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品第九(攝般若第二會六八卷眾德品至七八卷空性品)
(丁三)廣釋法身分二。
(戊一)身建立。
(戊二)事業。
初又分四。
(己一)自性身。
(己二)智法身。
(己三)受用身。
(己四)勝應身。
今初
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一切種清淨,彼自性為相。
sarvākārāṃ viśuddhiṃ ye dharmāḥ prāptā nirāsravāḥ /
svābhāviko muneḥ kāyas teśāṃ prakṛti-lakṣaṇaḥ // Abhs_8.1 //
具二清淨之究竟法界,即自性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1-佛自性身具三別法。
2-已得念住等二十一聚無漏法故,具足差別。
3-二障及習氣畢竟清淨故,離繫差別。
4-無漏智之自性,以真空為相故,自性差別。
5-此後二差別即離垢清淨之自性身與自性清淨之自性身。
*刹那加行之後,第二個刹那是解脫道,成佛。成佛又怎樣?四身具備,第一是法身,即是真如。第二是自受用身,智慧法身。第三是他受用身。第四叫做勝應身。
*法身,廣義的法身包括,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通通都叫做法身,四身都叫做法身。狹義是清淨法身。
*能仁自性身,得諸無漏法,一切種清淨,彼自性爲相。
釋迦牟尼佛的自性身,他的本質是他修行所得的一切無漏法,一切一切都是清淨的,那些一切清淨東西的本質,就是能仁的自性身的相,相亦是當自性解,兩重。
*具二清淨之究竟法界,即自性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二清淨,離垢清淨與自性清淨。離垢清淨者,一切煩惱都盡所遣的清淨。自性清淨即是他本有的,離垢清淨是修得,具有兩種清淨的究竟法界。法界,一切法的實體,就是真如。究竟即是最徹底、最後的。即是宇宙最究竟的本體。具有兩種清淨,即是修得清淨、自性清淨的究竟法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性清淨涅槃,但沒有離垢清淨,因為我們有垢。究竟法界即是釋迦佛的自性身的本質,相亦即是當自性。界限唯在佛地,一定要成佛後才有的。
*1-佛自性身具三別法。
佛的自性身具足三種差別的法。
*2-已得念住等二十一聚無漏法故,具足差別。
已經得到下文所說的二十一堆的無漏法,那些無漏法具足種種差別不同的。佛具足二十一種無漏法,其他的聖眾不具足的,小乘羅漢不具足,他就具足,從具足這點來看,他與小乘羅漢和普通菩薩是不同的,叫做具足差別。
*3-二障及習氣畢竟清淨故,離繫差別。
二障,所知障、煩惱障兩種障,與它們的習氣,習氣即是種子,都畢竟清淨,都徹底清淨,所以從離繫來說他已得到清淨,得到離繫差別。他的離繫與小乘人不同,小乘人只是煩惱障離繫,佛是二障都離繫,從離繫來說與小乘人是差別不同的。與菩薩也不同,菩薩雖然二種障都能夠清淨離繫,但是不是全部離繫,還餘下少許,他就徹底。
*4-無漏智之自性,以真空為相故,自性差別。
無漏智之自性,是以真實空的真如爲相,二取皆空的真如爲相,與小乘人只有人空而無法空的那種自性不同。
*5-此後二差別即離垢清淨之自性身與自性清淨之自性身。
真如有兩種清淨,一種離垢清淨,一種是自性清淨。我們的真如只有自性清淨,沒有離垢清淨。佛就有離垢清淨,所以他叫做自性身。
(己二)智法身分三。
(庚一)正義。
(庚二)差別。
(庚三)斷諍。
今初
順菩提分法、無量及解脫、九次第等至、十徧處自體。
bodhipakṣāpramāṇāni vimokṣā anūpurvaśaḥ /
navātmikā samāpattiḥ kṛtsnaṃ daśavidhātmikam // Abhs_8.2 //
1-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即智法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2-又現見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之究竟智,亦是智法身之相。此智法身分二十一聚。
第一聚,謂三十七菩提分法。
第二聚,謂慈等四無量心。
第三聚,有色觀色等八解脫。
第四聚,謂九次第等至。此等如前已說。
第五聚,謂十徧處。增上緣依止靜慮,所緣緣為地水火風四大種及青黃赤白四大種所造並空、識二境。令其如欲,徧一切處,世間定慧相應之十種等至也。所餘諸處,不立為徧處者,以諸根不能向外展。聲處不能相續。香、味二處色界無故。徧者謂,相續普徧開展義。
*1-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即智法身之相,界限唯在佛地。
這種法身叫做智慧法身,亦即是自受用身,所謂佛的自受用身,就是這堆東西。所謂智慧法身,就是成佛的人,能夠現證到,完全體驗到,由發心一開始,發菩提心的十法,現證到那十樣的那種究竟智,就是法身的本質。這種智慧法身,要成佛後才有。
*2-又現見如所有性、盡所有性之究竟智,亦是智法身之相。此智法身分二十一聚。
能夠現見到如所有性,即是一切真如性,盡所有性即是一切有為法,能夠有為無為都可以現證,這種智慧亦是智慧法身的本質。現見如所有性、盡所有性的相即是什麼?即是現證法身等十法的那種智。此智法身分為二十一堆。
*第一聚,謂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第二聚,謂慈等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第三聚,有色觀色等八解脫。
第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
內即是內身,內身有貪愛色的想,與貪心一齊起的想,我們的內身覺得有色,而且是貪的色,對於那個色起貪。那怎樣呢?我們就觀身外的色是什麼?死屍。內有色想,色想即是色的貪。如何對治這個貪?觀外之色,我們觀前面的身外物,死後會發脹,臭不可聞,最後變了濃血,被風一吹後,只餘下一副白骨。觀外的不淨色,因此令個心不貪,解脫了。
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
進一步內心已無那種色的貪,對於美色都不貪,但是想進一步令心堅固,觀外面那些不淨的色等,心更堅固而得解脫。
三,淨解脫身作淨具足住
我對色已經不貪,心很清淨,外面觀一切美妙光明的境,確是體驗到,具足住完完整整那樣。
第四,空無邊處解脫。
第五,識無邊處解脫。
第六種,無所有處解脫。
第七種,非想非非想解脫。
第八種,想受滅解脫,一切的心想都停了,第六識停了,一切的苦受樂受都停了。舊譯背捨,背棄世間的八樣東西,又叫做八解脫。
*第四聚,謂九次第等至。此等如前已說。
等持,指定心所。等至是指那個人入了一個定境,叫做等至>九次第等至即是入了初禪跟著入二禪,跟著入三禪,跟著入四禪,然後跟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定,再入滅盡定。說前面已講過。
*第五聚,謂十徧處,增上緣依止靜慮。
遍處,即是入定觀時,觀到到處都是這樣東西,任何時間,前剎那後剎那都是一樣,那空間全部都是一樣,所以叫做遍處。十遍處的增上緣是依止靜慮,修十遍處有個增上緣,就是在靜慮,即是說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面修十遍處。遍處是觀,靜慮是止。
*所緣緣為地水火風四大種及青黃赤白四大種所造並空、識二境。
修十遍處的所緣緣,爲地水火風四大,有時觀青黃赤白,這四種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出來的顏色。並空識二境。
*令其如欲,徧一切處,世間定慧相應之十種等至也。
令這十種東西,依照你自己的欲,想它怎樣便怎樣,遍滿各處。這種與世間定慧相應,佛是無漏的,但這十遍處世間人都修到,與世間定慧相應的等至。
*所餘諸處,不立為徧處者,以諸根不能向外展。
只是十個地方立為遍處。地水火風在十二處裡面,就是色處。青黃赤白是色處,空,法處色處都得。識就眼耳鼻舌身意,意處,十二處之中得兩處有,得三處有,法處,色處,意處。十遍處不處理埋那九處呢?十遍,他說明,其餘諸處不立爲遍處者,不建立爲遍處。以諸根不能向外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有六根,這六根都不能向外伸展,不得遍。
*聲處不能相續。香、味二處色界無故。徧者謂,相續普徧開展義。
還有聲音,聲音不能夠連續。還有香味二處,色界沒有香,沒有味,不得遍。所謂遍者,相續和普遍開展。在這處充滿,然後才叫做遍。
最為殊勝處差別有八種。無諍與願智、神通、無障解。
abhibhvāyatanānyaṣṭaprakārāṇi prabhedataḥ /
araṇā praṇidhijñānamabhijñāḥ pratisaṃvidaḥ // Abhs_8.3 //
第六聚,八勝處,謂內有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內無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此四是形色勝處。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此四是顯色勝處。由此形顯諸勝處。發生奢摩他勝知與毘鉢舍那勝見之定慧相應也。前四勝處從初二解脫因生。後四勝處從淨解脫因生。
第七聚,謂無諍,由佛無諍三摩地力能令眾生有拔除煩惱之功能也。
第八聚,謂願智,乃至生死未空隨願成辦眾生義利也。
第九聚,謂六神通。
第十聚,謂四無礙解。如前已說。
*第六聚,八勝處,謂內有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內無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此四是形色勝處。
1-2-內有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
內心仍然對色有多少貪的,有色想,觀外面的色少。向外觀,觀一個女人,觀她死,觀她化膿,觀她腫脹,觀她臭不可聞。整條死屍都觀到在此後,然後再擴大它,觀色多,滿眼都是死屍,滿眼都是臭不可聞的死屍,外觀色多,觀到成就便會怎樣?見到異性就趕著走,是不是?沒有情欲。觀色少,所以它是勝處,對於降伏煩惱它最殊勝。
3-4-內無色想外觀色多勝處及少勝處
內心裡面已經對色不貪,雖然不貪,但要徹底剷除種子。再觀外面,滿眼都是死屍,或者只觀一條死屍。觀色少,觀一個。觀色多就觀一堆。勝處者最殊勝。處,所觀這一處是最殊勝,一觀自然你的貪會消除,對於降伏煩惱它最勝,這個辦法。此四是形色勝處,著重觀形色。
*有三種色,
第一種顯色,顯色即是很明顯的,青、黃、赤、白、綠、橙、紫。
第二種形色,長、短、方、圓、粗、細、高、低、正、歪,形狀。
第三種表色,表者表示你的內心,取,放東西在此處,你現在拿。捨,放開就叫做捨。屈,彎屈。伸,行,住,坐,卧。
*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此四是顯色勝處。
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這四種勝處,是顯色勝處。這些神通用。若我在觀青勝處,可令你們全部見到青色。
*由此形顯諸勝處,發生奢摩他勝知與毘鉢舍那勝見之定慧相應也。
能夠發生修止的時候的勝智,與毗缽舍那勝見,能夠產生勝見,令你自己相信我們的心力很強,這個世界是唯心。這種是與定及慧相應,所以稱之為勝。
*前四勝處從初二解脫因生。
前四勝處從初二解脫因生,前兩個勝處,是修第一個解脫,第二個解脫,修這兩個解脫,進一步產生前四勝處。前兩個解脫,內有色觀外諸色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由那兩個產生的,進一步就會修到勝處。
*後四勝處從淨解脫因生。
八解脫之中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修那個便會,就會修出後面四個勝處。
*第七聚,謂無諍,由佛無諍三摩地力能令眾生有拔除煩惱之功能也。
無諍,羅漢將近入城乞食的時候,會先觀,我現在去那一條村乞食,會不會有人憎厭我呢?會不會引起別人討厭呢?入定觀一,如果會引起他人討厭我的,就不入,免至引起別人的煩惱。這個叫做無諍三昧。
*佛的無諍三昧,入城乞食前先觀一下,那處有沒有人討厭我,例如有些外道討厭他,好,他不理會,令眾生不會煩惱,反而生歡喜心。
*第八聚,謂願智,乃至生死未空隨願成辦眾生義利也。
願智,只要眾生還有生死,佛一定不入涅槃。隨著他自己所發的願,如何如何救度眾生,就要成辦那些衆生的義利。出世間的利益名為利,世間的利益名為義。
*第九聚,謂六神通。
*第十聚,謂四無礙解。如前已說。
辭無礙解、義無礙解、法無礙解、辯才無礙解。
四一切清淨、十自在、十力、四種無所畏、及三種不護。
sarvākārāś catasno 'thaśuddhayo vaśitā daśa //
balāni daśa catvāri vaiśāradyānyārakṣaṇam // Abhs_8.4 //
第十一聚,謂四一切種清淨。所依身清淨、所緣受用清淨、心三摩地清淨、智清淨。是為究竟四清淨。
第十二聚,謂十自在。
1-能住壽一刧,名壽自在。
2-於無數三摩地獲得自在,名心自在。
3-已得虛空藏定,名資具自在。
4-開示一切工巧藝術等事業,名事業自在。
5-能隨願而受生,名生自在。
6-能現佛身充滿一切世界,名勝解自在。
7-成就無數調伏眾生大願,名願自在。
8-能於一時頓現無量神變調伏眾生,名神通自在。
9-獲得殊勝四無礙解,名智自在。
10-如欲能演十二分教,名法自在。
第十三聚,謂十力。
第十四聚,謂四無畏。如前已說。
第十五聚,謂三不護。如來身語意行究竟清淨故,不恐他知三業邪行而護過失也。
*第十一聚,謂四一切種清淨。所依身清淨、所緣受用清淨、心三摩地清淨、智清淨。是為究竟四清淨。
一切種即是所有,所有的東西,四種所有的東西都清淨。所依身清淨,所緣受用清淨,所了解的所受用的東西清淨,心三摩地清淨,心即是定。智清淨,即是慧清淨。
*第十二聚,謂十自在。
佛有十種自在。
*1-能住壽一刧,名壽自在。
*2-於無數三摩地獲得自在,名心自在。
*3-已得虛空藏定,名資具自在。
虛空藏的定可以容納一切,又可以一切都不見。資具,具是工具,資是資料。
*4-開示一切工巧藝術等事業,名事業自在。
*5-能隨願而受生,名生自在。
歡喜生去那個世界就去那個世界。
*6-能現佛身充滿一切世界,名勝解自在。
譬如他在我們這個世界出世,同時在三千大千世界,每個世界同時有位釋迦佛出世。
*7-成就無數調伏眾生大願,名願自在。
*8-能於一時頓現無量神變調伏眾生,名神通自在。
*9-獲得殊勝四無礙解,名智自在。
*10-如欲能演十二分教,名法自在。
十二分教,即是三藏十二部經,名法自在。如其欲望,如其意欲,名法自在。說法自在。
*第十三聚,謂十力。
*第十四聚,謂四無畏。如前已說。
*第十五聚,謂三不護。如來身語意行究竟清淨故,不恐他知三業邪行而護過失也。
護即是防止,有三樣東西不須要防止,不須要防護,哪三樣呢?如來的身業、語業、意業。行即是業,身語意行,都是徹頭徹尾清淨的。他不用怕別人知道他在做什麼?因為怕別人知道,一定是做了邪事才怕別人知道,佛不會做邪事,所以他三業都不須要防護過失,不須要保護,不須要遮掩,不要怕給別人知道。
並三種念住、無忘失法性、永害諸隨眠、大悲諸眾生。
trividhaṃ smṛty-upasthānaṃ tridhāsaṃmoṣa-dharmatā /
vāsanāyāḥ samuddhāto mahati karūṇā jane // Abhs_8.5 //
第十六聚,謂三念住。佛說法時,於善聽者不起貪心。於不善聽者,不起瞋心。於間雜者,不起二心。唯念住於捨也。
第十七聚,謂不忘失法。利益有情,不越時也。
第十八聚,謂永害隨眠。永斷煩惱、所知二障之習氣種子也。
第十九聚,謂大悲心。晝夜六時,以饒益心,恒觀一切眾生,誰已成熟?誰未成熟?誰成增上生器?誰成決定勝器?
*第十六聚,謂三念住。佛說法時,於善聽者不起貪心。於不善聽者,不起瞋心。於間雜者,不起二心。唯念住於捨也。
說法時,你很留心聽他講法,他不會特別愛你。都不聽他講法,他也不會瞋。有些人有時歡喜聽這樣而不歡喜聽那樣,他不會理會。只是在念中住於捨心,心平氣和,只是這樣的狀態。
*第十七聚,謂不忘失法。利益有情,不越時也。
哪個時候應該要對某些眾生說法呢,他記得很清楚的,他對於利益眾生,他不會過時的,時間恰恰好,他就會到。
*第十八聚,謂永害隨眠。永斷煩惱、所知二障之習氣種子也。
隨眠,即是煩惱的種子,即是所知障和煩惱障的種子。你去那裡,它跟隨你去那裡。為什麼?因為他藏在第八識處,眠伏於第八識裡內,所以叫做眠,隨者追隨著眾生,眠者眠伏於第八識裡。永害,即是斷除隨眠,永斷煩惱障和所知障二障的習氣種子。即在外面熏入來的叫做習氣,習氣即是種子。
*第十九聚,謂大悲心。晝夜六時,以饒益心,恒觀一切眾生,誰已成熟?誰未成熟?誰成增上生器?誰成決定勝器?
晝分為三時,夜分為三時,晝夜加起來叫做晝夜六時。以饒益即是利益的心,常常觀察一切衆生,看看誰人的根器已經成熟,誰人還未成熟,如果成熟就要化度他了。衆生有兩種,一種是增上生,修福的人,一世比一世的福氣很大,這些是增上生。一種是決定勝器,決定會成佛或者成羅漢。
唯佛不共法,說有十八種,及一切相智,說名為法身。
āveṇikā muner eva dharmā ye 'ṣṭādaśer itāḥ /
sarvākārajñatā ceti dharmakāyo 'bhidhīyate // Abhs_8.6 //
第二十聚,謂佛十八不共法。如前已說。
第二十一聚,謂一切相智。及字亦攝究竟道相智、一切智。如是二十一聚無漏智,即說名智法身也。
*第二十聚,謂佛十八不共法。如前已說。
獨有叫做不共,上文已經講了。
*第二十一聚,謂一切相智。及字亦攝究竟道相智、一切智。如是二十一聚無漏智,即說名智法身也。
第二十一聚是一切相智,及字即是兼有究竟的道相智和一切智兩種都包括。佛這二十一東西都是無漏的,即是智慧法身。智慧法身,不是真的法身,真的法身應該自性身是真如。這個是有為法,那個法身是無為法。那個自受用身是無為法,這個智慧法身是有為法。
(庚二)差別
聲聞無諍定離見者煩惱,佛無諍永斷聚落等煩惱。
śravakasyāraṇādṛṣṭer nṛkleśa-parihāritā /
tatkleśa-srotaucchittyai grāmādiṣu jināraṇā // Abhs_8.7 //
1-如來無諍三摩地,勝出聲聞等之無諍三摩地。
2-以聲聞之無諍三摩地,唯斷自身為眾生作生煩惱之所緣緣。
3-佛之無諍三摩地,謂入聚落等時,能盡斷除見自眾生身中之煩惱故。
*1-如來無諍三摩地,勝出聲聞等之無諍三摩地。
如來所有的無諍三摩地,勝過聲聞等,等獨覺與未成佛的菩薩。勝過那些聲聞等的無諍三摩地。
*2-以聲聞之無諍三摩地,唯斷自身為眾生作生煩惱之所緣緣。
因為聲聞之無諍三摩地,只是斷除他自己,爲衆生作煩惱的所緣緣。即是那些衆生看見他,所緣緣是對像,他入到村乞食,那些衆生一見到他時,便起煩惱,衆生生起煩惱。他是衆生生起煩惱所緣的對象,不去,衆生就不會生煩惱。
*3-佛之無諍三摩地,謂入聚落等時,能盡斷除見自眾生身中之煩惱故。
佛的無諍三摩地,謂入聚落等,能完全斷除,那些見到佛自己的那些衆生,有力量令他不起煩惱,或者令他生歡喜心。
佛所有願智,任運無礙著,無障礙常住,普答一切問。
anābhogamanāsaṅmavyāghātaṃ sadā sthitam /
sarva-praśnāpanudvauddhaṃ praṇidhijñānam iṣyate // Abhs_8.8 //
又如來願智,勝出聲聞等之願智。佛者無少功用相故,任運而轉。無執著故,不貪著色等。永斷二障故,於一切所知智無障礙。乃至生死未空,三摩地作用安住故恒常而住。由得四無礙解故,能普答一切問。聲聞等之願智,則不能爾。
*1-佛的願智,不須要少少加功吃力,自然而然地轉動。
2-佛因為無執著的緣故,所以不貪著色等。
3-佛永遠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緣故,對於一切所知道的事物,他都能夠好好地了解,他的智慧是沒有障礙的。
4-又有很大的悲願,只要眾生的生死仍未空,還有人有生死,佛不會入涅槃。因為佛時常在定中,三摩地的作用時時都保持,所以,時時可以住於這世上。
5-又由於他得到四無礙解,能夠普遍答覆別人一切問題。
6-聲聞等之願智,不能如此。
(庚三)斷諍分二。
(辛一)於法身常住斷諍。
(辛二)於徧常斷諍。
今初
若善因成熟,於彼彼所化,爾時能饒益,即於彼彼現。
paripākaṃ gate hetau yasya yasya yadā yadā /
hitaṃ bhavati kartavyaṃ prathate tasya tasya saḥ // Abhs_8.9 //
1-若佛現身饒益有情者,須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識等宿植善根,遇佛等之因勢力成熟。
2-於彼彼所化,彼時、彼處現身說法,能有利益。乃於彼彼所化現身說法故。
3-於未集資糧之有情,則不如是現。由彼眾生業障障蔽,不具現佛之因故。
*1-若佛現身饒益有情者,須彼有情已集善根。要由值遇善知識等宿植善根,遇佛等之因勢力成熟。
如果佛現身來作利益眾生,不是說他常常都現身,須要那位眾生,在宿世已經積集很多善根,又要他多生以來,都曾經碰過很多良師益友,宿植即是前生,已種植下很多善根。他的善根中,有些善根會令他碰到佛的,因即是種子,這種種子勢力成熟。能夠見佛。
*2-於彼彼所化,彼時、彼處現身說法,能有利益。乃於彼彼所化現身說法故。
彼彼即是種種、各個,於各個所教化的眾生。在那個時候,在那個地方而現身說法,而能有利益的。然後他對種種所化眾生現身說法。
*3-於未集資糧之有情,則不如是現。由彼眾生業障障蔽,不具現佛之因故。
如果那些前生未積集福德和智慧的資糧的這種眾生,他不會如此現給他看的,現但他看不見的。由於他所作惡業,惡業所生起的障礙,由被這些業障障蔽住他,他變了不具備現佛的因,他沒有現到佛的種子。
如天雖降雨,種壞不發芽。諸佛雖出世,無根不獲善。
varṣaty api hi parjanye naiva bījaṃ prarohati /
samutpāde 'pi buddhānāṃ nābhavyo bhadram aśrute // Abhs_8.10 //
4-諸佛、世尊雖出世間,亦有一類眾生不獲聞法等善根,以彼等無親見佛之善根故。譬如天雖降雨,然燋爛之種不發青芽也。
佛在世那時,雖然已出世,亦有一類衆生不能夠有機會聽佛說法,為什麼?因為,他無親見佛之善根。好似上天下雨,如果種子已爛了就不會發芽。即是你要有無漏種子,同時要有福德和智慧兩種。
(辛二)於徧常斷諍
如是事廣大,故說佛為徧。即此無盡故,亦可說為常。
iti kāritravaipulyāt buddho vyāpī nirūcyate /
akṣayatvāc ca tasyaiva nitya ity api kathyate // Abhs_8.11 //
1-諸佛世尊可說為徧,如上所說。若有眾生調伏時至,則一切時處現身說法,作廣大利他事故。
2-事業相續亦可說為常,乃至生死未終,安住、利他,時無盡故。
*諸佛世尊可說爲遍,無乎不在,即是依上文所說。若有衆生能夠被佛調伏的時間到,則一切時處現身說法,佛可以在一切時間,一切地方,都可以為你現身說法,來作廣大利他的事。「如是事廣大」,如此的事情是很廣大,到處都可以出現,故說佛爲遍,所以佛是無乎不在。
*佛度眾生的事業是永遠連續的,他不入涅槃,所以亦可以說爲常。為什麼?他會一直至到衆生生死還未完結,有一個衆生就有生死,他都不會入涅槃。時時安住在利他的事業,時無盡的。
(己二)受用身分二。
(庚一)略標行相。
(庚二)廣釋功德。
今初
許三十二相、八十隨好性,受用大乘故,名佛受用身。
dvātriṃśal-lakṣaṇāśīti-vyañjanātmā muner ayam /
sāṃbhogiko mataḥ kāyo mahāyānopabhogataḥ // Abhs_8.12 //
具足五種決定之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相,界限唯在佛地。
五決定者,
1-謂處決定,唯住色究竟天宮。
2-身決定,唯是相好圓明莊嚴之身。
3-眾決定,唯聖菩薩之所圍繞。
4-法決定,唯說大乘之法。
5-時決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住。
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為性之能仁色身,許為圓滿受用身,圓滿受用大乘法等五種決定所別之身故。
*具足五種決定之究竟色身,是受用身相,界限唯在佛地。
五決定者,
*這個即是他受用身,上文智慧是自受用身。行相即是他的活動情況或者性能。五種決定都具足的,最後最徹底的色身,就是受用身的體相。這個受用身的界限只是成佛才有。哪五種決定?
*1-謂處決定,唯住色究竟天宮。
地方決定,佛的受用身住在色界第四禪天,其中一層是色界最高的,叫做色究竟天,究竟即是最後的、最高的。
*2-身決定,唯是相好圓明莊嚴之身。
*3-眾決定,唯聖菩薩之所圍繞。
*4-法決定,唯說大乘之法。
*5-時決定,乃至生死未空而住。
*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為性之能仁色身,許為圓滿受用身,圓滿受用大乘法等五種決定所別之身故。
性者是形狀,他的形狀有三十二相,有八十種隨好,就是釋迦的色身,我們認為這個就是他的圓滿受用身。為什麼叫做圓滿受用身?能夠受用大乘五種決定的法樂,名佛受用身。
(庚二)廣釋功德分二。
(辛一)釋相。
(辛二)釋隨好。
今初
手足輪相具、足底如龜腹、手足指網連、柔輭極細嫩、身七處充滿。
cakrāṅka-hastaḥ krākurma-pādo jālāvāddhāṅguli-pāṇi-pādaḥ /
karau sapādau tarūṇau mṛdū ca mamutsadaiḥ saptabhir āśrayo 'sya // Abhs_8.13 //
1-由昔於有學道時,極善迎送師長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輪相。
2-由昔正受律儀堅固安住故,感得足下平整,如龜腹狀。
3-由昔修習四攝事故,感得手足指間縵網相連,猶如鵝王。
4-由昔布施善妙食物等故,感得手足柔輭細嫩。
5-由昔布施善妙飲物等故,感得佛身手足四背(漢文經謂掌)雙肩及頸七處充滿。
*1-由昔於有學道時,極善迎送師長等故,感得能仁手足具足輪相。
由於未成佛之前,仍是有學道時,阿羅漢叫做無學,成佛後叫做無學,但有說第八地叫無學,第七地以前叫做有學道。昔在有學道的時候,很有禮貌迎送師長等,因為這緣故,以這些業種子,就可以感召到那些異熟果。釋迦佛的時候,手和腳都具備輪相。手紋好像一個輪這樣。
*2-由昔正受律儀堅固安住故,感得足下平整,如龜腹狀。
由成佛之前,在有學道的時候,能夠正受律儀戒,能夠很堅固地守戒律。
第一、律儀戒,即是守著那些戒條,規規距距的。
第二、攝善法戒,攝者招引,能夠招引善果的,即是多做善的行為。攝律儀戒,就是諸惡莫作。攝善法戒,就是眾善奉行。
第三,饒益有情戒,利益眾生的事要做,不做就犯戒。
感得足下平整,如龜腹狀。
*3-由昔修習四攝事故,感得手足指間縵網相連,猶如鵝王。
縵網相連,不是真的黏著些膜,即是那些紋很美麗,好像圖案一樣,線條相連。因為修布施,愛語是與別人說話時用可愛溫和的說話。利行,做些對眾生有益的行為。同事,即是大眾化,人地做得你便做得。用這四種方法來吸引眾生,來引導眾生,使他們可以修行佛道。
*4-由昔布施善妙食物等故,感得手足柔輭細嫩。
布施些好的食物給人,以這樣的業力,刺激起好的名言種子,手腳都柔軟細嫩的名言種子。上文說業,下文講名言種子起。
*5-由昔布施善妙飲物等故,感得佛身手足四背(漢文經謂掌)雙肩及頸七處充滿。
中國人謂四掌,他們就譯作四背,雙肩及頸七處地方,兩手、兩腳、雙肩及頸七處,即充滿。
手足指纖長、跟廣、身洪直、足膝骨不突、諸毛皆上靡、
腨如瑿泥耶、雙臂形長妙、陰藏密第一。
dīrghāṅgulir vyāyatapārṣṇigātraṃ prājyaṃ tv ṛjucchaṅkhapador dhvaromā /
eṇeyajaṅghaś ca paṭūrūbāhuḥ kośāvanaddhottamabastiguhyaḥ // Abhs_8.14 //
6-由昔救脫被殺、被縛、被打有情故,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可愛。
7-由昔饒益他活命故,感得足跟寬廣。
8-由昔離殺生故,感得佛身洪直。
9-由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足踝膝骨皆不突現。
10-由昔自所行善轉增長他故,感得諸毛皆悉上靡。
11-由昔將醫方明、工巧明等傳授他故,感得雙腨漸次細圓,如瑿泥耶腨。
12-由昔不捨諸來求財者故,感得雙臂長妙。
13-由昔安立一切有情於梵行律儀,及善防護秘密語故,感得陰相藏密最為第一。
*6-由昔救脫被殺、被縛、被打有情故,感得手足諸指纖長可愛。
過去世,曾經救助那些被人縛、被人打的眾生,所以以這樣的業,感得這樣的名言種子起現行,手指腳指都纖長可愛。
*7-由昔饒益他活命故,感得足跟寬廣。
能夠令他人活命的緣故,感得足跟寬廣。
*8-由昔離殺生故,感得佛身洪直。
洪者大也,身體大而直。
*9-由昔正受布施等善法故,感得足踝膝骨皆不突現。
有兩種解法,布施給人的方法,他能夠正受,去做。或者說他正式受人的布施。足踝骨,即是腳眼與膝頭的骨,不會突骨出來,即是很圓整的。
*10-由昔自所行善轉增長他故,感得諸毛皆悉上靡。
由於前世所行的善,影響他人,增長他人的善,感得那些毛,身上的毛向上,靡者順也,向上順的,不是向下順的。
*11-由昔將醫方明、工巧明等傳授他故,感得雙腨漸次細圓,如瑿泥耶腨。
由於他前生教人醫人,用醫方明,即醫葯之學。工巧明,把技術教給人,傳授給人的緣故,以這樣的業,感召得雙腨,腨是小腿,漸次細圓,好順的,即是那對腿很美。如瑿泥耶腨,瑿泥耶是琥珀,都是在松樹。瑿,黑玉也,琥珀也。深色的琥珀。
*12-由昔不捨諸來求財者故,感得雙臂長妙。
別人向他求財,都不會拒絕別人,這樣的業,感得那些的名言種子起現行,得到兩臂長而妙。
*13-由昔安立一切有情於梵行律儀,及善防護秘密語故,感得陰相藏密最為第一。
由於前生,令到那些眾生,能夠守梵行律儀即是清淨行的律儀,即是他們前生能夠影響人,能夠令人守戒律,及能夠善於防護,不要亂講亂說,不要說淫褻的東西,由這樣的業,感得陰相藏密,陰相藏密即是他的生殖器,不會說太大及醜怪,最爲第一。
皮金色、細薄、孔一毛右旋、眉間毫相嚴、上身如獅子、髆圓實、項豐、
suvarṇavarṇḥ pratanucchaviśca pradakṣiṇaikaikasujātromā /
ūrṇāṅkitāsyo haripūrvakāyaḥ skandhau vṛtāvasya citāntarāṃsaḥ // Abhs_8.15 //
14-由昔施他妙敷具故,感得皮如金色,清淨鮮明。
15-由昔施他勝宮殿故,感得身皮細薄潤滑。
16-由昔遠離憒鬧散亂等故,感得一一毛孔唯一毛生,皆向右旋。
17-由昔敬承一切眾生及師長等,亦令他敬事故,感得眉間毫相莊嚴。量如橄欖核許,形如銀管,潔白輭柔。展長三肘,縮即右旋,毫端上靡。
18-由昔未曾輕毀他故,感得上身猶如獅子。
19-由昔隨順他善說故,感得臂髆圓實。
20-由昔施他醫藥等故,感得雙肩之中項部,極善豐滿。
*14-由昔施他妙敷具故,感得皮如金色,清淨鮮明。
敷具是出家人坐的時候,有一塊具,叫做敷具,他能夠施捨敷具給別人。由這樣的業,感得皮膚金色鮮明。
*15-由昔施他勝宮殿故,感得身皮細薄潤滑。
*16-由昔遠離憒鬧散亂等故,感得一一毛孔唯一毛生,皆向右旋。
由於前生離開那些憒鬧的地方,又心不會散亂,又修定,用這樣的業力,感得現在這世,一一即是每一個毛孔只是生一條毛,那些毛都是向右轉。
*17-由昔敬承一切眾生及師長等,亦令他敬事故,感得眉間毫相莊嚴。量如橄欖核許,形如銀管,潔白輭柔。展長三肘,縮即右旋,毫端上靡。
對眾生的尊輩能夠承事,對師長能夠承事,令他人學他敬事師長,感得眉間毫相莊嚴,好像粒橄欖核一樣,長長地,毛端向上撓,形如銀管,潔白軟柔,一拉開它有三肘。彈回去時會向右轉,毛的尾是向上順。
*18-由昔未曾輕毀他故,感得上身猶如獅子。
身體好像獅子一樣那麼壯。
*19-由昔隨順他善說故,感得臂髆圓實。
由於他前生隨順著他人,來引導入向善。善說,隨順著他人,很善巧地向人說法,所以他感得手臂和膊都很圓滿,圓實。
*20-由昔施他醫藥等故,感得雙肩之中項部,極善豐滿。
兩個膊頭中間項部那處很豐滿。上面是「肩圓實」,現在是「項豐」,項即是頸。
非勝現勝味、身量縱橫等譬諾瞿陀樹、頂肉髻圓顯、舌廣長、梵音、兩頰如獅王、
hīno rasaḥ khyāti rasottamo 'sya nyagrodhavan māṇḍalatulyamūrtiḥ /
uṣīṣamūrdhā pṛthucārūjihvo brahmasvaraḥ siṃhahanuḥ suśuklāḥ // Abhs_8.16 //
21-由昔承事眾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於非上味中亦得上味。
22-由昔建造園林等故,感得身量與弓相等,如諾瞿陀樹。
23-由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頂上烏瑟尼沙高顯周圓。
24-由昔三無數刧說和愛語等故,感得舌相薄淨、廣長,如紅蓮色。
25-由昔一音為一切世界有情宣說正法故,感得成就五支梵音。
26-由昔遠離綺語過故,感得兩頰如獅子王。
*21-由昔承事眾生作看病人等故,感得於非上味中亦得上味。
你給什麼平價的東西給他,他也吃出好好味。因為他前生看護病人,照顧病人,這個業感得他成佛時有這個果。
*22-由昔建造園林等故,感得身量與弓相等,如諾瞿陀樹。
身量與弓相等,好像弓那麼堅實,如諾瞿陀樹。
*23-由昔施他寺院等故,感得頂上烏瑟尼沙高顯周圓。
烏瑟尼沙即是肉髻,頂肉髻圓顯,圓淨而明顯」。
*24-由昔三無數刧說和愛語等故,感得舌相薄淨、廣長,如紅蓮色。
*25-由昔一音為一切世界有情宣說正法故,感得成就五支梵音。
未成佛之前,做地上菩薩的時候,各個世界都可以出入而去,為眾生說法,由這個說法的業,所感召到那些名言種子起,他所說的東西都是清淨的音,五種清淨的音,叫做五支梵音。一正直,二和雅。二和雅。三清澈,四深滿,五遍周遠聞。
*26-由昔遠離綺語過故,感得兩頰如獅子王。
齒潔白、平齊、諸齒極細密、數量滿四十、紺目、牛王睫。妙相三十二。
tulyāḥ pramāṇe 'viralās ca dantā anyūnasaṃkhyā daśikāścatasraḥ /
nīlekśaṇe govṛṣapakṣmanetro dvātriṃśadetāni hi lakṣaṇāni // Abhs_8.17 //
27-由昔承事稱讚一切眾生故,感得齒潔白相。
28-由昔遠離邪命,正命清淨故,感得齒平齊相。
29-由昔修諦實語故,感得齒細密相。
30-由昔遠離離間語故,感得整四十齒。
31-由昔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感得眼如紺青寶相。
32-由昔視一切眾生無貪瞋故,感得兩眼上下睫毛不相雜亂,猶如牛王。
*27-由昔承事稱讚一切眾生故,感得齒潔白相。
*28-由昔遠離邪命,正命清淨故,感得齒平齊相。
遠離邪命即是不作不正當的職業。不正當的活命方式,叫做邪命。正命者即是正當的職業,正當的活命方式,正命清淨那就會感得牙齒很平齊。
*29-由昔修諦實語故,感得齒細密相。
諦實語即是講真話,不要虛偽,不要說假話,感得齒細密相。
*30-由昔遠離離間語故,感得整四十齒。
*31-由昔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感得眼如紺青寶相。
紺青色即是碧綠色,綠色的眼。
*32-由昔視一切眾生無貪瞋故,感得兩眼上下睫毛不相雜亂,猶如牛王。
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生因。由彼彼圓滿,能感此諸相。
yasya yasyātra yo heturlakṣaṇasya prasādhakaḥ /
tasya tasya prapūryāyaṃ samudāgamalakṣaṇaḥ // Abhs_8.18 //
此等即是三十二相,能仁圓滿報身定能感得此三十二相。謂由能感此此諸相之彼彼因皆圓滿故。
*此此,即是這些這些,彼彼即是那些那些原因,此彼皆圓滿故。此中此此相,所有能產生此此相的因,「由彼彼圓滿」,由那些那些原因圓滿,「能感此諸相」,所以能感召這樣好的相。
迎送師長等、正受堅固住、習近四攝事、布施妙資財。
gurūṇāmanuyānādir dṛḍhatā saṃvaraṃ prati /
saṃgrahāsevanaṃ dānaṃ praṇitasya ca vastunaḥ // Abhs_8.19 //
迎送師長等因,隨各各相時,已廣宣說。此等名為相者,由誰具足此相,即能表現彼是大丈夫故。
*迎送師長等等的因,這些業引起名言種子出現,隨各各相時已講。這些三十二相,由誰具足此相即能表現,相者表現解。即是能夠有這些相,便能表現他是一個大丈夫,叫做三十二大丈夫相。
救放所殺生、增長受善等,是能生因相,如經所宣說。
vadhyamokṣasamādānāṃ vivṛddhiḥ kuśalasya ca /
ityādiko yathāsutraṃ hetur lakṣaṇasādhakaḥ // Abhs_8.20 //
(辛二)隨好
佛爪赤銅色、潤澤、高諸指、圓、滿而纖長、脈不現、無結。
tāmrāḥ snigdhāśca tuṅgāśca nakhā aṅgulayo muneḥ /
vṛttāścitānupūrvāśca guḍhā nirgranthyaḥ śirāḥ // Abhs_8.21 //
佛受用身有八十隨好。
1-由於一切諸行離貪愛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銅色,鮮紅光明。
2-由於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樂到究竟故,爪色潤澤。
3-由於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
4-由行境無罪故,諸指圓形。
5-由集善根究竟故,諸指豐滿。
6-由漸次修三種智德故,指漸細長。
7-由昔善護十不善業道及邪命故,筋脈不現。
8-由已解釋煩惱結故,筋脈無結。
*佛受用身有八十隨好。
*1-由於一切諸行離貪愛究竟故,感得能仁爪如赤銅色,鮮紅光明。
一切諸行即是所有現象界的東西。由於對所有現象界的東西,徹徹底底離開貪愛,因為這樣緣故,所以感得能仁即釋迦佛,那些手甲如赤銅色,鮮紅光明。
*2-由於一切有情增上利益意樂到究竟故,爪色潤澤。
由於他對一切眾生,想利益他。這種想利益他的心,很強烈的;意樂即是意願,這種意樂很徹底,所以他感召到手甲的色,也很潤澤的。
*3-由於上等族姓生故,爪甲高起。
由於他在那些上等的家族出世,所以他的手甲是飽的、高過手指,脹滿的。
*4-由行境無罪故,諸指圓形。
由於他的心所行的境,色聲香味觸等境裡面,都不會有罪惡的行,所以他都感召到手指很圓淨的。
*5-由集善根究竟故,諸指豐滿。
由善根積集究竟,所以他的手指都很豐滿。
*6-由漸次修三種智德故,指漸細長。
三種智,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他漸次能夠修習三種智德,為什麼智又叫做德?即是眾生所得到的、所有的,所以叫做德。德,得到解,所以他手指漸漸落,纖長的、細長的。
*7-由昔善護十不善業道及邪命故,筋脈不現。
由於他過去世,能夠很善於防護,不要讓他犯十不善業道。
第一,防護自己,不讓自己犯十不善業道。
第二,防護自己,不要有邪命。不正當的活命方法,叫做邪命。所以他的筋不露。
*業的範圍很闊,有些受果報,有些不受果報。譬如,殺人受果報,救人亦受果報。眨一眨眼都是業,但不受果報,索一下鼻子都是業,凡是做作都是業,業即是動作,behaviour,action。
*業道,道者路也。你一作了之後,有條路通到果,這個業因通到果,有條路一樣會產生果。業道就一定要經三步曲。業的本質就是思,即是意志。思有很多種,
*審慮思,審者審慮,即是審查思慮,未決定的。譬如現「我好不好殺你呢?」審慮思是屬什麼呢?是意業,不算業道,光是意業不是業道,不受報。
*決定思,就是決定。「決定殺你了!」決定思一出現,強些。受不受報?不受。決定屬什麼業?仍然是意業。
*發動身業,見諸行動。動者動身,發動你的身業,發語,發出語言下命令殺他,或者罵別人「你是衰人」這樣,叫做發動。動身發語,即以意業做領導,見諸身體、見諸語言,就叫做發動思。一到發動思,一定受報的。
*想一下行不行呢?想下不受報。想下只是名言種子,胡思亂想。即是透過身業或者語業,就受報。
*所以,要有三步,審慮、決定、發動。這些業,叫做故思業,故意想過然後才去做的。這些就受報,這些是業道。即是凡是業道,一定要三級的,才叫做業道。
*8-由已解釋煩惱結故,筋脈無結。
由於他已經解除煩惱的結,結即是束縛,解除了煩惱的束縛,所以他的筋都沒有結的。筋起結就即是些靜脈起結。筋即是動脈、靜脈。
踝隱、足平隱、行步如獅、象、鵝、牛王、右旋、妙、直進、堅密。
guḍhau gulphau samau pādau siṃhe-bhadvijagopateḥ /
vikrāntaṃ dakṣiṇaṃ cārūgamanam ṛju-vṛttatā // Abhs_8.22 //
9-由能了知甚深密義,踝骨不現。
10-由從生死等難可行處度諸眾生故,足無不平。
11-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獅子。
12-由善巧映覆龍故,行步如象王。
13-由善巧騰空故,行步如鵝王。
14-由善引有情至安樂處故,行步如牛王。
15-由順繞路而行故,回身右旋。
16-由行步善巧端莊故,行步善妙。
17-由心常無曲屈故,行步直進。
18-由稱讚他功德故,身盤緊密。
*9-由能了知甚深密義,踝骨不現。
踝骨,腳眼骨不現的,即是很飽滿,不會凸出來的。由於他了解經裡面那些密義,即是那些隱藏的,暗示、隱藏、沒明白說出的那些意思所以他能夠踝骨不現。
*10-由從生死等難可行處度諸眾生故,足無不平。
由於他宿生,能夠在生死輪迴之中,很難行的地方,去那個地方度眾生,所以他能感召到他的腳,沒有什麼凹凹凸凸不平的樣子的。
*11-由善巧映覆人故,行步如獅子。
映覆即是那些星星有光,遇著日光一出,星就被它映奪去。「覆」即是遮蔽。由於他的光明善於映蔽人故,宿生都是這樣,所以這世他感召得行步有如獅子一樣,很夠威的。
*12-由善巧映覆龍故,行步如象王。
由於他善巧映覆龍,所以他行步如象王一樣。
*13-由善巧騰空故,行步如鵝王。
他過去有神通,很善巧地騰空,所以他今世行步好像鵝王。
*14-由善引有情至安樂處故,行步如牛王。
「引」是引導,行步如牛王。
*15-由順繞路而行故,回身右旋。
由於宿生都是順著條路,印度是祟尚右邊,右是吉祥,左是罪惡。所以他轉的路,多數是向右繞的。所以他轉身的時候都是向右邊轉。
*16-由行步善巧端莊故,行步善妙。
步法很善妙。
*17-由心常無曲屈故,行步直進。
他的心沒有歪曲,所以他行路是直行。
*18-由稱讚他功德故,身盤緊密。
別人有功德,能夠稱讚人這樣,他的身、他那些肌肉,骨肉緊密。
光潔、身相稱、潔淨、軟、清淨、眾相皆圓滿、身廣大微妙。
mṛṣṭānupūrte medhyamṛdutve śuddhagātratā /
pūrṇavyañjanatā cārupṛthumaṇḍalagāratā // Abhs_8.23 //
19-由不染著諸惡法故,其身光潔。
20-由說稱機法故,身次第相稱。
21-由行清淨故,身最潔淨。
22-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
23-由意垢清淨故,身善清淨。
24-由法、毘奈耶圓滿故,眾相圓滿。
25-為他說廣妙功德圓滿故,身廣大微妙。
*19-由不染著諸惡法故,其身光潔。
宿生都不染著那些惡法,所以,其身光潔。
*20-由說稱機法故,身次第相稱。
由於他多生以來,對眾生說法,符合他的根機來跟他說法,所以他的身次第相稱。
*21-由行清淨故,身最潔淨。
由於他行為清淨,所以他的身體都潔淨。
*22-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
由心具大悲故身柔妙。
*23-由意垢清淨故,身善清淨。
他的心意,垢即是煩惱,清淨故,他的身體都是清淨。
*24-由法、毘奈耶圓滿故,眾相圓滿。
由於對他所受的經和他所持的律,都能夠圓滿,所以他的相貌、身體上各個相貌都圓滿。
*25-為他說廣妙功德圓滿故,身廣大微妙。
步庠序、雙目清淨、身細嫩、身無怯、充實、其身善策勵。
samakramatvaṃ śuddhatvaṃ netrayoḥ sukumāratā /
adīnossadagātratve susaṃhatanagātratā // Abhs_8.24 //
26-於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庠平等。
27-由說清淨法故,雙目清淨無翳。
28-由說易解法故,身極細嫩。
29-由於難行處心不退故,身容無怯弱。
30-由修善根勝出一切世間故,身最充實。
31-由盡後有故,身善策勵。
*26-於一切有情心平等故,行步安庠平等。
對於所有眾生,寃親都平等,所以行步安庠平等,不會側一邊,庠序即很安詳。
*27-由說清淨法故,雙目清淨無翳。
由於宿生時時為眾生說清淨的法,所以感召到他成佛的時候,那對眼都是清淨、無翳。翳,眼裡面有點白色、白點,有膜。
*28-由說易解法故,身極細嫩。
身的皮膚細嫩。
*29-由於難行處心不退故,身容無怯弱。
由於對於難行的地方,不會退轉的,所以可以感召到他身容沒有怯弱的形狀。怯者怕,心怯即是怕。
*30-由修善根勝出一切世間故,身最充實。
骨頭實,骨頭壯,肌肉有彈力那般充實。因為他所行的善根,勝過世間的人,所以他感召到這樣。
*31-由盡後有故,身善策勵。
由於他後一段的生命已經盡了,是指有漏的生命,不是指無漏的生命,所以他身體很善策勵,因為他能夠盡後有,一定是起一個無漏的生命,所以他能夠善策勵。
支節善開展、顧視淨無翳、身圓、而相稱、無歪、身平整。
suvibhaktāṅgatā dhvāntapradhvastālokaśuddhatā /
vṛttamṛṣṭākṣāmakukṣitāśca gabhiratā // Abhs_8.25 //
32-由善分別緣起順逆故,支節善開展。
33-由說清淨法義故,顧視清淨無翳。
34-由弟子戒圓滿故,其身圓滿。
35-由未染著生死過故,身部相稱。
36-由摧伏我慢故,身無歪倒。
37-由說無盡法故,身相平整,無諸高下。
*32-由善分別緣起順逆故,支節善開展。
由於他多生前,能夠很善於,分別者即是解說,為眾生解說緣的順逆,即是十二緣起的順,「順」即是流轉的十二緣起,由無明產生諸行,由諸行產生識,由識產生名色,一直轉落去,乃至到由生產生老死,順著去流轉無窮。「逆」即還滅的十二緣起,無老死,就要無生,想無生,就要無有,想無有就無取,想無取就無愛,想無愛就一直乃至到無無明。由於他能夠為眾生一順一逆來解釋十二緣起故,所以他感召到現在全身的支節,都很能夠展開。
*33-由說清淨法義故,顧視清淨無翳。
由於他多生,善於為那些眾生說清淨的法和清淨的義理,所以他感召到今生,「顧視」即眼回頭看,擰轉頭來看你的時候,眼無翳無瑕疵的,黑白分明的。
*34-由弟子戒圓滿故,其身圓滿。
由於他宿生領導那些弟子,那些弟子的戒律都能夠很圓滿,所以感召到他今世的身體都很圓滿。
*35-由未染著生死過故,身部相稱。
由於他宿生未曾染著生死輪迴中所有的過失,所以他身體的各部分都是相稱的,不會歪的。
*36-由摧伏我慢故,身無歪倒。
*37-由說無盡法故,身相平整,無諸高下。
無盡法,即是講的東西都是舉一隅以三隅反,義理是無窮無盡的叫無盡法。
臍深、臍右旋、為眾所樂見、行淨、身無疣無諸黑黶點。
dakṣiṇāvartatā nābheḥ samantaddarśanīyatā /
samācāraḥ śuciḥ kālatilakāpagatā tanuḥ // Abhs_8.26 //
38-由通達甚深法故,臍底深妙。
39-由弟子受持順自之教授故,臍紋右旋。
40-由諸徒眾行端嚴故,威儀端莊眾所樂見。
41-由意淨故,三業行淨。
42-由於非時不說法毘奈耶故,身無疣贅及諸黶點。
*38-由通達甚深法故,臍底深妙。
由於他通達深法,所以他今世,成佛之世,肚臍的底都很深的。
*39-由弟子受持順自之教授故,臍紋右旋。
由於他多生以來,他教的弟子,都能夠執持著、能夠守著、順自之教授,隨順他的教授,因為他講的東西合理,所以感召到今世的肚臍的紋,都是向右轉的。
*40-由諸徒眾行端嚴故,威儀端莊眾所樂見。
由諸徒衆行為,端莊嚴肅,所以他這一世,民眾見到他都很歡喜的。
*41-由意淨故,三業行淨。
由於他的意清淨,意即是審慮思和決定思是清淨的話,發動思也清淨。
*42-由於非時不說法毘奈耶故,身無疣贅及諸黶點。
「非時」即是不合時的時候,他就不說法,亦不解釋律。所以他感召到今世的身都無疣贅,疣贅即是瘤,好像大頸泡。黶點,即是癦痣。
手軟如木棉、手文明、深、長、面門不太長、唇紅如頻婆。
karau tula-mṛdūsnigdha-gambhīrāyatalekhatā /
nātyāyataṃ vaco bimbapratibimbopamauṣṭhatā // Abhs_8.27 //
43-由說身等安樂法故,雙手柔輭如覩羅棉。
44-由得光明大沙門故,手文光明。
45-由住甚深法故,手文甚深。
46-由數數說真淨法故,手文長直。
47-由為眾生宣說眾多學處故,面門不太長。
48-由通達一切世間猶如影像故,唇紅如頻婆果。
*43-由說身等安樂法故,雙手柔輭如覩羅棉。
覩羅棉,最柔軟棉,即最上等柔軟的棉花。因為時時對眾生說那些令他身體安樂的法,所以他感召到對手柔軟。
*44-由得光明大沙門故,手文光明。
由於多生修習,有光明的,得大沙門,領導那些出家人,所以他今世的手紋都光明的。
*45-由住甚深法故,手文甚深。
住是安住,即是保持著,了解到,了解又保持著那些甚深的義、法理,所以手文亦甚深。思想深刻,手紋都會深。
*46-由數數說真淨法故,手文長直。
數數即是屢次屢次,說那些真淨的法,所以他感召到今世的手文,一樣又長又直的。
*47-由為眾生宣說眾多學處故,面門不太長。
學處即是戒律。今世,他的面不太長。
*48-由通達一切世間猶如影像故,唇紅如頻婆果。
由於他宿生都了解,一切世間的東西都猶如影像,不是實在的,好像水中月、鏡中花的影像般,所以他今世的唇,都紅到好像那些頻果。
舌柔軟、微薄、赤紅、發雷音、語美妙、牙圓、鋒利、白、平齊。
mṛdvī tanvī ca raktā ca jihvā jimūtaghoṣatā /
cārūmañjasvaro daṃṣṭrā vṛttāstīkṣṇāḥ sitāḥ samāḥ // Abhs_8.28 //
49-由柔和語調伏眾生故,舌極柔輭。
50-由說眾多功德正理故,舌極微薄。
51-由所說法毘奈耶諸著我我所之凡夫難測度故,舌赤紅色。
52-由無一切怖畏故,語具雷音。
53-由說和愛語故,音韻美妙。
54-防護三有結使故,四牙圓整。
55-調伏難調故,四牙鋒利。
56-降伏煩惱法毘奈耶最潔白故,四牙潔白。
57-安住通達生死湼槃平等地故,四牙相齊。
*49-由柔和語調伏眾生故,舌極柔輭。
由於他前多生,都是用些很柔和的說話去調伏眾生,所以他感召到今世舌都很柔軟。
*50-由說眾多功德正理故,舌極微薄。
*51-由所說法、毘奈耶,諸著我、我所之凡夫難測度故,舌赤紅色。
由於他多生以來,為人說法、毗奈耶,他所說的道理都很深。諸即是所有,所有那些執著有我執,有我所的凡夫,對他所說的法、毗奈耶都難以測度的,所以他感召到今世的舌色,赤紅色的。
*52-由無一切怖畏故,語具雷音。
即是出言很有威。
*53-由說和愛語故,音韻美妙。
多生都是說些和愛的語,所以今世感召,講話的音韻都美妙。
*54-防護三有結使故,四牙圓整。
三有即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結使即是煩惱,能夠防護三界的煩惱,令它不起,所以能夠感召到,今世四隻牙齒都完整。
*55-調伏難調故,四牙鋒利。
能夠對難調伏的眾生,他都調伏到,所以他感召到今世四隻牙鋒利。
*56-降伏煩惱法毘奈耶最潔白故,四牙潔白。
多生以來,降伏煩惱的法、毗奈耶,最潔白的,所以他感召到四隻牙都那麼潔白。
*57-安住通達生死湼槃平等地故,四牙相齊。
因為他宿生都能夠通達,生死與涅槃都是平等,所以他能夠四牙都相齊。
漸細、鼻高修、清淨最第一、眼廣、眼睫密、猶如蓮華葉。
anupurvī gatāstuṅgā nāsikā paraṃ śuciḥ /
viśale nayane pakṣmacitaṃ padmadalākṣitā // Abhs_8.29 //
58-漸說三乘現觀故,四牙漸細。
59-安住方便所持勝慧故,鼻相高修。
60-具足眾生信仰淨行故,鼻清淨。
61-由說廣大法故,眼目寬廣。
62-由度眾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
63-能令眾生歡喜稱讚故,眼目青白分明,圓滿如蓮華葉。
*58-漸說三乘現觀故,四牙漸細。
能夠漸漸地解說聲聞、獨覺、菩薩三乘的現觀,所以感召到四牙漸細。
*59-安住方便所持勝慧故,鼻相高修。
由於他多生都能夠保持著、安住著那種方便善巧所攝持,那些殊勝的智慧,所以鼻的相高、修長,鼻高,鼻長。
*60-具足眾生信仰淨行故,鼻清淨。
由於他宿生能夠具足令眾生信仰善行,所以他今世鼻是清淨的。
*61-由說廣大法故,眼目寬廣。
*62-由度眾生出生死故,眼睫厚密。
眼睫毛厚而密。
*63-能令眾生歡喜稱讚故,眼目青白分明,圓滿如蓮華葉。
雙眼漂亮,黑白分明,猶如蓮華葉。
眉修長、細軟、潤澤、毛齊整、手長滿、耳齊、耳輪無過失。
āyataślakṣṇasusnigdhasamaromnau bhruvau bhujau /
pīnāyatau samau karṇāvupaghātavivarjitau // Abhs_8.30 //
64-由常時回顧諸有情故,雙眉修長。
65-由善巧和緩調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細輭。
66-意為善故,雙眉潤澤。
67-徧見貪等過患故,眉毛齊整。
68-由遮遣有情損害故,手長圓滿。
69-由戰勝貪等故,兩耳相齊。
70-令諸有情相續不壞故,耳根不壞。
*64-由常時回顧諸有情故,雙眉修長。
修即是長,這是複詞。
*65-由善巧和緩調伏,非以五火炙身等故,眉毛細輭。
由於他能夠很善巧,很和緩地調伏眾生,並不是用五火灸身,所以他能夠感召到眉毛細軟。
*66-意為善故,雙眉潤澤。
又心意善,所以他感召到雙眉,潤澤的眉色。
*67-徧見貪等過患故,眉毛齊整。
遍即是普遍地、完全地,完全能夠了解貪瞋痴等煩惱的過失,以及災患,所以他「眉毛齊整」。
*68-由遮遣有情損害故,手長圓滿。
遮遣即是遮、防止,防止眾生發生損害,所以他感召到今世的手,長,很圓滿。
*69-由戰勝貪等故,兩耳相齊。
戰勝貪瞋痴煩惱,兩隻耳是齊,不是一隻高一隻低。
*70-令諸有情相續不壞故,耳根不壞。
耳不會缺,又不聾。
額部善分展、開廣、頂周圓、髮紺青如蜂、稠密、軟、不亂。
lalāṭamaparimlānaṃ prṛthupūrṇottamāṅgatā /
bhramarābhāś citāḥ ślakṣṇā asaṃlulitamūrtayaḥ // Abhs_8.31 //
71-不由邊執見等擾動心故,額部與髮際極善分展。
72-由摧壞一切邪說故,額部開展寬大。
73-由圓滿勝願故,頂圓如蓋。
74-由於色等斷除貪愛故,髮紺青色如蜂。
75-徧盡見修所斷隨眠故,頭髮稠密。
76-由說聖教妙慧徧知故,頭髮柔輭。
77-由意不為貪等亂故,頭髮不亂。
*71-不由邊執見等擾動心故,額部與髮際極善分展。
由於他,不以那些執著一邊,或者執著這個世界有邊抑或無邊的,執著我,有邊抑或無邊這樣,邊執見等,不被邊執見擾動他的心,所以他感召得到他額部分展得好好,髮際即是髮腳、頭髮腳,分展、開展得好好。
*72-由摧壞一切邪說故,額部開展寬大。
*73-由圓滿勝願故,頂圓如蓋。
由他宿生所發的勝願,都能夠完滿,所以他感召到他的頭頂,圓到好像一個蓋那樣。
*74-由於色等斷除貪愛故,髮紺青色如蜂。
由於色受想行識,或者什色聲香味觸法等,斷除貪愛故,所以他感召到髮紺青色如蜂。紺青色,者碧藍色、深藍色,好像些蜂一般。
*75-徧盡見修所斷隨眠故,頭髮稠密。
遍即是完全,盡即是剷除,能夠完全剷除見道所斷的隨眠,和修道所斷的隨眠。見道所斷的煩惱,即是分別煩惱;修道所斷的煩惱,即是俱生煩惱。煩惱的種子,叫做「隨眠」。所以他感召到頭髮很稠密。
*76-由說聖教妙慧徧知故,頭髮柔輭。
由於他為眾生說那些聖教裡面妙慧,對於苦集滅道那四諦能夠遍知、能夠教別人,所以他能感召到他的頭髮柔軟。
*77-由意不為貪等亂故,頭髮不亂。
心意不被貪瞋痴等煩惱所亂,所以他感召到頭髮不亂。
不澀、出妙香能奪眾生意、德紋相、吉祥。是為佛隨好。
keśā aparuṣāḥ puṃsāṃ saurabhyānyapahāriṇaḥ /
śrīvatsaḥ svastikaṃ ceti buddhānuvyañjanaṃ matam // Abhs_8.32 //
78-常時不說粗惡語故,髮不粗澀。
79-由於三寶前,散布妙花故,髮出妙香奪眾生意。
80-手足拇指有德紋相,猶如金剛。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紋。其外無名指等有七紋右旋而善莊嚴。
此八十種名佛隨好者。由身外現功德相,表內心功德故。
*78-常時不說粗惡語故,髮不粗澀。
*79-由於三寶前,散布妙花故,髮出妙香奪眾生意。
由於他宿生在三寶面前能夠散花供養,所以今生頭髮都會有妙香放出,令眾生的心意都被他吸引到的。奪到他意即吸引到他。
*80-手足拇指有德紋相,猶如金剛。手足掌中有四方吉祥紋。其外無名指等有七紋右旋而善莊嚴。
有德紋,手和腳拇指,都有德紋相,像卍字紋,猶如金剛。手足掌中有四方的吉祥紋。其外無名指等,就有七種紋,可能那些螺向右旋的。
*此八十種名佛隨好者。由身外現功德相,表內心功德故。
為什麼這八十種東西叫做佛所有的隨好呢?由於身體向外現出這樣有功德的相,表示出內心是有功德的。
(己四)勝應身
若乃至三有,於眾生平等,作種種利益,佛化身無斷。
karoti yena citrāṇi hitāni jagataḥ samam /
ā bhavātso 'nupacchinnaḥ kayo nairmāṇiko muneḥ // Abhs_8.33 //
1-不具足五種決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是化身相。此分生化身、巧化身、勝應身之三。
2-例如釋迦世尊,初如為天子時,次如現乾闥婆王時,三如釋迦能仁也。
3-又生化身,亦現為禽獸、河、橋、樹木等。
4-若有乃至三有未空,於淨、不淨眾生,同時而作增上生、決定勝等種種利益之身。
5-即能仁佛世尊之化身,以是不具五種決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故。
6-佛作事業亦常無間斷,乃至生死未空,於一切世界事業相續無斷故。
*1-不具足五種決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是化身相。此分生化身、巧化身、勝應身之三。
佛的身就是自性身,即是真如。第二就是智慧法身,圓滿報身,即是自受用身。勝應身就是指,他受用身和化身。
報身有處決定、時決定等五種決定。即是釋迦牟尼這個身,不是具備由五種決定所顯示出的究竟色身,這種身就叫做化身的相。這裡分為幾多種?生化身,即好像釋迦牟尼佛一樣;巧化身,第二種;第三種就是勝應身。
*2-例如釋迦世尊,初如為天子時,次如現乾闥婆王時,三如釋迦能仁也。
例如釋迦世尊,爲天子那時候,就叫做「生化身」;第二,巧化身,即是投胎那時候;三如釋迦能仁時,出了世的釋迦。
*3-又生化身,亦現為禽獸、河、橋、樹木等。
生化身,有時還會現禽獸,或者會變「河」,或者會變「橋」,或者會變「樹木」等等,都不一定的。生化身的範圍最闊的,有時化成乞丐之類。
*4-若有乃至三有未空,於淨、不淨眾生,同時而作增上生、決定勝等種種利益之身。
如果有些佛的化身,三有未空,佛就會來。有漏世界眾生裡面,他生在淨的眾生中,有時生在那些不淨的眾生中,同時做了增上生的事業,或者做決定勝的事業,來利益眾生。增上生,一味得修福,來世就做生天等等。決定勝,決定將來一定成佛,或者一定入涅槃。
*5-即能仁佛世尊之化身,以是不具五種決定所顯之究竟色身故。
這樣都是能仁釋迦佛的化身。為什麼這些身又叫做「化身」呢?因為他不是報身那種,有五種決定表示出來的。
*6-佛作事業亦常無間斷,乃至生死未空,於一切世界事業相續無斷故。
佛做那些化身的事業,亦永無間斷的,乃至眾生的生死都未空,佛在一切世界裡所做的東西,都是相續不斷的。
(戊二)事業
如是盡生死,此事業無斷,諸趣、寂滅業,安立四攝事。
tathā karmāpy anucchinnam asyāsaṃsāram iṣyate /
gatīnāṃ śamanaṃ karma saṃgrahe ca caturvidhe // Abhs_8.34 //
如前所說,智法身不間斷故,如是乃至盡其生死,此法身事業亦不間斷,以如是不間斷之資糧因已達究竟故。
1-此事業者,謂安立眾生於意樂圓滿,以令發求諸趣安樂及解脫寂靜之意樂故。
2-又安立他於成熟加行,以令了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故。
*如前所說,智法身不間斷故,如是乃至盡其生死,此法身事業亦不間斷,以如是不間斷之資糧因已達究竟故。
依照前面所講,智慧法身不間斷的,其他斷不斷呢?都不斷。為什麼呢?這樣,只要眾生仍然有生死,這個法身的事業,不只智慧法身,連那些勝應身等等都在內的事業亦不會間斷的。為什麼不間斷呢?因為這些不間斷的資糧,資糧就是因,就是法身的因,這種資糧因已經達到究竟圓滿,所以果亦不斷。因極圓滿,果亦不斷。
*1-此事業者,謂安立眾生於意樂圓滿,以令發求諸趣安樂及解脫寂靜之意樂故。
這種所有的法身的事業,就是安放眾生於意樂圓滿的狀態裡面,即是令到每個眾生的心都非常之滿足。何以要這樣呢?因為佛能夠令到兩種人的意樂滿足。第一類人,發起一種這樣的心念,希望他所生死輪迴那五趣裡面,都安樂,這個即是增上生。能夠得到增上的生命。有種人,不是只求增上生的,求擺脫煩惱的束縛,有這樣的意樂,即是決定勝。
*2-又安立他於成熟加行,以令了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故。
安放眾生在那種成熟的加行,例如哪些呢?令他能夠很努力地修,修什麼?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四攝。
令知諸雜染,及知諸清淨,有情如證義,六波羅蜜多。
niveśanaṃ sasaṃkleśe vyavadānāvabodhane /
sattvānāmarthayāthātmye ṣaṭsu pāramitāsu ca // Abhs_8.35 //
3-又安立他令知四諦之正見,以令他了知雜染因果之苦集二諦為所捨,清淨因果滅道二諦為所取故。此三是安立於資糧道。
4-又安立他自利意樂圓滿,以令有情了知如自所證之真實義故。
5-又安立他於自成熟加行,以令圓滿六度行故。
*3-又安立他令知四諦之正見,以令他了知雜染因果之苦集二諦為所捨,清淨因果滅道二諦為所取故。此三是安立於資糧道。
安放眾生,令他們能夠了解四諦的正見,令他知道四諦中的苦諦、集諦,集諦是苦諦的因,苦諦是集諦的果。雜染的因果,是應該捨棄的。另外,滅諦是道諦的果,道諦就是清淨的因,滅諦、道諦即是清淨的因果,是我們應該取的。以上這三項事業,即是安立那些眾生,令他們入資糧道,即是資糧位。
*4-又安立他自利意樂圓滿,以令有情了知如自所證之真實義故。
他能夠安立眾生,令到他自利意樂圓滿,自利的心能夠圓滿。因為他能夠令到眾生了知,好像你自己能夠證得那些真實的義,真實義即是真理。
*5-又安立他於自成熟加行,以令圓滿六度行故。
又安立眾生,令眾生對於那些成熟自己的修行圓滿,令到圓滿六度行。大乘所修的行中,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利的行為,一種是利他的。自利的,六度以自利為主,兼利他。四攝,以利他為主而兼自利。安立那些眾生,令他們保持一種自利的,自成熟的加行,換言之即是令他圓滿六波羅蜜。
佛道、自性空,盡滅二戲論,假名、無所得,成熟諸有情。
buddha-mārge prakṛtyaivaśunyatāyāṃ dvayakṣaye /
saṃkete 'nupalambhe ca paripāke ca hehinām // Abhs_8.36 //
6-又安立他於俱利行,以令往趣佛地十善道故。
7-又安立他於清淨見,令以世間修所成慧通達勝義自性空故。此四安立於加行道。
8-又安立他於見道,令諸眾生親證盡滅二取戲論之空性故。
9-又安立他於修道中,第二地、第三地者,由令了知彼二地所攝諸法皆唯假名,安立於尸羅安忍故。
10-安立於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者,由令第四地了知菩提分慧。第五地了知四聖諦慧。第六地了知緣起慧中,皆知一切諸法勝義無所得故。
11-安立於第七地者,令以彼地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成熟諸有情故。
*6-又安立他於俱利行,以令往趣佛地十善道故。
又安立眾生,令到他對於那些俱利的行為,既自利,又利他。為什麼說俱利行來安立於眾生呢?因為他令那些眾生趨向成佛的十地,和趨向那些十善業道。要有審慮、決定、發動,決定業道,沒有審慮、沒有決定,就不叫做業道。
*7-又安立他於清淨見,令以世間修所成慧通達勝義自性空故。此四安立於加行道。
見即是指慧,見,以「慧」為體,清淨見。因為它能夠令世間的人,令到個個都有修所成的慧,用修所成慧來了達勝義,一切法在勝義諦中都是自性空的,這種的道理。聞所成慧是一句句經識解的,思所成慧是融會貫通。聞所成慧、思所成慧都是散心,不是入定的。修所成為就不同,在定中起。不過修所成慧有兩種,一種是有漏的,一種是無漏的。令他安立於清淨慧的見,以令世間的人都能夠有修所成慧,來了達勝義空。勝義空,指見道的時候的真如。真如一定要是修所成慧才可以體驗到它的。以上四種,就安立那些眾生,令到加行位菩薩。
*8-又安立他於見道,令諸眾生親證盡滅二取戲論之空性故。
安立這些眾生,令這些眾生能夠見道,令眾生證得空性。證得什麼空性?盡滅能取、所取兩種戲論的空性。即是說,見道的修所成慧是無漏。他們本來未見道,現在令他們見道,安立他們,怎樣安立他於見道?令眾生親自證得,直接體驗到,不是靠邏輯,不是靠推理,證得空性,即是真如。滅除能取、所取這兩種雜染心,戲論即是雜染心,然後真如才會顯露的。
*9-又安立他於修道中,第二地、第三地者,由令了知彼二地所攝諸法皆唯假名,安立於尸羅安忍故。
又安立那些眾生,令他們入了修道裡面,將來入了第二地、第三地的時候,令他們知道,在二地、三地裡面,所攝的法、所應該修的法,那些讓我們修的那些法,都是假名來的。雖然是假名,但你想將來成佛,一定不能破壞假名的。能夠這樣修,對於戒律能很安忍、很安詳地了解。
*10-安立於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者,由令第四地了知菩提分慧。第五地了知四聖諦慧。第六地了知緣起慧中,皆知一切諸法勝義無所得故。
將來安立眾生於第四地、第五地、第六地。
因為令到第四地修行的人,能夠了知道第四地所修的是什麼?本來第四地就是學小乘修菩提分法,如果他是先證了阿羅漢果,後迴心向大,就不需要再學這個菩提分法。那些直入大乘,就一定要補修菩提分法。第四地就是補修它。第五地就是了知四聖諦的智慧。又第六地的人補修十二因緣及緣起,了知緣起的智慧之中,他都能夠知道,宇宙間一切佛法,在勝義諦裡面都是無所得的。
*11-安立於第七地者,令以彼地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多,成熟諸有情故。
十地之中,初地主要修布施波羅蜜多。第二地,主要是修戒波羅蜜多。第三地,主要是修忍波羅蜜多。第四地,主要是精進波羅蜜多。第五地,主要是修禪定波羅蜜多。第六地,主要是修智慧波羅蜜多。然後,將些波羅蜜多分成十波羅蜜多,將第六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劃分開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根本智,一部分是後得智。根本智部分叫做「般若波羅蜜」,後得智那部分就將它開成四個波羅蜜。第一個就是方便善巧波羅蜜,令眾生成熟,成熟那些眾生。
及立菩薩道,遣除諸執著,得菩提、嚴淨佛土及決定。
bodhisattvasya mārge 'bhiniveśasya nivāraṇe /
bodhiprāptu jinakṣetraviśuddhau niyatiṃ prati // Abhs_8.37 //
12-安立於八地中。
初安立於了知三道之道相智者,安立於彼地所攝菩薩道表示之三道道相智故。
13-第二安立於實執寂靜者,安立於遣除現行實執故。
14-第三安立於假名佛寶者,安立令得名佛寶之菩提故。
15-第四安立嚴淨佛土加行者,安立於嚴淨佛土故。
16-安立於九地中。
初安立於自定成佛者,安立決定成佛,不墮小乘故。
*12-安立於八地中。
初安立於了知三道之道相智者,安立於彼地所攝菩薩道表示之三道道相智故。
第一種安立,安立眾生去了知三道中的道相智。三道,一切相智、一切智、道相智。即是說,安立他於第八地中所攝的菩薩道。「菩薩道」是表示三道的道相智。
*13-第二安立於實執寂靜者,安立於遣除現行實執故。
安立執有實涅槃、執有實的寂靜法的那種人。令到他那些現行的實執排除、遣除。
*14-第三安立於假名佛寶者,安立令得名佛寶之菩提故。
安立那些眾生,知道所謂佛寶不過是假名。即是令到安立,令到他明知菩提是假的,他都要得菩提。為什麼?想度眾生,就一定要用世俗諦,勝義諦度不到眾生。
*15-第四安立嚴淨佛土加行者,安立於嚴淨佛土故。
安立那種人,修行莊嚴,將來去成佛的淨土,修那種行的。這種人即是常常修莊嚴佛土行的人。莊嚴佛土知道是什麼?我們的第八識裡面,什麼的種子都有。有些種子將來出現的時候,可以變地獄的;有些種子它現行的時候可以變極樂世界;有些種子它現行的時候可以變天堂;有些種子它現行的時候可以變人間的。變地獄就很容易,殺多些人就可以。想變人間,持五戒就可以。修十善的業種子,就會輔助變天堂的名言種子,令它出現。將來成佛,變出極樂世界那類莊嚴華麗的種子都有。我們怎樣輔助它?用兩個方法來輔助。第一,第七、八地之後修無漏善業。那些善業就資助無漏的名言種子。第二那些名言種子,經常被煩惱執著遮蔽住,修空觀,空掉那些執著,那些執著空了,自然沒有障礙到莊嚴的種子。在成佛的時候,它們就會爆發出來,於是成為一個佛土。
*16-安立於九地中。
初安立於自定成佛者,安立決定成佛,不墮小乘故。
安立那些眾生,要令到他真真正正決定成佛,不要墮落小乘處。
無量有情利,親近佛等、德、菩提分、諸業不失壞、見諦。
aprameye ca sattvarthe buddha-sevādike guṇe /
bodheraṅgeṣv anāśe ca karmaṇāṃ satya-darśane // Abhs_8.38 //
17-第二安立令成熟他者,安立令作地上所攝無量有情義利故。
18-安立第十地中。
初安立親近善知識者,安立令修彼地所攝親近無數諸佛為善知識等功德故。
19-第二安立智德增長中。安立令得菩提分者,安立令圓滿菩提分善故。
20-安立業不失壞者,安立令知諸業無失壞不欺誑故。
21-安立令知四諦者,令現見四諦故。
*17-第二安立令成熟他者,安立令作地上所攝無量有情義利故。
現在就是令他成熟者,就安立他,令到他做作種種輔助一切眾生的義利。「義」就是世間的利益;「利」就是出世間的利益。
*18-安立第十地中。
初安立親近善知識者,安立令修彼地所攝親近無數諸佛為善知識等功德故。
安立那些能夠親近善知識的人。怎安立他呢?安立他,令到他修彼地,即是第十地的人修那些,「所攝」即是屬於,屬於第十地。能夠親近十方無邊世界中無數諸佛,他都能夠親近。用諸佛來到做他的善知識等的功德。
*19-第二安立智德增長中。安立令得菩提分者,安立令圓滿菩提分善故。
安立,令那些眾生的智德能夠增長。即是說安立他,令他得到菩提分法。菩提分即是七覺支,廣義的話,就是三十七個菩提分法。
*20-安立業不失壞者,安立令知諸業無失壞不欺誑故。
安立他,令他知道,所做的各種業都不會失壞的,這個是不騙人的,不是欺誑的,這樣令他知道。
*21-安立令知四諦者,令現見四諦故。
安立眾生,令他知道四諦。不只令他知道而已,還教導他,令他能夠親證到苦集滅道四諦。見道又叫做「見諦」。
遠離諸顛倒,無彼根本理,清淨及資糧、有為與無為。
viparyāsaprahāṇe ca tadavastukatānaye /
vyavadāne sasaṃbhāre saṃskṛtāsaṃskṛte prati // Abhs_8.39 //
22-安立令遠離顛倒者,令永遠離常、樂、我、淨等四顛倒故。
23-安立令知無彼所依之根本者,安立於無實執生諸顛倒之根本故。
24-安立圓滿清淨者,安立圓滿證得平等性之清淨故。
25-安立資糧圓滿者,令圓滿無上菩提之二資糧故。
26-安立令知生死湼槃平等者,令現知生死有為與湼槃無為,於勝義中全無異故。
*22-安立令遠離顛倒者,令永遠離常、樂、我、淨等四顛倒故。
安立眾生,令眾生離諸顛倒。怎叫做令他離諸顛倒呢?令眾生永遠離開,於無常的人生世界,執它為常;於人生的苦,執它為樂來沉迷;於無我,於五蘊假合時無補特伽羅我的,執著有我;於不淨的,我們的身體都不淨的,執它為清淨。這叫做四種顛倒。等可以這樣解,向內「等」,向外「等」。向內「等」者,即這四樣東西包括了一切,「等」即是結束了這四樣;向外「等」,就不只四樣,反過來佛的果就是常樂我淨。如果對常樂我淨的佛果,執為無常、苦、無我、不淨,又是顛倒。
*23-安立令知無彼所依之根本者,安立於無實執生諸顛倒之根本故。
安立眾生,令他知道,沒有這個四顛倒所依的根本,我們依它而起執的那樣東西都沒有。我們是依五蘊假合的人生而起執,而五蘊假合的人生都是空的。令他知道,知道沒有他所執的根本的。無彼根本理,「彼」是指四顛倒,沒有這個四顛倒的根本理。
*24-安立圓滿清淨者,安立圓滿證得平等性之清淨故。
安立眾生,令他得到圓滿清淨。即是說,安立眾生,令到他圓圓滿滿地證得這個平等性之清淨故。平等性者,即是真如。真如者,一切眾生平等故。
*25-安立資糧圓滿者,令圓滿無上菩提之二資糧故。
安立眾生令他們資糧圓滿,這件事業。即是令到眾生能夠圓滿能得無上菩提的資糧。福德資糧,布施、持戒、忍辱。智慧資糧,般若波羅蜜。精進、禪定這兩種,亦福德亦智慧。
*26-安立令知生死湼槃平等者,令現知生死有為與湼槃無為,於勝義中全無異故。
安立眾生,令眾生知道生死涅槃是平等的,這樣可以入無住涅槃。即是令現知生死有爲與涅槃無爲這兩樣東西,於勝義中,根本就沒有這種分別。現知即是現量證知,生死是有為法,涅槃是無為法。
悉不知有異。安立大湼槃,許法身事業,有二十七種。
vyatibhedāparijñāne virnāṇe ca niveśanam /
dharmakāyasya karmedaṃ saptavimśatidhā matam // Abhs_8.40 //
// abhisamayālaṅkāre prajñāpāramitopadeśaśāstre
dharmakāyādhikāro 'ṣṭamaḥ //
27-又安立於道果者,安立於究竟所得無住大湼槃故。如上所說即是所許二十七種法身事業也。
*安立那些眾生,令到他時時保持修道所得的結果。修道所得的結果即是什麼?大涅槃、無住涅槃。本來佛果分兩樣的,一是菩提,二是涅槃。如果說無住涅槃,就不用講菩提都可以。為什麼?無住就已經是菩提。安立於究竟所得的,「究竟」即是最後。法身的事業,有二十七種。境、行、果。境就是三智,目標;行就是四加行;果,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