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11-5-有相

 (辛三)加行之性相分二。
(壬一)略標。
(壬二)廣釋。
今初
由何相當知,即性相分三:謂智、勝、作用,自性亦所相。
lakṣyate yena tajjñeyaṃ lakṣaṇaṃ trividhaṃ ca tat /
jñānaṃ viśeṣaḥ kāritraṃ svabhāvo yaś ca lakṣyate // Abhs_4.13 //
能得果般若波羅蜜多之方便止觀雙運菩薩瑜伽。是道般若波羅蜜多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1-由何能相而相加行自性?當知即是加行之性相。
2-此說性相有三種:謂能相三智加行之智相,能相勝出聲聞、獨覺加行之勝相,能相具足殊勝利他作用加行之作用相。
3-所有十六種加行自性,亦能相加行故亦名性相。
4-又性相之梵語為「廬札」通於能作及作業。
5-前三種性相是就能作而立,以能表相菩薩三智加行故。
6-後一性相是就作業而立,以彼十六自性是所相事故。
*性相:當「相」解。「相」,表現出來的相,就即是表徵,亦即是特徵。
*加行之性相:即是修一切相加行的時候,那樣加行的狀況,的特徵,有什麼特徵。
*解偈
由何相當知:譬如「白馬」,就能相,「相」,當把「相」表現出來,「能表現」,「白馬」這兩個字就能夠表現那隻東西的相狀出來。四隻腳又白色的那樣東西,就是「所相」。
由哪一種能相,去相這個加行,一切相智加行的自性呢?加行的自性是所相,由什麼能相的字句,去相那個加行的自性呢?我們應該知道,能相的性相,就分為三種。哪三種呢?智的相、殊勝的相、優勝的相、作用相。用這三種能相,去相那個一切相智加行的自性。下文所講出來的十六種加行的自性,亦就是所相的東西。
*能得果般若波羅蜜多之方便止觀雙運菩薩瑜伽。是道般若波羅蜜多之相。界從大乘資糧道,乃至最後心。
般若分做三種:
第一種教般若,般若的經教,即是文字般若。
第二種果般若,般若可以成佛果,佛果即是般若。
第三種道般若,修般若的時候就有種智慧,苦、集、滅、道的道諦所攝。
能夠令你得到果般若,即是能夠令你證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真如。般若波羅蜜多是智慧,果般若就是實相,或是成佛、佛果,能夠令你得佛果的那種手段,方法就叫做「方便」。「能得佛果之方便」,就是止與觀一齊起,大乘菩薩所修的瑜伽,瑜伽即止觀。這種瑜伽,是果般若的手段,就是觀照力,叫做「道般若」。這種瑜伽就是道般若波羅蜜多之體相。由什麼時候起修這種止觀瑜伽?界限就由修大乘的人由資糧道起,再經加行位,再見道,即一個阿僧衹劫滿。見道之後,再來一個阿僧衹劫,就是第七地完,登第八地。由第八地起,再一個阿僧衹劫,那你就成佛了。成佛之前那剎那,那個最後心就叫做「金剛心」。
*那時候最強的無漏智起,把一切有漏法的種子消毀掉。一消毀掉有漏的勢力,於是無漏的第九識,即是菴摩羅識,就爆發。菴摩羅識一爆發的時候,你剎那就成佛。那剎那三身一齊出現。為什麼呢?因為法身本來有的,真如顯現,就法身、自性身。第九識菴摩羅識就變起一個無漏的根身,變起一個無漏的世界,就是報土。一有了報土的時候,你有緣的、已經見了道的菩薩,就來生在你的世界那裡。
*為那些菩薩說法,說法的時候,佛就沒有我執的,因為什麼?他的第七識是清淨,不執我的,自他平等的,有無限的大悲的。即對眾生起大悲,沒有我執。第七識有智慧跟著他一齊起,叫做「平等性智」。
*清淨的第六識,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能夠知道每個眾生的心意。為什麼他會能夠這樣呢?因為他第六識有個很微妙的智慧跟著他起,叫做「妙觀察智」。
*又可以,用種種神通的力量,加被五濁惡世裡面,令到善根成熟的眾生見到有佛出世。用他的前五識,現那個化身佛出來,令眾生見到有個佛出世。為什麼他的前五識可以這樣呢?因為他有一個智慧跟著他起,叫做「成所作智」,專門令助成,所作的功德成功。
*那個三身出現之前那剎那,即是成佛之前那剎那,是成佛以前最後那個心,又名叫做「金剛心」。
*1-由何能相而相加行自性?當知即是加行之性相。
由什麼的能相的字句,形容、描寫那個加行自性呢?即加行道的自性就是所相。當知那種能相就是加行智的相。性相當相狀、特徵。
*2-此說性相有三種:謂能相三智加行之智相,能相勝出聲聞、獨覺加行之勝相,能相具足殊勝利他作用加行之作用相。
此說性相有三種,即是能夠形容、能夠表現那三種智的加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修這種三智的一切相加行的時候,那種智的特徵。
第一種,能夠表現那三智加行的智相。
第二種,能夠表現勝過聲聞道的加行,又勝過獨覺道的加行的那種勝利相。
第三種,能夠表現那種加行的,具足殊勝的利他作用,這種加行的作用相。即是有利他、殊勝的利他作用的。
*3-所有十六種加行自性,亦能相加行故亦名性相。
所有十六種加行自性,亦是屬於能夠表現那種加行道的東西。所以,這十六種自性,亦可以叫它做「性相」。這個「相」字當表現,能夠表現、能夠指出、能夠顯出那些殊勝的利他作用,能夠指出這種加行,即一切相加行的殊勝利他作用的那種相,就叫做「作用相」。
*4-又性相之梵語為「廬札」通於能作及作業。
這些自性,亦可以視作性相。為什麼呢?自性一方面是所相,但一方面亦可當它是能相。梵文「性相」,通於能作的東西、能作的人,及所作的業。
*5-前三種性相是就能作而立,以能表相菩薩三智加行故。
這裡四種,智相、勝相、作用相、自性相。前面那三種性相,即是能作業那個主體、主人而立,能作業。
*6-後一性相是就作業而立,以彼十六自性是所相事故。
後一性相是就作業而說即是那十六種,因為這十六種自性,是所相的東西,不是能相的主體來。

(壬二)廣釋分四。
(癸一)智相。
(癸二)勝相。
(癸三)作相。
(癸四)自性相。
初又分三。
(子一)一切智加行相。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
(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
今初
知如來出現、世界無壞性、有情諸心行、心略及外散。
tathāgatasya nirvṛttau loke cālujyanātmake /
sattvānāṃ citta-caryāsu tatsaṃkṣepe bahirgatau // Abhs_4.14 //
一切智加行有十六相,
1-謂由修一切智加行為依,知如來出現世間。
2-通達世間勝義無壞慧所攝智。
3-了知眾生無量心行。
4-於補特伽羅無我知心攝略。
5-於彼知心外散。
*一切智加行有十六相,
*1-謂由修一切智加行為依,知如來出現世間。
小乘者,人無我智的加行,總共有「十六種相」。由於一切智加行的力量為依據,知道有佛出現於世間,什麼時候有佛出現於世間。
*2-通達世間勝義無壞慧所攝智。
在勝義諦中,根本世界沒有壞。世界有壞只是世俗諦的。在勝義諦裡面,根本不會見有山河大地。既沒有山河大地,又怎壞?根本是沒有壞的。你能夠修這種智的加行,會知道這個世界,說它是有壞的,是假相。實際沒有壞相。能夠通達,即是證到這個世間,在勝義裡來看,根本是無壞的。這種菩薩有這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證到、知道這個世界是無壞的。因為有這種慧所攝的智,即是屬於這種慧的智。有這種智,知道、能夠通達,這個世間見到有壞的,都是幻相,實相是無壞的。
*3-了知眾生無量心行。
知道世界上的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心的活動、心的狀態,即是精神狀態。他能夠了解一切眾生,知道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心行。
*4-於補特伽羅無我知心攝略。
攝略,收歛、集中,即是精神集中。心凝聚在哪裡?於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即是一切眾生都無實我的,都是五蘊為緣所造成。時時心凝聚在這點,即是不要有我見,即是精神無我。
*5-於彼知心外散。
又心散,忘記了補特伽羅無我。修無我觀,現在心一散,看別的東西,叫做「外散」。在定中的叫做「內」。出了定,在外面就叫做「外」。外散即是向外散,自己的心向外散的時候,即當他修止觀的時候,心向外散,你自己又清楚。
知無盡行相、有貪等及無、廣、大、無量心、識無見無對。
akṣayākāratāyāṃ ca sarāgādau pravistṛte /
mahadgate 'pramāṇe ca vijñāne cānidarśane // Abhs_4.15 //
6-猶如虛空知心無盡相。
7-又知心有貪等。等取有瞋、有癡。
8-又知無貪、無瞋、無癡等。
9-又知心行廣大。
10-又知於名言中大心。
11-又知於勝義無量心。
12-知心於眼識等無見、無對。
*6-猶如虛空知心無盡相。
當修止觀的時候,又知道這個心「猶如虛空」不可盡的。知心活動的相狀是無邊無盡的。
*7-又知心有貪等。等取有瞋、有癡。
修止觀的時候,知道內心還有沒有貪、瞋、痴、慢、疑等等。他很清楚。
*8-又知無貪、無瞋、無癡等。
又知心無貪、無瞋、無癡、無慢、無疑、無惡見等。
*9-又知心行廣大。
又知道我們心的活動的範圍是很闊的。
*10-又知於名言中大心。
「名言中」即是世俗諦。在世俗諦中,有人的心的範圍很闊,活動很大。
*11-又知於勝義無量心。
「無量心」,即是觀察勝義諦的時候的心。「大心」是指觀察世俗諦的時候的心。又知觀察勝義諦的時候的心,心量是很廣大,廣大到好像無量那樣。
*12-知心於眼識等無見、無對。
修止觀的時候,在定中他會看到,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無見」,見不到的;「無對」,即是沒有障礙的、不會碰得到。
及心不可見、了知心出等。除此等所餘,知真如行相。
adṛśya-cita-jñāne ca tadunmiñjādi-saṃjñakam /
punas tathatākāreṇa teṣāṃ jñānamataḥ param // Abhs_4.16 //
13-知以五眼心不可見。
14-又知心出等。等取沒屈申。皆依蘊起,皆是補特伽羅無我。
15-又知除此人無我相,而知其餘出沒心等真實空之真如相。
*13-知以五眼心不可見。
又知道我們的心,用五眼都不能見的。又可以這樣解,五眼的心是我們見不到。五眼,
*天眼通非礙,隔牆可以看東西。
*肉眼,肉眼礙非通,隔牆看不到東西。
*法眼,法眼唯觀俗。法眼就只是用來了解世俗諦的,不能了解勝義諦的。世俗諦即是有為法,勝義諦即是真如。法眼即是那些見道的人的後得智。
*慧眼,慧眼直接與慧字一樣解,慧眼直緣空,空是空性,即是真如。慧眼是智,是根本智。已經得了預流果或大乘初地以上那些根本智。
*佛眼,即是佛的智慧,是把四種加起來,一種眼有四種用途。五眼,實質只是兩種是眼來而已,果報生出來,天眼和肉眼是異熟眼,其餘那些是智慧來。
*用五眼都見不到我們心的相狀的。又或者這樣解,用我們五眼的心,我們見不到。
*14-又知心出等。等取沒、屈、申。皆依蘊起,皆是補特伽羅無我。
他又知道,我們的心有時會出,有時會沒、屈和申。又知道,心又出、又沒、又屈、又申,都是依五蘊而起的。不論怎出怎沒,並不是有個主人翁、有個「我」指揮。都是無我,完全是五蘊的起沒、五蘊一起一落的。
*15-又知除此人無我相,而知其餘出沒心等真實空之真如相。
在止觀中,知道除此人無我相之外,又知道其餘心有時會出,有時會沒,有時候屈,有時候申。當它出、沒、屈、申的時候都實在是空的,都是五蘊的幻的作用來而已。真實空就是真實的相。
能仁證真如,復為他開示,是攝一切智品中諸智相。
tathatāyāṃ muner bodhe tatparākhyānam ity ayam /
sarva-jñatādhikāreṇa jñāna-lakṣaṇa-saṃgrahaḥ // Abhs_4.17 //
16-又知能仁自證彼真如,復為他開示、建立如是十六種菩薩智,當知皆攝為一切智品中之智相。
17-又出、沒、屈、申四心,即十四種不可記見。十四見者:
17.1-依前際有四,謂執我及世間是常、是無常、二俱、二非。
17.2-依後際有四,謂執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二俱、二非。
17.3-依湼槃有四,謂執如來死後有、非有、二俱、二非。
17.4-依身命有二,謂執命者即身,命者異身。
18-其中執我及世間是常、是無邊。如來死後有者,名出心。以此執著,是於境轉趣相故,如數論外道之見。
19-其執我及世間無常、有邊。如來死後非有者,名沒心。以此執著,是於境遮止相故,如斷見外道之見。
20-其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亦有邊亦無邊。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者,名申心。以此執著,於進退二相平等轉故,如無慚外道之見。
21-其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者,名屈心。以彼執著,於進退二相俱遮止故,如犢子部見。
22-其執命者即身,如勝論師。執命者異身,如數論師。亦是出心。以彼執著,是於境進趣相故。
23-又彼十四見皆可收為出、沒二心,於境轉趣者即出心。退縮者,即沒心故。
*16-又知能仁自證彼真如,復為他開示、建立如是十六種菩薩智,當知皆攝為一切智品中之智相。
他又知道,釋迦牟尼尊,確是證到真如。又能夠為他人宣說開示,教別人如何去證真如。以上就是十六種智相。應該知道,包括一切智中的所有智的體相。
*17-又出、沒、屈、申四心,即十四種不可記見。十四見者:
這四種心,就是《大般若經》和小乘經裡面所講。「見」者即是惡的智慧、不善的智慧。不可記,即是我們有執著,不值得稱讚。什麼叫做十四種見呢?
*17.1-依前際有四,謂執我及世間是常、是無常、二俱、二非。
「前際」即是今世有生命之前,依著前世來觀察。在定中觀察前世,會有這四種執,認為我們的生命和世界是常;有些人就覺得是斷的、非常;有些人覺得什麼?亦常亦無常的;有些人就執著非常非無常。
*17.2-依後際有四,謂執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二俱、二非。
定中觀察,我現在以後的那段時間,世間的我和這個世界,是有邊的,即是有限度;有些執著沒有邊的;有些就是什麼?亦有邊亦無邊的;有些就非有邊非無邊。
*17.3-依湼槃有四,謂執如來死後有、非有、二俱、二非。
觀察怎樣為涅槃,又執著在如來死之後,還有如來;有些人執如來死後沒有;有些人執亦有亦非有,既非有非非有。
*17.4-依身命有二,謂執命者即身,命者異身。
依我們的身體和壽命,又起兩種執。即是執有壽命的主人翁,這個「我」、這個靈魂,即是我身體來的;有些,命者和身體不同,靈魂入了身體而已,異的。
*18-其中執我及世間是常、是無邊。如來死後有者,名出心。以此執著,是於境轉趣相故,如數論外道之見。
其中執我及世間是常,和執世間「是無邊」的,或者他執「如來死後有」,這些叫做「出心」,即是心積極向外、肯定。為什麼叫做「出心」?因為這種執著,對於他所了解的境界,起一種肯定、推進、積極的作用。例如「數論外道」的見解的執。

*19-其執我及世間無常、有邊。如來死後非有者,名沒心。以此執著,是於境遮止相故,如斷見外道之見。
另外,其執我及世間無常的,是有邊的,如來死後非有的。這種執,又名叫做「沒心」。為什麼叫做「沒心」?因為這種執著,對於他所了解的境,遮止,否定,或者退回的。好像印度有種叫做「斷見外道」,即是印度的唯物論、順世外道,人死如燈滅,這種是斷見外道的見解。
*20-其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亦有邊亦無邊。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者,名申心。以此執著,於進退二相平等轉故,如無慚外道之見。
又有些執,「其執我及世間亦常亦無常,亦有邊亦無邊」,又執著「如來死後亦有亦無者」。那種執著,叫做「申心」,申出來的。為什麼叫「申心」?以此執著,一方面是進,一方面是退,平等的活動。好像印度當時有外道叫做「無慚外道」。為什麼叫做「無慚外道」?因為他是裸體的。
*21-其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者,名屈心。以彼執著,於進退二相俱遮止故,如犢子部見。
亦有人執:「其執我及世間非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者」,這些叫做「屈心」。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執著,對於進他又不進,退他又不退,進退兩種都遮止、都否定。好像佛教裡面小乘有一派叫做「犢子部」那種見解。
*22-其執命者即身,如勝論師。執命者異身,如數論師。亦是出心。以彼執著,是於境進趣相故。
有些人執著,執著「命者」,即靈魂,「即身」,即是身體。那些人就如勝論師。那些人執著命者是異身,和我們身體是不同的、離開的,例如那些數論師。那些勝論師、數論師,都是叫做「出心」。為什麼叫做「出心」?「以彼執著是於境進趣相故」,它都是一種肯定性。
*23-又彼十四見皆可收為出、沒二心,於境轉趣者即出心。退縮者,即沒心故。
又可以這樣分類:十四種見都可以,每種見都有出心、沒心。「於境轉趣」,即是肯定性的,叫做「出心」;退縮性的,叫做「沒心」就夠了,不用又屈又申。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
空性及無相、并捨棄諸願、無生、無滅等、法性無破壞。
śūnyatve sānimitte ca praṇidhāna-vivarjite /
anutpāda-nirodhādau dharmatāyā akopane // Abhs_4.18 //
此加行相有十六種:
1-謂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知空性。
2-了知無相。
3-了知無願。
4-了知勝義無生。
5-了知勝義無滅。
6-等字攝取,了知勝義無染。
7-了知勝義無淨。
8-了知勝義無所取性。
9-了知勝義無自體性。
10-了知勝義無所依。
11-了知勝義如虛空相。
12-又依彼加行,了知法性勝義無破壞相。
*此加行相有十六種:
*1-謂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知空性。
依據菩薩的道相智,修一切相加行,對般若波羅蜜多去加行的時候,做得到了知空性。當用有漏智了解空性的時候,空性是有形相的。為什麼?有相分,不能無形相。有漏智不能無形相,一定有相分。到過世第一法,突然無漏智出現,那時候見道。見道就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真見道,無分別智起,沒有相分的,直接洞察真如,就叫做真見道,無分別智起。第二相見道,緣俗諦,一定有相,即是有相的見道。真見道是用根本智去見;相見道是用後得智去見。根本智就沒有相分的,直滲入真如;相見道就有相分。
*2-了知無相。
了知真如是無相的。有兩個解,第一真如是無相的,第二一切法的相都是幻的,並無實的體相,即無自性的,無相。
*3-了知無願。
既無相,就無可貪求之處。「願」即貪求。一切貪求的願捨棄。
*4-了知勝義無生。
了解宇宙萬有中一切的東西,從勝義諦立場來講是無生的,無生無滅的。從世俗諦來講就是有生有滅的。如果用那些聖人的無分別智了解的話,根本沒所謂叫做「生」。「生」是一個概念來而已,名言來的。
*所謂生,一定要在時間裡面。但是,將時間來分,一是叫做未生,一是已經生了。一是已經生了。過去已經生了就是已生,現在還未生起就是未生。現在正在生,即是由已生走到未生,即是一段已生,一段未生。已經生了還生不生?已經生了就不生,現在沒有生。未生就怎生?未生更加不生。正在生又怎樣?半個已生,半個未生。兩個半個不生,加上來,又是一個不生。這個袋沒錢,那個袋沒錢,中間的袋也是沒錢,三樣加起來,又都是沒錢。所以,萬物都是根本不生。說它生,是你錯覺,好像你眼痛說空中有花一樣,荒謬、虛妄。更加不會無因無緣就生。
*5-了知勝義無滅。
有生才有滅。無生就所以不滅。見到東西滅,那是錯覺,這個世俗諦。勝義呢?不滅。
*等字攝取,了知勝義無染。了知勝義無淨。
等取了知勝義無染,了知勝義無淨,了知勝義無增、勝義無減,勝義無常、勝義無斷,通通清掉那些相對的概念。
*8-了知勝義無所取性。
*9-了知勝義無自體性。
*10-了知勝義無所依。
*11了知勝義如虛空相。
*12-又依彼加行,了知法性勝義無破壞相。
依著這種加行去觀,「加行」即是指止觀,了知真如法性,從勝義諦,是無所謂,它不會破壞一切相的。色聲香味觸法有這些相在這裡,不會破壞,不會妨礙到真如的無相的。
*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實相」是真諦,是勝義諦。「假名」即是指世俗諦。不會破壞世俗諦而說真諦。在《中論》,「假名」、「名言」、「世俗」,這三個字是同一意義的。為什麼?「假名」又叫做「假設」,又叫做「假說」。同一意義的,因為世俗諦都是假說。如果執著世俗諦是實有的,就是眾生。如果明明知道世俗諦是假的,但為了度眾生而要依世俗諦去說,就變得不執著。勝義諦不可說,一定要用世俗諦的言說來說,所以不壞假名,不要破壞到世俗諦的東西。不只不要破壞,還要應用世俗諦的說話來講勝義諦的說話,即不破壞俗諦而去說真諦。
無作、無分別、差別、無性相。道相智品中,許為諸智相。
asaṃskare 'vikalpe ca prabhedālakṣaṇatvayoḥ /
mārga-jñatādhikāreṇa jñāna-lakṣaṇam iṣyate // Abhs_4.19 //
13-了知於勝義中以覺為先無造作性。
14-了知勝義無分別。
15-了知能相、所相等差別勝義非有。
16-又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知於勝義中無性相。許此即是道相智品中諸智相故。
*13-了知於勝義中,以覺為先無造作性。
又了解,在勝義中,並無所謂造作,無一切動作。
*14-了知勝義無分別。
在勝義諦中,一切分別皆不成立。但在世俗諦就不是,就有分別。
*15-了知能相、所相等差別勝義非有。
能相所相的差別,在勝義諦中是沒有的。「勝義非有」,並無差別。
*16-又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羅蜜多,了知於勝義中無性相。許此即是道相智品中諸智相故。
又依道相智加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能夠了知於勝義中,並無所謂一切法的相狀,諸法的屬性。那就十六種。彌勒菩薩認許,此十六種相,就是道相智中的那類的智的表徵。「相」就是表徵。

(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

依真如法住,恭敬善知識、尊重及承事、供養、無作用。

sva-dharmam upaniśritya vihāre tasya satkṛtau /

gurūtve mānanāyāṃ ca tat-pūjā-akṛtakatvayoḥ // Abhs_4.20 //

此相亦有十六種,謂由依止一切相智加行。

1-了知如來,依真如法現法樂住。

2-了知恭敬善知識。

3-了知尊重善知識,不違師教。

4-了知承事善知識,令師歡喜。

5-了知以香花等,供養善知識。

6-了知勝義無作用。

*此相亦有十六種,謂由依止一切相智加行。

一切相智加行的相狀,總共有十六種加行的相。哪十六種呢?即是以一切相智的這種一切相加行為依據,

*1-了知如來,依真如法現法樂住。

那個菩薩就能夠了知,即了解到如來,那些成佛的人,是依真如法,不離開真如。為什麼?真如法是他的體,是他的法身。現世依著真如法為身,而時時在定中,純粹無漏的快樂而住,「住」即存在。不是說沒知覺,時時都好像現世一樣,而在定中生起一種無漏的快樂而住。

*2-了知恭敬善知識。

這種菩薩修了加行之後就知道,我們應該要恭敬善知識的,而且確實能夠做到恭敬善知識。善知識的範圍很闊,上至佛,下至你的徒弟朋友。

*3-了知尊重善知識,不違師教。

他了解到應該,一方面是應該,一方面是能夠做到,尊重良師益友,尤其是對老師,不會違反老師的教訓。

*4-了知承事善知識,令師歡喜。

他了解應該,事實上亦做得到,「承事」即是替他服務,尤其是他的老師,令到老師歡喜。

*5-了知以香花等,供養善知識。

了解到他應該,而且事實上亦做得到,以香花、燈明、飲食的東西,供養善知識。

*6-了知勝義無作用。

了解在世俗、在現象界、在世俗諦裡面,就有種種作用。但在真如、在勝義諦裡面,根本並無什麼作用。


及了知徧行、能示現無見、世間真空相、說、知及現見。

sarvatra vṛttimaj-jñānam adṛṣṭasya ca darśakam /

lokasya śūnyatākāra-sūcaka-jñāpakākṣagam // Abhs_4.21 //

7-了知徧行一切所知。

8-了知於勝義中,示現真實義全無所見。

9-了知世間空相。

10-了知宣說世間空性。

11-了知證知世間空性。

12-了知現見世間空性。

*7-了知徧行一切所知。

了解到遍行一切所知,即是一切所知的東西,他都不會覺得有什麼特殊例外的,遍行,即對一切一切的都了解,對每樣東西都能夠認識。即是修觀的時候,一切東西都可以觀。

*8-了知於勝義中,示現真實義全無所見。

修觀的時候又了解到,在勝義諦中,對於所謂真實的東西,實在是全無所見。為什麼?即是他覺得真實最高真理、勝義諦,是無相的。當證到勝義諦的時候,是無相的,既無有相,又哪會有所見?「示現」,開示給別人知。

*9-了知世間空相。

了知世間一切都是空的相狀,就是無自性、緣起。

*10-了知宣說世間空性。

*11-了知證知世間空性。

在修止觀的時候,了知如何證得世間的空、一切的空。他了解如何去證知。

*12-了知現見世間空性。

現量見到,是無漏智、根本智。


不思議、寂靜、世間滅、想滅。一切相智中,是說諸智相。

acintya-śāntatā-darśi loka-saṃjñā-nirodhi ca /

jñāna-lakṣaṇam ity uktaṃ sarvākāra-jñatā-naye // Abhs_4.22 //

13-了知顯示諸法法性無分別心不可思議。

14-了知顯示於勝義中,戲論寂靜。

15-了知世間滅真實有。

16-又依彼加行,了知滅除此世、他世取捨異想。

當知即是一切相智品中諸智相故。

*13-了知顯示諸法法性無分別心不可思議。

如果他未見道,就只是了解而已。見了道,就證到。他了解到,能夠顯示出一切法的真如法性那種無分別智、無分別的心。他了解到,有種無分別的心。這種無分別的心,能夠顯示出,揭露出。當證道,能夠顯示一切法的真如性的那種無分別心,這種無分別心的作用很大,很妙,不可思議的。

*14-了知顯示於勝義中,戲論寂靜。

「顯示」即是了解,即是揭露。「了知」的範圍很闊,「顯示」就好像比較清楚的,我就懷疑「顯示」是指現量證。在勝義諦中,勝義諦即是真如,一切名言等等的戲論都停息,就是「寂靜」。

*15-了知世間滅真實有。

一般人以為世間的東西滅了,一切煩惱滅了,苦因又滅,苦果又滅,證到涅槃,以為涅槃是沒有東西。他能夠了解到什麼?世間的滅或者世間的一切因果等等,滅了之後,這個滅是真實有,永恆的。

*16-又依彼加行,了知滅除此世、他世取捨異想。

又依著這種修止觀的加行,了解到當根本智出現的時候,就滅除了「這是此世,那是他世」這種分別。某一樣東西是善的,我們應該取;某一樣東西是惡的,我們應該捨棄,這些相對的異想,「異想」者即是相對的、不同的分別想,有分別想。這種想都滅的。

*當知即是一切相智品中諸智相故。

一切相智的加行之中,這十六種事,就說明一切相智的相。應該知道,這十六種就是一切相智那類東西中的所有智相。

(癸二)勝相分二。
(子一)略標。
(子二)廣釋。
今初
由難思等別,勝進諦行境,十六剎那心,說名殊勝相。
acityādi-viśeṣeṇa viśiṣṭaiḥ satya-gocaraiḥ /
viśeṣa-lakṣaṇaṃ ṣaḍbhir daśabhiś ca uditaṃ kṣaṇaiḥ // Abhs_4.23 //
1-由四諦等法性不思議等差別,勝出聲聞、獨覺所有加行。
2-以如是勝進四諦為行境之見道忍智十六剎那最超勝故,說名殊勝相。
3-此說見道者僅是一例。若就通達不思議等十六種勝法而論,則從資糧道,通最後心。
*解頌
四諦都空的時候,它有那個空性。這樣比較小乘的人的智慧超勝一些。所以說大乘人所觀的四諦的法性是不可思議的。「難思」即是不可思議。小乘人不觀真如法性,大乘人觀「苦集滅道」也觀這個,知道「苦集滅道」四諦都是空的,這個空性就是真如。難思議、甚深、奧妙,「等」就是「等」其他那些,由於難思,「難思」即是不可思議。由於大乘人所攀緣、所了解的四諦比較小乘人所了解的是不可思議、甚深等,有這樣與小乘人的不同。所以是勝過聲聞獨覺的。為什麼勝過聲聞獨覺呢?因為,它以勝進的四諦為所行之境。大乘人所了解、所觀的四諦是比較小乘人所了解的殊勝,是更加增進、更加殊勝的。以勝進的四諦為他的智慧所了解之境,所行境,那種加行的智慧所行的境。四諦就有十六剎那,大乘人每觀一個剎那,就已經知道它是空的,那時的心,是比較小乘人勝進的。因為這樣,所以大乘人的一切智,都比較小乘人殊勝的。
*1-由四諦等法性不思議等差別,勝出聲聞、獨覺所有加行。
「差別」,即是「義」的意思。有「不可思議」之義。這種義是「勝出聲聞獨覺所有加行」的,「勝出」即是勝過。
*2-以如是勝進四諦為行境之見道忍智十六剎那最超勝故,說名殊勝相。
為什麼說它勝過呢?因為,以這種勝進的四諦,為他所行之境的這種見道的智慧,見道的智慧是什麼?八忍八智。這八忍八智是最極超勝的,他知道每一個智所觀的境,都是空的。所以這種加行就有殊勝的相,有殊勝的意義。
*3-此說見道者僅是一例。若就通達不思議等十六種勝法而論,則從資糧道,通最後心。
這裡之所以說小乘的見道,這不過舉小乘的見道做例而已,不是說大乘或其他的東西不講。如果廣闊點、廣泛點來講,如果講到下文所講到十六種的殊勝法,就不單止講小乘的見道。就這些十六種殊勝法而論,就是很闊的,不是只是小乘。闊到怎樣?從資糧道,一直至成佛前那剎那,三大阿僧衹刧都修。
*為何「差別」當「差別」、「義」解。因明,譬如說,「人是動物」,「人」這個是主詞,「動物」這個是敍述語。主詞就是講那件東西,就是「體」。敍述語所敍述的就是「義」。有體就必有義。體又名叫做「自性」,義又叫做「差別」。為什麼叫「差別」?義就當然有差別。譬如說,這隻杯就是自性,這隻杯是紅的,「紅色的」就是義。這個義就是有差別,為什麼?紅色就是紅,和綠色、黑色是不同的。所以義又叫做「差別」。
(子二)廣釋
不思議、無等、超越諸量數,攝聖智者了、證知諸不共。
acintyātulyate meya-saṃkhyeyāsamatikramau /
sarvārya-saṃgraho vijña-vedya-asādhāraṇa-jñate // Abhs_4.24 //
1-外增上緣,由諸佛菩薩攝受智慧力故,了知苦等法性不可思議。
2-無事能喻,名為無等。
3-超過諸名言量所能稱量。知彼法性超出數量。
4-總攝一切聖者功德。
5-了知智者之覺了,謂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
6-了知甚深廣大諸不共法,非聲聞等所行境界。
*1-外增上緣,由諸佛菩薩攝受智慧力故,了知苦等法性不可思議。
小乘人只了解世界是苦,大乘人還知道,苦是從緣所生,亦無自性。緣生無性,就是苦諦的法性、真理。我們用名言來講,又是緣生,又是無性,實質是不可說的真如。所以,苦、集、滅、道,這四諦的法性,在小乘來說很普通,在大乘來說,就是很深奧、不可思議。
*外增上緣:
「外」者自己身體、自己生命之外的增上緣。是「由諸佛菩薩攝受」你,「攝受」即是護念。佛護念你都要用一種智慧。由於那種智慧做增上緣影響你,令你知道苦、集、滅、道等的法性,法性當「性質」解,又可以當真如法性。它的性質亦不可思議,它的真如法性亦不可思議。
*2-無事能喻,名為無等。
無另外有一件事可以用來做譬喻的,名為無與等、無與比倫。即是那種加行的時候的加行智,很難找一樣東西來做譬喻、來說明的,這樣的微妙法。
*3-超過諸名言量所能稱量。知彼法性超出數量。
名言,一方面當「概念」,一方面當「世俗」。「量」即是什麼?即是指,面積的「量」就是幾多方尺、幾多方里。長短的量是一尺、一丈。體積的量,一升、一斗、一擔。重量是一公斤、二公斤、一千公斤等等。這個「量」並非世間那些量「所能夠稱量」。他知道這法性是超出數量。是指真如法性,是超出世間的一切數量的。
*4-總攝一切聖者功德。
這種加行能夠總攝一切聖人所有的功德。你能夠加行,將來必定成佛。雖然現在未成佛,但已經包攝了成佛的一切功德。
*5-了知智者之覺了,謂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
那些聖人對於諸法的覺了,是了解什麼?不外兩種,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如所有性者,宇宙間一切法的真實體性,包括真如與及一切事物的性質;盡所有性是指現象界,即是有為法。
*6-了知甚深廣大諸不共法,非聲聞等所行境界。
這種加行智又能夠了解、知道,大乘菩薩那種甚深廣大的不共的法,大乘人所獨有,小乘人外道所無的叫做「不共」,獨有的。這種獨有的不共的法非聲聞即小乘,「等」是「等」獨覺,和「等」凡夫所行的境界,不是他們所能了解的境界。
通疾、無增減、修行及正行、所緣與所依、一切并攝受。
kṣipra-jñā-anyūna-pūrṇatve pratipat-samudāgamau /
ālambanaṃ ca sādhāraṃ sākalyaṃ saṃparigrahaḥ // Abhs_4.25 //
7-大乘神通最為速疾。
8-通達勝義世俗二諦一切諸法,於勝義中性無增減。
9-於勝義中,能施、所施、施物等三輪清淨,而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10-由殷重、無間加行,經無量刧修集福智。
11-方便所攝緣一切法之無分別智。
12-法界體性為菩薩道之所依止。
13-成就大願等十種波羅蜜多,圓滿一切資糧。
14-為宣說圓滿道大乘善知識之所攝受。
*7-大乘神通最為速疾。
大乘菩薩所有的神通,最快、最速。修一切相加行的時候,他會了解。
*8-通達勝義世俗二諦一切諸法,於勝義中性無增減。
這種加行智又可以了解通達,「通達」不只是比量推之,還可以包括直接體驗到。勝義諦、世俗諦這兩諦裡面的一切所包括的東西,這些東西如果從勝義諦的角度去看,無增無減。但在世俗諦中就不同,修一分就是多一分。
*9-於勝義中,能施、所施、施物等三輪清淨,而修行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修這種加行的時候,他又能夠依著勝義諦中了解到,在勝義諦中三輪是體空的。能施的人是空的,所施的物件亦是空的,受你施捨的人亦是空的。這叫做「三輪體空」。空了就沒有執著,所以叫做「三輪清淨」。以「三輪清淨」來修行六波羅蜜多。
*10-由殷重、無間加行,經無量刧修集福智。
很殷重、鄭重地修行。不斷不斷地加行。又殷重又無間,經過無量劫來收集福德和智慧。布施屬福德的;持戒屬福德的;忍辱屬福德的。有人說忍辱是兩面的,福德和智慧都有,不過一般,忍辱是福德。禪定是福智兩方面的,譬如修四無量心的定,就是得福;修般若觀的定就得智慧。精進又是,修福又要精進,修智慧亦要精進;般若是智慧。
*11-方便所攝緣一切法之無分別智。
修行的時候,就要有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要能夠緣一切法的真如自體。一切法都要用無分別智去理解,為什麼呢?一切法都同一真如體。這種,就是正智,根本智的正智緣真如就是這樣,是無分別的。但有時候,除了根本智證真如之外,有屬於方便的,這種方便就屬後得智。我們利用後得智的方便,緣一切法,緣一切法不起分別、執著。這個不是根本智來。而當你了解一切事事物物的時候,都不會著相。這種不過是方便來的,不是根本智來的。屬於方便波羅蜜多所攝的那些緣一切法的那種不著相的智慧。所緣是一切法,但緣一切法的時候,不要起分別,不要著相。
*12-法界體性為菩薩道之所依止。
「法界體性」即是真如,真如性為菩薩道之所依止。因為菩薩道念念都不離真如。「所依」即是了解到法界體性的真如,就是一切菩薩道的所依。
*13-成就大願等十種波羅蜜多,圓滿一切資糧。
菩薩了解到,十種波羅蜜多都要圓滿修行的,然後能夠圓滿你的一切福德智慧資糧的。
*14-為宣說圓滿道大乘善知識之所攝受。
這種菩薩自己知道,被那些能夠宣說圓滿道的大乘的善知識,攝受他,即護念他、幫助他、扶助他。
及無味。當知十六殊勝性,由此勝餘道。故名殊勝道。
anāsvādaś ca vijñeyo viśeṣaḥ ṣoḍaśātmakaḥ /
viśeṣa-mārgā mārgebhyo yenānyebhyo viśiṣyate // Abhs_4.26 //
15-16-於生死湼槃一切法皆無味著。
當知此即十六種殊勝相。由此菩薩道,勝出所餘聲聞獨覺加行,故名勝道。
*15-16-於生死湼槃一切法皆無味著。
不味著生死,不味著涅槃,就變了十五、十六。
*當知此即十六種殊勝相。由此菩薩道,勝出所餘聲聞獨覺加行,故名勝道。
這樣應該知道上文所數的十六種的殊勝性、殊勝的相。由於這十六種相,都勝過其餘聲聞獨覺的道,所以叫做「殊勝道」。餘道者即是聲聞獨覺所修的道。

(癸三)作相
作利、樂、濟拔,諸人歸依處、宅舍、示究竟、洲渚及導師。
hitaṃ sukhaṃ ca trāṇaṃ ca śaraṇaṃ layanaṃ nṛṇām /
parāyaṇaṃ ca dvīpaṃ ca pariṇāyakasaṃjñakam // Abhs_4.27 //
此作用相有十一種:
1-安立所化,於解脫樂,是作未來之利益。
2-為諸所化,息滅憂苦等,安立現法樂。
3-於生死苦,濟拔有情,成辦無苦法性。
此三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一切智加行。
4-諸人者,謂諸所化。安立於畢竟安樂之湼槃,名作歸依處。
5-安立所化,令滅除苦因,名作宅舍。
6-安立所化,令知生死湼槃平等,名作示究竟。
7-令諸所化離貪愛水,安立解脫,成自他利之所依止,名作洲渚。
8-成辦所化現時、究竟二種義利,名作導師。
*此作用相有十一種:
1-安立所化,於解脫樂,是作未來之利益。
這個作用相總共有十一種。第一種,作利益。怎樣作利益?能夠令那些受你化度的眾生得到未來的利益。
*2-為諸所化,息滅憂苦等,安立現法樂。
「現法」即是現世,令他現世得到快樂。即是教他修定,教他離開煩惱,現世不受煩惱紛擾。
*3-於生死苦,濟拔有情,成辦無苦法性。
此三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一切智加行。
濟拔眾生、濟拔有情,令他能夠成就、辦出,離苦得樂,救濟眾生,一世比一世好,最後成佛,令他得到無苦的法性,「法性」可以當「真如」解,當「性質」解亦可以,當「真如」解,真如是無苦的。這三樣東西就是小乘一切智的勝利相。
*4-諸人者,謂諸所化。安立於畢竟安樂之湼槃,名作歸依處。
「諸人者」即,你所教化的眾生,把眾生安置在畢竟安樂、徹底安樂的涅槃裡面,「名作皈依處」,令眾生得到皈依之處。「皈依」者,你能夠令眾生最後得到涅槃,眾生以你為皈依之處。眾生亦以涅槃為皈依之處。
*5-安立所化,令滅除苦因,名作宅舍。
安置那些所化的眾生,令眾生把苦的因,即煩惱和有漏業滅除,替眾生造宅舍,令眾生得到安安樂樂,就叫做「宅舍」。
*6-安立所化,令知生死湼槃平等,名作示究竟。
生死亦是由真如法性所現,涅槃也是真如法性的顯現,實是平等,因為我們有妄執,所以覺得它有苦有樂的。令眾生知道,生死與涅槃都是平等的。這是勝義諦,在世俗諦道不是這樣。
*7-令諸所化離貪愛水,安立解脫,成自他利之所依止,名作洲渚。
令到所化的眾生,都可以離開他貪愛的水,「貪愛」用來譬如水,令他得到解脫,成為自他利的依止。好像有洲有渚在這裡給他住,就不會被水浸死,不會被愛水浸死,叫做「洲渚」。
*8-成辦所化現時、究竟二種義利,名作導師。
令所化的眾生能夠成辦,現時的義利,最後究竟的義利。現時的義利,究竟的義利,所以你有資格去做眾生的導師。
并任運所作,不證三乘果,最後作所依,此即作用相。
anābhogaṃ tribhir yānaiḥ phalāsākṣātkriyātmakam /
paścimaṃ gatikāritram idaṃ kāritra-lakṣaṇam // Abhs_4.28 //
9-令諸所化於利他事,任運而轉。
10-雖為所化說三乘果,不令非時現證實際。
此七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道相智加行。
11-由修一切相智加行,而為世間作所依處。
此一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一切相智加行。
如是十一種作用相所攝之菩薩三智加行具足利他之作用,故名作用相。
*9-令諸所化於利他事,任運而轉。
能夠教化眾生,令所化的眾生做利他的事業,對於利他的事業都不用很吃力,自然而然地樂意去做的,「轉」就是「生起」。
*10-雖為所化說三乘果,不令非時現證實際。
此七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道相智加行。
雖然為眾生說聲聞、獨覺、菩薩三乘的果,但你不令他不合時宜急急地就證實際,「實際」即是涅槃。這七種就是道相智的勝利相。
*11-由修一切相智加行,而為世間作所依處。
由修一切相智加行而爲世間作所依處,即是為世間、一切世人都依靠。
*此一表示菩薩身中,成就殊勝作用之一切相智加行。
這一種,表示菩薩身中,能夠成就殊勝作用之一切相智加行。
*如是十一種作用相所攝之菩薩三智加行,具足利他之作用,故名作用相。
以上所數的十一種就是作用相。「三智」者即是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有利他的作用,所以叫做「作用相」。
(癸四)自性相
離煩惱、狀、貌、障品及對治、難性與決定、所為、無所得。
kleśa-liṅga-nimittānāṃ vipakṣa-pratipakṣayoḥ /
viveko duṣkaraikāntāv uddeśo 'nupalambhakaḥ // Abhs_4.29 //
1.此自性相有十六種:
1-謂遠離貪等煩惱加行自性。
2-遠離煩惱狀身粗重等加行自性。
3-遠離煩惱貌非理作意等加行自性。
4-了知貪等所治品及無貪等能治品取捨真實皆空。
此慧所攝持之菩薩四種加行,即菩薩一切智加行自性。
5-勝義無有情,而於名言須披甲,令般湼槃,是難行加行自性。
6-不墮餘乘,決定趣一佛乘之加行自性。
7-長時修習三種所為之加行自性。
8-通達能修所修法,皆勝義無所得之加行自性。
*1.此自性相有十六種:
一切相加行有十六種特徵。它的自性,可以從十六種特徵去觀察、體會它的自性的。為什麼呢?自性是不能說。只能從相從用來體會它,即用以顯體。
*1-謂遠離貪等煩惱加行自性。
這種加行自性是遠離貪瞋痴等煩惱。
*2-遠離煩惱狀身粗重等加行自性。
遠離有煩惱狀的身體、生理上的粗重,那種加行自性。即是加行的時候,很輕安愉快的,沒有那種起煩惱的時候的粗重狀況。即是有煩惱生起那個身體的粗重,因為煩惱會影響身體。
*3-遠離煩惱貌非理作意等加行自性。
「狀」和「貌」沒有分別,普通解。這裡,生理那方面就是「狀」,心理那方面就是「貌」。遠離貪瞋痴等煩惱那種貌,那種不合理的作意等的加行自性。即是有煩惱貌的不合理的作意。
*4-了知貪等所治品及無貪等能治品,取捨真實皆空。
「障品」,貪瞋痴那類東西;「品」是指那類東西。「對治」,能對治貪瞋痴的,即是善心所中無貪、無瞋、無痴。修加行的時候,能夠了知貪瞋痴等所治的煩惱,與及無貪、無瞋、無痴等能對治的那類心所。修行的時候,應該要取那些對治,取那些無貪、無瞋、無痴,而捨棄貪瞋痴。但事實上,我們有取有捨的。不過當我們有取有捨的時候,同時了解這一取一捨都不是實的,都是空,都是世俗中的幻事來的。一方面做,做的時候知道它是幻。一取一捨不過在世俗中是有,真實來講,即是在勝義諦中來講,是空的。
*此慧所攝持之菩薩四種加行,即菩薩一切智加行自性。
一至四,就是菩薩所有的一切智加行。一切智本來是小乘的,但菩薩都要懂。
*5-勝義無有情,而於名言須披甲,令般湼槃,是難行加行自性。
在勝義中並無所謂有情,無所謂眾生。證真如的時候,不見到有眾生的。在名言中,「名言」即是世俗諦,在世俗諦裡,需要披甲精進,即好像打仗披起盔甲一樣。即是不斷精進,不懈怠,準備入陣衝鋒。令眾生能夠入涅槃,這就難。為什麼?在勝義中就沒有眾生、沒有自己。但在世俗諦裡面,又要自己披甲精進,又要化度眾生,令他入涅槃。
*6-不墮餘乘,決定趣一佛乘之加行自性。
「餘乘」者即是大乘以外的聲聞乘、獨覺乘、人乘、天乘,決定趣向佛乘,即是大乘,那種自性,叫做決定。
*7-長時修習三種所為之加行自性。
三大阿僧祇劫,長時期修三種所為的事。三種所為是什麼?自利、為他、自他俱利。
*8-通達能修、所修法,皆勝義無所得之加行自性。
在世俗諦裡面,有能修的智慧,有所修的菩提分。但在勝義諦裡面,並無人我的,並無能修、所修。即是能修之人與所修之法,在勝義諦中都無所得。這種智的加行,「無所得」的加行的自性。

破一切執著,及名有所緣、不順、無障礙、無跡、無去生。
niṣiddhābhiniveśaś ca yaś cālambana-saṃjñakaḥ /
vipratyayo 'vighātī ca so 'padāgaty-ajātikaḥ // Abhs_4.30 //
9-破除一切執著實事之加行自性。
此五是菩薩道相智加行自性。
10-一切智及道相智所緣境中所攝之事與道,緣此之加行自性。
11-破除執著有性世間實有與無性出世實有等,通達生死湼槃平等性故名不順愚夫之加行自性。
12-了知色等無障礙加行自性。
13-能知所知皆於勝義無跡可得之加行自性。
14-通達空性真如,於勝義中全無所去之加行自性。
15-通達色等由勝義無性故無有生之加行自性。
*9-破除一切執著實事之加行自性。此五是菩薩道相智加行自性。
「破除一切執著」,執著什麼?執著實有有情、實有佛法、實有眾生,甚至實有佛、實有極樂世界,凡起執實都不對。破除執著東西是實有的那種智,那種加行的自性。以上,這五種,是菩薩道相智加行自性。
*10-一切智及道相智所緣境中所攝之事與道,緣此之加行自性。
一切智所緣的境和道相智所緣的境。這些境叫做「境」,再加上一切智是能緣,道相智是能緣,這些能緣的叫做「道」。把道與境放在一起叫做「境」。我們現在加行時緣它、觀它。怎觀?一切智起的時候,觀這些,道相智起的時候,觀這些。這些就是所觀的東西。一切智是能觀的智,道相智亦是能觀的智,這兩種智作為所觀,我現在觀它,所觀的境就有四樣東西,一,一切智所觀的境;二,道相智所觀的境;三,一切智;四,道相智。四件東西,把四件東西作為所觀的境,叫做「觀」。即是自己觀自己,連自己都觀。把能觀、所觀,當是所緣的境去了解它。緣這四種東西。
*11-破除執著有性世間實有與無性出世實有等,通達生死湼槃平等性故名不順愚夫之加行自性。
執著世間實有,這些叫做有性的執著,即是「有執」。第二方面又要破除第二種執。破除執著無性是實有的,空就是實有的。執著「出世間」的東西是「實有」的。如果能夠破除有執、無執,了解、通達到生死涅槃就是平等。不執著世間是實有的,就不執著生死。不執著出世實有,即是你不執著涅槃。即是生死涅槃兩俱平等。能作如是觀而已,那些外道、愚夫就不懂觀。能夠這樣觀即是隨順大乘佛法,而不隨順那些愚夫、外道。
*12-了知色等無障礙加行自性。
了解色、受、想、行、識等,本來的性就是空。「色、受、想、行、識」都是如幻、不實,既然不實,又有什麼障礙?所以他能「了知色(受想行識)等」並「無障礙」的那種「加行自性」。
*13-能知所知皆於勝義無跡可得之加行自性。
在世俗諦裡,我現在有智慧,能知東西,那是世間、出世間的東西被我所知。有能知、所知,即是能取、所取。但當你在證到真如的時候,即是勝義諦,當證到勝義諦的時候,並沒有能知、所知。對於能知、所知這兩件東西,無迹可尋的。能夠作這種觀的那種加行的加行自性。
*14-通達空性真如,於勝義中全無所去之加行自性。
世俗的人以為,我們想真如的時候,「真如是無相的」,於是覺得有個「無相的真如」在我們面前,好像真如會「來」這樣。但我們不想的時候,好像沒了它,會「去」。好像有來有去。在勝義諦裡面,真如全無去來。我們作如此觀的那種加行,這種加行的自性。
*「空性」有兩個解,
一、「性」當「狀態」,空的狀態;空者無自性、無自體;空的狀態,無自體的狀態。
二、「性」者「諸法實性」,用空觀、即用空的智,即是人空、法空,二空的智,用二空的智破除執著後所顯露、所揭露的空性真如。
*15-通達色等由勝義無性故無有生之加行自性。
修觀的時候,通達色、受、想、行、識等,在勝義諦中根本是無實體的,空的,無自性的,即是無自體的。既無自體,既無自體就何得有「生」?根本沒有東西,又何有「生」?根本就沒有生到。這樣修觀的時候,這種觀的加行,這種加行觀的自性,就叫做「無生」的加行自性。
真如不可得。此十六自性,由如所相事,許為第四相。
tathatānupalambhaś ca svabhāvaḥ ṣoḍaśātmakaḥ /
lakṣmeva lakṣyate ceti caturthaṃ lakṣaṇaṃ matam // Abhs_4.31 //
16-通達有性、無性二俱之本性真如,於勝義中無所得之加行自性。
此七是菩薩一切相智加行自性。
如是三智十六種加行自性,由能表顯所相事故,許為第四相。
2.此上諸加行相總義:
1-謂遠離煩惱狀貌等四種自性相,表示大乘一切智加行。
2-以了知如來出現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十六智為體。是具足作利益、安樂等三種作用之加行故。
3-又難性及決定等五種自性相,表示道相智加行。
4-以了知空性及無相等道真實十六智為體。是具足作皈依等七種作用之加行故。
5-又不順、無障礙等七種自性相,表示一切相智加行。
6-以了知如來依真如現法樂住等果位智相真實十六種智為體。是具足作世間依止處一種作用之加行故。
7-又道相智與一切相智之加行,表示勝出二乘加行。以是通達不可思議等法無我所顯之加行故。
*16-通達有性、無性二俱之本性真如,於勝義中無所得之加行自性。
通達所謂「空性真如」這不過是假名而已。當證真如的時候,並無真如可見。一切有的東西亦是真如,一切無性的東西都是真如,亦有亦無性的東西。這三樣東西「之本性」都是「真如」,這種真如「於勝義諦中」亦「無真如所得」的,「無所得」的。能夠觀它無所得的,這樣修這種加行的觀的時候,那種觀的自性。
*此七是菩薩一切相智加行自性。
這七種是菩薩正式修的一切相智的加行自性。
*如是三智十六種加行自性,由能表顯所相事故,許為第四相。
一切智有四種,道相智五種,一切相智的加行自性七種,加起來三種智總共十六種加行的自性。加行自性,其實不是自性。即用顯體,是相狀而已。這種「加行自性」實在只能說是「加行自相」。「所相」的事即是「所指」的、所表顯的真正的加行自性的事。能表即是能相,猶如一隻手指;所表、所相,猶如月亮。所以不叫做「自性」,加個「相」字,自性的相。都是相來的,是第四相。
*2.此上諸加行相總義:
*1-謂遠離煩惱狀貌等四種自性相,表示大乘一切智加行。
上面所講的各種加行相的總義,現在總結來講:遠離煩惱狀、遠離煩惱貌等,四種一切相智的加行自性的相,四種自性相,是「表示大乘一切智加行」。
*2-以了知如來出現等通達補特伽羅無我之十六智為體。是具足作利益、安樂等三種作用之加行故。
加行只是相,有相就必定有體,以什麼為體呢?出現等十六種智,都是能夠「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以這種智為實質。一切相智的加行自性,就以上文所講的知如來出現等那十六種智為實質、為體。有體就必定有作用,這四種加行自相,就具足作利益、作安樂、拔濟三種作用。
*3-又難性及決定等五種自性相,表示道相智加行。
*4-以了知空性及無相等道真實十六智為體。是具足作皈依等七種作用之加行故。
那五種自性相,表示道相智的加行。以什麼為實質?以什麼為體?以了知空性及無相等道真實十六智爲體。它的作用又如何?是具足作皈依等七種加行作用。
*5-又不順、無障礙等七種自性相,表示一切相智加行。
又不順無障礙等七種自性相,是「表示一切相智加行」。
*6-以了知如來依真如現法樂住等果位智相真實十六種智為體。是具足作世間依止處一種作用之加行故。
那它以什麼做它的體質呢?了知「如來是依真如法而住的」,「依真如法而現法樂住的」等那種果位的智,這十六種都是佛果的智。這十六種果位的智,真實的十六智,果位那十六種真實的智為體。它以什麼為作用呢?是具足作世間依止處一種作用之加行故。
*7-又道相智與一切相智之加行,表示勝出二乘加行。以是通達不可思議等法無我所顯之加行故。
道相智和一切相智的加行是小乘所無,就能夠表示,勝出聲聞和獨覺兩乘的「加行」。這種加行是以是通達不可思議等法無我,那種法無我的智,所顯之加行故,小乘人是做不到的。小乘人就只是人無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