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7日 星期四

瑜珈論-卷83-84經論對讀

 


雜阿含13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斷五受陰者,當求大師,何等為五?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欲斷此五受陰,當求大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斷,如是,當知、當吐、當息、當捨亦復如是。

1-3)如求大師,如是,勝師者、順次師者、

4-6)教誡者、勝教誡者、順次教誡者、

7-9)通者、廣通者、圓通者、

10-12)導者、廣導者、究竟導者、

13-15)說者、廣說者、順次說者、

16-18)正者、伴者、真知識者、

19-21)親者、愍者、悲者、

22-26)崇義者、安慰者、崇樂者、崇觸者、崇安慰者、

27-40)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強者、堪能者、專者、心不退者、堅執持者、常習者、不放逸者、和合者、

41-49)思量者、憶念者、覺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

50-60)念處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覺分者、道分者、止者、觀者、念身者、正憶念者亦復如是。


雜阿含17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為斷無常法故。 當求大師。云何是無常法。謂色是無常法。 為斷彼法。當求大師。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過去.未來.現在.過去未來現在。當求大師。八種經如是。種種教隨順.安.廣安.周普安.導.廣導.究竟導.說.廣說.隨順說.第二伴.真知識.同意.愍.悲.崇義.崇安慰.樂.崇觸.崇安隱.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勇猛難伏.攝受常學.不放逸修.思惟.念.覺.知.明.慧.辯.思量.梵行.如意.念處.正懃.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憶念。一一八經亦如上說。如斷義。如是知義.盡義.吐義.止義.捨義亦如是。

雜阿含895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愛,何等為三?謂:欲愛、色愛、無色愛,為斷此三愛故,當求大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求大師,如是,次師、教師、廣導師、度師、廣度師、說師、廣說師、隨說師、阿闍梨、同伴、真知識之善友、哀愍、慈悲、欲義、欲安、欲樂、欲觸、欲通、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出者、堅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攝者、常者、學者、不放逸者、修者、思惟者、憶念者、覺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識者、慧者、分別者、念處、正勤、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說。

---

攝異門分

1-3)如求大師,如是,勝師者、順次師者、

此中大師,所謂如來。

紹師、即是第一弟子。如彼尊者舍利子等。

言襲師者:謂軌範師、若親教師、若同法者、能開悟者、令憶念者。

大師、即是立聖教者。

紹師、即是傳聖教者。

襲師、即是隨聖教者。

4-6)教誡者、勝教誡者、順次教誡者、

開許制止一切應作不應作故,時時教授教誡轉故,當知即是能說、傳說、及隨說者。

7-9)通者、廣通者、圓通者、

驅擯造作不應作故,名能獎者。

慶慰造作應作事故,名勝獎者。

於前二事、能開示故,名至獎者。

10-12)導者、廣導者、究竟導者、

隨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名能導者。

惡作憂悔、皆能遣故,名勝導者。

一切煩惱及隨煩惱、皆能遣故,名至導者。

13-15)說者、廣說者、順次說者...

16-21)正者、伴者、真知識者、親者、愍者、悲者、

於諸疑惑能斷除者:謂未顯義、能顯發故,已顯發義、令明淨故。

甚深義句、以慧通達廣開示故、誓許為作軌範尊重所依止故,名第二伴。

隨轉伴故,名為善友。

宿昔同處居家樂故,名為知識。

父母宗親互相繫屬,名憐愍者;

若非眷屬而施恩惠,名有恩者。

22-26)崇義者、安慰者、崇樂者、崇觸者、崇安慰者、

言義利者名所求事、能引義利。樂為此故,名樂義利。

言利益者名為善行;樂為此故,名樂利益。

言安樂者名安隱住、益身心義;樂為此故,名樂安樂。

依現法樂,名樂安隱。

依後法樂,說名為樂相應安隱。


於一切事、現正隨從,故名信順。

若即於彼補特伽羅處所而起,故名為信。

開彼功德、及與威力、殊勝慧已;即於彼法處所而起,隨順理門,故名淨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為竪,悲泣墮淚。如是等事、是淨信相。

聞彼功德、威力等已;於行住等諸威儀中,恒常信彼實有功德,故名信述。


27-40)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強者、堪能者、專者、心不退者、堅執持者、常習者、不放逸者、和合者、

所言欲者:若於是處、樂作樂得。

言精進者:發起加行、其心勇悍。

言策勵者:既勇悍已;於彼加行、正勤修習。

言剛決者:發精進已;終無懈廢,不壞不退。

言超越者:殷重精進。

言威勢者:謂過夜分、或前一更、被服鎧甲,當發精進。

言奮發者:如所被服、發勤精進,或更昇進、威猛勇悍、發勤精進。

深見彼果所有勝利,故名勇銳。

於勤修時,堪能忍受寒等淋瀝,故名勇悍。

由善了知前後差別,於其勝上差別證中、深生信順所有精進、名難制伏。

於少下劣差別所證進修善中,無怯劣故名無喜足。

言勵心者:謂於精進所有障處、一切煩惱及隨煩惱諸魔事中、頻頻覺察,令心靜息。

言常恒者: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

言正信者:謂於大師說正法時,於此正法、既聽聞已,獲得淨信。

不放逸者:謂得信已;於樂出離障礙法中,防護其心、恒常發起善法修習。

言瑜伽者:受持、讀誦、問論、決擇、正修加行。

41-49)思量者、憶念者、覺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

言思惟者:隨所受持究竟法義、審諦觀察。

言憶念者:於所觀察一切法義、能不忘失;於久所作久所說中,能正隨念。

言尋思者:即依如是無倒法義、起出離等所有尋思。

所言智者:謂出世間加行妙慧。

所言解者:謂出世間正體妙慧。

所言慧者:謂已證得出世間慧、後時所得世間妙慧。

言觀察者:謂由無倒觀察作意、審諦觀察已斷未斷有餘無餘。

言梵行者:謂八聖支道、及與遠離非正梵行習婬欲法。

50-60)念處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覺分者、道分者、止者、觀者、念身者、正憶念者。

又言安住餘梵行者:謂三十七菩提分法,彼由三處之所攝受,謂由奢摩他故,由毘鉢舍那故,由修身念故。如其所應,彼自性故,彼品類故。此中信、念俱通二品。




雜阿含784

何等為正方便?謂欲、精進、方便、出離、勤競、堪能、常行不退。

雜阿含785

何等為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是名正方便,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勤者、勇猛者、固者、強者、堪能者、專者、心不退者、堅執持者(SA131)

欲.精進.方便.廣方便.堪能方便.堅固.強健.勇猛.身心勇猛.難伏.攝受.常學(SA174)

欲者、精進者、方便者、出者、堅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攝者、常者、學者(SA895)

所言欲者,若於是處,樂作樂得。

言精進者,發起加行,其心勇悍。

言策勵者,既勇悍已,於彼加行,正勤修習。

言剛決者,發精進已,終無懈廢,不壞不退。

言超越者,殷重精進。

言威勢者,謂過夜分,或前一更,被服鎧甲,當發精進。

言奮發者,如所被服,發勤精進,或更昇進,威猛勇悍,發勤精進。

深見彼果所有勝利,故名勇銳。

於勤修時,堪能忍受寒等淋瀝,故名勇悍。

由善了知前後差別,於其勝上差別證中,深生信順所有精進,名難制伏。

於少下劣差別所證進修善中,無怯劣故,名無喜足。

言勵心者,謂於精進所有障處,一切煩惱及隨煩惱諸魔事中,頻頻覺察,令心靜息。

言常恒者,謂即於此正加行中,能常修作,能不捨軛。

雜阿含90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無足、二足、四足、多足、色、無色、想、無想、非想非非想,於一切如來最第一,……乃至聖戒亦如是說。」


攝異門分

1)復次即此大師,亦稱第一,自義行故。亦稱為尊,他義行故。亦稱為勝,俱義行故。亦稱為上,映蔽一切諸外道故。亦稱無上,映蔽一切聲聞、獨覺,下中乘故。


2)復有差別:言第一者,共諸世間,善圓滿故。

所言尊者,共諸聲聞,善圓滿故。

所言勝者,共諸獨覺,善圓滿故。

所言上者,於煩惱障,得清淨故。

言無上者,於所知障,得清淨故。

3)復有差別,言第一者,於欲行善,得圓滿故。

所言尊者,於色行善,得圓滿故。

所言勝者,無色行善,得圓滿故。

所言上者,超過一切三界世間,善圓滿故。

言無上者,出世間善,得圓滿故。

4)無足有情者,如蛇等。

二足有情者,謂人等。

四足有情者,如牛等。

多足有情者,如百足等。

有色有情者,謂從欲界,乃至第四靜慮。

無色有情者,謂從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有想有情者,謂從欲界,乃至無所有處,除無想天。

無想有情者,謂無想天。

非有想非無想有情者,謂非想非非想處所有生天。

如是略說品類差別,顯示如來三種第一,謂由蠢動故,由依止故,由心故。

雜阿含638

尊者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常行遠離,精勤、方便,攝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別智慧、大智慧、廣智慧、甚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能視、能教、能照、能喜,善能讚歎為眾說法。

雜阿含672

何等為覺力?謂慧、大慧、深慧、難勝慧,是名覺力。

雜阿含1212

汝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修行遠離,精勤方便,正念、正受,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厭離智慧、大智慧、廣智慧、深智慧、無比智慧,智寶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為眾說法,未曾疲倦。

雜阿含1306

彼尊者舍利弗持戒、多聞,少欲、知足,精勤、遠離,正念堅住,智慧正受,捷疾智慧,利智慧,出離智慧,決定智慧,大智慧,廣智慧,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常為四眾說法不惓。...舍利弗比丘持戒、多聞,少欲、知足,精勤、正念,智慧正受,超智,捷智,利智,出智、決定智,大智,廣智,深智,無等智,智寶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常為四眾說法不惓。

中阿含31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

雜阿含379

眼、智、明、覺

雜阿含406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

攝異門分

1)雜阿含638

捷疾智慧、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別智慧、大智慧、廣智慧、甚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能視、能教、能照、能喜,善能讚歎為眾說法。

2)雜阿含672---慧、大慧、深慧、難勝慧

3)雜阿含1212

捷疾智慧、明利智慧、出要智慧、厭離智慧、大智慧、廣智慧、深智慧、無比智慧,智寶成就,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為眾說法,未曾疲倦。

4)雜阿含1306

疾智慧,利智慧,出離智慧,決定智慧,大智慧,廣智慧,深智慧,無等智慧,智寶成就,善能教化,示、教、照、喜,亦常讚歎示、教、照、喜,常為四眾說法不惓。

5)中阿含31

舍梨子比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慧。


[]能得慧者,謂總攝一切能引義利所有善慧生長增益。

廣大慧者,謂軟中上品增進差別。

清淨慧者,謂宿世串習,經歷多時其慧成熟。

成辦慧者,謂於諸煩惱遍知永斷。

圓滿慧者,謂即此善慧已到究竟。

無退慧者,謂即此善慧成無退法,究竟出離。

言捷慧者,速疾了知故。

言速慧者,慧無滯礙故。

言利慧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皆善了知故。

言出慧者,於出離法世間離欲能善了知故。

決擇慧者,於出世間諸離欲法能了知故。

甚深慧者,於甚深空相應、緣起隨順諸法能了知故,又於一切甚深義句皆能如實善通達故。

此中如來慧能制立,聲聞等慧於所制立能隨覺了。

又大慧者,謂即此慧長時串習故。

其廣慧者,謂即此慧無量無邊所行境故。

無等慧者,其餘諸慧無與等故。

言慧寶者,於諸根中,慧最勝故。如末尼珠,顯發輪王毗琉璃寶,令光淨故。與彼相應,故名慧寶皆得成就。

又慧眼者,謂俱生慧。

言慧明者,謂他所引,則他所引善加行慧。

言慧光者,謂即加行聞思成慧。

言慧曜者,謂即由此修所成慧。

言慧燈者,謂於如來所說經典,甚深建立等開示故。

言慧炬者,謂於法教,隨量隨時能隨轉故。

言慧照者,謂於彼彼所有諸法,以其妙慧能善了知;雖善了知,猶隨他轉,而未身證。

慧無闇者,謂身作證。

其慧根者,謂於他所證,能遍了知增上力故,諸所有慧。

言慧力者,謂於自先後差別所證,能遍了知增上力故,由法道理無退屈慧。

言慧財者,謂能招引一切自在最勝富貴,隨獲自心自在轉故。

又此慧寶,於一切財最為殊勝,能為一切世間珍財根本因故。

如說慧劍及慧刀者,謂能永斷一切結故。

言慧杖者,謂能遠防一切煩惱、天惡魔故。

言慧轡者,縱意根馬於善行地而馳驟故。

慧無墮者,令諸身分不散壞故。

慧垣牆者,遍於一切一門轉故。

慧階陛者,加行道故。

慧堂殿者,到究竟故。

為欲顯示垣牆等三,復說三種。所謂界智、種種界智、非一界智。

又正見者,能善通達真實法故。

有學慧者,如理作意,復能引發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又於後時諸有學慧,謂預流果及一來果、不還果攝。

諸無學慧,謂阿羅漢菩提所攝,若諸獨覺菩提所攝,若諸如來最勝無上菩提所攝。

云何界智?謂能了知種種界故。

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

了知彼界種種品類,名種種界智,通達了知彼界、趣、地、補特伽羅品類差別故。

又微細者,能入真實甚深義故。

言審悉者,具能證入一切義故。

言聰明者,謂與引發慧相應故。

言叡哲者,謂與俱生慧相應故。或復翻此。


6)雜阿含379---眼、智、明、覺

[]眼者,能取現見事故。

智者,能取不現見事故。

明者,悟入盡所有事。

覺者,悟入如所有事。


7)雜阿含406

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

[]言義行者,謂思所成善法攝故。

言法行者,謂聞所成善法攝故。

言善行者,施、戒所成善法攝故。

調柔行者,謂修所成善法攝故。

雜阿含974

我所有法,是正法律,是善覺,是出離,正覺道;不壞,可讚歎,可依止;又,彼大師是等正覺,是故,久飲其乳,聽受大師說教授法。

雜阿含573

質多羅長者言:此非名稱法律,此是惡知,非出要道,非曰等覺,非讚歎處,不可依止。唐名出家,過二十年,裸形、拔髮、乞食,人間遊行,臥灰土中。 

---

攝異門分

[]

言善說者,謂諸文句善圓滿故。

言善覺者,謂能善現等覺義故。

言出離者,謂世間道,斷除眾苦得出離故。

趣等覺者,謂出世道,為超眾苦而能真實現等覺故。

無差別者,師與弟子所說文義相滋潤故,不相違故。

有窣堵波者,一切外道、天魔及餘世間不能傾動故。

言有依者,具足四依,無失壞故。

大師如來應正等覺者,謂所說教善清淨故。

此中諸句,略顯四種善說法律最極圓滿。謂初二句顯文義圓滿,次二句顯果圓滿,次三句顯行圓滿,後一句顯師圓滿。

雜阿含1104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能受持七種受者,以是因緣得生天帝釋處,謂:天帝釋本為人時,供養父母、及家諸尊長、和顏軟語、不惡口、不兩舌、常真實言、於慳吝世間雖在居家而不慳惜,行解脫施、勤施、常樂行施、施會供養、等施一切。

雜阿含91

云何施具足?謂:善男子離慳垢心,在於居家行解脫施,常自手與,樂修行捨,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

雜阿含840

若於佛不壞淨成就者,……法……僧……慳垢纏眾生,離慳垢心,在家而住,解脫心施,常行樂施,常樂於捨,行平等施……聖戒成就……。

雜阿含1133

於佛不壞淨成就者,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若法……若慳垢纏眾生所,心離慳垢眾,多住行解脫施,常施,樂於捨,等心行施,……聖戒成就,福德潤澤、善法潤澤、安樂食。

---

攝異門分

[]

解脫捨者,迴向涅槃故,於施果中無繫著故。

常舒手者,殷重廣施故。

樂棄捨者,施前、正施及與施後意悅清淨,無追悔故。

祠祀施者,一向如法,不以凶暴積集財物,時時數數周遍捨施所施物故。

捨圓滿者,謂於福田而奉獻故。

於惠施中樂分布者,謂於父母、妻子等所,時時平等而分布故。

如是一切總有六施。一、無所依施,二、廣大施,三、歡喜施,四、數數施,五、田器施,六、攝受眷屬施。此中依止品類、時、處布施而說。

雜阿含78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非法、是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非法、是法?謂:邪見非法,正見是法;……乃至邪定非法,正定是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非法、是法,如是,非律、正律;非聖、是聖;不善法、善法;非習法、習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義、正義;卑法、勝法;有罪法、無罪法;應去法、不去法,一一經皆如上說。


攝異門分

[]

善說法者,道理所攝故,任持勝德故。

毗奈耶者,隨順一切煩惱滅故。

所言聖者,遠離一切雜染汙法,令不生故。

又言善者,能與無罪可愛果故。

言應習者,應習近故。

言善哉者,是諸聖賢稱讚事故。

雜阿含621

佛告阿難:此諸年少比丘當以四念處教令修習,云何為四?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智、正念,寂定於心,乃至知身;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知法,所以者何?若比丘住學地者,未得進上,志求安隱涅槃時,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靜於心,乃至於法遠離。

雜阿含612

一切四念處經,皆以此總句,所謂:是故,比丘!於四念處修習,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應當學。


攝異門分

[]

為欲勤修四念住故,發起上品猛利欲者,謂為斷除不正作意諸過失故。

言精進者,謂為斷除慢緩策勤諸過失故。

言策勤者,謂為斷除惛沈、掉舉二隨煩惱諸過失故。

言勇悍者,不自輕懱故。

言勇銳者,能抗外敵故。

不可制伏者,於少下劣不生喜足故。

言正念者,不忘教授故。

言正知者,能不毀犯所毀犯故。

不放逸者,不捨善軛故。

雜阿含537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舍利弗言: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何等為四念處?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調伏世間貪、憂。尊者舍利弗!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


雜阿含622

云何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念。


雜阿含623

云何為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攝持一切心法,住身念處?如是,比丘身身觀念,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受……心……法法觀念住,亦復如是。是名比丘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顧聲、色,善攝心法,住四念處。


攝異門分

[]

住熱光者,能修懈怠對治法故。

言正解者,能修毀犯對治法故。

念成辦者,能修忘念對治法故。

調伏世間者,能修貪、憂一切世法正對治故。

此中顯示,勤修念住諸苾芻等,應當修習四種對治。

雜阿含711

佛告無畏:若[沙門、]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滿足。念覺[]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便,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食想,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滿足。定覺[]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

雜阿含281

於彼,心念選擇於法,覺想思量,爾時,方便修習擇法覺分;方便修習擇法覺分已,逮得擇法覺分滿足。

雜阿含723

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分別於法、思量於法,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

雜阿含733

滿足念覺分已,於法選擇、分別、思量,當於爾時修擇法覺分方便。修方便已,修習滿足。

雜阿含810

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思量,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修擇法覺分已,擇法覺分滿足。


攝異門分

[]

1)復次,簡擇諸法、最極簡擇、周遍尋思、周遍觀察,廣說應知如聲聞地。

已得無漏真作意故,緣聖諦境,一切無漏作意相應,名為擇法。

2)言簡擇者,總取一切苦法種類為苦聖諦故。

最極簡擇者,各別分別取諸苦故,謂生苦、老苦等。

極簡擇法者,依此處所簡擇契經等法故。所以者何?依止此故,先修所作。

3)又簡擇者,謂審定解了。

最極簡擇者,謂審定等解了。

極簡擇法者,謂審定近解了。

前是尋求道,今是決定道。

4)復有差別。言解了者,於所知事作意發悟。

等解了者,既發悟已,方便尋求。

近解了者,求已決定。

雜阿含78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正見?謂正見有二種:有正見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無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見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若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是名世間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雜阿含789

佛告婆羅門:正見有二種:有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見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正見有施、有說、有齋、……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婆羅門!是名正見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婆羅門!何等為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求覺、巧便、黠慧、觀察,是名正見,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1)正見

復次,黠了者,了知分別體故。

通達者,通達所知事故。

復有差別。黠了者,了知自相故。

通達者,了知共相故。

審察者,謂能定取盡其所有、如其所有,先後漸次倍增廣故。

聰叡者,先後漸次於彼義中無忘失故。

覺者,謂堪能簡擇俱生之慧。

明者,謂習所得慧。

慧行者,謂能受持、讀誦、問論、勝決擇等增上了別,即於彼義轉增明了勤修習慧。

毗鉢舍那者,謂即於前所了別義審觀察故。


雜阿含785

  何等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志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何等為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是名正志,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2)正思惟

涉入者,謂先尋思,於所緣境作意思惟心涉入故。

納受者,謂即於彼能攝受故。

推尋者,謂取彼諸相故。

極推尋者,謂取彼隨好故。

復有差別。推尋者,謂尋求心。

極推尋者,謂伺察心。

最極推尋者,謂於得失推構尋思極校計故。

聖教為依而起尋求,說名尋思。

現量為依,說名思惟。

比量為依,說名分別。



雜阿含785

  何等為正語?正語有二種:有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謂:正語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

  何等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口四惡行,諸餘口惡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語,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正業有二種:有正業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有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離殺、盜、婬,是名正業,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除邪命{}[],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是名正業,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正命有二種:有正命是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謂: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是名正命,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

厭離者,增上意樂,於遠離中起決定故。

遠離者,謂從他邊受遠離故。

隨離者,謂受已後,能隨守護彼尸羅故。

還離者,謂誤犯已,即能如法而悔除故。

從此已後,寂止律儀隨護尸羅。

寂止者,由具忍辱柔和事故。

律儀者,由具少欲、慈心等故。

密護根門者,自然不作故。

不作者,由他不作故。

不行者,由正了知不現行故。

不犯者,不由失念而現行故。

橋梁者,由此為依,渡惡法故。

船筏者,謂依對治,誓能運彼癡狂失道,令渡相違障礙法故。

不喜樂者,謂於遠離增上意樂極滿足故。

不違越者,謂於一切所學眾中無毀犯故,不棄捨故。

不異違越者,謂於一分無穿穴故,不棄捨故。


雜阿含785

  何等為正念?正念有二種:[有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念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世俗、有漏、有取、正向善趣。

  何等為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是名正念,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

所言念者,謂住其心故。

言等念者,謂等住其心故。

如是廣說,應隨九種心住差別,如聲聞地當知其相。

《披》如是廣說等者:念有九種,謂念、等念、隨念、別念、不忘念、心明記、無失、無忘、無失法。

雜阿含785

  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

  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


攝異門分

[]九種心住差別,謂內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及以等持。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

雜阿含251

尊者摩訶拘絺羅又問:「尊者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

舍利弗言:所謂為知,知者是明。為何所知?謂:眼無常,眼無常如實知;眼生滅法,眼生滅法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於此六觸入處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

雜阿含256

又問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誰有此明?」

舍利弗言:摩訶拘絺羅!所謂明者是知,知者是名為明。」

又問:何所知?謂:知色無常,知色無常如實知;色磨滅法,色磨滅法如實知;色生滅法,色生滅法如實知。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識磨滅法,識磨滅法如實知;識生滅法,識生滅法如實知。拘絺羅!於此五受陰如實知、見、明、覺、慧、無間等,是名為明,成就此法者,是名有明。


攝異門分

[]

智者,謂聞言說為先慧。

見者,謂見言說為先慧。

覺者,謂覺言說為先慧。

知者,謂知言說為先慧。

智者,謂知不現見境。

見者,謂見現見現在前境。

明者,謂無明相違解。

覺者,謂實有義。

覺智者,謂不增益非實有智。

慧者,謂俱生生得慧。

明者,謂由加行習所成慧。

現觀者,謂於內現觀法已,於諸法中非不現見、非緣他智。

雜阿含43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增上說法,謂:四聖諦,開示、施設、建立、分別、散說、顯現、表露,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


攝異門分

[]

復次,宣說者,謂因他請問而為記別。

施設者,謂由語及欲,次第編列名句文身。

安立者,謂次第編列已,略為他說。

分別者,謂略說已,分別開示,解其義趣。

開示者,謂他展轉所生疑惑皆能除遣。

顯發者,謂自通達甚深義句,為他顯示。

教者,謂不因他發起請問,由哀愍故說法開示。

遍開示者,謂無間演說,不作師拳,無所隱覆。

雜阿含53

又,彼沙門瞿曇如是色貌、名稱、真實功德,天、人讚歎,聞于八方,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世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演說妙法。善哉!應見!善哉!應往!善應敬事!

雜阿含63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若比丘!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于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顯示,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髮鬚,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攝異門分

[]

復次,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

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依中道行故。

後善者,謂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

義妙者,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

文巧者,謂善緝綴名身等故,及語具圓滿故。

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

圓滿者,謂無限量故,最尊勝故。

清淨者,謂自性解脫故。

鮮白者,謂相續解脫故。

梵行者,謂八聖支道。當知此道,由純一等四種妙相之所顯說。

雜阿含15

佛告比丘: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攝異門分

[]

諦聽者,謂於如是相法勸令審聽。

應善懇到者,謂勸令無倒、無間、殷重如理思惟。

雜阿含15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心大歡喜,禮佛而退,獨在靜處,精勤修習,住不放逸;精勤修習,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鬚髮,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後有。

  

攝異門分

[]

復次,能熾然者,謂為證得速疾通慧,終不自暇,推延後期,發勤精進。

順瑜伽者,謂隨尊教若等、若勝而修加行,終不減劣。

能永斷者,謂能修習煩惱對治。

能閑居者,謂依所有邊際臥具遠離而居,修三摩地令現在前,依三摩地修習對治。

復次,獨者,謂處遠離邊際臥具,無有第二而安住故。

言遠離者,謂諸染汙、無記作意不現行故。

無縱逸者,謂於欲等尋思惡法防護心故,又於善中自安處故。

言熾然者,謂如前說。

言發遣者,謂除五蓋內持心故。又由此故,發遣其心令趣無上安隱處故。

雜阿含30

時,舍利弗說是經已,長者子輸屢那遠塵、離垢得法眼淨。時,長者子輸屢那見法、得法,不由於他,於正法中得無所畏,從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為優婆塞。我從今日已,盡壽命清淨歸依三寶。

雜阿含262

尊者阿難說是法時,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雜阿含592

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給孤獨長者聞法,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心得無畏,即從座起,正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逝!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


攝異門分

[]

復次,遠塵離垢者,塵謂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現觀有間、無間我慢現轉;垢謂彼品及見斷品所有麤重。今永無故,名遠塵離垢。

又復塵者,所謂我慢,及見所斷一切煩惱;垢謂二品所有麤重。

於諸法中者,謂於自相、共相所住法中。

言法眼者,謂如實現證唯有法慧。

言見法者,謂於苦等如實見故。

言得法者,謂隨證得沙門果故。

言知法者,謂證得已,於其所得,能自了知我是預流,我已證得無退墮法故。

至誠法者,謂諦現觀增上力故,獲得證淨,於佛法僧及自所得聖所愛戒,以正信行如實至誠故。

越渡惑者,謂於自所證。

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

非緣於他者,謂於此法內自所證,非但隨他聽聞等故。

非餘所引者,謂於大師所有聖教,不為一切外道異論所引奪故。

於諸法中得無所畏者,謂於自所證,若他詰問無悚懼故。

言逆流者,謂已登聖道故。

言趣向者,謂記神通究竟往趣,無退還故。

復有差別。當知建立世俗、勝義二種法故。

雜阿含259

時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

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無間等法,欲求無間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應處故。若比丘於此五受陰精勤思惟,得須陀洹果證。


攝異門分

[]

復次,如說如病,乃至廣說。云何顯示彼如病等?非但說彼猶如重病,乃至廣說。然修行者,先以如實無常等行,於彼事中如實訶毀,作是思惟:此如病等甚可厭逆。為欲與彼不和合故,是故次說無常行等,如實顯示觀察彼果。

言無常者,顯現生身及與剎那皆展轉故。剎那展轉者,由彼彼觸起盡故,彼彼受起盡。此相續見,由非不現見、非緣他智故。

所言苦者,有二種苦,謂生等諸苦,及諸所有受皆說為苦。此二種苦如其所應,由見生身展轉有故,而得悟入。謂死無間有生身生,生已復有老等諸苦,是故說言無常故苦。由見生身展轉有故,悟入苦性。

云何諸所有受皆說為苦?謂諸樂受,變壞故苦;一切苦受,生住故苦;非苦樂受,體是無常滅壞法故,說之為苦。此中樂受,由無常故必有變壞;一切苦受,由無常故生住相續;皆起於苦。非苦樂受,已滅壞者,由無常故說之為苦。已生起者,滅壞法故亦說為苦。此滅壞法彼二所隨逐故,與二相應故,亦名為苦。

云何當觀樂受為苦?謂由此受貪所隨眠,由隨眠故取當來苦,於現法中能生壞苦,如是當觀樂受為苦。

云何當觀苦受如箭?謂如毒箭,乃至現前常惱壞故。非苦樂受,體是無常滅壞法者,謂已滅者即是無常,其未滅者是滅壞法。

若無常者,從此復生若樂、若苦。

滅壞法者,終不解脫苦樂二種。

所言空者,無常、無恆、無不變易真實法故。

言無我者,遠離我故,眾緣生故,不自在故。

雜阿含37

比丘!有世間世間法,我亦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非我咎也。諸比丘!云何為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演說、分別、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是比丘!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世間世間法。如是,受……想……行……識無常、苦,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此是世間世間法我自知、我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於彼盲無目不知、不見者,其如之何!

雜阿含38

比丘!有世間法,我自知自覺,為人分別、演說、顯示,知見而說,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世間盲無目者不知不見,我其如之何!比丘!云何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覺,……乃至不知不見?色無常、苦、變易法,是為世間世間法;受……想……行……識無常、苦、變易法,是世間世間法。比丘!是名世間世間法,我自知自見,……乃至盲無目者不知不見,其如之何!

雜阿含54

世尊!今日善說勝法亦復如是,顯現、開發。

雜阿含296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


攝異門分

[]

復次,解釋者,謂能顯示彼自性故。

開示者,謂即顯示此應遍知、此應永斷等差別故。

顯了者,謂能顯示若不永斷、不遍知等成過患故。


雜阿含65

比丘!禪思住,內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實觀察。...如觀察,如是,分別、種種分別、知、廣知、種種知、親近、親近修習、入、觸、證,[]二經亦如是廣說。


攝異門分

[]

復次,解釋者,謂能顯示彼自性故。

開示者,謂即顯示此應遍知、此應永斷等差別故。

顯了者,謂能顯示若不永斷、不遍知等成過患故。

了者,謂了相作意。

解者,謂勝解作意。

知者,謂遠離等作意。

等解了者,謂了自相故。

近解了者,謂了共相故。

黠了者,謂了盡其所有故。

通達者,謂了如其所有故。

觸者,謂於八聖支道梵行所攝。

作證者,謂於彼果涅槃。

雜阿含306

世尊!我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㝹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


攝異門分

[]

復次,我者,謂於五取蘊,我、我所見現前行故。

言有情者,謂諸賢聖如實了知唯有此法,更無餘故;又復於彼有愛著故。

言意生者,謂此是意種類性故。

摩納縛迦者,謂依止於意,或高、或下故。

言養育者者,謂能增長後有業故,能作一切士夫用故。

補特伽羅者,謂能數數往取諸趣,無厭足故。

言命者者,謂壽和合現存活故。

言生者者,謂具生等所有法故。

雜阿含23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攝異門分

[]

復次,當斷諸愛止息諸結者,謂適於聖諦得現觀時,便能永斷三結,於一切處後有之愛不復現行。彼於後時,數數勤修生滅隨觀,復能無餘永斷慢等。是故說言:能正修習永斷諸慢。真現觀故,彼愛隨眠一切永斷。由此因緣,當來諸苦諸後有法無復可得,又能究竟作苦邊際。

雜阿含1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攝異門分

[]

復次,我生已盡者,謂第八有等。

梵行已立者,謂於聖道究竟修故,無復退失。

所作已辦者,謂一切結永無餘故,一切道果已證得故。

不受後有者,謂於七有亦永盡故。

又我生已盡者,有二種生。一、生身生,此如前說。二、煩惱生,此微薄故,亦說為盡。此則記別初之二果。

梵行已立者,謂不還果,非梵行貪此永斷故。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者,謂阿羅漢。

當知此中,記別四種解了行相。

雜阿含13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此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故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自證得脫、得出、得離、得解脫結縛,永不住顛倒,亦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雜阿含14

諸比丘!我以如實知五受陰味是味,患是患,離是離,我於諸天、若魔、若梵,沙門、婆羅門,天、人眾中,以脫、以離、以出,永不住顛倒,能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雜阿含379

我已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攝異門分

[]

復次,并天世間者,是總句。此有二種,一、并魔,二、并梵。

并沙門、婆羅門眾生者,謂諸沙門、若婆羅門,生在人中,希求魔梵而修行者。

并諸天人眾生者,謂於天中,除魔及梵;於其人中,除沙門、婆羅門。

如是總結解脫三縛,出離欲貪。

又毗奈耶、斷、超越者,毗奈耶,由了相、勝解作意;斷,由遠離等作意;超越,由方便究竟果作意。

言離繫者,離九結故。

言解脫者,解脫一切生老等故。

離顛倒者,由見道故。所言多者,由修道故;由彼修道多修習故,說名為多。

言利益者,謂諸善行。

言安樂者,無損惱行。

言哀愍者,謂如有一,由諸善行、無損惱行,哀愍於他。是所求事故、能引義利故,名之為義,可愛樂故、無有罪故。

為利益安樂者,謂於彼起所有善行、無損惱行。

所言人者,謂剎帝利等。

若有因佛出現世間、善說正法、僧善修行,能多利益、能多安樂。或但自為利益安樂悲愍世間,或但為他利益安樂,或為二種,是故說言為其義利利益安樂。

此中唯說天及人者,彼有勢力能了其義修正行故。

雜阿含23

羅睺羅!比丘若如是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者,比丘是名斷愛欲,轉去諸結,正無間等,究竟苦邊。


攝異門分

[]

復次,依者,謂五取蘊及與七種所攝受事,即是父母及妻子等。

所言取者,謂諸欲貪亦名為取。由不安立及安立故,說有四取。

心依處者,謂四識住。

言執著者,謂諸煩惱能趣於依,即名為纏。

彼品麤重,說名隨眠。

如是名依、取、心依處、執著、隨眠。

於此有識身及外一切相中者,謂於我、我所、我慢、執著、隨眠因緣境界相中。

復次,我、我所行者,謂薩迦耶見。

言我慢者,謂即此慢。

即彼諸纏,名為執著。

即彼麤重,名為隨眠。

執著多分是諸外道,隨眠通二。

雜阿含53

又,彼沙門瞿曇如是色貌、名稱、真實功德,天、人讚歎,聞于八方,為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諸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中大智能自證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為世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演說妙法。

雜阿含636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修四念處,何等為修四念處?若比丘!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興于世,演說正法,上語亦善、中語亦善、下語亦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顯示,若族姓子、族姓女從佛聞法,得淨信心,如是修學,見在家和合欲樂之過,煩惱結縛,樂居空閑,出家學道,不樂在家,處於非家,欲一向清淨,盡其形壽,純一、滿淨,鮮白梵行:我當剃除髮鬚,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

雜阿含923

調馬師白佛:世尊是無上調御丈夫,為以幾種方便調御丈夫?」

佛告聚落主:我亦以三種方便,調御丈夫,何等為三?一者、一向柔軟,二者、一向麁澀,三者、柔軟麁澀。

佛告聚落主:所謂一向柔軟者,如所說:此是身善行,此是身善行報;此是口、意善行,此是口、意善行報:是名天,是名人,是名善趣、化生,是名涅槃。是為柔軟。

麁澀者,如所說:是身惡行,是身惡行報;是口、意惡行,是口、意惡行報:是名地獄,是名畜生,是名餓鬼,是名惡趣,是名墮惡趣。是名如來麁澀教也。

彼柔軟麁澀俱者,謂:如來有時說身善行,有時說身善行報;有時說口、意善行,有時說口意善行報;有時說身惡行,有時說身惡行報,有時說口、意惡行,有時說口、意惡行報:如是名天,如是名人,如是名善趣,如是名涅槃;如是名地獄,如是名畜生,餓鬼,如是名惡趣,如是墮惡趣,是名如來柔軟麁澀教。

調馬師白佛:世尊!若以三種方便調伏眾生,有不調者,當如之何?

佛告聚落主:亦當殺之,所以者何?莫令辱我。

調馬師白佛言:若殺生者,於世尊法為不清淨,世尊法中亦不殺生,而今言殺,其義云何?

佛告聚落主:如是,如是!如來法中殺生不清淨,如來法中亦不殺生,然,如來法中以三種教授不調伏者,不復與語、不教、不誡。聚落主!於意云何?如來法中不復與語、不教、不誡,豈非死耶?

調馬師白佛:實爾,世尊!不復與語,永不教、誡,真為死也,世尊!以是之故,我從今日,離諸惡不善業。佛告聚落主:善哉所說。

雜阿含402

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何等為四?所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


攝異門分

[]

如來應正等覺等者,如經分別。

所言應者,應供養故。

明行圓滿者,所謂三明、遮行、行行皆悉圓滿。又復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皆悉圓滿。前是行行,後是住行。此中清淨身語意業現行正命,是行圓滿;密護根門,是遮圓滿。由此二種顯示如來三種不護、無忘失法。由不造過世間靜慮,遮自苦行。

言善逝者,謂於長夜,具一切種自利、利他二功德故。

世間解者,謂於一切種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善通達故。由善悟入有情世間,依前後際宿住、死生,依一切時八萬四千行差別故。於器世間,謂東方等十方世界,無邊成壞善了知故。又於世間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出離、能趣行等,皆善知故。

無上丈夫調御士者,智無等故,無過上故。於現法中,是大丈夫,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

天人師者,由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

言佛陀者,謂畢竟斷一切煩惱并諸習氣,現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

此中如來,是初總序。應正等覺,謂永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故。於其別中略有二種,所謂共德及不共德。於共德中,且說解脫諸煩惱障及所知障。自餘明行圓滿等句,是不共德。

3.1.5.3.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

又諸如來略有十種功德名號隨念功德。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言無虛妄,故名如來。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恭敬供養,是故名應。如其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明謂三明。行,如經說止觀二品極善圓滿,是故說名明行圓滿。上升最極,永不退還;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一切世間唯一丈夫,善知最勝調心方便,是故說名無上丈夫調御士。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與顯了義為開導故,與一切義為所依故,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為開導故,為所依故,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出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天人師。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遍一切種現前等覺,故名為佛。能破諸魔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簡略的說,一切的佛有十種功德所立的名號,按照他的功德來安立他的名號。這是略說,若是廣說,佛有無量無邊的名號。隨順十種功德,來憶念佛的名號,這是一個非常殊勝的法門。何等為十?謂薄伽梵,號為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

1)什麼是如來?就是言無虛妄,佛從成道那一天開始,乃至到最後入涅槃,所說的話都是真實不虛,所以叫做無虛妄。如,他說的話和所表詮的道理是一致的,沒有說錯。他說的一切話,都是從誠實中來,所以叫做如來。佛為一切眾生說法,都是真實不虛。

2)什麼是應供?

2.1)已得一切所應得義,就是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最後成佛的時候,已經得所應得義,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成就。前面百四十種不共佛法,都成就。佛的大慈悲、大智慧、大神通,這一切都成就,所以叫做應。

2.2)應作世間無上福田,佛能夠做世間一切眾生的無上的福田,沒有人更高過佛。能為眾生作福田,能生福像種田地,種上各式各樣的穀,各式各樣的這些事情,都能令你有所收獲。

2.3)應為一切恭敬供養,佛得一切所應得義,所以應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能得無量無邊的福德,所以叫做應。這三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按佛的本身無量無邊的功德說;後二種解釋,約利益眾生說的。

3)什麼是正等覺?如其勝義,如就是無差別,是相同,彼此是相同的。諸法的殊勝的道理,它是怎麼樣,佛就怎麼樣的能夠認識它,叫如其勝義。不像我們凡夫,有些虛妄的境界,不能如其勝義。這樣能覺悟一切法,覺悟圓成實性,覺悟依他起性,覺悟遍計執是畢竟空,所以叫做正等覺。覺悟圓成實,是一切法平等性;覺悟依他起,一切法是有差別,有染污的依他起,也有清淨的依他起,這是佛的後得智;覺悟圓成實,就是佛的根本智。

4)明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佛的大智慧,三種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宿命明,就是眾生過去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的情況,都已經過去。天眼明,就是能夠觀察未來的生命的情況。眾生肉眼無所知,有的人就武斷說,人死就斷滅,就是有斷滅見。若是有天眼明的話,就會知道未來的生命,還有各式各樣的情況,並沒有斷滅,能破除斷見。若是由宿命明,能通達過去生命的情況,都是無常,能破除常見。漏盡明,得成聖道有圓滿的智慧,斷除一切煩惱,成為聖人。漏盡明就是沒有斷見、也沒有常見,安住中道,名為漏盡明。佛這三種明極善圓滿,不是聲聞、緣覺菩薩所能及。行是什麼呢?如經說止觀二品。內心裏面,安住不動,叫做止。觀,智慧的觀察。這兩類是行。佛這兩種行,都能夠圓滿成就。

a)明謂三明等者: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斷常二邊邪執、現法涅槃愚痴,沙門、婆羅門無明性故,建立三明。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有二行:一者、行行,二者、住行。住,謂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此中唯說止觀二品,即彼住行,所攝應知。

a1)聞所成地中說:當知為顯於前後中際,把時間分成這三個階段,前際就是過去,後際就是未來,中際就是現在。在前後中際這裏面,有斷常二邊的邪執。於未來不明白,就有斷邊的邪執;對於過去不明白,就有常的執著。於現法涅槃愚痴,有的眾生不相信有凡夫、聖人的差別,認為凡夫的境界,吃飽就是涅槃;或者是得到色界定,得到無色界定,就是涅槃,這都是愚痴的境界。執著常,執著斷,執著現法涅槃,這都是愚痴。誰有這種愚痴呢?就是世間上的沙門和婆羅門有這種愚痴。建立宿命明、建立天眼明、建立漏盡明,破除這三種愚癡。

a2)攝異門分釋:行圓滿,謂二種行。一者、行行,第一個行是約因說的,這樣做,以後有所成就,這是德行。第二住行,住這一種德行,指什麼說的呢?四種增上心法,心也叫做定,就是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也名為現法樂住,修學色界定成功,但是並沒有升到色界天,還是在人間有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功夫,就叫做現法樂住,就是現在的色受想行識裏面,有色界四禪的樂,這就叫止行。前面行行,就是指觀說。

5)什麼是善逝?上升,就是向上去,逝就是去。到什麼地方去呢?是向上去。人升到天上,就是向上去,如果沒有修學佛法,還會掉下來,就不是好,不是善逝;如果到阿羅漢、辟支佛、到無餘涅槃那裏,是比人間天上好的多,但是沒有大悲心,廣度眾生,還是有所不足,不是那麼圓滿,也不名為善逝。若是超過阿羅漢、辟支佛,有大悲心,到極圓滿的境界的時候,這時候叫做善逝。最極,最極高的地方,永久也不會退下來的。

6)什麼叫做世間解?佛是能夠善巧的通達世界是怎麼回事?及一切有情界是怎麼回事?世界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有情裏面也有很多的品類。譬如阿彌陀佛國是清淨的世界,我們居住的地方叫做五濁惡世,這是污穢的世界,世界有染淨的不同,其實還有很多的差別。有情的世界,也有很多的差別,就是三惡道,一種情形;人間是一種情形;天上又是一種情形。一切品類都有染淨的相貌的不同,你都能夠通達,就叫做世間解。

世界也是眾生的共業所招感,他本身也是沒有體性。眾生的果報,也是由業力招感,都是一種苦惱的境界。眾生的果報,眾生居住的世界,都是苦諦,是集諦所造成,這件事,佛是能夠知道,能通達無礙,所以叫做世間解。

7)什麼叫做無上丈夫調御士?一切世間,就是十法界裏面。唯一丈夫,唯獨這一個大人。善知最勝的調心方便,我們的心有很多的污染,有很多的煩惱,有很多的不圓滿的地方,須要用佛法來調,使令它清淨,使令它有廣大的道力,就須要調心的方法,方便就是方法。什麼是最殊勝的調心的方便呢?就是佛法。唯獨這一個人,才能通達,就是佛陀。無上丈夫,就是沒有人能高過他。他有什麼能力呢?他能調御,御像駕車,說是我們現在這個心就是個車,你能調它,就像你能駕車似。

8)什麼叫做天人師?

a)為實眼故,眼一共有五種,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實眼,就是眼睛的功能非常的強而沒有錯誤,就是他成就五種的圓滿的眼。什麼是實眼?對於一切所認識的境界,真實的顯現出來。所認識的境界,他的真實的相貌,顯現在你的心裏面,就叫做眼。

b)為什麼稱之為天人師?就是他有真實的智慧,能通達諸法的真實相,有根本智,有後得智。實眼和實智是在能觀察的這一方面說。眼和智來對比呢?眼就是指心,心只是有明了性,若心裏面有病,明了性就受到污染,他的功能就有所不足。智慧,也是和心在一起活動的,但是他能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相,和心的作用又不一樣。比如說現在看見光明,說是用眼睛看見的,實在是心看見的,就是眼識就是心。眼識也是和第六意識同時活動,加起來就是心,心只是能發現這件事,但是對於所見到的事情的裏面的內容的情況,要能正確、沒有錯誤的認識,是要智慧,所以智慧和心有點不同。

c)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是所觀察的,是所認識這一方面說。法,是能詮顯義的文句;義是文句所詮顯的、所顯示的道理。超過凡夫的境界,也超過阿羅漢以上,菩薩的境界,能達到極圓滿的境界,就是天人師。

8.1)實眼是什麼意思呢?與顯了義為開導故,就是把道理顯示出來,是要有你的心,要有你的眼來開導,才能把這個義顯現出來。這裏有一個燈,如果沒有眼睛,你是不能看見這個燈,沒有光明你是看不見,所以須要有你的眼,把這件事開導出來,然後才能認識他,所以叫做顯了。把義顯了出來,就是你心的力量,就是你的眼的力量。世間、出世間的事情,有佛的這個五眼,才能把世、出世間的義開導出來。什麼是開導?沒有這樣的眼的時候,就等於是無明,無明在覆蔽這件事,我們不認識所覆蔽的境界,就被遮障住,但是佛把一切覆蔽的境界都除滅,就開導出來,所以很多的世出世間的道理,都顯現出來,叫做顯了義。與所顯了的義,做開導的作用,先要開導而後才能顯了,這就是眼的作用。

8.2)與一切義為所依故,顯了一切義的時候,須要安立各式各樣的名句,義才能顯示出來。就是佛安立無量無邊的名句,才顯示一切義。義要依無量無邊的名句,才能顯示出來,說與一切義為所依故。就是為實智故,就是佛的智慧,安立種種的名言,一切義就顯現出來。或是另外解釋,一切的義,是由你心安立的,也就是由你分別出來的,世間上一切的事情,是由心想生,由你內心的思惟顯現出來。所以你內心的思惟,是一切義的依止處,這樣講,就是解釋前面為實眼故,就是你的心為一切義的所依。就是佛能通達這個義,所以佛叫做天人師。

8.3)與不了義為能了故,與所生疑為能斷故。這還是解釋實智。就是我們不明白這樣的道理,但是佛能夠明白這些道理,能開導我們這是什麼。與所生疑為能斷故,我們聽聞佛所說法,有的明白,有的還有疑惑,佛能夠為我們所生出來的疑問,能斷我們的所生疑,這是佛的後得智,能斷疑,能為眾生說法。或是另外解釋,與不了義為能了故,佛在佛自己本身的無分別智,能通達第一義諦,無分別境界,那是佛自己的境界,就是根本智。若是為眾生說法,能令眾生通達勝義,就是屬於佛的後得智。

8.4)與甚深處為能顯故,令明淨故。這是解釋為實義。義,有很容易明了,就是淺的道理。甚深義,是不容易明白的,這是什麼呢?凡夫依據文句,依據種種的文言,能明白什麼道理,這都屬於淺薄的;若是離一切名言得到聖道,成就無分別智,才能明白,就是甚深處,那是甚深義。修學聖道,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才能夠顯現出來甚深處、甚深的境界。令明淨故,沒得聖道的時候,我們依據種種的名言,也能明白多少,但是不明淨,因為還有虛妄分別在那裏作障礙。須要經過長時期的修學止觀,若是滅除一切的染污,你的智慧明淨,這個甚深處才能顯現出來,這也是為實義故。

8.5)與一切法為根本故。這是解釋為實法故,或者也可以解釋為實義故。佛為眾生說法,是根據實義,安立一切名言,來開導一切眾生,所以義是言說的根本。名言叫做法,名言是依義而安立,所以義是一切法的根本。

8.6)為開導故,義是名言的根本。名言能開顯實義。根據義安立名言,從名言上,才能明白義。所以名言能開顯法義,名言是開導者。佛根據所悟的第一義諦,安立種種的名言,來開導眾生,這叫做開導。我們若是學習佛法的時候,也可以依義思文,根據他的真實義,來解釋這一段文,所以義也能開導名句,名句也能開導義。為所依故,義為所依,安立名言;名言為所依,通達真實義。實法,就是名言是所依,才能明白真實義。

8.7)佛法就是兩部份,一個是法,一個是義。佛依據法義,來教誡天人,來教授天人,六道眾生裏面,天和人容易明白佛法、容易修成聖道。佛依法義來教導眾生解脫一切生死大苦。佛有這樣的功德,為實眼故,為實智故,為實義故,為實法故,所以佛是天天人的師父。

a)與一切法為根本故等者:攝事分說,由如來出世,有彼教可知,故說世尊為彼根本。又說若有於中生諸疑惑,唯依世尊乃能決了,故說世尊為所依止。此應準知。

a1)本論的攝事分說,佛出世間,演說一切佛法,這時候才有佛教,我們從此可以有所知,可以知道什麼是苦集,什麼是滅道。這樣,佛是佛法的根本。若有疑惑,佛才能為我們斷疑,故說世尊為所依止。

9)什麼叫做佛?

9.1)於能引攝義利法聚,法聚就是語言,或者說是文句,這裏面都是很多,所以叫做聚。若能夠用功學習這些法聚的話呢?能引攝有道義的利益,不是一般苦惱的事情,就是能夠成就功德的法句。

9.2)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這樣的語言文字你若去學習的話,若那樣去做的話,能令你成就沒有功德的事情,就是苦惱的事情。

9.3)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另外還有一種,它能夠引攝出來、引發出來,也就是能成就也不是有功德、也沒有罪過這樣的法聚。這三類也就包括世、出世間的一切法。這個人對這三類法聚,現前等覺,通達什麼叫義利的法聚,通達什麼叫非義利的法聚,通達非義利、非非義利的法聚,故名為佛,叫做覺,他能覺悟這三種法聚。

a)於能引攝義利法聚等者:當知此約如來一切種智,故名為佛。建立品說,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三聚法,現等正覺。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二者、能引無義聚法,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此中能引有義聚法,謂即三乘聖道諸所有法。能引無義聚法,謂彼外道、世間諸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能引無義聚法,謂人天乘諸所有法。

a1)這段是約佛的一切種智說的。種,是類的意思,一類一類的,世間上,人是一類,天又是一類;善法是一類,惡法是一類;世間法是一類,出世間法又是一類,就是有很多的種類,佛都能通達無礙,所以叫一切種智,故名為佛。

a2)建立品說,十方三世一切佛,簡要的來說,一切佛對這三類法,現前平等的都能覺悟。何等為三,一者、能引有義聚法,就是有功德的事。二者、能引無義聚法,沒有功德的事情。三者、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

a3)有功德的事情就是三乘聖道,聲聞、緣覺、佛,這是有義聚的、有功德的事情。因為他成就以後,沒有什麼後患。能引無義聚法,就是彼外道,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和世間諸所有法,有的事情也是人所歡喜的,但是最後令你苦惱,所以它能使令你苦惱,不是義聚所有法。非能引有義聚、非非能引無義聚法,就是人間、天上這些善法。這些善法,也不能說它是有罪過,因為做這些善事,也能得到多少安樂;但是也不能說它是功德,因為它終究有一天又失掉,所以又令你失望。

10)什麼是薄伽梵?能破壞很多的魔。魔有很大力量的軍眾,他有力量能破魔。他具足很多的功德,這個人就叫做薄伽梵。

a)能破諸魔大力軍眾等者:謂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是名諸魔。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又薄伽梵依六義轉: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如佛地經論釋,是名具多功德。

a1)煩惱魔、蘊魔、死魔、自在天魔,共四種魔。四種魔,主要就是煩惱魔,我們心裏面有很多的煩惱,它對我們有傷害,所以叫做煩惱魔。蘊魔,就是這個身體的果報,由煩惱所得的這個果報,就是無始劫以來,沒有得果報的業障,都在身體裏面,所以它是個魔。死魔,就是生命結束的時候,對我們也有很大的破壞性。自在天魔,就是欲界頂天,那個人不相信佛教,有破壞佛教的事情,叫自在天魔。

a2)能破如是四種魔怨,名薄伽梵。主要是有般若波羅蜜,有高深的三昧,有大悲心,所以能破這一切魔,叫做薄伽梵。

a3)又薄伽梵依六義轉,有六種功德,名之為薄伽梵。

一、自在義,不自在就是心裏面有煩惱,心裏面有貪心,所貪的境界一變化,心就不自在。若是斷煩惱的時候,心就自在,所以自在義,是斷煩惱的意思,斷一切煩惱,心裏面是自在。

二、熾盛義,就是智慧特別勇猛,有大智慧。

三、端嚴義,就是他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

四、名稱義,就是他的名稱普聞,十方世界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他。

五、吉祥義,就是十方世界的大智慧人,都稱揚讚歎他。

六、尊貴義,就是十方世界的眾生都是恭敬供養他。

如佛地經論解釋,是名具多功德。能破魔,能具足功德,所以叫做薄伽梵。

teṣāṃ ca punas tathāgatānāṃ daśabhir ākārair guṇa-nirdeśo bhavati guṇānusmaraṇatā ca. katamair daśabhiḥ. ity api sa bhagavāṃs tathāgato 'rhaṃ samyak-saṃbuddho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 sugato lokavid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 śāstā devānāṃ ca manuṣyānāṃ ca buddho bhagavān iti. tatrāvitatha-vacanāt tathā-gataḥ. (sarva-prāpyārtha-prāptatvāt) anuttara-puṇya-kṣetratvāt pūjārhattvāc cārhan. yathāvat paramārthena sarva-dharmāvabodhāt samyak-saṃbuddhaḥ. tisṛbhir vidyābhiḥ yathā- sūtroktena ca caraṇena vipaśyanā-śamatha-pakṣyobhaya-susaṃpannatvād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ḥ. paramotkarṣa-gamanād (apunaḥ-pratyāgamanāc) ca sugataḥ. sattva-dhātu-loka-dhātoḥ sarvākāra-saṃkleśa-vyavadāna-jñānāl lokavit. parama-citta-damopāya-jñatayā ekasyaiva loke puruṣa-bhūtasya ca prādurbhāvāt anuttaraḥ puruṣa-damya-sārathiḥ. cakṣur bhūtvā jñānārtha-dharma-bhūtatvād vyaktasyārthasya nirṇetrtvāt sarvārtha-pratisaraṇatvād avyutpannasyārthasya vyutpādakatvād utpannasya saṃśayasyocchedakatvād gaṃbhīrāṇāṃ sthānānāṃ vivaraṇāt paryavadāpakatvāt tanmūlatvāt sarva-dharmāṇāṃ tan-netṛkatvāt pratisaraṇatvāt. sarva-duḥkhasya niḥsaraṇaṃ śāsti vyapadiśati samyag deva- manuṣyāṇāṃ. tasmāc ch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m ity ucyate. arthopasaṃhitasya dharma-rāśer an-arthopasaṃhitasya dharma-rāśer naivārthopasaṃhitasya nānarthopasaṃhitasya ca dharma-rāśeḥ sakala-sarvākārābhisaṃbodhād (buddha ity ucyate) . Māra-bala-mahā-saṃgrāmāvabhaṃgād bhagavān.

雜阿含270s22.102 aniccasaññā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3.田夫

譬如田夫,於夏末秋初,深耕其地,發荄、斷草。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4.如人刈草

譬如比丘!如人刈草,手攬其端,舉而抖擻,萎枯悉落,取其長者。如是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5.菴羅果

譬如菴羅果著樹,猛風搖條,果悉墮落。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6.樓閣

譬如樓閣,中心堅固,眾材所依,攝受不散。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7.象跡

譬如一切眾生跡,象跡為大,能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8.大海

譬如閻浮提,一切諸河悉赴大海,其大海者最為第一,悉攝受故。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9.日出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間闍冥。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10.轉輪聖王

譬如轉輪聖王,於諸小王最上、最勝。如是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11.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

諸比丘!云何修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12.

佛說是經已,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無常想能斷一切煩惱

[經文] 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解說] aniccasaññā bhikkhave, bhāvitā bahulīkatā sabbaṃ kām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rūp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bhavarāg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vijjaṃ pariyādiyati. sabbaṃ asmimānaṃ samūhanati. s.22.102.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有愛、無明、慢。


[論說] 1.由四差別,當知修習一切種行無常、苦想。何等為四?T30,783a

一、果差別故,二、自性差別故,三、品類差別故,四、方便差別故。

1.1.果差別者,謂修此想,能遣一切欲貪、色貪及無色貪、掉、慢、無明。當知此中顯示三種本煩惱斷,及顯三種隨煩惱斷。欲貪煩惱,掉為助伴;色貪煩惱,慢為助伴;無色貪惑,無明為伴。復有差別,謂於此中顯示下分、上分結盡。

2.隨順欲貪故說於掉,隨順色貪故說於慢,順無色貪故說無明。T30,765b

3.於無常想素呾纜中修,謂若修若習,乃至廣說。T30,765b

3.1.修果,謂一切欲貪,乃至廣說。修差別,謂譬喻差別故。修方便,謂或住阿練若乃至廣說。

[參考] 類似經文

1.中阿含經,T01, 492a:彌醯!若比丘得無常想者,必得無我想。彌醯!若比丘得無我想者,便於現法斷一切我慢,得息、滅、盡、無為、涅槃。

2.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T02,545c:大王!廣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所以然者?已修無常想,當布無常想,盡斷一切欲愛,盡斷一切色愛,盡斷一切無色愛,一切無明盡斷,此間所有愛亦斷。譬如大王草[-+]積薪積以火往燒,大叢林、若臺、閣、舍此亦如是。

3.增壹阿含經,T02, 672c: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無常想,當廣布無常想。已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斷欲界愛、色愛、無色愛,盡斷無明,盡斷憍慢。猶如燎燒草木,皆悉除盡,此亦如是。若修無常想,盡除斷一切諸結。

4.增壹阿含經,T02, 673a:諸比丘!常當修行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色愛、無色愛、亦斷憍慢,無明永盡無餘。

5.增壹阿含經,T02, 717b: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已思惟、廣布無常想,盡斷欲界愛、色界、無色界愛,亦斷無明、憍慢。猶如以火燒焚草木,永盡無餘,亦無遺跡,此亦如是。若修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永無有餘。

6.增壹阿含經,T02, 724a: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便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憍慢、無明。

7.增壹阿含經,T02, 814b: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廣布無常想,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無明、憍慢皆悉除盡。猶如以火焚燒草木,永盡無餘。比丘當知!若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三界愛著。

8.增壹阿含經,T02, 817a:當思惟無常想,廣布無常想。以思惟無常之想,便欲愛、色愛、無色愛盡斷,無明、憍慢永無遺餘。猶如以火焚燒草木、高好講堂、窓牖、門間。比丘!思惟無常想亦復如是,盡斷欲愛、色愛、無色愛,永無遺餘。是故,比丘!當盡心意,無令違失。

9.性空學探源p.31: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從無常出發,以無常為因,成立無我之宗;以無我而達到涅槃。眾生之所以永在無常生滅中而不涅槃,佛說:問題在執我。佛經說的生死因,如我見、我所見、我愛、我慢、我欲、我使等,都加個「我」字。如能斷了我見,就可證須陀洹果,能將我慢等(修所斷惑)斷除得一乾二淨,就能證得阿羅漢的涅槃果。所以這無常到無我、無我到涅槃的三法印,不但是三種真理(法印),而且是修行的三種過程。


II.修習、多修習

[論說] 1.自性差別者,

a謂於此中,由正修習聞所成慧,說名親近;由正修習思所成慧,能入修故,說名修習;由正修習修所成慧,名多修習。

b.又由修習了相作意,故名親近;唯除加行究竟作意,由正修習諸餘作意,故名修習;修習加行究竟作意,名多修習,是名第二三種差別。

c.又由所依、所緣、作意,隨其次第,當知是名為乘、為事、為隨建立。

d.又由長時串修習故,說名純熟,數數無倒修方便故,說名善受及與善發。T30,783

2. T30,765c

a.此中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若習者,謂由勝解作意故。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

b.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多修習者,謂於長時熟修習故。為處者,作所依故。為事者,作所緣故。隨順者,由作意思惟故。串習者,得隨所欲無艱難故。

善攝受者,聽聞正法故。善發起者,於內如理作意思惟故。

又善攝受者,殷重作意故。善發起者,無間作意故。

又善攝受者,到究竟故。善發起者,正加行故。


III.八種譬喻:斷草、刈草、果墮,樓閣、象跡、大海、日出、轉輪聖王

[解說] 1.

一切經音義,卷16T54, 406c:爾雅:荄,根也。郭璞曰:俗呼韭根為荄。方言東齊,謂根曰荄。說文:草根也,從草亥聲也。

2. 菴羅果

一切經音義,卷26:菴羅果(:此果形如梨,味極甘美)T54, 477c

翻梵語,卷10:菴羅菓:應云菴婆羅。譯者曰:其菓酢味。T54, 1050c

3.閻浮提

一切經音義,卷1:南贍部洲:梵語此大地之總名也。古譯或名譫浮,或名琰浮,或名閻浮提,皆梵語訛轉也。立世阿毘曇論云:有贍部樹,生此洲北邊,泥民陀羅河南岸,正當洲之中心,北臨水上,於樹下水底南岸下有贍部黃金。古名閻浮檀金樹因金而得名,洲因樹而立號,故名贍部。T54, 314c

一切經音義,卷21:閻浮提:正云:贍部提。贍部,樹名也。提,此云洲。謂香山上阿耨池南有一大樹名為贍部,其葉上闊下狹,此南洲似彼故取為名也。T54, 438c

[論說] 1.品類差別者,謂修如是無常想時,速能永拔一切隨眠,棄捨下地一切善法,攝受上地一切善法;於餘一切不淨想等最高廣性,能善住持,遍行一切,猶如觀察所取之事。即如是觀能取之事,彼相解脫,能得無漏無常之想。若有漏想,若無漏想,如是一切皆於涅槃善能隨順、趣向、臨入,皆能對治無明大闇,一切永斷。永斷彼故,清淨鮮白。諸無學想,皆由一切無漏學想增上故得。T30,783b

2.隨順欲貪故說於掉,隨順色貪故說於慢,順無色貪故說無明。T30,765c

拔除根本者,害隨眠故。

摧折枝條者,下地善法由彼斷滅不增長故。以無常想所緣顯示無常想,自心作意觀無常故。

臺閣者,謂解脫俱行無常想。

梁棟者,謂彼依因。

象跡者,謂於不淨等想為第一故,所緣廣大故。

流注者,謂解脫因俱行無常想能趣涅槃故。

日出者,謂能對治無明闇故。

如輪王者,謂無學無常想。

如城王者,謂所餘想。


IV.露地

[經文] 若比丘於室露地,若林樹間,善正思惟,觀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是思惟,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論說] 方便差別者,謂獨處空閑,以無顛倒、數數作意,觀察諸行無常之性。由無常想,住無我想。於見道中,既住無漏無我想已,於上修道,由有學想永害我慢,隨得涅槃,二種皆具。T30,783b

2.3.又或居阿練若,或居樹下,或居空室,或居逈露,由取樹下覆障等故,即攝一切臥具遠離。唯有色無常性者,謂唯有色都無有我,如是正修加行。T30,765c

雜阿含271經 低舍;s22.84 tissa suttaṃ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2.低舍之過

爾時、有比丘名曰低舍,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語諸比丘言:諸尊!我不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


3.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覺悟精進,觀察善法

爾時、眾中有一比丘,往詣佛所,禮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低舍比丘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如是說:唱言我不能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癡人,不守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心不覺悟,懈怠嬾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惟善法。彼於分別法,心樂修梵行,離諸睡眠,於正法中離諸疑惑,無有是處。若當比丘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覺悟精進,觀察善法;樂分別法,樂修梵行,離於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處。


4.世尊問低舍

爾時、世尊告一比丘:汝往語低舍比丘言:大師呼汝。比丘白佛:唯然,受教。前禮佛足,詣低舍所,而作是言:長老低舍!世尊呼汝。低舍聞命,詣世尊所,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爾時、世尊語低舍比丘言:汝低舍實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作是唱言:諸長老!我不能分別於法,不樂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耶?低舍白佛:實爾,世尊!


5.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

佛問低舍: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若於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色若變、若異,於汝意云何?當起憂悲惱苦,為不耶?低舍白佛:如是,世尊!若於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色若變、若異,實起憂悲惱苦。世尊!實爾不異。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正應如是(色)不離貪欲說法。低舍!於受…。想…。行…。(於)識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識若變、若異,於汝意云何?當起憂悲惱苦,為不耶?低舍白佛:如是,世尊!於識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彼識若變、若異,實起憂悲惱苦。世尊!實爾不異。佛告低舍:善哉!善哉!正應如是識不離貪欲說法。


6.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

佛告低舍:於意云何?若於色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彼色若變、若異時,當生憂悲惱苦耶?低舍白佛:不也,世尊!如是不異。於意云何?受…。想…。行…。識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彼識若變、若異,當生憂悲惱苦耶?低舍答曰:不也,世尊!如是不異。


7.說譬

佛告低舍:善哉!善哉!低舍!今當說譬,夫智慧者以譬得解。如二士夫,共伴行一路,一善知路,一不知路。其不知者語知路者,作如是言:我欲詣某城、某村、某聚落,當示我路。時知路者即示彼路,語言:士夫!從此道去,前見二道,捨左從右。前行復最坑澗,渠流,復當捨左從右。復有叢林,復當捨左從右。汝當如是漸漸前行,得至某城。


8.其譬如是

佛告低舍:其譬如是:不如路者,譬愚癡凡夫;其知路者,譬如來、應、等正覺。前二路者,謂眾生狐疑。左路者,三不善行──貪、恚、害覺。其右路者,謂三善覺──出要離欲覺、不瞋覺、不害覺。前行左路者,謂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前行右路者,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坑澗、渠流者,謂瞋恚、覆障、憂悲。叢林者,謂五欲功德也。城者,謂般涅槃。


9.佛鼓勵

佛告低舍:佛為大師,為諸聲聞所作已作,如今當作,哀愍悲念,以義安樂,皆悉已作。汝等今日當作所作,當於樹下,或空露地、山巖、窟宅,敷草為座,善思正念,修不放逸,莫令久後心有悔恨!我今教汝。


10.

爾時、低舍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I. 低舍,p. tissa

[參考] 其他經論所提的低沙或底沙或低舍

1.cs1068:尊者低沙自念:我是世尊姑子兄弟故,不修恭敬,無所顧錄,亦不畏懼,不堪諫止。

2.T2,375b:有比丘名曰窒師,是佛姑子,恃佛故,恒懷憍慢,不敬長老、有德比丘,無有慚愧,每常多言。若諸比丘少有所說,便生瞋恚。

3.佛本行集經,T03, 701c:淨飯王妹,名阿彌多質多囉(隋言甘露味)生於一子,名為底沙。

4.起世經,T01, 364b, 419b:其甘露女唯有一子,名世婆羅。


II. 低舍之過

[經文] 爾時、有比丘名曰低舍,與眾多比丘集於食堂,語諸比丘言:諸尊!我不分別於法,不樂修梵行,多樂睡眠,疑惑於法。

[解說] tena kho pana samayena āyasmā tisso bhagavato pitucchāputto sambahulānaṃ bhikkhūnaṃ evamāroceti: "api me āvuso, madhurakajāto viya kāyo, disāpi me na pakkhāyanti. dhammāpi maṃ nappaṭibhanti. thinamiddhañca me cittaṃ pariyādāya tiṭṭhati. anabhirato ca brahmacariyaṃ carāmi. hoti ca me dhammesu vicikicchāti" s.22.84.爾時、尊者低舍是世尊姑媽之子在眾多比丘中如是說:諸尊!我是弱的,我的方向也不清楚,我對於法也不能區分,多樂睡眠,不樂修梵行,疑惑於法。


III.違資糧法

[經文] 佛告比丘:是低舍比丘是愚癡人,不守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心不覺悟,懈怠嬾惰,不勤精進,不善觀察思惟善法。彼於分別法,心樂修梵行,離諸睡眠,於正法中離諸疑惑,無有是處。

[論說] 1.為住涅槃,仍未積集善資糧者,略有五種違資糧法:

一者、憶念往昔笑戲、歡娛、承奉等事,因發思慕俱行作意,生愁歎等。

二者、由彼種種為依,於所領受究竟法中,多生忘念,令於諸法不能顯了。

三者、所食或過、或少,由此令身沈重、羸劣,於諸梵行不樂修行。

四者、憙眠,不串習斷,故為上品睡眠所纏。

五者、親近猥雜而住,遠離諦思正法加行。如是五種違資糧法。T30,783b


IV. 順資糧法

[經文] 若當比丘守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覺悟精進,觀察善法;樂分別法,樂修梵行,離於睡眠,心不疑法,斯有是處。

[論說] 1.復有五種隨順彼法:一者、於二離欲,猶未能離隨一種欲,謂於諸纏遠分離欲勤修善品,及於隨眠永害離欲得正對治。二者、不護根門。三者、食不知量。四者、初夜、後夜不能勤修,勉勵警覺。五者、不能觀察善法究竟。與上相違,當知是名順資糧法,及能隨順彼隨順法。T30,783c


V.譬二士夫共伴行一路

[經文] 佛告低舍:其譬如是:不如路者,譬愚癡凡夫;其知路者,譬如來、應、等正覺。前二路者,謂眾生狐疑。左路者,三不善行──貪、恚、害覺。其右路者,謂三善覺──出要離欲覺、不瞋覺、不害覺。前行左路者,謂邪見、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前行右路者,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坑澗、渠流者,謂瞋恚、覆障、憂悲。叢林者,謂五欲功德也。城者,謂般涅槃。

[論說] 1.又諸聲聞修行如是順資糧法,及彼因緣,於其中間求涅槃時,大師為彼制立五種正道言教:

1.1.一者、由依觀察如所聞法,遍於一切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且以世間作意而得無惑無疑。

1.2.二者、即於住時,不著三事不正尋思。何等三事?一者、資命眾具,二者、他損害相,三者、或他毀罵,或隨有一非愛現行,同梵行者不同分法。

1.3.三者、教授為先,由依他音如理作意,能生正見,能斷邪見,當知此三是名住時正道言教。

1.4.復有二種,於彼行時正道言教:謂諸有智同梵行者,為彼宣說處非處時,不生忿怒。又由麤弊資命眾具,若得不得,及由戒等所有災害,心不熱惱,是名第一。

1.5.於得所勝利養恭敬,心不悒然,是名第二。

彼由如是住時、行時,能正修行涅槃妙道,由此不久當得涅槃,終無毀失。T30,783c

2.略有四種往趣道障。二種道等,謂由疑故不能發趣。雖復發趣,由邪尋思而往餘處。由邪分尋思見行故,雖無是事,然不堪任教授、教誡。所言忿者,謂他諫諍時。言苦惱者,謂出家者不得自在禁約,艱難麁弊行等。言不樂者,雜瞋事故。此之二種猶如坑澗。又此二種能障行路,雖無是事而由利養及恭敬故,於入山林能為障礙。言猛利者,處深稠林故。所以者何?雖捨所攝受事,而不能捨此故。T30,765c

雜阿含89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為汝說無為法及無為道跡,諦聽!善思!云何無為法?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是無為法。云何為無為道跡?謂八聖道分: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無為道跡。...如無為,如是,難見、不動、不屈、不死、無漏、覆蔭、洲渚、濟渡、依止、擁護、不流轉、離熾焰、離燒然、流通、清涼、微妙、安隱、無病、無所有、涅槃亦如是說。


攝異門分

[]

復次,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

無轉者,謂貪愛盡故,於諸境界無轉變故。

難見者,謂甚深故。

甘露者,謂生老病死皆永盡故。

安隱者,謂超過一切人與非人災橫怖畏故。

清涼者,謂一切苦皆寂滅故,極清涼故。

善事者,謂現法樂住所緣境故。

趣吉祥者,謂斷一切煩惱所緣境故。

無愁憂者,謂超過一切愛非愛故,又證得已無失壞故。

不死歿者,謂常住故,不退還故。

無熾然者,謂清淨故。

無熱惱者,謂所欲匱乏永止息故。

無病者,謂一切病諸癰瘡等永寂靜故。

無動亂者,謂一切動亂皆滅盡故。

涅槃者,謂一切依皆寂滅故。


cf. SN.43.12-44 Dutiyo vaggo.

   Tassuddānaṃ–

   Asaṅkhataṃ anataṃ anāsavaṃ, saccañca pāraṃ nipuṇaṃ sududdasaṃ;

   Ajajjaraṃ dhuvaṃ apalokitaṃ, anidassanaṃ nippapañca santaṃ.

   Amataṃ paṇītañca sivañca khemaṃ, taṇhākkhayo acchariyañca abbhutaṃ;

   Anītikaṃ anītikadhammaṃ, nibbānametaṃ sugatena desitaṃ.

   Abyāpajjho virāgo ca, suddhi mutti anālayo;

   Dīpo leṇañca tāṇañca, saraṇañca parāyananti.

   Asaṅkhatasaṃyuttaṃ samattaṃ.


I.甘露

1.云 何寂滅異門施設安立?當知此中寂滅異門有無量種,謂名爲常,亦名爲恒,亦名久住,亦名無變,亦名有法,亦名舍宅,亦名洲渚,亦名救護,亦名歸依,亦名所趣,亦名安隱,亦名淡泊,亦名善事,亦名吉祥,亦名無轉,亦名無垢,亦名難見,亦名甘露,亦名無憂,亦名無沒,亦名無熾,亦名無熱,亦名無病,亦名無動, 亦名涅槃,亦名永絶一切戲論,如是等類應知說名寂滅異門,是名寂滅異門施設安立。T30,577c

2.T30,765c

1)無動者,謂一切相皆遠離故。

2)無轉者,謂貪愛盡故,於諸境界無轉變故。

3)難見者,謂甚深故。

4)甘露者,謂生老病死皆永盡故。

5)安隱者,謂超過一切人與非人災橫怖畏故。

6)清涼者,謂一切苦皆寂滅故,極清涼故。

7)善事者,謂現法樂住所緣境故。

8)趣吉祥者,謂斷一切煩惱所緣境故。

9)無愁憂者,謂超過一切愛非愛故,又證得已無失壞故。

10)不死沒者,謂常住故,不退還故。

11)無熾然者,謂清淨故。

12)無熱惱者,謂所欲匱乏永止息故。

13)無病者,謂一切病諸癰瘡等永寂靜故。

14)無動亂者,謂一切動亂皆滅盡故。

15)涅槃者,謂一切依皆寂滅故。

3.T30766b

復次無餘斷者,謂是總句。

1)永棄捨者,諸纏斷故。

2)永變吐者,隨眠斷故。

3)言永盡者,過去解脫故。

4)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

5)言永滅者,未來解脫故。

6)永寂靜者,由見道故。

7)永滅沒者,由修道故。

4.緣於涅槃,如實覺故,名見甘露。盡、無生智爲所依止,證有餘依涅槃界故,名身證,得妙甘露界,具足安住。T30,829ccf.cs288

5.大乘阿毘達磨集論,T31682a:

何故名無餘永斷?由餘句故。

1)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

2)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

3)何故名盡?見道對治得離繫故。

4)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繫故。

5)何故名滅?當來彼果苦不生故。

6)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7)何故名沒?餘所有事永滅沒故。

8)何故此滅復名無爲?離三相故。

9)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

10)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離諸趣差別轉故。

11)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

12)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

13)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

14)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

15)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絶故。

16)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

17)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

18)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爲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

19)何故此滅復名不死?永離生故。

20)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永離一切求不得苦大熱惱故。

21)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

22)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

23)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

24)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

25)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爲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

26)何故此滅復名無病?永離一切障礙病故。

27)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

28)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

29)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

30)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

31)何故此滅復名無造?永離前際諸業煩惱勢力所引故。

32)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

33)何故此滅復名不生?永離未來相續生故。


癸四、差別(分二科)子一、舉經

何等差別故?謂無餘永斷、永出、永吐、盡、離欲、滅、寂靜、沒等。paryāyataḥ katamat / aśeṣaprahāṇaṃ pratiniḥsargaḥ vyantībhāvaḥ kṣayo virāgo nirodho vyupaśamo 'staṃgama ityevamādi //


子二、別釋(分二科) 丑一、釋標句 

何故名無餘永斷?由餘句故。kimupādāyocyate aśeṣaprahāṇam / pariśiṣṭāni padānyupādāya //


丑二、釋別句(分三科) 寅一、初七依所滅辨名差別(分七科)卯一、永出

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kimupādāyocyate pratiniḥsargaḥ / paryavasthānapratiniḥsaraṇatāmupādāya //


卯二、永吐 

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


卯三、盡

何故名盡?見道對治得離繫故。kimupādāyocyate kṣayaḥ / darśanamārgeṇa pratipakṣavisaṃyogalābhatā mupādāya //


卯四、離欲 

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繫故。kimupādāyocyate virāgaḥ / bhāvanāmārgeṇa pratipakṣavisaṃyogalābhatāmupādāya //


卯五、滅 

何故名滅?當來彼果苦不生故。Kim upādāyocyate nirodhaḥ / āyatyāṃ tatphaladuḥkhānutpattitāmupādāya //


卯六、寂靜 

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kimupādāyocyate vyupaśamaḥ / dṛṣṭe dharme tatphalacettaduḥkhāsamudācāratāmupādāya //


卯七、沒

何故名沒?餘所有事永滅沒故。kimupādāyocyate 'staṃgamaḥ / sopadhiśeṣa nirodhatāmupādāya //


寅二、釋自通名(分二十一科)卯一、無為

何故此滅復名無為?離三相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saṃskṛtamityucyate / lakṣaṇatray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二、難見

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durdarśa ityucyate / carmacakṣuṣo divyacakṣuṣaśca (Abhidh-s 64) gocarātikamaṇatāmupādāya //


卯三、不轉 

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離諸趣差別轉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calamityucyate / matiṣu saṃcārabirahamāmupādāya //


卯四、不卑屈 

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mata mityucyate / tṛṣṇātray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五、甘露

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mṛtamityucyate / skandhamār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六、無漏 

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kimui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nāsravamityucyate / sarva kleśamār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七、舍宅

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layanamityucyate / anavadyaprītisukhasaṃniśrayatāmupādāya //


卯八、州渚

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dvīpamityucyate / traidhātukaparicchedatāmupādāya //


卯九、弘濟

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strāṇamityucyate / sarvamahāduḥkhopadravāpagamatāmupādāya //


卯十、歸依

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śaraṇamityucyate / āśayaprayogayoravandhyapadasthānatāmupādāya //


卯十一、勝歸趣 

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parāyaṇamityucyate / sarvasya paramāryatvasyāgamanapadasthāṇatāmupādāya //


卯十二、不死 

何故此滅復名不死?永離生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cyutamityucyate / jātivirahatāmupādāya //


卯十三、無熱惱

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永離一切求不得苦大熱惱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 punarnirvāramityucyate / sarvakleśasantāpavirahatāṃ sarvecchālābhaduḥkhamahāsantāpavirahatāṃ copādāya //


卯十四、無熾然

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歎憂苦諸惱亂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niṣpadāridāhamiotyute / sarva śokaparidevanāduḥkhadaurmanasya vikṣep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十五、安隱

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kṣemamityucyate / hiṃsā bhayarahitavihārapadasthānatāmupādāya //


卯十六、清涼

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śivamityucyate / lābhavastupadasthāna tāmupādāya //


卯十七、樂事

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sauvarṇikamityucyate paramārthasukhādhiṣṭhānatāmupādāya //


卯十八、趣吉祥 

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為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ḥ svastyayanamityucyate / tatsukhaprayogaprāptipadasthānatāmupādāya //


卯十九、無病

何故此滅復名無病?永離一切障礙病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ogyamityucyate / sarvāvaraṇaro g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二十、不動

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ārnijyamityucyate / sarvavikṣep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二十一、涅槃 

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nirvāṇamityucyate / animittaśāntamahā sukhavihārapadasthānatāmupādāya /


寅三、對苦諦辨名(分五科)卯一、無生 

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續生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jātamityucyate / pratisaṃdhyupapattivirahatāmupādāya //


卯二、無起

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 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bhūtamityucyate / taduttarakālotpattivirahatāmupādāya // (Abhidh-s 65)


卯三、無造

何故此滅復名無造?永離前際諸業煩惱勢力所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skṛtamityucyate / pūrvāntakarmakleśabalavadā vedhavirahatāmupādāya //


卯四、無作

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saṃskṛtamityucyate / vartamānakarma kleśānabhisaṃskāra padasthānatāmupādāya /


卯五、不生

何故此滅復名不生?永離未來相續生故。kimupādāya sa nirodhaḥ punaranutpannamityucyate / anāgatasantatyutpādavirahatāmupādāya //


庚二、辨四行相(分二科)辛一、總標

如是滅諦總有四種行相差別:謂滅相、靜相、妙相、離相。tathā nirodhasatyasya samāsataścatvāro lakṣaṇaprabhedāḥ / nirodhalakṣaṇaṃ śāntalakṣaṇaṃ praṇītalakṣaṇaṃ niḥsaraṇalakṣaṇaṃ ca /


辛二、別釋(分四科)壬一、滅相 

云何滅相?煩惱離繫故。kimupādāya nirodhalakṣaṇam / kleśavisaṃyogatāmupādāya //


壬二、靜相 

云何靜相?苦離繫故。kimupādāya śāntalakṣaṇam / duḥkhavisaṃyogatāmupādāya /


壬三、妙相 

云何妙相?樂淨事故。kimupādāya praṇītalakṣaṇam / sukhaśucyadhiṣṭhānatāmupādāya //


壬四、離相 

云何離相?常利益事故。kimupādāya niḥsaraṇalakṣaṇam / nityahitādhiṣṭhānatāmupādāya //

(atha viniścaye satyaparicchede prathame caturtho bhāgaḥ)


6.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T31733b

差別者,謂無餘永斷、永出、永吐、盡、離欲、滅、寂靜、沒等。

何故名無餘永斷?由餘句故,謂無餘永斷是標句,餘是釋句。是故說言:由餘句故。由後別句釋此總故。

1)纏及隨眠皆悉永斷故,名無餘永斷。

2)何故名永出?永出諸纏故,此依斷諸纏說,謂已生者皆遠離故。

3)何故名永吐?永吐隨眠故,此依斷隨眠說,謂除根本永不生故。

如是諸滅由見修道對治別故,建立二種:盡及離欲。故次問言:

4)何故名盡?見道對治得離繫故,煩惱聚中餘少分故,亦名爲盡。

5)何故名離欲?修道對治得離繫故,由彼修道離諸地欲,漸次所顯,故名離欲。

由有如是俱離繫故,當來苦滅,故次問言:

6)何故名滅?當來彼果苦不生故,能成未來苦不生法,故名爲滅。

又於現法憂惱寂靜,故次問言:

7)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8)何故名沒?餘所有事永滅沒故,宿業煩惱所感諸蘊自然滅盡,故名爲沒。

由如是等別句釋前無餘永滅總句。

9)何故此滅復名無爲?離三相故。生滅住異三有爲相究竟相違,故名無爲。

10)何故此滅復名難見?超過肉眼、天眼境故,唯聖慧眼所行境界,故名難見。

11)何故此滅復名不轉?永離諸趣差別轉故,離地獄等往來流轉,恒常安住,故名不轉。

12)何故此滅名不卑屈?離三愛故。永離欲、色、無色三愛,於諸有中無所卑屈,故名不卑屈。

13)何故此滅復名甘露?離蘊魔故。永離一切死所依蘊,故名甘露。

14)何故此滅復名無漏?永離一切煩惱魔故。

15)何故此滅復名舍宅?無罪喜樂所依事故。解脫喜樂所依止故名舍宅。

16)何故此滅復名洲渚?三界隔絶故。於生死大海,挺出高原,故譬洲渚。

17)何故此滅復名弘濟?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證得此滅,生老病等諸苦災橫永遠離故。

18)何故此滅復名歸依?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由於彼滅所發意樂及正方便無虛妄性所依處故,所依止義是歸依義。

19)何故此滅名勝歸趣?能爲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由此寂滅能爲歸趣最勝聖性所依止處,是阿羅漢證得方便所緣境故。

20)何故此滅復名不死?永離生故。諸無生者必不死故。

21)何故此滅名無熱惱?永離一切煩惱熱故,永離一切求不得苦大熱惱故。

22)何故此滅名無熾然?永離一切愁嘆憂苦諸惱亂故,一切愁等熾然永息極清涼故,名無熾然。

23)何故此滅復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無老病死等一切怖畏,聖住所依故名安隱。

24)何故此滅復名清涼?諸利益事所依處故。一切清涼善法所依,故名清涼。

25)何故此滅復名樂事?第一義樂事故。出世間樂所依事故名樂事。

26)何故此滅名趣吉祥?爲證得彼易修方便所依處故。爲證涅槃易修方便所緣境故。

27)何故此滅復名無病?永離一切障礙病故。離煩惱等諸障礙病故名無病。

28)何故此滅復名不動?永離一切散動故。離諸境界戲論散動故名不動。

29)何故此滅復名涅槃?無相寂滅大安樂住所依處故。永離一切色等諸想,究竟寂滅大安樂住所緣境故,名爲涅槃。

復次,依滅諦辯無生等名義差別。與苦諦相義相違故,苦諦相者於彼彼處有情類中相續而生,爲翻彼相。是故問言:

30)何故此滅復名無生?離相續故。苦諦相者,續生已後,自身衆分漸次圓滿。

爲翻彼相,是故問言:

31)何故此滅復名無起?永離此後漸生起故。

苦諦相者,宿業煩惱勢力所造。爲翻彼相,是故問言:

32)何故此滅復名無造?永離前際諸業煩惱勢力所引故。

又現在苦是能造作。餘有異熟諸業煩惱所依止處,爲翻彼相,是故問言:

33)何故此滅復名無作?不作現在諸業煩惱所依處故。

又苦相者後有異熟相續生起無有間斷,爲翻彼相,是故問言:

34)何故此滅復名不生?永離未來相續生故。

雜阿含64

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中阿含75

世尊!若有比丘如是行:無我、無我所,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若本有者,便盡得捨。世尊!比丘行如是,彼為盡,得般涅槃耶?


攝異門分

[]

復次,我何當不有、我所何當不有者,謂約未來世,於我、我所性所攝,內處、外處所攝自內體性及攝受事,希求不生故。

又復顯示希求依止不生故,及希求依彼受不生故。

我當不有、我所當不有者,謂約現在世說。

此觀無常滅,前觀於擇滅。又前但有希望故,後於現在因觀無常性故。

雜阿含61

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攝異門分

[]

復次,不相續者,謂死歿已後,餘識不生故。

言無取者,謂無所住識、無有趣入名色事故,自體永不生故。

無生長者,謂無有名色更增廣故。

言一切行皆寂止者,謂諸五蘊皆止息故。

雜阿含61

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雜阿含262

爾時,闡陀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

 

攝異門分

[]

復次,所言空者,謂離一切煩惱等故。

無所得者,謂離一切所有相故。

言愛盡者,謂不希求未來事故。

言離欲者,謂無現在受用喜樂故。

所言滅者,謂餘煩惱斷故。

言涅槃者,謂無餘依故。

雜阿含80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

雜阿含214

此等諸法無常、有為、心緣生,所謂:觸、想、思;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攝異門分

[]

復次,言無常者,謂性破壞朽敗法故。

言有為者,謂依前際所尋思故。

言造作者,謂依後際所希望故。

言緣生者,謂依現世眾因緣力所生起故。

有盡法者,謂一分盡故。

有沒法者,謂全分滅故。

又有盡法者,謂全分滅故。

有沒法者,謂相續變壞故。

有離欲法者,謂過患相應故。

有滅法者,謂一切有為法皆有出離故。

雜阿含61

復次,彼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若彼色受陰永斷無餘,究竟捨離、滅盡、離欲、寂沒,餘色受陰更不相續,不起、不出,是名為妙,是名寂靜,是名捨離,一切有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攝異門分

[]

復次,無餘斷者,謂是總句。

永棄捨者,諸纏斷故。

永變吐者,隨眠斷故。

言永盡者,過去解脫故。

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

言永滅者,未來解脫故。

永寂靜者,由見道故。

永滅沒者,由修道故。

當知此中,由二種道斷煩惱事,顯無餘斷。

雜阿含59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海洲上優婆塞至他優婆塞舍會坐,極毀呰欲,言:此欲者虛妄不實,欺誑之法,猶如幻化,誑於嬰兒。還自己舍,恣於五欲。

中阿含7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者無常、虛偽、妄言,是妄言法,則是幻化、欺誑愚癡。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則是魔餌,因此令心生無量惡不善之法:增伺、瞋恚及鬥諍等,謂:聖弟子學時為作障礙。

雜阿含186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尫瘵、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恆、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妬、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讁罰、陰蓋、過患處、愁慼、惡知識、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鎖、非義、非安慰、熱惱、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法、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澀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有癡法、不住法、燒然法、罣閡法、災法、集法、滅法、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夢、如假借、如樹果、如屠牛者、如殺人者、如觸露、如淹水、如駛流、如織縷、如輪涉水、如跳杖、如毒瓶、如毒身、如毒華、如毒果、煩惱動。


攝異門分

[]

諸欲無常虛偽不實者,謂於諸欲宣說顛倒,以是四種顛倒事故。當知此中,虛故無我,偽故不淨,不實故苦,由於是處樂非實故。

然彼諸欲似常等現,說名妄法,顛倒事故。云何諸欲名為妄法?為顯此義,說幻事喻。雖非常等,然似顯現,故同彼法。

誑惑愚夫者,謂無聞愚夫,於彼諸欲不如實知,故於長夜恆被欺誑,深生染著,為變壞苦之所逼觸;諸聰慧者則不如是,如實知故。

又彼諸欲,喻枯骨者,令無飽故。

喻段肉者,多所共故。

喻草炬者,是非法行、惡行因故。

喻一分炭者,增長欲愛大熱惱故。

喻大毒蛇者,為諸聖賢所遠離故。

喻夢所得者,速散壞故。

喻所假借莊嚴具者,託眾緣故。

喻諸樹端爛熟果者,危亡地故。

又不淨者,是其總句。

言臭穢者,受用飲食變壞成故。

屎尿不淨變壞所成,故名臭處。

諸肉血等變壞所成,故名生臭。

可厭逆者,受用婬欲變壞所成,可惡逆故。

中阿含203

1)世尊答曰:居士!猶如有狗,飢餓羸乏,至屠牛處,彼屠牛師、屠牛弟子淨摘除肉,擲骨與狗。狗得骨已,處處咬嚙,破脣缺齒,或傷咽喉,然,狗不得以此除飢。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骨鏁(),世尊說欲如骨鏁(),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2)居士!猶去村不遠,有小肉臠,墮在露地,或烏或鵄,持彼肉去,餘烏鵄鳥競而逐之,於居士意云何?若此烏鵄不速捨此小肉臠者,致餘烏鵄競而逐耶?居士答曰:唯然,瞿曇!於居士意云何?若此烏鵄能速捨此小肉臠者,餘烏鵄鳥當復競逐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肉臠,世尊說欲如肉臠,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3)居士!猶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風而行,於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不速捨者,必燒其手、餘肢體耶?居士答曰:唯然,瞿曇!於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速捨炬者,當燒其手、餘肢體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火炬,世尊說欲如火炬,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4)居士!猶去村不遠,有大火坑,滿其中火,而無煙㷿。若有人來,不愚不癡,亦不顛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樂不用苦,甚憎惡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惡死,於居士意云何?此人寧當入火坑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所以者何?彼見火坑,便作是思惟:若墮火坑,必死無疑,設不死者,定受極苦。』彼見火坑,便思遠離,願求捨離。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火坑,世尊說欲如火坑,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5)居士!猶去村不遠,有大毒蛇,至惡苦毒,黑色可畏。若有人來,不愚不癡,亦不顛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樂不用苦,甚憎惡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惡死,於居士意云何?此人寧當以手授與及餘肢體,作如是說:蜇我!蜇我!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所以者何?彼見毒蛇,便作是思惟:若我以手及餘肢體使蛇蜇者,必死無疑。設不死者,定受極苦。彼見毒蛇,便思遠離,願求捨離。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毒蛇,世尊說欲如毒蛇,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6)居士!猶如有人,夢得具足五欲自娛,彼若寤已,都不見一。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夢也,世尊說欲如夢也,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7)居士!猶如有人假借樂具:或宮殿樓閣,或園觀浴池,或象馬車乘,或繒綿被,或指環臂釧,或香瓔珞頸鉗,或金寶華鬘,或名衣上服,多人見已而共歎曰:如是為善!如是為快!若有財物,應作如是,極自娛樂。其物主者,隨所欲奪:或教人奪,即便自奪,或教人奪,多人見已而共說曰:彼假借者實為欺誑,非是假借。所以者何?其物主者,隨所欲奪:或教人奪,即便自奪,或教人奪。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假借,世尊說欲如假借,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

8)居士!猶去村不遠,有大果樹,此樹常多有好美果。若有人來,飢餓羸乏,欲得食果。彼作是念:此樹常多有好美果,我飢羸乏,欲得食果,然,此樹下無自落果可得飽食及持歸去。我能沿樹,我今寧可上此樹耶?念已便上。復有一人來,飢餓羸乏,欲得食果,持極利斧,彼作是念:此樹常多有好美果,然,此樹下無自落果可得飽食及持歸去。我不能沿樹,我今寧可斫倒此樹耶?即便斫倒。於居士意云何?若樹上人不速來下者,樹倒地時,必折其臂、餘肢體耶?居士答曰:唯然,瞿曇!於居士意云何?若樹上人速來下者,樹倒地時,寧折其臂、餘肢體耶?居士答曰:不也,瞿曇!居士!多聞聖弟子亦復作是思惟:欲如樹果,世尊說欲如樹果,樂少苦多,多有災患,當遠離之。若有此捨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謂:此一切世間飲食永盡無餘,當修習彼。是謂:聖法、律中更有此八支斷絕俗事而得作證。

雜阿含342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六常行,云何為六?若比丘眼見色,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識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舍利弗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故,世間難得,所應承事、恭敬、供養,則為世間無上福田。


攝異門分

[]

復次,應招延者,約捨世財。

應奉請者,約盡貪愛。欲求果報,是故招延。欲求解脫,是故奉請。

應合掌者,即為二事而延請時。

應和敬者,應設禮拜問訊等故,應可與彼戒見同故。

無上福田世應奉施者,於彼惠施果無量故。

雜阿含215

世尊說現法,說滅熾然,說不待時,說正向,說即此見,說緣自覺,世尊!云何為現法,……乃至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富留那!若眼見色已,覺知色,覺知色貪:我此內有眼識色貪如實知者,是名現見法。云何滅熾然?云何不待時?云何正向?云何即此見?云何緣自覺?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我有內眼識色貪,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若富留那!比丘眼見色已,覺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色,不起色貪覺如實知,是名滅熾然、不待時、正向、即此見、緣自覺;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雜阿含550

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

雜阿含554

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非時通達、緣自覺悟。

雜阿含1238

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證知

雜阿含848

復次,比丘!聖弟子念於法事:謂:如來說正法律,現法、離諸熾然、不待時節、通達涅槃、即身觀察、緣自覺知。

雜阿含912

於現法中遠離熾然,不待時節親近涅槃,即此身現緣自覺知

雜阿含931

復次,聖弟子念於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


攝異門分

[]

復次,善說者,文義巧妙故。

現見者,於現法中可證得故。

無熱者,離煩惱故。

無時者,出三世故。

難引者,老病死等不能引故。

難見者,天等趣中不可見故。

內自所證者,唯信他等不能證故。

諸有智者者,謂學無學。

為舍、為洲、為救、為歸、為趣者,由後後句釋前前句,顯出離義。


雜阿含443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聞法時,得正思惟:此苦聖諦正見已生;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正見已生。...如已生,如是,今生、當生亦如是。如生,如是,起、習、近、修、多修、觸、作證亦如是。


攝異門分

[]

又能了知四聖諦故,名為正見。

言生起者,於一切時容可生故。

已生起者,於過去世住無學位。

今生起者,於現在世或已證得,或修圓滿。

當生起者,或未證得,或勤修習。

應修、應習、應多修習者,隨其所應,如前當知。

《披》應修應習等者:前說:若修者,謂由了相作意故。若習者,謂由勝解作意故。多修習者,謂由餘作意故。又若修者,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若習者,謂無間、殷重修加行故。多修習者,謂於長時熟修習故。(陵本八十三卷二十頁6338)由是當知彼差別義。或作意攝、或加行攝,所望有別,是故此說隨其所應。

應隨護者,遠離隨順退墮法故。

言應觸者,由身體故。

應作證者,或果、或勝智,如說:我已證道故。

雜阿含1069

時,有尊者毘舍佉般闍梨子集供養堂,為眾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妙音清徹,句味辯正,隨智慧說,聽者樂聞,無所依說,顯現深義,令諸比丘一心專聽。...善哉!善哉!毘舍佉!汝能為諸比丘於此供養堂為眾多比丘說法,言辭滿足,……乃至顯現深義,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汝當數數為諸比丘如是說法,令諸比丘專精敬重,一心樂聽,當得長夜以義饒益,安隱樂住。

雜阿含1210

時,尊者舍利弗在供養堂,有眾多比丘集會而為說法,句味滿足,辯才簡淨,易解樂聞,不閡不斷,深義顯現。彼諸比丘專至樂聽,尊重憶念,一心側聽。

雜阿含253

時,毘紐迦旃延氏婆羅門尼知食已訖,著好革屣,以衣覆頭,別施高床,現起輕相慠慢而坐,語優陀夷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優陀夷答言:姊妹!今是非時。作此語已,從座起去。...諸弟子言:和上尼著好革屣,以衣覆頭,不恭敬坐,彼云何說?所以者何?彼尊者優陀夷以敬法故,不說而去。...時,和上尼知食訖已,脫革屣,整衣服,更坐卑床,恭敬白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優陀夷答言:汝今宜問,當為汝說。


攝異門分

[]

應時而說者,若了知彼願樂欲聞及堪聞者,方可為說。坐卑座等,是名為時。

應當序說先時所作。

若了知彼是增上已,即便殷重,隨其所能,盡己所有而為說法。為欲開示彼彼差別未曾有義,非直華詞樂說而已。

次第者,開示義故。隨密者,設妨難故。隨會者,顯釋彼故。

令歡喜者,化受教者故。令愛樂者,化處中者故。令喜樂者,化誹謗者故。

讚勵者,求彼實德,以稱順心,發自言音揄揚讚美。

訶擯者,觀彼實過,以無恚心,發自言音開示訶責。

道理者,具四道理故,謂觀待道理、作用道理、法爾道理、證成道理。

有益者,於所為處不棄捨故。

無雜者,無雜亂故,有繫屬故。

有法者,能引義故,依於苦等有無量種出離遠離所生法故。

如眾會者,隨剎帝利等四種會眾所堪能故。

以慈心者,為欲令彼得樂義故。

利益心者,云何當令若有殷重聽聞正法,皆得悟解,獲大利益故。

哀愍心者,欲令彼修法隨法行故。

無所依者,不為利養恭敬名稱故;謂不依止衣服等事,亦不依止禮敬等事,唯欲令他悟入正法。又不於他有所輕懱,乃至廣說不自高者,不為利養恭敬事故,作如是言:唯我能知如是法律,非汝等輩;乃至廣說讚己功德,談彼過失。

於時時間應聽法者,至如是時,應自觀察:我今說法多有所作,他說法時,應正了知,勿我於中當為障礙。即便殷重,以謙下心坐於卑座,具足威儀,隨其所能聽聞正法,起恭敬相。為欲啟悟先未解義,而興請問。若不悟解,或復沈疑,終不譏誚。於其勝者,恭敬隨順;於等、於劣,恭敬法故,亦不輕懱。

於說法師深生尊重。如說法者,當獲無上大果勝利故。

不輕法者,不作是言:此非綺飾文字章句,所有文句悉皆麤淺故。

不輕法師者,不作是言:彼於我所種姓卑劣等故。

不自輕者,不作是言:我於解法無有力能。於其所證無怯劣故。

奉教心者,無惱亂心,唯欲求解故。

心一趣者,為欲領解文句差別故。

屬耳聽者,為欲了知音韻差別故。

修治意者,為欲悟入甚深義故。

於一切心無不繫念者,為欲無間領解音韻文句義故,無不了知、無不通達而空過者。

雜阿含550

復次,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

雜阿含554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供養恭敬尊重之處,堪為世間無上福田。

雜阿含931

復次,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淨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


攝異門分

[]

復次,言正行者,謂是總句。

應理行者,住果有學。

質直行者,住於向道。

和敬行者,是其無學。由彼唯於大師、正法及學處等深恭敬故。

隨法行者,於因轉時法隨法行。由聞他音,內正如理而思惟故。

又應理行者,是其正道及果滅行。

質直行者,如其聖教而正修行,無諂無誑,如實顯現。

和敬行者,與六堅法而共相應。

隨法行者,法隨法行。

雜阿含71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又復差別者: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又復差別者: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雜阿含61

比丘!若於此法以智慧思惟、觀察、分別、忍,是名隨信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若於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觀察、忍,是名隨法行,超昇離生,越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中間不死,必得須陀洹果。

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

比丘!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

比丘!若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不起心漏,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得解脫。


攝異門分

[]

諸阿羅漢諸漏永盡,乃至廣說。

最極究竟,乃至廣說。

亦名出離,超出坑塹,越度坑塹,乃至廣說。

永斷五支,成就六支,乃至廣說。

獲得預流不顛墜法,決定趣向三菩提果,乃至廣說。如是一切,於自處所攝事分中,我當廣說。

雜阿含501

若正說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者,則我身是也,所以者何?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長太子,雖未灌頂,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於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處所建立於我。

雜阿含502

諸大德!若正說佛子者,則我身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所以者何?我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以少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譬如:轉輪聖王太子雖未灌頂,已得王法,不勤方便,能得五欲功德,我亦如是,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禪、解脫、三昧、正受,於一日中,世尊以神通力三至我所,三教授我,以大人處建立於我。

雜阿含1212

爾時,世尊臨十五日月食受時,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坐已,告諸比丘: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後邊身,為大醫師,拔諸劍刺;我為婆羅門,得般涅槃,持此後邊身,無上醫師,能拔劍刺,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諸比丘!當懷受我,莫令我若身、若口、若心有可嫌責事。

雜阿含1144

阿難!若有正問:誰是世尊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付以法財:諸禪、解脫、三昧、正受?應答我是,是則正說。譬如:轉輪聖王第一長子,當以灌頂住於王位,受王五欲,不苦方便,自然而得,我亦如是,為佛法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法餘財:諸禪、解脫、三昧、正受,不苦方便,自然而得。


攝異門分

[]

又大師子者,是其總句。

腹所生者,簡去異生卑劣子故。

口所生者,從說法音而誕生故。

法所生者,如理作意、法隨法行之所生故。

法所化者,從法身路而得成立,相似法故。

法等分者,受用無漏法之財寶,相似法故。

如是諸句,顯示增上生圓滿,及父相似法生圓滿。謂初句,於其增上生圓滿中,遮器過失;第二句,遮其精血不淨所生;第三句,遮其欲貪非正法生。如是三句,顯示增上生圓滿。第四句,顯示自體相似之法;第五句,顯示受用相似之法。如是二句,顯示父相似法生圓滿。

又序者,是緣。集者,是因。

緣增上故,名彼種類。因增上故,名彼所生。

雖因所生,藉緣勢力方得生起,為彼依故。又於此中後句釋前。



雜阿含295

若多聞聖弟子於世間集、世間滅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入,是名聖弟子招此善法,得此善法,知此善法,入此善法;覺知、覺見世間生滅,成就賢聖、出離、貫穿、正盡苦、究竟苦邊,所以者何?謂:多聞聖弟子世間集、滅如實知,善見、善覺、善入故。

雜阿含296

若沙門、婆羅門起凡俗見所繫,謂:說我見所繫、說眾生見所繫、說壽命見所繫、忌諱吉慶見所繫,爾時,悉斷、悉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成不生法,是名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緣生法,如實正知,善見,善覺,善修,善入。

雜阿含108

舍利弗言:汝等還西方,處處異國,種種異眾,必當問汝,汝等今於世尊所聞善說法,當善受、善持、善觀、善入,足能為彼具足宣說,不毀佛耶?不令彼眾難問詰責、墮負處耶?

雜阿含549

姊妹!若有沙門、婆羅門……乃至於識處一切入處正受,清淨鮮白者,見本、見患、見滅、見滅道跡;以見本、見患、見滅、見滅道跡故,是則實義存於心,寂滅而不亂,善見、善入。


攝異門分

[]

又善見者,是其總句。

言善知者,知法義故。

善思惟者,如其正理而思惟故。

善黠慧者,全分知故。

善通達者,如實知故。

由後二句,顯善見性;由前二句,顯彼加行。

又言聖者,是無漏故,及在聖者相續中故。

言出離者,出離三界一切苦故。

言決達者,究竟出離無退轉故。

雜阿含24

爾時,世尊告羅睺羅:比丘!云何知、云何見,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羅睺羅白佛言:世尊為法主、為導、為覆,善哉!世尊!當為諸比丘演說此義,諸比丘從佛聞已,當受持奉行。

雜阿含75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攝異門分

[]

復次,諸法皆以世尊為本者,由佛世尊是其最初現等覺故。

世尊為眼者,現等覺已,為諸天人等開示故。

世尊為依者,所說法中,隨所生起一切疑惑皆能遣故。

又佛世尊能為眼者,謂能引發俱生慧故。

能為智者,謂能引發加行慧故。

能為義者,謂能引發思所成慧故。

能為法者,謂能引發聞所成慧故。

不顯了義能決了者,一切疑惑皆能斷故。

能為一切義所依者,謂能引發一切世間及出世間興盛事故。

雜阿含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欲未來色,於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如是,過去、未來受、想、行、識無常,況現在識!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識,不欣未來識,於現在識厭、離欲、正向滅盡。如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攝異門分

[]

復次,厭者,謂於見道。

言離欲者,謂於修道離欲究竟。

所言滅者,謂於無學一切依滅。

前之二種,於加行位修習厭行及離欲行;後之一種,在無學位行於滅行。

又言厭者,由見諦故,於一切行皆悉厭逆。

言離欲者,由於修道永斷貪故。

言解脫者,由離貪故,一向安隱,於餘煩惱心得解脫。

遍解脫者,煩惱斷故,於生等苦普得解脫。

雜阿含937

佛告比丘:色為是常,為非常耶?比丘白佛:無常,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者,是苦耶?比丘白佛:是苦,世尊!佛告比丘: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復於中見是我、異我、相在不?


攝異門分

[]

復次,所有無常皆是苦者,義何謂耶?若有無常眾同分者,有生老等眾苦生起。若依諸觸有諸受者,彼皆變壞,生已尋滅,故說諸受皆悉是苦。若有生等苦法及有壞等苦法,彼皆無我。自非我故,於是處所亦無有我,由此攝受空、無我行。

雜阿含283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攝異門分

[]

又解了者,聞所成慧,諸智論者如是說故。

等解了者,思所成慧。

審解了者,修所成慧。即於如是三慧行中,所有諸忍,名為喜樂、若等喜樂、若遍喜樂。

又有無常隨觀、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者,如聲聞地已廣分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七

彼於諸蓋障修道者,心已解脫,餘有隨眠復應當斷。為斷彼故,起道現前,謂於諸行無常法性,極善精懇,如理觀察,是故念言於無常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又彼先時,或依下三靜慮,或依未至依定,已於奢摩他修瑜伽行,今依無常隨觀,復於毘缽舍那修瑜伽行。如是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心已,於諸界中,從彼隨眠而求解脫。云何諸界?所謂三界:一者、斷 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見道所斷一切行斷,名為斷界。修道所斷一切行斷,名離欲界。一切依滅,名為滅界。思惟如是三界,寂靜、安隱、無患,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彼由修習、多修習故,從餘修道所斷煩惱心得解脫,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 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

[]那個修行人對於五蓋能障礙修道人的心,這個時候已經解脫諸蓋障,殘餘的、剩餘的問題就是諸蓋的隨眠,就是貪欲、瞋恚等種子儲藏在他的身心裡面,還應該修學聖道,斷滅它。為斷彼隨眠故,發起聖道,讓聖道現前,這裡聖道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都是剎那生滅變化。他極能夠精微地,精者微細,就是深入地觀察;懇是真實,很誠懇很真實的這樣觀察,如無常的道理觀察思惟。所以心裡面這樣的念,就是把這個道理顯現在心裡面思惟,就這樣在心裡面有這樣的話:在這個入息出息上面修無常觀,我今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他有這種能力做如是觀。怎麼叫做能學無常隨觀入息出息呢?就是隨時隨地隨各種因緣,無常觀能現前;觀察色也是剎那剎那生滅,受想行識都是剎那剎那生滅,色聲香味觸法都是剎那剎那生滅,眼耳鼻舌身意都能剎那剎那生滅。由於此無常觀的有力量,就能調伏煩惱,不再那麼執著。

a)又那位修行人在過去的時候,或者他是依下三靜慮,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就是下三靜慮;四禪不在內,因為四禪沒有出入息,不能修阿那波那念。或者這個修行人沒有得初禪、二禪、三禪,祇是得未到地定,修觀的時候,就以未至定為依止處,修毘缽舍那觀。若是得初禪、二禪、三禪,就在初禪、二禪、三禪裡面修毗缽舍那觀。以前已經修成功奢摩他,瑜伽行就是相應行,就是奢摩他相應,毘缽舍那相應,都叫做瑜伽行。現在是說奢摩他修成功,這個時候,修十六勝行的時候,就依無常隨觀,就是在奢摩他裡面修無常觀,修無常觀的時候,也叫做修瑜伽行。如是成功奢摩他,就以奢摩他、毘缽舍那,熏修這個清淨心,使令蓋障都清除,於諸界裡面,從彼蓋障的隨眠種子而希求解脫。

b)諸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三種界。一者、斷界。二者、離欲界。三者、滅界。什麼叫做斷界呢?初入聖道,成就無我的智慧,見到諸法寂滅相的時候,這時候斷除一切的煩惱心,就是身見、戒取、疑這三種煩惱。從來也沒有斷過,現在是初開始斷煩惱,所以名之為斷。什麼叫做離欲界呢?得初果以後,繼續向前修學聖道,就斷五下分結裡面的貪、瞋這二種煩惱斷掉的時候,就遠離欲界,到色界。什麼叫做滅界呢?一切有漏種子都滅,一切有漏的種子叫做依,因為煩惱的現行依種子為所依,一切愛見的煩惱所依止的煩惱、所依止的種子全面的滅掉,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就是五上分結種子也滅。

c)前面是解釋什麼叫做三界,以下說修止觀。這位修行人在奢摩他裡面思惟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的寂靜,也就是把五下分結、五上分結全面的滅除,這時候心裡面是寂靜,再沒有煩惱賊在心裡面搗亂,心裡面寂靜。無論什麼時候,心裡面都是安隱的,沒有災患來苦惱他。這三界的寂靜不是自然的,是要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才可以,也就是修四念處、修無我觀、修無常觀。

d)他得初果以後,要繼續在入息出息上修四念處,修習又多修習,善修、善習、多修習故,從殘餘的修道所斷的煩惱,他的心裡面解脫這一切煩惱。是故念言:於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這三種隨觀入息出息,我今能學斷隨觀、離欲隨觀、滅隨觀入息出息,他這件事能做到。

anityānudarśī tasya nivaraṇebhyo vimuktacetaso mārgabhāvanāyā āntarāyikebhyo (...anuśayā avaśiṣṭā...) bhavanti prahātavyāḥ / sa teṣāṃ prahāṇāya mārgaṃ saṃmu-khīkaroti / yaduta saṃskārānityatām eva sādhu ca suṣṭhu ca yoniśaḥ pratyavekṣate / (...tenāha anityānudarśī...) / prahāṇānudarśī virāgānudarśī nirodhānudarśy āśvasan "nirodhānudarśy āśvasimī"ti śikṣate / nirodhānudarśī praśvasan nirodhānudarśī pra-śvasimīti śikṣate / tena ca pūrvaṃ prathamadvitīyatṛtīyadhyānasanniśrayeṇānāgamya-saṃniśrayeṇa vā punaḥ śamathayogaḥ kṛtaḥ / etarhy anityānudarśī vipaśyanāyāṃ yogaṃ karoti /evam asya tac cittaṃ śamathavipaśyanāparibhāvitaṃ dhātuṣu vimucya-te yadutānuśayebhyaḥ / katame dhātavaḥ / yaś ca prahāṇadhātur yaś ca virāgadhātur yaś ca nirodhadhātuḥ / tatra sarvasaṃskārāṇāṃ darśanaprahātavyānāṃ prahāṇāt pra-hāṇadhātuḥ/sarvasaṃskārāṇāṃ bhāvanāprahātavyānāṃ prahānād virāgadhātuḥ/sarvo-padhinirodhān nirodhadhātuḥ / sa evaṃ trīn dhātūñ śāntato manasikurvan kṣemata ārogyataḥ śamathavipaśyamāṃ bhāvayati / yenāsyāsevanānvayād bhāvanānvayād bahulīkārānvayād ava-śiṣṭebhyo bhāvanāprahātavyebhyaḥ kleśebhyaś cittaṃ vimu-cyate / (...tenāha / prahāṇānudarśī virāgānudarśī nirodhānudarśy āśvasan "nirodhānu-darśy āśvasimī"ti śikṣate...) /

雜阿含26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攝異門分

[]

又無常力之所損害,乃至廣說。當知此中,增一略文顯無常等差別,障礙差別為後,如其所應。

為欲獲得所未得者,最初得故,或先下劣有所證故。於上差別而作證者,謂於其斷而作證故。

言觀察者,此說於慧。

言審慮者,說三摩地。

如理觀察者,此說二法無顛倒轉。


雜阿含265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攝異門分

[]

雖實無有而顯現者,謂於此中實無樂故。

虛者,空無我故。

偽者,不淨故。

不堅者,無常故。此則顯示無四顛倒。

雜阿含265

1)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2)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3)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4)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於山林,見大芭蕉樹,𦟛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5)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馬兵、車兵、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無牢、無實、無有堅固;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離此餘身分,永棄丘塚間,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攝異門分

[]

1)復次,色如聚沫者,速增減故,水界生故,思飲食味水所生故,不可揉捼故。非如泥團可令轉變造作餘物,是故說言不可揉捼。又實非聚,似聚顯現,能發起一有情解故。

2)受喻浮泡者,三和合生,不久堅住相似法故。

言如地者,所謂諸根,彼生依故。

言如雲者,謂諸境界。

言如雨者,所謂諸識。

如雨擊者,所謂諸觸。

如浮泡者,所謂諸受,速疾起謝,不堅住故。

3)想同陽焰者,飈動性故,無量種相變易生故,令於所緣發顛倒故,令其境界極顯了故,由此分別男女等相成差別故。

4)云何行類芭蕉?如明眼人者,謂聖弟子。言利刃者,謂妙慧刀。言入林者,謂於五趣舉意攀緣,種種自性眾苦差別同樹法故。為取端直芭蕉柱者,謂為作者、受者我見。截其根者,謂斷我見。披折葉者,委細簡擇唯有種種思等諸行差別法故。彼於其中都無所獲者,謂彼經時無堅住故。何況堅實者,何況有餘常恆實我、作者、受者而可得見。

5)云何識如幻事?言幻士者,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衢道者,住四識住。造作四種幻化事者,謂象馬等,如象身等雖現可見,而無真實象身等事。如是應知隨福、非福、不動行識,住四識住,雖有作者及受者等我相可見,然無真實我性可得。

又識於內隱其實性,外現異相,猶如幻像。

雜阿含298

云何為生?若彼彼眾生,彼彼身種類生、超越、和合、出生,得陰、得界、得入處、得命根,是名為生。


攝異門分

[]

所言生者,謂初結生,即名色位。

等生則是胎藏圓滿。出謂出胎。

現謂嬰孩,乃至少年及中年位。起者,乃至極老年位。

又蘊得者,謂名色位。

界得,即是於此位中,彼種子得。

言處得者,名色增長,六處圓滿。

諸蘊現者,謂從出胎乃至老位。

命根起者,捨故眾同分,取新眾同分。


雜阿含298

云何為老?若髮白露頂、皮緩根熟、支弱背僂、垂頭呻吟、短氣前輸、柱杖而行、身體黧黑、四體班駮、闇鈍垂熟、造行艱難羸劣,是名為老。


攝異門分

[]

復次,言蹎蹶者,年衰邁時,行步去來多僵仆故。

言皓首者,髮毛變改白銀色故。

言襵多者,皮緩皺故。

言衰熟者,年衰邁時,即彼黃皴無光澤故。

言朽壞者,勢力勇健皆無有故。

脊傴曲者,身形前僂,憑杖行故。

多諸黑子莊嚴身者,青黑雜黶遍支體故。

言惛耄者,於所作事經行住等無多能故。

言羸劣者,諸根於境無多能故。

言衰退者,念智慧等無多能故。

遍衰退者,即諸根等,經彼彼念瞬息等位漸損減故。

諸根熟者,即彼衰廢無堪能故。

諸行朽者,根所依處時經久故。

體腐敗者,即彼所說性衰變故。



雜阿含298

云何為死?彼彼眾生,彼彼種類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命滅、捨陰時到,是名為死。


攝異門分

[]

復次,殞者,捨身形故。

終者,臨死時故。

喪者,若於是時尸骸猶在。

歿者,若於是時尸骸殄滅。

又喪者,據色身故。歿者,據名身故。

壽退、煖退者,將欲終時,餘心處在。

命根滅者,一切壽量皆窮盡故。

死者,其識棄捨心胸處故。

殂落者,從死已後,或一七日,或復經於二三七日。

雜阿含24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眼習近於色,則隨魔所自在,……乃至不得解脫魔繫;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若沙門、婆羅門眼不習近於色,不隨魔自在,……乃至得解脫魔繫;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習近,如是,繫、著、味、鄰、聚、使、受持、繫著、我所、求、欲、淳、濃、不捨亦如上說。


攝異門分

[]

復次,一切愚夫異生,於其六處,由執我故,名藏。

執我所故,名護。

由薩迦耶以為根本,各異世間見趣差別我慢增上愛現行故,名覆。

於順樂受所有六處有貪欲故,名味。

於順苦受所有六處有瞋恚故,名結。

於順不苦不樂受所有六處有愚癡故,名合。

於過去世所有六處有顧戀故,名隨眠。

於未來世所有六處有希望故,名繫屬。

於現在世所有六處有耽染故,名執著。

於自攝受他身六處,執為我所。

於劣中勝非自攝受他身六處,依慢種類,發起於慢。

於不定地欲界所繫,發起後後所有希求。

於其定地色無色繫,如其所應,由廣大微妙故,發起厚重。

依在家品色聲香味觸,由愛味眷屬所隨逐故,發起甘味。

依出家品六處,由懈怠放逸煩惱故,遍於一切不能捨離。

雜阿含245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品法經?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歡喜、讚歎、樂著、堅住;有眼識色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樂著、苦厭,比丘見已,瞋恚、嫌薄,如是比丘於魔不得自在,……乃至不得解脫魔繫;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有眼識色可愛、可念、可樂、可著,比丘見已,知喜不讚歎、不樂著堅實;有眼識色不可愛、念、樂、著,比丘見已,不瞋恚、嫌薄。如是比丘不隨魔自在,……乃至解脫魔繫;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比丘四品法經。


攝異門分

[]

復次,可欣、可樂、可愛、可意者,當知此四句略顯可愛事。此可愛事略有三種。一、可希求事,二、可尋思事,三、可耽著事。

未來可愛事可希求故,名為可欣。

過去可愛事唯可欲故、唯可樂故,名為可樂。

現在可愛事略有二種。一、境界事,二、領受事。

若境界事可愛樂故,名為可愛。

若領受事可愛樂故,名為可意。

如是所說諸可愛事,或過去、或未來、或現在、或境界、或領受,有差別故,或名可希求事、或名可尋思事、或名可耽著事,是故宣說如是一切諸句差別。

又可欣者,約未來世,可希求故。

可樂者,約現在世,現可欲樂無厭足故。

可意者,約過去世,隨念可意而追憶故。

可愛者,約妙色相,貫通三世皆可愛故。

又可欲者,悅意記念故。

欲所引者,欲界繫故,或復隨順二種差別受用欲故。

可染著者,貪處所故。

雜阿含490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有漏盡,云何名為有漏盡?

舍利弗言:有漏者,三有漏,謂:欲有漏、有有漏、無明有漏。此三有漏欲盡無餘,名有漏盡。...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無明者,云何為無明?舍利弗言:所謂無明者,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中際無知;佛、法、僧寶無知;苦、集、滅、道無知;善、不善、無記無知;內無知、外無知,若於彼彼事無知闇障,是名無明。閻浮車語舍利弗:此是大闇積聚!...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有,云何為有?舍利弗言:有,謂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有身,云何有身?舍利弗言:有身者,五受陰,云何五受陰?謂: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苦者,云何為苦?舍利弗言: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略說五受陰苦,是名為苦。...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流者,云何為流?舍利弗言:流者,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扼者,云何為扼?扼如流說。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取者,云何為取?舍利弗言:取者,四取,謂:欲取、我取、見取、戒取。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縛者,云何為縛?舍利弗言:縛者,四縛,謂:貪欲縛、瞋恚縛、戒取縛、我見縛。...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結者,云何為結?舍利弗言:結者,九結,謂:愛結、恚結、慢結、無明結、見結、他取結、疑結、嫉結、慳結。...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使者,云何為使?舍利弗言:使者,七使,謂:貪欲使、瞋恚使、有愛使、慢使、無明使、見使、疑使。...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欲者,云何為欲?舍利弗言:欲者,謂:眼所識色,可愛、樂、念、染著色;耳、聲;鼻、香;舌、味;身所識觸,可愛、樂、念、染著觸,閻浮車!此功德非欲,但覺想思惟者是。時,舍利弗即說偈言:非彼愛欲使,世間種種色,唯有覺想者,是則士夫欲。彼諸種種色,常在於世間,調伏愛欲心,是則黠慧者。...

閻浮車問舍利弗言:所謂蓋者,云何為蓋?舍利弗言:蓋者,有五蓋;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穌息者,云何為穌息?舍利弗言:穌息者,謂:斷三結。...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穌息者,云何為得穌息者?舍利弗言:得穌息者,謂:三結已盡、已知。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上穌息,云何為得上穌息?舍利弗言:得上穌息者,謂:貪欲永盡,瞋恚、愚癡永盡,是名得上穌息。...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上穌息處,云何為得上穌息處?舍利弗言:得上穌息處者,謂:貪欲已斷、已知,永盡無餘,瞋恚、愚癡已斷、已知,永盡無餘,是為得上穌息處。...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清涼,云何為清涼?舍利弗言:清涼者,五下分結盡,謂:身見、戒取、疑、貪欲、瞋恚。...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得清涼,云何為得清涼?舍利弗言:五下分已盡、已知,是名得清涼。...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上清涼者,云何為上清涼?舍利弗言:上清涼者,謂:貪欲永盡無餘,瞋恚、愚癡永盡無餘,一切煩惱永盡無餘,是名上清涼。...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得上清涼,云何名得上清涼?舍利弗言:得上清涼者,謂:貪欲永盡無餘,已斷已知,瞋恚、愚癡永盡無餘,已斷、已知,是名得上清涼。...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愛,云何為愛?舍利弗言:有三愛,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閻浮車問舍利弗:謂業跡,云何為業跡?舍利弗言:業跡者,十不善業跡,謂: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穢者,云何為穢?舍利弗言:穢者,謂三穢:貪欲穢、瞋恚穢、愚癡穢。...

如穢,如是,垢、膩、刺、戀、縛亦爾。

雜阿含201

云何知、云何見,次第盡一切結、斷一切縛、斷一切使、斷一切上煩惱、斷一切結、斷諸流、斷諸軛、斷諸取、斷諸觸、斷諸蓋、斷諸纏、斷諸垢、斷諸愛、斷諸意、斷邪見生正見、斷無明生明?比丘!如是觀眼無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見,次第無明斷,明生。

雜阿含276

多聞聖弟子以智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使、煩惱、上煩惱、纏。是故,諸姊妹!當如是學:於所可樂法,心不應著,斷除貪故;所可瞋法,不應生瞋,斷除瞋故;所可癡法,不應生癡,斷除癡故;於五受陰當觀生、滅;於六觸入處當觀集、滅;於四念處當善繫心;住七覺分,修七覺分已,於其欲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其有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於無明漏心不緣著,心得解脫。諸姊妹!當如是學。


攝異門分

[]

1)結

復次,於五種事能和合故,說名為結。五種事者,一、所結事,二、能結事,三、罪過事,四、等流事,五、趣向事。

諸結所緣,名所結事。所以者何?由愛恚等,各於所緣隨相差別而和合故。

即彼諸結展轉相引而和合故,名能結事。

諸結因緣,於現法中能生過罪,乃至領受從彼所生心法憂苦。由此因緣,能和合故,名罪過事。

為當來世猛利貪等生成之因而和合故,名等流事。

能生五趣,於諸趣中能和合故,名趣向事。

由此因緣,自行惡行,遭他笞罰、縛錄、訶罵、驅擯、害等種種眾苦而生起故,名能自損。

若不自遭,令他遭故,名能損他。

若由彼故,自他俱遭,名能俱損。

能生現法罪者,謂由彼故,遭如所說種種苦事,然不決定往諸惡趣。

能生後法罪者,謂由彼故,雖於現法他所不知,然能為因往諸惡趣。

能生現法後法罪者,謂具二種。

於現法中多懷染著,所欲不遂,廣生種種心法憂苦,復於當來往諸惡趣。結雖無量,就勝而言,略有九結。

2)縛

又約不隨所欲義故,說有三縛,謂貪瞋癡,依三受故。由彼因緣,雖欲脫彼而不能脫,故名為縛。

3)隨眠

又煩惱品麤重種子之所隨逐,說名隨眠,是隨縛義、是微細義。取其根本,但有七種。

4)隨煩惱

又從煩惱生故,親近煩惱故,隨惱亂心故,名隨煩惱。除七隨眠,所餘一切染汙心法皆隨煩惱。

5)纏

又現起相續無斷絕義,說名為纏。纏有八種,謂無慚等。

6)株杌

又彼能令轉成上品相續起故,能令身心無堪能故,說為株杌。如舄鹵田,不任耕植。又處所別故,彼所生疑有差別故,說五心株。

《披》又處所別故等者:疑所依處有五差別。一、於大師所,二、於正法所,三、於所學處,四、於教誡所,五、於諸有智梵行者所。依此五處而生疑惑猶豫,由是故說有五心株。集異門論名五心栽,名別義同。

貪等別故,說有三種。

《披》貪等別故說有三種者:貪瞋癡別,名三株杌。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八卷七頁573

7)垢

又彼能令不清淨故,說名為垢。

8)儞伽

又於諸處門,常流注故,名為儞伽。常能害故,亦名儞伽。

9)箭

又彼能令不寂靜故,說名為箭。如被毒箭,若未拔時多不寂靜。

10)所有

又能障捨故,有戲論故,名為所有。

11)惡行

又非法行、不平等行現在前故,說名惡行。

《披》又非法行等者:三摩呬多地決擇中說:由非善義,名非法行;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陵本六十二卷四頁4977

12)根

又能等起一切煩惱、諸惡行故,說名為根。

13)漏

又能出生當來生故,說名為漏。

14)匱

又既生已,由老死等令匱乏故,說名為匱。

15)燒

又非愛合會、所愛乖離、貪求利養所燒然故,說名為燒。

16)惱

又能令愁歎憂苦惱故,說名為惱。

17)暴流

又能令順流而漂溺故,說名暴流。

18)軛

又依前際,能為現法生死流轉勝方便故,說名為軛。

19)取

又依現在,能為未來勝方便故,說名為取。

20)繫

又難解故,說名為繫。

21)蓋

又於所知事能障智故,說名為蓋。

22)五結

又望色無色界,欲界為下分;望其修道,見道為下分。由約此二下分差別,隨其所應,說名五下分障,亦名五下分結。與此相違,當知說有五上分結。

23)林

又言林者,能生種種苦蘊體性。由親愛故,彼得增長,說名稠林。

24)諍

又能發起諸鬥訟等種種忿競,故名為諍。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

1)三漏

復次,諸欲界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欲漏。

諸色無色二界所繫一切煩惱,唯除無明,說名有漏。

若諸有情,或未離欲、或已離欲,除諸外道所有邪僻,分別愚癡所生惡見蔽覆其心;依此惡見,於彼諸欲一分尋求、一分離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於彼三界所有無智,總攝為一,立無明漏。

2)九結

復次,有九種事能和合故,當知建立九結差別。云何九事?一、依在家品,可愛有情、非有情數,一切境界貪愛纏事。二、即依此品,可惡有情、非有情數,一切境界瞋恚纏事。三、依有情數憍慢纏事。若四、五、六,依惡說法諸出家品,三種邪僻勝解纏事。謂依聽聞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攝修故,如是差別即為三種。七、於善說法律無勝解纏事。八、依出家品,智貧窮事。九、依在家品,財貧窮事。由此九事,如其所應,當知配屬愛等九結。此中由嫉變壞心故,於正法內發起法慳,由此當來智慧貧乏。餘隨所應,配屬應知。

3)三縛

復次,由為貪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樂受境界,心不能捨。如是瞋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苦受境界,心不能捨;由愚癡縛所纏縛故,於能隨順非苦樂受中庸境界,心不能捨。由此因緣,故立三縛。

4)七隨眠

復次,煩惱品所有麤重隨附依身,說名隨眠。能為種子,生起一切煩惱纏故。當知此復建立七種。由未離欲品差別故,由已離欲品差別故,由二俱品差別故。由未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欲貪、瞋恚隨眠;由已離欲品差別故,建立有貪隨眠;由二俱品差別故,建立慢、無明、見、疑隨眠。如是總攝一切煩惱。

5)隨煩惱

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cf.187

6)八纏

復次,一切煩惱皆有其纏,由現行者悉名纏故。然有八種諸隨煩惱,於四時中數數現行,是故唯立八種為纏。謂於修學增上戒時,無慚、無愧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心時,惛沈、睡眠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於修學增上慧時,簡擇法故,掉舉、惡作數數現行,能為障礙。若同法者展轉受用財及法時,嫉妒、慳吝數數現行,能為障礙。

7)四暴流

復次,欲貪瞋等欲界所繫煩惱行者,欲界所繫上品煩惱未斷、未知,名欲暴流。有、見、無明三種暴流,如其所應,當知亦爾。謂於欲界未得離欲,除諸外道,名欲暴流。已得離欲,名有暴流。若諸外道,從多論門,當知有餘二種暴流。謂諸惡見略攝為一,名見暴流;惡見因緣略攝為一,說名第四無明暴流。

8)四軛

復次,若諸煩惱等分行者,非增非減,即上所說一切煩惱,說名為軛。

9)四取

復次,當知依於二品建立四取。一、在家品,二、外道法中諸出家品。當知此中,若所取、若能取、若所為取,如是一切總說為取。

問:何所取?答:欲、見、戒禁、我語是所取。

問:何能取?答:四種欲貪是能取。

問:何所為取?

答:為得諸欲及為受用故,起初取。由貪利養及以恭敬增上力故,或為詰責他所立論,或為免脫他所徵難,起第二取。奢摩他支為所依止、為所建立,為欲往趣世間離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三摩鉢底,起第三取。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受果所有士夫,及為隨說流轉還滅士夫之相,起我語取。如是四取依於二品,謂受用欲諸在家品,及惡說法毗奈耶中諸出家品。由佛世尊每自稱言:我為諸取遍知、永斷正論大師。故於此法誓修行者,雖帶煩惱身壞命終,而不於彼建立諸取。所以者何?彼於諸欲無所顧戀而出家故,於見、戒禁及以我語無執受故。

惡說法者有二差別。一、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二、能證入世間定者。依於見愛展轉發起怨諍論者,建立見取;依能證入世間定者,立戒禁取。二品為依,執著我語,故依俱品立我語取。此中見者,謂六十二,如前應知。邪分別見之所受持身護、語護,說名為戒;隨此所受形服、飲食、威儀行相,說名為禁。諦故、住故,論說有我,名為我語。執有實物,說名諦故;執可安立,說名住故。又於此中,欲愛為緣,建立欲取;依止智論,利養恭敬等愛為緣,建立見取;定愛為緣,立戒禁取;有無有愛為緣,立我語取。

10)四繫

復次,當知四繫,唯依外道差別建立,如前應知。

11)五蓋

復次,違背五處,當知建立五蓋差別。

一、為在家諸欲境界所漂淪故,違背聖教,立貪欲蓋。

二、不堪忍諸同法者訶諫、驅擯、教誡等故,違背所有可愛樂法,立瞋恚蓋。

三、由違背奢摩他故,立惛沈睡眠蓋。

四、由違背毗鉢舍那故,立掉舉惡作蓋。

五、由違背於法論議無倒決擇、審察諸法大師聖教涅槃勝解故,建立疑蓋。

12)株杌

復次,若貪瞋癡纏所纏故,或彼隨眠所隨眠故,心不調柔,心極愚昧,於得自義能作衰損,故名株杌。

13)三垢

復次,於弊下境所起貪欲,名為貪垢。於不應瞋所緣境事所起瞋恚,名為瞋垢。於極顯現、愚癡眾生尚能了事所起愚癡,名為癡垢。

14)燒害

復次,若貪瞋癡數數現行,恆常流溢,燒惱身心,極為衰損,說名燒害。

15)箭

復次,若貪瞋癡遠離慚愧,無慚愧故,一向無間,不可制伏,定為傷損,說名為箭。

16)所有

復次,若貪瞋癡慚愧間雜,由相續故非剎那故,有可制伏,說名所有,是繫所攝極下穢義。




雜阿含1174

佛告比丘:此岸者,謂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人取者,猶如有一習近俗人及出家者,若喜、若憂、若苦、若樂,彼彼所作,悉與共同,始終相隨,是名人取;非人取者,猶如有人願修梵行:我今持戒、苦行、修諸梵行,當生在處處天上。是非人取;洄澓者,猶如有一還戒退轉;腐敗者,犯戒、行惡不善法,腐敗寡聞,猶莠稗、吹貝之聲,非沙門為沙門像,非梵行為梵行像。

 

攝異門分

[]

明所治故,說名為黑。

能引苦故,說名無義。

無所用故,說名弊下。

性染汙故,說名有罪。

不應習近故,說名應遠離。

毀犯所受清淨戒故,名突尸羅。

又惡法者,謂極猛利無慚無愧,不信佛等,毀謗賢聖,邪見相應故;或復種種惡法現行故;又有貪欲、瞋恚心等,乃至廣說。

當知此中,內朽敗者,外持沙門相故,內無沙門法故;猶如大木,外皮堅妙,內被蟲食,虛無有實。

下產生者,廣如下產及非下產法門中說。

《披》下產生者等者:謂是異生諸卑劣子,產門所生、精血不淨所生、欲貪所生,名下產生。若大師子,腹所生、口所生、法所生,名非下產生。如前顯示增上生圓滿中說。

水生蝸螺者,謂所聽受與水相似,除渴愛故。若諸苾芻犯禁戒等,如彼蝸螺穢濁淨水,是故猶如有蝸螺水,不堪飲用,應遠離故。

螺音狗行者,謂諸苾芻習行惡行,於受利養臥具等時,自稱年臘最第一故。

實非沙門稱沙門者,已失苾芻分,稱有苾芻分故。實懷惡欲,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沙門故。

非梵行者,實非遠離婬欲穢法,而自稱言我遠離故。

又失苾芻性,而自稱有苾芻性,是故說名妄稱梵行。

實非沙門,而自稱言我是第一真實沙門,是故說名妄稱沙門。

又捨所受故,名突尸羅。

先捨惡法復還取故,名為惡法。

形相意樂互不相稱,由是因緣,名內朽敗。

隨其所欲而行住故,名下產生。

毀辱所聞故,名水生蝸螺。

由邪受用諸信施故,名螺音狗行。

邪言說故,名為妄稱沙門梵行。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

或犯尸羅,內懷朽敗,外現真實。如水所生雜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非行梵行,自稱梵行。

duḥśīlo vā bhavaty antaḥpūtir avasrutaḥ...) (...kaśaṃbakajātaḥ śaṃkhasvarasamācāraḥ aśramaṇaḥ śramaṇapratijñaḥ...) abrahmacārī brahmacāriprati- jñaḥ

雜阿含267

凡愚眾生於色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於色,隨色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

雜阿含551

云何不空欲?謂五欲功德:眼識色,愛樂念長養,愛欲深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愛樂念長養,愛欲深染著,於此五欲不離貪、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是名不空欲。

云何名空欲?謂:於此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

雜阿含985

云何為從愛生愛?謂:有一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復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故,我於他人復生於愛,是名從愛生愛。

雜阿含284

若於所取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其心驅馳,追逐名色;名色緣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攝異門分

[]

1)復次,染者,謂樂著受用故。著者,謂即於彼無所顧惜故。

2)饕餮者,謂希望未來所得受用事故。吞吸者,謂彼所餘助伴煩惱所吞吸故。迷悶者,次後當說。

3)耽著者,謂堅執已得,無所營為故。貪求者,謂追求未得,勤加行故。

4)欲者,謂於未得、已得,希求獲得及受用故。貪者,謂於受用喜樂堅著故。

5)親昵及愛樂,如所親昵所愛樂中,應知其相。

6)藏者,謂於內所攝自體中愛故。護者,謂於他相續中愛故。

7)執者,謂於我所中愛故。渴者,謂倍增希求故。

8)所染者,謂貪居處故。所憍者,謂七種憍所居處故。

《披》七種憍者: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族姓憍、色力憍、富貴憍、多聞憍。如意地說應知。(陵本二卷十九頁175

所欲者,謂種種品類受用貪欲所居處故。

9)所親昵者,謂是過去諸顧戀愛所隨處故。所愛樂者,謂是現在諸欣喜愛所隨處故。又現法中串所習愛,名為親昵。宿世串習所發生愛,名為愛樂。

10)所迷悶者,不能於中觀察功德及過失故。

11)所貪著者,是耽樂心所居處故。所縛著者,是貪瞋癡所居處故。

12)所希求者,能生愛故。所繫縛者,是一切結所居處故。

13)是惡者者,謂能和合不善法故。

14)為令現前而喜樂者,謂希望故。為令現前而言說者,謂以語言而追求故。為令證得而遽務者,謂生貪著身追求故。

15)耽著而住者,謂得已抱持而不捨故。

16)等染者,謂於樂受起貪欲故。等惡者,謂於苦受起貪恚故。等愚者,謂於三受起愚癡故。

17)顧戀者,謂於過去故。繫心者,謂於未來故。劬勞者,謂由彼因緣,正起追求故。

18)熾然者,謂所欲果遂,起染汙心故。燒者,謂所欲衰損,起染汙心故。惱者,謂所得變壞故。

19)為祈禱者,顯示取著吉祥愛故。為觸對者,顯示取著摩執愛故。為希求者,顯示取著與利愛故。為欣悅者,顯示取著如意思惟所有愛故。

20)又於諸欲其心趣入清淨,乃至廣說於五種出離界,應知如前三摩呬多地已說。

《披》又於諸欲其心趣入清淨等者:三摩呬多地說:於諸欲中心不趣入,不美,不住,無有勝解,乃至廣說終不領納緣彼諸受。(陵本十一卷十二頁892)如是種種諸離欲相,是名其心趣入清淨。言五種出離界者,謂欲、恚、害出離,色出離,薩迦耶滅出離。亦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一卷十一頁890

21)言憍醉者,謂與三憍共相應故。

《披》謂與三憍共相應故者:此中三憍,謂無病憍、少年憍、長壽憍。聲聞地說:謂如有一樂受欲者,為受諸欲食於所食。乃至廣說當得勇健,膚體充實,長夜無病,久時少壯,不速衰老,壽命長遠。(陵本二十三卷十三頁1982)其義應知。

極憍醉者,謂依止憍,遍於諸惡不善法中,能令其心不防護故。

22)趣憍醉者,謂於憍醉所有因緣受學轉故。於諸欲中生等憍者,謂不觀過受用欲故。

23)平安者,謂樂受自相故。領受者,謂諸受共相故。趣受者,謂餘受因相故。

24)又欲貪、堅著、拘礙、饕餮等貪,如聞所成地已說。

---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

1)貪異名者,亦名為喜,亦名為貪,亦名為顧,亦名為欣,亦名為欲,亦名為昵,亦名為樂,亦名為藏,亦名為護,亦名為著,亦名為希,亦名為耽,亦名為愛,亦名為染,亦名為渴。

2)喜、貪差別,我今當說。

緣依止受所生欣樂,說名為喜;緣生受境所起染著,說名為貪。

又於將得境生名喜,若於已得境生名貪。

又於已得臨將受用名喜,即於此事正受用時名貪。

又於能得境界方便名喜,即於境界名貪。

又於後有名喜,於現境界名貪。

又於所愛他有情類榮利名喜,於自所得榮利名貪。



雜阿含187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

何等為一法成就?謂:貪欲。一法成就,堪能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

何等一法成就?謂:無貪欲。成就無貪欲法者,堪能知色無常,堪能知受、想、行、識無常。...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明、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不翳亦如是。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獨證亦復如是。如貪,如是,恚、癡、瞋、恨、呰、執、嫉、慳、幻、諂、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憍慢、放逸、矜高、曲偽、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貪、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欲愛、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贔屓、懶、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

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卷第九

雜事品第十六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逝多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汝等若能永斷一法,我保汝等定得不還。一法謂貪若永斷者,我能保彼定得不還。如是瞋、癡、忿、恨、覆、惱、嫉、慳、誑、諂、無慚、無愧、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憍、放逸、傲、憤發、矯妄、詭詐、現相、激磨、以利求利、惡欲、大欲、顯欲、不喜足、不恭敬、起惡言、樂惡友、不忍、耽嗜遍耽嗜、染貪、非法貪、著貪、惡貪、有身見、有見、無有見、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瞢憒、不樂、頻申欠呿、食不調性、心昧劣性、種種想、不作意、麁重、觝突、饕餮、不和軟性、不調柔性、不順同類、欲尋、恚尋、害尋、親里尋、國土尋、不死尋、陵蔑尋、假族尋、愁歎、苦憂、擾惱,於此一法若永斷者,我能保彼定得不還。

爾時世尊為攝前義而說頌曰:

貪所繫有情, 數往諸惡趣, 智者能正斷, 不還此世間。

如是瞋癡乃至擾惱,一一別頌,如貪應知。

1)云何貪?謂於欲境諸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樂、迷悶、耽嗜、遍耽嗜、內縛、悕求、耽湎苦集、貪類、貪生,總名為貪。

2)云何瞋?謂於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欲為擾惱,已瞋當瞋現瞋,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當為過患、現為過患,總名為瞋。

3)云何癡?謂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際無知,於內無知、外無知、內外無知,於業無知、異熟無知、業異熟無知,於善作業無知、惡作業無知、善惡作業無知,於因無知、因所生法無知,於佛無知、法無知、僧無知,於苦無知、集無知、滅無知、道無知,於善法無知、不善法無知,於有罪法無知、無罪法無知,於應脩法無知、不應脩法無知,於下劣法無知、勝妙法無知,於黑法無知、白法無知,於有敵對法無知、於緣生法無知、於六觸處如實無知。如是無知無見、非現觀、黑闇愚癡、無明盲冥、罩網纏裏、頑騃渾濁、障蓋發盲、發無眼、發無智、發劣慧、障礙善品、令不涅槃、無明漏、無明瀑流、無明軛、無明毒根、無明毒莖、無明毒枝、無明毒葉、無明毒花、無明毒果、癡、等癡、極癡、欣、等欣、極欣、癡類、癡生,總名為癡。

4)云何忿?謂忿有二種:一、屬愛忿;二、屬非愛忿。屬愛忿者,謂於父母兄弟姊妹妻妾男女及餘隨一親屬朋友,所發生忿怒。有忿言:如何不與我此物而與我如是物?如何不與我作此事而與我作如是事?」由此發生諸忿等忿遍忿極忿、已忿當忿現忿、熱極熱、烟極烟、焰極焰、凶勃麁惡、心憤發、起惡色、出惡言,是名屬愛忿。屬非愛忿者,謂有一類作是思惟:「彼今於我欲為無義、欲為不利益、欲為不安樂、欲為不滋潤、欲為不安隱。然彼於我已作無義、當作無義、現作無義。諸有於我欲為無義乃至不安隱,而復於彼欲為有義、欲為利益、欲為安樂、欲為滋潤、欲為安隱。然復於彼已作有義、當作有義、現作有義。諸有於我欲為有義乃至安隱,而復於彼欲為無義乃至不安隱。」由此發生諸忿等忿乃至起惡色出惡言,是名屬非愛忿。此屬愛非愛,總名為忿。

5)云何恨?謂有一類作是思惟:「彼既於我欲為無義廣說如前,我當於彼亦如是作。」此能發忿,從瞋而生,常懷憤結諸恨等恨遍恨極恨,作業難迴、為業纏縛、起業堅固、起怨起恨、心怨恨性,總名為恨。

6)云何覆?謂有一類,破戒、破見、破淨命、破軌範,於本受戒不能究竟、不能純淨、不能圓滿。彼既自覺所犯已久,作是思惟:「我若向他宣說開示施設建立所犯諸事,則有惡稱惡譽、被彈被厭、或毀或舉,便不為他恭敬供養。我寧因此墮三惡趣,終不自陳上所犯事。」彼既怖得惡稱惡譽乃至怖失恭敬供養,於自所犯便起諸覆等覆遍覆、隱等隱遍隱、護等護遍護、藏等藏遍藏、已覆當覆現覆,總名為覆。

7)何惱?謂有一類,於僧等中因法非法而興鬪訟。諸苾芻等為和息故勸諫教誨,而固不受。此不受勸諫性、不受教誨性、極執性、極取性、左取性、不右取性、難勸捨性、拙應對性、師子執性、心蛆螫性、心佷戾性,總名為惱。

8)云何嫉?謂有一類,見他獲得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可愛五塵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作是思惟:「彼既已獲恭敬等事,而我不得。」由此發生諸戚極戚、苦極苦、妬極妬、嫉極嫉,總名為嫉。

9)云何慳?謂慳有二種:一、財慳;二、法慳。財慳者,謂於諸所有可愛五塵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及餘資具,障礙遮止令他不得。於自所有可愛資具,不施不遍施不隨遍施、不捨不遍捨不隨遍捨、心悋惜性,是名財慳。法慳者,謂所有素怛纜、毘奈耶、阿毘達磨,或親教、軌範、教授教誡,或展轉傳來諸祕要法,障礙遮止令他不得。於自所有如上諸法,不授與他亦不為說,不施不遍施不隨遍施、不捨不遍捨不隨遍捨、心悋惜性,是名法慳。此財法慳,總名為慳。

10)云何誑?謂於他所,以偽斗偽斛偽秤、詭言施詫誑誘令他謂實。諸誑等誑遍誑極誑,總名為誑。

11)云何諂?謂心隱匿性、心屈曲性、心洄復性、心沈滯性、心不顯性、心不直性、心無堪性,總名為諂。

12)云何無慚?謂無慚無所慚無別慚、無羞無所羞無別羞、無敬無敬性、無自在無自在性、於自在者無怖畏轉,總名無慚。

13)云何無愧?謂無愧無所愧無別愧、無恥無所恥無別恥,於諸罪中不怖不畏、不見怖畏,總名無愧。

14)云何慢?謂於劣謂己勝、或於等謂己等,由此起慢已慢當慢、心舉恃、心自取,總名為慢。

15)云何過慢?謂於等謂己勝、或於勝謂己等,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過慢。

16)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謂己勝,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慢過慢。

17)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等,隨觀見我或我所,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我慢。

18)云何增上慢?謂未得謂得、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證謂證,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增上慢。

19)云何卑慢?謂於多勝謂己少劣,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卑慢。

20)云何邪慢?謂己無德而謂有德,由此起慢乃至心自取,總名邪慢。

21)云何憍?謂有一類作是思惟:「我之種姓、家族色力、工巧事業、若財若位、戒定慧等,隨一殊勝。」由此起憍極憍、醉極醉、悶極悶、心傲逸、心自取、起等起、生等生、高等高、舉等舉、心彌漫性,總名為憍。

22)云何放逸?謂於斷不善法、集善法中,不脩不習、不恒作、不常作、捨加行,總名放逸。

23)云何傲?謂有一類,應供養者而不供養、應恭敬者而不恭敬、應尊重者而不尊重、應讚歎者而不讚歎、應問訊者而不問訊、應禮拜者而不禮拜、應承迎者而不承迎、應請坐者而不請坐、應讓路者而不讓路。由此發生,身不卑屈、不等卑屈、不極卑屈、身傲心傲、自傲誕性,總名為傲。

24)云何憤發?謂身擒害性、心擒害性、身戰怒性、心戰怒性、身憤發、心憤發、已憤發、當憤發,總名憤發。

25)云何矯妄?謂多貪者,為供養故、為資具故、為恭敬故、為名譽故,拔髮燂髭、臥灰露體、徐行低視、高聲現威、顯自伎能苦行等事,總名矯妄。

26)云何詭詐?謂多貪者,為得如前供養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語:「汝等今者善得人身,諸有誦持經律對法、善說法要、妙閑傳記、製造疏論、樂阿練若、樂但三衣、樂常旋禮、樂糞掃衣、樂行乞食、樂一鉢食、樂一受食、樂一坐食、樂居樹下、樂居露地、樂處塚間、樂坐不臥、樂隨得坐、得不淨觀、得持息念、得四靜慮、得四無量、得四無色、得四聖果、得六通慧、得八解脫,此等賢聖但入汝家,皆得汝等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作依怙。我之行德未減前人,今至汝家,固望同彼。」是名詭詐。復有詭詐,謂多貪者,為得如前供養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語:「汝應於我如父母想,我亦於汝如男女想。自今已後共為親眷,憂喜榮辱咸悉是同。先來世間汎號於我為沙門釋子,從今向去皆悉稱我為汝家沙門。凡我所須資身眾具衣藥等物,汝皆見供。汝若不能,我脫別往餘敬信家,汝豈不辱?」如是所作種種不實方便語言,總名詭詐。

27)云何現相?謂多貪者,為得如前供養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語:「賢士賢女!此衣此鉢、此坐臥具、此衫裙等,我若得之,甚為濟要當常寶護以福於汝。除汝能捨,誰當見惠?」作此方便而獲利者,總名現相。

28)云何激磨?謂多貪者,為得如前供養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語:「汝父母等具足淨信戒聞捨惠,乘斯善業已生人天及得解脫。而汝無信戒聞捨慧,既無善業,後若命終定生惡趣,其如之何?」如是讚毀以求利者,總名激磨。

29)云何以利求利?謂有一類,先從餘家求得衣鉢及餘隨一支身命緣,持往餘家而現之曰:「彼某甲家與我此物。然彼施主於長時中恒資給我衣鉢等物。汝家若能如彼施者,便亦是我所依止處。」因前方便獲後利者,如是總名以利求利。

30)云何惡欲?謂有一類,實不誦持經律對法,廣說乃至實非證得八解脫者,而欲令他知己實是誦持經律對法等者,因斯而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作依怙。又自實無出家遠離所生善法,而為他人宣說開示顯己證得。如斯等類,總名惡欲。

31)云何大欲?謂多貪者,為得廣大財利等故,而起於欲、已欲當欲,總名大欲。

32)云何顯欲?謂有一類,實是誦持經律對法,廣說乃至得持息念及得預流一來果者,但無名譽,人所不知。意欲令他知有此德,因斯便獲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作依怙。又自實有出家遠離所生善法,而為他人宣說開示顯己證得。如斯等類,總名顯欲。

33)云何不喜足?謂有一類,於已獲得色香味觸及餘資具不生喜足,復悕復欲、復樂復求,總名不喜足。

34)云何不恭敬?謂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脩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愛不樂,於師等言違戾左取而不右取、毀訾非撥,諸如是等,名不恭敬。

35)云何起惡言?謂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如法告言:「汝從今去,勿壞身業、勿壞語業、勿壞意業、勿行不應行處、勿親近惡友、勿作三惡趣業。」如是教誨,稱法應時,於所脩道隨順磨瑩、增長嚴飾、宜便常委、助伴資糧。而彼有情不欣不喜、不愛不樂,於師等言。違戾左取。而不右取。毀訾非撥。及於師等起勃詈言,諸如是等,名起惡言。

36)云何樂惡友?謂有一類,好近惡友。言惡友者,謂諸屠羊屠鷄屠猪、捕鳥捕魚、獵獸劫盜、魁膾典獄、縛龍煮狗及罝弶等,是名惡友。復有一類,毀犯尸羅、習行惡法、內懷腐敗外現堅貞、類穢蝸牛螺音狗行、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亦名惡友。於如是等諸惡友所,親近承事、隨順愛樂,名樂惡友。

37)云何不忍?謂有一類,不能堪忍寒熱、飢渴、風雨、蚊、虻、蛇、蝎、惡觸及餘苦事。復有一類,於他暴惡能發自身猛利剛獷切心奪命辛楚苦受凶勃穢言,不能堪忍。即此及前,總名不忍。

38)云何耽嗜、遍耽嗜?謂下品貪瞋癡纏,名耽嗜。即此中品,名遍耽嗜。復次中品貪瞋癡纏,名耽嗜。即此上品,名遍耽嗜。

39)云何染貪?謂於諸欲諸貪等貪乃至貪類貪生,總名染貪。

40)云何非法貪?謂於母女姊妹及餘隨一親眷起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染,名非法貪。

41)云何著貪?於自財物及所攝受起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染,是名著貪。

42)云何惡貪?謂於他財物及所攝受起貪、等貪,執藏、防護、堅著、愛染,是名惡貪。復有惡貪,規他生命,貪皮角等、飲血噉肉。如是二種,總名惡貪。

43)云何有身見?謂於五取蘊起我我所想,由此生忍樂惠觀見,名有身見。

44)云何有見?謂於我及世間起常恒想,由此生忍樂慧觀見,是名有見。

45)云何無有見?謂於我及世間起非常非恒想,由此生忍樂慧觀見,名無有見。

46)云何貪欲?謂於諸欲境起欲樂欣喜、求趣悕望,是名貪欲。有作是說,於諸欲境諸貪、等貪,乃至貪類、貪生,總名貪欲。

47)云何瞋恚?謂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杌乃至現為過患,總名瞋恚。

48)云何惛沈?謂身重性、心重性乃至[-+]瞢憒悶,總名惛沈。

49)云何睡眠?謂諸眠夢,不能任持、心昧略性,總名睡眠。

50)云何掉舉?謂心不寂靜,掉舉等掉舉、心掉舉性,總名掉舉。

51)云何惡作?謂心變心懊心悔、我惡作惡作性,總名惡作。

52)云何疑?謂於佛法僧及苦集滅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乃至非現一趣,總名為疑。

53)云何瞢憒?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瞢憒性、心瞢憒性、已瞢憒、當瞢憒、現瞢憒,總名瞢憒。

54)云何不樂?謂有一類,得好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教誡教授,繫念思惟房舍臥具,而心不喜、不愛不樂、悵望慘慼,總名不樂。

55)云何頻申、欠呿?謂身低舉、手足卷舒,名曰頻申。鼻面開蹙、脣口喎張,名為欠呿。

56)云何食不調性?謂以不食、或食過量、或食匪宜而生苦受,總名食不調性。

57)云何心昧劣性?謂心惛昧劣弱捲跼,總名心昧劣性。

58)云何種種想?謂有蓋纏者所有染污色聲香味觸想、不善想、非理所引想、障礙定想,總名種種想。

59)云何不作意?謂於出家遠離所生善法,不引發、不憶念、不思惟、不已思惟、不當思惟、心無警覺,總名不作意。

60)云何麁重?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剛強性、心剛強性、身不調柔性、心不調柔性,總名麁重。

61)云何觝突?謂有一類,於授食時,索熟與生、索生與熟、索麁與細、索細與麁,與不平等、與不如法,於識不識而與不與,於中數起相違語言,是名觝突。復有一類,若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告言:「具壽!汝於如是如是事業,應次第作。」彼作是念:「何事眾業令我如是次第而作?」於中數起相違語言,是名觝突。復有一類,或自來謝過、或他教謝過、或自有啟請、或他教啟請,於中數起相違語言,是名觝突。如是或因料理衣服、營造事業,於中數起相違語言,總名觝突。

62)云何饕餮?謂有一類,分財利時捨一取一,情貪無定,是名為饕。前後食時,往飲食所,甞此歠彼,好惡不定,是名為餮。此即及前,總名饕餮。

63)云何不和軟性?謂心剛強、心堅鞕、心[-+]悷、心不明淨、心不潤滑、心不柔軟、心無堪任,總名不和軟性。

64)云何不調柔性?謂身剛強、身堅鞕、身[-+]悷、身不明淨、身不潤滑、身不柔軟、身無堪任,總名不調柔性。

65)云何不順同類?謂有一類,於親教親教類、軌範軌範類及餘隨一尊重可信往還朋友,不正隨順,是名不順同類。

66)云何欲尋?謂欲貪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近尋求、心顯了、極顯了、現前顯了、推度構畫、思惟分別,總名欲尋。

67)云何恚尋?謂瞋恚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恚尋。

68)云何害尋?謂害相應諸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害尋。

69)云何親里尋?謂於親里欲令安樂、得勝朋伴、無有惱害、成就一切無惱害法、王臣愛重、國人敬慕、五穀豐熟、降澤以時。緣此等故,起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親里尋。

70)云何國土尋?謂於所愛國土人眾欲令安樂,廣說乃至降澤以時。緣此等故,起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國土尋。

71)云何不死尋?謂有一類,作是思惟:「我於佛教所說勝定且未脩習,先應誦持經律對法,為諸有情宣說法要,學諸傳記製造疏論,居阿練若但持三衣,廣說乃至隨得而坐,作此事已然後習定。」復有一類,作是思惟:「我於佛教所說勝定且未脩習,先應歷觀山川國土園林池沼巖窟塚間,禮旋制多、遊觀諸寺,為此事已然後習定。」復有一類,作是思惟:「我於佛教所說勝定且未脩習,待過七年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或過七月乃至一月、或過七日乃至一日、或過此晝或過此夜、過此時已,然後習定。」如是思惟,於自身命不了危脆,起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不死尋。

72)云何陵蔑尋?謂有一類,作是思惟:「我之種姓、家族色力、工巧事業、若財若位、戒定慧等隨一殊勝。」恃此方他而生陵蔑。由此等故,起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陵蔑尋。

73)云何假族尋?謂有一類,於非親族託為親族,欲令安樂、得勝朋伴、無有惱害、成就一切無惱害法、王臣愛重、國人敬慕、五穀豐熟、降澤以時。緣此等故,起心尋求遍尋求乃至思惟分別,總名假族尋。

74)云何愁?謂有一類,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師友死故、或因親族滅亡都盡、或因財位一切喪失,便發自身猛利剛獷切心奪命辛楚苦受。彼於爾時,心熱等熱、內熱遍熱,便發於愁已愁當愁、心中愁箭,總名為愁。

75)云何歎?謂有一類,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師友死等,便發自身乃至苦受。彼於爾時,心熱乃至心中愁箭。由此緣故,而傷歎言:「苦哉!苦哉!我父我母廣說乃至我財我位,如何一旦忽至於此?」其中所有傷怨言詞、種種語業,總名為歎。

76)云何苦?謂五識相應不平等受,總名為苦。

77)云何憂?謂意識相應不平等受,總名為憂。

78)云何擾惱?謂心擾惱、已擾惱、當擾惱、擾惱性、擾惱類,總名擾惱。

從貪瞋癡乃至擾惱,皆名雜事。於此雜事,若永斷一,定得不還。以一斷時,餘容隨斷,故佛保彼定得不還。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九

1)復次,隨煩惱者,謂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廣說諸雜穢事。

當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貪,名貪不善根。瞋、癡亦爾。

2)忿-若瞋恚纏,能令面貌慘裂奮發,說名為忿。

3)恨-內懷怨結,故名為恨。

4)覆-隱藏眾惡,故名為覆。

5)熱惱-染汙驚惶,故名熱惱。

6)嫉-心懷染汙,不喜他榮,故名為嫉。

7)慳-於資生具深懷鄙吝,故名為慳。

8)誑-為欺罔彼,內懷異謀,外現別相,故名為誑。

9)諂-心不正直、不明、不顯,解行邪曲,故名為諂。

10)無慚-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故名無慚。

11)無愧-於所作罪,望他不恥,故名無愧。

12)慢-於他下劣謂己為勝,或復於等謂己為等,令心高舉,故名為慢。

13)過慢-於等謂勝,於勝謂等,令心高舉,故名過慢。

14)慢過慢-於勝謂勝,令心高舉,名慢過慢。

15)我慢-妄觀諸行為我、我所,令心高舉,故名我慢。

16)增上慢-於其殊勝所證法中,未得謂得,令心高舉,名增上慢。

17)下劣慢-於多勝中,謂己少劣,令心高舉,名下劣慢。

18)邪慢-實無其德,謂己有德,令心高舉,故名邪慢。

19)憍-心懷染汙,隨恃榮譽形相疏誕,故名為憍。

20)放逸-於諸善品不樂勤修,於諸惡法心無防護,故名放逸。

21)傲-於諸尊重及以福田,心不謙敬,說名為傲。

22)憤發-若煩惱纏,能令發起執持刀杖、鬥訟違諍,故名憤發。

23)矯-心懷染汙,為顯己德,假現威儀,故名為矯。

24)詐心懷染汙,為顯己德,或現親事、或行軟語,故名為詐。

25)現相-心懷染汙,欲有所求,矯示形儀,故名現相。

26)研求-現行遮逼,有所乞丐,故名研求。

27)以利求利-於所得利不生喜足,悅獲他利更求勝利,是故說名以利求利。

28)不敬-自現己德,遠離謙恭,於可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

29)惡說-於不順言性不堪忍,故名惡說。

30)惡友-諸有朋疇,引導令作非利益事,名為惡友。

31)惡欲-耽著財利,顯不實德欲令他知,故名惡欲。

32)大欲-於大人所欲求廣大利養恭敬,故名大欲。

33)自希欲-懷染汙心,顯不實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

34)不忍-於罵反罵,名為不忍。於瞋反瞋、於打反打、於弄反弄,當知亦爾。

35)耽嗜遍耽嗜-於自諸欲深生貪愛,名為耽嗜。於他諸欲深生貪著,名遍耽嗜。於勝於劣,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36)貪-於諸境界深起耽著,說名為貪。

37)非法貪-於諸惡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貪。

38)執著-於自父母等諸財寶不正受用,名為執著。

39)惡貪-於他委寄所有財物規欲抵拒,故名惡貪。

40)見有見無有見-

妄觀諸行為我、我所,或分別起、或是俱生,說名為見。薩迦耶見為所依止,於諸行中發起常見,名為有見。發起斷見,名無有見。

41)五蓋-當知五蓋,如前定地已說其相。

42[-+]-不如所欲,非時睡纏之所隨縛,故名[-+]瞢。

43)不樂-非處思慕,說名不樂。

44)頻申-麤重剛彊,心不調柔,舉身舒布,故曰頻申。

45)食不知量-於所飲食不善通達若過、若減,是故名為食不知量。

46)不作意-於所應作而便不作,非所應作而更反作,如所聞思修習法中,放逸為先,不起功用,名不作意。

47)不應理轉-於所緣境深生繫縛,猶如美睡隱翳其心,是故說名不應理轉。

48)心下劣-自輕懱故,名心下劣。

49)抵突-為性惱他,故名抵突。

50)諀訾-性好譏嫌,故名諀訾。

51)不純直-欺誑師長、尊重福田及同法者,名不純直。

52)不和軟-身語二業皆悉高疏,其心剛勁,又不清潔,名不和軟。

53)不隨順同分而轉-於諸戒、見、軌則、正命皆不同分,名不隨順同分而轉。

54)欲尋思-心懷愛染,攀緣諸欲,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欲尋思。

55)恚尋思-心懷憎惡,於他攀緣不饒益相,起發意言,隨順隨轉,名恚尋思。

56)害尋思-心懷損惱,於他攀緣惱亂之相,起發意言,餘如前說,名害尋思。

57)親里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親戚,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親里尋思。

58)國土尋思-心懷染汙,攀緣國土,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國土尋思。

59)不死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義,推託遷延,後時望得,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故說名不死尋思。

60)輕懱相應尋思-心懷染汙,攀緣自他若劣若勝,起發意言,餘如前說,是名輕懱相應尋思。

61)家勢相應尋思-心懷染汙,攀緣施主往還家勢,起發意言,隨順隨轉,是名家勢相應尋思。

62)愁、歎等事,如前應知。

雜阿含458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生欲想、欲欲、欲覺、欲熱、欲求,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生危嶮想,不求捨離,不覺,不吐,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攝異門分

[]

復次,言內垢者,謂於怨意樂堅持不捨故。內忌者,謂於所愛障礙住故。內敵者,謂能引發所不愛故。內怨者,謂能引發所不宜故。

又不可喜、不可樂、不可愛等,翻可喜等,如前應知。

又言苦者,謂彼自性苦,亦隨憶念苦故。損害者,謂現前苦故。違逆者,謂於三世思惟苦故。不順意者,謂現有苦能損害故。

又苦、猛利、堅硬、辛楚、不可意等,如攝事分我當廣說。

《披》如攝事分我當廣說者:攝事分說不可欣、不可樂、不可愛、不可意。(陵本九十一卷三頁6865)如彼廣說當知。

又暴惡者,是其總句。蜇螫者,麤言猛切故。怨字語者,謂造文字無有依違麤獷言故。怨嫌者,謂毀辱所依故。憤發者,謂出言顯發惡意樂故。恚害者,謂以手等而加害故。顰蹙而住者,謂憤害已後,顰蹙眉面,默然而住故。遍生憤恚者,謂數數追念不饒益相,深懷怨恨惱亂心故。

若生煩惱,惱亂其心,由此因緣,便住於苦。如說:苾芻懈怠雜諸惡,便住於眾苦。有苦者,謂彼攝受未來苦故。有匱者,謂彼遠離諸善品故。有災者,謂彼能為餘惑因故。有熱者,謂於後時發熱惱故。又言苦者,是其總句。有苦者,謂憂苦相應故。有匱者,謂樂受變壞故。有災者,謂在不苦不樂受中,於二不解脫故。有熱者,謂於樂等,如其所應,有貪瞋癡火故。

又於過去有苦,於未來有匱。

又害者,謂顯示攝受上品怨嫌故。敵者、怨者,如前已說。

又摧伏者,謂與未生士用生相違故。破壞者,謂與已生士用住相違故。為他所勝者,謂與未生功能生相違故。落在他後者,謂與已生功能住相違故。

又不摧伏、不破壞、非所勝、有所勝者,如是諸句,由前諸句其義應知。

---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

瞋異名者,亦名為恚,亦名為憎,亦名為瞋,亦名為忿,亦名為損,亦名不忍,亦名違戾,亦名暴惡,亦名蜇螫,亦名拒對,亦名慘毒,亦名憤發,亦名怒憾,亦名懷慼住,亦名生欻勃。

雜阿含298

彼云何無明?若不知前際,不知後際,不知前後際;不知於內,不知於外,不知內外;不知業,不知報,不知業報;不知佛,不知法,不知僧;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道;不知因,不知因所起法;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於彼彼不知、不見、無無間等、癡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雜阿含490

閻浮車問舍利弗:所謂無明者,云何為無明?舍利弗言:所謂無明者,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中際無知;佛、法、僧寶無知;苦、集、滅、道無知;善、不善、無記無知;內無知、外無知,若於彼彼事無知闇障,是名無明。閻浮車語舍利弗:此是大闇積聚。

雜阿含60

彼比丘如是知、如是見者,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前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後際俱見亦永盡無餘;後際俱見永盡無餘已,前、後際俱見永盡無餘,無所封著;無所封著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者亦無所求;無所求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攝異門分

[]

1)復次,於前際無智者,謂於過去諸行無常法性不了知故。

於後際無智者,謂於現在諸行盡滅法性不了知故。

於前後際無智者,謂於未來諸行當生法性,及當生已當盡法性不了知故。彼於如是不了知者,謂依前際等,起不如理思惟:我於過去世為曾有耶?乃至廣說我為是誰?誰當是我?今此有情從何而來?於此沒已當往何所?

2)如是依前後際不如理作意,故於如是無常法性愚癡不了,於諸行中我見隨逐,於內、於外、俱於二種唯有法性不能了知。內謂內處,外謂外跡,內外即是根所依處及以法處。由彼諸法於內可得,又是外處之所攝故。

3)於業無智者,謂於諸業唯有行性不能了知,而妄計度我為作者。於異熟無智者,謂於有情世間及器世間,若餘境界,業因所起,妄計自在、作者、生者。於業異熟無智者,謂遍愚一切,獲得誹謗業果邪見。此即宣說外道異生,於諸法中所有無智。

4)於佛無智者,謂不了知如來法身及諸行相。於法無智者,謂不了知善說等相。於僧無智者,謂不了知正行等相。

5)於苦等無智者,謂如諸經所分別相,及十六行中不了知故。

6)於因無智者,謂於無明等諸有支中,能為行等所有因性不了知故。於因所生無智者,謂於行等諸有支中,從無明等因所生性不了知故。又於雜染、清淨品法,謂不善、善、有罪、無罪、過患、功德相應故。隨順黑白,謂無明、明分故。黑黑異熟;白白異熟;及有對分,謂即黑白黑白異熟。如是一切,皆從因緣之所生故,名為緣生。於彼一切不了知故,名為無智。

7)或於六觸處不能如實遍通達者,謂於六處順樂受等觸所生中,彼滅寂靜不能如實遍了知故。又此加行,不能如實於法通達知見現觀者,謂即於彼法不如實知故。於彼、於此者,於如所說,或所未說。

8)無知者,於不現見。

無見者,於現見現前。

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

黑闇者,於其實事不正了知。

愚癡者,於不實事妄生增益。

無明者,於所知事不能善巧,於彼彼處不正了知。謂於彼彼所說義中,及於名句文身不能解了。

又障、蓋、無明等,廣說如攝事分。

又覆蔽、隱沒、昏昧、遍昏昧等,廣說如愛契經。

---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六

癡異名者,亦名無智,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癡,亦名無明,亦名黑闇。

雜阿含906

迦葉!有五因緣,能令如來正法沈沒,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於大師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已,然復依倚而住;若法……若學……若隨順教……若諸梵行大師所稱歎者,不敬、不重、不下意供養,而依止住,是名,迦葉!五因緣故,如來正法於此沈沒。


攝異門分

[]

不恭敬者,不修恭敬故。

不尊重者,不信彼德故。

不貴尚者,令彼所欲有匱乏故。

不供養者,不施利養故。

又不恭敬乃至不供養者,當知展轉後句釋前。

又不恭敬、不尊重、不信有而聽聞法等,廣說如攝決擇分。

又不承聽者,不欲聞故。不審聽者,心散亂故。

不住奉教心者,不欲修行故。不修正行者,於法隨法行,不如意樂正修行故。又不受學轉者,於大師聖教不能證故。



雜阿含241

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睡眠者,是愚癡活,癡命,無果、無利、無福。我當不眠,亦不起覺想,起想者生於纏縛、諍訟,令多人非義饒益,不得安樂。


攝異門分

[]

又樂睡眠虛度生命者,是其總句。

唐捐者,不能修往善趣因故。

無果者,不能得彼善趣果故。

無義者,不能修得涅槃因故。

無利者,不能得彼涅槃果故。

雜阿含506

時,尊者大目犍連知諸天眾去,不久,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白佛言:世尊!閻浮提四眾稽首敬禮世尊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住不?四眾思慕,願見世尊!


攝異門分

[]

又問少病惱不者,界無不平等故。

少事業不者,加行事業無不平等故。

起居輕利不者,希須飲食既飲食已,易消化故。

又務力樂及無罪等,如聲聞地食知量中,已說其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