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煩惱雜染決擇

復次,煩惱雜染決擇,我今當說。如先所說煩惱雜染義當知。此煩惱由五種相建立差別。何等為五?一、自性故;二、自性差別故;三、染淨差別故;四、迷斷差別故;五、對治差別故。
*什麼是煩惱雜染?如前面〈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8已經說過煩惱雜染的道理,應當知道。
*此處煩惱雜染可由五種相來建立差別。是哪五相?
一、自性,以見性及非見性二種煩惱為自性;
二、自性差別,說明十種根本煩惱的差別相及隨煩惱的差別相;
三、染淨差別,說明煩惱的雜染與清淨的差別;
四、迷斷差別,說明迷於四諦的煩惱差別與見修二斷的差別;
五、對治差別,說明四種對治道的差別。

1.云何自性?略有二種。一、見性煩惱,二、非見性煩惱。
2.云何自性差別?略有十種。見性煩惱五種差別,非見性者亦有五種,總此十種,名為煩惱自性差別。見性五者,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戒禁取。非見性五者,謂貪、恚、慢、無明、疑。
*什麼是煩惱的自性差別?要略而言有十種。其中見性的煩惱有五種,非見性的煩惱也有五種。這十種加起來,合稱煩惱自性差別。

2.1.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者,於五取蘊,心執增益,見我、我所,名薩迦耶見。此復二種。一者、俱生,二、分別起。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
*薩迦耶見,於色、受、想、行、識五取蘊,心裡以為即五取蘊或離五取蘊,真實有個常、一、有主宰性的我或我所存在,這是執著心增加上去的,稱為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又有二種。有一種是俱生的我執,一種是分別起的我執。
*俱生的我執方面,先天即俱有的我執,一切愚痴的眾生、凡夫乃至禽獸,會任運執著五蘊是我或是我所。
*分別起的我執方面,是指種種的外道,依尋伺或禪定而生起我執。在思想上生起分別計度,執著「離蘊有我」或「即蘊是我」等。

2.2.邊執見
邊執見者,於五取蘊,薩迦耶見增上力故,心執增益,見我斷常,名邊執見。
*邊執見方面,於五取蘊,由薩迦耶見增上力,心執著增益「我」是永遠存在,稱為常見。另外一種心執著增益「我」是斷滅的,認為人死如燈滅,稱為斷見。斷見及常見,稱為邊執見。
1)常見所攝邊執見者,謂六十二諸見趣中,計度前際諸遍常論、一分常論,及計後際諸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
2)斷見所攝邊執見者,謂諸沙門、若婆羅門七事斷論。
*對「我死後是沒有的」有七種看法。
一、我有色、粗四大種所造為性,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外道看見此生受胎為初,死時為後,就這樣想:我受胎時本無而有,若至死位有已還無,名善斷滅。
二、我,欲界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外道這樣想:我既不因產門而生,本無而有,有已還無,如慧星等,名善斷滅。
三、我,色界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外道這樣想:我既不因產門而生,本無而有,由禪定力,有已還無,名善斷滅。
四、我,空無邊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
五、我,識無邊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
六、我,無所有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
七、我,非想非非想處天死後斷滅,畢竟無有,到那時,稱為我正斷滅。
這七種後際分別諸斷滅論者,依前文所說七件事而起。
3)此邊執見唯分別起,無有俱生。唯除即此先世已來,串習隨逐邊執見等。若有分別、若無分別差別之相,如本地分已廣分別。
*這樣的邊執見唯是由分別所生起的,沒有俱生的邊執見。但是有一種情況是,過去生以來常串習隨逐邊執見等,到今生自然有俱生的常見和斷見。
*若有分別、若無分別差別之相,如本地分已廣分別。
這些邊執見,若有分別(分別起)、若無分別(俱生起)差別之相,如〈本地分‧有尋有伺等三地〉卷8已詳細說明。

2.3.邪見
邪見者,一切倒見,於所知事顛倒而轉,皆名邪見。當知此見略有二種。一者、增益,二者、損減。
*邪見方面,是指一切顛倒見,對於所認知的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有情的根身、器界,依正二報等所認知的事情,有錯誤的、僻執的、違背道理的見解生起,都名為邪見。
*應當知道邪見,要略而言有二種:
一、增益的邪見,於事實上本來沒有這件事,卻認為有這件事,稱為增益。
二、損減的邪見,於事實上本來有這件事,卻認為沒有這件事,稱為損減。
1)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此四見等,一切皆名增益邪見。
*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戒禁取,這四見等,事實上本來是不存在的,卻認為有這些事,這些因錯誤的執著而生起的見解,稱為增益邪見。
2)謗因、謗用、謗果、壞實事等,心執增益所有諸見,一切皆名損減邪見。
3)無施、無愛,亦無祠祀,是名謗因。
*外道誹謗,無施與(認為布施沒有好的果報)、無愛養(認為沒有善行、功德等愛樂法可以尊重)、無祠祀(認為三寶沒有什麼功德,不必以財食供養),名謗因。
4)無有妙行,亦無惡行,是名謗用。
*外道誹謗,無妙行(認為沒有所造作的善行),無惡行(認為也沒有所造作的惡行),這種邪見稱為謗用。
5)無有妙行、惡行諸業果及異熟,是名謗果。
*外道誹謗說:沒有妙行所招感的善業種子和異熟果;也沒有惡行所招感的別報苦果及總報的惡業種子和異孰果,這種邪見稱為謗果。
6)無父無母、無化生有情,亦無世間真阿羅漢諸漏永盡,乃至廣說,如是一切名壞實事。
*這類外道認為沒有父親的種子緣(植種功用)、母親的所託緣(任持功用)、沒有此世的因是他世的果,為流轉依處緣,也沒有化生有情(感生業功用)這四種是屬於誹謗功用的邪見;認為沒有世間真實阿羅漢,沒有煩惱永遠斷盡的阿羅漢的功德,乃至廣說,這一切執著名為壞真實事。
7)又此邪見,即計前際諸無因論、邊無邊論、不死矯亂論,及計後際現法涅槃等論所有沙門、若婆羅門。
8)當知如是薩迦耶見以為根本六十二見,三見所攝,謂常見所攝諸邊執見、斷見所攝諸邊執見,及諸邪見。
*應當知道這些以薩迦耶見為根本的六十二見,可以歸納成三種見:常見所攝諸邊執見有四十種,斷見所攝諸邊執見有七種,以及諸邪見十五種。

2.4.見取
見取者,於六十二諸見趣等,一一別計為最、為上、為勝、為妙,威勢取執,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虛妄。由此見故,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見取。
*見取方面,是取著於身見、邊見、及邪見等非理之見,對於六十二見,種種見趣等一個一個分別執著,認為一一見是最殊勝的、最上等的、最微妙的,而且還很有力量的執取,隨此生起言說:只有這些見是真實的 ,其他的見都是虛妄的。由於執著只有這類思想才能夠使令人能清淨、解脫、出離,稱為見取。

2.5.戒禁取
戒禁取者,謂所受持隨順見取、見取眷屬、見取隨法若戒若禁,於所受持諸戒禁中,妄計為最、為上、為勝、為妙,威勢執取,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虛妄。由此戒禁,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戒禁取。
*戒禁取方面,是由於所受持的戒禁隨順見取的執著;是見取的眷屬,受持見取戒禁的身行語行;是見取的隨法,隨著見取而行,執行見取戒禁的身行語行,滿足見取,由依見取而受持的身護語護等戒禁之行,虛妄計度執著為最、為上、為勝、為妙,為最上勝妙的。以很有威勢猛盛的力量執取,並且發出言論:只有這種戒禁是真實的,其他的戒禁都是虛妄的。由於這種戒禁,才能得到清淨、解脫、出離,這類於身語戒禁的取著,名為戒禁取。

2.6.貪
貪者,謂能耽著心所為性。此復四種。謂著諸見、欲、色、無色。
*貪方面,是指內心耽溺、染著在種種內身及外境色聲香味觸等可愛境界,是一種以耽溺、染著為性的心所。
*貪心的範圍有哪些?有四種,包括:諸見(種種的思想),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依正二報種種可愛法。

2.7.恚
恚者,謂能損害心所為性。此復四種。謂於損己他見、他有情所,及於所愛不饒益所、於所不愛作饒益所,所有瞋恚。
*恚方面,是指於內身及外境等不可愛境界生起不滿,想要損害不可愛境相關的人與事,是一種以損害為性的心所。
*瞋恚的所緣境有四種。
一、對於他人的見解損害到自己時生起瞋心。
二、對於其他有情損害到自己時生起瞋心。
三、對於他人不能饒益自己所愛著的人。
四、他人愛我所怨,愛我的怨家,也會使自己不愉快而生起瞋心。

2.8.慢
慢者,謂令心舉,心所為性。
*慢方面,使令有情的心生高舉的慢心所。
1)此復四種。謂於諸見、於諸有情、於受用欲、於諸後有處起。
2)又此慢略有二種。一、惑亂慢,二、不惑亂慢。
3)於有情處慢者,謂三慢類,已如前說。
*於有情處生起高慢方面,是指對於比自己低劣、或與自己相等、及比自己殊勝的三類有情,由比較所生起的三種慢,如前文卷55已說。
4)於受用欲處慢者,謂由大財、大族、大徒眾等現在前故,心遂高舉。
*於受用欲處有高慢的人,由於財富很多、家族旺盛、有很多弟子與徒眾現前的時候,與他人相比,心就高舉而生慢心。
5)於後有處慢者,謂由計我當有不有,廣說乃至我當非想非非想等,若動不動,戲論造作諸愛趣中,現前轉故,心遂高舉。
*於後有處慢方面,是指依常見執著我死後,將來會有某類可愛的生命體繼續存在,或依斷見執著我死後就永遠斷滅,乃至我死後將來生到非想非非想處等而生於慢;若是依於常見起慢計有快樂的世間,名為動,於斷見起慢執著未來不續,名為無動。依我我所等戲論分別生在三界五趣可愛果報處中,令心高舉而生起高慢。
6)不惑亂慢者,謂於下劣計己為勝、於等計等而生憍慢。
*於下劣計己為勝,對於在財富上、族姓、智慧或者是徒眾等,事實上比自己下劣的眾生,自己認為比這類下劣的眾生殊勝,因而生起高慢。
*於等計等,不管在財富、族姓、智慧或者是徒眾等,事實上自己與對方差不多,而自己也認為與對方差不多,心中生起的憍慢。這二種情況都符合事實,稱為不惑亂慢。
7)惑亂慢者,謂餘六慢。
*過慢,是指於各種條件實際上與自己相等的有情,但自己卻認為超過對方,沒有看清事實真相,這當中有迷惑,因迷惑生起的高慢心,稱為惑亂慢。
*慢過慢,是對於超過自己的有情,卻認為自己超過對方,這是不符合事實。
*卑慢,對超過自己很多的有情,卻認為自己只有差一點而已。
*我慢,五蘊中沒有常住、不變、有主宰的我,認為有我。
*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不符合事實,也是惑亂慢。
*邪慢,是顛倒功德,不符合事實,也稱為惑亂慢。
8)又由受用鄙劣資具,自謂富樂,名惑亂慢。
*又由受用粗俗下劣的資具,自己卻認為很高貴、很富樂,這是不符合事實而生起的高慢心,稱為惑亂慢。
9)若由受用勝妙資具,自謂富樂,名不惑亂慢。
*有一種人事實上受用殊勝微妙的資具,自己認為有錢,也很快樂,這種人名為不惑亂慢。
10)又由邪行,謂後有勝,名惑亂慢。
*又由於造作錯誤顛倒的行為,卻認為下一生的果報會很殊勝,這種不符合事實而生起的高慢心,稱為惑亂慢。
11)若由正行,謂後有勝,名不惑亂慢。
*如果一生都修五戒、十善,規規矩矩,自己認為下一生的果報會很殊勝,這種高慢心符合事實,是不惑亂慢。

2.9.無明
無明者,謂於所知真實覺悟能覆、能障,心所為性。此略四種。一、無解愚,二、放逸愚,三、染污愚,四、不染污愚。
*無明方面,是指對於所知的蘊界處真實的情況,沒有辦法覺悟,一種覆障有情的心所,使有情沒辦法了知一切法無我、無我所的實事與真理。
1)若於不見聞覺知所知義中,所有無智,名無解愚。
*若是對於不曾見聞覺知的無我義,沒有智慧理解,名為無解愚。
2)若於見聞覺知所知義中,散亂、失念所有無智,名放逸愚。
*對於已經有見聞覺知所了解蘊、處、界等諸法諸義中,由於散亂、失念,常常忘失正念、失去智慧,稱為放逸愚。
3)於顛倒心所有無智,名染污愚。
*顛倒心,是指於世間法無常謂常、於苦謂樂、於無我謂有我、於不淨謂淨,這一類由常樂我淨的執著心,所生的愚痴與顛倒想相應,稱為染汙愚。
4)不顛倒心所有無智,名不染污愚。
*不顛倒心,是指這類有情沒有常樂我淨的顛倒,但是有法執無明,不了達法無我故,有法執相應的顛倒與無智,稱為不染汙愚。阿羅漢還有不染汙無知,染汙愚是指凡夫,不染汙愚是指二乘的阿羅漢及辟支佛。
5)又此無明總有二種。一、煩惱相應無明,二、獨行無明。
6)非無愚癡而起諸惑,是故貪等餘惑相應所有無明,名煩惱相應無明。
*並不是沒有愚癡而能生起種種的煩惱,因此與貪等其他煩惱相應的無明,名為煩惱相應無明。
7)若無貪等諸煩惱纏,但於苦等諸諦境中,由不如理作意力故,鈍慧士夫補特伽羅,諸不如實簡擇、覆障、纏裹、闇昧等心所性,名獨行無明。
*若是沒有與貪瞋等根本煩惱相應的無明,只是在苦集滅道四諦等所緣境中,由不如理作意的力量,屬於鈍根下劣智慧的士夫補特伽羅,不能如實簡擇四諦的道理,有迷於事理的煩惱所覆障,纏繞著,使心闇昧,這樣的心所性質稱為獨行無明。

2.10.疑
疑者,猶豫二分不決定,心所為性。當知此疑,略由五相差別建立。謂於他世、作用、因果、諸諦、寶中,心懷猶豫。
*疑,是指內心猶豫不決分成二分:諸法實相是真實有?還是假有?或對於事情是這樣?還是那樣?是此?或彼?二分,心不決定,這種心所,稱為疑。
*應當知道疑,要略而言可以由他世、作用、因果、諸諦、三寶中、心懷猶豫五種相貌來建立它的差別。
一、他世:對過去或未來的境界生起疑惑,到底有沒有過去生或未來世?
二、作用:懷疑有沒有化生有情(中有)及懷疑父母與胞胎的作用等?
三、因果:懷疑有沒有在因地的妙行惡行的差別?有沒有善行、功德等可愛樂果法?懷疑有沒有由惡行招感苦的等流果及異熟果?
四、諸諦,懷疑苦集滅道四諦是真實不虛的嗎?
五、寶中,懷疑在佛法僧三寶中有沒有什麼功德?
對三世及因緣所生的五蘊等事及四諦三寶等,於事於理心中懷疑、猶豫不決,稱為疑。

3.如是所說十種煩惱,亦緣事轉、亦緣煩惱。
*如上面所說的這十種煩惱有的是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因緣所生事而現前,有時候是緣著內心分別的煩惱而現前。
1)謂十煩惱皆與自地一切煩惱展轉相緣,亦緣自地諸有漏事。
*欲界眾生十種煩惱都與欲界自地一切煩惱展轉相緣,也緣著欲界的眼耳鼻舌身、男女等欲界有漏的煩惱事而轉;色界、無色界天的人,他們沒有瞋煩惱,其餘九種煩惱與自地一切煩惱展轉相緣,也緣自地色界有漏的五蘊或無色界四蘊而轉。
2)下地煩惱能緣上地煩惱及事,非上地惑能緣下地煩惱及事。
*下地是欲界,欲界的眾生能夠緣色、無色界的煩惱及有漏事。上地的眾生只緣色、無色界的煩惱,並不緣下地的煩惱及有漏事。
3)如是煩惱展轉相緣,及下地惑能緣上地。於此處所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煩惱與煩惱之間彼此相依、相互引發;及下地的煩惱也能緣上地煩惱。
欲界下地眾生的煩惱緣著色無色界,只能緣著分別心所現起來的能詮的名及名所詮的境,並不是欲界眾生下地的煩惱緣著上地的煩惱時,能親緣那件事情。因為界地不同,不是親緣,只能緣分別心所起的名言境界。

4.復次,俱生薩迦耶見唯無記性,數現行故,非極損惱自他處故。
*其次,俱生的薩迦耶見(我見)唯獨是無記性,常常現行,不會很強力的損惱自己及他人。
1)若分別起薩迦耶見,由堅執故,與前相違。在欲界者,唯不善性。
*若分別生起的薩迦耶見,由於非常堅固執著,與俱生、無記性的薩迦耶見不一樣。欲界的眾生,分別起的薩迦耶見,唯獨屬於不善的情況。
2)若在上地,奢摩他力所制持故,多白淨法所攝受故,成無記性。由染汙故,體是隱沒。
*若在色、無色界分別起的薩迦耶見,由於有奢摩他的定力能夠控制分別起的薩迦耶見,使其不常現起。多數是白淨善法所攝受故,成為無記性。但此薩迦耶見以染汙慧為體性,障礙成就聖道,屬於有覆,因此色、無色界分別起的薩迦耶見是有覆無記性。
3)所餘煩惱,由此道理,隨應當知。
*其他的煩惱,由這種道理,隨所相應的應該也能了解。

5.欲界煩惱為諸惡行安足處故,多不善性。
*欲界眾生如果生起煩惱,通常會生起惡行,煩惱是惡行依止安住的地方,因此多是不善性。
1)又不善者,具三因緣能往惡趣,餘則不定。
*又不善性的煩惱,必須具足三種因緣才能夠到惡趣去受生,其它就不一定。
2)何等為三?謂極多修習,殷重、無間,計為功德,不見其失、不見其患,縱情而起,是初因緣。
*常常生起這種煩惱,很周全完備而且沒有間斷的重覆生起。還認這種煩惱的想法是有功德的,沒有看到煩惱的過失,不知煩惱有什麼過患,甚至還放縱自己的心,隨境即生起煩惱,這是第一種因緣。
3)用此煩惱以為依處,由身語意,於諸惡行作及增長,是第二因緣。
*用這種極為有力、時常串習的不善性煩惱為依止處,由身語意三業造作種種惡行,造作惡行之外還繼續增長惡行,這是第二種因緣。
4)由此煩惱斷他善品,授不善品,是第三因緣。
*由這樣的煩惱斷除他人的善根,進一步教導他人這樣做,宣說這些惡法是對的。這是第三種因緣。
5)除先所作能往惡趣順後受業。
*另外一種到惡趣受果,是因為過去生造了到惡趣受果的順後受業,今生先受到人的果報後,下一生才到惡道。此處簡除不是上一生的順後受業的因緣往惡趣受果。
*順後受業,是指現在世所造作之善惡業將於下下一生(第三生)才受或者是下下幾生才受果。

6.又十煩惱,七唯意地,貪、恚、無明亦通五識。
*又十種煩惱中,除了貪、恚、無明以外的七種煩惱: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慢和疑,只有在〈意地〉的第六識會生起。
*貪、恚、無明,也通於前五識。
1)又於欲界,四見及慢,喜、捨相應;貪,樂、喜、捨相應;恚,苦、憂、捨相應;邪見,喜、憂、捨相應;疑,憂、捨相應;無明,一切五根相應。
*又於欲界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四種見及慢,與喜受、捨受相應。
*貪心時與樂受、喜受、捨受相應;
*瞋恚時有苦受、憂受、捨受相應;
*邪見時,有喜受、有憂受、捨受相應;
*懷疑是憂捨相應;
*無明與苦受、樂受、憂受、喜受、捨受等五受根相應。
2)此據多分相應道理,其餘深細,後當廣說。
*這裡只是根據大部分的情況來說,其他比較深細的道理,以後還會再解釋。
3)於上諸地隨所有根,即與彼地煩惱相應。
*色無色界天的人隨所具足的受根,與自地的煩惱相應。色界初靜慮地及第二靜慮地有喜樂捨三受,第三靜慮地有樂捨二受,第四靜慮地及四空天有唯捨受相應。

7.又十煩惱,見所斷者,名曰無事,彼所緣事非成實故。
*又十種煩惱中,見道所要斷的煩惱稱為無事,因為所緣境非世俗實有的事。
1)所餘煩惱有事、無事,彼相違故。
*所餘修所斷煩惱緣有事及無事而起,無事與彼有事是相反的。
*因為無事惑是迷理所生,有事惑是迷事所生。
2)又貪與慢緣有漏一分可意事生,恚緣一分非可意生,是故此三煩惱一分所生,名取一分。
*又貪與慢這二種煩惱是緣著有漏的一部分可意事而產生的,恚是緣一部分不可意事所生。這三種煩惱都是因一部分的狀況而產生,因此稱為取一分事為緣。
3)所餘煩惱,通緣內外若愛非愛,及俱相違有漏事生,是故說彼名曰遍行,取一切事。
*除貪、慢與恚所餘的七種煩惱,遍緣一切內身、外境,可愛的、不可愛的,或是可愛不可愛俱非的有漏事而生,所以稱為遍行,取一切事為所緣。

8.若有隨順如是煩惱、煩惱俱行、煩惱品類,名隨煩惱。
*若有隨順如上所說十種煩惱,又與煩惱一起活動,屬於十種煩惱的種類,這種隨著根本煩惱生起的煩惱,稱為隨煩惱。
1)云何名隨煩惱?略由四相差別建立。一、通一切不善心起;二、通一切染汙心起;三、於各別不善心起;四、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
*什麼稱為隨煩惱?要略而言隨煩惱由四相差別建立:
一、遍一切不善心都有這種煩惱;
二、一切染汙心生起時才有,染汙心指有覆無記心;
三、依各別不善心而生起;
四、通於善、不善、無記心生起,不是三界一切處都能生起、也不是一切時相續生起。
2)謂無慚、無愧,名通一切不善心起。
*無慚、無愧這二種隨煩惱,在一切不善心生起時,都同時一起相應而轉。
3)隨煩惱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此十隨煩惱,通一切染汙心起。通一切處三界所繫。
*隨煩惱:放逸、掉舉、惛沈、不信、懈怠、邪欲、邪勝解、邪念、散亂、不正知這十種隨煩惱,通一切染汙心,都會生起。十種大隨煩惱通三界一切處起。
4)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此十隨煩惱,各別不善心起。若一生時,必無第二。如是十種,皆欲界繫,除誑、諂、憍。由誑及諂至初靜慮。憍通三界,此并前二,若在上地,唯無記性。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這十種隨煩惱,行相麤猛,各別不善心起,各自為主。一個「忿」心生起,就沒有其餘小隨煩惱可同時生起。
*如是這十種小隨煩惱,都是繫屬欲界的煩惱,除了誑、諂、憍,是通於三界。
*欺騙、諂媚,通常是與名聞利養有關係,因此說誑及諂只到初靜慮及初靜慮以下。於自盛事心生醉傲為憍,通於三界。憍與前面誑、諂二種煩惱,如果是在上地,色、無色界天,由奢摩他所制伏的緣故,是屬於無記性,但是它障礙聖道,所以是有覆的,合稱有覆無記。
5)尋、伺、惡作、睡眠,此四隨煩惱,通善、不善、無記心起,非一切處、非一切時。若有極久尋求伺察,便令身疲、念失,心亦勞損,是故尋、伺名隨煩惱。此二乃至初靜慮地。惡作、睡眠唯在欲界。又有定地諸隨煩惱。謂尋、伺、誑、諂、惛沈、掉舉、憍、放逸、懈怠等。初靜慮地有初四種,餘通一切地。
*尋、伺、惡作及睡眠,這四種隨煩惱,通於善心、不善心、無記心中,都會生起。但是它不是遍三界一切處生,也不是一切時相續生起。
*如果有人很長時間尋求所知事,於所知事作粗的思惟觀察,或作細的思惟觀察,便使令身體疲勞、念力忘失,心也勞累受損,所以尋、伺稱為隨煩惱。
*此二種隨煩惱,欲界眾生乃至到初靜慮地都有。
*惡作、睡眠這二種隨煩惱,只有在欲界才有。
*又得到禪定的人,還有尋、伺、誑、諂、惛沈、掉舉、憍、放逸、懈怠等隨煩惱。誑、諂、憍是小隨煩惱,尋、伺是不定心所,惛沈、掉舉、放逸、懈怠等是中隨煩惱。
*初禪有尋、伺、誑、諂四種煩惱,其他昏沈、掉舉、憍、放逸,與懈怠等,三界都有。
6)若雜事中,世尊所說諸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及攝事分廣所分別,如是一切諸隨煩惱,皆是此中四相差別,隨其所應,相攝應知。
*世尊所說的種種隨煩惱,廣說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以及解釋《阿含經》的〈攝事分〉。一切諸隨煩惱,都不超出這裡〈決擇分〉所說的四相差別,隨其所相應,相攝的情形應當了知。

9.復次,諸隨煩惱,若在欲界,略於十二處轉。何等十二?
*其次,各種隨煩惱若在欲界,要略而言會在十二種處所現前。是哪十二處?
1-謂執著惡行處;
*執著惡劣的身語意行,會生起貪、瞋、癡;
2-鬪訟諍競處;
*打鬥口角的時候,會有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這些隨煩惱出現;
3-毀犯尸羅處;
*在犯戒的時候,會有無慚、無愧這二種煩惱現前;
4-受學隨轉非善人法處;
*隨惡知識學習與做惡事時,會生起誑、諂、憍、害這些煩惱;
5-邪命處;
*用不合法不合道理的方式取得生活所需時,會有矯、詐、誑、諂、惡作等生起;
6-耽著諸欲處;
*耽溺愛著諸欲時,會有種種的貪、不忍耽嗜乃至不平等貪等生起;
7-如所聞法義,心諦思惟處;
*於聽聞正法,心裡專注思惟時,會有薩迦耶見、有見、無有見等種種煩惱生起;
8-於所思義,內心寂止方便持心處;
*依所思惟的法義,內心專注修習禪定時,心緣著一所緣境數數憶念,會有貪欲等,乃至不作意等煩惱生起;
9-展轉受用財法處;
*於彼此受用財物或佛法時,會有慳、貪(顧悅、纏綿)等煩惱生起;
10-不相雜住處;
*於同修梵行,與見不合的人相互雜住時,會有不質直性,不柔和性,不隨同分轉性等煩惱生起;
11-遠離臥具房舍處;
*於遠離臥具房舍在寂靜處修止觀時,會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家屬尋思等煩惱生起;
12-眾苦所集處。
*身心有種種苦惱生起時,會有愁歎苦憂等煩惱生起。

10.此十二處以為依止,如先所說貪著,乃至隨擾惱等諸隨煩惱,差別而轉。
*以這十二種處所為依止,如前所說的貪瞋癡,乃至愁歎憂苦隨擾惱等,這些煩惱會一個一個現起。
1-謂貪著、瞋恚、愚癡,依初處轉;
*貪著、瞋恚、愚癡,依初執著惡行處生起,這句話可以說是總說。
*執著,總說有我執及法執二種,當心中有我法二執時,遇可愛境生起貪欲,遇不可愛境生起瞋恚,遇非可愛境非不可愛境生起愚癡,以三不善根為依發起惡行,或貪財色、或與人鬥爭、或生起邪見,乃至造作十惡業;依於惡業又加強貪、瞋、癡的力量,煩惱與業相依相生,互為因果,如果沒有般若慧劍斬斷煩惱,只有不斷惡性循環,展轉無休。
2-忿等乃至諂,依第二處轉;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這八種煩惱,依鬥訟諍競而生。
*執持器仗打鬥、訴訟、諍論、競爭都是身語的惡行,依此惡行能引起內心憤怒,令面貌慘烈奮發而生起「忿」的隨煩惱;
*先有忿之後,不能含容忍耐,懷惡不捨,於是成為冤結,每一次思惟便如火燒心,身熱心惱而生起「恨」的隨煩惱;
*又由忿恨為先,追思過去彼此交惡的情形,於接觸現前違緣時,心發暴熱,兇狠乖戾,多發出喧囂聲及暴惡麤俗鄙陋的言語,而引起「惱」的隨煩惱;
*對於自己造作的惡行,唯恐因此失去利養名譽,於是隱藏遮護而生起「覆」的隨煩惱。
*聞見他人榮華富貴,內心常懷憂慼,不得安隱,因此鬥訟諍競,互相殘害,能引生「嫉」的隨煩惱。
*依鬥訟諍競、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畜積財、法,沒有智慧布施,秘吝為性,有「慳」的隨煩惱,甚至為慳財法而鬥訟諍競,由慳而生瞋等;
*若以虛偽欺誑追求利益以資養身命,生起「誑」的隨煩惱,如果發現自己被騙,也會引起鬥訟諍競;
*若是巧言令色,阿諛他人,委曲隨順時宜、低聲下氣,為取悅他人而逢迎諂媚,這是「諂」的隨煩惱,這種虛偽的行為被人發現時,也會引起對方不滿,進而引起鬥訟諍競。
3-無慚、無愧,依第三處轉;
*無慚、無愧,依毀犯戒律處而生。因為無慚、無愧才會犯戒,犯戒的不善行為也是無慚、無愧的依止處。
4-誑等乃至謀害,依第四處轉;
*誑、諂、憍、害,依第四受學隨轉非善人法處而生。依止惡知識,會有欺誑、諂媚、憍慢、謀害等隨煩惱產生。
*誑,是指為獲得利養名譽假現有德,詭譎詐騙惑亂他人。
*諂,是指為欺罔他人。
*憍,是指對於自己的盛事如富貴、才能、言語、政事、文學、名聲、勢力之類,深生染著,因此凌人傲物,一切染汙法依之而起。
*害,是指對於諸有情沒有悲愍心,沒有哀憐心,沒有惻隱之心,損害逼惱有情。
*具足誑、諂、憍、害這四種隨煩惱就不是善人,依止惡人也會隨著生起這四種隨煩惱。
5-矯詐等乃至惡作,依第五處轉;
*矯詐等乃至惡作,依第五邪命處而生起。邪命是指依不正當的方法而生活,
*矯詐,是心懷虛偽不善,卻表現自己有德行。
*現相,是指心懷染污,欲有所求,矯示形儀。
*研求,或是逼迫施主,有所乞求。
*以利求利,對於所得利養不能歡喜滿足,說出在其他處所獲利養,以追求施主更多布施。
*不敬,對施主不敬重。
*惡說,對於不隨順自己的言語,心不堪忍,發出麤獷惡語。
*惡友,引導自己作沒有利益事的朋友,惡友與邪命處有關係。
*惡欲,耽著財物利養,顯出不實功德,不應該得的,卻想要去得。
*大欲,欲求廣大利養恭敬。
*自希欲,懷著染汙心,內心貪欲增盛。
*惡作,厭惡所作,於作惡事或善事後追悔之心。
6-不忍耽嗜等乃至不平等貪著,依第六處轉;
*於執著色聲香味觸五欲的處所,會有不能忍耐、耽溺貪嗜自己所受用的欲、耽溺貪嗜他人所擁有的財物等欲、於各種欲境生起貪染、於惡行生起非法貪、於自己的財物生起執著、於他人的財物有惡貪等煩惱生起。
*不忍,對方罵自己,自己就反過來罵對方。對方對自己有瞋,自己也反過來瞋恨對方;對方打自己,自己就打回去;對方譏弄自己,自己就反過來譏弄對方。
*耽嗜,對於自己享用的色聲香味觸五欲,深生貪愛。
*遍耽嗜,對他人所擁有的色聲香味觸欲深生貪著,不論殊勝或下劣的都喜歡。
*貪,是指於諸欲境深起耽著。
*非法貪,指對種種的惡行,深生耽溺執著,喜歡做惡事。
*執著,是指對自己父母等自身以外的財寶,沒有正確的受用。
*惡貪,是指他人將財物委託寄放在己處,他人要來取回時,若生起貪心,規避責任,假說沒有,不還給他人,這種非法的貪心,稱為惡貪。
*不平等貪,不能令意正行善捨、無記捨中,是名不平等貪。
7-薩迦耶見、有見、無有見,依第七處轉;
*發起我見、常見、斷見,是依第七處的如所聞法義,心諦思惟處而生起。
*這個人所聽的法可能是外道的法;或者聽了佛法沒有認真依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諸受是苦、涅槃寂靜等四法印思惟,結果還是落入薩迦耶見、有見、或是無有見。
8-貪欲等乃至不作意,依第八處轉;
*貪欲等乃至不作意,依第八處,於所思義,內心寂止方便持心處而生起,也就是修奢摩他時產生障礙。
*聽聞佛法之後,應該要繼續將心靜下來,修奢摩他,才能夠更深入法義,此時若有五蓋現行就會障礙修習奢摩他。
*貪欲,是指貪欲蓋。
*「等」,包括瞋恚、昏沈、掉舉、惡作、睡眠和疑,這五蓋障礙修止,不能修止就不能使智見清淨。前一個是修觀,觀錯了就有薩迦耶見、有見、無有見。
*對於所應該做的修止修觀,這些事情不作,不應該作的反而去作,對所聽聞思惟修習的種種佛法當中,放逸自己的心,使心沒有在善法上生起作用,稱為不作意。
*[夢-夕+登]瞢,作息不正常,常為睡眠的煩惱所纏繞。
*不樂,非處思慕,不合道理的思惟欣慕,令心愁悶不樂。
*頻申,麁重剛強,心不調柔,舉身舒布,不能安住靜坐修行而伸懶腰。
*食不知量,不善通達正確的飲食,受用過多或不足,造成種種身心障礙,這些都是貪欲等五蓋煩惱乃至不作意所攝。
9-顧悅纏綿,依第九處轉;
*顧盼心悅、耽著纏綿不捨等這些隨煩惱,依第九處的展轉受用財法處生起。
*顧悅纏綿,對於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等財法,心被繫縛在那裡的情況,就好像美睡眠隱藏自己的覺心,不能如理作意,心裡老是想著這些受用的財法,一直回顧、依依不捨,該放下的時候不能放下。
*心生下劣,自己輕蔑,看不起自己。
*抵突,喜歡惱怒他人。
*諀訾,生性喜歡譏嫌他人,譏嫌他人浪費,或譏嫌他人福薄等。
*諀,(音ㄅㄟ),是好說人是非;訾,(音子),是譏笑、譏毀。
10-不質直性、不柔和性、不隨同分轉性,依第十處轉;
*心不質直的剛強性與不純質性、不柔和性、不隨同分轉性的與同行善友相違背性,依第十不相雜住處活動。意見相同的修行人住在一起就不是雜住,如果目標不一樣住在一起,就稱為雜住。
*欺騙迷惑師長、所尊重的福田如父母長輩等、或於同法者、同行的善知識、同參道友,名為不純直。
*身業及語業都很高傲,言語粗獷,心很剛強有力,又不清淨,名為不和軟。
*對於種種該受持的戒、見解、軌範儀則、遠離邪命惡法,都與他人不一樣,形成雜住,名為不隨順同分而轉。
11-欲尋思等乃至家生繫屬尋思,依第十一處轉;
*依第十一處的遠離臥具房舍處,即依邊際臥具等處修止觀的時候,會有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輕懱相應、家勢相應等八種尋思隨煩惱出現。
一、欲尋思,「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
二、恚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
三、害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
四、親里尋思,「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
五、國土尋思,「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
六、不死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
七、輕懱相應尋思,「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懱相應尋思。」
八、家勢相應尋思,「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
12-愁、歎等,依第十二處轉
*憂愁、歎惱等,依第十二眾苦所集處,即三界的依正二報而生起。
*《披》愁歎等者:此中等言,等取苦、憂及與擾惱。攝事分說:
由可愛事無常轉變,悲傷心慼,故名為愁。
由彼發言咨嗟歔欷,故名為歎。
因此拊膺,故名為苦。
內懷冤結,故名為憂。
因茲迷亂,故名為惱。

11.復次,此五見是慧性故,互不相應。自性自性不相應故。
*其次,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這五種見都是以慧心所為體性,是思惟引起的,彼此是互不相應的,不會有兩個慧同時出現,自性是代表其中一個見,與另外一個見的自性不會同時出現,一次只有一個慧與思心所相應,不會有兩個慧出現,因此說自性與自性不相應。
1-貪、恚、慢、疑更相違故,互不相應。
*貪欲心、瞋恚心、高慢心、及懷疑,它們是互相違背,性質不同,不會彼此相應,不會同時生起。
2-貪染令心卑下,憍慢令心高舉,是故貪、慢更互相違。
*貪心時,染著的心念使令有情內心卑下,因為有貪的時候就是有所求,求人時,心就卑下,要謙下才能求得到。
*高慢時令心高舉,瞧不起他人。
*因此貪心、慢心二種煩惱互相違背,性質不同,不會同時生起。

12.復次,如所說諸隨煩惱,當知皆是煩惱品類。
*其次,如前文所說的諸隨煩惱,隨順十種根本煩惱而生起的隨煩惱,又與這十種根本煩惱一起活動,應當知道都是屬於煩惱的品類。
1-且如放逸,是一切煩惱品類。所以者何?於染愛時,多生放逸;乃至疑時,亦有放逸。
*怎麼說?當於染汙貪愛心生起時,多半是放逸的,乃至有懷疑的時候也是有放逸。所有煩惱都會與放逸在一起,因此說放逸是一切煩惱的品類。
2-貪著、慳悋、憍高、掉舉等,皆貪品類、皆貪等流。
3-忿、恨、惱、嫉、害等,是瞋品類、是瞋等流。
4-誑、諂,是邪見品類、邪見等流。
5-覆,是諂品類,當知即彼品類等流。
6-餘隨煩惱,是癡品類、是癡等流。唯除尋、伺。
7-當知尋、伺,慧思為性,猶如諸見。若慧依止意言而生,於所緣境慞惶推究,雖慧為性,而名尋、伺。
8-於諸境界遽務推求,依止意言麁慧名尋。
9-即於此境不甚遽務,而隨究察,依止意言細慧名伺。
10-是名建立煩惱雜染自性差別。

13.云何建立煩惱雜染,染、淨差別?謂如所說本隨二惑,略二緣故染惱有情。一、由纏故;二、隨眠故。
1-現行、現起煩惱,名纏;即此種子未斷、未害,名曰隨眠,亦名麁重。
2-又不覺位,名曰隨眠;若在覺位,說名為纏。
3-若諸具縛補特伽羅,生在欲界,成就三界煩惱隨眠。
4-若生色界所有異生,成就欲界被奢摩他之所損伏煩惱隨眠,成就色界及無色界所未損伏煩惱隨眠。
5-若生無色所有異生,成就欲界及與色界被奢摩他之所損伏煩惱隨眠,成就無色所未損伏煩惱隨眠。如界道理,隨地亦爾。
6-諸煩惱纏,未離自地煩惱欲者,自地現起;已離欲者,即不現起。
7-若在下地,上地諸纏亦得成就;非在上地,得說成就下地諸纏。

14.問:具一切縛補特伽羅,諸煩惱纏起滅未捨,是諸煩惱於何事繫,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1-答:過去已繫,故不名繫。但於現在,由此種類煩惱隨眠,說名為繫。
2-若諸煩惱正起現前,亦由纏故,說名為繫。
3-於未來世隨眠及纏,以當繫故,亦不名繫。
4-如此種類,當知諸餘煩惱亦爾。
5-如具縛者,不具縛者亦復如是。差別者,所餘煩惱說名為繫。

15.問:諸修行者伏煩惱纏,當云何伏?
1-答:以修三種對治力故,伏煩惱纏。
一、了知煩惱自性過患。
*要知道煩惱的體性有很多過失災患。
二、思惟對治所緣境相。
*知道煩惱的過失災患後,應該要思惟怎麼對治煩惱的五種淨行所緣境相。
三、以勝善品滋心相續。當知此是永斷正見前行之道。
*殊勝的善品,主要是止觀、施戒忍等殊勝的善品,滋養內心,而且必須相續。當知這是永斷煩惱,得到無漏正見的前行之道,還只是前方便而已。
*《瑜伽論記》說,前面二種是在資糧位,後一種是在加行位。
2-問:諸修行者斷煩惱時,為捨纏耶?捨隨眠耶?由斷何故,說名為斷?
*問:諸多修行人斷煩惱時,是捨掉煩惱的現行?還是捨掉煩惱的種子?到底是斷現行還是斷種子,才稱為斷?
*a1-答:但捨隨眠。以煩惱纏先已捨故。斷隨眠故,說名為斷。
答:棄捨煩惱的種子,才稱為斷煩惱。因為煩惱的現行,在修勝善品滋心相續的時候,已經捨棄了。因此斷煩惱種子,才說名為斷。
a2-何以故?雖纏已斷,未斷隨眠,諸煩惱纏數復現起;
*為什麼斷煩惱的種子才稱為斷?因為雖然煩惱的現行已經斷,可是沒有斷掉煩惱種子;只要有境界時還是會數數現起。
a3-若隨眠斷,纏與隨眠畢竟不起。
*如果煩惱的種子斷除,煩惱的現行就永遠不會現起。
3-問:為斷過去?為斷未來?為斷現在?
*問:斷煩惱時是斷過去的煩惱種子?是斷未來的煩惱種子?還是斷現在的煩惱種子?
a1-答:非斷去來今,然說斷三世。
*答:不是斷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種子,然而假名安立說是斷三世的煩惱種子。
a2-何以故?若在過去有隨眠心,任運滅故,其性已斷,復何所斷。
*什麼原因?如果在過去,有煩惱種子的那一念心,任運自然滅,它的體性已經沒有,還斷什麼煩惱種子?
a3-若在未來有隨眠心,性未生故,體既是無,當何所斷。
*如果是在未來,有煩惱種子的那一念心,還沒有產生,它的體性還沒有,要斷什麼?所以也不是斷未來的煩惱種子。
a4-若在現在有隨眠心,此剎那後,性必不住,更何須斷。
*如果說是斷現在的煩惱種子,有煩惱種子的那一念心,剎那以後,它的體性也不會安住,又何須斷。
a5-又有隨眠、離隨眠心二不和合,是故現在亦非所斷。
*離隨眠心:一念能對治煩惱種子的清淨心,證得無分別智的時候,名離隨眠心。
*又有煩惱種子的心,及離煩惱種子的心,這二種體性是不一樣的,不能和合,所以也不是斷現在的煩惱種子。
a6-然從他音、內正作意二因緣故,正見相應。
*不是斷去來今,又說斷三世,怎麼說是斷三世?然而從聽聞佛所說的法及內心能正確的如理作意,這二種因緣的緣故,與諸法實相相應的正見產生。
a7-隨所治惑,能治心生,諸有隨眠所治心滅。此心生時,彼心滅時,平等平等,對治生滅道理應知。
*隨所對治的煩惱,能對治的智心產生時,攝持隨眠之所對治的識心就滅。這一念正見相應的心生時,也是無分別智產生時,正是被對治的攝持煩惱種子的識消滅時,如秤之兩頭,低昂時等,能治的智慧產生與所治隨眠的消滅是同時的,稱為平等平等。對治生滅的道理應該知道也是這樣。
a8-正見相應能對治心,於現在世無有隨眠,於過去世亦無隨眠;此剎那後離隨眠心,在未來世亦無隨眠。
*如果有正見相應能對治的心,與煩惱種子是不能同時存在的,所以在現在世沒有煩惱的種子,過去也沒有煩惱種子;正見能對治心相應後,下一剎那未來世,也沒有煩惱的種子。
a9-從此已後,於已轉依、已斷隨眠身相續中,所有後得世間所攝善、無記心去來今位,皆離隨眠,是故三世皆得說斷。是名煩惱雜染染淨差別。
*從正見相應能對治的心初斷煩惱種子以後,展轉精進,證無學果,於已經轉變的所依心(阿賴耶識轉成異熟識)、已斷除煩惱種子的色受想行識當中,所有的後得智所攝世間善心、無記心,過去現在未來都沒有煩惱的種子,此時善、無記心都是無漏的,因此可以說是斷過去、現在、未來的煩惱種子。這就是煩惱雜染與清淨的差別。
*斷煩惱種子才名為斷,根據勝義的道理斷煩惱種子不是斷三世的煩惱種子,但是根據世俗諦,後得智所攝世間善心、無記心而說是斷三世的煩惱種子。

16.云何建立煩惱雜染迷斷差別?當知略說有十五種。
*如何建立煩惱雜染的迷惑與斷除的差別?應當知道所斷的煩惱,要略歸納起來有十五種。
1-謂欲界繫,見苦集滅道諦所斷,及修所斷,諸漏有五。
*屬於欲界繫的煩惱與煩惱種子,是見道位證得苦集滅道四諦時所斷的煩惱與修道位時所要斷除的煩惱,總合見道及修道所要斷除的煩惱一共有五種。
2-如欲界繫,色無色繫各五亦爾。
*如見道位與修道位所斷的欲界繫煩惱一共有五種,色界繫與無色界繫的煩惱,也各別有五種,加起來共有十五種。
3-欲界迷苦有十煩惱。
*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苦,欲界凡夫有情迷於苦諦有十種根本煩惱產生。
4-迷集有八,除薩迦耶及邊執見。
*迷於欲界集諦的煩惱有八種,除了薩迦耶及邊執見以外,包括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恚、慢、無明和疑。
5-如迷集諦,滅、道亦爾。
*如迷於集諦的煩惱有八種,迷於欲界滅諦、道諦也一樣,各有八種。
6-上界諸諦並除瞋恚。隨迷次第,如欲界說。
*色、無色界因為得到禪定以後就沒有瞋心,除掉瞋煩惱,只有七種。上二界迷於四諦的次第,如欲界一樣。迷於苦諦有九種,迷於集諦有七種,滅諦、道諦也各有七種。

17.云何迷苦有十隨眠?略五取蘊總名為苦。
*怎麼說迷於苦諦有十種煩惱種子?
1-愚夫於此五取蘊中,起二十句薩迦耶見。五句見我,餘見我所。是名迷苦薩迦耶見。
*愚痴無聞凡夫對於色、受、想、行、識五取蘊生起二十種我見,其中有五句是我見,其他的見是執著五蘊為我所有的我所見,這些總稱迷苦薩迦耶見。
2-即用如是薩迦耶見以為依止,於五取蘊見我斷常,故邊執見亦迷於苦。
*又用以上所說於五蘊所生薩迦耶見(包含我見及我所見)為依止,在五取蘊上取著斷見、常見,所以邊執見也是迷於苦諦而生起。
3-又諸邪見,謂無施等,乃至妙行、惡行業果及與異熟,是迷苦諦。
*又迷於苦諦的邪見,是指毀謗沒有布施,乃至妙行、惡行的業果及感得異熟果報,這是迷於苦諦而生的邪見。沒有善惡因果觀念,這就是邪見。這種邪見是依於苦諦,依於色受想行識而生起的,稱為迷苦諦的邪見。
4-又有邪見,撥無父母、化生有情,如是邪見一分迷苦、一分迷集。
*又有一種邪見,誹謗沒有父母或沒有化生有情,這些撥無父母及化生有情(中有)的邪見,一部分是迷於苦諦,一部分是迷於集諦而生。
5-又諸外道誹謗苦諦,起大邪見。彼謂沙門喬答摩種,為諸弟子施設苦諦,此定無有。如是邪見亦迷苦諦。
*外道誹謗苦諦這件事,生起大邪見。他們認為沙門喬答摩種,是指釋迦牟尼佛,為諸弟子們施設安立苦諦,決定沒有這件事,這樣的邪見也是迷於苦諦所生。
6-又有諸見,妄計自在、世主、釋、梵及餘物類,為常、為恒,無有變易。如是邪見亦迷苦諦。
*又有一種邪見,虛妄計執他化自在天、世間的主宰者、帝釋、梵天王、及其他種類的世間主宰者,執著這些創世者與主宰者是常住、恆久、沒有變化改易的。這些邪見也是迷於苦諦所生。
7-又有諸見計邊、無邊,如是亦名迷苦邪見。
*又有一種邪見,虛妄計執世間及有情是有邊或無邊,這類邪見也是迷於苦諦所生。
8-又有沙門、若婆羅門不死矯亂邪見一分,亦迷苦諦。
*又有出家沙門或者是在家婆羅門,有一分不死矯亂的邪見,這也是迷於苦諦而生的邪見。
*不死是指天,外道求生天,卻不知道真正的生天之道,又認為能夠沒有錯誤的回答不亂問者的話,即可生天。因此若有人來問有關不死天的情形時,卻矯亂而答。
9-若有見取,妄取迷苦所有諸見以為第一,謂能清淨、解脫、出離,如是名為迷苦見取。
*若有見取,虛妄計執迷於五取蘊的種種邪見,包括前面所說的薩迦耶見、邊執見、或者邪見等,是最正確、最好、最第一、最殊勝的,能夠使自己內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這都是因為迷於五取蘊的邪見而產生見取。
10-若有妄取隨順此見,此見隨法所受戒禁,以為第一,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此戒禁取,是迷苦諦。
*如果妄取種種邪見,隨順見取,配合見取所受的身護、語護等戒律,禁止不可以做這件事,不可以做那件事,或者持牛戒、持狗戒,執著這些不合法、錯誤的身護、語護,能夠使自己內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這些戒禁取都是因為迷於苦諦所生。
11-若有外道於此諸見不定信受,亦不一向誹謗如來所立苦諦,但於苦諦心懷猶豫,此及所餘於苦猶豫,是迷苦疑。
*若有外道對種種的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不一定相信接受,也不是完全誹謗佛所安立的苦諦:色受想行識是苦。可是對於苦諦心懷猶豫,心想五蘊真的是苦嗎?關於這些或其他種種苦,心懷猶豫,這類是迷於苦諦所生的疑。
12-若於如是自所起見寶愛堅著,如此見貪,是迷苦貪。
*如果對自己於五蘊所生起的種種錯誤思想、見解,很寶貴、愛著並且堅固執著,這種思想上的貪,是迷於苦諦所生。
13-若於異分他所起見,心懷違損,是迷苦恚。
*如果對於他人不同於自己的見解,心想要違背、損害他,這是迷於苦諦所生諸見引生的瞋恚。
14-若恃此見,心生高舉,是迷苦慢。
*如果仗恃執著種種迷於五取蘊的錯誤思想,心生輕慢高舉,認為自己的思想是最第一的,最高尚的,這種迷於苦諦所生諸見引生的高慢心。
15-若有無智,與此諸見及疑、貪等煩惱相應,若唯於苦獨行無智,如是並名迷苦無明。
*若是沒有智慧的人,與這裡所說的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種種見解及疑惑、貪取、瞋恚等煩惱相應,這是煩惱相應無明;若是這種煩惱是單獨對五取蘊不明白是苦的無智,這是煩惱不相應無明。這二種無明,一是相應無明,一是不相應無明,都是迷於苦諦所生的無明。
16-此十煩惱皆迷苦諦,見苦所斷。
*這十種煩惱都是迷惑於苦諦(五取蘊),見道位的時候所要斷除的煩惱。上面所說貪恚慢無明的煩惱都是與錯誤的見(思想)相應而引起的,並不是俱生的煩惱所生,是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
*此處文中所說的貪、恚、慢、無明,只取一部分依迷於苦諦所生種種見而生起的煩惱,所以這裡說是見苦所斷。

18.云何迷集有八隨眠?謂諸沙門、若婆羅門謗因邪見。
*為什麼迷於集諦有八種煩惱種子?有些沙門、婆羅門認為:一切樂果及苦果,都是沒有因的,稱為迷集的謗因邪見。
1-又有沙門、若婆羅門,計自在等是一切物生者、化者及與作者,此惡因論所有邪見。
*又有沙門、婆羅門,執著大自在天等是生出一切萬物的主宰者、是變化一切萬物的主宰者,以及是萬物的造作者,這些惡因論所有邪見。
2-又有邪見,無施、無愛,亦無祠祀,無有妙行,亦無惡行。
*又有一種邪見認為:無施與(布施沒有好的果報)、無愛樂(沒有功德等愛樂法可以尊重)、無祠祀(認為除了火天以外,三寶沒有什麼功德,不必以財食供養),沒有善行(善行沒有可愛的等流果及異孰果),亦無惡行(惡行沒有不可愛的等流果及異孰果)。
3-又有邪見,不死矯亂外道沙門、若婆羅門所起一分。
*又有一種邪見,若有眾生請問集諦相關的問題,不死矯亂外道沙門、婆羅門,而矯亂回答。
4-又有邪見,誹謗集諦。謂諸外道作如是計:如彼沙門喬答摩種,為諸弟子所說集諦,此定無有。如是等見,是迷集諦所起邪見。
*又有一種邪見,誹謗集諦。外道這樣想:如彼喬答摩種這個出家人(釋迦牟尼佛),為弟子所說的集諦,一定是沒有這回事的。如上文所說種種見解,都是迷於集諦所起的邪見。
5-若有見取,取彼諸見以為第一,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迷集諦所起見取。
*若有見取見,取著這些錯誤的思想以為是第一的,能得到令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的因,這是迷於集諦所起的見取見。
6-若於隨順此見諸法所受戒禁,取為第一,能得清淨,廣說如前,是迷集諦戒禁取。
*如果隨順迷於集諦的邪見、見取見等種種法,所受的戒禁,身護語護等,認為這樣是最第一殊勝的,是令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的因,這是迷於集諦所起的戒禁取。
7-餘疑、貪等,如前應知。如是八種煩惱隨眠,迷於集諦,見集所斷。
*如前面所說的應該知道,對五取蘊的因所生的諸見,產生疑惑或貪著。以上所說八種煩惱種子,是迷於集諦所生,是見道時,觀察集諦所要斷除的煩惱。

19.云何迷滅有八隨眠?謂諸沙門、若婆羅門,計邊無邊、不死矯亂諸見一分。
*為什麼說迷於滅諦也有八種煩惱種子?諸外道出家沙門、婆羅門,對滅諦涅槃有錯誤的認知,因而執著有邊、無邊,還有不死矯亂論的一部分所生的邪見。
1-又有沙門、若婆羅門,謂說現法涅槃論者所有邪見。
*又有沙門、若婆羅門,執著現在的色受想行識就可以得到涅槃。他們執著的現法涅槃就是快樂,第一、執著受用人天五欲的快樂,就是涅槃;另外四種,外道執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由禪定所生的快樂就是涅槃。這是對滅諦涅槃無知所生的邪見,屬迷於滅諦所生的煩惱。
2-又有邪見,撥無世間真阿羅漢,乃至廣說。
*又有一種邪見,撥無世間真阿羅漢,乃至詳細如前所說謗滅諦法所生邪見等,這也是迷於滅諦涅槃所生的邪見。
3-彼阿羅漢二德所顯,謂斷及智。
*能夠證得阿羅漢,有二種功德梵行所顯示,一是斷德,二是智德。
*斷就是斷煩惱,貪瞋癡三毒的種子永斷。
*智,一種是盡智,一種是無生智。
盡智,是煩惱永盡,永遠不會再生起煩惱;
無生智,因為沒有煩惱就沒有因,將來不會得果,下一生不用再來三界得果報,所以是無生。阿羅漢有這二種功德。
4-此中但取謗斷邪見。
*外道沒有智慧,此處就不說智,只說阿羅漢斷煩惱的部分。若對阿羅漢斷盡煩惱成就涅槃的部分,有錯誤的思想邪見,稱為謗斷邪見。
5-又有邪見,誹謗滅諦,謂諸外道,廣說如前。
*又有一種邪見,誹謗滅諦,是指外道認為佛說的涅槃是沒有的,詳細情形如前文所說可知。這也是屬於誹謗滅諦的邪見。
6-又有橫計諸邪解脫所有邪見。
*又有外道由迷於滅諦涅槃,錯誤的執著解脫而生起邪見。例如認為生天是解脫等,也是屬於謗滅諦的邪見。
7-如是諸見,是迷滅諦所起邪見。
*如上面所說的錯誤思想,是由於迷惑滅諦所生起的邪見。
8-若有見取,取彼諸見以為第一,廣說如前,是迷滅諦所起見取。
*若有見取,執著以上所說的這些迷滅諦邪見思想是第一的,能清淨內心、解脫煩惱、出離生死,與前面所說的完全一樣,稱為迷滅諦所取的見取。
9-若於隨順彼見諸法所受戒禁,取為第一,廣說如前,是迷滅諦戒禁取。
*外道如果隨順迷於滅諦所生的種種邪見,認為應該要受什麼戒禁才能夠證得涅槃,而且認為這種戒禁是第一的,最殊勝的,能得內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與前面所說的完全一樣,稱為迷滅諦的戒禁取。
10-所餘貪等,如前應知,唯除瞋恚。
*所餘貪等煩惱,都是對於滅諦涅槃所生諸見生起貪等煩惱,與前文所說的一樣;唯除迷滅諦生起瞋心,這一點是不同的。
11-謂於滅諦起怖畏心、起損害心、起恚惱心,如是瞋恚,迷於滅諦。餘如前說。如是八種煩惱隨眠,迷於滅諦,見滅所斷。
*對於佛說的滅諦涅槃生起怖畏心:認為涅槃是我沒有,我所有的身體沒有,我的親戚朋友、我所愛的東西通通都沒有,感覺很恐怖,生起損害心,生起瞋恚惱怒之心,對成就涅槃感覺到不快樂。這種瞋恚是迷於滅諦而生的煩惱。其他的貪、慢、無明、疑,如同前面所說的不再多說。如前所說有八種煩惱種子,迷於滅諦,是見道位時,見滅諦所要斷除的煩惱。

20.云何迷道有八隨眠?謂撥無世間真阿羅漢,乃至廣說。此中所有誹謗一切智為導首有為無漏,當知此見,是迷道諦所起邪見。
*怎麼樣說迷道諦有八種的煩惱種子?毀謗世間沒有真阿羅漢,乃至如前文廣說。道諦是指三十七道品,都是以智慧為導首,能斷的智慧是有為的,無漏的,能使令有情得到阿羅漢果,外道認為沒有三十七道品,這種毀謗的邪見,稱為迷道諦所起的邪見。
1-又諸沙門、若婆羅門,不死矯亂邪見一分,亦迷於道。
*又諸外道出家沙門、婆羅門,有一分對於道諦不了解,而有不死矯亂的邪見,也是迷於道諦所生的邪見。
2-又諸外道謗道邪見,彼謂沙門喬答摩種,為諸弟子說出離道,實非出離,由此不能盡出離苦。佛所施設無我之見,及所受持戒禁隨法,是惡邪道,非正妙道。如是亦名迷道邪見。
*又外道毀謗道諦邪見,認為佛為弟子們說的出離道不是真的出離,三十七道品不是真的能令人得到涅槃,出離生死苦惱。佛所安立無我的見解及所受持的戒禁隨順涅槃之法,如五戒、八戒、八關齋戒、具足戒等,都是惡邪道,不是正確殊勝微妙的道諦,這種邪見也是迷於道諦的一種邪見。
3-又彼外道作如是計:我等所行若行、若道,是真行道,能盡、能出一切諸苦。如是亦名迷道邪見。
*又這類外道這樣想:我們所做的,不管是修行或修行的方法,都是真行道,真正的能夠斷盡一切煩惱、能夠出離一切諸苦。這也是迷於道諦的計惡邪見。
4-若有見取,取彼邪見以為第一,能得清淨、解脫、出離,如是名為迷道見取。
*若是外道對於修行的方法有錯誤的見解,取著他們的邪見認為這是第一的,能使令內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這種煩惱稱為迷於道諦的見取。
5-若於隨順彼見諸法所受戒禁,取為第一,能得清淨、解脫、出離,是名迷道戒禁取。
*如果外道隨順這裡所說的迷於道諦的邪見,受持戒禁,於種種身護語護的戒禁執為最第一的,能使令內心清淨、解脫煩惱、出離生死,稱為迷道諦的戒禁取。
6-所餘貪等迷道煩惱,如迷滅諦道理應知。如是八種煩惱隨眠,迷於道諦,見道所斷。
*其它的貪、恚、慢、無明、疑等迷道諦煩惱,如同迷滅諦的道理一樣。如上所說由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還有貪、恚、慢、無明、疑,八種煩惱種子是迷於道諦,對道諦有迷惑不了解,是見道所要斷除的煩惱。

21.如是已說見斷諸漏。云何修道所斷諸漏?
*前面已說見道所斷的種種煩惱,什麼是修道所斷的種種煩惱?煩惱使有情漏失功德,所以稱為漏。
1-謂欲界瞋恚,三界三種貪、慢、無明,由彼長時修習正道,方能得斷,是故名為修道所斷。
*修道位應斷的煩惱是:欲界的瞋恚,三界的貪心、高慢心、及無明煩惱,這四種煩惱根深蒂固,必須長時的修習正道、三十七道品,長時間的修行才能夠斷除這些煩惱,所以稱為修道所斷。
2-又彼煩惱界界地地皆有三品,謂下中上。能斷之道亦有三品。下品之道能斷上品修斷諸漏,中能斷中,上道斷下。
*三界有九地。又十種煩惱在三界中每一個界、每一個地、都有下、中、上三品。能斷煩惱的道諦也有三品,下品的道諦能斷上品修道所斷的煩惱,中品的道諦能斷中品修道所斷的煩惱,上品的道諦能斷下品修道所斷的煩惱。
3-又彼修道所斷諸漏,於有漏事任運而轉,長時堅固,於自所迷事難可解脫。是名建立煩惱雜染迷斷差別。
*又修道所斷煩惱,對於於有漏的五蘊事,任運而轉、俱生,長時堅固,從生到死一直相似相續,於此自身所迷惑的五蘊事所生的煩惱很難斷除,很難解脫。以上所說,名為建立煩惱雜染與迷斷的差別。

22.復次,即如所說見、修所斷諸漏煩惱,當知略有五種所緣。一、緣邪分別所起事境,二、緣見境,三、緣戒禁境,四、緣自分別所起名境,五、緣任運堅固事境。
1-此中,若緣苦、集事境所有諸漏,是緣邪分別所起事境。
*其中若是第六意識緣苦諦、集諦,如五取蘊與愛等這些因緣所生法的境界所生的煩惱,是屬於緣邪分別所起的事境。這是錯誤的分別所引起的事境,雖然所緣的是事境,卻是第六意識邪分別所認知的事境,還是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
2-見取、貪等見斷諸漏,除疑,是緣見境。
*見取、貪、恚、慢、無明等,見道所斷的煩惱是緣見境,因為它是思想上引起的煩惱;疑,是不決定這樣或那樣,因此通緣見境及邪分別所起事境。這是第二種緣見境所引起的諸漏。
3-戒禁取,是緣戒禁境。
*戒禁取的煩惱是緣戒禁境,緣邪見或見取所生身護、語護為所緣境。
4-緣滅、道境及緣不同分界境所有諸漏,是緣自分別所起名境。何以故?非此煩惱能緣滅、道,亦不能緣不同分界,非無所緣故。
*緣滅諦、道諦以及不同界(如欲界的有情緣色界、無色界)的境界所引起的煩惱,所有的這些煩惱,都是自己內心依名言安立分別所引起的境界,稱為緣自分別所起名境。
*怎麼說?出世清淨的滅諦、道諦境界不是具有種種煩惱的凡夫能夠緣慮的對象;色界、無色界,與欲界不同分界,在欲界的眾生也不能親緣色、無色界,但也不是都緣不到,只能取此名言所生起的境界作觀,不是真實緣慮到清淨及其他界地的境界。由於不是聖人,因此現在所緣的清淨還是依名言上的清淨,不離名言戲論。
5-修所斷漏,是緣自任運堅固事境。
*修所斷的煩惱,是緣自心任運堅固事境,指緣任運相續的五蘊所生的煩惱,長時堅固,極為微細,所以難以斷除。

23.云何建立煩惱雜染對治差別?謂略四種。一、相續成熟對治,二、近斷對治,三、一分斷對治,四、具分斷對治。
*煩惱雜染的能對治的道,要略而言有四種。
1-如聲聞地已具說。十三種資糧道,名相續成熟對治。
*積聚二道資糧,在修行人的身中相續成熟、成就能對治煩惱的道力,稱為相續成熟對治,這是屬於資糧位。
*如〈聲聞地卷21~25〉已完整說出,十三種資糧道,如自、他圓滿、善法欲;戒、根律儀、食知量;寐寤、正知住、善友;聞、思、無障、捨、莊嚴等,能使行者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並且使三種成熟的程度漸漸從下品成熟、中品成熟,轉成上品成熟,稱為相續成熟對治。
2-如聲聞地已具說。煗、頂、忍、世第一法,決擇分善根,名近斷對治。
*如〈聲聞地〉三十七道品中已說得很完整、很詳細,煖、頂、忍、世第一法,決斷簡擇諸法實相所攝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因為接近要斷煩惱,稱為近斷對治。
3-見道,名一分斷對治。
*見道位時,能斷除見惑:內心分別所起的煩惱,至於俱生的、果報上的煩惱還不能斷除。
4-修道,名具分斷對治。
*修道位時將俱生起的煩惱全部斷除,稱為具分斷對治。
5-問:昇見道聖者,智行有何相?由幾心故,見道究竟?云何當捨見所斷惑,頓耶?漸耶?
*問:上昇見道位的聖人,他的智慧在內心活動是什麼相貌?必須有幾心,才算究竟見到諸法實相,見道究竟圓滿?如何棄捨見道所斷的煩惱,見道是頓斷,還是漸斷?
6-答:昇見道者所有智行,遠離眾相。
*答:見聖道的聖人證得根本無分別智時,內心遠離眾相的分別取著。

24.爾時聖智雖緣於苦,然於苦事不起分別,謂此為苦取相而轉。
*見道時聖人的智慧雖然緣於根本五取蘊苦的行相,可是對五取蘊不會生起我我所的分別之心:執著有真實的五取蘊,取著苦相而轉。
1-如於苦諦,於集、滅、道亦復如是。
*如緣苦諦,於證入聖道時離相而轉,如是於集、滅、道諦也是一樣。
2-爾時即於先世俗智所觀諦中,一切想相皆得解脫。
*聖人的心在入聖道前用世俗有名言的智慧,觀察四諦十六行相,這時候有名言分別的相貌出現,一旦入了聖道,得無分別智,這一切相貌都不可得,不出現,這時一切想相皆得解脫。
3-絕戲論智,但於其義緣真如理離相而轉,其於爾時智行如是。
*完全遠離名言戲論分別,證得無分別智。此智唯依離言法義緣真如正理,離一切相而住,那時聖人的無分別智就是這樣子在活動的。
4-建立見道由二道理。一、廣布聖教道理,有戲論建立。二、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
*建立見道,由二種道理說明。
*一、廣布聖教道理,菩薩等在見道等不作此觀,但為布教說出見道差別,所以須學,這是依彼真見道而假名安立見道差別,依聖教名言施設安立九心或十六心等,是有戲論建立。
*二、內證勝義道理,內心體證勝義的真如理,名離戲論建立,是真實的證得。第一種是言說的,第二種是離言的,見道必須由這二種道理來建立。
5-依初建立增上力故,說法智品有四種心,種類智品亦有四心。
*依初廣布聖教道理增上力故,無漏後得智,依名言分別之法智品有四種心,苦集滅道都有法智品四種心;種類智品也有四心:苦類智、集類智、滅類智、道類智。合起來稱為八心,這是真見道後的相見道。觀察欲界苦集滅道四諦時,生起四種法智;觀察色無色界的苦集滅道四諦時,生起四種類智,這是屬於欲界法智的流類。
6-隨爾所時,八種心轉;即爾所時,總說名一無間所入純奢摩他所顯之心。
*隨見道的時候,依止出世間奢摩他有八種後得毗鉢舍那觀慧生起,此時,總稱為世第一法無間進入純奢摩他所顯之見道心。
7-如是總說有九種心,見道究竟。
*若依菩薩行者在見道等不作此四諦十六行觀,但欲廣布聖教道理來說相見道,有九種心。於法、類品忍、智合說各有四觀,即為八心。
*觀心有八與觀相應的止,照理說也應有八,為什麼將八相應止總說為一?因為於見道中雖然是止觀雙運,然而對於「見義」,觀是順於見義,不是止順於見義,所以這觀和止的開合也就不同,觀開為八,依其中八種觀慧有八種所依止,這八種止因為種類相似相續,所以合說為一,止觀合說有九心,由此八觀一止的九心,稱為相見道。
*如前所說有八種後得毗鉢舍那觀慧及一種根本無分別智所依純奢摩他心,總有九種心,名見道究竟。
8-隨爾所時,如所施設苦諦之相了別究竟;即爾所時,說名一心。
*無分別真見道之後,隨順入見道究竟所需要的時間,如所施設苦諦之相貌,無常苦空無我,集、滅、道諦也各有四種相貌,正覺這十六種相貌,能夠對四聖諦了別究竟,完成見道位,雖然正覺這十六種相貌要經過很多的剎那,但都是相似相續止觀雙運,就在此時,名為一心。
9-第二建立增上力故,說有一心。謂唯依一證真如智相應心類,見道究竟。
*第二依內證勝義道理離戲論建立,說有一心,若依大乘這是指離能所分別言說戲論證入唯識性時,也名真見道,唯依一證真如理的根本無分別智相應心類,說一心真見道,或說三心真見道,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同等故總說一心,名見道究竟。
10-此中亦有奢摩他道,如前應知。
*證入見道時,一開始是進入屬於奢摩他道的無分別根本智,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

25.又立二分見道所斷煩惱隨眠。一、隨逐清淨色,二、隨逐心心所。
*又安立二種見道位所斷的煩惱種子,一、隨逐清淨色,二、隨逐心心所。
*小乘沒有安立阿賴耶識,由此可以解釋業果輪迴的現象,這是隨順理門。如果按大乘的道理,全部煩惱的種子都在阿賴耶識中。
1-由見道中止觀雙運,故聖弟子俱時能捨止觀二道所斷隨眠。
*由於見道位的時候,止和觀同時運轉,因此聖弟子們,同時能捨棄止觀二道所斷的煩惱種子。
2-第一、觀所斷,第二、止所斷。是故見道說名究竟。
*第一觀所斷的煩惱,第二止所斷的煩惱,止和觀都可以斷煩惱,稱為見道究竟。以上是依聲聞經部所安立的道理上而言。
*經部說:五根色法一一極微,都有隨眠差別眾多觀心分別,因此依「觀」斷色隨眠;心心所上隨眠隨所依心小故,「止」心能斷,止觀別斷,合說第一觀所斷,第二止所斷,由此見道究竟。
*若依大乘第一義諦真實的道理當中沒有這種相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是在阿賴耶識中,只有緣真如證智的「觀」能斷,止不能斷煩惱,止能隨順斷煩惱。
*如前說見道時止觀能斷煩惱,稱為見道究竟。這是結說經部安立見道所斷煩惱隨眠,隨逐清淨色及隨逐心心所,由觀及止二道能斷,名見道究竟。
3-若言觀品所攝諸智見斷隨眠隨逐生者,應不得名對治體性。
*若說觀品毗婆舍那所攝的諸智慧與見,能斷隨逐清淨色的煩惱種子,而還有一分見道所斷煩惱隨眠隨逐心心所生起,這種智慧不能全斷煩惱,不名為能對治的體性。
*這段文是論主依大乘第一義諦真實的道理,安立煩惱隨眠隨逐阿賴耶識,只有緣真如證智的「觀」能斷,止不能斷煩惱,以此難破經部安立見道所斷煩惱隨眠,隨逐清淨色及隨逐心心所,見道中止觀雙運,俱時能捨止觀二道所斷隨眠,止觀別斷的主張不合道理。
4-由此因緣,薄伽梵說:隨信行者、隨法行者入見道時,名為第六行無相行補特伽羅。
*如果智見真的已能斷除煩惱種子,就不可能再有煩惱的種子現前,還有煩惱種子隨逐現起,這種智見就不是能對治的體性。
*由此因緣,佛分別七種修行者斷煩惱的情況證明這件事。
*隨信行的修行人沒有入見道位前,聽聞佛法以後,必須追隨善知識的教導修行才能證果。
*隨法行的修行人是隨著所聽聞、思惟的佛法,自己來修行,不用從別的老師那裡得到教授教誡,就可以證果。
*這二種修行人於入見道時,名為第六行無相行補特伽羅。說第六是從俱脫、慧脫、身證、見至、信勝解逆數,因此稱第六。
5-非信勝解、見得、身證、慧脫、俱脫,五得其名。
*並非信勝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等五種已經證得聖道果行者名為行無相行。
6-由彼於滅住寂靜想,是故說彼名住無相。
*由於信勝解等這五種聖人的內心,已經可以安住在滅諦的寂靜無分別的無相想中,因此說這類人名為住無相。
*這段文論主引經證明經部安立不合道理。經中既說隨信隨法行二人,入見道時觀慧行無相行,此時若還有止未斷的見斷隨眠隨逐於心心所,怎麼能得無相對治道體性,怎麼能說觀品所攝諸智見能斷煩惱?
*此外,假設見道俱時能捨止觀二道所斷的煩惱種子,六識清淨,此時其餘煩惱種子隨逐於何處?此時若還有煩惱種子隨逐六識,怎能說是入見道無漏心行無相行,六識清淨?因此若沒有安立阿賴耶識,很難圓滿解釋斷證的道理。

26.譬如良醫拔毒箭者,知癰熟已,利刀先剖,膿雖漸出,猶未頓盡,後更廣開周迴擠搦;膿出漉盡,未能甚淨,瘡門尚開,為令斂故,或以膩團、或以膩帛而帖塞之,如是漸次肌肉得斂。令義易了,故作此喻。
*譬如良醫,拔毒箭治膿瘡,知道膿瘡已經成熟,就用利刀將膿胞先剖開,膿漸漸流出來;膿雖然出來,卻沒有全部完全出來;後來要將膿的周圍同時擠壓,又擠又壓的將膿全部擠出來,這時還沒有完全很乾淨,瘡口還開著;為使傷口癒合,或以棉花團或棉布敷在傷口上面壓住,或再加以包紮;慢慢傷口的肌肉收斂,就可以癒合了。為了使得容易了解斷除煩惱的道理,所以引良醫拔毒箭治膿瘡來比喻。搦,是按的意思。

27.此中義者,如已熟癰,當知隨順見道所斷諸漏處事亦爾。
*此中的道理,如同已熟的癰瘡,當知隨順見道所要斷的煩惱處事也是如此。
1-如利刀剖,當知毗鉢舍那品所攝見道亦爾。
*如同以鋒利的刀剖開膿,當知觀品所攝的見道也是如此,能斷除煩惱。
2-如周擠搦,當知奢摩他品所攝見道亦爾。
*如同清除膿瘡的周圍同時擠壓,應當知道止品所攝的見道也是如此,可以幫助將其它的煩惱斷除。
3-如膿,當知一切見道所斷隨眠漏亦爾。
*如膿,當知一切見道所斷的煩惱種子也是如此。
4-如瘡未淨、未斂,當知修道所斷諸漏漏事亦爾。
*如瘡還沒有完全擠乾淨、傷口還沒有癒合,譬如修道所斷的煩惱及有漏處事也是如此,還有剩餘的煩惱及有漏處事沒有斷除。
5-如膩團帛,當知修道亦爾。
*如同以沾有藥的棉花或棉布,能將傷口、肌肉全部修補好,當知修道也是如此,可以將所有剩餘的煩惱及有漏處事全部斷除。以上說明聖人斷除煩惱的情況。

28.若諸異生離欲界欲、或色界欲,但由修道,無有見道。
*如果凡夫離欲界欲得四禪,或離色界欲得到四空定,這只是有漏的修道,只能斷除障礙禪定的煩惱現行,不能斷除見道所要斷的煩惱種子,所以沒有見道。
1-彼於欲界得離欲時,貪欲、瞋恚及彼隨法隣近憍慢,若諸煩惱相應無明不現行故,皆說名斷。
*這位在欲界離欲得色界禪定或得四空定的人,欲界的貪欲和瞋恚以及隨貪恚而生起的憍與慢,及與煩惱相應的無明暫時不現行,這也說是斷。
2-非如見道所斷薩迦耶見等。
*這些離欲界欲得到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人,並沒有斷除見道所斷的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和疑等煩惱。
3-由彼諸惑住此身中,從定起已,有時現行,非生上者彼復現起。
*這些煩惱還是安住在阿賴耶識中,若是從禪定出來,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行。若生到色界禪天的人,欲界的貪瞋與隨順貪瞋生起的憍慢,不會再現行。
4-如是異生離色界欲,如其所應除瞋恚,餘煩惱,當知亦爾。
*如果說凡夫遠離色界欲得到四空定時,除了瞋恚以外,其他的煩惱也是一樣。這時色界及與色界相應的修所斷的煩惱暫伏除,可是薩迦耶見等見道所斷的煩惱還沒斷,就算得到四空定,從定中出來後仍然會有見道所斷的煩惱現行。其他的煩惱還會現行,與前文所說的:離欲界欲得色界定的人情況是一樣的。
5-自地所有見斷諸漏,若定、若起、若生,於一切時若遇生緣,便現在前。
*得到四禪或四空定的凡夫,四禪是色界的自地;四空定是無色界的自地色無色界自地見所斷的煩惱,包括薩迦耶見、邊執見和邪見等,若在禪定裡面,若從禪定出來,或是已經生到色界天或無色界天,於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如果有使令生起我見、邊執見、邪見、疑等的因緣出現,這些煩惱還是會現起的。

29.復次,略有二種麁重。一、漏麁重,二、有漏麁重。
*其次,要略而言有二種麤重,一是漏麤重,漏就是煩惱,包括見道所斷及修道所斷的種子和現行,都可以使有識身不安隱、無堪能,稱為漏麤重。二是有漏麤重,有煩惱的麤重性,指五蘊身有煩惱的麤重性,或是指煩惱的習氣。
1-漏麁重者,阿羅漢等修道所斷煩惱斷時,皆悉永離。此謂有隨眠者有識身中不安隱性、無堪能性。
*漏麤重方面,在阿羅漢等修道所要斷的煩惱斷除時,都永遠遠離。這是指有煩惱種子的凡夫或有學,於具有心識作用的身體裡,有種種的不安穩性,障礙修行等無堪能性。
2-有漏麁重者,隨眠斷時,從漏所生漏所熏發本所得性、不安隱性、苦依附性、與彼相似無堪能性,皆得微薄。
*有漏麤重方面,是指在斷除煩惱種子的時候,從過去生中依煩惱流漏、煩惱造業所生、煩惱熏習引發的本所得性:這一世的異熟果、等流果,這些果報一出生就伴隨著五蘊,有著不安隱性、八苦所依附的體性、及與煩惱所生的相似的無堪能性,都減輕了。聖人也有有漏麤重,因為他的身體是過去生中的果報,也一樣會老、病、死,一樣要飲食,但他的煩惱性、無堪能性減輕很多,可以不受影響,不像凡夫受煩惱性、無堪能性影響很大。
3-又此有漏麁重名煩惱習,阿羅漢、獨覺所未能斷,唯有如來能究竟斷,是故說彼名永斷習氣不共佛法。是名煩惱雜染由五種相差別建立。
*又這種有漏麤重,也名為煩惱習,二乘的阿羅漢、辟支佛還不能斷,只有佛能究竟斷盡,所以說佛成就永斷習氣,不共二乘的佛法功德。
*以上由煩惱的自性、煩惱的自性差別、煩惱的染淨差別、煩惱的迷斷差別、煩惱的對治差別,這五種相建立煩惱雜染。

30.問:如世尊言:妄分別貪名士夫欲。以何因緣,唯煩惱欲說名為欲,非事欲耶?
*問:如世尊說:虛妄分別產生的貪心,名為士夫欲。以什麼因緣,唯說煩惱欲是欲,不是說境界上色聲香味觸的事欲?欲有二種,一是唯煩惱欲(士夫欲),是內心的煩惱。一是事欲,是境界上的色聲香味觸所生的欲。
1-答:以煩惱欲性染污故。
*答:煩惱本身的體性就是染汙的,這是第一種理由。
2-又唯煩惱欲能欲事欲故。
*第二種理由,唯煩惱欲能夠發出欲事,煩惱令有情想要取得色聲香味觸男女等事欲,所以說欲是指煩惱欲,不是事欲。
3-又煩惱欲發動事欲,令生種種雜染過患。
1)謂諸所有妄分別貪未斷未知故,先為欲愛之所燒惱;欲愛燒故,追求諸欲;追求欲故,便受種種身心疲苦。
*所有的虛妄分別引起的貪煩惱,如果沒有斷除,還不了解。
*內心先被欲愛的煩惱燃燒、苦惱;被欲愛的煩惱所燒惱之後,內心就想追求財色名利等諸欲;於追求財色名利時,便受到種種身疲心惱的痛苦。
2)雖設功勞,若不稱遂,便謂我今唐捐其功,乃受劬勞無果之苦。
*雖然很辛勞,也不一定會稱心如意;當不能稱心如意時,就認為我現在真是白費力氣,受到徒勞無果的痛苦。
3)設得稱遂,便深戀著,守掌因緣,受防護苦。
*如果追求到欲,便深深的愛著,想盡種種的因緣來守護著,將它保護起來,所以他還要受積集與防護苦。
4)若受用時,貪火所燒,於內便受不寂靜苦。
*如果在受用欲的時候,貪的煩惱燒擾內心,心裡動亂,便受不寂靜之苦。
5)若彼失壞,受愁憂苦。
*當欲失掉或破壞時,飽受憂愁苦惱。
6)由隨念故,受追憶苦。
*如果失掉了欲,追隨回憶這件事也是種苦。
4-又由是因,發起身語及意惡行。
*又由於煩惱欲的原因,發起身語意三業的惡行,這是唯煩惱名欲的第四種理由。
5-又出家者棄捨欲時,雖復捨離煩惱欲因,欲復還起。
*又出家人棄捨在家的事欲時,雖然已經捨離煩惱欲因的事欲,並沒有完全捨離煩惱欲,若遇色聲香味觸等緣還會生起種種煩惱欲、事欲,所以煩惱欲才是真的欲,這是煩惱名欲的第五種理由。
6-又唯煩惱欲因緣故,能招欲界生老病死惡趣等苦。
*又由於煩惱欲的原因,招來欲界的生老病死及到三惡道種種的苦,這是煩惱欲名欲的第六種理由。
7-如是等輩雜染過患,皆煩惱欲以為因緣,是故世尊唯煩惱欲說名為欲,非於事欲。
*如上面所說六種煩惱引起的過患,都是以煩惱欲為因緣而生,有煩惱欲才會產生,所以佛陀才說內心有煩惱欲,是真的欲,而不是境界上色聲香味觸的事欲。

31.問:能生欲貪虛妄分別,凡有幾種?答:略有八種。一、引發分別,二、覺悟分別,三、合結分別,四、有相分別,五、親昵分別,六、喜樂分別,七、侵逼分別,八、極親昵分別。如梵問經言:引發與覺悟,及餘和合結,有相若親昵,亦多種喜樂,侵逼極親昵,名虛妄分別;能生於欲貪,智者當遠離。
*如《梵問經》說:「引發與覺悟」,是說於不和合不現前的境界生貪;
*「及餘和合結」,想要與所緣的境界和合生起煩惱;
*「有相若親昵」,有相分別,指於和合現前境界執取相好,或者親暱分別,這些都是屬於貪欲的分別;「亦多種喜樂」,也能產生多種喜樂;
*「侵逼」,又進一步覺得欲很有功德,受用諸欲,而且希望越多越好;「極親暱」就是最極的貪欲,放縱自己受用諸欲。
*以上是貪欲從淺到深逐漸的分別,名為虛妄分別;這八種虛妄分別會讓有情生起欲貪,有智慧的人應當遠離。
1-引發分別者,謂捨善方便心相續已,於諸欲中發生作意。
*引發分別方面,是指退捨離欲所修二道資糧或不淨觀等善方便心,不能於此善方便相續不斷,引發內心對色聲香味觸等欲境,開始作意,生起虛妄分別的貪心,這就是引發分別。
2-覺悟分別者,謂於不和合不現前境,由貪欲纏之所纏縛。
*覺悟分別方面,是指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欲境,還沒有和合,還沒有現前,但是心裏想著那件事,就被這貪欲的煩惱繫縛。
3-合結分別者,謂貪欲纏所纏縛故,追求諸欲。
*合結分別方面,是指被貪欲的煩惱繫縛的緣故,想要得到諸欲,於是追求諸欲。
4-有相分別者,謂於和合現前境界,執取其相、執取隨好。
*有相分別方面,是指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欲境,已經和合、現前,內心貪愛味著這些境界的相貌,又執取種種欲境的好處。
5-親昵分別者,謂於和合現前境界,由貪欲纏之所纏縛。
*親昵分別方面,是指因緣和合諸欲現前時,很想受用諸欲,這時內心被貪欲纏繫縛。
6-喜樂分別者,謂由如是貪欲纏故,希求無量所受欲具。
*喜樂分別方面,是指因為有貪欲的煩惱現行,被貪欲纏繫縛的緣故,希望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欲,愈多愈好。
7-侵逼分別者,謂由一向見其功德,而受諸欲,倍更希求。
*侵逼分別方面,認為這樣的貪欲是有功德的緣故,於受用之後,希望所追求的色聲香味觸欲,愈殊勝愈好。
8-極親昵分別者,謂為最極諸貪欲纏之所纏縛。
*極親昵分別方面,是指有貪欲的煩惱現行,貪欲纏到極至的境界,也就是貪到極點。

32.問:何故欲界諸煩惱中,唯顯示貪以為欲相?
*問:說到欲界的煩惱當中,為什麼只有說貪愛是欲的相貌?
1-答:若由是因,顯示貪愛為集諦相;即以此因,當知此相。
*答:如果由於這種因(有二種因,一者、貪愛是願不願所依處故;二者、貪愛遍生起故),可以顯示貪愛是集諦的相貌;我們就可以從這種因,了知貪愛是欲的相貌。
*由二種因緣,可以顯示唯貪愛是集諦的相貌,集諦使令有情生起苦諦;生起五蘊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愛。以這二種原因,佛陀開示時只說貪愛是欲的相貌。
2-問:何故顯示分別俱貪以為欲相?答:若此因緣令貪現前發起於貪,若此因緣受用事欲,總顯為一妄分別貪。
*問:佛陀為什麼要開示,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與貪心所合在一起的分別俱貪,是欲的相貌?答:若是這種因緣令第六意識的貪愛分別現前,發起於貪,有了貪愛煩惱的因緣以後,會去受用這些事欲。由貪愛的分別心及受用事欲,總相顯示為一種妄分別貪。
3-又有一分棄捨諸欲而出家者,仍於諸欲起妄分別;為令了知虛妄分別亦是欲已,尋復棄捨,故顯分別亦是欲相。
*有一部分的出家人,已經棄捨色聲香味觸男女的事欲,但是對於這些境界,仍然念念不忘,起虛妄分別;佛陀為了令這部分的出家人了知,虛妄分別也是欲,希望他們趕快棄捨虛妄分別的貪愛心,因此顯示分別俱貪也是欲的相貌。

33.問:何故唯說貪愛為集諦相?
*問:所有的煩惱都可以說是集諦,為什麼佛只說貪愛是集諦相?
1-答:由二因緣。一者、貪愛是願不願所依處故;二者、貪愛遍生起故。
*答:由二種因緣說貪愛是集諦相。第一貪愛是願不願所依處故,貪愛有二種,一個是願的貪愛,一個是不願的貪愛;第二貪愛遍生起故,貪愛遍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一切位、遍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遍內身外境一切境生起。
2-所以者何?由彼貪愛於身財等所應期願,為現攝受故,便起期願。
*為何會有願的貪愛?因為對於自己的身體、他人的身體,自己的財產、他人的財產等有貪愛心、有所期願,又因為現在已經享受這些身財等的好處,於是生起這樣的願心:希望將來或下一個生命體能再次得到這些欲。這是第一種原因。
3-於非願處,對治善中為非所願,現攝方便故,便起不願。
*如果將願解釋成期願三界有的「有愛」,非願解釋成期願斷三界的「無有愛」。
*這段文應該說:於非願處:於不願再有三界苦果之處,生起貪愛。
*於治三界苦果所修的對治善法中,有無有愛的非願。
*於現法中修各種方便,以期將來不要再到三界受生,心便生起無有愛。
*《披》於非願處對治善中等者:
此中義顯有、無有愛,能令生死流轉無有斷絕。
前說於身財等起勝期願,是名有愛,由彼發起後有希求故。
此說於非願處起不願者,即無有愛,謂於諸有見多過患,不更希求當來諸有故。
依無有愛造諸福行、或不動行,名對治善。然由彼愛非理所引厭離相應,是故不能證真出離。
4-由此願不願故,生死流轉無有斷絕。
*因為所願的貪愛和不願的貪愛,增長貪愛煩惱,因此生死流轉沒有斷絕的一天。
5-當知遍起復有三種。一者、位遍。依一切受差別轉故。
*應當知道普遍生起的貪愛也有三種。一、位遍,是不論位於苦樂憂喜捨哪一種受,依止一切受,都有不同的貪心出現。
6-謂由五門。喜和合故、喜不離故、喜不合故、喜乖離故、常隨自身而藏愛故。
*貪愛隨著五種受而活動,這五種貪愛就是:一、希望與喜樂受和合;二、希望不要與喜樂受分離;三、希望不要與憂苦受和合;四、希望與憂苦受分離;五、就算在不苦不樂捨受的時候,也就是沒有喜樂憂苦受時,內心裏的根本我執:第七識緣著第八阿賴耶識見分,執藏為我,還是隨捨受而生愛著。
7-二者、時遍。謂緣去來今三世境故。
*遍緣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五蘊、有情及器世間諸境,分別生起我愛或我所愛。
8-三者、境遍。謂緣現法、後法內身而起,亦緣已得、未得境界而起。
*貪愛心,緣現在、將來的生命體而起,也緣已得到的、未得到的境界而起。對現在的生命體有「自體愛」,對未來的生命體生起「後有愛」,對已得到的可愛色聲香味觸,生「喜貪俱行愛」:有喜、貪二種心所同時現起的愛。對未得的可愛境有「彼彼喜樂愛」:還沒有得到的色聲香味觸希望得到,對於那種種未來的境界,有喜、樂二種心所同時現起的愛,這些是因外境而起的。

34.問:何故唯說離貪瞋癡,心得離欲,不說離色受等煩惱事耶?
*問:為什麼只說遠離貪心、瞋心、愚癡心,才得到離欲?而不是遠離色受想行識五蘊身與色聲香味觸欲的境界,稱為離欲?
1-答:由離於此,亦離彼故。又諸煩惱性染污故。
*答:如果內心遠離貪瞋癡的煩惱,也就會遠離色聲等事欲,內心的貪瞋癡才是主要所要遠離的對象,而不是色聲等境界事。
*又貪瞋癡等煩惱的體性是染汙的。只要內心一有煩惱,就使令相關的境界,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都被染汙。
2-又即由此多過患故。所以者何?若於其事起諸過患,當知皆是煩惱所作。是諸過患,如前蘊善巧中觀察不善所有過患。
*又由於貪瞋癡煩惱有很多的過失災患。怎麼說?如果在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生起種種的過患,應該知道都是因為內心有煩惱造作而引起的。
*諸多過患,如前面蘊善巧觀察不善所有過患的文已經說過。不善就是煩惱,煩惱有很多過患,所以這裏不再多說。
3-又可避故。所以者何?於諸事中,一切煩惱皆可避脫,非一切事。
*另一個原因,貪瞋癡煩惱是可以規避遠離的,而色受等五蘊是果報,必然會現前。怎麼說?在種種的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所有因緣所生法中,只要如理作意,一切煩惱都可以不生起,可以規避遠離,而不是這一切因緣所生法可以不生起、不現前。
4-又由修習不淨觀等諸世俗道,雖厭其事,入離欲地,然離欲地煩惱隨逐,煩惱於心未得離欲。
*又由於修習不淨觀等世間道的人,觀察這身體很不淨。雖然厭離身體的不淨,修成功時得到禪定,進入離欲的境界,可是在離欲地還是有煩惱種子隨逐於阿賴耶識中。得色界無色界定的人還是有煩惱,因為真實的煩惱種子沒有斷除,只是以禪定壓伏煩惱種子不生現行,所以得禪定還會退,出定以後,有因緣煩惱還是會現起。
5-由此道理,唯離煩惱心善離欲,非離其事。於此處所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由上面的道理可以知道,唯有遠離煩惱,斷除煩惱種子,才稱為心善離欲,而不是遠離事欲、沒有境界、或暫時令煩惱種子不生現行。
*關於離欲這件事,其他的決擇文不會再出現了。

35.問:何因緣故,於諸經中,從餘煩惱,簡取我、我所見、我慢、執著、隨眠,說為染污煩惱品耶?
*問:什麼因緣,於各式各樣的經典當中說到很多種煩惱,由這麼多的煩惱當中將「我、我所見、我慢、執著、隨眠」簡別出來,稱為染汙煩惱品?除了我、我所見、我慢、執著及隨眠以外的煩惱,稱為餘煩惱。
*我、我所行者,謂薩迦耶見,認為有我及我所的這一念心稱為薩迦耶見。
*我慢者,謂即此慢,就是由這個我、我所的因,而生起的我慢。
*即彼諸纏,名為執著。我、我所煩惱的現行,稱為執著。
*即彼麤重,名為隨眠。我、我所的煩惱種子是麤重的,因為沒有堪能性。
*執著多分是諸外道,隨眠通二。執著我、我所的煩惱現行多分是外道。執著我、我所的煩惱種子通於外道與內道。
1-答:由三因故。一、向邪行故,謂我、我所見二種故。
*答:由於有三個原因,將我、我所見、我慢、執著、隨眠,說是染汙煩惱品。一、身語意三業有錯誤,稱為邪行,由我、我所見,這二種煩惱使令身語意產生種種的邪行,這是第一種原因。
2-所以者何?依止身見以為根本,便能生起六十二見;
*因為依止身見以為根本,便能生起六十二見。
3-依託此故,於非解脫計為解脫,而起邪行。
4-二、背正行故。謂我慢、執著二種。
*我慢及執著,這二種染汙煩惱,使令有情違背正行。
5-所以者何?依止我慢、執著故,於此正法毘柰耶中所有善友,所謂諸佛及佛弟子真善丈夫,不往請問云何為善,云何不善。
*為什麼我慢、執著是染汙的煩惱品?由於有我慢,有執著的原因,對於受持佛正法經律論的佛與佛的聖弟子善知識們,不想前往去請問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
6-設彼來問,亦不如實顯發自己。
*有我慢心、有執著心的內道或外道的人,如果有人來請問他,也不會如實際的情況來顯露自己真實的一面。
7-三、退勝位故。謂隨眠一種。所以者何?雖到有頂,下地隨眠所隨逐故,復還退墮。
*退失殊勝的境界,是指煩惱種子使令有情在三界裏面修得再高,都會退墮下來,所以隨眠也是屬於染汙煩惱品類。

36.復有差別。謂通達所知,於滅作證,有二種法極為障礙。一、邪行因緣,二、苦生因緣。
*又有第二種道理解釋我我所等煩惱是雜染品類。是指於通達身受心法等所知事無常苦空無我的實相,證入滅諦涅槃時,有二種法會產生極大的障礙。邪行因緣,苦生因緣。
1-邪行因緣者,謂六十二見。因此執故,於諸有情由身語意起諸邪行。
*依止我見、我所見而生的六十二見,由於這六十二見的緣故,心中生起種種錯誤的虛妄分別,於其他的有情,由身體、語言、意念,生起種種錯誤的行為。
2-苦生因緣者,謂不斷隨眠故。
*有情會不斷的有三界的生死苦,產生苦的因緣就是因為沒有斷除煩惱的種子。
3-又此二業有二因緣。邪行因緣因緣者,謂計我、我所薩迦耶見。
*又這種邪行因緣、苦生因緣都有各自生起的因緣。邪行因緣的因緣方面,是指執著有我、我所的薩迦耶見,依六十二見生邪行因緣的因緣。
4-苦生因緣因緣者,謂初後兩位不起正行。由我慢故,初不聞正法;由增上慢故,後不修正行。
*於最初聽聞正法及最後修行時,這二種位次時,不能生起正確的身語意行。
*因為有高慢心,在初位不聽聞正法;由於有增上慢,認為自己有修行,因此在後位,沒有修正確的出離道。

37.復有差別。謂於善說法毘柰耶中,有四種法為最、為上、勝極、勝妙、不共外道。
1-何等為四?一者、於諦簡擇;二者、於己同梵行所,修可樂法;三者、於異論所不生憎嫉;四、於清淨品能不退失。
*哪四種?佛法的殊勝有四點。
一於諦簡擇。於四聖諦簡別決擇世間及出世間的因果。
二於己同梵行所,修可樂法。修六和敬。
三於異論所不生憎嫉。於與自己不同思想處,不生憎恨嫉妒。
四於清淨品能不退失。因為能夠斷除煩惱種子。
2-於惡說法毘柰耶中,有四種法,於此四法極為障礙。一、計我、我所薩迦耶見,二、我慢,三、妄執諦取,四、不斷隨眠。
*在外道的惡說法當中,有四種法,對於前文所說的四種不共外道殊勝的佛法之修習,會形成很大的障礙。
一計我、我所薩迦耶見,執著有我見,有我所見,於諦的簡擇有所障礙;
二我慢,有我慢心對於與自己一起修行的同梵行者,不能對同梵行者修六和敬等可愛樂法;
三妄執諦取,虛妄執取出離道,錯誤的認識諸法實相,而且執著甚深,有邪見。
四不斷隨眠,外道法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對於所修的清淨品就會退失。
3-由此因緣,雖到有頂,必還墮落。
*因為外道有這些煩惱,雖然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的三界之頂,將來也還是會墮落到下地欲界、色界,還是在三界輪迴。
4-又有二執。一、根、境執,謂執我、我所。二、展轉有情執,謂我慢,計我為勝等。
*又外道法還有二種執著。
*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境是指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境,外道執著生命體的內六根是我,執著外六塵是我所。
*依有情自己興盛的事與其他有情之間由劣、等、勝的差別,展轉比較而生起高慢心的執著,執著自己勝過他人或執著自己比他人少分下劣等,如前文所說七慢或九慢等。

38.問:自有貪愛為眾苦因,何故餘處世尊復說欲為苦因?
*問:前文說貪愛是集諦,自心所有的貪愛是眾苦的原因,為什麼其他的經律論中,佛還要說欲是苦的原因?
1-答:以是現法苦因緣故。所以者何?若於有情有欲、有貪、或有親昵,彼若變異,便生憂惱等苦。
*答:因為欲是令有情現在的生命體受苦的因緣,所以佛說欲也是苦因。什麼原因?如果對於其他有情有欲望、有貪心、或有親暱貪,想要親近這種欲,有這些男女欲,如果對方有變化,變心或者生病,心裏就憂愁苦惱。

39.問:何故五蓋說名為龜?答:五支相似故,能障修習如理作意故。
*問:為何用烏龜來比喻五蓋的煩惱?答:五蓋好像烏龜的五個支幹,五蓋能夠障礙有情修習如理作意,所以經典用烏龜來比喻五蓋。
1-問:何緣故忿說名母駝?答:似彼性故,由惡語者,於他言詞不能堪忍增上力故,能障得彼教授教誡。
*問:為何說忿怒就像母駝?答:因為忿怒就像脾氣很不好的母駝一樣,有惡口的人,於他人來告誡時,一點也沒有忍耐力,出言不遜,因此他人不敢去勸諫,能障礙惡口者得到善知識的教授、教誡。
2-問:何故慳、嫉說名凝血?答:由於虛薄無味利養而現行故,能障可愛樂法故。
*問:為何說慳、嫉稱為凝血?答:慳貪,嫉妒,就像剛入胎藏時凝固的凝血。由於對虛薄無味的利養產生愛著,當他人獲得利養時,心生不忍,不耐他榮而生慳貪、嫉妒的煩惱,有這種煩惱能障礙他於同梵行所修六和敬等可愛樂法。
3-問:何故諸欲說名屠机上肉?答:繫屬主宰無定實故,能障無間修善法故。
*問:為什麼說欲望就好像屠夫砧板上的肉?答:因為屠夫砧板上的肉不一定是屬於誰的,諸家共有,誰有錢誰就可以買走,大家都想爭這塊肉,就會產生爭執,種種的煩惱因此而生。欲也是一樣,不一定屬於誰,也不是真實有的,若內心對於諸家共有的欲生起貪愛,就會障礙、中斷有情相續修習善法。
4-問:何故無明說名浪耆?答:似彼性故,障聞智故。
*問:為什麼說無明像狼?答:因為無明就像狼一樣極為癡鈍,障礙有情得到聞法的智慧。
5-問:何緣故疑說名岐路?答:似彼性故,障思智故。
*問:為什麼懷疑,佛比喻成歧路?答:於佛法心懷猶豫,不能決定就像歧路一樣,能障礙有情得到思惟的智慧。
6-問:何故我慢說名輪圍?答:似彼性故,障修智故。
*問:為什麼我慢,佛比喻成輪圍?答:因為我慢就像輪圍山一樣,難可越度,障礙有情修行的智慧。
雜阿含1079經:
云何為丘塚?云何為夜則起煙?云何為晝則火然?云何是婆羅門?云何發掘?云何智者?云何刀劍?云何為大龜?云何氍氀?云何為肉段?云何為屠殺處?云何為楞耆?云何為二道?云何為門扇?云何為大龍?」
佛告比丘:丘塚者,謂:眾生身麁四大色:父母遺體、摶食、衣服覆蓋、澡浴、摩飾長養,皆是變壞、磨滅之法。夜起煙者,謂:有人於夜時起隨覺、隨觀。晝則火然者,謂:晝行其教,身業、口業。婆羅門者,謂:如來、應、等正覺。發掘者,謂:精勤方便。智士者,謂:多聞聖弟子。刀劍者,謂:智慧刀劍。大龜者,謂:五蓋。氍氀者,謂:忿恨。肉段者,謂:慳嫉。屠殺[處]者,謂:五欲功德。楞耆者,謂:無明。二道[者],謂:疑惑。門扇者,謂:我慢。大龍者,謂:漏盡羅漢。
即說偈言:
說身為丘塚,覺觀夜起煙,晝業為火然,婆羅門正覺。
精進勤發掘,黠慧明智士,以智慧利劍,厭離勝進者。
五蓋為巨龜,忿恨為氍氀,慳嫉為肉段,五欲屠殺處。
無明為楞耆,疑惑於二道,門扇現我慢,漏盡羅漢龍,
究竟斷諸論,故我如是說。

40.問:更有所餘能發惡行無量煩惱,何故簡取貪瞋癡,立不善根?
*問:還有其他的煩惱使令有情產生身語意的惡行,產生無量的煩惱,為什麼只將貪瞋癡三法簡別取出,安立為不善根?
1-答:發業因緣略有三種。
*答:使令有情產生錯誤的身語意邪業的因緣,要略而言有三種。
2-謂愛味因緣故,損他因緣故,執著建立邪法因緣故。此貪瞋癡於上因緣,如應配釋。
*愛味因緣、損他因緣、執著建立邪法因緣,這三種因緣,是使令有情產生錯誤的身語意邪業的因緣。
*愛味因緣使有情生貪,損他因緣使有情生瞋,執著建立邪法因緣使有情生癡,由貪瞋癡產生這三種發業因緣。

41.問:貪等十煩惱幾能發業?幾不能發?答:一切能發。
*問:貪、恚、慢、無明、疑,及薩迦耶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邊執見、邪見等,前面說的十種煩惱,哪一些可以發出身語意三業,哪一些不能發業?答:所有的煩惱都能夠使令有情造業,都能夠發動造業。
1-若諸煩惱猛利現行,方能發起往惡趣業,非諸失念而現行者。
*若是這十種煩惱,現行時要很猛利、很有力量,才能夠發起往三惡道的不善業,不是說一時忘失正念而現行的煩惱能發起往惡趣的不善業。
2-又分別起能發此業,非任運起。
*又由內心分別生起的愛、見煩惱,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能夠發起往惡趣業,不是俱生、任運起、屬於修道所斷的愛、見煩惱,能夠發起往惡趣業。
3-問:諸煩惱有幾相?答:略有三相。一、自相,二、共相,三、差別相。
*問:諸煩惱有幾種相貌?答:要略而言,煩惱有自相、共相、差別相三種相貌。
4-自相者,謂貪瞋等各各自性所攝相。
*煩惱的自相方面,是指貪、瞋等各各有其自性所攝的體相。
*貪者,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又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可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染著為體;
*恚者,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非愛境界,若分別不分別,憎恚為體。
5-共相者,謂諸煩惱無有差別,一切皆同不寂靜相。
*煩惱的共相方面,是指煩惱與煩惱彼此之間沒有什麼差別,一切都是不寂靜相。
6-差別相者,復有二種。一、門差別相,二、轉差別相。
*煩惱的差別相方面,又有門差別相、轉差別相二種。
7-門差別相者,謂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如本地分已說。
*門差別相方面,依煩惱不同的特性安立不同的名稱。
*結,是指能和合苦,使令有情與苦和合在一起;
*縛,繫縛,是指令於善法不隨所欲,有煩惱繫縛時就不能隨心自在行善;
*隨眠,是指一切世間增上種子之所隨逐,有煩惱的種子,就能招感三界五趣世間生死的果報;
*隨煩惱,指倒染心,隨順煩惱能夠顛倒染汙這一念心;
*纏,是指數起現行,煩惱常常生起現行纏繞眾生令不自在。
8-轉差別相者,謂隨眠轉故、所緣轉故、現行轉故、品差別轉故、力無力轉故、因果轉故、迷行轉故。
*煩惱生起的種種差別相方面,是指煩惱種子的生起、煩惱生起的所緣境、煩惱現行的生起、煩惱生起的軟中上品差別、煩惱的生起是由有力量的分別而起或由沒有力量的任運而起的、煩惱生起是由因的種子現前或是由等流果等引發的現行、煩惱生起是由於心行的迷惑等。

42.復次,隨眠轉相略有十八。一、隨逐自境隨眠,二、隨逐他境隨眠,三、被損隨眠,四、不被損隨眠,五、隨增隨眠,六、不隨增隨眠,七、具分隨眠,八、不具分隨眠,九、可害隨眠,十、不可害隨眠,十一、增上隨眠,十二、平等隨眠,十三、下劣隨眠,十四、覺悟隨眠,十五、不覺悟隨眠,十六、能生多苦隨眠,十七、能生少苦隨眠,十八、不能生苦隨眠。
*其次,煩惱種子生起的相貌,要略而言有十八種。總共有八組:
1-隨逐自境隨眠者,謂三界中自地所攝隨眠。隨逐他境隨眠者,謂生上下地,下上煩惱所逐隨眠。
*隨逐自境隨眠方面,是指三界中各有自地所攝的煩惱種子所隨逐。
*隨逐他境隨眠方面,是指雖然生到上地的色界無色界,還是有下地欲界的煩惱種子所隨逐;或是生到下地欲界,還是有色界及無色界的煩惱種子所隨逐,有不屬於自地境所攝的煩惱種子隨逐。
2-被損隨眠者,謂世間離欲下地隨眠。不被損隨眠者,謂已離欲、或未離欲自地隨眠。
*被損害的隨眠方面,是依世間道,修習禪定,遠離欲界欲,證得世間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此時欲界等下地的煩惱種子被損害、降伏,不能生現行。
*沒有被損害的隨眠方面,是指已經離欲、或未離欲者,自身還為自地的煩惱種子所隨逐。例如已經離欲界欲生到上地色界或無色界,還是有色界及無色界的煩惱種子所隨逐,這色界及無色界的煩惱種子沒有被損害,是屬於自地的隨眠;或生到下地欲界,還沒有離欲,還是有欲界的煩惱種子所隨逐,屬於自地的隨眠沒有被損害。
3-隨增隨眠者,謂自地隨眠。不隨增隨眠者,謂他地隨眠。
**隨增隨眠方面,是指生到自地,自地煩惱種子不斷熏習增強它的力量。
*不隨增隨眠方面,是指於自地中,他地隨眠的煩惱種子不會增加、不會增強力量,因為只有自地煩惱種子才會數數熏習,力量才會隨之增加、增強。
4-具分隨眠者,謂諸異生所有隨眠。不具分隨眠者,謂諸有學非異生者所有隨眠。
**具分隨眠方面,是指凡夫阿賴耶識中所有的煩惱種子;也就是所有的煩惱種子,是完整的,尚未被斷除的。
*不具分隨眠方面,是指有學聖者,包括初果乃至四果向的聖人,在阿賴耶識中仍有尚未斷除的俱生煩惱種子。
5-可害隨眠者,謂般涅槃法所有隨眠。不可害隨眠者,謂不般涅槃法所有隨眠。
*可損害隨眠方面,是指具聲聞乘,緣覺乘,或者是菩薩乘三乘無漏種性的人,可以依般涅槃法斷除所有的隨眠,他們的煩惱種子是能被斷除損害的。
*不可損害的隨眠方面,是指有一類的眾生,沒有三乘無漏的種性,沒有善根,他們的煩惱種子是不能被斷除損害的。
6-增上隨眠者,謂貪等行所有隨眠。平等隨眠者,謂等分行所有隨眠。下劣隨眠者,謂薄塵行所有隨眠。
*增上隨眠方面,有些貪的煩惱種子特別強,稱為貪行者;有些瞋的煩惱種子特別強,稱為瞋行者;有些愚癡的煩惱種子特別強,稱為愚癡行者;有些尋思的煩惱種子特別強,散亂心多的人,稱為尋思行者。有些高慢心的煩惱種子特別強,稱為慢行者;有些疑惑心的煩惱種子特別強,稱為疑行者。貪、瞋、癡、尋思、慢、疑等行者,所具有的特別重的煩惱種子。
*平等隨眠方面,有些人所具有的各各煩惱種子的強度都差不多,稱為等分行。
*下劣隨眠方面,有些人所具有的煩惱種子力量比較小,薄就是微薄,塵就是煩惱,煩惱很微薄的人所具有的煩惱種子。
7-覺悟隨眠者,謂諸纏果與纏俱轉隨眠。不覺悟隨眠者,謂離諸纏而恒隨逐隨眠。
*覺悟隨眠方面,纏是指煩惱現行數數生起;纏果,是指煩惱種子,也就是隨眠。纏果與纏俱轉和合,是指煩惱種子,遇緣生起現行的煩惱纏,這樣能產生「種生現、現熏種」種現熏三法同時現起的俱時因果、合乎俱有義的隨眠。
*不覺悟隨眠方面,是指這類煩惱種子現在還沒有生現行,在阿賴耶識中睡眠,沒有醒過來,能產生種子生種子的異時因果、合乎恆隨轉義的隨眠。
8-能生多苦隨眠者,謂欲界隨眠。能生少苦隨眠者,謂色無色界隨眠。不能生苦隨眠者,謂得自在菩薩所有隨眠。
*能生多苦隨眠方面,是指欲界的煩惱種子,使令有情生出種種的苦。
*能生少苦隨眠方面,是指色界、無色界有情的煩惱種子。
*不能生苦隨眠方面,是指已得自在、八地以上菩薩的煩惱種子。八地以上菩薩雖然有煩惱種子,由於是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永伏煩惱現行,分段生死我執的種子已伏斷,不會引發到三界生死輪迴的果報;由大悲願所攝持故,直到成佛前一剎那在金剛喻定中才斷除所有的煩惱種子。

43.問:如說麁重體性名隨眠,此煩惱品麁重望彼諸行。
*問:如說麤重的體性稱為隨眠,這些煩惱品的麤重對望現行的五蘊等有為法。
1-當言有異?為不異耶?答:當言有異。
*應當說有差異,還是沒有差異?答:應當說煩惱品的麤重,與現行五蘊的有為法有差異。
2-何以故?由阿羅漢永害一切煩惱麁重,而諸行相續猶未斷絕故。
*怎麼說?因為阿羅漢已永遠斷除三界分別起及俱生起的煩惱麤重,將阿賴耶識中煩惱障品類的種子,全部斷除,但前生由煩惱麤重所造成的現行果報,色受想行識五蘊,還是繼續存活著,還沒有斷絕,所以說煩惱品的種子(煩惱麤重),與色受想行識五蘊是有差別的。
3-問:有幾麁重攝諸麁重?答:略有十八。
*問:有幾種麤重可以含攝這些麤重品類?答:要略而言這種沒有堪能性的麤重品類有十八種相貌。
一、自性異熟麁重,
*果報自性上的無堪能性,三界五趣的果報都是由煩惱造業招感而得,得到果報體時,已有煩惱種子的無堪能性在其中,令果報無堪能性。
二、自性煩惱麁重,
*煩惱本身就是一種麤重,沒有堪能性。
三、自性業麁重,
*有漏業的自性也是麤重的,也是沒有堪能性的。
四、煩惱障麁重,
*煩惱障是指長時、猛利的煩惱性,已經現行,稱為煩惱障麤重。煩惱的相貌就是不寂靜,沒有堪能性聽聞佛法、修止觀。
五、業障麁重,
*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合和僧、出佛身血等五無間業使令有情沒有堪能性修止觀、得聖道;而不是一般人所造的輕業,輕業障礙有情得聖道的傷害還不是很大。
六、異熟障麁重,
*是果報上的麤重。
七、蓋麁重,
*蓋即蓋覆之義。貪欲、瞋恚、昏沈睡眠、掉舉惡作、疑,這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這些蓋障使令有情沒有堪能性修習止觀、證得聖道。
八、不正尋思麁重,
*不正尋思是指不正思惟、不合道理的分別心,如欲、恚、害、親里、國土、不死、家勢相應、輕懱相應等八種尋思。
九、愁惱麁重,
*整個心都陷在憂愁苦惱中,心不寂靜沒有堪能性修學聖道。
十、怖畏麁重,
*指心中有恐怖害怕,使令有情沒有堪能性。
十一、劬勞麁重,
*作事作得太辛苦,身體非常疲勞,沒有堪能性繼續修行。
十二、飲食麁重,
*指飲食吃得太多容易昏沈、睡眠,吃得太少又沒有力氣,或者吃錯東西就生病,由於飲食的不當,導至身心麤重、無堪能性,不利於修行。
十三、眠夢麁重,
*眠夢會令身不自在,眠夢也會使心昧略,令心沒有堪能性。
十四、婬欲麁重,
*淫欲使令有情身心疲勞。
十五、界不平等麁重,
*地水火風不調,使身體的適,障礙修行。
十六、時分變異麁重,
*老的時候身心退化,不能隨心意而轉。
十七、終沒麁重,
*死的時候,諸根衰退,已無堪能性。
十八、遍行麁重。如是麁重,如前應知。
*行苦,有情於此五蘊果報體不苦不樂受中,不能了知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變壞法,令有情沒有堪能性。以上十八種麤重,如同前文所解釋的應該知道。

44.復次,所緣、現行二轉,於其自處當廣宣說。
*其次,煩惱隨著不同的所緣境而起現行,下文還會再詳細解釋。
1-品差別轉,當知如前蘊善巧說。
*煩惱的品類差別方面,應該知道如同前文卷55中的蘊善巧所解釋的品類差別可知。
*蘊善巧中,建立煩惱有軟品、中品及上品三種。
2-力無力轉,當知如前本地分說。
*煩惱生起時是有力量的或無力的,如同以前〈本地分〉卷8所解釋的應該知道。
*謂彼煩惱,若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轉者,當知有力。若由任運失念轉者,當知無力。一一分別,如本地分有尋有伺地說。
3-因果轉者,謂煩惱、業、生,皆以煩惱為因。果亦如是,隨應當知。
*煩惱的因、果轉相方面,是指煩惱雜染、業雜染、與生雜染都是以無明煩惱為因。果也是如此,應該了知。
4-欲界一分不善煩惱,有異熟果。應知所餘,無異熟果。
*欲界有善法、無記法及不善法的煩惱,只有屬於不善性的煩惱品類有不可愛的異熟果。煩惱使令有情造業,因而招感異熟果。應知所餘不發惡業的善、無記法,不會招感不可愛的異熟果。這裡異熟果指的是往惡趣的異熟果。
5-迷行轉者,如本地分七種已列。
*迷行轉方面,是指內心有煩惱,迷惑於真理,不明白諸法實相;有煩惱迷惑的心有種種的相貌,如前〈本地分〉中說有七種,已經列出說明。
6-義別云何?謂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此三於所知境起邪了行,於四聖諦迷行轉故。
*這七種迷於緣起諸行而生的煩惱,在義理上有什麼差別?邪了行的相貌有三種,一有薩迦耶見:有我見。二有邊執見:有斷見、常見。三有邪見:有撥無因果、無父、無母、無真阿羅漢等邪見。這三種分別起的煩惱,於所知境界生起錯誤認知的心行,會有這樣的邪解了行的煩惱,這是因為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有迷惑不了解造成。
7-無明一種,是不了行。
*無明是指不明白諸法實相的煩惱,對於自己過去、現在、未來的五蘊不明白,因果不明白,從煩惱因所生五蘊諸行不明白,苦集滅道四諦、佛法僧三寶通通不明白等。
8-疑,是了不了行。
*心懷二路,一知半解,懷疑苦集滅道四諦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四諦的道理是真實的?還是虛妄的?
9-見取、戒禁取及貪瞋等,緣見為境、見所斷者,彼一切皆是執邪了行。
*見取是指對薩迦耶見、邊執見、和邪見等三種不正見,取著不捨,以為最勝、最妙、最上,以為由此見故,能得清淨解脫之果。
*戒禁取見是指隨順見取執行或受持邪戒,錯認以為是正戒。
*還有遇可愛境界生起貪心、耽染愛著。
*遇不可愛境界生起瞋心、瞋恚忿怒。
*這些煩惱都是以我見為根本而產生的,擾惱有情身心,所以說緣見為境;
*這些都是不如理作意分別所起的煩惱,不是俱生的,因此說為見道所斷的煩惱。以上所敘述的煩惱都是屬於執邪了行。
10-即此一切迷苦、集諦者,是迷彼因緣所依處行。
*迷惑生彼世間因果之因緣所依處的煩惱心行,也就是迷惑於四諦中的苦諦與集諦的種種煩惱。因為不明白苦諦,也不明白集諦,不明白生死流轉因緣所依止的處所,所以不斷於三界生死輪迴。
*攝事分說:觀察將來生命體的集諦(後有愛)的依止處,當知就是現在的苦諦,也就是現在的生命體。以現在的生命體為依止,希求來生有更可愛的生命體,就會產生將來生命體的苦諦(果)。
*將來生命體的苦諦(果)所依止的地方,也就是產生的因緣,是將來生命體的集諦,即後有愛及業,集諦是因,苦諦是果。
11-即此一切迷滅、道諦者,是迷彼怖畏生行。
*迷彼怖畏生行,是迷惑於四諦中的滅諦與道諦所生的種種煩惱。成就道諦的功德,證得滅諦滅靜妙離的境界,對於這件事內心有迷惑,有所怖畏,所以不願意去修行成就聖道。
12-即彼一切任運所起修道斷者,是任運現行迷執行。
*任運、自然而生起的微細煩惱,是俱生的。
*現在迷行轉的七種煩惱,是在解釋前面的十種煩惱,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恚、慢、無明、及疑,只是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分為見道所斷的前六種與修道所斷的第七種,做七種解釋。

45.復次,如前所說一切煩惱障治差別,但依化宜顯示麁相,建立煩惱迷執邪行。為令所化有情於種種煩惱諸行過失易生解故,今當總辯一切煩惱如實巨細之相,建立迷執諸行差別。
*其次,如前文所說的煩惱雜染障礙對治差別:
一、相續成熟對治(十三種資糧道);
二、近斷對治(煗頂忍世第一法決擇分善);
三、一分斷對治(見道),四、具分斷對治(修道)。
*為了教化眾生應該先說明煩惱的麤相,施設建立有煩惱眾生迷惑、執著、錯誤認知的內心情況。為了使令所教化的眾生,更進一步對於種種煩惱產生的邪行過失,能夠容易了解,現在要總體的、巨細靡遺的說明一切煩惱真實的相貌,依有事無事、諸根相應差別施設建立,有煩惱眾生迷惑執著,錯誤認知的種種心行差別。

46.問:如是諸煩惱幾有事?幾無事?
*問:前面所說的十種煩惱,哪一些是有事?哪一些是沒有事?
*事,乃依阿賴耶識中種子所變現的根身、器界、前七轉識等因緣變所生之性境(本質境)說為有,即世俗實有。
*無事,乃相對事說無,即事的反面,或說為理。依因緣變所生法為空,依空理而安立,理依事顯,理本身不是事,名無事煩惱。
在見道時依理除遣之,該貪等煩惱即說為無事。
/1答:諸見與慢是無事,於諸行中實無有我而分別轉故。
*答:諸見包括薩迦耶見一分、邊執見一分、見取見全分、戒禁取見全分及邪見全分,這些見以及高慢心一分的煩惱是屬於無事。
*因為這些煩惱是由分別我執,即前說「薩迦耶見一分」所引起的,雖然一切有為法五蘊諸行當中,依因緣變所生法為空之理,根本沒有我這件事,唯由內心虛妄分別、不如理作意的分別而生起,所以說是屬於無事的煩惱。
/2貪、恚是有事。
*貪心一分是緣可愛的世俗實有境界所引起的,瞋心一分是緣不可愛的世俗實有境界所引起的,所以說是屬於有事的煩惱。
/3無明、疑通二種。
*無明及疑這二種煩惱通於無事及有事,於事及理不明白都可生起無明和疑。
1-問:是諸煩惱,幾與樂根相應?乃至幾與捨根相應?答: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皆於三受現行可得。
*答:俱生起的,任運生的煩惱,於順境相、違境相、及中容境相皆不相違,所以三受現行當中都存在任運生的一切煩惱。
*領順境相,適悅身心,說名樂受;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領中容境相,於身於心,非逼非悅,名不苦不樂受。
/1是故通一切識身者,與一切根相應;不通一切識身者,與意地一切根相應。
*如果這類煩惱通於前五識及六一切識身,即通俱生起的身心二受則能與苦、樂、捨等三受根相應。
*如果這類煩惱不通於前五識身,只通於心受,則與意地的一切苦、樂、捨三受根相應。
/2不任運生一切煩惱,隨其所應諸根相應,我今當說。
*不是任運生起的煩惱,也就是分別起的煩惱,隨其所相應的諸根,苦、樂、喜、憂、捨等五根(五受),產生煩惱的相貌,下文將詳細說明。
/3貪於一時樂、喜相應,或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於一時與捨相應。
*生起貪煩惱時,有時是與樂受、喜受相應;或有時與憂受、苦受相應;或有時在捨受時也會有貪。
2-問:如何等?答:如有一,或於樂受起會遇愛、不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樂受不會遇、非會遇,若乖離、非和合;
*問:怎麼樣在五受當中生起貪心?答:假如有一位眾生,希望遇到樂受,與樂受和合在一起,不願離開樂受,這種不乖離愛生起時,可是對於樂受的境不能會遇、也沒機會再遇到樂受,對樂受形同乖離,無法與樂受和合在一起。此時因為想得到樂受卻得不到樂受,所以稱為與憂受相應的貪煩惱。
/1或於苦受起不會愛、若乖離愛而現在前,遂於苦受合會、非不合會,不乖離、非乖離。由是因緣,貪於一時憂、苦相應。
*或是不想與苦受和合在一起,希望不要有苦受,這種乖離愛生起時,結果無法不與苦受和合在一起,不想得到苦受卻還是會遇到苦受,這是與苦受相應的貪煩惱。由於上面的種種因緣,貪煩惱有時與憂受、苦受相應
/2與此相違,喜、樂相應。
*與憂、苦相應的貪煩惱情況相反,就是與喜、樂相應的貪煩惱。
*想要遇到樂受與樂受和合在一起,剛好碰到的境界也是快樂,此時因為想得到樂受也得到樂受,這是與喜樂受相應的貪煩惱;
*不想要與苦受和合在一起,希望不要有苦受,剛好碰到的境界也是如意的,此時因為不想得到苦受也如願的離開苦受,這是與樂受相應的貪煩惱。
/3若於不苦不樂位而生味著,當知此貪捨根相應。
*假如對於處在不苦不樂受的五蘊諸行,生起愛味、貪著,譬如對於身體生起貪愛心,應當知道這是有貪的捨根相應。

3-恚於一時憂、苦相應,或有一時喜、樂相應。
問:如何等?答:如有一,自然為苦逼切身心,遂於內苦作意思惟,發恚恨心;或於非愛諸行有情及諸法所作意思惟,發恚恨心。由是故恚、憂、苦相應。
*瞋心有時候是與憂、苦根相應,有時候是與喜、樂根相應。
問:這種情況怎麼說?答:假如有一位眾生,身心為苦所逼迫時,於是內心對於苦受不如意的境界,自然發起瞋恨心;
*或是對於不喜歡的人、怨敵、事、以及有為法,有所警覺而引起思量的運作,發起瞋恨心。由上述的情況,所以說瞋心與憂、苦根相應。
4-問:恚與喜、樂相應,如何等?答:如有一,於怨家等非愛有情起恚惱心,作意思惟:願彼沒苦,沒已不濟;或不得樂,得已還失,若遂所願,便生喜、樂。由是故恚喜、樂相應。
*問:瞋心與喜、樂根相應是怎麼樣發生的?答:假如有一位眾生,對於有怨恨的人、仇人等有情,生起瞋恚惱怒的心,有這樣的想法:希望他們早點死,或沈沒在痛苦裡面;或者活的時候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快樂也會很快失去。這位眾生因瞋心這樣作願,也真的如他所願,於是便生喜、樂之心。因為上述的情況,所以說瞋心與喜、樂根相應。
5-薩迦耶見及邊執見,若於樂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喜根相應。若於苦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憂根相應。若於捨俱行蘊觀我我所,或觀為常,捨根相應。
*我見及邊執見,如果於享有快樂的五蘊,觀察思惟後,認為樂受俱行的五蘊是我,或者是我所擁有的,或者認為是常恆住不變異的,這是屬於喜根相應。
*如果於感覺痛苦的三惡道的五蘊,觀察思惟後,認為苦受俱行的五蘊是我,或者是我所擁有的,或者認為是常恆住不變異的,這是屬於憂根相應。
*如果對於五趣眾生的五蘊捨受的本質,觀察思惟後,認為捨受俱行的五蘊是我,或者是我所擁有的,或者認為是常恆住不變異的,這是屬於捨根相應。
6-斷見攝邊執見,當知一切與彼相違。
*斷見所攝的邊執見,應當知道與常見所攝的邊執見相反。
*如果與樂俱行蘊的時候,認為我或我所會斷滅,因為擔心死了以後現在的快樂就沒有,是屬於憂根相應。
*如果與苦俱行蘊,認為我或我所會斷滅,因為現在很苦,死了以後現在的痛苦就沒有,將來就不用再受,是屬於樂根相應。
*這是與常見所攝的邊執見相反。
7-見取、戒禁取,取彼見故,隨其所應,如彼相應。
*見取是執著薩迦耶見等諸見,認為自己所執的諸見是最高的、最殊勝的見解;戒禁取,是隨順見取的執著,而產生所有身語戒禁,這二種都是取著前面所說的薩迦耶見、邊執見,因此與五受根相應的情形,與薩迦耶見、邊執見的情形一樣。
8-邪見一種,先作妙行,憂根相應;先作惡行,喜根相應。
*邪見這一種,於過去造作善好的業因,因有邪見而與憂根相應,認為自己做好事沒有好的果報,白白浪費。
*又於過去若造作惡的業因,有喜根相應。
9-慢於一時喜根相應,或於一時憂根相應。問:如何等?答:略有二慢。一、高舉慢,二、卑下慢。又高舉慢,有三高舉。何等為三?謂稱量高舉、解了高舉、利養高舉。此高舉慢,喜根相應。若卑下慢,與彼相違,憂根相應。
*慢也是一樣,有時候是與喜根相應,有時候與憂根相應。問:這件事怎麼說?答:要略而言高慢心有二種:一種是與其他有情比較之後,自己實際上比較優秀,心就高舉起來,這就是高舉慢。一種是與其他有情比較之後,事實上自己比較差,但自己卻認為沒差其他有情很多,這就是卑下慢。
*又高舉慢,心高舉起來的情況有三種。到底是哪三種?與其他有情比較之後,自己實際上比較殊勝,心就高舉起來,是稱量高舉;
*明白事情的時候,了解得快,看得透,這樣使心高舉起來,是解了高舉;
*自己比較有錢,物質條件比較好,其他有情比較窮,心就高舉起來了,是利養高舉。
*因為這三種情況產生的高舉慢,讓自己生歡喜心,所以是喜根相應。
*卑下慢,與喜根相應的高舉慢是相反的,所以與憂根相應。
10-疑,若於利養、恭敬、稱譽、樂善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引令猶豫者,憂根相應。於無利養、不敬、譏毀、苦惡趣等決定事中,他所導引令猶豫者,喜根相應。
*若於善行能得到名聞利養、受他人恭敬、面前稱讚、後歎譽、及得到快樂的人天果報等決定事中,值遇惡知識告訴他說:根本沒有這些事。他心裡就會開始猶豫,這些事到底有或沒有?他原來也覺得這些事情是殊勝的,可是現在又不決定,與憂根相應。
*若是有人於惡行得不到利養,不受他人的恭敬、受他人的譏笑、毀謗,及得到痛苦的三惡道果報等決定事中,值遇惡知識告訴他說:根本就沒有這些事。他心裡就會開始猶豫,這些事到底有沒有?修惡行的人,死了會得到三惡道的果報嗎?到三惡道是不是真的很痛苦?這些事本來是不好的,事實上他原來也覺得這些事情是令人痛苦的、害怕的,可是現在又不決定,因此,他就不會覺得那麼痛苦、害怕,就會與喜根相應。
11-無明,通與五根相應。
*還沒有證得聖道以前,對諸法實相都是有疑惑的,這就是無明,無明通與一切苦樂憂喜捨受相應。
12-所餘相應,引事指斥,文不復現。
*其他的隨煩惱與五受根相應的情況,引出事例來說明的文不再出現。
13-先辯煩惱諸根相應,但約麁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無亂故。今約巨細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
*如前所說煩惱與五受根相應,只是約粗相的道理來施設建立,為使令剛剛開始修學佛法的人正確理解,不生錯亂。
*現在這裡,以全面的、廣泛的、詳細的說明這個道理,建立任運生煩惱和不任運生煩惱與諸根相應的道理,使令久修的佛弟子,明白自己與他人種種身心的活動、種種煩惱的差別運轉的情況。

47.復次,諸煩惱略有三聚。一、欲界繫,二、色界繫,三、無色界繫。
*其次,諸多煩惱要略而言有三聚,聚表示很多,也就是說每一聚都包含很多煩惱。這三聚是:一、屬於欲界的煩惱,二、屬於色界的煩惱,三、屬於無色界的煩惱。
1-問:如是三聚,幾不善?幾無記?答:初聚一分是不善,餘二聚是無記。諸不善者是有異熟,非餘。
*問:在這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哪一些是屬於不善?哪一些是屬於無記?答:欲界眾生的煩惱,有一部分是不善的,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也有煩惱,不過是無記的,就是有覆無記。
*煩惱品這種不善法會有異熟果,會到三惡道受果報,其他的善法及無記法,不會到三惡道受異熟果。
2-問:幾多性?幾少性?答:初多性,餘不爾。
*問:這些三界的煩惱,哪一些是屬於很多的?那一些是屬於很少的?答:初欲界的煩惱是很多的,因為緣六塵的境界而轉。餘上界的煩惱,譬如色界初禪雖然也能緣色、聲、觸、法四塵,但四種禪天的有情都只內緣法塵而生煩惱,無色界也只內緣法塵而生煩惱。可知欲界的人所緣境多煩惱也多,上二界的人所緣境少煩惱也少。
3-如多性、少性,如是猛利長時染惱性、非猛利長時染惱性,
*如同欲界是多性,上二界是少性一樣,如是欲界的煩惱是非常勇猛、有力量而且發作的時間很長、相續不斷;而上二界的煩惱力量不是很強而且也不是長時間的。
4-發起外門雜染性、發起內門雜染性,
*欲界眾生,緣慮外界的色聲香味觸而引起煩惱;上二界眾生,沒有欲界的欲,但味著禪定,緣慮內境而起煩惱。
5-發起惡行性、發起非惡行性,
*欲界眾生,會發出身語意的惡行,造作罪惡的行為;上二界眾生,因為已無瞋心,雖然也有煩惱,但是不會發起惡行。
6-能生多苦性、能生少苦性,
*欲界眾生的煩惱,能產生很多的痛苦;上二界眾生的煩惱,能夠產生的痛苦不大。
7-大有罪性、小有罪性,
*欲界的煩惱,能產生的罪過很大;上二界眾生的煩惱,能夠產生的罪過是很小的。
8-遲離欲性、速離欲性,
*欲界眾生很難離欲;上二界眾生,很容易就離欲。
9-不離欲所顯性、離欲所顯性,
*欲界眾生沒有離欲;上二界眾生,已經離欲。
10-三摩地相違性、非三摩地相違性,
*欲界眾生沒有禪定,是三摩地相違性;上二界眾生已得禪定,是非三摩地相違性。
11-非一種相生決定性、一種相生決定性等,當知亦爾。
*欲界的眾生,所緣慮的境界有各式各樣的情況,是非一種相生決定性;上二界眾生,因為有禪定,內心所緣慮的是同一個境界,又色界眾生的身體都是一樣光明的相貌而且都沒有男女根,無色界眾生都一樣無業果色,是一種相生決定性等,應當知道也是一樣。
4-中嗢拕南曰:多、染惱、內門、惡行、生諸苦、有罪、遲離欲、三摩地、生等。

48.復次,云何能斷煩惱?齊何當言已斷煩惱?從何煩惱而可說斷?斷諸煩惱為頓、為漸?云何次第斷諸煩惱?諸煩惱斷,復有幾種?煩惱斷已,有何等相?諸煩惱斷有何勝利?
*其次,怎麼樣才能夠斷煩惱?這是第一個問題。
*達到怎麼樣的境界、程度、界限,才可說已經斷除煩惱?這是第二個問題。
*從什麼樣的道理,說明煩惱是可以斷除?這是第三個問題。
*斷煩惱到底是頓斷還是漸斷?這是第四個問題。
*如何次第的斷除煩惱?這是第五個問題。
*煩惱斷有幾種情況?這是第六個問題。
*煩惱斷了以後表現出來的相貌是怎麼樣?這是第七個問題。
*煩惱斷了能得到什麼殊勝的利益?這是第八個問題。

1-謂善法資糧已積集故,已得證入方便地故,證得見地故,積習修地故,能斷煩惱;得究竟地,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一、資糧位,努力積聚資糧;二、加行位,能夠證入方便,在奢摩他中修毗鉢舍那斷煩惱;三、見道位,斷除煩惱,見到諸法實相;四、修道位,繼續斷除剩餘俱生起的煩惱;五、究竟位,能斷除一切的煩惱。
2-復有差別。謂由修習四種瑜伽,能斷煩惱;若善修習如是四種,當言已斷一切煩惱。四種瑜伽,如聲聞地已說其相。
*又有差別,經由修習四種止觀,有能力斷除煩惱;如果善修習這四種止觀圓滿後,應當可說已斷除一切煩惱。
*在〈本地分‧聲聞地〉卷28曾說明四種瑜伽。信、欲、精進、方便,這四種瑜伽,能夠斷煩惱。
3-復有差別。謂相續成熟故,得隨順教故,內正作意故,對治道生故,能斷煩惱。修對治道已到究竟,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又有差別。以〈修所成地〉卷20中所說的四處、七支,配合約涅槃緣辨斷煩惱。
一、相續成熟,配第一支生圓滿。內外圓滿成熟時,自身信進念定慧五善根栽培成熟,也得到善知識的教導,稱為相續成熟。
二、得隨順教,配第二支聞正法圓滿。包含正說法及正聞法圓滿,得到隨順修習止觀的教法。
三、內正作意,配第三支涅槃為上首及第四支能熟解脫慧之成熟。
四、對治道生,配第五支修習對治。修習止觀以後就能夠對治煩惱。
經過這四個步驟就能夠斷煩惱。
*修對治道已到究竟,配第六支世間一切種清淨及第七支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世間一切種清淨,得到世間的四禪八定;出世間一切種清淨,斷除所有煩惱,從初果一直修到阿羅漢,或者是從初地一直修到無上菩提,對治煩惱這件事情已經圓滿了,稱為已斷一切煩惱。

4-復有差別。謂了知煩惱事故,了知煩惱自性故,了知煩惱過患故,煩惱生已不堅著故,攝受對治故,能斷煩惱;對治已生,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又有差別,從遍知永斷角度。於一切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無不了知的智慧稱為遍知,這種智慧能夠永遠斷除一切煩惱,成就此智慧的五個次第是:
一、煩惱的依止處,稱為煩惱事。對於一切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不明了五蘊等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是無常、苦、空與無我的,由此而生煩惱。
二、要了知煩惱自性,是不寂靜,要清楚的了解各種煩惱的自相、共相、差別相,才能一一對治種種的煩惱。
三、要了知煩惱過患,煩惱會帶來很多的過患;這些過患會造就很多的罪,過去有罪,現在也有罪,將來還有罪;使令自己不自在,過去苦,現在也苦,將來還是苦。
四、要煩惱生已不堅著,煩惱生後,很快棄捨煩惱令心轉還,不堅著煩惱。
五、要攝受對治故,就是如理作意,修習對治煩惱的方法,也就是修止觀。
修止觀成功後,成就對治煩惱的智慧,能夠完全斷除煩惱,稱為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5-復有差別。修奢摩他故,修毘鉢舍那故,能斷煩惱;若諸相縛已得解脫,諸麁重縛亦得解脫,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斷除煩惱,有二種差別。一是需要斷除心對於境相的執著,一是斷除煩惱的種子。必須能夠修止、修觀,才能夠斷除煩惱。
*如果已經解脫相的繫縛,煩惱種子麤重的繫縛也能得到解脫,則可以說已斷除一切煩惱。
6-如世尊言:相縛縛眾生,亦由麁重縛。善雙修止觀,方乃俱解脫。
*如佛在經中這樣說:眾生都被這些相牢牢的繫縛住,也因為有煩惱的種子,心被繫縛。唯有善巧、完整、圓滿的修習止觀,才能解脫相縛和麤重縛。
7-復有差別。謂了知所緣故,喜樂所緣故,能斷煩惱;所依已滅故,已得轉依故,當言已斷一切煩惱。
*又有差別,約修止觀的角度來說。
*必須了知所修的所緣境,才能斷煩惱;
*要歡喜這裡所說的所緣境,才能斷煩惱。
*阿賴耶識中的煩惱種子,已經完全的滅除,使阿賴耶識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不再輪轉生死時,稱為已斷一切煩惱。
49.復次,從彼相應及所緣故,煩惱可斷。所以者何?對治道生,煩惱不起,得無生法,是故說名斷彼相應。相應斷已,不復緣境,故從所緣亦說名斷。
*其次,斷煩惱的下手處,是從對治煩惱與心相應,使煩惱無從生起,不會再有煩惱緣境,就可以斷煩惱。這句話怎麼說?
*有能對治煩惱的無分別智生出時,煩惱種子斷除,煩惱就不會生起,得到無生法忍。煩惱與識相應,這件事不會再有,因為將煩惱種子也斷了,稱為斷彼相應。
*無分別智生出時,此時心無分別,無所緣,不再緣境,因此說從所緣亦說名斷。
*於後得智與煩惱相應這件事已經斷除,煩惱種子究竟斷除,不會再緣境產生煩惱,於所緣境相,不會被它繫縛,也可以說是斷。

50.復次,見斷煩惱頓斷,非漸。所以者何?由現觀智諦現觀故,能斷見道所斷煩惱。然此現觀與壞緣諦作意相應,是故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斷煩惱。修斷煩惱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方能斷故。
*其次,見道所斷的煩惱是頓斷,不是漸斷。這句話怎麼說?現量親證苦、集、滅、道四諦的真實相貌,這是見道位時的智慧。這種無分別的智慧能斷除見道所斷的煩惱。
*壞緣,是指對所緣的苦集諸行生厭離心。現前觀察的智慧,對苦集生起厭離心,與四諦真實的道理能夠相應,由我空智、法空智、我法二空智,這三心頓斷一切迷苦諦等見所斷煩惱。
*修道時,斷除煩惱是漸次而斷,數數修道才能斷除。

51.復次,最初應斷不善事業及諸惡見。謂在家者。
-其次,在家者最初應斷除會使令自己或他人生起貪瞋癡,如殺生等不善的事業,及各種錯誤的思想。
1-次復應斷樂出家障。謂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
*其次,出家者,最初應斷除愛樂出家的障礙。
2-次復應斷不定心者三摩地障。謂眷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
*出家以後應當斷除不能得定,成就三摩地(修欲界定漸次得未到地定)的障礙,包括:眷屬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
3-次復應斷得作意障。謂樂遠離品身諸麁重。
*其次,又應斷除修禪定時成就得作意(得未到地定)的障礙,亦即修定地作意的障礙,即於歡喜遠離修習得作意的因地時,生起的五蓋及身疲倦性。
4-次復應斷見斷煩惱。
*其次,應當斷除見道所斷的112種煩惱。依著三界迷於四諦所生起的欲界各有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恚、癡、慢、疑十種煩惱,及色、無色界(除瞋)迷於四諦所生的各有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癡、慢、疑九種煩惱。
5-次復應斷修斷煩惱。
*其次,應該斷除修道所斷的十六種煩惱。這十六種煩惱,是指於欲界對治修中,有六種煩惱迷執,包括薩迦耶見、邊執見、貪、恚、癡、慢;於色界及無色界對治修中,各有五種煩惱迷執,包括薩迦耶見、邊執見、貪、癡、慢,三界合有十六種煩惱。
6-次復應斷屬苦、屬憂、屬樂、屬憙,及屬諸捨諸定障品障礙煩惱。
*其次,應該斷除屬苦、屬憂、屬樂、屬喜以及屬諸捨的這些定障品障礙煩惱。得初禪可以斷除憂根,第二禪可以出離苦根,第三禪出離喜根,第四禪出離樂根,出世間的無相定,可以出離捨根等諸定障品障礙煩惱。
7-次復有一補特伽羅,應斷所知障品諸障。由此次第,應斷煩惱。
*其次,修菩薩道的人,不只應斷除煩惱障,還應斷除引生所知障的障礙。由這八種,應該斷除煩惱。

52.復次,諸煩惱斷,當知多種,略則為二。一、諸纏斷,二、隨眠斷。
*其次,各種煩惱的斷除,應當知道有很多種。要略可分為二種,一是煩惱現行斷除了。二是煩惱的種子也斷除了。
1-諸纏斷者,謂貪瞋斷乃至疑斷,薩迦耶見斷乃至邪見斷,見苦所斷斷乃至修道所斷斷,欲界所繫斷乃至無色界所繫斷,散亂斷、曉悟斷,羸劣斷、制伏斷、離繫斷。
*煩惱數起現行稱為纏,斷除現行煩惱,可以分成九類:
一、貪瞋斷,將貪心、瞋心乃至慢、無明、疑等五鈍使斷;
二、薩迦耶見,乃至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五利使斷;
三、見苦所斷乃至修道所斷的煩惱斷,指見道及修道所應斷的各種煩惱必須斷除;
四、欲界所繫欲恚害等煩惱,乃至無色界所繫煩惱斷,指三界所繫煩惱必須斷除;
五、應斷除散亂心生起的諸惡尋思煩惱,散亂斷除才能得定;
六、曉悟斷,明白了知、猛利的煩惱要斷除;
七、羸劣斷,調伏煩惱,使煩惱的力量薄弱,稱為羸劣斷。
八、制伏斷,依止定地作意得到禪定伏除煩惱;
九、離繫斷,斷除煩惱種子。
約煩惱的次第說:散亂斷、曉悟斷、羸劣斷、制伏斷、離繫斷。從沒有得禪定一直到得禪定以後,伏煩惱到最後斷煩惱種子,作了五個次第的說明。
2-當知離繫斷,即是隨眠斷。
*應當知道離繫斷是將煩惱的繫縛完全斷除,是指隨眠斷:斷除煩惱種子。

53.復次,煩惱斷已,
1-於可愛法若劣、若勝、若現在前、若不現前,雖猛利見而觀察之,亦不染著。如於可愛而不生愛,如是於可瞋法亦不生瞋,於可癡法亦不生癡。
*其次,煩惱斷了已後,對可愛法是較劣的、或殊勝的、現前接觸的境界、或者沒有現前的境界,雖然用力作意將最可愛的境界現前觀察,也不會染著,乃至數數的接觸這些可愛的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心裏也不會愛著了。
*如對於可愛的境界不會生起愛著,對於可生氣的境界也不會再生氣,對於可愚癡的境界也不會生起愚癡,貪瞋癡永斷。
2-又眼見諸色,不喜不憂,但住於捨,正念正知。如眼見色,乃至意知法亦爾。
*又眼看到種種的色,不論好的、不好的,過去、現在、未來,若劣若勝,若遠若近,若粗若細,心不喜也不憂,一切時住於最上捨,心裏沒有執著,安住在正念中,能正確的覺知所觀的境界。如眼見色是這種情形,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也是一樣,沒有貪瞋癡,一切時住最上捨,正念正知,心平等住。
3-又性少欲,成就第一真實少欲。如少欲,如是喜足、遠離、勇猛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亦爾。
*已斷盡煩惱的阿羅漢,心性少欲,成就第一真實少欲。
*如同少欲,同樣的,少許資具就能歡喜滿足;遠離煩惱等雜染;能勇猛精進修習善法;能安住在佛法僧的正念;具足寂靜定力;身善、口善、意善具足聰慧者相也是一樣。這是斷除煩惱的第三種相貌,少欲、喜足、離染、精進、安住正念、寂定、聰慧。
4-於無戲論任性好樂,於有戲論策勵其心方能緣慮。如是等輩,當知煩惱已斷之相。
*於沒有戲論,沒有名言分別、也沒有義利的境界,自然好樂,任運安住於第一義諦,心性好樂安住於無戲論界,於王論、國論、賊論、飲食論等有戲論的境界,必須鞭策鼓勵,特別作意,才能緣慮這些戲論,才會想這些事情。
*如是能夠做到沒有貪瞋癡三毒、安住最上捨、正念正知、成就出家人少欲、喜足、遠離、勇猛精進、不忘念、禪定、智慧等沙門莊嚴、內心沒有散亂與戲論的境界,這樣的人就是煩惱已經究竟斷除的相貌。

54.復次,煩惱斷者有多勝利。
*其次,煩惱已經斷除的人有很多殊勝的利益。
1-謂隨證得超越憂、苦,超越喜、樂,超越色想及與有對種種性想,超惡趣苦,超越生等一切種苦。
*斷除煩惱成就聖道的好處,若是俱解脫阿羅漢,能超越憂證得初禪,超越苦證得二禪,超越喜證得三禪,超越樂證得四禪,超越色想及與青黃赤白等顯色和合積集的有對礙想、飲食瓶衣乘等種種性想證得四空定;由於斷除見道所斷分別起的愛見煩惱,能超越惡趣苦;由於斷除修道所斷俱生起的愛見煩惱,能超越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等三界生死一切種苦。
*超越憂、苦、喜、樂四受,是指證得四種禪定。
超越色想及與有對種種性想,是指證得無色定。
證得有學初果以上能超越惡趣苦。
超越生等一切種苦,是證得無學阿羅漢。
2-又證安隱、第一安隱。
*又有學聖者煩惱寂滅,內心沒有煩惱的動亂,分證涅槃,證得安穩;阿羅漢聖者,成就全分涅槃,究竟涅槃,證得第一安穩。
3-又證清涼、第一清涼。
*離煩惱即清涼。有學聖者已斷除部分煩惱,證得清涼;無學阿羅漢,究竟斷除煩惱,證得第一清涼。
4-又得第一現法樂住,隨其自心自在而轉。
*又斷除煩惱證得第一最殊勝的現法樂住:四禪八定乃至滅盡定,使令自己能隨心自在而轉,任何時候能令心安住在聖住、天住、或梵住,乃至神力自在,心想事成。一般說第一現法樂住,特指滅盡定。
5-若行、若住,隨所欲樂所證之法無復退轉。
*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隨所歡喜做任何事,所證得的諸法實相都不會退失。
6-於自義利圓滿究竟,於諸所作無復希望。
*對於自己有利益安樂的事情,已經圓滿究竟,對於所修的止觀,不再期待達到更高的境界。
7-或復有一修利他行,為欲利益安樂眾生,哀愍世間,令諸天人利益安樂。當知煩惱斷者,有如是等眾多勝利。
*如果有一位修利他行的菩薩行者,為了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使令天上和人間的有情得到利益安樂,因為他能究竟斷除煩惱障,乃至超越聲聞行者斷除所知障,就能圓滿自利利他的功德。
*應當知道斷煩惱,如上所說,於自己的修道上,能超越諸受乃至三界苦果、又證得安隱、清涼、樂住自在、所證無退、自義圓滿,成熟自己的諸根、善根、智慧,於利他方面,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成熟眾生的諸根、善根、智慧,令眾生獲得利益安樂等很多的好處。

55.復次,煩惱緣境略有十五。
*其次,煩惱的所緣境要略而言有十五種。
一、具分緣。謂身見等。
*遍緣一切事,如身見等。
*無明、疑,與薩迦耶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通緣內身、外境,可愛、不可愛及非可愛非不可愛境等有煩惱的事而生,一切事情都可能生起這些煩惱,稱為具分緣。
二、一分緣。謂貪、瞋、慢等。
*貪瞋慢等緣的一部分可愛、可瞋事生。
*貪、慢緣有漏一分可意事生,恚緣一分非可意事生,是故此三煩惱一分所生,名取一分。
三、有事緣。謂諸有事煩惱。
*由因緣所生法的蘊處界世俗實有事所生的煩惱,多分是修所斷的煩惱。
四、無事緣。謂諸無事煩惱。
*見道所斷因迷理而起的十種煩惱。這些煩惱因內心分別而起,並不是有真實的事情在那裏,生出很多的煩惱。
五、內緣。謂緣六處,定不定地所有煩惱。
*得禪定或沒有禪定者,緣所依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所生起的煩惱。
六、外緣。謂緣妙五欲所有煩惱。
*向外緣身體以外的微妙色聲香味觸五欲而生的煩惱。
七、現見緣。謂緣現在所有煩惱。
*緣現前可以看得到的,現在遇到的境界而生的煩惱。
八、不現見緣。謂緣去來所有煩惱。
*緣過去或未來,不是現前的境界而生的煩惱。
九、自類緣。謂緣自類煩惱所有煩惱。
*緣自己那一類的煩惱所生的煩惱。欲界眾生有欲煩惱可緣欲界一切煩惱事。或如貪緣貪名自類緣。
十、他類緣。謂緣異類煩惱及緣煩惱事所有煩惱。
*不同種類的煩惱互緣。如欲界煩惱可緣上界一切煩惱事;然非上界煩惱可緣下界煩惱事。或如貪緣瞋及緣五蘊名他類緣。
十一、有緣。謂緣後有所有煩惱。
*認為會有來生的想法,緣來生而生起的煩惱。
十二、無有緣。謂緣斷無有所有煩惱。
*有斷見,覺得這個生命體不好,因無有愛使令生起煩惱,希望斷除後有,使生命永遠不再現起。
十三、自境緣。謂欲界於欲行煩惱,色界於色行煩惱,無色界於無色行煩惱。
*欲界眾生於欲界內外諸行生起煩惱,色界的眾生對色界內外諸行生起煩惱,無色界的眾生對於無色的受想行識生起煩惱。
十四、他境緣。謂色界於欲行煩惱,無色界於色行煩惱。又復下地於上地煩惱。所以者何?生上地者,於彼下地諸有情所,由常、恒、樂、淨具勝功德,自謂為勝故。
*色界眾生對欲界內外諸行生起高慢煩惱,無色界的眾生對色界內外諸行生起煩惱,這是緣不同界地而生的高慢煩惱。
*又下地的眾生可以緣上地的煩惱,如欲界的眾生緣色無色界所生的貪煩惱等。為什麼?
*生到上地的有情,對於下地的有情會生起高慢的煩惱,由於在上地具有常時、恆久、快樂、清淨的具有殊勝功德,覺得自己很殊勝,而生起高慢的煩惱。
十五、無境緣。謂緣分別所計滅道及廣大佛法等所有煩惱。
*緣沒有的境界也能生起煩惱。
*緣分別心所執著的滅諦、道諦,及大乘廣大不可思議的佛法等所有煩惱。

56.復次,煩惱現行有二十種。謂二十種補特伽羅,依二十緣,起二十種現行煩惱。
*其次,煩惱的現行有二十種,指二十種人依止二十種所緣,生起二十種現行煩惱。
1-云何二十補特伽羅?一、在家,二、出家,三、住惡說法,四、住善說法,五、增上煩惱行,六、等分行,七、薄塵行,八、世間離欲,九、未離欲,十、見聖迹,十一、未見聖迹,十二、執著,十三、不執著,十四、觀察,十五、睡眠,十六、覺悟,十七、幼少,十八、根成熟,十九、般涅槃法,二十、不般涅槃法。
*是哪二十種人?
一、在家人。二、出家人。三、住惡說法,就是外道。四、住善說法,修學佛法的人。五、增上煩惱行,如貪增上,貪心特別強,或瞋增上,瞋心特別強等某類煩惱特別強的人。六、等分行,貪瞋癡等每一種煩惱都差不多的人。七、薄塵行,貪瞋癡都很微薄的人。八、世間離欲,修得世間禪定的人。九、未離欲,沒有證得禪定,沒有遠離色聲香味觸欲的欲界有情。十、見聖跡,見道位的聖人。十一、未見聖跡,還沒有見到聖道的人。十二、執著,有執著心,不如理分別的人。或由於不信三寶四諦的緣故,分別所起煩惱現行。十三、不執著,不執著的人還是會有俱生任運所起的煩惱現行。十四、觀察,有尋伺欲的人。十五、睡眠,睡覺的時候也會有煩惱。十六、覺悟,醒著的人。十七、幼少,年紀小的人,從兒童到少年,十五、六歲的是幼少。十八、根成熟,六根成熟,有的地方說十五、六歲以上的人,有的地方說二十歲才成熟。十九、般涅槃法,就是有三乘無漏種性的人。二十、不般涅槃法,沒有三乘無漏種性的人。

57.云何二十煩惱現行?
*什麼稱為二十種煩惱的現行?
一、隨所欲纏現行,
*在家人愛著受用諸欲的快樂,隨所愛樂的色聲香味觸諸欲,使煩惱現行。
二、不隨所欲纏現行,
*出家人受持淨戒,精勤修行斷除煩惱,未成功前仍有不隨所欲的煩惱纏現行。例如雖然斷除事欲,仍有欲尋思的煩惱欲存在。
三、無所了知煩惱現行,
*住惡說法者,不了解諸法實相的道理,勤修苦行,不依在家愛著五欲樂,以不苦不樂的戒禁為緣而有煩惱現行。
四、有所了知煩惱現行,
*修學佛法的人,明明知道不應愛著諸欲,仍於五欲生起煩惱現行,他是有所了知的,明知故犯。
五、麁煩惱現行,
*是增上煩惱行的那一類人。這類人的煩惱很強、很麤,一看就知道他貪心比較重,瞋心比較重,還是愚癡心比較重。
六、等煩惱現行,
*各種煩惱差不多,不是貪就是瞋,不然就是癡。
七、微煩惱現行,
*貪瞋癡都很薄,任何時刻煩惱都很輕微,遇勝上可愛等境,能不起猛利相續貪恚癡纏;於下品中品境,易離易厭,於修善法,加行速疾。
八、內門煩惱現行,
*由於內身的眼耳鼻舌身意生起煩惱,這是屬於世間離欲的人,多數是內緣的,不緣外面的欲。
九、外門煩惱現行,
*沒有離欲的人,沒有離色聲香味觸的欲,心常常往外攀緣。
十、失念煩惱現行,
*見聖跡聖人失去正念的時候,也會有煩惱現行。
十一、猛利煩惱現行,
*沒有見聖道的凡夫,有很強烈的煩惱現行。
十二、分別所起煩惱現行,
*有執著心的人,容易生起分別心所起的煩惱現行,分別心特別強,很執著。
十三、任運所起煩惱現行,
*不執著的人還是會有俱生任運所起的煩惱現行,過去生一直延續下來的,沒有特別分別,任運的煩惱就現行。
十四、尋思煩惱現行,
*常常觀察諸欲,會有尋伺的煩惱現行。
十五、不自在煩惱現行,
*睡眠中的人有不自在的煩惱現行,不想讓它出現,可是貪瞋癡的境界就出現。
十六、自在煩惱現行,
*醒著的時候,生起貪心、瞋心或癡心。
十七、非所依位煩惱現行,
*煩惱不會依止在這個時候生起的,可是它還是生起,這是幼少,兒童,小孩子也會有煩惱。
十八、所依位煩惱現行,
*六根成熟,已經變成大人,就有根成熟的煩惱生起。六根成熟是煩惱現行的所依。
十九、可救療煩惱現行,
*有三乘無漏種性的人,煩惱是可以救治、醫療的。
二十、不可救療煩惱現行。
*沒有三乘無漏種性的人,怎麼樣救也不能救。
58.云何二十煩惱現行緣?
*什麼是二十種煩惱現行生起的所緣?有所緣境才會生起煩惱。
一、樂緣,在家人緣著五欲快樂的境界,隨所歡喜於追求時,就會有煩惱現行。
二、苦緣,出家人精勤辛苦修行斷除煩惱,未證得禪定前,仍有精勤所生苦受,有不隨所欲的煩惱現行。
三、不苦不樂緣,外道依不苦不樂的戒禁緣故,有無所了知的煩惱現行。
四、欲緣,是住善說法的人依著諸欲為緣,生起有所了知的煩惱現行。
五、尋伺緣,增上煩惱行的人依尋伺諸欲為緣,生起麤的煩惱。
六、觸緣,等分行的人六根接觸六境,會生起等分的煩惱現行。
七、隨眠緣,薄塵行的人貪瞋癡很薄,因為有煩惱的種子,以此為緣,使令他產生微細的煩惱。
八、宿習緣,已經修世間離欲,得了禪定,由過去生的習氣延續下來的宿習而有內門的煩惱現行。
九、親近惡友緣,未離欲的人因為親近不善知識,在色聲香味觸外門上生起煩惱。
十、聞不正法緣,見聖跡的人聽到外道的不正法,心裏生起譏嫌,一生起譏嫌的心就是煩惱。
十一、不正作意緣,未見聖跡的人不如理作意,依止不正作意緣猛利的煩惱現行。
十二、不信緣,執著的人由於不相信佛法的緣故,由分別生起煩惱,執著種種的境界。
十三、懈怠緣,不執著的人,心裏雖然沒有分別起的煩惱,可是因為懈怠,沒有好好的修行,還會生起任運所起的煩惱現行。
十四、失念緣,有欲的人,觀察欲時,失去正念,會有尋思煩惱現行。如果是觀察離欲、修初禪的人,偶而失去正念,一下子又緣到欲,又有尋思煩惱現行。
十五、散亂緣,是睡眠的時候,因為心裏散亂,不能控制,有不自在的煩惱現行。
十六、惡慧緣,醒著的時候,因為有惡的智慧,錯誤的分別心,想貪就貪,想瞋就瞋,因此有自在的煩惱現行。
十七、放逸緣,是幼少的人放逸、遊戲過頭,就有非所依位的煩惱現行。
十八、煩惱緣,根成熟的人,依根所需會有所依位的煩惱現行。
十九、未離欲緣,具備三乘種性的人,沒有得定,欲、恚、害都可能生起,會有很多的煩惱現行。因為有善根,這種煩惱是可以救療的,只要勤修止觀還是可以離欲的。
二十、異生性緣,沒有三乘種性的凡夫,有種種不同的想法,會產生不可救療的煩惱現行。
依此諸緣故,煩惱現行。
*依止這幾種緣,使令煩惱現行。
### 二十種補特伽羅、二十種煩惱現行及二十種緣對照表
| 補特伽羅(20種)               | 煩惱現行(20種)                     | 煩惱現行緣(20種)             |
| ------------------------------ | ------------------------------------- | -------------------------------- |
| 1. 在家                         | 1. 隨所欲纏現行                      | 1. 樂緣                          |
| 2. 出家                         | 2. 不隨所欲纏現行                    | 2. 苦緣                          |
| 3. 住惡說法                     | 3. 無所了知煩惱現行                  | 3. 不苦不樂緣                   |
| 4. 住善說法                     | 4. 有所了知煩惱現行                  | 4. 欲緣                          |
| 5. 增上煩惱行                   | 5. 麁煩惱現行                        | 5. 尋思緣                        |
| 6. 等分行                       | 6. 等煩惱現行                        | 6. 觸緣                          |
| 7. 薄塵行                       | 7. 微煩惱現行                        | 7. 隨眠緣                        |
| 8. 世間離欲                     | 8. 內門煩惱現行                      | 8. 宿習緣                        |
| 9. 未離欲                       | 9. 外門煩惱現行                      | 9. 親近惡友緣                   |
| 10. 見聖迹                      | 10. 失念煩惱現行                     | 10. 聞不正法緣                  |
| 11. 未見聖迹                    | 11. 猛利煩惱現行                     | 11. 不正作意緣                  |
| 12. 執著                        | 12. 分別所起煩惱現行                 | 12. 不信緣                       |
| 13. 不執著                      | 13. 任運所起煩惱現行                 | 13. 懈怠緣                       |
| 14. 觀察                        | 14. 尋思煩惱現行                     | 14. 失念緣                       |
| 15. 睡眠                        | 15. 不自在煩惱現行                   | 15. 散亂緣                       |
| 16. 覺悟                        | 16. 自在煩惱現行                     | 16. 惡慧緣                       |
| 17. 幼少                        | 17. 非所依位煩惱現行                 | 17. 放逸緣                       |
| 18. 根成熟                      | 18. 所依位煩惱現行                   | 18. 煩惱緣                       |
| 19. 般涅槃法                    | 19. 可救療煩惱現行                   | 19. 未離欲緣                     |
| 20. 不般涅槃法                  | 20. 不可救療煩惱現行                 | 20. 異生性緣                     |

59.問:於彼彼界結生相續彼彼身中,當言全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為不全耶?
*問:有情在三界中受生相續得到不同新的生命體中,應說三界中的一切煩惱都在相續的新生命體中嗎?或是煩惱未全部相續在新的生命體中嗎?生命體是承受眾苦的器,煩惱與苦器和合稱為結,煩惱與新相續的生命苦器和合稱為結生相續。
*若生在欲界,是欲界的一切煩惱使令生命體生起;若生在色界,是色界的一切煩惱使令生命體生起;若生在無色界,是無色界的一切煩惱使令生命體生起。
1-答:當言全,非不全。何以故?若未離欲,於自生處方得受生,非離欲故。
*答:在哪一界受生,就是那一界全分的煩惱使令去結生的,並不是沒有全部的煩惱能去那裏受生。
*為什麼?如果沒有離欲,自己會到欲界處受生。已經離欲的人,就不會再到欲界受生。
2-又未離欲者,諸煩惱品所有麁重隨縛自身,亦能為彼異身生因。由是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結生相續。
*又已見到聖道,尚未離欲的人,欲界所有煩惱品的種子隨逐繫縛著自身,也能成為其下一生不同的生命體生起的因緣。由此因緣,可知欲界的一切煩惱都能使令欲界有情結生相續。
3-又將受生時,於自體上貪愛現行,於男於女若愛若恚亦互現行。
*又將受生的時候,對於自己的身體會有自體愛現行;如果未來的自身是女性,會對父親生愛著,對母親生瞋恚;如果未來的自身是男性,會對母親生愛著,對父親生瞋恚,所以受生時,貪愛、瞋恚都現行。
4-又疑現行。彼作是思:此男此女,今為與我共行事不?
*又會有懷疑心現行。受生者這樣想:這個男的,這個女的,現在是和我在做這件事嗎?
5-又於內外我我所見及我慢等皆亦現行。由此因緣,當知一切煩惱皆得結生相續。
*又投生的時候,對於內身、外境有種種的我見、我所見、及高慢心等,屬於欲界的煩惱也都會現行。
*由此因緣,應當知道所有的煩惱都會隨逐而結生相續,都是集諦。經典常常只說愛是集諦,那是簡說的,在投生的時候,還有其他同一界地的煩惱相續。

60.復次,結生相續略有七種。
*其次,要略而言有七種結生相續。
一、纏及隨眠結生相續,謂諸異生。
*凡夫由煩惱的現行與煩惱的種子,投生取得另一個生命體。
二、唯隨眠結生相續,謂見聖迹。
*見到聖道的聖者,只由煩惱種子結生相續。
三、正知入胎結生相續,謂轉輪王。
*在投生時,能夠正知入胎,這是轉輪聖王。
四、正知入住結生相續,謂諸獨覺。
*這一生將要證得獨覺辟支佛的人。入胎、住胎時,他都知道。
五、於一切位不失正念結生相續,謂諸菩薩。
*於一切位,就是入胎、住胎、出胎,完全明明白白,沒有失去正念。最少是初地以上的諸菩薩。
六、業所引發結生相續,謂除菩薩結生相續。
*除聖者菩薩以外,都是由業力所引發生命體的相續。前四種都是由業力所引發而得。
七、智所引發結生相續,謂諸菩薩。
*由智慧使令他得到生命體。因為菩薩是隨願而受生。

61.又有引無義利結生相續,謂即業所引發結生相續。又有能引義利結生相續,謂智所引發結生相續。如是總說結生相續,或七、或九。
*又凡夫由於業力所引發的結生相續,是沒有義利的,使令自身苦受不斷,生起種種的苦。
*聖者菩薩是由智慧,隨願受生,是能引義利結生相續,能夠自利利他。
*如前面說的:由纏及隨眠結生相續,乃至智所引發結生相續,有七種;後二種:引無義利結生相續,及能引義利的結生相續,合說九種。

62.復次,於此處所,有餘一切順前句、順後句及四句等如理決擇文,更不復現。
*其次,在煩惱雜染的處所,所餘一切隨順前句的答案而回答,以狹問寬的順前句;或是隨順後句的答案而回答,以寬問狹的順後句,以及四句等如諸法的真理,決斷簡擇的文章,不會再出現了。

63.後嗢拕南曰:業、相、事、樂等、不善等、及斷、所緣、與現行、續生最為後。
*業指由猛力及分別令煩惱發業;
*相指煩惱的自相、共相、差別相;
*事是指有事無事的煩惱;
*樂等是指任運生及不任運生的十種煩惱與五受根相應等情形。
*不善等指三界煩惱聚;
*斷指以七種問答說明煩惱斷。
*所緣指煩惱十五種所緣;
*現行指二十種有情,依止二十種緣,生起二十種煩惱現行。
*續生最為後:是指最後說的七或九種煩惱結生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