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中阿含176經-行禪經


中阿含176-行禪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世間真實有四種行禪者,云何為四?或有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或有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或有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或有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云何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彼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初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二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得第三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三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四禪,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識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所有處,滅定也。彼行禪者不知如真:『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不知如真已,於如退轉,意便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而謂衰退。
  云何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彼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二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初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二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三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二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三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得第三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第四禪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三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第四禪。』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量空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第四禪,不應思餘小想入無量空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量識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量空處,不應思餘小想入無量識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處,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無所有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至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量識處,不應思餘小想入無所有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思餘小想,修習非有想非無想處道。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不知如真:『寧可思厭相應想入無所有處,不應思餘小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彼不知如真已,不覺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而謂熾盛。
  云何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彼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所有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量識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所有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無量空處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色樂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無量空處,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第三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四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得第三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第二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三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初禪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第二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復次,行禪者所行、所相、所標,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標,唯行欲樂相應念想本退具。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離本相,更趣餘處,失初禪,滅定也。』彼知如真已,於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禪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云何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彼行禪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則從初禪趣第二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二禪趣第三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得第三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三禪趣第四禪,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第四禪趣無量空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復次,行禪者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彼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行禪者便作是念:『我心修習正思,快樂息寂,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是勝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覺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禪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世間實有是四種行禪者,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復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即於興等,謂之為衰,乃至廣說。此中四轉,當知二時顛倒,謂於三摩地,若退墮時、若勝進時。趣退及退,俱名為衰;趣勝進道及與勝進,俱名為興。
[]復次,如《分別靜慮經》言:有靜慮者,對於進步,認為是衰退。乃至廣說。在這裏出現四種情況,應當知道二種時候會顛倒,就是在禪定中,若是退墮的時候,若是勝進的時候。什麼是衰退呢?有二個現象,趣向衰退及正在衰退,都名為衰退。什麼是勝進呢?有二個現象,趣向勝進的道路及正在勝進,都名為勝進。

1)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進時顛倒?彼謂我今退失離生喜樂,我今退失勝三摩地。謂靜慮者,勤修習故,心趣寂靜,隨捨行故,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近分,然於此事不善了知,於此位中,初靜慮地喜樂已過,第二靜慮地中所有喜樂猶未能得。便作是念:於今退失離生喜樂。遂還從彼退攝其心。當知如是修靜慮者,其心顛倒。
[]怎麼樣能知道,在修定的過程中,進步的時候犯錯誤?彼行者說:我現在退失離生喜樂地,我現在失掉殊勝的禪定。為何會出現這種錯誤呢?成就初禪的人,努力的用功修行,內心向前進步到二禪的無尋無伺的寂靜境界,其心能隨順棄捨尋伺的寂靜境界,而活動的緣故。此行者從初靜慮入於第二靜慮的近分,然而對於這件事不能了知。在第二靜慮的近分定這個階段,已超過初靜慮的喜樂,沒有初禪的喜樂。第二靜慮地的所有喜樂,還沒有得到。心裏面就這麼想:我現在退失離生喜樂。於是還是退回到初禪,來收攝自己的心。應當知道這樣修靜慮的人,他的心是錯誤的。

2)云何應知於三摩地退時顛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為涅槃故,積集資糧,彼於涅槃已得所修資糧圓滿。由此因緣,或由功用,或復任運,起如是想作意現前。由如是想作意故,於諸色中乃至識中,了知如病乃至無我。由如是想作意故,從此無間,因世間定所生喜樂不復現行,便作是念:我今退失定生利益及所依止。遂還從彼,退攝其心。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顛倒。
[]怎麼樣能知道,在修定的過程中,退步的時候犯錯誤?譬如有一類人,已經得到初禪,為了想要得到涅槃的緣故,積集涅槃的資糧。彼行者對於涅槃所需要的資糧,已經具足圓滿。由於此資糧圓滿的因緣,或者是由自己努力,或者是很自然,生起這樣的如病、癰等想,作意如病、癰等想令其現前。由這樣的想與作意的緣故,了知色、受、想、行、識,就像病、癰、箭,無常、苦、無我。由於這樣的想與作意的緣故,從此無有間隔,初禪的喜樂不再現行,因為喜樂沒有,此行者就這麼想:我現在失掉初禪的喜樂利益,及所依止的心一境性。於是還是退回到初禪,來收攝自己的心。應當知道這樣修靜慮的人,他的心是錯誤的。

3)云何當知於三摩地退失無倒?謂如有一,得初靜慮,便生喜足,不求上進,唯起愛味;由起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遂便退失近欲界定,彼於此衰能了是衰,由此因緣,當知無倒。
[]怎麼樣能知道,在修定的過程中,退步的時候沒有錯誤?譬如有一類人,已經得到初禪,就生起歡喜、知足,不再追求進步,只是歡喜初禪的境界。由於內心取著喜樂的相貌,同時愛著此喜樂,於是就退失初禪,初禪和欲界是臨近的。彼行者對於這種衰退,知道是衰退,因為自己錯,知道自己錯,就叫做無倒。

又由所得靜慮定故,自譽毀他,謂我所得此靜慮定非餘能得,由起如此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便從定退,彼於此衰能了是衰。
[]又由於成就初禪的緣故,讚歎自己,譭謗別人。如何譭謗呢?說:我所成就的這個定,不是別人能得。由於內心生起這念頭,同時愛著此念頭,令所有五蓋生起,纏繞自己,展轉令煩惱增長,展轉令煩惱變厚,於是就退失初禪。彼行者對於這種衰退,知道是衰退,因為自己錯,知道自己錯,就叫做無倒。

又以所得靜慮諸定,顯示於他,為諸國王及王臣等當供養我。從定起已,尋思此事,由如是欲俱行想作意故,所有蓋纏轉增轉厚,餘如前說。如是當知修靜慮者,於三摩地退失無倒。第二無倒,翻初無倒,應知其相。
[]又以所得到的禪定,告訴別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了讓諸國王及王臣等能供養我。起這個貪心,從禪定出來以後,又再思惟這件事。由於內心生起這念頭,同時愛著此念頭,令所有五蓋生起,纏繞自己,展轉令煩惱增長,展轉令煩惱變厚,於是就退失初禪。彼行者對於這種衰退,知道是衰退,因為自己錯,知道自己錯,就叫做無倒。這樣應當知道修靜慮的人,在修定的過程中,退步的時候沒有錯誤。第二無顛倒,與初無顛倒相反,就是不愛味,不高舉,不貪求。

此二無倒,亦於二時,應知其相。由依如是倒、無倒處,安立四轉。
[]這二個無倒,也是兩個時:一個衰退時,一個興勝時。第一無倒,衰退時無倒。第二無倒,興勝時無倒,不貪、不愛味、也不高舉,得禪定,繼續向前進。由於如是
倒無倒處,安立這四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