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二)釋道相智之本性分三。
(庚一)知聲聞道之道相智。
(庚二)知獨覺道之道相智。
(庚三)知菩薩道之道相智。
初又分二。
(辛一)自性。
(辛二)順決擇分因。
今初
道相智理中,由諸四聖諦行相不可得,當知聲聞道。
caturṇam ārya-satyānām ākārānupalambhataḥ /
śrāvakāṇām ayaṃ mārgo jñeyo mārga-jñatānaye // Abhs_2.2 //
1-由發心、廻向、通達空慧三法任持。為欲攝受聲聞種性所應知之現觀種類大乘聖智,即是知聲聞道道相智之相。界從大乘見道,乃至佛地。
2-道相智理者,即此品中四聖諦上無常等十六行相。
3-由發心、廻向、真實不可得之空慧三法任持門中,當知修此聲聞道相。
4-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者,
4.1-苦諦上之四相
謂因緣生故無常。
隨煩惱業轉故苦。
無異體清淨之我故空。
無自體之我故無我。是苦諦上之四相。
4.2-集諦上之四相
是苦之根本故名因。
數數生苦故名集。
招猛利苦故名生。
與後生果作助緣故名緣。
是集諦上之四相。
4.3-滅諦上之四相
是斷除煩惱之離繫故名滅。
是寂滅苦之離繫故名靜。
是利樂自性之離繫故名妙。
是苦不再生之離繫故名離。
此是滅諦上之四相。
4.4-道諦上之四相
是趣解脫之道故名道。
是對治煩惱之道故名理。
由現證之體性不顛倒行故名行。
能從根本拔除苦及煩惱故名出。
此是道諦上之四相。
苦諦上四相互違。餘三諦上四相義同。
*1-由發心、廻向、通達空慧三法任持。
道相智的道理之中,因為他能夠發大菩提心,修行一切善法,不為求世間的利益,亦迴向求無上菩提。又有通達空性的慧,知道一切有為法是空。菩薩就用這三樣特點,去攝持著、了解聲聞道的智慧。因為沒這三種東西攝持著的話,跟聲聞沒有分別。
*為欲攝受聲聞種性所應知之現觀種類大乘聖智,即是知聲聞道道相智之相。
為了想攝受聲聞根性的人、聲聞種性的人,聲聞種性的人所應該知道的那些小乘的現觀,那類的現觀。對菩薩來說,那類的現觀是大乘的聖智。「聖智」即是無漏智,用大乘的無漏智去觀聲聞的道理。能夠了解聲聞所修的道相智的相狀。
*界從大乘見道,乃至佛地。
界限由什麼時候起修呢?由大乘入初地、見道,乃至成了佛都修。
*2-道相智理者,即此品中四聖諦上無常等十六行相。
道相智理,即是這一類聲聞人,所修的四聖諦上無常等十六行相,苦諦四相:無常相、苦相、空相、無我相。集諦上有四相:因相、集相、生相、緣相。滅諦的四相呢?滅、靜、妙、離。道諦上的四相呢?道、如、行、出。
*3-由發心、廻向、真實不可得之空慧三法任持門中,當知修此聲聞道相。
大乘的人,就由「發心」、「迴向」和了解一切法「真實不可得」那種空慧,用這三樣東西攝護著、保護著,「任」即擔任,「持」即執持,「門」即情況,在這種情況之中,應該去了解、知道聲聞乘人修道的相。
*4-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者,
*4.1-苦諦上之四相
謂因緣生故無常。隨煩惱業轉故苦。無異體清淨之我故空。無自體之我故無我。是苦諦上之四相。
苦諦,即是苦的宇宙、苦的人生,有四種相,「相」即是特徵。有四種特徵,
第一無常,為什麼無常?都是由因和緣結合而產生的。凡事由因和緣結合而產生的東西,都不會常住,就是無常。
第二、苦,眾生的五蘊、人生,都是跟隨前生或者今生,所起的煩惱和所作的業而轉的,不由自主的,隨煩惱與業的勢力而轉變、轉動。所以,沒有自由的,沒有自由所以苦。
第三、空,沒有一個異體,即是獨立存在的體質。離開五蘊之外,沒有另外一個獨立存在的體質,那種「我」、那種主宰,所以就說它是「空」。
第四、無我,苦的人生,並沒有一個可以叫做「自己」的那個主人翁。這就是苦諦上面的四種特性。
*4.2-集諦上之四相
是苦之根本故名因。數數生苦故名集。招猛利苦故名生。與後生果作助緣故名緣。是集諦上之四相。
前生的煩惱和由煩惱所引起的業,能夠招集今生的苦果,稱之為「集」。集諦有四種特性。
第一、因,前生的煩惱和業是今生苦果的根源、根本,所以它是苦的因。
第二、集,煩惱和業屢次引生苦果。前生的集就引起今生的苦果,今生的集就引起來生的苦果,即是招集苦。
第三、生,能令那些猛利的痛苦生出來。
第四、緣,今世的煩惱和業,能夠給與來生的苦果,做一個助緣、助成出現。以上是集諦上之四相。
*4.3-滅諦上之四相
是斷除煩惱之離繫故名滅。是寂滅苦之離繫故名靜。是利樂自性之離繫故名妙。是苦不再生之離繫故名離。此是滅諦上之四相。
第一、滅,滅掉貪、瞋、癡等的煩惱之後所得那種自由自在的離繫,「離繫」即是解放、解脫,故名滅。
第二、靜,是寂滅苦之離繫,故名靜。
第三、妙,利益安樂的本身、本質,所以稱之為妙。
第四、離,滅諦即是涅槃,在涅槃之中,一切生死的苦,永遠不再生起。得到這種自由自在之離繫,所以叫做離。離繫,離開束縛,即是自由。
*4.4-道諦上之四相
是趣解脫之道故名道。是對治煩惱之道故名理。由現證之體性不顛倒行故名行。能從根本拔除苦及煩惱故名出。此是道諦上之四相。苦諦上四相互違。餘三諦上四相義同。
第一、道,道即道路。道諦,是趣向、走向解脫,解脫當涅槃解,涅槃即脫離生死的束縛,叫做解脫。走向涅槃的道路,所以稱之為道。
第二、理,道諦,就是對付煩惱的方法,道當方法或者智慧。當智慧解是對治煩惱的智慧。
第三、行,現證之體性不顛倒。體性指涅槃,他所現證到的涅槃不是顛倒。行到涅槃,修行而得涅槃,所以叫做「行」。
第四、出,從根本把痛苦以及煩惱都拔除,所以叫做出。
(辛二)順決擇分因
聖聲聞道中,由色等空故,空無別為煖。由彼無所得,許為至頂位。
rūpādi-skandha-śūnyatvāc chūnyatānām abhedataḥ /
uṣmāṇaḥ anupalambhena teṣāṃ murdhagataṃ matam // Abhs_2.3 //
了知聖聲聞道之道相智因,有四順決擇分。
1-謂色等勝義空故,通達空性與色等無分別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煖位。
2-通達色等勝義無所得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頂位。
*了知聖聲聞道之道相智因,有四順決擇分。
了解那些聖者、聲聞的人見道前,修道的狀況,菩薩的人亦了解的,是屬菩薩的道相智的一部分。這種無漏的聲聞見道的智,要經四個因然後引出來的。四個因就叫做四個「順抉擇分」。
*1-謂色等勝義空故,通達空性與色等無分別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煖位。
小乘的聲聞人,在煖位的時候只是知道它是無常、苦、空、無我。
大乘的人,知道色、受、想、行、識等在世俗諦裡面是有的,但是在勝義諦裡面是空的,在勝義中是不存在的。因為他了解這樣,所以通達空和色受想行識等,都無分別。大乘的菩薩就有這種慧,被這種慧攝持著,然後去了解小乘人入煖位那時候的相狀。小乘人入到煖位的時候,知道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只是知道這種道理的。大乘人就知道在十六行相在勝義諦裡面都沒有的。這就是煖。
*2-通達色等勝義無所得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頂位。
能夠通達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在世俗中確是存在的;但在勝義諦中,無色等的實法可得。能夠通達它無所得的這種慧,用這種慧攝持著,來觀它無常、苦、空,無我小乘的加行道。多了空慧攝持的,就叫做頂位。
煖的時候就觀一切法都是無常的、苦的、空的、無我的,「苦諦」。因相、集相、生相、緣相,叫做「集諦」。滅諦、道諦這樣觀。初步觀的時候,就叫做「煖」。重新再深刻觀的,就叫做「頂」。一樣的,深刻些而已。大乘人來看小乘煖和頂都知道是不可得、空。知道它是無所得的,就是頂位。
忍位於色等,破住常等理。
kṣāntayas teṣu nityādi-yoga-sthāna-niṣedhataḥ /
3-通達色等於勝義中,破除安住常、無常等理。此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忍位。
*3-通達色等於勝義中,破除安住常、無常等理。此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忍位。
到忍位的時候,小乘人一樣觀四諦十六行相。大乘人雖然了解同一樣地觀,但多了一些,通達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在勝義諦中一切都不可說,沒有所謂「安住」,連「無常」這種道理都沒有、不存在。從世俗諦來看,固然是苦、空、無我。從勝義來看,連無常都沒有的,苦都沒有的,空亦沒有的,無我都沒有。他用這種空慧攝持著,來看小乘的無常、苦、空、無我,不執它為實有。大乘的人,不同的就在此。
依於十地等,由廣說無住,即名第一法。
daśa bhūmīḥ samārabhya vistarāsthāna-deśanat // Abhs_2.4 //
agra-dharma-gataṃ proktam ārya-śrāvaka-vartmani /
4-依於十地者,謂通達極喜地等勝義無所住,如經廣說。此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世第一法。
*4-依於十地者,謂通達極喜地等勝義無所住,如經廣說。此慧所攝持之加行道即世第一法。
依於十地,即是說菩薩要了解初地一直至第十地等的階段。入初地就是住在初地,第二入第二地就住在第二地。這種講法,都是世俗諦。如果從勝義諦來講,十地都是無所住的。《般若經》裡面,講得詳細。菩薩修世第一法的時候,就利用這種空慧去攝持著,去觀小乘的世第一法。
由佛以現智,不見諸法故。
tatkasya hetor buddhena buddhvā dharmāsamīkṣaṇāt // Abhs_2.5 //
5-何故如是十地勝義無耶?謂十地是無。以佛世尊現知一切法,於勝義中,不見有十地故。
6-若爾,此處之加行道與第一品所說之加行道,有重複失。
答云:前品所說是為了知勝出聲聞之加行道。此中所說,是為令了知以通達空性慧攝持而修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故無過失。
*5-何故如是十地勝義無耶?謂十地是無。以佛世尊現知一切法,於勝義中,不見有十地故。
為什麼說十地在勝義中都是沒有的呢?十地在世俗諦裡面假說為有而已,實際是沒有的。為什麼說十地是無呢?因為佛世尊現量證知一切法,知一切法在勝義裡面,不見有的。
*6-若爾,此處之加行道與第一品所說之加行道,有重複失。
若果如此講法,這裡所講的加行道,和一切智裡面所講的加行道,豈不是重複?
*答云:前品所說是為了知勝出聲聞之加行道。此中所說,是為令了知以通達空性慧攝持而修四諦無常等十六行相,故無過失。
前面那品所講的是指勝過聲聞的菩薩的加行道。這裡所說的,就是想令到那些菩薩了解怎樣用那種通達空性的空慧,用這種空慧攝持著,而去修小乘的四諦十六行相的加行道,所以跟前面所講的不同,故無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