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唯識方偶-羅

 唯識方偶-羅時憲講

 *「法」,就是事物,即是東西。
*有為法,[佛家]把世界上一切的事事物物分為兩類。一類叫做「有為法」,怎樣叫做「有為法」呢?即是說這種東西是由很多條件配合造它出來的。「為」即是造作,由眾多條件配合造作出來的,就叫做「有為法」。這些條件,稱之為「緣」。由各種「緣」配合造出來的,就叫做「有為法」。
*凡是有為法都不能夠永久恆存的,經常變遷的。
*凡是「有為法」都會變遷,所以「有為法」就叫做「諸行」。「行」,即是會走動的,不是永遠停在那,變遷流動。若用現時的白話,「現象界」

*與「有為法」相對的,叫做「無為法」。無者不也,「為」即是造作,不由各種條件造作出來的,本來存在的,任何時候都有這些東西存在。不由因緣和合造作出來的東西,本身亦不造作東西,這些叫做「無為法」。
*如果是宗教,可以叫上帝、天主做「無為法」。佛家亦承認有一種「無為法」,叫做「真如」,又改個名叫做「空性」。有時連「空性」的「性」字都略去,就叫做「空」。佛家的「空」並不是甚麼東西也沒有。
*為甚麼「無為法」,叫做「真如」呢?「諸行」這個現象界是否虛妄呢?是否「虛無」呢?只有兩個答案:一個認為這個世界完全是「虛無」的;另一種認為不是,這個世界是有實質的。
*「惡取空」,「惡」者,不善於;「取」就是了解,對於「空」的道理他不了解,不能夠好好地了解。
*唯識的看法,不止是唯識,承認這個世界不只是有現象,現象是經常變化的,是有實質的,那實質是甚麼?叫做「無為法」。
*整個世界,日月星辰、各種現象、歷史的一興一衰,這些都是由「無為法」呈現出來的。
*這個世界各種現象都是由這個實質顯現出來的,這個叫做「真如」。「無為法」叫做「真如」。
*為何要叫做「真如」呢?「真」者,不是假的。「現象界」會經常變化,會變化的就是不「真」。
*「變」者,會變化的就是不真,真的就一定不變。
*「現象界」,即「有為法」是經常變化的。變化一定有一個公式,未曾出現,出現的時候就叫做「生」。「生」之後,存在,好像停留,當它停留的時候,表面上看它好似停留,其實內裡在變化中,叫做「異」;一方面停留,另一方面變異,到最後就是「滅」。
*「現象界」的特徵就是「生、住、異、滅」,叫做四種「有為相」。相即是特徵。凡「有為法」一定是「生、住、異、
滅」。
*「無為法」就是這個世界的本質。每樣事情都有本質,我們不用
「本質」,好聽些,用「本體」,又或者叫做「實體」。
*「無為法」就是本體,凡有本體一定有屬性,有本體就一定有屬性。不會有本體卻沒有屬性。
*譬如:這一張紙是黑色的的紙質就是本體,黑就是它的屬性;觸摸時感到硬的,硬就是它的屬性。
*譬如:水,水就是本質,本質是甚麼呢?H2O。它的屬性是甚麼?透明,水能夠溶解很多東西,能夠溶解他物的力量就是它的屬性。水可以供人飲用,支持人類的生命,就是水的屬性。
*凡有本質的東西一定有屬性。不單如此,本質我們是看不到的,看得到的一定是屬性。
*你能否看見水的本質?能夠看到的只是水汪汪的、透明的、會波動的東西。因為這是水的屬性。
*水的本質你是觸摸不到的。你能否摸得到那些氧元子、氫元子?摸不到的。你摸到水的屬性而已,柔柔軟軟的,這是水的屬性。
所以,本質是不能夠直接接觸到的,能夠接觸到的都是屬性。
*在佛經裡,將本質叫做「體」,屬性叫叫做「用」。
*鎳幣,鎳就是「體」,圓形和會發有光亮的、硬的,這就是
「用」。
*整個世界的「體」叫做「無為法」,叫做「真如」。這個世界的用是甚麼?日月星辰會發光,會照明,又有山、又有河,又有人,又有物,這些通通都是「用」,「用」則是由「體」
顯現出來的。因此「用不離體」,「體不離用」,「體即是用」,「用即是體」。
*《心經》怎樣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諸行」不過是「用」,「真如」就是「諸行」的體。
*世界上沒有「無體之用」,亦沒有「無用之體」。沒有離開「體」的「用」,亦沒有離開「用」的「體」。
*「真如」,「真」者即不是假的。「如」者,時時都如此的,不變的。真實而不虛妄的就叫做「真」,常常都如此不變的就叫做「如」。
*「諸行」我們可以看見,但是「真如」我們是看不到的。
*看不到如何證明它有?普通是透過邏輯來知道它有。
*本體要如何得知呢?根據一定的邏輯知道它有。除了用邏
輯推理之外,可不可以直接接觸它?又有兩個不同答案:一派就說本體不可知;有些是說本體都是可知的。佛家如何呢?本體是可知還是不可知呢?佛家認為是可以知的。
*「離言自性」,「性」即是本質,離開「言」的概念,離開我們的概念的本質。康德就叫它「物的本身」,事事物物的本身,我們是不能知道的,那麼我們知道的是甚麼?我們知道由那件東西刺激到我們的神經,而反映出來的一種現象而已。那件東西我
們是看不到的,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承認的。
*但是佛家認為不是這樣,這個世界最後的自身就是「真如」。
「真如」是怎樣?是可知的,有辦法知的,甚麼辦法呢?修止觀就可以,在修止觀的時候,把所有妄念壓低。當我們把所有妄念壓低的時候,觀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我們的執著,把執著撇除,把所有概念撇除之後,會進入一種沒有概念的境界,沒有「相」,就是這個宇宙的自身,亦即是我的自身。
*我是宇宙的一部份,我的自身即是宇宙的自身。宇宙的自身就是「真如」。用修止觀的方法,可以知道。

*這樣可以給予人類無窮的希望,不止可以知,我們更可以涅槃,如何涅槃呢?把這個小我不要,融歸這個「大我」。那時我即是「真如」;「真如」即是我。如此一來,「真如」即是可知的。
*說有真如,如何用甚麼方法把捉「真如」;接觸那個「真如」呢?需要講解「方法論」。
*第四部份就要說「解行」,「解」即是了解,用甚麼方法了解?「行」者,我們如何修行?即[實踐]。「解」即是「認識論」、「知識論」。「行」就是「實踐論」。

甲一、前導
甲二、諸行
甲三、真如
甲四、解行
甲一、前導
第一段是講「三自性」與「空有」的關係
第二段是講「唯識」一詞的意義
第三段是講唯識學的歷史和源流
乙一、「三自性」與「空有」
*第一個時期,對那些小乘人,所說教的內容就是四諦,說明我們的人生、世界是不美滿的、是苦的。苦字非常廣義,作「不美滿」解。為甚麼呢?因為常常有八種苦跟隨著我們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憎怨會苦」、「五蘊盛苦」。「五蘊盛苦」是指甚麼呢?「五蘊」是指我們的身體,有了身體就有苦。
*人生是苦的,這是真真實實的,「諦」即是真實。所以講述人生是苦的道理是真實的,這就是「苦諦」。
*「苦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有一些東西招集這些「苦」出
現的。「集」即招集,「集」是前世起貪、嗔、癡等煩惱。因為有煩惱,就被煩惱驅使我們做很多行為,叫做業。由煩惱做動機,於是我們做出種種行為。這些「煩惱」與「業」是能夠招集苦的,尤其是前世的「煩惱」和前世「業」的
招集而引起今世的苦。
*「滅諦」,是苦的原因滅,苦的結果也滅的那種消涼恬靜的狀態,不是說無的,即是生死輪迴停止,那時的狀態,就叫做滅;又名叫做「涅槃」,即是生死輪迴都停息的那種狀態。這個「滅」是有的,何解?當我們把「小我」停息,融歸到真如的時候,宇宙就是我,我就是宇宙。
*「滅」是不是憑空得,要修道,修「八正道」、修「三十七菩提分法」,尤其是要修止觀。修道可以「證」、可以接觸到「滅諦」,這是真實的,所以叫做「道諦」
*釋迦佛初期對那些小乘講的,叫做「四諦」,就叫做「四諦法輪」。「輪」是古代的一種兵器。
*佛說這個四諦法就可以把那些煩惱摧破,就好似兵器的輪一樣,是佛法之輪,所以叫做「法輪」。
*「四諦法輪」只是就人生哲學,即是就人生的修養、人生的道德立說而已,並沒有講很深的哲學理論。形而上學、知識哲學,佛沒有講的。
*形而上學,超過物體以上,即是無形、抽象的那類學問。是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甚麼呢?人生有沒有因果?誰能夠看見因果?甚麼是有?甚麼是無?「有」與「無」的關係又是如何?這一類叫做形上學。
*「知識論」,人想要頭腦清醒些,最好就是學「知識論」,叫做「方法論」,用甚麼方法了解這個世界呢?了解我們人生呢?這一套就方法而言,就是「方法論」,一般來說,叫做「知識論」。
*知識哲學是研究甚麼呢?
第一、它主要研究這幾個問題,知識的對象,這些知識對象是否真實?到底是在我知識之外有呢?抑或是我的知識放射出去覺得有?即知識有沒有一個客觀的對象存在呢?
第二、知識的起源的問題,為甚麼我們會有知識呢?知識的起源是甚麼呢?到底我們的知識是由我們的經驗得來的嗎?知識是否起源於經驗呢?抑或知識起源於我們先天帶來的聰明才智和理智呢?叫做理性。知識的起源是由於經驗得來,抑或是由於理性得來呢?到底我們的知識可不可能認識到這個真的世界?縱使這世界是有一個真的世界,我們的知識有沒有力量去認識它呢?這些叫做「知識哲學」。

*哲學理論,應該是有兩大部門。一部份是叫做「純粹理論的哲學」;一部份就叫做「應用哲學」。
*「純理哲學」三部份:一部份叫做「形上學」,又名叫做「本體論」。專研究宇宙本體是甚麼。第二部份叫做「知識論」,又叫做「認識論」。第三部份是研究我們做人,人生的價值如何?人生的歸宿將來是怎樣的?人生的態度應該如何?「人生論」,又叫做「人生哲學」。
*凡是哲學上沒有講知識論,又沒有講形而上學的思想,即是未經過檢討批判,都是樸素的。小乘哲學思想,即是「四諦」的思想。又叫做「實在論」,也可以,論可稱為「主義」。相反的稱為觀念主義。
*釋迦牟尼佛在講小乘經典的時候,是站在「實在論」立場講的。所以「實在」即是有,有即是存在。
*因為小乘人的「四諦法輪」都是認為這個世界是有、人生都是有的。所以叫做「有教」,亦稱之為「有宗」。稱為小乘的「有宗」,但是與唯識大乘「有宗」有所不同。
*「有教」,即是說佛初期所說的法,名稱為「四諦法輪」,對象是小乘的人,內容是甚麼?苦、集、滅、道的四諦,經典又是哪一類經典?四種《阿含經》。
*但是「有教」雖然〔說〕「有」,但不是絕對「有」,五蘊確是有五蘊、十二處確是有十二處,十八界確是有十八界、這個世界確有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由微粒子所造成的,確是有微粒子,只是一種無的,這個「我」是無的,這個「我」是眾緣和合造成的而已。除了這個「我」之外,其他事物都是有的,就是「無我」。
*每樣東西都有,只有「我」是無的。這就是小乘有教。
*依據著《阿含經》的「四諦法輪」來修行,很多人證到果位。但證了「果」還有一件事,證「果」都仍然是執著,執著甚麼呢?除了那個「我」之外,還是每樣事物都是有的。一有了執著,就要怎樣呢?智慧就有限度。
*佛的智慧就是最高的智慧,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沒有執著的。那些小乘人有執著,不能成佛。但是有些人有大志願想成佛的,那怎麼辦呢?就要破那些執著,「我」固然是無,其他的事事物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不實在的。
*甚麼叫不實在?「空」,一方面是指不實在,是一個形容詞。但一方面又指「真如」解,便加「性」字,叫做「空性」;如果作「不實在」解,就叫「空」。
*佛為了有些大根大器希望成佛的人,就要破除他們的執著,讓他們不被成見所束縛。於是,他進一步說《般若經》,掃除那些執著,甚麼都是空,甚麼都是空,所以稱之為「空教」。
*第二個時期是「空教」,「空教」的目的就是破除那些執著,令那些人沒有執著就可以修行成佛。對象是大乘的人,以大乘的人為主。小乘的人有兩種,一種決定是小乘的,都不會成佛的,只成阿羅漢就已經滿足。另外有一類雖然都是小乘人,先學習小乘,將來會轉變成大乘的這類人。佛就是為了這類小乘人。
*同時,學習大乘的人亦有兩類,一類是直入大乘的。第二類,普通根器,一開首便學習大乘不行,先學習小乘,先證阿羅漢果,再轉變入大乘的那類,共兩類。
*講《般若波羅密經》專為這兩類人講,不是為那些純粹的小乘人。
*說《般若經》,就講「一切皆空」,這樣就會偏向「空」。因為他針對那些人執「有」,般若甚麼都說「空」,「空」就是無相,無相即是無實質,每樣事物都沒有它自己的本身的,所以《般若經》叫做「無相法輪」。
*釋迦牟尼佛的第二個時期,其對象即是大乘根器的人轉這個「無相法輪」。經典即是現在的那些《般若經》。「無相法輪」講「空」,又名叫做「空教」。空教只是大乘的,有部分小乘是講「空」的,但就「空」得不徹底。
*聰明的人知道「空」不過是破執而已,但有些人不是很聰明的,就執著,「一切皆空」就會流入虛無主義。所以佛為了補救這個偏差,於是就於第
三個時期說「唯識教」。因為唯識教既不偏「空」亦不偏於「有」,所以就叫做「中道教」,又叫做「非空非有教」。
*第三個時期又叫做「唯識教」。這個法輪、「中道法輪」、「非空非有法輪」。大乘「有宗」,即是「唯識宗」。對有兩種人說的,一方面對小乘人說,因為它講「有」,小乘人都接受的;第二是破大乘的那些「惡取空」。所以它又針對大乘的人,即是不只是為小乘人講,又是為大乘人講;就叫做「唯識教」,又稱為「中道教」,大乘的「有教」。

*「唯識」者只有「識」,「識」即是一種認識的力。宇宙萬象都是由我們的認識力顯現出來的。既然宇宙萬象都是由我們的「識」顯現出來,即是說這個宇宙萬象不是實有的,就是「非有」。但是「識」不是無的,「非無」所以就「非空」。「識」之外的種種「境」「非有」;我們內心「非無」,所以「非有」亦「非空」,所以唯識便稱為中道教,又稱之為「唯識教」。

「空有」
*「空」者,如何解呀?不實在的,形容詞來的。不實在的、假的,甚至有些是沒有的,就叫做「空」。「有」,是存在的,有這種東西存在的。
*如果想真正了解「空有」的意義,最好就是了解「三自性」。
*「三自性」者,「自性」就是本質。世界上的事物,概括來說,它們的本質不出三類。
*三類之中,有些就是「空」的,有些就是「有」的。哪些是「空」?哪些是「有」?我們先了解「三自性」,然後指出哪一種「自性」是「空」的,哪一種的自性是「有」。
乙一、三自性與空有
*「三自性」,亦稱「三自相」,因為梵文的「性」字和「相」字通用的。「自性就是本質,自相就是本身的狀態」,世界上一切事事物物,不出這三類本質。依《解深密經》和《楞伽經》等,一切法之本質,或者一切法本身的狀態,不出三種,
*第一種、「徧計所執自性」,即是這本質是由於甚麼來的?徧即是到處、普遍,無處不計,「計」就是計較。甚麼都要計較它是有的抑或是無的?到處計較,無所不計較,計較結果就起執著,就「執」這種東西是有的,那種東西是無的。這個東西是實有的,那件東西是假有的。由於到處計較,計較結果就產生很多執著,就無那種東西就執出那種東西來。
*那些是無呢?例如我們時時執著有,執著有靈魂,有個我,佛家說:靈魂在哪裡?造成人生的只是五大堆東西。第一堆是物質,第二堆是苦樂的感覺。第三是「想」。第四種是那些感情意志,「貪」、「嗔」、「癡」等那些感情或那些慾望,和「我要如何!我要如何!」的這些意志之類等等。第五我、「認識力」。
*這五堆零件整天會變換的,好像那架汽車的機件。用久這件壞了,就換過第二件,沒有一件實的東西。那個靈魂在何處呢?但有些人又偏偏相信有自己的靈魂。即是說根本沒有這回事,而你以為有的,這些東西叫「徧計所執自性」。「自性」的「自」,將它省略,就叫做「徧計所執性」。本來就沒有那個「我」的,但他們偏偏執著個「我」,一執著「我」,有些人就叫那個「我」做「我」,有些人叫「self」,有些人叫它「atom」,有些人叫它做「ātman」,但有些人叫它做「靈魂」,有些人叫它做「人」,有些人叫它做「主人翁」。其實這些通通叫做「徧計所執自性」。
*「徧計所執自性」,這樣東西全無的,既無本質,亦無作用,我們硬要以為它有的。「體」、「用」都無的。
第二、「依他起自性」,「他」即是條件,「依」就是依靠。「依靠」各種條件。這些條件一切和合的時候,就有一種東西出現。例如:一塊瓷泥,一個會造杯碟的師傅,一種會造杯碟的文化傳到今日,一架機器,有些火力,成立這家店舖的老闆的資本等等,這麼多條件一合起來,就會產生瓷器杯、瓷器碟、瓷器花瓶等,甚麼都產生。這些瓷器杯、瓷器碟、瓷器花瓶都是眾緣,即是各種條件和合,即配合造作出來的,這些叫做「依他起自性」。
*依靠條件配合而生起,「起」,生出來,這些叫做「依他起自性」,它的本質就是依眾緣和合而起。這樣東西空不空?不空的,眾緣和合的時候它就有的。
*雖然那部汽車是「依他起自性」的,是零件配合的,但它有「體」、本質,它有作用的。這就是「實有」?又不是實,會壞的,叫它做「假有」。「依他起性」就是「假有」,或者叫做「幻
有」。
第三、「圓成實自性」,「圓」者,「周遍」,怎樣叫做「周遍」?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就叫做「圓」。「成」,成者就不變。「實」,不是假的、真的。周遍、永恆又實在,這個是甚麼來的?宇宙本體,「即是真如」,亦即是「空性」。
*「圓成實性」,是宇宙萬物的本質,這個又如何?有的,不是無的,不只有,而且是「實有」的。「依他起性」是「假有」,它是「實有」。
*世界上不外是這三種東西,這三類東西。「徧計所執自性」是「空」的,「依他起自性」和「圓成實自性」是「有」的。「有」之中又分兩類,一類是「假有」,一類是「實有」。
*譬如半夜起床,見到一條長條形狀樣子的東西,嚇一跳,這條還不是蛇?豈不是很容易被牠咬死?就驚怕到流汗。一開了燈,原來不是蛇來,一條繩放在那裏,那個時候,蛇的感覺就沒有。為甚麼會無?是真的有就不會無的,正因為牠不是真的有,所以開燈後,牠就不見。
*蛇是用來譬喻「徧計所執性」,但條繩不是無,表示「依他起性」。
*但繩不是「實有」的,繩是甚麼?是那些麻的纖維搓成的而已。「依他起性」都是假,是眾緣和合的時候,就有這條繩,緣一散就無這條繩。這個是「幻有」、「假有」。
*麻就用來代表「圓成實性」,是「實有」。

「三性」的「德性」
*從它的「善」、「惡」價值來說,從三個不同角度來看。
1-「善」,對己、對人都會有益的、有好的效果的。
2-「惡」,對己、對人都有不好的效果產生的。
3-「無記」,一件事情對自己、對他人,既不會有好的效果產生,亦不會有惡的效果產生。
一切法各個都有它的「德性」,為甚麼要叫「德性」?「德」,即是「得到」。某一件事物之所以得以成為某一件事物,它的標誌,就叫做「德性」。
*例如白紙之所以得成為白紙,因為它具有「白」的那種「德」。善人之所以得以成為善人,因為有善的那種德。
*佛家將一切法之「德性」,先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有漏」,一種叫做「無漏」。「漏」就是煩惱,即是貪心、怒那類。煩惱已經起,叫做現行的煩惱,現前走出來的煩惱。煩惱未起,內心裡面已經有起煩惱的可能性,起煩惱的功能,就叫做「種子」。
*煩惱和煩惱的「種子」,總名之叫做「漏」。
*「有漏」,含有三個意義:
1-為煩惱種子所隨逐,這樣東西就叫做「有漏」。譬喻我們的生命,整天被這些煩惱的種子跟著,很容易就起煩惱。所以說,我們的生命是「有漏生命」。
2-不能對治煩惱的,它無力量對付煩惱的,這種就叫做「有漏」。
3-與煩惱互相依賴,煩惱依靠它,沒有它煩惱就無從起。
具備這三個意義的東西,就叫做「有漏」的東西。
*「有漏」,又叫做「雜染」。何解叫做「雜染」?「雜」者不夠純粹。「染」者染污的。
*「有漏」的對面就是「無漏」,又叫做「清淨」。
*「雜染」即是「有漏」,「清淨」即是「無漏」。
「三自性」和「有漏」、「無漏」有甚麼關係呢?
*「徧計所執性」,一定是「有漏」。無那種東西,你「執」出有那種東西,一定是「有漏」。那個「我」是無的,但你偏偏覺得有「我」,覺得有「我」的叫做「我執」,「我執」是「有漏」的。
*「依他起性」,有些是「有漏」,有些是「無漏」。
*譬喻我們的生命是「有漏」的「依他起性」。
*譬喻佛的生命,就是「無漏」的「依他起性」。
*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是「有漏」的世界,所以是有煩惱的。佛的報土,那種世界是「無漏」的世界。
*「有漏」的世界是由於我們「有漏」的生命變出來的,「無漏」的世界是由於那些「無漏」個體的那些人的生命變出來的。在唯識宗就認為:我們所住的世界與我們的生命是不可分離的。
*我的生命就不是只是指我這個五蘊,是加上這個我所見的世界在這處融合,然後才是我的生命。「依他起性」有些是「有漏」的,有些是「無漏」的。
*「圓成實性」又如何的?「真如」,是宇宙本體,當然是「無漏」的。
*「圓成實性」必定是「無漏」;「徧計所執性」一定是「有漏」;「依他起性」有些「有漏」,有些「無漏」。

「若從體、用門解說三自性,則圓成實性是體,」
*「體」即是本質;「用」,屬性。所以「圓成實性」是「體」,即是宇宙的實體。「依他起性」與「徧計所執性」都是這個實體上面的「用」,都是那個「圓成實性」所顯現的屬性。
*「圓成實性」是「體」,即是「真如」,即是哲學上所謂宇宙的本體。「圓成實性」是「體」,其餘兩性都是「用」。

「諸經論中,亦有將無漏依他攝入圓成實自性,」
*將「無漏依他」放入「圓成實性」,可以這樣解釋的。
*有人這樣分類的,這個是比較古的。
*「圓成實性」包含兩種東西,是半「體」半「用」的「圓成實性」,這個分類是很古的分類。《解深密經》就是這個分類。

「三自性既明,則空有兩輪之意義可得而解釋。」
*所有「徧計所執性」,它都要破清它,那些是空宗的特色,即是《般若經》的特色。
*依據「唯識的義理」,「圓成實性」,這個「真如」,是「無分別智」所證的「境界」。「無分別」即是「無概念」,「無概念」的「智慧」。
*「智慧」有兩種,「有概念」就叫做「有分別」,因為概念一定要用思想分別的。「無概念」即「無分別」。
*一般心理學家認為「無概念」的知識是低級的知識。譬喻一個嬰兒,初出世你給東西他看,他只有印象,「無概念」。但有一種純粹的經驗在這裏,這種就「無概念」的經驗,叫做「純粹經驗」。
*今日見到這件東西,一樣,有一個「純粹經驗」;明天又見到另外一件東西,又起一個「純粹經驗」;第三天又見到一件東西,他又有一個「純粹經驗」。這三個「純粹經驗」就構成三個印象。然後,於是他起「觀念」。即由平面的印象,再構成好像立體化的一個這樣的「觀念」。這個「觀念」是我們腦海裡有件東西,這件東西,就它叫做「觀念」、「理念」、「意象」。
*當我們的印象不起的時候,就已經有種純粹的經驗。再由經驗多,於是就產生「觀念」。
*譬喻我們今日見到一張凳,有「凳」這個的東西,「凳」的「觀念」;明日見到一張枱,又有了「枱」的「觀念」;後日我又見到一個桶,又有「桶」的「觀念」的時候,我們就會將這三件東西的共通性,即是都是傢具,已經是「概念」。
*把很多「觀念」,把它的共通性抽出來就形成一個「概念」。
*佛家認為「智慧」都有兩種的,一種「無概念」,就叫做「無分別智」。「概念」,這樣就「善」、那樣就「惡」,這樣就「高」、那樣就「矮」,要「分別」的。「無分別」即是「純粹經驗」,這個「圓成實性」要那種「無分別智」所起的時候然後才能夠證知。
*這種「無分別智」要怎樣生起呢?一定要「第四禪」,要有概念引先,用「空觀」。我們的生命都是五蘊造成的,所以我們的生命就是沒有本質的。沒有本質即是不實在,不實在就叫做「空」。我們的生命是「空」,那個「我」是虛妄而已,沒有「我」,那個「我」空,我的「我」空,不只我的「我」空,他的「我」一樣是「空」。所以,凡「我」都是「空」。
*那個「我」雖然是「空」的,但是我的身體裡有很多細胞造成的,那些亦「空」。細胞都「空」,造成那些細胞是什麼呢?現
在是叫做電子、質子,佛經裡叫做「極微」。
*「極微」「空」不「空」呢?
「極微」是一種空洞的概念,用來解釋一種理論,是嗎?抑或真是有一粒粒「極微」呢?自己問自己,自己答。只有兩個可能:
一、「極微」是實有的,二、「極微」是假立的、假設的。
先取第一個答案,「極微」是有的。
*在經驗裡,我們知道凡是實在的東西,一定有東、南、西、北的方分,有方分即是佔有空間的。凡佔空間的,那樣東西一定可以把它破開的,可以分析的。所有可以分析的東西都不是實在的,因為它可以分析成第二樣東西,所以它不是實在的。
*「極微」,所謂電子、質子,如果是佔有空間,又有東、南、西、北的方分,應該都不是實在的。所以,如果「極微」是佔空
間,有方分的,「極微」是空的。
*如果「極微」不佔有方分,不佔空間的東西,無從證明它是實有的,是實在的。所以,如果我們執著以為「極微」是實有的,這是一種分別的執著來的,靠不住。
*所以說:「極微」都是空的,這個世界都是由「極微」造成的,「極微」都是空的,就把物質界都「空」。
*精神是不是「空」?我們的視覺會看東西,聽覺會聽聲音,沒有眼,沒有視覺神經,沒有眼球,而可以有視覺,你看見過嗎?在經驗上,絕對沒有這種東西。所以,那些要靠條件然後生起的,這些東西是不實在的。所以,心靈、精神、視覺、聽覺、嗅覺,這些都不實在的,不實在即是「空」。
*我們很多的想都是「空」的,都是憑藉那些生理上的條件,然後才[生]起,是空的。
*「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空的,所以是「一切皆空」。做到「一切皆空」的時候,把很多概念撇走很多,只剩下一個「一切皆空」。「一切皆空」,這句話亦「空」的。我有個智慧了解「一切皆空」,這個智慧都是「空」的。連「空」的概念都是「空」的,所有概念全部沉沒。
*在止觀裡見到那種境界,都沒有概念,把所有概念撇清,那時候就是純粹經驗。這種純粹經驗的智慧照出去,一定有東西讓它照到的,但他不知道有。所以「有而非有」,說它沒有又不是完全沒有,「無」只是沒有概念而已。他是有對境的。所以,「有而非有,無而非無」。那時候,連「有而非有,無而非無」的那一句話也沒有,但又不是沒有,說「無」就有一個「無」的概念。那時候,就是那個「真如」的顯現。那時候就叫做「無分別智」去證到「真如」。
*本來「無分別智」去證真如的時候,無所謂能,無所謂所。不過事後,要解釋就說能,叫做「無分別智」,所,叫做「真如」。
*用「生、滅」的那方面來看,研究「生」就可以。何解?因為有「生」一定有「滅」,講通「生」,「滅」自然都通。所以,只在「生」那方面來思惟、修觀,如何觀呢?既然那種東西是有的、是存在的東西,一定是在未有之前而變成有的,那就叫做「生」。
*說世界上沒有「生」這回事,「生」只是一個「虛妄」的概念而已。何解呢?
1-因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不會自己生自己。為什麼不會自己生自己呢?如果自己生自己,何必要生?本然有的。如果孩子本然有,何需有阿媽生?所以,如果那樣東西是本然有的就不用生,他說「諸法不自生」,不會自己生自己。
2-如果自己不會生自己,那麼一定「從他生」?阿媽生孩子,蘋果樹生蘋果,他說不是的!都不正確。誰人見過第二種東西生這個的?沒有的。若能「從他生」的,為何不見牛會生馬,又不見柑生橙。「他」根本就不同。你會以為阿媽和兒子就同,就是「他」,阿媽和兒子都不是「他」;嬰兒是由他爸爸的精蟲到媽媽的卵子裡一路演變而來,那個小孩根本就是他爸爸的精蟲來的,面貌不同、演變不同而已。所以「從他生」[邏輯上]
講不通的。
3-「自」「他」合起來生〔總〕可以了?他說:不會!這是錯誤的觀念來的,「自」既然不能「從自生」,那即是「自生」等於零;「從他生」,又「不從他生」,那「從他生」又是等於零;零加零又是等於零。所以就是「不共生」。
4-「無因」地「生」呢?那又不是。
所以,知道一切事物根本就「無生」的。
*一切法都是無生的,既無生何來有滅?有生才有滅的。即是說一切事物「不生亦不滅」。
*如果唯識就不是這種講法,唯識[認為]世界上「有為法」一切都有生有滅的,只有「無為法」的「真如」才是「不生不滅」
的。空宗就不是,一切東西都是「不生不滅」的。
*凡是說到「生」,一是未生;一是正在生;二是已經生。
1-如果是未生呢?當然不會出。
2-已生呢?已經生了,還哪有「生」呢?
3-「生時亦不生」,剛好生的時候是一半未生,一半已生。未
生的「生」等於零,已生的「生」又等於零。半個零加半個零都是零,所以,「生時亦不生」。
「依唯識義,圓成實性是無分別智所證的境界。非語言所能詮
表。」
*「詮表」即表達。
「亦非尋思所能把捉,故不可說。」
*圓成實性不可說,「依他起性」就可說。
「於不可說之處而欲令眾生悟入,則非有方便善巧不可。何謂方便善巧?非究竟之謂方便,無過失之謂善巧」。
*既非究竟,即是不是真實,但是又無過失。
「佛陀說法,力求以方便來顯示究竟,而又無過失。此方便善巧之門有二,即是空、有兩輪」。
*「空輪」是專門破除徧計所執;記住,這是「空輪」的特點。
「以遮作表」
*「遮」就是否定,「表」是肯定。他不肯定一樣東西,以否定做手段,實在他有所表。
「即用顯體」
*只是說「用」,說我們的生命是如何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只是在現象界說。只是說屬性,不說本體。因為本體你說不到。「用」就是屬性,讓他了解屬性,就自己會了解本體。這些叫做什麼呢?烘雲托月!不用講本體的,說「用」。在「用」處做功夫,把個「用」一路撇,淨化那個「用」,自然「體」就顯露

*「顯」就是表現,來顯現「體」。
「廣辨依他」
*詳細、說明;詳細說明「依他起性」。所以,兩種作風不同,一種是「破除徧計」,這種就是「廣辨依他」。
「所謂以遮作表者,謂意識周徧計度」。
*「計度」即是計較推度;
「執染淨諸法,」
*執實有染污的東西,執實有清淨的東西。
「不如其分」
*執著執得太過了或者不及。於沒有的地方,你增益說它有;於有的地方一定說它沒有。
「遂成大病,故必遮破之。」
*要用「空宗」的手段「遮破」它、否定它,然後「遮破」所有邪的東西,正的「圓成實性」就自然顯露。所以,破邪自然就是
顯正,這個是「空宗」的手法。「有宗」就如何處理呢?

「所謂即用以顯體者,謂依起性之法,有做作的、有生滅的,無一的、常的、本質的」
*「一的」即獨立的。現象界的東西,唯識宗認為沒有獨立的,一定是互相依賴的。沒有永久恆存。現象界沒有,只有本體才可以說永久恆存的。
「唯是實體上所顯示的用」
*「用」即是屬性。
「修學大乘,須依據經典。茲列舉空、有兩輪主要經典如後。」

*「空輪」的經典,最重要的就那本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本經是般若經之經集」。「般若經究有若干種,迄今無法確定。」「玄奘所譯的今本,是當時印度那些般若學者所編集而成。」「全經總共有十六會,即是說佛集會十六次說的。」
*首五會,就叫做「根本般若經」。其餘的,叫做「雜類」,稱為「雜般若經」。
*「根本」那五會,內容大家都相似的,只是文字有些詳細、有些簡略,所以在頭五會裏面,內容是一樣的,有些人記錄得很詳細,有些人記錄得很簡單。有些人加些東西下去,有些人就不加,是這樣解釋。
*主要,最可靠哪會呢?現在西人的研究,EdwardConze的研究,最可靠是第四會,叫做《小品般若》,現在我們將它來對讀那部《現觀莊嚴論》,其餘的大的將它來擴大的。
*第一、第二會最重要,因為第一會最詳細,四百卷。第二會,一百卷,不詳不略。但是第四會,現代的人說它最好。
*第一會,「梵本有十萬」首偈。即是三十二個字,每一句都八個字,四八三十二。或者一首「頌」,梵文叫做śloka。這個頌不是真是一首首頌,是計計算數字的。

「漢譯四百卷,近四百萬字,佔全經三分之二。全會大義:就以六度」。
*「六波羅蜜」,就包括「境」,即是修行的對象。「行」,修行的方法,「果」,修行的效果。
*「復以一般若度」,一個「般若波羅蜜多」來全統攝其餘那五
度,來以說明「一切法如幻」。「而境、行、果」裏面,「又各有所」包括,「攝」即是包括。
*「境」包括「五蘊」,「處」,「十二處」,「界」,「十八界」,「緣起」,「十二因緣」,「境」就包括這樣多東西。
*「行」包括「菩提分」,即是「三十七菩提分法」。「四靜慮、四無色定、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徧處」。
*「果」,就包括「三身、四智、十力、四無畏、四無量、六神通,十八不共法」,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皆極詳盡。」
「慈氏作《現觀莊嚴論》,亦解釋此會。」。
第二會,「梵文本,就二萬五千頌。前半就談法性,」
*「法性」即是「真如」。
「後半就說功德;」
*「法性」就「體」,「功德」就「清淨」的「用」。
「皆就如幻義以顯說。十六會中,此會最勝。且廣略適中。世稱此會《大品般若》,」
*龍猛菩薩,作一本書叫做《大智度論》來解釋;慈氏《現觀莊嚴論》亦解釋此會。
「第三會,梵本一萬八千頌,內容與第二會開合不同」
第四會,梵本一萬頌,即是現在我們這本,但是那些西洋人說沒有一萬頌,實際只有八千頌,「內容與第二會相似,而陳義較略,故世稱為《小品般若》。慈氏的《現觀莊嚴論》亦釋此會。」
「在中國,第一個譯大乘經者為支婁迦讖。」
*支婁迦讖所譯那本叫做《道行般若經》,即是相當於這一會。
「姚秦的鳩摩羅什所譯之《小品般若經》亦是此會。」
*玄奘法師譯的固然是最好,鳩摩羅什譯的都不錯。
第五會,梵本八千頌,「較第四會內容相似而陳義更略」
*現在我們所謂「八千頌」,多數是指第四會的,而不是指第五會。這五會叫做「根本般若」。下面那些就「雜般若」。
第六會叫做《勝天王般若》。
第七會《文殊般若經》。
第八會《濡首分衛經》。
第九會「此會的分量最少,梵本衹有三百首頌。」
*又名叫做《能斷金剛般若經》。
「有無著的注釋,有世親的注釋,中國的有窺基的贊述。此分的分量最少,卻能涵攝『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在印度及中國皆受人重視。內容就以二十七個主題總括全部般若經」的主要思想。「通過此二十七個主題,極易掌握般若之要點。」「般若思想不外說明『性空幻有』」的道理。「所謂『性空』,即是說一切現象都無實在的自體。」「但空非虛無,假有的現象依然存在。即所謂
『幻有』是也。幻有含有二重意思:(1)幻有並非無,並非無有,衹是對於實有而說其為非實在的;(2)幻有非憑空而現,須因緣(主因叫做因,條件叫做緣),須因緣聚合而後生起。所以般若思想是由一雙,一個雙範疇、」
*一個範疇叫「性空」,一個「範疇」叫做「幻有」,兩個「範疇」。
*「性空」,「無自性」的「空」。一個「無自性」不等於「無」,是「幻有」,眾緣和合它就出現的。「性空不離幻有,幻有不離
性空」。一雙範疇,即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幻有」,「空」就「性空」。兩者不離的。
「不能單執某一方面,此經全部皆談『性空而幻有』之問題。」
*經末以一首頌總結一經的宗旨,它說「諸和合所為」,所有那些眾緣和合造出來的東西,「如星、翳、燈、幻」。好像「星」一樣,閃下、閃下的;又好像「翳」,眼痛被眼膜遮些東西一樣;又好像「燈」一樣,又好像幻術那些「幻」;又好像「露」水一樣,好像水「泡」一會就散這樣的;好像「夢」一樣,沒有實在的;好像「電」一樣,閃一下便不見;好像「雲」一樣變化多端的。它說「應作如是觀。」
第十會,《般若理趣經》。
第十一會說「布施」的;第十二會說「持戒」的;第十三會說「安忍」的;第十四會說「精進」;第十五會說「靜慮」;第十六會講「般若」,這些不用理會的。
其餘,還有一本,《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另外一套叫做《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多經》。
後面那本叫《帝釋般若波羅蜜多經》。
還有一本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還有一本叫做《思益梵天所問經》。
此外,有本叫《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
這以上的就是「空宗」的經典。

「唯識」那派的重要的經典的目錄。
1-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此經有四個譯本:
第一、元魏,菩提流支譯,叫做《深密解脫經》。
第二、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叫做《相續解脫經》。
第三、陳朝,真諦譯,叫做《解節經》。
第四、唐朝,玄奘譯,叫做《解深密經》。
意思即是,解釋很深、很細密的道理。
為甚麼這本經那麼重要?此經言「境」、「行」、「果」。「境」,是目標,我們研究一門學問的目標,叫做。「行」,實行,有目標之後,實行、實踐。「果」,效果,三件事。它對「境」、「行」、「果」都說得很齊備,「為一極完善的大乘佛法概論。」不只是為「唯識宗」的重要經典。整個大乘佛法都它可以作為一個概論、導論來讀的。
*因為「空」、「有」兩面都講。它以「唯識」為中心,而兼容「空」、「有」,融合「空」、「有」兩派。
*注解,唐朝,圓測,做一本很詳細的注解。

2-《入楞伽經》
第一、劉宋求那跋羅譯,名叫《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第二、元魏菩提流支譯,名叫《入楞伽經》。
第三、唐朝實叉難陀譯,名叫《大乘入楞伽經》。
*三個譯本之中,唐朝的譯本最好。
「大乘有宗義理,分為法相、唯識二門。」
*亦即是學「唯識」的人的學問,入門就兩門。
「此經就談「五法」、「三自性」,就屬「法相」那門的道理。另外,它又談到「八識」、「二無我」,就說「唯識」的那種義理的根據。
*歐陽漸的注釋,叫做《楞伽疏決》,是最好的。
*不只是「唯識宗」的重要的書,「禪宗」都是最重要的書。
3-《華嚴經》。
4-《密嚴經》。
5-《菩薩藏經》。
6-《佛地經》。
「空宗」
*宗是宗派,龍樹作《大智度論》,解釋「大品般若」的,主要解釋它前半部。如果學「空宗」,《大智度論》一定要看。
*比較簡單的叫做《中觀論》,即是所謂《中論》。
*《百論》,提婆造,專門破外道的,最重要的是〈破神品〉。
「以其空一切情見。」
*「情見」者即主觀的見解。「封執」,「封」者閉也,一種封閉的執著。它破除封執來到顯示法性,「法性」即是實在。
「故名空宗,亦名法相宗」。
*「法性者」,即是「宇宙之實體」。「即真如也」,佛家就稱為真如。
「此宗又名中觀宗,則從龍樹(猛)之《中觀論》得名。」
*因為《中觀論》是很有名氣的,所以把大乘空宗又稱為中觀宗。
*另外,有輪就產生唯識宗,有宗。「無著、世親」,他們是兩兄弟來的。
「遠宗《深密》、《楞伽》等經」
*遠一點來講,崇尚《解深密經》、《楞伽經》等經」。
「近承慈氏」
*彌勒五部大論。
1-《瑜伽師地論》
2-《顯揚聖教論》
3-《唯識三十頌》
「是為大乘有宗,以其建立」
*為何稱為大乘有宗呢?「建立」作解說,因為它解說「種種法相」。「法相」者一切事物的形狀。「解釋宇宙、人生道理」,有他便說有,無他便說無,不會一切他都說是空,
亦不會一切都說是有。唯識宗的人,所謂之有,所謂之無,是什麼意思呢?
「有體有用名有」
*唯識宗的人所謂有,即是說「有體」即是有本質。「用」即是屬性,有本質亦有屬性的東西,便謂之有。無體無用,例如龜之毛、兔之角,這些無的東西,便謂之無。
「力矯空宗末流之弊故名」。「但此宗說有,乃空後之有,不同上座部等執為定實的有」。
*大乘唯識宗的人所謂有是指眾緣和合的幻有之有,依他起性;和宇宙本體之有是圓成實性的有。
「故不惟不背於《般若經》及龍猛說空本意,反順成之」
「又此宗辨析一切法相」,「一切法相」者一切事物之現象。令學者「了知,法相皆無自性」,而不過是「見其為實體之顯現」。「及了知此無自性的法相」,「無自性」即無實質。「唯是諸識所變」,「而諸識即實體上之用」,我們的識就是真如實體上的用。真如就是所有眾生之識的實質,「故亦名法相宗」。相者一切法之相狀,或一切法之體相。普通法相是「指現象界而言」,真如當然是指本體。
「復有瑜伽宗」,「即從慈氏之《瑜伽論》及世親之《唯識三十頌》立名」。
「佛法入中國後,國人又建立」了很多宗。「天台宗、華嚴宗及禪宗」。
*「天台宗出自龍猛」,依據龍猛的書。「羅什」,鳩摩羅什來到中國,就把宣傳龍猛的思想帶入來中國。「是龍樹、羅什的系統,是空宗之支流」,即是說所謂天台宗,可以說是空宗的支流。
*華嚴宗的前身是地論宗,地論宗是依據一本書名《十地論》。《十地論》就是唯識宗的世親解釋華嚴宗的〈十地品〉。依據它來建立地論宗,後來地論宗一路發展,發展到唐朝就稱作華嚴宗。「華嚴宗(是)由地論(宗和)唯識演變而成」的。「亦是無著、世親(,即是有宗)之餘裔」,「餘裔」即是子孫而已。
*「禪宗(的初祖達摩祖師)初祖達摩教二祖慧可」,教他用「《楞伽》印心,六祖(在《壇經》裏面)說三身、四智(與)及(講)含藏識,則本諸唯識」,完全是根據唯識的。
*「五祖以《金剛(般若)經》教六祖,六祖又(歡)喜談
般若」。這即是六祖的思想,即是亦說禪宗的思想,是淵「源於空宗」。
*空、有兩宗講佛法講到高處的時候,有所謂「廢詮談旨」。如何廢詮?「詮」是以語言來到解釋;「旨」者就是道理最深奧的本旨。講佛法講到最高的,就是廢除語言,
直接體會精妙的道理,謂之「廢詮談旨」。
*又「勝義離言」,「勝義」即是最高的道理;是離開說話的,說話講不出的。是這樣「之意」。
*「從任何角度言,皆不能越出空、有兩輪之範圍」。

*空宗最重要的書
1-《大智度論》,是龍猛解釋《大般若經》的第二會,即是《大品般若》,「引用經文而逐段加以解釋。內容博大精深。據傳此書前三十四卷對(於)《般若》第一品之解釋全譯無缺。從第二品起,則僅擇要譯出。此書現僅存漢譯。近人有(懷)疑此書非龍樹(猛)所作者,然無確切之證據。」
2-《中觀論》,「龍猛造頌,青目作釋。破空執以顯中道實相」,「龍猛學說有破有立,然(祇是)以破為主,以破為立耳。」「共二十七品,其中二十五品則以破他的方式出現。有吉藏(法師的注)疏。」
3-《十二門論》
4-《般若燈論》
5-《掌珍論》
6-《入中觀論》
7-《現觀莊嚴論略釋》,如果不讀《現觀莊嚴論》,根本不可能識解《般若經》。
*本頌就是慈氏菩薩造。釋論是解釋《大般品經》第一會、第二會、第四會,解釋得好。以境、行、果「綸貫經義,若網(之)在綱」,為諸《大般品經》之指南,或為讀《大般品經》之指南。「昔在印度,此(頌)為大乘空、有兩宗共依之聖典。其影響力遠在龍猛《大智度論》之上。」「釋論是譯者憑師說編譯。譯文頗艱澀。」
8-《順中論》
9-《中觀釋論》,是一個唯識家解《中觀論》。「安慧依
有宗(的)義(理解)釋《中觀頌》密意」。「空宗清辨之徒(不服)」。「空有之爭(可以)由此書引起」。
10-《百論》
11-《廣百論釋論》,是唯識宗之護法菩薩解釋空宗之《廣百論》。
*空宗一流的書,《大智度論》、《中觀論》、《掌珍論》、《入中論》、《現觀莊嚴論》、《廣百論釋論》。
中國人解釋「心」,有四種:
1-「肉團心」,即是生理上的一團肉。
2-「了別心」。「了」即了解,「別」即辨別;能夠了解事物,辨別事物。這個是指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意識——思想,和末那識——時時執我的。能夠明了事物,明了境界、辨別境界的一個「了別心」。
3-「集起心」,是指第八阿賴耶識。為何稱作集起呢?「集」即是積集、堆積。積集很多種子,物質現象的種子、精神現象的種子。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見到一座山。它說就是我們變山的那些種子在我們的第八識裏面起作用,所以我們見山。為何我們會思想呢?因為我們有能夠思想的種子,這種種子一起,我們便會思想。為何我們會有感情,有喜怒哀樂的感情呢?因為我們的第八識裏面有喜怒哀樂的種子,遇著刺激,喜怒哀樂便出現了。刺激就是緣,緣具備便出現。積集很多一切精神現象和物質現象的種子,能夠令到種子起現行,「行」就是活動,「現」者現實,令到種子起現實的活動。
4-「真常心」,這個是真如,圓成實性。
*唯識宗的「心」是不講「真常心」,講「肉團心」、「了別心」、「集起心」,尤其是著重「集起心」。
「慈氏說,無著述。為有宗一切義理及觀行之依據,博大精深,允為宗極。」
*「極」即是標準,「宗極」即是最高的標準。
「論有五(部)分:第一、本地分。以十七地(說)明境、行、果,多談法相(義)。」
*第二部分名攝決擇分,是檢討批評的。
「決擇本地分中深隱要義,多談唯識。」
*唯識之淵源就在〈決擇分〉中來的。
*空宗的人講中道,有兩個範疇,一是無自性,這是空的,這件東西是不實在的。第二是緣生,眾緣和合才有這件東西的出現,這便是不空。無自性即是又名性空,它的實質是空的。緣起又名幻有,不是實有。在世界上對一切事物的看法,就要通過兩個範疇來到看,不要執它是空。不偏於空,不偏於有,此謂之「中道」。
*唯識宗講「中道」,凡是「中道」即是非空非有的。
外境即是說識之外的境,離開我們的識之外那些境,是沒有的。但它不是說沒有這個世界,只是離開我們的識的世界是沒有的。外境是無,所以非有。內識,內在的識是有的,所以非空,此謂之非空非有。這便是「中道」。
*唯識宗的「中道」和中觀宗的「中道」不同。
*識外無境,但識內有境。「心外無法」者並不說沒有東西,但心內有法。
*《辨中邊論》,「辨」即是辨別;「中」就是中道;「邊」就是偏一邊的。
「慈氏本頌」,一行行的那些——慈氏的本頌。世親菩薩為它以散文來到注釋。
「由下三(件)事,第一、空宗談中道,有宗亦談中道。空宗談中道以《中觀論》為代表,有宗談中道則以此論為代表。二、《中論》談中道,遮外(道)小(乘)之有執以顯實體」。
*「遮」者即是否定,破那些外道和小乘執宇宙萬象為實有的那種有執。破有執然後顯露真如實性。
「以遮作表,此論談中道,遮(空宗末流之)惡取空」
*它破那些「惡取空」。何謂「惡取空」呢?認為這個世界什麼也沒有。唯識宗的人就批評這種人,說他不善於了解空的道理。「惡」者不善;「取」即是了解,不善於了解這個
「空」的道理,此謂之「惡取空」。
「遮惡取空,以明體用之非無」。
*「體」即宇宙本體,即是。「用」,本體上所呈現的現象不是無,不過是識所變的而已。
「亦遮亦表」
*一方面遮惡取空;表就表出其體用,是和空宗不同的。空宗是以遮為表,它就是「亦遮亦表」。
第三、此論法相賅備」,
*「法相」即是對於宇宙萬有的解釋,很齊備。
「始末井然」,
*「井然」即是很有條理。
「大小乘(的要)義兼備,為法相學之根本。」
「玄奘、窺基」「糅譯」「印土釋世親《三十頌》者十大家之文,而以(其中一個名)護法為指南(以一個為主),故題云護法等造(這本書是護法等造)。論引六種經、(引了)十一種論。」
*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
1-「相」是現象,由我們的識所變出來的宇宙現象。
2-「性」者實體,唯識的實體即是真如。
3-唯識位,「位」即是階段,修行唯識的階段,「位」,和「地」字的解釋差不多的。
「博大精深(微),於斯觀止。」
*講佛家的書博大精深,實在是到此為止。
「唯識學至此,遂達極峰。」
*所以真正唯識學,與其說是印度人的,不如說是中國的玄奘、窺基。
「窺基於參糅之餘,將玄奘所傳口義」;
*「口義」,即口授相傳的;「參以己意」編成一本書名為《述記》,亦是最有名的。《成唯識論述記》,學唯識的金科玉律。
「《述記》不盡之義,則別(另外)為《樞要》」。
*《述記》是敘述老師的講法,他自己的心得便是《唯識樞要》,另外有《唯識別鈔》,
「以補充之。故欲通此論,必讀《述記》等書。」
*《百法明門論》、《五蘊論》是入門書來的。
《成業論》,「成」就是解釋,「業」就是業。
「世親造。談業種子。有此論,然後種子義完備,而因果流轉(「因果流轉」即是輪迴)之理得以解釋。又大小乘學人皆應持戒:戒有戒體;戒體之解釋亦應(該)依據此論。」
*所以這本書如此重要。

《現觀莊嚴論略釋》
*有宗世親、無著的思想來解釋空宗的《般若經》。
《集量論釋略鈔》,講邏輯的。《集量論略解》,解釋《集量論》。
《觀所緣緣論》,又是玄奘譯的,又是講唯識的小書。再有,《佛性論》,這部書是講什麼是佛性的。以上是有宗的書。
「識」者,了別。「了」就是明了,「別」就是辨別,「即是眾生所有的瞭解(和)辨別之力」。「「唯」是遮遣之詞」,即是否定其他,只有他自己而已。《成唯識論述
記》這樣說,「唯」遮境有,執有者喪其真。「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唯」遮境有,遮遣即是否定。否定什麼呢?否定離開我們的識而獨立存在的境。離開識獨立的境是不存在的。但
由識所變,在識之內的境是存在的。如果你執著外面的境,離開識的境是有的,便失去真相。
「識」簡心空,滯空者乖其實。」
*「簡」和「遮」是同一意思,簡除。「簡心空」者,心即是識;即是眾生的識謂之心,是一種無常的東西,一定要各種條件具備然後它才能生起,它並不是無,它只是幻有。
「故唯識一詞,祇(是)遮(「遮」即否定;否定)離(開)識(而)獨立存在的世界。」「並不否定宇宙萬象」,「及其體之存在」,
*並不否定這個世界的實質,這個真如的存在,他是不能夠否定的。不能夠離開我們的識而存在的。
「又若單言「識」」,
*「乃眾生之了別(的)力,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八個識(是)。
*唯識的「識」,了別、顯現兩個意義。「唯」即只是。唯識亦可以說成唯識顯現。
「今人譯「唯表」,而菩提流支、真諦、玄奘、義淨,(這)四位三藏法師皆誤譯為「唯識」者」「此乃未經深思熟慮而輕下(判)斷(語)者也。
「且如avijñapti-rupa,玄奘法師譯做無表色。「是知於此譯「識」」,「於彼」,於無表色的「表」字就譯「表」。「(必定)有所抉擇」。
*一方面是「唯識」,唯了別,一方面是「唯表」。
唯識的歷史
*唯識有一個淵源、源流。「源」者水源;「流」者流派。「分三」。唯識的淵源是出自那些經的,是出自佛經裏面一部分的經,那些人在經裏面取出部分內容,把它擴大。

丙一、唯識學之淵源
*《解深密經》、《楞伽經》、《華嚴經》、《厚嚴經》和《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與及《阿毘達磨經》六本經。這六本經是出自何處呢?出自這六本經的原型,而這六本經的原型是有它的核心的,它的核心主要是來自雜藏。再在雜藏找出核心,再從其他經、律、論裏面建立了它,而成為原型。如此說法,即是全部都是佛說,但是沒有一段是佛說,所有大乘經都是如此。既然如此做法,就少不免有那些結集的人之有色眼鏡置於其中,不是很純粹。
*我們如何處理?又不得純粹。所以我們就要以理為宗,那一個講法合理,便要用它的講法。不合理的,我們說它是不了義經。合理,稱之為了義經。
所依經典出於雜藏。唯識學說雖有其獨特之處,但在其成立之過程中對(於)先行的學說,「必有所繼承」,「抉擇」。「又此學(此學」是指唯識學。)雖出自印度,而弘傳於東土(東土即是指印度以東的地方,指中國。)且集印度諸家之大成者,實為唐代玄奘、窺基等人。」
「南朝」「亦傳唯識」,「義理組織未臻完密」,「自慈氏、無著以迄窺基」,「歷時千年;其間聖賢輩出,著述豐
富,往往前修未密,後出轉精。」
*「前修」,「修」者學問和德行都很好的那種人。「前」,以前的那些。前修未能夠很精密,而後出一輩年輕的人,反為轉為更加精密的。
「學人」,我們求學的人。「於研尋義理之先」,「對於此學之淵源、(和此學之)發展過程與師資相承」。
*「師」,老師;老師的弟子則謂之「資」。「皆宜略知大概」。
「唯識學可從兩方面追溯其淵源:」
*第一是依據它所依據之經典,來追溯其淵源。第二是依據它所建立的;「建立」它所講的;「法相」,指它的理論和概念。
「先說所依經典:」。「小乘教法」,「於經律論三藏之外,復有雜藏。」「依(據)玄奘《大唐西域記》所傳」。「佛既涅槃」「大迦葉與長老千人,在畢鉢羅窟」「結集法藏」。「命阿難陀(Ānanda結)集素呾纜藏(sūtra即是經藏),(又)命優波離(結)集毗奈耶藏」,「迦葉自(己)集阿毘達磨(藏)」,「是為上座結集」,「是為」。「其不得參預窟內結集之大眾數百千人」,「更於窟外結集,別為」另外他又結集了sūtra,即是經藏、vinaya律
藏、abhidharma論藏。還有一個雜集藏,即是雜藏,和禁咒藏五藏。
「又現傳漢譯《摩訶僧衹律》是根本大眾部律」,「亦傳第一次」,
*這本書《大眾部律》亦傳說是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是有雜藏的。
「又現存漢譯(那本《增一阿含經》那篇序)〈序品〉亦言有雜藏。」
*這即是說古時是有雜藏這回是事實。
「綜合上述三種典籍觀之,則知根本大眾部確有雜藏」。
「根本大眾部確有雜藏,且成立甚早。雜藏之內容如何:《增一阿含經》〈序品〉云:「契經一藏」」,「律(就是第)二藏」。「阿毗曇經為三藏」。此外,「方等大乘義玄邃」,「方等」即是很廣大,很博大的那些大乘學理。「義玄邃」,大乘的義理很玄,「玄」者即是很深奧,「邃」
亦是深的意思,「玄」、「邃」合而代表深奧。「及諸契經」,「為雜藏。」「故知雜藏乃大乘經之所從出。」
「然何以說雜藏是大乘經之所從出,而不言雜藏即大乘經耶?」「曰雜藏結集之時,距(離)佛涅槃不遠,所用文句必極簡樸,一如四《阿含經》(那樣簡樸);但今(時的)大乘經多有經後人藻飾(藻飾即是粉飾和)渲染之處,故不可言雜藏即現時流行之大乘經。」「存於雜藏中之「方廣大乘」教法,在佛滅後第六百年末之前已(經)陸續分出」。「成為單行本而流傳於世。故龍猛…」。
「但此種單行的大乘經,經(過)後人渲染其文,闡發其義,不得說全是雜藏中之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