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7日 星期四

雜阿含1094經

雜阿含1094經
佛住欝鞞羅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世尊獨一靜處,專心禪思,作如是念:我今解脫苦行。善哉!我今善解脫苦行,先修正願,今已果得無上菩提。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欝鞞羅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大修苦行處,能令得清淨,而今反棄捨,於此何所求?欲於此求淨,淨亦無由得。爾時,世尊作是念:此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知諸修苦行,皆與無義俱,終不獲其利,如弓彈有聲。戒定聞慧道,我已悉修習,得第一清淨,其淨無有上。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1.[發智論]無義-修餘苦行
如世尊說:修諸餘苦行,當知無義俱,彼不獲利安,如陸揮船棹。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修餘苦行,無義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故。
[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九
如世尊說:修諸餘苦行,當知無義俱,彼不獲利安,如陸揮船掉。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次應廣釋。

1.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雖一切論皆為釋經。然此納息釋多經義。
謂契經說:世尊住在鄔盧頻螺池邊泥爛繕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為諸聲聞略說法要。告諸苾芻:我已解脫無義苦行,得解脫彼甚為善哉。自正願力速證無上佛菩提故。時諸苾芻聞佛所說歡喜踊躍,恭敬尊重。攝心屬耳,聽受法要。爾時惡魔,作如是念:今彼沙門喬答摩種。菩提樹下為眾說法。其諸聲聞恭敬聽受。我今應往,為作留難。便自化作摩納婆身。來至佛前說伽他曰:仁今捨苦行,古仙真淨道,更修餘穢道,必不獲清淨。
1)此中義者,謂彼惡魔於諸天身作真淨想。於昔外道所修苦行,起能證得真淨道想故。白佛言:仁今何故捨舊諸仙能得真淨苦行妙道?修餘鄙穢逸樂道耶?此必不能獲得清淨,宜時速捨。故佛為彼說此頌言:修諸餘苦行。乃至廣說。
2)此頌意言:非我於彼外道苦行不能修故,而棄捨之。但審觀察如是苦行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得真義利。故我捨之,更修真實,處中妙行。由斯已證無上菩提,能拔眾生生死劇苦。
3)此頌義者,外道所修種種苦行,在正法外,故說諸餘。
3.1)有說:應言下賤苦行。謂諸苦行略有二種。一者上勝,謂八聖道及彼眷屬。二者下賤。謂諸外道所修苦行。雜我執故立下賤名。
3.2)復次,彼諸外道所修苦行。為求世間生死苦果。以果劣故,立下賤名。
3.3)有說:應言不死苦行。言不死者,是天別名。即呼天魔名為不死。魔崇如是外道苦行故。此名為不死苦行。
3.4)復次,諸外道等希求天中諸妙欲樂。修此苦行故說名為不死苦行。
4)次言:當知無義俱者,修彼苦行當知能引此世他世諸衰損事,名無義俱。
5)復言:彼不獲利安者。重釋前義。利謂利益。安謂安樂。彼諸苦行不能永斷諸煩惱故。不能引生殊勝善故。不獲究竟利益安樂。
6)如在陸地揮船掉者。唐設劬勞終無所遂。外道苦行當知亦爾。雖勤修習不獲利安。
7)時彼天魔復請佛曰:若此苦行不獲利安。佛修何道得真清淨。世尊告曰:
我修戒定慧,處中真淨道,得究竟淨果,及無上菩提。
8)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分別者,今應盡分別之,故作斯論。

1.2.解釋:何故世尊...超越死故
[*引文]何故世尊作如是說?修餘苦行,無義俱耶?答:彼行趣死、近死、至死,非如是苦行,能超越死故。
1)謂諸有情為欲超越老死海故,修彼苦行。然彼苦行從見趣起,倍令沈沒老死海故。佛說修彼與無義俱。生老死三遍在諸有。老死正是有情所厭死起厭強,故此偏說。
2)尊者妙音作如是說:一切流轉皆名無義。一切還滅皆名有義。如是苦行從見趣起,違背還滅。隨順流轉。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3)大德說曰:三惡趣苦皆名無義。善趣、解脫皆名有義。如是苦行邪方便起,違善趣等,順惡趣苦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4)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是苦行能令眾生墮在生死,恒受諸界、諸趣、諸生、諸處眾苦。故說修彼與無義俱。

2019年11月3日 星期日

頌:已到究竟者...諸相皆盡故

 如世尊說
 已到究竟者,無怖無疑悔,永拔有箭故,彼住後邊身。
此是最究竟,無上寂靜迹,清淨不死迹,諸相皆盡故。


大毘婆沙論

 1)究竟者,謂事成究竟。
2)已能至彼,名已到者。
3)無怖者,謂善通達緣起法故。善修習空解脫門故。不畏惡趣及生死苦。
4)無疑者,謂非如外道住惡律儀及邪智見,發起種種猶豫言說,疑自所證。
5)無悔者,謂已斷遍知戒禁取故。及已生起究竟智故。無有變悔。
6)有箭者,謂二種有箭。一者愛箭。二者見箭。
7)善修聖道,得斷遍知,棄捨、變吐、永不復轉,故名永拔。
8)最後自體,名後邊身。永斷因緣,不復更受當來生死。是故說彼住後邊身。
9)此是最究竟者,謂事成究竟。對勤勇究竟,超過彼故名最。
10)無上寂靜迹者,三火息故,說名寂靜。智立處故,說名為迹。迹中勝故說名無上。
11)清淨不死迹者,迹如前說。離諸煩惱、隨煩惱故,說名清淨。常住無變,故名不死。
12)諸相皆盡故者,謂涅槃中,煩惱、業、苦眾相寂滅。

2019年11月2日 星期六

解脫與涅槃---大毘婆沙論

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1.解釋:云何依離染解脫...是謂依離染解脫
[*引文]云何依離染解脫?答:若離染相應心已勝解、今勝解、當勝解,是謂依離染解脫。
1)此中解脫,是大地所有心所法中,勝解為自性。
1.1)然一切法中有二解脫。一者無為,謂擇滅。二者有為,謂勝解。
1.2)此復二種。一者染污,謂邪勝解。二者不染污,謂正勝解。
1.3)此復二種。一者有漏,謂不淨觀、持息念等相應。二者無漏,謂苦法智忍等相應。
1.4)此復二種。一者有學,謂四向三果七補特伽羅相續中起。二者無學,謂阿羅漢果相續中起。
1.5)此復二種。一者時心解脫,謂前五種性相續中起。二者不時心解脫,謂不動種性相續中起。
1.6)無學解脫,復有二種。一者心解脫,謂離貪故。二者慧解脫,謂離無明故。
2)問:若此解脫,勝解為體。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對治貪欲。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對治愚癡。勝解非三善根所攝。云何可說心慧解脫是二善根?
2.1)答:彼文應說:
+云何離貪故心解脫?謂無貪善根相應解脫。
+云何離無明故慧解脫?謂無癡善根相應解脫。
+而不說者,應知彼文是有餘說。
2.2)復次,心、慧解脫實非善根。而善根相應故,以善根名說。
2.3)復次,此中顯示解脫依處。
+謂心解脫,依無貪善根而得生長。以無貪善根對治貪欲,心解脫故。
+慧解脫依無癡善根而得生長。以無癡善根對治愚癡,慧解脫故。
+此於所依,說能依體,故不相違。

大毘婆沙論卷第二十八
2.解釋:云何依解脫涅槃...是謂依解脫涅槃
[*引文]云何依解脫涅槃?答:若貪永斷、瞋永斷、癡永斷,一切煩惱永斷。是謂依解脫涅槃。
1)問:有身見等,隨一法斷皆是涅槃。此中何故說貪永斷乃至一切煩惱永斷?
+答:雖一一法斷皆是涅槃。而此中但說圓滿涅槃。故不應責。
+復次,涅槃之名。唯在無學。學位未滿,不名涅槃。故作是說。
2)問:以何義故名曰涅槃?答:煩惱滅故名為涅槃。
3)復次,三火息故名為涅槃。
4)復次,三相寂故名為涅槃。
5)復次,離臭穢故名為涅槃。
6)復次,離諸趣故名為涅槃。
7)復次,槃名稠林。涅名為出。出蘊稠林故名涅槃。
8)復次,槃名為織。涅名為不。以不織故名為涅槃。
+如有縷者,便有所織。無則不然。
+如是,若有業、煩惱者,便織生死。無學無有業、煩惱,故不織生死,故名涅槃。
9)復次,槃名後有。涅名為無。無後有故,名為涅槃。
10)復次,槃名繫縛。涅名為離。離繫縛故,名為涅槃。
11)復次,槃名一切生死苦難。涅名超度。超度一切生死苦難,故名涅槃。
12)問:厭與離染、解脫、涅槃有何差別?
+答:厭惡違逆名厭。無所希求名離染。心無垢穢名解脫。永捨重擔名涅槃。
+復次,毀呰煩惱名厭。毀呰惡行名離染。於緣離繫名解脫。諸蘊永寂名涅槃。
+復次,訶毀欲界名厭。離色界名離染。脫無色界名解脫。證永寂靜名涅槃。
+復次,厭見所斷名厭。離修所斷名離染。至無學果名解脫。證永寂滅名涅槃。。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厭謂薄地。離染謂離欲地。解脫謂無學地。涅槃謂諸地果。
13)尊者迦多衍尼子隨順經義作是言:
+根律儀、戒律儀、無悔、歡喜、安樂、等持是修行地。
+如實智見是見地。
+厭是薄地。
+離染是離欲地。
+解脫是無學地。
+涅槃是諸地果。
是厭、離染、解脫、涅槃四種差別。


2019年11月1日 星期五

雜阿含464經

雜阿含464經
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時,尊者阿難聞上座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五百比丘所,恭敬問訊,退坐一面,白五百比丘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時,當以何法專精思惟?時,五百比丘答尊者阿難: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上座所說。時,尊者阿難聞五百比丘所說,歡喜隨喜,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佛告阿難:若比丘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二法專精思惟,乃至滅界,如五百比丘所說。時,尊者阿難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師及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義、同味,我今詣上座名上座者,問如此義,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說,我復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義、此句、此味而問,彼五百比丘亦以此義、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說。是故當知,師及弟子一切同法、同義、同句、同味。佛告阿難:汝知彼上座為何如比丘?阿難白佛:不知。世尊!佛告阿難:上座者是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正智心善解脫,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

[大毘婆沙論]
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
1)謂契經說:具壽阿難往詣尊者名上座所。
1.1)問:何故阿難往詣彼所?答:尊者阿難,是樂法者,是正法將,攝受聖教,御聖教船。恒巡四眾,教授、教誡。數數觀察諸苾芻等,勿有懈怠,耽著戲論。或於境界,顛倒思惟。令彼一生空過顛墜,故往彼所。
1.2)復次,阿難作如是念:彼名上座恒樂寂靜,居阿練若。勇猛精勤證何妙德?我應往問。若能為我說所證德。我當合掌,隨喜、讚歎。若不爾者,方便慇懃示其加行,令速證得。勿彼多時居阿練若,空無所獲。故往彼所。
2)如彼經說:具壽阿難到已,施設同分言論,非不同分。
2.1)問:何等名為同分言論?
+答:若居阿練若者。問:以阿練若法。
+若持毘奈耶者,問:毘奈耶。
+若誦素怛纜者,問:素怛纜。
+若學阿毘達磨者,問:阿毘達磨。是名同分言論。
2.2)與此相違名不同分言論。
+謂居阿練若者,問:以三藏。
+持毘奈耶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
+誦素怛纜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
+學阿毘達磨者,問:阿練若及餘二藏。或更問餘事。皆名不同分言論。
2.3)尊者阿難所以唯作同分言論。若作不同分言論者,彼不解故,便不能答。既不能答,心便羞恥。以羞恥故,鬪諍違拒。不欲令彼起如是過,是故唯作同分言論,謂但問彼阿練若法。
3)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何等行法?時名上座白阿難言:若有苾芻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靜室,或在塚間。應數思惟二種行法,謂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以者何?若奢摩他熏修心者,依毘鉢舍那而得解脫。若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奢摩他而得解脫。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云何三界?所謂斷界、離界、滅界。
3.1)問:依對法義,於一心中,有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建立如是二種行者差別?
+答:由加行故,二種差別,謂加行時,或多修習奢摩他資糧。或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
+多修習奢摩他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獨處,閑居寂靜,怖畏憒鬧。見諠雜過,恒居靜室,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多修習毘鉢舍那資糧者,謂加行時,恒樂讀誦,思惟三藏。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數數觀察。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3.2)復次,或有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或有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
+若繫心一緣,不分別法相者,入聖道時,名奢摩他行者,
+若分別法相不繫心一緣者入聖道時。名毘鉢舍那行者。
3.3)復次,若利根者,名毘鉢舍那行者。若鈍根者,名奢摩他行者。
+如利根、鈍根如是。因力緣力。內分力外分力。內正思惟力外聞他音力。應知亦爾。
3.4)問:斷離滅界體是無為無因無果。云何乃說若奢摩他、毘鉢舍那熏修心者,依三種界而得解脫?
+答:彼契經於緣涅槃勝解,以界聲說,謂修行者雖加行時,精進勇猛修習止觀二種資糧。
+若於涅槃不起勝解,決定趣證。畢竟不能斷諸煩惱,心得解脫。故緣涅槃勝解名界。
+依此界故心得解脫。
4)如彼經說:爾時阿難問名上座:何等斷故名為斷界?何等離故名為離界?何等滅故名為滅界?名上座言: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尊者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退復詣竹林道場。以此事問五百苾芻,彼復皆如名上座答。
問:彼諸苾芻云何而答?
+有作是說:從少至老次第而答。如法集時少者先問。
+有餘師說:從老至少次第而答。如行施物自老至少。
+復有說者,一苾芻答,餘皆隨喜。
+脇尊者言:先作白已,後次行籌。受籌名答。
5)如彼經說:爾時阿難聞已合掌,隨喜、讚歎。辭詣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却住一面。以此句義,問佛世尊。佛還如彼上座等答。
5.1)問:尊者阿難忍可上座五百苾芻所說義不?設爾何失?若忍可者,何故復以問佛世尊。若不忍可何故合掌、隨喜、讚歎?答:阿難忍可彼所說義。
5.2)問:何故復以問佛世尊?答:如佛世尊知而故問。尊者阿難亦復如是。所以者何?阿難欲顯善說法中,同見、同欲,文義決定。如大師說,徒眾亦然。如親教說,弟子亦然。如軌範說,受學亦然。如是文義微妙決定。依之修學,乃至能證阿羅漢果。非如外道所說文義,師徒眾等,展轉相違。依之修學,空無所證。
5.3)復次,阿難欲以佛妙言印,印所說義。故重問佛。若不以佛妙言印之,則所說義,猶可傾動。當來四眾不敬信故。如世文符,若無王印,則所行處,人不敬受。此亦如是。故重問佛。
6)如彼經說:佛問阿難:汝知上座、五百苾芻有何功德?阿難白佛:彼名上座、五百苾芻,皆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捨重擔,盡諸有結。逮得己利,善辦聖旨,心善解脫。佛告阿難:如汝所說。
6.1)問:何故世尊問彼功德?
答:為欲開發少欲喜足所覆真實功德寶藏。令諸世間知已敬養,得勝果故。如世伏藏,雖多珍寶,沙土覆之,不得顯現。若有開發令無量人採取受用,得世富樂。此亦如是。故佛問之。
6.2)復次,開覺施主,勝思願故,謂有施主。恒以衣服等四種供具,施彼上座及五百苾芻。而不知彼有勝功德。欲令知已,歡喜踊躍,起勝思願:我等得遇如是福田,已種善種。定於來世,受大快樂。是故世尊問彼功德。
6.3)復次,為止世間誹謗事故。
+謂彼上座在母胎中經六十年。既出胎已,形容衰老,無有威德。故初生已立上座名。後雖出家而被嗤笑:少年強盛,晝夜精勤,尚難得果。況此衰老,氣力羸劣,能得果耶?
+又彼上座所度五百新學苾芻,先隨天授。眾人毀曰:如是老叟貪著名利,度五百人。為充自身,驅役、供侍。不能教誡,令從邪法五百苾芻先受邪化,後雖歸正,得無學果。
+而有謗言:此愚人輩先貪利養,捨佛從邪。雖後還來,而無所得。
+為止如是諸誹謗故,問彼功德。令世共知,捨誹謗罪,勤修敬養。於當來世生天解脫。
7)彼經雖說斷等三界,而不廣辯三界差別。彼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欲說之,故作斯論。

2.解釋:云何斷界...名滅界
[*引文]云何斷界?答:除愛結,餘結斷,名斷界。云何離界?答:愛結斷,名離界。云何滅界?答:諸餘順結法斷,名滅界。
2.1.此中先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說三界別。近對治道,有差別故。
1)餘結斷者,餘八結斷。順結法者,謂除九結,餘有漏法。是名一種,三界差別。
2)復有說者,
+若八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斷界。
+若愛結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離界。
+若諸餘順結法及此相應并生等斷,名滅界。
+即有漏善及諸有為、無覆無記,名順結法。
3)復有說者,若無明結斷名斷界。若愛結斷名離界。若諸餘結斷名滅界。
4)復有說者,或有諸法能縛非能染,彼斷名斷界。
+或有諸法能縛,亦能染,彼斷名離界。
+或有諸法非能縛,非能染,而是所縛是所染。彼斷名滅界。
5)復有說者,或有諸法是能繫非能染。彼斷名斷界。
+或有諸法是能繫是能染。彼斷名離界。
+或有諸法非能繫非能染。而是所繫所染。彼斷名滅界。
7.2.2.有餘師說:唯諸隨眠有自性斷。
1)問: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一切行斷故名斷界。一切行離故名離界。一切行滅故名滅界。品類足說復云何通?如說:云何所斷法?答:一切有漏法。云何遍知法?答:一切有漏法。
2)彼作是答:若諸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諸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諸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2.3)有作是說:唯愛隨眠有自性斷。
1)問:若爾,前說契經及論當云何通?
2)彼作是答:若愛隨眠緣八結起。彼斷名斷界。若愛隨眠緣愛結起。彼斷名離界。若愛隨眠緣餘法起。彼斷名滅界。
3)評曰:彼不應作是說。諸有漏法先被繫縛。離繫縛時皆得斷故。
4)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煩惱體斷名斷界。於境離繫名離界。棄諸重擔名滅界。
5)脇尊者言:無繫縛、繫縛息名斷界。無染污、染污息名離界。無彼果、彼果息名滅界。
6)尊者設摩達多說曰:諸煩惱斷名斷界。無貪治貪名離界。果相續滅名滅界。
7)尊者左取作是說言:相續斷故名斷界。於緣離繫名離界。離執受故名滅界。
8)復有說者,過去煩惱斷故名斷界。現在煩惱斷故名離界。未來煩惱斷故名滅界。
+如煩惱斷,蘊斷亦爾。
9)復有說者,苦受斷故名斷界。樂受斷故名離界。不苦不樂受斷故名滅界。
+如三受斷,順三受法斷亦爾。
10)復有說者,若苦苦斷名斷界。若壞苦斷名離界。若行苦斷名滅界。
11)復有說者,若欲界斷名斷界。若色界斷名離界。若無色界斷名滅界。
+如是等說皆依世俗,隨就一門,辯三界別,皆非勝義。

3.解釋:諸斷界...答:如是
[*引文]諸斷界是離界耶?答:如是。設離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斷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斷界耶?答:如是。諸離界是滅界耶?答:如是。設滅界是離界耶?答:如是。
+問:何故復作此論?
+答:前約阿毘達磨,依世俗理,就近對治,辯三界別。
+今隨契經,顯此三界,體無差別,謂有漏法一一斷時,皆得一斷。
+此一一斷,約差別義,說為三界。故此三界義雖有別,而體無異。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雜阿含807經

雜阿含807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欲二月坐禪,諸比丘勿復往來,唯除送食比丘及布薩時。爾時,世尊作是語已,即二月坐禪,無一比丘敢往來者,唯除送食及布薩時。爾時,世尊坐禪二月過已,從禪覺,於比丘僧前坐,告諸比丘:若諸外道出家來問汝等:沙門瞿曇於二月中云何坐禪?汝應答言:如來二月以安那般那念坐禪思惟住。所以者何?我於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時念入息如實知,出息時念出息如實知。若長若短,一切身覺入息念如實知,一切身覺出息念如實知。身行休息入息念如實知,乃至滅出息念如實知。我悉知已,我時作是念:此則麁思惟住,我今於此思惟止息已,當更修餘微細修住而住。爾時,我息止麁思惟已,即更入微細思惟,多住而住。時,有三天子,極上妙色,過夜來至我所。一天子作是言:沙門瞿曇時到。復有一天子言:此非時到,是時向至。第三天子言:非為時到,亦非時向至,此則修住,是阿羅訶寂滅耳!佛告諸比丘:若有正說,聖住、天住、梵住、學住、無學住、如來住,學人所不得當得,不到當到,不證當證,無學人現法樂住者,謂安那般那念,此則正說。所以者何?安那般那念者,是聖住、天住、梵住,乃至無學現法樂住。

[大毘婆沙論]
1.如契經說:佛告苾芻:吾欲兩月宴坐,汝等不須參問。唯除送食、布灑他時。於是世尊入室宴坐。
問:世尊何故久宴坐耶?
1)答:去來諸佛過殑伽沙,法爾皆應如是宴坐。
2)尊者世友作如是言:欲為諸天說密法故。
3)有說:為斷慢緩苾芻放逸心故。
4)有說:為觀病苾芻故。
5)有說:欲為他界有情說妙法故。
6)有說:為策退杜多行諸苾芻故。
7)有說:哀愍未來所化諸有情故。
+謂未來世所化有情聞是事已,作如是念:如來猶故多時宴坐。我輩寧得不宴坐耶?
8)有說:為遮外道謗故。
+謂諸外道毀謗佛言:此喬答摩!好處闠閙,愛多言論,捨離閑居、寂靜之樂。
+為止此等種種謗故,多時宴坐。
9)有說:任持菩提分法功德樹故。
+如種樹已,須更修治。菩提分樹亦復如是雖已圓滿,仍須經久宴坐任持。
10)有說:為受妙法樂故。
11)有說:為觀所證微妙諸佛法故。
12)有說:任持難行苦行所勞身故。
13)有說:欲現雖久證得無上菩提,而深敬重,猶如今時初證得故。
14)大德說曰:由二因緣,如來經於兩月宴坐。一者自受大法樂故。二者哀慜諸有情故。
15)脇尊者言:為他於法,生渴仰故。
+如彼經說:過二月已,爾時世尊從宴坐起,出到逈處,敷座而坐,現如是相。令諸苾芻來詣佛所。
15.1)問:世尊爾時現何等相?
+有作是說:令地微動。
+有餘師說:放勝光明。
+或有說者,出梵音聲。
+復有說者,化作苾芻,前後圍繞,問訊恭侍。時諸苾芻見已,知佛從宴坐起,深心慚愧。我等何為不早詣佛?便相告命,共往佛所。到已頂禮世尊雙足,問訊起居,退坐一面。世尊告曰:若有外道來問汝言:汝等大師二月宴坐,入何等定?應答彼言,入持息念。
15.2)問:諸外道輩尚不知有持息念名,況知自性。世尊何故作是說耶?
+答:為欲引攝諸外道等所化有情,入佛法故。謂有外道及信彼法所化有情,聞佛世尊二月宴坐,入持息念,生希有心。來詣佛所,佛為說法,彼信奉行。
+復次,為欲守護新學苾芻,令於佛法不背捨故。謂有苾芻初入佛法,學持息念,心不敬重,欲歸外道,更求異法。因佛此言,諸外道輩來詣佛所,恭敬受法。是諸苾芻,心便不退。
16)問:佛宴坐時,遍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何故但說入持息念?
+答:雖入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而,持息念是彼上首,是故偏說。
+復次,靜慮、解脫、等持、等至皆是息念前後眷屬,是故世尊說持息念。

2.十六行
1)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已念入出息,了知我已念入出息。我已念短入出息,了知我已念短入出息。我已念長入出息,了知我已念長入出息。我已覺遍身入出息,了知我已覺遍身入出息。我已止身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身行入出息。
1.1)問:入出息為先短後長?為先長後短耶?
答:先短後長。云何知然?如施設論說:菩薩初入定時,其息速疾。久入定已,息便安住。如人擔重,經嶮難處,其息速疾。後至平道,息便安住。故入出息,先短後長。
1.2)問:此觀息風,從鼻而入,還從鼻出。何故乃說我覺遍身入出息耶?
答:息念未成,觀入出息,從鼻入出。息念成已,觀身毛孔,猶如藕根,息風周遍於中入出。
1.3)問:若爾,何故非出定耶?
+答:意樂、加行,俱未息故。如菩薩時,雖作此觀,而不出定。亦以意樂、加行未息,故無有過。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如觀一切大種、造色所合成身,皆是無常、苦、空、無我。如病、如癰、如箭、不淨。以不捨離,緣息風覺,不名出定,此亦應爾。
1.4)止身行者,謂令息風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1.5)應知此中念入出息者是總。念短入出息等是別。
1.6)復次,念入出息者,是欲界持息念。
+念短息者是初靜慮。
+念長息者是第二靜慮。
+覺遍身者是第三靜慮。
+止身行者是第四靜慮。
2)又彼經說:我已覺喜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喜入出息。我已覺樂入出息,了知我已覺樂入出息。我已覺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行入出息。我已止心行入出息,了知我已止心行入出息。
+應知此中覺喜者,觀初、二靜慮地喜。
+覺樂者,觀第三靜慮地樂。
+覺心行者,觀想及思。
+止心行者,謂令心行漸漸微細乃至不生。
3)又彼經說:我已覺心入出息,了知我已覺心入出息。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歡喜入出息。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攝持入出息。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了知我已令心解脫入出息。
+應知此中覺心者,謂觀識體。
+令心歡喜等者,佛雖不復令心歡喜,攝持、解脫。然菩薩時有如是事,故復重觀。
4)又彼經說: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了知我已隨觀無常、斷、離、滅入出息。
4.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
+隨觀無常者,謂觀息風無常。
+隨觀斷者,觀八結斷。
+隨觀離者,觀愛結斷。
+隨觀滅者,觀結法斷。
4.2)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四大種無常。
+隨觀斷者,觀無明結斷。
+隨觀離者,觀愛結斷。
+隨觀滅者,觀餘結斷。
4.3)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色身無常。
+隨觀斷者,觀過去結斷。
+隨觀離者,觀現在結斷。
+隨觀滅者,觀未來結斷。
4.4)有說:
+隨觀無常者,觀大種、造色等皆是無常。
+隨觀斷者,觀苦受斷。
+隨觀離者,觀樂受斷。
+隨觀滅者,觀不苦不樂受斷。
4.5)大德說曰:
+隨觀無常者,觀五取蘊無常。
+隨觀斷者,觀五取蘊空、無我。
+隨觀離者,觀五取蘊苦。
+隨觀滅者,觀五取蘊不轉寂滅。
[參考]雜阿含803經
世尊告諸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鉢,入村乞食,善護其身,守諸根門,善繫心住。乞食已,還住處,舉衣鉢,洗足已,或入林中、閑房、樹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繫念面前,斷世貪愛,離欲清淨,瞋恚、睡眠、掉悔、疑斷,度諸疑惑,於諸善法心得決定。遠離五蓋煩惱於心,令慧力羸,為障礙分,不趣涅槃。念於內息,繫念善學,念於外息,繫念善學。息長息短,覺知一切身入息,於一切身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出息,於一切身出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喜,覺知樂,覺知心行,覺知心行息入息,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覺知心行息出息,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覺知心,覺知心悅,覺知心定,覺知心解脫入息,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覺知心解脫出息,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觀察無常,觀察斷,觀察無欲,觀察滅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是名修安那般那念,身止息、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3.又彼經說:今我此定猶為麁淺,我應更入餘深細定。
問:此中何者是深細定?
1)有說:第四靜慮。
2)有說:無色。
3)有說:滅定。

4.又彼經說:時有三天,端嚴殊妙,過於夜分,來至我所。第一天言此已命過。第二天言此當命過。第三天言此非已死亦非當死。然住勝定,寂靜如是。
問:彼是何天寧作異說?
1)答:是欲界天,根品異故。
2)謂鈍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無入出息,身不動搖,無思作業,必已命過。
3)若中根者作如是念:此大沙門猶有煖氣,身不爛壞。雖非已死,而當命過。
4)若利根者曾見諸佛及聖弟子入如是定。身心不動,後時還出,故作是言:此非已死乃至廣說。

5.又彼經說:佛告苾芻。若有問言:云何聖住?云何天住?云何梵住?云何佛住?云何學住?云何無學住?應正答言,謂持息念。所以者何?此持息念能令學者證所未證,能令無學者得現法樂住。
1)此持息念,
+不雜煩惱故名聖住。
+自性光淨故名天住。
+自性寂靜故名梵住。
+諸佛多住故名佛住。
+學所得故名為學住。
+無學得故名無學住。
+學者由此得勝現觀,斷除煩惱,故名證所未證。
+無學者由此得不動心解脫,故名得現法樂住。
2)有說:此持息念。
+是聖所有,能引聖性,故名聖住。廣說乃至。是無學所有,能引無學性,故名無學住。
+學者由此能證阿羅漢果,故名證所未證。
+無學者由此住四種樂,故名得現法樂住。
+四種樂者,一出家樂。二遠離樂。三寂靜樂。四三菩提樂。

2019年10月19日 星期六

中阿含119說處經

中阿含119說處經
世尊告諸比丘:此有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云何為三?比丘,因過去世說,而說如是過去世時有。比丘!因未來世說,而說如是未來世時有。比丘!因現在世說,而說如是現在世時有。是謂三說處,無四、無五。若比丘見已,因彼故說而說我見、聞、識、知,比丘說而說是我所知,因所說善習得義,因不說不善習得義。

1.三種言依
如契經說:有三種言依。無第四、第五。云何為三?謂依過去說曾諸法。依未來說當諸法。依現在說今諸法。

1)問:言依以何為自性?答:品類足說言:依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
2)問:言即是語,彼依是名。但應一界、一處、一蘊所攝。何故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耶?
+答:彼論應說:言依一界、一處、一蘊所攝。而言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所攝者,依展轉因,故作是說。謂語依名轉,名依義轉。義是言展轉依義中,具有十八界十二處五蘊故。說者、聽者皆為於義。是故彼論依展轉因,說言依自性。
+有說:言依是名及所說義。是故具有十八界等。以言依名及義轉故。
3)問:何故但依三世法,說三言依。不依無為法,說言依耶?
+答:亦應說無為法是言依。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無為攝在現在品中,以現在法得無為故。
+有說:言多分依有為法轉故。無為法不說言依。
+有說:為止有情增上愚故說三言依。於有為法所起無明多增上故。
+有說:有情多於三世猶豫故。佛為說三種言依。
+有說:為止外道執有我故說三言依。謂外道言若無我者,我言何依故。佛為說三種言依。我言但依三世起故。
+有說:為止撥無去來二世,并止現在是無為執,說三言依。依是有體、有用法故無必無體。無為無用,故非言依。
+有說:有為法麁,多信是有。易起言說,故立言依。無為法細,少信是有,難起言說。故非言依。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為、無為分為二聚。若彼聚中,三事可得。謂語名義立為言依。無為聚中,雖得有義。而無餘二,故非言依。
+大德說曰:若法有用,取果、與果,可立言依。無為無用,是故不說。
+脇尊者言:有為諸法與言可有俱時轉義,故立言依。無為不然,是故不說。
4)問: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法。依未來,說過去、現在法。依現在,說過去、未來法。彼是何等言依攝耶?
+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復有說者,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即攝在過去中。
乃至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即攝在現在中。
+有餘師說:若依過去,說未來、現在。未來者攝在未來。現在者攝在現在乃至。
若依現在,說過去、未來。過去者攝在過去。未來者攝在未來。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5)問:若於一時頓說二世。或復三世何言依攝?
+有作是說:彼不攝在三言依中。
+復有說者,隨能顯名,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
+有餘師說:隨所顯義,在何世攝。即說攝在彼世言依。前說言依,義為體故。
6)問:契經但說有三種言依,於義已足。何故復說無第四、第五?
+答:無第四者,遮第四世。恐有執有第四世故。無第五者,遮無為法。恐執無為是言依故。
+有說:二言鄭重遮止,欲令所說義決定故。
+契經依世建立言依,故說有三,無四、無五。
+若依如理作意建立言依。應說有一,無第二、第三。無第二者,遮有第二如理作意。無第三者,遮如理作意所不攝法。
+若依止觀建立言依。應說有二,無第三、第四義。如前說。
+若依三解脫門建立言依。應言有三,無第四、第五義。如前說。
+若依四聖諦建立言依。應說有四,無第五、第六義。如前說。
+若依五蘊建立言依。應說有五,無第六、第七義。如前說。
+若依六隨念建立言依。應說有六,無第七、第八義。如前說。
+若依七等覺支建立言依。應說有七,無第八、第九義。如前說。
+若依八聖道支建立言依。應說有八,無第九、第十義。如前說。
+若依九次第定建立言依。應說有九,無第十、第十一義。如前說。
+若依如來十力建立言依。應說有十,無第十一、第十二義。如前說。
+如是若依餘法建立言依,應如理說。此經依世建立言依,故但說三,無四、無五。

2.四事-處非處、智論、分別、道跡
即此經中,作如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處非處。二者智論。三者分別。四者道跡。若於此四善安住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參考]中阿含119說處經
復次,因其所說,更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於處、非處不住者,所知不住者,說喻不住者,道跡不住者,如是此賢者不可共說,亦不可共論。若此賢者於處、非處住者,所知住者,說喻住者,道跡住者,如是此賢者可得共說,亦可得共論。

問:如是四事有何差別?
1)答: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是處非處。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智及爾焰。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世俗勝義。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趣苦集行及趣苦滅行。
2)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眼色為緣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生意識是處。耳等為緣生眼識。乃至眼等為緣生意識非處。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十智差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了義經及不了義經。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四種行跡。
3)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如實知有理無理。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如實知聖者正論。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如實知假設言論。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如實知他言句義,前中後別,而輒酬對。
4)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能如實立所立宗。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能堪受他所問難。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善了知詭誑真實。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成辦增上覺慧。
5)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自宗他宗。不善安住,而有所說。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不了知他以量為先,有所詰難。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不了知他前後次第,相應言論。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能滿足所求勝事。
6)有說: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不善了知現非現量。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先所聞堅執不捨,不欲觀察前後德失。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他正說心懷猶豫,如不能決是飯是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不了知現、比、至教為先問難。
6)脇尊者言: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所知境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能知智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邪正教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邪正行不善了知。
7)尊者僧伽筏蘇說曰:不善安住處非處者,謂於多界經中所說,處非處義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智論者,謂於四十四智、七十七智事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分別者,謂於雜染清淨不善了知。
+不善安住道跡者,謂於趣色滅行乃至趣識滅行不善了知。與上相違名善安住。

3.四事-四問
即此經中,復作是說:應以四事觀察補特伽羅,知彼具壽為可與語?為不可與語?云何為四?一者應一向記問。二者應分別記問。三者應反詰記問。四者應捨置記問。若於此四如應記者,彼可與語。與此相違不可與語。
[參考]中阿含119說處經
因其所說有四處,當以觀人,此賢者可共說、不可共說?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不一向答者,分別論、不分別答者,詰論、不詰答者,止論、不止答者,如是此賢者不得共說,亦不得共論。若使此賢者一向論、使一向答者,分別論、分別答者,詰論、詰答者,止論、止答者,如是此賢者得共說,亦得共論。

1)云何名應一向記問?此問應以一向記故。
+謂有問言:如來、應、正等覺耶?法善說耶?僧妙行耶?一切行無常耶?一切法無我耶?涅槃寂靜耶?應一向記此皆如是。
+問:何故此問應一向記?
+答:此問能引義利,能引善法,隨順梵行,能發覺慧,能得涅槃。是故此問,應一向記。
2)云何名應分別記問?此問應以分別記故。
謂有請言:為我說法。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有欲界繫、有色界繫、有無色界繫。有學、有無學、有非學非無學。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3)云何名應反詰記問?此問應以反詰記故。
+謂有問言:為我說法。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眾多法者,謂過去等如前廣說。
+問:應分別記論,應反詰記論,有何差別?
+答:答意雖無差別,而問意有異。謂彼問者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
3.1)若為知解故問,應告彼言:法有多種。有過去、有未來、有現在。廣說乃至。有見所斷、有修所斷、有不斷。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告彼言:過去法亦有多種。有善、有不善、有無記。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告彼言:善法亦有多種。有色、有受、想、行、識。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告彼言:色法亦有多種。有離殺生,乃至有離雜穢語。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告彼言:離殺生有三種。謂從無貪生,從無瞋生,從無癡生。欲說何者?
+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告彼言:無貪生者,復有二種。謂表、無表。欲說何者?
若為知解故發問者,則應如是分別而答。
3.2)若為觸惱故問,應反詰言:法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有過去乃至有不斷。
+若言:為我說過去法。應反詰言:過去法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善、不善、無記。
+若言:為我說善法。應反詰言:善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色乃至識。
+若言:為我說色法。應反詰言:色法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離殺生乃至離雜穢語。
+若言:為我說離殺生。應反詰言:離殺生亦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從無貪生乃至從無癡生。
+若言:為我說從無貪生。應反詰言:從無貪生亦有眾多。汝問何者?不應為說表及無表。
+若為觸惱故發問者,則應如是總相反詰。令彼問盡,或令自答。
3.3)如有為知解故問。有為觸惱故問。如是有為求善故問。有為試他覺慧淺深故問。有為求義故問。有為摧他故問。有質直故問。有諂曲故問。有柔和故問。有憍傲故問應知亦爾。如是名為分別反詰。二論差別。
4)云何名應捨置記問?此問應以捨置記故。
4.1)謂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世間常耶乃至廣說四句。世間有邊耶乃至廣說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世間。來詣佛所,作如是問。
+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答言:常或無常等。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常、無常等。
+如有問他此石女兒,恭敬、孝順及愛語不?彼作是念:石女無兒。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恭敬、孝順及愛語者。便不應理,石女無兒。如何可說有恭敬等。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2)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命者即身,為異身耶?世尊告曰:俱不應記。
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命者,來詣佛所作如是問。
+佛作是念:實我定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即身或異。便不應理,實我本無。如何可說與身一異。
+如有問他兔角牛角為相似不?彼作是念:兔角本無。若答言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有無。若我答言相似或不相似。便不應理,兔角本無。如何可說與牛角相似不相似耶?此亦如是。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3)復有外道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如來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四句。世尊告曰:皆不應記。
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如來。彼執此我本無,而有問:佛死後為有?為無?乃至廣說。佛作是念:如是本無,今有實我畢竟無體。若答此我今尚是無。彼當作是言:我不問今有無。若我答言死後有等,便不應理。如是實我今尚是無,如何可說死後有等。所問非有、非真、非實。不應道理,故佛不答。
4.4)復有外道來詣佛所,
+白佛言:喬答摩!自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自作自受。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他作他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自在天等。彼能作我受果。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自他作自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彼諸外道執有實我名為自他。佛說無我,故不應答,義如前說。
+彼復問言:非自他作,無因而生。無作無受耶?世尊告曰:此不應記。問:何故世尊不答此問?答:世尊常說果從因生。自作自受,故不應答。
5)問:何故於彼外道諸問應捨置耶?
答:彼問不引義利,不引善法,不順梵行,不發覺慧,不得涅槃。是故彼問皆應捨置。
6)問:前三有答,可名為記。第四無答,云何名記?
答:佛雖告言:此不應記。而實已與答理相應。是根本答,故亦名記。令彼問者得正解故。
7)或有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非記耶?
昔有外道名扇帙略,聰明廣學,是大論師。為論議故,來入迦濕彌羅國。爾時,此國有阿羅漢名筏素羅,三明、六通具八解脫,學窮內外,恒住波利質呾羅林中。時扇帙略為捔論故,來詣其所,共相問訊,種種慰勞在一面坐。白言:苾芻!欲相捔論。尊者與我,誰先立宗?筏素羅言:我是舊住,應先立宗。但汝遠來,稍當疲倦,隨意先立。時扇帙略便立宗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覺慧若盡,其論乃窮。時筏素羅默然而住,彼扇帙略與諸弟子歡喜而起,唱如是言:今此苾芻已墮負處。時筏素羅告彼弟子:汝師若是扇帙略者,不久當悟誰墮負處。彼諸弟子聞之嗤笑,隨逐其師。從林而出,時扇帙略尋即思惟,何故沙門作如是說,乃便自悟。我立論言:一切立論皆有報答。苾芻默然。是我墮負,深生慚赧。告弟子言:吾所立論,今已墮負。可與汝等馳還懺謝。弟子白言:何名墮負?時扇帙略具為述之。弟子報言:已對大眾得勝而來,何須復往懺謝取辱?其師報曰:我寧於智者邊受劣?不能於愚者邊取勝?即與弟子還入林中,到尊者所,頂禮雙足。作如是言:尊者得勝,我已墮負。尊者是師,我是弟子。從今以後,請常教誨。如是默然,於理得勝。況酬彼問,而不名答。是故四種皆名為記。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雜阿含1041經

雜阿含1041經
有生聞梵志...白佛言:瞿曇!我有親族,極所愛念,忽然命終,我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受不?佛告婆羅門:非一向得。若汝親族生地獄中者,得彼地獄眾生食以活其命,不得汝所信施飲食。若生畜生、餓鬼、人中者,得彼人中飲食,不得汝所施者。婆羅門!餓鬼趣中,有一處名為入處餓鬼,若汝親族生彼入處餓鬼中者,得汝施食。婆羅門白佛:若我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者,我信施誰應食之?佛告婆羅門:若汝所可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者,要有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中者得食之。婆羅門白佛:瞿曇!若我所為信施親族,不生入處餓鬼趣中,亦無更餘親族、知識生入處餓鬼趣者,此信施食誰當食之?佛告婆羅門:設使所為施親族、知識,不生入處餓鬼趣中,復無諸餘知識生餓鬼者,且信施而自得其福,彼施者所作信施,而彼施者不失達嚫。

[發智論]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
1)答: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雖如意自在,飛翔虛空,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飛翔虛空。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又,如一類那洛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一類傍生、一類餓鬼,能憶宿住,亦知他心,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雖能作是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作是事。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3)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如是愛樂:我當娶婦,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令生子孫,紹繼不絕。我命終已,若生鬼趣,彼念我故,當祭祀我。由彼長夜有此欲樂,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大毘婆沙論]
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乃至廣說。

1.問:何故作此論?
答:為釋經故。如契經說:生聞婆羅門來詣佛所,白佛言:喬答摩!我有親里命過,欲施其食,彼為得我食不?世尊告言:此事不定。所以者何?諸有情類有五趣別。若汝親里生地獄中,食地獄食,以自存活,彼不能受汝食。生傍生趣、天趣、人趣,亦復如是。若汝親里生鬼趣中,則能受汝所施飲食。婆羅門言:若我親里不生鬼趣,所施飲食誰當受之。佛語彼言:餓鬼趣中,無汝親里,無有是處。乃至廣說。彼經雖作是說,而不說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2.問:彼婆羅門何故不問佛: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
1)答:有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問佛。若是鈍根不能生疑,故不問佛。
2)問:何故世尊不為彼說唯施餓鬼則到因緣?
答:亦二緣故,謂彼或是利根,或是鈍根。若是利根自能解了,不須佛說。若是鈍根非法器故,佛不為說。

3.解釋:何緣祭祀,餓鬼則到...彼趣法爾...則到非餘
[*引文]何緣祭祀餓鬼則到?非餘趣耶?答: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1)此中問意此趣為以下賤故到?為以高貴故到?設爾何失?若以下賤故到者,則祭祀地獄、傍生彼亦應到。若以高貴故到者,則祭祀人天彼亦應到。
2)此中答意不以下賤故到,亦不以高貴故到。
3)然由二緣,一由彼趣法爾故。二由業異熟故。
+於中先顯示彼趣法爾,謂彼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4.解釋: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餘趣不爾
1)欲令此義得分明故,引世現喻。
[*引文]如鵝、雁、孔雀、鸚鵡、舍利、命命鳥等。雖如意自在、飛翔虛空,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飛翔虛空。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謂如傍生趣中,鵝、雁、孔雀等。由趣法爾力,能飛翔虛空久住。遊戲人離神足、呪術、藥草。欲住虛空,去地四指。經須臾頃,猶無能者。然彼神力威德不勝於人。餓鬼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5.解釋:又,如一類那洛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餘趣不爾
1)欲令前義重分明故,引第二喻。
[*引文]又如一類那落迦,能憶宿住,亦知他心。一類傍生、一類餓鬼,能憶宿住,亦知他心,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雖能作是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然彼趣法爾,得如是處、事、生、我、分,能作是事。鬼趣亦爾,由法爾力,祭祀則到,餘趣不爾。
2)此中一類那落迦,能憶宿住者。
2.1)如契經說:地獄眾生作如是念:大德沙門、婆羅門等,觀欲將來,能作過患,是大怖畏。恒為我等說斷欲法,我等雖聞而不能斷。今因欲故,受大苦惱。又作是念:我等昔於淨行沙門、婆羅門等,作邪惡行。由彼為因,今受此苦。
2.2)問:彼於何時能作是念?答:於初生時,非中、後時。所以者何?彼初生時,未受苦痛,能作是念。若受苦痛,今生所受,尚不能憶。況先所受。
2.3)問:彼住何心,能作是念?善耶?染污耶?無覆無記耶?答:三種皆能。
2.4)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非工巧處,彼無工巧事故。非異熟生,彼異熟心是五識故。
2.5)問:彼如是念,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五識中無此分別故。
2.5)問:彼如是念,為憶幾生?答:彼唯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
3)亦知他心者,
謂地獄中有,生處得知,能知他心。然無事可顯。
3.1)問:彼於何時能知他心?答:唯初生時,所以者何?若受苦痛,心便悶亂故。
3.2)問:彼住何心知他心耶?答:住三性,心皆能知。
3.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非工巧處。異熟生如前說。
3.4)問:為在意地?為五識身?答:在意地,非五識身。以五識身緣色法故。
4)一類傍生能憶宿住者,
如契經說:婆羅門告餉佉狗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昇此座。彼便昇之。復語之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可食此飯。彼便食之。又復告言:若是我父刀提耶者,汝命終時所藏財寶,今可示我。彼便示之。
4.1)問:何時能憶宿住事耶?答:初、中、後時,並皆能憶。
4.2)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4.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憶。
4.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4.5)問:能憶幾生?有說:唯能憶一生,謂所從沒來生此者。有說:能憶多生,乃至五百。
云何知然?傳說:有一女人置兒一處,有緣他行。須臾有狼,負其兒去。眾人捕逐,而語之言:汝今何緣負他兒去?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殺我子。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殺其子。若彼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即便斷其子命而去。
5)亦知他心者,謂傍生趣亦知他心。即如彼狼知女心事。
5.1)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知。
5.2)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5.3)問:何無覆無記?答:威儀路、工巧處、異熟生,皆能知。
5.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6)一類餓鬼能憶宿住者,
如伽他說:我昔集資財,以法或非法,他今受富樂,我獨受貧苦。
6.1)問何時能憶?答:三時皆能。
6.2)問:住何心憶?答:住三性心。
6.3)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6.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身。
6.5)問:能憶幾生?答:乃至五百。
云何知然?傳聞:有一女人為鬼所執,羸困欲死。呪師語言:汝今何故惱他女人。鬼言:此女五百生來常害我命。我亦於其五百生中常害彼命。彼若能捨舊怨嫌心,我亦捨之。女言:已捨。鬼觀此女,口雖言捨,而心不捨。便害而去。
7)亦知他心者,即如彼鬼知女心事。
1)問:何時能知?答:三時皆能。
2)問:住何心知?答:住三性心。
3)問:何無覆無記?答:三種如前說。
4)問:此在何識?答:在意地,非五識。
8)及起烟焰,興雲致雨,作寒熱等者。
此唯傍生趣能,非餘趣。傍生趣中唯龍能,非餘類。
8.1)問:若爾,經說當云何通?如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降雨,有天作寒熱,有天起風雷。
答:應知彼經說龍為天。如餘經說:佛告阿難:汝看天雨為不雨耶?彼亦於龍以天聲說。
8.2)問:起烟焰等為多龍作?為一龍耶?答:一龍亦能。
8.3)問:若爾,何故經作是說:有天能興雲,有天能致雨,乃至廣說?
答:隨別所樂,故作是說。謂或有龍,唯樂興雲。或復有龍,唯樂致雨。餘亦如是。
8.4)此中烟焰雲雨等事,是龍加行所引發故。唯是彼龍近士用果。若從龍宮所流出水,非彼加行所引發故。是一切有情共增上果。
9)如地獄等,由趣法爾力,雖有如上所說事。而神力威德不大於人。鬼趣亦爾,由趣法爾力。祭祀則到非餘。
10)復有說者:五趣皆有法爾勝事。
+謂地獄趣,異熟色等斷已還續。餘趣不爾。
+傍生趣中,有能飛空興雲雨等。
+餓鬼趣中,祭祀則到。
+人趣能受善戒、惡戒,修勝品善,勇猛強記、智力深遠。
+天趣中,欲天隨其所須,應念則至。色、無色天有勝生、勝定。
11)復有說者:諸方亦有法爾勝事。
+謂支那國,雖奴僕等皆衣繒絹。餘方貴勝所不能得。
+印度等國,乃至貧賤皆衣[疊*毛]衣。餘方貴人亦不能得。
+迦濕彌羅國中,秋時牛頸繫欝金花鬘。餘方勝人所不能得。
+北方貧人飲葡萄酒。餘方富者亦不能得。如諸方有法爾勝事。餓鬼亦爾,祭祀則到。
12)有說:諸趣法爾有異。
+謂四趣中,一一皆有生處得智。唯人趣無,三惡趣有。如前廣說。
13)天趣有能憶宿住者。如伽他說:我施誓多林,蒙大法王住,賢聖僧受用,故我心歡喜。
14)彼亦知他心,而無現事可說。何時憶知等?如傍生、鬼,隨應廣說。

6.問:此生處得智為憶、知幾趣?
1)有說:各唯自憶、知。
2)有說:地獄唯憶知地獄。傍生憶知二趣。餓鬼憶知三趣。天憶知五趣。
3)問:若傍生不知天者,施設論說,當云何通?如說:善住龍王等知帝釋心念乃至廣說?
答:此是比知,非現知故,無相違過。
4)如是說者,此事不定。如狼及鬼,憶、知人故。
5)問:何故人趣無此智耶?答:非田、非器。乃至廣說。
6)復次,人趣有瞻相智、覩言相智、本性念生智、妙願智等,覆蔽彼故。如生處得智,餘趣皆有,唯人趣無。如是祭祀,唯鬼趣到,餘趣不爾。

7)解釋: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祭祀則到非餘。
1)如是已顯示由趣法爾力,祭祀餓鬼則到非餘。今當顯示,由業異熟。
[*引文]復次,有人長夜起如是欲,如是愛樂:我當娶婦,為兒娶婦,為孫娶婦,令生子孫,紹繼不絕。我命終已,若生鬼趣。彼念我故,當祭祀我。由彼長夜有此欲樂。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2)謂彼由起如是欲樂,引發諸業,生鬼趣中。是故祭祀則到非餘。
3)如諸聚落、城邑中人,或為子孫不斷絕故。或為財產轉增盛故。或為富名久流傳故。以法、非法,集諸財寶、牛羊等物。於己親屬尚不欲與,況施他人。彼由慳貪纏縛心故,捨人同分,生鬼趣中。於自舍宅、水竇、廁溷、不淨處住。彼有親屬追戀生苦,作是念言:彼集財產自不受用,亦不施人,今生何所?遂集親里,請諸沙門、婆羅門等,設大施會。願此資彼,捨苦受樂。爾時餓鬼於自住處,見如是事。於自親里,生眷屬想。於其財物,生己有想。即時歡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隨喜心,便離重苦。由此因緣祭祀則到。
4)問:若爾何故不名他作業他受果耶?
4.1)答:不爾。彼於爾時,由生敬信、隨喜心故,見施功德、慳貪過失。由此增長捨相應思,成順現受業,得現法果故。
4.2)尊者世友說曰:今所受果是先業所引,先業有障,以今業除之故,無他作業他受果失。
+謂彼餓鬼先世已造感飲食業,但由慳貪障蔽心故。於所飲食,起倒想見,不得受用。
+然彼餓鬼有二種,一樂淨。二樂不淨。彼樂淨者,以慳貪故,河見非河,水見為血。所有飲食見為不淨。樂不淨者,河見乾枯,水見無水,滿飲食器悉見為空。
+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彼便信敬,起隨喜心。見施功德、慳貪過失。捨相應思得增長故,除想見倒。彼樂淨者,見河是河,見水澄清。於諸飲食,皆見淨妙。樂不淨者,見河盈溢,見水是水。見飲食器悉皆盈滿。故彼親里祭祀則到。
4.3)有作是說:彼先世亦有感飲食業,但由慳貪所覆蔽故,今時感得怯劣身心。諸飲食處必有大力鬼神守護,彼怯劣故不能得往。設復得往,亦不敢食。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令彼身心轉得強勝,由此能至有飲食處,食其飲食。由此因緣祭祀則到。是故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4.4)大德說曰:彼先雖造感飲食業,以微劣故,未能與果。若彼親里為設施會。廣說乃至捨相應思得增長故,先所作業便能與果。故彼親里祭祀則到。由此無有他作業他受果失。
5)問:捨相應思得增長已,為但感資具?為亦感得勝身心耶?
答:二種俱得。勝身心者,捨劣色、香、味、觸,得勝色、香、味、觸。捨無威德,得有威德。感資具者,謂得飲食、衣服、園林、宅舍等事。
6)問:若生餘趣,親里為其修福業者,彼亦得不?
答:若彼亦能生於信敬、隨喜之心,令捨俱思得增長者,亦得其福。
7)問:若爾,此中何故不說?
+答: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從多分說,謂餓鬼中多有是事。餘趣不爾故。
+有說:鬼趣多有如是業故。謂造此業者,多生鬼趣故。
+有說:鬼趣於人常希求故。
+有說:鬼趣飢渴所逼,於一切處常有希望。是故偏說。此中應辨五趣義。如定蘊當廣分別。

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

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雜阿含864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中阿含177說經
比丘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何等為行?謂如所緣作種種行而入於定,謂麤行、靜行,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若於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4.2.3.4.1) tatra katama ākārāḥ? yathālambanam ākārayan samāpadyata audārikaśāntarogagaṇḍaśalyānityādyākārā iti tatra tatra(?) samādhau ya ākārāḥ|
[解]什麼是行呢?有二種,第一種是對所緣要作種種觀察的內心活動,由這樣的內心活動,才能夠入定。譬如哪些?觀察欲界是麤劣、污穢、苦惱。觀察初禪是寂靜、微妙、安樂。觀察五蘊如病行、癰行、箭行、無常行等。第二種是在各種定中,所有觀察的內心活動。
《披尋記》四四四頁:何等為行等者:此中麤行、靜行世間離欲道攝。病行、癰行、乃至無常行等,出世離欲道攝。此中等言,等取苦、空、無我,或復苦、集、滅、道,或復真如、法性、實際。如三三摩地有空、無願、無相行轉,如是所餘一切三摩地亦有各別行轉,是故彼彼三摩地中所有諸行。

何等為狀?謂於諸定臨欲入時,便有此定相狀先起。由此狀故,彼自了知:我於如是如是相定,不久當入,或復正入。彼教授師由此狀故,亦了知彼不久當入如是如是相定。
(4.2.3.4.2) liṅgāni katamāni? yadāsannasamāpanno(?) bhavati samāpatteḥ, tadā  tasya samāpattiliṅgāny utpadyante, yair asau jānāti: "na cirād aham evaṃr[u]paṃ caivaṃrūpāṃ ca samāpattiṃ samāpatsye vā samāpadye vā" iti| yo'py asyācāryo bhavati, so'pi tair jānāti: "na cirād ayam evaṃrūpāṃ caivaṃrūpāṃ ca samāpattiṃ samāpatsyate" iti| (p212)
[解]什麼是狀呢?對於種種的定,接近於入定的時候,便有這種定的相狀會先顯現起來。由於這個相狀的緣故,彼行者自己能了知:我對於這樣相貌的定,不久就會進入,或是正在進入。彼教授禪修的師長,由於這個相狀的緣故,也能了知彼行者不久將會進入這樣相貌的定。

何等為相?謂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者:謂分別體,由緣此故,能入諸定。因緣相者:謂定資糧,由此因緣,能入諸定。謂隨順定教誡教授,積集諸定所行資糧,修俱行欲,厭患有心。於亂、不亂審諦了知,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或人所作,或非人所作,或音聲所作,或功用所作。
(4.2.3.4.3.1) nimittāni katamāni? dve nimitte: ālambananimittaṃ nidānanimittaṃ ca| (4.2.3.4.3.2.1) tatrālambananimittaṃ vikalpaśarīram, yenālambanena samāpadyate| (4.2.3.4.3.2.2) nidānanimittaṃ yena samādhisaṃbhāreṇa samāpadyate, tadyathānulomika upadeśaḥ, samādhisaṃbhāropacayaḥ, bhāvanāsahagataś chandaḥ, saṃvignacittatā, vikṣepāvikṣepaparijñāvadhānam, parataś cāsaṃghaṭṭo manuṣyād vāmanuṣyād vā śabdakṛto vā vyāpārakṛto vā|
[解]什麼是相呢?有二種相,一、所緣相,二、因緣相。所緣相是什麼呢?修定的時候,所觀察的相貌,是依分別心為體性。心中所現的影相,就是由心分別而現起的。由於所緣相貌的緣故,才能入定。因緣相是什麼呢?定的資糧,由此資糧的因緣,才能入定。什麼是定的資糧呢?隨順趣向於定的教誡和教授,積集諸定所行的資糧,修行的同時還有強烈的希望,有歡喜心。對於惑業苦的三有,心生厭患。對於令心亂與不亂的境界,審慎真實的了解。哪些令心亂呢?色、聲、香、味、觸,貪、瞋、癡,男、女,這十種相出現的時候,心亂。五蓋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心裏也是亂。哪些令心不亂呢?觀察這是病行,這是癰行,這是箭行,是無常行,是空的,是無我的,心裏寂靜、不亂。及不為他之所逼惱。有哪些呢?或是怨敵、盜賊等人所作的逼惱,或是師子、虎、豹、狼諸恐怖事等非人所作的逼惱,或是白天吵鬧,夜晚多種音聲所作的逼惱,或是支持生命所需的衣食住行,不容易得到,尋求衣服等甚為艱難,乞食難得所作的逼惱。
《披尋記》四四五頁:修俱行欲厭惡有心者:修俱行欲,謂取欣樂相。厭患有心,謂取厭離相。義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二卷一頁)
或人所作等者:此釋他所逼惱諸差別相。謂所居處,若有怨敵、盜賊、師子、虎、豹、狼、諸恐怖事,是名或人所作、非人所作之所逼惱。又彼處所,晝時憒鬧,夜多音聲,是名音聲所作之所逼惱。又彼處所,隨順身命眾具不易可得,求衣服等甚為艱難,飲食支持有所匱乏,是名功用所作之所逼惱。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

雜阿含1246經
比丘於諸三昧有行所持,猶如池水周匝岸持,為法所持,不得寂靜、勝妙,不得息樂,盡諸有漏。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云何調善?謂若三摩地猶為有行之所拘執,如水被持;或為法性之所拘執,不靜不妙,非安隱道,亦非證得心一趣性,此三摩地不名調善,不隨所樂安隱而住。與此相違,名為調善。
(4.2.3.5.1) kalyatā katamā? saced asya samādhiḥ saṃskārābhinigṛhīto bhavati vārivad dhṛto na(?) dharmatābhinigṛhīto na śānto na praṇīto na pratiprasrabdhalabdhamārgo na cetasa ekotībhāvādhigataḥ, nāsya samādhiḥ kaīyo bhavati yathāsukhavihārāya| viparyayāt kalyo bhavati|
[解]什麼是調善呢?若是修禪定的時候,還要特別的努力來控制自己,就像流動的水裝在瓶子裏面才能控制住,這樣不能算是調善。或是被世間上的事情所拘執,內心煩惱不能寂靜,愛著自己的成就不是妙事。或是修道的時候,感覺不安隱、不隱固,容易失掉所得,這也不能叫做調善。或是沒能達到二禪以上。上面這樣的三摩地,不算是調善。不能隨著你所歡喜的,安隱而住,這就叫做不調善。與前面所說的這些互相違背,名為調善。
《披尋記》四四五頁:不靜不斷等者:所治煩惱未永寂靜是名不靜。自地煩惱愛味相應,是名不妙。所得之道有退轉故,是名非安隱道。未得無尋無伺地故,是名亦非證得心一境性。

云何猶為有行拘執?謂由誓願俱行思故,制伏外緣,持心於定。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不令內心於外流散。故作是說:如水被持。
 (4.2.3.5.2) kathaṃ saṃskārābhinigṛhīto bhavati? praṇidhānasahagatayā cetanayā bahirdhā cittaṃ nigṛhya tasmin samādhau samavadadhāti; sa cāsya manaskāras  tathābhūtasya sābhogavāhano bhavati| yathā bahirdhā prasaraṃ na dadati,  evaṃ vārivad dhṛto bhavati|
[解]什麼是還為有行所控制呢?由於內心的誓願與努力地修行的緣故,才有力量制伏外邊礙障的因緣,把持住心,令其安定。又對於作意,要經由努力,止觀方能運轉,不讓內心向外流動、散亂。因此說:就像水被障礙住,不能向外流出去。
《披尋記》四四五頁:謂由誓願俱行思故等者:此中誓願,謂欲令心離諂,離詐,調柔正直,由是其心不為外境之所纏擾。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七頁)思與俱行,名俱行思。
又於作意要由功用方能運轉等者:前作意中說有四十作意,當知此為力勵運轉作意所攝。謂修始業未得作意者所有作意故。(陵本十一卷十七頁)

云何法性之所拘執?謂觀下地為麤法性,觀於上地為靜法性。寂靜、微妙,得安隱道,及能證得心一趣性,如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釋。
kathaṃ dharmatābhinigṛhīto bhavati? adhastād  audārikadharmatā dṛṣṭā bhavati, upariṣṭāc chāntadharmatā| śāntaḥ praṇītaḥ prati- (p213) prasrabdhalabdhamārgaś ce[ta]sa ekotibhāvādhigato yathāryaḥ pañcajñānikaḥ  samādhiḥ|
[解]什麼是為法性所控制呢?修定的時候,內心思惟欲界是麤劣的性質,觀察色界初禪是寂靜、微妙的性質。這樣作觀的時候,能調伏欲,令欲得寂靜,能離欲。因為需要常觀麤法性、靜法性,才能入定。所以為此觀上厭下所約束。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寂靜的,是微妙的。能成就安隱的聖道。及能證得令心安住在一個境界。這些如同在五聖智三摩地中,已經解釋過。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寂靜者,所治煩惱永寂靜故。微妙者,自地煩惱不愛味故。得安隱道者,所得之道無退轉故。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地故。
(4.1.2.7.3) śānta iti tadvipakṣakleśopaśamāt| praṇīta iti svabhūmikakleśānāsvādanāt| pratlprasrabdhalabdhamārga ity aparihāṇīyamārgalābhāt| cetasa ekotībhāvādhigata ity avitarkāvicārabhūmilābhāt|
[解]第三,清淨智。什麼是寂靜呢?所對治的下地煩惱,永遠寂靜的緣故。什麼是微妙呢?對於現在自己所處的境界,不生貪愛、味著的緣故。什麼是得安隱道呢?所得到的無漏聖道,不會退轉的緣故。什麼是證心一趣呢?已經得到沒有尋伺的散亂、浮動的境界的緣故。

云何五聖智三摩地?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八
云何五智定?如世尊說:諸比丘修定無量明了。諸比丘若修定無量明了已,緣生五種智。何等五?若有定現樂後樂報緣此生智,若有定聖無染緣此生智,若有定不怯弱者能親近緣此生智,若有定寂靜勝妙獨修除得緣此生智,若有定念入正念起緣此生智。
1.云何定現樂後樂報緣此生智?
1)云何現樂定?
1.1)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善澡浴師若善澡浴師弟子,以細澡豆盛著器中,以水灑已調適作摶,此摶津液遍滿,不燥不濕內外和潤。如是比丘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比丘增益受離生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1.2)復次比丘,滅覺觀、內淨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二禪行。若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大陂湖以山圍遶,水從底涌出,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此陂水津液遍滿,此陂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比丘增益受無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1.3)復次比丘,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行。若身無喜樂津液遍滿,身無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優鉢羅花池、波頭摩花池、鳩頭摩花池、分陀利花池,從泥稍出未能出水,此花若根若頭水津液遍滿,從根至頭、從頭至根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若身無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比丘增益受無喜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此定如是,謂現樂。
1.4)復次比丘,斷苦斷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若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清淨無不遍處。如男子女人身著白淨衣上下具足,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無不覆處。如是比丘,若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清淨無不遍處。如比丘增益受寂靜妙樂、出世樂、寂靜樂、滅樂、正覺樂、沙門果樂、涅槃樂,如是定,謂現樂。
2)云何定後樂報?
2.1)如比丘,思惟無常苦空無我,思惟涅槃寂靜,得定心住正住。如比丘得定已,即得初聖五根。得初聖五根已,上正決定捨凡夫地。若不得須陀洹果而中命終,無有是處。不得須陀洹果,作惡作惡業已,命終墮三塗,無有是處。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見斷三煩惱,得須陀洹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苦,受七生人天報,斷餘生天人中苦。如是定,謂後樂報。
2.2)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欲染瞋恚煩惱分。斷欲染瞋恚煩惱分已,得斯陀含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苦,受天上人中生,斷餘生天上人中苦。如是定,謂後樂報。
2.3)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欲染瞋恚盡無餘,無餘已得阿那含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人中苦。若受一天生、若五生,餘天上苦皆斷。如是定,謂後樂報。
2.4)如比丘,親近此定多修學,多修學已思惟斷色界無色界煩惱盡無餘,無餘已得阿羅漢果觸證,觸證已斷地獄、畜生、餓鬼、人中、天上苦,一切有、一切道、一切生、一切繫縛、一切結使煩惱苦,皆斷無餘。如是定,謂後樂報。
3)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此謂緣此生智。
2.何謂有定聖無染緣此生智?
1)何謂非聖定?若定有漏,此謂非聖定。
復次非聖定,若定非學非無學,此謂非聖定。
復次非聖定,除空無相無願定,若餘定,謂非聖定。
2)何謂聖定?若定無漏,是名聖定。
復次聖定,若定學無學,此謂聖定。
復次聖定,空無相無願定,此謂聖定。以何義謂聖?以斷離貪欲、瞋恚、愚癡、諸結煩惱,故謂聖定。
3)云何有染定?若定有求,此謂有染定。
復次有染定,若定非學非無學,此謂有染定。
復次有染定,除空無相無願定,若餘定,此謂有染定。以何義有染?染謂愛。愛於此定中得、正得、緣得,定亦於愛中得、正得、緣得,是謂有染定。
4)云何無染定?若定無求,此謂無染定。
復次無染定,若定學無學,此謂無染定。
復次無染定,空無相無願定,此謂無染定。以何義無染?染謂愛。愛定中不得、不正得、不緣得,定愛中不得、不正得、不緣得,是謂無染定。
5)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此謂緣此生智。
3.云何有定不怯弱者親近緣此生智?
1)云何怯弱者?若無信心、無慚無愧、不學問、懈怠、失念、無慧,此謂怯弱者。
復次怯弱是凡夫。以何義故名怯弱?以未知身見、未斷身見,以是義謂怯弱者。
2)云何非怯弱者?不怯弱謂有信、慚愧、多聞、懃進、專念、多慧,此謂不怯弱者。
復次不怯弱?若佛及佛聲聞弟子。以何義故名不怯弱?以知身見、以斷身見,以是義謂不怯弱者。如是不怯弱者得定,親近多修學,以是義故謂非怯弱者親近。
3)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
4.何謂有定寂靜、勝妙、獨修、除得,緣此生智?
1)云何寂靜?若定共果報,是名寂靜。
2)云何勝妙定?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勝妙定。
復次寂靜定,若定聖有報能斷煩惱,是名寂靜定。
復次勝妙定,若定共果報,是名勝妙定。
復次寂靜即勝妙,勝妙即是寂靜,是謂寂靜勝妙。
3)何謂獨修?若心一向定住正止獨處定,是謂獨修。
4)何謂除得?云何不除得定?若定得,不定得、難得,是名不除得定。
云何除得定?若定得,決定得、不難得,是謂除得定。
5)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
5.何謂有定正念入正念起緣此生智?
1)若正智入正智起,正智入正智起已,是故謂正念入正念起。專身念入專身念起,專身念入專身念起已,是謂正念入正念起。
2)何謂緣此生智?若內分別、若外分別,知見覺證,是謂緣此生智。如是五智,是五智定。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1.如契經說:如來成就五聖智三摩地。云何為五?
一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是聖、離染。
二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非愚者所近,是智者所讚。
三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現樂、後樂。
四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寂靜、微妙,是止息道,令心一趣,有所證得。
五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正念故入,正念故出。
2.問:此五聖智三摩地誰幾智性?
答:此五皆是世俗智性。
有作是說:皆八智性,謂除滅智及他心智。
尊者妙音作如是說:皆六智性,謂除苦、集、滅、他心智。
如是說者如是所說,雖亦有理。然契經中說此五種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別故。
3.問:此五聖智三摩地何力所攝?
答:皆處非處智力所攝。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復次,云何五聖智三摩地?謂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廣說如經。此中,示現五行相智。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入出定相智。
(4.1.2.7.0) āryaḥ pañcajñānikaḥ samādhiḥ katamaḥ? ayaṃ khalu me samādhir āryo nirāmiṣo niraupadhika iti vistareṇa yathāsūtram| pañcākāraṃ jñānam anena paridīpitam, tadyathā svabhāvataḥ pudgalataḥ pariśuddhitaḥ phalataḥ samādhivyutthānanimitteṣu ca jñānam|
[解]復次,什麼叫作五聖智三摩地?謂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廣說如經。在這裡,就是開示、顯現五種行相的智慧。哪五種?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入出定相智。

聖者,善故名聖,又無漏故名聖。無染者,顯善聖性。無執者,顯無漏聖性。
(4.1.2.7.1) tatrārya iti kuśalāryatayānāsravāryatayā ca| nirāmiṣa iti kuśalāryatāṃ jñāpayati, niraupadhika ity anāsravāryatām|
[解]第一,自體智。什麼是聖呢?因為是善的緣故,所以名為聖。又因為是沒有煩惱的緣故,所以名為聖。什麼是無染呢?顯示善的聖性,就是沒有貪、瞋、癡的染污。什麼是無執呢?顯示無漏的聖性,就是沒有我、我所的執著。

非凡夫所近者,謂諸佛及聖弟子所親近故。是聰叡所讚者,謂即彼所稱讚故。是諸聰叡同梵行者常不訶毀者,謂一切時常稱讚故。非如世間初靜慮等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靜相而稱讚之,為趣上地修方便故,後以麤相而復呵毀。
(4.1.2.7.2) akāpuruṣasevita ity āryair buddhais tacchrāvakaiś ca| vijñapraśasta iti tair eva| agarhito vijñair iti nityakālapraśaṃsanāt| na yathā prathamaṃ dhyā- (p197) nam ūrdhvagamanābhiyogārthaṃ pūrvaṃ śāntataḥ praśasya punar audārikato vigarhyate paścād iti|
[解]第二,補特伽羅智。什麼叫作不是凡夫所成就的呢?這個聖智三摩地為一切佛及聖弟子所成就的緣故。什麼是聰叡所讚呢?這個聖智三摩地為聰明叡智的人所稱讚的緣故。什麼是那些聰叡的共同修梵行的人常不訶毀呢?這些聰叡同梵行者一切時間,恆常地稱讚這個聖智三摩地的緣故。不是像世間的初靜慮等,為了背棄低下的境界,修學其他方法的緣故。如何說呢?譬如說,最初,以寂靜的相貌,稱讚初禪,之後,為了進趣更上的境界,再修學其他方法的緣故,之後,再以麤劣的相貌,又呵責、毀壞初禪。

寂靜者,所治煩惱永寂靜故。微妙者,自地煩惱不愛味故。得安隱道者,所得之道無退轉故。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地故。
(4.1.2.7.3) śānta iti tadvipakṣakleśopaśamāt| praṇīta iti svabhūmikakleśānāsvādanāt| pratlprasrabdhalabdhamārga ity aparihāṇīyamārgalābhāt| cetasa ekotībhāvādhigata ity avitarkāvicārabhūmilābhāt|
[解]第三,清淨智。什麼是寂靜呢?所對治的下地煩惱,永遠寂靜的緣故。什麼是微妙呢?對於現在自己所處的境界,不生貪愛、味著的緣故。什麼是得安隱道呢?所得到的無漏聖道,不會退轉的緣故。什麼是證心一趣呢?已經得到沒有尋伺的散亂、浮動的境界的緣故。

現在安樂者,能得現法樂住故。後樂異熟者,引無餘依涅槃樂故。
(4.1.2.7.4) pratyutpannasukha iti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tvāt| āyatyāṃ sukhavipāka iti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sukhāvāhanāt|
[解]第四,果智。什麼是現在安樂呢?因為能得到禪定的現法樂住的緣故。什麼是將來涅槃樂的果報呢?因為能引發無餘依涅槃樂的緣故。

正念而入者,善取能入三摩地相,無忘失故。正念而出者,善取能出三摩地相,無忘失故。
(4.1.2.7.5) smṛta eva samāpatsya iti sūdgṛhītasya samādhinimittasyāsaṃpramoṣāt| smṛta eva vyutthāsya iti sūdgṛhītasya vyutthānanimittasyāsaṃpramoṣāt|
[解]第五,入出定相智。什麼是正念而入呢?因為能掌握如何才能進入三摩地的相貌,對此相貌沒有忘失的緣故。什麼是正念而出呢?因為能掌握如何才能出離三摩地的相貌,對此相貌沒有忘失的緣故。

2019年8月11日 星期日

三昧、正受

雜阿含88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四種禪:有禪三昧善,非正受善;有禪正受善,非三昧善;有禪三昧善,亦正受善;有禪非三昧善,非正受善。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
1.問:何故名三摩地?三摩地是何義耶?
答:由三緣故名三摩地,一、平等故。二、攝持故。三、相似相續故。
1)平等故者,謂無始來,煩惱、惡行、邪見顛倒,令心心所偏曲而轉。由此定力,令心心所於境正直、平等而轉,故名三摩地。
2)攝持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於境馳散。由此定力,方便攝持,令住一境,故名三摩地。
3)相似相續故者,謂無始來,心心所法善染無記異類相續。由此定力,前後一類唯善相續,故名三摩地。
2.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住一境故,相續住故,正審慮故。
3.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能持身令平等故,攝諸善法令不散故,能令善心平等轉故。
4.復次,由三緣故名三摩地,謂於所緣恒不捨故,任持種種勝善法故,令奢摩他、毘鉢舍那住一所緣平等轉故。
5.尊者世友作如是說:何故名三摩地?攝持多種善心心所,令於一境平等相續,故名等持。
6.復作是說:能持平等,故名等持。如能持嬰兒故名持嬰兒者,能持水故名持水者,能持枰故名持枰者。此亦如是,能持種種勝平等法,故名等持。
7.大德說曰:即此等持亦名等至。此復多種,謂善法等至、不善法等至、無記法等至,九次第等至,兩兩交會亦名等至。
8.於此義中,唯說能持善心心所,令其相續平等而轉,故名等持。不善、無記等,非此所說。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一
1.三等持者:一空,二無願,三無相。
2.此三皆以心所法中三摩地為性,通有漏、無漏。此中,唯說無漏解脫門故。
3.若空、無我二行相俱,無漏等持名空三摩地。
若無常、苦,因、集、生、緣。道、如、行、出,十行相俱,無漏等持名無願三摩地。
若滅、靜、妙、離四行相俱,無漏等持名無相三摩地。
4.已說自性,當說所以。
5.問:何故名等持?答;平等持心,令專一境,有所成辦,故名等持。廣說此三如餘處辯。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六十二
1.問:等持、等至有何差別?
答:有說:等持一物為體,等至五蘊為體。
2.有說:等持一剎那,等至相續。
3.有說:諸等持即等至,有等至非等持,謂無想等至、滅盡等至。
4.有說:亦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
由此應作四句,有等至非等持,謂二無心定。
有等持非等至,謂不定心相應等持。
有等至亦等持。謂一切有心定。
有非等至亦非等持,謂除前相。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八十五
1.若從等持出彼所緣耶?乃至廣說出有五種。一地、二行相、三所緣、四異類心、五剎那。此中,但依二出作論,謂地、所緣。
2.若從等持出彼所緣耶?設從所緣出彼等持耶?
答:應作四句。
2.1)有從等持出非所緣,謂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靜慮,彼復思惟此相入第二靜慮。此中,所緣以相聲說。如緣色蘊初靜慮等無間緣色蘊,第二靜慮現在前,緣餘蘊亦爾,是名從等持出非所緣。問:第二靜慮亦是等持,何故言出?答:以地別故,是故前說,依二出作論,謂地、所緣。
2.2)有從所緣出非等持,謂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靜慮,彼不出初靜慮,復思惟餘相。如緣色蘊初靜慮等無間緣受蘊初靜慮現在前,緣餘蘊亦爾,是名從所緣出非等持。
2.3)有從等持出亦所緣,謂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靜慮,彼思惟餘相入第二靜慮。如緣色蘊初靜慮等無間緣受蘊第二靜慮現在前,緣餘蘊亦爾。是名從等持出亦所緣。
2.4)有非從等持出亦非所緣,謂如有一思惟此相入初靜慮,住經多時,如緣色蘊初靜慮流注相續多時現前,緣餘蘊亦爾。如蘊、非蘊,亦爾。如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亦爾。
3.復有別義,若從等持出彼行相耶?
答:應作四句。
3.1)有從等持出非行相,謂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靜慮,彼復以此行相入第二靜慮。如無常行相初靜慮等無間無常行相第二靜慮現在前,餘行相亦爾。
3.2)有從行相出非等持,謂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靜慮,彼不出初靜慮復作餘行相。如無常行相初靜慮等無間苦行相初靜慮現在前,餘行相亦爾。
3.3)有從等持出亦行相,謂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靜慮,以餘行相入第二靜慮。如無常行相初靜慮等無間苦行相第二靜慮現在前餘行相亦爾。
3.4)有非從等持出亦非行相,謂如有一以此行相入初靜慮住經多時,如無常行相初靜慮流注相續多時現前,餘行相亦爾。如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亦爾。
4.復有別義,若從行相出彼所緣耶?
答:應作四句。
4.1)有從行相出非所緣,謂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此相,彼不捨此相,復作餘行相。如緣色蘊無常行相等無間緣色蘊苦行相現在前,緣餘蘊、餘行相亦爾。
4.2)有從所緣出非行相,謂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此相,即以此行相復思惟餘相。如緣色蘊無常行相等無間緣受蘊無常行相現在前。緣餘蘊、餘行相亦爾。
4.3)有從行相出亦所緣,謂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此相,復以餘行相思惟餘相。如緣色蘊無常行相等無間緣受蘊苦行相現在前,緣餘蘊、餘行相亦爾。
4.4)有非從行相出亦非所緣,謂如有一以此行相思惟此相住經多時,如緣色蘊無常行相流注相續多時現前,緣餘蘊餘行相亦爾。如蘊非蘊亦爾。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三
應知此中有二種三摩地,一、染污,二、不染污。
染污者,名三摩地,亦名散亂。不染污者,名三摩地,不名散亂。故三摩地有十二句。
一、有三摩地,一所緣是散亂。
二、有三摩地,一所緣非散亂。
三、有三摩地,一行相是散亂。
四、有三摩地,一行相非散亂。
五、有三摩地,一所緣、一行相是散亂。
六、有三摩地,一所緣、一行相非散亂。
七、有三摩地,多所緣是散亂。
八、有三摩地,多所緣非散亂。
九、有三摩地,多行相是散亂。
十、有三摩地,多行相非散亂。
十一、有三摩地,多所緣、多行相是散亂。
十二、有三摩地,多所緣、多行相非散亂。

1.有三摩地,一所緣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隨於一物,思惟不淨,修未純熟。
復即於此或觀青瘀,或觀膖脹,或觀膿爛,或觀破壞,或觀異赤,或觀被食,或觀分離,或觀白骨,或觀骨鎖。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2.有三摩地,一所緣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隨於一物,思惟不淨,修已純熟。
復即於此,或觀青瘀,廣說乃至,或觀骨鎖。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3.有三摩地,一行相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非常,修未純熟。
復即由此,或觀增減,或觀暫時,或觀轉變,或觀磨滅。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4.有三摩地,一行相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非常,修已純熟。
復即由此,或觀增減,廣說乃至,或觀磨滅。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5.有三摩地,一所緣、一行相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色非常,修未純熟。
復即於此、由此,或觀增減,廣說乃至,或觀磨滅。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6.有三摩地,一所緣、一行相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色非常,修已純熟。
復即於此、由此,或觀增減,廣說乃至,或觀磨滅。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7.有三摩地,多所緣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於身住循身觀,修未純熟。
復於受住循受觀,於心住循心觀,於法住循法觀。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8.有三摩地,多所緣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於身住循身觀,修已純熟。
復於受住循受觀,乃至於法住循法觀。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9.有三摩地,多行相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非常,修未純熟。
復或觀苦,或觀空,或觀非我。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10.有三摩地,多行相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非常,修已純熟。
復或觀苦,或觀空,或觀非我。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11.有三摩地,多所緣、多行相是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身是非常,修未純熟。
復觀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其心散亂,流蕩不住,不專一境。
由此因緣,前定退失,後定不進。
12.有三摩地,多所緣、多行相非散亂者
如有一類,思惟身是非常,修已純熟。
復觀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心不散亂,不流、不蕩,安住守一。
由此因緣,前定不失,能進後定。

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

雜阿含207經
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所以者何?修無量三摩提,精勤繫念已,則如實顯現。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於三摩地,當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謂先總標,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以三事別顯修相。
 (4.2.2.1) yad uktaṃ bhagavatā samādhiṃ bhikṣavo bhāvayata, apramāṇām,  nipakāḥ pratismṛtā iti, tatra samādhiṃ bhāvayatety uddeśaṃ kṛtvā tasya triprakārabhāvanāṃ darśayati|
[解]復次,如世尊說:汝等苾芻!對於三摩地,應當精勤修習無量、常委、安住正念者。這段經文先總標,對於三摩地勤修習已;後面以無量、常委、安住正念,這三件事各別的顯示修行的相貌。

無量者,謂四無量。常委者,謂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故名常委。安住正念者,顯於四念住,安住其心。
 tatrapramāṇam iti catvāry apramāṇāni| nipakā  iti nityakāritā nipuṇakāritā ca naipakyam ity ucyate| pratismṛtā iti catuḥsmṛtyupasthānopasthitacittatāṃ paridīpayati|
[解]什麼是無量呢?就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什麼是常委呢?常常修習,及詳盡修習的緣故。什麼是安住正念呢?表示將心安住在四念處。
《披尋記》四四二頁:常有所作及委悉所作者:由於無量及住正念,勇猛無間,能常修習,能委修習,無懈無憚,是名常有所作,委悉所作。

何故說此三種修相?謂依二種圓滿故,一者、世間圓滿,二者、出世圓滿。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修正念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常委修故,於此二種速得通達;由此因緣,處二中說。是故但說三種修相。
(4.2.2.2) kasmāt trividho bhāvanopadeśaḥ? dye ime saṃpadau: laukikī lokottarā ca| tatrāpramāṇabhāvanā īaukikīm āvahati, pratismṛtatā lokottarām, naipakyaṃ punar ubhayoḥ kṣiprābhijñatām; ata eva tan madhye ['na]yor(?) upadiṣṭam; etāvac ca trayam upadeṣṭavyam|
[解]為何說此三種修相?因為是依照二種圓滿的緣故,而說這三種相。哪二種圓滿呢?一個是世間圓滿,第二個是出世圓滿。因為修習四無量的緣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因為修習四念住的緣故,便能引發出世圓滿。因為常委修的緣故,對於此二種圓滿,很快地就能通達、成就;由於此常委修的因緣,此二圓滿才能成就,所以就放在這二者中來說出這個名詞。因此,但說三種修相。
《披尋記》四四二頁:修無量故便能引發世間圓滿等者:前三無量,應知安樂意樂所攝,後一無量,應知利益意樂所攝;修習此故,堪能攝受增長無量最勝福德資糧,名能引發世間圓滿。菩提分法念住為先,修習此故,展轉殊勝證八道支,名能引發出世圓滿。

又無量者,顯奢摩他道。住正念者,顯毘缽舍那道。常委者,顯此二種速趣證道。又無量者,顯趣福德行。住正念者,顯趣涅槃行。常委者,顯趣二種速圓滿行。先於奢摩他善修習已,後與毘缽舍那方得俱行,修此二種三摩地故,如實覺了所知境界。
punar apramāṇam iti śamathamārgaṃ paridīpayati, pratismṛtā iti vipaśyanāmārgam, nipakā iti tayoḥ kṣiprasamudāgam[am]ārgam|  punaḥ puṇyagāminīṃ pratipadaṃ nirvāṇagāminīṃ [prajti]padaṃ tayoś ca kṣiprasaṃpattigāminīṃ pratipadaṃ paridīpayati| pūrvaṃ śamathe kṛtaparijayasyottarakālaṃ vipaśyanāsahagataṃ samādhiṃ bhāvayato yathābhūtaṃ jñeyaṃ saṃkhyāyate(??)| (p209)
[解]又所說的無量,表示奢摩他道。所說的住正念,表示毘缽舍那道。所說的常委,表示令此二種止與觀,很快的趣入體證的道。又所說的無量,表示能趣入福德的修行。所說的住正念,表示能趣入涅槃的修行。所說的常委,表示令二種能趣入快速圓滿的修行。首先能善修習四無量心的奢摩他,然後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才能在一起。因為修習此二種三摩地的緣故,能如實覺了所知的境界。

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

雜阿含206經
世尊告諸比丘:當勤方便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方便禪思,內寂其心,如是如實知顯現。於何如實知顯現?於眼如實知顯現,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亦如實知顯現;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此諸法無常、有為,亦如是如實知顯現。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三

 復次,如世尊言:汝等苾芻!當樂空閑,勤修觀行,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謂能遠離臥具貪著,或處空閑,或坐樹下,繫念現前,乃至廣說,名樂空閑。當知此言,顯身遠離。
(4.2.1) yad uktaṃ bhagavatā pratisaṃlayanāya bhikṣavo yogam āpadyadhvam(?) adhyātmaṃ cetaḥśamathāyeti, tatra yad viviktāni śayanāsanāny (p208) adhyāvasaty araṇyagato vā yāvan niṣīdati vistareṇa pratimukhaṃ smṛtim upasthāpya, idaṃ pratisaṃlayanam; sa cāyaṃ kāyavyapakarṣaḥ|
[解]復次,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應當樂於空閑處,精勤地修習止觀行,就是內心安住於正奢摩他者。什麼是樂於空閑處呢?對臥具的貪著能遠離,或是居住在空閑處,或是坐在樹下,繫念所緣,令其顯現於眼前,乃至廣說,名為樂於空閑。應當知道此樂於空閑,表示身遠離聚落這些喧鬧的境界。
《披尋記》四四一頁:或處空閑等者:聲聞地說:山谷、巖穴、稻稈積等名空閑室。大樹林中,名林樹下。空迴塚間邊際臥坐,名阿練若。(陵本三十卷六頁)此中空閑及與樹下,乃至廣說,如次應釋。
[解]或處空閑等者:聲聞地說:山谷、或者是嚴穴、稻草堆積成的巢穴等,名為空閑的房子。在大樹林中,名為林樹下。於空閑處很遠的地方,或是墳墓的地方,或是最微薄的臥具,名為阿練若,就是寂靜處。(陵本三十卷六頁)此中空閑及與樹下,乃至廣說,如次應釋。

若能於內九種住心,如是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當知此言,顯心遠離。
adhyātmaṃ navākārā cittasthitir adhyātmaṃ cetaḥśamathaḥ; so'yaṃ cittavyavakarṣaḥ|
[解]什麼是內心安住正奢摩他呢?若是能於內心,依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這九種次第,將心安住,這樣名為內心安住正奢摩他。應當知道此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表示內心的遠離。
《披尋記》四四一頁:顯身遠離及心遠離者:謂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獨一無侶,是名身遠離。遠離一切染污、無記所有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心遠離。亦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卷八頁)
[解]顯身遠離及心遠離者:不和在家人同住,也不和其他的出家人在一起住,獨自一人沒有伴侶,是名為身遠離。遠離一切染污心,遠離一切無記心的作意;修習一切其性是善,能引義利定地作意,及定資糧加行作意,是名為心遠離。如聲聞地所說。

若樂處空閑,便能引發內心安住正奢摩他。若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於毘缽舍那善修習已,即能引發於諸法中如實覺了。
tatra  pratisaṃlayanam adhyātmaṃ cetaḥśamatham āvahati, adhyātmaṃ cetaḥśamathaḥ punar vipaśyanām| vipaśyanā kṛtaparijayasya dharmeṣu yathābhūtasaṃprakhyānam āvahati|
[解]若是樂於居住在空閑處,便能引發內心,令其安住正奢摩他。若是內心安住正奢摩他,便能引發毘缽舍那。若是對於毘缽舍那,能善修習之後,就從止觀中,引發出來清淨的智慧,對於五蘊諸法,能夠如實覺了無我。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

雜阿含568經
問:尊者!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
答言:長者!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塜間,,無心如木石。
復問: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
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
1.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意者依何住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意者依壽,依壽住。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2.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者依何住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者依暖,依暖住。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3.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及暖,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燃燈,彼中因[火*僉]故有光,因光故有[火*僉],若無[火*僉]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火*僉]。如是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4.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此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壽不滅訖,暖亦不去,
諸根不敗壞。死及入滅盡定者,是謂差別。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何等為修力?

雜阿含663經
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如四念處,如是修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道、四法句、止觀,亦如是說。
---
法蘊足論卷第八
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應脩法。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善、不善法,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

雜阿含667經
何等為覺力?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如實知,是名覺力。
---
法蘊足論卷第八
云何擇法覺支?
云何擇法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能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法。
1.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能如實知善、不善法者,云何善法?謂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法。云何不善法?謂不善身語業、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應行,是名不善法。彼於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2.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者,云何有罪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是名有罪法。云何無罪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是名無罪法。彼於如是有罪、無罪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3.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應脩法。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4.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者,云何下劣法,謂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是名下劣法。云何勝妙法?謂諸善法及無覆無記,是名勝妙法。彼於如是下劣勝妙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5.能如實知黑、白法
能如實知黑、白法者,云何黑白法?謂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無罪法名白,不應脩法名黑,應脩法名白,下劣法名黑,勝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彼於如是黑、白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黑、白法。
6.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能如實知有敵對法者,云何有敵對法?謂貪、無貪互相敵對,瞋、無瞋互相敵對,癡、無癡互相敵對,是名有敵對法。彼於如是有敵對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7.能如實知緣生法
能如實知緣生法者,云何緣生法?謂緣起法及緣已生法,總名緣生法。彼於如是緣生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緣生法。彼如實知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法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總名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擇法覺支、亦名正見,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名擇法覺支。

身行、口行、意行

雜阿含568經
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七
1.身行、口行、意行地。
1)云何身行?謂出入息,是名身行。
2)云何口行?謂覺、觀,是名口行。
3)云何意行?謂想、思,是名意行。
2.地
1)身行地,從有出入息身乃至第四禪,是名身行地。
云何非身行地?從非出入息身、第四禪若過,是名非身行地。
2)云何口行地?欲界意識、若色界不定、若初禪及初禪間,是名口行地。云何非口行地?五識身、若二禪若過,是名非口行地。
3)云何意行地?除二定及一生,若餘處,是名意行地。云何非意行地?二定及一生,是名非意行地。
3.生與滅
1)身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非出入息身至有出入息身、若於第四禪起,於此處身行生不滅。
2)身行於何處滅不生?從出入息身至非出入息身、若入第四禪,於此處身行滅不生。
3)身行於何處生滅?若有出入息處,於此處身行生滅。
4)身行於何處行不生不滅?於非出入息身中、若第四禪若過,是名身行不生不滅。
5)口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離五識身至意識、從第二禪起,於此處口行生不滅。
6)口行於何處滅不生?從離意識至五識身、若入第二禪,於此處口行滅不生。
7)口行於何處生滅?若有覺觀處,於此處口行生滅。
8)口行於何處不生不滅?於五識身中若第二禪若過,於此處口行不生不滅。
9)意行於何處生不滅?於二定起、若一生處命終,於此處意行生不滅。
10)意行於何處滅不生?若入二定及一生處,於此處意行滅不生。
11)意行於何處生滅?若意行,於此處意行生滅。
12)意行於何處不生不滅?若於二定至一生處是,於此處意行不生不滅。

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

中阿含102念經
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覺無上正盡覺時,作如是念:我寧可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於後時,便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欲念,我即覺生欲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復生恚念、害念,我即覺生恚念、害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

---
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四
如契經說: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或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起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便作是念: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云何欲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此中身勞等,顯欲尋等流果貪、瞋、癡等,能驅役故。令身、心勞,如熾火故。能燒身心,令熱、令燋。當受長夜等,顯欲尋異熟果,當受惡趣非愛果故。
2.云何欲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觀視他妻。彼夫見已,心生瞋忿,結恨愁惱。如是害他。問:觀他妻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答:觀視過輕,其夫未能現加辱害,是故不說。
3.云何欲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污奪他妻。彼夫覺已,遂於其妻,及於其人,打縛斷命,或奪財寶,如是俱害。
問:彼夫害他,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
答:彼人現世,不遭罪罰,反被稱譽,是故不說。
復次,夫亦是他,故名俱害。
4.云何恚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
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
此中二果,如前應知。
5.云何恚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如是害他。
問:斷他命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
答:斷賊命等,現無責罰,更被稱譽,是故不說。
6.云何恚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亦復被他,斷害其命,如是俱害。
問:殺能害者,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
答:誅害他者,世共稱譽,現無罪苦,是故不說。
復次,彼亦是他,故名俱害。
7.云何害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
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
此中二果,如前應知。
8.云何害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如是害他。
問:打縛他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
答:打縛惡人,世同稱讚,現不招苦,是故不說。
9.云何害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亦復被他之所打縛,如是俱害。
此中問答,如前應知。
10.問:此三惡尋,以何為自性?
答:欲尋以欲界五部六識身俱貪相應尋為自性。恚尋亦以五部六識身俱瞋相應尋為自性。
11.害尋,
1)有說:即瞋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瞋故。
問:若爾,恚尋、害尋有何差別?
答:瞋有二種:一、欲斷眾生命。二、欲打縛眾生。前名為恚,後名為害。
復次,瞋有二種:一、於應瞋處起。二、於不應瞋處起。前名為恚,後名為害。彼二相應尋,名恚尋、害尋,故有差別。
2)有說:害尋無明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無明故。
如施設論說:何緣故癡增?謂於害界、害想、害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彼相應尋名為害尋。
3)評曰:應作是說:有別心所說名為害,非瞋,非無明,非隨眠。自性是瞋所引,是瞋等流隨,瞋後起,名煩惱垢。唯修所斷意識相應。此相應尋是害尋自性。此三不善故名惡尋。

12.復次,有三善尋:一、出離尋。二、無恚尋。三、無害尋。
1)問:此三善尋以何為自性;
答:皆以一切善心相應尋為自性,謂三惡尋一一別起,自性各異。非與一切不善心俱。此三善尋,無別自性,皆與一切善心相應。
2)問:若爾,此三有何差別?
答:自性無別,而義有異。是三惡尋近對治故,謂諸善尋違欲尋故,名出離尋。違恚尋故,名無恚尋。違害尋故,名無害尋。如契經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
3)問:菩薩爾時,若不放逸,如何猶起此三惡尋?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菩薩雖起此三惡尋,而勤修善,名不放逸。
復次,雖起惡尋,而速能覺知是不善,名不放逸。
復次,雖起即能厭棄吐捨,名不放逸。
復次,暫起便能修彼對治,名不放逸。
復次,起已即能斷因缺依,了知境過,名不放逸。
復次,三因緣故,煩惱現前。一、由因力。二、境界力。三、加行力。菩薩起此三不善尋,但由因力,能伏餘二,名不放逸。
大德說曰:菩薩雖起速能伏除,如一渧水墮熱鐵上,名不放逸。
脇尊者曰:起已速捨,如救頭然,名不放逸。
4)問:菩薩何處起三惡尋?
4.1)脇尊者曰:由因力故,隨處而起,不勞定責。如盲顛蹶,愚者昏迷。隨至皆然,何定處所?
4.2)有作是說:菩薩棄捨轉輪王位,踰城出家,求無上覺。尋訪師友,至王舍城。於日初分,入城乞食。百千眾生圍遶瞻仰,禮拜讚歎,心無厭足。菩薩於彼初起欲尋,眾圍遶故,妨廢乞食,飢火所惱,復起恚尋。瞋心漸歇,害尋復起。須臾覺察,生重慚愧。
4.3)有餘師說:菩薩棄捨劫比羅城,依空閑林,求無上覺。父王遂遣釋種五人,隨逐侍衛。於中有執樂行得淨,初見菩薩修苦行時,即便捨去。中復有執苦行得淨,後見菩薩捨苦行時亦復辭去。時有難陀、難陀跋羅二梵志女。因獻乳糜,見無侍者,遂住供給。女手柔軟,摩觸菩薩。菩薩於彼便起欲尋,即生念言:先吾左右不棄我者,豈有女人得近於我,遂於左右復起恚尋。瞋心稍歇,害尋復起。便自覺悟,生大慚愧。
4.4)或有說者:菩薩未出家時,父王淨飯為娉五百玉女以為妃娣,娛樂菩薩不令出家。菩薩捨之,而出家已。諸王遣使,索女還國。淨飯王曰:我子出家,心甚憂惱。見其妃娣,時用慰懷。今者未能放其還國,諸王聞已,各生忿恚。共發兵戈,來相征罰。父王憂怖,遣告菩薩:吾今坐汝,致此怨讎。有說:天神來告菩薩。菩薩聞已,於父王所先發欲尋,於五百王恚尋,次起於其軍眾復起害尋。少時覺察,深生慚愧。
4.5)復有說者:菩薩出家修苦行時,憶昔所受五欲樂事,起於欲尋。後聞天壽亂己宮室,復起恚尋。於彼媒媾,復起害尋。須臾覺悟,生大慚愧。
4.6)或復有說:菩薩六年修苦行時,惡魔隨逐,欲作留難。或時示現可愛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欲尋。或時示現可畏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恚尋。或時示現侮弄色像,菩薩於彼發起害尋。少時追悔,深起慚愧。
4.7)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菩薩先以欲界聞思所生二慧伏諸煩惱,愛此慧故發起欲尋。須臾覺此是煩惱增惡此故,發起恚尋。漸復歇薄,發起害尋。於後覺知,深生慚愧。
4.8)大德說曰: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媚亂,爾時菩薩暫起欲尋。中夜魔軍總來逼惱菩薩,於彼暫起恚尋,漸復歇薄,復起害尋。須臾覺察,即入慈定,令魔兵眾,摧敗墮落。

13.如契經說:菩薩起此三惡尋已,便自了知此能自害、害他、俱害。
問:云何菩薩所起欲尋、恚尋、害尋能為三害?
1)答:雖無害用,而依相說,惡尋必有三害相故。
2)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遠,故名自害。利他事遠,故名害他。俱利事遠,故名俱害。
3)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壞,故名自害。利他事壞,故名害他。俱利事壞,故名俱害。
4)復次,惡尋起時,自利心息,故名自害。利他心息,故名害他。俱利心息,故名俱害。
5)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取果、與果,故名自害。令諸施主雖施四事,而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6)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生自性愚,及所緣愚,故名自害。令他施主施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7)復次,惡尋起時,染自相續,故名自害。染他相續,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8)復次,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賢聖樂,故名自害。亦令他離,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9)尊者世友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繫果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離繫果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0)尊者妙音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勝功德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勝功德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1)大德說曰:惡尋起時,令一切智、一切種智不能速證,故名自害。令所化者不疾得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2)脇尊者曰:惡尋起時,身心熱惱,故名自害。失所化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3)尊者覺天說曰:惡尋起時,身心不適,故名自害。天神訶責,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4.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初成佛,多起二尋,謂安隱尋及遠離尋。
問:此二尋以何為自性?
1)答:安隱尋,以出離尋為自性。遠離尋,以無恚、害尋為自性。有說翻此。
2)復次,安隱尋對治欲尋。遠離尋對治恚、害尋。有說翻此。
3)復次,安隱尋無貪善根相應。遠離尋無瞋癡善根相應。有說翻此。
4)復次,安隱尋對治貪相應尋。遠離尋對治瞋癡相應尋。有說翻此。
5)復次,安隱尋慈悲相應。遠離尋喜捨相應。有說翻此。
6)復次,安隱尋苦集智相應。遠離尋滅道智相應。有說翻此。
7)復次,安隱尋空及苦集無願三摩地俱。遠離尋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俱。有說翻此。
8)尊者妙音說曰: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安隱尋。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遠離尋。
9)尊者覺天說曰: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安隱尋。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遠離尋。
10)大德說曰: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遠離尋。
11)脇尊者曰: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遠離尋。
12)尊者世友說曰:無邊憐慜意樂所起名安隱尋。無邊調善意樂所起名遠離尋。

15.問:何故初成佛已,多分起此二尋?
答:由此二尋,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行者及淨道故。
復次,為對治昔在家時受欲樂故,初成佛已多起遠離尋。為對治修苦行時,無利苦故,初成佛已起安隱尋。
復次,初成佛已,慶自德故多起安隱尋。欲度他故,多起遠離尋。

---
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八
1.能障通慧、菩提、涅槃,故名為蓋。...
2.能滅慧故說名為蓋。...問:因論生論,蓋能總滅有為善法,何故但說蓋滅慧耶?答:以慧勝故,但說滅慧。即總說滅有為善法,勝尚能滅,況餘劣者。如人能伏千人敵者。諸餘劣者豈不能伏。...
3.蓋能障礙三界離染、四沙門果、九遍知道。...
4.蓋能障礙定及定果。...
5.蓋能障礙三道、三根、三種律儀、三種菩提、三慧、三蘊、三學、三修、三淨。...
三道者,謂見道、修道、無學道。
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三種律儀者,謂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
三種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三慧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三蘊者,謂戒蘊、定蘊、慧蘊。三學、三修、三淨亦爾。
6.障善法聚故名為蓋。由此蓋者唯是不善。如契經說善法聚者,謂四念住。近障此者,謂惡法聚。惡法聚者,即是五蓋。

十二時

禪門十二時(全)
    夜半子。夜半子。眾生重重縈俗事。不能憚定自觀心,何日得悟真如理。
    豪強富貴暫時間,究竟終歸不免死。非論我輩是凡夫,自古君王亦如此。

    雞鳴丑。雞鳴丑。不分年紀侵蒲柳。忽然明鏡照用看,頓覺紅顏不如舊。
    頭鬢蒼茫面復皺,眼暗匡量漸加愁。不覺無常日夜催,即看強梁那可久。
 
    平旦寅。平旦寅。智惠莫與色為親。斷除三障及三業,遠離六賊及六塵。
    金玉滿室非是寶,忍辱最是無價珍。男子女人行此事,不染生死免沉淪。

    日出卯。日出卯。濁惡世界多煩惱。欲得當來證果因,棄舍榮華急修道。
    隨時麻褐且充體,錦鋪羅衣莫將好。如來尚自入涅,凡夫宿業誰能保。
 
    食時辰。食時辰。六賊輪回不識珍。自恨長生閻浮提,恆為怨魔會須勤。
    眾生在俗須眼利,莫著沉淪守迷津。跋提河邊洗罪垢,菩提樹下證成真。
  
    隅中巳。隅中巳。所恨流浪俱生死。法船雖達涅槃城,二鼠四蛇從后至。
    人身猶如水上泡,無常煞鬼忽然至。三日病臥死臨頭,善惡二業終難避。
  
    正南午。正南午。人命猶如草頭露。火急努力勤修補,第一莫貪自迷誤。
    閻羅伺命難求囑,積寶凌天無用處。若其放慢似尋常,曆劫哀哉自身苦。
  
    日失未。日失未。眾生稟性惟求利。孰知猛火逼燃來,不解將身遠相避。
    無心讀誦大乘經,執著慳貪懷思意。一朝無常死王催,騰身直入鑊湯里。
  
    晡時申。晡時申。慈悲喜舍最為真。被他打罵恆忍辱,當來獲得菩提因。
    皮骨肉體終莫惜,法水時時得潤身。一切煩惱漸輕微,解脫逍遙出六塵。
  
    日入酉。日入酉。觀看榮華實不久。劫石尚自化為塵。富貴那能得長壽。
    愚人不悟守迷津,專愛殺生并好酒。無常不肯與人期,地獄刀山長劫受。
  
    黃昏戌。黃昏戌。冥路幽深暗如漆。牛頭獄卒把鐵杈。罪人一入無時出。
    智者聞聲心膽驚,行人思量莫論失。欲得當來避險路,勤修般若波羅蜜。
  
    人定亥。人定亥。罪福總是天曹配。善因惡業自相隨,臨渴掘井終難悔。
    榮華恰似風中燭,眼里貪色大痴昧。一朝冷落臥黃沙,百年富貴知何在。

《禪門十二時》
1     夜半子,臨睡還須去。端坐正觀心,濟卻無明蔽。
2     雞鳴丑,摘木看窗牖。明來暗自知,佛性心中有。
3     平旦寅,發意斷貪■。莫令心散亂,虛度一生身。
4     日出卯,取鏡當心照。情知內外空,更莫生煩惱。
5     食時辰,努力早出塵。莫念時時苦,早取涅饕頡
6     隅中已。火宅難歸止。互在敗壞身,漂流生死海。
7     正南午,四大無梁柱。須知寡合身,萬佛皆為主。
8     日昃未,造罪相連累。無常念念至,徒榮漫破費。
9     晡時申,修見未來因。念身不久住,終歸一微塵。
10     日入酉,觀身知不久。念念不離心,數珠互在手。
11     黃昏戌,歸依須暗室。罪垢亦未知,何時見慧日。
12     人定亥,吾今早欲悔。驅驅不暫停,萬物皆失壞。

天下傳孝十二時
  平旦寅,叉手堂前諮二親。耶娘約束須領受,檢校好惡莫生嗔。
  日出卯,情知耶娘漸覺老。子父恩深沒多時,遞戶相勸須行孝。
  食時辰,尊重耶娘生爾身。未曾孝養歸泉路,來報生中不可論。
  隅中巳,耶娘漸覺無牙齒。起坐力弱須人扶,飲食吃得些些子。
  正南午,董永賣身葬父母。天下流傳孝順名,感得織女來相助。
  日昃未,入門莫取外婿意。六親破卻不須論,兄弟惜他斷卻義。
  晡時申,孝養父母莫生嗔。第一溫言不可得,處分小語過於珍。
  日入酉,父母在堂少飲酒。阿闍世王不是人,殺父害母生禽獸。
  黃昏戌,五擿之人何處出?空里喚向百街頭,惡業牽將不揀足。
  人定亥,世間父子相憐愛。憐愛亦得沒多時,不保明朝阿誰在。
  夜半子,獨坐思維一段事。縱然妻子三五房,無常到來不免死。
  雞鳴丑,敗壞之身應不久。縱然子孫滿堂前,但是恩愛非前后。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十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

雜阿含747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得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雜阿含1034經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

http://yathasukha.blogspot.com/2012/08/747.html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何謂五起解脫法?如世尊說:五法親近多修學已得解脫。何謂五?如比丘觀身不淨想、觀食不淨想、觀諸行無常想、觀世不樂想、觀身死想。如是五法,親近多修學,能得解脫,是名五起解脫法。
---
何謂六明分法?如世尊說:六法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何謂六?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
1.何謂無常想明分法?如比丘,或樹下露處作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如是五受陰觀無常行,如世尊說有為法三相:生、住、滅。如是比丘思惟生住滅,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想明分法。
2.何謂無常苦想明分?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如是五受陰觀苦行。如世尊說若色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復次如世尊說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1)何謂行苦?五受陰行自性苦、形式苦、自相苦,是名行苦。
2)何謂苦苦?五受陰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因痰癊、因風、因過力、因他惱、因時變、因諸大相違、因食飲不消、因宿業報、因諸大不調生病,生眼病、耳鼻舌身病,生頭痛面痛、口齒咽痛、胸痛病,生蛇身病、呼嗐痛、謦欬病、嘔吐病,生絞病、身熱腹痛病,生癬胞疥瘙、微風侵婬瘡癰蛆、白癩乾枯癲狂病,生痔病[病-丙+帶]下赤腫虫食病等,蚤螕虱蚊虻蟻子,此身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如人癰腫上生毒腫,五受陰行性苦亦如是,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是名苦苦。
3)何謂變易苦?如五受陰行,轉變衰熟、壞敗盡滅、終沒離滅,是名變易苦。如比丘於彼行苦、苦苦、變易苦,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苦、思惟受想行識苦。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苦想明分法。
3.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陰觀無我行,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受想行識無我。受想行識若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苦無我想明分法。
4.何謂食不淨想明分法?何等食?食有四種,謂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世尊說:眾生有四種食。食此食,能令眾生住、能令陰和合、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謂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
1)何等謂摶食?摶食有二種:麁、細。

1.1)何謂麁?除天淨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調身食,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
1.2)何謂細摶食?天淨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復次麁摶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復次細摶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
2)何謂觸食?六觸:眼觸、耳鼻舌身意觸,是名觸食。
3)何謂思食?六思身:色思、聲香味觸法思,是名六思身,是名思食。
4)何謂識食?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六識身,是名識食。
5)摶食,或是食、或非食。觸、思、識食,或是食、或非食。
5.1)何謂摶食是食?若緣摶食,得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摶食食。
5.2)云何摶食非食?若緣摶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摶食非食。
5.3)何謂觸、思、識食是食?若緣識食,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識食是食。
5.4)何謂識食非食?若緣識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識食非食。比丘受摶食,如食子肉,觀不淨想。觸思識食,有解射想,思惟滅依離欲染。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食不淨想明分法。
5.何謂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如比丘,於一切世間厭離不樂,地獄世、畜生世、餓鬼世、人世、天世、眾生世、行世,厭離不樂。如比丘,於此世間有取心者必執所見。如比丘,斷離不受如是諸見。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
6.何謂死想明分法?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我是死法,有死過患。若餘眾生,亦有死法,有死過患。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及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得名眾生者,皆有死法,有死過患。比丘思惟陰壞捨身憶念死。比丘思惟死、知死、解死、覺死。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死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謂死想明分法。是名六明分法。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何謂七?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1.謂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不展,當漸漸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不展,後便消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不淨想,心於欲想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於欲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不淨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行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七
2.如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食不淨想,於揣食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令揣食淨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心於揣食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揣食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於揣食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揣食不淨想、我有增益於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揣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3.如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令世間種種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於世間種種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4.如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未斷。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死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如比丘如實自知,我已修死想、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5.如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
3)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無常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比丘有正智。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6.如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懈怠窳惰、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刀觀無常苦想。
2)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窳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不生恐怖大畏切逼想,非如臨死舉刀。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苦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
3)如比丘,心知分別則無常苦想,於窳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刀觀無常苦想。如比丘如實正知,我以修無常苦想、我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此比丘有正智。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7.如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比丘,或有心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猶不離不寂靜不解脫。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苦無我想、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是比丘如實知,我已修苦無我想、我增益異名色、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是名七想。
---
何謂九想?不淨想、食厭離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是名九想。
何謂十想?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滅想,是名十想。
---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四
1.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為十?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想,九者、滅想,十者、無愛想。
2.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名真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3.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乃至優婆夷等修無常想?善男子!菩薩二種:一、初發心,二、已行道。無常想者亦復二種:一、麁,二、細。
4.初心菩薩觀無常想時作是思惟:世間之物凡有二種:一、內,二、外。
1)如是內物無常、變異,我見生時、小時、大時、壯時、老時、死時,是諸時節各各不同,是故當知內物無常。
2)復作是念:我見眾生或有肥鮮,具足色、力,去來、進止自在無礙;或見病苦,色力毀悴,顏貌羸損,不得自在;或見財富庫藏盈溢;或見貧窮,觸事斯乏;或見成就無量功德;或見具足無量惡法。是故定知內法無常。
3)復觀外法:子時、牙時、莖時、葉時、花時、果時,如是諸時各各不同。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當知一切外物定是無常。
4)既觀見法是無常已,復觀聞法:我聞諸天具足成就極妙快樂,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當知即是無常。
5)復聞劫初有諸眾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無常力故,光滅德損。
6)復聞昔有轉輪聖王統四天下,成就七寶,得大自在,而不能壞無常之相。』
7)復觀大地:往昔之時安處布置無量眾生,間無空處如車輪許,具足生長一切妙藥,叢林、樹木、果實滋茂。眾生薄福,令此大地無復勢力,所生之物遂成虛耗。是故當知:內、外之法一切無常。是則名為麁無常也。
5.既觀麁已,次觀細者。云何名細?菩薩摩訶薩觀於一切內外之物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壞相故。
1)若未來色非無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時差別。云何為十?一者、膜時,二者、泡時,三者、胞時,四者、肉團時,五者、肢時,六者、嬰孩時,七者、童子時,八者、少年時,九者、盛壯時,十者、衰老時。
2)菩薩觀膜:若非無常,不應至胞;乃至盛壯非無常者,終不至老。
3)若是諸時非念念滅終不漸長,應當一時成長具足。無是事故,是故當知定有念念微細無常。
4)復見有人諸根具足,顏色暐曄,後見枯悴,復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無常。
5)復觀四大及四威儀。
6)復觀內外各二苦因:飢、渴、寒、熱。
7)復觀是四,若無念念微細無常,亦不得說如是四苦。若有菩薩能作是念,是名菩薩觀細無常。
6.如內、外色,心法亦爾。何以故?行六處故。行六處時,或生喜心、或生瞋心、或生愛心、或生念心,展轉異生,不得一種。是故當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無常。善男子!菩薩若能於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遠離常慢、常倒、想倒。
7.次修苦想:何因緣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於無常,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緣故,名為無常。無常因緣故,受內、外苦,飢、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苦皆因無常。復次,智者深觀此身即無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復是苦。
8.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所。修無我想。
1)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若苦無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苦非是我,無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眾生云何說言有我?
2)復次,觀一切法有異和合,不從一和合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合皆無自性,亦無一性、亦無異性、亦無物性、亦無自在。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
3)復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能為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眾法和合亦不能作。一切諸法性終不能獨生獨滅,和合故滅、和合故生。是法生已,眾生倒想,言是和合、從和合生。眾生想倒,無有真實,云何而有真實我耶?』是故,智者觀於無我。
4)又復諦觀:何因緣故眾生說我?是我若有,應一?應多?我若一者,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人、天、地獄、餓鬼、畜生,大、小、老、壯?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云何說言眾生我者是一、是遍,無有邊際?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9.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於厭離食想,
1)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云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後受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
2)復次,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捨身。今貪此食,云何當得捨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摶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剝牛為無量虫之所唼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如三百鑽矛。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四食已,於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淨。何以故?為離食愛故。於一切食善能分別不淨之想,隨諸不淨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塗癰瘡藥,終不生於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成就厭離食想。
3)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作不淨想,為是實觀、虛解觀耶?若是實觀,所觀之食實非不淨;若是虛解,是法云何名為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觀者,亦是實觀、亦是虛解。能壞貪食,故名為實;非虫見虫,故名虛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為虛,亦能得實。
4)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麁惡;願必多得,莫令尠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10.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
1)作是念言: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兕、豺、狼、象、馬、牛、驢。
2)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
4)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
5)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1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
1)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12.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修想,二者、樂修想,三者、無瞋想,四者、無妬想,五者、善願想,六者、無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是名寂靜、是名淨潔、是名解脫、是名智者、是名正見、名到彼岸、名大醫王、是大商主、是名善解如來祕密,亦知諸佛七種之語,名正見知,斷七種語中所生疑網。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當知是人能呵三界、遠離三界、滅除三界,於三界中不生愛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稱可沙門之相。

 雜阿含74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1.「修」:復次、二十一種想俱行修諸覺支者,當知略由二因緣故:一、據相應俱行義,二、據無間俱行義。無常等想俱行修,乃至死想俱行修者,據相應義。不淨等想俱行修,乃至觀空想俱行修者,據無間義。悲等俱行修,應知亦爾。又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行中,諸行愛染,若嬾墮、懈怠,若薩迦耶見,雖已斷滅,習氣隨縛,我慢現行。若貪味愛,若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若有所餘煩惱隨眠,若希求利養,若希求活命,若諸欲愛,若諸有愛,若隨虛妄分別所起四種欲貪:一、美色貪,二、形貌貪,三、細觸貪,四、承事貪。如是能令生起所有非理過患,及令其心越路而轉。對治彼故,隨其所應,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覺支差別。謂為對治四種障故,修無願行想,從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為欲對治一種障故,修空行想,苦、無我想。為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障故,修於三界無相行想。為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於諸欲中修過患想。為欲對治希求活命及有愛故,修習死想。為欲對治隨逐虛妄分別所起四欲貪故修不淨想為初,乃至觀空想為後。又此一切,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當知皆是不淨想攝。又於此中,青瘀想為初,膨脹想為後,對治美色貪;食噉想,分赤想,分散想,對治形貌貪;骸骨想,骨鎖想,對治細觸貪;觀無心識、空有尸想,對治承事貪。又於此中,修慈最極至遍淨等,如三摩呬多地應知其相。

2.「一切法」:復次、依修菩提分法增上,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諸學及諸學果,攝一切法。云何諸學?謂三種學: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云何學果?謂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果。當知此中一切法者,謂善法欲,清淨出家,為證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漸次,乃至獲得究竟涅槃,是故宣說一切諸法,欲為根本。又依淨戒,引求正法,攝受多聞;由聞正法增上力故,能速集證增語明觸,是故說彼以為觸集。又彼皆為流趣明觸所生諸受,乃至有餘依般涅槃界為其後際,為求安樂而發起故,此樂一向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學所攝法為受流趣。又彼為求所有明觸,及依明觸所生諸受,起聞、思、修所成作意,是故說彼為作意生。又於爾時,於四念住,由觀品念,以觀為依,與內心止為其增上,是故說彼念為增上。又念增上起奢摩他,與後聖諦現觀妙智為上首轉,是故說彼定為上首。又於聖諦,諸現觀中慧為最勝,謂能無餘永盡諸漏,是故說彼慧為最勝。又由一切漏永盡故,獲得究竟明觸生受俱行解脫。即此解脫,非由一切學所攝法數數隨得,唯由頓得,由此解脫,一切樂中為最第一,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即用解脫以為堅固。又彼如是善解脫心,若諸明觸所生受等,若學所攝所有諸法,并所依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任運自然究竟寂滅,是故說彼皆以涅槃為其後際。應知此中,欲為增上,受持淨戒,名增上戒學。依止觸、受增上心、慧,任持方便所有作意,若念、若定,并其加行,名增上心學。慧為最勝,名增上慧學。如是應知名為三學及彼依持。解脫堅固是有餘依般涅槃界第一學果,涅槃後際是無餘依般涅槃界第二學果。如是略說學及學果,攝一切法。又此諸學及諸學果,能證資糧,當知對治八種過患,修集九想。云何名為八種過患?所謂耽著利養恭敬,愛藏一切後有諸行,懈怠懶惰,薩迦耶見,貪著美味,於諸世間種種妙事欣、欲、貪愛,依止放逸惡行方便,依止邪願修習梵行。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3.隨順學法
云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三者、嬾墮懈怠。四者、薩迦耶見。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六者、於諸世聞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此復云何?謂十一種。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解]什麼叫作隨順學法?順於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然後三學才能夠學的成功,所以也應該知道什麼叫作隨順學法。有十種法是不順於戒定慧的,想學習戒定慧它能作障礙,不順於學習聖道。若是能夠破壞十種違逆學法,就應該知道是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呢?
1)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2)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就是執著我、我所的這些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對這些事情執著,就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3)三者、懶墮懈怠。懈怠不肯努力,也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4)四者、薩迦耶見。有我見也障礙修學戒定慧。
5)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對於飲食特別執著,對於修學聖道也有障礙。
6)六者、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世間上,政治、經濟、法律各式各樣的學問,在佛法來說都是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這都是所思念的,發出來好樂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7)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思惟諸法,諸法是瑜伽所緣境,裡面有很多的過患。瑜伽所有過患是甚麼事情呢?有十一種過患。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寶,就是佛法僧三寶。蘊,就是過去的五蘊、現在的五蘊、未來的五蘊。業,做善事,或者做罪過的事情,是屬於因,能招感果報的力量。果,就是妙行惡行所招感的果報。對於諦、寶、蘊、業、果中心裡面對於它疑惑,是真的嗎?不是真的嗎?不決定。迷惑這種道理不明白,猶豫猜度。這個也能障礙修學聖道。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歡喜修學聖道斷煩惱的人,心裡面有這種意願,但是身體有很多粗重,也是障礙修行。甚麼叫作粗重呢?在白天的時候,常常、數數的親近邪惡的飲食。吃這種飲食身體就不調柔,身體不調柔,心裡受到生理影響,修止觀有困難。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就是這個人不精進,不能夠迅速的用功修行,總是拖延、緩慢。於修止觀過患作意,甚麼是止觀的過患應該作意的呢?就是歡喜睡覺,映蔽、覆藏修止觀的心。令心極略,略就是用心少。比如說要睡覺時候還沒有睡著,別的人說話是聽到,但是是沒有分別,就是用心少。不睡覺時候,誰說話立刻就分別,這就是用心多。極略,就是完全不知道。昏沈睡眠障礙心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所以昏沈睡眠是修止觀的過患。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很精進、很勇猛的修行,但是精進的力量太過頭,身體疲勞,心理就苦惱。這時候又不能修行,也是障礙修止觀。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不是那麼樣精進,但是又太劣。劣精進,就是少少的用功,這樣也不得勝進,就算有成就也會退掉。因為一向修止,智慧不開發,善法容易衰退。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對於小小的利養、名譽、稱讚,或者在利養裡或者在名譽裡面,就是愛著這件事,深深的生歡喜。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坐下來老是想以前的如意事情,心裡面不寂靜,心裡很歡喜踴躍,但是躁動、擾亂,修學聖道也有困難。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我、我所永滅,就是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件事心裡面有點恐怖,這人也不能修學聖道。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對於同人說話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自己應該有一個數量,不要超過。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就是在這方面特別的用心,發表的言論有過了頭。什麼地方過了頭呢?雖然同人說話是說的佛法,而歡喜折伏對方,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折伏人家,這件事是引起煩惱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煩惱。這件事對於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礙。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對於過去所經過的事情,所見、所聞、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是少數而是很多,一樣一樣的事情有多少類別,這些境界裡邊心馳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世間上各式各樣的事情,心裡面跑到那些境界裡邊散亂。這也妨礙自己修學佛法。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不應該思惟的境界,而勉強的沈下心來思惟那件事,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地方。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什麼是不應思處而彊沈思?不應思處略有六種,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的業、思議有情的果報、思議靜慮者的境界、思議諸佛、諸佛的境界。在二十五卷那裡邊說過。
8)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這個人奢摩他已經修行成功,已經獲得色界四禪,對於三昧樂,深深的引起愛著。這樣也障礙修學聖道。
9)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這位修行人歡喜證入無相定,離一切相,使令自己的心湛然寂靜而住。可是在一切有為法裡邊,隨順那件事,隨順那樣的相,而流動散亂其心,這樣也是障礙自己修行。
10)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在他的身接觸到特別苦惱的境界苦惱的感覺,乃至到奪命的苦受,就是特別嚴重的苦的感覺。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愛著他的壽命,希望不要死掉,能夠排除這種苦惱能繼續地生存。隨著自己這樣的希望心,當然是有困難,就是特別的悲傷、感歎,心裡面很困惑。這十種是不順於修學戒定慧的事情。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毘缽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解]1)怎麼叫做對治十種違逆學法,破壞這十種違逆學法是什麼呢?隨順戒定慧這樣的功德有十種不同。
一、不淨想,心裡面觀想這個不淨,就破除第一種障礙修行的違逆法,就是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修不淨觀破除這個障礙。
二、無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種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用無常想可以破除。
三、無常苦想,就是破除懶惰懈怠的這種障道因緣。
四、苦無我想,就是破除薩迦耶見,破除我的執著。
五、厭逆食想,破除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破除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一切世間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戲論,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
七、光明想,就是破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八、離欲想,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就是用離欲想可以破除。佛教徒修學奢摩他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對於禪定裡面的欲,變成無漏的禪定。
九、滅想,就是破除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就是觀察諸行都是寂滅
相,就能入於無相定,而不會有障道的因緣。
十、死想。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這些事情。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寂滅相,就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如是十想能這樣修習,繼續的修,能夠長時期的數數地修習這十種想。能斷十種障礙戒定慧的功德,違逆的學法都能破除。
2)當知這裡邊說到光明想有四種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就是表達義的文句,能詮顯種種道理的,這個經論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義光明,就是文句裡邊所詮顯的道理,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毘缽舍那光明,就是觀。法光明和義光明,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這一種。奢摩他光明和毘缽舍那光明,是修所成慧。聞慧的法光明和義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夠破除內心的煩惱。煩惱比喻是黑暗,法和義和止觀能破除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佛陀依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建立光明的觀想。也可以說學習佛法的人,根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在心裡面修光明想。
3)現在這裡邊說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取其中能斷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障礙法。光明想在心裡面的時候,就能隨順聖道,隨順戒定慧,能引發出來思惟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在修止觀的時候,有前面這十一種障礙法,若是有些障礙能用法光明來破,就用法光明;能用義光明,能用奢摩他、毘缽舍那光明,就可以用它來對治。

III.十想
經論的出處
➀雜阿含
1)雜阿含747, T2,198a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
2)雜阿含經,卷37,T2,270a: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➁增一阿含
➊T2,780a
a.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獲通作證,漸至涅槃。
b.云何為十?
所謂白骨想、青瘀想、涼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是謂,比丘!修此十想者,得盡有漏,得至涅槃界。
c.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樂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證。
d.當作是學
是故,比丘!若在樹下靜處露坐,當思惟此十想。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➋T2,0780a-b
a.不堪任行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b.當捨淨、常、我、樂想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
c.訶欲
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鸜鵒,饒諸音響。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塜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見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
d.當重思惟十想
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e.比丘悔過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唯!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佛告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
➌T2,0789a-b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腹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➂ 長阿含經
1)長阿含經,卷2,T1,11c: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2)長阿含經,卷8,T01,51b: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3)長阿含經,卷8,T01,52b: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4)長阿含經,卷9,T01,54c:
云何七生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5)長阿含經,卷9,T01,56c:
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6)大集法門經,卷2,T01,232c:
復次,七解脫行想,是佛所說,謂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➃ 中阿含經
1)中阿含經,卷21,T01,563c: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中阿含經,卷28,T01,602c:
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3)廣義法門經,卷1,T01,920a:
若聖弟子自如此依於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於無常觀於苦想。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
3.1)長老!有十四法,能違能障此不淨想。何等十四?一共女人一處住。二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起放逸。四生重欲心。五數習淨想。六不數習不淨想。七恒共作務人聚集而住。八隨彼所行。九不樂聽正法。十不問正法。十一不能守護六種根門。十二食不節量。十三獨住空處不得安心。十四不能如實觀察。
3.2)二無常想者,謂愛著行法為障。
3.3)三於無常苦想者,有六法為障。何等為六?懈怠。二懶惰。三恒樂住息。四放逸。五不能隨行。六不能如實觀察。
3.4)四於苦無我想者,我見為障。
3.5)五厭惡食想者,貪味為障。
3.6)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於世間希愛欲為障。
3.7)七生光明想者,有十一法為障。何等十一?一疑惑。二不能思量。三身麁重。四睡弱。五正精勤大過。六正精勤下劣。七心濁。八心驚。九生種種想。十多言說。十一於色起最極瞻視。
3.8)八觀離欲想者,有欲為障。
3.9)九觀滅離想者,隨法執相為障。
3.10)十觀死想者,愛壽為障。
如此等障未曾伏滅,為滅此障,有三種法最多恩德。何等為三?一樂修。二滅離。三多住前二。
3.11)長老!有十四法,於不淨觀,最多恩德。一不共女人一處住。二不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不放逸。四不生重欲心。五數習不淨想。六不數習淨想。七不共作務人住。八不隨其所行。九樂聽正法。十樂聞正法。十一守護六根門。十二節量食。十三獨處心得安住。十四能如實觀察。
3.12)長老!一不淨想者,若事修習,則能滅除欲塵愛欲。
二無常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行法愛著。
三於無常觀苦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懈怠及懶墮心。
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我見。
五厭惡食想者,若事修習,能滅貪味。
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世間希有愛欲。
七生光明想者,若事修習,則能生長智慧及見。
八觀離欲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有欲。
九觀滅離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有為法攝。
十觀死想者,若事修習,能除壽命貪愛。
➄ 論典
1)十想T25,229a: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2)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T30,437a:
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3,T26,423c:
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3.1)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
3.2)無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3.3)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3.4)厭逆食想云何?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於麨,應起骨屑勝解。於餅,應起人皮勝解。於鹽,應起碎齒勝解。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3.5)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T26,432c: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
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5)阿毘曇甘露味論,卷2,T28,975b:
憶念諸行無常,是謂無常想。
憶念生等苦滿世間,是謂苦想。
憶念內外無常苦不自在空,是謂苦、無我想。
憶念多勤苦得食噉時不淨,是謂觀食想。
憶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種種煩惱滿世界,是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自身內實觀,是謂不淨想。
憶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謂死想。
憶念滅一切煩惱、善止,是謂斷想。
憶念非常離欲,是謂無欲想。
憶念五受陰更不生、盡、止、妙、離、涅槃,是謂盡想。是十想常憶念得盡苦際。
6)瑜伽師地論,卷97,T30,856b:
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
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III.大智度論 -念、想、智的差別(T25,229a)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答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1、釋無常-T25,229a:
1.1.為何是無常?
➀與智慧相應相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➁新新生滅故
a.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b.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T25,372b)
➂來無所從,滅無所去 -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➃二種(眾生‧世間)無常
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眾生,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傷!
➊眾生無常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
➋世界無常 -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
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1.2.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T25,229a-b
問曰: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答曰: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1.3.二種無常想T25,229b
➀具足、不具足(禽獸亦知)
➊不具足-見少分者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➋具足-空中無常亦無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答曰: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1.4.佛於苦諦中說無常的理由T25,229b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答曰:
➀破常說無常,非有實無常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
➁為除諸煩惱根本故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➂為解脫故
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➊有餘、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
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➋分住、念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者、新新生滅。
➃觀諸法無常為真涅槃道T25,229c
◎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➄無常想是聖道別名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 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
1.5.無常想品,T32,346c: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
➀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
1)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
2)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
3)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分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
4)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
5)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
6)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
7)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
8)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
9)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
10)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
11)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12)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于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欝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
13)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
14)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
15)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
➁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
1)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
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
2)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
3)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
4)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念念死,云何生貪?
5)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
6)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
7)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
8)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
9)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
10)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
11)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
12)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
13)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
14)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
15)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
16)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
17)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2.釋苦想T25,230a
2.1.無常故苦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2.2.有為無漏,無常而非愛著,故非苦
問曰: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答曰: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➀凡、聖苦的差異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也)痔病苦,云何言無苦?答曰:
➊聖人有身苦無心苦
◎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230a)
◎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➋凡夫受身心苦如二箭雙射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➌身心二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➍有為無漏非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2.3.道無常,與空無我合故非苦-T25,230a-b
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答曰:
➀能滅苦,不生諸著
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➁非苦因緣故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
➂五受眾是苦,愛著故,敗壞故
但五受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

2.4.有身即苦,癡故不知T25,230b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求索住立處;住立疲極故,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求索安臥處;眾極由作生,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屈伸坐臥起,行立及去來,此事無不苦!

2.5.佛說苦諦實苦的理由T25,230b-c
問曰: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答曰:
➀樂受不實
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
➁大苦息故
如人塗瘡,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
➂滅受乃樂故
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➃隨眾而樂故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➄能生今後世無量苦故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憶本天上歡樂事,宮觀婇女滿目前,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似如大火焚竹林,是時雖見天上樂,徒自感結無所益!

2.6.苦想品,T32,348a:
➀苦三種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1)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2)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
3)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
隨此苦心名為苦想。
➁得何等利 -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
1)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
2)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
3)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4)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
5)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
6)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
7)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
8)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
9)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3.釋無我想
3.1.苦則無我T25,230c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
➀情塵生識,三和觸生,從觸受念業生
五受眾中盡皆是苦,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身心計是我,漸近堅著故,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亦無有受者,是身為無生,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六種識得生,從三事和合,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受念業法生。如珠日草薪,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相續相似有,如種有牙莖!

3.2.我無相故無T25,230c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3.3.出入氣、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皆非我相T25,230c-231a
問曰:
◎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答曰:
➊視眴等皆為識相
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➋出入息等是色法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➌壽命是心不相應行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➍無心定無識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➎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

3.4.常無常俱無罪福解脫T25,231a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則無後身;常不生故,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以是故當知:無作罪福者,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然後得涅槃。若實有我者,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則應隨身滅;如大岸墮水,亦無有罪福。
➊一切法中無我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➋無我則無我所,我我所離則縛脫涅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無我想!

3.5.無常、苦、無我之別T25,231a-b
問曰: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答曰:
➀一事三分別
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
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
➊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行相應,是無我想。
➋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➌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➍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➎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➏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➐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➑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是。

3.6.無我想品,T32,348b: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
➀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
1)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
2)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
3)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
4)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
5)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
➁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
1)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
2)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
3)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4.釋食不淨想T25,231b-c -4.1.食不淨想之內容
➀觀食從不淨因緣生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
➊消化生理作用經過
◎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為膿虫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污垢,種種不淨。
◎若著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
◎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
➋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
◎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
◎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➌因食厭想而斷五欲乃至五下分結
A.因食厭想故,五欲皆厭T25,231c
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中皆厭。
B.斷五欲亦斷五下分結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噉,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欲,四欲皆捨,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
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4.2.云何無常等三想;後次第說食厭等四想T25,232a
問曰: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答曰:
➀二道(見道、修道) -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婬欲等諸煩惱。
➁十想配三道 -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
➂為初、二果度欲故 -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4.3.食厭想品,T32,348c:
➀ 一切苦生皆由貪食
1)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
2)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
3)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
4)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
5)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
6)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
➁問曰:云何於食應生厭想?
1)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
2)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
3)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
4)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
5)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
6)又所有惡道諸廁虫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虫。憒閙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
7)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
8)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
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5.釋一切世間不可樂想T25,232a
5.1.念世間二種惡事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車乘、服飾,盧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➀眾生之弊惡
➊八苦、煩惱苦、業苦、彼此難合苦
A.八苦-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B.煩惱苦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
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
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
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C.業苦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D.彼此難合苦T25,232a-b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
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
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
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
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
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
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
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
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➁土地之弊惡T25,232b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飢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或有國多熱,有國無救護,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或有國多病,有國不修福,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

5.2.色界、無色界退時,其苦甚於下界T25,232b
欲界惡事如是,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5.3.不可樂想與無常、苦、無我之別
問曰: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答曰:
➀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
➁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➂復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
➃前見諦道,今思惟道。

5.4.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T32,349a:
➀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
1)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
2)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欲。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
3)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
3)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
4)又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知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
5)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
6)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云何可樂?
7)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
8)又生等八苦尚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云何當樂世間?
9)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云何可樂?
10)又如醎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云何當樂?
11)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
➁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
1)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
2)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
3)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
4)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5.5.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b: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
1)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
2)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
4)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6.釋死想T25,228a-b
6.1.二種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指頃生信不死心。

6.2.修死想有何利益T32,350a-b
➀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
➁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
➂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
➃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
➄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

6.3.問曰:應云何修死想?T32,350b 答曰:
➀以無牢故
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
➁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
a.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
➂念念中常是壞相
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
➃無有能却死者
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
➄死不定
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
➅非時死業
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
➆無逃避處
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
➇身無依、無救
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
➈無牢固性
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
➉死是定
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
1)四大各各相害T25,228a
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如說:
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種種因緣墮。當求免離此:死惡之怨賊,
是賊難可信,捨時則安隱。假使大智人,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於今無脫者。亦無巧辭謝,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可以得免者;亦非持淨戒,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2)一切時中皆有死T25,228a
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

6.4.如佛為比丘說死想義T25,228b
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想!佛言:汝云何修?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修死想!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有言:從旦至食時。有言:一食頃。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想!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真是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如幻,欺誑無智。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想。

6.5.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T32,350b
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

6.6.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T32,350b-c 答曰:
➀死奪盡 -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
➁老病等是死因緣 -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
➂最怖處-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 ➃怖畏後世 -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
➄一切有死 -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

6.7.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T32,350c
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6.8.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c:
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儲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
6)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7.釋不淨想T25,198c -7.1.五種不淨相
行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➀云何名生處不淨?
頭、足、腹、脊、脅、肋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瞻蔔,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淨。
➁種子不淨T25,199a
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欲火故,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亦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說:
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淨白生,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淨。
➂自性不淨T25,199a
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華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如偈說:
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淨,傾海淨此身,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淨。
➃自相不淨T25,199a
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偈說: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淨。
➄究竟不淨T25,199a
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法,不淨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淨。

7.2.常有不淨T25,199a-b
➀所近身物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淨;如香美淨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鹹苦。
➁身所食噉T25,199b
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相饌,入腹海中,變成不淨。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淨,甚可患厭!

7.3.云何修不淨想?T32,349c:
➀問曰:云何修不淨想?
1)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
2)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
3)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
4)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
5)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
6)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
7)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槃等。
8)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
9)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
10)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虫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
11)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虫常來觸身,故知不淨。
12)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虫,此身亦爾。
13)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虫在其中住。
14)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
15)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虫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
16)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虫獄,故名不淨。
17)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
18)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
19)又此人身最為不淨,以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
20)又如憂鉢羅、鉢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
21)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
22)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
➁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
1)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欲。從此貪欲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欲。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
2)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欲。又亦現見青瘀等色。
3)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
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
4)問曰:此觀云何非是顛倒?
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
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8-10.釋斷想、離想、盡想T25,232c
➀三想同緣涅槃相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
➁別釋
➊斷想
1)斷諸結使故,名斷想;
2)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T32,350c
2.1)問曰:當云何斷?T32,350c
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又邪憶念是貪欲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
2.2)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T32,350c
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
➋離想
1)離結使故,名離想;
2)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T32,350c
➌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➂三想之別
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答曰:
➊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讚,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➋復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
➌復次,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
➍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
➎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T32,351a
➏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➐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二解脫果是名為滅。T32,351a
➑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T32,351a
➒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6:
 1.十想
[發智論]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
[大毘婆沙論]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

1.1.問:何故此中先依十想作論?
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斯論。但不違法相便不應責。
有說: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中說有十想無常想乃至滅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辯。今欲辯之故作斯論。
1)問:何故此中但說十想?
答:此不應問,以是佛經所說故。佛於處處經中唯說十想。作論者於佛所說中不能增一說十一想。不能減一說於九想。所以者何?佛所說法無增減故,不可增減。如無增無減。無多無少。無缺無長。無量無邊亦爾。無量者義難測故。無邊者文難了故。譬如大海無量無邊。無量者深。無邊者廣。假使百千那庾多數諸大論師如舍利子。於佛所說二句經中造百千論。分別解釋盡其覺性。亦不能窮其邊量況復多耶?
2)問:置作論者。何故世尊但說十想?
2.1)答:所化有情齊此所說事究竟故。謂佛、世尊凡所說法。皆觀有情所應作事,令善究竟。齊此而止,不增不減。譬如良醫觀有病者。隨應授藥不增不減。佛亦如是。
2.2)有說:世尊為顯聖道、聖道加行及聖道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聖道。
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聖道加行。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聖道果。
2.3)有說:世尊為顯聖道、聖道資糧及聖道果故說十想。此中配釋如前應知。
2.4)有說:世尊為顯奢摩他、毘鉢舍那。及二果故說於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奢摩他。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毘鉢舍那。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二果。
2.5)有說:世尊為顯此岸、彼岸及船栰故說於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此岸。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岸。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船栰。
2.6)有說:世尊為顯諸蘊、諸界過失及彼還滅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則顯諸蘊過失。
說不淨想、厭食想則顯欲界過失。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色界過失。
說死想則顯無色界過失。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還滅果。
2.7)有說:世尊為顯入正性離生、離三界染及彼道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則顯入正性離生。
說不淨想、厭食想則顯離欲界染。以欲界有婬欲及段食欲。於彼染習不能離欲界染故。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離色界染。以色界有生死中最勝喜受、最勝樂受。及第四靜慮最勝輕安樂。於彼耽著不能離色界染故。
說死想則顯離無色界染。以無色界壽量長遠。於彼保著不能離無色界染故。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道果。
2.8)有說:世尊為顯近對治、所治障故說於十想。
謂說無常想顯近對治於諸行中我慢障。
說無常苦想顯近對治懈怠障。
說苦無我想顯近對治我見障。
說不淨想顯近對治色貪障。
說厭食想顯近對治耽美食障。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近對治貪著世間可愛事障。
說死想顯近對治恃命憍逸障。
說斷想顯近對治諸非法障。
說離想顯近對治染著障。
說滅想顯近對治所依障。
2.9)有說:世尊為顯對治外道執見故說十想。
謂諸外道於無常蘊中多起常執。對治彼故說無常想。
彼由於蘊起常執故便計為樂。對治彼故說無常苦想。
彼由於蘊執有樂故便計有我。對治彼故說苦無我想。
彼由執有我故便計有淨。對治彼故說不淨想及厭食想。
彼由執有淨故便樂著生死。對治彼故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彼由著生死故便不求涅槃。對治彼故說斷想、離想、滅想。
彼由不求涅槃故保愛壽命。對治彼故說於死想。
2.10)有說:世尊為顯厭逆過失、遠離過失。及證離彼所得功德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厭逆過失。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遠離過失。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證離彼所得功德。
2.11)有說:世尊為顯暫時斷、究竟斷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暫時斷。
說餘七想顯究竟斷。如暫時斷、究竟斷。如是有影斷、無影斷。有餘斷、無餘斷。有縛斷、無縛斷。摧枝葉斷、拔根本斷。制伏纏斷、害隨眠斷亦爾。
2.12)有說:世尊為顯離三界染加行、離三界染道、離三界染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顯離欲界染加行。
說無常想顯離欲界染道。
說斷想顯離欲界染。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離色界染加行。
說無常苦想顯離色界染道。
說離想顯離色界染。
說死想顯離無色界染加行。
說苦無我想顯離無色界染道。
說滅想顯離無色界染。

1.2.分別
如是十想。
1)界分別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欲、色界。餘三界及非界。
2)地者。
不淨想、厭食想在十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及四近分。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
餘七想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四無色。
無漏者。在九地。謂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下三無色。
3)所依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依欲界。餘依三界。
4)行相者。
無常想作無常行相。無常苦想作苦行相。苦無我想作無我行相。不淨想作不淨行相。厭食想作厭逆行相。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作不可樂行相。死想作死行相。斷想作斷行相。離想作離行相。滅想作滅行相。
有說:後三一切皆作滅、靜、妙、離四種行相。
4.1)問:死想亦通無漏。云何聖道作死行相耶?
答:死為所緣故名死想。然彼還作無常行相。
4.2)問:若爾,死想」無常想有何差別。
有說:觀察諸行最後無常此想名死想。觀察諸行剎那無常此想名無常想。
有說:觀察有執受諸行無常此想名死想。觀察有執受、無執受諸行無常此想名無常想。
有說:於有情處轉名死想。於法處轉名無常想。
4.3)問:若厭食想作厭逆行相者。彼不淨想亦作厭逆行相。此二有何差別?
答:不淨想厭逆於色。厭食想厭逆於味。
有說:不淨想對治婬貪。厭食想對治食貪。
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無聖道者。彼說無漏斷、離、滅想。即作滅諦四種行相。
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有聖道者。彼說無漏斷想即作斷行相。乃至無漏滅想即作滅行相。
5)所緣者。
5.1)無常想。有漏者。三諦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5.2)無常苦想有漏者。二諦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5.3)苦無我想有漏者。一切法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然佛此中所說三想唯說緣苦諦非餘。
5.4)不淨想,眼識為加行所引發故。色處為所緣。
5.5)厭食想,厭段食故。香、味、觸處為所緣。
有說:此想亦眼識為加行所引發故。但以色處為所緣。
5.6)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有說:唯緣欲界。以說此想對治緣世間可愛事貪欲。此貪欲唯在欲界故。
此中有說:唯緣世間可愛事。
有說:亦緣可愛事所起貪欲。
問:若唯緣欲界者。云何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答:一切有二種。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此中說少分一切是故無過。
有說:此想通緣三界。以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故。
問:若爾,何故說此想對治世間可愛事貪欲。彼貪欲唯在欲界故。
答:彼經顯示初起趣入加行故作是說。若已數習成滿者。亦能斷色無色界貪欲。是故無過。
5.7)死想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俱生五蘊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俱生五蘊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如是說者,以最後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5.8)斷想以斷為所緣。離想以離為所緣。滅想以滅為所緣。此後三想隨別如此。即是皆以滅諦涅槃為所緣義。
6)念住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四念住俱。
不淨想、厭食想。身念住俱。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說:身念住俱。有說:法念住俱。
死想、斷、離、滅想,法念住俱。
7)智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四智相應。謂法智、類智、苦智、世俗智。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一智相應。謂世俗智。
斷、離、滅想。四智相應。謂法智、類智、滅智、世俗智。
8)三摩地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死想。無漏者與無願三摩地相應。
苦無我想。無漏者。與空三摩地相應。
斷、離、滅想無漏者。與無相三摩地相應。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餘七想中有漏者。皆不與三摩地相應。
9)根者。總說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根。
10)世者。皆墮三世。
11)緣世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緣三世。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者緣未來。不生者緣三世。
死想。有說:緣三世。有說:緣未來。
斷、離、滅想。緣非世。
12)善等者。一切皆善。
13)緣善等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想。緣善、不善、無記。
厭食想。緣無記。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說:緣三種。有說:緣不善、無記。
死想。有說:緣無記。有說:緣三種。
斷、離、滅想。唯緣善。
14)三界繫不繫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欲色界繫。餘三界繫及不繫。
15)緣三界繫不繫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緣三界繫。
不淨想。厭食想。緣欲界繫。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有說:緣欲界。以說此想對治緣可愛事貪欲。此貪欲唯在欲界故。
有說:緣三界。以此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故。
如是說者,初說為善。
斷、離、滅想緣不繫。
16)學等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非學非無學。
餘通三種。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17)緣學等者。一切皆緣非學非無學。
18)見所斷等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修所斷。
餘通修所斷及不斷。
19)緣見所斷等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緣見修所斷。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緣修所斷。
死想。有說:緣修所斷。有說:緣見修所斷。
斷、離、滅想。緣不斷。
20)緣名義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通緣名義。
死想。有說:唯緣義。有說:通緣名義。
餘六想但緣於義。
21)緣自相續等者。前七想緣自他相續。後三想緣非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一切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
23)有漏、無漏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有漏。
餘有漏無漏。
外國師說:死想唯有漏。所以者何?非諸聖道作我當死行相轉故。
評曰:應說此想有漏、無漏。以此想加行時雖作我等當死行相。若成滿時,即於彼境還作無常行相轉故。
24)緣有漏、無漏者。前七想緣有漏。後三想緣無漏。
24.1)問:此十想幾有漏緣無漏?幾無漏緣有漏?幾有漏緣有漏?幾無漏緣無漏?
答:三少分是有漏緣無漏。
四少分是無漏緣有漏。
三全四少分是有漏緣有漏。
三少分是無漏緣無漏。
24.2)問:此十想幾非有漏非不緣有漏?乃至廣作四句。
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25)有為、無為者。一切皆是有為。
26)緣有為無為者。前七想緣有為。後三想緣無為。
問:此十想幾自性斷。非所緣斷。幾所緣斷非自性斷。幾自性斷亦所緣斷。幾非自性斷。亦非所緣斷?答:三少分自性斷非所緣斷。四少分所緣斷非自性斷。三全四少分亦自性斷亦所緣斷。三少分非自性斷亦非所緣斷。
問:此十想幾非自性斷。非不所緣斷。乃至廣作四句。
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1.3.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問:此十想幾是轉?幾是隨轉?答:三是轉。謂不淨想、厭食想、死想。餘七是隨轉。
問:若爾,何想轉時?幾想隨轉?
答:不淨想、厭食想轉時。各四想隨轉。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斷、離、滅想。
死想轉時。七想隨轉。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斷、離、滅想。
云何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不淨想時。
+先往塚間觀不淨相。所謂死屍、青瘀、膖脹、膿爛。或虫獸食噉、血肉狼藉、支節分離。或肉盡筋連。唯觀骨鎖次第連接。
+取是相已,至一近處閉目思惟。若皆分明現前者善。若不明了當更往觀。
+如此善觀不淨相已。疾還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軟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2)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取先外相以方己身如彼此亦爾。如此彼亦爾。謂我此身具有如前諸不淨相。
因於足骨以拄踝骨。因於踝骨以拄脛骨。因於脛骨以拄膝骨。因於膝骨以拄髀骨。
因於髀骨以拄髖骨。因於髖骨以拄腰骨。因於腰骨以拄脊骨。因於脊骨傍連肋骨。
又因手骨以拄肘骨。因於肘骨以拄臂骨。因於臂骨以拄肩骨。因於肩骨以拄脊骨。
復因脊骨以拄項骨。因於項骨以拄頷輪。因於頷輪以拄齒鬘。上有髑髏於此身中骨鎖次第。
3)善取相已,繫念眉間。然其所樂有廣有略。
若樂略者,即從眉間入身念住。從身念住入受念住。從受念住入心念住。從心念住入法念住。
若樂廣者,從眉間起,復觀髑髏、齒鬘、頷輪。次第觀察乃至足骨。
+次由勝解作意力故。令所觀骨鎖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院、一僧伽藍、一村、一田、一城、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白骨周匝遍滿。
+復以勝解作意力故。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但觀身骨。謂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
4)彼瑜伽師若於如是廣略自在。是名不淨觀成。
+然此不淨觀有所緣少。非自在少。應作四句。
有所緣少非自在少。謂但思惟自身骨鎖相。而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自在少非所緣少。謂能思惟大地骨鎖相。而不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自在少亦所緣少。謂但思惟自身骨鎖相。亦不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非自在少亦非所緣少。謂能思惟大地骨鎖相。亦能數數入出彼觀。
+又此不淨觀。有所緣無量。非自在無量。應作四句。
謂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5)彼瑜伽師如是觀察不淨相已,作是思惟:生死諸行。何可欣樂?
+爾時,便於欲、色、無色三界諸行都不貪樂。由如此故,彼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便得圓滿。
+彼由不欣樂生死故,便欣樂涅槃。由此因緣先所修習斷、離、滅想皆得圓滿。
如是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1.4.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云何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厭食想時。
觀手中若鉢中食從何而成?知從穀等。
復觀穀等從何而來?知從田中種子差別。
復觀種子由誰故生?知由種種泥土糞穢。
如是觀已,便作是念:此食展轉從不淨生。復能展轉生諸不淨。誰有智者於中貪著。
2)又彼行者或常乞食。或僧中食。
+1常乞食者。
+晨旦澡漱嚼楊枝時。於水作尿想。於楊枝作指骨想。
+著衣持鉢往聚落時。於衣作濕人皮想。於腰縚作人腸想。於鉢作髑髏想。於錫杖作脛骨想。於道路間所見礫石作骸骨想。既至聚落見諸城壁作塚墓想。見諸男女作骨鎖想。
+於乞食時。若得餅作人肚想。若得麨作骨粖想。若得鹽作人齒想。若得飯作蛆虫想。若得諸菜作人髮想。若得羹臛作下汁想。若得乳酪作人腦想。若得酥蜜作人脂膏想。若得魚及肉作人肉想。若得諸飲作人血想。若得歡喜丸等作乾糞想。
+2其僧中食者。
若得淨草作死人髮想。所處床座作骨聚想。於所得飲食作不淨想。皆如前說。
3)問:行者何故於飲食等作不淨想耶?
+答:彼作如是思惟:我無始生死由於不淨作淨想故。輪迴五趣受諸苦惱。今欲違彼趣涅槃樂。是故於中觀為不淨。
+復次,彼行者作是念:莫令我於飲食生淨想故。增益貪心,障礙聖道故。於飲食作不淨想。由不淨想便能厭離。
4)彼瑜伽師如是於食起厭想已,作是思惟:生死諸行何可欣樂?便於三界諸行生厭。
+由如此故,彼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便得圓滿。
+彼由厭生死故便樂涅槃。由此因緣先所修習斷、離、滅想皆得圓滿。如是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1.5.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云何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死想時。觀察諸法念念生滅。
+彼於春時,見諸卉木。生花生葉鮮榮紅紺如妙寶色。河池津液水漸盈滿魚鳥喧戲。
+便作是念:今外物生。
2)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歌舞跳躍飲食喜慶。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生男生女。
便作是念:今內法生。
3)復於夏時,見諸卉木柯條聳密花葉茂盛。河池汎溢波濤輪轉查沫凌岸。
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興盛。
4)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擊鼓吹貝歌舞歡笑車馬雜沓。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中有嫁娶事。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壯盛。
5)復於秋時,見諸草木。為秋日所曝涼風所吹青色銷盡葉皆黃悴。河池流水漸漸減縮。
便作是念:此諸外物今已衰悴。
6)彼入聚落,見諸男女。髮白面皺扶杖而行。身形曲僂咳逆上氣。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衰老。
7)復於冬時,見諸草木。霜風飄擊葉皆在地摧折枯死。河池流水漸皆竭盡乃至乾涸。
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復滅。
8)彼入聚落,見諸男女。被髮跳踊搥胸號叫宛轉在地。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父母死喪。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復滅。
9)彼於如是內外無常。善取相已還其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渜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10)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內住其心修於死想。
謂如所見諸無常想。觀察內身一期諸蘊結生時生。乃至老死時滅。
復於一期有爾所位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位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位有爾所歲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歲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歲有爾所時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時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時有爾所月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月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月有爾所晝夜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晝夜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晝夜有爾所牟呼栗多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牟呼栗多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牟呼栗多有爾所臘縛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臘縛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臘縛有爾所怛剎那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怛剎那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怛剎那有爾所剎那諸蘊各異。
以剎那最多故於中漸漸略觀。乃至觀蘊二剎那生、二剎那滅。是名生滅觀加行圓滿。
從此無間能觀諸蘊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是名生滅觀成。爾時名為死想圓滿。以諸位滅即是死故。
11)彼修行者如是諦觀蘊生滅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諸行無常誠為善說。以生滅即無常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諸無常想皆得圓滿。
12)行者復觀諸蘊相續前剎那蘊。由後剎那蘊所逼迫故,生已即滅。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無常故苦誠為善說。以逼迫即是苦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無常苦想而得圓滿。
13)行者復觀前剎那蘊纔滅後剎那蘊即生。假使前蘊念言:我今不滅。後蘊念言:我今不生。彼於所欲皆不自在。前蘊後所逼故必滅。後蘊前所牽故必生。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苦無我想誠為善說。以不自在即無我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苦無我想而得圓滿。
14)行者復觀諸行生滅不自在故。於空行聚中不生貪樂。
+由此便於三界諸行不生樂著。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得圓滿。
+彼修行者既於生死不樂著故便樂涅槃。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斷、離、滅想皆得圓滿。
由此故說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問:修諸想時有勝解作意、有真實作意。彼勝解作意所觀不實何非顛倒?
答:彼修行者知非真實不生實執故非顛倒。
+問:若知不實何故猶作?答:為伏煩惱是故須作。
+問:此若不實云何能伏煩惱?
答:由作彼想。便能制伏。
如於餘女作母想時不生貪染。
於怨憎所作親想時不生瞋恚。
於下人所作尊想時不生憍慢。此亦如是故須觀察。

2.攝、可得
[發智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第四靜慮。
[大毘婆沙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乃至廣說。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如分別論者。許他性攝,遮自性攝。
今止彼意,許自性攝,遮他性攝,故作斯論。
1)問:何故此中不說想還攝想?
+答:有說。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有說:此中應作是問:無常想等攝幾想等耶?答:無常想攝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欲成立未成立義。想還攝想,不待成立,是故不說。
2)問:若爾,後文亦不應說初靜慮等還攝初靜慮等。
2.1)有說:靜慮等攝多法體,非於多法。自性攝義,不說自成。想唯一法,是故非難。
2.2)有說:彼亦不應說靜慮等攝靜慮等。而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由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義則易解。
2.3)有說:為現二門、二略、二階、二炬、二明、二光、二種文影。如不說想攝想。如是亦應不說靜慮攝靜慮等。如後說靜慮攝靜慮等。如是亦應說想攝想。欲令彼此二義俱通。故作二文互相影發。
2.4)有說:此中辯攝及相應義。以想對想但有攝義,無相應義是故不說。
+此不應理,於智、等持,亦不應說無相應故。
+應作是說:想自性無雜於攝易了,是故不說。智與等持或自性有雜。或行相有雜。於攝難了是故則說。

2.2.無常想等
[發智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不淨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初二解脫。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
1[*引文]無常想攝四靜慮者。
此即總說。然諸靜慮皆五蘊性。此無常想唯攝想蘊,不攝餘蘊。於想蘊中,唯攝無常想,不攝餘想。於無常想中,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有漏攝有漏。無漏攝無漏。學攝學。無學攝無學。非學非無學攝非學非無學。退法攝退法。乃至不動法攝不動法。於中在初靜慮者攝初靜慮。乃至在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是故總說攝四靜慮。
2[*引文]如說攝四靜慮。攝四無色、四解脫亦爾。
差別者。四無色、四解脫四蘊為性。餘想隨應亦准此說。
然諸想皆以想為自性故。皆不攝智、三摩地、第八解脫。
問:無常想亦通欲界繫。此中何故不說?
答: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無常想在欲界者是加行,非根本。此中唯說根本是故不說。
有說:今此定蘊唯說定地法故,不說欲界。
有說:此中以十想對靜慮等門為問。欲界非靜慮等門是故不說。餘想不說義亦同此。
3[*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皆在八等至通有漏無漏故。此七想以所緣行相異故。不攝初三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及無量。
4[*引文]不淨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初二解脫。
1)問:四靜慮中皆有不淨想。何故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耶?
答:亦應說攝初第二靜慮。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若說攝初二解脫。當知已說攝初二靜慮。以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故。
有說:此中舉後顯初。舉離喜地顯有喜地故。
有說:初二靜慮無不淨想是故不說。所以者何?彼二地皆有喜根,一切喜根欣歡行轉。不淨想,厭慼行轉非一心中,二行轉故。
2)問:若爾,此想所攝初二解脫在何地耶?
答:在二近分非根本地。亦以與喜受相違故。
3)問:若爾,後文不應說初二靜慮攝初二解脫、前四勝處?
答:彼說靜慮亦攝眷屬。如說城邑亦攝城邑邊。
4)問:若爾,不應說不淨想攝第三靜慮。以彼地有樂受,亦與不淨想相違故?
+答:第三靜慮言亦攝眷屬。非根本地是故無過。
若爾,此中亦應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以汝俱許在近分地,無差別故。
+如是說者,初二靜慮根本地中,亦有不淨想及初二解脫。若謂無者,應無有能離此地染。以此地有增上喜,動踊其心。若無不淨想初二解脫制伏彼者。諸瑜伽師豈能離彼地染。
+又彼亦應無苦集忍智,以彼厭行轉故。由此亦應無無常想、無常苦想。
5)問:云何喜受作厭行轉耶?
+答:能自在厭,故亦生喜。即生喜時,於彼亦厭。如勝怨時,亦厭亦喜。
+有說:如王與將士摧怨敵已,共受喜樂。如是行者以不淨想等摧欲界已,於初靜慮等共受喜樂。
+有說:初靜慮中,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欲界鼻、舌二識。第二靜慮、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是故初二靜慮中,定有初二解脫及不淨想。
然此中略故不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
+有說:不淨想實在四靜慮。然此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者。以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殊勝受樂。第四靜慮有生死中殊勝輕安樂。難厭難捨故於是中說不淨想。初二靜慮中無如是樂故不說攝。
6)問:何故不淨想但說攝初二解脫。不說攝前四勝處耶?
答:不淨想是初修總觀,與初二解脫相似故攝。勝處是後起別觀,故不相攝。
5[*引文]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
1)問:厭食想非解脫自性。云何亦攝初二解脫?
答:此文但應說厭食想攝第三、第四靜慮。而說如不淨想者。欲顯厭食想,以不淨想為加行。說厭食想及加行故說如不淨想。
有說:厭食想與不淨想相雜相引,有相攝義。是故說攝如不淨想。
有說:厭食想亦作不淨行轉。如說:若得飯時作虫蛆想。乃至廣說。是故亦攝初二解脫俱觀色處,不淨轉故。
2)問:若厭食想與不淨想俱觀色處不淨轉者。世尊所說厭食想、不淨想何差別?
答:體實無別。但以所對治愛有差別故建立二想。謂不淨想對治婬欲愛。厭食想對治段食愛。
評曰:不應作如是說。佛所安立十想各各異故。
又段食愛,緣段食起。香、味、觸處是段食性。若許此想對治彼愛。云何說同不淨想觀色處故攝初二解脫耶?是故應知初說為善。此二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餘解脫、勝處及遍處、無量。
6[*引文]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
問:初第二靜慮亦有此想,何故不說攝耶?
答:此文應說攝四靜慮。而但說攝後二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舉後顯初。
有說:上二靜慮是殊勝可愛樂地。以有最勝受樂及最勝輕安樂故。於如是地說有此想。顯修行者於勝樂地中。尚能起不可樂想。況於餘處是故唯說攝此二地。
有說:初靜慮為尋伺風所動。第二靜慮為極喜水所漂。雖有不淨、厭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不明淨。後二靜慮與此相違。故說攝彼此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一切解脫、勝處、遍處、無量。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7:
 3.相應
[發智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世俗智相應。
[大毘婆沙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愚於相應法,執相應法非實有者,意顯相應法是實有故。而作斯論。

3.1.無常想等
[發智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不淨想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世俗智相應。
1[*引文]無常想與四靜慮相應者。
四靜慮皆五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
2[*引文]與四無色、四解脫相應者。
四無色及四無色、解脫皆四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
3[*引文]與四智相應者。
謂與法智、類智、世俗智、苦智相應。
4[*引文]一三摩地相應者。
謂緣苦無願。
5[*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者。
此依皆與四智、一三摩地相應。數同故言亦爾。
於中一切同者。謂死想行想異,而名同者。謂無常苦想、智名同。
餘不同者。謂苦無我想與空三摩地相應故。
唯有數同,餘皆不同者。謂斷、離、滅想與滅智、無相三摩地相應故。
6[*引文]不淨想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者。
此想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後二靜慮相應者。如攝中說。
7[*引文]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者。
此想實不與初二解脫相應。而說與相應者。亦如攝中說。
8[*引文]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世俗智相應者。
此想亦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與後二相應者,亦如攝中說。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3:
 3.想
[發智論]有十想。謂無常想。乃至滅想
[大毘婆沙論]有十想謂無常想乃至滅想。此如定蘊攝納息中已廣分別。

3.1.無常想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隨應當知。
[大毘婆沙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乃至廣說。
修有四種。謂得修、習修、對治修、除遣修。四修義如智蘊他心智納息中廣說。
1)此中有說。但依習修作論。
2)有說:通依得修、習修作論。
諸有欲令此中但依習修作論者。彼說:
+若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現在前。
+彼思惟無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為所緣。即是無常想現在前時,緣無常想義。

3.2.修...不思惟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引文]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緣餘想蘊,起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1)答:在增長煗頂位,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2)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3)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4)若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5)若即以此類念住雜修靜慮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即起此類念住、義無礙解時。
+及起此類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不思惟無常想,緣餘法故。

3.3.思惟...不修
[發智論]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引文]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1)此中善想者。
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聞所成想。
思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思所成想。
修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
問:此修所成想說在何位?
+答:在煗頂忍初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世第一法位,起三行相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三行相法念住。
+集道現觀各四心頃。起四行相法念住。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雜修靜慮及起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起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即起此類法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法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空、識無邊處、遍處,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想。
2)染想者。
+謂緣無常想,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
+起邊執見,執斷常。
+起邪見,執無因、無作及損減。
+起見取,執上、妙、勝、第一。
+起戒禁取,執淨、解脫、出離。
+起疑、猶豫不決。
+起無明、無智、黑闇、愚癡。
+起貪、愛樂、悅意。
+起瞋、不愛樂、不悅意。
+起慢、高舉。如是等時是名染想。
3)無記想者。
謂緣無常想,起非如理非不如理想。是名思惟無常想。緣無常想故不修無常想,起餘想故。

3.4.修...思惟
[發智論]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引文]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如無常想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續三世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煗頂忍初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世第一法位,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以緣無常想,無常行相法念住,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此類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此類法念住,雜修靜慮。及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及起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有說:及起無願無願三摩地時。
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亦思惟無常想,緣無常想故。

3.5.不修...不思惟
[發智論]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餘想亦隨應當知。
1[*引文]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1)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諸念住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
+若於修位無學位中,起一切不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諸念住時。
如是等時,不修無常想,無常想不現前故。亦不思惟無常想,不緣無常想故。
2)迦濕彌羅國外諸師作如是說: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餘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餘想蘊起餘想。緣無為起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一切非無常想。廣說應知。
2[*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
差別者說自名。及第三句中,皆除無願無願。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3[*引文]隨應當知者。
1)謂若修不淨想。彼不思惟不淨想。以不淨想現在前時,緣顯形色故。
若思惟不淨想。彼不修不淨想。以緣不淨想時,餘想現在前故。
餘想者。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2)如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差別者說自所緣。
3)謂若修厭食想。彼不思惟厭食想。以彼想現在前時,緣香、味、觸故。
若思惟厭食想。彼不修厭食想。以緣彼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4)若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現在前時,緣諸世間可愛事故。
若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緣彼世間不可樂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5)若修死想彼不思惟死想。以死想現在前時,緣命根及命根俱生無常性故。
若思惟死想彼不修死想。以緣彼死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6)若修斷想彼不思惟斷想。以斷想現在前時,緣涅槃故。
若思惟斷想彼不修斷想。以緣彼斷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如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3.6.依得修、習修
諸有欲令此中通依得修、習修作論者。彼說:
若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若現前、若不現前而修。
彼思惟無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為所緣,即是無常想。修時緣無常想義。

3.6.1.修...不思惟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引文]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餘想蘊,修無常想。緣無為,修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增長煗頂位。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初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說亦爾。唯除第九解脫道時。
+若以緣滅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無學練根說亦爾。唯除第九解脫道。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時。
+若以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起他心智通時。
+若起不淨觀、持息念、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法、詞二無礙解時。
+起無諍、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有說:除起無願無願時。
+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於如是時,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

3.6.2.思惟...不修
[發智論]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引文]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聞思所成如前說。
修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修所成想,而不修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初煗位緣集道諦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
+若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異生引發緣無常想法念住。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即異生起四無量及緣無常想法念住時。
+即異生起緣無常想法念住無色解脫。及起空識無邊處遍處時。是名善想。
+染及無記想。如前說。是名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

3.6.3.修...思惟
[發智論]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引文]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如無常想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未及他相續三世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位,起緣苦諦法念住。
+增長煗頂,起緣無常想法念住。
+初頂忍。及增長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及道類智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起緣無常想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緣無常想、義無礙解及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起空識無邊處遍處時。有說:及起無願無願時。
於如是時,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

3.6.4.不修...不思惟
[發智論]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餘想亦隨應當知。
1[*引文]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位。起緣滅諦法念住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餘一切不緣無常想。亦不修無常想位。如其所應盡當知。外國師誦亦如前應知。
2[*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
差別者說自名及第三句中,除有說無願無願。
3[*引文]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隨應當知者。
1)謂不淨想等亦應作四句。而有差別。謂
1.1)若修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不淨想彼不思惟不淨想。謂緣餘法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一切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生欲色界,得阿羅漢果最後解脫道時。
+若以滅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依有色定。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及最後解脫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引發神境、天眼、天耳、他心智通,四無間道、一解脫道。及緣餘法他心智通解脫道時。
+若起不淨觀、持息念、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法、詞二無礙解時。
+若依有色定,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有色定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若依有色定,起辯無礙解。及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願智、邊際定時。
+若起無諍時。
+若依有色定,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
於如是時,修不淨想不思惟不淨想。
1.2)有思惟不淨想不修不淨想。謂緣不淨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聞所成想。
思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思所成想。
修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修所成想。而不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緣苦集諦。
+增長煗頂,起緣不淨想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世俗道或苦集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一切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有說:唯無間道時。
+若以世俗道離第四靜慮染。以空無邊處近分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道時。
+若以苦集智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苦集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無間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若依空無邊處近分,起緣不淨想法念住時。是名善想。
染及無記想如前說差別者。緣不淨想,於如是時思惟不淨想,不修不淨想。
1.3)有修不淨想亦思惟不淨想。謂緣不淨想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若以世俗道或苦集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及一切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依此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以緣苦集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若依有色定。時解脫練根作不動。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緣不淨想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起緣不淨想他心智通時。
+若起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起四無量時。
+若依有色定起緣不淨想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有色定,起緣不淨想、義無礙解時。
+若起緣不淨想願智、邊際定時。於如是時修不淨想亦思惟不淨想。
1.4)有不修不淨想亦不思惟不淨想。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道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彼一切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有說:唯無間道時。
+若以滅道智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世俗道離第四靜慮染。即依空無邊處近分。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最後解脫道。
+若依無色定,離空無邊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無色定離上三無色染。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生欲色界,離非想非非想染最後解脫道。
+若以緣滅道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無間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依無色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最後解脫道。
+若起無色、解脫、後二遍處時。
+若依無色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若依無色,起義無礙解、辯無礙解、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及起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善位如是。若染污及無記位,不緣不淨想。并一切無心位。於如是時不修不淨想亦不思惟不淨想。如不淨想、厭食想乃至滅想亦爾。皆作四句。於中差別如理應思。

4.六尋
4.1.欲尋
[發智論]若起欲尋。彼思惟欲尋耶?答:應作四句。
有起欲尋不思惟欲尋。謂緣餘法起欲尋。
有思惟欲尋不起欲尋。謂緣欲尋起餘尋。
有起欲尋亦思惟欲尋。謂緣欲尋起欲尋。
有不起欲尋亦不思惟欲尋。謂除前相。
如欲尋。恚尋、害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亦爾。
1[*引文]若起欲尋彼思惟欲尋耶?答:應作四句。
2[*引文]有起欲尋不思惟欲尋。謂緣餘法起欲尋。
如緣色、受、想、識蘊。除欲尋,餘行蘊起欲尋是名起欲尋。不思惟欲尋,緣餘法故。
3[*引文]有思惟欲尋不起欲尋。謂緣欲尋起餘尋。
此有三種。謂善、染、無記。
1)善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
加行善中通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欲尋起聞所成。
思所成者。謂緣欲尋起思所成。
修所成者。謂緣欲尋起修所成。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欲界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緣欲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二心頃。謂苦法智忍、苦法智。集現觀二心頃。謂集法智忍、集法智。
+若以苦集智離欲界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世俗智離欲界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時。
+若依未至定為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乃至若依第四靜慮為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以苦集法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緣欲尋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起緣欲尋他心智通時。
+起緣欲界宿住隨念智通時。
+起四無量時。
+起緣欲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緣欲尋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若起緣欲尋法念住無諍、願智、邊際定時。是名善。
2)染污者。
謂緣欲尋,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廣說如前。
3)無記者。
謂緣欲尋起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於如是時思惟欲尋不起欲尋。
4[*引文]有起欲尋亦思惟欲尋。謂緣欲尋起欲尋。
如欲尋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未及他相續三世欲尋。
5[*引文]有不起欲尋亦不思惟欲尋。謂除前相。
+外方師誦。謂緣餘法起餘尋。
+此中如緣色、受、想、識蘊。除欲尋,餘行蘊起餘尋。緣無為起諸尋。及餘一切不起欲尋,不思惟欲尋位。
6[*引文]如欲尋,恚尋、害尋亦爾。差別者說自名。
1)若起出離尋。彼思惟出離尋耶?答:應作四句。
1.1)有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謂緣餘法,起出離尋。
+如緣色、受、想、識蘊。除出離尋,餘行蘊,起出離尋。緣無為,起出離尋。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未至、初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
+若依未至定以滅智離欲界及初靜慮染。及依初靜慮以滅智離初靜慮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地以滅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地以苦集滅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初靜慮時。
+若依初靜慮引發神境、天眼、天耳、他心智通。四無間道、一解脫道。及緣餘法他心智通解脫道時。
+若依未至起持息念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起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有說:但起無相無相時。
於如是時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緣餘法故。
1.2)有思惟出離尋不起出離尋。謂緣出離尋起餘尋。
此有三種。謂善、染、無記。善者除思所成。餘如前說。於修所成中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靜慮中間。及上三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緣出離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若集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依靜慮中間。以苦集道智離初靜慮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靜慮中間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若依第二靜慮近分離初靜慮染。若即依此以緣出離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如依第二靜慮。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
+若依空無邊處以道智離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如依空無邊處。依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若依非想非非想處為離彼染。以緣出離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以苦集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諸地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依無色定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以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雜修上三靜慮時。
+若依上三靜慮。引發緣出離尋他心智通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無量時。
+若起緣出離尋無色解脫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緣出離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依無色定起緣出離尋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緣出離尋辯無礙解時。
+若起緣出離尋願智、邊際定及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
染污者。謂緣出離尋,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廣說如前。
無記者。謂緣出離尋,起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
於如是時,思惟出離尋不起出離尋。
1.3)有起出離尋亦思惟出離尋。謂緣出離尋起出離尋。
如出離尋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續三世出離尋。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未至、初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緣出離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集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世俗道、苦、集、道智離欲界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以苦集道智離初靜慮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即依彼二地以苦、集、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以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雜修初靜慮時。
+若依初靜慮引發緣出離尋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起無量時。及緣出離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未至、初靜慮。起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緣出離尋辯無礙解時。有說:即依彼二地起空空、無願無願時。
如是等時起出離尋亦思惟出離尋。
1.4)有不起出離尋亦不思惟出離尋。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依靜慮中間。以滅智離初靜慮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靜慮中間。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近分離初靜慮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解脫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第二靜慮乃至依無所有處亦爾。
+若依第三靜慮近分離第二靜慮染。若即依此以身、受、心念住及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第三靜慮近分。依第四靜慮近分亦爾。
+若依空無邊處近分離第四靜慮染。
諸說無色近分有別緣者。彼說若即依此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
諸說無色近分無別緣者。彼說若即依此以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空無邊處近分。乃至依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亦爾。
+若依非想非非想處為離彼染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以滅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無所有處。以苦集滅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非想非非想處。時解脫為練根作不動故。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上三靜慮時。
+若依上三靜慮引發神境、天眼、天耳。及緣餘法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起初二解脫前四勝處時。
+若起第三、第八解脫、後四勝處、十遍處時。若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四無色、解脫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不淨觀。及依靜慮中間第二、第三靜慮近分起持息念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即依彼諸地起義無礙解時。即依彼諸地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時。
+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法無礙解時。有說:及依靜慮中間起詞無礙解時。
+若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願智、邊際定。及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若起無諍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
如是等時不起出離尋。亦不思惟出離尋。
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亦爾。三惡尋、三善尋廣說如雜蘊思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