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11-2-諸加行

(癸二)廣釋分三。
(子一)一切智相。
(子二)道相智相。
(子三)一切相智相。
今初
始從無邊相,乃至無動相。三諦各有四,道中說十五。
asad-ākāram ārabhya yāvan niścalatākṛtiḥ /
catvāraḥ pratisatyaṃ te mārge pañcadaśa smṛtāḥ // Abhs_4.2 //
1-從經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就苦諦無常相。至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動波羅蜜多。說道諦無動相。
2-此諸經文,於前三諦,各說四相。於道諦上,說十五相。共說一切智二十七種相。
3-前三諦各有四相者,謂苦無常勝義無生、遠離異體我、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如其次第,即苦諦無常、苦、空、無我四相。
4-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集勝義如虛空。尋伺勝義不可說。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
如其次第,即集諦,因、集、生、緣四相。
5-滅勝義無行。靜緣不可奪。妙解脫無盡。離垢之滅無生。
如其次第,即滅諦,滅、靜、妙、離四相。
6-道諦說十五者。分為三種。屬煩惱障無漏對治,屬所取分別所知障有漏對治,及彼無漏對治。
7-初有四相:
謂現證無作者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是道諦相。
如是現證無知者補特伽羅我。
無移轉者補特伽羅我。
無調伏煩惱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
如其次第,即道諦上,道、理、行、出四相。
8-所知障有漏對治有五相:
謂外境無自性如夢。
外境勝義無生如響。
外境無滅如影像。
外境本來寂靜如陽燄。
外境自性湼槃如幻事。
此是大乘修道五後得智。
9-所知障無漏對治有六相:
謂現證所執外境無染。
外境無淨。
無習氣薰染。
無差別戲論。
無味著智德之慢。
已得不退之無動轉相。
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1-從經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波羅蜜多。就苦諦無常相。至云: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是無動波羅蜜多。說道諦無動相。
《大般若經》,說這種般若波羅蜜多,是無邊的般若波羅蜜多。這一句東西就是講苦諦裡面的四種行相中的無常相。一直講到道諦那裡止,「說道諦無動相」,即是最尾那句。
*2-此諸經文,於前三諦,各說四相。於道諦上,說十五相。共說一切智二十七種相。
《大般若經》這一大段的經文,在苦諦、集諦、滅諦這前三諦,每諦各說四種行相。獨是在第四個道諦裡面,是說十五種行相,總共一切智,講出二十七種相。
*3-前三諦各有四相者,謂苦無常、勝義無生、遠離異體我、自我分別不能屈伏。如其次第,即苦諦無常、苦、空、無我四相。
苦諦、集諦、滅諦,每諦有四相。苦諦的四相。
*苦諦無常:苦諦中有一個無常相。小乘人就以為無常是苦。這個人生是苦,是無常。為什麼說它苦?因為它無常。大乘,一方面知道它無常,這個「無常」是假名來而已。同時,這個無常是無自性的,所以在勝義諦裡面,無所謂無常。大乘人就是多了在勝義諦裡的。
*勝義無生:
「生」者是指生死。為什麼人生會苦?因為有生死。一方面知道,有生死輪迴的苦,但同時又知道,在勝義諦中,並沒有所謂生死輪迴。
*遠離異體我:
苦的人生中,沒有一個異體的「我」的,沒有各別個人的「我」的。「異體」,各人不同體的「我」,即是靈魂。「遠離」即是沒有,就是空相。沒有「我」,就是空相。
*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凡夫起一種分別執,就覺得有自我。小乘人知道,那個自我是空的。自我那種執著,就不能令他屈伏。大乘的道相智也是一樣了解,「自我分別不能屈伏」。
*4-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集勝義如虛空。尋伺勝義不可說。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如其次第,即集諦,因、集、生、緣四相。
*生苦之愛因,勝義無住:
小乘人觀集諦,知道人生為什麼會起呢?由於,有貪、瞋、癡等煩惱。由貪、瞋、癡等的煩惱而起業,所以就引生今世的苦。大乘人就除了了解煩惱和業之外,他亦知道,煩惱本來是空,業亦是空,多了這些。「生苦」,能夠引生苦的煩惱,即煩惱因,在勝義諦裡面根本就無住,沒有愛因住在勝義諦的,是世俗諦才有這個貪愛等。
*集,勝義如虛空:
小乘人觀集諦,煩惱和業能夠招集苦果,以為是實有的。大乘人就知道集諦是空的。集相在勝義中,猶如虛空一樣,不可得的。
*尋伺,勝義不可說:
我們怎樣知道,有生死與無生死?由於我們有知、有尋、有伺。但是,尋伺在勝義裡面,根本就是假名,不可說的。所以,你說有一個前世煩惱和業,生起今世的苦果,這個都是名言來的,實在是不可說的。
*感後有之受愛緣,勝義無名:
小乘人以為,今世作了業,來世就後有。「感後有之受」,以受、有「愛」做「緣」,然後才感召那後有。我們今世覺得快樂,起了受,對於受就貪愛了。這種貪愛的煩惱為緣,就潤澤回我們作的業,然後那種業,就引生來世的苦果。這種業,這種緣,在勝義諦中,並沒有這回事的,「無名」的。
煩惱有兩種:一種是發業的煩惱,一種叫做潤生的煩惱。
貪會令你偷東西,瞋令你殺人放火,這種業。這種煩惱,叫做發業的煩惱。發了業,來世時受報。來世時受報之前,一定要起一個中有。中有起之前,受那些煩惱來潤它,臨死的時候起煩惱,這些煩惱熏入你的第八阿賴耶識裡面,就潤了你的業。那些業一受了你的煩惱的潤,就會爆發、刺激那些來生的果報。煩惱即是愛,被愛水所潤,那些業就起。
*5-滅勝義無行。靜緣不可奪。妙解脫無盡。離垢之滅無生。
如其次第,即滅諦,滅、靜、妙、離四相。
*滅,勝義無行:
即是眾煩惱息滅。小乘人就認為是實有那種滅。大乘人就「勝義無行」,滅在勝義裡面「無行」,即是不可得。一切煩惱相那些都要停息。大乘在勝義中,無所謂叫做停息,叫做「無行」。
*靜緣不可奪:
靜本來就是靜,這個靜的緣,修它是這樣,不修它也是這樣。
*妙解脫無盡:
小乘人,解脫入涅槃,就是盡。他這個解脫就無盡。
*離垢之滅無生:
離垢之滅無所謂有生。

*6-道諦說十五者。分為三種。屬煩惱障無漏對治,屬所取分別所知障有漏對治,及彼無漏對治。
道諦說十五相,分為三種類。
第一類,是屬煩惱障的。這些煩惱障是被無漏的智來對治。
第二類,是屬所知障的,是屬於所取分別,執著有所取的境,是用有漏智去對治他的。
第三種,又是所知障,對於所取的東西起分別,是用無漏智去對治它的。這裡所講有漏智,在唯識宗來講,就是後得智,說是有漏的。這裡所謂無漏智,在唯識宗,叫做根本智。
*煩惱障
以我執為首的那些煩惱能障礙你、令你不能夠得涅槃的,令你輪迴生死的,那種煩惱就是叫做「煩惱障」。
*所知障
就以法執為首的那堆貪瞋癡等煩惱,障礙你得大菩提,令你得不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障礙你得涅槃的。大菩提就是三智: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
*有漏、無漏兩智
應該就是根本智、後得智。這個「無漏智」是指根本智,「有漏智」是指後得智。「對治」是指智慧,能對治的智慧。「所對治」是指煩惱。
*7-初有四相:
對治煩惱障的根本智是無漏智,這種智有四相。
*謂現證無作者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是道諦相。
道相,即是道路。道路者即是有人行的,行那條路,行是有動作的。既有動作,即是有作者,有動作的人,作者,這個作者在勝義諦裡面,根本是無這個作者的。所以,大乘人修道相的時候,能夠現量證得,那個「我」、那個「作者」,是空的。「補特伽羅」即是指人,作者那個人。現證沒有實的眾生的那種智。這種智起的時候,菩薩就見道。菩薩見道起的就是這種智。當這種智起的時候,就不覺得有動作,人既然無了,「作」即是作業,根本就無作業的人,並沒有一個做作者的補特伽羅。現證到這種智的菩薩見道,就是道諦中第一個道路的相。
*如是現證無知者補特伽羅我。
如是,即這樣,當一個菩薩見道的時候,用現量證到「無知者」,並沒有一個能知東西的「我」,即「補特伽羅我」。這就是如相,為什麼?這就是如理。如果你執著有個「我」就不如理。
*無移轉者補特伽羅我。
並沒有一個會移轉、會行動的補特伽羅我。這就是行相。
*無調伏煩惱補特伽羅我之菩薩見道。
「出」即是出離煩惱,並沒有實的出離的補特伽羅我。「菩薩見道」,有這樣的智的。
*如其次第,即道諦上,道、理、行、出四相。
*8-所知障有漏對治有五相:
*謂外境無自性,如夢。
一切身外的境,都是無自性的、空的,好像發夢所見那樣差不多的。
*外境勝義無生,如響。
世人所執著、在身外的境界,在勝義諦來講,這種境界根本是無生無滅的,猶如谷中響聲一樣。
*外境無滅,如影像。
身外的境,既無有生,亦無有滅,根本就是沒有這回事的。
*外境本來寂靜,如陽燄。
一切外境本本來就沒有出現,好像陽燄一樣,看見陽燄以為是水,根本就沒有水出現。
*外境自性湼槃如幻事。此是大乘修道五後得智。
一切外境的本身,就是涅槃,好像幻事一樣,本身就是無的。
*9-所知障無漏對治有六相:
屬於所知障的根本智,是無漏的,又有六相。
*謂現證所執外境無染。外境無淨。
現量證得一切世人所謂執身外的境,身外的境根本就不存在的,無所謂淨與不淨、染與不染。
*無習氣薰染、無差別戲論、無味著智德之慢。
唯識宗的人所說,見種種可熏習氣,熏習氣,根本東西都沒有存在,又哪可以熏?這是第三個相。「差別」即是種種不同的,世人有種種不同的戲論。「無味著智德之慢」,對於這種智德,都不會起慢。
*已得不退之無動轉相。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已經得到不退轉的時候,有一種無動轉的相。這種無動轉的相,在勝義中亦無的。「此是菩薩見道現證無所取之六根本智」。
(子)二道相智相
於因、道及苦、滅中,如次第說彼有八、七、五及十六相。
hetau mārge ca duḥkhe ca nirodhe ca yathākramam /
aṣṭau te sapta pañceti ṣoḍaśeti ca kīrtitāḥ // Abhs_4.3 //
道相智有三十六相:謂如其次第,緣集諦因之道相智有八相。緣道諦有七。緣苦諦有五。緣滅諦有十六。是經中所說故。
1-初緣集諦有八者,
2-謂大乘見道,身中現證無我之智、遠離染著欲塵之欲、於彼不執著而住、寂滅樂後有愛相。如其次第,即集諦之因相上。愛境界欲、愛不離貪、樂後有愛之對治。
3-又如是智,現證無貪著境、無瞋恚境、無愚痴境。即集相上貪瞋癡之對治。
4-又如是智,現證無非理作意之煩惱境。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5-又如是智,現證無自在有情相。即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第二緣道諦有七者,
1-謂於無量有情,啟開解脫道之道智相。
2-啟開之理,須不繫生死湼槃二邊之道智相。此二是道相。
3-了知法界無離壞之道智相。
4-了知之理,須現證無取著聲聞、獨覺道,永離戲論之道智相。此二是理相。
5-不分別實有之道智相。
6-此須現證無限量法性之道智相。此二是行相。
7-無實滯礙之道智相,即是出相。
第三緣苦諦有五者,
1-謂五取蘊剎那壞故,是無常相。
2-行苦性故是苦相。
3-遠離異體之作者故是空相。
4-無補特伽羅之我性故是無我相。
5-實體空故是無相相。
第四緣滅諦有十六者,
1-謂離煩惱之滅,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三相。
2-靜相中,有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八相。
3-妙相即本性空相。
4-出離相中,有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相。唯出離相者,謂無性自性空一相。
此就十六種有法。而明十六種離垢法性之滅諦。
如是道相智三十六種相。
1-集諦相是就能治所治門中說。
2-道諦相就所立與能立門中說。
3-苦諦相就自相共相門中說。
4-滅諦相是就勝利門中說。
*道相智有三十六相:謂如其次第,緣集諦因之道相智有八相。緣道諦有七。緣苦諦有五。緣滅諦有十六。是經中所說故。
菩薩所有的道相智,就有三十六相。即是說,修道相智的加行,要對準這三十六種去修。依次來講,「緣」即緣慮、攀緣、認識、了解,緣慮集諦。集諦就是苦諦的因,所以叫做「因」。緣慮集諦的因那種智,那種智即是道相智,有八個相。緣道諦,緣道諦的道相智,即那種道相智而緣道諦,有七種相。「緣苦諦」的,「有五」種相;「緣滅諦」的,「有十六」相,總共三十六。是《大般若經》,可以對得到三十六個相出來的。

*1-初緣集諦有八者,
*2-謂大乘見道,身中現證無我之智、遠離染著欲塵之欲
第一種相,大乘菩薩能夠見道,這個菩薩的身中,有種智慧,用現量證得一切法無我的那種智,這種智是根本智。那種智,不會有染著欲塵之欲黏著。「欲塵」,即可令人起貪欲的塵、的境,遠離這種貪欲。
*於彼不執著而住、
第二種相,對於那欲塵,縱使有欲塵,不執著為可愛、可貪「而住」。
*寂滅樂後有愛相。
「寂滅」即是停息,那些愛樂後有的愛。「後有」是來世、來生。
*如其次第,即集諦之因相上。愛境界欲、愛不離貪、樂後有愛之對治。
這三種相,依著次第,那個智慧攀緣集諦的因的相狀,對治愛境界的欲貪的對治;「愛不離貪」那種相;「樂後有」的貪那種相;「愛」即是貪,貪即是「愛」,對治它們,有種對治的相。「遠離染著欲塵之欲」即是什麼?「愛境界欲」的對治,之對治。「於彼不執著而住」,即是「愛不離貪」的對治,有這三種對治的相。那就三種了。
*3-又如是智,現證無貪著境、無瞋恚境、無愚痴境。即集相上貪瞋癡之對治。
又大乘見道身中那種現證無我的智。這種智,他能夠現量證得無貪著境,當見道的時候,不見有那個被我們貪著的境。當證無我的時候,貪是沒有的,貪的境都沒有的,沒有那種實的東西。當證真如的時候,一無所見的,無相的。亦無那種境是值得我們瞋恚的;無那種境是引起我們愚癡的。第一種是對治貪,第二種對治瞋,第三種對治癡的。
*4-又如是智,現證無非理作意之煩惱境。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又這些大乘見道的人的身中,那種現證無我的智,又能夠現證到,無有非理作意的煩惱的境,無那種能夠引起煩惱的境。引起不如理作意的煩惱,即令你不合理作意。即生相上執著常樂我淨等之對治。
*5-又如是智,現證無自在有情相。即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又這種智,能夠現量證得,每一個人沒有一個有自在性的有情的實有情。即是緣相上,執著自在有情之對治。

*第二緣道諦有七者,
*1-謂於無量有情,啟開解脫道之道智相。
第二緣道諦有七,就是對於無量有情,打開解脫道,令他了解解脫道的那種道智的活動的相,即是能知的相。
*2-啟開之理,須不繫生死湼槃二邊之道智相。此二是道相。
打開、化度眾生,讓眾生知道解脫道。那一定要打開些道理讓眾生知道的。一定要「繫」屬於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不繫屬兩個邊執的那種道相智。即是道相智的相。第一,令他知道什麼?解脫道。第二令他知道什麼?知道解脫道所緣的無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這兩個相,屬於道諦第一個相:道相。
*3-了知法界無離壞之道智相。
「如」即「道理」、「真理」。這種道相智了解到,法界不會離散,亦不會散壞的。「法界」是指真如法界。真如法界不會離開一切眾生,不會離開一切有為法,真如亦不會壞的。能夠了解這一點的那種道相智。
*4-了知之理,須現證無取著聲聞、獨覺道,永離戲論之道智相。此二是理相。
了知不離壞的理,就說一個大乘修行的人,需要能夠現量證得,證得什麼?不要取著,不要執著小乘聲聞的道,認為究竟,不要執著獨覺的道認為究竟。又那些人以為聲聞道是究竟,那些獨覺道的人又說獨覺道是究竟。這些都是戲論來的。永離這種戲論那種道相智的相。「此二是理相」,「理相」即是「如相」。
*5-不分別實有之道智相。
對於萬事萬物,都不起分別,分別什麼?不分別說它是實有。「分別」者思維分別,由思維分別而起執著,叫做「分別」。
*6-此須現證無限量法性之道智相。此二是行相。
你想不分別一切為實有,一定要先得到什麼?先現量能夠證到那種無限量的真如法性。而你的道相智是確實能夠證到無限量的真如法性。「此二是行相」。
*7-無實滯礙之道智相,即是出相。
對於一切都無障礙的,出離一切障礙。

*第三緣苦諦有五者,
攀緣苦諦的那種道相智,有五種相。
*1-謂五取蘊剎那壞故,是無常相。
就是,菩薩能夠體驗到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這五蘊跟我們的貪愛,取即是貪愛,和我們的貪愛互相結合的。為什麼?眾生都貪愛自己五蘊的身體,所以愛相結合的,叫做「五取蘊」。
大乘菩薩現證到色受想行識這五取蘊,每一剎那都是一生一滅、一生一滅,即是無常。
*2-行苦性故是苦相。
苦分成三類,「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苦本身是苦的,本身令你感覺到苦楚的那些苦。
第二種,壞苦,即是快樂都是苦的,為什麼呢?當現在覺得很快樂的時候,這種快樂已經潛伏一種痛苦在裡面,因為這種快樂一停息,就會苦。快樂一壞了,苦就會爆發出來。
第三,行苦,即所謂不苦不樂,捨受。行苦即是遷移,時間逼迫你遷移。有行苦的性,所以亦是苦的相。
*3-遠離異體之作者故是空相。
異體,即是各別有一個實際的體質。世人認為,每一個人、各人各人都有一個異體的我的。遠離這種執著異體的「我」的執。「作者」即是「我」的別名。根本就沒有作者,沒有「我」,沒有異體的「我」,所以人生是空的。
*4-無補特伽羅之我性故是無我相。
沒有一個投胎轉世的補特伽羅的主人翁,那個我性,即是「我體」,「性」當「體」解,所以就是「無我相」
*5-實體空故是無相相。
「實體」者即是真如實體,都是空的。一切五蘊的實體即是真如,真如亦空的。實體是空的,空所以是無有相。
*第四緣滅諦有十六者,
*1-謂離煩惱之滅,有內空、外空、內外空三相。
就是證得了煩惱滅的狀態,離開煩惱,所以寂靜。《大般若經》裡面用三個空,形容離煩惱滅的滅相。
*2-靜相中,有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八相。
眾苦都停息叫做「靜」。「有空空」,空的智都是空的;「大空」,即一望無際的太空亦空;「勝義空」,在勝義諦裡面空的;「有爲」法亦「空」,「無爲」法亦「空」;「畢竟空」由頭到尾「畢竟空」;「無際空」,時間由無始以來,一直到無終。「無際」即是無邊際;「無散空」,心是散的,其實無所謂散與不散。
*3-妙相即本性空相。
真如本性空,或者這樣解:「本性」即是本有的種子,亦空。
*4-出離相中,有一切法空、自相空、不可得空三相。唯出離相者,謂無性自性空一相。
*此就十六種有法。而明十六種離垢法性之滅諦。
十六種本來是有的法,即存在的東西。借這些十六種法來明這十六種離開染污的垢的真如法性。
*如是道相智三十六種相。
*1-集諦相是就能治所治門中說。
集諦相是被人所對治的,能對治的智就能對治這個集諦;
*2-道諦相就所立與能立門中說。
「所立」就是所知,所認許的東西,「能立」就是能夠支持他,用語言來支持他;
*3-苦諦相就自相共相門中說。
苦諦五相就是就自相、共相這一門來講。
*4-滅諦相是就勝利門中說。

(子三)一切相智相
始從四念住,究竟諸佛相。道諦隨順中,由三智分別。
smṛty-upasthānam ārabhya buddhatvākāra-paścimāḥ /
śiṣyāṇāṃ bodhisattvānāṃ buddhānāṃ ca yathākramam // Abhs_4.4 //
弟子及菩薩、諸佛如次第,許為三十七、卅四、三十九。
sapta-triṃśac catus-triṃśat triṃśannava ca te matāḥ /
tri-sarva-jñatva-bhedena mārga-satyānurodhataḥ // Abhs_4.5 //
1-從念住相,乃至佛相,分為三聚。謂隨順聲聞弟子所有者,三十七。隨順菩薩所有者,三十四。唯佛所有者,三十九。
2-如是分為三智之理,謂隨順三類補特伽羅身中之道諦,分為三智故。
3-宣說一切相智之相時,何故宣說共聲聞、獨覺、菩薩之相耶?由一切相智,攝盡一切聖人之智德種類,故無過失。
4-此中分三:隨順聲聞弟子所有一切智相,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相,一切相智不共相。
◎七聚三十七
1-初者,謂以慧,觀察有漏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之別相。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皆真實空之共相。安住正念,即四念住。
1.1-其自性,謂緣身、受、心、法四事。各修別、共二相。念、慧隨一之入道現觀。
1.2-為入四諦之取捨而修也。
2-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生之四正斷。
自性,謂於能治、所治,勇悍取捨之精進入道現觀。
為斷已生不善等而修也。
3-依止欲三摩地、依止精進、依止心三摩地、依止簡擇諸法之觀三摩地,觸證心一境性之四神足。自性,謂對治五過失,修八斷行所得三摩地入道之現觀。
3.1-五過失者,謂懈怠、忘教授、沈掉、不作行、作行。
3.2-八斷行者,謂懈怠對治之信、欲、勤、安。忘教授對治之正念。沈掉對治之正知。不作行對治之作行。作行對治之不作行。此為變化種種相而修也。
4-深忍諦理之信。
勇悍取捨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實性之慧根。是為五根。
自性,謂於引生自果,聖道能自在轉,加行道煖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為速證聖諦及速圓滿加行道而修。
5-深信四諦之信。
趣證四諦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四諦相之慧力。是為五力。
自性,謂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所為與根同。
6-專緣四諦不散亂支謂念。
自體支謂擇法。
出離支謂精進。
饒益身心勝利支謂喜。
無染污支謂輕安。
安住支謂定。
自性支謂捨。是七菩提分。
自性謂見道所得之念等七法。
為斷見所斷及速圓滿滅道而修。
7-見道以上根本智見。
在後得時以觀察慧簡擇諸法名為正見。
欲為他說發起言語之尋名正思惟。
語業清淨之智名正語。
身業清淨之智名正業。
身語二業清淨之智名正命。
斷修所斷勇悍精進名正精進。
任持不忘奢摩他所緣之念名正念。
於念所取境專注之三摩地名正定。是為八聖道支。
自性謂發生自果聖道之因聖者身中之智。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為令圓滿而修。
8-如是七聚三十七法,諸聲聞弟子亦有,菩薩亦修。由一切智道相而說也。
9-此七聚法界限。
9.1-若如俱舍,初聚立於資糧道。次四聚立於煖等四加行位。聖道支立為見道。菩提分立為修道。
9.2-若依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中上三資糧道。中二聚在加行。後二聚,如其次第,在見道、修道。
◎第二隨順菩薩所有道智之相。此有六類。
1-第一對治道類,謂對治我見空解脫門。
對治彼相續非理作意無相解脫門。對治願求三界為勝義應得無願解脫門。
2-第二變化道類。謂修瑜伽師由內住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有色觀色解脫。
又瑜伽師由內住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無色觀色解脫。勝解一切色相同一淨味解脫。即淨解脫。
3-第三現法樂住道類。謂四無色定各從自定障解脫。即四無色解脫。又滅粗受想而解脫。即滅解脫。前三解脫名變化道者。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五解脫名現法樂住道者。謂即於現法成就三摩地安樂住之作用故。
4-第四出世間道類,差別有九。謂出世間道性之四靜慮、四無色等至,及滅盡等至。此九由前前漸次而得後後,故名九次第定。
5-第五能斷道類,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此是見道無間道所攝之四。
6-第六成佛道類十度,謂從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之六。更加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為十。此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三唯佛所有一切相智之相,有三十九。
1-初十力者。
謂知從布施感大資財是為處。感貧乏是非處之智力知微細業異熟智力。
知種種勝解智力謂樂善趣樂三乘。
知世間界之自性住種及修所成種非一智力。
知信等根上中下三勝非勝智力。
知往增上生及決定勝一切道。
及彼相違無礙著智力。
知染淨智力。
隨念自他往昔一切生智力。
知一切眾生死生智力。
知聲聞獨覺盡煩惱障。諸佛盡一切垢漏盡智力。
2-四無畏者。
自云我成正覺無能如法攻難。謂智無所畏。
為利他故宣說煩惱障所知障障礙解脫與一切智。無能如法攻難。謂說障礙法無所畏。
宣說一切智等道定能出生三菩提。無能如法攻難。謂說出離道無所畏。
自云我已盡一切漏無能如法攻難。謂說自斷德圓滿無所畏。
3-四無礙解者。謂無障礙了知諸法異名謂法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相共相謂義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有情語謂詞無礙解。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性及行相差別謂辨無礙解。
4-十八不共佛法者。謂六不共行。六不共證。三不共事業。三不共智。
初者謂如來不與醉象等同行身行無失。
不在稠林發無義狂呌語行無失。
不忘失所作及遲誤時等念無失。
無時不住空定。
生死湼槃無勝義取捨異想。
於可化所化時至未至無不觀察放捨。
第二謂希求利有情之欲。樂往利所化處之精進。不忘調伏有情方便之念。於此專一之定。簡擇一切法之慧。永斷諸障之解脫。皆無退失。
第三四威儀中調伏有情之身業。宣說具法具義之語業。大慈大悲等意業皆智為先與智俱行智隨行轉。
第四謂於過去未來現在智無障礙轉。
如來相者,謂佛身如所有智,於離一切垢真如,常不起定。
自然相者,謂佛身盡所有智,於一切盡所有法,心自在轉。
正等覺相者,謂具前二分。於如所有盡所有一切相,現正等覺智。
如是三智中。
一切智三十七相者,謂諸聲聞,以斷煩惱障為主名無煩惱漏。
道相智三十四相者,謂諸菩薩,不以斷煩惱障為主假名有漏。
一切相智三十九相者,謂諸佛盡斷二障故唯是無漏。
*1-從念住相,乃至佛相,分為三聚。謂隨順聲聞弟子所有者,三十七。隨順菩薩所有者,三十四。唯佛所有者,三十九。
由最初修四念住的時候,那種活動的情況,一直由四正勤、四神足一直數到最後成佛的相,把這麼多的相分成三堆。第一堆,就是聲聞弟子有這麼多,佛就隨順聲聞弟子都有,就是三十七種;菩薩的道相智,有三十四種,佛亦隨順那些菩薩,亦具有這三十四種相,這是第二種;第三堆,是佛獨有的,「三十九相」。
*2-如是分為三智之理,謂隨順三類補特伽羅身中之道諦,分為三智故。
這樣,把佛的智分為三智的理由,第一個智是「隨順」第一類的眾生,即是小乘的羅漢;第二類即是隨順那些未成佛的菩薩的道相智;第三類就是佛獨有的一切相智。隨順這三種不同的補特伽羅的身中,都有道諦。佛和羅漢就沒苦諦,亦沒集諦,但有滅諦、道諦,佛的大菩提就屬道諦,是有為法來的。佛的大涅槃,是滅諦。道諦裡面包含這三種不同的智。由四念住起,一直至到諸佛的相,都屬於道諦。
*3-宣說一切相智之相時,何故宣說共聲聞、獨覺、菩薩之相耶?由一切相智,攝盡一切聖人之智德種類,故無過失。
彌勒菩薩當宣說一切相智之時,何故又宣說那些與聲聞共有的、與獨覺共有的那些道相智和一切智呢?由於佛所有的一切相智,就能夠概括、包括菩薩、羅漢、辟支佛,一切聖人的智德種類,即是各種各類的智德,它都可以包括在內。
*4-此中分三:隨順聲聞弟子所有一切智相,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相,一切相智不共相。
這裡,佛的一切相智,可以分做三聚。第一聚,隨順小乘聲聞弟子所有的一切智,佛亦有;第二類,「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的相狀;第三類,佛所獨有的一切相智,不與菩薩和羅漢共有的,特有的相狀。
◎七聚三十七
*1-初者,謂以慧,觀察有漏身不淨,受是苦,心無常,法無我之別相。
隨順聲聞弟子共有的第一類,在修止觀的時候,用你的智慧去觀察。觀察什麼?觀察這個有煩惱的身體,是不清淨、污穢。這個叫「身念住」。觀察我們所受的,都是苦的。苦苦固然是苦,壞苦亦是苦,行苦都是苦。又觀察我們的心每一剎那都會一起一滅的、無常。「法無我」,一切法都無補特伽羅的「我」的,沒有人的「我」,沒有主宰的。各別修的,就叫做「別相」。
*及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皆真實空之共相。
別相都修到熟,然後再觀察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一切有為法都是苦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空的、不實在的,一切有為法都是無我的。最徹底的共相,都是真實是空。無常的東西、苦的東西、無我的東西,通通都是空的。「空」就是一切的共相。即是先初學修四念住,逐種修。修到熟,觀無常、苦、空、無我共相。一切法都是如此。再觀,不論無常,苦,空,無我,這些東西都是空的,共相。
*安住正念,即四念住。
這樣修的時候,就「安住正念」。無常、苦、空、無我等正念,起了這些念頭之後,當觀的時間就叫做「觀」,當觀有結論,「是無常的,不會有常的」、「是無我的,不會有我的」。修定的時候,就不再觀,停下來。「安住」,即是保持著,有正念在,即是無常、苦、空、無我這個正念。這就叫做「四念住」。依著正念而住,安住在正念那裡,就叫做「念住」。
*1.1-其自性,謂緣身、受、心、法四事。各修別、共二相。念、慧隨一之入道現觀。
四念住的本質、自性,就是用念和慧這兩樣,「念」者是記憶,「慧」者抉擇、判斷事理、判斷是非的智慧。用用記憶、用智慧去修,修到起一種現觀。現觀即是深切的體驗,或是說在定中洞察,不由理論,現量觀證。「思慮身不淨、受是苦、心是無常、一切法無我,這四樣東西。觀這四樣東西,不是一齊觀的,各別修自相和共相。先修自己的身不淨,他人的身一樣不淨,所有眾生的身都通通不淨。先修別相,然後修共相。用念、用慧去修,「隨一」即是兩種之中隨便一種,實質是兩種都要的。用這個初入道門的現觀。
*1.2-為入四諦之取捨而修也。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修?為了將來進一步,對於四諦的道理能夠取捨、能夠抉擇,為了這樣所以要修四念住。
*2-不善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善已生令增長,未生令生之四正斷。
修止觀的時候,那些惡念、邪念已經生起的話,即刻斬斷它。不善的雜念、邪念,如果未生起的話,令它不要生。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無常觀、苦觀、無我觀,這些善的思念,如果它起,就增加長大,令它更加發育、發揚光大。如果這些善的念未生起的話,令它生起。
*2.1-自性,謂於能治、所治,勇悍取捨之精進入道現觀。
它的本質,就是對於能治煩惱的智慧,和所治的煩惱,都能夠勇悍地去取捨,取能治的智慧,捨所治的煩惱。取捨,也要一種勤力的精進。就成為好像能夠洞察、體驗一樣。為什麼是入道現觀?好像現觀,不是真現觀來的。入道,即是未曾到達真的現觀。這種現觀,又是假現觀。
*2.2-為斷已生不善等而修也。
為了斷已生的惡法。等,未生的善法,要令它生而修。
*3-依止欲三摩地、依止精進、依止心三摩地、依止簡擇諸法之觀三摩地。觸證心一境性之四神足。
「足」是基礎、基本。入到很深的定,是一切神妙的東西的基礎。「欲」者希望,當希望得一樣東西的時候,會集中精神,好像入了定一樣。因為有欲,所以很容易入到定。這種三摩地是「神妙的境界的基礎」。一個人肯勤力,又會入到定。心三摩地,用定力來控制我們的心。簡擇諸法的三摩地,「簡擇」即是判斷,簡擇是非,判斷善惡。即是慧。觀,用智慧去觀照。肯觀又入到三摩地。用這四種三摩地,「觸證」,達到心一境性,心專於一種境。「性」即是狀況。心專注在一境、不亂的那種狀況。這四種都是定,是神妙的基礎。
*自性,謂對治五過失,修八斷行所得三摩地,入道之現觀。
四神足的自性、本質是什麼?對治五種過失,修八種斷行所得到的三摩地。在三摩地裡面,又有一種假的現觀,「入道之現觀」。
*3.1-五過失者,謂懈怠、忘教授、沈掉、不作行、作行。
懶惰;忘教授,忘記經教;昏沉;作行就緊張,不作行就懈怠。
這五樣東西,就是過失,修定能夠對治這五種過失。
*3.2-八斷行者,謂懈怠對治之信、欲、勤、安。忘教授對治之正念。沈掉對治之正知。不作行對治之作行。作行對治之不作行。
能夠對治懈怠,對於三寶有真實信仰;「欲」,希望、想;「勤」即果斷;「安」,輕安。這四樣東西。忘教授對治之正念,如果起正念,就會對治忘記教授、忘記經教的。「正念」者,把正確的好東西,記憶起來。昏沉和掉舉的對治,是正知。不作行就可以對治作行,作行就對治不作行。由於八斷行所得到的定、現觀,就是四神足的自性。
*3.3-此為變化種種相而修也。
修四神足為了什麼?修止觀時,能夠進步變化而修。
*4-深忍諦理之信。
對於四諦道理,有深刻的印可,那種信。忍是勝解心所,由忍而引起信。
*勇悍取捨之精進。
「精進」即是勤。「勇悍」是勤的本身,它的本質就是「勇悍」、一往無前的那種勇。對善的東西,能夠勇悍去取,對於惡的東西,能夠很勇悍地去捨。對善惡取捨的勇悍,就叫做「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不會忘記我們所緣的境的相狀,那個「念」。或者,不忘記所緣的這種行相,這種行相叫做「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心有種力量,令心專一在一種境界上面、不散亂的,叫做三摩地。三摩地,譯做「等持」,前後剎那相似相續。連續地執持心,不讓它散亂。
*簡擇實性之慧根。是為五根。
「簡擇」即是判斷是非善惡,「實性」者真理,「簡擇實性」,用「慧」。這就叫做「五根」。
*自性,謂於引生自果聖道能自在轉,加行道煖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五根的本質、的自性是什麼呢?修到加行位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所發的信、勤、念、定、慧,才算五根。加行道,加行位裏面的智。加行位的智是五根,有什麼作用?「聖道」是指無漏慧,對於能夠令你證果的無漏慧,能夠自在出現。「轉」即是生起。五根的自性就是能夠引生自己證阿羅漢、不還、預流等果的無漏智,令這種無漏智能夠自在地出現的那種加行,煖、頂、忍、世第一法,這種加行的時候,信、勤、念、定、慧這五種東西。
*為速證聖諦及速圓滿加行道而修。
這五種東西為什麼要修呢?是為了能夠速證得四聖諦。及能夠速圓滿加行道,加行道圓滿,然後無漏智出現。圓滿加行道,就為這樣而修的。
*5-深信四諦之信。
*趣證四諦之精進。
*不忘所緣行相之念。
*心一境性之三摩地。
*簡擇四諦相之慧力。是為五力。
*自性,謂加行道忍位以上之信等五法。
「力」者即是發生作用。「根」只是基礎,未發生大作用的。那五力的自性是什麼呢?五根就是煖、頂、忍、世第一法四位都有的。五力呢?忍位以上才有的,煖、頂兩位都沒有。又可以這樣分:五根是煖位、頂位,五力是忍位和世第一法位。
*所為與根同。
*6-專緣四諦不散亂支謂念。
七覺支,即是七菩提分。專心去認識、了解、緣慮苦集滅道這四諦的道理,集中精神,不散亂。能夠令精神集中的,靠什麼?靠把四諦的道理能記憶著,靠有記憶,「念」,是無漏的「念」。叫做「不散亂支」,令心不散亂。
*自體支謂擇法。
「自體」即是本質,七覺支的中心,就是慧。擇法即是慧,無漏智,真正能夠揀擇諸法。「法」是指四諦的道理,就真正能夠揀擇、認識四諦理論。
*出離支謂精進。
能夠令你擺脫、出離凡夫境界,入聖人的境界。要靠你勇悍精進。都是無漏,因為七覺支見道的時候都是無漏的。
*饒益身心勝利支謂喜。
令我們的身心覺得是好的、舒服的,有勝利的。令我們歡喜,對身心都有益的。
*無染污支謂輕安。
「染汙」即是混濁。輕安一起,令身心沒有粗重,一些染汙都沒有的,一些煩惱都不會起。
*安住支謂定。
怎樣能夠令我們的安住在內,不散呢?定。
*自性支謂捨。是七菩提分。
「自性支」即那時候的一般的狀況。就是捨。「捨」是什麼?因為有喜受,不會捨受。亦不是施捨。「捨」即是心不傾動,平衡、均衡,精神狀態很均衡。修止觀的時候,最初有種心平等性,很均衡的那種狀態,就叫做「捨」。再進一步,獲得心正直性。心不需要用力的,均衡要用力把持它均衡。正直即是不傾動。最後,就得到心無功用性。即不需要加功的,自然不會傾動的。以前都有捨,不過以前那些有漏的捨,都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而已。是到最後無漏的捨出現的時候,才是心無功用性。無功用即自然而然,從心所欲的。
*自性謂見道所得之念等七法。
七菩提分的自性、本質,就是見道時候,所得的七個無漏法。
*為斷見所斷及速圓滿滅道而修。
為什麼要修這個七覺支呢?就是為了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見道的時候,對於滅諦和道諦,都修到多少的,但是都不夠圓滿。快快把滅諦、道諦都圓滿,為此而修的。七覺支就是見道的時候的根本智。
*7-見道以上根本智見。
在見道以上的根本智見,即是上文的七覺支。
*在後得時以觀察慧簡擇諸法,名為正見。
七覺支出現完了、根本智出現完了,後得智就出現了。在後得智出現的時候,用能夠觀察事理那種慧,正正式式簡擇諸法,即是觀世俗諦。七覺支是證勝義諦,現在用後得智,後得智是有分別的、有概念的。用有分別的、有概念的慧,去簡擇諸法。簡擇諸法這種慧,就叫做「正見」,是無漏的。
*欲為他說發起言語之尋,名正思惟。
為了化度眾生,所以發起說話來說法。說法時一定要用思想。「尋」即尋求,思心所和慧心所一齊起。但是,思多而慧少。如果慧多而思少,就叫做「伺」。又是無漏的,這種思惟。
*語業清淨之智名正語。
講說話來度眾生,能夠指揮語業的那種正見,就叫「正語」。
*身業清淨之智名正業。又是無漏的。
能夠指揮身體動作那種智,「名正業」。又是無漏的。
*身語二業清淨之智名正命。
「身語二業」都「清淨」的「正命」。正當的活命方式,正當的職業,用無漏智來指導的活命方式。
*斷修所斷勇悍精進名正精進。
七覺支就是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八正道要進一步,斷除修道所斷的俱生煩惱。為了要斷除修道所斷的俱生煩惱,要發起一種勇悍精進的力,這種無漏的精進,勇往無比的,叫做「正精進」。
*任持不忘奢摩他所緣之念名正念。
能夠保持你在定中,在定中所攀緣的那些境,指四諦的道理,在定中所緣的,能夠保持著,不會忘記,叫做「正念」。
*於念所取境專注之三摩地名正定。是為八聖道支。
對於記得的四諦道理,專心專注,能夠令他的心專注不散的那種定力,這種「三摩地力」,叫做「正定」,又是無漏的。
*自性謂發生自果聖道之因聖者身中之智。
八聖道的本質、自性,就是能夠發生他證果的時候那種聖道的因來的。他證阿羅漢果,或者那時候的「智」,就是果。八支聖道就是因,是聖人身中的智。他講明是聖人身中的,不是我們普通人的。
*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為令圓滿而修。
為什麼要修八正道呢?「見道未生令生,已生爲令圓滿而修」。
當見道之後,仍未能生起的智慧,它令這種智慧生起,所以要修八正道。見道的時候已經生起的那種能夠斷除分別煩惱的智,再修八正道支,令那種智更加圓滿。

*8-如是七聚三十七法,諸聲聞弟子亦有,菩薩亦修。由一切智道相而說也。
上文所講的這些,七堆,四念住一堆,四正斷第二堆,四神足第三堆,五根第四堆,五力第五堆,七菩提分第六堆,八正道第七堆。以上七堆總共三十七樣東西,是小乘聲聞弟子都有的,菩薩也修這些,為什麼?菩薩道相智裡面又兼修著一切智。小乘人的智叫做「一切智」。
*9-此七聚法界限。
*9.1-若如俱舍,初聚立於資糧道。次四聚立於煖等四加行位。聖道支立為見道。菩提分立為修道。
修七聚法的界限,是什麼呢?依據《俱舍論》,「初聚」,即是四念住,是資糧位的人修。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這四聚,在加行道修的,即是加行道煖位就修四正斷,頂位就修四神足,忍位就修五根,世第一法位就修五力。八正道支就說是見道;掉轉了,七覺支,「立爲修道」。
*9.2-若依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中上三資糧道。中二聚在加行。後二聚,如其次第,在見道、修道。
若依無著菩薩所著的《阿毗達磨集論》,初三聚如其次第在下品、中品、上品的資糧道。中二聚即是五根、五力,加行道。「後二聚」,即是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即七菩提分是見道,八正道分是修道。

*◎第二隨順菩薩所有道智之相。此有六類。
隨順著菩薩所修的道相智的相,有六類。
*1-第一對治道類,謂對治我見,空解脫門。
第一類,叫做「對治道」。專用來對付煩惱的道,道是指道諦所攝的東西。「空解脫門」,解脫即涅槃,涅槃之門就是空解脫門。「空」即是修空觀。空觀是對治我執、我見,人我見和法我見。
*對治彼相續非理作意,無相解脫門。
既然是空,根本沒有那樣東西,我們覺得有那樣東西,只是我們的執著來,即是無相觀。無相觀,用來對治我見,連續不斷,修空觀的時候它停一停,一會兒它又起。「非理作意」,即是不合理的那種思念。便要修無相解脫門。
*對治願求三界為勝義,應得無願解脫門。
「願」即是貪求。認為三界的享受在勝義來說,都應該得的、應該享受的。那種貪求的心,就要修「無願」。既然世界是空的,人生是空的,又是假的、無相的,不應該貪求它。
*2-第二變化道類。
第二類變化道,又有三種。本來覺得是這樣的,變做覺得不是這樣的,叫做「變化道」。
*謂修瑜伽師,由內住有色想,觀外色解脫,即有色觀色解脫。
修止觀、禪定的人叫做「瑜伽師」,修止觀的人。「內」即是在定中,在定中住在那種想,物質是有的。在那裡觀,覺得物質是有的,身外所有一切的物質,我們都不要讓它束縛到我們。「解脫」,即是不讓它束縛。住在有色的想,觀外界的色是有,但是有,不會被它束縛到。
*又瑜伽師,由內住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無色觀色解脫。
在定中修止觀的時候,覺得物質根本是虛假的、沒有的。觀察外面的色是有,在定中不見有色。雖然外面有色,不覺得有色,即是不覺得色能夠束縛到我們。
*勝解一切色相同一淨味解脫,即淨解脫。
「勝解」即是起一個清楚的了解。清楚的了解即是什麼?一切色相不論內的色和外的色,一切色的相狀,只要你不要執著它,都不會束縛到你的。這樣叫做「淨解脫」。
*3-第三現法樂住道類,
「現法」即是現世。現世都能夠安樂而住,不起紛擾、不受紛擾的道,那類。
*3.1-謂四無色定,各從自定障解脫,即四無色解脫。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各有解脫。「空無邊處」解脫一切色的障礙;「識無邊處」連空都解脫掉了,剩下自己的心;「無所有處」就連心都沒有;「非想非非想處」就是有想又不是,沒有想又不是,有想無想兩種情況都解脫。就是「四無色解脫」。四種無色定,各人都能夠把每一種定的障礙解脫掉,「即四無色解脫」。
*3.2-又滅粗受想而解脫,即滅解脫。
滅盡定沒有粗想,即是前六識都沒有,剩下第七識、第八識兩識而已,很微細。前六識的受和想都滅掉,解脫即是滅盡定。
*3.3-前三解脫,名變化道者,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五解脫,名現法樂住道者,謂即於現法成就三摩地安樂住之作用故。
前面三「有色觀色解脫」、「無色觀色解脫」和「淨解脫」,為什麼叫「變化道」?以成就種種變化作用故。後面「現法樂住解脫」總共五種,在現世成就這幾種定,在定中安安樂樂來享受那種作用,所以叫做「現法樂住道」。
*4-第四出世間道類,差別有九。謂出世間道性之四靜慮、四無色等至,及滅盡等至。此九,由前前漸次而得後後,故名九次第定。
第四類道,叫做「出世間道類」,「差別」即是種類,種類有九種,出世的四靜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禪有兩種,一種是世間的四禪,一種是出世的四靜慮。出世四靜慮,無漏的四禪。菩薩所修的是,出世的四靜慮。「四無色」,外道凡夫所修的無色定是有漏的。大乘菩薩現在練習的,就是出世的四無色。滅盡定,即前六識通通停掉,第七識不停,裡面四個煩惱心所停了。這九個就是「九次第定」,先入初禪,遞至二禪,遞至三禪,遞至四禪,然後跟著就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然後才再入滅盡定。九種是次第入的,叫做「九次第定」。
*5-第五能斷道類,謂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此是見道無間道所攝之四。
能夠斷除煩惱的道諦,有哪幾種呢?四種。見道的時候,觀四諦,「苦法忍」、「集法忍」、「滅法忍」、「道法忍」,「苦類忍」、「集類忍」、「滅類忍」、「道類忍」。「忍」是無間道,無間道是斷除煩惱的,「智」是解脫道,是享受的。
*6-第六成佛道類十度,謂從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之六。更加方便波羅蜜多、願波羅蜜多、力波羅蜜多、智波羅蜜多為十。此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六成佛道,令你成佛應該修的,有十種,即是「十度」。從布施波羅蜜多,第二戒波羅蜜;第三忍波羅蜜;第四精進波羅蜜;第五靜慮波羅蜜;第六般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除了「方便」、「願」和「力」之外,其餘的後得智,叫做「智波羅蜜」。這些是隨順菩薩所有道相智道三十四相。

*◎第三唯佛所有一切相智之相,有三十九。
佛表現出來的象徵,有三十九相。
*1-初十力者。
*1.1-謂知從布施感大資財是為處,感貧乏是非處之智力。
第一種智,即是「是處非處的智」,能夠用現量證到,知道世間的人布施,就會感召到大的財富。如果布施感到貧乏,不會的。
*1.2-知微細業異熟智力。
第二種力,知道很微細的業、果報的智的那種力。
*1.3-知種種勝解智力,謂樂善趣、樂三乘。
第三種力,知道有些眾生是有種種不同的勝解。「勝解」即是心裡面對事物的了解。知道眾生有些愛「樂」生在人天的「善趣」。知道有些歡喜聲聞乘、獨覺乘、大乘。
*1.4-知世間界之自性住種及修所成種非一智力。
第四種力,知道世間裡面的眾生,那些人有那些本有的種子。「自性」是「本來」。「住」就住在真如體上。本來住在真如體上。從無始以來,有的那些種子,「種」即是「種性」,「種性」即是「種子」的別名。「自性住種性」即是那些本有的無漏種子。修所成種,有了自性住種之後,就起現行,現行後再熏回來、再修,更加強那些無漏種子。知道世間的眾生,哪一個眾生有幾多自性住種,哪一個眾生有幾多修所成種。多少、強弱,各個眾生非一的。
*1.5-知信等根上中下三、勝、非勝智力。
第五種力,知道信、勤、念、定、慧等五根,有些是上等的五根,有些是中等的五根,有些是下等的五根,三種;有些是殊勝的,有些是非殊勝的。
*1.6-知往增上生及決定勝一切道,及彼相違無礙著智力。
第六種,知道眾生的生命有兩種。有種是「增上生」,一世比一世好;有種是「決定勝」,決定得涅槃。修福就是增上生道,修智就是決定勝道。以及跟增上生相反的,那些是輪轉地獄、餓鬼的,與及跟「決定勝」相反的,就一定不會得涅槃。知道這種東西的智慧,一點都沒有礙著。
*1.7-知染淨智力。
第七種,知道哪一樣東西是有染污性的,哪些東西是清淨性的,有這種力。
*3-四無礙解者。
*3.1-謂無障礙了知諸法異名,謂法無礙解。
「解」即是「智」。說法、了解世間東西的時候的智慧,沒有障礙的。四種無礙的智。他一點都沒障礙,沒障礙什麼?去了解諸法的異名、各種法的名稱、不同的名稱,一聽便了解。
*3.2-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相、共相,謂義無礙解。
有法就必定有義的。「法」者經教裡面那些一個個的名稱;「義」就是每一個「法」裡面的意義。他對於諸法的意義去了解的智慧,是無所障礙的。所謂「義」不外是什麼?不外諸法的「自相」和「共相」。那個法、那個名稱所代表的東西的本身,叫「自相」,它自己本身的情況。共通的相狀,叫做「共相」。
*3.3-能無障礙了知諸有情語謂詞無礙解。
他能夠一點都沒有障礙地,去了解所有眾生的不同的語言。
*3.4-能無障礙了知諸法自性及行相差別謂辨無礙解。
「辨」是「辯才」,辯才無礙,能夠毫無障礙地了知諸法的自性,即是「自相」,和差別不同。這個用來辯論的。上文只是了解它。
*4-十八不共佛法者,謂六不共行、六不共證、三不共事業、三不共智。
不共的、佛所獨有的法,「法」即是東西、事物。十八種。哪十八種?「謂六不共行」,「行」即是行為,六種佛所獨有的行為,其他菩薩、聲聞都沒有的。「六不共證」,只有佛可以證得到的,其他菩薩,連十地菩薩都證不到的。「三不共事業」,三種事業是佛自己獨特才有的,三種不共事業。「三不共智」,佛所獨有的智、智慧。
*1-初者
*1.1-謂如來不與醉象等同行身行無失。
他不會與醉象一齊行,身體上的行為,不會有過失。
*1.2-不在稠林發無義狂呌語行無失。
不會走到稠林裡自由自在的時候,好像些禽獸那樣在大叫,沒有意義的狂叫。叫做「語行無失」。
*1.3-不忘失所作及遲誤時等念無失。
他應該做的東西,不會忘記,依時地會去做;與及講好什麼時間、哪個時間來,他遲了、誤了鐘點,不會的。「念」即是「記憶」。
*1.4-無時不住空定。
時時都入空定的,一個無相的定,證真如無相的定的。
*1.5-生死湼槃無勝義取捨異想。
對生死不一定要放棄,對涅槃不一定要取。
*1.6-於可化所化時至未至無不觀察放捨。
對於可化的所化眾生,哪個時候到、可以化度未?他觀察得到;某個時候一定度他不到的,就「放捨」。
*2-第二
*2.1-謂希求利有情之欲。
常常都希望能夠利益眾生的,有種這樣的欲心所。
*2.2-樂往利所化處之精進。
歡喜去,利益所化的眾生的地方,那種勤、那種精進。
*2.3-不忘調伏有情方便之念。
調伏些眾生,每一類眾生要用不同的方式的。某種眾生應該用什麼方法去便利,他不會忘記的。
*2.4-於此專一之定。
對於化眾生這類事,他能夠專一去做。
*2.5-簡擇一切法之慧。
能夠簡擇一切法,某樣東西應該怎做、某樣東西不應去做,他能夠簡擇那種慧。
*2.6-永斷諸障之解脫。皆無退失。
永遠斷除一切所知障、煩惱障,解脫。這六種佛獨證到的東西,他都不會退轉的、不會有過失的。
*3-第三
*3.1-四威儀中調伏有情之身業。
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之中,他用威儀來調伏眾生,令眾生看見他的威儀,已經是仰慕他。
*3.2-宣說具法具義之語業。
宣說具有和經教裡面所講的如理的意義一樣,具備很有道理、義理的那些東西。
*3.3-大慈大悲等意業皆智為先與智俱行智隨行轉。
以大慈大悲等來造作他的意業,這些意業都是以智為先,以般若來指導的,以般若為先而前行。和般若智一齊起的、一齊出現。或者,他每做一樣東西,有個般若智跟隨他一齊起的,即事事都不離般若的。
*4-第四
*4.1-謂於過去、未來、現在智無障礙轉。
觀察、決擇過去的東西,觀察現在的東西,觀察未來的東西,一點都沒有障礙的「生起」。
*4.2-如來相者,謂佛身如所有智,於離一切垢真如,常不起定。
成佛之後,能夠證得如所有性的智,即是證真如的智。對於出離垢的真如,時時都有在證真如的定。
*4.3-自然相者,謂佛身盡所有智,於一切盡所有法,心自在轉。
「如所有性」就指真如,「盡所有性」是指些有為法。了解有為法的智,對於一切盡所有性之法,即是有為法,心能夠自在運轉,而去了解。
*4.4-正等覺相者,謂具前二分。於如所有、盡所有一切相,現正等覺智。
具前面那兩種,對如所有性了解和盡所有性了解,兩部份的智,時時覺知,又平等地覺知,每剎那一樣那麼清楚地了解。
*5-如是三智中。
*5.1-一切智三十七相者,謂諸聲聞,以斷煩惱障為主名無煩惱漏。
這裡所講的三種智,第一種智叫做「一切智」,就有三十七相。即是那些聲聞的弟子,以斷煩惱為主的,所以這種智就叫做沒有那些煩惱的漏影響他的。
*5.2-道相智三十四相者,謂諸菩薩,不以斷煩惱障為主,假名有漏。
雖然無煩惱障,但假名有漏,實際菩薩不會被煩惱束縛到的。
*5.3-一切相智三十九相者,謂諸佛盡斷二障故唯是無漏。
「二障」即是煩惱障、所知障,只是無漏的。即是說,一切相智完全無漏;菩薩的道相智則假名有漏,實質是無漏;小乘人的一切智,就無煩惱漏,沒有煩惱障之漏。

(壬二)明勝加行分二。
(癸一)積善根之身。
(癸二)正明加行。
今初
昔承事諸佛,佛所種善根,善知識攝受,是聞此法器。
kṛta-adhikārā buddheṣu teṣu upta-śubha-mūlakāḥ /
mitraiḥ sanāthāḥ kalyāṇair asyāḥ śravaṇa-bhājanam // Abhs_4.6 //
1-此處正說緣空性止觀雙運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界從大乘加行道煖,乃至最後心。
2-若於往昔,承事諸佛,并於佛所,供飲食等種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識之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之器。
*1-此處正說緣空性止觀雙運慧所攝持之菩薩瑜伽。
*想修加行,需要有什麼?需要歷劫以來積有善根的那些身。
修加行那種菩薩的瑜伽,是用慧所攝持,保護著它,即時時有智慧去提點它。什麼智慧?修止觀雙運那種慧。那種慧的作用是怎樣?「緣空性」即是修空觀的那種慧,那種止觀雙運的慧,止觀雙運一定是初禪以上才可得。這種菩薩瑜伽。
*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界從大乘加行道煖,乃至最後心。
這種菩薩瑜伽,即此處正說之加行相,這種加行活動,即是那種止觀雙運的活動。界限就是從大乘加行道起,煖、頂、忍、世第一法的煖位開始,煖、頂、忍、世第一法都是在第四禪裡面發生。「乃至最後心」即是金剛心。
*2-若於往昔,承事諸佛,并於佛所,供飲食等種諸善根。具足大乘善知識之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之器。
這種人,曾經前世又前世,已經供過佛。並在佛的住處,供養飲食等給佛,種下很多善根。具備大乘善知識,即是良師益友、良師善友。現在這三樣都具備,能夠有資格、有福氣聽聞《般若經》,那種資糧道菩薩。乃是聽聞此教道果般若,「教」即「文字般若」。「道」就是教你怎樣修道的,「果」就是證得果的,即是講教般若、道般若、果般若的經典。這樣的人就有福,聞《般若經》的法器。聽聞而已,未必是受持。
親近佛、問答,及行施、戒等。諸勝者許此,是受持等器。
buddha-upāsana-saṃpraśna-dāna-śīlādi-caryayā /
udgraha-dhāraṇādīnāṃ bhājanatvaṃ satāṃ matam // Abhs_4.7 //
1-又彼資糧道菩薩,親近無數諸佛,請問疑惑之文義。
2-於所問義,如理修布施、持戒等。
3-諸佛勝者許為受持文義等之法器。
*偈
如果進一步,「受持」即能夠記憶,一句句了解。更進一步。如果他前世,能夠親近諸佛,曾經跟佛問答過的,又修過六波羅蜜。「勝者」是指聖人、佛、菩薩。「許」即是認許,佛、菩薩認可這種人,能夠受持《般若經》,能夠了解《般若經》,能夠依《般若經》修持等,去修持的那種法器。
*1-又彼資糧道菩薩,親近無數諸佛,請問疑惑之文義。
對於經文的,和所的說的法的義理,不明會請問佛陀的。
*2-於所問義,如理修布施、持戒等。
對於所問的義,得到佛的指示之後,能夠如理地、合理地去修行布施、持戒等等那六波羅蜜多。
*3-諸佛勝者許為受持文義等之法器。
這種人,諸佛菩薩等,就認為這種人有資格受持《般若經》的文,記憶的文和了解它的義理,高級一點的法器。
(壬二)正明加行
不住色等故、遮彼加行故、彼真如深故、此等難測故。此等無量故、
rūpādiṣv anavasthānāt teṣu yoga-niṣedhataḥ /
tat-tathatā-gambhīratvāt teṣāṃ duravagāhataḥ // Abhs_4.8 // tad-aprāmāṇyataḥ
1-大乘加行道根本智,於所緣境,破除實執,名於勝義不住色等。
2-於能緣心,破實執,名於色等勝義不加行,而於真實義加行。
3-色等實空之真如甚深。
4-諸道之法性難測度。
5-諸行相之法性無量。通達此五之加行,是就加行自體而分。
*正明修行的時候是怎樣修行的,這種加行,有二十種加行。
*1-大乘加行道根本智,於所緣境,破除實執,名於勝義不住色等。
加行道修觀空那種智,用「根本」就不對。現在,姑且解它做那種觀空那種智。大乘加行道觀空那種智,對於所緣的色受想行識等境,能夠不執它為實。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能夠說他在勝義中,不執著色、受、想、行、識等。不是說他沒有色、受、想、行、識,不過在勝義中,不執著它。這是一切相加行的第一種。
*2-於能緣心,破實執,名於色等勝義不加行,而於真實義加行。
對色、受、想、行、識,不執著。如果執著「我現在的智慧能夠觀空」,一樣是執著,這個「加行」是指智慧。連加行智慧都破掉、都空掉,遮即所謂「空掉」,遮掉加行的智慧,即是連那個人的加行的智慧,都破除掉。
對於能夠攀緣色、受、想、行、識的境而知道它是空的那個心,知道色都是眾緣和合而生,都是無自性的、空的。即是能觀空那種智慧都空掉,即是跟沒有加行一樣,但實際上是有加行的。
*3-色等實空之真如甚深。
色、受、想、行、識中所有的真如是甚深。
*4-諸道之法性難測度。
真如和能證真如的道、的智,都是難測的。為什麼?他只是加行位,還未真正有無漏智,所以覺得彼等難測。「道」者即是指那些智慧、道諦,所修的道。道之法性,能證真如的那些無漏的道,都是很深、很難測的。
*5-諸行相之法性無量。通達此五之加行,是就加行自體而分。
那些道的活動的情況是無量、無邊無際的。這個「法性」當「性質」,是「無量」的。修加行的人了解,因為未有無漏智,所以對無漏智很傾慕。能夠通達這五類東西的那種加行,是由加行本身的性質來分。

劬勞久證故,授記、不退轉、出離及無間。
kṛcchāc cireṇa pratibodhataḥ /
vyākṛtāv avivartyatve niryāṇe sanirantare // Abhs_4.9 //
1-又資糧道鈍根菩薩智,於真空性多起驚恐,由是初業菩薩之加行故。須大劬勞,要經長時,乃能成佛,名劬勞長久之加行。
2-大乘加行道煖位,由於空性成就無畏,名得授記之加行。
3-大乘加行道頂位,勝出於煖,聽聞、受持般若等故,名不退轉加行。
4-大乘加行道忍位,由遠離二乘作意等障碍法故,名出離加行。
5-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為見道正因,常修法故名,無間加行。
*1-又資糧道鈍根菩薩智,於真空性多起驚恐,由是初業菩薩之加行故。須大劬勞,要經長時,乃能成佛,名劬勞長久之加行。
又資糧位裡面的鈍根菩薩智,對於真空性,即是指「真如」,多數起驚恐的。由於這些菩薩是初趣作業的菩薩,初級的人的加行、修行是這樣的,所以他要很勞苦;不止一世、兩世,要經長時乃能成佛,這樣叫做劬勞長久之加行。
*2-大乘加行道煖位,由於空性成就無畏,名得授記之加行。
加行位的煖位的菩薩,對於空性,能夠得到無畏,堪予授記這種人。
*3-大乘加行道頂位,勝出於煖,聽聞、受持般若等故,名不退轉加行。
加行道頂位,「勝過」煖位,但他仍然是聽聞,仍然能夠受持那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過他很勇猛,不會退轉。
*4-大乘加行道忍位,由遠離二乘作意等障碍法故,名出離加行。
大乘加行道忍位,由他能夠遠離二乘,即那些聲聞獨覺那些執著的,的作意等,遠離這些障礙法,所以名出離加行。
*5-大乘加行道世第一法,為見道正因,常修法故名,無間加行。
乘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世第一法一過就是見道,所以世第一法就名見道正因的常修法。所以叫做「無間加行」,中間沒有東西隔開的。
近菩提、速疾,利他、無增減,不見法、非法、色等不思議。色等諸行相、自性、無分別,
āsanna-bodhe kṣipraṃ ca parārthe 'vṛddhy-ahānitaḥ /
dharmādharmādy-adṛṣṭau ca rupācintyādy-adarśane // Abhs_4.10 // rūpādes tan-nimittasya tad-bhāvasya avikalpakaḥ /
1-大乘見道,是大乘道無漏法所依故,名近大菩提加行。
2-從二地至七地智,速能成辦法身果故,名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3-第八地智,是普於三種種姓轉法輪之淨地智故,名利他加行。此八加行是就補特伽羅而分。
4-又八地智,是於勝義不見增減之淨地智故,名無增減加行。
5-又彼智,是於勝義不見法非法等之加行。
6-又彼智,是破色等不思議相之加行。
7-又彼智,是於所相事色等,彼行相變礙等、所相自性,不分別之加行。此四加行是就圓滿加行之方便而分。
*1-大乘見道,是大乘道無漏法所依故,名近大菩提加行。
大乘見道,那些無漏的智,初次出現,以後亦陸續出現,無漏法一定依靠見道做先行,才能夠出現,所以叫做近大菩提加行。
*2-從二地至七地智,速能成辦法身果故,名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從第二地至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地的智慧,這些智慧就很快能夠成辦證法身的果。所以,第二地至第七地的智慧,叫做「速疾證大菩提加行」。
*3-第八地智,是普於三種種姓轉法輪之淨地智故,名利他加行。此八加行是就補特伽羅而分。
第八地菩薩,那些觀自在菩薩。第八地的智慧,真正有資格對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的人轉法輪。已經住在淨地,由第八地起,有漏種子雖然還在,但不起現行。全都是無漏種子起的。
*4-又八地智,是於勝義不見增減之淨地智故,名無增減加行。
第八地觀自在菩薩有哪種智呢?當他證到勝義的時候,他見到諸法是不增不減的。他能夠達到這樣的淨地的智,所以叫做「無增減加行」。
*5-又彼智,是於勝義不見法非法等之加行。
第八地的智,於勝義中,哪樣叫「法」,哪樣叫「非法」,根本就不起不滅的,因為是無相的加行。
*6-又彼智,是破色等不思議相之加行。
色受想行識,初初小乘就以為它是實,後來就以為它空,後來又說它非空亦非不空,到最後是什麼?講都不得,不可思議。那然後,最後至此,連「不思議」的相都破掉。「破色等不思議相」的加行。
*7-又彼智,是於所相事色等,彼行相變礙等、所相自性,不分別之加行。此四加行是就圓滿加行之方便而分。
第八地的智,對於我們所觀的、所看到的那些色、受、想、行、識等,都有它的性能、有它的狀況的、它的行相,對於色、受、想、行、識等那種特殊的情況,會變礙,有為法即是有變礙,受就有苦樂,想就會取像等那些行相。即是對於所相的事、色、受、想、行、識的自性和行相,本來各有不同的,但現在一體皆空。所以,對於所相的東西、所觀的東西,不論它的行相如何,不論它的自性如何,完全不起分別,不覺得它有分別。修這種加行,即是對於所相的自性不分別的加行這種。如是四種,是就如何令到這些加行得圓滿的程度而分。
能與珍寶果、清淨及結界。
phala-ratna-pradātā ca śuddhakaḥ sāvadhiś ca saḥ // Abhs_4.11 //
9-第九地智,是於預流等果能安立他之淨地智,名能與寶果之加行。
10-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修習清淨之淨地智故,名清淨加行。
11-速修般若之菩薩瑜伽,是分日月年,時勤修般若,精進不捨之菩薩瑜伽,名結界加行。
此三是就果與時間,而分共為大乘二十種加行。
*9-第九地智,是於預流等果能安立他之淨地智,名能與寶果之加行。
第九地,知道某個人證得預流果,某個人證得不還果等,能夠安立他,給他講「你這樣修,就會證到」,「你現在證到」或「還未證到」,能夠安立,「安立」者即是說明,講給這些人知那些淨地的智。教別人「怎樣修就會證得一來果」,或者「你現在證到」或「未證到」或「將會證到」,給予珍寶果。
*10-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修習清淨之淨地智故,名清淨加行。
第十地智,是從色乃至一切相智。「色」就是「色、受、想、行、識」。一切相智,所觀的色、受、想、行、識五蘊。能觀的,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對於所觀的境,和能觀的智,都「修習清淨」,「修習」都能夠起空觀,修習空它的那種淨地智,「名清淨加行」。
*11-速修般若之菩薩瑜伽,是分日月年,時勤修般若,精進不捨之菩薩瑜伽,名結界加行。
修得很快成就的那種菩薩瑜伽,即是止觀,是分年、月、日、時,每年修幾多,每月修幾多,每日進步幾多,勤修精進的,有一定界線的,依著進度前進,叫做「結界加行」。
*此三是就果與時間,而分共為大乘二十種加行。
這三種,是就能夠得果的時間而分的。大乘所謂一切相加行,就是這二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