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上課概論-24(ZA30)

第二十四講

**經文《二十五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為佛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多聞,云何為多聞?」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如是,聞受……想……行……識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

  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我們上一講將第二十五經到第二十九經的重要概念如:多聞、說法、法次法向、見法涅槃、滅盡等,先進行講解,現在回來看第二十五經: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問我多聞義耶?」佛說:你現在問我什麼叫做多聞的意思嗎?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是的世尊。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請你仔細聽,也聽完之後要好好去思考,我將要為你說。比丘!當知若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你應當知道若你聽聞五蘊的道理,它的目的是想要生起厭離心,生起離欲,對三界的欲能夠遠離。滅盡就是想要讓五蘊的果報體、五蘊的苦整個滅盡,這是無餘依涅槃。厭、離欲、滅盡這三個,令身心寂靜,所以都叫做寂靜法。寂靜法,屬於寂靜,就是說這三個具有寂靜的屬性、特性。在名詞後面多一個""字,意思變成"它是屬於"或是說"它有這個性質"""是對生死產生了厭離心,而想要捨棄對生死好樂的心,然後五蘊整個滅盡,這三個都是屬於寂靜的事情。是名多聞。如是,聞受……想……行……識 同樣的,以聽聞五蘊受 想 行 識的道理,目的是要生起對於五蘊產生厭,跟捨棄對五蘊的欲,跟五蘊的滅盡。這些都算是屬於寂靜的事情。比丘!是名如來所說多聞

**經文《二十六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所說法師,云何名為法師?」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

  「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

  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六經》是講法師。你還沒有證果之前也可以講法,但是你這時候法的來源來自於你的學習經驗。


**
經文《二十七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作禮,卻住一面,白佛言:

  「如世尊說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

  「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比丘!於色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如是,受……想……行……識{,於識}向厭,離欲,滅盡,是名法、次法向。」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七經》講的是法次法向。



**經文《二十八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說得見法涅槃,云何比丘名得見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見法涅槃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二十八經》講的是涅槃、見法涅槃。佛告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識,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比丘見法涅槃。」

不起諸漏,諸是多數,各式各樣的所有的煩惱叫諸漏。由於阿羅漢的愛煩惱跟見煩惱完全滅盡,所以不起諸漏,心正解脫。心正解脫,應該有點是心善解脫的意思。



**經文《二十九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異比丘名三蜜離提,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卻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說說法師,云何名為說法師?」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說法師義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若比丘於色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如是,於受……想……行……識,說厭、離欲、滅盡,是名說法師。」時,彼比丘聞佛所說,踊躍歡喜,作禮而去。

  多聞、善說法、向法及涅槃、三蜜離提問云何說法師。

《二十九經》它又再講一次,是說法師。前面是法師這邊是"說法師"。這個地方是指你已經證果了再講法,跟前面不一樣。



**經文《三十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語舍利弗言: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而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若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不安隱色、變易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於無常、變易、不安隱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先到這裡一個段落。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地點跟前面不一樣,王舍城這個地方。爾時 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先解釋耆闍崛。


名 詞 釋 義

耆闍崛山

耆闍崛,巴利文是gijjha-kūṭa。闍這個字念 ㄉㄨ,因為闍是梵文的音它是gṛdhra,一般我們念ㄕㄜˊ 是錯誤的,這個音是我們現代的音,不是古代的音,所以這個地方你要念ㄉㄨ或唸jjha 的音(類似閩南語""的音)也可以。崛念ㄐㄩㄝˊ,kūṭa是崛,gijjha是鷲。又翻譯為靈鷲山、靈山。kūṭa的意思應該是山峰或山頂,一般叫鷲峰,為甚麼叫鷲峰?因為山的形狀很像鷲或是說那個地方很多鷲聚在一起。但是,原文是沒有靈。

一般阿闍梨我們怎麼念?出家的時候不是有兩個師父嗎?一個是剃度師父、一個是教你規矩的師父,教你規矩的師父叫阿闍梨 ācārya。所以念那個jjha (類似""的音)不應該唸阿闍ㄕㄜˊ梨,阿jjha梨才對。所以現在的音跟古代的音不一定相同。
那個時候有一個長者子,這個長者在佛經裡面是指很有錢的人,或是年紀很高、或是道德很不錯的人叫做長者。輸屢那就是我們上次提到二十億耳。

輸屢那

輸屢那 Srona 音譯,意思為聽、耳朵。koṭi就是我們一般常常念結齋偈的時候,稽首皈依蘇悉帝

頭面頂禮七俱胝,這個koṭi就是俱胝,有兩個意思,1. 千萬,所以準提咒是指七千萬的佛所說的咒。2.億。這個地方是"二十"。輸屢那又稱作二十億耳。因此兩個名詞是同一個人,輸屢那翻音;二十億耳翻義。因為輸屢那(二十億耳)不用為經濟煩惱,所以他可以日日遊行到處去參學,到耆闍崛山,詣尊者舍利弗,就是前往到尊者舍利弗的地方,問訊起居已,卻坐一面

舍利弗

舍利弗śāriputraśāri翻音,putra子,""只翻前面pu,應該叫舍利 子。在心經譯為舍利子。舍利弗的母親是舍利,有一種鳥叫舍利鳥,他母親眼睛很像舍利鳥的眼睛所以叫做舍利。媽媽叫舍利,兒子就叫舍利子,是取媽媽的名字。舍利弗另外一個名字叫優婆提舍Upatissa帝須之子,Upa在梵文的意思是“在上面”,upa放字首Upatissa,指的是兒子的意思(upa- in Buddhist literature"a son.")tiśya就是天上的一個弓箭手的名字,爸爸叫帝須。舍利弗、舍利子、優婆提舍都指同一個人。台灣香光出版社有翻譯《舍利弗的一生》這一本書,講從出生到他入涅槃的過程,很精采(http://www.gaya.org.tw/publisher/fasan/abstract/index.htm)

舍利弗是因為遇見馬勝比丘的關係,才能夠值遇佛陀,而證得涅槃。他因為馬勝比丘說了佛陀講的偈語:『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當下心開意解,即得法眼淨變初果。這偈語有很多不同版本,這個是出現在《阿含經》裡面的版本叫「緣起偈」,這個偈很有名。一切法都是從因緣生; 一切法又從因滅;因緣具足它現起,因緣不夠、條件消失它消失。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所以這個法本身是無我的,不能永遠存在,它是由條件控制的。所以這樣的滅跟這樣的生,既講生也講滅。沙門說如是-沙門就是佛陀,佛陀是這麼樣說的。

當時舍利弗是婆羅門教,這句話讓他了解了無我的道理,所以他是從緣起的道理知道無我。跟我們剛剛在講世尊入涅槃的時候,有一句話叫做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有沒有注意到與這「緣起偈」有何重複出現處? 生滅

所以重點:生滅是一個入口處!我們把很多東西看作恆常跟永遠,看不到生滅。但是常常從這個角度去看,有些東西會生起也會消失,注意到生起跟消失,如果越看越接近真相的時候,對世間的一切法(諸法)的看法會整個翻盤,眼光完全打開。以前看事情認為有常、樂、我、淨(四種顛倒),但是當你看到生滅的時候,對世間的看法完全改變,整個路線就不一樣…整個就完全走厭、離欲這條路線。你如果沒有正見、沒有看到無我,路線就走我勝、我等、我劣這條路線了…我比你好、我的權利比你高、我的權利跟你一樣、我的權利比你差…或是我享受的東西比你好、我享受的東西跟你一樣、我享受的東西比你差…或是我的思想比你好、我的思想跟你一樣、我的思想比你差..等等就出現了。

舍利弗因為這個偈頌而開悟,只聽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講這個偈頌他馬上領悟,尚且還不是聽佛陀講哦!舍利弗隨佛陀出家半個月後,盡諸結漏,斷除煩惱,而目犍連只有七天的時間,即盡結漏,現神通力,證得阿羅漢的神通智波羅蜜。


再來是問訊起居。問訊,訊的意思就是問,也是問候的意思。問候什麼?應該是問這些:

*少病少惱否?

*起居輕利否?

*遊步康強否?

這是晚輩見長輩時,除了身體動作的合掌彎腰,還要問以上的話語。

因為老人家多少有病,不說無病無惱。少病就是病痛是不是少一點呢?身體的四大是不是調合得很好。徒弟、信眾等人有沒有干擾你、帶來困擾?寺廟怎麼樣啊?一些外在的事情等等有沒有讓你苦惱?

再來就是問說起居輕利否?起居就是晚上睡得好不好?晚上睡得舒不舒服?

輕利就是東西吃得消化嗎?再來說遊步康強否?平常在走路的時候,腳是不是很有力量還是沒有力量?走路得好不好?很人性化、很溫暖的問話。先問身體狀況,這叫問訊起居。

若諸沙門、婆羅門於無常色;變易、不安隱色言:『我勝、我等、我劣。』何故沙門、婆羅門,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這個""不是如果,指"凡是""凡是有"或是"任何"的意思;凡是有眾多的沙門婆羅門,對於無常、變易、不安隱的色或身體,說:我的色比你好、我的色跟你一樣、我的色比你差。為什麼這樣的沙門、婆羅門有這個想法而不見真實?他這樣的想法而說他沒有見到真理。你們加個"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就容易懂:你產生這種想法"我以五蘊作對象跟人家比…我的身體比你好、我的身體跟你一樣、我的身體或是我的五蘊比你差…"會產生這個想法,佛教徒會說他們沒有看到真實的情況。將自己的五蘊與他人做比較的想法,這叫慢。有慢的人代表沒有真正看到五蘊的真實相。你產生這個想法以五蘊做對象,舍利弗就說還沒有無我正見,因為還有我、我在裡面。

那第二段是何所計而不見真實,一樣是何所計而不見真實, 一樣就是"你為何這樣的想、這樣思考?"而我們說,他們也沒見到真理。反過來說,假如他們看到真理,他們不會說『我勝、我等、我劣。』這一句話的。就是說假如沒走"十一種觀"這一條路,會把五蘊當作是我勝 我等 我劣。但是這個五蘊卻是有"無常、變易、不安穩"的屬性,是無常會變化的。今天很好,明天就不一定,所以它是每天都在變化;它是不安定的,雖然看起來好像很快樂、很健康、很如意,但是不安穩,也就是不保險。它不能保證說我的生命活到九十歲,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不會有災有難…. 五蘊不確定、不穩定、不安穩這樣的屬性,卻認為是我勝、我等、我劣,這樣就是沒有見到五蘊是無我的真理。

我勝 我等 我劣

這串詞常常出現,以不同向度呈現,比如:

力氣:我的力氣比你好;力氣跟你一樣;力氣比你差。

受:我的快樂的感覺比你好;我的快樂跟你一樣;我快樂的感覺比你差。

依此類推,就是說在比較的時候,因為已經有一個""在,所以你看不到真實相,有一個慢出來。在比較的時候,會出現四種情況:

  1. :慢就是總是把自己看得很高,總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好。於劣計勝-別人不如你,你也知道我勝過他,雖是事實,但是你心理就是覺得我比他好。這種慢是事實。於等計等-我們兩個是一樣,我也知道我們兩個是一樣,"你也沒有什麼了不起"那種念頭會跑出來。這慢雖是事實,卻有一種"我就是比你好"那種感覺。

  2. 過慢於等計勝-過慢有點超過,明明是我們兩個平等一樣,你卻認為我比你好;兩個都懂,你懂我也懂,卻認為我懂得比你多。於勝計等-或是別人明明比你好,但你卻認為我們兩個差不多,這個叫過度、非事實。

  3. 慢過慢於勝計勝-明明對方是比你好,你卻認為比他好,這個太過度、已經過兩階。

  4. 卑慢:於勝計劣-別人贏你很多、很多….但你卻認為只輸他一點點,這叫卑慢。我知道我雖然輸你、不如你,但我認為就輸一點點而已。

繼續經文後半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輸屢那!若無常,為是苦耶?」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意云何?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答言:「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答言:「是苦。」

「輸屢那!識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識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

  「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這時候,舍利弗教他怎麼不會產生我慢呢?第一個是檢查、確認五蘊是常還是無常。用問句色為常,為無常耶?這叫對話。對話的好處是可以直接把你引到你的經驗去觀察。為什麼這一部經講完,輸屢那證初果;為什麼舍利弗聽了那個偈頌也證初果?為什麼我們沒有?我們聽了好幾次為什麼沒有?因為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我們的心在活動、走大腦的思考路線的時候,那只是知道一件事情;但是如果走體驗路線的時候,一聽馬上有感覺。在聽的過程馬上領悟,"喔!原來是這個樣子",說"我懂了!"。例如有時候去聽演講或者看書的時候,懂是一回事,但是你突然一種領悟"原來這麼一回事,我懂了!,"這時候就是走體驗路線。對話很重要,在禪宗更明顯;禪修者來見禪師,都是用對話的模式,都是問你的心。比如說慧能去找五祖,有這段對話:

五祖問:「你是那裡人?來這裡想要求些什麼?」惠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人,遠來參禮,只求作佛。」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當時中原對南方少數民族貶抑的稱呼),那能作佛呢?」惠能說:「人雖有南北之分,佛性卻無南北之別。和尚與獦獠兩者身雖不同,但是佛性又有什麼差別呢?」

這一來一往都是當下心跟心在檢查,所以經文這裡的十一種觀無常、苦….是走體驗路線。五蘊是常還是無常,馬上去觀察,不是用想的。五蘊常還是無常,確定下來,無常!那進一步無常的東西是苦還是樂?他知道-苦!接著問無常是一種苦惱的事情,這樣的東西是有一個我還是沒有一個我?能夠自己作得了主的才是我,作不了主就是無我。所以這樣三步驟來確認無常所以、苦所以無我,他確認這個訊息:一切法或者五蘊是無常、苦、無我。光了解五蘊有無常、苦、無我三個特性還不夠,再進一步,一個一個去檢查(十一種區別/)。過去的五蘊是無常嗎?

現在的五蘊是無常嗎?

未來的五蘊是無常嗎?

我的五蘊是無常嗎?

別人的五蘊是無常嗎?

比我殊勝的天人的五蘊是無常嗎?

比我差的地獄、餓鬼、畜生的五蘊是無常嗎?

這樣一個一個檢查的!先確認無常等屬性,然後再用十一種事情逐一檢查,很綿密。因為不檢查的話,會以為只有我是無常,別人不是無常….會產生懷疑。檢查時用死這個字來取代很有力道:

我會死,過去的人會不會死?

未來的人會不會死?

我會不會死?/我會死嗎?

我之外的這些人會不會死呢?

再來是比我優秀的人會不會死?

佛陀會不會死?

一個一個檢查,一個一個不同類別的人檢查下去,「如」就出現,亦即「平等心」就出現了-每一個眾生都會死、不是只有人,一切生命體都會死…唯有確定,正見才會確立起來!怎麼知道?我勝、我等、我劣會不會出現?慢心會不會跑出來?當很用功很努力、止跟觀修得很綿密快成功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念頭,這麼多出家眾裡面只有我可以觀察到無常 苦 空 無我,其他人都不行,叫慢,這個慢變成很強的障礙,不能證道!

所以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這個地方舍利弗教他觀十一種,可以把這個慢的問題解決

輸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地方跟第一部經一樣,當你產生正見(即初果),五蘊、無常的東西不會喜歡;苦惱的東西也不會喜歡;不隨我意、無我的東西,也不會喜歡;捨棄對於五蘊的欲求,到最後完全斷除貪愛的心,叫心解脫。如果心解脫,可以自己作證明-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我知道我生命到這個地方已經是盡頭,我知道我已經解脫,這就是五分法身裡的解脫知見。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舍利弗說完這部經之後,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就是表示他證初果。得法眼淨就是代表得初果。遠塵,塵主要是指「見煩惱」我見的煩惱。我見的煩惱有二種,一個是「纏」(開始活動),一個叫隨眠。另外一個是疑,還有一個戒禁取,我見、疑、戒禁取這三結不再現起,所以遠塵()離垢(隨眠)。亦即當你真實的見到四聖諦的時候,我見的煩惱不再活動、隨眠的煩惱也整個斷掉,這時候法眼淨,這個就是四聖諦,是智慧,-了解四聖諦的智慧才算乾淨。為什麼乾淨?因為沒有塵垢所以是乾淨的,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是用來說明一個人得初果的狀況。再來是講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見法是指見了四聖諦,法是指四聖諦。得法這個法是指沙門果,他得到了沙門果當中的一個果-初果。不由於他:在宣說四聖諦的時候,以前是靠師父跟我講,這時不用再靠師父,用我的體驗宣說四聖諦是什麼,所以不由於他-不是從師父那裡聽聞!於正法中得無所畏:我所體證到的不怕跟人解釋,因為我知道是這樣、不是這樣…很清楚。這個是講得初果的時候殊勝的利益。

從坐起,這時候輸屢那起來,偏袒右肩,胡跪、合掌,胡跪就是胡人的跪法,右膝著地叫胡跪。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現在已經度越生死,到涅槃彼岸。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從現在開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是得初果之後,才皈依三寶;我們是還沒初果就皈依三寶。皈依三寶有二種:我們是凡夫皈依三寶,他是聖者皈依三寶。為優婆塞,優婆塞就是居士。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我的壽命終其一生,一直到我死為止,我的心是清淨的,因為我不再有疑惑。歸依三寶這是在皈依的時候一定會念的。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皈依 這個詞意思是:Buddhamsaraṇam 依靠Gacchāmi我去

saranam依靠,就是指我的庇護所、保護我的地方,皈依佛整句是:我前往到佛陀的地方,把佛陀當做保護我的地方。""是我朝那個方向走-動詞,""就是佛、佛陀是我的依靠-名詞。所以皈依不是動詞也不是名詞,而是一個動詞一個名詞。我今天朝著佛陀的方向去,把佛陀當做我的保護處所;佛陀就是我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