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上課概論-23(ZA26-29)

第二十三講

六隨念之戒隨念引導

聖弟子對於自己戒的功德這樣地回憶:

我是否有重大過失的行為呢?是否有由身體產生的過失呢?我是否有小小過失的行為呢?是否有由言語所產生的過失呢?我持戒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涅槃嗎?還是為了生天呢?我做各式各樣的善業是否廻向涅槃呢?是否不捨離涅槃的方向呢?我是否為外界的境界所束縛?是否為貪愛的煩惱所掌控呢?對於戒律能否不違背呢?我是否因此生起高慢、看輕別人呢?我的行為是否為佛菩薩所讚歎呢?我的行為是否為同修道友所厭惡不歡喜呢?

關於戒隨念的翻譯有很多版本,使我們理解上會有困難、不容易懂,我把它變成白話,你們以後在《阿含經》可以看到這幾個詞。事實上在《瑜伽師地論》裡面有解釋。剛才的引導是我將《瑜伽師地論》的解釋變成白話。

  • 1.念不缺戒:缺就是指很大的過失,沒有犯就是不缺。比較重大的過失主要是由身體殺生偷盜這些行為。

  • 2.不斷戒:斷是比較小或是經過語言所產生的過失。我們有身三口四(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罵人的話、離間語或是粗惡語這些你沒有違犯。

  • 3.純厚戒:就是很純一 、很圓滿、很濃厚,意思是我對於涅槃很濃厚,為了成就涅槃所以我持戒。

**佛教有一個故事:

【大智度論第十七卷[0181c08] 

云何呵香?人謂著香少罪,染愛於香,開結使門;雖復百歲持戒,能一時壞之。

如一阿羅漢常入龍宮,食已,以鉢授與沙彌令洗;鉢中有殘飯數粒,沙彌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師繩床下,兩手捉繩床腳;其師至時,與繩床俱入龍宮。

龍言:「此未得道,何以將來?」師言:「不覺。」

沙彌得飯食之,又見龍女身體端正,香妙無比,心大染著,即作要願:「我當作福,奪此龍處,居其宮殿!」

龍言:「後莫將此沙彌來!」

沙彌還已,一心布施、持戒,專求所願,願早作龍。是時遶寺,足下水出,自知必得作龍。徑至師本入處大池邊,以袈裟覆頭而入,即死,變為大龍;福德大故,即殺彼龍,舉池盡赤。

未爾之前,諸師及僧呵之。沙彌言:「我心已定,心相已出。」

時,師將諸眾僧,就池觀之。如是因緣,由著香故。

所以說持戒功德很大!我們持戒不是為了生天,或是生一個更好的人生,不要忘了方向是涅槃。戒的功德很大,如果只求生天的話,大材小用,把它用到很小的用途很可惜。

  • 4.不離戒:不離戒就是不捨離涅槃、不要離開方向。這很重要,平時即使非常注重戒律的維持,但是有時候忘掉整個出家修行的方向,學佛的目的是斷煩惱,結果整個都遠離。

  • 5.非盜取戒:盜是煩惱、外境。外境的誘惑力很高,心被外境帶走,就不會跟著戒律的規則走。當然也是煩惱開始生起來了!

  • 6.善究竟戒不因為我的持戒持得很好,就看不起別人,我沒有起傲慢、高慢心。這很重要,因為持戒是要約束自己,而非約束別人。但是我們常常在自己表現得很好時,看不起別人,就不究竟、你的善不夠好。

  • 7.可讚歎戒:按照佛陀制定的規矩去做的話,連佛陀、菩薩都會讚歎我。佛陀不是稱讚我這個人,而是因為我按照祂的規定而行。

  • 8.梵行不憎:我們一起修行的同參道友不會討厭你、批評你的行為。

以上是隨念自己的戒是不是有這些特質。戒,是尸羅(śila),翻譯成戒。戒這個詞,有點很嚴格的感覺,好像約束你不能做什麼…事情,其實在梵文的意思很簡單,一種很好的習慣叫做戒。好的習慣是每天…每天養成的才叫戒。我一位老師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叫刷牙戒,就是飯後十分鐘以內一定刷牙。如果不刷牙的話,細菌會開始增長。因此,不管到哪裡去,就一定飯後立刻刷牙,維持這個好習慣。戒本身就是一種習慣,不要把戒想成很不可思議的一種約束力。佛陀制定這些很好的生活習慣,幫我們過健康快樂的日子。比如生活中,身體要怎麼活動、話要怎麼講、飯怎麼吃、覺怎麼睡,對我們來講是比較好的。《中阿含經》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人問舍利弗:當我看到別人行為很不好的時候怎麼辦?我持戒很不錯,我沒有犯戒,但是別人犯了,我怎麼辦?舍利佛教了五個方法叫五種除去煩惱的方法

《中阿含經》二十五經《水喻經》

人際情況

滅除瞋恚、惱怒的對治法

假如我看到一個人身體做很多不好的事情,但是他的嘴巴卻講一些真實語,你說這個人怎麼樣?有智慧的人見到這種情形,若是生起瞋恚、惱怒,就應當立即滅除。


就好像穿著糞掃衣的森林比丘,看見糞堆中所遺棄的破衣物,而衣物上有可能被大便、小便、涕、唾液及其他不乾淨的穢物所染污,比丘看見後,便以左手拿起衣物,右手將衣物乾淨之處展開,並將被污染的地方撕裂開,不去穿被污染之處。


各位賢者,就是這樣來滅除瞋恚、惱怒。當你們遇到有人身業邪惡、不清淨,但是他的口業是良善、清淨的時候,就不要去看或想他的不淨、邪惡的身業,多去看或想他良善、清淨的口業,所以當瞋恚、惱怒生起時,就是以這種多看、多記取別人優點的方法來滅除瞋恚、惱怒。

可能有一種人身業良善、清淨,常作好事,但是他的口業卻是邪惡、不清淨,常出言不遜,口沒遮攔老是講一些離間語。有智慧的人見到這種情形,若是生起瞋恚、惱怒,就應當立即滅除。

就好比村外不遠的地方有一處深水池,被雜草所覆蓋,這時如果有人經過,正好因天熱煩悶而飢渴頓乏,當他來到池邊,脫去身上衣物置於岸邊,跳入池中,並用兩手將雜草撥開,盡情享受清涼浴,解除因天熱煩悶所引起的飢渴頓乏。


各位賢者,就是這樣來滅除瞋恚、惱怒。當你們遇到有人身業良善、清淨,但是他的口業卻是邪惡、不清淨的時候,不要去看或想他不淨、邪惡的口業,多去看或想他良善、清淨的身業,所以當瞋恚、惱怒生起時,就是以這種多看、多記取別人優點的方法來滅除瞋恚、惱怒。

可能有一種人身業邪惡、不清淨,常作壞事;口業也是邪惡、不清淨,常口出惡言傷人;但是他的內心,還保有些許善良。有智慧的人見到這種情形,若是生起瞋恚、惱怒,就應當立即滅除。

就好比在街巷十字路口上,有牛經過所遺留下的蹄印,蹄印中有極少的水,同樣,當有人經過,正好因天熱煩悶而飢渴頓乏,他看見蹄印中極少的水,便心想:『我不管是用手或葉子來取水喝,都會將水弄混濁,所以我寧可彎腰跪下來,雙手及兩膝觸地,直接用嘴去喝蹄印中的水』而當此人喝過水後,解除了天熱煩悶所引起的飢渴頓乏。


各位賢者,就是這樣來滅除瞋恚、惱怒。當你們遇到有人身業及口業邪惡、不清淨,但其內心仍保有些許良善的時候,就不要去看或想他不淨、邪惡的身業及口業,應多去看或想他良善、清淨的意業,所以當瞋恚、惱怒生起時,就是以這種多看、多記取別人優點的方法來滅除瞋恚、惱怒。

第四種人是身業邪惡、不清淨,常作壞事;他的口業及意業也全都是邪惡、不清淨,簡直十惡不赦,一無是處。有智慧的人見到這種情形,若是生起瞋恚、惱怒,就應當立即滅除。


就好比有人長途跋涉,途中不幸得病,極度疲勞困頓,又獨自一人,沒有人照料陪伴,他離後村已遠,離前村又還有一段路,正陷於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窘境,這時在荒野中若能巧遇善心路人,將他帶到前村,給予他好的醫藥治病,再以美食補充他的營養與體力,對他悉心的照料,這個病人一定會漸漸康癒,而且會感謝路人對他極大的慈悲恩德。


各位賢者,就是這樣來滅除瞋恚、惱怒。當你們遇到有人身業、口業及意業全都邪惡、不清淨的時候,應該要祝福他不要在死後因此邪惡、不清淨的身、口、意業而墮入地獄,希望他能遇到善知識教導他改過遷善,死後能往生諸天。各位賢者,就是這種慈心祝福的方法來滅除瞋恚、惱怒。

最後,可能有一種人身業良善、清淨,他的口業也全都是良善、清淨,有智慧的人見到這種情形,若是因為你忌妒生起瞋恚、惱怒,就應當立即滅除。


就好比離村外不遠的地方有一處乾淨的池塘,池水清涼、甘美又平滿。岸邊充滿著蒼翠鮮嫩的草,四周的樹開滿了鮮豔的花。這時如果有人經過,正好因天熱煩悶而飢渴頓乏,當他來到池邊,脫去身上衣物置於岸邊,跳入池中,盡情享受清涼浴,並解除因天熱煩悶所引起的飢渴頓乏。


各位賢者,就是這樣來滅除瞋恚、惱怒。當你們遇到有人身業良善、清淨,他的口業、意業也全都是良善、清淨,但你們卻生起瞋恚、惱怒時,就要多記取他人身、口、意業的清淨、良善來滅除瞋恚、惱怒。



舍利弗教我們注意這幾種人的優點。1)比如出家眾以前是在墳墓堆裡面撿衣服,就要把不好的地方撕掉,留下好的,這個布還可以用。2)又例如像池塘表面浮了很多的雜草,但是有一個人身體很熱,想去泡一下涼水,一定先把草撥開,再泡到池塘裏面涼。所以表面的行為雖然不好,但是他內心有一點善心,一樣要注意到他的優點。3)就像在路邊走的時候,剛好牛踏過去,下雨的時候,水會留在土的表面,如果有一個人很渴怎麼辦?為了要喝這個水,趴下去喝那個"牛跡水",用嘴巴去吸還是可以吸得到水,比喻還是可有可取之處。4)假如這個人什麼都不好,身語意通通不好、罪大惡極的人,舍利弗說你應該生起憐憫心,就像一個人已經走路很累了,又生重病,假如說遇到一個好的醫生,他或許可以變成健康的人。同理,這樣身業、語業、意業都惡劣的人,我們應該想:如果有一天他遇到一個好的善知識的話,或許他可以改變。5)至於什麼都很好的人,就像一個很大的池塘,裡面充滿著很多好的水,任何人都受用,任何人跟他接近、接觸都受用,我們應該隨喜讚歎。

所以對於別人的行為,我們是怎麼樣看待他,我們心會比較舒服。能夠諒解就是寬大為懷、容納別人的過失。

《水喻經》原文

舍梨子相應品水喻經第五中阿含二十五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我今為汝說五除惱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彼諸比丘受教而聽。尊者舍梨子言。云何為五。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如阿練若比丘持糞掃衣。見糞聚中所棄弊衣。或大便污或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染污。見已。左手執之。右手舒張。若非大便.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污處。又不穿者。便裂取之。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身不淨行也。但當念彼口之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深水池。葶草所覆。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飢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兩手披葶。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飢渴頓乏。如是。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有淨行。莫念彼口不淨行。但當念彼身之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四衢道。有牛跡水。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飢渴頓乏。風熱所逼。彼作是念。此四衢道牛跡少水。我若以手以葉取者。則擾渾濁。不得除我熱極煩悶.飢渴頓乏。我寧可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彼即長跪。手膝拍地。以口飲水。彼即得除熱極煩悶.飢渴頓乏。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莫得念彼身不淨行。口不淨行。但當念彼心少有淨。諸賢。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如有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若有人來住一面。見此行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侶。後村轉遠。而前村未至。彼若得侍人。從迥野中。將至村邑。與妙湯藥。餔養美食。好瞻視者。如是此人病必得差。謂彼人於此病人。極有哀愍慈念之心。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便作是念。此賢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莫令此賢因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身壞命終。趣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賢得善知識者。捨身不淨行。修身淨行。捨口.意不淨行。修口.意淨行。如是。此賢因身淨行。口.意淨行。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謂彼賢為此賢極有哀愍慈念之心。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村外不遠。有好池水。既清且美。其淵平滿。翠草被岸。華樹四周。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飢渴頓乏。風熱所逼。彼至池已。脫衣置岸。便入池中。恣意快浴。除熱煩悶.飢渴頓乏。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常當念彼身之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我向所說五除惱法者。因此故說。尊者舍梨子所說如是。

諸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世尊以譬喻教導羅睺羅去除妄語的故事

羅睺羅十四歲剛出家的時候,很喜歡妄語:佛陀在嗎? 不在。佛陀去哪裡? 不知道。佛明明在,說不在。常講謊話被告狀,佛陀知道了,佛陀怎麼教,在《中阿含》 第十四經《羅云經》(羅云就是羅睺羅另外一個翻譯)。世尊故意到羅睺羅住的地方,叫羅睺羅幫忙洗腳之後,世尊就把水倒掉,盆中只剩下少量的水,問羅睺羅:「你看到我把水倒掉,盆中只剩下少量的水嗎?」羅睺羅說:「是的,看見了,世尊!」佛說:「故意妄語,無慚無愧的人,他的道法只剩下這麼少,跟盆中只剩下這麼少的水一樣!」世尊又把盆中所剩下少量的水全部倒掉,對羅睺羅說:「故意妄語,無慚無愧的人,他的道法全部捨棄了,就像盆中的水全部倒掉了一樣!」世尊又把空盆子倒立在地上,對羅睺羅說:「故意妄語,無慚無愧的人,他背道而行,就像盆子倒立一樣,怎麼能裝得下聖道呢?」世尊又把倒立的盆子放正,問羅睺羅說:「你看見這盆子朝上仰放,但裡面的水空空的嗎?」羅睺羅說:「是的,看見了。」佛說:「故意妄語,無慚無愧的人,他的道法這麼空無、空虛,跟盆中的水空空的沒有兩樣!」

佛陀對他的兒子怎麼教導的?祂不是直接講道理而是用譬喻,小孩子十四歲、十五歲不懂事理啊,但是這個譬喻他能懂。

我們如果是要指正別人的行為上的錯誤,用譬喻會最有力的!要直接指點別人的過失不容易被接受的。

上述是對別人的過失。萬一我們自己犯了很大的過失怎麼辦?要怎麼看待自己?《說一切有部律》一個故事很有意思:
有一個人養了五隻牛,但是牧童有一天照顧不好,把一隻牛給走失了,只剩下四隻。這個牧童就開始責備自己沒有資格當牧童,因為他把一條牛照顧到不見了。你們說這樣對嗎?你一個沒照顧好,其它四個你照顧得很好啊!為什麼因為一個沒照顧好,就完全否定自己?懂意思嗎?可能我犯了一條小小的戒或怎麼樣,我就不像個出家人,只因犯了這個戒,所有的戒我都不持!有時候,不要只看某小部分的缺失而忽視其他做得很好的地方。要懂得調!當自己做得不好的時候,當心會因為某些行為,沒有力量,這時候要看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但是,當你起傲慢心認為自己做得很好的時候,要知道還有什麼東西沒有做好,把自己的心給壓下來。所以,要知道持戒不是把自己逼....逼到死胡同去,而是說持戒也是在調心,要懂得抓捏那個平衡點。

上一講的《多聞經》到後面的二十九經,二十八 、二十九其實都是同一個系列,所以整合來講。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做什麼事會得什麼果;結果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是互動的。我做這些事情可以得到這個結果,但是這個結果,又時時刻刻的引導我的行為,這叫願。我有一個目標、有一個願,它會引導我的行為,但是我的行為卻必須要朝向著我的願,否則這個願永遠做不到。從二十五經到二十九經其實講的就是多聞 說法 法次法向,整個目的是為了達到見法涅槃這個結果。但是,見法涅槃這個終極目標,前面有幾個小步驟,你要先厭,然後離欲。所以,整個修學的目標是從凡夫到聖者(初果~阿羅漢)見法涅槃,但是見法涅槃後,因為只有在禪定中才能保任其寂靜的境界,身體並非長期寂靜狀態,仍有五蘊的束縛,所以很自然會朝向滅盡之路,也就是無餘依涅槃。

何謂無餘依涅槃?阿羅漢的生命結束之後進入的境界,叫無餘依,""就是五蘊身,這時候已經沒有剩餘的五蘊身。對三界,沒有渴望,叫離欲(離欲就是離三界的欲),稱之為心解脫。這時候叫做有餘依涅槃、阿羅漢、見法涅槃。

何謂見法涅槃?見法就是在這一生當中,達到貪瞋癡的息滅,叫見法涅槃。

繼續詞彙解釋,上次講過多聞、多方面的學習。

說法說法,在整個修學過程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可以幫助智慧成熟,所以法師要多說法,為什麼?為了解脫。

在《阿含經》有兩個故事很有意思

第一個故事:

有一比丘還沒悟道之前,每天講課講法,沒有人就講給鳥、其他眾生聽,一直講法,等他悟道、體會到四聖諦的時候,他不講法。後來天人問他為什麼不再講法,他說:我講法的目的是為了證悟道,我的目的已經完成,所以無須再講法。

第二個是羅睺羅的故事:

羅睺羅因為大家都開悟,他是佛陀的兒子,所以內心很急,也一直想開悟。(我不能丟我爸爸的臉…)很想開悟,但是開不了悟,然後問佛陀怎麼才能開悟。世尊就要他去為大眾講五蘊;講完了,佛陀看他智慧還沒有成熟,又要他為人講十二處;講完之後去拜見佛陀,佛陀看他智慧還沒有成熟,又要他再講十二緣起;講完之後佛陀看他還是智慧沒有成熟,於是要他一個人到山上"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他在想的時候有點感覺、有點啟發。喔!原來我講五蘊、十二處、十二緣起這些到底對我有什麼好處?體會到原來這是要幫我達到涅槃。他釐清道理後,去跟佛陀講。佛陀看他智慧成熟了。佛陀就說:開始觀無常….

總而言之,學習聽課而後講課,講經說法對自己解脫的智慧有幫助,不是為了表現我懂,而是為了讓智慧成熟。因為在講解過程,就開始複習、思惟我怎麼講讓對方可以了解,如此圓熟智慧。所以印老曾經講一句話:「聽不如說,說不如寫。」因為整個心的運作完全不一樣,聽課是被動吸收,效果有限;講說要弄懂;寫要條理分明。講法有兩種,一個是就你所聽到、學習到的講給別人聽。另外一種是阿羅漢或是初果,他們已經證悟再講法。第二十九經是已經是證悟之後再講法。

法次法向:有人解釋成法的次序跟法的方向,但這個在原文是不對。玄奘法師翻譯成「法隨法行」。法一個詞,隨法是一個詞,行是個動作、實踐。在論裡面明明白白解釋法叫涅槃,隨法叫做八正道,我修行八正道為了達到涅槃。

見法涅槃:涅槃這個詞其實是沿用印度當時就有的詞彙。當時的印度有五種涅槃,但是佛陀認為這五種沒有資格叫涅槃。第一個是五欲,以食為例,當我很想吃東西,吃飽了就叫涅槃。第二個是我得初禪或是我生到初禪天叫涅槃;我得二禪、三禪、四禪,這樣叫入涅槃,或是說你生到初禪天 、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也叫做涅槃,因為那很快樂。而佛陀認為這還不叫涅槃,因為他還有苦,還會輪迴。佛陀講的涅槃是指煩惱滅盡,不能也不會再輪迴,才叫涅槃。

滅盡:"滅盡"這個觀念,範疇是指"無餘依涅槃",就是"般涅槃",翻譯成"圓寂"。現代有些法師往生都叫圓寂,那是太好聽了…..他往生以後真的解脫了嗎?他是阿羅漢嗎?圓寂這個詞,阿羅漢以上才可以用。""一般翻譯都把它解釋成"",安那般那念那個入出息會把""解釋成為"",其實不對。般的原文叫pari 圓滿、完完全全;nirvāṇa是息滅。這個地方他是阿羅漢、有餘依涅槃、他還有這個身體在,不算完全息滅。pari是完完全全、圓滿,果報身也捨掉了,才叫圓滿。

另外有句話是常用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這是指一個阿羅漢進入涅槃、完全捨報的時候,我們會說諸行無常,諸行在這地方是指生命體,生命是無常的。什麼叫無常?它是有生有滅的事情。是生滅法的""是屬於的意思。就是說諸行無常它是屬於有生有滅的。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就是說:有生有滅,然後滅了之後,不再生,就叫寂滅。生滅會生了之後滅、滅了之後再生的話,不叫寂滅,滅了之後,整個不再生,那時候的寂滅是最快樂的一件事情,因為果報體是苦、諸行是苦,整個停下來。

在另外一個《阿含經》的譯本後兩句有點不一樣-雖生尋以滅,俱寂滅為樂,雖然生起來,但是它馬上消失。就是說諸行是無常的,它也是是屬於生滅法的事情,但是它一生馬上就滅,然後呢?生跟滅這兩件事情同時停下來,叫做寂滅。所以跟上面的"生滅滅已"理解上不一樣。然後生跟滅這兩個同時停下來的時候,那是最快樂的!

重要資料:
各經典之六隨念名詞釋義
https://www.xmind.net/m/xK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