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中阿含215經-第一得經


中阿含215-第一得經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若拘薩羅王波斯匿所有境界,教令所及,彼中拘薩羅王波斯匿最為第一,拘薩羅王波斯匿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所謂:日月境界,光明所照,所照諸方,謂:千世界。此千世界有千日、千月、千弗于逮[]、千閻浮洲、千拘陀尼洲、千鬱單越洲、千須彌山、千四大王天、千四天王子、千三十三天、千釋天因陀羅、千焰摩天、千須焰摩天子,千兜率哆天、千兜率哆天子,千化樂天、千善化樂天子、千他化樂天、千自在天子,千梵世界及千別梵,彼中,有一梵大梵,富祐作化尊,造眾生父,已有、當有,彼大梵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後時此世敗壞;此世敗壞時,眾生生晃昱天中,彼中有色、乘意生,具足一切,支節不減,諸根不壞,以喜為食,形色清淨,自身光照,飛乘虛空,住彼久遠,晃昱天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復次,有四想,有比丘想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眾生如是樂想意解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復次有八除處,云何為八?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一除處。
  復次,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三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四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青水華,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青青色、青見、青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五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頻頭歌羅華,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黃黃色、黃見、黃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六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加尼歌羅華,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赤赤色、赤見、赤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七除處。
  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太[白星?],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白白色、白見、白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八除處,眾生如是樂除處意解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復次,有十一切處,云何為十?有比丘無量地處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無量水處……無量火處……無量風處……無量青處……無量黃處……無量赤處……無量白處……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第十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眾生如是樂一切處意解者,變易、有異。多聞聖弟子如是觀,則厭彼;厭彼已,尚不欲第一,況復下賤?
  是謂:第一清淨說,施設最第一,謂:『我無、我不有。』及為彼證故,施設於道。
  是謂:第一外依見處、最依見處,謂:度一切色想,……乃至得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是謂:於現法中第一求趣至涅槃,於現法中最施設涅槃,謂:六更樂處生、滅、味、離、慧見如真,及為彼證故,施設於道。
  復次,有四斷,云何為四?有斷樂遲,有斷樂速,有斷苦遲,有斷苦速。於中,若有斷樂遲者,是樂遲故,說下賤;於中,{若有斷樂欲,若有人習此法初無厭足,若復有人習飲酒者初無厭足,若復有人修習睡眠初無厭足,是謂比丘若人有習此三法者初無厭足,亦復不能至滅盡處。是故諸比丘常當捨離此三法不親近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供養、三善根、三痛、三覆露、相法、三不覺、愛敬、無厭足。}若有斷樂速者,此斷樂速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有斷苦遲者,此斷苦遲故,此斷亦說下賤;於中,若有斷苦速者,此斷苦速故,此斷非廣布、不流布,乃至天人亦不稱廣布。我斷廣布流布,乃至天人亦稱廣布。云何我斷廣布流布,乃至天人亦稱廣布?謂:八支正道,正見……乃至正定為八,是謂:我斷廣布流布,乃至天人亦稱廣布,我如是。諸沙門、梵志虛偽妄言,不善、不真,實誣謗於我:『彼實有眾生施設斷壞,沙門瞿曇無所施設。』彼實有眾生施設斷壞,若此無,我不如是說,彼如來於現法中斷知一切,得息、止、滅、涅槃。」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八勝處
1)復次,先已修治作意勝解,後方能起勝知、勝見,故名勝處。
此勝當知,復有五種:
一、形奪卑下,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勝上工巧等事,形奪他人置下劣位。
二、制伏羸劣,故名為勝,謂如有一,以己彊力摧諸劣者。
三、能隱蔽他,故名為勝,謂瓶盆等能有覆障,或諸藥草、咒術、神通有所隱蔽。
四、厭壞所緣,故名為勝,謂厭壞境界,捨諸煩惱。
五、自在迴轉,故名為勝,謂世君王隨所欲為,處分臣僕。
於此義中,意顯隱蔽及自在勝,前解脫中勝解自在,今於勝處制伏自在。
[]復次,先前已經修行八解脫,能以此作意勝解對治執著;八解脫修成了以後,才能發起勝知的止、勝見的觀,所以名為勝處。
這裡所說的勝,當知還有五種不同:
一、形奪卑下,故名為勝。譬如有一類人,以自己殊勝、高明的工巧等事,與他人相對比,而奪取他人的位置,安置對方於下劣的位子。
二、制伏羸劣,故名為勝。譬如有一類人,以自己強大的力量摧伏那些瘦弱的人。
三、能隱蔽他,故名為勝。譬如瓶或盆等能覆蓋、障礙他物一樣,或以諸藥草、咒術、神通而有隱蔽的作用。
四、厭壞所緣,故名為勝。就是厭壞所執著的境界,棄捨貪、瞋等煩惱。
五、自在迴轉,故名為勝。就如世君王隨他歡喜而做,能處罰他的臣、僕。
在此處的五個意義中,只顯示出隱蔽勝及自在勝的意義。在前面所說的八解脫中,是勝解力的觀想自在,現在所說的八勝處,則是制伏一切障,令心得自在。
《披尋記》四一一頁:先已修治作意勝解後方能起勝知勝見等者:此中知者,謂由奢摩他道。見者,謂由毗缽舍那道。如顯揚說。(顯揚四卷四頁)由此二道,勝伏所緣,故名勝知、勝見。勝處有八:一、內有色想外諸色觀少,二、內有色想外諸色觀多,三、內無色想外諸色觀少,四、內無色想外諸色觀多,五、內無色想外諸色觀青,六、內無色想外諸色觀黃,七、內無色想外諸色觀赤,八、內無色想外諸色觀白。一一差別,如顯揚釋(顯揚四卷三頁)
《披尋記》四一二頁:於此義中意顯隱蔽及自在勝者:謂於勝處義中,唯取能隱蔽他及與自在迴轉,故名為勝。

2)觀色少者,謂諸有情資具等色。觀色多者,謂諸宮殿、房舍等色。言好色者,謂美妙顯色,一向淨妙故。與此相違,名為惡色。言劣色者,謂聲、香、味、觸不可意色。與此相違,當知勝色。此四顯色,有情資具、宮殿等攝。言勝知者,謂數數隱蔽所緣勝解。有如是想者,謂有制伏想也。
[]所謂觀色少,就是諸有情所用的資具等色。所謂觀色多,就是諸宮殿、房舍等色。所說的好色,就是美妙的青、黃、赤、白的顏色,因為顏色從來都是清淨微妙的緣故。與此美妙的顯色相違反,名為惡色。所說的劣色,就是聲、香、味、觸等這些不令人滿意的色。與此劣色相違反,應當知道就是勝色。此四個青、黃、赤、白的顏色,能攝有情資具、宮殿等。所說的勝知,就是數數以勝解力變現境界,隱蔽所緣。所說的有如是想,就是有制伏的自在力,所以不起慢想也。
《披尋記》四一二頁:有如是想等者:制伏自在不起慢想,是名有制伏想。

3)觀外諸色勝處差別---八勝處
又若觀諸色,若如所觀,於初三解脫中而修習者,謂三解脫方便道所攝八勝處也。此中,觀外諸色,若小若大,若好若惡,若劣若勝者,謂觀非三摩地所行現所得色。由緣三摩地所行作意不種種現前,故名為勝。於三摩地所行中,奢摩他行名知,毘缽舍那行名見。如於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見,如於彼色已尋思、已了別,如是於外所想非三摩地所行中,觀諸色亦爾。
[]八勝處,是在禪定觀諸色的差別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內有色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內無色相,觀諸色少,觀諸色多。這就是四個勝處,另外又加上青黃青白,就是八個勝處。又若觀諸色,就是前四個勝處,觀諸色的少、多,或者是若劣、若勝、若好、若惡。若如所觀,就是青黃赤白四個勝處。如前四個勝處觀諸色的差別,後邊四個勝處,也是有差別。八個勝處,在八解脫中的前三個解脫,就已經修習。什麼意思?前三個解脫,是屬於八勝處的方便道,八解脫是八勝處的方便道。在這裡,經文說:此中,觀外諸色,若是小,如有情的身體,若是大,如外面的一切色相。若是好的淨色,若是惡的不淨色。若是劣的欲界色,若是勝的色界天的色。這段經文,論解說:在沒有入定的情況下,觀察內心所呈現的種種差別的色。由於藉著三摩地的活動,而作意,令內心不出現種種的色,因為對境界的制伏,有強大的自在的力量,所以名爲勝。在三摩地所行境裏面,內心寂靜,能知所緣,就是知。能作種種變化的觀,就是見。如同在三摩地中所行的境界,若奢摩他、若毘缽捨那修行的時候,對於所觀的色法,隨著奢摩他和毘缽捨那的進步,所尋伺、所了別,前後有差別。在三摩地裏邊是這樣子,從禪定裏面出來,對於所觀的諸色,尋伺、了別,也有差別。
《披尋記》五三九頁:如於三摩地所行若知若見等者:此中知見,義顯能觀;彼色,義顯所觀。觀少觀多及與青黃赤白,名已尋思已了別。

2.十遍處
復次,由諸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故名遍處。言無二者:謂諸賢聖無我我所二差別故。言無量者:遍一切故。何故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由此二種,共自他身,遍有色界,常相續故。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香味二塵,不遍一切。聲聲有間,是故不說如是有色諸遍處定。色界後邊,於無色中,空遍一切,故立遍處。識所行境遍一切故,亦立遍處。
[]復次,由此十遍處,對於勝解的所緣境,進一步生起遍一切處的勝解,所以稱為遍處。所說的無二,就是一切賢聖沒有我、我所的差別故。所說的無量,就是遍一切處的緣故。為何十遍處,只依照青、黃、赤、白的顏色與地、水、火、風的觸,二個地方來建立?因為色、觸這二種,自身與他身皆共有,遍於有色界,常相續不斷的緣故。眼等五根的色,唯獨屬於自身,不與他人共有。香、味二塵,不能遍及一切境界。此聲音與彼聲音中間有間隔,所以不說這些色是屬於遍處定。色界的最後邊就鄰近空無邊處定,為何將在無色界中的空無邊處定放在遍處呢?因為空是普遍一切處,所以建立於遍處。識所活動的境界,是遍一切法,所以也建立於遍處。
《披尋記》四一三頁:遍處唯就色觸二處建立等者:前四遍處觸處所攝,次四遍處色處所攝,是故此說唯就色觸二處建立。建立因緣略有三種:謂由色觸二處共自他身,是為第一因緣;遍有色界,是為第二因緣;恒常相續,是為第三因緣。所餘眼等根色、香、味、及聲、闕隨一故,是故不依建立遍處:謂眼等根色唯屬自身,闕共自他;香味二塵不遍一切闕遍有色;聲聲有間,闕常相續。

2.1.總料簡
1)釋解脫、勝處、遍處次第
復次,修觀行者,先於所緣思惟勝解;次能制伏;既於制伏得自在已,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復次,修觀行者得到四禪八定之後,還要繼續修觀行的話,先於所緣境思惟勝解,就是八解脫;接著對於所觀察的境界,能隨意變現得自在,就是八勝處;既然對於所觀察的境得隨意變現自在之後,最後即於此所觀察的境遍於一切處,能隨你的心意而作勝解。所以這三法是這樣前能引後的次第。

2)解遍處作用
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如其勝解,隨所轉變,皆能成就。又能變作金銀等物,堪有所用。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
[]於八色遍處,因為沒有執著、清淨的緣故,所以能夠引發出賢聖的強大觀想力神通,以及對於種種事情能轉變神通。所以此觀行者,隨順其勝解皆能成就,隨其所轉變皆能成就。又能變現成金銀等物,堪為人所受用。由於識遍處已得善清淨的緣故,就能引發出無諍三昧、願智三昧、四無礙解等種種殊勝的功德。由於空遍處已得善清淨的緣故,隨順其所想要的,皆能轉變成為空。
《披尋記》四一三頁:能引賢聖勝解神通等者:勝解神通,謂神境智,此能領受示現諸神境故。轉變神通,謂彼神境,一變為多,多變為一故。依定自在,於餘所有自相可變色物起餘勝解,皆隨勝解一切轉變如實非餘,是名轉變。如下菩薩地說。(陵本三十七卷四頁)
又能變作金銀等物等者:前說轉變如幻所作,不堪受用,今此不爾,謂能變作財食眾具與實無異,堪能受用,是故別說。

3)以喻顯三法次第
譬如世間瓦鐵金師,初和泥等未善調練,解脫位亦爾。如善調練,勝處位亦爾。如調練已隨欲轉變,遍處位亦爾。
[]譬如世間瓦鐵的金師,最初將水與泥和在一起,然而尚未善加調柔、磨練,八解脫的階位也是如此。譬如已能善加調柔、磨練,八勝處階位也是如此。譬如已善加調柔、磨練之後,能隨你想要的去轉變,十遍處階位也是如此。

4)遍處類別
謂十遍處,當知即諸解脫所作成就。餘解脫、勝處、遍處,如攝事分當廣分別。
[]已經說過九種佛教所應知處,接著說十種。就是十遍處,當知就是八解脫、八勝處所作的成就。其餘解脫、勝處、遍處,如攝事分當廣分別。
《披尋記》五四○頁:謂十遍處等者:地水火風、青黃赤白,是名八色遍處,及識遍處、空遍處,總此三種,名十遍處。(三摩呬多地)說:修觀行者,先於所緣思惟勝解,次能制伏,既於制伏得自在已,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是故此三如其次第。(陵本十二卷八頁)由是此說即諸解脫所作成就。言餘解脫勝處遍處者,(攝事分)中未有此文。

3.得義(45-46)
45)獨臻阿練若,靜慮棄珍財,為別有方求,為窺窬封邑,何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46)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天女問佛:你單獨一個人也沒有伴侶,到阿練若處。靜慮坐禪,棄捨世間上的財富,那是另有歡喜的事情是你所求?或是在這裏等待國王給你一塊地?為什麼都不和人來往?一個徒弟也沒有,也沒有伴侶,究竟你想做什麼呢?佛回答:得義心寂靜,摧妙色魔軍,我獨處思惟,受最勝安樂,故不與人交,而絕無徒侶。

46-1)此因天女所問伽他。言得義者,略有二種,一者證得沙門果義,二者證得聖神通義。由初得義,超越一切生死大苦。第二得義,證八解脫,寂靜思惟,現法樂住。
[]這個頌是因為天女所問而有的伽他。什麼是得義?略有二種得義。一者、證得沙門果義,就是成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二者、證得聖神通義,成就聖人的神通。由第一證得沙門果,超越一切生死大苦,就是得到無我、我所的智慧,超越生死的大苦,不再流轉生死。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的時候,就有這樣的利益,得到這樣的義。第二證得聖神通義,成就八解脫,寂靜裏面有智慧的思惟,這是一個大安隱處、大安樂處,所以叫現法樂住。

46-2)又初得義,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獨處思惟,受勝安樂。此中意辯聖神通義。所以者何?謂如有一,為欲成辦聖神通義,為令解脫清淨圓滿,依十遍處方便修行。由此因緣,令遍處定清淨圓滿,亦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亦能成辦聖神通義。
[]又初證得沙門果義,降伏可愛的、妙色的魔軍,內心的愛著就是魔軍。得到無我、無我所的智慧,能將愛破除、調伏,所以叫降伏可愛妙色魔軍。第二得義,一個人在寂靜處思惟受勝安樂,就是在八解脫裏面,受勝妙的、安樂的境界,這就叫做證得聖神通義。現在這個文裏面說得義,就是聖神通義。為什麼?譬如有一類人,為了想要成辦聖神通義,這位修行人已經成就八解脫,但是還不清淨圓滿,為了使令所成就的八解脫更清淨圓滿的關係。依十遍處的方法修行,就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再加上空無邊處、識無邊處。這樣用功修行,使令遍處定裏邊清淨而圓滿。清淨,就是自在,入、住、出都得自在,就叫清淨。或是說超越下地的災患,就叫清淨。十遍處定常常的修行清淨圓滿,同時也使令八解脫展轉地、更進一步地得到清淨的圓滿、鮮白的圓滿。鮮白,對於這個功德沒有愛著心,叫做鮮白。成就八解脫,進一步修八勝處,再進一步修十遍處,成辦聖人的神通,就是俱解脫阿羅漢。
《披尋記》六六○頁: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謂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釋。(陵本十二卷五頁)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於遍處如其所欲而作勝解,名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陵本十二卷八頁)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於諸解脫最為後邊,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為令解脫清淨圓滿等者:此中解脫,指八解脫。如〈三摩呬多地〉已經解釋過。依十遍處於勝解事生遍勝解,十遍處是所應該勝解的一個所緣境,常常在定裏邊思惟觀察,就能夠發生出來遍的勝解,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境界廣大周普,所以叫做遍勝解,是名方便修行。若是在十遍處定裏邊修行,最後能夠成就,隨順你想要那樣子就那樣顯現,就叫做遍處定清淨圓滿。〈三摩呬多地〉說:八色遍處善清淨故,能引賢聖勝解神通。青黃赤白地水火風這個八色的遍處,修得很清淨、很圓滿,能引發賢、或者聖的勝解的神通。及於諸事轉變神通,能隨意轉變。由識遍處善清淨故,便能引發無諍三昧、願智、無礙解等。由空遍處善清淨故,隨其所欲,皆轉成空。如是名能成辦聖神通義。又遍處定清淨圓滿,對於八解脫來說,就是到最後圓滿的境界。由此名令解脫轉得清淨圓滿鮮白。

46-3)彼既了知此成辦已,便自通達我義已辦,沙門果義亦得成就,是真沙門。於求財者,深修厭毀;於諸城邑交遊等處,了知其初、了知過患、了知出離,亦能了知趣出離行。生彼因緣說名為初。無常眾苦變壞法性,是名過患。欲貪調伏、斷除、超越,名為出離。聖八支道,名趣出離行。
[]這位修行人既然了知這個聖神通已經成辦,自己明白,我的目標已經圓滿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若聖神通義成就,沙門果義也成就,就是俱解脫的境界,這個是有真實義的沙門。對於內心想要世間欲,深深的修、思惟這件事是可厭、是可呵責的。對於城邑交遊,各地方跑,同人做朋友,了知這件事的初,了知道那件事是有過患,知道出離,也知道進到無過患的地方的方法,就是八正道。城邑交遊是生彼諸欲的因緣,說名為初。什麼是過患呢?所遇的這些事情都是因緣生法,要變化,就有很多的苦,是屬於變壞法性,現在還沒有變,但是它的體性是變壞。若有欲才苦,若變化就苦。若沒有欲的時候,心裏不苦,變以後,心裏也不苦。什麼是出離?調伏欲貪、斷除欲貪、超越欲貪。什麼是趣出離行?能得聖果,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的時候,從凡夫地向前進,進向聖人的境界。
《披尋記》六六○頁: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城邑交遊,能生諸欲,故名因緣。此說依處為因緣故。
[]生彼因緣說名為初者:此中彼言,所謂諸欲。生彼因緣,就是生彼諸欲的因緣。生彼諸欲的因緣是什麼?就是城邑交遊,能生諸欲。各地方去同人家聯絡,就能引生各式各樣的欲。城邑的交遊是生諸欲的一個因緣。欲生起的依處,就是欲生起的因緣。叫做了知其初。
《披尋記》六六○頁:無常眾苦變壞法性者:此謂諸欲是無常性、是眾苦性、及是變壞法性;由過去世已變壞故,未來、現在是應變壞法故。
《披尋記》六六○頁: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陵本八十三卷十七頁)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欲貪調伏、斷除、超越者,〈攝異門分〉說:調伏,由了相、勝解作意。怎麼樣能調伏呢?要明了欲是苦惱相,是無常相、是苦惱相。然後修止觀得勝解作意,這叫做調伏。若是斷欲貪,就要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方便究竟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才能夠超越。如是次第,三相差別應知。

46-4)若有於彼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能厭毀,城邑交遊,周旋不絕,而謂彼為心得寂靜,於出居家證八解脫、靜慮定者,內心寂靜,反生誹謗。由是彼於內心寂靜,則不堪能善見、善知、善鑒、善達。若第一義內心寂靜與此相違,則能善見乃至善達。
[]若是有一位修行人,對於城邑、交遊這些事情,不見其初,乃至不見趣出離行。由是因緣,對於具珍財有情等處,不會厭離,不知道呵斥自己。從這裏到那裏、從那裏到這裏,各處跑而不能停下來。而對於不這樣做的人,出家而得八解脫靜慮定的人、內心寂靜的人,反生誹謗。由這樣,他對於內心的寂靜境界,不知道內心寂靜的樂,不能善見心寂靜的樂。不能善知、不能善鑒、不能善達心寂靜的功德勝利。或者是不知道、不能善見其苦,不善知集,不能善鑒滅,不能善達八正道。若是能夠得沙門果,內心裏面寂靜。與前面這個事是不同,能善見乃至善達,就能夠得心寂靜。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者、樂雜住者,非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於此略示諸受欲的人,歡喜雜住的人,不是第一義內心寂靜。若有證得八解脫定的人,離諸愛味,名第一義內心寂靜。當知是名此中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