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處善巧

 《瑜伽師地論》卷27:
 云何處?云何處善巧?謂處有十二。則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名為處。處善巧者,謂眼為增上緣,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眼識及相應法。耳為增上緣,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如是乃至意為等無間緣,此生作意為增上緣,法為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如是六識身及相應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謂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緣。若於如是諸內外處緣得善巧,名處善巧。
[解]云何處?云何處善巧?
1)處有十二種不同。處,就是識由此處生,生識之處,這個地方能生出識來。就是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就是生識之處。
2)云何處善巧?眼根是眼識生起的增上緣,它有力量能幫助眼識生起。色是所緣緣,第一個緣,色是眼識生起的緣,第二個緣,是眼識的所緣。因為它出現,眼識才生起;生起眼識,還以色為所緣。眼識前一剎那滅,叫等無間滅意,等無間也是眼識生起的緣。眼識要有眼根的增上緣,又要有色的所緣緣,還要有等無間滅意的等無間緣,眼識才能生起。以及眼識相應的法,就是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乃至或者是善心所,或者是雜染心所,就是煩惱心所都是相應法。若能通達眼識是這麼回事,就叫做處善巧。
3)耳為增上緣,就是耳根,聲為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生起耳識及相應法。鼻、舌、身、意,乃至到意,意為等無間緣,就是前一念意識是後一念意識生起的等無間緣,前一念意識滅為後一念意識生起的等無間緣。是同時有一個作意心所是生起意識的增上緣,所緣的這個法,就是前五識落謝的影子是所緣緣,生起意識及相應法。
4)如是六識的體性,及它六識所相應的一切心所法,皆由三緣而得流轉,才能活動,就是前面增上緣、所緣緣、等無間滅意緣這三種緣,六識身及相應法才能現起。若能於前面這一大段文,內處、外處這三緣,得善巧的通達,就叫做處善巧。
tatra katamāny āyatanāni / katamad āyatanakauśalyam / āha / dvādaśāyatanāni cakṣu-rāyatanam rūpāyatanam śrotrāyatanam śabdāyatanam ghrāṇāyatanam gandhāyatanam jihvāyatanam rasāyatanam kāyāyatanam spraṣṭavyāyatanam manāyatanam dharmā-yatanaṃ ca / imāny ucyanta āyatanāni / katamad āyatanakauśalyam/tatra cakṣur adhi-patī rūpāṇy ālambanaṃ cakṣurvijñānasya sasaṃprayogasyotpattaye samanantaraniru-ddhaṃ ca manaḥ samanantarapratyayaḥ / tatra śrotram adhipatiḥ śabda ālambanam samanantaraniruddhaṃ ca manaḥ samanantarapratyayaḥ śrotravijñānasya sasaṃpra-yogasyotpattaye /evaṃ yāvan manaḥ samanantaraṃ tajjo manaskāro 'dhipatipratyayo (...dharma ālambanaṃ...) manovijñānasya sasaṃprayogasyotpattaye iti tribhiḥ pratya-yaiḥ samanantarapratyayena,ālambanapratyayenādhipatipratyayena ca ṣaṇṇāṃ vijñā-nakāyānāṃ pravṛttir bhavati sasaṃprayogāṇām iti / yad evam ādhyātmikabāhyeṣv āyataneṣu pratyayakauśalyam / idam ucyata āyatanakauśalyam /
《顯揚聖教論》卷14:
云何處善巧?頌曰:
知諸觸諸受,由二種生門;依止於觸故,當知處善巧;
如法處天處,後後所依止;由世俗諦故,了知二種性。
論曰:由善了知觸生門體建立二處,謂根及境。如是由能生義故名為處,猶如世間修善法所名為法處。又善了知諸受依觸,是故建立觸為彼處。如是所居住義故名為處,猶如世間天像住所名為天處。又復觸受二法生時,依世俗故了知二性,謂觸者、受者,由觸能觸對、受能領納。此中顯示就勝義諦,觸者、受者皆不可得;就世俗諦二皆可得。是名處善巧。

法蘊足論-18.處品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梵志名曰生聞,來詣佛所,合掌恭敬,以諸愛語慰問世尊。佛亦愛言而慰問彼。相慰問已,退坐一面,曲躬合掌而白佛言:我欲少問喬答摩尊,唯願聽許,略為宣說。爾時世尊告彼梵志:恣汝意問,吾當為說。梵志問言:一切法者,何謂一切?世尊告曰:一切法者,謂十二處。何等十二?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意處、法處,是謂十二。若有說言:此非一切,言一切者更別有法。彼但有言,而無實事,若還詰問,便不能了。彼後審思,自生迷悶,以一切法非彼境故。時彼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踊躍,恭敬而去。

[參考]
1.雜阿含319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生聞婆羅門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所謂一切者,云何名一切?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時,生聞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奉行。
2.雜阿含323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內入處。謂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
3.雜阿含324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外入處。云何為六?謂色是外入處,聲、香、味、觸、法是外入處,是名六外入處。

4.佛說法乘義決定經
云何十二處?佛言:所謂眼為內處、色為外處;耳為內處、聲為外處;鼻為內處、香為外處;舌為內處、味為外處;身為內處、觸為外處;意為內處、法為外處。比丘!是名十二處。
tatra bhikṣavaḥ katamāni dvādaśāyatanāni? yaduta cakṣuradhyātmikam āyatanam | rūpamadhyātmikam āyatanam | śrotramadhyātmikam āyatanam | śabdo bāhyam āyatanam | ghrāṇamadhyātmikam āyatanam | gandho bāhyam āyatanam | jihvā adhyātmikam āyatanam | raso bāhyam āyatanam | kāyo'dhyātmikam āyatanam | sparśo bāhyam āyatanam | mana adhyātmikam āyatanam | dharmo bāhyam āyatanam | imāni bhikṣava ucyante dvādaśāyatanāni ||

1.云何眼處?謂如眼根,應說其相。

2.云何色處?
1)謂色為眼,已、正、當見,及彼同分,是名色處。
2)又,色為眼增上發眼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色處。
3)又,色於眼,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色處。
4)又,色為眼,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色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色,名為色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四大種所造,青、黃、赤、白,雲、烟、塵、霧,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影、光、明、暗,空一顯色,相雜紅、紫、碧、綠、皂、褐。及餘所有眼根所見,眼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色、名色界、名色處、名彼岸。如是色處,是外處攝。
[參考]
1.雜阿含322經
云何?世尊!色外入處。佛告比丘:色外入處,若色四大造,可見,有對,是名色是外入處。
2.雜阿含1174經
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3.云何耳處?謂如耳根,應說其相。

4.云何聲處?
1)謂聲為耳,已、正、當聞,及彼同分,是名聲處。
2)又,聲為耳增上發耳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聲處。
3)又,聲於耳,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聲處。
4)又,聲為耳,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聲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聲,名為聲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四大種所造,象聲、馬聲,車聲、步聲,蠡聲、鈴聲、大小鼓聲,歌聲、詠聲、讚聲、梵聲,及四大種互相觸聲,於晝夜分語言音聲,及餘所有耳根所聞,耳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聲、名聲界、名聲處、名彼岸。如是聲處,是外處攝。
[參考]雜阿含322經
云何聲是外入處?佛告比丘:若聲四大造,不可見,有對,如聲,香、味亦如是。

5.云何鼻處?謂如鼻根,應說其相。

6.云何香處?
1)謂香為鼻,已、正、當嗅,及彼同分,是名香處。
2)又,香為鼻增上發鼻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香處。
3)又,香於鼻,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香處。
4)又,香為鼻,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香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香,名為香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四大種所造,根香、莖香、枝香、葉香、花香、果香、好香、惡香、平等香,及餘所有鼻根所嗅,鼻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香、名香界、名香處、名彼岸。如是香處,是外處攝。

7.云何舌處?謂如舌根,應說其相。

8.云何味處?
1)謂味為舌,已、正、當嘗,及彼同分,是名味處。
2)又,味為舌增上發舌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味處。
3)又,味於舌,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味處。
4)又,味為舌,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味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味,名為味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四大種所造,根味、莖味、枝味、葉味、花味、果味、食味、飲味,及諸酒味、苦味、酢味、甘味、辛味、醎味、淡味、可意味、不可意味、順捨處味,及餘所有舌根所嘗,舌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味、名味界、名味處、名彼岸。如是味處,是外所攝。

9.云何身處?謂如身根,應說其相。

10.云何觸處?
1)謂觸為身,已、正、當覺,及彼同分,是名觸處。
2)又,觸為身增上發身識,已、正、當了別,及彼同分,是名觸處。
3)又,觸於身,已、正、當礙,及彼同分,是名觸處。
4)又,觸為身,已、正、當行,及彼同分,是名觸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觸,名為觸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滑性、澁性、輕性、重性、冷煖、飢渴,及餘所有身根所覺,身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觸、名觸界、名觸處、名彼岸。如是觸處,是外所攝。
[參考]雜阿含322經
云何觸外入處?佛告比丘:觸外入處者,謂四大及四大造色,不可見,有對,是名觸外入處。

11.云何意處?謂如意根,應說其相。

12.云何法處?
1)謂法為意,已、正、當知,是名法處。
2)又,法為意增上發意識,已、正、當了別,是名法處。
3)又,法於意,已、正、當礙,是名法處。
4)又,法為意,已、正、當行,是名法處。
5)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所有法,名為法處。亦名所知,乃至,所等證。
6)此復云何?謂受、想、思、觸、作意,欲、勝解、信、精進、念、定、慧,尋、伺,放逸、不放逸,善根、不善根、無記根,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諸所有智、見、現觀、得,無想定、滅定、無想事,命根、眾同分、住,得事、得處、得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虛空、擇滅、非擇滅,及餘所有意根所知,意識所了。
7)所有名號,異語、增語,想、等想,施設、言說,謂名法、名法界、名法處、名彼岸。如是法處,是外處攝。
[參考]雜阿含322經
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辛三、處善巧7 壬一、出體性2 癸一、舉眼處2 子一、徵
云何眼處?
什麼是眼處?

子二、釋
謂若眼,已得不捨,於無間體非斷滅法。
若是已經得到眼根的現行,眼根沒有失掉,而且種子相續的現前,沒有間斷,沒有斷滅,能生識之門,這就是眼處。

癸二、例餘處
如眼處相,餘處自性,當知亦爾。
如眼處的相貌及定義是如此的,其他耳鼻舌身意處的自性也是一樣。

壬二、辨差別2 癸一、問
問:處、觸處,何差別?
問:處及觸處,有什麼差別?能觸可以分為二種,一種是行蘊中的觸心所,另一種是指身根。這裡說的觸處,是指觸心所。

癸二、答2 子一、處
答:處如前說。
答:處的定義是像前面所說的,已經生,還沒有捨棄,還能相續地生長下去,能為識生長之門,說名為處。

子二、觸處
觸處者,謂與觸俱,或能無間引發諸觸、隨順於觸所有諸處。
觸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諸根與觸心所一起活動,而且能夠相續引生隨順觸的眼等諸處。或是無間能夠引發種種的苦觸、樂觸、或不苦不樂觸等所有諸處。
諸觸: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是名諸觸。
眼等六處,能引發彼、能隨順彼,名能引發諸觸、隨順於觸所有諸處。

壬三、別思擇2 癸一、四句分別2 子一、問
問:若眼亦處耶?設處亦眼耶?
問:眼和處的關係是什麼,眼也是處嗎?處也是眼嗎?

子二、答4 丑一、有眼非處
答:有眼非處;謂若眼,已得不捨,然是無間斷滅之法。
答:有時的情況是有眼根,可是不稱作處,是指已經有眼根,眼根也沒有滅壞,可是不能無間相續,下一剎那眼就要斷滅。是指阿羅漢要入無餘涅槃前一剎那,前一念滅,後一念不生,不會再有任何身體出現。

丑二、有處非眼
有處非眼;謂所餘處安住處相。
有處非眼,就是六處除了眼之外其他的耳鼻舌身意五處,安住於處相時,這是有處非眼。

丑三、亦眼亦處
有亦眼亦處;謂若眼,已得不捨,亦非無間斷滅之法。
如果眼根已經生起,沒有棄捨,並且下一念眼根還會相續下去,不會斷滅,能為識生之門,不是阿羅漢最後眼,這個時候就是亦眼亦處。

丑四、非眼非處
有非眼非處;謂若眼,不得,或得已捨,及餘耳等不住處相。
有非眼非處的情況,就是眼根沒有現行,或是得到眼根,可是已經棄捨,或者是壞滅了,不再能生眼識,及其他耳鼻舌身意五根沒有處的相貌,沒有相似相續下去,這個時候稱作非眼非處。

癸二、順前句分別2 子一、問
問:若處亦觸處耶?設觸處亦處耶?
問:如果是處也屬於觸處嗎?或假設是觸處也屬於處嗎?

子二、答2 丑一、總標簡
答:諸觸處必是處,有處非觸處。
答:所有的觸處,和觸心所在一起的六處,一定是處;但是有處不一定是觸處,雖然有六處相似相續生長下去,但不一定會觸對境界,所以說有處非觸處。

丑二、隨難釋2 寅一、辨相
謂眼等不與觸合,亦復不能引無間觸,然非無間斷滅之法。
有處非觸處,是指眼根不和觸心所相合,也不能無間引發觸,不能觸對境界;可是眼根還相似相續生長下去,並不是無間斷滅之法,這個時就是處非觸處。

寅二、舉事
若於色界或生或長所有鼻、舌,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所有諸根,於一切時當知必定非處。
生到色界天的人,所生長出來的鼻根和舌根不是屬於處,因為色界沒有段食,沒有香與味的境界可以觸對,不能生鼻識和舌識,所以不是(觸)處;若生到無想天中的有情,由於前六識不現行,雖然有六根,但是沒有作用,前不能引後,於一期生命中必定不能生起心心所法,因此於一切時一定都不是處,應當了知。

壬四、義建立2 癸一、問
問:處名何義?為顯何義建立處耶?
問:處的名字是什麼意思?為了顯示什麼道理要建立處?

癸二、答2 子一、標列義
答:諸心心所生長門義、緣義、方便義、和合性義、所依止義、居住處義,是名處義。
答:處有六個定義:
一、諸心心所生長門義:依止六處可以引發生長種種的識,以及與識相應的心心所。
二、緣義:依止內六處緣外六處,可以引生種種心心所,是心心所生長之緣。
三、方便義:處是生其他心心所法的前方便。
四、和合性義:根塵識接觸時,能夠和合生觸。
五、所依止義:六處是心心所生長的依止處。
六、居住處義:心心所安住在六處,而受用六塵境界。

子二、明建立
為欲顯示等無間、所緣、增上三種緣義,故建立處。
為了顯示等無間緣、所緣緣、與增上緣這三種緣,而建立處。
等無間緣就是意處;所緣緣就是指色聲香味觸法外六處;增上緣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
諸心心所從此處生及與增長,是名生長門義。
隨應差別,與所生法為等無間緣、或所緣緣、或增上緣,是名緣義。
望所餘法為方便因,非生起因,名方便義。
和合生觸,是名和合性義。
恆為諸心心所所依,是名所依止義。
安住受用,是名居住處義。

壬五、指隨應
廣分別處及次第,隨其所應,如界當知。
如果再廣分別處和他的次第,隨處所相應的,可以比照十八界的分別,就應該知道,所以不再多說。
謂幾有色、幾無色等,名廣分別。
依何因緣說彼次第,是名次第。

壬六、明所攝2 癸一、引經說3 子一、八勝處等
又世尊言:有八勝處。廣說如經。如是十遍處。
又佛陀曾說八勝處的修行方法,詳細情形如經所說。如是十遍處。

子二、四處
又有四處,謂空無邊處等。
又有四空處,是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及非想非非想處。

子三、二處
又有二處,謂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
又有時歸納成二處,就是無想處、和非想非非想處。

癸二、結相攝
如是等法處名說者,如所說相,隨其所應,當知皆在十二處攝。
為什麼這些法都用處來說?如所說的各種處相,隨其所相應,當知八勝處、十遍處、四處、二處等都是攝在十二處中。由於這些處都依心而有,心屬於意處,心所緣的境界,屬於法處,所以這些處都不會超出十二處的範圍。

壬七、例依止
又處依止,如界應知。
又應當了知處的依止,如界所說。

https://upayakusala.blogspot.com/2020/10/aksayamatinirdesasutra-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