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成實論

成實論,訶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成實論 還原梵文http://www.dsbcproject.org/canon-text/list/70
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gretil/1_sanskr/6_sastra/3_phil/buddh/hvsatssu.htm
英文
https://archive.org/details/104775752-satyasiddhisastra-of-harivarman/page/n225/mode/2up
論文
https://digital.lib.washington.edu/researchworks/bitstream/handle/1773/33457/Lin_washington_0250E_14536.pdf?sequence=1

001.發聚中佛寶論初具足品第一

前禮所應禮,自然正智者,一切智應供,大師利世間。(1)

亦禮真淨法,及聖弟子眾,今欲解佛語,饒益於世間。(2)

論應修多羅,不違實法相,亦入善寂中,是名正智論。(3)

譬如天日月,其性本明淨,煙雲塵霧等,五翳則不見。(4)

邪論覆正經,其義不明照,正義不明故,邪智門則開。(5)

罪負惡名聞,心悔疲倦等,此衰惱亂心,皆由邪智起。(6)

若人欲除此,罪負等衰惱,為求正論故,當近深智者。(7)

親近深智者,是正論根本,因此正論故,能生福勝等。(8)

雖有利智人,誦百千邪論,於眾不能得,辯才名聞利。(9)

知佛法第一,說亦得樂果,欲令法久住,不為名聞故。(10)

廣習諸異論,遍知智者意,欲造斯實論,唯一切智知。(11)

諸比丘異論,種種佛皆聽,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12)


於是說論。

1.問曰:我今知汝說成實論,汝先言:前禮所應禮,所謂為佛。何故名佛?成何功德故應禮耶?

答曰:佛名自然人,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別,離一切不善,集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為佛。教化所說,是名為法。行此法者名之為僧。如是三寶應禮因緣,我今當說。佛五品具足故,為世間天人所敬。


2.問曰:諸餘聖人亦復有此五品功德,與佛何異?

答曰:佛五品法具足清淨。所以者何?

戒品具足

身等諸業無錯謬故,戒品具足。

又佛尚不誤毀禁戒,況當故犯。

又久集慈悲,惡心不發。如經中說:佛語阿難:若人從生習慈,能起惡不?不也!世尊!佛久集善性,不為自守、怖畏、名聞,而持禁戒。

又於無量佛所久修戒行,拔三毒根,永無餘習,以是等緣戒品具足。


定品具足

定品具足者,佛依此定得一切智,以此故知定品具足。如酥油多,燈炷大故,光明亦大。

又佛定堅固如漆漆木,餘人禪定如華上水,不得久住。

又佛禪定於無量劫次第漸成,故能具足。

又如來定不待眾緣,若人、若處、若說法等,餘人不爾。

又如來定常深修習,如人自字恒憶不忘,佛入禪定不加心力。

又譬如人自於住處乃自語言,安隱無難,佛處定中亦復如是,故言如來常在三昧。

又壞禪定大喜等法,佛悉善斷。

又定果報,得自在神通最勝第一。以如意通於一念頃能過十方無量世界,一切所為隨意即辦。於諸變化自在無礙,心能普周一切諸法,其餘眾生莫能及者。

又佛成就聖自在法,於可樂中生不樂想,於不樂中能生樂想。於樂不樂能生捨想。


問曰:於不樂中可生捨想,云何於中能生樂想?

答曰:善修心故。於惡口等不樂法中,不以為礙。於餘神通天眼、天耳、知他心智、宿命通中,亦無所礙。以定力故,神通無礙。於諸禪定通達明了,其餘眾生不聞其名,唯有如來出入無礙。又佛禪定名之為力,如十力中說,餘人無有,是故如來定品具足。


慧品具足

慧品具足者,有二種無明:一障禪定,二起煩惱。如來悉斷,斷相違故,慧品具足。

又得自然法,不從他聞,巧於言辭,善知義趣,辯才無竭,智慧無盡。

又餘眾生於諸技術不能具足,唯佛盡知無有減少,是故如來慧品具足。

又佛所說法,善於義趣。餘小智人有所言說,不能無過,唯有如來所言無失,故知如來慧品具足。

又無量功德,成此智慧故能具足。

又說微妙法無有錯謬,如不淨觀破婬欲等。

又智慧勝故,威儀亦勝,以是等緣慧品具足。


解脫品具足

解脫品具足者,於二無明心俱解脫,無有餘習,永不退轉,如是等名解脫具足。


解脫知見具足

解脫知見具足者,能於一切斷結道中,念念悉知。如人伐木,手執斤斧,邊有智者知柯微盡。佛亦如是,於斷結智念念所盡悉分別知。

又知眾生深心所念,如應說法令得解脫,是故能於眾生一切解脫道中知見具足。

又佛、世尊知時說法,如鈂扶盧梵志等也。

又如來善知諸法差別,應為是人說如是法。如佛語阿難:應為車匿說離有無經。是故,如來善知解脫。

又善方便斷眾生垢,如為難陀以欲斷欲。

又先知眾生信等根熟,然後說法,如羅[*]羅。

又有眾生為業報障不得解脫,佛能令盡,然後說法。

又有眾生待時漏盡,如夫婦經說。

又有眾生待人漏盡,如舍利弗待阿說嗜。

又有眾生待處漏盡,如弗迦沙王。

又有眾生待伴漏盡,如放牛難陀待阿由陀村人等。

又有眾生待佛真身,又待化身,而得漏盡。佛悉別知而為說法,令得解脫。

又佛種種說妙法故,能破一切障解脫法故,名解脫知見具足。

又佛說法善於義趣,不說非義、無果報事。

又佛漸次說解脫道,猶如算數,見故易解。

又佛知眾生宿植善根,次第說法。

又佛現得解脫,而為人說不從他聞。

又佛法具足多諸技能,如以眾藥具足療病。佛法亦爾,以眾治門,除一切煩惱。如九想等大小諸結不能反害,故能具足破諸煩惱。

又無上方便濟度眾生,或以軟語,或以苦言,或復兼以軟言、苦言,是為如來解脫知見具足。

002.十力品第二


復次,佛十力成就故,智慧具足。以往反因緣故說十力。

處、非處力

初處、非處力,是因果中決定智也。知從是因,生如是果,不生是果。如行不善必得苦報,不生樂報。是處,名有是事。非處,名無是事。是初力者,諸力之本。


問曰:世間亦知因果是處、非處,如從麥生麥,不生稻等。

答曰:處、非處力知業等法故,名此力甚深第一,諸天世人所不能及。


知過去、未來、現在智力

又了知生法因次第緣增上,是故此力名為微妙。謂知去、來、現在諸業及諸受法,知處,知事,知因,知報,是故此智名之為力。

知三世

以知三世處、事、因、報,故名甚深。所以者何?或謂過去、未來無法故,佛於此說言有力。又法在過去、未來世中,雖無現相,佛亦現知。

知業

復次,業有二種:若善、不善。

或有善業而現受苦,如以持戒而受諸惱。

或有罪業今現受樂,如為破戒而得自在。

或有生疑,謂未來世亦如現在。

知受

是故如來次業說受,受法四種:有現苦後樂、現樂後苦、有現樂後樂、現苦後苦。

知處、事、因、報

佛悉了知處、事、因、報。處名受者,事名施物,因名施心。如經中說: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是業得果,名之為報。唯佛能知是業多少,若定、不定,現報、生報及後報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


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

佛於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知垢、知住、知增、知淨。於此義中,名四禪、四無色定,即是色界、無色界業。解脫者,謂八解脫。能盡是業,是禪、無色定及八解脫,名為三昧。得是三昧用現在前,名三摩跋提。三摩跋提分別四種:隨垢、隨住、隨增、隨淨。知垢者,隨垢定。知住者,隨住定。知增者,隨增定。知淨者,隨達定。隨達定者,煖、頂、忍等四法是。佛於此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


知諸根勝劣智力

佛了知眾生諸根利鈍。信等根勝故名為利,如諸佛等。鈍名不及,如蛇、奴等。無有中根,以不定故。利根有邊如諸佛,鈍亦有邊如蛇奴,中無邊故不說中根。

復次,有二種道:信行、法行。復有二道:難道、易道。異此二道故名為中。觀人利鈍,是故為中。又隨所樂故,根有差別。樂信根故,名為信多有智慧人,諸根皆勝,以所樂故,名和伽利,信根為勝。如是諸根悉知無餘,故名為力。


知種種解智力

佛知眾生各有所樂。樂名為欲,如人樂酢則欲於酢。佛隨所樂,各各別知:謂是眾生樂於五欲,或樂修道。如是知已,隨宜說法故,能廣度一切眾生。


知種種界智力

佛知世間無量種性。眾生久習所樂,則成其性。如調達等,世世謗佛,惡心轉深,便名為性。善性亦然,或有眾生從性起欲,或緣現起。如來善知所樂及性,故名為力。


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佛知一切所至處道。知行是道生地獄中,乃至生天,知行是道得至涅槃。是業皆從根、欲、性生,有漏業故生五道中,無漏業故得至涅槃。先但說道,今說道果。又先總相說,今分別說。有如是業趣於地獄,有如是業能到涅槃。趣地獄者亦有差別,是業當墮活地獄中,是業當墮黑繩地獄。是故佛於第七力中知細微業,餘人若知不能分別,故名為力。


知宿命無漏智力   

佛如是知過去業果,名宿命智力。又佛應知眾生先所行道,知已說法,故於宿命說有智力。又佛念過去一切生處,若在色處、若無色處,自知己身,亦知眾生,故名為力。


知天眼無礙智力 

佛天眼智見未來世三有相續。知三種業、四種受法,亦為記說。了知無礙,故名為力。


知永斷習氣智力

以漏盡力知不相續。眾生命終,或有相續,或不相續。是力皆為一切眾生至處道力,總說涅槃道。今此力中,廣分別說佛因垢淨故有十力。得九力故,則智成就。得第十力故,則斷成就。智、斷具足,故名世尊。天人所敬。


[相關資料]

M.12.Mahāsīhanāda-sutta 師子吼大經。

A.10.21. sīha師子。

增一阿含四十六品第四經(T2,776a)

勿提提犀魚譯佛說十力經(T17,717c)

施護等譯佛說佛十力經(T17,718c)

法賢譯佛說信解智力經(T17,747a)


雜阿含684

1.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衞國祇樹給孤獨園。

2.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色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解脫,是名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若復比丘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解脫者,是名阿羅漢慧解脫;受、想、行、識亦如是說。諸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種種別異?」
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3.如來應等正覺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如來、應、等正覺者,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身知,得三菩提,於未來世能說正法,覺諸聲聞,所謂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未得法能得,未制梵行能制,能善知道、善說道,為眾將導,然後聲聞成就隨法隨道,樂奉大師教誡、教授,善於正法,是名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種種別異。


4.如來十力
復次,五學力、如來十力。何等為學力?謂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何等為如來十力?

[瑜論]云何如來十力?(T30,569a)

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自業智力。三者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勝劣智力。五者種種勝解智力。六者種種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盡智力。如是十種如來智力。當知廣如十力經說。


一、處非處智力

謂如來處非處如實知,是名如來初力。
[
度論]T25,235c

是處不是處如實知,一力也。

[瑜論]T30,569a

當知此中諸有所言,所說,所宣,一切如實,皆無虛妄,故名如來。

淨、不淨果非不平等如實轉因,是名為處,亦名建立,亦名為依,亦名為起。淨、不淨果不平等因,與上相違是名非處。

遠離一切增上慢智,說名如實。若一切智、若無滯智、若清淨智,當知說名遠離一切增上慢智。如是一切智等諸句。當知如前最極無上菩提品說。

數之次第,最居其首故名第一。

以無上故,與一切種饒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應故,畢竟勝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說名為力。


若成就此力者,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轉於梵輪,於大眾中能師子吼而吼。

[瑜論]T30,569a

攝受如實圓證因故,如其所欲皆能現行自在轉故,說名成就最上涅槃。

以無上故,說名為大。

八支聖道所證得故,遠離一切災患畏故,名仙尊位。

能自了知自所證故,說名自知。

既自證已,由哀愍心,廣為有情等開示,故名轉梵輪。何以故?謂諸如來有是增語,說名為梵,名為寂靜,亦名清涼。最初能轉,從此已後,餘復為餘,如是展轉梵所推運,周旋一切有情眾中,故名梵輪。

自顯墮在最上施設、無上大師圓滿攝故;能說彼道,對治一切餘邪道故;於道怨敵異論現前,無怯弱故;為欲勝伏一切他論,宣揚廣大、無上論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

以要言之,當知此中,顯發、辯了、施設、開示自利行滿,利他行滿,自利利他圓滿不共。

復有異門此中略義,謂所應得、得勝方便。此勝方便一切眾會隨所樂欲,或天或人一切皆從我所,獲得此勝方便。如病除愈,當知此顯自知已得大安隱處。如彼疾病除愈方便,當知此顯轉於梵輪。如遮一切邪醫,自稱顯已,決定能愈眾疾。當知此顯於大眾中正師子吼。


二、自業智力

復次,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業、法受、因、事、報如實知,是名第二如來力。如來、應、等正覺成就此力,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眾生過去、未來、現在諸業、諸受,知造業處,知因緣,知果報,二力也。

[瑜論]T30,569b

若有諸業已作,已增,已滅,名為過去。

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亦非正作,而是當作,名為未來。

若有諸業非是已作,已增,已滅,而是正作,正造,正為,名為現在。

如是諸業品類差別,復有三種:所謂身業、語業、意業。

法受分別,復有四種:如前廣說。謂有法受得現世樂後苦異熟,乃至廣說。又此諸業現法、當來,有益、無益加行差別,如應當知。

若所造業依此方所,是名為處。

若所造業以有情數、非有情數為所依事,是名為事。

若所造業以不善根或以善根為因緣起,是名為因。

若所造業感愛、非愛、過失、功德相應諸果,是名異熟。

如是略說一切時分、一切品類、一切分位加行差別、一切方所、一切依處、一切因緣、一切過患及與功德。

於此一切種類差別,皆如實知,是名如來自業智力。


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復次,如來、應、等正覺,禪、解脫、三昧、正受,染惡清淨,處淨如實知,是名如來第三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1.[
度論]T25,235c

知諸禪、解脫、三昧、定,垢、淨分別相如實知,三力也。

2.[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T24,324b

又於靜慮、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煩惱淨處,如實而知,是第三力。

3.[雜阿毘曇心論] T28,921c

諸禪及背捨、正受、三摩提,第三力迴轉者。禪者四禪。背捨者八背捨。正受者。無想定滅盡定及四無色。三摩提者。空無相無願。第三力者,於此禪背捨正受三摩提中轉緣此起。

4.[成實論] T32,339c

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

5.[大乘義章]T44, 718a

略有七種:一名為禪。二名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脫,亦名背捨。

5.1.禪者,是其中國之言,此翻名為思惟修習,亦云功德叢林。

a.思惟修者,從因立稱。於定境界,審意籌慮名曰思惟。思心漸進,說為修習。從剋定名思惟修寂,亦可此言當體為名。禪定之心正取所緣名曰思惟,思心增進說為修習。

b.功德叢林者,從果為名。智慧、神通、四無量等是其功德,眾德積聚說為叢林,定能生之。因從果目,是故說為功德叢林。

5.2.所言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

5.3.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定如前釋,離於邪亂故說為正。

5.4.言正受者,正同前釋,納法稱受。

5.5.三摩提者,是外國語。三摩、三昧本是一名,傳之音異,此名正定。定用現前名三摩[-+]

5.6.奢摩他者,亦外國語,此翻名止。攝心住緣,目之為止。

5.7.言解脫者,絕縛之稱。

5.8.言背捨者,背離下過故云背捨。又捨,龍樹云:背淨五欲,捨離著心名為背捨。

問曰:此等所名之法為一為異?釋有通別,通而論之。一切禪定皆具此名,於中別分,經論不等。

依如毘曇:四禪名禪。八解脫者,名為背捨。四無色定、滅盡、無想通名正受。空、無相、無願名三摩提。故彼論言:諸禪及背捨、正受、三摩提。用此四名表別諸定。

若依成實:四禪名禪。四空名定。八解脫者名為解脫。一切禪定用現在前名三摩提。以此四名名別諸定。

若依地論:四禪名禪。四無色定說為解脫。四無量心名為三昧。五神通者名三摩提。用此四名名別諸行。又更分別。四禪名禪。四空名定。空、無相、無願名為三昧。得理相應名正定故。滅盡、無想名為正受,是處無心身納法故。四無量心名三摩提,眾生緣中用現前故。八解脫者名為解脫,絕下縛故,又背下過故,云背捨。一切禪定始習方便,止意住緣名奢摩他。

6.[瑜論]T30,569c

有四靜慮,有八解脫,即由如是靜慮、解脫,心有堪能,心得自在,隨所樂事,皆能成辦。

若隨彼彼色類差別三摩地相而入定時,當知說名等持、等至。如說世尊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如其定心大光普照一切梵世妙音說法,但聞其聲都無所見,乃至廣說。如是如來隨欲顯示彼彼事義,或共世間、不共世間。隨此色類三摩地相而入定時,速疾能辦。

當知此中即由靜慮、解脫勢力,心得自在,心自在故,依止於心,隨所樂事一切成辦,齊此名為修靜慮者一切所作。除此無有若過、若增。如來於此靜慮所作一切種類,皆如實知,是故唯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又若略說此靜慮等有二雜染:一者為得所未得中障礙雜染,謂無方便善巧加行,及以諸蓋隨一現行。二者已得所應得中自地雜染,謂煩惱纏及以隨眠。如是清淨復有四種,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種種引發,假立名字,隨其色類如應安立,是名建立。

又即如是諸靜慮等具證得已,後更勝進修習圓滿,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澁,是名清淨。

如來於此,如其未得,如其已得,於所得中若劣、若勝、若彼假名、若彼所有增進邊際,如是一切皆如實知故,說如來普於一切靜慮、解脫、等持、等至,得無上智。


四、根勝劣智力

復次,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差別如實知,是名如來第四力。若成就此力,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他眾生諸根上下相如實知,四力也。

[瑜論]T30,569c

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成軟、中、上,當知是名諸根勝劣。


五、種種勝解智力

復次,如來悉知眾生種種意解如實知,是名第五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他眾生種種欲,五力也。

[瑜論]T30,570a

若從他信以為其先,或觀諸法以為其先,成軟、中、上、愛樂、印解,當知是名種種勝解。


六、種種界智力

復次,如來悉知世間眾生種種諸界如實知,是名第六如來力。若於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世間種種無數性,六力也。

[瑜論]T30,570a

若廣建立種種種性,或諸聲聞所有種性,或諸獨覺所有種性,或諸如來所有種姓,或有種種不定種性,或貪等行差別道理,乃至有情八十千行,當知此中名種種界。


七、遍趣行智力

復次,如來於一切至處道如實知,是名第七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一切道至處相,七力也。

[瑜論]T30,570a

若即如是諸趣入門,隨順正行,如貪行者修不淨觀,如聲聞地已廣宣說,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復有異門,謂趣一切五趣之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

復有異門,謂依種種黨類差別,更互相違各各異見,異欲諍論,互相違背,諸外道類即諸沙門或婆羅門所有諸行,或餘一切品類差別,此世、他世無罪趣行,當知此等名遍趣行。如迦羅摩經等廣說。


八、宿住隨念智力

復次,如來於過去宿命種種事憶念,從一生至百千生,從一劫至百千劫:我爾時於彼生如是族、如是姓、如是名、如是食、如是苦樂覺、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我於彼處死此處生,此處死彼處生,如是行、如是因、如是方,宿命所更悉如實知,是名第八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5c

知種種宿命,共相共因緣,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劫;初劫盡,我在彼眾生中,如是姓名、飲食、苦樂、壽命長短,彼中死是間生,是間死還生是間;此間生名姓、飲食、苦樂、壽命長短亦如是,八力也。

[瑜論]T30,570a

若於種種有情眾中,謂於東方、南、西、北方,種種名字假設,安立品類差別,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隨念六種略所行行,有無量種宿住隨念。

何等名為八言說句?謂如是名、如是生類、如是種性、如是飲食、如是領受苦樂差別、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所有壽量邊際。

何等名為隨言說句六種略行?一者呼召假名,二者剎帝利等色類差別,三者父母差別,四者飲食方軌,五者興盛衰損,六者壽量差別。

由諸世間依憑如是八言說句、六種略行,於自、於他起言,起說,此是我名,此是彼名;我是剎帝利,彼是剎帝利;我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彼是婆羅門、吠舍、戍達羅;此是我母,此是彼母;如說其母,父亦如是;我食如是色類飲食,所謂酪、漿、羹、飯、糜等,彼食如是色類飲食,乃至廣說;我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彼有如是色類興衰差別而轉;我住如是色類年齒,所謂或少、或中、或老,彼住如是色類年齒,乃至廣說。唯有爾所隨先過去所有自體。八言說句差別類中六種略行,過此無有餘言說句及以略行。是故唯於如是品類,發起隨念更無有增,即於此中,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若言說句所有標說,及即於此隨起憶念,是故說言、并相、并說皆能隨念。


九、死生智力

復次,如來以天眼淨過於人眼,見眾生死時、生時,妙色、惡色、下色、上色,向於惡趣、向於善趣、隨業法受悉如實知;此眾生身惡業成就,口、意惡業成就,謗毀賢聖,受邪見業,以是因緣,身壞命終,墮惡趣,生地獄中;此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業法受,彼因彼緣,身壞命終,生善趣天上悉如實知,是名第九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
[
度論]T25,236a

佛天眼淨,過諸天人眼,見眾生切死時生時,端正醜陋,若大若小,若墮惡道,若墮善道,如是業因緣受報:是諸眾生惡身業成就,惡口業成就,惡意業成就,謗毀聖人,邪見、邪見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惡道,生地獄中;是諸眾生善身業成就,善口業成就,善意業成就,不謗聖人,正見、正見業成就,是因緣故,身壞死時入善道,生天上,九力也。

[瑜論]T30,570b

此中靜慮說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攝受故,名為天眼。

是極圓滿,是善清淨靜慮果故,名極清淨。

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說言超過於人。欲界天中亦有生得,名相似轉,清淨天眼,人中亦無。

諸有情類臨欲終沒,名為死時。

住在中有,名為生時。

趣黑闇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黑羺光及陰闇夜,故名惡色。趣明白者,由二種相起,如是類意生中有,如晴明夜及婆羅痆斯極鮮白衣,故名好色。

諸惡色者,說名為劣。

諸好色者,說名為妙。

諸下劣者,名往惡趣。

諸勝妙者,名往善趣。

所有壞戒及彼等起,說名成就諸身、語、意三種惡行。

有二邪見,謂壞見者所成邪見,誹謗一切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誹謗賢聖。如是皆名謗賢聖者。

由邪見故,計著邪因及以邪果,由此為緣造作邪業,造邪業故所有法受,或現受樂,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或現受苦,於當來世受苦異熟,是故復說起諸邪見業法受因。

彼雖成就其餘所有種種善法,而但由此往於惡趣,是故說言由此因緣。

名色二種更互乖離,故名身壞。

一切死中如是死者,最極下劣故,名極死。

為欲開示那落迦想,是故說言墮險惡趣。

為欲開示自性體事,是故復須說那落迦。

由非法行、不平等行,往趣於彼,故名為險。

於此趣中觸諸苦觸,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故名惡趣。

墮下分故,大深坑故,難救拔故,甚可悲故,極下賤故,以大綺言常悲怨故,說名為墮。

由能發起上品厭離,是故唯說墮那落迦。

當知此中若由此生,若得生已受諸苦惱,若受苦已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如是一切由此諸想之所顯示,與上相違隨其所應一切白品,皆當了知。此差別者,善行為先所有諸趣名為善趣。

受極樂故,名樂世界。


十、漏盡智力

復次,如來諸漏已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身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名第十如來力。若此力成就,如來、應、等正覺得先佛最勝處智,能轉梵輪,於大眾中師子吼而吼。如此十力,唯如來成就,是名如來與聲聞種種差別。

[度論]T25,236a

佛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無漏智慧解脫,現在法中自識知:我生已盡,持戒已作,後有盡,如實知,十力也。

[瑜論]T30,570c

一切諸漏所有隨眠無餘永斷,逮得能治勝無漏心、勝無漏慧,是其最勝增上心攝、增上慧攝,由漏盡故,說名無漏心、慧解脫。

即此心、慧二種解脫,於最後有說名內證。

第六神通由依見道及依修道內所證故,既自證已如實了知,隨其所欲能為他說,是故說言於現法中自證通慧具足。開覺我生盡等諸句差別。廣說如後攝異門分。應知其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種種論說]

1.云何如來十力作業?T30,571b

謂如來所有處非處智力

於諸因中如實知因,於諸果中如實知果,及能降伏無因、惡因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自業智力

於自所作受用果業如實了知,及能降伏施福移轉種種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能現三種神變,無到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種種相違異品怨害諍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根勝劣智力

於諸有情軟中上根部分差別,如實了知,及能於彼如應如宜為說正法。

如來所有種種勝解智力

於諸有情軟中上品淨與不淨勝解差別,如實了知,其淨勝解令漸增長,不淨勝解令漸捨離。

如來所有種種界智力

於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別,如實了知。於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樂、如其隨眠,依於彼彼趣入門中,無倒教授如應安立。

如來所有遍趣行智力

於一切苦能出離行,不出離行,如實了知。及令捨離不出離行,能正授與能出離行。

如來所有宿住隨念智力

於其前際本事本生數數念已,為令所化諸有情類,心生厭離,心生淨信,正為宣說,及能降伏執著常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死生智力

於諸弟子過往遷謝當所受生,能正記莂,及能降伏執著斷論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如來所有漏盡智力

於自解脫無惑無疑,及能降伏於阿羅漢起增上慢一切沙門婆羅門等。


2.問曰:佛有無量力,何以故但說十力?T25,236c

答曰:諸佛雖有無量力,度人因緣故,說十力,足成辦其事:以是處不是處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是可度是不可度;以業報智力,分別籌量是人業障,是人報障,是人無障;以禪定解脫三昧智力,分別籌量是人著味,是人不著味;以上下根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智力多少;以種種欲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所樂;以種種性智力,分別籌量眾生深心所趣;以一切至處道智力,分別籌量眾生解脫門;以宿命智力,分別籌量眾生先所從來;以生死智力,分別籌量眾生生處好醜;以漏盡智力,分別籌量眾生得涅槃。佛用是十種力度脫眾生,審諦不錯,皆得具足。以是故,佛雖有無量力,但說此十力。


問曰:何等為是處不是處力?T25,237a-c

答曰:佛智一切諸法因緣果報定相,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對如是果報。所以者何?如多性經中說是處不是處相:女身作轉輪聖王無是處,何以故?一切女人皆屬男子,不得自在故。女人尚不得轉輪聖王,何況作佛?若女人得解脫涅槃,亦因男子得,無有自然得道。二轉輪聖王一時出世無是處,何以故?無怨業成就故。二轉輪聖王尚不同世,何況二佛?惡業得受樂報無是處,惡業尚不能得世間樂,何況出世樂?若惡行生天無是處,惡行尚不能得生天,何況涅槃?五蓋覆心散亂,離修七覺而得涅槃無是處;五蓋覆心離修七覺,尚不能得聲聞道,何況佛道?心無覆蓋,佛道可得,何況聲聞道?如是等是處不是處,多性經中佛口自說。諸論議師輩,依是佛語,更廣說是處不是處:若言佛有闕失罪過,若諸賢聖求外道師,若諸賢聖自言我是佛,若諸賢聖隨惡道,若見諦所斷結更生,若諸賢聖覆藏罪,若須陀洹二十五有,皆無是處;如賢聖中分別廣說。五逆人,五種黃門,墮四惡道眾生,鬱多羅越人,魔眷屬,三障所遮,若言得道,皆無是處!輕說法者,輕法自輕,破戒愚癡,若言得具足善法,無是處!自言我是佛,此身口惡不悔欲見佛;若破僧罪不悔欲見佛;邪定入正定,正定入邪定;正定入不定;除佛法別有真得道人,應得道身若死,皆無是處!除因緣生識,出名色更有法,無是處!佛遣使事未訖,若遮礙,無是處!入慈三昧,若他因緣死;入滅盡定,在見諦道中若死,皆無是處!若害佛及佛母,無是處!轉輪聖王女寶、象馬、主藏臣、主兵臣,若在胎中死,母子夭喪,皆無是處!鬱多羅越人,女寶,佛母,命終次身入惡道,皆無是處!有為常,涅槃無常,凡夫人能斷非有想非無想結使,一切取相禪定中修聖道,無漏道有漏因;若地溼相,水堅相,火冷相,風住相,皆無是處!無明不能生諸行,乃至生不能生老死,無有是處!二心一時生:五識眾能分別取相,若著、若離;能起身業口業,若眠、若入禪定;無有是處!但五識相續生,不生意識;但五識眾中著有相續;但五識眾能緣名,能緣相,能緣無色法,能緣過去、未來,能緣離三世法;但五識眾中有憎觸、明觸,修禪定,若受善律儀、不善律儀,若憂喜;若有無覺無觀;若增益諸根,皆無是處!鼻識、舌識,有隱沒無記;凡夫人第六識離我行,無是處!如是等無量無是處,是處亦如是。佛知是處無是處,分別籌量可度者為說法,不可度者為作因緣。譬如良醫,知病可治不可治。聲聞、辟支佛所知少,少故或不應度者欲度;如首羅應度而不度,如舍利弗所不度者是。佛無是事,無能壞,無能勝,悉遍知故,是初力。


業報智力者T25,237c-238c

身口所作業,及此生無作業,所受戒業,亦惡業,日夜隨生業,用生罪福業,是業佛略說三處攝,是名一切業用。佛知一切眾生有業過去,報亦過去;有業過去,報在現在;有業過去,報在未來;有業過去,報在過去、現在、有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有業過去,報在現在、未來;有業過去、報在過去、未來、現在。現在業亦如是。

復次,善心中受善、不善、無記業報;不善心、無記心、亦如是。

復次,樂業因緣故受樂報,苦業因緣故受苦報,不苦不樂業因緣故受不苦不樂報。現報業因緣故受現報,生報業因緣故受生報,後報業因緣故受後報。不淨業因緣故受惱報,淨業因緣故受無惱報,雜業因緣故受雜報。

復次,二種業:必受報業,不必受報業。必受報業,不可得離。或待時、待人、待處受報:如福人應共轉輪聖王受福,待轉輪聖王好世出,是時乃受,是為待時;待人者,人即是轉輪聖王;待處者轉輪王所出處。

復次,是必受報業,不待技能功勳,若醜若好,不求自來:如天上生人,福樂自至;地獄中人,罪苦自追。不待因緣,此業深重故。

復次,必受報業,如毗璃軍殺七萬二千諸得道人,及無量五戒優婆塞,如目連等大神通人所不能救。如薄拘羅,後母投著火中、湯中、水中而不死。如佛遊諸國,雖出家行乞,不須膳供,而五百乘車載王所食,業中生粳米,隨飯百味羹。如是等善惡業必受,餘者不必受。欲界受三種業報處:樂受業、苦受業、不苦不樂受業。

色界受二種業報處:樂受業,不苦不樂受業。無色界受一種業報處:不苦不樂受業。或待事者,依是事得受業報。如弗迦羅婆王池中,生千葉金色蓮華,大如車輪,因是大會快樂,多人出家得道。佛知一切眾生造諸業處,或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在何道中,若天道在何天中,若人中在何天下,若閻浮提在何國,若是國在何城、何聚落,若是城在何里、何巷、何舍、在何處。知是業何時作,過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萬世。是業果報幾已受,幾未受,幾必受,幾不必受。知善不善所用事物:所謂刀杖、教敕殺等,自殺,遣人殺,諸餘惡業亦如是。善業亦如是,知如是布施、持戒修善。施中所施何等土地、房舍,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七寶財物。戒中受戒,自然戒,心生戒,口言戒,一行戒,少分戒,多分戒,滿分戒;一日戒,七善道戒,十戒,具足戒,定共戒。善福中修初禪,二、三、四禪;慈心,悲、喜、捨心。

如是等善業因緣。若慳貪,若瞋恚,若怖畏,若邪見,若惡知識等,種種惡業因緣。福業因緣:若信,若憐愍,若恭敬,若禪定,若智慧,若善知識等,種種善業因緣。是諸業自在,一切天及人,是諸業相無能轉者,於億千萬世常隨逐眾生不捨,如債主隨人;得因緣具足,便與果報。如地中種子,得因緣時節和合便生。是業能令眾生六道中受生,駛疾於箭。一切眾生皆有諸業報分,如父母遺財,諸子皆應得分。是業果報時到,不可遮止,如劫盡火;隨眾生應生處,處處安置,如大國王隨其所應而與官職。人命終時,是業來蔭覆其心,如大山映物。是業能與種種身,如工畫師作種種像。若人以正行御業,善法將養,則與好報;若以邪行御業,不善將養,則與惡報。如人事王,隨事得報。如是等分別諸業相果報。

復次,如分別業經中,佛告阿難:行惡人好處生,行善人惡處生。阿難言:是事云何?佛言:惡人今世罪業未熟,宿世善業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惡而生好處。或臨死時,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好處。行善人生惡處者,今世善未熟,過世惡已熟,以是因緣故,今雖為善而生惡處。或臨死時,不善心心數法生,是因緣故,亦生惡處。


問曰:熟 不熟義可爾,臨死時少許時心,云何能勝終身行力?

答曰:是心雖時頃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雖少能成大事。是垂死時心,決定猛健故,勝百歲行力;是後心名為大心,以捨身及諸根事急故。如人入陣,不惜身命,名為健。如阿羅漢捨是身著故,得阿羅漢。如是等種種

罪福業報,轉報,亦應如是知。聲聞人但知惡業罪報,善業福報,不能如是細分別;佛悉遍知是業及業報,智慧勢力無礙無盡,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二力。


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者T25,238c

禪名四禪,佛知是禪佐助道法,名相、義分,次第熏修,有漏、無漏,學、無學,淨、垢,味、不味,深淺分別等。八解脫,如禪中分別相。說禪攝一切色界定,說解脫攝一切定。禪波羅蜜即是諸解脫。禪、定、解脫、三昧,皆名為定,定名為心不散亂。垢名愛見慢等諸煩惱;淨名真禪定,不雜愛見慢等煩惱,如真金。分別名諸定中有一心行,不一心行,常行、不常行,難入、易入,難出、易出,別取相、總取相,轉治、不轉治。轉治,如淫欲中慈心,瞋人不淨觀,愚癡思惟邊無邊;掉戲心中用智慧分別諸法,沒心中欲攝心。若不爾者,名不轉治。是定中應分別時及住處:若身瘦羸,是非行定時。如菩薩苦行時作是念:我今不能生禪定;若多人處,亦非定處。

復次,佛知是禪定為失故,是禪為住故,是禪為增益故,是禪為達到涅槃故。

復次,佛知是人難入定難出定,易入易出,易入難出,難入易出。佛知是人應得如是禪,知是人失禪受五欲,知是人受五欲已還得禪,依是禪得阿羅漢。如是等一切諸禪定解脫,即是三昧。是禪定,佛以甚深智慧盡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三力。


知眾生上下根智力者T25,238c-239a

佛知眾生是利根、鈍根、中根。利智名為上,鈍智名為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分別一切眾生是利根、是中根、是鈍根。是人如是根,今世但能得初果,更不能得餘;是人但能得第二、第三、第四果。是人但能得初,禪是人但能得第二、第三、第四禪,乃至滅盡定亦如是。是人當作時解脫證,是人當作不時解脫證。是人能得於聲聞中第一,是人能得於辟支佛中第一,是人具足六波羅蜜,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知已,或為略說得度,或為廣說得度,或為略廣說得度。或以軟語教,或以苦語教,或以軟苦語教。佛亦分別是人有餘根,應令增生信根,是人應令生精進、念、定、慧根。是人用信根入正位,是人用慧根入正位。是人利根,為結使所遮,如鴦群摩羅等。是人利根,不為結使所遮,如舍利弗、目連等。知根雖鈍而無遮,如周利般陀伽。有根鈍而遮者。知是人見諦所斷根鈍,思惟所斷根利;思惟所斷鈍,見諦所斷利;是人一切根同鈍同利;是人一切根不同鈍不同利。是人先因力大,是人今緣力大。是人欲縛而得解,是人欲解而得縛。譬如鴦群摩羅,欲殺母、害佛而得解脫;如一比丘得四禪,增上慢故,還入地獄。知是人必墮惡道,是人難出,是人易出,是人疾出,是人久久乃出。如是等一切眾生上下根相,皆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四力。


知眾生種種欲智力者T25,239a-b

欲名信喜好樂。好五欲,如孫陀羅難陀等。好名聞,如提婆達等。好世間財利,如須彌剎多四羅等。好出家,如耶舍等。好信,如跋迦利等。好持戒,如羅羅等。好施,如陀跋羅。好頭陀遠離,如摩訶迦葉。好坐禪,如隸跋多等。好智慧,如舍利弗等。好多聞,如阿難等。好知毗尼,如優波離等,如是佛弟子,各各有所好。凡夫人亦各各有所喜,或有喜淫欲,或有喜瞋恚。

復次,佛知是人多欲、多瞋、多癡。

問曰:何等是多淫、多瞋、多癡相?答曰:如禪經中說三毒相,是中應廣說。知如是相已,多淫欲人不淨法門治,多瞋人慈心法門治,多愚癡人因緣法門治。如是隨所欲說法,所謂善欲隨心為說,如船順流;惡欲以苦切語教,如以榍出榍。是欲智中,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五刀。


性智力者T25,239b-240a

佛知世間種種別異性,性名積習,相從性生,欲隨性作行;或時從欲為性,習欲成性。性名染心為事,欲名隨緣起,是為欲、性分別。世間種種別異者,各各性,多性,無量不可數,是名世間別異。有二種世間:世界世間,眾生世間;此中但說眾生世間。佛知眾生如是性,如是欲,從是處來,成就善根、不善根,可度、不可度,定、不定,必、不必,行何行,生何處,在何地。復次,佛知是眾生種種性相,所謂隨所趣向,如是遍多,如是貴,如是染心事,如是欲,如是業,如是行,如是煩惱,如是禮法,如是定,如是威儀,如是知,如是見,如是憶想分別;爾所結使生,爾所結使未生。隨所著生欲,隨欲染心,隨染心趣向,隨趣向貴重,隨貴重常覺觀,隨覺觀為戲論,隨戲論常念,隨念發行,隨發行作業,隨作業果報。

復次,佛用是種種性智力,知是眾生可度,是不可度;是今世可度,是後世可度;是即時可度,是異時可度;是現前可度,是眼不見可度;是人佛能,度是人聲聞能度,是人共可度;是人必可度,是人必不可度;是人略說可度,是人廣說可度,是人略廣說可度;是人讚歎可度,是人折伏可度;是人將迎可度,是人棄捨可度;是人細法可,度是人粗法可度;是人苦切可度,是人軟語可度,是人苦軟可度。是邪見,是正見;是著過去,是著未來;是著斷滅,是著常;是著有見,是著無見;是欲生,是厭生;是求富貴樂,是著厚邪見;是說無因無緣,是說邪因緣,是說正因緣;是說無作業,是說邪作業,是說正作業;是說不求,是說邪求,是說正求;是貴我,是貴五欲,是貴得利,是貴飲食,是貴說戲樂事;是樂眾,是樂憒鬧,是樂遠離;是多行愛,是多行見;是好信,是好慧;是應守護,是應捨;是貴持戒,是貴禪定,是貴智慧;是易悟,是講說乃悟;是可引導,是句句解;是利根,是鈍根,是中根;是易出易拔,是難出難拔;是畏罪,是重罪;是畏生死,是不畏生死;是多欲,是多瞋,是多癡;是多欲瞋,是多欲癡,是多瞋癡,是多欲瞋癡;是薄煩惱,是厚煩惱;是少垢,是多垢;是覆慧,是略慧,是廣慧;是人善知五陰相,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是處,苦、集、滅、道:善知入定、出定、住定。

復次,佛知是欲界眾生,是色界、是無色界眾生;是地獄、畜生、餓鬼、人、天;是卵生、胎生、溼生、化生;是有色、是無色,是有想、是無想;是短命,是長命;是但凡夫人未離欲,是凡夫人離下地欲,未離禪欲;如是乃至非有想非無想;是向道,是得,是果辟支佛,是諸佛。如是等種種分別五道、四生,三聚、假名,障、眾、入、界,善根、不善根,諸結使、地、業果,是可度、是不可處,滅智分別。以如是等分別,知世間種種別異性,得無礙解脫。如是等種種別異,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六力。


一切至處道智力者T25,240a

有人言:業即是道,所以者何?業因緣故,遍行五道。有業能斷,業能有所至,所謂三聖道分及無漏思。以是故,諸業是一切至處道。復次,有人言:五分、五智、三昧住,一切處利益事辦。

復有人言:第四禪即是,何以故?第四禪一切諸定至處。如諸經中說:是善心、定心、不亂心、攝心,皆入第四禪中。

復次,有人言:如身念處即是至處道,是諸道利益之本。

復有言:一切聖道是,用是聖道,得隨意利益。

復有論者言:一切善道,一切惡道,一切聖道,各各知諸道至處。如毛豎經中說。佛悉遍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七力。


宿命智力者T25,240a-b

宿命有三種: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人但有通,聲聞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所以者何?凡夫人但知宿命所經,不知業因緣相續;以是故,凡夫人但有通,無有明。聲聞人知集諦故,了了知業因緣相緣相續生;以是故,聲聞人亦有通亦有明。若佛弟子,先凡夫人時得宿命智,入見諦道中知集因緣,第八無漏心得斷見故,故通變為明。所以者何?明名見根本。若佛弟子先得聖道,後宿命智生,亦知集因緣力,故通變為明。


問曰:若佛本為菩薩時,先得宿命智,諸菩薩離無所有處煩惱,後入聖道故,云何佛說我初夜得初明?

答曰:是時非明,若佛在眾中,說我彼時得是明。示眾人言:是明初夜得。譬如國王未作王時生子,後作王時,人問:王子何時生?答言:王子某時生。是生時未作王,以今是王故,以彼為王子,言王子彼時生。佛亦如是,宿命智生,爾時未是明,但名通;後夜時知集因緣故,通變為明;後在眾中說言,我初夜時得是明。


問曰:通、明義如是,云何為力?

答曰:佛用是明,知己身及眾生,無量無邊世中,宿命因緣所更,種種悉遍知,是為力。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八力。


生死智力者T25,240b-c

佛用天眼,見眾生生死處。凡夫人用是天眼,極多見四天下;聲聞人極多傍見小千世界,上下亦遍見。


問曰:大梵王亦能見千世界,有何等異?

答曰:大梵王自於千世界中立則遍見,若在邊立,則不見餘處。聲聞人則不爾,在所住處,常見千世界。辟支佛見百千世界,諸佛見無量無邊諸世界。凡夫人天眼智,是通而非明,亦如是,但見所有事,不能見隨業因緣受生,如宿命中說。

復次,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盧豆,色界四大造色半頭清淨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遍頭清淨,是為差別。復次,聲聞人所在住於三昧中得天眼,即所住三昧中能見:若有覺有觀三昧,若無覺有觀三昧,若無覺無觀三昧;佛隨所入三昧中住,欲見盡見;若依無覺無觀三昧中得天眼,入有覺有觀三昧,若無覺有觀三昧中亦能見。

復次,聲聞人用是天眼見時,所住三昧中,心入餘三昧,天眼則滅;佛則不爾,心雖入餘三昧,天眼不滅。是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生死所趣,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九力。


漏盡智力者T25,240c-241a

問曰:九力智慧分別有差別,漏盡則同,一切聲聞、辟支佛、有何等異?

答曰:雖漏盡是同,智慧分別大差別。聲聞極大力,思惟所斷結,生分、住分、滅分,三時斷。佛則不爾,一生分時盡斷。聲聞人見諦所斷結使,生時斷;思惟所斷,三時滅。佛則見諦所斷,思惟所斷,無異。聲聞人初入聖道時,入時與達時異;佛則一心中亦入亦達,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壞一切障,一心中得一切佛法。

復次,諸聲聞人有二種解脫:煩惱解脫,法障解脫。佛有一切煩惱解脫,亦有一切法障解脫。佛自然得智慧,諸聲聞人隨教行得。

復有人言:若佛以智慧斷一切眾生煩惱,其智亦不耗不減。譬如熱鐵丸,著少綿上,雖燒此綿而火熱勢不減;佛智慧亦如是,燒一切煩惱,智力亦不減。復次,聲聞但知自盡漏,諸佛自知盡漏,亦知盡他人漏,如淨經中說。

復次,佛獨知眾生心中分別有九十八使,一百九十六纏,除佛無有知者。佛亦獨知苦法智,苦比智中,斷爾所結使性,及至道比智亦如是;思惟所斷,九解脫道中亦爾。佛悉遍知一切眾生如是事,聲聞若少知少說,皆隨佛語。如是漏盡智慧力勢,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十力。



003.四無畏品第三


又佛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四無畏者:如來得一切智、一切漏盡,能說障道及盡苦道。此四法中,若有人來如法難問,我無所畏。初無畏者是一切智,亦是九力。第二名斷,即第十力。智、斷具足故,如來自己功德具足。後二無畏,令他具足。佛說障礙是實障法,所謂不善或善有漏,障解脫故名障礙法。為離障礙故說出道。


1.問曰:如汝此中所說諸力即是無畏,今力與無畏有何差別?

答曰:

堪受

智名為力,以此力故有所堪受,是名無畏。有愚癡人無慚愧故,多所堪受。如來堪受從智慧生。

不畏

又以智故不畏他人,故名無畏。所以者何?或雖有智,猶怯弱故。

善說

又智名為力,能說是智名無所畏。所以者何?有人雖知,不善說故。

勝他

又能勝他人名為無畏。所以者何?有人雖知,不勝他故。

辯才無盡

又智無盡故名為力,辯才無盡故名無畏。

所說自在

復次,說有義趣故名為力,所說自在名曰無畏。

從智中生

又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智中生無畏故。又人從生怯弱,後得少智,便能無畏。何況世尊從久遠來,其心廣大,又得一切智,而當有畏?

無有一人佛不勝

復次,有人不能勝他,故有所畏。無有一人佛不勝者,故無所畏。

善於言辭,亦善義趣

又有論者善於言辭,亦善義趣,則無所畏,佛即是也。得一切智,故善於義趣。得無礙辯,故善言辭。

有力

或復有人於事無力,而生怖畏。如來逮得一切智,故於一切事無不有力。一切經書、一切論議,皆悉通達、明了、問答,故無所畏。

無闕

復次,人有短闕,若家、若性、若色、若戒、多聞、智等,故致譏論。如來於此都無所闕,是故無畏。

如法論

又如法論者不可破壞,佛即是也。如阿叔羅婆羅門語世尊言:如法論者難勝難壞。順道論者、思量論者、有因論者,亦復如是。

成就四種論法

復次,若人成就四種論法亦難勝難壞。一者住於正報。二者受因非因。三者能受譬喻。四者住論法中。佛具此四,諸天世人無能勝者,故無所畏。

諮善師

復次,不諮善師而論議者則易可壞。如來昔曾於錠光等無量佛所修集論法,故不可壞。

二諦

復次,佛說二諦: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是故智者所不能壞。凡夫無智亦不與諍。

無諍

又佛不與世間共諍。世間謂有,佛亦說有。世間謂無,佛亦說無。是故無諍,以其無諍故不可壞。

真實論

復次,論有二種:一者真實論、二諂曲論。諸外道等多諂曲論,佛真實論故不可壞。

正行淨

又佛法中正行淨,故論議亦淨。正行清淨,名盡苦因。諸外道論有相似因,無正因,故不能得勝。

不違實相

又佛經清淨,所說義趣不違實相,不同外道。

自知

又佛所說道不但隨語,皆心自知。如經中說:佛告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也,當自知見、自身證行。又言:汝來諸無諂者,若我晨朝為汝說法,令夕得道。夕為說法,令晨得道。

㉑無不通達

復次,若人於法有所不達,便止不言。設有所言,亦必可壞。佛無不達,故能無畏。又如來得諸無礙智,於一切法無不通達,故無所畏。

㉒能知小論

又小智不知大人所知,大能知小。佛於眾生最為大,故能知小論,故無所畏。

㉓知一切法

又諸外道論因所見起,佛知是見從眾緣生。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諸外道等不能盡知,故生諍論。佛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故,能破壞一切諸論,不為一切諸論所壞,故無所畏。如是等緣名力、無畏差別義也。


2.問曰:佛於諸法悉無所畏,何故但說四無畏耶?

答曰:說四則為總說一切無畏。所以者何?前二無畏,自說智、斷。後二無畏,為他說障道法、說盡苦道,亦名智、斷。師及弟子智、斷具足故,名總說一切無畏。


3.問曰:眾生何故疑佛非一切智人?

答曰:

似非一切智人

佛所言說或有似非一切智人,如佛問言:汝從何來?有如是等。又如經中說有人若至城邑聚落,問其名字,我不說是一切智人。聞斯經者疑佛非是一切智人。

似有貪著

又佛所說似有貪著,如經中說:佛言:善來比丘!汝於此身為得大利,隨順我法,我則歡喜。

似瞋語

有似瞋語,如語調達:汝為死人,是食唾人。

似慢語

又似慢語,自言:我是人中師子,成就十力、四無所畏。於大眾中能師子吼。

似見語

又似見語:言善持我法,如擎油缽。又語調達:我不以眾與舍利弗目揵連等,況當與汝。有小智人聞斯等言,便謂如來諸漏未盡。

諸欲

又佛說諸欲是障道法,有人雖受亦能得道。

遮法

又比尼中所說遮法,有人毀壞,亦能得道。小智疑佛不知障法。

修道

有人修道亦有結使。小智生疑,謂修聖道不能盡結。既不盡結,何能離苦?是故如來於此四法,說無所畏。


4.問曰:如向所疑當云何斷?

答曰:

隨俗而問

佛隨俗語。世間亦有知而問者,不以為過。佛亦如是,在世間故,隨俗而問。

-➄利眾生故,現有是言(上面第3問的➁-➄)

又世間亦有心無貪著,而言似有貪有如是等。佛亦如是,利眾生故,現有是言。

諸欲

若言:欲非障法。如來說:欲實是障法。若欲在心,則無修道。要先除欲,然後得道。

遮法

若言:雖犯遮法猶得道者。破實遮法必無得道。若非實罪以重緣故佛還自聽,非壞遮法。

修道

若言:修道亦有結者。聖道能破一切結使,未具足故不能盡破。譬如酥性能破熱病,以服少故不能消盡。修道亦爾,是故無咎。如來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


004.十號品第四


復次,經中說:如來等十種功德,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天人師、佛、世尊。


如來

實道

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

如說

a.實不虛

有所言說皆實不虛。如佛問阿難:如來所言頗有二不?不也!世尊!故名如說。

b.實不可破壞

復次,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夜,於其中間所說,皆實不可破壞,故名如說。又以一切種智知前後際,然後說故所言皆實。又諸佛世尊憶念堅固,無所忘失。有人或以比智而有所說,有隨經書。或有現在不能善見,而有所說。是人所說若得、若失。如經中說:比智者言或得或失,佛於諸法現知已說,是故所言皆不可壞,名實說者。又佛所說皆說實義,不如餘人有實不實,故不可壞。

c.所言應時

又所言應時,如經中說:佛知眾生心喜、心樂,乃說道法,故名如說。

d.應為說者即為說之

又應為說者即為說之,如緊叔伽經中說。

e.所應說法而為說之

又所應說法而為說之,所謂若略若廣、陰入門等,是故所說無非真實。

f.依此二諦說

復次,有二種語法: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諦。如來依此二諦說,故所言皆實。又佛不說世諦是第一義諦,不說第一義諦是世諦。是故二言皆不相違。

g.若遮、若開

復次,如來若遮、若開亦不相違。隨所為事遮,不即此事開。隨所為事開,不即此事遮。是故所言皆不相違。

h.清淨無染

又有三種語法: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假名生。佛無二種語,於第三語清淨無染。

i.所言清淨心無貪著

又有四種語法:見、聞、覺、知法。佛於此四所言清淨,心無貪著。

j.通達

又有五種語法: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是五種法佛悉通達,明了知已,然後乃說,故名如說。能如說故名為如來。

應供

以煩惱盡故得此法,貪恚癡等是妄語根本,滅此諸結,是故應供。

正遍知

復次,如來說應供法是滅結法,由正智生。以無常等慧正觀法故,諸煩惱盡,故因正智生應供法。

明行足

是正智法,從明行生。前際、後際及不相續,善通達故,得名正智。盡行施等波羅蜜故,諸明行足。

善逝

餘人亦於無始生死行施等法,無正行故不名善逝。佛有正道,行施等行故名善逝。

世間解無上

得此五法,如來自已功德具足。得正智故,能知世間一切心念。知所念已,而為說法,故名無上。

調御

調御所當調者無不調伏,已調伏者永不敗壞。

天人師

所調伏者,天人是也,故名天人師。或有生疑:云何以生人而能化天?故言我是天人師也。

佛者,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有為、無為,有盡、無盡,若麤、若細等一切諸法。坐道場時,除無明睡,得一切智,朗然大悟,故名覺者。

世尊

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

佛十號具足故,自身具足,他亦具足。自利、利人,是故應禮。


[相關資料]

1.如來十名號出處:雜阿含53, 402, 636, 684, 760, 1079

2.此中如來是初總序,應、正等覺謂永解脫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故。於其別中略有二種,所謂共德及不共德。於共德中,且說解脫諸煩惱障及所知障。自餘明行圓滿等句是不共德。(T30,765b)


tathāgata,如來,T25,219b

得如實智慧 tathā √gam ()

a.行者一心念佛,得如實智慧,大慈大悲成就,是故言無錯謬,粗細、多少、深淺,皆無不實;皆是實故,名多陀阿伽度。

b.諸聖所來道,佛亦實相及所,佛亦爾無異T25,133a

如…來 tathā-āgata

a.過去、未來、現在十方諸佛,於眾生中起大悲心,行六波羅蜜,得諸法相,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此佛亦如是,是名多陀阿伽度。

b.實道故,名為如來。T25,236a

c.諸聖所來道,佛亦,實相及所去,佛亦爾無異。T25,133a

d.諸佛安隱道,佛亦如是來,更不去後有中。T25,71b

如…去 tathā-gata

a.三世十方諸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破諸黑闇;心出智慧光明,破眾生無明闇冥;功德、名聞亦遍滿十方,至涅槃;此佛亦如是去,以是故亦名多陀阿伽度。

b.諸聖所來道,佛亦,實相及所,佛亦爾無異T25,133a

d.諸佛安隱道來,佛亦如是來,更不後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T25,71b

...gam ()

a.法相解,如法相T25,71b

b.諸聖實語,佛亦如實,以是故名佛,多陀阿伽度。T25,133a


arahat,應供,T25,71b

➊√ arh (應供養)

a.應者,應供養故。T30,765a

b.有如是功德故,應受一切諸天、世人最上供養,是故名阿羅訶。

c.阿羅呵名應受供養,佛諸結使除盡,得一切智慧故,應受一切天地眾生供養。

d.忍鎧心堅固,精進弓力強,智慧利勁箭,破憍慢諸賊。

應受天世人,一切諸供養,以是故名佛,以為阿羅訶。T25,133a

e.應受一切世間供養故,名為應供人。T25,236a

ari-√ han ()

阿羅名賊(ari),呵名殺,是名殺賊。

a-√ ruh()

阿名不,羅呵名生,是名不生。佛心種子後世田中,不生無明,糠脫故。


samyaksaṃbuddha,正遍知,T25,219b

釋名

a.若有人言:何以故但佛如實說,如來、如去故,應受最上供養?以佛得正遍智慧故;正名諸法不動、不壞相,遍名不為一法、二法故,以悉知一切法無餘不盡,是名三藐三佛陀。

b.samyak-saṃ-buddha

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T25,71c

釋義

a.云何正遍知?答曰:知苦如苦相,知集如集相,知滅如滅相,知道如道相。

b.正知苦實相,亦實知苦集,知苦滅實相,亦知苦滅道。真正解四諦,定實不可變,是故十方中,號三藐三佛。T25,133a

c.知一切諸法實不壞相,不增、不減。云何名不壞相?心行處滅,言語道斷,過諸法,如涅槃相不動。

d.一切十方諸世界名號,六道所攝眾生名號,眾生先世因緣,未來世生處,一切十方眾生心相,諸結使、諸善根、諸出要,如是等一切諸法悉知。

e.成就不顛倒智慧故,名正遍知。T25,236a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明行足,T25,219b

釋名

a.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行名身、口業,唯佛身、口業具足,餘皆有失。T25, 71c

b.得微妙三明,清淨行亦具,是故號世尊,鞞闍遮羅那。T25,133a

c.戒、定、智慧成就故,名明行足。T25,236a

d.明行圓滿,所謂三明、遮行、行行皆悉圓滿。又復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皆悉圓滿。前是行行,後是住行。此中清淨身、語、意業現行、正命是行圓滿。密護根門是遮圓滿。由此二種顯示如來三種不護無忘失法,由不造過世間靜慮遮自苦行。T30,765a

釋義

是正遍智慧,不從無因而得,亦不從天得;是中依智慧、持戒具足故,得正遍智慧。智慧名菩薩從初發意,乃至金剛三昧相應智慧;持戒名菩薩從初發意,乃至金剛三昧身業、口業清淨隨意行;是故名鞞闍遮羅那三般那。


sugata,善逝,T25, 72a

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說,是名好去、好說。

好去

a.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如偈說:佛一切智為大車 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b.不復還故,名善逝。T25,236a

c.若行是二行得善去,如車有兩輪;善去者,如先佛所去處,佛亦如是去,故名修伽陀。T25,219b

d.善逝者,謂於長夜具一切種自利利他二功德故。T30,765a

好說

a.好說者,如諸法實相說;不著法愛說;觀弟子智慧力,是人正使一切方便神通智力化之,亦無,如之何?是人可度,是疾,是遲,是人應是處度,是人應說布施,或說戒,或說涅槃,是人應說五眾、十二因緣、四諦等諸法能入道,如是等種種知弟子智力,而為說法,是名好說。

b.解知一切法,自得妙道去,或時方便說,愍念一切故。

滅除老病死,令到安隱處,以是故名佛,以為修伽陀。T25,133a


lokavid,世間解,T25, 72a

路迦秦言世,憊名知,是名知世間。

知二種世間

a.云何知世間?答曰:知二種世間:一眾生、二非眾生及如實相。

知世間、世間因、知世間滅、出世間道。

知世間,非如世俗知,亦非外道知,知世間無常故苦,苦故無我。

知世間相非有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清淨常不壞相如虛空,是名知世間。

b.世間解者,謂於一切種有情世間及器世間皆善通達故。由善悟入有情世間依,前後際宿住死生依,一切時八萬四千行差別故,於器世間謂東方等十方世界無邊成壞善了知故。又於世間諸法自性、因緣、愛味、過患、出離、能趣行等皆善知故。T30,765a

知世間、因、盡、盡道

a.若有言佛自修其法,不知我等事;以是故,知世間,知世間因,知世間盡,知世間盡道故,名為路迦憊。T25,219b

b.知世所從來,亦知世滅道,以是故名佛,為路迦鞞陀。T25,133a

知世間總相別

知世間總相別故,名世間解。T25,236a


anuttara puruṣadamyasārathi,無上士調御丈夫,T25, 72a

anuttara 阿耨多羅,無上,無答

a.無上

a1.涅槃法無上,佛自知是涅槃,不從他聞,亦將導眾生令至涅槃,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持戒、禪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無有與等者,何況能過?故言無上。

a2.禪戒智等眼,無及況出上,以是故名佛,為阿耨多羅。T25,133a

b.無答

阿名無,耨多羅名答,一切外道法可答、可破,非實、非清淨故;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一切語言道,亦實、清淨故,以是故名無答。


puruṣadamyasārathi,富樓沙曇藐婆羅提,可化丈夫調御師T25, 72b

a.富樓沙,秦言丈夫,曇藐言可化,婆羅提言調御師,是名可化丈夫調御師。

b.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時軟美語,有時苦切語,有時雜語,以此調御令不失道(cf.T2,234c)。如偈說:佛法為車弟子馬,實法寶主佛調御,若馬出道失正轍,如是當治令調伏。若小不調輕法治,好善成立為上道,若不可治便棄捨,以是調御為無上。

c.調御師有五種:初父母、兄姊、親里,中官法,下師法,今世三種法治;後世閻羅王治,佛以今世樂、後世樂及涅槃樂利益故,名師上。四種法治人不久畢壞,不能常實成就,佛成人以三種道,常隨道不失,如火自相不捨,乃至滅,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捨,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調御師。

d.大悲度眾生,軟善教調御,以是故名佛,富樓沙曇藐。T25,133a

anuttara puruṣadamyasārathi,無上士調御丈夫

a.善說出世間安隱道故,名無上調御師。T25,236b

b.知世間已,調御眾生,於種種師中最為無上,以是故名阿耨多羅富樓沙曇藐婆羅提。T25,219b

c.無上丈夫調御士者,智無等故,無過上故。於現法中是大丈夫,多分調御無量丈夫,最第一故,極尊勝故。T30,765a


śāstā devamanuṣyāṇām,舍多提婆魔[/(-)]舍喃,天人師,T25, 72c

舍多秦言教師,提婆言天,魔[/(-)]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師。云何名天人教師?佛示導是應作,是不應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隨教行,不捨道法,得煩惱解脫報,是名天人師。

天人師者,由彼天人解甚深義,勤修正行有力能故。T30,765b

能以三種道滅三毒,令眾生行三乘道,以是故名舍多提婆魔[/(-)]舍喃。T25,219c

智慧無煩惱,說最上解脫,以是故名佛,提婆魔[/(-)]舍。T25,133a

以三種教法度眾生故,名天、人師。T25,236b


buddha,佛

知何等法?知過去、未來、現在眾生數、非眾生數、有常、無常等一切諸法,菩提樹下了了覺知故,名為佛陀。T25, 73a

三世動不動,盡及不盡法,道樹下悉知,是故名為佛。T25,133a

若有言以何事故能自利益無量?復能利益他人無量?佛一切智慧成就故,過去、未來、現在,盡不盡,動不動,一切世間了了悉知故,名為佛陀。T25,219c

一切世間煩惱睡,能自覺亦能覺人故,名為覺人。T25,236b

佛陀者,謂畢竟斷一切煩惱并諸習氣。T30,765b


bhaga-vat,婆伽婆,世尊,T25,70b

釋名

a.婆伽言德(guṇa),婆言有,是名有德。

b.婆伽名分別(vibhāga),婆名巧(kuśala),巧分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婆伽婆。

c.婆伽名名聲(yaśas),婆名有,是名有名聲,無有得名聲如佛者。

d.婆伽名破(bhaṅga),婆名能,是人能破婬怒癡故,稱為婆伽婆。

釋義

a.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運摧滅一切魔軍大勢力故。T30,765b

b.得是九種名號,有大名稱,遍滿十方,以是故名婆伽婆。T25,219c

c.最上住處故,名為世尊。T25,236b

其他名稱

佛一切種、一切法能解故,名一切智人;一切法如實善分別說故,名一切見人;一切法現前知故,名一切知見無礙人;等心一切眾生故,名大慈悲人;有大慈悲故,名為世救。T25,236a

一切所願具足故,名有德;十力成就故,名堅誓;得四無畏故,名人師子;得無量甚深智故,名大功德海;一切記說無礙故,名如風;一切好醜無憎愛故,名如地;燒一切結使薪故,名如火;善斷一切煩惱習故,名具足解脫;最上住處故,名為世尊。T25,236b

asama 阿婆磨,秦言無等。asamasama 阿婆摩婆摩,秦言無等等。

lokanātha 路迦那他,秦言世尊。pāraga波羅伽,秦言度彼岸。

bhadanta 婆檀陀,秦言大德。śrīguṇa尸梨伽那,秦言厚德。T25,133a


cs550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六法出苦處昇於勝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

1)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正覺所行法淨,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欲覺、離瞋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一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2)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爾時,聖弟子念此正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二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3)復次,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時,爾時聖弟子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念僧,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4)復次,聖弟子念於戒德,念不缺戒、不斷戒、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不憎惡戒。若聖弟子念此戒時,自念身中所成就戒,當於爾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戒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四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5)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離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捨施、樂施、具足施、平等施。若聖弟子念於自所施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五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6)復次,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天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六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005.三不護品第五


三不護

無不淨三業

佛身、口、意業不護,所以者何?佛無不淨身、口、意業,欲令他人不見不知。

三業皆由智慧、正憶念起

又諸餘人或有無記,似如不淨身、口、意業,智者所呵,佛亦無也。所以者何?如來一切身、口、意業,皆由智慧、正憶念起。若諸妄念、少智之人無如是業。

無卒誤語

又世間人或卒誤語,佛無此等。

又佛善修身戒心慧。如是等法以善修故。一切不善及似不善業皆悉除滅。

久修善法

復次,世尊從久遠來修行善法,不適今也。是故,諸業性淨不護。

常樂戒行

又佛常樂戒行,不以怖畏墮惡道等。

淨不護業

又佛一切身、口、意業,皆為利人,故無不善。以無不善,故不須護,以淨不護業是故應禮。


成就三念處

貪恚習無有餘故

又佛成就三念處故,所以應禮。若說法時,聽者一心,不以為喜。若不一心,不以為憂,常行捨心。所以者何?佛貪恚習無有餘故。

知諸法畢竟空故

又知諸法畢竟空故,無憂、無喜。

善集大悲心故

又佛善集大悲心故,於善、不善心,無憂、喜,等起大悲。

深知眾生各各性故

又佛深知眾生各各性故,若善心聽,不以為喜。不善心聽,不以為憂。以性爾故,常行捨心。

佛心堅固猶如大地

又佛心堅固猶如大地,去重不高。若置重物亦復不下。餘凡夫人其心如稱,少增而下,少減而高。


大悲

大悲

又佛世尊名大悲者,是故天人皆應敬禮。

能濟眾生

又捨深禪定樂,為人說法。餘人悲心無所成辦,世尊大悲能濟眾生,故名有果。

成無上道

又以大悲成無上道,更無餘緣。

佛無我心

復次佛無我心,少欲、知足最為第一,以大悲故自歎己身。

佛性柔和

又佛性柔和,以大悲故有苦切言,起大方便受諸勤苦,為度眾生。

度眾生故,住於世間

又佛以大悲度眾生故,住於世間,受五陰身,如熱鐵丸於須臾頃,不可堪忍。

常行大悲

又佛世尊善修捨心,捨此捨心,常行大悲,故可尊敬。


善人

善人

又佛為善人善中之善,所以者何?自得大利,亦利他人。自利利人,故名善人。

真善知識

又佛為眾生真善知識,如經中說:我是眾生真善知識,是憐愍者,利益者等。


功德

功德聚

又佛世尊有精進等諸功德聚,如和利以百句讚佛,有此功德,是故應禮。

自說功德

a.又佛自說功德,知增一阿含如來品中自說:我是人中師子,人華、人象,於沙門中第一沙門,婆羅門中亦是第一,眾聖中王。行無錯謬,不隨苦樂者,我身是也。

b.問曰:佛以何故自讚其身?自讚身者是愚人相。

答曰:世尊不求名利,但為他故,自歎己身。

c.又佛無我心,為利人故,自歎無咎。

d.又以因緣少多自讚,於佛功德不能說盡。是故不墮愚人相中,不自高故。

e.又如清淨經中,舍利弗住於佛前讚佛功德,是故應禮。

無量功德皆在佛身

又少欲、知足等無量功德皆在佛身,所以者何?佛集一切諸功德故,以是等緣應敬禮佛。

006.法寶論初三善品第六


問曰:汝言應禮法,以何功德故應禮耶?

答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


初中後善

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

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

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如餘外道。

又初中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

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麤、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


義善

義善者,佛法義有深利益,得今世利及後世利、出世道利,不如外典願增天眼。


語善

能示正義

語善者,隨方俗語能示正義,故名語善。所以者何?言說之果所謂義也。是故諸所言說能辯義理,是名語善。

能令得道

復次,佛法貴如說行,非但言說。是故,隨方俗語能令得道,名為語善。不如外典但貴語言,若失語言,若失音聲,辭主得罪。

善說世諦

復次,善說真諦故名義善,善說世諦故名語善。


獨法

但說正法

獨法者,佛但說正法,不為戲論說往古事,亦不雜說法及非法。

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又獨法者,但為無餘涅槃故說。

獨佛能說

又獨佛能說,故曰獨法。


問曰:有聲聞部經,但聲聞說。又有餘經諸天神說,汝何故言獨佛說耶?

答曰: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故名獨法。


具足

佛所說法無所減少

具足者,佛所說法無所減少,如鬱陀伽經中說具足相。

不待餘經而得成

又佛法者,不待餘經而得成也,如和伽羅那經待五種經然後得成,佛法不爾。於一偈中其義具足,如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名具足。


清淨調柔

二種清淨

清淨調柔者,二種清淨故,名清淨調柔。語清淨故名曰清淨,義清淨故名曰調柔。

依義

又佛聽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不如外道隨經而取。

依法

又佛法中依法不依人。法亦分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名淨法,非但隨經。

三法印

又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無我、有為諸法念念無常、寂滅涅槃。是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名清淨調柔。


隨梵行

隨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梵名涅槃。是道能到故名梵行。

法寶成就如是功德,是故應禮。



  

007.眾法品第七


1.我法能滅,能到涅槃,能生正智,能善將導

復次,佛自讚言:我法能滅,能到涅槃,能生正智,能善將導


能滅

能滅者,滅貪恚等諸煩惱火,故曰能滅。如習不淨觀滅婬欲火,如習慈心滅瞋恚等,不如外道斷食等法,故名能滅。


能到涅槃

能到涅槃者,佛法究竟必至涅槃,不如外道住有分中,著禪定等。

又佛法中說一切有為皆有過患,無稱讚處,不如婆羅門讚梵世等,故名佛法能到涅槃。


能生正智

能生正智者,所有佛法皆為涅槃,是故能生正智。

又佛法中有真智果,如從聞慧生思慧,從思慧生修慧,故名佛法能生正智。


能善將導

能善將導者,佛法先自善成,後令他人住正法中,故名善導。


2.善說、現報、無時、能將、來嘗、智者自知

復次,佛法有六:一曰善說、二曰現報、三曰無時、四曰能將、五曰來嘗、六曰智者自知。

善說

善說者,佛說諸法如法實相。若不善法說不善相,善說善相,故名善說。


現報

能得現世果報

現報者,佛法能得現世果報。如經中說:晨朝受化,令夕得道。夕為說法,令朝得利。

現得恭敬、名聞、禪定、神通等利

又現報者,如說現在沙門果經中說:現得恭敬、名聞、禪定、神通等利。

能致得恭敬、現報、後報及涅槃報

復次,佛法皆有義理,故能致得恭敬、現報、後報及涅槃報。諸外道法無義理,故尚無現報及後世報,何況涅槃?故曰現報。


無時

無時者,佛法不待某日月歲星宿吉凶,乃得修道。某日月歲,不得修道。不如婆羅門法,初春婆羅門受火,春末剎利受火等。復有或待日出,或日未出,而供養火,如見五穀待時而種。或謂佛法亦當如是,故說無時,如經中說:佛法易行,行、住、坐、臥無時不得。


能將

能將者,以正行故,能將眾生至解脫處,故名能將。


來嘗

來嘗者,佛法應當自身作證,不但隨他。如佛語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也。當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不如外道語弟子言:捨是問答,如人淨洗不喜塵土,當如聾啞,但隨我語,故曰來嘗。


智者自知

智慧人乃能信解

智者自知者,是佛法利,智慧人乃能信解。斷食等麤,愚者信樂,智者不受,以正智慧能破煩惱,如是等法智者乃解。雖以甘膳充足其身,一心精進,貪恚不染。如是等事,智者現知,如人病愈,自知得離。如水相冷,飲者乃知。

過語法

復次,或有過語法,如地堅相。堅何等相?不得語答,觸乃可知,如生盲人不可語以青黃赤白。若人不得佛法味者,不可語以佛法實義,以寂滅故。

自證知

復次,佛法可自證知。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如財物等。如婆羅延經中:佛言:我不能自斷汝疑,能證我法,汝疑自斷。

不可得見

復次,是法到他身時,不可得見,如火傳等。

凡夫為無明所覆

又凡夫愚人為無明山所障覆,故不信是法。如因阿夷羅曰沙彌說大山喻,故言智者自知。


3.其他特性

佛法甚深

復次,佛法甚深,開示則淺。斷除虛偽,流布天人。甚深者,佛法甚深,以不知因故。世間多見現果,不能知因故說自在天等邪因。十二因緣深故難解,世間智淺於佛法中不生深想,不能通達眾因緣法,乃至小草。以眾因緣思惟、觀察,其相轉深。如佛所說:眾因緣法是事甚深,愛盡離滅及涅槃處是亦難見。


問曰:若因緣甚深,阿難何故生淺想耶?

答曰:有論師言:是語不然。阿難是大弟子,通達法相,云何當言因緣法淺?

以總相觀因緣法

又若以總相觀因緣法故生淺想。所以者何?是人不能善分別觀煩惱、業故。

於本所學事得究竟

復次,若人於本所學事得究竟,便生淺想,如得大智還觀初章。

智慧未成

或復有人智慧未成,於甚深法則生淺想。

佛善說法

又佛善說法故,或有眾生便生淺想。


佛法皆空

復次,佛法皆空,是空甚深。佛以種種因緣譬喻宣示,義則易解,小兒亦知。如須陀耶沙彌等。


佛法堅固

復次,佛法堅固,諸言說中最為真實。不如婆羅陀羅摩延經等,但有語言,無有實義。如盧提梵志言世尊諸比丘等:於利益法、真實法中,精勤修學所謂漏盡。


佛法為利益一切世間故說

復次,佛法為利益一切世間故說,不如婆羅門言婆羅門法但自得道,餘人不得。


佛法尊重

又佛法尊重,諸天王等五欲自恣亦來信受,以是因緣故應禮法。


cf.大智度論,T25221b

念法者,如佛演說,行者應念:是法巧出,得今世果,無熱惱,不待時,能到善處,通達無礙。 

1.巧出者,二諦不相違故,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是;智者不能壞、愚者不起諍故。是法亦離二邊,所謂若受五欲樂,若受苦行。復離二邊:若常、若斷;若我、若無我;若有、若無。如是等二邊不著,是名巧出。諸外道輩自貴其法,毀賤他法故,不能巧出。

2.得今世果者,離愛因緣世間種種苦,離邪見因緣種種論議鬥諍,身心得安樂。如佛說:持戒者安樂,身心不熱惱,臥安覺亦安,名聲亦遠聞。復次,此佛法中因緣展轉生果,所謂持戒清淨故心不悔,心不悔故生法歡喜,法歡喜故身心快樂,身心快樂故能攝心,攝心故如實知,如實知故得厭,得厭故離欲,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果報得涅槃——是名得今世果。外道法空行苦,無所得。如閻浮阿羅漢得道時自說: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五年,但食乾牛屎,裸形臥棘上。我受如是辛苦,竟無所得;不如今得見佛聞法,出家三日,所作事辦,得阿羅漢。以是故,知佛法得今世果。

問曰:若佛法得今世果,何以故佛諸弟子有無所得者? 

答曰:行者能如佛所說,次第修行,無不得報;如病人隨良醫教,將和治法,病無不差。若不隨佛教,不次第行,破戒亂心,故無所得,非法不良也! 

復次,諸未得道者,今世雖不得涅槃,後世得受福樂,漸次當得涅槃,終不虛也。如佛所說:其有出家為涅槃者,若遲若疾,皆當得涅槃。如是等能得今世果。

3.無熱惱者,熱惱有二種:身惱,心惱。身惱者,繫縛牢獄,拷掠、刑戮等;心惱者,婬欲、瞋恚、慳貪、嫉妒因緣故,生憂愁、怖畏等。此佛法中,持戒清淨故,身無是繫縛牢獄,拷掠、刑戮等惱;心離五欲,除五蓋,得實道故,無是婬欲、瞋恚、慳貪、嫉妒,邪疑等惱。無惱故無熱。

復次,無漏禪定生喜樂,遍身受故,諸熱則除;譬如人大熱悶,得入清涼池中,冷然清了,無復熱惱。 

復次,諸煩惱若屬見、若屬愛,是名熱;佛法中無此故,名無熱惱。 

4.不待時者,佛法不待時而行,亦不待時與果。外道法,日未出時受法,日出時不受法;或有日出時受,日未出不受;有晝受夜不受,有夜受晝不受。佛法中無受待時,隨修八聖道時,便得涅槃。譬如火得薪便然;無漏智慧生時,便能燒諸煩惱,不待時也。 

問曰:如佛說,有時藥、時衣、時食;若人善根未熟,待時當得,何以言無時? 

答曰:此時者,隨世俗法,為佛法久住故,結時戒;若為修道得涅槃,及諸禪定、智慧微妙法,不待時也。諸外道法皆待時節;佛法但待因緣具足。若雖持戒、禪定,而智慧未成就,不能成道;若持戒、禪定、智慧皆成就,便得果,不復待時。

復次,久久得果名為時,即得不名時。譬如好染一入便成;心淨人亦如是,聞法即染,得法眼淨——是名不待時。 

5.能到善處者,是三十七無漏道法,能將人到涅槃;譬如入恒河,必得至大海。諸餘外道法,非一切智人所說,邪見雜故,將至惡處;或時將至天上,還墮受苦,皆無常故,不名善處。 

問曰:無有將去者,云何得將至善處? 

答曰: 雖無將去者,但諸法能將諸法去;無漏善五眾斷,五眾中強名眾生,將去入涅槃。如風吹塵,如水漂草;雖無將去者,而可有去。 

復次,因緣和合無有作,亦無有將去者,而果報屬因緣,不得自在,是即名為去。 

6.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問曰:何等是佛法印? 

答曰: 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行者知三界皆是有為生、滅作法,先有今無,今有後無,念念生滅,相續相似生故,可得見知;如流水、燈焰、長風,相似相續故,人以為一。眾生於無常法中常顛倒故,謂去者是常住,是名一切作法無常印。一切法無我:諸法內無主、無作者、無知、無見、無生者、無造業者,一切法皆屬因緣;屬因緣故不自在,不自在故無我,我相不可得故。如〈破我品〉中說——是名無我印。 

問曰:何以故但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

答曰:不作法無因無緣故,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故,不名為無常。 

復次,不作法中,不生心著顛倒;以是故,不說是無常,可說言無我。有人說:神是常遍知相;以是故,說一切法中無我。寂滅者是涅槃,三毒、三衰火滅故,名寂滅印。 

問曰:寂滅印中,何以但一法,不多說?

答曰:初印中說五眾,二印中說一切法皆無我,第三印中說二印果,是名寂滅印。一切作法無常,則破我所外五欲等;若說無我,破內我法;我、我所破故,是名寂滅涅槃。行者觀作法無常,便生厭厭世苦。既知厭苦,存著觀主,謂能作是觀,以是故有第二法印,知一切無我;於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中,內外分別推求,觀主不可得;不可得故,是一切法無我。作如是知已,不作戲論,無所依止,但歸於滅,以是故說寂滅涅槃印。 

問曰: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此中云何說:一切有為作法無常名為法印?二法云何不相違?

答曰:觀無常,即是觀空因緣;如觀色念念無常,即知為空。過去色滅壞,不可見故,無色相;未來色不生,無作無用,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亦無住,不可見、不可分別知故,無色相。無色相即是空,空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及生滅,其實是一,說有廣略。

問曰:過去、未來色,不可見故無色相;現在色,住時可見,云何言無色相?

答曰:現在色亦無住時,如四念處中說:若法後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以隨逐微細故不識。如人著屐,若初日新而無有故,後應常新,不應有故。若無故應是常,常故無罪無福,無罪無福故,則道俗法亂。 

復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以是故,現在色無有住。住中亦無有生滅,是一念中住,亦是有為法故——是名通達無礙。如是應念法。


cs550

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緣自覺悟。爾時,聖弟子念此正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二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008.十二部經品第八


復次,佛法分別有十二種: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和伽羅那、四伽陀、五憂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曰多伽、九闍陀伽、十鞞佛略、十一阿浮多達磨、十二憂波提舍。


1.修多羅(sūtra)

修多羅者,直說語言。


2.祇夜(geya)

祇夜者,以偈頌修多羅,或佛自說,或弟子說。


問曰:何故以偈頌修多羅?

答曰:

令義理堅固

欲令義理堅固,如以繩貫華次第堅固。

令人喜樂

又欲嚴飾言辭令人喜樂,如以散華或持貫華以為莊嚴。

要略易解

又義入偈中,則要略易解,或有眾生樂直言者,有樂偈說。

令信堅固

又先直說法後以偈頌,則義明了令信堅固。

易可讚說

又義入偈中,則次第相著,易可讚說,是故說偈。或謂佛法不應造偈似如歌詠,此事不然,法應造偈。所以者何?佛自以偈說諸義故,又如經言:一切世間微妙言辭皆出我法,是故偈頌有微妙語。


3.和伽羅那(vyākaraṇa)

和伽羅那者,諸解義經名和伽羅耶。若有經無答無解,如四無礙等經名修多羅。有問答經名和伽羅那,如說四種人:有從冥入冥,從冥入明,從明入冥,從明入明。從冥入冥者,如貧賤人造三惡業,墮惡道等。如是等經名和伽羅那。


問曰:佛何故說無答無解經?

答曰:有經義理深重,是經義阿毘曇中當別說,是故不解。或有人言:佛所說經皆有義解,但集法者撰深義經置阿毘曇中,如因內結外結人終夜解義,此義應在結使聚中。


4.伽陀(gāthā)

伽陀者,第二部說祇夜,祇夜名偈。偈有二種:一名伽陀、二名路伽。路伽有二種:一順煩惱、二不順煩惱。不順煩惱者,祇夜中說,是名伽陀。


5.憂陀那(udāna)

除二種偈,餘非偈經名憂陀那。


6.尼陀那(nidāna)

尼陀那者,是經因緣。所以者何?諸佛賢聖所說經法,要有因緣。此諸經緣,或在修多羅中,或在餘處,是名尼陀那。


7.阿波陀那(avadāna)

阿波陀那者,本末次第說是也。如經中說:智者言說則有次第,有義有解不令散亂,是名阿波陀那。


8.伊帝曰多伽(itivṛttaka)

伊帝曰多伽者,是經因緣及經次第。若此二經在過去世名伊帝曰多伽。秦言:此事過去如是。

9.闍陀伽 (jātaka)

闍陀伽者,因現在事說過去事。如來雖說未來世事,是事皆因過去、現在,故不別說。


10.鞞佛略(vaipulya)

鞞佛略者,佛廣說經名鞞佛略。有人不信,謂諸大聖樂寂滅故,不喜憒鬧,厭世雜語,拔樂眾根故,不樂廣說。如經中說有得道人,過二月已乃出一言,為斷此故,說有廣經饒益他故。如說如來二種說法:一廣、二略,廣勝略故。


11.阿浮陀達磨(adbhuta-dharma)

阿浮陀達磨者,未曾有經。如說劫盡大變異事、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有人不信如是等事,是故說此未曾有經。現業果報諸法勢力不思議故。


12.憂波提舍(upadeśa)

憂波提舍者,摩訶迦栴延等諸大智人廣解佛語。有人不信謂非佛說,佛為是故說有論經。經有論故,義則易解。

是十二部經名為佛法,法寶具足如是功德,是故應禮。


009.僧寶論初清淨品第九


問曰:汝先言應禮僧,何故應禮?

答曰:佛於處處自讚歎僧。是僧寶戒品清淨、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清淨,應請、應禮、合掌、供養、無上福田、能益施者。


戒品清淨

持戒無瑕

戒品清淨者,佛弟子眾持戒無瑕,乃至小罪深懷畏懼。

勤持戒但樂善法

又佛弟子不為福報生人天等,亦不怖畏墮地獄等,而勤持戒但樂善法,故名清淨。

長夜受持乃至究竟

又持淨戒不限時節,不如婆羅門六月持戒。長夜受持乃至究竟,故名清淨。

離於二邊

又持淨戒離於二邊,離五欲樂,亦離苦身,故名聖所愛戒,是戒名為智者所愛。

心淨

又心淨故,戒亦清淨。

深心止惡

又深心止惡,不但守戒怖畏後世,故名僧寶戒品清淨。


定品清淨

定品清淨者,若定能生真智,故名清淨。


慧品清淨

慧品清淨者,若慧能盡煩惱,故名清淨。


解脫清淨

解脫清淨者,若得盡諸煩惱,非但能遮,故名解脫清淨。


解脫知見清淨

解脫知見清淨者,於諸煩惱盡中得智,謂我生盡,非未盡煩惱中言我生盡,是名解脫知見清淨。


應請、應禮、應供養

應請、應禮、應供養者,以能具足如是功德故,應求請、禮敬、供養。


福田

福田者,於中殖福,獲報無量,乃至涅槃,猶不可盡。


能益施

能益施者,能令施者功德增益。如八功德田,滋茂五穀不令敗壞,僧田亦爾,成就八功德故,能令施種功德增長,是故應禮。


雜阿含550

復次,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時,爾時聖弟子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念僧,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


  

010.分別賢聖品第十


問曰:以何法故名之為僧?

答曰:四行、四得,戒、定、慧等功德清淨,故名為僧。

四行者:行須陀洹、行斯陀含、行阿那含、行阿羅漢。

四得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1.行須陀洹

行須陀洹有三種人: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隨無相行。

信行

信行者,若人未得空、無我智,信佛法故,隨佛語行,故名信行。如經中說:我於是事以信故行。若得真智,則不但隨信行。如經中說:知不作者、不信者等,是名上人。是故,當知未得真智名隨信行。

如經中說:若人於法能以少慧觀、忍、樂者,是名信行,過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於其中間不得命終,是名信行。

是人在聞、思慧中,正觀諸法,心忍、欲、樂。雖未得空、無我智,能生世間似忍法心,自此以來名過凡夫地。所以者何?後當廣說。若無信等五根,是人則住外凡夫中。是人漸習得煖法等修慧,仍本名故亦名信行,以終不及法行人故。是經應言:要必當得須陀洹果。不應言:不得命終。所以者何?是信行者以尚遠故。如郁伽長者供養眾僧。天神示言:某是阿羅漢,某是行阿羅漢者,乃至某是須陀洹,某是行須陀洹者。若在十五心中,不可得示。當知行須陀洹者,有近、有遠是名信行。


法行

法行者,是人得空、無我智。在煖、頂、忍、第一法中,隨順法行,謂空、無我等是名法行。


無相行

是二行人入見諦道,見滅諦故名無相行。是三種人,名行須陀洹果者。

世俗道中無斷結故,不得名為行。三果者,此事後當說。


2.須陀洹

須陀洹者,如佛經說:若人斷三結,身見、疑、戒取名須陀洹,不墮惡道,必得正智,極至七有。


問曰:若須陀洹見諦所斷煩惱都盡,滅無量苦,如池喻經說。何故但言斷三結耶?

答曰:此事後當廣說。謂身見盡故,餘等亦盡。

不墮惡道者,後業聚中亦當廣說。

必至菩提者,是人入法流中,必至涅槃。如木在恒河離八因緣,必到大海。

極七有者,是人於七世中無漏智熟。如歌羅羅等七日變成。又如服酥等極至七日,堅病則消。又如親族,限至七世。又如七步蛇,螫人身時,以四大力故得至七步,以毒力故不得至八。又欺誑法極至七世。

又如七日出時,則劫燒盡。如是七世集無漏慧燒煩惱盡。又法應七有。有須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極至第七,是名須陀洹。

[] 1.行向須陀洹有三種類型的人,哪三種?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隨無相行。

1)什麼是信行?若是這個人尚未得到空、無我的智慧,因為深信佛的教法的關係,隨順佛的法語而行動,所以稱為信行。若是這個人得到真實的無我智,就不能稱為隨信行。這個人在聞所成慧與思所成慧的時候,能正確的觀察一切法,心能安住於道理而不動,內心有希求,有安樂。雖然尚未得到空、無我智,內心能生起世間相似忍法,什麼是忍法?對於四諦的道理,忍可決定而不動的智慧。自從生起這個心之後,稱為超過凡夫的境界。若是沒有信等五根,這個人還是安住在外凡夫中。這個人逐漸的學習,獲得煖法等修所成慧,仍舊稱原本的名字,也名為信行,因為始終是比不上法行人的緣故。若是這個階段應該說,必定將來會得到須陀洹果。不應該說:不可能命終。為什麼?這位信行者因為距離果位還很遠的關係。譬如經文說,郁伽長者供養眾多的僧人。天神指示他說:某人是阿羅漢,某人是行向阿羅漢,一直到某人是須陀洹,某人是行向須陀洹。如果是在見道十五心中,不可能得以指示,因為太短暫。應當知道行向須陀洹,有近、有遠,這稱為信行。

2)什麼是法行?這個人獲得空、無我智,在煖、頂、忍、第一法中,隨順空無我法而行動。

3)什麼是無相行?這二種行向須陀洹果的人,進入見四聖諦的聖道,因為見滅諦的關係,所以稱為無相行。這三種人,都稱為行向須陀洹果,因為世俗道中修禪定,沒有斷種種煩惱結的緣故,不可以名為行向。

2.什麼是須陀洹?如佛經說:若有人能斷滅三結,身見、疑、戒取,名為須陀洹,不墮於惡道,必定得正智,最多只七有。若是須陀洹見滅諦,所斷煩惱都滅盡,滅除無量苦,如池喻經說。為什但說斷三結?因為身見滅盡的緣故,其餘的煩惱也滅盡。什麼是必定到菩提?因為這個人進入涅槃法的流類之中,必定到涅槃。


3.行斯陀含

行斯陀含者,思惟所斷結有九品。若斷一、二至三、四、五,是名行斯陀含者。有人言:以一無礙道斷。是事不然。佛經中說以無量心斷,如斧柯喻經中說。

又行斯陀含者,亦名家家,是人或二或三往來。或於現身得入涅槃,是名行斯陀含者。


4.斯陀含

斯陀含者,一來此間便入涅槃。是人思惟所斷結薄,住是薄中名斯陀含。是斯陀含,或今世入涅槃。


5.行阿那含

行阿那含者,若斷第七、第八品結,是人皆名行阿那含。斷第八品,是名一種。行阿那含者,或有今世即入涅槃。


6.阿那含

盡離欲界九品結,故名阿那含。是阿那含差別八種:所謂中陰滅者、有生有滅者、有不行滅者、有行滅者、有上行至阿迦尼吒滅者、有至無色處者、有轉世者、有現滅者。隨上中下根故有差別。


中陰滅者

中陰滅者亦有三種:上、中、下根。有阿那含深厭世間,有少障礙,不得現滅,是人則於中陰中滅。

生滅者

生亦三種:謂生滅者、行滅者、不行滅者。

生滅者,生時深厭離有,即入涅槃,是名生滅,以根利故。

不行滅者

或有生已,諸無漏道自然在前,不加勤行而入涅槃,是不行滅,以根中故。

行滅者

或有生已,深畏受身,勤修行道,乃入涅槃,是名行滅,以根鈍故。

上行滅者

若從一處終,至一處生

上行滅者,亦有三種:若從一處終,至一處生,便入涅槃,是名利根。

二、三處生

二、三處生,是名中根。

一切處終,一切處生

一切處終,一切處生,是名鈍根。

從初禪至廣果天是名決定,到廣果已,若生淨居,是人不復到無色處,以樂慧故。

入無色處者

若入無色處者,是人終不生淨居天,以樂定故。

轉世者

轉世者,若先世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後轉身得阿那含果,是人不入色、無色界。

現滅者

現滅者,第一利根,即於現身得入涅槃。


7.行阿羅漢

復有二人:一名信解脫、二名見得。是二人者,根差別故。若鈍根學人在思惟道名信解脫,利名見得。若阿那含具八解脫,是名身證。是等皆名行阿羅漢者,以斷結同故。


8.阿羅漢

若盡斷滅一切煩惱,名阿羅漢。

阿羅漢有九種:退相、守相、死相、可進相、住相、不壞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不退相。是諸阿羅漢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

退相

最鈍根者,是名退相。退失三昧,退三昧故,無漏智慧不能現前。

守相

守相者,根小勝故。若護三昧,則不退失。不護則退。前退相者雖護亦退。

死相

死相者,根又小勝,深厭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故,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喜失故求死也。

住相

住相者,若得三昧,不進、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種在退分三昧,住相者在住分三昧。

可進相

可進相者,若得三昧,轉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

不壞相

不壞相者,得三昧已,種種因緣不能敗壞,是人住在達分三昧,慧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壞。

-➇慧解脫、俱解脫

因滅盡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脫,得此定者名俱解脫。

不退相

不退相者,所得功德盡無退失。如經中說:佛語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輿我,我先所得盡無退失。如是九種名無學人。

先十八學人及九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間福田。僧中具足,是故應禮也。

  

011.福田品第十一

1.問曰:以何等故此諸賢聖名為福田?

答曰:

諸煩惱盡

斷貪恚等諸煩惱盡故名福田。如說稊稗不去,害善穀苗,是故施無欲人,得報利大。

心空

又是人心空故名福田。所以者何?以空相故,諸貪恚等煩惱不起,不生惡業。

得不作法

又諸賢聖得不作法故名福田。

永離大小諸煩惱

又是人等所得禪定皆悉清淨,永離大小諸煩惱故。

棄捨憂樂

又棄捨憂樂故名福田。

能斷除五種心縛

又能斷除五種心縛,心得清淨故名福田。

成就八種功德田

又成就八種功德田故。

善護心

又以七定具善護心故。

能盡滅七種漏

又能盡滅七種漏故。無諸漏失。

具足七淨法

又具足戒等七淨法故。

能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

又能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故。

能度彼岸及勤求度

又能度彼岸及勤求度,故名福田。

常行善法

又經中說:但能發心欲行善法尚多利益,況修行耶?是諸賢聖常行善法,故名福田。

能令施主得無量報

又經中說:誰施主家有持戒比丘,受供養已,入無量定,是施主家得無量福。眾中有入無量三昧、無相三昧、無動三昧,能令施主得無量報,故名福田。


2.施眾僧

信心易生

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得大福。一曰有信、二曰施物、三曰福田。於眾僧中,多功德人。功德人中,信心易生。

獲大果

又施眾僧,具九因緣,故獲大果。

以受者淨,故施必清淨

又施眾僧,以受者淨,故施必清淨。

增益功德

又施有八種:

有清淨心少、施物亦少、施破戒人,有清淨心少、所施物多、施破戒人,

有清淨心少、施物亦少、施持戒人,有清淨心少、所施物多、施持戒人。

有清淨心多、施四種物亦爾。於僧中施必當成就若二、若三。一切善人皆因眾僧增益功德,然後隨意回向菩提。

當得解脫果

又所施僧此物皆當得解脫果,於生死中終不能盡。

皆為嚴心

又所施眾僧,皆為嚴心。

信心不壞

又若於一人生信淨心,或時可壞。於眾僧中信心清淨,終不壞敗。

心則廣大

又於一人生愛敬心,或不能廣。於眾僧中生信敬心,緣無量故心則廣大。

果報亦大

又施為一切入僧數人,以心大故,果報亦大。

以是等緣諸賢聖人名為福田,是故應禮。



012.吉祥品第十二


三寶於一切世間第一吉祥

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間第一吉祥。如吉祥偈說:佛法及眾僧是名最吉祥。

三寶最吉祥

復有諸經以吉祥為初學者增壽萬歲,名聞流布,是作經者意也。如阿陀等字貫在經初,此非吉相,後當廣說。若求第一最吉祥者,三寶是也,應當歸依。如吉祥偈說:

諸天世人中,無上尊導師,佛為大覺者,是名最吉祥。

若人於佛所,安信心不動,奉持清淨戒,是名最吉祥。

遠離愚癡人,親近有智者,可敬者則敬,是為最吉祥。

是故應禮三寶,以最吉祥故,我經初說。

013.立論品第十三


今欲論佛法,饒益於世間。佛以大悲心為廣利益一切世間,故說是法,無所齊限。如或有人但為婆羅門故,說解脫經。佛所說經皆為度脫四品眾生,乃至畜生亦不限礙。


1.問曰:不應造論,論佛語也。所以者何?

一切智人意趣難解

若佛自論,可名為論。若佛不論,餘不能論。所以者何?一切智人意趣難解,不知何所為故而說是事。若不得佛意,妄有所說,則為自傷。如經中說:二人謗佛。一以不信,憎惡故謗。二雖有信,於佛所說不能諦受,亦名謗佛。

不得佛意

設有真智,不知佛意尚不能得論佛所言。況未得者,而欲造論,論佛意耶?所以者何?如異論經中,佛為觸故說如是事,諸比丘等種種異論皆不得佛意。

摩訶迦旃延自喻枝葉

又如長老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如伐大樹,棄捨根莖,但取枝葉,汝等亦爾,捨離如來,而問我耶?若摩訶迦旃延於論議中自喻枝葉,何況餘人能解佛語?

問舍利弗三問不答

又佛問舍利弗:云何學人?云何數法人?三問不答。

唯佛能解,餘人不能

又佛為一切諸法根本,唯佛能解,餘人不能。又阿難白佛:遇善知識於得道中則為半利,亦有道理。所以者何?以二因緣正見得生:一從他聞、二自正念。佛語阿難:但善知識則為具足得道利己。

不得我意,故生諍訟

又如佛言:若我為人有所說法,是人不得我意,故生諍訟。今諸論師各有所執:或言過去、未來有法,或有言無。當知如是諸論師等不解如來隨宜所說故生諍訟。

觀阿難髣像是義

又如阿難為三摩提說諸所受皆名為苦,爾時,佛語諸比丘言:汝觀阿難髣像是義。

飲食麤事猶尚不能知

又諸論者謂阿羅漢應先受供養。比丘不知,便往問佛。佛言:於我法中前出家者,應先受供養。飲食麤事猶尚不能知,況如來意說微妙法?以此等故不應造論。


2.

2.1.不然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

有因緣故能知他意

有因緣故能知他意。如偈中說:能知說者意所趣向,亦知說者欲說何事。有二種道:聖道、世間道。後當廣說。以此道故知說者意。

佛亦盡聽

又異論經中,佛亦盡聽。

得佛意故,佛皆讚善

又迦旃延等大論議師,得佛意故,佛皆讚善。

造佛法論,佛聞即聽

又優陀夷比丘、曇摩塵那比丘尼等造佛法論,佛聞即聽。

解者造論

又佛法深妙,解者造論,不解則止。如是其餘佛為諸法根本等問,悉以通答。


2.2.應造論

義則易解,法則久住

又應造論,所以者何?若經造論,義則易解,法則久住。

佛聽造論

又佛聽造論。如經中說:佛語比丘:隨所造論,應善受持。是故於修多羅中取義立論,別為異部,故應造論。

若無論議,云何可解?

又佛為種種可度眾生,說世間等諸論議門。如莎提等不能解,故其心迷亂。莎提等比丘說生死往來常是一識,佛如是等種種說法。若無論議,云何可解?以是等緣,故應造論。


014.論門品第十四


1.世界門、第一義門

1.1.世界門

以世界門故說有我。

如經中說:我常自防護,為善自得善,為惡自得惡。

又經中說:心識是常。

又言:長夜修心,死得上生。

又說:作者起業,作者自受。

又說:某眾生生某處等。

如是皆以世界門說。

1.2.第一義門

第一義門者,皆說空無。

如經中說:此五陰中無我、我所。

心如風焰念念生滅。

雖有諸業及業果報,作者、受者皆不可得。

如佛以五陰相續因緣說有生死。


2.世俗門、賢聖門。

2.1.世俗門

世俗門者,以世俗故說言月盡,月實不盡。

如摩伽羅母說:兒婦為母,其實非母。

如經中說:舌能知味,以舌識知味,舌不能知。

如槊刺人言:人得苦,是識知苦,非人受苦。

如貧賤人字為富貴,佛亦隨人名為富貴。

又佛呼外道名婆羅門,亦名沙門。

又如剎利、婆羅門等,佛亦隨俗稱為尊貴。

又如一器隨國異名,佛亦隨名。

又如佛言:是吾最後觀毘耶離。

諸如是等隨世語言名世俗門。

2.2.賢聖門

賢聖門者,如經中說:因緣生識眼等諸根,猶如大海。

又如經說:但陰、界、入眾緣和合,無有作者,亦無受者。

又說一切苦,如經中說:世間言樂,聖人說苦。聖人說苦,世間言樂。

又諸所說空、無相等,名賢聖門。


3.三時論門

又有三時論門。若於此事中說名為色,若色曾有、當有、今有皆名為色。識亦如是,若識曾知、當知、今知皆名為識,如此等名三時論門。


4.若有論門

又有若有論門。若有觸必因六入,非一切六入盡為觸因。若有愛必因於受,非一切受盡為愛因。或說具足因。如觸因緣受。或說不具足因。如受因緣愛,不說無明。或復異說。如經中說心歡喜身得猗,三禪無喜亦有身猗。又說猗者受樂,四禪有猗而無受樂,是名異說。


5.通、塞

又有通、塞二種論門。如經中說:若人發足為供養塔,中間命終,皆生天上,是名為通。

又餘經說:作逆罪者不得生天,是名為塞。

又經中說:受諸欲者無惡不造,是名為通。須陀洹人雖受諸欲,亦不能起墮惡道業,是名為塞。

又經中說:因眼緣色而生眼識,是名為通。若爾,應緣一切色皆生眼識,而不然。又經中說因耳緣聲生耳識等不生眼識,是名為塞。

又所言通塞,皆有道理,不壞法相。


6.決定、不決定

又有二種論門:一決定、二不決定。

6.1.決定

決定者,如說佛為一切智人,佛之所說名真妙法,佛弟子眾名正行者。

又言一切有為皆悉無常、苦、空、無我、寂滅涅槃,如是等門是名決定。

6.2.不決定

不決定者,若言死者皆生,是則不定。有愛則生,愛盡則滅。

又經中說:若得心定,皆生實智,是亦不定。聖人得定能生實智,外道得定則不能生。

又如經說:所求皆得,是亦不定。或得,或不得。

若言六入必能生觸,是亦不定。或有能生,或有不生。

如是等名不定門。


7.為、不為

又有為、不為論門。如說:奇草芳花不逆風熏,又說拘毘羅花能逆風聞。為人花故說不逆風聞,為天花故說逆風熏。

又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又餘經說:所有諸受皆名為苦。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為此故說所有諸受一切皆苦。又說:是苦三種有新、故、中。新受名樂,久厭則苦,中名為捨。

又說:為得道故名為道人,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有如是等相因得名。


8.近論門

又有近論門。如佛語比丘:汝斷戲論,則得泥洹。雖未便得,但以近故,亦名為得。


9.同相論門

又有同相論門。

如說一事,餘同相事皆名已說。

又如佛說心為輕躁,則為已說餘心數法。


10.從多論門

又有從多論門。如佛言:若人不知二見、生滅相者,皆名有欲。若能知者皆名得離。須陀洹人亦知二見、生滅之相而有貪欲,但以知者多是離欲人。


11.因中說果論門

又有因中說果論門。

如說施食則與五事:命、色、力、樂、辯才。而實不與命等五事,但與其因。

又如說食錢,錢不可食。因錢得食,故名食錢。

又如經說:女人為垢,實非垢也,是貪著等煩惱垢因,故名為垢。

又說五塵名欲,實非欲也,能生欲故,名之為欲。

又樂因緣說名為樂,如說以法集人是人為樂。

又苦因緣說名為苦,如說與愚同止是名為苦,如說火苦、火樂。

又說命因為命,如偈中說,資生之具皆是外命,如奪人物名為奪命。

又說漏因為漏,如七漏經說,此中二是實漏,其餘五事是漏因緣。


12.有果中說因

又有果中說因。如佛言:我應受宿業,謂受業果。

如是等眾多論門,盡應當知。

  

015.讚論品第十五


1.學習此論得智人法

應習此論,所以者何?學習此論得智人法。

如經中說:世有二人:一謂智人、一謂愚人。若不善分別陰、界、諸入、十二因緣因果等法是名愚人。若善分別陰、界、入等是名智人。今此論中,正分別解陰、界、入等,故因此論得智人法。是以應學,又習此論故不名凡夫。


2.欲得信等,應習此論

又有二人:一是凡夫、一非凡夫。如說雖剃鬚髮,被服法衣,受佛威儀,猶遠佛法,以不成就信等根故。若能成就信等根者,雖處居家不名凡夫。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入僧威儀不入僧數,有在僧數非僧威儀,有入僧威儀亦入僧數,有非僧威儀亦非僧數。初名出家凡夫,次名在家聖人,三名出家聖人,四名在家凡夫。以此故知,離信等根,則不入僧數。是故,當為信等諸根勤行精進。欲得信等,當於佛法聽受、誦讀、如說修行,是故應習此佛法論。


3.從此論得二種利

又從此論得二種利:自利、利他。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能自利,不能利他。有能利他,不能自利。有能俱利。有俱不利。

自利-自具戒等功德

若能自具戒等功德,不能令他住戒等中是名自利,如是四種。

利他-如說行得盡諸漏

若人雖能自利,令他施等得大果故亦名利他,此中佛意不說此利。

若人但能為他說法是名利他,是人雖不自隨法行,為他說故自亦得利。如經中說,為人說法得五種利,此中佛意亦不說此。

此中但說最第一利,謂如說行得盡諸漏,是故說法能利他人,以兼利故名人中最,猶眾味中之醍醐也。


4.聞解佛語

4.1.能得達慧

復次,是人今處明中,後亦入明。世間眾生,多從冥入冥,從明入冥。若少行佛法,是人亦能從冥入明,從明入明。所以者何?行布施等不能得如聽佛法利,若少聽佛語能得達慧,破諸衰惱,獲無量利。

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從冥入冥,從冥入明,從明入明,從明入冥。


4.2.能除滅五蓋

又四種人:有順流者,有逆流者,有中住者,有得度者。

若人一心聽佛法者,是人即能除滅五蓋,修七覺意。是故,此人截生死流名逆流者,亦名為住,亦名得度。


4.3.終不常沒

復有四種人:有常沒者,有暫出還沒者,有出觀者,有得度者。

若不能生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沒。

或生世間信等功德不能堅固,還復退失,是名暫出還沒。

起隨順泥洹信等功德分別善惡,是名出觀。

具足修習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

若人能解佛法正義終不常沒,設復暫退亦不永失。


4.4.修功德者

又此人名為修功德者。

若人不修身、戒、心、慧,作少惡業,亦墮惡道。

若人修集身、戒、心、慧,雖多為惡,不墮惡道。

修身者,以聞慧修身、受、心、法。以修身故,漸次能生戒、定、慧品,能滅諸業。滅諸業故,生死亦滅。


4.5.斷結

又經中說有四種人:有結使利而不深,有深而不利,有亦深亦利,有不深不利。

初名有增上結,時時而來。

次名若軟中結,常來在心。

三名若增上結,常來在心。

四名若軟中結,有時而來。

若人得聞佛法正論,斷二種結深而利者。


4.6.不自惱亦不惱他

又解佛法義,既不自惱亦不惱他。外道持戒即自惱身,若墮邪見即惱他人,謂無罪福業果報故。

若行布施,亦是自惱亦名惱他,如天祠中多殺牛羊。

若解佛法義者,但為得利,不自惱身亦不惱他,如得禪定行慈悲者,是故應習此佛法論。


4.7.與言

4.7.1.可與言

又習此論者,名可與言,解正義故。

如經中說:若論議時,應當分別是可與言,是不可與言。

若人不住智者法中、處非處中、若分別中、及道中者,是人皆名不可與言。與此相違名可與言。

不住智者法中者,論者以正智慧善解義趣,然後執用,此人不知,是故不執。如尼延子等自言我師是可信人,但隨其語。

不住處非處者,不住用因中,諸外道等於二種因:共因、異因。若他說共因,答以異因。他說異因,答以共因。不住如是二種因中。

不住分別中者,不住譬喻中。

不住道中者,不住論道中。如說論者莫出惡言,勿捨義宗,但說實利,方便勸誨,令得解悟,自心歡喜名聖語法。

是中,若人正知佛法論者乃可與言,非餘人也。

4.7.2.不可與言

又不可與言者,有應定答問以不定答,應分別答問以不分別答,應反質答問以不反質答,有應置答問而不置答。與此相違名可與言。

應定答問者,唯有一因,如佛、世尊世間無等,如此比也。

應分別答問者,更有因緣,如死相續等。

應反質答問者,如有人問,還問令答。

應置答問者,若法無實體,但有假名。若問此法為一?為異?常、無常等,是不答義。唯解佛法者乃能知耳,是故應習此佛法論。


4.8.必入正定

又有三種人:正定、邪定、不定。

正定者,必入泥洹。邪定者,必不入泥洹。餘名不定。

若人能解佛法義者,必入正定。


4.9.必當得至涅槃

又有四種人:純罪、多罪、少罪、無罪。

純罪者,若人但有不善,無一善法。

多罪者,多惡、少善。

少罪者,多善、少惡。

無罪者,但有善法,無有不善。

若人能解佛法正義,必入二種:少罪、無罪。

又若人解佛法義,則受苦有量,以必當得至涅槃故。

  

016.四法品第十六


1.得上攝法

若習此論得上攝法。如經中說: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利。

布施者,衣食等物,以此財施攝取眾生,還可敗壞。

愛語者,隨意語言,是亦有咎,取彼意故。

利行者,為他求利,若有因緣助他成事,是亦可壞。

同利者,如共一船,憂喜是同,是或可壞。

若人以法布施、愛語、利行、同利攝取眾生,則不可壞。以法攝者,謂習此論。


2.得上依止

又習此論得上依止。

依法不依人

如經中說:依法不依人。有人雖言:我從佛聞,若從多識比丘所聞,若從二三比丘所聞,若眾中聞,若從大德長宿邊聞,不以信此人故,便受其語。是語,若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隨順比尼,然後應受。

入修多羅者,謂入了義修多羅中。

了義修多羅者,謂是義趣,不違法相。

法相者,隨順比尼。比尼名滅,如觀有為法常、樂、我、淨,則不滅貪等。若觀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則滅貪等。知無常等名為法相。是應依法不依於人。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若說依法則總一切法。是故,次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即第三依,謂依於義不依語也。若此語義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隨順比尼,是則依止。

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者,識名識色等法,如經中說:能識故識。

智名通達實法,如經中說:如實知色、受、想、行、識故名為智。如實即空,是故識有所得,不應依也。若依於智即是依空,欲通達此上依止故,當習此論。


3.能生正見

又經中說天人四輪能增善法:一住善處、二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宿殖善根。

住善處者,謂處中國,離於五難。

依善人者,生值佛世。

宿殖善根者,不聾啞等。

自發正願者,是謂正見。正見必從聞佛法生,是故應習此佛法正論。


5.通達諦

又誦習此論者於壽命中得大堅利,謂通達諦。

如經中說:有四堅法:說堅、定堅、見堅、解脫堅。

說堅者,若說一切有為皆無常、苦、一切無我、寂滅泥洹,是名說堅,是聞慧滿。

因此得定,名思慧滿。

因此定故,觀有為法無常、苦等,能得正見名修慧滿。

三慧得果,名解脫堅。


6.得四大利法

又若聞佛法正論,則得大利。

如經中說四大利法:親近善人、聽聞正法、自正憶念、隨順法行。

若近善人則聞正法,以此正法在善人故。聞正法已,則生正念。以無常等正觀諸法,從是正觀能隨法行,謂無漏見也。


7.具四德處

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

聞法生慧,是慧德處。

以是智慧見真諦空,名實德處。

見真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

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


8.能種隨順泥洹四種善根

又人得聞佛法正論,能種隨順泥洹四種善根:所謂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

以無常等行觀五陰時,生順泥洹下軟善根,能令心熱,是名煖法。

煖法增長成中善根,名為頂法。

頂法增長成上善根,名為忍法。

忍法增長成上上善根,名世間第一法。


9.永離退分,得三分善根

又有四種善根:退分、住分、增分、達分。

離諸禪定,禮敬、誦讀是等善根,名為退分。

得定等善根,是名住分。

從聞、思等生諸善根,是名增分。

無漏善根,是名達分。

若聞佛法永離退分,得三分善根。


  

017.四諦品第十七


若人聞佛法義,則能善知分別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1.苦諦

1.1.三界

苦諦者,謂三界也。

欲界者,從阿鼻地獄至他化自在。

色界者,從梵世至阿迦尼吒。

無色界者,四無色也。

1.2.四識處

又有四識處:色、受、想、行。

外道或謂識依神住,故佛說識依此四處。

1.3.四生

又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諸天、地獄一切化生。餓鬼二種:胎生、化生。餘殘四生。

1.4.四食

又有四食。

揣食者,若麤、若細。飯等名麤。酥油香氣及諸飲等是名為細。

觸食者,冷、煖風等。

意思食者,或有人以思願活命。

識食者,中陰、地獄、無色眾生、入滅定者,雖無現識,識得在故亦名識食。

1.5.六道

又有六道:上罪地獄、中罪畜生、下罪餓鬼、上善天道、中善人道、下善阿修羅道。

又有六種:地、水、火、風、空、識。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

1.6.六觸入

又六觸入,眼等六根與識和合,名為觸入。

1.7.七識處

又七識處,於是處中,以顛倒力,故識貪樂住。

1.8.世八法

又世八法:利衰、稱譏、毀譽、苦樂。人在世間必受此事,故名世法。

1.9.九眾生居

九眾生居,眾生皆以顛倒力,故能處此中。

1.10.五陰

又有諸法五種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二十二根。

五陰者,

眼、色為色陰。

依此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陰。

即時心生男女、怨親等想名為想陰。

若分別知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

是三受中,生三種煩惱是名行陰。

以此事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

1.11.十二入

以四緣識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以業為因緣,識為次第緣以識次第生識故,色為緣緣,眼為增上緣。此中識從二因緣生,所謂眼、色乃至意、法,名十二入。

1.12.十八界

是中加識,名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等。

1.13.十二因緣

是陰等法,云何當生?在十二時中,故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是煩惱,行名為業。因此二事,次第生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二法是名煩惱,有名為業。未來世中,初受身識名之為生,餘名老死。

是十二因緣示有過去、未來、現在,但眾緣生無有我也。

1.14.二十二根

又為生死往來、還滅,故說二十二根。

六根

一切眾生初受身時,以識為本。是識六種,從眼等生故說六根,所謂眼根乃至意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

男、女根

可以分別男女相,故名男、女根,有人名為身根少分。

命根

此六根或名六入,從是六事生六種識,故名為壽。所以者何?是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故名為壽。是相續斷,故名為死。是故此事,名之曰命。是中何等是根?所謂業也。以因業故,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是命中業名為命根。

樂等五根

是業從諸受生,諸受即名樂等五根。從此五根生貪愛等一切煩惱及身口業,此業因緣還受生死,是為垢法,能令生死因緣相續。

信等五根

以何因緣能生淨法?必因信等,信等四法因緣成慧。

未知、欲知、知已

慧有三時,謂未知、欲知、知已。修習、所作、辦時,此根皆是智慧差別。

佛以生死往來、還滅、垢淨,故說二十二根。

如是等法苦諦所攝,能知此者是名善知苦諦。

2.集諦

集諦者,業及煩惱。業者,業品中當說。煩惱者,煩惱品中當說。諸業、煩惱是後身因緣,故名集諦。


3.滅諦

滅諦者,後滅諦聚中當廣說。謂假名心、法心、空心,滅此三心故名滅諦。


4.道諦

道諦者,謂三十七助菩提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4.1.四念處

四念處者:身、受、心、法。

中正安念及從念生慧,觀身無常等安住緣中,名身念處。

是念及慧漸次轉增,能分別受,名受念處。

又轉清淨能分別心,名心念處。

能以正行分別諸法,名法念處。


4.2.四正勤

四正勤者:

若生惡不善法,見其過患,為斷故生欲、勤、精進。

斷方便,謂知見。

緣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精進。

不生方便,謂知見。

緣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精進。

生方便,謂知見。

緣已生善法,為增長故,生欲、勤、精進。

以上、中、下次第方便及不退轉故。


4.3.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者:欲三昧妙行成就修如意分。

因欲生三昧,名欲三昧。

欲、精進、信、猗、憶念、安、慧、思、捨等妙法共成,名妙行成就。

功德增長,故名如意足。

是欲增長,名為精進,是名第二。

行者有欲、有精進,故修習定、慧,得心三昧,所謂定也。

思惟三昧,所謂慧也。


4.4.五根、五力

五根者,聞法生信,是名信根。

信已,為斷垢法,證淨法故,勤發精進,是名精進根。

修四念處,是名念根。

因念能成三昧,是名定根。

因定生慧,是名慧根。

是五根增長有力故名五力。


4.5.八聖道分

八聖道分者,從聞生慧,能信五陰無常苦等,是名正見。

是慧若從思生,名正思惟。

以正思惟斷諸不善,修集諸善,發行精進。從此漸次出家,受戒,得三道分:正語、正業、正命。

從此正戒次成念處及諸禪定。

因此念、定得如實智。名八道分,如是次第。

又八道分中戒應在初。所以者何?戒、定、慧品義次第故。正念、正定是名定品。精進常遍一切處行。慧品近道故在後說。是慧二種若麤若妙。

麤者,聞慧、思慧名正思惟。

妙者,修慧。謂入煖等法中,能破假名及五陰法,是名正見。

以此正見,見五陰滅名初入道。


4.6.七菩提分

從是次得七菩提分。

念菩提分者,學人失念,則起煩惱故。

繫念善處,繫念先來所得正見,是名擇法。

不捨擇法,故名精進。

行精進時,煩惱減少,心生歡喜,故名為喜。

以心喜故,則身得猗,是名為猗。

身猗得樂,樂則心定。是定難得,名為金剛。

得無著果,斷憂喜等,故名為捨,是名上行。

又不沒、不發,其心平等,故名為捨。

菩提名無學智。修此七法,能得菩提,名菩提分。

5.四沙門果

是三十七品得四沙門果。

須陀洹果者,謂通達空,以此空智能斷三結。

斯陀含果者,即修此道能薄煩惱,於欲界中餘有二生。

阿那含果者,能斷欲界一切煩惱。

阿羅漢者,斷一切煩惱。

若能修習此佛法論,則能通達四諦,得四沙門果,故應修習此正法論。


  

018.法聚品第十八


習此論者,則能通達可知等法聚。以通達故,外道邪論不能制伏,亦能速滅煩惱,自能離苦亦能濟人。

可知等法聚者:

1.二法

1.1.謂可知法、可識法

可知法者,第一義諦也。

可識法者,謂世諦也。


1.2.色法、無色法

色法者,色、聲、香、味、觸也。

無色法者,心及無作法也。


1.3.可見法、不可見法

可見法者,謂色入也。


1.4.有對法、無對法

有對法者,色法是也。


1.5.有漏法、無漏法

有漏法者,若法能生諸漏。如非阿羅漢假名法中心是也。

與上相違,名無漏法也。


1.6.有為法、無為法

有為法者,從眾緣生,五陰是也。

無為法者,五陰盡滅是也。


1.7.心法、非心法

心法者,能緣是也。


1.8.心數法、非心數法

心數法者,若識得緣即次第生想等是也。


1.9.心相應法、心不相應法

心相應法者,謂識得緣次第必生如想等是也。


1.10.心共有法、心不共有法

心共有法者,謂法心共有,如色心不相應行是也。


1.11.隨心行法、不隨心行法

隨心行法者,若法有心則生,無心不生。如身口無作業也。


1.12.內法、外法

內法者,己身內六入也。


1.13.麤法、細法

麤、細法者,相待有也。如觀五欲,色定為細。觀無色定,色定為麤也。


1.14.上法、下法

上下法者亦如是也。


1.15.近法、遠法

近、遠法者,或異方故遠,或不相似故遠也。


1.16.受法、非受法

受法者,從身生法也。


1.17.出法、非出法

出法者,謂善法也。


1.18.共凡夫法、不共凡夫法

共凡夫法者,有漏法也。


1.19.次第法、非次第法

次第法者,從他次第生也。


1.20.有次第法、無次第法

有次第法,者能生次第也。

如是等二法。


2.三法

又有三法。

2.1.色法、心法、心不相應法

色法者,色等五法也。

心法者,如上說也。

心不相應行者,無作業也。


2.2.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

過去法者,已滅法也。

未來法者,當生法也。

現在法者,生而未滅也。


2.3.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善法者,為利益他眾生及真實智也。與上相違,名不善法也。二俱相違,名無記法也。


2.4.學法、無學法、非學非無學法

學法者,學人無漏心法也。

無學法者,無學人在第一義心也。

餘名非學非無學也。


2.5.見諦斷法、思惟斷法、無斷法

見諦斷法者,謂須陀洹所斷示相我慢及從此生法也。

思惟斷法者,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所斷不示相我慢及從此生法也。

無斷法者,謂無漏也。

如是等三法。


3.四法

3.1.又有四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不繫法

欲界繫法者,若法報得阿鼻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也。

色界繫法者,從梵世乃至阿迦尼吒天也。

無色界繫法者,四無色也。

不繫法者,無漏法也。


3.2.又有四道:苦難行道、苦易行道、樂難行道、樂易行道

苦難行道者,鈍根得定行道者是也。

苦易行道者,利根得定行道者是也。

樂難行道者,鈍根得慧行道者是也。

樂易行道者,利根得慧行道者是也。


3.3.又有四味:出味、離味、寂滅味、正智味

出味者,出家求道也。

離味者,身心遠離也。

寂滅味者,得禪定也。

正智味者,通達四諦也。


3.4.又有四證法:身證法、念證法、眼證法、慧證法

念證法者,四念處也。

因是念處能生四禪,是名身證。

因四禪故能生三明,名為眼證。

通達四諦,名為慧證。


3.5.四受身

四受身:有能自害,他不能害。

有為他害,不能自害。

有能自害,他亦能害。

有不自害,不為他害。


3.6.四入胎

四入胎者:有不自念入胎,亦不自念住胎、出胎。

有自念入胎,而不自念住胎、出胎。

有自念入胎、住胎,而不自念出胎。

有自念入胎、住胎、出胎。

以顛倒心亂故不自念,心正不亂故能自念。


3.7.四緣

四緣:因緣者,生因、習因、依因。生因者,若法生時能與作因,如業為報因。習因者,如習貪欲,貪欲增長。依因者,如心、心數法依色香等。是名因緣。

次第緣者,如以前心法滅故,後心得次第生。

緣緣者,若從緣生法,如色能生眼識。

增上緣者,謂法生時,諸餘緣也。


3.8.四信

信佛者,謂得真智,於佛生清淨心,決定知佛於眾生中尊。

信此真智,即是信法。

得是智者一切眾中最為第一,是名信僧。

得聖所愛戒,謂以深心不造諸惡。知我因是戒能信三寶,信是戒力故名信戒也。


3.9.四聖種

以四聖種故,不為衣服愛之所染,不為飲食、臥具從身愛之所染,故名四聖種。


3.10.四惡行

四惡行,以貪故、瞋故、怖畏故、癡故,墮惡道中。

如是等四法。


4.五法

五陰。

色陰者,色等五法也。

受陰者,能緣法也。

想陰者,能分別假名法也。

行陰者,能生後身法也。

識陰者,唯能識塵法也。


5.六法

5.1.六種

地種者,色、香、味、觸和合,堅相多者,名為地種。

濕相多者,名為水種。

熱相多者,名為火種。

輕相多者,名為風種。

色相無故,說名空種。

能緣法故,名為識種。


5.2.六內入

眼入者,四大和合眼識所依故名眼入。

耳、鼻、舌、身入亦如是。

意入者,謂心也。


5.3.六外入

色入者,眼識所緣法也。聲、香、味、觸、法入亦如是。


5.4.六生性

六生性者,謂黑性人能習黑法,亦習白法及黑白法。白性人亦如是也。


5.5.六喜行

六喜行者,依貪心也。


5.6.六憂行

六憂行者,依瞋心也。


5.7.六捨行

六捨行者,依癡心也。


5.8.六妙行

六妙行者,實智慧也。


6.七淨

七淨。戒淨者,戒律儀也。

心淨者,得禪定也。

見淨者,斷身見也。

度疑淨者,斷疑結也。

道非道知見淨者,斷戒取也。

行知見淨者,思惟道也。

行斷知見淨者,無學道也。


7.八福生

八福生者,人中富貴乃至梵世也。諸福報樂此中最多故說此八也。


8.九次第滅

九次第滅者,入初禪滅語言。二禪滅覺觀。三禪滅喜。四禪滅出入息。虛空處滅色相。識處滅無邊虛空相。無所有處滅無邊識相。非想非非想處。滅無所有想入滅盡定滅受及想也。


9.十聖處

十聖處者,聖人斷五法,成六法,守一法,依四法,滅偽諦,捨諸求,不濁思惟,離諸身行,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所作已辦,獨而無侶。

斷五法者,斷五上結,得阿羅漢一切結盡。

行六妙法,眼等諸情於色等塵不憂、不喜亦不癡故。

守一法者,繫念身也。

依四法者,謂乞食等四依法也。復有人言:依四法者,聖人有法遠離、有法親近、有法除滅、有法忍受。

淨持戒故,能達實相,名離偽諦,斷一切見名得初果。

捨諸求者,謂欲求、有求及梵行求。得初果故,知有為法皆是虛誑,欲捨三求。得金剛三昧已,捨於學道。爾時能盡名捨諸求。

不濁思惟者,滅六種覺,心得清淨。能薄三毒得第二果,滅除貪憂得第三果,名不濁思惟。

離身行者,除欲界結,得四禪故名離身行。

得盡智故,名善得心解脫。

得無生智故,名善得慧解脫。

諸聖人心住此十處故名聖處。

佛法所作必應盡苦,故曰所作已辦。

遠離凡夫及諸學人,故曰無侶。

心離諸法,住畢竟空,故名為獨。

cf.大乘義章,T440741a

十聖處義如成實說。生聖之處,名為聖處。又聖依處亦名聖處。

聖處不同一門說十,十名是何?一斷五法,二成六法,三守一法,四依四法,五捨偽諦,六捨諸求,七不濁思惟,八離身行,九善得心解脫,十善得慧解脫。

斷五法者,斷五上分結,得阿羅漢,五上結義如前廣釋。
成六法者,成六妙行,廣如前解。

守一法者,繫念觀身無常苦等。

依四法者,依四聖種,盡形乞食,乃至有病服陳棄藥。

捨偽諦者,能達實相,斷一切見證得初果。

捨諸求者,如彼論說,求有三種:一者欲求,求欲界法。二者有求,求上二界。三梵行求,求於學道。捨此三求,得無學果,名捨諸求。

不濁思惟者,滅欲界中修道煩惱,得前三果。

離身行者,除欲界結,獲得四禪。

心解脫者,謂得盡智。

慧解脫者,得無生智。

十中前二從阿那含,得阿羅漢。次四聖處,從外凡夫次第增進得阿羅漢。後四聖處,從須陀果終得羅漢。十聖處義略之云爾。


10.十二因緣

10.1.無明緣行

十二因緣,無明者謂隨假名心。因此倒心能集諸業,故曰無明緣行。

10.2.行緣識

識隨業故能受有身,故曰行緣識也。

10.3.名色、六入、觸、受

受有身已,名為名色、六入、觸、受。

10.4.愛、取、有

此諸分等隨時漸增,受諸受時,依止假名,故能生愛。因愛生餘煩惱,故名為取。愛、取、因緣有,是名三分。

10.5.生、老、死

從是諸業煩惱因緣後世中生,從生因緣有老死等。

10.6.三世

10.6.1.過去世有

是中,若說無明、諸行,則明過去世有,令斷常見,知從無始生死往來,從業煩惱因緣受身。

10.6.2.未來世有

若說生死,則明未來世有,令斷斷見。若不得真智則生死無邊,但有苦果。

10.6.3.現在法

若說中間八分,明現在法,但從眾緣相續故生,無有真實。

10.7.因緣、果

此中,無明、諸行是先世因緣,此因緣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

從此五事起愛、取、有,是未來世因,此因緣果謂生、老、死。

若受諸受時,還生愛、取,是故此十二分輪轉無窮。

10.8.還滅

能得真智,則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生名起成。

若人習此正論,則知諸法皆自相空,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無有生故,老死憂悲苦惱都滅。故欲自利兼利眾生,漸成佛道,熾然自法,滅他法者,當習此論。如是可知等法聚無量無邊不可說盡。我今略舉其要。

019.十論初有相品第十九


1.異論

問曰:汝經初言廣習諸異論,欲論佛法義。何等是諸異論?

答曰: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

1)二世有、二世無。

2)一切有、一切無。

3)中陰有、中陰無。

4)四諦次第得、一時得。

5)有退、無退。

6)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

7)心性本淨、性本不淨。

8)已受報業或有或無。

9)佛在僧數、不在僧數。

10)有人、無人。


2.有相

有人言:二世法有,或有言無。

1)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說無?

答曰:有者。若有法是中生心,二世法中能生心故,當知是有。

2)問曰:汝當先說有相。答曰:知所行處名曰有相。


3.

難曰:知亦行於無所有處。所以者何?

1)如信解觀非青見青。

2)又所作幻事亦無而見有。

3)又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

4)又以指按目則見二月。

5)又經中說:我知內無貪欲。

6)又經中說:知色中貪斷名為色斷。

7)又如夢中無而妄見。

以是等緣,故知亦行於無所有處,不可以知所行處故名為有。


4.

答曰:無有知行無所有處。所以者何?

1)要以二法因緣故識得生,一依、二緣。若當無緣而識生者,亦應無依而識得生,然則二法無用,如是亦無解脫,識應常生,是故知識不行於無。

2)又以有所識故名為識,若無所識則亦無識。

3)又說:識能識塵,謂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若言有無緣識,此識何所識耶?

4)又若言有無緣識,是則錯謬。如有人言我狂心亂,世間所無而我皆見。

5)又若知無所有,不應生疑,以有所知故得生疑。

6)又經中說:若世間所無,我知見者,無有是處。

7)又汝言:自相違,若無,何所知耶?

8)又經中說:能緣法者是心心數法,亦說一切諸法皆是所緣,此中不說無法為緣。

9)又諸法、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為因?

10)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名為觸。若法無者,何所和合?

11)又無緣之知云何可得?若知則不無,若無則不知,是故無無緣知。


5.答所難

1)又汝言:知行無所有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者。

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是非青中實有青性,如經中說:是木中有淨性。

又取青相,心力轉廣,一切盡青,非無青相。

2)又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眾生中見似眾生,故名為幻。

3)又汝言: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者。

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非是無也,如實有色壞為空相。

又入是三昧所見法少故名為無,如鹽少故名無鹽,慧少故名無慧。

又如說: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中雖實有想,亦說非有非無。

4)又汝言:以指按目,見二月者。

見不審故,以一為二,若合一眼,則不見二。

5)又汝言:我知內無欲者。

是人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欲。非知無也。

6)又汝言:知色中貪斷名色斷者。

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故名貪斷。

7)又汝言:夢中無而見者。

因先見、聞、憶念、分別及所修習,故夢中見。

又冷熱氣盛,故隨夢見。或以業緣故夢,如昔菩薩有諸大夢。或天神等來為現夢,是故夢中見有,非知無也。


6.難所答

1)難曰:汝言:要以二法因緣,識得生者。

是事不然,佛破神我故說二法因緣生識,非盡然也。

2)又汝言:以有所識故名識者。

識法有則知有,無則知無。若此事無,以無此事故名為見空。

又三心滅故名為滅諦,若無空心何所滅耶?

3)又汝言: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者。

是識但能識塵,不辯有無。

4)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亂者。

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者。

5)又汝言:若知無不應生疑者。

若疑為有為無,則有無緣知也。

6)又汝言:如經中說:若世間所無,我若知見,無是處者。

是經不順法相,似非佛語。或三昧如是,入此三昧所見盡有,為是三昧故如是說。

7)又汝言:自相違者。

我言緣無,非相違也。

8)又汝言:心心數法能緣一切法,是緣者。

有心心數法而無所緣,亦心心數法不能實緣,故不名緣。

又諸法實相離諸相故不名為緣。

9)又汝言:諸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為因者。

即以無為因。

10)又汝言:三事和合名為觸者。

若三事可得,則有和合,非一切處盡有三事。

11)又汝言:若知不無,若無不知者。

若有緣知亦同是過。

12)又汝言:如木中有淨性者。

是事不然,有因中有果過故。

13)又汝言:取相心轉廣者。

是亦不然,本青相少,而見大地一切皆青,則是妄見。

如是觀少青故能見閻浮提盡皆是青,非妄見也。

14)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

無眾生中見似眾生為眾生事,此事實無而見,則是無緣知也。

15)又汝言: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如實有色壞為空者。

若色實有而壞為空則是顛倒。

又少而言無亦無顛倒。

16)又汝言:見不審者。

是事不然,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實無也。

17)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者。

七覺法異,無貪亦異,云何為一?

18)又汝言: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

妄解名虛妄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真實慧者,無常觀也。

19)又汝言:夢中見實者。

是事不然,如夢墮舍而實不墮。是故有知無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無相品第二十


1.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應當是有。

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是人說凡夫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為法亦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界入所攝法非是有相。


2.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有所得,名為有相。

答曰:此亦非有相,是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

又有經說:應依於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色等諸塵不可得,後當廣說。

此無相不壞,有所得相云何可立?


3.問曰:有與法合,故名為有。

答曰:有後當破。

又有中無有,云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以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以世諦故有,非第一義。


4.問曰:若以世諦有者,今還以世諦故,說過去未來為有為無?

1)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

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現在則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2)復次,若法無作,則無自相。

若過去火不能燒者,不名為火,識亦如是。

若在過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

3)復次,若無因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無因可有,是故不然。

4)復次,凡所有法皆眾緣生。

如有地、有種、水等因緣則牙等生。有紙、筆、人功則字得成。

二法等合則有識生。未來世中牙、字,識等因緣未會,云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

5)復次,若未來法有,是則為常,以從未來至現在故。如從舍至舍則無無常,是事不可。

6)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是故不應分別去來法也。

7))復次,若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爾,而實不然,是故知無去來法也。

8)又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礙,而實不然,是故無也。

9)復次,若瓶等物未來有者,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未來有。

10)又佛說有為法三相可得,生、滅、住異。

生者,若法先無,今現有作。

滅者,作已還無。

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是三有為相皆在現在,非過去未來。

二世有品第二十一


問曰:實有過去未來。所以者何?

1.若法是有,此中生心,如現在法及無為法。

2.又佛說:色相,亦說過去及未來色。

3.又說:凡所有色,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過去未來現在,總名色陰。

4.又說:過去未來色尚無常,何況現在。無常是有為相,是故應說有。

5.又現見從智生智,以修習故。如從稻生稻,是故應有過去;若無過去,果則無因。

6.又經中說:若過去事實而有益,佛則說之。

7.又說:應觀過去未來一切無我。

8.又緣未來意識依過去意,若無過去,識何所依?

9.又知過去業有未來果,是名正見。

10.又佛十力知去來諸業。

11.又佛自說:若無過去所作罪業,是人終不墮諸惡道。

12.又學人若在有漏心中,則不應有信等諸無漏根。

13.又諸聖人不應決定記未來事。

14.又若無去來,則人不應憶念五塵。所以者何?意識不知現五塵故。

15.又說:十八意行皆緣過去。

16.又若無去來,則阿羅漢不應自稱我得禪定,以在定中無言說故。

17.又四念處中不應得觀內心內受。所以者何?現在不得觀過去故。

18.又亦不應修四正勤。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無惡法故。餘三亦爾。

19.又若無去來,則無有佛。

20.又亦不應有修戒久近。是故不然。

二世無品第二十二


答曰:過去未來無。汝雖說有法中生心,是先已答,無法亦能生心。

1.又汝說:色相、色數、色可相者。

是事不然,過去未來不應是色,無惱壞故,亦不可說無常相也。但佛隨眾生妄想分別故說其名。

2.又汝言:智生智者。

因與果作因緣已滅,如種與牙作因已滅。佛亦說是事生故是事生。

3.又汝言:實而有益佛則說者。

佛說是事本現在時,不言猶有。若說過去滅盡則知無有。

4.又汝言:觀無我者。

以眾生於去來法計有我故,佛如是說。

5.又汝言:是正見者。

1)以此身起業,此業與果作因已滅,後還自受,故說有果。

2)於佛法中,若有、若無,皆方便說,為示罪福業因緣故,非第一義。

3)如以因緣說有眾生,去來亦爾。

4)依過去意者是方便依,不如人依壁等,亦明心生不依於神。因先心故,後心得生。

5)業力亦爾,佛知是業雖滅,而能與果作因,不言定知如字在紙。

6)罪業亦爾,以此身造業,是業雖滅,果報不失。

6.又汝言:不應有諸無漏根者。

若學人得無漏根,已得在現在,雖過去滅、未來未至,以成就故,不得言無。

7.又汝言:聖人不應記未來者。

聖智力爾,雖未有法而能懸記。如過去法雖已滅盡,念力能知。

8.又汝言:不應念五塵者。

是凡夫人癡故妄念先取定相,後雖滅盡猶生憶念,憶法應爾,非如兔角等。

十八意行亦復如是,現在取色,雖滅過去,亦隨憶念。

9.又汝言:不應自稱我得禪定者。

是定得現,在憶念力,故自言我得。

10.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

有二種心,一念念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非念猶在。

11.又汝言:不應修習四正勤者。

防未來世惡法因緣,亦起未來善法因緣。

12.又汝言:則無佛者。

佛寂滅相,雖現於世不攝有無,況滅度耶。眾生歸命,亦如世人祠祀父母。

13.又汝言:亦不應有修戒久近者。

不以時故,戒有差別。所以者何?時法無實,但以諸法和合生滅故名有時。是故汝所說因是皆不然。


一切有無品第二十三


論者言:有人說一切法有,或說一切法無。

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無?

1.答曰:有者。佛說十二入名為一切。是一切有。

地等諸陀羅驃。數等諸求那(guṇa)、舉下等諸業,總相、別相和合等法,及波居帝本性(prakṛti等。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無。

2.又經中佛說:虛空無轍跡,外道無沙門,凡夫樂戲論,如來則無有。

3.又隨所受法亦名為有,如陀羅驃(dravya)等六事是優樓佉(ulūka)有,二十五諦是僧佉(sāṃkhya)有,十六種義是那耶修摩(nāya)有。

4.又若有道理能成辦事,亦名為有,如十二入。

5.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說一切有、一切無,非第一義。所以者何?若決定有即墮常邊,若決定無則墮斷邊。離此二邊名聖中道。

[參考]

1.陀羅驃,Dravya,勝論所立六諦之一。譯曰主諦,所依諦,新譯曰六句義,又譯實句義。為地,水,火,風,空,時,方,神(又曰義),意九種之實法也。百論疏上中曰:陀羅驃,稱為主諦,亦云所依諦。謂地,水,火,風,空,時,方,神,意,此九法為一切物主,故云主諦。<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二十五諦,乃印度數論派之哲學。此派將宇宙萬有分為神我(梵puruṣa ,即精神原理)與自性(梵prakṛti,即物質原理)二元,而將世界轉變之過程分為二十五種,以其為真實之理,故稱二十五諦。此即從自性生「覺」(又稱「大」,乃存在體內覺知之機關,即決智);自「覺」復生自我意識(我執)之我慢;復於我慢生出地、水、火、風、空等五大。以上八者為萬物衍生之根本,故稱根本自性。又自五大生色、聲、香、味、觸等五唯,眼、耳、鼻、舌、身(皮)等五知根,語、手、足、生殖器、排泄器等五作根,以及心根(以上十六者乃從他物所生,故稱十六變異)。如此,從未顯現之自性中,能顯出覺、我慢等二十三種,加上自性與神我二者,是為二十五諦。以上係古說,於此另有異說。自性本為純質(喜,梵語sattva,音譯薩埵)、激質(憂,梵語rajas,音譯羅闍)、翳質(闇,梵語tamas,音譯多磨)三要素(三德)所構成。若此三要素平衡狀態被破壞,則須考察神我與自性之關係,使內智能臻於完全平衡,則無形不滅之精神原理(神我)即可脫離有形可滅者(物質)之束縛,而達到解脫。亦即神我脫離自性獨存,而發揮本來之純淨。<佛光大辭典>

有中陰品第二十四


論者言:有人說有中陰或有說無。

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無?答曰:有中陰者。

1.佛阿輸羅耶那經中說:若父母會時,眾住隨何處,來依止其中。是故知有中陰。

2.又和蹉經說:若眾生捨此陰已,未受心生身,於是中間我說愛為因緣。是名中陰。

3.又七善人中有中有滅者。

4.又經中說:雜起業、雜受身、雜生世間。當知有中陰。

5.又經中說:四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

6.又說:七有,五道有、業有、中有。

7.又說:閻王呵責中陰罪人,令顛倒墮。

8.又佛因中陰知眾生宿命,謂此眾生生此處,彼眾生生彼處。

9.又經中說:以天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

10.又說:眾生為陰所縛故,從此世間至彼世間。

11.又世人亦信有中陰,言:若人死時,有微四大,從此陰去。

12.又若有中陰,則有後世,若無中陰則無後世。若無中陰者,捨此身已,未受後身中間應斷。以是故知有中陰。

無中陰品第二十五


有人言:無有中陰。

1.汝雖言:阿輸羅耶那經中說有中陰。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是聖人,不知此為是誰?從何處來?則無有中陰。若有者,何故不知?

2.又汝言:和蹉經說。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經中問異答異,是和蹉梵志所計身異神異,故如是答:中陰中有五陰。

3.又汝言:有中有滅者。

是人於欲色界中間受身,於此中滅,故名有中有滅也。

所以者何?如經中說:若人死何處?去何處?在何處?是義無異。

4.又汝言:雜受身、雜生世間者。

若言受身、言生世間,是義不異。

5.又汝言:四有、七有者。

是經不然,以不順法相故。

6.又汝言:閻王呵責者。

此在生有,非中有也。

7.又汝言:佛因中陰知宿命者。

是事不然,聖智力爾,雖不相續亦能念知。

8.又汝言:天眼見死時、生時者。

欲生名生時,將死名死時,非中陰也。

9.又汝言:眾生為陰所縛,從此至彼者。

示有後世故如是說,不明有中陰也。

10.又汝言:死時有微四大去者。

世人所見,不可信也,此非用因。

11.又汝言:若無中陰中間應斷者。

以業力故,此人生此,彼人生彼。如過去未來雖不相續而能憶念,是故無有中陰。

12.復次,宿命智中說:知此人此間死,彼間生,不說住中陰中。

13.復次,佛說三種業,現報、生報及後報業,不說有中陰報業。

14.復次,若中陰有觸即名生有,若不能觸是則無觸,觸無故受等亦無,如是何所有耶?

15.又若眾生受中陰形,即名受生。

如經中說:若人捨此身,受餘身者,我說名生。若不受身,則無中陰。

16.復次,若中陰有退,即名為生。所以者何?要先生後退故;若無退是則為常。

17.又以業力故生,何用中陰?

18.又若中陰從業成者,即是生有,如說業因緣生;若不從業成,何由而有?是應定答。


19.答曰:我以生有差別說名中陰,是故無如上過。是人雖中陰生,亦與生有異,能令識到迦羅羅中是名中陰。


20.難曰:以業力能至,何用分別說中陰耶?

又心無所至,以業因緣故,從此間滅、於彼處生。

又現見心不相續生,如人刺足頭中覺痛,此足中識無有因緣至於頭中,以近遠眾緣和合生心。是故不應分別計有中陰。

次第品第二十六


論者言:有人說四諦次第見,有人說一時見。


問曰:何因緣故說次第見?何因緣故言一時見?

答曰:次第見者,

1.如經中說:若人見世間集,即滅無見。見世間滅,即滅有見。當知集、滅二相各異。

2.又若人能知所有集相皆是滅相,是名離垢,得法眼淨。

3.又說:利智慧人漸捨諸惡,如鍊金師,能離身垢。

4.又漏盡經說:能知見者,則漏得盡。行者不能自知日日所盡,常修習故,得盡諸漏。

5.復次,佛言:於諸諦中,能生眼、智、明、慧。欲界苦中二,色、無色界二,集等亦爾。

6.又經中佛自口說:漸次見諦,如人登梯次第而上。以是等經故,知四諦非一時得。

7.又諸煩惱,於四諦中,四種邪行,所謂無苦、無集、無滅、無道,故無漏智,亦應次第四種正行。

8又行者應定心分別是苦、是苦因、是苦滅、是苦滅道,若一心中,何得如是決定分別?故知次第非一時也。

一時品第二十七


有人言:四諦一時見,非次第。

1.汝說:見世間集,即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者。

則壞自法。若然者,亦不應以十六心,十二行得道。

2.又汝言:知所有集相,皆是滅相,得法眼者。

若爾,便應以二心得道,一者集心、二謂滅心。但不然。

3.又汝言:利智漸捨惡者。

亦不應但十六心也。

4.又汝言:漏盡經說能知色等得漏盡者。

如是則應有無量心,非但十六心。

5.又汝言:眼、智、明、慧者。

佛自言:於四諦中,得眼、智、明、慧。不言次第有十六心。

6.又汝言:佛自口說漸次見諦,如登梯者。

我不習此經,設有應棄,以不順法相故。

7.又汝言:四種邪行者。

於五陰等亦應邪行,隨所邪行皆應生智,如是則不應但以十六心得道。

8.又汝言:應定分別者。

於色等中,亦應分別,是故不但應有十六心也。

9.復次,行者不得諸諦,唯有一諦,謂見苦滅,名初得道,以見法等諸因緣故。

行者從煖等法,漸次見諦,滅諦最後,見滅諦故名為得道。

退品第二十八


論者言:有人說阿羅漢退,或說不退。

問曰:何因緣故說退?何因緣故言不退?

答曰:有退者。

1.如經中說:時解脫阿羅漢,以五因緣故退,樂作務、樂誦讀、樂斷事、樂遠行、長病。

2.又經說:二種阿羅漢,退相、不退相。

3.又經中說:若某比丘退解脫門,則有是處。

4.又經中說:觀身如瓶,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守勝無壞。若無退者,不應守勝。

5.又二種智,盡智、無生智,若盡智不復生者,何用無生智?

6.又優陀耶難得滅盡定者,即是退因,是人雖退亦生色界。以是等緣當知有退。

不退品第二十九


有人言:聖道不退,但退禪定。


問曰:若然者,無二種阿羅漢,但有退相,以一切阿羅漢於禪定中皆有退故。

答曰:退禪定中自在力,非一切阿羅漢皆得自在力。

問曰:不然,如劬提比丘,六反退已,便以刀自害。若退禪定者不應自害,以佛法中貴解脫不貴定故。

答曰:是人依此禪定當得阿羅漢道,失此定故則失無漏,非無漏有退。所以者何?

1.如偈說:畢故不造新,於諸有中皆得厭離,滅諸結使更無生相,是諸健人猶如燈滅。

2.又說:譬如石山風不能動,健者如是,毀譽不傾。

3.又經中說:愛生愛等。是阿羅漢永拔愛根,何從生結?

4.又說:所謂聖人究竟盡邊,所作已辦。

5.又說:聖人散滅不集、破裂不織等。

6.又經中說:無明因緣起貪、恚、癡。是阿羅漢無明永盡,云何生結?

7.又經中說:若諸學人求泥洹道,我說是人應不放逸。若得漏盡,不復須也,是故不退。

8.又說:智者善思惟、善語言、善身業,所作無失。

9.又說:比丘不樂放逸,見放逸過,是則不退,親近泥洹。

10.又經中說:麋鹿依野,鳥依虛空,法歸分別,真人歸滅。

11.又三因緣起諸結使,貪欲不斷、所欲現前、中生邪念。是阿羅漢貪欲已斷,雖對所欲,不生邪念,故不起結。

12.又說:比丘邪觀諸法,故起三漏。是阿羅漢無邪觀,故不起諸漏。

13.又經中說:若以聖慧知已,則無有退,如須陀洹果無有退者。

14.又阿羅漢善知三受生相、滅相、味、過、出相,故不起結。

15.又說:比丘若戒、定、慧三事成就,則不退轉。

16.又阿羅漢斷已生結,未生者令不生。

17.又經中說:實行聖人終無有退。阿羅漢已證四諦,諸漏盡故,名實行者。

18.又說:七覺名不退法。阿羅漢具足七覺,是故不退。

19.又阿羅漢證不壞解脫,是故不退。

20.又阿羅漢於佛法中得堅固利,所謂不壞解脫。

21.又如人截手,念與不念常名截手。阿羅漢亦爾,斷結使已,念與不念常名為斷。

22.又經中說:信等根利名阿羅漢,利根者終無有退。

23.又阿羅漢能於無上斷愛法中,心善得解脫,畢竟盡滅。

24.又譬如火,燒所未燒,燒已不還本處。比丘如是已能成就十一法故,終無有退。

25.問曰:有二種阿羅漢,汝所引經說不退者。

答曰:此是總相說,諸學人應不放逸,阿羅漢不須,非是別相說不退相者。

26.又佛說偈,勝若還生不名為勝,勝而不生是名真勝,若阿羅漢還生煩惱則不名勝。

27.又阿羅漢生已盡故不復受身。汝經雖說阿羅漢退法應還得,若爾亦可法應不退。若比丘能令諸相不生名阿羅漢,是故無退。

心性品第三十


論者言:有人說心性本淨,以客塵故不淨。又說不然。


1.問曰:何因緣故說本淨?何因緣故說不然?

答曰:不然者。心性非本淨,客塵故不淨。所以者何?煩惱與心常相應生,非是客相。

又三種心,善、不善、無記。善、無記心是則非垢,若不善心本自不淨,不以客故。

復次,是心念念生滅不待煩惱,若煩惱共生不名為客。


2.問曰:心名但覺色等然後取相,從相生諸煩惱與心作垢,故說本淨。

答曰:不然。是心心時即滅,未有垢相。心時滅已,垢何所染?


3.問曰:我不為念念滅心故如是說,以相續心故說垢染。

答曰:是相續心世諦故有,非真實義,此不應說。

又於世諦是亦多過,心生已滅、未生未起,云何相續?是故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但佛為眾生謂心常在,故說客塵所染,則心不淨。

又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淨心,故說本淨。


相應不相應品第三十一


論者言:有人說諸使心相應,有說心不相應。

問曰:何因緣故說心相應?何因緣故言不相應?答曰:心相應者,後使品中當說。

1.又貪欲等諸煩惱、業,是業諸使相應。

2.汝法中雖說心不相應使,與心相應結纏作因。是事不然。

所以者何?經中說:從無明、邪念、邪思惟等起貪等結。無有經說從使生也。

3.汝法中雖說久習結纏則名為使。是事不然。

所以者何?身口等業亦有久習相,是亦應有似使心不相應行,而實無有。

若然者,諸法皆從現在因生,無過去因,然則不應從業生報,亦不應從意生意識也。

4.又此諸使念念滅故,復何因生?

問曰:共相因生。

答曰:是亦不然,因果不得一時合故。此事後燈喻中當說。故不應言諸使非心相應。

過去業品第三十二


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

1.答曰:此業若失則過去,過去若不失是則為常。失者,過去異名,則為失已復失。

2.是業與報作因已滅,報在後生。

3.如經中說:以是事故,是事得生。如乳滅時與酪作因,何用分別過去業耶?

4.又若言:若然者,餘因中有過。

云何無因而識得生?

如無乳時何得有酪?

若無四大,身口等業何依而有?

如是等我先說過去有過。彼應答此。

[參考]迦葉鞞,kāśyapīya,飲光部。

辯三寶品第三十三


論者言:摩醯舍婆道人說,佛在僧數。

1.答曰:若說佛在四眾,所謂有眾眾、生眾、人眾、聖人眾,是則非過。

2.若言佛在聲聞眾中,是則有咎,以聞法得悟故曰聲聞,佛相異故不在此中。


3.問曰:佛居僧之首,有人施者名為施僧。

答曰:此施屬何等僧?此經小失,是應當言:施屬佛、僧。


4.問曰:佛語瞿曇彌:以此衣施僧,則為供養我,亦是供養僧。

答曰:佛意言,以語言為供養我,是物供養僧。

如經中說:若人瞻病,即是看我。


5.問曰:諸有成就聖功德人,舍利弗等皆在僧數中,佛亦如是,以同相故。

答曰:若以同相者,諸凡夫人及非眾生數亦有應入僧數者。而實不然,是故知佛不在僧中。

又佛不入僧羯磨中,亦不同諸餘僧事。

又以三寶差別故,佛不在僧中。

[參考]摩醯舍婆,Mahīśāsaka化地部。

無我品第三十四


論者言:犢子道人說有我,餘者說無。

[參考]vātsī-putrīya,犢子部。


問曰:何者為實?答曰:實無我法。所以者何?

1.如經中佛語比丘:但以名字,但假施設,但以有用,故名為我。但以名字等,故知無真實。

2.又經中說:若人不見苦,是人則見我。若如實見苦,則不復見我。若實有我,見苦者亦應見我。

3.又說:聖人但隨俗故說言有我。

4.又經中佛說:我即是動處。若實有者,不名動處,如眼有故,不名動處。

5.又處處經中皆遮計我,

如聖比丘尼語魔王言:汝所謂眾生,是即為邪見,諸有為法聚,皆空無眾生。

6.又言:諸行和合相續故有,即是幻化誑惑凡夫。皆為怨賊,如箭入心,無有堅實。

7.又言:無我、無我所,無眾生、無人,但是空五陰,生滅壞敗相。

有業、有果報,作者不可得,眾緣和合故,有諸法相續。

以是等緣故,佛種種經中皆遮計我,是故無我。

8.又經中解識義:何故名識?謂能識色乃至識法。不說識我,是故無我。

9.又破群那比丘問佛:誰食識食?

佛言:我不說有食識食者,若有我應說我食識食。以不說故,當知無我。

10.又洴沙王迎經中,佛語諸比丘:汝觀凡夫隨逐假名謂為有我,是五陰中實無我、無我所。

11.又說:因五陰故有種種名。謂我、眾生、人天等如是無量名字,皆因五陰有。若有我者應說因我。

12.又長老弗尼迦謂外道言:若人邪見,無而謂有。佛斷此邪慢,不斷眾生,是故無我。

13.又炎摩伽經中,

舍利弗語炎摩伽言:汝見色陰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

見受、想、行、識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

見五陰和合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

見離五陰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

舍利弗言:若如是推求不可得者,應當言阿羅漢死後無耶?答言:舍利弗!我先有惡邪見,今聞此義,是見即滅。若有我者,不名惡耶。

14.又四取中,說我語取。若有我者,應言我取,如欲取等,不應言我語取。

15.又先尼經說:於三師中,若有不得現我後我,我說是師則名為佛。以佛不得,故知無我。

16.又無我中我想名為顛倒。若汝意謂我中我想非顛倒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佛說眾生所有見我,皆見五陰,是故無我。

17.又說:眾生種種憶念宿命,皆念五陰。若有我者亦應念我,以不念故當知無我。

若汝意謂亦有經說憶念眾生,如某眾生中我名某者。是事不然。

此為世諦分別故說,實念五陰,非念眾生。

所以者何?以意識念意識,但緣於法,是故無有念眾生念。

18.又若人說決定有我,於六邪見中必墮一見。

若汝意謂無我亦是邪見者。此事不然。所以者何?以二諦故。

若以世諦說無我,第一義諦說有我,是則為過。

我今說第一義故無,世諦故有,是故無咎。

19.又佛說:拔我見根,如癡王問中佛答癡王:若人以一心觀諸世間空,則拔我見根,不復見死王。

20.又諸說:有我因緣,憂喜等事,皆在五陰。

21.又以破諸外道我見因緣,是故無我。

有我無我品第三十五


I.有我

問曰:汝言無我。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1.四種答中是第四置答,謂人死後,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若實無我,不應有此置答。

2.又若人言:無有眾生受後身者,即是邪見。

3.又十二部經中有本生經,佛自說言:彼時大喜見王,我身是也。如是等本生,今五陰非昔五陰,是故有我從本至今。

4.又佛說今喜、後喜,為善兩喜。若但五陰,不應兩喜。

5.又經中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6.又一人生世間,多人得衰惱;一人生世間,多人得利益。

7.又若修集善不善業,皆依眾生,不依非眾生數。

8.又處處經中佛自說我言有眾生能受後身。

9.又能自利、不利他等。以是等緣故知有我。

10.汝先雖說但名字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佛但以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常不壞相,斷此邪見,故言無我。

今我等說五陰和合名之為我,是故無咎。

11.又雖言:我但名字等,應深思惟此言。

若眾生但名字者,如殺泥牛不得殺罪,若殺實牛亦不應有罪。

12.又如小兒以名字物施皆有果報,大人持施亦應得報。而實不然。

13.又但名字故無而說有者,聖人應有妄語;以實語故名為聖人,故知有我。

14.又若聖人見實無我,而隨俗故說有我者,則是倒見,以異說故。

15.又若隨俗,無而說有,則不應復說經中實義十二因緣、三解脫門、無我法等。

若人謂有後世,隨而言有。若人謂無,隨人言無。

16.又諸世間萬物皆從自在天生,如是種種邪見經書皆應隨說。是事不可。

是故汝所引經皆已總破,故非無我。


II.無我

1.答曰:汝先言以置答故知有我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此不可說法,後滅諦聚中當廣分別,故無實我及不可說者,但假名說非實有也。

2.又汝法中我以六識識,如汝經說:因眼所見色故我壞。

是則眼識所識,則不應言非色非非色,聲等亦爾。

3.復次,若我六識所識,則與經相違,經中說:五情不能互取五塵,所伺異故。

若我可六識識,則六根互用。

4.又汝所言:前後相違,眼識所識,則不名為色。

5.又汝言:無我是邪見者。

經中佛自告諸比丘:雖無有我,因諸行相續故說有生死。我以天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亦不說是我。


6.又汝自法中有過,汝法中言我不生。若不生則無父母,無父母則無逆罪,亦無諸餘罪業,是故汝法即是邪見。

7.又汝言:有本生者。

因五陰故名喜見王,即彼陰相續故名佛,故說我是彼王。汝法中我是一,故不應差別。

8.又汝言:為善兩喜者。

經中佛自遮是事,言我不說有捨此五陰,受彼陰者,但以五陰相續不異故言兩喜。

9.又汝言:心垢故眾生垢者。

以此故知無有實我。若有實我,應與心異,不應言心垢故眾生垢。所以者何?

不可彼垢此受故,但以假名因緣有垢故言假名垢。是故假名為我,非真實也。

10.又汝法中說:我非五陰,是則不生不滅、無罪福等,有如是過。

我說五陰和合,假名為我,因是我故,有生、有滅及罪福等,非無假名,但非實耳。

11.又汝先言破外道意故佛說無我者。

汝自妄想如是分別,佛意不然。

12.又種種說我皆是過咎,如汝言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汝亦如是。所以者何?

五陰無常,我不可說若常、無常,是即離陰。

13.復次,陰有三分,戒定慧品,善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無色界繫,如是分別。我不得爾,故異五陰。

14.又我是人,五陰非人,是則為異。

15.又陰是五,我是一,是故我非陰也。若有我者,以此等緣則異五陰。

16.又世間無有一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是故無有不可說法。

問曰:如然、可然,不得言一、不得言異,我亦如是。答曰:是亦同疑。何者是然?何者可然?

若火種是然,餘種是可然,則然異可然。若火種即是可然,云何言不一?

若可然即是火種,若離火種亦俱不然,故名同疑。

若然有可然,如我有色,即墮身見。

17.又應多我。如薪火異、牛糞火異,我亦如是,人陰我異、天陰我異,是即多我。

18.又如然可然在三世中,我與五陰亦應如是在三世中。如然可然是有為故,我與五陰亦應有為。

19.又汝雖言然與可然不一不異,然眼見異相,我與五陰亦應有異。

20.又五陰失而我不失,以此間沒、至彼間生,有兩喜故。

若隨五陰有失有生,則同五陰,不名兩喜。汝以妄想分別是我,得何等利?

21.又諸塵中無有一塵六識所識,汝所說我可六識識,則非六塵。

22.又十二入不攝則非諸入,四諦不攝則非諸諦,是故若謂有我,即為妄語。

23.又汝法中說:可知法者謂五法藏,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我在第五法中則異於四法,汝欲令異於四法而非第五,是則不可。若言有我,則有此等過,何用妄想分別我耶?是故汝先說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我等不爾,是事不然。

24.又汝先言:我但假名應深思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佛法中說世諦事,不應深思。

25.又汝說:妄語見倒,亦復如是。

26.又汝言:不應說經中實義者,是事應說,令知第一義故。

27.又汝言:世間所說盡應隨者。

若說從自在天生萬物等,是不可受。若有利益、不違實義,是則應受,是故無咎。

若世諦中能生功德、能有利益,如是應受,後當廣說。

28.又汝言:殺泥牛等無殺罪者。

今當答此。若於有識諸陰相續行中,有業、業報,泥牛等中無如此事。

是故當知五陰和合假名為我,非實有也。

036.苦諦聚色論中色相品第三十六


1.問曰:汝先言當說成實論,今當說何者為實?

1)答曰:實名四諦,謂苦、苦因、苦滅、苦滅道。

五受陰是苦,諸業及煩惱是苦因,苦盡是苦滅,八聖道是苦滅道,為成是法故造斯論。佛雖自成此法,為度眾生故,處處散說。

2)又佛略說法藏有八萬四千,是中有四依、八因,是義或捨而不說,或有略說。我今欲次第撰集,令義明了故說。


2.問曰:汝言五受陰是苦諦,何謂為五?

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陰。

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

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觸故有聲。

四大

地者,色等集會堅多,故名地。如是濕多,故名水。熱多,故名火。輕動多,故名風。

五根

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及同性不依時,皆名眼根。餘四根亦如是。

色、香、味、觸

色者,但眼識所緣,及同性不緣時,是名為色。香、味、觸亦如是,是等相觸故有聲。

037.色名品第三十七


1.問曰:經中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及四大所因成。何故言諸所有皆是耶?

答曰:言所有皆是,定說色相,更無有餘。以外道人說有五大,為捨此故,說四大、四大所因成者。

遍到故名大

四大假名故有,遍到故名大。無色法無形,無形故無方,無方故不名為大。

麤現故名大

又以麤現故名大。心心數法不現故,不名為大。


2.問曰:何故名地等法為色,不名聲等?

答曰:

有對法名色

有對法名色,聲等皆有對故亦名為色,非如心法等。

有形故名色

有形故名色,聲等皆有形故,亦名為色,障礙處所故名為形。


3.問曰:色等非盡有形,聲等無形。

答曰:聲等一切有形,以有形、以有對,有障礙故,壁障則不聞。


4.問曰:若聲等有礙,則應不受餘物,如壁障故,則無所容。

答曰:聲微細故,得有所受。如香、味等細故共依一形,不相妨礙。是故聲等有礙、有對,故皆名為色。

又可惱壞相,故名為色。所有割截、殘害等,皆依於色。為違此,故名無色定。

又示宿命善惡業,故名為色。

又示心心數法,故名為色。

又為稱名,故名為色。

038.四大假名品第三十八


問曰:四大是假名,此義未立。有人言:四大是實有。

1.答曰:四大假名故有,所以者何?佛為外道故說四大。

有諸外道說色等即是大,如僧佉等。

或說離色等是大,如衛世師等。

故此經定說:因色等故,成地等大。故知諸大是假名有。

2.又經說:地種堅及依堅。是故,非但以堅為地。

3.又世人皆信諸大是假名有,所以者何?世人說:見地、嗅地、觸地、味地。

4.又經中說:如地可見、有觸。

5.又入地等一切入中,是人見色,不見堅等。

6.又人示地色、地香、地味、地觸。實法有中,不可異示。

7.又大名義,以遍到故,此相假名中說,不但在堅相中。

8.又說:地住水上。是假名地住,非但堅住。

9.又說:大地燒盡,都無煙炭。燒假名地,非但燒堅。

10.又以色等故,信有地等,非但堅等。

11.又井喻中說:水亦見亦觸。若濕是水,則不得有二,所以者何?佛說:五情不能互取塵故。

12.又佛說:八功德水:輕、冷、軟、美、清淨、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是中,若輕、冷、軟,皆是觸入。美是味入。清是色入。不臭是香入。調適、無患,是其勢力。此八和合,總名為水,故知諸大是假名有。

13.又因所成法,皆是假名,無實有也。如偈中說:輪等和合故名為車,五陰和合故名為人。

14.又阿難言:諸法眾緣成,我無決定處。

15.又若人說:堅等是大,是人則以堅等為色等所依,是則有依、有主。

非是佛法,故知四大皆是假名。

16.又諸法中,有柔軟、細滑等,皆觸入攝。堅等四法有何義故,獨得為大?

17.又一等四執,皆有過咎,故知四大但是假名。

18.又實法有相、假名有相及假名所能,後當廣說。是故四大非實有也。

四大實有品第三十九


問曰:四大是實有。所以者何?

1.阿毘曇中說:堅相是地種、濕相是水種、熱相是火種、動相是風種,是故四大是實有。

2.又色等造色,從四大生,假名有則不能生法。

3.又以堅等亦四大,所謂堅、依堅名地,是故堅等是實大。

4.又經中佛二種說堅依堅、濕依濕等。故知堅是實法,依堅是假名,餘大亦如是。是故堅等是實大。依堅法以隨俗故名大,故有二種大,亦實亦假名。

5.又阿毘曇中說:形處是地,堅相是地種,餘大亦爾。

6.又經中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濕、依濕是水,熱、依熱是火。

肉形是地,此肉形中佛說有四大,當知堅等是實大,形是假名大。

7.又佛不說風中有依,故知風是實大。

8.又若人說四大是假名,則離大相。若依堅名地種者,水依堅物,水即為地。泥團依濕,泥團即為水。如熱病人舉身皆熱,身即為火。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依堅是地種,但堅為地種,餘大亦爾。

9.又四大共生故不相離。如經中說:諸所有色皆四大造。

若人說四大是實,則不相離。若說假名,則應相離。所以者何?依堅色等眾,離依濕等眾。

若爾,則眼形中無有四大,則與經相違。汝欲不違經者,則四大是實。

10.汝先言為外道故說四大者。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外道輩說四大,與色等若一若異。我等說觸入少分是四大,是故無咎。

又我等說現見堅等是四大,不如衛世師人說四大亦有非現見。

11.又汝言:堅、依堅者。

依義二種,如經中說色、依色。又說:心依大法。此義中說堅即依堅,更無異法。若爾有何過耶?12.又汝說:世人皆信,乃至八功德水。

但隨俗言說,非是實大。

13.又汝說:因所成法皆是假名。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若六觸入、若因六觸入所成法。

又有比丘問佛:何等為眼?佛答:因四大造清淨色,是名為眼,如是十入。

14.又汝言:有主、有依。

我等不然,但說法住法中。

15.又汝言:堅等有何義故獨名大者。

堅等有義,所謂堅相能持、水相能潤、火相能熱、風能成就,是故四大是實。

非彼證品第四十


1.答曰:不然,四大是假名。

1)汝雖言:阿毘曇中說堅相是地種等。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自說:堅、依堅是地。非但堅相,是故此非正因。

2)又汝說:色等從四大生。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色等從業、煩惱、飲食、婬欲等生。

如經中說:眼何所因?因業故生。

又說:貪樂集故色集。

又如阿難教比丘尼言:姊!是身從飲食生、從愛慢生、從婬欲生。故知色等非但從四大生。


2.問曰:色等雖從業等生,四大亦應為少因。如因業故有穀,此穀亦假種子等生。如是眼等雖從業生,四大亦為少因。

1)答曰:或有物無因緣而生,如劫盡已,劫初大雨,是水從何所生?

2)又諸天所欲應念即得,如坐禪人及大功德人所欲隨意,是事有何等緣非但業耶?

3)又如色相續斷已更生,若人生無色界,還生色界,是色以何為本?


3.問曰:何故有物但從業生?何故有物待外緣生?

1)答曰:若有眾生業力弱者,則須種子眾緣助成,業力強者不假外緣。

2)又法應爾,或有業、或有法、或有生處,但業力得,不須外緣。

3)又若須因緣,應說種子是牙等因,何故乃說因堅等生?

又以何義故,從堅等生色等,不從色等生堅等耶?

又堅等、色等共俱生故,云何言因堅等有色等,不因色等有堅等?

又一時生法則無相因,如二角俱生,不得言左右相因。


4.問曰:如燈明雖一時生,亦說明因於燈,非燈因明,是事亦爾。

答曰:燈與明不異,燈以二法合成,一色、二觸。色即是明故,不得異燈。汝不諦思此喻。


5.問曰:是明從燈,去在餘處,是故應異。

答曰:不在異處,此明色現見在燈中。若在異處,離燈亦應見。而實不見,當知是色不異燈也。


6.問曰:更有一時生法亦為因果,如有對中識,以眼、色為因緣,非眼、色以識為因緣。

1)答曰:不然。眼識以前心為因,眼、色為緣。因心先滅,云何俱生?

2)又若法隨所因生,即是因成。若心因情塵有,即是因所成法。

3)復次,四大即是造色,以因所生故。

4)又現見世間物從似因生,如從稻生稻、從麥生麥。如是從地生地,不生水等。如是從色生色,如是等。


7.問曰:亦見有物從異因生,如倒種牛毛則有蒲生、種角葦生。

1)答曰:我不言無從異因生,但說似因中亦生。故言從色等生色等,不但從四大生,是故不得定言色等從四大生。

2)又汝言:以堅等示四大,是故堅等是實大者。

+1此事不然。所以者何?以堅等相定可以分別四眾。軟等不定,或在多堅眾中、或在多濕眾中,故不可以分別諸眾。餘亦如是。

+2又於堅等觸,分別名為軟等。何者?若以濕亦以生性柔軟細滑。以堅相多故堅鞕麁澁,如是等。是故但以堅等分別四眾。

+3又如經中說:以依堅故,示四大差別。故知依堅法名為地種,非但堅相,故說堅相是成地因。

+4又於成地中,堅是勝因,是故別說,餘相亦爾。

+5又為作名字,所有堅、依堅皆名地種。或有人但說堅相為地種,為破是故,佛說堅、依堅為地種。餘亦如是。

+6又堅相眾中,以堅多故,有二種語,一切眾中皆有堅等諸觸。若堅、依堅名為地種,若濕、依濕名為水種,若熱、依熱名為火種。

+7又堅是成地勝因,故於中名地成。假名因緣中,有假名名字,如說我見人伐林。

3)又汝言:有二種語。

+1是事不然。若隨說種是實者,則十二入等不應是實。是故因眼緣色,有眼識生,是則非實,以不說種故,是為邪論。

+2又佛入火種定,從佛身出種種焰色,是中何者為火種?以色等成火,非但熱相。

+3又佛說是身名篋,於中但盛髮毛爪等。如經中說是身中有髮毛爪等。以是故,髮毛爪等是地種,不以有種語故名為實法。

+4又種子經中說:若有地種,無水種者,諸種子不得生長。是中何者是地種?謂假名田,非但堅相;水亦假名,非但濕相。

+5又一法二種,亦實亦假名,是不可得,是故色等是實。

+6又眼等假名故有,諸大亦實亦假名者,則是邪論。

+7又六種經中,佛說髮毛爪等名地種。

+8又象步喻經中,亦說髮毛爪等為地種。

+9又以何義故說種是實,不說種是假名?

+10又此義非經所載。

4)又汝言: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等者。

+1佛以此言示五根因四大成。或有人說從我生根,或謂離大別更有根。有說:諸根種種性生,謂從地大生鼻根等。佛斷此故,說眼等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

+2又分別成假名因緣,假名亦無。

+3又此肉形中,有四分堅、依堅等,佛以是語示諸物中,有從四大生者。

5)又汝言:佛不說風中有依故名實大者。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風中輕是勝相,非依輕法。地等中依堅法等勝,風則不然。

又依輕法,少故不說。

6)又汝言:若說四大是假名,則離大相者。

+1是事不然,若堅、依堅,從四大生,名為地種。非謂異物相依,若法相異則不名依,即是相離。

+2問曰:生則即是不名為依,依名異物來依。

答曰:名字為依,非異物相依,以生法差別故,如言虛空遍至,實無所至。

7)又汝言:四大共生者。

+1是事不然,如日光中,但有色及熱觸可得,更無餘法。月光中但有色及冷觸可得,亦無餘法。是故非一切物中盡有四大。如有物無味如金剛等,有物無香如金銀等,有物無色如溫室等,有物無熱如月等,有物無冷如火等,有物相動如風等,有物無動如方石等。如是或有物不堅、或有物不濕、或有物不熱、或有物不動,是故四大非不相離。

+2問曰:以外因緣諸大性發,如金石等中有流相,待火則發。水中有堅相,因冷則發;風中有冷熱相,因水火則發;草木中有動相,得風則發。是故先有自性,假緣而發,故知四大不得相離。若本無性,云何可發?答曰:若爾,風中或有香,香應在風中。如香熏油,香應在油中。是事不然。

+3又不從諸大生造色,如從濕生濕,如是從色生色。

+4又若不相離,則因中有果,如童女有子、食中有不淨等。我等不說因中有果,雖乳中無酪,而酪從乳生。如是何用憶想分別,謂四大共生不相離耶?

明本宗品第四十一


1.汝先言:我等不說四大與色若一若異,是故無咎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外道欲成我故,以四大一異為喻。故佛於假名中,以四大為喻,故說四大義;若不爾,則不應說。

2)世間皆自然知地等四大,而不了實性,是故為說,不說手等。若以堅等為四大者,何所利益?


2.又汝言:依義二種,謂諸大是實者。

此事未了,當知是依義。異謂假名是。


3.又汝言:隨俗言說非實大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經書、若世間中,不以無因緣故於色等中作四大名字。

如世間言我見人,於色等中說人名,非無因緣。若無因緣強作名者,見馬應名為人,而實不然。

2)又以何故不於聲中說名為地?世人常說地聲,終不說聲是地。若無因緣強作名者,亦可名聲為地,而實不然,是故色等四法是地。於地分中說地名字。

如色是成假名因,於中說名人,於樹中說名林,於比丘中說名僧。如是於色等法中說四大名。


4.又汝言:若六觸入、若因六觸入所成。

是經不然,如汝法中造色無所能生。我法亦爾,於假名中更無所生,是故此經不應有。

若有,應轉此義。


5.又汝言:因四大造清淨色名為眼者。

是事不然,四大和合假名為眼。假名四大為色,色清淨故名為眼。


6.又汝雖言:法住法中無依無主。

是即為依主,以住者是依。所住法為主。


7.又汝言:堅相能持等。

是事不然,非但堅相能持,假眾因緣,餘亦如是。是故四大是假名有。

無堅相品第四十二


問曰:汝說多堅色等成地大,是故地等是假名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堅法尚無,況假名地。若泥團是堅,泥團即為軟,故知無定堅相。

2.又以少因緣故生堅心。若微塵踈合名為軟,密合名為堅,是故無定。

3.又一法中無有二觸,令生是心身堅、身軟,是故無定堅相。

4.又堅軟無定,相待故有。如見欽拔羅,以㲲為軟;見㲲故,以欽拔羅為堅。觸法不應相待故有。[*欽拔羅,kambala, 欽婆羅衣,麤衣。]

5.又自覩金石,則知是堅觸,非眼可得,是故無堅。以此因緣,軟等諸觸亦皆無也。

有堅相品第四十三


答曰:實有堅相。

1.汝雖言:泥團是堅,泥團即為軟。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我等無有實泥團法,諸法和合假名泥團,故無此咎。


2.又汝言:以少因緣故生堅心。

是事不然。我於密合微塵中得是堅相故名為堅,於不密中得此軟相,是故無咎。

若法可得,即名為有。


3.又汝言:一法中無二觸者。

是事不然。我於一法中可得多觸,亦堅亦軟。


4.又汝言:堅軟相待故無定者。

是事不然。如長短等相待亦有。

又如嘗白石蜜味,以黑石蜜為苦。嘗呵梨勒味,以黑石蜜為甘。若以相待故無,則味亦無。

問曰:黑石蜜中有二種味,亦甘亦苦。答曰:疊中亦有二觸,亦堅亦軟。


5.又汝言:見石知堅。

1)是事不然。不可以眼知堅,以先觸故比知,如見火知熱,熱非可見。

2)又人見欽拔羅,生疑為堅為軟?是故觸非眼可見,是故有堅等諸觸。

3)又實有堅等。所以者何?能起分別心故。若無堅者,何所分別?

4)又堅能與心作緣,亦所作業異,謂打擲等。

5)又與軟濕相違,則名為堅。

6)又以能持因緣故名為堅。

7)又能障礙手等故名為堅。

8)又我等現知是堅,現知事中不須因緣。

9)又以世間事得名為堅,餘亦如是,故知有堅。

四大相品第四十四


1.問曰:我知有是堅法,而今見金熱則流,水寒成氷,此金以堅故屬地、流故屬水。

答曰:各自有相,若法堅、依堅是地種,若濕、依濕是水種等。


2.問曰:金堅則為消流,水濕則為堅氷,云何諸大不捨自相?如經說:四大相或可變,得四信者不可得異。

答曰:我不以堅為流、以濕為堅,但堅與流為因,濕與堅為因,是故不捨自相。


3.問曰:阿毘曇中說濕是水相,或有人說流是水相,經中說潤是水相,竟以何者為實?

答曰:流、濕、潤皆是水之別名。


4.問曰:流是水業,眼所見法,是故流非濕潤。

答曰:以濕潤故流,濕故赴下,是故流即是潤。亦濕潤是水相,流是水業。


5.問曰:風中說輕動相,輕異動異,輕是觸入所攝,動是色入所攝,今可以二法為風耶?

答曰:輕是風相,動是風業,與業合說。


6.問曰:無有動相,諸法念念滅,故不至餘處。以至餘處故名曰動,至、去、動是一義故。

答曰:我但以世諦故說名為業,非第一義。因是輕法,餘處法生,得名為業,爾時名去。


7.問曰:輕無定相。所以者何?以相待故有,如十斤物於二十斤為輕,於五斤為重。

1)答曰:重法、量法,因心等法亦相待有。

2)如或有法相待故長、或有法相待故短,總相因心,故即為相。若輕法以相待故無,是等亦應皆無,而不然,是故相待非是正因。

3)又輕非相待故有,以不可稱故,有物不可稱,如排囊中風,是故非相待有。

但重法相待,無有重物不可稱者。


8.問曰:若不可稱名為輕者,除重,餘色等法不可稱故皆應為輕。而不然,是故汝所說非是輕相。答曰:我等意離色等更無異法名為重。色等法或有生性可稱,如堅不堅、力無力、新故、朽不朽、消不消、麁軟等,亦不離色等而有,重相亦如是。是色等眾若屬地水,是則可稱;若屬風火,則不可稱。


9.問曰:若重法不離色等者,輕亦應不離色等而有。

答曰:然離色等無別輕法,但色等眾和合為輕。


10.問曰:不然,欲分別輕重必以身根,是故輕重非是色等眾。

答曰:如分別堅等,或以眼或以耳等,此堅等物不離色等,輕重亦如是。雖用身根,是中更無異相。

又身根不觸,不生身識。是重相,身雖未觸,亦能生識,如重物雖以物裹持,亦知其重。


11.問曰:非於爾時知是重相。

答曰:如人著衣,雖不相觸,亦知有力無力。輕重亦爾。所以者何?從種種觸,生種種身識,如或因按掐生堅軟識、或從舉動生輕重識、或從把捉生強弱識、或從觸對生冷熱識、或從摩捫生澁滑識、或從擠搦生強濯識、或從劖刺、或因鞭杖生異種識。或有觸常在身內,非如寒熱等從外假來,所謂猗樂、疲極不疲極、若病若差、身利身鈍、嬾重、迷悶、瞪瞢、疼痺、嚬呻、飢渴飽滿、嗜樂不樂、懵等諸觸,各生異識。


12.問曰:若輕重相即色等眾者,云何於色等中以身識緣?

答曰:非色等眾中用身識緣,但此中觸分,以身識緣。

如堅不堅等雖在色等眾中,或以眼見得知。又如猗樂等是色等眾,亦以身識分別。是事亦爾。


13.問曰:若輕重但是觸有何咎?何用分別色等眾為?

答曰:如世人說新穀、陳穀,是新陳相應異色等,而實不爾,但色等初生名為新。

若此新相是色等眾,重相云何非耶?


14.問曰:若色等眾即是輕重等者,是輕相在火風中則輕多,色等眾應名為風。若然,火即為風。

1)答曰:隨相多者即名為大。火中亦有輕、熱相,以熱多故名為火,不以輕多故名火。

風中但有輕無熱,是故但以輕為名。

2)又我等不但以輕為風,若輕而能為動因,故名為風。

如經中說:輕動相名風。於是中,輕相是風,動是風業。


15.問曰:風能倒山,若是輕物,云何能爾?

答曰:風麁而力強,勢能如是。

如或有風能動小草、或能頹山,當知風業如是。


16.問曰:今地等大皆是色、香、味、觸眾,無差別耶?

答曰:不定。

如名地中有色、香、味、觸,或但有色、觸,如金銀等。

或水中有色、香、味、觸,或有三,色、味、觸。

或火中有色、香、味、觸,或有三,色、香、觸,或但色觸。

風中或有觸無香,或有香、觸。是故不定。


17.問曰:風觸云何?

答曰:寒、熱、堅、軟等諸觸,若隨大相續不離,可知即此大觸。


18.問曰:有醫言風色黑。是實云何?

答曰:風與黑色為因,如風病人口中有辛苦味。而此醫不說風中有味,則風與味為因。


19.問曰:或有人說風是冷,不說為輕。是實云何?

1)答曰:無有名冷為風,如氷雪有冷不名為風。

2)又風冷名異。所以者何?如熱風及不冷不熱風亦名為風,是故應依輕眾名為風。

3)又無色觸等法生名為風,非冷為風。


20.問曰:風有色味,有何咎?

答曰:風中色味不可得。若言雖有,以微細故不可得者,心中亦應憶想分別謂有色味,是事不然。

又我等不說因中有果,是故若事果中可得,不必因中先有,是名成四大實。

根假名品第四十五


1.問曰:眼等諸根與四大為一為異?

1)答曰:從業因緣,四大成眼等根,是故不異四大。

2)又佛分別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種。故知諸根即是四大。所以者何?但分別堅等更無有眼,佛欲令人知眼空故,作如是說。若不爾,應眼中別有堅等。若堅等中別有眼,雖分別堅等,則無所益,是故諸根不異四大。

3)又六種經中說:六種是人。若諸根異四大,則眼等不名成人因緣。因色等成四大,聲亦是成人因緣,但六種中假名為人,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4)又比丘問佛:何等為眼?佛答:因四大,成色、不可見、有對,是名為眼。故知不異四大。是比丘利根有智,於眼等根深生疑,世間皆知見色是眼,乃至亦知觸是身,是比丘於眼等中生有無疑。所以者何?或有諸師說五性為五根,或說一性。是比丘欲試觀佛法故問佛,佛欲示五根皆屬四大,答言:比丘!是眼因四大所成色、不可見、有對。若法有實,則非因成,因假名法更成假名,如因樹成林。


2.問曰:或有人言:色成就名為眼。是實云何?

1)答曰:若成就、不成就。四大從業、因生,名眼等根。若不爾,是比丘於眼等根中疑終不可斷。所以者何?佛為說眼等諸根,因四大造,是故此比丘知無實眼法,故知眼等不異四大。

2)又佛處處分別四大,示眼空故,如說以慧不戲論者。謂觀此身分別六種,堅、依堅名為地等,如是厭離五種。但有一識,亦如屠牛喻。

3)象步喻經中分別四大更無有眼,若別有眼,應更分別。

4)又和蹉等諸論議師亦作是說,以無過故,應當信受。


3.問曰:五根與四大異。所以者何?

眼等眼等入攝,四大觸入所攝。

又眼等為內入,四大為外入。眼等為根,四大非根。

又眼等是造色成就,四大不爾。故知諸根非是四大。

1)答曰:隨因緣故,即事異說。如信等五根,亦名行陰。

若四大,從業生,眼等所攝,亦名內入,亦名為根。

2)又四大即是成就,如輪等成車,輪即是車,是事亦爾。


4.問曰:不然。如心清淨名為信,信異心異,是事亦爾。

答曰:不然。

1)如因清水珠,水即為清,水清即是水。如是得信珠,則心池淨,是心淨即是心。

2)又我等於此論中,不說從心有異信,是故此喻非也。

3)又根是假名,於成假名因不得言異。


5.問曰:亦不得言一。

答曰:四大成就中假名為根,亦不但名四大為根,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分別根品第四十六


1.問曰:是諸根中,何大偏多?

答曰:無有偏多。


2.問曰:若諸大等,何故有能見色,有不能者?

答曰:皆從業生,從業生屬眼四大,力能見色,餘根亦爾。


3.問曰:若從業生,何故不以一根遍知諸塵?

答曰:此業五種差別。

有業能為見因,如施燈燭,得眼根報。聲等亦爾,業差別故,根力有異。


4.問曰:若是業力,何假諸根?但應從業生識,能取諸塵。

答曰:不然。現見無根則識不生。所以者何?

1)如盲者不見,聾者不聞,現見事中因緣無用,此非難也。

2)又法應爾,若無諸根則識不生,外四大等無根不生,法應假此。

3)又以諸根嚴眾生身,故從業生,如以得穀因緣業故穀生,亦假種子牙莖枝葉次第而生,此亦如是。


5.問曰:心何故不爾?

如眼識以眼為根。亦因次第滅心,心但以次第滅心為根,更無有如眼等根處,應說因緣。

1)答曰:定有五塵,定有五識,心不如是。

2)又心法應爾,但以次第滅心為根,更不須餘。

如過去未來法雖無,而意能緣。心心法亦如是,此事亦然。

3)又是事與汝法同,汝法色等塵中,識待根而生、待次第滅心,意識得生。


6.問曰:若意識更無根者,為依何處?

答曰:依四大身。


7.問曰:無色界,復何所依?

1)答曰:無色界識無所依,法應如是無依而住。所以者何?根差別故。

意識能知有無,若有色則依,無色亦能住,故無色界,亦無依而住。

2)又眾緣合故識生,如經中說:因意緣法則意識生。此何所依?非如人依壁等,一切諸法皆住自性。


根等大品第四十七


1.問曰:諸外道說:五根從五大生。是實云何?

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虛空無故,是事已明。是故不從五大生也。


2.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

1)以業因故,因施明得眼。

如經中說: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樂、施燈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

2)又眼假明能見,離明則不見,故知火大多。

3)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能遠對色。

4)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為本性。

5)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遍多。

人死耳根還歸虛空,耳定能聞聲,聲屬虛空。餘亦如是。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


3.答曰:

1)汝言:似業因者。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或見有果,不似業因,如說:施食得五事報。

2)又若眼中明多,則應不假外明,如燈燭等。

3)又若眼假外明故名火多者,則耳等根中空等亦應多,不假外空等;而實假外,是故非因。

4)又水能益眼,如人洗眼眼即明了,則應水多。

5)又火能壞眼,如日光等,若是自性不應自壞,故知非火。

6)又天眼離明亦能見色,是故眼不屬火。

7)又月明中亦得見色,月非火性。

8)又眼法能爾,或有眼待明能見、有不待明而見。如眼得空等因緣,雖不到色而能遠見。眼法如是,不應憶想分別謂火大多。


4.又汝言:離明則不見者。

1)若離虛空、憶念及色,亦不能見,則虛空等亦應皆多。

2)又非一切眼皆假外明,如鵄鵂等禽、猫狸等獸,不假外明亦能得見,故非火多。

3)又火是明照,常有熱相,眼不如是。


5.若汝言:眼有光明能遠對色,是事已破,眼無光故。


6.若言:還歸於日。

1)眼則是常。

2)又日等非根,眼何故歸也?

3)又若日死,日根及日復何所歸?是故不然。

4)又上天死時,眼何所歸?上無日故。

5)又虛空無作,則無所歸。

6)又諸根無去,以有為法念念滅故。


7.汝言: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

是事不然,無用因故。聲屬空等亦如是。是故汝言於五根中諸大偏多,是事已破。


8.問曰:有論師言:一根一性,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發香知;水火風中有味色觸故,能發味色觸知。是實云何?

1)答曰:我先說不定。地中有香,餘物亦有,是故非因。

2)又諸大合生,不見有地離水等者。

若地有香故,能發香知,亦應發色等知,以地中具四求那(guṇa)故。


9.問曰:香但是地,有鼻屬地,故獨能知香。

1)答曰:地之求那但是地有,鼻應盡知。

2)又水但有冷觸、火但有熱觸,應以舌眼能知,而實不然。

3)又無陀羅驃(dravya)故,則無有根。

4)又諸根力用,與塵合故知生。和合已破,則無根用,是故無有一性為根。

[參考]施食得五事報,增壹阿含3211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辯,是謂為五。復次,檀越施主施命之時,欲得長壽;施色之時,欲得端正;施安之時,欲得無病;施力之時,欲令無能勝;施辯之時,欲得無上正真之辯。比丘!當知:檀越施主惠施之日有此五功德。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施命色及安,力辯為第五,五功德已備,後受無窮福。

智者當念施,除去貪欲心,今身有名譽,生天亦復然。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五功德者,當行此五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根無知品第四十八


1.問曰:諸根為到塵故知、為不到能知?

1)答曰: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塵,則可一時遍知諸塵;而實不能,是故以識能知。汝心或謂根待識共知、不離識知者。是事不然,無有一法待餘法故能有所作。若眼能知,何須待識?

2)又若根能知,應當分別是為根業、是為識業。


2.問曰:照是根業,知是識業。

答曰:此非分別。

1)云何名照?汝法中耳等諸根非是火性,不應能照。

2)若諸根於識如燈者,今諸根更應有照者如燈,則照復有照,如是無窮。

3)若更無照者,但根能照,亦應無根,但識能知,是故照非根業。

4)又根非能知,如燈能照,而不能知。必能為識作依,是名根業。是故但識能知,非諸根也。

5)若有識則知,無識則不知。如有火則熱,無火則無熱,當知從火有熱。


3.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知眼能取色。

1)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

2)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

3)又以根取塵、以識分別,是則根識有異。

答曰:經中佛自說:眼是門,為見色故。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為門,識於中見,故說眼見。


4.問曰:亦說意是門,為知法故。可以意為門,而非知乎?

1)答曰:意亦以次第滅心為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

2)又經中佛說:眼欲好色。眼是色法,無分別故,實不欲也,是識欲耳。

3)又佛說:眼所識是色。識能識色,眼實不識。

4)又世間人以世俗故說眼能見、耳能聞,佛亦隨說。

何者?但色可見,餘不可見;佛亦說見貪欲等過。

5)又世間言月盡,佛亦隨說。如貧賤人字為富貴,佛亦隨名。佛意不欲與世間諍,如摩伽羅 (makara)母等。是故當知,隨世語故佛說眼見。


5.問曰:世間何故作如是語?

1)答曰:隨眼識所因,於是因中說名為見。如說彼人見、此人見。如說人作罪福等,諸佛天神見。

2)又如說以左眼見、右眼見。

3)又說以日明見、月明見。或虛空見、或向中見、若門中見。如煮物中,言此人煮、彼人煮。或言以草木薪煮、牛糞煮、油煮、酥煮、火煮、日煮,實是火煮,餘假得名。如是但識能見,眼得其名。

4)又是語不盡,應言以眼門見色。

5)又眼是人所用具,人是假名作者,應有用具。

6)又因眼識見,名為眼見。如床上人笑,名為床笑。

7)又眼繫識業故中說識業,如手足等繫在於人,是中人業名為手業。

8)又眼識因眼,因中說果,如言某人燒某聚落,如言食金名食為命,草為牛羊,是皆因中說果。如是從眼生識,能見色故,名為眼見。

9)又識近眼見色,便名眼見,如牧牛近水便言在水。

10)又以眼故分別眼識,是故眼中置眼識業,如杖婆羅門。

11)又眼能成眼識,是故於中說眼識業,如財物損減名人損減,財物增長名人增長。

12)又眼識與眼和合故能見,名為眼見,如木與人合而能打名木人打,如墨染合衣故名墨衣。

13)又諸法互說,如慧業於受等中說。

14)又應言:以眼識見色,略中語故但言眼見。

15)又如藥石隨一受名。

16)汝言:若不能見何以名根?今當答此,眼等五法勝餘色等,故名為根。


6.問曰:眼等五法與餘色等,此十法俱不知塵,如離眼等則識不生、若離色等識亦不生,以何為勝?

1)答曰:以諸根故,識得差別,名眼識、耳識等。

如鼓與桴合而有音,以鼓勝故,名曰鼓音。

如地與穀等合而生牙,以穀勝故,名為穀牙。

諸識亦爾,隨所依處得差別名,不以緣故。若說色識,則容生疑為是眼識、為是緣色意識?

2)又根中有識,塵中無識。

3)又於眼等中生我癡心。

4)又識所依處,是根非塵。

5)又在自身數中,名根非塵。

6)又是人所用具,名根非塵。

7)又根是眾生數,非塵。

8)又根不通利則識不明,若根清淨則識明了。

9)又以諸根上中下故,識隨差別。以此等緣故名為勝。

10)又根是不共,一塵可得多人共有。

11)又根與識一業果報,塵不如是。

12)又根是因,塵是緣。所以者何?以根異故,識有差別,不以塵故。

如種是因,地等是緣,隨種異故互有差別,因勝緣故得名為根。

13)汝言:我弟子於微細事如眼所見,是隨俗語,世間人眼中說見,故言如眼所見。

如佛說偈:明達近智,如舌知味,舌雖不知,不同瓢杓。

意依於舌生舌識故,言舌知味。依眼生識名為眼見,故言佛弟子如眼所見。

14)汝言以根取塵,以識分別,是事已答,根無知故。

15)又汝等不說根思惟知我有差別相,是故諸根不能取塵。

16)又汝等諸知不待根生。所以者何?大及我等先根而生。

17)又汝大等諸諦無本性故,則應皆無。汝法本性變為大等,本性法無,是事已說,是則無根。

根塵合離品第四十九


1.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知,是事已成。今為根塵合故識生、為離故生耶?

1)答曰: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月而來。

2)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若眼到色則間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

3)耳識二種,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鳴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

4)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見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

5)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


2.問曰:

1)汝言:眼色不到而知,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眼中有光,是光能去見色。光是火物,眼從火生,火有光故。

2)又若不到能見,何故不見一切色耶?以眼光去有所障礙、不遍到故,不見一切。

3)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名為觸。若不到者,云何和合?

4)又五根皆是有對,以塵中障礙故名有對。鼻香中、舌味中、身觸中、眼色中、耳聲中,若不到則無障礙。

5)又現在五塵中知生,是故五識到故能知。若不到能知,亦應知過去未來色,而實不知。

6)又眾緣合故知生,是故眼光去與塵合,以光到色故名和合。

7)聲亦以到耳故聞。所以者何?

+1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若聲如色不到而知,小聲亦應可聞,而實不聞,故知以到故聞。

+2又聲可遠聞,若不到聞,則無遠近。

+3又聲以壁障則不可聞,若不到可聞,雖障亦應聞。

+4又聲遠聞則不了、近聞則了,若不到而聞,則無差別,以到耳故,有是差別,故知音聲到故可聞。

+5又聲順風則了、逆風不然,故知到故可聞。

+6又聲可盡聞,若不到而聞,不應盡聞。

+7如色不到而見故不盡見,故知聲不同色,若不到可聞則與色同。

如色一分見,餘亦待明故見,聲亦應爾;而實不然,是故不到不聞。

8)汝言:耳等根塵不到而知。

+1是事不然,聲、香、味、觸應來到根。

若令根去。是事不然,以耳等根無光明故,但一火大有光,是故不去。

+2又聲若厚濁物及水等障,耳亦得聞,若有光根不能如是,故知耳根無光。

+3又耳於闇中亦能知塵,若有光根,闇則不知。

+4又有光根,待方能知。能見一方、不能一時遍知諸方,如人東向則見東方色,不見餘方。

9)又說:意能去,是故到塵能知。如經中說:是心獨行遠逝,寢藏無形。

又是心散行,如日光照。

又是心常動,如魚失水。

又是心本隨意行等。是故六塵皆到故知。


3.答曰:汝言:光到。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人遙見杌樹,疑謂是人。若光到者,何故生疑?

2)又太近眼,則不得見,如眼著藥篦則不能見,故光雖去,以太近故亦不應見。

3)又眼離明,則不能見,太近則明壞。

4)又若光到彼,何故見麁不能細辯?

5)又見色中有方差別謂東西方色,亦有遠近差別。若眼到故知則無差別。所以者何?香味觸中無是差別,是故眼光不到而知。

6)又眼光若先見已,復何用去?若先不見,去何所趣?

7)又近色、遠色一時俱見,去法不爾,是故眼光不去。

8)又若眼光去,中道應見諸色;而實不見,故知不去。

9)又光去者,光則離身,不名為根,如指斷離身則無身覺。

10)又不見有眼能捨自依,以無比類則為非因。

11)又此眼光無能見者,則為是無。

+1問曰:有此眼光,以日光明映故不見,如日光中眾星不現。

答曰:若爾,夜則應見。

+2問曰:色法要假外明乃可得見,夜無外明所以不見。

答曰:若此光晝夜俱不可得,是則竟無可見。

+3問曰:猫狸鼠等、諸夜行虫,眼光可見。

答曰:是可見色住猫等眼中,如螢火虫明色在身,非是光也。

又如夜行虫闇中能見,人不能見,然則但彼有光,餘物則無,法自應爾。


4.又汝言:若不到能見,應見一切色者。

1)若色在知境是則可見,如經中說:若眼不壞,色在知境,如是則見。

2)問曰:云何名在知境?答曰:隨色與眼合時,名在知境。

3)問曰:若眼不到,有何合時?

曰:是事亦同如汝眼去到色,或有能見、或不能見,如眼到日能見日輪,而不見日業。我亦如是,眼雖不去,若色在知境,是則能見;若不在知境,則不能見。

4)問曰:眼光遠去,以勢極故不見日業。

答曰:若以勢極故不見細業者,日輪量麁,何故不見?是事不然。

5)又若光到彼能見者,何故見遠日輪,而不見巴連弗等近國邑耶?

若汝意謂巴連弗等不在知境故不見者,我眼不到,亦以色不在知境故不能見。


5.問曰:已知諸色在知境故可見,今云何可見?云何不可見?

1)答曰:世障故不見,如過去未來色。

2)映勝故不見,如日光明蔽諸星宿及珠火明等。

3)不顯故不見,如夜中火可見,餘不可見。

4)地勝故不見,如以初禪眼不見二禪色。

5)闇障故不見,如闇中瓶。

6)神力故不見,如鬼等身。

7)厚濁障故不見,如山外色。

8)遠故不見,如餘世界。

9)太近故不見,如自眼[+]

10)次未至故不見,如光中塵可見,光外則不見。

11)細故不見,如樹杌似人不可分別。

12)多相似故不見,如一粒米投大聚中。又如一烏入烏群中。

與上相違,名在知境。


6.問曰:云何名眼壞?

答曰:風、熱、冷等眾病所壞。

1)若風壞眼,則見青黑轉旋等色。

2)若熱壞眼,則見黃赤火焰等色。

3)若冷壞眼,則多見白池水等色。

4)若勞壞眼,則見樹木動搖等色。

5)疲倦壞眼,則見色不了。

6)偏按一眼,則見二月。

7)鬼等所著,則見怪異。

8)罪業力故,則見惡色。

9)福業力故,見淨妙色。

10)熱氣壞眼,則見焰等色。

11)又眾生得眼不成就故,見不具足。

12)又眼生膚翳,蔽故不見。

13)若眼根壞故不見,是名眼壞。

與上相違,名為不壞。耳等諸根,亦應隨義分別。


7.問曰:已知五塵在知境故可知,法塵云何名不在知境?

1)答曰:上地故不知,如初禪心不知二禪已上法。

2)根勝故不知,如鈍根心不知利根心中法。

3)人勝故不知,如須陀洹不知斯陀含心中法。

4)力差別故不知,如有意識於此法無力,以是意識不知此法。

5)如攝心意識所知法,亂心意識所不能知。

6)如辟支佛意力所知法,聲聞意力所不能知。

7)佛意力所知法,聲聞辟支佛意力所不能知。

8)如上品法,下品意識所不能知。

9)又細微法塵不可得知。

+如阿毘曇中說:何等心可念?謂了了者。先所經用者可念,非不經用者。

+如生死人,先所用法能念,未用則不念。

+聖人若經用、若不經用,聖智力故皆悉能知。

10)又勝塵故知,如用色界心知欲界法。

11)又倒障故不知,如身見心緣五陰不見無我,無常苦亦如是。

12)又力障故不知,如鈍根人利根障故令心不知。

與上相違,名在知境。


8.問曰:云何名意壞?

1)答曰:狂顛鬼著、憍逸失心,或酒醉、或藥迷悶亂心、或有貪恚等煩惱熾盛放逸壞心。如述婆伽捕魚師等。或那若婆病能破壞心。

2)又老病死亦能壞心。若心在善法、若不隱沒無記法中,是名不壞。如是等因緣故,雖有諸塵而不能知。

3)是故汝言:若不到能見,何故不見一切色者。是事不然。

4)又汝言:三事和合故名觸者。

隨根知塵時,則名為觸,不必相到。所以者何?意根亦說三事和合,是中不以相到故名為觸。

5)又汝言:以相到故名有對者。

是事不然,以說非對相故。

6)又汝言:現在知生者。

第六識亦有,但知現在,如他心智。

7)又汝言:眾緣合故知生者。

第六意根中已答,謂隨所知時名為和合。

又因意緣法,意識生;此言則空,以不到故。

又以決定故名和合。眼識但依眼,不依餘亦不無依,但緣色不緣餘亦非無緣,乃至意識亦如是。

聞聲品第五十


1.汝言: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故知聲到耳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汝言:人在遠處語,從聲有聲,相續轉微,更不復生,是故不聞。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小故不聞。

2)又如汝眼光雖去,但見日輪,不見日業。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麁故可聞,細則不聞。

3)又如汝言:眼光雖遠去,不能至百千萬由旬,雖能徹見水精等障,壁等障則不見,能見日輪而不見日業。我耳亦如是,聲雖不到,麁故能聞,而不能細辯。


2.又汝言:順風則了,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則無有人能逆風聞。如香逆風則不可聞,聲亦應爾,逆風不應少聞;而實可聞,是故知聲不到而聞。若聲可少聞,以風障故。

又聲不可如香為風所吹,何用分別逆順風耶?


3.又汝言:聲可盡聞,故知來到不同色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聲法應盡聞,色法不爾。萬物皆有同相異相,是可知塵故同,知盡不盡故異,不以到不到故異。

2)又鈴聲於鈴中可聞。何以知之?如人欲聽鈴音,則以耳就鈴。

3)又聲是求那,是故不去,以諸求那無作業故。

4)問曰:從聲相續生聲求那,如水中波,名為聲去。

答曰:是聲與波何以相喻?水相鼓扇則有波生,今聲中更有何聲能生異聲?

若汝意謂聲能生異聲者,何故不即於本處生不餘處生?水水相擊故有波生。

若說言人是聲造耳即應是說者,而實不可,是故知聲不說而去。

5)又若鈴聲轉相續生,而鈴非無聲,若聲如波相續生者,先水無波,如是從鈴有聲,鈴應無聲;而實不然,故知聲在鈴中。

6)又捉鈴則聲止故,知聲常依鈴。若聲依鈴亦離鈴者,捉鈴時依鈴聲應滅、離鈴聲應在。

7)又現語言中無有如鈴相續生者。

8)又聲中有方差別謂東西方聲,亦有近聲遠聲,若聲到耳則無是差別。

9)又若聲來者,則天耳無用。所以者何?百千世界聲云何能來?

10)又如射聲能中聲處,若聲到耳應自射耳;若不爾者,不名射聲。

11)又若遠近聲,可俱得聞。

12)又聲念念滅故不生異聲,不見念念滅法能有所生,是故聲不生異聲,如念念滅業不生異業,聲亦如是,念念滅故不生異聲。若聲生異聲,業亦應生異業;然則業不生業,此言則壞。


4.又汝法中聲與異聲相違,名不同處。若聲與異聲同處,則不名相違。若不同處,則前聲滅已後聲自生,是故聲不生異聲。

1)又聲是一法,云何能生異聲?不見一物有能生者。

問曰:如合是一能生成物,聲亦如是,雖是一法能生異聲。

答曰:汝見合法是一能有所生,聲亦然者。色亦為一,應生異色,香、味、觸亦如是。然則陀羅驃或有五性、三性、二性。

2)又同業故聲與業同相,如說雖聲求那滅與業同,如以指彈刀刀動名業,即亦有聲動不離刀。聲亦如是,以手捉刀,則聲動俱止,故知業不生異業,聲亦不應更生異聲。

3)如汝分別,從初業勢更生後業,如是亦應從初聲生勢,從勢生後諸業,是中無有異。因業能生勢,而聲不能。

4)又業滅故,不名因陀羅驃。所以者何?先業滅已,後陀羅驃生。聲亦如是,先聲滅已,後聲自生,後聲不應有因。

5)若汝猶謂前聲生異聲者,則聲不名念念滅。所以者何?是聲生時是第一念,生異聲時是第二念,異聲生已是第三念,前聲滅時是第四念,故非念念滅也。

6)又聲云何與異聲相違?為如毒與毒藥相違、藥與病相違耶?若不爾,則鈴不應有二聲。若一念中鈴有二聲,則千念中亦應有二聲。

7)又如無求那、陀羅驃與火合故生,求那滅本黑色更生赤色。聲亦如是,前聲滅已異聲更生。若不爾,應一念中鈴有二聲;而實無二,是故不然。

8)又若從聲生異聲者,則不隨因;而實從鈴生聲,則是隨因。

9)又此異聲應作鈴聲。

10)又此異聲終不應斷,無斷因故。

問曰:從是初聲轉生微聲,是故有斷。

答曰:何故轉生微聲?隨打勢著,隨著有初聲,第二聲分等亦隨著差別故有,以無打因故著勢則折,著勢折故聲則轉微。

11)又若因聲生異聲者,亦應因色生水鏡中色,如是水月鏡像即名為色,然則衛世師經一切皆壞。


5.又汝等說:從離生聲,是事亦無。所以者何?不從手離生聲,合故有聲。以刀竹等諸分相著,離時相掁是故有聲。

又我等不說從合生聲。所以者何?指與空合則不生聲,若指不相掁亦不生聲,是故不從合生。

但四大若合若離則有聲生,如諸大業常在諸大,不捨而去。

聞香品第五十一


1.問曰:汝言香至鼻聞,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聲可遠聞,香在遠處亦可得聞。汝意若謂從是香物相續生香因,聲相續中已說其過。

1)答曰:香云何可聞?

2)問曰:華微分去,香亦依去。

答曰:不然,若華分去,華分是色,應當可見;而實不見,故知不去。

3)問曰:是華分色微故不見。

答曰:香亦細微,不應得聞。

4)問曰:香勢大故可聞,如羹中興渠,雖不見色但聞其香。

答曰:今現見隨華分色亦聞其香,細分中色何故不見?

[參考]1.興渠,hiṅgu。為五辛之一。又作興瞿、興舊、興宜、形虞、形具。產於新疆和闐、西藏、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地,為高達二公尺之草本植物。根粗如細蔓菁之根,色白,其臭如蒜,可供食用。若切斷莖枝,在斷口處會滲出液體,凝固後供作藥用,稱為阿魏藥,可驅除小蟲或除臭。又據玄應音義卷十九載,有以興渠為我國之蕓臺,實係誤傳。<佛光大辭典>

2.興渠,訛也。應法師此云少。正云興宜。出烏茶婆他那國。彼人常所食也。此方相傳為芸臺者非也。此是樹汁,似桃膠。西國取之。以置食中,今阿魏是也。慈愍三藏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慈愍冬到彼土,不見其苗。蒼頡篇葷辛菜也。凡物辛臭者,皆曰葷 <唐音義>

3.蕓薹,一名薹芥。油菜的一種。二年生草本,葉大色濃綠,嫩時可作蔬菜。開小黃花。種子可榨油供食用。莖葉、種子均可藥用,有消腫散結的功效。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蕓薹》:此菜易起薹,須采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薹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漢語大詞典>


2.又若燒華其香更增,色但有滅,故香非華分。

1)又若香是華分,亦應少聞;而實不然。

2)又若華分去,華應損減,而實不減。何以知之?如一斤欝金,常有香去而常一斤。

問曰:所損微故,不可得知,如水瓶中去一渧水不覺其減。

答曰:若常損者,華尚應無,況不覺減。

3)又若華常減,則不可見聞,以常減故。念念生滅,念念滅故,應生異陀羅驃,況不更生異求那耶。而實是華可得見聞,故知華分不去。


3.問曰:若但香去,香亦應盡,以常損故。又香無分故,便應都盡。

1)答曰:我等不使華分隨風,亦不令風吹華香去,但因華香中更生異香,因此香風復生香風,來至鼻聞,故無斯咎。何以知之?如聞麻中香非華分香,以華熏故。若是華分,何能熏麻?故知此香不在華分。

2)又此華香,若摩若搦、若著熱中,其香則滅;若在麻中則不可滅。

3)又此華香,但在油中、不在滓中,故非華分。

4)又此香久在麻中,華中不爾,故非華分。

問曰:若非華分,是何物香?

答曰:是名麻香,因華而生,不得離麻。如是因華香風更生異香,是事已明。


4.復次,或有熱風、冷風可覺,是中水火色不可見,當知風中更生異觸,非吹水火分去。

1)若風中熱觸屬火、冷觸屬水,則不冷不熱觸應當屬地。

2)如水火色不可得者,地色亦應細,故不可得。若爾,風則無觸,是即為過。

3)他人亦可得說,如風與水火合故有冷熱觸,如風與地合故有不冷不熱觸,是中無有決定因緣。水分火分得隨風去,而地分不去,如汝經中有三觸觸身而非地水火,故知風是不可見相。

4)以此言故,三觸於風或客非客。所以者何?是三種觸,若非見相,則是風有。

5)汝意若謂見水火中有冷熱觸故非是風分,如是見地中有不冷不熱觸故亦不應是風分。

若先別有風觸不與地合,應言是觸屬風;而初不見,云何當知不冷不熱但是風觸非地分耶?

又我等亦說色香味觸但是地物,非水等有。

6)汝意若謂見水等中有色等者,與地合故,於水等中見非水等有,如水中熱相。是中無決定因,水與火合故有熱相,與地合故無色等相。初不曾見別有水等不與地合,若曾見者可言是色屬水非是地有,亦應如是分別水等。


5.問曰:何故風中得生異香,而不能生異色、味、觸?

1)答曰:風法應爾。

2)法有種種不可思議,餘物得生異色味觸。

3)如華熏麻生辛苦味。

乳浸阿摩勒即為甘果。

燕支熏摩頭樓伽子種生赤葉。

青雜雌黃則成綠色。

青赤色合變為紫色。如是等,於異物中生異色味。

[參考]

1.阿摩勒,āmala,樹葉似棗,華白而小,果如胡桃,味酸甜,可入藥。<翻譯名義集>

此種果樹相當於餘甘子,學名Tamarindus indica,枝葉似合歡木,果實形似胡桃,其味酸,而汁液味美,果根可作藥用,多產於印度熱帶地方、馬來群島及中國。<佛光大辭典>

2.燕支

1)草名。可作紅色染料。晉崔豹《古今注‧草木》:燕支,葉似薊,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為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

2)即胭脂。一種紅色的顏料。婦女用作化妝品。亦用作國畫的顏料。<漢語大詞典>

3.雌黃,haritāla

1)礦物名。即三硫化二砷,半透明,檸檬黃色,有毒,能殺菌滅蟲。

2)用礦物雌黃製成的顏料。古人寫字用黃紙,有誤,則用雌黃塗抹後改寫。亦用於繪畫。<漢語大詞典>


6.問曰:汝說風中更生異香,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無風室中得聞遠香。

又香可逆風聞,如波梨質多天樹,故知風中不生異香,但應因香更生異香。

1)答曰:緣有二種,香若風中則更生香風,若無風則因香生香,斯有何咎?汝先言香可遠聞故應不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不同色故。若不至而聞,則與色同,不到而聞。

2)又遠覩香煙則不得聞,到時乃聞,故知不到不聞。

3)又無天鼻故,故知到聞。若不到而聞,應有天鼻,如天眼耳。

覺觸品第五十二


1.問曰:觸亦應不到可知。所以者何?日觸遠住故。

答曰:日觸云何可知?


2.問曰:火分從日邊來,到身乃知。

答曰:若從日有火分來,日沒時火分應在;而實不在,故知不來。


3.問曰:日雖沒而熱猶在,以觸故知。

答曰:若爾,火則無色,汝經中無無色火,是即為過。


4.問曰:是中有細微色。

答曰:火色多而觸少,如見燈色未覺其觸。


5.問曰:觸定到乃知耶?

答曰:定到故知。所以者何?如因香風中有異香生,如是因日更有火生。


6.問曰:日沒火色何故不見?

答曰:或有火但觸無色,如日沒熱,如熱病人火依於身,如溫室中火滅餘熱湯中火等,皆有觸無色。是故火或有色、無色,應當信受。

意品第五十三


汝言:意行。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意念念生滅,如風、如業,念念滅法,則無去相。

2.又意去者,若知已去、不知已去,二俱不然。

若先知已,復何用去?

若不知已,去為何所趣?

3.又若心在眼,云何復得到耳?

若心生念我當到耳,則為念耳。

若欲聞聲,即是念聲。

若心在眼不得生念,餘根亦爾,故意不去。

4.又若人先見城國邑等,今隨本念,不知現在,故意不去。

5.又若法去者,應先近後遠,而今遠近俱念,故知不去。

6.又若法去者,中道應知諸塵,如人行道中知色等物,而意不爾。

7.又如心能知無,謂過去、未來、兔角、龜毛、蛇足、風色、赤鹽香等,亦知俱不到故,故知不去。

8.又若心到緣,則不應有無知、疑知、邪知;而實有之,故知不到。

9.又心緣泥洹,若心到者,則以有為到無為中,是則不然;還出無為入有為中,是亦不然。

10.又若生心念有後世,心即到後世,此身應死,不得復還,是故不去。

11.又心念未來即到未來,不可以現在法為未來也。

12.又心念過去即在過去,不應以去來法為現在也,故知不去。

13.又從欲心面生異色,恚等亦爾。若心到異處,色不應異,故知不去。

14.又心在緣中名之為受,是受三種,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心到異處,此則無受,故知不去。

15.又心依於身,如經中說心依名色,故不離身到餘處去。

16.又身合識故名為身,若心在異處,身則無識。緣與識合便名有識,是故不去。

17.問曰:夢中心至餘方。

答曰:不然。如夢中所作失不淨等,是皆在身。心顛倒故,謂在餘方,而實不去。

18.又夢中所為皆是虛妄,如人夢飲竟不除渴。

19.又夢行欲等不名為墮,故知夢中意亦不去。

20.又心但在曾所見聞覺知法中,不行異法,若去到者,亦應知異法。

21.問曰:神使意去能到餘方。答曰:是事後破神品中當廣分別。故意不去。

根不定品第五十四


1.問曰:諸根為定?為不定耶?

答曰:云何名定?云何名不定?


2.問曰:以眼等根所知及因,是名為定。

答曰:若爾,根非定也。所以者何?諸根非是眼等所知及因。


3.問曰:眼瞳子及舌身,可以眼見;耳、鼻在內,故不可得見。

答曰:死人亦有瞳子、舌、身,而實無根。


4.問曰:瞳子二種,有是根、非根。死人根瞳子滅,非根者在。

答曰:根瞳子無能見者,故非眼等所得。

經中說:五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若是可見,則可分別此瞳子是根、此瞳子非根。


5.問曰:若經中說因四大成清淨色名為五根,何故復說五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耶?

1)答曰:是故可疑,業力不可思議。以業力故,四大變而為根。

佛恐弟子謂此五根,自從業生,故言是色。

2)又外道說:五根從我生,我即非色。

3)又言:五根知大知小,故非決定。是人亦以無色為根。

是故佛言諸根是色,因色等成。

或謂因色等成應可見故,說不可見,亦非耳等根之所得。

或謂若爾便應無對,故說有對,對諸塵故。

若色有形、有對,是名麁色,但眼所見。

4)又外道言:諸數量一異、合離、好醜、作業、總相、別相及陀羅驃,雖非色法亦是可見。

故佛說言:於此等中,但色可見非餘法也,礙於手等故名有對。

問曰:若爾,皆應受觸。答曰:雖俱障礙,非一切處盡生身識,隨生識故,分別諸根。

5)復次,諸根實非決定。所以者何?法若決定,如手取物唯取一手,眼能見大小,故非定也。

6)又若定,物觸則有作,如觸火則燒、觸刀則割;眼遠而能見,故非決定。

7)又若法決定,則礙決定法,如手礙手,眼於水精雲翳等中亦不障礙,故非決定。

8)又根若決定,應在身內,在身內故,雖與意合亦應不見外塵;而實能見,故非決定。

9)又法若決定,則可數名五根;而眼等各二并舌與身是名為八,故非決定。但處有定,根非定也。

10)又左眼見,右眼亦識,不應異見異識,以根無左右根故,非是決定。

11)又根塵合法不可得故,無決定也。

12)又得決定色等法則不能覺,得根則覺,故非決定。


6.問曰:眼光能見大小,亦能遠去見色,無有障礙,猶如日光離身能見,是光因二眼定處,合為一光,而能見色。

1)又眼是一,耳鼻在內,不可分別。是故汝說異見異識,此言則壞。

2)又神知非根,根是所用。

3)又汝言:合法不可得者,是事已答。

謂日光映等、耳等諸根和合密故亦不可得,如合木密,際不可知。

4)又因神故覺,非是諸根。

5)又根由大成,大無覺故,根亦非覺。

6)又瓶因微塵,如微塵無覺,瓶亦無覺。

7)又不知異塵,故知無覺。


7.答曰:汝言:光去故根是決定。汝以光為根,光非定故,根亦不定。

1)又此光無,先已破故。

2)又汝言:一眼,是事不然,一眼見異、二眼見異。若一眼壞,見則不明。是左右眼,先已答。


8.問曰:若一眼能生識者,則二眼應是一眼,何用第二眼為?

1)答曰:以鼻隔故,不得為一。設無障隔,亦不為一,如手指等。

2)汝言:是神所用,是事先破,神不能用。

3)日光映者,是亦先破。

4)汝言:和合密故不見,是亦不然。所以者何?法若決定,則無和合,體相異故。

如合木雖密猶見其際,根塵和合,不見如是。

5)汝言:以神故覺,當說無神。

6)汝言:諸大成根,是事不然,業力變大為根,則有差別。


9.問曰:根是決定。所以者何?

1)是四大所成,四大定故,根亦決定。

2)又以眼等根是決定故,大等能為利益。

3)又大變為根,大決定故,所變成法亦應決定。

4)又當根有塵、當塵有根,若不決定,不應相當。應如意法,故知決定。

5)又世間人於瞳子等決定法中說名諸根。

6)又根知五種定法,非如意等,故名決定。

7)又根知現在,餘皆比知,故名決定。

8)又根知有緣,意亦無緣,如知過去等。

9)又根塵和合故生根知法,應以決定根對決定塵,故知決定。


10.答曰:

1)汝言:根由大成名決定者。

雖俱由諸大,而有是根、非根,如是或有決定、或不決定。

2)汝言:利益,利益於知,非助根也。

3)又言:大變成根,變亦為知,非利益根。

4)又四大清淨名根,故非決定。

5)汝言:根塵相當,亦是意定,根非知故,其餘皆是意力差別。

6)又雖說六識,要以意識決了,如見四諦時現知諸法、正觀法性皆以意識。

7)又如旋火輪及幻化焰、乾闥婆城,皆無而妄見。見色亦爾,是故眼等悉為邪緣。

8)汝言:根塵合故生知。若到故知、不到而知,皆先已答。

色入相品第五十五


1.又言:青黃等色名為色入。如經中說:眼入滅、色相離。是處應知。


2.問曰:有說業量亦是色入。所以者何?如經中說:黑白、長短、麁細諸色。

答曰:形等是色之差別。何以知之?若離色則不生形量等心。若形等異色,離色亦應生心;而實不生,故知不異。


3.問曰:先生色心,後生形心。所以者何?黑白方圓心不並生。

答曰:長短等相,皆緣色故,意識中生。如先見色,然後意識生男女相業。

亦以諸有為法念念滅故,無滅法不去,以去故名為業。


4.問曰:去名身業,若無去則無身業。

答曰:世俗名字故有身業,非第一義。


5.問曰:若第一義中無身業者,第一義中亦無罪福,無罪福故亦無果報。

答曰:法於異處起時,若益他、惱他,故成罪福,不應難也。

聲相品第五十六


1.問曰:何故不說因聲成大?

1)答曰:聲離色等,色等不相離,是故不說。

2)又聲不如色等常相續故。

3)又亦不與色等俱生。

4)又與色等生異。所以者何?色等相生,漸以根牙次第而有,聲不如是。

5)又聲從物得名,如說瓶聲,不言瓶中聲。

6)又或言見瓶、或言見瓶色,初不言聞瓶,但言聞瓶聲。

7)又眾生昔殖靜寂業故,若萬物皆常有聲,則無時暫靜,是故聲非成諸大因。


2.問曰:物皆有聲。何以知之?掁則聲發。諸大常相掁,故一切盡應有聲。

答曰:非萬物相掁皆是聲因。所以者何?眼見二指相掁不能生聲。


3.問曰:是中生聲,微故不知。

答曰:不生,乃至微聲亦不聞故。若言有聲,則無現信。他人亦可言水中有香,細故不聞;火中有味、風中空中皆有色等。而實無故,非一切相掁盡能生聲。


4.問曰:俗中常言聲是空之求那,今何以知之,從四大生?

1)答曰:今現見聲從四大生,我等先現見故。

2)又言鍾聲、鼓聲,故知是鍾鼓聲。

3)又以四大異故聲有差別,如鍾鼓聲異。

4)又擊銅器則聲動俱有,捉則俱止,當知器動聲亦如是。

5)又將欲為聲,必備四大質像,故知聲從大生。

6)又業因緣故聲有差別,如眾生聲或麁或妙;不應以業緣故生空求那,是故非也。

7)又因相故,因相者隨法以何故有即名為因。

如是因大有聲、無則無聲,如有火則熱、無火無熱,當知從火有熱。從大生聲,亦復如是。

如有虛空熱,虛空猶在而熱或無,當知空非熱因,聲亦如是。

如有虛空有聲,虛空猶在而或無聲,故知非因。

8)又聲是虛空求那,此無可信,現事中初不見聲因,於空亦無比知,是中以何為比?

9)又經書中亦多相違。如是無一可信,故知不然。

香相品第五十七


1.問曰:多摩羅跋等眾香合故,其香異本,為即此等香更生異香耶?

答曰:因香和合,更生異香,如青黃色雜,更生綠色。

又以種種業因緣故生種種香。

[參考]多摩羅跋,tamālapattra,香草名。

玄應音義一曰:多摩羅跋香,此云藿葉香。

慧琳音義三曰:多摩羅跋,香名也。唐云藿香,古云根香,訛也。

嘉祥法華義疏八曰:多摩羅跋者,藿葉香名,此云芬香也。<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問曰:優樓佉弟子謂香唯是地之求那,此事云何?

答曰:無陀羅驃,是事已明,故知不然。

又衛世師人謂,白鑞鉛錫金銀銅等皆是火物,而是中有香,故知非唯地有。

[參考]優樓佉,ulūka。印度六派哲學中勝論派之祖。意譯為鵂鶹、獯猴子。或稱鵂鶹仙人、鵂角仙、食米齊(米屑)仙人。<佛光大辭典>


3.問曰:白鑞等與地合故有香。

1)答曰:此非客香。所以者何?先餘物中不聞此香,若曾聞者可言是客。如先聞華中香,後衣中聞,可名是客;是白鑞等香不如是,是故非因。

2)又是白鑞等無香時,不應言客。

3)又我亦可說水等中無色等,但與地合故色等可得。

若汝言水等中自有色者,我亦說白鑞等中自有香。

4)又若物中有不相離法,即此物有。是故香隨不相離處,即此物香。

5)又水等中若有香,以微故不知,有何咎?如說月中有火,火決定熱。

6)又汝說:溫室中火滅餘熱中有微色,亦說湯中有微冷相,水香亦爾,是中無決定因言水中無香。

7)又汝諸陀羅驃無決定相。

所以者何?汝自誓言地中有香,而金剛頗梨等燒變異故皆是地物,而皆無香。

8)又汝言:水相定冷,乳等相亦定冷,而酥等有香故說名地物。

9)又言火決定熱,以白鑞等為火物,而中無定熱。

10)又月等實冷,而汝說為火物。以此等故,諸陀羅驃無決定相。是故香唯地有。此事不然。

11)汝以白鑞等為火物,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決定熱故,優樓佉弟子說火決定熱,而白鑞等無熱。


4.問曰:白鑞等物熱在果中,不在觸中。

1)答曰:酥果冷故應是水物,而汝以定有香故名為地物,是故說果不名用因。

2)又訶梨勒果時定熱,應是火物,而實有香、有五味,故不名火物。以說果非因故,白鑞等非是火物。

3)又火相輕、白鑞等重,火色白而白鑞等色異。

4)又白鑞等與火無有同相,可得知是火物。

5)又白鑞等與火相違。所以者何?熱則消故。

若是火物,得火應增;而實不增,故非火物。

汝等不善思,故謂香唯是地物,是香皆在四眾中。

[參考]訶梨勒,Haritaki

1.又作訶利勒、呵利勒、呵梨勒、訶梨怛雞、呵梨得枳、賀唎怛繫、訶羅勒等,果名,譯曰天主將來。五藥之一,又曰訶子。

2.毘奈耶雜事一曰:餘甘子、訶梨勒、毘醯勒、畢缽梨、胡椒,此之五藥,有病無病,時與非時,隨意皆食。

3.見律十七曰:訶羅勒,大如棗大,其味酢苦,服便利。

4.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訶梨怛雞,舊言訶利勒,翻為天主將來。此果堪為藥分,功用極多,如此土人參石斛等無所不入也。

5.百一羯磨八曰:呵梨得枳,舊云呵梨勒,訛。

6.梵語雜名曰:賀唎怛繫。

7.資持記下二之一曰:呵梨勒,今時所謂呵子是也。

8.本草曰:訶梨勒,樹似木梡,花白,子似梔子。主消痰下氣。來自海南舶上,廣州亦有之。

9.唐音癸籤云:包佶訶梨勒葉詩:茗飲慚調氣,梧丸喜伐邪。是葉亦能下氣,其功勝茗,今醫家俱用其子,不聞用葉者,應是本草失收耳。<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味相品第五十八


1.味名甜、酢、醎、辛、苦、淡等,此六味皆隨物差別,不以四大偏多故有。


2.如說:地水多故甜。是事不然,甜味有無量差別,當知物生自有別異。


3.問曰:藥師說但有六味,此事云何?

答曰:不限於六。所以者何?或二味合、或三或四,如是無量。不以甜、酢合故,名甜酢味,甜酢和合更生異味,如是無量。

又隨世俗故差別諸味,如人以為甘即名為甘。

又諸味熟時各各相因,甘味熟時或甘或變,餘味亦爾。故知諸法有如是力。

觸相品第五十九


觸名堅軟、輕重、強弱、冷熱、澁滑、強濯、猗樂、疲極不疲極、若病若差、身利身鈍、嬾重、迷悶、瞪瞢、疼痺、嚬呻、飢渴飽滿、嗜樂不嗜樂、懵等。


1.問曰:有說觸有三種,冷、熱、不冷不熱。是事云何?

答曰:於堅等中生知,若離堅等無冷熱知。


2.問曰:優樓佉說:地觸是不冷不熱,風觸亦爾,水觸冷、火觸熱。是事云何?

答曰:先已說無有決定,謂酥等定冷、鑞等無熱。

又先說三觸,若是風客則風無別觸,故無定相。

又湯中冷相不可得,故水非定冷相。


2.問曰:湯中有微冷相,火勝故不知。何以知之?若火勢盡還更冷故。

1)答曰:白鑞等、酥等堅物與火合故則流,

若堅相不失而有流相,則堅相即為流相;若失堅相而有流相,是則冷觸滅已更生冷觸。

如地觸是不冷不熱,與火合時觸若不失則不名熟變;若失此觸更生異觸,如是則冷觸失已更生冷觸。

若爾,水諸求那亦應熟變,汝言反覆有過。

2)又相違法生故諸相無常,如火合故草等相滅。

若謂熱觸覆冷觸者,他人亦可言乳相不滅但酪相覆故不可得。

若汝謂不見乳還為乳,然則無有熟變。所以者何?無始生死中何物不為火之所燒。亦見土中有黑泥可得,當知亦從熟變而還,故知熟變非常不還,如是則冷觸失還生冷觸。

或有與火合,故黑色滅還生黑色,赤色滅還生赤色。如是冷觸滅已離火還生,斯有何咎?

3)又衛世師人說:但地有熟變相,水等中無。

4)而藥師說:若飲沸湯則得異果。若湯中色等不失,安有異果?故知水等亦有熟變。

如火燒物失本相故、更有異相故,知物有異相,水亦如是。

5)又是諸相相違故無常,如水能滅火、火能消水。火力無,物不消,況與水合而冷觸不滅。是故衛世師經說水決定冷,是事不然。

苦諦聚識論中立無數品第六十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


1.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為心,俱能緣故。

1)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

如道品中一念五名: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精進等亦如是。

2)又一無漏慧,而有苦、習智等種種別名。

3)又一定法,亦名為禪、解脫、除入。


2.如是心一,但隨時故得差別名,故知但是一心。所以者何?

1)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若別有心數,應說心數得解脫。

2)又經中說:佛若知眾生歡喜心、柔軟心、調和心,堪任得解脫,然後為說四真諦法。是中不說心數。

3)又經中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

4)又說:若比丘入四禪中,得清淨不動心,然後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諦。

5)又十二因緣中說行緣識。

6)又說:六種為人。

[參考]中阿含13經: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也。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樂便有覺。

7)又說:輕躁易轉無過於心。

8)又經中說:使詣城主語其事實,語已還去。主名為心。

9)又說: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是名為二。

10)又但說有識身,不說有心數。

11)又說三事合故名觸。若有心數,不名為三;而實說三,故知但心,無別心數。

立有數品第六十一


問曰:心異、心數法異。所以者何?心心數法共相應故,若無心數則無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心數法。

1.汝意若謂心與餘心相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經中說:心獨行遠逝、寢藏無形。是中但遮同性,雖與心數共行,猶名為獨行。

如說比丘獨處,雖有虫獸,以無類故,亦名獨處。故知心不與餘心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數。

2.又心,七界、一入、一陰所攝,心數法一界、一入、三陰所攝。

3.又心是依處,數法依止。如經中說:是心數法皆依心行。

4.又若無心數則無五陰,是則不可。

5.又此二生異,從二生心,從三生數。

如經中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名觸,觸因緣生受。

6.又說:名色集故識集,觸集故受集。

7.又心數法與所依相應,同共一緣,在一世中,心不如是。以是差別,故知心異、心數法異。

8.又四依中說,依智不依識。智若是識,云何言依?故知智非識也。

9.又佛自說心數法名,謂從心生、依止心故,名為心數。

10.又佛不說此義:唯獨有心而無心數。他人亦可言:但有數而無心。

汝若以名字破數,我亦以名字破心。

11.又所作異故,諸法相異,如水能浸漬,火能焚燒。如是受等所作異故,知有異相。

12.又諸經中說:心中生覺,故知心數異心,不應心中自生心故。

13.又如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若但是心,則垢淨無因,是人不以無明故垢,慧明故淨,應自垢自淨,此則不可,是故有心數法。

非無數品第六十二


1.汝雖言能緣法名心,心差別名數,如道品中說。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心相異、心數相異。能識是識相,覺苦樂是受相,別知是想相,起作是行相,故知心異、心數亦異。

2.汝言:心得解脫。

是亦不然,餘經中說:離無明故慧得解脫,不但說心得解脫。

3.又以心勝故但說心。

4.又世間人皆多識心,數法不爾,故佛偏說。

5.又佛經中有不盡語,此言是也。

6.又如經說:汝等比丘能斷一法,我保汝等得阿那含道,所謂貪欲。而實不偏斷,是事亦然,歡喜心等皆以此答。

7.汝言:內外二法。

是亦不然,說外有名色即說心數,以外入攝故名為外。

又是中佛說三事,內有識身即說識與根,外有名色即是說塵。

8.汝言說有識身。

是亦不然,此經中說外一切相即是心數。

9.汝言:三事和合名觸。

是事不然,觸與受等心數作因,是故獨說。

非有數品第六十三


1.答曰:汝言:以相應故有心數法。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法獨行,後當廣說。故無相應,是心獨行。亦以此答,非遮同性,是遮數法。


2.汝言:攝異故有心數。

是作經者自立名字,佛經中不說相攝,是故非也。


3.汝言:依處者。

如汝意識依心,不以依故,便名為數,如是心依於心不得名異。


4.汝言:無五陰者。

是事不然,我以心差別故,有名為受、有名為想等。

汝以心數別為三陰,我亦以心別為三陰。


5.汝言:生異。

是事不然,若心與數法共生,何故言二生心?三生心數?

若但說心,則有此理。所以者何?是人先說識時,後說想等。


6.汝言:相應緣世,故知有異。

是先已破,無相應故。


7.汝言:依智非依識者。

我說心有二種,一名為智、一名為識,故依智心,不依識也。


8.汝言:佛說依心生法名心數者。

心所生法名曰心數。心依心生故名心數。


9.汝言:佛亦不說無心數者。

1)我亦不言無心數法,但說心差別故名為心數。

2)又若有道理,不可說名說;如其無道理,雖說非說,是故不可以說為因。

3)又我等當說心心數法名字義。以集起故名心。受等亦能集起後有,相同於心,故名為心。

4)又心與心數俱從心生,故名為心數。若人但說有心數法,是人應說數法名義;而實不可說,是故非因。


10.汝言:作異及心生覺。

皆以此答。所以者何?我以心差別故,所作業異,亦心中生心,名心生覺。


11.汝言:垢淨無因。

是事不然,雖無數法而有垢淨。

又無異相故,無心數法。所以者何?汝以心相應故名為心數,相應法無,後當廣說。故不從心別有數法。

明無數品第六十四


1.汝言:相異故有心數。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識、若覺,是諸相等無有差別。

若心識色即名為覺,亦名想等,如世間言汝識是人即名為知,從受苦樂亦即是知,當知識即受想。若此等法有定異相,今應當說。實不可說,故無異相。


2.汝言:慧得解脫。

1)是事不然,無因緣故。隨心有染,亦有無明,是心聚中染及無明盡與相應。

2)若言:無明垢慧、染垢心者,則無因緣,如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染垢故心得解脫,亦無因緣。

3)又是名不了義經,如經中說:離三漏故心得解脫。故知亦從無明心得解脫。

4)若說:從染心得解脫,是說遮斷。言從無明慧得解脫,是畢竟斷。

若從染故心得解脫,從無明故慧得解脫,若從恚等,得何物解脫?是事應答。

當知離心無得解脫,故但有心。


3.汝言:以心勝故,但說心者。

心有何勝義而慧等法無?


4.汝言:人多識心故,但說心者。

世間人亦多識苦樂,應說受等。


5.汝言:有餘諸經者。

何故不但說心數而但說心?


6.汝言:但斷一法。

是語有緣,佛隨眾生煩惱偏多,若常覆心者說是一法斷此法故,餘亦自斷。是故非因。


7.汝言:說名相故,即說心數。

汝自憶想分別,是經不說此義。

汝若自生憶想分別,何不言以名相說心緣?可有此理。


8.汝言:觸與受等心數作因。

是言多過,俱相應法而言觸是受等因,非受等是觸因,有此等咎。故知但心,無別心數。

無相應品第六十五


1.無相應法。所以者何?

1)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

2)又受等諸相不得同時。

3)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

4)又佛說甚深因緣法中,是事生故,是事得生。

5)又如穀子牙莖枝葉花實等,現見因果相次。故有識等,亦應次第而生。


2.若汝意:謂貪等煩惱與色共因應俱生者。

1)是事不然,色無了知,不能緣故。心心數法有緣、有了,是故一時不應俱有,無多了故。

2)又以一身名一眾生,以一了故。若一念中多心數法,則有多了。有多了故,應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無受等法。

3)又何故六識不一時生?

問曰:諸識皆待次第緣生,故不一時。


3.答曰:以何障故,一次第緣不得次第生六識耶?

1)當知先因後果,次第生故。

2)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取相即是想業。若佛聽識業而遮想業,當知或有識而無想。

若人取相,是見已取,非是見時,故知識等次第而生。

3)又經中說:眼見色已,隨喜思惟。是中亦先說識業,後說受等。

4)又經中說:見是見等。故知非一切心盡有受等。


4.又以五識相是事可明。所以者何?

1)若人於眼識中,不能取怨親相及平等相,是則無想亦無憂喜,無分別故。

或有人說:是中亦無貪等煩惱,故知無思。能求後有故名為思,此後當說。故知五識亦無思也。

2)又汝等五識不能分別,此中云何當有覺觀?思惟分別先麁後細,故名覺觀。

3)又若五識中有覺觀者。如說:欲!我知汝本,皆由思覺生。是則覺時無欲,識時云何有覺?

或有人言:五識中有想無覺,是覺因想生。云何想時有覺?

是故應受五識無想、無覺、無觀。所以者何?五識中無男女分別,亦無受等分別,是中何所分別?

4)又汝等說:五識次第,必生意識。以五識無分別故。若五識中有分別者,何用次第生意識耶?


5.又覺觀不應一心中生,以麁細相違故,譬如振鈴,初聲為覺,餘聲曰觀,彼喻亦然。

若五識中有覺觀者,應說其業;實不可說,當知心心數法次第而生。

1)又癡慧相違,不應俱有,云何一念中亦知亦不知?

2)又一心中不容有疑。所以者何?若杌、若人,不得一心中行,以心業無此力故。

3)又人言心數法中憶行過去世緣,現在心云何當有?

4)又若念此人是我知識、曾利益我,念已生喜,是事云何在一心中?

5)又欲不欲,云何在一心中?

如經中說:若諸比丘樂欲我法,法則增長;若不樂欲,法則損減。云何當在一心中?

6)又若一心中有心數法,法則錯亂。所以者何?

於一心中,有知不知、疑不疑、信不信、精進懈怠,如是等過。

7)又一切心數應盡在一心中,以何障故,苦樂、貪恚等不在一心中?

若汝謂苦樂等相違故不在一心中者,知不知等亦相違故,不應在一心中。故無相應。


6.又七菩提分經中,佛次第說諸心數法。

若比丘行四念處,爾時修習念菩提分。心在念中簡擇諸法,簡擇諸法故生精進,精進力故能集善法,心生淨喜。心生喜故得猗,得猗故心攝,心攝故得定,得定故能捨貪憂,捨貪憂故知心數次第而生。


7.又八道分經中亦次第說,

若得正見,則從正見生正思惟,乃至正定。


8.又次第經中,

佛語阿難:持戒之人,不應願欲、心無憂悔。持戒人心法無憂悔,無憂悔者不應願欲心得歡悅,心無憂悔法應歡悅,歡悅則心喜,心喜則得身猗,身猗則受樂,受樂則心攝,心攝則得實智,得實智則厭離,厭離則解脫。故知心法次第而生。


9.又八大人覺中亦次第說,

若比丘行少欲則知足,知足則遠離,遠離則精進,精進則正憶念,正憶念則心攝,心攝則得慧,得慧則戲論滅。


10.又七淨中亦次第說,

戒淨為心淨,心淨為見淨,見淨為度疑淨,度疑淨為道非道知見淨,道非道知見淨為行知見淨,行知見淨為行斷知見淨。


11.又因緣經中亦次第說,

因眼緣色生癡分濁念,是中癡即無明,癡者所求為愛,愛者所作名業,如是等。


12.又大因經中亦次第說,

愛首九法,因愛生求,因求故得,因得故挍計,因挍計故生染,因染故貪著,因貪著故取,因取故生慳心,因慳心故守護,因守護故,便有鞭杖、諍訟諸苦惱等。


13.又須陀洹法中亦次第說,

若親近善人,得聞正法,聞正法故能生正念,正念因緣,能修行道。


14.又經中說:因眼緣色眼識生,三事和合故名觸。

若說心心數法一時生者,則無三事和合。若說一一生,則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緣故無相應。

有相應品第六十六


問曰:有相應法。所以者何?

1.若人見受是神,識心依之,以相應故。想陰等亦如是。若無相應,何由有此?


2.又人經中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共生受想行等。

於是法中有種種名,所謂眾生、天人、男女、大小,如是等名皆因諸陰。

若說心心數法次第生者,則因二陰有人,不應因五陰。所以者何?不可因去來陰得名為人。


3.汝言:現在無五陰者。

云何說因五陰名人天等?而此中說因,諸陰非但二也,故因五陰有眾生名。


4.又經中說:有相應語,謂有根智相應信。


5.又經中說:觸即與受、想、思俱生。


6.又說:五枝初禪,亦說受等是識住處。

若識無相應,云何識住受等法中?是住名依止住。所以者何?不說識是識住處故。


7.又經中說:是心數法,皆從心生、依止於心。


8.又說:眾生心長夜為貪恚等之所染污。

若無相應,云何能染?


9.又心心數法性羸劣故,相依能緣,喻如束竹相依而立。


10.又經中說:心掉動時,不宜三覺,謂擇法、精進、喜,更增動故。

宜三覺,意謂猗、定、捨,止發動故。

若心懈沒,則不宜三覺,謂猗、定、捨,增退沒故。

宜三覺,意謂擇法、精進、喜,能發起故,念能俱調。


11.又論師言:一時修習助菩提法不得相離。故知有相應。

非相應品第六十七


1.汝言:見受是神。

是事不然,凡夫癡惑妄生此見,不能分別此是受、此識依止。是人若能如是分別,亦能入空。是人見心相續不別,但著語言,故如此說,是癡惑語,不可信也。


2.汝言:因諸陰故名為人者。

是因五陰相續名人,故說諸陰。如世間言樂人、苦人、不苦不樂人,不可一時有此三受,諸陰亦然。


3.汝言:有根智相應信。

經中亦說餘事相應,如說二比丘於一事中相應。

又說怨相應苦、愛別離苦。汝法中色無相應,而此以世俗故亦名相應。智信亦爾,信能信無常等,慧隨了知,共成一事故名相應。


4.汝言:從觸即有受等俱生。

是事不然,世間有事雖小相遠亦名為俱,如言與弟子俱行。亦如頂生王生心念即到天上,是事亦然。凡夫識造緣時,四法必次第生,識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思及憂喜等從此生貪恚癡,故說即生。


5.汝言:五枝初禪。

是禪地中有此五枝,非是一時,如欲界三受。所以者何?以先說法,後說地故。

又覺觀不得相應,先已答。


6.汝言:識處者。

此經中說:識緣處。不說依處。何以知之?即此經中說識緣色,喜潤故住。


7.汝雖言:若識緣識住,則應有五識處。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識時少,識識事已,心生想等,是中起愛。起愛因緣,說名識處,是故不說識是識處。

2)又七識處中亦說識是識處。

又應思此經,勿但隨語,如說信能度河。是言不盡,而實以慧得度,是亦應爾。


8.汝言:心數依心。

是事不然,先心識事,後生想等故。

又經中說:受等依心,非如彩畫依壁。是名心數依心。


9.汝言:心數相依,如束竹者。

與經相違,若俱相應,何故心數依心,而心不依數?

若汝謂心先生大故,數法依止,則成我義,以心生時無數法故。


10.汝言:煩惱染心,故知相應。

1)此無道理,若心先淨,貪等來污,是即淨法可污,則害法相。亦如先說,心性本淨,客塵來污,彼應答此。

2)若心性本淨,貪等何為?

3)如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然則眾生亦應相應,若眾生不可相應,貪等亦不相應。以心相續行中生垢等心,污諸相續,故說染心。

4)如說;從染心得解脫,是心相續中,若淨心生,名得解脫。是事亦然。

5)如雲霧等雖不與日月相應亦能為翳,貪等亦然,雖不與心相應,亦能染污。

6)又煙雲霧等能蔽日月故名為翳,貪等亦爾,能障淨心故名為污。

問曰:雲霧日月在一時中,煩惱與心不如是,故此喻非也。

答曰:障礙同故,是事已成,故無咎也。

是煩惱能污心相續,故名為染。


11.汝言:數從心生,依止心者。

是事先答。


12.汝言:心心數法性羸劣者。

以念念滅故名羸劣,非相助故能行於緣。

若相助者應得暫住,而實不見有相助力,何用相應?


13.汝言:覺意相宜。

1)是說隨時應修三覺,非一念中。

如舍利弗言:我於七覺自在能入,若心掉動,爾時應修猗等三覺。

2)又佛亦說覺法次第。


14.汝言:一時修菩提分。

是事不然,若一時修三十七品,則應一時並修二信及五念等。

若汝意謂隨得處修,即是離修。

又隨他所得,如二禪等,故名不離。

又一時三十七品,則無道理。所以者何?一念不得修多法。

多心品第六十八


問曰:已知無別心數,亦無相應。今此心為一為多?有人謂心是一,隨生故多。

1.答曰:多心。所以者何?

識名為心,而色識異,香等識亦異,是故多心。

2.又眼識生異,謂待光明、虛空等緣。耳識不爾,三識塵到故生。意識從多緣生,故知不一。

3.又若識知塵常如是相,云何更知異塵?若多心生則能得知。

如邪正知異,若定若疑、若善不善無記知異。

善中亦有禪定、解脫及四無量、神通等異。

不善亦有貪欲、瞋恚、愚癡等異。

無記亦有去來等異。有識能起身業口業、有起威儀,若合若離,因、次第、緣、增上各差別故,諸心亦異。

4.又淨不淨等諸受差別,故心亦異。

5.又所作差別,故心有異。

6.又淨不淨心性各異。

若心性淨,則不為垢,如日光本淨,終不可污。

若性不淨,不可令淨,如毳性黑不可令白。而施等中,實有淨心,殺等法中實有不淨心,故應不一。

7.又隨苦樂等受差別,故心亦不一。如說比丘用識。識何等事?謂識苦、樂、不苦不樂。

8.又若心是一,一識應能取一切塵。

說多心者,隨根生識,是故不能取一切塵。

若心是一,以何障故不取一切?故知多心。

9.又可取法異故,能取亦異,如人或自知心。

云何自體自知?如眼不自見、刀不自割、指不自觸,故心不一。

10.又猨喻經說:譬如猨猴捨一枝攀一枝,心亦如是,異生異滅。

11.又若心是一,說六識眾,此言則壞。

12.又經中說:身或住十載,而心念念生滅。

13.又說:當觀住心無常。此心相續故住,念念不停。

14.又如一業不可再取,識亦如是,不重在緣。

15.又如草火不移到薪,如是眼識不到耳中。故知多心。

一心品第六十九


問曰:心是一。所以者何?

1.如經中說:是心長夜為貪等所污。若心異者,不名常污。

2.又瓔珞經說:若心常修信、戒、施、聞、慧,死則上生。

3.又禪經中說:得初禪者,心調柔故,能從初禪到第二禪。

4.又心品中說:是心常動,如魚失水,是故汝等當壞魔軍。故知心一,動此到彼。

5.又雜藏中比丘言:五門窟中,獼猴動發。獼猴且住,勿謂如本。故知一心,於五根門身窟中動。今即是本,故言勿謂如本。

6.又言:是心遍行,如日光照。智者能制,如鉤制象。故知心一,走諸緣中。

7.又無我故,應心起業。以心是一,能起諸業,還自受報,心死、心生、心縛、心解,本所更用,心能憶念,故知心一。

8.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若念念滅則無集力。

9.又佛法無我,以心一故,名眾生相,若心多者,非眾生相。

10.又左見右識,不應異見異識,故知心一,自見自識。

非多心品第七十


1.汝雖言:色等識異。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1)若心是一,為種種業,取色聲等,如一人在五向室中處處取塵。

[參考]向,朝北的窗。毛傳:向,北出牖也。清夏炘《學禮管釋‧釋窗牖向》:牖與向不同,南出者謂之牖,北出者謂之向。<漢語大詞典>

2)即是心於眼中住,待明等緣而能見色,如即此人於餘處待伴。

3)即是心所知差別,如即此人先是知者後還無知。

4)如是邪知還為正知,如即此人先是淨者後還不淨。

5)如是疑知即是定知,如即此人先是疑者還為定者。

6)是不善心即還為善亦為無記,如即此人或念善或念不善或念無記。

7)即是心能作來去威儀差別,如即此人為去來等種種威儀。

8)如是淨心即為不淨,不淨即為淨,如即此人先是清淨後還不淨。

9)即是心與樂相應,後還與苦相應,如即此人本為樂人還為苦人。

故說心一,用為多業。


2.汝言:一識不取六塵,故非一心。

是事不然,我以根差別故,識有差別。若識住眼中,但能取色,不取餘塵,餘亦如是。


3.汝言:取、可取異。

是事不然,心法能知自體,如燈自照,亦照餘物,如算數人亦能自算亦算他人,如是心一能知自體亦能知他。


4.汝說:猨猴喻。

是事不然,如一猨猴,捨一枝,復取一枝。心亦如是,捨一緣,復取一緣。

其餘所說能自起業,自受報中皆已總答。所以者何?若心異者,則應異作異受,異死異生如是等過,故知一心。

非一心品第七十一


1.答曰:汝言:心一,貪恚等長污。

是事不然,於相續心中見是一相。

如言夕風即是晨風,今河即是本河,朝燈即是昨燈。

如齒名再生,而先齒實不再生,以相似者生故名再生。

如是心異,以相續故謂是一心。


2.汝言:憶念者。

人或自念本心。若本心來,今何所念?

又云何當以此心即念此心?無有一智能知自體,故非一心。


3.汝言:修集。

若心常一,何所修益?若有多心,則下中上次第相續生,故有修集。


4.汝言:心為一相。

1)若心是一,即為是常,常即真我。所以者何?以今作後、作常一不變故名為我。

2)又不能知心差別相故,則以為一。

如注水相續,心謂為一。

如眼病者見眾髮為一,若於此事能分別者,則知其異。

3)又深智者能知心異。所以者何?諸梵王等於中迷悶,作如是言:是身無常,心識是常。

若梵王等猶尚迷惑,豈況餘人而不著常?故應善思眾緣生法,常倒則滅。


5.汝言:左見右識。

是智力故,異見異識。如此人作書,餘人能識。

又如餘人所為,聖人能知。亦未來事未生,未有聖智能知。

又過去事無憶念,故知未來未有智力能知。此事後當廣說。

明多心品第七十二


1.汝言:心一,用為多業。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正以了為心,而色了與聲了異,心何得一?

2)又如捉瓶手業,不即此業更捉餘物,如是隨以何心取色,不即此心聞聲。

3)又此眼識,以眼為依,以色為緣,是二無常念念生滅,眼識何得不念念滅?

譬如無樹,影亦隨無。如是眼色念念滅故,所依生識亦念念滅,念念滅法無有去力。

4)又先意品中已種種答,故意不去。


2.汝雖言:識住眼中待明能見,如即是人能見聞等。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今此論中求法實義,人是假名不應為喻。

又應求人相,我說諸陰為人,亦說疑識等眾異定識眾,不以疑識等眾即為定識眾如是一切。


3.汝言:根差別故識有差別。

是事不然,根是生識因緣,若識是一,根何所為?


4.汝以燈算為喻。

是喻不然,如為不照然燈,而燈體非不照,故不自照。

以燈破闇,眼識得生,眼識生已亦能見燈及瓶等物。

又算數人能知自色亦知他色,故名相知。


5.汝言:業等。

1)業等難中已答,故無斯咎。

2)又若心常一,則無業無報。所以者何?正以心及所依為業。若心是一,何有業報?縛解等亦如是。


6.又汝言:異作異受。

是亦不然,諸陰相續非一、非異,墮二邊故。

又世俗名字說諸業等,非真實義故,於陰相續中說此彼等名字無咎,故知多心。

識暫住品第七十三


問曰:已明多心。今諸心為念念滅、為少時住?

1.有人言:心少時住。所以者何?了色等故。若念念滅不應能了,故非不住。

2.又若念念滅,則色等法終不可知。所以者何?如電光暫住尚不可了,況念念滅而能了耶?今實有了,故知諸識非念念滅。

3.又眼識依眼緣色,是二不異,識亦不異。

4.又心能具取青等諸色,故知非念念滅。

1)若汝意謂以相續故能決了者。

是亦不然,若一一心不能決了,雖復相續亦不能了,如一盲人不能見色,多亦不能。

2)若汝復謂如一一縷不能制象,多集則能,如是一心不能決了,相續則能者。

是亦不然,一一縷中各有少力,和合則能;心一念中無少了力,是故相續亦不應能了。而實有了,故知非念念滅。

5.又若心念念滅者,去來等業皆應無用。以少時住故能令有用,是故知心非念念滅,雖復無常要有暫住。

識無住品第七十四


1.答曰:汝言:心有了故,非念念滅。

1)是事不然,諸相在心力能決了,不以住故。若不爾者,於聲業中不應決了。所以者何?現見此事念念滅故,而實決了,故知不以住故能了。

2)又以了為心,若了青非即了黃,是故設使暫住了青不能了黃。

3)又了青時異、了非青時異,一法不應二時法與時俱、時與法俱。

4)又取有二種,一者決了、二不決了。若識不念念滅,一切所取盡應決了,我以隨識多相續生是取則了,若少相續是則不了。

5)又識取塵或遲或疾,心則不定。


2.汝言:依緣不異。

是義已成,色念念滅故依緣亦異。


3.汝言:能具取者。

識能遍取身分故名具取,是故無有一識而能遍取。所以者何?未具足取心已隨滅,何得有心能一切取?


4.汝言:作業無用。

1)是事不然,如燈雖念念滅亦有照用,諸業與風雖念念滅亦能動物,是識亦然。

2)又如燈等雖念念滅,亦可得取,識亦如是,雖念念滅亦能得取。

3)復次,諸心意識皆念念滅。所以者何?青等諸色集在現前,能速生滅,故知不住。

4)又人或生心,自謂一時能取諸緣,故識不住。若識暫住,則人不應生此惑心。所以者何?如種根相續有暫住故,人於其中不生惑心,謂牙莖等一時而有,故知識念念滅。

5)又人見瓶即生瓶憶,以次見生憶,故念念滅。

6)又若諸識不念念滅,則可一智即邪即正,如見是人是、取即取非人,如是疑取即是定取。是則不可,故知念念滅。

7)又取分別等諸因緣,故知念念滅。

8)又聲業相續念念滅相,於中生知,故知心念念滅。

識俱生品第七十五


問曰:已明心念念滅。今諸識為一時生?為次第生?

1.有論師言:識一時生。所以者何?有人一時能取諸塵,如人見瓶亦聞樂聲,鼻嗅花香,口含香味,扇風觸身,思惟雅音曲,故知一時能取諸塵。

2.又若一識能於身中遍知苦樂,然則以一眼識亦應能取諸樹,是事不可,云何一識悉知根莖枝葉花實?故知多識一時俱生,遍取諸觸。

3.又種種色中一時生知,而青知非即黃知,故知一時俱生多識。

4.又諸身分中能速生知,取一分時即能遍取。

5.又佛法中無有有分,不可一識遍取諸分。故知一時能生多識,遍取諸分。


識不俱生品第七十六


1.答曰:汝言:諸識一時俱生。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識待念生。如經中說:若眼入不壞色,入在知境,若無能生識念,眼識不生。故知諸識以待念故,不一時生。

2.又一切生法皆屬業因,以心一一生故,地獄等報不一時受。

若多心俱生,便應俱受;而實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3.又識能速取緣,如旋火輪以轉疾故不見其際。諸識亦爾,住時促故,不可分別。

4.又諸識若一時生,一切生法皆可一念一時俱生,有何障礙?

然則一切法生不須為功,不造業功亦應解脫;是事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5.又身為心使,若諸心俱生身則散壞,以去來等心一時生故。而身實不壞,故知諸心不一時生。

6.又眼見外物種根牙等,及迦羅羅、臠胞等色,少壯老形次第而有,心亦應爾。

7.又經中說:若受樂時,二受則滅,所謂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等。

若識俱生,則應一時俱受三受,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8.又一身中一心生故名為一人,若識俱生則一身多人。而實不然,是故一身識不並生。

9.又若識並生,則應一時知一切法。所以者何?眼中無量百千識生,乃至意中皆亦如是,如是則應知一切法。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

10.問曰:諸識何故要次第生?

答曰:一次第緣故識一一生。

11.問曰:何故正有一次第緣?

答曰:法應如是。如汝一神、一意,我亦如是一意一次第緣。如牙屬種,應次第生牙,不生莖等,如是隨法屬心,應次心生,不生餘法。

又識相定爾,一一起滅次第相屬,如火相熱。是故諸識要次第生。

苦諦聚中想陰品第七十七


1.問曰:何法為想?

1)答曰:取假法相故名為想。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人無量想、無所有想。而實無此多少等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相。

2)是想多在顛倒中說,如說無常中常想顛倒、苦中樂想顛倒、無我中我想顛倒、不淨中淨想顛倒,

3)亦於信解觀一切入等中說。

4)又以想三種差別取緣,謂怨、親、中人,於是緣中次生三受,受生三毒,故想有過。

5)想有過故,佛說應斷,如說眼見色莫取想,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為想。


2.問曰:取假法為想。此義不然。所以者何?此想能斷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斷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掉、我慢、無明。故知非但取假法想,取假法想則不應能斷諸煩惱。

1)答曰:此實智慧,以想名說。如說:受者於一切得解脫,亦說以意斷諸煩惱。

2)又如說:以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

亦說信能渡河,一心渡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而實以慧得渡,不以信等,如是智慧以想名說。

3)又經中說:以慧為刀。

如說聖弟子以智慧刀斷諸煩惱,故智慧能斷結,非是想也。

4)又三十七聖道品中不說想名,故不能斷結。

5)又經中說:知者、見者能得漏盡,非不知見者。

6)又三無漏根中說: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皆以知為名。

7)又佛說:慧為慧品、解脫知見品。

8)又說:無禪不智、無智不禪。

9)又次第經說:持淨戒者ㄝ則心不悔,乃至攝心得如實知。

10)又法智等皆以慧為名。

11)又三學中慧學最勝,亦說智慧具足、解脫知見具足。

12)又七淨中說知見淨。

13)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想無如是說。

14)又理應用慧斷諸煩惱,不以想也。所以者何?

15)如大因緣經說:若義入修多羅,不違法相、隨順毘尼,是義應取。

16)又說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故經雖說無常想等能斷諸結,理應是慧。

17)又說無明是煩惱根,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故知以慧斷諸煩惱。


3.問曰:汝言諸想取假法相,以何為相?

答曰:有人以假法為相,假法有五:一過去、二未來、三名字、四者相、五者人。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因五陰成,相無成因故非假名。


4.問曰:今相義云何?

1)答曰:緣即是相。何以知之?

如說:師子獸王立河此岸,取彼岸相,截流而渡,若不相當則還此岸,至死不捨。

是經中以樹木等為相。

2)又說:比丘示相。是中亦以衣等為相。

3)又說:世尊現如是相。

4)又說:宰人因王食故取所嗜相。

5)又說:明旦是日出相。

6)又說:三相,所謂攝相、發相、捨相。

是中即以攝等為相,隨念何法。心繫在緣是名攝相。

7)又諸天退時,先五相現,是中即以五法為相。故知不以假法為相,亦非行陰所攝。

8)又舍利弗取富樓那面貌等相。

9)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

10)又法印中說:若比丘自見斷色聲等相,我未說是人得清淨知見。以此故知緣即是相,非假法也。


5.問曰:緣非是相。所以者何?無相三昧亦有緣故。

又說:見色已不取相。若緣是相,云何取色而不取相?

1)答曰:相有二種,有過相、無過相,遮過相故說見色不取相。無相者緣亦有過,後滅諦中當廣說,謂滅三心故名無相。初入行者非一切相盡是過也,若取攝相、發、捨相等是則無過。

2)又涅槃名無法。故不應為難。

如說:若取法相不能為污,取假名相則生煩惱。所以者何?

取怨親等差別相故生憂喜等,從此能生貪恚等過。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為想也。

苦諦聚受論中受相品第七十八

1.問曰:云何為受?

答曰:苦、樂、不苦不樂。


2.問曰:何謂為苦?何謂為樂?云何名為不苦不樂?

答曰:若增益身心是名為樂。損減身心是名為苦。與二相違名不苦不樂。


3.問曰:此三受無決定相。所以者何?如即一事,或增身心、或為損減、或俱相違。

答曰:是緣不定,非受不定。所以者何?

如即一火,或時生樂、或時生苦、或時能生不苦不樂,從緣生受是則決定。

即此一事以隨時故,或為樂因、或為苦因、或為不苦不樂因。


4.問曰:以何時故,此緣能為苦樂等因?

答曰:隨能遮苦,於是時中,則生樂相,如人為寒所惱,爾時熱觸能生樂相。


5.問曰:是熱觸過增還能為苦,非復是樂,故知樂受亦無。

答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隨是人喜熱觸時亦為增益。

又遮先苦,爾時是中則生樂相;若離先苦,是熱觸則不能為樂,故非實有。


6.問曰:汝言:但以名相故有樂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自說三受。若實無樂,云何說三?

2)又說色若定苦,眾生於中不生貪著。

3)又說何等為色中味,所謂因色能生喜樂。

4)又說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

苦受,生時苦、住時苦、壞時樂。

不苦不樂受,不知苦不知樂。

5)又樂受是福報,苦受是罪報。若實無樂受,罪福但有苦果,而實不然。

6)又欲界中亦有樂受。若實無樂受,色無色界不應有受,而實不然。

7)又說樂受中貪使。若無樂受貪何處使?不可說苦受中貪使,故知實有樂受。


7.答曰:若實有樂受,應說其相,何者為樂?而實不可說,當知但以苦差別中名為樂相。

一切世界從大地獄上至有頂皆是苦相,為多苦所惱,於小苦中生此樂相。

如人為熱苦所惱,則以冷觸為樂。是故諸經作如是說,無所妨也。


8.問曰:亦可說世間一切皆樂,於微樂中而生苦想。若不爾者,亦不得言於微苦中生樂想也。

答曰:苦受相麁,故不可以微樂為苦。

又樂雖微,亦非惱相。所以者何?不見有人受微樂故舉手大呼。

又樂受轉微故名寂滅相,猶如上地轉轉寂滅。是故說微樂中生苦相者,但有是語;凡夫愚人於微苦中妄生樂相,則有道理。

行苦品第七十九


諸受皆苦。所以者何?

1.衣食等物皆是苦因,非樂因也。何以知之?現見衣食過增,則苦亦增,故名苦因。

2.又手痛等苦可以相示,樂相不然。

3.又衣食等物皆為療病,如人不渴,飲不生樂。

4.又人為苦所惱,於異苦中而生樂相,如人畏死以刑罰為樂。

5.又鞭杖刀矟諸苦因緣皆是決定,樂因不然。

6.又一切所須究竟苦故,當知先有後時乃覺,如屐漸盡。

7.又於女色等中先生樂相,後還憎惡,故知以邪憶想生此樂相,離邪憶想還見其過。

8.又女色等皆是乾痟病等苦因,故非樂也。

[參考]乾痟病,乾,顧野王云乾燥也。痟,埤蒼痟謂渴病也。亦痟瘦病也。<一切藏經音義>

9.又離欲時,皆捨此緣,若實是樂,何故捨耶?

10.又人隨生樂處,後即此事還生苦心,故知非樂。

11.又身為苦田,非樂田也。如野田中嘉苗難殖而穢草易生,如是身田眾苦易集而虛樂難生。

12.又人於苦中先起樂倒,後生貪著。

樂若少實,不名為倒。如常、我、淨少實亦無,樂亦如是,俱顛倒故。

13.又人於辛苦中而生樂心,如擔重易肩,故知無樂。

14.又經中佛說當觀樂是苦,觀苦如箭入心,不苦不樂當觀無常念念生滅。

若定有樂,不應觀苦。當知凡夫於苦取樂,是故佛說:隨凡夫人生樂相處,汝當觀苦。

15.又此三受皆苦諦攝,若實是樂,苦諦云何攝?

16.又苦為真實,樂相虛妄。何以知之?以觀苦心能斷諸結,非樂心也,故知皆苦。

17.又一切萬物皆是苦因,猶如怨賊。

怨賊二種,或即能為苦、或初雖軟善後則害人。萬物亦爾,或初便生善、或後反為害,故知皆苦。

18.又眾生得欲無厭,如飲醎水不足故苦。

19.又無所求欲乃名為樂,求故名苦,不見世間有無求者,故知無樂。

20.又一切眾生身苦、心苦常隨逐,故知身為苦。

21.又身如獄常有羈鎖。何以知之?以滅此身乃名解脫,羈鎖故苦。

22.又一切物漸漸次第皆可鄙惡,如地獄等身,冬夏等時、小兒等根、知寒暑等相,待後皆憎惡,當知皆苦。

23.又身多怨賊,謂毒蛇篋、五拔刀賊、詐親善賊,及空聚落壞聚落賊、大河此岸,種種諸苦皆常隨逐,故知皆苦。

24.又知眾生身諸苦隨逐,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違願等苦。常與相隨故,故身為眾苦之聚。

25.又以有身故,則有我所及貪著等諸衰惱集,故知身為眾苦因緣。

26.又五道眾生行四威儀皆無有樂。所以者何?

如經中說: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若色生時,當知即是老病死等諸衰惱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27.又身常怱務,以身口意造作眾事,造作眾事皆名為苦。

28.又諸賢聖以身盡為悅,若實為樂,云何失樂而生歡悅?故知皆苦也。

壞苦品第八十


問曰:汝雖以多因緣明苦,而人猶貪樂,隨得所欲以之為樂。

1.答曰:是先已答,凡夫倒故於苦取樂。

2.又癡惑所害,云何可信?雖得所欲,亦應觀苦。所以者何?是皆無常,壞時生苦。

如經中佛說:天人愛色、樂色、貪色,是色壞時生大憂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壞敗故當知亦苦。

3.又人受虛妄樂,便生貪著,以貪著因緣,生守護等過,故當觀樂甚於苦也。

4.又樂為苦門,以貪樂故,從三毒起不善業,墮地獄等受諸苦惱,當知皆以樂為根本。

5.又一切合會皆別離相,離所愛時,深受諸苦,不由不愛,故知樂者甚過於苦。

6.又樂具之生皆為欺誑眾生,令墮諸苦,如食野禽為魚沈餌,皆以取故,樂物亦然,故應觀苦。

7.又於樂受中得少味故,獲無量過,猶如魚獸所味至寡,其患甚多,故應觀苦。

8.又樂受是煩惱生處。所以者何?以貪身故,則欲所須,欲因緣故,恚等煩惱次第而生。

9.又樂受是生死根本。所以者何?因樂生愛,如經中說愛為苦本。

10.又一切眾生有所造作,無不為樂,故名苦本。

11.又樂受難捨甚於桎梏。

12.又生死中貪樂所縛。所以者何?以貪樂故,不脫生死。

13.又此樂受常能生苦,求時欲苦,失時憶苦,得時無厭,如海吞流,是亦為苦。

14.又樂受是不疲倦因。所以者何?

眾生求樂因時,雖經嶮難以為樂,故心不懈倦?是故智者應當觀苦。

15.又樂受名起諸業因。所以者何?

以貪樂故,能起善業。為現樂故,起不善業,亦是一切受身之因。所以者何?取樂生愛,愛故受身。

16.又樂受與涅槃相違。所以者何?眾生貪著生死樂,故不樂涅槃。

17.又未離欲者,愛此樂受,愛因生苦,故知樂受是眾苦本。

18.又經中說二求難斷,一謂得求,二謂命求。

求隨意諸欲,是名得求。

求得壽命受此諸欲,是名命求。

此二求皆以樂受為本,是故智者難斷應斷,謂能如實觀樂受相。

19.又樂受味,亦能染污,未得離欲大智人心,以難斷故,甚於苦受。

20.又樂受味是貪等因,若無樂受則無所貪。

21.又樂受味真智能斷。所以者何?世間諸智要取上地味,能捨下地,故知樂受甚過於苦。

22.又眾生心縛在生處,乃至畜生亦貪惜身,當知皆以樂受味故。是故應觀樂受為苦。

辯三受品第八十一


1.問曰:已知一切皆苦,今以何差別故有三受?

1)答曰:即一苦受,以時差別,故有三種。

2)能惱害者,則名為苦。

3)既惱害已,更求異苦,以遮先苦。以願求故,大苦暫息,爾時名樂。

4)憂、喜不了,不願、不求,爾時名為不苦不樂。


2.問曰:不苦不樂不名為受。所以者何?苦樂可覺,不苦不樂不可覺故。

1)答曰:是人為三觸所觸,謂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以有因故當知有果。

如人熱極,得冷觸覺樂,得熱觸覺苦,得不冷不熱觸覺不苦不樂。故知有此不苦不樂。

2)汝意或謂不苦不樂觸中不能生受。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覺此觸不冷不熱,覺知所緣,即名為受,云何言無?

3)又緣有三差別,怨、親、中人,於親生喜,於怨生憂,於中生捨。

故知想分別,故有此三受,以緣別故,起此三想。

4)又緣有三種,為益、為損、或俱相違。

有樂、不樂、有俱相違。

亦有貪處、瞋處、癡處。

有喜、不喜、有俱相違。

有福果、罪果、有不動果。

是諸緣中隨生三受,故知有此不苦不樂受。

5)又可適心處是名樂受,違逆心處是名苦受,不逆不順名不苦不樂受。

6)又世八法,得、失、毀、譽、稱、譏、苦、樂。

凡夫於失等四法,違逆其心。

於得等四法,以為可適。

必當應有離欲聖人能俱捨者,捨名不苦不樂受,是故非無。


3.問曰:若以觸等因緣故有三受者,則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

所有心行在於身中,皆是苦、樂、不苦不樂。

1)答曰:如是,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

經中說十八意行,是中但是一意有十八差別,謂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

以想分別,故有苦分、樂分、捨分,故知一切心行無非受也。

2)又經中說諸受皆苦。故知心行在於身中皆名為苦。

3)又說:若色生,即是苦生。

云何色名為苦?以苦因故,故知緣及諸根但能生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受。

以行苦故,一切諸行應觀是苦。以壞苦故,應觀樂受為苦。苦苦即苦。

是三種苦,皆從眾緣和合故生,念念滅故,聖人觀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受。


4.問曰:無漏諸受亦是苦耶?

1)答曰:亦苦。所以者何?無漏諸受,聖人亦次第捨。從初禪來乃至證一切滅,是皆有苦。

2)又有漏禪樂、無漏禪樂有何差別?隨有漏禪,以我因故苦,無漏諸禪亦以此苦。

3)又若聖人住無漏心,深厭一切。故無漏心生,則深生厭患。如睫入目。

凡夫不知,皆以為樂。聖人智深知故,厭離有頂,甚於餘人厭患欲界,故無漏苦喻於有漏。

4)又諸聖人得無漏心,但向涅槃。所以者何?是人爾時明見一切有為法苦,若無漏受樂則應喜樂,不應復生向泥洹心。


5.問曰:若諸心行皆名受者,云何別有諸心等法?

1)答曰:即是一受,緣中行異,故有差別。

諸心等法亦行緣異,但識緣時是行名心。

此等如先說,是一切法在身中時,有利益等諸差別故,故名為受。

2)又多以心能起煩惱,爾時名受。

如經中說:樂受中貪使,苦受中瞋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

是故想分別緣中,喜等法名受。所以者何?是時能生諸煩惱故。


6.問曰:若一一受中,三煩惱使,何故定說樂受中貪使?

1)答曰:苦受中不應貪使。癡一切處使,以癡力故。

於苦中生樂想,不知見事故。得苦生瞋。不苦不樂受細故,不覺貪、瞋。所以者何?

是人於此中,不生苦樂想故,不知見事故,但生癡使。

2)又於捨緣中,若貪、瞋不行,凡夫於中謂能勝緣。是故佛言:汝不勝此緣,以未覺故貪瞋不行。

如經中說:凡夫所有色中生捨,皆依止色。若知此緣,於我增益、若作損減,還生貪瞋故,知未勝。

3)又不苦不樂受,其相寂滅。如無色定,以寂滅故,煩惱細行,凡夫於中生解脫想。是故佛說此中有無明使。

4)又未覺緣故,苦樂不了,若知此緣,苦樂明了,爾時則生貪瞋。


7.問曰:若覺此緣,則生苦樂相,是故但應有苦樂受。

答曰:是人有時於此緣中,不生樂心,不生苦心,是故不但有苦樂也?

如先說皆是苦而有三差。


8.問曰:汝言:覺知此緣,還生樂想。云何覺知?不可以無明覺知。

答曰:是人於此緣中先取相故。於此緣中,若無明使、若貪瞋使。


9.問曰:但於苦樂中生癡。如經中說:是人於諸受,不如實知集、滅、味、過、出等。以不知故,於不苦不樂中說是無明使使。是故但於苦樂中起無明使,非不苦不樂中。

答曰:此經自說於諸受不如實知集、滅、味等故,不苦不樂中,無明使使。


10.問曰:雖有是說,此義不然。云何於苦樂不知集、滅等故,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所以者何?於餘事不知,餘事中使使。是故此經應如是說:是人於不苦不樂受中,不知集等故,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若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不使。

1)答曰:是人於不苦不樂受中,生三種心。寂滅想、不苦不樂想,故生不苦不樂心。

若以邪智取相,則生樂心。若取上地樂味則生苦心。是故經中說諸受多語。所以者何?

一切諸受皆無明所使,是不苦不樂受隨時故有三種差別。

2)又若未通達苦、集等。爾時於苦受中生樂想,亦生不苦不樂想。

是故說不知諸受集等故無明使使,但不苦不樂受中,多無明使使。

問受品第八十二


1.問曰:經中說是人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此樂受。

如實知何受耶?過去、未來受不可得受,現在受不得自知。

1)答曰:此經意說人受,是故無過。

2)又樂等受來在身中,以意能緣,故亦無咎。

3)又於樂具中,說樂等名,世間亦有因中說果故。

4)又是人先受樂受,然後取相,故名受樂受時,如實知。


2.問曰:為以受者故名受?可受故名受?

若以受者名受,則受與樂等異,而經中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

若以可受名受,誰受之者?以受故名受。

答曰:於緣中說樂,如火苦、火樂,是故以覺知緣,故名為受樂。

又眾生受此受故,名可受為受。


3.問曰:眾生不名為受,經中說受為受。

答曰:名義如是,有相則有作,假名中有相,是苦、樂、不苦不樂在身,則心能覺,故說受為受。


4.問曰:經中說:諸受中順受觀行者,爾時云何生苦、樂、不苦不樂相?是人爾時不皆生苦相耶?

答曰:是人未得一切皆苦,但憶念三受。


5.問曰:若用意識修四念處,云何說身樂?

答曰:於一切受中,應如是繫念,是身樂、是心樂。

又修念處時,身中生樂相,繫念是中故名身樂。


6.問曰:若一切受皆是心法,何故說身受?

答曰:為外道故說。外道謂諸受依神,故佛說諸受依止身心。


7.問曰:何者是身受?

答曰:因五根所生受是名身受,因第六根所生受是名心受。


8.問曰:是受云何名垢?云何名淨?

答曰:諸煩惱名垢,是煩惱所使受是名為垢,煩惱所不使受是名為淨。


9.問曰:云何苦受名淨?

答曰:斷煩惱人苦受,是名為淨。

又與煩惱相違苦受,是名為淨。


10.問曰:已說垢、淨,何故更說依貪、依出,貪即煩惱、出即是淨?

答曰:先總說垢,今更別說貪為垢因。如經中說:有垢喜、有淨喜、有淨中淨喜。

垢喜者,因五欲生喜。

淨喜者,謂初禪喜。

淨中淨喜,謂二禪喜。

若受但為泥洹,是名依出,是故更說。


11.問曰:五根中何故苦受、樂受各分為二,而捨受不耶?

答曰:憂、喜要以想分別生。苦、樂不必由想分別,捨受想分別微,故不為二。


12.問曰:第三禪中意識所受,何故名樂,不說喜耶?

答曰:是樂深厚遍滿身心,故名為樂。喜但能遍心,不能遍身,故三禪中依差別喜說身受樂。


13.問曰:是三受中,何者能生深厚煩惱?

1)答曰:有論師言;樂受能生。所以者何?先已說壞敗等因緣,受大苦故。

2)又論師言:苦受能生。所以者何?眾生為苦所逼,以求樂故,深起煩惱。

又種種樂,少苦能勝,如人具足受五欲時,蚊蚋所侵,則生苦覺。色等五欲樂不如是。

又如存百子樂,不如喪一子苦。

又生死中苦受相多,樂受不爾。所以者何?多有眾生在三惡趣,生天人少。

又不須加功自然得苦,加功求樂有得不得,猶如田中穢草自生,嘉苗不爾。

又因苦受,起重罪業。所以者何?苦受中有瞋使,如經中說瞋為重罪。

3)又論師言:不苦不樂能生。所以者何?是中有癡使,癡是一切煩惱根本。

又此受細微,是中煩惱難覺知故。

又此受是眾生本性,苦樂為客。

又此受遍在三界,餘二不爾。

又此受是長壽因,貪此受故,壽八萬大劫,久受苦相諸陰。

又此受與泥洹相違。所以者何?是中生寂滅相,泥洹相故,不復能得真實泥洹。

又此受以聖道能過,如說因離,性得解脫。苦受、樂受,以世間道亦能得過。

又此受窮生死邊斷,相續時斷,是故能生深厚煩惱。


五受根品第八十三


1.問曰:樂根為在何處?乃至捨根在何處耶?

答曰: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

餘三在心,隨所得心,乃至有頂。


2.問曰:如經中說:憂根初禪中滅。喜根三禪中滅。樂根四禪中滅。捨根滅盡定中滅。

是故汝說不然。

答曰:若汝信此經者,則苦根應在初禪。而汝法中,初禪實無苦根,是故不應信此經也。


3.問曰:色、無色界深修善法,應無憂、苦。

1)答曰:三界皆苦,上二界中,雖無麁苦,亦有微苦。

何以知之?四禪中說有四威儀,隨有威儀,皆應有苦。

2)又色界有眼、耳、身識,此識中所有受名為苦樂,從一威儀,求一威儀,故知有苦。

3)又經中問:色中有何味?所謂因色生樂生喜。色中有何過?謂所有色無常、苦、敗壞相。色界有色故,有味心、有過心,故有苦樂。

4)又行者於諸禪定亦貪亦捨,必以樂受因緣故貪,苦受因緣故捨,故知有苦樂也。

5)又佛說聲等是初禪刺,覺、觀是二禪刺,乃至非想非無想處有想受刺。刺名苦義,故知一切有苦。

6)又一切五陰皆名為苦,正以惱害為苦。

如欲界受惱害故苦,上二界受亦有惱害,何故非苦?

如欲界說病等八行,色無色界同說八行,何故無苦?

7)又色界說光明優劣,故知色界業亦差別,業差別故,必應當有得苦報業。

8)又經說:此中有嫉妬等煩惱,如有梵天語諸梵言:此處是常,汝等勿詣瞿曇沙門。

亦有梵天來難問佛。

9)又經中說:入第四禪斷不善法。

10)又經中亦說:是中有邪見煩惱。是等煩惱即是不善,應得苦報,何故無苦?

11)又論師說,一切煩惱皆是不善。是中云何無苦受耶?

12)又經中說:諸天人愛色、樂色、貪色、著色。是諸天人愛、樂、貪、著色故,是色敗壞,則生憂苦,乃至識亦如是。故知一切未離欲人皆有憂喜。

13)又愛緣生喜,離此愛緣,必生憂悲。凡夫無智,何能有力得所愛緣而不生喜,失不生憂?

如經中說:唯得道者,將命終時,無憂喜色。故知一切凡夫憂喜常隨。

14)又佛自說:不憂、不喜,一心行捨,是應羅漢功德。

15)又六捨行唯聖所行,非凡夫也。凡夫或時行捨,皆以未能知見緣故。

如經中說:凡夫色中所有捨心,皆依止色,貪色不離。故知凡夫無捨心也。

16)又經中說:樂受中貪使。若彼無樂受,貪何處使?

汝意或謂,不苦不樂中貪使使。經無說處。

17)又上地中,轉寂滅樂,大利身心。如說:是天一坐千劫。

若苦行者,於諸威儀不能久住。如經中說:安坐七日受解脫樂。

18)又是中猗樂第一。如經中說:猗者受樂。故知一切地中,皆有樂也。

汝意或謂猗受樂異。是事不然,所有利益事來在身,則名為樂。是故猗樂不異受樂。


4.問曰:若上界定有苦、樂、憂、喜,云何得與禪經相順?

1)答曰:此經違害法相,若捨何咎?

2)又此中樂行寂滅不著,不能發起麁貪、麁恚,是故說名無苦無樂。

3)又此中苦樂細微不了,無有刀杖等苦,喪親等憂,是故名無。

如說色界無寒無熱,是中亦有四大,云何當言無寒無熱耶?

如說三禪眾生一身一想,是中亦有光明差別。

如說若行禪者不能善除睡眠、戲調,則光明不淨。

4)又少智人名為無智。

5)又如世人以食中少醎名為無醎,如是彼中憂喜不了,故名為無。

6)又汝等說彼中無覺。佛經中說想因緣覺。是中有想,云何無覺?故知覺法乃至有頂。為麁覺故,說二禪滅。是故上二界中,亦有苦樂等。受陰竟。

苦諦聚行陰論中思品第八十四


經中說:思是行陰。


1.問曰:何等為思?

答曰:願、求為思,如經中說:下思、下求、下願。


2.問曰:以何故知求名為思?

1)答曰:經中說:作起故名為行,愛陰作起是名求。如經中說:作起皆依於愛。

2)又經中說:如一束麥置四衢道中,六人來打,有第七人復更來打。比丘!於汝意云何?是為熟不?熟已。世尊!佛言:癡人亦爾,常為六觸入之所打,如是打時,復思後身,是為至熟。當知求即是思。

3)又說:意思食應觀如火聚。火何所喻?是人求後身,後身如火,常生諸苦故。

4)又經中說:我即是動處,亦是戲論。作起依愛,隨有我處,則有動念、戲論,作起依愛。若作起法,說名依愛。當知求即是思。

5)又說: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惡業思業不?不也。世尊!是義名求,欲造惡業。

6)又說業者若思、思已,是中思是意業,思已是身口業。思已,名為求已。

7)又和利經中說:尼延子斷冷水受煖水,死時求冷水,竟不得而死,生意著天。是則以思冷故生,故知求即是思。


3.問曰:汝言:求是思者。

1)此是愛相,非是思也。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經中說:癡人所求,即是愛也。

2)又大因經中說:因愛故求等。

3)又經中說:苦者多求,樂者不求。

4)又說:若人欲行於五欲。欲即是求。

5)又說:愛因緣取。先求後取。求即是愛。是故汝以求為思,是事不然。

6)又汝言:願是思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和利經中說:不思造業,業則不重。不思名不先知,世間亦以知為思。如言:云何智者能為是事?誰有思者當作是事?此語義名智者,故知知即是思。

答曰:願名為集。欲分願名思。如人願言:我未來世得如是身。


4.問曰:若欲分願是思者,則無無漏思。又思為愛因,如經中說:若知見意思食,即知見斷三愛。故知思是愛因。

1)答曰:汝言無無漏思。

我亦不說有無漏思。所以者何?作起行相故名為思。無漏法無起作相,故思是作起,非滅法也。

2)又汝言:思是愛因。

是亦不然。所以者何?思為愛果,亦是愛分,非愛因也。

以果斷故說因斷,謂意思食斷故三愛斷。

行等因緣眾皆以是答,故知愛分是思。

愛有二種,有因、有果,因名愛,果為求,求即是思。


5.問曰:若因時名愛,果時名思,則思非愛分。所以者何?若法在因相異,在果相異,故知思非愛分,如有因有緣經中說:癡人所求即名為愛,愛者所作即名為業。是故思墮業相,故與愛異。若人貪此事,故求是事,是故從貪生求。求即是思,是故貪為思因。

答曰:我先說愛分是思。愛分即是愛。但愛初起名貪,貪已名求。

又汝言:願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願是思分,先願名業,後業回向。


6.問曰:思與意為一為異?

1)答曰:意即是思。

如法句中說:惡心所作、所說,皆受苦果,善心亦爾。故知意即是思。

2)若意非即是思,何者為意業?意業名意行緣中,是故思即是意。

3)雖總相說,意行名思,而思多在善不善中說。

4)是思有眾多分,若人為他眾生求善、求惡,爾時名思。

若求未得事,爾時名求。

若求後身,爾時名願。

故知一思以種種名說。

觸品第八十五


識在緣中,是名為觸。以三事和合名觸,是非觸相。所以者何?根不到緣,是故根緣不應和合,以此三事能取緣故,名為和合。


1.問曰:別有心數法名為觸。

1)所以者何?十二因緣中說觸因緣受。

2)又說:觸為受、想、行等因。若法無者,云何為因?故知有此心數法名為觸。

3)又六六經中說:六觸眾。

4)又經中說:應觀無明等觸。若說成假法諸因,不應復別說假法。

5)又經中有二種觸,一三事和合觸,二三事和合故觸,故知觸有二種,一有自體、二是假名。

如日、珠、牛糞三事異火,月珠異水,地等異牙。如是觸異眼等,有何咎耶?

6)又如諸比丘和合不異比丘,諸陰和合不異諸陰,二木和合不異二木,二手和合不異二手,眾病和合不異眾病,觸亦如是不異眼等,復有何咎?


2.答曰:我先說:心能取緣,爾時名觸。是故心時為因識生,然後受等法生。六六經中亦說爾時名觸,是有道理。

1)又我等不受此二種觸。常言:三事和合名觸。

設復有是二種觸,經違法相故,亦應棄捨,是故引經非因。

2)又若是觸異,如水火者,作亦應異。而實不見別有異作,故知此觸不異三事。

3)又若觸是心數,則與餘心數異。所以者何?觸是諸心數緣而觸,非觸緣以生異,故非心數法。


3.問曰:以觸勝故,觸緣心數,非觸緣觸,如受緣愛,非愛緣受。

1)答曰:觸有何勝相,而餘心數無?應說其相。而實不可說,是故非因。

受是初時,愛是後時,故受緣愛,非愛緣受。

2)又若觸是別心數法,應說其相。而實不可說,當知不異。

3)又佛於異法中亦說觸名。如說:若有苦惱來觸人身。

4)又說:受樂觸不放逸,受苦觸不瞋。此於受中說觸名字。

5)又佛語箭毛鬼言:汝觸麁澁不可近身。如世間說火觸是樂。亦說觸為食。亦言手觸,此等皆於身識所知事中說觸名字。

6)又餘處說:盲不觸色。亦於色等緣中說觸名字。是觸語不定故,非別有此心數法。

若說觸是心數,則與觸相違。所以者何?佛說三事和合故名觸,故知實無別心數法。

若法來在身皆名為觸。

7)又隨能與受等心數作因,爾時與名為觸。

念品第八十六(奘譯:作意)


心作發名念。此念是作發相,故念念能更生異心。

又說:念相能成辦事,如經中說:若眼內入不壞色,外入在現前,是中若無能生異心念者,則眼識不生。


1.問曰:諸識知皆以念力生不?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諸識知生不必定。

1)或以作發力生,如強除欲等。

2)或以根力故生,如明目者能察毫端。

3)或以緣力故生,如遠見燈不見其動。

4)或以善習故生,如工巧等。

5)或以諦取相故生,如所著色。

6)或法自應生,如劫盡時禪。

7)或以時節故生,如短命眾生惡心。

8)或以生處故生,如牛羊等心。

9)或隨身力故生,如男女等心。

10)或隨年故生,如小兒等心。

11)或以疲倦故生,或以業力故生,如受諸欲。

12)或以定力故生,如繫心一處知識增長。

13)或以必定故生,如次無礙道,必生解脫。

14)或以久厭故生,如厭辛苦,則思甜味。

15)或隨所樂故生,如對色等或樂觀色,不喜聽聲,青等亦爾。

16)或以細軟故生,如毛入目,則生苦心,餘處不然。

17)或以苦滅故生,如除目患,則食得味。

18)或以滅障故生,如除欲等,則知其過。

19)或漸次故生,如因下生中、因中生上。

20)或隨所偏故生。


2.問曰:若一切知識皆次第相屬,何故說無能生異心念耶?

1)答曰:為外道故。外道等說:神意合故,知識生。為破此語,示諸知識,屬次第緣,故如是言。若無能生異心念者,知識不生。所以者何?以次第緣故則知識有因,一一而生。

2)又隨所偏處一一識生,譬如伐樹隨傾而倒。

3)又先說諸識不一時生,以是因緣故知諸識一一次第生。

4)又諸識法應次第而生,不待神意和合。如外物根莖枝葉華實次第而生,內法亦如是,一一知識次第而生。


3.是念二種,一正、二邪。

1)正謂順理,如說:正問、正難,是名可答,有理難問。

2)又問諸法實相、無常性等,是名為正。

3)又隨所能成,故名為正。故知隨順道念、真實念等,名為正念。

4)又隨人隨時念名為正念,如多欲人不淨觀為正念。心沒時發相為正念。

與此相違名為邪念。

5)正念能生一切功德,邪念能起一切煩惱。

欲品第八十七


心有所須,是名為欲。所以者何?

1.經言:欲欲,以須諸欲,故名欲欲。

2.又經中說:欲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故名法本。

3.又說:若諸比丘深欲我法,法則久住。若一心所須,名為深欲。

4.又如意足中言:欲三昧、精進三昧、心三昧、思惟三昧。

隨心所須名欲,是欲法以精進助修集定慧,從此四事所須皆得,名如意分。

5.又說:汝欲飛去。

6.又一比丘常好讀誦,是人修禪得阿羅漢,不復讀誦。有天問言:汝常好誦,今何故不誦?比丘言:我本未離欲,故須欲經書,今離三界,不復須也。所有經書、禪定、智慧,聖人皆說是可捨法。故知以須為欲,因所須故,貪於諸欲,是名貪欲。

喜品第八十八(奘譯:勝解)


若心好樂,是名為喜。如說:眾生性類相從,喜惡隨惡,好善從善,是名為喜。


問曰:性不名喜。所以者何?佛知眾生種種諸性是性智力,知種種喜是欲智力,故知性喜各異。

答曰:久修集心,則名為性。

隨性生喜,是故知久集心名性智力。

智隨性生喜名欲智力。

故說眾生隨性相從,長集惡心,則好喜惡。

久集善心則喜樂善。

若寒者喜熱,是現在因緣,不從性生。是為性、喜差別。

[參考]十力品第二,第五力與第六力。

信品第八十九


必定是信相。


1.問曰:必定是慧相,必定名斷疑,是名慧相。

答曰:未自見法,隨賢聖語,心得清淨,是名為信。


2.問曰:若然者,自見法已不應有信。

1)答曰:然,阿羅漢名不信者。如法句中說:不信者、不知恩者,名為上人。

[參考]Dhp.097.

assaddho akataññū ca sandhicchedo ca yo naro

hatāvakāso vantāso sa ve uttamaporiso.

無信知無為,若人斷相續,棄暇捨希求,彼實無上士。

[pali 註解]

assaddho 已經成就者的特質,是不會從別人的言語中獲得信心。

akataññū 不知感恩的人。因為了解不作(akata)即是涅槃,所以此中的意思,即是知涅槃者。

sandhicchedo 斷連結者,因為已經斷除輪迴的結。

hatāvakāso 已經破壞機會者,因為善惡行的種子已經被消滅,而且再生的機會已破壞了。

vantāso 捨棄希求者,因為以四道,所作已作,且捨棄所有的希求。

uttamaporiso 上人。這種人稱為聖者,因為以徹知出世間法,在眾人中達到盡處。

2)又經中說:世尊!我於是事,隨佛語信。

3)若自見法,心得清淨,是名為信。

4)先聞法,後以身證,作如是念:此法真實諦不虛誑。心得清淨,是名為信。

5)在四信中,譬如病人先信師語,服藥差病,然後於師生清淨心,是名為信。

6)是信二種,一從癡生、一從智生。

從癡生者,不思善惡,於富蘭那等惡師所生清淨心。

從智生者,如四信中於佛等生淨心。是信三種,善、不善、無記。


3.問曰:是不善信即是煩惱,大地中不信法非是信也。

答曰:非不信法。信是淨相,是不善信亦是淨相。若不爾,則不善受不應名受。而實不然,故有三種差別。若信在根數,隨順解脫。在三十七品,則定是善。

勤品第九十


1.心行動發,是名為勤。

2.常依餘法,若憶念、若定,於中發動,一心常行,是名為勤。

3.勤有三種,善、不善、無記。

4.若在四正勤中是名為善。餘不名善行者。

5.若信不善過患、善法利益,然後生勤,為斷不善,集善法故,故次信根,說精進根。

6.是勤入善法中,名曰精進。能為一切利益之本。

7.以此精進助憶等法,能得大果,如火得風多所焚燒。

憶品第九十一(奘譯:念)


知先所更,是名為憶。如經中說:久遠所更,能憶不忘,是名為憶。


1.問曰:此憶在三世中。所以者何?經中說:憶一切皆宜。

又此憶在四憶處,是四憶處,亦三世緣,何故但說緣過去耶?

1)答曰:此言皆宜,非為三世。

2)若心掉沒,則憶隨二處,是名遍行。

3)汝言:四憶處,三世緣者。

是中慧能現在緣,非是憶也。是故如來先說憶名,解則說慧。


2.問曰:云何異識所更,異識能憶?

1)答曰:憶法如是。於自相續生滅法中,即生異識,還自能緣。

2)又知識法爾,異識所更,異識能知。如眼識識色,意識能知。

3)又他人所更,他人能知。如諸聖人乃至宿命餘身所更,憶力故知。


3.問曰:若知先所更名為憶者,今識等法皆應名憶。所以者何?是法亦行先所更故。

1)答曰:識等法亦說是憶。如佛語薩遮尼延子言:汝憶本事當答。

2)又說:若憶先戲樂,則煩惱發。故識等法憶本事,故亦名為憶。

是憶從取相生,隨法取相是則憶生。異則不生定慧,定慧品中當說。

覺觀品第九十二(奘譯:尋、伺)


1.若心散行,數數起生,是名為覺。

2.又攝心中,亦有麁細,麁名為覺,以不深攝故名麁心。

如經中說:佛言:我行有覺、觀行。是故初禪,未深攝故名有覺。

3.散心小微,則名為觀。

4.是二法者遍在三界,以是心之麁細相故。

5.又散亂心名為覺觀。以此相故應一切處。

6.又未現知事,以比智知,思量應爾不爾,是名為覺。是故思量未現知事,故有正覺、邪覺之名。

離分別、思量,則名正見。

7.是三種知,

邪覺是顛倒思惟,謂無常中常等。

正覺是未得真智,以比相知。

是行者在達分善根中是說名忍。

如是等餘順道比知,名為正覺。

是中若離憶相分別名現在知。

8.於此覺中,思惟、籌量,以此因緣故如是、此因緣故不如是,是名為觀。

9.問曰:有說覺觀在一心中。是事云何?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汝等自說喻,如打鈴,初聲為覺,餘聲為觀。

又如波喻,麁者為覺,微者為觀。是時方異,故不應一心。

又五識無分別故,無有覺觀。

餘心數品第九十三


1.若不行善、或邪行善,名為放逸,無別一法名為放逸也。

爾時,心行名為放逸,與此相違名不放逸。若善心行,名不放逸,亦無別法。

2.又心隨不善名為放逸,隨順善法名不放逸。

3.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

1)以思量為首,能無貪著名為不貪。

2)以慈悲為首,不生忿怒是名不瞋。

3)以正見為首,不謬不錯是名不癡。

無一別法名為不貪。

有人言:無貪名不貪。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無貪名無法。無法云何與法為因?無瞋、無癡亦如是。

4.又與三不善根相違,故但說三。

5.憍、慢等亦應是不善根,以略故說三不善根,不善品中當說。

6.無記根者,

有人說四,謂無記愛、見、慢、無明。

有人說三,愛、無明、慧。

是非佛所說。隨無記心何因緣生,名此因緣為無記根。

7.又身口業,多從無記心起,故無記心名無記根。

8.心行時,能令身心安靜,除滅麁重,爾時名猗。

9.種種心時,名捨。

1)若諸受中,不了心行名捨。

2)諸禪中離苦樂,任放心行名捨。

3)七覺中,不沒、不動、平等心行名捨。

4)離憂喜得平等心名捨。

5)四無量中離憎愛心名捨。

如是隨難種法相違故,則有無量心數差別。

不相應行品第九十四


心不相應行,謂得、不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處、命根、生、滅、住、異、老、死、名眾、句眾、字眾、凡夫法等。


1.得者,諸法成就為眾生故有得。眾生成就現在世五陰名為得。

1)又過去世中,善、不善業未受果報眾生成就是法,如經中說:是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

2)問曰:有人言:過去善不善身口業成就,如出家人成就過去戒律儀。是事云何?

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何?經中說:若人為罪福,即是已所有二事,常追其身,猶影隨形。

3)又經中說:殃福不朽,謂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業者不應得果,則失諸業。

4)問曰:過去律儀不應成就。所以者何?汝言:過去法滅、未來未有、現在不能常有善心。云何成就戒律儀耶?

答曰:是人現在律儀成就,非過去也,如以現染故染。如是以現在戒故名為持戒,不以過去。但以先受不捨,故名成就過去。

5)問曰:有論師言:眾生成就未來世中善不善心。是事云何?

答曰:不成就。所以者何?未作業已得故,是故未來不成就。是名為得。


2.無別有心不相應法名為得,與此相違名為不得,亦無別有不得法也。


3.無想定者,無此定法。所以者何?凡夫不能滅心心數法,後當廣說。是心心數法微細難覺,故名無想。無想處亦如是。


4.滅盡定者,心滅無行故名滅盡,無有別法,猶如泥洹。


5.命根者,以業因緣故,五陰相續名命。是命以業為根,故說命根。


6.生者,五陰在現在世名生。捨現在世名滅。相續故住。是住變故異。非別有法名生、住、滅等。

1)又佛法深義,謂眾緣和合有諸法生。是故無法能生異法。

2)又說眼色等是眼識因緣,是中不說有生。是故無生無咎。

3)又說生等法一時生,若法一時生即是滅,是中生等何所為耶?應思是事。

4)又十二因緣中,佛自說生義,諸眾生處處生,受諸陰名為生。是故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死,亦說諸陰衰壞名老,無別有老死法。


7.名眾者,從字生名,如言某人隨字成義名句。諸字名字。

有人言:名、句、字眾是心不相應行。此事不然,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


8.問曰:凡夫法是心不相應行,是事云何?

1)答曰:凡夫法不異凡夫,若別有凡夫法,亦應受別有瓶法等。

2)又數量、一異、合離、好醜等法,皆應別有。

3)外經書中說瓶異瓶法異。因瓶法知是瓶。色異色法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法名自體。若汝謂凡夫法異,則色自無體,應待色法故有。是事不然,是故汝不深思,故說別有凡夫法。

4)有諸論師習外典故造阿毘曇,說別有凡夫法等。

5)亦有餘論師說別有如、法性、真際、因緣等諸無為法,故應深思此理,勿隨文字。苦諦聚竟。

集諦聚業論中業相品第九十五


論者言:已說苦諦竟,集諦今當說。集諦者,諸業及煩惱。

是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

身業者,身所作名身業。

是業三種,奪命等不善。起迎、禮拜等善。斷草等無記。


1.問曰:若身所作名身業者,瓶等物亦應是身業,身所作故。

答曰:瓶等是身業果,非是身業,因果異故。


2.問曰:不應有身業。所以者何?身所動作名為身業,有為法念念滅故不應有動。

答曰:是事念念滅品中已答,所謂法於餘處生時損益他,是名身業。


3.問曰:若爾者,身即身業,以餘處生故,非身所作名為身業。

答曰:身是作業之具,身於餘處生時集罪福名為業,是故身非業也。


4.問曰:集罪福是無作,身作云何?

答曰:身餘處生時有所造作,名為身作。


5.問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

答曰: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若善不善,非直是身。

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

意業亦如是,若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亦如是。


6.問曰:如從身口別有業,意與意業為即為異?

答曰:二種,或意即意業、或從意生業。

若決定意殺眾生,是不善意,亦是意業。是業能集罪,勝身口業。若未決定心,是意則與業異。


7.問曰:已知作相,從作生,異集業,何者為相?

答曰:是即名無作。


8問曰:但身口有無作,意無無作耶?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是中無有因緣,但身口業有無作,而意無無作。

又經中說二種業,若思、若思已。思即是意業,思已三種,從思集業及身口業。是意業最重,後當說。從重業所集名無作,常相續生,故知意業亦有無作。

無作品第九十六


1.問曰:何法名無作?

答曰: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是名無作。

如經中說:若種樹、園林、造井、橋梁等,是人所為福,晝夜常增長。


2.問曰:有人言:作業現可見,若布施、禮拜、殺害等是應有,無作業不可見故無,應明此義。

答曰:若無無作,則無離殺等法。


3.問曰:離名不作,不作則無法。如人不語時,無不語法生;如不見色時,亦無不見法。

答曰:因離殺等得生天上,若無法,云何為因?


4.問曰:不以離故生天,以善心故。

1)答曰:不然。經中說:精進人隨壽得福多,故久受天樂。若但善心,云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常有善心故。

2)又說:種樹等福德,晝夜常增長。

3)又說:持戒堅固。若無無作,云何當說福常增長及堅持戒?

4)又非作即是殺生,作次第殺生法生,然後得殺罪。如教人殺,隨殺時,教者得殺罪,故知有無作。

5)又意無戒律儀。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無記心、若無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不善律儀亦如是。


5.問曰:已知有無作法非心,今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

答曰:是行陰所攝。所以者何?作起相名行,無作是作起相故。色是惱壞相,非作起相。


6.問曰:經中說六思眾名行陰,不說心不相應行。

答曰:是事先已明,謂有心不相應罪福。


7.問曰:若無作是色相有何咎?

答曰:色、聲、香、味、觸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為無作。

又佛說:色是惱壞相。是無作中惱壞相不可得,故非色性。


8.問曰:無作是身口業性,身口業即是色。

答曰:是無作但名為身口業,實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業生故,說身口意業性。

又或但從意生無作,是無作云何名色性?

又無色中亦有無作,無色中云何當有色耶?


9.問曰:何等作能生無作?

答曰:從善、不善作業,能生無作,非無記,以力劣故。


10.問曰:幾時從作生無作?

答曰:從第二心生。隨善惡心,強則能久住,若心弱則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則一日住,如受盡形戒,則盡形住。

故不故品第九十七


1.問曰:經中說故作業、不故作業。云何名故不故耶?

1)答曰:先知而作名為故作,與此相違名不故作。

問曰:若不故作不名為業。

答曰:有是業,但心故作業,則有報。

2)又決定心作業名故,不決定心作名不故。如卒語名不故,不卒語是名故。

如經中說:汝有過失,我當數之。若卒語我則不數,乃至三問。

3)若先無作心而作,如人行時踐蹈殺虫,是名不故。是不故業,以不集故,不能生報。


2.業有四種,有作不集、有集不作、有亦作亦集、有不作不集。

1)作不集者,如作殺等業,後則心悔;作施等業,後亦心悔。

又起作業,心不復]憶,是名作非集。

2)集不作者,若他作殺等則心生喜,他作施等心亦生喜。

3)亦作亦集者,若作殺等罪,施等福亦心生喜。

4)不作不集者,亦不作亦不生喜。

於是中,亦作亦集是必受報。

如經中說:若業亦作亦集,是業必受果報。是故作集業,若現受報、若生受報、若後受報。


3.問曰:若故作集業必受報者,則無解脫。

答曰:業雖故作,得真智故,不復更集。譬如焦種不能復生。


4.問曰:佛鹽兩經中說:有人造地獄報業,現世輕受。

答曰:若重惡業能現輕受,何故不能令都盡耶?若人不能具修真智,則惡業得便,故現世少受果報。


5.問曰:阿羅漢雖具修真智,亦受惡報。

答曰:深修善法則障不善,是故若人於百千世集戒等善,則不善業不能得起,猶如諸佛一切智人;餘人不能如是,故為不善業所得便,故阿羅漢雖具修真智,以宿業故亦受惡報。


6.問曰:經中亦說佛受謗等不善業報。

答曰:佛一切智人無惡業報,以斷一切不善法根本故,但以無量神通方便現為佛事不可思議。如增一阿含中說有五事不可思議。


7.業有二種,定報、不定報。

定報業者,若多若少必當受報。不定業者可令都盡。


8.問曰:云何名定報業?何等是不定報業?

答曰:經中說五逆罪是定報業。


9.問曰:但五逆罪是定報業?更有餘耶?

答曰:餘業中亦有定報分,但不可得示。

或以事重故有定報,如於佛及弟子若供養、若輕毀。

或以心重故有定報,如人以深厚纏殺害虫蟻,重於殺人,如是等餘業亦有定報。


10.問曰:若五逆罪可令薄者,何故不能使都盡耶?

答曰:此罪法爾,不可都盡。如須陀洹雖至懈怠,不到八生。

又五逆罪以堅重故不可都盡,如王法中有重罪者,可得令輕,不可全赦。

輕重罪品第九十八


1.問曰:經中說有輕重、罪業。何謂輕、重?

答曰:若業能得阿鼻地獄報,是名重罪。


2.問曰:何等業能得此報?

答曰:若業破僧必受此報。所以者何?別離三寶,令僧寶離佛寶亦離法寶。

又生上邪見,故能起是業。亦深嫉恚佛,故起此業。亦久集惡性,深貪利養故,故起此業。

又此人說非法是法時,障多眾生行諸善法,故名重罪。


3.問曰:但破僧罪得阿鼻地獄報?更有餘耶?

1)答曰:餘業亦有。若言:無罪、無福,供養父母及諸善人無有果報。是等邪見亦得此報。

2)又使他人墮此邪見,令多眾生造諸惡故,亦受此報。

3)又能作如是邪見經書。如富蘭那等諸邪見師,害正見故,開多眾生為惡因緣。

4)又謗賢聖罪亦得此報,如說八萬四千歲一脅受苦。

5)又如法句中說:聖人以法壽,以此法教化,鈍根依惡見,違逆如是語。

如刺竹結實,則自害其形,是人墮地獄,首下足在上。

以惡心惡口,誹謗賢聖者,是人墮十萬,尼羅浮地獄,三十六及五,阿浮陀地獄。

[參考]dhp.164.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dummedho

diṭṭhiṃ nissāya pāpikaṃ phalāni kaṭṭhakass’ eva attaghaññāya phallati.

惡慧愚癡人,以其邪見故,侮蔑羅漢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毀滅,如格他格草,結果自滅亡。

[pali 註解]

dummedho 惡慧。在智慧上缺乏,及因為害怕失去所得之物,也因為不正見的原故,會障礙那些說:我們將聽法,我們將布施的人。

yo sāsanaṃ arahataṃ ariyānaṃ dhammajīvinaṃ paṭikkosati 這種人會阻礙活於法中的諸佛、阿羅漢的教導。

phalāni kaṭṭhakass’ eva attaghaññāya phallati 猶如竹子開花後死去。他的阻礙與邪見就好像竹子開花一樣。如何說?竹子開花時,正是敗壞的時候,同樣的一個人承擔結果就是驅向滅亡。

6)又殺生等若事重、心重,是罪亦墮阿鼻地獄。

7)與重相違,是名為輕。於炙、大炙等諸淺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中受不善報,是名輕罪。

[參考]1.俱舍論卷十一,

[] 復有餘八寒奈落迦,其八者何?一頞部陀、二尼刺部陀、三頞[*]吒、四臛臛婆、五虎虎婆、六嗢缽羅、七缽特摩、八摩訶缽特摩。(anye śītanarakā aṣṭau /tadyathā arbudo nirarbudaḥ aṭato hahavaḥ huhavaḥ utpalaḥ padyo mahāpadyaś ca /)

2.出翻譯名義

一、頞浮陀地獄,梵語頞浮陀,或云頞部陀,華言皰。謂受罪眾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皰起也。

二、泥賴浮陀地獄,梵語泥賴浮陀,或云泥刺部陀,華言皰裂。謂受罪眾生,因寒苦所逼,皰即拆裂也。

三、阿吒吒地獄,梵語阿吒吒,或云[*][*](皆無翻)。謂受罪眾生,由寒苦增極,唇不能動,唯於舌中作此聲也。

四、阿波波地獄,梵語阿波波,或云唬唬婆(無翻),謂受罪眾生,寒苦增極,舌不能動,唯於唇間作此聲也。

五、嘔喉地獄,嘔喉地獄者,謂受罪眾生,由寒苦增極,唇舌俱不能動,但於咽喉內振氣而作此聲也。

六、鬱波羅地獄,梵語鬱波羅,或云嗢缽羅,華言青蓮華。謂受罪眾生,由寒苦增極,皮肉開拆,似此華也。

七、波頭摩地獄,梵語波頭摩,或云缽特摩,華言紅蓮華。謂受罪眾生,由寒苦增極,肉色大拆,似此華也。

八、芬陀利地獄,梵語芬陀利,華言白蓮華。謂受罪眾生,由寒苦增極,皮肉脫落,其骨之色,似此華故。或云摩訶缽特摩地獄,梵語摩訶缽特摩,華言大紅蓮華,皮肉凍拆,似此華也。<三藏法數>

大小利業品第九十九


1.問曰:經中說有大小利業。何者為大利業?

答曰:隨以何業能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最大利業。

次業能得辟支佛道。

次業能得聲聞道。

次業得有頂報壽八萬大劫,是生死中最大業報。

次業得無所有處壽六萬劫,如是次第乃至梵世壽命半劫。

次欲界他化自在天處壽天數萬六千歲,乃至四天王壽天數五百歲。

如是人中四天下各隨業受報。

如是畜生、餓鬼、地獄,亦有小利業。


2.問曰:何等業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答曰:檀等六波羅蜜具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ṃbodhi)

從此善業次第轉薄,得辟支佛(pratyeka-buddha)菩提。

轉薄得聲聞菩提。

若行增上四無量心,得生有頂。

行四無量次第轉薄,次生下地。

行四無量心小轉薄,及隨定戒因緣故生色界。

以布施、持戒,修善因緣,故生欲界。

是施等業,隨福田厚薄故有差別。若於諸佛福田中行是則最勝,次於辟支佛等福田中行,次第轉少。


3.問曰:為智福田勝?斷福田勝?

1)答曰:若智能達法相,謂必竟空,此則為勝。所以者何?如佛以智故,於弟子中勝,不以斷故。

如雜藏中說:若掃僧房地如一閻浮提,不如掃佛塔猶如一掌處。

2)又一切智慧皆為斷故,若諸菩薩久處生死皆為善斷。善斷者,謂自斷結,亦斷眾生。

是諸結皆以智漸斷,故知智慧福田於斷為勝。


4.問曰:若利根須陀洹、鈍根斯陀含,是二福田何者為勝?答曰:利根者勝,非鈍根也。


5.問曰:此語不然,如經中說:供養百須陀洹,不如供養一斯陀含。

又說:稊稗害禾,貪欲穢心。是故施無欲人應得福多。斯陀含能薄三毒,須陀洹未,何故言勝?

1)答曰:是經名不了義。何以知之?即此經中說:施畜生得百倍利。而實施鵽鳥等所得果報,勝施外道五神通人,是故此經應辯其義。此經從多故說,除利智慧。

2)又須陀洹以智力故,雖受諸欲亦名福田,非斷欲凡夫乃至能得有頂定者。

3)又多聞智在達分中尚勝,非有頂定不通達分。

4)又彌勒菩薩雖未得佛,為阿羅漢之所禮敬。

5)又但能空發菩提心者,以為羅漢所敬。如一沙彌擔持衣鉢逐阿羅漢行,是沙彌發無上心,阿羅漢即取衣鉢自擔隨其後行,如譬喻中廣說。故知智慧福田為勝。

三業品第一百


1.問曰:經中說三業,善、不善、無記業。何等是善業?

答曰:隨以何業能與他好事,是業名善。是善業,從布施、持戒、慈等法生,非洗浴等。


2.問曰:何名為好?

答曰:令他得樂是名為好,亦名為善,亦名為福。


3.問曰:若令他得樂名為福者,令他得苦應當有罪。如良醫針灸令他生苦,是應得罪。

答曰:良醫針灸為與樂故,不得罪也。


4.問曰:若為與樂便得福者,如婬他妻令其生樂,亦應得福。

答曰:婬欲名決定不善。若人令他行不善法,是則為苦,非為樂也。

樂名今樂、後樂,非現在少樂,以此因緣後得大苦。


5.問曰:有人飲食因緣生他人樂,或飲食不消令人至死,是施食人應得罪得福。

答曰:是人好心施食、無惡心,故但得福德,不得罪也。


6.問曰:婬他妻者亦復如是,但為樂故,亦應得福。

答曰:此事先答,謂婬欲是決定不善,生大苦故。

又布施飲食中有福德分。所以者何?得飲食者不必盡死。眾生皆以貪染心故而受婬欲,全非福因,云何得福?


7.問曰:有人以殺生故利益多人,如人破賊則國無患,若殺毒獸則利人民,是等可以殺生而得福乎?或有人,劫盜因緣,供養父母。婬欲因緣生好兒息。妄語因緣,或與壽命,以惡口等令他得利,是皆十惡所攝,云何以此而得福乎?

答曰:是人得福、得罪。為利他故得福,以損他故得罪。


8.問曰:是醫亦初與他苦,後令得樂,何故不得罪得福,而但得福耶?

答曰:是醫以善心針炙,無有惡意。若業為善惡故起,則罪福並得。


9.問曰:殺等皆是得福。所以者何?

1)以殺因緣得所欲事,如為王殺賊則得富貴,以福因緣得隨所欲,云何殺生不名為福?

2)又人能殺則得名聞,名聞是人之所樂,人之所樂是福德果。

3)又以殺故得喜樂,喜樂亦是福德果報。

4)又經書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如偈說:若人戰陣死,天女諍為夫。

5)又說雖善富貴人,為賊而逕前,能殺則無罪,不殺則得罪。

6)又世法經說有四品人,婆羅門、剎利、毘舍、首陀羅。

是四品人各自有法,婆羅門有六法、剎利四法、毘舍三法、首陀羅一法。

六法者,一自作天祠、二作天祠師、三自讀圍陀(veda)、四亦教他人、五布施、六受施。

四法者,一自作天祠不作師、二從他受圍陀不教他、三布施不受施、四守護人民。

三法者,作天祠不作師、自讀圍陀不教他、自布施不受施。

一法者,謂供給上三品人。若剎利為守護人民故奪他命,有福無罪。

7)又圍陀經說,殺生得福,所謂以圍陀語呪殺羊,羊死生天。圍陀經是世間所信。

8)又說若實應死者,殺之則無罪,如五通仙能呪殺人,不可言神仙有罪。罪人云何能成此事?故知殺生得福。

9)又或有心力能奪命得福、施命得罪,若人以善心殺生欲令得樂,云何有罪?如屠兒等畜養牛羊,雖施而罪,如是盜等事中亦有福德。


10.答曰:汝言:殺生得所欲故名福德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由福德故得隨所欲,是所欲事緣殺生得。所以然者?以先世造不淨福故。

如經中說:劫奪殺害得財用施,令他悲泣及不淨施,如是等施名曰不淨,要由惡緣而得受報。

2)又此人先世有福,亦有殺生業緣,是故今身因殺受報。亦有眾生應償財命,故由殺害得隨所欲。

3)又非一切眾生皆以殺生而得富貴,如世間言:是人薄福,多作無獲。

4)名聞喜樂亦復如是,皆以福德因緣故得名聞身力及樂。但是福不淨,故由殺而得。

問曰:師子、虎狼等所得身力,皆從罪生。夜叉、羅剎等得身力樂,亦從罪生。

答曰:是事先答,亦由不淨福,故以罪緣得。


11.汝言:經書中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經以此邪語誘導愚人令其有勇。

何以知之?要由福生福,由罪生罪。是中都無福因,何由得福?


12.汝言:四品眾生各自有法,剎利為護人故殺無罪者。

1)此如家法,如屠兒等世世家法常應殺生,亦不免罪。

2)剎利亦爾,雖是王法亦故得罪。

3)若剎利以王法故殺生無罪,則屠獵等亦應無罪。

但剎利以憐愍心為民除患,由此得福;若奪他命,此則有罪。

4)如人劫奪他財以養父母,是人則罪福並得。

問曰:是人劫盜以養父母,不應得罪。如世法經說:若乏食七日,從首陀羅奪取無罪。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是人雖以惡業活命,不名為破戒人,以急難故。猶如虛空塵垢不污,是人亦爾,罪所不染。

答曰:即梵志法中說:若劫奪時,財主來護。梵志爾時應當籌量,若使財主功德不如,則應殺之。所以者何?我是勝人,能以種種悔法,除滅此罪。若功德與等,自殺殺他,其罪亦等,以此罪重難除滅故。若財主德勝,應自捨身,以此中罪不可除故。如是分別劫奪,殺中亦應如是。

5)又言以惡業活命,是中有惡業故,云何名福?


13.汝言:若人逕前殺則無罪,不殺得罪。

是言已壞。所以者何?若前人德勝,應自捨身。若無罪者,何故爾耶?


14.汝言:圍陀經說:殺生得福。

是語先答,謂殺無福。


15.汝言:人實應死,殺無罪者。

1)則殺怨賊亦應無罪。

又一切眾生皆是罪人,以起作業受陰身故。

然則殺生無得罪者,是事不可。

2)問曰:若眾生先世自造殺緣,今殺,何故得罪?劫盜等業亦皆如是。

答曰:若爾,則無罪福。所以者何?

是人前世造殺緣故殺之無罪,故離此殺生亦無福德。

如是若施他人亦應無福,以受者先世自行施業,今自得報。而實不可無罪福故。

3)當知眾生雖自造殺業,殺者亦皆得罪,以起貪、恚、癡諸煩惱故。

此諸煩惱名邪顛倒,邪倒心生尚應得罪,況當故起身口業乎?故令生死無窮。

若不爾者,則諸神仙起貪恚等諸煩惱時,不應便失神通。

若此非罪,復與何法相違故名福德?

4)當知眾生雖復先世自造殺緣,殺者亦應有罪。


16.汝雖言:罪人無所能成。

是事不然,栴陀羅等亦能以呪術殺人,仙人亦爾,以惡心故,隨語能成。

又此人以福力故能成,以奪命故得罪。


17.汝言:或有心力從奪命生福、施命得罪。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要由心力及福因緣故,能得福,非但由心。

2)若以善心婬於師妻,殺婆羅門,可得福耶?安息等邊地人以福德心婬母姊等復有福耶?故知從福因緣有福德生,非但心也,劫盜等亦如是。故知殺等皆是不善。

3)又此殺等非為利他,故名不善。雖於現世少時得樂,後受大苦,以損他故名不善相。

4)又現見多有眾生行殺等法,亦多在三塗及人道中受諸苦惱,當知苦惱是殺等果,果似因故。

5)又三惡道中罪苦尤劇,故知以殺等因緣生於此中。


18.問曰:天人中亦如是,諸天亦常與阿修羅戰共相殺害,人中亦以坑埳綱毒殺害眾生。

1)答曰:人天中有離殺等法,三惡道無,當知此中罪苦尤甚。

2)又人以殺等因緣,則失壽等利樂。上古時人有無量壽命,光從身出,明如日月,飛行自在。地皆自然,生隨意物,自然粳米。皆以殺等罪故,失如是事。後轉更失,至十歲人時,酥油、石蜜、稻粟、麥等一切皆無,故知殺等是不善業。

3)又若離殺等,還得利樂,壽命增長,如壽年八萬歲,諸欲隨意。故知殺名不善。

4)又今欝單曰土有自然粳米,衣從樹生,皆由離殺等故。取要言之,眾生所有一切樂具,皆從離殺等生,故知殺等是不善業也。

5)又殺等法善人所捨,若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餘功德人,皆悉捨離,故知不善。


19.問曰:是殺生等善人亦聽,圍陀經中為天祠故聽令殺羊。

1)答曰:此非善人。善人者常求利他,修慈悲心,怨、親同等。如是人者,豈當聽殺生也。

2)是人貪恚濁心,故造此經,求生天上,呪他眾生,以福力故能成是事。

3)又此殺等得解脫者之所不為,故知不善。


20.問曰:得解脫者亦不作餘事,謂過中食等,是事亦可是不善耶?

1)答曰:是罪因緣,故善人亦捨;若法無過,不應捨離。過中食等能害梵行,是故亦捨。

2)有法以體性不善故捨,如殺、盜等。

有法以為不善因緣,是故亦捨,如飲酒、過中食等。故知殺生體性不善。

3)又殺生者多人憎惡,如師子、虎狼及諸怨賊、旃陀羅等。若以此法因緣人所憎惡,豈非不善?

4)又若不殺者,為多人所愛,如行慈悲諸賢聖人。故知殺為不善。


21.問曰:有殺生者,以勇健故為人所愛,如人為王殺諸怨賊,則為王所愛。

1)答曰:以因緣故,非深愛也。如說:若人以惡業令主心歡喜,主若生厭心,反還疑此人。若以惡事生疑,云何名愛?

2)又行不善者,尚不自愛,況他人乎。故知殺生是不善法。

3)又殺等法是打害、繫縛等諸苦惱因,故知不善。


22.問曰:不殺等法亦有苦因,如王勅人令殺怨賊,若不殺者王必害之。

1)答曰:若以不殺便被害者,諸不殺者皆當應死,是人自以違王教故。

若知此人深心不殺,則不加害,反應供養。故知殺等是苦因緣,非不殺等。

2)又行殺等者,死時心悔,故知不善。

3)又行殺等故,人所不信,於同類中尚不相信,何況善人。

4)又行殺等者,尚為同類所譏,況餘人乎。

5)又行殺等者,善人捨遠。如旃陀羅、屠獵師等。

6)又行殺等者,不名樂人。如屠獵者終不以此等業而得尊貴。

7)又善人為功捨離殺等,若非不善,何故為功勤求捨離?

8)又現見殺等有不愛果,當知來世亦得苦報。

9)又若殺等非不善者,更有何法名不善耶?


23.問曰:若殺等法是不善者,則無好身。所以者何?無有不殺生時,若來若去舉足下足時,恒常傷殺細微眾生,亦常以我想而取他物,亦隨自想而為妄語,是故終無好身。

答曰:故作則罪,非不故也。

如經中說:實有眾生於中生眾生想,有欲殺心,殺已得殺罪。盜等亦爾。


24.問曰:如人食毒,故與不故,俱能殺人。又如蹈火,知與不知俱能燒人,刺等亦爾。當知殺生,故與不故俱應得罪。

1)答曰:此喻不然,毒以害身故死,罪福在心,何得為喻?

2)又火刺等若不覺,不能生苦,是故此喻不然。

若無識則不覺痛,有識則覺,如是若無故心,作業不成,有心則成。此喻應爾,

3)又故則有罪,不故則無。

諸業皆以心差別故有上有下,若無故心,云何當有上下?

如醫與非醫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別。

4)又如兒捉母乳則不得罪,以無染心故。若染心捉,則便有罪。當知罪福皆由心生。

5)又若不故心而有罪者,得解脫人亦有不故而惱眾生,是應得罪,則無有解脫,以諸罪人無解脫故。

6)又若不故而有罪福,則一業便應是善不善。

如人為福業時,誤殺眾生,此業則名亦罪亦福。是事不然,當知不故不應有罪有福。

7)又若無心而有業者,云何分別此善?此不善?此無記耶?

皆以心故,有是差別。如有三人俱行繞塔,一為念佛功德、二為盜竊、三為清涼,雖身業是同,而有善、不善、無記差別,當知在心。

8)又有業定報、有不定報,有上中下,有現報、生報、後報等。

若不由心而得罪福,云何當有如是差別?

9)又若離心有業,則非眾生數亦應有罪福。

如風頹山惱害眾生,風應有罪;若吹香花來墮塔寺,便應得福。是則不可,故知離心無罪福也。

10)又外道說:行斷食法,臥於灰土、刺蕀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崖等,以苦因緣而有福德。

+智者難言:若爾,則地獄眾生常被燒炙、餓鬼飢渴、飛蛾投火、魚鼇處水、猪羊犬等常臥糞土,是等亦應得福。

+是人答言:要以故心受此苦惱則有福德,非不故也。地獄等不以福心受燒等苦。

+若不以故心故無福者,亦以無故心是故無罪。

+若以不故心而有福者,地獄等中亦應有福。有如是過。

11)又若不故心而有罪福,則無善人。所以者何?

於四威儀中常殺眾生。此事不可,當知不故則無罪福。

12)又無得好生處,常為罪故,而實有梵王等諸妙好身,故知不故無罪福業。

13)又汝等法中食不淨食則皆有罪。

若深思惟一切飲食皆是不淨食,不淨食皆應得罪,如是觸酒等則非婆羅門。

若不見聞以淨心食便無罪者,當知離心則無罪福。

14)又於天祠中以福心故殺羊,令羊生天,以福心殺故則有福德。若不爾者,一切殺生皆得福得罪。

15)又婆羅門言:或有劫盜無罪,如乏食七日,得從首陀羅取。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亦為生好兒故婬欲無罪。若不以故心,則不應有此等差別。

+故知若人不故與他人毒,何由得罪?

+若故與他毒,毒反消病,則應得福。

+如施人食,是食不消令人死者,是應得罪。若不故而有罪福,是法則亂。

16)又世間人一切事中皆信於心,如即一言能生喜怒,椎打等亦如是,故知諸業皆由於心。

17)又意業最勝,後品當說。故知諸業在心。

18)又若智慧人,雖處五欲而不得罪,皆是意力。所以者何?

+智者見色不起妄想,故無著色之過。聲等亦爾。

+若不起妄想而有罪者,一切見聞盡應有罪。然則意業無用。

+智者以智慧為首,雖受五欲不生貪著,五欲雖在,以心厭故,而能不染,是非意業力耶?

是故無有不故而得罪福。


25.問曰:汝說善不善相謂損益他。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人自將養身,而行福業,是人自食亦有福德。

2)又塔寺非眾生灑掃亦得福。

3)又禮敬等於他無益,但損他功德,不應有福。

4)又非但發心故有福德,隨以衣食利益他人爾時得福,如是行慈悲者不應有福。

5)又若塔寺等非眾生數,若奪財物、若加毀壞,不應有罪。

6)又不現前惡口罵他,不應有罪,以不聞故,何所損減?

7)又於他人但生惡心,不起身口,復何所損?此皆不應得罪。

8)又或自罵、或自殺身、或自邪行亦或得罪,是故善不善相,非但由損益他。


26.答曰:汝言:自將養身有福德者。

1)是事不然,若自供養有福德者,則無有人應供養他,而實求福德者供養他人。

2)又隨自為己,其福轉薄,故知自為不應有福。


27.又汝言:自食為行福業。

若自養身為饒益他,從是心邊能生福德,不由自養而得福也。


28.汝言:塔寺非眾生灑掃亦得福者。

1)是人念佛功德於眾生中尊,是故灑掃。此事亦由眾生故得福耳。

2)問曰:已滅度佛不名眾生。又經中說:佛非有、非無、亦非有無、亦非非有非非無。云何名眾生耶?

答曰:若已滅度不名眾生,是人念佛未滅度時,而為供養,是故得福。如人祭祠父母念生存時,若不爾者,不名供養父母,此事亦爾。


29.汝言:禮敬等於他無益。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禮敬等種種利他,令他尊貴,人所恭敬,是名利益。

亦令他人隨學恭敬,亦得福德。

2)又禮敬他時,自破憍慢,以破不善分故多所利益,亦以顯他功德。禮敬等有如是利。


30.又汝言:禮敬等損他功德。

1)是事不然,以好心禮敬,非如外道為損他故而行禮敬。

2)又如布施,若他不消亦損他功德,然則布施亦不應有福,故禮敬等應深思惟有益則行。

如經說:有一比丘於浴室中手摩他身。佛語諸比丘:此供養者是阿羅漢,受供養者是破戒人。汝等當學,無以師子供養狐等。


31.汝言:不但發心故得福者。

1)心是一切功德之本。若人利他,已利、今利、當利,皆以善心為本。

若人損他,已損、今損、當損,皆以不善心為本。

2)又行慈者,以慈心果報饒益一切,謂風雨隨時、日月星宿不失常度、大海不溢、大火不燒、大風不壞,此皆慈果報力。如經中說:若一切世間皆行慈心,則所欲自然。


32.汝言:劫奪塔寺不應罪者。

是人以眾生心而劫奪之,隨是何塔為劫奪此,以是因緣故,若能為損、若不能為損,皆為主故得罪。


33.若汝心謂於佛不能生惱故無罪者。以惡口等加阿羅漢,不能生苦亦應無罪。

汝言:不現前罵應無罪者。

是事不然,是人以惡心加彼,以惡心故彼雖不聞,若聞必當生苦,是以得罪。


34.汝言:若生惡心不起身口,不應有罪者。

是亦不然,是濁惡心為惱他故生,若他覺知必生苦惱。

如賊來奪人物,雖不覺知亦為惱人故。


35.汝言:自殺、自罵亦得罪者。

1)是事不然,若自苦身而得罪者,則無有人得生好處。所以者何?

人於四威儀中常苦其身,然則一切眾生常應得罪,如惱他人,是故無有得生好處。此事不可,當知不從自身有罪福也。

2)為道因緣故,毘尼中結此戒,若人惡心自殺,以煩惱故得罪。


36.無記業者,若業非善不善,於他眾生無益無損,是名無記。

問曰:何故名無記?

1)答曰:此是業名字。若業非善、非不善者,名曰無記。

2)又善不善業皆能得報,此業不能生報,故名無記。所以者何?

善不善業堅強,是業力劣弱,譬如敗種不能生牙。

3)又報有二種,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無報。


37.問曰:有此中取非愛非憎,是無記報,有何咎?

答曰:佛說報有二種,邪身行得不愛報,正身行得愛報,不說有中。

又福德果報得愛念如意,罪則與此相違。

又苦樂是罪福報,不苦不樂亦是善行果報,故知無記無報。

邪行品第一百一

佛說三邪行: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

1.身邪行

1)身所造惡,名身邪行。

2)是邪行有二種:

一十不善道所攝,如殺、盜、邪婬。

二不攝,如鞭杖、繫縛、自婬妻等,及不善道前後惡業。


2.問曰:是殺生等三不善業,但是身業性耶?

1)答曰:殺罪名殺不善業。是罪,身亦可造,隨以自身殺害眾生。

口亦可造,隨教敕人,令殺眾生。

或以咒殺,心亦可造,有人發心能令他死。盜、婬罪亦如是,但自作得具足罪。

2)又身不善業,以身為相,或口為相,或發心,他則知。以此因緣,亦得造殺等罪,但以多是身所作故,通名身業。


3.口邪行

1)口邪行亦如是,口所造惡業,名口邪行。

2)是中亦有二種:若人決定問時,現前誑他,是不善道所攝。餘不名攝。


4.意邪行

貪、恚、邪見等是意邪行。


5.問曰:何故十不善道中說邪見,三不善根中說癡耶?

答曰:邪見是癡之異名,是癡增長、堅固,名為邪見。癡更無別相,但以顛倒貪著,故名為癡。


6.問曰:經中說:諸邪行得不愛報,正行得愛報,是愛、不愛相不決定。如即一色而有愛、不愛,是故應辯其相。

答曰:樂是愛相。如經中說:福報名樂。

苦是不愛相。如經中說:汝等於罪應生怖畏,以是苦因緣故。


7.問曰:若樂是愛相者,豬犬等以食糞為樂,是福德果耶?

答曰:是不淨福果。如業經說:若非時施、不淨施、輕心、濁心、非福田中。如是等施,得此果報。


8.問曰:若經中說:正行得愛報。何故復說以正行因緣得生天上?

1)答曰:有邪行者亦生天上,或謂生天是邪報。故經中更說正行因緣生於是中。

2)又邪行、正行能得善惡道身,受身已,於中受苦樂。

如邪行因緣,惡道中受苦。正行因緣,天人中受樂。

正行品第一百二

1.正行

1)身所作善,名身正行。口、意亦爾。

2)離殺生等三不善業,名身正行。

離口四過,名口正行。

離意三不善,名意正行。

是離三種律儀所攝,所謂戒、定、無漏律儀。

3)又所有禮敬、布施等善身業,皆名身正行。

所有實語、軟語等,皆名口正行。

不貪等意業,皆名意正行。是名三正行。


2.問曰:外道神仙無報得解脫戒,是人能得戒律儀不?

1)答曰:是諸外道從心生律儀戒,或亦口受。

2)又諸餘人等亦能得戒律儀所攝正行,如壽十歲人受不殺法故,生子壽二十歲。


3.問曰:經中說正行、淨行、寂滅行,有何差別?

1)答曰:又論師言:凡夫善身口意業名為正行。

學人已斷結故,即此正行名為淨行。

無學人斷結,從無結生語,故名寂滅行。

2)又無學人必竟不起不善業,故名寂滅行。如說身寂滅、口寂滅、意寂滅。

3)又人言:此三種行,義一而異名。

但美其質直,故稱正。

離諸煩惱,故曰淨。

離諸不善,故名寂滅。故雖三名,其義不異。


4.問曰:又論師言:但心是寂滅行,非思。是義云何?

答曰:是三種行皆但是心。所以者何?離心,無思、無身口業。


5.問曰:經中說:見正行成就人,則為見天。若見天數,非一切正行者皆生天上,何故如是決定說耶?

1)答曰:言天數故,是事已明。正行者雖不必生天,若生尊貴處,則與天相似,故言見天數。

2)諸正行者皆應生天,或以餘緣所壞是故不生,所謂邪正、雜行。邪行強故不得生天。

如經中佛語阿難:我見有人行三正行而生惡道,是人先世邪行果熟。今雖正行,未具足故。

3)又臨命終時起邪見心,故墮惡道。邪行生善處亦如是。故凡夫法不可信也,當知隨強力業,受生差別。

繫業品第一百三


1.問曰:經中說:有三種業,欲界繫業、色界繫業、無色界繫業。何者是耶?

1)答曰:若業從地獄至他化自在天於中受報,名欲界繫業。

2)從梵世至阿迦尼吒天受報,名色界繫業。

[參考]阿迦尼吒,akaniṣṭha。此云質礙究竟。即色究竟天。<唐音義>

3)從虛空處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受報,名無色界繫業。


2.問曰:無記業及不定報業不在此三種中耶?

答曰:是業及果報皆名欲界繫。所以者何?此法是欲界業、果報故。


3.問曰:欲界法非一切盡是業報,是故不然。

答曰:一切欲界法盡是欲界繫業報。


4.問曰:若爾,則是外道邪論,謂一切所受苦樂皆是先業因緣。

1)又先業果報,謂善、不善業、有報、非報。

2)又精進之功則無所用,若皆是業報,復何勞功耶?

3)及若諸煩惱及業皆是業報,則無得解脫,以業報不可盡故。


5.答曰:汝言:是外道邪論。

1)是事不然。外道說:苦樂好醜,但是先業果報。然則不應復假現在因緣,而實見萬物從現在緣生如種子等,故不得言:一切皆從先業因緣。

2)又從因、從緣,萬物得生,如以種為因、地水空時等為緣。眼識以業為因、眼色等為緣,是故不同外道邪論。


6.汝言:先業果報。

1)是事不然。現見從果有果相續生,如從穀生穀。如是從報生報,有何咎耶?

2)又如不能男人及鳥雀鴛鴦等欲、毒蛇等瞋,當知皆是先業果報。

問曰:若從報生報,是則無窮。

答曰:我說業報三種,善、不善、無記。從善、不善生報,無記不生,故非無窮。

如從穀生穀,於是中從種子生牙,不從䴬等生。如是從善不善報有果報生,不從無記報生。

[參考]《康熙字典·麥部·三》䴬ㄧˋ:《玉篇》麥䴬,麥殻破碎者。


7.汝言:不勞功者。

雖從業生報,要須加功,然後得成。如從得穀業有穀生,然要須種等爾乃得成。


8.汝言:無得解脫。

1)是事不然,得真智故,諸業滅盡。猶如種燋不能復生,故無解脫過。

2)又諸所生法,皆以業為本,若無業本,云何能生?

3)又萬法之生各有定分,如此法必從是人身生,不在餘身。若無業本,云何如是決定差別?


9.問曰:若法但從因生,如從豆生豆,有何咎耶?

答曰:是事亦以業為本,以得豆業因緣故從豆生豆。何以知之?上古時人行善行故粳米自生,故知業為本,故從豆生豆。


10.問曰:是眾生數物則從先業生。

答曰:不然。非眾生數物亦以業為本。一切眾生有共業果報,謂得住處。以業因緣,故有地等。以得明業因緣故有日月等,當知物生皆以業為本。


11.問曰:若生法皆以業為本,有為無漏云何?

答曰:亦以業為本。所以者何?皆是先世有布施、持戒等力之所由,是故亦從業等生。


12.問曰:若無漏法亦從業生,是亦名繫法,是則不可,以經中說有不繫受故。

答曰:無漏法以真智為因,以業為緣,因力大故名為不繫。


13.問曰:何業受欲界報?何業受色界報、無色界報?

答曰:若在欲、色、無色界,起十不善業,則於欲界受報。


14.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亦能起不善業耶?

答曰:彼中能起不善業,經說彼中有邪見,邪見非不善乎?


15.問曰:彼中邪見是無記,非不善也。

1)答曰:非無記。何以知之?佛經中說:邪見是苦惱因。邪見人所起身口意業,有所造作皆為苦報。猶如苦瓠所有四大盡為苦味。如欲界邪見不善,色界、無色界亦以此相,故名不善,以相同故。如婆伽梵志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我於此間能度脫汝。是心口不善在色界起。

2)又餘梵天於彼難佛如是等。

3)又人在色、無色界,謂是泥洹。臨命盡時,見欲色中陰即生邪見,謂無泥洹,謗無上法故,云何非不善耶?以此等故,當知彼中有不善業。


16.問曰:若於彼中起不善業,是業為何處繫?

1)答曰:是不善業受欲界果報故,繫在欲界。

2)善業有上中下,下者受欲界報,中者色界報,上者無色界報。

3)又有人言:四禪所攝善業受色界報。四無色定所攝受無色界報。餘散心起業受欲界報。


17.問曰:云何彼中起善業,欲界受果報?

1)答曰:如此間攝心起善業,彼間受報。如是彼中散心起善業,此間受報。

2)又如色無色界起不善業,欲界中受報,彼中善業亦如是。


18.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繫善業。

1)答曰:是中無此因緣。若在欲界能起色無色善業,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善業耶?

2)又汝等說:在色界中,能生欲界無記心。若能生無記心,何故不能生善心耶?

3)又經中佛語手天子:當念住心受麁相。麁相即是欲界繫心,是人隨以善心聽法禮佛,皆是欲界繫心,若不爾者不名麁相。

4)又是中求念財福,如說:世尊我於三事無厭足故,此間命終生無熱天。謂見佛、聽法、供養僧。求念財福是欲界繫心。

5)又此中有念佛等,非財福故,當知有欲界繫善。

三報業品第一百四


1.問曰:經中佛說三種業,現報、生報、後報業。何者是耶?

1)答曰:若此身造業,即此身受,是名現報。

2)此世造業,次來世受,是名生報。

3)此世造業,過次世受,是名後報,以過次世故名為後。


2.問曰:中陰報業在何處受?

答曰:二處受。次第中陰業在生報處受,以生有差別名中陰故,餘中陰業在後報處受。


3.問曰:是三種業為報定耶?世定耶?

1)答曰:有人言:報定。現報業必現受報,餘二亦爾。雖有此言,是義不然。所以者何?

若爾者,非但五逆名為定報,而六足阿毘曇說五逆是定報。

2)又鹽兩經中亦說不定,有業應受地獄果報,是人修身戒心慧故能現受報。是故此三種業應當世定。現報業不必現受,若受則應現受非餘處,餘二亦如是。


3.問曰:何等業能受現報?

1)答曰:有人言:利疾業受現報。如於佛諸聖人及父母等起善惡業,是則現報。

若業不利而重,是則生報,如五逆等。

亦利亦重則受後報,如轉輪王業、若菩薩業。

2)又有人言:是三種業隨願得報。若業願今世受,是即現受。如末利夫人以自食分施佛,願現世為王夫人。餘二業亦如是。

3)又隨業熟則先受。


4.問曰:過去業云何名熟?

答曰:具足重相是名為熟。


5.問曰:頗有一念起業,次念受報耶?

答曰:無也,漸次當受。如種漸次生牙,業法如是。


6.問曰:若處胎中及睡眠、狂亂等人,能集業不?

答曰:此等有思則能集業,但不具足。


7.問曰:若離此地欲,能起此地業不?

答曰:有我心人皆集此業,若離我心則不復集。


8.問曰:阿羅漢亦禮敬、修福等,此業何故不集耶?

1)答曰:以眾生心故諸業則集,阿羅漢無我心故諸業不集。

2)又阿羅漢心無漏,無漏心者不集諸業。

3)又經中說:斷罪福業名阿羅漢。是人不集罪業、福業及不動業,故業受畢,新業不造。


9.問曰:學人集諸業不?

答曰:亦不集也。所以者何?經說:是人散壞諸業,不積、不集、滅不然等。

有論師言:是學人有我慢故諸業亦集,但以無我智力不必受報。


10.問曰:是三種業於何界可造?

答曰:三界中一切處可造。


11.問曰:不定業有耶無耶?

答曰:有。若業或現報、或生報、或後報,是名不定,如是業多。


12.問曰:若知此三種業,得何利耶?

1)答曰:若能分別是三種業,則生正見。所以者何?

現見有惡行者,而受富樂。善者受苦,於中或生邪見,謂善惡無報。若知此三業差別則得正見。

2)如說偈:

行惡見樂,為惡未熟,至其惡熟,自見受苦。行善見苦,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見受樂。

3)又分別大業經說:不斷殺者得生天上,是人若先世有福,若將命終時發強善心。能如是知,則生正見,是故應知此三種業相。

三受報業品第一百五


1.問曰:經中佛說三種業,樂報、苦報、不苦不樂報業。何者是耶?

1)答曰: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不動業得不苦不樂報。

2)此業不必定受,若受則受樂報,非苦等。餘二亦爾。


2.問曰:是諸業亦得色報,何故但說受耶?

1)答曰:於諸報中受為最勝,受是實報,色等為具。

2)又於緣中說受,如說火苦火樂。

3)或有因中說果,如人施食名施五利。亦如言食錢等。


3.問曰:從欲界至三禪中,得受不苦不樂報耶?

答曰:得受。


4.問曰:是何業報?

答曰:是下善業報,上善業則受樂報。


5.問曰:若爾,何故第四禪及無色定中說耶?

答曰:彼是自地。所以者何?彼中但有是報,更無異受,以寂滅故。


6.問曰:有人言:憂非業報。是事云何?答曰:何故無耶?

問曰:憂但從想分別生,業報不應是想分別故。

又若憂是業報,業報則輕,故非報也。

又此憂離欲時斷,業報不爾,離欲時不斷,是故憂非業報。


7.答曰:汝言:憂從想分別生故非報者。

樂亦是業報,是樂二種,一樂、二喜。亦從想分別生,不應名報。


8.汝言:業報則輕。

1)是憂重過於苦。所以者何?憂是愚人,所有智者則無,是故難除,亦能深生熱惱。

2)又四百觀中說:小人身苦,君子心憂。

3)又此憂要以智斷,身苦樂亦能除。

4)又憂能生三世中惱,所謂我先有苦、今苦、當苦。

5)又憂是諸煩惱住處,如經中為煩惱處故說十八意行,以五識中不生煩惱故。

6)又經中說:以憂為二箭,以受苦重故。

如人一處重被二箭,則受苦倍增。如是癡人為苦所逼,更增憂患以惱身心,故甚於苦也。

7)又愚者常憂。所以者何?是人恩愛乖離、怨憎合會、所求不得等故常憂惱。

8)又此憂從二因生,一從喜生、二從憂生。

+若失所愛物是從喜生,如經中說:佛問波斯匿王:汝愛迦尸憍薩羅國耶?

又說:諸天樂色、貪色,是色若壞,則生憂惱。是名從喜生。

+從憂生者,從所憎事生,亦從嫉妬等生。

未離欲者嫉妬等結常惱其心,如說天人多慳嫉妬。

9)又多眾生憂惱他人,故得憂惱報。如說隨種生果。故知憂是業報。


9.汝言:離欲時斷,故非報者。

是事不然,須陀洹未離欲亦斷地獄等報,可以地獄等報為非報耶?故不可以離欲時斷便名非報。


10.問曰:不苦不樂報業名不動,此業是善應受樂報,何故受不苦不樂報耶?

答曰:是受不動故實樂,以寂滅故名不苦不樂。

又經中說樂受中貪使,彼中貪於彼受中使,故知是樂。

三障品第一百六


1.問曰:經中說三障,業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

1)答曰:若諸業、煩惱及報,能障解脫道,故名曰障。

2)問曰:何者能障?答曰:施、戒、修善,回向三有,此能障道。

3)又定受報業是亦為障。如經中說:若此人必定集受報業,則不入正位。是名業障。

4)又若人煩惱厚利增上常在心中,是煩惱障。

又若人煩惱不可除遣,如不能男等欲,亦名煩惱障。

5)又若地獄等罪惡生處,及隨所生處不能修道,皆名報障。


2.問曰:有人不先明悉前人,不知其善則不布施,謂彼人若由我施得造諸惡,我則有分。如梵志等諸出家人,故出家人不應布施,以新業繫障解脫故。

1)答曰:不然。他作罪福,於我無分。所以者何?

罪福因緣中有多過咎。何者?如眾生是殺因緣,若無眾生何所殺耶?然則死者,應當有罪。

2)又如富者是盜因緣,美色是邪婬因緣,他人是妄語等因緣,偽稱等是欺誑因緣,買者亦應有罪。

3)又受者為施者因緣,亦應得福。若人造井池等,用者皆應得福。然則不應自為福德。

而實不然,是故因緣中不應有罪福。

4)又受者福分應當消盡,則人不應從他受施。所以者何?以福德分貿飲食故。

5)又施者應罪多而福少。所以者何?詎有幾所婆羅門能為善者?

多以三毒濁心深著五欲,不勤修善,是故施者應罪多福少。

6)又梵志等自稱善人,修行法者。是人不能正觀諸法,禪定攝心。若離禪定,心難調伏,是故施者施未離欲人應得罪多。

7)又人供養父母,供給妻子、親屬、知識,皆應得罪,則無有人得福分者。

而實不然,是故罪福不在因緣中。

8)又持戒等法亦利益他,是人不殺生故施一切命,則持戒者得大罪分,以不殺故前人得壽。所作眾惡盡,應是持戒者分。故求福者便當殺生,不應持戒。

9)又人說法令他修福,修福因緣後得富貴,富貴則憍逸,憍逸則造諸惡,此諸惡說法者皆應有分。10)又施因緣令他人富,以富因緣所作諸罪,亦應是施者分。然則梵志不應受施亦不應與,而今梵志但受不與,故知此為邪道。

11)又如諸王如法治民,亦應有罪。

12)又若子為罪而父母有分,則應不生子。

13)又良醫療疾亦應得罪,以其得命,為諸罪故。

14)又天降時雨生長五穀,天應得罪,以多濟育惡眾生故。

15)又施食者亦應得罪,受者或食不消,乃令至死。亦未離欲人以著味故,施者應罪。然則施者常應令受者自立誓言:今食汝食要不為惡,然後當與。若不如是,則施者兩失。


3.問曰:經中亦言:若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以是因緣故此檀越得無量福。若以是因緣而得福者,云何不得罪耶?

1)答曰:若是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檀越施福自得增長,不得定福。

如田良故所收必多,薄則收少。如是福田良故,施報則大,薄則福少。

2)不以受者為福、為罪,而施者得分。

是故不以罪福因緣而得罪福。彼雖為因緣,而罪福要由自起三業。


4.問曰:未離欲人心不自在,必貪著有,故出家人不應行施。

1)答曰:若爾,則出家人持戒等皆有福德,是亦應捨。而實不可,是故布施亦不應捨,但勿回向三有,當為泥洹。

2)又但應遠離煩惱、諸不善業。所以者何?

是諸業因時可防,果時無可如何。是故諸佛常於因時,教化說法,不如閻王於果時方化訶責。


5.問曰:是三業障中,何障最重?

答曰:有人言:報障最重,以不可化故。

有人言:以隨人故,一切皆重。


6.問曰:何者可轉?

答曰:皆可令滅。若可轉者,不名為障也。

四業品第一百七


1.問曰:經中佛說:四種業,黑黑報業、白白報業、黑白黑白報業、不黑不白無報業。為滅盡諸業故,何者是耶?

1)答曰:黑黑報業者,隨以何業生苦惱處,如阿鼻地獄及餘苦惱無善報處,若畜生、餓鬼少分。

2)與此相違名第二業,隨以何業生無苦惱處,如色無色界及欲界人天少分。

3)黑白雜名第三業,隨以何業生苦惱、不苦惱處,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少分。

4)第四業名無漏,能盡三業。

5)若業二世所呵,今呵、後呵,是人為罪,墮在黑闇。無有名聞故名為黑。

又二世苦毒,今苦、後苦,故名為黑。


2.問曰:是業何者能生純苦惱處?

1)答曰:相次為惡,心無有悔,間無有善能消惡業,是名能生純苦惱處。

2)又以邪見心而造諸惡。

3)又於重人為惡,所謂父母及餘善人。

4)又於眾生為惡無所遺惜,如殺眾生,若盡奪財物、若閉牢獄而復斷食、若重拷掠,令無餘樂,如是等業生純苦處。

[參考]拷掠,上音考,下涼尚反。鄭註禮記云:掠謂捶,治人也。蒼頡篇:掠搒也。考聲云:拷,擊也)<一切藏經音義>

5)白白報業者,若人純集諸善,無有不善。此二業勢力最大,餘無能勝。

6)若受黑業報時,不容白報。受白業報時不容黑報。所以者何?

一切眾生皆集善不善,業力相障,故不得並受。如負二人物,強者先牽。

7)第三業弱,善不善雜故,並受報,互相勝故。


3.問曰:有人言:若不善業受惡道報是名初業。色界繫善名第二業。欲界繫天人中雜受報業是名第三業。無礙道中十七學思是第四業。此義云何?

1)答曰:佛自說此業等相,謂若人起罪,身口意行,受苦惱身,生苦惱處,所受諸受皆不隨意。

故知隨令眾生生純黑苦處,是名初業。

2)色無色界則純受樂,欲界天人亦有純受樂者,如經說:有樂人亦有六觸入,天所覺諸塵無不隨意,是第二業。

3)黑白雜行是第三業。

4)一切無漏業皆為盡諸業,以相違故,非但十七學思,名第四業。


4.問曰:無漏實白,何故名不白耶?

1)答曰:此白相異,不同第二業白,是白最勝,無相待故。如說轉輪聖王成就清淨過人天眼,實是人眼勝餘人,故名曰過人。此業亦爾,勝餘白業,故說不白。

2)又有人言:應說名非黑白報業。此則無過。

3)又泥洹名非白,是故此業應名非白。

4)又亦應說非黑非白。所以者何?泥洹名無法,此業為泥洹,故名不黑不白。

5)又世間貴重有漏善業故名為白,以第四業能捨此業故名不白。

6)又此業無黑相故,亦無白相可得。

7)又報白故業名白,是業無報故不名白。

五逆品第一百八


次身受報故名無間,若現受則輕、苦惱報少。以其重故,次第疾墮阿鼻地獄。

五逆由福田德重故名為逆,所謂破僧、惡心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殺父母,以不識恩養,故名為逆。此逆罪但人道中能起,非餘道中,以人有別知故。


1.問曰:殺餘聖人得逆罪不?

答曰:殺聖人者多墮地獄,若殺阿羅漢必應當墮。若人打佛而血不出,亦得重罪,以欲害世尊故。


2.問曰:若人作一逆罪則墮地獄,若作二三亦於一身盡受報不?

答曰:是罪多故,久受重苦,於是中死還生是中。


3.問曰:破僧罪中云何為重?

答曰:若非法知非法,是法知是法,如是心作則名為重。

若非法謂法,法謂非法,是不如先。

又若人於佛所破僧,自稱大師、天人中尊,是亦為重。


4.問曰:若凡夫可破,非是聖人,何名重罪?

答曰:障礙正法故名重罪。


5.問曰:破僧法為幾時?

1)答曰:法不久住,不經一宿。是中梵王等諸天、舍利弗等諸大弟子即還和合。

2)有人言:是五百比丘先世障他得道善根因緣,今得此報。

3)又凡夫人心輕躁故,易可破壞,若但得世間空無我心尚不可壞,況無漏耶?以惡欲在心故造破僧因緣,故求福者應捨惡欲。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說優婆塞有五戒。


1.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云何?

答曰:隨受多少皆得律儀,但取要有五。


2.問曰:離繫縛等何故不名為戒?而但說不殺等耶?

答曰:是眷屬故。


3.問曰:何故不說斷婬,而但說不邪婬耶?

答曰:白衣處俗,難常離故。

又自婬其妻,不必墮諸惡趣,如須陀洹等亦行此法,是故不說全斷婬欲。


4.問曰:離兩舌等何故不名為戒?

答曰:是事細微難可守護。

又兩舌等是妄語分,若說妄語則已總說。


5.問曰:飲酒是實罪耶?

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飲酒不為惱眾生故,但是罪因。

若人飲酒則開不善門,是故若教人飲酒則得罪分,以能障定等諸善法故。

如植眾果必為牆障,如是四法是實罪。離為實福,為守護故結此酒戒。

六業品第一百一十


業有六種,地獄報業、畜生報業、餓鬼報業、人報、天報、不定報業。


1.問曰:何者是耶?

1)答曰:地獄報業者,如六足阿毘曇樓炭分中廣說。

2)又殺生等罪皆為地獄。

3)如經中說:喜殺生者生地獄中,若得為人則受短命。乃至邪見亦如是。


2.問曰:已知十不善道,受地獄報,亦生畜生、餓鬼及人道中,而汝但說生地獄及人中,今當別說何業但受地獄報耶?

1)答曰:即此罪業最重者受地獄報,小輕則受畜生等報。

2)又若具足三種邪行則為地獄,餘不具足業為畜生等。

3)又故作重罪則為地獄。

4)又破戒、破見人,所造惡業則為地獄。

5)又深心為惡,心壞、行壞,是人造惡則為地獄。

6)又造不善業以不善助則為地獄。

7)又若於賢聖造不善業則為地獄。

8)又起不善業,不善修集。如人起不善業,後讚快樂,不欲捨離,則為地獄。

9)又以憎恚心,而造罪業,則為地獄。若為財物,則受餘報。

10)又以邪見心,起不善業,則為地獄。

11)又破戒者,所作罪業,則為地獄。

12)又無慚愧者所作罪業則為地獄。

13)又惡性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譬如濕地小雨成泥。

14)又常行不善者所作惡業則為地獄。

15)又若無急緣而造惡業則為地獄。

16)又若人不得空無我分,深染著故,所造罪業則為地獄。

17)又若人不修身、戒、心、慧,所造惡業則為地獄。

18)又若凡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所以者何?

是人不知陰、界、諸入、十二緣等。以不知故,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不應語而語、應語而不語,不應念而念、應念而不念,是人所作罪業雖少,亦為地獄。

19)又若不見不善中過,是人則能起重罪業,受地獄報。

20)又若人為罪,不依於善,則為地獄。如負債人不依恃王,債主則得便。

21)又若人善業劣弱,所作少罪亦為地獄。如人身中火勢微少,得難消食則不能消。

22)又若人但行不善,無善業雜,則為地獄。如人為賊輕重悉繫。

23)又若捨離一切善根,如象戰時,不護惜首,是人作罪則為地獄。

24)又若行小法,受學小師,是人作罪則為地獄,如貧賤負債,為富貴所牽。

25)又若人常長不善,如負債日息,猶如屠兒獵師等業,則為地獄。

26)又若覆藏罪則為地獄,如瘡內漏。

27)又若人不善久住心中,不能疾滅,則為地獄,如被治毒即能殺人。

28)又若人自作不善亦以教人,開多眾生苦惱門故,則為地獄。如諸國王,及多知識人行惡邪行令多人學,如富蘭那等。

29)又若所作業多惱眾生,如燒林等。

30)又教他人令墮非法,如田獵等。

31)又若人以惡業活命,如賊、魁膾、屠獵師等。

32)又畢竟破戒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至死不捨故名畢竟,

如偈說:畢竟破戒人,如藤鬘樹枝,是人身造惡,自令怨得願。

[參考]dhp.162.

yassa accantadussīlyaṃ māluvā sālam iv’ otthataṃ

karoti so tathā’ ttānaṃ yathā naṃ icchatī diso.

破戒如蔓蘿,纏覆裟羅樹。彼自如此作,徒快敵者意。

[pali 註解]

accantadussīlyaṃ 極端的惡戒。什麼稱為惡戒?在家人從出生即造作十種不善業,或出家人在受戒那天,就犯了戒學上嚴重的過失,稱為極惡戒者。關於此,他在二世或三世可能一直是惡戒的。在目前的文段中,依於惡戒者的六根門生起貪愛,應被理解為惡戒狀態(dussīlya)。在這個例子,貪的惡戒性已經佔據他,而且完全覆蓋他。猶如 māluvā 藤佔滿 sāla 樹,當下雨時,日照時,此藤完全拿走雨水與陽光。sāla 樹被全面破壞。彼人對自己猶如敵人,因為他將自己送往惡趣。

33)又無事而忿,以此忿心而為罪業,則為地獄。若有事而忿罪則不爾。

34)又以瞋起業,是結重故,則為地獄。如經中說:瞋為重罪,而易除滅。

35)又若惡心成性則為地獄,若以因緣而起罪業是則輕微。

36)又若縱逸人所造惡業則為地獄,若為知識所護則得生天。

+如莎婆魁膾臨命終時,舍利弗到其所,是人即以惡眼視舍利弗,不能令異,呼小來前,更以氣噓之,見舍利弗光色益榮,便生念言:此人勝我,不可殺也。即以淨心七反上下視舍利弗,以此因緣七生天上七生人中,後得辟支佛道。

+又如鴦掘魔羅多起罪業,將欲殺母,佛為善知識故即得解脫。

+又如施越以火坑毒飯欲中害佛,佛為善知識故亦得解脫。如是等人雖有惡業,不墮地獄。故說若縱逸人所作惡業則為地獄。

37)又若斷善根不可復治,如調達等,猶如病人死相已現,是人作罪則為地獄。

38)又若人不數為善,將命終時善心難生,是人心悔故墮地獄。

39)又若臨死時,起邪見心,是人以先不善為因、邪見為緣,故墮地獄。如是多有諸業為地獄報。

40)又論師言:一切不善皆是地獄因緣。是不善之餘生畜生等中。

如經中說:佛語比丘:汝等所見眾生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者,當知便為見地獄人。


3.問曰:已知地獄報業,畜生報業何者是耶?

1)答曰:若人雜善起不善業,故墮畜生。

2)又結使熾盛故墮畜生。

如婬欲盛故生於雀鵒鴛鴦等中。

瞋恚盛故生於蚖蛇蝮蠍等中。

愚癡盛故生猪羊等中。

憍逸盛故生於師子虎狼等中。

掉戲盛故生猨猴等中。

慳嫉盛故生狗等中。如是等餘煩惱盛故生種種畜生中。

若有少施分者,雖生畜生於中受樂,如金翅鳥、龍、象、馬等。

3)又口業報多墮畜生。如人不知、不信業果報故起種種口業。

如言:是人輕躁猶如猨猴。則生猨猴中。若言貪餐如烏。語如狗吠。騃如猪羊。聲如驢鳴。行如駱駝。自高如象。惡如逸牛。婬如鳥雀。怯如猫狸。諂如野干。㑦如羖羊。多毛如牛。起如是等惡口業故,隨業受報。

4)又眾生以貪樂故發種種願。如樂婬欲則生鳥等中,若聞諸龍金翅鳥等有勢力故願生其中。

5)又經中說:若於迮狹處死,願得寬處,則生鳥中。若渴死,求水故,生水中。餓死,貪食故,生廁等中。

6)又從愚癡起輕微業,以雜善故,生於蚤虱虫蟻等中。

7)又若教他人令墮邪法,則生無智處,盲生盲死,作死尸中虫。

8)又行雜業故生畜生中,如經中說:諸畜生隨種種心,得種種形。

9)又若起應食草業,如人妄語,自呪誓言:若食此食,令我食草、或言食土,如是等。

10)又若人惡口罵言:汝何不食草食土?是人隨語受生食草土等。

11)又人行不淨施得食草等報。

12)又若人觝債不償,墮牛羊麞鹿驢馬等中償其宿債。如是等業墮畜生中。


4.問曰:已知畜生報業。以何業故墮餓鬼中?

1)答曰:於飲食等生慳貪心,故墮餓鬼。

2)問曰:若人自物不與,何故得罪?

答曰:是慳人,若人從乞,以貪惜故則生忿怒,以此罪故生餓鬼中。

3)又此慳人,若人從乞,有而言無,以妄語故墮餓鬼中。

4)又此人久來修集慳結,見他得利,生嫉妬心故墮餓鬼。

5)又此慳人,見他行施,則憎恚施主言:此乞者以慣得故,必當復來從我乞。

6)又從久遠來修集慳心,既自不施亦遮他與。

7)又若共有物,如寺中僧物及天祠中諸婆羅門物,有人獨惜不欲與人,故墮餓鬼。

8)又若人劫奪壞他飲食故,生無飲食處。

9)又若人無有布施福,隨所生處報無所得,兼有呵罵乞者業故於中受苦。

10)又此慳者,見人飢渴無憐愍心,故所生處常受飢渴。如以慈悲得生天上,如是以恚恨故生惡道中。

11)又深著親屬,愛樂住處,故墮迦陵伽等餓鬼中生,以貪愛是生因緣故。如是等,如業報經中廣說。


5.問曰:已知三惡報業。以何業故生人天中?

1)答曰:若布施、持戒,修善等業,上者生天中、下者生人中。

2)又利根者則生人中,以能行人法故名為人。

3)又雜善業故生人中。此業有上中下、一心不一心、淨不淨等。何以知之?以人有種種差品不同故。如經中說:殺生則短命、盜竊則貧窮、邪婬則家不貞良、妄語則常被誹謗、兩舌則眷屬不和、惡口則常聞惡聲、綺語則人不信受、貪嫉則多婬欲、瞋恚則多惡性、邪見則多愚癡、憍慢則生下賤、自高則矬短、嫉妬則無威德、慳則貧寒、瞋則醜陋、惱他則多病、雜心布施則嗜不美味、非時布施則不得隨意、疑悔則生邊地、行不淨施則從苦得報、非道行婬則得不男形。人中有如是等雜不善業;善業亦與此相違,如不殺得長壽等。人道中有如是等種種不同,故知是雜業報。

4)又以願故得生人中。

5)又人不樂放逸,亦不多欲,好樂智慧,發人身願,則生人中。

6)又若人好樂供養父母及諸所尊,亦知供養沙門婆羅門等,喜為事業,亦好修福,則生人中。於人中若淨業因緣生欝單越。

7)又若人憎惡田宅、舍廬、我所差別,則生欝單越。

8)又若人正行白業不惱他。取財而以布施,亦不貪著。自持戒行,又不破戒前後眷屬,則生欝單越。是善小劣,生拘耶尼。又小不如,生弗于逮。


6.天報業者,是施、戒善上淨故生天。

1)又若人得智慧分,折伏諸結,故生天上。

2)又亦隨雜業故有差別,如人中說。

3)又以願故,若聞天上受樂因緣,所作善業皆願往生,如八福生處中說。

4)若行慈、悲、喜、捨,則生梵世乃至有頂。是中禪定有差品故,報亦差別。

5)若不善斷睡眠調戲等,是人身光則濁,若善除滅光則明淨。

6)又上善業報則生天,以諸所欲隨念即得故。

7)若離色相得無色定,則生無色處。如是等名天報業。


7.不定報業者,下善不善業,是業或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中受。

問曰:餘四道中可得受善業報,地獄云何?

答曰:若小地獄中暫有停息。

如從火地獄得脫,遙見樹林心喜往趣,入此林中,涼風動樹刀劍未墮,爾時暫樂。

或見醎河謂是清水,馳走往趣亦得暫樂。如是等是地獄中善業報分。是名不定報業。

七不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一


七不善律儀,謂殺、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若人於此七事,若具足若不具足,皆名不善律儀人。


1.問曰:何者成就不善律儀?

答曰:成就殺不善律儀,謂屠獵等。

成就盜者,謂劫賊等。

成就邪婬,謂非道行婬及婬女等。

成就妄語,謂歌舞伎兒等。

成就兩舌,謂喜讒謗及讀誦讒書、構合國事等。

成就惡口,謂獄卒等,亦以惡口自活命等。

成就綺語,謂合集言辭令人笑等。

有人言:諸王、宰將、治王事者,常成就此不善律儀。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人作罪相續不息,是名成就不善律儀,王等不爾。


2.問曰:云何得此不善律儀?

答曰:隨行惡業時得。


3.問曰:為從所殺眾生得此律儀?為從一切眾生得耶?

答曰:從一切眾生得。如人持戒,於一切眾生得善律儀,不善律儀亦如是。

若隨殺眾生,得二種無作:一殺罪所攝、二不善律儀所攝,於餘眾生得不善律儀所攝。


4.問曰:是不善律儀幾時成就?

答曰:乃至未得捨心則常成就。


5.問曰:若人從下軟心得不善律儀,若貪等心得,是人常如是成就,為更得耶?

答曰:隨心、隨煩惱因緣更得。此不善律儀念念常得,於一切眾生得起七種。

是七種有上中下故,有二十一種,如是念念常於一切眾生邊得。


6.問曰:是不善律儀云何得捨?

1)答曰:隨受善律儀時捨,死時亦捨。

2)又發深心從今日更不復作,爾時亦捨。

3)有論師言:轉根時捨。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不能男等亦得成就。毘尼中亦說,若比丘轉根不失律儀。當知不以轉根故捨。


7.問曰:五道中何道眾生成就不善律儀?

答曰:但人成就,不在餘道。

有人言:師子虎狼等常以惡業活命,亦應成就。

七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二


七善律儀,不殺乃至不綺語。


1.問曰:於非眾生數得是善律儀不?

答曰:得,但要因眾生。是善律儀三種,戒律儀、禪律儀、定律儀。


2.問曰:何故不說無漏律儀?

答曰:無漏律儀在後二中攝,故不別說。

有論師言:更有斷律儀,謂離欲界時得善律儀。以斷破戒等惡故名曰斷。而實一切律儀皆三中攝。


3.問曰:諸外道等得此戒律儀耶?

答曰:得,此人亦以深心,離諸惡故。戒師教言:汝從今日不應起殺等罪。


4.問曰:餘道眾生得此戒律儀不?

答曰:經中說,諸龍等亦能受一日戒。故知應有。


5.問曰:有人言:不能男等無戒律儀。是事云何?

答曰:是戒律儀從心邊生。不能男等亦有善心,何故不得?


6.問曰:何故不聽作比丘耶?

答曰:是人結使深厚難得道故。

又此人不在比丘中,亦不在比丘尼中,是故不聽。

又彼中亦遮餘人,如睞眼等,是人亦得此善律儀。

[參考]睞眼,說文:目瞳子不正也。蒼頡篇內視也。<一切藏經音義>


7.問曰:毘尼中遮逆罪者、賊住者、污比丘尼等,不聽作比丘。是諸人等亦有善律儀耶?

答曰:是人若為白衣,或得善律儀,如不遮此人修行布施、慈等善法。如是若有世間戒律儀者,有何咎耶?但以是人為惡業所污,亦障聖道,是故不聽出家。


8.問曰:為從可殺等眾生得善律儀、為於一切眾生得耶?

1)答曰:皆於一切眾生邊得。若不爾,律儀則有分,有分則不具足。

2)又此律儀則可增減,亦同尼延子法,謂百由旬內不殺生等。有此等過,是故律儀無有分別。

3)若有人言:我於此人離殺、此人不離。是人不得此戒律儀。

4)有論師言,若分別布施,行慈心等有福德,戒亦可爾,如持一戒亦得戒福,如是於一眾生亦得律儀。


9.問曰:是戒律儀二種,一盡形、二一日一夜。

盡形者,若比丘、優婆塞。一日一夜者,如受八戒。一日一夜是事云何?

1)答曰:是事無定,若一日一夜、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隨能受時得。

2)出家則但應盡形。若言我但一月二月、若但一歲,則不名得出家法。五戒亦爾。


10.問曰:若得善律儀,還破失律儀不?

答曰:不失,但以不善法污此律儀。


11.問曰:但於現在眾生得戒律儀、為從三世眾生得耶?

1)答曰:皆於三世眾生所得。

2)如人供養過去所尊亦有福德,律儀亦爾。是故一切諸佛同一戒品,是律儀無量。

3)如於一眾生得起七種,從不貪等善根起故,亦從上中下心起故,故有多種。

4)如一人,一切眾生邊亦如是,念念常得故有無量。


12.問曰:律儀幾時可得?

1)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儀。

即日受優婆塞戒是第二律儀。

即日出家作沙彌是第三律儀。

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儀。

即日得禪定是第五律儀。

即日得無色定是第六律儀。

即日得無漏是第七律儀。

2)隨得道果更得律儀,而本得不失,但勝者受名。如是則福德益增。

3)以此戒律儀於一切眾生念念常得,故說一日戒律儀,四大寶藏不及十六分中之一。

4)禪律儀、無漏律儀隨心行,戒律儀不隨心行。


13.問曰:有人言:入定時有禪律儀,出定則無。是事云何?

答曰:出入常有,是人得實不作惡法,與破戒相違,常不為惡、善心轉勝,故應常有。


14.問曰:若禪、無色中無破戒法,以何相違名善律儀?

答曰:法應如是,諸仙聖人皆得善律儀。若以破戒相違故有律儀者,則但應從可惱眾生所得善律儀。有如是咎,是故不然。

八戒齋品第一百一十三


八戒齋名優婆娑(upavāsa)。優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宿,故名善宿。

[參考]優波婆娑,upavāsa。譯曰近住。近聖道而住之義。又曰齋。持八齋戒之義。又曰善宿。離不善而宿於善道之義。不拘男女,持八齋戒者之稱。

玄應音義二十三曰:鄔波婆娑,亦言優婆羅娑,此云近住。謂受八戒者,近阿羅漢等善人而住者也。

俱舍光記十四曰:鄔波婆娑,或翻為齋。西方有人,一日持齋亦名鄔波婆沙。共受八齋戒,亦名優波娑沙。<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問曰:何故正說離八事耶?

1)答曰:此八是門,由此八法離一切惡。

2)是中四是實惡,飲酒是眾惡門,餘三是放逸因緣。

3)是人離五種惡是福因緣,離餘三種是道因緣。

4)白衣多善法劣弱,但能起道因緣故,以此八法成就五乘。


2.問曰:是八分齋但應具受、為得分受?

1)答曰:隨力能持。

2)有人言:此法但齋一日一夜。是事不然,隨受多少戒,或可半日乃至一月,有何咎耶?

3)有人言:要從他受。是亦不定,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

4)是戒五種清淨,一行十善道、二斷前後諸苦、三不為惡心所惱、四以憶念守護、五回向涅槃。能如是齋,則四大寶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帝釋說偈,佛訶之:若漏盡人應說此偈。

偈言:六齋神足月,奉行於八戒,此人獲福德,則為與我等。

5)若人齋日受齋,福如帝釋。受此齋法應泥洹果,故漏盡人應說此偈。

6)受齋法中,繫縛桎梏皆應放捨,亦斷一切不善因緣,是名清淨。

[參考]雜阿含1117

1)時,天帝釋知諸天眾皆歡喜已,即說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變之月,受持八支齋,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2)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彼天帝釋所說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變之月,受持八支齋,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此非善說,所以者何?彼天帝釋自有貪、恚、癡患,不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故。

3)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斷諸有結,心善解脫,說此偈言:

若人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及神變之月,受持八支齋,如我所修行,彼亦如是修。

如是說者,則為善說,所以者何?阿羅漢比丘離貪、恚、癡,已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是故,此偈則為善說。


3.問曰:轉輪聖王好受齋法,誰教之者?

答曰:大德天神曾見佛者教之令受。

八種語品第一百一十四


八種語,四種不淨、四種淨。

1.四不淨者,

1)若人見言不見。

2)不見言見。

3)不見謂見。問言不見。

4)見謂不見。問則言見。

如是事倒心倒,故名不淨。


2四種淨者,

1)若見言見。

2)不見言不見。

3)見謂不見。問言不見。

4)不見謂見。問則言見。

事實心實,故名曰淨。聞、覺、知亦如是。


3.問曰:見、聞、覺、知有何差別?

1)答曰:有三種信,見名現在信,聞名信賢聖語,知名比知,覺名分別。

2)三種信慧,此三種慧或皆是實、或皆顛倒,上人不起不淨,但起淨語。

是故下人所用則名不淨。

上人所用故名為淨。

3)有人言:是義中諸正智人皆名為上,不但得道,故凡夫人亦有淨語。

九業品第一百一十五


1.九種業,欲界繫業三種,作、無作、非作非無作。色界繫業亦如是。無色界二種及無漏業。

1)身口所造業名作。

2)因作所集罪福常隨,是心不相應法名為無作。

亦有無作,但從心生。

3)非作非無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為業。

是故若意求後身,此亦名意業,亦名為思,思念後身,故名為業。


2.問曰:若爾,則無無漏思。

答曰:若以此為思,則無無漏也。


3.問曰:是無作雖從身生,當有多少差別不?

答曰:若一切身分皆起作業,因此則集多無作,得大果報。


4.問曰:是無作在何處?

1)答曰:業道體定集,無作或有或無,餘則待心,若強心則有,軟心則無。

2)又此無作,亦從願生,若人發願:我要當布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無作。


5.問曰:是無作幾時得?幾時失?

1)答曰:隨所作事在。若起園林、塔寺等施,隨施物不壞,爾時常隨。

2)又隨心不息,如人發心:我應常作此事,若會同、若衣施。如是等事在心不息,爾時常得。

3)又隨命未盡,如人受出家戒,爾時常得。


6.問曰:有人言:但欲界中,從作生無作,色界中無。是事云何?

1)答曰:應在二界。所以者何?

色界諸天亦能說法、禮佛及僧。如是人等,云何不從作業生無作耶?

2)又有人言:隱沒無記無無作。

是事不然,隱沒無記是重煩惱,是煩惱集則名為使。

但不隱沒無記無無作。所以者何?是心下軟不能起集,如華能熏麻非草木等。

3)有人言:過梵世上無有能起作業心。所以者何?覺觀能起口業,彼無覺觀,但用梵世心能起口業。

是事不然,眾生隨業受身,若上地生不應用梵世中報,故知以自地心能起口業。

4)又汝說:彼無覺觀。後當說有。


7.問曰:聖人斷結未盡,能起作業不?

答曰:聖人不能起實罪業。


8.問曰:狗等眾生音聲是口業不?

1)答曰:雖無言辭差別,從心起故,亦名為業。

2)又若現相、若號令、若簫笛等音皆名口業。是身口業要由意識能起,非餘識也。

是故人有自見身業、自聞口業,以意識所起,業相續不斷,故自見聞。

十不善道品第一百一十六


1.殺生

經中佛說:十不善業道,謂殺生等。五陰和合名為眾生,斷此命故,名為殺生。

1)問曰:若此五陰念念常滅,以何為殺?

答曰:五陰雖念念滅,還相續生。斷相續故,名為殺生。

又是人以有殺心故,得殺罪。

2)問曰:為斷現在五陰故,名殺生耶?

答曰:五陰相續中有眾生名,壞此相續故名殺生,不以念念滅中有眾生名。

3)問曰:有人依官舊法,殺害眾生。或為強力所逼,強殺眾生,自謂無罪,是事云何?

答曰:亦應得罪。所以者何?是人具足殺罪因緣。以四因緣得殺生罪:一有眾生;二知是眾生;三有欲殺心;四斷其命。是人備此四因,云何無罪?


2.

盜名,若此物實屬此人,而劫盜取,是名為盜。是中亦有四種因緣:一是物實屬他;二知屬他;三有劫盜心;四劫盜取已。

1)問曰:有人言:伏藏屬王,若取此物,則於王得罪。是事云何?

答曰:不論地中物,但地上物應屬王。所以者何?給孤獨等聖人亦取此物,故知無罪。

又若自然得物,不名劫盜。

2)問曰:若一切萬物皆共業所生,劫盜何故得罪?

答曰:雖從共業因生,因有強弱。若人業因力強,又勤加功,此物則屬。

3)問曰:若人於塔寺眾僧所,奪取田宅等物,從誰得罪?

答曰:雖佛及僧於此物中無我所心,亦從得罪。以是物定屬佛、僧,於中生惡心,若劫、若盜,是故得罪。


3.邪婬

邪婬名,若眾生非妻,與之行婬,是名邪婬。

又雖是其妻,於非道行婬,亦名邪婬。

又一切女人皆有守護,若父母、兄弟、夫主、兒息等,出家女人為王等守護。

1)問曰:婬女非婦,與之行婬,云何非邪婬?

答曰:少時為婦。如毘尼中說是少時婦乃至以一鬘遮故。

2)問曰:若無主女人自來求為妻者,是事云何?

答曰:若實無主,於眾人前,如法來者,不名邪婬。

3)問曰:若出家人取婦,免邪婬不?

答曰:不免。所以者何?無此法故。出家法常離婬欲,但罪輕於犯他人婦。


4.妄語

妄語者,若身口意誑他眾生,令虛妄解,是名妄語。

佛為重罪故說眾中定問,名為妄語。乃至一人問時,亦名妄語,豈須眾人耶?

又隨所欲誑人,於此人得罪。若人語他人言:我語某甲如是事。事雖不實,不名妄語。

又妄語隨想,若見無見想,問言不見,無妄語罪。如毘尼中說。

1)問曰:若人事倒不見言見,云何非妄語耶?

答曰:一切罪福皆由心生,是人於不見事中而生見想,是故無罪。如於實眾生中無眾生想,非眾生中生眾生想,不得殺罪。

2)問曰:如實有眾生生眾生想,乃得殺罪。如是若見生見想,則應無罪。非不見,見想而得無罪。

答曰:是罪因心、因眾生生。

是故,雖有眾生無眾生想,則不得罪,以無心故。

若無眾生有眾生想,以眾生無故,亦不得罪。

若有眾生有眾生想,因緣具故,得殺生罪。

若於見事中,生不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不倒故,不欺眾生。雖為事倒,亦名為實。

若不見事中,而生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倒欺誑眾生,事雖不倒亦名妄語。


5.兩舌

兩舌名若人欲別離他,而起口業,是名兩舌。

1)若無別離心,他聞自壞,則不得罪。

2)若善心教化,令離惡人,雖為別離,亦不得罪。

3)若不以結使濁心,雖復口言,亦不得罪。


6.惡口

惡口名若人苦言,無所利益,但欲惱他,是名惡口。

1)若憐愍心為利益故,苦言無罪。如無事加惱是則有罪。

依方針灸,雖苦非罪,苦言亦爾。

諸佛賢聖亦為此事,如言癡人等。

2)又若無結使濁心,雖為苦言,不名為罪。如離欲人等。

若以善心,苦語中起煩惱,即時得罪。


7.綺語

1)綺語名若非實語,義不正,故名為綺語。

2)又雖是實語,以非時故,亦名綺語。

3)又雖實而時,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亦名綺語。

4)又雖言實而時亦有利益,以言無本末,義理不次,亦名綺語。

5)又以癡等煩惱,散心故語,名為綺語。

6)身、意不正,亦名綺業。但多以口作亦隨俗,故名曰綺語。

7)餘三口業皆雜綺語,不得相離。

若妄語,而非苦言,亦不別離,則有二種:妄語、綺語。

若是妄語,亦欲別離,而不苦言,則有三種:妄語、兩舌、綺語。

若妄語、苦言,不欲別離,亦有三種:妄語、惡口、綺語。

若妄語、苦言,亦欲別離,則具四種。

若無妄語、苦言、亦不別離,但非時語、無益語、無義語,則但是綺語。

是綺語微細,難可捨離,但有諸佛能斷其根。是故,但有諸佛獨稱世尊,言則信受,餘無及者。


8.何用復說三意業?

1)問曰:已說七種業道,何用復說三意業耶?

+答曰:有人言:謂罪福要由身口,非但從心。是故說心亦是業道。是三種意業力故,起身口惡業。

+是三種雖重,以意業微細,故在後說。

+雖一切煩惱能起惡業,此三但為惱眾生,故名不善業道。

+若中下貪,不名業道。是貪增上,深著他有,方便欲惱,能起身口業,故以貪嫉為業道,恚、癡亦爾。

+又若說癡即說一切煩惱,此中但為能起身口,侵惱眾生,故說三種。

2)問曰:何故名癡為邪見耶?

答曰:癡有差別。所以者何?非一切癡盡是不善。若癡增上,轉成邪見,則名不善業道。

3)一切不善皆由此三門。

若人為財利,故起不善業,如為金錢殘殺眾生。

或以瞋故,如殺怨賊。

或有不為財利,亦不瞋恚,但以癡力不識好醜,故殺眾生。

4)問曰:經說:惡道因緣有四:隨貪、隨恚、隨怖、隨癡行故,墮諸惡道。今此中何故不說隨怖起惡業耶?

答曰:怖是癡所攝。若說隨怖,即是隨癡。所以者何?智者乃至失命因緣尚不起惡業。

又是事先已答,謂煩惱增長能起身口業,爾時名不善道。是三多起不善故。

5)問曰:何故名為業道?

答曰:意即是業於此中行故名業道。先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三業道非業,七業亦業亦道。


9.雜論

1)問曰:亦有鞭杖及飲酒等諸不善業,何故但說十耶?

答曰:此十罪重故說。

又鞭杖等皆是眷屬先後,飲酒非是實罪,亦不為惱他。設令他惱,亦非但酒也。

2)問曰:是不善道為在何處?

答曰:悉在五道。但鬱單越無邪婬,以三事起,以貪欲成。餘以三事起,亦以三事成。

3)問曰:聖人能起不善業不?

答曰:亦起意不善業,不起身口。

又意業中亦但起瞋心,不起殺心。

4)問曰:經中說學人亦咒人言滅令汝斷種。此事云何?

答曰:亦有經說阿羅漢咒。是漏盡人煩惱根斷,尚不起心,況當咒耶?言學人咒亦應如是。

又聖人於不善業得不作律儀,云何當作不善?

又此聖人不墮惡道,若能起不善,則亦應墮。


10.諸聖何故不墮?

問曰:若諸聖人今世不造不善業故,不墮惡道。過去世中,有不善業,何故不墮?

1)答曰:是聖人心中,實智生時,諸惡道業皆已羸劣,猶如敗種不能復生。

2)又三毒二種:一能得惡道;一則不能。

能入惡道者,聖人斷盡。

以業、煩惱故得受身。聖人雖有諸業,煩惱不具足,是故不墮。

3)又是人依大勢力,所謂三寶能消大惡,如人依王債主不惱。

4)又是人智慧明利能消惡業,如人身中火勢盛故,難消能消。

5)又此人有多方便,或念諸佛、或念慈悲諸善業,故得脫諸惡,如多方詐賊依諸險難則不可得。

6)又此聖人知得解脫道,如牛王行,如鳥依空。

7)又長夜修習諸善法,故不墮惡道。如經中說:若人常修身、戒、心、慧,地獄報業能現輕受。

8)又如偈說:行慈悲心,無量無礙,諸有重業,所不能及。

9)又此聖人心,不善業不能堅固,如一渧水墮熱鐵上。

10)又此聖人善業深遠,如桓殊羅樹根。

11)又此聖人善多惡少,少惡在多善中則無勢力,如一兩鹽投之恒河不能壞味。

12)又此聖人富信等財,如貧窮人為一錢受罪,富貴者雖為百千亦不得罪。

13)又入聖道故得為尊貴,如貴人雖罪不入牢獄。

14)又如虎狼犬羊及尊卑共諍,大者得勝。

15)又此聖人心宿聖道,諸惡道罪不能復惱,如王宿空舍,餘人無能入者。

16)又此聖人行自行處,惡道罪業不能得便,如鷹鵽喻。

17)又聖人繫心四念處,故諸惡道業不能得便,如圓瓶入鈙。

18)又具二種結,故墮惡道,隨業受報。聖人斷一種,故不墮惡道。

19)又此人常受善業報,故諸惡道業不能得便。

20)又如先六業品中說地獄業相,聖人無因緣故不墮惡道。

十善道品第一百一十七


十善業道,所謂離殺乃至正見。是十事戒律儀所攝。一時得禪,無色律儀所攝。亦一時得離名善業道,即是無作。

問曰:餘禮敬、布施等福是善業道,何故但說離名業道耶?

1)答曰:以離勝故,是十種業於施等為勝。所以者何?以布施等所得福報,不及持戒。如十歲人,以離殺因緣,增益壽命。

2)又十不善業是實罪,故離名實福。

3)又後三善業是眾善之本,是故施等諸善皆業道所攝。

4)又是業道有離鞭杖等,先後合說故,一切諸善皆在中攝。

過患品第一百一十八


問曰:不善業有何過患?

1)答曰:以不善業故,受地獄等苦。

如經中說:殺生因緣故墮地獄。若生人中,則受短命。如是乃至邪見。

2)又以不善業因緣故,久受苦惱。如阿鼻地獄過無量歲,壽命不盡。

3)又眾生所有一切諸惡、敗壞、衰惱,皆由不善。

4)又未曾見不善業有大利益,如屠獵師等終不以此業而得尊貴。

汝意或謂以壞賊因緣,而得富貴。是事先三業品中已答。

5)又行不善者,受呵責等諸苦惱分。

6)又令他人得所惡事,名為凶暴。是故,應離此不善業。

7)又經中說:殺有五失:人所不信,得惡名聞,遠善近惡,死時心悔,後墮惡道。

8)又殺生因緣樂少苦多。

9)又行不善業,染污人心,世世積集,久則難治。

10)又行不善者,從冥入冥,流轉三塗,永不得出。

11)又行不善者,空受人身,如採藥雪山而收毒草,是為極愚。

如是以十善道乃得人身,但不行善尚為大失,況起惡業。

12)又行不善者,雖自愛身,而實不自愛。雖自護身,實非自護,以起自惱業因緣故。

13)又是人遇身,猶如怨賊,自令苦故。

14)又若行不善,則自賊其身,況他人耶?

15)又行不善業,今雖不現,果報則著。是故,雖少亦不可不信,如毒雖少亦能害人。如債雖少,漸漸滋息。

16)又為惡於人,人常不忘。是故為作雖久遠,亦不可信。

17)又行不善者,名為不樂樂。以行不善故,失人天樂。不樂樂者,愚之甚也。

18)又行不善者,苦劇可愍,現受心悔等苦,後則受惡道苦。

19)又不善業果,飛虛隱海,無得脫處,如金鎗追佛。

20)又一切不善皆由癡起,故有智者不應隨也。

21)又經中說:放逸如怨,能害善法,故不應隨。

22)又不善業,諸佛、菩薩、應真、賢聖、五通神仙,及明罪福者,無不呵毀,故不應造。

23)又現見惡心熾盛,則情志迷亂,惱悶痛苦,面色變異,人不喜見,況起身口!

以此等緣,故知不善有無量過患。

三業輕重品第一百一十九


三業中何者為重?身業耶?口業耶?意業耶?


1.身、口業重的問難

1)問曰:有人言:身、口業重非意業也。所以者何?身、口業定實故,如五逆罪皆因身口所造。

2)又身、口能成辦事。如人發心殺此眾生,要以身口能成其事,非但意業得殺生罪,亦非但發心得起塔寺梵福德也。

3)又若無身口,但意業者,則無果報。如人發心我當布施,而實不與則無施福。

4)又非但隨願,事得成辦。如人發願為大施會,而實不與,則無會福。若心業大者,應得施福,然則業報錯亂。

5)又毘尼中無意犯罪。若意業大,何故不犯?

6)又若發心便得福者,福則易得。行者何故捨此易業,而為施等難行業耶?

7)又若然者,則福無盡。如人但空發心,竟無所用,何所盡也。以財物有量故,福可盡。

8)又不但發心能損益他。如飢渴眾生要須飲食,非心業能除。

9)又世間人衰利大甚,以心輕躁難制伏故,無惡不起,則己受重衰。若發善心,欲造福業,則己獲大利。是則過甚。

10)又若意業大,發心欲殺生,則墮地獄。如是,雖久集戒等,復何所益!

11)又行持戒等諸善功德,無有安隱。所以者何?但一發心,便得罪故。

12)又經中說:身口業麤故先斷,斷麤煩惱,故得心定。

13)又發婬心,則為婬已,便應犯戒。若發心不名婬者,離此婬心更有何法名為婬耶?

14)又所起作業皆由身口,不以意業。如欺他人,必由口業得妄語罪。

15)又如先說四種因緣得殺生罪,謂有眾生,有眾生想,有欲殺心,斷其命。以四事成罪,當知不以意業為重。

16)又如佛言: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惡業,思惡業耶?故知但身口業惡,非意業也。


2.意業為重

答曰:汝言:身口業重,非意業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經中佛說:心為法本,心尊心導,心念善惡,即言即行。故知意業為重。

[參考]dhp.01.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 anveti cakkaṃ 'va vahato padaṃ.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語或行業,是則苦隨彼,如輪隨獸足。

[pali 註解]

mano 依照南傳對心的分類,有八十九心,但此中指欲界五十四心中十二不善心的兩瞋根心(domanassa-sahagata-paṭigha-sampayutta-citta)

pubbaṅgamā 指法(心所)是以心為前行者。

dhammā 法有四個用法:

guṇa-dhammā 道德就是法,如:法、非法這些會導致到善惡趣。

desanā-dhammā 教法就是法,如:諸比丘!我將為你們說法,此法初善、中善、後亦善。

pariyati-dhammā 教典就是法,如:諸比丘!有些居士精通法(經與頌)

nissatta-nijjīva-dhammā 法就是沒有生存的所依,沒有生存的靈魂主體[就是無我、空],如:釋尊說:僅有法就是五蘊。此中的法,指的是五蘊中的受、想、行蘊。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諸法意先行,因為每一個心所生起的時候,心是帶頭的。

問:意如何是心所的前行?因為心與心所同一所緣、同一依處、同生、同滅,是同一時刻,如何會有前或後?答:因為意是心所的生起緣(uppādapaccaya)。如一群人一起活動,有人會問:誰是帶頭的?此人是因,其他人靠此人才能做某些活動。所以,此處的意為諸法的前行,是指意是諸法的生起緣;意不生起,其他心所不能生起;但當某些心所(cetasika)未生起時,心卻會生起。

manoseṭṭhā 若以影響力而言,意是最主要的。如一群賊中,首領是最主要的。

manomayā 若以來源而言,心所法是從意生起。如同木製品就是由木頭作的。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中性的心是有分心(bhavaṅga-citta)。如清淨的水加入藍色顏料,變為藍水。但其餘的清水就不會,或在加入顏料之前水也是清澈的。同樣的,心也會被染污,但清淨的心與有分心則不是。因此,釋尊說:諸比丘!心是清淨的,它因被染污而成為染污。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具足染污心,當說話的時候,就會犯四種不善語業(vacīduccarita);做事的時候,就會犯三種不善身業(kāyaduccarita);如果不說、不作的時候,會令三種不善意業(manoduccarita)產生作用;如此,為他所牽動的十不善業道(akusalakamma)就具足了。

tato naṃ dukkham anveti 由此三類不善業(duccarita),苦降臨到那人身上。由於不善業的力量,必然的結果是身心苦受會跟著來。不管是生理上為基本的苦與其他為基本的苦,或是在四惡趣(apāya)或人趣中,這些苦受會導致此人處在黑暗的狀態中。

cakkaṃ ’va vahato padaṃ 如同車輪跟隨拉車的牛跡一樣。牛可能要拉著軛一日、五日、十日、半月或一月,但他不能將車輪往後退或捨離車輪。如果他試著從前面脫離,軛會套著頸子;如果他試著從後面脫離,輪子會碰到他後面。如此,車輪限制他的行動,步步地跟在他後面。同樣的,因染污心而犯十不善業的人,身心的苦受會跟隨著,不管此人在地獄(niraya)中或其他地方。

2)又意差別故,身口業有差別。如上中下等,離心無身口業。

3)又經中說:故起作業,必應受報。

4)又說:七種淨福。三種但用意業,此七淨福於財福為勝。

[參考]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七財,信財,戒、慚、愧、聞、施、慧財。阿難!此七財,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七財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5)又慈是意業,經說:慈心得大果報。

如經說:我昔七歲修集慈故,於七大劫不還此間。故知意業為重,則能遍覆一切世界。

6)又意業為重,如意業報故壽八萬大劫。

7)又意業勢力勝身口業。

如行善者將命終時生邪見心則墮地獄。

行不善者死時起正見心則生天上,當知意業為大。

8)又經中說:於諸罪中邪見最重。

9)又說:若人得世間上正見,雖往來生死,乃至百千歲,終不墮惡道。

[參考]雜阿含788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10)又意業力勝身口業。

如和利經中說:外道神仙起一瞋心,即滅那羅于陀國。如檀特等諸嶮難處,皆是仙人瞋心所作。

11)又意業能即得果報。

如經中說:若是人今死,即入地獄、即生天上,如[*]鉾離手。

12)又此意業積集垢法,乃至入阿鼻地獄。積集善法乃至泥洹。

13)又心有報故身口得報,以不故業,無果報故。

14)又不離意業有身口業報,若意依身口行善不善名身口業。

離身口業意業有報,離意業身口無報,故知意業為重,非身口業。


3.汝雖言:身口業定實,如五逆罪皆身口所作故名重者。

1)是事不然,以思重、事重故業重,非身口重故重。

2)又以心決定故業則定實,如但以心力入正法位,亦以心力能具逆罪。

若無心者,雖殺父母亦無逆罪,故知身口無力。


4.汝言:身口能辦事者。

是亦不然,以事訖名辦。若奪他命已,得殺生罪。非起身口業時,事訖時要須心力,是故非身口也。


5.汝言:但空發心無果報者。

是事不然,如經中說:發強心故即生天上,即下地獄。

云何言意業無果報耶?


6.汝言:非但以願能成事者。

是亦不然。

又人深發善心,勝大會福。


7.汝言:意無犯罪。

是亦不然,若發惡心即時得罪。如佛說有三種罪,身、口、意罪。

故知但發惡心不得無罪,但不結戒,以難持故。

麁罪持戒能遮,細罪定等能除。


8.汝言:罪福易者。

是事不然,人以心力薄故捨易為難。

如慈心等其福甚多,非布施也。但以眾生智力劣弱不能行慈等意業,故為施等,以雜華香等諸供養等具淨心難得故。


9.汝言:福無盡者。

亦以此答。是人若有智力,則能得無盡善法。


10.汝言:意業無所損益。

1)是事不然,以身口業皆為意業所導故不名勝,以隨力所起是則為勝。

2)又諸利益皆由行慈心者。所以者何?以行慈力故,風雨順時百穀成熟。

如劫初時粳米自生,至十歲人時是事皆無,云何言慈心無利益耶?

3)又行慈者能盡一切不善業根,由不善業有諸衰惱,云何言行慈無大利益?

若一切眾生行慈心者盡生善處,一切自然不須加功,故知慈福最為深厚。

4)又或時以慈布施利益眾生,或但以慈利。

5)又行慈者,眾生若觸其身,若入影中皆得快樂,當知慈福勝於施等。


11.汝言:衰利太甚。

是先已答,謂以意力損益眾生,故知意業為重。


12.汝言:久集戒等無所益者。

1)是亦不然,所以者何?以意淨故則持戒淨;若意不淨戒亦不淨,如七種婬經中說。

2)又戒清淨得大果報。如經說持戒者所願隨意,謂戒淨故。

3)又若淨持戒得安隱心,非餘法也。


13.汝言:身口業麁故先斷。

是事不然,以微細善得大果報,如禪定中思。


14.汝言:若發婬心便應犯戒。

是事不然,若人意業不淨則戒亦不淨。

又得罪福異,結戒法異。


15.汝言:所起作業由身口者。

皆以總答,謂身口業法異、意業法異,身口業要由作者成,如以四因緣成殺生罪,不離心業。

又世間眾生謂身口業惡,意業不爾。

又意業不加於人,亦不可得有。

又先說罪福相。以是相故,但意業重,非身口也。

明業因品第一百二十


論者言:已略說諸業。業是受身因緣,身為苦性,故應滅之。欲滅此身,當斷其業,以因滅故果亦滅。故知因形有影,形滅則影滅。是故若欲滅苦,當勤精進斷此業因。


問曰:從業受身是事應明。所以者何?

或有人言:身從波羅伽提生。

有言:從自在天生。

或言:從大人生。

或言:從自然生,是故應說因緣。云何知從業生耶?

1.答曰:是事已種種因緣破,當知從業受身。

2.又萬物有種種雜類,當知因亦差別,如見粟麥等異知種不同。自在天等無差別故,當知非因;業有無量差別,故受種種身。

3.又諸善人皆信因業受身。所以者何?

是人常行施、戒、忍等善法,離殺生等諸不善法,故知從業受身。

4.又若因業受身,是則可返,得真智故邪智則斷。邪智斷故,貪恚等諸煩惱斷。諸煩惱斷故,能起後身業亦斷,是則可返。自在等因中則不可返,以自在等不可斷故,故知從業受身。

5.又現見果與因相似,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從不善業得不愛報,從善業得愛報;自在等因中無此相似,是故業為身本,非自在等。

6.又今現見萬物皆從業生。以惡業故,受打捕、繫閉、鞭杖、死等諸苦。善業因緣,受名聞、利養等樂。隨意愛語者,得隨意受報,故知從業受身,非自在等。

7.又世間人自知萬物從業因生,故起稼穡等業。亦為施、戒、忍等諸福德業。無有閑坐而從自在望所欲者,故知從業得報。

8.又若人雖說因自在等,而猶依諸業,謂自苦身及受齋等,故知以業為因。

9.又若事不現,應隨他教,謂聖人所行,一切賢聖皆依戒等善法,知從業因有世間故。

若離戒等亦無聖人,無有聖教違背業者,故知從業受身。

10.又行戒等諸善業故,能成神通變化等事,故知以業為因。

11.又地獄等諸惡趣中瞋惱等多,故知由瞋惱等有諸惡道,如樹上見果,知樹是因,故知業為身本。

12.又惡道中癡等力強,當知煩惱是惡道因,一切不善皆由癡故。

13.又生諸惡道多,生善處少,眼見殺等惡行者多,行善者少,故知殺等事是惡道因。

14.又殺等事,善人所呵棄而不為,善人必知殺等有惡果故呵棄不為,若知無惡果,何故棄耶?

15.又諸善人心,若起惡即勤制止,以懼惡報故,當知殺等必有惡報。若不爾者,應隨意所作是最為樂,則殺可食眾生、奪他財物、婬犯他妻是亦為樂。以懼來世苦故遠離斯事,故知從業有身。

16.又修習正智,盡有漏業,則不受身,故知業是其本。

17.又阿羅漢雖有諸有漏業,修正智故,業則不集。故知業為身因,身因滅故身亦滅。

18.又知四諦故依諦煩惱永不復起,以不起故則無有身。智者如是思惟則欲知四諦,故知業為身因。

19.又若因緣不具則不受身,如地乾種焦則一切牙不生,如是識處地無愛水潤,業種為真智所焦,後身牙則不生。智者知是事故,欲乾識處地、焦業種子,則勤加精進,故知業是受身因緣。業論竟。


集諦聚中煩惱論煩惱相品第一百二十一

論者言:已說諸業,諸煩惱今當說。垢心行,名為煩惱。

1.問曰:何謂為垢?

1)答曰:若心能令生死相續,是名為垢心。

2)此垢心差別為貪、恚、癡等。是垢心名為煩惱,亦名罪法,亦名退法,亦名隱沒法,亦名熱法,亦名悔法,有如是等名。

3)是垢心修集,則名為使,非但垢心生時名使。

4)煩惱名貪、恚、癡、疑、憍慢及五見,此十差別有九十八使。


2.貪名喜樂三有,亦喜樂無有是名為貪。

如經中說:欲愛、有愛、無有愛。無有名斷滅,眾生為苦所逼,欲滅陰身以無為樂。


3.問曰:喜樂是受相,非貪相也。

如經中說:今喜、後喜義,言今世受樂,後亦受樂。

又說今憂、後憂義,言:今世受苦,後亦受苦。

又如天問中言:有子則喜。佛答:有子則憂。如是等。

1)答曰:貪為喜分。

2)如經中說:受因緣愛樂,受中貪使,揣食中有喜、有貪,喜盡故貪盡。

3)當知貪為喜分,是則無咎。何以知之?

如經中說:集諦者,謂渴是也。

何謂為渴?謂欲得後身。

是渴何相?謂依止貪,欲得種種。


4.問曰:若說欲得後身是渴相者,何故復說依止於貪欲得種種?

答曰:更有渴相。

若言:欲得種種,是總相說。欲得後身,是別相說。

離欲人亦有欲得種種,謂渴欲得水等,是非集諦所攝。

若依止貪,欲得後身,是渴名集諦所攝。


5.問曰:若渴亦是喜,貪亦是喜,何故說依止貪耶?

1)答曰:初生名渴,增長名貪,故言依止。如經中說:喜繫世間,是故喜即是貪。

2)又經中說:除滅貪憂諸不善法。是中貪即是喜,憂即是瞋。如說:瞋為憂,則知亦說喜為貪。是故,十八意行中,不說煩惱但說諸受,故知喜分是貪。

3)又凡夫離貪,不能受樂。離瞋,不能受苦。離癡,不能受不苦不樂。何以知之?第三受中說:凡夫人於此受中,不知集、不知滅、不知味、不知過、不知出。故於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是凡夫人常不知此五種法,故常於不苦不樂受中,為無明使使。無明使者,即是不知性受行也。如是凡夫苦樂心行亦即是貪恚。

4)又若初來在心名受,增長明了名為煩惱。

5)又下軟心名受,即此心增上名曰煩惱。

貪相品第一百二十二


1.論者言:是貪九結中,通三界繫,名為愛。

1)於七使中,分為二種:欲貪、有貪。所以者何?

有人於上二界生解脫相,是故佛說是處名有。有名為生,若無貪則不生。是故別說有貪,非但欲貪。

或謂但欲貪是名煩惱,盡欲貪名得解脫。故佛說禪、無色中,亦有有貪,佛示彼中有微細縛,是故別說是貪。

2)於十不善道及四縛中,名為貪欲。貪欲,名欲得他物。

3)於五蓋及五下分結中,名為欲欲。欲欲名欲。

4)於五欲、三不善根中,名為貪不善根。貪不善根,名能生長諸不善法。

5)是貪,若非法行,名為惡貪。

如劫盜他物,乃至取塔寺及眾僧物。

若未死眾生,欲食其肉。

若欲婬母、女、姊妹、師婦、出家人及己妻非道,是名惡貪。

6)若己物不欲捨,是名為慳,即此貪。

7)若實無功德,欲令人謂有,是名惡欲。

8)若實有功德,欲令人知,是名發欲。

9)若欲得多施、多物,是名多欲。

10)若得少施、少物,求好無厭,名不知足。

11)若深著種姓、家屬、名色、財富、少壯、壽等,名為憍逸。

12)若貪四供養,名為四愛。

[參考] 法蘊足論,雜事品第十六。舍利弗阿毘曇論,煩惱品第十一。


2.種類

1)又是貪二種:一欲貪;二具貪。

2)又有二種:一我貪;二我所貪。一緣內;二緣外。上二界貪一向緣內。

3)又有五種:一色貪;二形貪;三觸貪;四威儀語言貪;五一切貪。

4)又色、聲、香、味、觸貪,名五欲貪。

5)又於六觸生愛,名六塵貪。

6)又於三受中貪,

樂受中,有欲得貪、有守護貪。

苦受中,有不欲得貪、有欲失貪。

不苦不樂受中有癡貪。

7)又此貪有九分,如大因經中說:因愛求隨所欲事,如人為此事所苦,則求異事。如說:樂者不求,苦者多求。是貪增長,名求。求時若得,名為得愛。因得則籌量,是可取,是不可取。若心決定,是名因籌量故欲愛。因欲愛故貪著,貪著名深愛。貪著因緣取,取名為受。因受生慳,因慳守護,因守護故,備受鞭杖力槊等,是名九分。

[參考]舍利弗阿毘曇論,煩惱品第十一,

何謂九愛本法?緣愛故生求,緣求故生利養,緣利養故生所作,緣所作故生欲染,緣欲染故生堪忍,緣堪忍故生慳惜,緣慳惜故生積聚,緣積聚故生愛護,傷害、捶打、相繫閉共鬪諍,是名九愛本法。

8)又有九分,是貪隨時故,有上中下、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

9)又此貪世間分為十種:如見好色,初發心言是;次生欲;三發願;四念;五隨學所作;六忘慚愧;七常在目前;八放逸;九狂癡;十悶死。是名貪相。

貪因品第一百二十三


問曰:是貪云何生?

1.答曰:若於女色等緣中,生邪憶念。若色、若形、若觸、若威儀語言,則貪欲生。

2.又若不守護眼、耳等門,則貪欲生。

3.又於飲食不知節量,則貪欲生。

4.又親近女色,則貪欲生。

5.又受諸樂,則貪欲生。

6.又以愚癡故,貪欲生。於不淨中,生淨想故。

7.又由惡知識故,貪欲生。如淨潔衣以裹垢污。

8.又與多欲人共事故,則貪欲生。

9.又於身等四法,生妄憶念,則為貪所牽。如圓瓶無制,如華無貫。

10.又若懈怠不勤修善,則貪欲得便。

11.又於非行處行,則為貪所侵,謂婬女、沽酒、屠兒舍等,如鷹鵽喻。

12.又觀不淨等,未能壞緣,則貪欲得勢。

13.又從久遠來,習貪成使,是則易生。

14.又於女色等緣憙取相、取了。

取相,名手足、面目、語言、戲笑、視瞻、啼泣等相。

取了,名分別男女、形狀差別。如是取已,憶念分別,則貪欲生。

15.又思量心弱,隨逐所緣,不能制伏,則貪欲生。

16.又若生貪欲,忍受不捨,則漸增長,從下生中,從中生上。

17.又於貪欲中,但見利味,不知其過,則貪欲生。

18.又以時節故,貪欲生。如春時等。

19.又以方處故,貪欲生。如有處所,從久遠來,多習婬欲。

20.又有隨身故,貪欲生。如年少、無病,資生具足。

21.又以力能故,貪欲生。如服藥等。

22.又若得淨妙隨意五欲,則貪欲生。謂見好花池園林敷榮,清冷流泉,鮮雲電光,香風來扇。若聞眾鳥哀聲相和,及女人柔軟莊嚴、音聲、威儀、語言等。

23.又以業因緣故,貪欲生。如清淨施者,則能好喜淨妙五欲。罪人,則好不淨。

24.又以隨類故,貪欲生。如人欲人。

25.又深著假名,則貪欲生。是人於內生士夫相,外生女相及衣服、怨親等相。

26.又未得定心,內見眾生,外見色等,則貪欲生。

27.又若貪使未盡,愛緣現前,於中生邪憶念。如是等因緣則貪欲生。

貪過品第一百二十四


問曰:貪欲有何等過,故欲斷耶?

1.答曰:貪欲實苦,凡夫顛倒妄生樂想。智者見苦,見苦則斷。

2.又受欲無厭,如飲醎水,隨增其渴,以增渴故,何得有樂?

3.又受欲故,諸惡并集。以刀杖等,皆由貪故。

4.又經中說:貪罪輕而難捨,於瞋恚故,名為輕罪,其實是重。

5.又貪為後身因緣。如說:愛因緣取,乃至大苦聚集。

6.又說:苦因為愛。

7.又說:比丘應深思惟:所有諸苦,何由而有?當知皆以身為因緣,身因於愛。

8.又說:揣食中有喜、有貪。是故,識於中生。當知愛為受身因緣。

9.又是貪常於不淨中行。如女人等。是女人身心不淨,如糞塗、毒蛇,能螫、能污。

10.又此貪欲常癡中行。如經中說:譬如狗咬血塗枯骨,唌唾合故,想謂為美。貪者亦爾,於無味欲中,邪倒力故,謂為受味。又如段肉等七種譬喻,有人或於去來事中而生貪欲,故知常癡中行。

[參考]1.雜阿含186經。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夢、借、如樹果。

2.中阿含200經。我亦如是說:欲有障礙,我說欲有障礙;欲如骨鏁,我說欲如骨鏁;欲如肉臠,我說欲如肉臠;欲如把炬,我說欲如把炬;欲如火坑,我說欲如火坑;欲如毒蛇,我說欲如毒蛇;欲如夢,我說欲如夢;欲如假借,我說欲如假借;欲如樹果,我說欲如樹果。

11.又眾生以貪欲因緣,樂少苦多。所以者何?如富貴處少,散壞時多。

12.又愛欲者,為樂因故,備受諸苦,謂求時苦、守護時苦、用時亦苦。如稼穡、商賈、征伐、仕進等,是求時苦、守時恐怖,畏失故苦。現在無厭故苦。

13.又歡愛會少,別離苦多,故知欲為多過。

14.又如佛說:愛欲有五種患:一味少過多;二諸結熾盛;三至死無厭;四聖所呵棄;五無惡不造。

15.又此貪欲常令眾生順生死流,遠離泥洹。有如是等無量過患,當知欲為多過。

16.又諸煩惱生,皆因於貪。如貪身故,起諸煩惱。

17.又愛使不拔,則數數受苦。如毒樹不伐,則常害人。

18.又貪能令眾生荷負重擔。

19.又經中說:貪愛為繫,如黑白牛自不相繫,但以繩繫。如是眼不繫色,色不繫眼,貪欲於中繫。若緣是繫,則無得解脫。

[參考]雜阿含250經。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20.又經中說:眾生為無明所蓋,愛結所繫,往來生死無有本際。

21.又經中說:貪斷故色斷,乃至識斷。此貪以無常等觀故斷,斷此貪欲,則心得解脫。色貪斷,則無色。無色,則苦滅。乃至識亦如是,故知貪欲為堅固縛。

22.又貪欲如賊,而眾生不見其惡。

23.又貪欲常於軟美門中行,故名深惡。

24.又眾生心喜起貪欲,乃至蚊蟻皆於飲食、婬欲中起。

25.又此貪欲種種因緣能縛人心,謂父母、兄弟、姊妹、妻息及財物等。

26.又眾生以飲食、婬欲等貪欲覆心,則能受生。若貪禪定,則生上界。

27.又此貪欲能為和合,一切世間所樂各異,貪故和合,猶如乾沙得水相著。

28.又生死中以貪愛為味,如說色中味著,謂因色生若喜若樂,若無貪則不味。不味,則能速斷生死。

29.又此貪欲與解脫相違。所以者何?眾生皆以貪著欲樂、禪定樂故,不樂解脫。

30.又隨斷貪分,即變為樂。如說隨所離欲,轉得深樂。

31.又說:若欲得諸樂,當捨一切欲。捨一切欲故,得畢竟常樂。

若欲得大樂,當捨離少樂。捨離少樂故,能得無量樂。

[參考]dhp.290.

mattāsukhapariccāgā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

若棄於小樂,得見於大樂,智者棄小樂,當見於大樂。

[pali 註解]

mattāsukhapariccāgā 由於捨棄少量的樂。

passe ce vipulaṃ sukhaṃ caje mattāsukhaṃ dhīro sampassaṃ vipulaṃ sukhaṃ

如果一個人能見到此廣大樂,即涅槃樂。對一個人而言,準備一鉢的食物且享用此,所得的快樂是少量的。對一個人而言,因布施、持戒或捨離所生的樂是廣大的,無上的涅槃樂。因此,如果因放棄少量,而能了知大樂的話,願清楚見到大樂的智者,能放棄少量的樂。

32.又說:智者更無別利。如離貪愛心,隨心離貪愛,則滅諸苦惱。

33.又此貪欲違害善法。所以者何?深貪著者,則不顧戒及種姓、教法、威儀、名聞。不受教化,不見衰患,不觀罪福。如狂、如醉,不知好醜,亦如盲人不見福利。如說:貪欲不見利,貪欲不識法,猶如盲闇無智,以不除貪故。

34.又說:貪欲為大海,無邊亦無底,波浪漩澓深,惡蟲及羅剎。如是諸嶮難,無人能渡者,但住淨戒船,得正見風力。佛為大船師,能示諸正道,如所說修行,是者則能船。

35.又諸煩惱中,無有想分別味,如貪欲者。

36.又此貪欲最為難斷。如經中說:二願難斷:一得、二壽。

問曰:貪欲有如是過,云何當知貪欲者相?

答曰:多貪欲者,喜樂女色及花香、瓔珞、伎樂、歌舞。到婬女家,飲食、聚會。憙大眾集及諸戲具,憙隨愛語,心常歡喜。面色和澤,先意問訊。含笑語言,難忿易悅。多憐愍心,身體便疾。性多躁動,自深著身,如是等名多貪欲相。是相皆與繫性相順,是故難斷。

37.又一切貪欲究竟皆苦。所以者何?所貪愛事必當離散,離散因緣必有憂苦。如說:天人皆樂色、貪色、喜色、著色。是色壞時,憂悲心悔。受、想、行、識亦如是。

38.又佛於處處經中說種種喻,呵此貪欲。

1)謂能害慧命,故名為毒。

2)在心即苦,故名為刺。

3)能斷善根,故名為刀。

4)能燒身心,故說為火。

5)能生諸苦,故名為怨。

6)從心中生,故名內賊。

7)以難拔故,名為深根。

8)能污名聞,故名淤泥。

9)障善道故,名曰妨礙。

10)內疼惱故,名箭入心。

11)起諸惡故,名不善根。

12)注生死海,故名為河。

13)劫盜善財,故名為賊。

貪欲有如是等無量過患,是故應斷。

[參考]修行道地經,分別相品第八。

何而知人有貪婬相?

文飾自喜,調戲性急。志操匆匆,性如獼猴,而多忘誤。

智詐淺薄,無有遠慮。舉動所為,不顧前後。

造作不要,多事恐怖。多言喜啼,易詐易伏。

安隱易解,十耐勤苦。得小利入,大用歡喜。

忘失小小,而甚憂慼。聞人稱譽,歡喜信之。

伏匿之事,悉為道說。體溫多污,皮薄身臭。

毛髮稀疏,多白多皺。不好長鬚,白齒起行。

喜淨潔衣,好著文飾。莊嚴其身,喜於薄衣。

多學伎術,無所不通。數行遊觀,常喜含笑。

綺飾奉戒,性和敬長。見人先問,巧黠妍雅。

性不佷戾,慚愧多慈。分別好醜,取與交易。

柔和多哀,多所恩惠。於諸親友,放捨施與。

所有多少,不與人爭,所惠廣大。 觀顧身形,所作遲緩。

了知世法,悉能決斷。若見好人,敬而重之。

覺事翻疾,工於言語,黠慧言和。 多有朋友,不能久親。

少於瞋恚,尊敬長老。臥起行步,而不安詳。

雖學于法,愛欲財物。親屬朋友,捨不堅固,結友不久。

聞色欲事,即貪著之。說其惡露,尋復厭之。

易進易退。以是之故,為貪婬相。

於是頌曰:

卒暴輕舉如獼猴,常歡喜笑又喜啼,得利大喜失甚憂,多於言語易降伏。

志惑匆匆而驚恐,自喜易詐信人語,志性多忘無遠慮,好按戒法而有慧。

貪視於色志善施,綺顧其身敬朋友,舒緩體溫為多污,喜信慚軟而有勇。

於法財色及親友,不可便疏尋即悔,諸所造學即能得,雖疾知之速忘失。

花飾莊嚴其衣服,所作不要而敬老,智者敬之有學志,通達能明而和解。

常喜出城行遊觀,美於言語亦樂聽,利口便辭能分別,所處臥坐不忍久。

柔軟性至誠,輕事不顧後,志卒不耐苦,朋友好惠施。

憎長鬚喜短,自喜然而臭,巧黠多皺白,奉戒慧無礙。

見人先問訊,衣薄面齒淨,有慈易從事,起行不惜財。

別知人行慈,易教不很戾,佛說性如是,為應貪婬相。

斷貪品第一百二十五

1.問曰:貪欲有如是過,當云何斷?

答曰:以不淨觀等遮,無常觀等斷。


2.問曰:有人覺無常故,更增貪欲,此事云何?

1)答曰:若人能知一切無常,則無貪欲。

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則能破壞一切欲貪、色、無色貪、一切戲、掉、憍慢、無明。

[參考]雜阿含270經。

世尊告諸比丘: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

2)又若人能見世間皆苦,苦因緣貪,此貪則斷。

3)又若人常念:我必應受生、老、病、死,是貪則斷。

4)又若得淨樂,則捨不淨樂。如得初禪則捨欲愛。

5)又見貪欲過,是則能斷。過如先說。

6)又多聞等慧增長故,能斷貪欲,以智慧性破煩惱故。

7)又善因緣具足,則貪欲斷,謂淨持戒等十一定具,後道諦中當說。

8)又色智等、法智等諸方便,佛為大醫,諸同學為給使,正法為藥,自如說行為將息,則貪欲病斷。如有知病人三事具足,病則時愈。


3.問曰:如經中說:以不淨除貪法。何故說不淨等及無常等耶?

1)答曰:一切佛法皆為破諸煩惱,然各有勝力。初以不淨遮貪,後以無常智斷。

2)又以不淨除麤貪欲,是多人所知。貪使細故,以無常斷。

3)又但一經中作如是說,諸經中亦說餘法能斷。如是因緣則貪欲斷。

瞋恚品第一百二十六

1.瞋恚相

1)論者言:瞋恚相者,若瞋此人,欲令失滅。願使他人打縛殺害。一向棄捨,永不欲見。是瞋名波羅提伽(*pratigha),義言:重瞋。

2)有瞋但欲毀罵、鞭打他人,名違欣婆(*vihiṃsā),義言:中瞋。

3)有瞋不欲捨離,或從憎愛妻子中生,名拘盧陀(*krodha),義言:下瞋。

4)有瞋常染污心,名為摩叉(*mrakṣa),義言:不報恨。

5)有瞋在心不捨,要欲還報,名憂波那呵(*upanāha),義言:報恨。

6)有瞋急執一事,種種教誨,終不欲捨。如師子渡河,取彼岸相,至死不轉,名波羅陀舍(*pradāśa),義言:專執。

7)有瞋見他得利,心生嫉妒,名為伊沙(*īrṣya)

8)有瞋常憙諍訟,心口剛強,名三藍披(*saṃrambha),義言:忿諍。

9)有瞋若師長教戒,而返拒逆,名頭和遮(*dveṣa),義言:佷戾。

10)有瞋若得少許不適意事,則心惱亂,名阿羼提(*akṣānti),義言:不忍。

11)有瞋言不柔軟,常喜頻蹙,不能和顏,先意語言,名阿婆詰略(*apakīrti),義言:不悅。

12)有瞋於同止中常憙罵詈,名阿搔羅治(*asauratya),義言:不調。

13)有瞋以身口意觸惱同學,名為勝耆(*jigīṣā),義言:惱觸。

14)有瞋常憙彈呵好呰毀物,名登單那他(*todanatā),義言:難可。

15)是瞋二種:或因眾生,或不因眾生。因眾生生,名為重罪。

16)又上中下,分別九品。

17)又因九惱分別為九,無事橫瞋是為第十,是名瞋相。


2.問曰:瞋云何生?

1)答曰:從不適意苦惱事生。

2)又不能正知苦受性故,則瞋恚生。

3)或從呵罵、鞭杖等生。

4)或與惡人同事則瞋恚生,如屠獵師等。

5)或智力劣弱故瞋恚生,如樹枝條為風所動。

6)或久集瞋使,乃至成性,故瞋恚生。

7)或從屠獵、毒蛇中來,故瞋恚生。

8)或憙念他過,故瞋恚生,如九惱中說。

9)或隨時節,故瞋恚生,如十歲人等。

10)或以種類,故瞋恚生,如毒蛇等。

11)或以方處,故瞋恚生,如康衢國等。

12)又先說貪生因緣,與此相違,則瞋恚生。

13)又計我心,憍慢熾盛,及深著物。如是等緣則瞋恚生。


3.問曰:是瞋有何等過?

1)答曰:經中說:瞋為重罪,於貪欲故,名為易解,而實難解。但不如貪久隨逐心。

2)又瞋為兩惱:我自燒惱,而後燒人。

3)又瞋定為地獄,以從瞋起業,多墮地獄故。

4)又瞋能壞善福,謂施、戒、忍是三皆從慈等生,瞋與慈相違,故名能壞。

5)又從瞋起業,皆受惡名。

6)又從瞋起業,後皆心悔。

7)又瞋恨者無憐愍,故名曰凶暴,眾生常苦,而復瞋惱,如瘡、如火。

8)又經中自說瞋過,謂多瞋者形色醜陋,臥覺不安,心常怖畏,人所不信等。


4.問曰:多瞋恚者有何等相?

答曰:心口剛強,常不歡悅。頻蹙難近,面色不和。易忿難解,常憙恚根。憙於諍訟,嚴飾兵器。朋黨惡友,憎惡善人。為人麤獷,不諦思慮,少於慚愧。有如是等名瞋恚相,是相皆為憎惡他人,是故應斷。


5.問曰:當云何斷?

1)答曰:常修慈、悲、喜、捨,瞋恚則斷。

2)又見瞋過患,是則能斷。

3)又得真智,瞋恚則斷。

4)又以忍力故,瞋恚則斷。


6.問曰:何謂忍力?

1)答曰:若能忍他呵罵等苦,是人得善法福,亦不得從不忍生惡,是忍辱力。

2)又行忍者,名為沙門,以忍辱為道初門故。沙門法者,怒不報怒,罵不報罵,打不報打。

3)又若比丘能忍,則應出家法。

4)又瞋恚者,非出家人法。出家人法,忍辱是也。

5)又若比丘形服異俗,而瞋恚心同,則非所宜。

6)又若行忍者,則為已具慈悲功德。

7)又修忍者能成自利。所以者何?為瞋恚者欲惱害人,而返自害。所有身口加惡於人,自所得惡過百千倍,故知瞋為大自損減。是故,智者欲令自利得免大苦及大罪者,應當行忍。


7.問曰:云何能忍呵罵等苦?

1)答曰:若人善修無常,了達諸法念念生滅,罵者、受者皆念念滅。是中何處應生瞋也?

2)又善修空心,故能忍辱,作如是念:諸法實空,誰是罵者?誰受罵者?

3)又事若實,則應忍受,我實有過,前人實語,何故瞋耶?若事不實,彼人自當得妄語罪,我何故瞋?

4)又若聞惡罵,當作是念:一切世間皆隨業受報,我昔必當集此罵業,今應償之,何故瞋耶?

5)又若聞惡罵,當自觀其過:由我受身,身為苦器,故應受罵。

6)又行忍者作如是念:萬物皆從眾因緣生。是惡罵業,從耳識、意識、音聲等生。我於此中自有二分,他人唯有音聲,是則我罪分多,何故瞋耶?

7)又我於此聲取相分別,故生憂惱,即是我咎。

8)又忍辱者不咎他人。所以者何?是瞋等過非眾生咎,眾生心病發故,不得自在。如治鬼師治鬼著者,但瞋於鬼,不瞋病人。

9)又是人勤行精進,貪集善法,故不計他語。

10)又念:諸佛及眾賢聖尚不免罵,如巧罵婆羅門等種種罵佛,如舍利弗等為婆羅門加諸毀辱,何況於我薄福人耶?

11)又作此念:世間多惡,不奪我命,已為大幸,況打罵耶?

12)又作是念:此惡罵等於我無苦,易可忍受。如佛教比丘,若鐵鋸解身尚應忍受,何況罵耶?

13)又此行者常厭生死,若得毀罵,則證驗明了,轉增厭離,捨惡行善。

14)又是人知不忍辱,後受苦報,作如是念:寧受輕罵,勿墮地獄。

15)又是人深懷慚愧:我為大人世尊弟子、修行道者。云何當起所不應作身口業耶?

16)又聞行忍菩薩及帝釋等所得忍力,是故應忍。

無明品第一百二十七


論者言:隨逐假名,名為無明。如說凡夫隨我音聲,是中實無我、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名為人。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我心生即是無明。


1.問曰:經中佛說不知過去世等名為無明,何故但說我心是耶?

1)答曰:是過去等中,多人錯謬,故說是中不知名為無明。

2)又經中解明名義,謂有所知故名為明。知何等法?謂色陰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陰無常如實知無常。與明相違,名為無明。然則不明如實故名無明。


2.問曰:若不明如實名無明者,木石等法應名無明,以不明如實故。

答曰:不然!木石無心不能分別過去世等。無明能分別,故不同木石。


3.問曰:無明名無法,如人目不見色,無不見法。是故,但明無故名為無明,無別法也。

答曰:不然!若無無明,於五陰中妄計有人,及瓦石中生金想者,名為何等?故知邪分別性名為無明,非明無故名無明也。

又從無明因緣,有諸行等相續生,若無法者,云何能生?


4.問曰:若非明名無明者,今但除明一切諸法盡是無明,是故不以一法名為無明。

答曰:是無明自相中說,不說餘法,如言不善即說不善體,不說無記,無明亦爾。

又雖稟人形,無人行故說名非人,如是此明雖有分別不能實知,故說無明,木石不爾。


5.問曰:若說無色、無對、無漏、無為,皆是餘說。無明何故不如是耶?

答曰:或有此理,不善等中則不如是。


6.問曰:有人言:但以明無故名無明,如室無光明則名為闇。

1)答曰:世間有二種語:或明無故,說名無明。或邪明故,說名無明。

明無故,說無明者,如世間言:盲不見色,聾不聞聲。

邪明故,說無明者,如夜見杌樹生人想,見人生杌樹想。

2)又若人不能實知是事,故名不知。

3)又邪心名煩惱,是諸行因緣,阿羅漢斷故,無有無明因緣諸行。

若非明名無明者,今阿羅漢無佛法中明,應名無明。

若有無明,非阿羅漢,當知別有無明體性,邪心是也。

是無明分為一切煩惱。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邪行故。

4)又一切煩惱覆蔽人心,皆為盲冥。

如說:貪欲不見法,貪欲不見福,能受此貪者,皆名為盲冥。恚、癡亦如是。

5)又從一切煩惱生諸行,而經中說:從無明生行。故知一切煩惱皆名無明。

6)又不見空者,常有無明,但垢無明是諸行因緣。

7)又邪明故說無明,未見空者常是邪明,故知無明分為一切煩惱。


7.問曰:無明云何生?

1)答曰:若聞、思邪因,則無明生。

如有陀羅驃、有有分者,有精神。

諸法不念念滅。

無有後身。

音聲及神是常。

草木等有心。

故成如是等邪執,則無明生。

2)或從邪因,故無明生,謂親近惡友,聽聞邪法,邪念,邪行。是四邪因,故無明生。

3)又生餘煩惱因緣,皆是生無明因。

4)又從無明因故無明生,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隨計眾生則無明生。

5)又經中說:從邪念因緣,則無明生。邪念,即是無明別名,謂見有人心先生人念,後明了故,名為無明。是二先後相助相生,如從樹生果,從果生樹。


8.問曰:無明有何等過?

1)答曰: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

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貪等煩惱起不善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

如經中說: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受諸有身。

2)又師子吼經中說:諸取皆以無明為本。

3)又偈說:所有諸惡處,若今世若後世,皆無明為本,故從貪欲起。

一切煩惱過,皆由無明有,以從無明生,一切煩惱故。

4)又凡夫以無明故,受五陰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何有智者受此諸苦?

5)又正思惟故,能捨五陰。

如經中說:若知我心是邪顛倒,則不復生。故知以無明因緣故縛,明因緣故解。

6)又世間眾生以無明力故,貪求少味,不見多過,如蛾投火,如魚吞鉤。

眾生亦爾,現貪少味,不顧多過。

7)又外道經典所生邪見,說無罪福等皆是無明。

8)又諸惡道皆因不善,不善皆是無明。

9)又邪見起業,多墮地獄。邪見皆由無明故生。

10)又佛為世尊、一切智人、三界大師、真淨行者及聖弟子等,諸外道輩不能別知。

如真寶珠盲者棄之,此皆無明過也。

11)又一切眾生所有衰惱、敗壞等事,皆由無明。一切利益成就、增長,皆由於明。

若增長無明,究竟必墮阿鼻地獄。

如劫初人不知味是虛妄,而生貪著,故失色、力、壽命等事,當知皆由無明,忘失諸利。

12)又此無明但真智斷,貪等不爾。

13)又貪心中無恚,恚心中無貪,無明在一切心中,及不修慧人無明常在心中。

14)又諸煩惱中,無明最強,如經中說:無明罪重,亦難除解。

15)又無明是十二因緣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何以知之?諸阿羅漢無眾生相,無無明故,諸業不能集、成。業不集故,識等諸分不能復生。故知無明是諸苦根本。

16)又現見貪著此不淨身,亦於無常中生常想。

猶如空拳以誑小兒,亦如幻師能現前誑人,令見土為金。

17)又俗言:愚人現以罪加而可以言誑。世間亦爾,眼見不淨而為其所誑。

18)又諸心法念念盡滅,取相故生。色滅盡已,癡故取相。

於聲等中亦復如是,是故難解。此皆無明之過。


9.問曰:多無明人有何等相?

答曰:是人於畏處不畏,憙處不憙。憎惡善人,愛樂惡人,倒取人意。常憙反戾,堅執邪事。少於慚愧,不顧嫌疑。不能悅彼,亦自難悅。不能親附,亦難親近。愚騃無識,好弊垢衣。樂處黑闇及不淨處,自大自貴,憙輕蔑人。不以道理自顯功德,過不知過,利不識利。不好淨潔,亦無威儀。拙於語言,常憙恚恨。僻取他教,而深貪著。學誦難得,既得易失。設有所得,不能解義。設有所解,則復邪僻。如是等相皆由無明,故知無明有無量過,是故應斷。


10.問曰:當云何斷?答曰:善修真智,則無明斷。


11.問曰:知陰、界等,亦名真智。經中何故說無明藥者,若因緣、若因緣觀。

答曰:諸外道輩多於因、物中謬。

因中謬故,說自在天等為世間因。

物中謬故,說有陀羅驃、有有分等。

觀因緣法,此二則斷。


12.問曰:因緣名無明藥,何故二種說耶?

1)答曰:欲攝餘智故。若觀陰、界、入等,亦破無明。

但重無明名邪見。邪見以因緣斷,故二種說。貪、恚亦如是。

2)又世間多於瓶等名字中謬,

如聞瓶名則心生疑:為色等是瓶?為離色等更有瓶耶?

如是為五陰是人?為離五陰更有人耶?

若心決定則墮二邊,所謂斷、常。身即是神,身異神異亦如是。

若人知瓶從眾緣生,因色、香、味、觸成。

如是色等諸陰為人,能如是知,則能捨離從名生癡,是名字能覆諸法實義。

如天問經說:名勝一切法,更無能過者,是名字一法諸法皆隨。

4)又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

5)又說:諸行相續故說五陰生死。此皆無明過患,觀因緣則滅。

6)又經中說:若人見因緣,是人即見法。若見法,即見佛。

如是若人能斷從名生癡,是人則實見佛,不隨他教。

是故以正智故,則無明盡。正知因緣法故,能得正智。

7)又略說八萬四千法藏中,所有智慧皆除無明。

以無明是一切煩惱根本,亦助一切煩惱故,如是因緣則無明斷。

憍慢品第一百二十八


1.問曰:已說三煩惱是生死根本,為更有不?

答曰:有,名為慢。


2.問曰:云何為慢?

答曰:以邪心自高名慢。是慢多種。

1)若於卑自高名慢。

2)於等計等亦名為慢,以此中有取相,我心過故。

3)於等自高,名為大慢。

4)於勝自高,是名慢慢。

5)於五陰中取我相,名為我慢。我慢二種:示相、不示相。

+1示相是凡夫我慢,謂見色是我,見有色是我,見我中色,見色中我。乃至識亦如是,示是二十分,故名示相。

+2不示相是學人我慢。如長老差摩伽說:不說色是我,不說受、想、行、識是我,但五陰中有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盡是名我慢。

6)若未得須陀洹等諸果功德,自謂為得名增上慢。

6.1)問曰:若未得,何故生得心耶?

答曰:於習禪中得少味故,能遮結使,不行於心中,故生此慢。

又聞思慧力常近善師,樂遠離行,少知五陰相,故生須陀洹等果想,名增上慢。

6.2)問曰:增上慢有何等咎?

+1答曰:後當憂惱。

如經中說:若比丘言:我斷疑得道。即應現前說甚深因緣出世間法。

若是比丘實不得道,聞是法時,則生悔惱。故應勤斷此增上慢。

+2又增上慢人,諸佛、世尊有大慈悲,猶尚捨遠,不為說法,是故應斷。

+3又增上慢人,住邪法故,無實功德。

猶如賈客深入大海,而貪偽珠。是人亦爾,入佛法海,得少禪悅,謂為真道,而生貪著。

+4又增上慢人,後老死時,不任受道,故當勤求真實智慧。

+5又增上慢人,自失己利,亦增益愚癡。以實未得想謂得故,是故不應自誑其身,當速棄捨。

7)若於大勝人謂少不如,名不如慢。是人自高,亦自下身。

8)若人無德自高,名為邪慢。

又以惡法自高,亦名邪慢。

9)若於善人及所尊中,不肯禮敬,名為傲慢。如是等名為憍慢相。


3.問曰:慢云何生?

1)答曰:不知諸陰實相,則憍慢生。

如經中說:若人以無常色,自念:是上、是中、是下。是人正以不知如實相故,乃至識亦如是。

若知陰相,則無憍慢。

2)又善修身念,則無憍慢。

如牛恃角,則為暴慢。若去其角,則不能也。

身為不淨,九孔流惡,何有智者恃此自高?

以如是等念身因緣,則無憍慢。

3)又智者知一切眾生,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以骨肉、筋脈、五臟、糞穢合而成身。

俱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亦有貪、恚等諸煩惱。罪、福等諸業,及地獄等諸惡道分,云何當起憍慢?

4)又見內外心,從因緣生,知念念滅,則無憍慢。

5)又善修空心,則無憍慢。所以者何?隨逐相故,則憍慢生。若無相者,何處起慢?

6)又智慧者,若實有戒等功德,則不生慢。所以者何?

戒等功德皆為盡此諸煩惱故。若無功德,何有智者於無事中而起憍慢?

7)又觀無常等相,則滅憍慢。何有智者以無常、苦、不淨之物而為憍慢?


4.問曰:憍慢有何等過?

1)答曰:從慢有身,從身生一切苦。

如經中佛說:若我弟子不能如實知慢相者,我與受記,當生某處,以有餘慢不斷故。

2)又一切煩惱皆隨取相,我是相中之大,故知從慢有身。

3)又此憍慢即是癡分。所以者何?以眼見色,謂我能見。

4)又此憍慢生,不以道理。所以者何?一切世間皆無常、苦、無我,云何以此而生憍慢?是故,

於貪、恚、癡,最無道理。

5)又從慢起業,亦利亦重。以貪著深故,從貪起業,不能如是。

6)又憍慢力故,貪等熾盛,即此貪得種姓等慢,則增長熾盛。

7)又我慢因緣生卑賤家,亦於師子虎狼中生,從此因緣則墮地獄。憍慢有如是等無量過咎。


5.問曰:云何名多憍慢相?

答曰:是人所執堅固,難可與語,無恭敬心,少於怖畏。喜自在行,自大難教。所有薄少,自以為多,喜輕蔑人。此過難除,故有智者所,不應行此慢,為破一切功德故生。

疑品第一百二十九


論者言:疑名於實法中心不決定,謂有解脫耶?無耶?有善、不善耶?無耶?有三寶耶?無耶?是名為疑。


1.問曰:

1)若於樹杌生疑,杌耶?人耶?

於土塊生疑,塊耶?鴿耶?

於蜂生疑,蜂耶?閻浮果耶?

於蛇生疑,蛇耶?繩耶?

於野馬生疑,光耶?水耶?如是等疑,因眼識生。

2)於聲生疑,孔雀聲耶?為人作耶?

3)於香生疑,憂缽香耶?為和香耶?

4)於味生疑,為肉味耶?似肉味耶?

5)於觸生疑,為生繒耶?為熟繒耶?

6)意識則種種生疑,如疑是法有陀羅驃耶?但求那耶?有神耶?無神耶?

如是等是疑不耶?

答曰:若杌人等中疑,則非煩惱。此不能為後身因緣,以漏盡人亦起此故。


2.問曰:是疑云何生?

1)答曰:若見、聞、知二種法故疑生。所以者何?

+1先見二種立物,一杌、二人。於後遙見,與人等物,則生疑,杌耶?人耶?土等亦爾。

+2二種聞者,若聞說有罪福後世,亦聞說無,是故生疑。

+3二種知者,

如天大雨,而溝渠漫溢;若堰水時,渠亦漫溢。

如天欲雨,蟻子運卵;若人發掘,亦移卵去。

如孔雀鳴,人亦能作。

實事可見。如瓶。

不實事亦可見,如旋火輪。

實事不可見。如樹根、地下水。

非實事亦不可見,如第二頭、第三手。

如是等二種見、聞、知法故生疑。

2)又不審見故疑生,如遠等八因緣。

5)又二信故疑生,如有人言有後世。有人言無。俱信二人,是故疑生。

6)又於此可疑事中,乃至不見異相,是故疑生。若見異相,此疑則無。

問曰:云何名見異相?

答曰:見、聞、知決定故,則無有疑。於佛法中,隨以身證法實相時,畢竟無疑。如菩薩坐道場時說精進,婆羅門得深法,現前見知諸緣盡,疑網即斷滅。

又若得有道理慧,此疑則斷。如智者聞行因緣識,即決定知,生死無始如是等。


3.問曰:疑有何過?

1)答曰:若多疑者,一切世間、出世間事皆不能成。所以者何?

疑人不能起發事業,若發則劣,故不能成。

2)又經中說:疑是心之栽蘗,猶如荒田多栽蘗。故異草尚不得生,況稻穀等。

心亦如是,為疑根所壞,於邪事中尚不能定,況能正定!

3)又佛說:疑名闇聚。闇聚三種:過去闇聚、未來闇聚、現在闇聚。此闇聚,是諸我見生處。

4)又此人設得定心,則是邪定。若離佛法,則無能為說正定者。

5)又多眾生懷疑至死,如說阿咤伽等五通仙人亦抱疑而死。

6)又此疑者,若為施等福德,或無果報或少得報。所以者何?

是諸福業皆從心起,是人心常為疑所濁,故無善福。

7)又經中說:疑心布施於邊地受報。所以者何?是多疑者不能一心,隨時手與,不能種種生恭敬心,故於邊地受少果報,如波耶綏等小王。


4.問曰:無此疑也。所以者何?疑名心數法。諸心數法念念生滅。若是非疑、若非亦非疑,一心不得有是、有非,故知無也。

1)答曰:我不說念念中有疑,不決定心相續名疑。爾時,心不決了是杌、是人。是相續心以不信故濁,亦以邪見故不信。疑時或有或無。

2)是不信二種:一從疑生;二從邪見生。從疑生,則輕。從邪見生,則重。

3)信亦二種:一從正見生;二從聞生。從正見生,則信堅固。從聞生者,不能如是。

身見品第一百三十

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

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

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


1.問曰:於五陰中作我名字,有何咎耶?如瓶等物各自有相,是中無過,我亦如是。

又若說離陰有我。是應有咎。

1)答曰:雖不離陰說我,是亦有過。所以者何?

諸外道輩說:我是常。以今世起業,後受報故。若如是說,五陰應即是常。

2)又說我者,以我為一。然則五陰,即應是一,是名為過。

3)又我即是過。所以者何?以我心故有我所。有我所故,起貪恚等一切煩惱。故知我心是煩惱生處。

4)又此人雖不離陰說我,以取陰相故,不行於空。

不行於空,故生煩惱。從煩惱生業。從業生苦,如是生死相續不斷。

5)又是人以計我故,尚不能得麤分別身、頭、目、手、足,況能分別諸陰!

以受我一、我常故,若不分別,何能入空?

6)又若見我,則畏泥洹,以我當無故。

如經中說:凡夫聞空、無我,生大怖畏。以我當無故,都無所得。

如是凡夫乃至貪求癩野干身,不用泥洹。

若得空智,則不復畏也。

如憂波斯那經說:清淨持戒人,善修八聖道,命終時心喜,猶如破毒器。

[參考]雜阿含252經。

優波先那身中毒碎壞,如聚糠糟。時,舍利弗即說偈言:

久殖諸梵行,善修八聖道,歡喜而捨壽,猶如棄毒鉢。

久殖諸梵行,善修八聖道,歡喜而捨壽,如人重病愈。

久殖諸梵行,善修八聖道,如出火燒宅,臨死無憂悔。

久殖諸梵行,善修八聖道,以慧觀世間,猶如穢草木,不復更求餘,餘亦不相續。

7)又若說有我,即墮邪見。

若我是常,則苦樂不變。若不變則,無罪福。

若我無常,則無後世,自然解脫,亦無罪福。故知身見是重罪也。

8)又身見者,名為甚癡,一切凡夫皆以身見亂心,深著有故,往來生死。

若見無我,往來則斷。


2.問曰:若五陰無我,眾生何故於中生我心耶?

1)答曰:若聞人天男女名相,想分別故,則生我心。

2)亦以非因、似因,故生我心。所謂若無我者,誰受苦樂、威儀、語言?起罪福業?受果報耶?

3)又於無始生死,久集我相,則成其使,如瓶等相,故生我心。

4)又於諸受陰中我心生,非不受中,故謂生我心處,此中有我。所以者何?不一切處生我心故。

5)又以愚癡故生我心,猶如盲人得瓦石等,生金玉想。

6)又是人未得分別空智,癡故見我。如於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等中,而生有想。


3.問曰:現見色身髮毛爪等諸分各異,云何智者以之為我?

1)答曰:有人見神如麥、如芥子等,住於心中。婆羅門神白、剎利神黃、違舍神赤、首陀羅神黑。

2)又韋陀中說:冥初時,大丈夫神色如日光。若人知此能渡生死,更無餘道。

小人則小,大人則大,住身窟中。

3)又坐禪人得光明相,見身中神,如淨珠中縷,如是人等計色為我。

4)麤思惟者說受是我,以木石等中無受故,可知受即是我。

5)中思惟者說想是我,以苦樂雖過,猶有想我心故。

6)細思惟者說行為我,以瓶等相雖過,猶有思我心故。

7)深細思者說識為我,知思亦麤,是思雖過,猶故有識我心故。

8)又於五陰中生我心,是人不能分別受等諸陰,於色心中合生我想。

如於色等四法總生瓶想,以色等差別有二十分,

見色是我。所以者何?色是了法,受等所依。此諸受等繫在於色,故謂色為我。

有人見色住受等中,受等是不了法故,色所依止,如虛空不了故,地等依止如是,二十分皆由癡生。


4.問曰:眼等中何故不說我分?

1)答曰:亦有。如經中說:若人說眼是我,是則不然。所以者何?眼是生滅,若眼是我,我則生滅。

2)又眼等各各相別,若說眼是我,耳等非我,是則不然。若耳等復是,則一人多我。色等中有差別故,可得說色是我而非受等。


5.問曰:若說無我亦是邪見,此事云何?

1)答曰:有二諦。

若說第一義諦,有我是為身見。

若說世諦,無我是為邪見。

若說世諦故有我,第一義諦故無我,是為正見。

2)又第一義諦故說無,世諦故說有,不墮見中。

如是有無,二言皆通,如虎㗖子。若急則傷,若緩則失。

如是若定說有我,則墮身見。定說無我,則墮邪見。

3)又過與不及,二俱有過。若定說無,是則為過。若定說有我,是名不及。

故經中說:應捨二邊。若第一義諦故說無,世諦故說有,名捨二邊,行於中道。

4)又佛法名不可諍勝。若說第一義諦故無,則智者不勝。若說世諦故有,則凡夫不諍。

5)又佛法名清淨中道,非常、非斷,第一義諦無故非常,世諦有故非斷。


6.問曰:若法第一義諦故無,便應是無。何為復說世諦故有?

1)答曰:一切世間所有言說,謂業及業報,若縛、若解等皆從癡生。所以者何?

+是五陰空、如幻、如炎,相續生故。欲度凡夫故,隨順說有。

+若不說者,凡夫迷悶。若墮斷滅。

+若不說諸陰,則不可化。以罪福等業若縛若解,皆不能成。

+若破此癡語,則自能入空。

+爾時,無諸邪見。是故後說第一義諦。

+如初教觀身,破男女相。故次以髮毛爪等分別身相,但有五陰。後以空相滅五陰相,滅五陰相名第一義諦。

2)又若說世諦故有,則不須復說第一義無。

3)又經中說:若知諸法無自體性,則能入空,故知五陰亦無。

4)又第一義空經中說:眼等以第一義諦故無,世諦故有。

5)大空經中說:

若言是老死,若言是人老死。若外道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神異。是事義一,而名異。

若言身即是神,身異神異,是非梵行者。

若遮是人老死,即說無我。

若遮是老死,即破老死乃至無明,故知第一義中無老死等。

言生緣老死皆以世諦故說,是名中道。

6)又羅陀經中說:佛語羅陀:色散壞、破裂,令滅不現,乃至識亦如是,如石壁等,以不實故可令不現。諸陰不現,亦以第一義無故。隨諸陰相在,則我心不畢竟斷,以因緣不滅故。如樹雖剪伐、焚燒,乃至灰炭,樹想猶隨。若此灰炭,風吹水漂,樹想乃滅。如是若破裂、散壞,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

7)又如經說:羅陀!汝破裂、散壞、分析眾生,令不現在。是經中說:五陰無常,眾生空無。

先經中說:五陰散滅,是為法空。

[參考]雜阿含122經。

世尊!所謂眾生者,云何名為眾生?佛告羅陀:於色染著纏綿,名曰眾生;於受、想、行、識染著纏綿,名曰眾生。佛告羅陀:我說於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斷除愛欲。愛盡則苦盡。苦盡者,我說作苦邊。譬如:聚落中諸小男小女嬉戲,聚土作城郭、宅舍,心愛樂著,愛未盡、欲未盡、念未盡、渴未盡,心常愛樂守護,言我城郭,我舍宅。若於彼土聚愛盡、欲盡、念盡、渴盡,則以手撥足蹴,令其消散。如是,羅陀!於色散壞消滅、愛盡;愛盡故,苦盡;苦盡故,我說作苦邊。

邊見品第一百三十一


1.若說諸法或斷或常,是名邊見。

1)有論師言:若人說我若斷、若常,是名邊見,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現見外物有斷滅故。

經中說:有見名常,無見名斷。

2)又身即是神名為斷見,身異神異是名常見。

3)又死後不作,名曰斷見。

死後還作,名為常見。

死後亦作亦不作,是中所有作者名常,所不作者名斷。

非作、非不作亦如是。

問曰:是第四不應名見。答曰:是人於世諦中亦無人法,故名為見。

常、無常,邊、無邊等四句亦如是。

4)又經中說:六觸入盡滅。有異餘即為常,無異餘即名斷。

5)又若見我先作,後當更作,是名常見。我先不作,後不更作,是為斷見。

6)又邪見經說:人身七分,地、水、火、風、苦、樂、壽命。若其死時,四大歸本,根歸虛空。

7)又說:以刀輪害眾生,積為肉聚,無殺生罪,是名斷見。及梵網經中說斷見相。

若言有後世,作者即是受者,是名常見。


2.問曰:斷、常見云何生?

答曰:隨以何因緣說死後還作是因緣,故生常邊見。

隨以何因緣說死後不作是因緣,故生斷滅見。


3.問曰:此見云何斷?

1)答曰:正修習空,則無我見。我見無故,則無二邊。

如炎摩伽經中說:若一一陰非人,和合陰亦非人,離陰亦非人,現在如是不可得。云何當說阿羅漢死後不作?故知人不可得,人不可得故,我見及斷常見亦無。

2)又見諸法從眾緣生,則無二邊。

3)又如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

4)又行中道故,則滅二邊。所以者何?見諸法相續生,則滅斷見。見念念滅,則滅常見。

5)又說:五陰非即是人,亦不離陰是人,故知非常、非斷。

能得異身,故不得為一。俱是眾生,故不得為異。

6)又五陰相續故,有眾生生死,是中不得言即。以是相續生故,亦不得言異,以相續中可說一故。

7)又說此陰、彼陰異故,不得言常。從自相續因緣力生,故不得言斷。

邪見品第一百三十二


1.若實有法而生無心,是名邪見,如言無四諦、三寶等。

經中說:邪見謂無施、無祠、無燒,無善、無惡、無善惡業報,無今世、無後世,無父母、無眾生受生,世間無阿羅漢、正行、正至,自明了證,此世後世,知我生已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從此身已,更無餘身者。

[參考]雜阿含1039經。

不捨邪見顛倒,如是見、如是說:無施、無報、無福,無善行、惡行,無善、惡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母,無眾生生世間,無世阿羅漢,等趣、等向,此世他世,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1)施名為利他故與。祠名以韋陀語言因天故祠。燒名於天祠中燒蘇等物。

2)善名能得愛果三種善業。惡名得不愛果三種惡業。善惡業報名今世善惡名等,及天身等後世報。

3)今世名現在。後世名未來。

4)父母名能生。眾生受生名從今世至後世。

5)阿羅漢名盡煩惱者。謂無此事故名邪見。

6)又眾生垢淨、有知見、無知見,皆無因緣。

7)又無力、無勇及此果等,名為邪見。

8)取要言之,所有倒心皆名邪見。

如無常常想,苦為樂想。不淨淨想,無我我想。

非勝勝想,勝非勝想。淨道非淨道想,非淨道淨道想。無中有想,有中無想。

如是等諸顛倒心,謂阿毘曇中五見,梵網經中六十二見,皆名邪見


2.問曰:是邪見云何生?

答曰:以癡故生,染著非因似因,故邪見生。

1)又以深著樂因,故說無苦。又失空道,故說無苦,以無受苦者故。

若說世間萬物無因無緣,或說因自在等,不因於愛,是名無集。

隨以何因緣說無泥洹,或異說泥洹是名無滅。

若無泥洹,道何所至耶?或說更有異解脫道,謂斷食等,是名無道。

2)無佛者,是人言:諸法無量,云何一人能盡知耶?

或生是念:佛為人中之尊,以無人故,當知無佛。

無煩惱盡,故名無法。

無有正行得此法者,故曰無僧。

3)以布施現果不可得故,謂無布施。

又有經書說無布施,比知亦不決定。世間有好施者而更貧窮,有慳貪者而得富貴,以是等因故說無施。無祠、無燒亦如是,若火燒物為灰,是中有何等果?

4)無善、惡、無善惡業報者,

言若神是常,則無善惡。若神無常,則無後世。無後世故,則無善惡、無善惡業報。

5)無今世者,分析諸法終歸都無。

無後世者,隨以死後不作因緣故,謂無後世。

6)無父母者,亦以分分析之令盡。

又說:如因糞生虫,糞非虫父母。

又頭等身分,非即父母身分。

又諸法念念滅故,以何為父母耶?

7)無眾生受生者,眾生法無故,今世尚無,況能受身?

又思惟言:是眾生為是身耶?為非身耶?

若是身者,眼見此身,埋則為土,燒則成灰。虫食為糞,故無受生。

非身則有二種:若心、若離心。

若是心者,心法生滅念念不住,況至後身。

若離心,則不計我。於他心中尚不計我,況無心處,是故無受生者。

8)無阿羅漢者,

是人見一切人,飢則求食,寒則求溫。熱則求涼,毀害則瞋,敬養則喜,故無有能盡煩惱者。

又經書或說:無阿羅漢。隨逐此經,故生是見。

9)垢淨等無因緣者,是人見此垢法自然而生。

又有垢者,即體是垢,故說無因知見,無知見亦如是。

10)無力、無勇者,見一切眾生皆假因緣。

或有言:由自在天能有所作。

又見眾生屬業因緣不自在故,說無力、無勇及此果。

11)無常常想者,隨以何因緣破念念滅,以是因緣故生常見。

又說:諸法滅時,還為微塵。或言:還歸本性。

又諸法雖滅,以憶想故能受苦樂,則生常想。

又說神是常,音聲亦常。以是等緣故生常想。

12)苦謂樂者,隨以何因緣說言有樂。如先三受品中說,以是因緣故生樂想。

13)不淨淨想者,以染著身故,眼見不淨而生淨想。

或作是念:我得人相,見此人身不淨。更有眾生以之為淨,如是等緣故生淨想。

14)無我我想者,見陰相續生,而取一相,以之為我。

又如先生身見因緣,以是因緣故生我想。

15)非勝勝想者,是人於富蘭那等外道師中,而生勝想。

又梵王自說我是大梵天王造萬物者,如是等。

有人言:若人具足受五欲樂,是名勝法。

又言:若人離欲,入初禪乃至四禪,是最勝法。

又說:世間現見眾生中,婆羅門為尊,非現見眾生中天為最尊。是非勝勝想。

16)勝非勝想者,一切眾生中佛為最勝,有人於中不生勝想。作如是言:是剎利種。又學道日淺。

又謂佛法言不巧妙,文辭煩重不如韋陀,此不名勝。

眾僧中有四品人,是故不勝。如是等勝中生非勝想。

17)非淨道中淨道想者,若人言:以灰水等洗令人清淨。

又說:生死盡訖名清淨道。

又但貪著持戒、梵行、供養天等,亦說由自在天,故得清淨。

或說苦行本業盡故,名清淨道。

又斷葷辛及蘇酪等,故得清淨。

又淨洗浴以韋陀咒,然後飲食名清淨道。

以如是等種種邪道而得解脫,不以八直為清淨道。

18)有中生無想者,若法世諦中有亦說為無。

19)無中生有想者,若說有陀羅驃,有有分者,亦說有數量等求那,亦說總相、別相及集,亦說世性等無物為有。如是等因緣生顛倒心,皆名邪見。於此邪見中別四種見,餘殘重者皆名邪見。


3.問曰:是邪見云何斷?答曰:經中佛說:正見能斷邪見。


4.問曰:正見云何生?

答曰:若見、聞、比知、正決定故,則正見生。

又善修正定,則正見生。如經說:攝心能如實知,非散心也。


5.問曰:是邪見有何等過?

答曰:一切過咎及諸衰惱,皆由邪見。

1)此人謂無罪福及善、惡、業報故,現在無諸好事,況未來世。

如是破善惡人,名斷善根。決定當墮阿鼻地獄。如阿毘曇六足中說:殺是人罪輕殺虫蟻。

2)又此邪見人污染世間,為多減損眾生故生,如毒樹生為惱害故。

3)又此人所起身口意業,皆為惡報。

如經中說:邪見人所起身、口、意業,欲、瞋、思念,皆為惡報。

如種苦瓠、拘賒毒枝必害蔓陀樹種是中,所有地種水火風種皆為苦味,以種苦故。

如是邪見人諸餘心心數法,以邪見故,皆得惡報。

是故此人,雖有施等,終無好果。以先為邪見心所壞故,是人所作不善皆是增上,以久集惡心故。

4)又以戒法故能制非法,是人無善惡故無所禁忌,深為放逸,行不善法。

定破慚愧二種白法,與畜生無異。

5)又若人言無善惡,是人心中常懷不善。

6)又是人無有能受善法因緣。所以者何?

是人不能親近善人,不聞善法,惡心易起,善心難生。

以易起惡,故無善因緣。如是漸積,則斷善根。

7)又此邪見人名在難處。

如地獄眾生不任得道。

如此人雖生中國,具足六根,能別好醜,亦不任得道。

8)又此邪見人,無惡不造,不忌輕重。

9)又少作不善,亦墮地獄。以重罪心起是業故,如業品中解地獄業。以是因緣,此人所作皆為地獄。

10)又此人不能盡罪惡業,以不善法常在心故。

11)又此人展轉地獄難得解脫。所以者何?斷善根人若善根未相續間,終不脫地獄。

是人邪見在心中故,善根云何得相續耶?

12)又邪見人名不可治,猶如病人死相已現,雖有良醫不能復治。

是人亦爾,無餘善故,乃至諸佛亦不能治,是故必墮阿鼻地獄。

二取品第一百三十三


1.於非實事中,生決定心,但是事實,餘皆妄語,是名見取。

及先說非勝法中,定生勝想,亦名見取。


2.問曰:見取有何過?

1)答曰:是人得少功德,自以為足。

2)又是人唐勞其功。所以者何?是人於非善事中,生妙善想,勤加精進,以是因緣,後則心悔。

3)又是人為智者所笑,以非勝中,生勝想故。

4)又若人非勝謂勝,是愚癡想,猶如盲人於瓦礫中生金銀想,為有目者之所輕笑。

見取有如是等過。


3.若人捨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淨,名為戒取。

問曰:不以戒故得清淨耶?答曰:以智慧得清淨,戒為智慧根本。


4.問曰:戒取有何過?

1)答曰:所說戒取之過,以下事為足等,皆是此過。

2)又戒取因緣,唐受諸苦,謂受寒、熱臥、灰土、木刺棘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等,後世亦受劇苦果報。如經中說:持牛戒、若成,則還為牛。若不能成,則墮地獄。

3)又此人從冥入冥,以受此法,現世得苦,後亦苦故。

4)又此人得深重罪。所以者何?以非法為法,毀壞真法,亦謗行正法者,令多眾生背真淨法,墮罪中故,積集大罪故,受阿鼻地獄果報。寧止不行,勿行邪道。所以者何?若本不行易令行道,邪行敗心,故難入道。

5)又雖是怨賊,不能令人衰惱,如生邪見。所以者何?

怨賊不能污人,如隨逐邪見。受外道所行種種邪戒、裸形、無恥、灰土、塗身、拔髮等故。

6)又此邪見者,皆失世間一切利樂,現在失五欲樂,後失生善處樂,及泥洹樂。

若人求樂得苦,求解得縛,不名狂耶?所以者何?以施一食因緣可得生天。此人行邪行故,雖施身命,無所利益。

隨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四


1.心重欲眠名睡。

2.心攝離覺名眠。

3.心散諸塵名掉。

4.心懷憂結名悔。所謂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

5.曲心詐善名諂。

6.諂心事成名誑。

7.自作惡不羞名無慚。

8.眾中為惡,不羞不戁名無愧。

9.心隨不善名放逸。

10.實無功德,示相令人謂有,名詐現奇特。

11.為利養故,口悅人意,名羅波那(lapanā)

12.欲得他物,表欲得相,如言此物好等,名為現相。

13.若為毀呰此人,故稱讚餘人,如言汝父精進,汝不及也,名為憿切。

14.若以施求施,言是施物從某邊得,如是等,名以利求利。

15.若人有喜睡病,名單致利(tandri)

16.若得好處行道因緣具足,而常愁憂,名為不喜。

17.若人頻申,身不調適,為睡眠因緣,名為頻申。

18.若人不知調適飲食多少,名初不調。

19.若不堪精進,名為退心。

20.若諸尊長有所言說,不敬、不畏,名不敬肅。

21.喜樂惡人,名樂惡友。

如是等名隨煩惱,從煩惱生故。

[參考]雜阿含187

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明、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不翳亦如是。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獨證亦復如是。

1-10.如貪,如是恚、癡、瞋、恨、呰、執、嫉、慳、幻。

11-20.諂、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

21-30.憍慢、放逸、矜高、曲偽、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

31-40.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貪、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

41-50.戒取、欲愛、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贔屓、懶。

51-60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

61-66.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參考]法蘊足論-16.雜事品。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八非問分煩惱品。

不善根品第一百三十五


三不善根,謂貪、恚、癡。

1.問曰:憍慢等亦應是不善根,何故但說三耶?

1)答曰:一切煩惱皆是三種煩惱分,慢等是癡分,故不別說。

2)又三種煩惱多在眾生心中,慢等不爾。

3)又一切未離欲者乃至蚊蟻,是三煩惱皆在心中,憍慢等不如是。

4)又貪是瞋不善根,違失所貪則隨生瞋。癡為二本。所以者何?若人無癡,則不貪、瞋。

5)又經中說:十不善業有三種,從貪、瞋、癡生。不說從慢等生。

6)又有三種受,更無第四。是三受中,三煩惱使,若別有慢等,於何受中使?是事實不可說,當知此三是諸煩惱本。


2.問曰:何故樂受中貪使?

1)答曰:現見此中生故。

如經中說:人得樂觸生喜,苦觸則不喜。是人於諸受中集、滅、味、過、出,不如實知故。

2)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所以者何?是人於無色界繫諸陰相續,不如實知故,則於是中生寂滅想、若解脫想、若不苦不樂想、若我想,是故說不苦不樂中癡生。


3.問曰:是諸使為法中使,眾生中使耶?

1)答曰:因法生眾生心。隨眾生心,則受諸受。隨諸受,貪等煩惱使。故知因法生使,而使眾生。何以知之?若眾生未斷此使,則此使使,若斷則不復使。

2)若法中使,法常有故。使應常使,常不應斷。

3)又非眾生數,亦應有使。若然者,若以人使故壁等有使,以人識故,壁等亦應有識,是事實無。

4)又然則無阿羅漢,餘人使故有使。


4.問曰:是使未斷則使,斷則不使。

答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使若斷、若不斷,即是緣及相應,何故說斷則不使?若爾,更應說第三使相,以不可說故當知無也。

又使能緣異地而不使,故知但眾生中使,非法中也。


5.問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眾生諸使,非緣、非相應,云何當使?

答曰:是事先答,諸使因法生,而使眾生。

如阿毘曇身中說欲界眾生幾使使等?若不使眾生,云何有如是問?


6.問曰:若使使眾生,經中說樂受中貪使,此則相違。

答曰:是不盡語,應言樂受中生貪而使眾生。


7.問曰:是貪亦因色等生,此中何故但說因樂受生?

答曰:以憶想、分別、歡喜等故貪生,非但從色等生。


8.問曰:因苦受亦生貪,如說樂者不求,苦者多求。何故但說從樂受生?

答曰:不以苦受故貪生,是人為苦所惱,故於樂受中生貪。


9.問曰:不苦不樂受中亦貪使使,何故但說樂受中耶?

答曰:是人以不苦不樂受為樂故貪生,故說樂受中貪使。以此三受中三煩惱使,故但說三。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1.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

1)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為欲漏。

2)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

3)三界無明名無明漏。


2.問曰:諸漏云何增長?

答曰:以下、中、上法故,漸次增長。

又得色等勝緣故,諸漏增長。


3.問曰:是三漏云何說為七漏?

答曰:實漏有二種,見諦斷是諸漏根本,思惟斷是諸漏果。五助漏因緣合為七。即此煩惱,佛隨義故說三漏、四流、四縛、四取、四結等。


4.問曰: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何者是?

1)答曰:除見及無明,餘欲界一切煩惱是名欲流。

2)色、無色界有流亦如是。

3)諸見名見流。

4)無明名無明流。


5.問曰:流中何故別說見流,漏中不說耶?

答曰:外道多為見所漂流,是故流中別說。以能漂沒,故名為流。能繫三有,故名為縛。


6.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

1)答曰: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

2)若人有我見,即生二邊是我,若常、若無常。

若定言無常則取五欲,以無後世故,染著現在樂。

3)若定言常,鈍根者則取持戒,望後世樂。

4)小利根者作如是念:若神是常,則苦樂不變,則無罪福。故起邪見。如是但因我語故生四取。


7.問曰:四結,貪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取身結,何者是?

1)答曰:貪嫉他物,他人不與,則生瞋心,以鞭杖等取,是在家人鬪諍根本,亦名隨樂邊。

2)若人持戒,欲以此戒而得清淨,即謂是實,餘妄語,是見則隨,是出家人諍訟根本,亦名隨苦邊。

3)五陰名身,是四結要須身口成,故名為身結。

4)又有人言:是四法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


8.問曰: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是事云何?

1)答曰:人貪著諸欲,故瞋恚隨逐。

如經中說:從愛生恚及嫉妬等煩惱,鞭杖等惡業,皆以貪欲故生。是人身心為貪恚所壞。

2)多事疲勞,則欲睡眠,是人睡眠小息,貪恚還來散亂其心,不得禪定心,隨外緣故生掉戲。

3)不淨業人心常憂悔,以散心、悔心故,心常生疑,有解脫不?如王子語阿夷羅曰沙彌。


9.問曰:何故名蓋?

1)答曰:貪欲、瞋恚能覆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有人為除此蓋故,說是善、是不善,是人於中生疑,為有?為無?此疑成故,能覆三品。

2)是五蓋,三法力強,故獨名為蓋,二蓋力薄,故二法合成。

3)又此二蓋生因緣俱,是故合說。

睡眠因緣五法,謂單致利、不喜、頻申、食不調、心退沒。

掉悔因緣四法,謂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憶念先所戲樂言笑,是名生因。

4)藥亦同故,睡眠以慧為藥,掉悔以定為藥。覆亦同故,二合為蓋。

5)此五法或是蓋或非蓋,欲界繫不善名為蓋,餘不名蓋。


10.五下分結,貪欲、瞋恚、戒取,以墮下故名為下分,如持牛戒成則為牛,不成則入地獄。

疑障離欲。身見是四根本,是名為五。

1)又以貪恚故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

2)又貪欲、瞋恚故,不過欲界,若過還為所牽。餘三不過凡夫,故名下分。


11.五上分者,

1)掉戲壞禪定,故心不寂滅。

2)是掉戲隨取相,故憍慢生。

3)是取相心從無明生,故有色染、無色染。

4)此五結,學人以之為上行,故名上分。是五結,於學人心中說,不為凡夫。


11.問曰:掉戲何故於色無色界說名為結,欲界中不說耶?

1)答曰:彼中無麁煩惱,故掉戲明了。

2)又此掉戲於壞定有力,故說為結,斷此上分則得解脫。

3)有人色無色中生解脫想,為遮此故,說有上結。


12.五慳者,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

1)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

2)家慳者,獨我出入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

3)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布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

4)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稱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

5)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祕而不說。


13.問曰:是五慳有何等過?

1)答曰:是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既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悋,是弊煩惱。

2)又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

3)又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

4)又此人以利養覆心,則生憍慢,輕餘善人,故墮地獄。

5)又壞他施故,若得人身,則為貧窮。

6)又以慳心斷施者功德,受者施物,故得重罪。

7)若慳悋法得盲等罪,所謂生盲及多怨中生,不得自在,退失聖胎,三世十方諸佛怨賊,往來生死,常為愚癡,善人遠離,離善人故,無惡不起。

+惡名三種,惡惡、大惡、惡中。

惡惡名殺盜等。大惡名自殺亦教人殺,自慳亦教人慳。惡中惡名自悋法亦教人悋法,是人悋法令多人墮惡,亦是滅佛法道。

7)如經中說:

住處慳有五過,未來善比丘不欲令來,已來則頻蹙不喜,念欲令去,藏僧施物,於僧施物生我所心。

家慳有五過,以貪著家故則與白衣同其憂喜,斷白衣為福,受者得施,斷此二故即生此家為廁中鬼。

施慳有五過,常乏資生,破二人利,訾毀善人,心常憂惱。

稱讚慳有五過,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呵毀善人,自高己身卑下他人,常被惡名。

又一切慳總有斯過,謂積聚多物,畏怖大眾,多人憎惡,心常擾濁,身常孤煢,生下賤家。如是無量是五慳過。


14.五心栽:

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比丘為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為五。

1)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為大?富蘭那等為大耶?

2)疑法者,佛法為勝?違陀等為勝耶?

3)疑戒者,佛所說戒為勝?鷄狗等戒為勝耶?

4)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為能至泥洹不?

5)讒刺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惱善人。

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


15.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疑?

1)答曰: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

2)[8]此人愚癡無智,不知分別佛法、異法,是故生疑。

3)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

4)又不聞不讀違陀等經,聞人稱讚故生貴心。

5)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剎多羅。

6)又此人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疑。

7)又此人讀誦違陀和伽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是故生疑。

8)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

9)又此人始終不能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


16.五心縛:

若人不離身欲故貪著身。不離五欲故貪著欲。又與在家出家人和合。於聖語義中心不喜樂。得少利事自以為足。

1)是中四縛,因貪欲起。

2)若人不離內身欲故,於外色等欲中生著。

3)是故樂與[13]眾鬧和合。

4)以樂憒鬧故,於聖語義示寂滅法中心不喜樂。

5)是故於持戒、多聞及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為足。以貪著此少利事故亡失大利。

6)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是人若離八難得人身難故,應一心勤加精進。

7)又凡夫法不可信也,若離此具足因緣或有餘緣,終不復能得入聖道。

8)又不貪小利則能得出家果報,亦死時不悔,亦能自利利他。

9)又此人於功德中尚不貪著,何況惡法,故名正行。

10)又凡夫過咎所不能染。


17.問曰:何謂凡夫過耶?

答曰:經中說:凡夫應二十種自折伏心。應作是念:

1)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我當以不善而死,當墮大怖畏海,當至畏處。

2)不知無畏處,亦不知道,不得禪定,數受身苦,難離八難,怨賊常隨。

3)諸道皆開,未脫惡道,常為無量諸見所縛,於五逆罪未能防制,無始生死未有邊際。

4)不作不得罪福,善惡不得相代,不為善法終無安隱,所作善惡終不亡失,我當以不調至死。是二十法所不能污。

又所應作者是人已作,故心不悔。若貪著者,則不能成在家及出家法,是故不應貪著小利。


18.七使。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

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眾生,故名為使。猶如乳母常隨小兒,如瘧病未脫,如負債日息,如鼠毒未除,如熱鐵黑相,如穀子牙,如自要奴券,如斷事證人,如智慧漸積,如業常集,如焰相續,如是次第相續增長,故名為使。


19.問曰:是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

答曰:心相應。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是喜在樂受中,名為貪使。

又貪名染著,心不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


20.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所以者何?

1)經中說:小兒婬心尚無,況能婬欲。亦為欲使所使。

2)又說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

3)又經中說:身見斷時,諸使俱斷。

4)又聖道、煩惱不得一時。是故聖道生,心不相應使斷。若不爾者,聖道何所斷耶?

5)又若無心不相應使,凡夫學人若在善心、無記心時,便應是阿羅漢。

6)又使為纏因,從使生纏,得纏使則熾盛,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7)又若人在善、無記心亦名有使,若無心不相應使者,何故名有使耶?故知諸使非心相應。


21.答曰:不然。

1)汝言:小兒無欲亦有貪使。

是事不然,小兒未得除貪藥,故貪欲未斷,故為貪使使。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鬼病人。所以者何?以其未得呪術、藥草,斷病法故。亦如四日瘧病雖二日不發,亦名瘧病人。亦如鼠毒未瘥除,故雷聲則發。如是於何心中未得除使藥,故名為不斷。

2)餘問亦以總答。汝言: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者。

亦以未斷使故。

3)汝言:身見與使俱斷者。

汝以纏為心相應,未生時亦斷,使亦如是,雖聖道時無亦名為斷,以得相違法故。

4)汝言:道與煩惱不一時者。

亦以未斷故說言有。

5)汝言:凡夫、學人若在善無記心應是阿羅漢者。

阿羅漢已斷,此人未斷故。如人不受斷肉法,雖不食肉,不名斷肉。

又有無明、邪念、邪思惟等故,所未斷煩惱則生。阿羅漢無此因故,不同餘人。

6)又汝言:得纏使則熾盛。

是事不然,諸煩惱以下中上法故熾盛,非得纏故。

7)汝言:人在善、無記心名有使者。亦以未斷故名有使。

以是等緣,故知貪等諸使非不相應。


22.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以不如實知顛倒見,故名為邪見乃至邪定。

問曰:正命、邪命,不離身口業,何故別說?

答曰:邪命出家人所難斷,是故別說。

邪命者,以諂誑等五法能得利養,故曰邪命。

取要言之,諸出家人所不應作資生之業,謂王使、販賣、治病等業,及所不應取眾生錢穀等,若取皆名邪命。

又毘尼所制,以此自活皆名邪命。如經中說:優婆塞不應五種販賣。


23.問曰:何以濟命?

答曰:如法乞求以此活命,不應邪命。所以者何?以心不淨毀壞善法,不任修道故。

又行道者應作是念:入佛法中為行道故,不為活命,是故樂善法者應行淨命。

又比丘應住比丘法中,若行邪命非比丘法。

九結品第一百三十七


愛等九結。

1.問曰:何故於諸見中別說二取?

1)答曰:戒取難免離故,猶如浮木入洄澓中難可得出。是人亦爾,作是念:我以是持戒當生天上,為此故受投淵、赴火、自墜高等種種諸苦。

2)又世間人於戒取中不見其過,故佛說為結。

3)又依此戒取能捨八直聖道。

4)又此非正道、非清淨道,名隨苦邊。

5)又戒取是出家人縛,諸欲是在家人縛。

6)又戒取者,雖復種種行出家法,空無所得。

7)又戒取者,今不得樂,後受大苦,如持牛戒成則為牛,敗墮地獄。

8)又因此戒取,能謗正道及行正道者。

9)又戒取是諸外道起憍慢處,作如是念:我以是法能勝餘人。

10)又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

11)又戒取是麁見,故多眾生行。智慧道微妙難見,世間不知行之得利。

12)又此見能牽人心,故愚癡者多行此法。

13)又此名重惡見,以逆正道,行非道故。

14)見取者,所以貪著邪法,不能捨離,是見取力。

15)又以見取力故諸結堅固。


2.問曰:帝釋問經中何故但說天人有慳、嫉二結?

1)答曰:是二煩惱最是鄙弊。所以者何?

見他眾生飢渴苦惱,以慳心故不能矜濟。

見從他得,亦生嫉妬,心懷惱熱。以是因緣,墮貧賤、醜陋、無威德處。

2)又釋提桓因是二結偏多,數來惱心,故佛為說。

3)又此二結是重罪因緣。所以者何?因此二結起重惡業故。

4)又三毒中貪恚能起重罪,貪恚盛故,起此二結。

5)又此二結能惱男女。

6)又難捨離。所以者何?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妬,深修布施然後盡斷慳心。

以不見業報而能捨所重物,是為甚難。

如人見子得勝己事心尚難喜,況於怨賊。

以此二結,依憎愛故深難除斷,以此等緣故佛獨說。

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


論者言: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當因十使而造論。十使者,貪、恚、慢、無明、疑及五見。

1.問曰:十煩惱大地法,所謂不信、懈怠、忘憶、散心、無明、邪方便、邪念、邪解、戲掉、放逸,是法常與一切煩惱心俱。此事云何?

1)答曰:先已破相應,但心法一一生,是故不然。

2)又此非道理。何以知之?或有不善心與不善信俱,或有不善心而無信,精進等亦如是,故知非一切煩惱心中有此十法。

3)又汝說:睡掉在一切煩惱心中。

是亦不然,若心迷沒,爾時應有睡,不應在戲掉心中。有如是等過。


2.問曰:欲界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瞋,餘殘一切,是事云何?

1)答曰:彼中亦有嫉妬等。何以知之?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汝但住此,自得盡老死邊。是名嫉妬,有嫉妬故亦應有瞋。

2)又經說:梵王捉一比丘手,牽令出眾,謂言:比丘!我亦不知四大何處無餘盡滅。如是以諂曲心誑諸梵眾,是名諂曲。若言我是尊貴造萬物者,是名憍逸。如是等彼間亦有如是等惡煩惱故,當知亦有不善。

3)有論師言:

若貪父母及和上、阿闍梨等,是名善貪。貪他物等,名不善貪。若不為損益他人,名無記貪。

瞋不善法及惡知識等,是名善瞋。若瞋善法及瞋眾生,名不善瞋。若瞋非眾生物,名無記瞋。

若依慢斷慢,是名善慢。輕他眾生名不善慢。無明等亦如是。

4)又論師言:若善,不名煩惱。


3.問曰:欲界身見說名無記。所以者何?

若身見是不善,一切凡夫皆生我心,不可令盡墮地獄,故說無記。是事云何?

1)答曰:身見是一切煩惱根本,云何名無記耶?

2)又此人說有神我他人隨,爾時云何當名無記?邊見亦如是。


4.問曰:若轉人邪見令墮疑中,此人是不善耶?

答曰:此人非是不善。所以者何?寧墮疑中,不入邪定。


5.問曰:有人言:欲界繫煩惱一切能使欲有相續,色無色界繫亦如是。是事云何?

1)答曰:但愛能令諸有相續,以先喜後生故。

2)又說;愛為苦集。亦說:愛樂飲食,貪欲等故,隨處受生。邪見等中無如是義,經中雖說慢因緣生,亦先慢後愛故生。瞋亦如是。故知皆以愛故諸有相續。


6.問曰:諸煩惱中,幾見諦斷?幾思惟斷?

答曰:貪、恚、慢、無明二種,見諦斷、思惟斷。餘六但見諦斷。


7.問曰:學人亦有我心,故知不示相身見分,學人未斷。

答曰:是慢非見,見名示相。


8.問曰:有人言:慳、嫉妬、悔、諂曲等,但思惟斷。是事云何?

1)答曰:是皆二種,亦見諦斷亦思惟斷。何以知之?

如尼延子等見佛弟子得供養,故生嫉妬心,是嫉妬見道則滅,故知見諦所斷。

2)有人先於佛弟子慳惜不施,得見道故,便能施與,是慳則見諦斷。

3)如蘇那剎多羅等悔,亦見諦斷。

4)如須陀洹墮地獄等因緣,及第八世受身諂曲等,亦見諦斷。


9.問曰:諸煩惱,幾見苦斷?幾見集、滅、道斷?幾思惟斷?

答曰:先說見諦所斷六使四種,見苦斷、見集、滅、道斷。餘四使五種。


10.問曰:身見、邊見,但見苦斷。戒取二種,見苦、見道斷。是事云何?

1)答曰:諸煩惱實見滅諦時斷,是故身見等不應但見苦斷。

2)又身見於四諦中謬,五陰無常從因緣生,我非無常不從因生,五陰有滅而我無滅。道與我見相違,是故身見四種所斷。

3)邊見亦四種斷。所以者何?行者見苦從集生,則滅斷見。見由道得滅,則滅常見。

4)戒取亦四種,有因有果是故見苦時,

知戒是苦,不以此得淨,是見苦斷。

知戒是苦因,不以此得淨,是見集斷。

以邪見謗泥洹謂以此見得淨,是見滅斷。

以此謗道是見道斷。如見取依邪見故四種,戒取亦應如是。


11.問曰:若爾者,不名九十八使。

答曰:諸使隨地斷,不隨界故,不限九十八也。


12.問曰:貪、慢及除邪見,餘四見皆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瞋恚亦三根相應,除樂根、喜根。無明五根相應。邪見、疑四根相應,除苦根。瞋、覆罪、慳、嫉,但憂根相應。是事云何?

1)答曰:先已破無相應,故後當說,五識中無煩惱故。

2)又汝法中貪喜根相應,慳則不爾,是無因緣,慳是貪分故。

如是憍慢不與憂根相應,亦無因緣。故知汝等所說皆自憶想分別。


13.問曰:有人言:見苦所斷五見、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及集諦所斷邪見、見取、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是名遍使,餘非遍。此事云何?

1)答曰:一切是遍。所以者何?一切皆共相因相緣故。

2)又於己邪見中生貪,所謂無苦乃至無道,貪著此見而以自高,若聞說苦,則生憎恚。

3)又此貪能緣滅諦,瞋亦能憎恚泥洹,亦以泥洹生自高心,道亦如是,當知餘使亦有能遍。

4)又欲界繫煩惱能緣色界,如以貪喜樂,以瞋憎惡,以彼法自高亦以之為勝,非欲界也。

如欲界煩惱能緣色界,色界見等煩惱亦能緣欲界果,無色界亦如是。

5)又此煩惱皆能總相、別相。所以者何?貪亦能總相染四天下。

6)又長爪經說:一切忍是貪,一切不忍是瞋;一切不忍是貪,一切忍是瞋,亦以此煩惱自高。是煩惱皆能起身口業。所以者何?經中說:生如是見、說如是事,謂有神等。

7)又此一切煩惱皆在第六識中,五識中無。所以者何?想行第六識,故一切煩惱皆從想生。

若不爾,身見等亦應在五識中。所以者何?以眼見色謂我能見,疑、慢等亦如是。


14.問曰:經中說六愛眾,云何言五識中無煩惱耶?

1)答曰:如六意行皆在意識中,但以眼等開導,故名六意行。是事亦爾。

2)又意識中所有分別因緣,五識中無,故知五識中無煩惱也。

斷過品第一百三十九


1.問曰:有人言:諸煩惱九種,下中上。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智亦九種,是煩惱先斷上上,後斷下下。以下下智,斷上上煩惱,乃至以上上智斷下下煩惱。是事云何?

答曰:以無量心,斷諸煩惱。所以者何?經中佛說:譬如巧匠手執斧柯,眼見指處,雖不能分別日日所盡若干分數,但見盡已,乃[知其盡。比丘亦爾,修行道時,雖不分別知今日所盡若干諸漏,昨日所盡若干分數,但盡已乃知漏盡。故知以無量智,盡諸煩惱,非八、非九。


2.問曰:依止何定斷何煩惱?

1)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乃至因無所有處漏盡。

2)又離此七依亦能盡漏,如須尸摩經中說:離七依處亦得漏盡。故知依欲界定,亦得盡漏。


3.問曰:見諦所斷煩惱,不應依無色定斷,以此行者壞色相故。

答曰:是事先答,謂無色定能緣於色。


4.問曰:為先從初禪次第離欲至二禪等?為一時耶?

答曰:應當次第,以離初禪欲生二禪等故。


5.問曰:欲界中亦有次第耶?

1)答曰:諸煩惱念念滅,故亦應次第。

2)又如炎摩天抱則成欲,兜率陀天執手成欲,化樂天以口說成欲,他化自在天相視成欲,當知欲界煩惱亦漸次盡。

3)有人言:以福德因緣於彼中生,不以斷煩惱故,以所欲妙故,成有差別。

4)又根鈍故,抱乃成欲,根轉利故視則成欲。


6.問曰:有人言:思惟所斷煩惱漸次斷,先欲界繫,後色無色界繫,見諦所斷則一時斷。是事云何?

答曰:隨諦所斷,而實一切煩惱見滅諦斷。是事先說,所謂見諦所斷身見等煩惱,皆見滅諦斷。從煖法來,以無常等行觀五陰相,始斷煩惱,見滅乃盡。


7.問曰:觀欲界繫苦,能斷欲界結。集亦如是,如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如是。觀欲界滅能斷三界結,道亦如是。是事云何?

答曰:滅智能斷煩惱,是故汝說不然。


8.問曰:經中說,觀五陰無常等故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汝云何言:但觀滅諦斷煩惱耶?

1)答曰:是觀五陰智、生滅合觀,故能斷結使。如經中說:比丘觀是色、是色集、是色滅。

2)又當說:見法、識法則煩惱斷。可知見滅諦故諸煩惱盡。

3)又五陰是苦,於中生諸煩惱,若見五陰滅以為寂滅安隱,如是則苦想具足,故知見諸陰滅則煩惱盡。如說:因諸法無體性依一捨心斷,無體性即是滅。若行者見色無體性乃至識無體性,則深得離。

4)又三解脫門皆緣泥洹,以此解脫門能斷煩惱,無餘方便,故知但無為緣道,能斷煩惱。是故汝所說斷煩惱法,是事不然。

5)論者言:諸煩惱有如是等無量分別門,以求解脫者應當知。所以者何?以知是縛過故得解脫。如人識怨故能遠離,如知嶮道故能得避,煩惱亦如是。

6)又煩惱縛甚為微細,過於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縛,乃至有頂眾生尚為煩惱縛,是故應知其過。

7)又眾生乃至有頂猶還退墮,皆以不能見知煩惱過故。

8)又不斷結故生增上慢,自謂已斷,後則疑悔。是故應知諸煩惱過,勿為所誑。

9)又若眾生捨離淨妙泥洹之樂,反貪鄙弊、欲樂、有樂,皆是諸煩惱過。若斷煩惱則得大利,故應知見諸煩惱過。

10)又障解脫法,所謂煩惱,若不斷煩惱,終無解脫因緣。所以者何?諸煩惱是身因緣,隨煩惱有身,隨身有苦。是故欲求離苦者,應勤精進斷諸煩惱。

明因品第一百四十


1.問曰:煩惱為身因緣,是事應明。所以者何?有諸外道不信此事,

或言是身無因無緣,猶如草木自然而生。

或言萬物是大自在等諸天所生。

或言萬物從世性生。

或言微塵和合故生。說如是等,是故應明。

答曰:從業有身是事先成。是業從煩惱生,故以煩惱為身因緣。


2.問曰:云何知因煩惱有業?

1)答曰:隨假名心,名為無明。假名心者,能集諸業。故知煩惱因緣有業。

2)又阿羅漢諸業不集、不成,故知諸業由煩惱成。

如經中佛說:若人得明,捨離無明,是人能起福業、罪業、無動業不?不也。世尊!

3)又無無漏業,故知但隨假名者,能起諸業,無漏心不隨假名,故不起業。

4)又學人無行,如經說:學人還而不行,滅而不作。作相是行,行名為業。

5)又無漏心非行相故,無無漏業。是故一切諸受身業,皆因煩惱生。

6)又斷煩惱者,不復受生,故知有身皆因煩惱。


3.問曰:一切眾生皆以無煩惱生,後時乃起,如人生時無齒,其後乃生。

1)答曰:不然。有煩惱者,隨所有相,謂啼哭等生時現有,故知皆與煩惱共生。

2)又現見眾生多生廁等中,不生磐石等中,當知貪著香味等故於是中生,故知由煩惱生。


4.問曰:地獄等中不應得生。所以者何?無人貪樂地獄等故。

1)答曰:眾生以癡力故,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

如經中說:

若入迮閙中死,欲得寬處,於鳥中生。

若渴死者,生為水虫。

若凍死者,生熱地獄中。

熱渴死者,生寒氷地獄中。

若貪著婬欲,生鳥雀中。

若貪飲食,則生為死屍中虫。

2)又因所貪著,故造諸惡,諸惡因緣強受果報。

3)又貪著身故諸業能生果報。所以者何?

貪著己身愚癡力故,憍慢等諸煩惱生,從此能集成業,以業力故生諸道中。


5.問曰:若以煩惱因緣有身,斷煩惱者,五陰不應復得相續。

答曰:是身本由煩惱故生,煩惱雖盡,以勢力故,身猶不斷,如以杖轉輪,雖暫廢杖輪猶不止。


6.問曰:若以先業、煩惱勢故有身,斷煩惱者,以先業、煩惱勢故亦應受身。

1)答曰:要以取相,故識能住。是人先業勢盡,今善修無相解脫門,故不受後身。

2)又如熱石上諸種不生,如是以智慧火熱諸識處,則識種不生,後相續斷。

3)又諸行因緣不具足,故不復相續。如經中佛說:識為種子,業行為田,貪愛為水,無明覆蔽,以此因緣,則受後身。阿羅漢是緣不具,故無後身。當知煩惱因緣受生。

4)又無煩惱者,有知苦等心,今受生者不見有此等心,故知無煩惱者不能受生。


7.問曰:須陀洹等有苦等心,而生時亦不見有。

1)答曰:諸阿羅漢智慧力強,一切煩惱不能勝,故將命終時,能障受生。

須陀洹等智力不爾,故不應為喻。

2)又汝說:如齒後漸漸生,煩惱亦爾。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無漏智慧,燒煩惱故,不應復生,如焦種子不能復生。

3)又現見今世從煩惱生身,如從貪欲,身色變異,瞋恚亦爾,故知後世五陰,亦從煩惱生。


8.問曰:亦見從飲食等因緣有五陰生,而不名飲食為受身因緣。

1)答曰:飲食假心能生色等,煩惱不爾,更無所假而生色等,故知煩惱為身因緣。

2)又現見鳥雀等多欲,毒蛇等多瞋,猪等多癡。當知此諸眾生,必當修集此婬欲等諸煩惱故,於是中生。


9.問曰:生處法爾,非先修集煩惱因緣。

1)答曰:若爾,則婬欲等無因,是事不可,當知從先修集因緣故有。

2)又貪、恚等煩惱熾盛,則為殺等諸罪。以此罪故,現受鞭杖、繫縛等苦。

煩惱若薄,則得持戒,修善等利,因此戒善現得名聞、利養等樂。

如現世衰利,皆因煩惱,故知來世亦當如是。


10.問曰:若因煩惱有身,則斷生死往來。所以者何?以煩惱盛故墮惡道中,既受罪身,煩惱更增永無脫因,如是不應得生善處。若受福身,為福轉增,則亦不應復生惡處,如是則無生死往來。

1)答曰:是人雖墮惡處,或得善心。雖生善處,或起惡心,是故生死往來不斷。

2)又隨貪等煩惱減少,隨生好處。隨貪等多,隨生惡處,如猪犬等。

隨減煩惱,生善處者,如以煩惱薄故能行布施、持戒等福,生六欲天。斷婬欲故得勝禪樂。斷色染故得勝定樂。一切結盡,則得無比泥洹樂,故知此身,因煩惱有。

3)又現見眾生樂弊國土及諸惡人弊止住處,皆由貪著,故知生死中眾生所住,亦由貪著。如蛾貪明色故為燈所焚。是貪著不從智生。所以者何?此蛾不知火是苦觸故投其中。如是眾生墜後身苦,皆以無明因緣,貪愛故生,如魚吞鉤,麞鹿逐聲,皆以貪著故致死。

4)又如人以貪著故,遠到異方,而不能返,當知皆以煩惱故生。

5)又如樹根不拔,其樹猶生,如是貪根不拔,苦樹常在。

如佛說:樹根不拔,雖斷猶生。貪使不拔,數數受苦。

6)又是身不淨、無常、苦、空、無我,自非無明,何有智者貪受此苦?猶如盲人可以垢衣誑為寶飾。如是為無明所盲,則能受多過患不淨五陰。

7)又以我心故受身,雖苦而不能捨。若無我心則能遠離。

如舍利弗說:清淨持戒得道者,死時歡喜,猶破毒器。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8)又有以無智故貪著此身,如以畫篋盛滿不淨,隨未開時則可愛樂,開則臭穢。

9)又如毒蛇滿闇室中,燈未照時,則生樂著,見則捨離。

眾生亦爾,隨有無明,則樂世間。若生明時,心則厭離。

如是貪愛為身根本。所以者何?以貪愛故求。求有二種,欲求、有求。

求現在諸欲是名欲求,更求後身是名有求。故知貪愛是身之本。

10)又若著五陰,則生身見,謂言是我,名我語取。

因此取故,生餘三取。取因緣有,有因緣生。當知煩惱是身根本。

11)又是身皆苦,於此苦身,生樂想倒。以此樂倒,則生倒愛。

以此倒愛,能受後身,故知貪愛因緣有身。

12)又此身以食因緣故住。

12.1)著揣食故不過欲界。如業品中說。

貪香味故,廁等中生。

以著觸故,胞胎中生。

著溫涼觸,故卵生濕生,俱不過欲界。

12.2)因三種觸生三種受,故說觸因緣受。

12.3)意思食亦如是。

12.4)發後身願我當作此,無見知識為食愛本,能致後身。

如是四食皆由貪愛。一切眾生皆以食存,故知愛因緣生。

13)又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以愛婬欲,故卵生、胎生。

貪香味等,故受濕生。

隨其所愛,故起殷重業則受化生。

故知四生差別皆由貪愛。

14)又四種受身,有能自殺,他不能殺。如是等四皆以貪愛差別故有,故知貪愛因緣有身。

15)又四識處,隨色識住,依色、緣色,以喜為潤,受想行亦如是,而不說識是識處,以識時無煩惱故,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16)又十二因緣皆由無明。所以者何?

+隨假名心,名為無明。

+因此無明,起福行、罪行及不動行。

欲安樂眾生是名福行。

苦惱眾生是名罪行。

攝心慈悲等名為不動行。

+隨此諸業,識住後身。

+依識生名色、六入、觸、受。此四是先世業、煩惱果報。

+復因此愛,生愛、取、有。

+是業、煩惱,能生後世生老死等。

如是十二有分相續皆以無明為本,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17)又生死無始。何以知之?

經中說:從業因緣,有眼等根,因愛有業,因無明有愛,無明因邪憶念,邪憶念還因眼緣色,從癡故生。故知生死輪轉無始。若說因自在天等,則非無始,是事不可,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18)又滅盡煩惱,則得解脫。

19)又眾生身種種雜類,若因自在等則不應雜,以煩惱、業有多種,故身亦不一。

20)又二十二根。

+因六根,生六識。

+是中有男女根。

+是諸法相續不斷,故名為命。是命以何為根?所謂業也。

+是業因於煩惱,煩惱依受故,以五受為根,如是展轉生死相續。

+依信等根能斷相續。如是二十二根往來生死,故知皆以煩惱有身。

21)又求解脫者,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品。此何所用?皆為滅諸煩惱。

知者見其利故,依此諸品,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22)又諸煩惱次第滅盡。

斷三結得須陀洹果。

貪欲等薄得斯陀含果。

欲界結盡得阿那含果,諸禪定中亦如是。

次第一切都盡得阿羅漢果。

如是隨諸煩惱次第滅故,身亦漸滅,若因自在天等則不應漸滅,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23)又貪等煩惱,諸善人皆求斷滅,必當見貪等因緣,今世後世得衰惱事,是故求斷。若不爾,則不求斷。若人說身因自在等,是人亦求斷貪欲等,故知貪欲等因緣有身。

24)又智者知以智慧而得解脫。可知以無智故縛,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25)又佛處處經中說:貪喜盡故,得正解脫。所以者何?眼色等不名為縛,貪喜為縛,破貪喜故,心得正解脫,正解脫心能入泥洹,故知煩惱因緣有身。

26)又以空、無相、無作而得解脫,故知煩惱因緣有身。所以者何?

觀諸法空,即無相可得,以滅相故,不願後身,是故以空名解脫門。相違則縛。

以此等故由煩惱有身,是事已明。集諦聚竟。

滅諦聚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


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為滅諦,謂假名心、法心、空心。


1.問曰:云何滅此三心?

答曰:假名心,或以多聞因緣智滅,或以思惟因緣智滅。

法心在煖等法中以空智滅。

空心入滅盡定滅,若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


2.問曰:何謂假名?

答曰:因諸陰所有分別,如因五陰說有人,因色、香、味、觸說有瓶等。


3.問曰:何故以此為假名耶?

1)答曰:經中佛說:如輪軸和合故名為車,諸陰和合故名為人。

2)又如佛語諸比丘:諸法無常、苦、空、無我。

從眾緣生,無決定性,但有名字,但有憶念,但有用故。

因此五陰生種種名,謂眾生、人天等。此經中遮實有法,故言但有名。

3)又佛說二諦,真諦、俗諦。

真諦謂色等法及泥洹。

俗諦謂但假名無有自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


4.問曰:若第一諦中無此,世諦何用說耶?

1)答曰:世間眾生受用世諦。何以知之?

如說:畫火人亦信受。諸佛賢聖欲令世間離假名,故以世諦說。

如經中佛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以智者無所諍故。

2)又上古時人,欲用物故,萬物生時為立名字,所謂瓶等。若直是法,則不可得用,故說世諦。

3)又若說二諦,則佛法清淨。以第一義故,智者不勝。以世諦故,愚者不諍。

4)又若說二諦,則不墮斷常,不墮邪見及苦邊、樂邊,業果報等是皆可成。

5)又世諦者,是諸佛教化根本,謂布施、持戒,報生善處。

若以此法調柔其心,堪受道教,然後為說第一義諦。

如是佛法初不頓深,猶如大海漸漸轉深,故說世諦。

6)又若能成就得道智慧,乃可為說實法。

如佛念言:羅睺羅比丘今能成就得道智慧,當為說實法。

譬如癰熟,壞之則易,生則難破。如是以世諦智,令心調柔,然後當以第一智壞。

7)又經中說:先知分別諸法,然後當知泥洹。

行者先知諸法是假名有、是真實有,然後能證滅諦。

8)又諸煩惱先麁後細,次第滅盡。

如以髮毛等相滅男女等相,以色等相滅髮毛相,後以空相滅色等相,如以楔出楔故說世諦。

9)又以世諦故,得成中道。所以者何?

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念念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中道。

如經中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

以有世諦則可見集、見滅,故說世諦。

10)又以世諦故,佛法皆實,謂有我、無我等門。

若以世諦故說有我無咎。以第一義故說無我亦實。

11)又以世諦故有置答難,若就實法則皆可答。

12)又若見實有眾生是大癡冥,若言實無亦墮癡冥。所以者何?

此有無見,則為斷常,令諸行者得出有邊,復墮無邊。若無世諦,何由得出?

13)又若人未得真空智慧,說無眾生是名邪見。謂無眾生受生死故,故名邪見。

若得空智,說無眾生是則無咎。

如經中說:阿羅漢比丘尼語惡魔言:汝以何為?眾生但空五陰聚,實無眾生。

14)又說:是身五陰相續,空無所有,如化、如幻誑凡夫,目為怨、為賊,如箭、如瘡,苦、空、無我,但是生滅敗壞之相。


5.問曰:俱是無所有心,何故或名邪見?或名第一義耶?

1)答曰:若人未生真空智慧,有我心故,聞說無我即生恐懼。

如佛言:若凡夫人聞空、無我更不復作,則大驚怖。

故知未得空智,有我心故,怖畏泥洹,則為邪見。得真空智,知本來無,則無所畏。

2)又此人未得真空,見無所有,則墮惡見,謂斷見邪見。

若是人先以世諦故知有我,信業果報,後觀諸法無常生滅相,漸漸證滅,無我心即滅貪心。

若聞說無所有,則無過咎,故說世諦。

3)又有外道謗佛,瞿曇沙門破真實神,是故佛言:我以世諦說有眾生。

我解正見中,說有眾生往來生死,是名正見。

但凡夫以邪念故,於實無眾生中說言實有,破此邪念,不破眾生。

如瓶等物,以假名說,是中非色等是瓶,非離色等別有瓶。

如是非色等諸陰是眾生,亦不離色等陰別有眾生。

如因色等過假名,如是以滅相過色等,以譬喻故令義易解。

猶如畫燈亦名為燈,而實無燈用。

如是雖說有瓶,非真實有,雖說五陰非第一義。

假名相品第一百四十二


問曰:云何知瓶等物,假名故有,非真實耶?

1.答曰:假名中示相,真實中無示相。如言:此色是瓶色。不得言是色色,亦不得言是受等色。

2.又燈以色具能照,觸具能燒,實法不見如是。所以者何?

識不以異具識,受亦不以異具受,故知有具是假名有。

3.又因異法成名假名有,如因色等成瓶,實法不因異成。所以者何?如受不因異法成。

4.又假名多有所能,如燈能照、能燒,實法不見如是。所以者何?如受不能亦受亦識。

5.又車名字在輪、軸等中,色等名字不在物中,有如是差別。

6.又輪軸等是成車因緣,是中無車名字,然則車因緣中無車法,而因此成車,故知車是假名。

7.又如以色等名字得說色等,以瓶等名不得說瓶等,故知瓶等是假名。

8.又有假名中,心動不定,如人見馬,或言見馬尾、或言見馬身、或言見皮、或言見毛,或言聞箏聲、或言聞弦聲,或言嗅華、或言嗅華香,或言甞酪、或言甞酪味,或言觸人、或言觸人身、或言觸人臂、或言觸人手、或言觸人手指、或言觸指節。意識於眾生等中動,謂身是眾生、心是眾生,色等是瓶、離色有瓶。如是等實法中心定不動,不得言我見色亦見聲等。

9.又可知等中不可說亦名為有,是為假名,如瓶等故,知瓶等是假名有。所以者何?

色等法不名可知等中不可說。

10.又如色等法自相可說,瓶等自相不可說,故知是假名有。

或有說:假名相,是相在餘處不在假名中。

如經中說:業是智者、不智者相。若身、口、意,能起善業,是名智者。身、口、意起不善業名不智者。身業、口業依止四大,意業依心,此三事云何名智者、不智者相?故知假名無有自相。

11.又假名相雖在餘處,亦復不一。如說:人受苦惱,如矟入心。

+惱壞是色相。

+又受是受相,亦於人中說。如佛說:智者、愚者俱受苦樂,而智者於苦樂中,不生貪恚。

+取多少等相是想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我見光明、見色作。

+起是行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是人起作福行,亦起罪行及不動行。

+識是識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智者識法,如舌甞味。

是故若在餘處說,亦說多相,是假名相。色等相不在餘處,亦無多相。

12.又若法為一切使使,是假名有。實法不為使使,以諸使使人故。

13.又假名中無智生,先於色等中生智,然後以邪想分別言:我見瓶等。

14.又瓶中智,要待色等。所以者何?因色、香、味、觸謂言是瓶。實法中智更無所待。

15.又假名中生疑,如杌耶人耶?色等中不生疑為色為聲。

1)問曰:色等中亦有疑,有色耶?無色耶?

答曰:不然,若見色終不疑是聲,更以餘因緣故疑有色無色。

如聞說色空,而復見色,則生疑言為有?為無?若見滅諦,此疑則斷。

2)問曰:滅諦中亦有疑,為有滅耶?無滅耶?

答曰:於所執中生疑,非滅諦中。

若聞執有滅亦執無滅,於中生疑為有?為無?

是人爾時不見滅諦。所以者何?見滅諦者,無復有疑,故知生疑處是假名有。

16.又於一物中得生多識,是假名有,如瓶等。實法中不爾。所以者何?色中不生耳等諸識。

17.又多入所攝是假名有,如瓶等,是故有人說:假名有四入所攝;實法不得多入所攝。

18.又若無自體,而能有作,是假名有。如說:人作。而人體、業體實不可得。

19.又所有分別是怨親等,皆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若直於色等法中,不生怨親等想。

20.又來去等、斷壞等、燒爛等所有作事,皆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

實法不可燒、不可壞故。

21.又罪福等業皆假名有。所以者何?殺生等罪、離殺等福皆非實有。

22.又假名有,相待故成,如此彼輕重、長短、大小、師徒、父子及貴賤等。實法無所待成。

所以者何?色不待餘物更成聲等。

23.又不假空破,是假名有,如依樹破林、依根莖破樹、依色等破根莖。

若以空破是實法有,如色等要以空破。

24.又隨空行處是假名有,隨無我行處是實法有。

25.又有四論:一者一、二者異、三者不可說、四者無,是四種論皆有過咎,故知瓶等是假名有。

一者,色、味、香、觸即是瓶。

異者,離色等別有瓶。

不可說者,不可說色等是瓶、離色等有瓶。

無者,謂無此瓶。是四論皆不然,故知瓶是假名。

破一品第一百四十三


問曰:此一等四論有何過耶?

1.答曰:一論過者,謂色等法相各差別,若為一瓶,是則不可。

2.又色等一一不名為地,和合云何有地?所以者何?若一一馬不名為牛,云何和合為牛?

問曰:如一一麻不能成聚,和合能成,如是色等一一不能成地,和合則能成。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麻聚是假名有,一等是實法中論,云何為喻?

3.又色、香、味、觸是四法,地是一法,四不應為一。若四為一,一亦應為四,是事不可,故知色等不即是地。

4.又世間皆說地色、地香、地味、地觸。不見有言是色,色要以異法相示,如某人舍等。

問曰:此不以異法相示,即以自法自示,如石人手足。所以者何?離手足更無石人。如是雖不離色等,是地亦以自體自示,有何咎耶?

1)答曰:若說地以色等自示,無有此理。汝雖說石人喻,是喻不然。所以者何?

若示石人手時,以餘身為石人。

2)又空中亦可說有。如說:石人身時,爾時石人更無有餘,而亦得說。

3)如佛說:是身中有髮毛血肉等,離此髮等更無有身。是髮等所依止處,雖無別依處而亦可說,故知說石人者亦是妄說。

4)汝若以石人成地,亦無地也。

汝經中說:有色、香、味、觸是地。是地即無如身,故知色、香、味、觸非即是地。

5.又諸求那中,不得相示,不得言色是有香,但得言地有色、味、香、觸,故知非一。

6.又色等心,地心各異,故知色等非地。

7.又色等名異,地名亦異。

問曰:心異、名異,皆和合中有異。

答曰:若心與名,但和合故有,和合但是名字。然則地但有名字,無一論也。

8.又地可以一切根知。何以知之?人作是念:我見地、嗅地、嘗地、觸地。若色、香、味、觸是地,不應但色中生地想謂我見地。香等亦如是,而實但色中生地想,故知非色等是地。假名字因緣,一分中亦可說假名名字,如人伐樹亦言伐樹亦言伐林。

9.又諸求那邊,陀羅驃異是中所有因緣,以是因緣不成一論。

10.又僧佉人說,五求那是地。是亦不然。所以者何?

如先說,聲離色等,念念滅相續更生,非成四大因,故知非一切四大盡有聲。

破異品第一百四十四


問曰:異論中有何等過?

1.答曰:離色等法,更無地也。何以知之?不離色、香、味、觸,生地心。但於色等法中生心。所以者何?如色異、聲等異,不待聲等而生色心。若離色等別有地者,亦應不待色等而生地心。而實非不待,是故無別有地。

問曰:非不待餘法,要待色相而生色心。

答曰:破總相品,中當說,離色無別色相,是故不然。


2.又異地等法無根能知,故知無別地等。

1)問曰:地等以二根可取,謂身根、眼根。何以知之?眼見知是瓶,以身根觸亦知是瓶。是故汝言無根取地,是事不然。

答曰:若爾,是瓶則四根取,亦以鼻根嗅泥,舌根嘗泥。

2)問曰:鼻根、舌根不能取瓶。所以者何?闇中不能分別,若嗅瓶、若嗅瓫,若嘗瓶、若嘗瓫。

答曰:雖不能分別瓶瓫,而於泥中生知,謂嗅泥、嘗泥。

3)又若埋瓶出口,若見、若觸,不能定知是瓶是釜?為是破瓦?故知眼根、身根亦不應取瓶。

4)又於闇中雖生瓶心,不能分別金瓶、銀瓶,故知眼根、身根亦不能取瓶。

5)又鼻根、舌根,能取花果、乳酪等法。眼根、身根,則不能取,如雖見華等不能分別知香臭、美惡及甘酢等。是故若謂眼根、身根知陀羅驃,而鼻根、舌根不知,無有是事。

如鼻根、舌根不能,異陀羅驃而亦有分別,眼根、身根亦如是,雖無異陀羅驃,而亦得分別。

6)又五根中,無有取假名知,故知假名非眼、身、鼻、舌諸根所得。

第六根中有知,能知假名。所以者何?意識能緣一切法故。

7)又眼若能見色,見非色者,亦應能見聲等。若爾,則不復須耳等諸根。是事不可,是故不以眼根、身根取陀羅驃。


3.問曰:以色了陀羅驃則眼能見,非一切異色法皆可見。

1)答曰:以色了瓶,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誰作瓶色?但是和合,是故非色了瓶。

2)又若以可見法,了餘法,令可見者,以瓶等不可見法了色,色亦應是不可見。

3)又瓶應二種,亦可見、亦不可見,以為可見、不可見法所了故。

4)又若要以色等法了故,眼等根可知者,色相不應是眼根所知。所以者何?

汝法因色相故色可見,是色相更無有相,然則色相應不可見,是故不然。

5)又若以色了故可見者,一切諸根盡應知陀羅驃。耳根亦應知虛空,以聲了故。

6)又應以身根知風,以觸了故。而汝法不然,是故無此了法。


4.問曰:餘法不能為了,但色能作了。

1)答曰:不然。是中無有因緣,但色能為了而餘法不能。如汝說:大多陀羅驃。是中色可見。如是則因色故得色,應當以色相了色然後可得,不但色能為了。若如是說,猶不離先過。

2)又異時生色心,異時生瓶心,是故縱色能了,於瓶何益?

3)又如盲人習瓶量故,雖失眼根,觸亦如瓶,是故非但色能為見因。

4)又盲人身根亦能知風,是故非但色了故能生知。

5)又汝經中亦說:觸來觸身,非地水火,當知不可見相是風。此亦不然。所以者何?

盲人知此風時,亦不知此觸為是可見為非可見。

6)又人眼見數量等法,是中無有色了。有聞香亦得知非香法,甞味亦能知非味法,是故要以色了,陀羅驃然後可知,是事不然。


5.問曰:若色了,於見中非因者,若數量等法。在不可見陀羅驃中及風,亦應可見。

答曰:我法離色,更無餘法可見,故知隨法中有色生,則眼能見。眼見色已即生瓶想。

若法中無色生,是中雖有眼,不生異瓶想。是故若離色等別有瓶者,無此理也。

破不可說品第一百四十五


問曰:不可說論中有何等過?

1.答曰:實法無有於一異中不可說者。所以者何?

無有因緣、譬喻,以此知不可說。色等法實有故,非不可說也。

2.又諸法各有自相,如惱壞是色相,更無異相,云何名不可說?

3.又隨識差別,故法有差別,如以眼識知色,不知聲等,是故此中無不可說。

4.又色是色入所攝,非聲等攝。若汝欲令有不可說者,色是色是可說,色是非色是不可說;聲等亦如是。

5.又諸法有次第數,若不可說則諸法無數。所以者何?

第一、第二不相異故。故知實無不可說法,但於假名中為一異故說不可說。

破無品第一百四十六


問曰:無論中有何等過?

1.答曰:若無,則無罪福業報、解脫等一切諸法。

2.又若執無所有,是執亦無,以無說者、聽者故。

3.又有無等論皆以信故說,若信現知、若信比知、若隨經書。若說無所有,則不在此三中。

汝意或謂我隨經書。是事不然,經書意亦難解,或時說有、或時說無,云何取信?

若信比知,要先現見然後比知。

4.又瓶等法今現見有,以能生心故,隨能生心,則有此法,故非無也。

5.又今瓶、瓫等現有差別,若一切無,何有差別?

汝意或謂以邪想故有分別者,何故不於空中分別瓶等?

6.又汝若謂以癡故生物心者,若一切無,此癡亦無,何由而起?

7.又汝意謂一切法無,是知何緣得生?諸知不以無緣而生,以知物故名知,是故不應言無。

8.又若都無者,令一切人應隨意所為。

而諸善人皆樂布施、持戒、忍等善法,遠離不善法,故知非無。

9.又瓶等法今現可知,而汝言:現在皆無,以無法故。亦不應信經書。

然則何因緣故說一切無,故一切無?是事應明。

若不能以因緣明者,他人所執自然應成。他論成故,汝法則壞。

若有因緣可成,則不名為無。

立無品第一百四十七

說無者言:汝雖以言說破空,然諸法實無,以諸根塵皆不可得故。所以者何?

1.諸法中無有有分可取,是故一切法不可取,不可取故無。

2.汝若謂有分雖不可取,諸分可取者。

是事不然,諸分中不生心。所以者何?麁瓶等物可取故。

3.又分不作有分。所以者何?因有分故說分,有分無故分亦無。

4.又無陀羅驃,求那無分,是故無分。

5.又若見細分,則應常生分心,不生瓶心。所以者何?若常念分終,不應生瓶心。

6.又若先憶分,後生瓶心,則瓶心應久乃生;而實不久生,故不念分。

7.又若見瓶,不生分別分心,即生瓶心。

8.又無一切分。所以者何?一切分皆可分析壞裂乃至微塵,以方破塵,終歸都無。

9.又一切諸法究竟必生空智,是故第一義中諸分皆無。

10.又若說分者,則破二諦。所以者何?

若人說無有分但有諸分,則無去來見斷等諸業,如是則無世諦。

汝以第一義為空,第一義中亦無諸分,故知但說諸分,則不入二諦,不入二諦故無。

11.又若法可過即為是無,如因分過有分,亦更因餘分過先分,以可過故,無此分論。

12.又色等亦無。所以者何?眼不能見細色,意不能取現在色,是故色不可取。

13.又眼識不能分別是色,意識在過去不在色中,故無有能分別色者,無分別故色不可取。

14.又初識不能分別色,第二識等亦復如是,是故無有能分別色者。

1)問曰:眼識取色已,後以意識憶念,是故非無分別。

答曰:眼識見色已即滅,次生意識,是意識不見色,不見云何能憶?

若不見而能憶者,盲人亦應憶色;而實不憶,是故意識不能憶也。

2)問曰:從眼識生意識,是故能憶念。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一切後心皆因眼識生,皆應能憶。又終不應忘,以從彼生故;而實不然,故知意識亦不能憶。如憶虛妄取色,瓶等萬物亦皆虛誑無而妄取,是故無一切物。

15.又若說眼見,為到色見?為不到能見?

若到則不能見,眼無去相,是事先明。

若不到而見,應見一切處色;而實不見,故知非不到能見。

1)問曰:色在知境,則眼能見。答曰:何名知境?

2)問曰:隨眼能見時名為知境。

答曰:若眼不到,亦名知境者,一切處色應盡是知境。是故到與不到,俱不能見,故知色不可見。

16.又若先有眼、色,後眼識生,是眼識則無依、無緣。

若一時,則不名眼色因緣生識,一時無相因故。

17.又眼是四大,若眼能見,耳等亦應能見,同四大故;色亦如是。

18.又是眼識,應若有處、若無處,二俱有過。所以者何?

若眼識依眼,是則有處。若物無處,則不得依止。

若汝謂識於眼少分處生、若遍生、若二眼中一時生識則有處,有處則有分,如是則以眾識而成一識。有如是過,亦有多識一時生過。

19.又一一識分不能識,有分者應識,而實無有有分。有如是過。若無處,則不應依眼。

破聲品第一百四十八


說無者言:一語尚無。所以者何?心念念滅,聲亦念念滅。

1.如說富樓沙,是語不可聞。所以者何?隨聞富,識不聞樓;聞樓,識不聞沙。無有一識能取三言,是故無識能取一語,故知聲不可聞。

2.又散心聞聲,定心則不能聞,定心所知是實,是故聲不可聞。

3.又是聲若到、不到,俱不可聞,不可聞故無聲。

4.又有人說:耳是虛空性,以其無物,故名虛空。是故無耳,無耳故無聲。

5.又聲因緣無,是故無聲。

聲因緣者,謂諸大和合。是和合法不可得。所以者何?

若諸法體異則無和合,若無異體,云何自合?設在一處,亦念念滅,是故不得和合。

破香味觸品第一百四十九


香不可取。所以者何?

1.以鼻識不能分別是瞻蔔香、是諸餘香,意識不能聞香,是故意識亦不能分別是瞻蔔香。

2.問曰:雖不能分別是瞻蔔香,但能取香。

答曰:不然。如人不得瞻蔔樹,以愚癡故生瞻蔔樹心。如是不得香體,以愚癡故而生香心。

3.又如先說,香若到不到而取,二俱有過,是故無香。

4.味亦如是。觸亦無。所以者何?微塵等分中尚不生觸知,如先說,是故無觸。

破意識品第一百五十


1.意識亦不能取法。所以者何?

意識不能取現在色、香、味、觸。先已說,過去、未來則無,是故意識不取色等。


2.問曰:若意識不知色等法,應知自體。

答曰:法不自知。所以者何?現在不可自知,如刀不能自割。過去未來無法故,亦無餘心,是故意識不能自知。


3.問曰:若人知他心時,則意識能知心法。

1)答曰:如人心不自知,亦作是念言:我有心。於他心中亦復如是。

2)又若未來法無亦能生知他心,若如是有何咎?

3)又意能緣法則有多過,如意到緣及意識不到緣,不應憶色等。以此過故,意識不知法。

破因果品第一百五十一

1.說無者言:

1)若有果,應因中先有求那而生,先無求那而生,二俱有過。

如兩手中,先無聲而能有聲。

酒因中先無酒,亦能生酒。

車因中先無車,而能成車。故非因中先有求那而生果也。

2)汝若謂因中先無求那而生果者,則如無色風之微塵,應能生色。

若爾,風則有色,金剛等中亦應有香。

3)又現見白縷則成白㲲,黑縷還成黑㲲。若因中先無求那而生果者,何故白縷但能成白不成黑耶?故非因中先無求那而成果也。理極此二,而俱有過,是故無果。

2.又若因中有果,則不應更生,有云何生?若無亦不應生,無云何生?

1)問曰:現見作瓶,云何無果?

答曰:是瓶若先不作,云何可作?以其無故。若先已作,云何可作?以其有故。

2)問曰:作時名作。

答曰:無有作時。所以者何?所有作分已墮作中,所未作分墮未作中,故無作時。

3)又若瓶有作,應若過去未來現在,過去不作已失滅故,未來不作以未有故,現在不作以是有故。

4)又有因作者故有作業成,是中作者實不可得。所以者何?

頭等身分於作無事故無作者,無作者故作事亦無。

3.又因於果,若先、若後、若一時,皆不然。所以者何?

若先因後果,因已滅盡,以何生果?如無父云何生子。

若後因先果,因自未生,云何生果?如父未生何能生子。

若因果一時,則無此理,如二角並出,不得言左右相因。理極此三而皆不然,是故無果。

4.又此因果若一若異,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異,則應離縷有㲲;若一,則縷㲲無差。

5.又世間不見有法因果無別。

6.又若有果,應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是皆不然。所以者何?

無有法能作自體,若有自體何須自作,若無自體何能自作。

7.又不見有法能作自體,故不自作。他作亦不然。所以者何?眼色於生識無事,故不他作。

8.又無作相故一切諸法無有作者。如種不作是念:我應生牙。眼色亦不作是念:我等應共生識。是故諸法無有作想。

共作亦不然,有自他過故。無因作亦不然,若無因亦無果名。若四種皆無,云何有果?若有應說。

9.又此果應若先有心作、若先無心作。

若先有心作,胎中小兒眼等身分誰有心作?自在天等亦不能作。先已說,業亦無心於作。是業在過去中,云何當有心作?是故業亦無心。

若先無心作,云何苦他者得苦?樂他者得樂?

10.又現作業中亦以心分別,應如是作、不應如是作。若無心作,云何有此差別?是故先有心無心,是皆不然。如是等一切根塵皆不可得,是故無法。

世諦品第一百五十二


1.答曰:汝雖種種因緣說諸法皆空。

是義不然。所以者何?我先說:若一切無,是論亦無,亦不在諸法中。

如是等破空,汝竟不答,猶故立空,是故非無一切諸法。


2.又汝所說:無根、無緣等。

1)是事非我等所明。所以者何?佛經中自遮此事,謂五事不可思議,世間事、眾生事、業因緣事、坐禪人事、諸佛事。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思量、決斷。

2)但諸佛有能分別法智。聲聞、辟支佛但有通達泥洹智慧,於分別諸法智中但得少分。

3)諸佛於一切法、一切種,本末、體性、總相、別相,皆能通達。

如人舍宅等物易壞難成,如是空智易得,正分別諸法智慧難生。


3.問曰:如佛坐道場所得諸法相,如佛所說當如是說。

1)答曰:佛雖說一切法,不說一切種,以不為解脫故。

2)如佛說:諸法從因緣生。不說一一所從因緣,但說要用能滅苦者。

彩畫等諸色、伎樂等諸音、諸香味觸無量差別不可盡說,若說亦無大利。

故佛不說如是等事,不得言無。

3)又如人不知分別彩畫等法,便言其無。汝亦如是,所不能成事而便說無。是事於智者則有,不知者為無,如生盲人言無黑白,我不見故。不可以不見故,便無諸色,如是若不能以自緣成故,便言無一切法。

4)又諸佛世尊一切智人我等所信。佛說有五陰,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世諦故有。

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


1.問曰:汝先言:滅三心名滅諦。已知滅假名心因緣,今何謂法心?云何當滅?

答曰:有實五陰心名為法心。善修空智,見五陰空,法心則滅。


2.問曰:行者觀五陰空,謂五陰中無常法、定法、不壞法、不變法、我我所法。以無此法,故言其空,非不見五陰。

答曰:行者亦不見五陰。所以者何?行者斷有為緣心,得無為緣心,是故行者不見五陰,但見陰滅。

又若見五陰,則不名為空,以陰不空故,如是空智則不具足。


3.問曰:行者見色,以無我故空,如經中說:行者見此色空,乃至見此識空。當知非無色等諸陰。

答曰:有如是言:但非清淨。

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見色等無常、敗壞、虛誑、厭離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淨。是人於後見五陰滅,是觀乃淨,故知見諸陰滅。

[參考]雜阿含80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4.問曰:以有為緣智,何故不得清淨?

1)答曰:行者或時起五陰相,故假名心還生,是故有為緣心不得清淨。

2)若證諸陰滅,則五陰不復現前,成假名因緣滅故,假名想則不隨逐。

譬如有樹,剪伐焚燒灰炭都盡,樹想乃滅,不復隨逐,是事亦爾。

3)又佛語羅陀:汝破裂、散壞眾生,令不現在。

4)又一經說:汝羅陀破裂、散壞色,乃至識,令不現在。

故知若壞眾生是假名空,若破壞色是名法空。

5)又二種觀,空觀、無我觀。

空觀者,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見五陰中無人故空。若不見法,是名無我。

6)又經中說:得無我智則正解脫。故知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無我,無我即是無性。


5.問曰:若以無性名無我者,今五陰實無耶?

1)答曰:五陰實無,以世諦故有。所以者何?

佛說諸行盡皆如幻如化,以世諦故有,非實有也。

2)又經中說第一義空,此義以第一義諦故空,非世諦故空。

第一義者,所謂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是故若人觀色等法空,是名見第一義空。


6.問曰:若五陰以世諦故有,何故說色等法是真諦耶?

答曰:為眾生故說。

有人於五陰中生真實想,為是故說五陰以第一義故空。


7.問曰:經中不說有業有果報,但作者不可得耶?

1)答曰:此因諸法,說作者不可得,是說假名空。

如經中說:諸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謂無明因緣諸行,乃至老死諸苦集滅。

以此語故,知五陰亦第一義故無。

2)又大空經中說:若人言此老死、其老死。若人說身即是神、若說身異神異。此言異而義同。若有此見,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其老死,則破假名。遮此老死,則破五陰。

3)又說生緣老死名為中道。當知第一義故說無老死,世諦故說生緣老死。

4)又如過瓶相,則第一義故無瓶。如是過色等法,則第一義故無色。

5)又經中說:若法是誑即是虛妄,若法非誑即名為實。

諸有為法皆變異,故悉名為誑,誑故虛妄,虛妄故非真

實有。如偈說:世間虛妄縛,狀如決定相,實無見似有,深觀則皆無。


8.當知諸陰亦空。

1)又見滅諦故,說名得道,故知滅是第一義有,非諸陰也。

若諸陰實有,行者亦應見而得道,而實不然,故知五陰非第一義有。

2)又以陰滅為實,故知諸陰非實,不可言諸陰是實、無陰亦實。

3)又所有見法皆以癡故,如人眼不可誑,則不見幻。

如是若無愚癡,則不見諸陰,是故諸陰非第一義有。

4)又經中說:隨有我則是動處,而陰中有我。如阿難說:因法成我,謂因色陰乃至識陰。

5)又如諸上座比丘問差摩伽:汝說何事為我?差摩伽言:我不說色是我,不說離色是我,乃至識亦如是,但於五陰中我慢未斷。

此經意以學人或時散亂念故,則起我慢。若攝心念,五陰滅,我慢即滅。如花非但根莖枝葉為華,亦不離此為華。如是非色等是我,亦不離色等是我。如是滅我因緣則我慢不起,故知諸陰亦空。

[參考]雜阿含103經。

諸上座復遣陀娑比丘語差摩比丘言:汝言有我,於何所有我?為色是我?為我異色?受想行識是我?為我異識耶?差摩比丘語陀娑比丘言:我不言色是我,我異色;受想行識是我,我異識,然於五受陰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譬如:優鉢羅、鉢曇摩、拘牟頭、分陀利華香,為即根香耶?為香異根耶?為莖、葉、鬚、精麁香耶?為香異精麁耶?為等說不?諸上座答言:不也,差摩比丘!非優鉢羅、鉢曇摩、拘牟頭、分陀利根即是香,非香異根,亦非莖、葉、鬚、精麁是香,亦非香異精麁也。差摩比丘復問:彼何等香?上座答言:是華香。差摩比丘復言:我亦如是。非色即我,我不離色;非受想行識即我,我不離識,然我於五受陰見非我、非我所,而於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知、未離、未吐。

6)又行者應滅一切相,證於無相,若實有相,何為不念?非如外道離於色時,知實有色但不憶念。行者要見色等諸陰滅盡,見滅盡故名入無相,故知色等非第一義。

7)又隨有五陰則有我心,當知無五陰故我心則滅,是故諸陰皆空。

8)又水沫經中佛說:若人見水聚沫,諦觀察之,知非真實。比丘亦爾,若正觀色陰,即知虛誑、無牢、無堅、敗壞之相。觀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亦復如是。

此中五喻皆示空義。所以者何?眼見水沫消時還無,泡等亦爾,故知諸陰非真實有。

[參考]雜阿含265經。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9)又若佛弟子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無所有故。

若見無常,則但能生敗壞苦相。

若見無性無餘相故,則能具足行苦,具此三苦名得解脫,當知一切諸法皆空。

10)又空是解脫門,此空非但是眾生空,亦有法空。

如說:眼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處,則知過去未來眼空,現在眼亦以四大分別故空。

如佛說: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等,若得此空,則說無所有。

11)又說一切諸行斷故名斷性,離故名離性,滅故名滅性,故知一切諸行皆滅。

若實有諸行,則無正斷、離、滅。滅名為無,當知第一義故諸行皆無,但以世諦故有諸行。

[參考]雜阿含464經。

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滅盡品第一百五十四


若緣泥洹是名空心。


1.問曰:泥洹無法,心何所緣?

答曰:是心緣無所有,是事先明,為知泥洹故。


2.問曰:此空心於何處滅?

答曰:二處滅,一入無心定中滅。二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所以者何?

因緣滅故,此心則滅。無心定中以緣滅故滅。斷相續時以業盡故滅。


3.論者言:行者若能滅此三心,則諸業、煩惱永不復起。

問曰:何故不起?

1)答曰:是人具足無我故,業、煩惱滅。如燈煙墨有所依處則住,無依處則不住也。

如是若有我心依處,業煩惱則集,無則不集。

2)又無漏正見燒盡諸相,令無有餘,如劫火燒地等無餘,以無相故,諸業煩惱則不復集。

3)又有我心者則業煩惱集,阿羅漢通達空智,無我心故,則不復集。


4.問曰:是人雖新業不集,以故業故,何得不生?

1)答曰:是人以正智慧,壞此業故,不能得報,如焦種子不復能生。

2)又若無愛心,則諸業不能得報,如地無潤,則種不生。

3)又此行者於諸識處,悉滅諸相,識無所依,故無生處,如種無依則不得生。

4)又業煩惱具故能受身,不具則滅,是人無煩惱故,因緣不具。雖有諸業不能受生。

5)又眾生以煩惱故受諸趣身,以受身故。諸業於中能與果報。

若無煩惱則不受身,不受身故,諸業云何能與果報?

如人負債,依恃勢力,則債主不能得便。行者亦爾,若不在生死,雖有諸業不能與報。

6)又如人被縛,餘人則能隨意毀辱。

如是眾生為煩惱所縛,隨業多少皆能與報;得解脫者則不能得便。

7)又自業能與果報。是人行空行故,於諸法中無有自相,是故諸業不能與報。

如以兒為奴,則無有財分,此亦如是。

8)又煩惱力能轉諸業,煩惱勢盡,則諸業不轉,如輪雖在,動勢盡故,則不復轉。

9)又煩惱力能變諸業,如母愛子血變為乳,愛心滅故,則不復變。

如是煩惱力故業能與報,離則不能。

10)又是人以戒定慧等功德修身,勢力大故,諸業不能得便。是故雖有故業不能與報。

如是此人故業,現在少償,新業不造,如火燒薪,薪盡則滅。

是人亦爾,以不受故滅。滅三心故,於一切諸苦永得解脫。是故智者應滅三心。

道諦聚定論中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論者言:今論道諦。


1.道諦者,謂八直聖道,正見乃至正定。

是八聖道略說有二:一名三昧及具,二名為智。


2.今當論三昧。

1)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

2)問曰:是心云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

3)問曰:當云何習?答曰:隨所樂習。

4)問曰:云何能樂?答曰:身心麁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麁重相,則能生樂。

5)問曰:云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

6)問曰:云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

7)問曰:云何生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

[參考]1.雜阿含482經。

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離五法,修滿五法。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息、樂、一心。

2.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一,三摩呬多地。

1)歡者,謂從本來清淨行者,觀資糧地所修淨行,無悔為先,慰意適悅,心欣踊性。

(2.1.2.1) prāmodyaṃ katamat? ādiśuddhasya saṃbhārabhūmiṃ pariśuddhāṃ

vyavalokayato yad avipratisārapūrvikāttamanaskatā prāmodyaṃ saumanasyaṃ cittakalyatā|

2)喜者,謂正修習方便為先,深慶適悅,心欣踊性。

(2.1.2.2) prītiḥ katamā? yaḥ samyakprayogapūrvako harṣaḥ prītiḥ(?) saumanasyaṃ cittakalyatā|

3)安者,謂離麤重,身心調適性。

(2.1.2.3) prasrabdhiḥ katamā? dauṣṭhulyapagamāt kāyacittakarmaṇyatā|

4)樂者,謂由如是心調適故,便得身心無損害樂及解脫樂。以離彼品麤重性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

(2.1.2.4) sukhaṃ katamat? tathā(?) karmaṇyacittasya(?) yat kāyikacaitasikam avyāvadhyasukhaṃ vimuktisukham| yatpakṣyaṃ hi tad dauṣṭhulyam apagatam, tebhya upakleśebhyo vimuktiḥ|

5)三摩地者,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

(2.1.2.5) samādhiḥ katamaḥ? samyag ālambanam upanidhyāyato yac cetasa

aikāgryam|


3.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

1)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

2)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

3)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

4)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

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

[參考]雜阿含749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無明為前相故,生諸惡不善法時,隨生無慚、無愧;無慚、無愧生已,隨生邪見;邪見生已,能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若起明為前相,生諸善法時,慚、愧隨生;慚、愧生已,能生正見;正見生已,起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

5)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

定相品第一百五十六


1.問曰:汝說: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三昧與心為一?為異?

1)答曰:三昧與心不異。

2)有人說:三昧與心異,心得三昧,則住一處。

+雖有此言,是義不然。

若心得三昧,能於緣中住者,是三昧亦住緣中,亦應更因餘三昧住,如是無窮,是事不可。

若是三昧自然住者,心亦如是,不應因三昧住。是故,若言三昧異心,於義無益。

3)又受、想等諸心數法,亦於緣中住,此復更因何法故住,是事應說。

若受、想等各有三昧,即同先過。

4)又經中但說:一心是三昧相。不說心得三昧故住,故知不然。

5)又言一心則不明餘法。

6)如先說,隨心樂處,於此緣住。當知心邊無別三昧,隨心久住,名為三昧。


2.問曰:是三昧為有漏?為無漏?

答曰:三昧二種:有漏、無漏。

1)世間諸禪定是有漏。

2)入法位時,諸三昧名無漏。所以者何?

是時名為如實知見。爾時二種亦名三昧,亦名為慧。

攝心故名三昧。如實知故名慧。

3)攝心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中以善攝心為三昧,非不善、無記。

4)此三昧亦有二種:一是解脫因,一非解脫因。

解脫因者名為定根。

有論師言:但無漏定名為定根。是語不然。若有漏、無漏能為解脫因者,皆名定根。


3.是三昧隨住緣故,分別三種:小、大、無量。心少時住,若見小緣,是名為小。餘二亦爾。


4.又隨時故有三種相:制相、發相、捨相。

1)心退沒時,應用發相。

2)心掉動時,應用制相。

3)心調適時,應用捨相。

4)如金師治金或炙、或漬、或時捨置。若常炙,則消。常漬,則生。若常捨置,則不調柔。

行者心亦如是,若動不制,則常散亂。若沒不發,則復懈怠。若適不捨,則還不適。

[參考]雜阿含1247經。

世尊告諸比丘:應當專心方便,隨時思惟三相,云何為三?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若比丘一向思惟止相,則於是處其心下劣;若復一向思惟舉相,則於是處掉亂心起;若復一向思惟捨相,則於是處不得正定盡諸有漏,以彼比丘隨時思惟止相,隨時思惟舉相,隨時思惟捨相故,心則正定盡諸有漏。如:巧金師、金師弟子以生金著於爐中增火,隨時扇韛、隨時水灑、隨時俱捨,若一向鼓韛者,即於是處生金焦盡;一向水灑,則於是處生金堅強;若一向俱捨,則於是處生金不熟,則無所用,是故,巧金師、金師弟子於彼生金,隨時鼓韛、隨時水灑、隨時兩捨,如是,生金得等調適,隨事所用。如是,比丘!專心方便,時時思惟、憶念三相,乃至漏盡。


5.又如調馬,若疾則制,若遲則策,若調則捨。行者調心亦復如是。


6.又此三昧有三種方便:入定方便、住定方便、起定方便。

如法入定是入定方便。

在定不動是住定方便。

如法起定是起定方便。


7.問曰:云何得此三種方便?

答曰:行者取自心相。如是制、如是發、如是捨,則能入定,住、出亦爾。


8.問曰:但直取定,何用方便?

答曰:若不生此三種方便,則有過咎,不得隨意。欲入則起,欲起還入,有此等過。

又以利為損,以損為利。如見少淨色及少光明,謂得大利。若念無常、苦、空等,心不得樂,反謂為損。


9.問曰:行者何故或有得定或不得耶?

1)答曰:得定因緣有四:一者今世勤習;二者前身有緣;三者善取定相;四者聞隨定法。

2)又修定四種:一常勤習而不一心行;二一心行而不常修習;三亦常修習,亦一心行;四不常習不一心行。

3)又有四種:有多善少慧、有少善多慧、有多善多慧、有少善少慧。於此中第三行者必能得定,第四必不能得。第一、第二若調等則得。

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


1.問曰:經中說三三昧:一分修三昧、共分修三昧、聖正三昧,何者是耶?

1)答曰:一分修者。若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

2)共分修者,若修定亦修慧,是世間三昧,在煖等法中。

3)聖正三昧者,若入法位,能證滅諦,則名聖正。何以知之?

如長老比丘說: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煩惱。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脫,性謂斷性、離性、滅性。

[參考]雜阿含464經。

尊者阿難往詣上座上座名者所,詣已,恭敬問訊,問訊已,退坐一面,問上座上座名者言:若比丘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當以何法專精思惟?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於空處、樹下、閑房思惟者,當以二法專精思惟,所謂止、觀。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修習於止,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修習於觀,多修習已,當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難!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界乃至滅界?上座答言: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是名滅界。

4)又若定、慧一時具足,故名聖正。如以定、慧得解脫,名俱解脫。


2.問曰:有人言:一分修者,若因三昧能見光明,不見諸色。若見諸色,不見光明。共分修者,謂能見色亦見光明。聖正者,謂學、無學所得三昧。是事云何?

答曰:無有經說:唯見光明,而不見色。經中但說:我本曾見光明,亦見諸色。今失光明,亦不見色。又汝應說因緣:何故能見光明而不見色?如是等故,汝說非也。

[參考]中阿含72經。

世尊!我等得光明,便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世尊告曰:阿那律陀!汝等不達此相,謂相得光明而見色者,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亦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阿那律陀!我作是念:我心中有何患令我失定而滅眼,眼滅已,我本所得光明而見色,彼見色,光明尋復滅?


3.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無相、無願。是三三昧云何差別?

1)答曰:若行者不見眾生,亦不見法,是名為空。

2)如是空中無相可取,此空即是無相。

3)空中無所願求,是空即名無願。是故此三,一義。


4.問曰:若爾,何故說三?

答曰:是空之能,謂應修空。

修空得利,謂不見相,不見相故無相。

無相故,不願。不願故,不受身。

不受身故,脫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說三。


5.問曰:有論師言:若三昧以空、無我行,是名為空。若行無常、苦、因、集、生、緣、道、如、行出,是名無願。若行滅、正、妙、離,是名無相。是事云何?

1)答曰:汝言:行無常、苦,名無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

佛常自說: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知無我,則不復願,故知亦以空故不願。

2)若說:行因、集、生、緣,名無願者。此或可爾,所以者何?

經中說:見所有生相皆是滅相,則生厭離。

3)又道中,不應有無願行。所以者何?願是愛分。

如經說:上、中、下願,道中不生貪愛。是故不應有無願行。

4)又經中說:五陰滅故名滅。

當知隨無五陰,是名為空,空即是滅。是中無願,以愛身故願。故知此三一義,不應差別。


6.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何者是耶?

1)答曰:以空見五陰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是名空空。

2)以無願厭患五陰,更以無願厭此無願,是名無願無願。

3)以無相見五陰寂滅,更以無相不取無相,是名無相無相。


7.問曰:有論師言:是三三昧名有漏。是事云何?

答曰:此非有漏,所以者何?是時無漏能使故。

又此三昧於空等勝。云何當是有漏?


8.問曰:若空等三三昧,實是智慧,何故名三昧耶?

答曰:諸三昧差別故。

又三昧能生如實知見,故名三昧,果中說因故。


9.問曰:有論師言:是空空等三三昧,但無學人得,非餘人。是事云何?

答曰:學人亦應得。所以者何?行者應證有漏、無漏一切法滅。是故,學人亦應當證無漏法滅。

四修定品第一百五十八

有修定為現在樂,有修定為知見,有修定為慧分別,有修定為漏盡。


1.若三昧能得現在樂,謂第二禪等。何以知之?

佛說第二禪,謂從三昧生喜樂為名,不為餘法。如入舍衛城為飯食故。

1)問曰:初禪亦有喜樂,何故不說有現樂耶?

答曰:初禪雜諸覺、觀,能散心故,不說現樂。

2)問曰:第二禪亦有喜等能亂心法,何故名樂?

答曰:先滅諸覺,深攝心故,說喜等為樂。但以行苦故,一切名苦。

又初禪中苦麁,二禪等中苦細,苦細故得名為樂。

3)問曰:第二禪等亦有後世樂行,何故但說為現在樂?

+1答曰:如為阿闍世王說現在沙門果。

+2又以近故說。

+3又為破五欲樂故,說現在樂。若人貪著五欲樂故,不得諸禪。

為是故說:汝等若能離五欲樂,當得勝現在樂。

+4又諸佛不讚受後身,故不說後樂。

+5又世間人言在家人樂,非出家人,是故佛說:此是出家人現在樂也。

+6又是四修定皆為現樂,以初受名故,獨說現樂。


2.問曰:若是四修定能成種種利,何故但說此四利耶?

答曰:利有二種:世間利、出世間利。

1)第二修定為世間利,所謂知、見。知,名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利。見,名五神通等利。所以者何?

是利眼見,故名為見。是事因取光明故成,故為知見,說光明相。

2)二是出世間利。以慧分別五陰,名慧分別。

故經中說:慧分別者,行者若生諸受、諸覺、諸想,皆能別知。

+別知受者,諸觸因緣受,無有受者。

+別知覺者,此計我覺。

+云何令無?謂分別男女等假名想,破此想故,則無諸覺。

如經說:諸覺何因?所謂為想。故知但破想故,則無諸覺。諸覺無故,諸受亦無。

故知破假名故,名慧分別。

3)以慧分別故,得漏盡。

如經中說:行者觀五陰生滅相,故能證陰滅。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攝在四中。


3.問曰:有論師言:第四禪中,能得阿羅漢果無礙道,名為漏盡。是事云何?

答曰:是中無有差別因緣,但第四禪中無礙道名為漏盡非餘,是故不然。


4.又修定為三種利:一為現樂,二為知見,三為斷結。或說為二。

如說:為畢竟盡故,善清淨故,生死盡故,分別種種性故。

是有眼者說道,是中前三說斷,後一說知。佛於此中不說現樂。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


1.慈名與瞋相違善心。

1)如善知識為善知識常求利安。

行者亦爾,為一切眾生常求安樂,是故此人與一切眾生為善知識。

2)問曰:何謂善知識相?

答曰:常相為求今世、後世利益安樂,終不相違,求無益事。

行者亦爾,但為眾生求安樂事,不求非安樂事。


2.悲名與惱相違慈心。所以者何?亦為眾生求安樂故。

問曰:瞋、惱有何差別?

1)答曰:心中生瞋念,欲撾打害此眾生。從瞋起身、口業,則名為惱。

2)又瞋為惱因,懷瞋心者必能行惱。


3.喜名嫉妬相違慈心。

妬名見他好事心不忍,則生嫉恚。

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大歡喜,如自得利。


4.問曰:此三皆是慈耶?

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所以者何?

1)不瞋名慈,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

2)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

3)或有人於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於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

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尚不能喜。

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

4)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


5.問曰:何所捨故名捨。

1)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於親則重,於中不如,於怨轉薄。

2)悲、喜亦爾。

3)是故行者欲令心等,於親捨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

故經中說:為斷憎、愛,修習捨心。

4)問曰:若爾,則無別捨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捨。

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

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

如說以上慈心修習三禪。


6.問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

1)答曰:後當說瞋恚過患。知此過患已,當修慈心。

2)又見慈心利益功德。如經中說:行慈心者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如是一切從瞋生業無如之何。聞此利益故能修習。

3)又行者生念:我起瞋恚,自受果報,非餘人受。故應不瞋而修慈心。

4)又行者思量:我以少惡加人,則自受多惡,百倍不啻。故應離惡。

5)又經中說五種除瞋因緣,常當憶念。

[參考]中阿含25經。

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我今為汝說五除惱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彼諸比丘受教而聽。尊者舍梨子言:云何為五?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

6)又瞋恚非是行者所宜。

7)又當念前人利益善事,除捨惡事則瞋恚息。

8)又當觀前人本末因緣。此人先世或為我母,懷妊生育為我勤苦。

或為我父、兄弟、妻子。云何當瞋?

9)又念:來世或當為我父母、兄弟,或作羅漢、緣覺、諸佛。云何可瞋?

10)又見:惡人以行惡故,兩世受苦。是故不瞋。

11)又深觀前人體性善惡:若惡人加我,何故生瞋?如火燒人不應瞋也。

12)又見前人為煩惱所逼,不得自在,猶如鬼著,何為生瞋?

13)又隨以何因緣修習忍辱,應念此法,則瞋恚息,慈心增長。

忍功德者,謂行者生念:我若瞋他,即為凡鄙,與彼無異,是故應忍。

如佛說偈:譬如調象,能堪刀箭,我亦如是,能忍諸惡。

[參考]dhp.320.

ahaṃ nāgo'va saṅgāme cāpāto patitaṃ saraṃ

ativākyaṃ titikkhissaṃ dussīlo hi bahujjano.

我如象戰陣,忍受弓箭射,我將忍誹謗,實多破戒者。

[pali 註解]

ahaṃ nāgo'va 我如大象。

cāpāto patitaṃ saraṃ 從弓所放的箭。

ativākyaṃ titikkhissaṃ 如訓練有素的大象,能夠忍受於戰場中受到的攻擊,忍受弓箭的射擊;同樣的,我們也應該如此的忍受不當的言詞。

dussīlo hi bahujjano 大部份的凡夫,都是沒有好的戒,依其所好,未加深思來說話,製造許多的衝突。因此,對我而言,適當的處理就是忍受,耐心的旁觀。

14)又偈說: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小人不堪,如石雨鳥。

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大人堪受,如花雨象。是故應忍。

15)又以此惡事迴為功德,以從諸惡,成功德故。

16)又行者知此眾生愚癡無識,猶如嬰兒,不應瞋也。以此方便能修慈心。


7.問曰:云何修悲?

1)答曰:行者見諸眾生樂少苦多,故生悲心。我當云何於苦眾生更加諸苦?

2)又見眾生深貪著樂,則生念言:我今云何斷他所願?故生悲心。

3)又見苦眾生,以現苦故苦。見樂眾生以無常故苦,是故一切眾生皆有苦分。或早或晚無得脫者,以是因緣故生悲心。


8.問曰:云何修喜?

1)答曰:行者見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

作如是念:我應與眾生樂,他今自得,則是助我。故應生喜。

2)又見此嫉妬空無所益,不能損他,但反自害。

3)又如經說嫉妬之過,欲離此過,故生歡喜。


9.問曰:云何行捨?

答曰:見不等心過,欲令心等,是故行捨。

又行者見貪恚心過,故修行捨。


10.問曰:是無量心在何地中?答曰:皆在三界。


11.問曰:有論師言:從三禪以上無喜根。是事云何?

答曰:我不說喜心是喜根性,但為利他心喜不濁,故名為喜。是四無量皆是慧性。


12.問曰:云何於無色界有四無量心?以色相故,分別眾生。彼中壞裂色相,云何當有?

答曰:無色眾生亦可分別。如經中說:當作有色及無色等。

又經中說:修慈極遠得遍淨報,修悲極遠得空處報,修喜極遠得識處報,修捨極遠得無所有處報。故知無色中亦有無量。


13.問曰:一一地中有一無量心,非想非非想處無耶?

1)答曰:一切處有一切,但修上慈故生遍淨處,以諸業生相似果報故,謂求樂眾生者還得樂報。

悲亦如是,由有身故多集諸苦,虛空中無色故。

識處心於緣中深樂住故。

捨極無所有處者,行者為想所疲惓,故入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亦無量,但以細微不了故,不說。

2)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

3)又諸禪定中,四無量心受果報勝,以眾生緣故。


14.問曰:有論師言:是四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云何?

答曰:何故不緣餘眾生耶?應說因緣。

佛於無量經中說:行者慈心普覆四方上下一切眾生。

色、無色界眾生亦有無常、敗壞,墮諸惡趣,何故不緣?


15.問曰:有論師言:但生欲界行者能現入無量。是事云何?

答曰:一切處生皆能現入。


16.問曰:若彼中生亦能現入,則福不應盡,常生彼中。

答曰:如彼中亦現入禪等諸餘善法,而亦有退沒。慈等亦爾。


17.問曰:若有此理何不速退?

答曰:有如是業,雖有退因緣而不速退。

如欲天等,雖有善業亦生惡道,是事亦爾。


18.問曰:行慈三昧者,何故兵刃水火不能害耶?

答曰:是善福深厚,諸惡不加,亦為諸天所守護故。


19.問曰:經說:與慈俱修覺意,有漏、無漏云何俱修?

1)答曰:是慈與覺意相順。

如經中說:若人一心聽法,則能斷五蓋,修七覺意。

不可聽法,亦修覺意。

2)又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慈心,我保汝得阿那含果。

慈心雖不斷結,先以慈心集諸福德、智慧利故,得聖道慧能斷諸結,故說修慈得阿那含。

與慈修覺亦復如是。


20.問曰:阿羅漢斷眾生想,云何行無量心?

答曰:阿羅漢雖入慈心,不能集成慈業,以不受生故。


21.問曰:諸佛、世尊大悲云何?

答曰:諸佛世尊有如是不思議智,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行大悲深,於凡夫但不得定眾生相。


22.問曰:悲與大悲有何差別?

1)答曰: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名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苦,為盡此苦,勤修精進。

2)又於無量劫修習所成,故名大悲。

3)又以智眼見眾生苦,決定發心要當除滅,故名大悲。

4)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無障礙故名大悲,所以者何?

悲心或念他惡故,生障礙。大悲於種種深惡,通達無礙。

5)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

6)又自捨己利,但求利他,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別。

如是慈等於佛皆名為大,但以悲能救苦,是故獨說。

五聖枝三昧品第一百六十


1.經中說五聖枝三昧,謂喜、樂、清淨心、明相、觀相。

1)喜是初禪、二禪,喜相同故,名為一枝。

2)第三禪以離喜樂,別為一枝。

3)第四禪中清淨心,名第三枝。

4)依此三枝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觀相為因,能壞裂五陰。

5)觀五陰空,故名觀相。

能至泥洹,故名為聖。


2.問曰:經中說:聖五智三昧。何者是耶?

答曰:佛自說:行者作是念:

1)我此三昧聖、清淨,是名初智。

2)此三昧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是第二智。

3)此三昧寂滅、妙、離故得,是第三智。

4)此三昧現在樂、後得樂報,是第四智。

5)此三昧我一心入、一心出,是第五智。


3.佛示定中亦有智慧,非但繫心。

1)行者修習定時,若生煩惱,於中生智,除此煩惱。欲令三昧為聖清淨,是名初智。

2)聖清淨者,謂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

非凡夫者,謂諸聖人以得智故,不名凡夫。此智能破假名,是第二智。

3)薄諸煩惱,貪等煩惱滅,故名寂滅。

寂滅故妙。離諸煩惱故得名為離。得此皆是離欲道,是第三智。

4)隨證煩惱斷,得安隱寂滅。

離熱樂故,名現樂、後樂。現樂名離煩惱樂,後樂謂泥洹樂,是第四智。

5)行者常行無相心,故常一心出入,是第五智。

是故,若未生此第五智者,應生。若生,即得三昧果。

---

參考資料

聖五支三摩地

1.中阿含81

1)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2)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極淨澄清,充滿盈流,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3)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4)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此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淨心意解遍滿成就遊,於此身中以清淨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5)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6)復次,比丘修習念身:比丘者,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猶如有人坐觀臥人,臥觀坐人,如是,比丘觀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隨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斷心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則知上如真,是謂:比丘修習念身。

2.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1)復次,云何聖五支三摩地?謂諸苾芻,即此身內離生喜樂,廣說如經。離生喜樂者,謂初靜慮地所攝喜樂。所滋潤者,謂喜所潤。遍滋潤者,謂樂所潤。

(4.1.2.8.0) pañcāṅgikaḥ samādhiḥ katamaḥ? (4.1.2.8.1.1) iha bhikṣur imam eva kāyaṃ vivekajena prītisukheneti prathamadhyānabhūmikena| tatra prītyābhiṣyandayati, sukhena pariṣyandayati|

遍充滿者,謂加行究竟作意位。遍適悅者,謂在已前諸作意位,由彼位中亦有喜樂時時間起,然非久住,亦不圓滿。於此身中,無有少分而不充滿者,謂在加行究竟果作意位。

parispharati prayoganiṣṭhe manaskāre, pariprīṇayati pūrveṣu manaskāreṣu; teṣv api hi prītisukham antarāntarotpadyate, na tu sthiraṃ bhavati, na paripūrṇam iti| nāsya kiṃcid aparisphuṭaṃ bhavati spharaṇīyam iti prayoganiṣṭhāphale manaskāre|

譬如黠慧能沐浴人或彼弟子者,當知喻於修觀行者。銅器、瓦器或蚌蛤器者,喻為離欲生喜樂故教授教誡。細沐浴末者,喻能順彼出離尋等。水澆灌者,當知喻於尋清淨道。沐浴摶者,以喻於身。帶津膩者,喻喜和合。膩所隨者,喻樂和合。遍內外者,喻無間隙喜樂和合。不強者,喻無散動。不弱者,喻無染污亦無愛味。

tatra yathā dakṣaḥ snapako'ntevāsī vā, evaṃ yogācāro draṣṭavyaḥ| kāṃsyāṃ vā sthāle vā śuktyāṃ veti kāmavivekajaṃ prītisukham ārabhyāvavādānuśāsanī (p198) draṣṭavyā| sū[kṣm]āṇi snātracūrṇānīti naiṣkramyādivitarkās tadanukūlā draṣṭavyāḥ| pariprokṣya syandanaṃ vitarkapariśuddhimārgo draṣṭavyaḥ| snātrapiṇḍīti kāyo draṣṭavyaḥ| sā snigdhā prītiyogāt, snehānugatā sukhayogāt; sphutāsāntarbahir iti nirantaraprītisukhayogaṃ darśayati; apravisāriṇīty(?) avikṣepāt; no ca praghāriṇīty asaṃkleśād anāsvādanāt|

2)又於第二,喻有差別。山者,喻於無尋伺定。尖頂者,喻於第二靜慮,無尋無伺,於所緣境一味勝解。泉者,喻於內等淨支。水軸者,謂水傍流出。水索者,謂水上涌出。此二種喻,如其次第,顯示喜、樂。滋潤等言,如前解釋。無不充滿者,當知喻於無間相應。

(4.1.2.8.1.2) dvitīye dṛṣṭāntaviśeṣaṇaṃ draṣṭavyam| tatra parvatasthānīyaḥ savitarkaḥ samādhiḥ; tasyopari saṃkṣepo dvitīyaṃ dhyānam avitarkam ālambanaikarasādhimokṣāt| adhyātmasaṃprasādena hradaḥ| udakākṣaḥ pārśvato ya udbheda udakasya; udakaśulva ūrdhvaṃgāmī ya udbheda udakasya; tābhyāṃ yathākramaṃ prītisukhe darśayati| abhiṣyandanādayaḥ paryāyāḥ pūrvavat| nāsty asphuṭam iti nirantarayogāt|

3)又於第三,喻有差別。如嗢缽羅等,離喜之樂,彼相應法及所依身,當知亦爾。水喻離喜無尋伺定。喜發踊躍,由無彼故,喻花胎藏,沒在水中。

(4.1.2.8.1.3) tṛtīye'pi dṛṣṭāntaviśeṣaḥ| tatra yathotpalādīni, evaṃ niṣprītikaṃ sukham tatsaṃprayuktāś ca dharmā āśrayaś ca| niṣprītiko'vitarkāvicāraḥ (p199) samādhir udakasthānīyaḥ| prītir audbilyakarī; tadabhāvān nimagnakośānīty āha|

4)又於第四,喻有差別。清淨心者,謂與捨念清淨相應,超過下地諸災患故。鮮白者,謂性是善,自地煩惱無愛味故。何故復以長者為喻?謂彼所作皆審悉故,不放逸故,思惟籌量觀察勝故,於增減門無不知故。證得清淨第四靜慮者,亦復如是。凡有所為,審諦圓滿,無諸放逸,於一切義,無不了知,其性捷利。

(4.1.2.8.1.4) caturthe'pi dṛṣṭāntaviśeṣaḥ| tatra pariśuddhena cittenety upekṣāsmṛtipariśuddhisaṃprayuktenādharabhūmikāpakṣālasamatikramāt| paryavadāteneti svabhūmikasaṃkleśāsvādanābhāvāt kuśalena| gṛhapatidṛṣṭāntaḥ punaḥ kimartham? sa hi nipuṇo bhavaty apramattajātīyaś cintakas tulaka upaparīkṣakaḥ, na cāsya kaścid avidito bhavaty āyo vā vyayo vā| evaṃ pariśuddhacaturthadhyānalābhī nipuṇo bhavaty apramādagāmī sarvārthasaṃvijñāne paṭuḥ|

八經九經以為喻者,由堅緻故,顯蚊虻等不能侵損。首足皆覆者,若有二失容可侵損,謂衣薄故,有露處故。今此顯示二失俱無。此定亦爾,其心清淨、鮮白,周遍一切散動所不能侵,堪忍寒暑乃至他所呵叱惡言,及內身中種種苦受。

aṣṭotena(?) vā navote na veti sāratvād daṃśamaśakādīnām agamyatāṃ darśayati| saśiraḥpādaka iti dvābhyāṃ doṣābhyāṃ gamyaḥ syāt: vastratanutvān nagnapradeśatvād vā; tadubhayābhāvaṃ darśayati| evam eva sa tena pariśuddhena cittena sphuṭaḥ sarveṅjitānām agamyo bhavati; "kṣamo bhavati śītasyoṣṇasya yāvad dhakkārāṇāṃ pikkārāṇāṃ parato duruktānāṃ śārīrikāṇāṃ ca vedanānām|

5)又於第五,喻有差別。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當知已如前釋。謂審觀察三世諸行,於能觀察又復觀察,是此中總義。

(4.1.2.8.1.5) pañcame'pi dṛṣṭātantaviśeṣaḥ| pratyavekṣaṇānimittam eva sādhu ca suṣṭhu ceti pūrvavyākhyātam eva veditavyam| traiyadhv[i]kāṃś ca saṃskārān (p200) pratyavekṣate, yena ca pratyavekṣate, tad api pratyavekṣata ity eṣa tatra piṇḍārthaḥ|

何等名為聖三摩地?云何建立五支差別?謂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於安立審諦觀察,如是名為聖三摩地。依於四種現法樂住,建立四支。依審觀察緣起法故,又為斷除餘結縛故,建立第五。當知此由二因緣故,建立五支。

(4.1.2.8.2.1) katamo'yam āryaḥ samādhiḥ? kathaṃ pañcāṅgikaṃ vyavasthānam? (4.1.2.8.2.2.1) ya caturṣu dhyāneṣv āryāṇāṃ cittaikāgratā pratyavekṣāvasthāyāṃ ca, ayam āryaḥ samādhiḥ| (4.1.2.8.2.2.2) caturṇāṃ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ādhikārād aṅgatvavyavasthānam| pratītyasamutpādapratyavekṣaṇādhikārād avaśiṣṭasaṃyojanaprahāṇāya pañcamasyāṅgatvavyavasthānam| iti dvābhyāṃ kāraṇābhyāṃ tadvyavasthānaṃ draṣṭavyam|


五聖智三摩地

1.長阿含經,10.十上經

云何五生法?謂賢聖五智定:一者修三昧現樂後樂,生內外智。二者賢聖無愛,生內外智。三者諸佛賢聖之所修行,生內外智。四者猗寂滅相,獨而無侶,而生內外智。五者於三昧一心入、一心起,生內外智。

Daśottarasūtra

pañca dharmā utpādayitavyāḥ | āryaḥ pañcajñānikaḥ samyaksamādhiḥ |

ayaṃ samādhir āryo nirāmiṣo niraupadhika ity evam asya prathamaṃ jñānam adhyātmam utpadyamānam utpadyate |

ayaṃ samādhir akāpuruṣasevito vijñapraśasto ’garhito vijñaiḥ sabrahmacaribhir evam asya dvitīyaṃ jñānam adhyātama utpadyamānam utpadyate |

ayaṃ samādhiḥ śāntaḥ praṇītaḥ pratiprasrabdhilabdha ekotībhāvādhigata ity evam asya trtīyaṃ jñānam adhyātmam utpadyamānam utpadyate |

ayaṃ samādhiḥ pratyutpannasukha āyatyāṃ sukhavipākaś cety evam asya caturthaṃ jñānam adhyātmam utpadyamānam utpadyate |

punaḥ khalu samādhiṃ smṛta eva samāpatsyāmi smṛta eva vyutthāsyāmīty evam asya pañcamaṃ jñānam adhyātmam utpadyamānam utpadyate |


DN.34 Dasuttarasuttaṃ

katame pañca dhammā uppādetabbā? Pañca ñāṇiko sammāsamādhi– ‘ayaṃ samādhi paccuppannasukho ceva āyatiñca sukhavipāko’ti paccattaṃyeva ñāṇaṃ uppajjati. ‘Ayaṃ samādhi ariyo nirāmiso’ti paccattaññeva ñāṇaṃ uppajjati. ‘Ayaṃ samādhi akāpurisasevito’ti paccattaṃyeva ñāṇaṃ uppajjati. ‘Ayaṃ samādhi santo paṇīto paṭippassaddhaladdho ekodibhāvādhigato, na sasaṅkhāraniggayhavāritagato’ti paccattaṃyeva ñāṇaṃ uppajjati. ‘So kho panāhaṃ imaṃ samādhiṃ satova samāpajjāmi sato vuṭṭhahāmī’ti paccattaṃyeva ñāṇaṃ uppajjati. Ime pañca dhammā uppādetabbā.

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八(詳說)

云何五智定?如世尊說:諸比丘修定無量明了。諸比丘若修定無量明了已,緣生五種智。何等五?若有定現樂後樂報緣此生智,若有定聖無染緣此生智,若有定不怯弱者能親近緣此生智,若有定寂靜勝妙獨修除得緣此生智,若有定念入正念起緣此生智。

3.大毘婆沙論卷第三十一

如契經說:如來成就五聖智三摩地。云何為五?

一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是聖、離染。

二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非愚者所近,是智者所讚。

三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現樂、後樂。

四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寂靜、微妙,是止息道,令心一趣,有所證得。

五者、有內證智生,知此三摩地,正念故入,正念故出。

4.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

復次,云何五聖智三摩地?謂我此三摩地是聖、無染、無執,廣說如經。此中,示現五行相智。謂自體智、補特伽羅智、清淨智、果智、入出定相智。

(4.1.2.7.0) āryaḥ pañcajñānikaḥ samādhiḥ katamaḥ? ayaṃ khalu me samādhir āryo nirāmiṣo niraupadhika iti vistareṇa yathāsūtram| pañcākāraṃ jñānam anena paridīpitam, tadyathā svabhāvataḥ pudgalataḥ pariśuddhitaḥ phalataḥ samādhivyutthānanimitteṣu ca jñānam|

聖者,善故名聖,又無漏故名聖。無染者,顯善聖性。無執者,顯無漏聖性。

(4.1.2.7.1) tatrārya iti kuśalāryatayānāsravāryatayā ca| nirāmiṣa iti kuśalāryatāṃ jñāpayati, niraupadhika ity anāsravāryatām|

非凡夫所近者,謂諸佛及聖弟子所親近故。是聰叡所讚者,謂即彼所稱讚故。是諸聰叡同梵行者常不訶毀者,謂一切時常稱讚故。非如世間初靜慮等為背下地修方便故,先以靜相而稱讚之,為趣上地修方便故,後以麤相而復呵毀。

(4.1.2.7.2) akāpuruṣasevita ity āryair buddhais tacchrāvakaiś ca| vijñapraśasta iti tair eva| agarhito vijñair iti nityakālapraśaṃsanāt| na yathā prathamaṃ dhyā- (p197) nam ūrdhvagamanābhiyogārthaṃ pūrvaṃ śāntataḥ praśasya punar audārikato vigarhyate paścād iti|

寂靜者,所治煩惱永寂靜故。微妙者,自地煩惱不愛味故。得安隱道者,所得之道無退轉故。證心一趣者,已得無尋無伺地故。

(4.1.2.7.3) śānta iti tadvipakṣakleśopaśamāt| praṇīta iti svabhūmikakleśānāsvādanāt| pratlprasrabdhalabdhamārga ity aparihāṇīyamārgalābhāt| cetasa ekotībhāvādhigata ity avitarkāvicārabhūmilābhāt|

現在安樂者,能得現法樂住故。後樂異熟者,引無餘依涅槃樂故。

(4.1.2.7.4) pratyutpannasukha iti dṛṣṭadharmasukhavihāratvāt| āyatyāṃ sukhavipāka iti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sukhāvāhanāt|

正念而入者,善取能入三摩地相,無忘失故。正念而出者,善取能出三摩地相,無忘失故。

(4.1.2.7.5) smṛta eva samāpatsya iti sūdgṛhītasya samādhinimittasyāsaṃpramoṣāt| smṛta eva vyutthāsya iti sūdgṛhītasya vyutthānanimittasyāsaṃpramoṣāt|

六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一


1.問曰:經中說六三昧,有一相修為一相,有一相修為種種相,有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種種相修亦如是。何者是耶?

答曰:一相者應是禪定。禪定於一緣中,一心行故。

種種相應是知見,知諸法種種性故,於五陰等諸法中方便故。


2.問曰:云何一相修為一相?答曰:若人因定,還能生定者是。

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知見者是。

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禪定,及五陰方便者是。

種種相修亦如是。


3.問曰:有論師言:

1)一相修為一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是也。

2)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五神通者是。

3)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

4)種種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五枝三昧,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餘二亦爾。是義云何?

答曰:應說因緣,何故第四禪及阿羅漢果是一相。五枝三昧,及五神通名種種相?

又五枝不可為依,五枝三昧是四禪、明相、觀相,云何依此得阿羅漢果?所以者何?要依一禪得阿羅漢果。

又亦不應依明相,得阿羅漢果,是故非也。


4.問曰:有人說:六種入定,順入、逆入、逆順入、順超、逆超、逆順超。是事云何?

1)答曰:有論師言:行者欲趣滅盡定故,次第入出諸禪,是故不應若逆、若順、若逆順及超越等五種入出得何利耶?行者欲至滅盡定,必應次第入,亦應次第起。

2)又若得上地,何故更入下地?下地刺棘。

如人不復樂小兒戲,又如人已巧不復樂拙,是事亦應如是。


5.又若說超越。

1)是事不然。經中但說次第入諸禪定。行者若能超至第三,何故不能超至四五?若言力勢齊此,如人登梯,可超一桄、不能超二。此喻亦不必定。

2)又大力人能至四桄,亦有能越百步,是故不然。

3)經中雖說佛入泥洹時,逆、順、超越,入諸禪定。此經與正義相違,不可信受。

4)雖有此言,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說行者趣滅盡定,但應順入,不須五種。

行者若欲直趣滅定,是則不須。

5)若自欲試心於禪定中能自在不退,故逆順出入超越。如人乘馬,若對敵陣則不須盤,若欲調習,則於閑時。

6)若言下地刺棘不應入者。不以下地勝後便入,以是行者所行道故。

7)若言如人不樂小兒戲者,或以因緣為小兒戲,如老伎人終日舞戲,非情所樂,為教習故。

如是聖人逆順出入超越諸禪,欲示天人及諸神仙諸禪定中自在力故。

8)又佛入泥洹時,欲以深妙禪定熏修舍利,故自在入出逆順超越。

9)又人見佛入無餘泥洹,則厭惡一切諸有為法,是故佛現珍愛此法。


6.汝言:此經違正義者。是事不然。


7.汝言:何故不能超至四者。菩薩藏中說超越相,從初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散心中,以心力大故能如是。

七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二


1.論者言:有七依,依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

1)依名因此七處,得聖智慧。如說攝心能生實智。

2)有人但得禪定謂之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應依此定更求勝法,謂盡諸漏,故說為依。


2.問曰:云何依此禪定得盡諸漏?

1)答曰:佛說行者隨以何相、何緣入初禪,是行者則不復憶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諸色、若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箭、痛惱、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心生厭離,解脫諸漏。乃至無所有處亦如是。但三空處無色可觀。

2)行者見欲界憒亂,初禪寂滅,然後乃得。

3)是故佛言:勿念初禪寂滅樂相,但觀初禪五陰八種過患。餘依亦爾。


3.問曰:欲界何故不說依耶?

答曰:須尸摩經中說,除七依更有得聖道處,故知欲界亦有。


4.問曰:有人言:依初禪邊未到地得阿羅漢果。是事云何?

答曰:不然。若未到地有依,是則有過。

若能得未到地,何故不入初禪?是故不然。


5.問曰:非想非非想處何故不說依耶?

答曰:彼中不了,定多慧少,故不說有依。七想定即七依也。


6.問曰:佛何故說七依名七想定?

答曰:外道無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為想所污不為解脫,故名想定。

聖人能破壞想,但依此定,直取漏盡,故名為依。

如說行者觀此諸法如病、如癰等。

非想非非想處亦以想不了,故不說想定。

---

參考資料

1.雜阿含864經。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彼不憶念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然於彼色、受、想、行、識法作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思惟,於彼法生厭、怖畏、防護;生厭、怖畏、防護已,以甘露門而自饒益,如是寂靜、如是勝妙,所謂:捨離餘、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2.雜阿含867經。雜阿含869經。雜阿含870經。

八解脫品第一百六十三


1.論者言:經中說八解脫。

1)初內色想,觀外色。行者以此解脫,破壞諸色。何以知之?

第二解脫中說內無色想,觀外色。以破內色故,言內無色想。故知行者於初解脫中漸壞身色。

2)至第二解脫中,內色已壞,但有外色。

3)第三解脫中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

如波羅延經中說: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見,我問是事。

4)四解脫中說心識空,如六種經中說:若比丘於五種中深生厭離。

5)餘但有識。當知是中四解脫壞裂諸識。

6)第八解脫一切滅盡。所以者何?若滅色滅心,則有為都滅,是名阿羅漢果。

以如是次第乃得滅盡,是名八解脫。

7)有人言:初二解脫是不淨,第三解脫名淨。此事不然。所以者何?

是名解脫,無有以不淨觀而得解脫,淨觀亦無解脫,但以空觀能得解脫。

又外道能得淨不淨觀,而不名得解脫。

[參考]中阿含163經。

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於中方者:色觀色,是謂第一方。內無色想外觀色,是謂第二方。淨解脫身觸成就遊,是謂第三方。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是謂第四方。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是謂第五方。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第六方。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是謂第七方。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盡身觸成就遊,慧觀漏盡斷智,是謂第八方。無上調御士者,調御士趣一切方者,因此故說。


2.問曰:外道亦能壞裂色相,此事云何?

答曰:外道以信解觀破壞色相,非空觀也。所以者何?

如用信解觀,見身已死,棄之塚間,虫狩食等。


3.問曰:外道離色得無色定,應有無色解脫。

答曰:外道雖有無色定,以貪著故不名解脫。

聖人因無色定,能觀四陰病等八事,故名解脫。


4.問曰:汝說滅定是阿羅漢果,此事不然。所以者何?學人亦名得八解脫。

汝說滅定名為漏盡,然則學人應得漏盡。

1)答曰:經中總相說滅,不分別言是心滅、是煩惱滅。

2)如經中說:二種滅,一滅、二次第滅。二種泥洹,一現在泥洹、二究竟泥洹。亦說二種安隱,一安隱、二第一安隱。得安隱者亦二種,一得安隱、二得第一安隱。是故學人所得非真實滅。

3)又經中說:若比丘能入滅定,一切事訖。若滅定非阿羅漢果,則不應說一切事訖。


5.問曰:學人實不得八解脫耶?

1)答曰:經中說學人得九次第定,不說得滅盡。

2)行者若得滅盡,而不能入諸禪定,名慧解脫。

3)若能入諸禪定,而不得滅盡,是名身證。

4)若二俱得,名俱解脫。所以者何?諸漏是一分障,禪定法是一分得,解脫二分名俱解脫。


6.問曰:諸次第中滅,諸解脫中滅,有異耶?

1)答曰:名同而義異。次第中滅,名心心數滅。解脫中滅,名諸煩惱滅。

2)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謂入初禪語言滅,入二禪覺觀滅,入三禪喜滅,入四禪樂滅,入空處色相滅,入識處空相滅,入無所有處識相滅,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想滅,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於此諸滅更有勝滅,所謂行者於貪恚癡心厭得解脫。

[參考]雜阿含474經。

佛告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空入處正受時,色想寂滅;識入處正受時,空入處想寂滅;無所有入處正受時,識入處想寂滅;非想非非想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想寂滅;想受滅正受時,想、受寂滅,是名漸次諸行寂滅。...佛告阿難:復有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如是止息於餘止息無過上者。...佛告阿難: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7.問曰:云何知次第中心心數滅,解脫中諸煩惱滅?

答曰:滅名雖同,義應有異。次第中說想受滅,解脫中說無明觸受滅。所以者何?從假名生受,破假名則滅,次第中不爾。諸經中如是差別,若直說行者得滅盡,則一切事訖。當知為證泥洹時,諸煩惱滅,不說心心數滅。


8.問曰:若八解脫是滅煩惱法,則一切阿羅漢悉皆應得。

答曰:皆得,但不能入;若得諸禪定則能得入。


9.問曰:行者若無禪定,云何能得身心空及盡諸煩惱?

1)答曰:是人有定,而不能證。更有如電三昧,因是三昧得盡煩惱。

2)如經中說:我見比丘欲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即無煩惱。如是等。所以者何?心如電、三昧如金剛,真智能破煩惱。

3)又此義,佛第三力中說: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

4)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

5)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


10.問曰:阿羅漢何故有不深修習諸禪定者?

1)答曰:是人得道,所作已辦,樂行捨心,故不善習。若無捨心,則入定無難。

2)如經中說:行者善修四如意足,能吹雪山令為塵末,何況死無明耶!

故知八解脫中說漏盡滅,非入定滅。

3)又經中說:有明性、有空性、有無邊虛空性、有無邊識性、有無所有性、有非想非非想性、有滅性。因闇故有明性,因不空故有空性,因色故有無邊虛空性,因無邊虛空性故有無邊識性,因無邊識故有無所有性,因無所有故有非想非非想性,因五陰故有滅性。

若不能破壞五陰假名相,是名為闇;若能破壞五陰假名,則名明性。

[參考]雜阿含456

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世尊!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滅界,如此諸界,何因緣可知?佛告比丘: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故可知;無所有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

4)如佛教一比丘:汝於空諸行中,當觀諸行空,自調伏心。

如人持燈入空室中所見皆空,行者取色,證此色滅,是名空性。

外道因無邊虛空處得離色,乃至因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

因諸陰有滅性者,行者所有思量、所有作起皆滅為妙,是名因諸陰有滅性。


11.問曰:是諸性依何定得?

答曰:經中說:明性乃至非想非非想性,皆以自行入定故得,謂行緣有為道故得。所以者何?

緣色初智是名明性。第二性亦取色,取已分別令空,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性、滅性。入滅性,一切有為法空故得,是中滅盡諸有為故,故知此中說滅名為漏盡泥洹。

[參考]雜阿含456經。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而得?佛告比丘:彼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第一有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


12.問曰:此諸解脫在何地中?

答曰:行者欲破壞色,或依欲界繫定、或依色界定能得色空,一切地中能得心空。


13.問曰:此解脫,幾有漏、幾無漏?

答曰:是空性故,一切無漏。

八勝處品第一百六十四


1.初勝處,內色想,見外色少若好、若醜,於是諸色勝知勝見,故名勝處。

2.第二,內色想,見外色多。

3.第三,內無色想,見外色少。

4.第四,內無色想,見外色多。

5.第五,內無色想,見外青色、青形、青光,如憂摩伽花、如真青染波羅㮈衣。

6.第六見黃、第七見赤、第八見白。

行者見如是等無量諸色。所以者何?非但有此青等四色,以略說故,有八勝處。

行者若能以空壞裂諸色,爾時名為勝處。

7.問曰:誰能得此?答曰:是佛弟子,非餘人也。

8.問曰:是八勝處在何地中?答曰:在欲、色界。

9.問曰:為有漏、為無漏?答曰:先是有漏,以空壞色,則名無漏。

10.問曰:何故此法獨名勝處?

答曰:此是行者所貪著處,是故佛為弟子說名勝處,示勝此緣故。

[參考]中阿含 215 第一得經

復次,有八除處。云何為八?

1)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一除處。

2)復次,比丘!內有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二除

處。

3)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少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三除處。

4)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無量善色惡色,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四除

處。

5)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青水華,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成

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青青色,青見青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五除處。

6)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頻頭歌羅華,黃黃色,黃見黃光。猶

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黃黃色,黃見黃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六除處。

7)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加尼歌羅華,赤赤色,赤見赤光。猶

如成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赤赤色,赤見赤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七除處。

8)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大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成

就波羅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白,白色、白見、白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八除處。

初禪品第一百六十五


九次第定,四禪、四無色定及滅盡定。

初禪者,如經中說:行者離諸欲、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

[參考]雜阿含864經。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


1.問曰:應但說初禪相,何故乃說離諸欲耶?

1)答曰:有人謗言:世間無有能離欲者,以世人皆處五欲中故。

+無人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故說離欲。

+欲名欲心,非是色等。如說:色等諸物不名為欲。何以知之?有精進者,色等猶在而能斷欲。

2)又經中說:色等是分,不名為欲,是中貪心則名為欲。

若生貪心,則求諸欲。求欲因緣,故有貪恚,鞭杖、殺害惡法隨逐,如大因經中說:因愛生求等。故知離貪欲,故名為離欲。

有人言:離色等五欲名為離欲。離惡不善法名離五蓋。

3)初禪近散亂心故名有覺。

又此行者定力未成,散亂心發故名有覺。如經中說:我行有覺有觀行。

4)當知佛說散心為覺,是覺漸微,攝心轉深,則名為觀。

隨定成就,心不多散,是時名觀。

是觀隨逐行者至禪中間。

5)若離覺觀得喜名離生喜。是喜初得,能利益身故名為樂。

6)是離覺觀喜,住一緣中,是名為禪。

7)是禪為覺觀所亂,故得異身果報,以下中上差別故,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參考]雜阿含866經。

若不得解脫,以欲法、念法、樂法故,取中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生般涅槃;若不如是,或有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無行般涅槃;若不如是,或上流般涅槃;若不如是,或復即以此欲法、念法、樂法功德,生大梵天中,或生梵輔天中,或生梵身天中。


2.問曰:若離覺觀喜名初禪者,則不復以五枝為初禪。若離覺觀,與第二禪有何差別?

又經中說:初禪有覺有觀,猗樂異、喜亦異。若喜即是樂,則七覺意中不應別說猗覺意也。


3.答曰:汝言:初禪無五枝。

1)是事不然,不說五枝是初禪性,初禪近地,有此覺觀,故名為枝。

問曰:若近地有法數為枝者,初禪亦近五欲,則應說為枝。

2)答曰:五欲不名為近,此行者心已離故。

3)又初禪次第不起欲心。

4)又五欲不住為初禪枝。枝名為因,因即是分,如聖道分集會具等。

+覺觀亦爾,是初禪因。若行者定心於緣中退,還取定相攝心於緣憶念本相,是名覺觀。故知覺觀是初禪因。

+第二禪中定心已成,是故不以覺觀為因,亦二禪次第不生覺觀。


4.若汝說:初禪與覺觀俱。

1)是亦不然,從初禪起次生覺觀,以近覺觀故名為俱。如與弟子俱行,雖小相遠亦名為俱。

2)又此地中有生因緣,故名有覺觀。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為病。是人為鬼所污,有緣還發故名為病。

3)又樂受即是喜,但差別說。亦從猗別說為樂,如經中說得身猗則受樂。


5.問曰:若爾,初禪何故說五枝耶?

1)答曰:隨時說五,如七覺意得時節故名十四覺意。

是中說有身猗、心猗,而實無身猗,但心樂故,身亦受樂。

喜亦如是,初來在身名為喜,樂喜初得相故名為樂,後但名喜,以時異故。

2)又無別猗法,但喜生時,身心無麁重法,柔軟調適,故名曰猗。

如病四大滅,無病四大生,是人名樂,猗亦如是。

3)又於除滅中亦說名猗,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如入初禪語言滅,乃至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是故無別猗法。


6.若說初禪與覺觀相應。

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行者若入初禪則語言滅。

覺觀是語言因,云何有語言因而語言滅?

若謂覺觀猶在,但語言滅者,若人在欲界,心不語言時,亦名為滅。


7.問曰:若初禪中無覺觀者,應名為聖默然。而佛但說二禪為聖默然,不說初禪。

故知初禪應有覺觀。

1)答曰:以近覺觀故不說默然,非覺觀相應故不說也。

2)又經中說:初禪有音聲刺,故不說默然。

3)問曰:初禪何故以音聲為刺?答曰:初禪住定心,弱如花上水。第二禪等住定心,強如漆漆木。

4)又觸等亦名為初禪刺,以觸能令起初禪故。二禪等不爾。所以者何?

以初禪中諸識不滅故,第二禪等五識滅故。

[參考]中阿含84經。

於是,世尊聞已嘆曰:善哉!善哉!若長老、上尊大弟子等應如是說:禪以聲為刺,世尊亦說禪以聲為刺。所以者何?我實如是說。禪有刺,持戒者以犯戒為刺,護諸根者以嚴飾身為刺,修習惡露者以淨相為刺,修習慈心者以恚為刺,離酒者以飲酒為刺,梵行者以見女色為刺,入初禪者以聲為刺,入第二禪者以覺觀為刺,入第三禪者以喜為刺,入第四禪者以入息出息為刺,入空處者以色想為刺,入識處者以空處想為刺,入無所有處者以識處想為刺,入無想處者以無所有處想為刺,入想知滅定者以想知為刺。復次,有三刺:欲刺、恚刺、愚癡之刺。此三刺者,漏盡阿羅訶已斷、已知,拔絕根本,滅不復生,是為阿羅訶無刺、阿羅訶離刺、阿羅訶無刺離刺。

二禪品第一百六十六


滅諸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

[參考]雜阿含867經。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住。


1.問曰:若第二禪說滅覺觀,當知初禪必有覺觀。如二禪中有喜故,三禪說滅喜。

答曰:如初禪中無苦根亦說苦根,第二禪滅此亦如是。


2.問曰:初禪中雖無苦根而有諸識,諸識是苦根所依,故說初禪苦根不滅。

答曰:初禪中雖有諸識,非苦根所依。


3.問曰:五識性是苦根所依,以性同故說初禪有苦。

答曰:若爾,憂根從意識性生故,應一切處有。


4.問曰:今何故說二禪中苦根滅?

答曰:初禪近不定心,不定心者能生欲界繫諸識,於中生苦根,是故不說初禪苦滅。


5.問曰:若爾,初禪亦近憂根,是憂根亦應說若第二第三禪滅。

1)答曰:依欲憂根,從依欲喜生。得淨喜,則不淨喜滅,是故初禪中無憂根。依不定生苦根,初禪近散心故不名為滅。

2)又如三禪無苦,亦說斷苦樂故入第四禪,是事亦爾。


6.又行者於初禪中定未具足,常為覺觀所亂,故說二禪滅諸覺觀。

1)內淨者,二禪攝心深,故散亂當不得入,內無亂心故名內淨。是二禪體一心。

2)無覺無觀者,一心名心行一道,亦名為禪,即是內淨。得此深定故覺觀不生,不如初禪心數在覺觀,故說無覺無觀。

3)定生喜樂者,初禪以離故得喜。此中定成就故得喜,故曰定生。


7.問曰:初禪中喜、二禪中喜有何差別?

答曰:初禪以滅憂故喜,二禪滅苦故喜。

又初禪中喜違不淨喜故得,二禪中喜違淨喜故得,雖俱以愛因緣故喜,而初禪喜弱。


8.問曰:如是義為有漏、為無漏?

答曰:皆是有漏。有我心則有喜,若無漏心則無我,無我故無喜。


9.問曰:無漏無喜,是事不然。佛七覺中說喜覺分,覺分但是無漏,故知有無漏喜。

又經中說:心喜者得身猗,身猗則受樂。若無無漏喜,亦應無無漏猗樂。

又佛見眾僧深行善法則生歡喜,故知有無漏喜。

1)答曰:汝以七覺證無漏喜,是事不然,覺分二種,有漏、無漏。

如經中說:行者聽法時能斷五蓋,修七覺分。

2)又覺名無學智,若為覺行不淨等法,皆名覺分。

汝說亦不應有無漏猗者,先生喜已後得無漏,謂如實知見。

3)又非一切猗皆因喜生,如三禪已上無喜亦有猗。

4)又我等不說離智別有受法,此無漏智初來在心說名為樂。是故有無漏樂,但不因喜生。

5)又經中說:除身心麁重名猗,得無漏時,身心調適。是故有無漏猗。

6)又佛常行捨心,是故言佛有喜,此事應明。

7)又若人無我我所則無喜,若羅漢有喜亦應有憂,而實無憂故知無喜。


10.問曰:如初二禪有喜無憂,羅漢亦爾有喜無憂,有何咎耶?

答曰:諸禪定中有憂,如根義中說。憂喜乃至有頂,苦樂隨身乃至四禪。

又趣三禪中說離喜行捨,故知無無漏喜。若有,云何言離?

又無漏心不應有喜,喜皆依假名想分別有。


11.問曰:若爾,則初二禪中無無漏受。經中說:初禪二禪但有喜未有心樂。今喜亦無,復何所有?

答曰:此喜離喜等,不說無漏禪。更有經說無漏禪,所謂行者,何相何緣入初禪,不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色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無我。


12.問曰:如病、如癰、如箭、痛惱,此四是世間行非無漏,是故汝以此經為證,不能成無漏也。

答曰:此四行皆是苦之異名,故名無漏。


13.問曰:學人亦無無漏喜耶?

答曰:若在道心爾時無喜,在俗則有;無學常無。


14.問曰:經中說:以喜樂心能得四諦。云何言無無漏喜?

答曰:無我心即名為樂。行者得無我心,破壞顛倒知真實故,心則快樂,無別有喜。

又此經明不以喜能得實智,故如是說。

三禪品第一百六十七


離喜、行捨、憶念、安慧、受身樂,是樂聖人亦說亦捨、憶念、行樂,入第三禪。

[參考]雜阿含869經。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捨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住。


1問曰:何故離喜?

1)答曰:行者見喜能漂故離。

2)又此喜從想分別生,喜動轉相,從初已來苦常隨逐,以此故離。

3)又行者得寂滅三禪,故捨二禪。

4)又從喜生樂淺,離喜生樂深。如人於妻子等不能常喜,以喜從想分別生故。樂不從想分別生,故能常有。行者亦爾,喜初來則以為樂,後則厭離。


2.問曰:若人為熱所惱,則以冷為樂。行者為何苦所惱,故以三禪為樂?

答曰:二禪中喜是發動相如刺棘,行者為此喜所惱,故於無喜定中而生樂心。


3.問曰:隨有熱苦則以冷為樂,若得離熱冷則非樂。行者若已離喜,何故於三禪中猶生樂心?

答曰:生樂二種,或由苦在,如有熱苦則以冷為樂;或由離苦,如離怨憎。如佛離拘舍彌,比丘言我安樂。是事亦爾,得離動相故,於三禪生樂,如離五欲故,以初禪為樂。


4.行捨者,以離喜故心得寂滅。行者先深著喜心多散亂,今得離故其心寂滅,故說行捨。

1)憶念安慧者,於喜過中此二常備,不令喜來破壞。

又憶念者憶念喜。安慧見喜中過。

2)受身樂者,離喜行捨,捨即是樂,以無動求故。是樂不從想分別生,故名身受樂。

3)聖人亦說亦捨者,說名隨世人故說名為樂,如說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貪著故捨。

4)憶念行樂者,是人知捨,謂見喜過而生厭離,故得妙捨。

又憶念亦妙,謂能念喜過。此中亦應說安慧,與念同行故不說。

樂者是第一樂,是故聖人亦說亦捨。


5.問曰:三禪中有受樂,何故說捨樂?

答曰:我此論中不說離受別有捨樂,受樂即是捨樂。


6.問曰:若爾,第四禪中應說受樂,以有捨故。

答曰:我說四禪亦有受樂,但為滅第三禪樂故如是說。


7.問曰:若俱是受樂,何故初禪二禪名喜,三禪名樂?

答曰:以想分別故名喜,無想分別故名樂。行者於第三禪心轉攝故,無想分別,故名為樂。

又得三禪寂滅轉深,故名為樂,如說動求心聖人名苦。動名分別,言此是樂。

四禪品第一百六十八


除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

[參考]雜阿含870經。

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住。


1.問曰:若先斷苦,何故於此中說?若必欲說,應言先斷,如先滅憂喜。

答曰:四禪名不動,欲成此不動相故,說無四受。所以者何?

動名發動,行者為苦樂所侵則心動,心動則生貪恚,故斷苦樂,令心不動。


2.問曰:若第四禪受利益最大,何故不名為樂?

1)答曰:是受寂滅,故說不苦不樂。隨心念知此是樂,則名為樂。得第四禪離三禪樂,故不以為樂。

2)捨念清淨者,此中捨清淨,以無求故。三禪有求,謂此是樂。

3)又此禪中,念亦清淨。所以者何?

三禪中以著樂故,憶念散亂,至第四禪中貪樂斷故憶念清淨。


3.問曰:何故四禪不說安慧?

1)答曰:若說憶念清淨,當知已說安慧,以此二法不相離故。

2)又此是禪定道,非智慧道,安慧是慧,故不說。第三禪後分中亦不說安慧,但說行捨、憶念、樂,不說行捨、念、慧、樂。

3)又此憶念能成禪定,若人定未成時,要以取想憶念能成,所以獨說。

4)又得上功德,捨下功德,不須思惟,故不說慧。


4.問曰:不苦不樂受是無明分。四禪中多與慧相違,故不說慧。

答曰:若爾,不苦不樂受不應為無漏,樂受是貪分故,亦無無漏。


5.問曰:三禪中為違自地過故說安慧,為違他地過故說憶念。四禪自地無如是過,故不說安慧。

答曰:四禪亦有貪等過故,應說安慧。是中貪過細微,難覺故必應當說,餘地中亦應說而不說,故知應如我答。


6.問曰:何故四禪出入息滅?

1)答曰:息依身心。何以知之?隨心細時喘息亦細,四禪心不動故出入息滅。

2)又如人疲極,若擔重上山則喘息麁,息時則細。四禪亦爾,以無動相心止息,故出入息滅。

3)有人言:行者得四禪四大故,身諸毛孔閉,是故息滅。此事不然。所以者何?

飲食汁流充遍身中,若諸毛孔閉則不應行;而實不可,故知四禪心力能令息滅。


7.問曰:四禪中無樂受,是中云何有愛使?經中說樂受中愛使。

答曰:是中有細樂受,但斷麁樂,故說不苦不樂。如風動燈,若置密室則名不動。是中必有微風,然但無麁風,故名不動。四禪亦爾,必有細樂,斷麁苦樂故,名不苦不樂。

無邊虛空處品第一百六十九

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邊虛空處。

[參考]中阿含163經。

度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若干想,無量空,是無量空處成就遊。


1.色相,名色、香、味、觸相,行者以何故過?

1)謂此色中有對、有礙及諸異相,謂鍾鼓等。此諸相是種種煩惱、種種業、種種苦因,以此故過。

若過一切色相,則有對相滅,有對相滅則無異相。是中略故,不說過此故此滅。

2)復有人言:一切色相者,即是眼識所依止相。有對相者,是耳鼻舌身識所依止相。異相者,是意識所依止相。此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言滅有對相則已攝色,何故別說?

3)又離色相、對相,無別有意識所依止色,是故不應別說異相。應如先說。


2.入無邊虛空處者,

行者以色相逼閙疲惓故,觀無邊虛空。

內取眼、鼻、咽、喉等虛空相。外取井、穴、門向、樹間等虛空相。

又觀身死棄之塚間,火燒滅盡,若鳥狩食噉虫從中出,故知此身先有虛空。


3.問曰:是虛空定以何為緣?

答曰:初緣虛空成已,自緣諸陰,亦緣他諸陰。所以者何?以悲為首作如是念:眾生可愍,為色相所惱。


4.問曰:此定何眾生緣?

答曰:緣一切眾生。


5.問曰:是行者離色相。云何能緣欲色眾生。

1)答曰:是行者能緣色,但於色中心不通暢、不樂、不著。如經中說:若聖人深見憶念五欲,於中不樂、不通、不著,畏沒、退還,如燒筋羽,若念泥洹心則通暢。此人如是亦能緣色,但不貪樂。

2)又如行者雖離色相,以虛空邊,能緣四禪。如無色定能緣無漏色,是中無過,非煩惱處故,餘亦應爾。


6.問曰:虛空是色入性,云何緣此能過色相?

答曰:此定緣無為虛空故能過色。


7.問曰:此定不緣無為虛空。所以者何?此定方便中說緣眼等中空,故知緣有為虛空。

又經中不說無為虛空相,但說有為虛空相,所謂無色處名虛空,是故無無為虛空。

答曰:色性不名虛空。所以者何?經中說虛空無色,不可見、不可對。


8.問曰:更有經說,因明知虛空。除色無有餘法因明可知。

1)答曰:無色名虛空,諸色以明可知,是故因明則知色無,非有虛空。

2)又於闇中亦知虛空,盲人以手亦知虛空。

3)又以杖亦知此是虛空。故知虛空非是色性,色不以此等因緣可知。

4)又色是有對,虛空無對。

5)又以火等能盡滅色,而不能滅虛空。若虛空滅,更名為何法?


9.問曰:若有色生則虛空滅,如起牆壁,是中則無復有虛空。

答曰:此中色生是色,竟無所滅。所以者何?色無名虛空,無法不可更無,是故色不滅空。

又汝言虛空是色,此中無有因緣可令是色。


10.問曰:現見門向等中虛空,現見事中不須因緣。

答曰:虛空不可現見,先已破故,所謂闇中亦可知等。


11.問曰:若虛空非色,為是何法?答曰:虛空名無法,但無色處名為虛空。


12.問曰:經中說:因六種故眾生受身。

又說:虛空名不可見、無色、無對。若無法,不得作如是說,無有說兔角名不可見、無色、無對。

1)答曰:若實有法皆有所依,如名依色,色亦依名。虛空無依,故知無法。

2)汝言:空種。是亦不然。所以者何?

色礙於色,是色得、異色無,故得增長。以此義故,佛說因六種眾生受身。

3)汝言:虛空無色、無形、無對。亦以破諸物,故作如是說,不說有虛空相。

4)汝言:無有說兔角為不可見無色無對。是亦不然。所以者何?

皆由虛空得有所作去來等事,兔角等中無如是義。


13.問曰:心亦如是無色、無形、無對,可言無耶?

答曰:心有作業謂能取緣,虛空無業,但以無故得有所作,故知無法。是故此定初緣虛空。


14.問曰:此定能緣何地?答曰:此定緣一切地及緣滅、道。


15.問曰:有人言:諸無色定雖能緣滅,但緣比智分滅,不緣現智分滅。是事云何?

答曰:緣一切滅。以現法智緣現在自地滅,以比智緣餘滅。道亦如是,能緣一切法故。


16.問曰:生無色界眾生,能起餘地心不?答曰:能起餘地心及無漏心。


17.問曰:若爾,云何不沒?

答曰:住業果報中故能不沒。如欲色界中神通力故,住異色異心而能不沒,彼中亦爾。


18.問曰:無邊虛空定與虛空處一切處有何差別?

答曰:欲入虛空定,方便道名一切。入定成已,名虛空定。是中定因,果是地,一切有漏無漏。若定非定、若垢若淨,皆名無邊虛空處。

三無色定品第一百七十


過一切無邊虛空處,入無邊識處。

[參考]中阿含163經。

度一切無量空處,無量識,是無量識處成就遊。

度一切無量識處,無所有,是無所有處成就遊。

度一切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是非有想非無想處成就遊。


1.行者深厭色,故亦捨色治法,如人渡河已,亦棄船去。如得出賊,欲遠捨去。

行者亦爾,雖因空破色,亦欲遠去。

2.無邊識者,行者以識能緣無邊虛空,則識無邊,是故捨空緣識。

又如為色疲倦故緣虛空,如是為虛空疲勞,欲止息故,但緣於識。

又此人以識能緣空故,謂識為勝,故但緣識。

3.行者以識隨緣隨時故有無邊疲惓,厭離欲還破識,故入無所有處。

作如是念:隨有識則苦。我若有無邊識,必當有無邊苦。是故攝緣識心,心微細故,謂無所有。

4.復作是念:無所有即是想,想為苦惱,如病、如癰。若無想復是愚癡。我若見無所有即為是有,故於諸想未得解脫。

5.行者見想為衰患,無想為癡,寂滅微妙,所謂非想非非想處。

凡夫常怖畏無想以為愚癡,是故終無能滅心者。

6.有人言,無想眾生亦能滅心。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色界中能滅心者,無色界中何故不能。


7.問曰:色界有色故能滅心,無色界中先已滅色,今復滅心,若見色心俱滅則驚怖迷悶。

答曰:若在彼中不能滅者,於此間生則應能滅,如滅盡定。


8.問曰:是滅心,果無想,是故若滅色,心則為永失。

1)答曰:滅盡定亦有有心果,此事亦爾。

2)又若果不斷,亦名住於果。如在變化色,變化心中還生果,故不名永滅。是故色界中不應說滅心,若說者,無色界中亦應當說。

3)又無想定中心不應滅。所以者何?行者要厭離心,故能滅心。

若厭心者,尚不應生無色界中,況生色界。

4)又凡夫於心深生我想,如經中說:凡夫長夜貪著此心,謂之為我,是故不能無餘厭離。

5)又經中說:外道能說斷滅三取,而不能說斷我語取,是故不能滅心。

6)又若正知因緣法者,能得心空。如猿喻經說:凡夫或能離身,而不能離心。寧觀身常,勿觀心常。所以者何?眼見是身,或住十歲乃至百年。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如事念念生滅變異,如猿猴緣樹,捨一枝,攀一枝,不住一處。若聖弟子於中正觀因緣法故,能知無常。

[參考]雜阿含289經。

世尊告諸比丘: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多聞聖弟子於諸緣起善思惟觀察,所謂:樂觸緣生樂受,樂受覺時,如實知樂受覺;彼樂觸滅,樂觸因緣生受亦滅止、清涼、息、沒。如樂受,苦觸、喜觸、憂觸、捨觸因緣生捨受,捨受覺時,如實知捨受覺;彼捨觸滅,彼捨觸因緣生捨受亦滅止、清涼、息、沒。

7)又知因緣法者,以受差別故能分別識。諸外道輩以無分別因緣智故,不能滅心。

8)又凡夫離色不離心,故不得解脫。若俱能滅心,復以何故不得解脫?

9)又凡夫人怖畏滅故,於泥洹中終不能生安隱寂滅想。

如經中說:無我無我所有,是凡夫人深怖畏處。

10)又於無想中,生愚癡心,若於泥洹不生寂滅安隱想者,云何當能滅心?

11)又凡夫法要因上地能捨下地,是故無能滅心因緣,但以定力細想現前心不覺故自謂無想,若起麁想即時退墮。如少智人名曰無智,如食少醎名為無醎,如迷悶失念、蟄虫氷魚。如說非想非非想處,此中亦爾,雖實有想隨世俗故說名無想。

滅盡定品第一百七十一


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身證想受滅。

[參考]中阿含163經。

度一切非有想非無想處,想知滅盡身觸成就遊,慧觀漏盡斷智。


1.問曰:何故諸禪中不說過一切,無色定中不說滅耶?

答曰:我說諸禪定中皆有覺、觀、喜、樂等法,是故不說過一切也。


2.問曰:無邊虛空處有色心,此事已明,故無色中亦不應說過一切。

答曰:若入無邊虛空定中,得脫色心,而不得脫覺觀等法。

復有人言:若說過、滅、沒,皆義一而異名。

又無色中定心堅固,下地中心為散亂所壞,是故不說過一切。


3.問曰:若俱說有刺棘,謂色相等,何故說心堅固耶?

答曰:雖俱說刺棘,亦名第四禪為無動。如是無色定中定力大故,得名堅固。


4.問曰:學人不應得滅盡定,以未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

答曰:學人能見非想非非想處一切行滅,但未能令其不生,故得說過。


5.問曰:若此中意以泥洹為滅者,汝先言九次第中滅是心心數滅,是則相違。

答曰:滅定二種,一者諸煩惱盡、二煩惱未盡。

1)煩惱盡者在解脫中,煩惱未盡者在次第中。

2)一滅煩惱故名滅定、二滅心心數法故名滅定。

3)滅煩惱是第八解脫,亦名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名滅一切想令不復生。

此中雖滅諸想,有餘結故,不能令更不生。


6.問曰:若行者以九次第定能滅心者,須陀洹等云何能證心滅法耶?

1)答曰:九次第中滅名為大滅,若人善修諸禪定,道心力強故能得此滅。

2)若無斯力則但有滅,不能如是為大力故,說次第定。

3)餘處亦有心滅,如第四禪中能滅心心數法入於無想,初禪等中何故無滅?

4)又餘處亦應有滅心義,如經中說:須陀洹等皆能證滅,但心滅名滅,更無餘法滅。

故知離此九地亦有心滅。


7.問曰:若滅盡定能滅一切心心數法,何故但說想受滅耶?

答曰:一切心皆名為受。是受二種,一想受、二慧受。

1)想受名有為緣心,以想行假名法中故。

假名二種,一因和合假名、二法假名,是故一切有為緣心皆名為想。

2)慧受名無為緣心,是故若說想受滅者,則為說一切滅。


8.問曰:一切心心數法中受想最勝,是故獨說。所以者何?

煩惱有二分,一愛分、二見分。受生愛分,想生見分。

又欲色界中受勝,無色界中想勝,是故但說二種。

又諸識處中但說受想,識處從心起故即名為行。

又若說受想滅,則說一切心心數滅,以諸心數不相離故。

答曰:不然,汝言勝故獨說,應當說心。所以者何?處處經中說心為王,亦是二分煩惱所依,亦以心差別故名為受想,故應說心。又說心則易,是故汝說非也。


9.問曰:此定何故說身證耶?

1)答曰:八解脫皆應說身證。

2)又是滅法非言所了,故說身證。如觸水者則知冷相,非聞能知,此事亦爾。

3)又此是無心法,故應以身證。


10.問曰:汝說滅定是無心法。此義不然。所以者何?

1)入此定者是眾生,世間無有無心眾生,是故不然。

2)又經中說:命、熱、識此三法常不相離。故無滅心。

3)又一切眾生皆以四食得存,入滅盡定則無諸食。所以者何?是人不食揣食,觸等亦滅,故無食也。

4)又心從心生,若此心滅,餘心不生,無次第緣故,後心云何更生?

5)又心但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非餘處滅。

如經中說:以色過諸欲,以無色過色,以滅過諸作念思惟。心為作念思惟,要以滅能過。

得有餘泥洹,則垢心滅,得無餘泥洹,則無垢心滅,此是佛法正義。

6)又入滅定者不名為死,心滅名死。若滅心還生,死者亦應更生,然則終無有死。

若滅心還生,入泥洹者亦應還生,然則終無解脫。而實不然,故心不滅。


11.答曰:汝言無無心眾生,雖同無心而異於死。

1)如經中問:入滅盡定者與死有何差別?答曰:死者,命、熱、識三事都滅。入滅盡定者,但心滅而命熱不離於身。故知應有無心眾生。又是人心得常在,以得力故,亦名有心,不同木石。

2)汝言:三事不相離者。為欲色界眾生故說,無色界中有命、有識而無熱。又入滅盡定者有命、有熱而無識。即此經中亦說識離於身。是故若言三事不相離者,隨有處說。

3)汝言:無食云何存者。此身已先意思食故住現在,以冷等觸故能持身。

4)汝言:心因心生。心與異心作因,作因已滅,是故能生異心。

問曰:云何滅心能生異心?如眼已滅則不能生識。答曰:如已滅業能生果報,是事亦爾。

又意與意識二事相礙,眼與眼識不如是,是故非因。

5)汝言:斷相續時心滅。

是事不然,滅有二種,色滅、心滅。或色滅非心,如無色中。或心滅非色,如入滅定。或色心俱滅,如斷相續時。

6)汝言:入滅盡定不名死者。

是人命熱不滅,死者三事都滅,是則為異。

又此人因命熱故,心能更生,死者不爾。

7)汝言:若滅心還生則無解脫。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入泥洹者先業所受命熱識滅,不期更生。

此人命熱不滅,先期心生。

如滅盡定品中說:入滅盡定者,因是六入及身命故還能起,是故心能更生。

入泥洹者心更不生,故知此定無心。


12.問曰:何故施起此定者能得現報?

1)答曰:從此定起,心深寂滅,如經中說:起滅定者,心順泥洹。

2)又是人禪定力強,依此定故智慧亦大,智慧大故,能令施者得勝果報。

如人供養百千聲聞不如一佛,是中皆以智慧為勝,不在斷結,是事亦爾。

3)又入此定者,以多善法薰修其心,故生大果,如善治田所收必多。

4)又施能厭世者則得大報,起滅定者深惡世間,是故供養為勝。

5)又施淨心者得大果報,非垢心者,此人不以假名垢心,是故供養得大果報。

6)又是人常住第一義諦,餘人住於世諦。

7)又此人常住無諍法中。所以者何?有為緣心則有諍訟。

8)又如經中說:稊稗害禾,貪欲害心。是故施無欲人得大果報。

貪欲因緣謂假名相,起此定者緣泥洹故,離假名相。

9)又經中說:若人受檀越供已,入無量定。是檀越以此因緣得無量福。

起滅定者,緣泥洹心是名無量。此滅亦是無量,得無量福,故能得現報。

10)又以八功德嚴此福田,泥洹緣心是真正見,餘分隨從,是故能生現報。


13.問曰:有人言:滅盡定是心不相應行,亦名世間法。此事云何?

答曰:如上說。起此定者有深寂滅等諸功德,是功德世間所不應有。


14.問曰:滅盡定名為遮法,以此法故令心不生,是故應名心不相應行。

如鐵得火則無黑相,離火還生,此事亦爾。

答曰:若爾者,泥洹亦應是心不相應行。所以者何?因泥洹故餘陰不生。

若泥洹非心不相應行者,此定亦不應名不相應行。

但諸行者法應如是,入此定中隨所願,故心能不生,是故不應說名不相應行。


15.問曰:此定如是次第入者,亦應次第起耶?答曰:亦次第起,漸入麁心。


16.問曰:經中說:初起滅盡定者觸三種觸,所謂無動、無相、無所有。何故如是?

答曰:無為緣心中所有觸,名無動、無相、無所有。

無動即是空,有為緣心輕故有動,所謂取色受等。空中無相,無相中無貪等所有。

此無心者初緣泥洹,後緣有為,故說起時觸三種觸。


17.問曰:有人言:入滅盡定心是有漏,起定心或有漏或無漏。是事云何?

答曰:非有漏。行者欲入此定,先來破壞一切有為,破已故入。起時泥洹緣心現前,故知俱是無漏。


18.問曰:經中說:行者入滅盡定時不自念入,起時亦不自念。若爾,云何能入?

答曰:常修習故定力堅強,雖不自念而能得入。

又此行者從斷有為爾來入滅,若不制心令緣有為則不名入,是故經說:入此定者先調習心故能得入。


19.問曰:若無異空可得,修無為緣心,更得何利?

答曰:久修習故,定則堅固,知見明了。

如有為緣心見念念滅,亦無異念念滅,但久修習則心堅固,此事亦爾。

十一切處品第一百七十二

[參考]1.中阿含215經。

有十一切處,云何為十?有比丘無量地處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無量水處、無量火處、無量風處、無量青處、無量黃處、無量赤處、無量白處、無量空處、無量識處第十修一,思惟上下諸方不二,眾生如是樂一切處意解者,變易、有異。

2.中阿含222

欲斷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修第一地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如是,修水一切處、火一切處、風一切處、青一切處、黃一切處、赤一切處、白一切處、無量空處一切處,修第十無量識處一切處,四維上下不二、無量,是謂:欲斷老死者,當修十一切處。


1.不壞前緣,心力自在,名一切處。行者取少相已,以信解力令其增廣。所以者何?

此攝心力,若入實中,則皆能令空。入信解中,皆能令隨先所取相。


2.問曰:何者是信解性?

答曰:青等諸色無量,略說其本有四。地等四大是四色本。能破此八事是名虛空。以識能知無邊空,故亦名無邊。所以者何?非有邊法,能取無邊。是名為十。


3.問曰:地中實有水等,行者云何能觀但是地耶?

答曰:久習此觀,常取地相,後但見地不見餘物。


4.問曰:行者所見地相,實為地不?

答曰:以信解力故見為地,非實為地。


5.問曰:若變化力有所變化,亦非實耶?

答曰:變化以定力成,故所作皆實,所謂光明及水火等。


6.問曰:有論師言:八一切處但在第四禪中。是事云何?

答曰:若在欲界及三禪中,有何咎耶?後二一切處各當自地。此十皆是有漏,以不壞緣故。


7.問曰:虛空相非破色耶?

答曰:行者亦以信解取眼鼻等空相為空,不能直破實色,是故亦名信解。


8.問曰:經中說:入一切地定者,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何故作如是念?

答曰:行者見心遍滿,故生此念:一切是我。

[參考]雜阿含109經。

諸比丘!何等為見諦聖弟子斷上眾邪,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愚癡無聞凡夫,見色是我,異我,我在色,色在我;見受、想、行、識是我,異我,我在識,識在我。云何見色是我?得地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水,火,風,青,黃,赤,白,一切入處正受觀已,作是念:白即是我,我即是白,唯一無二,不異不別。如是於一切入處,一一計我,是名色即是我。


9.問曰:有人言:此定但緣欲界繫地等。是事云何?

答曰:若緣一切欲色界繫地等,有何咎耶?

假令此定更緣餘法,復有何咎?

又此定是信解觀虛妄緣,無有不虛地等。


10.問曰:佛弟子亦觀地等,是事云何?

答曰:學人若觀,皆為破壞。


11.問曰:實非一切皆是地等,云何此定非顛倒耶?

答曰:此觀中有癡分,以此觀中起我見故。

不淨等觀雖非真實,而隨順離欲,此觀不爾,故有癡分。


12.問曰:何故不觀受等無邊,但觀識耶?

答曰:可取是地等,取者是識,是故見識不見受等。

又先說受等皆心之差別。

又行者不見受等遍滿,以不一切處受苦樂故。佛弟子若行此定,為壞緣故。所以者何?此緣是行者所貪著處,若不破壞則同凡夫。

無常想品第一百七十三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參考]雜阿含747經。

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得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

1.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

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

1)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

2)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

3)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分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

4)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

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則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

5)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

6)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

7)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

8)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

9)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

10)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

11)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參考]雜阿含264經。

頗有色常、恒、不變易、正住耶?頗有受、想、行、識常、恒、不變易、正住耶?爾時,世尊手執小土摶,告彼比丘言:汝見我手中土摶不?比丘白佛:已見,世尊!比丘!如是少土,我不可得;若我可得者,則是常、恒、不變易、正住法。

12)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于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欝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

13)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

14)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

15)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


2.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

1)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

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

2)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

3)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

4)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念念死,云何生貪?

5)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

6)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

7)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

8)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

9)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

10)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

11)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

12)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

13)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

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

14)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

15)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

16)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

17)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苦想品第一百七十四


1.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1)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2)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

3)若得空、無我智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

隨此苦心名為苦想。


2.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

1)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

2)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

3)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4)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

5)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

6)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

7)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

8)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

9)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無我想品第一百七十五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

[參考]雜阿含268經。

譬如:河水從山澗出,彼水深駛,其流激注,多所漂沒。其河兩岸生雜草木,大水所偃,順靡水邊,眾人涉渡,多為水所漂,隨流沒溺,遇浪近岸,手援草木,草木復斷,還隨水漂。如是,比丘!若凡愚眾生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色,言:色是我。彼色隨斷;如是,不如實知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不如實知故,樂著於識,言:識是我。識復隨斷。


1.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

1)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

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

2)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

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

3)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

4)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

5)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


2.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

1)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

2)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

3)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食厭想品第一百七十六


1.食厭想

1)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

2)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

3)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

4)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

5)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

6)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


2.問曰:云何於食應生厭想?

1)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

2)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

3)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

4)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

5)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

6)又所有惡道諸廁虫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虫。憒閙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

7)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

8)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

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第一百七十七


1.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

1)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

2)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欲。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

3)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

3)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

4)又見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如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

5)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

6)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云何可樂?

7)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

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

8)又生等八苦常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云何當樂世間?

9)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云何可樂?

10)又如醎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云何當樂?

11)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


2.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

1)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

2)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

3)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

4)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不淨想品第一百七十八

1.問曰:云何修不淨想?

1)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

2)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

3)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

4)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

5)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

6)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

7)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盤等。

8)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

9)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

10)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虫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

11)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虫常來觸身,故知不淨。

12)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虫,此身亦爾。

13)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虫在其中住。

14)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

15)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虫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

16)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虫獄,故名不淨。

17)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

18)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

19)又此人身最為不淨,如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

20)又如憂鉢羅、鉢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

21)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

22)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


2.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

1)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欲。從此貪欲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欲。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

2)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欲。

3)又亦現見青瘀等色。

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

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

4)問曰:此觀云何非是顛倒?

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

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死想品第一百七十九

1.死想

1)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

2)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

3)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

4)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

5)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


2.問曰:應云何修死想?

1)答曰: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

2)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

3)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

4)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

5)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

6)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

7)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得脫。

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

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

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

8)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

9)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


3.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

1)答曰: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

2)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

3)又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

4)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

5)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


4.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

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

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後三想品第一百八十


1.斷想者,如四正勤中說。

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

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

1)問曰:當云何斷?

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

又邪憶念是貪欲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

2)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

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

3)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

4)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

5)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


2.離欲想、滅想者。

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

1)問曰:若說斷想,即是離想,何故更說?

答曰:從斷得離,斷謂除滅貪欲,如經中說:斷貪欲故,五陰則斷。

2)又斷想是離欲想。所以者何?若於此法無貪,名斷此法。是故若得離欲,則苦惱滅。

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

3)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

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

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

4)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

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

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

二解脫果是名為滅。

5)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

6)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

定具中初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一


問曰:汝先說道諦,所謂定具及定。已說定,定具今應當說。所以者何?

若有定具,則定可成,無則不成。

答曰:定具者,謂十一法:一清淨持戒。二得善知識。三守護根門。四飲食知量。五初夜後夜損於睡眠。六具足善覺。七具善信解。八具行者分。九具解脫處。十無障礙。十一不著淨持戒者。


1.離不善業,名為持戒。

不善業者,所謂殺、盜、邪婬是身三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口四業。

遠離此罪,是名持戒。

1)又禮敬、迎送及供養等修行善法,亦名為戒。

以戒能為定因,是故受持。所以者何?猶如冶金先除麤垢。

如是先以持戒除破戒麤過,後以定等除餘細過。所以者何?

若無持戒,則無禪定。以持戒因緣,禪定易得。

如經中說:戒為道根,亦為妙梯。

2)又說:戒為初車。若不上初車,云何得上第二車等?

[參考]中阿含9經。

我時即從舍衛國至婆雞帝,於其中間布置七車。布七車已,從舍衛國出,至初車,乘初車至第二車,捨初車,乘第二車至第三車,捨第二車,乘第三車至第四車,捨第三車,乘第四車至第五車,捨第四車,乘第五車至第六車,捨第五車,乘第六車至第七車,乘第七車,於一日中至婆雞帝。如是,賢者!拘薩羅王波斯匿答對群臣所問如是。如是,賢者!以戒淨故,得心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以見淨故,得疑蓋淨;以疑蓋淨故,得道非道知見淨;以道非道知見淨故,得道跡知見淨;以道跡知見淨故,得道跡斷智淨;以道跡斷智淨故,世尊施設無餘涅槃。

3)又說:戒為平地。立此平地,能觀四諦。

[參考]雜阿含1177經。

得平地者,謂持戒。觀四方者,謂見四真諦。

4)又說二力:思力、修力。思力即是持戒,修力是道。

先思惟、籌量破戒罪過,持戒利益。故能持戒,後得道已,自然離惡。

[參考]雜阿含661經。

世尊告諸比丘:有二種力,何等為二?謂數力及修力。何等為數力?謂聖弟子空閑林中樹下,作如是思惟:身惡行現法、後世受於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我當自悔,他亦悔我,大師亦當悔我,大德梵行亦當悔我、以法責我,惡名流布,身壞命終當生惡趣、泥犁中,如是,現法、後報,身惡行斷,修身善行。如身惡行,口、意惡行亦如是說,是名數力。

雜阿含663經。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

5)又說:戒為菩提樹根。無根則無樹,故須淨戒。

[參考]雜阿含495經。

譬如樹根不壞,枝葉華果悉得成就,持戒比丘亦復如是,根本具足,所依成就,心得信樂;得信樂已,歡喜、息、樂、寂靜三昧、如實知見、厭離、離欲、解脫,疾得無餘涅槃。」

6)又法應爾。若無持戒,則無禪定。猶如治病藥法,所須如是。治煩惱病。若無持戒,則法藥不具。

7)又說:淨持戒者則心不悔,乃至離欲心得解脫。是諸功德皆由持戒,故名定具。

8)又有業障、煩惱障。是二障果,名為報障。若淨持戒,則無此三障。若心無障,則能成定。

9)又淨持戒者,不敗壞故,必至泥洹,如恒水中材。

10)又淨持戒故能安立,持戒能遮不善身口業,禪定能遮不善意業。

如是遮諸煩惱,得真實智,則畢竟斷。

11)又道品樓觀,以戒為柱。

禪定心城,以戒為郭。

度生死河,以戒為橋樑。

入善人眾,以戒為印。

八直聖田,戒為疆畔,

如田無畔,水則不住。

如是若無淨戒,則定水不住。

12)問曰:云何名淨持戒?

答曰:若行者深心不樂為惡,怖畏後世及惡名等,名淨持戒。

又行者以心淨故,持戒清淨,如七婬欲經中說:身雖不犯,心不淨故,戒亦不淨。

又破戒因緣是諸煩惱,若能制伏,為淨持戒。

又聲聞持戒,但為泥洹。求佛道者,以大悲心為一切眾生,不取戒相,能令此戒,如菩提性。如是持戒,名曰清淨。


2.經中說:以二因緣能生正見。一從他聞法;二自正憶念。所從聞法,名善知識。

1)問曰:若爾,何故但說善知識耶?

答曰:經中說:阿難問佛:我宴坐一處,作如是念:遇善知識,則為得道半因緣也。

佛言:莫作是語。善知識者,則為得道具足因緣。所以者何?生老病死眾生得我為善知識,則於生老病死皆得解脫。

[參考]雜阿含726經。

世尊!我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所以者何?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2)又眾生因善知識,則能增長戒等五法,如裟羅樹因雪山故,五事增長。

3)又佛尚自樂善知識,如初得道時,作如是念:若人無師,則無所怖畏。無恭敬心,常為惡法所覆,無安隱行。我當以誰為師?依誰而住?作是念已,遍觀一切無勝己者,即生念言:我所得法,因此成佛,當還依此法。梵等諸天亦讚言:爾!無勝佛者,一切諸佛皆以法為師。

[參考]雜阿含1188經。

世尊獨靜思惟,作是念:不恭敬者,則為大苦,無有次序,無他自在可畏懼者,則於大義有所退減。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者,得安樂住;有所恭敬,有次序,有他自在,大義滿足。頗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中,能於我所具足戒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復作是念:無有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能於我所戒具足勝、三昧勝、智慧勝、解脫勝、解脫知見勝,令我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者,唯有正法,令我自覺成三藐三佛陀者,我當於彼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所以者何?過去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諸當來世如來、應、等正覺,亦於正法恭敬宗重,奉事供養,依彼而住。

4)又善知識猶如明燈,有目無燈,則不能見。如是行者雖有福德利根因緣,無善知識則無所益。

5)問曰:何者是善知識?答曰:隨能令人增長善法,名善知識。

又一切善人住正法者,皆是天人世間善知識也。


3.守護根門者,謂正憶念。行者不可閉目不視,但應一心正念現前。

又名正慧。以此正慧能壞前緣,壞前緣故,能不取相。不受相故,不隨假名。

若不守諸根,以取相故,諸煩惱生,流於五根,即破戒等善法。

若能守根門,則戒等堅固。


4.飲食知量者,不為色、力、婬欲、貪味故食,為濟身故。

1)問曰:行者何故為濟身耶?

答曰:為修善法故。

若離善法則無道,無道則無離苦。

若人不為修善故食,則唐養怨賊,亦壞施主福,損人供養,如是不應食人之食。

2)問曰:飲食以何為量?

答曰:隨能濟身是名為量。

3)問曰:應食何食?

答曰:若食不增冷熱等身病、貪恚等心病,是則應食,是食亦應隨時。

若知此食於此時能增冷熱、貪恚等病,則不應食。

4)問曰:諸外道言:若食淨食,則能得淨福。謂隨意所嗜色、香、味、觸,水灑咒願,然後乃食,是名為淨。此事云何?

答曰:飲食無有決定淨者。所以者何?若以殘食為不淨者,一切飲食無非殘者,如乳為犢殘,蜜為蜂殘,水為虫殘,花為蜂殘,果為鳥殘如是等。

又此身從不淨生,體性不淨,不淨充滿。飲食先是不淨,後入身中無一淨者,但以倒惑妄謂為淨。

5)問曰:若都無淨,則與旃陀羅等有何差別?

答曰:又以不殺、不盜、不邪命等,如法得食,以觀食過智慧水灑,然後乃食。非但水灑便名為淨。


5.初夜後夜損睡眠者,行者知事由勤成故不睡眠。

1)又見睡眠空無所得。若汝以睡眠為樂,此樂少弊,不足言也。

2)又行者不樂煩惱同處,如人不樂與怨賊住世,豈有人於賊陣中而當睡寐,故不睡眠。

問曰:睡眠強來,云何除遣?答曰:是人得佛法味,深心歡喜,故能除遣。

3)又念生死中老病死過,心則怖畏,故不睡眠。

4)又行者見得人身,諸根具足,得值佛法,能別好醜,是為甚難。今不求度,何時當得解脫?故勤精進以除睡眠。

惡覺品第一百八十二

具足善覺者,若人雖不睡眠,而起不善覺,所謂欲覺、瞋覺、惱覺、若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利他覺、輕他覺等。寧當睡眠,勿起此等諸不善覺!應當正念出等善覺,所謂出覺、不瞋、惱覺、八大人覺。


1.欲覺者,謂依欲生覺,於五欲中見有利樂,是名欲覺。為衰惱眾生,是名瞋覺、惱覺。

1)行者不應念此三覺,所以者何?念此三覺,則得重罪。

2)又先已說貪等過患,以此過患,故不應念。


2.問曰:何故不說癡等覺耶?

1)答曰:是三惡覺,次第而生,餘煩惱不如是。

2)行者或念五欲,故生貪覺。不得所貪,故生瞋恚,瞋成名惱。是故不說癡等。

3)又癡所成果,所謂貪、恚。若從貪、恚,生不善業。此三覺名不善業因。

如經中說:如有土封,夜則煙出,晝則火然。煙則是覺,火名為業。

[參考]雜阿含1079經。

比丘!比丘!此是丘塚,夜則起煙,晝則火然,彼婆羅門見已,而作是言:壞此丘塚,發掘者智,持以刀劍。……佛告比丘……夜起煙者,謂有人於夜時起隨覺、隨觀。晝行其教,身業、口業。


2.親里覺者,由親里故起諸憶念,欲令親里得安隱樂。若念衰惱,則生愁憂。若念與親里種種同事,名親里覺。

1)行者不應憶念此覺。所以者何?本出家時,已捨親里。今依此覺,則非所宜。

2)又若出家人還念親里,則唐捨家屬,空無所成。以愛親里故,生貪著。貪著故,守護。守護因緣,鞭杖等業次第而起。是故,不應生親里覺。

3)又與親里和合,則不能增長善法。

4)又行者當念一切眾生生死流轉,無非親里,何故偏著?

5)又生死中,為親里故憂悲啼哭,淚成大海。今復貪著,則苦無窮已。

6)又眾生以利益因緣便相親愛,無有決定。

7)又念親里者是愚癡相,世間愚人未有自利,而欲利他。若念親里則少自利,以此等故,行者不應起親里覺。


3.國土覺者,行者生念:某處國土豐樂安隱,當往到彼,可得安樂。

1)又心輕躁,欲遍遊觀,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一切國土皆有過惡,有國大寒,有國大熱,有國多險,有國多病,有國多盜賊。有如是等種種諸過,故不應念。

2)又輕躁者,則失禪定。隨所樂處,能增善法則名為好。何用遍觀諸國土耶?一切國土但可遠聞,到不必稱,以世間人多過言故。

3)又遊諸國者受種種苦。

4)又身是苦因,持此苦因隨所至處,則受諸苦。

5)又受苦樂皆由業因,雖復遠去亦無所益。是故不應起國土覺。


4.不死覺者,行者作如是念:我徐當修道,先當讀誦修多羅、毘尼、阿毘曇、雜藏、菩薩藏。廣習外典,多畜弟子,牽引善人,供養四塔,勸化眾生令大布施,後當修道,名不死覺。

1)行者不應起如是念。所以者何?死時不定,不可豫知。

若營餘事中,則命盡不得修道。後將死時,心悔憂惱。我唐養此身空無所得,與畜生同死。

如經中說:凡夫應二十種自折伏心,謂如是念: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乃至當以不調至死。

2)又智者不作所不應作。如法句中說:不應作不作,應作則常作,憶念安慧心,諸漏則得盡。

[參考]dhp.293.= thag.636

yesañca susamāraddhā niccaṃ kāyagatā sati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kicce sātaccakārino satānaṃ sampajānānaṃ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若常勤觀身,不作不應作,應作則常作,念正知漏盡。

[pali 註解]

susamāraddhā 善練習。

kāyagatā sati 身至念。

akiccaṃ te na sevanti 他們不作不適當的事。

kicce sātaccakārino 恆長練習。對於應作的事,從出家以來,未嘗停止。

satānaṃ 對於有念的人,因為從未離開正念而過日子。

sampajānānaṃ 正知,因為具足四種正知。

atthaṃ gacchanti āsavā 對於這種人,將盡四種漏,達到無漏。

3)又經中說:未得四諦者,方便為欲得,當勤加精進甚於救頭然。是故不應起不死覺。

4)又不死覺是愚癡氣,何有智者知命無常如條上露,而能保一念?

5)又經中說:佛問諸比丘:汝等云何修習死想?有答佛言:我不保七歲。或言六歲,如是轉減乃至須臾。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也。有一比丘偏袒白佛言:我於出息不保還入,入息不保還出。佛言:善哉!善哉!汝真修死想。是故,不應起不死覺。


5.利他覺者,於非親里中欲令得利。若作是念:令某富貴、安樂,能行布施。某則不及。

1)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不以念故便能令他得苦樂也。但自以此壞亂定心。

2)問曰:欲令他利,非慈心耶?

答曰:行者求道,應念第一義。利謂無常等,是中雖少有福。以能妨道,利少過多,亂定心故。

若以散心念利他人,則不能見貪著過患,故不應念。


6.輕他覺者,行者若念此人種姓、形色、富貴、伎能,及持戒、利根、禪定、智慧等皆不如我。

1)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一切萬物皆無常故,若上中下有何差別?

2)又此人身髮毛爪齒皆名不淨,等無有異。

3)又老、病、死等衰惱亦同。

4)又一切眾生內外苦惱皆等無異。

5)又凡夫富貴是罪因緣。

6)又富貴不久還為貧賤,是故不應起輕他覺。

7)又此憍慢是無明分,智者云何當起此覺?

善覺品第一百八十三


1.出覺者,心樂遠離。若離五欲,及色、無色界,樂此遠離,故名出覺。

此遠離樂,無諸苦故。隨貪著有苦。無貪著則樂。於諸覺中,二覺名樂,謂無瞋覺、無惱覺。所以者何?此二覺名安隱覺。如如來品中說:如來常有二覺現前,謂安隱覺及遠離覺。安隱覺者,即是不瞋惱覺。遠離覺者,即是出覺。

1)又念此三覺,則福增長,亦能成心定。

3)又心得清淨。

4)又念此三覺能障諸纏,諸纏斷故,速能證斷。

5)又行者以樂遠離,多集善法,故能速得解脫。


2.八大人覺者,佛法中若少欲者,能得利益,非多欲者。知足者、遠離者、精進者、正憶者、定心者、智慧者、無戲論者,能得利益,非戲論者是名為八。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佛言:大人八念者,謂道從無欲,非有欲得。道從知足,非無厭得。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道從精勤,非懈怠得。道從正念,非邪念得。道從定意,非亂意得。道從智慧,非愚癡得。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3.少欲行者,為修道故,必欲所須。但不多求餘無用物,是名少欲。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無欲,非有欲得?謂比丘得無欲,自知得無欲,不令他人知我無欲。得知足、得遠離、得精勤、得正念、得定意、得智慧、得不戲,自知得不戲,不欲令他知我無欲。是謂道從無欲,非有欲得。


4.知足者,有人若以因緣、若為持戒、若令他人心得清淨,是故少取,而心不以為足。若人少取,心以為足,是名知足。有人雖取少物而求好者,是名少欲非知足也。若趣得少物,是名知足。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知足,非無厭得?謂:比丘行知足,衣取覆形,食取充軀,是謂:道從知足,非無厭得。

1)問曰:若取所須,名少欲者,一切眾生皆名少欲,以其各有所須故。

答曰:行者以不著心取,但為用故,故不多取。不如世人為嚴飾名聞,長取多物。

2)問曰:行者何故少欲知足?答曰:於守護等中見有過患。

3)又畜無用物是愚癡相。

4)又出家人不應積聚與白衣同,以此過故,少欲知足。

5)又行者若不少欲知足,則貪心漸增,為財利故,求不應求。

6)又貪樂財利,終無安隱,以深著故。

7)又是人出家為遠離樂,以貪利故,忘其所為。

8)又亦不能捨諸煩惱,所以者何?外物尚不能捨,況內法耶?

9)又見利養是衰惱因,如雹害禾,是故常習少欲知足。

10)又見施物難償,如負債不償,後受苦惱。

11)又見利養是諸佛等善人所棄。如佛說:我不近利養,利養勿近我。

12)又此行者善法充足,故捨利養。如佛說:諸天尚不能得出樂、離樂、寂滅樂、真智樂,如我所得,故捨利養。

13)又如舍利弗說:我善修無相,以空三昧,觀一切外萬物,視之如涕唾。

14)又行者不見受欲有厭足者,如飲醎水不能除渴,是故勤求智慧為足。

15)又見多欲者,常發願求多得少,故常有苦。

16)又見乞求者人所輕賤,不加敬仰,如少欲者。

17)又出家多求,非其所應,人與不取,則是所宜,是故應行少欲知足。


5.遠離者,若於在家、出家人中,行身遠離,於諸煩惱行心遠離,是名遠離。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謂比丘行遠離,成就二遠離,身及心俱遠離,是謂道從遠離,非樂聚會、非住聚會、非合聚會得。

1)問曰:行者何故遠離?

答曰:諸出家人雖未得道,以遠離為樂。諸白衣等處在女色憒鬧之中,終無安樂。

2)又若遠離,則心易寂滅,如水不擾,自然澄清,故行遠離。

3)又此遠離法為恒沙等諸佛所讚,何以知之?佛見比丘近聚落宴坐,心則不悅。

又見比丘空處睡臥,佛則心喜。所以者何?近聚宴坐,多諸因緣散亂定心,令應得不得,應證不證。空處睡臥,雖小懈怠。若起求定,則散心能攝。攝心能得解脫。

4)又因取相故,起貪等煩惱。空處,無色等相煩惱易斷,如火無薪則自然滅。

5)又經中說:若比丘樂於眾住,樂雜言說,不離眾故,尚不能得愛緣解脫,何況能得不壞解脫?遠離行者,必能俱證。

6)又如燈離風,則能明照。行者如是,遠離行故,能逮真智。


6.行者若行正勤,斷不善法,修集善法,是中勤行,故名精進。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精進,非懈怠得?謂比丘常行精進,斷惡不善,修諸善法,恒自起意,專一堅固,為諸善本,不捨方便,是謂道從精勤,非懈怠得。

1)如是則能得佛法利,所以者何?以集善法日日增長。如憂缽羅、缽頭摩等隨水增長。懈怠行者,猶如木杵,從初成來日日減盡。

2)又精進者,以得利故,心常歡樂。懈怠行者,惡法覆心,恒懷苦惱。

3)又精進者,於念念中,善法常增長,無有減損。

4)又深行精進得最勝處,謂諸佛道。如經中佛語阿難:深修精進,能至佛道。

5)又精進者定心易得。

6)又鈍根精進尚於生死速得解脫,利根懈怠則不能得。

7)又所有今世、後世,世間、出世間利,皆因精進。一切世間所有衰惱,皆因懈怠。如是見懈怠過、精進利益,故念精進。


7.正憶者,常於身受心法,修正安慧。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正念,非邪念得?謂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內覺心法如法,是謂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1)問曰:念此四法,得何等利?答曰:惡不善法不來入心,如善守備,則惡人不入。

2)又如瓶滿更不受水,此人如是,善法充滿,不容諸惡。

3)又若修此正憶,則攝解脫分一切善法,如飲海水,則飲眾流,以一切水在大海故。

4)又修此正憶,名住自在行處,煩惱魔民所不能壞,如鷹鵽喻。

5)又此人心安住難動,如圓瓶入制。

6)又此人不久當得利益,如比丘尼經中說:諸比丘尼問阿難言:大德!我等善修念處,覺異於本。阿難言:善!此法應爾。

[參考]雜阿含615經。

諸比丘尼禮尊者阿難足,退坐一面,白尊者阿難:我等諸比丘尼修四念處,繫心住,自知前後昇降。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尼:善哉!善哉!姊妹!當如汝等所說而學:凡修習四念處,善繫心住者,應如是知前後昇降。


8.若習定心,得微妙利,如經中說:修定心者,能如實知。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定意,非亂意得?謂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道從定意,非亂意得。

1)又以此人身得過人法,謂身出水火,飛行自在等。

2)又此人得樂,乃至諸天及梵王等所不能及。

3)又此人名為所應為,不應為者則不為也。

4)又善修習定,則善法常增。

5)又修習定者,後心不悔,是人名為得出家果,亦名順佛教者。不如餘人空受供養,是人能報施福,餘人不能。

6)又此定心法,諸佛賢聖皆所親近。

7)又能堪受一切善法。

8)又若定能成,則得聖道。若不能成,則生淨天,謂色、無色界。所以者何?以布施等不能得如是事,謂能究竟不造諸惡。如經中說: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惡心、思惡事不?不也!世尊!此皆是定力。

9)又定心名真智慧因,真智慧能盡諸行,諸行盡故,諸苦惱滅。

10)又行者於一切世間、出世間事,應念即辦,不勞加功。餘人尚不能發心,量其所得,故說定心能獲利益。


9.智者,心中不生煩惱,若生即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智慧,非愚癡得?謂比丘修行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正盡苦,是謂道從智慧,非愚癡得。

1)又智者心不起諸想,若起即滅,如條上露見日則晞。

2)又若有智眼能觀佛法,如有目者日能為用。

3)又智者名得佛法分,如所生子得父財分。

4)又智慧者名曰有命,餘則名死。

5)又智慧者名真道人,能知道故。

6)又智者知佛法味,如舌根不壞,能別知味。

7)又智慧者,於佛法中,心定不動,猶若石山風不能動。

8)又智慧者,名信。以得四信,不隨他故。

9)又得聖慧根名佛弟子,餘人名外凡夫。故說智者能得利益。


10.若一、異論,名為戲論。如阿難問舍利弗:若六觸入離欲、滅盡,更有餘耶?舍利弗言:六觸入離欲、盡滅已,若有餘是不可論,而汝論耶?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問答亦爾。

[參考]中阿含74八念經。

云何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謂比丘意常滅戲,樂住無餘涅槃,心恒樂住,歡喜意解,是謂道從不戲、樂不戲、行不戲,非戲、非樂戲、非行戲得。

1)問曰:是事何故,不可論耶?

答曰:此問實我法若一若異,是故不答。我無決定,但五陰中假名字說。若以有無等答,即墮斷常。若以因緣說我,即非戲論。

2)又若人見眾生空、法空,則無戲論。故說無戲論者,得佛法利,是名具足善覺。

後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四


1.具善信解者,行者若能好樂泥洹,憎惡生死,名善信解。如是信解速得解脫。

1)又樂泥洹者,心無所著。有樂泥洹,則無怖畏。所以者何?

若凡夫心念泥洹,即生驚怖,我當永失。

2)問曰:何因緣故信解泥洹?答曰:行者見世間無常、苦、空、無我,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3)又此人本性煩惱輕微,聞說泥洹,則心信樂。

4)又若從善師,若讀經書,聞生死過患,如無始經及五天使等諸經中說,則厭離生死,信樂泥洹。


2.具行者分者,如經中說:五行者分,一謂有信;二謂心不諂曲;三謂少病;四曰精進;五名智慧。

1)有信,名於三寶、四諦,心無疑悔。無疑悔故,能速成定。

又有信者,心多喜故,能速成定。

又信者心調易攝故疾得定。

問曰:若由定生慧,後能斷疑。今云何先定已說無疑?答曰:以多聞故,能斷所疑,非得定故。

又生深信家,與信者同事,常修信心,雖未得定,而能不疑如是等。

2)不諂曲者,以質直心,無所隱藏,是則易度。如人向醫具說病狀,則易救療。

3)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

4)精進者,為求道故,常勤精進,如攢燧不息,則疾得火。

5)智慧者,以有智故,四事得果,所謂聖道。

問曰:念處等法亦名行者分,何故但說此五法耶?

答曰:雖俱是分,此法最勝,是行者所須,是以獨說。亦離一切惡,集一切善,名行者分,如瞿尼沙經中說。


3.具解脫處者,謂五解脫處。一者、若佛及尊勝比丘為之說法,隨其所聞,則能通達語言、義趣。以通達故,心生歡喜。歡喜,則身猗。身猗,則受樂。受樂,則心攝。是初解脫處。行者住此解脫處故,憶念堅強,心則攝定,諸漏盡皆滅,必得泥洹。二者、善諷誦經。三者、為他說法。四者、獨處思量諸法。五者、善取定相,謂九相等,皆如上說。

3.1.問曰:佛及尊勝比丘何故為此行者說法?

1)答曰:以堪受法,能獲大利,是故為說。

2)又此比丘因佛出家,諸根純熟,故為說法。尊勝比丘以同所業,故為說法。

3)又此行者必須聞法,是故為說。

4)又此人有淨戒等功德成熟,猶如完器,堪任受盛,故為說法。

5)此名三慧,通達語言是多聞慧,通達義趣是思惟慧。從此二慧能生心喜,乃至攝心,生如實智,是名修慧。此三慧有三種果,謂厭、離、解脫。

又聞法、讀誦、為人說法,是多聞慧。思量諸法,名思惟慧。善取定相,是名修慧。

3.2.問曰:心解脫、漏盡,是二有何差別?

答曰:以定遮煩惱,故說心解脫。永斷煩惱,故說漏盡。

3.3.問曰:若持戒等法亦是解脫處,如說持戒則心不悔。心不悔,則歡喜等。或因施等亦得解脫。何故但說此五法耶?

1)答曰:以勝故獨說。

2)又問:此法有何勝耶?答曰:是解脫近因,戒等以遠故不說。

3)又問:云何知是近因?

答曰:行者聞法,知陰界入等,但眾法和合中無我故,則破假名。破假名,即是解脫,故名近因。

4)又經中說:多聞功德謂不隨他教,心易攝等。亦以此故,知是近因。

5)又佛法有大功德,能滅煩惱,至泥洹等。於此寂滅法中,若聽、若誦、若自思量,則速解脫,故名近因。

6)又施得大富,持戒尊貴,多聞得智,以智慧故得盡諸漏。不以富貴,故知近因。

7)又舍利弗等稱大智者,皆由多聞。

3.4.問曰:若以多聞心易攝者,阿難何故初中後夜不得解脫?

1)答曰:阿難頭未到枕,即得解脫。是故數在希有法中,何故不速。

2)又阿難於此夜中,精進小過,以疲極故,不得解脫。

3)又阿難自誓:我於今夜必得漏盡,亦如菩薩於道場自誓。誰有此力如阿難者,皆是多聞之力。


4.無障礙者,所謂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

1)若人無此三障,則不墮難處。若離諸難,則堪受道。

2)又此人名具足四輪,謂好國土,依止善人,自發正願,先世福德。

4)又能成就四須陀洹分,謂親近善人、喜聽正法、自正憶念、能隨法行。

5)又能棄捨貪等三法。如經中說: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


5.不著者,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沒中流,不出陸地,不為人取及非人取,不入洄澓,不自腐爛。

此岸,謂內六入。

彼岸,謂外六入。

中流,謂貪喜。

陸地,謂我慢。

人取,謂與在家出家和合。

非人取,謂持戒為生天上。

洄澓,謂返戒。

腐爛,謂破重禁。

1)若人於內入計我,即於外入生我所心。從內外入生貪喜,故即於中沒,從此則生我慢。所以者何?若人著身,受有樂故,人來輕毀,則生憍慢。如是以我我所,貪、喜、我慢亂其心,故能成餘事。

2)問曰:此喻中以何為水,若以八直聖道為水,則不應以內外六入為岸,貪喜等為中流,亦不應有洄澓腐爛。若以貪愛為水,云何隨此得至泥洹?

答曰:以八直聖道為水,譬喻不必令盡相似。如此木若離八難,必至大海。比丘如是離諸流難,則隨八聖道水流,入泥洹。如言乳如貝,但取其色,不取堅軟。言面如月,但取盛滿,不取形也。

3)又行者出聖道已,著內外入,不如此木即於水中,著此彼岸、腐爛等也。

4)有論師言:如恒河水必至大海。如是八聖道必至泥洹,故以為喻。

如是略說十一定具。若有此法,自然得定。

出入息品第一百八十五


1.阿那波那十六行,謂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隨無常觀、隨斷、離、滅觀。

1-2)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問曰:云何名息長、短?

答曰:如人上山,若擔重疲乏故息短。行者亦爾,在麤心中爾時則短,麤心者所謂躁疾散亂心也。息長者,行者在細心中則息長。所以者何?隨心細故,息亦隨細。如即此人疲極止故,息則隨細。爾時,則長息。

3)遍身者,行者信解身虛,則見一切毛孔風行出入。

4)除身行者,行者得境界力,心安隱故,麤息則滅。爾時,行者具身憶處。

5)覺喜者,是人從此定法,心生大喜,本雖有喜不能如是,爾時名為覺喜。

6)覺樂者,從喜生樂。所以者何?若心得喜,身則調適。身調適,則得猗樂。

如經中說:心喜故身猗,身猗則受樂。

7)覺心行者,見喜過患,以能生貪故,貪是心行,從心起故。以受中生貪故,見受是心行。

8)除心行者,行者見從受生貪過,除滅故,心則安隱。亦滅除麤受,故說除心行。

9-12)覺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見心寂滅,不沒、不掉。

是心或時還沒,爾時令喜。

若心還掉,爾時令攝。

若離二法,爾時應捨,故說令心解脫。

13-16)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無常行。

以無常行,斷諸煩惱,是名斷行。

煩惱斷故,心則厭離,是名離行。

以心離故,得一切滅,是名滅行。

如是次第得解脫,故名十六行念出入息。


2.問曰:何故念出入息名為聖行、天行、梵行、學行、無學行耶?

答曰:風行虛中,虛相能速開導壞相,壞相即是空,空即是聖行,故名聖行。

為生淨天,故名天行。為到寂滅,故名梵行。為得學法,故名學行。為無學故,名無學行。


3.問曰:若觀不淨,深厭離身,速得解脫。何用修此十六行耶?

1)答曰:不淨觀未得離欲,自惡厭身,心則迷悶。如服藥過,則還為病。如是不淨,喜生惡厭。如跋求沫河邊,諸比丘不淨觀故,深生惡厭,飲毒、墜高等種種自殺。此行不爾,能得離欲,而不生惡厭,故名為勝。

2)又此行易得,自緣身故,不淨易失。

3)又此行細微,以能自壞身故。不淨行麤。壞骨相難。

4)又此行能破一切煩惱,不淨但破婬欲。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因覺生,念出入息為斷諸覺故。


4.問曰:出入息為屬身?為屬心耶?

答曰:亦屬身、亦屬心。所以者何?處胎中無,故知由身。若第四禪等及無心者無故,知由心。


5.問曰:息不故起,不應由心。所以者何?是息不由意起,如心念餘事,息常出入。如食自消,如影自轉,非人為也。

1)答曰:息不故起,不由憶念,但以眾緣和合故起。若有心則有,無心便無,故知由心。

有隨心差別,麤心則短,細心則長。

2)又出入息由地、由心。若在出入息地,亦有出入息地心,爾時則有出入息地,所謂欲界及三禪。若在出入息地,而無出入息地心,及在無心,爾時則無。若在無出入息地,爾時亦無。


6.問曰:息起時先出耶?先入耶?答曰:生時先出,死時後入。出入第四禪亦如是。


7.問曰:是念出入息,云何名具足?答曰:行者若得此十六行,爾時名具足。

有論師言:以六因緣故名具足,所謂數、隨、止、觀、轉緣、清淨。

1)數名數出入息從一至十。數有三種:若等、若過、若減。等,謂十數為十。過,謂十一數名為十。減,名數九為十。

2)隨名行者心隨息出入。

3)觀名行者見息繫身如珠中縷。

4)止名令心住出入息。

5)轉謂轉身緣心,令受緣心現前,心、法亦爾。

6)清淨名行者離一切煩惱、諸難,心得清淨。此不必定,所以者何?是諸行中不必要用數、隨二法。行者但令心住息中,斷諸覺。故若能行十六種名為具足。

又此具足相不決定,鈍根所行,於利根者則非具足。


7.問曰:是出入息經中何故說名為食?

答曰:若息出入停等,身得快樂,如得美食,益身調適,故名為食。


8.問曰:此十六行中盡念出入息耶?

答曰:是人名壞裂五陰方便。若壞裂五陰除假名已,更復何用念出入息,是名身憶。

四種憶身故名身憶。


9.問曰:憶緣過去,息是現在,何故名憶?

答曰:是破假名智,以憶名說,諸心數法更相為名,如十想等,亦憶先後所行故名為憶。


10.問曰:長短等中不說聖行,云何無行名憶處耶?

經中說:若行者學出入息若長、若短、若遍身、若除身行,爾時名身憶處。

1)答曰:是名初方便道。為心清淨故,後名斷道。

2)又此中有無常等行,但此經不說,餘經中說。行者於出入息中,觀身生相、滅相及生滅相。

3)又說觀身無常等,但第四中無常等行具足故說。

定難品第一百八十六


是定若離障礙諸難,能成大利。

[參考]中阿含72

阿那律陀!若我心中生疑患,彼得心清淨;無念、身病想、睡眠、太精勤、太懈怠、恐怖、喜悅、高心、生若干想、不觀色心患,彼得心清淨,有覺有觀定修學極修學,無覺少觀定修學極修學,無覺無觀定修學極修學,一向定修學極修學,雜定修學極修學,少定修學極修學,廣無量定修學極修學,我生知見極明淨,趣向定住,精勤修道品: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12

云何具分修三摩地?謂俱思惟而入於定,亦了光明,亦見眾色。如是修習光明定者,定難差別,有十一種,所謂疑等,如經廣說。問:此誰難耶?答:三摩地相。相有二種,謂所緣相及因緣相。用彼為依,住三摩地,若退彼相,便不能住。

(4.1.2.4.1.2)ubhayāṃśabhāvitaḥsamādhiḥkatamaḥ?yadubhayaṃmanasikṛtyasamāpadyate|so'vabhāsaṃcasaṃjānīterūpāṇicapaśyati|(4.1.2.4.2.1)evamālokaparibhāvitasyasamā[dherekā]daśāntarāyāveditavyāvicikitsādayoyathāsūtramevavistareṇa|kasyapunarete'ntarāyāḥ?samādhinimittasyadvividhasyāpyālambananimittasyanidānanimittasyaca,yadāśritaḥsamādhistiṣṭhati|tasmānnimittāccyutasyanatiṣṭhati|

1.此中,最初於所顯現光明、色相,不善知故,便覺有疑。

(4.1.2.4.2.2.1)tatraprathamato'pratisaṃveditarūpāvabhāsasaṃdarśanādvicikitsā|

2.方便緩故,有不作意。如於眾色不欲見者,或閉於目,或復背面,此觀行者,於諸色中不欲作意,亦復如是。

(4.1.2.4.2.2.2)śaithilyayogādamanasikāraḥ;yathāvārūpāṇyadraṣṭukāmo'kṣiṇīvānimīlayatyanyatovāmukhaṃparivartayati,evamayaṃteṣurūpeṣvamanasikāramāpadyate|

3.由不善守根門等故,有身麤重。

(4.1.2.4.2.2.3)indriyāguptadvāratādibhiḥkāyadauṣṭhulyam|

4.多習睡眠,或多覺悟,便增惛睡,不見眾色,設有所見而不圓滿。

(4.1.2.4.2.2.4)atiprajāgarādatisvapnāsevanājjāḍyaṃ(?)styānamiddham|(4.1.2.4.2.2.5)rūpāṇyapaśyato'paripūrṇaṃvāpaśyatas

5.為此二事極作功用,力勵思惟,故有太過勇猛精進。

tadubhayārthamatyābhogaṃkarotyatyavaṣṭabdhaṃmanasikāraṃkaroti;ato'tyārabdhaṃvīryaṃbhavati|(p193)

6.由有太過策勵過故,還極下劣,如急捉持斥鷃鳥者。

(4.1.2.4.2.2.6)atyārambhadoṣātpunaratilīnaṃkarotila[ṭu]kikāśakunipīḍanavat|

7.彼唯思求光明之相,此與見色若俱生時,悕一得二,便生踊躍,猶如有人得二伏藏。

(4.1.2.4.2.2.7)tasyāvabhāsamātraṃprārthayamānasyasarūpadarśanenasahotpannaityekamicchatodvayalābhānnidhimukhadvayalābhavadaudbilyam|

8.遍於諸方,欻然並見不祥之色,便生大怖,猶如有人兩邊旋轉卒起。

(4.1.2.4.2.2.8)sarvadikṣusahasāsaumyarūpasaṃdarśanādyugapacchambitatvamubhayapārśvavartakotpatanavat|(p194)

9.彼於行時或復住時,於世雜類,起種種想,如是外想,與定為難。或復因其所修習定,謂己為勝,觀他為劣,便自高舉,如是亦得名種種想。

(4.1.2.4.2.2.9)tasyacaratovāviharatovālokacitrikeṣunānātvasaṃjñābhavati|sabahirdhāsaṃjñāsyasamādherantarāyaṃkaroti|tenavāpunaḥsamādhinātmānamutkṛṣṭaṃpaśyanparaṃcahīnamātmānaṃsaṃpragṛhṇāti;eṣāpinānātvasaṃjñā|

10.或多言論,或久尋思,令身疲勞,心不得定,如是多言,與定為難。

(4.1.2.4.2.2.10)atyarthaṃbhāṣyaprayuktasyāticiraṃvāvitarkayataḥkāyaḥklāmyatiyāvac(?)cittaṃnasamādhīyataityato'tyabhijalpo'ntarāyakaraḥ|

11.若從定生光明之相,及見色時,便捨內修相續作意,願樂於外,諦視眾色,故極思察,與定為難。

(4.1.2.4.2.2.11)tadutpanne'vabhāsanimitterūpadarśanevādhyātmaṃyogavihāraṃmanaskāramutsṛjyabahirdhāpraṇidadhāti,rūpāṇyupanidhyātumārabhataityetadatinidhyāyitatvaṃsamādherantarāyaḥ|(p195)

如是諸難,隨其所應,障三摩地所緣境相及因緣相。或有遇此退失所緣、因緣相故,如其次第,二相俱沒。

(4.1.2.4.2.3)eteyathāyogaṃsamādherālambanāntarāyāveditavyānidānāntarāyāśca,yathākramamālambananidānanimittābhyāṃcyāvanāt|ubhayanimittātkeciccyāvayanti|


1.定難者,所謂麁喜。如經中說:我生麁喜心難法。

行者不應生此麁喜,以有貪著等過,亂定心故。

問曰:從法生喜,云何能令不生?

1)答曰:行者念空則不生喜。以有眾生想故生喜,五陰空無眾生,云何當喜?

2)又行者應作是念:以因緣故種種法生,謂光明等,是中何所喜耶?

3)又行者見所喜法尋皆敗壞,麁喜則滅。

4)又行者更求大事,不以光明等法為是,故不生喜。

5)又行者見滅相利故,不以光明等相為喜。

6)又此行者修習寂滅,欲盡煩惱,故不生喜。以此等緣能滅麁喜。


2.又有怖畏定難。

1)行者見可怖緣故生怖畏,世間所有可怖畏處行者悉見,於此事中,皆應諦觀無常敗壞,不應隨也。所以者何?坐禪法中,有此因緣見可畏事,不可以此而生怖畏。是事虛妄皆空,如幻能誑凡夫,非真實也。如是思惟則離怖畏。

2)又依空法則無怖畏。

3)又作是念:我行力故感此異相,不應怖畏。

4)又自念身有戒、聞等功德具足,無可加害因緣,故不怖畏。

5)又此行者樂道深故,不惜身命,何所怖畏?

6)又此人心常處正念,是故怖畏不能得便。

7)又念勇悍相故不怖畏,怖畏是怯弱相。以如是等滅除怖畏。


3.又有不適定難。

謂行者有冷熱等病、若疲極失睡諸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妒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


4.又有異相定難。所謂垢相,亦有非垢相能亂禪定,如布施等相。


5.又有不等定難。

1)所謂精進若遲若疾,疾則身心疲極,遲則不取定相,俱退失定。如捉鳥子,急則疲極,緩則飛去。

2)又如調弦,若急、若緩,俱不成音。

3)又精進若速則難究竟,如佛語阿那律:汝精進過,必當懈怠。所以者何?若精進過則事不成,還墮懈怠。精進若遲,事亦不辦,是故不等名為定難。


6.又有無念定難。

謂不念善法,設念善法則非所受。

又不念定相而念外色,是名不念。

行者應一心精進念所受法,如擎油鉢。


7.又有顛倒定難。

謂多欲人受行慈心。多瞋恚人修習不淨。上二種人觀十二因緣。

又沒心中修止,掉心中行精進,是二心中行捨,是名顛倒。


8.又有多語定難。

謂多覺觀,覺觀是語言因故。

又心不樂住強繫在緣。


9.又有不取相定難。

1)相有三種,所謂止相、進相、捨相。

2)又有三相,謂入定相、住相、起相。

3)行者不善分別如是等相,故失禪定。


10.又有慢定難。

1)若謂我能入定,彼不能入,是名憍慢。

2)若謂彼能而我不能,是名不如慢。

3)若未得定自謂為得,是增上慢。

4)於不妙定而生妙想,是名邪慢。


11.又貪等法亦名定難。

如經中說:若行者一法成就,則不能觀眼無常,所謂貪也。

問曰:一切未離欲人皆不能觀眼無常耶?答曰:此言少失,應說現在起貪,不能觀眼無常。

又成就中亦有差別,有人貪等厚重常來在心,則能障定,若薄而不常則不能為難。

[參考]雜阿含187

世尊告諸比丘:以成就一法故,不復堪任知色無常,知受、想、行、識無常。......

如成就不成就,如是,知不知、親不親、明不明、識不識、察不察、量不量、覆不覆、種不種、掩不掩、映翳不翳亦如是。如是知,如是,識、解、受、求、辯、獨證亦復如是。

1-10.如貪,如是恚、癡、瞋、恨、呰、執、嫉、慳、幻。

11-20.諂、無慚、無愧、慢、慢慢、增慢、我慢、增上慢、邪慢、卑慢。

21-30.憍慢、放逸、矜高、曲偽、相規利、誘利、惡欲、多欲、常欲、不敬。

31-40.惡口、惡知識、不忍、貪嗜、下貪、惡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

41-50.戒取、欲愛、瞋恚、睡眠、掉悔、疑、惛悴、蹁蹮、贔屓、懶。

51-60亂想、不正憶、身濁、不直、不軟、不異、欲覺、恚覺、害覺、親覺。

61-66.國土覺、輕易覺、愛他家覺、愁、憂、惱苦。於此等一一法,……乃至映翳,不堪任滅色作證。何等為一法?所謂惱苦。以惱苦映翳故,不堪任於色滅盡作證,不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何等一法?謂惱苦。此一法不映翳故,堪任於色滅盡作證,堪任於受、想、行、識滅盡作證。

[參考]法蘊足論-16.雜事品。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八非問分煩惱品。


12.又經中說十三惡法,皆名定難。十三白法皆是順定。

1)所謂佛言:若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謂貪、恚、癡。

2)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貪、恚、癡,謂身見、戒取、疑。

3)次有三法,謂邪念、邪行、沒心。

4)次有三法,謂妄憶、不安慧、亂心。

5)次有三法,謂調戲、不守諸根、破戒。

6)次有三法,謂不信、邪戒、懈怠。

7)次有三法,謂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

8)次有三法,謂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

9)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不恭敬、難與語、習惡知識,謂無慚、無愧、放逸。

10)若能斷無慚、無愧、放逸,則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

11)至能斷身見、戒取、疑,則能斷貪、恚、癡,度老、病、死。

12)是中度老病死,謂無餘涅槃。

13)斷貪、恚、癡,謂阿羅漢果有餘涅槃。

14)斷身見、戒取、疑,謂三沙門果。

15)斷邪念、邪行、沒心,謂在煖等達分善根。

16)斷妄憶念、不安慧、亂心,謂修四憶念處。

17)斷調戲、不守諸根、破戒,謂受出家戒。

18)斷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不信、邪戒、懈怠,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無慚、無愧、放逸,謂在家清淨。所以者何?

19)若人獨處為惡不羞,是名無慚。

20)此人於後,惡心轉增,眾中為惡亦無所恥,是名無愧。

21)失善法本,二白法故,常隨惡法,是名放逸。

22)以成就此三惡法故,不受所尊、師長教悔,名無恭敬。

23)反悷師教,名難與語。

24)如是則遠離師長,親近惡人,名習惡知識。

25)於此中,從無慚生無恭敬,從無愧生難與語,從放逸生習惡知識。

26)故為不信,受邪戒法,常為懈怠。習近惡人,教令不信,言為惡無報,或聞行惡得報,即便受行雞狗等法,望速畢罪。受行此法,不覺有利,故生懈怠。

27)以懈怠故,不喜善人,謂無真實行正行者。亦惡聞正法,謂行正法皆如邪法無所利益。以心濁故,喜出他過,謂他行法皆如自己都無所得。

28)如是不能制煩惱故,心則戲調。以戲調故,不攝諸根,則能破戒。

29)以破戒故,妄生憶念,行不安慧,心志散亂,便生邪念。

30)生邪念故,便行邪道。行邪道時,不得利故,心則迷沒。

31)心不明故,不斷三結。不斷三結故,不能斷貪等煩惱、病等諸衰。

與此相違名為白法。

[參考]雜阿含346

1.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法,世間所不愛、不念、不可意,何等為三?謂老、病、死。世間若無此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者,如來、應、等正覺不出於世間,世間亦不知有如來、應、等正覺知見,說正法律;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世間知有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正法律。

2.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

3.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貪、恚、癡,何等為三?謂身見、戒取、疑。

4.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何等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

5.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何等為三?謂失念、不正知、亂心。

6.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不學戒。

7.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掉、不律儀、不學戒,何等為三?謂不信、難教、懈怠。

8.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何等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

9.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何等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

10.復有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何等為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此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所以者何?以無慚、無愧故,放逸;放逸故,不恭敬;不恭敬故,習惡知識;習惡知識故,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求人短故,不信、難教、戾語、嬾墯;嬾墯故,掉、不律儀、不學戒;不學戒故,失念、不正知、亂心;亂心故,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懈怠心故,身見、戒取、疑;疑故不離貪、恚、癡;不離貪、恚、癡故,不堪能離老、病、死。

11.斷三法故,堪能離老、病、死,云何三?謂貪、恚、癡,此三法斷已,堪能離老、病、死。

12.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云何三?謂身見、戒取、疑,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貪、恚、癡。

13.復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云何為三?謂不正思惟、習近邪道、起懈怠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身見、戒取、疑。

14.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懈怠心,云何為三?謂失念心、心不正知、亂心,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正思惟、習近邪道及心懈怠。

15.復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心、不正知、亂心,何等為三?謂掉、不律儀、犯戒,此三法斷故,堪能離失念、不正知、亂心。

16.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云何三?謂不信、難教、嬾墯,此三法斷故,堪能離掉、不律儀、犯戒。

17.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云何為三?謂不欲見聖、不樂聞法、好求人短,此三法斷故,堪能離不信、難教、嬾墯。

18.復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云何為三?謂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此三法斷故,離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好求人短。

19.復有三法斷故,堪能離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云何三?謂無慚、無愧、放逸,所以者何?以慚愧故,不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為善知識;為善知識故,樂見賢聖、樂聞正法、不求人短;不求人短故,生信、順語、精進;精進故,不掉、住律儀、學戒;學戒故,不失念、正知、住不亂心;不亂心故,正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心不懈怠故,不著身見、不著戒取、度疑惑;不疑故,不起貪、恚、癡;離貪、恚、癡故,堪能斷老、病、死。

[參考]瑜伽師地論,卷94

I.十種三法

1.老、病、死

有三種法,是諸世間所愛、所樂,依內而說:一者、勢力,二者、妙色,三者、壽命。復有違害如是三法,能引所治不可愛樂三種別法;一者、疾病,二者、衰老,三者、夭沒。若於三學起邪行時,便不堪任超越疾病、衰老、夭沒;若於三學起正行時,即能超越如是三事。云何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二、增上慧學。T30835a

2.無慚...不學戒

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於初學中有所毀犯,或觀於自,或觀於他,無有羞恥;

2)既自安住無羞恥已,便於一切惡不善法不自防護。

3)既於彼法不自護已,於佛、法、僧,不起恭敬,於諸所學教授、教誡,都無敬忌;

4)由是因緣,若於此事他正諫舉,便於彼言不能忍受,自亦於彼默不與語;

5)於處非處能正諫舉補特伽羅,憎背遠避,於行邪行同己法者,親近交遊,好共安止。

6)由與惡友共安止故。於諸賢聖尚生憎背,況當詣彼躬申敬覲!

7)設復往彼,為說正法,憎背聖故而不欲聞;設暫屬耳,心無敬順,唯懷違諍,不為知解而有聽聞,於處非處分別正行諸智論中,不樂安住。

8)彼由內懷違諍心故,雖有聽聞而不信受,亦不依行;

9)又諸賢聖默不與語,作是思惟:如是行者,不堪與語,教授教誡;彼既自然,無法自制。

10)又為賢聖之所棄捨,於其內心恆不寂靜,外身、語、意猥雜而住;勃惡,貪婪,強口、憍傲,於如是事不見過罪,多所毀犯,不如法悔;由數習故,漸次毀犯一切尸羅,當知是名依止所有增上戒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戒學所起正行。T30835b

3.不學戒...亂心

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

1)謂於行時,不如正理,執取境界,諸相、隨好,由是因緣,發起妄念,即於其中不觀過患;

2)煩惱生已,堅執不捨,由是因緣不正知住;

3)或於住時居遠離處,無有第二,即以忘念、不正知住為所依止,心外馳散,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心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心學所起正行。T30835b

4.亂心故...懈怠心

云何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

1)謂如有一,離近賢聖,依近惡友,聞不正法勝解為因,不如正理思擇諸法;

2)於諸惡欲及諸惡見,喜樂受行;

3)或於廣大所學、所得微妙法中而自輕蔑,如是名為依止所有增上慧學起諸邪行。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依止所有增上慧學所起正行。T30835c

5.懈怠心...

1)此中異生補特伽羅,依止如是三種學中所起邪行,無有堪能超異生地,無倒趣入正性離生,永斷三結;

2)由不永斷三種結故,無有堪能依止修道,得阿羅漢,於現法中無餘永斷貪、瞋、癡等一切煩惱,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於三學中,如實正行一切白品,廣說乃至超越當來疾病、衰老及以夭沒。T30835c


13.又有愁憂定難,行者生念:我於爾所年月歲數不能得定。故生愁憂。


14.又貪著喜味亦是定難。


15.又有不樂定難,雖得好處、善師等緣,心亦不樂。


16.又貪等諸蓋皆名定難。

取要言之,乃至衣服飲食等法,減損善根、增長不善,皆名定難,應當覺知勤求捨離。

止觀品第一百八十七


1.問曰:佛處處經中告諸比丘:若在阿練若處、若在樹下、若在空舍,應念二法,所謂止、觀。若一切禪定等法皆悉應念,何故但說止觀?

1)答曰:止名定。觀名慧。

一切善法從修生者,此二皆攝,及在散心聞思等慧,亦此中攝,以此二事能辦道法。所以者何?

+1止能遮結,觀能斷滅。

+2止如捉草,觀如鎌刈。

+3止如掃地,觀如除糞。

+4止如揩垢,觀如水洗。

+5止如水浸,觀如火熟。

+6止如附癰,觀如刀決。

+7止如起脈,觀如刺血。

+8止制調心,觀起沒心。

+9止如灑金,觀如火炙。

+10止如牽繩,觀如用剗。

+11止如鑷鑷刺,觀如剪刀剪髮。

+12止如器鉀,觀如兵杖。

+13止如平立,觀如發箭。

+14止如服膩,觀如投藥。

+15止如調沒,觀如印印。

+16止如調金,觀如造器。

2)又世間眾生皆墮二邊,若苦、若樂,止能捨樂,觀能離苦。

3)又七淨中戒淨、心淨名止,餘五名觀。

八大人覺中,六覺名止,二覺名觀。

四憶處中,三憶處名止,第四憶處名觀。

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觀。

五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觀。力亦如是。

七覺分中,三覺分名止,三覺分名觀,念則俱隨。

八道分中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觀,戒亦屬止。

4)又止能斷貪,觀除無明,如經中說:修止則修心,修心則貪受斷。修觀則修慧,修慧則無明斷。

5)又離貪故,心得解脫。離無明故,慧得解脫。得二解脫,更無餘事,故但說二。


2.問曰:若止、觀能修心、修慧,修心、慧故,能斷貪及無明,何故定說止能修心,能斷貪愛。觀能修慧,能斷無明。

1)答曰:散心者諸心相續,行色等中,此相續心得止則息,故說止能修心。從息心生智,故說觀能修慧。以生觀已,後有所修,皆名修慧。初慧名觀,後名為慧。

2)如經中說:修止斷貪。是說遮斷。何以知之?色等外欲中生貪,若得止藥則不復生。如經中說:行者得淨喜時,捨不淨喜。

3)若說無明斷。是究竟斷。何以知之?無明斷故貪等煩惱斷滅無餘。

4)經中亦說:離貪故,心得解脫。是名遮斷。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是畢竟斷。

5)有二種解脫,時解脫、不壞解脫。時解脫是遮斷,不壞解脫是畢竟斷。


3.問曰:時解脫是五種阿羅漢無漏解脫,不壞解脫是不壞法阿羅漢無漏解脫,何故但說遮斷耶?

答曰:此非無漏解脫。所以者何?時解脫名但以止力少時遮結,而未能永斷,後則還發,故非無漏。

又此解脫名時愛解脫,漏盡阿羅漢無所可愛。


4.問曰:若爾,則無聖所愛戒。

答曰:以諸學人漏未盡故我心時發,是故於戒生愛,非阿羅漢我心永滅而生愛也。


5.問曰:瞿提阿羅漢於時解脫六返退失,恐第七退故以刀自害。若失有漏,不應自害,故知時解脫不名有漏。

答曰:此人退失所用斷結禪定,於此定中六返退失,第七時還得此定,便欲自殺。爾時尋得阿羅漢道,是故魔王謂學人死,繞尸四邊遍求其識,來白佛言:世尊!云何汝弟子未漏盡而死?佛言:此人已拔愛根得入泥洹。

[參考]雜阿含1091經。

有尊者瞿低迦住王舍城仙人山側黑石室中,獨一思惟,不放逸行,修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數數退轉,一、二、三、四、五、六反退,還復得時受意解脫身作證,尋復退轉。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佛告比丘:汝等見瞿低迦比丘,周匝繞身黑闇煙起,充滿四方不?比丘白佛:已見,世尊!佛告比丘:此是惡魔波旬於瞿低迦善男子身側,周匝求其識神,然,比丘瞿低迦以不住心執刀自殺。


6.問曰:若斷貪名遮斷者,經中說:從貪心得解脫,從恚癡慧得解脫。

又說:斷貪喜故,心得好解脫。

又說:從欲漏心得解脫。如是皆應名遮解脫,非實解脫。

答曰:是中亦說無明斷,故知是畢竟解脫。

若說斷貪或是遮斷或畢竟斷,若不生真智則是遮斷,隨生真智是畢竟斷,無有用止能畢竟斷貪。若然者,外道亦能畢竟斷貪,而實不然,故知但是遮斷。


7.問曰:經中說: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是事云何?

答曰:行者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

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

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

又一切行者皆依此二法得滅心解脫。

修定品第一百八十八


1.問曰:汝言應修習定。是定心念念生滅,云何可修?

1)答曰:現見身業雖念念滅,以修習故,有異技能,隨修習久,轉轉便易。

口業亦爾。隨所習學,轉增調利,堅固易憶,如讀誦等。

當知意業雖念念滅,亦可修習。如火能變生,水能決石,風能吹物,如是念念滅法皆有集力。

2)又隨習煩惱則隨熾盛,如人世世修習婬心則成多欲。恚、癡亦爾。

如經中說:若人隨念何事,心則隨向。如常隨欲覺,心則向欲,二覺亦爾。故知此心雖念念滅亦可修習。

3)又修名增長,現見諸法皆有增長,如經中說:行者以邪念故,欲等諸漏未生則生,生者增長,謂從下生中,從中生上。如種牙莖節花葉果實,現見皆從因漸次增長,定慧等法亦應如是。

4)又現見薰麻其香轉增,是香及麻念念不住而有勳力,故知念念滅法亦可修習。


2.問曰:麻是住法,花香來勳;無有住心,以念念滅智而來修習,云何為喻?

答曰:無有住法,一切諸法皆念念滅,此事先成,故非難也。

又若法不念念滅則無修習,即體常住,修何所益?若法念念滅,以下中上法,故有修習。


3.問曰:諸花到麻能勳,智不及心故無修習。

1)答曰:先業喻中是事已明,所謂後業不到先業,先語不待後語,而身口業亦有修相,是故汝言不到不修,不名為難。

2)又現見因果雖不同時,亦得從因有果,如是心法雖念念滅亦有修習。

3)又如種得水,雖不到牙等,亦能令牙等滋茂,如是智慧修習先心,後心增長。


4.問曰:若麻念念滅則異麻生,是麻為勳生?為不勳生?

若不勳生,終無有勳;若勳生者,復何用久勳?

1)答曰:以因勳故。如種得水則牙滋茂,如是因先花合而異麻生,是則勳生。

2)汝言:何用久勳?如汝經中說:因火合法,微塵黑相滅、赤相生。

若初火合法,滅黑相者,不應更生黑相。

若初火合法,生赤相者,復何須後火合法?

若初火合時,黑相生,赤相終不應生。若第二時赤相生,復何須久與火合?

若汝意謂赤相漸生,心亦如是,有何咎耶?壞等亦爾。

3)又諸法雖有因緣,亦次第生,如受胎等漸漸成身,如種根等亦漸次生。

如是定慧等法雖念念滅,亦以下中上法次第而生。

4)又修法微細異心相續,如羽毛煖微卵則漸變,掌肌煖故斧柯微盡。心亦如是,定慧妙故漸次修習。

5)又修習法,時到乃知,如偈中說:一分從師受,一分因友得,一分自思惟,一分待時熟。

若人雖復終日讀誦,不能明了。如時熟者,如以多華一時勳麻,不如少華漸漸久勳,膏潤水浸,累牆壁等皆亦如是。現見種根牙等增長微細,尚不能見,日日所長如毫末許,小兒等身酥乳等熟亦復如是,故知修法微妙難覺。


5.問曰:或見有法一時頓集,有人先不見色,見即染著,亦有少時多所通達,何故但說漸次修習?

1)答曰:皆是過去曾修習故知,積習以漸,此事已明。

2)又非但發心能有所成,如經中說:若於善法不勤修習,而但願欲不受諸法,於諸漏中心得解脫,是人所念終不從願,以不能勤修善法故。行者若能勤修善法,雖不發願,亦於諸漏心得解脫,以從因生果,不須願故。猶如鳥雀要須抱卵,不以願故禽從㲉出。

3)又不以願故燈明清淨,要須備具清油淨炷,無物觸動,其明乃淨。

4)又非但願故能得嘉穀,必須良田好種,時澤調適,農功具足,乃有所獲。

5)又不但願故身得色力,要服良藥、餚饍等緣乃得充滿。如是非但願故能得漏盡,要須真智乃得解脫。何有智者知從因生果,而捨其因從餘求果?

6)又修習法現見果報,如經中佛說:且置七日,我教弟子,乃至須臾修習善法,於無量歲常得受樂。

7)又諸比丘尼語大德阿難:我等善修念處,覺異於初。

8)又經中佛告諸比丘:若人無諂曲心來至我所,我朝為說法令夕得利,夕為說法令晨得利。

9)又若人得阿羅漢道,無他人與亦非非人與,但修正因故獲斯利。

10)又無上佛道尚以積習善法故得,況餘事也。如經中說:佛語比丘:我依二法得無上道,一者樂善無厭、二者修道不倦。佛於善法終無齊限。

11)又諸菩薩雖不得定,亦不懈惓。所以者何?若不為善則無所獲,為善亦不相代,不為善者終無安隱。思量此已,則勤精進修習善法,若發精進或得或失,不精進者永無得望,是故應勤修習,勿生懈惓。

12)又智者究竟必應解脫,若離修習更無方便,是故智者當勤修習勿生厭惓。

13)又行者念:行正行必有果報。雖未便得不以為憂。

14)又行者應念:我已曾得修習果報,以眾生昔來皆得一切諸禪定故,我今正修亦必當得。故不厭惓。

15)又正行者佛為作證,我今正行故知必得。

16)又我得道因緣具足,謂得人身諸根完具,明識罪福,亦信解脫,遇善知識。具此等緣,云何不得修習果報?

17)又正行精進終不唐棄,故不厭惓。

18)又煩惱斷細微難覺,如柯漸盡,我諸煩惱亦當有斷,但以細故,不能盡覺。故知修善精進為最。

19)又少智尚能斷諸煩惱,如少光明亦能除闇,如是但得少智則為事辦,故不厭惓。

20)又久而難成,所謂得定,若得定已則餘功未幾,是故雖不速得,終不厭惓。

21)又行者應念:得定甚難,如昔菩薩福慧深厚,精勤六年爾乃逮得,及餘比丘得定亦難,況我凡夫薄福鈍根而能疾得?如是念已不生疲厭。

22)又諸行人必應為者,所謂修定更無餘業,故得與不得,要當修習。

23)又修習者雖不得定,亦名得身遠離,身遠離已定則易得。

24)又若勤修定則不負佛恩,亦以行遠離故得名行者。

25)又修習善久則成善性,乃至轉身善常隨逐,故能常與善人相遇,是為大利。

26)又常修善者,或於現身而得漏盡、若死時得、若命終已化生善處於彼間得,如聞法利中說。

27)又行者內心發勇猛相,作如是念:我若不壞煩惱陣者,終不空返。

28)又行者依憍慢心生如是念:他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定,我今亦有,何為不得?如昔菩薩從阿羅邏等仙人聞法,作如是念:是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法。我今亦有,何故不得?

29)又行者知煩惱劣弱,智慧力強,斷之何難。如說比丘成就六法,能以口風吹散雪山,況死無明。

30)又行者生念:我於宿世不修定,故今不能得;今若不勤,後復不得。故應勤習。

31)又常修定故心得住處,如瓶轉不止必得住處。

32)又行者生念:我若常勤精進,若得不得後必不悔。故應一心勤修諸定。

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為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者何?

經中說:如刀能割,聖弟子以智慧刀能斷結、縛、使、纏、一切煩惱,不說餘法。不以不實能斷煩惱,故知智慧為實。


1.問曰:汝但說慧能斷煩惱。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想亦能斷諸煩惱。

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破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掉、憍慢、無明。

1)答曰:不然。慧斷煩惱,以想名說。佛二種語,一實語、二名字語。

如經中說:慈斷瞋恚。而是慈法實不斷結,但智能斷。如說:智刀斷諸煩惱。

故知慈能斷結,是名字語。

2)又慧義經中說:解知故名慧。解知何事?

謂色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無常。是名智慧。

3)又說:聖弟子定攝心者,如實知見。是故知第一義緣名為智慧。

4)又智慧喻中說智刀、慧箭等。是喻皆示斷除煩惱。但真智慧能斷煩惱,故知智慧為實。

5)又偈中說:行者見世間,一切諸天人,退失真智故,貪著於名色。

世間多見虛妄常、樂、淨等,名失真智。若見真實空、無我等,名得真智。故知智慧為實。

6)又經中佛說:若人失財,名失少利,若失智慧,名失大利。

7)又說:於諸利中,財是少利,慧為最利。

8)又說:於諸明中,日月明小,慧明第一。若慧非實,佛以何故作如是說?

9)又經中說:慧根是聖諦攝。

10)又說:苦集智等當知真實,緣第一諦是名智慧。

11)又說:於諸法中智慧為上。

12)又說:無上正遍知亦說慧眼。故知其實。

13)又佛十力皆是智性,故知智慧為實,緣第一義。


2.問曰:若爾,則無世間智慧。

答曰:實無世間智慧。何以知之?世間心緣假名,出世間心緣空、無我。所以者何?

世間即是假名。出於假名,名出世間。


3.問曰:汝說不然。所以者何?

1)經中說:識何所識?謂識色、聲、香、味、觸法。如是陰界入等皆以識識,今是識皆應名出世間。是故汝言世間心但緣假名不能緣實,是事不然。

2)又意識亦能實緣,以能緣受想行等故。

3)又佛說二種正見,世間、出世間。

見有福罪等名為世間。若聖弟子緣苦習滅道無漏念相應慧名出世間。

4)又偈中說:得世上正見,雖往來生死,乃至百千世,常不墮惡道。

5)又經中說:邪行者得生善處,是人罪業未成,善緣先熟。或臨死時正見相應,善心現前,故生善處。

6)又十善道中亦說正見。汝云何言無世間智?

7)又佛自說有三種慧,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思慧皆是世間,修慧二種。

8)又佛生念:羅睺羅比丘未能成就得解脫慧。

9)又說:五法能令未熟解脫心熟。此皆是世間智慧。

10)又經中說:有人能出而不能觀,有人能觀而不能渡。

得世間智故名能出,未見四諦故不能觀。若見四諦而未得漏盡,故名不渡。

11)又佛自說: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

12)又說:宿命智、生死智皆是有漏。

13)又說:法住智、泥洹智。如是等經中說,故當知有有漏智。


4.答曰:若有有漏智慧,今應當說有漏、無漏智差別相。

問曰:若法墮有是名有漏,異則無漏。

答曰:何法名墮有?何法名不墮有?是事應答。若不能答,則非有漏無漏相。


5.汝言:有世間心緣非假名,謂識諸塵等。

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說凡夫常隨假名,是義以一切凡夫心不破假名故,常隨我相,終不得離,雖見色亦不離瓶等相,故凡夫心不緣實義。雖緣受想等法,亦見是我我所,故知一切世間心皆緣假名。


6.汝言:有諸世間智慧,謂二種正見等。

1)今當答,心有二種,癡心、智心。

2)緣假名法是名癡心。若但緣法謂空無我是名智心。

3)如解無明經中說:無明者不知先、不知後、不知先後,不知業、不知報、不知先後業報。如是等處處如實不知、不見、不解,癡妄黑闇,故名為無明。

4)如實不知者,謂不知空無我。

5)是凡夫心常在假名,緣假名故名為無明,緣空名智。

6)今若一切世間智皆緣假名,緣假名心名為無明,何得言有世間智慧?


7.問曰:如汝說:智慧相緣假名名無明者,今阿羅漢應有無明,亦有緣瓶等心故。

1)答曰:阿羅漢無緣瓶等心。所以者何?初得道時,已壞一切假名相,故但為事用,故說瓶等,不著見慢。

2)有三種語,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事用生。

3)凡夫若說瓶、若說人,是語皆從見生。

4)學人雖無我見,以失正念故,於五陰中以我慢相說是人、是瓶,如差摩伽經中說。

5)事用生者,謂阿羅漢如大迦葉見僧伽梨言是我物,天神生疑。佛釋之言:此人永拔慢根,燒盡因緣,云何有慢?但以世間名字故說。故知阿羅漢無瓶等心。


8.問曰:若無世間智慧,說二種正見等經。當云何通?

答曰:此皆是想,以智名說。佛能通達諸法實相,隨可度眾生立種種名。

1)如智慧以受等名說,所謂受者於諸法得解脫。

2)亦說:善修無常等想能破一切煩惱。

3)亦說:第四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所謂學思。

4)又說:以意斷諸貪著。

5)又說:信能度河,一心度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

6)又說:眼欲見色。眼實無欲,但心欲見以眼名說。


9.問曰:若世間智實是想者,何故名智?若無因緣說名為智,則一切想皆應名智。亦可說有二種想,一緣世諦、二緣第一義諦。

1)答曰:不然。想有種種差別。

有想極癡乃至不識世間善惡。

有想次癡能別善惡。

有想小癡能緣骨相等。

不離假名則不能壞諸陰相。此想能順壞陰相智,故佛說智。

2)又此想能與實智作因,故名為智。

世間有因中說果,如說食金、施人五事、女為戒垢、好岸渠樂、法伏人樂。

3)又七漏經中說:用斷等漏因名漏。

4)又說:以食為命,草為牛羊。

5)亦說:衣食等物皆是外命,若奪人財即是奪命。

此皆說因為果,如是智因說智,故無咎也。


10.問曰:諸念處及煖等中,心能緣實法,是無漏耶?

答曰:無漏心能破假名,是故隨心能破假名,從此以來名為無漏。


11.問曰:齊何處心能破假名?

1)答曰:隨能具足見五陰生滅相,爾時得無常想,無常想能令行者具無我想。

2)如說:聖弟子以無常想修心,則能住無我想。以無我想修心,能速得解脫貪、恚、癡等。所以者何?若無我想修心則能住苦想,以我想故,雖苦不覺。是故若法無常、無我、亦苦,智者則能深生惡厭,故無我想能具苦想。


12.問曰:汝何故壞次第說?

經中說: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故無常想能具苦想,苦想能具無我想。

1)答曰:經中說:無常想修聖弟子,心能住無我想。故無常想能具足無我想。

2)又如是說亦有道理。所以者何?說我者為成後世,故說我是常。是故若見五陰無常,即知無我。

3)如經中說:若人說眼是我,則無道理。所以者何?眼有生滅。若眼是我,我即生滅。有如是過。


13.問曰:此二經當云何通?

答曰:苦想二種,一從無常想生,名壞苦想;一從無我想生,名行苦想。是故二經亦不相違。


14.問曰:若爾者,念處、煖等法中有無常想,此法皆應是無漏。

答曰:念處等中若是無漏,有何咎耶?


15.問曰:凡夫心不應是無漏,亦凡夫心有妄念等,云何當是無漏?

答曰:此人非真是凡夫,是人名行須陀洹果。


16.問曰:行須陀洹果在見諦道中,念處等法不名見諦。

1)答曰:行須陀洹果有近、有遠。住念處等中名遠行者,見諦名近。何以知之?

佛於斧柯喻經中說:若知、若見故得漏盡。知見何法?謂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若不修道則不得漏盡,修之則得,如抱卵喻。

2)又行者常修道品,煩惱微塵雖不數覺,盡已乃知,如斧柯喻。

3)又行者常修三十七品,欲縛結纏易可散壞,如海船喻。故知從念處來修習道品,皆名行初果者。

4)又若一念若十五念中不得修習。當知此是遠行須陀洹者。


17.問曰:初說知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是初果道,後三喻是三果道,是故不名行初果者。

1)答曰:若卵不抱則壞,抱則成就。如是從念處來初發修習,若不能成,不名為行。能成則是學人,名不爛壞,能堪受者。是故若於念處等中爛壞,則名凡夫。若修習成,則名行初果者,猶在㲉中,若得出㲉名須陀洹。故知在念處等中名遠行者。

2)又郁伽長者供養眾僧,天神示言:此是阿羅漢乃至此是行初果者。

若在見諦道,云何可示?當知是遠行者。

3)又經中佛說:若無信等五根,是人名住外凡夫中。

是義說有內外凡夫,若不得達分善根名外凡夫,得名為內。

是內凡夫,亦名聖人,亦名凡夫。因外凡夫故名聖人,因見諦道故名凡夫。

4)如阿難語車匿言:凡夫不能念色空、無我,受、想、行、識空無我,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泥洹。爾時車匿未入法位,亦說凡夫不能念此。


18.問曰:若近若遠俱名行者,有何差別?

1)答曰:若見滅諦名真行者。

若在遠分善根,見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而未見滅,是名名字行者。所以者何?

2)如經中說:比丘問佛:何名見法?佛言:因眼緣色生眼識,即共生受想思等,是一切法皆無常、敗壞、不可保信。若法無常即是苦,是苦生亦苦,住亦苦,數數起相亦苦,乃至意法亦如是。

+若此苦滅餘苦不生,更無相續,行者心念是處寂滅微妙,謂捨一切虛妄,貪愛盡、滅、離,寂、泥洹。若於此法中心入信解,不動不轉、不憂不怖,從此已來名為見法。

3)故知行者,若以無常等行觀見五陰名遠行者。若見滅諦名近行者。

如車匿答諸上座:我亦能念色等無常,而於一切行滅、愛盡泥洹。心不能入、通達、信解,若如是知,不名見法。

4)又說:行者若於此法,以軟慧信忍,名信行者。過凡夫地入正法位,不得初果終不中夭。

若以利慧信忍,是名法行。

見此法已,能斷三結名須陀洹。明了無餘名阿羅漢。故知見滅名近行者。


19.問曰:行者何故不盡見滅?

1)答曰:經中說:諸法無性,從眾緣生,是法甚深。一切愛盡、寂滅泥洹,是處難見。

佛觀十二因緣滅故,成無上道。

2)又法印中說:行者若觀五陰無常、敗壞、虛妄、不堅固,亦名為空,而名知見未淨。

+此經後說: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觸、所念,以此因緣生識,是識因緣為常無常?即知無常。若從無常因緣生識,云何當常?是故見一切五陰無常,從眾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爾時行者知見清淨。以說滅盡,名知見淨,故知見滅名見聖諦。

[參考]雜阿含80經。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所從何而生?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

3)又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故見滅諦名得聖道。

見一諦品第一百九十


1.問曰:汝說:但見滅諦名行果者。

1)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說:我及汝等不能如實見四諦,故久處生死。今見是四諦,身因緣斷,生死根盡,更不受有。當知見四諦故名行果者,非但見滅。

2)又佛說:上法所謂四諦。是故行者應悉知見。

3)又說:若人法服毀形,正信出家,皆為見四諦故。

若人欲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皆為見四諦故。

若得阿羅漢、辟支佛、佛道,皆已見四諦故。

故知非但見滅諦也。

4)又佛自說:四諦以次第得。

5)又轉法輪經中說:我觀此苦、此苦因、此苦滅、此苦滅道,於是中生眼、智、明、覺。如是三轉皆說四諦。

6)又經中說:鮮淨白疊投之池中,即時受色,此人如是,即於一坐見四真諦。

7)又說:行者淨心正觀苦諦乃至道諦,如是見故,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中,心得解脫。

8)又諸經中說聖諦處,盡皆說四諦,不但說滅。

9)又佛說四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為四諦故。

10)又行者法應遍見四諦,猶如良醫應知病、知病因、破病、破病藥。如是行者欲脫諸苦,應知苦、苦因、苦滅、苦滅道。若不知苦,何由當知苦因、苦滅及苦滅道?故知非但見滅。


2.答曰:諸有說四聖諦利,皆於陰界入等中說,謂知此色等、色等生滅,故得漏盡。

1)又佛自說:我於色等陰中,不如實知味、過、出離,終不自謂得無上道。若如實知,則自知得道。

2)又城喻經說:我若未知老死、老死生、老死滅、老死滅道,乃至諸行、諸行生、諸行滅、諸行滅道,不自說我得無上道。若如實知,自說得佛。如是等見若是得道見者,則十六心不名得道。


3.問曰:我不說此名得道見,是思惟時。

答曰:四諦中亦如是說,亦可說是思惟時。

若不爾,應說因緣,見四諦名得道時,見五陰等名思惟時。


4.問曰:斷煩惱智,名為得道,思惟五陰等不斷煩惱。

1)答曰:我先已說五陰等智亦斷煩惱,如說知見色等故得漏盡。

2)又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

3)又佛自觀因緣得道。

4)又甄叔伽經中說:種種得道因緣。有人觀五陰得道,或觀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得道。故知非但以四諦得道。若汝意謂雖有是說,不以此觀能斷煩惱,亦可說言雖觀四諦不斷煩惱。

5)又要當以真諦得道,而解四諦中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陰為苦。

6)又說:苦因所謂貪愛,常隨喜樂處處受身。觀如是等不應盡漏,此皆世諦,非第一故。


5.問曰:雖觀生死等不應盡漏,略說五陰皆苦,是中有智能破煩惱。

1)答曰:餘三諦云何?故知汝自憶想分別。

2)又觀五陰皆苦,是散亂心,不應得道。


6.問曰:若不以四諦得道,當以何法得道?

1)答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為滅。

2)如經中說:妄名虛誑,實名不顛倒。一切有為法皆虛誑妄取。故知行者隨心在有為法中,皆非真實。

3)如經中說:諸有為法虛誑,如幻、如焰、如夢、如假借等。

4)如法句經中說:虛妄繫世間,似如有堅實,實無見如有,正觀則皆無。

如實無男女法,但五陰和合強名男女。凡夫倒惑,謂之實有。行者觀此五陰空無我故,即不復見。5)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陰中無神我,故名為空。如是觀者者,亦名為空,亦名知見未淨,以未能見五陰滅,故後乃見滅,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聞等,故知見滅諸煩惱盡。


7.問曰:何故見滅則煩惱盡,非餘諦耶?

1)答曰:行者爾時苦想決定,若未證滅相,於有為法中苦心未定。

如人不得初禪喜樂,於五欲中不生厭想。

2)又如未得無覺觀定,於覺觀定不以為患。行者亦爾,未證泥洹寂滅相時,不得行苦,當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苦想具足故愛等結斷。


8.問曰: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應見滅諦後煩惱方斷。所以者何?見滅諦已苦想具故。

1)答曰:非後時斷,隨於滅中得寂滅相,即時苦想具足,後當現前。

如經中說:行者於集生相法知盡滅相,即於法中得法眼淨。

2)又人於諸陰中常有我心,雖觀諸陰無常苦等,未得永滅;若見滅諦,以無相故我心永滅。


9.問曰:若見滅諦則我心盡,何故佛觀前人柔軟心等為說四諦,不但說滅?

答曰:此中有順道行。何者?以無常想、無我想具足故,得此苦觀,以其近道,是故合說。


10.問曰:若得道時,斷身見者,何故復說戒取疑耶?

答曰:行者得道,現見諸法皆空、無我,即不復疑。

不同凡夫聞思等觀,若見道諦則知唯此一實更無餘道,是故說三。


11.問曰:若得道時,見諦所斷諸煩惱盡,何故但說三結盡耶?

1)答曰:一切煩惱皆以身見為本。

2)如佛問比丘:人以何事、因何事、見何事故生如是見:唯有此身,死則斷滅。如是等一切見。

比丘白佛:佛為法王,唯願解脫。

佛言:人以色、因色、見色是我,故起此見,乃至識亦如是。

3)當知因見我故生諸煩惱。所以者何?

若有身見則謂此我若常無常,若定見常則是常見,定見無常則是斷見。

若我是常,則無業、無報、無苦解脫。

我若無常,亦無業、無報及苦解脫,不以修道而得泥洹。

4)若以此見為勝,即是見取。

謂能得度,即是戒取。

自見中愛、他見中恚,以此見自高即是憍慢。

皆以不如實知故起此結,即是無明。是故身見斷故見諦結斷。


12.問曰:若身見斷,餘亦斷者,何故別說戒取疑耶?

1)答曰:以其勝故。

2)行者現見法相則無有疑。此疑疑我為有?為無?亦疑此道得清淨不?

今見苦諦則我見斷,亦知唯此一道,更無有餘。是故說斷身見,名真見苦。斷戒取故名修行道。於知所知法中無疑。若以正智知所知法,即斷集證滅名具四諦,故說此三示無疑相。

3)此疑從我道生,如經中說初得道相,謂見法、得法、知法、達法,度諸疑網,不隨他教,於佛法中得無畏力安,住果中。

一切緣品第一百九十一


1.問曰:何智能一切緣?

答曰:若智行界、入等名一切緣。所以者何?

若說諸入、諸界法物事,有諸緣、諸塵可知識等,皆盡諸法,若智能緣名一切緣。


2.問曰:此智不知相應、共生等法。

答曰:能知,若緣入等是名總相智。總相智故能緣一切。所以者何?

若說十二入,則更無餘法,故知此智,亦緣自體。


3.問曰:經中說二因緣生識。是故不應有自緣智。

又諸智無有因緣譬喻能緣自體,如指端不能自觸,眼不能自見。

1)答曰:汝說:二因緣生識。此事不定,亦有無緣生智,非一切皆從二因緣生。

2)又第六識於自陰中都無所緣,無現法故。是識不能緣色等法,若能緣者,盲人亦應見色。此人爾時心心數法在去來中,去來無法,為何所緣?但遮計神,故如是說。若諸識生皆由此二非四因緣。

3)或有識生無二因緣。如經中說:六入因緣觸。而實無觸,以六入為因緣,若生則不出於六入,為遮第七入故。如是遮四因緣,故佛說二。

4)又於過去、未來、虛空、時、方等中,知生,而此法實無,此即是無緣知。


4.問曰:若然者,以此因緣,過去、未來等法應有,若無云何生知?於兔角龜毛蛇足等中終不生知。

答曰:於作中知生。如見人去則憶去時,若聞人語則憶語時。如是等過去中無作,是故不然。


5.問曰:今於過去為何所憶?

1)答曰:憶無所有法。汝言:何故不憶兔角等,若法生已而滅是則可憶,若本來無何所憶耶?如法先名眾生,今雖過,去亦名眾生。如是先於此法生憶,故即此心還憶,非異心也。

2)又是人先取此法相,此法雖滅,而能生憶想分別法。若法於此人心生,此法失滅後,意識生能知此事,是名相緣識。

3)又是相能與後緣相識作因緣,兔角等識無相為因,是故不生。

4)又亦應有緣兔角等識,若無,云何能說?


6.問曰:兔角等性非可識。所以者何?終不生長短黑白等念。故過去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我等不能以過去法令現在前。如聖人知未來事,言此事當爾、此事不爾。

1)答曰:聖智力爾,法雖未有而能預知。如聖人能壞石壁,入出無礙,此事亦爾,無而能知。

2)又以憶力故知,如眼識不能分別男女。若眼識不能,意識亦不應能,而意識實能,是事亦爾。

3)又如我等於先所用已滅事中生知,聖人亦爾,於無法中而能生知。

4)又如說提婆達多,無有一識能識四字,而亦能識,是事亦爾。

5)又如諸數量、別異、合離、此彼等,是中雖無現法,亦能生識。

6)又如人身不可以一念遍知,亦不可以分分識知。雖分分不知、一念不知而亦生人知,是事亦爾。

7)汝言:無有因緣、譬喻,能知自體。

此中有說:意能自知。言行者隨心觀而去來無心,故知以現在心緣現在心。若不爾,終無有人能識現在心相應法。


7.問曰:經中說:若能以慧觀一切法無我,即得厭離苦,是道為清淨。此智慧除自體及共生法,餘一切法緣。

1)答曰:此智但有漏緣,非無漏。所以者何?此偈中說即厭離苦。故知但緣苦諦。

2)又為壞我見,修無我智,我見五受陰緣,當知無我亦緣受陰,是五受陰無常故無我。

如經中說:若無常即是無我,若無我即是苦。

3)又佛語比丘:斷非汝所有法。比丘言:得已。世尊!佛問:汝云何得?世尊!色是非我所,受想行識非我所。佛言:善哉!善哉!當知但受陰中生無我心。

4)又經中說:諸所有色,若過去、未來、內外、麁細、近遠、大小,皆應知非我非我所,如是如實以正慧觀。

5)又說:觀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觀色無常虛妄,如幻誑無智眼,為怨、為賊無我無我所。

6)又佛說:於此坐中有愚癡人,在無明㲉、無明所盲,捨離佛法,生此邪見。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云何無我起業?而以我受,故知無我但緣受陰。

7)又經中無處說無我智緣一切法,處處皆說五受陰緣。


8.問曰:佛自說一切法無我,故知有為無為此智皆緣,非但緣五受陰。

1)又說:十空緣一切法。空即無我。

2)又說:諸行無常苦、一切法無我。若無我智,但緣苦諦,何故不說諸行無我?以說一切法無我故,當知若說行,則說有為。若說法即通一切。

3)又說:誰於一相法及別異相法,智慧現在前,如明眼見色?唯諸佛世尊正智得解脫,能於一相法及別異相法,智慧現在前,如明眼見色。以無我想故,諸法一相,故知無我緣一切法,非但緣苦。


9.答曰:一切二種,一攝一切、二攝一分。

1)攝一切者,如佛說我是一切智人,一切名十二入。

攝一分者,如說:一切然,而無漏無為不可得然。

2)又如來品中說:如來是一切捨者、一切勝者。不可捨持戒等法,但為惡法說一切捨。

不可勝餘諸佛,但為餘眾生故說一切勝。

3)又說:云何比丘名一切智?謂如實知六觸入生滅。是名總相知一切法,非別相智。

佛總別悉知,名一切智。是比丘總知諸法無常等,故名一切智。其名雖同,而實有異,名攝一分。

4)又佛言:若法入修多羅、隨順毘尼、不違法相,是法應受。

5)又說:若人言:此是佛語。是人語正而義非,智者於中應說正義,語此比丘是語應與何義相稱?

復有說者義正而語非,是正義中應置正語。如是等經佛悉聽之。

6)又有了義、不了義經,此是不了義經。何故?於一事而說一切名,應知其意。

7)又世間人於一事中亦說一切,如言為一切祠、一切與食,亦說此人一切皆食。故知雖說一切無我,當知但為五受陰說,非一切法。


10.汝說十空,此中不得有無為空。所以者何?無人於無為中生我想故。

設有餘空亦無所害,汝亦以苦智與空相應。是故空非一切法緣。


11.問曰:世間空緣一切法,非無漏空。

答曰:無世間空,一切空皆是無漏。


12.又問:法印經中說;空是世間空。

答曰:是出世間空,非世間空。


13.又問:是中說知見未淨,故知是世間空。

1)答曰:我先說無漏心能破假名,是故從破假名來名無漏心,後見滅諦,離增上慢名知見淨,是故無世間空。

2)汝說:如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如是應有行者具足無我想時,法相具足故,於無我說法名字。如見品中說:若人不見苦,是即為見我。苦如實見苦,即不復見我。如實者,謂見無我,是故說一切法無我,但緣苦諦說無我行。

3)汝說:佛現前見一相異相,此亦應有,以界入等為一,故說一相有何咎耶?

聖行品第一百九十二


1.有二行,空行、無我行。

1)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何以知之?

經中說:見色無體性,見受、想、行、識無體性。

2)又經中說:因無性得解脫。故知色性非真實有,受、想、行、識性非真實有。

3)又經中說:五陰皆空如幻。不可說幻為真實。幻若真實有,不名為幻,亦不可言無,但以無實能為誑惑。

4)又此行者觀一切空,故知五陰非真實有。如破一相故不見壁等一法,五陰亦爾,無一實法。


2.問曰:若色等法亦非真實,今應唯一世諦。

答曰:滅是第一義諦故有。如經中說:妄謂虛誑,諦名如實。滅即是如實決定,故名第一義有。

又行者生真實智,一切有為皆悉空無,故知滅是第一義有。


3.問曰:汝說見五陰中無眾生。因何五陰說名眾生?為有漏?為無漏?

答曰:亦有漏亦無漏。


4.問曰:經中說:若見眾生,皆是見五受陰。

答曰:無漏法亦在眾生數,不在非眾生數、木石等中。故知亦因無漏諸陰名為眾生。

又若聖人在無漏心,爾時亦名有心眾生,故無漏心亦名眾生。一切諸陰皆名受陰,從受生故。


5.問曰:云何知皆從受生?

答曰:無漏法皆從布施、持戒、修定等業心中生,無則不生。

如經中說:為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故愚夫得此身,智者亦如是。身即受陰。


6.問曰:若一切陰皆名受陰,漏無漏陰有何差別?

答曰:一切諸陰從受生,故皆名受陰。但不受後身,故名無漏。是名差別。

陰與受陰俱從受生,故曰受陰,是故此經不相違背。

是二行皆緣無所有,若色等法空及體性滅皆是無所有。


7.問曰:此二皆緣五陰。經中說:見色空無我,見受、想、行、識空無我。

答曰:因諸陰見空無我。所以者何?於眾生因緣中見眾生空,亦見色等法滅。


8.問曰:是則俱緣。若行者念諸陰及空,即名緣陰及無所有。

答曰:行者於眾生因緣中不見眾生,故即生空心,然後見空。

又於五陰滅中,不見色體性、受想行識體性。故知此二皆無所有緣。

見智品第一百九十三


1.問曰:正見、正智有何差別?

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世間、出世間。

世間者,謂有罪福等。

出世間者,謂能通達苦等諸諦。正智亦爾。


2.問曰:汝說見智,相不如是。所以者何?諸忍但見非智。盡智、無生智及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

答曰:何故諸忍非智?

1)問曰:以未知欲知,故名未知根。若苦法忍是智,苦法忍知已,苦法智應名知根,不名未知根,是故忍非智也。

2)又經中說:若行者於是諸法少能以慧觀,忍名未訖竟,訖竟名智。若忍名觀未訖。

3)又初無漏慧始見名忍,不應以初見為智。

4)又忍時不了,智時決了。

5)又忍生時疑猶隨逐,故忍非智。


3.答曰:忍即是智。所以者何?

1)欲、樂、忍皆是一義。行者先知苦已,然後忍樂;若先不知,何所忍樂?

2)又少語中但說觀忍而不說智,然則應受行果者無智。

若汝意謂行者有智而名為忍,今亦應受忍即是智。

3)又經中說:行者知時、見時,即得漏盡。

4)又說:知、見、得,是一義。

5)又佛說:苦智、集、滅、道智,不說有忍。故知智即是忍。

6)又佛解脫義中說:如實知故名智。忍亦如實知,故不應有異。

7)若汝以未知根故名為忍者。是事不然,我等不說先忍後智,於一心中即名忍智。是義不成,汝云何以不成相成?

8)汝言忍名未訖,我已先答,謂先知後忍,當知忍即為訖。若不知訖,云何能忍?

9)汝言忍時未了,汝法中以忍斷結,如其不了,何能斷結?

10)汝言忍時疑猶隨逐。若爾,見諦道中皆有疑隨,是中智生皆應非智。

11)又無有分別是忍是智,如世間觀隨順四諦,亦名為忍亦名為智,無漏忍智亦應如是。


4.問曰:盡智、無生智但智非見。

答曰:有何因緣?


5.問曰:經中別說正見、正智,故智非見。

1)答曰:若爾,則正見不名正智。若汝謂正見是正智,正智亦應是正見。

2)又五分法身,從慧品中別說解脫知見,應當非慧,然則盡智、無生智亦非是慧。今即正見以異相故說名正智,謂盡一切煩惱,於阿羅漢心中生,故說名正智。


6.問曰:若正智即是正見,則阿羅漢不名十分成就。

1)答曰:體一而異名,如法智、苦智。

2)又說:阿羅漢名八功德福田成就。是故正智即是正見。

3)又六和敬中第六和敬說名同見。若如汝說,則盡、無生智不名和敬。

4)又正觀故名正見,盡、無生智,以正觀故亦名正見。


7.問曰: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

答曰:何故非見?


8.問曰:五識皆無分別,以初在緣故見,名思惟觀察。又五識但緣現在,是故非見。

1)答曰:是中無覺觀故不能分別。

2)若言初在緣故非見。是事不然。所以者何?

汝法眼識有相續緣,如意識故,不應言初在緣。若爾,意識亦不應有見。

3)又汝說緣現在故非見。是亦不然,他心智亦緣現在,是亦應非見。

五識中無真實知,以無行故,亦常隨假名,故見智慧等一切皆無,況但無見。


9.問曰:有人言眼根名見。是事云何?

答曰:眼根非見,眼識能緣,隨俗言說,故曰眼見。


10.問曰:有人言有八見,謂五邪見、世間正見、學見、無學見。除此八見,餘慧不名為見。是事云何?

答曰:若見、智、得、解了、通證皆是一義。若言此見此非見,皆自憶想分別說。


11.問曰:經中說知者、見者,則得漏盡。有何差別?

答曰:若智初破假名名為知,入法位已則名為見。始觀名知,達了名見。有如是法深淺差別。

三慧品第一百九十四


1.三慧,聞慧、思慧、修慧。

1)從修多羅等十二部經中生,名為聞慧。以此能生無漏聖慧,故名為慧。

如經中說:羅睺羅比丘今能成就得解脫慧。雖聞韋陀等世俗經典,以不能生無漏慧故不名聞慧。

2)若能思量諸經中義,是名思慧。如說:行者聞法,思惟義趣。

3)又說:行者聞法,思惟義已,當隨順行。若能現前知見,是名修慧,

如說:行者於定心中見五陰生滅。

如諸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禪定,當得如實現前知見。

4)又七正智經中說:若比丘知法名聞慧,知義名思慧,知時等名修慧。

5)又如羅睺羅讀誦五受陰部等名聞慧,獨處思義名思慧,後得道時名修慧。

6)又經中說三種器杖,聞杖、離杖、慧杖。聞杖名聞慧,離杖名思慧,慧杖名修慧。

7)又經中說聞法五利,未聞則聞、已聞明了、斷疑、正見、以慧通達甚深義趣。

未聞則聞,已聞明了是名聞慧。斷疑、正見是名思慧。以慧通達是名修慧。

8)又聞法利中說:行者以耳聽法,以口誦習是名聞慧。以意思量是名思慧。以見通達是名修慧。

9)又四須陀洹分中,聞正法名聞慧,正憶念名思慧,隨法行名修慧。

10)又五解脫門中,從所尊聞法是名聞慧,通達語義是名思慧,生歡喜等名為修慧。

[參考]中阿含86說處經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解脫處,若比丘、比丘尼因此故,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云何為五?

1.阿難!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阿難!若世尊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為比丘、比丘尼說法,彼聞法已,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一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2.復次,阿難!世尊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諸智梵行者亦不為比丘、比丘尼說法,但如本所聞、所誦習法而廣讀之。

3.若不廣讀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為他廣說。

4.若不為他廣說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隨本所聞、所誦習法心思惟分別。

5.若心不思惟分別本所聞、所誦習法者,但善受持諸三昧相。阿難!若比丘、比丘尼善受持諸三昧相者,便知法解義,彼因知法解義故,便得歡悅;因歡悅故,便得歡喜;因歡喜故,便得止身;因止身故,便得覺樂;因覺樂故,便得心定。阿難!比丘、比丘尼因心定故,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故,便得厭;因厭故,便得無欲;因無欲故,便得解脫;因解脫故,便得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謂第五解脫處,因此故,比丘、比丘尼未解脫心得解脫,未盡諸漏得盡無餘,未得無上涅槃得無上涅槃。

11)又經中言:佛所說法三時善等。善男子若長、若幼,聞法生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若不出家則不能淨修善法。即捨所有親屬、財物,出家持戒,守護諸根,威儀詳審,獨處思惟,遠離五蓋,得初禪等,乃至漏盡。

於此中長幼聞法是名聞慧。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是名思慧。遠離五蓋乃至漏盡是名修慧。

12)又經中說:二因緣故能生正見,從他聞法、自正憶念。

從他聞法名聞慧,自正憶念名思慧,能生正見名修慧。

13)又偈中說:當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樂於獨處,調伏其心。

是中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是名聞慧,樂於獨處是名思慧,調伏其心是名修慧。

14)又佛教諸比丘:汝所說時當說四諦,所思惟時當思四諦。

是中若說四諦名聞慧,思惟四諦名思慧,得四諦名修慧。如是等處處經中佛說三慧。


2.問曰:是三慧,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

答曰:欲色界一切。

如手居士生無熱天,彼中說法。

若人說法必思其義,故知色界亦有思慧。

無色界中但有修慧。


3.問曰:有人言:欲界無修慧,色界無思慧。是事云何?

答曰:以何因緣故欲界無修慧?


4.問曰: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

答曰:佛法中無有此語: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

又說:以欲界道能破煩惱。何者?欲界有不淨觀等。

如經中說:善修不淨觀能破貪欲,慈等亦爾。


5.問曰:是欲界不淨觀等不能永斷煩惱。

答曰:色界不淨觀等亦不能畢竟斷諸煩惱。


6.問曰:以麁重不適等行能斷煩惱,非不淨等。

1)答曰:無有經說麁等能斷煩惱,不淨等不能。經中說:以不淨等能斷煩惱。

2)又麁等有何勢力能斷煩惱,而不淨等不能?

3)又若欲界有麁等行,應以此行斷諸煩惱。

若無,應說因緣,何故有不淨等而無麁等?

若有而不斷煩惱,色界雖有亦不應能斷。

是亦應說因緣,何故欲界不能而色界能?


7.問曰:欲界雖有麁等而不能斷諸煩惱,以是散亂界故,散亂心者無所能斷。

如經中說:攝心是道,散亂心非道。

答曰:應說因緣,何故欲界名散亂界耶?是中有不淨觀等,若是散亂界,云何能觀骨等異相?

又色界攝心有何異相而欲界無?


8.問曰:以色界道能得離欲,於此間死生色界中如榍出榍。

答曰:何名離欲?


9.問曰:斷煩惱名離欲,以色界道能斷煩惱,非欲界也。

1)答曰:諸外道斷結還起、還生欲界,是故凡夫不名斷結。

若斷已更生,則無漏斷結亦應更生,是事不可。

2)又經中說:斷三結已,能斷三毒。凡夫不能斷三結,故無得離欲。

3)又凡夫常有我等心,故無有能斷身見等。

若凡夫能離欲者,一切煩惱皆不應有。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眾緣成。如經中說:從眾緣成我。

若此凡夫於欲界五陰不起身見,復未得上界諸陰,然則應無身見,有如此過。

如是煩惱應當永盡,此凡夫應是羅漢。而實不得煩惱都盡。

如經中說:聞大雷音二人不怖,轉輪聖王及阿羅漢。今此凡夫亦應不怖。

4)又阿羅漢不欣生,不惡死。此人亦應如是。

如優波斯那阿羅漢,為毒蛇所螫將命終時,諸根不異顏色不變,是人亦應如是。

5)又阿羅漢世間八法不能覆心,此人亦應如是,以離欲故。

而實凡夫雖說離欲,皆無此相,故知不斷煩惱。


10.問曰:凡夫能斷煩惱,此間命終往生色界。若不斷結,云何生彼?

1)經中亦說有離欲外道。

2)又說阿羅羅迦羅摩欝頭藍弗捨離欲色,生無色中。

3)又說以色離欲,以無色離欲,以滅離起思念。

4)是故汝言:凡夫雖斷煩惱,以還生故,不名為斷。是事不然。

5)汝亦說:凡夫諸有所斷實皆是遮,但名為斷離,其實不斷說名為斷,實不離欲說名離欲。

如偈中說:若念我我所,死來則能斷。

6)小兒弄土戲,隨愛時悋護,若心厭離時,即壞而捨去。此亦名離欲。而外道斷與死斷異,死斷不生色無色界。小兒捨土,雖供養之無大果報,若供養離欲外道得大果報。語言雖同,其義則異,故知凡夫實有斷離。


11.答曰:遮中有差別。

1)若能深遮煩惱,則生色無色界。

2)又若能遮身見,先已說過。若不能遮欲界身見,云何能生色無色界?

但遮貪恚故生色界,非遮身見等,故知凡夫實不斷結。

亦有欲界善法能遮煩惱,故知欲界亦有修慧。

3)又經中說:除七依處,亦許得道。故知依欲界定能生真智。


12.問曰:是人依初禪近地得阿羅漢道,非欲界定。

1)答曰:不然。言除七依,則除初禪及近地已。

2)又此中無有因緣能依近地,非欲界定。若此行者能入近地,何故不能入初禪耶?是事亦無因緣。

3)又須尸摩經中說: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是義不必先得禪定而後漏盡,但必以法住智為先然後漏盡,故知除諸禪定。除禪定故,說須尸摩經。若受近地,即過同諸禪。

4)又無有經中說近地名,是汝自憶想分別。


13.問曰:我先說榍喻,故知以異地道,能斷異地結。如以細榍能出麁榍,如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

1)行者若先斷欲及惡不善法,然後能入初禪,故知必有近地以之斷欲。

2)又說因色出欲,若無近地,云何因色?

3)又經中說:行者若得淨喜,則能捨不淨喜,猶如難陀因天女愛能捨本欲。

4)又若不得初禪寂滅味者,不能於五欲中生麁弊心。故知先得初禪近地,能捨欲界。


14.答曰:得欲界淨善,能斷不善,如說五出性。

1)若聖弟子或念五欲,不生喜樂、心不通暢,如燒筋羽;若念出法,心則通暢。

2)又說:行者隨生不善覺觀,則以善覺觀滅,是故汝說榍喻亦可欲界。

3)汝言:因色離欲,是末後事。行者以欲界道斷諸煩惱,隨次漸斷,乃至能得色界善法,爾時欲界名畢竟斷,得色界法。

4)汝言:得滅盡定阿羅漢亦得諸定。但說其末。

5)汝言:得淨妙喜及寂滅味。皆已總答。

6)又若欲界無定,云何能以散心證色界善?


15.問曰:慧解脫阿羅漢無定,亦但有慧。

答曰:此中但遮禪定,必當應有少時攝心乃至一念。

如經中佛說:比丘取衣時有三毒,著衣已則滅。

無有經說散亂心中能生真智,皆說攝心生如實智。

四無礙智品第一百九十五


1.問曰:有近法位世智,何者是耶?

答曰:是煖等法中能破假名智,是智以世俗見諦故曰世智,近聖道故名近法位。


2.問曰:見諦道中未來修等智。

答曰:無未來修等智,後當說。所以者何?破法相中無假名心,是故見諦道中不修世智。


3.問曰:經中說四無礙智,何者是耶?

1)答曰:名字中無礙智,名法無礙。

2)言音中無礙智,名辭無礙,謂殊方異俗言音差別。

如經中說:行者不應貪著國土言辭,若言音不便義亦難解,若無名字則義不可明。

3)即此言辭不留不盡,名樂說無礙。

如經中說:有四種說法,或說有義趣不能無盡、有能無盡而無義趣、有二俱能、有二俱不能。

此三種智名言辭方便。

4)知名語中義無礙智,名義無礙。

如說有四種說法:有義方便無語方便、有語方便無義方便、有俱方便、有俱無方便。

5)若人能得四無礙智,是名具足方便,難詶難近、說法中上、樂說無盡,亦有義趣智慧無窮、言辭無滯。


4.問曰:此無礙智云何當得?

答曰:以先世業因緣故得。若能世世善修因緣智慧及陰等方便,以修習力故,今世雖不學習文字讀誦經典,亦能得知,如天眼通等。


5.問曰:何人能得?

答曰:唯聖人得。

又人言但阿羅漢得,非諸學人。此不必爾,學人亦能得八解脫,何故不能得此智耶?


6.問曰:此四無礙在何界中?

答曰:欲色界一切,無色界中唯義無礙。

無礙二種,有漏、無漏。

學人具二種,無學唯無漏。若得,則一時盡得。女人亦得,如曇摩塵那比丘尼等。

五智品第一百九十六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無諍智、願智、邊際智。


1.知諸法生起,名法住智。

如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以有佛無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


2.此法滅,名泥洹智。

如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無明滅故諸行滅。


3.問曰:若爾者,泥洹智亦名法住智。所以者何?若有佛無佛是性亦常住故。

答曰:諸法盡滅名為泥洹,是盡滅中有何法住?


4.問曰:泥洹非實有耶?

答曰:陰滅無餘故稱泥洹,是中何所有耶?


5.問曰:實有泥洹。何以知之?

1)滅諦名泥洹。苦等諸諦實有,故泥洹亦應實有。

2)又泥洹中智名滅智,若無法云何生智?

3)又經中佛為諸比丘說:有生起作有為法,有不生起作無為法。

4)又經中說:唯有二法,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有生滅住異,無為法無生滅住異。

5)又經中說:諸所有法,若有為、若無為,滅盡泥洹唯此為上。

6)又說:色是無常,滅色故泥洹是常,乃至識亦如是。

7)又經中說:滅應證。若無法,何所證?

8)又佛於多性經中說:智者如實知有為性及無為性。無為性即是泥洹,以真智知,云何言無?

9)又諸經中無有定說泥洹無法,故知汝自憶想分別謂無泥洹。


6.答曰:若離諸陰更有異法名泥洹者,則不應名諸陰盡滅以為泥洹。

1)又若有泥洹,應說其體。何者是耶?

2)又緣泥洹定名曰無相,若法相猶存者,何名無相?如經中說:行者見色相斷乃至見法相斷。

3)又經中處處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泥洹。

是中我名諸法體性。若不見諸法體性名見無我者。若泥洹是法,則無體性,不可得見,以此法不滅故。如隨有瓶時,無瓶壞法,若瓶壞時得說瓶壞,斷樹等亦如是。如是,若諸行猶在,爾時不名泥洹,諸行滅故有泥洹名。

4)又苦滅不名更有別法,如經中說:諸比丘!若此苦滅,餘苦不生,更無相續,是處第一寂滅安隱,所謂捨離一切身心、貪愛永盡、離滅泥洹。是中言此苦滅,餘苦不生,更有何法名泥洹耶?

5)又亦更無別有盡法,但已生愛滅、未生不生,爾時名盡,更有何法說名盡耶?實不可說。

6)復次,有是法之異名,五陰法無名為泥洹,是中無有而名為有,此則不可。以盡滅故說名泥洹,猶如衣盡更無別法。若不爾者,亦應別有衣盡等法。

7)汝言:有滅智者。亦無所妨,如於斷樹等中智生,亦無別有斷法。

8)又由諸行故是中智生,謂隨諸行無名為泥洹,如隨無此物知此物空。


7.問曰:今無泥洹耶?

1)答曰:非無泥洹,但無實法。若無泥洹,則常處生死永無脫期。如有瓶壞樹斷,但非實有別法。

2)言餘諦等,皆已通答。所以者何?有苦滅故,說有不生、不起、不作無為法等,悉無所害。


8.無諍智者,隨以何智不與他諍,此名無諍。

1)有人言:慈心是也。以慈心故不惱眾生。

2)復有人言:空行是也。以此空行不與物諍。

3)又有人言:樂泥洹心是。以樂泥洹故無所諍。

4)有人言:在第四禪。此不必爾,是阿羅漢以此智修心皆無所諍。


9.願智者,於諸法中無障礙智名為願智。

問曰:若爾者,唯佛世尊獨有此智。

答曰:如是,唯佛世尊具足此智,餘人隨力所及得無障礙。


10.邊際智者,隨行者得最上智,以一切禪定勳修增長,若於增損壽命等中得自在力,名邊際智。

六通智品第一百九十七


有六通智。六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漏盡。


1.身通,名行者身出水火,飛騰、隱顯、摩捫日月,至梵自在及種種變化,如是等業名為身通。

問曰:此事云何當成?

1)答曰:行者深修禪定故得。如經中說:禪定者力不可思議。

2)有人言:變化心是無記。

此事不然,若此行者為利他故種種現變,何故名無記耶?

3)有人言:以欲界心作欲界變化,色界心作色界變化。

此亦不然,眼等亦應如是,可以欲界識見欲界色耶?如是等若色界心作欲界變化,有何咎?

4)又人言:初禪神通能至梵世,乃至四禪神通到色究竟。

是亦不然,隨根力所及,若利根者以初禪神通能到四禪,鈍根者以二禪神通不能用初禪,如大梵王到禪中間,是中無神通。以初禪力能到諸餘梵天,即以初禪不能知梵王住處。

5)又佛以宿命憶念無色,如經中說:若色無色中先所生處,佛悉知之。是故不定。


2.又人言:天眼是慧性。

此事不然,天眼由光明成,慧不如是。

問曰:經中說:修光明相能成知見。知見即是天眼。

1)答曰:不然,亦說天耳,不以慧性名之為耳,故非慧也。

2)又天眼緣現在色,意識不爾。

3)又解天眼中說:知眾生業報。眼識無有此力,但意識中知,用眼識時生故。

知從禪定生色,名為天眼。

4)問曰:天眼形處大小?答曰:如童子量。

5)又問:盲人云何?答曰:亦齊眼處。

6)又問:天眼為一為二?答曰:是二。

7)又問:隨見所向方耶?答曰:遍見諸方。

8)又問:化人有耶?答曰:無。造化者有。


3.天耳,論亦如是。


4.行者若知他心,名他心智。

1)問曰:何故不說知他心數?答曰:以此因緣故無別有心數,知他受想等亦名他心智。

2)又人言:此智同性緣,如以有漏知有漏,無漏知無漏。

是事不然,此人不說決定因緣,以此因緣知同性緣。

3)有人言:但緣現在。

此亦不然,或緣未來,如人入無覺定,知從此定起,當覺如是如是事。

4)有人言:此智不知見諦道。

是事不然,若知何咎耶?

5)有說:辟支佛欲知見諦道中第三心,即見第七心。聲聞欲知第三心,即見第十六心。此不名知見諦道耶?

6)又人言:此智不知上地上人上根。

是亦不定,諸天亦知佛心。如佛一時深擯眾僧,還念欲取,梵王悉知。

7)又於一時心念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來勸請。

8)又諸天亦知此是阿羅漢,乃至此是行須陀洹。

9)又諸比丘亦知佛心,如佛將泥洹時,阿那律次第知佛所入諸禪定。

10)又人言:此智不知無色。

是亦不然,佛以宿命能知無色。他心智亦如是,知有何咎耶?

11)問曰:云何知他心?答曰:於緣中知。若心行色,名緣色心,如是等。

12)問曰:若爾,則他心智緣一切法。答曰:如是,若不知緣,云何知心?

如經中說:我知汝心如是如是。即是緣色等。

知他心三種,一相知、二報得、三修得。

相知者,知以鴦伽呪等故知。

報得者,如鬼神等。

修得者,謂禪定力得他心智,此六通中說修得者。


5.若憶過去世中諸陰,名宿命智。

1)問曰:為憶何陰?

答曰:憶自陰、他陰及非眾生陰,雖不能憶勝者諸陰,能憶勝者戒等諸法。何以知之?

如舍利弗答世尊言:我雖不知去來佛心,能知其法。

又淨居天知佛心,故來白佛言:如是。世尊!過去諸佛威儀亦爾。

2)問曰:解宿命中何故說共相、共性?

答曰:憶念明了故,如是說相名字,如某人等。

又以識事故名為相,姓名種族,如言此是汝家、此是汝性。相性合說,故知見明了。

3)問曰:何故為明了憶?

答曰:過去法盡滅無相而能得知,此為奇特。

有人以思量相知,不能明了,謂佛弟子亦復如是,是故性相合說。

有人用宿命智,或以有道思慧知過去世,如行緣識。此二種中思慧為勝。所以者何?

是人雖知八萬大劫,無此思慧,故生邪見,謂從此來名為生死,過此更無。有道思慧終無此心。

有人言:此智次第憶念過去。是事不然,若念念次第憶,一劫中事尚難知盡,況無量劫。

4)問曰:經中何故說:我於九十一劫已來,未見布施損而無報。

答曰:佛於此中以七佛為證,亦有長壽淨居與佛同見。

又佛得真智故功德清淨,若人供養得二世福,故齊此說。

有人言:此智不知上地。是事不然,上身通等中已答。

5)問曰:若是憶性,何故名智?

答曰:憶隨相生,過去無相而能憶念,當知勝慧,名之為憶。

宿命有三種,一用宿命智、二報得、三生便自憶。

宿命智名修得。報得者,如鬼神等。生便自憶謂人道中。

6)問曰:以何業故生便自憶?

答曰:以不惱眾生此業能得。所以者何?死時生時苦切逼故,忘失憶念。此中難得不失,故須善業。

又人言:此憶過去極至七世。是事不定,有人世世深修不惱法,故能憶念久遠。


6.證漏盡智通者,金剛三昧是也。金剛三昧是漏盡無礙道。漏盡智名無學智。

以金剛三昧滅盡諸漏,名證漏盡智通。

1)問曰:餘神通亦應說以何法證?答曰:先已說深修禪定證神足通。

2)又隨所用證及所證事皆名神通。

3)有人言:一切聖道皆是漏盡方便,如經中說:若佛出世,若人聞法出家、奉戒,除捨五蓋,修定見諦,此等皆名漏盡方便。

4)又人言:施等善法亦名漏盡因緣,如經中說:行者布施助成漏盡空無我智,是名真證漏盡智通。此法別名金剛三昧,能破諸相,故曰金剛。諸外道人但名五通,皆以不得此真智故。

5)問曰:以無我智應破我見,云何以此斷貪恚等?

答曰:無我智能滅諸相,以無相故諸煩惱滅。

6)問曰:以初無我智能壞諸相,第二智等更何所用?

答曰:諸相雖滅還生,是故須第二等。

7)問曰:若滅已還生,相則無邊,然則無阿羅漢道。

答曰:有邊,如今現見乳滅還生,有時乳滅酪生,是則為邊,相亦如是。

又如燒鐵,黑相滅還更生,至赤相生,爾時名邊。

迦羅邏等諸喻亦如是。隨於何時諸相滅盡更無相生,爾時名得阿羅漢道。

8)問曰:阿羅漢都無諸相耶?

答曰:若在不定心中,爾時亦有色等諸相,但不生過。

若人眼見色,以邪心邪分別,爾時相能生過。

9)問曰:何者是空無我智?

答曰:若行者於五陰中不見假名眾生。以法空故,見色體滅乃至識滅,是名空無我智。

10)問曰:假令諸法常在,愛等煩惱亦可除盡,如說萬物常在而精進者能除貪愛,何須滅相?

答曰:經中說:所有生相皆知滅相,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若以滅斷名畢竟斷,有行者離諸色欲遮滅貪恚,佛為此故說如是偈。

又說:諸行性空如幻,凡夫無智謂之實有,學人了知虛誑如幻,阿羅漢亦不見幻。

故知隨以何慧證諸法滅,是名證漏盡智通。

忍智品第一百九十八


1.問曰:經中說:若行者有七方便三種觀義,於此法中速得漏盡。是何智耶?

答曰:七方便名聞慧、思慧。所以者何?心未定者作如是觀,謂此是色、色集、色滅及色滅道,色味、過、出。


2.問曰:若是聞、思慧者,何故言速得漏盡?

答曰:雖是聞慧、思慧,如是分別五陰能破我心,故說速得漏盡。

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


3.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

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云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


4.問曰:何謂八忍?

答曰:若智能破假名是名為忍。是忍在煖、頂、忍、世間第一法中。


5.問曰:行者亦於佛法僧及戒等中忍,何故但說八耶?

答曰:以勝故說,勝名近道。此慧為智,故名為忍。如為苦法智名苦法忍,如是等。所以者何?先用順道思慧,後得現智,如牧象人先觀象跡,以比智知在此中,後則現見。行者亦爾,先以忍比知思量泥洹,然後以智現見。故經中說,知者、見者能得漏盡。

九智品第一百九十九


1.問曰:有論師言:阿羅漢證盡智時,得世俗九智,謂欲界繫善、無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善、無記。是事云何?

答曰:非一切阿羅漢盡得諸禪定,云何當得九智?


2.問曰:一切阿羅漢皆得禪定,但非一切皆能現入。

答曰:若不能現入,云何名得?如人言知書而不識一字,是事亦爾。


3.問曰:若人離欲而未能現入初禪,是人命終不生彼耶?

答曰:經中說:先此間入,後當生彼。今云何此間不入而能生彼?


4.問曰:若離欲時,過去未來諸禪皆本得得,以此報生。

答曰:未來業無作無起,不應得報。過去諸禪曾於心生,若與果報則無所害。

又不應得未來諸業,若可得者,一切未來皆應可得,以何障故有得不得?


5.問曰:若未來法不可得者,學人不應八分成就,無學不應十分成就。所以者何?

1)若依第二禪等入正法位,是人未來得正思惟。

2)又若行者盡智現前,爾時未來得世正見。

3)又人依無色定得羅漢果,是人未來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4)又若人依第三禪等得聖道得,未來喜。如是等法,則應皆無,故知有未來法。

5)又若無未來修者,云何當得諸果、諸禪定等?行者若在道比智中,悉得初果所攝諸智諸定。若不爾,果等應數數得。所以者何?諸果皆應現前時得。是事不可,故知應有未來中修。


6.答曰:汝言無諸分者,此無所妨。所以者何?我說戒等諸分,以次第得,非一時得,故非難也。汝言:諸得得其種類,行者得苦智時,餘苦智種皆名為得,如得人種故名得人相,亦不名於念念中漸得人相,是事亦爾。


7.問曰:行者所有苦等諸智次第得者皆已捨離,更一時得須陀洹果所攝諸智。

答曰:無漏諸智得則不失。


8.問曰:若先得不失,則得行無別。所以者何?得果者即是行者,有此等過。

1)答曰:若無差別,有何咎耶?如成就果者亦名行者,此亦如是。

2)又是人更得勝法,故有差別,是故無過。如受五戒者,更得出家律儀,亦不失本戒。

3)又得果者,不以見道故有差別,如人雖知初事,更以勝事故有差別。此事亦爾,故知無未來得。

4)又行者住空無我智,爾時云何得世間法?故知得盡智時不得世智。


9.問曰:此諸世智共盡智得,與阿羅漢作入出定心。

1)答曰:阿羅漢心相續生念念皆淨,若更得九智,眼等皆應更得。若不爾,不應但得九智。

2)又說未來修者,皆無因緣。所以者何?

此等說見諦道中但修相似智,思惟道中亦修相似及不相似。

見諦道中不修上地,思惟道中修。

道比智中不修世俗善,餘智中修。

無礙道中不修他心智。

信解脫轉為見到時,一切無礙、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

時解脫轉為不壞解脫時,九無礙、八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第九解脫道中修。

微細心中不修一切無漏。如是等皆無因緣。

3)是故汝今若說正因、若應信受、若以學習為修,在煖等中時,上諸善根一切皆修,以悉增益故。如誦習經書則皆明利,是故在煖等法時乃至盡智一切皆修。若不爾,當說正因。

十智品第二百


十智,法智、比智、他心智、名字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


1.知現在法是名法智。

1)如經中說:佛告阿難:汝於此法,如是見知、如是通達,過去未來亦如是知。

應言現法智,今不說現故,但說法智。

如經中說:愚者貴現在法,智者貴未來。

2)又說:現在諸欲、未來諸欲,皆是魔網、魔繫、魔縛。

如是等中皆說現語,略現語故,但說法智。


2.知餘殘法名曰比智。

餘謂過去未來諸法,次現法後知,故名比智。所以者何?

先現知已,然後比知。法智名現智,隨此法智,思量比知,名為比智。

1)問曰:比智是無漏智,無漏智云何名比智?

答曰:世間亦有比智。所以者何?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有有漏、無漏。是諸智在煖等法中是有漏,入法位中所得名無漏。

2)問曰:有人言,知欲界諸行、諸行集、諸行滅、諸行滅道,名為法智。知色無色界諸行四種,名為比智。是事云何?

+1答曰:經中說:佛告阿難: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知。無有經說色無色界諸行中知名為比智。

+2又經中說:行者應念:我今為現色之所侵食,過去亦曾為色之所侵食,未來中色亦當侵食。

+3又經中說:生緣老死,去來世中亦復如是。

如馬鳴菩薩說偈:如現在火熱,去來火亦熱,現在五陰苦,去來陰亦苦。

如是等苦,諸大論師亦如是說。

+4又知過去、未來世法名為比智,亦有道理。所以者何?行者於去來現在苦中厭離,厭離名於此法中生真智慧。如現在行苦,去來諸行亦如是苦。

+5今以何智知去來法?

若是法智,色無色界諸行亦有去來,於彼中知亦應名法智,然則唯是法智無比智也。

若色、無色界去來行中,別有智者,欲界去來行中亦應別更有智。

+6以此義故,諸論師言:有得未得故次第見諦。欲界苦名得,色無色界苦名未得,是故不可一時並知。若未得苦,以比智知。今欲界中所未得苦,亦應以比智知。

3)問曰:以何智為斷結道?答曰:但用法智,比智在方便道中。

4)問曰:用何法智?答曰:用苦法智、滅法智。所以者何?

行者觀無常苦時,見空、無我,爾時證諸行滅,餘智皆是方便。

5)問曰:觀何苦滅?

答曰:觀諸受苦,此中能生我心,亦於此中見滅。

如說:內解脫故,諸愛盡滅,自說得阿羅漢。

6)問曰:經中不說一切行斷名斷性耶?

答曰:此行者證內滅,故一切厭離。

又行者必當應證內滅,餘不必定。


3.問曰:於諸諦中云何生智?答曰:知生苦等。

1)問曰:此非定心,何能生智?答曰:有如是觀,亦有見陰無常等過,生苦無我想。

2)如經中說:若法無常即是無我。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有生有滅,若是我者我即生滅,故知非我。是眼等生時無所從來,以有所作故名為我。而經中說無有作者,故知若法無常即是無我。

3)如是行者善修無常及無我故,身心寂滅,所有行生皆覺其惱,則生苦想,如無皮牛小觸覺痛。

4)行者如是,以無我想,故成上苦想。

愚者以我想故,雖有大苦不覺其惱。是名苦智。

見諸行生是名集智。

見諸行滅是名滅智。

念道始終是名道智。


4.問曰:何謂盡智?

1)答曰:盡一切相故名盡智。所以者何?學人相斷還生,此畢竟斷故名盡智。

經中說:若知妄相唯是妄想,諸苦則盡。

2)學人智但妄想是我,此心永斷,名為盡智。如經中說:阿羅漢於佛前自記,世尊所說諸結,我無此也。我於是結不復生疑,我常一心攝念正行,貪等不善不漏於心。

是中取相故生諸結,諸相斷故諸結則滅。

3)學人行於相無相故我心時發,如見杌樹疑謂是人。故阿羅漢獨得無疑,以心常行無相中。

故先以生空於五陰中不見神我,後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識性,故知一切相盡名為盡智。


5.知諸相不生名無生智。

學人斷相盡已更生,無學相盡更不復生,若能令諸相盡滅更不復生,爾時名無生智。

問曰:學人亦知有盡智、無生智,如念:我三結盡,更不復生。何故不說十分成就?

1)答曰:學人不能斷一切相,故不說有盡智、無生智。

如人處處繫縛,雖一處解,不名得脫。亦有此義,舍利弗說給孤獨氏十分成就。

2)又阿羅漢得自在力故,自知結盡,更不復生,學人不爾。

3)又阿羅漢得無學道時,

自知一切生盡,名為盡智。

梵行成者,謂捨諸學行。

所作辦者,謂諸所應作皆已作訖。

知從此身,更無相續。

故知但阿羅漢於一切所作應得自在,成就盡智及無生智,非諸學人。

4)如人瘧病雖不發時,亦不名為差。

如經中說:離一切處喜,滅一切處憂,證一切法滅,常行無漏心。


6.他心智如六通中說。


7.五陰和合假名眾生,此等中智名名字智。

無漏智名真實智,此似無漏得名為智,故曰名字智。


8.問曰:又人言:一切眾生成就等智。是事云何?

答曰:若佛弟子能知諸法從眾緣生,是人能得,非餘眾生,以得智名故。

一切眾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

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1.問曰:經中說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智。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亦如是。何故說此?

1)答曰:泥洹是真法寶,以種種門入。有以五陰門入,或觀界、入、因緣、諸諦如是等門,皆至泥洹。何以知之?

如經中說:王處城中有雙使來,從一門入,到已向王說其事實,語已還去。諸門亦爾。

+此中王喻行者。諸門謂觀陰、界、入等。雙使如止觀。說其事實謂通達空。

+是諸使雖從諸門入,皆到一處,如是雖觀陰界入等諸門方便,皆入泥洹。

+如羅睺羅說:於獨屏處思惟法時,知如是法皆隨順、趣向、稱讚泥洹。

2)又佛於讚法中說:

是法能滅諸煩惱火故名為滅。

能令行者心得安隱故名安隱。

能令行者到正遍知故名為至。如是等義皆讚泥洹。

3)又梵行名八聖道。八聖道中正智為上,是正智果所謂泥洹。

4)又佛所說教皆為泥洹。故知五陰等門皆至泥洹。


2.問曰:有論師言:老死智名苦智。是事云何?

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是中不說苦行,故非苦智。


3.問曰:為是何智?

答曰:此名老死性智。


4.問曰:亦說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故知應是苦智。

答曰:此是因緣門,非真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說苦行,應說集等以相順故。


5.問曰:此中何故不說味、過、出等諸智耶?

答曰:此義皆攝,但集經者略而不說。

七十七智品第二百二


1.問曰:經中說七十七智,謂生緣老死,不離生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觀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緣行亦如是。是中何故不說老死性及滅道等耶?

1)答曰:為利智者故如是說,但開其門,可知餘亦如是。

2)又外道多於因緣中謬說世間萬物因世性等,故佛於此但說因緣。


2.問曰:已說生緣老死,何故更說不離?

答曰:為必定故,諸法中有不定因,如施為福因,亦以持戒得福,如說持戒得生天上。

或有生念:老死,因生或不因生。故須定說。


3.問曰:何故去來世中復須定說?

1)答曰:現在與過去世或有異相,謂過去眾生壽命無量,勢同諸天,如是等。恐人謂壽命等異,老死因緣亦當有異,故須定說。未來亦爾。此六種名法住智,餘名泥洹智。

2)能令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

如經中說:比丘!有七處方便三種觀義,速得漏盡。皆是為泥洹智。

3)如是等因緣智有百千無量,謂眼智等。

如經中說:眼緣業,業緣愛,愛緣無明,無明緣邪念,邪念緣眼色,諸漏緣邪念,諸食緣愛,五欲緣揣食等,地獄短命緣殺生等。若今苦先苦皆緣妄想,妄想緣身心憎愛,憎愛緣貪欲,貪欲緣邪思惟。如是等諸因緣智無量無邊,自應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