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第六

 解深密經  

【釋經題】---妙境長老
這部經是唯識宗最重要的一部經。
「解」,就是解釋。「深」就是深奧,不是淺顯的。「密」就是祕密,不容易明白的事情。深密是所解釋的,所通達的,是指什麼說的呢?經本身就是有三件事,是它所解釋的,就是境、行、果。
境,境就是說緣起的事情,這一切法是什麼因緣生起的,說這樣的道理,叫做境。緣起,就是有生死的緣起和涅槃的緣起,生死的緣起就是染汙的緣起,淨緣起就是清淨的緣起。境行果的境是指生死的緣起,行果是涅槃的緣起,就是說這兩個緣起的道理,這些道理都是深密,所以叫做解深密。
行就是修行的事情,佛菩薩為我們說了很多的法門,我們根據那個法門去修行。
果,修行到最後會得到果,結果是包含阿羅漢果、辟支佛果乃至佛的無上菩提。但是大乘佛法裡面,當然是指無上菩提名之為果,或者是涅槃也包括在內。涅槃是斷果,無上菩提是智果,智斷二德,智慧的智。
「經」,有線的意思,經者常也,就是佛法是永久不變。有兩個意思,就是叫貫攝,貫穿、攝持。
1-貫穿所應說義,佛的大智慧,觀察眾生的程度,應該學習什麼樣的法門,就為他說這個法門。說這法門的時候,有貫穿的意思,怎麼叫貫穿呢?譬如說四念處有四條: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四個義,把它組織起來,組成一個法門,就是有貫穿的意思。貫穿可以說是組織的意思,組成一個法門。
2-組成這個法門有有什麼好處呢?就是攝持所化有情,用這個法門來攝持所度化的眾生。眾生在生死海裡面流轉,佛用四念處乃至八正道的法門,在生死海裡面的眾生把他救出來,就是攝持所教化的眾生。
或者攝持當引導也可以;用這個法門,引導眾生從生死海裡面出來,到涅槃那個地方去。攝持所化有情,這就是約法門的作用說的。
攝持約法門的作用說,貫穿約法門的本體說,把它分開,這就叫做經。什麼叫做經?貫穿所應說義,攝持所化有情,是名為經。
《解深密經》,深密是所解的,經所詮顯的。經,就是語言文字,佛用我們所明了的語言文字來表達那個深密之義,所以叫做《解深密經》。

分別瑜伽
【釋品題】
瑜伽,相應,就是相合的意思,彼此不相違背,互相隨順,相契合。修止觀,修四念處,要隨順佛的正教;正教就是佛的法語,佛所開示修行的法門。止觀要合乎佛所說真俗二諦的道理要合。這樣修行,就能引導你逐漸地向前進,能得無生法忍,能得無上菩提,有這種作用。
品,是類的意思;異類相從,名之為品。這一品裡邊,廣說瑜伽止觀怎麼樣修行的這些境行果的相貌。

【釋正文】
甲一、長行廣釋(分二科)
丁一、依住門(分二科)
乙一、廣辨止觀相(分十八科)
辛一、菩薩請問
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有十八門(就是十八類):一、依住門,二、所緣門,三、方便門,四、隨順作意門,五、二道同異門,六、心境一異門,七、修差別門,八、種數差別門,九、依不依法門,十、有尋伺等地門,十一、止舉捨相門,十二、知法知義門,十三、作意遣相門,十四、能攝諸定門,十五、因果作業障治門,十六、證得門,十七、引發門,十八、無餘受滅門。
*彌勒,慈氏有三個原因:第一個、他母親姓慈,他母親以慈為姓。第二個、《華嚴經》裡邊說,這位菩薩在佛法裡邊修行,初得的是慈心三昧,他的心性特別的慈悲。第三、因為他有這樣的願望,發願將來成佛,也名為慈佛。
*菩提薩埵,覺有情,就是已經覺悟了真理的人,聲聞、緣覺也都覺悟真理,所以說菩提薩埵是通於聲聞、緣覺、菩薩三種聖人的。
*摩訶薩埵,大覺有情,不通於聲聞、緣覺,就是唯獨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弘揚佛法、廣度眾生的才稱之為摩訶薩埵,單獨指大乘佛法的學者。
那麼現在彌勒菩薩,慈氏菩薩他是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是這樣的。
*白佛言,就是對佛稟白,說:世尊!覺有情的這種人,想要得聖道的人,想要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他何所依?止觀是什麼因緣生起的?依賴什麼因緣才有止,才有觀,這件事是依賴什麼因緣生起的呢?或者根據什麼來修止修觀?
*住,居住,就是說生起了以後,它居住在什麼地方?也是說,它繼續地生起、繼續地生長而不失壞。
*大乘,
第一、境大:這位佛教徒,以無量無邊的修多羅做他所學習的境界,就是他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
第二、智大:我空的智慧和法空的智慧,或者說是根本智和後得智。
第三、行大:一方面自己用功修行,同時也廣度眾生。
第四、精進大:要三大阿僧祇劫自利利他,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圓滿無上菩提。
第五、方便善巧大:方便就是善巧,就是巧妙的智慧;這樣說前面智大,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這個加起來就是根本智。方便善巧就是後得的智慧;後得智有什麼不同呢?加上大悲心去普度眾生,這裡邊有方便善巧的智慧的力量。菩薩也能入涅槃,但是不住在涅槃,還來到眾生的世界去廣度眾生,同時,也不被世間有為法所染汙,所以叫做方便善巧。
第六、證得大:就是菩薩能得無上菩提,成就無上菩提。
第七、業大:他盡未來際廣度眾生。
*奢摩他:止,就是一心不亂,明靜,明明了了的,昭昭現前。心裡面沒有惛沉,沒有睡眠,有明了性,同時還沒有動亂,於所緣境安住不動。
*毗缽舍那,觀,如實見法,就是佛法的般若智慧;就是能夠正確、真實地、沒有錯誤地能夠見到,明見一切法的真實相。能對治顛倒的智慧,就是一般世間人的分別心,都叫做顛倒慧,這種顛倒慧都是無明煩惱。

丁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能夠受持三皈五戒,能夠修十善法,就可以稱之為善男子;因為彌勒菩薩的境界很高了,在這裡應該說,能證無上菩提名為善男子。
*法,有它的特別的體相,能引起人的認識。就是一切的事物,都有它的體相的,我們一接觸到,就引起我們的認識。這樣,善法、惡法,世間法、出世間法,都可以名之為法。現在這裡說法假安立,單獨指佛法說的,一切的教理行果都包括在內的;就是十二分經,這一切的佛法。
*假,憑藉。假安立,就是因此而能夠安立出來一種道理,或者說是因此而能夠顯示出來一種道理。世間上一切法,每一法都有名字,用這個名字來表示那件事,也就是以能詮來顯示所詮,就是以能詮的文來顯示所詮的義。如果沒有能詮的文,義顯示不出來。用語言文字,思想才能溝通。而在佛法也是,佛所覺悟的真理,也是要憑藉這些文句,來顯示它。佛覺悟的一切法,要假藉語言文字才能安立出來,這樣假立的一切法,叫做法假安立。
這表示原來是沒有名字的,是離文字相,佛所覺悟的真理,是離文字相,不立文字。但是若想覺悟我們,不用文字,我們沒有辦法明白,所以佛還是得要方便地安立種種的文句,這才顯示出來各式各樣的法門,所以叫做法假安立。
*佛所成就的果,所修行的結果,名之為無上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理事遍知名之為正等。正覺,離妄照真叫做正覺。「理」就是勝義諦、第一義諦,通達第一義諦的就是如理智;「事」就是一切的緣起法,染緣起、淨緣起,或者生死的緣起、或者涅槃的緣起,這些緣起法你能夠通達,就叫做如量智。這兩種智慧成就了,就能夠通達了理,也通達了事,就叫做正等。通達第一義諦,名之為正;等是普遍的意思,就是如量智通達一切緣起法,就叫做等。
*離妄照真名為正覺,照理也好,照事也好,都是完全是真實的,完全是正確的。譬如說是阿羅漢和辟支佛,和一切的大菩薩,他們也是能知道第一義諦,也通達緣起法,但是沒有佛那麼圓滿。所以唯有佛才可以說是離妄照真,其他的人雖然是通達了,但是還有多少的虛妄;就是他的無明煩惱,還沒有究竟的清淨,所以還有一點妄。佛是完全沒有虛妄了,所以叫做正覺。
*理事遍知,離妄照真,佛所具足的功德,沒有人能高過他的,所以稱之為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指佛的大智慧境界,其實佛的功德也都在裡邊。
*「不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就是發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有這樣的意願,而又能夠很堅定地,遇見種種惡因緣的時候,能不失掉這個無上菩提願。
*不捨,表示這個人對於佛法的理解很深刻,其他違逆的因緣不能動搖他。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得無上菩提,就是我想要成佛,有這麼一個誠意的這種意願。

在《顯揚聖教論》,發菩提心的文句。
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鄔波拖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第二第三亦復如是。」
這個儀軌是說要在師長的面前(沒有說是在佛像前),當然要對師長有恭敬心,應該是禮拜然後跪在那裡,合掌說:「大德憶念」,或者說是「長老憶念,我如是名」(我是這個名字),從今天開始,我建立了無上菩提的願。為什麼要成佛呢?想要利益一切眾生,從今天以去,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都是迴向無上菩提,我願得無上菩提。我今天和這一切大菩薩,我要出家。希望長老你證明我是菩薩,這樣說三遍,一拜而起。
由內心的發願,然後在師長前舉行一個儀式,這就是發菩提心。因為學習佛法生了歡喜心的時候。或者是聽聞佛法,佛法是真理,我願意成佛。或者看見佛法要滅亡了,佛法是世間上的明燈,如果滅亡了,世間太苦了,所以要發無上菩提心要弘揚佛法。或者是看見眾生迷惑顛倒,造種種罪,無慚無愧這些境界,生慈悲心,生大悲心,發無上菩提心──發菩提心有種種的因緣。
*「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依佛說的法假安立的十二分經和你堅固的菩提願為依為住,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在大乘佛法裡面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要從佛說的修多羅裡面去學習,所以法假安立。有堅定的願,你也能夠繼續地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使令你的奢摩他、毗缽舍那逐漸地增長、廣大。

丙二、所緣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分三科)
戊一、標章舉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如世尊說『四種所緣境事』: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境事?」
*修止觀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所緣境。緣就是思慮、籌慮。事就是境,以事為所緣境,所以叫做境事。所緣境事有四種。

戊二、依數列名
一者、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
第一個就是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對於所緣的境界,或者是以佛像為所緣境,或者是以色聲香味觸法、以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各式各樣的所緣境,在這個所緣的境界上去觀察、去思惟、去分別,就叫做有分別。影像是什麼意思呢?表示這個所緣境不真實,不是真實的。比如這一棵大樹,太陽光一照,現出個影來;影和樹是相似的,但是不是真實是樹,就是虛妄的。鏡中的影像,水中的月;水中的月和天上的月是相似,但是它不是天上的月,那個水中月是虛妄的,所以這個影像表示虛妄的意思。我們所緣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這一切法,都是像影像似的,都是不真實;不是沒有,但是有而不實。影像,就表示你所分別的這個境界不真實,像影像似的。
「二者、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在所緣境上不起分別,只是心安住在那裡不動,就叫做無分別所緣境事。而這無分別以影像為所緣境,在這境界上不分別。《瑜伽師地論》和《雜集論》也都有說:它還是有一個次第,逐漸地逐漸地無分別,就是九住心,九種安住其心的次第。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一共是九個住,九住心,到第九住等持的時候,心在所緣境上就不分別。

第一、內住,使令心不要向外面攀緣散亂,安住在所緣境上,不散亂。
第二、等住,等是平等;前一念心能這樣子明靜而住,後一念心和前一念心要相等,也是明靜而住。
第三、安住,就是心裡面亂了,就想念別的事情去了,趕快地要覺悟把心收回來,還是安住在所緣境。
第四、近住,親近等持的境界,我要同它親近,我要同它接近。這是約願說,要自己有這樣的願,一直地要親近等持,叫它能成就三昧。
第五、調順,願意得三昧,還是很多的妄想,想什麼辦法叫它不妄想、不亂。妄想有兩方面,一個是前五根,雜亂的妄想是從色聲香味觸來的。第二個從第六意根,前五根不和前五境接觸的時候,第六意根還在那裡妄想;前五根引起一些雜亂的妄想,第六意識又引起了很多的妄想。現在調順就指前五根對前五境說的。怎麼樣才能夠靜坐的時候心裡面不散亂呢?就是訶斥色聲香味觸的過失,自己訶斥自己,生厭離心,生過患想,妄想就減少,調伏自己的心,它就不散亂。
第六、寂靜,指第六意根妄想,以前和前五境接觸的事情,心裡面很多雜亂的妄想,這時候也是訶斥,厭離心加強,妄想就減少了。
第七、最極寂靜,妄想要起還沒起的時候,立刻就把它消滅,也不惛沉、也不散亂,心裡面最極寂靜。
第八、專注一趣,完全不起妄想,安住在所緣境上,專注一趣,沒有其他的散亂的事情。
第九、等持,不需要特別努力,不需要特別地注意,心就任運的、自然地就明靜而住,沒有一切的妄想。等,平等,心裡面散亂,有的時候散亂,有的時候惛沉,這叫不平等;心也不散亂、也不惛沉,這叫做平等。平等的境界能保持不失,得到這樣的定,這個定能攝持你這個心安住在平等的境界上面,這叫等持。
*心理上由散亂而寂靜,生理上也會有變化,生理上就是不粗重,不感覺這個身體很重。他感覺這個身體很輕。
*從狂亂的分別心開始修奢摩他,一直到等持,就可以名之為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這是欲界定,再進一步是未到地定,再進一步就是四禪八定,乃至到更高深的三昧的境界,都可以名之為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

「三者、事邊際所緣境事」,事的邊際,比如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色有它的邊際、受有受的邊際、想行識各有各的邊際。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乃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十八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各有各的邊際,叫做事邊際所緣境事。
「四者、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比如說由欲界定進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這叫做初禪。初禪的這件事,你完全所作成辦。

戊三、正發問辭
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毗缽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
在這四種所緣境裡面,幾個是奢摩他的所緣境事?幾個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事呢?幾個又是止又是觀的所緣境事呢?

丁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毗缽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佛告慈氏菩薩曰」,佛就開示:「善男子!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因為奢摩他是離一切妄念的,所以是無分別。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是毗缽舍那所緣,因為是有分別,就是有觀察思惟的。事邊際所緣境事、所作成辦所緣境事,這兩個又是止,又是觀所緣境事。
*從位次來說,凡夫修止觀,只有前面的有分別所緣境事和無分別所緣境事;若是到了得無生法忍以後,它就具足前三個所緣境事,就是有分別、無分別,加上事邊際所緣境事。得無生法忍以後,就是十地菩薩具足前三個所緣境事;若是成佛了,四個都是具足。

丙三、方便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是四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毗缽舍那?」
方便,方法,就是依據佛所說的這個法門,採取行動,就叫做方便門,有這樣的方便,你可以成就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
方便,善巧,一個巧妙的智慧的辦法。本來是很困難的,但是你的方法很妙,就能排除一切的困難,而成就這樣的止和觀。
*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依據這四種所緣境事,怎麼樣才能夠希求、成就奢摩他呢?怎麼樣才能夠善毗缽舍那呢?善,就是沒有過失。
毗缽舍那,能消除一切錯誤的智慧、錯誤的分別心。錯誤的分別心當然就是貪瞋癡的煩惱,或者說是我執、法執這些煩惱,執著有我,執著一切法都是真實的,顛倒慧就是過失。現在毗缽舍那能夠對治、能消除這些過失,使令內心遠離一切顛倒,得到明淨,令心明淨,所以叫做善。

丁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戊一、明修所依教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為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所宣說的這些法假安立,就是十二分教。
第一、契經,長行,是經裡面一行一行的,一直連續下來。因為長行一句一句的來表達佛法的真義。
第二、應頌,前面長行說過了的,但是有些地方還不明了,應該用這個頌再頌一回,就是等於是再解釋一下,使令他明了,所以叫做應頌。
第三、記別,記,解釋、說明,說明它不同的情形。比如說佛弟子或者是某一個人死掉了,有人問佛說這個人到什麼地方去了呢?佛說:他生天了,或者說他下地獄了,或者怎麼的;或者有的眾生發菩提心,得無生法忍了,那麼佛為他授記做佛,這都算是叫做記別。
還有一個解釋,佛說的這一段佛法說得很明了,沒有隱晦的意思,也叫做記別,就是了義的經就叫做記別,就是這個道理說得很明了,叫做記別。
第四、諷誦,諷就是背著文。誦,以聲節之。這個意思就是你在諷的時候,用聲來做一個節,做一個限制;就是有點韻。和前文有連帶的關係,但不是重說,等於孤起頌。
第五、自說,佛自己主動地這樣講解佛法,沒有人請問。
第六、因緣,有人請問,佛說法。
第七、譬喻,用譬喻來譬喻佛所說的法,使令聽的人容易明白。
第八、本事,過去的事情,就是佛弟子過去生是怎麼怎麼回事。
第九、本生,就是說佛以前做菩薩的時候,怎麼樣行菩薩道、教化眾生的事情。
第十、方廣,方者正也,就是佛所說的真理是非常中正而不偏,但是表達真理的文句是特別多,所以大乘佛法是一切眾生的安樂處;廣說甚深微妙的佛法。
第十一、希法,就是一切的聖人所示現的希奇的這些事情,或者說是神通的事情。
第十二、論議,就是佛說的甚深的佛法,需要一問一答反覆地去論議,才能夠明了。

戊二、顯依教正修(分二科)
己一、總明止觀方便
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閒,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先要學習修多羅,先要學習佛法,作止觀的前方便。發了無上菩提心,對於佛說的十二分教,要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一共是五個。
1-善聽,就是要學習佛法。
善有兩個意思:一、善者能也。能是什麼?就是能低下心來,聽就是向人學習,別人講你要能聽。二、善是好好地,好好地聽,不要有驕慢心,也不要有自卑感,聽的時候心裡面也不要散亂。
2-善受,受就是領受,所聽的、所學的要受持,能受之於心而不失掉。善聽、善受,要有文句,文句裡面有義,根據文句去表示道理。
3-言善通利,言就是文句,如果沒有文句,不能說話,也就是你說話這個音聲的屈曲相,安立各式各樣的文字。所以根據佛的法語,你要能通利,就是要讀誦,要能諷誦。文句能背下來非常的流利,義也要明了,也要通達。
4-意善尋思,通達了以後,還要思惟的,還要憶念,要能夠尋思文裡面的義,還要思惟的。
5-見善通達,見就是智慧,智慧要把文義要能通達,就是經過尋思以後,而又進一步地通達。
*先是聽,而後又能受持不失,然後要把這文句要特別地背誦通利,然後心裡面要再加以思惟,然後才能夠通達。依文去解義地通達,沒有疑問,也沒有滯礙,心裡面肯定。
*按照佛菩薩的立場來說,還不是通達,因為就是依文解義。若是到見道的時候,大乘佛法得初歡喜地以後,證悟不生不滅的真理,才算是通達。

己二、別釋止觀(分二科)
辛一、正釋(分二科)
庚一、別釋止門(分二科)
壬一、釋能求相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閒,作意思惟。
*求奢摩他,修奢摩他的時候怎麼樣修呢?經過五個過程,善思惟、善通達這個法,也就是那十二分教。
*善思惟法,特別認真地思惟觀察,這是一個。第二,是沒有顛倒,沒有錯解佛的意,審諦地觀察思惟,領會佛的正義。
*獨處空閒,單獨住在一個地方。空閒,就是住的地方不能吵鬧,要在寂靜地方住。
*作意思惟,有一個境界出現的時候,心裡面就警覺一下,我應該怎麼樣認識它。這個時候就會出來一個心的力量去認識它,是青的、是黃的、是白的、是好的、是壞的,去認識那個境界。這個認識的心要先有一個心理的作用,去引出來一個心的力量去認識它,應該引什麼樣的心情去接觸那個境界呢?負責做這件事的,就叫做作意。
*作意,有合理的作意、有不合理的作意。比如說修不淨觀的話,作意,要引出來這樣的心理去明了不淨觀的情況、這個法門的相貌,要明了它,去思惟這個不淨觀的情況,就是能求奢摩他的相貌。

壬二、釋奢摩他
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前面的能思惟心,就是聞慧和思慧,已經具足聞慧和思慧的心;現在修止的時候,就是把那個心作所緣境,聞慧、思慧相應的心作所緣境,就是把這個心制伏住它,叫它不要動。
*內心:前面是聞慧和思慧,底下就說修慧。修慧的時候,把聞思的那個學習佛法那個心,安住於內,就是所緣境,不要向外攀緣散亂,就是叫做內住。
*相續:就是等住,相續地安住於所緣境。
*作意、思惟;就是告訴你內心相續的一個方法。作意就是警覺,警覺這個心叫它不要散亂。「思惟」,就是善取所緣境的相貌。比如說修數息觀的話,要取出息入息的相貌,心在出息的時候你要知,入息的時候也要知,接著思惟。如果能緣的心,忘掉了所緣境,就散亂。一直地不要忘了所緣境,這叫做思惟。所以這裡面說思惟,是說內住、續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這些事情,和前面說作意思惟,「獨處空閒,作意思惟」不同,那是在散亂的境界。
「作意思惟」,也可以說就是在定內,就是一直地注意所緣境,於所緣境數數地作意,一次又一次地作意。

辛二、結答
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
*正行:內心相續,作意思惟,這就是正行,就是於所緣境數數作意。
*安住,可以是九心住的第三個,但是這裡面包括九住,乃至到未到地定,都包括。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這時候就得到未到地定。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等持就是欲界定圓滿,然後繼續地多安住,才能得到未到地定。
*欲界定雖然也說之為等持,但是沒有輕安樂,只是心裡面明靜而住而已,還沒有輕安樂;但是繼續地多安住,就有輕安樂。
*有輕安樂,初開始心裡面能夠明靜而住,就有微細的輕安樂,不過不容易覺了,微細的輕安樂已經開始有了。可是你若繼續地多安住,輕安樂就很明顯地出來,很明顯地有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這就叫做定,這是定的體性。
*起身輕安及心輕安:常這樣於所緣境數數憶念,就是很輕鬆、很自在,這樣用功。有微劣的身輕安、心輕安。身輕安、心輕安出現的前面,先出現一個相,就是頭頂上感覺到重,不是損惱相,是饒益你的一個相貌。這個時候,心裡面「能障樂斷諸煩惱品心麤重性,皆得除滅」,障礙我們斷煩惱的那種功能,叫做「心麤重性」。想斷煩惱,但是心裡面有一個障礙的力量,其實就是煩惱。頭頂上那個重感覺一出現的時候,內心裡面樂斷的「心麤重性」就除滅了。除滅了以後,心的調柔性,心輕安性先出來,以後,身體裡面又有不同的變化,風大忽然間多起來,多起來就向身體裡面充溢,有這種境界。這個時候,這種「身麤重性」也除滅。以後,「身調柔性、身輕安性」也就出來了。心裡面非常的踴躍,心裡面非常的愉快,心裡面非常的歡喜,就出現這種境界,又漸漸地和緩下來。
*有更微妙的輕安樂,在身體裡面,心裡面並不散亂,因為有奢摩他攝持的力量,心裡面還是安住於所緣境,很寂靜的、不亂,這個時候這就叫做未到地定。
*因為欲界定的時候,雖然也可以名之為等持,但是沒有輕安樂。現在超過了欲界定,但是還沒有到色界初禪,在欲界定和色界初禪之間,也叫未至定,就是沒到色界初禪。《瑜伽師地論》上說也叫做「有作意者」,也是這樣說;也叫做近分定,就是它距離色界初禪很近了。
*「輕」就是不重,「安」就是調暢;因為那個時候身心不麤重,它都是很安樂、很自在的。這個時候有一種殊勝的能力,叫做堪能性,這時候用功修行的能力特別強。這時候可以稱之為奢摩他。
*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都名之為奢摩他;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三個,也都可以名之為奢摩他,最高的非非想定不可以。

庚二、別釋觀門(分二科)
辛一、正釋(分二科)
壬一、釋能善相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
*怎樣叫做能善毗缽舍那呢?那個修行人,由於他成就了身心輕安,就是成就了奢摩他了,為毗缽舍那的依止處。奢摩他就是身心輕安,是毗缽舍那的住處。毗缽舍那以什麼為住處呢?就是身心輕安的奢摩他,是它的住處。有了住處了以後,就要修這個毗缽舍那。
*得奢摩他以後,心裡面就發動毗缽舍那。怎麼樣修呢?如那個人在修奢摩他之前,曾經學過十二分教,學習這個法門,就是你所善思惟的那個法。修毗缽舍那的時候,那個善思惟法就是你現在在三摩地裡面所行的影像。
*佛說的經論上這些法,叫做本質;在三摩地裡邊所思惟的那個法,就是本質的影像。就是心裡面所觀察的這個法門和經上佛說的法門要相似,不可以相違。
*「善思惟法」,以前曾經用過功、思惟過,在聞慧、思慧的程度。現在得到身心輕安的奢摩他,在那個所思惟法為影像來活動,觀察你所學習的法門。假設,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個心就這樣活動,所以叫做行。
*「內三摩地所行」,以前學習這個法門就在你這個三摩地裡面現出來,就叫做「影像」。「行」,就是毗缽舍那在那影像上「行」、活動。
*怎麼行法呢?分成三個階段:一個觀察心相、一個勝解心相、捨離心相。
「觀察」,在內心的三摩地裡邊,觀察。譬如說是假設修無我觀的話,《中觀論》上說:「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滅我我所故,名得無我智。得無我智者,是則名實觀;得無我智者,是人為希有。」
*「若我是五陰」,說是我執著有一個我,這個我是常恆住、不變異的,這個我就是色受想行識。若這樣的話,「我即為生滅」,因為色受想行識是剎那生、剎那滅的,若我就是五蘊,我也就有生滅了,但是所執著的我是沒有生滅的嘛!所以你若執著他就是五蘊,我就是有生滅的,有生滅就是沒有我了。所以在色受想行識裡邊,色受想行識就是常恆住的我?不對,不是我。
*「若我異五陰」,若說是常恆住、不變異的我,不是色受想行識這個生滅法,色受想行識是色受想行識,另外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的我,這個我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就是這個剎那生滅的五蘊裡面,有一個不生滅的我。如果你這樣講,也不對。因為我們執著我都是執著色受想行識是我,而不是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執著有我的。既然它不是五蘊,那麼我的相貌就不是五蘊的相貌,我是什麼樣子。
*「勝解」,常這樣觀察,對無我義,決定知道是無我,不可引轉,就是有力量的認識。
*「捨離」,勝解無我義以後,就把勝解的這種觀察停下來,心裡面無分別住,不要一直觀察,叫捨離。
*由觀察而勝解,由勝解而捨離,捨離又勝解,勝解又捨離,這樣不斷的展轉這樣修。都是在三摩地裡面,觀察、勝解、捨離心相,那個心相就是前面那個三摩地所行的影像,在三摩地裡面現出來,所以叫做心相。

壬二、釋毗缽舍那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徧)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就是這個修行人是在三摩地裡面。若是在未到地定;或者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或者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也是三摩地。在未到地定裡邊,因為這個定還不是高深的定,也是有力量,也可以作依止處,修四念處而得聖道的。但是若是初禪以上的力量就是更大,力量是特別大的。
*在三摩地這個「影像」,就是前面說善思惟法,在三摩地裡面現出它那相似的影像,這個影像就是「所知義中」,修四念處,有四念處的義,就是所知義。
*「能正思擇」,正就是要符合佛意,要與修多羅合,就是正。「正思擇」就是思惟這個法門的別義。就是有通、有別。
*譬如說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一切有為法、一切無為法的共有的一個義,這就是共有的義,是遍、是通。如果說是心是有了別性的,受是領納相的,而色法是變礙為義的,地也是堅固相,火是熱相,水是濕相,這就是別義。
*思惟別義叫正思擇,思惟共通的義,就是最極思擇,思惟一切法的真如義,叫最極思擇。思擇也就是思惟、觀察。
*「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在正思擇裡頭也是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最極思擇裡面也是有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周遍尋思,周就是遍,就是在所修法門,普遍去思惟觀察。第一次或者說是昨天的思惟觀察,就叫做尋思,今天也照樣思惟觀察,就可以名之為伺察;就是深入地思惟觀察叫做伺察,不夠深入的就叫做尋思。展轉地增上、展轉地深入,就叫做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是不斷地重複地觀察思惟。同一個所緣境,但是觀察可是不一樣,不斷地觀察它,前後就有差別。
*所以,「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是總說。
「三摩地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就是解釋觀察、勝解,要這樣子觀察、勝解。

壬二、釋毗缽舍那
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徧)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
「三摩地」就是已經得定。「影像」就是所緣境,這個所緣境要符合佛菩薩的開示,和它相似,所以叫做影像。影像所緣境裡邊有所知義,觀身不淨,不淨就是這個義;觀受是苦,苦也是個義;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無常、無我也是義,有各式各樣的法門,有無量無邊的義。
*修觀察、勝解就是有四種:「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正思擇」,就是按照法門裡邊的差別的相狀去觀察。觀身不淨,它也是個差別的相貌,不淨本身有各式各樣的相貌;觀受是苦,這個受有各式各樣的受,也有各式各樣的苦,這也都是差別的相狀。這就是觀這一切法門的緣起法裡面,各別的差別相狀,就叫做正思擇。
*「最極思擇」,就觀察這個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無差別的相貌,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空,這都是無差別;有為法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有為法是空,無為法也是空,無差別相叫最極思擇。
正思擇,思惟緣起的道理;思惟緣起畢竟空就是最極思擇。緣起畢竟空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一切法的究竟相,究竟的真理,觀察究竟的真理,這是最圓滿的思擇。
*「周遍尋思、周遍伺察」,
正思擇和最極思擇都有尋思和伺察的分別,初開始觀察,就叫做尋思,再重複不斷地尋思就變成伺察。
*「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毗缽舍那」
「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也叫做忍、也叫做樂、也叫做慧、也叫做見、也叫做觀。
*忍者可也,忍可就是同意。觀身不淨,是不美妙的,你同意了,這叫做忍。
忍也可以說信,自己經過一個時期的學習觀察,認識,那時候才叫做忍,才叫做信。以智慧為根本而生起的信,叫做信。有勝解而後才可以有忍的。有強有力量的認識為基礎,而後才能夠忍可。
*「若樂」,樂就是歡喜,也就是希望。因為對於佛法的學習,最後得到的結論和佛菩薩所說的是一致的,所以我歡喜修行,我歡喜修不淨觀,我歡喜修無常觀、無我觀,修的時候很歡喜,所以樂和忍是在一起的,不是分開的。佛教徒有樂,有希望,有歡喜心,希望能達到離一切相的境界,到那不生不滅那個地方去的,有這樣的樂,有這樣的歡喜。
*「若慧」,正是說觀,正思擇也好,最極思擇也好、周遍尋思、周遍伺察也好,當體是智慧。智慧是揀擇,就是選擇。
*「若見、若觀」,見是推求,觀是伺察、觀察。推求是開始的時候,伺察就是進一步的微細,都是慧的相貌,都是慧的意思。這五樣:忍、樂、慧、見、觀,實在是一回事,不能分離的,用這麼幾個字來表達那件事的內容。就是用忍、樂、慧、見、觀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就叫做觀察、勝解、捨離心相。毗缽舍那就是這個意思。

辛二、結答
如是菩薩能善毗缽舍那。
能這樣學習的菩薩,他是會很好地學習,很好地修毗缽舍那。

丙四、隨順作意門(分二科)
丁一、問答順止作意(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
*慈氏菩薩又請問佛:世尊!若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時候,以心為所緣境。譬如說以息為所緣境,息是色法,怎麼能說是心為所緣境呢?要有一個所緣境,心就不亂,所以叫做緣心為境。第二個意思,一切法都是心,所以緣一切不同的所緣境都是心,所以緣心為境。
*「內思惟心」,緣心為境的時候,心不向外攀緣,心不向外散亂,思惟就是念,念所緣境的時候,心就靜下來,就是修止。
*「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還沒得到身輕安、心輕安的時候。所有的警覺自己不要攀緣、不要惛沉、不要散亂,這個時候的作意應該叫什麼名字?

戊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這個時候不可以名之為奢摩他作意。應該說是什麼呢?能隨順奢摩他的作意,對於成就奢摩他作意無障礙,能夠逐漸地逐漸地,能成就奢摩他作意。但是現在還沒成就,可是它有幫助你成就的力量。
*「勝解相應作意」,對於所緣境,要有一個有力量的認識才可以。
譬如以息為所緣境,能緣的心要把出息和入息要很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現在是出息,現在是入息;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能這樣子有力量地認識的時候,心就不亂。能緣心要有力量地住在所緣境這裡,在這裡也可以說就是勝解。
*「作意」就是警覺,警覺你的心做這件事。作意心所和勝解的心所它們倆和合在一起,所以叫做「相應」,這個時候就叫「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現在沒得身心輕安的時候,這個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隨順,有逐漸地成就,無障礙地能成就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的力量,所以叫做隨順。所以,沒得身心輕安的時候,這樣用功修行的時候,不叫做奢摩他作意,叫做「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

丁二、問答順觀作意(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
*修奢摩他,還沒有得到身心輕安。
*「於如所思所有諸法」,是在內修奢摩他之前,在學習十二分教的時候,獨處空閒,作意思惟所學習這些法門,叫做所思所有諸法。
*現在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時候,就是把以前聞思所學習的法門,放在奢摩他裡面,放在你心裡面這樣學習,心裡面不散亂。
*「內三摩地所緣影像」,這是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就是修九心住的時候,只要內心能有多少安靜,也就可以名之為等持。
內三摩地所緣的影像,也就是所思所有諸法,「作意思惟」,這個作意思惟和前面那個止是不一樣了。前面那個止是在所緣境上安住不動,現在這個作意思惟是觀察,就是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這個不同一點。
*這樣的作意警覺其心,這樣用功,這個時候的情況叫什麼名字呢?

戊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非毗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毗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這個時候的觀察,不是毗缽舍那,不可以名之為毗缽舍那作意,「是隨順毗缽舍那勝解相應作意」的。奢摩他沒有成功的時候,內心裡面也可以觀察的,也可以修觀的。
*大體上說,先修奢摩他成功,而後再修毗缽舍那,才能夠斷惑證真,才可以得聖道。因為奢摩他沒有成就的時候,修毗缽舍那,有降伏、有調伏煩惱的作用,但是還不能斷。若是奢摩他成功,再修毗缽舍那,就能斷煩惱。

丙五、二道同異門(分三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奢摩他道與毗缽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慈氏菩薩又稟白佛說:世尊!奢摩他道與毗缽舍那道,道就是道路。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兩個都是在所緣境上活動,在所緣境上遊履,就叫做道。道路,就是能到達你的目的地。現在學奢摩他、毗缽舍那,它也是道,這個道能到涅槃那裡去,能到無上菩提那裡去,能令你轉凡成聖,所以叫做道。可是奢摩他的道、毗缽舍那道,就是奢摩他的所緣境和毗缽舍那的所緣境,應該說是有差別呢?應當說是無差別呢?

丁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應該這樣說,不能說有差別,也不能說無差別。

丁三、依答徵釋
何故非有異?以毗缽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何故非有異
什麼原因說沒有差別呢?觀的所緣境,同時也可以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境。比如第六意識,可以作毗缽舍那的所緣境,觀這一念心不可得,可是第六意識也是奢摩他的所緣境。奢摩他的所緣境,不管是以什麼為所緣境,毗缽舍那也同樣的也可以用它作所緣境。
*在這地方加一個心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前後的關係。先修奢摩他,使令這一念心叫它不分別,叫它能夠寂靜住。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所緣境有奢摩他攝持的力量、攝護的力量,有奢摩他的力量在裡面,所以叫做心。毗缽舍那也是觀察奢摩他的所緣境,所以所緣境是無差別,不能說有差別。
*比如說以佛像為所緣境,止以佛像為所緣境,觀也可以觀佛像;觀察他是唯心所現的,是畢竟空寂的,即空即假即中的,這所緣境就是相同,不是有差別的。「
*何故非無異,什麼原因說還是有差別?奢摩他是以無分別影像為所緣,毗缽舍那是以有分別影像為所緣。同樣一個境界,奢摩他在緣的時候是無分別,毗缽舍那緣的時候就是有分別,就是要觀察它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是畢竟空的。這樣觀察,和奢摩他的無分別就不同,就是有差別。

丙六、心境一異門(分六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毗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慈氏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諸毗缽舍那,就是很多的毗缽舍那;前面有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四種毗缽舍那。毗缽舍那在奢摩他、在等持裡面觀察,所以加上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在定裡面,無分別的止有個所緣境,那個所緣境就是叫做影像。
*比如說是以無我為所緣境,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無我的,無我的時候奢摩他就是止在無我這裡。
*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依據經論上說的,心裡面變出一個影像出來。假如修不淨觀,經上說怎麼怎麼,這麼樣修不淨觀,心裡面就這樣觀不淨的相貌,也就是心裡面現出一個不淨的影像。三摩地,就不是一般的散亂心,就是已經得了定的人,他修不淨觀。
*「行」,就是無分別心在這上轉,在這影像上轉。因為無分別心,安住不動,實在無分別心也是剎那生、剎那滅,所以叫做行,還是在那上行的。
*三摩地所行這個影像,也是毗缽舍那所觀察的,所以是叫做諸毗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毗缽舍那的心的所觀境,就是影像;三摩地所行影像,就是在禪定裡邊的所緣境也是心與所緣境;一個慧所緣境,一個定所緣境。定也好、慧也好,都是心,就是能緣的心和所緣境。彼那個影像和這個能緣的心,應當說有異?應當說無異呢?

丁二、如來略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
能緣的心和所緣的境應該說是無異,不能分離的,沒有差別的,不能分離的。若是無異,應該就是一;不是一,就是異。

丁三、菩薩重徵
何以故?
什麼原因說是能緣心和所緣境是無異呢?

丁四、如來正釋(分二科)
戊一、標宗
由彼影像唯是識故。
因為那個三摩地的所緣影像,毗缽舍那所行影像,就是能緣心的識所現的,所以說無異。

戊二、申理
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善男子!佛說識所緣的境界,這一念明了性的心,也就是毗缽舍那也是識,奢摩他也是識,識所緣慮的境界,就是能緣識所變現出來的境界,所以它不能和它分離的。

丁五、菩薩設難
「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
世尊!若彼奢摩他所行影像,若彼毗缽舍那所行影像,和彼能緣的毗缽舍那、奢摩他是不是別異的。就是它們是一體的,不是分割的,那麼為什麼此心還見此心?能緣的是心,所緣的也是心,沒有異嘛!怎麼心還能夠看見心呢?

丁六、如來釋通(分二科)
戊一、正釋定境不離於心(分三科)
己一、法說
「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善男子!沒有少法能見到少法的,心當然不能見心。就是沒有異法,無餘異法能見餘異法。異法是不能相見的,所以無有異的少法能見異的少法。
*無有少法能見少法,按照無常的道理。因為世間上一切有為法,都是剎那生滅變化的,一切法都是這樣子,所以一切法都這樣變異的時候,它一下子就滅了,又何所見呢?所以是無有少法能見少法。
*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為什麼我們倒是見了一切法,是怎麼回事情呢?是見了。什麼道理呢?緣色法的時候,就有一個色法的影像顯現出來;緣聲香味觸法這一切法的時候,就會生出來一個聲香味觸法的影像出來,就見色聲香味觸法的影像。
*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這樣說就和前面說無有少法能見少法,就是沒有異法能見異法的。就是你所見的那法,是你心裡變現出來的,和你的心不能分離的,和你心分離的事情你不可以見的,你不能見的。異法,其餘的異法,是不可以取,你不可以見聞的;你所見聞的,都是你內心變現的,你內心變現的這一切事物,和你的心是不能分離的。離開了你的分別心,那件事是不可得的,是沒有的。

己二、喻說
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
*善男子,假設是依止善瑩的清淨鏡面。善者好也,或者正也,不邪曲的;鏡是不邪曲的,很好的一個鏡子。「瑩」是光明的意思,「清淨」就是沒有塵垢,上面沒有塵垢的遮蓋,這樣子的一個鏡,善、瑩、又是清淨,具足這三義的一個鏡子。依止這樣的鏡子,誰來依止?頭面依止這個鏡子。
*「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質」,就是這個人的頭面,以面為質,依善瑩清淨的鏡子為緣。就在善瑩清淨的鏡子裡面,又看見你的本質,看見你的面。以面為依,也以清淨的鏡子為依。面是本質,本質與鏡子相對的時候,就是鏡為助緣,在鏡子裡邊就又看見你的面。
*「而謂我今見於影像」,我們這個顛倒的人,不明白的人,就說了:我現在看見影像了!又說:離開了我的面,另外有一個所行的影像,在鏡子裡面顯現出來。「所行」就是心所了別的,「影像」是心所了別的境界,所以叫做所行。因為離開這個面的時候,鏡子裡面那個面就是沒有了,所以鏡子裡面的面和你的頭面是不能分離的。

己三、法喻合
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
*「如是」,前面的譬喻是這樣子,我們修行人的修行境界也是這樣子。
*在攝心不亂的時候,有一個心所行的不淨的影像顯現出來,不淨的影像顯現在這三摩地裡頭。它怎麼能顯現呢?心生就是心分別,心作如是分別,就如是顯現。你作不淨的分別,就在你心裡面顯現出來一個不淨的影像,不淨的影像和你能分別的心,好像彼此是不同的;心是心,影像是影像,它們是別異的,就好像是那樣子。離開自己的分別心,所行影像是不存在,它是沒有自己獨立的存在的體性。在定的三摩地裡邊,所觀察的一切境界,都是沒有獨立的體性,心裡不作如是分別的時候,就沒有那件事,和我們的分別心沒有別異的,這樣說就是唯心所現。
離開你的心,你能見到一點事情嗎?離開我們的分別心,另外什麼事情都見不到,什麼都沒有。這一段是解釋定境不離於心的道理,在定中所觀察的一切境界,那些境界和能觀察的心是不分離的;若不想,什麼事也沒有。

戊二、問答分別散心所緣(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
*世尊!若這一切有情識的凡夫眾生。「自性而住」,就是原來的這種境界,本來的這種境界,就是沒有用佛法來修正過自己,你原來的那種境界。但是另外有一個意思,說我們有分別心,分別心有三種分別:自性分別、隨念分別、計度分別。
自性而住就指自性分別說的。自性者,心也,我們的心就是有明了性的,它和這一切境界一接觸,明了性一接觸的時候,不加推測、觀察、思惟,就叫做自性分別。
隨念分別,念是憶念,就是過去經驗過的事情,現在再回想我以前做過什麼什麼事情,想念以前什麼什麼事情,這是一種分別。
計度分別,就是執著。
隨念分別是指過去的,計度分別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都包括在內,他心裡面接觸一切法的時候,種種的執著、觀察、思惟,這叫做計度分別,這個是第六識。
*隨念分別也是第六識。自性分別,前五識有這個自性分別,前五識沒有隨念分別和計度分別,是沒有的。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它接觸境界的時候,就是明了性這樣一過,就只此而已,它不知道這個事情是什麼性質,什麼名字,都沒有。第六識是有名字的。
*心識在活動的時候,前五識是隨第六識轉,第六識是總經理,他有操作指揮的權力,一切都聽他的,前五識隨著第六識去活動的。現在說是把第六識簡出去,就是前五識本身的情況,就是自性而住,也可以這樣解釋。可以不必這麼解釋,就是凡夫沒有佛法的修行的時候,那種境界、那種分別心。
*「緣色等心所行影像」,眼耳鼻舌身意緣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現出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分別心出來活動,也都是有影像的。心一接觸境界的時候,它就變出影像來,也是有影像。彼影像與此能緣心亦無異耶,也和那個修定的人三摩地所緣影像,也是那樣子嗎?心境是不相分離的嗎?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善男子!也不是離開了能緣心,別有所行影像的體性;離開了能緣心,所行的影像是沒有的,也是不相離的。
*「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而我們這些沒有聽聞佛法的,都是愚夫。由於他原來無始劫來這種糊塗、不能正知的這種執著。對於內心裡面所行的影像,不能真實地知道都是自己內心的分別,而不是那個境界有真實性的,只是內心的影像。你所分別的,是內心的影像,不是一切法的真實性,都是內心的影像而已,是不真實的。若不分別,心裡面沒有那件事。知道和不知道,一分別就有煩惱,無分別沒有煩惱。
*心裡所分別的境界都是假的,都是不真實的。若是聽聞佛法,修學戒定慧,知道這是假的,心裡不動,就沒有煩惱。心裡沒有煩惱,就能超越所行影像這個境界。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
*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心所緣的一切境界,都是心所變現的,所變現的這個影像,離開了我們自己的心,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
前面一段是約在禪定裡面的境界說。這一段是約我們沒有禪定的人,心裡面的虛妄分別也是一樣,也都是「彼與此心,亦無有異」,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真實地知道是自己的分別,作顛倒覺。

丙七、修差別門(分二科)
丁一、明修差別(分三科)
戊一、問答一向修觀(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毗缽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到什麼境界為止,這個菩薩只是修觀,而不是修止呢?

己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
*「若相續作意」,就是不間斷地、一直地持續下去這樣的作意。「作意」,就是警覺自己,引導一個應該生起的心理,叫它到那個境界去。靜坐的時候就是不要惛沉、不要散亂,無分別住,明靜而住,應該引這樣的心情安住在所緣境,這也就是靜坐的方法。相續地這樣作意,就是沒有間斷,就是也不惛沉,也沒有散亂的間斷,能相續地這樣作意,相續地明靜而住,就是得定了。
*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就是思惟觀察定心裡邊的所緣相,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心相」就是毗缽舍那的所緣境。但是是在相續作意裡邊,而不是散亂心,這就叫做一向修毗缽舍那。
*「一向」,一個方向,也就是唯。唯獨是思惟心相,唯獨思惟觀察這個所緣境。

戊二、問答一向修止(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
*「相續作意」也就是沒有惛沉的間斷,也沒有散亂的間斷。只是「思惟無間」,就是所緣境一直地念、思惟,在這裡思惟就是念,數數地憶念這個所緣境,這就叫做一向修奢摩他。

戊三、問答止觀和合俱轉(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毗缽舍那和合俱轉?」
*奢摩他也修成功,毗缽舍那也修成功。到了什麼程度應該說這個菩薩,奢摩他、毗缽舍那和合在一起同時地現起,同時也有止,也有觀;也有觀,也有止呢?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
*這就叫做止觀雙運的意思。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個境界裡面,這就是止成功。「正思惟」,正思惟就是毗缽舍那。就是同時也有止,同時也有觀,就是止觀雙運。
*修到第九心住的時候,內心裡面的寂靜,就是無功用的一種境界。加行就是努力,加是努力,當然也可以說一次又一次地這麼修行,也叫做加,但是也可以說是努力地攝心不亂,這就叫做加行、就叫做功用。功,就是特別努力地、特別注意地攝心不亂,才能夠一心不亂。現在到了第九心住的時候,不需要特別地用力,它就很自然地就能夠不惛沉、不散亂、明靜而住,這就是第九心住的境界。
*觀,修四念處觀,觀法無我。經過聞思慧的學習,通達無我義,到了第九心住成功以後,到四禪裡邊的時候,修觀。
*要到什麼程度才是止觀雙運?就是在無功用的奢摩他裡邊,修毗缽舍那觀,毗缽舍那的觀也達到了無功用的境界;而又能夠任運地由毗缽舍那的觀,又得到了奢摩他,任運地由有分別入於無分別境界;無分別就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身心輕安,身心輕安就是心一境性,這個時候名之為止觀雙運。
*宗喀巴大師是看《瑜伽師地論》那段文做這樣的解釋,叫做止觀雙運。當然止觀雙運和前面一向修奢摩他、一向修毗缽舍那完全不同了,完全是不一樣的了。「若正思惟心一境性」,這就叫做止觀雙運,這樣解釋。

丁二、重釋三種所緣境相(分三科)
戊一、問答唯觀所緣境相(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云何心相?」
*前面說「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就是一向修毗缽舍那是這樣。「心相」怎麼講呢?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所緣。」
*「三摩地那個無分別心、那個明靜而住的心所行的所緣境,是無分別影像。但是現在是修毗缽舍那,就是在三摩地裡邊生起觀察的作用,所以是有分別影像。有分別影像,就是毗缽舍那所緣,就叫做心相。
*「三摩地所行」,所以叫做心,「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所緣」,所以叫做相,就是有差別相。定中的毗缽舍那所緣境,就叫做心相。毗缽舍那是在三摩地裡邊發出來的觀察作用,而不是離開了三摩地。
*「三摩地」,欲界定還算淺,未到地定也是淺,但是若到初禪以後,定就深了,定深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呢?聽見聲音,心不動。初禪以後就不是了,前五識不活動,說話的聲音他聽不見,打引磬他聽不見的。
*「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所緣」,這就叫做心相,就是一向修毗缽舍那,它的所緣境叫做心相。

戊二、問答唯止所緣境相(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云何無間心?」
「無間心」,就是一向修奢摩他的所緣境,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怎麼叫做「無間心」呢?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
緣彼三摩地裡的所行影像,那個所行影像,是奢摩他所緣,就是無分別住,無分別地安住在所緣境。

戊三、問答和合俱轉境相(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云何心一境性?」
底下說止觀雙運。止觀雙運,「若正思惟心一境性」,怎麼叫做心一境性呢?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
這叫做心一境性。「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這叫做心一境性,這樣講就是止裡邊有智慧的關係。如果是不修毗缽舍那的話,一直地修止的時候,假設這個人定的善根強一點,他也能得定,有所緣境,心就慢慢安住在所緣境。安住在所緣境,那個所緣境是心所變現的,但是若不修觀,不知道所緣境是心的變現。
*「謂通達三摩地」,心一境性,就是心安住在所緣境裡面,沒有惛沉、沒有散亂。這裡解釋就深一層,就是三摩地所行的影像,能通達禪定裡邊所緣境的影像,就是你識變現的,就是你的心,若不這樣分別,就沒有那件事。比如說修不淨觀,思惟不淨,就現出不淨的形相,但是忽然間你改變了,觀大蓮花,不淨觀就不現,就出現蓮花。定裡邊的所緣境,離開了你的心,它本身是沒有體性的,所以是空的。所以「唯是其識」,就是通達了一切的所緣境,都是無所有的,都是內心的分別。所以等於是觀察所緣境是不可得。
*所以是「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只是內心的分別。「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前面說是你能夠無分別的明靜而住於所緣境,同時也通達所緣境是內心的分別,這是第一個階段。觀察所緣境是空的,空無所有的。
*「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是第二個階段。就是能觀察所緣境的那個分別心,也是不可得。就是能緣的識和所緣的境都不可得了,就是如。
*境是心的變現,所以境本身是沒有的,是空的,而心識的生起,還是要仗所緣境,心識才能活動起來;心要依止所緣境,心才能夠生起,若沒有所緣境,心也就不生起。所以心本身也不決定,心本身也是空無所有的。境也是空的,心也是空的,就叫做如。
*乃至通達心境空的那個智慧,也是空無所有的,令心無所得了,無有少法可得,離一切分別相,離一切戲論相,就叫做復思惟如性。能夠離一切戲論相,這時候得無生法忍了,就是聖人。
*如果沒有,能思惟所緣境是空無所有,思惟能緣心也是不真實,這時候是內凡位,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時候的境界。這是說止觀雙運的時候,就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明白點說就是這個意思;得無生法忍以後,都是止觀雙運。

丙八、種數差別門(分二科)
丁一、問答觀門種別(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毗缽舍那凡有幾種?」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毗缽舍那總有多少類?

戊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己一、標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略有三種: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簡略地說是有三種毗缽舍那。

己二、列名
一者、有相毗缽舍那,二者、尋求毗缽舍那,三者、伺察毗缽舍那。
*分這麼三種,這是把這三種的名字列出來。

己三、別釋(分三科)
庚一、釋有相毗缽舍那
云何有相毗缽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
*「純」就是唯獨,唯獨是思惟;思惟是思惟所緣境(思惟是能思惟的,所思惟的就是所緣境),但是這裡面說思惟只是暫時地、簡略地、大概地這樣子了別而已。
*三摩地就是等持,止也是心,是了別性的心,它所遊行的境界就是影像,在影像上活動,繼續不斷地明靜而住,叫做影像。但是這裡面是說毗缽舍那,所以這個影像變成有分別的影像。觀察所行的影像有各式各樣差別的相貌,所以有分別分兩部分:一個是毗缽舍那是能分別,所緣境是所分別,都是有差別的情況,所以叫做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
*簡略地、暫時地這樣子思惟所緣境,就叫做「有相毗缽舍那」。

庚二、釋尋求毗缽舍那
云何尋求毗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
*謂由慧故,就是智慧,在佛法裡邊,聞、思、修所成就的智慧,這三種智慧。這個地方,主要是聞、思的智慧。
*「遍於彼彼未善解了」,普遍地於彼彼,就是在佛法裡面,佛法一樣一樣地,叫彼彼。前面是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毗缽舍那,還沒能夠通達無礙,還沒能夠沒有過失,為求、為期「善了」,遠離一切過失,能正確地通達佛意故。
*「作意思惟」,能警覺自己這一念靈明的心,去思惟彼彼這樣的佛法。這樣的毗缽舍那,叫做尋求毗缽舍那。
*「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裡邊,包括兩種名相的佛法,就是法假安立,假借一切文句所表達的一切法。兩種,就是於文句而了達一切佛法,叫做依文講,重於文這一方面的。第二種就是文裡面所詮的義,對於這個義要作意思惟。所以一個文,一個義,文或者說是法,法和義。法就指文句的這一切佛法,文字的一切佛法。

庚三、釋伺察毗缽舍那
云何伺察毗缽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毗缽舍那。」
*謂由慧故,這就是修慧。前面尋求毗缽舍那,經過智慧的作意、觀察、思惟,對於佛法是解了,通達無礙。現在伺察毗缽舍那,就是進一步的修慧,就是在禪定裡邊,用智慧遍於彼彼已善解了的一切法裡邊,為了能夠很好地成就極高深的解脫境界故,在禪定裡面作意思惟。
*「解脫」,煩惱能繫縛我們,各式各樣的煩惱都是這樣子,就把凡夫那一念靈明的心,纏得很牢固很牢固地不解脫。為證得極解脫,主要就是要解脫煩惱,心就解脫,世間上其他的一切事情,都不能繫縛人。
*毗缽舍那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有相毗缽舍那」,就是簡略地學習佛法,實在還並沒明白什麼。
第二「尋求毗缽舍那」,就是有聞慧、有思慧的境界,又進一步地通達了佛法,但是這還是散亂的境界。
「伺察毗缽舍那」,就是修慧的時候,在禪定裡面觀察思惟,就能夠斷煩惱得解脫。總而言之,還是聞思修三慧而得解脫。
*作意思惟毗缽舍那,,分七個次第。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
第一、了相作意,就是要明了它的相貌,先要明明白白的。明白什麼呢?也就是學習了佛法,你就會知道我有煩惱,是不應該有煩惱的,禪定或者聖道是我應該成就,我的煩惱、我的罪過是我不應該成就的,我應該斷除它。這樣說就是應該斷除的、應該除滅的,要明白它。
第二、勝解作意,就是明了了以候,採取行動,就是觀察思惟。或者已經得欲界定,或者是得未到地定,或者得四禪八定,就是在定裡邊勝解、思惟、觀察。按照了相作意所明了的,再深入地觀察思惟。認識的智慧逐漸地提高,逐漸地增長,這叫做勝解。
第三、遠離作意,不斷地勝解的時候,有一點成就,有什麼成就呢?欲界的煩惱不活動。由勝解的力量,就是能斷煩惱,煩惱不起。
第四、攝樂作意,就是沒有煩惱的時候,心情感覺到清淨、自在、快樂。對於有煩惱的境界,加強厭離心,對沒有煩惱清淨自在的就是時時地慶悅自己。攝,或者說增長,增長自己的快樂,有意地增長自己的歡喜心,增長自己的快樂。
第五、觀察作意,這個時候心裡面清淨,很自在、很快樂,但是修行人要謹慎:我再觀察我,我是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清除呢?自己要觀察自己。觀察自己怎麼樣觀察法呢?就思惟凡夫的時候,所歡喜的這些事情,思惟這些事情,看看內心怎麼反應,還感覺心不能夠安住在平等捨,心還愛著這個欲,心又能夠微微地、又生起染汙心。這樣這個修行人:哦!我原來對這個欲還沒得解脫,我還是有欲的。
第六、加行究竟作意,原來我還沒有解脫欲的煩惱,於是乎又努力地,又精進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來對治剩餘的煩惱,還繼續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第七、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這個境界向前進一步,得到初禪,就是超過欲界定、未到地定,到了初禪,就是得到這個果。所成就的果,是前六個作意所成就的果,就是加行究竟果作意。

丁二、問答止門種別(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
*慈氏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是奢摩他總起來有多少種類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己一、明三種奢摩他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
*「即由隨彼」,就是由於隨住彼毗缽舍那的「無間心故」,每一個毗缽舍那,都是在無間心裡面修習。無間心就是止,就是奢摩他,奢摩他就是沒有妄想惛沉的夾雜、間雜,前後相續地明靜而住,就叫做無間心。在這樣的無間心裡面,修習毗缽舍那觀,所以毗缽舍那有三種,隨住彼的無間心也是有三種,「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就是:隨有相毗缽舍那的奢摩他是一個,第二種、隨尋求毗缽舍那的無間心的奢摩他,第三種、隨伺察毗缽舍那的奢摩他,就是這三種。這可見有毗缽舍那的一定是有奢摩他。

己二、明八種奢摩他
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又說有八種奢摩他。四靜慮和四空定,加起來就是八種奢摩他。靜坐的人成就未到地定之後,有兩條道路向前走:一種道路就是往世間,就是學習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第二種就是往出世間的道,在奢摩他裡邊修四念處,能得聖道,聖道是超越世間。發出離心,在未到地定裡面修四念處,可以得初果;發無上菩提心,可以得無生法忍。
*修初禪,在未到地定的時候,修七種作意就得到初禪。在初禪裡邊有五種功德: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尋、伺」實在就是七種作意,所以尋伺也就是如理作意,修不淨觀這一類的。「喜」就是心裡面歡喜,自己排除一切困難,勇猛精進地這麼修行,一下子成功。七覺支裡面喜就是得初果,菩薩十地極喜地那個喜就是得無生法忍,是大乘菩薩的境界。現在這裡的喜就是得初禪的人,心裡面歡喜。
*苦、樂是約前五識說,憂、喜約第六識說的,所以喜就是第六識。
*「樂」是輕安樂,初禪的時候,更殊勝的快樂。喜和樂就是它所得到的利益。
*尋伺也叫做對治,用七種作意的尋伺來對治欲。因為得欲界定,得未到地定,心裡還是有欲的,用這七種作意,其實就是不淨觀,不淨觀來破這個欲。所以尋伺實在就是得初禪的一個方法。
*心一境性是初禪的體,雖然說是有喜有樂,心還是安住在一個境界上不亂、不動,有這五種功德,所以叫做初靜慮。
*靜慮就是於一個所緣境上,正審思慮。有兩種特別的功德:就是正觀分明、能斷煩惱。
*欲界定也是正觀分明,但是不能斷煩惱,說一切有部是這樣說,《成實論》說它也能斷煩惱,但是它也能修觀。
*未到地定也是正觀分明、也能斷煩惱,可以得阿羅漢果,但是沒有神通,不能得神通。
*初禪裡邊就是能正觀分明、能斷煩惱、能得神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都是有這種作用。
*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只是前三個: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也能正觀分明、也能斷煩惱,但是不能斷所有的煩惱,只能斷少分的煩惱。
*煩惱有兩種:一種是染汙性,一種是無記性的煩惱。染汙性的煩惱是什麼呢?我見──執著有我,這是染汙性的煩惱。
*執著有我有兩種:一種是分別我執,一種是俱生我執;分別我執是個染汙性的。這種我見,因此我見而有貪、有瞋,各式各樣的煩惱都生起來。
*色界定的人能斷,能把我見斷掉,能斷染汙性的煩惱,也能斷這無記性的煩惱。
*無記性的煩惱是什麼呢?生到色界天的人;或者沒生色界天、無色界天,還在欲界裡面,但是他得到色界定、無色界定了,他的煩惱,如果是沒修四念處,他還是有我見,有這一切的煩惱,但是是無記性,它不是惡。
*無色界有這種定的人斷煩惱,只斷無記性的煩惱,雜染的煩惱無色界定不能斷。只有色界定,所有的煩惱都能斷,所以色界四禪是最殊勝的。
*第二靜慮,還是常有尋伺,訶斥這個尋伺,就破這個尋伺>這時候心裡面沒有尋伺,心裡面清淨,所以叫做內淨。
等是什麼呢?就是等流,就是在定裡邊前一念、後一念平等的明靜而住,等就是定。而這時候也是心裡面喜、樂、心一境性。初禪是有五支,二禪就是有這四支。
*在二禪裡邊的人,心裡面一直地歡喜也是不高興,在定裡面訶斥這個喜,慢慢地就沒有喜,所以第三禪叫做離喜妙樂地。三禪有五支。
捨,把喜棄捨,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
念,正念分明,這個平等住,心裡面很分明的。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的時候,明明了了地憶念所緣境。
正知,忽然間這個喜又來了,就是要正知,趕快把它消滅。
*樂,三禪的樂是最殊勝。這種樂,聖人得到三禪的時候,他能棄捨這個樂;凡夫得到三禪的時候,想要棄捨這個樂就難。
*三禪的時候有這殊勝的樂,樂久了的時候,感覺這個樂也是擾亂,心裡面不夠寂靜,所以也是訶斥它,又破壞它,成功了就變成四禪。四禪有四支。
*第一、捨,把三禪的樂棄捨,也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警覺寂靜住。不散亂、不惛沉,就是平等。正直,就是相續地這樣平等住,明靜而住。心無警覺,就是不需要特別警覺,任運地就能夠明靜而住。
念,也是心裡面很分明地憶念所緣境。
不苦不樂,因為棄捨樂,所以沒有樂。
*初禪的時候,沒有憂愁。有欲的人就有憂愁,若是沒得到欲,想要去得到欲,他心裡面憂。得到欲以後,對欲又有顧慮,很多很多的顧慮,也是憂,若失掉了更不得。
現在沒有欲的時候,心裡面不再憂愁,所以叫無憂。
*第二禪沒有苦受,初禪就沒有苦,但是說二禪才沒有苦,就是因為中間隔個初禪;欲界是苦,二禪離欲界的苦離得很遠了,所以它這時候離了苦了。
*第三禪的時候沒有喜,到第四禪的時候沒有樂,就是捨受。
*四禪以上的人,空無邊處定,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定,他們那個定的境界都是捨受。
*到了滅盡定的時候,連捨受也沒有,不受一切法。不過滅盡定是三果聖人也可以得,不住一切法,所以是連捨受都沒有。

己二、明八種奢摩他
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第四禪的時候,沒有出入息,所以是更深的寂靜。
*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是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四空定也各有一個止。
*論止的功夫來說,四空定的止是深過色界四禪的,但是它觀的功夫不夠,所以四禪是止觀均衡,修習聖道最好。
*空無邊處定,就是它把色受想行識五蘊裡邊這個色蘊破壞。為什麼要修空無邊處定呢?得到色界第四禪以後,又感覺這個身體不好,有時候寒,有時候熱,有時候人拿著刀杖就可以來傷害,有這身體就有這問題,所以不要這個身體。想這個空,就變成虛空,住在空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修識無邊處定棄捨這個空,思惟這個識,以識為所緣境,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思惟這個識,過去的識無量無邊、未來的識也是無量無邊、現在識也是無量無邊,就思惟這個識無量無邊。
*無所有處定,棄捨這個識,以什麼為所緣境呢?就是先是棄捨色,以空為所緣境;後來棄捨空,以識為所緣境;現在要棄捨這個識,還以什麼為所緣境?以無所有,離開識以外,再不能找到什麼東西,以無所有為所緣境。
*想空是個想,識也是想,無所有也是想,在無所有這個想的時候,就是超過空的想和識的想,是有所有,超過有所有想,又不是完全無想,所以叫非有想;又不是完全沒有想,所以叫做非無想。超過有所有想,就是有所有想是粗想;非非想呢,就是還有微細的想,所以合起來叫非有想非無想。
*非非想定,因為它雖然不是說是無想,但是太微細、太闇昧,不能作依止修毗缽舍那觀,所以它不是依止。
*色界的四禪,加無色界的前三個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加起來就是七個,這七個叫七依止。就是這七個奢摩他可以作為毗缽舍那的依止處。

己三、明四種奢摩他
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四禪、四空、四無量就是十二門禪。修慈悲喜捨是怎麼修法呢?就是入在禪定裡面,或者入在初禪,或者二禪、或者三禪、四禪,入在禪裡面,就是已經成就色界四禪,或者是四空定的人,在禪定裡面思惟慈悲喜捨的事情。
*「慈」,授與饒益,就是贈送給你很多滿意的事情,就是慈能與樂的意思。或者給他們世間的五欲,或者出世間的禪定,給他第三禪的快樂,送給他們,叫做授予饒益。
*思惟東方無量無邊的人都是得到快樂,東南西北上下十方四域,十方世界的人,無量無邊的人都得到樂。
*思惟我的好朋友、思惟我的怨家也都得到快樂,這樣子就是慈無量心。
*眾生這一方面,大概地分類有三種人:
一種人無苦亦無樂,也沒有苦惱的事情,也沒有快樂的事情,這種人就是入慈三昧裡面,就是與樂,授與饒益。
第二種人就是沒有樂而有苦惱,有苦惱,就是要入悲三昧裡邊,思惟這一切苦惱、有痛苦的人,這些痛苦都沒有;思惟自己親愛的人,或自己有恨的人,或者也不愛也不恨的人,思惟他們的痛苦都解除。
喜,在禪定裡面思惟得到快樂的人,他們得到各式各樣滿意的事情,然後自己也歡喜,就是不嫉妒。
*捨,兩個意思:忘懷平等,就是在禪定裡面,對於這一切的所緣境,心裡面都是平等的;無愛亦無憎,無取亦無捨,心裡面平等。
第二解釋,就是入在禪定裡面,思惟有樂的人不要有貪心,有苦的人也不要有瞋心,無苦無樂的人不要有愚癡心,就是思惟這一切人都棄捨貪瞋癡的煩惱。

丙九、依法不依法門(分三科)
丁一、問答依不依法(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分二科)
己一、舉所依教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過,依法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又說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依教發問
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復名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對問正說(分二科)
庚一、釋依法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缽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是這麼多的菩薩,隨順他過去、以前所領受的所學習的十二分教,就是所學習的修多羅這些法門。「受」是指聞慧說,「思」就是思慧,就是聞思所學習來的法門。聞思的法相所詮顯的那個道理。能詮的文,所詮的義,能詮的叫法,所詮的叫義。根據這個義,根據佛所開示的義,得奢摩他、毗缽舍那。你去修行,修奢摩他的時候,得身心輕安,這個時候就可以名之為奢摩他。如果沒得奢摩他的時候,也是用功修行止的時候,隨順奢摩他,而不能正名為奢摩他的。
*毗缽舍那,在奢摩他裡邊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這四種毗缽舍那。能這樣學習,這樣觀察,成就,就叫做得毗缽舍那。
*得奢摩他、得毗缽舍那,或者這個地方也包括止觀雙運在裡邊,這就叫做「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依法」的「法」就指十二分教,指佛說的這一切修多羅,所學習的法門。

*空無邊處定,心就是一直地在想念這個空;以識為所緣境,就是想這個識;以無所有為所緣境,就是想這個無所有,都是想。
*非想非非想定,不想空,也不想識,也不想無所有,不想,實在就是無想。非非想,又不是無想。非想就是沒有空、識、無所有那樣粗動的想;非非想就是還有微細的、闇昧的想。

丙九、依法不依法門(分三科)
戊一、菩薩請問(分二科)
丁一、問答依不依法(分二科)
己一、舉所依教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佛以前所開示兩種:一個是依法,一個是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依教發問
云何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復名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怎麼叫做「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怎麼叫做「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對問正說(分二科)
庚一、釋依法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隨先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缽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隨順過去以前他所領受,也就是所學習的法門,就是聞慧。
*「所思法相」,所受的法相也就是他所思惟的法相,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它裡邊有很多的差別相,去學習思惟。
*「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缽舍那」,他所受、所思惟的這個法門,這個法是能詮,義是所詮,能詮顯的文句,所詮顯的義理,是不相離的。
*「得奢摩他、毗缽舍那,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時候你能夠依法修行,修奢摩他;修奢摩他的時候得到輕安樂,得到身輕安、得到心輕安,這時候就是得奢摩他,就是未至定。未至定以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那就是更深的奢摩他。
*得毗缽舍那,就是觀察,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四種毗缽舍那,就叫做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就是依據佛的法語去學習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就叫做依法。

庚二、釋不依法(分三科)
辛一、略釋
若諸菩薩,不待所受所思法相,但依於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毗缽舍那。
*很多的這些菩薩,就是不假借佛的法語,就是自己不能夠從佛的修多羅、十二分教裡面去學習。他沒有能力這樣學習,怎麼樣能夠修行奢摩他、毗缽舍那呢?他只能夠依於他,就是隨順一個師長,隨順那個人的教誡、教授,他才能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就叫做不依於法。
*教誡,就是師長開導他:這個事情不可以做!這個是有罪的事情,你不可以做!這件事是沒有罪、有功德,你可以做,這樣教導他,叫做教誡。
*教授,隨這個人的根性所依,隨其所應,開示種種的法門,令他依法修行,能得入聖道。

辛二、廣釋
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
*譬如說修不淨觀,觀人死了的時候,他的身相青瘀、膿爛這些事情;或者是膨脹、變壞;或者為狗、或者狼吃掉多少,或者只剩下骨頭,一節一節的骨頭;或者手骨在一處,足骨另在一處,頭顱骨又在一處,就是分散了。這樣就是聽他師長的教授、教誡而這樣學習。
*或者是先修不淨觀,使令自己的欲心不現行,然後再修無常觀、修苦觀、修無我觀、修涅槃畢竟寂靜。
*「或一切行皆是無常」,三界以內的這一切的有為法,都是無常的,裡邊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東西,都是剎那剎那變化的;或者人有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總而言之,都是生住異滅,不固定的,都是無常的。若常常作如是觀,對世間上的色聲香味觸生厭離心,貪、瞋的煩惱就會輕微,就容易得聖道。
*「或諸行苦」,這一切有為法,都是令人苦惱的,有壞苦、苦苦、行苦這三種苦。有樂受、也有苦受、不苦不樂受,還有三受的差別。但說諸行都是苦,是約無常,因為如意的事情雖是不感覺到苦,但這如意的事情一定會無常,會敗壞,由有而無了;由有而無,心裡面就苦惱,所以是壞苦,也是苦。另外有一種就是不苦不樂的這些無記性的事情,也是苦,因為它不能夠停留在那裡,往前進終究是會遇到這兩種苦,不是壞苦,就是苦苦,所以諸行就是苦。能這樣作如是觀的時候,對於世間上的五欲樂就不貪著,因為那個樂會使令你苦的,所以就不貪著。
*「或一切法皆無有我」,一切有為法,一切無為法,都是沒有我的。什麼叫做我呢?就是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作用的,叫做我。這一切法裡面沒有常恆住、不變異、可以有主宰作用,沒有這件事,所以「一切法皆無有我」。
*「或復涅槃畢竟寂靜」,或者再觀察涅槃是畢竟寂靜。凡夫由迷惑而造業,由造業就得果報,得果報就是苦。這些惑業苦,由於修學戒定慧,契合第一義諦的時候,惑業苦都不見,究竟的寂靜。
這就是由師長的教誡教授,而這樣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辛三、總結
如是等類奢摩他、毗缽舍那,名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他不能夠自己從修多羅裡邊學習,而是要憑師長的教誡教授才能學習的,就叫做不依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施設根性(分二科)
庚一、利根
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毗缽舍那故,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
*因為這一個補特伽羅,能夠自己有力量,依據佛所說的法,能夠成就奢摩他、毗缽舍那。這樣的人,我就給他安立一個名字,叫「隨法行菩薩」,就是他自己有能力隨順佛說的法。這個人是利根,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特別的利。這種人就是前生栽培般若波羅蜜,般若的善根栽培得多,現在得的果報他就利。

庚二、鈍根
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毗缽舍那故,我施設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
*由於他自己沒有能力,從佛的法語上學習奢摩他、毗缽舍那,要親近一個善知識,請求他來教授教誡,這樣子才能夠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我就給這個人安立一個名字叫做隨信行菩薩,這就是鈍根性。
*他要親近一個人,聽信那個人的教授教誡,才能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麼這個人就是鈍根性。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不是那麼利,就是遲鈍、慢,所以叫做鈍根性。

丁二、明依法中問答緣法總別(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分二科)
己一、舉所依教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復說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依教發問
云何名為緣別法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復名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怎麼叫做「緣別法奢摩他、毗缽舍那」?怎麼叫做「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釋緣別法(分二科)
庚一、釋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是這麼多的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各別,就是一樣一樣的,就是契經等法。
*「契經」,就是十二分教,就是各別的。學習這十二分教,就是佛所說的法。
*所受所思惟法就是十二分教。你所修行的法門,要同所受所思惟法,不能相違,修奢摩他、毗缽舍那。

庚二、結
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釋緣總法(分二科)
庚一、釋(分二科)
辛一、釋總緣相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
若是這麼多的菩薩,有能力緣一切契經等法。「一切」有兩種一切,就是少分一切,譬如說諸行無常,諸行無常就是少分一切法名為無常,若無為法就不能說無常,所以說諸行無常,就是少分一切。
*若說一切法無我,就表示有為法是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這樣說無我,就是一切是一切,沒有餘剩。
*一部經裡邊有十二分教,這也可以算是各別的情形。若說一切所有的經,佛說的一切經,把它總合為一團、積、分、聚,裡邊的含義可以說是一樣的。「一團」,就是普遍地合在一起。「積」,積聚在一起。「一分」,總合起來,總合在一起,名為一分。「一聚」,就是無量的契經聚集在一起。
*「作意思惟」,就是把佛所有的、無量無邊所宣說的佛法合在一起,作意思惟,觀察思惟。

辛二、顯勝勢用(分二科)
壬一、能得勝果
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
*「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這是說到真如的理性。「隨順菩提,隨順涅槃」是果,你若證悟了真如,才能得菩提果,得涅槃果的。
*「此一切法」就是前面說的「一團、一積、一分、一聚」,總合佛所說的一切契經,這一切法。這樣學習、思惟的時候,作意思惟的時候,隨順是、趣向、臨入,這是三個,就是聞思修三慧。
*就是學習佛的契經等法的時候,如佛所說明了這個義。因為明了的時候,不違背真如,能隨順。學習以後,生起信心,就能夠隨順真如,與真如不相違背。
*隨順裡邊,有欲的意思。因為學習佛法的時候,有了信心,一定會引起欲,我也想要成佛,我也想要得涅槃,我也想要得菩提。因為有信,而後就有欲,就是發無上菩提心,所以叫做順。
*發心的時候,心就向那一方面去,叫做隨順。
*「真如」,「如」就是一切法的寂滅相,諸法寂滅相,一切法畢竟空性是如。「如」是無差別,在一切因緣生法的表面上看,是有差別的,是不一樣的;但是觀察它一切因緣生法的畢竟空性就無差別。
*「真」就是讚歎這個如,形容這個如是最可靠的,是不虛妄的。
*「此一切法,隨順真如」,兩個解釋。
1-就是佛所說的教法,經書上佛這個法語,它是順於真如。若按照佛的法語思惟,就是更進一步地會順,隨順真如。
2-在院子裡面經行,若是讀了《金剛經》以後,這一切法都是順於真如。
*「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
佛所說的一切的契經,能「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這是說聞慧的時候。
*「趣向真如」,就是思慧。思慧就是從佛的語言文字,能詮的文句,著重於所詮的義思惟,思惟這一切法空,怎麼叫做一切法空,這樣思惟。就不向於生死,向於涅槃,向於真如,對向於諸法寂滅相。

辛二、顯勝勢用(分二科)
壬一、能得勝果
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
*把一切的契經集為一聚,思惟契經裡面的義,就是思惟真如。思惟佛所說的言教的這一切法,使令你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真如是聞慧的境界,趣向真如是思慧的境界。修行人經過閒居靜處,專精思惟之後,這個人的身口意就能夠對向真如,一切法寂滅相的境界。「臨入真如」,就是修慧的境界,在禪定裡面思惟真如的理性,就能夠契入真如。臨就是接近,接近契入真如的境界,就是得無生法忍。
*「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這是按照法性之理來說,也就是毗缽舍那、奢摩他所緣境。
*「隨順菩提,隨順涅槃」,菩提就是清淨的智慧,就是聖人的智慧,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佛菩提,這三乘聖人都有這種清淨的智慧,所以叫做菩提。
*常常地思惟真如,智慧也就逐漸地增長,到得無生法忍以後,那個智慧就叫做菩提,就是清淨的智慧。能夠常常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深入諸法實相的時候,就能斷煩惱,就是到了諸法寂滅相,到了涅槃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
*「菩提」,在唯識的經論上說,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這是無上菩提。
*大圓鏡智就是無分別智,圓滿地證悟真如理的無分別智。
*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是有分別智,或者說是後得智;大圓鏡智是根本智。
*平等性智,有的地方又說它無分別,又說它有分別。若說它無分別,那就和大圓鏡智一樣。平等性智,它是能夠為大菩薩、為法身菩薩現受用身的境界。佛本身的法身是離一切相的,若為度化眾生現兩種身。
*法身菩薩,已入聖位的菩薩有兩種,一種是肉身菩薩,一種是法身菩薩。
*肉身菩薩,他這一生還是凡夫,但是修學佛法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之後,這個身體還是肉身,父母所生的身。死了以後,還不離開三界,多數還是在欲界,這還是肉身。若到第八地菩薩以後就是法身,法身就不是有漏的肉身,就是無漏的,不可思議神通變化的,叫做法身。那樣的菩薩就是在佛的無漏的世界,佛現受用身,來教化他。現受用身者是誰呢?是平等性智,大般若的智慧,大慈悲心,現受用身,也是由妙觀察智為這些大菩薩說法。
*成所作智,就是為在三界以內的這些凡夫的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或者是有三乘根性的人,連肉身的菩薩也在內,成所作智為這些眾生現化身。化身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父母,然後出家成道的,叫化身,還是妙觀察智;為這些三乘的眾生說法,這就叫成所作智。
*能這樣用功修行的話,就能「隨順菩提」,這還是聞慧的境界,它不違背,能隨順,就是能使令你成就金剛的智慧。「隨順涅槃」,能隨順涅槃,都是聞慧的境界。
*「涅槃」,或者說就是在真如理上消除去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或者是消滅、息滅煩惱障、所知障,真如的境界。涅槃是無為法,隨順菩提的菩提是有為法,是修成的,經過你長時的修行才成就。
*「隨順菩提,隨順涅槃」,就是要思惟一切法的真如,就能隨順菩提、隨順涅槃。
*「隨順轉依」,依就是依止,我們在生死裡流轉,這麼多的煩惱、業障,都在阿賴耶識裡邊,以阿賴耶識為依止處。我們學習佛法,栽培善根,從聞思修,得無生法忍,這些清淨的、無漏的這些善法,所栽培這些善法的功德,都在阿賴耶識裡頭。所以阿賴耶識是一切染汙法、一切清淨法的依止處。
*轉是轉變,把阿賴耶識轉變一下,就是把阿賴耶識裡邊的染汙,棄捨這一切染汙的惑業苦;主要是煩惱障和所知障,棄捨它,轉得清淨的功德,清淨分;轉捨雜染分,轉得清淨分。
*清淨分包括兩種:一種有為的一切功德,一種是無為的真如理,能轉捨一切的煩惱,成就清淨的智慧,這個真如理逐漸地就顯現出來。究竟圓滿,就是無上菩提、無上涅槃,就是得到清淨法身;得到法身,叫做轉依。
*現在說是能夠緣一切契經等法,作意思惟,就能夠「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隨順就是聞慧,及趣向彼就是思慧,臨入彼就是修慧。

壬二、能善宣說
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
*作意思惟此一切法,就能宣說無量無數的善法,教化眾生。前面「隨順真如...若臨入彼」,這是約自己用功修行。「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同時也能弘揚佛法利益眾生。

庚二、結
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如是思惟修」習「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丁三、釋緣總法差別(分三科)
己一、菩薩請問(分二科)
戊一、問答緣小總等差別(分二科)
庚一、舉所依教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又說:世尊!如佛所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又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庚二、依教發問
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己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庚一、釋緣小總法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議,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假設這位發菩提心的菩薩,緣,就是學習、觀察各別的契經、應頌、授記等這些十二分教,乃至到各別的論議。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等,能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小總法就指聞慧說的。

庚二、釋緣大總法
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緣大總法,就是思慧的境界。有的時候依於文,要依據佛的經論,有的時候也不依於文。
*聞慧所領受的,思慧所思惟的。聞慧所受的,也是契經等法,思慧所思惟的,也是契經等法。為一團等專精思惟。
*「非緣各別」,但是也不依文,所以就是非緣各別的契經乃至論議,也能思惟這個義。所以有時候依文,有時候不依文,所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庚三、釋緣無量總法
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第三種就是修慧了。有禪定的人,能夠緣無量如來的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如來」,是能說法教的人,「法教」是指如來所說的。如來,佛不只是一位佛,他能夠到無量佛所,學習無量佛說的無量的法教。
*「法句文字無量」,就是用筆寫下來,這就名之為法,就是法句文字也是無量無邊的。
*「法教無量」,在四無礙解上看,詞無礙解。法句文字就是法無礙解。
*「無量後後慧所照了」,就是義無礙解。這裡邊也包括辯無礙解。無量的法句文字這些是前後展轉地解釋,叫做「後後慧所照了」。後邊的解釋前面的,展轉地解釋道理,叫「後後慧」;「所照了」的,就是法教無量所顯示的義,法句文字無量所顯示的義。
*「為一團等作意思惟」,也把它積聚在一起,作意思惟。
*「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超越前面的聞慧和思慧的境界。

戊二、問答緣總名得分齊(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
*「得」應該說就是成就了,成就了緣總法的分齊。「分齊」,或者說是範圍,在這裡或者說是位次,也就是階級,到什麼時候算是成就?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到什麼時候才算是成就緣總法的止觀呢?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標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
*我現在告訴你,由於你成就五個因緣,就知道那個時候得到緣總法的止觀。

庚二、別釋
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銷一切麤重所依。
*已經入聖位了的人,就是有這樣的境界。
*「於思惟時」,在奢摩他裡邊修毗缽舍那。思惟通於兩方面,奢摩他也可以名之為思惟,毗缽舍那也可以名之為思惟;奢摩他的思惟就是憶念所緣境。以第一義諦為所緣境,奢摩他的止就止在第一義諦這裡。
*毗缽舍那分兩部分,在凡位的時候,思惟觀察有為法是因緣所生、是畢竟空,這樣才能悟入第一義諦。若是入聖位的人,也是觀察這些有為法無常、無我、畢竟空寂,可以這樣觀,都叫做思惟。可是入了聖位以後的人,不管是止或者是觀,這樣思惟時,「剎那剎那融消一切麤重所依」。剎那剎那地就能融消,融消就是破壞的,破壞一切麤重所依。麤重,就是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種子,
*為什麼叫做麤重呢?麤,是惡的意思。重,是沉沒的意思,下沉。若有這種事情的話,就使令你惡,使令你向下沉,使令你墮落。還有一個意思,「無堪能性」,有這種種子煩惱,沒有能力。沒有什麼能力?煩惱的種子一活動起來,同雜染的事情合作,它隨順雜染。想要靜坐,它就來障礙你,想要做功德,它就來障礙你,沒有做善法的堪能性,所以叫做麤重。
*「所依」怎麼講呢?麤重是指種子說的,它是誰的依止處呢?它是現行的依止處,比如心裡面來了貪心,就是內心裡面那個貪的種子做貪心的依止處。還有一個解釋,所依就指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裡邊它是一切雜染種子的依止處,就破壞阿賴耶識,成功就是轉識成智,成大圓鏡智。總而言之這個地方是斷除這雜染的種子。

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
*前面是斷德,斷除雜染的東西,這裡是成就的功德,「離種種想,得樂法樂」。前邊是說過,從佛所說的法語裡邊學習止觀的,法語裡邊開示種種的觀想,思惟觀察。修不淨觀是不淨想,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畢竟空想很多這些如理作意的,都是想。但是現在入了聖位的時候,離種種想。
*「離種種想」是什麼呢?姑且就說一切法空是真如。「一切法空」,這四個字就是語言文字的言,若是依語言文字來形容真如是這樣,這叫「依言真如」,也叫做「安立真如」,用語言文字安立出來這麼一個相貌。你若這樣想,叫做真如想,就是這樣叫做想。若叫「離言真如」,就是不用語言文字,還有一個真如,也叫做「非安立真如」,不需要假藉語言文字來安立真如的相貌的。
*「離種種想」,就是也不做不淨想,也不做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真如想,一切想都停下來,。修止觀,先應該是學習「安立真如」,學習「依言真如」,但是也要明白什麼叫做「離言真如」、「非安立真如」。修止觀一開始,先學習依言真如,按照依言真如這樣思惟,就是想,就是所謂觀。作如是觀,作如是想,完了,就把這個想停下來,就變成離言真如。
*得無生法忍以後,已經入聖位,能離種種想的時候,與真如相契合,所以是「離種種想」。原來的一切如理作意的這些觀想都停下了,都離了,離了就和離一切相的真如相契合,就叫做「得樂法樂」,這時候就會得到樂,得到大喜樂。
*或者說真如叫做「一真法界」,常常思惟,成就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就是契合一真法界的境界,這時候得大法樂。這個法就是真如,就是一真法界,法性、法界、如、法性、實際,都是相同的意思,就會於中喜樂,就叫得大法樂。聖人他的無分別智在真如理上,就是得樂法樂。「離種種想,得樂法樂」,這是一種解釋。
第二個解釋呢,「離種種想」就是遠離麤顯的種種想,就還有微細的、深入的,微細的想;就是依據佛的法語,做毗缽舍那觀、觀真如理的時候,但是不是麤顯的,是特別微細的。這個時候,得大法樂,也可以這樣講。

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
「解了」,就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菩薩,這時候就是聖人,能夠解了,就是通達明。明了什麼呢?「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十方」是遍一切處,一切佛世界,或者是一切佛,十方一切佛;「無差別相」就是平等無差別的。
*「無量法光」,法是什麼?就是十方一切佛所宣說無量無邊的語言文字的佛法,叫做法。學習這個法的時候,就令你得大智慧,所以叫做法光,無量法光。
*或者說是十方佛,佛佛道同,所宣說的佛法都是無差別的,無量無邊的佛法的光明,你能夠解了,能明了。就是得無生法忍的這些大菩薩,這些菩薩他們繼續不斷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他對於十方無差別的這些佛法通達,得大智慧,能有這種智慧。這個無差別,無量法光是諸佛的言教,他們能夠明了,能夠通達無礙。

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恆現在前。
「所作」就是修學聖道,聖道是他所作的事情,那個人已經成辦、已經圓滿所相應的清淨的境界,這就是佛才可以說是「所作成滿」。
*或者說十地菩薩叫做滿,佛就是成辦;他們成辦了離一切垢染,純是清淨的那種功德的境界。
*「所作成滿相應淨分」,這是佛所成的果;「無分別相,恆現在前」,就是這位菩薩所修行的因,這個因能引發佛的「所作成滿相應淨分」,能成就佛果。「無分別相,恆現在前」,若是從《華嚴經.十地品》上看,要到八地菩薩以上才可以。

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為求使令自己法身的功德成就圓滿,所以要「攝受後後轉勝妙因」。「攝受」就是積聚,或者說是成就也可以。「後後」是對前前說的,前而又前,不斷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以就是成就後後的轉勝的妙因,成就佛的法身的因叫做勝因,也叫做妙因,不可思議、特別殊勝的妙因。由前前的修行成就後後的功德。
這是第五個因。由這五緣,就是得到緣總法的止觀,佛的時候才圓滿。

戊三、問答通達與得地位(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
*慈氏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此緣總法的止、觀,從它到什麼地方,才算是通達這樣的止觀?從它到了什麼地方,才算是得?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正答前問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
*菩薩有十地的位次: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第一極喜地,修行成功了,心裡面大歡喜,斷除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通達我空法、空的道理,這個時候入聖位,自己了脫生死的能力逐漸地開始成就,也有能力去弘揚佛法、去度化眾生。可見從經論上看,弘揚佛法,到了初地的時候有這種能力,有利益眾生的能力。
*「通達」,就是通達真如,證悟諸法實相的真理。這時候因為,止在第一義諦,能安住在第一義諦;觀,也能觀第一義諦,所以這時候叫做通達。「從初極喜地」的時候,「名為通達」,證悟第一義諦。
*「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發光地這個菩薩成就殊勝的禪定,得到大法的總持。大法總持是什麼呢?到第三地的時候,念力就是記憶力,不可思議,無量無邊的修多羅,能記住,有這種力量,叫大法總持。
*到第三地的時候,成就殊勝的禪定,成就大法總持,有這種功德。所以他能發出來妙慧的光明,大智慧的光明(智慧就是光),所以叫做發光地,這時候才叫做得,前面解釋這個「得」,就是具足那五種叫做得,那麼這應該說是到了第三發光地的時候,就有這五種的功德。
*或者說得是純熟的意思,若是初地和二地,就不如三地;要第三地才名為得。

庚二、勸初學者
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
*前面說緣總法的奢摩他、毗缽舍那,都是十地菩薩的境界。後面這個問題,一個是通達,一個是得,也都是聖人的事情。凡夫的菩薩,初開始修學聖道叫做「業」,初開始修學聖道的這種人。
*「亦於是中隨學作意」,也可以在這十二分教裡邊學習緣總法的奢摩他、毗缽舍那,也可以觀察這個真如。
*「雖未可歎,不應懈廢」,雖然是不值得讚歎,精進地用功,不要懈怠;終究有一天,你也是通達,你也是得。

丙十、有尋伺等地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是奢摩他、毗缽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這個止和觀,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丁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戊一、約有漏釋辨差別相(分三科)
己一、有尋伺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麤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約有漏解釋它的差別相。有漏分兩種:
一個是佛教徒依據佛說的四念處去修行,沒有得無生法忍之前,都叫做有漏。
第二種修世間的禪定,欲界定、未到地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是修這些禪定,都是有漏的境界。這兩種都可以說是有漏。
但是佛教徒修四念處,雖然也可以名之為有漏,但是他的目的是對向無漏的境界,是要得無生法忍的。修世間的禪定,沒有轉凡成聖的意願,就是生死的境界。這裡包括這兩個意思在裡邊。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你所取的尋伺法相。尋就是尋求、推求、觀察、思惟;「伺」者察也,就是更微細地思惟觀察。「尋」和「伺」都是思惟觀察,但是有個粗略的觀察,叫做「尋」,微細的觀察,就叫做「伺」。
*「令心怱遽,於意言境,麁轉為性」。怱遽就是不是那麼安靜、很忙的樣子,使令心在所緣境上活動得很忙。
*意言境,可以分成幾個解釋。
一個用言來譬喻意:這個語言它能表達一種境界,用語言去介紹一種境界,能把那個境界的意思說明白它。意也是,意能了達所緣境的情況,就是用言來譬喻意,所以叫做意言境,就是意所了達的境界。
第二個,語言是意所了達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懂、不明白,你說什麼話,前五識不懂;要第六意識才懂,所以叫做意言境。
第三個意思,言是意生起的,就是說話這個語言,是由第六意識發動出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不能說話,它不能說話的,第六意識才會說話,所以叫做意言境。
*但是言在這裡究竟是什麼呢?言就是一切的名字、就是一切法,每一法都有名字,名字就是言,若不明白一切法的名,你沒有辦法講話的。這樣說,意言就是意所了達一切的名相,所了達的一切名相,這就是一切的境界。
*尋,就是在所緣境上,意言境當然包括一切的所緣境,尋是粗略地了達所緣境。這裡邊約有漏來解釋,就是初禪,初禪裡面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由未到地定進入初禪的時候,初禪的境界一出現的時候,或者是感覺頭這裡重,或者是要搖動,動,有各式各樣的感覺。這個時候輕安樂來了,就是有喜、有樂,令心踴躍,這種境界出現的時候,就是在這個境界上麁轉。意言境就是這個初禪的境界,在這個意言境上「麁轉為性」,就粗略地去觀察思惟。
*如果約入定來說,由散亂而寂靜,約這個義來說,尋就是最初入定的那一念心,接觸所緣境的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心要觀察所緣境,思惟所緣境,住在所緣境上。這也是粗略,以後,伺就是又深入地、數數地於所緣境作意。
*初禪的境界出現的時候,就觀察這個喜樂的境界,初開始觀察思惟的時候,「麁轉為性」,也是尋。七種作意,其實也是尋伺,如理作意就是尋伺。
*伺者,「令心怱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就是更微細地思惟觀察所緣境,不深推度就是尋,深推度就是伺,心就安住在所緣境上,就牢固一點。這兩個心所,其中有一個通相,就是「怱遽」,就是很忙,好像很匆忙的,不是那麼安詳。

*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在初禪就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這個法相,若是二禪,又不同。
*「於如所取尋伺法相」,像你所尋伺的心理活動,所取的法相,按初初禪的境界,叫法相。
*「若有麤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麤顯的領受、麤顯的觀察;麤顯的領受就是奢摩他,麤顯的觀察就是毗缽舍那了。麤顯的境界就是前面那個尋伺法相,若初禪裡面就是那個喜樂的、令心踴躍的境界,叫做麤顯。領受麤顯境界的時候,就是奢摩他,觀察它,就是毗缽舍那,而這個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都屬於尋伺的境界。
*「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有尋有伺三摩地,就是指初禪說。
有尋有伺在欲界裡頭也是有,欲尋伺,就是對於所歡喜的五欲,心裡面尋伺。
恚尋伺(瞋恚的恚)就是憤怒得很厲害,就是要殺害人這種境界;害尋伺他是不想殺,但是想要傷害他,不饒益,要損害他,叫害尋伺。
由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造作身語意的惡不善業,造作這些事情,所以我們欲界的人也是有尋有伺地。
*但是若是修行人,修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禪的時候,就用善的尋伺;修定的方法就是善尋伺,破除去欲界的欲尋伺、恚尋伺、害尋伺,那麼就得到初禪。得到初禪的時候,也有尋伺的這種作用,所以也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也是屬於有尋有伺地,這樣意思。

己二、無尋唯伺相
若於彼相雖無麤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在初禪裡面,初禪的喜樂的那些境界,叫「彼相」,麤顯的領受觀察就是尋。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就是伺,就是把尋滅除去,但是還有微細的伺的存在。
*但安住在初禪的修行人久,又不高興這個尋伺,感覺到它有擾亂性,就要除滅它。除掉就是沒有麤顯的領受觀察,而有微細的彼光明念,就是伺心所,比較微細。光明就是能把所緣境很分明地顯現出來。這個念就指那個伺,這個伺它能夠緣所緣境那個喜樂的境界,很分明地顯現出來,所以叫做光明念;有微細的彼光明念,領受觀察那個喜樂的境界,這樣意思。領受就是指觀察,就是毗缽舍那,這樣的「諸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又名為中間禪,就是初禪和二禪之間。

己三、無尋伺相
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若是這個修行人,就在彼禪定裡面,就是或者是中間禪,即在彼中間禪的一切法相,就是禪裡邊一切喜樂的境界。
*「都無作意領受觀察」,沒有尋也沒有伺的作意,領受觀察這個所緣境,這個時候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就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
*「都無作意」,就是無功用的運轉作意。無尋無伺三摩地就是二禪以上的境界,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都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
可是二禪以上的人,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無色界的四空定的人,這些禪定的人分兩種:一種是在人間,人間的人修禪定成功了,他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另一種就是這個修行人死掉了,他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這兩種人都有出入定的分別,比如到了二禪他有時候入定、有時候也出定,並不是一直地入定。無色界定的人也是一樣,也有出定也有入定,他出定的時候,也有尋伺的這種心理活動。
*我們欲界的人,有尋有伺,但是也有時候無尋無伺。如果學習佛法,在欲上有尋伺的心理活動,但是若修不淨觀修成功,心裡面寂靜住,就沒有尋伺,也有這種事情。這個話約什麼說的呢?《瑜伽師地論》上解釋這件事,它說是約欲說的,有尋伺欲。
*尋伺欲,這個欲界叫做有尋有伺地,色界初禪也叫有尋有伺地,就是我們對這個欲的境界有尋伺,有尋伺欲,就是心裡面要觀察思惟。初禪三摩地的人,初禪天的人,禪定裡面喜樂的境界一出現的時候,他就是要尋伺,也有這種欲,尋伺這個喜樂的境界;若是二禪、三禪、四禪以上就沒有了,沒有這種欲,不尋伺這件事。所以約此義來分別,這是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無尋無伺三摩地。不是說二禪以上的人沒有尋伺,無尋無伺三摩地的人,也是有尋伺的,但是沒有尋伺欲,只此而已。

戊二、約無漏釋辨差別相(分三科)
己一、有尋伺相
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
*約佛教徒裡邊已經入聖位的人,已經得無生法忍的人,來說明這三種差別相。
*最明顯的事情,就是得到初禪的人,在初禪裡邊思惟觀察,就是用尋伺的這種心所思惟觀察真如的道理,就叫做有尋求奢摩他、毗缽舍那。或者是止、或者是觀,這就叫做尋求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就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
*這個聖人在初禪裡面去思惟觀察真如,或止或觀,就叫做有尋有伺三摩地。

己二、無尋唯伺相
若有伺察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
*不用尋,而只是用伺,微細地觀察真如的道理,就是伺察。或止或觀,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這樣子或者就是入在中間禪裡面思惟觀察真如的道理,叫做「無尋唯伺三摩地」,也有這種分別。

己三、無尋無伺相
若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若緣總法」,就是一切法的真如理,觀察這個真如理的奢摩他、毗缽舍那,就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入在二禪以上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尋求、思惟、觀察奢摩他、毗缽舍那,就叫做無尋無伺三摩地,就是離一切分別相,不一樣了。
*尋伺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在無漏的境界裡邊,也還有這樣的分別,初禪、中間禪、二禪、三禪、四禪也是有這三種分別的。
*若是一般的說法,比如說是沒有得無生法忍的人,他現在還是在凡位的時候,比如說是煖、頂、忍、世第一是內凡,在煖、頂的時候,那就是尋求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有尋有伺地;
*若是忍、世第一,就是伺察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無尋唯伺三摩地;
*若是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就是緣總法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無尋無伺三摩地,也可以這樣分別。
*其中的情形,就是你沒有入聖位的時候,用現前自己的日常的第六意識分別心的時候,思惟真如理,還沒能真實見到真如理,就是依據佛說的法語,說真如的相貌,那樣思惟觀察,所以只見真如相。真如是無相,但是用言語文字去形容,就變成有相,就是前兩個,有尋有伺三摩地、無尋唯伺三摩地;若是真實地證入無生法忍,離一切名言相,就是無尋無伺三摩地。

丙十一、止舉捨相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怎麼叫做止?怎麼叫做舉?怎麼叫做捨相?「止」就是奢摩他,因為內心裡面動亂,這時候用止的方法,把這一切的妄想把它排遣出去,安住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就叫做止相。
*舉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個時候用功的人,心裡面惛沉、沉沒,這個心的明了性不現前了,沉沒就是沉下去了,沒有了。就是用功修行的時候,失掉了所緣境了。惛沉是很重的,沉沒是微細的惛沉,這個時候心裡面沒有雜念,但是對於所緣境也不分明。
*這個時候若發覺的時候,趕快地把所緣境舉出來,把它提出來,把所緣境撿回來。《辯中邊論》上叫做「忘聖言」,佛開示你要安住在所緣境上,這是佛告訴你的話,這時候惛沉來了就忘了;把這所緣境沒有了,丟了,是忘聖言。這時候就應該修舉,把這個所緣境提出來,叫做舉。
*「云何捨相」,捨相,這個時候心裡面也不惛沉,心裡面明靜而住的時候,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應該應該捨: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無功用而安住性,用這個捨字形容這三個意思。
*「心平等性」,心裡面惛沉,或者是掉舉,都不是平等;就是也不惛沉、也不掉舉,這時候心裡面明靜而住的時候,叫做平等。
*「心正直性」,就是明靜而住相續不斷地住下去,叫正直性。
*「心無功用而安住性」,這個時候就這樣子住下去,不要去加上什麼,不要特別地要控制它或是怎麼的。
*「而安住性」,就安住就好了,這就叫做捨,應該這樣,叫捨。
現在這裡說彌勒菩薩復白佛言:用功修行的人,什麼時候應該修止?什麼時候應該修舉?什麼時候應該修捨相呢?怎麼叫做止?怎麼叫做舉?怎麼叫做捨呢?

丁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戊一、辨止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
*掉舉,心不是沉沒,心裡面掉動、不安靜,心於所緣掉動不安,無堪能性,叫做掉舉。
*這個掉舉,平常也說散亂,心裡面不能夠安、心一境性,想這個、想那個也散亂,但是掉舉的意思有個特別的意思。掉舉是什麼呢?就是於可愛的事情心裡面很多很多的雜念妄想,叫做掉舉。
*但是掉舉其中,有親屬尋伺、國土尋伺、不死尋伺等等的。
*「或恐掉舉時」,心裡面也沒有惛沉,也沒有掉舉,明靜住的時候,但是又怕,不要掉舉,叫恐掉舉,這個時候怎麼辦呢?
*諸可厭法作意,這件事是可厭惡的,要修這樣的作意來對治掉舉。自己馬上覺悟:我這樣掉舉,止觀修不成了。所以掉舉是個障道的因緣,這是可厭惡的,掉舉是有過患的,就是思惟掉舉的過失、過患,心就厭惡掉舉,來對治這個掉舉。
*「諸可厭法作意」,就等於是毗缽舍那,觀察掉舉的過失,生厭離心,這樣子也能夠對治掉舉,把掉舉能對治出去,心就可以寂靜住。
*「及彼無間心作意」,或者是不修可厭法作意,立刻地把心收回來,住在所緣境裡邊,就是相續不斷地明靜而住,叫「無間心作意」,就是沒有妄想雜亂的、掉舉的間雜,相續不斷地安住在所緣境上,叫「無間心作意」。這就是修奢摩他,前面「可厭法作意」就是修毗缽舍那,就是修觀。這樣若掉舉或恐掉舉時,還是用觀、用止來對治的,這時候就是叫做止相。

戊二、辨舉相
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
*坐禪的人就是兩個障礙:一個是掉舉,一個是沉沒(就是惛沉)。這個時候心不明靜,失掉所緣境了,就惛沉了。或者這個時候並沒有沉沒,但是修行人有點害怕,有點顧慮,恐怕沉沒,恐怕惛沉,那時候怎麼辦呢?
*諸可欣法作意,令你歡喜的這些事情的作意,修這可欣法的作意。比如說看觀世音菩薩的相莊嚴,心裡面歡喜,就思惟觀世音菩薩相好光明。或者說是我對於《華嚴經》裡邊一段文我非常歡喜,就把那段文把它念、思惟。或者說,你思惟自己歡喜的事情:「我從出家以來我沒有破戒,我身口意很清淨」,這一思惟心裡很歡喜,用這樣可欣的作意,也能破除去這個沉沒。
*「及彼心相作意」,心相是什麼?就是前面修毗缽舍那觀,毗缽舍那所緣境就是心相,心就是定,在定裡面為毗缽舍那所緣境的那個叫做心相,這就是修毗缽舍那。
*修毗缽舍那的時候,就是思惟色受想行識是無常、無我的道理,思惟一切法畢竟空的道理,思惟不淨,修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這樣思惟。修四念處,這樣思惟觀察,沉沒的境界就破除去了,心裡面就寂靜住,而就沒有沉沒的境界了。這叫做舉。舉裡面也就包括觀的意思,包括這個觀(毗缽舍那觀的意思),用觀來破沉沒。前面掉舉又是止、又是觀來破掉舉,心沉沒的時候,不能用止來破,所以就是要用觀才能有效,是名舉相。

戊三、辨捨相
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汙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怎麼叫做捨相呢?假設這個修行人,現在還沒能夠成就奢摩他,也沒能成就毗缽舍那。這時候,在修止的時候,只有止而沒有觀,這叫「一向止道」。道,就是向前進。
*「或於一向觀道」,沒有成就止也沒有成就觀,這個時候修觀,或者四念處觀,或者是修什麼觀。
*「或於雙運轉道」,就是止也成就了,觀也成就了,而止和觀在一起同時活動就是雙運轉道,這個時候就接近聖位。
「二隨煩惱所染汙時」,就是一向止道的時候,二隨煩惱就是惛沉和掉舉,惛沉和掉舉它不是根本煩惱,是根本煩惱的流類。貪瞋癡的煩惱遇見不同的境界,反應出來的貪瞋癡的相貌有輕重之別,同是一類的,所以叫做「隨」。掉舉就有一點貪的意思,若惛沉,就是有一點愚癡的意思。這兩種煩惱所染汙的時候,修止的時候,惛沉來了,心裡面沒有明了性,止就被惛沉所染汙。修觀的時候,掉舉來了,就想一些塵勞的事情,或者想起來愛的事情,或者想到恨的事情,毗缽舍那觀就被這個隨煩惱所染汙。
*雙運轉道的時候,也一樣有惛沉、掉舉的事情,不是很粗顯的;也有惛沉和掉舉的分別,就是它非常微細。所以叫做修止的時候、修觀的時候、雙運轉道的時候,被這兩種煩惱所染汙的時候。
*染汙的時候,怎麼叫做捨相呢?「諸無功用作意」就是現在因為功夫沒成就,惛沉來了,知道,或者不知道,不知道就打了瞌睡了。
*但是惛沉的時候是知道,或者事情要來的時候知道,或是過去了才知道。掉舉也是,當時不知道在掉舉過了一會兒才知道。到了雙運轉道的時候,他也是知道,心微細特別明利,也知道有微細的惛沉來了,有微細的掉舉、散亂來了,他也是知道的。知道了的時候,就要修習對治的加行。
*惛沉來了的時候,修毗缽舍那觀來對治,可欣法作意,惛沉就沒有,它就能有破除惛沉的作用。
*若是掉舉來了的時候,用可厭法作意,也能破這個掉舉,就能破。
*用可欣法的作意來破惛沉,惛沉破去了,結果破過頭了又變成掉舉;所以還要再收攝一下,再攝心不亂,還要用止的功夫,把它糾正一下。就是你這是破惛沉這樣,破掉舉也是一樣,破了以後,再把它平衡一下。這樣做的時候,把惛沉、掉舉完全破除去,心平等性現前。惛沉去了就是明,內心裡面明了。沒有掉舉的時候,心裡面是寂靜,所以明靜而住。這個時候,就是任運地使令它繼續這樣相續下去,不要再用對治的方法。
*心裡面就是明靜的境界相續不斷地住下去,就叫「正直性」。
*任運的,不需要加上功夫,任運地就相續下去,叫做「無功用作意」,就是恰到好處的地方。
*自然地任運地相續而住,就叫任運轉作意。而任運轉中的作意和前面的無功用作意有什麼不同呢?
*捨有三個相貌:第一個是「心平等性」,也不惛沉、也不掉舉,這時候明靜而住。「心正直性」,就是心平等性能夠繼續地相續下去。「無功用住性」,不需要再加上什麼功夫,任運地相續下去,不顧慮會有惛沉、會有掉舉來。分這麼三個時候:一開始是心平等性,最後是無功用而安住性,分這麼初、中、後三個階段。
*現在這裡說「諸無功用作意」,就是前面心平等性、心正直性;「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就是後邊無功用而安住性。或者是作另一個解釋:初開始得到心平等性、心正直性、無功用而安住性,就叫做「無功用作意」;繼續地這樣修行,功夫更進步、更純熟了,叫做「任運轉中所有作意」,這樣解釋也可以。這樣的作意就叫做「捨」:心平等性、心正直性、無功用而安住性,這叫做捨。所以捨,就是在定的境界裡邊,把掉舉惛沉棄捨,遠離惛沉、掉舉。還是定的境界。

丙十二、知法知義門(分二科)
丁一、約所知辨(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很多的菩薩眾,他們都是知法知義的,明白什麼是法、什麼是義,有這樣的智慧的,所以怎麼叫做知法?怎麼叫做知義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明所知法(分四科)
庚一、標章舉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知法有五種相,也可以說是有五個門,從這五個門認識這個法、通達這個法、覺悟這個法的。

庚二、依數列名
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
*從這五種相上來了知於法,依數列出來這五個法的名字。

庚三、次第別釋(分五科)
辛一、釋名
云何為名?謂於一切染淨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
怎麼叫做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兩類:一個是雜染法,一個是清淨法。凡夫煩惱、業障、苦惱,都是雜染;清淨法就是出世間的無漏,聖人的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菩提、涅槃,這都是清淨法。一切的染汙法、一切的清淨法裡邊,所立的自性,是「想假施設」這就叫做名。
*一切染淨法裡邊,這一切法本身上,是沒有名字的,但是就有名字,這個名字是安立上去的。所安立的自性,就是此一法所有的義,不同於他法的,就是此法的自性。比如地是堅固、水是濕、火是熱、風是動,動就是風的自性,它就不同於其他的三法,就是它本身特有的一種事情,就叫做自性。每一法都有每一法的自性,它本身沒有名字,給它安立個名字,這叫地、這叫水、這叫火、這叫風、這叫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每一法都有名字,用這個名來詮顯它的自性。這個名字從哪來的呢?自性的名字從哪來的呢?就是我們人的思想給它安立這個名字的,它原來沒有,給它安立一個,所以這是假立的,叫假施設。
*假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憑藉的意思,憑藉這個名來表顯它的那件事,所以這叫假。
第二個虛妄,不真實的意思,用這個名字去顯示那一法的自性,這是一個方便的安立,不是真實的意思,所以叫做假施設。如果是真實的,有沒有能詮,它都是存在的。若沒有能詮它就不存在,所以它就是假,就是不真實。

庚三、次第別釋(分五科)
辛一、釋名
云何為名?謂於一切染淨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
*我們的分別心,能發出來很多很多的作用,從唯識的經論上,才知道這個名字的厲害。每一法都有名,我們熟悉名的時候,然後這個心才能發生作用,不然那個心不能動。如果若是離開了名的時候,心就無分別,心就無分別住的。所以從唯識的經論上看出來這麼一件事,不管是說染汙法裡面的一切名、清淨法裡面的一切名都是一樣的,我們因此而有種種分別的,離開了名就是沒有分別。

辛二、釋句
云何為句?謂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隨宣說諸染淨義,依持建立。
句是什麼呢?前面說那個名,積聚很多的名就變成句。句它有什麼作用呢?隨順這一切法,隨著名句,就能宣說出來,能表達出來染汙法、清淨法的義。
*「依持建立」,一切染淨法的義,依名句為所依,染淨法的義是能依。染淨法的義如果沒有所依的名句,義是自己不能表示出來,所以很多的義要假藉名句才能宣說出來。持是攝持,名句裡邊能攝持很多的義,義就是所攝持;句是能攝持,這是攝持。依止一切的名句,建立無量無邊染淨法的義。或者是依名來顯義,或者依義以立名,所以建立也可以互相的說。

辛三、釋文
云何為文?謂即彼二所依止字。
*文什麼意思呢?名和句所依賴的這個字,字就是文,若離開文,名句就沒有,名句就不能成立,所以文是名句的依止處。

辛四、釋別
云何於彼各別了知?謂由各別所緣作意。
*云何於彼各別了知呢?就是名句文,各別所緣作意,比如說這是《華嚴經》、這是《法華經》、這是《般若經》、這是《阿含經》、這是四念處、這是四正勤、這是四如意足、這是六波羅蜜、這是戒定慧,就是各別各別的義,一樣一樣地觀察思惟,這就叫做「於彼各別了知」。

辛五、釋總
云何於彼總合了知?謂由總合所緣作意。
*把這麼多的別別的法門,別別的名相總合起來,合而為一,加以觀察思惟,就叫做總合了知。怎麼能夠合而為一呢?就是一切法的真如義,真如在一切法上是無差別相,所以可以合而為一。無量無邊的法相,彼此相對的來說,不是一,而是很多的差別的,但是它每一法的真如是無差別,所以可以合而為一,在這樣合而為一的作意觀察,就叫做總合了知。

庚四、總結
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為知法。如是名為菩薩知法。
前面五種,也就是包括一切,總略為一樣的名字,用一個詞來說,就叫做「知法」。這樣說「知法」,也包括了義,因為說到總合所緣作意就指真如理。不過是在作意方面來說,只要內心裡面還在分別,還沒能夠真實地契合真如理的,所以也還是屬於法也是可以。如是名為菩薩知法,才叫做知法。

己二、明所知義(分四科)
庚一、約十種義(分四科)
辛一、標章舉數
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
*善男子!彼學習佛法的這一切的菩薩,由十種的差別相來了知於義,這一切法裡面的義,哪十種相呢?

辛二、依數列名
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

辛三、次第別釋(分十科)
壬一、釋盡所有性(分二科)
癸一、正釋
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
*善男子!盡所有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所宣說的雜染法,生死流轉裡面的眾生,煩惱、業力和所得的果報,無量無邊的雜染。本來一切雜染法,有的是屬於善法、有的是屬於惡法、有的是屬於無記的。惡法可以說是雜染,善法怎麼也是雜染呢?雖然是屬於善法,但是眾生是用有執著的心做,執著是我做的,在這裡引起很多的煩惱,所以善法也就不清淨,所以也名之為雜染。
*清淨法就是出世間聖人所修學的戒定慧,戒定慧都是無我的,所以都是清淨,能消除一切煩惱,得大安樂,所以是清淨的。

*這兩大類法裡邊,一切法裡邊品類,就是有善法、有惡法,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這是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佛法,一類一類的,都是有差別的,都不是一樣的。
*「邊際」,每一類有它的邊際,每一法有它的邊際,超過這個邊際就不屬於這一法,就是另一法的事情,這就叫做「是名此中盡所有性」。這也就是應該說是指世俗諦說的,這一切緣起法裡面有無量無邊的品別邊際,也叫做「盡所有性」。

癸二、指事類釋
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
*比如說五蘊,蘊有五個數:色、受、想、行、識,我們的生命體就是這五種因素組織成。蘊,就是積聚;色是一大堆,受也是一大堆,想行識都是一大堆,所以叫做蘊。色有色的品別邊際,受想行識各有各的品別邊際,所以這就是「盡所有性」。
*「處」有內處、外處的不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是內處,色聲香味觸法是外處。處,叫生長門義,眼耳鼻舌身意是六個識所依止的地方,就是所謂六根;六數外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是六識的所緣境。
*六識依止六根,緣外邊的六種境界,有了所緣境,有所依止的根,六個識才能生長出來,才能生出來。
*長,就是識一生,就熏習種子,這個種子還會生識,就是從無始劫來就是不斷地這樣生長,所以出生名生,繼續地生就是名之為長。就是有所依止的根,有所緣的境,識才能生長,所以叫做「處」。內處有六個數,外處也是有六個數,所以合起來就是十二處。它有它的品別邊際;人的六根內六處、外六處,天的內處、外處,六道眾生各有不同。就是人與人也不完全一樣,都是有品別邊際的。
*「如是一切」,只是舉出來一個五蘊,舉出一個十二處,還有其他的十八界,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也都是這樣子,都可以名之為盡所有性。

壬二、釋如所有性(分二科)
癸一、略
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
*一切染汙法、一切清淨法裡邊所有真如的理性,就是此中所說的如所有性,就是所有染淨法的如義,叫做如所有性。

癸二、廣(分三科)
子一、標章舉數
此復七種:「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真如與真如是無差別的,真如本身是沒有別異相。為什麼要說七種?約能詮顯真如的這一方面,可以列出來七種。

子二、次第別釋
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
*流就是水流,河裡面、海裡面那個瀑流,相續不斷地流,白天也流、晚間也流,今天也流、明天也流,無窮無盡地流。用它來譬喻我們生死凡夫在三界裡面流轉生死,就是無窮無盡的,從無始劫以來,一直無窮盡地就是流轉。
*「轉」就是變化,「流」表示不間斷,不間斷地、相續不斷地這樣生存下去,但是有轉變、有變化,不是固定的。比如現在是人,下一生可能是天,或者再下一生也可能是鬼,就是變,不斷地在變,但是一直地流下去,所以叫做流轉,這就是凡夫的苦惱境界。
*流轉也是真如,行,就是遷流無常,流轉就是行,就是一直地向前進,但是也是無常的,所以叫做行。這一切有為法,這一切有漏的流轉生死的法。
*「無先後性」,流轉生死這件事,每一樣事,比如說是人的境界,最初你造了人的因,造了人的因可能連續就得了人的果報。比如說前生做了一點好事,今生就做人了也可能前生做了很多能得人果報的功德,但是第二生沒得人的果報,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到地獄去了。總之這個人,當初是有一個因的,而後現在得了果報;得到果報以後,果報也不常住,過了一個時期又滅了,所以就是有先有後,就是以因為先,以果為後,就是有因果性,說是有先後性。現在說「一切行無先後性」,先也不可得,後也不可得,無先後性。怎麼樣解釋呢?先的時候,作因的時候,就是因緣和合就生起,但是沒有因緣的時候,之前是沒有的,沒有這件事。比如說做一些利益人的事情,這就是做人的開始。但這個開始之前,這件事是沒有的,就是無先性。
*得果報以後,又要滅了,又沒有了,後邊又沒有,就是無後性。有的前面是沒有,有了以後又沒有了;先也是無,後也是無,空性就是真如。
*若在《般若經》的理論上來解釋,一切法空的真如,就是無自性。用無自性義來對比一下,可能會更明白。
*「自性」,就是一切因緣生法它本身的體性,就叫做自性。有自性,就是不需要造。現在說一切行無先性、無後性,就是因緣還沒有的時候,是無,等於是無自性。因緣沒有的時候,譬如說做了一點善事,這時候人的業力造成,雖然還沒得人的果報,這個力量會令你得人的果報,這個力量沒有造以前的時候是沒有的;如果說有自性的話,沒造以前也是有。現在說無先性,就是沒有造以前是沒有,就是無自性的意思。
譬如敲磬的時候,要敲的時候才發出聲音。這個聲音若有自性的話,就是不敲的時候也有聲音,這個聲音自己有,自己本身是有的,叫有自性。沒有敲磬的時候,聽一聽那個自性的聲音,是沒有聲音的,自性的聲音是無聲音的,在這裡說無先性,以前是沒有的。無後性,若是有自性的時候,敲磬的聲音,有了它逐漸逐漸地就沒有,但是那個自性的聲音還應該在,還應該有一個自性的聲音的,但是聽一聽有沒有聲音?沒有,所以無後性。用無自性,觀察「無先後性」這句話,就可以容易明白一點。

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
*相,兩種相:一個法相,一個我相。
*補特伽羅,數取趣。趣,就是煩惱和業力是能趣,所趣就是果報;或是人的果報、或者天的果報、或者三惡道的果報,果報叫做趣。它還不是就到此為止,它還要動的,還要變動的,所以叫做趣。「數取趣」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得果報。但這裡面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指這個我,本來是無我的,但是有我論者就執著有我,執著這個我是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有這麼一個東西,常恆住、不變異,就是我的體性它是永久存在的,常恆住它不變化的。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這是一個粗顯的變動,燈光有剎那剎那的變動,是微細的生滅,所以變,有粗、有細的不同。現在有我論者,外道執著這個我,也沒有粗顯的變異,也沒有微細的變異,它是常恆住、不變異的,這個東西有主宰的能力,就是它能做得主,這樣子叫做我。這個我是「數取趣」,它這個時候得了人的果報,人的生老病死死了,它又去得一個天的果報。就是我是能取的,取人的果報,人的果報死掉,也可能再得人的果報,也可能是得三惡道的果報。反正是這個果得了又丟掉了得了又丟掉了,它不斷地去得,就叫「數取趣」。這個能取的就是我,叫「補特伽羅我」,補特伽羅就是所執著的我。
*佛法裡面說,沒有補特伽羅的我,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我的,沒有,只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老病死死了的時候,由他的煩惱和業力再去得果報,不是由我去得果報,由自己的煩惱和業力去得果報。所以若斷了煩惱,不造業的時候,就不得果報,就是了脫生死。沒有我,只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就叫做「相真如」。
*法無我性,外道的意思:五蘊裡面有一個我,就是六個,色、受、想、行、識、我。六個沒有那個我,還是五個,還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這個法也是無我的。
*執著有我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五蘊就是我,「即蘊是我」,就是五蘊就是我。第二種執著,這五蘊不是我,另外有一個我。現在這裡說:「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這個補特伽羅就是「離蘊是我」,各有各的體性;五蘊是五蘊,我是我,各有各的體性。但這個我是住在五蘊裡邊,住在眼耳鼻舌身意裡頭,住在這色受想行識裡頭,但是各有各的體性的,離開了色受想行識的體,另外有我的體性,這就是離蘊有我。
*一種執著:色受想行識就是我。現在說「補特伽羅無我性」,就指離蘊沒有我,另外沒有我。
*「法無我性」就是即蘊也沒有我,色受想行識也都是因緣所生的,也都是無常生滅變化的,也沒有常恆住、不變異的,色蘊也不是常恆住、不變異,色受想行識,乃至識也不是常恆住、不變異的所以都不是我,即蘊也不是我。
*什麼叫做「相真如」呢?我相和法相,無我相亦無有法相。我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叫做相真如。就是你所執著那個我是不可得的,就是無我相,在一切的因緣生法裡邊,它也本身都沒有那個常恆住、不變異的這種事情,那麼都是無我、無法相的,這就是叫做相真如。

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
*了別就是識,識本身是有明了性的,地水火風是無知之物,是無情物。識眼識、耳識乃至意識,識這一法,它有明了性,它能分別這是青黃赤白,各式各樣的事情它能了能別,有這種作用的。
*能了別的就是識,所了別就是一切法。識也是真如,怎麼說識也是真如呢?「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就是這一切有為法,它也都是識,因為一切法都是識所變現的影像。根與識與一切法一接觸的時候,心一了別,它是了別它所變現的這個法。造業力,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的業力變現一切法,所以一切法是阿賴耶識所變。我們的前六識與一切法一接觸又有變,又是變現,依阿賴耶識所變的一切法,再變自識所緣的影像,所以都是識所變識所變,離開了識,所變的一切法都是沒有體性的,沒有它自己的體性,所以這樣觀察的時候,一切法本身都是空無所有的。本身一切法是空無所有,所以能了別的識也就不存在,因為識它要依仗一切法才能活動,所以一切法空,識也就不活動,這樣就叫做了別真如。
*法身是離一切相的,但是為了度化眾生,他會現出相來,現出受用身的相、化身的相。若在佛本身來說,就是無分別智,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如如就是這裡所謂真如,還有一個如如智,如如智就是證悟如如理的無分別智,獨存,就是離一切相的。
*識和識性有一點分別,說識的時候當然有眼識乃至意識;若說識性,就是真如的境界,不同的。

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
真如是安立的,就是原來沒有這種名字的,但是佛給它個名字,叫做真如。四聖諦都可以名之為安立真如,但是苦聖諦在最初,四聖諦它是第一個,所以把這個名字就給它,其他的集滅道,另外再起名字。
*諸苦聖諦:世間上有無量無邊的苦,這個苦是聖諦。「聖諦」,就是佛的清淨法界那個如如、如如智的大悲心所宣說出來的這樣的法,苦集滅道這樣的佛法;宣示這個法唯獨是聖人才能證悟,才能承認: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所以叫安立真如。凡夫在苦惱裡邊,凡夫自己不知道是苦,凡夫不知道是苦的,這個是要佛教徒才能知道是苦。

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
*苦苦、壞苦、行苦。
1-遭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叫做苦苦,用兩個苦字是什麼意思呢?一切法有三個相貌:生、住、滅,苦的事情發生出來叫生,就是苦,它繼續存在的時候也是苦,所以是兩個苦。到滅了的時候就不苦,所以不如意的事叫做苦苦。
2-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是樂,繼續存在的時候也是樂,但是壞了的時候是苦,所以叫做壞苦。這就是從無常的觀點,深一層地說,樂受是壞苦。
3-行苦,行就是向前進,它不停地、不間斷地向前進,世間上一切法都是在時間上面向前進。它不是固定的,它要變,一變了的時候,就會遇見不是壞苦就是苦苦,所以行苦也是苦。
*苦聖諦,約聖人說的,是聖人才知道是苦。凡夫若受苦的時候知道苦,怎麼能說不知道苦呢?因為凡夫雖然受了苦,他自己還去製造苦,他繼續做這些顛倒迷惑的事情,這些事情使令他還苦,使令他繼續受苦,他不能夠覺悟,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令他苦的,他不知道,所以說苦聖諦,這是聖人才知道,凡夫只能說苦而不能說苦聖諦。
*「諦」,真實不虛,還有一個不顛倒的意思。聖人才能知道真實是苦,生死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各式各樣的苦,聖人才知道真實是苦,凡夫不是太知道的,所以叫做聖諦,聖人才認識這是真實是苦。不顛倒就是不迷惑,不錯誤,知道是苦了,聖人就不再造這種錯誤的事情,就斷這些能引發眾多苦惱的這些因緣。不會再製造眾苦的因緣的,所以叫做聖諦,苦聖諦。
*安立真如,安立這句話,或者就是一個言說的意思。這些世間上所遭遇到的事情,這些苦的事情是佛所安立的,也就是佛來開示這件事,開示我們世間是苦,所以叫做安立,這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世間上一切的苦惱,是凡夫的眾生心裡面的煩惱,和煩惱所製造出來的業力所招感的,所以叫做安立,就是苦諦是由集諦安立的。
*苦諦是真如是什麼意思?因為這些苦諦,實質上來說,就是一念分別心。分別心,也是真如。

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
*集諦,為什麼叫做邪行呢?就是由煩惱推動出來的一切的惡不善業,都算是邪行,惡不善業叫做邪,邪行也是真如。
*集聖諦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一個煩惱和煩惱所製造出來的業力,煩惱和業它有積聚諸苦的能力,所以叫做集聖諦。集聖諦裡邊說到煩惱和煩惱的業力,其中主要的究竟指什麼說的?就是指我們凡夫這個愛,我們凡夫這個分別心,一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就有愛,能使令我們生死不斷,相續不斷地受苦,由我們的愛來製造這些事情,所以愛是集聖諦。
*但凡夫不知道這件事,不知道愛是集,它能集來苦,唯有聖人才能覺悟愛是苦,所以說「謂我所說諸集聖諦」。
*「集聖諦」,也還是現前的一念分別心,愛也是分別心,我們感覺到苦也是分別心;這樣說一切法都是心,心也不可得,就是如。

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
*「清淨真如」,前面的苦集聖諦,實在是不清淨的真如,現在說清淨真如,就是滅諦,滅諦是清淨。因為凡夫的惑業苦都息滅,唯獨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的、湛然常住的不生不滅的理性,所以叫做清淨,叫做清淨真如。
*但主要是說煩惱是染汙的,惑業苦以煩惱為根本,煩惱是染汙,煩惱不生不滅了,所以真如就清淨。
*諸滅聖諦就是一切聖人所證悟的不生不滅的理性,唯獨聖人才能證悟。

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
「正行真如」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四諦裡面這個戒定慧、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這一切清淨的佛法,這是道聖諦。
*道,就是一切佛教徒趣向涅槃的道路,就叫做道聖諦。戒定慧是到涅槃那裡的道路,修學戒定慧就是正行,它能向於涅槃,所以叫做正行;如果向於生死,就是邪行。
*而正行真如也說它是真如,戒定慧也是這一念心,這一念心了不可得,就是真如。
*因為苦集聖諦,是眾生流轉生死的境界,所以佛教徒覺悟生死之苦,就修學聖道而得滅諦的涅槃,就解脫苦集,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正行真如。叫做清淨真如。

子三、配屬平等
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
*流轉真如實在是總說的,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安立真如就是苦諦,邪行真如就是集諦,苦諦和集諦合起來就是流轉,在生死流轉的境界。由這三個真如,所以一切有情都是在生死裡流轉,所以都是平等的,彼此是無差別的。

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
*相真如,就是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了別真如」就是一切法都是心。這兩個真如的道理,可以令我們覺悟到一切諸法都是平等平等,都是無差別,一切法我空、法空,一切法都是識,都是一樣的,所以叫做平等無差別。
*若說到一切法都是識,都是內心的分別,內心若無分別,就沒有這件事。

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
*這是在聖人的境界來說,「由清淨真如」就是滅諦,惑業苦都息滅,唯獨是一個清淨不生不滅的真如理性。
*由這樣的清淨真如的緣故,由初果到四果,主要是四果阿羅漢,所證悟的涅槃的境界。能證悟涅槃的當然就是智慧,所以就是菩提,但是前面說清淨真如是智慧所覺悟的理性。
*一切聲聞菩提、和「獨覺菩提」,出無佛世的獨覺,辟支佛他的那個清淨無漏的智慧。「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的境界,究竟圓滿的無上菩提的境界。這三種聖人,由清淨真如的立場來看,也是平等平等的。由學習清淨真如,就是滅諦。修戒定慧的道,證悟清淨真如的滅諦,斷除煩惱障這一方面來說,阿羅漢、和辟支佛、和佛是平等的,是無差別。
*在斷除煩惱障這一方面來說,阿羅漢也斷除煩惱障、辟支佛也斷除煩惱障、佛也是斷除煩惱障,這一部分就是平等的,是無差別的。

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
*「由正行真如故」,就是學習戒定慧的道諦,道諦也是真如。學習道諦怎麼樣學呢?就是一開始,「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這樣開始學習戒定慧。聽聞正法是聞慧,緣總境界就是思慧,專精思惟,閒居靜處專精思惟;思惟了的,這叫做緣總境界,就是思惟真如義。
*「勝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修慧。先是聞慧,而後思慧;思慧以後,進步到修慧,修慧就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由修慧逐漸地修行到止觀雙運以後,就是一念相應,就得成聖道。
*所以叫做「所攝受慧」,就是所成就的慧,所得到的智慧,是「平等平等」,也就是得到真如的境界,真如,一切法都是平等的。

壬三、釋能取義
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
*內五色處,是對外五色處說,外邊就是色聲香味觸,是外五色處;「內五色處」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種。這五種都是地水火風,清淨的、或者說精微的地水火風所組成的,所以都是屬於色。
*它也有能取的功能,譬如說眼根,清淨的四大所組成的這個眼根,它也能取色為所緣境,以為境界;耳根以聲音為境界,乃至身以觸為它的境界,所以都有能取義。
*「能取」和「能緣」不同,能緣是有籌劃思慮,有思惟觀察;「能取」,就是能領取所緣境而已,所以這個五根它也有能取義。
*「若心、意、識」,心意識,前面五色處雖然有能取義,但是它沒有明了性,現在說心意識就是有明了性,能思惟觀察的心法。心法,我們通常說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意根,心和意就是意根,由意根發出來六識,就是識,所以說心意識,等於就是說意根和意識。「若心、意、識」,都是有明了性,也有些差別的地方。心是種種義,就是各式各樣的事情。心是「集起義」:集聚諸法的種子能起一切法的現行,叫做集起義。
*意是個依止義。「意」可以分做兩個解釋:一個是「染汙義」,執著有我,我癡、我愛、我見、我慢,有這四種染汙的煩惱。第二個義是「依止義」,依末那識為依止,前六識才能活動,所以依止眼根,眼識才能活動;依止意根,第六意識才能活動,所以叫做依止義。意當依止講,它為識所依止,這時候有六個識向外活動,活動的時候就是得到了無量無邊的資料,就積聚在心裡面,這時候就叫做心。所以「心」和「意」,意為前六識的依止,是向外;前六識活動以後又回到心裡面來,這時候叫心。心也就是意,若當依止的時候,心就是意;等到六識的活動,收集很多很多的事情的時候,儲藏起來就叫做心。所以心、意實在是一件事有兩種作用。
*就是由意,就面向外,由意到識,由識到心;由識到心是向內由意到識是向外,是這樣的差別義。
*心意識也有能取義,也是能取種種境界的,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若」當「及」,就是「及心、意、識」。「及諸心法」,還有很多的心所法,善心所、惡心所,很多很多的心所法,都是有能取義的。

壬三、釋能取義
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
*「能取義」,取就是能夠領受,但是對所領受的境界還沒有去思惟觀察。所以眼根,有能力取青黃赤白的這個色的境界,這叫能取,但是它並不能夠觀察思惟。
*「若心、意、識」,這是有明了性的,它也是依眼根的眼識,它也能取色,依耳根的耳識,它能夠取聲。「及諸心法」,及它一切的心所法也都是,貪心、瞋心,它都能取它的所緣境。

壬四、釋所取義
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所取義。
「所取義」,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
「又能取義亦所取義」,能取的「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也是所取,就是第六識能遍緣一切法,所以它也變成所取義,它能有這種能力。

壬五、釋建立義(分二科)
癸一、總標
建立義者:謂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
*器世界就是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我們一切眾生生存的地方,就是在這個地方生存。
*器,能承載什麼什麼東西,這樣的形容,形容這個世界裡面有這麼多的眾生。包括依賴它生存的關係在內,若沒有它,我們還不能生存。

22癸二、別釋(分五科)
子一、村田量
謂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
*一個鄉村的土地,或者是百個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百千就是萬。

子二、大地量
或一大地至海邊際,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或一個廣大的土地到了海的邊際。「此百」,這一個大地它的範圍,乘一百;或者「此千」,乘一千;或此「百千」。

子三、四洲量
或一贍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贍部,這是四大洲之一,是南贍部洲。或者一百個贍部洲,或者是「千」,或是「若此百千」。
四大洲就是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南贍部洲。「此百」四大洲,「此千」四大洲,「若此百千」。

子四、三千界量(分三科)
丑一、百千量
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或一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四大部洲,也就是一千個須彌山,也就是一千個六欲天,上面有一千個初禪天,這叫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或一中千世界」,就是小千世界再乘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此百、此千」,此中千世界一百,乘一百、乘千,「若此百千」。
*「或一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這樣說三個千,一個小千,一個中千,一個大千,加起來就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小千世界的上面是一個二禪天;中千世界的上面是三禪天;大千世界的上面是第四禪天。
*「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

丑二、拘胝量
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
*「或此拘胝」,億,就是或此大千世界有億那麼多。「此百拘胝」,就是百億;「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這麼大的世界。

丑三、無數量
或此無數,此百無數、此千無數、此百千無數。
*「無數」就是阿僧祇,,也是一個數。「此百千無數」。

子五、十方界量
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
*「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微塵數這麼多的大千世界。「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在這虛空的十方面,有無量無數的這麼多的器世界。

壬六、釋受用義
受用義者:謂我所說諸有情類,為受用故,攝受資具。
*「受」是領納義,「用」是資益義。
諸有情就是五趣四生,或者說是六趣: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這六道眾生,或者胎卵溼化這麼多的有情類。
「為受用故,攝受資具」,就是為了攝受、領受和資益,就是他領受以後,對他的生命有資益的作用。
*所以為求受用故,攝受資具,攝受就是攝取,攝取種種的資具來資益他。比如說很明顯地要吃飯,攝取營養就是資益,還有其他的很多的事情:要有住處,還要有車,很多遊戲的事情,很多的財物,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叫做攝受資具。

壬七、釋顛倒義
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
*顛倒義,就是眾生的迷惑,就是不正確。是什麼呢?就是能取、所取這些事情,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事情。
*「於彼能取等義」,這些依正二報,當然正報為主,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些事情。
*「無常計常」,它不是常住不壞的,但是我們就是思惟、觀察、執著它是常住不壞的,就叫做常。「無常計常」,這就是顛倒,無常你就認為它是無常,你認為它是常,與它的本來面目相違反,所以就是顛倒。
*「苦計為樂」,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是有受。不管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苦惱境界,但是我們的智慧不夠,總感覺到有快樂,其實樂很少,都是苦惱,這是苦計為樂,這是顛倒。
*「不淨計淨」,世間上的事情,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醜陋,而就認為是很美妙的、很清淨的、很美妙,這也是顛倒。
*「無我計我」,這一切法裡邊,沒有我可得,沒有一個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性的東西,但是就是認為有我,這也是個顛倒。
*「常樂我淨」,在無常、苦、不淨、無我的境界上執著是常、樂、我、淨,就叫做顛倒。
*顛倒有三種,就是「想倒、心倒、見倒」,這三種。
*無常計常乃至無我計我,這就是想倒,心裡面這樣妄想執著。
*「心倒」,就在常樂我淨的想顛倒上面,生貪瞋癡慢疑各式各樣的煩惱,生很多的煩惱來惱亂自己。
*「見倒」,不聰明的人只是這樣子想倒、心倒就算了,聰明的人還要說出個理由來:是常、是樂、是我、是淨說出了一大堆理由──是的,說是對的──去執著,執著這個常樂我淨,就叫做見倒。
*常樂我淨四種顛倒,又說到想倒、心倒、見倒,加起來就是七倒,七種顛倒。這七種顛倒也就是我們凡夫日常生活的境界,日常生活就是時時在顛倒裡面生活,所以叫顛倒。

壬八、釋無倒義
無倒義者:與上相違,能對治彼,應知其相。
*無顛倒者,和前面顛倒是相違的。怎麼叫相違呢?
*「能對治彼」,就是修四念處,能消滅這個顛倒,所以叫做無顛倒義。
*「應知其相」,應該知道無顛倒就是這樣的。

壬九、釋雜染義
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
雜染,就是汙穢、不清淨,究竟是指什麼說的呢?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世界。
*欲界的人都有欲,不管是地獄的人也好,餓鬼也好,乃至畜生也好,人或者天上大家都有欲。有淫欲、有食欲、還有睡眠欲。
*色界天有禪定的欲,沒有我們欲界的欲。
*無色界天沒有業果色。色有兩種:
「業果色」,就是由眾生自己的業力造成的身體,就叫做業果色,得的果報。這種業果色也還要吃飯來長養,不吃飯還不行。
「定自在所生色」,就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入定裡邊的時候可以隨意自在地變現。色界天這個色,是業果色他同時也有定自在所生色;無色界天,就是沒有業果這個色,可是有定自在所生色。
*上二界的人,沒有欲界的這種欲,可是他們對自己所成就的定他也有愛的,所以也是有煩惱,也是有我、有愛。

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
*煩惱雜染和業雜染都是屬於因,生雜染就是果,由因而得果。

*什麼叫做雜染呢?就是染汙,一共有三種不清淨的汙穢的事情。
*第一種就是「煩惱雜染」,這是雜染、染汙的根本,就是我們內心裡面的煩惱。煩者擾也,惱者亂也。這種事情一出現的時候,它能擾亂我們的內心不寂靜,心裡面躁動。所有的煩惱都有這樣的相貌,都是不寂靜。
*都是什麼煩惱呢?主要就是十種煩惱。
第一個就是貪煩惱,貪著、貪愛,貪煩惱就是三界愛:欲界的愛,色界無色界的愛。
*欲界的人的愛主要就是愛著色聲香味觸的這五種欲,希望這個欲怎麼樣的豐滿,怎麼樣的理想。色界、無色界天上的人,愛著禪定的境界。
*三界愛,會有什麼樣的問題呢?當然對於如意的境界有愛著心,會生出來很多的苦惱。暫時於三界有欲愛、有定愛好像感覺到滿意,或者還不知足,但是將來會生出來很多的後患。
*第二個就是瞋煩惱,瞋煩惱的所緣境,大概地說有三種:一個是一切有情,第二是苦,第三個是苦聚。
對於眾生觸惱他,或者是合理或者不合理,就引起憤怒;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不如意,也是這些苦惱的事情出現。還有第三個是苦聚,就是引起痛苦的因緣,也是不歡喜,也會憤怒,心裡面憎恨。若憎恨以後,心裡面就不安隱住,可能會採取什麼罪過的行動,就造罪。
*無明,就是對世間上的什麼事理,因緣和合的種種的事,和種種的道理不明白。不明白事理的真相,做種種愚癡的分別、執著,就會引出來一切染汙的事情,貪煩惱也從這裡出來,瞋煩惱也從這裡出來。
*遇見什麼事情的時候,用理智觀察思惟,貪瞋癡就不動。是有貪煩惱、瞋煩惱、無明煩惱,都具足的;但是若如理作意的時候,就會不煩惱。比如說修不淨觀,這就是如理作意,你用不淨來觀察,貪煩惱就沒有了,它就不起。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用無我的智慧對它觀察,用空來觀察,都是如理作意,煩惱就不動。所以雖然有煩惱,煩惱可以不動,還是有這個辦法。
*第四個煩惱是高慢心,因為在色受想行識裡邊執著是我,無形中是認為有我。因為執著有我的關係,它自然地就高舉,自己就會高起來,輕視別人、提高自己。若是有什麼優點的時候,高慢心更是很容易就生起來,高慢心一生起來,就沒有恭敬心,對任何人都是沒有恭敬心,對有道德的人也沒有恭敬心,對於師長也沒有恭敬心,以後會引起來很多苦惱。
*煩惱,大家都有煩惱,有智慧的人能令煩惱微細,有智慧的人他會令煩惱微細一點;沒有智慧的人就是很粗,煩惱很粗地現出來。
*疑惑心,越聰明的人越疑惑,但是智慧特別高的人,他不疑惑,他是決定的,決定就是這樣,不再疑惑;就是智慧還沒有到那個程度的時候,這樣想,又那樣想,不決定。現在這裡說這個疑惑不是指這個疑惑,就是指在佛法裡邊,佛法說苦、集、滅、道,佛、法、僧這些事情,對這些事情疑惑;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有阿羅漢、有佛。「真的嗎?我都沒看見過。」就是疑惑。
*這樣疑惑會有什麼問題呢?對佛法沒有信心,修學聖道的這種善法不能生起,疑把自己障礙住,不能在佛法裡面有成就。
*第六、薩迦耶見,就是我見,就是執著這個身體裡有個我,執著有我,無形中也是執著有我。因為一執著有我,就會引起很多的染汙的事情,很多的惡知見都生出來,所以我見是煩惱的根本。
*愛煩惱是生死的根本,愛也包括我見在內的。就是有了我的知見,有了我的執著,一定會愛這個我,比愛著一切境界更厲害,所以叫做我愛。這個煩惱是很微細的,有我愛就有我見,還有我慢,還有我癡。
*第七、邊見,執有常見、有斷見。常見,執著這個我是常住不壞,六道輪迴有種種變異,但是我是常住不壞的,這是常見。斷見就是人死了就完了。這兩方面,叫做邊見,因為這是從我見來的,若沒有我見的時候,這個邊見也就沒有。
*見取見,就是執著我見、常見、斷見是最殊勝的、最微妙的,是最好的。
*戒禁取見,戒禁就是在一切宗教裡邊的這些戒條、儀軌制度。見取見就包括一切宗教裡邊的教義,戒禁取見就是一切宗教裡邊的儀軌、儀制。
*第十、邪見,邪執見,就是誹謗因果的道理,沒有因也沒有果。什麼叫做因呢?就是善行和惡行,就是道德的、不道德。由道德的、不道德的行為招感的果報,是果;善有善的果,惡有惡的果。現在也不承認有因,也不承認有果,就是不承認有道德、不道德的差別,也不承認道德不道德會有果報,這就叫做邪見。
*也就是等於是誹謗此世、彼世往來的作用。我們相信有六道輪迴的時候,人有此世,會到彼世去,由今生會到來生去,由今生能到來生去,他死掉以後不斷滅,就是有一個從此至彼的一個作用。
*當然也就不承認中有,不承認有阿羅漢的這些事情,不承認有什麼佛菩薩事情,叫做邪見。
*十種煩惱,有的是在初果的時候就斷了,身見、戒取、疑在初果的時候就斷掉;剩下來,就是修道的時候斷的煩惱,修道斷的煩惱是任運起者。
*煩惱有兩種形式:就是由分別起者,心若分別的時候:這個境界是很美的!然後這個貪心才出來;說這個東西很汙穢,貪心就不起。這個煩惱由分別生起的,這個是見道的時候斷分別的煩惱。
*任運起的,就是不假分別,任運地這個貪心就來了,這個煩惱就是要修道的時候斷,或者貪心、或者瞋心,各個攝在屬於任運地生起的,不假分別煩惱就動了,修道的時候消滅它。
*還有一種不染汙無知的煩惱,就是也是聖人所斷的煩惱。染汙的煩惱,還有一個不染汙的煩惱,這兩種煩惱都斷掉,就成佛。

業雜染,就是有煩惱的時候,就有了業力。
*瞋心一動的時候,它做出來種種的罪過的事情,就是業力。
貪心有的時候也會做善,也會做善業的,所以由煩惱會做惡事,但是煩惱也會做善事,就叫做福業、非福業,或者福業、罪業。
*欲界的人天、三惡道,人天是屬於福業,三惡道是屬於非福業,就是罪業;色界、無色界天叫不動業,就是禪定。
*但這不動業也有一個不同的解釋。業會變動,就是應該在人間,而跑到畜生世界,或者應該是在人間受苦,跑到鬼道去享福,它就是有變動。若是色界天、無色界天,禪定的業不能變動。修初禪,只能到初禪天,就是固定,不可以變動。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種定業,你不可以變動,所以叫不動業。
*而這些業,也都是雜染。一個是造業者,就是煩惱煩惱是染汙的,造善業其中也有染汙,就是我見:「這是我做的,你沒有我做的多,我能超過你。」就是有這個我見,就把這個善業變成有漏的善業了,所以是染汙。到了天上去,到了無色界天,這個我見一直隨著你到無色界天去,還是有我的,所以都是染汙而不是清淨。
*「生雜染」,由煩惱雜染而發生業雜染,因為有業雜染,於是乎就得果報,就是生雜染,就是六趣,三惡道或三善道,都是生雜染。

壬十、釋清淨義
清淨義者:謂即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繫菩提分法。
*清淨,沒有雜染。約清淨義的作用,能夠掃除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清淨」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像前面那三種雜染,把這三種雜染都掃除去,叫做遠離它,不被它繫縛。究竟是誰呢?「菩提分法」。分者,因也,就是菩提因,菩提是果,三乘聖道所成就的清淨、無漏的智慧就是菩提。菩提的因,就是三十七道品。能掃除三種雜染,所以菩提分法是清淨的,它的體相也是清淨的,它的作用也是清淨。
*四念住,四念處。念就是憶念,所緣境分明地現前而不忘失,於所緣境繫念不散。四念住是智慧,因為有念的時候,把清淨這個法門現前,在心裡面由憶念的力量現前了,然後用智慧觀察,所以又是念而又是慧。四念住,修行人就安住在這個法門裡面修行。
*為什麼分四個所緣境──身、受、心、法?愚癡顛倒的凡夫,多數是執著有個我,這個我是依身而住,身是「我所依事」,這個我以身為依止處。「身」,就是眼耳鼻舌身前五根,是這個我的依止處,所以「我所依事」。
*「我受用事」,我依止在這個身體裡邊受用,或者是苦或者是樂、或者是不苦不樂。
*心是什麼呢?「我自體事」,執著我,多數執著這個心是我的體性。誰是我?就是明了性那個心就是我。明了性這個心是我的自體,心就是我。
*法是什麼呢?是「我染淨事」,我有時候來了瞋心了,來了貪心了,就做些染汙的事情,是我做的染汙的事情;我有時候有慚愧心,無貪無瞋無癡的時候,有慈悲心,有好心腸,我就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清淨的事情。所以這個法就是染汙法、清淨法,這兩種法都是我所發出來的作用,我所做的染淨的事情。
*執著有我的人,就是身受心法。
*佛教徒是無我論者,只是身受心法而已,沒有我,我是不可得的,所以就是分成四個所緣境修四念住的觀察。
*觀身不淨,觀受也的確是苦;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有我論者多數是執著我是常恆住、不變異的,我是常住不變,現在觀心無常,就等於是觀心無我,就是沒有我的體性。識是依根緣境,所依的根不同,所緣的境不同,識就受到影響。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無常的,有生住異滅的變化,所緣慮的色聲香味觸法也是無常的,這樣的因緣和合所生出來的識能是常住不變的嗎?心老是變,不是常住。所以觀心無常,就等於是觀心無我,是沒有我的常恆住、不變異的體性,是不可得的。
*現在佛法是無我論者,觀察沒有我,只是身受心法而已,就是你的業力、煩惱得的果報,身受心法是你得的果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樣觀察。

*四正勤,就是精進。已生惡法令斷,發勤精進;未生惡法令不生,發勤精進;未生善令生,發勤精進;已生善令增廣,發勤精進。
*惡法分兩種,善法也分兩種。惡法這兩種:已經發生的過失;一個過失沒有發生。這麼兩種善法也分這麼兩種。
*已生的惡法是什麼呢?是什麼惡法呢?就是修四念住的時候,止而後觀、觀而後止,這樣修的時候,已生惡法就是惛沉和掉舉這兩種事。已生惡法應該斷掉它,應該除掉惛沉、除掉掉舉,使令心裡面明靜而住地修這個四念處。
*善法的兩種:已生善、未生善。什麼是已生善和未生善法呢?四念住,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精進地修四念住,怎麼精進法呢?願得聖道的願要特別強。願就是欲,欲得聖道的欲要特別強,就不容易懈怠,這裡與信心有關係。精進勇猛地修行,要警策自己常常地努力,不懈怠這麼修行。
*四正勤也名為四正斷:斷諸惡法,所以叫四正斷;除滅惡法,名為四正斷;修習善法,叫四正勤。四正勤、四正斷,其實斷惡、修善,兩方面都是具足的。

*四神足,也叫四如意足、四神足。
*神就是神通,六種神通或者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他心通。
*神通的變化,以禪定為依止而成就的,足就是依止。依賴足能達到遠的地方;神通的足就是禪定,依賴禪定而有神通。四神足,所以想要得神通就一定要修禪定。
*現在修四念處,能由四正勤的精進修行,就感覺到定力不夠,原來依止的定不夠,慧很強而定力不夠,所以就需要修定,所以需要修四神足。
*欲、勤、心、慧,用這四個方法修定。怎麼樣修法呢?
第一個是「欲」,因為欲而得到三摩地,得到禪定。就是有強大的欲望:「我想要得定。」這個欲望非常的強,因此而能不懈怠地精進地修定。
第二是「勤」,勤就是精進勇猛地修行,不可以懈怠;不精進,定也很難得到。
第三個「心」,由心而得三摩地,有兩個意思:
就是精進勇猛地修禪定,怎麼修呢?就是攝心不亂,攝持這一念散亂的心,叫它不散亂,叫它明靜而住。
第二個意思,心就是依據修定的方法修習的時候,我們這一念心明靜而住了。這樣住的時候,在內心的深處熏習種子,這個種子名之為心。一天一天這樣修行,慢慢地就把心裡面那明靜而住的種子力量強大,就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禪或者四空定,所以叫做心三摩地。
*第四個是觀,就是慧。聖人所說的修定的法門,要學習。學習的時候,要依據他那個法門,不斷地在心裡面觀察思惟,隨順那個方法努力修行,叫做慧,叫做觀。
*八斷行,用八斷行的方法來修定。欲、勤、信、安、正念、正知、思、捨,用這八個方法來修禪定。
1-欲,我很歡喜,我很想要得禪定。
2-勤,歡喜心若強,就會採取行動。勤也是精進,就是精進勇猛地修禪定,因為這個欲望強的關係。
3-信,是欲的因緣,因為我相信有禪定這件事,我相信有神通這件事,我相信人家講神通怎麼怎麼好,禪定怎麼怎麼妙,我相信這件事,就生起歡喜心,才能有欲。「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因為有信,而才會有欲,有欲而後才能有勤,所以它是互相依持的。
4-安,就是輕安,因為勤的關係,得定的時候,就是得輕安樂。輕安樂就是心安樂,身體也感覺到輕快安樂。「由心喜故,身得調適」,就是得到禪定的時候,就會有輕安樂。
5-正念,這是修定的一個方法,就是內心裡面不要忘掉聖人的教導,就是把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這裡,不要忘掉了所緣境,一直地念這個所緣境。
6-正知,正念的時候,但是沒得定的關係,還會有的時候會有掉舉,有的時候會有惛沉,就是要「正知」。若是有不對的地方,要如實地了知,就是有正知,知道:「啊!我現在要掉舉了,我現在惛沉了。」要知道。知道以後就是思。
7-思,令我們自己的心採取行動來對治掉舉和惛沉。
8-捨,這時候也不掉舉、也不惛沉,心裡面明靜而住的時候,就這樣相續地明靜而住,不要再加對治。使令這個心:心平等性、心正直性、無功用住性,叫做捨。
*八斷行就是用這八法斷除一切的過失,斷除懈怠的過失、斷除掉舉的過失、惛沉的過失,加上不對治的過失和對治的過失,一共是五個過失。用這八法斷除這五種過失,這樣來修禪定就成功。
*由四正勤修四念住,感覺到慧很強,定力不夠,所以這時候修定。
*又有定又有慧這個時候,這樣繼續地修四念住,就成就五根、五力這些功德。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屬於外凡的事情;到五根以後,就是內凡。
*根怎麼講呢?它是聖道成就的增上緣,能幫助你成就聖道很有力量的一個因緣,根是有力量的意思。五根就是信、進、念、定、慧這五種。
1-信,就是由前面四念住的修行,又修禪定,在定中繼續地修四念住,這個時候對佛菩薩,對佛、對阿羅漢、對一切聖人他們所證悟的境界,就會有深入的勝解,有深入的信心,有廣大的信心,生起來清淨的信心。對於苦集滅道的道理有深刻的勝解。
2-進,有信而後就有「進」,會精進勇猛的繼續地修四念住。所以信為進所依,就是能幫助你得出世間的聖道,所以叫做增上緣。
3-5-念、定、慧。精進地修行,所以對念、定、慧也就是有更大的進步。也還就是在禪定裡邊修四念住,使令你清淨的信心,信、進、念、定、慧通通都繼續地增長廣大,這就叫做五根。
念,就是不忘失,所學習的法門的善法不忘失,心裡面很分明地能令它在心裡面出現,這就是念。因為不忘所緣境,所以定力也增長,定力增長,在定裡面修四念住,智慧也增長,能達到有力量的一個程度,能為聖道做強有力的一個助緣,所以叫做五根。

五力,還是信、進、念、定、慧,繼續地這樣修行的時候,信進念定慧的力量就非常的強大,不可屈服。對於佛法僧、對於苦集滅道四諦的信心沒有人能夠轉變他的。若天、若魔、若凡、若沙門、婆羅門及一切世間,不可以破壞他的信心,所以不可屈服,所以叫做力,這是信。進、念、定、慧就是更強大,能斷除一切懈怠、散亂、不正知這些煩惱。
*五根和五力是屬於內凡,五根就是煖、頂位,五力就是忍、世第一。

*七覺支,就是見道。
*覺,就是覺悟,就是聖人的清淨無漏的無分別的智慧出現。分成七個部分,和合起來成就見道,就是得入聖位。
1-念,念還是對於所修的法門很分明地在心裡面現前,叫做念,還是這個所緣境,正念所緣境而不忘失,但這是通於定慧,念是通於定,也通於慧。
2-擇,擇法就是智慧,就是覺悟真理的智慧,叫做擇。「擇」明白點說,就是觀察色受想行識是畢竟空寂的、無我無我所的,就是這個智慧。但是這個時候已經見道,是屬於無漏無分別的智慧。
3-進,就是精進,你能夠成就聖人的智慧,是由精進而成就的,懈怠是不行的,有精進的力量才成就這個擇。
4-喜,到了見道的時候,見到真理,心裡面得大歡喜。擇、進、喜是屬於慧;輕安、定、捨這三個是屬於定。
5-輕安,就是得了定的時候,心裡面有輕安,身輕安、心輕安。欲界定的時候開始得輕安樂,到了色界初禪的時候是更強烈的輕安樂。
6-定,或者是欲界定、或者是色界定。未到地定和初禪以上就是有輕安樂,欲界定沒有樂;就是有也非常微細,不是那麼明顯,那麼叫做安。
7-捨,定在捨的時候,就是心平等性、心正直性、無功用而安住性,或者心無動轉而安住性一樣,也就是清淨的覺慧,在禪定裡面見到真理。捨就是形容禪定的境界。
*見道是「率爾智生」,就是忽然間這個智慧生出來,就是那五力的力量,也還就是在禪定裡面修四念住觀。
*長時修習名為修道,把分別的煩惱斷除去了,這是見道的力量;任運生起的煩惱,要長時期地修道才能斷任運而起的煩惱,長時修習才能斷掉的。
*見道時間短,十六剎那。說一切有部的意思,前十五剎那就是見道,第十六剎那就變成修道。

*八聖道分,修道。八聖道分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精進。
1-正見,就是七覺支裡邊的擇,因為它能夠沒有過失的正見真理。但是有一點分別,也有根本無分別智和有分別智的不同,就是根本智、後得智的不同。《瑜伽師地論》,這兩種智慧,根本無分別智、後得有分別智合起來名之為正見。
*有分別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這樣見道以後,還為他人來開示這個見道的境界,所以內心裡面要思惟,思惟所見的道要安立名言,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表示它,這需要經過思惟的,這樣就變成後得智,所以合起來名之為正見。
*但《雜集論》上的意思:無分別智叫做正見,有分別智叫做正思惟,有開、合的不同。若是把根本智、後得智合起來名為正見。

2-正思惟,修道的人,心裡面有出離的尋思、無恚的尋思、無害的尋思。我們凡夫就是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欲就是貪著五欲的,就是思惟欲的事情。人家對他不對勁兒的時候,他就是要傷害對方想要殺害對方叫做恚尋思,想要傷害他叫做害尋思,當然還有其他的很多的妄想分別。
3-正語,不會說虛妄語、離間語、雜穢語、暴惡語,他能說些清淨的義語,合乎道理的語言,這叫正語;或者說是把他所覺悟的聖道,能去為人開示,也叫正語。
4-正業,就是這個聖人他要「往」,到人間乞食,到聚落裡面乞食,或者是在寺院裡面,或者寂靜處裡面,若往、若來、若瞻若視、若屈、若伸,或者舉足、下足,就是他這個身口意一舉一動的時候,他都能夠了了分明地正知,這叫做正業。他心裡面常能知道自己現在是幹什麼?常能夠正知。
5-正命,生活所需的一切衣食住都是合法來的,就是財是合法來,就是他這個命是清淨的命。
6-正精進-正語、正業、正命是屬於戒,正見、正思惟是屬於慧,有這樣的慧,還是要有這樣的戒,但是還有很多煩惱,初果聖人還有很多煩惱,還沒有斷,所以還要精進地修學四念處,還繼續地修不淨觀的。
7-正念,把它清楚地、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
8-正定,有正念就有正定,在定裡面修四念處,還是這樣修行,也就是合起來還是戒定慧。這樣子才能夠把沒斷的煩惱斷掉,然後得到涅槃。
*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合起來就是戒、定、慧。而修行的時候就是以戒為基礎,在定裡面修四念處,而見道、而修道、而無學道。
*而發無上菩提心這樣修行,那麼你就是大乘菩薩;你發出離心這樣修行,那你就是小乘佛教學者。由外凡而內凡、由內凡而見道,由見道而修道,然後得阿羅漢果。
*大乘佛法裡面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因為他有大悲心,要去廣度眾生,在廣度眾生裡面他一方面修學聖道。
*若是小乘,得初果以後,也還要積極地用功修行,一直到得阿羅漢果;得阿羅漢果以後,他才去度眾生,但是有的阿羅漢得阿羅漢果不度眾生。

*用修學三十七道品,就是斷除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可是在《大智度論》上說,業雜染是不能斷的,業是不能斷,但是斷煩惱的時候,業雜染就無效。因為業的活動要靠煩惱的支持,要靠煩惱的助力,這個業才能發生作用,斷了煩惱的時候,以前所造的業就無效。所以阿羅漢無始劫來所造的業還是很多,但是斷了愛煩惱見煩惱了,他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業不發生作用,他就能入於無餘涅槃。
*所以煩惱一解決,業雜染、生雜染也都清淨,所以叫做清淨分,就是菩提分;菩提是果,分是因,有三十七道品的因,得三乘道果的菩提。

辛四、總結
善男子!如是十種,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前面這十種義,能普攝一切諸義,都包括在內。

庚二、約五種義(分四科)
辛一、標章舉數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
前面說約十種義名為知義,現在說五種義名為知義。

辛二、問答列名
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因,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
能夠知這五種義,也可以說名為知義。

辛三、次第別釋(分五科)
壬一、釋遍知事(分三科)
癸一、牒
善男子!此中遍知事者:

癸二、釋
當知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
*一切所知的,凡你的識所接觸的一切境界都包括在內。
*「或諸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蘊是「積聚」,就是一大堆,色蘊也是一大堆,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都是屬於色蘊。色蘊是最粗顯的,這個世界、地水火風也都是屬於色蘊。受想行識這四蘊是屬於心法,色蘊是屬於物質,和合起來名為五蘊。
*受想行是屬於心所法,行裡邊也包括不相應法。色受想行是識的住處,就是四識住,這四法是識之所住,識之所住這個住,有個愛著的意思,識就在色受想行上活動,所以叫四識住。
*如果說取蘊,蘊是由取所生,取就是煩惱,因為有煩惱,主要就是愛,愛緣取,主要這愛煩惱而使令我們得到這個蘊,得到這個生命的果報,所以叫做取蘊。由取而得蘊,得了蘊以後又生取,又會生煩惱,就生出來種種的煩惱,所以叫做取蘊。
*現在修學聖道就滅除這個取:「觀色如聚沫,觀受如浮泡,觀想如陽焰,觀行如芭蕉,觀識如幻事」,這樣子逐漸地逐漸這麼思惟觀察,就滅除這個取的時候,能得阿羅漢果,就不叫取蘊,有蘊而無取。
*為什麼要說蘊呢?這是一個修行的法門,令我們知道是無我的意思,觀色受想行識這五蘊沒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識本身也是不堅實的,就是虛妄不真實的。

*「諸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都是不真實的。地水火風組織的這個身體是我的住處,我住在這裡受苦或者是受樂。或者是做善事或者是做惡事,就叫做法。心,是我的自體。法,就是我的作為,我在發生作用的時候,做種種事。
*想,在有我論者的解釋,就是我的言說,我會說種種話,我會寫文章,這些事情以我為依止,由我發出來種種的言論,所以叫做「想」。
*行,就包括身受心法這個「法」,我去做善事,我去做惡事,名之為行,名之為法。「識」就是我的自體,這是有我論者的其中的一種執著。也有不這樣執著,執著受是我,受是我的,執著想是我的,也有這樣執著,有各式各樣的執著。現在說只是五蘊而已,沒有我可得。
*「或諸內處」,內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諸外處」,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裡邊也是佛破斥有我論,有我論者說我這個體性,真常的我就在眼耳鼻舌身意這裡邊,依眼耳鼻舌身意為我的住處,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外處。現在佛說,只是識依止眼耳鼻舌身意,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而已,不是我,沒有我可得的。

癸三、類
如是一切。
「一切」就是十八界。十八界也是所知境。「界」,就是種子的意思。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種子,眼識的種子生眼識,眼根的種子生眼根,乃至色聲香味觸法,一切都是由種子,由它各別的種子而有的,所以也不是無因,也不是梵天而有。十八界也是所知境,也是所知事。什麼叫所知事呢?就是蘊、處、界,這一切是所知事。

壬二、釋遍知義(分三科)
癸一、牒
遍知義者:乃至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
*怎麼叫做「遍知義」呢?就是前面說遍知事,事上所有的差別義,就是所遍知的義。
*「乃至所有品類差別」,就是蘊、處、界它們的品類差別。品就是類,或者三惡道、或者是三善道,或者世間、出世間種種差別所應知的境界,就是遍知義。

癸二、釋(分十一科)
子一、世俗勝義門
謂世俗故,或勝義故;
*世俗有兩個意思:
1-「敗壞義」,就是蘊處界這一切法都是敗壞的,是要老病死,都是要無常、破壞了;不管是人間、天上,乃至地獄,都是無常的,所以就是敗壞義。
2-「隱覆義」,就是在這裡邊有諸法實相的道理,但是隱覆在裡面,遮蓋住不顯現出來,所以叫做隱覆義。
*敗壞無常的蘊界處裡邊,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那裡就是有諸法實相義。我們凡夫在蘊界處裡邊顛倒妄想,然後就是造種種罪,受種種苦;若是佛教徒學習佛法在蘊界處上觀察是因緣所生的,生厭背想,而就能夠見到諸法實相,得大涅槃。
*俗,就是顯現,就是世間人的心意識所見的一切法,都是浮虛不實的。
*「或勝義故」,前面蘊處界這一切苦集的境界,佛菩薩的殊勝的智慧所領悟的境界,也是在這裡;不是離開這裡另外有勝義。

子二、功德過失門
或功德故,或過失故;
凡夫在蘊處界裡邊會造成種種的過失,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若是佛教徒覺悟,就會做種種功德,或者是戒定慧這個種種的功德,或者三明六通、八解脫,乃至到一切佛所成就的一切功德。

子三、四緣門
緣故。
*緣是「四緣門」,有四緣,就是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
1-因緣,因和緣都是依止義,依止這樣的因緣,才有這樣的事情的出現。在四緣裡面這個因緣有個特別的意思,就是它是主要的一個力量。譬如說是種麥,麥的種子栽培到地裡邊去,它就會生出麥來,那個種子叫做因緣。其他的水、土、肥料,都是增上緣,不名為因緣。但是現在這裡說四緣,是約心意識說。因為色法只具足兩個因緣而已:一個是因緣,一個增上緣,不具足所緣緣和等無間緣的,所以心法才具足四緣。
*譬如在生死裡流轉,受種種苦,說我們是因為有業力的關係,業力實在是個增上緣,是生死的增上緣,還不是因緣;因緣就是唯識裡面說這個名言種子,才是因緣。每一法有它自己直接的功能,生出來的功能,那個功能是它的因緣。
*譬如心一動,所栽培的那個力量,是心再生的一個因緣。眼識一動就熏成一個種子,那個種子是眼識的因緣;第六識一動、一分別,所熏成的種子是第六識的因緣,是它直接生起它的一個因緣。
*眼根是眼識的增上緣,沒有眼根的時候,眼識也就不起。第六意識的增上緣就是第六意根。在每一識的生起有個作意心所,這個作意心所也是增上緣。
*所緣緣,所緣就是識所緣慮的境界。後面那個緣,就是依賴它,識才生起。生起了以後,一生起的時候,識自己變出來一個境界,作它的所緣,合起來就叫所緣緣。
*可以分成兩個:一個疏所緣緣,一個親所緣緣;有疏遠的所緣緣,有親近的所緣緣。比如眼識所見的一切境界,是阿賴耶識所變的一切境界,這個就是疏所緣緣。但是眼識一緣的時候,自己又變出來一個,就是親所緣緣。
*等無間緣,就是這個識,前一念識滅了,後一念識才能生起。就是前一念識和後一念識中間是沒有其他的識作間隔。
*等是前一念識、後一念識是平等的,所以叫做等。
*無間,前一念識和後一念識中間沒有其他識的間隔。這只是心法才有這件事,色法是沒有的。
*「增上緣」,就是這一件事有力量幫助另一件事的生起。增上緣也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不障礙你,你生起的時候,我沒有障礙,也名為增上緣;你生起的時候,我有很大的力量支持你。

子四、三世門
世故
*就是過去、現在、未來,在時間上這樣子說。
*世就是時間,在佛法上說,時間本身沒有體性,它是依賴這些有為法的變化而建立時間這一法的。比如說這個法是還沒有生起就名之為未來;它生起,它滅掉了,就叫做過去;法生起而又沒有滅,就名為現在。
*或者說是現在這一法,它能夠引起後來的法生起,引起後來的法的生起,這個時候,現在就叫做因,後來就是果,現在是因,後來是果。若是觀察這一法有酬謝以前事情的作用,以前就是過去,過去就是因,現在是果。從因果上來建立三種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或者是過去是因,現在是果;或者是現在是因,未來是果。從因果的未生起、已生起建立三世的差別,這裡面也有無常的意思在裡邊。

子五、生等三相門
或生,或住,或壞相故;
*生相、住相、壞相,這三相,也正是無常的意思。
*生,就是原來這件事沒有,現在因緣和合有了。破壞了,滅掉了,就是壞相。或者生起了以後沒有立刻破壞,就叫做住相。
*生住異滅,異就包括在住相裡邊,說是它現在還存在,是有變化,但是還存在,也叫做住相;就是異相,有變化叫做異,但是還沒失壞,所以還是屬於住相之內。

子六、如病等想門
或如病等故;
*如病等故,就是修行人修厭背想,這樣觀察色受想行識如病。人本來身體健康的,忽然間地水火風它們不和合,互相有剋制的,就有病了,有病了破壞了健康,就感覺到苦惱。
*現在說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個病,生厭離心,生厭背想,不愛著色受想行識。
*等,表示「如癰」,癰就是瘡。說是前一生造過什麼罪,現在得這種惡病,使令人受苦。現在說修行人觀察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一個癰瘡。
*「如箭」,就是怨家用箭來射你,你身中了箭,身體很苦惱。現在觀察這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為箭所中的這種苦惱境界。
*「如惱害」,有種種的苦惱,使令自己心不安隱。什麼苦惱呢?或者是自己的親愛的人生活苦惱,缺乏生活所需的這些事情,很苦惱;或者觀察自己也有這種事情,很苦惱。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也是這樣子,都是一個惱害的境界,生出來這種厭背想。
*修如病、如癰、如箭、如惱害,這樣修,使那愛著身體的愛心薄下來,漸漸地微薄。

子七、四諦門
或苦集等故;
「苦集等」就是苦集滅道。

子八、真如眾名門
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
*觀察它是真如、它是實際、它是法界、是空、是無我、無相,這樣觀察。
*「真如」,就是沒有一切顛倒虛妄,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因緣所生,都是畢竟空寂的。在畢竟空上「無苦集滅道」,「無眼耳鼻舌身意」,像《心經》所說的這個:「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就叫做真如,就是遠離一切顛倒妄想,名為真如。
*「實際」,就是因緣生法,老病死是虛妄的,逐漸地推求、逐漸地觀察,到最後的邊際的時候離一切相,究竟是離一切相的。
*「法界」,法就是真如,就是實際;界者,因也。三乘的聖道依真如、實際為因,非要觀察、思惟真如、實際,才能得聖道的,所以叫做法界。
*「等故」就是空、無相、無願等。

子九、廣略門
或廣、略故;
*「或廣、略故」,就是佛說這一切法的時候,先說一個總句,總說一句,然後用很多句來解釋這一句,那麼先總說一句就是略,後來說了很多很多句的解釋就是廣。

子十、四記門
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
*這是「四記」,就是有人提出問題問佛的時候,佛有這四種回答的形式。
第一個就是「一向記」,一向記就是一個方向。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決定是要滅的,這是一向記,佛是可以肯定地這樣回答。
「或分別記故」,就是有不同的情況。譬如說是滅了,一切法滅了,它是不是會生呢?佛會分別記。我們凡夫死掉了以後,是要生的;若是阿羅漢他的色受想行識滅了,滅了就不生了,所以這一切法滅了以後生不生,這是要分別記。
「或反問記」,在《瑜伽師地論》上解釋,就是說是有人問:佛法僧三寶有沒有勝劣的差別呢?這個時候佛就反問,反問來回答你,說是你是對誰來說呢?比如說僧寶,是凡是斷了煩惱以後,這一切聖人都可以稱之為僧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十地菩薩,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這都可以稱之為僧寶,因為都是聖人。若是初果若對二果來說,二果就是勝,初果就是劣;但是二果若對三果來說,二果又是劣,勝劣是不決定的。
「或置記故」,就是不回答。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譬如說是外道這個有我論者執著這個我,這個我是善呢?是惡呢?這樣問,佛就不回答。或者說是佛入涅槃以後是有?是無呢?佛不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是有人提出來問題,說石女兒是白的呢?是黑的呢?佛不回答,不回答這個問題。這是四個態度的回答問題。

子十一、隱顯門
或隱密故,或顯了故。
*「隱密」,就是裡邊還有義,沒有解釋出來,沒有講出來,叫隱密。
「顯了故」,就是說得非常的明白。
如來藏和無我義,按《楞伽經》的意思依無我義說之為如來藏;那麼在信如來藏的人,他還不知道如來藏就是無我,那麼就是隱密。如果是你讀了《楞伽經》的時候,如來藏就是無我,那麼就是顯了義,是這樣意思。「或隱密故,或顯了故」。

癸三、類
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就是這些類,或是功德、或者過失、或者緣故、世故、生住、壞相等,當知一切名遍知義。

壬三、釋遍知因(分二科)
癸一、牒遍知因者:

癸二、釋
當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所謂念住或正斷等。
遍知因是什麼呢?就是遍知事和遍知義,這是前二,前二是所取,能取的就是菩提分法。菩提分法是什麼呢?就是所謂念住,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能得,能令你得到聖道,你得到聖道了,就會通達了什麼是蘊,什麼是內處、外處,什麼是世俗,什麼是勝義,什麼是功德、過失,這些事都通達無礙,所以這叫做遍知因。

壬四、釋得遍知果(分二科)
癸一、牒
得遍知果者:
這個遍知果是什麼呢?

癸二、釋(分二科)
子一、釋無為果
謂貪恚癡永毗奈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
*果分兩種:一種是無為果,一種是有為果。什麼叫做無為果呢?就是修行人內心裡面貪煩惱、恚、癡的煩惱永久地斷滅。
*毗奈耶,調伏、滅。貪恚癡是所斷的,毗奈耶就是約戒定慧來調伏、來滅貪恚癡。
*「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這也都是無為果,一切貪恚癡都斷掉了的一切諸沙門果,小乘佛法說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若是分別它的話,就是「謂貪恚癡永斷毗奈耶」是斷煩惱的現行,永斷煩惱的現行,「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就是斷煩惱的種子。斷了煩惱的種子,真如、實際法界這個理性是被煩惱所覆障,現在斷掉,這個理性就顯現出來。
*「諸沙門果」,
1-預流果,預有兩個意思:參預、最先。「流」是流類,這裡邊就是生死流和涅槃流,流者類也。現在這位聖人他參預聖人的這一個涅槃流,涅槃這一類的,所以叫做預。在一切聖人裡面,他最先參預涅槃流裡面,所以叫做預流。
2-斯陀含果,一往來,又把欲界的上品煩惱、中品煩惱也斷掉,就是愛煩惱,上品的愛煩惱,中品的愛煩惱斷掉了。還剩一品煩惱使令他在欲界還要一往一來,才能把那個煩惱斷掉,所以叫一往來。一往人間、一來天上,或者是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就把剩下的煩惱斷掉了,所以叫做一來果。
3-阿那含果,不來,把下品的欲界的煩惱也斷掉,不來欲界受生死。繼續地用功修行,把色界天、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的愛煩惱也斷掉,剩下的非非想天的煩惱還沒斷,也名為三果聖人。
4-繼續地修四念處觀,斷掉非非想天的煩惱,就是四果阿羅漢。四果,無生、殺賊、應供。「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這是得遍知果,就是得一個無為果。

癸二、釋(分二科)
子一、釋無為果
謂貪恚癡永毗奈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
*「貪恚癡永斷毗奈耶」,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的現行完全息滅。
*「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指能斷,沙門果是能斷一切煩惱。
*「沙門」,息,斷除一切惡法。或者說是沒有修行的時候,身口意在那裡攀緣、勞碌,種種的苦惱;現在修行成功,得休息。
*沙門,就是非佛教徒,其他的外道出家的,也名為沙門;在佛教裡面出家修行,也名為沙門,所以沙門是通於內外的。
*「果」,就是佛法裡面說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初果,大概地說分兩類:一類得初果的聖人,不用功修行,隨緣地逍遙自在地這樣生活。另一種就是精進勇猛地修行,希望得四果阿羅漢。
*初果聖人,再有七番生死就得阿羅漢果。七番生死是怎麼說的呢?欲界的煩惱分成九品:上品、中品、下品各分三品。這九品煩惱能使令這個人,在人間、天上再受七番生死。斷除九品煩惱,欲界的這七番生死就完全結束,就是三果聖人,就是生到色界天,為什麼說是得阿羅漢果呢?初果聖人如果不精進修行,經過七番生死在人間、天上的時候,最後的這一生的時候,他的無漏的智慧特別強,一下子把色界、無色界的煩惱都斷掉,所以得阿羅漢果。
*得初果以後,繼續修行得到二果,他命終,生到天上去,或者再來人間。
*得三果以後,離開欲界,到天上,或者色界天、或者無色界天。到天上去也有不同的情形,
1-在人間死,生到色界天的中間,就是在中陰身的時候,得阿羅漢果。
2-中陰身的時候,沒有得阿羅漢果,就是生到色界天,初禪、二禪、三禪、或者第四禪天有五淨居天,三果聖人在那裡修行,就得阿羅漢果;
3-或者不用修行就得阿羅漢果。
4-最鈍的,就是一級一級地向上升,一直升到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這時候得阿羅漢果。
*得無為果,就是滅除一切煩惱,證悟我、我所空,無我、無我所的真諦理。

子二、釋有為果
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於彼作證。
*佛所說的聲聞、如來若共不共。
*聲聞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聽佛說法而修行得聖道的聖人,叫聲聞。
*獨覺,沒有佛、沒有佛法的世間,他自己就覺悟佛法的道理得聖道,那叫獨覺。
*聲聞獨覺所有的功德佛也都有,所以是共;而佛微妙的功德是阿羅漢所沒有的,就是不共。
*「世出世間所有功德」,世間的功德就指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說的,或者是六神通中的前五種神通,外道也能得這五種神通,這就是共世間的功德。若是漏盡通就不共世間,唯獨出世間的聖人才能有的。
*出世間的聖人,初果以上都是超出世間。聖人中,有慧解脫阿羅漢沒有神通,但是他若修神通也很容易就得到。
*「於彼作證」,就是於這個無為果、有為果經過修行而成就;「作」是修行,「證」是成就,成就這個滅果、無為果,成就有為果。包括「諸沙門果」是指小乘佛法裡邊,「如來」,就是大乘佛法究竟圓滿的果,就是佛果,也包括十地菩薩,所以這是一切的果都包括在內。

壬五、釋於此覺了(分二科)
癸一、牒
於此覺了者:

癸二、釋
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
*「謂即於此作證法中」,就是前面得無為果、得有為果這個作證法中。
*「諸解脫智」,得無為果和有為果的人,有清淨無漏的智慧。這個智慧是沒有障礙,所以叫做解脫智。初果、二果、三果智慧還是有一點障礙,因為煩惱沒有斷盡,所以智慧還不能稱為解脫智。要到阿羅漢,小乘佛法裡面說是解脫智;圓滿的說,佛才是解脫智。
*「廣為他說、宣揚、開示」,廣博地為他人來說他所覺悟的真理,就是度化眾生;自己得解脫,還要發大悲心度化眾生。
*「宣揚、開示」,就是宣傳讚揚佛法的功德微妙。
*「開示」,簡略地說明佛法的大義叫做「開」;詳細地解釋叫做「示」。

辛四、總結
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前面這五種義:遍知事、遍知義、遍知因、得遍知果、於此覺了這五種義,「當知普攝」世、出世間「一切諸義」。

庚三、約四種義(分三科)
辛一、總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名為知義。

辛二、別
何等四義?一者、心執受義,二者、領納義,三者、了別義,四者、雜染清淨義。
*第一個是「心執受義」,心能夠有執受的作用,阿賴耶識才能有這個作用。心是集起義,它能夠積聚諸法的種子,生起一切法的現行。執,攝義、持義,這兩個意思。攝,就是把它拿過來,攝者取也,這是說阿賴耶識,它能夠攝取一切法的種子,藏在阿賴耶識裡邊,攝藏。
*一切法的種子,其實在也是心,主要是前六識。前六識於一切法在活動的時候一動的時候,就在阿賴耶識裡面熏成力量,熏成一種功能。阿賴耶識有力量把它收集起來而不失掉,所以叫做攝;能攝一切法的種子。
*持,指這個身體,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這個身體。阿賴耶識能夠攝持這個身體,叫它不敗壞。
*受,覺受,就是有覺知性,令生覺受。譬如這個身體,眼耳鼻舌身的這五根,有覺知性,有覺知性就是能有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些識是由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現出來;若沒有阿賴耶識,這個覺性就沒有,沒有這個作用。
*第二是領納,指器世間。剛才說能攝一切法的種子,又能持有根身令不壞,指正報;現在這個領納義指器世間,居住的這個世界。這個器世界也是由阿賴耶識所變現出來的,所有的眾生,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眾生的業力,共同地變現這個世界的。
*阿賴耶識為什麼會變現?就是自己身口意的熏習,熏習種種的業力,煩惱、業力。業力就是種子,煩惱也是種子,阿賴耶識由種子就變現出來這個山河大地。
*領納,它所變現的,還亦為所緣的境界。身體也是它的所緣境,但是山河大地不令生覺受,我們的身體阿賴耶識能令它生覺受,有感覺有分別,山河大地就是沒有。
*三者、了別義,它有明了、分別的作用,就是識。前六識了別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各各地了別它的所緣境,眼識了別色、耳識了別聲音,乃至意識了別一切法,叫做了別義。但是前邊心執受義、領納義,其中也有了別義,就是阿賴耶識能了別所集的一切法的種子,根身、器界,領納義,都有了別性,所以了別義應該是通於阿賴耶識。我們能覺知到的就是六識,阿賴耶識的了別義我們是不能覺知的。
*心執受義和領納義,阿賴耶識,沒有提到末那識。若是用了別義來解釋,末那就是了別阿賴耶識的見分。
*「四者、雜染、清淨義」,前面心執受義和領納義和了別義,這是按照一般的流轉生死的這種染汙雜染的境界;但是在第四條,說到雜染又說清淨義,就廣博一點。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解釋雜染清淨義。「無始時來界」,無始,始是開頭,就是沒有開頭。時間,向前推,推不到最初的一個頭來,所以佛法說叫做無始以來。無始,就是以前向前推,還是有因緣,向前推還是有因緣,一直地向前推沒有開頭,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所以佛法說無始而不說是梵天創造的、是大自在天創造。
*界,是因也,因是什麼?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法的因,阿賴耶識裡面有很多的一切法的種子,每一法都有它每一法的種子。每一法的種子,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心一動的時候就熏成各式各樣的種子。
*「一切法等依」,種子是一切法的依止處,一切法都由種子變現出來的,種子從哪來?還是由一切法熏習,所以就是循環沒有停止的時候。
*「由此有諸趣」,因此而有諸趣,六道的輪迴。因為有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有這麼多的種子,所以有生死的流轉,這就是雜染義。
*「及涅槃證得」就是清淨義。遇見三寶了以後,修學戒定慧的時候,逐漸地除滅雜染,成就清淨的功德,叫清淨義。還是在阿賴耶識裡面來分別這件事,前六識,主要還是一個第六識,第六識它能夠學習戒定慧,逐漸地熏習,就改變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把雜染種子逐漸減少,清淨的種子逐漸增多,最後是純淨的、無漏的大圓鏡智。
*第二個解釋,「心執受義」是指身;心是能執受,身體是所執受。「領納」是受,就是身、受;「了別」是心,身、受、心;「雜染、清淨」就是法,身、受心、法,就是指四念住。

辛三、結
善男子!如是四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這四個意思,當知普攝一切諸義,世、出世間一切的道理,都包括在裡邊。
*阿賴耶識的事情,到什麼時候才能知道呢?發無上菩提心的大菩薩,得無生法忍的時候,得無生法忍的時候才知道阿賴耶識的事情,才覺悟。

庚四、約三種義(分四科)
辛一、總標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

辛二、列名
何等三義?一者、文義,二者、義義,三者、界義。

辛三、別釋(分三科)
壬一、釋文義
善男子!言文義者,謂名身等。
*文義,就是名身、句身、文身。身,就是積聚。義,就是它能顯示各種義。

壬二、釋義義(分二科)
癸一、標章舉數
義義,當知復有十種:
*名句文裡邊所顯示的義,有十種。

癸二、依數列名
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類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
*第一個是「真實相」,指苦集滅道,佛的大智慧觀察世、出世間一切法所說出來的道理,是非常正確而沒有錯誤的,所以叫做「真實相」。也包括到世俗諦和勝義諦,世俗諦是雜染所緣,勝義諦是清淨所緣。
*雜染所緣,就是世間人虛妄分別心所接觸到的一切境界,都名之為世俗諦,就是苦集二諦。
*清淨所緣,就是聖人的智慧,所緣境,就叫做勝義諦。
*這二諦,就是佛這樣子開示我們,也是開示得非常的正確,而沒有錯誤,所以叫做「真實相。
*「二者、遍知相」,就是對於佛所說的苦集滅道這真實相所說的世俗諦和勝義諦,就是能普遍地,能覺悟的智慧。
*「三者、永斷相」,就是經過修行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障礙、苦惱的境界都息滅,斷除一切繫縛障礙。
*「四者、作證相」,就是斷除一切煩惱繫縛的障礙,就得大解脫的境界。永斷相和作證相都是修行所成就的果,就是前面說無為果、有為果。
*「五者、修習相」,先說果而後說因;永斷相、作證相是果,修習相就是因,修習聖道。就是遠離顛倒妄想,離顛倒心,叫做修習相。遠離顛倒妄想,多多地修習,叫做修習相。遠離顛倒妄想叫做修行,心不要顛倒叫做修行。

*「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類差別相」,
真實相、遍知相、永斷相、作證相、修習相,這五個相裡邊有「品類差別」,它們裡邊還有不同的相貌。
*「真實相」裡邊,說苦集滅道,說世俗諦,說勝義諦;這裡邊就是說我們的五蘊,說我們的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這裡面苦集滅道都在裡邊。
*「遍知相」裡邊有三個差別,愛味相、過患相、出離相。
1-「愛味相」,凡夫愛著五欲,愛著色受想行識,愛著眼耳鼻舌身意,愛著色聲香味觸法;感覺到裡面有味,愛著這個味。
2-應該知道愛著這個味的時候是有過患的,有過失、有災患,有災患就是有很多的苦惱,不得解脫。受了很多很多的苦,要到三惡道去,或者是在人間、天上也不得解脫,就是「過患相」。
3-出離相,因為知道有過患,就要出離這個過患,就是得解脫。
*「永斷相」裡邊有兩個差別,就是斷除煩惱,解脫煩惱同時也解脫苦;因為苦是由煩惱來的,所以解脫煩惱就沒有苦。為離苦得樂的話,就是要斷煩惱。
*「作證相」也有這兩個差別相,就是煩惱得解脫,苦也得解脫。
*「修習相」也有兩種,就是見道和修道,離顛倒妄想是見道,多多地修習就是修道。
*所以「即彼真實相等品類差別相」,就是前五種其中有這麼多的差別相的。
*「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拿苦集滅道四諦來說,所依就是因,能依就是果。集諦是苦諦的因,所以集是苦之所依,苦是能依。出世間的因果,道諦是因,滅諦是果。因為修學聖道成功,才能得到滅諦的涅槃的果,有所依、有能依,能依、所依它們互相有關係,不是孤立的。
*或者是說真實相是遍知相的所依,遍知相又是永斷相的所依,永斷相又是作證相的所依,作證相又是修習相的所依,這樣講也是可以。
*「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能障礙遍知的,對愛味、過患、出離不能夠通達,不能明了,就障礙遍知相,障礙永斷、作證、修習相,都不能成就。

*「九者、即彼隨順法相」,若能觀察世間上這一切虛妄的事情,愛味是有過患的,要出離。若能這樣地觀察,就能隨順遍知相、隨順永斷相、作證相、修習相。
*「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若不遍知、不永斷相、不作證相、不修習相,就是有過患;有遍知相就有永斷相、有作證相、有修習相,就有功德相。

壬三、釋界義(分二科)
癸一、標章舉數
言界義者,謂五種界:「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
*「界」在這裡是可以當個「持」義:能攝持一切法義,能攝持一切法的差別義。

癸二、依數列名
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
*「一者、器世界」,居住的地方,有雜染的世界,有清淨的世界。有漏的世界有成住壞空,有種種的災難,有水災、火災、風災,又有饑饉、瘟疫病,還有刀兵戰爭苦惱的事情。清淨的世界,有佛菩薩教導、有佛法的流行,在那裡用功修行容易得聖道。
*器世界有各式各樣的情形不同,但是這一切的世界,都是那個世界上的人的業力所變現,都是如幻如化、是不真實的。
*淨土是唯心變現,穢土也是唯心變現,都是虛妄畢竟空。
*「二者、有情界」,就是在器世界裡面所居住的人。凡夫的世界,有地獄、餓鬼、畜生、有人、有天、有阿修羅。有的地方說是有一足、二足、四足、多足的眾生,胎、卵、濕、化,各式各樣無量無邊很多的眾生,有的覺悟的、有的不覺悟,或者是凡夫,或者是聖人。
*「三者、法界」,就是在世界裡面的有情界裡面的一切法。有善法、有惡法有無記法,有世間法、有出世間法,有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佛法,有有漏、無漏各式各樣一切一切法。
*「四者、所調伏界」,就是在有情界裡邊,他能接受佛菩薩教導的、所教化的這些有情。這些人有利根、有鈍根,有聲聞種姓、有緣覺種姓、有菩薩種姓,有各式各樣的差別的。有的有善根而有業障,有的人沒有業障而善根深厚,很容易得聖道。

*「五者、調伏方便界」,就是調伏眾生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或者是用小乘佛法調伏,或者大乘佛法調伏。而眾生的根性也不一樣,有的是鈍根、有的是利根,有的眾生有般若的善根,但是很多的業障;有的眾生有定的善根,沒有業障,就是很多很多不同的情形,而佛菩薩教化眾生,有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來度化他。

辛四、總結
善男子!如是三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這三種義,普攝一切的義。

丁二、約能知辨(分二科)
戊一、問答三慧差別(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毗缽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
*前邊那一大段約法、約義,是「約所知」。這底下是「約能知辨」,能知的智慧,知法、知義;法義是所知,現在約能知法義的智慧來說明。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所知是法、是義,能知是三種智慧,第一就是聞所成慧。「聞所成慧」,由聞所成就的智慧,慧由聞而成就。在聞所成慧之前還有一種智慧,叫做生得慧。生得慧,一生來就成就這種智慧,不需要經過學習,就是前生帶來的智慧。
*聞所成慧,要經過一番的努力,才能得到這種智慧。「了知其義」,經過聞,也包括自己閱讀,所了知的法義。
*第二種,思所成慧,聞一定要有文句,要聽講,就是語言,語言也是文句。思所成慧也應該是有文句,也應該有義,有文還有義思惟,經過思惟所成就的智慧。
*第三,修所成慧,就是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成就的智慧。「修」就是在定裡邊的思惟成就的智慧。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釋(分三科)
辛一、釋聞慧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
聞所成慧是怎麼有的呢?以文句為依止而成就,就是要有語言、文字,聞慧才能成就、才能生起的。
*「但如其說」,就是他依止於文成就聞所成慧的時候,若為人解說的時候,他只能夠如文說,在文的範圍內去為人講說,不能離開文講解法義。
*「未善意趣」,就是對於修多羅、十二分教,佛法裡面,他還沒能夠通達佛法的真義所在。
*「未現在前」,就是還沒能修定,定還沒有現在前。
*「隨順解脫」,成就聞所成慧的時候,能夠遠遠地隨順涅槃的解脫,有多少向於涅槃的力量。
*「未能領受成解脫義」,還沒能夠取得解脫義,身口意還是為煩惱所繫縛,不能夠改變自己;雖然有聞所成慧,但是還是平常人。「領受」,沒能取得聖人的境界,沒能解脫煩惱的繫縛,這是一共有六樣。

辛二、釋思慧
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惟(唯)如說,能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
*思所成慧,也要根據文句思惟,思慧才能夠逐漸地生起來。
*「不惟如說」,但是思慧若是成就的時候,它不單獨是如文的義去說去;就是依文釋義、依義釋文。
*「能善意趣」,因為在閒靜處專精思惟,智慧增長,所以閱讀經論的時候,能夠通達佛的意趣所在。
*「未現在前」,沒有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以定力還沒現前。
*「轉順解脫」,轉者,勝也,能勝過聞慧的力量,更能隨順涅槃的解脫。「亦依於文」是同於聞慧,「不惟如說」就不同於聞慧,「能善意趣」也不同於聞慧,「未現在前」是同於聞慧的,「轉順解脫」就不同於聞慧。「未能領受成解脫義」,這也同於聞慧,他還沒能得解脫,也還為煩惱所繫縛了但是思慧成就的人,能夠調伏多少煩惱,和聞慧是不一樣了。

辛三、釋修慧
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
*修,在禪定裡面思惟法義所成就的智慧。
*亦依於文,它生起的時候,也是依據十二分教,佛這樣開示他這樣去學習。
*「亦不依文」,也不依據文字的;也能離文,能捨文而觀其義,這是要聖人才可以。
*「亦如其說亦不如說」,前面「亦依於文亦不依文」是說修慧的生起,這是說修慧的作用。若說法的時候,「亦如其說亦不如說」,也就是依文,也不依文。
*「能善意趣」,能通達佛意。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就是得禪定。
*「所知事」,就是所通達的事,比如說是五停心觀: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愚癡眾生因緣觀,我慢眾生界分別觀,散亂眾生數息觀,這就是所知事。不淨觀、慈悲觀,乃至到數息觀,這是在佛的十二分教裡面,佛這樣開示,你能這樣學習,你知道這件事,這叫所知事。或者是你學習苦集滅道的四諦,依據三十七道品去修觀,修四念處,這都叫做所知事。
*「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三摩地就是定,得禪定的時候,在禪定裡邊那個所知事,就變成影像了。就是在聞慧、思慧的時候,學習的佛法,在得禪定的時候,你修那個法門就是在禪定裡面心所緣的一個影像,是心所緣的影像。這個影像和那個經上開示那個法門是相同的,所以叫同分,相同的。
*「所行影像」,所知事就是所緣境,就是第六意識所變,就變成影像,三摩地那個禪定的心就緣這個影像,所以叫做所行影像。
*「現前」,三摩地所行影像的境界成就。
*「極順解脫」,修慧這個時候,還沒得解脫,但是他最極隨順涅槃的解脫的,修慧是通於有漏、通於無漏的。沒有入聖道之前的禪定的奢摩他、毗缽舍那的修行算有漏,得入聖道之後的修慧就是叫做無漏。
*「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在禪定裡面修毗缽舍那觀,終究有一天得解脫,已經成就聖人的境界,或者初果,或者二果、三果、或者四果,或者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都是在禪定裡面,都是在修慧裡面的境界,就是斷惑證真。

庚二、結
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戊二、問答智見差別(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
*彌勒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又修毗缽舍那的這些諸菩薩眾,他們又能知法、又能夠知義。能知的智慧,能知的見,智和見有什麼不同呢?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總標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我無量無邊的類別來宣說智、見的不同,現在為你要略地說智、見的相貌。
*思惟觀察過去、未來的事情叫做智,現在的事情思惟觀察叫做見。

庚二、別釋(分二科)
辛一、釋智相
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
*「若緣總法」,就是緣一切的修多羅,一切的契經。把一切的契經集為一團、一聚、一積、一分,作意思惟。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就是觀察真如的智慧叫做智。

辛二、釋見相
若緣別法,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別法,別別的契經;就這一部經,由十二分教這樣思惟觀察,那樣的智慧叫做見。

丙十三、作意遣相門(分三科)
丁一、問答作意遣相(分四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由何作意」,修行人要修哪一個作意呢?
*「除遣何等諸相」,除遣什麼相?
*「云何除遣諸相」,怎麼樣依據這樣的作意去破除這一切相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己一、答由何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

己二、答何等遣
除遣法相及與義相。
*要除什麼相,就是除遣法相及與義相。所知裡面有法有義,就是把這個法和義都把它破除去。用真如作意是能除遣的,法相及與義相是所除遣的。

己三、答云何遣(分二科)
庚一、約名釋相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云何遣」,怎麼樣用這個真如作意來破除去法相及與義相呢?怎麼樣破呢?
*在思惟真如義的時候,意識與真如義相應。如果思惟法相、義相,心與法相、義相相應。思惟什麼,心就與什麼相應。但是沒有成就道力的人,沒那麼自在。
*真如作意,就是思惟一切法空,思惟一切法無相,心就與無相相應。這個時候也沒有法相、也沒有義相,就是用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和義相。
*真如作意,也就是觀法無我。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名無所得及名自性無所得,「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就是名自性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就是這樣就把法相和義相就除掉。
*修真如作意,就是觀察名是虛妄不真實,名所詮的自性也都不真實,都是假的。離開名,離開內心的分別,所分別的一切境界都是無所有、都是空的。所分別的境界是空的,能分別的心也就不可得。唯識上說,能分別的心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還是有,但是它也不真實,所以所分別的境界無所有的時候,能分別心也不現前。所分別的境界、能分別的心,平等平等的畢竟空,就是真如作意。
*「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這樣無所得的時候,就不要再觀察這一切法相,這個時候這一切法相、一切義相就除遣。

丙十三、作意遣相門(分三科)
丁一、問答作意遣相(分四科)
戊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
*作意觀察,破除一切相;就是觀空的意思,破一切相。
*彌勒菩薩問:世尊!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諸菩薩眾,用什麼樣的作意觀察?破除什麼樣的相?怎麼樣來破除一切相?

戊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己一、答由何遣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由真如作意,
*真如作意就是唯識觀。

己二、答何等遣
除遣法相及與義相。
*除什麼相呢?就是除法相和義相。前面解釋過什麼叫做法相,也說很多的義相有十種義、五種義、四種義、三種義,就是除去這些相。法相和義相,佛對我們這樣施設安立,施設安立了以後又要除掉。

己三、答云何遣(分二科)
庚一、約名釋相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正式地修真如的作意,修唯識觀。
*「若於其名及名自性」,四尋思和四如實智。這裡只說名和自性這兩種。說四種就是名、義、自性、差別這四種。四尋思和四如實智,這是修行的境界上面的次第。
*由初開始修唯識觀的時候叫做尋思;就是內心裡面推求觀察,這個時候叫做尋思。如實智,就是經過推求觀察之後,內心裡面對於這個名、義、自性、差別的義是決定,對它的認識是決定。就是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的位置,煖、頂的時候就是四尋思,忍、世第一是四如實智,是這樣的一個次第。
*「名」,就是這一切法裡邊,每一法都有它的名字。
*自性,就是每一法的體;比如說色受想行識,色有色的體性,受、想、行、識各有各的體性。
*「義」,名是能詮顯的,義是所詮顯的義,前面說有十種義,或者五種義,很多很多的義。
*「差別」就是自性裡邊的差別,就是有不同的情形。比如說有常、無常,可見、不可見。比如說色聲香味觸法,這個色是眼可見,聲香味觸法眼就不能見;可見、不可見等,這是很多很多的差別。
*「尋思」,就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不是真實有的。比如說是生死、涅槃、菩提、佛、凡夫、眾生,這些都是名字,在心裡面這樣子思惟、分別,都是心的分別。若不這麼樣分別的時候,沒有這些事,在心裡面是沒有這些事情的。這樣子分別、觀察,這個分別當然不是一般的染汙的分別,這是修行人在禪定裡面,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觀察這一切法的名都是內心的分別,離開我的心,離開我的心的分別,沒有這一切的名字,是這樣去觀察。
*「義」,說的種種的義,說一切法空,說一切法是有,是亦空亦有、非空非有,說亦是無常、是常,這一切的義也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了內心的分別,義也是不可得,就是這樣觀察思惟。
*自性和差別也都這樣觀察,都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了內心的分別,沒有心外的名、義、自性、差別可得的。
*內心的分別的這些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假安立的,是不真實的,就是這樣觀察,這個時候叫做尋思。經過長時期的尋思,智慧增長,就變成四如實智。
*「四如實智」,就是智慧決定,一切法決定都是心的分別,離開心的分別,無一切法可得,這件事決定,這時候叫做四如實智。分這麼兩個階段。
*這裡邊說:「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就是包括這四種,四種都是無所得。離開內心的分別,名也不可得、義也不可得、自性也不可得、差別也不可得無所得的時候。
*「亦不觀彼所依之相」,所依之相是什麼呢?就是依他起相,前面說名、義、自性、差別,都屬於遍計執。依他起相是遍計執相的依止處,遍計執相是依止依他起而生起的,而依他起也是依止遍計執相而生起的,它們互相依止。所以若沒有遍計執,依他起相也不可得了。
*「名假安立」,就是假借這個名來安立這件事,如果沒有名,這件事不能成立,叫名假安立。而遍計所執性就是名假安立。
*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一切一切法都是有名字,由這個名字去分別這件事,就會執著這是真實。執著這件事,這就是遍計所執。
*遍計所執一定要假借這個名,這個遍計執才能生起,而這個名就是依他起,這叫做名假安立。
*名假安立也叫做「言說自性」,遍計執以言說為自性,言說就是名字,以這些語言名字為它的體性;若沒有這一切名字的時候,遍計所執不能生起。這就是「名」,「名自性」。
*現在說是觀察「名自性無所得」,觀察它是沒有,「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是怎麼樣呢?「所依之相」是依他起,依他起和遍計執不一樣,依他起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一切因緣生法。依他起,阿賴耶識為種子而變現的一切識,識若現起的時候,一定是有見分和相分,有這一切法。而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實的,有而不實,就像做夢的境界。
*世間上的人,或者是聖人,就在依他起的一切法上立出來種種的名字。依這個名字而去生起種種的執著,生出種種的煩惱造種種業,就又熏成種子。熏成種子,種子又變出來根身器界、依他起相。所以依他起是由遍計執的虛妄分別執著而出現的,出現以後,它本身是虛妄的,但是我們凡夫的分別心執著它是真實的。若沒有依他起,遍計執也沒有辦法生起,所以互相為因緣。
*「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就是修四如實智,這樣觀察的時候,心裡面也沒有名、也沒有相,也沒有名、義、自性、差別,都不可得。這個不可得,是遍計執的名、義、自性、差別不可得,剩下來的還有一個依他起的名、義、自性、差別,這些還是有,並不是沒有,不過不真實。
修觀的人在這個時候,對依他起,對於遍計執所依的依他起相也不觀,不分別它,就是這樣。
*「如是除遣」,就是這樣修真如作意,來除遣法相和義相,是這樣子除遣,這樣觀察。
*我們只是從文字上的學習的時候,就是依據文字這樣分別;若是常常作這樣的觀察的時候,觀察依他起如夢,依他起一切法如夢中境,有而不實,是夢心所變現的;離開了夢心,夢的境界是沒有的。
*「合法」,就是離開阿賴耶識的種子變現一切法,離開阿賴耶識,一切法都是不可得。觀察名都是假立的,是內心的分別,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的時候,離開心也是不可得。這樣子觀察久了的時候,他就能夠心能不緣一切法,能離一切分別相。
*遍計執要依賴這個名,要假借這個名才能生起;沒有名的時候,遍計執不能生起。但是分別也是很厲害的,若有名的時候,名就是內心的分別,先有名而後心裡才會思想,所以名和分別也是不離的。所以若是不分別的時候,就沒有事,這個煩惱它就不起。所以一切法本身沒有決定性,就在乎你本身你能善於轉變,你能善於轉變。
*在名字上去作種種分別,執著心就活動起來,煩惱就會動起來。
*觀察遍計執,執著一切法,假借這個名字,執著名所詮的義是真實的,佛說那個義是不真實。沒有能詮的名的時候,那個義是不可得的,它不能獨自的存在。
*佛告訴我們,這一切義是依賴名才能現出來,義本身是沒有的,這個名也沒有辦法安立,名字也不可得,也不觀察那個依他起相。
*依他起相當然這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也不觀察它。裡邊分兩個意思:
一個是依他起的體相,也是因緣有,也是不真實的,也是空無所有的,所以不觀察。
第二個意思,依他起相是根據遍計執來的,依他起的名、義、自性、差別無所得,遍計執也是不顯現,所以是「亦不觀彼所依之相」。這個時候純是一個無分別的境界,也沒有名、義、自性、差別、遍計執、依他起,一切的分別相都不可得了。這樣法相和義相,就不現前。
*《成唯識論》:「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把名、自性、無所得的次第完全說出來。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
菩薩在定裡邊,觀這一切法都是影,就像鏡中的影像似的,像水中月、像夢中境似的。這些影像不是離開了我們的心有它獨立的體性的,它就是心變現的,都是心變現。依他起也是說一切法是心的變現,遍計執的虛妄分別當然不承認一切法是心的變現,但是也是內心的虛妄分別。
*「義想既滅除」,就是離開了心,有一切法的體性,叫做義想,這個滅除了。觀影唯是心,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心若不分別的時候,一切法不可得,所以心外無法可得。
*審觀唯自想,審實地、切實地、深入地觀察,決定一切法都是內心的妄想,就肯定這件事,這個時候就是破除遍計執。
*執著一切法真實,也就是說執著一切法離開了心,有它的體性的,這是遍計執。現在是「審觀唯自想」,就沒有這個分別,一切時、一切處這個修行人他常常能守住這個正念:是內心的分別,離開了我的內心,無一切法可得,是這樣子。
*「如是住內心」,安住在內心。「知所取非有」,決定知道所分別的一切法沒有自性可得。
*「次能取亦無」,觀所取空,其次再觀察能取是空。
*煖位、頂位這兩個位次,都是觀察所取空。
*到了忍位有下、中、上,下忍的時候,是印證所取空,所取是空的,「知所取非有」,印證所取空。
中忍的時候,所取是空,也觀察能取的心,也如所取境也是空的
上忍的時候,就是印證能取也是空。
*到世第一的時候,「雙印二空」,所取是空,能取也是空。能分別的心,離開所緣境也是不可得的,它也不是有決定的體性的,再進一步就是證道,就是到了無所得的聖人的境界,就是真如境界。
*前面的煖、頂、忍、世第一這四個位次的時候,雖然這樣觀察,觀察所取空,觀察能取也是空,但是還沒有入聖位;因為心裡面還有所得,心裡面觀察是空的,還有個空的分別。

*「後觸無所得」,到入聖位的時候,空的分別也不可得了,也無所有了,就是離一切分別相了,「後觸無所得」。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這也可以說「所依之相」是依他起,依他起就是識;「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這是依他起。
*「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所依之相是依他起,什麼是依他起呢?「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前七識都是虛妄分別,這個虛妄分別的識,由阿賴耶識的種子顯現出來的,這些識都不可得了,也不可得,那麼這就是成了無分別智了。
*所以說:「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你這樣觀察的時候,法相和義相都不顯現。所以初得無生法忍到極喜地的時候,真如的境界現前的時候,一切法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一切義相都不可得了,都不現前。「如是除遣」除遣諸相怎麼除遣?就是這樣除遣。
*我們看佛施設這個法門,法相和義相,告訴我們:你思惟名、義、自性、差別,一切法有名、有義、有自性、差別,這樣子。然後讓你這樣去分別、去觀察,觀察到最後,要把這些去掉了,要把這些法相、義相都去掉,那麼就與聖道相應。


庚二、類釋句等
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如於其名」,如前面,名、名自性無所得,這樣子用功修行。「於句」,句詮差別,名詮自性。「於文」,名句所依止的是字。「於一切義,當知亦爾」。
*「名詮自性」無著菩薩的體性。
*「句詮差別」,就是說明無著菩薩的事情:無著菩薩是唯識學者,這就是有差別。龍樹菩薩是中觀般若的學者,這裡面就有差別。
*而「名詮自性,句詮差別」都是內心上的分別;離開心的分別,都是不可得,「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都是內心的分別,都是不可得。
*「乃至於界」,五個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也就是這樣可以除遣。

*這個除遣的方法:
觀察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名、義、自性、差別都是內心的分別,所分別的境界離開了心不可得,就是空,唯是內心的分別。

戊三、菩薩更徵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
*菩薩又請問: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就是很多的修行人,觀一切法是真如義,所取的一切法是畢竟空,能取的心也不可得,離一切相,這個時候就是真如相。那麼這個真如相,也可以把它除遣嗎?

戊四、如來詰釋(分二科)
己一、反詰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
*「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這個修行人在他所觀察了知的真如義中「都無有相」,完全是沒有相可得的。這個真如義相可不可以除遣?
*「真如義中都無有相」,沒有一個有相、無相、亦有亦無相、非有非無相,一切相都是沒有的。相是從哪兒來的?相是由分別心來的,心若一分別就有相,所以你心裡一分別就有一個所分別的影像。
*有所得的心,就是有分別心,這個分別心去得那個所分別的境界,在所分別的境界上各式各樣地去構劃,就是有相。
*現在這個修行人無所得,超越這個有所得的境界,心裡面沒有所得的境界,就是沒有相。有什麼相可排遣呢?

己二、正釋
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餘所能伏。」
*「我說了知真如義時」,佛說了知真如義時,就是超過四尋思、四如實智以上;就是到了通達位,到了見道位以後的時候,就是已經得無生法忍以上的境界。到這個時候,他通達真如義時,他能伏滅一切法相、一切義相。
*《成唯識論》:「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就是在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時候,這個修行人「立少物」,就是觀察名、義、自性、差別都是無所得,都是空無所有的,心也是不可得的,心裡面有一個所取、能取不可得的分別,這叫做立少物;就是心裡面變現一個無所得的境界,在那裡分別,「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這個無所得就叫做唯識的勝義性,就是第一義諦,就是真如。這樣觀察,他證悟真如的勝義性沒有,沒有!
*「以有所得故」,心裡面還有一個真如相,還有一個無所得的相貌。
*「非實住唯識」,他並沒有真實地安住在真如的理性上面,他心裡面還有這個分別,就是分別所取的境界、能取的識都是無所得,還有這個。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若是這個時候心裡面無所得,也不分別無所得的境界,這時候是安住在真如的理性,因為什麼呢?因為心裡面沒有取著,沒有分別。
*「我說了知真如義時」,就是到了入聖位的時候,到極喜地的時候,無分別智現前。
*「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這時候的無分別智能伏滅一切相,一切法相也就是名句文,一切名句文所詮的義相,都是不可得的。
*「非此了達餘所能伏」,這個了達真如義的無分別智境界是最高上的了、最上,不是其他的有為法所能降伏的,它是最殊勝。這是到了成佛的時候,就是功德圓滿,就是在那裡常住不變。其他以下的位次,因為還有多少的戲論、分別,多少微細的煩惱還存在,還需要有止觀的對治,它都有微細的變化;到了成佛的時候,究竟圓滿,

丁二、問答堪任觀察真如(分二科)
己一、問所依教(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分二科)
庚一、喻
「世尊!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與上相違。
*如世尊以前曾經說過濁水器的譬喻,這個器裡面所盛的水是汙濁的水。「不淨鏡喻」,這個鏡面上不清淨。「撓泉池喻」,撓泉就是泉水在流動、動亂,不是寂靜的。
*「不任觀察自面影相」,器裡面的濁水、鏡面上不清淨、撓泉池,對著它,不能夠觀察你的影相,你看不清楚,不堪任,不能「自面影相」,就是譬喻真如的理性,就是不能夠觀察真如的理性的。
*「若堪任者,與上相違」,若是可以觀察自面影相,就與前面說的是不一樣。

庚二、合
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
*若在修行人這方面來說,不能善巧地來清淨自己的心、來寂靜自己的心的話,不善於修心。
*「則不堪任如實觀察」,他的智慧不夠,他的定力也不夠,他就不能如實地觀察所有真如。
*「若善修心,堪任觀察」,若是這個人能善巧地修心,依據佛所說的這個修奢摩他、修毗缽舍那的次第,能夠這麼樣去用功修行的話,就能夠觀察真如理。

庚二、合
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
*佛教徒若不善於調適自己的心的話,就不能夠如實地觀察所有真如,就沒有這個能力。就像撓泉、濁水器,或者不清淨的鏡子,就不能夠,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善修心」,就能「堪任觀察」。

己二、依教發問
此說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
*這裡邊說什麼是能觀察的心?堪任觀察所有真如,什麼是能觀察的心?善修心是怎麼一個情況呢?
*「依何真如而作是說」,堪任觀察所有真如,像前面說那麼多的真如,這裡說是堪任觀察所有真如,是指哪一個真如說的呢?「而作是說」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答能觀心
「善男子!此說三種能觀察心,謂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能觀察心,若修所成能觀察心。
*能觀察心是指什麼說的呢?是指「三種能觀察心」說的,心是能觀察;或者說心是所觀察也是可以。是哪三種呢?
*「謂聞所成能觀察心」,就是要學習佛法,成就聞所成慧,這時候有能力能觀察心。就像清水的器,器裡面有清水,能現出來自己的面的影相,要學習佛法,才可以觀察。

*「若思所成能觀察心」,學習佛法之後,又能閒居靜處、專精思惟,這樣的人也能觀察心;就像那個清淨的鏡子,堪任觀察自面影相似的。
*「若修所成能觀察心」,經過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又能修學禪定,在禪定裡面觀察,這個時候叫修所成慧。這個人他也有能力觀察所有真如,就像澄泉,澄清寂靜的泉水,也能夠觀察自面影相的。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人,要從經論上成就聞思修的智慧,成就聞所成慧、思慧、修慧這三種智慧才能夠觀察心,才能夠修止觀。

己二、答所依真如
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
*「依何真如」,依哪一個真如作你的所緣境?依了別真如這樣說的,這樣觀察心。
*「了別真如」,就是說觀察一切的有為行皆是識性。了別,就是有能了別和所了別,能了別的就是識,所了別的就是一切行。是說所了別的一切行,都是識所變現出來的影相。離開了我們的了別的識,沒有它的體性。
*離開了心,有獨立自體的法,是不可得的,叫做了別真如。
*在修唯識觀的次第,有兩個次第:
1-初開始修唯識觀的時候,先觀察所緣境不可得,就是所了別的一切境界,沒有它自己的體性,它自己本身沒有獨立的體性;它是心所變現的,離開了心沒有自己的體性。所見聞覺知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內心的分別,就是這樣觀察、思惟;我不分別的時候,沒有這件事。
2-因為所觀察的一切的境界,離開了心是不可得的,所以能了別的心也不可得。
*天台智者大師也說:「先空,次假,後中」,
1-先修空觀,或者是修無常觀,或者修體空觀,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空無所有的。先修空觀的時候,得無生法忍,或者小乘佛法,就是得了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轉凡成聖。
2-然後再修假觀,就是從空入假。原來是空觀成功,然後發大悲心,在凡夫的世界,或者到佛的世界,眾生也是假的,佛也是假的,但是親近諸佛學習無量佛法,到了眾生的世界也學習眾生的無量無邊的法,度化一切眾生。度化眾生,而眾生都是虛假的,也就是度眾生無眾生可度。
3-「後中」,經過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初地以後修中觀,到十迴向的時候開始修中觀,空也不可得、假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修中觀,就是破無明、見法性;到最後功德圓滿,得無上菩提。
*天台宗這樣的觀法,叫次第三觀,先修空觀,而修空觀的次第分兩個:
1-先觀所緣境不可得,所緣境是不可得的,是空無所有,是心變現的;離開了心,沒有自體。
*心接觸所緣的境界的時候,心自己變現一個境界,來緣這個所變的境界;所以我們心裡面所緣,是自己心變的,不是真實的,是空無所有,離開心是沒有。但是對方也是唯識所變,也是唯心所變,也都是假的,也是空的。
2-觀能觀察的心離開了所緣境,心也不可得;所緣境也是空,能緣的也是空,就是無所得的時候。
*這個時候,有一個空的分別心,還沒能真實得無生法忍;到了初地的時候,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分這麼兩個次第。
*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在修觀的時候,要按照這個次第觀。先觀察所取的境界是空的,第二步再觀察能取的識也是空的。

丁三、問答難遣諸相及能除空(分四科)
戊一、問答一一難除相等及能除空(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如是了知法義菩薩,為遣諸相勤修加行。有幾種相難可除遣?誰能除遣?」
*彌勒菩薩問,修行的時候,有不容易破除去的諸相;「及能除空」,能除遣諸相的空的智慧,空的理性。佛菩薩在經論裡面說一切法空,這是一種理性,同時也是一種智慧,也是一個修行的方法。這裡說是彌勒菩薩問,難遣的諸相及能除空。
*彌勒菩薩又繼續問:「世尊!如是了知法義菩薩」,前面說什麼是法、什麼是義,學習法和義的菩薩。
*「為遣諸相勤修加行」,為了破除去心裡面所執著的這一切相。
*「勤修加行」,精進、不懈怠地努力地修行。
*「有幾種相難可除遣」,為了排遣諸相,這個相,有多少相不容易除遣呢?
*「誰能除遣」,用什麼方法來除遣諸相呢?

己二、如來正答(分三科)
庚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有十種相,空能除遣。」
*善男子!你問有幾種相不容易除遣?說是有十種相。
*這裡略說就是有十種相,下邊實際上是有十六種相,把十六種相的義攝為十種,所以這裡就是有十種相。
*「空能除遣」,你問誰能除遣呢?這要觀一切法空觀空,用空觀能除遣這麼多的相。這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這樣修行。

庚二、菩薩更徵
「何等為十?」
*前面這是簡略地回答,說十種相,哪十種相呢?

庚三、如來廣釋(分十科)
辛一、明第一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一者、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
*發心的菩薩,聞思修佛法的時候,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就把經裡邊的文字、文句,經裡邊的文句,在奢摩他裡面現出來,所以是念。念,就是明明了了地把所緣境現出來,所以也就是聖言,不能忘了聖言。
*把所了知的法義,在三摩地裡面現出來的時候,所以修奢摩他的這個人,在三摩地裡的心裡面有種種文字相,各式各樣的文字相。
*修不淨觀,心裡面也有相;修無我觀,也還是有相;修無常觀、修苦觀,都是有相。初開始都是應該以經上說的,修多羅裡面說的這一個法門;你是修不淨觀也好、修慈悲觀也好、修緣起觀、修數息觀,都是要經論上現成的文句。心裡面就有種種的文字相,根據這個文字相修毗缽舍那,所以有種種的文字相。
*前面說法相的時候,說有五種:名、句、文、有別、有總。這裡面只說文字,文即是字,文字就是名句所依,所以也包括名句在內的,就是有種種的名句文的相貌在心裡面。
*沒有相,我們沒有辦法修止觀,所以要有相,有文句,有聖言量的法語。
*有了相以後,到一個時候,這個相還是要廢掉,如果執著它,也還不能得聖道,所以還是得要去掉這個相。
*文字是入聖道之門。佛覺悟真理,要用文字把這個真理表達出來,不然的話沒有辦法表達。得聖道以後,種種文字相都是不可得,初開始就是要有這些文字相。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沒有佛的法語作所緣境的時候,很難渡生死的河。可是若一直留在文字上面,還不能得聖道。
*文字相,是佛的法語,佛的法語我們把它取到心裡面來,然後用它修毗缽舍那觀,這樣觀察,這樣修行的。
*平常起煩惱,有了貪心、有了瞋心的時候,似乎是有個境界,有色聲香味觸前五塵,然後又有一個法塵的。生煩惱的時候,煩惱的所緣境不常是在五塵,而是在法塵這個地方發生作用很大,在法塵作用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文字,種種文字相。
*現在修行的時候,佛菩薩也是採取這樣的一個辦法,也是在法塵,靜坐的時候前五識不發生作用,就是在第六意識緣佛的法語為所緣境,這樣觀察。
*這樣觀察,慢慢地由外凡而內凡,由內凡而入見道,見道的時候,這些文字就不可得。就像過河的時候,到了岸的時候,棄捨了船就上岸了,也是這樣相似的。
*假設是修無我觀,常常這樣觀察、修無我觀,思惟這無我觀的義;思惟無我觀的義,是根據無我觀的名句文,來觀名句文所詮的義,長期這樣觀察就是有名句文這種相。到這一個時候需要空的時候,怎麼空法呢?怎麼去掉它呢?

壬二、能除空
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前面說是空,誰能除遣呢?佛回答說就是用空,空能除遣。空也有很多種空,這個地方說是「一切法空,能正除遣」。
*一切法空,二十四種空,說二十空,又說四空、又說到十八空。什麼叫一切法空?它是說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都是空的,都是無所有的,說那些法空。
*現在這裡邊是說「有種種文字相」是空。這樣說,空,主要是說一切法都沒有真實性。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不真實的是虛妄、不真實的、是空的。用同樣的意義,修止觀這個人的內心裡面,觀察文字相,文字相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修多羅裡面佛說的法語。到這時候,也不能執著它。什麼道理呢?佛是用這個法語,名句文,來表示佛所覺悟的真理的。佛所覺悟的真理是沒有名言相,是沒有名言相。方便善巧地假立名言相,不能執著它是真實。
*「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智慧是假借能詮,在所詮上活動;若是沒有能詮的時候,我們的智慧不能在所詮轉。這裡面有什麼消息呢?就是所詮的義本身都是不真實,本身是畢竟空寂的。說是無常、無我、是空,這都是名言;沒有名言的時候,不能觀察什麼叫無常、無我、空,沒有辦法觀的,沒有辦法就是無分別境界。無常義、無我義、空義,是沒有名相,所以有名相是方便假立的。
*能詮的文字,也是佛菩薩假立的,所詮的義也是假立的,都不是真實的,這樣觀察就會知道。

辛二、明第二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
*「安立真如」,就是前面說七真如裡面的安立真如,苦聖諦叫做安立真如。
*沒有名言相,佛安立上名言,叫做苦聖諦,這是安立,也可以這樣解釋。第二個解釋:這個苦聖諦是由煩惱、由業力所安立,因為你有煩惱、你有業力,你才有苦的果報現前,所以叫做安立。安立的本身也就是真如,因為它也是畢竟空寂。
*「了知安立真如義故」,通達苦聖諦的真義的時候,就會有什麼事情呢?有兩個相,就是生滅住異相、相續隨轉相;或者是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說是一相也可以。
*「生滅住異」就是苦諦,色受想行識這裡邊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取蘊苦,這是說八苦,無量無邊的苦。在苦聖諦裡邊五蘊,就是有生滅住異的這種體性。生,由無而有叫做「生」,由有而無就是「滅」。是生了以後暫時存在,叫做住;相似相續名之為住。「異」,是相續的轉變,有轉變的時候叫做異,有變異。「住」,也表示它有作用,有它的作用的。
*生滅住異「性」,有生的體性,有滅、有住、有異的體性。這是色法,色受想行識這個色也是生滅住異,乃至到識也是生滅住異,都是變化的,剎那剎那的變化的,有這種相、有這種性。
*「相續隨轉相」,就是生住異滅相續地隨轉,並沒有斷滅,又相續下去了;相續下去,生滅住異、生滅住異一直地在變化。或者是在生死裡流轉,也是一直地相續隨轉。
*「相續」是不斷,「隨轉」隨順因緣轉變,有變化。「相續」是不斷,「隨轉」是不常,不常亦不斷。這樣子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地在生死裡流轉,受這個苦,這就是安立真如相。
*思惟安立真如,就是無始劫來的,微細的是生滅住異,粗顯的就是相續隨轉,六道裡面輪迴的苦有這兩種相。

壬二、能除空
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
*生滅住異這四相,相續隨轉的流轉相,過去、現在、未來一直地流動變化,就用這兩個空來除遣。用「相空」來除遣那四相,用「無先後空」來除遣相續隨轉相。
*「相空」,自相空和共相空合起來名為「相空」。
*「自相空」,譬如說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相、想是取像為相、行是造作為相、識是了別為它的自相,是它的體相。
*「共相」,
1-譬如說一切有漏法,苦為共相,一切有漏法都是苦惱的;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有漏法,都是苦惱相,苦也是共相。
2-有漏法的共相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是無常為共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
3-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無我,無我是有為法、無為法的共相,都是無我。這叫做共相。
*「由相空」,自相也是空、共相也是空,所以叫做相空。
*「相空」也可以作幾種解釋。
1-若按照唯識的經論的意思解釋,因為這都是佛菩薩為了覺悟我們安立的名言,方便安立的名言,都是不真實的,所以是空,你若執著就不對。
2-其次,按照《智度論》的解釋,自相空,就是每一法都是因緣所有,這是沒有自相的,自相是不可得的。若是有自相的時候,不需要因緣有。
*在自相是空上看,生不可得、住不可得,異、滅都不可得。這樣子觀,就是照見五蘊皆空,色自相不可得、受的自相不可得,乃至識的自相也不可得,都是畢竟空寂,就是無色受想行識,也就是無生住異滅,不可得。
*「及無先後空」,就是相續隨轉相。
*「相續隨轉相」就是生死的輪迴,生死也有先後;跑到天上,也是有先後。有一個因就是先,果就是後,都是有先後相。但是推每一法的時候,都是有因緣而成的,推不到最初因。這裡面說是「無先後相」,也就是流轉相不可得。先的因,你觀察它也是自相空;自相空,沒有先,也就沒有後;沒有先,沒有後,也沒有中間。這樣流轉生死相也不可得。
*「無先後空」也叫做無際空;沒有前際、沒有後際、沒有中際。用「無先後空」除相續隨轉相,用「相空」除遣生滅住異的四相。

辛三、明第三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三者、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
*「了知能取義故」,「能取」,就是內五色根,有取色聲香味觸的作用,所以是取;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也是有能取的作用。
*「能取義」就是心意識,心意識加上前五根,眼耳鼻舌身,實在就是心意識的住處,心意識的依止處。依止前五根而種種的攀緣、分別,就是受想行識。
*「有顧戀身相」,「顧戀」就是染著。染著什麼呢?染著身相。「身相」有兩個意思:
1-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加上這麼多的識,都是身,就是愛著這個身體。
2-身相就是我相,就是執著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有一個真常的我,愛著這個我,就叫做顧戀身相。
*「顧戀身相」,愛著我相就是我愛,愛著這個我。
*愛著這個身體,包括一切人所愛著的身體,這是我愛。
*我癡,就是不知道是無我的,不知道這個我是自己的虛妄分別,並沒有我。
*我見,就是執著一定是有我。
*我慢,執著有我以後,心生高舉。

壬二、能除空
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
*用「內空」來除遣顧戀身相,「無所得空」除我慢相。
*「內空」就是內的眼耳鼻舌身意,觀察它是自相空的,觀察它是畢竟空的。
*無所得空,就是除我慢。有什麼成就都是因緣生法,因緣生法都是自性空的,就是無所得。無所得,就是一切人都是平等無差別的,就沒有我慢。

辛四、明第四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四者、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
*前面是「了知能取義」,「能取」主要是自己的分別心,所以執著是我而起我慢,生起這樣的煩惱。
*現在是「所取義」,分別心所分別的境界。分別的境界裡邊有什麼問題呢?「有顧戀財相」,就是顧戀財富,對這財富放不下、有愛著心。這樣子也對於修行有障礙,所以需要對治。

壬二、能除空
此由外空,能正除遣。
*因為所顧戀的財是身外之物,用「外空」來息滅它,就是觀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無常的,都是畢竟空寂的,令心無所得,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就觀察色聲香味觸法是空的,就能夠對治對於財的顧戀。

辛五、明第五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五者、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
*「了知受用義」,這是說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這個修行人。他在家的時候有「男女承事資具相應」。「了知」是覺悟,覺悟受用義。
*「受用」,兩種:一個男女承事的受用,一個資具相應的受用。
*「承事」,就是承其意而來做這件事。承其意,就是我隨順你的意思來為你做事。「承」就是我承受、領受、聽受你的意思,尊重你的意思來為你做事,叫承事。
*「資具相應」,就是應該是衣食住這些生活的資具,也都是很如意的,所以叫做相應。
*有這些受用的時候,在本身來說就有「安樂相」;因為人是有情物,心意識接觸到如意的男女承事,有安樂相。
*資具相應就是「外淨妙相」,有淨妙的資具。
*他覺悟這是一個障礙,怎麼樣對治呢?

壬二、能除空
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
*「內外空」,對治這個男女承事;「及本性空」,對治這個資具相應。
*內空和外空,內裡面的眼耳鼻舌身意是內,色聲香味觸法是外,這兩個地方是空的。
*本性空,就是一件事因緣和合生起之前,叫做本,那個時候這個因緣生法是沒有的,叫做本性空。現在因緣和合的時候就是有,這是因緣有的,還是沒有性,所以叫本性空。
*用本性空來觀察資具,其實內外空也還是用本性空來觀察,觀察男女承事、觀察資具相應,都是本性畢竟空的。本性畢竟空,所以現在也是畢竟空,將來還是畢竟空,令心無所得。

辛六、明第六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
*「建立義」,就是器世界,它能夠建立無量無邊的有情在這裡生存。從十方虛空裡邊有無量無邊的三千大千世界,是有無量相。「

壬二、能除空
此由大空,能正除遣。
*無量無邊的世界,也有穢土、也有淨土,有凡夫的世界、有聖人的世界,無量無邊的差別相。我們於這些事情有所得、有所執著的話,這也是不行也是不能得聖道的,所以要對治,怎麼對治呢?
*「此由大空,能正除遣」。「大空」,
1-在《大智度論》上解釋,就是十方的虛空,它是遍一切處的,遍一切色法,是常有的,能夠利益一切眾生的,使令一切眾生沒有迷悶相。如果沒有空,人的生存就困難。
2-《辯中邊論》上解釋這個「大」,十方虛空裡邊有無量無邊的世界,觀察這個世界很多很多很多的,叫做大;觀察這一切世界都是空無所有的,是名為大空。
*就是用大空來除遣。當然也是用本性空、自性、自相空,這樣觀察它是空無所有的。

辛七、明第七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
*無色,就是無色界天。前面說「建立義」有無量相,指欲界、色界。
*因為有禪定相應的力量,經過長時期的思惟,就把色就破,只有受想行識而沒有色蘊;四空天,「內寂靜解脫相」,內心就是受想行識心,裡面寂靜,從色解脫出來。
*或者是若外道的人,如果成就無色界的四空定,他就認為是解脫,認為是涅槃的境界,也稱之為解脫,就執著這個解脫的境界。
*假設佛教徒,得到四禪、四空定,對四空定,愛著空、寂靜的境界,也是障礙聖道的,也使令他不能得聖道的。

壬二、能除空
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
*「有為空」,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叫做有為,有為都是空無所有的,也就是都是因緣所生,都是本性空的。
*若在無色界天上說,無色界的四空定裡面說,它只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也是因緣有,因緣有就是不真實,就是空無所有。所以用有為空來破,相應,就是得無生法忍。

辛八、明第八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
*相真如,就是觀察補特伽羅無我、觀察法無我。
1-就是思惟色受想行識裡邊沒有那個我,沒有那個真常不壞的,常恆住、不變異、有主宰的我,不可得,這樣思惟。
2-又思惟剎那剎那生滅的色受想行識也都是虛妄不真實、畢竟空寂的,那麼就是法無我相。
*思惟我、法都是不可得,心裡面這樣思惟,就是有這樣的相。還是不能得聖道。不這樣思惟是不能得聖道,可是這樣思惟以後,到達一個程度的時候,繼續這樣思惟也不能得聖道,所以這地方要對治、要排遣。
*唯識相,就是那個了別真如。它是觀察「謂一切行唯是識性」。一切有為法都是這一念了別心所變現的,以識為體性,離開識以外,沒有一切法可得。
*「一切義相,無容生起」。
「義相」,在《攝大乘論》上的意思,就是執著心外有法。
「無容生起」,不可能會有這種事情。就是他思惟觀察一切法,都是心變現的,這就是唯識真如,這也叫做世俗的唯識觀。
*「勝義相」,就是進一步地觀察識也不可得。所取的一切境界不可得,能取的識也是不可得,一切法不生不滅,叫做勝義相。
*修行人有四個相:一個是補特伽羅無我相、一個法無我相、一個唯識相、一個勝義相,有四個相。一直地這樣觀察,也還是不可以,所以要把這個相要對治,要把它除遣。怎麼除遣呢?

壬二、能除空
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
*用這四個空來除這四個相。
*「畢竟空」,
在《大智度論》裡面解釋,就是破一切法無有遺餘,一切法都破了無有少法可得,究竟都是空無所有的。
*「無性空」,就是沒有一點性可得。性就是:它是怎麼有的呢?它自己就有,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因緣來成就它,它本身就是成就。若是有性,就是不空;沒有性,所以是空的,就是沒有一點性可得,叫做無性空。
*「無性自性空」,無性就指無為法,沒有生住異滅。自性,就是一切有為法,有生住異滅的。無性也好、自性也好,都是空無所有。
*「勝義空」,在唯識上說,了別真如,就是識還是有,承認識的存在,但是不承認離開了識,有法可得,就叫做唯識相,這是第一步;第二步,識也不可得,這叫做勝義相。現在「勝義空」,就這樣的勝義相也不可得,所以用勝義空來破唯識相及勝義相。若執著有勝義相可得,你還不能夠悟無生法忍。
*所以這裡面就是用畢竟空,來破補特伽羅無我相。
用無性空,破法無我相。
用無性自性空,破唯識相。
用勝義空,破勝義相。
*「能正除遣」,用這樣的毗缽舍那觀來除前面四相,除這四相。前後的次第,先用我空來破所執我,用法空來破所執法,然後再用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勝義空來破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唯識相、勝義相。這樣使令你的心入於無分別境界,與道相應,得無生法忍。

辛九、明第九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九者、由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
*「清淨真如」,指滅諦。把惑業苦三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這三種雜染都消除,這時候所呈現出來的境界就是清淨真如的境界。
*「有無為相、無變異相」,在奢摩他裡面修毗缽舍那的時候,觀察清淨真如的時候,心裡面有兩個相出現:一個是無為相、一個是無變異相。
*三雜染是有為,有為除遣,剩下來就是無為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生滅滅已就是無為。
*「無變異相」,就是沒有流轉相。流轉的時候,現在是人,第二生跑到天上去了,天上又下到地獄去了,就是六道流轉的變化。前面的無為相沒有微細的生滅,無變異相就是沒有粗顯的生滅變化。
*在思惟清淨真如的時候,心裡面有這樣的相貌:有個無為的相狀,有個無變異的相狀。
*修內空,觀察自己的色受想行識是空無所有。有色,有地水火風、眼耳鼻舌身前五根的這個老病死的境界,受想行識的生滅變化。如果用自性空、本性空觀察的時候,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本身就出現猶如虛空的境界。
*現在說是照見五蘊皆空,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這是一個智慧。智慧觀察它本性空,你的智慧同本性空相應。諸法空相在心裡面現出來的時候,無色、無受想行識,所以無生滅、垢淨、增減。
*還要對治,用無為空、無變異空來對治,對治出去才可以。

壬二、能除空
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在奢摩他裡邊,作如是觀的時候,還要知道心裡面所現的無為相不可以取著,還是心的影像,還不是聖道的,所以要用無為空能正除遣、要無變異空能正除遣。

辛十、明第十相(分二科)
壬一、所有相
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
*前面有十種相,一共有十六個空,思惟十六個空來對治彼相。這樣對治的時候,心裡面還是這樣思惟觀察,所以也是作意思惟。心裡面還是有個空的性相。把那個相排遣以後,心裡面還是有個空的相。

壬二、能除空
此由空空,能正除遣。
*有空相,還是沒得聖道,就是從空觀,空也不可得。
*覺悟到只要有分別,就是影像;若是有影像,就不能與離一切相的真如相應。

戊二、問答除相解脫(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除遣如是十種相時,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
*除什麼相?怎麼樣得解脫?
*世尊!菩薩在奢摩他裡邊修觀,破除像前面說的這十種相的時候。用十七空破除那十種相。除遣如是十種相的時候,除遣什麼相?
*「相」,可以說兩種相:
1-散亂心接觸到任何的境界的時候,也都是自己變現的一個所緣境,作分別心的所緣境,也都是這樣子。有禪定的人,在禪定裡面有種種思惟觀察的時候,也是由他禪定的心變現一個影像作他的所緣境。有禪定也好,沒有禪定也好,都是變現一個影像,作自己的所緣境,但是有散亂、有禪定的不同,有這個分別。
*除遣如是十種相的時候,除遣何等?就是是在禪定的影像,十種相?是散亂心裡面的十種相?
*「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從什麼樣的相裡面得解脫?這是兩個問題:除遣什麼相?一個是從何而得解脫?
*「解脫」是對繫縛說。凡夫都是為貪瞋癡所繫縛。心平氣和的時候,貪也不明顯、瞋也不明顯、愚癡也不明顯。但是貪心一來了的時候,心就被貪繫縛住;瞋心來了的時候,心就被瞋所繫縛,各式各樣的煩惱來的時候,就把他綁住,不能從那個煩惱裡面解脫出來。
*若是常常讀經論、常常用功、常常靜坐的時候,能知道這件事,若是一下子覺悟,就可以解脫;就是變換所緣境,立刻就解脫。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
*除遣何等相?
*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這一句話說得很緊要!用十七空除十種相,在三摩地裡邊所行的「影像相」,那個影像相是所行,能行的就是分別心,這個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有這麼多的相的繫縛,用這麼多的空來除遣、來破除去所行影像相。
*「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那個相是心裡面所變的一個影像,不是真實的。那個相貌的相,也還是內心的分別,因為那個影像的相貌,離開了你心的分別,沒有那件事,所以也還是內心的分別。

*「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雜染就是染汙,你有所著就是染汙。「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那個「住」實在就是執著的意思,也就是染汙。
*前面那十種相,顧戀身相、我慢相、所取義顧戀財相、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這每一個相,你執著它就都是雜染,就都是雜染,所以都是雜染相。雜染相就能繫縛你,使令你不得解脫,就障礙你得聖道的。
*現在修這種空相,修這個空的智慧來破除去所行影像,也就是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
*「彼亦除遣」,這個相在這裡也是說兩種相,兩種繫縛:
第一個就是相縛,相也就是所緣的相,心意識接觸所緣境的時候就是相,所緣境就是相。接觸所緣境的時候,不知道這個所緣境如夢中境、如水中月,如幻如化、是個虛妄不真實的,不知道是不真實,認為是真的。這麼一分別,煩惱就來了,這個相就能拘束你不得自在,煩惱就來了,所以這叫做相縛。
這個煩惱來了各式各樣的煩惱一來,就叫做麤重縛,它們是不分離的,不能分離。
*有的地方說,相縛就是苦諦,苦的境界都是相縛;麤重縛就是集諦,就是一切的煩惱和業力都是屬於麤重縛。
*還有一種解釋,心一緣境的時候,有相分、有見分的不同,見分就指能緣慮的心,能緣慮的心緣慮所緣境,所緣境就是相分。緣這個相的時候,相能拘束你,就叫相縛,心裡面起了種種煩惱就是見分。
*還有解釋,相縛就指遍計執上的煩惱,麤重縛是依他起性上的煩惱。
*現在這裡說「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就是指相縛,相縛就是前面那十種相,這樣執著它的時候,這個相就繫縛你。有很明顯的能繫縛你、令你苦惱,有的是微細的,這不完全一樣。
*「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從相縛得解脫,彼麤重縛也就破除。
*或者說十種相都是相縛,是在所緣境上說,有所緣境就是有能執著的心,所以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之後,就是能取著十種相的心也除遣,也沒有繫縛。

戊三、說一一空除一切相(分三科)
己一、法說
善男子!當知就勝說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
*善男子!前面一共是十段,用一一空來對治一一相,但是應該知道,是就殊勝的這一方面來說,這個空來對治這個相。
*「非不一一治一切相」,不是說每一個空都不能治一切相,每一個空都能治一切相的,不是說只是像前面一個空治一個相,不是那樣的。

己二、喻說
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就勝但說能生於行,由是諸行親近緣故。
*「譬如無明」,「無明」就是顛倒迷惑,無常而執著常、不淨而執著淨、無我而執著我;不知道因果的道理,不知道第一義諦。
*「非不能生乃至老死」,無明也能生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無明也能生出來這些苦惱事情來的。能生為什麼沒有說呢?
*「就勝但說能生於行」,就無明的最有力量,它最直接發生力量的這一方面來說,就說它「能生於行」,能生福行、罪行、不動行。
1-福行,五戒十善這一類的善法,能在人天的世界上享福。
2-罪行,就是造很多的罪過,五逆十惡的這一切惡法,到三惡道去受果報。
3-不動行,就是色、無色界禪定的功德,這個善法。這都是屬於世間的事情,所以都是由無明發動。
*「由是諸行親近緣故」,怎麼叫做勝呢?因為無明它是諸行最接近、最直接的一個力量。無明相應的心一動,就動身口意了,不是做惡、就是做善,再不然就是修禪定,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說,就說它能生行。行緣識,行能生出來識、識生出名色,然後乃至到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老死這樣子。
*其實每一個這些有漏的雜染法,無明都有力量,都有一種力量使令它生起的,不只是能生行的。

己三、舉法同喻
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這個地方說到這麼多的空,這個空能對治這個相,那個空能對治那個相,也是就勝說的。實際上的情形,每一個空都能對治一切相的。

戊四、問答總空性相(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
*爾時,慈氏菩薩又對佛說:「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前邊說到十七空,按照一個義一個義立名為空的。現在這裡說「總空性相」,包括一切空,究竟是什麼原因是空?「總空性相」就包括了一切空都在內的。
*空性相,「性」,如果是當雜染,就是把這個性空掉,叫空性;如果是清淨的,那它是要存在的。所以這裡面的「性」,按下面回答的文來看,是通於這兩個意思。
*「相」就是相貌,若用語言文字解釋,它就是有個相貌的,是總空性相。
*若是一切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若通達總空性相,就不會有過失,這叫做無有失壞。
*有人學空,不相信因果,就是這個空學得就是叫做失壞,就是有了過失,壞了他自己的正知正見,有這種過患,所以叫做失壞。
*「於空性相,離增上慢」,對正確的空性相的道理覺悟,就不會有增上慢的過失。增上慢就是未證謂證。
*「未證謂證」,我沒有成就那樣的功德,我說我成就。
*「未得謂得」,沒有得到那樣的功德,我就說得到。
*若是自己明知道自己是沒得到那樣功德,說謊話,叫做大妄語。
*「未證謂證」指無為的功德說,「未得謂得」指有為的功德說。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讚問許說(分三科)
辛一、讚問有益
爾時,世尊歎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
*爾時,世尊就讚歎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你現在才能問這個深義,就是你的智慧,很大智慧。
*「如是深義」,這樣微妙甚深的道理。
1-《解深密經》,唯識宗裡面說到也叫做離言法性,「離言法性」就是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
2-《楞伽經》有「離心意識」,就是心意識不相應,用心意識去推測、思惟、觀察,是觀察不到的,不是分別的境界。
*「如是深義」就指離言法性這一方面說。
*「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令這些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對空性的相「無有失壞」,能夠正確地通達而沒有過失,不犯過失。這是讚歎彌勒菩薩。

辛二、徵詰所
由何以故?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
*為什麼這個「總空性相」這麼重要?善男子!若諸菩薩,若是沒有正確地通達總空性相,他犯了過失了。
*「便為失壞一切大乘」,他就會破壞、就失壞了一切大乘的功德,都不能成就。
*從《金剛經》上的意思來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已經發心,但是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如果你不學習般若波羅蜜,這個無上菩提心就會失掉。有金剛般若的時候,無上菩提心就不退轉。所以,你若沒能夠通達正確的空性,就能失壞你的無上菩提心。因為你若沒能夠通達總空性相,也就是沒有成就金剛般若;沒有成就金剛般若,發的大悲心都叫做愛見大悲。
*愛見大悲,因為愛見大悲本身就會引起煩惱,這是一。第二個,失掉慈悲心,就不是行菩薩道。
*沒有通達總空性相,就會有失壞、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在佛教裡邊教理行果這一切正法,都能破壞。
*想要在佛法裡面有一點作為,自己先要成就正見,要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的真義在哪裡?要能辨別、能夠鑑別這件事。

辛三、敕聽許說
是故汝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總空性相。
*總空性相這麼重要,所以你應該注意聽!我給你說一說什麼叫做總空性相。

庚二、依問正答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依他起」,「他」就是因緣,依因緣而生起。
*依因緣而生起,有兩個解釋:
1-阿賴耶識為種子,,阿賴耶識也叫一切種子識,它為轉識的種子。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來,如果沒有種子就不能生。
*虛妄分別,三界以內的所有這些凡夫,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都是虛妄分別,眼見色、耳聞聲,乃至意分別法,都是虛妄分別。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沒有見第一義諦,所以他所有的了別、各式各樣的分別都是虛妄分別。
*阿賴耶識的種子所現的這一切識,都是叫做依他起。這是《攝大乘論》這一個解釋。
2-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屬於這個範圍的,都叫做依他起。
*譬如說有無明,它就有行,有行就有識,有識就有名色,有名色就有六入,有六入就有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說是若沒有無明就沒有行了、沒有行也就沒有識、沒有識也就沒有名色,乃至沒有愛就沒有取、沒有取也就沒有有、沒有有也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老死了。說是我們不生的話,就不會有老死。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凡屬於這個範圍內,都叫做依他起。這就是一切的因果。分兩部分:一個雜染的依他起,一種是清淨的依他起。惑業苦都是雜染的境界;出世間的聖道,清淨的依他起。現在主要是說雜染的依他起。
*「圓成實相」就是清淨真如。觀一切法空,沒有惑業苦的時候,所顯示那個清淨、不生不滅、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一切聖人所證的涅槃的境界,就是「圓成實相」,圓滿成就,是真實的。
*在唯識的經論上看,不是因緣生法,是本來成就的,也是不可破壞的,所以叫做「實」。它是圓滿的,而沒有所缺欠,遍一切處的,所以叫做「圓成實相中」。
*「一切品類」,品就是類,哪樣的品類呢?雜染是一類、清淨也是一類。雜染裡面有人、有天、有阿修羅、有地獄、餓鬼、畜生,這是一類一類的。清淨,這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各式各樣的。
*「遍計所執相」,就是雜染也好、清淨也好,有執著的人,就是普遍的執著。雜染法裡面執著我相、人相、眾生相,也執著一切法相。在清淨法裡面也是執著,這是菩提、這是涅槃,這是阿羅漢、這是菩薩、這是佛,都是這樣執著。
*執著,就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就是假借這個名來安立這件事。譬如說菩提,這是個名字,用這個名字來安立這一切聖人所覺悟的事情。如果沒有這個名字,那麼那件事沒有辦法了解。用名字安立的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清淨、是不清淨,這些都是空無所有的。
*因為假名安立,沒有名字的時候,這件事就不能成立,叫假名。在我們凡夫來說,用名字說出來這件事、寫出來那件事,假名安立的一切法,我們就執著是真實的,這就叫做遍計所執相,普遍地執著。
*說是「我」,這是個名字,我們就執著有個我,執著有個我的體性。所以人家在罵我的時候說出那句話,我們就執著那句話生煩惱。若用唯識的這句話,「是假名安立的」,都是假的、都是沒有的、都是空的。
*「遍計所執相」,普遍地執著、思惟,都是我們這個第六意識所執著的境界。
*「畢竟遠離性」,就是究竟地遠離遍計所執相,這是無所有的。
*「及於此中都無所得」,畢竟遠離性中,前面那十種相都是沒有的,前面那個空所對治的一切相都是不可得的。
*就剩下來什麼呢?剩下來一個依他起相、圓成實相。依他起相,就是一切因緣生法都是不真實,如幻如化的。遍計執相,就不知道是如幻如化,執著是真實的。所以這個地方,遍計執和依他起分別在這裡。
*但是若是明白依他起是假的,凡夫很難知道這一切因緣生法都是假的。誰能知道這一切因緣生法?要聖人。
*【成唯識論】:「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
「非不見真如」,凡夫不見真如,沒有看見、不明白怎麼叫做真如,只是聽見一個假名字而已,這個真如的道理我們還是沒能覺悟。「非不見真如」,就是見真如的人。
「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才知道諸法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若是學習佛法的,就是用金剛般若面對一切的境界。

庚二、依問正答
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遍計執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依他起、圓成實是有。遍計執的無所有如果認為是有,叫做增益執;依他起、圓成實是有,你認為沒有,叫損減執,這叫邊見,就是錯誤的。
*應該覺悟到遍計執的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剛才說是唯有識而沒有義,就是我們執著的一切的所緣境,離開我們的心有它的體性,這是錯誤,是不可得的。

丙十四、能攝諸定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
*佛所開示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能夠該攝幾種殊勝的定?

丁二、如來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
*「無量種勝三摩地」,聲聞也有無量種勝三摩地,菩薩、如來都有無量種勝三摩地。應該知道這一切的無量種勝三摩地,都是奢摩他、毗缽舍那所該攝的。
*而一切的三摩地都是在四禪裡邊,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裡邊的,都是在禪裡面所成就的,所以叫做禪波羅蜜。

丙十五、因果作業障治門(分五科)
丁一、問答何因(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以何為因?」
*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因果,和它的作業、障治,這幾類。
*以什麼為因由來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或者說因是順益,這個因它是有力量得果的。以什麼因由能順益於果,使令你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能有所成就?順益的力量就叫做因。

戊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
*三樣事:一個是清淨尸羅,一個是清淨的聞、清淨的思,清淨的聞思所成正見,以此為因的。
*尸羅就是戒,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菩薩戒,戒要受持得清淨,這是一個殊勝的條件。尸羅清淨,會生歡喜心,生了歡喜心的時候,修止、修觀的時候,容易有成就。
*清淨的聞思,佛為我們宣說一切的修多羅、十二分教,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學習。
*思慧,聽聞了佛法,學習佛法已經是明了、明白、通達了什麼是佛法,而還要專精思惟。
*由聞、由思「所成正見」,通過聞思的學習,對於佛法的理解沒有錯誤,你得到的智慧對於佛法的理解沒有迷謬,沒有錯誤了,這個時候叫做正見。
*這個正見是由聞思來的,聽聞正法就是聞,如理作意就是思,才能得到正見的。成就正見以此為因,為奢摩他、毗缽舍那的因。

丁二、問答何果(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以何為果?」
*若以此為因,這樣學習、修行,將來能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得到什麼樣的功德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初釋
「善男子!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
*「善清淨心」,善,指無漏。沒有染汙,叫做清淨。修奢摩他所得的果,是善清淨心。心也就是定。
*「善清淨」的智「慧」,就是毗缽舍那所得果。由奢摩他得善清淨心,由毗缽舍那得善清淨慧,這是按等流果來說。
*若按增上果來說,就是互相幫助,止也能幫助觀,觀也能幫助止的。這樣說,就不用分別,就是善清淨心、善清淨慧,這兩個果都是止所得,也都是慧所得。
*「善清淨心」,或者說心遠離一切的煩惱的雜染。有了清淨心的時候,又會有根本智和後得智,就是「善清淨慧」。這兩種智慧究竟圓滿,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可以這樣說。「以為其果」。

己二、復釋
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現在第二個解釋。
*「一切」的「聲聞」,包括辟支佛,及成就無上菩提的佛,「等」應該包括菩薩,這是三乘聖人。
*「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一切聖人所得的功德,有屬於世間的、有屬於出世間的。這些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所得的利益。
*「世間」,應該說分成兩類:
一個就是有漏的,可破壞的這個世間,譬如說世間善法,或者五戒十善,善法,雖然是善,也不圓滿。
*若得到了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又高過了欲界的善法,但是也還是有漏,屬於世間的有漏善法。
*若是三乘聖人,得到四禪八定,他是共於世間,但是他是無漏的,還是可以說是出世間的善法的。
*但是,一切的佛和大菩薩,都有大悲心,他有根本智、也有後得智。後得智也就是有分別的智慧,他還是觀察世間法的,觀察世間上的一切的事情,所以也可以說通於世間法。所以出世間是殊勝的善法,但是三乘聖人也有世間的善法,但是也是無漏。這麼多的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所得之果」。

丁三、問答作業(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能作何業?」
*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它能做什麼事情呢?

戊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麤重縛。」
*它能夠解脫兩種繫縛,這是它應該做的事情。哪兩種繫縛呢?就是相縛和麤重縛。
*心和一切境界、一切相接觸的時候,心不得自在,為相所拘束,就不自在,就叫做「相縛」。譬如說我們有貪心的時候,遇見可意的境界,就被這可意的境界綁住,心就不自在。我們有瞋心,遇見可憎的事情的時候,瞋心一動來的時候,也是不自在。
*「麤重縛」,它是個惡法,是沉重能令你下墜,你很難向上,很難向前進步,就是使令你後退,所以叫做重。那麼這就是煩惱和煩惱的種子有這種作用,所以麤重也叫「無堪能性」。這種事情一出現的時候,你就沒有能力修學出世間的善法,所以叫無堪能,就是指煩惱說的。
*或者說,麤重指煩惱的種子說的,相縛就是煩惱的現行說的。
*現在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就能夠解脫、能夠消除這兩種繫縛。奢摩他修得好的時候,能降伏煩惱的現行,使令煩惱不動;毗缽舍那若修成功了的時候,能斷煩惱的種子。所以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能做這兩件事,就不被煩惱的現行、煩惱的種子給繫縛了,就得大自在。
*由凡入聖,這是一個難過的關。過這一關就是聖人,有無漏的智慧的時候,修行就比較容易。我們沒有無漏智慧的時候,煩惱還作主的時候,修行難,修行不容易,而修止觀的時候困難就困難在這裡。所以第一關,把愛煩惱、見煩惱斷了的時候,就是斷了相縛及麤重縛。

*相縛,是煩惱的現行。
*麤重縛,就是煩惱的種子。煩惱不動的時候,就像沒有煩惱似,但是煩惱的種子還存在,所以有所緣緣的時候,加上不能如理作意,相縛就出來,煩惱就出來。
*若是如理作意的時候,有所緣緣的時候,也還是沒有煩惱,煩惱還不動,但是煩惱的種子還存在。

丁四、問答能障(分三科)
戊一、約五繫障(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繫』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毗缽舍那障?幾是俱障?」
*發心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但是有一些事情能障礙我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能障的是什麼?
*彌勒菩薩又說:「世尊!佛曾經開示過我們,說有「五種繫」,常繫縛用功修行的人。幾是奢摩他的障礙?幾個是毗缽舍那的障礙呢?幾個是障奢摩他、也障礙毗缽舍那呢?

己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聖教不得隨欲,是毗缽舍那障。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
*「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顧戀」就是常常地思念,心裡面常想這件事,常愛著這件事。愛著什麼呢?愛著自己的身體、愛著財富。這樣,就是奢摩他障,這個心就安不下來很難修奢摩他。
*「聖教不得隨欲」,聖教就指聖人所教導我們,主要是佛說的,和這些大菩薩、大阿羅漢解釋佛所說的法,這些都是聖教。這些聖教,我不能夠隨意自在地通達、演說、思惟、觀察。
*「樂相雜住」,歡喜和多數人在一起住,就是歡喜憒鬧,歡喜熱鬧。表示這個人是怕寂寞,與止觀不相應,叫樂相雜住,也就是沒有放下。
*「於少喜足」,也不顧戀身、財,於諸聖教也能隨意地觀察修止觀,也不歡喜相雜住。但是,用功修行,少少得到一點成就的時候就滿足了,心裡面就歡喜了,就是這樣。
*「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應該知道也障礙修奢摩他的止,也障礙修毗缽舍那的觀的,也都有障礙。
*「由第一故」,就是前面樂相雜住,樂相雜住,就不能修止修觀。
*「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於少喜足」,我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就知足。「不到究竟」,就達不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就不能成功。

戊二、約五蓋障(分二科)
己一、正辨能障(分二科)
庚一、菩薩請問「世尊!於五蓋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毗缽舍那障?幾是俱障?」
*現在是約五蓋來說障。
*「於五蓋中」,五個蓋。蓋,是障礙,能障礙你得聖道,能障礙你聖道的加行善根不得成就。想要得聖道,修煖、頂、忍、世第一,修四念處,這個加行的功夫,它能障礙你,使令你不得成就,故名為蓋。

庚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毗缽舍那障;貪欲、瞋恚,當知俱障。」
*「掉舉」,在以前經過的這些可愛的事情上妄想,做種種這些妄想。
*「惡作」,惡所作業,就是不高興自己做過的事情,就是後悔。通於善,也通於惡。如果以前做的是有罪過的事情,我現在後悔,這是屬於善;如果做的是有功德的事情,現在後悔,就屬於惡。而這裡面所說的惡作,就是親友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
*「是奢摩他障」,這是障礙修止,因為這樣一想起來的時候,心就安不下來,所以是奢摩他的障礙。
*「惛沉」,就是用功修行的時候,是要求自己在所緣境上明靜而住,作如理作意。現在不能,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上,沒有這種能力,叫做惛沉。這惛沉一來了,這件事不能做了,所以叫做惛沉,就是什麼也不知道。
*惛沉,用功的時候這惛沉來了。「睡眠」,是在休息的時候,我這個時候不用功,我要睡覺,但是睡太多了,使令你靜坐的時候就惛沉,你就會惛沉。睡少了也會惛沉,你睡多,睡多也惛沉。
*「疑」,就是疑惑,我修奢摩他、毗缽舍那行嗎?我能成功嗎?疑惑自己可能辦不到。第二,說這個方法對嗎?它是能得到禪定嗎?能得聖道嗎?疑惑。佛是佛,有這種人嗎?世界上有這樣的不可思議的人嗎?就是疑惑佛、疑惑法、也疑惑自己,這個信心沒有;沒有信心。
*對於欲心強起來的時候,或者憤怒的心若強起來的時候,奢摩他也不能修,毗缽舍那也不能修。

己二、乘辨滿淨分齊(分二科)
庚一、得止滿淨(分二科)
辛一、菩薩請問
「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這裡辨別滿淨的分齊,圓滿清淨的一個範圍。
*彌勒菩薩稱「世尊」。「齊何」,到達什麼時候停止下來,可以名之為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奢摩他」是得涅槃的道路,所以叫奢摩他道。到達什麼境界,才可以名之為奢摩他道圓滿清淨?就是修成功。

辛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
*乃至到所有的惛沉和睡眠「正善除遣」,依據佛法,叫做正,能夠除遣惛沉、睡眠,到這個時候,就叫做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得到四禪就是應該是圓滿清淨。

庚二、得觀滿淨(分二科)
辛一、菩薩請問
「世尊!齊何名得毗缽舍那道圓滿清淨?」

辛二、如來正答
「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毗缽舍那道圓滿清淨。」
*前面奢摩他道的圓滿清淨,要除掉惛沉、睡眠,這和前面說那個就不一樣,前面奢摩他障是掉舉、惡作,這地方說奢摩他的障是惛沉、睡眠。所以可以知道,惛沉、睡眠也障礙奢摩他,也障礙毗缽舍那。
*「毗缽舍那道圓滿清淨」,就是所有的掉舉惡作正善除遣。掉舉、惡作也是動,心裡面動起來,這和毗缽舍那道的如理作意也是心是動,所以也是相順為障,彼此相隨順的,但是它能障礙它。
*但是有的地方說,「毗缽舍那道圓滿清淨」是諸漏永盡的時候,毗缽舍那道才是清淨的。「諸漏永盡」,就是一切的煩惱永久地息滅,毗缽舍那道才圓滿清淨,若是初果、二果、三果,他還沒能諸漏永盡,所以還不能說是圓滿清淨的。

戊三、約心散動(分二科)
己一、菩薩請問
「世尊!若諸菩薩,於奢摩他、毗缽舍那現在前時,應知幾種心散動法?」
*世尊!若諸菩薩,止也現前、毗缽舍那也現前。心裡面能夠明靜而住,就是奢摩他現前;也能夠如理作意,就是毗缽舍那現前的時候。這個時候,「應知幾種心散動法?」但是這個時候還是有障礙,能令你奢摩他、毗缽舍那會散動,能破壞你的奢摩他、毗缽舍那。
*散亂,散動也就是散亂,使令你的心流蕩,不能安住於所緣境,不能夠如理作意。有幾種呢?

己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庚一、標數列名
「善男子!應知五種: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麤重散動。

庚二、次第別釋(分五科)
辛一、作意散動
善男子!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
*「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就是棄捨屬於大乘佛法的相應的作意。大乘佛法相應的作意是什麼呢?就是菩薩學習佛法,觀察生死的過患使令一切眾生苦惱,學習佛法,知道佛法是出離生死的唯一的妙法;這時候發宏誓願廣度眾生,得無上菩提,共趣無上菩提,屬於這個範圍。
*現在這個菩薩棄捨大乘相應作意,沒有金剛般若的菩薩,愛見大悲的人就會退,我何必這樣辛苦去度化眾生?我自己了生死就好。所以就是退到聲聞、獨覺相應作意,我自己用功修行就好,墮在聲聞、獨覺相應作意。
*「聲聞」,出在有佛、有法的世間,聽聞佛法、修四念處得阿羅漢。
*「獨覺」,要供養很多的佛,聽佛說法、修四念處,這樣栽培善根,但是願意在無佛、無佛法的世間得,他就是歡喜這樣,這樣的人叫獨覺,就是無師自悟。
*「相應諸作意中」,在聲聞的諸作意中相應,在獨覺的諸作意中相應,就是歡喜這樣,退大取小。
*「當知是名作意散動」,這就是「作意散動」,就是把自己原來的大乘相應的作意棄捨,所以叫做散動。

辛二、外心散動
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隨煩惱中,及於其外所緣境中,縱心流散,當知是名外心散動。
*「若於其外」,說是若諸菩薩,發無上菩提心、受菩薩戒,或者受了五戒、八戒,或者受了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都是在佛法裡面學習佛法,都是修行人了。但是他修止觀的時候,他忘掉聖言,忘失尊教,這時候把佛菩薩或者師長的教導忘掉,怎麼樣修止、怎麼樣修觀這個事忘掉。就想什麼呢?
*「若於其外五種妙欲」,最滿意的是色聲香味觸這五種妙欲。
*「諸雜亂相」,種種的色、種種的聲香味觸法,這些放逸的境界,叫雜亂相。
*「所有尋思」,這個雜亂相的尋思,所有的在那上東想西想的。
*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這是表示在靜坐的時候,法塵,第六意識緣法塵法塵裡面是什麼呢?就是外邊那五種妙欲諸雜亂相,心裡面在尋思,各式各樣的思惟。
*「隨煩惱中」,隨煩惱也就是貪煩惱、瞋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隨逐我們的心不捨離,所以叫做隨煩惱。從無始劫來一直地隨逐我們不相捨離,所以叫隨煩惱。另外一種也叫隨煩惱,就是貪瞋癡嚴重的煩惱,隨你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情況會有不同的反應,也叫做隨煩惱;隨煩惱就是稍微輕一點,不那麼嚴重。這裡是包括輕、重都在內。
*在靜坐的時候,第六意識就攀緣以前所經過的五種妙欲的諸雜亂相,心裡面在那裡種種的尋思。這是第一個,「隨煩惱中」,心裡在煩惱裡面動。
*「及於其外所緣境中」,不靜坐時候,心就在注意外邊所緣境中,還是五種妙欲,「縱心流散」,不靜坐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就在外面的五種境界上,放縱自己的心流動散亂,而不知道保護自己的心的清淨,不知道。

辛三、內心散動
若由惛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愛味三摩缽底,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汙,當知是名內心散動。
*「外心散動」完全是染汙。
*「若由惛沉及以睡眠」,奢摩他也現前、毗缽舍那也能現前,但是又惛沉。惛沉和沉沒,惛沉,就是心裡面不知道所緣境,不知道止、也不知道觀。如果惛沉重了,前面惛沉不是有意的;睡眠就是惛沉重了,身體很不舒服,就是有意地去睡覺,叫睡眠。
*「或由沉沒」,惛沉和睡眠是很嚴重的情形,這個沉沒是輕微的,所緣境在心裡面沒有,但是心裡並沒有惛沉,還有明了性。
*「或由愛味三摩缽底」,三摩缽底,「等至」,等,也不惛沉、也不散亂,明靜而住,叫做等。至,得也,就是按照修止觀的方法不斷地努力,就得到等的境界。
*「等至」多數是形容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非想定,都可以名之為三摩缽底。
*「或由愛味三摩缽底」,就是得到定以後,定裡面有可愛的滋味,就是或者是喜樂的味道,殊勝禪定輕安樂的味道,或者是殊勝的捨,到第四禪以上就是捨的境界。愛著那個滋味的時候,有愛著,這一愛著,在佛法的態度來說,還是染汙,就是不清淨。
*愛著這件事,假設得到初禪的話,心裡面非常愛這個初禪,這一愛,用的心力會強一點,也是不容易退。但是因為愛的關係,也不容易進步,就是停留在那裡,就是住在那裡不動。
*只要有愛著的心,按佛法的立場來說,也是染汙、也是過失也是散亂,也可以名之為散亂。
*「或由隨一三摩缽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汙」,欲界的人,愛著欲界的欲。色界定以上的人,得色界定,對於色界定是他所愛的,還是有愛。
*諸隨煩惱,不只於愛,另外還有其他的見煩惱、慢煩惱、疑惑的煩惱,各式各樣的煩惱。
*疑煩惱,譬如說是得初禪,想要再進一步去修這二禪。修很久也不成就這個二禪,心裡就疑惑:唉呀!我不能得到二禪,就疑惑。
*另外還有見,會想到宇宙間這個事情,我、我所的這些事情,是常,宇宙間的事情是常住不變的,有一部分是無常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執著,執著常、或執著無常、或者執著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各式各樣的這些知見,這是一種煩惱。
*慢,自己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我才能得,你不能得!這是慢。或者是看見自己的朋友、相識的人,他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但心裡想:你這個人不如我,你都能得到;我強過你,我也能得!這也是慢。
*「隨一」,就是不一定所有的煩惱都有,就是可能有一樣或者是有兩樣。
*「諸隨煩惱」,就是或者愛煩惱、或者疑惑的煩惱、或者見煩惱、或者慢煩惱,在三摩缽底裡面現出來了。
*「之所染汙」,三摩缽底被這個煩惱染汙。
*「當知是名內心散動」,這就叫做內心散動。

辛四、相散動
若依外相,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動。
*「外相」,就是沒有入定的時候,或者沒有成就定的時候,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這一切事,或者所學習的修禪定的方法,這一切的事情。
*於內等持,學習以後,然後靜坐的時候,心裡面能夠明靜而住的時候,就把以前在定以外的時候所見、所聞、所覺、所知的這些事情,在定裡面現出來。
*「所行諸相」,在定裡面所行諸相,也就是在外邊,沒入定以前所見聞覺知的相。
*這裡邊有什麼不同呢?有親所緣緣、有疏所緣緣。疏所緣緣就是所見、所聞、所覺知那個事情的本質,在沒有入定的時候,所見聞覺知的境界,所以就是疏遠一點,所以叫做外。
*「於內等持」就是親所緣緣,就是在定裡邊,心裡面所思惟的境界。
*這個時候,還沒能成就定,但是有的時候心裡面也能夠明靜而住,但是有的時候又不能。這個時候心裡面思惟「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的時候,叫做相散動。

辛五、麤重散動
若內作意為緣,生起所有諸受,由麤重身計我起慢,當知是名麤重散動。」
*「內作意」,就是定地的作意,就是在禪定裡邊的時候,心裡面作意思惟什麼。
*「為緣,生起所有諸受」,因為得定的時候,定地作意現前的時候,就會生起來各式各樣的覺受,或者生輕安樂也是覺受,生歡喜心也是覺受,各式各樣的喜樂覺受。
*「由麤重身」,麤重就是「計我起慢」,執著有我,生起來我慢,都是由種子的。「麤重」就指我執的種子,或我慢的種子,種子叫做麤重。「身」是麤重的依止處,就是你身體裡面還有我和慢的種子。因為有我、我慢的種子,現在一生起來禪定的喜樂的覺受的時候,從麤重的種子就生現行,就起慢:我現在不得了了,我現在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了!自己生我慢心。
*因為生起諸受,我、我慢也就起來,就是生這種分別心。這就叫做麤重散動。

丁五、問答所治(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五繫、五蓋、五種散動的這些事情,這是能障。「問答所治」,這是屬於聖人的事情,前面還是凡夫境界。
*世尊!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一直地都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但是他們能滅除去什麼障礙呢?初地菩薩乃至十地菩薩他們不可能滅除相同的障礙的,應該障礙是不一樣的。
*「初菩薩地」就是極喜地,初見道的時候,初開始見到勝義諦就是我空、法空的道理。自己用功修行,也能有度化眾生的能力,心裡面得大歡喜。
「地」,在《仁王般若經》上是說:「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
*「入理般若名為住」,「入」就是相應的意思,就是契入,契入第一義諦,叫做「住」。契入第一義諦,心就安下來,所以叫做住。「住」有安靜、尊重的意思,就是指十住,十住菩薩說。
*「住生功德名為地」,入理了以後,你還是要發大悲心,要廣度眾生,就能夠發生很多的功德,叫做地。
*「地」是能生為義,能生長功德的意思,像大地能生長萬物。契入第一義諦的真理以後,就能夠生很多很多的功德。
*宗喀巴大師在《入中論善顯密義疏》,
地是無漏的、無相的般若大悲相應,名之為地。因為在一切聖人,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佛,所有的功德都是由無相的般若、無相的大悲心發出來的,所以這一個悲、一個智是地的意思。

丁五、問答所治(分二科)
戊一、菩薩請問
「世尊!此奢摩他、毗缽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
*彌勒菩薩問佛:已入聖地以後,「初菩薩地」就是初極喜地,乃至到最後的是如來地,這些聖人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息滅什麼樣的障礙呢?

戊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十地所治障(分十科)
庚一、初地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
*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於初歡喜地,他消滅「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
*「惡趣」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都是惡業所招感的。惡趣裡邊有三種雜染:一個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
*「煩惱雜染」,就是貪、瞋、癡、慢、疑、惡見。
*「業」,就是由這重的煩惱所發出來的活動,或者是由煩惱做善法,那個善法被煩惱的利用也變成罪業。
*「生雜染」,就是由煩惱、業所生出來的果報,就是到地獄,或者到餓鬼道、到畜生。
*沒有入初地之前,忍位、世第一的時候,修四念處的法門,煩惱輕微,或者不活動,智慧逐漸地增長,所以就沒有那三種雜染,不會到三惡道。
*初菩薩地能夠證得我空、法空的道理,就是分別我執、分別法執都息滅,所以他們能夠「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

庚二、第二地
障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
*第二地,叫做離垢地。離什麼垢?「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對於戒波羅蜜。戒波羅蜜裡邊有兩樣事情:一個是性戒,一個是遮戒。
*性戒,就是受戒、不受戒都是一樣,做這種事情就有罪,像殺盜淫妄這些事情。
*遮戒,就是佛所制立的,為了保護性戒,遠離人家的譏嫌,這些戒是佛所立的。不許可你做這件事,不可以做這件事,叫遮戒。
*初地的菩薩,對性戒已經具足得清淨,但是對於遮戒有的時候還有誤犯。
*現在初地菩薩繼續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把遮戒也持得清淨,微細的遮戒的毀犯的現行障也沒有,就是遠離犯戒的垢染。犯這種遮戒就是有這種的行為,就是一種垢染,就是障礙由初地到二地。
*「現行」就是在身口意上現出來犯戒的行為,「誤犯」其實也就是毀犯,但是屬於微細的這一面,不是粗顯的。

庚三、第三地
障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
*第三地是「發光地」,得到殊勝的定,大法總持,能發妙慧光故,所以叫做發光地。
*他得到高深的定,成就陀羅尼,就是有不可思議的記憶力,對於無量無邊的佛法法和義他都能夠記憶而不忘失的,所以叫做陀羅尼。有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忍陀羅尼。
*妙慧的光明,妙慧是什麼?就是聞思修三慧,他能夠念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有聞、有思、有修這三種智慧的光明,所以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叫做發光地。
*欲貪,在五欲上有貪著心,就是向外散亂,心裡面散亂,現在是得了定,就沒有欲,就把這個欲貪對治。
*初地、二地還都是有欲的,到第三地的時候得定,就把欲界的一切煩惱都清除,對治欲貪,所以就成就、得到很高深的定,得了陀羅尼,能發出來聞思修的大智慧的光明,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叫做對治欲貪障。

庚四、第四地障
第四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
*第四就是燄慧地,火燄,譬喻智慧,智慧火。火能燒薪,智慧火能燒煩惱薪,就是智慧的力量大,能消滅很多的煩惱,所以叫做燄慧地。究竟什麼煩惱呢?
*對治定愛,第三地是得定,就是對定有愛著心,這也是個障、也是個煩惱,對聖道有妨礙,所以用智慧火來斷除定的愛。
*「及法愛障」,「法」就是聞思的智慧,學習無量無邊的佛法,對無量無邊的佛法也有愛心,有愛著心。
*有的經文上,第三地對治欲貪障,還有「解法慢障」。第三地有聞思修三慧,又有陀羅尼,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所以他有法愛,所以有慢——我通達的佛法很多很多、很高很高、很深很深,是你所不能及的!所以有了高慢心,就是攝在這個法愛裡邊。聖人立刻就知道,知道自己不對了,用四念處來對治,奢摩他、毗缽舍那來對治的。所以到第三地進一步地用功修行,就是對治定的愛,對治解法慢這種執著,對治法的愛,於法也不能愛著,所以這叫做燄慧地。

庚五、第五地障
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
*第五地叫極難勝地,「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表示極難勝的境界。
*對於生死的苦惱境界,一向的厭離,叫做背,一向的厭離生死;對於涅槃,是一向的欣樂,或者是樂趣,歡喜涅槃的境界,就是對向於涅槃。
*現在第五地的菩薩把這兩個相反的事情對治,能夠融合在一起,這件事是不容易的。智慧,有真諦的智慧、有俗諦的智慧。
*俗諦的智慧,或者是雜染的、或者是清淨的一切的緣起法,通達這一切緣起法,這是俗諦的智慧。
*一切法的寂滅相,通達一切法的寂滅相,就是涅槃的境界,就是真諦的智慧。
*這兩個智慧,一個是有、一個是空,很難融合在一起。而現在到第五地的時候,能夠對治「一向背趣障」,生死即涅槃,就是不二相,難勝而能勝,所以叫做極難勝地。
*如果常修無我觀,修一切法空觀,或者修十二緣起觀,或者是觀苦集滅道四諦,修滅諦的觀法的話,就會覺悟到一切法的寂滅相。
*心常這樣思惟,沒有入聖位的時候,也會這樣思惟,就算有執著的心,常常能向於寂滅相,心能夠觀一切法寂滅相,安住於寂滅相這裡,不容易。
*煖、頂、忍、世第一這個時候,向於寂滅,能令心無所住,才能得無生法忍,得到初地。真如的理性現前的時候,一切法都不生不滅,它才能現前。
*修四念處觀,也就包含這個意思在內。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法都還是這一切緣起法,但是觀法無我這地方就包含著一切法寂滅相在內的。
*思惟苦、空、無常、無我這些苦惱的境界,思惟完了的時候,也思惟一切法寂滅相,思惟涅槃的寂滅的境界。
*第四地以前,這些聖人厭離生死的境界,苦集二諦流轉生死的苦惱境界;就是心裡面與那個諸法寂滅相能相應,對向於諸法寂滅相,就是有欣有厭。對於生死的境界有厭離心,對於涅槃的境界也是有愛樂心。
*到第五地的時候,不二相了生死涅槃沒有二相,煩惱與菩提也沒有二相,達到平等的境界。

庚六、第六地障
第六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
*第六地是現前地,觀察這十二緣起的時候,使令他極殊勝的般若的智慧現前。
*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對治什麼障呢?「對治相多現行障」,在五地以前的時候,常是修有相觀,觀察生死的緣起、涅槃的緣起,住於有相觀的時候多。
*第六地的時候,就是對治相多現行障,修無相觀的時候多,住於無相觀的時候多,住於有相觀的時候少。
*初地的時候,就開始能入於無相觀,就是入於真如三昧,一念不生的這種超越不可思議的境界就現前,但是不能常這樣,住於有相觀的時候還是多的。現在一直到第六地的時候不同,住於無相觀的時候多。

庚七、第七地障
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
*第七叫做遠行地,這時候純是無相的境界,純無漏的境界,但是還在有功用的境界裡邊,長時要努力地用功修行,還不是任運地、自然地就能相應;要努力地修行,才能與無相的境界才能契入,所以還是有功用。但是他是達到了有功用的最後邊際,超越二乘的境界。到第六地的時候與阿羅漢、辟支佛相齊,到第七地的時候,超越二乘的境界,遠遠地到了功用的最後邊際,所以叫做遠行地。
*「細相現行障」,就是前第六地觀察十二緣起,就是生死的緣起和涅槃的緣起。
*涅槃的緣起,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生死的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
*生死的緣起可以說是生,涅槃的緣起可以說是滅,就是寂滅的境界,有生有滅。有生有滅,並不是那麼粗顯,是「細相現行」的,有微細的生,就是生死的緣起的,還取著微細的生死的緣起,有微細的取著;對於涅槃的真如的不生不滅的寂滅相,也有微細的取著,所以叫做細相現行障。
*第七地是純無相觀,奢摩他、毗缽舍那有力量,能對治細相現行障,細相現行也沒有,也息滅。

庚八、第八地障
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
*第八地就是不動地,就是它所成就的無分別的智慧,任運地就相續下來,不間斷。不間斷也就是無分別智和真如理相應,不間斷地,沒有出入定的分別。
*第七地就是能夠沒有出入定,第八地進一步到無功用的境界,是相、用、煩惱這三樣事都不能動他的心念了,所以叫做不動地。
*「相」就是一切的相,清淨的相、或者是染汙的相,這一切因緣生法的境界。
*「用」就是努力地用功,修行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才可以,叫做用。
*「煩惱」就是這些愛見的煩惱。
*第八地菩薩這個時候,相、用、煩惱都不能動其心,所以叫做不動地。
*「於無相作功用」,對於無相觀,要心裡面特別地作意,特別地努力,才能入無相觀。現在第八不動地不需要特別努力,就是任運地、就是很容易,與無相觀相應。
*「於有相不得自在」,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有的時候有些因緣需要現出來清淨莊嚴的國土,想要把它現出來,就是有一點難,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不得自在,就是有這種障礙。現在這個第八地菩薩不是,是自在的,速疾成辦,一念之間就成功。

庚九、第九地障
第九地中,對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辭不得自在障。
*第九地叫做善慧地,成就四無礙辯,於十方世界善巧說法,同時能於十方世界為一切眾生說法,有這種大自在的境界。
*四無礙辯: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辯無礙解。
1-「法」就是能詮義的法句,就是名句文,這是法。
2-「義無礙解」就是文句裡邊所顯示出來的義,一切的經典裡面都是有文也有義,文就是法,裡邊的義,所詮的義。於一個文句裡邊能夠無障礙地辯說無量的文句,於一個義裡面能辯說無量的義。
3-「辭無礙」,言辭,他都能善巧地運用。這就是能通達一切眾生語言三昧。
4-「辯無礙解」,他能夠隨眾生的根性的所依而能善巧地說法,無窮無盡地說法。這樣法和義是所說的,能說的就是智慧。辭也是屬於能說的,用各式各樣的言辭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一切義的。
*對所滅除的障是於一切種善巧的言辭不得自在障,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眾生的言辭,他不能善巧、他不得自在。有所不知,就不能用;或者是知道是知道,但是不流利,也是不能用。現在第九地菩薩,能於一切種善巧言辭得大自在,這叫做善慧地。

庚十、第十地障
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
*第十地就是法雲地,「大法智雲,含眾德水,蔭蔽一切如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大法智雲」,「大法」就是真如,「智」是通達真如的無分別智,也包括後得智;雲譬喻大法智。
*「含眾德水」,在緣真如的智慧裡邊,如如智、如如理裡邊,就是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菩薩久遠以來自利利他所成就的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在如如智、如如理裡邊。在譬喻上說,就是雲裡邊有很多的水,大法智裡邊有無量無邊的功德。
*「蔭蔽一切如空麤重」,麤重就是煩惱,指煩惱障和所知障叫做麤重。
*「如空」,像虛空廣大無邊多的煩惱障、所知障,現在修成大法智雲,如如智、如如理。
*「蔭蔽」,就是把它破除煩惱障、所知障了。
*蔭蔽如空,比喻雲充滿虛空的時候,虛空的相貌不現出來,只看見雲滿虛空裡面。表示大法智雲成就的時候,也就是滅除無量無邊的煩惱障、所知障。這就是斷德;大法智雲,這就是智得;一個智德、一個斷德。
*「充滿法身故」,到法雲地的時候,還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無量無邊的三摩地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無量無邊的功德充滿他的法身。
*法身就是真如理,就是無量功德莊嚴的這個真如理。凡夫也有這個真如理,但就是惑業苦纏繞著,染汙這個真如理,我們沒有功德莊嚴。現在把雜染的事情清除,就是無量功德的莊嚴,充滿法身,而菩薩也能夠遍十方世界為一切眾生說法,滅除一切眾生的煩惱垢,令一切眾生善根成熟,得大自在。
*「圓滿法身證得」,滅除不得圓滿法身證得的障,所以就成就圓滿法身證得。障是什麼呢?也就是這種大自在的境界沒成就,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三摩地還沒得到自在,所以不能圓滿法身證得。

己二、如來地所治障(分二科)
庚一、所治障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
*斷除十種障,得證十地。現在「如來所治障」也就是第十地所知障。證入第十地之後,再進一步斷這種障,就成佛。
*《解深密經》在這裡,第十地和如來地中間沒有立等覺,就是由第十地進步到如來地。
*一般若是立的話,就是第十地的後心,第十地的後心就是等覺。
*善男子!此奢摩他、毗缽舍那,於如來地的時候,無量功德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如來地。第十地進一步到如來地的時候,他要「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的「煩惱障」和「所知障」。
*「極微細」就指煩惱障,「最極微細」就指所知障。或者這兩句話通於這兩種,通於煩惱障及所知障。或者是到極高的地方所斷的障叫極細,到最勝的境界的時候所斷的障叫極微細障。
*唯識宗,斷煩惱障、所知障它是分兩部分說。由分別生出來的煩惱障、所知障;還有一種是俱生的,與生俱來的,就有煩惱也就有所知障。
*分別所生的煩惱障、所知障到初地的時候斷掉,斷掉這兩種障,也就不會再到三惡道。
*滅掉以後,繼續地用功修行的時候,逐漸地滅所知障的;而煩惱障能夠叫它不現行而已,煩惱障的種子不斷,留惑「潤生」,來眾生的世界度化眾生。
*煩惱障到第八地的時候就是完全是不現行,第七地之前的時候,故意地示現有煩惱,度化眾生。
*煩惱障的種子不斷,到什麼時候斷呢?於如來地把煩惱障的種子消滅,金剛喻定現前的時候,煩惱障的種子完全消滅。

庚二、證得極果
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由於這位十地菩薩的後心,還要修奢摩他、毗缽舍那。無功用行,從第八地菩薩開始,到佛的境界,這個無功用的境界才圓滿的。
*「永害」,永久地殺害所知障的種子、煩惱障的種子就是究竟地滅除,永久也不會再發生作用。
*「究竟證得無著無礙」,是徹底地證得無著無礙。
*「著」就是所知障,「礙」就是煩惱障,現在「無著無礙」,沒有所知障的著,也沒有煩惱障的礙,成就一切智見。
*「一切智見」,或者說是緣真如的根本智叫做一切智,後得智或者說是見,就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因為佛的境界,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作成滿」,所緣的境界,就是真如。
*「建立最極清淨法身」,安立名字為最極清淨。因為前面第十地的菩薩,雖然是也得大自在,稱之為法雲地,但是他還有煩惱障的種子沒有斷,他還有微細的、極微細的所知障的種子存在,所以不能算是究竟,還不能所作成滿。現在到了如來地的境界,「所作成滿所緣」,就「建立最極清淨法身」,就是一點汙染也沒有。
*「最極清淨法身」就是如如智、如如理的境界。它能為受用身和變化身的所依止這時候就是所謂成佛。
*最極清淨法身,從《攝大乘論》看,離一切戲論,是無相的境界。但是為了度化這些法身的菩薩,他要現這個受用身,就是有相、無量功德莊嚴的,也可以名之為法身,無量無邊的清淨法所組成的身體,去度化這些法身菩薩。
*菩薩有肉身的菩薩、有法身的菩薩。
1-肉身,已得無生法忍,但是還沒到第八地,這個時候這個身體還是有漏,還要在三界裡面流轉,但是他有大悲心度化眾生,這是肉身菩薩。到八地菩薩以上,就是法身菩薩。
2-有的地方說,從初地以後就是法身菩薩。
3-有的地方說,從初住以後就是法身菩薩。
*受用身,法身佛為了度化法身菩薩,現受用身來度化他;不是肉眼、天眼的人所能見。
*要度化三界以內的三乘人,就得現變化身,就是佛要在人間,要有父親、母親,投胎、托胎、住胎、出胎,然後也要讀書,然後是出家、修行,得道了、成佛,然後度化眾生,是佛的神通變化,不是真實的。這是度化這一切在三界以內發出離心、發菩提心的三乘人,度化他們,現這兩種身。
*這兩種身都是以「最極清淨法身」為所依止的,是它所變現的。所以受用身也可以名之為化身的,就是由清淨法身變化出來的,但是它是特別殊勝,因為到法身,棄捨肉身,成就法身的菩薩所見的境界,「最極清淨法身」。

丙十六、證得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毗缽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怎麼回事情呢?菩薩是依止奢摩他的止、毗缽舍那的觀勤修行故,證得無上菩提呢?從開始修行一直到無上菩提,都是由奢摩他、毗缽舍那所成就的。

丁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己一、加行位(分三科)
戊一、釋(分四科)
庚一、思惟真如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毗缽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
*「加行位」,前面是資糧位,資糧就是準備,準備資糧;加行就是資糧準備好,這個時候想要得入聖道,就是要增加,就是要努力地修行,功課要增加,加功用行。
*「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毗缽舍那」,就是加行位。已經得到止、已經得到觀,最高得到四禪八定或者最少得到未到地定,這是說奢摩他。毗缽舍那,他能修四念處,觀法無我。
*「依七真如」,這個時候已經成就止和觀,要努力修行,怎麼修行呢?「依七真如」,「依」,隨順,或者說是學習。「七真如」,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
*於如所聞所思法中,在你所聞、所思的十二分教裡邊。由勝定心,在思惟的時候,要如你所聞所思法,就是佛說的十二分教。
*「如所聞」就是彼此是相契合的、是相似的,而不能夠互相違反。聞就是聞慧,思就是思慧,聞思兩種智慧還是在散亂心中,就是在資糧位的時候。所聞、所思法就是教法,語言文字的佛法,「法中」。
*「由勝定心」,因為成就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以名為勝定。「勝定」就是這個定,這個奢摩他、毗缽舍那有大作用,有大堪能,有很強大的能力。
*「善審定」就是一點也不猶豫,決定!心裡面很肯定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什麼叫做流轉真如?怎麼叫做相真如?怎麼叫做了別真如?乃至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要經過一個聞、思以後,內心裡面很肯定是這樣子,一點也不猶疑,這叫做審定。
*「於善思量」,審定以後,還要專精思惟,就是思慧。「善審定」就是聞慧的時候要達到這個程度,「善思量」就是要進一步地專精思惟。
*「於善安立」,在禪定裡面,得到奢摩他,在奢摩他裡邊依據所聞所思的,善審定善思量的七真如,在禪定的裡面安立,就是那個法句,安立七真如,在奢摩他裡面安立真如這個道理。

*「內正思惟」,內就是在定裡邊,正思惟,就是如理作意才是正思惟。善思量也是思惟,那是散亂心;現在這裡是「內正思惟」,禪定裡面也是思惟,可是不同,這時候力量是非常大的。
*「內正思惟」,思惟真如的道理,思惟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乃至苦集滅道的四諦的真如。
*這樣思惟觀察的時候,當然是止觀雙運的。在奢摩他裡邊,得到輕安樂,在奢摩他裡邊修毗缽舍那,由毗缽舍那又能夠得輕安樂,這時候才名之為止觀雙運。
*從經論上看,止觀雙運就是接近得聖道的時候的境界,很高的境界。
*所以「由勝定心」,就是止觀雙運,「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
*「內正思惟」,智者大師解釋《大智度論》裡的意思就是:有的時候是在思惟修毗缽舍那的時候,一下子斷惑證真了;有的人,是在修奢摩他的時候斷惑證真。
*如果在毗缽舍那的時候斷惑證真,毗缽舍那是王,而奢摩他是臣;如果是在奢摩他的時候斷惑證真,奢摩他是王,毗缽舍那是臣。
依奢摩他、毗缽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呢?佛先說加行位的境界就是這樣,止觀雙運。

庚二、棄捨諸相(分二科)
辛一、總標
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麤相!
*棄捨諸相,就是思惟真如的作用。真如的理性本來是離言說相、離心緣相、離名字相,離這三種相。
*離名字相,就是它是沒有名字。
*離言說相,不能用語言去表達。
*離心緣相,不能夠思惟攀緣、觀察能得到的。
*這三個相是有關連,若沒有名字的時候,沒有辦法思惟,不能思惟也就是不能說話的,所以他們是互相關連的。
*要覺悟真如,才能得聖道,得解脫、得涅槃、得無上菩提的。如果是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言說相,怎麼辦法學習呢?所以,還是不能離名字相,也不能離言說相,還不能離心緣相,還是要思惟、這樣觀察。
*由有言說入無言說,由有相而無相,修行的方便、修行的次第是這樣。
*在奢摩他裡邊修毗缽舍那觀察,觀察、思惟真如的道理。彼於真如正思惟的緣故,對於一切微細的行相,「現行」,在心裡面現出來它的活動,也就是心的分別,尚且能把它棄捨。
*心裡面忽然間或者由貪心現出一個相來,或者因瞋心現出一件事來,但是立刻覺悟,把這個相棄捨。有的時候能棄捨,有的時候不能,就是不是那麼自在的。
*得奢摩他、毗缽舍那的時候,微細的相的現行,能排遣出去。何況那個麤劣的行相呢?麤相,嚴重的貪瞋癡的煩惱;沒有那麼嚴重,就是細相。
*煩惱障,分兩種:分別生、俱生。俱生,就是任運,不待作意分別,這個煩惱就出來,這樣的煩惱叫做細相。若是作意分別起的煩惱就是麤相。
*或者是欲界的煩惱是麤相,色界、無色界天的煩惱是細相。

辛二、別顯
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
*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
*「執受相,或領納相」,約阿賴耶識。「執」就是攝持,能夠攝藏、能夠含藏無量無邊的一切法生起的種子,生起一切法的種子,它能攝持種子不失掉。
*「受」,就是執持、覺受,有感覺,就是它能夠執持眼耳鼻舌身前五根令生覺受,使令它是個有情物,而不像山河大地是個無情物,所以叫做受。因為它的執持力,所以是個有情,而不是無情。
*「執受」,一個是執受根身,有根身,一個是執受種子,這是「執受相」。
*「或領納相」,就是變現的一切的世界,器世間它不執受,不執著它令生覺受,但是領納它為所緣境。受、領納,不只是第八識,第七識、前六識也都是有領納相的。
*「或了別相」,就是阿賴耶識有了別相,因為它是識,它能了別種子,這是非常微細的事情。
*了別根身、器世間,都能了別。我們自己能覺知的這種了別的功能,是漸次地了別,從這裡慢慢地想到那裡,這樣了別。若是第八識是頓,第八識是一下子就能了別一切法,它所變現的一切法一下子就能了別。它能了別根身、和種子、和器界。
*「了別相」,第七識就是了別我,了別第八識的見分是我,了別這個我相,有疏所緣緣、親所緣緣的不同。
*前六識就是了別第八識的相分,第八識所變現的根身器界。前五根是淨色根,要天眼才能見,肉眼還是不行的,粗的前六識都能了別。當然它也是變成所緣緣,有親疏的不同。
*「或雜染清淨相」,無始劫來的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依阿賴耶識為根本的,是雜染相。遇見佛法僧,我們能夠學習佛法,逐漸地學習戒定慧,修止觀、斷惑證真,就是清淨相。
*也有解釋執受相就是身,領納相是受,了別相是識,雜染、清淨相是法,身受心法就是四念處。

*「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顧戀身,愛著這個身體,就是內相;顧戀財,愛著這些財富、財產,就是外相;內外相,就是男女承事那些事情,也就是內外相。
*「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佛教徒在佛法裡學習,發歡喜心說:「我要修行無上的微妙法門,我要去度化一切眾生,利益一切有情去。」這樣發心這也是一種相。這個相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這個人他沒有無相的般若的智慧,就是執著有修行這件事,有佛道可成,有無上菩提可得,我要修行。執著有一切眾生在生死裡流轉苦惱,有眾生可度。這是有所得的愛見大悲的菩薩的相貌是這樣。
*已經入聖道的、成就無相般若智慧的菩薩,也能修行聖道,也能廣度眾生,而又能離一切相。
*但是沒有入聖道、沒有成就無相智慧的,人如果不執著有菩提可成,有無上菩提可求,有眾生可度,你不這樣執著,這個大悲心生不起來;沒有眾生可度,那麼還做什麼呢?所以這就是一個矛盾的事情。凡夫眾生就是這樣,執著有這麼一件事,還肯努力。
*或正智相,也就是在勝定裡邊修毗缽舍那的時候,有各式各樣的思惟、分別、執著。「正智相」,思惟聖人的菩提,覺悟所成就的清淨無漏的智慧是根本智、或者是後得智,都屬於正智,正智的相貌。根本智是證悟真如的智慧,後得智是通達一切緣起法的智慧,都是清淨無染的,所以叫正智。
*「或真如相」,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但是佛給我們說的時候,用言語文字一說,我們從語言文字上去思惟,就有相,也還是要偏於空這一方面來說。「真如」也不是有、也不是空、也不是亦有亦空、也不是非有非空的,但是還是要偏於空這一方面思惟,才能對治眾生的煩惱的。
*「或苦集滅道相」,就是修四念處觀的時候,觀察色受想行識是苦、苦相。「此是苦,逼迫相」,苦是什麼相貌呢?就是逼迫相。
*集是生長相。苦是由集來的,集能生出來苦來。有這個凝聚的力量,它能使令你苦。苦是由自己的煩惱和業力集成界。
*若是阿羅漢斷除愛的話,斷除一切的煩惱的時候,集的力量就沒有。集還是能集出來苦,能積聚很多的苦的,但是因為有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與那個真如相應,苦不能苦,苦不能苦惱他,他就能解脫,能解脫這個苦。一開始的時候阿羅漢還是有點苦的,但是他很快的那個心就能與第一諦相應,就不苦。
*滅諦相,滅諦是諸法寂滅相,清淨無染的;就是剛才說離心緣相、離名字相、離言說相,就是滅諦相,這是聖人的無分別智的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
*道諦的相,是出離相,就是從集諦和苦諦裡面出來。苦是沒有辦法除的,只能除集,除掉那個集,苦就不現前,所以也就從苦出來。能出離的就是道諦相,就是戒定慧,由戒定慧能夠出離苦集二諦,所以叫做道諦相。
*道是出世間的因,滅是出世間的果;而集諦是世間的因,苦諦是世間的果。
*出世間的果是滅,是離一切相的境界,「照見五蘊皆空」,「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是離一切法一切相的。常常靜坐、修止觀的時候,有多少相應的時候,才覺悟到,心不與萬法為伴侶的時候是最自在,是清淨無染,是自在的。
*「或有為相」,就是在靜坐的時候,心裡面在思惟這個事情。有為的相貌是什麼呢?就是有生住異滅的這種變化。一切有為法都是有生住異滅的變化的,這是它的相貌。
*「或無為相」,就是沒有生住異滅。
*有的地方就講,有為,是煩惱所為,我們的貪瞋癡的煩惱所作為的事情,叫做有為。沒有貪瞋癡的煩惱就可以稱之為無為。
*「或有常相」,就是沒有變異的,沒有變化,也就是沒有生住異滅的變化。

*「或無常相」,就是有生住異滅的變化。所以這兩個和前面「有為、無為」是相通的。
*「或苦有變異性相」,佛為我們開示說,樂受也是苦、苦受也是苦、捨受也是苦。「苦有變異性相」,苦都是苦,但是有變異,有的時候感覺樂、有的時候感覺苦、有的時候感覺不苦不樂,但是都是苦。都是苦,有苦、樂、捨的分別,就是苦有變異,叫做苦有變異的性相。
*「或苦無變異性相」,就是沒有變化,一直地是苦。比如說到無間地獄,就是一直地是苦,它沒有其他的變化。
*「或有為異相相」,有為的異相相,就是一切有為法裡邊,都是有生住異滅,但是它還有差別。
*異相相,譬如說是這是善法、這是惡法、這是無記法,就是還有不同。比如說色是變礙相、受是領納相、想是取像相、行是造作相、識是了別相,每一法有各別的相,就叫做有為法裡面也有不同的差別相。
*「或有為同相相」,都是有為,但是他們的相是共同的。比如一切有漏法都是苦惱的,苦是一切有漏法的共相,一切有為法的同相,是相同的。譬如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無常是一切有為法的同相。無我相、空相,就是一切法的同相,有為法、無為法都是無我、都是空。
*這樣,苦只限於有漏法,不能說一切有為法都是苦,因為出世間的聖道也是有為法,但是一切聖人不苦,所以不能說有為都是苦。所以共相與共相也還有差別。
*「或知一切是一切已」,「知」就是能知的就是智慧,所知的就是前面說的一樣一樣的相這一切法裡邊,此法是這樣相,彼法是那樣相,各有各的相,叫「一切是一切」。這一切法裡面,這個法是雜染相、這個法是清淨相、這是內相、這是外相,就是「一切是一切已」,你這樣通達以後。
*「有一切相」,前面「知一切是一切已」就是盡所有性,「有一切相」就是如所有性。
*「或補特伽羅無我相」,「補特伽羅」,數取趣。數取趣就是數數地、一次又一次地往來取諸趣故,或是到天上去、或者又來到人間、或者到地獄去、或者又到天上去,就是六道中往來取諸趣故,去得到一個果報。果報叫做趣,就是不能永久住在那裡,還要有地方去,還要動,所以叫做趣,這叫做數取趣。
*「補特伽羅無我相」,有我論者的意思,在數取趣裡邊老是在變異,人間、天上地獄、畜生老是變異,但是其中有一個真常不變的我,就是有我相,補特伽羅我相。
*因緣生法是一面,另外有一個非因緣生的我,但是這個我是住在這個因緣生法裡邊,各有各的體性。就是在臭皮囊裡面、老病死裡面,有一個有自性的、真常不變的我,這是有我論者這樣執著。
*現在佛法告訴我們:「補特伽羅無我相」,在因緣生、無常生滅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那個我,就是「補特伽羅無我相」,這樣思惟。
*「或法無我相」,就是在因緣所生的諸行的當體,都是無常的、生滅變化的,沒有那個真常不變的我。

庚三、善修治心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
*加行位,就是在修止觀的時候,心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影像,因為修習真如作意,就能夠棄捨那一切相。
*一切相就是現行,在在加行位的時候還不能斷種子,只能在現行上發生作用,能令心無分別住。
*「彼既多住如是行故」,就是修真如作意,要數數地多住,長時期地這樣用功修行。
*「於時時間」就是有時修止、有時修觀、有時修舉、有時修捨。心裡面散亂,應該修止;止下來,也就應該修觀;如果掉動,又應該修止;止觀相應,就應該如是而住,就叫做捨。用止、觀、舉、捨的方法,時時間這樣修行。
有五種繫、有五種蓋、有五種散動。就是修行人內心裡面的毛病,內心裡面的過失,但是能夠時時間修習止、舉、捨,修習真如作意,就能夠善修治心,就是能對治「繫、蓋、散動」,使令你的心從繫、蓋、散動裡面解脫出來,能清淨你的心,能排遣一切繫、一切蓋、一切散動。這是加行位的一種用功的境界、用功的方法。
*修四念處,說真如作意,在四念處裡邊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境界,真如作意就屬於這兩部分內。觀身不淨,修不淨觀,能斷除去欲的障礙,然後就能一心一意地專心修真如作意,也就是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己二、見道位(分三科)
庚一、得名分齊
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
*「從是已後」,就是從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這個地方一剎那間以後。
*「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這時候就是見道。七真如,第一個真如是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淨真如、正行真如,也就是苦集滅道四諦。
*七真如,七是約能詮,就是能顯示真如的因緣,在這一方面說,就說到七個。所顯示的真如理性上,是沒有差別的,並沒有七個這種差別的事情,就是體性是平等無二。
*在加行位的時候,修行的時間是很長。在修真如作意的時候,觀察流轉也是真如,在無量劫裡面生死的流轉,前後相續地流轉,也能觀察、能覺悟真如的道理。見道的時候就是見這個真理。
*相真如,就是補特伽羅無我、一切法無我的道理。
*流轉真如,約前後說,過去、現在、未來,約前後延續不斷的境界上說真如。相真如不分前後,就是現在這一切法上就有補特伽羅無我、有法無我的相。
*了別真如就是唯識。流轉真如、相真如,是在識所緣的境界上說,唯識真如是約能緣的心說,一切法都是心,離開心沒有一切法可得,識也不可得,就是唯識真如,叫了別真如。

*苦、集、滅、道,約四諦說明真如,這位修行人,觀察四諦的真實性也都是真如。苦集,就包括流轉真如、相真如、了別真如都在內。清淨真如、正行真如,就是出世間的境界。在加行位的時候,修真如作意的時候是這樣觀察。
*等到證悟的時候,一剎那間「率爾智生,名為見道」,沒有這個分別相的。所以統合起來說:「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
*「自內所證」,就是證悟的時候是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心緣相,離一切相。
*「通達智生」,通達真如的道理,就是與真如相契會,這樣的無分別智現前。
*在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智慧也是逐漸地增長,還是在思惟觀察真如的相貌,心裡面帶相觀如,還是有影像,不算是真實證會真如的道理。
*到見道位的時候,無分別智忽然間出現,和真如理是相契會,離一切相,連名字相都沒有。見到以前所未見的境界,所未見的真如,現在見到,所以「名為見道」。就不是凡夫,這時候是聖人。

庚二、得此勝利
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
*「由得此故」,由於這位菩薩證悟真如理,有通達無分別智現前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名之為契入、或者是趣入菩薩正性離生。
*「正性」,在經論上的解釋分兩種:一種就是指涅槃;一種是指聖道名為正性。
*「生如來家」,就是真如,一切佛所居住的地方。
*涅槃就是真如理,涅槃是在果上說的,真如是在因上,也可以說是一切法有真如性。
*「正性」說是真如的話,就和生如來家的意思重複,所以在這裡還是指聖道。
*聖道,就是能入於涅槃的這個道路,聖人所行之道,能達到涅槃那裡去的道路,就是戒定慧。戒定慧裡面以慧為首,以慧為是第一波羅蜜。正性若這樣解釋,就是般若波羅蜜;無漏的、無相的般若名為正性,因為它能夠契會一真法界的理性,契會我空真如、法空真如的理性,所以叫做正性。
*「入菩薩正性」,煖、頂、忍、世第一這個菩薩,再一剎那就進步到初地菩薩的無漏、無相、無分別的智慧裡邊去。
*「離生」,「生」就是煩惱的種子。初極喜地的菩薩,所斷的煩惱就是分別我執和分別法執種子,叫做離生。
*「生」就指這兩種惑的種子說的分別我執的種子,分別法執的種子;這個種子能令你生起我的執著,能令你生起法的執著,所以叫做生。生起這種執著,就是流轉生死,造種種業、受生死苦。
*現在得到聖道,得到正性的聖道,也就是消除分別我執、分別法執的種子,所以叫離生。這個是斷德的意思。證道有智德、斷德,有解脫德。

*「生如來家」,一切佛,究竟圓滿的佛的住處,就是真如、一真法界的境界,住在那裡。現在這位菩薩,成就無相、無分別的智慧的時候,也就契會一真法界的真如理,所以名之為生。
*但是阿羅漢、初果聖人,也得到清淨無分別的智慧的,沒有說他生如來家,就是缺少大悲心的關係。他的目的就是得阿羅漢,入無餘涅槃,而不是要得無上菩提、廣度眾生的,所以不能說他是生如來家。
*「證得初地」,這時候成就十地的一開始的初極喜地,這時候就是超越凡夫地,入於聖位。
*「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初極喜地,它有很多的大威德的境界。凡夫因為沒有和真如理相應,心裡面浮動,還是有執著,就算是得到四禪八定了,也還不能說是聖人,他這個煩惱還有時候還會動。初果聖人他與真如理相應,正智一現前的時候,是一種大威德境界,所以他能夠有很多的殊勝的功德、殊勝的威德。
*在《華嚴經.十地品》說到初極喜地,能夠棄捨五種怖畏。
1-不活畏,不能生活,生活困難。衣服不夠用,或者吃飯沒有飯吃,或者是沒有地方住,生活困難,這些事情,有這麼多的顧慮。初果聖人對生活的問題,不顧慮這個事情,所以沒有不活畏。
2-惡名畏,凡夫害怕名譽不好了,就害怕,希望名譽好一點。但是初果聖人沒有這件事,誰毀謗他,心裡不介意。
3-死的恐怖。初果聖人沒有死的恐怖,他知道若死了,決定是生到好的地方,不會到三惡道,所以他沒有死的恐怖。
4-惡趣的恐怖,他不會到三惡道,沒有三惡道的怖畏。
5-處大眾裡面的「威德畏」,初果聖人沒有這件事。與我空真如、法空真如一相應的時候,能離一切怖畏。
*但是若是不入定,正念沒有現前的時候,也還是有煩惱。現在這是約他正念現前的時候,能有種種的勝德。
*初果聖人自己用功修行也是很自在,也能去發心度化眾生的,也有這種能力。所以在初果的時候、初極喜地的時候有很多很多的勝德。不過,也是還沒有圓滿,還需要繼續努力修行的人。

庚三、證事邊際所緣
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毗缽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
*「彼於先時」,就是在沒有入極喜地之前,就是在加行位的時候。
*「由得奢摩他毗缽舍那故」,已經成就奢摩他、毗缽舍那,所以已得二種所緣境。
*「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在沒有入聖位之前的「無分別影像所緣」,是奢摩他的境界,因為沒有證悟真如理,這個無分別還是有個影像,還沒能夠通達真如理。現在已證悟初地以後,與真如理相應叫做無分別影像,這和前面有點不同。
*「彼於今時得見道故」,現在證悟極喜地的時候,就是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他又成就事邊際所緣境,就是盡所有性和如所有性。

己三、修道位(分三科)
庚一、進修方便
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復於後後一切地中」,得初極喜地之後,還要繼續修行,就向於二地;得二地以後,要向於三地,一直到第十地,所以後以後、後以後,有很多的位次,就是十地,「一切地中」就是指十地說。
*「進修修道」,因為還有很多的功德沒有成就,還有很多的煩惱也沒有消除,所以要繼續用功修行。
*怎麼樣修法呢?「即於如是三種所緣」,在前面所說的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乃至到事邊際所緣,這三種所緣。「作意思惟」,數數地在三摩地裡面觀察思惟,就是這樣修行。
*有的時候是有分別影像所緣,有的時候是無分別影像所緣。就是一個止、一個觀;而止觀的內容就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這兩件事。

庚二、除遣相等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麤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麤重亦遣。
*假設說木匠,先用麤楔,然後用細楔,用細楔出麤楔。「如是」,木匠以細楔出於麤楔,菩薩修行也相類似,以此以楔出楔的這種方法,「遣內相故」。
*「內相」,就是心裡面的相,譬如說是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這是佛說的修行的方法,用補特伽羅的無我相除掉內心裡面的我執。補特伽羅無我,無我相是細楔,用這個細楔除掉我執的麤楔,這是一層。
*心裡面有一個補特伽羅無我的相,這又是個麤楔,現在又用真如作意,又是個細楔,用這個細楔又把那個麤楔又除去了,所以一層一層這樣做。
*初地是個麤楔,二地就是個細楔;二地又是麤楔,三地又是細楔;展轉這樣除,一直到最後,到成佛的時候。
*譬如現在沒得定的時候,感覺身體粗重,也可以說這是個麤楔。常常靜坐,得到輕安樂的時候,輕安樂就是個細楔,這個細楔把身體的麤重相除掉。就是展轉地這樣子除,所以叫做「以楔出楔」的「方便遣內相故」。
*「遣內相」,前面說很多相,有的是雜染相,譬如欲尋思,貪著五欲的尋思、有親友的尋思、國土的尋思、不死的尋思,五蓋、五繫這些染汙的尋思。用佛法的四念住是清淨的尋思,用清淨的尋思除滅染汙的尋思,也可以說用細楔去除麤楔。最後用真如作意把一切的細楔都除掉,心無分別住,就是到了初地的時候與真如理相應。前面這樣修行,後邊也是這樣子,也還是用細楔出麤楔的道理,一層一層的這樣子。所以「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來破除去心裡面這些執著相。
*「內」,有的時候是形容禪定,得定以後,只是說有離欲,但是心裡面還是有取著的。現在是用佛法一層一層地來清除,清除這一切的執著。

己三、修道位(分三科)
庚一、進修方便
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見道以後的時候,就開始修道。修道,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十地,一切地中,繼續努力地修行。修道怎麼修呢?有分別影像所緣、無分別影像所緣、事邊際所緣這三種所緣,作意思惟。

庚二、除遣相等
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麤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麤重亦遣。
*「細楔出於麤楔」,麤楔譬喻初開始用功的人,沒有成就無相的智慧,都是有所得,有執著的心修行,學習的法門都是麤楔。等到進步以後,用無相的法門來修行,無相的法門就是細楔,用細楔來除麤楔,除一切有所得的境界。
*或者說,不管是有相的法門,有所得、無所得,都是細楔。麤楔,就是阿賴耶識裡面的雜染種子,除掉這些種子。有所得的分別心不能滅除種子,一定要修學無相、無漏的功德法門,才有這種力量。
*「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方便」,也就是法門,「遣內相故」,就是排遣內心裡面的執著,就是前面說的各式各樣的相。這樣努力修行以後,一切,很廣泛,隨順雜染的。
*譬如說愛煩惱、見煩惱,都是雜染。有些煩惱本身還不一定是雜染,但是能支持雜染,能隨順雜染的力量。
*譬如說晚間吃飯,就隨順雜染。若午前吃飯,隨順性輕;但是晚間吃,隨順的力量大一點。
*「皆悉除遣」,這一切的雜染,一切的隨順雜染分,「皆悉除遣」,就是從初地開始進修修道的時候,就能除掉一切的雜染,都能除遣、排遣出去。
*「相除遣故,麤重亦遣」,到初地的時候就開始斷除相縛和麤重縛。但是相縛、麤重縛是很廣、很深的,不是一下子就除盡了,所以繼續地修行才能除掉。
*相縛,就是心接觸到一切相的時候,不被相所縛,不被相所繫縛,能夠通達一切相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寂的,心無所得,它就沒有力量來繫縛你。這樣,「麤重亦遣」,你內心裡面煩惱的種子也就排遣出去。

庚三、漸陶鍊心
永害一切相麤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練金法陶練其心。
*得無生法忍以後,因為心裡面有無漏的般若智慧,力量非常大,修行就容易;不管是什麼境界,心裡面都能夠清淨自在。逐漸地努力地修行,永害,殺害一切的相縛、麤重縛故。聖人修真如三昧、真如的思惟,就能斷煩惱,念念的能斷煩惱。
*「漸次於彼後後地中」,也不是一下子就是成佛,還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這樣,逐漸地這樣修奢摩他、毗缽舍那加上事邊際所緣,這樣修行。
*「如練金法」,怎麼樣修行呢?就像練金的方法似的,「陶練其心」。練金,有三種方法:
1-除垢陶練,把金礦裡面出的金,把粗的垢先要去掉它。
2-去掉它,只是清淨的金沙,然後再經過攝受的陶練,高溫的辦法把它鎔化,這叫做銷煮。
3-又繼續地來銷煮它,來除掉它那細的垢,叫做調柔,就可以做種種的器。
*譬喻,佛教徒初開始對於佛法有清淨的信心,就是除垢陶練。清淨的信心有兩個差別,就是在家的人想要出家有兩種障礙:第一個是不善業,就是歡喜安處在身惡行、語惡行裡面。第二個有邪惡的知見,就是不相信有聖人、不相信有阿羅漢這些事情。第一種,指在家。第二種就是指出家人,出家人的修行的障礙就是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輕蔑相應尋思,家勢相應尋思。
1-欲尋思就是思惟五欲的事情。
2-恚尋思,心裡面憤怒,想殺掉他。
3-害尋思,沒想殺掉,心裡在想傷害他。
4-親里尋思,想世俗上的親里的人,常常想念。
5-國土尋思,總感覺現在住的地方不好,我以前的家鄉好。
6-不死尋思,就是不知道無常。
7-輕蔑相應尋思,總感覺到自己很高,隨時隨處高慢心常起來,輕視人。
8-家勢相應尋思,就是我認識的居士都是大富貴的人,你們都不如我。
*現在「除垢」,就譬喻把這些垢都要去掉,不要想這些事。到什麼地方才能夠符合這個義呢?就是要到初禪的時候,這個垢都去掉。
*由初禪進一步地修行,一直到第四禪時候,譬喻攝受陶練。
*調柔的陶練,就譬喻第四禪以上,他得大自在;隨你所欲安住種種三昧,可以入種種三昧。
*如練金法陶練其心,已經登地的大菩薩,心裡面也還是有煩惱垢,有煩惱障,也有所知障,所以也是念念地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來排遣心裡面的垢。

己四、究竟位
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

戊二、結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菩薩」,這位發菩提心修止觀的菩薩,從加行位開始,經過見道、修道,到究竟無學道,他一直是在心裡面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他因為這樣努力地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功德圓滿。

丙十七、引發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
*慈氏菩薩又對佛稟白說:世尊!發心用功的人,怎麼樣修行的時候,才能引發出來,才能成就菩薩的廣大威德呢?
*「廣大威德」,就是神通的境界,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
*威,令人恐怖,心裡面有點怕他。德,是道德,道德的這種威力,不生恐怖心,生歡喜心、生恭敬心。
*威,佛菩薩有威來折伏惡人,有廣大的威,來折伏這些惡人,令他改過遷善;有廣大的道德,他能攝受這些品行柔和的人使令他的善根增長。一個折伏、一個攝受,這叫威德。
*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個是通於有漏的境界;漏盡通是無漏的境界。
*前五種神通都是需要得到禪定,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禪定裡面修得神通的方法,就很容易成功,就得到神通了。
*有的是報得通,前生有一種特殊的功德,與生俱來的,眼耳鼻舌身意裡面有特殊的能力。或者是吃藥、或者是念咒,也能得到多少神通的。另外就是借助鬼神的力量,也會有一點神通。

丁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戊一、釋(分三科)
己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
*善男子!菩薩若能夠通達六個地方,就能夠引發出來菩薩所有的廣大威德。

己二、依數列名
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
*善知心生,現起心的活動,就叫做生。善知就是智慧,智慧能知道心的活動。
*二者、善知心住,心住就是不散亂的境界,安住一處。
*三者、善知心出,出離煩惱的繫縛,心遠離煩惱。
*四者、善知心增,功德逐漸地增長。
*五者、善知心減,功德逐漸地減少。
*六者、善知方便,方便就是努力地修行,就是成就廣大威德的這種修行,你能夠實際這樣去做。

己三、次第別釋(分六科)
庚一、善知心生(分二科)
辛一、徵云何善知心生?先解釋第一個。
辛二、釋(分二科)
壬一、總標數
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
*行,這一念心在種種的境界上活動,叫做行,像人在道路上走路,這個心也是在所緣境上活動的時候,也叫做行。十六種行,每一種心生起的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十六種的差別。

壬二、別釋名(分十六科)
癸一、釋初心
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生,謂阿陀那識。
*第一個是「不可覺知」。「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它的行相,很難明白,很難覺知到,就是我們不能知道。譬如睡覺的時候做夢,就是第六識還在活動。若是不做夢,第六識也休息。
*睡覺有輕有重,有的人睡覺睡得輕,就是旁邊有人說話他也聽到,但是心裡不動,就是第六識還在那裡有一點覺知性的。睡眠重的時候,在旁邊說話他不知道。所以,若是指重的來說,前六識完全不動,完全不動而這個時候就是阿賴耶識在活動。
*阿賴耶識的明了性,阿賴耶識是不睡覺的,它是從生命一開始一直到最後,一直地是那樣行相,不變動的。可是那個時候我們自己不覺知到還有心的存在,所以阿賴耶識是難可覺知的。
*「堅住」,就是堅定地存在,安住在那裡不變動。阿賴耶識從生至死,它是也不是善、也不是惡,就是無記性的,剎那剎那相續下來,不變動。
*前六識,有的時候做善,有的時候是惡,善惡不決定,變動性很大,就不堅住。又有的時候不活動了,如果是在睡覺的時候不做夢了,六識也是不活動,有這種事情。
*譬如四大的色身:地水火風,地水火風的變化性也是很大很大的,就是不堅住。若是生到無色界天,沒有生理的組織。所以這個色是不堅住的,而前六識也都是不堅住的。唯有阿賴耶識是堅住的,所以它能受熏持種,有這個作用。
*「器」,我們所依止、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器世間是這一切有情的共業所創造的,也就是阿賴耶識所變,阿賴耶識還是要明了,還緣這個器世間的。
*也可以解釋器也是堅住,器世間它一定住一個劫。成住壞空,有四個劫,成劫就是世界開始成,最後完全成就就是住劫。住劫就是二十個增減,過後就是壞了,壞了最後是空,它決定能夠堅住一個劫,也可以說叫做堅住。
*識生起,謂阿陀那識,執持什麼?
第一,它能執持種子,生起一切法的親因緣,阿賴耶識有能力把它執持,使令不失掉。
第二,它能執受,執受根身,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執持它,令它生覺受,也令它不壞。如果阿賴耶識離開這個身體,這個身體就變成死屍,就是要壞了,它因為執持的關係,它不壞。所以執持它不壞,令生覺受。
第三,執取,叫做結生相續。一個生命的開始叫做結生。若按人來說,就是要依靠父母的遺體,有阿賴耶識的參加,就執取這個遺體「這是我」,這個生命就開始。一剎那間結生以後,又相續下去,逐漸地長大,就出胎。
*生命的一開始,就是阿賴耶識的力量,就是阿陀那識在執持。因為那個時候中陰身悶絕,就是死掉,前六識也不動,只有阿賴耶識,它最先來。
*中陰身是八識都具足,為什麼只是說阿賴耶識呢?就是一悶絕的時候,前六識不活動。所以阿陀那,有執持、執受、執取的不同,但是它的行相是不可覺知,是特別的微細。

癸二、釋第二心
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生,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入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分別意識。
*「種種」,識所緣的境界很多,是各式各樣。
*「行相」,就是能緣,能緣慮種種所緣境的心相。
*「所緣識生」,行相是能緣,行相緣種種的所緣,於是乎就生起來很多的識,識也就種種行相。
*「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就不是漸次的,一下子就是普遍地能夠取,普遍地去緣慮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
*「分別意識」,能分別的這個意識,第六意識。第六意識隨著眼根它也能分別,隨著耳鼻舌身它都能分別,它本身又是第六意識,又能緣法塵而起分別,所以叫做分別意識。
*「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前面「頓取一切色等境界」的相貌,應該是說想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應該是受蘊,就是受。內裡邊的眼耳鼻舌身意、外邊的色聲香味觸法,內外一和合的時候,就生覺受,或者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是喜受、或者是捨受、或者是憂愁,就是各式各樣的受。
*「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入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分別意識」,約無漏的境界,不是凡夫的境界。
*「一念」,就是強壯的人一彈指,時間就有六十五剎那,一剎那就是一念,一念的時間很少。
*「瞬息」,一百二十個剎那是一個怛剎那,六十個怛剎那算是一個瞬息。三十個瞬息就是一個「須臾」。
*「或頓於一念」之間,或者「瞬息」之間、「須臾」之間,「現入多定」,這個大菩薩的一念之間能入很多很多的定,很多很多的三昧。在清淨的天眼裡面能見多佛土,很多很多的佛世界,能看見很多很多的佛。一剎那間、一念瞬息之間能入多定,怎麼會這樣呢?這是佛菩薩的那種神通境界是不可思議。

癸三、釋第三心
三者、小相所緣識生,謂欲界繫識。
*「小相所緣識生」,阿賴耶識是緣欲界的狹小的執受境。「執受」,執令生起覺受,就是我們的身體才能夠有感覺。山河大地,也是阿賴耶識所變現,也是它的所緣境,但是不能令生覺受。欲界狹小的執受境,就是指生命體說,這是「小相所緣」。
*「小相」就是這個生命體,這是阿賴耶識「所緣」,阿賴耶識緣小相生起的阿賴耶識,這叫做「欲界繫識」。「繫」就是繫屬,屬於欲界的阿賴耶識。

癸四、釋第四心
四者、大相所緣識生,謂色界繫識。
*色界的生命體和欲界來對比的時候,色界是大相。

癸五、釋第五心
五者、無量相所緣識生,謂空、識無邊處繫識。
*「無量相」,以無量相為所緣,阿賴耶識生起,就是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兩個天,它們的執受境界。阿賴耶識所緣的境界是特別廣大。

癸六、釋第六心
六者、微細相所緣識生,謂無所有處繫識。
*無所有處的阿賴耶識是「微細相所緣識生」,他的生命體是非常微細。

癸七、釋第七心
七者、邊際相所緣識生,謂非想非非想處繫識。
*「邊際相」,非想非非想天是三界的最後的邊際。

癸八、釋第八心
八者、無相識生,謂出世識及緣滅識。
*無相識,這是無漏的境界。無相識的生起,是指出世識及緣滅識。出世識,就是能斷滅世間,那個識就叫做出世識。
*「世間」在《成唯識論》上說:「二取習氣是世間本。」世間上的一切的事情,以二取習氣為本,它能生出來世間上的一切法。「二取習氣」是什麼呢?就是心是能取一切法的。能取就是面對所取的境界,一個所取、一個能取;心這一動,就熏成各式各樣的種子,所以叫做二取習氣。由這個習氣,變現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所以叫做是世間上的根本。
*無相的智慧能斷世間本,所以就出世,就超越世間了,所以叫做出世識。
*出世識這個「識」,心與般若相應的時候,離一切相,心沒有影像。欲界的人乃至非非想天的人,心裡面都有取,就是所謂分別,一分別就有影像,煩惱就在這裡生起,所以都是有相。現在是用般若斷二取習氣,心就能離一切相,所以叫做無相識,聖人的無分別智見到真如理的境界,這就是出世識,這是聖人的境界。

*阿羅漢把三界以內的愛煩惱、見煩惱完全消除,眼耳鼻舌身意也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的,但是不取不捨,也不愛也不憎,就是這麼一個清淨的境界,但是他也面對一切法的。入定的時候,心裡面能離一切相,安住於畢竟空而沒有一切分別的,就叫做無相識。
*若是佛的境界,是甚深又甚深。《成唯識論》上有一個頌:「如來無垢識,是淨無漏界,解脫一切障,圓鏡智相應。」
*「是淨無漏界」,是清淨無漏的一個因,就是佛無量劫來所做的無量功德的種子,都在這無垢識裡面,所以「是淨無漏界」。
*「解脫一切障」,煩惱障、所知障完全都解脫。
*「圓鏡智相應」,大圓鏡智與它相應,就是出世識,也就是無相識,那是究竟圓滿。
*「及緣滅識」,滅諦就是真如,離一切障就是滅諦,緣滅諦就是無分別智。般若智還是心所,有心所一定是有心王,就是還是有識。所以識是通於流轉生死的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到佛的時候是與圓鏡智相應,凡夫的時候和這一切障相應。

癸九、釋第九心
九者、苦俱行識生,謂地獄識。
*以下約苦、樂、憂、喜、捨。「苦俱行識」,苦痛的感覺和識在一起活動,哪一類的眾生呢?這是說地獄的眾生他的識,心裡面就是苦,另外沒有別的事。

癸十、釋第十心
十者、雜受俱行識生,謂欲行識。
*「雜受」就是不是一種,有苦受、也有樂受、也有不苦不樂受,也有喜受、樂受捨受,各式各樣的受,就是不一定。這是哪一類的眾生?就是老是想要找到欲,這一類的眾生,就是欲界。欲界眾生也不完全一樣,就是人間的人,或者是餓鬼、或者畜生,多數的都是接觸到不可愛的境界,少數的接觸到可愛的境界;多數是引起很多的苦惱,少數的引起一些樂的事情。欲界的諸天多數接觸到可愛的境界,少數的接觸到不可愛的事情,所以他的心情多數是喜樂的,少數是不歡喜、苦惱。

癸十一、釋第十一心
十一、喜俱行識生,謂初二靜慮識。
*「喜俱行識」就是歡喜。「初二靜慮」就是初靜慮和第二靜慮這兩個地方。這兩個世界的人,他們的識就是喜和他的識在一起活動,沒有苦惱,完全是喜樂的境界。他們所求的,就是求這個心和喜樂不要分開。

癸十二、釋第十二心
十二、樂俱行識生,謂第三靜慮識。
*第三靜慮的眾生,把喜破除,完全是樂,三界以內所有的樂,它是最殊勝,一點其他的不如意的事情沒有。

癸十三、釋第十三心
十三、不苦不樂俱行識生,謂從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識。
*「不苦不樂俱行識」,就是捨受。捨掉憂、苦、喜、樂,就是心裡面平淡的境界。第四靜慮一直到無色界天的四空天,他們的內心的世界就是一個捨受。

癸十四、釋第十四心
十四、染汙俱行識生,謂諸煩惱及隨煩惱相應識。
*「染汙」,就是有煩惱,有各式各樣的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這一切煩惱染汙他的識,和識在一起活動,叫染汙識。
*「諸煩惱」,就是很多的貪瞋癡慢疑、我見。
*「及隨煩惱」,隨煩惱就是無慚、無愧、放逸、惛沉、掉舉、失念不正知這一些;還有小隨煩惱: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
*隨煩惱,就是根本的貪瞋癡的煩惱,隨遇到各式各樣不同的境界,反應出來的行相有輕有重的差別,就是叫做隨煩惱。另外一種,是根本煩惱的等流性,和它是同一類,但是輕一點的。

癸十五、釋第十五心
十五、善俱行識生,謂信等相應識。
*「善俱行識生」,這是清淨的、和樂。「謂信等相應識」,就是對於佛法有信、有慚愧心、無貪、無瞋、無癡,或是精進、不放逸這些事情。

癸十六、釋第十六心
十六、無記俱行識生,謂彼俱不相應識。
*不能說是善,也不能說是染汙,這樣的情況。「謂彼俱不相應識」,就是心和染汙也不相應,和善也不相應,叫做無記俱行識。

庚二、善知心住
云何善知心住?謂如實知了別真如。
*「善知」就是智慧,能知道心的住處。住表示滿意,這個地方滿我意,我在那裡可以住。
*「謂如實知了別真如」,就有那個無相識的味道。
*如實知」就是無分別的智慧,它能如真如的真實的情況而去知的,沒有變異。凡夫的虛妄分別心,不能見到真如理,都是顛倒、迷惑;若是修行成功的聖人,得到無分別智的時候,能夠如實知諸法實相。
*知什麼呢?「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行」就是一切有為法,一切有為法都是識所變現的。識是它的體性,離開識,它沒有體性;就是離開我們的分別心,那件事是沒有的,所以都是唯心所變現。所以這樣說,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本身是空無所有的。本身空無所有的,這樣一觀察一切行都是空的,心就無分別,心一無分別,這時候契合真如,就與真如相契合,所以叫做了別真如。這個時候叫做「住」,善知心住,心就是安住在這裡。*如果不能知道一切法都是識,認為那件事與我的心沒有關係,那件事有它自己的體性,若這樣分別,你的煩惱就來。
*如果認為是「識」,罵是假的、讚歎也是假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我心若不動,世間上沒有事,這個情形完全不同。所以這個「心住」是經過「唯是識性」,通達一切法唯是識性之後,心裡面安住在真如上。安住的時候,實在也無所安住,也是無住,還是無住;無住就是住,是名為「善知心住」。
*「我今何用膿血身,荷負眾苦無休息;今已除盡蚖蛇毒安隱當趣涅槃城。涅槃城中絕諸患,緣生眾苦悉皆無;佛及聖眾在中居,輪轉愚夫不能入。」
*「我今何用膿血身」,我現在這個身體就是膿血,不淨充滿啊!這個臭皮囊有什麼好?我用它幹什麼呢?
*「荷負眾苦無休息」,這個身體就是給我麻煩,不是今天頭疼,明天就是肚子疼,就是沒個完,沒有休息的時候,這樣的身體要它做什麼呢?
*「今已除盡蚖蛇毒」,我已經斷除貪瞋癡的毒。
*「安隱當趣涅槃城」,我很安隱很自在地可以入於清涼的涅槃城裡,無憂、無苦。
*「涅槃城中絕諸患,緣生眾苦悉皆無」,涅槃城有什麼好呢?很多的苦惱事情都沒有,一切因緣所生的苦惱都沒有。
*「佛及聖眾在中居」,釋迦牟尼佛、一切的聖人都在涅槃這裡住,大自在、安樂的境界。
*「輪轉愚夫不能入」,在生死裡流轉的這些有貪瞋癡毒,有三毒的這些愚夫,他不能去。
*「心住」就是住在涅槃那兒,住在涅槃城裡頭。

庚三、善知心出
云何善知心出?謂如實知出二種縛,所謂相縛及麤重縛。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
*「心出」這一念心,從煩惱裡邊解脫出來。
*「謂如實知出二種縛」,這個修行人要能夠如實知,如佛所說的那樣去覺悟。
*「出二種縛」,出離兩種繫縛,所謂相縛及麤重縛。心接觸到一切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各式各樣的相的時候,心就為相所拘束,不得自在,叫做「相縛」。
*相縛,不如意的相我們心裡面就憎惡、憎恨,就是瞋心來繫縛我們;如意的相,就是愛心來繫縛我們;也不是如意,也不是不如意,就是愚癡心來繫縛我們,就是貪瞋癡來繫縛我們,使令煩惱活動起來,繫縛我們。
*「麤重縛」就是煩惱的種子。我們接觸任何境界的時候,有貪心、有瞋心、有疑惑心、有高慢心,還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出來。如果沒有動什麼念頭,也還是縛。內心裡面有煩惱的種子,還是在繫縛我,使令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不能夠得大自在,不能夠安樂。
*「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這件事有相縛、有麤重縛的問題,我們若是能夠知道,或者是如實知,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修行,從相縛、麤重縛裡面跳出來。
*《成唯識論》有一個頌:「如是染汙意,是識之所依;此意未滅時,識縛終不脫。」
*「如是染汙意」,指末那識,因為它有四個煩惱和它在一起,就是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令末那識染汙。
*我癡,就是不明白無我的道理。
*我見,就是在無我的因緣生法上,執著有我。
*我愛,就是對這個我生愛著心。
*我慢,因為執著有一個我,就使令自己高起來,總感覺自己很好。
*但是第七識是非常微細的,所以這四種煩惱也非常微細,所以叫做有覆無記。因為有煩惱,所以叫有覆,不能見到真理,它有這種作用,有這種障礙,有覆;但是因為這個識非常的微細,煩惱的相貌不明顯,所以也叫做無記。
*「是識之所依」,是前六識的依止處。因此,前六識就算是沒有惡心所,有善心所做功德,因為受到末那識的影響,也變成有漏善,就是執著有我的關係,我癡、我見、我愛、我慢。
*「此意未滅時」,染汙意若不把它消滅。
*「識縛終不脫」,這個相縛、麤重縛,始終永遠是沒有辦法解脫。
*第七識執著阿賴耶識這個見分為我,它是有補特伽羅的我執,也有法執的。一定要修無我觀,修一切法無我觀,觀一切法是因緣所生、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觀察這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修我空觀、修法空觀,這個染汙意逐漸地就消滅,識縛就解脫。
*識與一切境界接觸的時候,知道都是如幻如化的,如夢中境、如水中月似的,有而不實,它是畢竟空寂的,這煩惱就沒有,就得解脫。
*想解脫煩惱的繫縛,就要修我空觀、修法空觀。要觀我不可得,要觀一切法不可得,要修這種觀一切法空、如實相。如果不這樣修行,這個煩惱能斷除去?

庚四、善知心增
云何善知心增?謂如實知能治相縛、麤重縛心,彼增長時、彼積集時,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名善知增。
*怎麼叫做善知心增呢?要從聞思修,才能夠如實地知道能治相縛、能治麤重縛的這個心,就是這個對治的法門,能這樣修行,也就是奢摩他、毗缽舍那。
*要如實知,你這樣用功修行,能對治相縛和麤重縛。
*若明白般若法門,或者說明白了別真如,就是開悟。從文字的佛法上開悟的時候,能契合佛意,叫如實知。你知道以後,就這樣用功,這樣採取行動;明白後,自己要修行,修行的對治道,有厭離心,修四念處觀,觀我空、法空。這樣修的時候,心這個力量就增長。作如是止、如是觀的時候,清淨的力量就增長。
*「彼積集時」,內心活動的時候,同時也就在你的身心裡面熏習成清淨的種子,叫做積集,一次又一次地積集。
*「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心在修止觀的時候,同時裡邊有止、有觀,有信、進、念、定、慧這一切的功德,「亦得增長、亦得積集」。現行的力量也增長,熏習的種子也在增長。

庚五、善知心減
云何善知心減?謂如實知彼所對治相及麤重所雜染心,彼衰退時、彼損減時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名善知減。
*「謂如實知彼所對治相及麤重所雜染心」,相縛、麤重縛染汙這個心,你能如實知的時候。「知」,不但是理解,其中有行的意思在內。
*「彼衰退時、彼損減時」,常常用功修行,相縛就輕,相縛就衰退,相縛、麤重縛就衰退。或者說彼相縛被你的修行力量衰退,麤重縛也就損減。
*「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其他一切的這些邪知邪見,一切的雜染的煩惱也同時都衰退;就是力量減弱、損減,它不能增長。因為有修行的力量,它沒有辦法增長我們世間上一般人的心理。
*一般的心理是隨順自己的煩惱活動。佛法是,我不要貪,也不要瞋,改造自己,不要求外邊的事情滿我意。要求自己不要有所求。
*就是完全是在自己這一方面努力,改變自己的分別心。唯識的法門也是這個意思,原則上也是這樣子,不向外要求,是在自己本身,要求自己本身解決問題。佛法的理論,一切一切的問題不是在外邊,在自己心裡面。
*在現行的活動上,用止觀的力量來對治自己的煩惱的時候,這煩惱被對治,就損減。同時那個煩惱的種子也就被損減、衰退,也損減。
*「此亦衰退、此亦損減」,所有的這一切染汙的事情都衰退、都損減。

庚六、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方便?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
*「方便」,方法、行動。有這樣的行動,才能有引發廣大威德的成就。由於前面努力地善知心增、善知心減這樣修行,成就四禪八定,乃至到滅盡定。成就之後,繼續地努力修行,就能「引發廣大威德」。
*怎麼樣才能夠善知方便,能夠成就方便呢?謂如實知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
*八解脫,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內無色想觀諸色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解脫。
*「內有色想觀諸色解脫」,得初禪的人,入在初禪裡邊,觀身不淨。
*天台智者大師解釋,分兩類:有的人愛煩惱重、有的人見煩惱重。愛煩惱重的人,心向外攀緣,就是修解脫的時候,就觀外面的境界是不淨,觀所愛的境界是不淨。如果是見煩惱重,就是我見的煩惱重,是觀自己的身體是不淨。
*現在就從觀察自己開始。在定中觀察自己大腳趾腫大,大拇趾腫脹,腫起來,漸漸地腫。然後第二個趾頭、第三個趾頭、第四、第五趾,都是腫得很大。然後就向上這個腳,向上這個腿,都腫大起來。然後先觀左腳也好,觀右腳也是這樣,一直逐漸身體一直到頭都腫脹起來。
*然後青瘀、膿爛,就是修這不淨觀。已經得到初禪的人,對欲界沒有欲,為什麼還修不淨觀呢?就是已經斷了的煩惱,現在繼續修不淨觀,使令那個煩惱,欲界的煩惱遠之又遠。第二個意思,常在定中這樣修,使令你的定進一步得大自在。
*修了這樣的不淨觀腫脹的時候,然後又怎麼修呢?就是在眉間這個地方,皮肉就開,開了就看見裡面的白骨,有趾甲這麼大。再向上,全部的頭腫脹得這個皮肉都脫落了,就見到髑髏骨;然後向下,通通都皮肉都脫落了。也可以由上至下、也可以由下至上,由足至頭、由頭至足,這樣觀,皮肉脫落,就剩了白骨,這樣觀察。觀了又觀,可以觀它一百遍、千遍、百千遍的這樣觀,就是在禪定裡這樣觀。
*觀到最後又怎麼觀呢?觀察眉間的白骨放光,放出八色的光明,青、黃、赤、白、地、水、火、風。
*然後向下邊每一骨節、每一部分都放光,全身都放光,得大喜樂。
*「內無色想觀諸色解脫」,在內有色想這個解脫裡邊,觀察自己是個骨人。現在觀察這個骨頭碎了,碎如微塵,風一吹就沒有,沒有了。
*這身體沒有;沒有了的時候,就是觀察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八種光明,心裡面就是觀這光明。這光明廣大,遠遠地照耀,放大光明,這樣觀。是在二禪裡面修,得大喜樂的境界。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在二禪修的解脫的基礎上,把這八色光明繼續地練,使令它清淨皎潔、放大光明,也得大樂,遍身受樂,故名為身作證。它所放的光明特別地清淨,超過前兩個解脫,所以叫淨解脫;「具足住」,圓滿地放大光明。
*現在修這八解脫,就是把愛味破除去,所以叫做解脫。他能夠自在地現出來種種的光明、神通,所以也叫做解脫,沒有障礙。
*「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就把這八色光明滅了,就是不思惟就沒有,就觀察無色界的四空定。
*無色界的四空定,沒有色蘊,還有受想行識,觀察這受想行識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觀察,就對四無色界定的愛味都破除去,就變成無漏的四無色定,叫做解脫。
*「滅受想身作證具足住」,聖人暫時想要休息,受想心所,把它滅了,就入於無心識的境界,所以叫做滅受想解脫。
*四禪八定都是有所緣境,滅盡定是無所緣境,所以也叫做解脫。它就和涅槃相似,所以叫做「似真解脫」。
*「八勝處」,在八解脫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的修行,使令你的道力更殊勝。
*「內有色想觀外諸色少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諸色多勝處」。就是第一個解脫裡面分成兩個。第三個勝處和第四個勝處,就是第二個解脫「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分成兩個,也是一個少、一個多。就是色有勝、有劣,有好、有惡的不同。這是四個勝處。另外加上的就是青黃赤白四個勝處,加起來就是八勝處。
*「內有色想觀外諸色少勝處」,少就指自己這個身體,觀它是不淨,觀所愛的人也是不淨,就是這樣叫做少。和剛才說解脫一樣,就是變成骨人而放大光明。
*「觀色多」的時候,就是觀一切人,觀所有的人都是骨人,都是不淨,觀所有的人都是不淨,最後觀到都是骨人。在禪定裡面,觀察無量無邊的骨人都來,從外面向這個人來了。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勝處、觀外色多勝處。觀這些骨人放大光明。無色想就是把骨人都滅,就是放大光明。最後的時候,就是不觀骨人,就是青黃赤白這個四色光明,就是練這個光明叫它清淨皎潔,要比八解脫還更殊勝的。

庚六、善知方便
云何善知方便?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
*修八解脫的目的,就是為了遠離煩惱。這個人已經得到初禪、二禪,或者是得到四禪八定,為了遠離欲界的煩惱,在初禪裡面還繼續地修不淨觀,乃至到白骨觀,有放光明的事情使令斷除去欲界的煩惱,遠而又遠的,這是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使令自己的禪定繼續地增長廣大,得大自在。
*「八勝處」,頭四個勝處,就是從頭兩個解脫發出來的,「內有色想觀諸色、內無色想觀諸色」。最後的青黃赤白的四個勝處,就從那第三個解脫「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從那裡分出來。
*「勝處」,對於光明的所緣境,能夠制伏所勝解的境界,能制伏它,能得到自在。譬如說心裡面觀想很多的骨人,他隨時可以觀想,隨時可以滅掉。
*「遍處」,就是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遍處」,遍滿一切處,廣大無邊的境界。從這樣的修行裡邊,就可以得到種種的神通變化。
*從識無邊處遍處,能得到無諍三昧、願智三昧,乃至四無礙辯才。
*空遍處,由自己所變現的一切的境界,都可以歸之於無所有,歸之於空。
*若修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修成功,就是隨時可以自在地成就一切的境界;想要怎麼變現,都是隨意的,如意自在的。
*「或修或遣」,修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的時候,還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修」就是由內心的觀想,使這個境界能出現,觀想青黃赤白的光明廣大、清淨、潔白,是青色的光明、黃色的光明,青黃赤白各式各樣的光明,都能如心所想的能現出來,而又是特別的殊勝。
*修的時候,這樣觀想,同時也要「遣」,遣就是除遣,把這些境界都排遣出去。然後又修勝解、修觀,把這個境界再現出來。現出來一個時候,又把它排遣了,所以叫做「或修或遣」。「遣」,也可以說是有止的意思在內。因為一切境界種種的影像的現前,是由勝解的力量,就是觀想的力量現的,一直要你心要這樣想才會現出來。現在這個遣也是想,但是一切的形相不現,明靜而住。

戊二、結
善男子!如是菩薩於諸菩薩廣大威德,或已引發,或當引發,或現引發。」
*善知六處的這個菩薩,「於諸菩薩廣大的六種神通,乃至四無礙辯的這一切威德。或者過去的時候,成就善知六處,就已經引發出來廣大威德。或者將來能善知六處,將來引發的廣大威德。或者這個菩薩現在修善知六處成功,現在引發廣大威德。

丙十八、無餘受滅門(分二科)
丁一、菩薩請問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佛曾經這麼說,在無餘依涅槃界裡面。「餘依」就是這個身體,由父母的幫助得到的這個身體,這個身體是一切活動的依止處,所以叫做餘依。「無餘依」,就是這個身體也滅。無餘依涅槃,也就是真如理,出離生死苦;煩惱盡了是有餘依涅槃,身體也滅掉了就是無餘依涅槃;一切的苦惱都沒有,就是無餘依涅槃界。
*在這樣的世界裡邊,佛曾經說過,所有的感覺,沒有剩餘的,都息滅了,而且是永久地息滅。究竟什麼受於此無餘依涅槃界中永滅了呢?

丁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戊一、釋(分二科)
己一、標數略答
「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
*以其要義來說有兩種受,在無餘依涅槃界中永久地息滅。

己二、問答廣釋(分二科)
庚一、徵
何等為二?
*說兩種受於無餘永滅,哪兩種受呢?

庚二、釋(分二科)
辛一、廣釋諸受(分二科)
壬一、略舉二受
一者、所依麤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
*一者、所依麤重受,「所依」就是身體。「麤重」,就是煩。煩惱和身體是不分離的,它就會有種種的感覺。
*第二類「彼果境界受」,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境界,眼耳鼻舌身意同境界接觸的時候,就會有感覺。所緣境界上說,說一個果,因為受是果,是由因所成的果,所以叫「彼果境界受」。

壬二、次第別釋(分二科)
癸一、釋所依麤重受(分二科)
子一、舉數列名
所依麤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麤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麤重受。
*「有色所依受,無色所依受」,就是六根,「所依」就是身體,身體就是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的前五根,都是清淨的四大所組織成就,所以都是色,就是「有色所依受」,依止有色根而有所感覺;有苦受,或者是樂受,或者不苦不樂受。
*「二者、無色所依受」,第六識是依第六意根,都是屬於心法,所以它是沒有色的,不是地水火風組成的。「無色所依受」就是第六意識的覺受;第六意識覺受,苦受、樂受、喜受、憂受、捨受,都具足。

子二、逐難更釋
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
*「果已成滿受」,謂現在受,就是過去的無明、煩惱和業力,得到了現在的果報,這個果報已經完全成就;眼耳鼻舌身意是果報,由過去的煩惱和業力所成就的、所招感的。招感現在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境界,就是有受,所以叫做現在受。
*「果未成滿受者」,果未成滿受也可能是過去所造的業力,還沒有得果報,將來得果報;或者是現在無明煩惱所造的業力,能招感將來的果報。所以將來的果報站在現在來說,就是那個果報還沒成滿。果未成滿的受,就是「未來因受」,就是未來果而現在還是在因的時候的受,站在現在來說,那個受還沒出現。

癸二、釋彼果境界受
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
*「依持受」,就是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依止處,我們要依賴這個世界,我們生命才能維持。
*「資具受」,就是我們的飲食這一類的東西,所飲、所食,或者穿的衣服、醫藥,這些都算是資具受。
*「受用受」,就是內心裡面有時候受苦或者是受樂。
*有的人資具不豐富,有所少,有所缺乏,受用受就是有苦;資具很豐富,生活很快樂。但是也有的人不同,資具很豐富,但是心裡面常常的苦惱;有的人資具並不豐富,但是心情很快樂。所以說了資具受,又要說這受用受。
*「四者、顧戀受」,依持受、資具受、受用受都指現在說,顧戀受就是過去的依持受、資具受、受用受,現在還要顧戀。或者說顧戀受是貪相應受,就是貪心所相應的受,時常還在愛戀這個事情、在想念這個事情。

辛二、釋永滅相(分二科)
壬一、釋有餘依滅(分二科)
癸一、初釋
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
*「於有餘依涅槃界中」,得阿羅漢果,還有生命體存在的時候,都滅除去什麼受呢?
*得阿羅漢果的人,他有四種寂靜。
*第一「苦寂靜」,苦令人心裡面騷動不安,現在苦寂靜,就是阿羅漢將來是沒有生死苦,一切苦都息滅。因為他現在所有的貪心無餘永斷,瞋心、愚癡心無餘永斷,所以將來的苦是完全寂靜。
*第二「煩惱寂靜」,內心裡面貪煩惱、瞋煩惱、愚癡煩惱,這些煩惱完全都息滅,所以貪心寂靜。
*第三「不損惱有情寂靜」,有來往的時候,不損惱有情,不會惱亂誰。他若有所作為的時候,一定是利益眾生的,不會去損惱人。
*第四「捨寂靜」,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不憂不喜,遇見什麼苦惱的事情、恐怖的事情、一切不如意的事情,他心裡面不憂;遇見如意的事情也不喜,心裡面不動。
*「住最上捨」,接觸到一切境界的時候,一點也不著,一點也不執著的,住最上捨,不執著。
*「正念正知」,不憂不喜,住最上捨,心裡面正念正知的,明明了了的;也知道這件事情是好、是壞,是清淨、是染汙,是正、是邪,什麼都明白,但是心裡面明明了了,正念正知的。若入定的時候心就能夠離一切相,無住,能不住一切法,阿羅漢有這種境界。

辛二、釋永滅相(分二科)
壬一、釋有餘依滅(分二科)
癸一、初釋
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
*得阿羅漢果,還有身體的存在的時候,叫做「有餘依涅槃界」。
*在這樣阿羅漢的內心裡面,果未成滿受,就是現在所造的業力和煩惱,或者過去沒有得果報的業力,將來得果報,叫做「果未成滿受」。
*有餘依涅槃界的阿羅漢,這樣的受完全沒有;就是現在的生命以後,所有的三界以內的苦果完全結束,永久不會再受苦。
*他現在還有什麼受呢?「領彼對治明觸生受」,「彼對治」就是未來成滿,果未成滿受,為什麼會滅呢?就是有能對治的聖道,就是般若波羅蜜;般若就是明,所以是「彼對治明」。
*明觸,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與明是在一起活動。現在聖人,有能對治的明,和他的心一起地接觸一切的境界,這個時候所生出來的受,他領納這樣的感覺,就是不憂不喜、住最上捨、正念正知這個境界。
*「領受共有」,除這個受之外,還有一個「領受共有」,就是彼果境界受裡邊依持受。「依持受」就是這個器世間所接觸到的一切境界,這個是一切人都是共有的,都有這種受。聖人也是有這種受。比如天氣冷了他也感覺冷;天氣熱了,他也會感覺熱,這一切的受。
*「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他的果。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有受,有什麼受?有飢渴,或者是有病痛,四大的變化,也可能會有病痛這些受,這些阿羅漢也有這種受。

癸二、復釋
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
*二種受就是所依麤重受、彼果境界受,這兩種受完全都沒有,這是有漏的境界。有什麼呢?「唯現領受明觸生受」,就是當前的明相應觸所生受,就是光明的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智慧面對一切法的時候,清淨的境界,只此而已,這就是無漏的境界。

壬二、釋無餘永滅
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
*在無餘依,就是把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身體,壽命到的時候,它就息滅,就叫做「無餘依涅槃界中」。
*「般涅槃時」,就是般者入也,入涅槃的時候,入於不生不滅的時候。壽命到了的時候,前一剎那色受想行識滅,第二剎那不生,就是不生不滅的時候。
*「此亦永滅」,這個「唯現領受明觸生受」也沒有,也不見,就維持一個不生不滅的境界。
*若是迴心的阿羅漢,發無上菩提心,不入無餘涅槃,還保留明相應觸,就是得法性身,還是有色受想行識,純是無漏的色受想行識,也可以稱之為法身。他還是到無漏的佛世界見佛聞法,也到凡夫世界來弘揚佛法的,這就是大菩薩境界。這時候也名之為不思議變異生死,也叫做意生身,也叫做法性身,功德圓滿的時候成佛,就是圓滿報身,盡未來地廣度眾生。

戊二、結
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所有的這些受完全都滅了;有漏的受是滅,無漏的受也是滅。

乙二、結歎勸學(分三科)
丙一、歎問有益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復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
*爾時,世尊說這樣十八門的止觀說圓滿。「復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
*「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這是先讚歎。
*「善能依止」,讚歎彌勒菩薩他能夠「依止圓滿最極清淨」的「妙瑜伽道」,止觀的瑜伽道是圓滿。這個表示小乘佛法裡邊說的瑜伽道不圓滿,因為只能斷除煩惱障,然後入無餘涅槃;對於大乘佛法這一部分,要比它更殊勝,還能斷所知障,圓滿無上菩提、廣度眾生的,所以叫做圓滿。
*「最極」就是無上的意思,沒有能夠再比它高上。
*「清淨」就是能斷除煩惱障,也能斷除所知障,是清淨無染是一個圓滿、無上的、無漏的境界。
*「妙瑜伽道」,微妙難測,不可思議的境界。「瑜伽道」就是止觀之道。
*「汝今」,你彌勒菩薩善能依止圓滿的無上的、清淨的、甚深微妙的瑜伽道。請問佛說這個法門。
*「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你彌勒菩薩對於止觀的瑜伽之道,已經到了決定,就是不動轉的時候,就是到第十地的境界。
*「最極善巧」,最極還是無上,善巧就是智慧,從止觀的最圓滿的決定的境界,成就無上的智慧。

丙二、顯佛同說
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者,已說當說,皆亦如是。
*你這樣請問,我已經為你宣說這個「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我這樣宣說,不只是我這一位佛,過去的佛已經這樣宣說,將來的佛也當說此法門,也都是這樣宣說。這是三世諸佛共同所宣說的一樣的法門的。

丙三、勸物修學
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應依此勇猛精進,當正修學。
*「諸善男子,若善女人,都應該依據此法門,沒有怖畏的,不用顧慮什麼,勇猛精進地不要懈怠。應該正確地,按照佛所說的這樣修學去,這樣努力地學習。

甲二、以頌重說(分二科)
乙一、初一頌總標失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於法假立瑜伽中,若行放逸失大義;依止此法及瑜伽,若正修行得大覺。
*「於法假立」,就是十二分教,就是佛說的修多羅契經。十二分教裡邊所說的這個止觀法門裡面,
*「若行放逸失大義」,若是你不肯這樣學習,你歡喜放逸;「失大義」,你的貪瞋癡的煩惱在種種的境界上放逸,就失掉大義。
*「大義」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依這個止觀的修行,能夠自利,也能利益眾生。依無餘涅槃自利,依無餘涅槃來利益一切眾生,會得到這樣的大義;放逸就失掉這個大義了。
*「依止此法」,依止此法假安立的瑜伽的法門。
*「若正修行得大覺」,就可以得無上菩提,就可以得到這樣的功德。

乙二、次四頌別顯失德(分四科)
丙一、第二頌見身所得失
見有所得求免離,若謂此見為得法,慈氏彼去瑜伽遠,譬如大地與虛空。
*「見有所得求免難」,肯用功修行,但是你不能符合佛意,執著自己的見解:「我這個是對的,我這樣我會有成就。」執著這個。用這樣有所得的見解,希求免除去生死的苦難。
*「若謂此見為得法」,若是執著你自己的見解是對的,「我這樣我可以有大成就」,這樣子,不符合佛意。
*佛招呼慈氏菩薩,說那個人距離佛說瑜伽道是很遠的。有多遠呢?「譬如大地與虛空」,就像大地和虛空那麼遠。

丙二、第三頌利生離染德
利生堅固而不作,悟已勤修利有情,智者作此窮劫量,便得最上離染喜。
*如果一個人有慈悲心,要利益眾生,而這大悲心又非常的堅固,但是他又不作此念,說:「我是能利益眾生,眾生是我度化的。」他沒有這種有所得的看法。
*「悟已勤修利有情」,覺悟無所得的智慧的時候,精勤地修行,又能有慈悲心利益眾生的話。
*「智者作此窮劫量」,這個人無所得,這個人是有智慧的。能這樣修行的話,自己修行又能度眾生,乃至到窮盡劫的數量,就是很長的時間。
*「便得最上離染喜」,就會得到無上菩提,沒有染汙的法喜,就成就。

丙三、第四頌為欲說法失
若人為欲而說法,彼名捨欲還取欲,愚癡得法無價寶,反更遊行而乞丐。
*「若人為欲而說法」,若是一個人為求世間上的名聞利養,為人去宣說佛法。
*「彼名捨欲還取欲」,為人說法是捨欲,但是他又希求世間上的名聞利養的,就叫做還取這個欲。
*「愚癡得法無價寶」,愚癡的人他遇見「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這樣圓滿的無價之寶。
*「反更遊行而乞丐」,反倒還是在世間上乞丐,譬喻遇見這個法寶,不這樣修行,反而希求世間的名利,就是譬喻這個可憐的境界。

丙四、第五頌捨著利物德
於諍諠雜戲論著,應捨發起上精進,為度諸天及世間,於此瑜伽汝當學。
*「於諍諠雜戲論著,應捨」,就是學習這個法門的人,應該棄捨這個諍論,棄捨與人的諍論。就是宣揚佛法,棄捨一切的諍論。
*「諠雜」,喧鬧混亂的境界,棄捨這個。
*「戲論著」,諍論也就是戲論,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一切有名言的都是戲論,一切名言分別都是戲論。要超越這個境界才是聖人的境界。
*「發起上精進」,應該發動起來增上的精進,就是勇猛的精進努力修行。
*「為度諸天及世間」,要發無上菩提心,就是為度化一切諸上的天人和世間的人,「世間」,這就是一切的眾生,要發這樣的無上菩提心。
*然後,於此佛所說的瑜伽的止觀的法門,應該精勤地修學,去努力地修行。

甲三、依教奉持(分二科)
乙一、菩薩請問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又說:「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依此止觀法門的修行,就能通達甚深微密的道理,所以叫做解深密。解深密的法門裡邊,這個止觀是解深密法門,這個教導叫什麼名字呢?我應該怎麼樣來受持?「奉持」就是受持。

乙二、如來正答(分二科)
丙一、依問正答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
*「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這個解深密法門名字叫做「瑜伽了義之教」。
*「瑜伽」就是相應,就是止觀。
*「了義」就是一點沒有含蓄的、沒有隱藏的,很明了的、很究竟的把它宣揚出來的。
*「於此瑜伽了義之教」,依佛所教的去受持就好。

丙二、歎教勝利
說此瑜伽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說此瑜伽了義教」的時候,「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有這麼多的人發無上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心者願也,就是發願希求無上菩提,願得無上菩提,這是第一個勝利。
*「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有三百千這麼多的聲聞人,就是發出離心而沒有發無上菩提心。「遠塵離垢」,在小乘法裡面得初果須陀洹的時候,所斷的煩惱叫做塵垢。分兩句說,就是斷除身見、戒取、疑。
*身見就是我見,執著有我這個我見,和這個戒取見和疑,這叫做遠塵。
*離垢就是身見、戒取、疑的種子,種子也是垢,也遠離,也清除。
*「於諸法中,得法眼淨」,在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裡面得到法眼清淨。法眼在大乘裡面就是慧眼。他知道一切法是無常的,都是虛妄不真實,在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得到無我、無我所畢竟空的智慧,斷除、遠離塵垢,所以叫做法眼淨。
*「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這個就是阿羅漢果,有這麼多的聲聞人,所有的這麼多煩惱:見煩惱、愛煩惱、分別的我執和俱生的我執,一切的煩惱都永久地息滅。
*「心得解脫」,他的心沒有煩惱的繫縛,就是得到阿羅漢果。
*「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這是第四個勝利。七十五千這麼多的菩薩,獲得廣大的瑜伽作意,就是這位菩薩發無上菩提心,覺悟生死的過失和出離的方便,出離生死的法門他都覺悟。覺悟了,發廣大的菩提心,進趣無上菩提,修學止觀,這就叫做「廣大瑜伽作意」。
【結語】
有三大段:第一段就是說進修止觀的方便;第二段廣說所知的法、所知的義,作為止觀的所緣境;第三大段就說止觀所得的果所得的聖果。
*修學止觀的人,一定是聞、思、修,先發無上菩提心,然後學習佛所說的十二分教,由聞而思、由思而修,而後得無生法忍,是這麼一個次第。
*如果只是聞、思,沒得修慧,也不圓滿;如果只是修,多多的靜坐,而於十二分教沒有聞思的功夫,也是不圓滿。所以一定有聞思,而又要有修,這個時候才算是「住法比丘」。聞思修都具足,才能夠進步到無生法忍,得入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