,荷負重擔。重擔是要度一切眾生,你承擔起你要度一切眾生的工作,要承擔起。
*度一切眾生的背後要用什麼態度去做?態度就用不取行捨的態度。不取即是雖然我度一切眾生,我不會執著實的眾生被我
度,我不會執著我現在在度一切眾生。我不執著我度一切眾生有什麼果報,不取。
*而取的調轉,即是捨,平等。我度一切眾生隨緣去度,不是這個人對我特別有恩,我特別度他。隨你的緣,一切眾生平等看待而度他,這樣的態度去承擔起你普度一切眾生的責任。
*為何?發大菩提心是這樣發的,希望自己能夠成佛,成佛即是得到大菩提、大涅槃,又希望所有眾生都得到大菩提、大涅槃。
*要發一個願,怎樣發願?要有一個承擔,擔起一個擔,擔起為了度眾生而替他們說法。為了眾生需要的時候,給予慈悲,承擔這個大責任,這樣是法供養。
*「正觀於諸法,無我、無我所,亦勿捨大悲,及以於大慈」,
*對一切法,用不取而捨的態度,要對所有的法,完全理解是無我,一切眾生無靈魂主宰。無我所,並無一些事物是屬於眾生靈魂所有。
如果你有我,有實我叫我執,無我就是無我執,即是一切法是無我,能夠捨棄我執。
*我所就是法執,無我所就捨棄一切法執,對一切事物就不要有我執,同時不要有法執。
*不要有我執、法執,怎樣對人?雖然無我執、法執,但是因為行捨,所以對一切眾生亦勿捨大悲和大慈,不要捨棄他。
*無實的生命體,不表示無生命,都有生命,都要同情他、都要悲愍他,都要給予他快樂、都要拔他苦,這些工作都要
做,積極的。不過就不要起執去做,要一個無我、無我所的心態去做,在境界上真的很高。
*「若持菩薩藏,及得陀羅尼,入深法源底,是為法供養」,
*前面那些是對法的理解、態度、對人的態度等等,是做法供養的準備階段,現在真正講最上的供養,最高的供養,叫法供養。
*菩薩藏,是講到修菩薩道的經,整個名稱是《菩薩藏經》。講修菩薩行那些經論,誦持,誦是讀它,持是行、做。受持,是接受這種道理,跟著經裏面所講要怎樣做。這樣叫做受持《菩薩藏經》,法供養的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得陀羅尼,《菩薩藏經》,菩薩藏有很多東西,用一種方法將它貫穿,用一種原則,用一種道理,最扼要道理,將一切法、菩薩藏,一切法全部來貫穿它,那種貫穿方法,叫陀羅尼,叫做諸法總持。
*陀羅尼叫總持,將很多東西,用簡單方法執持起來,即是把握起來,不要散失。
*最大總持、最方便總持叫做空,觀空。
*知道過去是不生的,現在是不住,未來是不到。那是「法法不相知」、「法法不相到」。那些一切法是緣生的,是無自性的,是空的,這些是方法,是總持一切法的意思。
*一切法的理不外乎兩樣東西,一樣就是空,第二樣叫緣起。
*修行者用兩樣東西,一樣是悲,第二樣叫智。用悲、智去攝持一切,就是總持。
*除了受持《菩薩藏經》之外,還要用一個總持將它統攝。
*有總持,又了解諸菩薩藏,深入去了解法的根底在哪,就能夠了解。如果法本身不去接觸,又無方法總持它,法的根源不能探究,如果這樣就能夠探究。
*呂澂先生說法的底,源底就是空,就用諸法總持,用陀羅尼做探究,用空做總持,就知道法的最扼要地方、最基本地方。根源就是緣生,最重要、最扼要的地方,就是緣生無性。
*佛法裏面最根源的地方,一切法不能夠離開緣生無性。這個就是法的根源,如果你是這樣的做法,就是真真正正的法供養,即是佛最喜歡這類眾生。
*如果這樣受持《菩薩藏經》,又用一種陀羅尼將它貫穿,將這些道理了解到佛法最深入的地方。又將這種佛法受用之外,又使到一切眾生都同時受用。這樣供養最有價值。
*對《菩薩藏經》這些經,如果你了解,為人解說和自己受持,
這樣「觀察攝取」,深入了解佛經裏面所講的事理,深入去觀察,向內觀察、向外觀察,定中觀察、散心觀察,這樣做法叫法供養。
*將經去讀誦、了解,為人解說、受持,就叫法供養。
*攝持的時候,就會得到很多的三昧,得各種的三昧。「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相應(深)法中,入至其底,無動無礙」,為何?即是你能夠對佛法的了解,對一切法是空這種道理完全掌握,到最底。空就是佛法最根源的地方,做一個總持去攝持其他法。
*一切法到最後,底源是無相的,用無相做總持,攝持一切法。
*無願,有相有體,有願求去把捉它,根本無相,怎樣把捉它?不需要發願去把捉那樣,所以無願。
*因為無相是空的,就無事可以把捉。無東西可以把捉,就不會發願去把捉那些事物。那些事物不是無東西,是你不把捉它,不把捉是真真正正的獲得。
*無作,不會特別做一些某行為去希冀獲得你願望所得的事物。
*最殊勝的道理裏面,是「法之供養」。所謂法之供養是最勝的供養,對佛的供養最殊勝,就是法的供養。因為你影響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