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 星期六

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

雜阿含482經
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若聖弟子修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遠離五法,修滿五法。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1.云何安立?謂唯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由此定等,無悔、歡喜、安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解]如何安立、解說等引地?僅有這些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名為等引地。然而在欲界中的心一境性,不包括在內。為何欲界定不屬於等引地?由於此四靜慮、八解脫、等持、等至這些定,是從不犯戒而內心不悔恨,持戒清淨而內心歡喜、安樂所引發出來的,欲界定不是如此。並不是說在欲界定裏對於修學聖道的法,全然沒有審正觀察;而是說在欲界定裏也能夠審慎地依循正法,觀察諸法的真實相。

2.離生喜樂
復次,初靜慮中,說離生喜。由證住此,斷除五法,謂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於五法修習圓滿,謂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解]復次,在初靜慮中,說為遠離欲界欲之後,所生起的喜悅。由於體證初靜慮,且安住在初靜慮中,能夠斷除五種過失的法,哪五種呢?欲所引喜、欲所引憂、不善所引喜、不善所引憂、不善所引捨。又能修習五種功德的法,令其圓滿,哪五種呢?歡、喜、安、樂、及三摩地。

2.1.1.斷除五法
1)欲所引喜者,於妙五欲若初得時,若已證得正受用時,或見,或聞,或曾領受。由此諸緣,憶念歡喜。
[解]什麼是欲所引發的歡喜呢?對於微妙的五欲,若初開始得到的時候歡喜,若已證得正在享受、使用的時候也歡喜,或是見到妙五欲心裏歡喜,或聽聞人說妙五欲心裏歡喜,或過去曾經享受過。由此見、聞、覺、知的眾多因緣,心中憶念的時候就歡喜。

2)欲所引憂者,於妙五欲,若求不遂,若已受用,更不復得,或得已便失。由此諸緣,多生憂惱。
[解]什麼是欲所引發的憂惱呢?對於妙五欲,若貪求卻不能得到,心生憂惱。若受用之後,再不能得到,心也生憂惱。或得到之後,又失去,心也生憂惱。由這些種種的情況,多生憂惱。

3)不善所引喜者,謂如有一,與喜樂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解]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歡喜呢?譬如有一類人,內心具有喜樂而造作殺生,乃至邪見。

4)不善所引憂者,謂如有一,與憂苦俱而行殺業,乃至邪見。
[解]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憂惱呢?譬如有一類人,內心具有憂苦而造作殺生,乃至邪見。

5)不善所引捨者,謂如有一,或王、王等,或餘宰官,或尊、尊等,自不樂為殺等惡業,然其僕使作惡業時,忍而不制,亦不安處毘奈耶中,由縱捨故,遂造惡業;彼於此業,現前領解,非不現前。又住於捨,尋求伺察為惡方便。又於諸惡耽著不斷,引發於捨。又於不善現前轉時,發起中庸非苦樂受。
[解]什麼是不善所引發的捨呢?譬如有一類人,或是國王、與國王相等,或其餘的宰官,或尊重的人、與尊重的人相等,自己不歡喜做殺等惡業,然而其僕使作惡事的時候,知道卻忍可而不制止,也不將其安置於戒律中,由於放縱不管的緣故,其僕使就造作惡業;這個王、王等、宰官、或尊、尊等,在其僕使造惡業的時候,出現在其眼前,內心能夠領受、了解,不是說這些事情沒有出現在眼前。又尋求、伺察作惡的方法之後,沒有採取什麼行動,這也是捨。又對於諸惡耽樂、愛著無有間斷,沒作有採取什麼行動,這也是捨。又在不善業出現在眼前活動的時候,內心發動、生起中庸性的不苦不樂的捨受。

2.1.2.五法修習圓滿
1)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踊性。
[解]什麼是歡呢?此行者從受戒開始以來,三業清淨,所以內心歡樂。觀察在資糧的階段所修行的德行,如持戒清淨、六根合乎律儀、飲食知道量、睡眠不多不少、正知而住等,是清淨的,所以內心歡樂。以無後悔為先,內心裏安慰、喜悅,內心欣喜、踴躍。

2)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踊性。
[解]什麼是喜呢?就是以正式修習禪修方法為先,深深的慶幸而生喜悅,內心欣喜、踴躍。

3)安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
[解]什麼是安呢?就是遠離身心無堪能性,身心調柔,適合造善法。

4)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
[解]什麼是樂呢?由於如是遠離身心無堪能性,身心調柔,適合造善法的緣故,就能得到對於身與心都沒有損害的樂及解脫的樂。因為遠離彼欲品類的麤重煩惱的緣故,所以對於欲的種種煩惱,而內心能得到解脫。

5)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解]什麼是三摩地呢?對於所緣境能審慎、正確地觀察,心於此所緣境安住、不散亂。

3.成實論,卷第十二,T32,334b: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3.1.三昧因
1)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
2)問曰:是心云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
3)問曰:當云何習?答曰:隨所樂習。
4)問曰:云何能樂?答曰:身心麁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麁重相,則能生樂。
5)問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
6)問曰:云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
7)問曰:云何生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

3.2.三昧復是誰因?
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
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

3.3.如經中說—cf.雜阿含749
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