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81經-念身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鴦祇國中,與大比丘眾俱,往詣阿惒那揵尼住處。
爾時,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阿惒那而行乞食。食訖,中後收舉衣鉢,澡洗手足,以尼師檀著於肩上,往詣一林。入彼林中,至一樹下,敷尼師檀,結跏趺坐。
爾時,眾多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世尊甚奇!甚特!修習念身,分別廣布,極知極觀,極修習,極護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說念身有大果報,得眼、有目見第一義。」
爾時,世尊在於宴坐,以淨天耳出過於人,聞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世尊甚奇!甚特!修習念身,分別廣布,極知極觀,極修習,極護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說念身有大果報,得眼、有目見第一義。」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向共論何事耶?以何事故集坐講堂?」時,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諸比丘於中食後,集坐講堂,共論此事:『諸賢!世尊甚奇!甚特!修習念身,分別廣布,極知極觀,極修習,極護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說念身有大果報,得眼、有目見第一義。』世尊!我等向共論如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講堂。」
世尊復告諸比丘曰:「云何我說修習念身,分別廣布,得大果報?」時,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為法本,世尊為法主,法由世尊,惟願說之,我等聞已,得廣知義。」
佛便告曰:「汝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其義。」時,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云何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拼}[絣]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極淨澄清,充滿盈流,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此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𦝩(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膽}[痰]、小便,猶以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大麥、小麥、大小麻豆、菘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謂:此身中有髮、毛、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𦝩(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於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烏鵄所啄,豺狗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腐爛食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膊骨、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若有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其中,謂:道品法也。若彼有心意解遍滿,猶如大海,彼諸小河盡在海中。若有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彼諸善法盡在其中,謂:道品法也。
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如有瓶中空無水,正安著地,若人持水來瀉瓶中,於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當受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所以者何?彼空無水,正安著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猶如有瓶水滿其中,正安著地,若人持水來瀉瓶中,於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復受水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瓶水滿,正安著地,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有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如力士以大重石擲淖泥中,於比丘意云何?泥為受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猶如力士以輕毛毱擲平戶扇,於比丘意云何?彼為受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毛毱輕闡,戶扇平立,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猶人求火,以槁木為母,以燥鑽鑽,於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為得火不?」
比丘答曰:「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燥鑽鑽於槁木,是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不正立念身、遊行少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空無念身故。 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猶人求火,以濕木為母,以濕鑽鑽,於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為得火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濕鑽鑽於濕木,是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門、梵志正立念身、遊行無量心者,彼為魔波旬伺求其便,終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門、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當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
比丘者,能忍飢渴、寒熱、蚊虻、蠅蚤、風日所逼,惡聲、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諸疾,極為苦痛,至命欲絕,諸不可樂,皆能堪耐。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一德。
復次,比丘堪耐不樂,若生不樂,心終不著。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二德。
復次,比丘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終不著。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三德。
復次,比丘生三惡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惡念,心終不著。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四{五六七}德。
復次,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五至]第八德。
復次,比丘三結已盡,得須陀洹,不墮惡法、定、趣正覺、極受七有:天上、人間{一}[七]往來已而得苦際。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九德。
復次,比丘三結已盡,淫、怒、癡薄,得一往來天上、人間,一往來已而得苦際。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德。
復次,比丘五下分結盡,生於彼間,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還此世。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一德。
復次,比丘若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遊,而以慧觀知漏、斷漏。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德。
復次,比丘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諸漏已盡,得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三至]第十八德。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當知有此十八功德。」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
1.光明相、觀察相、賢善定相
1)云何光明相?謂如有一,於暗對治,或法光明,慇懃懇到,善取其相,極善思惟。如於下方,於上亦爾。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
[解]什麼是光明的相貌呢?譬如有一類人,對於黑暗的對治,使用太陽、月亮、燈的光明,或者其他火的光明,來對治這些黑暗相。或者是對於內心的黑暗,使用聞、思、修所帶來的法的光明、智慧,來對治內心的黑暗。對此法光明必須殷勤懇到,善巧攝取其相貌,之後盡期所能地思惟。如在下方的欲界這樣修行,在上方的色、無色界也如此。這樣對治黑暗的相,有日月燈光的光明治暗,有法光明的治暗相。這樣為了要對治內心的黑暗,所以建立法光明的相。
2)云何觀察相?謂有苾芻,慇懃懇到,善取其相,而觀察之。住觀於坐者,謂以現在能取,觀未來所取法。坐觀於臥者,謂以現在能取,觀過去所取。或法在後行觀察前行者,謂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此則略顯二種所取、能取法觀。
[解]什麼是觀察的相貌呢?有一位苾芻,特別的努力、很誠懇地努力,善取法的行相,來觀察染污相。什麼是住觀於坐呢?用現在能觀察的智慧,觀察未來所觀察的法。什麼是坐觀於臥呢?用現在能觀察的智慧,觀察過去所觀察的法。什麼是在後行觀察前行呢?用後後的能取,觀察前前的能取法。這裡就是簡略地表示二種觀法:觀所取法、觀能取法。
《披尋記》三九六頁:云何觀察相等者:謂於行、住、坐、臥,諸所有業為正知作善取其相而觀察之,名觀察相。住觀於坐等者:〈聲聞地〉中亦有此文,應準彼知(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頁)。此中坐言所謂宴坐。即於大床或小繩床或草葉座,結跏趺坐,端身正願,安住背念。如下〈聲聞地〉說(陵本二十四卷二頁)。諸佛弟子,聽聞寐寤瑜伽法己,應作是念:我當成辦佛所聽許寐寤瑜伽,初夜後夜欣樂宴坐,此說未來所知位,由是於坐名未來法,於住位中欣求彼故。今觀彼相謂現在住為能取,未來坐為所取,是名住觀於坐。
坐觀於臥等者:此中臥言,所謂右脅而臥,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臥。〈聲聞地〉中別釋其相(陵本二十四卷五頁)。由此因緣能順修習寐寤瑜伽。此說過去所知位,是故說臥名過去法,於宴坐中憶念彼故。今觀彼相,謂現在坐為能取,過去臥為所取,是名坐觀於臥。
或在後行觀察前行等者:此說若已生起無間謝滅所取作意,說名前行。若此無間新新生起能取作意取前無間已謝滅者,說名後行。今觀彼相,謂以後後能取,觀前前能取法,是名後行觀察前行。此前後行皆名能取,以從染污令清淨故。
3)云何賢善定相?謂所思惟青瘀等相,為欲對治欲貪等故。何故此相說名賢善?諸煩惱中,貪最為勝,於諸貪中,欲貪為勝,生諸苦故,此相是彼對治所緣,故名賢善。
[解]什麼是賢善定的相貌呢?就是修不淨觀的時候,思惟青瘀、膿爛、散壞、白骨等形相,為了想要對治欲貪等。為何這個相貌說為賢善呢?在種種煩惱中,貪心是最有力量,能引起很多很多的苦惱。這不淨相是彼貪心的對治所緣,所以名為賢善。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2.聖五支三摩地
1)復次,云何聖五支三摩地?謂諸苾芻,即此身內離生喜樂,廣說如經。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所滋潤者,謂喜所潤。遍滋潤者,謂樂所潤。
[解]復次,什麼是聖五支三摩地呢?諸苾芻!就在此身體內,離生喜樂,廣說如經。什麼是離生喜樂呢?因為離開欲界的煩惱,而生起初禪的喜樂,所以這個喜樂是屬於初禪。什麼是所滋潤呢?這個身體為喜所滋潤。什麼是遍滋潤呢?這個身體為樂所滋潤。
《披尋記》四二七頁: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者:此中喜者,謂已轉依者,依於轉識,心悅心勇心適心調安適,受受所攝。樂者、謂已轉依者,依阿賴耶識,能攝所依,令身怡悅安適,受受所攝。如顯揚說。(顯揚二卷五頁)。
[解]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者:這裡所說的喜,是對於身心已經轉變的人而說,此處是指得初禪者身心如何轉變?得初禪者,以眼識、耳識、鼻識、身識、意識這六個轉識為依止,能令心喜悅,令心勇猛,令心安適,令心調順安適,這些都是受,為受所攝。什麼是樂呢?對於身心已經轉變的人而說,依靠阿賴耶識,能攝受這個身心所依,令身體怡悅、安適,這些也是受,為受所攝。如顯揚說。
遍充滿者,謂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適悅者,謂在已前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樂時時間起,然非久住,亦不圓滿。於此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謂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
[解]什麼是遍充滿呢?就是努力修行來訓練注意力,到達最高的程度。什麼是遍適悅呢?在以前的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的時候,由於在這些階段,也有喜與樂,有時候生起,有時候不起,縱使生起,卻無法長久地安住,也不圓滿。什麼是在這個身體中,沒有任何一部份不充滿喜樂呢?是說明經由努力修行來訓練注意力的最後結果,就是得初禪。
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當知喻於修觀行者。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為離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細沐浴末者,喻能順彼出離尋等。水澆灌者,當知喻於尋清淨道。沐浴摶者,以喻於身。帶津膩者,喻喜和合。膩所隨者,喻樂和合。遍內外者,喻無間隙喜樂和合。不強者,喻無散動。不弱者,喻無染污亦無愛味。
[解]譬如機敏聰慧的人在沐浴或彼弟子者,應當知道是譬喻為修觀行者。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譬喻為了離欲生喜樂的緣故,教授應當作的事,教誡不應當作的事。細沐浴末者,譬喻能隨順彼初禪的出離欲、恚、害尋伺等。水澆灌者,應當知道是譬喻為令欲、恚、害尋清淨的方法,就是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及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沐浴摶者,以喻於身。帶津膩者,譬喻心與喜和合。膩所隨者,譬喻心與樂和合。遍內外者,譬喻心無有間隙,與喜、樂和合。不強者,譬喻心沒有散動,心一境性。不弱者,譬喻心沒有染污,也沒有愛味。
《披尋記》四二七頁:喻能順彼出離尋等者:此中等言,等取無恚尋、無害尋及出離伺、無恚伺、無害伺。由此尋伺,能正對治欲界煩惱雜染及業雜染,順生喜樂,順益所依,由是說言順彼出離尋伺。
《披尋記》四二八頁:尋清淨道者:貪、恚、害尋,是名為尋;此謂所治。能治彼者,名清淨道:謂尋伺支。修習此故,已斷彼尋,是故說言尋清淨道。
2)又於第二,喻有差別。山者,喻於無尋伺定。尖頂者,喻於第二靜慮,無尋無伺,於所緣境一味勝解。泉者,喻於內等淨支。水軸者,謂水傍流出。水索者,謂水上涌出。此二種喻,如其次第,顯示喜、樂。滋潤等言,如前解釋。無不充滿者,當知喻於無間相應。
[解]又在第二禪中,譬喻有不同。山者,譬喻為無尋、伺定。尖頂者,譬喻在第二靜慮時,無尋、無伺,對於所緣境,純粹無雜的勝解。泉者,譬喻為內等淨支。水軸者,就是水從傍邊流出。水索者,謂水向上涌出。這二種譬喻,如其次第,顯示內心的喜、樂。滋潤等言,如前解釋。無不充滿者,應當知道譬喻為喜樂充滿身心,沒有間斷。
3)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踊躍,由無彼故,喻花胎藏,沒在水中。
[解]又在第三禪中,譬喻有不同。譬如青蓮花等,譬喻為為捨離喜的樂,與彼樂相應的捨、念、正知、心一境性等法及所依止的五蘊身,當知也是如此的譬喻。水,譬喻為離喜、沒有尋、伺的定。喜的相貌是引發內心踊躍,由於此定沒有彼喜的緣故,所以譬喻為花苞,沉沒在水中。
4)又於第四,喻有差別。清淨心者,謂與捨念清淨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鮮白者,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何故復以長者為喻?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於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
[解]又在第四禪中,譬喻有不同。什麼是清淨心?就是與捨清淨、念清淨相應,因為已超越初禪、二禪、三禪的許多災難、過患的緣故。什麼是鮮白?心性是良善的,因為對於目前所成就的境界沒有愛味的緣故。為什麼又以長者作為譬喻呢?有四個理由,第一,他所作的任何事皆會瞭解地很詳細的緣故;第二,因為不放逸的緣故;第三,因為思惟、籌量、觀察殊勝的緣故;第四,對於自己功德的增長,過失的損減,無所不知的緣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也有這四種功德。如下次第,第一,凡有所為,審思、真實圓滿;第二,無放逸;第三,於一切義,無不了知;第四,其性捷利。
《披尋記》四二九頁: 超過下地諸災患故者:第四靜慮以下諸地,於壞劫時三災能壞:謂火災、水災、風災。第四靜慮無災能壞,由彼諸天身與宮殿俱生俱沒故,更無能壞因緣法故,如〈意地〉說。(陵本二卷五頁)當知此由修彼靜慮,捨念清淨相應,超過尋伺喜樂三地一切動故。
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者:增,謂增長、積集;減,謂衰退、損減。《解深密》說:「善知心增,善知心減。」(《解深密經》三卷十九頁)如是增減,其義應知。
八經九經以為喻者,由堅緻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此定亦爾,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
[解]什麼是八縷或九縷所織成的布作為喻呢?由於堅固、細緻的緣故,顯示蚊虻等不能侵入、傷害。什麼是首足皆覆呢?若是有二種過失,蚊虻等可能侵損,就是衣服薄的緣故,有露出首足的地方的緣故。現今,這裡顯示二種過失都沒有。這裡的定也是如此,行者的心清淨、鮮白,譬喻為衣服堅緻;周遍,譬喻為沒有露處。所以一切散動的心所都不能侵入,堪忍寒暑,乃至被他人大聲斥責、中傷的言語,及內身中種種苦受。
5)又於第五,喻有差別。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當知已如前釋。謂審觀察三世諸行,於能觀察又復觀察,是此中總義。
[解]又在第五支中,譬喻有不同。什麼是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呢?應當知道在前面已解釋過。審慎地觀察三世的有為法,就是十二緣起;進一步地,對於能觀察的智慧,還要觀察是無常、苦、空、無我,是此中總義。
何等名為聖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別?謂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於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聖三摩地。依於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餘結縛故,建立第五。當知此由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解]什麼名為聖三摩地?在四靜慮中,所有聖、賢的心一境性,及對於安立的世間,審慎真實地觀察為能取與所取,其中沒有我,這樣子就名為聖三摩地。如何建立五支的差別?依照四種現法樂住等四禪,建立四支。因為依照審慎觀察緣起法的緣故,又為了斷除其餘結與縛的緣故,建立第五。應當知道這裡由二種原因的緣故,建立五支。
《披尋記》四三○頁:及於安立審諦觀察者:此中安立,所謂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於諸行假安立故。〈聞所成地〉說:依有情世間及器世間有二種法能攝一切諸戲論事,謂能取法,及彼所依、所取之法。(陵本十三卷二十二頁)今觀有情世間及器世間,唯是所取及能取法,名為安立審諦觀察。
2.成實論,T32,337c
經中說五聖枝三昧,謂喜、樂、清淨心、明相、觀相。
喜,是初禪、二禪喜相同故,名為一枝。第三禪以離喜,樂別為一枝。第四禪中清淨心,名第三枝。依此三枝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觀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故名觀相。能至泥洹,故名為聖。
7..離色得無色
復次,比丘若有息、解脫,離色,得無色,如其像定身作證成就遊,而以慧觀知漏、斷漏。如是修習念身、如是廣布者,是謂第十二德。
[解析]此中經文指四無色定,若依:增支10.1.9.:「超越色,得寂靜、解脫的無色,以身觸證(此無色)而住(yetesantāvimokkhāatikkammarūpeāruppātecakāyenaphassitvāvihareyyam)。」所以,經中的息、解脫,與無色是同位格。又,瑜伽師地論(T30,299a):「無色界諸天,受極寂靜、解脫之樂。」所謂寂靜、解脫,瑜伽論記(T30,339a)解說為:「辨無色界受,極寂靜、解脫之樂者:空處,離色想,滅有對想,息種種相。識處,離空想,緣彼空處無邊之識。無所有處,離識無邊想,推求識處上境界,無少所得,除無所有。非想非非想處,超無所有想,緣無所有處上境界,唯得無所有極細心心所。由此想故,名極寂靜。隨離下障,名解脫樂。《對法》亦言:寂靜異熟,由彼界中有滅定故,心行細故,無業色故,果長時故,名為寂靜、解脫之樂。此及第四定受彼身心安適名樂,體非樂受。」
總說:隨身念經(T30,646b)
復次,當釋隨身念經。
1.舉所治煩惱
謂心清淨行苾芻有四種隨煩惱。
一、毀犯禁戒;二、散亂尋思;三、保著內身;四、保著外境。
毀禁戒者:由憂悔門,於三摩地能為障礙。
亂尋思者:由三種門。一、由於過去境,隨念散亂門;二、由依掉舉流散,惡見、惡聞、惡語、惡行唯樂聞思,散亂門;三、由先串習勢力所持散亂門。
保著內身者:由於生死無厭患門。
保著外境者:於未來境,由欣樂門。
2.明能治
2.1.辨不定地清淨
2.1.1.修六作意-欲界心
當知此中為欲對治初隨煩惱故,修一作意,謂正知作意。
為欲對治第二隨煩惱故,修三作意:謂稱順彼所緣作意,了別彼相能對治彼尋思作意,彼所依心調練作意。
為欲對治第三隨煩惱故,應修分析積聚作意。
為欲對治第四隨煩惱故,應當修習不淨作意。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5c
為治初犯戒障,修正知作意,知犯為失。
為除第二散亂三種過失,修三作意。
治緣過去不知無常,令知無常,修攝順所緣作意。
治於現五欲境不知是苦,耶尋思故生惡見聞,掉舉流散,令了彼相,故修了彼相治彼尋思作意。
治於前二種長時串習散亂難除,修彼所依心調練作意也。
為除第三保著內身,起積聚執,修分析積聚作意。
為除第四保著外境,是清淨修不淨作意。
2.1.2.所斷
又初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忘念;
第二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保著內身、外境二種貪欲;
第三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惡見等所有散亂;
第四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先所串習勢力任持所有散亂;
第五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於身淨有情想;
第六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四貪:所謂色貪、觸貪、形貪、及承事貪。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5c
又初作意能斷妄念者,謂正知作意治緣過去隨念散亂。
第二作意能斷保著內身外境二貪著者,謂積順彼所緣作意治隨煩惱中第三第四也。
第三作意斷惡見等所有散亂者,謂了別彼相能對治彼尋思作意,能治依掉舉流散惡見。
第四作意斷先串習所持散亂者,謂彼所依止調練作意所治可知。
第五作意能斷於身淨有情想者,謂應修分析積聚作意。
第六作意能斷四貪者,謂不淨作意能斷色、觸、形及承事四食。依小乘解作青瘀觀能治色貪,貪紅白等色。骨鎖觀除去觸貪。作骨節分離觀,除去形容貪。作死屍觀,除去承事貪。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5c
將初正知作意,除彼第二於過去境隨念散亂。
將第二隨順彼所緣作意,越治後保著內身,保著外境貪。了知內身外境是無常法,不應保著,此治於欲界身生著。
第三了別彼相作意,還除向前惡見、惡聞,掉舉流散。
第四調練作意,還除向前先所串習勢力住持所有散亂。
第五應修分析積聚作意,別斷於身淨有情想,此治於色界身生著。
第六不淨作意,能斷四貪:去來、威儀、承事等貪。
2.2.辨定地清淨
如是作意修習為依,斷隨煩惱,心觸正定;證得近分、根本勝定。
又能證得有喜、離喜、清淨、安樂。
又依如是正定心故,如實了知上地有情無常性,及諸行無常性。
云何了知有情無常住?謂得天眼清淨過人,見諸有情乃至廣說。
云何了知諸行無常性?謂能隨入未來、過去、現在作意緣生智故。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6a
初云如是作意修習為依至根本勝定者,明作意所成。
又能證得有喜離喜清淨安樂者,得下三定。
又解:初二定名有喜,第三定名離喜,第四定名安樂清淨。
又解:第三定名離喜安樂,四定已上乃至非想名為清淨。
又解:四定已上乃至非想名安樂清淨。
又解:第三定已上總名離喜。
又依如是正定心故至諸行無常性等者,得天眼通見諸眾生此死彼生,知諸行二世流轉,謂過去十支復招未來生及老死,名行無常。
2.3.辨攝清淨
此隨身念依於三處,謂依增上心、增上慧學,修治業地,依增上心學處,依增上慧學處,為欲斷除所餘諸結,修念住等所有一切菩提分法之所依止。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6a
云依於三處等者?一依增上心、二依增上慧、三依慧增上初修業地。依增上心、慧學處為斷餘結,修念住等菩提分法之所依止,故名攝清淨。
2.4.辨不共清淨
由三因緣,不與一切外道沙門婆羅門共,謂於修治業地資糧圓滿故;於奢摩他聚,無有愛味故;於般涅槃愛樂隨逐心,非煩惱火所生處故。
2.5.辨不共果清淨
又此修念資糧圓滿為依止故,四果清淨,謂處聚落,世法所生煩惱不染;處阿練若、空閑所生煩惱不染;處阿練若、聚落所生煩惱不染;於二處所,不能堪忍淋漏等苦煩惱不染。
奢摩他聚無有愛味為依止故,五果清淨,謂四種清淨靜慮、及寂靜解脫。
於般涅槃愛樂隨逐心非煩惱火所生處為依止故,九果清淨。謂初三果及六神通。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6a
謂依前三緣不共故,四果、五果及以九果清淨。
四果清淨者:處聚落世法所生煩惱不染一。處練若生惱不染二。總合前二復為第三。於二處所不能堪忍淋漏等苦煩不染為第四果。言二處苦者,聚落中舍破,雨水淋漏等。若於空閑處,蚊虻嚙血淋漏等。若以資糧圓滿故,難忍能忍煩惱不染。
五果清淨中,
景云:即指四空,總為第五寂靜解脫。
基云:謂四禪寂靜解脫,得無色定,入滅定。滅定是寂靜解脫。
九果者,即四沙門果中初三及六神通,不取第四果者即漏盡通故。
3.結
此隨身念,當知五種清淨所攝。謂不定地清淨故,定地清淨故,攝清淨故,不共清淨故,不共果清淨故。又隨逐身轉故,彼所攝受故,名隨身念。
瑜伽論記卷第十七,T42,696b
初明六作意是欲界心故,名不定地清淨。
釋經中隨身念名。又隨逐身轉故者,起隨逐身境界而轉。
彼所攝受故者,身念住是慧,為同時念助伴、攝受,方得作用,故復名念。是故,彼得身念住名。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八
云何五支定?如佛告諸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說聖五支定。諸比丘言:唯然受教。
1.云何得修聖五支正定?如比丘離欲惡不善,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善澡浴師若善澡浴師弟子,以細澡豆盛著器中,以水灑之,調適作摶。此摶津液遍滿,不乾不濕內外和調。如是比丘,身離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是名修聖五支初支定。
2.復次比丘,滅覺觀、內正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成就二禪行。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盡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陂湖水底涌出,不從東方南西北方來,此水從底涌出,能令池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此身定生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是謂修聖五支第二支定。
3.復次比丘,離喜、捨行、念、正智、身受樂,如諸聖人解捨念樂行,成就三禪
行。此身無喜樂津液遍滿,此身無喜樂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優波羅華池、鳩頭摩華池、鉢頭摩華池、分陀利華池,從泥中出未能出水,此華從根至頭、從頭至根皆津液遍滿無有減少。如是比丘,此身無量喜樂津液遍滿此身,津液遍滿無有減少,是謂聖五支第三支定。
4.復次比丘,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淨,成就四禪行。此身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以清淨心遍解行無有減少。如男子女人著白淨衣,從頭至足、從足至頭無不覆處。如是比丘,以清淨心遍解行,此身以清淨遍解行無有減少,是謂修聖五支第四支定。
5.復次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如立人觀坐者、如坐人觀臥者。如是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是謂修聖五支第五支定。
6.如是比丘,修聖五支定,親近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知無礙。如四衢處有善調馬善駕已,有善御乘者乘已隨意自在。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在無礙。如盛水瓶堅牢不漏,盛以淨水平滿,為欲隨人傾用,如意自在。
7.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自在無礙。如比丘,如陂泉遍水平滿為飲,如人決用如意自在,隨所決即出。
8.如是比丘,親近聖五支定多修學已,欲證通法悕望欲證,隨心所欲即能得證,自在無礙。如比丘,欲受無量若干神足動地,能以一為多、以多為一,乃至梵天身得自在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比丘,欲受天耳清淨過人,能聞人非人聲,隨所能入。如比丘,欲受知他眾生心能知,有欲心如實知有欲心、無欲心如實知無欲心,乃至無勝心如實知無勝心,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比丘欲受憶念無量宿命,能憶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乃至成就此行,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賢比丘,欲受天眼清淨過人,能見眾生生死,乃至如所業報,隨所能入,如智品說。如賢比丘,欲受盡有漏成無漏,得心解脫、慧解脫,現世自智證成就行,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隨所能入。如是修聖五支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如是果報。
9.云何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是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是乃至見死屍在火聚上觀,如道品一支道廣說。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欲染。如實知內有欲染。若內無欲染,如實知內無欲染。如欲染未生,如實知未生。如欲染未生生,如實知生。如欲染生已斷,如實知斷。如欲染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內有瞋恚、睡眠、掉、悔、疑,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10.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如實知內眼識色有欲染瞋恚。內眼識色無欲染瞋恚,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如實知未生。如未生眼識色欲染瞋恚生,如實知生。如生眼識色欲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斷。如眼識色欲染瞋恚斷已,如實知更不復生。耳識聲、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意識法亦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11.復次比丘,如是思惟:我內有念正覺。如實知內有念正覺。內無念正覺,如實知內無念正覺。如念正覺未生,如實知未生。如念正覺未生生,如實知生。如念正覺生已具足修,如實知具足修。擇法正覺、精進正覺、喜正覺、除正覺、定正覺、捨正覺亦如是。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12.復次比丘,如實知苦、苦集、苦滅、苦滅道,如實知漏、漏集、漏滅、漏滅道。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
13.復次比丘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妙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比丘如是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是說。
14.云何比丘,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15.復次比丘,若一處有為法,思惟是苦、患、癰、箭、味、過、依緣、壞法、不定、不滿、可壞、苦空無我,思惟緣、知緣、受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16.復次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法滅,知滅,解滅,受滅,無
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眾苦聚集滅。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17.復次比丘,行知行樂、住知住樂、坐知坐樂、臥知臥樂。如是身住樂,如實知住樂。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行、若法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18.復次比丘,從去來屈伸,乃至心怖畏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亦如是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是說。
19.何謂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如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思惟無常、知無常、解無常、受無常。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有色、受、想、行、識,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
20.復次比丘,一切有為法、若一處有為法,從思惟是苦、患、癰、箭,乃至心畏怖故,出一切有為,入甘露界,此寂靜、此妙勝、離一切有為、愛盡、涅槃。如是不放逸觀,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行。如比丘,若有色、受、想、行、識,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善識、順識、緣識,分別、順分別、緣分別。比丘如是,善取觀相、善思惟、善解。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亦如上說。如是五支,是名五支定。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三十
何謂共明想定?
1.如比丘取諸明相,謂火光、日月星宿光、摩尼珠光。取諸光明相已,若樹下露處,思惟光明、知光明、受光明,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光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2.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樹下露處,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3.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樹下若二三乃至十樹下,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4.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勝心,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5.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6.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聚落二三乃至十聚落,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7.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若一園二三乃至十園,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8.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水陸周匝,以清淨心遍解行有明心勝,如實人若想憶想,是名明想。若定此想共生共住共滅,是名共明想定。
9.如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好色惡色、善道惡道、卑勝。知眾生造業,此眾生身惡行成就、口意惡行成就,謗賢聖、邪見、造邪見業,身壞命終墮地獄,畜生,餓鬼。此眾生身善行成就、口意善行成就,不謗賢聖、正見、造正身業,身壞命終生天上、人中。如是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好色惡色、善道惡道,知眾生造業。修此定已,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乃至知所造業,是名共明想定。若比丘定親近多修學已得報定,若入定、不入定,以天眼清淨過人,見眾生生死乃至知眾生所造業,是名共明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