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4日 星期二

道相智品第三-1-令其隱闇等-5

道相智品第三(攝般若第二會二五卷帝釋品至三六卷清淨品)
(戊二)釋趣彼方便道相智分二
(己一)釋道相智之支分
(己二)釋道相智之本性
今初
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闇,境決定、普遍、本性及事業。
dhyāmī-karaṇatā bhābhir devānāṃ yogyatāṃ prati /
viṣayo niyato vyāptiḥ svabhāvas tasya karma ca // Abhs_2.1 //
道相智因、果、自性三法,隨一所攝大悲任持之殊勝功德。是道相智支分之相。界限從醒覺大乘種性,乃至佛地。
1-由如來本性之光明,隱蔽欲、色諸天異熟光明者,為令了知,由摧伏其增上慢心故,乃能發心,及生道相智之智德。又為摧彼諸天增上慢,令堪生道相智故。此顯遠離生道相智之障礙增上慢現行。
2-次明道相智,唯發菩提心者,乃生起故,境各別決定。
3-總謂一切有情皆可生道相智,故云普遍。
4-不求斷自身欲有諸漏為本性。
5-成就利他殊勝作用。是為道相智之五支也。
*道相智因、果、自性三法,隨一所攝大悲任持之殊勝功德。是道相智支分之相。
道相智因,引出道相智的因。
道相智果,引出一切相智,就是它的果。
道相智自性,道相智自己的本身。
道相智因、果、自性三法,隨一所攝的殊勝功德。這種殊勝功德是會令你修道相智的。還有,大悲任持的殊勝功德。殊勝功德即是佛所有的,地上菩薩都有。這種功德,是道相智支分的相。你由此看見這種功德,於是修道相智,到你修道相智的時候,也有這種功德,亦有大悲,當你修止觀的時候,那些鬼神走來,你的光明會隱蔽他。
佛的功德、地上菩薩的功德,就是引起你修道相智的因。就是道相智的支分的相,「相」即是體相。
*界限從醒覺大乘種性乃至佛地:
「界限」者即是從何處、何時起?修到何時止?由醒覺大乘種性,「大乘種性」即是你修大乘的種子,即是無漏種子。怎樣醒覺?你修大乘法的無漏種子,在你的阿賴那識裡面,被有漏種子阻壓。阿賴耶識本身又是有漏的,阿賴耶識封閉、阻壓那些無漏種子,令你不能夠活動,「醒覺」即是活動。你見到佛、菩薩、良師益友,一受教,那些大乘種子在你第八識裡面會醒覺。醒覺,活動起來、強盛,增加力量。最初學發菩提心,是大乘種子醒覺的開始。界由那時候起,乃至佛地成佛。
*1-由如來本性之光明,隱蔽欲、色諸天異熟光明者,為令了知,由摧伏其增上慢心故,乃能發心,及生道相智之智德。
由如來本身就有光明,說法時就放光,為什麼要放光?令諸天天子降伏我慢心。大梵天王以為世界是我創造,我是三界之主人,起我慢心。佛放的光明就令那些大梵天王的光明隱沒,因此降伏我慢,會發起心去修行,令他生起道相智,又令其餘那些人看見,亦會發心。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
*又為摧彼諸天增上慢,令堪生道相智故。此顯遠離生道相智之障礙增上慢現行。
令他沒有那種慢心,能夠生起道相智。這「調伏諸天故放光令隱暗」,就是指出,遠離那些生起道相智的障礙。生起道相智的障礙。這種障礙是什麼?就是增上慢的現行。增上慢出現,障礙他修道相智。
*2-次明道相智,唯發菩提心者,乃生起故,境各別決定。
其次說明,道相智只有那些發了菩提心的人,乃能夠生起。發菩提心,必定產生道相智,境界決定的。
*3-總謂一切有情皆可生道相智,故云普遍。
一切那些有成佛的種性的人,一定會產生道相智。
*4-不求斷自身欲有諸漏為本性:
道相智,以不求斷自身的欲界的煩惱為本質。本性,當「特性」、「特質」。道相智的特點、本性、特點,就是不急於求斷除欲界的煩惱。為什麼?斷除了欲界有漏法,怎回來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