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6日 星期六

經集5.2


經集5.2
誰能覆世間?誰能令不顯?誰復能塗染?誰為大怖畏?
無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戲論能塗染,苦為大怖畏。
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偃?
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
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永滅盡?唯願為我說。
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於斯永滅盡。
云何念所行,諸識當永滅?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
於內外諸受,都不生欣樂,如是念所行,諸識當永滅。
若諸善說法,及有學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
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於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

1)誰能覆世間?誰能令不顯?誰復能塗染?誰為大怖畏?
2)無明覆世間,放逸令不顯,戲論能塗染,苦為大怖畏。
3)諸流處處漏,是漏誰能止?當說誰防護?眾流誰所偃?
4)世間諸流漏,是漏念能止,我說能防護,由慧故能偃。
5)念慧與名色,今問是一切,何當永滅盡?唯願為我說。
6)念慧與名色,我說是一切,若諸識永滅,於斯永滅盡。
7)云何念所行,諸識當永滅?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
8)於內外諸受,都不生欣樂,如是念所行,諸識當永滅。
9)若諸善說法,及有學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
10)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於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
1-2-1)此是波羅延中,因阿氏多所請問頌。 言世間者,略有三種,一、欲世間;二、色世間;三、無色世間。今此義中,意辨出家、在家二種世間。出家世間,復有二種:一、惡說法;二、善說法。惡說法者,無明所覆。善說法者,由有明故,應可顯了;由放逸故,令不顯了。
[]此是波羅延經裏面,因阿氏多所請問頌。什麼是世間?略有三種世間,一是欲世間,二是色界的世間,三是無色界的世間。現在這個頌的含義裏面,它的正義是辨別,說明出家和在家這二種世間。出家世間復有二種,第一是惡說法,第二種是善說法,這二種不同。於有罪惡、有過失的教法的出家人,為無明所蓋覆,不能明白世間諸法的真實相。於善說法中的出家人,由於有大智慧光明的緣故,諸法的真實相就顯現出來,應該是這樣子。雖然,在佛法裏面出家,但是放逸,不肯努力,不肯學習佛法,諸法真實相,還是不能顯現出來,還是被蓋覆住,放逸就不能顯現出來諸法的真實相。

1-2-2)若諸在家異類白衣,為諸戲論之所塗染。當知戲論,略有三種,謂三種言事,名為戲論。於四種言說,有所宣談,亦名戲論。能發語言所有尋伺,亦名戲論。若於過去、未來、現在三種言事,依四言說發起異類分別思惟,或違、或順,是名塗染。若前戲論,若後塗染,諸在家者,多分可得,是故說彼為諸戲論之所塗染。
[]若是很多在家人,思想也有個別的不同,各式各樣的白衣,雖然諸法真實相時時、很分明的顯現出來,但是眾生的心,為種種的戲論所塗染,諸法的真實相不能顯現出來。當知戲論,略有三種不同,第一,有三種言事,叫做戲論。三種言事是什麼呢?就是過去、現在、未來。言事,言是能表達,事是所表達,就是語言所表達的事情,不超越這三種,過去、未來、現在,叫做戲論,所表達是戲論。第二,於四種言說,有所宣談,亦名戲論。四種言說就是名能表達,能表達的有四種不同,就是見、聞、覺、知這四種。這四種言說,因見而有所言說,或者因聞、覺、知而有所宣揚談論,叫做戲論,這是能表達是戲論。第三,能發表語言的所有尋伺,就是內心裏面的思惟,因為經過內心的思惟才能說話,所以內心的尋思也名叫戲論。這三種戲論都不符合真理,與真理有所違反,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叫做戲論。假設一個人對於過去、未來、現在的事情,這三種言事,依據這四種言說,發起不同的分別思惟,或者是違,或者是順,這樣分別,就把諸法真實相塗染,叫做塗染。前面的三種戲論,四種戲論,又發起後面種種的思惟分別,叫做塗染。這件事,諸在家的人多數都不能夠超越這個境界,是故說彼在家人,是為諸戲論之所塗染。
《披尋記》七○一頁:發起異類分別思惟等者:謂依現在行,分別過去、未來、曾更及未曾更種類相貌,是名發起異類分別思惟。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顯現在前,是名或違或順。如前已說:未來無相故無分別,如此如是,當來決定不可知故。乃至廣說依現在行,分別為因,生諸離染。(陵本十六卷十二頁)由此當知,異類分別及塗染義。
[]發起異類分別思惟等者:依現在的這些有為法,變動不拘的境界,來分別過去,分別未來的事情,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推論未知道的事情,曾經經過,及未曾經過的種類相貌,是名發起異類分別思惟。由此思惟不可意相或可意相顯現在前,是名或違或順,可意的就叫做順,不可意的就叫做違。如前面已說過,未來的事情沒有成為事實,沒有體相,所以沒有體相可分別。這件事沒有事實,當然是不可知。乃至廣說依現在行,分別為因,生諸離染。由此當知,異類分別及塗染義。

1-2-3)此中惡說法者,無明所覆,善說法者放逸不顯,諸在家者戲論塗染,彼於現在苦因轉時,於此苦因不能如實知是苦因;於此苦因,愛樂而住。由此因緣,生當來苦,即說此苦,名大怖畏。
[]這裏邊說到在外道裏邊出家的人,為無明所遮蓋,有這種過失。在佛法中出家的人,若放逸的話,也還是不能夠顯示諸法真實相,在家人有戲論的塗染過失。這三種人其實都有無明、有放逸、有塗染,都是有這種過失。當無明、放逸、塗染在活動的時候,就是將來得苦的一個因,即是苦因。但是,對於這苦因,不真實知道這是苦因。於此苦因,不但是不知道,而且還對於這苦因很歡喜,歡喜的在這裏面活動。由此因緣,引發出來將來的苦惱,即說此苦,名大怖畏。苦來的時候,心裏很苦、很恐怖,但是不知道這是自己創造的。

3-4-1)又惡說法者,由無明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諸在家者,由戲論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善說法者,由放逸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又惡說法者,從無明這個門,發生很多的過失,什麼過失呢?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地方一直在流,一直在活動,就是無明在這六個地方流動,引出來很多的過失,由過失引發很多的苦惱。諸在家者,由戲論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由戲論,就是內心的虛妄分別,就是煩惱,煩惱流出來業力,由業力流出來很多的苦惱。善說法者,由放逸門,從六處流漏泄眾苦。雖然佛教徒聽聞佛法,但是不修四念處,還是這樣。這三種人由三種門,引生很多的苦惱。
《披尋記》七○一頁: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者:眼乃至意六種暴流,名六處流。如前已說:暴流有六:謂眼暴流,能見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陵本十七卷十六頁)義應準知。由是暴流,住貪瞋癡,不能越度,當生眾苦,是名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從六處流漏泄眾苦者:前面說過暴流有六種不同,謂眼暴流,能見諸色的時候,引起貪瞋癡,貪瞋癡煩惱引出業力,業力引出很多的苦。乃至意暴流,能了諸法的時候,引出貪瞋癡,引出很多罪過、很多的苦惱。這裏說的六處流和前邊的義,也可以準照,就知道。由是暴流,住貪瞋癡,沒有四念處,不能夠超越,當生眾苦,是名從六處流漏泄眾苦。

3-4-2)如是無明、放逸、戲論諸門流漏,由聞他音、內正作意,於諸行中了知過患,此相應念,逆流而轉,故能遮止,如是方便,名伏對治。
[]如是無明、放逸、戲論諸門流漏,由於這個人能聽聞佛菩薩的法語,然後在內心裏邊能如理的思惟觀察。於這一切有為法、有漏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了知能夠引很多的苦惱的過患。與這個如理作意,了知諸行的過患,相應而修四念處,違背生死流,向聖道那邊,所以能夠遮止這個漏,六處的流就能遮止,不流貪瞋癡。這樣修四念處,就是能降伏其心。
《披尋記》七○二頁:由聞他音內正作意等者:此句長讀,為顯念能遮止諸漏,故說相應。正知能了諸行過患,兼顯正知因緣,故說由聞他音內正作意。
[]由聞他音內正作意等者:由聞他音引內正作意,內正作意,要根據聞他音而來作意。為顯念能遮止諸漏,有四念處,才能遮止諸漏,遮止眼耳鼻舌身意的煩惱漏,能遮止,所以叫做相應。正知,能了諸行的過患,就是四念處。兼顯正知因緣,故說由聞他音內正作意。聞他音、內正作意,是成就正知的因緣,正知就是四念處,正念也就是四念處。

3-4-3)若出世間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三種流皆能堰塞。如是方便,名斷對治。於此流漏,若伏、若永二種對治,皆能斷故,俱名防護。
[]若是得聖道,這時候的智慧是超越世間,這個智慧叫做正見,屬於正見這一所攝,都是屬於無漏的智慧,沒有煩惱,沒有我我所的執著,所以是無漏。對於三種流,無明流、放逸流、戲論流,這三種流都能夠堵住,能斷除,有這個力量。這樣四念處的方便,能把漏根本的消滅,就是斷對治。對治分兩個階段,一個是伏,一個是斷。伏是內凡位,斷是聖位。於眼等這六個流漏,若開始學習四念處,能降伏煩惱,這是初開始階段。若是永久斷漏。由聞他音,內正作意,所生的四念處有這個力量,或是伏斷、永斷,都能斷漏,都叫做防護,保護一念清淨心廣大功德的莊嚴,不失掉功德。 《披尋記》七○二頁:於三種流皆能堰塞者:無明、放逸、戲論三門流漏,名三種流。出世間慧能令永斷,名能堰塞。

5-6-1)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一向墮於染污品攝。若善說法毘奈耶中,二種可得,諸縱逸者,墮雜染品,非顯了攝。不縱逸者,墮清淨品,顯了所攝。又若已顯了、若應顯了,當知二種皆無放逸。
[]又惡說法者及在家者這兩種人,完全是墮落在染污這一類,屬於這一類攝。若善說法毗奈耶中,佛教徒有兩種可能,第一,若放逸自己,墮落在雜染品攝,不能夠把清淨心顯示出來。若不放逸,能夠用功學習四念處,就屬於清淨品攝,諸法無我的真理能顯現出來。又若已顯了,若應顯了,當知二種皆無放逸。
《披尋記》七○二頁:又若已顯了等者:諸阿羅漢不為三界無明所覆,名已顯了;若諸有學猶為餘無明殼之所纏覆,名應顯了。如是二種清淨品攝,由是說言皆無放逸。

5-6-2)諸阿羅漢斯已顯了,於不放逸,無更須作不放逸事。於四念住,若念、若慧已善修故,已善證得清淨識故,唯有決定。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善清淨識當永滅故,若念、若慧,亦隨永滅。餘依所攝,先業所引一切名色,亦隨滅盡。
[]阿羅漢修四念處已經成功,已經不為無明所覆蓋,所以諸法無我的真理顯了現前,對於不放逸的聖境,已經成功,不需要再修學四念處。什麼叫做無更須作不放逸事?就是指四念住,不散亂的念,和無我的智慧,已經善巧的修習成功,所以不再需要像以前那麼修行。因為修四念處成功,已經能證得清淨的心,世間的一切法,不能染污他,因為成就清淨心的緣故,什麼事情不可以轉動他。若壽命盡的時候,入於無餘依涅槃界,在有餘依生存的時候,非常好的清淨心,在無餘依涅槃的時候,將會滅掉。諸識先滅,念慧是心所法,心王不在,心所法也隨著永滅。在有餘依涅槃界中所攝的一切法,就是過去世所造的業,引來現在的名色,也隨著都滅。
《披尋記》七○二頁:唯有決定者:謂阿羅漢所作已辦,更無應作,無勤功用,已到彼岸故。

7-8)乃至彼法未永滅來,於六恒住,常善安住。於離欲地,所有內受及於諸欲相應外受,不生欣樂。如是名為諸阿羅漢正念現行,乃至壽盡,識方永滅。
[]得有餘涅槃的人,成就清淨識,沒有入無餘涅槃的時候,常能夠安住在六恒住裏面,六識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不憂也不喜,都不執著。這個時候內心,遠離欲界的欲,也遠離色界、無色界禪定的欲,有兩種受,一個是內受,一個是外受。所有內受,就是入定的時候,有喜受、有樂受、有捨受。及於不入定的時候,眼耳鼻舌身意,也在外面的境界活動,也有外受,只是心裡不受影響,不生歡喜心,不執著。阿羅漢對於內受和外受,明明了了,但是不執著。六恒住常善安住,這是阿羅漢正念現行的相貌。到時候壽盡,識也就滅,因為不執著。
《披尋記》七○三頁:於離欲地所有內受等者:受用現法樂住,是名內受;受用外境界事,是名外受。

9)若諸有學斯應顯了,於不放逸,應更須作不放逸事。
[]若已經得初果、二果、三果的有學,功德還沒有圓滿,還應該努力的修行,使令心更清淨、光明,顯了無我義。對於圓滿的不放逸境界,還要再努力,還要修四念處。

10-1)彼復二種於不放逸、不放逸事,謂常所作、委悉所作。有學異類,若諸有學極七反有、或復家家、一來果等,及於現法堪般涅槃,於下分結及上分結,心無染污,為斷彼故,修習對治。
[]這個有學的情況有二種差別,於不放逸的結果,需要以不放逸事為因,做不放逸事,才成就不放逸。有二種,常所作,委悉所作。常所作,就是精進、不間斷。委悉所作,就是做的時候,非常的精細觀察。有學裏面有不同,若諸有學是極七反有,就是初果,若不努力修行的話,最多要七回,七番天上,七番人間,受生死苦。或者另外一種就是家家,就是初果,若修行多一點,把欲界的九品煩惱,斷除三品或者四品,就叫做家家。家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生到天上,在天上死,死又生到天上,一回生一家,第二生又生一家,第三生又生一家,從家至家,叫家家,或者生二家,或者生三家。也可能在人間生一家、二家或三家,這叫做家家。第一品煩惱,能令受二番生死。第二、三、四品煩惱,各受一番生死。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兩品煩惱合起來,受一番生死。七、八、九這三品煩惱,合起來,受一番生死。加起來就是九品煩惱,受七番生死。若是一來果是斷六品煩惱,第五品煩惱,第六品煩惱,這兩品煩惱,合起來一番生死。若是斷五品,一定要斷第六品,所以,還有七八九三品煩惱,一番生死,就是一生天上,一來人間,或者一來人間,一生天上。極七反有、家家,或是一來果這些有學,在現在的生命,有能力入於涅槃。對於欲界的五下分結,心清淨。對於五上分結,心裏也清淨,有的已斷除清淨,有的沒斷除,然能伏住,所以心無染污。為求斷除彼沒有斷的煩惱,還要繼續的修習四念住來對治。

10-2)又於諸欲不耽著故,諸下分結不能染污。心無濁故,諸上分結不能染污。又於一切有苦法中,如實知集乃至出離,於四念住善住其心。修習如先所得聖道,能趣究竟。如是修習對治道故,彼於一切不放逸中,諸所應作不放逸事,皆得究竟。
[]又,這位聖人對於諸欲不耽著,就是欲界的五下分結不能染污他,因為不耽著,不愛著,就是心無染污。因為心無濁的緣故,五上分結不能染污他。又,對於色受想行識是有苦法,這是苦諦。如實知集,知道執著心就是集諦。乃至出離,就是道諦。沒有苦、集,就是滅諦。心沒有其他的雜念,一直安住在四念住清淨的境界。修習如先所得的聖道,就是四念住,能向於阿羅漢有餘涅槃、無餘涅槃。如是修習對治道故,彼於一切不放逸中,諸所應作不放逸事,皆得究竟圓滿。
《披尋記》七○三頁:於下分結及上分結心無染污等者:謂若有學極七反有,或復家家、一來果等,此於下分結心無染污及修對治;若阿羅漢向於現法中堪般涅槃,此於上分結心無染污及修對治。是名有學常委所作異類應知。

復次,今當略辨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在家者及於外法而出家者,決定雜染。及顯於善說法毘奈耶中而出家者,若行放逸墮染污品,若不放逸墮清淨品。當知是名此中略義。
[]復次,今當略辯上所說義。謂薄伽梵此中略示,諸在家者及於外法而出家者,決定雜染。及顯於善說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若是不肯學習聖教,若行放逸,也是墮染污品。若不放逸墮清淨品,肯聞思修,就會得聖道。當知是名此中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