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維摩詰所說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維摩詰所說經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明此品來意】
前面〈菩薩行品〉是說佛國之因,盡無盡解脫法門這個修行的法門,是屬於因。下面〈見阿閦佛品〉就是佛國的果,成就佛的世界;成就法身也是果,也可以說果。法身的因果、佛國的因果,這是一個正報、一個依報。由因而得果,這就是這一品的來意。

【釋品名】
這一品是看見阿閦佛,阿閦佛從阿閦佛國到了娑婆世界,使娑婆世界的人能看見阿閦佛,所以叫做見阿閦佛品。

【入文解釋】
丙二、正明佛國之果(分二科)戊一、佛問其法身(分二科)丁一、明法身體用(分二科)己一、佛問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atha khalu bhagavān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yadā tvaṃ kulaputra tathāgatasya darśanakāmo bhavasi,  tadā kathaṃ tvaṃ tathāgataṃ paśyasi |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問維摩詰居士。
汝欲見如來:你和文殊菩薩說:我們去見佛。你心裡這樣想這件事。
為以何等觀如來乎:你心裡面怎麼樣來見佛呢?

己二、大士答(分四科)庚一、總答
維摩詰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evam ukte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bhagavantam etad avocat:  yadāhaṃ bhagavan tathāgatasya darśanakāmo bhavāmi, tadā tathāgatam apaśyanayā paśyāmi |
怎麼樣見佛呢?佛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報身和應身都是有形相的。但是佛的報身,凡夫不能見。佛所化現的身形,不是真實的境界;現在是要見到佛的法身境界,才算是見到真佛。
如自觀身實相:維摩居士自己說,觀察他的色受想行識的真實相,就是無相,觀察色受想行識不可得。畢竟空寂裡面,沒有色可得、沒有受想行識可得,就是無所見,就是見到諸法實相。我自己觀察身的真實相是無所得的,
觀佛亦然:我見佛也是這樣子,不見有佛相可見,無佛可見,就是這樣是見到佛。我觀察佛也是畢竟空寂。

庚二、別答(分三科)辛一、離妄想(分二科)13壬一、彰其佛體離相明離所取(十四門)(分二科)癸一、初八約對諸法別門辨佛體相(八門)(分二科)子一、初六離相明其非有(六門)(分六科)丑一、約對三世法門明佛離相
1)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pūrvāntato ’jātam aparāntato ’saṃkrāntaṃ pratyutpanne ’dhvany asaṃsthitaṃ paśyāmi | tat kasya hetoḥ |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前際,過去的時候,釋迦牟尼佛現出來應化身,從那個時候來到現在;從現在去到未來。或者由過去來到未來、到未來去。
後際:就是未來,到未來去。
今:現在,現在是在這裡住世、度化眾生。
我觀如來,前際不來:佛現應化身的身相也是因緣有的,佛的大悲心、加上有眾生可度這個因緣,佛就有應化身出現;離開這個因緣,身相是不可得的,就是畢竟空寂。畢竟空寂裡面,沒有佛從那個時候到未來、也沒有佛住持在現在,所以我觀如來,不是從前際來、也不到後際去、也不在現在住。把應化身觀成畢竟空寂,就是無佛可見,這就叫做見佛。有為法是有遷流的變化的行相,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遷流變化;若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時候,是沒有這個遷流變化,所以不見有佛可得。約三世來觀察佛身的真實相,真實相就是無相。

丑二、約對五陰法門明佛離相
2)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rūpatathatāsvabhāvam arūpam, vedanātathatāsvabhāvam avedanām, saṃjñātathatāsvabhāvam asaṃjñam, saṃskāratathatāsvabhāvam asaṃskāram, vijñānatathatāsvabhāvam avijñānam,
不觀色:佛身也有色相,就是因緣所生的色相,相是畢竟空寂的,沒有色相可觀。
不觀色如:如,空。空是無差別相,色是有差別相;現在差別相不可得,無差別相也是不可得。對有而說空,有不可得,空也是不可得,所以也不觀空。不觀有、也不觀空。
不觀色性:對前邊有和空來說,色性就是不有也不空;也不觀不有不空,也不觀非有非空。色、如、性:色是有,如是空,性是非有非空。有也不可得、空也不可得、非有非空也是不可得。有也是分別,空也是分別,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都是分別,所以不觀。
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觀受想行識。佛的大慈悲、大智慧、無量無邊的道力就是佛的受想行識,也是因緣所有。這樣說,前邊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實在這句話也是總說的;現在色受想行識就是別說的。有也不可得、空也不可得、非有非空也不可得,離一切分別相,佛的法身是離一切相的。

丑三、約對四大法門明佛離相
3)非四大起,同於虛空;caturdhātvasaṃprāptam ākāśadhātusamam,
非四大起:佛的法身,不是由地水火風生起。凡夫的身體,假借四大以為身。佛的法身沒有四大,是同於虛空,就像虛空似的,離一切相。

丑四、約對六入法門明佛離相
4)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ṣaḍāyatanānutpannaṃ cakṣuḥpathasamatikrāntaṃ śrotrapathasamatikrāntaṃ ghrāṇapathasamatikrāntaṃ jihvāpathasamatikrāntaṃ kāyapathasamatikrāntaṃ manaḥpathasamatikrāntam,
六入無積: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上,常常地積聚,就是虛妄分別。通過前六識在境界上虛妄分別,就積聚很多的惑業苦;心一動就是積聚。修善法、虛妄分別,則積聚一切善的種子;做惡事、虛妄分別,積聚惡的種子;或者是無記的。常在自己的身心裡面積聚很多的功能,就是積、不斷地積。
眼耳鼻舌身心已過:法身的境界,超過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離一切相。

丑五、約對三界法門明佛離相
5)不在三界,traidhātukāsaṃsṛṣṭam,
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生死的果報;佛的法身沒有這些事情。

丑六、約對三毒法門明佛離相
6)三垢已離,trimalāpagatam,
貪瞋癡這三種垢。三垢是生死的因,三界是生死的果;這些有漏的因果,佛的法身上沒有這個事情。

子二、次下兩門顯佛實得彰其非無(二門)
7)順三脫門,trivimokṣānugatam,
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順,證會。佛的法身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與三解脫是相順、相契合,成就三解脫的功德。

8)具足三明,與無明等;trividyānuprāptam,  aprāptaṃ saṃprāptam, sarvadharmeṣv asaṅgakoṭīgataṃ bhūtakoṭyakoṭikam, tathatāpratiṣṭhitaṃ tadanyonyavisaṃyuktam, na hetujanitaṃ na pratyayādhīnam, na vilakṣaṇaṃ na salakṣaṇam,  
具足三明:佛的法身有三明。三明是天眼明、漏盡明、還有宿命明。明是智慧。
1-天眼明,能知道未來的事情。
2-宿命明,知道過去的事情。
3-漏盡明,知道現在。漏盡就是無漏的智慧,有智慧的時候,不為現在的色聲香味觸法、眼耳鼻舌身意一切法,所迷惑、所障礙。知道這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是畢竟空寂的。
4-通只是知道這件事,這件事什麼道理就不知道。
5-明高過神通,能破除去過去、未來、現在的糊塗,破除這無明,所以叫做智慧。與無明等:具足三明以後,觀察明不可得,所以叫與無明等;
6-眾生都有佛性的這個真如,有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沒有成佛的時候真如是有無明的;成佛以後就是具足三明,就是沒有無明。這兩個時期,真如是無差別的。與三明在一起的時候也是這樣子,與無明在一起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是無差別。

癸二、後六約對諸法通門辨佛體相(六門)
9)不一相、不異相,naikalakṣaṇaṃ na nānālakṣaṇam |  na lakṣyate na saṃlakṣyate na vilakṣyate,
不一相:一相就是諸法寂滅相;不一相,現出來無量無邊的相。如來的法身也能夠隨化眾生的因緣、能現種種相,這就是有報身的意思在內。
不異相:現出來一切相都是寂滅相,所以是不異相,沒有差別相。

10)不自相、不他相,
自相:諸法寂滅相。不自相就是能現眾生相。
不他相:還是法身本身的寂滅相。

11)非無相、非取相;
非無相:就是不是沒有相,就是隨眾生的因緣能現出來種種相,就是有相。
非取相:但是法身本身又不取一切相,又是寂滅無分別。取是分別,沒有取就是無分別相。

12)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nārvāṅ na pāre na madhye,
河有三方面,此岸、彼岸、中。此岸是有土匪的地方,彼岸是非常安全的地方,乘著船過中流,到彼岸的安全的地方。
不此岸:生死的境界是畢竟空寂,沒有此岸可說。
不彼岸:對此岸而有彼岸,此岸無所有,彼岸也不可得,也沒有中流。若是能夠證悟寂滅相,達到涅槃的彼岸;但是到彼岸的時候,大慈大悲又能夠普度眾生,這樣就是不彼岸,沒有安住在涅槃那裡。
不中流:在生死的境界上,煩惱是中流,要超越一切的煩惱、解脫一切煩惱,才能到彼岸。現在說不中流,中流也是寂滅相,沒有中流可得。

13)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
而化眾生觀於寂滅:教化眾生而觀於寂滅。
觀於寂滅:分兩部分說:就是佛教化眾生的時候,觀察眾生是寂滅相,就無眾生可度;其次,就是教化眾生觀於寂滅,教導眾生觀察諸法寂滅相。
亦不永滅:但是也不是永久地安住在寂滅相裡邊,還是要發大悲心。

14)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neha na tatra, neto nānyataḥ,
不此、不彼:法身來說、或者法身所住處,就是不在此、亦不在彼。法身無相,它不需要在這裡、也不需要在那裡。或者所居住的地方也都是寂滅,國土皆如,也沒有此彼的差別相。
不以此、不以彼:約佛的大悲心來說,佛的大悲心是普遍地、平等地愛護一切眾生,不會偏於此、或偏於彼。

壬二、彰離妄想明離能取
15)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na jñānavijñeyo na vijñānapratiṣṭhitaḥ,
慧遠大師解釋:不可以智知是聖不能解,聖人的智慧也不能在這裡有所分別;不可以識識,凡夫也不能用識來了別這件事。
窺基大師解釋:是世智不能知,世間的智慧不能知,世間的識也不能分別、也不能了別。
智知和識識都是能分別,前十四句是所分別。前十四句說佛是離相,所以沒有所分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是沒有能分別;加起來是表示佛身是離能所取,沒有所取、也沒有能取。

辛二、離假名(分二科)壬一、明佛體離相彰無所名(十一門)
16)無晦無明,atamo ’prakāśaḥ,
晦,暗,無所知。明,有所知。佛的清淨法身無所不知,所以沒有晦暗。無明,還是無所知。有所知而又無所知,所以叫做無晦無明。

17)無名無相,anāmānimittam,
名是能詮顯、能顯示;相是所詮釋、所顯示。佛的法身沒有名、也沒有相,是離言說相的。

18)無強無弱,na durbalo na balavān,
無強,不是剛強,非常地柔和,柔和到極點的時候,無論什麼事情都能隨順。佛的法身的境界包括受用身,對於教化眾生的事情無強,能夠柔和善順。或者說眾生若沒有因緣教化,眾生在那裡做種種的生死業,佛都不表示意見,叫做無強。無弱就是若有可度化的眾生的時候,不管怎麼難度,佛都能調伏,叫做無弱。

19)非淨非穢;na śubho nāśubhaḥ,
非淨當然就是染汙,佛教化眾生的時候,也能夠示現一切煩惱教化眾生,但是佛本身是沒有一切染汙。

20)不在方,不離方,na deśastho na pradeśasthaḥ,
佛的法身是離一切相、離一切分別,什麼地方都不在;但是有感時應,所以也不離方,不離一切處。也不在一切處、也不離一切處。

21)非有為,非無為,na saṃskṛto nāsaṃskṛtaḥ |
非有為:有為就是一切因緣生法,生滅變化;法身是寂滅相。
非無為:有因緣的時候,有不可思議的作用能夠現起。

22)無示無說;nāpi kenacid arthena vacanīyaḥ,
示是佛對眾生說法,以言示人,對眾生有話說,開示眾生。
說是以言來表示法、表示道理,叫做說。佛說話的時候,對眾生來說叫做示,對法來說叫做說。但是真如的真理是沒有言說相的,所以叫無示無說。

23)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na dānato na mātsaryataḥ, na śīlato na dauḥśīlyataḥ, na kṣāntito na vyāpādataḥ, na vīryato na kauśīdyataḥ, na dhyānato na vikṣepataḥ, na prajñāto na dauḥprajñyataḥ,  
佛是修六波羅蜜、而超越慳吝、犯戒、瞋恚、懈怠、散亂、愚癡,超越這六蔽,而修行六波羅蜜。但是修六波羅蜜的時候,都是無分別境界,所以施、戒也都是不可得的。或者說,佛度化眾生的時候,也能夠用一切煩惱度化眾生,所以也會慳、犯、恚、怠、亂、愚;但是本身還是清淨的功德。

24)不誠不欺,na vacanīyo nāvacanīyaḥ, na satyato na mṛṣātaḥ,
誠就是誠實語,欺誑就是不誠實,這是兩種語言。諸法寂滅相,這兩種話都沒有、都是不可得的。佛不管說真實語、說方便語,佛都是用般若的智慧和大慈悲心來說的,所以也可以說是不誠、也不欺。從動機來說、從無分別來說,所以是不誠、也不欺。

25)不來不去,na gamānīyo nāgamanīyaḥ,
佛的應化身有來有去。佛從開始發菩提心、得無生法忍、逐漸地修行成功,他是在常寂光淨土,和眾生不同類。佛的法身也不來去、受用身也不來去。怎麼樣度化眾生呢?就是示現化現的身體,要有父親、母親這樣,這個身體,眾生能見聞覺知,所以要來;但是事情做完,就入涅槃,就是走;就是有來、有去。也是因緣所有、也是畢竟空寂,來就是沒有來,去也就是沒有去,所以說不來不去。

26)不出不入,na nairyāṇikato nānairyāṇikataḥ |
不誠、不欺是約語言說,不來不去是約身說,不出不入是約心說,就是身、口、意。不在家裡住,出去做事情;做完事又入,又回到家裡面來。約第一義諦,不出就是不離開第一義諦,他的無分別智與第一義諦相應,不出。不入,不入於第一義諦,又去教化眾生。

壬二、彰離假名明無能名(一門)
27)一切言語道斷;sarvarutavyāhārasamucchinnaḥ,
說話要有一個道路才能說話,這個道路就是名句,就是名。言語道就是一切的名句。言語的道若斷了,就是沒有名句的時候,我們就不能說話。這一段文是表示佛的功德法身,無相的法身是離一切語言的。

辛三、離言說(分二科)壬一、明佛體離相彰離所說(十六門)
28)非福田,非不福田,na kṣetrabhūto nākṣetrabhūtaḥ,
慧遠大師解釋:有道德的人叫做福田。田,能生,這塊地若種上五穀,它就能生。這個人有道德,我們在他那裡做一點功德的時候,我們就能得到福,所以是生福之田,就是能得到可愛的果報,叫福田。現在佛的法身的境界和這些有道德的境界是不相同的,所以非福田。
非不福田:無道德的惡人、有罪的人不是福田;而佛的法身也不同於這樣的人。有道德、無道德,都是在因緣法上說的,佛的法身是清淨寂滅相,所以超越這個境界,所以非福田非不福田。在佛這裡我們修福,令我們能得到種種功德、應該說是福田;但這一切都是寂滅相,就是非福田;但是若這樣做,也還是能得到福,所以非不福田。

29)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na dakṣiṇārho na dakṣiṇāśodhayitā,
非應供養:非福田就是非應供養。
非不應供養:就是非不福田。福田是照所供養的境界說的;供養是約人,約能供養的人說的。它們兩方面是一能、一所,裡面的含意是無差別的。

30)非取非捨,agrāhyaḥ, aparāmṛṣṭaḥ,
取,要成就有功德的事情。捨,棄捨有過失的事情。但是所取的也好、所捨的也好,都是寂滅相,就無取亦無捨。若在佛的法身的境界來說,佛的無分別心不取一切法。但是佛也有大悲心,還是要教化眾生,他不棄捨一切眾生,所以非捨。

31)非有相,非無相;aniketaḥ, asaṃskṛtaḥ,
有為和無為約生滅、無生滅說;相是約心來說,心去了別有有相、有無相。這是約心說;前面非有為非無為是約法說,但是裡邊的含意是一樣。諸法寂滅相就是無相,非有相;但是又非無相,佛的法身有不可思議的作用,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非無相。

32)同真際,等法性,saṃkhyāpagataḥ, samatayā samaḥ, dharmatayā tulyaḥ,
真際,際是境界,就是真實的境界。我們的見聞覺知所接觸的境界,都是虛妄境界。佛菩薩的無分別智慧才能接觸真實的境界,就是勝義諦。佛的法身和那個是同體的,就是一回事,所以同真際。
等法性:性兩個解釋:體性,它的體叫做性;或者不變易、不變化。世俗諦的因緣所生法都是有生滅變化,這不是性;諸法寂滅相的時候,不會再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叫做法性。法性還是指真際,也就是勝義諦。佛的法身和法性是同一體性的,所以叫做等法性。

33)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atulyavīryaḥ, tulanāsamatikrāntaḥ,
不可稱就是不能用語言去稱述。不可量就是不可用心思惟。過諸稱量,佛的那個法身的境界超過世間人稱量的分際。

34)非大非小,na krānto na cākrāntaḥ, na samatikrāntaḥ,
非大,就是佛也能現小的境界,所以是非大;佛也能現大的境界,所以非小。或者說佛也能現大、也能現小,而這都是寂滅相,所以非大非小。

35)非見非聞,非覺非知,na dṛṣṭaśrutaparijñātaḥ,
見、聞、覺、知,是我們的六根境界。眼根為增上緣,眼識才能見;耳根為增上緣,生出來耳識能聞;鼻、舌、身這三個根,現出來鼻識、舌識、身識就能覺,能覺香、味、觸;意根能現出來意識,能知一切法。就是六根、六識的境界。佛的法身是超越這件事的,所以不可以見聞覺知。

36)離眾結縛;sarvagranthivigataḥ,
法身的境界遠離一切的煩惱,或者這一切煩惱本來都是畢竟空寂的,所以離眾結縛。

37)等諸智,同眾生,sarvajñajñānasamatāprāptaḥ, sarvasatvasamaḥ,  
等諸智:此法和彼法相對比的時候,無差別、相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得無生法忍以後,逐漸地修行,成就很多很多的智慧,很多很多的智慧都是平等的,在寂滅相上是無差別,無差別相就是法身。
同眾生:佛的法身和眾生本來是有很大的距離,但是也可以說是無差別相,凡聖一如。

38)於諸法無分別;sarvadharmanirviśeṣaprāptaḥ,
等諸智同眾生這是約人說,於諸法無分別是約法說。一切法都是有差別的,此法和彼法是不一樣的。現在若看佛的法身來說,於諸法是無差別的,一切法都是寂滅相、是無差別,就是佛的法身。

39)一切無失,無濁無惱,sarvato ’navadyaḥ, niṣkiṃcanaḥ, niṣkaṣāyaḥ, niṣkalaḥ, nirvikalpaḥ,
慧遠大師:佛的法身,口業是沒有過失,不會說錯話。
無濁:約心說,心裡面沒有濁、沒有汙染。
無惱:約身業說,身業也沒有一切的衰惱。就是三業無量功德莊嚴。若是說佛的境界是沒有得、也沒有失,也沒有濁、也沒有惱。

40)無作、無起,akṛtaḥ, ajātaḥ,
沒有果可作、沒有因可起;在寂滅相上,因也不可得、果也不可得。

41)無生、無滅;anutpannaḥ,
佛的法身的寂滅相,寂滅相裡面沒有法生、也沒有法滅,法身常住。

42)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著;nirbhayaḥ, niṣkleśaḥ, niḥśokaḥ, niṣprītikaḥ, nīrūrmikaḥ,
畏、憂、喜、厭,凡夫才有這些事情。若有得、有失,有濁、有惱,有生、有滅的時候、有變化,我們心裡面就害怕。如意的事情恐怕失掉,就害怕,就有憂。不如意的事情來了,心裡面就恐怖;如意的事情失掉就是憂;得到如意的事情也有喜;也有厭,不如意的事情還不能分離,就是有厭。這些畏、憂、喜、厭,都是執著的境界;心裡若無所著,就沒有畏、憂、喜、厭的這些問題。佛的法身沒有這些虛妄分別。若觀察它是寂滅相,不執著的時候就沒有這件事。

43)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abhūtaḥ, asaṃbhūtaḥ, na bhaviṣyati,
已有就是過去的時候已經有了;但是將來會有,叫做當有;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是現在有。這三個有,都是在生滅裡面出現的事情。現在說是,佛的法身沒有這些事情,沒有這些生滅變化,沒有有的時候有、有的時候無,沒有這些事情。

壬二、正明離言彰離能說
44)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sarvavyavahāranirdeśair avacanīyaḥ |
前面這十六句是用言說分別顯示;遠離一切言說分別顯示,所以能言說分別顯示的也沒有,就是離言說相。
一共分三段:前面第一段是離妄想,不可以攀緣妄想;沒有名字相;沒有言說相。這三個意思是不可以分離的:有名字的時候,我們心裡面才能妄想,有了名字的時候我們才能說話;若沒有名字的時候,也不能妄想、也不能說話,所以它們是不可分的。現在佛的法身,離攀緣相、離名字相,離一切妄想、離一切名言。

庚三、結
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īdṛśo bhagavan tathāgatasya kāyaḥ | sa tathaiva draṣṭavyaḥ |
世尊!佛的這個身,不可思議境界是這樣子。佛問我,要見佛、怎麼樣見佛呢?我就是這樣見佛。

庚四、簡邪正
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ya evaṃ paśyanti, te samyak paśyanti | ye tv anyathā paśyanti, te mithyā paśyanti |
要這樣的觀察才是正確、沒有錯誤的;若不是這樣觀察,那就是搞錯。從我們取相的過失,觀如來法身,就是不要取相。就是觀察一切法是寂滅相。

戊二、身子問應身(分二科)己一、彈折身子(分二科)庚一、身子問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沒而來生此?athāyuṣmāñ śāriputro bhagavantam etad avocat: katamasmād bhagavan buddhakṣetrāc cyutau vimalakīrtiḥ kulaputra idaṃ buddhakṣetram āgataḥ | bhagavān āha: etam eva tvaṃ śāriputra satpuruṣaṃ paripṛccha kutas tvaṃ cyutvehopapanna iti | athāyuṣmāñ śāriputro 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kutas tvaṃ kulaputra cyutvehopapannaḥ |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就對維摩居士提出個問題:你在什麼地方命終,生到我們這裡來?

庚二、答(分五科)辛一、先反質
維摩詰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vimalakīrtir āha: yaḥ sthavireṇa dharmaḥ sākṣātkṛtaḥ, kaccit tasya dharmasya cyutir upapattir vā |
維摩居士回答:你是大阿羅漢,得聖道的時候,解脫的境界裡邊有生有滅嗎?
汝所得法:得的空、無我相,那裡面有生有滅嗎?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āha: na tasya dharmasya kācic cyutir upapattir vā |
舍利弗言:這裡邊沒有生也沒有死可得,無生無死。

若諸法無沒生相,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āha: evam acyutikānām anutpattikānā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sarvadharmāṇāṃ kutas tavaivaṃ bhavati kutas tvaṃ cyutvehopapanna iti |
維摩居士回答:若一切法,在得聖道的境界裡面來說,沒有生也沒有死,為什麼問我,你在那裡死了以後,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呢?

辛二、譬顯
於意云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yaṃ bhadanta śāriputra nirmitāṃ striyaṃ puruṣaṃ vā pṛccheḥ kutas tvaṃ cyutvehopapanna iti |
維摩居士說:你心裡面想一想,看看怎麼樣。譬如幻術師,用術變出來一個男人、變出個女人來。
幻術師就譬喻這一念心,眾生的心,幻術就是無明和業力;這一念心有無明與業力,就是變出男、女。男也是果報、女的也是果報,煩惱和業力就變出一個男女。

辛三、問
寧沒生耶?sa kiṃ vyākuryāt |
這個男人和這個女人,是有生有死嗎?

辛四、答
舍利弗言:無沒生也。āha: na kulaputra nirmitasya cyutir nopapattiḥ, sa kiṃ vyākariṣyati |
舍利弗言:所以在真實上來說,這裡邊沒有生死可得。沒有生死可得怎麼講呢?就是沒有真實。如用幻術變出來男、女,知道這個男、女是假的,這裡面就是沒有真實的生、也沒有真實的死可得。虛妄的生死還不能否認,就是沒有真實的一個人死、沒有真實的一個人生。

辛五、引佛語為釋
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āha: nanu bhadanta śāriputra nirmitasvabhāvāḥ sarvadharmās tathāgatena nirdiṣṭāḥ | āha: evam etat kulaputra |
你沒有聽佛說過,這一切法如幻相,都是眾生的業力所變現?業力就是自己的心,由心造了業、由業得果報。心造的業,這個業還是心。只要是心所創造的話,都不真實,都是如幻如化的。我們心不明白諸法實相,所以心就是無明;心的無明一動,一切法都出現;心若不動的時候,一切法不可得。離開了心,一切法是沒有體性的,所以一切法都是空無所有的。一切法空,心也是不可得。
舍利弗尊者說:是的,你說得對。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āha: nirmitasvabhāveṣu bhadanta śāriputra sarvadharmeṣu kutas tvaṃ cyutvehopapanna iti |
這時候維摩居士說:若是你認可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本身都是畢竟空寂的,你何必問這句話:你在什麼地方死掉、到這兒來?

舍利弗!沒者為虛誑法,敗壞之相;生者為虛誑法,相續之相。cyutir iti bhadanta śāriputra abhisaṃskārakṣanalakṣaṇapadam etat | upapattir ity abhisaṃskāraprabandha eṣaḥ |
前面是說第一義諦,畢竟空寂裡面沒有生也沒有死;現在說世俗諦,還是有生有死。沒者就是死,它不是真實,是一個虛誑法。
沒者為虛誑法:它本身是虛妄的,但是表現出來好像真實,它本身有欺誑相,我們沒有智慧就被它欺騙了。沒,一個生命體結束、死掉。在凡夫的肉眼、虛妄分別心來看,認為真實這個人死了;但是在佛菩薩的慧眼來看,是虛誑、不是真實的
敗壞之相:沒的別義就是敗壞,原來是有,現在這個有破壞,就由有而無。
生者為虛誑法:生本身也是虛妄的、不真實,但是表現出來好像真實的,我們就被它欺誑。在凡夫來看,生是真實的,真實有一個色受想行識出現;但是在佛菩薩的法眼觀察,是虛誑的。
相續之相:生的別義,就是相續之相,前一個生命體結束,但是又相續下去,沒有中斷。前一剎那生滅、後一剎那生滅,前後相似。若是死亡的時候,也是相續的,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也是相續、而不斷滅,但是不相似。前一生那個果報,和後一生的果報是不一樣,是不相似,都是相續的,都是虛妄的。

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tatra bodhisatvaś cyavate, na kuśalamūlābhisaṃskāraṃ kṣapayati | upapadyate ca, na cākuśalaṃ prabadhnāti |
這些大菩薩,像法身菩薩,初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也是這樣子;雖然這個生命體結束,但是他成就的戒定慧、大悲心、智慧不中斷,還繼續下去,這個善法不滅。菩薩還有大悲心來到世間,他不會做惡事,這和凡夫不同。

己二、佛發其所居之國(分三科)庚一、佛說其所居隨緣淨國
是時佛告舍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詰於彼國沒,而來生此。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akṣobhyasya śāriputra tathāgatasya sakāśād āgata eṣa kulaputro ’bhiratyā lokadhātoḥ |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告舍利弗尊者:在東方世界有一個國叫做妙喜,那個世界有一位佛,他的名號叫做無動如來。維摩詰居士是在妙喜國、在無動如來那裡,他是從那裡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的。這個應該都是屬於應化身,不是維摩居士的法性身。

庚二、身子稱歎
舍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āha: āścaryaṃ bhagavan yad eṣa satpuruṣas tāvatpariśuddhād buddhakṣetrād āgatyehaivaṃ bahudoṣaduṣṭe buddhakṣetre ’bhiramate |
舍利弗尊者讚歎維摩詰居士:沒看見過有這件事。世尊!這位大人,才能夠棄捨清淨的世界,美妙的世界他棄捨,歡喜到我們這個多煩惱的地方、汙濁的地方。

庚三、大士釋出(分五科)辛一、問日共闇合不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vimalakīrtir āha: tat kiṃ manyase bhadanta śāriputra api nu sūryaraśmayo ’ndhakāreṇa sārdhaṃ ramante |   
維摩詰語舍利弗:於意云何?太陽光出來的時候,和黑闇能夠同住嗎?

辛二、答
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即無眾冥。āha: no hīdaṃ kulaputra, na tayor yogo ’sti | sahodgate hi sūryamaṇḍale sarvaṃ tamo ’payānti |
答曰:不是的,太陽若出來,就沒有黑闇,所以太陽的光明和黑闇不是同住的。

辛三、問日何出
維摩詰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āha: kiṃ kāraṇaṃ punaḥ sūryo jambūdvīpa udayate |
維摩詰言:這個太陽什麼原因出現在閻浮提?

辛四、答
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āha: yāvad evāvabhāsakaraṇāya tamo’paghātaya ca |
舍利弗回答說:放大光明、破除黑闇,目的就是這樣。

辛五、釋出
維摩詰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故,不與愚闇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闇耳!āha: evam eva śāriputra saṃcintya bodhisatvā apariśuddheṣu buddhakṣetreṣūpapadyante satvānāṃ pariśodhanāya | na ca kleśaiḥ sārdhaṃ saṃvasanti, kleśāndhakāraṃ ca vidhamanti sarvasatvānām |  
維摩詰言:太陽是這樣,菩薩也是這樣子。雖然生到這個不清淨、汙穢的世界來。但是他的目的是為教化眾生故。就像太陽不和黑闇同住,菩薩也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是來滅除眾生的煩惱黑闇,不與煩惱同住的。

丁二、明所居淨國(分七科)戊一、大眾欽渴欲見
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atha sā sarvā parṣat paritṛṣitābhūt: paśyema vayaṃ tam abhiratiṃ lokadhātuṃ taṃ cākṣobhyaṃ tathāgataṃ tāṃś ca bodhisatvāṃs tāṃś ca mahāśrāvakān |
這個時候,法會大眾非常仰慕,像渴了要喝水似的,就是想要見到妙喜世界、無動如來,欲見其國的菩薩、聲聞之眾。

戊二、佛命令現(分二科)己一、初明佛寂照鑒知知其有念
佛知一切眾會所念。atha bhagavāṃs tasyāḥ sarvasyāḥ parṣadaś cetasa cetaḥparivitarkam ājñāya
佛的清淨心裡面有大智慧光明,寂而常照,知道法會大眾內心裡面所希求的,這個渴仰之心佛知道。

己二、正命令現
告維摩詰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vimalakīrtiṃ licchavim etad avocat: darśaya kulaputra asyāḥ parṣadas tām abhiratiṃ lokadhātuṃ taṃ cākṣobhyaṃ tathāgatam | draṣṭukameyam parsat |
告維摩詰言:善男子!你為此法會大眾顯現出來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法會大眾都希望能夠瞻仰。

戊三、奉命移取(分六科)己一、心念欲移妙喜山林世界
於是維摩詰心念:吾當不起于座,atha vimalakīrter licchaver etad abhavat: yan nv aham itaś cāsanān nottiṣṭheyam |
於是維摩詰心裡作如是念:吾當不起於座。

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tāṃ cābhiratiṃ lokadhātum anekabodhisatvaśatasahasrāṃ devanāgayakṣagandharvāsurādhyuṣitāṃ sacakravāḍaparikhāṃ sanadītaḍāgotsasaraḥsamudraparikhāṃ sasumerugirikūṭaparvatāṃ sacandrasūryajyotiṣāṃ sadevanāgayakṣagandharvabhavanāṃ sabrahmabhavanapārisadyāṃ sagrāmanagaranigamajanapadarāṣṭramanuṣyāṃ sastryāgārāṃ
接妙喜國到娑婆世界這裡來。妙喜國也有鐵圍山,還有川、還有溪、谷、江、河,也還有大海泉源。有須彌山,諸山就是七金山,及日月星宿都有。還有天宮、龍宮、鬼神宮,還有梵天王宮、梵宮。

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sabodhisatvasaśrāvakaparṣadam, akṣobhyasya tathāgatasya bodhivṛkṣam, akṣobhyaṃ ca tathāgataṃ sāgaropamāyāṃ mahāparṣadi niṣaṇṇaṃ dharmaṃ deśayamānam, api tāni padmāni yāni daśasu dikṣu buddhakṛtyaṃ kurvanti satvānām,
并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這個妙喜世界也是有這個城邑聚落、男女大小。有無動如來;還有菩提樹,還有諸妙蓮華,能到十方世界去做佛事,放大光明,有佛的化身坐在華上,也可以說法度化眾生,所以叫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
api tāni trīṇi ratnamayāni sopānāni yāni jambūdvīpam upādāya trayastriṃśadbhavanam abhyudgatāni yaiḥ sopānair devās trayastriṃśato jambūdvīpam avataranty akṣobhyaṃ tathāgataṃ darśanāya vandanāyai paryupāsanāya dharmaśravaṇāya
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諸天從這個寶階來下、下來。來禮敬無動如來、來聽佛說法。

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昇忉利,見彼諸天:jāmbudvīpakāś ca manuṣyās trayastriṃśadbhavanam abhirohanti devāṃs trayastriṃśato darśanāya |
閻浮提的人也是登上這個階到忉利天去,到那個地方參觀。

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持華鬘,示一切眾。evam apramāṇaguṇasamuditāṃ tām abhiratiṃ lokadhātum apskandham upādāya yāvad akaniṣṭhabhavanaṃ bhārgavacakram iva paricchidya dakṣiṇena pāṇinā puṣpadāmam ivādāyemāṃ lokadhātuṃ praveśayeyam |
妙喜世界,成就這麼多的功德,是我們娑婆世界南閻浮提所不及的。上至最高的地方到色究竟天。下邊就到水的邊際。維摩居士是用右手斷取,就是上至阿迦膩吒天下至水際這麼大的範圍把它分割。如製陶器的人有個輪,這個輪放在手上。現在維摩居士取妙喜世界,也類似那個輪在手上似的,就取來。把那個世界取到我們娑婆世界來。就像手裡面拿一個華鬘,顯示出來給大眾看。

己二、正現神力
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praveśya cāsyāḥ sarvasyāḥ parṣado darśayeyam |  atha vimalakīrtir licchavis tasyāṃ velāyāṃ tathārūpaṃ samādhim samāpannaḥ, tādṛśaṃ carddhyabhisaṃskāram abhisaṃskṛtavān  yas tam abhiratiṃ lokadhatuṃ paricchidya dakṣiṇena pāninā gṛhītvemaṃ sahaṃ lokadhātuṃ praveśayati sma |  
這樣作念、而後入定,才現出來神通力。神通力現出來的,就是像前面作念似的,把這個妙喜世界就取來,就放在我們娑婆世界的虛空裡邊。

己三、得神通者覺驚怪
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并餘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tatra ye divyacakṣuṣo ’bhijñāpratilabdhāḥ śrāvakā bodhisatvā devamanuṣyāś ca, te mahāntam utkrośam utkrośanti sma: kryāmahe bhagavan kriyāmahe sugata | trāya ca tathāgata iti |  
彼得神通的菩薩、彼得神通的聲聞眾,其他的得神通的天、人。他們都說話:是啊,世尊!誰把我們拿走了呢?希望佛慈悲救護我們。

己四、佛稱是淨名所為
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詰神力所作。tān bhagavān vinayanārtham evam āha:  na mamātra vṛṣabhitā vimalakīrtinā bodhisatvena kriyamāṇānām |
無動佛言:這個世界被人拿走,不是我做的,是維摩詰居士他的神通力所做的。

己五、不得通者不覺
其餘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己之所往。tatra ye punar anye devamanuṣyāḥ, te na jānanti na paśyanti kuto vayaṃ kriyāmaha iti |
其餘的沒得到色界四禪的人,雖然是已經被人家取走,但是自己不知道,不覺不知己之所往。

己六、入於此土無增減
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na hy abhiratyā lokadhātor imaṃ sahaṃ lokadhātuṃ praveśitāyā ūnatvaṃ na pūrṇatvam abhūt | na cāsya lokadhātor utpīḍo na saṃbādhaḥ | nāpy abhiratyā lokadhātor ūnabhāvaḥ |  yathā pūrvaṃ tathā paścāt saṃdṛśyate |
妙喜世界雖然是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了,但是妙喜世界還是原來那麼大,我們住的世界也是原來這麼大,也沒有增多、也沒有減少。在我們這個世界也不感覺到狹窄,還和原來一樣,沒有差別。

戊四、佛勸時眾修無動如來之行(分三科)己一、勸觀彼土嚴淨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atha bhagavāñ śākyamunis tāṃ sarvāṃ parṣadam āmantrayate sma: paśyata mārṣāḥ abhiratiṃ lokadhātum akṣobhyaṃ ca tathāgatam etāṃś ca kṣetravyūhāñ śrāvakavyūhān bodhisatvavyūhāṃś ca |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你們別的事情都放下,現在看一看妙喜世界的莊嚴、看看無動如來的莊嚴。他們的菩薩行特別地清淨,還有聲聞弟子也特別地清淨。

己二、時眾對曰已見
皆曰:唯然已見。 ta āhuḥ: paśyāmo bhagavan iti |
皆曰:唯然,已見。

己三、正勸修無動行
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āha: īdṛśaṃ mārsāḥ buddhakṣetraṃ parigrahītukāmena bodhisatvenākṣobhyasya tathāgatasya bodhisatvacaryāyām anuśikṣitavyam |
佛言:假設菩薩想要成就這樣清淨的佛土,應該學習無動佛在因地的時候所修行的道德、所修的菩薩行。所行之道是什麼道呢?前一品說到:有為無為解脫法門,那就是無動如來所行之道;乃至到〈佛國品〉說到寶積長者子所問佛國的因果那一段,那也就是無動如來所行之道;乃至到〈問疾品〉說到云何慰喻有疾菩薩、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都是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戊五、時眾發心修行(分二科)己一、發心
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asmin punar abhiratilokadhātusaṃdarśanarddhiprātihārye ’kṣobhyasya ca tathāgatasya saṃdarśane ’smin sahe lokadhātau caturdaśānām ayutānāṃ devamānuṣikāyāḥ prajāyā anuttarāyāṃ samyakṣaṃbodhau cittāny utpannāni | sarvaiś cābhiratyāṃ lokadhātau praṇidhānam utpāditam upapattaye |
現此妙喜國的時候,娑婆世界上有十四那由他這麼多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果按少說,十萬是一個那由他,十四個十萬人發無上菩提心。

己二、發願
皆願生於妙喜佛土。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 。te sarve bhagavatā vyākṛtā abhiratyāṃ lokadhātāv upapattaye |
大家都發願往生妙喜世界。釋迦牟尼佛就回答這件事:你們發願求生彼世界,將來就會往生彼世界。

戊六、利益已還本
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還復本處,舉眾皆見。iti hi vimalakīrtir licchavir yāvān iha sahe lokadhātau satvaparipākaḥ kartavyas taṃ sarvaṃ kṛtvā punar eva tām abhiratiṃ lokadhātuṃ yathāsthāne sthāpayam āsa |
這個時候,妙喜世界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所應該利益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的事情,已經辦完。又回到彼世界去,大眾都看見這個世界不在我們這裡。

戊七、身子稱歎(分六科)己一、佛問見不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tatra bhagavān āyuṣmantaṃ śāriputram āmantrayate sma: dṛṣṭā te śāriputra abhiratir lokadhātuḥ sa cākṣobhyas tathagataḥ |
佛告舍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己二、奉答唯然
唯然已見,世尊!āha: dṛṣṭā me bhagavan |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是的,我們已經看見。

己三、為一切眾生發願
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sarvasatvānāṃ tādṛśā buddhakṣetraguṇavyūhā bhavantu |  sarvasatvāś cedṛśyarddhyā samanvāgatā bhavantāṃ yādṛśyā vimalakīrtir licchaviḥ kulaputraḥ |
希望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清淨的世界作為居處,像無動佛那個世界。能得到這個不可思議的神通力,像維摩居士這樣。

己四、慶己所得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ebhir api ca sulabdhā lābhāḥ | ye vayam īdṛśān satpuruṣān labhāmahe darśanāya |
世尊!我們這些法會大眾非常快樂,能得到這樣的功德。得到什麼功德呢?我們能看見維摩居士,我們能同他親近,能聽他說法,我們也恭敬供養他。

己五、歎聞經功德
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teṣam api satvānāṃ sulabdhā lābhā bhaviṣyanti, ya etarhi tathāgatasya tiṣṭhato vā parinirvṛtasya vemaṃ dharmaparyāyam antaśaḥ śroṣyanti |
我們是這樣子,另外其他的眾生,佛在世的時候;假設佛滅度以後,你能聽聞這部經,也會得到很大的功德的。

己六、況出福深
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kaḥ punar vādaḥ, ye śrutvādhimokṣyante pratyeṣyanty udgrahīṣyanti dhārayiṣyanti vācayiṣyanti paryavāpsyanty adhimokṣyanti pravartayiṣyanti parebhyaś ca vistareṇa saṃprakāśayiṣyanti bhāvanāyogam anuyuktāś ca bhaviṣyanti |
何況聽聞以後,你能相信、能明了這部經的道理。受持其義,還要讀誦其文。還應該發心為他人去講解、宣說這《維摩經》的道理,來讚歎這部經的功德。要修止觀。

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te dharmaratnanidhānaprāptā bhaviṣyanti, yeṣām ayaṃ dharmaparyāyo hastagato bhaviṣyati |
若有一個人手裡面拿到這部經,你就是得到佛法裡邊的寶藏,就像是得到一個寶藏似的,這裡面有無量無邊出世間聖道的珍寶,都在這裡邊。

若有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即為諸佛之所護念;tathāgatasahāyās te bhaviṣyanti, ya imaṃ dharmaparyāyaṃ svādhyāsyante | dharmasaṃrakṣakās te bhaviṣyanti, ya etaddharmādhimuktānām upasthānaparicaryāṃ kariṣyanti |
假設有人對於此經發歡喜心,能夠讀、而又能誦,還能解釋這文裡邊的義。就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從外凡到內凡,能夠努力地修止觀的時候,十方諸佛能夠加持你、能夠保護你,使令你的道心漸漸增長,可以容易得無生法忍的,即為諸佛之所護念。

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即為供養於佛;
如果另外有人發心供養這個讀誦、解釋其義、如說修行的人,你若去供養他的話,當知其人即是供養佛!

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gṛhagatas teṣāṃ tathāgato bhaviṣyati, ya imaṃ dharmaparyāyaṃ sulikhitaṃ kṛtvā dhārayiṣyanti satkariṣyanti |
假設有人能夠書寫、受持《維摩詰所說經》的人,你要知道,那個房子裡面就是有佛在那裡。兩種解釋:一個是佛的大悲心,注意這個人,所以那個房子裡面就是有佛;另外,這個人肯用功,這個人也就是佛,是名字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分證即佛,有這樣的不同)。

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即為取一切智;sarvapuṇyaparigṛhītās te bhaviṣyanti, ya imaṃ dharmaparyāyam anumodiṣyante |  mahādharmayajñaṃ te yajiṣyanti,
若是你聽聞這部經,心裡面發歡喜心的話,這個人就是向無上菩提那裡去。

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ya ito dharmaparyāyād antaśaś catuṣpadikām api gāthāṃ saṃvaram api parebhyo vistareṇa deśayiṣyanti |  tad eva teṣāṃ bhagavan vyākaraṇaṃ yeṣām iha dharmaparyāye kṣāntī rucir matiḥ prekṣā dṛṣṭir adhimuktir muktiś ca bhaviṣyati abhiratilokadhātvānayanākṣobhyatathāgatadarśanaparivarta ekādaśaḥ
若是有人能發心信解此《維摩詰所說經》,或者是全部,乃至到不是全部,或者是半部、乃至到一四句偈,你能信解此經,還能為他解說的話,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知這個人,就是佛為這個人授記,他將來一定能得無上菩提。從阿賴耶識來說,就是你栽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種子;種子一定要生現行的,將來一定要得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