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6日 星期五

一切相智品第二-2-教授-10

 


(己二)釋為成辦彼誓顯示方便之教授分二。
(庚一)正釋教授。
(庚二)修教授義。
今初
修行及諸諦、佛陀等三寶、
pratipattau ca satyeṣu buddha-ratnādiṣu triṣu /
1)若大乘語開示能得大乘發心所求之方便,是大乘教授之相。界限,從未入道前,乃至佛位。
2)此有十種:
一修行自性:開示世俗、勝義二諦之教授。
二修行所緣:開示四諦之教授。
三修行所依:開示佛、法、僧等三寶之教授。
*「教授」即是指經論,有些經論就指出那種方便來。
「誓」即誓願,成辦那些誓願。「顯示」即指出,指出一種方便來的那些經論,那些教授。
正釋教授,正式講哪種教授,即是說如果想修行,要依據哪種經論。
修教授義,既然認定那本經論是對,就依照那本經論裡所講義理實踐。
*1)若大乘語開示能得大乘發心所求之方便,是大乘教授之相。
如果有些大乘的語,即講大乘的文字,是開示一種方便給我們。開示那些我們能夠得到我們發心所求得到的東西,開示我們如何去得到那種方便給我們知的那種教授。這種教授就是大乘教授的相狀、性質。就是那些大乘的經論的性質。
*界限,從未入道前,乃至佛位:
界限,依著這十種教授去修,從未發菩提心之前,就應該開始要修,一直至成佛,都應該依照著這些經論,都不離這種教授,這種經論裡所講的義理的。
*2)此有十種:一修行自性:開示世俗、勝義二諦之教授。
這種教授的內容有十種,一修行自性,經論指示修行的本質。把勝義諦和世俗諦解釋給你知的這種經論,你要依據。因為了解和實踐世俗諦和勝義諦,就是修行的本質。
*二修行所緣:開示四諦之教授:
第二種教授,即第二種經論,就講解修行人常常攀緣住、認識住這種東西,就是「所緣」。是什麼?是四諦:苦、集、滅、道,四諦。開示四諦給知你的那種教授,你要依據。
*三修行所依:開示佛、法、僧等三寶之教授:
修行需要依靠別人的指導,靠那些人指導你、提攜你。是你修行的依據:佛、法、僧,三寶。解釋給你知什麼是「三寶」的那種經論,你要依據。

不躭著、不疲、周徧攝持道。
asaktāv apariśrāntau pratipat-saṃparigrahe // Abhs_1.21 //
四修行堅穩之因:對治貪著惡事、懈怠,開示不怯弱、精進之教授。
五修行增進之因:對治退屈懈怠,開示不疲勞、精進之教授。
六修行不退之因:對治自輕懈怠,開示攝持大乘道精進之教授。
*四修行堅穩之因:對治貪著惡事、懈怠,開示不怯弱、精進之教授:
那種經論是鼓勵你,鞭策你,令你精進修行的那種經論,你要依據。即能令你修行能夠很堅定的原因,即他會鼓勵你,令你立志。這些經論的內容是什麼?對付貪著惡事,對付懈怠。同時開示你,令你不軟弱,令你能夠精進勤力那種的教授,那種的經論。
*五修行增進之因:對治退屈懈怠,開示不疲勞、精進之教授:
第五,有種經論,令你建立起修行能夠進步的因,修行能進步的因是什麼呢?是對付退屈的懈怠,即看到佛法那麼多,又或者是太深,又好難了解。有些經論,是對付你退屈的心的,策勵你去精進的,令你不疲勞的那種教授,你就要依據的,即是偈裡面的「不疲」。
*六修行不退之因:對治自輕懈怠,開示攝持大乘道精進之教授:
有些經論鼓勵你,令你不會自卑、不會自輕的,對付那種懈怠。開示勇猛無比的精進、能攝持大乘道的精進,不怕修大乘道,給你這種教授。

五眼、
cakṣuḥṣu pañcasu jñeyaḥ
七於所修行能自在轉,不依仗他之因:謂得五眼。
1-能見百踰繕那,乃至三千大千以內粗細眾色之肉眼。
2-從昔有漏善業所感異熟而生,能如實見眾生生死之天眼。
3-現證諸法無實之慧眼。
4-能知一切聖者根性利鈍之法眼。
5-能現觀一切諸法之佛眼。開示此五眼之教授。
*七於所修行能自在轉,不依仗他之因:謂得五眼。
第七種,對於將來修行時,你所修的行,能夠自由自在地運轉的。要怎樣才可以?得到五眼後,你就能夠自由自在轉,不需要靠別人的。那個因是什麼?就是得五眼。
*1-能見百踰繕那,乃至三千大千以內粗細眾色之肉眼。
能見到一百喻繕那,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以內的粗物質和細物質的肉眼,即現在我們的肉眼。
*2-從昔有漏善業所感異熟而生,能如實見眾生生死之天眼。
能見眾生由哪處死、哪處投生的那種眼,就是天眼。天眼怎樣得來的?從前生那些有漏的善業所感招到的果報,由這種果報而生的那種天眼。
*3-現證諸法無實之慧眼。
用現量能夠證得一切法是空的那種慧眼。慧眼,實質是般若智,不是眼。
*4-能知一切聖者根性利鈍之法眼。
法眼者即是說法時用的。能夠知道一切聖者的根性是利還是鈍,而去教他。叫做「法眼」。
*5-能現觀一切諸法之佛眼。開示此五眼之教授。
「現觀」即是現量證之,「能現觀一切諸法之佛眼」。
開示給你知如何獲得五眼的經論、教授。

六通德、
ṣaṭsv abhijñā-guṇeṣu ca /
八所修行果能速圓滿廣大資糧之因:謂六神通。
1-能轉變種種事之神變通。
2-能現知世界粗細諸聲之天耳通。
3-能知他善惡等心之他心通。
4-能知往昔受生之宿住隨念通。
5-能知世界粗細諸色之天眼通。
6-永斷煩惱障之漏盡通,開示此六通之教授。
*八所修行果能速圓滿廣大資糧之因:謂六神通。
有些教授是開示人們如何去修六神通的。是所修行果,得到六神通,福德智慧資糧,很快圓滿的。開示這六通的教授,教你如何修六通,我們也要依據的。

見道並修道。應知此即是,十教授體性。
dṛṅ-mārge bhāvanākhye cety avavādo daśātmakaḥ // Abhs_1.22 //
九、十為令了知須斷分別與俱生之種子故,開示見道與修道之教授。當知此即是十種大乘教授之體性。
*教你如何見道,如何修道,開示給你知,如果你想見道,要斷除分別煩惱的種子,如果你想入修道,想成佛,在修道裡斷除俱生煩惱的種子。
*當知此即是十種大乘教授之體性
大乘經論的本質,就有十種特徵。我們要依那些經論學修。這些經論就是「法寶」。「佛寶」就不用說都要依的。「僧寶」依是哪些?二十七種賢聖僧,應該依據的那種人。


諸鈍根、利根、
mṛdu-tikṣṇendriyau
此處別說三寶教授中之僧寶。
1-2)謂如第二品所說,道相智所攝大乘見道十六剎那中,安住八忍之聖位菩薩,名預流向。有鈍根隨信行,利根隨法行之二。
3)安住見道八智之聖位菩薩,由永盡見斷三結,名但住預流果。此是論中隱說者。
*此處別說三寶教授中之僧寶。
大乘的二十七聖賢和小乘的二十七聖賢有甚麼不同呢?
第一,是他所了解的境。小乘人所了解的空性就只是人空。大乘人所了解、證得的空性,就是人空、法空二空。
第二,時間長。大乘人是三個無量劫,三大阿僧祇劫,小乘人,快就即生,遲亦不過六十世,就可以證阿羅漢果。
第三,就是果不同。小乘是阿羅漢果,這是佛果。
*1-2)謂如第二品所說,道相智所攝大乘見道十六剎那中:
見道,先起無間道,後起解脫道。無間道,小乘就指一般人空,大乘就人法二空。「道」即是無漏智。無間道起的時候,首先無分別的根本智出現,掃蕩歷劫以來依附在你的阿賴耶識裡面,那些分別煩惱的種子。
*煩惱有兩種,
一種:因為起邪思想,而起種種分別,由分別而起執著,於是你就迷。執有我,就叫「我執」,叫做「分別我執」。執著有我以外,或者什麼講有本體等等,起這些執著法。這種我執、法執為首,接著就起貪瞋癡等的煩惱,叫做「分別煩惱」。證預流果的時候,無間道的無漏智,把歷劫以來那些分別煩惱的種子通通消毀。
第二種煩惱,叫做「俱生煩惱」,俱生的我執、俱生的法執。
俱生我執,小嬰兒一出世,就覺得有他自己的,與生俱來,不是由思維分別而起的,與生俱來的我執。
俱生法執,小孩子初初開眼睛的時候,只要在他眼面前揮一揮,他的眼睛會合上的。為什麼他會合上眼?因為他執著前面的東西是實有的,會傷害他的。當證得預流果或入了大乘初地的時候,俱生煩惱動都搖動不到。
*經過兩個歷程:無間道、解脫道,叫做「真見道」。真見道過後,就有後得智起,後得智是有概念、有分別的,後得智又仿照根本智。叫做相見道,就將真見道的那種情況,再來現一次的。也分為無間道和解脫道。無間道,小乘在四聖諦裡面起思維。大乘在五蘊裡面境空、心空、心境一齊空,然後亦都可觀四聖諦。大乘觀四聖諦的時候,知道四聖諦是空的。
*安住八忍之聖位菩薩,名預流向。
無間道就觀四聖諦而起八忍,解脫道就觀四聖諦而起八智。八忍,就用來象徵預流向,八智就用來描寫解脫道。實質他已經早證預流向,根本智起的時候已經證入,而現在再複。八智起的時候就已經入聖位,就叫做「預流果」。
*苦法忍
忍者印也,認也,認的清清楚楚。對於釋迦佛所講苦的教法,苦的道理,苦諦的道理,體驗得好清楚。當你體驗得好清楚的時候,想縱慾種種思想,通通剷除的。苦法忍,欲界是苦。
*苦類忍
色界一樣是苦。同一類也。無色界一樣是苦。為什麼?凡有有漏五蘊,必定有苦。色界、無色界,都同是一類,都是苦的,體驗它,就叫類忍。三界皆苦。小乘就是這樣。大乘的人是這樣觀,我所觀的東西是苦,能觀的心一樣是苦,同一類也,都是苦的。兩種都可以的。
*集法忍
集即是招集,這種苦是由無明、貪、瞋、慢等等的煩惱,隨煩惱來。小乘,就以我執為首的煩惱,大乘就以我執、法執為首的一切煩惱。由這些煩惱,就會作種種有漏的業,然後才會引起苦果。由有煩惱和業,然後有苦。如果斷除煩惱和業,就不會有苦。體驗到確是如此,一點都不異的,他就得到集法的忍。
*集類忍
我們生在欲界,欲界的集法固然是這樣,色界、無色界還是一樣。或者依大乘,我們所觀的一切有漏境界,都是由煩惱和業招引,自己本身的五蘊,也是由集而起。
*滅法忍
滅即涅槃。苦的因,苦的果,滅了。滅,是消滅掉苦的因和苦的果那種狀況,即是釋迦佛所講的「涅槃」。
*滅類忍
在欲界時滅掉,固然是,證得涅槃。色界、無色界,也是一樣的道理。或者用大乘,境裡面那些我們所見那些煩惱和業滅掉,他得到涅槃。我自己的五蘊,滅掉那些苦和集,一樣是得涅槃。
*道法忍
三十七菩提分法,其實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大、小乘共通的。大乘獨特的,就「六度」。這些道確是依據釋迦佛的教法講的,確是能夠證得無餘涅槃或者無住涅槃的,證得大菩提。修道確是能夠證得的,忍即認識得清清楚楚,順心順意。
*道類忍
我們在欲界之修道固然如此,如果在色界、無色界我們能夠修道,也是一樣。
或者,別人那些境裡面,有六度萬行,我自己修的時候,一樣都六度萬行,一樣可以得涅槃。
*八忍、八智
無間道,掃蕩煩惱的,法忍。法忍完了後,就解脫道、八智。忍亦是智,智亦是智。有什麼分別?八忍,因為他未起作用,未完成。待這個完成,八智再重複將苦法來看,確是如此。苦類智,重新出現一輪。
*預流向
起八忍的時候,預流向。其實已經是聖人了,一到八智的時候,就是一個完完滿滿的聖人。進入預流果之前,就叫做「預流向」。
*有鈍根隨信行,利根隨法行之二。
預流向,就分兩種:鈍根的,叫做「隨信行」,利根的叫做「隨法行」。鈍根的人,他的抉擇力不夠,他要找師父,師父說「你這樣做就對的」。他因為信,所以就接受,一點都不會懷疑的,叫「隨信行」。
隨法行,「法」者即經論裡面所講的那種道理,他不肯盲目信人,認為這種道理是對的,就跟隨那些經論裡所講的道理去修行,「行」即修行,隨著信而修行,隨法而修行。
*「此處別說三寶教授中之僧寶」
這裡另外提出來解說,有好多經論。教授,指經論,講及「佛法僧」三寶。在這裡,恐怕別人不認識,什麼叫做「僧寶」呢?於是,特別把經論裡所講的「僧寶」,特別解說給你聽。
*「謂如第二品所說道相智所攝大乘見道十六刹那中:
好像第二品所說菩薩的道相智,所謂「道相智」是包括大乘見道十六剎那,無間道八忍就八個剎那,,起完八忍,跟著起八智,總共十六個剎那,就叫「相見道」。相見道之前,有一個真見道。
*安住八忍之聖位菩薩,名預流向:
「安住」,即是現時還在八忍的範圍裡面的歷程。這樣的聖位菩薩,就名叫做「預流向」。將小乘的意義擴大,將它變成大乘。
*有鈍根隨信行,利根隨法行之二:
預流向,有鈍根的人,叫做「隨信行」,隨他所信的師長教他的說法而去修行。還有利根的隨法行,兩種。
*安住見道八智之聖位菩薩:
如果安住在見道的八智那種的菩薩,那些是聖位菩薩,叫做「住預流果」。
*由永斷盡,由永盡見斷三結,名但住預流果:
為什麼叫他做「住預流果」呢?由於他永遠剷除了見道時所能斷的三種結。
第一種,見結,即是我執、我見。覺得「我是有的」那種見解。分別起的,由思維而起的,不是俱生。
第二種,戒取結,以後他都不會起,行邪戒。「取」者即執著,執著那種邪戒為好東西,叫做「戒取」。
第三種,對佛法不再懷疑,「疑結」。
由於能夠永遠斷除見道所斷這三結,他就只能夠是住預流果。「但」字又怎解?有些利根菩薩不證預流果,他一證得的時候,他跳一來果。如果只是能夠永斷三結,就叫做「但住預流果」,不能夠超的。或者彌勒菩薩之所以不提這個預流果可能因為,證果之時,可以證預流果,證不還果都有的,但不能直證阿羅漢果。
*此是論中隱說:
此是論中沒說出來。

信、見至、家家。
śraddhā-dṛṣṭi-prāptau kulaṃkulau /
4-5)斷欲惑三品之聖位菩薩,名曰家家。分天家家、人家家之二。6)為斷欲地第六品修所斷惑得解脫道故,精進修行之修道菩薩。鈍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見至。此二合一名一來向。
7)已斷欲地第六品修所斷惑之聖位菩薩,名一來果。此亦是論中隱說者。
*4-5)斷欲惑三品之聖位菩薩:
我們的煩惱之中,有欲界煩惱,有色界煩惱,有無色界的煩惱。三界煩惱各有九品。色界煩惱的九品,無色界煩惱的九品好快斷除,欲界的煩惱九品好難斷除。當我們見道的時候,已經斷除了三界的分別煩惱,就剩下俱生煩惱未斷。見道之後,仍然有三界的俱生煩惱。
*欲界煩惱的九品
上品、中品、下品。上品中,又分做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則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煩惱中又分為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
上品的煩惱,容易斷,顯著。下品煩惱不容易斷。
*斷欲惑三品
欲界的煩惱有九品。每斷一品煩惱,經過無間道、解脫道。然後修到一個程度,又來一個勝進道,勝進道引起個無間道,無間道後解脫道,又斷了兩品。這樣逐品斷,每斷一品煩惱,一個加行道或者勝進道,一個無間道,一個解脫道。
*名曰家家。
當把欲界俱生煩惱三品,即是上上、上中、上下剷除,那種聖人死了之後,再要來欲界,繼續修行,然後才把他那些其餘的六品欲界煩惱剷除。這些聖人,就好像搬家一樣,由這一世搬到第二世,所以叫「家家」。
*分天家家、人家家之二:
「天家家」,即這一世死了,去天上生兩、三次。
「人家家」,在人間再生兩、三次。
如果斷除了六品煩惱,生一次就行了。
*6)為斷欲地第六品修所斷惑得解脫道故,精進修行之修道菩薩:
努力修行,由斷除四、五品,將近斷第六品,一直至斷除第六品的無間道已經起都計算在內,未得解脫道而已。這種菩薩正在精進修行,是修道位的菩薩。
*鈍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見至。此二合一名一來向:
這種人有兩種,鈍根那種人,就叫做「信解」。利根,「見」者就指他的慧,由他的慧而達到預流果,這種人叫做「見至」。這兩種合為一種,叫他做「一來向」。「鈍根利根」這個指預流向,「信見至」就指一來向,「家家」就指一來向之前。
*7)已斷欲地第六品修所斷惑之聖位菩薩,名一來果。此亦是論中隱說者。
已斷欲地第六品,修道所斷的煩惱,即是俱生煩惱。那種菩薩已經是聖人,所以只是再來欲界,人間或者天上,投生一次,在那次繼續修行,就證阿羅漢果。那種人叫做「一來果」。此亦是論中隱藏了沒講。

一間、中、生般、
ekavīcy-antara-utpadya
8)已斷欲地修惑第八品之聖位菩薩,名曰一間。
9)為斷欲地九品修惑得解脫道故,精進修行之修道位菩薩。信解、見至准前合一名不還向。
10)其次中般,謂聖位菩薩於色界中有身,而得斷隨一煩惱障之解脫道者。
*8)已斷欲地修惑第八品之聖位菩薩,名曰一間:
已經斷除欲界八品的聖位菩薩,叫做「一間」。
*9)為斷欲地九品修惑得解脫道故,精進修行之修道位菩薩:
由得八品,而進行斷第九品的時候起,直至斷第九品的無間道為止,這樣的修行人,為了想得解脫道,他這樣再精進地修行,他這種修道位的菩薩,
*信解、見至准前合一名不還向:
又有兩種:一種是「信解」,一種是「見至」,由他的智慧而達到的,兩種合一,名叫做「不還向」。
*10)其次中般,謂聖位菩薩於色界中有身:
其次,有種菩薩,是在中有身裡面般涅槃。聖位菩薩,在欲界裡面證到不還果。在欲界裡死,生色界,有中有。
*而得斷隨一煩惱障之解脫道者:
隨一,即是任何。任何的煩惱障都能夠解脫,都能夠斷而得到解脫道,證阿羅漢果,中有就死了,不再投生,就般涅槃。

行、無行、究竟。
kāra-akārāka-niṣṭhagāḥ // Abhs_1.23 //
11-13)生般、有行般、無行般,謂生色界乃得彼解脫道者,及勤修功行而得與不用功行而得者。
14)於色究竟身而證斷隨一煩惱障之聖位菩薩名往色究竟者。
*11-13)生般、有行般、無行般:
「生般」,在色界的中有身裡面,未能夠證到般涅槃。要先生色界,一生到色界之後,得到色界身,一得到色界身裡面,他馬上入定,入定就起觀,起觀,斷除隨一煩惱,而證得解脫道,即是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在色界生了之後沒多久,就入涅槃。「生般」,一生色界便般涅槃。
「有行般」,生了色界,不能夠馬上就得涅槃。生了之後要好吃力在色界裡面修行,有行即是要加功、要再下苦功,修止觀,然後可以證阿羅漢果,得入般涅槃,叫做「有行般」。
無行般,利根的人,不用加功的,自然隨意的在色界裡面修行。
*謂生色界乃得彼解脫道者,及勤修功行而得與不用功行而得者。
生般,有行般,無行般這三種,生色界之後,為欲證得斷除任何煩惱的解脫道。除了第一種一生就得涅槃之外,有種勤修功行而得,與第三種不用功行而得的。
*14)於色究竟身而證斷隨一煩惱障之聖位菩薩名往色究竟者。
在初禪都入不到涅槃,二禪三禪都入不到涅槃,要生到第四禪天,第四禪色界的盡頭那層天,色究竟天,即是摩醯首羅天,大自在天。往生色究竟天的人,從色界起一直生到色究竟天有好多層天,有好多種。有一種見至的人,一生就生色究竟天。第二種,跳兩層生一生,再跳。最鈍,逐層逐層天生上。獨是有一層他不生,不生初禪第三層大梵天,因為這些聖人不肯拜大梵天王。

三超、
plutās trayo
此分三超:即全超、半超、徧歿。
若先往梵眾天生,捨諸餘處,次生色究竟而證彼解脫道者,名曰全超。
若從梵眾天歿,在下三淨居天隨受一生,次生色究竟天而證彼道者,名曰半超。
若從梵眾天,乃至色究竟天,漸次受生,後證彼道者,名曰徧歿。
*此分三超:即全超、半超、徧歿。
這種往生色究竟天的人,就分做三種,叫做「三超」。
一種叫做「全超」,直生色究竟天。第二種「半超」。第三種「遍歿」,遍即是完全。歿即是死,逐層死,在二禪天死了就生三禪,三禪死了就生四禪,四禪天裡面又有幾層天的,逐層生。
*若先往梵眾天生,捨諸餘處,次生色究竟而證彼解脫道者,名曰全超。
遍,實在又不是全遍的,有層他不生的。
見至那類利根,先往梵眾天,色界的初禪天,那些證果的聖人不願意服侍大梵天王,捨棄大梵天和梵輔天。在梵眾天裡一死,就即生色究竟天,而證得「彼解脫道」的「彼」,斷除隨一煩惱即是斷除隨一煩惱障的解脫道,即可以證涅槃,成阿羅漢。即這些人,名曰全超。
*若從梵眾天歿,在下三淨居天隨受一生:
有種人,先生在梵眾天,就在那處死,死了之後,不生梵前益天,不生大梵天,亦不生第二禪天,亦不生第三禪天,他就去第四禪天。第四禪天最高,就叫做色究竟天。色究竟天下面有三層天,叫做「淨居天」。不還果的聖人在那處修行的。聖人又不願意生第四禪天奉侍、敬禮摩醯首羅天王,他就生在那三個淨居天中隨一個天受生。
次生色究竟天而證彼道者,名曰半超:
在淨居天裡死了,然後再生,在色究竟天裡就證涅槃。為什麼?他去到那處都證涅槃,不需跟隨摩醯首羅天王學東西。「而證彼道」,「彼道」者即是斷除一切煩惱,一切煩惱障的解脫道。這種人,就叫做「半超」。
*若從梵眾天,乃至色究竟天,漸次受生,後證彼道者,名曰徧歿。
若從梵衆天死,生去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然後生到第四禪,下三淨居天,到最後然後才至色究竟天,漸次受生,然後才證那種斷除任何煩惱障的究竟道的那種人,名曰「遍歿」。

往有頂、壞色貪、現法寂滅、及身證、麟喻共二十。
bhavasyāgraparamo rūpa-rāga-ha /
dṛṣṭa-dharma-śamaḥ kāya-sākṣī khaṅgaś ca viṃśatiḥ // Abhs_1.24 //
15-18)菩薩不求無色界生故,名為往有頂者,是說離色界貪之菩薩。此分二種,盡斷惑、業、結生相續者,名現法涅槃。證得八解脫者,名曰身證。
19)為欲盡斷煩惱障故,精進修行之七地菩薩,名阿羅漢向。此是論中隱說者。
20)十地菩薩名曰麟喻獨覺。
此上共為二十種僧。此依獅子賢論師意述。解脫軍論師等義。茲不繁說。
*15-18)菩薩不求無色界生故,名為往有頂者,是說離色界貪之菩薩:
往有頂,有就三有。三有之頂即是非想非非想天。菩薩是不生無色界的,為什麼又說「往有頂」呢?不是真的上到非想非非想天,不過是已經破壞色界的貪欲,即是色界的煩惱都沒了,即他就在色界裡面連無色界煩惱都斷除掉。這種菩薩,已經斷除色界貪欲的,不留戀色界,但他又不想生無色界。
*此分二種,盡斷惑業結生相續者,名現法涅槃。
這裡有兩種人,第一種,惑又斷除,業又斷除,結生相續又斷除,這些人叫做現世得涅槃。即是在色界那處的時候,就在現世得涅槃。
*證得八解脫者,名曰身證。
能夠證得阿羅漢,現世就證得八解脫,羅漢的神通。
*19)為欲盡斷煩惱障故,精進修行之七地菩薩,名阿羅漢向。此是論中隱說者。
未曾證阿羅漢的解脫道,現在努力修行,準備證得阿羅漢的解脫道。亦即是由得無間道之前和得無間道的七地的菩薩,即將登八地,「名阿羅漢向,此是論中隱說者」,應該有這一級,但論沒有講。
*20)十地菩薩名曰麟喻獨覺。
第十地菩薩,本來麟喻獨覺是小乘的,現在將他解釋為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