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00雜阿含總圖 (49)
- 01法句經總圖 (7)
- 02俱舍論總圖 (9)
- 03禪經總圖 (6)
- 04心理學 (12)
- 上課概論 (57)
- 大毘婆沙論 (2)
- 大乘經 (34)
- 大乘論 (29)
- 大般若經 (29)
- 大般涅槃經 (1)
- 大寶積經 (16)
- 中阿含 (36)
- 古德 (2)
- 正法念處經 (72)
- 阿毘達磨 (21)
- 現觀莊嚴論 (40)
- 無說而說 (12)
- 集論 (46)
- 楞伽經 (6)
- 瑜珈論 (9)
- 解深密經 (3)
- 對比 (1)
- 維摩詰所說經 (20)
- 雜阿含 (207)
- 雜阿含圖 (67)
- akṣayamatinirdeśasūtra (34)
- dia (2)
- ubuntu (2)
2019年7月30日 星期二
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
問:尊者!有幾法?若人捨身時,彼身屍臥地,,棄於丘塜間,,無心如木石。
答言:長者!壽暖及與識,捨身時俱捨,彼身棄塜間,,無心如木石。
復問:尊者!若死、若入滅盡正受,有差別不?
答:捨於壽暖,諸根悉壞,身命分離,是名為死。滅盡定者,身、口、意行滅,不捨壽命,不離於暖,諸根不壞,身命相屬,此則命終、入滅正受差別之相。
---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
1.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意者依何住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意者依壽,依壽住。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2.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者依何住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者依暖,依暖住。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3.復問曰:賢者拘絺羅!壽及暖,此二法為合為別?此二法可得別施設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壽及暖,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所以者何?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猶如因油因炷,故得燃燈,彼中因[火*僉]故有光,因光故有[火*僉],若無[火*僉]者則無光,無光者則無[火*僉]。如是因壽故有暖,因暖故有壽,若無壽者則無暖,無暖者則無壽。是故此二法合不別,此二法不可別施設。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4.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云何為三?一者壽,二者暖,三者識。此三法生身死已,身棄塚間,如木無情。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死及入滅盡定者,有何差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死者壽命滅訖,溫暖已去,諸根敗壞。比丘入滅盡定者,壽不滅訖,暖亦不去,
諸根不敗壞。死及入滅盡定者,是謂差別。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何等為修力?
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如四念處,如是修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道、四法句、止觀,亦如是說。
---
法蘊足論卷第八
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應脩法。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善、不善法,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
何等為覺力?於善、不善法如實知,有罪、無罪,習近、不習近,卑法、勝法,黑法、白法,有分別法、無分別法,緣起法、非緣起法如實知,是名覺力。
---
法蘊足論卷第八
云何擇法覺支?
云何擇法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能如實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法,應脩、不應脩法,下劣、勝妙法,黑、白法,有敵對法,緣生法。
1.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能如實知善、不善法者,云何善法?謂善身語業、善心心所法、善心不相應行及擇滅,是名善法。云何不善法?謂不善身語業、不善心心所法、不善心不相應行,是名不善法。彼於如是善不善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善不善法。
2.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者,云何有罪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是名有罪法。云何無罪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是名無罪法。彼於如是有罪、無罪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罪無罪法。
3.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者,云何應脩法?謂三妙行、三善根、十善業道、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恭敬聽聞、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曾不睡眠勤脩諸善,是名應脩法。復次四念住、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支聖道、四正行、四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亦名應脩法。云何不應脩法?謂三惡行、三不善根、十不善業道、親近不善士、聽聞不正法、不如理作意、行非法行、不恭敬聽、不恭敬問、不密護根門、飲食不知量、初夜後夜常習睡眠不勤脩善,是名不應脩法。彼於如是應脩不應脩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應脩不應脩法。
4.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者,云何下劣法,謂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是名下劣法。云何勝妙法?謂諸善法及無覆無記,是名勝妙法。彼於如是下劣勝妙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下劣勝妙法。
5.能如實知黑、白法
能如實知黑、白法者,云何黑白法?謂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無罪法名白,不應脩法名黑,應脩法名白,下劣法名黑,勝妙法名白,是名黑、白法。彼於如是黑、白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黑、白法。
6.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能如實知有敵對法者,云何有敵對法?謂貪、無貪互相敵對,瞋、無瞋互相敵對,癡、無癡互相敵對,是名有敵對法。彼於如是有敵對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有敵對法。
7.能如實知緣生法
能如實知緣生法者,云何緣生法?謂緣起法及緣已生法,總名緣生法。彼於如是緣生法,以如實正慧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審諦伺察,是名能如實知緣生法。彼如實知善、不善法,廣說乃至緣生法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極簡擇、最極簡擇、解了、等了、近了、機黠、通達、審察、聰叡、覺明、慧行、毘鉢舍那,總名為慧,亦名慧根、亦名慧力、亦名擇法覺支、亦名正見,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於諸行中深見過患,於永涅槃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於法簡擇乃至毘鉢舍那,是名擇法覺支。
身行、口行、意行
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所,禮諸上座已,詣尊者伽摩比丘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伽摩比丘:「所謂行者,云何名行?」
伽摩比丘言:「行者,謂三行,身行、口行、意行。」
復問:「云何身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
答言:「長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
復問:「何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名為口行?想、思名為意行?」答:「長者!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屬於身、依身轉,是故出息、入息名為身行。有覺、有觀故則口語,是故有覺、有觀是口行。想、思是意行,依於心、屬於心、依心轉,是故想、思是意行。」
復問:「尊者!覺、觀已,發口語,是覺、觀名為口行。想、思是心數法,依於心、屬於心想轉,是故想、思名為意行。」
---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二十七
1.身行、口行、意行地。
1)云何身行?謂出入息,是名身行。
2)云何口行?謂覺、觀,是名口行。
3)云何意行?謂想、思,是名意行。
2.地
1)身行地,從有出入息身乃至第四禪,是名身行地。
云何非身行地?從非出入息身、第四禪若過,是名非身行地。
2)云何口行地?欲界意識、若色界不定、若初禪及初禪間,是名口行地。云何非口行地?五識身、若二禪若過,是名非口行地。
3)云何意行地?除二定及一生,若餘處,是名意行地。云何非意行地?二定及一生,是名非意行地。
3.生與滅
1)身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非出入息身至有出入息身、若於第四禪起,於此處身行生不滅。
2)身行於何處滅不生?從出入息身至非出入息身、若入第四禪,於此處身行滅不生。
3)身行於何處生滅?若有出入息處,於此處身行生滅。
4)身行於何處行不生不滅?於非出入息身中、若第四禪若過,是名身行不生不滅。
5)口行於何處生不滅?從離五識身至意識、從第二禪起,於此處口行生不滅。
6)口行於何處滅不生?從離意識至五識身、若入第二禪,於此處口行滅不生。
7)口行於何處生滅?若有覺觀處,於此處口行生滅。
8)口行於何處不生不滅?於五識身中若第二禪若過,於此處口行不生不滅。
9)意行於何處生不滅?於二定起、若一生處命終,於此處意行生不滅。
10)意行於何處滅不生?若入二定及一生處,於此處意行滅不生。
11)意行於何處生滅?若意行,於此處意行生滅。
12)意行於何處不生不滅?若於二定至一生處是,於此處意行不生不滅。
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
世尊告諸比丘:我本未覺無上正盡覺時,作如是念:我寧可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於後時,便別諸念作二分,欲念、恚念、害念作一分,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復作一分。我如是行,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生欲念,我即覺生欲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復生恚念、害念,我即覺生恚念、害念,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覺自害、害他、二俱害,滅慧、多煩勞、不得涅槃,便速滅。
---
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四
如契經說: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廣分別契經義故,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未證得三菩提時,或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起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便作是念:若起欲尋、恚尋、害尋,或自害,或害他,或俱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分別其義。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1.云何欲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此中身勞等,顯欲尋等流果貪、瞋、癡等,能驅役故。令身、心勞,如熾火故。能燒身心,令熱、令燋。當受長夜等,顯欲尋異熟果,當受惡趣非愛果故。
2.云何欲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觀視他妻。彼夫見已,心生瞋忿,結恨愁惱。如是害他。問:觀他妻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答:觀視過輕,其夫未能現加辱害,是故不說。
3.云何欲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貪纏故,污奪他妻。彼夫覺已,遂於其妻,及於其人,打縛斷命,或奪財寶,如是俱害。
問:彼夫害他,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
答:彼人現世,不遭罪罰,反被稱譽,是故不說。
復次,夫亦是他,故名俱害。
4.云何恚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
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
此中二果,如前應知。
5.云何恚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如是害他。
問:斷他命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
答:斷賊命等,現無責罰,更被稱譽,是故不說。
6.云何恚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瞋纏故,斷害他命。亦復被他,斷害其命,如是俱害。
問:殺能害者,亦招苦果,應名三害,何以稱俱?
答:誅害他者,世共稱譽,現無罪苦,是故不說。
復次,彼亦是他,故名俱害。
7.云何害尋自害?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身勞、心勞,身燒、心燒,身熱、心熱,身焦、心
焦。復由此緣,當受長夜,非愛、非樂、非喜、非悅諸異熟果,如是自害。
此中二果,如前應知。
8.云何害尋害他?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如是害他。
問:打縛他者,亦招苦果,應名俱害。何故說此唯是害他?
答:打縛惡人,世同稱讚,現不招苦,是故不說。
9.云何害尋俱害?
答:如有一類,起害纏故,打縛於他。亦復被他之所打縛,如是俱害。
此中問答,如前應知。
10.問:此三惡尋,以何為自性?
答:欲尋以欲界五部六識身俱貪相應尋為自性。恚尋亦以五部六識身俱瞋相應尋為自性。
11.害尋,
1)有說:即瞋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瞋故。
問:若爾,恚尋、害尋有何差別?
答:瞋有二種:一、欲斷眾生命。二、欲打縛眾生。前名為恚,後名為害。
復次,瞋有二種:一、於應瞋處起。二、於不應瞋處起。前名為恚,後名為害。彼二相應尋,名恚尋、害尋,故有差別。
2)有說:害尋無明一分相應尋為自性,害即無明故。
如施設論說:何緣故癡增?謂於害界、害想、害尋,若習、若修、若多所作,彼相應尋名為害尋。
3)評曰:應作是說:有別心所說名為害,非瞋,非無明,非隨眠。自性是瞋所引,是瞋等流隨,瞋後起,名煩惱垢。唯修所斷意識相應。此相應尋是害尋自性。此三不善故名惡尋。
12.復次,有三善尋:一、出離尋。二、無恚尋。三、無害尋。
1)問:此三善尋以何為自性;
答:皆以一切善心相應尋為自性,謂三惡尋一一別起,自性各異。非與一切不善心俱。此三善尋,無別自性,皆與一切善心相應。
2)問:若爾,此三有何差別?
答:自性無別,而義有異。是三惡尋近對治故,謂諸善尋違欲尋故,名出離尋。違恚尋故,名無恚尋。違害尋故,名無害尋。如契經說:我未證得三菩提時,雖起欲尋、恚尋、害尋而不放逸。
3)問:菩薩爾時,若不放逸,如何猶起此三惡尋?
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菩薩雖起此三惡尋,而勤修善,名不放逸。
復次,雖起惡尋,而速能覺知是不善,名不放逸。
復次,雖起即能厭棄吐捨,名不放逸。
復次,暫起便能修彼對治,名不放逸。
復次,起已即能斷因缺依,了知境過,名不放逸。
復次,三因緣故,煩惱現前。一、由因力。二、境界力。三、加行力。菩薩起此三不善尋,但由因力,能伏餘二,名不放逸。
大德說曰:菩薩雖起速能伏除,如一渧水墮熱鐵上,名不放逸。
脇尊者曰:起已速捨,如救頭然,名不放逸。
4)問:菩薩何處起三惡尋?
4.1)脇尊者曰:由因力故,隨處而起,不勞定責。如盲顛蹶,愚者昏迷。隨至皆然,何定處所?
4.2)有作是說:菩薩棄捨轉輪王位,踰城出家,求無上覺。尋訪師友,至王舍城。於日初分,入城乞食。百千眾生圍遶瞻仰,禮拜讚歎,心無厭足。菩薩於彼初起欲尋,眾圍遶故,妨廢乞食,飢火所惱,復起恚尋。瞋心漸歇,害尋復起。須臾覺察,生重慚愧。
4.3)有餘師說:菩薩棄捨劫比羅城,依空閑林,求無上覺。父王遂遣釋種五人,隨逐侍衛。於中有執樂行得淨,初見菩薩修苦行時,即便捨去。中復有執苦行得淨,後見菩薩捨苦行時亦復辭去。時有難陀、難陀跋羅二梵志女。因獻乳糜,見無侍者,遂住供給。女手柔軟,摩觸菩薩。菩薩於彼便起欲尋,即生念言:先吾左右不棄我者,豈有女人得近於我,遂於左右復起恚尋。瞋心稍歇,害尋復起。便自覺悟,生大慚愧。
4.4)或有說者:菩薩未出家時,父王淨飯為娉五百玉女以為妃娣,娛樂菩薩不令出家。菩薩捨之,而出家已。諸王遣使,索女還國。淨飯王曰:我子出家,心甚憂惱。見其妃娣,時用慰懷。今者未能放其還國,諸王聞已,各生忿恚。共發兵戈,來相征罰。父王憂怖,遣告菩薩:吾今坐汝,致此怨讎。有說:天神來告菩薩。菩薩聞已,於父王所先發欲尋,於五百王恚尋,次起於其軍眾復起害尋。少時覺察,深生慚愧。
4.5)復有說者:菩薩出家修苦行時,憶昔所受五欲樂事,起於欲尋。後聞天壽亂己宮室,復起恚尋。於彼媒媾,復起害尋。須臾覺悟,生大慚愧。
4.6)或復有說:菩薩六年修苦行時,惡魔隨逐,欲作留難。或時示現可愛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欲尋。或時示現可畏色像,菩薩於彼發起恚尋。或時示現侮弄色像,菩薩於彼發起害尋。少時追悔,深起慚愧。
4.7)尊者妙音作如是說:菩薩先以欲界聞思所生二慧伏諸煩惱,愛此慧故發起欲尋。須臾覺此是煩惱增惡此故,發起恚尋。漸復歇薄,發起害尋。於後覺知,深生慚愧。
4.8)大德說曰:菩薩昔居菩提樹下,初夜魔女來相媚亂,爾時菩薩暫起欲尋。中夜魔軍總來逼惱菩薩,於彼暫起恚尋,漸復歇薄,復起害尋。須臾覺察,即入慈定,令魔兵眾,摧敗墮落。
13.如契經說:菩薩起此三惡尋已,便自了知此能自害、害他、俱害。
問:云何菩薩所起欲尋、恚尋、害尋能為三害?
1)答:雖無害用,而依相說,惡尋必有三害相故。
2)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遠,故名自害。利他事遠,故名害他。俱利事遠,故名俱害。
3)復次,惡尋起時,自利事壞,故名自害。利他事壞,故名害他。俱利事壞,故名俱害。
4)復次,惡尋起時,自利心息,故名自害。利他心息,故名害他。俱利心息,故名俱害。
5)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取果、與果,故名自害。令諸施主雖施四事,而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6)復次,惡尋起時,於自相續,生自性愚,及所緣愚,故名自害。令他施主施無大果,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7)復次,惡尋起時,染自相續,故名自害。染他相續,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8)復次,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賢聖樂,故名自害。亦令他離,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9)尊者世友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離繫果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離繫果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0)尊者妙音說曰:惡尋起時,令自相續勝功德遠,故名自害。令所化者勝功德遠,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1)大德說曰:惡尋起時,令一切智、一切種智不能速證,故名自害。令所化者不疾得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2)脇尊者曰:惡尋起時,身心熱惱,故名自害。失所化益,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3)尊者覺天說曰:惡尋起時,身心不適,故名自害。天神訶責,故名害他。即總此二,名為俱害。
14.如契經說:佛告苾芻:我初成佛,多起二尋,謂安隱尋及遠離尋。
問:此二尋以何為自性?
1)答:安隱尋,以出離尋為自性。遠離尋,以無恚、害尋為自性。有說翻此。
2)復次,安隱尋對治欲尋。遠離尋對治恚、害尋。有說翻此。
3)復次,安隱尋無貪善根相應。遠離尋無瞋癡善根相應。有說翻此。
4)復次,安隱尋對治貪相應尋。遠離尋對治瞋癡相應尋。有說翻此。
5)復次,安隱尋慈悲相應。遠離尋喜捨相應。有說翻此。
6)復次,安隱尋苦集智相應。遠離尋滅道智相應。有說翻此。
7)復次,安隱尋空及苦集無願三摩地俱。遠離尋無相及道無願三摩地俱。有說翻此。
8)尊者妙音說曰: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安隱尋。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遠離尋。
9)尊者覺天說曰: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安隱尋。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遠離尋。
10)大德說曰: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遠離尋。
11)脇尊者曰: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遠離尋。
12)尊者世友說曰:無邊憐慜意樂所起名安隱尋。無邊調善意樂所起名遠離尋。
15.問:何故初成佛已,多分起此二尋?
答:由此二尋,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行者及淨道故。
復次,為對治昔在家時受欲樂故,初成佛已多起遠離尋。為對治修苦行時,無利苦故,初成佛已起安隱尋。
復次,初成佛已,慶自德故多起安隱尋。欲度他故,多起遠離尋。
---
大毘婆沙論卷第四十八
1.能障通慧、菩提、涅槃,故名為蓋。...
2.能滅慧故說名為蓋。...問:因論生論,蓋能總滅有為善法,何故但說蓋滅慧耶?答:以慧勝故,但說滅慧。即總說滅有為善法,勝尚能滅,況餘劣者。如人能伏千人敵者。諸餘劣者豈不能伏。...
3.蓋能障礙三界離染、四沙門果、九遍知道。...
4.蓋能障礙定及定果。...
5.蓋能障礙三道、三根、三種律儀、三種菩提、三慧、三蘊、三學、三修、三淨。...
三道者,謂見道、修道、無學道。
三根者,謂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三種律儀者,謂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無漏律儀。
三種菩提者,謂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三慧者,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三蘊者,謂戒蘊、定蘊、慧蘊。三學、三修、三淨亦爾。
6.障善法聚故名為蓋。由此蓋者唯是不善。如契經說善法聚者,謂四念住。近障此者,謂惡法聚。惡法聚者,即是五蓋。
十二時
夜半子。夜半子。眾生重重縈俗事。不能憚定自觀心,何日得悟真如理。
豪強富貴暫時間,究竟終歸不免死。非論我輩是凡夫,自古君王亦如此。
雞鳴丑。雞鳴丑。不分年紀侵蒲柳。忽然明鏡照用看,頓覺紅顏不如舊。
頭鬢蒼茫面復皺,眼暗匡量漸加愁。不覺無常日夜催,即看強梁那可久。
平旦寅。平旦寅。智惠莫與色為親。斷除三障及三業,遠離六賊及六塵。
金玉滿室非是寶,忍辱最是無價珍。男子女人行此事,不染生死免沉淪。
日出卯。日出卯。濁惡世界多煩惱。欲得當來證果因,棄舍榮華急修道。
隨時麻褐且充體,錦鋪羅衣莫將好。如來尚自入涅,凡夫宿業誰能保。
食時辰。食時辰。六賊輪回不識珍。自恨長生閻浮提,恆為怨魔會須勤。
眾生在俗須眼利,莫著沉淪守迷津。跋提河邊洗罪垢,菩提樹下證成真。
隅中巳。隅中巳。所恨流浪俱生死。法船雖達涅槃城,二鼠四蛇從后至。
人身猶如水上泡,無常煞鬼忽然至。三日病臥死臨頭,善惡二業終難避。
正南午。正南午。人命猶如草頭露。火急努力勤修補,第一莫貪自迷誤。
閻羅伺命難求囑,積寶凌天無用處。若其放慢似尋常,曆劫哀哉自身苦。
日失未。日失未。眾生稟性惟求利。孰知猛火逼燃來,不解將身遠相避。
無心讀誦大乘經,執著慳貪懷思意。一朝無常死王催,騰身直入鑊湯里。
晡時申。晡時申。慈悲喜舍最為真。被他打罵恆忍辱,當來獲得菩提因。
皮骨肉體終莫惜,法水時時得潤身。一切煩惱漸輕微,解脫逍遙出六塵。
日入酉。日入酉。觀看榮華實不久。劫石尚自化為塵。富貴那能得長壽。
愚人不悟守迷津,專愛殺生并好酒。無常不肯與人期,地獄刀山長劫受。
黃昏戌。黃昏戌。冥路幽深暗如漆。牛頭獄卒把鐵杈。罪人一入無時出。
智者聞聲心膽驚,行人思量莫論失。欲得當來避險路,勤修般若波羅蜜。
人定亥。人定亥。罪福總是天曹配。善因惡業自相隨,臨渴掘井終難悔。
榮華恰似風中燭,眼里貪色大痴昧。一朝冷落臥黃沙,百年富貴知何在。
《禪門十二時》
1 夜半子,臨睡還須去。端坐正觀心,濟卻無明蔽。
2 雞鳴丑,摘木看窗牖。明來暗自知,佛性心中有。
3 平旦寅,發意斷貪■。莫令心散亂,虛度一生身。
4 日出卯,取鏡當心照。情知內外空,更莫生煩惱。
5 食時辰,努力早出塵。莫念時時苦,早取涅饕頡
6 隅中已。火宅難歸止。互在敗壞身,漂流生死海。
7 正南午,四大無梁柱。須知寡合身,萬佛皆為主。
8 日昃未,造罪相連累。無常念念至,徒榮漫破費。
9 晡時申,修見未來因。念身不久住,終歸一微塵。
10 日入酉,觀身知不久。念念不離心,數珠互在手。
11 黃昏戌,歸依須暗室。罪垢亦未知,何時見慧日。
12 人定亥,吾今早欲悔。驅驅不暫停,萬物皆失壞。
天下傳孝十二時
平旦寅,叉手堂前諮二親。耶娘約束須領受,檢校好惡莫生嗔。
日出卯,情知耶娘漸覺老。子父恩深沒多時,遞戶相勸須行孝。
食時辰,尊重耶娘生爾身。未曾孝養歸泉路,來報生中不可論。
隅中巳,耶娘漸覺無牙齒。起坐力弱須人扶,飲食吃得些些子。
正南午,董永賣身葬父母。天下流傳孝順名,感得織女來相助。
日昃未,入門莫取外婿意。六親破卻不須論,兄弟惜他斷卻義。
晡時申,孝養父母莫生嗔。第一溫言不可得,處分小語過於珍。
日入酉,父母在堂少飲酒。阿闍世王不是人,殺父害母生禽獸。
黃昏戌,五擿之人何處出?空里喚向百街頭,惡業牽將不揀足。
人定亥,世間父子相憐愛。憐愛亦得沒多時,不保明朝阿誰在。
夜半子,獨坐思維一段事。縱然妻子三五房,無常到來不免死。
雞鳴丑,敗壞之身應不久。縱然子孫滿堂前,但是恩愛非前后。
2019年7月27日 星期六
十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
雜阿含747經
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得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雜阿含1034經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
http://yathasukha.blogspot.com/2012/08/747.html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何謂五起解脫法?如世尊說:五法親近多修學已得解脫。何謂五?如比丘觀身不淨想、觀食不淨想、觀諸行無常想、觀世不樂想、觀身死想。如是五法,親近多修學,能得解脫,是名五起解脫法。
---
何謂六明分法?如世尊說:六法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何謂六?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
1.何謂無常想明分法?如比丘,或樹下露處作是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若如是五受陰觀無常行,如世尊說有為法三相:生、住、滅。如是比丘思惟生住滅,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想。親近多修學,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想明分法。
2.何謂無常苦想明分?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則是苦。如是五受陰觀苦行。如世尊說若色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若受想行識生住即是生苦,有病有老死。復次如世尊說三苦:行苦、苦苦、變易苦。
1)何謂行苦?五受陰行自性苦、形式苦、自相苦,是名行苦。
2)何謂苦苦?五受陰行自性苦,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因痰癊、因風、因過力、因他惱、因時變、因諸大相違、因食飲不消、因宿業報、因諸大不調生病,生眼病、耳鼻舌身病,生頭痛面痛、口齒咽痛、胸痛病,生蛇身病、呼嗐痛、謦欬病、嘔吐病,生絞病、身熱腹痛病,生癬胞疥瘙、微風侵婬瘡癰蛆、白癩乾枯癲狂病,生痔病[病-丙+帶]下赤腫虫食病等,蚤螕虱蚊虻蟻子,此身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如人癰腫上生毒腫,五受陰行性苦亦如是,生等生、起等起、出等出,具足成就生種種病,因熱生病乃至一毛處無不有虫,是名苦苦。
3)何謂變易苦?如五受陰行,轉變衰熟、壞敗盡滅、終沒離滅,是名變易苦。如比丘於彼行苦、苦苦、變易苦,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苦、思惟受想行識苦。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無常苦想明分法。
3.何謂苦無我想明分法?如比丘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色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無我;受想行識無常,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若於此想五受陰觀無我行,如世尊說色無我。色若是我,色應不受苦患、色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以色非我故,色受苦患、色不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受想行識無我。受想行識若是我,識不應受苦患,識應得自在:如是有、如是非有。如比丘如是調心修令柔軟,柔軟已思惟: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苦無我想明分法。
4.何謂食不淨想明分法?何等食?食有四種,謂摶食、觸食、思食、識食。如世尊說:眾生有四種食。食此食,能令眾生住、能令陰和合、能有利益。何等四?一謂摶食;二、觸食;三、思食;四、識食。
1)何等謂摶食?摶食有二種:麁、細。
1.1)何謂麁?除天淨食、天香食,除衣服澡浴調身食,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
1.2)何謂細摶食?天淨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復次麁摶食,除天香食、除衣服澡浴食,若餘摶食,是名麁摶食。復次細摶食,天香食、衣服澡浴調身食,是名細摶食。
2)何謂觸食?六觸:眼觸、耳鼻舌身意觸,是名觸食。
3)何謂思食?六思身:色思、聲香味觸法思,是名六思身,是名思食。
4)何謂識食?六識身: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是名六識身,是名識食。
5)摶食,或是食、或非食。觸、思、識食,或是食、或非食。
5.1)何謂摶食是食?若緣摶食,得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摶食食。
5.2)云何摶食非食?若緣摶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摶食非食。
5.3)何謂觸、思、識食是食?若緣識食,諸根增長、不損壞、不減壽,是名識食是食。
5.4)何謂識食非食?若緣識食,諸根不增長、損壞、減壽,是名識食非食。比丘受摶食,如食子肉,觀不淨想。觸思識食,有解射想,思惟滅依離欲染。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食不淨想明分法。
5.何謂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如比丘,於一切世間厭離不樂,地獄世、畜生世、餓鬼世、人世、天世、眾生世、行世,厭離不樂。如比丘,於此世間有取心者必執所見。如比丘,斷離不受如是諸見。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名一切世間不樂想明分法。
6.何謂死想明分法?如比丘或在樹下露處,如是思惟:我是死法,有死過患。若餘眾生,亦有死法,有死過患。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及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得名眾生者,皆有死法,有死過患。比丘思惟陰壞捨身憶念死。比丘思惟死、知死、解死、覺死。如行人若想憶想,是名死想。親近多修學已,生明得明得明分,能令明廣大,是謂死想明分法。是名六明分法。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六
何謂七?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1.謂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不展,當漸漸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不淨想,令欲心退沒不展,後便消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不淨想,心於欲想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不淨想,於欲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不淨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行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第十七
2.如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食不淨想,於揣食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令揣食淨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心於揣食猶生津漏,如本無異,心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揣食不淨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揣食不淨想,於揣食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揣食不淨想、我有增益於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揣食不淨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3.如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滅。比丘如是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令世間種種想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世間種種想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一切世間不樂想,於世間種種想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一切世間不樂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一切世間不樂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4.如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未斷。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死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修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
3)如比丘,心知分別死想,倚恃命根而自貢高,以命根決定堪忍常住,心貪著命根,如是盡斷無餘。如比丘如實自知,我已修死想、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如是比丘有正智。死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5.如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如筋、如鳥羽、如頭羅草投於火中燋捲不展,後便消盡。比丘如是,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退沒不進,漸當除盡,背捨厭離已正住。
2)如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猶生津漏,如本無異,不背捨、不厭離、不正住。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
3)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想,於利養名譽恭敬心不生津漏,於本有異,背捨厭離正住。比丘如實正知,我已修無常想、我有增益異名色、我得修果報,比丘有正智。無常想,親近多修學,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6.如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因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懈怠窳惰、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刀觀無常苦想。
2)比丘或有心知分別無常苦想,於窳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不生恐怖大畏切逼想,非如臨死舉刀。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無常苦想、我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
3)如比丘,心知分別則無常苦想,於窳惰懈怠、不信、放逸不勤不觀等,生恐怖大畏切逼想,如臨死舉刀觀無常苦想。如比丘如實正知,我以修無常苦想、我增益異名色、我得果報,此比丘有正智。無常苦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
7.如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何緣故作是說?
1)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比丘,或有心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猶不離不寂靜不解脫。如比丘如實自知,我便為未修苦無我想、未增益異名色、我未得修果報,如是比丘如實自知。如比丘,心知分別苦無我想,於諸有識身及諸外物,計我我所、生憍慢等,心俱離寂靜正解脫。如是比丘如實知,我已修苦無我想、我增益異名色、得修果報,此比丘有正智。苦無我想,親近多修學已,得大果報、得大功德、得至甘露,以是因緣故說。是名七想。
---
何謂九想?不淨想、食厭離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是名九想。
何謂十想?不淨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樂想、死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斷想、離欲想、滅想,是名十想。
---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四
1.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能修十想,當知是人能得涅槃。云何為十?一者、無常想,二者、苦想,三者、無我想,四者、厭離食想,五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者、死想,七者、多過罪想,八者、離想,九者、滅想,十者、無愛想。
2.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習如是十種想者,是人畢竟定得涅槃。不隨他心,自能分別善、不善等,是名真實稱比丘義乃至得稱優婆夷義。
3.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名為菩薩乃至優婆夷等修無常想?善男子!菩薩二種:一、初發心,二、已行道。無常想者亦復二種:一、麁,二、細。
4.初心菩薩觀無常想時作是思惟:世間之物凡有二種:一、內,二、外。
1)如是內物無常、變異,我見生時、小時、大時、壯時、老時、死時,是諸時節各各不同,是故當知內物無常。
2)復作是念:我見眾生或有肥鮮,具足色、力,去來、進止自在無礙;或見病苦,色力毀悴,顏貌羸損,不得自在;或見財富庫藏盈溢;或見貧窮,觸事斯乏;或見成就無量功德;或見具足無量惡法。是故定知內法無常。
3)復觀外法:子時、牙時、莖時、葉時、花時、果時,如是諸時各各不同。如是外法或有具足、或不具足,是故當知一切外物定是無常。
4)既觀見法是無常已,復觀聞法:我聞諸天具足成就極妙快樂,神通自在,亦有五相。是故當知即是無常。
5)復聞劫初有諸眾生各各具足上妙功德,身光自照,不假日月。無常力故,光滅德損。
6)復聞昔有轉輪聖王統四天下,成就七寶,得大自在,而不能壞無常之相。』
7)復觀大地:往昔之時安處布置無量眾生,間無空處如車輪許,具足生長一切妙藥,叢林、樹木、果實滋茂。眾生薄福,令此大地無復勢力,所生之物遂成虛耗。是故當知:內、外之法一切無常。是則名為麁無常也。
5.既觀麁已,次觀細者。云何名細?菩薩摩訶薩觀於一切內外之物乃至微塵,在未來時已是無常。何以故?具足成就破壞相故。
1)若未來色非無常者,不得言色有十時差別。云何為十?一者、膜時,二者、泡時,三者、胞時,四者、肉團時,五者、肢時,六者、嬰孩時,七者、童子時,八者、少年時,九者、盛壯時,十者、衰老時。
2)菩薩觀膜:若非無常,不應至胞;乃至盛壯非無常者,終不至老。
3)若是諸時非念念滅終不漸長,應當一時成長具足。無是事故,是故當知定有念念微細無常。
4)復見有人諸根具足,顏色暐曄,後見枯悴,復作是念:是人定有念念無常。
5)復觀四大及四威儀。
6)復觀內外各二苦因:飢、渴、寒、熱。
7)復觀是四,若無念念微細無常,亦不得說如是四苦。若有菩薩能作是念,是名菩薩觀細無常。
6.如內、外色,心法亦爾。何以故?行六處故。行六處時,或生喜心、或生瞋心、或生愛心、或生念心,展轉異生,不得一種。是故當知:一切色法及非色法悉是無常。善男子!菩薩若能於一念中見一切法生滅無常,是名菩薩具無常想。善男子!智者修習無常想已,遠離常慢、常倒、想倒。
7.次修苦想:何因緣故有如是苦?深知是苦因於無常,因無常故,受生、老、病、死。生、老、病、死因緣故,名為無常。無常因緣故,受內、外苦,飢、渴、寒、熱、鞭打、罵辱,如是等苦皆因無常。復次,智者深觀此身即無常器,是器即苦;以器苦故,所受盛法亦復是苦。
8.善男子!智者復觀:生即是苦、滅即是苦。苦生、滅故,即是無常,非我、我所。修無我想。
1)智者復觀:苦即無常、無常即苦。若苦無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苦非是我,無常亦爾。如是,五陰亦苦、無常。眾生云何說言有我?
2)復次,觀一切法有異和合,不從一和合生一切法、亦非一法是一切和合果。一切和合皆無自性,亦無一性、亦無異性、亦無物性、亦無自在。諸法若有如是等相,智者云何說言有我?
3)復作是念:一切法中無有一法能為作者。若使一法不能作者,眾法和合亦不能作。一切諸法性終不能獨生獨滅,和合故滅、和合故生。是法生已,眾生倒想,言是和合、從和合生。眾生想倒,無有真實,云何而有真實我耶?』是故,智者觀於無我。
4)又復諦觀:何因緣故眾生說我?是我若有,應一?應多?我若一者,云何而有剎利、婆羅門、毘舍、首陀,人、天、地獄、餓鬼、畜生,大、小、老、壯?是故,知我非是一也。我若多者,云何說言眾生我者是一、是遍,無有邊際?若一、若多,二俱無我。
9.智者如是觀無我已,次復觀於厭離食想,
1)作是念言:若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云何為食起身、口、意三種惡業?若有眾生為貪食故起身、口、意三種惡業,所得財物眾皆共之,後受苦果無共分者。善男子!智者復觀:一切眾生為飲食故身、心受苦,若從眾苦而得食者,我當云何於是食中而生貪著?是故,於食不生貪心。
2)復次,智者當觀:因於飲食,身得增長。我今出家,受戒修道,為欲捨身。今貪此食,云何當得捨此身耶?如是觀已,雖復受食,猶如曠野食其子肉,其心厭惡,都不甘樂。深觀摶食有如是過,次觀觸食如被剝牛為無量虫之所唼食、次觀思食如大火聚、識食猶如三百鑽矛。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四食已,於食終不生貪樂想。若猶生貪,當觀不淨。何以故?為離食愛故。於一切食善能分別不淨之想,隨諸不淨令與相似。如是觀已,若得好食及以惡食,受時猶如塗癰瘡藥,終不生於貪愛之心。善男子!智者若能如是觀者,是名成就厭離食想。
3)迦葉菩薩言:世尊!智者觀食作不淨想,為是實觀、虛解觀耶?若是實觀,所觀之食實非不淨;若是虛解,是法云何名為善想?佛言:善男子!如是觀者,亦是實觀、亦是虛解。能壞貪食,故名為實;非虫見虫,故名虛解。善男子!一切有漏皆名為虛,亦能得實。
4)善男子!若有比丘發心乞食,預作是念:我當乞食,願得好者,莫得麁惡;願必多得,莫令尠少;亦願速得,莫令遲晚。如是比丘不名於食得厭離想,所修善法日夜衰耗,不善之法漸當增長。善男子!若有比丘欲乞食時先當願言:令諸乞者悉得飽滿,其施食者得無量福。我若得食,為療毒身,修習善法,利益施主。作是願時,所修善法日夜增長,不善之法漸當消滅。善男子!若有比丘能如是修,當知是人不空食於國中信施。
10.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
1)作是念言: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兕、豺、狼、象、馬、牛、驢。
2)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
4)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
5)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1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
1)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讎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12.智者具足如上六想,即七想因。何等名七?一者、常修想,二者、樂修想,三者、無瞋想,四者、無妬想,五者、善願想,六者、無慢想,七者、三昧自在想。善男子!若有比丘具足七想,是名沙門、名婆羅門、是名寂靜、是名淨潔、是名解脫、是名智者、是名正見、名到彼岸、名大醫王、是大商主、是名善解如來祕密,亦知諸佛七種之語,名正見知,斷七種語中所生疑網。善男子!若人具足如上六想,當知是人能呵三界、遠離三界、滅除三界,於三界中不生愛著,是名智者具足十想。若有比丘具是十想,即得稱可沙門之相。
雜阿含747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云何比丘修無常想,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無常想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乃至修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一一經如上說。
1.「修」:復次、二十一種想俱行修諸覺支者,當知略由二因緣故:一、據相應俱行義,二、據無間俱行義。無常等想俱行修,乃至死想俱行修者,據相應義。不淨等想俱行修,乃至觀空想俱行修者,據無間義。悲等俱行修,應知亦爾。又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行中,諸行愛染,若嬾墮、懈怠,若薩迦耶見,雖已斷滅,習氣隨縛,我慢現行。若貪味愛,若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若有所餘煩惱隨眠,若希求利養,若希求活命,若諸欲愛,若諸有愛,若隨虛妄分別所起四種欲貪:一、美色貪,二、形貌貪,三、細觸貪,四、承事貪。如是能令生起所有非理過患,及令其心越路而轉。對治彼故,隨其所應,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覺支差別。謂為對治四種障故,修無願行想,從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為欲對治一種障故,修空行想,苦、無我想。為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障故,修於三界無相行想。為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於諸欲中修過患想。為欲對治希求活命及有愛故,修習死想。為欲對治隨逐虛妄分別所起四欲貪故修不淨想為初,乃至觀空想為後。又此一切,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當知皆是不淨想攝。又於此中,青瘀想為初,膨脹想為後,對治美色貪;食噉想,分赤想,分散想,對治形貌貪;骸骨想,骨鎖想,對治細觸貪;觀無心識、空有尸想,對治承事貪。又於此中,修慈最極至遍淨等,如三摩呬多地應知其相。
2.「一切法」:復次、依修菩提分法增上,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由諸學及諸學果,攝一切法。云何諸學?謂三種學:一、增上戒,二、增上心,三、增上慧。云何學果?謂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果。當知此中一切法者,謂善法欲,清淨出家,為證涅槃,先受持戒,由是漸次,乃至獲得究竟涅槃,是故宣說一切諸法,欲為根本。又依淨戒,引求正法,攝受多聞;由聞正法增上力故,能速集證增語明觸,是故說彼以為觸集。又彼皆為流趣明觸所生諸受,乃至有餘依般涅槃界為其後際,為求安樂而發起故,此樂一向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學所攝法為受流趣。又彼為求所有明觸,及依明觸所生諸受,起聞、思、修所成作意,是故說彼為作意生。又於爾時,於四念住,由觀品念,以觀為依,與內心止為其增上,是故說彼念為增上。又念增上起奢摩他,與後聖諦現觀妙智為上首轉,是故說彼定為上首。又於聖諦,諸現觀中慧為最勝,謂能無餘永盡諸漏,是故說彼慧為最勝。又由一切漏永盡故,獲得究竟明觸生受俱行解脫。即此解脫,非由一切學所攝法數數隨得,唯由頓得,由此解脫,一切樂中為最第一,無罪性故,是故說彼即用解脫以為堅固。又彼如是善解脫心,若諸明觸所生受等,若學所攝所有諸法,并所依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任運自然究竟寂滅,是故說彼皆以涅槃為其後際。應知此中,欲為增上,受持淨戒,名增上戒學。依止觸、受增上心、慧,任持方便所有作意,若念、若定,并其加行,名增上心學。慧為最勝,名增上慧學。如是應知名為三學及彼依持。解脫堅固是有餘依般涅槃界第一學果,涅槃後際是無餘依般涅槃界第二學果。如是略說學及學果,攝一切法。又此諸學及諸學果,能證資糧,當知對治八種過患,修集九想。云何名為八種過患?所謂耽著利養恭敬,愛藏一切後有諸行,懈怠懶惰,薩迦耶見,貪著美味,於諸世間種種妙事欣、欲、貪愛,依止放逸惡行方便,依止邪願修習梵行。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3.隨順學法
云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違逆學法;對治彼故,應知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三者、嬾墮懈怠。四者、薩迦耶見。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六者、於諸世聞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此復云何?謂十一種。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解]什麼叫作隨順學法?順於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然後三學才能夠學的成功,所以也應該知道什麼叫作隨順學法。有十種法是不順於戒定慧的,想學習戒定慧它能作障礙,不順於學習聖道。若是能夠破壞十種違逆學法,就應該知道是十種隨順學法。云何十種違逆學法呢?
1)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
2)二者、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就是執著我、我所的這些諸行,就是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對這些事情執著,就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3)三者、懶墮懈怠。懈怠不肯努力,也是障礙修學戒定慧。
4)四者、薩迦耶見。有我見也障礙修學戒定慧。
5)五者、依於段食貪著美味。對於飲食特別執著,對於修學聖道也有障礙。
6)六者、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世間上,政治、經濟、法律各式各樣的學問,在佛法來說都是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這都是所思念的,發出來好樂心,那也不能修學聖道。
7)七者、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思惟諸法,諸法是瑜伽所緣境,裡面有很多的過患。瑜伽所有過患是甚麼事情呢?有十一種過患。
一、於諸諦、寶、蘊、業、果中猶預疑惑。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寶,就是佛法僧三寶。蘊,就是過去的五蘊、現在的五蘊、未來的五蘊。業,做善事,或者做罪過的事情,是屬於因,能招感果報的力量。果,就是妙行惡行所招感的果報。對於諦、寶、蘊、業、果中心裡面對於它疑惑,是真的嗎?不是真的嗎?不決定。迷惑這種道理不明白,猶豫猜度。這個也能障礙修學聖道。
二、樂修斷者身諸麤重。歡喜修學聖道斷煩惱的人,心裡面有這種意願,但是身體有很多粗重,也是障礙修行。甚麼叫作粗重呢?在白天的時候,常常、數數的親近邪惡的飲食。吃這種飲食身體就不調柔,身體不調柔,心裡受到生理影響,修止觀有困難。
三、有慢緩者,於修止觀過患作意惛沈睡眠,映蔽其心令心極略。就是這個人不精進,不能夠迅速的用功修行,總是拖延、緩慢。於修止觀過患作意,甚麼是止觀的過患應該作意的呢?就是歡喜睡覺,映蔽、覆藏修止觀的心。令心極略,略就是用心少。比如說要睡覺時候還沒有睡著,別的人說話是聽到,但是是沒有分別,就是用心少。不睡覺時候,誰說話立刻就分別,這就是用心多。極略,就是完全不知道。昏沈睡眠障礙心不能修止也不能修觀,所以昏沈睡眠是修止觀的過患。
四、太猛精進者身疲心惱。很精進、很勇猛的修行,但是精進的力量太過頭,身體疲勞,心理就苦惱。這時候又不能修行,也是障礙修止觀。
五、太劣精進者不得勝進善品衰退。不是那麼樣精進,但是又太劣。劣精進,就是少少的用功,這樣也不得勝進,就算有成就也會退掉。因為一向修止,智慧不開發,善法容易衰退。
六、於少利養名譽稱讚,隨一樂中深生欣喜。對於小小的利養、名譽、稱讚,或者在利養裡或者在名譽裡面,就是愛著這件事,深深的生歡喜。
七、掉舉不靜踊躍躁擾。坐下來老是想以前的如意事情,心裡面不寂靜,心裡很歡喜踴躍,但是躁動、擾亂,修學聖道也有困難。
八、於薩迦耶永滅涅槃而生驚恐。我、我所永滅,就是涅槃的境界,對於這件事心裡面有點恐怖,這人也不能修學聖道。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對於同人說話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自己應該有一個數量,不要超過。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就是在這方面特別的用心,發表的言論有過了頭。什麼地方過了頭呢?雖然同人說話是說的佛法,而歡喜折伏對方,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折伏人家,這件事是引起煩惱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煩惱。這件事對於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礙。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對於過去所經過的事情,所見、所聞、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是少數而是很多,一樣一樣的事情有多少類別,這些境界裡邊心馳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世間上各式各樣的事情,心裡面跑到那些境界裡邊散亂。這也妨礙自己修學佛法。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不應該思惟的境界,而勉強的沈下心來思惟那件事,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地方。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什麼是不應思處而彊沈思?不應思處略有六種,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的業、思議有情的果報、思議靜慮者的境界、思議諸佛、諸佛的境界。在二十五卷那裡邊說過。
8)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這個人奢摩他已經修行成功,已經獲得色界四禪,對於三昧樂,深深的引起愛著。這樣也障礙修學聖道。
9)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這位修行人歡喜證入無相定,離一切相,使令自己的心湛然寂靜而住。可是在一切有為法裡邊,隨順那件事,隨順那樣的相,而流動散亂其心,這樣也是障礙自己修行。
10)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在他的身接觸到特別苦惱的境界苦惱的感覺,乃至到奪命的苦受,就是特別嚴重的苦的感覺。這個時候,這個修行人愛著他的壽命,希望不要死掉,能夠排除這種苦惱能繼續地生存。隨著自己這樣的希望心,當然是有困難,就是特別的悲傷、感歎,心裡面很困惑。這十種是不順於修學戒定慧的事情。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毘缽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解]1)怎麼叫做對治十種違逆學法,破壞這十種違逆學法是什麼呢?隨順戒定慧這樣的功德有十種不同。
一、不淨想,心裡面觀想這個不淨,就破除第一種障礙修行的違逆法,就是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修不淨觀破除這個障礙。
二、無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種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用無常想可以破除。
三、無常苦想,就是破除懶惰懈怠的這種障道因緣。
四、苦無我想,就是破除薩迦耶見,破除我的執著。
五、厭逆食想,破除依於段食貪著美味。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就是破除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一切世間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戲論,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
七、光明想,就是破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八、離欲想,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就是用離欲想可以破除。佛教徒修學奢摩他成就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在定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對於禪定裡面的欲,變成無漏的禪定。
九、滅想,就是破除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就是觀察諸行都是寂滅
相,就能入於無相定,而不會有障道的因緣。
十、死想。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歎迷悶這些事情。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寂滅相,就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如是十想能這樣修習,繼續的修,能夠長時期的數數地修習這十種想。能斷十種障礙戒定慧的功德,違逆的學法都能破除。
2)當知這裡邊說到光明想有四種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就是表達義的文句,能詮顯種種道理的,這個經論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義光明,就是文句裡邊所詮顯的道理,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毘缽舍那光明,就是觀。法光明和義光明,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這一種。奢摩他光明和毘缽舍那光明,是修所成慧。聞慧的法光明和義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夠破除內心的煩惱。煩惱比喻是黑暗,法和義和止觀能破除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佛陀依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建立光明的觀想。也可以說學習佛法的人,根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在心裡面修光明想。
3)現在這裡邊說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取其中能斷除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障礙法。光明想在心裡面的時候,就能隨順聖道,隨順戒定慧,能引發出來思惟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毘缽舍那。在修止觀的時候,有前面這十一種障礙法,若是有些障礙能用法光明來破,就用法光明;能用義光明,能用奢摩他、毘缽舍那光明,就可以用它來對治。
III.十想
經論的出處
➀雜阿含
1)雜阿含747, T2,198a
如無常想、如是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盡想、斷想、無欲想、滅想、患想、不淨想、青瘀想、膿潰想、膖脹想、壞想、食不盡想、血想、分離想、骨想、空想。
2)雜阿含經,卷37,T2,270a:
佛告童子:汝當依四不壞淨,於上修習六明分想。何等為六?謂一切行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
➁增一阿含
➊T2,780a
a.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其有修行十想者,便盡有漏,獲通作證,漸至涅槃。
b.云何為十?
所謂白骨想、青瘀想、涼脹想、食不消想、血想、噉想、有常無常想、貪食想、死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是謂,比丘!修此十想者,得盡有漏,得至涅槃界。
c.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
又是,比丘!十想之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最為第一。所以然者?其有修行不可樂想,持信,奉法。此二人必越次取證。
d.當作是學
是故,比丘!若在樹下靜處露坐,當思惟此十想。是故,比丘!當作是學。
➋T2,0780a-b
a.不堪任行
爾時,有一比丘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爾時,彼比丘白世尊言:如來今日與諸比丘說十想之法,其能修者,斷諸有漏,成無漏行。如我,世尊!不堪任行此想。所以然者?欲心多故,身意熾盛,不得寧息。
b.當捨淨、常、我、樂想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汝今當捨淨想,思惟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
c.訶欲
所以然者?若比丘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比丘當知: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鸜鵒,饒諸音響。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塜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村。欲猶怨家,恒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見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是故,比丘!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
d.當重思惟十想
汝今,比丘!當憶昔迦葉佛所奉行十想,今當重思惟十想,有漏心便解脫。
e.比丘悔過
爾時,彼比丘悲泣墮淚不能自止,即時頭面禮佛,白世尊言:唯!世尊!愚惑積久,如來躬自說十想,方欲遠離,今自懺悔,後更不犯,唯願如來受其重過,原恕不及。佛告比丘:聽汝改過!勿復更犯。
➌T2,0789a-b
爾時,比丘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爾時,彌勒與諸弟子說法:汝等比丘!當思惟無常之想、樂有苦想、計我無我想、實有空想、色變之想、青瘀之想、腹脹之想、食不消想、血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此十想者,皆是過去釋迦文佛與汝等說,令得盡有漏,心得解脫。
➂ 長阿含經
1)長阿含經,卷2,T1,11c:
佛告比丘:復有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何謂為七法?一者觀身不淨。二者觀食不淨。三者不樂世間。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無常想。六者無常苦想。七者苦無我想。如是七法,則法增長,無有損耗。
2)長阿含經,卷8,T01,51b:
復有五法,謂五趣解脫。一者身不淨想。二者食不淨想。三者一切行無常想。四者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五者死想。
3)長阿含經,卷8,T01,52b:
復有七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4)長阿含經,卷9,T01,54c:
云何七生法?謂七想:不淨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
5)長阿含經,卷9,T01,56c:
云何九生法?謂九想:不淨想、觀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盡想、無欲想。
6)大集法門經,卷2,T01,232c:
復次,七解脫行想,是佛所說,謂不淨想、死想、飲食不貪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邊想。
➃ 中阿含經
1)中阿含經,卷21,T01,563c:
阿難!我本為汝說五熟解脫想: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惡露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阿難!此五熟解脫想,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五熟解脫想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
2)中阿含經,卷28,T01,602c:
若比丘得習出家學道心者,得習無常想,得習無常苦想,得習苦無我想,得習不淨想,得習惡食想,得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得習死想,知世間好惡,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有,得習如是想心,知世間習、滅、味、患、出要如真,得習如是想心者,是謂比丘斷愛除結。正知正觀諸法已,便得苦邊。
3)廣義法門經,卷1,T01,920a:
若聖弟子自如此依於道理,而起正勤,有十種相應法修行。何等為十?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於無常觀於苦想。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五厭惡食想。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七生光明想。八觀離欲想。九觀滅離想。十觀死想。
3.1)長老!有十四法,能違能障此不淨想。何等十四?一共女人一處住。二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起放逸。四生重欲心。五數習淨想。六不數習不淨想。七恒共作務人聚集而住。八隨彼所行。九不樂聽正法。十不問正法。十一不能守護六種根門。十二食不節量。十三獨住空處不得安心。十四不能如實觀察。
3.2)二無常想者,謂愛著行法為障。
3.3)三於無常苦想者,有六法為障。何等為六?懈怠。二懶惰。三恒樂住息。四放逸。五不能隨行。六不能如實觀察。
3.4)四於苦無我想者,我見為障。
3.5)五厭惡食想者,貪味為障。
3.6)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於世間希愛欲為障。
3.7)七生光明想者,有十一法為障。何等十一?一疑惑。二不能思量。三身麁重。四睡弱。五正精勤大過。六正精勤下劣。七心濁。八心驚。九生種種想。十多言說。十一於色起最極瞻視。
3.8)八觀離欲想者,有欲為障。
3.9)九觀滅離想者,隨法執相為障。
3.10)十觀死想者,愛壽為障。
如此等障未曾伏滅,為滅此障,有三種法最多恩德。何等為三?一樂修。二滅離。三多住前二。
3.11)長老!有十四法,於不淨觀,最多恩德。一不共女人一處住。二不失念心觀視女人。三恒不放逸。四不生重欲心。五數習不淨想。六不數習淨想。七不共作務人住。八不隨其所行。九樂聽正法。十樂聞正法。十一守護六根門。十二節量食。十三獨處心得安住。十四能如實觀察。
3.12)長老!一不淨想者,若事修習,則能滅除欲塵愛欲。
二無常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行法愛著。
三於無常觀苦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懈怠及懶墮心。
四於苦法中,觀無我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我見。
五厭惡食想者,若事修習,能滅貪味。
六於一切世間無安樂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世間希有愛欲。
七生光明想者,若事修習,則能生長智慧及見。
八觀離欲想者,若事修習,能除有欲。
九觀滅離想者,若事修習,能滅一切有為法攝。
十觀死想者,若事修習,能除壽命貪愛。
➄ 論典
1)十想T25,229a: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不淨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不淨想、斷想、離欲想、盡想。
2)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T30,437a:
謂有十種:一不淨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3)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3,T26,423c:
五成熟解脫想者,云何為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逆食想。五死想。
3.1)無常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於無常行由無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想。
3.2)無常苦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由無常故有是苦者,於諸苦行由苦相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無常苦想。
3.3)苦無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於無我行由無我故,如理思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苦無我想。
3.4)厭逆食想云何?答:諸苾芻等應於段食,發起厭逆俱行作意,及起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想思惟段食。其事云何?答:於諸糜飯,應起膖脹死屍勝解。於粥羹臛,應起人之稀糞勝解。於生酥乳酪,應起人之髓腦勝解。於熟酥油沙糖及蜜,應起人之肪膏勝解。於麨,應起骨屑勝解。於餅,應起人皮勝解。於鹽,應起碎齒勝解。於蓮根莖生菜枝葉,應起連髮髑髏勝解。於諸漿飲,應起人之膿血勝解。彼於段食發起如是厭逆、毀呰俱行作意,以不淨相思惟段食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厭逆食想。
3.5)死想云何?答:於自身命極善作意,思惟無常諸想、等想,現前而想,已想、當想、現想,是名死想。如是五種名成熟解脫想。問:何緣此五名成熟解脫想耶?答:解脫有三種:一心解脫、二慧解脫、三無為解脫。由此五想有為解脫,未生令生,生已增長、堅固、廣大,由斯速證無為解脫,由此因緣名成熟解脫想。
4)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6,T26,432c:
六順明分想者,云何為六?答:一無常想。二無常苦想。三苦無我想。四厭食想。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脫想說。
云何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答:世間謂五取蘊,即色取蘊乃至識取蘊。
有諸苾芻於五取蘊,以有思慮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有恐懼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樂俱行作意、審諦、思惟。以不可喜俱行作意、審諦、思惟。彼於五取蘊如是思惟時,諸想、等想,現前等想,已想、當想,是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問;何故名為順明分想?答:明有三種:一無學宿住智證明、二無學死生智證明、三無學漏盡智證明。由前六想,令此三明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長、廣大故,名順明分想。
5)阿毘曇甘露味論,卷2,T28,975b:
憶念諸行無常,是謂無常想。
憶念生等苦滿世間,是謂苦想。
憶念內外無常苦不自在空,是謂苦、無我想。
憶念多勤苦得食噉時不淨,是謂觀食想。
憶念生老病死等怖畏、種種煩惱滿世界,是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自身內實觀,是謂不淨想。
憶念一切生必得死,是謂死想。
憶念滅一切煩惱、善止,是謂斷想。
憶念非常離欲,是謂無欲想。
憶念五受陰更不生、盡、止、妙、離、涅槃,是謂盡想。是十想常憶念得盡苦際。
6)瑜伽師地論,卷97,T30,856b:
云何名為修集九想?一者修集出家想。二者修集無常想。三者修集無常苦想。四者修集苦無我想。五者修集厭逆食想。六者修集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者修集死想。八者修集世間平等、不平等想。九者修集有無、出沒、過患、出離想。
應知此中所有如法平等行,攝能往善趣善身語意業,說名平等。所有非法不平等行,攝能往惡趣不善身語意業,名不平等。又住於此,若生、若長,能生後際所有眾苦,說名為有。從其前際於現法中有死滅苦,說名為無。餘出沒等,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III.大智度論 -念、想、智的差別(T25,229a)
問曰:是一切行法,何以故或時名為智?或時名為念?或時名為想?答曰:初習善法,為不失故,但名念;能轉相、轉心故名為想;決定知無所疑故,名為智。
1、釋無常-T25,229a:
1.1.為何是無常?
➀與智慧相應相
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智慧相應相,是名無常想。
➁新新生滅故
a.一切有為法無常者,新新生滅故,屬因緣故,不增積故。b.無常亦有二種:一者、念念滅,一切有為法不過一念住;二者、相續法壞,故名為無常。(T25,372b)
➂來無所從,滅無所去 -生時無來處,滅亦無去處,是故名無常。
➃二種(眾生‧世間)無常
二種世間無常故說無常:一者、眾生無常;二者、世界無常。如說:
大地草木皆磨滅,須彌巨海亦崩竭,諸天住處皆燒盡,爾時世界何物常?
十力世尊身光具,智慧明照亦無量,度脫一切諸眾生,名聞普遍滿十方,
今日廓然悉安在?何有智者不感傷!
➊眾生無常 -如是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諸聖人,轉輪聖王諸國王,常樂天王及諸天,聖德尊貴皆亦盡,大火焰明忽然滅。
➋世界無常 -世間轉壞,如風中燈,如險岸樹,如漏器盛水,不久空竭。
如是一切眾生及眾生住處,皆無常故,名為無常。
1.2.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T25,229a-b
問曰:菩薩何以故行是無常想?答曰:以眾生著常顛倒,受眾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無常想,教化眾生言:「諸法皆無常,汝莫著常顛倒,失行道時!諸佛上妙法,所謂四真諦,四諦中苦諦為初,苦四行中無常行為初。」以是故,菩薩行無常想。
1.3.二種無常想T25,229b
➀具足、不具足(禽獸亦知)
➊不具足-見少分者 -問曰:有人見無常事至,轉更堅著。如國王夫人寶女從地中生,為十頭羅剎將度大海,王大憂愁!智臣諫言:王智力具足,夫人還在不久,何以懷憂?答言:我所以憂者,不慮我婦叵得,但恐壯時易過;亦如人好華好果,見時欲過便大生著。如是知無常,乃更生諸結使,云何言無常能令心厭,破諸結使?答曰:如是見無常,是知無常少分,為不具足,與禽獸見無常無異。以是故,佛告舍利弗:「當具足修無常想」。
➋具足-空中無常亦無
問曰:何等是具足無常想?答曰:觀有為法念念生、滅,如風吹塵,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隨滅。一切有為法,無牢無強,不可取,不可著,為如幻、化,誑惑凡夫。因是無常得入空門,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故,無常亦不可得。所以者何?一念中生、住、滅相不可得:生時不得有住、滅,住時不得有生、滅,滅時不得有生、住。生、住、滅相,性相違故無,是無故無常亦無。
1.4.佛於苦諦中說無常的理由T25,229b
問曰:若無無常,佛何以苦諦中說無常?答曰:
➀破常說無常,非有實無常
凡夫人生邪見故,謂世間是常。為滅除是常見故,說無常,不為無常是實故說。
➁為除諸煩惱根本故
復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諸煩惱,今欲拔諸煩惱根本故,說是無常。
➂為解脫故
諸外道法,但以形離五欲,謂是解脫;佛說邪相因緣故縛,觀無常正相故解脫。
➊有餘、無餘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有餘;二者、無餘。
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唯有名在,是名有餘;若人物滅盡,名亦滅,是名無餘。
➋分住、念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一者、身死盡滅;二者、新新生滅。
➃觀諸法無常為真涅槃道T25,229c
◎有言持戒為重,所以者何?依戒因緣故,次第得漏盡。
◎有言多聞為重,所以者何?依智慧故,能有所得。
◎有言禪定為重,如佛所說,定能得道。
◎有言以十二頭陀為重,所以者何?能淨戒行故。
◎如是各各以所行為貴,更不復懃求涅槃。佛言:「是諸功德,皆是趣涅槃分;若觀諸法無常,是為真涅槃道。」如是等種種因緣故,諸法雖空而說是無常想。
➄無常想是聖道別名
復次,無常想,即是聖道別名。 佛種種異名說道:或言四念處,或言四諦,或言無常想。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慢,無明盡,能除三界結使。」以是故,即名為道。
1.5.無常想品,T32,346c: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
➀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
1)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
2)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
3)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分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
4)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
5)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
6)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
7)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
8)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
9)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
10)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
11)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
12)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于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欝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
13)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
14)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
15)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念念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
➁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
1)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
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欲,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欲,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
2)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欲。
3)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欲。
4)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念念死,云何生貪?
5)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
6)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憙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
7)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欲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
8)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
9)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
10)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
11)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
12)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
13)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欲。
14)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
15)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
16)又若法無常,云何以此而生高心?
17)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2.釋苦想T25,230a
2.1.無常故苦
苦想者,行者作是念: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
2.2.有為無漏,無常而非愛著,故非苦
問曰:若有為法無常故苦者,諸賢聖人有為無漏法,亦應當苦!答曰:諸法雖無常,愛著者生苦,無所著者無苦!
➀凡、聖苦的差異
問曰:有諸聖人雖無所著,亦皆有苦,如舍利弗風熱病苦,畢陵伽婆蹉眼痛苦,羅婆那跋提(音聲第一也)痔病苦,云何言無苦?答曰:
➊聖人有身苦無心苦
◎有二種苦:一者、身苦;二者、心苦。(230a)
◎是諸聖人以智慧力故,無復憂愁、嫉妬、瞋恚等心苦;已受先世業因緣四大造身,有老病、飢渴,寒、熱等身苦。於身苦中亦復薄少,如人了了知負他債,償之不以為苦;若人不憶負債,債主強奪,瞋惱生苦。
➋凡夫受身心苦如二箭雙射 -問曰:苦受是心心數法,身如草木,離心則無所覺,云何言聖人但受身苦?答曰:凡夫人受苦時,心生愁惱,為瞋使所使,心但向五欲。如佛所說:凡夫人除五欲不知更有出苦法,於樂受中,貪欲使所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所使;凡夫人受苦時,內受三毒苦,外受寒熱、鞭杖等。如人內熱盛,外熱亦盛。如經說:「凡夫人失所愛物,身、心俱受苦,如二箭雙射;諸賢聖人無憂愁苦,但有身苦,更無餘苦。」
➌身心二苦 -復次,五識相應苦,及外因緣杖楚、寒熱等苦,是名身苦:餘殘名心苦。
➍有為無漏非苦 -復次,我言有為無漏法,不著故非苦;聖人身是有漏,有漏法則苦,有何咎?是末後身所受苦,亦微少。
2.3.道無常,與空無我合故非苦-T25,230a-b
問曰:若無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離苦?答曰:
➀能滅苦,不生諸著
無常即是苦,為五受眾故說;道雖作法故無常,不名為苦。所以者何?是能滅苦,不生諸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故,但是無常而非苦。如諸阿羅漢得道時,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
➁非苦因緣故
佛取涅槃時,阿難等諸未離欲人,未善修八聖道故,皆涕泣憂愁;諸離欲阿那含,皆驚愕;諸漏盡阿羅漢,其心不變,但言世間眼滅疾!以得道力故,雖從佛得大利益,知重佛無量功德而不生苦。以是故,知道雖無常,非苦因緣故,不名為苦;
➂五受眾是苦,愛著故,敗壞故
但五受眾是苦。何以故?愛著故,無常敗壞故。
2.4.有身即苦,癡故不知T25,230b
復次,苦者,有身常是苦,癡覆故不覺。如說:
騎乘疲極故,求索住立處;住立疲極故,求索坐息處;
坐久疲極故,求索安臥處;眾極由作生,初樂後則苦。
視眴息出入,屈伸坐臥起,行立及去來,此事無不苦!
2.5.佛說苦諦實苦的理由T25,230b-c
問曰:是五受眾為一切皆苦?為苦想觀故苦?若一切皆苦,佛云何說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若以苦想故苦,云何說苦諦為實苦?答曰:
➀樂受不實
五受眾一切皆苦,凡夫人四顛倒因緣,為欲所逼,以五欲為樂。
➁大苦息故
如人塗瘡,大痛息故以為樂,瘡非樂也。佛說三種受,為世間故,於實法中非是樂!
➂滅受乃樂故
若五受眾中實有樂,何以故佛說滅五受眾名為樂?
➃隨眾而樂故
復次,隨其所嗜,樂心則生樂,無定也;樂若實定,不待心著,如火實熱,不待著而熱也;以樂無定,故名為苦。
➄能生今後世無量苦故
復次世間顛倒樂,能得今世、後世無量苦果報,故名為苦。譬如大河水中著少毒,不能令水異,世間顛倒毒藥,於一切大苦水中則不現。如說:
從天下生地獄時,憶本天上歡樂事,宮觀婇女滿目前,園苑浴池以娛志。
又見獄火來燒身,似如大火焚竹林,是時雖見天上樂,徒自感結無所益!
2.6.苦想品,T32,348a:
➀苦三種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
1)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
2)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
3)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
隨此苦心名為苦想。
➁得何等利 -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
1)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憙。無此喜故,則無有愛。
2)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
3)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
4)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
5)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
6)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
7)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矟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
8)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
9)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3.釋無我想
3.1.苦則無我T25,230c
無我想者,苦則是無我。所以者何?
➀情塵生識,三和觸生,從觸受念業生
五受眾中盡皆是苦,苦相無有自在,若無自在是則無我;若有我自在者,不應令身有苦。如所說:
諸有無智人,身心計是我,漸近堅著故,不知無常法。
是身無作者,亦無有受者,是身為無生,而作種種事。
六情塵因緣,六種識得生,從三事和合,因緣觸法生;
從觸法因緣,受念業法生。如珠日草薪,和合故火生,
情塵識和合,所作事業成;相續相似有,如種有牙莖!
3.2.我無相故無T25,230c
復次,我相不可得故無我。一切法有相故則知有:如見煙覺熱,故知有火;於五塵中各各別異,故知有情;種種思惟籌量諸法故,知有心心數法。此我無相故,知無我。
3.3.出入氣、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皆非我相T25,230c-231a
問曰:
◎有出入氣,則是我相;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是我相。若無我,誰有是出入息,視眴、壽命心,苦樂、愛憎、精懃等?當知有我,在內動發故。
◎壽命心亦是我法,若無我,如牛無御,有我故能制心入法,不為放逸!若無我者,誰制御心?
◎受苦樂者是我,若無我者,為如樹木,則不應別苦樂!愛憎、精懃亦如是。我雖微細,不可以五情知,因是相故,可知為有。答曰:
➊視眴等皆為識相
是諸相皆是識相。有識,則有入出息,視眴、壽命等;若識離身則無。汝等我常遍故,死人亦應有視眴,入出息、壽命等!
➋出入息等是色法
復次,出入息等是色法,隨心風力故動發,此是識相非我相。
➌壽命是心不相應行
壽命是心不相應行,亦是識相。
➍無心定無識 -問曰:若入無心定中,或眠無夢時,息亦出入,有壽命,何以故言皆是識相?答曰:無心定等,識雖暫無,不久必還生,識不捨身故;有識時多,無識時少,是故名識相。如人出行,不得言其家無主。
➎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 -苦樂、憎愛、精懃等,是心相應,共緣,隨心行;心有故便有,心無故便無。以是故,是識相非我相。
3.4.常無常俱無罪福解脫T25,231a
復次,若有我者,我有二種,若常,若無常,如說:
若我是常,則無後身;常不生故,亦無解脫!
亦無妄無作,以是故當知:無作罪福者,亦無有受者;
捨我及我所,然後得涅槃。若實有我者,不應捨我心!
若我無常者,則應隨身滅;如大岸墮水,亦無有罪福。
➊一切法中無我
如是,我及知者、不知者,作者、不作者,如<檀波羅蜜>中說。不得是我相故,知一切法中無我;若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生我心。
➋無我則無我所,我我所離則縛脫涅槃
若無我,亦無我所心,我、我所離故,則無有縛,若無縛則是涅槃。是故行者應行無我想!
3.5.無常、苦、無我之別T25,231a-b
問曰:是無常、苦、無我,為一事?為三事?若是一事,不應說三;若是三事,佛何以故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答曰:
➀一事三分別
是一事,所謂受有漏法。
觀門分別故,有三種異:
➊無常行相應,是無常想;苦行相應,是苦想;無我行相應,是無我想。
➋無常不令入三界,苦令知三界罪過,無我則捨世間。
➌無常生厭心,苦生畏怖,無我出拔令解脫。
➍無常者,佛說五受眾是無常;苦者,佛說無常則是苦;無我者,佛說苦即是無我。
➎無常者,佛示五受眾盡滅相;苦者,佛示如箭入心;無我者,佛示捨離相。
➏無常者示斷愛;苦者示斷我習慢;無我者示斷邪見。
➐無常者遮常見;苦者遮今世涅槃樂見;無我者遮著處。
➑無常者,世間所可著常法是;苦者,世間計樂處是;無我者,世間所可計我牢固者是。
3.6.無我想品,T32,348b: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
➀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
1)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
2)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
3)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
4)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欲,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
5)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
➁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
1)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欲,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
2)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
3)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4.釋食不淨想T25,231b-c -4.1.食不淨想之內容
➀觀食從不淨因緣生
食厭想者,觀是食從不淨因緣生。
➊消化生理作用經過
◎如肉從精血水道生。是為膿虫住處;如酥乳酪,血變所成,與爛膿無異;廚人污垢,種種不淨。
◎若著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和合,然後成味,其狀如吐,從腹門入;地持、水爛,風動、火煮,如釜熟糜!滓濁下沈;清者在上。譬如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
◎腰有三孔,風吹膩汁,散入百脈,與先血和合,凝變為肉。
➋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
◎從新肉生脂、骨、髓,從是中生身根;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五根生五識;五識次第生意識,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我、我所心等諸煩惱,及諸罪業。
◎觀食如是本末因緣,種種不淨。知內四大與外四大無異,但以我見故,強為我有。
➌因食厭想而斷五欲乃至五下分結
A.因食厭想故,五欲皆厭T25,231c
思惟此食,墾植耘除,收穫蹂治,舂磨洮汰,炊煮乃成,用功甚重;計一鉢之飯,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淨,無所一直,宿昔之間變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變成不淨,惡不欲見。
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噉燒鐵丸;從地獄出,當作畜生:牛、羊、駱駝,償其宿債;或作猪狗,常噉糞除。如是觀食,則生厭想;因食厭故,於五欲中皆厭。
B.斷五欲亦斷五下分結
行者亦如是,著是飲食,歡喜樂噉,見其好色細滑,香美可口,不觀不淨;後受苦報,悔將何及!若能觀食本末如是,生惡厭心,因離食欲,四欲皆捨,於欲界中樂悉皆捨離;斷此五欲,於五下分結亦斷。
如是等種種因緣惡罪,不復樂著,是名食厭想。
4.2.云何無常等三想;後次第說食厭等四想T25,232a
問曰:無常、苦、無我想,與無漏智慧相應;食厭等四想,與有漏智慧相應,次第法應在前;今何以後說?答曰:
➀二道(見道、修道) -佛法有二種道:見道,修道。見道中用是三想,破諸邪見等,得聖果,猶未離欲;為離欲故,三想次第說是食厭等四想,得離婬欲等諸煩惱。
➁十想配三道 -初三想示見諦道,中四想為示學修道,後三想示無學道。
➂為初、二果度欲故 -初習身念處中,雖有食厭想,功用少故佛不說。今為須陀洹,斯陀含度欲故,無我想次第說食厭等四想。
4.3.食厭想品,T32,348c:
➀ 一切苦生皆由貪食
1)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
2)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
3)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
4)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
5)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
6)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
➁問曰:云何於食應生厭想?
1)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
2)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
3)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
4)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
5)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
6)又所有惡道諸廁虫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虫。憒閙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
7)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
8)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
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5.釋一切世間不可樂想T25,232a
5.1.念世間二種惡事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者,若念世間色欲滋味,車乘、服飾,盧觀、園宅,種種樂事,則生樂想;若念世間眾惡罪事,則心生厭想。何等惡事?惡事有二種:一者、眾生;二者、土地。
➀眾生之弊惡
➊八苦、煩惱苦、業苦、彼此難合苦
A.八苦-眾生有八苦之患: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略而言之,五受眾苦。B.煩惱苦
眾生之罪,婬欲多故,不別好醜,不隨父母師長教誨,無有慚愧,與禽獸無異。
瞋恚多故,不別輕重,瞋毒狂發,乃至不受佛語,不欲聞法,不畏惡道;杖楚橫加,不知他苦;入大闇中,都無所見。
愚癡多故,所求不以道,不識事緣,如搆角求乳;無明覆故,雖蒙日照,永無所見。慳貪多故,其舍如塚,人不向之。
憍慢多故,不敬賢聖,不孝父母,憍逸自壞,永無所直。
邪見多故,不信今世、後世,不信罪福,不可共處。如是等諸煩惱多故,弊敗為無所直。
C.業苦
惡業多故,造無間罪:或殺父母,或傷害賢聖;或要時榮貴,讒賊忠貞,殘害親戚。
D.彼此難合苦T25,232a-b
復次,世間眾生,善好者少,弊惡者多。或時雖有善行,貧賤鄙陋;
或雖富貴端政,而所行不善;
或雖好布施,而貧乏無財;
或雖富有財寶,而慳惜貪著,不肯布施;
或見人有所思,默無所說,便謂憍高自畜,不下接物;
或見好下接物,恩惠普潤,便謂欺誑諂飾;
或見能語善論,便謂恃是小智以為憍慢;
或見質直好人,便共欺誑調捉,引挽陵易;
或見善心柔濡,便共輕陵踏蹴,不以理遇;
若見持戒清淨者,便謂所行矯異,輕賤不數。
如是等眾生弊惡,無一可樂。
➁土地之弊惡T25,232b
土地惡者,一切土地,多衰無吉,寒熱飢渴;疾病惡疫,毒氣侵害,老病死畏,無處不有。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雖有好國豐樂安隱,多為諸煩惱所惱,則不名樂土。一切皆有二種苦:身苦,心苦,無國不有。如說:
有國土多寒,或有國多熱,有國無救護,或有國多惡,
有國常飢餓,或有國多病,有國不修福,如是無樂處。
眾生、土地有如是惡,思惟世間無一可樂。
5.2.色界、無色界退時,其苦甚於下界T25,232b
欲界惡事如是,上二界死時,退時,大生懊惱,甚於下界。譬如極高處墮,摧碎爛壞!
5.3.不可樂想與無常、苦、無我之別
問曰:無常想、苦想、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何等異而別說?
答曰:
➀有二種觀:總觀,別觀。前為總觀,此中別觀。
➁復有二種觀:法觀、眾生觀。前為呵一切法觀,此中觀眾生罪惡不同。
➂復次,前者無漏道,此中有漏道。
➃前見諦道,今思惟道。
5.4.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T32,349a:
➀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
1)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
2)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欲。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
3)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
3)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
4)又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知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
5)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
6)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云何可樂?
7)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
8)又生等八苦尚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云何當樂世間?
9)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云何可樂?
10)又如醎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云何當樂?
11)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
➁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
1)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
2)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
3)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
4)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5.5.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b:
善男子!智者具足如是四想,能修世間不可樂想,作是念言:
1)一切世間無處不有生老病死,而我此身無處不生。若世間中無有一處當得離於生老病死,我當云何樂於世間?一切世間無有進得而不退失,是故世間定是無常。
2)若是無常,云何智人而樂於世?一一眾生周遍經歷一切世間,具受苦樂。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雖為四王,乃至他化自在天身,命終生於畜生道中,或為師子、虎、豹、豺、狼、象、馬、牛、驢。次觀轉輪聖王之身,統四天下豪貴自在,福盡貧困衣食不供。智者深觀如是事已,生於世間不可樂想。
3)智者復觀世間有法,所謂舍宅、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香花、瓔珞、種種伎樂、財物寶貨,如是等事皆為離苦,而是等物體即是苦。云何以苦欲離於苦?
4)善男子!智者如是觀已,於世間物不生愛樂而作樂想。善男子!譬如有人身嬰重病。雖有種種音樂、倡伎、香花、瓔珞,終不於中生貪愛樂。智者觀已,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深觀一切世間非歸依處、非解脫處、非寂靜處、非可愛處、非彼岸處、非是常樂我淨之法。若我貪樂如是世間,我當云何得離是法?如人不樂處闇,而求光明,還復歸闇。闇即世間,明即出世。若我樂世,增長黑闇,遠離光明。闇即無明,光即智明。是智明因,即是世間不可樂想。一切貪結雖是繫縛,然我今者貪於智明,不貪世間。智者深觀如是法已,具足世間不可樂想。
6.釋死想T25,228a-b
6.1.二種死
念死者,有二種死:一者、自死;二者、他因緣死。是二種死,行者常念:是身若他不殺,必當自死;如是有為法中,不應彈指頃生信不死心。
6.2.修死想有何利益T32,350a-b
➀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
➁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
➂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里、知識等中,貪愛則薄。
➃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
➄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
6.3.問曰:應云何修死想?T32,350b 答曰:
➀以無牢故
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坏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坏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
➁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
a.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
➂念念中常是壞相
又行者見身於念念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
➃無有能却死者
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却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
➄死不定
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
➅非時死業
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云何當信此命耶?
➆無逃避處
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鬪訟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
➇身無依、無救
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
➈無牢固性
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念念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
➉死是定
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
1)四大各各相害T25,228a
身中四大各各相害,如人持毒蛇篋,云何智人以為安隱?若出氣保當還入,入息保出,睡眠復得還覺,是皆難必!何以故?是身內外多怨故。如說:
或有胎中死,或有生時死,或年壯時死,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種種因緣墮。當求免離此:死惡之怨賊,
是賊難可信,捨時則安隱。假使大智人,威德力無上,
無前亦無後,於今無脫者。亦無巧辭謝,無請求得脫,
亦無捍挌處,可以得免者;亦非持淨戒,精進可以脫;
死賊無憐愍,來時無避處!
是故行者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信望活。
2)一切時中皆有死T25,228a
是身一切時中皆有死,不待老,不應恃是種種憂惱、凶衰身;生心望安隱不死,是心癡人所生。
6.4.如佛為比丘說死想義T25,228b
有一比丘偏袒白佛:我能修是死想!佛言:汝云何修?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歲活!佛言:汝為放逸修死想!有比丘言:我不望過七月活!有比丘言:七日。有言六、五、四、三、二、一日活。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有言:從旦至食時。有言:一食頃。佛言:汝等亦是放逸修死想!一比丘偏袒白佛:我於出氣不望入,於入氣不望出!佛言:真是修死想,為不放逸比丘!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住時甚少;其猶如幻,欺誑無智。行者如是等種種因緣念死想。
6.5.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T32,350b
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
6.6.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T32,350b-c 答曰:
➀死奪盡 -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里、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
➁老病等是死因緣 -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
➂最怖處-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 ➃怖畏後世 -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
➄一切有死 -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
6.7.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T32,350c
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6.8.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T12,589c:
1)善男子!有智之人已修世間不可樂想,次修死想觀。是壽命常為無量怨儲所遶,念念損減,無有增長,猶山瀑水不得停住,亦如朝露勢不久停,如囚趣市步步近死,如牽牛羊詣於屠所。
2)迦葉菩薩言:世尊!云何智者觀念念滅?善男子!譬如四人皆善射術,聚在一處。各射一方,俱作是念:我等四箭俱發,俱墮。復有一人作是念言:如是四箭及其未墮,我能一時以手接取。善男子!如是之人可說疾不?迦葉菩薩言:如是!世尊!佛言:善男子!地行鬼疾復速是人,有飛行鬼復速地行,四天王疾復速飛行,日月神天復速四王,行堅疾天復速日月,眾生壽命復速堅疾。善男子!一息一眴眾生壽命四百生滅,智者若能觀命如是,是名能觀念念滅也。
3)善男子!智者觀命繫屬死王,我若能離如是死王,則得永斷無常壽命。
4)復次,智者觀是壽命,猶如河岸臨峻大樹,亦如有人作大逆罪,及其受戮,無憐惜者。如師子王大飢困時,亦如毒蛇吸大風時。猶如渴馬護惜水時,如大惡鬼瞋恚發時,眾生死王亦復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作如是觀,是則名為修習死想。
5)善男子!智者復觀:我今出家設得壽命七日七夜,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修於死想。
6)復以七日七夜為多,若得六日、五日、四日、三日、二日、一日、一時,乃至出息入息之頃,我當於中精勤修道,護持禁戒,說法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智者善修死想。
7.釋不淨想T25,198c -7.1.五種不淨相
行者依淨戒住,一心行精進,觀身五種不淨相。何等五?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
➀云何名生處不淨?
頭、足、腹、脊、脅、肋諸不淨物和合,名為女身。內有生藏、熟藏,屎尿不淨,外有煩惱業因緣風,吹識種令入二藏中間。若八月,若九月,如在屎坑中。如偈說:
是身為臭穢,不從華開生,亦不從瞻蔔,又不出寶山。
是名生處不淨。
➁種子不淨T25,199a
父母以妄想邪憶念風,吹淫欲火故,肉髓膏流,熱變為精。宿業行因緣,識種子在亦白精中住,是名身種。如偈說:
是身種不淨,非餘妙寶物,不由淨白生,但從尿道出!
是名種子不淨。
➂自性不淨T25,199a
從足至頂,四邊薄皮,其中所有不淨充滿;飾以衣服,澡浴華香,食以上饌,眾味餚膳,經宿之間,皆為不淨。假令衣以天衣,食以天食,以身性故亦為不淨,何況人衣食?如偈說:
地、水、火、風質,能變除不淨,傾海淨此身,不能令香潔!
是名自性不淨。
➃自相不淨T25,199a
是身九孔常流不淨,眼流眵淚,耳出結聹,鼻中洟流,口出涎吐,廁道、水道常出屎、尿,及諸毛孔汗流不淨。如偈說: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
是名自相不淨。
➄究竟不淨T25,199a
是身若投火則為灰,若蟲食則為屎,在地則腐壞為土,在水則脹爛壞,或為水蟲所食。一切死屍中,人身最不淨法,不淨法,九想中當廣說。如偈說:
審諦觀此身,終必歸死處。難御無反復,背恩如小人。
是名究竟不淨。
7.2.常有不淨T25,199a-b
➀所近身物
復次,是身生時、死時,所近身物,所安身處,皆為不淨;如香美淨水,隨百川流,既入大海,變成鹹苦。
➁身所食噉T25,199b
身所食噉種種美味,好色好香,細滑相饌,入腹海中,變成不淨。是身如是從生至終,常有不淨,甚可患厭!
7.3.云何修不淨想?T32,349c:
➀問曰:云何修不淨想?
1)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
2)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
3)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
4)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
5)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
6)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
7)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槃等。
8)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
9)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
10)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虫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
11)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虫常來觸身,故知不淨。
12)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虫,此身亦爾。
13)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虫在其中住。
14)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
15)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虫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
16)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虫獄,故名不淨。
17)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
18)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
19)又此人身最為不淨,以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
20)又如憂鉢羅、鉢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
21)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
22)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
➁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
1)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欲。從此貪欲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欲。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
2)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欲。又亦現見青瘀等色。
3)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
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
4)問曰:此觀云何非是顛倒?
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
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8-10.釋斷想、離想、盡想T25,232c
➀三想同緣涅槃相
斷想、離想、盡想者,緣涅槃相。
➁別釋
➊斷想
1)斷諸結使故,名斷想;
2)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T32,350c
2.1)問曰:當云何斷?T32,350c
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又邪憶念是貪欲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
2.2)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T32,350c
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
➋離想
1)離結使故,名離想;
2)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T32,350c
➌盡諸結使故,名盡想。
➂三想之別
問曰:若爾者,一想便足,何以說三?答曰:
➊如前一法三種說: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此亦如是,一切世間罪惡深重故三種呵。如伐大樹,不可以一下斷。涅槃微妙法,昔所未得,是故種種讚,名為斷想、離想、盡想。
➋復次,斷三毒故名為斷;離愛故名為離;滅一切苦,更不生故名為盡。
➌復次,行者於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正智慧觀,遠諸煩惱,是名離想;得無漏道,斷諸結使,是名斷想;入涅槃時,滅五受眾不復相續,是名盡想。
➍斷想,有餘涅槃;盡想,無餘涅槃;離想,二涅槃方便門。
➎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T32,351a
➏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➐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二解脫果是名為滅。T32,351a
➑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T32,351a
➒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T32,351a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6:
1.十想
[發智論]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
[大毘婆沙論]十想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斷想。離想。滅想。如是等章及解章義。既領會已應廣分別。
1.1.問:何故此中先依十想作論?
答:彼作論者意欲爾故。隨彼意欲而作斯論。但不違法相便不應責。
有說: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中說有十想無常想乃至滅想。契經雖作是說。而不廣辯。今欲辯之故作斯論。
1)問:何故此中但說十想?
答:此不應問,以是佛經所說故。佛於處處經中唯說十想。作論者於佛所說中不能增一說十一想。不能減一說於九想。所以者何?佛所說法無增減故,不可增減。如無增無減。無多無少。無缺無長。無量無邊亦爾。無量者義難測故。無邊者文難了故。譬如大海無量無邊。無量者深。無邊者廣。假使百千那庾多數諸大論師如舍利子。於佛所說二句經中造百千論。分別解釋盡其覺性。亦不能窮其邊量況復多耶?
2)問:置作論者。何故世尊但說十想?
2.1)答:所化有情齊此所說事究竟故。謂佛、世尊凡所說法。皆觀有情所應作事,令善究竟。齊此而止,不增不減。譬如良醫觀有病者。隨應授藥不增不減。佛亦如是。
2.2)有說:世尊為顯聖道、聖道加行及聖道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聖道。
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聖道加行。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聖道果。
2.3)有說:世尊為顯聖道、聖道資糧及聖道果故說十想。此中配釋如前應知。
2.4)有說:世尊為顯奢摩他、毘鉢舍那。及二果故說於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奢摩他。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毘鉢舍那。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二果。
2.5)有說:世尊為顯此岸、彼岸及船栰故說於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此岸。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岸。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船栰。
2.6)有說:世尊為顯諸蘊、諸界過失及彼還滅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則顯諸蘊過失。
說不淨想、厭食想則顯欲界過失。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色界過失。
說死想則顯無色界過失。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還滅果。
2.7)有說:世尊為顯入正性離生、離三界染及彼道果故說十想。
謂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則顯入正性離生。
說不淨想、厭食想則顯離欲界染。以欲界有婬欲及段食欲。於彼染習不能離欲界染故。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離色界染。以色界有生死中最勝喜受、最勝樂受。及第四靜慮最勝輕安樂。於彼耽著不能離色界染故。
說死想則顯離無色界染。以無色界壽量長遠。於彼保著不能離無色界染故。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彼道果。
2.8)有說:世尊為顯近對治、所治障故說於十想。
謂說無常想顯近對治於諸行中我慢障。
說無常苦想顯近對治懈怠障。
說苦無我想顯近對治我見障。
說不淨想顯近對治色貪障。
說厭食想顯近對治耽美食障。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近對治貪著世間可愛事障。
說死想顯近對治恃命憍逸障。
說斷想顯近對治諸非法障。
說離想顯近對治染著障。
說滅想顯近對治所依障。
2.9)有說:世尊為顯對治外道執見故說十想。
謂諸外道於無常蘊中多起常執。對治彼故說無常想。
彼由於蘊起常執故便計為樂。對治彼故說無常苦想。
彼由於蘊執有樂故便計有我。對治彼故說苦無我想。
彼由執有我故便計有淨。對治彼故說不淨想及厭食想。
彼由執有淨故便樂著生死。對治彼故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彼由著生死故便不求涅槃。對治彼故說斷想、離想、滅想。
彼由不求涅槃故保愛壽命。對治彼故說於死想。
2.10)有說:世尊為顯厭逆過失、遠離過失。及證離彼所得功德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則顯厭逆過失。
說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則顯遠離過失。
說斷想、離想、滅想則顯證離彼所得功德。
2.11)有說:世尊為顯暫時斷、究竟斷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暫時斷。
說餘七想顯究竟斷。如暫時斷、究竟斷。如是有影斷、無影斷。有餘斷、無餘斷。有縛斷、無縛斷。摧枝葉斷、拔根本斷。制伏纏斷、害隨眠斷亦爾。
2.12)有說:世尊為顯離三界染加行、離三界染道、離三界染故說十想。
謂說不淨想、厭食想顯離欲界染加行。
說無常想顯離欲界染道。
說斷想顯離欲界染。
說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顯離色界染加行。
說無常苦想顯離色界染道。
說離想顯離色界染。
說死想顯離無色界染加行。
說苦無我想顯離無色界染道。
說滅想顯離無色界染。
1.2.分別
如是十想。
1)界分別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欲、色界。餘三界及非界。
2)地者。
不淨想、厭食想在十地。謂欲界、靜慮中間、四靜慮及四近分。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在七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
餘七想有漏者。在十一地。謂欲界、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四無色。
無漏者。在九地。謂未至、靜慮中間、根本四靜慮、下三無色。
3)所依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依欲界。餘依三界。
4)行相者。
無常想作無常行相。無常苦想作苦行相。苦無我想作無我行相。不淨想作不淨行相。厭食想作厭逆行相。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作不可樂行相。死想作死行相。斷想作斷行相。離想作離行相。滅想作滅行相。
有說:後三一切皆作滅、靜、妙、離四種行相。
4.1)問:死想亦通無漏。云何聖道作死行相耶?
答:死為所緣故名死想。然彼還作無常行相。
4.2)問:若爾,死想」無常想有何差別。
有說:觀察諸行最後無常此想名死想。觀察諸行剎那無常此想名無常想。
有說:觀察有執受諸行無常此想名死想。觀察有執受、無執受諸行無常此想名無常想。
有說:於有情處轉名死想。於法處轉名無常想。
4.3)問:若厭食想作厭逆行相者。彼不淨想亦作厭逆行相。此二有何差別?
答:不淨想厭逆於色。厭食想厭逆於味。
有說:不淨想對治婬貪。厭食想對治食貪。
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無聖道者。彼說無漏斷、離、滅想。即作滅諦四種行相。
諸有欲令十六行相外有聖道者。彼說無漏斷想即作斷行相。乃至無漏滅想即作滅行相。
5)所緣者。
5.1)無常想。有漏者。三諦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5.2)無常苦想有漏者。二諦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5.3)苦無我想有漏者。一切法為所緣。無漏者。苦諦為所緣。
然佛此中所說三想唯說緣苦諦非餘。
5.4)不淨想,眼識為加行所引發故。色處為所緣。
5.5)厭食想,厭段食故。香、味、觸處為所緣。
有說:此想亦眼識為加行所引發故。但以色處為所緣。
5.6)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有說:唯緣欲界。以說此想對治緣世間可愛事貪欲。此貪欲唯在欲界故。
此中有說:唯緣世間可愛事。
有說:亦緣可愛事所起貪欲。
問:若唯緣欲界者。云何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答:一切有二種。一一切一切。二少分一切。此中說少分一切是故無過。
有說:此想通緣三界。以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故。
問:若爾,何故說此想對治世間可愛事貪欲。彼貪欲唯在欲界故。
答:彼經顯示初起趣入加行故作是說。若已數習成滿者。亦能斷色無色界貪欲。是故無過。
5.7)死想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俱生五蘊為所緣。
有說:以最後剎那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無常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俱生五蘊為所緣。
有說:以一切眾同分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如是說者,以最後命根俱生五蘊無常為所緣。
5.8)斷想以斷為所緣。離想以離為所緣。滅想以滅為所緣。此後三想隨別如此。即是皆以滅諦涅槃為所緣義。
6)念住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四念住俱。
不淨想、厭食想。身念住俱。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說:身念住俱。有說:法念住俱。
死想、斷、離、滅想,法念住俱。
7)智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四智相應。謂法智、類智、苦智、世俗智。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一智相應。謂世俗智。
斷、離、滅想。四智相應。謂法智、類智、滅智、世俗智。
8)三摩地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死想。無漏者與無願三摩地相應。
苦無我想。無漏者。與空三摩地相應。
斷、離、滅想無漏者。與無相三摩地相應。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餘七想中有漏者。皆不與三摩地相應。
9)根者。總說皆與三根相應。謂樂、喜、捨根。
10)世者。皆墮三世。
11)緣世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緣三世。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過去緣過去。現在緣現在。未來生者緣未來。不生者緣三世。
死想。有說:緣三世。有說:緣未來。
斷、離、滅想。緣非世。
12)善等者。一切皆善。
13)緣善等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不淨想。緣善、不善、無記。
厭食想。緣無記。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說:緣三種。有說:緣不善、無記。
死想。有說:緣無記。有說:緣三種。
斷、離、滅想。唯緣善。
14)三界繫不繫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欲色界繫。餘三界繫及不繫。
15)緣三界繫不繫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緣三界繫。
不淨想。厭食想。緣欲界繫。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有說:緣欲界。以說此想對治緣可愛事貪欲。此貪欲唯在欲界故。
有說:緣三界。以此名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故。
如是說者,初說為善。
斷、離、滅想緣不繫。
16)學等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非學非無學。
餘通三種。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
17)緣學等者。一切皆緣非學非無學。
18)見所斷等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修所斷。
餘通修所斷及不斷。
19)緣見所斷等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緣見修所斷。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緣修所斷。
死想。有說:緣修所斷。有說:緣見修所斷。
斷、離、滅想。緣不斷。
20)緣名義者。
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通緣名義。
死想。有說:唯緣義。有說:通緣名義。
餘六想但緣於義。
21)緣自相續等者。前七想緣自他相續。後三想緣非相續。
22)加行得、離染得、生得者。一切加行得、離染得,非生得。
23)有漏、無漏者。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唯有漏。
餘有漏無漏。
外國師說:死想唯有漏。所以者何?非諸聖道作我當死行相轉故。
評曰:應說此想有漏、無漏。以此想加行時雖作我等當死行相。若成滿時,即於彼境還作無常行相轉故。
24)緣有漏、無漏者。前七想緣有漏。後三想緣無漏。
24.1)問:此十想幾有漏緣無漏?幾無漏緣有漏?幾有漏緣有漏?幾無漏緣無漏?
答:三少分是有漏緣無漏。
四少分是無漏緣有漏。
三全四少分是有漏緣有漏。
三少分是無漏緣無漏。
24.2)問:此十想幾非有漏非不緣有漏?乃至廣作四句。
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25)有為、無為者。一切皆是有為。
26)緣有為無為者。前七想緣有為。後三想緣無為。
問:此十想幾自性斷。非所緣斷。幾所緣斷非自性斷。幾自性斷亦所緣斷。幾非自性斷。亦非所緣斷?答:三少分自性斷非所緣斷。四少分所緣斷非自性斷。三全四少分亦自性斷亦所緣斷。三少分非自性斷亦非所緣斷。
問:此十想幾非自性斷。非不所緣斷。乃至廣作四句。
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1.3.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問:此十想幾是轉?幾是隨轉?答:三是轉。謂不淨想、厭食想、死想。餘七是隨轉。
問:若爾,何想轉時?幾想隨轉?
答:不淨想、厭食想轉時。各四想隨轉。謂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斷、離、滅想。
死想轉時。七想隨轉。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及斷、離、滅想。
云何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不淨想時。
+先往塚間觀不淨相。所謂死屍、青瘀、膖脹、膿爛。或虫獸食噉、血肉狼藉、支節分離。或肉盡筋連。唯觀骨鎖次第連接。
+取是相已,至一近處閉目思惟。若皆分明現前者善。若不明了當更往觀。
+如此善觀不淨相已。疾還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軟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2)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取先外相以方己身如彼此亦爾。如此彼亦爾。謂我此身具有如前諸不淨相。
因於足骨以拄踝骨。因於踝骨以拄脛骨。因於脛骨以拄膝骨。因於膝骨以拄髀骨。
因於髀骨以拄髖骨。因於髖骨以拄腰骨。因於腰骨以拄脊骨。因於脊骨傍連肋骨。
又因手骨以拄肘骨。因於肘骨以拄臂骨。因於臂骨以拄肩骨。因於肩骨以拄脊骨。
復因脊骨以拄項骨。因於項骨以拄頷輪。因於頷輪以拄齒鬘。上有髑髏於此身中骨鎖次第。
3)善取相已,繫念眉間。然其所樂有廣有略。
若樂略者,即從眉間入身念住。從身念住入受念住。從受念住入心念住。從心念住入法念住。
若樂廣者,從眉間起,復觀髑髏、齒鬘、頷輪。次第觀察乃至足骨。
+次由勝解作意力故。令所觀骨鎖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院、一僧伽藍、一村、一田、一城、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白骨周匝遍滿。
+復以勝解作意力故。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但觀身骨。謂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
4)彼瑜伽師若於如是廣略自在。是名不淨觀成。
+然此不淨觀有所緣少。非自在少。應作四句。
有所緣少非自在少。謂但思惟自身骨鎖相。而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自在少非所緣少。謂能思惟大地骨鎖相。而不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自在少亦所緣少。謂但思惟自身骨鎖相。亦不能數數入出彼觀。
有非自在少亦非所緣少。謂能思惟大地骨鎖相。亦能數數入出彼觀。
+又此不淨觀。有所緣無量。非自在無量。應作四句。
謂前第二句作此第一句。
前第一句作此第二句。
前第四句作此第三句。
前第三句作此第四句。
5)彼瑜伽師如是觀察不淨相已,作是思惟:生死諸行。何可欣樂?
+爾時,便於欲、色、無色三界諸行都不貪樂。由如此故,彼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便得圓滿。
+彼由不欣樂生死故,便欣樂涅槃。由此因緣先所修習斷、離、滅想皆得圓滿。
如是不淨想轉時四想隨轉。
1.4.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云何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厭食想時。
觀手中若鉢中食從何而成?知從穀等。
復觀穀等從何而來?知從田中種子差別。
復觀種子由誰故生?知由種種泥土糞穢。
如是觀已,便作是念:此食展轉從不淨生。復能展轉生諸不淨。誰有智者於中貪著。
2)又彼行者或常乞食。或僧中食。
+1常乞食者。
+晨旦澡漱嚼楊枝時。於水作尿想。於楊枝作指骨想。
+著衣持鉢往聚落時。於衣作濕人皮想。於腰縚作人腸想。於鉢作髑髏想。於錫杖作脛骨想。於道路間所見礫石作骸骨想。既至聚落見諸城壁作塚墓想。見諸男女作骨鎖想。
+於乞食時。若得餅作人肚想。若得麨作骨粖想。若得鹽作人齒想。若得飯作蛆虫想。若得諸菜作人髮想。若得羹臛作下汁想。若得乳酪作人腦想。若得酥蜜作人脂膏想。若得魚及肉作人肉想。若得諸飲作人血想。若得歡喜丸等作乾糞想。
+2其僧中食者。
若得淨草作死人髮想。所處床座作骨聚想。於所得飲食作不淨想。皆如前說。
3)問:行者何故於飲食等作不淨想耶?
+答:彼作如是思惟:我無始生死由於不淨作淨想故。輪迴五趣受諸苦惱。今欲違彼趣涅槃樂。是故於中觀為不淨。
+復次,彼行者作是念:莫令我於飲食生淨想故。增益貪心,障礙聖道故。於飲食作不淨想。由不淨想便能厭離。
4)彼瑜伽師如是於食起厭想已,作是思惟:生死諸行何可欣樂?便於三界諸行生厭。
+由如此故,彼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便得圓滿。
+彼由厭生死故便樂涅槃。由此因緣先所修習斷、離、滅想皆得圓滿。如是厭食想轉時四想隨轉。
1.5.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云何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1)謂修行者起死想時。觀察諸法念念生滅。
+彼於春時,見諸卉木。生花生葉鮮榮紅紺如妙寶色。河池津液水漸盈滿魚鳥喧戲。
+便作是念:今外物生。
2)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歌舞跳躍飲食喜慶。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生男生女。
便作是念:今內法生。
3)復於夏時,見諸卉木柯條聳密花葉茂盛。河池汎溢波濤輪轉查沫凌岸。
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興盛。
4)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擊鼓吹貝歌舞歡笑車馬雜沓。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中有嫁娶事。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壯盛。
5)復於秋時,見諸草木。為秋日所曝涼風所吹青色銷盡葉皆黃悴。河池流水漸漸減縮。
便作是念:此諸外物今已衰悴。
6)彼入聚落,見諸男女。髮白面皺扶杖而行。身形曲僂咳逆上氣。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衰老。
7)復於冬時,見諸草木。霜風飄擊葉皆在地摧折枯死。河池流水漸皆竭盡乃至乾涸。
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復滅。
8)彼入聚落,見諸男女。被髮跳踊搥胸號叫宛轉在地。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父母死喪。
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復滅。
9)彼於如是內外無常。善取相已還其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渜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
10)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內住其心修於死想。
謂如所見諸無常想。觀察內身一期諸蘊結生時生。乃至老死時滅。
復於一期有爾所位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位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位有爾所歲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歲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歲有爾所時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時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時有爾所月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月諸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月有爾所晝夜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晝夜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晝夜有爾所牟呼栗多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牟呼栗多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牟呼栗多有爾所臘縛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臘縛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臘縛有爾所怛剎那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怛剎那蘊前生後滅。
復於一怛剎那有爾所剎那諸蘊各異。
以剎那最多故於中漸漸略觀。乃至觀蘊二剎那生、二剎那滅。是名生滅觀加行圓滿。
從此無間能觀諸蘊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是名生滅觀成。爾時名為死想圓滿。以諸位滅即是死故。
11)彼修行者如是諦觀蘊生滅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諸行無常誠為善說。以生滅即無常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諸無常想皆得圓滿。
12)行者復觀諸蘊相續前剎那蘊。由後剎那蘊所逼迫故,生已即滅。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無常故苦誠為善說。以逼迫即是苦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無常苦想而得圓滿。
13)行者復觀前剎那蘊纔滅後剎那蘊即生。假使前蘊念言:我今不滅。後蘊念言:我今不生。彼於所欲皆不自在。前蘊後所逼故必滅。後蘊前所牽故必生。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苦無我想誠為善說。以不自在即無我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苦無我想而得圓滿。
14)行者復觀諸行生滅不自在故。於空行聚中不生貪樂。
+由此便於三界諸行不生樂著。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得圓滿。
+彼修行者既於生死不樂著故便樂涅槃。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斷、離、滅想皆得圓滿。
由此故說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問:修諸想時有勝解作意、有真實作意。彼勝解作意所觀不實何非顛倒?
答:彼修行者知非真實不生實執故非顛倒。
+問:若知不實何故猶作?答:為伏煩惱是故須作。
+問:此若不實云何能伏煩惱?
答:由作彼想。便能制伏。
如於餘女作母想時不生貪染。
於怨憎所作親想時不生瞋恚。
於下人所作尊想時不生憍慢。此亦如是故須觀察。
2.攝、可得
[發智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第四靜慮。
[大毘婆沙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乃至廣說。
2.1.問:何故作此論?
答:欲止他宗,顯己義故。如分別論者。許他性攝,遮自性攝。
今止彼意,許自性攝,遮他性攝,故作斯論。
1)問:何故此中不說想還攝想?
+答:有說。是作論者意欲爾故。乃至廣說。
+有說:此中應作是問:無常想等攝幾想等耶?答:無常想攝無常想。乃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應作是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欲成立未成立義。想還攝想,不待成立,是故不說。
2)問:若爾,後文亦不應說初靜慮等還攝初靜慮等。
2.1)有說:靜慮等攝多法體,非於多法。自性攝義,不說自成。想唯一法,是故非難。
2.2)有說:彼亦不應說靜慮等攝靜慮等。而說者欲現種種文、種種說。由種種文、種種說莊嚴於義。義則易解。
2.3)有說:為現二門、二略、二階、二炬、二明、二光、二種文影。如不說想攝想。如是亦應不說靜慮攝靜慮等。如後說靜慮攝靜慮等。如是亦應說想攝想。欲令彼此二義俱通。故作二文互相影發。
2.4)有說:此中辯攝及相應義。以想對想但有攝義,無相應義是故不說。
+此不應理,於智、等持,亦不應說無相應故。
+應作是說:想自性無雜於攝易了,是故不說。智與等持或自性有雜。或行相有雜。於攝難了是故則說。
2.2.無常想等
[發智論]無常想等攝幾靜慮等耶?答:無常想攝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不淨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初二解脫。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
1[*引文]無常想攝四靜慮者。
此即總說。然諸靜慮皆五蘊性。此無常想唯攝想蘊,不攝餘蘊。於想蘊中,唯攝無常想,不攝餘想。於無常想中,過去攝過去。未來攝未來。現在攝現在。有漏攝有漏。無漏攝無漏。學攝學。無學攝無學。非學非無學攝非學非無學。退法攝退法。乃至不動法攝不動法。於中在初靜慮者攝初靜慮。乃至在第四靜慮者攝第四靜慮。是故總說攝四靜慮。
2[*引文]如說攝四靜慮。攝四無色、四解脫亦爾。
差別者。四無色、四解脫四蘊為性。餘想隨應亦准此說。
然諸想皆以想為自性故。皆不攝智、三摩地、第八解脫。
問:無常想亦通欲界繫。此中何故不說?
答:有說應說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無常想在欲界者是加行,非根本。此中唯說根本是故不說。
有說:今此定蘊唯說定地法故,不說欲界。
有說:此中以十想對靜慮等門為問。欲界非靜慮等門是故不說。餘想不說義亦同此。
3[*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皆在八等至通有漏無漏故。此七想以所緣行相異故。不攝初三解脫、八勝處、十遍處及無量。
4[*引文]不淨想攝第三、第四靜慮、初二解脫。
1)問:四靜慮中皆有不淨想。何故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耶?
答:亦應說攝初第二靜慮。而不說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若說攝初二解脫。當知已說攝初二靜慮。以初二解脫在初二靜慮故。
有說:此中舉後顯初。舉離喜地顯有喜地故。
有說:初二靜慮無不淨想是故不說。所以者何?彼二地皆有喜根,一切喜根欣歡行轉。不淨想,厭慼行轉非一心中,二行轉故。
2)問:若爾,此想所攝初二解脫在何地耶?
答:在二近分非根本地。亦以與喜受相違故。
3)問:若爾,後文不應說初二靜慮攝初二解脫、前四勝處?
答:彼說靜慮亦攝眷屬。如說城邑亦攝城邑邊。
4)問:若爾,不應說不淨想攝第三靜慮。以彼地有樂受,亦與不淨想相違故?
+答:第三靜慮言亦攝眷屬。非根本地是故無過。
若爾,此中亦應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以汝俱許在近分地,無差別故。
+如是說者,初二靜慮根本地中,亦有不淨想及初二解脫。若謂無者,應無有能離此地染。以此地有增上喜,動踊其心。若無不淨想初二解脫制伏彼者。諸瑜伽師豈能離彼地染。
+又彼亦應無苦集忍智,以彼厭行轉故。由此亦應無無常想、無常苦想。
5)問:云何喜受作厭行轉耶?
+答:能自在厭,故亦生喜。即生喜時,於彼亦厭。如勝怨時,亦厭亦喜。
+有說:如王與將士摧怨敵已,共受喜樂。如是行者以不淨想等摧欲界已,於初靜慮等共受喜樂。
+有說:初靜慮中,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欲界鼻、舌二識。第二靜慮、初二解脫及不淨想。對治初靜慮眼、耳、身識。是故初二靜慮中,定有初二解脫及不淨想。
然此中略故不說不淨想攝初二靜慮。
+有說:不淨想實在四靜慮。然此唯說攝第三第四靜慮者。以第三靜慮有生死中殊勝受樂。第四靜慮有生死中殊勝輕安樂。難厭難捨故於是中說不淨想。初二靜慮中無如是樂故不說攝。
6)問:何故不淨想但說攝初二解脫。不說攝前四勝處耶?
答:不淨想是初修總觀,與初二解脫相似故攝。勝處是後起別觀,故不相攝。
5[*引文]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
1)問:厭食想非解脫自性。云何亦攝初二解脫?
答:此文但應說厭食想攝第三、第四靜慮。而說如不淨想者。欲顯厭食想,以不淨想為加行。說厭食想及加行故說如不淨想。
有說:厭食想與不淨想相雜相引,有相攝義。是故說攝如不淨想。
有說:厭食想亦作不淨行轉。如說:若得飯時作虫蛆想。乃至廣說。是故亦攝初二解脫俱觀色處,不淨轉故。
2)問:若厭食想與不淨想俱觀色處不淨轉者。世尊所說厭食想、不淨想何差別?
答:體實無別。但以所對治愛有差別故建立二想。謂不淨想對治婬欲愛。厭食想對治段食愛。
評曰:不應作如是說。佛所安立十想各各異故。
又段食愛,緣段食起。香、味、觸處是段食性。若許此想對治彼愛。云何說同不淨想觀色處故攝初二解脫耶?是故應知初說為善。此二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餘解脫、勝處及遍處、無量。
6[*引文]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攝第三、第四靜慮。
問:初第二靜慮亦有此想,何故不說攝耶?
答:此文應說攝四靜慮。而但說攝後二者。當知此義有餘。
有說:此中舉後顯初。
有說:上二靜慮是殊勝可愛樂地。以有最勝受樂及最勝輕安樂故。於如是地說有此想。顯修行者於勝樂地中。尚能起不可樂想。況於餘處是故唯說攝此二地。
有說:初靜慮為尋伺風所動。第二靜慮為極喜水所漂。雖有不淨、厭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不明淨。後二靜慮與此相違。故說攝彼此想所緣、行相及地異故。不攝一切解脫、勝處、遍處、無量。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67:
3.相應
[發智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世俗智相應。
[大毘婆沙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乃至廣說。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愚於相應法,執相應法非實有者,意顯相應法是實有故。而作斯論。
3.1.無常想等
[發智論]無常想等與幾靜慮等相應耶?答:無常想與四靜慮、四無色、四解脫、四智、一三摩地相應。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不淨想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世俗智相應。
1[*引文]無常想與四靜慮相應者。
四靜慮皆五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
2[*引文]與四無色、四解脫相應者。
四無色及四無色、解脫皆四蘊性。此想與彼二蘊全、一蘊少分相應。
3[*引文]與四智相應者。
謂與法智、類智、世俗智、苦智相應。
4[*引文]一三摩地相應者。
謂緣苦無願。
5[*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者。
此依皆與四智、一三摩地相應。數同故言亦爾。
於中一切同者。謂死想行想異,而名同者。謂無常苦想、智名同。
餘不同者。謂苦無我想與空三摩地相應故。
唯有數同,餘皆不同者。謂斷、離、滅想與滅智、無相三摩地相應故。
6[*引文]不淨想與後二靜慮、初二解脫、世俗智相應者。
此想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後二靜慮相應者。如攝中說。
7[*引文]如不淨想、厭食想亦爾者。
此想實不與初二解脫相應。而說與相應者。亦如攝中說。
8[*引文]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與後二靜慮、世俗智相應者。
此想亦與四靜慮相應。而但言與後二相應者,亦如攝中說。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93:
3.想
[發智論]有十想。謂無常想。乃至滅想
[大毘婆沙論]有十想謂無常想乃至滅想。此如定蘊攝納息中已廣分別。
3.1.無常想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隨應當知。
[大毘婆沙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乃至廣說。
修有四種。謂得修、習修、對治修、除遣修。四修義如智蘊他心智納息中廣說。
1)此中有說。但依習修作論。
2)有說:通依得修、習修作論。
諸有欲令此中但依習修作論者。彼說:
+若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現在前。
+彼思惟無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為所緣。即是無常想現在前時,緣無常想義。
3.2.修...不思惟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引文]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緣餘想蘊,起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1)答:在增長煗頂位,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2)若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3)若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4)若起無常行相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5)若即以此類念住雜修靜慮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即起此類念住、義無礙解時。
+及起此類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不思惟無常想,緣餘法故。
3.3.思惟...不修
[發智論]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引文]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1)此中善想者。
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聞所成想。
思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思所成想。
修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
問:此修所成想說在何位?
+答:在煗頂忍初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世第一法位,起三行相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三行相法念住。
+集道現觀各四心頃。起四行相法念住。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
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雜修靜慮及起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起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法念住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即起此類法念住、義無礙解時。及起此類法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空、識無邊處、遍處,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想。
2)染想者。
+謂緣無常想,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
+起邊執見,執斷常。
+起邪見,執無因、無作及損減。
+起見取,執上、妙、勝、第一。
+起戒禁取,執淨、解脫、出離。
+起疑、猶豫不決。
+起無明、無智、黑闇、愚癡。
+起貪、愛樂、悅意。
+起瞋、不愛樂、不悅意。
+起慢、高舉。如是等時是名染想。
3)無記想者。
謂緣無常想,起非如理非不如理想。是名思惟無常想。緣無常想故不修無常想,起餘想故。
3.4.修...思惟
[發智論]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引文]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如無常想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續三世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煗頂忍初及增長位。緣無常想,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世第一法位,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起無常行相法念住。
+若以緣無常想,無常行相法念住,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此類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此類法念住,雜修靜慮。及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及起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有說:及起無願無願三摩地時。
如是等時,修無常想,無常想現在前故。亦思惟無常想,緣無常想故。
3.5.不修...不思惟
[發智論]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餘想亦隨應當知。
1[*引文]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1)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不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諸念住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
+若於修位無學位中,起一切不緣無常想,非無常行相諸念住時。
如是等時,不修無常想,無常想不現前故。亦不思惟無常想,不緣無常想故。
2)迦濕彌羅國外諸師作如是說: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餘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餘想蘊起餘想。緣無為起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一切非無常想。廣說應知。
2[*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
差別者說自名。及第三句中,皆除無願無願。
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
3[*引文]隨應當知者。
1)謂若修不淨想。彼不思惟不淨想。以不淨想現在前時,緣顯形色故。
若思惟不淨想。彼不修不淨想。以緣不淨想時,餘想現在前故。
餘想者。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2)如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亦爾。差別者說自所緣。
3)謂若修厭食想。彼不思惟厭食想。以彼想現在前時,緣香、味、觸故。
若思惟厭食想。彼不修厭食想。以緣彼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4)若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一切世間不可樂想現在前時,緣諸世間可愛事故。
若思惟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彼不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以緣彼世間不可樂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5)若修死想彼不思惟死想。以死想現在前時,緣命根及命根俱生無常性故。
若思惟死想彼不修死想。以緣彼死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
6)若修斷想彼不思惟斷想。以斷想現在前時,緣涅槃故。
若思惟斷想彼不修斷想。以緣彼斷想時,餘想現在前故。餘想者如前說。如斷想,離想、滅想亦爾。
3.6.依得修、習修
諸有欲令此中通依得修、習修作論者。彼說:
若修無常想者。謂無常想,若現前、若不現前而修。
彼思惟無常想者。謂以無常想為所緣,即是無常想。修時緣無常想義。
3.6.1.修...不思惟
[發智論]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引文]若修無常想彼思惟無常想耶?答:應作四句。有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謂緣餘法修無常想。
如緣色、受、行、識蘊,除無常想,餘想蘊,修無常想。緣無為,修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增長煗頂位。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初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以滅智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離非想非非想處染說亦爾。唯除第九解脫道時。
+若以緣滅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無學練根說亦爾。唯除第九解脫道。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引發神境、天眼、天耳通時。
+若以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起他心智通時。
+若起不淨觀、持息念、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法、詞二無礙解時。
+起無諍、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有說:除起無願無願時。
+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於如是時,修無常想不思惟無常想。
3.6.2.思惟...不修
[發智論]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引文]有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聞思所成如前說。
修所成者。謂緣無常想,起非無常行相修所成想,而不修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在初煗位緣集道諦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集現觀四心頃。道現觀三心頃。
+若異生離欲界乃至無所有處染。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異生引發緣無常想法念住。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即異生起四無量及緣無常想法念住時。
+即異生起緣無常想法念住無色解脫。及起空識無邊處遍處時。是名善想。
+染及無記想。如前說。是名思惟無常想不修無常想。
3.6.3.修...思惟
[發智論]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引文]有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謂緣無常想修無常想。
如無常想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未及他相續三世無常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位,起緣苦諦法念住。
+增長煗頂,起緣無常想法念住。
+初頂忍。及增長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四心頃。及道類智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離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緣無常想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起緣無常想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起四無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緣無常想、義無礙解及辯無礙解、願智、邊際定、無色、解脫,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起空識無邊處遍處時。有說:及起無願無願時。
於如是時,修無常想亦思惟無常想。
3.6.4.不修...不思惟
[發智論]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餘想亦隨應當知。
1[*引文]有不修無常想亦不思惟無常想。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位。起緣滅諦法念住時。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及餘一切不緣無常想。亦不修無常想位。如其所應盡當知。外國師誦亦如前應知。
2[*引文]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亦爾。
差別者說自名及第三句中,除有說無願無願。
3[*引文]不淨想、厭食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隨應當知者。
1)謂不淨想等亦應作四句。而有差別。謂
1.1)若修不淨想彼思惟不淨想耶?答:應作四句。
有修不淨想彼不思惟不淨想。謂緣餘法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一切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生欲色界,得阿羅漢果最後解脫道時。
+若以滅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依有色定。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及最後解脫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引發神境、天眼、天耳、他心智通,四無間道、一解脫道。及緣餘法他心智通解脫道時。
+若起不淨觀、持息念、初三解脫、八勝處、前八遍處、法、詞二無礙解時。
+若依有色定,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有色定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若依有色定,起辯無礙解。及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願智、邊際定時。
+若起無諍時。
+若依有色定,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
於如是時,修不淨想不思惟不淨想。
1.2)有思惟不淨想不修不淨想。謂緣不淨想修餘想。
餘想者。謂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及餘善、染、無記想。
此中善想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想。
加行善想。謂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聞所成想。
思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思所成想。
修所成者。謂緣不淨想起修所成想。而不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在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緣苦集諦。
+增長煗頂,起緣不淨想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集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世俗道或苦集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一切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有說:唯無間道時。
+若以世俗道離第四靜慮染。以空無邊處近分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道時。
+若以苦集智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苦集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彼無間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若依空無邊處近分,起緣不淨想法念住時。是名善想。
染及無記想如前說差別者。緣不淨想,於如是時思惟不淨想,不修不淨想。
1.3)有修不淨想亦思惟不淨想。謂緣不淨想修不淨想。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若以世俗道或苦集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最後解脫道時。有說:及一切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依此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以緣苦集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若依有色定。時解脫練根作不動。以緣不淨想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緣不淨想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若起緣不淨想他心智通時。
+若起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起四無量時。
+若依有色定起緣不淨想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有色定,起緣不淨想、義無礙解時。
+若起緣不淨想願智、邊際定時。於如是時修不淨想亦思惟不淨想。
1.4)有不修不淨想亦不思惟不淨想。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道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滅道智離欲界乃至第三靜慮染。彼一切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有說:唯無間道時。
+若以滅道智離第四靜慮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世俗道離第四靜慮染。即依空無邊處近分。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解脫道時。
+若依有色定離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一切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非想非非想處染最後解脫道。
+若依無色定,離空無邊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無色定離上三無色染。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生欲色界,離非想非非想染最後解脫道。
+若以緣滅道諦法念住。信勝解練根作見至。無間道時。解脫道不定如前說。
+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依無色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最後解脫道。
+若起無色、解脫、後二遍處時。
+若依無色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若依無色,起義無礙解、辯無礙解、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及起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善位如是。若染污及無記位,不緣不淨想。并一切無心位。於如是時不修不淨想亦不思惟不淨想。如不淨想、厭食想乃至滅想亦爾。皆作四句。於中差別如理應思。
4.六尋
4.1.欲尋
[發智論]若起欲尋。彼思惟欲尋耶?答:應作四句。
有起欲尋不思惟欲尋。謂緣餘法起欲尋。
有思惟欲尋不起欲尋。謂緣欲尋起餘尋。
有起欲尋亦思惟欲尋。謂緣欲尋起欲尋。
有不起欲尋亦不思惟欲尋。謂除前相。
如欲尋。恚尋、害尋、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亦爾。
1[*引文]若起欲尋彼思惟欲尋耶?答:應作四句。
2[*引文]有起欲尋不思惟欲尋。謂緣餘法起欲尋。
如緣色、受、想、識蘊。除欲尋,餘行蘊起欲尋是名起欲尋。不思惟欲尋,緣餘法故。
3[*引文]有思惟欲尋不起欲尋。謂緣欲尋起餘尋。
此有三種。謂善、染、無記。
1)善者。謂加行善及生得善。
加行善中通聞、思、修所成。
聞所成者。謂緣欲尋起聞所成。
思所成者。謂緣欲尋起思所成。
修所成者。謂緣欲尋起修所成。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欲界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緣欲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現觀二心頃。謂苦法智忍、苦法智。集現觀二心頃。謂集法智忍、集法智。
+若以苦集智離欲界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九解脫道時。
+若以世俗智離欲界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時。
+若依未至定為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乃至若依第四靜慮為離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道時。
+若以苦集法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以緣欲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緣欲尋法念住雜修靜慮時。
+起緣欲尋他心智通時。
+起緣欲界宿住隨念智通時。
+起四無量時。
+起緣欲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緣欲尋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若起緣欲尋法念住無諍、願智、邊際定時。是名善。
2)染污者。
謂緣欲尋,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廣說如前。
3)無記者。
謂緣欲尋起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於如是時思惟欲尋不起欲尋。
4[*引文]有起欲尋亦思惟欲尋。謂緣欲尋起欲尋。
如欲尋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未及他相續三世欲尋。
5[*引文]有不起欲尋亦不思惟欲尋。謂除前相。
+外方師誦。謂緣餘法起餘尋。
+此中如緣色、受、想、識蘊。除欲尋,餘行蘊起餘尋。緣無為起諸尋。及餘一切不起欲尋,不思惟欲尋位。
6[*引文]如欲尋,恚尋、害尋亦爾。差別者說自名。
1)若起出離尋。彼思惟出離尋耶?答:應作四句。
1.1)有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謂緣餘法,起出離尋。
+如緣色、受、想、識蘊。除出離尋,餘行蘊,起出離尋。緣無為,起出離尋。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未至、初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
+若依未至定以滅智離欲界及初靜慮染。及依初靜慮以滅智離初靜慮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地以滅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地以苦集滅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初靜慮時。
+若依初靜慮引發神境、天眼、天耳、他心智通。四無間道、一解脫道。及緣餘法他心智通解脫道時。
+若依未至起持息念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起初二解脫、前四勝處、不淨觀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起義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法無礙解、詞無礙解。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有說:但起無相無相時。
於如是時起出離尋不思惟出離尋緣餘法故。
1.2)有思惟出離尋不起出離尋。謂緣出離尋起餘尋。
此有三種。謂善、染、無記。善者除思所成。餘如前說。於修所成中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靜慮中間。及上三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緣出離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若集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依靜慮中間。以苦集道智離初靜慮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靜慮中間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若依第二靜慮近分離初靜慮染。若即依此以緣出離尋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如依第二靜慮。依第三、第四靜慮亦爾。
+若依空無邊處以道智離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如依空無邊處。依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亦爾。若依非想非非想處為離彼染。以緣出離尋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以苦集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諸地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依無色定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以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雜修上三靜慮時。
+若依上三靜慮。引發緣出離尋他心智通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無量時。
+若起緣出離尋無色解脫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緣出離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依無色定起緣出離尋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緣出離尋辯無礙解時。
+若起緣出離尋願智、邊際定及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是名善。
染污者。謂緣出離尋,起薩迦耶見執我我所。廣說如前。
無記者。謂緣出離尋,起非如理非不如理作意。
於如是時,思惟出離尋不起出離尋。
1.3)有起出離尋亦思惟出離尋。謂緣出離尋起出離尋。
如出離尋長時相續現在前時。緣自相續過去未來及他相續三世出離尋。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未至、初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三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緣出離尋法念住。
+若起世第一法。若已入正性離生,苦集道現觀各四心頃。
+若以世俗道、苦、集、道智離欲界染。若即以此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以苦集道智離初靜慮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道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唯除離有頂染最後解脫道。
+即依彼二地以苦、集、道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彼二地以道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若即以此及緣出離尋苦、集智、世俗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九無間道、八解脫道時。
+若以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雜修初靜慮時。
+若依初靜慮引發緣出離尋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未至、初靜慮起無量時。及緣出離尋法念住時。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未至、初靜慮。起緣出離尋苦、集、道智、世俗法念住、義無礙解時。
+即依彼二地起緣出離尋辯無礙解時。有說:即依彼二地起空空、無願無願時。
如是等時起出離尋亦思惟出離尋。
1.4)有不起出離尋亦不思惟出離尋。謂除前相。
問:此說在何位?
+答:此說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初煗頂忍及增長忍位。起緣滅諦法念住。
+若增長煗頂位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
+若已入正性離生,滅現觀四心頃。若依靜慮中間。以滅智離初靜慮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即依靜慮中間。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近分離初靜慮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解脫道時。
+若依第二靜慮。以苦集滅智。離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染。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第二靜慮乃至依無所有處亦爾。
+若依第三靜慮近分離第二靜慮染。若即依此以身、受、心念住及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第三靜慮近分。依第四靜慮近分亦爾。
+若依空無邊處近分離第四靜慮染。
諸說無色近分有別緣者。彼說若即依此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
諸說無色近分無別緣者。彼說若即依此以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如依空無邊處近分。乃至依非想非非想處近分亦爾。
+若依非想非非想處為離彼染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以滅智信勝解練根作見至。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無所有處。以苦集滅智。時解脫練根作不動。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一切加行、無間、解脫道時。
+若依非想非非想處。時解脫為練根作不動故。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為加行。彼加行道時。
+若以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雜修上三靜慮時。
+若依上三靜慮引發神境、天眼、天耳。及緣餘法他心智、宿住隨念智通時。
+若依靜慮中間第二靜慮。起初二解脫前四勝處時。
+若起第三、第八解脫、後四勝處、十遍處時。若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四無色、解脫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不淨觀。及依靜慮中間第二、第三靜慮近分起持息念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時。
諸有欲令一切法是勝義者。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義無礙解。
及有欲令唯涅槃是勝義者。即依彼諸地起義無礙解時。即依彼諸地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辯無礙解時。
+依靜慮中間乃至第四靜慮起法無礙解時。有說:及依靜慮中間起詞無礙解時。
+若起身、受、心念住。及緣餘法法念住、願智、邊際定。及入滅盡定想微細心時。
+若起無諍時。
+若依靜慮中間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起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時。
如是等時不起出離尋。亦不思惟出離尋。
如出離尋。無恚尋、無害尋亦爾。三惡尋、三善尋廣說如雜蘊思納息。
於何等法知其生滅?
世尊告尊者阿難曰:若信心長者、長者子來問汝言:於何等法知其生滅?汝當云何答乎?阿難白佛:世尊!若有長者、長者子來問我者,我當答言:知色是生滅法,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
---
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七
1.問:煖加行中有生滅觀,此生滅觀加行云何:
1)答:諸瑜伽師,將觀生滅,先取內外興衰相已,還所住處,調適身心。觀一期身,前生後滅。次觀分位、次年、次時、次月、次半月、次一晝夜、次牟呼栗多、次臘縛、次怛剎那、次復漸減,乃至於一切有為法,觀二剎那生,二剎那滅,齊此名為加行成滿。
2)次復於有為法,觀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此則名為生滅觀成。
2.問:此生滅觀,觀生滅時,為一心觀?為二心觀?若一心觀者,為作一解?為作二解?若作一解者,如觀生為生,亦應觀滅為生。觀生為生,可名正觀。觀滅為生,應是邪觀。如觀滅為滅,亦應觀生為滅。觀滅為滅,可名正觀。觀生為滅,應是邪觀。如何一解,亦正亦邪?若作二解者,應有二體。一心二體,無有是處。若二心觀者,一心觀生,一心觀滅,應無生滅觀。云何名為生滅觀耶?
1)答:二剎那頃,一心觀生,一心觀滅。依相續說,名生滅觀。不依剎那,故無有失。
2)有說:一心雙觀生滅,而無如前所說過失,以見生時,比知有滅。以有生法,必有滅故。若見滅時,比知有生。以有滅法,必有生故。
3)評曰:彼說非理。云何一心可有二解?現、比二量,體不同故。前說為善。
3.問:此生滅觀,為勝解作意?為真實作意?
1)有說:真實作意。問:若爾,諸行實無來去,見有來去,云何真實?
答:此觀未成,見有來去。成時,但見生滅,不見有去來相。如舞獨樂緩見來去,急則不見。旋火輪喻、陶家輪喻,應知亦爾。
2)有說:勝解作意。問:若爾,伽他所說,當云何通?如說:
若有知見能盡漏 若無知見云何盡 若能觀蘊生滅者 是則解脫煩惱意
非勝解作意能斷煩惱。答:依傳因說,如子孫法。謂勝解作意,引生真實作意。由真實作意,斷諸煩惱,故不相違。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六十六
云何死想轉時七想隨轉?謂修行者起死想時,觀察諸法念念生滅。
1.彼於春時,見諸卉木,生花、生葉,鮮榮紅紺,如妙寶色。河池津液,水漸盈滿,魚鳥喧戲。便作是念:今外物生。
2.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歌舞跳躍,飲食喜慶。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生男生女,便作是念:今內法生。
3.復於夏時,見諸卉木,柯條聳密,花葉茂盛。河池汎溢,波濤輪轉,查沫[夌*欠]岸。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興盛。
4.彼入聚落,見諸男女,擊鼓吹貝,歌舞歡笑,車馬雜沓。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中有嫁娶事,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壯盛。
5.復於秋時,見諸草木,為秋日所曝,涼風所吹,青色銷盡,葉皆黃悴。河池流水,漸漸減縮。便作是念:此諸外物,今已衰悴。
6.彼入聚落,見諸男女,髮白面皺,扶杖而行,身形曲僂,咳逆上氣。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衰老。
7.復於冬時,見諸草木。霜風飄擊,葉皆在地,摧折枯死。河池流水,漸皆竭盡,乃至乾涸。便作是念:此諸外法,今已復滅。
8.彼入聚落,見諸男女,被髮跳踊,搥胸號叫,宛轉在地。即前問之:此何故爾?答曰:此處父母死喪,便作是念:此諸內法,今已復滅。
9.彼於如是內外無常,善取相已,還其所止。洗足敷座,結跏趺坐。調滑身心,令身心柔渜,身心堪能,身心無熱,身心離蓋。既令身心離諸蓋已,內住其心,修於死想,謂如所見諸無常想。
10.觀察內身,一期諸蘊,結生時生,乃至老死時滅。復於一期,有爾所位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位諸蘊前生後滅。復於一位,有爾所歲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歲諸蘊前生後滅。復於一歲,有爾所時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時諸蘊前生後滅。復於一時,有爾所月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月諸蘊前生後滅。復於一月有爾所晝夜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晝夜蘊前生後滅。復於一晝夜,有爾所牟呼栗多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牟呼栗多蘊前生後滅。復於一牟呼栗多有爾所臘縛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臘縛蘊前生後滅。復於一臘縛有爾所怛剎那諸蘊各異。捨餘隨觀一怛剎那蘊前生後滅。復於一怛剎那有爾所剎那諸蘊各異。以剎那最多故於中漸漸略觀。乃至觀蘊二剎那生二剎那滅,是名生滅觀加行圓滿。
11.從此無間,能觀諸蘊一剎那生、一剎那滅,是名生滅觀成。爾時,名為死想圓滿。以諸位滅,即是死故。
12.彼修行者如是諦觀蘊生滅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諸行無常誠為善說。以生滅即無常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諸無常想皆得圓滿。
13.行者復觀諸蘊相續前剎那蘊,由後剎那蘊所逼迫故,生已即滅。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無常故苦,誠為善說。以逼迫即是苦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無常、苦想而得圓滿。
14.行者復觀前剎那蘊纔滅,後剎那蘊即生。假使前蘊念言:我今不滅。後蘊念言:我今不生。彼於所欲,皆不自在。前蘊後所逼故必滅。後蘊前所牽故必生。如是觀已,便作是念:世尊所說苦無我想誠為善說。以不自在即無我故。如是行者死想轉時,令先所修苦、無我想而得圓滿。
15.行者復觀諸行生滅不自在故,於空行聚中不生貪樂。由此便於三界諸行不生樂著。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而得圓滿。
16.彼修行者,既於生死不樂著故,便樂涅槃。如是死想轉時,令先所修斷、離、滅想皆得圓滿。由此故說死想轉時七想隨轉。
17.問:修諸想時,有勝解作意?有真實作意?彼勝解作意所觀不實何非顛倒?
答:彼修行者知非真實,不生實執,故非顛倒。
18.問:若知不實,何故猶作?
答:為伏煩惱,是故須作。
19.問:此若不實,云何能伏煩惱?
答:由作彼想,便能制伏。如於餘女作母想時,不生貪染。於怨憎所作親想時,不生瞋恚。於下人所作尊想時,不生憍慢。此亦如是故須觀察。
---
清淨道論---第二十說道非道智見清淨品
如是有的(瑜伽者),於有時思惟於色,於有時思惟非色而提起(無常、苦、無我的)三相,於次第行道而完成修慧。其他的(瑜伽者),則以色的七法及非色的七法而提起三相思惟諸行。
(1)(以色的七法)
此中:①以取捨,②以年齡的增長而 消滅,③以食所成,④以時節所成,⑤以業生,⑥以心等起,⑦ 以法性色,以此等(七)行相而提起(三相)思惟,為「以色的七法提起思惟」。所以古師說:
以取捨,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食,以時節,以業,
以心,以法性之色,以此詳細的七種而觀(色)。
①(以取捨)這裡的(取)是結生。(捨)是死,而此瑜伽行者,以此等的取捨,(從生至死)限定一百年,提起於諸行之中的三相。怎樣的呢?即於此生之中的一切諸行都是無常。何以故?因為是生滅轉起、變易、暫時及與常相反之故。諸行生起,到達住位,於住位中必成老衰,到達老位,必成壞滅,因為(生、老、滅的)常常逼惱,難堪,是苦之基。與樂相反之故為苦。諸行生起,欲使勿至住位,至住位欲使勿老,至老位欲使勿壞,對於這樣的三處的任何一種都是不得自在的,由於他們的空無自在之相,所以空、無主、不自在,與我相反之故為無我。
②(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如是既以取捨而區限於一百年,於色而提起三相之後,更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色的三相。此中「年齡的增長而消滅」即是由於年齡的增長的色的消滅,依此而提起三相之義。怎樣的呢?
(一)即彼(瑜伽者)於此一百年而區限為初齡、中齡、後 齡的三齡。此中最初的三十三年為初齡,其次的三十四年為中齡 ,其後的三十三年為後齡。如是區劃了三個年齡,而這樣的提起 三相:「在初齡轉起的色,不至於中齡,必在那初齡而滅,所以 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在中齡轉起的色,不至於後齡,必 在那中齡而滅,故亦無常、苦、無我。在後齡的三十三年間所轉 起的色,是不可能到達於死後的,所以無常、苦、無我」。
(二)如是以初齡等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起了三相之後,更以鈍十年、戲十年、美色十年、力十年、慧十年、退十年、前傾十年、曲十年、蒙昧十年、臥十年的此等十個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起三相。
在此十個十年之中,
(1)有一百年壽命的人的初十年,因為那時他是魯鈍不定的孩子,故為「鈍十年」。
(2)此後的十年,因為他大部是嬉戲的,故為「戲十年」。
(3)其次的十年,因為他的美色之處業已豐滿廣大,故為「美色十年」。
(4)其次的十年,因為他的力氣業已盛大,故為「力十年」。
(5)其次的十年,因為善能建立確定了他的慧,甚至天賦劣慧之人,此時亦得發達一些,故為「慧十年」。
(6)其次的十年,因為此時他的嬉戲興趣、美色、力、慧都減縮了,故為「退十年」。
(7)其次的十年,因為此時他的身體已向前傾了,故為「前傾十年」。
(8)其次的十年,因為此時他的身體彎曲了如犁鑱相似,故為「曲十年」。
(9)其次的十年,因為此時他是蒙昧健忘,對於他的所作片刻便忘記了的,故為「蒙昧十年」。
(10)其次的十年,因為百歲的人,臥的時間多,故為「臥十年」。
如是這瑜伽者以此等十個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三相,他便以如下的觀察而提起三相:「在第一十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第二的十年,必於那第一的十年而滅,故(此色)為無常、苦、無我。在第二個十年中轉起的色......乃至於第九的色,不能到達第十的十年,必於彼處而滅。於第十的十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再有(來世),必於此世而滅,故為無常、苦、無我」。
(三)如是既以十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三相之後,更把這一百年分作五年的二十部分,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來提起三相。怎樣的呢?即作如下的觀察:「在第一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第二的五年,必於彼處而滅。於第二的五年中轉起的色……乃至在第十九的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第二十的五年,必於彼處而滅。在第二十的五年中轉起的色,不能至於死後,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四)如是既以二十部分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以提起三相, 再分作二十五部分,以四年四年(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而提起(三相)。
(五)其次再以三年三年而分作三十三部分。
(六)以二年二年分作五十部分。
(七)以一年一年分作一百部分。
(八)其次更於每一年分為三部分,即雨季、冬季、夏季的三季,以各季而提起這年齡的增長而消滅的色中的三相。怎樣的呢?即「於雨季四個月中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冬季,必於彼處而滅。於冬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夏季,必於彼處而滅。更於夏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雨季,必於彼處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九)既已如是提起,更於一年而分為六部分,即「於雨季二個月轉起的色,必於彼處而滅,不能到達秋季。於秋季轉起的色,不能到冬季……於冬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冷季……於冷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春季……於春季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夏季……更於夏季轉起的色,必於彼處而滅,不能到達雨季,所以是無常、苦、無我」。如是以年齡的增長而消滅提起色中的三相。
(十)既已如是提起,更以(一個月的)黑、白二分而提起三相:即「於黑分轉起的色,不能到達白分,於白分轉起的色不能到達黑分,必於彼處而滅,故是無常、苦、無我」。
(十一)以晝夜提起三相:「於夜間轉起的色,不能到達晝間,必於彼處而滅,於晝間轉起的色,不能到達夜間,必於彼處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十二)此後分一晝夜為早晨等六部分而以提起三相:「於早晨轉起的色,不能到達日中,於日中轉起的色,不能至夕,夕間轉起的色不能至初夜,初夜轉起的色不能至中夜,中夜轉起的色不能至後夜,必於彼處而滅。更於後夜轉起的色不能至早晨,必於彼處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十三)既已如是提起,更於彼同樣之色,以往、返、前視、側視、屈、伸而提起三相:「往時轉起的色不能到達返時,必於彼處而滅,於返時轉起的色不至於前視,於前視轉起之色不至於側視,於側視轉起之色不至於屈時,於屈時轉起之色不至於伸時,必於彼處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
(十四)此後更於一步而分舉足、向前、伸足、下足、置足、踏地的六部分。
此中:「舉足」──是把足從地舉起。「向前」──是把足舉向前面。「伸足」──是看看是否有木樁、棘、蛇等任何東西而把足避去這裡那裡。「下足」──是把足放下來。「置足」──是置足於地面。「踏地」──是另一足再舉之時,把這一足踏緊於地。此中舉足之時,則地水二界劣而鈍,而其他的(火風)二界優而強。於向前及伸足亦然。於下足之時,則火風二界劣而鈍,其他的二界優而強。於置足及踏地亦然。
如是分成了六部分,依彼等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的色以提起三相。怎樣的呢?即他作這樣的觀察:「於舉足時轉起的諸界及所造色等一切諸法,不能到達向前,必於彼處(舉足)而滅。所以是無常、苦、無我。於向前轉起的色不至於伸足,於伸足轉起的不至於下足,於下足轉起的不至於置足,於置足轉起的不至於踏地,必於彼處而滅。如是於此處(於六部分中的任何部分)生起的(色)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即於此處一節節、一連結一連結、一分分的破壞了諸行,正如放在鍋內炒的胡麻子而作答答之聲的(破壞了)一樣。所以(此色)是無常、苦、無我」。如是觀諸行節節破壞者的思惟於色是很微細的。
關於這微細的(思惟的)譬喻如下:如一位使用慣了木柴和藁等火把的鄉下人,從未見過油燈的,一旦進城來,看見店內輝煌的燈火,向一人道:「朋友,這樣美麗的是什麼」?此人回答他說:「這有什麼美麗?不過是燈火而已。由於油盡及燈芯盡,則此(燈的)去路將不可得而見了」。另一人(第三者)對他(指第二者)說:「此說尚屬粗淺。因為這燈芯次第的燃燒三分之每一分的燈焰都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便滅了的」。另有一人對他(指第三者)說:「此說亦屬粗淺。因為燈焰是滅於這(燈芯的)每一指長之間,每半指之間,每一線之處,每一絲之處,都不能到達另一絲的」。然而除了一絲絲卻不可能得見有燈焰的。
此(譬喻)中:一人之智在「由於油盡及燈芯盡,則此燈的去路將不可得而見了」,是譬如瑜伽者以取捨(從生至死)限定一百年的色中而提起三相。一人之智在「這燈芯的三分之每一分的燈焰都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便滅了的」,是譬如瑜伽者於區劃一百年為三分的年齡的增長而消滅的色中而提起三相。一人之智在「燈焰是滅於這(燈芯的)每一指長之間,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是譬如瑜伽者於區限十年、五年、三年、二年、一年的色中而提起三相。一人之智在「燈焰是滅於每半指之間,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是譬如瑜伽者以季節而分一年為三分及六分,於所限的四個月及二個月的色中而提起三相。一人之智在「燈焰是滅於一線之處,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是譬如瑜伽者於所區劃的黑分、白分及晝夜,並於所分劃一晝夜為六分的早晨等的色中而提起三相。一人之智在「燈焰是滅於一絲絲之處,不能到達其他的部分」,是譬如瑜伽者於所區劃的往還等及舉足等的一一部分的色中而提起三相。
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
復問:「尊者!住滅正受時,為觸幾觸?」答言:「長者!觸不動,觸無相,觸無所有。」
---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
1.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幾觸?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三觸。云何為三?一者不移動觸,二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比丘從滅盡定起時觸此三觸。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2.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不移動定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3.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所有定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是謂有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4.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生無想定?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生無想定。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5.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住無想定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緣住無想定。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6.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有幾因幾緣從無想定起?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有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云何為三?一者念一切想,二者不念無想界,三者因此身因六處緣命根,是謂三因三緣,從無想定起。如是,彼二尊更相稱歎善哉善哉,更互所說,歡喜奉行。從坐起去。
---
瑜伽師地論卷十二
云何出滅定時,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謂出定時,多由三境而出於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此三境,於出定時,如其次第,觸三種觸。(4.1.3.4.3.5) kathaṃ nirodhād vyutthitas trīn sparśān spṛṣati: āniñjyam ākiṃcanyam ānimittam? yadbhūyasā tasyāḥ samāpatter vyuttiṣṭhamānas trividhenālambanena vyuttiṣṭhate: bhavālambanena viṣayālambanena nirodhālambanena ca; taiś ca vyuttiṣṭhamāno yathākramam eva trīn sparśān spṛśati|
[解]什麼是出滅盡定的時候,會觸到三種境界:一、是不動觸,二、是無所有觸,三、是無相觸?出定的時候,多數是由於三種境界才能出定的。哪三種境?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滅境。由於這三種境界在出定的時候,按照這三種境界的次第,就接觸到前面那三種觸。
緣於有境而出定時,無有我慢擾動其心,謂此為我而起我慢,或計未來我當有等,乃至廣說。是故說言:觸不動觸。
tatra bhavālambanena vyuttiṣṭhamānasya na bhavati cetasa iñjitatvam: asmīty ayam aham asmīti vā bhaviṣyāmīti veti vistaraḥ| ata ānijyaṃ sparśaṃ spṛśatīty ucyate|
[解]緣於六根、六識的有境而出定的時候,不會執著六根六識是我,不會有我慢的煩惱擾動其心,而認為:我能入滅盡定,你不能。或是認為:將來我還是有怎麼怎麼地,各式各樣的虛妄分別,乃至廣說。此行者接觸到此六根、六識,卻沒有我慢的分別,所以不為我慢所動搖,因此說為觸不動觸。
緣於境境而出定時,無貪所有、無瞋所有、無癡所有。是故言:觸無所有觸。
viṣayā lambanena vyuttiṣṭhamānasya na rāgakiṃcanaṃ bhavati, na dveṣakiṃcanaṃ bhavati, na mohakiṃcanam| tasmād ākiṃcanyaṃ sparśaṃ spṛśatīty ucyate|
[解]緣於六種外境的境界而出定的時候,此行者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一切境界,沒有貪,也沒有瞋,也沒有癡,因此說為觸無所有觸。
緣於滅境而出定時,於一切相不思惟故,緣無相界。是故說言:觸無相觸。如是已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nirodhālambanena vyuttiṣṭhamā[naḥ sa] rvanimittānām amanasikārād animittaṃ dhātum ālambate| tasmād animittaṃ sparśaṃ spṛśatīty ucyate|
[解]緣於無一切相的滅境而出定的時候,因為對於一切相不思惟的緣故,緣無相界,因此說為觸無相觸。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三
又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為觸幾觸?
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觸三種觸。一、不動觸。二、無所有觸。三、無相觸。
11.問:如是三觸有何差別?
1)尊者世友作如是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是不動觸。無所有處,是無所有觸。非想非非想處,是無相觸。
2)有說: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
3)有說:無漏無所有處,緣涅槃者,具名三觸。謂無漏故,名不動觸。無所有處攝故,名無所有觸。緣涅槃故,名無相觸。
4)大德說曰:諸苾芻等出滅定時,若起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起餘不同分心,當言觸無相觸。若起無所有處不同分心,當言觸無所有觸。若起識無邊處不同分心,當言觸不動觸。由此理趣,餘五有想定,應知亦爾。謂空無邊處及四靜慮。由此次第,入滅定不,則由此出。由此次第,出滅定不,則由此入。如由此次第,而睡不,則由此覺。由此次第而覺不,則由此睡。彼亦如是。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三
1.問:住滅盡定得經幾時?
1)答:欲界有情諸根大種,由段食住。若久在定,則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段食盡故。云何知然?曾聞於一僧伽藍中,有一苾芻得滅盡定,食時將至,著衣持鉢,詣食堂中。是日打揵穉少晚。彼苾芻以精勤故,便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則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打揵穉當出時。彼僧伽藍有難事起,諸苾芻等散往他處。經於三月難事方解,苾芻還集僧伽藍中,纔打揵穉。彼苾芻從定而出,則便命終。
2)復有一苾芻得滅盡定,而常乞食。於日初分,著衣持鉢,方欲詣村。遇天大雨,恐壞衣色,少時停住。則作是念:我何為空過,此時不修於善。遂不觀後際,則立誓願,入於滅定。乃至雨止當出。有說:爾時雨經半月。有說:一月其雨方止。彼從定出,則便命終。由此故知,生於欲界。若久在定,則在定時,身雖無損,後出定時,身便散壞。故住此定,但應少時,極久不得過七晝夜。
3)色界有情諸根大種,不由段食之所任持故。住此定,或經半劫,或經一劫,或復過此。
2.問:若有苾芻不立誓願入滅盡定,云何當出?
1)答:法爾應出,如有心定。
2)又彼苾芻或欲飲食,或欲便利。以彼在定,雖不為損,出則致患故。由此因必應出定。
3.問:異生能入滅盡定不?
1)尊者世友說:不能入。契經說:為聖者定故。若異生能入者,亦應名異生定。
2)有說:異生必欣上地,離下地染,如尺蠖虫。非想非非想處無上地可欣故,諸異生不能離彼染。若不離彼見所斷染,必無有能入滅盡定故,諸異生不能入此定。
3)有說:異生如如入定,則如是如是身心安息,由安息故加行慢緩,是以不能入滅盡定。
4)大德說曰:異生不能入滅盡定,以諸異生如如入定,則如是如是我見堅牢。怖邊際滅,起深坑想,是故不能入滅盡定。
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者,云何順趣、流注、浚輸?」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順趣於離、流注於離、浚輸於離;順趣於出、流注於出、浚輸於出;順趣涅槃、流注涅槃、浚輸涅槃。」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三
1.復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其心何所隨順?何所轉近?何所垂入?
苾芻尼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2.問:此中說何法名離?
1)有說:滅定名離。若作是說滅定名離者,彼說:
若世俗心出,則二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意樂故,及所緣故。
若無漏心出,苦集智相應者,則一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所緣故,非意樂故。
若滅道智相應者,則其心非意樂故,非所緣故。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2)有說:涅槃名離。若作是說涅槃名離者。彼說:
若世俗心出,則其心非意樂故,非所緣故。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
若無漏心出,苦集道智相應者,則一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意樂故,非所緣故。
若滅智相應者,則二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意樂故,及所緣故。
3)有說:滅定、涅槃名離。若作是說滅定涅槃名離者,彼說:
若世俗心出及無漏心出,苦集滅智相應者。總而言之,則二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意樂故及所緣故。
若道智相應者,則一緣故。其心隨順離,轉近離,垂入離。謂意樂故,非所緣故。
云何為出滅正受?
復問:「尊者!云何為出滅正受?」答言:「長者!出滅正受者,亦不念言:『我今出正受,我當出正受。』然先已作方便心,如其先心而起。」
復問:「尊者!起滅正受者,何法先起?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從滅正受起者,意行先起,次身行,後口行。」
---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有何差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不如是念:我從滅盡定起。比丘從無想定起時,作如是念:我為有想,我為無想?從滅盡定起及從無想定起者,是謂差別。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何法?為身行,口、意行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從滅盡定起時,先生意行,次生口行,後生身行。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三
1.問: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出滅盡定。
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終不念言:我今出滅定,或復當出。然彼身命六處為緣,及本要期,出滅盡定。或由飢渴便利所惱。在定雖不為損,出則作患故。彼法爾出於滅定。
2.復問:聖者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先起何法?身行耶?語行耶?意行耶?
苾芻尼言:諸苾芻等出滅定時,先起意行,次身行,後語行。
3.問:出滅定時起意行可爾,身、語行云何?謂從第四靜慮,入第三靜慮時,身行方起。從第二靜慮,入初靜慮時,語行方起。如何可說出滅定時,起身語行?
答:出滅定時,有近有遠,近起意行,遠起身語行。又從滅定起,乃至入初靜慮,皆名出滅定時。
云何入滅正受?
復問:「尊者!云何入滅正受?」答言:「長者!入滅正受,不言:『我入滅正受,我當入滅正受。』然先作如是漸息方便,如先方便向入正受。」
復問:「尊者!入滅正受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行?為意行耶?」答言:「長者!入滅正受者,先滅口行,次身行,次意行。」
---
中阿含211經--大拘絺羅經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有何差別?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者,想及知滅。比丘入無想定者,想知不滅。若入滅盡定及入無想定者,是謂差別。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復問曰:賢者拘絺羅!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何法?為身行,為口、意行耶?尊者大拘絺羅答曰:比丘入滅盡定時,先滅身行,次滅口行,後滅意行。尊者舍黎子聞已,歎曰:善哉!善哉!賢者拘絺羅!尊者舍黎子歎已,歡喜奉行。
---
瑜伽師地論卷十二
復次,云何滅盡三摩缽底?謂已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作意為先,諸心心法滅。
(4.1.3.4.1) nirodhasamāpattiḥ katama? ākiṃcanyāyatanavītarāgasya vihārasaṃjñā pūrvakeṇa manasikāreṇa cittacaitasikānāṃ dharmāṇāṃ nirodhaḥ|
[解]復次,什麼是滅盡三摩缽底呢?此行者是三果聖人,已遠離無所有處定的欲,對於無所有處定不執著,不愛著。此行者,生起想要讓心暫時的安住不動,首先有這樣的作意,然後修滅盡定。修成功的時候,一切的心、心所法滅而不生起。
問:以何方便入此等至?答: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定者,謂於此二心深生厭捨,非想非非想處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依滅盡相而入定者,亦復如是。
(4.1.3.4.2) tāṃ punaḥ kathaṃ samāpadyate? ākiṃcanyāyatanavītarāgasya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nimittasamāpanno vā nirodhānimittasamāpanno vā tatra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samāpannasya tadūrdhvaṃ cittam adhyupekṣamāṇasya nai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occalitam ālambanasaṃniruddhaṃ cittaṃ nirudhyate| evaṃ nirodhānimittasamāpannasya|
[解]問:用什麼方法能進入此滅盡定等至呢?答:若是諸聖者,已經捨離無所有處的欲,或是依照非想非非想處的相,而入於滅盡定,這是一個方法。第二個方法,或是依照滅盡一切相,就是無相,就是內心不緣一切相,而入於滅盡定。如何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滅盡定呢?對於無所有處定的心,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心,這兩個心,深深的生起厭惡。想要再向前進步要有一個所緣境,若是棄捨非想非非想處,再向前進沒有所緣境,沒有所緣境,心就寂滅、不起,這叫做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滅盡定。如何依滅盡相而入滅盡定呢?也是這樣。
《披尋記》四三六頁:謂於此二深生厭捨等者:下地麤想及與無想,是名為二。旣於此二生厭捨已,爾時唯有微細想,緣無相境轉,是故說言非想非非想處。今依彼處,暫安住想,作意無先,心求上進,心上進時,求上所緣,竟無所得,無所得故,滅而不轉。如〈聲聞地〉說。(陵本三十三卷十五頁)由是說言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
依滅盡相至亦復如是者:此滅盡相,謂無相定,於一切想不思惟故。《顯揚論》說:或入非想非非想處定,或復上進,或入無相定,或復上進,乃至廣說。(《顯揚》一卷十四頁)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以此為依,進趣所緣皆滅盡故,心便寂滅,由是說言亦復如是。
[解]依滅盡相至亦復如是者:此滅盡相,就是內心一切相都不現前,因為對於一切相都不思惟的緣故。《顯揚論》說:或是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由非想非非想處定這方法向前進步。或是入於無相定,由無相定這方法向前進步,乃至廣說。由是當知此滅盡相,即無相定。依無相定而入定,心不思惟一切相,就是沒有所緣境,心便寂滅,所以叫做亦復如是。
將欲趣入滅盡定時,有二種法,多有所作。謂奢摩他、毘缽舍那。云何奢摩他?云何毘缽舍那?云何此二多有所作?謂於此義中,八次第定,名奢摩他;所有聖慧,名毘缽舍那。於此二中,隨闕一種即不能入滅盡等至,要具此二方能趣入,是故此二多有所作。
(4.1.3.4.3.1) nirodhaṃ samāpadyamānasya dvau dharmau bahukarau bhavataḥ śamatho vipaśyanā ca| tatra katamaḥ śamathaḥ? katamā vipaśyanā? katham etāv eva bahukarau bhavataḥ? śamatho'sminn arthe 'ṣṭāv anupūrvasamāpattayaḥ, vipaśyanāryā prajñā| tadekataravaikalyān na samāpattiḥ| ubhau bhūtvā bahukarau bhavataḥ| (p206)
[解]將要趣入滅盡定的時候,有兩種法對進入滅盡定而言,有許多的作用。哪二法?就是止與觀。什麼是奢摩他呢?什麼是毗缽舍那呢?什麼是此二多有所作?在這個修滅盡定的意義中,由初禪到二禪,二禪到三禪到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八個次第定,就叫做奢摩他。在奢摩他裏面,修四念處觀身受心法是苦,是無常,是無我,是名為聖慧,是名為毗缽舍那。在這止觀二者之中,只要少一種,就不能進入滅盡等至;要具足此二個,才能趣入滅盡等至,因此這二法有許多的作用。
問:入滅定時,云何次第滅三種行?答:此有二種,謂行時、住時。若於行時,亦起言說,於初靜慮有此作用,有語行故。若於住時,從第二靜慮已上次第定力,彼三種行次第而滅。當知出時,由逆次第,次第而起。
(4.1.3.4.3.2) nirodhaṃ samāpadyamānasya katham anupūrveṇa trayaḥ saṃskārā nirudhyante? dvayam idam: cāro vihāraś ca| tatra cāre vartamānaḥ kathām api karoti| tatra prathamasya dhyānasya vyāpāro vāksaṃskārasadbhāvāt| yadā tu vihāram ārabhate, tadā teṣāṃ dvitīyād dhyānāt prabhṛty anupūrvasamāpatter anupūrvanirodhaḥ| evaṃ vyutthāne'pi pratilomam utpattir draṣṭavyā|
[解]問:入滅盡定的時候,怎麼樣的次第滅除三種行呢?答:這裡有二種,活動的時候,住的時候。若是在活動的時候,內心裡面有尋伺,就會發出來種種的言論,這時候也是有意行,也有身行。在初禪的時候,有語言的作用。若是在住的時候,從第二禪以上,按照所住定的次第。這三種行按照次第就不現前了。應該知道從滅盡定出來的時候。和前面那個次第相逆。次第出來意行、身行、語行。
《披尋記》四三七頁:云何次第滅三種行者:行有三種:謂身行、語行、意行,入出息風名為身行,尋伺名語行,受想名意行。此三種行入滅定時,次第皆滅。
於初靜慮有此作用等者:初靜慮中有尋伺故,名有語行。由此語行為言說因,名有作用。
若於住時至次第而滅者:住次第定,是名為住。第二靜慮無尋無伺,名滅語行。第四靜慮無入出息,名滅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無受想故,名滅意行。如是次第,滅三種行。
問:滅盡定中,諸心心法並皆滅盡,云何說識不離於身?答:由不變壞諸色根中,有能執持轉識種子阿賴耶識,不滅盡故,後時彼法從此得生。
(4.1.3.4.3.3) nirodhaṃ samāpannasya cittacaitasikā niruddhā bhavanti| kathaṃ vijñānaṃ kāyād anapakrāntaṃ bhavati? tasya hi rūpiṣv indriyeṣv apariṇateṣu pravṛttivijñānabījaparigṛhītam ālayavijñānam anuparataṃ bhavaty āyatyāṃ tadutpattidharmatāyai|
[解]問:在滅盡定中,一切心、心法都滅盡不起,如何說識不離於身呢?答:因為在沒有變壞的眼、耳、鼻、舌、身這些色根中,尚有能夠執持六轉識種子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沒有滅的緣故,之後,從滅盡定出來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從此阿賴耶識中轉識的種子,生起現行。
問:入滅定時,無有分別:我當入定,我當出定。正在定時,心寂滅故,遠離加行;將出定時,心先滅故,亦無作意。云何能入?云何能出?答:先於其心善修治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能入於定,能出於定,於彼修習極多修習,由修習故,任運能入,任運能出。
(4.1.3.4.3.4) kathaṃ nirodhaṃ samāpadyamānasya naivaṃ bhavati: "ahaṃ nirodhaṃ samāpadye" vā "vyuttiṣṭhe" vā? samāpattikāle nirabhisaṃskāreṇa cittanirodhāt, vyutthānakāle pūrvaniruddhatvāc cittasya| kathaṃ pūrvam anena tac cittaṃ pariṣkṛtaṃ bhavati? tena yair ākāraliṅganimittais tatra samā- (p207) pattir vyutthānaṃ cāsevitaṃ bhavati bahulīkṛtam, teṣāṃ bhāvitatvāt svarasena samāpadyate vyuttiṣṭhate ca|
[解]問:入滅盡定的時候,諸心心法滅,就是沒有分別,如何說:我將要入定,我將要出定?正在定的時候,因為心已經滅而不活動的緣故,心遠離分別,沒有加行。將要出定的時候,因為心先前已經滅,沒有分別,也不會作意。那要怎麼樣入定?怎麼樣出定呢?答:因為先前對於他的心,已能善巧地修習與對治的緣故。若有諸行、諸狀、諸相,善能入定,也能出於定。什麼是諸行呢?以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依止,想要在再進一步,得不到所緣境,心寂滅,能入滅盡定。若是以無相定而入於滅盡定,不思惟一切相,心寂滅,能入滅盡定,這叫做諸行。什麼是諸狀、諸相呢?就是入定之前要作意:我現在要入滅盡定,什麼情況下我要出定。對那些行、狀、相,常常修習,極多修習,由於常常修習的緣故,自然可以入定,也可以出定。
---
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五十三
如契經說:毘舍佉鄔波索迦,詣達磨陣那苾芻尼所。
1.問言:聖者諸苾芻等念何當言入滅盡定。苾芻尼告毘舍佉言:諸苾芻等入滅定時,終不念言: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然由先時調練心故,心轉微細,隨順趣入。
2.問:將欲入滅定時,先敷繩床,次洗足已,結跏趺坐,端身繫念,後便入定。於此中間,豈不作念: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
答:遠加行中,雖有此念。而從欲界善心,無間入初靜慮。乃至漸次,入滅盡定。於此隣近加行位中,必不念言:我今入滅定,或復當入復。
...
3.又問:聖者諸苾芻等入滅定時,先滅何法?身行耶?語行耶?意行耶?
苾芻尼言:諸苾芻等入滅定時,先滅語行,次身行,後意行。
4.問:入滅定時,滅意行可爾。身、語行云何?謂從初靜慮,入第二靜慮時,語行已滅。從第三靜慮,入第四靜慮時,身行已滅。如何方說入滅定時,滅身、語行?
答:入滅定時,有遠有近。遠滅身語行,近滅意行。又從入初靜慮,乃至入非想非非想處,皆名入滅定時。為入滅定,起此諸地,現在前故,是故無過。
2019年7月25日 星期四
無常,動搖、旋轉、尫瘵、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恆、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妬、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讁罰、陰蓋、過患處、愁慼、惡知識、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鎖、非義、非安慰、熱惱、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法、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澀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有癡法、不住法、燒然法、罣閡法、災法、集法、滅法
如無常,如是,動搖、旋轉、尫瘵、破壞、飄疾、朽敗、危頓、不恆、不安、變易、惱苦、災患、魔邪、魔勢、魔器、如沫、如泡、如芭蕉、如幻、微劣、貪嗜、殺摽、刀劍、疾妬、相殘、損減、衰耗、繫縛、搥打、惡瘡、癰疽、利刺、煩惱、讁罰、陰蓋、過患處、愁慼、惡知識、苦、空、非我、非我所、怨家、連鎖、非義、非安慰、熱惱、無蔭、無洲、無覆、無依、無護、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憂悲法、惱苦法、無力法、羸劣法、不可欲法、誘引法、將養法、有苦法、有殺法、有惱法、有熱法、有相法、有吹法、有取法、深嶮法、難澀法、不正法、兇暴法、有貪法、有恚法、有癡法、不住法、燒然法、罣閡法、災法、集法、滅法、骨聚法、肉段法、執炬法、火坑法、如毒蛇、如夢、如假借、如樹果、如屠牛者、如殺人者、如觸露、如淹水、如駛流、如織縷、如輪涉水、如跳杖、如毒瓶、如毒身、如毒華、如毒果、煩惱動。
2.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七十八-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之二
2.1.六界
「憍屍迦!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
1)思惟地界無常,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無常;
2)思惟地界苦,思惟水、火、風、空、識界苦;
3)思惟地界無我,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無我;
4)思惟地界不淨,思惟水、火、風、空、識界不淨;
5)思惟地界空,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空;
6)思惟地界無相,思 惟水、火、風、空、識界無相;
7)思惟地界無願,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無願;
8)思惟地界寂靜,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寂靜;
9)思惟地界遠離,思惟水、火、 風、空、識界遠離;
10)思惟地界如病,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如病;
11)思惟地界如癰,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如癰;
12)思惟地界如箭,思惟水、火、風、空、識界 如箭;
13)思惟地界如瘡,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如瘡;
14)思惟地界熱惱,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熱惱;
15)思惟地界逼切,思惟水、火、風、空、識界逼切;
16)思惟地界敗壞,思惟水、火、風、空、識界敗壞;
17)思惟地界衰朽,思惟水、火、風、空、識界衰朽;
18)思惟地界變動,思惟水、火、風、空、識界變動;
19)思惟地界速滅,思惟 水、火、風、空、識界速滅;
20)思惟地界可畏,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可畏;
21)思惟地界可厭,思惟水、火、風、空、識界可厭;
22)思惟地界有災,思惟水、火、風、 空、識界有災;
23)思惟地界有橫,思惟水、火、風、空、識界有橫;
24)思惟地界有疫,思惟水、火、風、空、識界有疫;
25)思惟地界有癘,思惟水、火、風、空、識界有癘;
26)思惟地界性不安隱,思惟水、火、風、空、識界性不安隱;
27)思惟地界不可保信,思惟水、火、風、空、識界不可保信;
28)思惟地界無生無滅,思惟水、火、風、 空、識界無生無滅;
29)思惟地界無染無淨,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無染無淨;
30)思惟地界無作無為,思惟水、火、風、空、識界無作無為。
憍屍迦!是為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
2.2.十二緣起
「憍屍迦!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
1)思惟無明無常,思惟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無常;
2)思 惟無明苦,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苦;思惟無明無我,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我;
3)思惟無明不淨,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不淨;
4)思惟無明空,思惟行 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空;
5)思惟無明無相,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相;
6)思惟無明無願,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願;思惟無明寂靜,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 憂惱寂靜;
7)思惟無明遠離,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遠離;
8)思惟無明如病,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病;
9)思惟無明如癰,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癰;
10)思惟無明如箭,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箭;
11)思惟無明如瘡,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瘡;
12)思惟無明熱惱,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熱惱;
13)思惟無明逼切, 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逼切;
14)思惟無明敗壞,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敗壞;
15)思惟無明衰朽,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衰朽;
16)思惟無明變動,思惟行乃至老 死愁歎苦憂惱變動;
17)思惟無明速滅,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速滅;
18)思惟無明可畏,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可畏;
19)思惟無明可厭,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 可厭;
20)思惟無明有災,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有災;
21)思惟無明有橫,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有橫;
22)思惟無明有疫,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有疫;
23)思惟無明有癘,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有癘;
24)思惟無明性不安隱,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性不安隱;
25)思惟無明不可保信,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不可保信;
26)思惟無明無生無滅,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生無滅;
27)思惟無明無染無淨,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無染無淨;
28)思惟無明無作無為,思惟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 無作無為。
憍屍迦!是為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
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五-第二分帝釋品第二十五之一
「憍尸迦!若菩薩摩訶薩發一切智智相應之心,以無所得而為方便,思惟色乃至識若無常、若苦、若無我、若空、若如病、若如癰、若如箭、若如瘡、若熱惱、若逼切、若敗壞、若衰朽、若變動、若速滅、若可畏、若可厭、若有災、若有橫、若有疫、若有癘、若不安隱、若不可保信,思惟眼處乃至意處,思惟色處乃至法處,思惟眼界乃至意界,思惟色界乃至法界,思惟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思惟眼觸乃至意觸,思惟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思惟地界乃至識界,亦復如是。憍尸迦!是謂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
4.諸法集要經卷第四-訶厭五欲品第七之餘
欲境如夢事, 亦猶尋香城, 猛熾若焰然, 諸天由是墮。
若於欲生愛, 後則為所損, 曲戾無正思, 諸天由是墮。
極下惡可厭, 流注若河源, 譬之深險坑, 諸天由是墮。
欲性本動搖, 猶風浪水月, 如蛇舌不停, 諸天由是墮。
欲如飛電轉, 亦如於陽焰, 如聚沫不堅, 諸天由是墮。
欲如迅河流, 如象耳常動, 如芭蕉不實, 諸天由是墮。
欲如彼幻事, 如金播歌果, 如魚吞其鉤, 諸天由是墮。
當以真實智, 斷除於欲境, 解脫不善果, 及諸不饒益。
起妄想思惟, 於欲生欣樂, 則為欲羂拘, 壽命豈能久?
眾生心輕動, 咸為欲所牽, 愚癡無覺知, 彼為自欺誑。
若為欲境動, 則是諸苦本, 如乾闥婆城, 當知不久住。
若於欲生貪, 彼瞋則隨轉, 如是諸眾生, 速趣於惡道。
是故彼正士, 捨欲除瞋恚, 離癡等過失, 顯發於明慧。
若人厭欲境, 悟彼如深冤, 以智為良朋, 速證真常果。
於欲不生著, 得離諸垢染, 斯為具智人, 諸天咸敬奉。
善超欲淤泥, 能與眾生樂, 心離縛寂靜, 降伏諸魔軍。
5.visuddhimagga 20. Maggāmaggañāṇadassanavisuddhiniddeso
Cattārīsākāraanupassanākathā
697. So tasseva pañcasu khandhesu aniccadukkhānattasammasanassa thirabhāvatthāya, yaṃ taṃ bhagavatā ‘‘katamehi cattārīsāya ākārehi anulomikaṃ khantiṃ paṭilabhati, katamehi cattārīsāya ākārehi sammattaniyāmaṃ okkamatī’’ti etassa vibhaṅge –
(2)( 以四十行相思惟五蘊 )
為了鞏固彼(瑜伽者)於五蘊的無常、苦及無我的思惟,而世尊說: 「 以怎樣的四十行相而獲得隨順忍?以怎樣的四十行相入於正決定?」
Translated from the Pali by Bhikkhu Ñāṇamoli
[STRENGTHENING OF C OMPREHENSION IN FORTY WAYS ]
18. Now, when the Blessed One was expounding conformity knowledge, he [asked the question]: “By means of what forty aspects does he acquire liking that is in conformity? By means of what forty aspects does he enter into the certainty of rightness?” (P‘8).
‘‘Pañcakkhandhe aniccato, dukkhato, rogato, gaṇḍato, sallato, aghato, ābādhato, parato, palokato, ītito, upaddavato, bhayato, upasaggato, calato, pabhaṅguto, addhuvato, atāṇato, aleṇato, asaraṇato, rittato, tucchato, suññato, anattato, ādīnavato, vipariṇāmadhammato, asārakato, aghamūlato, vadhakato, vibhavato, sāsavato, saṅkhatato, mārāmisato, jātidhammato, jarādhammato, byādhidhammato, maraṇadhammato , sokadhammato, paridevadhammato, upāyāsadhammato, saṃkilesikadhammato’’ti (paṭi. ma. 3.37) –
其分別的方法是這樣的: 「 他觀五蘊是無常、苦、病、癰、箭、惡、疾、敵、毀、難、禍、怖畏、災患,動、壞、不恒、非保護所、非避難所、非歸依處、無、虛、空、無我、患、變易法、不實、惡之根、殺戮者、不利、有漏、有為、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法、悲法、惱法、雜染法」
In the answer to it comprehension of impermanence, etc., is set forth by him analytically in the way beginning: “[Seeing] the five aggregates as impermanent, as painful, as a disease, a boil, a dart, a calamity, an affliction, as alien, as disintegrating, as a plague, a disaster, a terror, a menace, as fickle, perishable, unenduring, as no protection, no shelter, no refuge, as empty, vain, void, not-self, as a danger, as subject to change, as having no core, as the root of calamity, as murderous, as due to be annihilated, as subject to cankers, as formed, as Mára’s bait, as subject to birth, subject to ageing, subject to illness, subject to death, subject to sorrow, subject to lamentation, subject to despair, subject to defilement.
Cattārīsāya ākārehi,
‘‘Pañcakkhandhe aniccato passanto anulomikaṃ khantiṃ paṭilabhati. Pañcannaṃ khandhānaṃ nirodho niccaṃ nibbānanti passanto sammattaniyāmaṃ okkamatī’’tiādinā (paṭi. ma. 3.38) nayena, Anulomañāṇaṃ vibhajantena pabhedato aniccādisammasanaṃ vuttaṃ. Tassāpi vasena ime pañcakkhandhe sammasati.
以此等四十行相而觀五蘊無常者,「獲得隨順忍」;而觀五蘊之滅是涅槃者,「入於正決定」,世尊以此等分別隨順智的方法,以(四十行相的)區別而說無常等的思惟,亦即以此而思惟此等五蘊。
Seeing the five aggregates as impermanent, he acquires liking that is in conformity. And seeing that the cessation of the five aggregates is the permanent Nibbána, he enters into the certainty of rightness” (Paþis II 238). So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at same comprehension of impermanence, pain, and not-self in the five aggregates, this [meditator] also comprehends these five aggregates by means of that [kind of comprehension].
698. Kathaṃ ? So hi ekekaṃ khandhaṃ anaccantikatāya, ādiantavantatāya ca aniccato. Uppādavayapaṭipīḷanatāya, dukkhavatthutāya ca dukkhato. Paccayayāpanīyatāya, rogamūlatāya ca rogato. Dukkhatāsūlayogitāya, kilesāsucipaggharaṇatāya, uppādajarābhaṅgehi uddhumātaparipakkapabhinnatāya ca gaṇḍato. Pīḷājanakatāya, antotudanatāya, dunnīharaṇīyatāya ca sallato.
怎樣思惟呢?即彼(瑜伽者)思惟一一蘊:
(1)「是無常」──因為其結果不是常的,而是初後(生滅)之故。
(2)「是苦」──因為給生滅所逼惱,是苦的基地。
(3)「是病」──因為由於緣而得維持,是病的根本。
(4)「是癰」──因為與苦痛相應,常流煩惱之不淨,由生老死的膨脹,成熟,及破壞之故。
(5)「是箭」──因生逼惱,刺擊於內,甚難取出之故。
19. How does he do it? He does it by means of comprehension as impermanent, etc., stated specifically as follows:
He comprehends each aggregate as impermanent because of non-endlessness, and because of possession of a beginning and an end; as painful because of oppression by rise and fall,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basis for pain; as a disease because of having to be maintained by conditions,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root of disease; as a boil because of being consequent upon impalement by suffering, because of oozing with the filth of defilements, and because of being swollen by arising, ripened by ageing, and burst by dissolution; as a dart because of producing oppression, because of penetrating inside, and because of being hard to extract;
Vigarahaṇīyatāya, avaḍḍhiāvahanatāya, aghavatthutāya ca aghato. Aseribhāvajanakatāya, ābādhapadaṭṭhānatāya ca ābādhato. Avasatāya, avidheyyatāya ca parato. Byādhijarāmaraṇehi palujjanatāya palokato. Anekabyasanāvahanatāya ītito.
(6)「是惡」──因為是可呵責,使無增益,為惡的基地之故。
(7)「是疾」──因為不生獨立性,是疾病的直接之因。
(8)「是敵」──因為無自由,受支配之故。
(9)「是毀」──因為被病老死所毀壞之故。
(10)「是難」──因為招來種種的不幸之故。
as a calamity because of having to be condemned,because of bringing loss,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basis for calamity; as an affliction because of restricting freedom,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foundation for affliction; as alien because of inability to have mastery exercised over them, and because of intractability; as disintegrating because of crumbling through sickness, ageing and death; as a plague because of bringing various kinds of ruin;
Aviditānaṃyeva vipulānaṃ anatthānaṃ āvahanato, sabbupaddavavatthutāya ca upaddavato. Sabbabhayānaṃ ākaratāya, dukkhavūpasamasaṅkhātassa paramassāsassa paṭipakkhabhūtatāya ca bhayato. Anekehi anatthehi anubaddhatāya, dosūpasaṭṭhatāya, upasaggo viya anadhivāsanārahatāya ca upasaggato. Byādhijarāmaraṇehi ceva lābhālābhādīhi ca lokadhammehi pacalitatāya calato. Upakkamena ceva sarasena ca pabhaṅgupagamanasīlatāya pabhaṅguto.
(11)「是禍」──因為招來意外的廣大的不利,是一切災禍的基礎。
(12)「是怖畏」──因為是一切怖畏的礦藏,是稱為苦之寂滅的最上入息(聖果)的對抗之故。
(13)「是災患」──因為給種種的不利所追隨,為過惡所牽制,如不值得忍受的危險之故。
(14)「是動」──因為被病老死及利等的世間法所動搖之故。
(15)「是壞」──因為被手段及自然的破壞所迫近之故。
as a disaster because of bringing unforeseen and plentiful adversity,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basis for all kinds of terror, and because of being the opposite of the supreme comfort called the stilling of all suffering; as a menace because of being bound up with many kinds of adversity, because of being menaced by ills, and because of unfitness, as a menace, to be entertained; as fickle because of fickle insecurity due to sickness, ageing and death, and to the worldly states of gain, etc.; as perishable because of having the nature of perishing both by violence and naturally;
Sabbāvatthanipātitāya, thirabhāvassa ca abhāvatāya addhuvato. Atāyanatāya ceva, alabbhaneyyakhematāya ca atāṇato. Allīyituṃ anarahatāya, allīnānampi ca leṇakiccākāritāya aleṇato. Nissitānaṃ bhayasārakattābhāvena asaraṇato. Yathāparikappitehi dhuvasubhasukhattabhāvehi rittatāya rittato.
(16)「是不恒」──因為這是可能落於一切地位的,沒有堅定性之故。
(17)「是非保護所」──因無救護,不得安穩之故。
(18)「是非避難所」──因為不值得去隱藏,不能對避難者盡避難的工作之故。
(19)「是非歸依處」──因為不能對依止者遣去怖畏之故。
(20)「是無」──因為無有如遍計的常淨、樂、我的狀態之故。
as unenduring because of collapsing on every occasion and because of lack of solidity; as no protection because of not protecting, and because of affording no safety; as no shelter because of unfitness to give shelter, and because of not performing the function of a shelter for the unsheltered; as no refuge because of failure to disperse fear in those who depend on them; as empty because of their emptiness of the lastingness, beauty, pleasure and self that are conceived about them;
Rittatāyeva tucchato appakattā vā, appakampi hi loke tucchanti vuccati. Sāmi-nivāsi-kāraka-vedakādhiṭṭhāyakavirahitatāya suññato. Sayañca assāmikabhāvāditāya anattato. Pavattidukkhatāya, dukkhassa ca ādīnavatāya ādīnavato, atha vā ādīnaṃ vāti gacchati pavattatīti ādīnavo, kapaṇamanussassetaṃ adhivacanaṃ, khandhāpi ca kapaṇāyevāti ādīnavasadisatāya ādīnavato. Jarāya ceva maraṇena cāti dvedhā pariṇāmapakatitāya vipariṇāmadhammato.
(21)「是虛」──亦如無,或者少故為虛,如於世間說少為空虛。
(22)「是空」──因無有主、住者、作者、受者、決意者之故。
(23)「是無我」──因為非自非主等之故。
(24)「是患」──因起(輪廻之)苦,是苦的災患之故;或者因為進行至於悲慘故為災患──與悲慘之人是一同義語,諸蘊亦如悲慘者,因為像悲慘者的悲慘,故為災患。
(25)「是變易法」──因為由於老死二種的自然的變易之故。
as vain because of their emptiness, or because of their triviality; for what is trivial is called “vain” in the world; as void because devoid of the state of being an owner, abider, doer, experiencer, director; as not-self because of itself having no owner, etc.; as danger because of the suffering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nd because of the danger in suffering or, alternatively, as danger (ádìnava) because of resemblance to misery (ádìna) since “danger” (ádìnava) means that it is towards misery (ádìna) that it moves (váti), goes, advances, this being a term for a wretched man, and the aggregates are wretched too; as subject to change because of having the nature of change in two ways, that is, through ageing and through death;
Dubbalatāya, pheggu viya sukhabhañjanīyatāya ca asārakato. Aghahetutāya aghamūlato. Mittamukhasapatto viya vissāsaghātitāya vadhakato. Vigatabhavatāya, vibhavasambhūtatāya ca vibhavato. Āsavapadaṭṭhānatāya sāsavato.
(26)「是不實」──因為力弱,如樹殼的易於破壞之故。
(27)「是惡之根」──因為是惡的原因之故。
(28)「是殺戮者」──因為如朋友之面的敵人,破壞友誼之故。
(29)「是不利」──因無吉利,從非吉利(愛見)而生之故。
(30)「是有漏」──因為是漏的直接之因。
as having no core because of feebleness, and because of decaying soon like sapwood; as the root of calamity because of being the cause of calamity; as murderous because of breaking faith like an enemy posing as a friend; as due to be annihilated because their becoming disappears, and because their non-becoming comes about; as subject to cankers because of being the proximate cause for cankers;
Hetupaccayehi abhisaṅkhatatāya saṅkhatato. Maccumārakilesamārānaṃ āmisabhūtatāya mārāmisato. Jāti-jarā-byādhimaraṇapakatitāya jāti-jarā-byādhi-maraṇadhammato. Soka-parideva-upāyāsahetutāya soka-paridevaupāyāsadhammato. Taṇhādiṭṭhiduccaritasaṃkilesānaṃ visayadhammatāya saṃkilesikadhammatoti evaṃ pabhedato vuttassa aniccādisammasanassa vasena sammasati.
(31)「是有為」──因為是因緣所作。
(32)「是魔食」──因為是死魔及煩惱魔的食物。
(33)~(36)「是生、老、病、死法」──因為有自然的生老病死之故。
(37)~(39)「是愁、悲、惱法」──因為是愁悲惱之因。
(40)「是雜染法」──因為是愛、見、惡、行、雜染的境法之故。
as formed because of being formed by causes and conditions; as Mára’s bait because of being the bait [laid] by the Mára of death and the Mára of defilement; as subject to birth, to ageing, to illness, and to death because of having birth, ageing, illness and death as their nature; as subject to sorrow, to lamentation and to despair because of being the cause of sorrow, lamentation and despair; as subject to defilement because of being the objective field of the defilements of craving, views and misconduct.