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

一切相智品第二-9-資糧正行-17


(辛三)資糧廣大資糧正行分二。
(壬一)總標。
(壬二)別釋三資糧。
今初
悲及施等六、並修止觀道、及以雙運道、諸善權方便。
dayā dānādikaṃ ṣaṭkaṃ śamathaḥ savidarśanaḥ /
yuga-naddhaś ca yo mārga upāye yac ca kauśalam // Abhs_1.46 //
由二廣大資糧攝持,勝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能生菩提自果之菩薩瑜伽,即資糧正行之相。界從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至最後心。
此中差別有十七種:
1-7-欲令有情離苦之大悲。由大悲故,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8-在入定時,修習止觀及雙運道。
9-於利他事,善權方便。
*由二廣大資糧攝持,勝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能生菩提自果之菩薩瑜伽,即資糧正行之相。界從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至最後心。此中差別有十七種:
修行的人,已經經過資糧位,修過很多劫,又入加行位,加行位亦經過煖、頂、忍,都經過。而且已經修完下等、中等的世第一法,現在正是要入上等世第一法起。由現在修行起,一直至到成佛之前,逐步逐步來完成這十七種資糧。在修大乘止觀的時候,漸漸地就會具備這十七種資糧。
*由二廣大資糧攝持,勝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
已經是經過好多劫修了,所以福德和智慧這兩種資糧已經相當廣大,勝過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所有的加行道都勝過,
*能生菩提自果之菩薩瑜伽,即資糧正行之相:
這種菩薩瑜伽含有兩種特點,第一點,「勝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第二個特點,「能生菩提自果」。這就是資糧正行之相。這十七種那麼廣大的、殊勝的資糧,就是現在所講的資糧正行的相狀。
*界從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至最後心:
由什麼時候開首修,到什麼時候就不修呢?由上品世第一法起,至到成佛之前一剎那,即金剛心的時候為止。
*此中差別有十七種:
這裡所講的資糧正行,即此資糧正行之中,總共有十七種不同的種類。
*1-7-欲令有情離苦之大悲。由大悲故,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想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那種大悲。由大悲故修行布施波羅蜜多,六樣。加上大悲的總相,就是七樣。
*8-在入定時,修習止觀及雙運道。
當入定的時候,修習止又修習觀,或者單修止,或者單修觀,或者有時你修得純熟,止觀雙運,修觀的時候自然有止,修止的時候自然有觀。
*9-於利他事,善權方便。
做利他的行的時候,要有種種的善巧權宜的方便。「善」就善巧,「權」就權宜的,有各種善巧權宜的方便。
智、福與諸道、陀羅尼、十地、能對治,當知資糧行次第。
jñānaṃ puṇyaṃ ca mārgaś ca dhāraṇīṃ bhūmayo daśa /
pratipakṣaś ca vijñeyaḥ saṃbhāra-pratipat-kramaḥ // Abhs_1.47 //
10-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
11-見道等為道資糧。
12-15-諸法、文、義,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陀羅尼。
此分通達諸字真實之忍陀羅尼。
為救護眾生能制諸明咒之咒陀羅尼。
諸經文句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法陀羅尼。
諸經義理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義陀羅尼。
16-能為功德作所依處之十地資糧。
17-能斷相違品之對治資糧。
當知此等即是資糧正行之次第。
*10-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
*11-見道等為道資糧。
「道」即是指那些無漏智。
*12-15-諸法、文、義,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陀羅尼。
對於經教裡面那些文字和義理,乃至到其他等等,多劫都能夠受持,受持即記憶到、不忘失的那些陀羅尼,這句是總說,下面就分開四種來說。陀羅尼即是總持,總聚在一起,持令不散。
*此分通達諸字真實之忍陀羅尼。
這種陀羅尼又分為四種。第一種是通達那些各個字的真實意義叫做「忍陀羅尼」,能印持經文每個字的意義,就叫做「忍陀羅尼。忍者印持,叫做印持的陀羅尼。通達即是了解。所有字的真實意義都能夠清清楚楚的了解。他所了解到的一切字的真實意義,能夠印持得到,叫做「忍陀羅尼」。
*為救護眾生能制諸明咒之咒陀羅尼。
為了救護眾生,他能夠製造明咒,用咒來救度眾生,這些是咒陀羅尼。咒語又叫做「明」,又叫做「咒」,有時候又叫做「明咒」。
*諸經文句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法陀羅尼。
經論的文義,他經歷多劫,都不會忘記,在定中都能夠通通拿到出來的。法陀羅尼就指那些經文,一句句,整本經。
*諸經義理乃至多刦受持不忘之義陀羅尼。
經義、經論的義理、道理,他能夠經歷多劫都不會忘記,一入定,他就會回憶到。
*16-能為功德作所依處之十地資糧。
一切功德,都依你入的地而起。
*17-能斷相違品之對治資糧。
能夠斷那些相違,即是那些染污、有漏的東西,這種對治資糧是無漏法。能夠對治煩惱的力就是對治資糧。由上等世第一法起,漸漸修行,漸具備有十七種資糧。
*當知此等即是資糧正行之次第。
應當知道所講的十七種就是資糧正行的次第。次第,由前一樣引生後一樣,前一段為增上緣引生後一段。
(壬二)別釋三資糧分三。
(癸一)智資糧。
(癸二)地資糧。
(癸三)對治資糧。

今初
此別釋智資糧,論無頌文,而釋有之。謂所緣境有二十種空性故,能緣智亦分二十種智慧資糧。
1-由內六處真實空故,名內空。
2-由外色等真實空故,名外空。
3-由內外俱分所攝之根依處真實空故,名內外空。
4-由空性亦真實空故,名空空。
5-由十方真實空,故名大空。
6-由道所證之湼槃真實空故,名勝義空。
7-由緣生有為真實空故,名有為空。
8-由非緣生無為真實空,故名無為空。
9-由內外中間真實空故,名畢竟空。
10-由生死前際後際真實空故,名無際空。
11-由取捨真實空故,名無散空。
12-由實性真實空故,名本性空。
13-由一切法真實空故,名一切法空。
14-由諸法生等真實空故,名自相空。
15-由過去、未來等真實空故,名不可得空。
16-由因緣和合真實空故,名無性自性空。
17-由五蘊自性真實空故,名有性空。
18-由無為虛空等真實空故,名無性空。
19-由本性空亦真實空故,名自性空。
20-由諸法作者自性空故,名他性空。
如空有二十。亦有爾許之能緣智慧資糧故。
*此別釋智資糧,論無頌文,而釋有之。謂所緣境有二十種空性故,能緣智亦分二十種智慧資糧。
這裡特別將智資糧抽出來解釋,頌文裡沒有的,而後人作註釋的時候,就補回二十種智資糧在這裡。就是證得空性那二十種智,叫做「智資糧」。因為所證的境,有二十種空性,即是我們所證的空性有二十種,所以,能證空性的智亦應該有二十種。「緣」者即是認識、了解,我們能了解、能認識這種空性的智慧亦應該分成二十種。二十種就是我們將來得大菩提的資糧,就是二十種智慧資糧。
*1-由內六處真實空故,名內空。
「內」,眾生的身體內,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處,六內處。六內處,眾緣和合而現而已,所以無真實性的,真實性是空的。修止觀的時候,就觀六根都是眾緣和合而成,所以六根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不真實,亦即是空的。
*2-由外色等真實空故,名外空。
由於眾生身體之外的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處,都是眾緣和合而起的,所以它是無真實,是空的。「外空」者,六塵空。
*3-由內外俱分所攝之根依處真實空故,名內外空。
根依處,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五根,是一種微妙、清淨的物質。五根住在根依處,根依處叫做什麼?扶根塵。譬如眼,眼球是眼根所住之處,住在眼球裡面的微妙物質,所謂的視覺神經。眼球裡面有些什麼?第一,有眼根,就是內,眼根是內。第二,有粗的色,色、聲、香、味、觸,粗的色、聲、香、味、觸就是外,即是說根依處的眼球由內、由外兩樣東西合併,「俱分」即兩種。「所攝」,屬於兩樣內外。「真實空」即是沒有真實自性的,是空的,這個空的道理,就是內外空。
*4-由空性亦真實空故,名空空。
空空,第一個「空」是指空性,空性也是「空」。如果執著一個空性,這個不是真的空性。「空性」這是名言而已,都是空的,叫做「空空」,即是空性也空。
*5-由十方真實空,故名大空。
十方,東、南、西、北四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方、下方。十方的虛空都是無邊無際,都是空的,就叫做「大空」。「大」者,即是說這個宇宙的十方其大無比。
*6-由道所證之湼槃真實空故,名勝義空。
道是指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些無漏道,由無漏道所證得的涅槃,涅槃都只是一個名言而已,如果執著有件東西叫「涅槃」,就是執著,所以涅槃這個名言,亦無自性,它的真實是空。涅槃亦名勝義,殊勝的人所了解的境。又名叫做「勝義空」。勝義即是涅槃,涅槃也是空的。不可得亦即是指空性,空性,是很難證得的,非語言可以講得出,是不可得。
*7-由緣生有為真實空故,名有為空。
由眾緣和合所生的有為法,就無自性、無真實性,所以有為法是空。
*8-由非緣生無為真實空,故名無為空。
不由眾緣和合而生的無為法,即是真如等等,你執著有實的真如、實的空性,都是執著,因為那個是名言而已,所以這種名言亦是空的。
*9-由內外中間真實空故,名畢竟空。
「內」,眾生自己的身內,「外」,身外的一切和內與外的中間,都無實性的、都是空的,叫做「畢竟空」,即是完全空。
*10-由生死前際後際真實空故,名無際空。
眾生生死輪迴,不知從何時起,以後如果不成佛,不成阿羅漢,亦不知從何時止。眾生的生死輪迴,數前上去沒有邊際,際者,界限、界線,數向下面亦沒有界線。這種沒有界線的生死,亦是無自性的,真實性亦是空的,就叫做「無際空」,無邊無際的生死也是空的。
*11-由取捨真實空故,名無散空。
有取、有捨然後有散開的活動。世界所有東西,一取一捨,都是眾生執著的,根本就沒有取捨的真實,真實性是空的,這叫做「無散空」。
*12-由實性真實空故,名本性空。
本性空是指真如本性,由於說真如,真如本性都是名言,名言根本就是空的,由這個本性的無真實性,所謂真如本性都沒有實性。這個真如本性這個名言,都是空,叫做「本性空」。
*13-由一切法真實空故,名一切法空。
一切法分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是眾緣和合而成的,就是空。無為法是一個名言,這個名言亦空的。有為、無為,一切法都空。
*14-由諸法生等真實空故,名自相空。
諸法自己的體相,叫做「自相」,諸法的自身無生無滅,會生、會滅,假的。眾緣和合時它就幻現。「諸法生等」,「等」是「等」住、異、滅等的真實,的真實性都是空的,就叫做「自相空」。
*15-由過去、未來等真實空故,名不可得空。
過去的時候、未來的時候、現在的時候,都無真實。「等」是「等」現在,它的真實性是空的,名「不可得空」。
*16-由因緣和合真實空故,名無性自性空。
因緣和合就無自性。這個無自性的自性,亦是空的。
*17-由五蘊自性真實空故,名有性空。
一切有為法不出五蘊,而五蘊的自性是無真實的,它的真實是空的,所以叫做「有性空」。
*18-由無為虛空等真實空故,名無性空。
一切東西都無真實性,無為亦無實性。證得無為法,就叫真如無為。證得真如的時候,就覺得猶如虛空,一切無邊無際。又叫它做「虛空無為」,它的真實性,亦是空的,叫做「無性空」。
*19-由本性空亦真實空故,名自性空。
無性空、本性空,「本性空」這句話本身亦空的,就叫做「自性空」。
*20-由諸法作者自性空故,名他性空。如空有二十。亦有爾許之能緣智慧資糧故。
諸法作者亦無自性,就叫做「他性空」。總共有二十種空。空性既有二十種,能夠體驗、能夠通達這個空性的智慧,亦有二十種智,這二十種智,就是智慧資糧。

(癸二)別釋地資糧分二。
(子一)釋因位九地修治。
(子二)釋果位第十地相。
初又分九。

(丑一)初地修治
由十種修治,當能得初地。意樂、饒益事、有情平等心。
labhyate prathamā bhumir daśadhā parikarmaṇā /
āśayo hitavastutvaṃ sattveṣu sama-cittatā // Abhs_1.48 //
由十種修治,能得初地所有功德:
1-謂於一切事,無諂誑心。
2-能饒益自他之事,謂受持大乘。
3-於諸有情,修四無量,其心平等。
*由十種修治,能得初地所有功德:
「修」者修行,初地所修的行;「治」者對治,對治些什麼煩惱,叫做「治」。初地的時候,總括來講,修兩樣。一樣是大悲,擴大大悲心。一樣就是能觀一切法無自性那種空的智慧。大悲心,對付瞋心,對眾生沒瞋害的心。空慧就對治無明、對治愚癡。如果一個人能修治這十種,就能夠得到初地的功德。已經入初地,但功德未圓滿,修這十種,就能夠令初地所應有的功德圓滿。
*1-謂於一切事,無諂誑心。
對於任何的事情,不存有奉承的心,不存有欺騙的心,這就叫做意樂。「諂」者奉承,看見別人有權,或者有錢,你奉承他。「誑」就是欺騙,不欺騙別人的心。意樂者即是純正的心意。
*2-能饒益自他之事,謂受持大乘,修行六道四攝。
利益即是饒益,能夠利益自己、利益其他眾生的事。即是修行大乘的六度,尤其是菩薩戒,自己饒益以六度為主,利益他人以四攝為主。
*3-於諸有情,修四無量,其心平等。
對於一切眾生要有平等心,能夠以此心平等,修行四無量。
第一慈無量:
觀無始以來,自己經過無量的生死,在無量的生死中,沒有一個眾生不是曾經做過自己父母。所以對眾生,就不應該有憎恨,不應該有損害的心,反而應該令他得到利益,給予快樂。慈無量,對無量的眾生而起慈心。
第二悲無量:
對那些苦的眾生,沒有一個不是自己的多生的父母、妻子,所以不要起一種損害的心。悲無量,對受苦的無量眾生,而起悲心。
第三喜無量:
當那些眾生得到利益、得到好處、得到快樂的時候,不應該妒忌他,應該要隨喜。「隨」就是隨順他,不要有反感;「喜」,生歡喜心。喜無量,對無量那些得到快樂的眾生而生起隨喜的心。
第四捨無量:
無量眾生之中,沒有一個對自己沒有恩,亦沒有一個眾生不曾對自己沒有怨的,所以,不應該偏私說某一個有恩、某一個無恩,亦不應該執著說某一個眾生對我有怨恨,其餘眾生就沒有怨恨,個個都有恩有怨。所以應該平等一視同仁。於諸眾生不貪著它,亦不特別喜愛它,對於一切眾生亦不起仇恨、不起憎惡,住一種平等的心,叫做「捨」。對無量眾生而起捨心。

能捨、近善友、求正法所緣、常發出家心、愛樂見佛身。
tyāgaḥ sevā ca mitrāṇāṃ saddharmālambanaiṣaṇā /
sadā naiṣkramya-cittatvaṃ buddhakāyagatā spṛhā // Abhs_1.49 //
4-能捨內身、資財、善根等,不生慳結。
5-三業至誠,親近、承事諸善知識。
6-尋求三乘正法所緣。
7-常發出家之心,不樂居家。
8-念佛不捨,愛見佛身。
*4-能捨內身、資財、善根等,不生慳結。
四無量的「捨」當平等地解,這裡的「捨」,能夠施捨。能夠施捨身體、財物,與及我們的知識、我們的善根,善根怎樣可以捨給別人,教人,即是以法布施。都能夠施捨給眾生,一點都不會慳吝。
*5-三業至誠,親近、承事諸善知識。
身口意三業,都以至誠的心去親近、奉侍那些善知識、良師益友。例如向他作禮,就是身,合掌恭敬。口者,用口稱讚他。意者有個至誠的心,意。承事,承他的教訓,而奉事他。
*6-尋求三乘正法所緣。
「正法」即是經論。「所緣」,正法就是所緣,這些正法就是所緣、思慮的東西。
*7-常發出家之心,不樂居家。
時時都想擺脫家庭的紛擾,生起出家的心。
*8-念佛不捨,愛見佛身。
時時都思念佛,時時都稱唸佛,很歡喜見佛。

開闡正法教、諦語為第十。彼性不可得,當知名修治。
dharmasya deśanā satyaṃ daśamaṃ vākyam iṣyate /
jñeyam ca pārikarmaiṣāṃ svabhāvānupalambhataḥ // Abhs_1.50 //
9-開闡教法,全無慳悋。
10-誓願究竟,發諸實語。
初極喜地之十法,當知由大悲與不得自性之空慧所攝持故,名為修治。
*9-開闡教法,全無慳悋。
開,為那些不懂的人解釋。闡,就是別人不明白,引伸來解釋,把它闡發。
*10-誓願究竟,發諸實語。
發個誓,以後都不講假話,都是講真實的話。
*初極喜地之十法,當知由大悲與不得自性之空慧所攝持故,名為修治。
雖然這樣修行,但時時要用空的智慧去攝持著、控制著。雖然修行上面那十樣事,但知道這十件事的自性,都是不可得,都是如幻。一方面修十件事,同時又知道這十件事是空,無自性可得。能夠這樣做,就可以叫做能夠修。修者,修大悲與及空智。治者,治那些執著,對付那些有所得的心。

(丑二)二地修治
戒、報恩、安忍、極喜及大悲、承事敬師、聞、第八勤施等。
śīlaṃ kṛtajñatā kṣāntiḥ pramodyaṃ mahatī kṛpā /
gauravaṃ guruśuśrūṣā vīryaṃ dānādike 'ṣṭamam // Abhs_1.51 //
第二地中有八修治:
1-謂攝善法等戒。
2-酬報他恩。
3-安忍怨害。
4-最極歡喜修諸善行。
5-於諸眾生,起大悲愍。
6-恭敬、承事鄔波陀耶等。
7-敬重師長、諸善知識聽聞正法。
8-第八修治,謂精進修習布施波羅蜜多等。
由此八能修治第二離垢地,以能摧彼逆品圓滿對治故。
*第二地中有八修治:
*1-謂攝善法等戒。
戒者三聚淨戒。律儀戒,如果是居士的律儀戒即是五戒,如果是比丘,二百五十戒。第二種,攝善法戒,引伸善法。第三,饒益有情戒,利益一切眾生。
*2-酬報他恩。
報老師的恩、父母的恩、朋友所施捨給你的恩等。
*3-安忍怨害。
行菩薩道,有很多惡的眾生會怨你,甚至有些會害你,能夠忍受。能夠忍受苦的生活。確確實實觀察經教裡面所講的道理。
*4-最極歡喜修諸善行。
極之歡喜修行善法。
*5-於諸眾生,起大悲愍。
對於眾生要有大的悲憫心。
*6-恭敬、承事鄔波陀耶等。
出家就是承事你的親教師。在家,就要承事你的父母。出去參學,就要承事你的教授師。
*7-敬重師長、諸善知識聽聞正法。
敬重師長和敬重善知識,聽聞他所講的和傳授給你的正法。
*8-第八修治,謂精進修習布施波羅蜜多等。
第八勤修布施等六波羅密。
*由此八能修治第二離垢地,以能摧彼逆品圓滿對治故。
以上八樣就能夠離開犯戒的污垢。為什麼第二離垢地要有這八種功德呢?摧毀那些相反的煩惱和惡行,逆品即煩惱和惡行,對於那些煩惱和惡行能夠圓圓滿滿地對治。


(丑三)三地修治
多聞無厭足、無染行法施、嚴淨成佛剎、不厭倦眷屬、及有慚、有愧,五種無著性。
atṛptatā śrute dānaṃ dharmasya ca nirāmiṣam /
buddha-kṣetrasya saṃśuddhiḥ saṃsārāparikheditā // Abhs_1.52 //
hrīr apatrāpyam ity etat pañcadhā mananātmakam /
第三地中有五修治:
1-謂勤修多聞,聞法無厭。
2-不求利譽等無諸染著,為他說法。
3-於自將來成佛國土,淨治情、器世間諸過。
4-雖見眷屬邪行等過,而不厭利他。
5-觀待自法,不造諸惡,名曰有慚。觀待世間,不造諸惡,名曰有愧。
於彼一切,無執著心,由通達無我慧所攝持故。此五即能修治第三發光地,准前應知。
*第三地中有五修治:
*1-謂勤修多聞,聞法無厭。
聞法、多讀經、聽法,不會厭足。
*2-不求利譽等無諸染著,為他說法。
不是為了得名譽,不是為了得利益,不是為了得金錢,無諸染著而為他說法。
*3-於自將來成佛國土,淨治情、器世間諸過。
你將來成佛,就有報土,報土都是用七寶來嚴飾。在十地修行的時候,尤其是在第三地,修行空慧觀,對治那些貪、瞋、癡等的煩惱,把染污除掉。第八識裡面所寄存的那些無漏,將來能變起報土的種子,被空慧對治了煩惱,令那些無漏種子鮮明,愈弄愈鮮明,到十地圓滿的時候,這些能夠現出報土的種子,就可以爆發。現在預先排除那些染污,令將來的國土裡面沒有過失,什麼過失?作地獄的業、互相打鬥、戰爭等等,沒有這些過失。有這些過失的話,現在修行就把它空掉,把垢污洗掉,所以將來你成佛時的報土,沒有污穢的東西。嚴淨,「嚴」即是嚴飾、裝飾它,「淨」即是洗淨它,洗淨你將來成佛時候的剎土。「情、器世間諸過」即是有情世間、器世間、國土的過失。
*4-雖見眷屬邪行等過,而不厭利他。
對於眷屬,不論在家的、出家的眷屬、追隨你的人,這些眷屬雖然偷東西、行淫,做了這些邪行,對他不要討厭,不要說不攝受他,不可以說我不利益他。
*5-觀待自法,不造諸惡,名曰有慚。觀待世間,不造諸惡,名曰有愧。
對於自己,或對於自己所學的經法,覺得我自己是好有人格的人,我所學些那麼好的東西,「我不能作惡的」,這樣的心就叫做「有慚」。對於世間的東西、對於世間的人,恐怕世間的人批評,你不敢去作惡,叫做「有愧」。
*於彼一切,無執著心,由通達無我慧所攝持故。此五即能修治第三發光地,准前應知。
上文五種修行的時候,都要不執著它為實,不要執著它是有自性,知道它是如幻。為什麼能夠無執著心?由能夠通達無我的無漏慧,這種慧攝持著,所以你就不會執著。准前應知,即依照前面第一地、第二地,我們應該了解第三地。第四地修治。
(丑四)四地修治

住林、少欲、足、杜多正律儀、
vanāśālpecchatā tuṣṭir dhūta-saṃlekha-sevanam // Abhs_1.53 //
不捨諸學處、訶厭諸欲樂、
śikṣāyā aparityāgaḥ kāmānāṃ vijugupsanam /
寂滅、捨眾物、不沒、無顧戀。
nirvit-sarvāsti-saṃtyāgo 'valīnatvānapekṣate // Abhs_1.54 //
第四地中有十修治:
1-謂常住林藪、阿練若處,遠離憒鬧。
2-未得利養,無諸貪欲,名為少欲。
3-已得利養,不求多妙,名為知足。
4-誓行十二杜多功德,故正律儀。
十二種杜多功德者,
4.1-謂常乞食、一坐食、一受食。此三對治飲食貪。
4.2-住阿練若、樹下坐、露地坐、塚間坐。此四對治處所貪。
4.3-常三衣、毳毛衣、糞掃衣。此三對治衣服貪。
4.4-常端坐、隨宜坐。此二對治臥具貪。
5-所受學處,皆不捨棄。
6-於五欲樂,深生厭離。
7-稱所化機,令住寂滅。
8-一切財物如欲而捨。
9-修諸善法,心不滯沒。
10-於一切物心無顧戀。
如是十法修治第四焰慧地,准前應知。
*第四地中有十修治:
*1-謂常住林藪、阿練若處,遠離憒鬧。
時時住在山林、叢林,離開熱鬧的地方,便利修止觀。「林藪」即是森林;「阿練若處」,譯做「寂靜處」、「蘭若」。
*2-未得利養,無諸貪欲,名為少欲。
當你未得到別人好好的供養的時候,心不要焦急煩躁,就叫做「少欲」。
*3-已得利養,不求多妙,名為知足。
已經得到利養,不要說「那麼少的,多些就更好」,要心足。亦不是在別人給你粗些的時候,你就「那麼粗,給些好些的」,不要。要知足。
*4-誓行十二杜多功德,故正律儀。十二種杜多功德者,
「杜多」即是苦行,應是十二種,真正修苦行是四地菩薩的事。發誓要行十二種苦行,想得這十二種苦行的功德。他認為這些杜多功德都做到,更何況普通的戒。
*4.1-謂常乞食、一坐食、一受食。此三對治飲食貪。
時時乞食。一坐食,別人施捨給你,坐著食,食完就好了。一受食,只是受一次,如果第二個來,就要「請你給其他人,我夠了」。這三種是對治飲食的貪。
*4.2-住阿練若、樹下坐、露地坐、塚間坐。此四對治處所貪。
住在山林。樹下坐。露地坐。塚間坐。此四對治貪那些高床軟枕。
*4.3-常三衣、毳毛衣、糞掃衣。此三對治衣服貪。
常常都是三件。毳毛衣,粗毛布的衣。糞掃衣,別人那些不要,或者死人穿的衫不要。此三對治衣服的貪。
*4.4-常端坐、隨宜坐。此二對治臥具貪。
常常端身正直地這樣坐。隨宜坐,可以坐的就坐。這兩種,此二對治臥具貪。
*5-所受學處,皆不捨棄。
學處,學習的處,即戒律。你所受的學處,一點都不棄捨。
*6-於五欲樂,深生厭離。
對於隨五根而起的欲,厭離。
*7-稱所化機,令住寂滅。
那些受你感化的人,令人趣向寂滅涅槃那條路。「稱」者符合,符合所化的根機、教他,令到他對向涅槃。
*8-一切財物如欲而捨。
對於所有財物,要捨棄的就捨,不要留戀。
*9-修諸善法,心不滯沒。
對於一切善的教、善的法,心從來不會忘記,或者不理它。不理它、忘記它叫做滯沒。
*10-於一切物心無顧戀。如是十法修治第四焰慧地,准前應知。

(丑五)五地修治
親識及慳家、樂猥雜而住、自讚及毀他、十不善業道。
saṃstavaṃ kula-mātsaryaṃ sthānaṃ saṃgaṇika-āvaham /
ātma-utkarṣa-para-avajñe karma-mārgān daśāśubhān // Abhs_1.55 //
第五地中有十修治:
1-謂樂與居家,往還親識。
2-嫉他利養,慳諸居家。
3-愛與大眾猥雜而住。
4-若自稱讚。
5-若毀呰他。
6-由此增長十不善業道。
*第五地中有十修治:
*1-謂樂與居家,往還親識。
身為出家人,常常跟那些親人、相識的人、俗人往往來來,就叫做親識。歡喜與在家的俗人來來往往,和他們相親、相識,。
*2-嫉他利養,慳諸居家。
妒忌別人的利養,你有那麼好的利養、那麼好的享受,你是在家人,想來我這裡求法,我慳、我不教你。對在家人求法慳而不肯教他。
*3-愛與大眾猥雜而住。
愛好與各種各類的人,大家你拍我、你摸我,互相好親熱地住在一起。
*4-若自稱讚。
*5-若毀呰他。
*6-由此增長十不善業道。
因為有上文所講的五種行為,那十種不善業道就增長。

憍、慢與顛倒、惡慧、忍煩惱。遠離此十事,證得第五地。
mānaṃ stambhaṃ viparyāsaṃ vimatiṃ kleśa-marṣaṇam /
vivarjayan samāpnoti daśaitān pañcamīṃ bhuvam // Abhs_1.56 //
7-恃自多聞等,不恭敬他,令心高舉。
8-於取捨處,顛倒執著。
9-執持邪見等惡慧。
10-忍受趣向貪等煩惱。
若能遠離此十法,依止十種對治,即能證得第五難勝地。
*7-恃自多聞等,不恭敬他,令心高舉。
恃著自己多懂東西、恃著多聞、相貌莊嚴,或多人看重你等等,別人有德你都不恭敬,你的心高舉。
*8-於取捨處,顛倒執著。
某一樣東西應該取,去做,某一樣東西應該捨棄、不做,你顛倒過來,應取你就捨,應捨你去取,就是顛倒。應取不取,應捨不捨。
*9-執持邪見等惡慧。
*10-忍受趣向貪等煩惱。若能遠離此十法,依止十種對治,即能證得第五難勝地。
能夠忍受貪、瞋、痴、慢、疑、惡見這些煩惱,不去斷,由得它發展。第五地的菩薩,如果能夠離開這十種,就具備第五地應有的功德。若能遠離此十法,以十種對治的慧,即能證得第五難勝地。

(丑六)六地修治
施、戒、忍、精進、靜慮、慧圓滿。於弟子、麟喻,捨喜、捨怖心。
Dāna-śīla-kṣamā-vīrya-dhyāna-prajñā-prapūraṇāt /
śiṣya-khaḍga-spṛhā-trāsa-cetasāṃ parivarjakaḥ // Abhs_1.57 //
第六地中有十二修治:
1-6-謂由圓滿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六種波羅蜜多。
7-8-而能遠離六種所治,謂由圓滿持戒與靜慮故,於聲聞弟子及麟喻獨覺地,能遠離喜樂。
9-由圓滿安忍波羅蜜多故,於怨害等,能遠離恐怖心。
*第六地中有十二修治:
第六地裡面,有十二修治,「修」是修行,「治」是對治,六種修、六種治。
*1-6-謂由圓滿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六種波羅蜜多。
初地是施圓滿,第二地戒圓滿,第三地忍圓滿,第四地是精進圓滿,第五地是靜慮圓滿,第六地應該是慧圓滿。慧有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已經圓滿,後得智還未圓滿,分十波羅蜜多的後四個波羅蜜多,就是在第六個慧波羅蜜多裡面,把後得智分出來。
*7-8-而能遠離六種所治,謂由圓滿持戒與靜慮故,於聲聞弟子及麟喻獨覺地,能遠離喜樂。
每一種波羅蜜多,都能夠對治一種過失。圓滿六種之外,另外有六種被它對治。由於能夠圓滿持戒和靜慮兩種波羅蜜多,自然對於聲聞弟子所修的道,和麟喻即是獨覺,對於獨覺所修的道,能夠不歡喜,遠離歡喜。聲聞和獨覺這兩乘的東西,就被你所修的戒波羅蜜多與靜慮波羅蜜多,對治。
*9-由圓滿安忍波羅蜜多故,於怨害等,能遠離恐怖心。
由於能圓滿安忍波羅蜜多,對於怨家和迫害你的,不會驚。

見求無愁慼、盡捨無憂悔、雖貧不厭求,證得第六地。
yācito 'navalīnaś ca sarva-tyāge 'py adurmanāḥ /
kṛśo 'pi nārthināṃ kṣeptā ṣaṣṭhīṃ bhūmiṃ samaśrute // Abhs_1.58 //
10-由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故,見求者來,心無愁慼。
11-由愛樂布施、精進圓滿故,捨一切物,心無憂悔。
12-由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雖極貧乏,而終不捨求者。
由此十二修治,證得第六現前地。
*10-由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故,見求者來,心無愁慼。
由於圓滿布施波羅蜜多的原故,見到有來向你求乞的人,你的心不會憂愁、不會討厭。
*11-由愛樂布施、精進圓滿故,捨一切物,心無憂悔。
由於布施波羅蜜多和精進波羅蜜多都圓滿,能夠捨棄掉一切財物,心都不會覺得憂愁,亦不會覺得後悔。
*12-由圓滿般若波羅蜜多故,雖極貧乏,而終不捨求者。由此十二修治,證得第六現前地。
由於圓滿般若波羅蜜多的原故,雖然很窮,不會因為窮而捨棄了向你求乞、求助的人。修行滿六個波羅蜜多,又對付六種過失,證得第六地。第六地就是現前地,六種波羅蜜多修圓滿,無漏功德就現前。

 (丑七)七地修治
執我及有情、命與數取趣、斷、常及相、因、蘊、界并諸處。
ātma-sattva-graho jīva-pudgaloccheda-śāśvataḥ /
nimitta-hetvoḥ skandheṣu dhātuṣv āyataneṣu ca // Abhs_1.59 //
斷除此說二十種過失,即成二十種修治,由如前說空慧攝持,便能證得第七遠行地。
1-4-謂執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
5-11-如是執斷邊、常邊、相、因、蘊、界、處。
*斷除此說二十種過失,即成二十種修治,由如前說空慧攝持,便能證得第七遠行地。
能夠斷除上文所說的二十種過失,自然能夠成就二十種修治。修行的時候,由於用空的智慧來攝護著、支持,自自然然就能夠證得第七地,第七地者叫遠行地,距離眾生的東西很遠,已經是接近佛地。
*1-4-謂執我、執有情、執命者、執補特伽羅。
執著有個「我」,「我」即主宰,執著有個永恆不變的主宰,即是執著有靈魂。
第二執著有個實的眾生、實的「有情」。
情:情識,情是識,是有識的、有了別力的東西。。第二個解,情者愛也,愛者即是貪愛,是有貪愛的、有貪愛心的。我們常常愛著個「我」。兩個解法,「有情是有識」,第二個解法就是「有情有貪愛」。
第三執有個叫做「命者」,即有命的東西,「命」的主人翁。
第四執數取趣,「數」即屢次,「取」就趣向,「趣」者五趣或者六趣。屢次向六趣投生。「數取趣」即是屢次向六趣投生的那種東西。
*5-11-如是執斷邊、常邊、相、因、蘊、界、處。
5-斷,執有「我」、「有情」之後,再起執,那個「我」是人死如燈滅。
6-常,有人執著靈魂、我永遠不變的、永遠不滅的。
7-相,執著有「我」,有人執著我的「相」是怎樣。有些人執著「我」不知多大的、無乎不在的。執這是「我」的相、眾生的相、壽者的相。
8-因,「我」是怎樣來的呢?「因」又何在呢?有些人說「我」是神作出來的,上帝為因。有些人的「我」是自然而有。
9-執著有實的「五蘊」。我執、有情執、命者執、執我為常、執我為斷、執我相,執我的因,這些是「我執」。執有實的五蘊,這些是法執。
10-執著有實的十八界。
11-執有實的十二處。

住三界貪、著、其心徧怯退,於三寶、尸羅起彼見執著。
traidhātuke pratiṣṭhānaṃ saktir ālīna-cittatā /
ratna-tritaya-śīleṣu taddṛṣṭy-abhiniveśitā // Abhs_1.60 //
12-執三界為真實應住。
13-著為真實應捨。
14-自覺不能得勝上功德,心徧怯退。
15-18-於三寶及戒,起彼見而執著。
*12-執三界為真實應住。
執著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我們應該住著。貪著這三界,住三界的貪,執三界為應住的地方而起貪。
*13-著為真實應捨。
認為三界是不好的,應該要捨,要求涅槃。「著」,執著三界應捨。
*14-自覺不能得勝上功德,心徧怯退。
自己覺得,修行大乘成佛那些功德太殊勝,我是沒這樣的智慧,心怯、怕,「我還是少少地修小乘」,或者是「修行的路那麼長,不好」。「遍」即完全、普遍;「怯」即心驚、怕;「退」即是退轉。
*15-18-於三寶及戒,起彼見而執著。
15-對於佛寶起執,執佛是永恆的、常的,或者執佛一入涅槃就沒有。執斷執常,都是執。
16-對於法寶而起執,例如學唯識,執著八個識是實,阿賴耶識是實的。學空的就執著什麼都是空的,對於法而起執。
17-對於僧寶起執,有些人執著怎才是僧寶,怎樣不是僧寶,有些人執著是大乘的賢聖僧才是僧寶,那些小乘的僧就不是僧寶,有些執著聖人才是僧寶。
18-對於戒起執著,一定要這樣,一定不要那樣,很多執著。對於三寶、對於尸羅起彼見執著,彼見即是或斷或常那種見的執著。
諍論於空性、違空性過失。由離此二十,便得第七地。
śūnyatāyāṃ vivadaś ca tadvirodhaś ca viṃśatiḥ /
kalaṅkā yasya vicchinnāḥ saptamīm ety asau bhuvam // Abhs_1.61 //
19-妄執空性為破壞有事而興諍論。
20-執彼空性與世俗相違。
是為七地應離之二十種過失。
*19-妄執空性為破壞有事而興諍論。
小乘人執著真如空性那個「空」,是破壞真正實有的事,而攻擊、興諍論。
*20-執彼空性與世俗相違。
認為世俗一切事,跟空性是相違的。
*是為七地應離之二十種過失。
如果是第七地菩薩,就應該已經是離這二十種過失。離這二十種過失,跟著就會產生二十種對治。

知三解脫門、三輪皆清淨、大悲、無執著、法平等、一理。
tri-vimokṣa-mukha-jñānaṃ tri-maṇḍala-viśuddhatā /
karūṇāmananā dharma-samataika-naya-jñatā // Abhs_1.62 //
由其所治有二十種故,第七地亦有二十種修治對治:
1-謂知諸法因、果、自相,皆真實空,故知三解脫門。
2-現證能殺、所殺、殺業三輪皆非實有,故皆清淨。
3-緣一切有情,起大悲心。
4-於諸法上,無真實執。
5-知一切法平等,皆真實空。
6-了知究竟唯一乘理。
*由其所治有二十種故,第七地亦有二十種修治對治:
離開二十種過失,就登第七地,當登第七地的時候,能夠對付二十種東西,完成二十種修行的對治。
*1-謂知諸法因、果、自相,皆真實空,故知三解脫門。
能夠知道修的因和所得的果,和眾生心的自相,都是空的,因為他知道是空的,即是能夠入三解脫門。
空解脫門,空者空觀、空智。用我空智來修空觀,就能夠得解脫。所以空觀是解脫之門。
無相解脫門,既然一切空,無真實的相。
無願解脫門,既無有相,無真實故一切如幻,都是無所願求。
*2-現證能殺、所殺、殺業三輪皆非實有,故皆清淨。
能夠殺人,被我殺的,作這種殺業。對於三輪不執為實,知道它是空,就清淨。
*3-緣一切有情,起大悲心。
對於一切眾生起大悲心。
*4-於諸法上,無真實執。
對於一切法,不執它為實。
*5-知一切法平等,皆真實空。
知道一切法平等,一切法怎會平等?從空性方面來講,成佛亦是空,地獄,入地獄亦是空。從另一個角度就不同,成佛歸成佛,成佛是可貴的,入地獄是可悲的,知一切法平等,從空的觀點來講是平等。
*6-了知究竟唯一乘理。
知道,佛法的究竟是一乘的道理,一乘的道理。

知無生、知忍、說諸法一相、滅除諸分別、離想、見、煩惱。
anutpāda-kṣamā-jñānaṃ dharmāṇām ekadheraṇā /
kalpa-nāyāḥ samudghātaḥ saṃjñā-dṛk-kleśa-varjanam // Abhs_1.63 //
7-知一切法勝義無生。
8-於甚深空性,不起驚怖,了知深忍。
9-宣說發心所攝諸法,皆無實一相。
10-摧壞一切實執分別。
11-無有執著常樂我淨等相之想。
12-遠離薩迦耶等五見。
13-遠離貪等煩惱。
*7-知一切法勝義無生。
知道一切法在世俗諦裡面有生有滅,在勝義諦裡面是無生無滅,知道一切法在勝義諦中是無生的。
*8-於甚深空性,不起驚怖,了知深忍。
忍者勝解,忍者忍可、認識。對於空性能夠了解得清楚,能夠得到很深的忍可、認識。
*9-宣說發心所攝諸法,皆無實一相。
能夠宣說、教人發心,由發心一直到修行,知道發心修行等所包括的一切項目、一切東西,都不是實的,又不是一的,就是第九。一相是無相、無實相,一切法都是無實相。法雖然千差萬別,但無實相。
*10-摧壞一切實執分別。
滅除一切執著為實的分別。執東西為實的那些分別,摧毀它。
*11-無有執著常樂我淨等相之想。
執著世界的東西為常,執著無常的東西為常。於苦的東西,對於苦的世界、苦的人生作樂想。對於一切眾生都無我的,執著有個我作我想。對於這個不淨的世界、不淨的人生,作淨想。常、樂、我、淨之想。
*12-遠離薩迦耶等五見。
惡見裡面,第一,薩迦耶見,即是我見和我所見。第二,邊見,執斷執常,邊見。邪見,否定因果等等。見取見,執著自己這種見,認為好好。戒取見,由於邪見等,由於薩迦耶見等,於是有種種邪戒,就執著邪戒為好。離開五見,沒有那五見起現行。
*13-遠離貪等煩惱。
離開貪、瞋、癡、慢、疑等煩惱。

奢摩他定思、善毘鉢舍那、內心善調伏、一切無礙智。
śamathasya ca nidhyaptiḥ kauśalaṃ ca vidarśane /
cittasya dāntatā jñānaṃ sarvatrāpratighāti ca // Abhs_1.64 //
14-由奢摩他門,決定思惟一切相智。
15-於毘鉢舍那勝慧,了知緣起如幻之方便獲得善巧。
16-調伏內心實執。
17-於一切所知,成就無障礙智。
*14-由奢摩他門,決定思惟一切相智。
以奢摩他為門,決定在定中裡思惟佛所有的一切相智,決定思惟就是「定思」。
*15-於毘鉢舍那勝慧,了知緣起如幻之方便獲得善巧。
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有種殊勝的無漏智,這種無漏智知道緣起,一切有為法都是從緣而生起、眾緣和合而生起,雖然生起,但都是如幻,無實的,有這種方便善巧,即是「善毗缽舍那」。
*16-調伏內心實執。
自己內心,不會起各種實的執。
*17-於一切所知,成就無障礙智。
對於一切所知的境界,能夠有一種無障無礙、沒阻滯的智慧。

非貪地、隨欲等遊諸佛土、一切普現身。共為二十種。
sakter abhūmir yatrecchaṃ kṣetrāntaragatiḥ samam /
sarvatra svātmabhāvasya darśanaṃ ceti viṃśatiḥ // Abhs_1.65 //
18-通達一切皆非貪著真實之地。
19-隨自所欲平等遊歷諸佛剎土。
20-由於自身獲得自在,普於一切時會能自現其身。
由此二十種修治能得七地,准前應知。
*18-通達一切皆非貪著真實之地。
知道一切東西都不是真實,不是值得我們依之而起貪。
*19-隨自所欲平等遊歷諸佛剎土。
隨著我們的心所想、所欲,就能夠平等去各種佛的報土遊歷。
*20-由於自身獲得自在,普於一切時會能自現其身。
由於自身獲得自在,即任何時,任何場合,都能夠現身。
*由此二十種修治能得七地,准前應知。
有這二十種修治,學習這二十種東西。真正能夠出神入化,要第七地才行。

(丑八)八地修治
知諸有情意、遊戲諸神通、修微妙佛剎、觀故親近佛。
sarva-sattva-mano-jñānam abhijñā-krīḍanaṃ śubhā /
buddha-kṣetrasya niṣpattir buddha-sevā-parīkṣaṇe // Abhs_1.66 //
第八地中有八修治:
1-諸有情意有貪離貪等,能如實知。
2-於諸國土遊戲神通。
3-修微妙佛剎,以吠瑠璃等而為自性。
4-為欲觀擇諸法文義故,親近、承事諸佛。
*第八地中有八修治:
第八地裡面,有八種修治對治八種煩惱。能夠圓滿這八地修治,就叫做第八地的菩薩。
*1-諸有情意有貪離貪等,能如實知。
能夠知道眾生的心是有貪、無貪,他現在的心是起貪心還是起瞋心,貪心強不強、瞋心強不強,強抑或弱。
*2-於諸國土遊戲神通。
能夠去那些諸佛的報土,不論諸佛的報土、化土,都可以去,現身在那裡遊歷。
*3-修微妙佛剎,以吠瑠璃等而為自性。
第八地,快要成佛時要建立報土,在這裡修止觀的時候,就已經把你在定中用空觀把你那些能夠變出報土的種子,用空觀來令它清淨,將來一成佛,那些報土就會出現。佛剎怎樣微妙?將來的報土是用琉璃、金、銀、硨磲、赤珠、瑪瑙,這些等等做本質的、質地的。自性即是質料。
*4-為欲觀擇諸法文義故,親近、承事諸佛。
為了要觀察、思擇一切那些佛的經法,文字和義理的原故,有時候你要向佛請教,親近、承事、供養那些佛。

知根、淨佛土、安住如幻事、故思受三有。說此八種業。
akṣa-jñānaṃ jina-kṣetra-śuddhir māyopamā sthitiḥ /
saṃcintya ca bhavādānam idaṃ karmāṣṭadhoditam // Abhs_1.67 //
5-由天眼故,知諸根利鈍。
6-於自當來成佛國土,淨治有情所有過失。
7-出定入定一切如幻而住。
8-由悲願故,故思受生三有。
此是第八不動地中八修治業。由此八事圓滿八地准前應知。
*5-由天眼故,知諸根利鈍。
知道眾生的諸根是利或鈍。
*6-於自當來成佛國土,淨治有情所有過失。
對於自己將來成佛的時候,那些報土和化土裡面,眾生有很多過失的,你現在預先準備,令將來眾生,雖然(他們)有過失,但一見到你,過失就不會起。預先修空觀,來淨那些將來會現出眾生起煩惱,眾生對你不妥那些,洗淨那些,將來就不會有這樣的事。
*7-出定入定一切如幻而住。
因為未圓滿第八地,入第八地就要出定入定。第八地圓滿之後,時時在定中。不論出定入定,一切都好像如幻一樣在這裡。入定之中,能夠觀察到、知道世界如夢如幻,出定的時候,化眾生,時時都知道,好像夢幻一樣。「安住」即是時時保持如夢如幻這樣的觀點。
*8-由悲願故,故思受生三有。
由於有悲心,有所發的大菩提願,或者還有其他本願,由於這樣有悲有願的原故,你故意地走入來這個俗世、三有、有漏世界裡受生。

*此是第八不動地中八修治業。由此八事圓滿八地准前應知。

這八樣東西是第八地菩薩所修的,每修一樣,都對治到很多過失。這八樣東西修圓滿,就是第八地菩薩。這就是第八地,叫不動地,不動即定,入了第八地就時時如在定中,一切而且圓滿,那些有漏的現行,都暫時停,只剩下種子在這裡。由此八事圓滿八地,依照從前第七地以前那些一樣,應該了解。


(丑九)九地修治
無邊諸誓願、了知天等語、辯說如懸河、入胎最第一。
praṇidhānāny anantāni devādīnāṃ rūta-jñatā /
nadīva pratibhānānāṃ garbhāvakrāntir ūttamā // Abhs_1.68 //
第九地中有十二修治:
1-謂由圓滿九種波羅蜜多,無邊大願皆能成辦。
2-又能了知天等一切有情語言差別。
3-由得辯無礙解故,說法辯才無盡,猶若懸河。
4-遠離一切婦人過失,為一切人共所稱讚,入此母胎最為第一。
*第九地中有十二修治:
*1-謂由圓滿九種波羅蜜多,無邊大願皆能成辦。
由於能夠圓滿修行九種波羅蜜多,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進,第五靜慮,第六般若,第七方便波羅蜜,第八願波羅蜜多,第九力波羅蜜,第十智波羅蜜。
第八地修完,將入第九地,已經圓滿八個波羅蜜。第九地加深、專修力波羅蜜它,就要證圓滿第九力波羅蜜。第八就是願波羅蜜。願,即是仍未圓滿,達到第九地,要將你的願辦成功,就要靠力。
*2-又能了知天等一切有情語言差別。
能夠了解天子、阿修羅等所講的語言。
*3-由得辯無礙解故,說法辯才無盡,猶若懸河。
能夠法無礙解、義無礙解,所以辯才、說法,好像一條河流下來般,滔滔不絕。
*4-遠離一切婦人過失,為一切人共所稱讚,入此母胎最為第一。
第八地菩薩,如果不生報土,故意受生來三有,可以選擇那些有福氣而又有道德的母親,來作他母親。他所選擇的母親,都是第一流的女人。不會有婦人的過失的,例如妒忌、淫這些,而且是為人所共稱讚、好的女子。

種、姓、族圓滿、眷屬及生身、出家、菩提樹,圓滿諸功德。
kula-jātyoś ca gotrasya parivārasya janmanaḥ /
naiṣkramya-bodhi-vṛkṣāṇāṃ guṇapūreś ca saṃpadaḥ // Abhs_1.69 //
5-7-若剎帝利、若婆羅門種族圓滿。若日親、若甘蔗等姓氏圓滿。母等七族圓滿。
8-自所教化,令住菩提之眷屬圓滿。
9-若帝釋天及人王等,稱讚而生。
10-由諸佛及淨居天人,勸令出家。
11-成就大菩提樹。如大師之阿輸他樹,慈尊之龍華樹,燃燈佛之諾瞿陀樹。
12-圓滿十力等一切功德。
由此十二種修治。圓滿第九善慧地。准前應知。
*5-若剎帝利、若婆羅門種族圓滿。
種圓滿,種姓、階級。或生在皇族剎帝利家,或生在婆羅門家,這些種族是相當圓滿。
*6-若日親、若甘蔗等姓氏圓滿。
或者日親族,或甘蔗族,是有名的世族。
*7-母等七族圓滿。
母族、妻族、父族、自己族,還有其他族。
*8-自所教化,令住菩提之眷屬圓滿。
自己所教化的,或者徒弟,或者學生,一切受你教化的人,都是你的眷屬,你令他發菩提心,成菩提的。
*9-若帝釋天及人王等,稱讚而生。
或者出世的時候,有天帝釋來到讚美你,或者人間的王知道你出世,來讚你而生。
*10-由諸佛及淨居天人,勸令出家。
如果出家的時候,因為第八、九地菩薩多數出家,佛勸他出家,或者淨居天人勸你出家。
*11-成就大菩提樹。如大師之阿輸他樹,慈尊之龍華樹,燃燈佛之諾瞿陀樹。
大師即是指釋迦牟尼佛,阿輸他樹即菩提樹。慈尊即彌勒佛,慈尊出世的時候那棵龍華樹,又如燃燈佛之諾瞿陀樹,即是無花果樹。
*12-圓滿十力等一切功德。
能夠圓滿佛所有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等這些功德。
*由此十二種修治。圓滿第九善慧地。准前應知。
而這些在第九地的時候已經先修成。

(子二)釋果位第十地相
超過九地已,若智住佛地。應知此即是菩薩第十地。
nava bhūmīr atikramya buddha-bhūmau pratiṣṭhate /
yena jñānena sā jñeyā daśamī bodhisattva-bhūḥ // Abhs_1.70 //
1-此中九地者,謂指小乘八地及因位菩薩九地合為一菩薩地。
2-前八地由智見而超,後一地由安住而超。過九地已,其上第十地智。
3-經說超越九地,安住佛地。當知彼即是十地菩薩。
4-若爾,因位九地皆說修治。於果位十地,何故不說修治,而說十地之相耶?由第十地圓滿以下諸地之斷智功德種類故,不別說也。
5-小乘八地者,
5.1-聲聞種姓地。
5.2-預流向,是居四雙八單之最初智德,名八人地。
5.3-預流,是斷三結所顯之智德,故名見地。
5.4-一來,是多分離欲所顯住果之智德,故名薄地。
5.5-不還,是斷下五分結所顯住果之智德,故名離欲地。下五分結者,謂三結及貪欲、瞋恚。
5.6-聲聞阿羅漢果,是斷上五分結所顯小乘之智德,名已辦地。上五分結者,謂色、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5.7-餘三聲聞果前之三向,是聲聞果向所餘智德故,同名一聲聞地。
5.8-獨覺聖現觀,以是中乘現觀故,名辟支佛地。
*1-此中九地者,謂指小乘八地及因位菩薩九地合為一菩薩地。
十地,由初地到十地,由發菩提心起,分做五位。這種分法,是大乘來說。如果把大乘和小乘合在一起來分,四果四向,小乘是八地。初地到第九地合為一叫做菩薩地,第十地,總共有十地。把聲聞乘、獨覺乘和大乘,合為十地,叫做三乘十地。為什麼又要這種分法呢?因為有不定種性的眾生,先入小乘,證得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回心向大,修大乘入菩薩地,由初地到第九地。然後入第十地。
*2-前八地由智見而超,後一地由安住而超。過九地已,其上第十地智。
如果是完全大乘種性,用智慧超過那八地。知道那八地是怎樣修,就可以,不用實際修。因為以智見而超,即不需實際安住。這個菩薩地就不能超,要安住逐地逐地經過。過了九地之後,入了第十地。
*3-經說超越九地,安住佛地。當知彼即是十地菩薩。
《般若經》說超過九地,安住佛地,即是證得佛地,指入了第十地,不是直接成佛。安住佛地者,即是說他就是十地菩薩。
*4-若爾,因位九地皆說修治。於果位十地,何故不說修治,而說十地之相耶?由第十地圓滿以下諸地之斷智功德種類故,不別說也。
如果是這樣,九地都說第一地修治什麼,第二地修治什麼,都是用「修治」,對於果地第十地,又何故不說修治呢?而只是說第十地的相狀呢?由於到了第十地的時候,前面那九地的斷和智,斷即斷德,智即智德,斷德即斷煩惱的功德,智德即得智慧的功德,這兩類東西都已經圓滿,跟佛一樣,只差一點,所以不另外說修治。
*5-小乘八地者,
*5.1-謂聲聞種姓地。
最初未入預流向,即是初發心修行,就叫做聲聞種姓地。
*5.2-預流向,是居四雙八單之最初智德,名八人地。
預流向,即是第八人地,由阿羅漢一直數下來就是第八級。
*5.3-預流,是斷三結所顯之智德,故名見地。
預流即是指預流果,一定要斷除三種煩惱,結是煩惱的別名。三結,一身見、二戒禁取、三疑。身見即是薩迦耶見,「薩」譯做「壞」,可壞;「身」就身體,色、受、想、行、識,五蘊積集而成,可壞的,不是永恆的。但是世人在可壞的身上面,執著它為「我」,執著其中一部分是「我」所有的東西,這種結就叫做「我見」和「我所見」,合起來叫做「身見」。戒取,外道建立種種邪戒,執著那些邪戒,會生天、會得涅槃,說它是好東西。疑,對三寶不再起懷疑。斷除三結所顯現的那種狀態,就是一種智德,就是預流果的本質,因為它是有見解的,是有正見,所以叫它「見地」。
*5.4-一來,是多分離欲所顯住果之智德,故名薄地。
一來果,一來向都包括在入。一來果,又叫做「薄地」。已經大部分離開欲界的煩惱。由大部分離開煩惱所顯露出的那種狀態,那種狀態的本質,是一種智德,有這種智德,欲界的貪瞋癡都很薄。因為很薄,所以他再來一世,就可以證阿羅漢果,叫做「薄地」。
*5.5-不還,是斷下五分結所顯住果之智德,故名離欲地。下五分結者,謂三結及貪欲、瞋恚。
不還果,不還向就附屬一起,斷除下界的五分煩惱,即是三結再加貪、瞋。當在修斷除的時候叫做「不還向」。欲界的五分結都完完全全斷除,就證得不還果,不用再回欲界,叫做「離欲地」。什麼叫做「下五分結」呢?上文所講的三結,加貪、瞋。
*5.6-聲聞阿羅漢果,是斷上五分結所顯小乘之智德,名已辦地。上五分結者,謂色、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聲聞阿羅漢,上界的五分結都要斷除,斷除了色界、無色界的五分結,所顯露出來的那種狀態,那種狀態是一種智德來,叫做阿羅漢果,阿羅漢就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叫做「已辦地」,事情已經辦好了。上五分結者謂色界和無色界的貪,掉舉、慢和無明。
*5.7-餘三聲聞果前之三向,是聲聞果向所餘智德故,同名一聲聞地。
其餘一來向、不還向、阿羅漢向,是三聲聞果之前三個向,合起來叫做聲聞地。
*5.8-獨覺聖現觀,以是中乘現觀故,名辟支佛地。
獨覺當他證果的時候,有種無漏智的現觀出現,證辟支佛果。它是中乘的現觀,高過聲聞乘,叫它做「辟支佛地」。

(癸三)別釋對治資糧
見修諸道中,所、能取分別,由滅除彼故,說八種對治。
pratipakṣo 'ṣṭadhā jñeyo darṣanābhyāsa-mārgayoḥ /
grāhya-grāhaka-vikalpānām aṣṭānām upaśāntaye // Abhs_1.71 //
大乘見道、修道之中,由滅除所取、能取八種分別故,其對治資糧正行,故亦說八種。
*大乘見道、修道之中:
見道以前,那些有漏智只可壓住煩惱,不能斷除它的種子。斷除煩惱的種子,必須要無漏智。無漏智是見道之後才起。所以,見道前的不講。見道時那些無漏智,「道」是指無漏智,見道即是證真如的無漏智。修道位的時候,就不斷要修無漏智。由初地一直至成佛之前那剎那,都是修道。
*由滅除所取、能取八種分別故,其對治資糧正行,故亦說八種。
在大乘的見道,見道位和修道位之中,由於要滅除所取和能取的八種分別,既然有八種分別,所修的對治的資糧、所修的對治正行,亦說八種。八種所治、八種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