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5日 星期六

雜阿含-43


一五五(四三)取著、不取著;S. 22.7-8. Upādāparitassanā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取故生著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比丘白佛:唯然,受教。

3.云何取故生著?
佛告比丘:云何取故生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
3.1.變異
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
3.2.生恐怖
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
3.2.受想行識
愚癡無聞凡夫,於受…。想…。行…。(於)識見我,異我,相在,見識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識若變、若異,彼心隨轉,心隨轉故則生取著攝受心住。住已,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是名取著。

4.云何名不取著?
云何名不取著?多聞聖弟子,於色不見我,異我,相在,於色不見我、我所而取。
4.1.心不隨轉
不見我、我所而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生取著攝受心住。
4.2.不生恐怖
不攝受(心)住故,則不生恐怖、障礙、心亂,(以)不取著故。
4.3.如是受、想、行、識
如是受、想、行、識,不見我,異我,相在,不見我、我所而取,彼識若變、若異,心不隨轉,心不隨轉故,不取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心亂,以不取著故,是名不取著。是名取著、不取著。

5.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取故生著,不取則不著
[經文] 世尊告諸比丘:取故生著,不取則不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解說] Upādāparitassanañ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anupādā-aparitassanañca. Taṃ suṇātha, sādhukaṃ manasi karotha; bhāsissāmī”ti. S.22.7諸比丘!我將教因為取,恐怖;因為不取,不恐怖。諦聽!善作意!我將說。
[參考] 大寶積經,卷35T11, 201c:若有取著則有怖畏,若無取著則無怖畏。
[論說] 應知由四因緣,於二處所發生恐怖,能為障礙。何等為四?一者、若於此位生起,二者、若依此法生起,三者、若彼如是生起,四者、若彼行相生起。T30,794c
[]應該知道由於四種因緣,對於二個地方發動生起恐怖,因為生起恐怖,能夠成為修道的障礙。哪二個地方?一、對於有為諸行生起恐怖,二、對於涅槃生起恐怖,由於生起怖畏,對於聖者的教法,以及涅槃,成為障礙。四種因緣?一者、若於此位生起,二者、若依此法生起,三者、若彼如是生起,四者、若彼行相生起。

II. 於色見是我
[經文] 愚癡無聞凡夫,於色見是我,異我,相在,見色是我、我所而取。
[論說] 位生起者,謂於非聖位中生起,於諸聖諦未得善巧;又此非聖,於五處所亦未善巧。依生起者,謂於諸行起邪行相,計我、我所,薩迦耶見為依生起。T30,794c
[]什麼是位生起?就是在非聖的階段中生起,就是凡夫還不是聖人的階段生起恐怖。為什麼會生起?就是對於四聖諦尚未得到善巧的緣故。還有這位不是聖人,對於五處所也尚未善巧的緣故。什麼是依生起?就是對於五蘊諸行,生起錯誤的心的相貌,計度五蘊諸行是我,或是我所,這樣的有身見為依止處聞說無我而生起恐怖

III.色變異
[經文] 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亦隨轉。
[解說] Tassa taṃ rūpaṃ vipariṇamati aññathā hoti. Tassa rūpa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 rūpavipariṇāmānuparivatti viññāṇaṃ hoti. S.22.7彼色變異。彼色變異已,心隨色變異而轉。
[論說] 如是生起者,謂由二種諸行變壞差別生起:一、由異緣所變壞故,二、由自心起邪分別而變壞故。T30,794c
[]什麼是如是生起?就是由於五蘊諸行變壞的情況,有二種不同生起恐怖。哪二種變壞的情況一、由於不同的條件出現,或是病的關係五蘊諸行變化、破,所以生起恐怖二、對於這樣的變化、破壞,自己的內心生起錯誤分別、思惟,認為或有、或無、常、無常等,內心也有變化,所以,生起恐怖

IV. 生恐怖
[經文]心隨轉已,亦生取著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心亂,以取著故。
[論說] 行相生起者,謂於所愛,慮恐未來當變壞故,生恐怖行相;於正變壞,生損惱行相;即於所愛已變壞中,欣彼重生,起顧戀行相。又於涅槃,分別自體永變壞故,起怖畏行相。如是行相差別轉時,於愛樂聖教及愛樂涅槃,能為障礙。又由二種門,於所緣境自所行處,我我所執差別而轉,謂推求故,及領受故,即見及受。T30,794c
[]什麼是行相生起?就是對於所喜愛的諸行,思慮恐怕在未來的時候將會變壞的緣故,所以生起恐怖的心的相貌。對於現在正在變壞的諸行,生起損壞、苦惱的心的相貌。就對於過去所愛的諸行已經是在變壞中,內心欣求希望他重新生起,所以生起回顧戀思的心的相貌。又對於涅槃,因為分別自體就是心永遠變壞的緣故,生起怖畏的心的相貌。這樣的行相不同活動的時候,對於愛樂聖教,以及愛樂涅槃,能夠成為障礙,令心不愛樂聖教,也不愛樂涅槃,就是障礙這二個地方。又由於二種入口,對於所緣境,諸根各自所活動的諸境的處所,我、我所的執取差別而轉起。哪二入口?因為推求的緣故,就是見。因為領受的緣故,就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