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上課概論-26(ZA32)

 第二十六講

第一個苦為什麼是聖諦,一般人可以觀察到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七個沒問題,他們知道這是苦。但是五蘊本身存在就是苦,這就只有聖人才看得懂。一般人會認為沒病很健康,怎麼會是苦呢?很有錢、長得很漂亮,怎麼會是苦呢?想要什麼都有,怎麼會苦呢?因為後面有苦跟著你,只有聖者看得到。好像很好,什麼都具足,但是在你沒有把問題的原因-斷除之前,這些苦緊隨在後。雖然沒有馬上呈現出來,但是隨時隨刻都會現起,這是很恐怖的!就好像你很有錢,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從一千萬變成一萬塊都沒有,有變無的巨大差距會讓人很怕。表面的苦大家都看得到;比較深層的、本質的苦一般看不到。所以前面七個苦其實不能叫做聖諦,應該叫諦,它是一個真理、一個事實。但是第八個苦-五蘊本身存在就是苦,因為它有很多東西,主要是煩惱緊隨,只要有煩惱緊隨,不管到欲界天、色界天,還是苦。為什麼?因為五蘊/生命有結束的一天,當它結束的時候,煩惱沒有斷,還是苦。這就是上一講提的片面跟全面的認知,而佛教看問題是看全面性。今天只看到你"這一天"過得很快樂,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的話,全面性地看生命,事情就不是這樣。佛陀說輪迴,《阿含經》有譬喻就像一個棍子削五個面,往上丟,會是哪面著地,不知道!當這一生是色界天天人,下一生呢?不知道!生命的不確定性,會讓人產生不安!所以佛教講苦是從全面性的角度來講,不是只看到某一個段落…這個段落可以當國王過得很快樂,然後死了…這一段是很快樂的、不苦,但是下一段呢 ?不知道去哪裡!是那個在苦啊!所以從片面來看,看不到問題的原因,必須把它整個拉長,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佛教是從三世來看問題。

世尊到底看出了問題出在那裡呢?

  1. 後有愛:我們貪愛、我們要的東西太多!長壽、富足、生存慾望…我們這個貪很強。一些快臨終的人,你問他:我給你安樂死好不好?多半不願意,但凡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機會,誰不想活下去?這叫對自己生命的"自體愛",我們不想失去自己的生命體。

  2. 喜貪俱行愛:任何屬於我的東西、我的家人、我的財產、我的房子….會出現兩種心態,一個是心很歡喜,想要這個東西;一個是貪著。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a. 將得現前是已經出現在我眼前,我還沒得到。比如說居士拿一個東西,他只是出現在我的眼前,還沒拿給我,我心裡就很高興。b.已得未受用,我已經拿到了但是我還沒吃,內心處於歡喜狀態。
    現前受用,東西現前了,我也正在使用,例如美食,沈溺在那種好的境界裡面叫貪。

所以我們的內心活動面對外面的境,合我們的意,會有上述兩個心情,一個是正在使用它的時候,內心的一種染著;一個是還沒使用它,但是內心很高興想要使用它。

  1. 彼彼喜樂愛:第一個彼就是這個世界、那個世界;這個東西、那個東西。第二個彼是指下一生未來所希求-我對未來、我所追求、渴望的….種種。

所以這地方佛陀跟我們分析的訊息是:讓我們苦的原因其實是渴望、貪著,主要渴望是對自己的生命不想失去、對屬於自己東西的放不下手、送給別人放不下手、已經得到想要更多…. 這就是貪愛。但是佛陀講得更白一點的是:-你這種貪愛心從哪裡來?從無明來!什麼叫無明?不知道五蘊的本質是無我

""有三層意思:常-在我們生命裡面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主宰-我做得了主,我要它怎樣就怎樣。不易-它永遠是這樣子不會變化。

而經文揭示:我們的生命體裡面沒有""這種東西,這種東西是我自己、人類自己的渴望想出來的,事實上沒有!因為有這種無明的想法、觀念,對生命體有渴望,引發這種情緒()而產生你的行為(怎麼樣可以讓我獲得更多、怎麼樣做可以讓我的生命延續更長….),當你產生行為之後,引發另外一個東西(新的五蘊)出來,生命體流轉不停。所以經文的訊息是:我們為什麼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生死中輪轉受苦?原因是因為我們做了某些行為,好的、不好的都有,這是善業跟不善業,是因為行為()決定我的未來(五蘊)!我的行為決定我的未來,我們的行為包括身(身體的動作)、語(語言)、意(內心的活動),這叫三業。我的行為決定我的未來,行為誰來決定的?我的情緒 我的感受(要快樂、不要痛苦…)我的情緒在影響我的行為;還有什麼東西在影響我的行為?我的觀念、對生命的看法。想法在影響情緒、我的情緒在影響行為。

所以當我想要改變這個迴路怎麼辦?必須要從"貪愛"這邊下手,就是修定。外道會用修定來調伏貪愛,比如說什麼都放棄、什麼都不要。但是不從""下手 就沒辦法。佛教剛好顛倒,從《雜阿含經》第一經開始都在講一個觀念:無常、苦、無我。先從對生命的看法改變-生命的本質是不長久、隨時在變、不是你做得了主,這觀念要先改變過來,對自己乃至他人生命的貪愛執著,就會放得輕點。注意佛教處理問題的步驟是先改變觀念"",再改變你的情緒"",然後再改變你的行為"",行為改變,結果就改變"五蘊"。假如顛倒先改變了行為,把不好改做好的,你的結果會是好的…沒錯,但是呢?還在輪迴。即便是修重善業的禪定"調伏愛"--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會有更殊勝的果報,也依然在輪迴。""不改變,縱使做足了""""這兩項,並非白費功夫,但也只是將問題暫時性的解決。

佛陀提供八正道,可分成戒定慧:""用戒來調整;""用定來調整;""用慧來調整。這就是為何世尊敢說他的道真的是道!因為他是根據問題的原因、根源來解決。講生死輪轉的現象,來自於(無明/煩惱)(行為) ;解決方法就是八正道;方法對的話,苦也不見、集也不見,為。如果集不見,就是心解脫,心完全解除了對愛的貪著;苦也滅了就進入無餘涅槃。集滅是有餘依涅槃,苦滅是無餘依涅槃。



所以可以看出來經文在提知道苦集滅道,但怎麼下手呢?

苦 、集、滅、道這四個層面的關係要了解

-問題是什麼?-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問題的根源跟問題消除的狀況是什麼?-用什麼方法最有效?

將這四項比喻為進手術房開刀,在進手術房之前有許多前置作業,要知道這是什麼病?病的原因在哪裡?用什麼方法?然後全力以赴結果會如何?先知道這些,但真正的下手就是入手術房開刀。

舍利弗在經文提供的方法就直接從了解這地方下手。「…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先問色是常還是無常?檢查你認為的生命體是否永遠不會改變的呢?注意這裡用問句不是用肯定句喔!前面都用肯定句這邊是用問句-你的五蘊是常呢?還是無常?必須先去檢驗一下,答案確定下來如果是無常的話,無常的東西不會持續很久,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它是苦或是樂?是一種苦惱的事情還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假如是苦惱的事情,那是我還是無我?是做得了主還是做不了主?要先對話,因為我們的心沒有那麼敏銳,看到一件事情,馬上知道它是無常。但是透過對話:這件事物是常還是無常?有選擇項了,當你問它是常還是無常?就會去思考。但是如果直接告訴你這東西是無常的,你不會主動思考。為什麼嗎?因為腦袋很喜歡、很容易接受肯定句,對疑問句我們的心馬上會產生一種衝擊感,有一點震撼,所以用疑問句來問自己的時候,腦筋會開始活動....是這樣子嗎?不是這樣子嗎?會去想,那時你的心就會比較精緻一點。這是第一個步驟先觀察五蘊的三種相貌。

再來第二個,換觀察十一種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為什麼要觀察十一種?因為片面性的觀察還不夠,要觀察全面性所有、各式各樣的色,歸成十一類。就好像作民調,十個人的民調、 一百人甚至一千、一萬的民調,哪一個比較接近事實?數據愈大的愈精確!同樣,假如我看到的是事實,必須逐一檢查:過去的色是不是這樣子呢?未來的色是這樣子嗎?逐一檢查才會確認五蘊的本質是無常、苦、 無我的。所以佛教不是要你相信、而是教你檢驗、檢驗這個資訊是對還是不對。

經文《三十一經》提供的方法就是觀三相,然後觀十一種,全面性的觀察,經由反覆的觀察,慢慢能夠親自體驗到無常。我講"親自體驗到無常"意思是說:不是腦袋想的,是必須跟你的經驗連結。在五蘊裡面、在你的身體當中,能感受到無常或是能夠連結到無常,這個時候才算是正見。正見生起稱為如實知如實見。正見生起有什麼好處?首先,對於五蘊開始不喜歡,為什麼?看到無常、無我,厭離心開始生起來,然後進一步達到離欲,就是對於五蘊、生命體想要的那個心沒有,這個時候叫做心解脫,然後進一步的解脫生老病死,就是入無餘涅槃的狀況。

佛陀教的方法都很簡單、很單純,就是觀無常、苦、空、無我;觀過去、現在、未來,但是它的道理很複雜。

觀有1. 三項 2. 十一種,如果再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一個訊息:三項的背後是;十一種的背後是。當在生命現象中發現到無常是一種變化、一直在變化,你能不能在周遭的每一件事事物物中找到無常?當你體驗到一個東西的時候,能不能在其他的東西也找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很重要!例如當我知道蘋果會往下掉是地心引力,是不是每一個東西都一定往下掉呢?那它必須做測試。

經文《三十二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這一部經跟前面一部經只有一個地方差別,一樣不如實知如實知,如實知可以超越色,只有超越色這個地方不一樣。前面是斷色,就是斷除對五蘊的我見、我所見。對我的生命體,怎麼知道它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必須知道四聖諦。進一步是怎麼超越色/ 五蘊,也就是我怎麼樣把生死輪迴停下來。斷色這個地方生死輪迴只是破第一關還沒結束;第二關是怎麼超越整個生死輪迴?不再有輪迴,必須知道什麼?把問題倒過來問的話,前面那個問題是怎麼能夠知道五蘊是無我的,怎麼樣超越生死輪轉呢?世尊告訴我們 集 滅 味 患 離,所以兩個方法 處理的問題不一樣。這裡跟前面的四聖諦重疊,先把它們的關係講清楚。

首先第一個是觀五蘊本身是什麼?這個地方完全一樣,然後觀它的集、滅。苦集滅道也是用集滅,但是內容不一樣。味就是愛著,經文是喜樂;患是觀無常、苦、變易法;離就是離欲貪。五蘊、味這一部分完全跟四聖諦一樣-引發生命體的相續不斷,還是在愛著。但是味這個地方講的又不一樣,-你的愛著來自於五蘊的現象。比如今天覺得身體很放鬆我很高興,這樣的高興叫味。喝咖啡、聽音樂、新衣服….給我帶來的一種快樂,我喜歡這種快樂,叫味。-雖然覺得很高興,但它本身就是苦惱的原因,為什麼?因為會變化(無常)。它本質就是在變異,變化的時候,就苦惱()

集、滅 現在存在的時候,五蘊如何生起?五蘊-身體每天有感覺、內心有感受、腦袋也有想法,也有一個想要實現願望/理想的內心活動,心每天、每分每一秒都在活動,但是什麼東西讓我變動?整個身心狀況叫五蘊,不外乎是身跟心,什麼東西在決定我的身體可以變好、可以變不好、可以健康、有病?什麼東西在決定、影響我們身體上的四大(地、水、火、風)?當給四大很好的物質,讓四大變成很有力量的話,身體就變得很健康。什麼東西在影響四大?業所生、食物、時節。第一個是先天也就是業所生,先天的身體要改變有侷限,但是後天可以透過調整合適的、好的飲食,四大會變。同樣地,時節-運動、睡眠好,四大也會變。所以會發現四大所造色影響到你的身體的狀況。

同樣的,內心的活動- ,我為什麼有感覺?為什麼有想法?為什麼會有行(想要做一件事情的動機),這些東西為什麼會出現?因為;觸引發受、想、行。什麼叫 就是指根、境、識 這三個叫觸。何為根、境、識?眼睛看畫時,眼睛叫眼根,看到的畫叫色境,眼根看到認知到畫這叫識。心裡想著這畫畫得很好,這是想蘊。看了很高興,內心有快樂的感覺,這是受蘊。想要把它照下來,就是行蘊。

感官面對外面的境界有認知作用的同時,會引發感覺、想法跟行動等三種內心的活動。只要我離開這個境,例如看到另一更好的畫,境改變了,受、想、行 就變了。受、想、行、這五蘊、整個身心狀況一直在變化,而這個變化是受到內心的變化、受觸的影響。

名色 什麼叫名色?就是指-第六意根就是五根五境當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要產生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的時候,必需要有根、境、識(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的認知作用,根境識必須同時具備才行。比如說眼睛(眼根-是指視神經)壞了,境現前,沒辦法看到;眼根沒有壞、境現前,心不注意它也沒有用;一定要根沒有壞、境現前,又注意到它,心才會活動。所以五蘊一直在變化,而這些變化是有原因的(),是前面的因(四大、觸),由這個原因引發出它的變化。四大、觸這個原因消失五蘊也就消失 這叫集滅。怎麼知道生命是無常的、怎麼知道生命是變化的,就是從這裡觀察,從心理感受最明顯,當人家稱讚你,"你很好"這句話聽過來,聲音是境,耳朵聽進來,我知道他在讚美我,有想蘊,我很舒服、有一種溫暖的感覺出現,你內心開始活動,我是真的真的很不錯…你的心識受到境影響。當人家罵你"你這個人很糟糕",境聽起來,受又出現,又不一樣的內心活動,也是受境影響。所以五蘊身心一直受到某些事物而不斷在變化,原因條件具足,它(五蘊)生起(),條件消失它不見()。從這裡,可以看到無常、可以看到苦、可以看到變易出現,也看到無我,為什麼?作不了主。這地方為什麼是可以超越生死輪迴?關鍵在看到集滅- 因緣條件具足,五蘊生起;條件消失它不見。如果能夠在自己的生命當中觀察到這個,人生態度會完全轉變!喜樂就開始降低,為什麼?因為看到無常、苦、變異法。

最後一段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在觀察自己的時候,假如能夠看到五蘊生起跟消失的現象,尤其是感受,注意感受的生滅現象,看到它是緣起法的時候,整個不一樣。正觀-如果能夠正確的觀察到五蘊不是我(非我)、也不是我的(非我所),會產生無所攝受這種效果。攝受就是拿到,心不會在外境變化的時候被抓住。當五蘊在變化的時候,例如身體突然出車禍或是今天重病,心不會被這種訊息給抓住。當你認為五蘊是我跟我的時,突然出現變化,心馬上被那種不好的訊息、消息給抓住。無所著的著,巴利文意思是說內心開始顫抖。認為五蘊裡面有一個我,如果五蘊變化的時候,心就被那種變化產生的恐懼心給完全抓住。那時候,心就處在一種害怕之中,好像老鼠被貓追著跑一樣,時時刻刻(吃東西、上廁所)都保持警覺狀態之下。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上課概論-25(ZA31)

第二十五講

施隨念

聖弟子對於自己佈施的功德,應隨時這樣地回憶:

在佈施的時候,我是否為了解脫而佈施?

我是否逈向於涅槃?

我是否不染著財物?

我是否不染著佈施的果報?

我是否常常自己親自佈施

我是否樂於佈施?

佈施之前、正在佈施的時候、佈施之後,內心都很高興、清淨、沒有後悔。

我是否以平等心而佈施?對於父母妻子等是否平均分配財物?



解析

佛弟子可以隨念六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或是快要臨終的時候,要回憶自己曾做過的善法。佛、法、僧是一般佛弟子會容易想到的;戒、施、天也是。戒,就是你守得那些戒法,曾經做得很好,你起歡喜心。或者曾經佈施,起歡喜心。天,就是天人所具備的條件信 戒 聞 捨 慧你也具備。

解脫施

解脫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1. 我佈施的目標是為了涅槃。2. 我佈施的心態是沒有染著的。所以可理解成:我佈施的目標是涅槃,以解脫作為我的目標。以及,我的心以不染著狀態,而佈施,那也是一種解脫。這是從心與目標不同,來解說。

常自手施

佛教有兩個名詞:施者與施主。我拿東西給你,我是做這個動作的人叫施者。例如過年媽媽叫小孩子拿東西給師父,小孩子就是佈施者。但是東西原是屬於誰的?是媽媽的,所以媽媽叫施主。做佈施這個動作的那個人叫施者;佈施物的主人是施主。施者可以是施主,也不一定是施主。施者是親自佈施者,施主則不一定親自佈施。

樂於佈施

對佈施這件事情你很歡喜。什麼叫歡喜?佈施之前、正佈施的時候、佈施之後,心都很高興。不會悔施,後悔這個人我不應該給他,因為他做過什麼壞事或他怎樣…這種就後悔。悔施,就損減功德,價值、效果就稍微低了。

平等施

佈施的時候,用平等心來佈施,不會區分這個人是長老給多一點,這個人是剛出家、年輕的小沙彌給少一點,不平等施。或是說這個人很有修行給多,這個人沒有修行給少,心是平等,沒有這種區別。佈施的時候,不在乎對方的戒定慧如何,就是佈施給每一個人。

在《阿含經》就有一個故事很有趣。有個叫質多長者算是初果聖人,他在佈施的時候,天人跟他講說這個某某人是初果、這個人是二果、這個人是三果、這個人是凡夫,不用佈施給他太多….而質多長者因為是初果聖人,他說:在我的眼中每一個人都一樣,不因為他是初果、二果、三果而有差別。一般很難做到,因為我們看到一個人的外表、功德、優點、缺點,心裡有不同的評價,要平均的給,有時候給不出來。

Dānapati施主、檀主、檀越

這個名相在法會常看到。Dāna是佈施,pati是主人,翻譯成施主,翻譯得很好,就是佈施的主人。漢譯的時候,有時候只取Dāna這個音,叫檀那,翻音不翻義。檀主,取前面的音na省略就變成檀主。檀越,取這個音,後面又不取,而用越字。越,就是佈施可以超越貧窮。變成檀是因,越是果,亦即佈施的功德/好處就是超越貧窮。在一般的法會裡面會用到檀主、檀越,其實這跟施主的意思都是一樣。

佈施的功德,這裡只講佈施者的心情,並沒有講佈施對象的差別。提到佈施者應該用什麼心態來佈施,不用考慮到佈施的對象,考量到自己會比較具體、明確。



**經文《三十一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卻坐一面。

  時,舍利弗謂輸屢那: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滅道跡不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斷色。

  如是,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滅道跡不如實知故,不堪能斷識。

  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色。

  如是,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滅道跡如實知故,輸屢那!當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斷識。

  輸屢那!於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

  「若色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時,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已,去。



第三十一經跟下一部三十二經其實剛好是一組。這部經已經把佛教的重點講完,叫做苦 集 滅 道。先把這部經的大要稍微解說,這個地方如果了解的話,會很有意思。不堪能斷色我們如果把句子倒過來念:如果想要斷色,應該具備什麼條件?斷色的意思是斷除對色(認為是我跟我所)這一部分。如果把斷色這個名相改成斷病,我若有病,得找方法,怎麼樣可以把疾病去除;必須要知道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這四件事情。知道的話,就有能力斷掉這病;不知道則無法去病。這部經告訴我們,有無能力斷此五蘊病的大前提,是如實知:你知不知道?知道什麼?就是「四聖諦」。這一點很重要,佛教一直很強調遍知→斷:我們一直想解決生命中的很多困難、痛苦、不快樂的事物,但是要解決它只有一個方法,就是要知道,不知道就無法解決。佛教在講四聖諦的時候,講一個關鍵,叫做,只有知才能斷掉你的問題!這個很重要。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開發智慧,問題是不可能解決的。佛陀講一些觀念跟方法,那你能不能開發你的智慧?智慧不能開發,煩惱就是不能解決!為什麼?我的心要做什麼選擇、什麼思考,只有我的心在運作,佛陀不能操控我這部分的選擇權,所以為什麼/開發智慧這一部分要靠我們自己。

世尊跟我們分析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想解決一個問題,一定要知道四件事/層面:

  1. 什麼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2. 原因-要知道的原因從哪裡生出來的?

  3. 解決之後,是怎麼一回事?

  4. 從原因下手-懂得用什麼方法可以讓解決

例如治療疾病,什麼症狀?什麼原因?預後如何?以什麼方法處理?

有一點很值得思考:有病,想要倒推、確定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病,從果推因有很多種可能性,這不容易。但是,從因到果卻是很明確。當有問題的時候,嘗試要找到原因,很不容易。有很多處理問題的模式,但是病因假如不確定,多數方法都是暫時性。從症狀,找原因,很難。像遇到一個問題,要作判斷時,是根據片面/局部的資訊,還是按照全面的資訊來做判斷?

舉一個心理學的例子:假設問一年輕人,第一個問題,你今天快不快樂?第二個問題,你這個月約會幾次?如果將這兩個問題次序顛倒,問題一樣但是次序不一樣,答案不會相同。如果先問你快不快樂?你可能會聯結,從有記憶開始到今天為止快樂、不快樂的事情,全面考量、省察,會過濾很多訊息。第二個問題(一個月約會幾次)就變成只是很單純的資訊而已。但是問題次序倒過來的話,先問你片面訊息,一個月約會幾次的時候,也許快樂的回憶現前,判斷是我快樂,這個訊息會變成取代全面訊息。在現實上我們常常用片面的訊息來判斷全面的東西。比如說有一個人結婚20年,第21年離婚,若被問婚姻快不快樂,他一定說不快樂,為什麼?因為結果是離婚,她忘了二十年裡也是有快樂的,但被最後一年的離婚傷痛全否決歸零,這合理嗎?我們傾向以最先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訊息、念頭、想法或感覺,來對我們這一生所經歷過的每一件事情做判斷。這樣的思考模式,在我們生活中很頻繁!所以,腦袋裡出現什麼念頭,最先出現的往往被拿來當判斷-該做不該做、好不好、高興不高興,都是根據腦袋先出現的影像而定。對自己的評價也是如此-做十件事情,九件成功只有一件失敗,但是會擴大失敗感,而把其他的九件好事情抹煞,以此評價自己是失敗的。片面的判斷容易出錯。

再來,當你找到病跟病的原因出在哪裡,用什麼方法是最安全、最正確、最快?這又不一定。普及方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迅速,快速方法不一定安全,方法可能很多,但是哪一個方法又是最好的呢?這個方法用了,病痊癒是完全的呢?還是暫時的呢?不知道!除非把病因處理掉,病才能處理掉。



所以,佛陀跟我們分享一個很重要的資訊,想解決問題必須要從苦、集、滅、道四個角度來看問題。這四個角度都知道才能處理問題,不知道的話,雖然下手,卻不一定能解決問題。

佛教講的苦諦是指世間,世間包括我們的器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就是眾生所居住的世界。為什麼用器呢?器像盆、器皿,上面可以放眾生,例如我們的世界-地球就是乘載眾生的大器皿。器世間有所謂的三界-欲界、色界跟無色界。有情世間,就是有生命體的眾生分別安住在欲界、色界跟無色界裡面。欲界,分成欲界天、人跟三惡趣。所以,先知道佛教講苦諦範疇是包括生命體跟沒有生命體這兩個範疇。為什麼把有情、器世間叫做苦諦呢?因為器世間會有成、住、壞、空的現象出現,所以它也是無常。為什麼把有情世間也叫苦諦呢?因為只要眾生一出生,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等八苦就跟著你走。或是從有情的五蘊身心感受的層次而言,苦可分為三種:苦苦、壞苦、行苦。不好的感受是苦苦;快樂的感受會變壞叫壞苦;不快樂也不痛苦,很平淡,叫行苦,因為它不穩定,只要有煩惱,苦跟樂會再現起,這就是為什麼器世間有情世間都是苦諦的原因。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24(ZA30)

第二十四講

**經文《二十五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我們上一講將第二十五經到第二十九經的重要概念如:多聞、說法、法次法向、見法涅槃、滅盡等,先進行講解,現在回來看第二十五經: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佛說:你現在問我什麼叫做多聞的意思嗎?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是的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請你仔細聽,也聽完之後要好好去思考,我將要為你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你應當知道若你聽聞五蘊的道理,它的目的是想要生起厭離心,生起離欲,對三界的欲能夠遠離。滅盡就是想要讓五蘊的果報體、五蘊的苦整個滅盡,這是無餘依涅槃。厭、離欲、滅盡這三個,令身心寂靜,所以都叫做寂靜法。寂靜法,屬於寂靜,就是說這三個具有寂靜的屬性、特性。在名詞後面多一個""字,意思變成"它是屬於"或是說"它有這個性質"""是對生死產生了厭離心,而想要捨棄對生死好樂的心,然後五蘊整個滅盡,這三個都是屬於寂靜的事情。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 同樣的,以聽聞五蘊受 想 行 識的道理,目的是要生起對於五蘊產生厭,跟捨棄對五蘊的欲,跟五蘊的滅盡。這些都算是屬於寂靜的事情。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經文《二十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

  「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

  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六經》是講法師。你還沒有證果之前也可以講法,但是你這時候法的來源來自於你的學習經驗。


**
經文《二十七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七經》講的是法次法向。



**經文《二十八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名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八經》講的是涅槃、見法涅槃。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不起諸漏,諸是多數,各式各樣的所有的煩惱叫諸漏。由於阿羅漢的愛煩惱跟見煩惱完全滅盡,所以不起諸漏,心正解脫。心正解脫,應該有點是心善解脫的意思。



**經文《二十九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多聞、善說法、向法及涅槃、三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

《二十九經》它又再講一次,是說法師。前面是法師這邊是"說法師"。這個地方是指你已經證果了再講法,跟前面不一樣。



**經文《三十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語舍利弗言: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先到這裡一個段落。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地點跟前面不一樣,王舍城這個地方。爾時 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先解釋耆闍崛。


名 詞 釋 義

耆闍崛山

耆闍崛,巴利文是gijjha-kūṭa。闍這個字念 ㄉㄨ,因為闍是梵文的音它是gṛdhra,一般我們念ㄕㄜˊ 是錯誤的,這個音是我們現代的音,不是古代的音,所以這個地方你要念ㄉㄨ或唸jjha 的音(類似閩南語""的音)也可以。崛念ㄐㄩㄝˊ,kūṭa是崛,gijjha是鷲。又翻譯為靈鷲山、靈山。kūṭa的意思應該是山峰或山頂,一般叫鷲峰,為甚麼叫鷲峰?因為山的形狀很像鷲或是說那個地方很多鷲聚在一起。但是,原文是沒有靈。

一般阿闍梨我們怎麼念?出家的時候不是有兩個師父嗎?一個是剃度師父、一個是教你規矩的師父,教你規矩的師父叫阿闍梨 ācārya。所以念那個jjha (類似""的音)不應該唸阿闍ㄕㄜˊ梨,阿jjha梨才對。所以現在的音跟古代的音不一定相同。
那個時候有一個長者子,這個長者在佛經裡面是指很有錢的人,或是年紀很高、或是道德很不錯的人叫做長者。輸屢那就是我們上次提到二十億耳。

輸屢那

輸屢那 Srona 音譯,意思為聽、耳朵。koṭi就是我們一般常常念結齋偈的時候,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這個koṭi就是俱胝,有兩個意思,1. 千萬,所以準提咒是指七千萬的佛所說的咒。2.億。這個地方是"二十"。輸屢那又稱作二十億耳。因此兩個名詞是同一個人,輸屢那翻音;二十億耳翻義。因為輸屢那(二十億耳)不用為經濟煩惱,所以他可以日日遊行到處去參學,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就是前往到尊者舍利弗的地方,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

舍利弗

舍利弗śāriputraśāri翻音,putra子,""只翻前面pu,應該叫舍利 子。在心經譯為舍利子。舍利弗的母親是舍利,有一種鳥叫舍利鳥,他母親眼睛很像舍利鳥的眼睛所以叫做舍利。媽媽叫舍利,兒子就叫舍利子,是取媽媽的名字。舍利弗另外一個名字叫優婆提舍Upatissa帝須之子,Upa在梵文的意思是“在上面”,upa放字首Upatissa,指的是兒子的意思(upa- in Buddhist literature"a son.")tiśya就是天上的一個弓箭手的名字,爸爸叫帝須。舍利弗、舍利子、優婆提舍都指同一個人。台灣香光出版社有翻譯《舍利弗的一生》這一本書,講從出生到他入涅槃的過程,很精采(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abstract/index.htm)

舍利弗是因為遇見馬勝比丘的關係,才能夠值遇佛陀,而證得涅槃。他因為馬勝比丘說了佛陀講的偈語:『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當下心開意解,即得法眼淨變初果。這偈語有很多不同版本,這個是出現在《阿含經》裡面的版本叫「緣起偈」,這個偈很有名。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 一切法又從因滅;因緣具足它現起,因緣不夠、條件消失它消失。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所以這個法本身是無我的,不能永遠存在,它是由條件控制的。所以這樣的滅跟這樣的生,既講生也講滅。沙門說如是-沙門就是佛陀,佛陀是這麼樣說的。

當時舍利弗是婆羅門教,這句話讓他了解了無我的道理,所以他是從緣起的道理知道無我。跟我們剛剛在講世尊入涅槃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有沒有注意到與這「緣起偈」有何重複出現處? 生滅

所以重點:生滅是一個入口處!我們把很多東西看作恆常跟永遠,看不到生滅。但是常常從這個角度去看,有些東西會生起也會消失,注意到生起跟消失,如果越看越接近真相的時候,對世間的一切法(諸法)的看法會整個翻盤,眼光完全打開。以前看事情認為有常、樂、我、淨(四種顛倒),但是當你看到生滅的時候,對世間的看法完全改變,整個路線就不一樣…整個就完全走厭、離欲這條路線。你如果沒有正見、沒有看到無我,路線就走我勝、我等、我劣這條路線了…我比你好、我的權利比你高、我的權利跟你一樣、我的權利比你差…或是我享受的東西比你好、我享受的東西跟你一樣、我享受的東西比你差…或是我的思想比你好、我的思想跟你一樣、我的思想比你差..等等就出現了。

舍利弗因為這個偈頌而開悟,只聽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講這個偈頌他馬上領悟,尚且還不是聽佛陀講哦!舍利弗隨佛陀出家半個月後,盡諸結漏,斷除煩惱,而目犍連只有七天的時間,即盡結漏,現神通力,證得阿羅漢的神通智波羅蜜。


再來是問訊起居。問訊,訊的意思就是問,也是問候的意思。問候什麼?應該是問這些:

*少病少惱否?

*起居輕利否?

*遊步康強否?

這是晚輩見長輩時,除了身體動作的合掌彎腰,還要問以上的話語。

因為老人家多少有病,不說無病無惱。少病就是病痛是不是少一點呢?身體的四大是不是調合得很好。徒弟、信眾等人有沒有干擾你、帶來困擾?寺廟怎麼樣啊?一些外在的事情等等有沒有讓你苦惱?

再來就是問說起居輕利否?起居就是晚上睡得好不好?晚上睡得舒不舒服?

輕利就是東西吃得消化嗎?再來說遊步康強否?平常在走路的時候,腳是不是很有力量還是沒有力量?走路得好不好?很人性化、很溫暖的問話。先問身體狀況,這叫問訊起居。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這個""不是如果,指"凡是""凡是有"或是"任何"的意思;凡是有眾多的沙門婆羅門,對於無常、變易、不安隱的色或身體,說:我的色比你好、我的色跟你一樣、我的色比你差。為什麼這樣的沙門、婆羅門有這個想法而不見真實?他這樣的想法而說他沒有見到真理。你們加個"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就容易懂:你產生這種想法"我以五蘊作對象跟人家比…我的身體比你好、我的身體跟你一樣、我的身體或是我的五蘊比你差…"會產生這個想法,佛教徒會說他們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將自己的五蘊與他人做比較的想法,這叫慢。有慢的人代表沒有真正看到五蘊的真實相。你產生這個想法以五蘊做對象,舍利弗就說還沒有無我正見,因為還有我、我在裡面。

那第二段是何所計而不見真實,一樣是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一樣就是"你為何這樣的想、這樣思考?"而我們說,他們也沒見到真理。反過來說,假如他們看到真理,他們不會說『我勝、我等、我劣。』這一句話的。就是說假如沒走"十一種觀"這一條路,會把五蘊當作是我勝 我等 我劣。但是這個五蘊卻是有"無常、變易、不安穩"的屬性,是無常會變化的。今天很好,明天就不一定,所以它是每天都在變化;它是不安定的,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快樂、很健康、很如意,但是不安穩,也就是不保險。它不能保證說我的生命活到九十歲,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不會有災有難…. 五蘊不確定、不穩定、不安穩這樣的屬性,卻認為是我勝、我等、我劣,這樣就是沒有見到五蘊是無我的真理。

我勝 我等 我劣

這串詞常常出現,以不同向度呈現,比如:

力氣:我的力氣比你好;力氣跟你一樣;力氣比你差。

受:我的快樂的感覺比你好;我的快樂跟你一樣;我快樂的感覺比你差。

依此類推,就是說在比較的時候,因為已經有一個""在,所以你看不到真實相,有一個慢出來。在比較的時候,會出現四種情況:

  1. :慢就是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好。於劣計勝-別人不如你,你也知道我勝過他,雖是事實,但是你心理就是覺得我比他好。這種慢是事實。於等計等-我們兩個是一樣,我也知道我們兩個是一樣,"你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那種念頭會跑出來。這慢雖是事實,卻有一種"我就是比你好"那種感覺。

  2. 過慢於等計勝-過慢有點超過,明明是我們兩個平等一樣,你卻認為我比你好;兩個都懂,你懂我也懂,卻認為我懂得比你多。於勝計等-或是別人明明比你好,但你卻認為我們兩個差不多,這個叫過度、非事實。

  3. 慢過慢於勝計勝-明明對方是比你好,你卻認為比他好,這個太過度、已經過兩階。

  4. 卑慢:於勝計劣-別人贏你很多、很多….但你卻認為只輸他一點點,這叫卑慢。我知道我雖然輸你、不如你,但我認為就輸一點點而已。

繼續經文後半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

「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

  「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這時候,舍利弗教他怎麼不會產生我慢呢?第一個是檢查、確認五蘊是常還是無常。用問句色為常,為無常耶?這叫對話。對話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把你引到你的經驗去觀察。為什麼這一部經講完,輸屢那證初果;為什麼舍利弗聽了那個偈頌也證初果?為什麼我們沒有?我們聽了好幾次為什麼沒有?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的心在活動、走大腦的思考路線的時候,那只是知道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走體驗路線的時候,一聽馬上有感覺。在聽的過程馬上領悟,"喔!原來是這個樣子",說"我懂了!"。例如有時候去聽演講或者看書的時候,懂是一回事,但是你突然一種領悟"原來這麼一回事,我懂了!,"這時候就是走體驗路線。對話很重要,在禪宗更明顯;禪修者來見禪師,都是用對話的模式,都是問你的心。比如說慧能去找五祖,有這段對話:

五祖問:「你是那裡人?來這裡想要求些什麼?」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人,遠來參禮,只求作佛。」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當時中原對南方少數民族貶抑的稱呼),那能作佛呢?」惠能說:「人雖有南北之分,佛性卻無南北之別。和尚與獦獠兩者身雖不同,但是佛性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一來一往都是當下心跟心在檢查,所以經文這裡的十一種觀無常、苦….是走體驗路線。五蘊是常還是無常,馬上去觀察,不是用想的。五蘊常還是無常,確定下來,無常!那進一步無常的東西是苦還是樂?他知道-苦!接著問無常是一種苦惱的事情,這樣的東西是有一個我還是沒有一個我?能夠自己作得了主的才是我,作不了主就是無我。所以這樣三步驟來確認無常所以、苦所以無我,他確認這個訊息:一切法或者五蘊是無常、苦、無我。光了解五蘊有無常、苦、無我三個特性還不夠,再進一步,一個一個去檢查(十一種區別/)。過去的五蘊是無常嗎?

現在的五蘊是無常嗎?

未來的五蘊是無常嗎?

我的五蘊是無常嗎?

別人的五蘊是無常嗎?

比我殊勝的天人的五蘊是無常嗎?

比我差的地獄、餓鬼、畜生的五蘊是無常嗎?

這樣一個一個檢查的!先確認無常等屬性,然後再用十一種事情逐一檢查,很綿密。因為不檢查的話,會以為只有我是無常,別人不是無常….會產生懷疑。檢查時用死這個字來取代很有力道:

我會死,過去的人會不會死?

未來的人會不會死?

我會不會死?/我會死嗎?

我之外的這些人會不會死呢?

再來是比我優秀的人會不會死?

佛陀會不會死?

一個一個檢查,一個一個不同類別的人檢查下去,「如」就出現,亦即「平等心」就出現了-每一個眾生都會死、不是只有人,一切生命體都會死…唯有確定,正見才會確立起來!怎麼知道?我勝、我等、我劣會不會出現?慢心會不會跑出來?當很用功很努力、止跟觀修得很綿密快成功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念頭,這麼多出家眾裡面只有我可以觀察到無常 苦 空 無我,其他人都不行,叫慢,這個慢變成很強的障礙,不能證道!

所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這個地方舍利弗教他觀十一種,可以把這個慢的問題解決

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地方跟第一部經一樣,當你產生正見(即初果),五蘊、無常的東西不會喜歡;苦惱的東西也不會喜歡;不隨我意、無我的東西,也不會喜歡;捨棄對於五蘊的欲求,到最後完全斷除貪愛的心,叫心解脫。如果心解脫,可以自己作證明-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我知道我生命到這個地方已經是盡頭,我知道我已經解脫,這就是五分法身裡的解脫知見。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舍利弗說完這部經之後,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就是表示他證初果。得法眼淨就是代表得初果。遠塵,塵主要是指「見煩惱」我見的煩惱。我見的煩惱有二種,一個是「纏」(開始活動),一個叫隨眠。另外一個是疑,還有一個戒禁取,我見、疑、戒禁取這三結不再現起,所以遠塵()離垢(隨眠)。亦即當你真實的見到四聖諦的時候,我見的煩惱不再活動、隨眠的煩惱也整個斷掉,這時候法眼淨,這個就是四聖諦,是智慧,-了解四聖諦的智慧才算乾淨。為什麼乾淨?因為沒有塵垢所以是乾淨的,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用來說明一個人得初果的狀況。再來是講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見法是指見了四聖諦,法是指四聖諦。得法這個法是指沙門果,他得到了沙門果當中的一個果-初果。不由於他:在宣說四聖諦的時候,以前是靠師父跟我講,這時不用再靠師父,用我的體驗宣說四聖諦是什麼,所以不由於他-不是從師父那裡聽聞!於正法中得無所畏:我所體證到的不怕跟人解釋,因為我知道是這樣、不是這樣…很清楚。這個是講得初果的時候殊勝的利益。

從坐起,這時候輸屢那起來,偏袒右肩,胡跪、合掌,胡跪就是胡人的跪法,右膝著地叫胡跪。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現在已經度越生死,到涅槃彼岸。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從現在開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得初果之後,才皈依三寶;我們是還沒初果就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有二種:我們是凡夫皈依三寶,他是聖者皈依三寶。為優婆塞,優婆塞就是居士。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我的壽命終其一生,一直到我死為止,我的心是清淨的,因為我不再有疑惑。歸依三寶這是在皈依的時候一定會念的。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皈依 這個詞意思是:Buddhamsaraṇam 依靠Gacchāmi我去

saranam依靠,就是指我的庇護所、保護我的地方,皈依佛整句是:我前往到佛陀的地方,把佛陀當做保護我的地方。""是我朝那個方向走-動詞,""就是佛、佛陀是我的依靠-名詞。所以皈依不是動詞也不是名詞,而是一個動詞一個名詞。我今天朝著佛陀的方向去,把佛陀當做我的保護處所;佛陀就是我的依靠。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28-31.四依法

 28-31.四依法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有四依法亦不可盡。何等為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法不依人。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依趣善巧?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於四依趣善能具足。何等為四?所謂依趣於義,不依趣文。依趣於智,不依趣識。依趣於了義經,不依趣不了義經。依趣於法,不依趣數取趣者。

28.依義不依語
[智嚴]云何依義不依語?語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說,義者解出世法無文字相。語者若說布施調伏擁護,義者知施戒忍入於平等。語者稱說生死,義者知生死無性。語者說涅槃味,義者知涅槃無性。語者若說諸乘隨所安止,義者善知諸乘入一相智門。語者若說諸捨,義者三種清淨。語者說身口意受持淨戒功德威儀,義者了身口意皆無所作,而能護持一切淨戒。語者若說忍辱斷除恚怒貢高憍慢,義者了達諸法得無生忍。語者若說勤行一切善根,義者安住精進無有終始。語者若說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義者知滅盡定。語者悉能聞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義者知是慧義不可宣說。語者說三十七助道之法,義者正知修行諸助道法能證於果。語者說苦集道諦,義者證於滅諦。語者說無明根本乃至生緣老死,義者知無明滅乃至老死滅。語者說助定慧法,義者明解脫智。語者說貪恚癡,義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脫。語者說障礙法,義者得無礙解脫。語者稱說三寶無量功德,義者三寶功德離欲法性同無為相。語者說從發心至坐道場,修集莊嚴菩提功德,義者以一念慧覺一切法。舍利弗!舉要言之,能說八萬四千法聚是名為語,知諸文字不可宣說是名為義。
[玄奘]舍利子!云何名為依趣於義不依趣文?復以何等為文為義?舍利子!所言文者,謂諸世間諸法作用傳習文詞。所言義者,謂所通達出世間法。所言文者,宣示可樂布施調順寂靜言詞。所言義者,謂所布施調順寂靜決定了知無朽壞智。所言文者,訶毀生死分別言詞。所言義者,生死不染徹見法性。所言文者,稱揚讚歎涅槃功德。所言義者,謂諸法性涅槃無分別性。所言文者,隨順諸乘建立言說。所言義者,一理趣法善通達智。所言文者,宣說捨離諸所有法。所言義者,謂是三輪究竟清淨。所言文者,宣說律儀身語意業受持學處杜多功德。所言義者,身語意業皆不可得,不由加行尸羅清淨。所言文者,宣說忍受瞋恚裁忿憍慢傲逸,能行是忍名善丈夫。所言義者,謂善證得無生法忍。所言文者,演諸善根發起精進。所言義者,無取無捨無住精進。所言文者,宣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言義者,滅盡定智。所言文者,一切聞持諸慧根本。所言義者,不可說義。所言文者,謂能開示三十七覺分聖道正法。所言義者,證得菩提分法正行之果。所言文者,謂能開示苦集道諦。所言義者,於滅作證。所言文者,開示無明為初乃至老死。所言義者,謂無明滅故乃至老死亦滅。所言文者,宣說止觀資糧正法。所言義者,明解脫智。所言文者,宣說貪瞋及癡等分行法。所言義者,謂無分別心解脫智。所言文者,開示一切障礙之法。所言義者,謂無障礙解脫之智。所言文者,開示三寶稱讚功德。所言義者,離欲法性無為無著功德正行。所言文者,宣說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修學功德發起正行。所言義者,謂剎那心相應證覺一切智智。舍利子!舉要言之,如來所演八萬四千法藏聲教皆名為文,諸離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說是名為義。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於義不依趣文。
*云何依義不依語?
[舍利子!云何名為依趣於義,不依趣文?復以何等為文?為義?]
1)語者,若入世法中,而有所說。義者,解出世法,無文字相。
[舍利子!所言文者,謂諸世間、諸法作用,傳習文詞。所言義者,謂所通達出世間法。]
2)語者,若說布施、調伏、擁護。義者,知施、戒、忍,入於平等{離自性、或知空性}。
[所言文者,宣示可樂、布施、調順、寂靜言詞。所言義者,謂所布施、調順、寂靜、決定、了知,無朽壞智。]
3)語者,稱、說生死。義者,知生死無性。
[所言文者,訶毀生死分別言詞。所言義者,生死不染,徹見法性。]
4)語者,說涅槃味。義者,知涅槃無性。
[所言文者,稱揚、讚歎涅槃功德。所言義者,謂{於}諸法性涅槃{本來寂靜},無分別性。]
5)語者,若說諸乘,隨所安止。義者,善知諸乘,入一相智門。
[所言文者,隨順諸乘,建立言說。所言義者,一理趣法,善通達智。]
6)語者,若說諸捨。義者,{知}三種清淨{施者、施物、受者都是無自性}。
[所言文者,宣說捨離諸所有法。所言義者,謂是三輪究竟清淨。]
7)語者,說身、口、意,受持淨戒,功德、威儀。
義者,了身口意皆無所作{皆不可得},而能護持一切淨戒。
[所言文者,宣說律儀、身語意業,受持學處、杜多功德。所言義者,身語意業皆不可得,不由加行尸羅清淨。]
8)語者,若說忍辱,斷除恚怒、貢高、憍慢。義者,了達諸法,得無生忍。
[所言文者,宣說忍受瞋恚、裁忿、憍慢、傲逸,能行是忍,名善丈夫。所言義者,謂善證得無生法忍。]
9)語者,若說勤行一切善根。義者,安住精進,無有終始。
[所言文者,演諸善根,發起精進。所言義者,無取、無捨、無住精進。]
10)語者,若說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義者,知滅盡定。
[所言文者,宣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所言義者,滅盡定智。]
11)語者,悉能聞持一切文字智慧根本。義者,知是慧義,不可宣說。
[所言文者,一切聞持諸慧根本。所言義者,不可說義。」
12)語者,說三十七助道之法。義者,正知修行諸助道法,能證於果。
[所言文者,謂能開示三十七覺分、聖道正法。所言義者,證得菩提分法正行之果。]
13)語者,說苦、集、道諦。義者,證於滅諦。
[所言文者,謂能開示苦、集、道諦。所言義者,於滅作證。]
14)語者,說無明根本,乃至生緣老死。義者,知無明滅乃至老死滅。
[所言文者,開示無明為初,乃至老死。所言義者,謂無明滅故,乃至老死亦滅。]
15)語者,說助定慧法。義者,明、解脫智。
[所言文者,宣說止觀資糧正法。所言義者,明、解脫智。]
16)語者,說貪、恚、癡。義者,解不善根,即是解脫。
[所言文者,宣說貪、瞋及癡、等分行法。所言義者,謂無分別心解脫智。]
17)語者,說障礙法。義者,得無礙解脫。
[所言文者,開示一切障礙之法。所言義者,謂無障礙解脫之智。]
18)語者,稱說三寶無量功德。義者,三寶功德,離欲、法性,同無為相。
[所言文者,開示三寶稱讚功德。所言義者,離欲、法性、無為、無著、功德正行。]
19)語者,說從發心,至坐道場,修集莊嚴菩提功德。義者,以一念慧,覺一切法。
[所言文者,宣說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修學功德,發起正行。所言義者,謂剎那心相應證覺一切智智。]
20)舍利弗!舉要言之,能說八萬四千法聚,是名為語。知諸文字不可宣說,是名為義。
[舍利子!舉要言之,如來所演八萬四千法藏聲教,皆名為文。諸離一切言音、文字、理不可說,是名為義。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於義不依趣文。]

29.依智不依於識
[智嚴]云何依智不依於識?識者,四識住處。何等四?色識住處,受、想、行識住處。智者,解了四識性無所住。識者,若識地大、水、火、風大。智者,識住四大法性無別。識者,眼識色住,耳、鼻、舌、身、意識法住。智者,內性寂滅外無所行,了知諸法無有憶想。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識者,行有為法。智者,知無為法識無所行,無為法性無有識知。識者,生住滅相。智者,無生住滅相。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於識。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依趣於智不依趣識?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善巧了知諸有言教數取趣義,是名為識此不應依;諸有言教如法性義,即是於智此應依趣。又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二法善巧,便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何等為二?謂識及智。舍利子!何等為識?何等為智?舍利子!所言識者,謂四識住。何等為四?一者色趣識所依止,二者受趣識所依止,三者想趣識所依止,四者行趣識所依止。如是識住,是名為識不應依趣。所言智者,於五取蘊識不安住。諸蘊遍智,是名為智此應依趣。所言識者,謂能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是了知則名為識不應依趣。若有說言四種識住識不安住,此則名為識之法性。若於法性不雜亂智,是名為智則可依趣。又復識者,所謂了別眼所識色、耳所識聲、鼻所識香、舌所識味、身所識觸、意所識法,如是了別是名為識。所言智者,若於內處心慮寂靜,若於外處尋伺不行,依趣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如是等相名之為智。又復識者,從所緣境而生於識、從諸作意而生於識、從遍分別而生於識,如是等相名之為識。所言智者,無取無執無緣無了別無所分別是名為智。又復識者,於諸一切有為行法識所依趣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無為法無識能行此無為智是名為智。又復識者,有生有滅有住之識,故名為識不應依趣。無生無滅亦無所住,是名為智此應依趣。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於智不依趣識。
*云何依智不依於識?
[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依趣於智不依趣識?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善巧了知諸有言教數取趣義,是名為識,此不應依。諸有言教,如法性義,即是於智,此應依趣。又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由二法善巧,便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何等為二?謂識及智。舍利子!何等為識?何等為智?]
1)識者,四識住處。何等四?色識住處,受、想、行識住處。
智者,解了四識,性無所住。
[舍利子!所言識者,謂四識住。何等為四?一者色趣識所依止。二者受趣識所依止。三者想趣識所依止。四者行趣識所依止。如是識住,是名為識,不應依趣。
所言智者,於五取蘊,識不安住,諸蘊遍智,是名為智,此應依趣。]
2)識者,若識地大、水、火、風大。
智者,識住四大,法性無別。
[所言識者,謂能了知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是了知,則名為識,不應依趣。若有說言:四種識住,識不安住,此則名為識之法性。若於法性不雜亂智,是名為智則可依趣。]
3)識者,眼識色住,耳、鼻、舌、身、意識法住。
智者,內性寂滅,外無所行,了知諸法無有憶想。
[又復識者,所謂了別眼所識色、耳所識聲、鼻所識香、舌所識味、身所識觸、意所識法,如是了別是名為識。
所言智者,若於內處,心慮寂靜。若於外處,尋伺不行。依趣於智,不於一法而生分別,如是等相,名之為智。]
4)識者,專取所緣,思惟、分別。
智者,心無所緣,不取相貌,於諸法中,無所悕求。
[又復識者,從所緣境而生於識。從諸作意而生於識。從遍分別而生於識。如是等相,名之為識。
所言智者,無取{為我}、無執{為我所}、無緣{在任何色中,自性}、無了別{有識與主體在了別}、無所分別{關於我或法},是名為智。]
5)識者,行有為法。智者,知無為法,識無所行,無為法性,無有識知。
[又復識者,於諸一切有為行法,識所依趣,是名為識。所言智者,於無為法,無識能行,此無為智,是名為智。]
6)識者,生、住、滅相。智者,無生、住、滅相。
[又復識者,有生、有滅、有住之識,故名為識,不應依趣。無生、無滅,亦無所住,是名為智,此應依趣。]
舍利弗!是名依智不依於識。
[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於智不依趣識。]

30.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智嚴]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不了義經者分別修道,了義經者不分別果。不了義經者所作行業信有果報,了義經者盡諸煩惱。不了義經者訶諸煩惱,了義經者讚白淨法。不了義經者說生死苦惱,了義經者生死涅槃一相無二。不了義經者讚說種種莊嚴文字,了義經者說甚深經難持難了。不了義經者多為眾生說罪福相,令聞法者心生欣慼;了義經者凡所演說必令聽者心得調伏。不了義經者,若說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種種文辭,諸法無有施者受者,而為他說有施有受;了義經者,說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有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常說無量諸解脫門。是名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不依趣不了義經依趣了義經?舍利子!諸菩薩等善能通達,即如先說所有廣文,是則名為不了義經,如是廣文不應依趣;即如先說所有廣義,是則名為了義經際,如是廣義則可依趣。又舍利子!何等經中以為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分別,若諸經中宣說於道,如是言教名不了義;若諸經中宣說於果,如是言教名為了義。若諸經中說世俗諦,名不了義;說勝義諦,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惑染,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煩惱業盡,是名了義。若諸經中宣說訶責染污之法,名不了義;若有宣說修治清淨,如是法者是名了義。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名了義。若諸經中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若說甚深難見難覺,是名了義。若諸經中文句廣博能令眾生心意踊躍,名不了義;若有宣說文句及心皆同灰燼,是名了義。若諸經中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數取趣者意生摩納婆作者受者,又說立有種種受蘊無有主宰,如是言教名不了義不應依趣。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起亦無出現,無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數取趣者及三解脫門,如斯言教是名了義則可依趣。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了義不趣不了之義。
*云何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不依趣不了義經,依趣了義經?舍利子!諸菩薩等善能通達,即如先說所有廣文,是則名為不了義經,如是廣文不應依趣。即如先說所有廣義,是則名為了義經際,如是廣義則可依趣。又舍利子!何等經中以為了義?何等經中名不了義?]
1)不了義經者,分別修道。了義經者,不分別果。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分別,若諸經中宣說於道,如是言教名不了義。若諸經中宣說於果,如是言教名為了義。]
2)不了義經者,所作行業,信有果報。了義經者,盡諸煩惱。
[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惑染,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煩惱、業盡,是名了義。]
3)不了義經者,訶諸煩惱。了義經者,讚白淨法。
[若諸經中,宣說訶責染污之法,名不了義。若有宣說修治清淨,如是法者是名了義。]
4)不了義經者,說生死、苦惱。了義經者,生死、涅槃,一相無二。
[若諸經中,有所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名不了義。若有宣說生死、涅槃,二無差別,是名了義。]
5)不了義經者,讚說種種莊嚴文字。了義經者,說甚深經,難持、難了。
[若諸經中,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若說甚深、難見、難覺,是名了義。]

6)不了義經者,多為眾生說罪福相,令聞法者心生欣慼。了義經者,凡所演說必令聽者心得調伏。
[若諸經中,文句廣博,能令眾生心意踊躍,名不了義。若有宣說文句及心皆同灰燼,是名了義。]
7)不了義經者,若說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種種文辭,諸法無有施者、受者,而為他說有施、有受。
了義經者,說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無有我人、眾生、壽命、養育、士夫、作者、受者,常說無量諸解脫門。是名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若諸經中,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數取趣者、意生、摩納婆、作者、受者。又說立有種種受蘊,無有主宰,如是言教,名不了義,不應依趣。
若諸經中說空、無相、無願、無生、無起,亦無出現,無有我、無有情、無命者、無養者、無數取趣者,及三解脫門,如斯言教,是名了義,則可依趣。舍利子!是名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依趣了義,不趣不了之義。]

31.依法不依於人
[智嚴]云何依法不依於人?人者攝取人見作者受者。法者,解無人見作者受者。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人、菩薩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樂,憐愍世間生大悲心,於人天中多所餘潤,所謂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諦為化眾生故作是說。若有攝取如是見者,是謂依人。如來為化攝人見者故,說依法不依於人。是法性者,不變不易、無作非作、無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復平等。無思無緣得正決定,於一切法無別無異。性相無礙猶如虛空,是名法性。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終不復離一相之法。入是門者,觀一切法同一法性,是故說言依一切法、不依於人。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四依無盡。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趣於法不依趣數取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諸經教善能分別,諸有宣說不了義經,即為補特伽羅義,如是言教不應依趣;諸有了義即如性法義,如是言教此應依趣。又舍利子!復以何等名為依法?云何名為數取趣者?舍利子!若有依止數取之見諸所緣法,如是之相名數取者;此數取見所緣法住性之法性,如是相者是名為法。言數取者,所謂凡夫數取。善凡夫數取,隨信行數取、隨法行數取、第八數取、預流數取、一來數取、不還數取、阿羅漢數取、獨覺數取、菩薩數取。舍利子!復有一數取者出現於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悲愍世間,為諸天人義利安樂。如是數取,所謂如來、應、正等覺。舍利子!如是一切數取名言,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若有眾生於此言教起於執著,如是等類不應依趣。何以故?如來欲令於彼正依趣故,佛薄伽梵說如是法,汝等依趣諸法實性,無宜依趣彼數取者。舍利子!何等是為諸法實性?舍利子!所謂無有變異、無有增益、無作無不作、不住、無根本,如是之相是名法性。又復於一切處通照平等,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於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如是等相是名法性。又法性者無有分別、無有所緣,於一切法證得決定究竟體相,如是名為諸法實性。舍利子!若有依趣法性之者,則諸法性無不依趣。菩薩摩訶薩由證入如是門故,於一切法依趣一切法性故。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四種依趣。若有菩薩摩訶薩於此法中能通達者,是則說名依趣善巧。舍利子!如是名為依趣善巧,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依趣善巧。
*云何依法不依於人?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依趣於法,不依趣數取者?舍利子!菩薩摩訶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於諸經教,善能分別,諸有宣說不了義經,即為補特伽羅義,如是言教,不應依趣。諸有了義,即如性法義,如是言教,此應依趣。又舍利子!復以何等名為依法?云何名為數取趣者?]
1)人者,攝取人見、作者、受者。法者,解無人見、作者、受者。
[舍利子!若有依止數取之見諸所緣法,如是之相名數取者。此數取見所緣法住性之法性,如是相者是名為法。]
2)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須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羅漢人、辟支佛人、菩薩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樂,憐愍世間,生大悲心,於人天中,多所餘潤,所謂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諦為化眾生,故作是說。若有攝取如是見者,是謂依人。如來為化攝人見者故,說依法不依於人。
[言數取者,所謂凡夫數取、善凡夫數取,隨信行數取、隨法行數取、第八數取、預流數取、一來數取、不還數取、阿羅漢數取、獨覺數取、菩薩數取。舍利子!復有一數取者出現於世,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悲愍世間,為諸天人義利安樂。如是數取,所謂如來、應、正等覺。舍利子!如是一切數取名言,如來依世俗諦為眾生說。若有眾生於此言教起於執著,如是等類不應依趣。何以故?如來欲令於彼正依趣故,佛薄伽梵說如是法,汝等依趣諸法實性,無宜依趣彼數取者。]
3)是法性者,不變、不易,無作、非作,無住、不住,一切平等。等亦平等,不平等者亦復平等。無思、無緣,得正決定,於一切法,無別、無異。性相無礙,猶如虛空,是名法性。
[舍利子!何等是為諸法實性?舍利子!所謂無有變異、無有增益、無作無不作、不住、無根本,如是之相是名法性。又復於一切處通照平等,諸平等中善住平等,不平等中善住平等,於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如是等相是名法性。又法性者無有分別、無有所緣,於一切法,證得決定,究竟體相,如是名為諸法實性。]
4)若有依止是法性者,終不復離一相之法。
5)入是門者,觀一切法同一法性,是故說言依一切法、不依於人。
[舍利子!若有依趣法性之者,則諸法性無不依趣。菩薩摩訶薩由證入如是門故,於一切法依趣一切法性故。]
舍利弗!是名菩薩摩訶薩四依無盡。
[舍利子!如是名為菩薩摩訶薩四種依趣。若有菩薩摩訶薩於此法中能通達者,是則說名依趣善巧。舍利子!如是名為依趣善巧,菩薩摩訶薩為欲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精勤修習依趣善巧。]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32.福德資糧

32.福德資糧
32.1.三福業、慈、悲、懺悔、隨喜
[智嚴]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盡。云何修集功德無盡?若布施持戒心所修集發行慈悲,自所有罪發露懺悔,亦代眾生發露懺悔,已行懺悔次當隨喜。一切眾生、學無學人,及辟支佛發心、菩薩已習行者,堅住不退一生補處,如是諸人於三世中所集功德,當以一心隨其歡喜。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善根生隨喜心。是隨喜菩薩悉當成就如是功德。
[玄奘]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資糧善巧?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通達二種資糧。何者是耶?謂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為福德資糧?所謂布施體性福所作事、尸羅體性福所作事、諸修體性福所作事,及大慈定大悲方便,菩薩摩訶薩住福所作諸事業故,於諸善根若自若他,勵志奉修悉能興起,三世積集所有諸惡悉皆發露。又於一切眾生所有功德、一切學無學所有功德、一切獨覺所有功德、一切菩薩從初發心廣修諸行得不退轉繫屬一生,如是等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所有功德,菩薩普皆心生隨喜。又於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薄伽梵所,一切善根菩薩亦皆心生隨喜。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復善能隨喜俱生福所作事。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修集助道功德、智慧亦不可盡。云何修集功德無盡?
[復次舍利子!云何名為菩薩摩訶薩資糧善巧?舍利子!當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故,善能通達二種資糧。何者是耶?謂福及智。舍利子!云何名為福德資糧?]
1)若布施、持戒、心所修集。
[所謂布施體性福所作事、尸羅體性福所作事、諸修體性福所作事]
2)發行慈、悲。
[及大慈定、大悲方便,菩薩摩訶薩住福所作諸事業故。]
[於諸善根,若自、若他,勵志奉修,悉能興起。]
(慈心等至。大悲的實踐。勤於一切善。)
3)自所有罪,發露懺悔,亦代眾生發露懺悔。
[三世積集所有諸惡,悉皆發露。]
(承認自己的罪,令他人承認他自己的罪)
4)已行懺悔,次當隨喜。
5)一切眾生、學、無學人,及辟支佛,發心菩薩、已習行者,堅住不退,一生補處,如是諸人,於三世中所集功德,當以一心,隨其歡喜。
[又於一切眾生所有功德,一切學、無學所有功德,一切獨覺所有功德,一切菩薩從初發心,廣修諸行,得不退轉,繫屬一生,如是等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所有功德,菩薩普皆心生隨喜。]
6)復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善根,生隨喜心。是隨喜菩薩悉當成就如是功德。
[又於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薄伽梵所一切善根,菩薩亦皆心生隨喜。舍利子!是菩薩摩訶薩又復善能隨喜俱生福所作事。]

32.2.勸請、迴向
[智嚴]隨喜已訖,次當勸請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始成道者請轉法輪,示涅槃者常住於世,及請一切菩薩聖人,常為眾生住世說法。如是善根如菩提相,悉以迴向無上菩提。
[玄奘]復能勸請一切諸佛轉妙法輪,及諸賢聖令演勝法勸請俱生福所作事,復能以諸善根迴向菩提、迴向俱生福所作事。
1)隨喜已訖,
1-次當勸請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始成道者,請轉法輪。
[復能勸請一切諸佛轉妙法輪]
2-示涅槃者,常住於世,及請一切菩薩、聖人,常為眾生住世、說法。
[及諸賢聖令演勝法,勸請俱生福所作事]
(於一切佛、一切菩薩、一切聖人、一切學無學,為了法施而勸請,為了延長壽命[這樣,這些聖者將不入涅槃,常轉法輪]而勸請,與[這些勸請]伴隨的福所作事[由勸請,所生起的福業事])
2)如是善根如菩提相,悉以迴向無上菩提。
[復能以諸善根,迴向菩提,迴向俱生福所作事。]
(經由對於一切善根的隨喜、祈求、勸請,所聚集善根的菩提,與迴向伴隨的福所作事[由迴向菩提,所生起的福業事])

32.3.菩薩功德
[智嚴]是菩薩未發心者,勸令發心。已發心者,為說諸度。有貧窮者,救攝以財,病施醫藥,隨時瞻療。無勢力者,勸行忍辱。有犯禁者,令不覆藏。已覆藏者,勸令發露。現在諸佛及涅槃者,悉皆發心,供養、恭敬。敬重師長,如佛、世尊。若求法時,沒命不懈,於此法寶,生無價想。於說法者,生諸佛想。為聽法故,過百由旬,心力勇銳,無疲勞想。凡所講說,不為利養。於父母所,知恩、報恩,供養給事,心初無悔。所作功德,常無厭足。護身口意,令無諂曲。建立佛塔所得功德,等於梵天勸請之福。具足諸相,開門大施故。得隨形好,修諸善根故。莊嚴身者,無憍慢故。莊嚴口者,離口過故。莊嚴意者,不住法故。莊嚴佛土者,神通教化故。莊嚴法者,離諸欲故。莊嚴大眾者,不兩舌惡口破壞他故。於受法者如實說故。說法歡喜稱讚善哉,所作功業不唐捐故。離覆蓋者,故往聽法故。莊嚴菩提樹者,以妙園林奉施佛故。莊嚴道場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出生清淨者,不為煩惱所染污故。得寶手者,能捨一切所重物故。得無盡者,無量寶藏以布施故。見者歡喜,常和悅故。體得法性者,心慧光明等照眾生故。莊嚴光明者,不輕未學善誘導故。生生清淨者,持戒功德悉成就故。處胎清淨者,不見他罪故。生人天者,淨行十善故。慧明獨步者,所可教化不生分別故。於法自在者,所愛重法無悋惜故。世中獨勝者,畢竟清淨故。微妙解脫者,不求少分行故。行一切功德者,不捨一切智心故。七財滿具者,信為根本故。攝取正法者,不惜身命故。不誑世間者,具本誓願故。具足一切佛法者,諸善根本本已行故。舍利弗!是名略說菩薩功德,若廣說者,若經一劫、若過一劫不可得盡。
[玄奘]是菩薩摩訶薩見有未發大菩提心諸菩薩等,方便教令發菩提心。若有已發菩提心者,說法示導教令成熟。諸貧窮者攝以財物,若疾病者施以醫藥、殷勤瞻視恭敬承事,於暴惡者心生忍受,所犯戒品無有覆藏、發露諸過善能除罪。已般涅槃諸佛世尊,於一切時常修供養。於鄔波柁耶及阿遮利耶敬如大師,於正法所發勤精進追尋請問,於說法師敬愛尊奉猶如事佛。有說法會,雖去己遠多百踰繕那,要往其所聽聞正法無有厭足。或有眾生來請疑滯,以無染心宣說淨法。於父母所承修供養,知恩了恩無有變悔。積集一切諸清淨福,修行建立情無厭倦。以諸律撿防護於身,身無詭詐。防護於語,發言和雅。防護於心,心無諂誑。欲攝梵福故,為諸如來營搆制多。令丈夫相具圓滿故,積集無遮大祠法會。為隨顯相令圓滿故,積集種種善根資糧。為莊嚴身故,捨離憍慢。為莊嚴語故,遠諸語過。為莊嚴心故,遠離一切憎嫉覺慧。為大莊嚴佛剎土故,化現神通轉變自在。為欲莊嚴諸法相故,無上妙智善勝清淨。為欲莊嚴大法眾故,遠離一切離間麁惡破壞語言。為不取著一切法故,離妄分別。令說法者無憂慼故,歡喜授與善哉言詞。令說法者無唐捐故,遠離諸蓋恭敬聽法。為欲莊嚴菩提樹故,奉施諸佛清靜園林。為欲莊嚴佛道場故,備修善根無有退轉。為欲淨除生死法故,不染一切諸業煩惱。為欲獲得珍寶手故,修行布施一切珍寶。為欲獲得無盡之財及無盡藏故,所愛重物先用行施。為欲令諸眾生暫見便起清淨信故,舒顏先問遠諸嚬蹙。為欲獲得平掌相故,於諸眾生起平等照。為放無邊諸光網故,於不學識諸眾生所情不輕蔑又無捨置。為令受生得清淨故,常存積集清淨戒福。為令胎藏得清淨故,於諸毀犯善能清淨。為欲生於天人中故,修治清淨十善業道。遠離無知往還進止故,於諸教誡無妄分別。為得法財富逸自在故,於深奧法性無藏悋。為諸世間所瞻仰故,修治清淨增上欲解。為得廣大法勝解故,於微少行而不修證。為欲攝受一切福故,心恒思惟一切智者。為七聖財得圓滿故,於佛正法信為前導。為欲攝受諸淨法故,於己身命曾無顧錄。為諸世間所委任故,於先所許必令果遂。為令一切諸佛妙法得圓滿故,圓滿修習一切佛法。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如是相者,是名菩薩摩訶薩福德資糧善巧。
1)是菩薩未發心者,勸令發心。
[是菩薩摩訶薩見有未發大菩提心諸菩薩等,方便教令發菩提心。]
2)已發心者,為說諸度。
[若有已發菩提心者,說法、示導,教令成熟。]
3)有貧窮者,救攝以財。
[諸貧窮者,攝以財物。]
4)病施醫藥,隨時瞻療。
[若疾病者,施以醫藥,殷勤、瞻視,恭敬、承事。]
5)無勢力者,勸行忍辱。(對於弱者,要展現忍辱)
[於暴惡者,心生忍受。]
6)有犯禁者,令不覆藏。(不覆藏自己的過失)
[所犯戒品,無有覆藏。]
7)已覆藏者,勸令發露。(承認自己的罪)
[發露諸過,善能除罪。]
8)現在諸佛及涅槃者,悉皆發心,供養、恭敬。
[已般涅槃諸佛、世尊,於一切時,常修供養。]
9)敬重師長,如佛、世尊。(那些老師幫助你捨離輪迴)
[於鄔波柁耶及阿遮利耶,敬如大師]
10)若求法時,沒命不懈,於此法寶,生無價想。
[於正法所,發勤精進,追尋、請問。]
11)於說法者,生諸佛想。
[於說法師,敬愛、尊奉,猶如事佛。]
12)為聽法故,過百由旬,心力勇銳,無疲勞想。
[有說法會,雖去己遠多百踰繕那,要往其所,聽聞正法,無有厭足。]
13)凡所講說,不為利養。
[或有眾生,來請疑滯,以無染心,宣說淨法。]
14)於父母所,知恩、報恩。供養、給事,心初無悔。
[於父母所,承修、供養。知恩、了恩,無有變悔。]
(知恩,回饋任何曾接受的好照料。了恩,知道與不忘記父母為你所作。在回饋之後,不會後悔,而認為這是錯誤的。)
15)所作功德,常無厭足。
[積集一切諸清淨福,修行、建立,情無厭倦。]
16)護身、口、意,令無諂曲。(諂曲,沒有這些品性,卻宣說自己有)
[以諸律撿,防護於身,身無詭詐。防護於語,發言和雅。防護於心,心無諂誑。]
17)建立佛塔所得功德,等於梵天勸請之福。
[欲攝梵福故,為諸如來營搆制多。]
18)具足諸相,開門大施故。
[令丈夫相具圓滿故,積集無遮大祠法會。]
19)得隨形好,修諸善根故。
[為隨顯相令圓滿故,積集種種善根資糧。]
20)莊嚴身者,無憍慢故。
[為莊嚴身故,捨離憍慢。]
21)莊嚴口者,離口過故。
[為莊嚴語故,遠諸語過。]
22)莊嚴意者,不住法故。
[為莊嚴心故,遠離一切憎嫉覺慧。]
(莊嚴意,以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瞋恚心的方式)
23)莊嚴佛土者,神通教化故。
[為大莊嚴佛剎土故,化現神通,轉變自在。]
24)莊嚴法者,離諸欲故。
[為欲莊嚴諸法相故,無上妙智,善勝、清淨。]
25)莊嚴大眾者,不兩舌、惡口、破壞他故。
[為欲莊嚴大法眾故,遠離一切離間、麁惡、破壞語言。]
26)於受法者,如實說故。
[為不取著一切法故,離妄分別。]
(成為接受法者,於所說沒有嫉妒的緣故)
27)說法歡喜,稱讚善哉,所作功業,不唐捐故。
[令說法者無憂慼故,歡喜授與善哉言詞。]
28)離覆蓋者,故往聽法故。
[令說法者無唐捐故,遠離諸蓋,恭敬聽法。]
29)莊嚴菩提樹者,以妙園林奉施佛故。
[為欲莊嚴菩提樹故,奉施諸佛清靜園林。]
30)莊嚴道場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
[為欲莊嚴佛道場故,備修善根,無有退轉。]
31)出生清淨者,不為煩惱所染污故。
[為欲淨除生死法故,不染一切諸業、煩惱。]
32)得寶手者,能捨一切所重物故。
[為欲獲得珍寶手故,修行布施一切珍寶。]
33)得無盡者,無量寶藏以布施故。
[為欲獲得無盡之財及無盡藏故,所愛重物,先用行施。]
34)見者歡喜,常和悅故。
[為欲令諸眾生暫見,便起清淨信故,舒顏先問,遠諸嚬蹙。]
35)體得法性者,心慧光明,等照眾生故。(得莊嚴平等性)
[為欲獲得平掌相故,於諸眾生,起平等照。]
36)莊嚴光明者,不輕未學,善誘導故。
[為放無邊諸光網故,於不學識諸眾生所,情不輕蔑,又無捨置。]
37)生生清淨者,持戒功德,悉成就故。
[為令受生得清淨故,常存積集清淨戒福。]
38)處胎清淨者,不見他罪故。
[為令胎藏得清淨故,於諸毀犯善能清淨。]
(處胎清淨者[化生而生],因為不責備罪[,但依照法來改正自他的罪]。)
39)生人天者,淨行十善故。
[為欲生於天人中故,修治清淨十善業道。]
40)慧明獨步者,所可教化,不生分別故。
[遠離無知往還進止故,於諸教誡,無妄分別。]
(勇氣不空,因為對於教誡,沒有虛妄分別)
41)於法自在者,所愛重法,無悋惜故。
[為得法財富逸自在故,於深奧法,性無藏悋。]
42)世中獨勝者,畢竟清淨故。(清淨的動機)
[為諸世間所瞻仰故,修治清淨增上欲解。]
(一切世間自在者,清淨的動機)
43)微妙解脫者,不求少分行故。
[為得廣大法勝解故,於微少行,而不修證。]
(微少行,就是聲聞、緣覺)
44)行一切功德者,不捨一切智心故。
[為欲攝受一切福故,心恒思惟一切智者。]
45)七財滿具者,信為根本故。
[為七聖財得圓滿故,於佛正法,信為前導。]
46)攝取正法者,不惜身、命故。
[為欲攝受諸淨法故,於己身、命,曾無顧錄。]
47)不誑世間者,具本誓願故。(就是菩提心)
[為諸世間所委任故,於先所許,必令果遂。]
48)具足一切佛法者,諸善根本,本已行故。
[為令一切諸佛妙法得圓滿故,圓滿修習一切佛法。]
舍利弗!是名略說菩薩功德,若廣說者,若經一劫、若過一劫,不可得盡。
[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如是相者,是名菩薩摩訶薩福德資糧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