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2日 星期一

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

雜阿含42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七處善,三種觀義,盡於此法得漏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具足住: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云何比丘七處善?比丘!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滅道跡,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滅道跡,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云何三種觀義?比丘!若於空閑、樹下、露地,觀察陰、界、入,正方便思惟其義,是名比丘三種觀義。
---
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何等名為五種行相?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清淨]。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T30,794c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
1.云何七方便?如世尊說:比丘七處方便三種觀,此法中純善遠聞,謂尊丈夫。

2.云何比丘有七處方便?
1)如比丘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色滅道、知色味、知色過患、知色出。
2)知受、知受集、知受滅、知受滅道、知受味、知受過患、知受出。
3)知想、知想集、知想滅、知想滅道、知想味、知想過患、知想出。
4)知行、知行集、知行滅、知行滅道、知行味、知行過患、知行出。
5)知識、知識集、知識滅、知識滅道、知識味、知識過患、知識出。
3.云何比丘知色?如比丘四大、四大所造色如實知,比丘如是知色。
4.云何比丘知色集?如比丘以愛集知色,如是比丘知色知色集。
5.云何比丘知色滅?如比丘愛滅,以愛滅知色滅,比丘如是知色滅。
6.云何比丘如實知色滅道?如比丘如實知八聖道:正見、正覺、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是比丘如實知色滅道。
7.云何比丘知色味?若緣色生喜樂是色味,如是比丘知色味。
8.云何比丘知色過患?若色無常、苦、變異法是色過患,如是比丘知色過患。
9.云何比丘知色出?若色欲染調伏、欲染斷滅是出,如是比丘知色出。
10.若有沙門婆羅門,如是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色滅道、知色味、知色過患、知色出,若厭色、離欲、滅、趣道。若善趣、若善趣人,於是法中明了,及餘沙門婆羅門,如是知色、知色集、知色滅、知色滅道、知色味、知色過患、知色出,若厭色、離欲、證滅、解脫、不復生,善解脫、若善解脫人,純善、若純善人,無復生處。

---
I.七處三觀相關問題
[參考] 1.見道前修
1.1.達摩多羅禪經,卷2,T15, 321a:
修行者具七處觀,觀五陰苦、集、滅、道。復觀因愛生五陰,厭患、出離。如是於真諦中,方便種子慧生。於是七處善,修三種觀義,自相觀成。成就決定堅固已,然後得無垢息止修慧,是慧起已,境界平正,淳一無雜。

1.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T27, 5c:
若順次第說諸功德者,應先說不淨觀或持息念等,次說念住,次說三義觀,次說七處善,次說煖,次說頂,次說忍,然後應說世第一法。

1.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5,T27, 22b:
聞所成者,謂於聖教決擇文義。思所成者,謂不淨觀、持息念、念住、三義觀、七處善。修所成者,謂煖、頂、下中忍。

1.4.成實論,卷16,T32,370c:
問曰:經中說:若行者有七方便三種觀義,於此法中速得漏盡。是何智耶?
答曰:七方便,名聞慧、思慧。所以者何?心未定者作如是觀,謂此是色、色集、色滅、及色滅道、色味、過、出。
問曰:若是聞、思慧者,何故言速得漏盡?
答曰:雖是聞慧、思慧。如是分別五陰,能破我心,故說速得漏盡。

2.見道後修
2.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59b:
問:世尊何故說此契經?
答:有諸學者已入見道,住修道中,為修所斷煩惱所惱,世尊欲令修彼對治,告言:汝等已得聖道,何不依之斷餘煩惱,如勇健人為怨所惱,他人告曰:汝既勇健,寧不害怨,而為彼惱?
復次,有諸學者已得初果,於後勝果不作加行。設作加行不如實知,世尊欲令起勝加行告言:汝等若能不捨先得預流諸加行者,不久必獲究竟漏盡。佛為彼故說此契經。

2.2.應知於異生位,先於五處得善巧已,後於學位,即於如是五種處所,更以五種差別行相,審諦觀察,能令獲得速疾通慧。何等名為五種行相?謂觀察諸行,諸行因緣,雜染因緣,清淨因緣,滅寂靜故,趣向清淨道出離故;諸行種種眾多性故,各自種子所生起故,各待餘緣所生起故。T30,794c

3.七處善
3.1.七處善與智的關係
3.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59b;cf.發智論,卷九,964b。
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果,類智知色界色果,世俗智知一切色果,苦智知有漏色果非常、苦、空、非我。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果故。
如實知色集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因,類智知色界色因,世俗智知一切色因,集智知有漏色因、集、生、緣。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因故。
如實知色滅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滅,類智知色界色滅,世俗智知一切色滅,滅智知有漏色滅、靜、妙、離。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滅故。
如實知趣色滅行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道智者。此中,法智知欲界色對治道,類智知色界色對治道,世俗智知一切色對治道,道智知有漏色對治道、如、行、出。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道故。
如實知色味是四智,謂法、類、世俗、集智者。此中,四智皆知色味,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集故。
如實知色患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者。此中,四智皆知色患,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苦故。
如實知色出是四智,謂法、類、世俗、滅智者。此中,四智皆知色出,如前應知。此雖有四而立一善,皆同觀察一色滅故。如實知受、想、行、識,七亦爾者。如觀色說。

3.1.2.大乘義章,卷4,T44, 552a:四十四智
緣起(11對)×四諦=44
四十四智,如成實說:此猶是前七方便中,初四門觀,就十二緣為此四觀故,有四十四智差別。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就此十一,從末尋本,逆以推之。先就老死對生為四:一觀老死苦,二觀老死集,三觀老死滅,四觀老死道。次第逆推,乃至行支對前無明,亦有此四。所謂觀行苦、行集、行滅及行滅道。無明望前,更無集因。所以不說。何故逆觀?據果尋因,順諦觀故。

3.1.3.大乘義章,卷4,T44, 552b:
3.1.3.1.七十七智與七處三觀
七十七智,如成實說。論文但言:如經中說,現在世中生緣老死,不離生緣老死。過、未亦然,是法住智。滅相觀者,是泥洹智。如是次第乃至無明,皆悉同然。不廣分別,為是論家種種異釋,窮其體相,此智猶是七方便中第二集觀,及無常等三觀所攝。以何義故?七方便中偏為集觀十二緣法?因緣為宗,集是緣義,故偏為之。

3.1.3.2.時(3) ×緣起(11對)×集觀(2)=66;三觀(1) ×緣起(11對)=11
a.法住智、泥洹智
集觀之中有六十六,三觀之中有其十一,彼此合說有七十七。前六十六,觀因生果,住持不滅,名法住智。後之十一,觀苦、無常、空、無我等,趣向涅槃,名泥洹智。故論說言:增長生死,名法住智。損減生死,名泥洹智。
b.三時、二集觀
b.1.相狀如何?現在世中,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因果相屬,有十一對。過、未亦然,便有三十三對因緣。今先就彼三世之中,生緣老死,辨其觀相,餘類可知。
現在世中,生緣老死。有二集觀:一生緣老死,二者不離生緣老死。
b.2.此二何別?毘婆沙云:初是正觀,後是審觀。
何故須審?成實釋言:諸外道人多迷因緣,或說冥性為眾生因,或說梵天以為因等。佛為破之,彰因作果,是實不虛,故說:不離現在世中生緣老死。既有此二,過、未同然,即分為六。此六集觀在聞、思地。
c.三種觀
四現忍中,總觀三世生緣老死,作三種觀,謂無常、苦及空、無我。三觀雖殊,同趣涅槃。總攝為一,名泥洹智。以此通前,合有七智。
d.集觀與三種觀
問曰:何故集觀之中,三世分六?泥洹智中,三世為一?
釋言:集觀,觀因生果,生果不同,世別分之。泥洹智者,破生死相,趣向寂滅,寂滅平等,三世合一。三世之中生緣老死,既有此七,次第逆推,乃至無明緣行亦然。十一對中皆有七智,是故合有七十七智。

3.2.七處善與諦的關係
3.2.1.瑜伽論記,卷11,T42, 553b:
景云:言於世間者,即觀苦也。於世間集,於世間滅者,即觀集、滅也。於能往趣世間集行者,此觀受也。因受生愛,愛是集體,受為往趣,集之行也。餘處但作七觀不觀於受。於能往趣世間滅行者,此觀道也。愛味者,重觀於集。過患者,重觀於苦。及出離者重觀於滅。略不重觀於道,以能觀心即是道故。以集是生死之本,所以三度觀之。
泰云:於世間集者,受因也。
基云:問曰:何以集諦三重觀?空諦滅諦二重觀耶?義曰:苦、集深可厭故,二三觀之;滅甚可忻故,亦重觀也。又前五觀四諦唯重觀集,趣集之行謂受者,以深可厭故故重觀之。前別觀四諦下重觀四諦。愛味,謂集諦或是苦諦。過患,謂苦諦或是集諦。出離謂無漏二諦為一觀也。

3.2.2.大乘義章,卷4,T44, 552a:
七方便者,先就色論,後類諸法。七名是何?一者觀色。二觀色集。三觀色滅。四觀色道。五觀色味。六觀過。七觀色出。
言觀色者,觀色果報,苦諦觀也。
觀色集者,觀色因緣,集諦觀也。
觀色滅者,觀色盡處數滅無為,滅諦觀也。
觀色道者,觀色對治無漏之道,道諦觀也。
觀色味者,觀察前色能生愛味。
觀色過者,觀察前色能生苦過。
觀色出者,觀色得滅出離生死。
何故不說觀色生道?釋言:生道即是第八第一義觀,為是不論。色中既然,諸法同爾。此七能與第一義觀為方便故,名為方便。此之七種位,在何處?若依毘曇,前四方便有四現忍及見道中,後三在於修道之中。依如成實,此七門在聞、思地中。」

3.3.七處善與自相作意
3.3.1.達摩多羅禪經,卷2,T15, 321a:
修行者具七處觀,觀五陰苦、集、滅、道。復觀因愛生五陰,厭患、出離。如是於真諦中,方便種子慧生。於是七處善,修三種觀義,自相觀成。成就決定堅固已,然後得無垢息止修慧,是慧起已,境界平正,淳一無雜。

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560a :
問:此中為說自相作意?為說共相作意耶?設爾何失!若說自相作意者,此中所說當云何通?如說:七處善三義觀,能於此法、毘奈耶中,速盡諸漏非自相作意可能盡漏。若說共相作意者,此中所說復云何通?如說:如實知色乃至如實知識。
答:應作是說:此中,正說自相作意。
問:若爾,云何能速盡漏?
答:此自相作意能引共相作意,彼共相作意能速盡漏,依展轉因故作是說。
復有說者:此中,正說共相作意。
問:若爾,云何此契經說:如實知色乃至如實知識耶?
答:此契經中應作是說:如實知蘊、蘊集、蘊滅、趣蘊滅行、蘊味、蘊患、蘊出,而別說者。應知說時異,現觀時異。如佛為四天王先以聖語說四聖諦,二解,二不解等如前已說。故知說時異,現觀時異,謂說時,別說;現觀時,總現觀故。

4.三觀
4.1.身、五陰、六衰
4.1.1.七處三觀經,卷1,T02, 876c: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為二,觀六衰為三,故言三觀。
4.1.2.雜阿含經,卷1,T02, 499b:
觀身為一色,觀五陰二,觀六衰三,故言三觀。
4.2.無常、苦、空無我
4.2.1.成實論,卷16,T32, 373b:
能令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

4.2.2.成實論,卷16,T32, 370c:
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
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
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云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

4.3.評說
大乘義章,卷4,T44, 552a:
三觀者,若依毘曇,說陰、界、入,以為三觀,此觀在於念處位中。若依成實,說觀無常、無我及苦,明之為三。此觀在於四現忍[四善根]中。

5.七處善與三義觀
5.1.有何差別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0b:
問:七處善、三義觀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名七處善,名三義觀故。

有作是說:七處善是無漏,三義觀是有漏。
問:若爾,此說當云何通?如實知色是四智,謂法、類、世俗、苦智等?
答:此世俗智雖亦容有,而不現行。
復次,此七處善是聖行相,說為無漏,實通有漏。對三義觀非聖行相,唯是有漏,故名無漏。

5.2.以七處善入三義觀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0b:
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
答:不能。以七處善是無漏行相,三義觀是有漏行相故。

復有說者,七處善通有漏、無漏。三義觀唯有漏。
問:為能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耶?---苦、患 蘊;集、味 處;滅、出 界
答:能。然多用功力,多起作意,多作加行。謂如實知色乃至識,如實知色患乃至識患,而入蘊觀。如實知色集乃至識集,如實知色味乃至識味,而入處觀。如實知色滅乃至識滅,如實知色出乃至識出,而入界觀。雖能如是以七處善入三義觀,而多用功力,多起作意,多作加行。

6.七處善與見道、修道
6.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0c:
問:何故見道中說四處善?修道中但說三處善耶?
答:以見道,處所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復次,以見道,所緣決定、對治決定,非修道故。
復次,以見道,初得見諦,初得現觀。修道已得見諦,已得現觀故。
復次,以見道,初得聖種性,初得聖行相。修道已得聖種性,已得聖行相故。

6.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a:
問:何故見道中先說苦諦,後說集諦?而修道中先說集諦,後說苦諦耶?
答:見道中,依現觀次第。修道中,依因果次第,故作是說。
復次,見道中依見次第。修道中,依說次第,故作是說。以見次第先果後因,說次第先因後果故。
復次,佛依修道為愛行者,說斷愛法作如是言:汝等先應觀察諸蘊味,觀察味已,見味過患;見過患已,能速出離。
復次,修道位中,已於生死有分齊,故不多厭苦。但為煩惱擾濁心,故多厭煩惱。諸煩惱中,愛數行故,多分厭愛。故修道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
復次,愛於現在最能引心馳流諸境,愛於未來最能潤有令不斷絕,故諸聖者厭愛心增。修道位中先觀愛味,次觀愛患,後觀愛出。

7.七處善、三義觀的重要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a:
問:何故世尊令所化者數數觀察所知境界?
答:無始時來,迷所知境,失於正道,沈淪生死,受種種苦。世尊欲令悟所知境,趣於正道,超出生死,離種種苦,故令數觀所知境界。此中要者,謂七處善及三義觀。

8.集與味
8.1.集、味有何差別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b:
問:先集後味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名色等集,名色等味故。
復次,集通六識,味唯意地。
復次,集通染污、不染污;味唯染污。
復次,集通三界,味唯欲界。
復次,集通業、煩惱,味唯煩惱。
復次,集通諸煩惱,味唯是愛。是謂差別。

8.2.諸蘊集為一異
問:諸蘊集為是一?為有異耶?設爾何失?若是一者,契經所說當云何通?如說憙集故,有色集;觸集故,有三蘊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若有異者,施設論說復云何通?如說:此愛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皆是苦因、苦根本、苦道路、苦由緒、苦能作、苦生、苦緣、苦有、苦集,及苦等起。
答:應作是說:有別緣故,諸蘊集是一。有別緣故,諸蘊集有異。謂依遠因故,諸蘊集是一。依近因故,諸蘊集有異。如依遠、近,在彼、在此;不現前、現前;餘身眾同分、此身眾同分,應知亦爾。
8.2.1.復次,契經中說:三種集異:一煩惱集,二苦集,三業集。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煩惱集。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苦集。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業集。此經中說:業名色故。如說:煩惱、苦、業集,煩惱、苦、業有,煩惱、苦、業生,煩惱、苦、業路,應知亦爾。

8.2.2.復次,契經中說:三時有異:一積集時,二受用時,三守護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積集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受用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守護時。

8.2.3.復次,此中別說三時有異:一將和合時,二正和合時,三不別離時。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將和合時。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正和合時。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不別離時。

8.2.4.復次,此契經中說:三有異:一中有,二本有,三生有。謂憙集故有色集者,說中有。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本有。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生有。

8.2.5.復次,喜集故有色集者,說名緣色。觸集故有三蘊集者,說名緣名。名色集故有識集者,說名色緣名。

8.2.6.復次,以愛希求未來諸有身分自體故,世尊說:憙集故有色集。觸能長養心心所法,任持、牽引,令現在前故,世尊:說觸集故有三蘊集。識依名色增長廣大故,世尊說:名色集故有識集。

9.苦與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c:
問:先苦後患有何差別?
答:名即差別,謂名色等苦,名色等患故。
復次,苦通三受,患唯苦受。
復次,苦通染污、不染污,患唯染污。
復次,苦通三界,患唯欲界。
復次,苦通煩惱、業、苦,患唯煩惱。
復次,苦通諸煩惱,患唯在愛,是謂差別。

10.滅與出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8:,T27, 561c:
10.1.問:色乃至識滅,色乃至識出,何差別耶?
答:若由此愛諸色集起,彼斷名色滅。若諸餘愛緣色增廣,彼斷名色出,乃至廣說。
10.2.問:何故此中問色等滅,而答愛等滅耶?
答:因斷故果隨斷。因滅故果隨滅。因息故果隨息。捨因故亦捨果。吐因故果亦吐。若斷道路,諸有不續,色等永滅,便至苦邊,故問色等滅而答愛等滅。

10.3.問:何故此中已生愛等斷名滅,未生愛等斷名出耶?
答:已生煩惱、業,已有所作,已障聖道,已取果,已與果,已為同類遍行異熟因,已取等流異熟果,於自相續已作染污,已作繫縛,已作苦事。但可斷滅,不可出離,故說為滅。未生煩惱、業與上相違,可出離故說之為出。如三苦事:一者已受,二者正受,三者當受。已、正受者,不可出離。當應受者,或以自力,或以他力,或財物力而可出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