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阿含9經-眾集經
1)復有六法,謂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瞋恚。餘比丘語言:汝勿作此言,勿謗如來,如來不作是說:欲使修慈解脫更生瞋恚想,無有是處,佛言:除瞋恚已,然後得慈。
2-6)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脫,生憎嫉心;行喜解脫,生憂惱心;行捨解脫,生憎愛心;行無我行,生狐疑心;行無想行,生眾亂想。亦復如是。
2.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下
1)復次,六種對治出離界,是佛所說。謂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慈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慈心對治,我於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慈心解脫觀故,所有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慈心現前,是故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慈心出離因故。
2)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悲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悲心對治,我於害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悲心解脫觀故,所有害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悲心現前,是故害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悲心出離因故。
3)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喜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喜心對治,我於不喜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喜心解脫觀故,所有不喜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喜心現前,是故不喜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喜心出離因故。
4)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捨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捨心對治,我於欲貪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捨心解脫觀故,所有欲貪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捨心現前,是故欲貪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捨心出離因故。
5)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無相心解脫觀,隨所作事,皆如實知,發起精進無相心對治,我於取相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無相心解脫觀故,所有取相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無相心現前,是故取相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無相心出離因故。
6)有苾芻,作如是言:我修決定行,以決定法對治,我於疑惑之心,而悉能盡。為由如是決定行故,所有疑惑之心,無處容受。而但觀彼決定心現前,是故疑惑之心,不於是處有所生起。何以故?由彼決定心出離因故。
如是等名為六種對治出離界。如是等法,佛悲愍心,廣為眾生,如理宣說。而令眾生如說修習,行諸梵行,利益安樂天人世間。
復有六種順出離界,如經廣說:「謂我已修慈,乃至我已離諸我慢,然我猶為疑惑毒箭,悶亂其心。是故慈等,於恚、害等非正對治。」當知為捨如是邪執,建立此界。是中恚等離欲對治,有差別故,建立前四。對治相故,觀察聖住得道理故,建立無相。觀察究竟正道理故,建立第六。
[解]復有六種順出離界,如經廣說:「我已經修慈、悲、喜、捨、無相、離我慢等,然而我現在還是為如毒箭般的疑惑所傷害。我內心氣悶、煩亂。所以佛說的慈等六順出離界,對於恚、害等尋伺,不是真實能消除這些過失。」應當知道佛陀為了對治這樣的邪執,所以建立這六種界。在此中,恚、害、不樂、貪恚,離欲對治有不同故,所以建立前面慈、悲、喜、捨四種。因為要對治相的緣故,因為觀察能得聖住的道理緣故,所以建立無相。因為觀察到究竟解脫的真實道理故,建立第六。
《披尋記》三七七頁:
對治相故等者:由隨相識於時時中擾亂心故,是名為相。對治此故,建立無相。言聖住者:謂空住、無願住、無相住、滅盡定住。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頁)。心正安住彼聖住中,是名為得;觀察能得聖住道理,建立無相。云何道理?謂由不思惟一切相故,及正思惟無相界故,能入無相心定。如下無相三摩地中說(陵本十二卷九頁)。
《披尋記》三七七頁:觀察究竟正道理故者:修加行中,微細我慢與心俱行,能障現觀。證現觀時,彼慢斷滅,由此能趣究竟解脫。以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及於自證而有疑惑故,由觀察此建立第六順出離界。
cf.雜阿含80經:
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所從何而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cf.雜阿含502經
:我獨一靜處,作如是念:云何名為聖住?復作是念:若有比丘不念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具足住,是名聖住。我作是念:我當於此聖住不念一切相,無相心正受身作證具足住、多住。多住已,取相心生。
慈對治恚,無損行轉故。悲對治害,為除他苦,勝樂行轉故。喜治不樂,於他樂事,隨喜行轉故。捨治貪恚,俱捨行轉故。無相對治一切眾相,相相違故。若離我慢,於自解脫,或所證中,定無疑惑。故離我慢,是彼對治。此諸出離,定能出離一切恚等。不善修故,恚等過失,容可現行。
[解]慈心能對治瞋恚,因為沒有損害心的生起,沒有損害人的惡行生起。悲心能對治害,為了消除他人的苦,殊勝安樂的心生起的緣故。喜心能對治不樂,對於他人有快樂的事,隨順歡喜的心生起的緣故。捨心能對治貪與恚,因為平等的心生起的緣故。無相心三昧能對治一切眾相,與相彼此違反的緣故。若是離我慢,對於自己見道所斷的煩惱,能解脫三惡趣,或所證的四證淨,決定沒有疑惑。因此,離我慢,是對彼疑惑的對治。此六種出離,決定能夠出離一切恚等煩惱。因為不能夠善巧地修行,恚等過失可能會現行。
又前五種順出離界,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第五一種,聖住所攝。今此六種順出離界,前之四種,梵住所攝;第五、第六,聖住所攝。
[解]又前面五種順出離界,最初四種,屬於天住,第五的一種,屬於聖住。現在此六種順出離界,前面的四種,屬於四梵住;第五、第六,屬於聖住。
《披尋記》三七九頁:初之四種天住所攝等者:謂諸靜慮、諸無色住,是名天住。欲、恚、害出離,靜慮天住所攝。及色出離,無色天住所攝。薩迦耶滅,聖住所攝。謂修空、無願、無相為加行故。
復次,能超恚等諸過失故,名為出離;於出離時,正可憑仗,故名為依。世尊說依,略有四種:一、法是依非數取趣;二、義是依非文;三、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四、智是依非識。此四種依,因何建立?補特伽羅四種別故。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初依;因順世間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二;因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三;因聞為極補特伽羅差別故,建立第四;因其諂詐,說法是依,非數取趣。要與彼論分別決擇,方證正智;非唯由彼現威儀故。
[解]復次,能夠超越恚等諸過失的緣故,名為出離。在出離煩惱的時候,真正地可作為依靠,所以名為依。世尊說依,簡略地說有四種:第一,佛所說的法是依止處,不是說法的人。第二,文字所詮說的意義是依止處,不是文字。第三,意義明了或究竟的經是依止處,不是意義不明了或不究竟的經。第四,無漏智是依止處,不是有分別的識。什麼理由建立這四種依呢?因為人有四種差別,所以建立這四種依。因為有諂、詐補特伽羅的差別,所以建立初依。因為隨順世間補特伽羅的差別,所以建立第二依。安住於自己的見解而取著的補特伽羅差別故,所以建立第三。以聽聞為極至補特伽羅的差別,所以建立第四。因為其人諂詐,所以佛說:法才是依止處,不是人。要與彼談論,分辨所說的道理,決擇勝義諦,方能證明此人是有正智正見,不是因為由於彼展現出威儀。
《披尋記》三七九頁:謂因諂詐補特伽羅差別等者:謂彼諂詐補特伽羅未能證得沙門果法,因此失故,建立唯法是依,非數取趣。又順世間補特伽羅樂著言論,未能知義,因此失故,建立唯義是依,非文。又住自見取補特伽羅執義非義,非義為義,因此失故,建立了義經是依,非不了義經。又聞為極補特伽羅彼以聽聞為其究竟,不求證得,因此失故,建立唯智是依,非識。
即於此中復有差別。謂佛宣說補特伽羅及與諸法,唯法是依,非數取趣。世俗言辭,不應執故。法又二種,謂文及義。唯義是依,非文。何以故?不應但聞,即為究竟。要須於義,思惟、籌量、審觀察故。佛所說經,或有了義,或不了義。觀察義時,了義是依,非不了義。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為往善趣故。或時宣說四聖諦智,為向涅槃故。於修法隨法行時,唯智是依,非識。
[解]在這裡,又有不同情況,就是佛說法有說到補特伽羅及與諸法,只有法是依止處,不是人。因為補特伽羅是世俗言辭,不應執為真實有。法又二種,文及義。只有義是依止處,不是文。為什麼?不應該但是聽聞法,就認為是究竟,要須於意義上,思惟、籌量、審慎觀察。佛所說的經,或有是了義,或是不了義。觀察佛所說的義,要依究竟的義才是義,不是不了義。世尊或是有時候說法,是依於趣向當來的福、不動識,為了前往善趣故。或有時候宣說通達四聖諦的智,為了趣向涅槃故。在修隨順涅槃法的八正道的時候,只有四聖諦的智是依止處,不是趣福、不動識的人天法。
《披尋記》三八○頁:世尊或時宣說依趣福不動識者:感人天業是名為福。定地諸業是名不動。此於現在已得生滅異熟識中,安置彼種令趣當生,由是名趣福不動識。
略於四時失不失故,建立四種補特伽羅。謂得法時、住持時、觀察義時、修法隨法行時。依四時故,建立四依。
[解]略要之義,在四時間有失與不失,所以建立四種補特伽羅。就是得法時、任持時、觀察義時,修法隨法行時。依此四時,所以建立四依。
《披尋記》三八○頁:略於四時失不失故等者:隨獲一種沙門果時,名得法時。多聞聞持,名任持時。觀察法句所詮表義,名觀察義時。修無倒業及正思修,名修法隨法行時。於此四時,彼四補特伽羅顛倒所依,是名為失。於佛建立無倒依止,是名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