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 星期四

序品

1. 現觀莊嚴論略釋,彌勒菩薩造頌,法尊法師譯釋
2. Maitreyanatha: Abhisamayalamkaranamaprajnaparamitopadesasastram
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gretil/1_sanskr/6_sastra/3_phil/buddh/bsa026_u.htm

3. http://www.dsbcproject.org/canon-text/content/276/1146
4. Abhisamayalamkara with Vṛtti and Āloka, Vṛtti by Ārya Vimuktisena, Āloka by Haribhadra, English Translation by Gareth Sparham
https://xmind.works/share/tORZVoTb
稽首大雄師、慈尊、無著等,傳此教授者,加持利有情。
kṛtir maitreya-nāthasya // Oṃ namo maitreyanāthāya //
序品第一
今依宗喀巴大師父子及無等恩師札迦大師之著述,略錄少分詮釋正義。釋此分三:
(甲一)論前義。
(甲二)論正義。
(甲三)論後義。
初中又二:
(乙一)釋論題。
(乙二)解敬禮。
今初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1-此論題在梵語為阿毘三昧耶。2-阿朗迦羅,那摩。
3-般若波羅蜜多。
4-鄔拔提沙、奢薩哆囉。
華語譯阿毘三昧耶,為現觀。
阿朗迦羅,為莊嚴。
那摩,為名曰。
般若波羅蜜多,為慧到彼岸。
鄔拔提沙,為教授。
奢薩哆囉,為論。
5-謂般若波羅蜜多經廣(初會)中(二會)略(四會)三部中難通達義,此論能令容易了解,故名教授。
6-此具整治、救拔二種功德故,名為論。(依世親釋正理論意)7-此復現前親證。故名現觀。
8-喻如世人容儀端嚴,復著眾多妙莊嚴具,用鏡照顯,倍生歡喜。
9-如是般若自體甚深微妙,即自體莊嚴。復以七十義莊飾,照顯於此論之中,能令智者倍生歡喜,故此論名曰莊嚴。(即明顯莊嚴也)。

(乙二)解敬禮。
敬禮一切諸佛、菩薩。
om namaḥ sarvajñāya |
1-翻梵為藏諸譯師等,為令息滅一切留難。
2-為令翻譯事業圓滿,令知此論屬經藏攝,
3-及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於翻譯前,敬禮一切諸佛、菩薩也。
(甲二)釋正論分三。
(乙一)正申敬禮兼明造者之志願。
(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
(乙三)為樂略者更說略義。
今初
求寂聲聞,由徧智,引導令趣最寂滅。
yā sarva-jñatayā nayaty upaśamaṃ śāntaiṣiṇaḥ śravakān
佛母,以一切智,引導尋求寂靜的聲聞眾,到達寂滅。
1-慈尊於造論之前,先禮讚三智者,為令所化於此般若佛母,發生淨信。由此因緣,當得解脫及一切種智。
2-現在正申敬禮,兼明造論,誓令究竟。
3-如諸善士雖至命難,亦不棄捨所發願故。
4-此釋敬禮所為。皈敬頌文義分兩段為稱讚與敬禮。讚又分二:正讚三智之功德。次讚為四聖之母。
5-初讚一切智。謂能引導所化,趣證寂滅。
*寂即涅槃。什麼叫涅槃?苦因盡,苦果亦不生。涅槃者亦叫圓寂,圓者遍滿、圓滿,寂者寂靜。為什麼叫它做寂靜?苦因已盡,苦果亦不生起,沒得紛擾,故此說為涅槃。
*求寂聲聞,經常求寂滅、經常求圓寂,那些「聲聞乘」的人。
*他們如何能夠證涅槃呢?要靠「一切智」,又名「遍智」,為什麼叫一切智?一切眾生都沒有我。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都是五蘊聚合而成,除了五蘊外,並沒有一個我。能夠了解一切眾生都沒有我的這種智,這種智慧叫做「一切智」。
*另外也有緣覺乘,觀十二因緣而覺悟,不需要聽別人講說的,自己觀,也叫作獨覺,單獨便可以覺悟,獨覺也是求寂的。舉聲聞就包括獨覺。
*那些求寂的聲聞,由一切智,來引導他們,令他們趣入、走入最寂滅的涅槃,證得無餘涅槃。

諸樂饒益眾生者,道智令成世間利。
yā mārga-jñatayā jagad-dhita-kṛtāṃ lokārtha-saṃpādikā /
佛母,以道智,為了眾生的利益而工作的那些人,就是世間目標的成就者。
6-讚道相智,謂能成辦三種所化所求義利。
7-讚一切相智,謂能轉法輪。
如其次第,即頌前三句。(漢文譯成前六句)
*諸樂饒益眾生者:
「諸」是不只一個,即所有那些;「樂」即喜歡;「饒益」即利益。那些大乘的人,歡喜利益一切眾生的。
*道智令成世間利:
「道相智」,了解如何修道之相的那種智。
用「道相智」,令他成就,令他成辦世間的利益,一切人的利益。

諸佛由具種相智,宣此種種眾相法。
sarvākāram idaṃ vadanti munayo viśvaṃ yayā saṃgatāḥ
諸牟尼,具足一切相智,宣說這一切種類。
*諸佛由具種相智:
佛的智慧叫做「一切相智」,能夠了解一切法的相狀,來說給別人知,這種智。佛具有了解種種法相的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眾相法者,各種不同相狀的法。
*「一切智」在新譯或舊譯都是叫「一切智」。
新譯叫「道相智」,舊譯是「道種智」。
新譯叫「一切相智」,舊譯是「一切種智」。

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
tasmai śrāvaka-bodhisattva-gaṇino buddhasya mātre namaḥ //
禮敬彼聲聞、菩薩眾、佛的母親。
8-最後一句。(譯成兩句)即讚為聲聞、獨覺、菩薩、如來四聖之母。
9-初句正標聲聞亦兼取獨覺,以彼為求自利,而趣湼槃與聲聞同故,未分說。
10-我敬禮者,即明三業至誠敬禮。
11-彼四聖之母,般若波羅蜜多也。此釋敬禮略義。
12-慈尊造論之前,先讚禮三智。以就所依補特伽羅,聲聞、獨覺。諸求寂滅苦、集二諦者,由能徧知蘊、處、界法,皆是補特伽羅無我之一切智。能引導彼,令趣有餘依、無餘依寂滅湼槃妙果,而禮彼智故。
13-又就所依補特伽羅,謂求饒益諸眾生之菩薩。由通達三道無我之道相智,成辦世間三類種性眾生之利益,而禮彼智故。
14-又謂諸佛由具一切相智,通達一切相悉皆無我,為說法之增上緣。宣說種種法藏,詮一切相。而於彼智,三業敬禮故。此釋敬禮文義。
*具為聲聞、菩薩、佛四聖眾母,我敬禮:
「一切智」能夠令小乘人證得聲聞所有的阿羅漢果。所以,「一切智」就是阿羅漢的母親,聲聞的母親。亦是獨覺聖人的母親。
「道相智」是菩薩的智,如果菩薩沒有「道相智」,不能修道成佛。
「一切相智」就是佛所獨有,如果沒有「一切相智」,就沒有人成佛。
「具」者齊齊備備地,即齊備地為那三智頂禮,為聲聞的母親那種「一切智」、菩薩的母親的「道相智」。佛的母親「一切相智」。
具為聲聞、菩薩、佛等這四種聖眾,三種而已,為何有四種?有種獨覺暗藏在裡面,我敬禮,即是敬禮那三種智。

(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分三。
(丙一)論所為義。
(丙二)全論總義。
(丙三)全論文義。
1-如是讚禮為先,而造正論。
2-此論所釋為廣、中、略三部般若。
3-其釋經之儀式,如世親云:演說經義者,當先說所為、略義及文義、結合與答難。為令易解故,以五支方便,而解釋也。
4-此中,大師於此說,至是造論所為。二頌是明造論之所為義(即造論之用或果也)。
5-般若波羅蜜,至四相正宣說。凡有十五頌,是明全論之略義。
6-發心為利他,至第八品最後之許法身事業,有二十七種止。是明全論七十義之文義。
7-又論中次一切智性,及次由入獅子等之次字,即是明結合義。結合前後文義,令相貫澈。
8-又論中法界無差別,及若誰於何義,及不可說義中等文。皆是顯示答難。
9-由此五支釋經,能令聽者恭敬、易了、斷疑、生信。
10-如世親云:由聞經勝利,若聽聞、受持,聞者起恭敬,故先說所為。成此,由略義。略義,由文知。次第前後理,由餘二無違。
11-謂諸欲求經義者,由見現前究竟勝利,乃於文義,恭敬受持。為令於經,發起希求,故先說所為。
12-若以正量,成立彼所為義者,必須粗知略義方可。若欲詳知所說略義,則須依論廣學文義。欲使論文前後貫屬,則賴結合之文。欲釋前後所許無違,則須解釋妨難也。
今初
大師於此說一切相智道,非餘所能領。
sarvākāra-jñatā-mārgaḥ śāsitrā yo'tra deśitaḥ /
dhīmanto vīkṣiṣīraṃs tam anālīḍhaṃ parair iti // Abhs_1.1 //
大師在這裡已經教導一切相智道,希望那些有智慧的人能觀察,不是其他人所能碰觸到的,於十法行性。(vīkṣiṣīran, benedictive middle)
1-初釋所為義中,大師於此說,一切相智道二句。明所詮法。
2-非餘所能領者,明此法之差別。
3-其次三句,明究竟所為果。
4-最後二句,正明造論之意。即為令末法有情,容易了解如來所說般若之甚深義也。繫屬之義,文中闡述。
5-總謂此論所詮,即佛在此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中,分為八種現觀所說一切相智之道,發心等十法也。
6-此所詮之八種現觀,非外道小乘等所能領受。以彼等未於方廣大乘經典勤聞思故。
*大師於此說,一切相智道,非餘所能領:
釋迦牟尼大師於此般若經裡,說一切相智的道。並非一般人所能容易了解。
於十法行性經義,住正念,具慧者能見,為令易解故,是造論所為。
smṛtau cādhāya sūtrārthaṃ dharma-caryām daśātmikām /
sukhena pratipatsīrann ity ārambha-prayojanam // Abhs_1.2 //
而且,已經將經的意義安置在正念中,希望他們容易實行十法行。這是造論的目的(pratipatsīran, benedictive middle)。
7-此論亦有究竟所為之果,以於發心等十法行為體性之經義。
8-安住聞思正念,其聰慧菩薩即能現見證得故。
9-今造此論與經無重複之過。以依此論,易解經義,即造論之所為義故。
*於十法行性經義,住正念、具慧者能見:
唯有一種菩薩會了解,哪種菩薩呢?於十法行性的經義,能夠住正念的那種菩薩。
「住正念」即清楚地了解。
「聰慧者能見」具有聰明智慧菩薩,能見、能夠了解。
*為令易解故,是造論所為:
彌勒菩薩為了令那種有菩薩根性的聰明人,容易了解《大般若經》的道理,便是彌勒菩薩造這本《現觀莊嚴論》所為的目標。

(丙二)全論總義分二。
(丁一)略標論體。
(丁二)隨標廣釋。
初又分二。
(戊一)標能所釋。
(戊二)標能釋數。
今初
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prajñā-pāramitā-aṣṭābhīḥ padārthaiḥ samudīritā /
(諸佛)以八個主題(句義),來宣說般若波羅蜜。
1-現觀莊嚴論,以能詮八品及所詮八事,正釋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之義故。
2-亦可釋為教、道、果三種般若,即文字、方便、究竟般若也。
*般若波羅蜜,以八事正說:
「般若波羅密」這就是「所釋」,指《大般若經》內的廣、中,略三部般若。
「以八事正說」這個是解「能釋」。能解釋般若波羅密的《現觀莊嚴論》,是用八樣東西來解釋。即分八方面來解釋,從八點來說明它,正確地說明,就是「正說」。

(戊二)標能釋數。
徧相智、道智、次一切智性、一切相現觀、至頂及漸次、剎那證菩提、及法身為八。
sarvākāra-jñatā mārga-jñatā sarva-jñatā tataḥ // Abhs_1.3 //
sarvākāra-abhisaṃbodho mūrdha-prāpto 'nupūrvikaḥ /
eka-kṣaṇa-abhisaṃbodho dharma-kāyaś ca te 'ṣṭadhā // Abhs_1.4 //
這八個主題是一切相智、道智、一切智、一切相的覺悟、已到達頂、及漸次、一剎那覺悟、及法身,這八種。
此論所詮之義:謂一切相智、道相智、一切智、圓滿證一切相加行、至頂加行、漸次加行、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及法身果。
*一切相現觀:
能令你圓滿得到一切相智的,你修行時所有的現量智,現觀即現量,用現量實際體驗到的。現觀即現證。
*圓滿證一切相加行:
「圓滿」即修行。「證」即親歷其境。「加行」即實踐,加功修行。想親歷其境,得到一切相智,要加功修行,到圓滿,便能得到一切相智。能夠圓滿證得一切相智的那些加行。
*至頂加行:
即是向上。例如修空觀,天天修,修的時候漸次修,修到純熟時,突然間好似大地平沉那樣,好像向上衝,突然間豁然貫通一般。
「頂現觀」亦稱作「頂加行」。修行時是用現觀的。
*漸次加行:
即逐點逐點修行。
*剎那證菩提加行:
未成佛之前,或者見道之前,逐點逐點修,每到一點,修得差不多,突然就會豁然貫通,豁然貫通後,又漸次修、漸次修,修到某時候,又會有一種新境界,又好似突然貫通的。漸次加行和頂加行要互相為用,在最後的頂加行,會突然成佛。一切相智出現,那種叫做「剎那證菩提」,一剎那之間,那個一切相智出現。
*法身:
證菩提後,三身具備,「法身」,佛果。

(丁二)隨標廣釋分三。
(戊一)廣釋三智體。
(戊二)廣釋四加行體。
(戊三)廣釋法身體。
初明一切相智
發心與教授、四種決擇分、正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
citta-utpādo 'vavādaś ca nirvedha-aṅgaṃ caturvidhaṃ /
ādhāraḥ pratipatteś ca dharma-dhātu-svabhāvakaḥ // Abhs_1.5 //
(一切相智有十法)發心與教授、四種對通達的協助、修行的基礎就是法界的自性。
表示一切相智之體者,有十法:
1-誓願意樂,謂發心。
2-成辦誓願之方便,謂教授。
3-最初通達空性之修得正行,謂四順決擇分。
4-大乘修行所依之根本,謂法界自性住種性。
*一切相智
就是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體、用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不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不外「體」與「用」,「體」是實質,「用」是實質上所有的功用。「用」有兩種,相狀的用,另一種是作用。例如:水有解渴之用。相狀即形狀,有紅色或黃色、方形、圓形,都是「用」。凡有形有象便叫做「用」,「體」是我們看不到的。「體」要用意識去了解。
*意識
有兩種意識。一種是有概念的意識,有相分的意識。了解不到「體」,因為概念是影子相分,唯有用般若智,般若智是無分別的智。無分別智沒有概念,直接在定中體會。只有般若智,即無分別智,才能夠把捉到「體」。
*樣樣東西都有「體」有「用」。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體」,「體」與「用」必定不離。水是「體」,波是「用」,水不離波,波不離水。真如不離萬法,萬法是「用」,叫「萬象」,不好叫「萬法」,真如是「體」。萬象不離真如,真如體亦不是離開萬象。
*《心經》說:
1-「色即是空」。空是真如,空性,「異」即離開。色是五蘊中的色受想行識,色蘊,色蘊不會離開真如。因為色蘊是真如上的「用」,空不異色,真如亦不會離開色蘊。因為真如不過是色蘊的實體。兩件東西不離,這樣仍然不夠徹底。
2-再進一步,「色即是空」,色的內部,內蘊就是真如,「空即是色」,真如所顯現的就是色,進一步,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亦復如是,也是一樣。
*一切相智亦應該有「體」有「用」。
由於「體」我們沒辦法講,我們唯有詳細把「用」來講,待人了解「用」時,自然明白它的「體」,這方法稱作「即用顯體」。
*一切相智,從它初初萌芽直至圓滿。在如此長的過程裡,一切相智是由點點滴滴而擴大到了不得,而中間經過的歷程、中間所起的作用,就是一切相智的「用」。一切相智的「體」我們不能說,但我們可以從一切相智的「用」來說。
*把這些作用分成十種,並舉出這十種作用,來顯示一切相智的「體」。

諸所緣、所為、甲鎧、趣入事、資糧及出生,是佛徧相智。
ālambanaṃ samuddeśaḥ saṃnāha-prasthiti-kriye /
saṃbhārāś ca saniryāṇāḥ sarvākāra-jñatā muneḥ // Abhs_1.6 //
諸所緣、所為、甲鎧、趣入事、資糧及出生,是牟尼的一切相智。
5-大乘修行斷除增益之所依,謂所緣。
6-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謂所為。
7-此行須發廣大心,謂無擐甲正行。
8-加行須廣大進趣,謂趣入正行。
9-又須二種廣大資糧,謂資糧正行。
10-決定出生一切相智,謂出生正行。
是為表示一切相智之十法。

次明道相智
令其隱闇等,弟子、麟喻道。
dhyāmīkaraṇatādīni śiṣya-khaṅga-pathau ca yau /
令其黑暗等,以及聲聞、犀牛喻道。
表示道相智之體者:
1-謂由如來自性光明,令諸天光隱闇不現等,是道相智之支分。
2-了知聲聞弟子道之道相智。
3-了知麟喻獨覺道之道相智。
*道相智亦有用十一種「用」,去顯出道相智的「體」。
*令其隱闇等:
大乘菩薩修行時,自身的光明,令天上的光明變得隱闇。
「等」者等也,即令別人如魔等等。
*弟子、麟喻道:
弟子即聲聞弟子。即是說菩薩的道相智能了解聲聞弟子修行的方法。「麟喻」即獨覺,獨覺有兩種,其中一種是麟喻獨覺。
弟子所修的「道」和麟喻所修的「道」,他都懂。

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
mahānuśaṃso dṛṅ-mārga aihika-āmutrikair guṇaiḥ // Abhs_1.7 //
聰明的菩薩的見道,有大勝利,因為屬於此世、他世的功德。
4-了知菩薩道之道相智中,有見道、修道二種。
初者,謂具足現法、後法廣大勝利之大乘見道。
*此及他功德大勝利見道:
「此」是現世,「他」是來世的功德。此世他世都有大功德的那種見道的功德。

作用及勝解、讚事并稱揚、
kāritram adhimuktiś ca stuta-stobhita-śaṃsitāḥ /
作用以及勝解、讚歎、繼續稱讚、稱揚、
5-第二,謂修道之作用。或由修習修道之力,所得之勝利。
6-及信解般若為三利隨一本源之勝解修道。
7-勝解修道之勝利,謂讚美、承事、稱揚之修道。
*作用及勝解:
「作用」是修道的作用。
「及勝解」,對於般若有一個很清晰的了解。他相信般若是自利利他,與及自他俱利,有這種功德的,對這種功德有勝解。
*讚事並稱揚:
對於那些有德的,對於大菩提讚美,對於有德的人去承事,對於世間、出世間的善法去稱揚讚嘆!

廻向與隨喜無上作意等、
pariṇāme 'numode ca manaskārāv anuttamau // Abhs_1.8 //
於廻向與於隨喜的無上作意。
8-能轉自他所有善根為大菩提支分之廻向修道。
9-於自他善根,深修歡喜之隨喜作意無上修道。
此勝解、廻向、隨喜三種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後得有分別智。)
*廻向與隨喜無上作意等:
「廻向」所修一切的功德通通廻向,希望得無上菩提,「廻向」這是修道的廻向。見道之後所修的功德,通通廻向大菩提,是廻向的修道。
「隨喜」,修道後。對於自他的善行功德都隨順歡喜,這裡亦指見道後的修道。
「廻向與隨喜」的「無上作意」。

引發、最清淨,是名為修道。諸聰智菩薩,如是說道智。
nirhāraḥ śuddhir atyantām ity ayaṃ bhāvanā-pathaḥ /
vijñānāṃ bodhisattvānām iti mārga-jñatā-uditā // Abhs_1.9 //
完成(引發)、畢竟清淨,這是修道。(諸佛)這樣解說諸聰明菩薩的道智。
10-能得究竟智德之因,謂引發修道。(或譯正行修道。)
11-能得究竟斷德之因,謂最清淨,即清淨修道。諸聰智菩薩之現觀道相智,以如是十一法表示而說。
*引發、最清淨,是名為修道:
「引發」的修道,見道後能引發成佛功德的修道。
「最清淨」,最極清淨的功德的修道,即是能證無住涅槃的修道。
*這裡共十一種,這十一種,都是道相智的作用,即用而顯體。

三明一切智。
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湼槃、
prajñayā na bhave sthānaṃ kṛpayā na śame sthitiḥ /
(諸菩薩)因為智,不住於諸有。因為悲,不停滯於湼槃。
表示一切智之體者:
1-謂觀待世俗事,是能破有邊現觀種類之大乘聖現觀,即由智不住諸有之道相智。
2-又觀待世俗事,是能破靜邊現觀種類之大乘聖道,即由悲不滯寂滅之道相智。
*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湼槃:
「智不住諸有」,因為有無漏智,所以他不會住在三有,他不肯沉迷三有。
「悲不滯涅槃」,同是一切智,純粹小乘人的一切智會滯涅槃,因為悲心,大乘的一切智不會滯涅槃,他們能入涅槃但不住涅槃。

非方便則遠、方便即非遙、
anupāyena dūratvam upāyenāvidūratā // Abhs_1.10 //
因為沒有方便,(諸聲聞)是遙遠的。因為有方便,(諸菩薩)不是遙遠的。
3-遠離殊勝方便智慧者,即非方便遙遠之一切智。
4-殊勝方便智慧所攝持者,即方便非遙遠之一切智。
*非方便則遠:
「遠離殊勝方便」的一切智。
*方便即非遙:
有殊勝方便的一切智。

所治、能治品、加行平等性、聲聞等見道,一切智如是。
vipakṣa-pratipakṣau ca prayogaḥ samatāsya ca /
dṛṅ-mārgaḥ śrāvakādīnām iti sarva-jñateṣyate // Abhs_1.11 //
什麼是應該被對治,什麼是能對治。菩薩的修行,以及其平等性。聲聞等的見道。一切智這樣的被解說。
5-6-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所治品之一切智與能治品之一切智。
7-此正修對治實執之中正所說者,謂菩薩加行。破除實執智慧所攝-持之加行,即加行平等性。
8-9-大乘之諦現觀,即見道。就建立所依,謂聲聞、獨覺等聖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即以九法如是解釋也。
*所治、能治品;
這兩種,「非方便」的,純粹的小乘智,要被大乘人所對治。
大乘人的一切智,則不滯涅槃,能夠對治小乘人的一切智。
*聲聞等見道:
對小乘的聲聞、獨覺見道,他都能夠做到,三種見道。

(戊二)廣釋四加行體分四
初釋圓滿眾相加行體。
行相、諸加行、德、失及性相、
ākārāḥ saprayogāś ca guṇā doṣāḥ salakṣaṇāḥ /
行相、諸加行(有實修)、功德、過失及有相(有相同的特徵、屬性、同性質的、相似的)、
圓滿一切相加行之體者:
1-2-謂所修之行相及能修之諸加行。
3-5-加行功德、加行過失、加行之性相。
*行相、諸加行:
行相,正行之相狀,即如法的。他一切行為上都是如法的正行。
諸加行,各種需要做的行為,種種應修的,他肯去修。
*德、失及性相:
德,即修行的功德。如果他是真修行,一定有功德。
失,即過失。修行時,除非他是佛,否則他一定會有過失的。
性相,加行的自性。努力加行,身口意三業的活動,就是他的自性。相即行相,他修行時,有一種行解的相狀。行相即就是活動的情況。自性者本質,修行的本質,是三業。加行的相狀就是三業表現出來的活動。
*圓滿一切相加行的本質:
所修的行的相狀。及能修之各種加行。加行有功德的。加行時候,你是凡夫時就必有過失的。加行之性相,加行性即自性、即本質。加行以什麼為本質?三善根、智慧、精進、施、業為本質。相即相狀、活動的情況。

順解脫、決擇、有學不退眾。
mokṣa-nirvedha-bhāgīye śaikṣo 'vaivartiko gaṇaḥ // Abhs_1.12 //
在順解脫分、順決擇分中(bhāgīya,屬於、與...有關)的有學不退眾。
6-7-大乘順解脫分、大乘順決擇分。
8-有學不退轉、僧眾之不退相。
*順福分:
善根有兩種:無貪、無瞋、無癡,這些是有漏的,有些則是無漏的。在未見道以前的善根,都是有漏的,見道之後,無漏善根才會起。有漏善根中,最淺顯、最初級的,就是五戒十善,令你得福,這些叫做順福分。分,當「因」字解,順著你得福的因。
*順解脫分:
他覺得生死是苦,覺得修行的寧靜是快樂的,他亦有同感。
解脫者,涅槃。見到三寶,而起敬仰心。見人修行,他高興、他贊同。別人說生死,生死輪迴是痛苦,他亦覺得生死輪迴是痛苦,別人講佛理呢,他很有興趣,會覺得是合理,這類與智慧有關。
*順抉擇分:
抉擇,是無漏智的別名。因為無漏智,就有真正的抉擇力。有四種加行智,煖、頂、忍、世第一法,是有漏的善慧中最高的,因為它有力量引出無漏智,所以隨順無漏智的因。
1-五蘊包括一切有為法,即一切有為法都空,所以境是空,我們知道有為,一切境都空的。就是「煖」,好像鑽木取火,火未出,但已感覺到暖。
2-為什麼我知道境空?因為我有智。智都是有為法,智都屬五蘊,既然五蘊皆空,能觀五蘊皆空的智亦空,來一個突破,就是「頂」。好似鑽木取火時,熱氣上衝一樣。
*有學不退眾:
小乘有兩種聖人:阿羅漢,叫無學的聖人。未證得阿羅漢果的,即初果、二果、三果那種人,叫有學聖人。學即學習、修行,即是這種人還需要學習和修行的,就叫有學聖人。
大乘,八地以上,就是無學聖人。由初地起,即由見道起,一直到第七地,都是有學聖人。
修到第八地時,會有三個名:一:八地菩薩;二:觀自在菩薩;三:大乘的阿羅漢。
*那些初入道的,有解脫分。還有,修止觀修到一定程度,就有順抉擇分。修到差不多,做到聖人,就是有學聖人不退轉的相狀。

有、寂靜平等、無上清淨剎、
samatā-bhava-śāntyoś ca kṣetra-śuddhir anuttarā /
有與寂靜的平等性、無上佛土的清淨、
9-安立法身之三有、寂滅平等加行。
10-安立受用身之嚴淨無上佛土加行。
*有寂靜平等:
1-有,即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即三界。當你證得大涅槃,或證得法身時,有漏的三有就寂靜。有寂靜,即是法身。
2-三有寂靜平等加行,即是欲界煩惱亦寂靜,色界煩惱亦寂靜,無色界煩惱亦寂靜,平等寂靜。
3-每個剎那,在空間上平等,時間上亦平等。
4-將來以這三有寂靜平等加行作因,來證法身。
*無上清淨剎:
完滿報身,住在完滿報土。無上的清淨,最極清淨的,剎即世界。他修有形有相的功德,將來的果,就會變起無漏的清淨世界。他修行空觀、無相的因,將來是直證三有平等的寂靜的法身。無上清淨剎加行,就是將來得報身、報土的因。
*還有,他將來證得法身時候,三有,有漏世界的三有對他來說就是無、寂靜,三有寂靜,能夠修三有寂靜那種平等加行,平等者即每一剎那,每一剎那都繼續加行,在各方面都一樣地觀,這是指空觀來的。然後,將來會安立受用身、報身。安立即種下種子。

滿證一切相、此具善方便。
sarvākārābhisaṃbodha eṣa sopāya-kauśalaḥ // Abhs_1.13 //
覺證一切相、此具善巧方便。
11-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
此即表示圓滿一切相加行之十一法也。
*滿證一切相:
圓滿證得一切相,是將來能起化身的因。能夠為眾生解釋一切法的性相,這就是指化身。
*此具善方便:
對於將來能起化身,你現在已有一種方法去便利你,如果你現在肯修的話。
*然後,滿證一切相,即是化身,能夠為眾生說一切法。現在未證得的,不過已經有了方便。

己二釋頂加行體。
此相及增長、
liṅgaṃ tasya vivṛddhiś ca
相及其增長、
頂加行之體者:
1-謂得頂加行十二相中,隨得一相之初順決擇分。
2-較供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數佛所得功德尤為增上之十六種增長第二順決擇分。
*此相:
此相,當得頂加行時候,有十二種特徵。如果你是最初級的頂加行,即是「煖位」頂加行,就十二種特徵中你有一種便是。「煖位」叫做初順抉擇分。此相即是指「煖位」的頂加行,即第一種順抉擇分的頂加行。最初突破入頂加行時的表徵、的相狀。
*及增長
這種是頂位的頂加行。當將近入「頂位」時候的突破是怎樣呢?他說,有十六種增長。如果你具有這十六種增長的功德,你就是突破入頂加行。增長當勝過,有十六種很優越的,較普通的凡夫是殊勝,十六種勝過其他人的功德。佛說比較你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如此數目那麼多佛,個個都去供養他,都沒有你得到這十六種功德那麼大。

堅穩、心徧住、
nirūḍhiś citta-saṃsthitiḥ /
堅穩、心徧住、
3-通達三智隨順之慧,及於利他不可破壞,獲得堅穩之第三順決擇分。
4-引發見道之功能成熟心,能徧住無邊三摩地之第四順決擇分。
*堅穩:
獲得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隨順佛的大菩提智,佛的大菩提智有三種:一切相智、一種道相智、一切智。一有這種智,對於利他心,堅穩到不容易退轉。通達者,即是證得。證得隨順佛的三智的慧,這個仍是有漏。就是「第三順決擇分」的表徵,特徵。「堅穩」就是「忍位」的頂加行的相狀。
*心遍住:
能引發見道的無漏種子的成熟心,能夠普遍地住無邊的有漏三摩地。這個是世第一法的頂加行。

見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別四種能對治。
caturdhā ca vikalpasya pratipakṣaś caturvidhaḥ // Abhs_1.14 //
pratyekaṃ darsanākhye ca bhāvanākhye ca vartmani /
存在於稱為見道、修道中,各有四分別的四種能對治。
5-6-見道頂加行與修道頂加行,謂彼二道中,各有四種分別之四種真能對治。
*見道、修道:
見道是無漏智初出現,修道就是不斷練習無漏智,就是修道的頂加行。
*各有四分別的四種能對治:
不論見道的頂加行,還是修道的頂加行,都有四種無漏智出現,這四種無漏智能夠對付四種分別,四分別即是執著。見道有四種無漏智,修道的時候,入定時又有四種無漏智起,這四種無漏智,能夠對治那四種分別。
*四種對治:
*1-第一種:厭患對治。
對於苦諦、集諦,會起很深的厭患心,厭患對治,即是對治不厭患,對治,這個叫加行智,加行道。道者即指智慧,是善的有漏慧和無漏慧。
修行的人有四種道,即四種智。
第一種加行道,加功修行的道,未見道之前的加行道,是有漏的,見道後的加行,就無漏的。
第二種無間道,加行道後,就有另外一種新的無漏智出現。無間道就是掃蕩煩惱。例如,未見道的時候,世第一法的加行道是有漏的,但由世第一法一突破,見道的無漏智就出現,掃蕩無始以來分別我執、分別法執的種子。
第三種解脫道,無間道之後,就是解脫道。掃蕩煩惱之後,一片清靜的境界,無拘無束的狀態出現,你有這種智慧去體驗到這種無拘無束的狀態,這種智,就叫做解脫道,是無漏智,是享受。
第四種勝進道,好像踏腳入房子時,拿起掃把來掃,加行道。掃完的時候,無間道。掃完後,坐著休息很舒服的狀態,就是解脫道。
凡是一種智出現,凡是一種突破,一定先來加行道,之後無間道,之後就是解脫道,之後,百尺竿頭,再升進一些,就叫勝進道。
1-未見道前: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
2-一見道後,不需要有漏的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勝進道後又有新的無間道,新無間道後又有新解脫道,新解脫道後又有新勝進道,一路一路重覆下去。
*2-斷對治,就是逐種逐種斷。無間道,掃蕩煩惱,斷對治。
*3-持對治,是保持無間道掃蕩煩惱之後那種解脫境界,讓它不要失去,就是持對治。解脫道,持即保持。
*4-遠分對治,即斷除其餘的分別,勝進道。
有四種能對治的道,來對治那四種分別。
*見道頂加行與修道頂加行,即將入見道時,頂加行的加行道,及修道中,由初地入二地、二地入三地、三地入四地時都有頂加行。
*謂彼二道,中各有四種分別之四種真能對治的無漏智。
這四種,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這四種無漏智,能夠對付四種執著。

無間三摩地、並諸邪執著。是為頂現觀。
ānantarya-samādhiś ca saha vipratipattibhiḥ // Abhs_1.15 //
無間三摩地、與諸錯誤的修行。
7-8-次謂無間三摩地之頂加行,及所應遣除之邪行。
以此八法,而表示頂加行也。
*無間三摩地:
無間道將起時那種定時的頂加行。每斷除一個煩惱,一定有一個無間三摩地,是觀一齊起的止。無間道是慧,跟無間道一齊起的定,就是無間三摩地。
*及所應遣除之邪行:
當無間道起,就要斷除那些邪行。邪行即那些煩惱和惡業的種子。
*以此八法而表示頂加行也:
用此八種特徵來表示,頂加行之體所有的相狀。

己三釋漸次加行體
漸次現觀中,有十三種法。
mūrdhābhisamayaḥ tredhā daśadhā cānupūrvikaḥ /
頂現觀,漸次有十三種法。
漸次加行之體有十三種:
1-6-謂六波羅蜜多之六種漸次加行。
7-9-隨念三寶之三種漸次加行。
10-12-隨念天、捨、戒之三種漸次加行。
13-及無性自性之漸次加行。
是為表示漸次加行之十三法也。
*隨念三寶之三種漸次加行:
時時思念佛寶的功德,時時思念佛法的美妙,時時思念賢聖僧的功德,就是隨念三寶。
*隨念天、捨、戒之三種漸次加行;
念天,為何會生天?作十善就會生天,時時要知道十善的功德,和時時警剔自己十惡道的害處。
念捨,不要常常死守財物,不施捨給別人。同時,心不要常常擾亂,心理要平衡,就是捨的功德。
念戒,思念戒的功德,
*及無性自性:
時時思念,無一切法皆不實在,都是空,都無自性。無自性是有自性的,一切法均無自性,不要執著,不執著之後,有一個空性顯現的,即是諸法空性。

己四釋剎那加行體
剎那證菩提,由相分四種。
eka-kṣaṇa-abhisaṃbodho lakṣaṇena caturvidhiḥ // Abhs_1.16 //
一剎那覺悟,由於相,有四種。剎那加行體,唯有一,就相不同而分為四:
1-2-謂異熟剎那加行、非異熟剎那加行。
3-無二剎那加行。
4-無相之剎那加行。
*一剎那加行:
每證一種果,都會有一剎那跳過去。例如在加行位,已經證入了世第一法時候,有種加行努力,就出現無漏慧,那時的努力,就叫做一剎那加行。
*1-世第一法最後一剎那的有漏加行,就是剎那加行。世第一法一剎那,就即刻滅,一滅,根本智出現,先有無間道,後有解脫道沉下後。後得智起的時候,又有無間道,解脫道。後得智起完之後,就出定。
*2-初地,每次入定,都是起根本智、後得智,根本智、後得智,如是者,純熟之後,將入第二地。初地最後有個勝進道出現,就是無漏加行道,最後一剎那沉沒,再引起第二地的根本智出現,就是證得第二地。一證得第二地後,先來一個根本智,根本智內又分無間道、解脫道。第二地的加行道,即是第一地的勝進道,最後的勝進道,不過勝進道就會長,加行道就較短些,就是那一剎那引起的。勝進道最後的加行,就是一剎那加行。
*3-第二地,由勝進道,再引起第三地的根本智。
第二地最後的勝進道,即是第二地的勝進道最後那部份,即是第三地的加行道,加行道一連串,最後一剎那就叫做剎那的加行。就叫剎那證菩提加行。-一地有一地的菩提,二地有二地的菩提。如是者,每地每地都如是。
*4-第八地,在第八地勝進道最後一剎那的加行,就引出第九地的根本智,有無間道、解脫道,之後,它就沉沒,後得智起,後得智起的時候,又有無間道、解脫道。
*5-第九地,勝進道最後的那一剎那,加功力行,就叫剎那證菩提加行,證第十地的菩提。根本智出現,有無間道、解脫道。後得智出現,後得智出現模仿根本智出現的狀態,也有無間道、解脫道。
*6-第十地,最後的一個勝進道,就是一剎那現證菩提,狹義的一剎那現證菩提,就是這一剎那。廣義的就每一地都有。一剎那加行後,就引起佛的無漏智出現。佛的根本智的無間道,佛的無間道叫金剛喻定。因為又有定,又有慧,定是最高的無漏定,慧是最高的無漏慧,最高的根本智出現。
*7-十地菩薩唯有一絲一毫、微細的俱生煩惱,一到頂的時候,佛的無間道一出現,就把那絲毫的煩惱、無明,最殘餘的無明消毀。
*無漏八個識的種子,一剎那一齊起。無間道是未起,無間道一結束,第二剎那,解脫道起,有無漏第八識的種子,一出現,就成無漏的第八識,這個無漏第八識,就叫菴摩羅識,亦叫無垢識。
*一定要有漏的八個識,全壓到,然後第九個,菴摩羅識才出現。
*解脫道起的狀況是怎樣?
第一:無漏的第八識出現,菴摩羅識出現,內就變報身,外就變器世界,變起報土,即是有報身,及有報土。
*還有好多無漏的心所跟著一併起的,五個心所,觸、作意、受、想、思,有大悲、大智一齊起。
*無漏第八識裡,有末那識的種子,末那識種子一起,變起無漏第七識──清淨末那,做無漏第八識的根,無漏第八識又做清淨末那的根,那時候,無漏第八識有個心所是最厲害的,叫大圓鏡慧,又名大圓鏡智。無漏第八識充遍虛空,它亦跟著無漏第八識遍於虛空、遍於法界,所以叫做大、叫做圓、叫做鏡。為什麼它叫鏡?你眾生那世界是怎樣,它能夠反映入他的第八識,猶如鏡一樣,就是因為這樣,他然後可以了解眾生的狀況。
*轉第八識成菴摩羅識,菴摩羅識起的時候就有智做它的助手,這叫做大圓鏡智。
*凡夫的第七末那識,有四個壞蛋:我痴、我見、我慢、我愛。消毀了這個,無漏第七識出現,只有善心所,有平等性慧,自他平等。
*七末那識起了,第六意識就有根,於是無漏的第六識的種子,一有了第七末那,清淨末那識做根,清淨的第六意識出現。這個意識,完全是無漏的善慧跟它,這種慧,叫作妙觀察慧,因為它是無漏的,所以不叫慧,叫妙觀察智。這妙觀察智,就是無漏第六識的助手。
*妙觀察智,它的根本智能證真如,能證勝義諦;它的後得智能觀察眾生根機而為眾生說法,妙就妙在這點,妙觀察,觀察眾生種種不同的根機,而建立種種教法,就叫做妙觀察智。
*有了無漏的第六意識,於是又有無漏的五根,無漏的阿賴耶識內變根身,變一個無漏的根身,有了五根,生起無漏的前五識,無漏的前五識,聽到意識的指揮,現種種神通,教化眾生。
*金剛心之後的解脫道,解脫道出現時,他的報身出現,報土出現,他所證的真如,即是法身。他的前五識所顯現的各種東西,透過他的前五識顯現,在三千大千世界裡,應隨緣而現出化身。解脫道時,三身具備,叫做成佛。
*刹那證菩提由相分四種:
剎那現證菩提那種加行,由它的活動情況的不同分為四種。
*刹那加行體唯有一:
所謂剎那現證菩提加行的本質就是一種。
*就相不同而分爲四:
就由它活動情況的不同,我們把它劃分為四種。
*異熟剎那加行:
由他歷刧以來,修清淨行所引起的果,果出現的剎那加行。
*非異熟剎那加行:
是純粹他智慧而顯現的,由最後的加行,而引出的非異熟剎那的果。
*無二加行:
剎那與非剎那,異熟與非異熟,不二的那種加行。

(戊三)廣釋法身體
自性、圓滿報、如是餘化身、法身并事業,四相正宣說。
svābhāvikaḥ sasāṃbhogo nairmāṇiko 'paras tathā /
dharmakāyaḥ sakāritraś caturdhā samudīritaḥ // Abhs_1.17 //
所說四種:自性身、類似地其他的有圓滿報身、化身、法身及其事業。
正說法身有四種法:謂自性身、圓滿受用身、如是所餘之化身、并智慧法身及所作事業。
*三身:
自性身,即法身。受用身,即是報身。化身。三種身。三種身合併,廣義來說全叫做法身。狹義的法身,就只是指自性身。
*法身並事業:
法身是最狹義的,是指佛的智慧,叫作智慧法身。
*四相正宣說:
從這四方面。「相」即方面;從這四方面去宣說。
*正說法身有四種法:
現在正式解說法身。法身有四樣東西來表示法身的,就是。一:自性身,二:圓滿報身,報身即受用。
*如是所餘之化身、并智慧法身及所作事業:
這些所餘之外的化身,法身、報身之外的化身。
*並智慧法身及所作事業:
與及佛說法的智慧所現的智慧法身,和這個法身所做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