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mind.works/share/XIQG8GaG
一切相智品第二(攝般若第二會二卷歡喜品至二四卷遠離品)
(丙三)全論文義分三。
(丁一)廣釋三智。
(丁二)廣釋四加行。
(丁三)廣釋法身。
初又分三。
(戊一)釋所求一切相智。
(戊二)釋趣彼方便道相智。
(戊三)釋淨道相智之支一切智。
初又分三。
(己一)釋為求一切相智所發誓願。
(己二)釋為成辦彼誓顯示方便之教授。
(己三)釋如教授所修之正行。
今初
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
cittotpādaḥ parārthāya sammyak-saṃbodhi-kāmatā /
發心就是為了利他,而希求正等菩提。
1-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之相。表示此智有十法。
2-一謂發菩提心,即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3-欲相應所起,入大乘道門所顯之最勝第六意識心王,是大乘發心之相。
4-界限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
*發菩提心,即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發心的本質。第一:要為了利他而希求大菩提。
*欲相應所起:
希求的時候,就有種欲心所跟他相應,有種好懇切的希求心,與這個菩提心相應一齊起。換言之,發大菩提心,要對大菩提起一個希望,希望得到。
*入大乘道門所顯之最勝第六意識心王;
還有,發心時是第六意識要活動。為什麼?因為第六意識活動,就是大乘入大乘道的門。沒有第六意識的活動,就無從入大乘之門,為什麼呢?沒有第六意識活動的話,就無從獲得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第六意識是個心王。
*是大乘發心之相:
與有大菩提的欲相應的第六意識心王,是大乘發心的特質、特徵。有一個如此的第六意識,即發心亦是第六意識。
*發菩提心的本質是什麼?就是你的第六意識,對大菩提起一個希望、起一個欲,有個如此的第六意識,由這個第六意識的活動所發生的。
*界限從大乘資糧道:
發菩提心的界限,從大乘資糧道。資糧位所起的智慧叫作資糧道,即是說,在發菩提心那剎那起,而未曾入加行位那段的智慧,就是資糧道。界限就是由你發菩提心那剎那,那剎那起的叫做資糧道。
*乃至佛地:
由開首起,一路直至成了佛,都要繼續發心,由發心的剎那起一直到成佛後,都有發心,等級不同。
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
samāsavyāsataḥ sā ca yathāsutraṃ sa ca ucyate // Abhs_1.18 //
(這個發菩提心的定義)如經所說,簡略地、詳細地宣說。
1-發心所緣之菩提彼,
2-及所為之利他彼。
3-廣、中、略三部般若,皆就略廣二門宣說。如二萬頌般若經所說。餘二經亦說故。
*發心所緣之菩提彼:
發心所緣,即是你發心所對向的目標,就是得菩提。發心所緣的菩提。第一個彼就是菩提。
*及所爲之利他彼:
為了利他而發心,這個利他就是第二個彼。
*廣中略三部般若:
在《大般若經》裡,前半部分成三部份,一部份是詳細,叫做廣,一部份不詳不略的,叫做中,一部份很略的,叫做略。
如地、金、月、火、
bhū-hema-candra-jvalanair
如地、金、月、火、
如是發心,依譬喻、助伴、相同門中,分為二十二種。
1)謂與助伴欲相應之發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
2)意樂相應者,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
3)增上意樂相應者,能增長門念住等一切善法,猶如初月。
4)與修三智隨順加行相應者,能燒障礙三智之柴,猶如猛火。
*如是發心,依譬喻、助伴、相同門中,分為二十二種:
這些發心,用譬喻來解釋。有些是依據助伴,就是心所來解釋,有些是相狀相同的來解釋。「門」即角度,從各種角度,從譬喻角度、助伴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二十二種。
*1)謂與助伴欲相應之發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
第一種是與欲心所相應的那種發心。跟欲心所相應一齊起的發心。
「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白法」者,善、清淨的法。一切善法、清淨法,都是依據這種初心而起的。「依處」即基礎,是一切善法的基礎。
「猶如大地」,好像大地一樣,不論什麼草木都是在大地上生長的。
*2)意樂相應者,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
「意樂」即是意志,立下意向,一定要得大菩提。欲即是希望,希望得到。意樂,欲加精進,即是意志堅定。
「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立下了這樣的志願:由現在起直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止,都不改變這個心。
「猶如純金」,好像純金一樣,不會變色。
第一種發心,是下品資糧位的發心。
第二種發心,是中等資糧位的發心。
*3)增上意樂相應者,能增長門念住等一切善法,猶如初月:
「增上意樂相應者」,意樂即是堅定的意志,增上意樂即是極之堅定的意志,不是只是意志而已,是真正肯修。
「能增長四念住等」,這種增上力,能夠增長他所修的四念住等,四念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知、八正道。乃至大乘的六度萬行都等在內。增長即是助成,助成四念住等,由小乘起等至大乘上的一切善法。
「猶如初月」,好像每月陰曆初三、初四的月。這就是上品資糧道的發心。
*4)與修三智隨順加行相應者,能燒障礙三智之柴,猶如猛火:
與修三智隨順加行相應者,隨順三智,能夠引出三智的那種加功修行,與這種加行相應的發心。
能燒障礙三智之柴,加行位的智慧是有漏慧,但已經能夠消除障礙三智的煩惱柴,柴即是指煩惱,猶如猛火。
藏、寶源、大海。
nidhi-ratnākara-arṇavaiḥ /
藏、寶源、大海。
5)布施相應者,能滿足眾生願,猶如寶藏。
6)持戒相應者,是一切功德之生源,猶如寶源。(寶礦。)
7)安忍相應者,雖遇逆緣不能擾亂,猶如大海。
*5)布施相應者,能滿足眾生願,猶如寶藏:
布施相應者,與布施波羅蜜多相應的發心,真正修布施波羅蜜,初地才圓滿的。所有一切布施的功德,通通迴向大菩提。
*6)持戒相應者,是一切功德之生源,猶如寶源:
持戒相應者,戒者即戒波羅蜜多,大乘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與戒波羅蜜多相應的。在第二地,主要就修圓滿戒波羅蜜多。
是一切功德之生源,持戒相應的發心,是一切有漏、無漏的功德生起的淵源,所以,「猶如寶源」。
*7)安忍相應者,雖遇逆緣不能擾亂,猶如大海;
「安忍相應者」,忍波羅蜜多有三種:第一種,耐怨害忍。第二種,安受苦忍。第三,諦察法忍。「諦」即是認認真真,確確實實的。「察」即觀察,「法」,廣義來說就是一切法,狹義來說,就是佛法,即是經教,再狹義是指經教裡面所說的道理。佛法猶如大海,要有耐性,不要貪多,亦不要想求速成,要有忍耐力,去觀察佛菩薩的教法。
「雖遇逆緣不能擾亂」,因為有忍耐力,雖然現在遇到逆的緣,阻礙你的緣出現,你的心能抵受逆緣,不會讓它把你搞亂。
「猶如大海」,好像大海一樣,即使大風大浪,不會被搞壞。三地。
金剛、山、藥、友、
vajra-acala-auṣadhī-mitraiś
金剛、山、藥、友、
8)精進相應者,他不能破壞,猶如金剛。
9)靜慮相應者,散亂所不能動,猶如山王。
10)般若相應者,能除二障重病,猶如良藥。
11)方便相應者,不捨利他,猶如善友。(善知識。)
*8)精進相應者,他不能破壞,猶如金剛:
這是第四地菩薩的發心,與精進波羅蜜多相應,其他的東西不能破壞你的,好像金剛一樣,你不能破壞它的。
*9)靜慮相應者,散亂所不能動,猶如山王:
第五地的菩薩修禪定,修到圓滿。第五地菩薩發菩提心時,與他們所修的靜慮波羅蜜多相應,不能被散亂心所帶動、牽動,就猶如須彌山王一樣,不能傾動。
*10)般若相應者,能除二障重病,猶如良藥:
第六地修般若波羅蜜多修得最圓滿,那時的發心,因為有般若智跟它一齊起,所以能夠除令眾生沉淪生死的重病。哪種重病?二障重病。
二障:
第一:所知障,以法執為首的一切煩惱。
第二:煩惱障,以我執為首的一切煩惱。
第六地的時候,因為修般若波羅蜜多修得最圓滿,所以他能夠醫眾生所有的所知障和煩惱障的重病,如藥。
無漏智分兩種:
第一種是根本智,無分別智,即空的智慧,五蘊皆空那種智。
第二種是後得智,有分別的,有概念、有名相的。
廣義的般若都全包括。如果狹義的,就只指根本智。
第六地的般若,是指狹義的,不是廣義的。為什麼呢?因為後面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這些就是後得智。
*11)方便相應者,不捨利他,猶如善友:
十波羅蜜多,即是廣義的六波羅蜜多。如果單是說六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就兼攝後得智。為了要強調後得智,為變成四個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就只是指根本智。
「方便」,「方」即方法,「便」即便利。因眾生根性的不齊、不同,你要有不同的方法。這種方法不過只是權宜的便利,不能執為究竟。
第七地,特別修方便波羅蜜多,與方便波羅蜜多相應的發菩提心,永遠不會再捨棄利他的心,亦不捨棄利他的行為,猶如好朋友一樣,可以扶助別人。
如意寶、日、歌。
cintāmaṇy-arka-gītibhiḥ // Abhs_1.19 //
12)大願相應者,如願成辦,猶如如意寶珠。
13)力相應者,能成熟所化,猶如日輪。
14)妙智相應者,以愛語調伏所化,猶如歌音。
*12)大願相應者,如願成辦,猶如如意寶珠:
第八地菩薩。「如願成辦」,你的願想什麼,就可以辦出什麼,猶如如意寶珠。
*13)力相應者,能成熟所化,猶如日輪:
第九地菩薩的發心,即與力波羅蜜多相應,「能夠成熟所化」。「所化」者即指眾生,能夠成熟他所化的眾生,「猶如日輪」,即令萬物成熟一樣。
*14)妙智相應者,以愛語調伏所化,猶如歌音:
與妙智波羅蜜多相應,那種發心就能夠用溫和可愛的說話,來調伏那些所化的眾生,令他伏,好像唱歌聲一樣,令人聽到後覺得好愉快。
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
nṛpa-gañja-mahāmārga-yāna-prasravaṇa-udakaiḥ /
王、庫及大路、車乘與泉水。
15)神通相應者,勢力無礙,猶如國王。
16)二資糧相應者,具足無量福慧資糧,猶如倉庫。
17)三十七菩提分相應者,三世諸佛皆行此道,猶如大路。
18)悲及毘鉢舍那相應者,不墮生死湼槃,猶如車乘。
19)總持辯才相應者,能持已聞未聞諸法,猶如泉水。(或池沼。)
*15)神通相應者,勢力無礙,猶如國王:
第十地。神通相應的發心,可以自由自在化眾生,勢力無礙,猶如國王。化度眾生而能夠用神通的,多數都是八地以上的菩薩。
*16)二資糧相應者,具足無量福慧資糧,猶如倉庫:
與福慧二資糧相應的發心,具足無量福慧資糧,猶如倉庫。也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地的發心。
*17)三十七菩提分相應者,三世諸佛皆行此道,猶如大路:
與三十七菩提分相應的發心,這種發心常常都不離三十七菩提分,這種發心就猶如大路,三世諸佛,必所共有的。亦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地的菩薩的發心。
*18)悲及毘鉢舍那相應者,不墮生死湼槃,猶如車乘:
悲及毗缽舍那相應的,有大悲就不入涅槃,有毗缽舍那不墮生死。能夠不墮生死、不入涅槃,就能夠持久地來化眾生,從生死那邊,運載眾生到菩提涅槃那邊,好似車輛一樣。兩邊不墮,如車一樣不能傾向一面,能夠在長途裡面載眾生。亦是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的菩薩的發心。
*19)總持辯才相應者,能持已聞未聞諸法,猶如泉水:
總持者,把種種道理能夠記憶,不忘記的。
辯才,因為你記憶得到一切經教,議論滔滔與眾生,別人怎問你怎答。
與總持和辯才相應的發心,就猶如泉水,涓涓不息,不會枯歇的。
能夠記憶著已經聽過的佛法。未聞的如何記憶?雖然未聞的法,他的種子成熟,雖未聞,他已經可以在定中已可以了解、顯現出來。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這三地的菩薩。
雅聲、河流、雲,
ānanda-ukti-nadī-meghair
20)四法嗢柁南相應者,發揚眾生解脫生死之妙音,猶如雅音。
21)唯一共道相應者,饒益眾生等無有異,猶如河流。
22)法身相應之發心,能示現住覩史多天及從彼沒等,猶如大雲。
*20)四法嗢柁南相應者,發揚眾生解脫生死之妙音,猶如雅音:
嗢柁南,集施頌,將全經的內容總括起來的那些頌文。集合那些妙法來施捨給眾生。法嗢柁南總括著大小乘一切佛法,即是四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漏皆苦」。
「諸行無常」,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的,每一剎那都是生滅、生滅的。
「諸法無我」,「法」就包括有為法和無為法,都沒有一個實我。
「涅槃寂靜」,當你證得涅槃的時候,苦因寂靜,苦果亦寂靜。
「有漏皆苦」,「漏」即是「貪、嗔、癡、慢、疑」等等的煩惱。「有漏」即是與煩惱相連結,凡是與煩惱相聯繫的,一定是苦的。「有漏皆苦」,即是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
與四嗢柁南相應的發心,即與整個佛法相應的那種發心,好像那些很典雅的詩歌的聲音一樣。
法嗢柁南,「法」即佛法,一切佛法的意義集中在一起。與四法嗢柁南相應的發心,發揚令眾生解脫生死的妙音,猶如雅樂、雅音。這種發心,是佛地的發心,佛的發心。
*21)唯一共道相應者,饒益眾生等無有異,猶如河流。
共道,三世諸佛共行之道,是什麼?度眾生。為令眾生得證菩提涅槃的果,即是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謂「唯一共道」。眾生不盡,他永不入涅槃,去教化眾生,猶如河流。佛地的發心,佛的發心。
唯一共道相應者,與三世諸佛唯一的,共通的道相應的那種發心,就是什麼?利益眾生。
「饒益衆生等無有異」,三世諸佛的目的,都是利益眾生。他利益眾生的心,都是平等的,佛佛平等,沒有一個是特殊的,猶如河流。
*22)法身相應之發心,能示現住覩史多天及從彼沒等,猶如大雲:
修行到要成佛的時候,生兜率天,等待時間一到,他就下生,猶如大雲,等到機緣一到他就會降雨。當他升上兜率天的時候,仍然是十地菩薩。他能夠示現這樣的,所以說已經是佛地的。等時機來而已,事實上他已成佛。
分二十二種。
dvāviṃśati-vidhaḥ sa ca // Abhs_1.20 //
如是二十二種發心之界限。
1-初三發心。如其次第是大乘資糧道下、中、上品所攝。
2-加行相應者是大乘加行道所攝。
3-其後十種發心,即極喜等十地所攝。
4-再次神通相應等五種發心,三清淨地所攝。
5-最後三種發心,佛地所攝。
*如是二十二種發心之界限:
發心的層次由低級一直至高級,就22種。
什麼是界限?由某一階段起到某一階段止。上文所講的22種發心的界限是怎樣呢?
*1-初三發心。如其次第是大乘資糧道下、中、上品所攝:
「所攝」即是「屬於」。初三種發心,如地、如金、如月,依著他的次第,就是修行大乘的資糧位的菩薩,由發大菩提心的剎那起,他所修的就是資糧道,他是資糧位的菩薩。又大乘資糧道的下品發心如地,中品資糧的發心如金,上品資糧的發心就如月。
*2-加行相應者,是大乘加行道所攝:
與加行相應的發心,就是加行位菩薩的發心。
*3-其後十種發心,即極喜等十地所攝:
後來一直至第14種,極喜地是初地,二地、三地等十地,屬於那十地的。
*4-再次神通相應等五種發心,三清淨地所攝。
神通相應、資糧相應、三十七菩提分相應、悲及毗缽舍那相應、總持辯才相應者,這5種發心,是屬於三清淨地的。第八地、第九地、第十地,這三地的菩薩,就叫做清淨地的菩薩。為什麼呢?因為這三地,完全是無漏現行,有漏的種子雖然未能剷除,但已經不起。無漏,即是清淨。
*5-最後三種發心,佛地所攝。
後面這三種發心,是佛地的發心。即是第十地都已經完,等待成佛,佛已經正式成佛。已經成佛或是等待成佛的人的發心。
大乘經莊嚴論云:
發心於諸地,勝解、意樂、淨,許餘為異熟,後永斷諸障。
1-此說資糧、加行位者,名勝解發心。
2-七未清淨地者,名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3-三清淨地者,名異熟發心。
4-佛地者,名障斷發心。
又說如地之發心,為下品資糧道所攝者,是說最下界限。非說以上便無彼發心。如金、如月等發心界限,准此應知。
*發心於諸地,勝解意樂淨,許餘為異熟,後永斷諸障:
「發心于諸地」,每地每地有不同的發心。
*1-此說資糧、加行位者,名勝解發心。
「勝解發心」,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菩薩的發心。勝解,即是心的了解多於行,行的話行得不深切。就是勝解發心。
*2-七未清淨地者,名增上意樂清淨發心。
意樂者即是指增上意樂,即是好強的意志,永不退轉的。增上意樂的發心,即是由初地一直至第七地。未入地前的就叫做「勝解發心」。
*3-三清淨地者,名異熟發心。
「淨」,三清淨地的發心,是第八、第九、第十,這三地菩薩的發心,叫「異熟發心」。異熟者,前生所修行,前生所作的業,感今生的果,即是說異熟發心,都不需要怎麼修的,他的異熟果帶來,一出世時就自然發心。
*4-佛地者,名障斷發心。
*又說如地之發心,為下品資糧道所攝者,是說最下界限。非說以上便無彼發心。如金、如月等發心界限,准此應知。
如地的發心是屬於下品資糧道的,上文所講的即是最下的界限,最低的資糧道都有這種發心。並不是說初地菩薩就不會有如地的發心。如金如月等等的發心界限,如此類推,知道應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